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品人录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6-07 08:32:37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品人录》读后感

《品人录》令人不由佩服易中天先生站得高看得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剖析丝丝入扣,对古代官场伦理洞察秋毫分明。曹操的才与情,或许社会的变迁,更多年后人们会给他更高的评价。我私下喜欢曹操与喜欢苏东坡的豁达、李白的诗意浪漫一样炽热。曹操诗作文学水平极高,意象清晰、襟怀开阔一挥而就,帝王口气、超人文采一气呵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唇齿留香,“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警人心弦,“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叹惜时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道尽心志。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功名利禄真的在他心里重要吗?一个人临终牵挂或许就是自己视为最珍贵的东西。曹操临终正有人性的光辉,幼子孤儿托付曹丕,言语哀切,安排妾妇分香卖履,眷恋亲情。书中高度评价曹操,富有真性情,是个可爱的奸雄,生前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唯是智慧超群,爱才用才不计德行与出身,挑战了中国传统用人制度,得罪了中国文化对人才的评价系统,一生以周公自诩,却落得“篡汉”罪名,“乱世奸雄”为其批注,文学成就也难帮他洗脱一分一毫。

另一个品评人物是海瑞,得罪的却是整个古代官场操作机制,几次罢官,几番启用,次次都以失败收场。幸亏海瑞自始至终为官清廉,人品才得以保全。曹操可爱,海瑞可怜,一生坎坷,早年丧父、晚年丧子,中年丧气妻还惹来同僚弹劾。

海瑞以身作则倡导道德清除积弊失败了,书中还提到张居正的考成法革新法令力图振作也失败了、申时行妥协调和安抚团结和稀泥充老好人也失败了,那么怎样的人物做怎样的事才能成功呢?看来集团操作机制与利益不可挑战不可得罪,每一个风气形成的小团体不也是如此吗?在这样的团体里待人处事水深着呢,或许无为而治就是最好的办法,不是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吗?

自幼认为海瑞是官场标榜人物,必定是优秀的,青史记录的定是褒扬之词。记得儿时常陪奶奶看戏,戏里的海瑞多么睿智多么无畏,常常一袭青衣,微服私访,调察民意,洗刷冤情,最后的胜利都是属于他的,善恶有报,快意恩仇,演员与观众的情感都抒发得淋漓尽致、舒畅张扬。看易中天如此无情批判人物性格与事情成败,内心震撼,悲怆苍凉夹带丝丝失落,在酷夏里竟是心凉!

《品人录》对刘邦项羽的评价看得我心灰意冷,刘邦的影子永远存在于人群之中,项羽贵族式的教育败给了地痞流氓般的刘邦的权术,刘邦的成功增加了教育者的难度,刘邦对人性功利的透彻理解是其成功的原因,此时想起《道德经》对水的特性、对有与无的阐释,在此不是一次契合吗?知识才学再多有时不如善于争斗的人,使人不得不承认争斗更是非凡的学问与才能。

书中对武则天的品度全面,武氏九死一生,宫廷争斗中获得胜利。最精彩是书中对武氏革命成功后后继何人的心理阐述部分,赋予侄子身后无人祭祀于己无利,赋予儿子还位李家心有不甘,赋予女儿权归异姓更是荒谬,革命成功之后迷惘为何革命?于是退了帝位,归称皇后,立下无字碑,任人评说。无字之碑,彰显武氏性格特征,时也、运也、命也,管了他人说些什么。

书中详细分析了项羽性格特点,李治性格弱点,性格决定命运。当一个人认命时,命运是否能安然妥当把他安放在适当的位置。武氏由唐太宗才人到帝位,是命运使然,还是宫廷争斗使然,或者两者混合使然。

常言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谋其政,多么不易,常见和稀泥的老好人,总是圆滑溜过去,无为而治。若不在其位被逼要谋其政,唯有怀柔与铁腕兼施,寻求中间道路行走,或许能把事情做好。人心多功利,自古使然。所以刘邦封赏手下,让出生入死的下属封妻荫子颇得人心。徐敬业的“凡诸爵赏,同指山河”却以失败告终,还让武氏赏识洛宾王的文采留下爱才佳话。

读书中就这样边读边思,给了读书人无穷的乐趣!

推荐第2篇:品人录

英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而我今天推荐的这一本书就是易中天写的《品人录》。人说要想真正的丰富自己必须读杂书,任何方面都必须涉及一点,而读史书,就是很好的选择。首先我想这位作者大家都熟悉,是曾《百家讲坛》的学者易中天教授,他酷爱历史,一生也钟情于历史,最重要的是他的书不是枯燥乏味的在叙述历史上的那些事儿,而是以诙谐幽默的笔调向我们讲述。我很喜欢他曾写过的一句话:“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论被脸谱化了。”事实上的却如此,我们只知道红脸关公白脸曹操,却不明白他们到底做过些什么。因此中国的历史便成了一个大戏台,我们并不理解舞台上为什么那么多的白脸红鼻子,也不知红脸黑脸什么时候出现,以为根本就不明白导演是谁,其实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世上本没有偶然,出现的只不过是必然罢了。这本书中讲到了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由于时间有限,我就给大家简单说一下我最喜欢的一章,是讲楚霸王项羽的,他们俩之间的对决本来毫无悬念,可是令人想不通的是项羽最后败了,败在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混混手里,这毕竟有一些窝囊,然而从另一角度来说,这是必然的,刘邦手下有张良、萧何、陈平,包括跳槽而来的韩信,他能容人,有容人之量,等等等等,这些项羽都没有,最后兵败的时候,他竟然还是感叹是天要亡他,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必然。这本书中记载了很多的故事,很多的人事变迁,希望大家可以拜读一下。谢谢

推荐第3篇:读品人录

读书笔记

《品人录》作者:易中天。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很早前就听说过。他是《百家讲坛》中的一名演说员,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对于《品人录》他很客观的去品历史人物。《品人录》共品评了5个历史人物: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

因为喜好的原因,我只看了刘邦项羽部分和武则天部分。 先说说项羽和刘邦,项羽虽然是贵族出身,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但却是一个心有鸿鹄之志的人,早在秦始皇游会嵇时,项羽便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话,但最终没有成功,败给了一个流氓出身的家伙、不学无术的混混:刘邦。一个万人敌的贵族英雄竟然败给了一个从小吃喝嫖赌的亭长[相当于现在的副乡长,而且还是试用的],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项羽武功盖世,而刘邦则无力村夫;项羽有几时上百万的雄兵良将,而刘邦却只有为数极少的士兵,论身份,论实力,项羽都应该是那个坐上皇帝宝座的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项羽在兵败垓下后,一听到四面的楚歌声,还没冷静下来仔细想,就认为自己大势已去,更没有信心去与刘邦作战。只是逞了一时之勇,杀了无数名汉将后逃到乌江边上自刎而死。

易老先生从他的性格来分析,注定就是这么一个结局。一个要强不能虚心接受失败的人,在还有退路的情况下,竟然选择自刎。如果此时换成是刘邦可能结局也就不会如此收尾。

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不虚心。可能因为项羽是贵族、是英雄,让他虚心接受失败比死还难受,刘邦则不会这么想,能屈能伸,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再说到虚心,我想武则天应该算做得不错的吧!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一个强悍的女人。她聪明又富有智慧,做事有计划,可谓步步为营。虽然在夺取皇位前用了不少惨不忍睹的手段,但在当上皇帝之后却是一改高压政策,以怀柔方针取而代之。她虚心纳谏“有古贤王之风”。就拿王及善来说吧。王及善原本是退休在家,但因契丹侵扰而被起用为滑州刺史。当武则天向他询问朝廷得

