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8:57:27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小见大,借游山说明治学的道理:一是反对半途而废,提倡深入探索,并分析了\"志\"(志向)、\"力\"(能力)、\"物\"(物质条件)\"三个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主张探本索源,深思慎取。这两点讲的虽只是治学,但却反映了王安石那种百折不回、敢于创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风,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王安石在游记中说: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了观察,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没有什么东西不加以观察,道路平坦,距离又短,游览的人就多;道路艰险,距离又长,来到的人就少。世界上的奇妙雄伟的壮丽很不平常的风景,却往往产生在艰险遥远、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理想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理想,又不盲从别人停滞不前,走到黑暗得看不清路的地方,没有外力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但是足力完全可以走到(却没有走到),这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是值得悔恨的;尽了我的心,仍然不能到达目的地,自己可以不后悔,又有谁能讥笑我呢?

无论办一件什么事,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干,都是成功的,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马家军拥有\"东方神鹿\"之称的王军霞,在奥运会获得了5000米跑世界冠军,在10000米跑时只得个亚军,但她尽心尽力去拼搏了,仍然是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马庆洲经常说:\"干事努力不努力是我们个人的事,成功不成功是上帝的事!\"我们只能努力去干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至于结果如何,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就象文学创作,马庆洲在一些报刊上谈到:\"写出来是第一种成功,刊登不刊登都是第二种成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世界上很多事,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有些事情今天看来可能是成功的,明天再看时可能就又是失败的;一些事今天看来是失败的,明天再看又是成功的。要以成功论英雄,怎么定这个\"成败\"?岳飞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屈原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万里长城在秦朝就是罪恶的,今天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当时长城就有这么高的荣誉,孟姜女还敢把长城\"哭倒\"八百里?

成与败不是我们个人所能预料和决定的,我们要有成功的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探本索源,查出事情的真伪,发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考虑这些事情合理的成份,哪些是该吸取的,哪些是该舍弃的,认出了庐山真面目,才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山上攀登,最终达到山峦的顶峰,览尽无限风光!

现在我们很多人在干事业上,往往见难止步,或听信了别人的一两句话就信以为真,别人说萄葡是酸的,自己就不敢再尝了,哪怎么知道萄葡的滋味?别人的话不是不可以听,但听了以后要分析、要揣摸,看看是不是有合理的地方,还是有夸大其词的成份。寓言《小马过河》中那只小马在过河时遇一松鼠,说那河深得不得了,千万别过;小马又遇一头老牛,老牛对小马说,那河浅得很,只能湿过脚面。小马没听它们的,自己去试了一下,结果是:那河水没有松鼠说的那深,也不象老牛说得那么浅。小马如不去\"探本索源\",怎么知道那河到底有多深。遇事要了解它的真相,一是要亲自去试一试,二是要善于思考,三是要善于总结经验。有了这几条,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推荐第2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小见大,借游山说明治学的道理:一是反对半途而废,提倡深入探索,并分析了\"志\"(志向)、\"力\"(能力)、\"物\"(物质条件)\"三个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主张探本索源,深思慎取,《游褒禅山记》读后感。这两点讲的虽只是治学,但却反映了王安石那种百折不回、敢于创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风,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王安石在游记中说: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了观察,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没有什么东西不加以观察,道路平坦,距离又短,游览的人就多;道路艰险,距离又长,来到的人就少。世界上的奇妙雄伟的壮丽很不平常的风景,却往往产生在艰险遥远、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理想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理想,又不盲从别人停滞不前,走到黑暗得看不清路的地方,没有外力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但是足力完全可以走到(却没有走到),这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是值得悔恨的;尽了我的心,仍然不能到达目的地,自己可以不后悔,又有谁能讥笑我呢?

无论办一件什么事,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干,都是成功的,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读后感《《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马家军拥有\"东方神鹿\"之称的王军霞,在奥运会获得了5000米跑世界冠军,在10000米跑时只得个亚军,但她尽心尽力去拼搏了,仍然是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马庆洲经常说:\"干事努力不努力是我们个人的事,成功不成功是上帝的事!\"我们只能努力去干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至于结果如何,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就象文学创作,马庆洲在一些报刊上谈到:\"写出来是第一种成功,刊登不刊登都是第二种成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世界上很多事,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有些事情今天看来可能是成功的,明天再看时可能就又是失败的;一些事今天看来是失败的,明天再看又是成功的。要以成功论英雄,怎么定这个\"成败\"?岳飞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屈原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万里长城在秦朝就是罪恶的,今天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当时长城就有这么高的荣誉,孟姜女还敢把长城\"哭倒\"八百里?

成与败不是我们个人所能预料和决定的,我们要有成功的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探本索源,查出事情的真伪,发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考虑这些事情合理的成份,哪些是该吸取的,哪些是该舍弃的,认出了庐山真面目,才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山上攀登,最终达到山峦的顶峰,览尽无限风光!

现在我们很多人在干事业上,往往见难止步,或听信了别人的一两句话就信以为真,别人说萄葡是酸的,自己就不敢再尝了,哪怎么知道萄葡的滋味?别人的话不是不可以听,但听了以后要分析、要揣摸,看看是不是有合理的地方,还是有夸大其词的成份。寓言《小马过河》中那只小马在过河时遇一松鼠,说那河深得不得了,千万别过;小马又遇一头老牛,老牛对小马说,那河浅得很,只能湿过脚面。小马没听它们的,自己去试了一下,结果是:那河水没有松鼠说的那深,也不象老牛说得那么浅。小马如不去\"探本索源\",怎么知道那河到底有多深。遇事要了解它的真相,一是要亲自去试一试,二是要善于思考,三是要善于总结经验。有了这几条,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推荐第3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原文地址:《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作者:真的爱你《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小见大,借游山说明治学的道理:一是反对半途而废,提倡深入探索,并分析了\"志\"(志向)、\"力\"(能力)、\"物\"(物质条件)\"三个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二是反对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主张探本索源,深思慎取,《游褒禅山记》读后感。这两点讲的虽只是治学,但却反映了王安石那种百折不回、敢于创新的改革家的思想作风,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王安石在游记中说: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了观察,往往有心得,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很深刻而且没有什么东西不加以观察,道路平坦,距离又短,游览的人就多;道路艰险,距离又长,来到的人就少。世界上的奇妙雄伟的壮丽很不平常的风景,却往往产生在艰险遥远、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所以,不是有理想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理想,又不盲从别人停滞不前,走到黑暗得看不清路的地方,没有外力来帮助他,也不能到达目的地,但是足力完全可以走到(却没有走到),这在别人看来是可笑的,在自己看来是值得悔恨的;尽了我的心,仍然不能到达目的地,自己可以不后悔,又有谁能讥笑我呢?

无论办一件什么事,大事也好,小事也好,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干,都是成功的,至于结果如何,那是另一回事,读后感《《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马家军拥有\"东方神鹿\"之称的王军霞,在奥运会获得了5000米跑世界冠军,在10000米跑时只得个亚军,但她尽心尽力去拼搏了,仍然是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马庆洲经常说:\"干事努力不努力是我们个人的事,成功不成功是上帝的事!\"我们只能努力去干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至于结果如何,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就象文学创作,马庆洲在一些报刊上谈到:\"写出来是第一种成功,刊登不刊登都是第二种成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世界上很多事,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有些事情今天看来可能是成功的,明天再看时可能就又是失败的;一些事今天看来是失败的,明天再看又是成功的。要以成功论英雄,怎么定这个\"成败\"?岳飞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屈原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万里长城在秦朝就是罪恶的,今天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当时长城就有这么高的荣誉,孟姜女还敢把长城\"哭倒\"八百里?

成与败不是我们个人所能预料和决定的,我们要有成功的方向,向这个方向努力,探本索源,查出事情的真伪,发现事物的本质,然后再考虑这些事情合理的成份,哪些是该吸取的,哪些是该舍弃的,认出了庐山真面目,才好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山上攀登,最终达到山峦的顶峰,览尽无限风光!

现在我们很多人在干事业上,往往见难止步,或听信了别人的一两句话就信以为真,别人说萄葡是酸的,自己就不敢再尝了,哪怎么知道萄葡的滋味?别人的话不是不可以听,但听了以后要分析、要揣摸,看看是不是有合理的地方,还是有夸大其词的成份。寓言《小马过河》中那只小马在过河时遇一松鼠,说那河深得不得了,千万别过;小马又遇一头老牛,老牛对小马说,那河浅得很,只能湿过脚面。小马没听它们的,自己去试了一下,结果是:那河水没有松鼠说的那深,也不象老牛说得那么浅。小马如不去\"探本索源\",怎么知道那河到底有多深。遇事要了解它的真相,一是要亲自去试一试,二是要善于思考,三是要善于总结经验。有了这几条,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推荐第4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这都是记的游褒禅山的事,也可以说是本篇的正文。文字虽简短,描绘却较细。我们好象跟着作者从山中的禅院出来,行过一块仆在路旁的碑,游览了前洞和后洞。他在游前洞时,看到许多游客在那里记下了名字,知道到过的人很多。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洞。游后洞时,要持火把进去,越往深处越难走,见到的景物也越奇。虽然作者没有具体描写它怎样奇,然而这却深深地吸引了读者。通过对洞中探寻的迫切心情,给了读者充分想象的余地。后洞的奇,他还有十分之九没有见到,留下一片懊悔。记游的事已经写完,如果文章到此为止,也未尝不可。但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他的打算就是要从这件游览的憾事中总结出一点教训来。

“于是予有叹焉”一句,陡然一转,引起了后半篇的一番大议论。

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学者观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虫鱼鸟兽,往往能得到一些东西,完全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处盘桓,像游山的人大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样。他们不愿走到艰险和深远的地方去,可是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总是在“险远”的、人迹罕到的地方。要到“险远”的地方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有了能力,还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像游后洞时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样。不要在能力还够使的时候就停了下来,徒然让人讥讪和遗下无穷后悔。

这是作者在这次游山后所悟出的一段做学问的道理。这段道理不仅由于通过他的亲身经历说了出来,具有生动的形象性;而且语言也写得饶有韵味,委宛动人。这段文字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多,曲折多。“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是一个总的论述,是这一段文字的纲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几句具体结合到了这次游山的经历,然而这还是概述,是承上文而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是一转。“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这里又一转。“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最后归结到作者在思想上的收获。句子的变化和转折那么多,是为了层层推进地发挥要说的道理。但它转得毫不费力。它在转折的地方都能巧妙地运用虚字,因此是那样圆转流利,挥洒自如。然而它又是风骨遒劲,笔力挺拔。这段文字和上面的记游文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语言上的运用得好是分不开的。

作者在发完这些议论后,又回顾前面看到仆碑一事,最后还写了几句:“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哉!”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又和学问的道理有关,因此紧接着写:“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样的收束,显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余波荡漾之妙。

这篇文章把记游和论学结合得这样好,使人百读不厌。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艺术手法也是有独特之处的。

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习与生活中呢?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辱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

宋代范仲淹从小有志于天下。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最终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着名爱国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了志向,还要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还要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

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而应是尽自己全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往往志向设立的越高,一个人也就越有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

推荐第5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篇1: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古文:《游褒禅山记》。它是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写的一篇游记。

这篇文章通过记述游褒禅山华山洞的见闻,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做事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深入探索,百折不回;二是不能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主张探求本源,沉思慎取。

文中写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意思是:道路平坦而距离又近,那么游人就多;道路艰难而距离又远,那么到的人就少。然而世上的奇特雄伟,壮丽怪异,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艰险遥远,而又是人们很少到达的地方。然而能力能够到达却没有到达,别人就可以讥笑他,而自己应该感到后悔;尽了我的努力也还是不能到达,那么就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了,谁又能来讥笑呢?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学习也是这样,遇到困难不气馁,要勇于面对困难,找出解决困难的办法,来战胜它。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对所作所为不后悔,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2: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那广义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此为志也;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此为志也;游山览水尚需有志,人又岂能无志也?

