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哲学故事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3:09:12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在我的认识中,几乎每本谈及哲学的书中,首先都是说到哲学最基本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故事读后感。在《哲学的故事》一书中,作者布莱恩·麦基为我们剖析了哲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每个时期、每个国家、每个宗教的代表人物。

在这半个学期的哲学的熏陶下,我深刻的认识到哲学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学科知识,是众多学科的起源。每位伟大的哲学家都是非一般的,他们不仅是优秀的哲学家,有的是著名的小说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等等,哲学对我们思维的开阔无疑有深刻的影响,他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深邃。

柏拉图说过:不懂数学者不准入内。这位哲学家,将早期关于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对话引向自然界和人类生活,读后感《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我所就读的数学专业正是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哲学的严谨和不容推翻的逻辑在数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哲学包罗万象,让人欲罢不能,无可奈何的数学此时在哲学面前也变得如此渺小。

被哲学信徒们公认为自古希腊以降哲学领域里的杰出人物——伊曼努尔·康德,享誉全球的他,竟一生中从未离开过格尼斯堡。尽管是如此平淡的一生,他动人的演讲已受得人们的拥簇。康德有一个著名而又经常被曲解的论点,是所谓“不可知论”。南海先生在《诸天讲》里述之如下:“然天下之物至不可测,吾人至渺小,吾人之知识有限,岂能以肉身之所见闻而尽天下之事理乎?”这是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限不能穷无涯的通常说法,冠以康德之名,实在是既无端又武断的强加。

此书中也有提及中国的哲学,尽管在过去的很久一段时期,中西方在哲学方面并没有交流的可能,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在思想上是统一的,而中国提出的思想却比西方要早上好几百年。中国在哲学的观点上囊括了西方的观点,但叙述上更为简单易懂。然而,在近代,中国的哲学已在世界的哲学发展上落下了一大截…..

以上是我对哲学的一点点浅薄的了解。

推荐第2篇: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一)

易二

所有人都崇拜自己缺少的东西。

理科生崇拜文科生的直觉而非逻辑推理。在曲线的任意一个点上,都有一条相切的直线。换句话说,任意一条曲线,是由无数条直线中的一个一个的点构成。看不懂这句话的文科生不用担心,因为你能直接感知什么是曲线。可怜的是理科生,根本不知道曲线是什么,只能借由以上描述来理解曲线。正如曲线不是由直线组成,生命也并非由物理化学拼凑组成。

如今的资本纷纷涌入科技领域,曾经只在工程师的世界才知名的词汇变得家喻户晓。什么云计算,什么大数据,人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在愚昧的媒体宣传下,早已不是当初的意思。少数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工程师,犹如神明一般接受庸众的顶礼膜拜。仿佛工程师头上有一层光辉。但只有真正的工程师,才懂得世界的空虚寂寞冷。

男人崇拜女人对美好的感知,同时害怕女人面对丑恶时的歇斯底里。女人或许在某个瞬间崇拜过男人的理性,却长久地怀疑男人的品味与生活态度。纵观哲学体系的发展脉络,人的行为由三种因素支配:理性、激情、欲望。激情在女人身上更为明显,她们的决策依据通常是老娘高不高兴。理性则是男人的标签,尽管大多数男人并未受过严格的理性训练,但略微上点岁数的男人或多或少都经受过过理性与激情的交战。而欲望,这种生命更原始,比起情感和理性来似乎显得更低级的东西,却是更强有力的存在。这种东西,被叔本华描述成生命意志,被尼采描述成权力意志,这种有可能是推动世界的第一原动力的东西,很难说在男人和女人身上有什么差别。

古希腊的酒神文化与日神文化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头绪。酒神狄俄尼索斯象征感性、激情、阴柔,太阳神阿波罗象征自律、理性、阳刚。类似于中国的周易,酒神是坤卦,象征万物生长,太阳神是乾卦,象征刚健不息。也有明显的差异。毕竟周易是孔子搞的,把坤卦本来的放荡不羁搞得那么扭扭捏捏。说不定在周文王那里,坤卦和乾卦其实就是古希腊酒神和太阳神的意思,不是后世的道德楷模,而是凡人的欲望纠缠。

我们还是年轻男子的时候,体验过连续醉酒,体验过在量贩式KTV夜夜笙歌,体验过在醉酒的午夜的郊区大道上拦住随便路过的女子唱一首深情的歌。我们也曾在酒后的某个瞬间能够直接认知曲线而不用借助数学公式,我们也曾在某个瞬间直接认知过生活的美好与邪恶。男人借助酒可以成为女人,女人什么都不用就已经是女人。

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形式的两种形态,这两种形态决定男人和女人的地位高低。纵观人类历史,社会组织形式只有两种。第一是军事社会,不仅包括国家间战争时期,也包括比较原始的和不可控的天灾以及野兽作战的时期。第二是工业社会,不仅包括英国工业革命以后全球的主流社会形态,还包括内外环境比较稳定的长期和平时期。例如,汉高祖到汉武帝之间,中国是工业社会,汉武帝远征北方少数民族时期,中国是军事社会。在军事社会,男人的作用比女人大,男人的地位就高。在工业社会,女人的作用逐渐和男人差不多,女人的地位也就逐渐和男人差不多。而从最近的十几年来看,可以称为后工业社会,或者说是工业社会的高级阶段,与传统工业社会的区别在于,带动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不再是产能,而是消费。在消费这件事情上,女人的作用比男人大得多,女人的地位就比男人高。这个特征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在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进一步发达的进程中,女人的地位会越来越高于男人。在婚姻这一古老的组织框架下,男人与女人的关系正在发生长久以来没有过的逆转,这一点是很多婚姻问题的深层原因。

不是谁努力不努力的问题,也不是谁在关系里主动付出多少的问题。这是时代决定的,时代自有其欲望,时代自有其生命意志。在男女关系逆转的进程中,有句老话还是管用的:好男不和女斗。原来的意思是,不屑;现在的意思是,不能。

由于种种偶然的原因,我对美食发生了兴趣。总体上来说,男人和女人不同,很难对美食真的感兴趣。这一点也可以从生物学角度解释。为了确保DNA能够顺利复制,雄性哺乳动物的策略是数量而非质量,雌性哺乳动物的策略是质量。吃的东西要讲究,住的环境要美好,都是雌性哺乳动物在质量策略下的本能选择。雄性哺乳动物没这个本能。关于吃的东西,我小时候受到的最深的影响来自写童话的郑渊洁,他借皮皮鲁之口说,男人是不进厨房的,除非做闻名遐迩的大厨。同时我的父亲早年也为我生动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所以我的前半生是不进厨房的。现在我突然理解了那句话的后半部分,进厨房自己弄口吃的不是男人的本能,但是如果要弄,就至少是出于一种兴趣,朝着艺术的方向进发。很巧合的是,我的父亲在退休后突然迷恋上自己做馒头。

我并不崇拜哲学,反而更加向往艺术。正如让我真正爽到的是摇滚,而我希望能够听懂古典音乐,事实却是听瓦格纳只会让我感到无聊而不会让我流泪。正如尼采说\"上帝死了\"其实却是基督教最正统的衣钵传人,正如康德写出《纯粹理性批判》其实却是自古以来集纯粹理性之大成者。苏格拉底柏拉图首次让人类认识到理性,却因年代过于久远而无法得知他们是否其实是极端感性之人。

感谢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感谢作为译者的蒋建峰、张程程。这本书是少有的翻译后中文居然无比优美的作品,以至于我看着看着就忘了我本来是想寻找一些哲学的答案。这本书帮助我因对哲学的好奇而经受过种种折磨后,第一次理清了哲学的脉络。我肯定会再回头去看看尼采和伯格森。我再也不会回去看康德,因为肯定看不懂。叔本华还要不要再看就随缘了,看反正跟中国的哲学差不多。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二)

随便翻翻

一潭浑水

作者简介:一潭浑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毕生追求。另,喜欢收集曾造访之地的地图丝巾和各种造型的橡皮。心理年龄三岁。

《哲学的故事》是脐带丛书中的一本。我一般喜欢系统性地看书,所以看完《汉字的故事》就拿起这本书看。可没多久,我就发现对此书没兴趣,一捧起来就犯困。我犹豫要不要把它看完,后来决定一目十行地扫一遍。以下就是我扫一遍后的战果及联想:

我以前对哲学的研究领域一知半解。本书告诉我们,哲学包括五个研究领域:逻辑学、美学、伦理学、政治学和形而上学。逻辑学研究思维和思维的理想方法:观察与反思、演绎与归纳、假设与实验、分析与综合——这些全是逻辑学试图理解和引导的人类活动的形式。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问,但是,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都是人们在自己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上所做的改进。美学是对理想形式和美的研究,它是艺术的哲学。伦理学是对理想行为的研究。至高无上的知识,苏格拉底曾经说过,就是关于善和恶的知识,人生智慧的知识。政治学是对理想社会体制的研究(并非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谋取权力的艺术和科学);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女权主义——这些都是政治哲学戏剧中的剧中人。最后,形而上学(它招致这么多非议,因为它与别的哲学不同,它不是试图按理想的模式来协调实际的事物)是对一切事物的\"终极存在\"的研究;是对\"物质\"的根本属性的研究(本体论);是对\"意识\"的研究(哲学心理学);是对\"精神\"与\"物质\"在感知和思维过程中相互关系的研究(认识论)。

《哲学的故事》介绍的是中国和印度之外的古往今来重要的哲学家和他们的主要思想。开篇介绍的第一位是柏拉图。我以前只知道其以精神恋爱著称于世,却不知道他最负盛名的是《理想国》这部作品。柏拉图笔下的理想国实行的是共产共妻。共妻实在是太恐怖了!无需我多做分析。至于说共产,我去年还真就这个问题好好思考了一番,起因是去年全国先后有好几个地方爆出类似的新闻,公交车司机家境相当富裕,大清早开着豪车到单位,然后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记者采访时问他们说,薪水这么低,()工作又这么辛苦,家里也不缺钱用,你们图啥?他们回答说:\"喜欢开公交车呗!\"我联想到明熹宗朱由校,他不爱上朝和批阅奏章,爱做木匠。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时,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等到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时,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似乎不是不可能的。

亚里斯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对后世的影响并不小于他的老师。他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处于某一极端而又能自知的人,会认为另一极端的美德,而不是赋予中庸之道。有时这是好事,因为如果我们意识到了陷入极端的错误,那我们就应该指望另一极端,这样说不定能够走到中间位置上去。……就像人们弄直弯曲的板材时常常采用的做法那样\".《哲学的故事》中提到的哲学家中有一人我觉得比较有意思,就是斯宾诺莎。他撰写的近代哲学史上最珍贵的著作之一《伦理学》居然是用几何学的形式来表达的!刚看到这儿,我觉得匪夷所思,转念一想,又认为没什么可奇怪的。物理课上,老师讲电极知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和社会学中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一个道理。还有,高中化学课上,老师曾经说过,将黄鼠狼的屁囊稀释很多倍,可以用来提取香精。当时年纪轻,不太想得明白,其实就是物极必反。我个人认为,哲学反映的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既然具体事物可以用哲学来解释,反过来,哲学也可以用具体事物来解释。

斯宾诺莎认为,世间只有三种伦理体系,也就是三种对理想人格和道德生活的观点。一种是佛陀和耶稣的伦理,它提倡阴柔,众生平等,认为慈爱就是美德,在政治上倾向于不受限制的民主。另一种是马基雅维利和尼采的伦理,它提倡阳刚,认为人生来就不平等,强调征服和统治,认为权力就是美德,崇尚世袭贵族政治。第三种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伦理,它否认阴柔或阳刚的普遍适用性,认为只有成熟和广博的思想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判断出何时应该用博爱来统治,何时应该用强力来统治。因此,它认为智慧就是美德,提倡贵族政治和民主政治相结合。这段文字里面涉及到了马基雅维利,他因《君主论》被世人所铭记。令我困惑的是,《哲学的故事》一书里介绍了众多的哲学家,却没有把马基雅维利列进去,而恩格斯却评价他是\"政治家、历史家、诗人,同时又是第一个值得一提的近代军事著作家\".我之前曾经阅读过他写的大名鼎鼎的《君主论》。马克思指出,马基雅维利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马基雅维利在该书中的核心思想是:君主应该勇猛如狮子,狡猾似狐狸,二者缺一不可。在遵守信义于己不利的时候,他决不应该遵守信义,但他务必要装出遵守信义的样子。至于其他品质也是一样。君主必须会做一个伟大的骗子和伪君子。君主要显得慈悲为怀、笃守信义、合乎人道、诚实可靠、虔敬信神,但同时又要有精神准备,一旦需要便能够并且知道怎样改弦易辙。如果可能,君主还是不要背离善良之道,但一旦需要,他必须懂得如何作恶。所有这一切都被概括为马基雅维利的一句名言:\"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

(原文发表于2015年2月15日)

推荐第3篇:《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读《哲学的故事》有感

10电商1班

10140128

陆晓图

指导老师:肖薇薇

最近读了(美)维尔.杜兰特著,肖遥译的、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的故事》一书,受益匪浅。哲学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能不能好好的去体会,去做出行动,《哲学的故事》讲的是许多大哲学家的一生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让我们体会哲学。

该书叙事流畅,文笔诙谐优美,把一般认为较为枯燥艰涩的哲学用简洁敞亮的故事娓娓道来,予人以启迪和清醒,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书里讲了好几个著名的哲学家人物:

爱思考的有柏拉图,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还是不真实的。我认为,柏拉图似乎把理性看得太重要了,的确,人在生活中缺少不了理性,但是感性也是必要的,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就光是理性的话,他的生活肯定会很乏味的。 自然主义有创新的亚里士多德,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徒弟,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却不一样,他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他也是西方哲学的领导者,领导着大家走向真理而又真实的殿堂。

诙谐但又自私的叔本华,他也被人们称为“悲观主义者”。他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太大的希望,但却因为争强好胜,让他尝尽了失败的滋味。其实,我认为,对人生有好的目标,好的理想是对的,但是不能把目标定的太高,万一我们失败了,会觉得很失落、很难过的。

伏尔泰和卢梭。路易十六在监狱里读了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说:“是这两个人打垮了法国。”当然,他指的是他的王朝。可见哲学的力量。伏尔泰的名言:“书籍统治着世界,或者至少统治着有文字的国家。”“使人获得解放的最大的力量是教育。”卢梭的自然主义哲学教育观,通过《爱弥儿》表现的淋漓尽致。

追求真理的培根,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的思想,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培根提出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然并非为后人误解的死记硬背的教条,而是能应用于实际的知识。培根以雄辩著称,“没有谁的发言像他那样简明扼要,他从不空谈,也没有陈词滥调。”“他只要一开口,就能牢牢抓住人们的情感。......听众们所担心的,是他会结束自己的讲演。”请看他的遗嘱:“我把灵魂送给上帝......把躯体留给泥土;把名字留给后世和异国他乡的人们。”真乃精妙绝伦!

他们中间,最使我敬佩的事培根,他用尽自己一生的努力,对人类的生存,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不就是我们口中常常说的“雷锋”、“蜜蜂”吗?但是我又想起一些为其他国家当奴隶的中国人,你们可是中国人啊!你们应该为自己的国家奉献力量、奉献一生的!可是你们却学好了知识为别的国家奉献。由此,我就更敬佩培根了,敬佩他的文学知识,敬佩他的人生哲学,更敬佩他为自己祖国奉献的精神。

这一位位非常有名的哲学家带给人类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有些是乐观的,有些是悲观的;有些是封建的,有些是开放的;有些是信仰佛神的,有些则是无神论者。他们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观点都不一样,但都存在着意义,对于某些人来说,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更适于他的人生,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柏拉图的思想才更了解他自己内心的想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哲学也并不存在对与错。而这些有名的哲学家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和一定的信心和力量,所以,让我打开知识的大门,去寻觅和哲理一样美妙的知识吧!