失的时候,王及善娓娓道来,提出十几条改善意见。武则天马上就改变任命留王及善在京中任职。

因为武则天的虚心纳谏使她在做皇帝的几十年间为天下百姓谋得福利,深得人心。她的政绩被后人称作:“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可见虚心对于一个想成大事的人是何等的重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项羽有、武则天有,更何况我们这些无名小卒。在工作中,生活中都会出错,敢于承担、面对错误,要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

推荐第4篇:读《品人录》有感

2006年,在中国,有一位热门人物。他作客《百家讲坛》用诙谐,通俗,幽默的语言为观众精彩品三国。前日,得宽余,到书店,购得易中天先生所着的《品人录》一本。想看看历史中的一些名人,和他们一生的成败得失。 《品人录》中举有五大历史名人,有头脑简单的项羽;奸诈狡猾的曹操;手段狠毒的武则天;迂阔偏执的海瑞;猜忌刻薄的雍正。这五大名人中有万人之上的君主,有清廉俭朴的大臣,也有名震一时的英雄。他们的人生跌宕起伏,我们姑且只看最先登场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

项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乱世,但项羽却是一个心有鸿鹄之志的人,早在秦始皇游会嵇时,项羽便说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话,但最终没有成功。他输给了一个不学无术的混混――刘邦。 刘邦是混混,而项羽是贵族;项羽有盖世武功,而刘邦是无力村夫;项羽有几时上百万的雄兵良将,而刘邦却只有为数极少的士兵,这么一比,论身份,论实力。项羽都应该是坐上皇帝宝座的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刘邦他由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不冷静,不虚心。

项羽在兵败垓下后,一听到四面的楚歌声,还没冷静下来仔细想,就认为自己大势已去,更没有信心去与刘邦作战。只是逞了一时之勇,杀了无数名汉将后逃到乌江边上自刎而死。 项羽的如此不冷静是断送他一生霸业的最大的绊脚石。想想自起兵以来的八年间。项羽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从来就没有打败过。可就在垓下,项羽因为一次小失败就慌了,稳不住阵脚了。最终只有将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让给了一个自己瞧不起的混混――刘邦。

楚汉之争的初期,在项羽的麾下聚集了陈平、韩信等一些颇有才智的人,但在行军作战是项羽总是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将陈平、韩信等人的建议当作了耳旁风。长期不得项羽赏识的这些人自然就要另投他处了,只剩下项羽这位孤家寡人了。 可见冷静、虚心对于一个想成大事的人是何等的重要。

说到冷静,我想三国时期的奸雄曹操应该算得上是冷静了吧!

曹操在他早年就表现出了他超凡的政治手段。他挟天子以令不臣便是最好的证明。

那时,东汉的一大贵族子弟――袁绍,可以说是天下最有实力的人。曹操为了招安他,便以皇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时。袁绍在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是自己最瞧不起的曹操时,便断然拒绝了,还说了些难听的话。这话让曹操知道了,曹操心里当然也气,但袁绍太强了。曹操处理这件事时很冷静,知道不能在这个时候和袁绍翻脸。便将职位让了出来。这样做不仅避免了与袁绍的直接正面冲突,也让人觉得自己大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再说到虚心,我想武则天应该算做得不错的吧!

武则天虽然在夺取皇位前用了不少惨不忍睹的手段,但在当上皇帝之后却是一改高压政策,以怀柔方针取而代之。她虚心纳谏有古贤王之风。

就拿王及善来说吧。王及善原本是退休在家,但因契丹侵扰而被起用为滑州刺史。当武则天向他询问朝廷得失的时候,王及善娓娓道来,提出十几条改善意见。武则天马上就改变任命留王及善在京中任职。

因为武则天的虚心纳谏使她在做皇帝的几十年间为天下百姓谋得福利,深得人心。她的政绩被后人称作:治宏贞观,政启开元。

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让我知道了很多。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或扮红脸,或扮白脸,但他们都是这个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

一眼千年,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

推荐第5篇:观《品人录》,细品项羽

观《品人录》,细品项羽

近来易中天先生因为《品三国》而红遍中国大街小巷,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易中天先生给我的感觉总是在幽默的同时用犀利言语对现在社会的某些现象提出他的观点和剖析,由于他用的都是时下比较时尚的语言的来讲述一段已经过去的历史而使得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和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学来个亲密接触。

本书是从几个人物来写的,这个过程就是中国历史演变的过程,从项羽——曹操——武则天——海瑞——雍正,从汉朝——三国——唐朝——明朝——清朝,人物在变,场景在变,不变的是因为历史所产生命运,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是历史的牺牲品,照易中天先生的话说,他们虽然被历史所记住,但是他们却是失败的,或许他们赢了自己,赢了一时,但是他们失去的是历史的评价,是后人的关注。

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项羽。因为项羽有太多的遗憾,或者说本该成为英雄的人却无法成为真正的英雄。但他在乱世中绽放了未有的光华,他的传奇让人觉得刘邦、韩信等只是这乱世的配角。

在钜鹿,面对秦军,是他率领江东的子弟以少胜多,震慑诸侯,我仿佛看到了血染征衣的项羽挥戈于千军万马,楚军的呐喊响彻云霄,看书从未有过这样真实的感觉,不知是司马迁传神的笔抑或是那喊声本存在于虚空之中。钜鹿是他的一个起点,那时起,他注定是楚人的骄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在项羽的振臂间得到应验。

面对危难,置之死地而后生,不退缩终将成功,是项羽为人们所立的榜样。

四年的楚汉相争在垓下之围时本预言着传奇的陨灭,但项羽却在这终

点又舞出了眩目的光华,只是这个终点注定成为楚人的遗憾。霸王别姬不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四面楚歌,重重之围,项羽在诸侯的眼皮下率众突围,也只有项羽才有这份胆气。二十八骑的东城决战,尽显英雄霸气,这是只有他才有的自负,只是一句“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却没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所有的霸气,若非如此,那一天的夕阳也必将是血染的。乌江自刎,项羽抛开属于他的一切——天下、美人、骏马。战神一般的人便如此躺在乌江岸边,他的血流进乌江,让这江水有了灵魂,江水的咆哮,掀起的白涛,冲去了夕阳下的最后的残戈„„

舍生取义是项羽离开乱世的方式,自负毁了一切是项羽留下的警示。乌江流水,历史在那里留下最耀目的一笔,也留下项羽的遗憾,项羽让我有了许多的感受,不知是感动多于惋惜亦或是惋惜多于感动,总认为他不该如此消亡,他不该龙袍加身,九州方圆自在民心。他的身旁有热血的江东子弟,有虞姬,有乌骓,他本可骑马追风。他的自负让人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

易先生的这本书其实想说的是,人的品行,行为及性格都会影响其自己的一生,乃至于影响他人的一生,或者更加于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灭亡。人与文化和历史不脱钩的。我们要注重自己品质的锻炼,自己的修养的锻炼,我们要有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全的文化。

最后套用毛主席的一句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才是中国现在的主人!!!

