人人范文网 申请书

护理会诊申请单范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11-03 21:08:26 来源:申请书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护理会诊申请单

护理会诊申请单

姓名▁▁▁▁性别▁▁年龄▁▁病室▁▁床号▁▁住院号▁▁▁▁科室▁▁▁▁

病情及治疗护理情况:

申请会诊目的:

申 请 人:▁▁▁▁▁

申请时间:▁▁▁▁▁

推荐第2篇:护理会诊记录申请单

重症医学科护理会诊记录单

□常诊□急诊

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初步诊断:申请护理会诊的目的:被邀请科室:

会诊需解决的护理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要病历及护理措施年月日时

兹邀请护长、组长及高责护士前来协助解决护理难题,谢谢!

请求会诊科室:护士长:

会诊意见(汇总)年月日时

会诊者签名:注:(1)护理会诊分科间、院内、院外三级。(2)科间会诊,由科室完成,需院内多科会诊或需请院外专家时,科室提出申请,由护理部完成。

推荐第3篇:多学科联合会诊申请单

中 日 友 好 医 院

联合会诊申请单

姓名:

病案号:

姓名: 杨宇鸿

性别:

年龄:

21

科室: 急诊科

床号:8

申请日期:2015-5-25 邀请科室:呼吸科、心内科、泌尿外科、普外科、风湿免疫科、放射科、B超室

会诊时间:2015-5-25 1:30pm

会诊地点:急诊科多功能厅

简要病历及诊疗经过:患者半天前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为内容物,量约50ml,无发热、咳嗽、咳痰、腹胀,无胸闷、胸痛、晕厥等,有排便排气。就诊我院急诊查腹部CT示腹腔积液,心梗五项示cTnI0.13ng/ml,NT-proBNP2980pg/ml,为进一步治疗入抢。

既往史心肌炎病史13年,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平日口服辅酶Q

10、卡托普利。半月前有打闹史,既往Holter提示早搏。无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入院查体:T 36.5℃

BP 120/65mmHg,HR 87次/分, R 20次/分,SPO2 100% ,平卧位,神志清楚,急性面容,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罗音,心律齐,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不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正常;

血生化:Tbil 48.42umol/l,Dbil 20.37umol/l,GGT68IU/L,CK545IU/L,CK-MB27IU/L;

心梗五项:CKMB24ng/ml,MYO 280ng/ml,cTnI 0.13ng/ml,D-D 701ng/ml,NT-proBNP 2980pg/ml; 尿常规:正常; ECG:,房扑不成比例传导,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胸部X-ray:心影增大

腹部B超:肝、脾体积大,肝静脉、门静脉增宽,腹腔积液。 腹部CT:胰腺炎可能,腹水

UCG:双房增大,左室后壁及右室前壁稍厚,二尖瓣返流(少量),三尖瓣关闭不全(轻-中度),肺动脉高压(中度),下腔静脉增宽

入院诊断:腹痛原因待查

肝挫裂伤?

心肌炎? 入抢后予以营养心肌、保肝、抗感染治疗治疗,患者5.17至5.20出现发热,Tmax38.3℃,CTNI波动在0.10~0.15ng/ml,TBIL45.73~112.78 umol/l, 复查尿常规:血66/ul, 尿蛋白0.7g/l。

动脉血气分析:正常。外周血涂片:白细胞正常范围,中性粒细胞可见多分页、中毒颗粒及内外浆,红细胞、血小板正常,寄生虫未见。增强CT:

1、肝大、肝静脉扩张,考虑肝淤血,肝周积液;

2、脾稍大;

3、右肾上极楔形低强化区,考虑感染性病变,肾脓肿?CTPA:未见异常,双肺下叶膜玻璃状阴影,不除外炎症可能。免疫系列:正常。ESR:正常。补体正常;T、B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计数、CD3+、CD3+CD8+、NK减少。Holter:i异位心律,CLBBB,频发室性早搏,部分成对,室性早搏三联律,ST-T改变。

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协助诊断!

