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4 08:35:04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德兰修女传》读后感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范文

1一口气读完了《徳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中间感动的数次落泪。之前也知道德兰修女很伟大对她的事迹从媒体报道上也略知一二,但是这本传记让我详细了解了她完全无我而平等爱人的一生,她用自己的一生在爱穷人、孤儿、被遗弃的人、麻*病人、艾滋病人……,这些人都是修女认为的\"穷人\"

首先在加尔各达为代表的印度因为战争、饥荒和社会等级制度所以有大量的贫困人口,他们食不果腹,缺衣无药,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这些人在物质上无疑是绝对的穷人,但是即使是穷人他们也一样有尊严渴望得到尊重,他们也一样有爱。有一次,德兰修女为一个有八个孩子的家庭送了一袋大米,听说已经断炊很多天了。但是令修女惊奇的是,那个家庭饿女主人刚刚拿到米,就将米分成了两份,拎着其中一份匆匆忙忙地出去了。后,德兰姆姆问她去了哪里,她说:\"他们也在挨饿。\"原,她将自己刚得到的一些米的一半分给了她那些挨饿的穆斯林邻居。所以德兰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的服务于贫困的人们,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

其次德兰修女认为贫穷的另一种面貌是这样的:很多人向远方的人表达爱心很积极,比如热情的参加各种慈善,募捐,志愿者活动等,却对身边的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很冷漠,还有很多人,因为渴求更多的个人成功或者更大的个人发展一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怀父母照顾子女结果导致家庭的遗憾,很多人实际上是生活在一种精神和心灵的深度贫困里。心灵被焦虑、疑惑和巨大的虚无感所困扰,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现实社会人人都渴望成为一个富足的人,而不希望成为一个穷人,但是在一味追求物质财富上富足的时候我们又不自觉的制造出很多精神方面的穷人,所以想要成为一个富足的人物质方面靠自己去努力奋斗,精神和情感上我们需要被关爱也需要去关爱别人,特别是从自己的家庭开始,从身边人开始,如修女所说:我们如何爱穷人,如果我们不能首先爱自己的孩子,爱如果不是从家庭开始,我们如何保证他结出的果子一定是美善的。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范文

2阅读的过程中,我多次落泪。

记录三次印象最深的:

一、\"真正的爱,是能忍受别人的一切缺点,对别人的软弱毫不见怪,对别人的小德小行,却要感奋取法。尤其我明白,爱不应埋藏在心底,因为\"没有人将灯点在斗里,都把它放在灯台上,使进的人得见光亮\"这灯光便代表着爱。爱不能仅仅施与我们所爱的人,它必须光照满堂,让人人都感到愉快。\"

落泪的原因,是因为看见了自己内心的柔弱,承认了柔弱,拥抱了柔弱,也理解了苍生的柔弱。这柔弱,也是内心的呼唤,是黑暗中的一点亮光。因之,我们向往光明,只见光明。而任何的小德小行,就是心灵透发的光,自自然然的,我们珍惜,呵护,发扬。

二、德兰修女邀请老年记者哈普答应她做最后一事,给重病的老人喂饭。哈普突破心里的障碍,做到了,尽管很笨拙。当得知老人在不停地祝福他时,哈普吃惊,而我在那个瞬间,(fsir)为老人心中纯粹的光明而感动落泪。尽管老人忍受着难以忍受的身体煎熬,他依然在爱的阳光中微笑,风儿是他的祝福,世界随之芬芳盈满。

三、末的最后一个故事,关于天堂和地狱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我很久以前读过,也听过多次,然而这次因德兰修女生命纯粹的爱的光芒,照亮我心中黑暗的角落。

我依然记得,大学里有相当一段时间,我喜欢感受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说话,却对人产生了隔离和封闭,那种封闭,令我对自己的心灵的感受处于迟钝状态。后,经历了一番心路曲折后,我欣喜自己,心儿渐渐敞开,关照自身的直感。我是多么开心,因为这意味着我可以感受他人的感受!\"我疼知人疼\",我的感受,不仅是我自己的,也是苍生的。以前,我大量的时间,都沉浸在小我的世界里头,未能关照更多生命。而《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又令我见到生命就是爱,这爱本身,就是令生命奔流不息的头。德兰修女,也和古圣先贤一样,他们心里,是一个个具体的生命。圣贤在我们心里,而我们是圣贤心里的圣贤。在我心中,国学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圣贤的生命去演绎的,他们是光明,他们是头活水,而我们就是这活水中的鱼儿,鱼不可脱于渊啊。当我发现这头活水时,我无比喜悦。而在读圣贤的事迹时,坚定我心中纯粹信仰的同时,又令我找到行为的参照,让我看到,我的心,可以更广大,更博厚,更悠远。

我愿我身,成为爱的道具,化,就是身体的呼吸。在化这条路上,我非常感激明师的指引,令我的向往,有了踏实的脚步。昨日听闻霍韬晦教授的离世,感知身边人的轻轻叹息和遗憾,我明白,人对身体长寿,同样期待。在我,也同样期待,但不管我能活多长,我都要多花时间读书,多思考,多聆听,少说话,多做实事,减少欲望,实修实证。知书达理,明经致用,纯净自然。

推荐第2篇:德兰修女传读后感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一)

德兰修女,又译作特雷莎修女,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从18岁到87岁去世,把一生献给了穷人中的穷人。

看《德兰修女传》搞清楚了一个问题,爱与一般的慈善之间是有区别的。爱必须是面对面给予和服务,是亲手去抚慰这一个和照料那一个,而不仅仅是一张支票,一张冰冷的没有体温的支票。

任何事,无不是从一个开始的。只有先对具体的这一个有意义,然后才有可能对许多以至整体有意义。没有开始的这一个,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许多个,以至于无限个,也就没有整体。

我确实是个慈善精神不足的人,每次看到慈善晚会上把受捐助的人弄上台,大家带着高他一等的心态捐钱捐物,可怜他、怜悯他,我认为都不如你去跟他生活两天,陪他说话,给他讲讲故事,听他倒出心里话,温暖他的心。

一个本来贫穷的人,突然间因为某个新闻报道而受到关注,获得大量捐赠,就像一个就要溺水的人被突然拉上豪华游艇,本来通过挣扎能学会游泳,在恶劣的环境中获得阳光心态,成长为红高粱一样健壮的劳动者,现在上了游艇,好奇、自卑、不适应,甚至无法获得平衡、进而心灵扭曲。

所以,我更敬佩德兰修女和她的教会所提倡的,对每个人微笑,拥抱他,就算一句话不说坐在他身边陪伴他,为他清洗伤口。她和她的修女们就是这样一个一个救护穷人,不但在印度获得了大量的追随者,也在全世界建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她,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

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去乡村支教,长期资助贫困生等等,我们就从身边小事做起,你给小区里的老人扶门了吗,你对收垃圾的人说谢谢了吗,你尊重交通协管员听从他们的指挥了吗,你和卖菜的大姐聊家常了吗?让你周围的人感到被尊重,感到愉悦,给他们爱,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而做慈善,我觉得要非常慎重,没有好的方式我宁可不做。

书中215页,“家是爱的源泉,爱是一切美德的灵魂”。我们当中有一些人,向远方的人表达爱心很积极,比如热情地参加各种慈善募捐、志愿者活动等等,却对身边的人,甚至自己的父母很冷漠。有个作家把这种行为称作“远程爱心”。如果你连身边的人都不爱,你又怎么可能真的爱远方的人呢,你所做的,不过是为了成就一种个人的功名而已。西方富裕社会,很多孩子和老人,得不到父母子女的关怀,焦虑、疑惑、孤独、寂寞,德兰修女说这是贫穷的另外一种面貌。

能够彼此相爱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我在贫困的人身上看到这份爱。他们爱自己的子女,爱自己的家庭,他们虽然贫乏,甚至一无所有,但他们却是快乐的。所以她认为家庭应该是爱的源泉,除非这个泉眼里涌流出源源不绝的活水,否则我们无法保证我们的善心总不干涸。

看看我们身边有多少人是为了成就个人功名吧。一个家暴的人,突然要我佛慈悲皈依佛教,还高喊造福大众,你可知他的真实面目了。

作者在127页有句话,我觉得特别真实的反映了作者的心理:我们也许只能在这种巨大的苦难和同样巨大的爱面前,惊讶地出神,除此之外,我们无法表述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

对于我这样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读这本书,看德兰修女在爱中行走的这一生,我只能惊讶地出神,也无法表述其中蕴含的精神实质。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二)

在阅读德兰修女传时,刚开篇就提到她在1979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当时觉得很奇怪啊以前都听说是授予给政治人物,德兰修女不是政治人物怎么会获得这个奖项那?诺贝尔评选委员会的公报说:“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和照料。这种情操发自她对人的尊重,完全没有居高施舍的姿态。”她的答辞是:“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今天,我来接受这项奖金,是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在读完整篇文章时觉得德兰嬷嬷确实是位值得尊敬的人物,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穷人,她把自己的爱播撒到了人类社会最底层的穷人,正像歌词唱响的那样—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德兰嬷嬷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的最高境界。

首先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德兰嬷嬷;她创建的组织有四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捐款给她;她的手下有七千多名正式成员,还有数不清的追随者和义务工作者分布在一百多个国家;她认识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和企业巨子,并受到他们的仰慕和爱戴……可是,她唯一的电器是一部电话;她穿的衣服仅有三套,且自己洗换;她只穿凉鞋没有袜子……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便是以潜心细腻的文墨,描述了她令人惊叹的一生,她是我们成长的榜样。

德兰嬷嬷出生在一户普通的人家里,但是在她小的时候就经常念这样一首小诗:“要相信爱,无论你遇到了什么,是仇恨,还是毁灭?是被抛弃,还是被掠夺?无论你遭遇到了什么,都要相信:一切都会消逝,但爱会留下来。”,心中逐渐升起一个炽热的愿望:“我不能只为自己活着,我要为这个世界贡献一点什么。”一天早晨,当她在路边看到一个身形悲苦的老人向她虚弱地喊道:“我很渴,我很渴!”她突然明白:穷人渴望的不是食品和衣物,而是爱!于是,她便走出了修道院,创建了仁爱传教修女会,先后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儿童之家、贫民之家和收容中心等,共计1000多所。哪里有苦难,哪里需要爱,她就出现在哪里。

她曾这样说过:“人们不讲道理,理想错谬,以自我为中心,不管怎样,总是爱他们;你做善事,人们会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做善事;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你所做的,总是会被别人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去做;诚实与坦率使你易受打击,不管怎样,总是要诚实与坦率;你耗费多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总是要建设;人们确实需要帮助,然而你帮助他们时却可能遭到攻击,不管怎样,总是要帮助;将你所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献给世界,却可能被踢掉门牙,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所拥有的最美好的东西献给世界。”当读到这段时,我非常的激动,因为我认为我们曾经为爱所付出的所有代价都是值得的,就是应该不求回报的博爱。

贫穷是一个多么刺耳的词汇,它伴随着人类的文明从遥远的史前走来。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从来就没有过为了消除贫苦而奋斗,但是德兰嬷嬷给我们找到了一条新的消除贫困的道路,德兰嬷嬷告诫我们人类缺少爱心,是导致世界贫穷的根本原因。而贫穷是我们拒绝与他人分享的结果。如果你怀着喜悦给予,你将会得到更多。一颗伟大的心来源于一颗燃烧着爱的心。快乐不须探寻;就在你我的身边,若以爱待之,旋即得之。我们每个人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所以我们应该在爱中一起成长。把我们的爱心奉献给身边的每个人,去给予,直到成功。爱是没有界限的,生命就在这里。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三)

在此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有人像她这样活着。我崇拜《海贼王》里的路飞,因为他能为梦想和伙伴牺牲一切,但他毕竟是漫画里的人物,就像超人和蜘蛛侠一样都是不存在的。她不同,她是实实在在的人物,有史以来最没有争议的诺贝尔获得者之一。从出生到终老,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主,使众人能因为她而感受到神的存在。她是一朵小花,喜悦了上帝也温暖了世界,她的名字叫龚沙,以后的德兰修女。她让上帝的爱跨越了宗教、种族和国界,她让上帝的光同样照耀在世界最阴暗的地方,给他们温暖。她曾说自己只是神的工具,她不为自己而作,而是为神而作,是他的一支铅笔,那么,神肯定是想用这铅笔在世界上写下仁爱,好让我们知道他是多么迫切的想让我们知道上帝的爱,并且多么迫切的希望我们能彼此相爱。

这是一则写在封皮上的故事,我必须先写在这里: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

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

不管其他人能从这个小故事里面得到什么,我看到的只有‘彼此互爱’(耶稣基督给我们最后的命令)。孔子讲“仁爱”,孙中山先生讲“博爱”,而基督就是爱。德兰修女说:“世界上有许多人渴望着一块面包,却有更多的人渴望着一点点爱。西方世界的贫穷是一种不一样的贫穷——不仅因为孤寂而贫穷,也因为心灵的贫乏和精神的困顿而贫穷。”而关于如何去爱,我十分赞同德兰姆姆“从一个开始”的观点,“我不同意好高骛远的行事态度——爱得从一个人身上开始”,称之为整体的东西太过抽象,只有先对具体的这一个有意义,然后才有可能对许多以至于整体有意义。所以,先从身边的人开始,慢慢把爱拓展,好让众人看到我们就能看到基督,让我们接触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我们身上感觉到神的存在。

