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历史哲学》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1 18:10:52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历史哲学》读后感

关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一书,由于各种原因,我只阅读了黑格尔所著的绪论部分和正文部分的中国篇。

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他的历史哲学思想在《精神现象学》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萌芽,在《历史哲学》中则构成了明确的体系。柯林伍德认为《历史哲学》是一部具有深刻独创性和革命性的著作,在书中历史学第一次充分成熟地走上哲学思想的舞台。

在历史的研究方法上,黑格尔提倡一种批判的态度,他认为,历史哲学的功能就是要从具体的历史经验中去探索理性的行为。黑格尔在绪论中将观察历史的方法分为三种:

一、原始的历史。这就是像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写的历史。他认为,这样的历史只是把史学家所熟悉的行动、事件和情况,改变成一种观念的作品,只是将生动的描述留给后人。

二、反省的历史。这种历史能超越现时代的限制,是作者用自己的精神来从事这种整理工作,是一种历史重构,是普遍的内在的东西和事变的唯一的联系。当人们阅读它时会有一种“现在”的意兴在他的心头,会给人以道德的教训,成为达到哲学的世界历史的过渡。

三、哲学的历史。由于哲学观察历史的唯一思想就是理性,历史哲学只不过是对历史的思想的考察。哲学所关心的只是理念在世界历史的明镜中照射出来的光辉。因此世界历史是一种合理性的过程。在黑格尔看来,个人的一切热情、个性、兴趣、和才能都只是绝对精神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工具和手段。伟大人物也不例外,他们的伟大只是因为他们体现了绝对精神的意志,成为绝对精神的代理人。就连国家也不过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的形态。在国家中自由获得了客观性,表现为法律。总之,历史上的一切都是绝对精神在其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的外化。世界历史就是绝对精神朝着他的终极的目标不断地实现。历史哲学的作用就是要在一个特殊的经验中追踪理性的轨迹。世界历史展现了精神的自由意识的以及那种自由随之而实现的发展过程。所谓批判的历史并不是真正的历史,而是一种历史的历史。

在黑格尔看来历史是精神在时间里的发展,是理性支配着世界,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上帝便是这种理性、这种善的具体形式,世界历史不过是上帝计划的实施。理性是人们用来领会上帝这项神圣计划的手段。而且历史是一个从不自由到自由的发展过程。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而这种进展是我们必须在它的必然性中加以认识的。他强调历史的重大变迁不能看作是偶然的机会,而是必然的。发展的原则是一个内在决定了的必然的过程。黑格尔把历史看作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他不同意把人类历史上的更替比喻为不死鸟从余烬中再生出的循环论的观点。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作是历史的基础。黑格尔的一切哲学领域都渗透着一种浓厚的历史感,甚至可以说,全部黑格尔的哲学本质上都是历史哲学。在黑格尔那里真正的历史是思想发展的历史,只有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才是真正的历史。这样,生动的历史被抽象化和逻辑化,成为概念和范畴的辩证发展。虽然黑格尔并不否认经验历史存在的价值,但经验历史只是精神历史的验证。柯林伍德认为,历史哲学对于黑格尔来说并不是历史的反思,而是把历史本身上升为一种更高的势力,也就是说历史不仅仅是作为事实而加以肯定,并且还由于领会那些事实何以是那样发生的原因而加以了解。

按黑格尔的观点,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都是绝对精神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外化。世界史就是民族史,是一个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都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历史动力的展开代表着自由意识的进步,历史的辩证过程寓于国家的对历史中,每一个国家表现着一个民族精神和世界精神自己的集体意识,每一个民族精神代表着世界精神的发展中的某一个历史时期,而各民族精神之间的相互作用代表着历史中的辩证法。

不仅国家和民族是绝对精神的体现,就是个别人物也是如此。他把个人分为再生产的个人和世界历史个人,宣扬英雄史观。历史人物的作用就是在于在历史的决定时刻作为世界精神的代理人而出现,这些人物会将国家提高到一个发展和完善的新水平。这些人物的价值在于他们对自由理念的发展做出创造性的反应。黑格尔认为历史动力来自人的热情和人的意志。没有热情,世界上的一切重要事情和事业都是不会成功的,而所谓的热情就是人从利己的企图而产生的人类活动。黑格尔看到了恶的作用,在历史朝着理性的方向前进时,饿成了历史的杠杆。理性是在利用热情作为实现他的工具的目的的工具。

发展、运动的辩证法思想贯穿于黑格尔的历史观。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最为宝贵的就是他的辩证法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说:黑格尔的巨大功绩就在于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解释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正是依靠这种辩证法的思想,他克服了康德在使用“理性”和“知性”时所造成的矛盾。他所应用的是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他把事物看作是许多环节相联系的整体,每个环节都与构成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特性的其他特点相互联系。