会诊医师签字:闫圣涛科主任签字: 联系电话:84205135

推荐第4篇:邀请上级医院会诊申请单

XXXX医院

邀请上级医院会诊申请单

医院医务处:

因患者(病情需要、家属要求),特邀请贵院(或指派)xx科xx专业xxx教

授于xxxx年xx月xx日xx时,到我院xx科xx专业会诊。

病史摘要 :

术前诊断:拟行手术:会诊目的及理由:

会诊费及差旅费将按规定付与贵院,谢谢﹗

请会诊医师签字:

科室主任签字:

请会诊科室(盖章)

XXXX医院医务部

推荐第5篇:外院专家会诊申请单

济 南 市 第 四 人 民 医 院

外院专家会诊申请单

邀请专家姓名

所在医院 :

所在科室

申请科别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床号

联系电话:

联系人:

会诊事由:

申请医师签名:

月 日

济 南 市 第 四 人 民 医 院

外院专家会诊申请单

邀请专家姓名

所在医院 :

所在科室

申请科别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床号

联系电话:

联系人:

会诊事由:

申请医师签名:

月 日

推荐第6篇: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或护理操作及护理新技术推广等问题时,邀请相关科室会诊,保障临床疑难重症及实施新手术、新疗法患者的护理质量。

1、护理会诊申请

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临床科室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

2、科间会诊

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组长或专科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12小时内完成(急会诊者应在2小时内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

3、科内会诊

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

4、院内会诊

由护士长提出申请,经护理部同意,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主持。

5、会诊人员

主持会诊人员原则上应具备专科护士或副主任护师以上资格,或由被邀请科室护士长指派人员参加。

6、会诊要求

(1)参加会诊的人员应根据会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准备。由申请科室管床责任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组长、护士长或专科护士补充。参加人员对病情、护理问题、措施及成效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2)原则上高级责任护士或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具备申请会诊和参与会诊资质。申请会诊需要填写“护理会诊单”。

(3)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作出书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预先发言准备。

(4)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临床科室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5)会诊结束后由主持会诊的高级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在“护理会诊单”上填写会诊意见,并签名。

推荐第7篇: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一、护理会诊范围:凡在护理业务、技术方面存在疑难问题,如:高危压疮易患者、深度压疮、深静脉穿刺、难扎静脉穿刺、呼吸机应用护理、疑难病例护理、特殊专科护理等本科室难以解决时,可请求他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共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二、护理会诊要求:申请科室会诊前应做好各种资料准备,会诊时报告病情,做好会诊记录,会诊后认真组织实施会诊意见。

三、护理会诊种类:

1、科间会诊:由申请科室主管护士填写护理会诊申请记录单,注明病人一般资料、护理会诊理由等,经护士长签字后送邀请科室。一般于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应在会诊单上注明“急会诊”字样,被邀请人员随请随到。

2、疑难病例会诊:经过科内、科间仍不能解决,需进行院内大会诊时,由申请科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进行会诊。

3、院外会诊:由申请科室护士长填写护理会诊申请记录单,送交护理部,护理部负责与有关医院联系,安排会诊。必要时科携带病历或陪同病人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寄发有关医院,进行书面会诊。

四、会诊地点常规设在申请科室。

五、护理会诊的意见由会诊人员写在护理申请会诊记录单上。

六、参加护理会诊的人员由专科护士或由护士长选派的主管护师职称以上人员负责。

七、护理会诊记录单由留档。

护理部

二〇一二年二月七日修订

推荐第8篇: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1、凡在护理业务、护理技术等方面存在疑难问题,本科室难以解决时,可申请他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共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2、科间会诊时,由申请会诊科室的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急会诊者应注明“急”字样,及时完成,必要时也可电话邀请,被邀请科室要随请随到。

3、科内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

4、参加会诊人员原则上应由护师以上人员,或由被邀请科室护士长指派人员参加。

5、遇有疑难病例需由多科室集体会诊者,由申请科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组织会诊,申请科室责任护士负责介绍患者的病情,并认真记录。

推荐第9篇:护理,也会诊

护理,也会诊! 说起会诊,大家都会认为是医生的专利,只有大夫之间才会有的病人会诊的来往。和护理工作不沾边。但是,随着当前医疗形式的转变,危重疑难患者的跨专科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实施护理会诊制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实施护理会诊不但能加强科室间的护理协作,提高护理质量,给予患者全方位的专科护理支持,还能充分发挥各临床护理专家、专科护士的作用,增强相互间的学术和信息交流,促进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使护理人员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专业内涵。护理会诊是护理工作中有着实践指导意义,它是一种高层次集思广义的活动。又是责任制护理的深化与完善,而且是护理工作科学化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当前随着三甲评审工作的不断深入,护理部对护理会诊制度作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并在临床工作中成功运用。