推荐第6篇:《品人录》读后感——必然获得的“善报”,摆脱不了的“厄运”

必然获得的“善报”,摆脱不了的“厄运”

——读《品人录》所感触

作者:LastGunshot Wen

读了《品人录-品读中国书系之一》,才发现历史的精彩,古人的作为是如此的波澜壮阔。心绪汹涌澎湃,尤其是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中国历史闻名天下于诸侯纷争的年代,五霸继起,七雄并峙。有能力的人随心所欲,择君而事,可以轰轰烈烈的干一番。政权的多元化使得文化多元化,诸子百家争鸣,人们崇拜的偶像也是多元化的, 可以有孔子、老子、秦始皇、也可以有项羽、刘邦。

但是主流文化随着政权的集中化形成并成熟之后,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也就趋于善恶两元论。所以刘邦不敢滥杀,曹操不敢称帝,武则天称帝则被视为倒行逆施等等。文化统一性的形成开始于秦,完成于汉。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人们有了淳朴的价值观,有了道德、伦理,知道了“王者之道,顺应天意”,所以没有了“朝秦暮楚”,文化缺少了应有的可爱。

如果用一种多元化的观点来品读这种单一化种文化下形成的人物性格,就可发现,这种经过数千年发展的文化,已经形成了她独有的规律。

我们容易看到了所有的“善报”,也应该承认随后而来的“厄运”。

“善报”:

垂青史者,大都有自己超于常人之处。他们或为盖世英雄,或能圆滑处世;或见多识广,或审时度势。他们是站在时代浪尖的弄潮儿。

项羽是英雄是贵族,有盖世之气,骨子里透着英雄气概和男儿的血性,他有着令人敬佩的精神力量,他的性情充满了浪漫主义,就连谢幕也表演的如此壮观,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刘邦是平民甚至是流氓,可是他心高志远,为了其志向甚至丢弃流氓的习性,并且是“将将之才”。其行为多不雅观,但更加实用。于是他也能够顺应民意成为汉帝。他们有胜任一筹的“善”,也都获得地位超越万人之上的“报”。曹操更是一个全能之人,他“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他于文化面前谨慎甚为,因而成为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武则天,精力旺盛,才智过人,而又不甘寂寞;沉着冷静,深谋远虑,机敏果断,更重要的是她具有浓厚的政治兴趣和政治才能。它具有如此多的“善”足以获得政治与权力上的“报”。她必定是一个难得的能人,她甚至敢于传统和规矩作战,并且屡得战役的胜利,她没有枉费自己所受的罪,成功的给历史上记录了新的一篇。所谓“有道者为君,有心者为臣”,海瑞不失为一个贤臣。他的心是颗绝对忠诚的心,上对君父下对百姓都是一样的赤诚,他将这种道德作为自己的一种信仰绝对的遵守。他身为高官,生活却一贫如洗,在官场却举步维艰,正是这种无人能达的心境,才使他获得了流芳万世的美名,成为名垂青史的最可爱的人。雍正之“善”在与其识,在于其勤,更在于其能。“识”使其获得帝位,“能”和“勤”为其巩固政权治理国家。雍正勤奋、敬业、努力、谦逊,深知服人之道;他敬佛、笃学,即两个民族文化于一身;他逻辑缜密,治国有方,获得了之高的权力,赢得了一片盛世。

“恶报”:

任凭他们是如何的出类拔萃,可是如果他们超越了与文化相统一的单一化价值观所能承受范围,那么悲剧也就悄然降临。

在这些人表现出了他们胜任一筹的强大的同时也暴露出他们极富个性的人格。这种个性试图想让文化台阶式的跳跃着发展,这与以和谐为己任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冲突的,文化只能是平稳的上升或下降,人只能对这种发展起到影响作用。所以他们也必定要拜倒在文化的甲胄之下。

项羽富有个性,他狂妄,豪气胜人,自认为是没人能敌的盖世英雄,可是他的个性在于他过分的要求完美,在能纳百川的文化面前,他却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烧暴秦的房,沙暴秦的人,甚至子民,与传统文明背道而驰。也许在先秦或更早的年代还可以,而这个时代要的不再是她这种可爱,要的是刘邦这种实效的人,这也是文化发展的需要,项羽的思想和做法显然已经落后于时代。他彰显着自己“完美”的人格魅力,结果正是这种个性是他不得不结束生命于乌江边,壮烈,凄美,可是却没了生命。

曹操的确聪明了一些,他似乎已经感觉到了这种无形的文化力量,他尽量的压抑着自己个性的暴露,在为大抱负的实现就摆在眼前时,仍然静待礼仪道德来帮他减少麻烦。他的做法是对的,这样的确很完美,可是他不姓刘,所以他已经踏上了这条路,他认为自己不违背道德,可是又能“令诸侯”,所以人们已经默认了他是“挟天子”,这是一个正直的人不能干的,是传统文化所不能接受的。所以这个舞台上,他必须被划成白脸,背骂名。

武则天的个性就更加鲜明,传统不让做的,她都想做,而且都做了。她反道德而做了皇后,反伦理而掌握大权,反规矩而成皇帝。在与传统文化的较量中,她取得了多个战役的胜利。这个女人不一般啊!但没有人能去依靠个人的力量去让这种力量去服从自己,没有人能战胜它,只能去慢慢影响。她也不能例外,所以这场战争的结局也就早已注定,最后武则天败了,而且一败涂地,输得心服口服。晚年的孤独武则天没人来接替她建立的伟业,她付出那么多所获得权利还要回到以前。而且更严重的是现在传统文化要多她的身后名,让她被后人所责斥,让她永远不得清静。

海瑞有个性,可是他的个性却是和传统文化相适应的,所以在这几个历史人物之中,只有海瑞没有身败,也没有名裂。可是他仍然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清贫而生活,欲欲而死。他的努力没能为时代留下脚印,让后人去遵循。他忠于君,爱于民,今臣心官本,似乎文化应该给他相应的名分,可是没有。他的个性如此明显就是应为整个时代都太缺少个性了,所以他只能成为出头椽。

雍正的“恶”在于其手段,为夺权而亡手足,为固国而杀戮,舍伦理王道,斗败了兄弟,斗败了权臣,斗败了沽名钓誉的清官,剩下了他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让他去体验高处不胜寒。让他疲倦不已。而我们这些后说的更多的却是他的刻薄,留不得个好名。

项羽之悲如此壮美,大多是应为他既是那个可爱时代的代表,又是那个时代的绝唱。从此浪漫主义不再是历史的主流,她更加承认实用性。文化的溪流逐渐汇聚成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不缓不快的流淌在历史的河道之上,直到江海。

世界,就是这样的矛盾,她一方面要靠这些杰出人物来作为上层建筑,来带领几进步,另一方面又让他们以悲剧告终。善报,厄运,也许这是发展的必须,这就是伟大人物肩负的最高使命!

这也让我想起了西方宗教文化力的一句话:人是为受罪而来。哦,原来世界文化的本质东西是如此的统一,难怪江海之中分不清哪滴水来自黄河,哪滴来自底格里斯河,哪滴来自幼发拉底河!