推荐第3篇:德兰修女读后感

读《德兰修女传 在爱中行走》有感

有这样一个人,她愿意为了世界上所有贫苦的人,麻风病人,艾滋病人,失学儿童,献出自己美好,光明的未来,将自己所有的青春与时间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奉献在贫穷与疾病的斗争中,她可以用慈祥的笑容去解除麻风病人的恐惧,用温柔的双手去触摸腐烂的身躯,用拥抱与亲吻去给予弃儿们爱与希望,她完美的诠释了什么是无私,什么是大爱无垠,而这就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德兰修女,一个全身都带着爱的嬷嬷。她带着爱的光芒在这片有限的大地上行走,却把无限的爱带给了他们——那些穷人中的穷人:病人,被遗弃的人,没人关怀的人,流浪的人,垂死的人以及那些内心饥饿的人——使他们被那美丽的光芒所温暖和照亮,她真正用行动活出了上帝的爱,尤其是活出了耶稣基督对贫苦者和苦难者的怜悯。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看此书的第一感想。人都是善良的,带着天使的翅膀,带着美好的祝福来到这个世界上,还带着一颗美好的心。可是后来的我们并没有如诗歌般那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渐渐的社会生活中,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心渐渐被灰暗的物质社会的一切欲望所蒙蔽,就在我们不断追求成功,不断追求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只注重于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忽略了那些需要我们去重视,去关注,去爱的人。不是世界缺少爱,而是我们没有去给予我们的爱。德兰嬷嬷说过:“一颗纯洁的心,很容易看到基督,在饥饿的人中,在赤身露体的人中,在无家可归的人中,在寂寞的人中,在没有人要的人中,在没有人爱的人中,在麻风病人中,在酗酒的人中,

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我们必须在爱之中成长,为此我们必须不停的去爱,去给予,直到成伤。”保持内心的纯洁是嬷嬷一生的追求,她总是微笑着说,我是在为耶稣基督服务,即使是在下水道肮脏的乞丐身上,在麻风病人腐烂的面容中,在艾滋病人可怕的双手上,她说她也看到恶劣耶稣的影子,总是在呼唤着我渴,我渴。我们总是在为自己服务,为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去爱,德兰嬷嬷最伟大的地方却是在于她不是在为自己而爱,她是为了爱而去爱,为了耶稣基督而去爱,她总是愿意去承受那些苦难却并不为此感到悲伤与难过。她是一个满身光明而无黑暗的人,她总是怀着非凡的爱,却总是做着最微小的事情,她是一个完全的奉献者,她深知我们活在一个光明与黑暗并存的世界里,因此她用整整一生的时间来邀请我们,邀请我们选择光明选择爱。

要相信爱,

无论你遇到了什么,是仇恨,还是毁灭,是被抛弃?

还是被掠夺?

无论你遭遇到了什么,都要相信,

一切都会消逝,但爱会留下来。

德兰嬷嬷的成长带给了她爱,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面,父亲母亲在混乱的世界大战时期给他们兄弟姐妹筑造了坚实的屏障,让他们在动荡的年代里面依然享受到阳光与安宁。成长在一个信仰着耶稣基督的庇佑的家庭,陪伴她的是音乐中的欢乐,微笑与爱。母亲总是在不断的给予贫苦基本的帮助,最大基础上维护这他们的尊严,告诉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学会给予与分享。而当龚莎,即后来的德兰嬷嬷,

的父亲由于以外身亡的时候,坚强的母亲勇敢撑起了这一个家庭,在全家因为父亲的过世而围绕着悲伤的气氛时,并且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了他们:什么时候都要相信爱,不论遇到什么困境,要相信,困难总会过去,但什么时候都不能失去欢笑。所以在那段艰难困苦的日子里,小龚莎学会了后来对穷人,以及以后面对艰难时得耐心和韧性。在后来龚莎长大后,有一双深邃晶亮的眼睛,一副清脆明亮的女高音嗓子,成为了大家追慕的对象,可是龚莎并没有被现实的光鲜亮丽迷茫了双眼,而是时刻惦记着在加尔各答的那每天死去的几千人,她心中升起了一个强烈的无法遏制的渴望,要去印度,要到加尔各答去,去那里侍奉基督,为那里穷人中的穷人服务。而后来修道院的生活并没有让她感到自己为了穷人做了什么,她走出了高墙,开始了与穷人在一起的生活,她总是告诉自己,柔弱,寄托于主,爱与尊严的施舍。没有过多的拥有,享受与穷人中的穷人一样的待遇,不贪婪,不附加任何自己不需要的荣誉,称号与物质享受。总是无时无刻的微笑,似温柔的风,吹散了那些人额头上的无奈,即使在他们即将死亡的时候,也让他们死的有尊严,有爱与满足。同时,我们审视一下自己,无法去想象自己用双手去清洗那些麻风病人腐烂的皮肤,抚摸那些换上艾滋病被抛弃的人的手,亲吻从肮脏的下水道抱起的弃儿,清理那些从病人口中吐出的污秽物。我们就是这样,从小生活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环境里,得到良好的教育,生活,以及家人的关心。得到了太多的宠爱,关怀,得到的东西太多太多,多得自己宁愿不用,将它永远的埋葬,也不愿意拿出来分享,就是这样的我们却还吼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

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德兰嬷嬷伟大的地方在于她不似一般的那些只说不做的人,而是她永远用一颗博大的心,去关怀,去做那些我们认为是不可能,甚至是恶心至极的事情,她只是说,我在每一个贫苦的人身上都看到了受苦的耶稣基督。

她留给了每一个人尊严,在临终关怀院里她说:我们不能让一个贫苦的人在死之前仍被抛弃,至少应该在他咽气的刹那,让他感觉到,他是一个重要的人,他是被爱的。她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总是将世界的贫穷与疾病装进自己的内心,面对荣誉,而总是淡淡的,不做作,直率,然后将它毫不犹豫的用于仁爱修女会,她乞讨过,她受苦过,却从不会为此伤悲,她总是微笑着,仿佛中她的笑容照亮了整个加尔各答,整个印度,照亮了全世界。

我们总是在抱怨自己缺少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缺少的不就是一颗无私给与的心吗?在面对贫穷与疾病的时候,我们应该伸出自己的双手,微笑,毫不犹豫的给予帮助,这样的我们将会收获喜悦与安宁。

喜悦是爱,喜悦时祈祷,喜悦是力量。

神喜爱那些怀着喜悦给予的人,

如果你怀着喜悦给予,你将会得到更多。

一颗喜悦的心来自一颗燃烧着爱的心。

爱之功即喜悦之功。

快乐不须探寻:若以爱待人,旋即得之。

不是每个人都是德兰嬷嬷那样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不是德兰嬷嬷那样的人,活一天,爱一天,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然后微笑,爱„„

推荐第4篇:读《德兰修女传》有感

读《德兰修女传》有感

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

——题记

在我读完最后一行字后,我轻轻得合上书。但是我却呆呆得坐在椅子上,很久很久都不能从书中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出那些骨瘦如柴的人们,那些无私奉献的修女和那个令人尊敬的姆姆。无论是印度的贫穷,还是德兰姆姆和修女们对穷人的爱,都令我无法相信。但是,我又不得不相信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地方:那儿的人没有家,没有钱,甚至连食物都没有,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仅仅是一堆垃圾。虽然那儿贫穷,但是那儿仍然充满着爱。我也不得不相信世界上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爱穷人,他们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他们不求回报,他们过着和穷人一样贫穷的生活,但他们很快乐。书中描写的,是我未曾了解的世界——贫穷,但充满爱。

当我第一次拿到书的时候,着实被封面上的人给吓了一跳。那是一个瘦小的、年迈的、甚至有些丑陋的老人。但在我读完后,当那个封面中的老人重新出现在我的视野里时,我觉得她已经变了。她眉宇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无止境的慈祥,她脸上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里散发出来的爱的光芒,她那双不知拯救过多少人的手和那条洁白的廉价的代表她身份的修女服。她不再瘦小,不再年迈,不再丑陋,她是伟大的。她就像拯救世界的奥特曼一样,但她用的不是暴力,而是爱。她用爱感动着世界,用爱拯救着世界。

德兰姆姆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给她取名为:龚莎。在阿尔巴尼亚语言里,龚莎就是花朵的意思。龚莎小时候就很有爱心,她看见穷人在排队领取面包,就问开药店的爸爸:“爸爸,你那里有只好贫穷的药吗?”看!我们的姆姆多么伟大。她那时只是个学龄前的儿童,她就懂得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

而我呢?在我还是个学龄前的儿童时,我在干什么?我还躲在父母的身后,向他们要着糖果,要着玩具,甚至还和别的小朋友抢零食。那个时候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饿,什么叫苦。父母把我当成掌上明珠,无时无刻的保护着我,生怕我哪碰伤了,哪摔疼了。那时的我只会说:“爸爸,我要这个。爸爸,我要那个。”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别人,关心别人,哪里会问出:“爸爸,你有没有治疗贫穷的药?”而那时候的姆姆,已经在关心穷人了。姆姆一生都在帮助穷人,就在她还是一个学龄前的儿童时就已经开始了。

德兰姆姆的一生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坎坷。她遭穷人的误解,遭世人的辱骂,遭其他教会的反对。但她都没有放弃,她一直坚持着一个信念:一生都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再看看我,我在学习的时候,生活的时候,经历的困难与德兰姆姆的困难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我却时不时就想要放弃。这道题不会做了,就想着不做了。看见考卷上的压轴题,就直接放弃,有时可能连看都不看一眼。语文看文言文的时候,读不懂了就不读了,随便翻译一下就草草了事。学游泳的时候,呛了几口水就再也不肯下水去了。学炒菜的时候,被油溅了一下起了个胞就不再接近油锅了。我的那些困难是多么的小啊,有的简直都称不上是苦难。只要我稍微努力一下,我完全可以克服它们。但是我缺少的正是德兰姆姆身上那种坚持不懈的毅力。她深知我们活在一个光明与黑暗并存的世界里,因而她用整整一生来邀请我们,邀请我们选择光明。一生的坚持是需要怎样的毅力啊!

姆姆的全部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姆姆从来都不穿袜子,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天。她认为只有体验穷人的生活才能体会到他们的艰辛。没有一个穷人会对那些西装革履满腹经纶的人在乎的,因为他们是那么的高高在上,不切实际。说得多做得少。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德兰姆姆一生坚持贫穷,只要一有钱就把它奉献给这项事业。我想坚持是一件很难的事了,而坚持贫穷就更难了。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对上帝的热 1

爱,没有忘我的奉献,这是不可能做到的。而我连坚持每天写日记都做不到,更不用说是一生坚持做一件事。姆姆一生的坚持,让我再一次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

她爱世人所不爱,她爱世人所畏惧,她爱世人所遗忘。她努力一生,只是想给那些最穷的人安慰、温饱和做人的基本尊严。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特立独行做的却是所有人都希望做的事。

书后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天,一个人到上帝那里,要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

上帝对那个人说:“好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一大群人正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饥饿而且绝望。原来,虽然他们手里都拿着一个可以伸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他们没法把汤送进自己的嘴里。

上帝又对那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

他们走进了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的一切都和上一个房间一模一样,还是一群人,一锅汤,一样的长柄汤勺。惟一不同的是:大家都在快乐的唱歌。

那个人就问上帝:“我不懂,为什么一样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快乐,而那个房间的人却悲苦?”

上帝微笑着慈爱的回答:“我的孩子,这很简单,因为在这里,大家都在喂别人,而在那里,他们只喂自己。”

在地狱,每个人只想着自己。他们不懂得互相帮助,他们不懂得关爱别人,因此他们饥饿,他们绝望,他们生活在地狱。

在天堂,每个人都为别人着想。他们懂得互相帮助,他们懂得关爱别人。因此他们快乐,他们幸福,他们生活在天堂。

也许地狱更加像我们现在的社会。人人只想着自己,不会去关心别人。人们贪婪的索取着,却不懂得回报。每当商场有免费赠送的活动时,人们就会里三层外三层的挤过去,把商场围的水泄不通。每个人都有着一颗如此贪婪的心,都想要尽可能多的得到自己不劳而获的东西。

而德兰姆姆呢。她一生都在帮助穷人中的穷人,她一生都在奉献。而她从来都不求回报。她从来都不想着要出名,从来都没有想要让自己变得富裕,甚至她在诺贝尔领奖台上说:“事实上,这项荣誉,我个人不配领受。但我愿意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接受这项奖金。因为我相信,你们是愿意借着领奖给我,而承认穷人也有尊严,也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权利。”德兰姆姆,您怎么会不配领受呢?您有多伟大,您不知道吗?

1997年9月5日9点30分,这位深爱穷人,同时也被穷人挚爱的伟大修女,因为心脏衰竭在加尔各答仁爱传教修女会总部安然辞世。让我们从加尔各答悲伤的雨季回到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如何去做,如何去爱。

德兰姆姆,一个被赐福的伟大的灵魂。

推荐第5篇:2德兰修女读后感

像“德兰修女”一样过活 ——读《德兰修女》有感

近段正在看《德兰修女传》,德兰修女好像一辈子都在印度的加尔各答行善布施,书中讲道:加尔各答到处都是穷人——垂死的人,饥饿的人,生病的人,一辈子喝污水的人,一辈子没有房屋,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的贱民……到处都是死亡,垃圾,污秽。每读一页我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么穷的加尔各答为什么会吸引一位马其顿的白人——艾格莉丝﹒龚莎﹒包雅舒,也就是德兰修女倾其一生为他奔走努力!