8月初,神经内科收治了一名脑梗塞合并右下肢股骨颈骨折、糖尿病等涉及多科疾病的患者,护士长针对骨折患者翻身问题向护理部提出会诊要求,需要骨三科给予骨折患者的翻身指导,护理部接到消息后积极联系,骨三科随即派出科室骨干高红霞现场给予指导,通过深入的讲解和示范,包括对病人病情的整体评估、实施措施及效果等等,均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整体护理贯穿整个会诊过程,不仅责任护士掌握了翻身技巧,同时在场的家属也表示由衷的感谢。

通过这次护理会诊,达到了科室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更有专科骨干护士特长的发挥和展现。护理会诊的意义重大,不但具有指导带动的作用,主要是做到真正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让病人对护理服务更满意。会诊工作不再是大夫的专利,护理工作,也会诊!

推荐第10篇: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1.

2.

3.

4.凡遇疑难病例及涉及其他专科疾病需要会诊时,由责任护士或护士长提出 院内会诊和院外会诊由护理部组织 具备会诊资格人员有专项护理会诊组成员和临床经验丰富并具备专科特长的护理人员 填写会诊单,必须将主要病史,目前情况,会诊目的书写清楚,应邀人员及时前往会诊,会诊意见填写在会诊单上

5.会诊内容在护理记录上有体现,并能对病人护理有所帮助

6.会诊后如需其他专科处理时应共同设法组织实施,不得相互推诿延误时机

7.病人出院后会诊单送交护理部备案

护理病历讨论制度

1.

2.

3.

4.对临床、护理科研,教学有意义的特殊病例可组织科内、院内病例讨论 科内讨论时由护士长主持,全体护士参加,必要时通知护理部并邀请有关科室人员 院内讨论时护士长提出申请,护理部协助召集相关科室人员由病人所在科室护士长组织 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应参与科内对疑难、重症、复杂手术病人的术前讨论及死亡病例讨论,做好完整讨论记录

5.对产生医疗差错、医疗纠纷的病例护士长应组织科内护理人员进行重点环节讨论,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做好记录

第11篇: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1.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需其它科室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的患者,科室护士长应向护理部提出会诊申请。

2.按要求填写护理会诊单,经科室护士长签字后,通知护理部。

3.护理部负责会诊的组织协调工作。即;确定会诊时间.通知申请科室,并组织有关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会诊。

4.会诊地点常规设在申请科室。

5.护理会诊的意见由会诊人员写在护理会诊单上,突出中医特色。

6.参加护理会诊的人员一般为护士长或由护士长选派的主管护师职称以上人员担任。

7.填护理会诊单的原件留申请科室,复印件护理部留档。

第12篇:护理会诊流程

护理会诊流程

科室收治疑难病例或遇到不能解决的问脱护士长向相关科室提出书面会诊申请

相关科室接到申请后,通知专科人员24小时内到科室

护士长组织并主持会诊

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

高级责任护士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

参加人员对问题进行充分讨论,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病区护士长或专科护士总结,记录会诊进程、结果

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

注:

【1】 需要申请会诊的病例包括:患有其他专科疾病,病情复杂的糖尿病人、存

在便秘、吞吐困难等问题的老年病人、留置专科管道或需其他专科治疗的病人及其他需专科指导的情况。

【2】护士长、专科护士具备会诊资质。

【3】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

【4】会诊前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为参加会诊的人员提供信息,预作发言准备.

【5】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第13篇: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1) 专科护理会诊

1) 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具备申请会诊和参与会诊资质。申请会诊需要填写“护理会诊单”。

2)病区遇有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应由病区或科部组织跨病区、多专科的护理会

诊。并明确提出护理会诊目的和解决的问题,必要时护理部负责协调。

3)护理会诊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主持,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认真进行

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调查研究。

4) 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预做发言准备。

5) 参加会议的人员应根据会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准备。讨论时由高级责任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6) 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病区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7)会诊结束后,由主持会诊的高级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在“护理会诊单”上填写会诊意见,并有签名。

(2) 疑难病例护理会诊

1) 病区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内容主要是正确评估患者,发现正确的护理问题和对病情转归的判断,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及需注意的问题,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护理会诊,并在护理会诊单中按要求记录。