读罢了《游褒禅山记》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像平静的湖面投进了一块石头泛起一圈圈的涟漪。作者独具慧眼,阐明了\"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个道理。想一想,在古今中外的名人哪一个不是有\"志\"才成功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玛丽。居里为了提炼\"镭\",不怕失败,一次又一次地实验,取得了成功;童弟周为了努力学习,在路灯下刻苦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试了1000多种不合适的材料,当时有人取笑他,但他全不顾及这些,努力地坚持,才选用了钨丝;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自己试偿草药,花了27年才著成了这本书……

然而想一想自己,做了一个又一个计划,却没有一个能够坚持下来的。就拿前几天的事情来说吧。我原本制定好了早上七点起来背单词,但因前一天多看了几眼电视,而一觉睡到天亮,妈妈叫我起床,我回了声\"烦死了\"便倒头就睡,这还不算什么,早上吃完饭,本应写作业,却看起了漫画书;下午补习后回家,本应该上网学习,却打起了游戏;晚上也应作题,可我却看了电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就这样被我的懒惰给\"泡汤\"了,比起那些名人,我真实无地自容啊。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知无志者的后果,所以我要改正这些毛病,有志者事竟成。我会成功的。

篇3: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倚靠着山洞,凝视着幽深的洞门,清风徐来,带来丝丝寒意。白袍浮动,舞动着我在山洞里的所见所感。突然豁然开朗,舒开了微皱的双眉,以枯败的树枝做笔,蹲下,即兴在泥土上留下龙飞凤舞的大字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反复吟哦,禁不住仰天大笑。整个游历过程中的点点感触,凝在笔下,流淌到了血液里……

蓝天,奇洞,清风,舞动的白袍,思索的学者和那句充满哲理的话,构成了我读《游褒禅山记》所有感触。闭上双眼,任凭想象翱翔,定格在临川先生融合于天地,爽朗大笑的画面里。

进一步的思索,不禁有所感慨,漫漫的人生之路不正如游山?要成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于\"险远之地\",即便不达顶峰\"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可以无怨无悔矣。

害怕火把会灭是很正常的想法,但是无畏的退缩却终究导致没有看到山洞中最令人好奇的美好风景的机会。生命每个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才能经得起风雨人生、不懈进取,便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

坚定的意志,是造就成功的法宝。纵观古今,事例不胜枚举。司马迁在莫大的耻辱中含冤谱写史记,蒲松龄屡试不第却屡败屡战,一本聊斋家喻户晓,达尔文耗时22年写成进化论,爱迪生几千次的尝试发明了灯丝……辉煌的成就,紧紧源自于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曾深深感慨临川先生的命运。才情四溢却官路坎坷,他呕心沥血的致力于改革变法之中,缓解人民疾苦问题,但是,却终究应为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欣欣向荣的变法还是被扼杀在萌芽之中。临川先生的郁然病逝像是一记重锤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我彷徨,我迷惑,但是读完《游褒禅山记》的同时我也深刻的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来得及实现,但是要想得到美好事物的回馈,就一定要制定目标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去拼搏……

范仲淹曾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人生治学的同时树立自己的志向,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那么即使我们没有获得预想的成就,又有何遗憾呢?

篇4:游褒禅山记读后感江丽霞

经验总有惊人的相似又有不同的哲思:王之涣曾在高楼吟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裘马清狂\"、\"望岳\"归来,高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啊,难怪王荆公从褒禅山走来,秉烛且行且叹,悔其不能极尽山洞,悔其未能领略\"无限风光\",悔其与\"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失之交臂。

人生百年,曾看到绚烂如朝霞的欢乐彩带,也发现过黯淡如愁云的痛苦症结。王荆公未能把褒禅山的山洞美景尽收眼底景韵涵养其心雅趣告知世人,可他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成为世人之警示,用他的失败集结成一种智慧: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毅力,更须 全力以赴、坚持不懈之精神。

清晨,我与学子朗读一本书,生活中的纠结忽然被打开。我们完全可以摒除李密心中的苦衷和所处时代的尴尬,他立志\"供养祖母\"、冒死\"拜表以闻\",先乞养祖母后报效朝廷,这种慈光朗照我心。终于,孝情打动了晋武帝,四十四岁的李密立志报答祖母感动了千万学子,志在,孝行,李密是忠孝两全的李密,虽如履薄冰,命悬一线,但李密做到了。奏章有限,孝忠永存,有志者可以达也!

距离李密的奏章五百多年后,柳河东说:\"段太尉逸事有三……\"段太尉何许人也?是勇者,不畏权贵;是仁者,为民请命;是清者,拒绝贿赂。他是精神的践行者,出发前,如果没有立下必死的志向,他可以在无赖军士残杀无辜百姓中知难而退,他可以在焦节度使威逼饥民交租时保持沉默,他可以在朱泚谋反时唯唯诺诺明哲保身,可他不是,他的志向如同封存的\"大绫\",岁月更替,光彩依旧照人,精神依然秉照后人。生命有涯,精神无限,有志者可以达也!

细数经典史学古籍,我们有太多绵密的情结,但有一个情结总是属于司马迁的。他42岁时开始创作《史记》,47岁陷李陵之祸遭宫刑,52岁时完成《史记》。十年啊,一个圆,一个愿,这是生命的曲线!这是血泪的曲线!他说:\"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假如复活司马迁笔下的历史人物,不失豪壮、雄伟、韬略,无不风尘仆仆、栩栩如生,司马迁,真丈夫也!皆因\"垂空文以自见\",立志发愤著书,所以,《史记》是如同司马迁的人格一样,那么完整,那么完美!境界与文采永存,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历史总有写不尽的立大志行大德的人,现实生活也不乏其人。

捧起饭碗,我们忘不掉\"泥腿子专家\"袁隆平,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神话,他帮中国千千万万人民实现了有饭吃的目标,如今,他成为国人敬仰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他还有一个大志,那就是亩产900公斤,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目标,年过7旬的他还忙碌在田间在实验室。

翻开报纸阅看新闻,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李政道,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打假斗士方舟子,立志\"裸捐\"的慈善使者陈光标……哪个不是这样的人?

篇5: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近日读王安石的散文\"游褒禅山记\",文章讲述作者与三位朋友同游褒禅山时,作者被山洞中瑰丽的景致所陶醉。当他游兴正浓时,一位同游者的怠惰、胆怯,再三要求出洞,声称\"不出去,火把就要燃尽了\",其他几个人受了他的感染,也担心火把熄灭的严重后果,就陪他一同返回。这次游览的深度不足他人游程的十分之一,因自己的盲从而没能尽兴,成了王安石此后的遗憾。

徐志摩先生游览风景名胜时,曾表示不要玩伴,主张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甚至称女性游伴是美丽的花蛇,他的这些话潜藏着隐患。尝闻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人旅行在大自然里,容易发生各种料想不到的意外,遭遇险情将无人营救。此公单人独行秉性,冒险有余、谨慎不足的个性,造成飞机撞击山崖的惨剧,这次意外既是偶然,又是必然,以致造成文学巨星坠落尘埃的遗憾。

一次,我们同事七人去成都学习一项先进技术,期间抽空瞻仰了武侯祠和昭烈庙。因各人的爱好不同、兴趣各异。当我沉浸在三国故事中,与神龛上诸葛孔明麾下的部属一一对号入座,以及欣赏镶嵌在墙上颂扬诸葛的众多石刻,尤其是我熟悉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诗句时,一位同伴催促道\"这泥巴菩萨有么看头,不是等你们两个,大伙坐上一乘车子就走了。我本来还想去观赏听鹂馆啼叫的黄鹂,在游伴催促下只得悻悻离去。

1958年是火红的年代,我和工友白天漫山遍野的工地上挖炼铁的洞穴,在旷野里架设临时照明线路,晚上参加红专学院的夜校读书。往往附近炼钢炉的鼓风机启动声响,教室里顿时灯暗如鬼火,再加上年轻的我实在劳累,往往上课不久就酣然入梦。尽管夜校报名时,曾以苏联作家奥斯托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自己,决心做一块好钢,争取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绝不到垂老时再悔恨。虽然这夜校环境十分恶劣,但它却不能继续存在,在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的大好形势下,红专学院只得停课以钢为纲了。

六十年代的前期,我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三年困难时期,工农业有条不紊地走上正轨,工厂领导号召青年职工参加业余学习,我就积极报了名,学习电工及电子技术,憧憬做一名青年鲁班。在两年的夜校中,我非常认真,老师布置的数学作业我做了,他没有布置的我也做了。因此为了我一人,额外增加老师改作业的负担,我感到非常内疚。只是让老师高兴的是,每回作业都是100分,成了班上的佼佼者。刚刚我感到学习文化知识的无限乐趣时,聂元梓的一篇大字报问世,击碎了我与其他青年求知的美梦。无产阶级向资产阶级司令部发出了一篇篇的战斗檄文,仅仅只知道埋头读书就会成为白专道路的典型,革命青年要响应号召,积极投身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规的大中小学校都停课闹革命了,职工夜校焉能独存于世。

七十年代末恢复了高考,似乎学习的机会又来了。可惜我从一个享受父母荫庇的小青年,*后变成两个孩子的父亲,除了要天天上班养家以外,还要和爱人一起抚养孩子、督促辅导孩子的作业,只能在睡梦中重温学生时期的旧梦。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回顾此生,我仅仅只是没有游完\"褒禅山\"全程的一名游客,亦是一块没有练成好钢的半成品。

推荐第6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2、读《游褒禅山记》

刘鹏燕

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

列宁曾经说过:“人没有理想就成了动物,理想推动着进步。”由此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志向,取得成功。有一位作家就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奋斗的意义远大于成功。

而王安石提出的“尽志”不就是指在通向成功之路上的“奋斗”吗?

是的,成功源于奋斗。但是,奋斗并不都一定成功。有些奋斗者历尽艰难困苦却与成功无缘,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看到成功,但他们的奋斗为后继者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他们的奋斗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历史不会单凭成败论英雄。就像提出“尽志可以无悔”的王安石,他试图变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用尽了一些方法,努力奋斗过,但最终没有成功。他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可以问心无愧。我们后代也同样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视他为一个无能的失败者。他竭力争取的过程不同样值得我们钦佩吗?

人生正如一条曲线,转折多变,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一条直线那样一帆风顺,然而,却时常事与愿违,曲线的人生需要经受许多磨练。尽了力不能获得成功的事在这样的人生中屡见不鲜。如果只是因为尽了力却不能成功而一蹶不振,那怎能获得成功?所以,失败了并不要紧,只要你认为在这条路上尽了力,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只要生命不止,就奋斗不息;只要没有成功,就继续努力,就算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是不需要觉得悔恨的,因为“尽志可以无悔”。

推荐第7篇:《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读后感4篇

――读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是王安石在游山时的深感。实在令人叹服。

②人生、治学,亦如游山。要成为有所成就的人,就得立志于“险远之地”,即便不达顶峰“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可以无怨无悔矣。

③生命每个人都有一次,有志的人才可以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人才能经得起风雨人生、不懈进取,便有“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时候,让生命之花长开不败。人如此,且事物亦如此。郑板桥曾说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于断岩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正是青松的高贵的品质。

④立志坚定的人,才能做出超凡的贡献。达尔文22年写成《物种起源》,司马迁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苏武羁留匈奴19年的遭遇中,不为威胁所屈,不为利诱所动、坚持民族气节、忠于祖国的爱国志士,最后“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蒲松龄屡试不第,便引诗自励:“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最终便写成《聊斋志异》,留名青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古今中外,不知成就了多少人。

⑤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追溯以住历史,也并非人人能至“险远之地”,“壮志难酬”之人也并不是没有,“长使英雄泪沾襟”之人更不在少数。然而,“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人生、治学,“路漫漫其修远兮”,无论险也罢,难也罢。有志之人定将“上下而求索”而至险远之地,便可无悔矣。谭嗣同一代烈士,从小便立志救亡图存、救民于水火,但他一心主持的变法,最后也以失败告终,而被捕于狱,题一诗于狱壁说:“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虽然,变法失败了,但是,他甘愿为变法牺牲,希望以自己的鲜血报答皇上,警醒世人。

⑥有志者,有所成就,实为一大壮美。有志者,无所成就,亦为一大壮美。“尽吾志者,可以无悔矣”。记得郑板桥曾洒脱地说过:“科名不来,学问在我,原不可折本买卖”。

⑦立志在我,求索在我,成就在我,人生治学,要时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态度,则可以无悔矣。

立 志 乃 成 功 秘 诀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①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为能至也。”

②是说也,其义易见:有志才有成功,立志乃成功秘诀。

③放眼世界,千古风流人物,无不雄心勃勃,立志高远。波兰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早年立志献身科学。她在艰苦条件下,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日复一日地对一吨沥青铀矿的残渣进行提炼。经过四十一个月的奋斗,她终于在一九零二年发现了镭,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被称为“镭之母”。在她通向成功的脚印里,凝聚了生活的艰辛,失败的懊恼,他人的诽谤,丧夫的悲痛。她跌倒过,但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她被一根无形的支柱支撑着,那就是——要实现自己的宏愿。

④再如我国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这部光辉著作,他踏遍了祖国大半山河,探访古迹,考察风土人情,渡过了浪迹天涯的漂泊生活,才为《史记》积累了丰富史料。

可见,一个人一旦有了志向,他就会百折不挠,百迂不回地向既定的目标挺进。艰难、

1 险阻又何足挂齿?一个人一旦坚定了志向,他就会全身洋溢生机,活力,奋勇向前,探讨研究,大有猛虎下山、蛟龙出海之势。

⑤驻足看着我们中华的民族的骄傲吧!古有卧新尝胆的越王勾践,闻鸡起舞的祖逖,映雪读书的孙康;今有凛然正气直对敌人枪口的夏明翰,使中国摆脱贫油国之名的李四光,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等等,诸如此类,举不胜举。他们哪一个没有立下壮志?他们勇于奋起,他们敢于拼搏,他们执着追求,其内在动力也就不言而喻了。

⑥ “有志者事竟成。”成功,多少人梦寐以求;成功多少人翘首期盼。然而,成功不是一想就来,一盼就到的。古人曰:男儿志在四方。可当今社会上有些男儿志在何方呢?他们志在吃、玩、赌、斗,他们期待幸运之神带着他们需要的一切来临,令人可笑可叹。更有甚者被子成功熏昏了头脑,为了能够成功,不,应该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竟不择手段、投机倒把尔虞我诈。表面看来,似乎大丈夫气派十足,某些势利无知的人有的还为他们竖起大拇指。悲哉!殊不知,成功的道路上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这种做法并非有志者所为,而是庸者的一种表现。

⑦若要问:怎样才能走上成功之路?何妨首先扪心自问:吾志何在?

