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刀爱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31:44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刀爱读后感

刀爱读后感

曹澜蓝

作者小的时候,奶奶经常在三月三用刀砍树,不解的作者问奶奶为何这样做,但奶奶却严厉的呵斥着作者,不要多管。在秋季作者吃着香脆可口的枣子时,心中会为枣树庆幸,因为这些枣树并没有死在奶奶的刀下。

作者长大了,他(她)在一个美名远扬的梨乡,看到了农民们正在砍梨树便上前去问,这树为何这样砍,而农民却回答说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作者还是不明白便继续问这样有什么不好呢,然而农民却回答说养料可是有限的,现在长出这么多没用的枝条到了结果的时候,哪还有力量去结果呢?

树是这样的,人也是这样的,如果在年轻时太过顺利,就会有许许多多傲慢的枝条,这样只会白白浪费,却没有回报,如果在生命的初期就斩断那美好的时刻,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无数变,等到成熟的季节,他们就会拥有更好的明天,这就是一种爱。

推荐第2篇:杨志买刀读后感

杨志买刀读后感(一)

今天,我在家拿起了一本水浒传看了起来其中有一章让我流连忘返,那就是《汴京城杨志卖刀》。

主要写的是:杨志武艺高强,可是穷困潦倒,没有钱花,只好把一口祖传下来的宝刀卖掉。这时,被称为老虎的牛二走来了,许多人吓得惊慌失措,跑走了。而杨志不明就里,仍继续站在那儿,向牛二展示他那口宝刀:第一,这口宝刀十分锋利,一下子就能把钱币一切两半,第二,它能把头发丝切成两半,第三,杀人后刀上一点血都不沾。可是,牛二看中了这口宝刀,想要这口刀,却不肯付三千贯钱,而是想要把它抢走。从这里让我对牛二十分憎恨。于是他俩斗了起来,最后武功高强的杨志一刀把他杀死了,为当地老百姓除了害。可杨志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自己主动到官府里自首。从这里让我对杨志十分敬佩,别人打死恶霸应该受当地人嘉奖,而杨志却到官府认罪。府尹依然让他坐牢,然后把他发配到北京。到了北京以后,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留守司梁中书,梁中书大喜,于是免了他的刑,让他在府中干活。梁中书十分看中他,一直想提拔他,于是让杨志和周谨比武,经过紧张激烈的比武,结果扬志赢了,做了军中副牌。从这里使我对杨志的武艺十分佩服。

这一章让我对牛儿的举动感到可耻,对杨志的行为感到敬佩。

杨志买刀读后感(二)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有足智多谋的及时雨宋江,有景阳冈打虎的行者武松,有武艺高强的豹子头林冲,有力大无比的花和尚鲁志深,还有青面兽杨志……

我最喜欢的一篇故事是《汴京城杨志卖宝刀》,杨志虽然武艺高强,但因为丢了生辰冈流落到汴京,由于身无分文,衣食无着,不得已只好沿街叫卖随身宝刀。波皮牛二一眼看上了那口宝刀,又想不花钱占有,夺刀时被一时兴起的杨志杀了。杨志杀了牛二本是为民除害,又有自首的情节,最后被发配充军到大名府。大名府留守梁中书看中杨志一身武艺又耿直豪爽,就把他留在军中做了副牌。

读了这篇故事,我感到做为一个学生,一定要好好学习,做学习上武艺高强者,同时还要敢于担当,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勇于改正。

杨志买刀读后感(三)

今天,我读了《汴梁城杨志卖宝刀》这篇故事,我为杨志的不幸经历感到不平,也为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而高兴。

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杨志为高俅押解花石纲,路上遇到大风浪,使花石纲落入河中,自己好容易捡了条性命,还被高俅赶出了殿师府。盘缠也用光了,只好要把心爱的宝刀卖了。遇上无赖牛二故意找事,他失手把牛二给杀了。后来遇到了鲁智深、晁盖和曹正等好汉,他们一起赶走了二龙山的头领邓龙。从此,鲁智深、杨志便做了二龙山的头领。故事使我懂得了也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幸的事,只要勇敢面对,多做好事,就会得到好报。我觉得杨志是一个为民除害、身手不凡做事勤快的人;晁盖是一个仗义疏财、武艺过人、善交朋友的人;曹正是一个聪明才智、有勇有谋的人;他们几个我都非常喜欢,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做一个既有本领又善良的人。

杨志生活在那个不太平的时代,使他生活中多了很多磨难。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做好自己的事情,争取为祖国增添一份力量。

推荐第3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等等。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其实,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残忍。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人民。

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这当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日本人“坏”。

日本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这种文化中没有原罪,没有忏悔,也不需要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忠义和各得其所来解释。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日本人对天皇有着近乎神般的崇敬和忠诚,几乎成为一种准宗教。而在宗教中,神的发言是没有人可以质疑对错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

表面上,对天皇效忠使日本人疯狂的、不惜一切扑向中国。但是这一切的起源在哪里?日本是个有着强烈等级文化观念的国家,从中国汲取来的关于等级的观念,在这个国家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里有种各得其所的说法,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虽然这和平等自由等观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种含义就是尊重每个民族自己的选择,因此对这种社会准则,我们没权评论。但可怕的是,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为每个国家打上标签。这正是日本发动大范围侵略战争的深层动机,他们认为自己在该地区内是处于等级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饬这个地区的秩序,让每个国家处于自己应该的位置。这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输出,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可怕的等级制。

另外,从文化内涵上看,日本文化中有强烈的负恩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根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既感到难以偿还,又对近代中国的沉沦感到羞辱,这种羞辱来自于其自身国力的增强,由此感到曾收到过这种国家恩惠的可耻。这种复杂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借口成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内在原因。它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为日本的附庸,并把这作为报恩的一种方式。

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将这视为报恩的方式。然而,战争中的日本人发现,中国人并不欢迎他们,而只有仇恨。日本人意图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国际关系的等级秩序,只不过是一厢情愿。他们还没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非每个国家都向他们那样痴迷于等级秩序,只能在稳定的等级中才能获得安全感。中国崇尚以和为贵,然而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前,所有中国人又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站出来,即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日本人,没有想到,在中国他们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一盘散沙汇聚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铁拳!

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日本另一个对手的美国显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个很独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国人知道他们对日本国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够了解,他们不能不加区别的就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因而他们组织了学者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后来,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而历史也仿佛是在设定的轨道上前进。毫无疑问,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方式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归功于人类学家准确的预见。结果是日本投降后几乎没有抵抗,完全服从“敌人”的管理,而美国,通过清理并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为自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正确的意识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作用,指导实践,趋利避害。

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他们的生活。任何外国都不能命令别国的人民接受某种方式。此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这是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遵循的,日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付了学费,希望它吃一堑长一智。而中国,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发展,走和平崛起之路,只是希望不再出现第二个日本,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和认识。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一文字则宗,是一把着名的日本历史名刀,《菊与刀》读后感。此刀至今有八百年的历史。小说中,新撰组冲田总司的爱刀是“菊一文字则宗”。此一说法仅见于小说。因为菊一文字在幕府时已属国宝级的古刀,即便当时贵为幕府第一武士的冲田总司也不可能拥有此刀。而且,菊一文字则宗属于薄刃刀,并不适用于实战。幕末又惯用打刀。所以无论是以经济观点或实战必要性的观点来看,史上冲田持有菊一文字则宗的可能性都是微乎其微。另外皇家御制兵器多为装饰用,用来显示威仪者居多。美国女人类学家露丝·本尼狄克特的着作《菊与刀》,以日本皇室家徽的“菊”与象征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刀”为题,使很多人联想到日本史上的名刀菊一文字则宗。实际上,作为皇家御制的兵器,菊一文字则宗无论是从其名称,抑或是其作用来说,都很好地诠释了《菊与刀》的文化,是日本历史上少数具有象征意义的刀。

武士的刀,就是武士的魂。为了自己所追求的武士道精神,武士可谓是“神阻杀神,佛挡灭佛”。武士刀是强大的,德川家康在历经几十年的忍辱负重之后,带领自己的手下建结束了一百四十八年的战国时代,开创了近三百年的幕府统治。然而,德川地位之高时也仅是被明皇帝册封为“日本国王”。整个日本的精神支柱,在于他们的天皇。什么是天皇?日本人认为,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这点与中国古文化不谋而合,天子即“天之子”,是“奉天承运”的真命皇帝。但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某朝篡位在日本却从未这般发生过。日本向古中国学习了众多文化知识、法律条令,但是,日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又发生了许多变化。天皇不一定是权力的制高点,但是天皇在民众心中却是最神圣的存在。这种类似于图腾似的原始崇拜,我们在中国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除了近代史上“文化大革命”中对毛泽东的顶礼膜拜,怕是寥寥无几,读后感《《菊与刀》读后感》。

天皇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一个傀儡的角色,但是日本民众对天皇的强烈“尽忠”感却从未消失,这种特殊的感情,支配着他们做出与我们所认定的价值法则相悖的事。《菊与刀》在描述这种抽象情感时,用了二战这一具体事件来体现。上午手中还紧紧握着枪杆,下午便悠闲的上街采购物资。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日本人本身并无自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日本对与道义与军部的坚定感,促使他们的军国主义思想在现在依旧主导着他们的内政外交活动。

日本自古便是中国的近邻,但是对于这一民族的了解却乏陈可言。今日国内民众大声抗议日本行为,打起“抵制日货”的旗帜。从大局上看,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社会一体化的情形下,我们不可能真正做到断绝友来。为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展,我们必须和这个与我们交隙的国家和平共处。但是,民众的呼声却也反映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那就是国内普遍的“反日情绪”。多数民众对日的了解都仅仅来自于电视剧或者电影之类经过了人为艺术加工的信息,对日本的了解显得相当的片面。尤其是今年来爱国战争主义题材的作品频频出现,让大众加深了日本侵华的印象。这显然是不利于两国正常的友好邦交。政府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应该表现出一种强势而不乏圆润的态度。舆论是政府的软工具,对待民众的单纯政治观,政府应该加以引导,安抚国内过于激动的反日情绪。值得一提的是,与其在这些方面下苦工,不如好好弘扬我们本民族的爱国精神,加强国内精神文明建设。

日本的大和民族是个与我们所不相同的民族,纵使他们的文化自古中国而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更多的本民族元素。在与世界博弈的过程中,我们因以更理智严谨的态度,去适应时代的发展。

推荐第4篇:菊与刀读后感

深入认识自己

───看>有感

最近从书摊上偶得由线装书局出版的>,由于时间匆忙只读完了>一书,故而知能谈谈自己读完这一书的感受.我明确我没有完全把握这本书,也明确自己没有系统的思考,但我却视乎有所得.>的作者本尼迪克特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类学家,他对日本人的研究穷尽了各种中可能,试图全面阐释这个让人非常困惑的民族.我本人并不笃信本尼迪克特先生研究是完全正确的,但我觉得人类学的一些思维方式的确是很有意思.