2) 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会诊结束时应提供书面的会诊意见。

第14篇: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一、目的

1、加强科间协作。

2、协助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二、会诊指征

1、高危褥疮易患者。

2、深度褥疮。

3、深静脉穿刺。

4、呼吸机应用护理。

5、疑难病例护理。

6、特殊专科护理。

三、会诊种类

1、病区科间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填写会诊单。应邀科室人员一般要在24小时内完成;急诊在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赶到邀请科室,做好会诊记录。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检、实施的护理措施及落实情况、效果、会诊目的与要求,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在会诊单上,责任护士、护士长签字后,派人送往会诊科室。被邀请科室按申请科的要求,派主管护师或指定护士根据会诊性质、病人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诊。会诊时责任护士或护士长应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护理对策,同时表示对被邀人员的尊重。会诊人员应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会诊,并将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会诊单上。

2、院内会诊:由护士长提出,经护理部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应提前1-2天将病情摘要、护理措施实施及效果、会诊目的及邀请人员报护理部。护理部确定会诊时间,并通知有关科室及人员。一般由护理部主持,邀请科室护士长报告病情、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责任护士作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确定的护理方案。

3、会诊时应注意的问题

(1)会诊科室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

(2)保证会诊质量。做好会诊前的充分准备,责任护士要详细介绍病人有关情况,参加会诊人员要仔细检查、认真讨论,充分发扬技术民主,所有参加会诊人员不论职称、年资,讨论问题时一律平等,要畅所欲言,以提出明确的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遇有意见分歧,一面查阅资料,继续研究,一面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会诊意见。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按正常途径邀请的各种会诊要求。

(4)紧急会诊,须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在特别情况下,可电话邀请。

(5)会诊单保存于科内,保存期为1年。

行政事务部

时间

第15篇: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1目的

1.1加强科间协作。

1.2协助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2会诊指征

2.1高危褥疮易患者。

2.2深度褥疮。

2.3深静脉穿刺。

2.4呼吸机应用护理。

2.5疑难病例护理。

2.6特殊专科护理。

3会诊人员资质要求

3.1各科护士长或副护士长。

3.2各专科小组成员。

3.3各科应急库人员。

3.4各科具有专科特长、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

4会诊制度

4.1病区科间会诊

4.1.1申请会诊科室填写会诊单,并送至应邀科室。

4.1.2被邀请科室按申请科的要求,派指定护士根据会诊性质、病人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诊。

4.1.3应邀科室人员一般要在24小时内完成;急诊在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赶到邀请科室,做好会诊记录。

4.1.4会诊时责任护士或护士长应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护理对策,同时表示对被邀人员的尊重。

4.1.5会诊人员应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会诊,并将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会诊单上。

4.2院内会诊:

4.2.1由护士长提出,经护理部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

4.2.2一般应提前1-2天将病情摘要、护理措施实施及效果、会诊目的及邀请人员报护理部。

4.2.3一般由护理部主持,邀请科室护士长报告病情、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责任护士作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确定的护理方案。

4.3会诊时应注意的问题

4.3.1保证会诊质量

4.3.1.1做好会诊前的充分准备,责任护士要详细介绍病人有关情况。

4.3.1.2参加会诊人员要仔细检查、认真讨论,充分发扬技术民主,所有参加会诊人员不论职称、年资,讨论问题时一律平等,要畅所欲言,以提出明确的会诊意见。

4.3.1.3主持人要进行小结,遇有意见分歧,一面查阅资料,继续研究,一面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会诊意见。

4.3.2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按正常途径邀请的各种会诊要求。

4.3.3紧急会诊,须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在特别情况下,可电话邀请。

4.3.4会诊单保存于科内,每月上交护理部。

附:

会诊人员名单:见应急库人员名单。

护理部

2013.6.15

第16篇:护理会诊记录

护理会诊记录单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病历摘要及护理会诊目的:

摘要:

护理会诊目的:

敬请

请求会诊科室护士长

年月日时会诊意见:

敬阅病历:

存在护理问题:

建议如下护理措施:

谢邀

会诊护理人员

年月日时

第17篇: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或护理操作及护理新技术推广等问题时,邀请相关科室会诊,保障临床疑难重症及实施新手术、新疗法患者的护理质量。