[简评]

该生这篇读后感内容厚重,例证翔实,有点有面,说理深入,议论简洁中肯;结构严谨,直截入题,首尾简捷,论证旁征博引,正反对照;文笔犀利、生动、流畅,且能运用某些文言文句式,有一定文学功底。

从写作读后感角度来说,应在论证部分处处紧扣原文进行分析,诸如,“到达‘人之所罕至’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是指‘取得成功’”,此类语言本文没有,联系现实也略嫌粗疏,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章说服力。

登 人 生 的 金 字 塔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①人生真的很像一座金字塔,在最底层庸庸碌碌活过一生的很多,层次越高人越少,真正能成功的确实寥寥无几。对于想往高处走的人来说,怎样攀到更高的塔层一直是令人不懈追求探索的问题。

②“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这么说。不敢想攀到塔顶的人也绝攀不到塔顶。有一个试验,把跳蚤放在一个不深的容器中,盖上玻璃,跳蚤一次次被玻璃撞回。过几天后,跳蚤失掉了跳出去的志向,永远地跳不出去了。所以要攀登高峰就必须踌躇满志,告诉自己:“就是我,要开始了。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③志存高远者实繁,达高远视者盖寡。有志者事未必成,皆因其心有余而力不足。人类早年就有翱翔蓝天之志愿,奈何无扶摇直上之力。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如此费力。在平时逐步积累,关键时迸发而出,这就是力,用现在观点看就是素质。多积累善发挥是关键。

④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匡扶汉室之志,却殒星五丈原,为何?答:时代造就英雄。没有外部环境,成功实难。有人怕希特勒利用克隆技术重返人间发动战争,实在是杞人忧天。没有二战时德国向外扩张的外部环境,希特勒可能也只能在街头流浪。事物总是集偶然与必然于一体的,外因虽非决定性因素,但没有了它也可能不行,有了它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比方说你带上一根绳子去攀登,肯定要比徒手攀登容易得多。

⑤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想征途果然漫长,条件多么苛刻。其实并非如此,“志、力、物”三个条件并非孤立,而是可以相互弥补的,可以己之长,克己之短。从物理学上分析,大黄蜂翅小体重,几乎不可能飞起来,但大黄蜂飞了起来,甚至成为空中霸主,只因为它们志在蓝天,告诉自己:我能飞!——以志补力与物之不足。孙宾膑而创兵法,司马刑而书《史记》,

2 文王囚而著《周易》——力能补物之不足。人类千百年前的那个梦想今天也能靠飞机这个钢铁怪物实现了。只要用好一个支点和杠杆,你的力再小,也能撬起地球。——物也能补力之不足。

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攀得越高,认识就越深远。我们若充分运用“志、力、物”三个条件,就不会有王安石的遗憾了,而一定能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个人高度越高,对社会这个整个金字塔来说,也正会有一个可喜的进步。

“思” 与 “随”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①《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在同年7月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第一段对所读文章作整体简述,“谁”“何种情况下”“何时写下“何种文章”,给人“何启发”。)

②在游褒禅山的过程中,王安石谈到进洞以后,“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后来,出了洞自己又后悔“因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一段令我感触很深。”(第二段作感点简述,“文中什么内容令我深思”。)

③王安石的“不得极夫游之乐”,症结在一个“随”字。韩愈“行成于思,毁于随”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看来要取得成功,必须取“思”而弃“随”,做到“三思而后行”。(第三段简析感点,引出感想。揭示总论点。)

④思考有利于人们认识事物,辨别是非,从而做出正确的决定。战国时期的楚国大夫屈原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面对国内的政治腐败,他积极提出改革。尽管他的主张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但为了不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他决定继续斗争,虽遭到流放而不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正是表现了屈原不愿“随波逐流”的思想。(第四段开始“发感”,先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并举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的典型事例和著名诗句来论证。)

⑤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方志敏曾写过这样一段话:“我毫不希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的潮湿的茅棚;„„”面对丰富的物质诱惑,他何以能如此执著?关键在于他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明白自己是“为人民而斗争,为民族和阶级解放而斗争”,这就是一个共产主义者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第五段引用方志敏的名言,并用他的革命事迹论证第一个分论点。)

⑥我们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做出判断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以正义与非正义的选择,而每每这时,做出错误选择的人常会说自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然而真的不能“由己”吗?楚国的屈原,近代的方志敏,当代的青年学生不就是在思考之后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他们不是已经“由己”了吗? (第六段用一个强有力的反问句巧妙地回应了上文三个时代的向个典型事例论证,对前边的论述作了小结。)

⑦“思”的威力是巨大的,如果没有思考便一味盲随,其结果不仅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走向反面。英王享利八世因为下巴有一个难看的疤痕,就蓄起了长胡子。于是朝野群起效颦。英王为什么要留胡子,大臣们不去思考,只是去效仿,其他的入也随波流,结果得到的是与自己尊敬的国王不相上下的胡子,失去的却是真正的自我。(第七段先承上启下从反面提出第三个分论点。)

⑧看来,遇事是“思”是“随”完全由自己决定,因而事之成败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假如我们不是一味盲“随”,而是三思而后行,便可以少走许多弯路。(第八段是全文的总结,得出成败由已的结论。最后用一假设句,点出总论点(感想)的现实意义。)

推荐第8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 能力目标

1.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 2.背诵课文

二、三自然段。德育目标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作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教学难点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方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教具准备

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投影卡片,印发王安石的“制俗以俭”的短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与课文,研习课文

一、二两段。[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习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习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我们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简介作者及课文

①学生读注释了解作者及课文,教师补充。王安石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他进行变法,推行以理财和整军为主要内容的新法。由于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失败。然而王安石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他认为“变法”对国家有利,就尽力推行新法,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但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王安石还是一位有名的著述家,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的政论性文章,立意超卓,切中时弊,结构谨严,说理透辟。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未能尽兴的游览,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照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

西,可是作者却据此得出两点深刻的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这里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说明不论研求高深的学问,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他决心推行新法,因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更能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三、研习课文

1.放录音,在轻音乐中,学生跟着阅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2.对照注释细读课文

1、2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词句。3.研读课文

1、2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词语“卒”“文”“道”“极”。 (2)掌握词性活用,学生解答。 ①“舍”:“始舍于其址”。“舍”,句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②“名”:“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③而莫能“名”者,名词活用为动词。“名”是“说清楚”“说明白”。 ④“穷”:“好游者亦不能穷也”。这里的“穷”是“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3)(出示投影)“„„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四、讨论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什么表达方式?(讨论后学生回答) 明确:本文是游记,

1、2两段主要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本段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如“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介绍出前洞、后洞的方位,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了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对照,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这两段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提问:第一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3.提问:第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这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明确: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点拨: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五、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提问:本文是游记,从第一段的交待看,作者参观游览的三个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全文看,作者又是以记游____________为主,课文第二段就先后写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况,其重点又在记游____________。

明确:三个点是:慧空禅院,到华山洞又到仆碑。从全文看,记游华山洞为主,课文第二段就先后写了游前洞、后洞的情况,其重点又在记游后洞。

提问:王安石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人,著名的__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__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____________”之一,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_》,《游褒禅山记》是他的传世名作之一。

此文把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道理。

明确: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时临川人,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临川先生文集》中,《游褒禅山记》是他的传世名作之一。此文把游山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尽吾志”和“深思”的道理。

六、印发材料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1~7题

王安石的“制俗以俭”

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在他主持变法前后,十分注重“制俗以俭”。 早在1058年,王安石就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章》,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时社会弊病,是“天下以奢为荣,以俭为耻。苟其财之可以具,则无所为而不得”。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富者贪而不知止”“官大者,往往交赂遗,营资产”,索贿受贿,以权谋私,“官小者,贩鬻乞丐,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出来了。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民风扶摇于流俗,铺张浪费大手大脚日甚一日。“婚丧奉养、服食、器用之物,皆无制度以为节”。

难能可贵的是王安石在这样一种社会风气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一再提醒世人必须认识这种奢靡之俗的危害性。他指出“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实漏卮”“所谓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是谁也无法支撑这样一种社会局面的。因此,他响亮地提出了“制俗以俭”的口号,他说:“君子制俗以俭,其弊为奢。奢而不制,弊将若之何!”而且,他还指出,“禁微之易,救末之难”,尤其深刻的是他看到了民风日奢与吏治腐败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淳朴之风散,则贪厌之行成;贪厌之行成,则上下之力匮,如此则人无完行,土无廉声”。他的这种分析虽然并不完全客观公正。但是,应该承认,“淳朴之风散”确实是社会腐败现象产生的土壤和温床。在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里,吏治腐败是必然的。王安石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力图改变这种社会现象,也就证明了他毕竟具有政治家、改革家的远见卓识。

1.“制俗以俭”的正确解释是

(1)用俭朴来遏制奢靡的社会风气。

(2)遏制奢靡的社会风俗是为了形成俭朴的社会风俗。 (3)用俭朴来形成淳朴的社会风俗。

(4)把俭朴当作遏制奢靡的社会风俗的途径。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官大者,往往交赂遗,营资产。 ...(2)贪厌之行成,则上下之力匮。 .3.“积之涓涓而泄之浩浩”在文中的意思是

(1)如果不汇集许多细小的小流,就不能浩浩荡荡地流入江海。 (2)只有汇集许许多多细小的水流,才能浩浩荡荡地流入江海。 (3)社会财富点点滴滴地积攒却像淌水一样花销浪费。

(4)社会财富只有点点滴滴地积攒起来才能像浩浩荡荡的江河一样发挥巨大的作用。 4.“禁微则易,救末之难”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5.翻译“淳朴之风散,则贪厌之行成”。 6.第二段写了“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这样的气候条件”是指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写了“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两方面的社会风气,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第三段中摘录一个四字短语来回答) 答案:1.(1) (明确1是介词结构后置) 2.(1)“交赂遗”指互相行贿送礼。 (2)“匮”指缺乏。 3.(3) 4.意思:改变一种不良倾向必须趁它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加以禁止,等它后来酿成大气候就很难挽救了。

5.译文:淳厚朴素的风尚丧失,那么贪婪无厌的作风就会形成。6.“天下以奢为荣,以俭为耻。苟其财之可以具,则无所为而不得”。 7.吏治腐败

民风日奢

七、(出示投影)课堂练习(口答)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臣所以去亲戚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3)此世所以不传也。 ..(4)郦元以为下临深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5)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6)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也不能至也。 ..A.(1)(2)(5)

B.(1)(3)(5)(6)

C.(3)(4)(6)

D.(2)(4) 答案:D[(1)„„的原因

(3)„„的原因

(5)那实际上

(6)到在„„]

八、背诵第二段

九、布置作业

诵读全文,找出“其”字句,体味它在句中的意义。

十、课堂小结

1、2自然段为文章的记游部分,写褒禅山命名的由来,记游山所见,着重记叙了游后洞的经过,记游笔墨虽然简约,但游踪交代的一清二楚,沿途见闻言约而事丰,不仅壮写褒禅山的特殊风貌,而且令人想象作者那浓烈的游兴和专往的情态。这就为后文作了铺垫,是议论的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2.研习课文

三、

四、五段。[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学习文言文,重要地是诵读,诵读成咏方能加深理解内容。现在按学习小组(六人)展开诵读、背诵竞赛,每小组均分开次序,1号诵读完一自然段后,由2号接着,依次类推,若轮到2号、3号那就是背诵了,看哪个小组先完毕,若其中背诵的同学没有背下来,就由下一个诵读的同学接着背二段或三段。

二、集体朗诵全文,注意语感

三、“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每个同学迅速找一处。指出它的意义。同学更正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其文漫灭 .