我想,也许在爱中行走的人,都是有孩子一般的纯真信仰吧。 我强烈地想从网上查找到一些现在加尔各答的样子,如你所想,一张张图片被我点开了,是的,教堂是金碧辉煌的,外国式建筑气势雄伟,但只要有加尔各答人民的画面依旧可以用“贫穷”来形容。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的加尔各答完全变成了一座大都市,虽然依旧存在贫穷和杀戮,但我感到欣慰的是,他们也可以向我们一样自由地生活,自由地成长。

书中有这样的话:一颗纯洁的心,会自由地给予,自由地爱,直到成伤。 早上送三哥去他的工地,路上看到一位瑟缩着脖子等车的貌似父亲的老人。我说:我们捎他一程吧,看他多像我们的父亲。

三哥说:走吧,别多事。

如果他此刻看到我看他的目光,并向我招手的话,我无论如何也会捎上他。如果他要去的地方离我工作的地方很近,我也定会把他送到目的地的,但他没有向我挥手,我也没有停下车来推开车门走下车来叫上他一起走的勇气。

回来的路上,偶尔还会看到三三两两的等车人,或大包小包,或翘首以盼,但我依然没有停下车来捎上几个,哪怕是一小段的路程。车速是愈来愈快,为了我不迟到。心不再徘徊犹豫,风“嗖嗖”地从我身边窜过,就像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幽灵一般,诉说着对这个世界的不满。仁爱之心我有,但我的仁爱之行却还不够茁壮!

德兰修女说:唯一迈向生命之路的,就是简单、弱小和微不足道。正如耶稣语录:爱人,像我爱你们一样——love as I loved you.是的,当祈祷付诸行动即是爱,爱付诸行动即是服务。 就像德兰修女一样,她一辈子将爱给予加尔各答的穷人,为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而我是一名老师,我也应该一辈子将爱给予我的学生,我的课堂乃至我认为这最崇高的教育事业。

我特别喜欢文中的这段话,写下它,以此来浸润我美丽的生命。

花时间思考,花时间祷告,花时间笑。 那是力量的源头,那是世界最强大的力量, 那是灵魂的音乐。

花时间游戏,花时间去爱和被爱,花时间给予。 那是青春常驻的秘诀,那是上主赋予的特恩。 一日光阴苦短,何容自私为己。

花时间阅读,花时间和善对人,花时间工作,

那是智慧的源泉,那是通往快乐之路,那是成功的代价。 花时间去行善, 那是天国之钥匙。

就让它映照着我的魂灵,使我的魂灵真正成长为灵魂。

“妈,你家还有面粉吗?听学校同事说,有一户人家自己磨面自己卖,50斤77元,我回去给你捎一袋吧。”

“好!”妈妈在电话那头回答我的热情。 “妈,你想出去走走吗?我开车载你一程?”

“好啊!就去你大姨家吧,这一段时间没见着她,晚上总睡不着觉。”妈妈在电话那头热情地回应我。

花时间爱亲人,花时间爱别人,花时间爱自己,因为那是你幸福的源泉,那才是你心灵的栖息地。不管别人怎么说你,怎么看你,你就是你,你要自己成为梦中的那个你,即使路上没有与之相伴的人,你也一定要像“德兰修女”一样捧着一颗虔诚地心走在黑暗的角落里,去布施温暖和坚强。

我听到了自己心灵的呼唤,我坚定地点点了点头——像“德兰修女”一样过活。

推荐第6篇:《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读后感

有了孩子之后,我开始更多的读书,虽然大部分是育儿书籍,借助书中的理念和知识,丰富我的育儿经验,同时我有一天猛然间意识到,读人物传记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手段,通过阅读伟大的人物传记,不仅自己可以受到教育,产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这些人物传记永不过时,可以留给儿子乃至孙子,甚至可以传世。

我可以很自信的说,我是爱孩子的,也是爱周围的亲人的,但我无法做到像德兰修女一样,把自己献给所从事的事业,而且她的事业在很多人看来是那么不可思议,自己只有三件衣服,一生没有多余的财产,和穷人生活在一起,劳苦一生。她爱所有的人,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尤其是穷人,她和他们在一起,保持他们的尊严。最后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在讲话中她却说,她不配领这个奖,她是代表所有的穷人领受了。

德兰修女出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虽然中间有变故,但是母亲还是让她接受了高中教育,摆在她面前的是大好前程,但是18岁的时候,她却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选择了去印度当修女,十几年的教师生涯并没有彻底实现她的理想,当看到穷人悲惨的生活之后,她毅然决然选择保持修女身份,出去帮助穷人,几经努力才终于被批准,在帮助穷人的过程中,她遭遇过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很多次因为饥饿和劳累而病倒,但却始终坚守她的信仰,即使物质条件极其贫乏,她也用爱温暖每个被帮助的人。在她的感召下,很多家庭出身好的女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由此她走向了建立修女会的道路,并将她的救助机构不断壮大,她创立的临终关怀院、儿童之家,曾经被社会所不容,却最终越来越壮大。她的事业在扩充,但是她的精神世界依然在坚守,不论是恪守生活上的贫困,还是精神上的坚守,她都始终坚持着她的信仰,正如传记中的一段话,“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她一生执着于自己的信仰,执着于对世人的爱,在爱中行走,用爱的力量解决了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

德兰修女看起来只是个平凡的人,但却有着无穷的力量,这股力量源自她的博爱,她虽然一生在感受主对她的召唤,认为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主安排的,但能够有如此的信仰,并将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她配得起我们全世界人的尊重和爱戴。

只有心中充满爱的人,才会对别人献出自己的爱。我在书中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也会用这样的观点指引我的教育,让我的孩子心中充满爱。

推荐第7篇:《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读后感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是2005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华姿。本书讲述了德兰修女传奇而伟大的一生。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读后感1

刚刚读完《德兰修女传》就发现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现在能深深的体会到作者想要描述的那个人的一个心境和做事风格。同时也能感同身受在其中。

当德兰修女第一次去救一个人的时候,要知道那是一个非常非常脏的老人,满身都是污垢,而且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而且就快死了。要抱这样的一个人,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勇气,意志和力量。但是德兰修女做到了,为穷人中的最贫困者服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仅仅有爱心和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极大的耐心和无私的爱。

当今社会上的人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当然了,我说的也不是绝对的,但是总是能有那一部分人就像一个老人摔倒了,现在舆论都不敢去扶,生怕老人家扶起来后直接赖着不走。首先第一时间的是拿一个机照拍了下来再去搀扶,还有的人视而不见很冷漠的就走了,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当然这也不乏为有的老人的就是为了这个摔跤而赚钱的。后来我觉得有句话说没文化很可怕,但是我觉得如果一个人没有信仰更可怕。德兰修女就是凭着自己信仰一直走到最后。她觉得所有的行为都是上帝的指引,她只是来实践的。同时也认为自已是基督手中的一个工具,每天努力做一点点小事儿就会离开。这种深厚的谦卑特别值得我们好好领会。在姆姆看来认识自己,也就意味着认识上帝,因而这种对自我的认知,能够帮助我们心存谦卑。

当我看到姆姆离开我们的时候,我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但是在姆姆看来,死亡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是生命的延续。

就这个话题,我们上个星期五读书会的时候也讨论过。当时说的就是有一本书上我看到说当人们去世的时候,这种物质痛大于生孩子的痛十倍。这时候,有一个同学就站出来说,请你不要把这种恐惧强加到我们身上。当然了,她也是好心去提醒我不要让痛苦的感觉停留在身内。其实是我还有后半句的话还没说完,当我们人生有信仰的时候就不会惧怕死亡,正如姆姆所说那样的。

还有一段姆姆说的“你若要爱人,首先要爱你的家人,同样你如要爱神,也要首先爱你的家人,通过爱你的家人来爱神,然后通过爱你的邻人来爱神,家是你爱人的起点也是你爱神的起点。涟漪就是这样扩展的,那更大的波浪也是这样开始的。”

这段文字对我也触动很大。首先要爱我们自己,同时有能力在爱我们最亲近的家人,邻居和身边的朋友,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我们再来爱众生。这也是我需要践行的路。

德兰修女在爱中行走,就是这么一个瘦小的女子却做着这么伟大的事情。她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效仿。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读后感2

在这个世界上竟存在着德兰修女这样的奇迹——她直面墙外的地狱,为了帮助那些被称为穷人都奢侈的人们,不惜面临可能失去修女身份的风险走出修道院,凭着瘦弱的双手和微薄的物资,帮助了一个又一个陷于苦难的人,一步步创立一个个慈善机构。她的事业如今已遍布全球,被感动的人们或是加入她的队伍,或是给她以支持。

为了回应耶稣在十字架上那声替穷苦者喊出的呼召,她不惧蛆虫和污秽,不惧仇恨的目光,不惧恶意的揣测,不惧一无所有的可能,不惧宗教间的差异,以自己的一生去追随他的道路。

她将自己全然交付给神,倒空了自我的幻觉,神因而得以充满她,她身上便展露出天堂般的光芒。她是如此耀眼,许多人因她看到希望,回应了她传递的号召,去帮助更多的人。

她看似卑微实则伟大,看似愚蠢实则智慧,看似弱小实则强大。她崇高,却又平易近人。她是一座桥梁,人们得以在她那里找到通往天国之路。她以自身行动呼唤我们和她一起追随耶稣,在各自的朝圣中照亮别人,也发扬人类灵魂中蕴藏的神性。

她面对这世界的深重苦难,没有选择沉沦于悲伤,也没有选择以仇恨灼伤他人,更没有逃避到幻境中,而是选择以爱去直面。她所做的看似有限,但她传达的爱是无限且有力的。她看到社会不公时内心可能也愤恨过,但她没有以恨的力量革命,而是以更博大的爱去治愈深陷伤痛的人们,因她深知失控的仇恨会将人引向毁灭。

她看到我们现代人已经严重被框架所束缚,成为工具的奴隶,所以她很小心地让她的机构不要显得那么\"官方\",保证给予者和受助者之间的平等关系。这也是她的智慧所在。

她的爱单纯得像孩子一般,只是想把糖分给所有人。没有区分和前提条件,博大、平等。在天主面前,只有孩子不会因羞愧而躲避上帝,而是爱着他的亲人。

真正的贫穷是心灵的贫穷,是被抛弃、被忽视的感觉。在她看来,人们只有愿意彼此帮助,身心的贫穷才会消失。帮助是平等和双向的,给予者留下了照顾收获了喜悦,受助者留下了祝福收获了照料。暂时弱小的人们因别人的帮助而强大,他们又去帮助和他们一样暂时弱小的人,并坚信大家终会走向强大,因奉献而向神靠近。

她在爱中行走,本身便成为了行走的奇迹。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读后感3

20世纪,有一位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人物,她就是《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中的主人公——德兰嬷嬷,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怎样爱别人,怎样宽容别人。

《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描写了德兰嬷嬷非常奇妙的一生:在还没有成为修女之前,她就立志成为一位帮助穷人的人。她信仰基督,后来成为一名修女。36岁时,她听到了神的旨意,让她帮助全世界的穷人。两年后,她获得了罗马教皇的许可。此后,她创办了修道院。德兰在各国奔走数十年,建立200多所儿童之家麻风的疾病收容所等。她把爱撒向世界。

嬷嬷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很多大的公司巨子给她捐钱,她却用来全部捐给印度穷人。1997年,德兰嬷嬷在仁爱修女会总部安然去世时,她走后所有的财产仅仅是三套衣服、一双凉鞋还有一张耶稣受难图。她把一切献给了穷人。

德兰嬷嬷使我懂得了,穷人也是有价值和尊严的。嬷嬷认为,饥饿的人所恳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的,不单是衣服。他们更需要爱、关心、接纳与认同。老年的德兰嬷嬷长年为心脏病所困,但她却能以一颗残缺的心去包容整个世界,她虽然不良于行,却能够跋涉千山万水,走遍天涯海角。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心中有爱,有大爱。

德兰嬷嬷在演讲中说:“当别人对我说,修女们并没有开展一些伟大的工作,其实他们正默默耕耘,做着一些小事。我会对她们说,就算她们透过这些事情只能帮助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有一首赞颂德兰嬷嬷的诗:

因为有了她,这个世界感受到了母亲般的爱。

因为有了她,这个世界变得温暖。

她是伟大的女性,她是伟大的母亲,

她就是忒瑞莎嬷嬷。

德兰嬷嬷将她想献的,能献的都献给了世界。她为了爱,耗尽了自己。她看上去那么柔弱瘦小,然而在她身上,却充满何等强大的的尊严与力量。

爱是最高超的道,爱超越一切,是各种美的的灵魂。其它的一切最终都会消失或终止,但爱会留下。《在爱中行走——德兰修女传》这本书给我很大的启迪。嬷嬷用她奇妙的一生告诉我们:她用毕生的时间去爱穷人,让人们懂得,穷人也应该被爱,被尊重。德兰嬷嬷是一个能点亮你我心灵的人,我从她身上学到,我们需要接过她手中传递爱的火把,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推荐第8篇:德兰修女名言语句

1.饥饿的人所渴求的,不单是食物;赤身的人所要求的,不单是衣服;露宿者所渴望的,不单是牢固的房子。即使是那些物质丰裕的人,也都在追求爱、关心、接纳及认同。今天,正是因为缺乏关爱、仁慈和体恤之心,所以人们的内心才极度痛苦。

2.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曾经访问过的一家养老院。这家养老院里的老人都是儿女将他们送来的。尽管这里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点奢华,但是这些老年人却都坐在院子里,眼睛盯着大门,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3.我转向一位老姐姐,问她: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些衣食不愁的人总是望着大门?为什么他们脸上没有笑容?我已经太习惯看到人们脸上的笑容,甚至那些挂在垂死的人脸上的笑容。但是在这里,我看到的却是一种对爱心的企盼。那位老姐姐对我说:他们每天都在乞盼着儿女来看望他们。他们的心受到了极大的刺伤,因为他们是被遗忘的人。

4.爱,不为伟大,只为细小。从细微的小事件中体现博大的爱。

5.瞧,这就是世上存在的另一种贫乏,被爱心遗忘的贫乏。也许这样的贫乏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和我们的家庭中。

6.我们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名人名言 mingyan.chazidain.com)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

7.我不赞同一心只想做大事,自我看来,个人才是重要的。要爱一个人,我们就必须与他紧密接触。假如我们要凑足一定的人数,才开始工作,我们就会在数目中迷失,无法全面照顾和尊重个人。我只相信个别的接触,我面对的都是基督,他是那时那刻世上的唯一一个人,因为基督只有一位。

8.帮助穷人的方法其实有许多种。只要我们有一颗慷慨的心,那么我们总能找到帮助穷人的方式。

9.当吾用心去爱,以致于不得不受苦受难时,所有的伤痛都荡然无存,惟余至纯至真之爱。

10.其实受苦可以成就更深厚的爱和更宽广的恩慈。

11.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拥有真正的朋友知道有人与你同在,即使他们不一定能帮你解决问题。

12.有些人的生活比较富足,个中必有原因,他们肯定曾为生活奔波过。而我只会在看见他们浪费时,才会感到愤怒,因为他们在抛弃对这个世界的另一些人非常有用的东西。

推荐第9篇:比尔盖茨与德兰修女

比尔盖茨与德兰修女

盖茨就好比粮食,特蕾莎修女就好比书本,一个代表物质一个代表精神,缺少了任何一个,世界都不会平稳发展,你能分得出来哪个更重要的么?