1、护理会诊的申请

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临床科室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

2、科间会诊

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12h内完成(急会诊者应2h内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

3、科内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

4、院内会诊由护士长提出申请,经护理部同意,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主持。

5、会诊人员

主持会诊人员原则上应具备专科护士或副主任护师以上资格,或由被邀请科室护士长指派人员参加。

6、会诊要求

1)参加会诊的人员应根据会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准备。由申请科室管床责任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组长、护士长或专科护士补充。参加人员对病情、护理问题、措施及成效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2)原则上高级责任护士或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具备申请会诊和参与会诊资质。申请会诊需要填写“护理会诊单”。

3)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处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4)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临床科室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5)会诊结束后由主持会诊的高级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在“护理会诊单”上填写会诊意见,并签名。

第18篇:护理会诊制度

修订于2014年4月1日修订次数1

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可集全院护理技术资源,充分发挥各科的护理技术优势,解决疑难、危重病人的跨学科护理问题,以达到提高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术交流和护理人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危重病人重点计划、重点监测、重点管理。

1.会诊的范围:

1.1凡出现非本专业的合并症或器官功能障碍,需借助于其他专业解

决的护理问题。

1.2 各种重大抢救需多专业护理配合。

1.3 新业务、新技术,气道与呼吸机的管理,深静脉穿刺与置管、透

析技术及各种导管的护理等。

1.4 难治性压疮及造口的护理。

2.会诊专家资质:

2.1 具有丰富的专科及多科临床护理经验、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

2.2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0年以上。

2.3 具有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4 取得大专以上学历。

3.会诊程序:

3.1 由病房责任护士向护士长提出申请或护士长、科护士长在查房过

程中发现需会诊的病例,填写护理会诊记录单,提出书面申请。

3.2 由护理部安排会诊事宜,确定参加会诊的专家,在规定时间内完

成(一般会诊48小时内,突发事件随叫随到)。

3.3 护理会诊由护理部主持,本科室责任护士汇报会诊病人的护理问

题、护理措施效果、提出所需会诊的目的、亟待专家解决的问题,本科室护士长可对责任护士的汇报予以必要的补充。

3.4 由本科室护士长、责任护士陪同会诊专家察看病人,进行护理查

体。

3.5会诊专家对已实施的护理措施予以评价,充分讨论,对需要解决

的护理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做好书面记录、签字。

3.6护士长、责任护士应结合本科及病人实际情况确定采纳的会诊意

见,并由护士长负责督促实施,及时评估、反馈。同时,根据此案例在科内组织讨论,总结护理经验,以达到专科水平共同提高的目的。

4.护理会诊记录要求:

4.1由科室提出书面申请报护理部,简明扼要记录患者病情、诊疗护

理经过、申请会诊的理由、目的。

4.2 会诊专家在全面评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

书面意见。

4.3 参加会诊的专家应在会诊记录单上签名。

4.4 会诊结束应将会诊记录复印,原件在科内保存、复印件送护理部

保存。

第19篇:护理会诊(版)

护理会诊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张大华

一、护理会诊的背景、目的、意义

(一) 护理会诊的背景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分科越来越细,护理学科也不断地发展,护理也逐步进行专科化。随着整体护理模式的推广,护理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综合性医院大多分科较细,病人危重程度增加,合并症增多,护理的难度逐渐提高,面对复杂的护理工作,对于某一专科的护士难以对病人出现的非本专科的护理问题提供最新、最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因此,遵循“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准则,应推行护理专家会诊制度,从而适应护理学科发展需要。

(二)护理会诊的目的

开展护理会诊的目的是加强院间、科间协作;协助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其治愈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使病人受益。 会诊是由2个以上不同专科的有一定资历的医生共同诊断疑难病症。 护理会诊由2个以上不同专科的有一定资历的护士共同进行护理问题分析,提出解决疑难护理的方案,并协助开展、指导。

(三)护理会诊的定义

会诊是由2个以上不同专科的有一定资历的医生共同诊断疑难病症。 护理会诊由2个以上不同专科的有一定资历的护士共同进行护理问题分析,提出解决疑难护理的方案,并协助开展、指导。 会诊应 24 小时内完成。 护理会诊主要有两点,一是有两个专科,即申请科室和被邀请科室。二是要求有一定资质的护士进行护理分析,帮助申请科室解决疑难的护理方案,并协助开展和指导,这是护理会诊的目的,也是护理会诊的最基本要求。