哲学的魅力,琳琅满目,光华深邃,我们必须更多的琢磨和思考。在这些大师们面前,我们肃穆,我们敬畏,我们仰望,我们沉思,以冀灵魂的洗练与升华。

推荐第4篇: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哲学可以看作一种尺度。这种尺度的作用在于,从理性存在物本身出发,去寻找理性的本质以及自存与世界其他存在物的关系。哲学是有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哲学是定性、定逻辑地认识宇宙整体变化规律的学问。科学则是在哲学对宇宙的定性、定逻辑的基础上分科认识宇宙中的各部分即万事万物的定量变化规律的学问。

最近读了(美)维尔.杜兰特著的《哲学的故事》一书,受益匪浅。这本书着重描述了人类史上数十位著名哲学家的境遇、情感与生平,因之,我觉得它并不该被看做是一部哲学史,而应该看做是一部关于哲学家的故事。威尔·杜兰特以苏格拉底的谦逊、伏尔泰的洞察力和恒心、罗素的冷静,用生动幽默的文笔,将哲学思想融合于血肉之躯,记述了从苏格拉底到约翰·杜威等有史以来的主要哲学家,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趣的方法读懂漫长的哲学发展和艰深的哲学精髓。这些故事本身奇巧而有趣,加上作者娓娓动听的叙述,使它变成了一部极富魅力的人文经典。该书自问世以来,一直畅销不衰,给热爱哲学但又心存敬畏的读者们敞开了一扇亲切的大门。

在这些哲学家中我最喜欢的是自然主义有创新的亚里士多德,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徒弟,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却不一样,他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他也是西方哲学的领导者,领导着大家走向真理而又真实的殿堂。

在这本书中一位位非常有名的哲学家带给人们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有些是乐观的,有些是悲观的;有些是封建的,有些是开放的;有些是信仰佛神的,有些则是无神论者。他们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观点都不一样,但都存在着意义,对于某些人来说,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更适于他的人生,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柏拉图的思想才更了解他自己内心的想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哲学也并不存在对与错。

老实说,尽管作者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叙述哲学故事,但要在这本书里把握哲学发展的脉络和历程,亦非易事。我们只是鸟瞰哲学王国的轮廓和掠影,感受哲学的绮丽与神奇,在哲学的恢弘殿堂里沐浴智慧的些许灵光,就这,已经是十分的庆幸与满足了

其实哲学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能不能好好的去体会,哲学的魅力,琳琅满目,光华深邃,我们必须更多的琢磨和思考。在这些大师们面前,我们肃穆,我们敬畏,我们仰望,我们沉思,以冀灵魂的洗练与升华。

推荐第5篇:《哲学的故事》读后感[优秀]

读《哲学的故事》有感

教育科学学院

曾蕾

13607269328 最近读了(美)维尔.杜兰特著,肖遥译的、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的故事》一书,受益匪浅。哲学往往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能不能好好的去体会,去做出行动,《哲学的故事》讲的是许多大哲学家的一生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让我们体会哲学。

该书叙事流畅,文笔诙谐优美,把一般认为较为枯燥艰涩的哲学用简洁敞亮的故事娓娓道来,予人以启迪和清醒,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书里讲了好几个著名的哲学家人物:

爱思考的有柏拉图,他把“理式”或宇宙间的原则和道理看作是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至于感官接触的世界则是“理式”世界的摹本或幻影,无永恒性和普遍性,所以不仅是第二性的,还是不真实的。我认为,柏拉图似乎把理性看得太重要了,的确,人在生活中缺少不了理性,但是感性也是必要的,如果一个人的生活就光是理性的话,他的生活肯定会很乏味的。 自然主义有创新的亚里士多德,他虽然是柏拉图的徒弟,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却不一样,他则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他也是西方哲学的领导者,领导着大家走向真理而又真实的殿堂。 诙谐但又自私的叔本华,他也被人们称为“悲观主义者”。他对生活和人生充满了太大的希望,但却因为争强好胜,让他尝尽了失败的滋味。其实,我认为,对人生有好的目标,好的理想是对的,但是不能把目标定的太高,万一我们失败了,会觉得很失落、很难过的。

伏尔泰和卢梭。路易十六在监狱里读了伏尔泰和卢梭的著作后说:“是这两个人打垮了法国。”当然,他指的是他的王朝。可见哲学的力量。伏尔泰的名言:“书籍统治着世界,或者至少统治着有文字的国家。”“使人获得解放的最大的力量是教育。”卢梭的自然主义哲学教育观,通过《爱弥儿》表现的淋漓尽致。 追求真理的培根,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的思想,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培根提出著名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然并非为后人误解的死记硬背的教条,而是能应用于实际的知识。培根以雄辩著称,“没有谁的发言像他那样简明扼要,他从不空谈,也没有陈词滥调。”“他只要一开口,就能牢牢抓住人们的情感。......听众们所担心的,是他会结束自己的讲演。”请看他的遗嘱:“我把灵魂送给上帝......把躯体留给泥土;把名字留给后世和异国他乡的人们。”真乃精妙绝伦!

他们中间,最使我敬佩的事培根,他用尽自己一生的努力,对人类的生存,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不就是我们口中常常说的“雷锋”、“蜜蜂”吗?但是我又想起一些为其他国家当奴隶的中国人,你们可是中国人啊!你们应该为自己的国家奉献力量、奉献一生的!可是你们却学好了知识为别的国家奉献。由此,我就更敬佩培根了,敬佩他的文学知识,敬佩他的人生哲学,更敬佩他为自己祖国奉献的精神。

这一位位非常有名的哲学家带给人类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有些是乐观的,有些是悲观的;有些是封建的,有些是开放的;有些是信仰佛神的,有些则是无神论者。他们的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观点都不一样,但都存在着意义,对于某些人来说,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更适于他的人生,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柏拉图的思想才更了解他自己内心的想法,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哲学也并不存在对与错。而这些有名的哲学家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和一定的信心和力量,所以,让我打开知识的大门,去寻觅和哲理一样美妙的知识吧!

推荐第6篇:哲学故事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人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到了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 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休止和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是有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练,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 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在火车上,一有空闲,我喜欢一个人坐在窗前默默地看风景,心情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会触景生情,有时候会思绪万千,有时候是利用这难得的闲情想想平时都来不及想的事,有时候什么都不想就那么木然地望着窗外发呆。在我看来,任何一种状态都比打打闹闹强。

在这独处的时候,我能够清晰地感觉到时间的存在。那哐哐噹噹的钢轨撞击声,时刻提醒我时间跟火车一样飞奔,时间一点一点地溜走,我一天一天地变老。而坐在窗前看景物源源而来,疾驰而去,更能感受时间有形的流动。

当我们面朝火车行驶的方向而坐,我们看到的景物是缓缓地向我们移动而来,像一个慢慢拉近的镜头。而当我们背朝着火车行驶的方向而坐,我们看到的景物都飞快地离我们远去,有时快得让人来不及看清楚,来不及思索。

用这来比喻我们的展望与回忆是恰当的。当我们面朝火车行驶的方向而坐,我们就像是在展望,期望我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远眺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当我们背朝火车行驶的方向而坐,我们更像是回忆,回收往日,回看自己走过的历程。当我们展望未来时,前路漫漫,目标遥遥,时间过得如此地缓慢,有时一天仿佛10年之久;可是当我们回忆过去时,会发现时间飞逝如梭,那么多曾经拥有的东西在不经意中消逝,有时10年竟像一天。

照说,朝前看,朝前走,路程只会一点点地减少,可回首的路越来越长。为什么前路遥遥无期,来路却短暂如斯呢?为什么前路要我们一步步去丈量,来路却可以一步跨回去?难道真的是时间在迫害我们?久思不得其解。或许是因为人生就像解一道道的数学题,未来是未知的,是尚没有答案的,需要我们一步步艰难地求证。而过去,是一道道破解了的数学题,我们往往记住了结果,艰苦的求证过程却被忽略了。

人生就像是一趟没有回程的火车,人生的意义并不是要忙碌得停不下脚步,哐哐噹噹地跑到终点了事,人生应该是丰富多采的。既要做人生的数学题,也要看窗外的风景,既要朝前看,也需要常常回首从前。那些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忙于奔命,忙得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来不及静下心看风景的人,有一天生命的列车突然到达终点,会不会觉得有许多的遗憾呢?或许有吧,也或许没有,每个人的旅程都不一样。

几年前,在一所大学的开幕典礼中﹐可口可乐的执行长(CEO) Brian Dyson,讲到[欣赏雨季爱情故事网]生活与工作的关系:

想象生命是一场不停丢掷五个球于空中的游戏。这五个球分别为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心灵。而且你很努力地掷着这五个球,不让它们落地。很快地你会了解工作是一个橡皮球。如果你不幸失手落下它,它还是会弹回来。

但是家庭,健康,朋友和精神这四个球是用玻璃做成的。一旦你失手落下,他们可能会少了一角,留下无法挽回的记号、刻痕,损坏,或甚至碎落一地。他们将永远不会跟以前一样。你必须了解这个道理,并且致力为平衡你的生命而努力

那是地处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间,这就是过河的桥。

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

四个人一个接一个地抓住铁索,凌空行进。结果呢?盲人、聋子过了桥,一个耳聪目明的人也过了桥,另一个则跌下去,丧了命。

难道耳聪目明的人还不如盲人、聋人吗?

他的弱点恰恰源于耳聪目明。

盲人说:我眼睛看不见,不知山高桥险,心平气和地攀索;聋人说:我的耳朵听不见,不闻脚下咆哮怒吼,恐惧相对减少很多。那么过桥的健全人呢?他的理论是:我过我的桥,险峰与我何干?急流与我何干?只管注意落脚稳固就够了。

很多时候,成功就像攀附铁索,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智商的低下,也不是因为力量的薄弱,而是威慑于环境,被周围的声势吓破了胆。

推荐第7篇:哲学故事

2.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中是否有苹果的气味?

这时已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又重复刚才的问题。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问那位没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闻到!‛这时,苏格拉底对大家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这位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3.有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修学到他那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一遍后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时,有八成的学生举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位同学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位学生举了手,这位学生便是柏拉图。

柏拉图是亚里士多德(亚里斯多德)的老师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他对这二者的选择还有一个故事: 曾经,柏拉图讲述自己对人的含义的定论: \"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 于是,亚里士多德便想出了办法来推翻老师的谬论

他将一只公鸡的毛全部拔光立于众人面前,和他的老师开了一个玩笑:

‚这就是老师的‘人’!‛

3.辩论

苏格拉底经常和人辩论。辩论中他通过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产生新思想。他从个别抽象出普遍的东西,采取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讥讽‛即通过不断追问,使对方自相矛盾,承认对此问题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抛弃谬见,找到正确、普遍的东西,即帮助真理问世;‚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通过对个别的分析比较来寻找一般规律;‚定义‛即把单一的概念归到一般中去。

苏格拉底教学生也从不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而是用反问和反驳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的思想影响。请看一个他和学生问答的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 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这种教学方法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启发人的思想,使人主动地去分析、思考问题、他用辩证的方法证明真理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转化。这一认识论在欧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义 4.治国

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认为各行各业,乃至国家政权都应该让经过训练,有知识才干的人来管理,而反对以抽签选举法实行的民主。他说: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权柄、以势欺人的入,不是那些由民众选举的人,而应该是那些懂得怎样管理的人。比方,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5.处死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年届七旬的老人就要被处决了。只见他衣衫褴褛,散发赤足,而面容却镇定自若。打发走妻子、家属后,他与几个朋友侃侃而谈,似乎忘记了就要到来的处决。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汁进来,他才收住‚话匣子‛,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之后,他躺下来,微笑着对前来告别的朋友说,他曾吃过邻人的一只鸡,还没给钱,请替他偿还。说完,老人安详地闭上双眼,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 6.青年之友

苏格拉底很喜欢和青年人交往,希望青年人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认为,一个人接受教育之后,不仅自身会幸福,能管好自己的家务,而且还能使别人和城邦幸福。他常根据不同情况,对青年人施以不同的教育。对于遗传条件优越而轻视学习的人,苏格拉底告诉他们,越是禀赋好的人越要受教育。这好比烈性而桀骜不驯的良种马,如果在小时候加以训练,就会成为最有力、最骁勇的千里马;否则,将始终是难以驾驭的驽马。一个人如果受的教育不好,他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对于那些以财富自夸、认为不需要受教育、财富会成就他们的心愿、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人,苏格拉底就教导他们,只有愚人才会这样想。他指出,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对人类做出贡献。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人们的尊敬。

据说,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朝思暮想做城邦政府的领袖,非常荣耀而潇洒地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演讲。按理说,一个青年人有这样的理想,并非坏事。遗憾的是,格老孔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都很欠缺。家里人都明白他这是好高骛远,想入非非,真怕他冒冒失失地闯上讲坛,弄得不好被人拖下来,落下笑柄。可是没有一个人能说服他不要这么做。这件事被苏格拉底知道了,鉴于和柏拉图的关系,他决定开导开导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

一天,苏格拉底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老远就喊;‚喂,格老孔,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这是真的吗?‛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选择了格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

‚是的。我的确是这样想的,苏格拉底。‛格老孔回答。

‚那好极了。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这又是一桩好事了。因为,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为你的家庭扬名,为你的祖国增光;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还会传遍整个希腊,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那时,你无论到那里去,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果然,格老孔听了这番话,大为高兴,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 看到格老孔留下来,苏格拉底接着说:‚看来很明显,格老孔,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

‚正象你所说的。‛格老孔回答。

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格老孔表示同意。苏格拉底又问,税收从何而来?总数多少?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格老孔回答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之后,苏格拉底又问他对治理国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的看法,如削减开支、国防力量、防御战略、粮食供应等。格老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要么说不清楚,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

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国、家一理。国家人口多,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但如果能帮助一家,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

格老孔说:‚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

苏格拉底笑了;‚怎么?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年轻人,要当心,你一心想要出名,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看看现实,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反之,都是些最无知的人。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胜过别人;当处理事务的时候,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 高傲的、一心想做领袖的格老孔被说服了。

7.苏格拉底和他的房子

从前,在希腊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名叫苏格拉底。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投奔他,向他学习聪明智慧。他讲了许多开心的事情。他讲述的方式非常生动,所以听的人都不感到厌烦。

一个夏天,他为自己建造了一所房子。房子非常小,他的邻居都很纳闷,这房子怎么会使他满意呢?

‚您这么一个大人物,却把自己的房子盖成这么一个小盒子,有什么道理吗?‛

‚确实没有什么道理。‛他说,‚不过这个地方虽小,但是如果我能使它容下真正的朋友,我将会认为自己是快乐的。‛

推荐第8篇:哲学的故事读后感斯宾诺莎与哲学

斯宾诺莎与哲学

耶路撒冷的一次陷落,致使一个民族的迁徙和散居,从此它的族民散落世界各地,吸取各地不同的知识和文化,并相反的变得极端团结。这一时期,在科尔多瓦,摩西·迈蒙尼德这位当时最优秀的医生写下了著名的圣经注释《指点迷津》。在巴塞罗那,克雷斯卡斯提出了轰动整个犹太教的异端邪说。他们就是在传播古老的东方和西方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犹太人。

在不断迁徙的人群中,就有一个来自葡萄牙的家庭,户主叫埃·斯宾诺莎。八岁的斯宾诺莎跟随父母定居荷兰,并成为犹太教公众引以为荣的学生。对一种信仰来说,它最聪明的捍卫者就是它最大的敌人。犹太教堂成为了小斯宾诺莎积累才华和见识的主要场所,在这里,迈蒙尼德、列维·本·格尔森、克雷斯卡,甚至伊本·盖比鲁勒和摩西的著作成了他的启蒙读物,他们的学说开启了斯宾诺莎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并引发了他对信仰的怀疑和迷惘。宗教给予了斯宾诺莎广博的学问,但从此也给了他孤独寂寞的一生。对神学来说,上帝是绝对精神的化身,斯宾诺莎却将上帝和自然统一起来,并提出一些在现代属于唯物主义的思想学说,虽然在我们眼中,它们仍然带有形而上的色彩,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它们足以引起极大的轰动,并有足够的资格成为真正的哲学。于是,犹太教庭开除了斯宾诺莎的教籍,明令任何人不得和他有口头和书信方式的往来,也不能对他进行任何援助。但因此,斯宾诺莎的贡献不再是犹太教和犹太民族的,他注定要属于全世界。

“每一个有学问的人如果不掌握一门手艺,最终会变成一个无赖。”搬家后的斯宾诺莎靠自己的制镜手艺维持生计,所挣的钱正好能维持他每年简单的生活,这种俭朴的生活方式也使他能投入大量精力为哲学思考。但正如作者所说:他无法避免的孤独的情感和本性中的宗教精神在他的头脑里形成了一种可爱的学说,“最大的善就是认识到心物合一”。他的泛神论我不置可否,但是他对哲学的热爱却值得称颂。在牧师告诉你,神决定了你的一生的时候,他告诉世人我们还可以为自己思考,具有自由意志,至少上帝也不是能随心所欲的,他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因此圣经的奇迹和预言才看起来那么合理并能拥有那么多教徒。在世界观上,他在《伦理学》、《知性改进论》和《神学政治论》中用受到限制的拉丁哲学术语提出,永恒的现实是内部的存在或本质,而非有形的物质,构成物体的实际材料只是它的形式;世界分为由规律和固定关系构成的永恒秩序和由不断生灭的事物组成的瞬间秩序;上帝的意志就是自然规律,这个世界不根据人的意志运转。

虽然他作为一位犹太教徒,观点仍然是泛神论范畴,但是不难看出其中先进的观点,至少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唯物和辩证的,他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理性主义者,他用他独到的思维在认识世界,并一定程度地改变着当时人们在绝对宗教统治下的思想。

他的观念之所以能够做到相对客观,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坚持采取几何学的形式和数学的客观性来研究心理学。“当我写到人类时,我会像谈论线、面、体一样。”“我一直尽力做到对人类的行为不嘲讽、不悲叹、不咒骂,而只求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从不把激情视为人性的缺陷,而只将其视为人的特性,正如热、冷、风暴、雷电等等都是大气的特性一样。”哲学和科学从来都是统一的,一个在哲学上有所成就的人,在科学上绝对不是个白痴,相反,不是一个精通也是一个涉猎广博的人。此外,试问,每个人都能以

如此不带偏见的角度去认识自我么?我们能撇开自己的好恶去处理人际关系么?我们总以善恶去评价人的性质,并努力远离那些令我们感到不愉快的人和事,但事实上,我们总不能决定相处的对象,在过程中感到不满,甚至抱怨,可这一切却不能对事实起到任何积极作用,斯宾诺莎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哲学,我们也可以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哲学不是高于平常人的,相反的,它正是从最底层开始的。在书中,作者根据斯宾诺莎的著作摘要道:自然中一切在我们看来荒谬或邪恶的事物,都只是我们片面地看待事物所致。总的来说,我们对自然的秩序和统一性毫不了解,却总想让一切事物都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论运行。其实,我们的理智判定为恶的事物,从大自然规律的角度看并不是恶,那只是我们以人性的规律进行判断的结果。比如说音乐对郁闷的人是善,对送葬的人是恶,而对于死人,就无所谓善恶了。当时的教会伪善地提倡仁爱,慈悲和互助,它的教徒却仍然在公众场合辱骂和争吵,他虽然在斯诺宾莎的角度再延展开来,摆脱不了文艺复兴的个人主义色彩,因为善恶也不能仅凭个人来判断,但是道德原本就是用来约束自身的,而不是用来统治和笼络人心的。作者也评论说: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不像那些空想改革家那样建立在利他主义性善论的基础上,也不像愤世嫉俗的保守派那样建立在性恶论和自私的基础上。他的伦理学基础是不可避免的、正当的利己。一种使人懦弱的道德观是完全不可取的。斯诺宾莎和尼采一样不认同谦卑,认为它不过是阴谋家的伪善和奴仆的怯懦,是力量的匮乏,但他又敬佩谦虚,因为那是“稀有的品质”,而狂妄自大是绝对令人厌恶的。这和中方古代哲学重点提倡谦卑的哲学观点似乎背道而驰,但是,谦卑在某种情况下绝对不能成为自强和自尊的绊脚石,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没有必要放弃自己应该得到的,也没有义务放弃自己的幸福和回报,劳动和报酬是成正比的。

华兹华斯在他著名的诗句中对斯诺宾莎的哲学这样赞美道:

它的居所是瑰丽的晚霞,

是和风,是大海,

它翱翔于蓝天,又深藏于心灵;

它是运动,也是精神,

它驱动一切思维和思维的对象,

在万物中运行。

而在《哲学的故事》这本书中,在关于斯诺宾莎的陈述的结尾,杜兰特总结到,也许斯诺宾莎的形而上学体系并不完美,也许他的心理学还存在着缺陷,也许它的神学不尽如人意,而且晦涩难懂,所有读过此书的人,只要提起它的灵魂、精神和本质,无不表示崇敬。因为所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它不仅是语言的力量,而且是行动的力量。

推荐第9篇:哲学读后感

对于中国哲学简史以及其他部分哲学书表面处理之后得到的读后感:

全部--部分--相对立面

死亡----生存:相对的解释.没有死亡的感觉体会不到你还在生存.死亡可以给你存在的相对感觉.如一切明天都没有了,你会珍惜今天的所有一切.大多数时间死亡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或者是我们不可能清晰的体验到死亡的感觉.所以我们一直认为我们还有明天.实际上有太多的意外不在我们掌控中.grey里面的,t如果爱就说吧,也许明天一切都没有了.任何一个感觉和词语,都是要一个反衬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如果世界尚没有悲伤,那也不会有快乐了.如果某一种感觉全部的占据了你的内心,那么你要留意去寻找相对的感觉,因为那个全部的感觉一定不是真实的也根本没有价值.