首先要谈一个大的人类学分类即人类学家通常会把一个民族分为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中国人和日本人显然是属于前者,当让不排除有一些特殊的人,但至少我是属于前者.大多数的时候我会认为羞耻是让我最难过的,仿佛掉进了深渊.但是这种耻辱感和作者描写的日本人是有区别的,日本人会认为受辱比死还难受,他们会用自己的一身去雪前耻,而我会在”苟活在这个世间”,毕竟好死不如赖活吗.在中国传统格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教导下,我会用时间的伤口来抚平伤口.耻辱会让日本人变得动力十足,耻辱会让我变得越来越随波逐流,越来越适应这个”社会”.会让我达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满随天边云卷云舒”的境界.当然我又不可能达到那种境界,要是达到那种境界早就”红尘一去千万里”,遁入空门了.真的,面对耻辱我很无能为力,,虽然会痛苦难受,但过后又是什么呢?我很喜欢帕斯卡尔的一句话”掉进深谷里的人只有向上爬才能找到出口,人必须在自己的悲剧中成长,只是很多人没有勇气做到”.可能我恰巧是那个没有勇气的人,丧失了这个进步的动力怎么办?

接着便要谈谈也就是日本民族的”情义”,这种”情义”和中国人讲的情义差别很大,因为其不是源于中国的儒教,也和东方的佛教没有关系.在日语词典中这样解释:情义,正道也:即人应守之基本规则:为了不受是人非议,即使无可奈何,它也是你不得不做的事情.作者认为日本人的”情义”包含两类,一类是对社会的情义,也就是履行契约性的关系,如对家人的情义.另一类是对名誉的情义,也就是日本传统的诚信关系,比如武士対主君的关系,他是名誉之所在.当然中国自古就有忠、孝、义等,和日本的”情义”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差别.对于这一点,最近才有感受.责任对一个人说是如此的重要,为什么?对自己,对家人,对自己的宗族,对这个社会,对这个国家,对这个世界都负有责任,自己如何来承担这些责任呢?我是一个传统的好学生,没有干过什么坏事,对老师对父母言听计从,当然,也取得什么成就.和其他的学生一样,从小受马克思主义熏陶,但现在去完全不相信这一套,而是渴望着美国式民主、自由,可是又不能不否认马克思主义有或多或少的在我们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在中国,由于出生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总是会留给自己很多挥之不去的东西.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可以学习,在在没有动力的情形下,找到这个动力是极其有用的.想想自己来自农村,确实没有太多的优势可以和别人竞争,但是唯有此,方能不断的促进自己.其实这也是很可悲的,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冲突,无形中自己给自己加了一把锁,把自己套在了更现实的生活之上,一旦接近现实的生活,有让自己丧失了自我,吞并在社会化的大潮之中.所以在这方面必需找到一个平衡,如何去找呢?在不失去自我中成长起来,确实不容易.

当然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由不得不提一提我对传统文化的看法.本书的作者在其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我们相信四海一家,却不同意日本人和美国人可以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些人认为,全世界各个角落的人都应该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才能建立国际亲善主义”.有的时候我也在想,民主、自由这些价值观念是不是人类的普遍的价值观吗?中国一定要重复走美国的崛起之路?难道我们国家就一定要实现繁荣富强吗?我们就真的可以那么的忽视古人曾取得的成就?本尼迪克特先生在书中还说过这样一段话”日本人是特立独行的,他们有着独特的时会体系,极不皈依佛教,也不附属儒教,当也不会西化,他们是日本式的───这既是他们的优势,也是他们的弱点”.正如作者的预言,日本人会在二战后很好的利用他们的传统,走上复兴的道路.事实上,二战后,日本人在美国的帮助下,进行民主改革,保留天皇的巨大号召力,把武士道精神移入企业管理文化之中是日本走上了复兴之路.这里就是提到一个问题,传统也许真的可以好好学习和利用,可能会对我这一代人───精神迷失的一代人有所帮助.正如戴明在>一书中所认为的那样,松下、索尼在全球的成功不是靠什么”东方魔术”,而是其恰到好处的利用了他们的传统.也学我真的应该好好凡是一下自己对待自己的古老文明的态度.

其实在看完这本书之后,真的有很多感想,只苦于自己文笔不好(这些勉强写出来的东西都杂乱无章),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看完这本书之后真的问了自己很多个为什么?真的觉得要深入的反思自己.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不断思考才有意义.我并不一定要去搞学术,然而却必须有一些独特的看法,对生命对生活有一点感悟.

推荐第5篇:《菊与刀》读后感

在我们中国人眼中,日本人基本上是白眼狼的代言人。我们常说日本人“知小礼而无大义”但是为什么同在一个汉文化圈内,他们就如此的残忍狡猾呢,难道是人种问题?直到我阅读了这本书,在作者的层层阐述之下,我开始有了一点理解。

在二战即将结束之前,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接受了美国政府所托从日本战俘开始研究,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然后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这些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份报告。本尼迪克特用“菊”和“刀”这两样东西来形容日本人极端矛盾的性格。其中“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而“刀”则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体现。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人:好战而祥和,黩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礼,呆板而善变,驯服而倔强,忠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这一系列矛盾的体现,都源自于日本独特的文化模式。在作者看来,日本是一个极其崇尚等级制度的国家。各守其位是核心思想:每个人都有其在社会阶层中的地位,每人都应安守其地位,享受其地位应得的权利,履行该地位所要求的义务。一个人必须向地位高于他的人表示敬意,而地位高的人不得侵犯地位低的人的权利,否则地位低的人的报复是正当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人总不愿意承认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因为日本人眼里,他们只是想重建东亚的国家等级次序:我们日本是第一等的国家,你们其余的国家都要接受我的管理,接受我的制度就可以了,我们各安其位。

日本早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和发展了汉文化。他们使用汉字,推崇儒家文化,他们的京都是按照唐长安来建造的。在发展过程中,日本在对儒家文化的吸收上,根据其特殊需求做出了改变。比如我们中国人崇尚的“忠、孝”,日本人也把这两点作为了他们名族文化中最核心的点。“忠”是针对国家层面,而“孝”是针对家庭层面。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人的忠是忠于自己的上级。即大名效忠将军,武士效忠于大名。封臣的效忠对象只需要是自己的封君,每个人都恪守自己的本分即可。到了明治维新之后,忠就统一变成了效忠天皇。而孝是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在家里面父亲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所有人都应该谦卑的对待父亲。子女在面对长兄之时也要谦卑有理。

是在接受了“忠、孝”这两点的日本人眼中,中国人看重的“仁”则被他们抛弃了。我们所说的“仁”是一种极高的道德标准,包括了仁慈、慈爱、博善等一切美好的东西,是每个人都需要有的。但是日本人则认为“仁”是多余的,是不利于社会团结的。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的等级观念以及极端的“人情债”模式。因为他们的等级制度很严格,上级无论做了什么,哪怕是错的你也要遵照着去办,否则就是冲撞了上级。这是对他最大的羞辱。而平级之间每个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别做多余的事情去“麻烦”别人就可以了。这个“麻烦”就是会引起“人情债”的东西。比如说A走路摔倒了,B就应该看着他自己站起来,如果这个时候B去帮忙搀扶了,那么A就已经欠了B的情。“人情债”就这样产生了,这会让A背负着心理压力。所以“仁”是多余的。每个人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可以了,不要做多余的事情即可。这种思想让日本人过的非常压抑,书内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日本人因为接受了朋友请客的一杯冰水而觉得自己背上了“人情债”。内心一直处于非常纠结的状态直到有一天他听到这个朋友在背后说他坏话的时候,他愤怒的把1分钱——那杯冰水的价格扔到了他朋友的手中,并大声说道:我已经不欠你什么了!是的,你没有看错,哪怕是极其小的一件事都可以让日本人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我一直对日本人极高的自杀率感兴趣,在阅读了本书之后,我还了解到了日本人对于耻辱的理解。即作者所说的“耻感文化”。这是指日本人之所以感到愧疚不安是因为觉得自己受到了耻辱——这种耻辱可以是因为做了不合别人期望事由自己造成的,也可以是别人无端施加的。耻辱加身是日本人最忌讳的事情之一,而努力洗刷耻辱则被视为最应得到称赞的品行。决定日本人是否感觉受到耻辱的关键因素不在于行为本身正确与否,而在于别人对行为的看法。如果自己的行为遭到社会其他成员的鄙夷,那么即使这种做法本身无可指摘,日本人也会因感到莫大的耻辱而备受心灵的煎熬。日本人认为自我牺牲以努力遵循既定的社会规范被视为一个人坚毅、勇敢的表现。所以如果你创业失败了,读书成绩不好了,让周围的人指指点点了等等都可以被认为是“让自己和家里人蒙羞”,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只能自我“牺牲”一下来表现自己的勇敢。

除了社会家庭等级观念和特殊的“人情债”以及如何维护“名誉”外,本书还讲了日本家庭教育,自我训练等,都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同事可以读一读。《菊与刀》虽然成书很早,有一部分的观点已经和现在的日本社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依然是一本研究日本人,了解日本人的必看之书。

推荐第6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作为中国人,我们或多或少地对日本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而《菊与刀》 正是了解日本大和民族的一部有很有价值的著作。

本书以美国人的视野,为我们解读了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他们“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他们非常关心别人对他们的行动的看法,但当别人对他们的过错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士兵非常守纪律,但也不很顺从”。书中描述的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其整个文化。除此之外,日本也是一个惯于走向极端的民族,极端的国民性格也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读完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务与情义

在《菊与刀》中,有大面积的内容在描写日本人的“义务”和“情义”,但这两者间往往是他们都认为要做但却难以两全的冲突。对所有的日本人而言“义务”就是一种分内的、必须要做的事情,他们最大的“义务”就是效忠天皇,再者才是对家庭的责任,若两者起了冲突那必须毫不犹豫选择前者。同样,“情义”也被日本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社会的情义,一种是对名誉的情义。日本人很极端的想法是,如果一个人受到了侮辱,那身上就有了污点,就是一个不健全的人了,所以他们为了维护名誉必须要做出报复,只有这样才能洗净“污迹”。所以复仇在日本人看来也是一种值得赞扬的美德。而在复仇来维护“名誉”,保持“情义”时常有和“义务”起冲突的时候,两者都难以达到。于是另一种极端的思维出现了,如果没法保全两者,那当事人多数是选择自杀,来保持自己的清明,而这样的人,也多为历史所赞扬的英雄人物。死在他们的概念里是一种极其伟大的事物,能在这种矛盾中选择死亡的人,都是伟大的人,无法这么做的都成了被唾弃者。

二、对天皇的崇拜

对于日本人而言,天皇是其最高的精神领袖。在日本神历中,天照大神是日本的主神,而天皇则是天照大神的后代,因而天皇被认为是具有神格的存在,其地位相当于我们古代的皇帝,但不同的是,皇帝虽贵为统治者,但却不是全人民的精神领袖,并且时刻都可能被人推翻。历史上,我们经历了36个朝代的颠覆,皇帝也换了很多的家族,但天皇却不是这样。虽然在日本历史的后期天皇已经不再拥有掌控实权,但他是名副其实的精神领袖,他的发言