楼上的说的完全是睁眼瞎的话,这个世界永远都需要个人力量来影响,特蕾莎修女死了,仁爱传教修女会留下来了,比尔·盖茨退休了,马克扎克伯格这样的后起之秀正在向世界展现新一代的创造力。榜样的力量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楼上说这样的话不但消极,而且忘本。

推荐第10篇:《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读后感受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读后感受

有了孩子之后,我开始更多的读书,虽然大部分是育儿书籍,借助书中的理念和知识,丰富我的育儿经验,同时我有一天猛然间意识到,读人物传记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手段,通过阅读伟大的人物传记,不仅自己可以受到教育,产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这些人物传记永不过时,可以留给儿子乃至孙子,甚至可以传世。

我可以很自信的说,我是爱孩子的,也是爱周围的亲人的,但我无法做到像德兰修女一样,把自己献给所从事的事业,而且她的事业在很多人看来是那么不可思议,自己只有三件衣服,一生没有多余的财产,和穷人生活在一起,劳苦一生。她爱所有的人,不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尤其是穷人,她和他们在一起,保持他们的尊严。最后她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在讲话中她却说,她不配领这个奖,她是代表所有的穷人领受了。

德兰修女出生在一个还算富裕的家庭,虽然中间有变故,但是母亲还是让她接受了高中教育,摆在她面前的是大好前程,但是18岁的时候,她却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选择了去印度当修女,十几年的教师生涯并没有彻底实现她的理想,当看到穷人悲惨的生活之后,她毅然决然选择保持修女身份,出去帮助穷人,几经努力才终于被批准,在帮助穷人的过程中,她遭遇过很多困难和挫折,甚至很多次因为饥饿和劳累而病倒,但却始终坚守她的信仰,即使物质条件极其贫乏,她也用爱温暖每个被帮助的人。在她的感召下,很多家庭出身好的女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由此她走向了建立修女会的道路,并将她的救助机构不断壮大,她创立的临终关怀院、儿童之家,曾经被社会所不容,却最终越来越壮大。她的事业在扩充,但是她的精神世界依然在坚守,不论是恪守生活上的贫困,还是精神上的坚守,她都始终坚持着她的信仰,正如传记中的一段话,“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她一生执着于自己的信仰,执着于对世人的爱,在爱中行走,用爱的力量解决了很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

德兰修女看起来只是个平凡的人,但却有着无穷的力量,这股力量源自她的博爱,她虽然一生在感受主对她的召唤,认为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主安排的,但能够有如此的信仰,并将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她配得起我们全世界人的尊重和爱戴。

只有心中充满爱的人,才会对别人献出自己的爱。我在书中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也会用这样的观点指引我的教育,让我的孩子心中充满爱。

第11篇:《特蕾莎修女》读后感

《特蕾莎修女》读后感

合肥少儿艺术学校余志娟

很久以来,一直为一本放在心中的书温暖着、感动着、鼓舞着……

这本书外表朴素,灵魂高贵。她褪去教会的修女袍,换上朴素的衣衫,进入最破烂的贫民窟,在那里用几个卢比租下一间房子,接待贫民窟里饥寒交迫的孩童。为了他们,她亲自到街上乞讨食物,为他们送药煎汤,帮他们清洗身体。她心怀大爱做小事,靠着无限的爱去服务无所依靠的穷人,用她的一生,实实在在的彰显着伟大的爱。

这本书的每一页都写着“仁爱”。她看见街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焦急的四处求告,敲遍诊所、医院的大门,竟无一人理会。最后好不容易求到一点药品,回来时却发现那人已死去了。她遇见一个人,身上都是脓包、伤口,脓包上竟是蠕动的蛆。她沉重的叹道:“狗与猫都过得比这人更好,人为何如此卑贱地走向死亡呢?”为此,她创办“死者之家”,专门接待那些无家可归者,帮助他们清洗身体,洗净流脓的伤口并加以包扎,让那些孤苦无依者安静地面对死亡。她所做的,是每一个有手有脚的平凡人都有能力做到的事:照顾垂死的病人,为他们洗脚、抹身,当他们被不幸的命运践踏如泥的时候,还给他们一个人的尊严。她认为人最大的贫穷不是物质上的缺乏,乃是不被需要与没有人爱。她觉得这么做,至少能使他们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也可以感受到被需要、被爱与被照顾。

这本书的每一章都表现着“博爱”。她看见一位贫穷的母亲因为付不起房租被屋主拆毁了屋顶,无助的抱着高烧不退的孩子立在倾盆大雨中,无处避雨。她伤痛的说:“想想看,只是因为交不起8卢比的房租,一个孩子竟要死在大雨之中。”于是她创办了“弃婴之家”,专门收容那些被丢弃在路上、警察局门口、垃圾桶里和儿童之家门口的婴孩。她听说一个修女会所资助的麻风病院将被迫拆除,立即向市长求情,最终说服市长拨给她一块位于市郊的土地办起“麻风病人之家”,使得那些麻风病人受到妥善的照顾。

她的事业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天赋价值。那些最孤独的人、处境最悲惨的人,得到了她真诚的关怀各照料,在有生之年能够保持做人的尊严。

这本书就是《特蕾莎修女》,她的一生都在追寻着这样一个真理:我们都不是最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她个人成功地弥合了富人和穷人的鸿沟,她以尊重人类尊严的观念在两者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她是尘世间仁慈的天使,引着我们每一个人通过平凡的小事彰显伟大的品格。掩卷遐思,我们能做什么?做为一名教师,我想,最最应该做的,也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爱学生吧,尽力给孩子们爱得多一点,尽力给孩子们爱得深一点吧!

第12篇:日德兰大海战

!奔袭者军事网站》战史战例》

日德兰大海战

话说1805年12月2日,在捷克斯洛伐克有个叫作奥司特李兹的地方,爆发一场有16万大军参加的会战,此役拿破仑彻底瓦解俄奥联军的进攻,法兰西帝国称霸。九十年後,美国罗德岛海军学院一个名叫塞耶.马汉的讲师侃侃而谈:『拿破仑战争证明,大规模会战是决定陆上战争胜负的最有效手段,那麽海上呢?同样需要这种倾巢而出的会战,才能争取海权!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出现一个『海上的奥司特李兹』!马汉这论调後来震惊全世界,在大国海军内掀起一股波澜,成为各海军元帅、海军上将矢志追求的目标。(我觉得最明显是山本)

过了21年在欧洲北海案一角,真的发生一场海上的奥司特李兹,使日德兰这个名子永远为我们熟知。时值大战第三个年头,仅管飞机、坦克、毒气等首度亮相的新武器,但都无法突破对方的阵地、屏障,在海上,德潜艇倒还干的不错,但日不落国的海上武力毕竟是强大的,庞大舰对游曳於北海上,德国运输补给线被切断,国内出现骚动。该怎麽样打击英舰队呢?德国公海舰队有这样的实力吗?德皇威廉二世□不下这口气,任命好斗的赖因哈特.舍尔上将为公海舰队司令。

1916年5月31日凌晨,德西北威廉港驶出一支庞大舰队,在附近丛林蹲了一昼夜?挠⑶楸ㄈ嗽?整整数了两个小时,99艘,赶快用发报机送回英国,密码传送完,赶快烟灭证据,刚好德巡逻队发现他们两人,但是我说我误闯禁区,你能把我怎样?在两年前德一艘巡洋舰触雷後被俄击沉,但密码本不知为何没销毁,copy送到英军手中,英军在斯卡帕湾的杰利科上将舰队已经驶入挪威以西的海域严阵以待(有149艘),但舍尔浑然不知,让我们回顾二次大战太平洋战场,相同的情节彷佛不断上演。31号午後,200多艘战舰的两支大舰队正逐渐往丹麦的日德兰半岛汇集,在这个观察不超过望远镜的时代里,谁都没想到,一场大海战即将爆发...初战话说舍尔挑选希佩尔出来执行前卫的巡洋舰队,舍尔交待只要碰到一英舰队,便要後退,把敌引到舍尔的方向来。舍尔认为英军不会对希佩尔这样只有5艘战列舰、10几艘巡洋舰及驱逐舰的小舰队,出动全部力量。所以希佩尔就领先舍尔50海□出港,频频发电,故意走S路线暴露自己。无独有偶,杰利科的意图和舍尔竟然相同,不过这个诱饵也太大了吧!有5艘战列巡洋舰、4艘战列舰、另有14艘轻巡洋舰以及27艘驱逐舰,指挥官是贝蒂上将。

31号中午两点,贝蒂舰队发现一艘行迹可疑的丹麦货轮「费约尔号」,一艘轻巡上前准备盘查,此时希佩尔和贝蒂处於平行向北的航路上,两边同时发现「费约尔号」,希佩尔左翼也驶出一艘轻巡,当距离5000码时,两艘轻巡互相辨认出。『发现敌舰!』互相向己舰队通报,炮击开始。贝蒂闻炮大喜,他似乎忘了自己诱敌的责任,只见德舰队实力弱於自己,就想不需後面的主力舰队也能吃掉对方。这时,贝蒂犯了个大错,在他全力追击的同时,他把四艘战列舰抛在後面,那是他舰队的核心,所以英德双方的主力舰比例由10:5变成6:5,贝蒂此时毫无优势可言。希佩尔为了怕敌看出破绽,也满贼的不急於後撤,装出好像匆忙应战模样,结束第一回合後,希佩尔来个180度大转弯,朝东南方退去。

贝蒂也转向,此时相约距约8海□,轻型舰只射程不够,暂时被排除在战斗外。自找目标,顿时众炮齐鸣,水柱、烟幕遮空,场面壮观。贝蒂的旗舰『雄狮』首先中弹,後甲板两门381mm主炮被打哑,打它的正是希佩尔的旗舰『吕措夫』号。不一会,第二穿甲弹命中中部炮塔内,引燃里面的发射药,火势眼看快要蔓延到下面的弹药舱,贝蒂闻讯只好灌注水降温,退出战场。此外,英舰『不屈号』和德舰『冯.德.塔恩』卯上了!但英舰不是对手,德舰准确的击中不屈的弹药库,一阵大爆炸,不屈号终於屈服了。海水迅速的淹没它,伴随1000多名士兵。第三个遭难的是英舰『玛丽皇后号』,这时英舰一退一没,力量处於劣势,希佩尔逮住机会,集中火力,虽然贝蒂的四艘战列舰赶了过来,但被击断龙骨的『玛丽皇后号』还是断成两半,26,000多吨的巨舰瞬间沉没,无人生还。这时英战列舰的赶到增强了英军力量,希佩尔开始吃不消了,他的两艘主力舰受重伤,拜德造舰工艺之赐才免於沉没。随著舰队距离的拉近,轻巡和驱逐舰也干了起来。『快!加速後撤!』希佩尔这时真正後退,看到远处浓烟,他知道舍尔的舰队及时赶到了。『转向!包围敌

人!』希佩尔这时挂出了全面进攻的信号旗,划一个大的圆弧,直抄贝蒂的退路,英国舰队这时才发现上了大当!本来要诱人,现反被人诱,还损失惨重!不过,大战还没完,好戏还在後头...