推荐第7篇:南华录读后感

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生存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每天都感到有点忙,有点累,有点浮躁。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慢下来,静下心来,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和诗意呢?读作家赵柏田的《南华录: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你也许会惊羡地发现:原来古人的生活是这样的优雅从容。

书中,描摹了一个已经消逝的江南:文徵明、董其昌、吴其贞、项元汴、汤显祖等人出没其间,园林、收藏、古物、字画、香料将他们串联在一起。全书13篇,每一篇都由一个历史人物说开去,却能上下勾连、左右牵扯,引出许多人物和故事。这些人是艺术家、收藏家、官员、文士、才女、奇人、工匠,但在精神上,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被权力的洪流推到角落里的人,用精致的物质来寄托自己的心灵。他们身上有一种南方的气韵,即那种酷似水墨般的潮湿、风雅与内里的坚韧。他们隐退到了权力世界的背面,在另一个更为世俗、更为私密的方向上,打开了一个生命空间。

作者以对一个个历史人物的讲述,铺陈了一幅晚明江南士人的生活图景:包括如何访友、宴饮、唱曲、赏画、读书等等。收藏者项元汴,在古物的肌理中书写他自己的艺术史;“为爱痴狂”的汤显祖,在自己营造的情幻世界中体验人生的多重况味;以爱为生的柳如是,在情爱的探险中寻找生命的根基,还有深具君子之风的“文先生”(文徵明),温厚如玉的“沙龙男主人”(周亮工)……他们是一个文化盛放到了极致的时代的精神贵族。然而,风流蕴藉终为时代的罡风吹散,当时间一点点地迫近1644年,他们的寄寓更加深沉,选择更加艰难,而结局,读来也更加令人震撼。

作者还原了晚明江南士人的生活点滴,不乏惊人的细节。如《古物的精灵》一篇写晚明收藏名家董其昌,于万历四十四年经历家中大火,千百民众点火烧房,“人人脸上都跃动着梦幻般的火光和施暴的快意”;《感官世界》中自称“纨绔子弟”的张岱在崇祯二年中秋夜,在金山寺大殿一手炮制的“金山夜戏”,说到一行人进入大殿时,“一路但见林间漏下的月光落在地上,疏疏如残雪一般”,细致入微的人物表情和景色描绘,让人如临其境。这种中国式的风雅,既是对乡土中国的一种历史追忆,也是对抱朴守拙真心灵生活的一种崇尚回归。

“南华录”,按字面意思,即为南方精华之记录。当一个时代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一切为之吟唱的歌曲,都成为挽歌。然而这个时代却值得我们细酌,不仅因为其间的物质与文化生活被提炼成了精华,亦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亦成为了精华。这是晚明,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南方士人。他们在对风雅器物的无限寄情中,注入对生命的咏叹。在这群人中,周亮工是唯一进入清朝的官场的人。这个人作为全书的结尾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他身上还是有晚明的气质,还是一个文化遗民,同时代的人很喜欢与他交往,他身上的文化姿态是非常迷人的。周亮工实际上是一个见证者的角色。

作者赵柏田的文字如温润的老玉,沁色丰富,纹饰古雅,需要提及来历、出处时,那么耐性,安静,不含糊。不过,在写《南华录》之前,赵柏田曾是一个先锋小说家。小说创作给予他的,是某种深入骨髓的丰沛,从先锋小说出发,迈向先锋的历史叙事,他平心静气。他有更大的“野心”,要写自己的“南方”。《南华录》所收十几篇,虽可独立成章,却有内在联系,所及人事物,虚实相扣,读时常觉有凉风从字句、段落的缝隙里吹来,让人看见蓝天,浮云,落花,流水。关于晚明的书,早已汗牛充栋,而赵柏田舒缓灵动的笔调,尤能呈现那个时代的魅力。

读完全书,感觉《南华录》的意义,在于它是世俗化的、有着日常生活的丰富肌理。书里虽写的是古时的人与事,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却仍然能够提供精神养料。我们也许回不到那个古老、安静、缓慢的乡土中国,但是,我们可以在内心保留一点对那种生活方式的向往,我们可以适当地放慢脚步,听听内心的声音,体察生活和自然当中的美和诗意。

推荐第8篇:《沉思录》读后感

中国的精神记忆——2008沉思录

此书是由罗海岩编著的。看到此书的名字,脑海中呈现出另一本书,巴金的《沉思录》,只是我还没有看这本书,那就先了解一下2008年的这部沉思录吧。

此书既不是纪实之作,也不是新闻报道,而是集新闻和评论于一体的日记体随笔。主要围绕2008年的重大事件,作者进行了沉思,给读者以启迪。

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2008年虽已过去,但跟从作者回顾了2008年,让我感触很深。2008年,堪称多事之年、挑战之年、胜利之年。在这一年里,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了南方冰雪灾害和四川强烈地震的严重影响,全力迎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严重挑战,以及“台独”、“藏独”和“东突”恐怖主义势力逆流的恶行,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并使“神七”傲然腾空,航天员太空漫步„„回顾一年的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动人场景,我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也见证了中国迅速发展的强大力量。

“大悲与大喜交织,激情和梦想飞扬。每一次巨大的严重灾难,都以历史的进步做出了加倍的补偿,而每一个辉煌的成就,都闪烁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进步和发展的光芒。”的确是这样,我想起在学校听的一个讲座,关于电影《天赐》的拍摄过程,七年磨一剑,剧组人员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才换得电影《天赐》的诞生。

看完此书,我加深了对2008年的认识。2008所发生的好多事情,虽已成为历史,但我这个处在历史中的人却对好多事情都很陌生。汶川地震中的一些负面的情节,或许在花环的周围看不到细小的杂草,自己再看此书之前一无所知,竟然由于记者要拍摄某一个场景,让那些正在抢救的人员不要动,而失去了挽救生命的机会等,让我了解了许多现实中已经发生而自己未曾想到过的事情。同时,看到每一件大事背后的负面影响,不禁为之心痛。

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看此书才知道新的媒体运行规则和运行机制,是在2008年崛起的一束奇葩。作为中国新闻史的一段重要备忘录,2008年信息透明出现可喜转折和拐角,救灾信息实现了迅速、公开、透明,而奥运会的报道,则全无设防和禁区。特殊的地震灾难,是实现了媒体对灾难报道的重大突破。这无疑是一件值得令人惊喜的事情,然而,中国只有在出现重大问题时,才能有这种转变吗?和平稳定的时期难道不应该出现一种好的运行机制吗?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生命在自己的哭泣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而这期间的过程就是幸福。”与大家分享,我们要珍惜现在,享受幸福。

推荐第9篇:《沉思录》读后感

两千年前,罗马皇帝马可.奥勒在他的马背上驰骋沙场的过程中,写下了《沉思录》,这是一本他写给自己的书。在一场战役之前,他的知心朋友们请求他离开前留下他自己的箴言,于是这本书才得以流传后世。《沉思录》虽然是一本两千年前的书,但是它对当今人仍有很大的启迪,它使我对于如何正确看待人生颇有启发。

1.它强调所有事物都是相关联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所以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它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人应该坚持顾全大局、维护社会利益。马可.奥勒提醒自己和他人,要让你的行为和活动限定于有益社会行为,因为这符合你的本性。正由于我是一部分,对于一切出于整体而分配给我的事物,我不会不满意的。由于记住,我是整体的一部分,我就会对所有发生的事情就满意了。这是作者顾全大局、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一种崇高精神境界。当今,我们作为每一个社会人,很需要发扬这种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3.它强调要宽容的对待他人。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的同类,我们仍要善待他们。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碰到任何事情都首先要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不要随意责怪他人,要有一种克己忍让和包容的心。要懂得在人的关系结构中,首先的原则就是友爱。我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将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它强调要正确对待人生,实现人生价值。我们应该坦然面对死亡,并不是消极等待死亡,而是珍惜生命、正视人生价值。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这不仅是因为我们在一天天地接近死亡,而且因为对事物的观照和理解能力将先行消失。这就告诉我们,人的生命不仅是短暂的、有限的,而且随着人的衰老,在死亡之前就丧失了对事物的观察理解能力和继续工作的能力。因此要在有限而宝贵的生命里,抓紧做好每一件事,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推荐第10篇:《沉思录》读后感