黑格尔虽然把历史观从形而上学中解放了出来,使它成为辨证的,但是黑格尔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唯心的,是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组成部分。对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哲学有许多人提出批判。比如柯林伍德认为,黑格尔的刻板的历史发展模式不过是“为一种僵硬的和明智的保守主义政策提供一种伪哲学的辩解。”

黑格尔依据自由意识的发展程度将世界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东方世界代表的“历史的少年时代”、希腊代表的“青年时代”、罗马代表的“壮年时代”和日耳曼代表的“老年时代”。在少年时代,“精神”汩没于“自然”之中,只有一个人的自由,即个人被看作是无足轻重的,围绕着一个中心——君主。在青年时代,精神进展到了它的自由意识,一部分人是自由的。在壮年时代,精神的自由是普遍的,个人“已经混合在人的抽象观念里”。在老年时代,是精神的老年时代,是完满的力量与成熟,精神回到统一,是“现实精神的帝国”,精神的自由提高到纯粹的普遍性,提高到了精神本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一切人都绝对自由了。整个世界在这种连续性的发展中,展现出精神自我认识,从不自由到自由,再到绝对自由的过程。

以上是对《历史哲学》绪论部分的总结,由于这部分理论性很强,我对之很难理解,又看了两本关于西方史学理论的书籍,才得出这样认识。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对于中国的某些精神、文化发展做出了解释,比如:经书礼乐、法律刑罚、道德观念、文化传承、天子至尊、科学发展等多方面。黑格尔在这些论述中,有很多精辟的见解,符合事实,也能承认中国历史之源远流长。但是有许多也仅仅是根据一些故事和他的想当然而得出的结论。

我一直认为,如果是一个没有经受过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外国人所写的中国历史必定不伦不类。事实上在阅读了部分《历史哲学》后,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在这部书中,黑格尔对于中国认识实在称不上深刻,甚至一些认识根本是

错误的(或者可以这样看——在这样一部以精神发展史为内容的作品中,可以不认真对待史实?)。

我实不知,他究竟是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得出“在黄河和长江上,都有亿万的人民居住在竹筏上面”这一认识的。当然有可能是译者在翻译中的失误,毕竟我所看的不是原著;但也有可能是黑格尔本身的夸大,借以证明“中国本部呈现人口过剩的现象”,但是在历史作品中,这样的夸大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对于科举制的叙述当中,他所引证的居然是在中国本土被看作是一本三流的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关于《玉娇梨》我也曾简略读过,只觉其题材、内容、文笔均无突出之处。而该书之所以能在当时欧洲产生影响,是因为有法文译本。而在当时没有流传至欧洲的能显现中国博大文化的上流之作却完全被忽略了。在对于宗教问题上,黑格尔也因为不理解中国的文化而产生了很大的误解,竟然提出“天子是一国的元首,也是宗教的教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皇帝对于中国人是某种精神的象征与偶像,但我认为皇帝绝不是政教合一的首脑。在对于语言与文字方面,黑格尔的想法尤其可以称为错误,他在根本不了解中国语言与文字的情况下,简单地将之与西方语言及文字进行比较,并且认为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是不合理的。在其他科学方面,虽然正确指出中国的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没有长远的发展和具有局限性。但是在这里他仍然有许多错误,比如: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的“发明权”问题,更比如他在提到的天文学时,更令我感到惊诧,难道他不知道中国在夏朝已有历法?难道他不知道《太初历》?难道他不知道《授时历》?这部伟大的历法与现在的公历精确程度相当,却要早问世300年。如果他知道,为何忽略这部历法?如果他不知,为何这样草率就认为中国没有大天文家?难道郭守敬不能称为大天文家?这难道是一位学者应有的态度? 这样的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这一篇的最后,黑格尔最终给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人民族性的显著特色就是属于“精神”上的一切——在实际上和理论上,绝对没有束缚的伦常、道德、情绪、内在的“宗教”、“科学”和真正的“艺术”——一概都离他们很远。究竟是因为这样的内容而得出这样的结论,还是为了这样的结论而采用这些内容?难道他仅仅是想证明中国在古代的愚昧落后?于是我重回目录,看到黑格尔对他的祖国和他的民族——日耳曼,给予了无上的评价与赞美——日耳曼精神是现代世界的精神„„日耳曼民族注定是基督教原则的担负者„„

也许,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能掺杂太多的个人情感,但面对此书,尤其是中国篇,我无法不加入个人情感。在我的精神没有到达老年时代,没有完全成熟时,此书不再读。

【参考书目】

1.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

128页。

2.章士嵘著,《西方历史理论的进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3.张广智等,《西方史学史(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历史哲学》读后感

哲学的历史读后感

黑格尔《历史哲学》读后感

历史哲学书目

哲学读后感

哲学读后感

哲学读后感

人文社科哲学历史

“松下哲学”读后感

《管理哲学》读后感

《历史哲学》读后感
《《历史哲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