逆转话说仓皇逃跑的贝蒂舰队,一烟逃,一边向杰利科主力求救。舍尔并不知英军的部署,追著贝蒂不放。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後。杰利科得知报告,一方面怪贝蒂的鲁莽,一方面知道舍尔追来,有转怒为喜。命令主力舰队为六路纵队,第三巡洋舰队先去救贝蒂。近黄昏时,杰利科在旗舰『铁工爵号』上,看到『雄狮号』,受伤的它紧急修复,竟奇迹般的恢复航速。『铁工爵号』挥舞信号旗,问贝蒂的舰队在那?贝蒂逃太快,把敌人甩掉了!这时东南方海面上出现一片浓烟,而且越来越近,越来越大,杰利科心情再度转喜,摆好阵势,等著不知死活的舍尔舰队。藉著夕阳的馀辉,德鉴队清楚的暴露在杰利科面前,这时他的左翼已摆好架势,在德舰进入射程之内後,『铁工爵号』首先发炮,紧跟著万炮齐鸣,巨大水柱在德舰周围激起。舍尔完全被打昏了!据他的情报,英舰队主力不是应该待在港内吗?他的作战计画都是这样拟定的啊!但是英军的舰炮已经让他无思考转寰的馀地了,北海就像是要被掀翻了。

和初战相比,情势已经逆转,冲在前面的希佩尔的战列舰多艘中弹,浓烟、烈火掩蔽了上层建筑,感谢德国水密舱的工艺,这些被击中的船既不爆炸,也不下沉。舍尔想到,走为上策,於是下达回转的命令,转了180度後,舍尔组织一次回马枪,对准英舰队中威胁最大的几艘船,这招不错,『无敌号』和『防御号』相继被击沉和摧毁。突破这时天暗了下来,舍尔的舰队算逃脱,也算没逃脱,杰利科老奸巨滑,看出舍尔的意图,命令他的舰队快速切入舍尔左翼,已经截断他的退路。意图很明显→今天不吃掉你,明天也要吃掉你。英德船舰比约是149:99(这部份一些资料略有出入,强哥想是辅助舰艇的数量所致),虽然英被干掉几艘,但优势依在。

9:00pm杰利科守著几条舍尔可能的退路,但在8:00pm时,舍尔命令前卫剑对进行突破,但希佩尔的舰队受伤太重,重创的吕措夫号(Lutzow)已被抛弃,任其沉没。希佩尔转其指挥到『毛奇号』,连同他的参谋长。这时杰利科派他的驱逐舰对德舰群骚扰,施放鱼雷,舍尔只好令舰队熄灯,全力保卫主力舰只。舍尔此时十分懊恼,天一亮,他必遭围歼。突然想到为何不利用小型舰只来突破?於是用二十艘驱逐舰前导,主力舰断後,把希佩尔受伤的舰只包在中间。方案下达後,舰队转向西方。

11:30pm,双方接触,杰利科尚未明了舍尔意图,因此英舰队首当其冲是驱逐舰队,所以德强英弱,德快速突破中,但杰利科随即反应过来,快速转向,截住尚未通过的德舰,於是又一阶段混战,照明弹,探照灯,和中弹舰只上的火光交织成状观的情景。德战列舰『黑森』号和轻巡洋舰『埃尔平号』为一战斗编组,杀向敌阵。但一排巨炮飞来,两舰慌忙闪躲,『黑森号』一头撞在『埃尔平号』的右舷,一道十公尺长的裂口决定了他的命运。

2:00am,英巡洋舰『黑王子号』看到驶近得几艘巨舰,以闪光灯号要求对方回答口令,换来的却是四艘德战列舰的探照灯,稍後,四艘德舰以大搏小硬吃掉了『黑王子号』。德舰『波墨恩号』眼看要冲过去,但一艘英驱逐舰赶了上来,用了两枚鱼雷把它送入了海底。这场混战持续了五个小时,直到最後一艘德舰驶入合恩角水道。追来的杰利科停在入口处,因为前面是德国布雷区,仅有几个狭窄水道,冒然冲进去,後果不好玩。开战两年来,已经有多艘英舰在此触雷。『舰队返

航!』杰利科旗舰『铁公爵号』发出信号灯,宣布这场空前绝後的战列舰会战的结束。剩下一些英舰只打捞遇难人员。结语这场战争谁胜谁负,至今也无定论。双方均声称大胜。以战术上来讲,德军是当然的胜利者,英军损失大小舰只14艘,共15.5万吨,德相应的是11艘,6.1万吨,受损英是六艘,德是四艘。但从战略上来看,德想打破英海上封锁的目地没达到,它的舰队依然被困在近海的几个港口。英损失舰只,凭著强大工业经济力,很快得到补充,依然在北海耀武扬威。但是这场海战的意义,则是传统『巨舰大炮』主义的登峰点。20多年後,日皇家海军的梦想,也是来场这样的舰队决战。海军航空兵的兴起,终於将这样的理想送入长眠的海底。

主要参考书目1.现代战争启示录(1)海战篇2.全球防卫125期limn。

第13篇:德馨如兰

德馨如兰

“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诗人李白曾这样描述国兰,中国兰的根为白芷,白芷象征人民百姓,蕙兰根系人民,蕙芷自古以来便冠以了民政的传统美德。而在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兰花似乎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植物。在连城,兰、根雕和奇石构成了连城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连城,这些寄托了文人雅士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的兰花无处不在,天井,阳台,房间,高洁典雅,淡泊素净的兰花融入了连城人的生活中。

“兰花”“民政”“素净”“连城”这些看着毫无关联的词在连城人的心中勾出了一个全新的词:“项南”。对于连城来说,“项南”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根植于连城历史的重要人物,是连城的骄傲。

项南是连城朋口镇文地村人,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项南忠诚的投入党的事业中,为我国的农业建设做出巨大贡献,虽然新中国成立后,项南很少回到家乡,可是他一直心系家乡的建设,特别是晚年为连城的兰花产业倾尽了心力。1993年,项南回到家乡,在朋口一兰圃视察时,对当地领导说这些兰花很好,我们福建的兰花名贵品种很多,当地政府要很好地扶持花农发展种植兰花。表达自己的心愿,他还为朋口故乡兰花的发展题写了三幅字:“朋口建兰集团公司”、“福建兰花基地”和“华南兰花基地”。如今,连城县朋口镇兰花种植规模、品种、产量等位居福建省首位,尤其在兰花产业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而被中国花卉协会授予全国第四家\"中国兰花名镇\"称号,并且设在朋口镇的\"连城兰花博览园\"项目被确立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朋口是福建最大的兰花基地、全国最大的素心兰基地。我们不得不说这些荣誉都源起与项南。

兰花与项南的联系不仅仅是因为项南为连城的兰花产业做出巨大贡献,更是因为项南身上体现的兰花品格。

孔子说:“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而项南一生就如同兰花般坚毅,从未因环境的优劣而改变自己的意志,从未因外界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的理想。无论在敌对斗争中,还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中,他都矢志不移,坚信党的领导,顾全大局。时刻记得自己的理念,时刻记挂着人民的生活。即使是退居二线时,他依然积极投身与扶贫济困,职业教育,和老区建设事业中。

项南虽然身居高位,却依然以身作则,宽容大度,生活简朴,不搞特殊,始终保持者人民公仆的本色,处处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80年代初,项南调回福建工作,连城是他最后一个巡视的地方。他对连城干部说,我是福建省委书记,不是连城县书记,你们有事情,有问题要按正常渠道反映。项南正是用这种如兰花般高雅,素朴的品格感染着连城人民,他的精神也如兰花的幽香弥漫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虽不浓烈,却香远愈清。“深心太素绝声闻,悔托灵根压众芳。万古贞风怀屈子,一江白月吊湘君。香愈澹处偏成蜜,色到真时亦化云。园榭秋光都占尽,故应冰雪有奇天。”此诗写出了素心兰的最高境界:素心兰,虽有着梦一般的清淡、仙一般的俊逸、诗一般的灵馨,然却生性静默、平和,托身幽谷丛林;由此想到人生在世也应如此,岁月有时,荣辱有止,唯有高洁的精神节操却是经久不衰。正如项南所带给我们的影响,虽然项南已经离开我们很久,可是他的精神会一直陪伴着我们,照耀在这片红土地上。

第14篇:二月兰读后感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月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二月兰读后感1

《二月兰》是季羡林先生的托物寄情之作。先生以他豁朗明达的心胸、平朴简约的文笔,给读者讲述了一个洋溢着淡淡二月兰花香的人生历程故事。

本文主要通过作者回忆一些与二月兰的人和事,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失去的亲人的无限怀念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笑对人生冷暖,生活中体验悲欢真情的人生感悟。作者用拟人、夸张和摹色手法,描写了二月兰随着春风的召唤,兀自淋漓尽致的怒放,紫气直冲云霄。它坚强地开着,不管世事变迁如何,一如既往地在春风招摇中笑对人世沉浮。二月兰的一“怒”,紫气冲云霄,一切顺其自然,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它们就消失,没有所谓的悲和喜……然而,移花于情,作者的记忆开始打开。

天地虽宽,阳光虽普照,作者却依然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二月兰的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性格,与作者的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花倒是能笑对春风,而作为人呢?于是结尾有“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又是作者对二月兰这一形象的提炼,达到了顶峰。在生命的逆境中,身边的事物慢慢消逝,亲人的离去,导致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思考:悲中有欢,欢中有悲,悲欢交织难辨。文章以二月兰贯穿全文,反复描写二月兰,强化了感情,表现了二月兰在逆境中巍然屹立,一切顺其自然,遇事泰然处之的品质和寄托了作者的理想人格和提醒人们体验悲欢离合的人生境界。

读完此篇,我沉思了很久。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情绪大起大落,面对人生的跌宕起伏更是虚弱得像一根墙头草,没有毅力,没有理想,甚至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我们为何就不能像作者笔下的二月兰一样,不管外界如何,我们都活出自己的个性,用坚强的意志笑对人生起伏。而当我们在社会的逆境中无法逆流之上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到家,去寻找一份温情,去修补自己脱落的羽翼,待一切都准备就绪时,我们就可以像二月兰一样,一怒冲霄汉,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写到此,不仅又让我想到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被人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而那颗可以长起来的种子,它一定也具备了二月兰遇事泰然处之,在逆境中笑对春风的品质!

我喜欢文学,也经常喜欢投稿,但是很多稿子都像投进大海的石头,一去杳无音讯,我时常都会很失落,有时看到自己文章就感觉到烦闷,于是就叫上朋友去喝酒,到最后自己的文笔是越来越浅,越来越没有自己的个性,也把自己投到了人云亦云的邮箱。其实,我们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大的怨气和埋怨,我觉得作为一个人,要活在时代下,那么他三十岁之前所有的成功放到人生的大舞台都不叫成功,三十岁以前的失败放在生命的历程中来看都不叫失败。因为人从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受罪的对象,人们一直为不受罪或者少受罪而努力着,前进着,没有逃脱逆境的勇气的,便平庸的活着,他的天空如果有色彩的话,那也一定是白色。

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打倒我们,只有我们拥有坚强的毅力,有一颗理智的心,在顺境中我们扬帆远航,在逆境中我们逆流而上,把每次挫折和困难都看做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磨砺,坚信有朝一日我们一定可以直冲霄汉,看一世绚丽的烟花。

感谢季羡林先生的《二月兰》,感谢二月兰生之美丽,我会沿着二月兰的花香勇敢地向人生的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走,不达目标觉不回头。

二月兰读后感2

二月兰,是燕园里再平淡无奇不过的小花,却也是陪伴季老几十载的老友。然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光流转,花还是那样的开,人却是月月年年都不同了。季老说,花本是无情之物,只不过是人有情,却偏偏要安在花的身上。人说“泪眼望花花不语”,而这花若是真的说话了,岂不是吓坏了人?

我敬慕季老,一位真正的国学大师。无论治学还是自身修为,都深深令人折服。当年惊闻季老去时,我长叹“老一辈的大师逐渐远去,新一代的人才也未见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仍扼腕深有此叹!

季老的文章,平和,质朴,打动人心。人如其文,他必然也是这样一位谦和的老人。他只不过是通过燕园里的二月兰记录了一些生活琐事,却让我看到了他坎坷的几十年,曾经的悲苦,如今的凄然。当初是时运不济,如今是晚年萧条。他由一个“不可接触者”变成了“极可接触者”,本是可喜,但至亲远去,又极可悲。如今他心中无悲,无欢,只有凄然。

读了这篇《二月兰》,我竟有些释然。季老字里行间流露的从容深深打动了我,我知道自己是想成为像他这样这样可敬可佩的人。我深爱这样静谧平和的文字,可如今却时时怀着一颗功利的心去看不喜欢的书。我违背了自己的内心,却认为是与现实的抗争。

这篇《二月兰》,是一位平凡老人回望岁月时的絮语。过去多么激荡的情绪,到现在只是像涓涓的溪水,缓缓流进读者的心田。我知道自己不需要对这样一位老人报以同情,即便是晚年萧然;他看淡了世事,坦然了自我,早已不为外界的人事所动。他的一篇文,便足以掀起我内心冻结许久的波澜,像一阵春风,吹醒了我心中的湖水。如今我唯一能做的,便是感谢,即使他走后许久,他的文字还能予我以启迪。

二月兰读后感3

感动中国人物之——季羡林先生,其中的【颁奖辞】为:“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季老的专业论著,我们难以享用(因我们的学识所限),但季老的散文随笔,却给我们展现了他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一面。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季老的散文集《二月兰》其中有一篇《神奇的丝瓜》,给我印象深刻,丝瓜,太平常,太普通,我们房前屋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但我从没注意过它,直到我读了季老的“神奇的丝瓜”,才注意到丝瓜也有“思想”。季老写到:“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我真佩服季老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日本作家黒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里写到“世之最可惧者,莫若有目不知其美,有耳不闻其乐,有心不解其真,既无感慨,亦无激情……之类也”。我们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熟视无睹,对自然界的变化缺乏欣赏,对周边的事件麻木不仁……真真的可悲可惧。“大家”与常人的区别大概就在此吧,我们司空见惯的“苹果落地”,只有牛顿想到了苹果为什么不往天上掉,进而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烧开的壶水,为什么会把壶盖顶起,也只有瓦特比别人多问了个为什么,随之发明了蒸汽机,引发了工业革命。