就是神的旨意,即使经历统治者的变换,天皇的家族也不会改变。所有政治上的失误,人们绝不会去指责天皇,而是责备当权的将军和大臣。天皇的意愿可以随时左右人民的想法和态度,就如二战日本承认失败前,人民表示会拼死顽抗,但天皇一发布投降的命令,所有人都一改态度,表示投降。

三、精神和物质的洁癖

从他们对死亡的推崇、重视名誉的程度和书中各类例子来看,日本无疑是个有着强烈精神洁癖的民族,他们觉得每个人就是一把刀,刀如果不时刻打磨就会长锈。人生而刀污点就像这些讨厌的锈迹,如果是个完整健全的人就必须要除去它们,只有当刀又恢复整洁时他们才算又有了名誉和荣耀。不光是精神上,他们在物质上也有着极其强烈的洁癖。日本的道路如同房间一样整洁,以至于大街干净到可以让人躺着睡觉。这看来或许又是一种日式的“极端”,但我认为这种物质上的整洁和他们谦逊的态度一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精神高于肉体,无谓死亡恐惧

日本人认为精神就是一切,是永恒的,认为拥有精神可以让人无限的运动下去,而精神也是激发人无限潜能的最佳道具。他们对精神的最高追求是“无我”,即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像忘了一切一样,自动的运作下去。他们宣扬崇拜精神优于物质条件这一信条,例如,当国民在工厂连续干了12小时,又被彻夜的轰炸搞得精疲力尽的时候,他们就说,“身体越累,意志、精神就越昂扬”“越是疲惫,越能锻炼人”。日本士兵被灌输的思想是:死亡本身就是精神的胜利,视死如归是一种美德,小心谨慎是可耻的并且毫无作用。这在对待伤员和疾患者的态度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日本人这方面最极端的表现就是他们的不投降主义。投降被认为是一种真正的死人才会做的行为,被俘虏的日本兵中大多为晕倒或彻底丧失战斗能力者。而俘虏也大多会选择在回国前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当他国人知道他们被俘虏而没有死时,他们就遭到彻底的唾弃,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会觉得因为他们没有死而蒙羞。

总的来说,这本在人类学上获得了极高评价的著作,向世界敞开了了解日本的大门。虽然在感情上,作为中国人,我无法从内心上真正地认同这个民族。但日本国民矛盾又极端的性格,让我在觉得荒唐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们坚持信仰的顽强毅力。其国民的谦卑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让我很是赞叹。同时,我也敬佩日本人善于学习,讲求秩序、懂得克制和自省,这从地震海啸中日本民众所表现出的素质中可窥见一二。因此,虽然无法理解他们的极端,但也不能否认他们的优点。

当前,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40余年,长期以来,中日经贸往来不断,文化交流频繁。

正所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能沉浸在历史的宿怨,而抛弃今天合作互利的大好局面,但同时,勿忘国耻更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的血性,在当前钓鱼岛等系列问题上我们仍要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能有丝毫退让!

一本《菊与刀》让世界了解了日本,提醒着我们应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的眼光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和行为方式,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同时也应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蓬勃发展、走向世界。处在处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下,青年人应当培养国际视野、提升综合能力、敢于创造未来。

推荐第7篇:菊与刀 读后感

日本《菊与刀》读后感

(一)森严的等级

首先震撼我的,是日本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有关日本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或许都源于此。在战争中的日本,所有人都说战争不是天皇的错,而对天皇的态度,也是日本社会等级森严的集中体现。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或许,在中国我们可以说自己经历过封建时期,但中国并不是一个等级社会。民众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到社会的上层,但是在日本却没有什么机会。日本吸收了中国的封建思想,却没有吸纳我们的封建制度。换过来想,日本这个民族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封建制度的——只因为天皇的存在。即使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这就和我们中国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历史朝代更替带到36次,如果统治者统治的有问题,人民是理所当然的可以推翻他,但在日本,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只允许有天皇一个统治者。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综合起来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本尼迪克特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神风敢死队,毫不犹豫地开着飞机撞向敌军的船舰,也不难理解“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这样的“真心使命”。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二)“忠”“孝”“仁”

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情义”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中国文化中的“仁”扮演的是一种内省的力量,调和各种矛盾,接近于最高行为准则。儒家思想在中国还是占有很高的统治地位,但在日本,却没有真正吸收儒家文化的精华。从另一个侧面来看,正是因为有天皇的存在,使得这种民族情节和“仁”的思想水火不容。一个不“仁”的皇帝在中国会被民众反对,只是因为他行使的不是“仁”。而作为中国的帝王,也一直试图宣布自己是天子,是天庭的代言人。而日本,由于有天皇这个不可动摇的事物的存在,完全摒弃了这种伦理。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这或许也是中日两国在这个事情上的区别。具体来说:中日都重视“忠”、“孝”,但是“忠”、“孝”在日本人看来是无条件的,而对中国人来说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仁”。对中国人来说,统治者不“仁”,大家就可以揭竿而起,父母不“仁”,孩子就可以拼死拒绝,

甚至大义灭亲。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由于追求无条件的“忠”、“孝”,导致日本从未改朝换代过,而直到90年代,跳槽在日本也是难以被人接收的。这也就说明了在忠与孝的问题上日本这个民族是多么的保守。

其实,“仁”,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由、平等、人权的体现。日本人却至今未能接收一点点“仁”的概念呢?在我看来,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方面,在战后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在社会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并没有达到思想自由。二战后,因为麦克阿瑟和天皇的秘密谈判,使得日本迅速转移了自己的目标。将自己重新定位,将主要目标转向经济方向,从而避免了在文化层面上的全社会反省,依旧保留了完整的天皇制度,因而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日本人民对天皇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虽然美国意识到了日本社会的问题,但是并没有给整个社会带来的足够压力去改变他们。在此之后,日本文化中一些迷人的方面,比如武士道精神,在全世界范围流行,客观上隐藏了日本文化中落后的一面,而在经济上,优秀的日本制造带来的非凡成功使日本人无意于文化上的反思。这也造就了日本这样一个特殊的现象。在亚洲,日本的位置无比的尴尬。他希望成为亚洲的领导者,虽说在经济上有这个实力,但是在文化内涵上,却无法让亚洲各国心服口服。换句话说,日本这个民族还没有体会什么是真正的“仁”。

(三)恩

虽然说日本这个民族不懂得真正的“仁”,但是,就我自己的理解而言,另一种思想——报恩,在日本社会同样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每个人自出生之日,就有着向天皇来偿还恩情的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是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说施恩给别人的人必须认为自己是高尚的,可以接受别人来偿还恩情。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对中国一直怀着感恩的心理,但是在遇到西方这个更好的老师之后,就彻底放弃了中国这个老师。同时也对中国近代的沦落感到羞辱。但是同样他还要把侵略中国作为一种让中国报恩的方式。这也正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地方。日本一直口头上说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但是这只不过是日本人理解报恩的方式,并不是世界人民理解战争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寻求报恩,只不过是一个对外战争的借口。

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这几乎和我们中国人正相反,我们讲究“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和容忍是美德。不过日本社会的报恩和我们的有恩必报还是很相像的,日本式的报恩,要像“义务”一样的去完成,恩是一种债务,是必须偿还的。对天皇报恩就是“忠”,给父母报恩就是“孝”。这些都是强制性的,是与生俱来的。这样的思想带有很深的东方色彩,一个小孩子自呱呱坠地开始,就已经背负上了一身的债务。然而,这样的强制性报恩和我们的观念还是略有差别,“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这并不是强制性的。在战争中的日本,正是这样的报恩的思想,让一批批的日本青年奔赴了战场。报恩是一种义务,同时也会让他们丧失了生命。作者在这一部分还是略有疑惑,他不是很明白这样的报恩思想在东方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报恩这一现实的行为也再次体现了日本这个民族的矛盾性。让这个民族增添了不少别样的色彩。

纵观其篇章,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在日本的文化生活中,我们到处能看到茶道等源于我国的文化现象,但是现在却更好的保留在日本这个民族。或许,我们从静态的观点上来看,这不就是“菊”的特性么? 作者作为一个从未到过日本的人类学家,以一个很客观的视角,描述了他研究下的日本。然而,本尼迪克特毕竟是一个美国人,日本这个民族的形式作风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是我们和日本同为东方的民族,或许对于这种文化会有更深的理解。日本的文化,我觉得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除非你是一个日本人,否则你永远无法理解日本这个民族。对于这个民族我们太多的困惑,抛开历史,日本这个民族同样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虽然《菊与刀》写成到如今已经有60余年了,但是仍然为我们更好的理解日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我想,还是本尼迪克特的一句话最能完整的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去了解的民族,无论是作为朋友,还是作为敌人……

推荐第8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书笔记

第一次看到《菊与刀》这本书,就被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富有洞察力的描述和严谨客观的立场所吸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美国比较了解,政策也比较明确,即武装占领,直接管制。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这本书就是受美国政府委托(1944年)研究的结果。

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战争结束,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事实发展同她的预料和建议一样。

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这份报告整理成书出版,立刻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1949年初被译成日文,1949年至1951年,日本几家杂志约请专家举行座谈,对此书进行评论,有的并出版了特集。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对于这些观点,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评价虽然不同,影响很大则是事实。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1963年已重印三十六次。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此书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1986年一篇综述战后日本研究状况的文章列举七种代表性观点,说《菊与刀》是令人注目的一种。凡此都表明,此书影响至今不衰。

西方国家认为,即使在战争中,也应该遵循一些符合基本人性的战争惯例,但在日本人眼里却没有这些概念。《菊与刀》的出现,不但通过此书了解日式的文化,也让我感悟一二。相信在很多人眼里,最讨厌的莫过于日本人,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暴行也植根与现今的每一个华人。但又从某个角度佩服与日本人,对外来文明的向往和吸收,贯通与现今日本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日语中的一些名字,如自行车,电话,的读法都是直接音译的,可见当时的拿来主义如此之快。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

摘要: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的.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

故事从伯爵在罗马结识弗朗兹和阿尔贝开始讲起。 伯爵一次次用金钱和人际关系震撼这两位年轻人,在读者还是一头雾水的时候,伯爵的复仇计划的大网已经慢慢张开!基督山成功回到巴黎,进入了巴黎上流社会,而当年的那些人又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了。没有一个人认出当年的爱德蒙,如今的基督山伯爵,只有梅尔塞苔丝感知到了。

伯爵的复仇有周密的计划,接下来的事情似乎一直都在伯爵的掌控之中。剥洋葱式的故事讲述让读者体会到一点点悬疑的滋味。阿尔贝原来是当年的梅尔塞苔丝的儿子,海黛原来是一位公主,公主的遭遇原来是阿尔贝的父亲–弗尔南多赐予的,检察官和现任的唐格拉尔太太原来有一个不明死活的私生子……,伯爵找来了这些受害者,通过他们的讲述或者指认,伯爵暗地里推行着他的计划。卡德鲁斯再次出场的时候,他成了伯爵第一个的复仇对象。其中,不得不说有一定的机缘巧合,当然也可以说是伯爵利用了卡德鲁斯的贪婪。借检察官私生子之手,伯爵结束了潦倒一生的邻居的生命。此处也为检察官之后指控亲生儿子埋下伏笔。对于银行家腾格拉尔,伯爵利用财富弄到无限贷款的担保;又利用检察官私生子的贪心;同母异父的兄妹–维尔福私生子贝内德托和腾格拉尔女儿欧热妮–之间婚姻的不可能性,这些都给故事留下了不可改变的结局。最后的维尔福先生家破人亡,身败名裂。其实,检察官到最后都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物。一方面,他努力维护法律最后的尊严和正义;另一方面,他在涉及自身名誉和前途时又不择手段。到最后,倒也没觉得检察官可恶得怎么样。

小说的故事内容,也可以说是结构方面,还有作者精心安排的另一面。检察官女儿和船主儿子之间的恋情也算是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毕竟爱情还是很能吸引一部分读者,特别是像这样前景不明朗的爱情。瓦朗蒂娜在现在算是乖乖女类型的,而欧热妮似乎比较接近《红楼梦》里头的妙玉了,不问世事,只不过这里欧热妮热爱的是她的音乐,看不惯或者说甚至是恨之入骨的是她父亲腾格拉尔银行家的账本和财富。其实,借用一句名言,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欧热妮,只不过专注的东西不一样。

爱也彻底,恨也彻底.报恩也彻底,复仇也彻底.这就是在我读完《基督山复仇记》后最大的感受.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报仇也是需要养精蓄锐的,并不是凭着一时的心绪就可轻举妄动的.