日常--->惯性动作可以让人产生惰性.就是上面的全部感觉,你必须要找到如何突破惰性,找到那种相对立的感觉去突破自己.

灵魂的电流--->应该是部分感性的存在.回忆对人是重要的.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在一生中不停的做着计划和回忆的互动动作.虽然很多理论让你把握当前,其实,这很难.至少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多数是在幻想未来,和回味过去.只是今天也会成为回忆,未来也会成为今天.把握当前的心态就是要突破惰性,要在一种全部的感觉中找到那种相对立的感觉.比如你有一个钻石,你会永远拥有它.它放在你的仓库里面.永远不去提取.你偶尔会想想它的光芒,但实际生活中你不会天天带着它.但是有一天你的仓库失窃,钻石没有了.你就会经常想起那个钻石,想如果天天带着它的话也许仓库失窃的时候就不会丢了.但是你不知道哪天你的仓库会失窃.失窃前,你也会经常忘记你拥有这个钻石,这个就是计划之内的东西,也是在你回忆里面的东西,其实不属于你的现在.我觉得,改变,或者是体验到存在感,或者价值等方法就是一定要知道相对立的体验感觉.事物矛盾的对立面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原始动力。灵魂的电流基本是一种情感发挥到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物理现象.

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的观点:他把我们体验到存在边缘的状态定义为\"边缘状态\"。通常,我们如此地执迷于和熟悉日常的生活,以至于我们不能够看破世俗--我们用自己的观点造了一个藩篱。只有当我们处于边缘状态,如疾病、痛苦、烦恼或者破产使我们远离正常的生活,把我们放置在一个新的位置时,我们才会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去看待和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说生命和死亡就像在镜子里互相观望一样,当我们说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活得没有任何遗憾;而当我们说自己生活得很幸福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

其实内心中,生活应该正在朝着这么一个轨迹发展吧

推荐第10篇:哲学读后感

读《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有感

一开始,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篇关于哲学的论文,感觉很是惆怅,不知道如何着手,于是硬着头皮,借了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开始观摩,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浅层了解,写下这篇关于形而上学的读后感。

首先,对本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吧:本书是达米特的代表性著作,它最为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哲学思想的全貌。全面阐述了意义,真与反实的论等问题。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出发,作者阐发了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的概念,对弗雷格关于涵义与指称区别的论证做了进一步的辩护,批判了真值条件意义理论,提出了辩护主义的意义理论以及意义理论的显示原则、交流原则,试图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方法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以奠定其哲学理论的逻辑基础。本书涉及的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其主要观点大胆而深刻,颇有争议而极具原创性,是学界公认的一部相当重要的著作,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成果之一迈克尔·达米特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很值和一读:该书是重要的、大胆的、论战性的,并且非常深入。它的总主题:语言哲学是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途径。该书取得的形而上学大“收获”不仅仅是对经典逻辑的修正„„它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标准性著作之一

且不说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何谓:形而上学吧,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当然一些概念被后来人推翻并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不可动摇的,至今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就是形而上学。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与哲学的发展史。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这是因为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解读。但是它在哲学史上占据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或者科学发展到了另一个地步,它又会重新回到人们研究的中心而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

其实,虽说略读过本书,但是对其内容可谓知之甚少,关于什么语义值、推理与真的概念及其各种各种关于真的理论,真的太过于抽象化了,在这片哲学的海洋里,自己甚至连冰山一角都还没有厘清,更不要说会有懵懵懂懂的感觉了,能够开始有这种懵懵懂懂就表示自己离哲学的脚步不远了,这里也会为自己提出一个书本上的理论:这样的基本假定似乎合理吗?我们在这个析取、条件句及全称量词等条件中有诸多的不符之处吧。虽说没有打算以后的人生为哲学而活,但是哲学是每时每刻存在着,其实,看完这本书过后,我更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意义在哪里?大家都知道,从初中开始,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等等诸子百家的才能智慧,这些人,可以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的先驱。因为古人便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等等哲学思想,这是何等的智慧啊?更有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泰格拉等等在哲学史上的皇冠级人物,这些人都可以说是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柏拉图针对苏格拉底而说的:“我爱我师,我尤爱真理”,这是多么崇高的战斗主义精神,为了真理,且不论正误,至少是自己在追逐着心中的理念,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啊。当代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等,都在哲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创造性伟绩。再看看我们熟悉的当代中国伟人---毛泽东,将更多的哲学思想用在了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上,熟悉地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华民族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邓小平更是将哲学的思想用在了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

说了这么多关于哲学的杂事,那什么是哲学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如果你问一百位哲学家,那恐怕至少会得到一百种以上的回答,因为至今关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家都会有各自的答案。据官方资料得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把哲学等同于形而上学,又把形而上学等同于玄学。就哲学研究外部世界的本原和一般本质来讲,把哲学说成形而上学没错,但把哲学说成玄学,就把哲学和科学对立起来。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能够建立起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都可以成为科学;而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建立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的前提。科学与玄学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玄学化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位是对称的——哲学的科学化程度同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地位成正比。“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身具备指导性、实证性与可操作性;当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实际上就已经承认哲学是一门科学。哲学科学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哲学发展观;哲学发展史,本质上就是在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中,使哲学逐步科学化的历史。哲学科学化的进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哲学科学化的逻辑,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关系的浓缩。哲学史上的各种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证伪主义等流派只不过是这种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而对称哲学,作为对它们的扬弃、综合、升华,本身就既是哲学科学化的结果,也是哲学科学化的总结

看完这些,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太深奥了,太空虚了,我只想说,哲学就是对生活中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同时对当前的生活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指导吧,这就是我对于哲学的看法。应该多半的人会认为我的观点是一个谬论吧,其实我个人觉得是很有道理的,让我来做一个简要的解释吧: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世界观,对当前的生活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指导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方法论,虽然言语间没有什么典雅的词汇,但是这样对于我一个还未入门的伪哲学学者来说,是再容易理解不过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多半是从网上找来的资料罢了,但是通过浏览这本书过后,我更想说说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哲学的意义何在呢?我想,要是学习一个东西没有任何意义的话,不学也罢,自然,哲学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呢?或者更直白的说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呢?其实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很难回。在我认为,哲学是一个非常高深的一门学问,因为哲学是智慧之学。凭借哲学智慧,我们不仅可以在日常事务中深谋远虑,而且能获得一切事物的知识。一个民族想要更文明,更有教养,非有哲学基础不可。拥有哲学,好比一个人行路时用自己明亮的眼睛探路,没有哲学相当于在黑暗中摸索或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在一个民族中的地位就像是庙里的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所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看完这本书,其实,并不在于这本书讲了什么,因为对于整个哲学史来说,这本书不过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罢了(虽然这本书有着极其丰厚的学术代表性)更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怎样去理解哲学,感悟哲学,从而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来。

最后,我以一则哲学笑话来结束这篇小论文吧。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有一天晚上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满天灿烂的星斗,却预言第二天下雨。正在这时,他掉进脚下的坑里,差点摔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救我,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于是又有了一个关于哲学家的笑话——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

第11篇:哲学读后感

我看了几章后,感觉有些受益的地方,记录如下。

一、哲学的定义

说句实话,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这是否暗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引、学生自学的认知理论的本源和基点呢?

既然“爱智”是一种追求过程,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去追求它呢?

“最先要指出的就是人的身体。因为人体是物质的,有惰性同时也是软弱的。这种软弱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候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的身体是软弱的。人应该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教师的重要工作不也包含了督导学生、引领他们走向事物的真善美、远离假恶丑、使学生们的素养日臻完善、成为有健全人格、健康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的社会公民。

二、哲学的三个层次

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

“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原始定义,philosophy,它源自希腊文,叫做“爱好智慧”。三个层次,首先,感受或接受到信息,感知,比较感性,这是感觉。第二,把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变成知识,比如现在的学生们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古人无法了解的。但是这种知识是分而不合,每种学科都有不同的知识。第三叫做智慧,融会贯通且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从信息、感觉到知识、智慧是三个层次,到智慧的时候代表完整而根本。所以,谈及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因为牵扯到反省和根本。人们一定会说这样讲太抽象了,但是它会落实到自身的生命里,所以看任何事情不只会看现在,他一定会看未来、既看现象又洞察本质。教育者施教时不也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无他,教育规律使然。

比如教育学生上车让座,学生会思考:我现在把座位让给老人家,这个动作我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座?因为每个人都有先到先得的权利,毕竟我是先坐的位子。如果教师导入哲学的思想:每个人都会老,也需要别人让座,但是没有人保证你现在让座给别人,你老了别人会让座给你。如果从哲学角度解释这个道理,人跟人相处的时候这个模式是比较合理的,这样做就会心安理得,不但能看到现在,还能想到将来。

下一个要点就水到渠成了。

三、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

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罗盘就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的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的一个罗盘或者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是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

所以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变成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很多时候教师不知不觉的在给学生们说“你要懂人生的道理,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里就有哲学的含义在里面。所以,人生的智慧,它归结为生命历程中不同的抉择。

书的作者傅佩荣用三句话来描写哲学:第一句,培养智慧,这跟西方的传统很接近。第二,发现真理。因为人常常发现变化的事物,觉得非常迷惘,你就要发现变化背后有没有不变真实的东西。比如道家,道就是最后的真实,让你知道这些变化有来源,有归宿。第三,验证价值。价值不能离开主体,不能离开你我他每一个人。

前面培养智慧,然后发现真理,然后去验证价值。这样就会使生活产生具体的改变,懂得自己往哪里走,就像在航海的时候我有指南针,别人说这个路线不好,但是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人最怕不知道,这样选择是受风气的影响,受别人的影响,甚至是别人的操纵,结果走的路好像很多人都走,到最后不见得是自身愿意走的路。

由此看来哲学是人在早或者晚一定要碰到的题材。在生命的阶段,尤其是遇到重大的转折点、重大的痛苦、罪恶或者是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特别需要能不能有一个方向让我知道我这样做是对的,或者给自身这样一个选择的机会,让自身可以改变生命不同的路线。

四、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人当用理性反省经验的时候,才是真正清醒的时刻”。不过,理性思考有时候是很困难的,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也经常因此,一句“明天再说吧!”到最后干脆不想,就是因为实在想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复杂的事情发生。

看书到这里,我想,这不正是阻碍我们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吗?我想学习哲学,应该学会用哲学性的思维,来思考这些事,才能更快的解开这些迷雾。

书中有一段话我很喜欢,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吧!

精彩语录:

“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一个人的生命里不同阶段会有不同体验。经过某些磨难或是考验,觉得生命不像以前那么乐观,就会悲观,所以人会有乐观、悲观各种不同的想法。

五、书中给出的关于培养智慧的启示案例:

爱因斯坦曾说过“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句话的用意并不在骂人,而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智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总结为两点:“完整”与“根本”。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许多人因生活环境从小就在责骂声中长大,形成了气质自卑,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都是黑暗的。然而难道人生就真的只有这短短二

十、三十年就可以决定了吗?林肯曾为人刷盘子,低人一等的生活非但没有让他屈服,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的信念。人只要还没有进棺材,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要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量整体生命。只有完整的看待,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

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问题。除了生死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也属于根本的问题。譬如: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及不一样的遭遇?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却没有遭受报应?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必须受苦受难?

总的来说,培养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就要进一步达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和个人主体的觉悟和体验有关。这里的觉悟是要我们放弃个人成见,去发现真理,所谓“道并行而不悖”,通往目标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而体验是需要人来完成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当克服身体的惰性,让自己的心灵更加自由,去接受体验的时候,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

第12篇:哲学小故事

哲学小故事

人生路上,你是不是常被一些莫名奇妙的问题困扰?生活的迷茫、职场的紧张有时候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也许本篇文章的68个经典励志小故事和哲理小故事能缓解你的压力,同时给你一点启发,一些感悟,这些励志故事和哲理故事为你的成功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激励你的人生每一天!

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心得: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心得: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

第13篇:哲学小故事

人生就像一碗蔬菜汤 必须辛勤地“搅动自己”

人生就像一碗蔬菜汤,如果没有经过搅动,鲜美好料就会一直沉在碗底;唯有辛勤地“搅动自己”,才能让内在的才华与能力美力呈现。

你看过老鹰吗?咱们生活在都市的人,大概很少有机会看到老鹰。

根据鸟类生态学家的研究,老鹰是一种奇特的飞禽,因为它们都把窝巢筑在“树梢”,或是“悬崖陡岩”上,通用动物很难直接攻击它。

可是,老鹰是怎么“搭筑窝巢”的呢?生态学家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发现,母鹰先用尖嘴衔着一些“荆棘”放置在底层,再叼来一些“尖锐的小石子”铺放在荆棘上面。乍看之下,总觉得 用锐利的小石子当材料来筑巢,是很突兀、怪异的,这怎么能筑出一个温暖、舒适的窝巢呢?不过,母鹰后来又衔一些枯草、羽毛或兽皮覆盖在小石子上,做成一个能“孵蛋的窝”。

小鹰孵化、出生后,住在窝巢里,母鹰按时叼回来小虫、肉食,喂入雏鹰嗷嗷待哺的小嘴中;母鹰天天供应食物,也细心保护,以防敌人入侵。

后来,小鹰慢慢长大、羽毛渐丰,这时,母鹰认为,该是小鹰学习“自我独立”的时候了!

可是,有什么办法能让小鹰不再眷恋着始终被母鹰呵护、舒适无比的窝巢呢?有的,母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而暴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被刺痛得哇哇叫,可是母鹰又很无情地加以驱逐、挥赶,小鹰只好忍痛振起双翅,离巢他飞。

母鹰残忍、无情吗?不,母鹰深爱着它生养的小鹰!

但是,母鹰更渴望它疼爱的小鹰能成为四处翱翔的飞鹰,因此,必须无情地逼着小鹰“飞离舒适的窝,勇敢地学习独立”;即使小鹰在刚开始跌跌撞撞,母鹰仍偷偷地在旁照顾看护它,直到小鹰能“展翅高飞、直上青天”!

我在美国念博士班时,常搭飞机来回美台两地。有一次,我匆忙地赶上台北飞往旧金山的班机,查找座位后,发现身旁已经坐着一位30来岁的小姐。她身穿长裤,对着我微微一笑。漫长的飞行,我和她开始闲聊。她说,小时候家穷,父母又离异,所以国小毕业后就没再读书,只好跟人家学做裁缝;20多年过去了,现在经济能力好转,虽然想多念点书,可是没学历,不能念大学,于是只好趁暑假时间到美国念暑期美语学校,藉此拓展视野。

这小姐脸庞清秀,不疾不徐地对我说:“我们客家人有一句谚语━━穷人莫断猪,富人莫断书;我啊,现在不是穷人了,但也不是什么富人,只是觉得自己必须多读点书,毕竟人生不像录影带、录音带,可以倒带重来,所以我希望尽可能地多充实自己!” 聊着聊着,飞机已经飞行了3小时左右,这时,她礼貌地对着坐在走道旁的我说:“对不起,可不可以借过一下,我想上洗手间?”“噢,好!”我说,随即起身让她走过。

只见这小姐用手扭转一下长裤里的硬硬东西,然后慢慢地站起来„„她一跛一跛地、缓缓地从我眼前走过,再跛着脚,走向前端的盥洗室。天哪,身躯娇小的她,竟是一位小儿麻痹患者,她宽松的长裤里,装着的是支撑她站起来走路的铁鞋!