我们不缺乏生活,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第15篇:高兰读后感

达川教发[2013]32号、34号文件读后感

达县九岭乡中心学校高兰

最近,达川区教育局相继出台达川教发[2013]32#、达川教发

[2013]34#文件,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班实际,我在开展学生安全隐患排查的同时也静下心来反思,冷静地想想我班的安全工作: 反思之一:安全教育有待加强。

通过平时班级常规检查和观察发现,学生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学生在校园的活动只顾自己玩得尽兴,或者说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存在危险的。如:课间不少学生都爱在楼道上疯打、追逐;倚在栏杆上往下看;上下楼梯,互相推拉;放学路上,互相追逐,特别是本部的学生爱在斜坡上快速的往下冲;下雨天,有的学生嬉戏时相互用雨伞尖戳人;从楼上往楼下扔空的矿泉水瓶、沙包玩;用零花钱买路边不卫生或“三无”的食品吃等等。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却隐藏着较大的危险,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要时时提醒学生,关注学生,用一些实际的案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什么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的。

反思之二: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教师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对安全教育、安全督促没有到位,没有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教师没能提前发现并制止;出现了学生意外伤害,有的教师不能很好的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未能检查教室、学生活动设施的不安全隐患;平时发现问题没有及时处理或上报学校领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

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到位,反思自己的责任心,反思自己对学生的关爱。同时学校也要把安全培训工作做到位,人人有安全意识,人人负责任,只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才能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反思之三:安全教育要做在前。

我一直非常重视安全教育,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安全紧急疏散演练等安全教育活动。但我认为安全教育还是存在着一些盲目性,跟着新闻报道的事故奔跑,这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电视、报纸上的安全事故一出:如楼梯踩踏事故了、校车车祸事故了、校园袭击伤害事故了、雷击事故了等等,上级部门下发安全工作通知,学校接着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专题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当然,这种亡羊补牢的教育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我认为安全教育工作应做到“防患于未然”,早进行一些预见性教育,把安全教育做在前边,把安全预案制定在前面,就会很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变被动为主动。譬如,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就要对学生进行防止雷击,预防泥石流方面知识的教育;在夏季到来时做好防止溺水的教育;秋季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假期前做好交通安全、防盗、防火、防拐骗常识教育等等,让学生、教师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安全是一项心烦、心跳更需要心细的工作,“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种责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作为班主任的我既要有踏实工作的劲头,更要有大胆探

索的勇气,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第16篇:高兰读后感

达川教发[2013]32号、34号文件读后感

达县九岭乡中心学校高兰

最近,达川区教育局相继出台达川教发[2013]32#、达川教发

[2013]34#文件,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我班实际,我在开展学生安全隐患排查的同时也静下心来反思,冷静地想想我班的安全工作: 反思之一:安全教育有待加强。

通过平时班级常规检查和观察发现,学生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学生在校园的活动只顾自己玩得尽兴,或者说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做是存在危险的。如:课间不少学生都爱在楼道上疯打、追逐;倚在栏杆上往下看;上下楼梯,互相推拉;放学路上,互相追逐,特别是本部的学生爱在斜坡上快速的往下冲;下雨天,有的学生嬉戏时相互用雨伞尖戳人;从楼上往楼下扔空的矿泉水瓶、沙包玩;用零花钱买路边不卫生或“三无”的食品吃等等。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却隐藏着较大的危险,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要时时提醒学生,关注学生,用一些实际的案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什么事情是危险的,不能做的。

反思之二: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教师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对安全教育、安全督促没有到位,没有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教师没能提前发现并制止;出现了学生意外伤害,有的教师不能很好的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未能检查教室、学生活动设施的不安全隐患;平时发现问题没有及时处理或上报学校领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

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到位,反思自己的责任心,反思自己对学生的关爱。同时学校也要把安全培训工作做到位,人人有安全意识,人人负责任,只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才能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反思之三:安全教育要做在前。

我一直非常重视安全教育,每学期都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安全紧急疏散演练等安全教育活动。但我认为安全教育还是存在着一些盲目性,跟着新闻报道的事故奔跑,这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电视、报纸上的安全事故一出:如楼梯踩踏事故了、校车车祸事故了、校园袭击伤害事故了、雷击事故了等等,上级部门下发安全工作通知,学校接着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专题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当然,这种亡羊补牢的教育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收到很好的效果。但我认为安全教育工作应做到“防患于未然”,早进行一些预见性教育,把安全教育做在前边,把安全预案制定在前面,就会很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变被动为主动。譬如,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就要对学生进行防止雷击,预防泥石流方面知识的教育;在夏季到来时做好防止溺水的教育;秋季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假期前做好交通安全、防盗、防火、防拐骗常识教育等等,让学生、教师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安全是一项心烦、心跳更需要心细的工作,“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种责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作为班主任的我既要有踏实工作的劲头,更要有大胆探

索的勇气,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第17篇:《兰姨娘》读后感

《兰姨娘》读后感

英子从《惠安馆》、《我们去看海》一路走来,她的童真和慧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作为三年级的孩子要洞察成人的感情世界,并周旋于他们的关系中,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兰姨娘》的写作成功,只能解释为“我”已是深谙世事的成年林海音。

故事梗概

从施家逃离出来的兰姨娘,被父亲收留,在我家常住下来,并讨得大家欢心。朱砂手一事,让“我”闻到兰姨娘和父亲关系有了不一样的味道。为了阻止这一切,“我”扮演红娘,在兰姨娘和德先叔之间搭起鹊桥,最终让两人确定男女关系并双双离开我家。

比起前两次“写生”,《兰娘姨》的画面感就更加完整了。

故事的开头俨然就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社会大背景,乱世之中人人自危,寻求一方避难。家庭藏污纳垢却合乎常理,夫为妻纲,男人抽大烟、养小妾、吃花酒习以为常,而女人处境凄惨,得下厨房、守妇道、等夫回。“我”家恰恰属于这一种情况。

故事画面

画面是由线条和点构成的,故事情节构成线条,人物则是画面上的点。

在我看来,剧中刻画得最出彩的点就是两个女人了。

兰姨娘:先是逃离施家,然后停留“我”家并博得家人欢心,接着和父亲关系暧昧,在“我”的设计下交往德先叔,最后和德先叔确立关系并离开我家。兰姨娘的人物形象:剧中开头的“烂眼边儿”似乎就有意在讽刺兰姨娘,这个人物的人生轨迹,决定她不会像兰花那样高雅到哪里去,但其外表、韵味和社交能力何尝不是一个完美的大众情人。

母亲:不满父亲收留“惹事”的兰姨娘和徳先叔,被迫接受两人,挺着孕肚操持家务,又生了一个妹妹,窃喜女儿的巧妙设计。对于母亲,作者通过母亲买布和挺着孕肚炒菜等情节的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沧桑、死板、冷漠又任劳任怨的妇女形象。而兰姨娘既年轻漂亮,又善解人意,这种鲜明的反差使母亲的形象显得黯淡无光。

剧中的一幕,一边是父亲和兰姨娘横躺床上一个抽鸦片一个烧鸦片,上演朱砂手,另一边却是母亲挺着孕肚在厨房烧饭炒菜,这种视觉上的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

在母亲的描写中作者应用了语言、动作、神态、心里等描写方法,手法高超,令人赞叹,如:皱着眉头瞪我、绷着脸、抓、攥、敲,像酸泡过的,“四眼狗”、“不知道死去哪里”、“吃了要去赴死吗?”。

插叙手法的应用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父亲日本吃花酒以及游艺园听戏回来路上“我”的所见所闻这段属于插叙的写作手法,它的作用是促使我对兰姨娘和父亲的形象重新审视,态度发生转变,为下文所采取的行动打下铺垫。

第18篇:读《修女》有感

读《修女》有感

《修女》这部小说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运动者之一狄德罗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所作出的一个重要的贡献。《修女》由符锦勇重译,蒋孔阳作序,该书所描写的,是一个年轻的修女苏珊·西莫南,因为是私生女,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宠爱,十六岁那年,被哄骗,加上被逼,被送进了修道院,被穿上了修女的制服,到了十八岁,被逼公开宣誓当修女,但她性格坚强,不愿意一辈子葬送在修道院里。这惹恼了教会,她的院长嬷嬷,她的神师,以至于她周围的修女,都以最大的迫害和愤怒来惩治她。为了逃避当修女的命运,进行了种种艰苦的斗争,也因此遭受到种种迫害和苦难。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有力的撕破了“神圣”的虚假外衣,把当时社会真实的面貌还给了世人。通过对于这些苏珊所遭受的种种惩治的描写,教会的专制主义,教会的愚昧和黑暗,都被揭露无遗。

在书的开始,作者描写了苏珊见到的一个发狂的疯修女,她披头散发,身上几乎没有穿衣服;她拖着铁链,目光呆滞,一会儿扯头发,一会儿捶胸膛,又是跑,又是叫;她用最可怕的话咒骂自己,咒骂别人;她在寻找一个窗口,想要跳下去。看到这些,苏珊修女被深深的震惊了,她似乎在这个不幸的女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这也使她坚定了反抗到底的信念。

在整本书中,苏珊修女一共先后辗转了三个修道院,第一次进入的是圣玛利亚修道院,修道院院长是一个极伪善的人,她以各种花言巧语诱骗苏珊进入修道院。最后,在塞拉凡神父告诉了苏珊她的身世之后,苏珊终于明白为什么父母千方百计的想送她进修道院,在抗争之后,苏珊最终还是被送进了修道院。在圣玛利亚修道院,苏珊初次尝到了非人般得待遇,正如她自己所说,她那时过的是一种不断地犯错误和受惩罚的生活,这些错误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她们捏造的。她的身体最后实在经受不住这些长期而残酷的考验了,于是陷于沮丧、苦恼和忧郁之中。很难想象,在一群自称神圣的修女们“善良”的外表下,她们竟能如此残忍恶毒。她们所谓的宽容何在?慈悲又何在?修道院所修的道又何在?

后来,苏珊经过顽强的斗争,终于回家,但双亲态度依然冷漠,一个多月之后,她又被送进了龙桑修道院,修道院的院长德·莫妮夫人是一个善良虔诚的天主教徒,苏珊在这里度过了平静的两年,后来,圣克里斯蒂娜修女接替了德·莫妮夫人的位置,苏珊又陷入了困苦的生活,最后,苏珊又辗转到了圣厄特罗普修道院。圣厄特罗普修道院的情况正好和龙桑修道院的情况相反:在龙桑修道院里,一切都是客客气气的,温馨的,淫荡的。在这里,只有嬉闹和笑声,音乐和刺绣,笼中鸟儿的鸣啾,糖果和利口酒,只有偷偷摸摸的抚爱。在圣厄特罗普修道院和龙桑修道院之间进行对比,其情形简直就像是在拿一个小小的天堂和燃烧着烈火的凄惨的地狱作比较。

故事的最后,苏珊跟一个修道士一起逃出了修道院,差点被修道士强奸,差点进收容所,后来当了洗衣女工,但对生活的恐惧依然笼罩着她,她渴望着侯爵能够给予她帮助。

读完整本书,不禁感叹资本主义的黑暗和教会专制主义的残酷,出于统治的需要,人性和自由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宗教以一种伪善的姿态用禁欲主义来反对正常的本能欲望,用专制主义来反对共同的社会利益,从而使社会变得冷酷无情,残忍虚伪。

很难想象苏珊所经历的是怎样的情形,人的想象是有限的,修道院骇人听闻的罪恶,只有亲历其境的人才会知道,才会相信。狄德罗的艺术力量,就在于他以朴实的文笔和逼真的描写,使我们不能不相信。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苏珊的经历:

她们扔给我一件衬衣,脱掉我的长袜,用一只麻袋套在我的身上,领着裸露着脑袋、赤着双脚的我穿过走廊。我又叫又嚷,大声喊救命···我呼天抢地,躺在地上不肯走,她们就硬是拖我走。当我被拖到楼梯下面的时候,脚上和腿上已经鲜血淋漓,伤痕累累···她们把我扔在一张潮湿的、半霉半烂的破席子上···我当时所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自杀,我用两只手扼自己的喉咙,用牙齿撕咬衣服;我发出可怕的喊叫声,像野兽一样号叫;我用脑袋去撞四周的墙,结果弄得浑身是血,我尽量折磨自己,一直到筋疲力尽为止···我在地牢里过了三天,却好像是过了一辈子······

为了挣脱教会的束缚,苏珊进行了种种斗争,却都以失败告终,在宣誓会上的大闹,克里斯蒂娜修女接管修道院时的捣乱,苏珊一直在为自己的自由进行着不屈的斗争,她也曾想过自杀,想过跳井,想过跳窗户,想过割腕,但内心一种不屈服的力量支持着她活了下来并继续与黑暗的宗教势力进行斗争。在苏珊的斗争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这样几个人,他们的出现给了苏珊斗争的动力和希望,这也反映了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仍有少数人保持着崇高的人格和正义力量的拥护。在苏珊几近绝望的时候,马努里律师出现了。在于尔叙勒修女的帮助下,苏珊将偷偷写下的上诉状交给了马努里律师。了解了苏珊的遭遇之后,马努里律师表示出了深深的同情,并表示愿意帮助苏珊脱离教会的控制。可以说,马努里律师的出现象征着黑暗的宗教罪恶笼罩下的社会仍存有着一丝曙光,人性中某些积极的因素仍然清晰可见。但这终究是一股微小的力量,迫于修道院和外界的压力,于尔叙勒修女只能暗中帮助苏珊,而马努里律师最终也去世了,苏珊即使在成功出逃了以后依然没能享受到一份普通女子的生活。值得一提的还有穆勒瓦神父,他是一个方济各会修士,年龄最多不超过四十五岁。在苏珊为院长嬷嬷对她的“疼爱”而苦恼时,他告诫苏珊要避开和院长嬷嬷单独相处,而圣厄特罗普修道院的院长则是说明身居在修道院里的女人患有神经官能症的一个最好例子,面对“疼爱有加”的院长嬷嬷苏珊不知所措,在一番番忏悔之后,穆勒瓦神父因为坏了院长嬷嬷的“好事”被免职了,善意的告诫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局,这也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宗教的伪善,所有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只是出于维护统治持续的需要。

从苏珊的母亲---西莫南夫人的身上也不难看出,当时社会的舆论压力对人的控制有多令人窒息。苏珊为母亲与一负心汉所生,并不是西莫南先生的亲生女儿。因为这一点,西莫南先生对苏珊异常冷漠,母亲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对苏珊也是漠不关心。为了避免苏珊和两个亲生女儿争夺家产,两人在商议之后便产生了把苏珊送进修道院的想法。对自己的身世,苏珊早也有怀疑,父母的冷漠并非全无原因。对于母亲的无奈,苏珊很同情,她也曾劝说母亲不要把自己送进修道院,并保证不会和两位姐姐争夺家产,但只是徒劳,她依然逃脱不了被送进修道院的命运。站在社会的角度,不难理解西莫南夫人确实有自己的无奈,但毕竟为自己所出,苏珊连起码的母爱都没有感受到,何谈哪怕是对一个人陌生人的人性?