6.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7.其下平旷 .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0.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教师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四、集体齐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口头翻译 2.找出议论的中心句

明确:中心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掌握下列词句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观察);“非常之观”(景象);“大王见臣列观”(ɡuàn建筑物的一种) .“得”

“不得极夫游之乐”(能够);“往往有得”(心得、收获);“与公甚相得”《王忠肃公翱事》(融洽);“某得八焉”《王忠肃公翱事》(得到、获得) “夷”

“夷以近”(平坦);“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铲平、削平);“南抚夷越”《隆中对》(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 “相”

“无物以相(xiànɡ)之”(帮助、辅佐);“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宰相、丞相);“本相(xiānɡ)与欢”《廉颇蔺相如列传》(互相) 4.(出示投影)掌握虚词“以” “以”:作介词用,(1)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2)用来,拿。“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相当于“而”(1)表并列,“险以远”。(2)表承接,“由山以上”。 5.(出示投影)掌握句子转换

“非有志者不能至”改为肯定的说法(强调必须有志) 明确:转换为“有志者事竟成”

五、讨论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段议论是怎样引出的? 明确:在前文的记叙的基础上,这里用一个“叹”字与前文“悔”字相呼应,以古人“往往有得”的事例,联系到游洞的事,很自然引出议论,语句精辟,富有启发性。

3.这一段可以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明确:五层意思:

(1)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

(2)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3)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4)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六、研习第四段 1.指名朗读 2.学生口译本段

3.(出示投影)掌握下列词、句

(1)“悲”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感叹、叹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悲哀);“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哀怜) (2)“胜”

“何可胜道也哉。”(shēnɡ尽);“沛公不胜(shēnɡ)杯杓”《鸿门宴》(能承担,禁得起);“予观夫马陵胜状”《岳阳楼记》(优美的);“终不能加胜(shènɡ)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胜利) (3)“谬”

“后世之谬其传„„”(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弄错) (4)“传”

“后世之谬其传„„”(动词活用为名词,流传下来的文字) 4.讨论

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发出来的? 明确: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七、研习第五段

1.指名朗读,并思考这一段与前面的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一段是补叙,交待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2.提问: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3.全体同学齐读

3、

4、5段。

提问:这篇文章以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请找出几个照应的句子。 明确:(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2)“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4)“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结果,“可讥”“有悔”和“无讥”“无悔”正反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第四段由于“古书之不存”照应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

八、课堂练习

(出示投影)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王)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调知鄞县,通判徐州。文彦博为相,荐其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欧阳修荐为涞官;安石皆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椽养,复言于朝,召为群牧判官,改度支判官。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其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败,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以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贵;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

先是,馆阁之文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舁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

《纲鉴易知录·宋纪》

1.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部从侧面表现王安石才干及其影响的一组是 (1)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

(2)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

(3)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

(4)朝廷每欲舁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5)及赴是职,闻者莫不喜悦

(6)安石皆以祖母年高辞

A.(3)(4)(5)

B.(1)(3)(5)

C.(2)(4)(6)

D.(1)(5)(6) 答案:A 解析:要抓住“侧面表现”,(3)(4)(5)都是从侧面表现王安石的才干和影响的,其余各项不全是。 2.从分句间的关系看,以下各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

(2)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败

(3)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

(4)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

(5)朝廷每舁于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A.(1)/(2)(3)/(4)(5)

B.(1)/(2)/(3)(4)/(5) C.(1)(2)/(3)/(4)(5)

D.(1)/(2)/(3)/(4)(5) 解析:(1)为承接关系;(2)(3)是并列关系;(4)(5)是转折关系 答案:A

九、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二三段,力争全文背诵。

十、课堂小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第

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因事说理叙议如何有机结合,及辨析词类活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文学大家王安石的散文精品中立意不同凡响,写法别具一格的一枝奇葩。它的主旨不在于通过记游表现山川之美,景物之胜,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即事明理,最终以精警独到的理趣取胜。这篇游记,由此及彼,拓宽视野,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规律性启迪。

二、指名背诵

二、三段

三、集体朗诵课文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指名学生汇报完成文后练习四的情况。(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补充订正) (1)火尚足以明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把„„当作老师。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好处 .3.看课文,指出加点的字古今词义不同或词类活用情况。 (1)而卒葬之

古:终于;今:士兵,完毕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十分之一,今:数词11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不平常,今: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长乐王回深父

这是一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6)问其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这三个词都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深度、到达的人、险远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深远”看作省略,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动词。

(8)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情享受,形容词用作动词。 .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明确: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1)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2)(3)句子是因果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四、讨论总结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讨论、归纳,学生补充,教师订正 明确:(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为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和谐统一。文章前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

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平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五、课堂练习(出示投影) 指出“乃”“盖”在句中的意义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是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竟然,居然 .3.自古有战,非乃今也

只、仅仅 .4.良乃入,具告沛公

于是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的 .6.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才 .7.日初出大如车盖

车盖 .8.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因为、由于 .9.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超过 .10.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大概 .11.盖云归哉

通“盍”,何不(云、哉:语气词) .

六、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七、布置作业

归纳、整理多义词“道、名、然、其”四个词的义项。 ●板书设计

推荐第9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

长兴技师学院 沈燕燕

教学目标:

1、掌握“道”、“之”、“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重点: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因事说理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智利诗人聂鲁达在一首诗中写道:“一粒沙里藏着一个世界,一滴水里拥有一片海洋。”这话告诉我们:一件很小的事物里也可能隐藏着很大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见微知著,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我们今天来研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看看这篇文章向我们讲述了以个怎样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正音:

冢(zhǒng) 谬(miù) 窈(yǎo) 瑰 (guī) 父(fǔ)

3、根据课后思考与练习整理“道”、“然”、“之”、“其”的用法。

三、师生共同思考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哪一个是别名?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2、第2自然段略写了什么?详写了什么?运用了那些对比?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

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

② 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 “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3、第3段着重写了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

4、作者的心得体会,也即本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①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

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②老师问: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③“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④“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老师问:“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⑤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 补充王安石写这篇文章的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5、作者在自我引咎追悔、反复思辨中深刻地领悟了人生哲理,并由此对治学之道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第5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

四、本课小结

文章因事见理,以小喻大,夹叙夹议,说理透彻,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

3、4段。

2、作者通过游山的所见所感,阐明了两个观点。这些观点对你有何启示?请你就其中一个谈谈自己感受。

推荐第10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一.导入

你们都游历过名山大川吧,你们的旅游style大概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回去啥也不知道.游后亦有所得,往往先是感觉很累,回头再想想挺好,写出的游记,内容往往是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也许,这就是世间平凡者为什么那么多,而伟大者却很少。

名家怎么写游记?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写的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按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什么值得写,然而王安石却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 二.作家作品

1.解题:“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分为四类: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亭台楼阁名胜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山水游记:《石钟山记》《小石潭记》;杂物书画记:《核舟记》。《游褒禅山记》属于游记。游记:记录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以感为辅。

2.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少好读书”。1042年登进士第。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1069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罢相,次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王安石的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原意是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天生异象”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法的回应,同时透露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祖宗不足法”: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这既是王安石变法的精神支柱,也是他的思想武器。自宋以降,人们常引用这句话来表达一种不断革新的精神。 三.整体感知:

1.这篇游记和我们平常学过的游记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

2.哪些段落记游(山的见闻和经过),哪些段落抒发感慨?最后一段写什么?

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的籍贯、姓名。 四.学习第一段 1.读

2.疏通字句

3.这一段主要内容:介绍褒禅山概况。作者怎样介绍褒禅山概况(都写了褒禅山的什么) 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1 4.思考: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五.学习第二段

1.第二段主要内容:记游华山洞的经过.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 ,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 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 .“由山以上 则是北面了.3.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游华山洞的经过(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然后记游后洞经过);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详略怎样安排的?

记前洞概况:略;概况:详

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详

记前洞和后洞概况:略;记游后洞经过:详

5.作者写游洞经过,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用了哪些对比? ⑴ 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

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⑶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深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思考: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第一部分记游山的见闻和经过,后面抒发感慨,写游华山洞的心得。作者游山后都有哪些心得呢?

六.学习第三段

1.怎样由前文的记游过渡到后文写游洞的心得?两部分之间使用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前后衔接,过渡自然。2.作者有哪些“叹”呢?

一叹古人求思深广有得,二叹今人避难就易,三叹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四叹志力物之间的辩证关系。五叹尽吾志而无悔。 3.为什么先说古之人?

以古人为标准,使作者立论更有说服了力。 4.探讨志力物的关系

(1)作者如何看待志力物三者的关系 志:坚定的志向、主观努力、意志 力:具备一定的能力 物:一定的外在条件 有志而无力,不能至 有志与力,无物,不能至 有力至而不至,可讥可悔 有志尽志,无悔无讥

2 结论:志是最根本的

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力,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5.这段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用自己的话概括“得”具体指什么样的道理?

(这五叹,虽然是说游山,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即事明理,说明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 6.“游山洞”与“做学问”趣比

游山洞

做学问

前洞夷以近游者众

学问平易处浅尝辄止者众

后洞险而远至者少—

学问精深处获求不易故达成者少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博大精深大学问

随之出者

在困难或非议面前止步者 游洞之力

求学之力

物(火把)

求学之客观条件 7.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志力物的理解

A.1613年,徐霞客27岁那年,观赏完大龙湫瀑布惊心动魄的景观之后,想起《大明统一志》上说,大小龙湫的水都是山顶雁荡(雁湖)流下的,便抱“学务实效,经世致用”的原则,决心弄个究竟。期间遭遇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在山石嶙峋的高峰间攀登,在窄如刀背的山脊上行走,还用仆人的绑腿布连接起来从悬崖上吊下去探路,在攀回崖上时绑腿布被尖利的石头磨断,他几乎坠崖而死!此次探湖他的收获是,发现了《大明统一志》上记载的错误,雁荡山最高峰上非常狭窄,连一双脚都难以容纳,怎能容下一座雁湖?至于大小龙湫的源头和雁湖的确切位置,他此次并没有弄清,但他心中总装着这个问题,直到20年后再攀雁荡山才把它彻底弄清。他的精神勇气和毅力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我们不能不叹服他追求科学的精神,感佩他一往无前的勇气,赞赏他坚忍不拔的毅力。

B.【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德音,道德品行。孔,甚,昭,明也。 道德品行十分显著彰明)

【人物事迹】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B.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3 C.当代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松树在暮色苍茫中傲然挺立在山崖上,一阵阵乱云从容地飞过。天设地造好一个仙人洞,正是在这险峻的山峰上才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七.学习第四段

1.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而来的? 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仆 碑 →

其文漫灭→古书之不存 ↓↓

→ 何可胜道也哉

→ 谬 其 传 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2.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此课文是很严谨的递进结构的说理文,也是写好叙议结合文章或一事一议文章的典范文章,我们应仔细揣摩,在平时加以运用。 1.古代我国对人的称谓比较复杂。

(1)直称姓名(2)称字、号、斋名、谥号 (3)称官名、爵名(4)称籍贯。

有时几项兼称,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宋仁宗登基第一年为至和元年。古代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叫年号纪年法。

2.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3.《游褒禅山记》,写的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一次“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游览。按理说,这样的游览没有什么值得写,然而王安石却写出了传诵千古的名篇。我们对作文之法有什么体会? 1.首先要重视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启发人们思考。

2.其次要重视构思布局,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统一,结构严密。

第11篇:游褒禅山记

文言现象整理 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词类活用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名词活用为动词,尽情享受。

4.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6.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7.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9.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0.则或咎其欲出者。咎:形容词用作动词,指责。

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误。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14.往往有得。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 文言固定句式

1.有怠而欲出者。(有一个„„的人。)

2.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3.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省略句、判断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于)之

2.距洞百余步,有碑仆(于)道

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宾语)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宾语)

7.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此余之所得也

10.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

11.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 倒装句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介宾短语后置)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

(七)重点翻译句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多义词

1.乃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

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

2.道

①有碑仆道(路,道路)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

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

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3.盖

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

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

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

4.文

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

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

④文过饰非(掩饰)

5.然

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

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

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

6.其

⑴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

⑶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⑸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⑻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

一、二分句,也译作“那”)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

⑿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代那些)

⒁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

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7.观

古人之观与天地、山川......(欣赏)

而世之雄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予有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古义:“悲”,感叹

今义:悲伤。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至”是“到”,“于”为介词,引出下文地点。

今义:表提及。

第12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命题人:杜娟

审题人:朱丽萍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相”、“极”、“乃”、“以”、“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之\以的用法。【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自主学习

(一)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二)、朗读正音

庐冢( ) 仆( )道 谬( ) 窈( )然 咎( ) 何可胜( )道 王回深父( )褒( )禅

(三)、阅读课文,解释下列字词和句子

褒禅山亦谓(

)之华山,唐浮图(

)慧褒始舍(

)于其址,而卒(

)葬之;以故其后名(

)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 )其乃 (

)华山之阳(

)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

)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

)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

)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问其深(

),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

)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

)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

)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

)十一(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

) 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也。既其出,则或(

)咎(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

)夫游之乐也。

于是(

)余有叹(

)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

)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根据语意,补充3个字: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

)孰能讥之(

)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

)其传而莫能名(

)者,何可胜(

)道也哉!此所以(

)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 萧 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四)、自主归纳知识点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