而基督山伯爵,则是最具体的用自己的行动阐释了这句俗语的.在经历十四年的地牢生涯后,他的人生要义就是找寻曾经的亲人,曾经的恩人和曾经的仇人.在确认了所要寻找的人以后,他并没有如我们在武侠小说里所见的那样,于恩人抱拳云赴汤蹈火,再所不惜,于仇人一剑刺死.他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对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船主一家,他竭其所能,默默地支持着,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却从来不让他们知道其实自己就是为了报恩而来.

如果说他的报恩令人感动,那他的复仇则是如此的淋漓尽致,在我们也有几度的叫好后不免有点心惊。

推荐第9篇:菊与刀 读后感

菊与刀----日本大和民族的性格浅析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偶然在新闻中了解到日本政府否认慰安妇事件,日本右翼分子试图抹杀历史,对慰安妇惨无人道的待遇矢口否认并加以污蔑,让我既恼怒又愤恨。但是身为大学生,我更想要弄明白,在日本大和民族的血液中,是什么样的根源决定了他们如此与众不同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文化渊源导致了他们的处事和行为习惯。

“最孤立的行为相互之间也有某种系统的联系。”这句话出自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也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我在想,研究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最重要的是以辩证、系统和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并且要从根深蒂固的想法和观点脱离出来,站的高、才能看的更远。

首先,提到日本文化,“刀”可以说是一个很形象的象征。刀,作为冷兵器,冷酷无情,坚韧不屈。因此,人们都说日本是好战的民族,但是这个“好战”,到底归结于那些因素?众所周知,不得不说的是日本人对天皇的盲目崇拜,日本日对“恩情”有特殊的情感,他们时刻都怀有一种所谓“报恩”。在日本等级制度中,天皇的“皇恩”成为了日本民众情感的集中地,所以整个日本心甘情愿接受天皇的领导,为了报答皇恩,士兵们愿意以自杀的方式完成对天皇的尽忠。另一方面,日本的道德体系要求每个人“各安其所”,等级制度非常严苛,然而日本还想把这种制度和模式强加给别的国家,企图使别的国家接受。这样不知不觉中会使日本走上极端。

战争中的日本人,以刀为象征的武士道精神仍延续至今,他们对精神力量的信奉令我震惊。日本认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唯有精神是永恒的,而且精神能统御物质环境,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有一个事例,在冬天的防空洞,为了抵御寒冷和饥饿,日本在广播中发出指示,让人们做热身体操,并且解释到只有通过更多的消耗体力,才能增加体力。我们都知道足够的睡眠和充足的食物才能保证充沛的体力,日本不看储备的能量,认为那是物质主义。

日本对名声的看重,可以说是用“生命”在履行。平日生活里的一举一动,极其讲究礼貌,以来维护自己的名声不受侮辱。比如说在新年来临之际,债务必须偿还,因破产而还不起债的人可能会以自杀来“洗刷罪名”,只是为了挽救自己的名声。由此可见,现在日本当局者的一些做法,例如在小学历史教科书里篡改侵华的罪行、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以及文章开始所讲的慰安妇事件等,这些有损于自己国家名声的历史罪恶,他们都不愿意承认和直面,而且他们知道一旦承认这些,蒙在鼓里的日本民众的民族荣辱感定会被点燃,接下来的后果不堪设想,这并不利于整个国家的稳定。

日本生活的道德圈子,可谓复杂又严格,有时候不得不陷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界。一个人生活的圈子包括“忠的圈子”“孝的圈子”“情义的圈子”“仁的圈子”和“人之常情的圈子”,还有许多其他的圈子。每个圈子有特定的具体的规则,他们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时不会说某个人不好或者不厚道,而是会具体说出是在哪些特定的领域触犯了规则。我们在很多书中了解到武士们动不动就拔刀剖腹自杀,让我们很费解,原来自杀是日本武士为了在“忠”和“情义”两个圈子寻求一个平衡的解脱的办法。可想而知,在日本各个道德圈子对他们心灵造成多大的压抑和摧残,再加上如此严苛的等级制,日本有些畸形的性格的形成也是这些极端的产物。

然而,不管怎样,我们既不能歧视其他民族所特有的性格缺陷,也要看到他们人性的光芒。日本在战后所表现的出健康而繁荣的发展,以及日本自身好学和谦逊的的精神,正如“菊花”一样,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的修剪和成熟,然后蓬勃的发展。

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作为世界众多民族中的一支,日本理应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繁衍下去。对于我们来说,放下仇恨,但是勿忘国耻,才是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持有的态度。

推荐第10篇:菊花与刀 读后感

菊花与刀是日本皇室和武士道德象征。正如书中描述的那样:日本人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又崇尚美;既骄傲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屈能伸;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怯懦;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日本的卡斯特等级制度,宣扬了天皇至上的理念,同时也是的日本从没发生过改朝换代的革命的重要因素。作者在书中得出了不同与欧美罪恶感文化的日本文化是耻辱感文化。罪恶感文化是靠内心服罪来行善的,而耻辱感文化是靠外部约束力行善的。不同与中国的“仁”,日本人认为这是给道德低的人设置的标准。日本人的灵魂里是没有善恶之分的,有的只是柔和与凶猛。在不同场合这俩个都是善德,都是需要的。日本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名的侵略战争,他们认为是一种道德输出,不是以侵略来看待的。作者着重强调了日本人义务、义理,恩情,人情等,并从日本儿童教育分析他们。在日本,义务是无限的,包含了忠孝两个方面的责任,即忠于天皇和对血缘家族的责任。天皇和父母的恩情是永远都还不玩的。而义理,往往是不情愿不愉快的,有限的。比如对姻亲家庭的责任。这些只是作为义理,不像义务那样责任重大,但人们也不愿背上违背义理的骂名,这是一种耻辱。欧美人对爱的付出是自由、慷慨、无条件的,拿父母对孩子的爱来说,他们不求回报,因为他们的孩子也会有孩子也会将爱传递下去,但日本人对爱的付出则是有条件的,有回报的。同时又认为这种爱,恩情是还不清的。这给付出爱的人和接受爱的人都增加了更多的压力。在这一点上与中国相似,但是我想这种爱是自私的。没有给爱以自由,爱重要的是传递而不是回报。

另外日本人对肉体的享受也有独特看法,他们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也是我觉得不符合耻辱文化的一个方面。

读过这本书后,也解决了我的几个疑惑。

1日本战后,当天皇宣布投降时,日本对美180°的转变,一方面天皇作为最高信仰,他的话语对日本人来说比美国的原子弹更能使民众接受。另一方便,战败对于他们来说是日本原来的路子走不通,要接受西方的现代化路子,他们迅速地改弦易辙也是出于对名誉的重视,对义理的服从。

2日本首相、民众参拜靖国神社,他们不考虑他们所作所为的善恶,是因为战犯们对天皇尽忠,尽到了义务与义理。

3日本举办世界杯、以及大地震后的良好秩序,体现了日本人的自我约束,这种自我约束实际上是尽义理的表现,也就是耻辱文化的体现。大地震没有把日本击垮,而我们却被盐给灭了。

4.日本足球的崛起。日本96开始推行的足球百年计划,目标2050年夺得世界杯。如今女足已经提前50年夺得世界杯,男足也逐渐在世界足坛站稳脚跟。要知道98年,日本男足第一次打入世界杯,99年日本女足还进不了世界杯。那一年中国女足世界杯亚军,如今中国男足女足都进不了世界杯。不管男足,女足。足球这样一个项目,需要的是足球从业者的兢兢业业付出,球迷热情的支持,需要很多人甚至几代人共同的努力。

当然本书也有缺陷,就像川岛武宜所说的,本尼迪克特只是在一个平面上讲,叙述一个平面的、整体的日本。并没有从历史的、地域、职业、阶级来叙述一个立体的日本。

贺雪峰:论乡村治理内卷化

取消农业税后,国家与农民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与此相关,乡村治理中的各利益主体行为逻辑及相关关系也发生重大变化。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变化是,随着国家资源的输入,乡村社会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地方政府与地方势力的结盟。若不采取有力措施,这一结盟的全新结构将吸取大部分自上而下输入农村的资源,并不断侵蚀乡村社会的公共利益,由此导致乡村治理的内卷化。

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农业内卷化》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黄宗智在《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把内卷化这一概念用于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研究,他把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即边际效益递减的方式,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即“内卷化”。

作者研究了乡村治理中的八大行动者,分别是:国家、乡镇、村、村民组、农民血缘群体、钉子户、地方黑恶势力、普通农民,此外还有各种行动者如作为市场主体的公司也会介入到乡村治理中去。并阐述他们的关系。

一方面是国家投入的大量资源被吞噬,一个越来越肥厚的地方政府与地方势力结盟的集团开始长成,一方面大量的存量资源被结盟的地方集团不理性地变成流量资源,农村社会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因此被破坏掉。农民得不到应有的利益,国家也无法从农民那里得到支持。

第11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让我想起了日本的皇家徽章,“刀”则是武士道精神,两者都是紧密联系的日本文化。但作者想表达的是日本精神深刻的矛盾性、二元性:既温文尔雅,又嗜血杀戮;既忍苦耐劳,又喜于享乐;既崇尚礼仪,又争强好斗。日本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人格特质?他们的国家文化又是那么的令人不解。作为一衣带水的中国,也有很多研究日本的著作,比如有人说日本文化是“岛国文化”,由于人类活动区域狭小物质资源的匮乏,而致日本人的进攻性较强,又由于地理环境束缚,而又有些底气不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日本人民习以为常灾难的袭击,让这个民族充满了忧患意识。大和民族能屹立至今的确让人佩服。