可以说,苏珊的不幸遭遇起因于家庭悲剧。由于害怕苏珊会争夺财产,便以道德和宗教的名义断送了苏珊的自由,这一切都与金钱纠缠在一起,并包着一层伪善的外衣大行其道。宗教以其专制的方式用地狱般的修道院将人们重重的束缚住了。事实上,建立修道院的目的便是把它变成一种保护社会弊端的手段,好让社会和家庭摒弃那些不屈服于宗教制度的人。苏珊的抗争代表着这种压制人性的制度下人民的觉醒,反对宗教和教会的声音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仍处在兴盛状态时,所有的反抗都是苍白的,这也是苏珊悲剧结局的原因所在,以她微薄的力量不可能撼动森严的宗教制度。

第19篇:朱培德传 序言

朱培德传 朱培德传序 言

我在大学里开设了一门“中国现代人物研究”的课程,选择不同类型的人物,分析其在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指出各类人物的不同特点与研究他们所需特别关注的地方。所选类型中,有一类是

现代中国的军人。

在传统社会里,军队是统治者取得政权与维持政权的工具,只效忠于帝王个人。改朝换代、拓展疆域与维系家族统治完全依赖于军队的强大与否,军人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具有特殊地位。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所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精辟地概括出军队与王权政治的关系。一部人类的古代历史,也能充分佐证孙子的论断。然而,传统社会里的军人多是被迫服役的,他们背井离乡,或戍边,或征战,地位相当低,生命无保障,随时都会丧身疆场,“一将功成万骨枯”,故有“好铁不打

钉,好男不当兵”的民谚。

伴随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军队的功能有了重要变化,在逐渐建立起来的现代化国家中,军队效忠于国家(宪法),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其主要的功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在国家危难时负有保民卫国的职责。军事力量(集团)完全受制于宪法,职业军队领导服从于民选的政府。军人只是一种职业,服役是公民对国家

尽责。

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近代中国,各种矛盾交织,冲突不断,统治者的权威丧失,传统社会的调节功能紊乱,现代的制度尚在发育之中。武装斗争成为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军事力量(集团)的地位骤然上升,逐渐地脱离了各种控制,而成为控制国家的重要力量。毛泽东的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民间社会的顺口溜“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是不同阶层对当时情势的结。放眼中国近代史,绝大多数的争端均是用武装斗争的方式解决,而那些看似“和平解决”的背后,莫不是武力起着根本作用。因此,军阀的崛起便成了近代历史的一个显著标志。1912年中国建立了亚洲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后,政府不仅没有控制军事力量(集团),反而被军事力量(集团)所控制,出现了一个军人主导国家的“军阀时代”一一直系、皖系、奉系军阀穷兵黩武,互相争夺,轮流把持中央政权。在1912~1928年的北京政府(北洋政府)时期,政府首脑更换了53人(次),平均四个月就有一次“倒阁”,政局不稳可见一斑。担任政府主要职位的,不是军人,就是军人的代表。而在地方,也涌现出许多以省为割据主体的军阀派系。军阀征战造成了政治不稳定、社会动荡、生产力惨遭破坏的恶果,严重迟滞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因为中国近代军事力量(集团)的崛起,使得军人的地位也大幅度提高,不仅大的军事集团首领(军阀)可以当总统、国务总理、督军、省长,中级军官能够享受荣华富贵,就是下级军官也能鱼肉乡里,衣食无虞。在剧烈动荡、百业凋零的社会里,军人成了最炙手可热的职业,“当兵吃粮”,可以保证个人温饱,还可以通过战场立功来晋升军官,改变个人与家族的命运。如冯玉祥的父亲就因家贫入淮军,充下级军官,冯玉祥则在15岁就投军,从士兵开始,最后成为西北军的首领,叱咤风云。曹锟早年下乡贩布,经营失败后投军,逐级升迁,成了直系军阀头目,当了中华民国的总统。原籍山东的张宗昌家贫而被迫闯关东,仍生活无着,沦为胡匪,投军后发达,成了“不知有多少兵,不知有多少钱,不知有多少老婆”的“三不知将军”。王俯民所著《民国军人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收入北京政府时期正规军师长、重要混成旅旅长以上的军官履历,细察他们的身世,因家贫而入伍、因升官而显贵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样成功的

效应,自然吸引许多生活无着的青年人去投军。

1925年,国民革命军在苏联顾问的协助下建立,军队受制于国民党中央与国民政府,这种仿效苏联军事力量(集团)与动员型政党或文官政府的体制是相当先进的。国民革命军中设立党代表,中下级军官多受正规军校的训练,黄埔军校的-9生不仅学-习军事科目,也要9习三民主义等政治课程。1928年国民党依靠国民革命军完成北伐统一,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者,其统辖的军事力量号称“国军”。关于国民政府时期军事力量(集团)的地位问题,-9术界一直有争议。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9院的田玄新近完成的长达五十余万言的博士-9位论文《转型社会权力重构中的国民政府军人角色研究(1927~1949)~(2005年.南京大学),明确提出“南京国民政府是一个军人政权”、“军人干政下的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结构是军事威权的独裁政治结构。由军事威权结构的内在规定性所使然,其必然缺乏基本的竞争和参与机制,其政府控制与渗透能力必然低下。又由于军人政权的内在规定性,其必然形成一种中国式的军人统治风格”。田博士的论点是一种极端,尚未得到学术界的认同,笔者也不敢苟同。然而,田博士的论点是值得重视的。再证诸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主要领导人蒋介石的军人背景,其行事方式的军人风格,军事将领们占据政府要津、地方实力派在各地独霸一方等事实,我们可以断定,南京国民政府的确有着浓厚的军事色彩。军人在政府中拥有支配性的特权。

其实,军人在国家(地区)中占支配地位的情况,并非中国所独有,在世界上也相当普遍,尤其是在拉丁美洲各国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中。军人干政甚至军人政权不断出现大致上与这些国家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社会出现脱序有关。军人成为某些国家现代化的领导者,也不乏成功的例子。在西方学术界,军人与国家政治的关系(军人干政问题)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有相当多卓越的研究成果,如安德烈斯基的《军事组织与社会》、亨廷顿的《军人与国家》简诺维兹的《专业军人》、阿布拉罕森的《军事专业化与政治权力》、小威尔奇与史密斯的《军人角色和军事统治》、诺德林格的《政治中的军人:军事政变和政府》等等,都从不同角度切入军人在国家(尤其是新兴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角色这一命题。

可惜的是,这些成功的研究范式,基本上没有被引入关于中国近代军事力量(集团)的研究中,或许,中国的情况极其复杂,任何一种理论框架都无法容纳。相对于繁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关于这一时期军事问题与军人角色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可以列举于此的包括文公直的《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1930年)、刘馥的《中国现代军事史(1924~1949)》(1956年)、冯兆基的《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1978年)、陈志让的《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中文版,1980年)、姜克夫《民国军事史略稿》(1987年)、齐锡生的《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中文版,1991年)、刘凤翰的《中国军事史》、张瑞德的《抗战时期的国军人事》(1993年)等。此外,关于民国时期重要军事人物如袁世凯、段祺瑞、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传记也有许多版本。这些著作各有其贡献,但多数是过程的描述、事实的分析,具体而微,缺乏宏观的考察及高屋建瓴的分析。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中国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民国时期,中国军人的角色有多大的变化。换言之,中国军队中有没有出现现代化的因素,中国军人有没有向现代职业军人转变的趋向?从总体上去回答这个问题有些难度,无论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都会有许多反面的事例。从个案研究入手或许是可行的。从朱培德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答案是,至少在他身上,已经表现出向现代职业军人转变的趋势。

朱培德在清朝末年从军,身上有许多传统军人痕迹,他是讲武堂出身,靠着战功与讲武堂师长的提携渐渐地成为滇军的领袖之一,滇军成为他立身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与当时把军权看成自己命根子的军阀不同,他对军队的控制相对较松,没有强化下级军官对他的个人忠诚,虽然他也抓住机遇扩军,但当国民党(国民政府)收束军权时,如1925年编成国民革命军、1929年编遣等,他都服从命令。可能会有人将此与他和蒋介石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然而,他与蒋的关系是后来建立起来的,他对蒋的服从,更多的是把蒋当成是国民党或国民政府的象征,如同他早期服从孙中山一样。朱主动地放弃了军权和割据一方的可能,这在当时是较为少见的例子。到中央后,他也只愿从事幕僚工作,晚年他信奉出世的佛教,有超脱现实的念头。朱培德有着较强的国家观念,促使他入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有感于国家败落,要强国以雪外侮之耻。他后来对各种内战没有兴趣,总觉得是伤国家元气,而致力于对外御侮的战争准备。当然,在那个各派力量为争夺国家政权打得不可开交的年代,谁代表国家都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我们只能从得到一般国际承认的政府是国家象征这一点来进行论述。朱培德的这种不同之处,代表了民国时期已经有少数的军人意识到服从国家的重要性,具备了转变为现代职业军人的萌芽。我曾经将此一想法就教于台湾的前辈学者蒋永敬

教授,得到他的称许。

研究历史的学者,总会强调客观与公允。然而,历史研究总是与历史的真实有差距的,历史研究似乎是一个有选择的镜子,它所反映的是经过筛选有些失真的历史。首先,“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叙述往往涉及政权的合法性问题。控制主流意识形态的当权者,总会直接间接地将其引向对自己有利的轨道。其次,由于职业的关系,军人较少留下文字的记载,而军事战略、作战计划又都是机密,这给后世主要靠文字档案为基础的史学研究造成了困难。以军人与同样是在近代新崛起的另一个群体一——近代知识分子相比,就一目了然了。思想家和知识界创造着历史,而军阀、土匪、兵痞等也在创造历史。而且在一个动荡的前现代国家里,后者的能量不比前者小,影响更不比前者小。知识分子与军人影响社会的方式是不同的,知识分子用宣传、教化,即所谓“笔杆子”;军人武器,即所谓„„枪杆子”。“笔杆子”是软性的、长效的,即使最激烈的文字,在现实面前也显得软弱无力,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而“枪杆子”则是刚性的、直接的,枪声作响处,人头落地,山河变色。当年,《新青年》风靡海内,销量最多时也不过万余,下层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更谈不上能理解了。而军阀的举动,动辄波及数十万的士兵或者成百万的老百姓,让他们过了多少年还记忆犹新。可是在今天的历史记载中,《新青年》被一再强化,加上了无数光环,而军阀的印记除了被夸张成漫画式的无知笑料外,其余都淡化了,成了过眼云烟。这里面就有军人留存的资料不足的问题。以本书的传主朱培德为例,他文化程度并不高,又是在抗日战争前去世,留下的个人资料非常少,对他的研究更少。逝世不到70年,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位当年

叱咤风云的将军了!以致当他在南京的墓葬迁移时,地方政府竟然需要找民国史的专家来认证其身份。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搜集资料异常困难。作者去美国访问朱培德的后人,云南、江西及南京的档案馆查阅。所幸,台湾方面新近开放了原视为极机密的蒋介石档案,我们专程前往查阅,收获不菲,在本书中较多地引用。虽然我们已经尽力,属于朱培德个人的资料(书信、日记、文章等)仍然稀缺,真是莫大的遗憾,也多少会影响本书的立论。书中的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赐教。

将朱培德视作转型时期中国军人的一种代表,为其立传,并试图以此推动民国军事史、军事人物的研究,这是我们的初衷。成功与否,当由读者评论。

第十章辞世

一、日常生活与家庭

朱培德对母亲至孝,家庭责任感也重。他在广东时代(约1919年)就陆续接了母亲与兄、弟去广州同住,以后全家就随着时局变化先后迁南昌、上海、南京。1929年秋,朱培德辞去江西省主席一职,专任参谋本部参谋总长,举家迁到南京,开始了一段较为稳定的生活。初到南京时,住在鼓楼头条巷口的第七师驻京办事处的楼上。一年多后,搬至二条巷一幢双层砖房。他先是将母亲及兄弟安排在上海居住,1932年秋间,他们夫妇及母亲、孩子迁入在南京中山陵园新村新建的房屋,其母亲的卧室是全屋最大最好的房间,面朝东南,光线极好,且有阳台,是朱培德建屋时亲自设计的。因房子所限,朱培德的兄弟仍住在上海,他待兄弟甚好,承担了侄子们的一些教育费用。