二、找出词类活用词并解释

1、始舍于其址。

2、名之曰褒禅。

3、有泉侧出。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6、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火尚足以明也。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三、虚词 “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 )”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 而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 ( )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其

1、以故其后名之曰( )2、距其院东五里( ) 3、独其为文犹可识( )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视其左右(

9、谬其传(

10、咎其欲出者(

11、其孰能讥之乎?(

12、既其出(

“以”: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2、“无物以相之”。( )

3、“险以远”。( )

4、“由山以上”。( )

四、特殊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

5、不随以止也(

6、此余之所得也!(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五、一词多义 “盖”

1、日初出大如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文过饰非( ) 然”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2、吴广以为然(

3、有穴窈然(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 相

无物以相之( ) 则将焉用彼相矣 ( ) 桓公欲相鲍叔( ) 悔相道之不察兮( ) 儿已薄禄相 ( ) 及时相遣归 ( )

六、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 今义:( )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 ) 今义:( ) 4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 今义:( ) 二合作研讨内容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答: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答:

问: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答:

问:后一点呢? 答: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2、本文得出了怎样的两个观点,你觉得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句中加粗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距其院东五里。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 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

2、对“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碑上面的文字被磨平了,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B、那碑上面的文字被磨平了,只有那些深刻着的碑文还可以辨识。 C、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D、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那些深刻着的碑文还可以辨识。

3、下列对褒禅山名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褒禅山应该叫“华山”,“花山”是错误的称呼。 B、褒禅山本名是“花山”,后被慧褒和尚称为“华山”。 C、褒禅山被称为“华山”,是因为有一个华山洞的原因。 D、褒禅山先后被称“花山”“华山”,在当时被称褒禅山。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说明情况 5、对第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_。

⑵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命题人:杜娟

审题人:朱丽萍

【教学目标】

1.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2.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明白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3.掌握“各”、“极”、“观”、“求”、“其”等文言词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性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之\以的用法。【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 2、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课题)。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二、自主学习

(一)关于作者及写作背景

1.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 2.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王荆公”。 3.“唐宋八大家”之一

4.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5.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 6.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15里,风景秀美,“*”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二)、朗读正音

庐冢( ) 仆( )道 谬( ) 窈( )然 咎( ) 何可胜( )道 王回深父( )褒( )禅

(三)、阅读课文,解释下列字词

褒禅山亦谓(叫做)之华山,唐浮图(和尚)慧褒始舍(名作动,建房子)于其址,而卒(死亡)葬之;以(因为)故其后名(名作动,命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是,表判断)华山之阳(水之北,山之南面)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模糊不清,独其为文(残存的[几个大]字)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昏暗的样子) ,入之甚寒,问其深(深度,形容词做名词 ),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形容词做动词 )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动词做名词 )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动词做名词,到达的人 ) 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形容词做动词,照明 )也。既(已经)其出,则 或 (有人)咎(责备) 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自己,第一人称)随之,而不得极(形容词做动词,充分领略到 )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感慨)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取独)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瑰丽奇异)、非常(不同寻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峻而又遥远的地方),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到达)幽暗昏惑(形容词做名词)而无物以相(辅助)之,亦不能至也。然力 8

足以至焉(根据语意,补充3个字:而不至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难道)孰能讥之(我)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 ( 谬)(形容词做动词,弄错 )其传而莫能 ( 名)(名词做动词,辨说清楚 )者,何可胜(完)道也哉!此所以(什么什么的原因) 学者(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自主归纳知识点

一、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1、长乐王回深父。

三、虚词

“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而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

而:表示转折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而:因而表示因果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表示并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示递进

3、其

1、以故其后名之曰(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

2、距其院东五里(代词,这,指慧空禅院)

3、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代“仆碑”)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其”:代词,它,代“穴”;后“其”:代词,那些,作“好游者”定语)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其”:代词,它,代后洞;后“其”:代词,代游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古人)

7、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8、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9、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10、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11、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12、既其出(助词,无义)

4、“以”:

1、作介词用: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来。“无物以相之”。

3、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

4、表承接。“由山以上”。

四、特殊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状语后置句)

5、不随以止也(省略句)

6、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表示因果关系)

五、一词多义

“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然”

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扶助盲人的人

桓公欲相鲍叔

相:使为相

悔相道之不察兮

相:省视,察看

儿已薄禄相

相:相貌

及时相遣归

相:(偏指一方)我

六、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二合作研讨内容

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

答: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 (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

答:“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问: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 答: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问:后一点呢?

答:“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1.记游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2、本文得出了怎样的两个观点,你觉得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可展开)

[明确]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句中加粗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距其院东五里。 A、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B、两个“之”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C、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之”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

2、对“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A、那碑上面的文字被磨平了,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B、那碑上面的文字被磨平了,只有那些深刻着的碑文还可以辨识。 C、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

D、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那些深刻着的碑文还可以辨识。 3、下列对褒禅山名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A、褒禅山应该叫“华山”,“花山”是错误的称呼。 B、褒禅山本名是“花山”,后被慧褒和尚称为“华山”。 C、褒禅山被称为“华山”,是因为有一个华山洞的原因。 D、褒禅山先后被称“花山”“华山”,在当时被称褒禅山。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

B、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观看 C、而人之所罕至焉

罕:少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说明情况

5、对第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属于“无中生有 ) A、这一段提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相互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反问句,与前面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B(属于“无中生有”)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作者用了象征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坚定的志向。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到了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物来帮助他,也不能达到目的地。

⑵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治学的人不能不深思熟虑和谨慎择取的原因

第13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

一.预习部分

(一)注音

褒禅(

庐冢(

仆(

)道

梵(

)语

昏惑(

)华(

)山

窈(

)然

瑰(

)怪

罕(

)至

胜(

)道

懈怠(

音谬(

王深回父(

)无物以相之(

(二)解释重要词语

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

⑵而卒葬之。而:

卒:

之: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故:

名: ⑷以其

。以:

乃:

阳:

名:

⑸有碑仆道。仆:

⑹其文漫灭。文: ⑺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独:

其:

文:

犹: ⑻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言:

盖:

谬:

⑼有泉侧出。侧出:

⑽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上:

窈(yǎo)然:

⑾入之甚寒。甚: ⑿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问: 深: 则: 穷:

⒀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 以: ⒁而其见愈奇。 见:。 ⒂有怠而欲出者。怠: ⒃不出,火且尽。且: ⒄遂与之俱出。遂: 俱: ⒃盖其又深。盖: ⒄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尚: 十一: 不能:

⒅来而记之者已少。而: ⒆则其至又加少矣。则: 至: 加: ⒇方是时。方: 是: (21)火尚足以明也。明: (22) 既其出。既: 其:

(23) 则或咎其欲出者。则: 或: 咎(jiù): 其:

(24)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其: 而: 不得: 极: 夫:

(25) 于是余有叹焉。 于是: 焉:

(26)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之: 得: (27)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 而: (28)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 夷: 以: 则:

(29)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 观: 险远:

(30) 而人之所罕至焉。而: 焉: (31) 不随以止也。 随: 以: (3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 以: 相(xiàng): (33) 然力足以至焉。 以: 焉: (34) 于人为可讥。 于: 为: (35) 其孰能讥之乎? 其: 孰: (36) 此余之所得也! 得: (37)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

(38)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 莫: 名:

(39)何可胜道。胜: (40)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 慎取: (三)通假字

1、长乐王回深父。父:

(四)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

2、名之曰褒禅。名:

3、有泉侧出。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

6、而其见愈奇。见: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

8、火尚足以明也。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 传: 名:

(五)虚词 “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3、良乃人,具告沛公。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 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

1、以故其后名之曰 2、距其院东五里

3、独其为文犹可识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6、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8、视其左右

9、谬其传

10、咎其欲出者

11、其孰能讥之乎?

12、既其出

“以”: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2)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火尚足以明也。 (7)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8)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9)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 (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六)特殊句式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5、不随以止也

6、此余之所得也!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七)一词多义

“道”

1、有碑仆道。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何可胜道也哉。

5、策之不以其道。

“盖”

1、日初出大如车盖。

2、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文”

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文过饰非。然”

1、吴广以为然。

2、有穴窈然。

3、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1.无物以相之 2.悔相道之不察兮 3.儿已薄禄相 4.及时相遣归

(八)古今异义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 5.于是余有叹焉。古义: 二。文本解读

(一)梳理课文的整体结构,请概括每一部分内容:

(1-2):记叙—— (3-4):议论——

(5):记叙的结尾------- 从文章结构梳理可以看出,其主要写作手法:

(二)具体赏析 (1)阅读第一段:

1.这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都写了褒禅山的什么?

明确:

(2)阅读第二段:

1.这一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按照游踪可以分两层,请概括层次内容: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 2.华山洞分为前后两洞,前洞什么样?后洞什么样?着重哪一部分?为什么? 明确: 3.作者游洞的心情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明确: (3)阅读第三段

1.第一句话中“于是”应解释成,全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明确: 2.作者提“古人”的目的是,其反映出的精神从侧面证明了本段中一句。 明确: 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喻指。

明确: 4.“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喻指。

明确: 5.作者认为成功的条件有。

明确:

(4)阅读第四段:

这一段写由仆碑所得到的感悟,指出对待传闻要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本段中作者是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出来的?摘录段中关键词,并说明其观点。

明确: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22~25题。

送天台陈庭学序

西南山水,惟川蜀最奇。然去中州万里,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艳滪之虞。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下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柔。水行则江石悍利,波恶涡诡,舟一失势尺寸,辄糜碎土沉,下饱鱼鳖。其难至如此,故非仕有力者,不可以游,非材有文者,纵游无所得;非壮强者,多老死于其地。嗜奇之士恨焉。

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予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老耄矣。欲如庭学之游,尚可得乎?

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竟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予,予将不一愧而已也。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累旬日不见其巅际

累:连续 B.杳莫测其所穷

穷:尽、完 C.于是其诗益工

工:工整 D.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

没:淹没、遮掩

23.下列各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肝胆为之悼柔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B。既览必发为诗,以纪其景物时世之变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蓬蒿没户,而志竟常充然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其奇 D。庭学其试归而求焉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4.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体现陈庭学能从中获得“山水之助”的一组是(

① 陆有剑阁栈道之险,水有瞿唐、滟滪之虞 ② 屡从大将北征,有劳

③ 杨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 ④ 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 ⑤ 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 ⑥ 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川蜀山水险峻奇特,非有官职、有财富、有才能、会写文章、年富力强的人不能到达,因而往往令人抱憾而止。

B.陈庭学,能做诗,曾任中书左司掾、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等官职。他乘船到成都,游山水名胜,每次游览都写诗记述。

C.作者因学业未成、战乱等原因未能实现出游天下的愿望,面对陈庭学游历而归的收获,感叹自己因年老已难以做到了。

D.作者认为山水名胜能使人的情、志、学等方面上一个台阶,此外,应该还有高于“山水之助”的东西,那就是孔学儒道。

第14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学案

编者:姜治学

吕震

付勇

审核:代素琴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2013年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 2.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

3.辨析词类活用现象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背诵课文

二、三自然段。

4.学习作者 “尽吾志 ”和作学问 “不可不深思而慎取 ”的治学态度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1.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2.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 “乃 ”“道 ”“盖 ”“文 ”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学法指导】

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第 一 课 时

【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 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2、背景资料

《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

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

1

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课文分析】 学习第

一、二段

1.根据课文注释及自主预习,翻译第一段。

2.重点词语及句式 ⑴ 实词: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下-- 舍:_______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________ ⑵ 虚词: 盖音谬也--盖:___

_____

盖余所至--盖:__

______ ⑶ 句式: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___________________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___________________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 3.内容分析 第1自然段:

⑴ 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山之 、山之

、山之

、山之

。 ⑵ 第1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二、研习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加线的词句 有泉侧出 有穴窈然 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火尚足以明也 则或咎其欲出者

2 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游洞,请分析:(有多少则写多少)

。 ③

。 3 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作业】翻译1-2段

【学习小结】

2

《游褒禅山记》教学案

编者:姜治学 吕震 付勇 审核:代素琴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 2.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

3.辨析词类活用现象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背诵课文

二、三自然段。

4.学习作者 “尽吾志 ”和作学问 “不可不深思而慎取 ”的治学态度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1.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2.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 “乃 ”“道 ”“盖 ”“文 ”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学法指导】

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第二课时

一、重点研读第三段 (本段要求背诵)完成下列问题

(一)解释重点词句

1、于是余有叹

2、往往有得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4、夷以近„险以远

5、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6、非常之观

7、常在于险远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9、至于幽暗昏惑

10、于人为可讥

11、其孰能讥之乎

(二)判断特殊句式,并解释

不随以止也 =不随( )以止也。 此余之所得也 句

(三)积累古今异义词: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 于是余有叹焉 ( ) 翻译本段、背诵本段。

翻译:

3

3.讨论:

这一段有几层意思?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二、研习第

四、五段

研习第四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解释重点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 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二)判断特殊句式,并解释: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又以( )悲夫古书之不存。 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句

(三)思考题

1、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四段 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第一段 。

结论:

2、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1.翻译第四段。 2.探讨

(1)在第四段里,作者申述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引申出来的?