当她走回座位时,我对她说:“你可以请空姐帮你安排前面好一点的座位呀!”“不用啦!我已经习惯了,这小问题难不倒我!”她笑笑地对我说:“到美国念书3个月,要自己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呢!”

常在想,有时,小鹰不一定都有母鹰喂食、呵护,也不一定会有看似残酷无情的母鹰逼它离巢他飞,但是“孤苦无依的小鹰”必须懂得━━要含泪坚强地站起来,自己飞、不断地飞,飞往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与蓝天。

其实,人生就如同“一大碗蔬菜汤”,如果没经过搅动,鲜美好料就会“一直沉在碗底”。就像小鹰一样,母鹰无情地“搅动窝巢”,才逼得它必须独立展翅飞翔;可是,它不能抢劫超市、不能跳楼自杀,还是必须靠自己“独立更生”,才有食物吃啊!人,似乎很少听说因为太勤劳、流汗太多,而被汗水淹没的!

我们必须辛勤地“搅动自己”,让鲜美的“蔬菜好料”浮现━━让内在的才华、能力美丽呈现。

所以,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做最棒的我!”

第14篇:哲学故事新解

哲学故事新解:掩耳偷钟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春秋末年,晋国有个姓范的贵族,在政治斗争中被别的贵族打败,逃到国外去了。姓范的贵族本来是很富有的。有个人便乘机到范家去偷东西。他偷到一口大钟,背着走不方便,就拿出铁锤,要把钟敲碎。一敲,钟声很响。他又怕被别人听见,连忙把耳朵捂起来。他以为自己听不见钟声,钟的声音就没有了,别人也就不会听见了。结果,当然还是被别人发现了。这个掩耳偷钟的故事,唐朝有人曾经把它说成是偷铃,宋朝以后的许多人都跟着这样说。于是,“掩耳偷铃”或者“掩耳盗铃”就成了人们熟悉的一句成语。

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笑话,以为世界上不会有这样的蠢人。在实际生活当中,做出这类蠢事的人,是常常有的。有的人不讲卫生,苍蝇爬过的食物,也照样吃下去。他说,“眼不见为净”;认为没有看见脏东西,就等于没有。然而,事实上存在的脏东西,不会因为他没看见就不存在了;病菌也不会因为得不到他的承认,就不在他的肚子里捣乱。

还有人就怕别人说他的缺点,一说就生气。好像只要别人不说,特别是不当他的面说,不让他听见,缺点就不存在了。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他的缺点只能越来越多。这些人看世界上的事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为只有他们知道、他们承认的事情才存在;他们不知道、不承认,这个事情就不存在了。人们对世界上的事情有各种看法。有些是对整个世界的、带有根本性的看法,在哲学上,就叫做世界观。各种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有许多不同的世界观。比如,有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思想是从物质当中产生出来的,是物质的反映。有人却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物质,只有自己的感觉。也有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存在在他的思想里。又比如有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有人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不过是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一圈一圈地循环。还有人认为世界上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有人却认为这种变化是不可捉摸的。如此等等,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世界观是人人都有的。除了刚生下来的孩子和某些神经系统有缺陷的人(例如白痴),人总会对整个世界形成一定的看法,都会有自己的世界观。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学哲学呢?首先,因为这些世界观,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我们学哲学,是为了获得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

其次,人们虽然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往往是不自觉、不系统的。有时候,一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对那件事的看法还会互相矛盾。例如,那位偷钟的人,在砸钟的时候,认为自己听不见,钟的声音就不存在。我们说,这是在用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看待事物。但是,偷钟的人并没有认为那口钟也是靠自己的感觉而存在的。他没走进范家屋子的时候,虽然还没看见钟,可决不会认为那口钟在那时候是不存在。他明明白白地认为那口钟是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在别人手里是一口钟,到了他手里也是一口钟。否则,他就不会花力气去偷它了。学哲学,就是为了有一个自觉的、系统的、正确的世界观,克服那些不正确的世界观。我们对这个世界总的看法是正确的、系统的,就可以自觉地用这个看法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学习、工作,就可以得到正确的思想方法、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的事情就可以做得更好。正好像有各种不同的世界观一样,也有各种不同的哲学观点。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才是唯一正确的哲学。许多人觉得哲学讲的内容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不好懂,因此不爱学。其实,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都是关于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不同的是,其他各门科学研究的是世界上某一种事物,或者事物的某一个方面;哲学研究的不是这些具体事物,而是关于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哲学道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当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

这本小书中收集的三十几个故事,只是这些故事中的一部分。同学们看了这些故事以后,不妨也试着分析分析其他的故事中的哲学道理。(故事见《吕氏春秋·自知》)

哲学故事新解4:疑心生鬼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有一个又笨又胆小的人,名叫涓蜀梁。一天晚上,月光很亮,涓蜀梁出门去办事。走在路上,他偶然低头一看,只见地上有个黑影。他想,不好,一定是遇到鬼了,于是拔腿就跑。那黑影老追着他。他跑多快,黑影也跑多快。他越跑越害怕。跑着跑着,他的发髻〔j ì 〕也跑散了。古时候的人把头发留得很长,发髻一散,头发披了下来。他看见自己披散的头发,以为又碰上一个站着的妖怪,于是又回转头向家里跑。他跑到家里,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没等坐下来,就断了气。荀子说:人自以为看见鬼的时候,多是在神志恍忽不清的时候,因为神志不清才会把有当作无,把无当作有。

荀子不相信有鬼,更反对求鬼神保佑的迷信活动。他说,如果有人得了风湿病,不去找医生,而去敲鼓、杀猪、祭鬼神,那么,白白地把鼓敲破了,损失了大肥猪,也不可能治好病。这样的人,和那位涓蜀梁并没有多少差别。

我们学过自然科学知识,知道世界上确实没有鬼神。然而在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事弄不明白,对人为什么会做梦也解释不清楚,就很容易以为风雨雷电、山川草木都各有各的“神”,以为人的身上还有一个灵魂,人死之后,灵魂离开躯体,便成了鬼。这种原始的迷信思想,是唯心主义的胚胎。

到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之后,剥削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往往要借用鬼神的名义,来骗人,吓唬人。他们宣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神创造的,由神安排的,神的意志决定一切。他们还胡说,神和鬼比活人有更大的本领,能够决定人的祸福。世上发生了灾难,是鬼神在作怪,人们只能求鬼神保佑。劳动人民受剥削,也是“命”里注定的,因此不能反抗,反抗就要受到鬼神的惩罚。

在新社会,也还有些坏人装神弄鬼,骗人钱财,干坏事。有些无知的人往往要上当。

有人说,死去的某人的鬼魂,附在他的身上了,因此他能够预言别人的吉凶祸福。

有人说,什么地方的破庙里有“大仙”显圣,那里的水和土都成了能包医百病的仙丹妙药。如果你求得了“药”,仍旧治不好病,那只能怨你的心“不诚”。

有人说,你的命从一生下来就定了。他能从你的生日,或者从你的指纹算出来。还说这是从海外来的“最新科学成就”。

这些当然都是骗人的鬼话。可是有些在学校里学过科学知识的青少年居然也相信。这说明,他们的科学知识没有学好;也说明,他们对于人生、对于社会还有许多疑问,没有得到解释。

我们提倡解放思想,目的就是要破除迷信,相信科学,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如果我们相信鬼神,以为它们可以主宰人的命运,那我们就用不着努力干“四化”了。因为,照那些迷信的人的说法,如果鬼神不保佑,你干也是白干;如果鬼神保佑,你躺着睡大觉,“四化”也能成功。同样的道理,什么努力学习,努力劳动,也统统可以用不着。奇怪的是,那些提倡迷信的人,个个都不肯不吃饭。在这件事情上,他们都变成了“唯物论者”。我们很想问他们一下:如果鬼神注定你活一百岁,那你不吃饭也不会饿死,何必还要浪费粮食呢?

(故事见《荀子·解蔽》)

哲学故事新解5:琵琶成神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古时候,有个书生到扬州去,路过江西。这一天遇到顶头风,不好开船。书生闲着无事,便到岸上散步。他穿过小树林,上了山坡,看见一个小庙。走进庙里,没碰着和尚。只见和尚住房的门开着,旁边还放着笔砚。这书生本来爱画画,就拿起笔,在门上画了一个琵琶,大小和真的差不多。画完之后,看看风停了,书生也就回船上路了。

和尚回到庙里,看见门上画的琵琶,不知是从哪里来的。他问村里的人,都说不知道。和尚笑着说:“那恐怕是五台山的圣琵琶吧!”山西的五台山是佛教圣地。关于它,有种种神话传说。过去希望得到菩萨保佑的人,往往要到五台山朝山进香。和尚找不到琵琶的来由,就说可能是从五台山飞来的,这本来是带着开玩笑的意思。谁知村里的人信以为真,互相传说,纷纷来向这个“圣琵琶”磕头礼拜,烧香求福。有的病人烧了香,碰巧病好了,就以为这琵琶真的有灵。这样,“圣琵琶”的名气越来越大,越传越远,连远在扬州的那个书生也听到了。

书生心里很疑惑。一年之后,他离开扬州回家,故意把船停在原来的地方。他找到庙里,和尚又没在。他画的琵琶还是老样子,只是前面供着鲜花和香炉。书生找了点水来,把自己画在门上的琵琶洗掉了,不等和尚回来,就回到船上过夜去了。

第二天,书生又到庙里去,只见许多人围在那里伤心叹气。原来,昨晚和尚回到庙里,发现琵琶不见了,马上告诉乡邻。这时候,大家正聚集在一起议论失去琵琶的原因。他们说:“一定是有人背后做了坏事,菩萨不高兴了,所以琵琶才跑走了。”书生听了大笑起来,把事情的经过讲给他们听,才把这个谜解开。

每一件事都有它发生的原因。有时候,人们弄不明白某件事的原因,就很容易把做成这件事的“功劳”送给神。

例如,人是从哪里来的,最初,人们不明白,就说是神造的。中国人说是女娲〔w ā〕造的,欧洲人说是上帝造的。现在我们都知道了,人不是神造的;事实正好相反,无论是女娲或者上帝,所有的神倒都是人们自己造的,

而且是按照人自己的模样造的。你看,从印度传来的菩萨,额上都点着朱红的吉祥痣;从欧洲传来的天使,都是白皮肤、高鼻子。而中国人画的玉皇大帝,和我们在旧戏里看到的古代汉族皇帝又有多少两样?

现在,相信进化论的人多了,因为证据放在那里,不由你不信。但是,没有弄清楚原因的事总还是有,总有人要用这些事情来“证明”神的存在,神的力量。牛顿是个大科学家,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的三大定律,对于近代天文学和物理学做出了了不起的贡献。但是他不能解释行星围绕太阳运转,最初的推动力是从哪里来的,也去找上帝帮忙。他认为这位上帝“是非常精通力学和几何学的”。至于类似画琵琶那样的暂时不知道原因的小事,

被人利用来说神道鬼,更是常有的。那么,从这些事里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教训呢?

这就是:承认我们对有些事情的原因暂时还不了解;这些原因经过人们的不断努力,最后总是可以被了解的。人类的历史在不断地向前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事物的本领也会愈来愈大。许多事情,在某个时期弄不清楚,以后总可以逐步地认识清楚。世界上绝没有永远不能认识的东西,决不要相信那些骗人的鬼话。相信那些东西,只会蒙蔽人的聪明,堵塞人们走向进步的道路。

(故事见〔唐〕皇甫氏《原化记》)

哲学故事新解3:郑人买鞋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古时候,有个郑国人,想买双新鞋子。上街之前,他先找了根草,量了脚的尺寸。可是出门的时候,他匆匆忙忙的,忘了把记尺码的草带上。他走到街上,进了鞋店,拿到鞋子,打算用那根草来量一量大小是否合适,但是在身上摸来摸去,找不到那根草。别人问他找什么。他说:“我把尺码丢在家里了。”说罢,他回头就往家里跑。等到他在家里把那根草找到,急急忙忙赶到街上,天已经晚了,鞋店也关门了。他白跑了两次,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你是替别人买鞋子吗?”

他说:“是给自己买。”

“那你为什么不伸出脚来试一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周围的人听了

都哈哈大笑起来。

尺码之所以可信,就在于它是根据脚的大小量出来的,脚的大小是鞋子是否合适的标准。像这位郑国人那样,有了尺码就不相信自己的脚,在实际生活当中有没有呢?有的。这就是那些迷信“本本”的人。人从实践当中得到知识,把它们总结起来,记录下来,这就是书本知识。一切正确地反映了实际的书本知识都是很可宝贵的。没有它们,我们在学校里的学习怎么进行呢?但是,这些书本知识所以靠得住,只是因为它们是从实践当中来的。如果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实践,那就同郑人买鞋差不多了。这位郑国人拿草量脚的尺寸,这件事情还比较简单,一般来说,不容易发生差错。如果他出门的时候没有忘记带上这个尺码,大概是可以买到合适的鞋子的。书本知识的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首先,记录到“本本”上去的东西,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都是正确的。

例如:现代科学早已证明鬼神都是不存在的。但是古时候的书上,写着有鬼神的地方就不少。我们是相信科学,相信事实,还是相信那些书上的迷信话呢?

其次,人在往“本本”上写东西的时候,只能根据当时已经认识的东西来写。有的事实,在写的时候还没有发现,就写不上去。一九年,毛主席根据当时的考古材料,说人类的历史大约有一百万年左右。后来,在东非又发现了更古老的人类遗迹。有位教授根据新发现的材料说人类的历史有二百多万年。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他因此被打成“反毛泽东思想”。你说冤枉不冤枉?

再有,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一个“本本”写出来以后,又发生了新的情况,我们能因为“本本”上没有写就不承认吗?马克思活着的时候,资本主义还没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所以他的书上不可能提出“打倒帝国主义”的口号;列宁没有看见过原子弹,他也不可能提出“禁止原子弹”的要求。我们能因为马克思主义老祖宗的“本本”上没有写这些东西,就不去想办法对付这些怪物吗?

书一定要认真读,但是也一定要记住,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忘记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做出许多蠢事来。 (故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哲学故事新解:守株待兔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

古时候,宋国有个农夫,在田里犁地。

忽然,有只兔子从树丛中慌慌张张跑出来,一头撞在田里残留的大树根上,折断了头颈,死了。

这个农夫捡起死兔子,美滋滋地把它带回家去。他心里盘算着:这件事情太上算了,又不费力,又能吃到兔子肉,兔子皮还可以卖钱。要是每天能够捡到一只兔子就好了。于是他撂下田里活,天天坐在大树根前等着捡兔子。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可是再没有第二只兔子来送死。他的田却全荒了。这件事传遍了宋国,人人都拿它当笑话。我们日常遇到的事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必然的,一类是偶然的。

太阳一定从东边出来,黑夜过去一定是白天,冬天过去,春天就该来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等等,这些都是按照客观规律必然发生的现象。鸡蛋得到一定的温度可以孵出小鸡;精耕细作可以得到好收成;刻苦努力而又方法对头一定可以把知识学到手;经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一定可以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些,也都是必然的。其中,“一定的温度”、“精耕细作”、“刻苦努力而又方法对头”、“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叫做条件。只要具备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会出现后面的结果。这也是由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我今天早上在街上碰到一位小学时的老同学;昨天一阵龙卷风刮走了邻村的一条水牛;小张前天下午看足球被灰沙迷了眼睛;明天我要到姑母家去玩,等等。这些事情就带有偶然性。不是说偶然发生的事都是无规律的,我们也可以找到这些事所以发生的具体原因,但是很难用一条规律来说明,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定在此时此地此人身上发生,而不会发生在其他时刻、其他地方、其他人身上;更难于断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的结果一定会重复发生。有些事情发生的机会,只不过是百分之

一、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甚至是亿分之一。

譬如,这位宋国的农夫要白捡一只死兔子,需要什么条件呢?首先,需要在他的田地附近有兔子存在。其次,至少有一只兔子遇到极大的危险,使它拚命地奔跑来摆脱危险,它必须跑得非常快,甚至顾不得看清路上的障碍。最后,这只兔子在逃跑的时候,还必须正巧撞在大树的残根上,偏一点也不行。因此可以断定,如果这位农夫一直在那树根旁等下去,等到他头发白了,也是很难捡到第二只兔子的。

有个同学头一天没有复习,第二天提心吊胆,可是正好老师提问没有叫到他。他觉得捡了个便宜,认为以后不复习也可以。

有个同学复习功课时,有一部分题没有弄明白,可是考试时正巧没有这部分题,他得了一百分。他也觉得捡了个便宜,认为以后功课不完全弄明白也可以。

你们看,这两位同学比那位宋国的农夫究竟高明多少呢?