宁静地沉思

——读《沉思录》有感

读完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掩卷而思,书中的每一个字像那恋恋不舍的情人一样依然停留在我的脑际,只待我用心慢慢地去咀嚼那其中的美妙。此时,心灵的深处就像那没有一点杂质、没有一丝尘世的声响的清晨一样,十分清静,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被扰乱过的一样。即使是这样,但,心中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有任何的孤独和寂寞,因为我还有那清晨太阳的陪伴,她用她那一缕缕明静的光线照亮你,并且温暖你。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东西能够和沉浸在宁静的氛围里去享受那哲学产生的美感相媲美呢?那种感觉真美!一种被哲学的美感深深迷恋的感觉!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在他幼年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优越性使他有机会外文学、哲学、绘画等方面广泛地涉猎,这也为他以后深刻地研究哲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因此读过《沉思录》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是马可·奥勒留借助心灵的力量和对生活细微的观察而完成的,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仁爱、宽恕的生活原则,怎样才能按照本性在宁静中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又告诫我们应该怎么坦然地面对生死,如何把握好那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对于启迪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更好地生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于“仁爱”“宽恕”,马克·奥勒留认为,“对于那没有理性的“动物和一般的事物和对象,由于你有理性而他们没有,你要以一种大方和慷慨的精神对待他们。而对于人类说,由于他们有理性,你要以一种友爱的精神对待他们”, 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啊!多么博大仁慈的爱啊!一种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的仁爱与宽恕!宽恕和仁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一定不会对其他事物充满仁爱。试想如果一个人对那些有些粗俗,有些欠文理,甚至那些稍微伤害过你的人充满了挑剔和苛责,他怎么可能发自内心地宽恕他们呢?又怎么可能有一颗仁爱之心呢?之所以会出现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首先他就是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如果他懂得宽恕,他又怎么会去为一些小事而不去显示他的仁爱呢?所以,想要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前提是的拥有一颗宽恕的心。关于宽恕,我们的先贤圣哲也认为:君子之道,忠恕而已。而君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是仁爱

的化身。君子在现代词典的解释是指品格高尚的人。而想想那些品格高尚的人,往往不都是拥有宽广的胸怀,往往不都是懂得宽恕之道吗?君子是古代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而仁和恕又是君子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君子应该时刻保持仁爱和宽恕之心,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正所谓“仁者,爱人也”。假如有人要将你杀掉,把你切成碎片,诅咒你,难道这些事能够阻止你拥有仁爱宽恕的本性吗?当然不能,我们不会因为受到伤害或者不公平待遇而放弃自己的仁爱宽恕的本性。从现在开始起,应当学会让自己拥有宽恕和仁爱的的本性,因为这两种品质,都在你能控制的范围之内!

“在心灵的最大宁静中免除所有压力而生活是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尽其所欲地叫喊着反对你”所以说,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有助你更轻松更愉快地生活。在马克·奥勒留看来,这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宁静致远”,意思是,如果我们心中没有一丝杂念,让心灵保持在宁静的状态下,有助于我们完善我们的人格修养,追求更好的精神境界。当然,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像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陶渊明,就是在官场黑暗、小人当道的社会环境下选择了宁静的生活,在诗歌方面才有如此大的成就,在人格方面才得到了人们的赞扬。宁静的生活,在我们可以支配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此外,宁静的生活包括心灵和物质两个层面,在物质方面,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其实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使你的生活秩序忙而不乱。在精神上,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在痛苦、在烦恼时得到休憩。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就相当于选择了幸福生活!而这也是在你能力的控制范围之内的 。

生死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但又是我们人类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且常谈常新。“那从地里生长的东西要回到地里,而那从神圣的种子诞生的,也将回到天国”,这在常人眼里,这只不过是最常见自然轮回现象吧了。但,如果把那株植物换做人的话了,我们可能就不那么去认为了。难道在我们人类的眼中,植物的生命就不是生命?或者就比人的生命要低贱吗?其实不然,只是我们人类把自己的生与死看的太重了,每个人总想活他个上百年或者更多,但这可能吗?!既然不可能,可我们又为何不去承认这一个现实呢?不去坦然地去面对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呢?在马克·奥勒留看来,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且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管你

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不管你是否承认,是否喜欢,你最终都会踏上这条道路的。坦然地面对生死,就像你看待那株植物一样,必然也将回到天国,因此,只要把这种自然轮回看作是宇宙间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法则就行了。 “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

读罢此句,不得不放下书本,思考良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而且能够引起我实际生活中的共鸣。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即是礼物,也是恩赐,是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但,又如何?莫奈何!当“现在”流逝成“过往”,我们不应还陷在不能改变的“过往”泥潭中自怜;当“将来”还未演变成“现在”,我们亦不可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过往的失意,无碍于今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遥望旭日的升起,面对崭新的一天,喜迎身边的人与事。同样,曾经的辉煌亦不是你今天可以长久炫耀的资本,因为它已经被定格在逝去的“现在”中,且不同时存在于你当下拥有的“现在”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生命变化太快,这一秒的我与上一秒的我已经不尽相同,佛学中称之为“无常”——事实无常也!易学称之为“变化”,“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一次灾害,无数人的生命流去而不复返。正因为这种人为不能控制的不确定性,更显得现在的重要性与价值性。

不要等!有爱,请现在说出;有梦,请现在追逐;有事,请现在去做......“活在当下”——你是,他是,我也是。这就是生命最美好的礼物。

拥有一颗仁爱宽恕的心灵,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坦然地面对生死。其实,这也只是《沉思录》中一小部分的思想罢了。在《沉思录》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生活哲理,比如说:学会用理智的大脑来面对生活;做对社会,对自己有

意义的事情等等。《沉思录》是一部传世的哲学经典,而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大门的大学生来讲,非常有必要一读。我终于明白了温总理为什么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为什么读了不下100遍。《沉思录》让我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也思考周围的一切。它的好不是读一遍就可以领悟的,我也要向温总理学习,多读,多想,多实践,让《沉思录》真正的带给我成长。

第11篇:沉思录》读后感

读《沉思录》有感

(文学院2009级英语专业英语三班程明亮)

读完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掩卷而思,书中的每一个字像那恋恋不舍的情人一样依然停留在我的脑际,只待我用心慢慢地去咀嚼那其中的美妙。此时,心灵的深处就像那没有一点杂质、没有一丝尘世的声响的清晨一样,十分清静,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被扰乱过的一样。即使是这样,但,心中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有任何的孤独和寂寞,因为我还有那清晨太阳的陪伴,她用她那一缕缕明静的光线照亮你,并且温暖你。在这个时候,有什么东西能够和沉浸在宁静的氛围里去享受那哲学产生的美感相媲美呢?!那种感觉真美!一种被哲学的美感深深迷恋的感觉!