(2)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呼应的?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对后边的议论起了什么作用?

研习第五段,思考:

同游的是那些人?叫什么名字? 四 课堂小结:

1、说说文章是怎么安排的,理清背诵脉络。

2、填空

本文把______和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_ ”的道理。

3、语言表达:合作探讨,归纳本文主题,展示精彩表述你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启示? 。 五.总结与巩固

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2.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4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优点

不是纯客观描绘山水,在刻画奇景同时 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寄托于游山探奇的感受中使自然之景与人生之理巧妙地熔于一炉

3.背诵并默写第三自然段。

《游褒禅山记》教学案

编者:姜治学 吕震 付勇 审核:代素琴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2013年 月 日

【学习目标】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理解:阳、穷、咎、极、非常、观、谬等词语; 2.归纳:道、乃、然、盖、文等多义词的义项。

3.辨析词类活用现象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法。背诵课文

二、三自然段。

4.学习作者 “尽吾志 ”和作学问 “不可不深思而慎取 ”的治学态度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重点难点】

1.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2.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 “乃 ”“道 ”“盖 ”“文 ”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学法指导】

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5

第 三课 时

一、文言现象归纳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类活用

1.始舍于其址。_________________ 2.名之曰褒禅。 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泉侧出。 ___________________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________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________

6.而其见愈奇。________________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_______ 8.火尚足以明也。 _______________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________________

2.何可胜道也哉! 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

(四)特殊句式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 3.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五)古今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知识检测

1.选出加点字理解全部正确一项(

A.以其乃华山之阳(北面)名(命名)之也

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何可胜道(说)也哉

B.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 不得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夫游之乐也

C.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非常(不平常)之观(景观)

D.以其求思(探究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好游者不能穷(贫困)也

2.下列句子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加点词语是(

A.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取名,称呼) C.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走到尽头)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谬论,谬误)

4.文中所言“至”的条件有若干,下列说法不属于这些条件的一项是(

) A.要有志,不随以止

B.力要足,又要不随以怠 C.至于幽暗昏惑,需要足以明之火

D.要有相之之物

5.对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之现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B.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处地方)

6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 D.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

6.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之力尚足以人,火尚足以明也(明亮)

B.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峻)

C.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探究问题)

D.有怠而欲出者(懈怠)

7.与“莫名其妙”中“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7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答案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晚号半山,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记”\'是一种文体, 可以记叙, 也可以记人、记事、记游、记物。

4.第一段说明、记叙,介绍褒禅山的有关情况;第二段记游,记写游山情况;第三/四段议论,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关情况。 第一课时

⑴ 这一段依次记述(每个空格只填一个字):山之址、山之院、山之洞、山之碑

⑵ 第1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 者 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第2自然段: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2作者用对比的方法写游洞,请分析:(有多少则写多少) ①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 前洞“ 记游者甚众 ”与 后洞“ 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3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通过这些对比,下文转入议论便水到渠成,有了很好的伏笔。 第二课时

9、于是余有叹 对于/这件事

10、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1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

12、夷以近…险以远 而且,表并列,连词

13、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14、非常之观 不平常 / 景观,名词

15、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1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到达 / 帮助

9、至于幽暗昏惑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

10、于人为可讥 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11、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二

(二)判断特殊句式,并解释

不随以止也 =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

判断句

(三)积累古今异义词: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 不一般)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到达)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求学的人) 于是余有叹焉 ( 对于这) 3.讨论: 这一段有几层意思?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接着以古人作为立论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再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它对比;然后精辟地阐述了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也强调了“力、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重要作用,反映出作者能辩证地看问题;最后又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这既是本段的中心,也是全文的主旨。作者在这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些道理,对于我们的治学、从事工作,无疑都有启发作用。 研习第四段,完成下列问题 (一)解释重点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

8

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求学的人

(二)判断特殊句式,并解释: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四)思考题

1、第四段的议论与前文何处照应? 第四段 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第一段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结论:要深思而慎取

2、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1)在第四段里,作者申述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引申出来的?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该轻信盲从,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大脑的认真思考辨析,然后谨慎地选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是很可贵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者之众,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2)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呼应的?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对后边的议论起了什么作用?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第二段的最后几句,第三段开头一句),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二是两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正是处处为议论部分埋下很好的伏笔,使议论有依据,三是记游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处世这两类事情之间,内在联系紧密,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围绕这一共同点来展开议论。记游,处处为说理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遥相呼应。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从而深刻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4、填空

本文把___游山___和__治学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游山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尽吾志 ______”和“_____深思慎取___ ”的道理。

5、语言表达:合作探讨,归纳本文主题,展示精彩表述你从文章中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启示?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训练案

二、基础知识检测

1.B 2.A

3.D

4.C

5.B

6.A

7.D

9

第15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教学难点:

掌握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

1、

4、5自然段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写游记一般写什么内容?(无非是写游览的时间地点和谁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却不是如此。现在请同学先看一下课后练习一,了解一下课文的行文思路。(板书:游褒禅山记)

二、解题、介绍作者

褒禅山,旧名华山,在安徽含山城东北,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四月王安石从舒州(现在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此山,同年七月以追忆的形式写下了此文。

记是一种记叙文体。古人将以记名篇的作品称为“杂记体”叫杂记。内容广泛,可以记人、记事、记物,写法方面比较自由,构思巧妙。在表达方面上可纯为记叙,可夹叙夹议,有的甚至议多于叙。古代游记类是专门写游记的文章,主要记述旅游所闻,所经之地的政治生活、社会风俗、风土人情、山川景物、遗闻遗事,但它必须是作者亲身游历的记录,不能虚构想像。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一。北宋四大诗人(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之一。(他“少好读书”(《宋史•王安石传》),“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答曾子巩书》)。庆历二年(1042)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积弱贫穷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在神宗支持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支持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1076)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从课后练习一我们知道本文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说理的,记叙和议论是紧密结合,前后照应的,从表中我们也知道第四自然段议论是由第一自然段的记叙引发的,第四自然段的议论是由第二自然段的记叙引发的。所以我们就把第一跟第四自然段,第二第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学习。

(一) 第

1、4自然段知识点

1、齐读第一第四段

正音:①华:前四个huā后两个huá,②舍:shè③胜:shēng

2、掌握以下字词:

阳:山南水北(如衡阳在衡山的南面,洛阳在洛河的北面)阴:山北水南(江阴在长江的南面)

谬: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偏义复词:庐冢,庐,房舍。冢,坟墓。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房舍。 词类活用:

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称呼——“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一词多义:

卒:①死“死葬之”②终于“卒廷见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士兵 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残存的文字“独其为文犹可识”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

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授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古今异义: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古义:助词“所”+介词“以”,表示“„„的原因” 学者所以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A„„者„„也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一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

二、三个句子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B„„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是因果关系的判断句。“此”是主语;“所以”由结构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

4、状语后置: 始舍于其址

(二)第一段课文分析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道,步:古代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八尺、六尺,历代不一致。这里的步,指脚走的步,举足两次为一步。仆道:倒在路旁。仆,跌倒。

⑤其文漫灭,文:文章,指碑文。漫灭:磨灭,指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漫,漫漶,模糊不清。灭,消灭。

⑥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只有从它那些残存的文字中还能够辨认出的,是“花山”。独:只有。其:那,那些。文:文字,指碑上残存的文字。犹:还。曰:是。这句话比较费解。“为文”当指额文,刻在石碑上部的碑文题目,字体较大,刻得较深。

⑦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言:说,这里是“念”的意思。盖:副词,这里表示推测性的判断,相当于“原来”的意思。音谬:读音错误。作者认为,“华山”的“华”字,既然碑上写作“花”,就应该读huā,现在读如“华实”的华(huá)是读音错了。从“漫灭”之中识出“花山”,已有“慎取”之意。

文章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以及这座山的另一个名称“华山”。由这句的“褒禅山”一名引出褒禅山名称由来,点出禅院。写禅院,既证实褒禅山名称由来,又引出“距其院东五里”的华山洞。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记仆碑文字,循名责实,辨“华山”误读,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记叙的景物由禅院到华山洞,再到仆碑,反映了游览行踪。全段以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相扣。

小结: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这一段交代所游的地方,介绍褒禅山的来由,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像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可以删掉呢?(学生:不可以)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第四段。

(三)第四段课文分析

①余于仆碑。又以悲夫(fú)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shēng)道也哉!仆碑:倒下来的石碑。以:“以之”的省略,因此、由此。悲:叹惜。夫:那些,代词。谬:谬误,用作动词,弄错、使„„弄错的意思。其:代词,代古书。莫:代词,没有谁,只用作主语。名:说出,指识其本名。胜:尽。也哉:语气词连用,“也”表示论断语气,“哉”表示感叹语气,语气的重点在“哉”上。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也:这(就是)„„缘故。学者:研究学问的人。之:指流传的书籍材料。

“仆碑”照应开头,再用“悲”字领起一段议论,强调“深思慎取”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2、小结:

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这一段与第一段记仆碑文字和订正读音相照应。这样看来作者在第一段写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是别有用意的,它是第四段议论的根据和材料。 先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致使后人以讹传讹。“何可胜道也哉”,这是从个别到一般,由“华山”的“音谬”概括出社会上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是从具体到抽象,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这段议论一正一反: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强调“深思而慎取”。

(四)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最后一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

2、3自然段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

1、

4、5自然段,作者从第一段的记叙引发了第四段的议论,阐发了——治学“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现在我们继续跟随王安石去游褒禅山。请同学们先对照注释看一下课文的第

2、3自然段。(板书:游褒禅山记)

(一) 课文分析(第2自然段) 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其:代词,代华山洞。侧出:从旁边涌出。而:连词,而且。记游者:指在洞壁上题字或题诗文留念的人。前洞夷,略写。(19个字,客观描写)

②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穴:洞。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之:代词,代后洞。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其:代词,代后洞。则:那么,连词,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有相承的关系。好游者:喜欢游览的人。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后洞险,稍详。

③ 以上两句,分写二洞,伏下“夷”“险”二字。

④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余:我。拥火:拿着火把。拥,持,拿着。火,火把。以:连词,用法相当于“而”。

⑤ 入之愈深,进洞越深。之:代词,代后洞。愈:越。其进愈难,前进越困难。其进:其所进的路,那向前进的路。而其见愈奇。那见到的景物也就更加奇妙。而:连词,连接的两个部分在时间方面或者在因果方面是前后相承的。其见:其所见者,那见到的景物。奇:奇妙。○“深”“难”“奇”意味深远,为下文的观点提供依据。 ⑥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而:因而。怠:怠惰,懒于前进。且:将要。遂:就。之:代词,代“欲出者”。○“好游者不能穷”“有怠而欲出者”,都是畏难。

⑦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盖:副词,表示推测,相当于“大约”的意思。所至:走到的地方。尚:还。不能十一:不及十分之一。文言表示比数,个位数与十位数并列。⑧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连词,表示转折,然而。其:代词,代后洞。左右:指后洞左右的洞壁。而:连词,连接的两部分是并列关系,而且。之:代词,代到这里游览一事。已:已经。

⑧ 盖其又深,盖:大概。其:代词,代“洞”。又:副词,用于谓语前时,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和“更”的意思差不多。则其至又加少矣。则:那么。其至:其至者,那到达的人。加:更加。矣:语气词,相当于现代语的“了”或者“啦”。 ⑨ 方是时,方:正。是时:这时,指有人提议出洞的时候。

⑩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余:我。力:体力。尚:还。足以:足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的意思。也:语气词,这里表示肯定和感叹的语气。○两个“足以”包孕着无限的懊悔。

既其出,出洞以后。既:动词,尽、结束。其出:那出洞的过程。其,代词,那。

则或咎其欲出者,则:副词,就,便。或:有的人。咎:责怪。其欲出者:那要求退出的人。其,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之前,起指示作用,相当于现代语的“那”。欲,希望,要求。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fú)游之乐也。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洞来)而不能极尽那游玩的乐趣了。其:代词,代作者自己。得:能。极:尽。夫:代词,用在名词或名词短语前,起指示作用,这次。○用“悔”结住叙事——议在其中。

具体写游洞。先略写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较详细地叙述游后洞的经过,表达了“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心情。

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随着入洞之深而“其见愈奇”,下文本应叙写乘兴而入,寻幽访胜,领略“奇”景。不料,却中途退了出来。游洞至此结束。作者又补叙了两点。一是“盖予所至„„则其至又加少矣”,一是“方是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两点补叙为下文借事喻理提供了依据。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 小结: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二) 研读第3自然段

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1、知识点: 词类活用: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见:动词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色。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古今异义:

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

2、①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是“于”+“是”,“于”是介词,“是”是代词。对于这种情况。“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自然地转入议论。

②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下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 ③以下以游洞为喻,以“有志”为中心,进行逐层论述,阐明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两相对比之后,紧接着指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里以景喻物,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 ④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 ⑤在提出“志”这个条件时,用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强调“有志”;在提出“力”和“物”这两个条件时,又分别把“有志”作为基本前提,也强调了“有志”。这就揭示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把需要坚定的志向、不断的艰苦努力又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才能完成一种理想追求的道理,说得相当清楚、完备而透彻。三个“不能至”的三层意思,是按照三个条件的重要性依次排列的,逻辑十分严密。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都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通过对比“力足以至”而未能至和“尽吾志也而未能至”两种情况,得出“可讥”“有悔”和“无悔”“无讥”两种结果。这一正一反的两层意思,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提出“尽吾志”,即全力以赴、坚持不懈的高标准要求,从事物的规律性归结到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所议论的道理推进一层。

⑥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归纳全文的思想内容,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归纳“其”用法。

(一) 课文思想内容: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山 ↓ 院

记叙所见

(议论基础)↓前洞:夷以近,游者众。 洞

↓后洞:险以远,至者少。 碑

游褒禅山记

奇观在险←志、力、物 议论所感 (记叙深化)

古书之不存而谬其传→治学应当深思慎取

结论:凡事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治学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本文的写作特点: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其”字的几种基本用法: “其”在文言文中是最常见的虚词之一,也是《考试说明》规定的高考考查的重点虚词之一。在王安石的佳作名篇《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其”字出现了20多次,较全面地体现了虚词“其”的用法。通过本文,我们对虚词“其”进行归纳,以便更好地掌握“其”的用法规律。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⑪址,而卒葬之。以故其⑫后名之曰“褒禅”。距其⑬院东五里„„以其⑭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⑮文漫灭,独其⑯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⑰下平旷,有泉侧出,„„问其⑱深,则其⑲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深,其⑳进愈难,而其⑴见愈奇。然视其⑵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⑶又深,则其⑷至又加少矣。既其⑸出,则或咎其⑹欲出者,而余亦悔其⑺随之而不得极夫游

之乐也。以其⑻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⑼孰能讥之乎?后世之谬其⑽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第一,“其”用作人称代词,最通常的是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它可以用在名词之前。表示领属关系,作定语,可译为他的、他们的、她的、她们的、它的、它们的。上面“其”的⑪⑮⑰⑵都是称代第三人称。 ⑪始舍于其址:代华山。

⑮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仆碑。 ⑰其下平旷:代华山。

⑵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后洞。 ●第二,“其”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还可以做作为造句成分的主谓结构的主语(或用作动词的间接宾语或介词的宾语,课文无此)。 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其”在这里是作为“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个主谓结构的主语,只能译作“它”,不能译作“它的”。 ⑯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其”也是作为“其为文”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它上面”不译作“它上面的”。 ⑻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是“其求思之深„„”这一主谓结构的主语,应译作“他们”。 ●第三,“其”的称代作用还可以用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用于第一人称可译为“我”、“我的”或“自己”。用于第二人称可译为“你”、“您”。

⑺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指代自己。 ●第四,“其”字用作代词,可以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前,起指示作用,表示人、事、物的范围,或者表示对具体对象的强调,可译为“那”、“那个”、“那些”。 ⑫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指代埋葬慧褒的时间,译作“那”。 ⑬距其院东五里:指代慧褒禅院,译作“那个”。 ⑱问其深: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 ⑲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⑳其进愈难:指代进的路,译作“那”。 ⑴而其见愈奇:指代见的景,也译作“那”。 ⑶盖其又深:指代后洞,译作“那”。 ⑷则其至又加少矣:指代那些人。 ⑹则或咎其欲出者:译作“那”。

⑽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第五,“其”用作虚词,可以充当副词、连词、助词。 充当副词的如⑼其孰能讥之乎:“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 “其”用作助词:最常见的是用作语气助词,表示推测、希望等语 气。

⑸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另一种说法是:第一人称代词,我们) 另外:表示测度、委婉的语气,例:“其皆出于此乎?” 表示希望、劝勉的语气,例:“吾其还也”

●“其”字除了上述本文的用法外,另外还有一些用法,下面补充说明: ㈠“其”活用作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该句译为:我认为太后替长安君考虑的短近了,所以认为你的疼爱(长安君)不如(疼爱)燕后。“其”作第二人称代词来解。

㈡“其”表示特指若干中的一个,有“其中”的意思。如: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该句译为: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干脆走开了,其中的另一只狼像狗似地坐在(屠夫)面前。“其”作“其中”来解。

㈢“其”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还可以表示疑问、测度、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还是”、“可要”等。如: ⑪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⑫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⑬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⑭吾其还也。(《崤之战》) ⑪句,“其”用在“如„„何”的前面,有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可译为“又”。 ⑫句,“其”表示测度的委婉语气,可译成“大概”、“或许”。 ⑬句,“其”表示告诫、期望的语气,可译为“可要”。 ⑭句,“其”表示商量的语气,可译为“还是”。 ㈣“其”作副词,表时间,有“将”、“将要”的意思。 如: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诗经•七月》) 该句译为:赶紧修理好房子,将要开始播种各种谷物了。“其”解释为“将要”。 ㈤“其”作连词,表假设;做“假如”、“如果”来解;表选择,做“是„„还是”来解。 如:⑪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狱中杂记》) ⑫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游》) ⑪句大意是:如果遇到执行凌迟这种刑罚,刽子手便对犯人说:“你依我,给我若干钱,我就先刺心,叫你一下子便死;不然的话,我把你四肢剐尽,,你心一下子死不了,,叫你受罪。“其”相当于“如果”。

⑫句意思是: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呢,还是因为天桃园而看不到尽头呢?“其”相当于“是„„还是”

第16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三、知识精粹

1.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 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 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 集拾遗》等。 2.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公社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最近山下大庙村的一个赵姓社员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4.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王安石游褒禅山和曾巩游玉山的经历一样,都因游者不想前行,而未能穷尽山洞。但这时的王安石比他的朋友曾巩大了十几岁(当时曾巩只有十八岁),思想也深刻的多,他并不是象曾巩那样只是遗憾于“遗泉石之胜”(曾巩《游倍州玉山小岩记》),而是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革命先驱李大钊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这里,闪耀着无产阶级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历史上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三、齐读课文,理清思路。明确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

1、2):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第二部分(

3、4):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游山的时间及同行者。

四、学习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⑴提问注释中词语(回答时要合上课本)

⑵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1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a--n.深度。穷:a-- v.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v--n.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 a--v.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 奇。 见:v--n.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 a- n.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 错。传:v-n,流传的文字。名:n- 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⑶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

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习

二、

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这是一个连锁复句,用“„„愈„„,愈„„,„„愈„„”来表示这种关系。第一个分句“入之愈深”是条件,第二个分句“其进愈难”是紧承这个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在这里要注意几个分句的主语是不相同的,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余与四人”,因承上省略,第二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进”,“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第三个分句的主语是“其见”,“其”是指代第

一、二分句。这句可以译成这样:进洞越深,那往前进就越困难,可是看见的东西就越新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是一个“„„者,„„也”表判断的句式。谓语部分的“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又是一个判断句式。“乃”是判断词,课本上把“乃”注作“是”这是对的。但又说“乃”在这里有“在”的意思,这似乎缺乏根据。看来这是编者随文意译,而这样的意译是不妥当的。因为“乃”在辞书里,并不作动词用。“华山之阳”译作“在华山的南面”的“在”,只是在翻译时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添加进去的。这句话可以说成“以其乃在华山之阳名之也”,可见有没有“在”字,“乃”是判断词。在这里还要注意:“乃华山之阳”是原因,“名之”是结果。“名”在这里充当动词使用,释为:称或叫做。整句可以翻译为:所谓华山洞的说法,是因为它是在华山的南面才这样称呼它。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甚孰能讥之乎?

这句话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而是把要表达的确定意义包含在问句里。虽是问句,可意思是明确的。这同平铺直叙的表达比较起来语气强烈,加重了语言的力量,能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这是个翻译时难度较大的句子。除了课文上的注释,还要弄清楚①于:从。“于仆碑”就是从倒下来的石碑上。②谬:是由形容词充当使动。“谬其传”就是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③名:名词充当意动,后面省略宾语“之”。“莫能名者”就是没有人能以之为名,可意译为: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整句译成现代汉语是:我从倒下来的石碑上,又因而感叹那些古籍不存在了,后代人就使那流传的情况弄错,没有人能正确地称呼它们,这种情况怎么说得完呢?

按:有人把“古书之不存”的“古”解作前人,古代。“书”是刻写的意思,“之”代碑文,“不存”是漫灭,磨灭。意思是前人刻的碑文磨灭了。这样理解就回应开头的碑文漫灭,造成后人“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从而发出无限感慨。亦通。

5.语言现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2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2.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 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4.

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五.讨论叙议结合的手法。

1.问:本文的叙议是怎样紧密相连的?

提示:

(1)叙议之间是否有过渡句?

(2)作者在介绍褒禅师山时,为什么特意提到仆碑?

(3)作者写游山,只记山洞,为什么前洞略写,而后洞详写?

由学生讨论后明确:

(1)两部分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三段的开头句“于是余有叹焉”引起下文的议论;而“叹”是建立在上段的尾句基础之上的,这两句承上启下,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2)文章一开始在介绍褒禅山时,就特别说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记仆碑情况又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记游山,只记游山洞,前洞略写,后洞详写;强调前洞路近、地平、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两洞对比,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总之,本文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二者紧密相扣。记游是议论的根据和基础,议论又是记游的生发和深化。记游

3 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又与记游相呼应,这是本文结构上的特点。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作者据仆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通过两洞对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结论。

3.本文即事明理,借游山抒发了内心的感慨。诸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作者这一感慨的看法。(本题可由学生自由发言,不求统一。)

六.课文分析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一段0 )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小结: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二段)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前洞——后洞”,后洞的特点“窈”“寒”“深”,洞的深处情形是“愈深”“愈难”“愈奇”)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3.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三段)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小结: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四段)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

4 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5.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中华古国五千年的文化,璀璨辉煌,流光溢采;我们的先哲先圣给我们馈留的华章美文,锦词绣句,蕴涵着丰富的哲理与奇妙的艺术美,很值得我们咀嚼和品位。通过对它们的开掘,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言能力,更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提高欣赏美的能力,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

这篇文章把记游和论学结合得这样好,使人百读不厌。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的,艺术手法也是有独特之处的。

译文

褒禅山 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在慧 褒墓旁盖的屋舍。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 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现在把“华”念作“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

华山洞 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 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松气懈怠想要退 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 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大约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已经少了。大概洞更深, 那么到达那里的人就更少了。正当决定从洞中退出的时候,我的体力还足够继续前进,火把也还足够继续照明。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 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览的乐趣。

对于这 种情况,我有感慨了。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地方平坦并且路程近,到达的 人就多;地势险峻并且路程远,到达的人就少。但世上的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 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有了志向,也不随从别人而中止,然而力量不足,也不能到达。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 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到达。但是力量足够到达那里,结果却没有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 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心得。

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今天治学的人不可不深入地思考、谨慎地选取的缘故了。

同游的四个人: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人王某记。

第17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掌握主要词语和词类活用现象。

2、掌握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特点。

3、领会文章主旨,感悟尽志深思的为人做事治学的道理。

说明:

《游褒禅山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作者时年34岁,任舒州通判。教师在教学前要注意从整体把握本文的旨意。对于本文立意,明末清初人吕留良《晚村先生八家古文精选》说:“以游喻学”,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说:“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二者皆认为《游褒禅山记》是借游山立意于学道。而近人林纾《选评古文辞类纂》说:“此文足以概荆公之生平,‘志’字是通篇之主。” 今人也多以“尽吾志”解说本文,甚至与王安石十多年后的推行新法的精神相联系。或以“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两点定主旨,而于二者间的关系多不加深思详解。于是王安石此文的内容就似有疏离之感了。

本教学设计以文中“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一句为全文关节。就作者的“观”和“思”两方面对文章加以研读,引导学生掌握叙议结合、因事见理的写法。继而引导学生讨论关键句在全文中的作用,领会作者承继古人精神,现身说法,一思再思的苦心,从而感悟尽志深思的人生哲理和治学之道。这篇文章如果只就游洞引说“尽吾志”则简直而无趣。今就“求思之深”着眼,从游山到“尽吾志”,从“尽吾志”到“深思慎取”。一翻再翻,舞风弄剑,摇曳多姿,而求思进取精神一贯,则有良多趣味。教学设计考虑到本文毕竟还是游记,所以这表现出的一贯精神就作为主旨的重要方面,以统领所得两点,而对于两点关系再加以辨明。这样,王安石此文的内容也就浑然一体了。

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独立感受和品味语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文章行文前呼后应,气脉一贯。因此需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语言的缜密和意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感悟尽志深思的为人、做事、治学的道理。

2、难点:引导学生从整体着眼,理清文章脉络,疏通“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内在联系。

说明:

这篇文章记说兼容、因事见理,结构严谨而又行文多变。学生把握文章的写法和脉络,有利于领会文章的主旨,也有利于增加积累和提高阅读技能。本单元的教学意在通过阅读以山水为题材的文章吸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对自然的审美力和对人生的思考力。所以教学设计的重难点落在主旨的理解上。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南朝刘勰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之乐在于陶情怡性,也在于一山一水给我们的诸多联想与点滴思考,同学们,你们也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吧?