一般说来,一堂课上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提问,一次考试的题目也不可能包括所有学过的知识,这确实是必然的。每次提问谁,考什么题目,又带有偶然性。这次没有叫到你,不等于下一次也不会叫到你;这次没有出你没弄明白的题,不等于下次也不会出这样的考题。而且,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使用。不但提问和考试的时候用得着,以后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还需要用现在学的知识做基础;在将来生活当中、工作当中,也许还会用得着。拿偶然的侥幸做根据,贪图意外的便宜,放松了应有的艰苦奋斗,那就会一辈子吃苦头。这更是必然的。

(故事见《韩非子·五蠹》) 哲学趣味故事两则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将脑袋打开一毫米美国有一间生产牙膏的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每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每年的营业额增长率为10%——20%。 不过,业绩进入第十一年、第十二年及第十三年时,则停滞下来,每个月维持同样的数字,董事部对此三年的表现感到不满,便召开全国经理级高层会议,以商讨对策。 会议中,有名年轻经理站起来,扬了扬手中的一张纸对董事部说:“我有个建议,若要采用必须付我5万元!” 总裁听了很生气说:“我每上个月都有支付你薪水,另有红包奖励,现在叫你来开会讨论,你要另外要求5万元,是否过分?” “总裁先生,请别误会。若我的建议行不通,您可以将它丢弃,一毛钱也不支付,”年轻经理解释说。 “好,”总裁接过那张纸后,阅毕,马上签了了一张5万元支票给那年轻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牙膏开口扩大1mm。 总裁马上下今更换包装。 试想,每个消费者多用1mm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多出多少倍呢?这个决定,使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增加了32%。而这一毫米只是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点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运动、变化、发展中,这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创新精,神敢于打破常规。案例中那名年轻经理没有按照市场常规去营销,而是将包装稍加改动,从而取得了惊人的效益。人生也莫过于此 , 在别人疑为山穷水尽之际 , 你换个角度去思考 , 换种办法去解决 , 说不定峰回路转 , 柳暗花明 , 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成功之路。

二、微笑创造财富一个人可以没有资产,没有后台,但只要有信心,有微笑,就有成功的希望。希尔顿于1987年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其父去逝时,只给年轻的希尔顿留下2000美元遗产。加上他自己的3000美元,只身去得克萨斯州买下了他的第一家旅馆。凭借着精准的眼光与良好的管理,很快,希尔顿的资产增到了5100万美元,他欣喜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他的母亲,可是,他的母亲却意味深长的说:“照我看,你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事实上,你必须把握比这更值钱的东西,除了对顾客诚实之外,还得想办法让每一个顾客住地了还想再来,这样你的旅馆才会有前途。” 他想了又想,始终没有想到一个好的办法,于是他每天都到商店和旅馆去参观,以顾客的身份感受一切,他终于得到一个答案:微笑服务。于是,他订出了四大信条:微笑、信心、眼光、辛勤。他要求员工始终保持对顾客微笑姿态。从1919年到1976年,希尔顿旅馆从1家扩展到70家,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各大城市,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旅馆之一。他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服务人员的微笑的影响力。微笑,是一个内心真诚的外露,它具有难以估量的社会价值,它可以创造难以估量的财富。正如卡耐基所说:微笑,他不花费人才,但却创造了许多成果,它丰富了那些接受的人,而又不使给予的人变得贫瘠。它在一刹那间产生,却给人留下永恒的记忆。

第15篇:哲学小故事

1、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是一个比喻做多余的事、反弄巧成拙的成语。这个成语揭示了深刻的哲理。成语说的是:楚国有一个贵族人家,一次祭礼完毕后,把所用的一杯酒货给了几个门客。几个门客面对着一杯酒,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后来有个门客想出了一个主意,说:“我有个办法,咱们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杯酒。”众门客一致同意,于是就开始各自画蛇。转眼之间,其中一人首先画好了一条蛇。他拿起酒杯正想喝,看见别人还没有画完,便左手拿杯,右手握笔,得意忘形地说:“看这条蛇没有脚,让我给它添上几只。”正当他在给蛇添足时,另一个门客的蛇已经画完,于是从第一个人手里夺了酒杯,大声说:“蛇本无足,你为什么给它添上?”说罢,举杯一口饮尽。画蛇脚的人,张口结舌,说不出一句话来。

蛇本来没有脚,可那个自作聪明的人硬给它添上几只脚,结果,从胜利者变成了失败者。这里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就是,客观事物原本怎样,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它,否则,人为地或主观任意地添枝加叶,歪曲了事物的实际面貌,就必然得到相应的“惩罚”。从广义上说,客观事物的规律是怎样的,人们就应该如实地反映,在反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差错或认识不足,但决不能主观地、任意地歪曲它。“画蛇添足”虽是一个久远的故事,但在我们现实工作中有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有些人在处理问题时,不是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不是依据实际情况订计划、想办法,而是自作聪明,任意标新立异,硬把自己的空想强加于客观实际,从而招致工作失误。这与“画蛇添足”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采用主观任意性代替客观实际的哲学思维方法。我们应该屏除或尽力避免这种思维方法。

2、荆人循表

说起思想僵化,在《吕氏春秋察今》中的“荆人循表”的故事,可谓是典型了。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有一次楚国和宋国作战。楚国打算偷渡沈河,袭击宋国。于是派人到河岸边,在可以渡过的浅水地方作了标记。后来河突然涨水,已不能徒步渡河了。但是楚国的军队不顾情况的变化,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在深夜里顺着滦河岸边作了标记的地方徒步渡河。河水又湍又急,一下子淹死了1000多人。士兵们惊慌失措,好像房屋倒塌下来一样,大吵大嚷,乱作一团,真是“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这个故事形象地刻画了楚国军队的死板。河不是“死水一潭”,其深浅缓急不会常驻不变,但楚军却只顾循表,当然会铸成大错了。其实任何事物,都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出现一定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是有条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条件的改变,原有的状态就会改变。孙武说得好:“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说来,即具体事物的存在状态,会随着条件变化而改变。如果人们的思想不注意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的变化,不随其改变作出相应的调整,就会使思想脱离实际,造成思想僵化,从而在具体行动中出错。

思想僵化的危害是极大的。人们做事情总是有一定的计划的,而正确的计划只有来自对客观事物的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这实质上就意味着对客观事物的存在状态和条件有个正确的认识。但是,客观事物总是变化的,这就要求人们在思想上作出相应的改变,否则就会造成指导思想过时,从而使行动的后果与自己的愿望背道而驰。无论个人和国家都是这样的,就拿国家处理经济问题来说:市场的供求矛盾总是随着具体的条件变化出现各种具体情况,有时是供不应求,有时却是供过于求。如果不注意这些具体的变化,或把针对供不应求采取的经济政策用于供过于求的矛盾状况,或把针对供过于求采取的经济政策用于供不应求的矛盾状况,都会造成经济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当然,解决各种问题要靠各种专业知识,但是,从上述所讲的思想僵化的危害性来看,说明掌握正确的哲学思想,可以使人们在思维方法上既唯物又辩证地看待问题,从而避免犯一般性的思想方法的错误。

3、猫羊相及

众所周知,我国有个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此典故出自《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下相及也。”意思是说,你住在北边的齐国,我住在南边的楚国,两地相距十万八千里,即使马牛走失,也达不到对的境内。后人沿用此语作比喻,来说明毫不相干的东西是扯不到一块去的。而这里却说“猫羊”相及,说怪也不怪,猫和羊可相及,可以联系在一起,这是达尔文的伟大发现。“食物链”,是达尔文在论述生物进化的观点时曾提到的一项著名而有趣的发现。他在研究生物时观察到,在养猫愈多的地方,羊也养得愈多。猫和羊有何相干呢?原来羊吃一种三叶草,这种草是靠丸花蜂授粉的,而田鼠为吃这种蜂蜜又往往会破坏蜂窝,所以,田鼠多了,蜂就少,从而三叶草传粉的机会也就少。相反,养猫愈多,田鼠就愈少,丸花蜂因而也就愈多;三叶草传粉机会多了,就能获得好收成;三叶草愈多,牧草充足,喂的羊也自然就愈多了。因此,“猫一田鼠一丸花蜂一三叶草一羊”之间就形成了一根相互联系的生物的食物链。

达尔文所发现的“食物链”,揭示了生物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规律。它表明有许多事物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在客观世界中,不仅有食物链,而且还有其他相互联系的“链条”。从宇宙星系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无不处在普遍联系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之中。正如恩格斯所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植物生长总是和一定的阳光、温度、雨露、水分、土壤等相联系。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与一定的社会、学校、家庭影响相联系。人的有机体的各部分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其功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和互相制约的。

总之,依据客观事实,用唯物辩证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就能使看来互不相及的事物联系起来。当然,这不是人为地创造的,而是客观事物原本如此,只不过是被人们正确地认识到了。

4、庖丁解牛

战国时期,魏 国的国君魏惠王有一次来看庖丁宰牛。庖丁是魏国著名的厨师,他解剖牛的时候,手、脚、肩膀、膝盖的动作和刀的响声。同音乐一样有节奏,他毫不费力地把牛的骨头和肉分割开来,手起刀落,干净利索。魏惠王看后十分惊叹、佩服,便问他:“你的手艺怎么这样高啊?” 庖丁答道:“其实,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我对牛的肉和骨头的结构已经很熟悉了。开始,我眼中所看见的,都是一头头完整的牛。学了三年之后,我看到的就不是一头整牛,哪里是关节,哪里是筋骨,从哪里下刀,需要用多大力气,全部心中有数,我顺着肉和骨头相接的地方,一刀一刀地把它们分开,毫不费力。”他接着说:“一般宰牛人用的刀,一个月就得换一把,因为他们的刀刃经常碰到骨头,宰牛的能手可以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只用刀来割内。可是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几年,解剖了几千头牛,还像新刀一样的锋利,因为肉与骨头之间有一条缝,我看准了它轻轻地把刀插进去,肉就一块一块地落下来。当然,遇到复杂的结构,我也要聚精会神,认认真真,小心翼翼,才能万无一失。”

庖丁解牛,在他的眼中不仅是完整的牛,而且还看到了牛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在客观事物中,联系是非常普遍的,有内部的,有外部的,有必然的、有偶然的,有本质的,仑非本质自。之和事物内部的、稳定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就是事物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存在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管我们承认与不承认,认识到与没有认识到,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只要条件存在它就必然发挥着作用。因此,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规律,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办容。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要求,同时,在规律面前人们并不是完全的消极被动,我们又可以认识规律,利 用规律来取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良好效益,这就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

庖丁自觉不自觉地在实践中遵循这一基本原理,他知道解牛必须按牛自身的构造出发,不能蛮干,要遵循解牛的规律,而要想解好牛就必须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实践,去认识。经过20年的实践,他终于清楚地了解了牛各器官的位置及骨路的特点,认识到了解牛的规律性,于是才能游刃有余,毫不费力地把牛的骨头和肉分割开来了。

5、歧路亡羊

战国时期,有位著名的思想家叫杨朱。有一天,他的邻居跑丢了一只羊,于是全家出动寻找,又来请杨朱的奴仆帮助寻找。杨朱问道:“仅仅丢了一只羊,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去找?”邻居说:“村外的岔路太多了,所以人去少了不行。”于是杨朱就让奴仆和邻居一起去找羊。过了半天,找羊的人陆续都回来了。杨朱问邻居:“羊找到了吧冲邻居垂头丧气地说:“跑丢了,没有找到。”杨朱又问:“怎么会找不到呢?”。邻居答道:“岔路太多了,岔路之中又有岔路,谁知道羊跑到哪里去了?所以找不到了。”“原来是这样。”杨朱沉思了好久,半天没有笑容。他的学生见他这样,感到非常奇怪,不解地问:“丢了一只羊,并不是一件大事,况且又不是老师的,角为什么这样闷闷不乐呢?”杨来回答说:“我并不是为了一只羊,而是由这件事联想到我们学习和研究学问的事。如果另们在学习方面,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不能专心致志,也会像在岔道上找羊一样,结果一无所获。”

在这里杨朱阐述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原理,也就是识在我们做任何一件工作中,都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在同一个事物之中也存在着众多的矛盾,在复杂的矛盾群体中,各种矛盾力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事物的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及发展方向。这一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与此相反,其它的、处于次要地位的矛盾则是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它也会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由于容物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力量的关系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区分不是凝固的、僵死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地位会发生转化。这就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以及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就一定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而次要矛盾又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所以在把侧重点放在主要矛盾的同时,还要兼顾次要矛盾的解决。不论是在学习上,还在工作上都是如此。在歧路之羊的典故中,有那么多的岔,如果不分主次,平均分配人力,结果只能徒劳而返。如果分析一下各条路的情况,看看羊最可能从哪条路上跑有重点地去找,找回来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6、纸上谈兵

古人说得好,“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就是中国古代朴素的知行观。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说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如何看待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思想。“纸上谈兵”就是片面强调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形而上学的错误做法。《史记廉颇商相如列传》是这样讲的: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真可谓熟读兵法。其实,他的父亲早已看穿了他,认为赵括只是死啃书本教条,如果真叫他带兵,“破赵军者必括也。”相如也看出了这一点,说赵括只是徒然能背他父亲的兵书,并不知结合实际运用。可惜赵王不听劝说,还是以赵括为将,抵抗秦军。果然,因赵括死搬教条指挥作战,使40万大军全部覆没,赵括也死于乱箭之中。

这一故事生动地说明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危害性。知道或懂得理论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只是知,而不知怎样行,则会贻害无穷。有的人只会靠嘴巴卖弄自己的学识,一碰到具体问题就束手无策,于事无补。在范镇的《东斋记事》中就有一个“费铁嘴”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一天,蜀国国王闻知宋朝天兵要进攻蜀国,非常恐惧。朝中的大臣们都在物色能去抵抗天兵的人。此时有一个外号叫“费铁嘴”的人,走到国王面前答话。大家都以为他不光有“识”,而且还有胆量。仔细听着,他却说:“这个事儿,我可绝不敢干。”于是,大家都笑着退朝了。“费铁嘴”只能说.不能干,有什么用呢?所以大家讥笑他。

人类掌握知识或理论的目的在于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这样的理论和知识才具有生命力。人们只有根据复杂多变的具体条件灵活地运用理论和知识,并通过实践进步深化,才能使它成为人类的宝贵财富。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赵括就是因死读兵书,而不懂得如何应用,而兵败身亡的。

7、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是《三国演义》.上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曹操带兵打仗,行军途中,士兵口里冒烟,渴得要命,但是又找不到水。曹操见此情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用马鞭往前面树林一指,说道:“前面就是梅林,树上结了许多又大又酸的果子,可以用来解渴了。”士兵一听是梅子,嘴里分泌出许多唾液,也就不渴了。

这个望梅止渴的故事,更确切地讲应该是听梅止渴,因为事实上没有梅林,大家自然也看不到梅林,只不过听了曹操的一句话。这里所反映的是人的消化系统与梅酸的联系,曹操利用了这种联系,巧妙地为士兵们减轻了干渴的威胁。而这种联系可以用条件反射来解释。

不管人还是动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反射活动进行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两种,无条件反射是人及其它一切动物生来具有的反射,是遗传的本能。而条件反射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由动物自身活动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或者说是后天学习来的。比如,食物能引起狗的兴奋,会立即分泌唾液,这是无条件反射。但是如果每次喂食时都给狗以灯光刺激,那么久而久之狗一见到灯光就会分泌唾液。这时感觉到灯光的兴奋点与感觉到食物的兴奋点沟通了起来,这种反射叫条件反射。不管是条件反射还是无条件反射,都是人与其它动物共同具有的。人与其他动物在反射问题上的差别并不在于此。

条件反射是接受外界刺激之后而引起的反射活动。在建立这种反射的时候必然要经过一定的途径。经过眼、耳、鼻、舌、身这样的感觉器官将外界刺激传导到脑所引起的反射,被称为是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与其它动物共同具有的。但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人的意识所需要反映的东西.无论从深度、广度都远远超过了其它动物。第一信号系统不能满足这种反映的需要,因而出现了第二信号系统。也就是借助于语言这一反射的信号所引起的反射活动。语言抽象地表达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因此人的这种反射的广度、深度都达到了其它动物无法比拟的高度。第一信号系统约反射是具体形象的反射。而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则是抽象概括的理性的反映。

人在看到梅林、酸梅时分泌唾液,这是第一信号系统基础上的反映。而当人们听到别人讲到梅林,酸梅,通过语言这一途径,引起了反射,分泌了唾液,这是在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的反映。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难怪士兵一听到曹操谎称有梅林便不觉那么干渴了。

8、胸有成竹

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画家叫文与可,他特别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清秀逼真,非常出色。文与可学画非常认真,为了画好竹子,他在窗前种了许多青竹,每天都仔细观察竹子的枝叶状态和生长情况,了解竹子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里的形态变化。经过长期的种竹实践和观察、揣摩,他不仅对竹子的特性了如指掌,而且在脑海里形成了各种各样竹子的形象。正因如此,在他动笔作画之前,要画什么样的竹子,怎样构图、着墨,他心中早就有了轮廓,不必费尽心思,反复琢磨,而能一挥而就,挥洒自如,出色地面出各式各样的竹子。因此他的一位朋友赞扬他说:“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意思是说文与可在画竹子的时候,完美的竹子形象,早就在他的心里构思好了。

文与可画竹之所以挥毫泼墨自如,方面是由于他本身的国画功底;另一方面则是他长期的观察、实践,这里面就体现着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从必然向自由的发展。必然指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也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自由是指人们对于必然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不在于摆脱客观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我们能否认识到,也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它,需要它,只要条件具备,规律都要发挥作用。在人们还没有认识到某种规律时,在某方面就处于盲目的被支配地位,没有任何自由可言。一旦人们认识了某种规律,就可以自觉地运用它来改造客观世界,这时人们就掌握了自由。从整个社会的情况来看,原始人对客观规律知之甚少,所以几乎没有什么自由,现代人掌握了一定的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就有了较大的自由。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将会有越来越大的自由,但是由于客观世界发展的无限性,绝对的、彻底的、脱离必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文与可画竹就有着这样一个从必然向自由的发展过程。他开始画竹时也不是得心应手的,只是机械地临摹竹子的外形。那时对于画竹他还是处于必然王国。为了画好竹,他又种竹又观竹。不仅竹子的一般形态已牢记在心,就是对不同季节竹子枝叶的变化,不同种类竹子的特征也都丁如指掌。这时他对竹的了解就由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画起竹来自然得心应手,胸有成竹了。

9、刻舟求剑

战国时候,有一个楚国人坐船渡江。船正在江中行驶着,他一时疏忽,“扑通”一声,将随身所带的宝剑掉到江里去了。他马上在船舷上落剑的地方.,刻下一个记号,并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剑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船在江中行驶了好久,终于靠了岸。他急忙从船上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寻找宝剑。结果,捞了半天什么也没捞到。

这就是著名的“刻舟求剑”的寓言故事。船是不停地向前走的,剑落在了江心,距离船停靠的岸边已经很远了。在船上刻上记号怎么能找到剑呢?从这里我们必须正确地把握运动和静止的辨证关系。

物质世界是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的,绝对的静止,脱离运动的静止都是不存在的。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生命有机界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不运动的事物。就运动的基本形式来说,即包括简单的位置移动,场所变更的机械运动,也包括物理运动,化学运动;有各个生物体自身变化的新陈代谢运动,也有以社会基本矛盾的出现、激化、解决为标志的社会运动。运动是普遍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承认与不承认这种绝对的运动是唯物辨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之一。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那么对于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来讲又有静止的一面,比如一个人就其外形来看,一段时间内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件家具放在屋子里与其它东西相比较也没有位置的变化。我们坐在船里船在动而我们没有离开座位半步。承认这种一定条件下的静止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无法使我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但是这种静止只是相对的,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虽然一个人在一段时间没有大的变化,但这只不过是没有质变,量的变化总是有的;一件家具放在屋里没有位置的变化,但它有内部的分子运动;我们坐在船上相互之间没有位置移动,但相对于岸上的参照物仍然在运动。因此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个楚国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以为只要自己坐的位置不动,其它条件也一定不动,结果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宝剑了。

10、郑人买履

春秋时期,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去买鞋穿,于是,他先把脚的长短量了一下,记下了一个尺码,可是他在临走时粗心大意,竞把尺码忘在家中。到了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忽然想起尺码的事,于是就对卖畦的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码拿来再买。”说完就往家里跑。等他跑回家拿了尺码,又急急忙忙地返回集市上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又没有买到鞋子。有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非常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偏偏要回家去拿尺码呢?”他却振振有词地答道:“我量的尺码是非常准的,用脚哪有尺码准确呢?”