《沉思录》的作者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在他幼年的时候,出身背景的优越性使他有机会外文学、哲学、绘画等方面广泛地涉猎,这也为他以后深刻地研究哲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因此读过《沉思录》的读者都知道,这本书是马可·奥勒留借助心灵的力量和对生活细微的观察而完成的,它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保持仁爱、宽恕的生活原则?怎样才能按照本性在宁静中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又告诫我们应该怎么坦然地面对生死,如何把握好那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对于启迪我们的智慧,引导我们更好地生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于“仁爱”“宽恕”,马克·奥勒留认为,“对于那没有理性的“动物和一般的事物和对象,由于你有理性而他们没有,你要以一种大方和慷慨的精神对待他们。而对于人类说,由于他们有理性,你要以一种友爱的精神对待他们”, 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啊!多么博大仁慈的爱啊!一种对万事万物一视同仁的仁爱与宽恕!宽恕和仁爱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一定不会对其他事物充满仁爱。试想如果一个人对那些有些粗俗,有些欠文理,甚至那些稍微伤害过你的人充满了挑剔和苛责,他的怎么可能发自内心地宽恕他们呢?又怎么可能有一颗仁爱之心呢?之所以会出现没有仁爱之心的人,首先他就是一个不懂得宽恕的人,如果他懂得宽恕,他又怎么会去为一些小事而不去显示他的仁爱呢?!所以,想要成为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前提是的拥有一颗宽恕的心。关于宽恕,我们的先贤圣哲也认为:君子之道,忠恕而已。而君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往往是仁爱的化身。君子在现代词典的解释是指品格高尚的人。而想想那些品格高尚的人,往往不都是拥有宽广的胸怀,往往不都是懂得宽恕之道吗?君子是古代对一个人的评价标准,而仁和恕又是君子的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君子应该时刻保持仁爱和宽恕之心,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正所谓“仁者,爱人也”。假如有人要将你杀掉,把你切成碎片,诅咒你,难道这些事能够阻止你拥有仁爱宽恕的本性吗?当然不能,我们不会因为受到伤害或者不公平待遇而放弃自己的仁爱宽恕的本性。从现在开始起,应当学会让自己拥有宽恕和仁爱的的本性,因为这两种品质,都在你能控制的范围之内!

“在心灵的最大宁静中免除所有压力而生活是在你的力量范围之内,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尽其所欲地叫喊着反对你”所以说,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有助你更轻松更愉快地生活。在马克·奥勒留看来,这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宁静致远”,意思是,如果我们心中没有一丝杂念,让心灵保持在宁静的状态下,有助于我们完善我们的人格修养,追求更好的精神境界。当然,这样的例子是不少的,像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陶渊明,就是在官场黑暗、小人当道的社会环境下选择了宁静的生活,在诗歌方面才有如此大的成就,在人格方面才得到了人们的赞扬。宁静的生活,在我们可以支配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这种生活方式。此外,宁静的生活包括心灵和物质两个层面,在物质方面,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其实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井然有序的生活方式,使你的生活秩序忙而不乱。在精神上,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在痛苦、在烦恼时得到休憩。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就相当于选择了幸福生活!而这也是在你能力的控制范围之内的 。

生死是一个很老的话题了,但又是我们人类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且常谈常新。“那从地里生长的东西要回到地里,而那从神圣的种子诞生的,也将回到天国”,这在常人眼里,这只不过是最常见自然轮回现象吧了!但,如果把那株植物换做人的话了,我们可能就不那么去认为了。难道在我们人类的眼中,植物的生命就不是生命?或者就比人的生命要低贱吗?其实不然,只是我们人类把自己的生与死看的太重了,每个人总想活他个上百年或者更多,但这可能吗?!既然不可能,可我们又为何不去承认这一个现实呢?不去坦然地去面对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呢?在马克·奥勒留看来,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且是不可以避免的,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不管你是否承认,是否喜欢,你最终都会踏上这条道路的。坦然地面对生死,就像你看待那株植物一样,必然也将回到天国,因此,只要把这种自然轮回看作是宇宙间的一种不可改变的法则就行了。可怜而又可爱的人类啊!生与死的距离很短,一定不要把他看作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就行了。“在无限的时间面前,活三天和活三年有什么区别呢?”不要再为生死担忧了,就如马克·奥勒留一样,把生死看作一件不在自己能力控制范围内的事情就可以了!

拥有一颗仁爱宽恕的心灵,选择宁静的生活方式,坦然地面对生死。其实,这也只是《沉思录》中一小部分的思想罢了。在《沉思录》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生活哲理,比如说:学会用理智的大脑来面对生活;做对社会,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等等。《沉思录》是一部传世的哲学经典,而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大门的大学生来讲,非常有必要一读。

第12篇:《沉思录》读后感

让人生满意的退场

读《沉思录》有感

这不是一本用字数和页数堆积起来的著作,但它确实能够称之为著作,文字的背后是一个深邃的、伟大的灵魂。《沉思录》,没有小说一般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诗歌一般优美浪漫的多彩意境,但是,它足以引起每个人对自己内心的深刻反思,它能够给予每个人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自己往往成为了视野所不能及的盲区,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雍容富贵不属于他,取而代之的却是战乱纷争,内忧外患。他戎马倥偬一生,美国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这本书不是供出版的,而是写给自己的。在书中,奥勒留好像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告诫镜子中的自己。字里行间常常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你„„”,这不是历经沧桑之后绝望的结论,而更像是一段无奈和伤心的喟叹。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他认为要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即使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奥勒留的高度,但是,阅读《沉思录》 1

至少可以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环顾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股青烟一样消失了。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威名之后亦与世长辞”,在中国的传统思想里,“名节”被视为是做人的重要品质,一句“留取丹青照汗青”至今被人广为传颂,但是,如今的芸芸众生是这样做的吗?在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走上的却是争名夺利,不惜尔虞我诈的道路。追逐好的名声如同人体中的胆汁,是一种促人奋发行动的体液。但是当它被阻扰而不能稀释时,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使人恶毒的毒素。在“名利”这把双刃剑下,很多人迷失了自我,完全忽略了自己存在的意义究竟应该是什么。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在《人为什么活着》中反复提到,人生就是提升心智的过程。当短暂的人生结束时,身体留在了现世,灵魂还将踏上新的旅程。所有的钱,权,势都将化为浮云。这些存在于灵魂之外的东西却往往成为了人们毕生追求,有时甚至是不择手段的目标。在他自身看来取得了功成名就的同时,可知在自己内心深处却会遭到不齿和唾弃。利己则生,利他就久,让心灵深深烙上“利他”的印迹,多给自己留下一点冷静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心境便可以豁达泰然,真正的快乐人生也就变成了一种自然。

人的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聪明的人,应该既能正确认识别人,也能正确认识自己。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审查自己的缺点和行为,不断

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做一个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总是需要取得那些令人难以企及的伟大事业或成就。成功可以体现在梦想成真的结果之中,也可以体现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假如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现了你真实的自我,或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战胜各种困难和不利环境的喜悦,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了你应有的贡献,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后来人探明了道路,创造了更多的成功的机会,那么,谁还能否认你的成功呢?在我看来最成功的人生不是你为世界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你达到了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并将这种高尚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人,去改变别人,进而在点点滴滴中影响整个世界。

《沉思录》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每个人都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也一定还会有人读它。人生就是一台戏剧,一幕一幕之后终将退场,我想,读完《沉思录》,真正用心与自己对话后,我们会满意的退场的。