(四)护理会诊的意义

1.随着综合医院专科分工越来越细,病种越来越复杂,疑难杂病也日益增加,为了 减轻病人痛苦,缩短其治愈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使病人受益。 2.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达到资源共享目前。 3.强化护理技术合作,解决疑难护理问题。

4.促进学术交流,保证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护理人才的发展,体现了护理专业的价值。

5.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直接受益。

(五)护理会诊的分类

按会诊范围可分类为:科内会诊、科间会诊、急诊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按会诊形式可分类为:现场会诊和远程会诊。

1.病区科间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填写会诊单。应邀科室人员一般要在 24 小时内完成;急诊在接到通知后 5-15 分钟内赶到邀请科室,做好会诊记录。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检、实施的护理措施及落实情况、效果、会诊目的与要求,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在会诊单上,责任护士、护士长签字后,派人送往会诊科室。被邀请科室按申请科的要求,派主管护师或指定护士根据会诊性质、病人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诊。会诊时责任护士或护士长应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护理对策,同时表示对被邀人员的尊重。会诊人员应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会诊,并将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会诊单上。

2.院内会诊:由护士长提出,经护理部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应提前 1-2 天将病情摘要、护理措施实施及效果、会诊目的及邀请人员报护理部。护理部确定会诊时间,并通知有关科室及人员。一般由护理部主持,邀请科室护士长报告病情、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责任护士作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确定的护理方案。

3.疑难病例会诊:经过科内、科间仍不能解决,需进行院内大会诊时,由申请科室护士长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进行会诊。

4.院外会诊:由申请科室护士长填写护理会诊申请记录单,送交护理部,护理部负责与有关医院联系,安排会诊。必要时携带病历或陪同病人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寄发有关医院,进行书面会诊。

5.急诊会诊,因病情的程度,复杂程度需要紧急会诊。6.远程会诊需要网络、电话进行会诊,目前开展的比较少,没有明确的会诊的流程和会诊的方案,现场会诊目前落实的更有效更规范。

二、护理会诊的范围及资质

(一)护理会诊的范围

目前,临床中护理会诊的范围多为:危重症病人的护理、急救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重大抢救组织;新技术、新仪器的操作和应用;气道护理与呼吸机的管理;深静脉穿刺的护理及各类静脉的护理;透析技术的应用及各种移植的护理;各种导管的护理;院内感染问题;各种伤口的护理,顽固压疮、烫伤、口腔疾患、造口等的护理;糖尿病的宣教,并发症的护理;心理护理;预防院内感染等。

(二)护理会诊人员的资质

1.护理会诊人员资质各家医院可能会有不同的条件,但以下几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在会诊的专科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护理技术,同时能够掌握本专科最新进展的护理骨干。

2.专科会诊首选有资质的护士具备会诊资质。专科小组的成员:糖尿病专科护理小组、静脉输液专科护理小组、造口及慢性伤口小组、危重病人护理小组等具有资质的人员首选。

3.同时参考条件,可根据各医院的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安排,如职称要求,可要求主管护师以上或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护士,高年资的护士也可以等;对于职务要求,是否需要是护士长等,具体看各科室、各医院情况制定,最终会诊人员满足申请科室的要求,能正确指导申请科室会诊需求。

4.一家三甲医院护理会诊人员 资质 (专科护士),工作年限:大专要求8年以上、本科5 年以上、硕士3年以上; 学历要求是本科;英语水平,大专三级以上,能够阅读英语文献; 专业理论考试;现场答辩:专科医生、护士组成答辩团队,答辩内容是专科知识、情景应变、英语对答等环节。

三、护理会诊的流程

(一)遇有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经本病房的护士和护士长共同决定,会诊疑难问题需申请护理会诊,责任护士填写护理会诊单,病区护士长签字上交至科护士长,如本科室能够解决的问题由本科室科护士长组织科室会诊,如需要科际间护理会诊,上报护理部。

(二)由护理部通知相关科室进行护理会诊,受邀科室接到护理会诊一般需要 24 小时内完成,如果急诊会诊需要 5-15 分钟内赶到受邀科室,对护理问题进行会诊,护理会诊一般需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送至受邀科室,如病情比较危重时,可电话申请护理会诊,但事后务必要要补填护理会诊申请单,然后到受邀科室进行护理会诊。