这个“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非常深刻地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的人。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主要是不理解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而把理性认识绝对化。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开始只是接触和了解这一事物的表面联系和外部特征,这是感性认识,是直观的、片面的。在我们不断地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感性认识不断积累和反复,于是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正确反映了这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这个认识就是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单凭感官无法完成的.认识,这个认识已不是对于事物表面的外部联系的认识;而是能够指导实践活动的经过抽象思维而形成的认识了。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成功率极低,但如果只注重理论而不从实际出发,不相信产生理性认识的实际,那就会步入教条主义的歧途。这个郑国人白白地跑了两趟,只相信自己量出来的尺码,却不相信产生这个尺码的自己的脚,实际上就是犯了这种教条主义的错误。实际生活中,仍然有人在重犯郑人买履的错误,他们轻视或否认感性认识,不从实际出发、不调查研究,只是从本本出发。不是把马列主义当作行动的指南而是当作教条,当成包医百病的药方,不问时间、地点、条件而生搬硬套,而对于本本上没有提到的事情则一筹莫展。这种教条主义实质上抽去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扼杀了真理,是必须屏弃的

其他回答(2)

请跟我读┃万 3级 2010-12-12 1拔苗助长: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违背客观规律就会遭到它的惩罚

2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规律。

3刻舟求剑: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 5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组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行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看问题 7不入虎穴,耶得虎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8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9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1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

1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的玩弄概念的诡辩论 13画龙点睛:做事物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14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着,整个世界

热心问友 2010-12-13 庄子和朋友走于桥上。庄子看着鱼说:鱼很快乐啊。 朋友说 :你不是鱼 你怎么知道鱼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鱼 你怎么知道鱼不快乐呢?

第16篇:管理哲学故事

故事1:只要拿掉盖子

一个高级俱乐部的主管正在为一件事发愁:总有会员把浴室内的高级洗浴液顺手牵羊带回家。主管想了各种办法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却发现这些办法都可能冒犯会员,起到相反的作用。

有一天主管随意间向更衣室管理员询问是否有好的办法,管理员说:“很简单啊,我只要拿掉盖子即可。请问,谁会想拿走没有盖子的洗浴液?!”

点题:

1、管理工作中,主管学会激发每个员工的参与意识,把他的智慧挖掘出来,解决现实问题会

容易的多;

2、分析解决问题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用人之能;

3、管理工作中,与其限制私欲不如打破产生私欲的基础。

故事2:打野兔

一个父亲带着三个儿子到草原上打野兔。到达目的地一切准备妥当,开始行动之前,父亲向三个儿子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父亲遗憾地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哥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父亲依然摇摇头说:“不对!”

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点题:

1、漫无目标或者目标过多,会分散精力,阻碍我们前进。心无旁骛地追求主要目标,才是

明智的选择;

2、职场中每个职业人是否要学会专注?

故事1:

1831年,瑞典化学家萨弗斯特朗发现了元素钒。

对这一重大发现,后来他在写给他朋友-化学家维勒的信中这样写道:“在宇宙的激光角住着一位漂亮可爱的女神。一天,有人敲响了女神的门,她懒得动,在等第二次敲门。谁知道这位来宾只敲过一次后就走了。她急忙起身打开窗户张望:‘是哪个冒失鬼?啊,一定是维勒!’如果维勒再敲一下不就见到女神了吗?

“过了几天,又有人来敲门,一次敲不开,继续敲。果然女神开了门,是萨弗斯特朗。他们相晤了,钒便应运而生!”

点题:凡事,只要确定了方向,成功贵在坚持。

故事2:

有个牧师开车在路上,见到路旁有个修女,便停车主动载她一程。

修女上车后便翘起脚来,让她可爱的美腿从长袍中露出来。牧师看了一眼高兴得差点儿让车出了意外。控制好车子后,他偷偷摸摸的把他的手往美腿上移动。修女看了看他说:“神父,记得圣诗129吗?”神父脸红,连忙道歉,被迫移开他的手,但是他的视线却离不开她的美腿,几次换档之后,他的手又悄悄移向修女的美腿。修女又说:“神父,记得圣诗129吗?”神父又一次道歉:“对不起,姊妹,肉体是虚弱的。”到达修道院后,修女下车给了他寓意深长的一眼就走了。

当神父回到教堂急忙拿出圣经想找出圣诗129是什么。

圣诗129:走向前并寻求,再更深入一点,你会找到荣耀的。

点题:永远对你的工作保持熟悉,否则你会错过很多机会。

曾读过一篇文章:一位老人从东欧来到美国,在曼哈顿的一间餐馆想找点东西吃,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拿餐盘来为他点菜。但是没有人来,他等了很久,直到他看到有一个女人端着满满的一盘食物过来坐在他的对面。

老人问女人怎么没有侍者,女人告诉他这是一家自助餐馆。果然,老人看见有许多食物陈列在台子上排成长长的一行。“从一头开始你挨个地拣你喜欢吃的菜,等你拣完到另一头,

他们会告诉你该付多少钱。”女人告诉他。

老人说,从此他知道了在美国做事的法则:“在这里,人生就是一顿自助餐。只要你愿意付费,你想要什么都可以,你可以获得成功。但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着别人把它拿给你,你将永远也成功不了。你必须站起身来,自己去拿。”

人生是一顿自助餐,说得多好啊!自助,就意味着你要靠自己,要主动出击,寻找机会。成功固然需要机遇,但是幸运女神不会垂青于守株待兔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两个人一同大学毕业,但是几年后,两个人的境况却有天壤之别;我们也常常看到一些成功者和失败者的例子:有人满腹才华却无出头之日,有人却能大展身手、游刃有余……才华固然重要,但是,才华不等于成功。成功还需要自己去打拼、去争取、去营造。

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是金子总会发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首歌词唱得好,“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是啊,在这激烈竞争的年代,优胜劣汰不仅是自然法则,也是人生法则。如何在这世界上寻求一席之地呢?老人说得好:“人生就是一顿自助餐。只要你愿意付费,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各种各样的东西摆放在那里,只要你有能力支付得起。但是,你如何能够支付得起你想要的东西呢?你只有成功,而“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着别人把它拿给你,你将永远也成功不了。你必须站起身来,自己去拿。”

安全小故事-小和尚剃头

2010-6-4 15:01:59本站本站整理阅读751次

故事曰: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习惯性的坏行为危害很大,我们在工作中称之为“习惯性违章”。 美国有学者曾经对55万起各种工伤事故进行过统计分析,发现其中80%是由于习惯性违章所致。

第17篇:哲学故事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一万字)

哲学故事--《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最近读了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因为是理科学生一开始对于哲学类书籍总是望而却步,依稀记得高中时翻阅过《理想国》、《忏悔录》等名著,其他书籍已经毫无印象。如今重新阅读《苏菲的世界》这类哲学故事书,竟又觉得令人回味。读《苏菲的世界》,感觉仿佛是透过一个缓慢的长镜头层层剖析生活与哲学中千丝万缕的关系,纵有复杂繁琐,却又有迹可循。虽然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这类作品不像一般的小说那样能让你迅速进入角色,犹如温吞水一般淡而无味,难有耐心去品读,但一旦细心体味了,故事里的情绪便悄然席卷血管裹挟心脏,牢牢附着脑海,它让你用另一种方式看待世界,让你懂得思考,学会放慢速度生活,唤醒我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哲学我以前从未涉足,总以为它深不可测,难以理会,当我开始思考和接受,我的想法也随着这个玄妙的故事开始变化和深入。

如果遗产是物质的话,那么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但如果遗产是精神的话,那么它不但不会同时光一起流失,而且能被发扬光大。 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象征,从古至今都披着神圣的面纱。人们只能满怀敬仰之心,却无缘见哲学之庐山真面目。因为它博大精深,融人类千年之史,汇世界百家之言。祖先赐予的精神遗产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深不可测。无数哲人前赴后继著书立传,试图为世界展现一幅壮丽雄浑的哲学全景图。可是百家争鸣,丰富了哲学的内涵,却为勾勒全景图又增添了新的难题。于是,千百年来,哲学似雪球般前进、壮大,而人类只得管中窥豹似地欣赏奇峰一角。 我在寻觅,寻觅一种载体、一种形式能令人毫无倦怠之感地穿梭于哲学的长廊之中。我想一部书恐怕难以担此重任,因为记录哲学、见证历史的文献题材作品对于寻常百姓而言,无疑是味同嚼蜡的。但是,有困难才有奇迹,人的智慧与力量在劳作与发展中,常常释放出超常的能量。一位从教多年的作家完全采用侦探小说的构思,却将整部哲学史清晰地、丝丝入扣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它不是来自欧洲哲学的源头希腊,也不是东方龙的传人,更不是好莱坞的天才剧作家。他的家乡在遥远而恬静的北欧——挪威。令人难以置信,在几乎没有任何哲学底蕴的冰天雪地,却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哲学作家。当然还有他那部震颤了哲学界的里程碑式的文学作品。 如果你是一位书迷,那么至此你肯定猜到了。是乔斯坦贾德带着我们走进《苏菲的世界》探究高深的哲学。

《苏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它是通过介绍西方哲学史的发展来一步步使人认识哲学,从中学习哲学。它一本介绍哲学思想历程的书也是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它和其他大部头的令人伤脑筋的哲学书不同,为了增强趣味性,作者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让人不自觉地跟随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历险小说般的心情。这本书的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但是涉及到哲学的文字都很贴心地用不同的字体明确表示出来了,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并且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非常适合那些未接触过哲学的人们作为启蒙教材,引导人们步入哲学的殿堂。作者很花心思的把主人公设计成一个15岁的刚成年的小女孩,并且用了类似电影中的戏中戏的表现手法启发读者更多的哲学思考,让我们跟随着主人公苏菲一起踏出了我们的“哲学之旅”探索之路,现在看来都是煞费苦心。 该书是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小姑娘苏菲在迷茫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开始了解西方哲学领域,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和一些著名的古今哲学家,世界像迹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在此同时,书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爸爸,为了让他的女儿开始接触哲学,编出了苏菲的世界一说。这整本书就由这两个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感觉虚虚实实的!就着“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苏菲产生哲学性的思考,接而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还有一些自然哲学家的议题思考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涉及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的哲学,神秘导师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内容之多,思想之深刻。不仅如此,更加值得人们称赞的是作者以故事性的方式讲述了哲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思想,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哲学揉碎以另一种更加细腻的方式注入读者的头脑中。哲学家们往往确实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不会像行侠者那样惊险离奇,不会像军事家那样波澜壮阔,不会像男欢女爱那样情意绵绵,而他们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他们特有的言行蕴含着哲学的深邃,会给你留下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回味,哲人的人生往往就是故事。这种“灌输”的效果显然要比在哲学课堂上那些单一乏味的概念讲解要生动得多,这样的哲学知识将会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心灵。凭着这本哲学故事我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人类的文明灿烂光辉。但在读出除了知识的流行发展趋势之外,我还发现在教育上的缺失,我们的教育并未提供有关人生和其意义的必要知识,而这些答案正隐藏在哲学的奥秘里,然而现在的教育并未引导学生面对问题时多停留哲学上思考寻求答案,使得哲学给人的感觉总是离生活很远,非一般人可以理解的高深理论,所以以前我对哲学一直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想法,但读了《苏菲的世界》以后才发现,其实我从来就不了解哲学,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对哲学类的书籍和文章总是浅尝辄止,并未悟出其真意,这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未尝不是一种缺陷和遗憾。

读了这本书,首先佩服的是作者的构思。读书中开始的几章时,你不会觉得有什么异常,但越往下读,越觉得诡异,尤其奇怪的是苏菲和艾伯特竟然渐渐察觉到了少校和席德的存在,而这种察觉又是通过少校的笔写出来的,这种角色的反抗,一边是虚幻的,因为它和角色一样,存在于少校的内心,一边又是真实的,因为它是苏菲和艾伯特的真实情感。这个小小的扭结,使人有一种糊涂的感觉,但又使人顿悟,其实真实就是虚幻,二者无法分开。小说原本是虚幻的,就必须用心去承认小说里所谓的现实世界,唯有这样去读才能把自己融入道小说中,体味书中角色的喜怒哀乐,激起共鸣体会作者地原创动机。可是当我把小说中的世界当成是真实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竟然道出原来的世界也是虚幻的现实。在那一刻,我的内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竟是昨天已成虚幻,一切事情在我脑海中好像都变得千奇百怪,无数个版本在脑海中浮现,孰真孰假,难以辨析。这些琐碎交织成的一个更细致稍微真实的世界也许更让人心安。而质格内敛的人选择窥视内心,对外界的变迁不屑一顾,泰然处之,不免又给了唯物主义者非议的口实,看啊,那个可怜的唯心主义者又悲观了。可是唯物或是唯心似乎仅仅一线之隔,孰对孰错本来没有定界。哪怕用政治蛮力妄图强化一元观念终究只是徒劳。正如独尊儒术毕竟也没罢黜了百家。

要解决这种恐惧和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倘若用哲学的眼光审视世界会,发现身边的哲学无处不在。哲学,就是那些现在还暂时没有标准答案,却要经过不断思考、不断发现去醒悟的一个过程。原本我印象中的哲学是那么的深奥,那么的遥不可及,好像并非生活中必需的知识而是在象牙塔顶端的学者才有权研究的学术。然而看完此书,我更认为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 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就是关心、探索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这其实是我们每个活在这世上的人都应该去思考的。同时我们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生命观的过程,也可以是看作对于哲学的思考。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

苏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但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与人类文明的足迹点滴相印。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哲学史,倒不如说人类文明的通史纵会眼底。在浩瀚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史中,每一个人不过是道星光,一点水滴。那段深夜里在教堂以小时卫单位计算历史进程的对白再明白不过,它反衬着个人生命的短暂。只有一部分人,会被作为他生活过这段历史的标志。纵观此书的各个哲学伟人,各个哲学流派。书中并未对他们进行任何的评价,这是值得学习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贡献,他们都在不同领域,所以他们的牺牲和贡献本来就不能相提并论的。就如公元前五世纪的帕梅尼德斯认为: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根据辨证原则,一个思想的产生必定也意味着另一个针锋相对的思想的产生。这就意味着旧有事物对新事物的反对越激烈就越能促进新事物的发展。想想这辨证主义也恍惚有了诡辩学派的风采。而事实是辩证主义赢了,另一位哲学家赫拉克里托斯恰恰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可笑的是这二位的观点竟是基于同一个理论而得到的:即物质世界是由一种元素构成的。那么这种针尖对麦芒般的争辩能有什么结果呢?黑格尔知道。他说:任何深入研究历史的人都会发现:每一种新思想通常都是以前人的旧思想为基础,而一旦有一种新思想被提出来,马上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和它抵触的思想,于是这两种对立的思想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但这种紧张状态又会因为有人提出另外一种融合了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伊利亚派哲学家和赫拉克里特斯的学说被恩培窦可里斯“否定的否定”了。他认为自然界应该是由“土气水火”四根组成。显然恩培窦可里斯比前两位多走了一步。不过如果因此就认为前人的哲学研究是在为后人做嫁衣裳,黑格尔一定会坚决反对的。因为你不能将任何哲学家或任何思想抽离他们的历史背景。”因为哲学是渐进的。超越性思考从来都需要首先超越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但是处于一个封闭的社会制度中的人们,意识到自身所受的影响是极其困难的,即使这个社会缺乏严谨的架构,制度极度不合理。因为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很容易站在自己既成的思考角度考虑问题,而缺少客观精神。如果不能站在云端俯瞰整个世界的全貌,站在熙熙攘攘的世界中难免短视,却自以为看到了最真实的世界。因此哲学家们的思想都受到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但他们都用尽了心智和头脑为科学史文明史揭开新的篇章。苛求古人是愚蠢的,更是不道德的,没有古人的失败与错误,又何来今天的成功与真理,这些都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中让我获益颇深的一段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问一个正在饥饿边缘的人,回答一定是‘食物’。如果问一个快要冻死的人,回答一定是‘温暖’。”因此我认为赫拉克里特斯说得很对,世间的事都是相对的。如果我们从未生病,就不会知道健康的滋味,如果世上从未有过战争,我们就不会珍惜和平。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很为我所推崇,事物都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好与坏,他们是共存的。只有看到了人性的弱点才能感受到人性的优点。在这里,可以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是善恶的共同体,是非黑白都是相对而来的。其实《苏菲的世界》和很多哲学类的书籍一样,书中所蕴含高度,非本人所能及。不过书给人带来的一种思考,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只要有所领悟,书就是值得一看的。