第13篇: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这是马克.奥勒所写的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十二卷书,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高贵,从书上无时无刻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那种严肃、庄重、纯正和主题崇高的思想;它淡然,因为作者的心灵始终是安宁和静谧的;然而,它又是那么的忧郁,借助作者所身处的那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代背景,我们更是可以看到即使马克奥勒以其坚定精神和智慧夜以继日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颓势的无奈。正是在这本用灵魂写成的书里,我们往往能够从这些朴实无华的句子中有所得,有所感,以下就是我个人对此书的理解和所得到的启示。

卷一主要是作者对自己一生中从别人身上所学到的精神及生活方式进行的一系列归纳,它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到人并非是完美的,而且如作者所说“品格是需要改进和训练的”,好的品德闪耀在良好的传承中。我们也要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自己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弘扬高尚的美德。

我们经常抱怨光阴如梭,不经意间多少个昨天已成为过去,不禁会想象自己的生命消失之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诚然,地球还是会转的,太阳依旧东升西落。“在宇宙中是物体本身的消失,而在时间却是对它们的记忆的消失”。人经常不免担心当你离开这个世界后,就没有人再记起你,这往往是最可悲的。因此,作者主张把握机会,正确对待人生,抓紧时间实现人生价值,然后乐观面对生死,最后又有何憾?又有何惧?在第二卷中,有这样一句话深刻印在脑海“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确实经常把精力放在别人身上,或许可以说为外物所左右,但这样却往往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活动,所以我们所谓的“不幸福”就是在我们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予别的灵魂所产生的心理落空。除了为外物分心外,也有人确实关注自己的灵魂,但却往往彷徨于时间的无情,这是空虚使然吗?或许那只是一方面,我认为心理以及人生观占大部分,我们说哲学是心灵的药物,它指引我们不做无目的事情,而且接受所有对我们发生的事情,保护我们心中的神不受伤害。

“这是一个羞愧:当你的身体还没有衰退时,你的灵魂就先在生活中衰退。”人的生命的死亡分两种,即身体死亡和灵魂死亡。身体的死亡,这是不可预料的,并不是我们所能干涉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惜自己身体的健康。但若说到灵魂死亡,这便不免令人痛心,多少人自甘坠落,或许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因环境所迫,但又有多少人想到回头是岸这个道理,作者曾说一旦压力消失就不要再继续不安,因为你将通过不断地再回到自身而达到较大的和谐。或许一切并非那么容易,但若有心,我们该常常返观自身,不要让任何特殊性质及其价值从我们身上逃脱,人的本性为善,没有任何人能阻止你按照你自己的理智本性生活,我一直相信这句话。作者在这本书上建议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像安东尼的一个信徒一样,一样的对符合理性的每一行为坚定一贯,一样的胸怀坦荡、虔诚宁静,一样的精细考察方法和行为而不仓促行事,甚至学会满足和在平凡的事物中索取快乐。这样的提倡又未尝不可,我们的确没办法做到那样绝对的理性,但这样的理性是为了让我们唤回自身即将流逝的特质。灵魂的保持是一方面,而我们更应该延续灵魂美好的一面。作者反复强调人的社会性,人不是单独存在于这世上的,而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这社会本是如此,有善必有恶,我们应该每天有准备地去面对那些人,并且要宽容以对,学会忍耐,而并非冤冤相报,如果,确实放不下,那就记住作者的这句话“亲自报复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变成一个像作恶者一样的人”,那样我们便有所顾忌,至少能顾全大局,阻止自己迈进一个将会迷失自己本性的深渊。

最有感触的便是作者提到的十个可以从缪斯和他们的领袖阿波罗那边领取的十个礼物。它具体分析了我们该如何去考虑冒犯者的行为,他们是否迫于什么压力而形成意见和行动,他们是否做得正当,你又是否也曾做过诸多不正当的事,又或者我们应该考虑到人的生命的短暂而不该沉溺于烦恼中等,那样我们会比较平衡自己的心理,当最让人称道的是第十

个礼物,即“希望坏人们不做恶事是发疯,因为希望者欲求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只许坏人堆别人行恶,却期望他们不对你做任何恶事,是没有理性和专横的”。我们不能说作恶事是天经地义的,而是这个社会本来善恶并存,我们不应该存在一种自私的想法,只想到不让坏人对自己行恶,而不顾其他受害者或许会因你的一时冲动而更加无奈于这世界的不公。当然,我们必须同等地避免奉承人们又不因他们而生出烦恼,我们需要真理的引导自我,同时引导那些行为不当的冒犯者。

读完《沉思录》后,发觉自己在这样的一本充满哲理的书里重新定义了对哲学的认知,马克奥勒笔下的言语就是有这样非凡的感染力,它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到这世界原来并不难理解,只要真诚面对宇宙自然,拥有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理性地按照本性对待生活。

第14篇: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秩序)。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 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许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 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这段时间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要将这种感觉说出来,还真是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它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驾驭自

我,成为一个善于经营自己生活的成功者。漫漫人生路,它让我在看清来路的同时,更清楚自

己在面对怎样的未来。

“真诚地欣赏与赞美他人”是我读完此书最深的感触。这本书,读一遍,只能了解一下大

概,必须多读几遍,用心去体会其含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场上如此,生活

中亦然。一个了解对方更了解自己的人才可以在生活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人性的

弱点》是卡耐基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

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人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

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写得并不是很深奥的,写的都是平常的小事,但书中又嵌入了卡

耐基的艺术灵魂。他对这些小事作出的反应,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得

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性的洞见,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

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取得辉煌的成功。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的提示与建议又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

认清人性中的弱点,当我们办事的时候针对这些弱点下手,就会事半功倍,顺利成功。再次

读《人性的弱点》,让我领悟到:这弱点,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了解的他人

身上的弱点,就可以使我们每一个人在日常的交往中顺利进展;了解了自身的弱点,可以使

自己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建立美好的人生。

正如卡耐基先生所言:“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还有85%归于他

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所以,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反复研读《人性

的弱点》,它必将有助于我们获得成功所必备的那85%的能力。

读完卡耐基的作品后,我了解到这里一部教人如何为人处事的书,这部书正好合适即将

踏入社会的我们,学会该如何待人做事,不仅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能力,使我们更好地融入社

会,从而获得成功,也有利于融合自己和周围的人的关系,让他人幸福,也让自己幸福。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奥格-曼狄诺是当今世界撰写自我帮助方面书籍的最流行最有灵感的作家。

全书以一则感人肺腑的传奇故事,引申出哲理融入到故事中,并以十张羊皮卷的形式引导读

者阅读,每张羊皮卷都阐述了一个个成功的誓言,让你明白更重要的真理,重新审视自己,使自己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推销自己就是让别人了解自己、喜欢自己、信任自己。然而当今社会存在很大的信任危

机,成功的推销自己也不是件易事,我认为如何让别人信任自己是营销行业的最大难题。我

总结了以下几点来谈谈我的见解:

(1)沟通能力

我想在当今的关系营销环境中,优秀的推销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成为解决客户问题的能

手和与客户拉关系的行家。优秀的推销员能够站在顾客的立场上,用客户的眼光看问题。

(2)坚持不懈

如果一个推销员不能让客户订货,其他技巧都是空谈,不能成交也就称不上推销。因此,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即一种百折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