(三)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检、实施的护理措施及落实情况、效果、会诊目的与要求,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在会诊单上,责任护士、护士长签字后,派人送往会诊科室。

(四)一般情况下护理会诊单需要保留一年左右。

所以从整个护理会诊的流程,首先是受护理科室出现疑难问题需要护理会诊,提出申请,进行逐级上报,受邀科室接到会诊后,派具有会诊资质的人员前往申请科室会诊,申请科室与受邀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探讨,并对护理会诊由申请科室简单汇报病例,受邀科室提出会诊意见,并做好会诊记录,由申请科室进行会诊意见执行和完成。

四、护理会诊的要素

(一) 目的性

明确护理会诊目的,为什么请护理会诊,一定要简明扼要的说明会诊的目的,让受邀者明白自己会诊的目的,申请者也明确清楚自己的目的,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时效性

遇紧急情况时会诊人员 10 分钟到达病房,一般情况 24 小时内完成。

(三)专业性

申请科室根据存在问题提出申请,非紧急情况启用书面申请,紧急情况电话邀请会诊,受邀科室接到会诊申请后,根据内容选派人员进行护理会诊。

(四)安全性 1.申请科室、被邀科室的沟通:病情、心理等,责任护士更了解所护理对象的情况,简明扼要汇报情况,及邀请会诊的目的。遇到特殊情况,如存在护理纠纷隐患的会诊,申请科室护士长应与会诊人员提前交流沟通,杜绝纠纷的发生。

2.专业性决定安全性,正确评估病人,专业指导,正确的护理病人,给病人安全,在如此复杂的医疗环境下,护士不但是学习的机会,能用最新、最先进的知识护理病人,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安全的服务,同时对自己也是安全的,对于疑难的复杂病情,请专业人士的指导,首先不是我们一家之言,个人观点,减轻护士工作的风险。

(五)规范性

有规范性的会诊流程、会诊单、会诊负责部门、会诊备案登记、电子会诊流程。

五、目前护理会诊存在的问题

(一)会诊的认识不足

对护理的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护理会诊的价值,这和目前护理专业化发展没有完善有一定的关系。

(二)会诊过程及执行的监控

护理会诊以即时效应为主,未达到全程化监控。护理专家在接到护理会诊申请后,对患者进行护理会诊,能够针对提出的护理问题提供有效的临床专科指导,但在会诊后没有有效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没有跟踪提出的护理措施的效果。

(三)会诊人员的能力

目前护理人员的能力相对有些差,但随着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逐渐的提高,而且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人员的能力在逐步提高的过程中,而且专业化的发展也逐渐提高。

(四)护理专业的发展,促进步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人们对护理专业的技术水平的认识逐步提高,对护理专业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护理会诊能力在逐步提高,护理会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在慢慢的解决过程中。

如 PPT19 图示,某家医院护理会诊的模板,护理会诊的几个要素,患者的最基本资料(床号、姓名、编号),简单介绍病历,明确表达护理会诊的目的,明确邀请会诊科室,申请会诊的科室一定要签名,在会诊后受邀科室会诊人员一定书写会诊记录并签名。对护理会诊的性质进行选择,如果需要急迫解决的问题,可以电话先行申请,事后补写护理会诊单,普通会诊一般在 24 小时内完成。

如 PPT20 图示,某家医院的护理会诊记录单,如科间护理会诊,疑难杂病护理会诊。护理会诊的要素包括会诊时效,患者基本资料,会诊目的,申请科室,受邀科室,病历简介,会诊意见,签名。在疑难病历讨论中,如全院会诊需要多个科室一同进行会诊,需要责任护士进行病历汇报,不同科室的专业护士对病历会诊的意见要有专职人员进行记录,最后参与会诊人员审核签字,保证护理会诊的准确性。

六、案例分享

(一)造口护理会诊

案例:张某,8 岁,女。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肠穿孔术后,造瘘术后。申请科室是儿童肾内科。会诊目的是指导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的护理。邀请科室是造口组,造口治疗师。该患者经过造口治疗师的会诊指导,造口皮肤保持了完整性,而且在造口的护理过程中减少了内科护士不必要的弯路,保证患儿及时正确的配带造瘘口。