而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大约在公元前三四百年左右,出现了一位对欧洲思想有重大影响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谈话能够不断揭露人们思想上的弱点,令人可以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对某些人而言,这样的谈话无疑是当众出丑,并成为众人的笑柄,对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难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它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因为他重视良心与真理,到生命结束也是为了真理。他那种为了真理而战,为真理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使我更深切的体会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句话的含义。“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就是整个世界哲学史上最难懂的人,也是对欧洲思想影响最重大的人苏格拉德的话。尽管我还不曾真正了解他,但他却使我顿悟到一个关于人生的命题的答案。但我知道的还远远不够透彻和准确,哲学并不是花和草,鱼和水的道理,而是透过现象来挖掘其中的本质。苏格拉底常说,他谈话的艺术就像产婆给别人接生一样。产婆本生并不是生孩子的人,他只是帮被人接生而已。所以,真正的知识来源于内心,并不是别人传授于你。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真正拥有智慧。这么说来,老师的工作就如同产婆,而我们真正学到的知识就源于我们的思考和认识。如同做数学题,往往是我们牢记的就是我们曾经钻研解答出来的,而老师讲解的却容易忘记。哲学的世界,有太多奥妙等待我们去探寻。每一次的发现便是一次人生的顿悟。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也是无穷无尽,从前的哲学家为我们解开了不少世界之谜,使后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运用科学的知识、哲学的观点揭开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也为我们后人做一点事。

这本书和其它很多哲学类的书籍一样,当中有很多耐人寻味的问题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最简单得比如“我是谁?”,相信这个问题任何接触过哲学的人都思考过迷惑过的。为什么会有“我”这个意识的存在?其实最开始,我并没有从书中直接得到答案,总觉得是作者模棱两可的带过了问题的答案。可是到后面谈到笛卡尔的时候,他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顿时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彻悟。人因为思考而存在,这句话带了点唯心主义的味道,但确实是当人们在否认在怀疑的时候,这一思考的行为就已经证实了“我”的存在。外部世界的存在与否固然是值得关注也是值得质疑的,而且的确外界事物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思考,但是我们的思考,关于上级世界的思考,尽可能站在客观的角度的思考,也就是超越性的思考,能让我们免受自己的世界的影响而存在。我们,虽然生活在这个现实世界中,过着再也不能普通的生活,但是我们的思考可以是无疆界的。我们思维的触须能伸展宇宙最深处,也能甚至超越整个宇宙,任意所至而无所羁绊。所以我们自己的觉悟程度决定了我们存在的方式,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存在的意义,最终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真实存在。存在的含义是,超越了感官切实感受到的存在,是我们拥有了自己存在的证明,我们的思考是独特的而不是普遍的,我们的行为是自己决定的而不是受现实影响的,存在不受现实的约束。

还有由这个问题延伸的系列的其他问题“世界从何而来?”这是神秘人抛给苏菲的第二个问题,也让苏菲倍感困惑:已知这个世界是太空中的小小星球。那么,太空从何而来?如果现存的每一件事物必然有个开始,太空定是某种东西变的,那么这种东西又是什么呢?任何事物都由开端开始,由无到有,那“无”又是怎么来的呢?苏菲实在搞不清楚。我也常犯困惑,如果说神话只是人们不理解自然现象,无法正确解释而产生的一种自圆其说,那么来看看科学的解释又怎样,现今科学推断宇宙是由大爆炸形成的,是巨大的能量从中心向四周辐射而形成的,且现在还在进行着这个过程。那么这能产生无边宇宙的巨大能量是怎么来的?这巨大能量产生之前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面对种种困惑,我知道,即使是看完这整本的书,甚至看完全世界的书,都无从找到答案,但我想我阅读《苏菲的世界》,不是为了寻求答案,而是为了引起思索。各种哲学流派对于世界的认识、探究,就像是瞎子摸象,摸到的东西只能是自认为的东西。如果不能跳出这个世界从全局去看,根本无法正确地了解。但是,摸了总比不摸的好。《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实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什么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

当我读《苏菲的世界》的时候,心中还总是有一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就像书中说的人常把不能解释的一些现象归于神论,等到哲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开始相信无神论,那神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最开始,在艾伯特为苏菲讲解自然派哲学家的时候,先谈到了神话故事对自然问题的解释方式,然后是自然哲学家们产生怀疑,他们依靠自己的理性思考来得到答案,他们相信自己的思考是不变的。在这里,他们批评了传统神话,这是否体现了神学与哲学的矛盾?后来又谈到笛卡尔的时候指出他目前发现的三件事:

一、人是会思考的生物,

二、上帝是存在的,

三、宇宙有一个外在的真实世界。他坚持认为上帝是存在的,他宣称上帝可以保证我们用理智所认识到的一切事物必然会与现实世界相符。这样看来,哲学又是为神学服务的,而不是矛盾的。如果说神学是人们的信仰属于唯心,科学是理性的探索属于唯物,那么哲学就是否包含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者,与其兼容?哲学属于逻辑理性的思考,科学的灵感源于哲学。但是哲学在某一层次上又服务于神学,那么也就是说神学是哲学的更高层次的境界,因为“神学揭示启示的真理,而哲学只是阐明自然的真理”。当然无论人们怎么认为神学与哲学的关系,总是先有神学的启示方向,后有哲学的思考,理论上而言哲学都是源于神学的。

还有一点值得思考的是,当我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所想到的是作者希望如今的青少年能够像苏菲一样在人类哲学的精神文明下逐步成长,到长大成人的那一天,还是能够保持一份对世界的好奇心,像哲学家一样理性思考,不要固定思维,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的事物,即使懂得了很多的知识道理但仍然对这个世界充满考究和疑问,因为“真正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正是因为人们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学。遗憾的是,现在人们的好奇心却因为习惯而递减。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哲学是不切实际的呢?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学性的问题呢?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个他们生活的世界习以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渐渐接受了这个世界,并把这一切都当成了理所当然,我们的好奇心也就被压抑住了,从这个角度说,我们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对发现问题的敏锐甚至比不上小孩。但是哲学家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他们从不会完全习惯和接受现在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他们就像是孩子一样打量着这个世界,所以他们才能提出那些深奥的问题,所以他们才能被人称为智者。

现在的社会,虽然安定,但物欲横流人们疲于奔命缺乏哲学性的思考。拿现在的网络来说,它的与人方便却造成了知识剽窃的普遍问题,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学术研究者,大家似乎疏于自己去探究思考问题,而是更喜欢借用别人的想法和观点。不仅如此,现在的许多人更是习惯了这个世界,习惯了以整个社会的主流思考方式去想问题,像以往哲学家那样挑战神学,挑战社会等颠覆现有固定认识的想法与勇气早已消失不见。很多人都可能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所产生的问题,都抱以无所谓的态度,更遑论去自我探索和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了。我也在反省自己,好奇心是不是已经在逐日递减,是不是要用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这个世界,就算难改变现在,也起码要做到遇事多要想几个为什么。我们虽然不可能回到那个百家争鸣,到处充满对知识真理追寻的年代,但是也不能安于现在和平舒适的生活,而疲于对人类、对自然、对社会的思考。哲学性思考的光辉应该不时从人们的身上闪现,那份对世界的好奇心不能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永久失去啊。

《苏菲的世界》不是很薄但也不算非常厚,五百多页、四十多万字,不过不论就内容,或就其受欢迎程度来看,都是极吸引人的一本书。这本书的成功,显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就是社会大众渴望知识及缺乏安全感。在一本小说里,塞进整部西方哲学史,对追求速度的这一代而言,本身就极具魅力。从买了开始,每天利用课余时间一点一点的读下来,终于是大致的看了第一遍。合上书本,我闭上眼,细细回味着书中的内容,脑海中就闪现出许多关于书中所说的人和事。仿佛又回到了古希腊,聆听苏格拉底的教诲;犹如置身于中世纪的古堡,见证黎明前的黑暗。我们尽情沐浴文艺复兴的和煦阳光,沉醉于巴洛克强烈反差的艺术氛围之中。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只觉真理的伟大和艺术的魅力。随后,穿梭于资产阶级革命的硝烟中,体味现代哲学的曙光。面对笛卡儿、史宾诺沙、洛克、休姆、柏克莱等一连串现代哲学的开山鼻祖,我们还来不及抒发心中的崇敬之情,启蒙运动的先驱便闯进了历史的大舞台。飞速发展的工业推动着历史的车轮驶入了崭新的轨道;时代的更替造就了更多的哲学巨人。黑格尔、康德秉承了日耳曼人的理性,也把法兰西人的浪漫发挥到了及至。而后马克思的《资本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梦的解析》——三位伟人、三部巨著掀起了三个领域的革命巨浪,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先人把一个又一个不解的哲学命题留给了后人,把一部又一部经典的传世佳品赐予我们。哲人用艺术的口吻教导生灵,文人用理性的笔触感染灵魂。我们的祖先在遗留宝贵精神财富的同时,更把弥足珍贵的鉴赏之道传授于世。贾德是继承者,而不是始作者,但《苏菲的世界》的的确确是崭新的世界。那是智慧的世界、梦幻想的世界、敬仰的世界、感叹的世界。贾德使我们有幸一睹哲学之貌,愿他的后人能见哲学的精髓。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读了这本书后,我想我对了哲学有了新的认识与顿悟,但也有许多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因为许多地方我没法一下子明白,或许是地域性文化的差别,我在那位哲学老师艾伯特解说的哲学史中有些费解。但我想我还会在第二遍、第三遍的阅读中理解它们的。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就像艾伯特说的:“哲学便是教会人们思考,教会人们怎样面对生活,怎样生活的更好。”我想很多问题虽然不能得到答案我们还可以思考,很多事情虽然不能达到目的我们还有过程。

《苏菲的世界》的流行有其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好几方面来看。全书虽非学术性著作,但它是一本捍卫哲学的书,正因为其大众化,它也就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这本书不是在探讨哲学上的某一特别思潮或历史,而是尝试对每一派别做概论式的介绍,并说明它在今日的地位。可以说是一本集\"学术界一般看法的摘要录\"。因此,这本书表达了当今知识分子的立场。假如《苏菲的世界》代表着主流知识分子的哲学观点,它所表达的也极引人注目。这本书对真实的哲学给予极崇高的评价: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评论;去除偏见、迷信和惯例;不做仓促和轻率的判断,一意追求真理、知识、美善和道德。坦白说,这正是世间为何要有哲学家的原因。我们需要哲学家,不是因为他们可以为我们选拔选美皇后或告诉我们今天番茄的最低价。哲学家们总是试图避开这类没有永恒价值的热门话题,而努力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真\"、永远\"美\"、永远\"善\"的事物上。在这本书里,其实贾德真正感兴趣的哲学,不在逻辑学、数学或语言学,当故事重心转移到马克思、弗洛伊德、达尔文和宇宙论时,摩尔、罗素等人,根本连提都不提。有些话题,即使和哲学没什么关系,却一再出现,很明显,这是一本在政治立场上十分讨好的书。一切当代时髦词汇全部被囊括:生态学、女性主义、宽容、东方宗教、比较宗教、联合国和新世界秩序等。这样的写法,或许是为了使哲学议题不和时代脱节,或许是为了涵盖更广大的读者群,不过,留给读者的印象是这些议题似乎才是作者真正关心的。因此,这不是\"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而是一个当代拥护自然的人文主义者对哲学根源所做的选择性的探讨。在小说结尾,科学被认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义虽然教义不明确,却绝对是人类的最佳选择。这本书引导读者获至这样的结论,但事实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给予读者的印象只是这是历代智慧累积的结果;当然,不同的历史将会导致不同的结局。读这本书,我只是作为一个完全的门外汉从门缝间去窥探这神奇、智慧的世界,将看到的、思索的一路记下来,或许是思索的问题、或许是自己的感受,肯定很肤浅、很幼稚、很零星,也完全有可能是错误的。但是它却能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仰与赞叹、对人生意义的关心与好奇,而且也为每一个人的成长——使生命从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而进入觉悟之境,挂起了一盏盏明亮的桅灯。

第18篇:“松下哲学”读后感

杭萧钢构在单董事长为核心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变成建筑钢结构行业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特大型专业型品牌型企业。这就是一种规律,万事万物不是一层不变的,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总是发展的,总是在前进的。杭萧钢构之所以变化非常快,发展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也符合松下幸之助的哲学思想,是杭萧人遵循了自然法则的必然收获,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果。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机遇,或者说只是决策人精明,抓住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偶然因素大于必然因素。但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一种必然。只要遵循客观规律,只要掌握了创立和壮大企业的精髓,就是一定会取这样的结果。也就是不仅仅在钢结构方面,即使搞其他产业,如象鲁冠球那样的机械制造行业,项忠孝那样的电器行业,邱建林那样的纺织行业,陈妙林那样的旅游行业,王鑫炎、方悟校那样的]包装行业,甚至象尚舒兰那样的农场。单董事长都一样会非常成功,而且一定会比他们更成功。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因为同样在钢结构行业也不是谁都搞得非常好,杭萧钢构的底子并不是最好的,虽然是董事长从七十年代即开始在钢结构领域创业和发展,但真正创办一个企业还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专业从事建筑钢结构事业还是一九九四年的事情。那时候,现在比杭萧钢构小得多的许多钢结构企业已赫赫有名了。那时候,谁也没有甚至绝对不可能想象到杭萧钢构今日的辉煌。

谁铸就了杭萧钢构的这一切?是可以被称之为“英雄”的领导人和其领导下的杭萧员工。一般人思维就是“时势造就英雄”。是建筑钢结构这个朝阳产业哺育了杭萧钢构,是钢结构产品的大量需求成就了单董事长。这种认识看起来有点道理,但很不全面,甚至是以偏概全。剖析一下杭萧钢构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不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而是“英雄改变了时势”。杭萧钢构的崛起,不但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建筑钢结构的发展速度和科技水平,同时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坚定了接受和采用钢结构的意识、信心和进程。如广西琼林项目,大连国贸大厦,武汉证券大厦等无不体现出这一点。

市场部:

第19篇:《管理哲学》读后感

读《管理哲学》杂感

怀着一份期待、一丝忐忑却又希冀着清空内心之前的所有认知与观点,我开启了这趟沁人心脾的管理哲学之旅。也许是与贾老师笔下的各种圣哲对话,思绪难免万千,可待提笔处,却感不知从何写起,巍巍大道,将何行之。

当老师开始点名认识我们的那一刻起,一股久违的、自发的警觉、专注开始蔓延全身、当课结束后又看到自己已经不由自主记了这么多笔记,猛然发现,这不是高中课堂里才有的那个奋进的自我么?

还是润泽湖的清水悠悠,长年累月早已将自己浸泡地习惯了这份安逸、懈怠与麻木。老师要求我们勇敢地讲出内心的声音,好让他诊断诊断鱼龙混杂的我们,有病治病、无病更健康。其实我想,时而迷茫、焦虑、思索的我们又何尝不渴望有位贤人指点迷津,好让前方的路走得更坚定、开阔些呢?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中讲究360度全方位评价,从高二开始,我有了通过记日记的形式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一些由于感情用事,自身认知狭隘偏激等做的错事、说的错话等总会在其中追悔莫及、责备审视自己。虽然《管理哲学》中说自我正确洞察力培养需要面临好恶、嫉妒、无知等多重障碍,反观自身,更多的时候我也只是片面地看到自己的某些不足,也缺乏每日每事反思审视的定力,实践中还不一定能完全改正完善,但这也总算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意识吧。而让我包括其他很多人经常忽略的是、我们不太善于也常不屑于听从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建议与评价,别人眼中的自己难道不更客观如实一些么?满招损,谦受益。大多数心理都明白和认可,实际中又能虚怀若谷地吸取听从他人多少良言呢?

所以,从第一堂课起,从即刻起!让我们努力去清空内心,静心虚心包容 地去跟着老师这个系统去做吧!不要轻易评论,不要轻易断定,以一种客观、冷静、谨慎、求证的科学态度去学习!万善根本从师出,而当老师感慨道他是受赵妈再三之托,务必带拉我们一把时,也许是最后一届带我们人力时,唏嘘之余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好好珍惜的决心。

回到第一章,管理哲学建立之重要性。哲学二字,深邃广博,常有箴言佳句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效。其实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还要追溯到高二政治课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当时是那么咀嚼有位,尽管现在看来有几分可笑。别人说记得那时自己口中常挂这么一句名言——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宛

如一名卫道士一般笃信不疑,如获至宝。可也正是在那时,一次无意的机会让我邂逅到所谓群经之首《易经》,原来这样本印象中算卦迷信的东西竟然能把人间的道理说得如此透彻!