等级制是日本有文字历史以来生活的准则,以性别、辈分以及长嗣继承等为基础的等级制是家庭生活的核心。在等级制中,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层,他们的身份都是由世袭固定的。虽然阶层对于其中的个体限制很大,但所有人都安于他们所处阶层,原因在于各个阶层都有所保障。日本人队把等级制的信任建立在对人与其同伙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持的整个观念之上,故他们要求个人对于所处的位置要“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众所周知的天皇是处于等级制的最高层的,那么日本人对于天皇当然就有着极为特殊的情结了。天皇是日本现代国家神道的核心,天皇和日本是分不开的,“对所有人来说,天皇就是一切。”对于天皇的攻击或侮辱会极大地刺痛日本人,作者提到日本战俘曾表示对皇室的忠诚和对军国主义以及侵略战争的政策是两码事。

正是由于日本人对等级制的信奉以及对天皇的无限崇敬,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历史上没有发生大革命,即使明治维新也没有出动由来已久的等级制;我们也可以发现日本历史上没有我们中国的改朝换代,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将军幕府,但是天皇的皇室确是始终如一的。

恩和情义在日本是两个极为重要的观念。恩意味着对所欠恩情的回报,其本义就是负债。是债务就要偿还,因而日本人讲求报恩,负恩则使日本人肩负了巨大的责任。在日本人的各种“恩”中,“皇恩”是处于第一位的也是最大的。“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集中于天皇一身。”孝道在日本是必须履行的义务,甚至包括宽宥父母的恶行或无德。但当孝道与“忠”(即对天皇报恩)冲突时,可以废除孝道。处于等级制最高层的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天皇尽忠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日本人在思想上保持着对天皇的绝对忠诚,这也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为何日本历史上只有一个皇室。我们还可以想到为什么之前还誓死顽抗的日本军队为何在天皇宣布投降之后一下全投降了,而且是那样的恭顺。原因很简单:“这是天皇的命令,即使是投降的命令”。他们把执行天皇的命令当做对天皇尽忠。

情义与恩有所相似但又不同,这是一个奇特的道德义务范畴。对于不熟悉日本文化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相当难理解的概念。情义分为两类:“对社会的情义”(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和“对名誉的情义”(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前者要求他们在受到他人帮助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感激而是要给对方以回报,后者则要求日本人不可使自己受辱,亦即他们过于关注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为了情义”这样一句话可以深刻地表达出日本人沉重的人际关系。由于对

情义的重视,日本人极大地关注自己的名誉。他们对于诽谤或排斥的反应极为敏感,他们自杀很多时候是为了洗刷污名并赢得身后好评。这些都是为了情义。由于他们对情义的重视,以至于“不懂情义”是对一个人极大地贬低。日本人有时候甚至会在忠与情义冲突的时候选择情义。

《菊与刀》中,还蕴涵着作者对日本未来发展的期待。她认为,日本人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战后日本转入了扩大精神自由的过渡期,一切将有所改变。

在全书将要结束的部分,她讲到一位叫杉本的日本夫人。这位夫人在东京教会学习英语时体会到了自由种植花草时的喜悦之情。在日本,那些为参加展览的盆栽菊花,每朵花瓣均经过栽培者细心修整,用看不见的金属线圈维系,以保持形状。在她的笔下,杉本夫人最后摘掉了那些金属线圈。那些恢复自然的盆栽菊花满心喜悦。

作者强调,要解放一朵朵被看不见的线圈捆绑的菊花,日本人要负责擦掉自己“刀上的锈”。而这刀“不是进攻的象征,而是理想和敢于自我负责者的比喻”。

第12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书笔记

第一次看到《菊与刀》这本书,就被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富有洞察力的描述和严谨客观的立场所吸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对德国,美国比较了解,政策也比较明确,即武装占领,直接管制。对日本,美国不太了解。当时有两大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第二,假若日本投降,美国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以至保存天皇?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这本书就是受美国政府委托(1944年)研究的结果。

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成报告。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战争结束,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事实发展同她的预料和建议一样。

1946年,本尼迪克特把这份报告整理成书出版,立刻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1949年初被译成日文,1949年至1951年,日本几家杂志约请专家举行座谈,对此书进行评论,有的并出版了特集。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但本尼迪克特在以此命名本书时,似乎并未从这种含义出发,而是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等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著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对于这些观点,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评价虽然不同,影响很大则是事实。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1963年已重印三十六次。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此书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1986年一篇综述战后日本研究状况的文章列举七种代表性观点,说《菊与刀》是令人注目的一种。凡此都表明,此书影响至今不衰。

西方国家认为,即使在战争中,也应该遵循一些符合基本人性的战争惯例,但在日本人眼里却没有这些概念。《菊与刀》的出现,不但通过此书了解日式的文化,也让我感悟一二。相信在很多人眼里,最讨厌的莫过于日本人,日本的帝国主义侵略暴行也植根与现今的每一个华人。但又从某个角度佩服与日本人,对外来文明的向往和吸收,贯通与现今日本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日语中的一些名字,如自行车,电话,的读法都是直接音译的,可见当时的拿来主义如此之快。

第13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名著。出于对日本民族的好奇,我阅读了该书,对日本的国民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以《菊与刀》命名,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民族那样突出地表现出行为的矛盾性让人难以理解: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本尼迪克特把这种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并把找出隐藏在这些矛盾行为背后的原则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

作者是从西方人类学家的视角来认识日本文化的,并把日本文化概括为“耻感文化”。在这部著作中,本尼迪克特将在研究部族社会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与人格理论,扩大应用到分析近代日本社会,通过对等级制度、“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即日本文化的各种模式,得出了日本的社会组织原理是不同于欧美“个人主义”的“集团主义”,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的结论。

作者指出:“集团主义”是“各守本分”的意识和行为,其起因于日本人对等级制度的信仰,是日本人处理社会关系的根本原则,构成日本人关于人际关系以及国际关系的整个观念的基础。在日本社会,人们由不同辈分、性别与年龄等形成以上下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但是,这种上下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掌权者与从属者的关系,而是通过“忠”、“孝”、“义理”、“人情”、“恩”等观念与行为连接起来的,承担了重大义务的上司(长辈)与下级(晚辈)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与其说是以契约为基础的交换关系,不如说是以“恩”和“义理”为基础的道德原则所维持的关系。这就是“集团主义”的本质。集团成员之间关系的基础是家族关系,像依赖于母亲的情感纽带那样而产生的安定感,是维持集团稳定的重要保证。作者还把“诚实”与“自重”看成是支撑日本人“集团主义”的两个观念,认为特别是“自重”这一观念,与西方强调“个人的权力”相比,是对“个人的权力”的限制。日本人总是处于一种对人生极为小心谨慎、循规蹈矩的行为世界之中,他们必须密切注意别人行动所作出的暗示,并强烈地意识到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这就意味着正确的行为很少由“内在的强制力” 来决定,判断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也往往是从社会关系中去把握,由“社会”来决定。通过以上分析,作者指出,日本是“以道德作为绝对标准的社会,依靠启发良知的社会”,日本文化属于“罪感文化”;强调“只要坏事不为世人所知,就不必烦恼”,耻辱感只是对他人批评的一种反应的社会属于“耻感文化”。日本社会就属于“耻感文化”。这样,她就从社会结构与思维方式的关联上,阐明了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

《菊与刀》成功雕塑出的日本民族和文化的性格(国民性),它向日本人揭示了两个被长期议论的问题,即作为日本人组织原理的“集团主义”和作为日本人精神状态的“耻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讲,以后的日本文化研究是在本尼迪克特所提示的方向上展开的。近年来,国际上出现“日本文化研究热”,诸说并陈。我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学者高增杰总结评论了六种主要学说:(1)“耻感文化”说;(2)“纵式社会”说;(3)“集团性”说;(4)“杂交文化”说’;(5)“壶状文化”说;(6)“感情文化”说。本尼迪克特的“耻感文化”说被列为第一种。20世纪60年代,社会人类学家中根千枝运用“社会结构”的分析方法研究日本社会,提出了著名的“纵式社会”理论,阐明了日本人的“集团主义”原理;社

会学家作田启一也发表论著,对“耻感文化”说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但是,这一学说是本尼迪克特为其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框架。同样,精神病学家土居健郎从精神、心理分析角度提出的著名“依赖心理”的理论,也深深地受到了本尼迪克特的影响。《菊与刀》问世已经半个多世纪了,但本尼迪克特在该书中所提示的关于日本文化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仍没有过时,就是对理解当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行为方式,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本尼迪克特用“等级制度”的理论解释日本发动战争的文化心理,用对最高权威的服从来说明战争中与投降后日本人态度的180度大转弯,都是富有启发意义的。另外,不仅日本军人在二战中的残忍和野蛮行径,可以从集团主义的行为方式中得到某种理解,就是战后日本人在历史问题上反映出来的“民族健忘症”和悔罪意识淡薄,也可以从缺乏恒定的是非标准和他律性道德的“耻感文化”中获得合理的解释。

通过阅读《菊与刀》这部名著,我对于日本的国民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贯穿于日本人意识最深层的耻辱文化是热本人永远活在别人的严重,永远按照别人眼中的模型去塑造自己的行为,不要期望日本会成为和平的使者,历史的发展与延续只决定了他仍只能是那个二战时的那个日本.反省历史不为什么,已经死去的人们不会在那几句真诚的道歉中复活,而是希望日本自身能够反省自身的所作所为,使他们对自身一贯持之的价值好好地看一下是对还是错。

第14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日本人的克制与疯狂

《菊与刀》中的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则是日本武士的图腾。两种极柔与极刚的东西交织在一起,恰好可以鲜明而具体的表现日本人性格中既温和谦让又生性好斗,既穷兵黩武又精神至上,即蛮不讲理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又能伸能屈,既保守又开放的矛盾状态。一本《菊与刀》将日本人剖析的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作者本尼狄克特从未亲自去过日本,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访问学者,与在美国生活的日本家庭接触,加上到监狱中对日本战俘进行调查写就本书,作者用女性那细致入微的独特视角,平等冷静毫无先见的人类学家的宽广胸怀完成此书。《菊与刀》就好像是放大镜一般让日本民族的性格毫无保留的暴露在聚光灯下,让很多无法理解日本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表现得如此疯狂的人有了了解日本和大和民族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让美国军方和政府找到了在二战结束后应对日本政府和国民的最好方式。

让我触动最大的是美国人在对日本采取“最后的行动”或者说是“决一死战”之前最想要做的是了解“敌性”,因为他们觉得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习惯上的差异巨大,要想最后打赢这场战争了解这个民族是关键和核心。美国人这样做在后来的实践检验中无疑是明确而睿智的,而且还在不经意间成全了世界对这个民族的好奇心。而且本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上,婚姻里亦或是上升到国家高度的政治与外交问题,没有什么是比了解对方,了解对手更至关重要的了。