(二)脑出血并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会诊

案例介绍:王某,78 岁,男。诊断为脑出血,糖尿病。申请会诊科室是神经内科。会诊目的是指导脑出血并发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指导。被邀科室是内分泌科。会诊人员资质为优选糖尿病专科护士。通过护理会诊,神经内科的护士学到了糖尿病专业护理和并发症处理,低血糖常见的问题,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护理问题的出现,对神经内科护士的护理工作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第20篇:护理会诊制度

护理会诊制度

1.科间会诊

1.1 申请程序: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主管护士填写申请单,送达会诊科室。夜间值班护士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向本科室护士长汇报,由护士长决定是否请会诊。 1.2 会诊程序及会诊人员资格:平诊会诊由主管护士以上的护理人员执行;夜间值班护士接到急诊会诊,向科室护士长汇报,由护士长安排人员会诊。

1.3 会诊时间:平诊会诊 24 小时内完成;急诊会诊 15 分钟内到达。

1.4 会诊形式:申请会诊的科室护士长主持,责任护士报告病情,提出会诊问题,参加会诊的护理专家查看病人,提出会诊意见,最后由主持人综合会诊意见,指导落实护理措施。 1.5 主管护士将会诊情况记录在护理会诊记录单上归入病历的护理记录单后面,同时在科室护理会诊记录本上记录。

2.院内会诊

2.1 申请程序及会诊人员资格:多元性的疑难护理问题,科室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会诊单,由护理部组织相关科室护士长或主管以上的护理专家进行多科联合会诊。 2.2 会诊时间:在 24 小时内完成。

2.3 会诊形式:护理会诊由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或科护士长主持,由责任护士报告病情,提出会诊问题,参加会诊的护理专家查看病人,提出会诊意见,最后由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科护士长)综合会诊意见或建议,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2.4 科室主管护士将会诊情况记录在护理会诊记录单上归入病历的护理记录单后面,同时在科室护理会诊记录本上记录;护理部人员主持会诊人员在护理会诊记录本上做好记录,以积累对疑难护理问题的护理经验。

3.护理院外会诊制度

3.1 申请程序:院外疑难杂症需会诊的,可联系我院对外关系处,由对外关系处通知护理部,也可根据需求直接与护理部联系。

3.2 会诊人员资格:多元性的疑难护理问题,由护理部组织相关科室护士长或相关护理专项小组的护理专家进行会诊。

3.3 会诊时间:由提出会诊的医院与我院协商后安排合适时间, 3.4 会诊形式:电话会诊、网络会诊、现场会诊

3.5 院外会诊由申请医院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或科护士长主持,责任护士报告病情,提出会诊问题,参加会诊的护理专家查看病人,提出会诊意见,最后由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科护士长)综合会诊意见或建议,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3.6 记录:申请会诊方需向我院提供会诊邀请函。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为了更好的落实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提高护理质量,特制定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查房、讨论制度。

1.护士长必须做到对疑难危重病人每日 5 次查房和跟随医生查房,掌握病人的病情及治疗、护理落实情况。

2.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护士长安排护理查房讨论,制定出详细的护理计划,保证疑难危重病人各项护理工作的落实,指导低年资护士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积累护理经验。3.护理部定期组织疑难危重病例的护理讨论,强化临床对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的重视,解决临床复杂疑难的护理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4.护理病例讨论程序:

4.1 科室护理病例讨论:由主管护士向护士长提出申请,责任护士及主管护士做好讨论前准备,科室全体护理人员,护士长主持,责任护士报告护理病例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护理措施,主管护士补充,科室每位护理人员针对病例提出疑问及改进意见,护士长进一步明确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主管护士作好讨论记录并组织落实护理措施。每季度至少一次,若需解决病人疑难问题,随时进行讨论。

4.2 医院护理病例讨论:由护士长向护理部提出申请,护理部组织相关科室护理专家参加讨论;科室全体护理人员、护理部及相关科室护士长、护理骨干;护理部主持,责任护士报告护理病例的主要内容及关键护理措施,主管护士及护士长补充。参加人员针对病例提出疑问及改进意见,主持人进一步明确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责任护士和护理部质控人员分别作好讨论记录,科室护士长负责组织落实护理措施。每季度至少一次,若需解决病人疑难问题,随时进行讨论。

护理会诊申请单范文
《护理会诊申请单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