“一阴一阳之谓道”,当我接受这个潜意识似乎也认同的道理而去观照很多东西时,明朗之余夹杂着质疑、思索。比如老师提出管理哲学重要性时两个背景,一个为当今管理理论的层出不穷,而缺乏普适性的却很少的现实背景,可算为阳,看得见的部分。另一个为需要建立以价值观为导向领导力培养体系的理论背景,此可算为阴,看不见的部分。有如西方的科学思想注重把宇宙的自然规律运用到自然世界中,创造出辉煌的工业文明,可算为阳,显性易见,物质至上。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则注重把宇宙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运用在人文社会上,方有五千年来超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的连绵往续。此可算为阴。隐性深远,看透人生。

进入第二章本体观,我惊喜地感受到内心深处对心物一元、心物转化观点的认同感。看不见的就不存在么?我们人类眼耳口鼻舌的认知是如此的有限,就如何敢大言不惭地对自己力所不及的部分妄加断定和评论呢?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见的部分!正与反,长与段,高与矮,胖与瘦等等,阴阳相对,虚实相映,随时随地相互变化转换,本为同源,似乎是更为符合圆满的宇宙之道。记得以前我脑海会突生这么一句话——我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现在看来,正如老师在治学态度中所说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排除内在的一切主观成见,既不接受一切的观念,也不拒绝,而是要冷静地透视他们的本质。号称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的梁漱溟曾经也说:“把一个道理认成天经地义,像孔子那无可无不可的话不敢说出口。认定一条道理顺着往下去推,就成了极端,就不合乎中。事实像是圆的,若否定一点,拿理智往下去推,则为一条直线,不能圆,结果就是走不通。”

这个世界真的如我们之前所被灌输的是物质的、客观的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似乎一直是不二法门,给你当头棒喝,将其他一切异端学说都排斥干净。可当越来越发达的科学将濒死体验、量子物理、能量守恒、耗散结构非平衡态动力学等引入实证,又与孔子、老子、耶稣、释迦摩尼等古圣先哲的思想所映照实证时,惊讶的发现他们早已领先了很久很多。或许如佛教中所言我们身处的是末法时代,在这里人类被物质贪欲越来越蒙蔽,智慧是远不及古代的。又或许那些深邃的先哲思想根本就是上个人类文明所传承下来的呢?这世界好

人你永远不用担心会没有,坏人却也永远赶不尽。孔子信天,有“敬鬼神而远之”之叹,老子奉道为万物之本,有可及界的存在,自然就有超越界的存在,至少目前谁也不能否认。这么看物质和意识不正是一阳一阴么?他们既然是同根同源,不生不灭,又怎么会有一方决定另一方的情形出现呢?当我们越来越发现心得力量是如此强大,是否会对心物转化的原理有一些思考呢?想到这,不禁对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最简却最高明肃然起敬,又看到如今顶尖的物理学所发现的相对论理论只是对佛陀几千年前佛学中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初步解释时,感慨之情更深。

还记得小时候和同学在课余聊起了外星人,显然都不相信只有咱们可爱的地球有生命存在吧?当时有一种貌似幼稚的遐想:万物皆是所谓各自模式里的生命的,通过科技的发展,我们渐渐发现微观世界里所谓分子、原子、夸克等,我常会觉得,一个富有活力的细胞,不也类似一个人么,他的内部又由许多更微观的粒子组成,完成着类似细胞的任务,再往上看,地球不也正像宇宙这个人的一粒细胞么?他们各自的星体间,各自的粒子间有他们的语言,过着超出我们感知范围的所谓生活?依次类推,小处至小无穷,大处至大无穷,各层次的不同运动,两端极限间有个契合点,构成和谐的圆,维系着某种共同的平衡,同本同源。是这样么?实在无从知晓,这世界的奥秘太多,岂是穷尽一人一生可探索之的?

进入第三章的认识论,比较东西方二元与一元认知模式的异同点,很多东西便会看的更清楚。其实现代人的思维法则,受到西方的影响,喜欢采用二分法,把一件事物加以分析,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再选择其一,作为答案,非黑即白。 西方的管理,沿用这种法则,把人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反观我们中国本有的思维法则,崇尚太极,一分为二,却又归一而合,形成第三个概念。例如唯心、唯物是两个极端的概念,中国人看出两个之外的第三个概念,叫做“心物合一”。常常听人循循善诱时来上一句:“这世上事事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变的!”我其实变会想反问道:“这句话本身讲得的道理不就是一个绝对么?”此乃自破金身也?如果有些事情是绝对不变的,而另外很多事情是相对的,这从根本上是不是符合了相对性这一规律么?西汉刘劭的《人物志》中提到唯具中庸之德,方可成完美之才。中庸之道很多人解释为不偏不倚,恐怕也是有点问题的,凡事不可走极端这句话本身不及时一个极端么?会不会有些情境之中走极端是

可行合理的呢?当行则行之!恰到好处会不会才是中庸之道的合理解释?

整体、和谐、统一是属于我们东方文明的特征,我们作为个体想彻底地明白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就必须踏上漫漫的修心之路,只有不为外物所扰,自主的把握好内心,逐渐忘我利他,消除无知与贪求,充分地激发出内在的无限潜能与力量,这也是先贤圣哲们穷毕生之力所矢志不渝追求的吧。

当读到第四章管理的目标——人类的幸福观,我想不少人或许会眼前一亮,心里暗想这章终于和我多点现实联系与效用了吧。我十分同意书中提到的“人类内心对绝对自由自主地追求与实现就是人类身心需要得到彻底实现的自由幸福之路,但是我们只能够无限地接近这个目标,越接近,越幸福,却永远感受不到无限的自由,因为这是超越人类的感受的,感觉到的自由,必有不自由。”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好逸恶劳的惰性与趋乐避苦的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与生俱来的惯性所致,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观点则印证了利他的最终结果是利己。惯性为阴,人类行为为阳,利他为阳,利己为阴,一阴一阳,一因一果,此为道哉。

其实谈到幸福观,不禁想反复追问自己的内心——你内心渴望的幸福到底是什么?你究竟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不断追求地是想要达到怎样的境界与目标?看完这章人类幸福观,反观自己二十年来的种种,我想自己已经有了个初步的答案——择善固执,反求诸己,但求无咎。不断完善自我的缺憾与不足,不断提高自我主体的能量层级,不断认识自我、世界、人生的本质规律,在追求自我的无限自由自主、永恒的幸福安宁圆满的路上全力以赴!生生世世当为之!对照当世,不管今后是进入哪个领域,只有遵循规律的指导,奋发图强,矢志不移,时时自新,成为一个对提升整个世界、家庭、团体能量层级有贡献的人,便可求得问心无愧!

第20篇:万达哲学读后感

万达哲学读后感

(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过完春节,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点周总裁推荐了《万达哲学》这本书供我们学习。这本书看起来厚,但其实很好读,因为这是王健林先生在各种场合演讲的合集,且这里面有很多内容是王总不断重复提及的,比如万达的核心理念及其演化的三个过程,万达的创新,即企业的三次重要转型,万达文化健全的体系,即思想,制度体系及组织的保障,更重要的是提到了万达强大的执行力及组织保障能力,从字里行间透出着王总的英气和作为军人出身的他那种令行禁止,所向披靡的战斗精神!尽管很多故事反复提及,但想想我们,周总去年7月正式发布的《华胜经营哲学》总结起来也就是那么一页PPT,我想那段话大家也早都烂熟于心,对比万达,才真正理解了\"哲学共有\"这个词的意义,因为本书中说的所有的故事都是王总哲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呈现,华胜17年呈现的种种也是周总对经营思考的体现,就凭这就应该用万达与我们的事业对标,不断学习!全书读下来有几句话特别让我震撼!

一、\"说到做到\"

光看到这句话就让人肃然起敬!想想那么大的万达帝国一定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体系,3万多人的企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模块和工作计划,但万达从不拖延,从事不动产15年,所有项目几乎无一延期,全部准时开业,而且万达广场开业不仅是自己开张,连承租的商家也是百分百满场开业!好一个说到做到!这背后就是组织和计划的力量,是项目管理的力量,是节点管控预警及改善机制的力量,是标准的流程的力量。书中提到万达广场如何选址,万达总结了选址100问,问完了这100个问题就可以确定项目是否开展,这100个问题涵盖了开店选址的全部预案,把各种可能凝聚成了100个问题,事无巨细又具有代表性,这对于企业的复制有着巨大的力量,因为这些问题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做到了这100个点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广场的项目立项。对比我们的工作真是汗颜,我们在团队复制的过程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好师傅带好徒弟\",但哪来那么多的\"好师傅\",往往都是碰运气,或者是\"好师傅\"带的徒弟出师单飞后不久就又五花八门了起来。这就是没有坚持标准!我们的《运营检核规范》中详细列明了分店在各个流程中应该要做到的关键点,但每次检核分店不是这里差一点就是那里少一块,对比检核的分数,往往业绩好的就分数高,业绩差的那分数基本上就是面子分,其实那套《运营检核规范》就是我们的开店100问,是这么多年沉淀下来的关键点和可能出错的地方,做到了那些规范中的动作,也就保证了整个分店的流程顺畅,可是我们往往以业务忙为由而忘了规范。精保也是一样,一整套的规范流程和动作,可以让一个在校学生三个月就出师成为某一品牌的保养专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不认真推广?

二、\"算到拿到\"

又是一个掷地有声的词!什么是算到拿到?王总说,不动产开发的成本控制是极其困难的,建设一个购物中心,决算比预算超支15%-20%很正常,但万达15年开发超过100个项目,全部做到成本低于预算目标,净利润高于预算目标,这就是万达的特点,算到拿到才叫本事!再对比我们,每年咱们前一年的年尾做预算,后一年都在完成预算,到了年底的时候,完成的不好的分店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说预算如何如何,实际情况如何如何,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还好意思说吗?我们的分店业务再复杂也不过一年一两千万,了不起三千万,但人家万达一个项目就是二三十个亿!这是何等的体量?!人家那个可比我们复杂多了。说到底还是一个目标是否坚持,关键数据是否按进度,按时间点追踪的问题。周总裁在2013年底就提出了华胜的运营价值链,提出了\"五大结果,六大管控\"指标,同时在这几年的运营过程中总部各中心又分别提出了一些可以量化的小指标,这是都是保障我们可以算到拿到的工具,可是我们往往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沉浸在事情中而忘了摸索事情的规律,对于数据不够敏感,对于数据背后的问题缺乏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只关心结果,忽略了很多小数据的过程管理,当结果呈现的时候就把原因推给了客观理由,不能向内看,没有追究自己的原因。我想大家年初的时候都是信心满满的拿到预算的,都在脑子里描绘过达成目标后庆功的画面,能把这个画面变成现实的一定是狠抓细节,狠抓过程,对数据敏感,从数据背后找问题的分店,反之的那些脑子的庆功画面一定成为泡影,长此以往团队没有成就感,领导缺乏价值感,也就成为了\"问题店\".

三、\"在万达不会干,看电脑\"

敢说这句话真不容易!大家都知道电脑是刚性的,没有余地,只有0和1的关系,而人是情感的动物,不可能只有0和1.但在万达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商业地产项目万达根据时间节点的不同分解成了一套套的流程,有着详细的项目手册,并分级授权,总裁看哪些关键节点,副总裁看哪些,总经理看哪些,部门长看哪些都有详细的记载,并有红灯,黄灯的预警机制,在某个节点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对应的改善措施,确保流程的顺利及结果的保障。我想那些流程也不外乎就是我们的《十三步接车法》,《报价流程》,《电话跟踪流程》等等吧,那些项目手册也就是我们一个个总部中心的《操作指南》吧,分级授权和组织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授权手册和完整的分店组织架构吧,关键节点也就是我们《运营检核规范》中的关键点吧。万达有的华胜都有啊,可是为什么不是万达学华胜而是我们学万达呢?这里面更多是执行力吧。王总说,人性本身有弱点,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在万达,靠制度,不靠忠诚度,忠诚度是靠不住的!所以万达开发了完整的信息化系统,让系统来评价。我们也有啊,可是真正每天坚持制度执行,不带有个人英雄主义,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分店少啊。我们的分店往往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说我的分店有我的特点,我的团队有我团队的个性,真的个性多了,结果就不可控了,就不可复制了,所以万达说不会干看电脑是源于他们对于流程和制度的坚持,光看电脑肯定不行,这背后是对于万达核心管理强大的向心力和执行力!面对这些我们真的应该思考。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悟太多了,衷心的感谢周总裁推荐给我们阅读,篇幅有限,水平有限,不能一一写明《万达哲学》传递给我们的能量,但读这本书很有\"推背感\",让我们看到了同是做连锁企业,华胜与万达巨大的差距,要学习,要追赶的还有很多。本书最后王健林先生说:在万达2006年至2010年五年的时间里,高管平均离职率6.2%,离职的人有相当部分是被万达辞退的。这些人80%是在一年内离职的,入职三年以上的高管离职率年平均只有1.2%.开玩笑的讲,阳澄湖有所谓的\"洗澡蟹\",大部分离职的高管是万达的\"洗澡员工\".这也是周总经常说的\"融入华胜\",既来之则安之,来到了华胜就要努力的去适应去感受,这之后才是华胜梦照进现实的过程。记得周总裁说过:\"不要高估了你在华胜一年能做的事,但也别低估了你在华胜三年能做的事!\"学习万达也是一样,不可能一口气就学会,但对着这样的标杆不断学习,总有脱胎换骨的时候。各位伙伴们,加油!

万达哲学读后感

(二)

今天在火车上终于把王建林的《万达哲学》读完了。

这本书其实不是王建林的回忆录,而是万达成立这么多年以来他在各个会议上的讲话的实录,然后合起来成了一本书。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跟柳总是一样的,首先,王建林三句话不离老本行,凡事举例都是以万达为蓝本;第二,万达的成功与失败,王建林都总结的清清楚楚,从不夸大和缩小,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非常的求实;第三,王建林的讲话风格简单易懂,干脆利索,从不拖泥带水,也从不说官话套话。

万达在他的带领下,我自己感觉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的勤奋,他是个军人,上班一年基本不休息,早晨从七点多到公司,晚上属于最后走的那几个人,在企业家当中他是最敬业的那个人。

第二,他的远见,他的危机感。从万达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万达是全国最早强调工程质量必须做到极致的首家房地产企业;万达是首先打开全国发展局面的房地产企业;万达是跨行发展最早也是目前最成功的企业,万达发展了酒店,商业地产,文化产业,线上线下的 O2O ;他是全国最早做慈善的企业之一,也是现在全国捐款最多的民营企业;最令我佩服的是他总是能找到行业发展利润发展的最高点,并且成功的领导企业转型。

第三,他的坚持,万达坚持地产行业 27 年的时间,虽说转型,可是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行业。

他讲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成功一百条,成功攻略之列的东西。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可复制的。企业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做企业最重要是要有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而做到这点只能做商业地产,也就是不动产,万达的资产都是自己的,不过以租赁的形式来获取利润。总之看这本书让我对企业的经营又有了新的认识。

万达哲学读后感

(三)

有感《万达哲学》走向人生巅峰

提起万达,在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域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商业地产的领航者、带头人,更是很多涉足商业地产精英们梦想的地方,在这里有学习不完的专业知识,也是塑造人生发展的良好平台,不得不说,万达,是很多人的一个梦。

如今我也幸运的加入了万达的集体,从进入万达的第一天,就深刻感觉身边同事们的工作认真和尽职尽责,这种感觉让自己急迫的成长,促使自己一天比一天变的更优秀。在同事的推荐下,我拿到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的著作《万达哲学》,首先引入眼帘的一个提问瞬间吸引了我:\"26年,从0到资产5000亿元的企业帝国是怎样炼成的?从中国到海外,(w w w .f w s i r .c o m)为何他的企业能无往不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所有的疑问让我变成嗷嗷待哺的幼鸟,急切想要了解这个企业,了解这个世界,相信这也将会是我走向成功的第一个台阶。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坚持、责任和创新

现在很多的电视节目和成功学,不断刺激的社会每个人,他们讲述自己成功的秘诀和方法,到处收徒弟和学生,但你会发现,没过多久这一群人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那时我就会想,难道每一个人认识的成功都是那样的相同?不一定!成功就是把一件事坚持着做下去!也许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是能够一直做下去的人很少。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很多工作,看起来有能解决的,有不能解决的,可是工作的职责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每个人如果能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在每一个环节上兢兢业业,那么企业的发展速度自然是一个质的飞跃。现今社会,人才比比皆是,可是真正能承担起责任的人才可能需要时间的锤炼,而创新的思维也体现了人才的智慧,有人说:创新,就是把睡了一年的被子,换个面儿来睡!我们既要在传统的行业里将本职工作做好,也要不断发现新的渠道和想法,这样我想前进的道路只能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执行力是万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法宝

执行力对每个万达人来说都是考验的标准,这是在万达圈子里出了名的名言。每个事情都会用结果导向,那么执行力必然成为重要的手段,不管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拿出100%的执行能力,让每个工作都有序的推动进行,不怕一步一步稳稳的走,就怕没学会走就想跑!很多时候我们自身就在逼迫我们要执行、执行、再执行,这样成长起来才会更快,更稳。

商业地产: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商业模式

在中国,提起万达就能想到城市的中心,它将每个城市的商业氛围提升到一个质的飞跃,让时尚潮流引领着每个城市的标杆标准,这也是万达独有的商业模式,从第一代商业到第三代商业综合体,万达经历很多困难和艰辛,改革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政府、对于地方、对于客户、对于消费者、对于万达每一个员工,都要全方面的思考发展的方式方法,经过26年来,才成就了万达独有的商业经营模式,这是一个丰碑也是一个标杆,让商业地产在中国的大地上独树一帜。

企业要追求品牌,更要有社会担当!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从小教育我们的道理深刻的展现在万达慈善上,通过品牌的建立,来更好的回馈社会,用诚信和善心,让慈善来感化每一个普通人,万达义工就是这样一群为了公益慈善,默默努力的人,回馈社会这样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却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美德,也在每个万达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成为万达的目标。

哲学故事读后感
《哲学故事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