作者在这里用文化差异即比较法的方式将日本的文化、价值观、处世态度等与美国、西欧、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相比,让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够更好地接近日本文化和价值观中的核心内核。作为中国人,读罢此书,可以看到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迥然不同却又同宗同源的独特内涵。作者同样给了我们最好的借鉴,以后再研究其他国家文化时以比较的方式入手,待研究稍有成效的时候你对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的了解程度都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

从书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文化中有很多和中国文化相似的观念。比如报恩的观点,正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一种恩情反而在时间的流逝当中涨了利息”,但是日本人对这种所谓“情义”明显是更为看重的,这种情义会始终牵引着两方被某一种共同的“义务”所束缚,无论是施恩者还是报恩人有时都会被这种束缚而弄得不愉快,所以在日本做事要处处谨慎小心,因为如果不是逼不得已,你的帮助很可能成为别人永远的负担。

在抚养子女的问题上我相信中国父母是和日本父母最有共同语言的了。在孩子小的时候,祖父母会给予更多的疼爱,父母常用恐吓(例如编鬼故事)或者说“什么东西很脏不能碰”来使小孩子的好奇心得到约束,从小教育哥哥姐姐要谦让弟弟妹妹,对于父亲的权威是永远不能侵犯的等等很多方面,中国和日本的孩童教育方式都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但是对于稍微长大一些的孩子的管教,日本人明显要严格的多,女孩子要学习标准而优雅的睡姿,男孩子要告别淘气而又无法无天的孩提时代转入学习自我控制与接受具有强烈责任和义务色

彩的道德观的灌输的少年时期。日本的孩子从小会被父母嘲弄着教育,上学之后还可能会被高年级的同学嘲弄和欺负,所以嘲笑和轻蔑是他们一生当中最为厌恶的事情,一切的不满都可能由不经意间的嘲笑和轻蔑而一触即发,这个民族的自尊心在一代代对孩子的教育当中薪火相传,从未减弱,反而被不断的被复制和强化。

由一个“仁”字贯穿始终的中国儒家思想并没有被日本人全盘借鉴和吸收,因为日本人讲究复仇和对名誉尊严的维护,任何践踏他们自尊心的事情都需要被复仇,而不能像儒家思想要求的那样以宽广的胸怀善待自己和别人,在日本人看来那是极为不可理喻的假善,那会让别人认为自己懦弱和无能,而别人的观点即社会的眼光是一个人在日本社会生存的根本。日本人把外界的评价视作生命一般珍贵,因为一旦失去别人的认可就好像整个世界都无法容下他了一样,他会失去家族的位置和尊严,这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不可想象的灾难。

日本人超强的学习和领悟能力也在书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介绍明治维新的一章中,这个民族突然从精神至上变得精明、强干和务实,无论是在经济、政治、社会风俗抑或是宗教领域,改革的力度都是空前的。日本人的学习从来都不是盲目的,他们了解自己,所以他们将在欧洲和英国学习到的立法经验、工业发展方式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后再进行移植。斯宾塞在给伊藤博文的信中写道:“日本社会中存在着任何一个国家都无以伦比的经济腾飞基础,那就是民众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对天皇权威的绝对忠诚,这是一笔可贵的资源,日本将在明治政府的领导下稳步前进,并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斯宾塞无疑是有先见之明的,正因为等级制度的森严,因为对天皇的绝对服从,让明治政府可以借助天皇和幕府家族的力量大刀阔斧的推进改革进程,而不必过分担心可能出现的不稳定情况。

明治维新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将日本在东亚的地位推向了一个高峰,从来都是充满着忧患意识的民族,缺乏资源,领土狭小的民族却获得了处在飞速发展中的经济成就,这让日本人欣喜若狂。当他们回头看一看这时的古老中国,仍然处在落后的腐朽和堕落之中,原来那个需要顶礼膜拜的巨人不见了,他羸弱不堪,无法再担当领导东亚的重任了。所以,按照日本人的逻辑,是时候要帮助这个曾经在历史上把先进的文化输入到日本的民族了,他们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想法应运而生,他们要重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国,先要征服她再来改造她,日本人觉得这是对中国最好的“报偿“,这是在尽他们祖祖辈辈都在遵从的”义务“。

日本人的逻辑让人很难接受,因为在之后受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影响,日本人仿佛失去理智一般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日本军队在战场上不会救助伤员,因为当时过长的战线已经让他们在物资供给上很难承受,能够用来救助伤员的物资实在是太少了,另一方面,对于日本士兵来说,在战场上以生命向天皇表达效忠之情,以死明志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那是“尽忠”与“尽孝”的最高境界了。

最终历史选择了正义,最终英勇果敢的中国人民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日本人失败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太平洋上,他们都失败了。随着天皇在1945年8月14号颁布诏令宣布投降,日本人在二战中的疯狂走到了尽头。因为天皇在他们心中的神圣地位,所以听从天皇的指令在心理上并不会难以接受,因为大和民族认为即使是失败也是他们意料之中的,他们会继续看一看其他采取武力的国家是不是都以失败告终,如果都是这样那么他们就吸取经验

教训就好了,但是如果还有其他国家因为穷兵黩武而取得新的胜利,那么他们也不排除军国主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这就是日本人,固执倔强却又善于接受事实和做出改变。

等级制度、天皇、野心、冒险精神、各得其所、各安其分、忠、孝、情义、自重与克制„„这些词语贯穿日本人的一生,为他们构建起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宗教信仰。是的,日本就是这样一个民族,有时近乎疯狂与无耻,有时又温婉恬静可爱,矛盾在日本人的性格中处处可见,不足为奇。这也是日本人为何能在那样一片资源匮乏,地域狭小的土地上坚强独立而卓有成就的创造令世人惊叹的一切,在二战后,废墟上的日本,以世界惊讶的速度重建,并在不久之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人的倔强与坚韧可见一斑。

《菊与刀》是一本在人类学上获得了极高评价的著作,它向世界敞开了了解日本的大门。虽然在感情上,作为中国人,我无法从内心真正认同这个民族,这一点或许也情有可原。日本人的倔强和坚持,日本人那一套并不容易被人理解的逻辑使很多日本人时至今日都无法正视其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犯的罪行。中日邦交正常化已经40年了,中日之间经贸往来不断,文化交流频繁,特别是日本的动漫更是深受中国年轻人的喜爱。我敬佩日本人善于学习,懂得自重、克制和自省的严谨的民族品格,这从经历了地震海啸之后日本民众的井然有序当中可窥见一二。正所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不能沉浸在历史的宿怨中无法自拔,而抛弃今天合作互利的大好局面,但是勿忘国耻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有的血性,在钓鱼岛问题的争端上我们要坚决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

一本《菊与刀》让世界了解日本,对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所表现出的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我们应该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但是同时我们更应该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不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本《菊与刀》让我重新审视日本和这个世界,每分每秒都处在变化中的这个世界,需要更具国际眼光和能力的年轻人共同创造未来。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11级行管四班

张英慧2011073256

第15篇:《菊花和刀》读后感

《菊花和刀》读后感

读完《菊花和刀》一书,让我从日本人生活和其它的活动的细节上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们的性格。

菊花与刀是日本最具有象征意义的两件事物。“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菊花和刀的搭配在我们看来是一对矛盾体,但是日本人身上却拥有这样的矛盾物,有着矛盾的双重性格。甚至有人说,这是一个“精神分裂”的民族,生性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固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意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背叛、勇敢而又怯懦、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我从日本人忠贞而又易于背叛的性格谈谈我对日本性格的感想,同时用自己鄙薄的见解用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和进行日本人的思想进行比较。

书中谈到,“在战争中,日本军队里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救护队,没有一个由前线收容所、后方野战医院和远离战地的综合疗养院组成的医疗系统。”“日本人救治自己的同胞时,采取像对待损坏的物品一样的态度”。“某些危急情况下,那些住院的病人竟被简单地杀死了结”。在我们看来,日本人的做法是不道德,残忍的,是对生命的不敬重,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为国家奋斗献身的勇士,坚决保全每一个士兵的生命,可是日本国民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觉得受到这样子的对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子是一件光荣和忠贞的事。他们和中国坚决要援救每一个士兵的思想大相径庭,是我们不能都理解的。

在对待战俘这个问题上,日本人认为“成了俘虏,那么他在日本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他的名誉扫地。他再也无法同过去一样地生活了,他是一个死去的人”。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国家的荣誉的爱戴,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无法理解成了俘虏,他们却选择死,也不愿意再生存,即使他们已经安全回到了国家里面。我们中国有些俗语: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英雄不问出处。而且在我们看来,成了战俘,只要仍然忠于国家,依旧是一个英雄,但到了日本战俘却成为了耻辱,也许这就是他们所理解的忠贞和荣誉。我们无法理解他们就像他们对我们成了战俘还能抬得起头做人一样感到不可思议。

说到他们忠贞而又易于背叛的性格,对待战俘问题上,暂且说他们忠贞,但是一旦他们选择了叛变,他们也将是一个叛变比较彻底的人。书中提到“他们详细地把弹药库的位置、日本兵力配备情况告诉我们,并为我军写宣传稿,与我军轰炸机的驾驶员一起出航,为他们指点军事目标。”我们能够理解有些战俘在受不住诱惑时会发生叛变的行为,因为这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并不缺乏,但是我们多少还是会对敌国关于暴露自己的国家的事有所保留,多少不像日本人那样暴露得那么全面,我们的心中多少还会残留一份爱国情怀。日本人好像不知道自己什么是应该说的什么是不应该说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他们这时就好像揭开了新的一页似的,虽然在新的一页上写的东西同过去写的截然不同,但他们却以同样忠实的态度实践自己新的人生”。在这个时候,日本人就不再像对待“战俘”问题上这样来对待自己的生命,这时生命对他们来说还是可贵的,活着并不是一件耻辱的事。

但是每一个民族它之所以拥有不同的性格,无论在别人看来是好还是坏,都是受到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即便拥有“菊花和刀”般的双重性格也是一样。

日本的文化受到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不一样。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和运动相对比较彻底的英国相比较来说,日本的制度中却保留了许多的封建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日本是一个等级制度深严的国家,每个等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阶梯,无法跨越,日本人的等级体制从阶级上更是延伸到了家庭当中。这种等级的思想从小到大,从历史到现在都深深地烙印在日本国民的脑海中,从而影响着他们的性格。例如天皇的神圣不可侵犯,对天皇的忠义和绝对服从的思想到现在依旧影响日本人。军国主义的思想也是他们之所以好战的原因之一。

第16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中国人对于日本——这个二战中的战败国,在二战后短短的几十年中不论在经济,,社会中的巨大发展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看来,这种发展和日本人的性格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菊与刀》这本书是由美国作者本尼迪特写的。书中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日本人的个性。看完整本书,我认为日本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矛盾性。就像它的书名一样,日本人的性格即像菊花一样的恬静自然,又像刀一样的刚烈自闭。用书中的话来讲就是“日本人既非常好斗又非常温和;非常粗暴又非常礼貌;非常刻板有非常懂得变通;非常温顺又非常叛逆;非常高贵又非常粗俗;非常勇敢又非常怯懦;非常保守又热心于新鲜事物”。