南京夏日极炎热,也是在1932年左右,朱在庐山牯岭建屋,为家人避暑之用。每年6月底前后,他送母亲及在京沪一些家人乘江轮去九江登山,自己通常留在南京办事,如可能,则随后去庐山休息一两个

星期。

由于多年带兵的习惯,朱每日凌晨早起,几分钟内就洗漱完毕。用过很简单的早膳(淡粥咸菜或面食)后,多在书室内读书或做当日公事的准备工作1小时左右,约在7点前离家去办公。下午回家后,总是先去母亲房内请安,问长短,然后才去自己卧室换洗。有空闲时以运动、搞园艺、看书为主要活动。晚餐时全家围坐长餐桌,母亲坐一端首座,每餐总有一两件云南家乡菜,如自制的酸泡菜、腌菜、牛肉干,偶尔还有家乡的菌、火腿、乳膳等物。晚餐时或饭后,他总找机会训导子女。晚上,母亲睡前(约九点左右),

朱总要去与她聊一会天才请安歇。

家中日常事务概由夫人赵慧君主理,较重要的家事则由两人共商后决定。夫人相夫教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日常应酬也不多,只与朱培德几位朋友的家眷过往。他们在京时的社交活动有限,每年除参与

几次公宴外,仅与三五友人、同僚往来数次。

朱家的卫队,在广东及北伐时代有二三十人之多,卫士多是滇军部队及西南各省战役投降的军士,北伐及主政江西期间的卫士多是从北方军俘来自愿跟随的军人。抵南京后,朱因战事已完毕,就将卫队大大缩减,三位校级副官先后调任总部军职,仅留一位孔姓副官及六位士兵。他们住在特建的一小屋内,查夜分班站岗。朱每日办公出入由孔副官伴随。卫士不但绝对效忠朱,且对朱家子女也有很深的情感。朱故后,军委会议定留卫队在朱家继续护卫。抗战开始,孔副官自愿留在南京,在朱培德墓侧筑一小茅屋在旁护卫。有两位卫士则辞去军职,跟随朱家老小,在逃难的路上护卫。

朱培德的机要秘书陈啸湖是云南宣威人,跟随多年,朱在参谋本部及军委会的所有往来信件、密电、会务文书、记录都经陈亲自办理。陈有较深的文史造诣,为人极谨慎寡言,常到朱家办公文事务,甚至会住在朱家。朱培德病故后,陈应国民政府治丧委员会的要求,两天之内即完成了《朱培德事略》一文。

1.锻炼身体

朱培德身为军入,同时又有胃病,所以对锻炼身体格外重视。到南京后,生活稳定,他就开始积极锻炼身体。关于锻炼的动力,他曾对家人说,中国将要打一场为保民族生存的大战,他必须赶快壮健起来,蓄有足够的精力去打这场仗。他平时参加较多的运动项目有网球、高尔夫球、骑马、狩猎。他在江西时初步接触网球,抵南京正式学打网球,不久就上了轨道。他通过友人找到~本英国出版的网球自习教册,请人将其中的要点译为中文,春、秋季每逢有暇,在傍晚时分去球场同家人打一场,晚上常在卧室执球拍按书中图形挥动练习。因他年轻时有运动基础,身体协调性不错,所以网球技术进步很快。

他接触高尔夫球,则是缘于张学良。张学良到南京时与朱培德闲聊起健身运动时,说到高尔夫球的奥妙和优点,并邀他到郊外刚建的球场演习一次。朱培德很感兴趣,表示要学习,并请张推荐了一位教练。何应钦、唐生智也感兴趣,同时学习。有段时间,三人星期天有空就一同去打球。朱培德进步最快,一年多后就获得南京高尔夫球会的冠军奖。有一次,朱培德在高尔夫球场上遇到英国大使馆的一位外交官,要求竞技。两人开始不久后就下起小雨,英国外交官说,英国雨多,在雨中打高尔夫球是常事,但不知朱将军愿不愿继续打?朱不愿在外国人前示弱,丢中国人的脸,就说当然要打下去。十几分钟后,毛毛雨变为瓢泼大雨,两人变成“落汤鸡”,全身湿透,场地也变泞滑,很不易打。但朱培德不愿先说暂停,再过几分钟后,英国球伴窘窘地启口要求停止,朱表示同意。朱后来自豪地对家人谈及此事,并说,此英国勋爵将来

回国时,可能带回一点对中国人的新观念。

朱培德在秋冬寒冷季节以骑马或打猎为运动。他在讲武堂时就以超常的马术著称,自称能通马性,早年带兵时遇有无人能驾的劣马总请他去降服。他在冬日清晨会骑专用的阿拉伯种高大黑马登紫金山游览,骑技高超,仅用膝盖压力使马前行、后退、斜着走、前蹄升高起立等等,有时扬鞭策马,在大道上风驰电掣般地飞奔。他与自己的马关系亲密,那马从不让他人骑上。朱逝后一周左右,马竟卧地死去。冬季雪后有机会时,朱培德也喜打猎。有时与何应钦同到附近山中打獐、鹿、野鸟。有一次他在树丛中打下几十只小鸟,然后,把这一大堆鸟交给温泉饭店煎食。随去的长子朱维亮(大概十岁左右)向他说,自己觉得打鸟是很残酷的事。朱培德听后沉思一会,回家路上也不多言。次日,就将自己收集的几支猎枪锁在枪柜内,从此再不打开。后人记道,朱“军书余晷,初喜射猎,蓄猎犬驰逐山泽,借以锻炼体力,嗣以不忍残兽禽,

即罢之”。

朱培德年轻时不会游泳,在广东作战时曾两次落水,几乎没顶,所以一生怕水。他在庐山牯岭的房屋旁引山溪流水积成一小泳池,请一位教练教家人游水,他虽已是四十多岁的人,也与子侄辈一起参加学习。他会游后说能克服有生唯一的“怕”,至为快慰,且发现游泳是最好的全身运动。他在牯岭时,每天总要游

两三小时。 2.自习求知

朱培德早年受私塾教育,后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文化程度不高,以后长年戎马倥偬,没多少机会补习。他比较注意抓紧时间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到南京后在家中时勤于读书自修,在清晨、晚上或星期日常抽出时间选读各种书籍,练习书法。他的阅读范围很广,从中国史、诗、散文到有关欧、日、美近代政治、社会、民情等的资料。读书过程中,常用一小册子分类录下较重要的内容或心得以便日后参考。有时他还会就获得的新领会或新概念,或有意味的诗词,与家中读中小学的孩子们交流。商务印书馆发行一大套《四库全书选集》,朱马上买了一套,藏留在三个特制的大书柜内,曾说等打完“大战”胜利后退休回家,开柜从头读起。他对孩子们说,求学求知是终生不断、不能松懈的事。他最后的遗墨里有“觉得学问没有大进步,而光阴则一天一天过去了,真是急煞”等类的文字,就反映了这种求学的积极心态。

朱培德在国际交往场合(如会见外国使节、军事文化团体等),非常注意中华大国的体面。他常对部下说,不能重演清廷使节在外国失礼,被外人耻笑的故事。为此,他特请参谋本部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外文秘书晚上到鼓楼家中教习英语,讲授欧洲文化、历史、社会、风尚、礼仪等,并让夫人同时学习英语和正规宴席上的礼节,“粗浅酬应之言,类能上口”。①1936年,朱培德得知自己将代表中国出席英皇翌年加冕大典,特制了一套一级上将的陆军大礼服,并同夫人一起练习交际舞。

朱培德学习的一个方法,就是时常翻阅字典,通过字典来掌握新的词汇。不仅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或辞源,平时也注意字典中自己不熟悉的新鲜词语,有时还与孩子探讨,互相学习。他会用一小手册将新词汇记下,并用这些字词练习造句,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个习惯保持到他最后生病的时刻,1937年2月15日,朱感到身体不适,就夜半起床,在阁楼上静坐造句写字,以安病体。这些带病随意写的简单字句,正充分流露了他内心一贯的真情,表现出对儿女、父母、国家的爱护,对自己修养的见解

和要求:

盖 天冷,夜晚睡觉要盖被盖。

养 父母养育我,我要孝顺父母,方能报父母之恩。

吹倒 根深蒂固的大树不怕风吹倒,广土众民的中国日本把他无奈何。

吹断 一个人失了自信力,就像吹断线的风筝一样,永无自立的时候。

讲 无益于身心修养的话不可多讲,有损他人名誉的话切不可讲。

旗 国旗就是代表国家,我们把国旗看得十分的尊敬。

会 现代的国民要会用武器来保护国家,才会受人们的尊敬。

怕 我怕无能力,我怕受耻辱,我不怕到战场去拼命。

放进 不要让敌人(日本)的势力放进国里来。

渐渐 我们的国家渐渐富强了,我们准备着去收回我们一百年来失掉的土地和人民。

急煞 觉得学问没有大进步,而光阴则一天一天过去了,真是急煞。

3.信奉佛教

朱培德带兵征战几十年,亲眼目睹成千成万的军人(包括他率领的及敌方的官兵)在他指挥的战场上丧失生命。虽然他自己抱着牺牲的精神投入战火,但每次战后见到多少充满生命力的青年遭受死伤的痛苦,总隐约有些负疚的感觉,认为他自己应该直接或间接地承担责任。随着年纪的增长与阅历的增加,朱培德对宗教发生了兴趣,其原因主要就是多年积累的“精神包袱”,这种隐埋多年的负担,加之长期征战使他患严重胃病,常有力不从心之感,逐渐导致他试从宗教教义中探求解脱。朱培德的母亲念佛40年,对他有一定影响。两人一同外出,朱母每遇寺庙,均要进香拜佛,朱培德也随侍在旁。曾经跟随朱培德多年的参谋长黄实逐渐对战争失去兴趣,退出军界,成为虔诚的佛教徒。经他的介绍推荐,朱培德产生共鸣,开始对佛教发生兴趣。起初,朱自己选读经书,也曾去南京近郊佛寺与较知名的住持高僧研讨经文。西藏的*及*到南京设坛讲经时,朱带着孩子去听,由此就对藏传佛教特感兴趣,到了入迷的程度。他先后请了两位来京传道的*到家中短住,为他讲解密宗,其中有一位*名圣露,是云南丽江附近一大寺院的住持,会讲些云南话。1935年前后,朱培德在家中阁楼内特设小间,作为他研究佛理的静室。他还向孩子讲授佛教在印度及中国发展的史迹,介绍佛教的教义与理论。

佛教教义中四大皆空、退隐平和、与世无争等观念,对朱培德的行事有较大的影响,他生命中的最后几年里,对利禄职位看得较淡。蒋介石对朱的消极略有不满但也理解,他在评论周围的人才时,将朱与戴季陶说成是“较有才干而其意态消极,不能为用,是最大之不幸”。而戴季陶也是国民党高级官员中笃信佛教之一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民国历史上,由军人转而厌恶战争、信奉佛教的例子并非罕见,但那大多是在战败后或受重大挫折的军人,像朱培德这样在一切颇为顺利时就笃信佛教而萌生退意的,并不多。朱培德主要是对佛教的教义有兴趣,他会拜访名寺,但不注重诵佛经、拜佛祖及烧香等形式。

也因为信奉佛教的原因,朱反对子侄辈再学习军事。有孩子志在从军,他就说军人是个破坏性的职业,他一人就够了,下一代应该从事建设性的事业。他生平注重农业,曾在南京市内购置一块地,在专家指导下种了几百棵果树,准备与子侄一块研究果树改良。在他的影响下,朱家的下一代,大都学习工科与农科。

第20篇:丘吉尔传读后感

《丘吉尔传》读后感

丘吉尔,印象中只是一名前英国首相,政治家,但看完《丘吉尔传》后明白了:丘吉尔还是一名杰出的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和记者,还领导英国人迎来了二战的胜利,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

丘吉尔曾是一名调皮捣蛋的坏学生,严重偏科的劣等生,也未读过大学。他当过骑兵中尉,做过随军记者,还曾是一名情报人员。从政后,从保守党跳到自由党的,再从自由党跳到保守党,从内政大臣转任海军大臣再到英国首相。他曾经输过达达尼尔海峡之战而被迫离职,可是似乎一直以来他对于自己心中的信念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坚韧。

丘吉尔曾几次竞选首相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仍精神抖擞地迎接新的挑战,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他曾经说过:“我想干什么,就一定干成功。”他不但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十分宽厚,能够谅解他人的过失,包括那些曾反对过他的人。虚怀若谷的体量帮助他摆脱许多烦恼。二战结束后,战时内阁也必须解散。5月23日丘吉尔辞职,并将大选定于7月5日举行。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凭借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当选首相的丘吉尔,却在大选中惨败,他后来引用普鲁塔克的话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其宽宏大度可见一斑。

二战初期形势对英国十分不利,尤其是当法国被入侵仅仅5周后就快速沦陷以及英国上空不断出现来自德国的疯狂空袭让英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一名政治强人站了出来——丘吉尔。他凭借着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演讲以及百折不挠的韧性和从不屈服的战斗意志不断地鼓舞着绝望的英国人。在二战的严峻关头,面临法西斯主义的狂潮他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并最终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丘吉尔,一代传奇,意志坚强,宽宏大度,是一代反法西斯重要功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
《德兰修女传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