2、古人仰观雾起云落,俯视细石游鱼,行林踏草,登山临水,往往情有所感,心有所悟,甚而挥笔写下千古文章,为后世所鉴赏。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是这样一篇文章。

二、读懂词句,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组织学生自读文章,弄懂文章语句。要求:(1)自读文章,划出自己不懂的词句。(2)解决词句。可查字典,可互相交流,可询问老师。

2、通过练习,检查学习效果。适时纠正存在问题。

3、请学生写出各段段意。学生:

1、自由诵读,自主学习。

2、通过书面或板演,完成教师预设的练习,学生互评互纠,合作共享。

3、概括文章各段大意。

三、研读文章,把握文体特点,深入理解主旨。

1、本文可划分为几大部分?依据是什么?

2、记游部分和议论部分各写了哪些内容?二者是怎样的关系?

3、能够贯穿全文起纽带作用的关键句是哪一句?试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4、文章提出的“尽吾志”可以无悔和“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是怎样的关系?

5、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通过游褒禅山,表现了作者热爱山川文物,广泛思考和深入探究的进取精神,提出了尽志无悔、深思慎取的人生哲理和治学思想。 指出:把握主旨必须注意本文的文体。本文的主旨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疏离的。而是多层面的、一体的、贯通的。

学生逐题思考,共同讨论,各抒己见。

研读第二问题时,划出各层内容的要点。以便于理清叙议结合的文理关系。明白选材用材的道理。

研读第三问题时,可有不同的看法。贵在言之有理。 研读第四问题时,由学生详加辨明。 主旨理解,可分别发言,再加以综合概括。

四、感悟和迁移

1、请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2、诵读文章。

3、迁移问题:通过学习本文,你在哪一方面获得了启示呢?请具体谈谈。如:为人,做事,治学等方面。

以学生活动为主,提问与答问皆自由发言,力求充分。

五、课后作业,学习反馈

1、文中说:“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请搜集古代若干语言材料来具体说明这一点。

2、试就“尽吾志”“可以无悔矣”或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观点, 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后反思

王安石为学深广,才大志高。为文长于议论,不耽于文字的雕琢。梁启超《王安石传》评道:“故夫其理之博大而精辟,其气之渊懿而朴茂,实临川之特色。”《游褒禅山记》虽曰游记,属记叙文,实是借游说理,近于议论文。与苏轼《石钟山记》同为游记,都是因事见理的写法,但已有很大不同,实属游记的一种变格。文体写法的变化自有其时代、作者的原因。关于这一点,有张中行《读后》可供参考。

在教学中如将《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进行比较阅读。就写法、立意、语言等方面加以研读,求其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探讨原因和辨明优劣。不失为很好的一种教学设计思路。若就某一点来说,两文还可说优劣;若就整体而言,则可谓各具其妙。这在教学中尤当注意。 练习:

1、本文运用了哪些对比?请说说这些对比的作用。

2、本文在内容的详略处理上有何特点?这对我们的写作有何启示?

3、阅读下列文字,你对余光中的观点是否赞成?请谈谈理由。

拿《游褒禅山记》跟《石钟山记》来比,两篇都是游记,也都借题发挥,议论纵横而达于结论。然而借以发挥的那个 “题”本身,亦即游山的感性部分,则苏轼的文章感性强烈,如临其境,显得后文的议论真是有感而发,王安石的文章却感性平淡,未能深入其境,乃显得后文的议论滔滔有点无端而发。总而言之,苏文的感性与知性融洽,相得益彰,王文的感性嫌弱,衬不起知性。 (选自余光中《散文的知性与感性》)

第18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问题化生态课堂”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文本,初步感知。疏通全文,积累相关的文言字词;

2.学习叙事和议论相结合的方法,体会作者有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相关知识;

2.在合作探究中体会文中蕴含丰富的哲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尽吾志”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难点突破】

1.掌握叙事与议论结合的写作方法;2.体会“尽吾志”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设计:

【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 【设计特点】

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

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生态课堂”教学设计适用于各种文体,特别适用于经典美文。一般文章可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对三个层级六个步骤进行变通处理。

【设计说明】

在古诗词教学中,以诵读为主,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度不大。要求教师按照“生态课堂”理念,结合注释,读懂文章,以鉴赏为重点,反复诵读,揣摩品味,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提问,将古诗文上成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与鉴赏诗歌艺术美相结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教学策略】

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四、课时计划:

两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全文,疏通大意,积累文言知识;第二课时分析写作方法,弄清“志”、“力”、“物”的含义,体会作者文章的中心思想“尽吾志”。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学习层级:读通

第一步:自主预习(课前完成问题化预习) 活动

一、夯实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面字词注音

重点字:庐冢( zhǒng 仆道( pū ) 好游者( hào) ........)............... 萧君圭( guī ) 夫夷以近( fú ) 舍于其址(sh.......................è ) .. 王回深父( fǔ ) 有穴窈然( yǎo ................).2.阅读作者简介,为了知人论世,你能搜集一点作者的轶闻趣事吗? (1)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新党领袖。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现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问世。

(2)轶闻趣事 "害"爹挨雨淋

王安石从小聪明伶俐,邻居们都夸他心眼多,脑瓜灵。他爹听了,自然喜上眉梢,甜进心里。有一年秋天,正下着毛毛细雨,他爹穿着单衣,坐在屋里,于是把王安石叫到跟前说:“安石啊,大家都说你聪明,我不信。如果我坐在屋里,你能叫得我站到院子里去挨雨淋,才算你真聪明。”王安石知道父亲在考自己,就笑着说:“爹,落雨天当然是坐在屋里,我怎么能叫你站到院子里去淋雨呢?”他爹说:“那你不算聪明。”王安石接着说:“爹,你要是站到院子里,我就能把你请到屋里来,你信不信?”他爹连声说着“不信”,就走到院子里去了。王安石在屋里来回走着,就是不喊爹进屋来,让他爹挨淋雨。他爹等了好久好久,实在不耐烦了,催问他为什么还不开始?王安石说:“爹,这不是‘叫你站到院子里挨雨淋’了吗?”他爹这才恍然大悟,笑着说:“还真有两下子。”王安石说:“爹,快回屋里来,要不淋雨受凉会生病的。”他爹立即回来了,王安石又说:“爹,又‘把你请到屋里来’了。”说完,两人都哈哈大笑。

3.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及时、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感和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可分为碑记、游记、杂记。

活动

二、自读课文,完成问题 1.你画出哪些自己喜欢的句子?

2.根据全文的描写,叙述游历的路线图。

(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 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

第二步:学案(问题)导学或主题学习活动

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完成问题 1.再读课文,能否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2):游山经过。 第二部分(3——4):游山心得。

第三部分(5):游山的结尾,补叙同游者名字。

2.文章的三部分分别采用何种表达方式?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记叙,第二部分是议论。

活动

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1)第2段略写了什么?详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第二段略写前洞,较详细了后洞的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运用了对比手法,前洞的平旷和后动的对比,前洞“记游者甚多”与后动“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余所致之浅”与“好游者所致”相比,“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对比。

(2)第四段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3)第五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五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文章的时间,并署名。这是古代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这使行文简洁,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理论上的说服力。

(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

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

第三步:合作探究(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 活动一:学生生成探究问题。

1、在上面的学习中,你发现问题了吗?请写出来,交给小组长

2、学习小组确定采用的探究问题是什么?将你的想法与大家探讨。

活动二:教师补充探究问题 1.分析志、物、力的含义?

(志)是志气,即引轮船航行的灯塔,有灯塔的指引,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力)是精力,即牵引巨轮前进的发动机,没有强劲的动力,巨轮就会搁浅; (物)是物质条件,即照亮人类道路的火把,失去了它的光亮,人们就会迷路。

2.这三个条件的关系?

第一层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而力不足者,也不能至也。”这段话,作者从游山的经历而体会出,欲达目的必须“有志”,而“非有志不能至也”。同时,还强调有了志,还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力”。

第二层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作者通过第一个层次的叙述,进而从反面进行了逻辑推理,认为有力、有物而无志,其结果已为实践证明;那么,有志而力不足,物不备呢?结论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强调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志、力、物”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第三层次:“然力足以至焉”却不能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作者分析了志与力的关系,志是意志,力是精力,两者共同存在于主体之中,但志起着主导作用。同样,以“不能至”,来阐明有力而志不坚,旁人会讥笑,在己会后悔;尽志而力不足,在己既无悔,人亦未能主讥。之所以,作者提醒人们,要争取理想的实现,就必须坚定志向,尽力而为。只有“志”、“力”、“物”三者合一,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功的希望。

第四步:迁移应用 赏析苏轼《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第19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

——王安石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篇课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辨证关系——这个学生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他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区区几百字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就为我们深刻透辟的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无怪乎作者是政治改革家,纯文学家思维一般没有这样严密清晰,很多时候混沌一片),如果也能让学生领略到这一点,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1、记是一种文体, ‚记‛实为杂记,有许多文章因事因感而发,或叙或议,或抒情或说明, 不拘一格,不便归类,于是称为‚记‛。 《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等。

2、学生疏通字词,教师补充:

庐冢(lú zhǒng、卒(zú )、仆(pū )

独其为文犹可识(shí)

瑰( guī)怪、褒禅(bāo chán)山、窈(yǎo)然

咎(jiù)、无物以相(xiàng,)之、何可胜(shēng )道也哉、庐陵箫君圭(gūi)君玉

余弟安国平父(fǔ)

3、学生自读,并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一、二自然段)记游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二部分(第

三、四自然段)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

三、研读第

一、二段

(一)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

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如果学生答不出,先留下来到后面解疑)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 明确: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碑文)

(二)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三)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第二课时

四、研读第三四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1、‚于是余有叹焉‛承上启下,进一步具体阐述作者后悔心情背后的思索。

2、作者先说古人‚古人之于……而无不在也‛ 作者为什么先说古之人?答曰:以古人为标准,另外可以使作者的立论更有说服力

3、然后作者写一般人惧险远‚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所以他们就不能见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让我想到毛泽东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从文中‚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就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做了注脚。

4、欲得非常之观,就必须有志(而世之……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5、然后说到有志无力(有志者…亦不能至也);有志有力,还要有外物(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

6、最后两个分句再次说明只要有志,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二)研读第四节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五、讲析第五段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六、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

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

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悔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第20篇: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文知识及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关联的写作方法。

3、理解“尽志而为”、“深思慎取”的道理。

4、熟练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文知识及词类活用现象。

2、文中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

3、理解“尽志而为”、“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叙议结合的巧妙过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诵读熟悉课文,理解课文。

2、点拨法,通过抓住关键词,来全文构思之妙。

3、先学后教法,通过学生的先学,确定教的内容及策略。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课文

1、赏读第一段

(1)作者游褒禅山,介绍褒禅山的由来引出慧空禅院,又引出要游华山洞,可写那些仆碑以及仆碑上的文字好似可有可无,好象作者的闲笔,是不是因该删去呢?

(2)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3)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

本段背诵思路: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赏析课文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明确: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

明确: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赏析课文第三段

(1)本段着重写了什么?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段议论是怎样引出的?

明确:在前文记叙的基础上,这里用一个“叹”字与前文“悔”字相呼应,以古人“往往有得”的事例,联系到游动的事,很自然引出议论,语句精辟,富有启发性。

(3)这一段可分为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明确:五层意思:

第一层: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全段。

第二层: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分析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

第三层: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

第四层: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第五层: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到达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4、赏析第四段

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抒发出来的?

明确: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5、赏读第五段

(1)、指明朗读,并思考这一段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2)、提问: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3)、全体同学齐读

三、

四、五自然段。

提问:这篇文章以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请找出几个照应的例子。学生自己找,教师点拨即可。

(二)、整体赏读课文

1、全文思路详解

问题讨论。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明确: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 “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此课文是很严谨的递进结构的说理文,也是写好叙议结合文章或一事一议文章的典范文章,我们应仔细揣摩,在平时加以运用。

讨论文章的写作特色

讨论、归纳、,学生补充,教师订正。

明确:(!)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照应自然,结构严谨。

言简意赅,主题深远。

四、本文学习心

提示:学生可从文言知识的积累、作者的治学精神、为人做事、欣赏美好河山等角度展开争鸣,教师适时点拨即可,不可强加言论。

五、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了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七、作业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