在日常的生活方式中,也透露着日本人的这种矛盾的国民性。日本人非常喜欢吸热水澡,他们视之为肉体的享受,可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在寒冷的冬天冲冷水澡以锻炼自己的意识和身材;日本人也喜欢睡觉,如果没什么事,他们便会早早的上床睡觉,可他们会为了学习或者是工作连着好几天不睡觉;日本人对繁文缛节十分的死板,可是他们的伦理又是一种善变的伦理。

除此之外,日本也是一个惯于走向极端的民族。极端的国民性格也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极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是自尊。日本人将他的自尊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如果有人侮辱自己或是讽刺自己,那么复仇或是自杀是维护自己自尊的唯一方式。在他们看来,复仇不是一种性格狭隘的体现。恰恰相反,他们将它视为道德。复仇是挽回自尊的重要方式。日本是自杀率较高的国家。在他们看来,自杀并不可怕,这与日本的古代文化有关。一方面,由于度帝啊日本条件恶劣,而且不提倡“好死不如赖活”的文化,而推崇像绚烂而短命的樱花般死去。另一方面也深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日本人觉得自杀是结束痛苦的手段,是可敬的有意义的行为。

第二个极端性的体现是日本人极端要求回报恩情。对活着的人来说,对其施恩的人就是他生活范围内的最高上层。“报恩”情节在日本文化中十分的突出,尤其在武士阶层。大名,将军对武士予以恩情。他们为报恩可以抛弃妻子,可以大义灭情,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日本人常说“难报恩于万一”。为了这难报的恩,他们将整个生活的重心都转移到“恩公”的身上。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对他们的天皇如此的尊敬,如此的听话。在他们的眼中,天皇就是他们最大的恩人,他们对天皇有着报不完的恩。

日本的这种为天皇是从的文化给他们发展经济,建设国家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省去了很多的麻烦。对推进日本现代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日本的快速发展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他们的民族性格。我们要想和日本和平对话,首要做的就是要了解他们的文化,剖析他们的性格,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第17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是一本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即日本如何成为日本民族的名著。

本尼迪克特是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她在二战临近结束时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研究日本民族,以便为美国制定对日政策和判断对日本的整个局势的发展。她利用了自己所受到的专业知识教育,通过把战时生活或者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作为研究原形,同时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日本的文献和日本文学和电影,并作出了最终日本会投降这个论断。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在东方文化生活过的西方人,她准确把握了东西方文化中的细微不同,并把这种影响对民族气质的形成以及这种民族气质会对战争带来的影响作出了精辟的论述。虽然距离这本书最初写成已经有了60几年,世界格局也有了巨大的变化,但这本书,依然是研究日本文化的首选文献。

出于对日本民族的好奇,我阅读了该书,对日本的国民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而作者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贞而又易于叛变,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人民。

作者在书中第一章写到:“二十世纪所面临的障碍之一就是我们仍然怀有模糊不清以致偏颇的观念„„我们根本不找机会去了解什么是其他民族的习惯和价值”。其实何止是二十世纪,直至今日有的国家仍然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给其他民族和国家。很多国家和人民也还是以自己的眼光和价值观来看待其他民族。

其实如果去了解其他民族的习惯和价值观,我们也许会发现,某一行动方针并非必然是坏的,因为它并不是我们所了解的那一种。

作者提出在从事此类工作时必须同时具备某种强硬心肠和宽容态度,即比较文化学的方法。我们既应该相信各民族有相同的地方又应该承认存在的各种差异。其实不止是作为人类学家需要运用比较文化学的方法,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应如此,譬如对日本,我们就不该笼统的以为日本就是坏的,日本人就是不好的。

本尼迪克特把日本文化归结为耻感文化。日本人总是处于一种对人生极为小心谨慎、循规蹈矩的行为世界之中,他们必须密切注意别人行动所作出的暗示,并强烈地意识到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这就意味着正确的行为很少由“内在的强制力”来决定。判断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也往往是从社会关系中去把握,由“社会”来决定。通过以上分析,作者指出,日本是“以道德作为绝对标准的社会,依靠启发良知的社会”,日本文化属于“罪感文化”;强调“只要坏事不为世人所知,就不必烦恼”,耻辱感只是对他人批评的一种反应的社会属于“耻感文化”。日本社会就属于“耻感文化”。

通过阅读《菊与刀》这部名著,我对于日本的国民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贯穿于日本人意识最深层的耻辱文化使日本人永远活在别人的眼中,永远按照别人眼中的模型去塑造自己的行为,我们希望日本反省历史不为什么,已经死去的人们不会在那几句真诚的道歉中复活,而是希望日本能够通过反省自身的所作所为好好地看一下使他们对自身一贯持之的价值是对还是错。

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这当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日本人“坏”。日本是个有着强烈等级文化观念的国家,从中国汲取来的关于等级的观念,在这个国家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里有种各得其所的说法,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为每个国家打上标签。这正是日本发动大范围侵略战争的深层动机,他们认为自己在该地区内是处于等级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饬这个地区的秩序,让每个国家处于自己应该的位置。这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输出,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可怕的等级制。日本在国内实现了统一,它应该帮助落后的兄弟之邦中国在国际等级结构中找到位置。当他们侵略了中国之后很惊讶的发现中国人居然不欢迎他

们,他们感到疑惑,自己不是给了他们一个位置吗?尽管是很低的位置,但不也是有了一个位置吗?对日本来讲最大的不幸就是那些被它占领的国家并没有用同样的观点来看待。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心甘情愿的满足于“各安其分”的日本道德观是不能指望其他国家接受的。

另外,从文化内涵上看,日本文化中有强烈的负恩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报恩是有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既感到难以偿还,又对近代中国的沉沦感到羞辱,这种羞辱来自于其自身国力的增强,由此感到曾收到过这种国家恩惠的可耻。这种复杂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借口成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内在原因。它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为日本的附庸,并把这作为报恩的一种方式。但是日本人意图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国际关系的等级秩序,显然是一厢情愿。

在日本人的心中,除了效忠天皇以外,最重要的事情恐怕是“洗刷污名”了。在一个日本人看来最不能够接受的就是受到其他人的无偿帮助。在中国揩油的事情处处可见,可是在日本,这种行为为人所不耻。在日本,请不要平白无故送给日本人礼物,因为对他们来说,无故接受别人的恩赐是对自己极大的侮辱。如果是陌生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则更让日本人难以接受,他们会觉得自己欠下了一个巨大的人情债。因此他们是不会主动接受别人的好意的,也不会主动去帮助别人。

关注自己的名声,其意义还不仅仅在于对个人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坚守。更深一步讲,这使得一个民族有羞耻感,使他们始终恪守着一些约定俗成的准则。很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侵华战争中日本鬼子屠杀大批中国百姓难道就是有羞耻感的表现吗。这种疑问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日本士兵在战场上核心的理念就是效忠天皇,间接地就是效忠上司。因此在他们看来,屠杀中国人只是一种尽忠的表现,只是这种表现残酷地让全世界人民发指。

反观我们的社会,处处弥漫着市场经济的气氛,到处是投机者和资本家。我们现代人似乎忘记了很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祖先强调诚信,可是今天假冒伪劣在市场上随处可见;我们的祖先恪守清廉,可是今天贪官污吏依然横行

霸道;我们的祖先敬畏自然,可是今天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我们的祖先尊重学术,可是今天盗版侵权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光靠有关部门强制力是不够的,其实这些问题更加需要人们的自律精神。假如我们时刻被一个社会道德体系约束着,我们通常就不会做出一些在日本人看来有辱名声的事情。可是事情不会是这么简单,比如小贩和城管的关系,在小贩生存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如何要求他们进行道德自律呢?显然,从小贩这里着手是行不通的,那么只好从城管处着手思考问题。假如城管对小贩网开一面,那么他们就是失职,别忘记了他们也深受上级限制。于是,问题就落到了我们的民生建设上,难道我们的政府只能让小贩和城管对立起来?我们的社会保障哪里去了?我们的民生建设在何处?这才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然,这本书在理论分析及资料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例如,作者把分析的重点放在搞清平均的日本人的行动和思考方法的模式上,而忽视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其实,日本人中也存在着阶层、地域和职业、年龄等具体差别,这些差别会带来行动和思考方法的差别。另外,她在分析日本文化和民族性格时把其作为静止的东西来看待,而忽视了历史的变化,其实日本人行动和思考方法中存在的相互矛盾要素,有的是来自于不同场合,有的则来自于历史环境的变化,如看不到问题的历史的一面,就不能对日本文化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究。还有,由于作者没有到过日本,也存在资料和信息方面的限制等。以上这些,也是该书受到有的学者批评的原因。

第18篇:菊与刀读后感

第二专业 :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0602陈杰

学号 2601060213

>读书笔记

选择书的理由

首先,源于个人的兴趣。“日本”一直对我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名词。从小在电视剧那里学到一两句日语开始,日本对我来说是熟悉而又陌生的。或许我是南京人的缘故,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还在眼前,所以一直以来我我对日本的一切都很关注,这促使我对关于介绍日本文化、日本人性格的书籍格外地热衷。许久以来《菊与刀》是我一直想看的一本书。但因种种原因而没能如愿。因此在我们宪法学老师所列出的书目当中,第一个选择了《-菊与刀》。

其次,源于这本书的权威性。《菊与刀》被公认为是西方研究日本人的经典著作。作者本尼迪克特由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著作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对于这些观点,有些日本社会学者评价很高,认为表现了深刻的洞察力。有些日本社会学者则不同意,认为作者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里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又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评价虽然不同,影响很大则是事实。1951年此书被列入日本《现代教养文库》,至1963年已重印三十六次。198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日本学”名著的书中称赞此书是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1986年一篇综述战后日本研究状况的文章列举其中代表性观点,说《菊与刀》是令人瞩目的一种,凡此都表明,此书影响至今不衰。

书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对不太了解的日本来说,战后要对其实施的政策 有大问题需要研究:盟军是否要进攻日本本土而采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假若日本投降,美国 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一直保存天皇?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 家,学者研究日本。本尼迪克特这本书就是受美国政府委托研究的结果。

作者介绍

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他本人大学 时起主修英国文学。1919难如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过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艺术。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月病逝。2

内容介绍

《菊与刀》其实就是一本阐述日本习惯的书。它论述日本人对自己的要求,诸如他在哪些情 况下能指望得到恭维,在哪些情况下则不能;什么时候会感到惭愧,什么时候会感到尴尬等 等。全书并不长,只有二百一十八页;共十三章,附一些日本词的注释和全书索引。除前述 首尾两章外,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讲到明治维新,再分述日本人风俗习惯、道德观念、一 直到怎样“自我训练”(修养)和孩子怎样学到传统。这本书中论述日本文化是否有错误?日

本人自己怎样看待美国人对他们的观察?战后日本在美国管制下有过什么变化?现在是否还同本书所说的战前情况基本一样?等等吧。

收获

论收获有以下几点。

第一,是关于研究方法。作者在书中论述日本文化的时候采用了比较文化的方法,比较日本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不同:比较日本与中国在文化上的差异:比较日本与太平洋诸岛地区在文化上的差异及有哪些相同性等等。

她指出,尽管一个部族可以有百分之九十的行为和邻居各族共同,但总有一点根本不同。这一点也许很小,但它对这个部族的本身独特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有重要作用,使这一族成为这一族而不是其他族。他还指出作为一个人类学者要特别注意习惯于看待那种和自己文化大不相同的其他文化,必须尊重人家的文化和人家自己的看法。例如看日本电影,其中有美国人看来大惑不解的行为和语言,而日本人自己却视为当然。两人都是带着自己所受的传统社会文化去看这同一电影的。这种对不同文化行为的客观分析态度的训练就是研究人类学的一项重要条件。

第二,作为研究一个国家民族性的学术论著,我承认这书是我读过的最“有意思的”学术性文章。除本身写得比较通俗生动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在阅读过程当中许多问题得到了解答。 例如,为什么,美国在战后对日的政策不如对德那样“彻底”,保留了天皇制度?为什么,日本民众对占领者表现出了如此不可理解的合作态度,以至于美国这个占领者也对此大为惊讶。在这里我应该用哪一方面的日本民族性来解释?这些在书中找了答案。

日本人为何如此钟爱悲剧性的事物?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其经典之作绝大部分是一悲剧为结 尾的。日本人钟爱上樱花是有名的,尤其是赏凋落的樱花,为其壮烈的悲感所深深陶醉。近于“变态”的这种嗜好又源于日本人的哪一种民族心理?

