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读《修女》有感

发布时间:2020-03-02 08:02:23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读《修女》有感

《修女》这部小说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运动者之一狄德罗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所作出的一个重要的贡献。《修女》由符锦勇重译,蒋孔阳作序,该书所描写的,是一个年轻的修女苏珊·西莫南,因为是私生女,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宠爱,十六岁那年,被哄骗,加上被逼,被送进了修道院,被穿上了修女的制服,到了十八岁,被逼公开宣誓当修女,但她性格坚强,不愿意一辈子葬送在修道院里。这惹恼了教会,她的院长嬷嬷,她的神师,以至于她周围的修女,都以最大的迫害和愤怒来惩治她。为了逃避当修女的命运,进行了种种艰苦的斗争,也因此遭受到种种迫害和苦难。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有力的撕破了“神圣”的虚假外衣,把当时社会真实的面貌还给了世人。通过对于这些苏珊所遭受的种种惩治的描写,教会的专制主义,教会的愚昧和黑暗,都被揭露无遗。

在书的开始,作者描写了苏珊见到的一个发狂的疯修女,她披头散发,身上几乎没有穿衣服;她拖着铁链,目光呆滞,一会儿扯头发,一会儿捶胸膛,又是跑,又是叫;她用最可怕的话咒骂自己,咒骂别人;她在寻找一个窗口,想要跳下去。看到这些,苏珊修女被深深的震惊了,她似乎在这个不幸的女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命运,这也使她坚定了反抗到底的信念。

在整本书中,苏珊修女一共先后辗转了三个修道院,第一次进入的是圣玛利亚修道院,修道院院长是一个极伪善的人,她以各种花言巧语诱骗苏珊进入修道院。最后,在塞拉凡神父告诉了苏珊她的身世之后,苏珊终于明白为什么父母千方百计的想送她进修道院,在抗争之后,苏珊最终还是被送进了修道院。在圣玛利亚修道院,苏珊初次尝到了非人般得待遇,正如她自己所说,她那时过的是一种不断地犯错误和受惩罚的生活,这些错误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她们捏造的。她的身体最后实在经受不住这些长期而残酷的考验了,于是陷于沮丧、苦恼和忧郁之中。很难想象,在一群自称神圣的修女们“善良”的外表下,她们竟能如此残忍恶毒。她们所谓的宽容何在?慈悲又何在?修道院所修的道又何在?

后来,苏珊经过顽强的斗争,终于回家,但双亲态度依然冷漠,一个多月之后,她又被送进了龙桑修道院,修道院的院长德·莫妮夫人是一个善良虔诚的天主教徒,苏珊在这里度过了平静的两年,后来,圣克里斯蒂娜修女接替了德·莫妮夫人的位置,苏珊又陷入了困苦的生活,最后,苏珊又辗转到了圣厄特罗普修道院。圣厄特罗普修道院的情况正好和龙桑修道院的情况相反:在龙桑修道院里,一切都是客客气气的,温馨的,淫荡的。在这里,只有嬉闹和笑声,音乐和刺绣,笼中鸟儿的鸣啾,糖果和利口酒,只有偷偷摸摸的抚爱。在圣厄特罗普修道院和龙桑修道院之间进行对比,其情形简直就像是在拿一个小小的天堂和燃烧着烈火的凄惨的地狱作比较。

故事的最后,苏珊跟一个修道士一起逃出了修道院,差点被修道士强奸,差点进收容所,后来当了洗衣女工,但对生活的恐惧依然笼罩着她,她渴望着侯爵能够给予她帮助。

读完整本书,不禁感叹资本主义的黑暗和教会专制主义的残酷,出于统治的需要,人性和自由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宗教以一种伪善的姿态用禁欲主义来反对正常的本能欲望,用专制主义来反对共同的社会利益,从而使社会变得冷酷无情,残忍虚伪。

很难想象苏珊所经历的是怎样的情形,人的想象是有限的,修道院骇人听闻的罪恶,只有亲历其境的人才会知道,才会相信。狄德罗的艺术力量,就在于他以朴实的文笔和逼真的描写,使我们不能不相信。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苏珊的经历:

她们扔给我一件衬衣,脱掉我的长袜,用一只麻袋套在我的身上,领着裸露着脑袋、赤着双脚的我穿过走廊。我又叫又嚷,大声喊救命···我呼天抢地,躺在地上不肯走,她们就硬是拖我走。当我被拖到楼梯下面的时候,脚上和腿上已经鲜血淋漓,伤痕累累···她们把我扔在一张潮湿的、半霉半烂的破席子上···我当时所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自杀,我用两只手扼自己的喉咙,用牙齿撕咬衣服;我发出可怕的喊叫声,像野兽一样号叫;我用脑袋去撞四周的墙,结果弄得浑身是血,我尽量折磨自己,一直到筋疲力尽为止···我在地牢里过了三天,却好像是过了一辈子······

为了挣脱教会的束缚,苏珊进行了种种斗争,却都以失败告终,在宣誓会上的大闹,克里斯蒂娜修女接管修道院时的捣乱,苏珊一直在为自己的自由进行着不屈的斗争,她也曾想过自杀,想过跳井,想过跳窗户,想过割腕,但内心一种不屈服的力量支持着她活了下来并继续与黑暗的宗教势力进行斗争。在苏珊的斗争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这样几个人,他们的出现给了苏珊斗争的动力和希望,这也反映了在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仍有少数人保持着崇高的人格和正义力量的拥护。在苏珊几近绝望的时候,马努里律师出现了。在于尔叙勒修女的帮助下,苏珊将偷偷写下的上诉状交给了马努里律师。了解了苏珊的遭遇之后,马努里律师表示出了深深的同情,并表示愿意帮助苏珊脱离教会的控制。可以说,马努里律师的出现象征着黑暗的宗教罪恶笼罩下的社会仍存有着一丝曙光,人性中某些积极的因素仍然清晰可见。但这终究是一股微小的力量,迫于修道院和外界的压力,于尔叙勒修女只能暗中帮助苏珊,而马努里律师最终也去世了,苏珊即使在成功出逃了以后依然没能享受到一份普通女子的生活。值得一提的还有穆勒瓦神父,他是一个方济各会修士,年龄最多不超过四十五岁。在苏珊为院长嬷嬷对她的“疼爱”而苦恼时,他告诫苏珊要避开和院长嬷嬷单独相处,而圣厄特罗普修道院的院长则是说明身居在修道院里的女人患有神经官能症的一个最好例子,面对“疼爱有加”的院长嬷嬷苏珊不知所措,在一番番忏悔之后,穆勒瓦神父因为坏了院长嬷嬷的“好事”被免职了,善意的告诫得到的却是这样的结局,这也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宗教的伪善,所有制度的制定和实行都只是出于维护统治持续的需要。

从苏珊的母亲---西莫南夫人的身上也不难看出,当时社会的舆论压力对人的控制有多令人窒息。苏珊为母亲与一负心汉所生,并不是西莫南先生的亲生女儿。因为这一点,西莫南先生对苏珊异常冷漠,母亲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对苏珊也是漠不关心。为了避免苏珊和两个亲生女儿争夺家产,两人在商议之后便产生了把苏珊送进修道院的想法。对自己的身世,苏珊早也有怀疑,父母的冷漠并非全无原因。对于母亲的无奈,苏珊很同情,她也曾劝说母亲不要把自己送进修道院,并保证不会和两位姐姐争夺家产,但只是徒劳,她依然逃脱不了被送进修道院的命运。站在社会的角度,不难理解西莫南夫人确实有自己的无奈,但毕竟为自己所出,苏珊连起码的母爱都没有感受到,何谈哪怕是对一个人陌生人的人性?

可以说,苏珊的不幸遭遇起因于家庭悲剧。由于害怕苏珊会争夺财产,便以道德和宗教的名义断送了苏珊的自由,这一切都与金钱纠缠在一起,并包着一层伪善的外衣大行其道。宗教以其专制的方式用地狱般的修道院将人们重重的束缚住了。事实上,建立修道院的目的便是把它变成一种保护社会弊端的手段,好让社会和家庭摒弃那些不屈服于宗教制度的人。苏珊的抗争代表着这种压制人性的制度下人民的觉醒,反对宗教和教会的声音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仍处在兴盛状态时,所有的反抗都是苍白的,这也是苏珊悲剧结局的原因所在,以她微薄的力量不可能撼动森严的宗教制度。

读《德兰修女传》有感

观《修女也疯狂2》有感

读 有感

读有感

读有感

读 有感

读有感

读《……》有感

读 有感

读《》有感

读《修女》有感
《读《修女》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