日本人如此温柔又如此残忍;日本人如此黩武有如此爱美;日本人如此驯服又如此不愿 受人摆布;日本人如此重镇又如此易于叛变;日本人如此勇敢又如此怯懦;日本人如此保守 又如此善于吸收新事物„„如此矛盾的性格让人怎样解读?

在阅读当中我的这些疑惑得到答案,阅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另外,还想提到一点,在读书当中,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书中提到的日本人 的有些民族性格、列举的日本人生活的例子是如此地与我们朝鲜族相像。这可能是由地域、政治的联系引起的一种文化感染吧。或许挟在中与日的朝鲜人来说理解两国文化会有更多的 感触。当然这是题外话。

最后,还想感谢老师把这本书特意列出来,不然的话我这懒虫又该与《菊与刀》擦肩而 过了。

第19篇: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是一本研究日本国民性的书,更是一份关于日本人的报告。看完这本书后,使我对日本这个民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日本的文化、制度、历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菊与刀》这本书是1944年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去研究日本后,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写的一本著作,这本书对日本民族有着入木三分的刻画和剖析。作者从美国的角度分析,指出了美国与日本两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差异,继而又对日本人的价值体系,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即日本文化的各种模式进行了深度的解剖。

首先美日两国教育极其不同,美国传统上对子女幼时要求极严,成人后便不做要求,日本刚好想反,幼时尽量满足其要求,长大了却颇多限制。这种教育方式恰恰导致了日本人的矛盾性。幼年时期的放纵与成年后的严格自控使日本人在性格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断层,在这两个阶段对个人要求的巨大差异是导致日本人性格自相矛盾的直接原因。所以其他民族的人们常常觉得日本人彬彬有礼,但有时又显得傲慢不逊。在等级制度下他们可以表现得极为驯服,但有时他们又难以驾驭;严谨的教育让他们有时表现得缩头缩尾,而有时他们却又勇敢得接近莽撞。其次是孝道,作者举了一个男子为不违反母亲的意愿与深爱的妻子离婚的例子,在日本这名男子的行为是颇受赞誉的,他们认为这是还债,以使自身清白,而在美国这是典型的干涉个人自由。

本尼迪克特用“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菊是日

本的国花,而刀是武士道的象征,这两种充满强烈对比的符号组合在一起,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自闭。日本是个讲究等级的国家,在这个国家,处于最高效忠地位的就是天皇。虽然在日本接近700多年的历史中,天皇只是在扮演一个傀儡的角色,但这并不能消减天皇的精神力量。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

另外,看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日本——这个领土面积仅38万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60位,而其经济实力却长期稳居世界第二,在防务能力上,其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的实力,在亚洲仅次于美军,目前没有哪个国家不把它作为大国对待。美国因为不了解日本国情而吃了珍珠港被袭的大苦头,就下工夫研究日本国情而得到战后对日政策的成功。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这本书正是从美国人和日本人对待战争的不同看法讲起的(第二章)。而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在经历了日本的侵华后,在文化大革命的洗劫之后,在西方商业文化的冲击下,在网络信息的包围之中,同样无比需要分析一下其他可能对中国构成威胁的国家的民族特性,同时思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了解未来的世界发展趋势。

总之日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是一个隐藏在“暧昧”表象之下,无与伦比的单一民族集团性和不择手段的进取性的国家。不管“菊花”也好,“刀”也好,都是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手段——不同的手段而已。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性!

第20篇:菊与刀 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

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两岁丧父,其祖先曾参加美国独立战争。1909年毕业于瓦萨尔学院,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10年赴欧,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某女子中学。1914年回纽约。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亚斯专攻文化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从1936年起任该校人类学系代理主任。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享年61岁。

本尼迪克特与美国人类学家M.米德一起,结合心理学的研究,形成博厄斯学派中的一个支派,即心理学派或民族心理学派,又称文化心理学派、种族心理学派。该派认为,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呈现出多样性。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探

索和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本尼迪克特的理论对文化人类学,特别是对文化与个性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她重视实地研究工作,调查研究过北美的普埃布洛印第安人、传道区印第安人、阿帕契人、皮马印第安人和布莱克弗特人(黑足人)。她的理论基础是种族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混合物,但她的种族主义主张比较隐蔽。著作以《菊与刀》和《文化模式》为代表,著作还有《种族:科学与政治》、《祖尼印第安人的神话学》等。

《菊与刀》的作者本妮迪柯特是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她在二战临近结束时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研究日本民族,以便为美国制定对日政策和判断对日本的整个局势的发展。她利用了自己所受到的专业知识教育,通过把战时生活或者拘禁在美国的日本人作为研究原形,同时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日本的文献和日本文学和电影,并作出了最终日本会投降这个论断。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在东方文化生活过的西方人,她准确把握了东西方文化中的细微不同,并把这种影响对民族气质的形成以及这种民族气质会对战争带来的影响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这是一本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二战时为美国战时情报局撰写的有关日本民族性的报告,然后再出版的至今仍受推崇的经典书籍。此书主要给我们介绍了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传统思想.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日本文化。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日本的等级制度,“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与育儿方式的

研究。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其行为方式中的思考方法。

我们会说日本人彬彬有礼时,总想加上“但是,他们又很骄傲”;们说他们冥顽,附带一句“但是,他们又很能适应激烈的革新”;我们说这个民族性格温顺,又说他们不轻易服从上级的控制;说他们忠诚宽厚,又心存叛逆,一肚子怨恨;他们做事情完全只考虑面子,但又具有真诚的良心;他们在军队在受到机器一样的训练,但有时候非常不服管教;他们倾慕西方文化,同时又保持着良好的传统

菊花,象征着温驯、美丽、隐逸, 刀,象征着武力、好斗、蛮横,两样具有完全相反的涵义的物品构成了这本书的名字,也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奇异性格。《菊花与刀》向我们展示揭秘了这个民族的历史、生活和个性。阅读《菊花与刀》 ,阅读大和民族。日本,一直以来是个敏感的话题,全世界的人民都对它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全书重点揭示的是日本的双重性格。

在我眼里,日本民族很奇怪。一曲音调迥异的“能乐”会令你惊骇,哀伤,却完全不知道哀伤些什么。日本的音乐如此,日本的文学也是这样。有人说日本是一个“物哀”的民族,日本的国歌“君之代”(即 君王的朝代)很能证明这一点,“吾皇盛世兮,千秋万代,沙砾成岩兮,遍生青苔。。。。”旋律如同哀乐,给人以沉重的历史感。书上也说,日本对人的制约是很大的。

然而,日本也是一个很懂得追求美和自然的国家 。低矮,木质,朴素的房子,拉开拉门,地上是平铺着的榻榻米,门外是假山池沼,房中主人正坐人席上,沏上一杯清茶,这是日本常见的生活。日本人

也好清洁和泡澡,泡在热水里是日本人的享受。娱乐生活同样丰富,多才多艺的艺妓载歌载舞,今日的东京一片繁华。日本人,怎么会是一个“物哀”的民族?这个,作者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还体现在对战争和生命的态度上。在日本,天皇的威信比中国的皇帝还要巨大,日本人从小就被灌输忠君的思想,乃至献出生命。菊花,就是皇室的族微,然而,美是一回事,国家的发展是另一回事。天皇一边在欣赏菊花的静美时,一边大肆宣扬武士道精神,成了武士尊严的象征。书中向我们提到一个词:“义理”,据说这个词在英美语系中根本没有可与之相匹配的单词来翻译,它的意思近似乎必须去做的道义的义务,忠君也是“义理”。武士重视义理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当自认为败坏了名誉或愧对于天皇,他们会采取残忍的极端的方式谢罪:剖腹自杀。在腹部划出一个十字。有时,这种壮烈的谢罪也出现在日本妇女身上,有的妇女为了鼓励丈夫不畏惧战场上的伤亡而自杀,古日本人往往也会自残来证明自己忠心或诚意。这在外界的人眼里完全是不可理喻的行为!

因为天皇,他们对战争毫无畏惧,武士道精神也助长了侵略的本性。然而,日本人无可否认是个“礼仪之邦”,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在日本生活中,见长辈鞠躬,坐姿仪态符合礼仪一直是行为准则,在开饭前,他们也往往做仪式,据说他们饭前说的话是“感谢你命延我命”,从中,大和民族给人的印象就是菊花的飘逸端庄,丝毫不见刀之冷酷极端。

或许战败以后的日本人不再有那么多人会因“义理”而自杀,但是他们仍旧保留有先民的怪异性格。作者在最后一章介绍了战后的日

本人开始对过去了进行反思。日本这个拥有樱花的凄美的国家,给全世界带来的战争灾难深重巨大,日本人民一直不为和平国家所充分信赖,他们面临的是一条漫长艰难的改造之路,此时,又有双重选择摆在日本队面前,倘若世界和平,日本只好潜伏,倘若军国主义未能完全消灭,日本的好战之性将会重新勃发。

“武士道”不甘服输,“士可杀不可辱”的性格令当今日本的某些人还不愿承认战争的谬误,但是随着世界的前进,他们必将愈来愈显现菊花的性格。日本会依旧尚武,但他们会不会继续尊奉“武士道”,不得而知。

“菊花与刀”出色地体现了日本人的精神本质和特征,然而令我不敢相信的是,把日本写得如此形象细致的作者竟从未去过日本。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她当初搜集众多资料而写成的《菊花与刀》只是为了完成美当局交付与她研究日本的任务,可没想到,鲁思交出的这份出色答卷------《菊花与刀》被后世誉为了解日本民族的最佳读本。 本身,鲁斯这本书的题目就是对日本民族最简洁准确的诠释,菊花与刀,众多的对立性格构成了日本民族。

刀爱读后感
《刀爱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