(3)目标得明确

所有的成功都是从有一个清晰而明确得目标开始的。为了得到你生活所追求得东西,你

要把欲望之火燃得越来越旺。

(4)干练

优秀的推销员能坚持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然后坚决执行。在推销工作中没有什么神奇

的方法,有的只有严密的组织和勤奋的工作。

(5)热情

没有热情是什么事情也做不到。热情来自于信心,信心来自于知识,知识来自于经验,经验来自于遭遇。人通过做事进行学习,获得经验、知识、信心和热情。

(6)活用知识

应用知识才有力量!有知识如果不去应用就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没有知识,应用的问题

也就无从谈起了。

(7)信念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信念,或者相信自己、或者相信你的公司、或者相信你的产品、或者相

信你的服务、或者相信你的职业、或者相信自由竞争的企业制度、或者相信你的国家、或者

相信你的将来。

(8)想象力

推销人员都是解决问题的能手,多数成功的推销人员都是创造问题的能手。他们创造一个问

题,然后再寻找解决它的办法。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9)积极的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就是你内部的一个陀螺仪。它可通过你所置身的外部环境以及你的自我认识预先树

立起来。如果你的自我形象是消极的,它还可以重新塑造。

(10)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逆境、挫折和失败是人生最好的教师,如果我们愿意从中吸取教训的话。每次逆境、不

幸或者挫折都会撤下一粒同等利益或者更大利益的种子。

以上几点我认为是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必备的素质,如果做好以上几点应该很容易拉近与

人的距离。当然这只是我们成功路上的一点点积累,未来的路还需要我们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积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这本书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启迪,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并

非只有我的生活充满坎坷,即使是成功的人也同样遭受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与失败,但是苦难

与挫折可以是衡量的天平,也是我们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途径。

第15篇: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一位古罗马时期的皇帝玛克斯奥勒留缩写的哲学书。《沉思录》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对人生思考的图书,是斯多歌派哲学的里程碑。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沉思录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沉思录读后感(一)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书记载了他与自己的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这是一本好书,好书可以让你读得越多,收获的越多,并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本书来自于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马可·奥勒留,一位卓越的罗马帝王哲学家,他没能阻挡罗马帝国的轰然倒塌,但是却用自己一生的思考,为无数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了灵魂的阶梯。用他的《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这是一本哲学书,崇高却不失质朴。它不如尼采的哲学思考深刻,也不同于《心灵鸡汤》《苏菲的世界》等速食类哲学著作琅琅上口,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当n年前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只觉得这话说得好,有大师风范,但并不了解它的深意。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忽然对道德和人性自身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对宇宙、个体、时间、灵魂、生死、痛苦、神、相处、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不乏睿语箴言,令人启发与品味。不要说这是前的帝王思想,即使是现在,同样会令人景仰。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古训我们都知道,但是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所以马可说,\"不要不情愿地劳作,不要不尊重公共利益,不要不加以适当的考虑,不要分心,不要虚有学问的外表而丧失自己的思想,也不要成为喋喋不休或忙忙碌碌的人。\"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忽略观察我们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在《沉思录》里,始终贯穿着了解剖灵魂和对自己的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也许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这样自我批评的高度,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这是一本生活书,超脱却直面现实。\"宇宙是流变,生活是意见。\"我喜欢这句话。宇宙是变化的,时间是即逝的,人生及万物是短暂的,名利是易腐的……因此,人首要也是唯一的选择,就是珍惜和把握现在的生活。马可·奥勒留把\"生活\"视作是人对外物的一种体验。他说,\"如果你因什么外在的事物而感到痛苦,打扰你的不是这一事物,而是你自己对它的判断。\"这些观点,对我们这些行色匆匆、碌碌于打拼奋争的现代人来讲,未免有些超脱,但却是一句温暖的提醒,也是一方解脱心灵焦灼、困楚的良药。马可·奥勒留认为:人应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本性而生活,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幸福。——这样的生活,不正是我们所苦苦寻找的吗?

这也是一本晦涩难读的书。除了印刷精美,以及温和克林顿点睛的评语吸引人之外,以猎奇的心情也许会令人失望,内容也谈不上引人入胜。有的,只是信手拈来的平铺直叙。宇宙、神、理性、道德……等抽象的概念充盈其中,晦涩而略显拗口的语句,也许浸润着译者对原著的忠诚。但是,这丝毫不能阻碍它成为史上最伟大的哲学经典之一。正如译者、北大教授何怀宏先生所言,\"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写下了它,再过两千年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

《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沉思录读后感(二)

轻轻地,我把那个绿本子合上了,可是,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却无比沉重,手中捧着那本沉甸甸的书,心里塞满了对人生的感悟。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们敬爱的温总理那么喜欢这本书,现在终于懂了,它不仅能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而且能让我们深刻明白“我思故我在”的道理。

曾记得,在康德的墓志铭有这么一句话:“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由此可见道德法则于我们的重要性。这个道理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可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道德这东西无色无味,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唯有用心才能领悟。之前,对于道德和人性的探索一直只停留在表面,直到我读了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后才有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思考。《沉思录》是一本能够为那些寻求生命更深层境界的人,铺设灵魂阶梯的好书,它不只是尼采的哲学思考,也不同于罗曼罗兰的文钞,这是一本用灵魂写就的不朽之书。

《沉思录》的词句不显华美,却词词打动人心,句句发人深省。其中让我最震撼的一句话是:“热爱你所遭遇的一切,神用命运之线为你织造的一切,因为还有什么比这更适合你的呢?”是呀,不要去埋怨你所遭遇的,更不应去无谓地痛苦。既然可以选择笑,为什么还要哭呢?你应该要感谢上苍,因为你比别人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只要你相信自己不是弱者,能够承受苦难,那么你将会从苦难的历练中浑然新生,犹如被烈火灼烧过的真金,光芒四射!

当然,在《沉思录》中,这样的好句子比比皆是,多如牛毛,如果要一一细说,恐怕要耗尽我的余生。

沉思录读后感(三)

奥勒留作为古罗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岁时继承王位,却遇内忧外患,没什么好日子过。他戎马倥偬一生,美国大片《角斗士》中留有他的形象。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皇帝,他关心百姓,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但他真正的历史性成就,在于他醉心的哲学,在于这部《沉思录》。《沉思录》成为古罗马哲学斯多亚派的最后一部典籍,与古罗马人注重实践、崇尚理性的性格相契合。因为《沉思录》,奥勒留被称为“偶像们的偶像”。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在这本《沉思录》里,作者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你……”的句式就是最好的明证。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自己与自己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

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法国雷朗指出,马可。奥勒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沉思录》所述,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结的,这一纽带是神圣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何别的事物没有联系。因为事物都是合作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宇宙。他还指出,理性的动物是彼此为对方而存在,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要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都要做出有益社会的行为。他除了强调人的理性以外,还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使自己脱离他人,或做出反社会的事情来,就好比是使自己变成脱离身体的一只手或一只脚。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要致力于使自己与整体重新统一起来。他关于人的德行的强调中有许多感人的哲理,如要求人要按照本性生活,做一个真正、高尚、有道德的人。特别强调的是:德行是不要求报酬的,是不希望别人指导的,不仅要使行为高贵,而且要使动机纯正,要放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

作为哲学著作,《沉思录》是人学著作,是人的哲学。哲学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最初的哲学,就是生活的,人生的,为人处世的。奥勒留在书中沉思个人伦理、社会伦理、精神信仰、国家与人民、灵魂与死亡……字数不算多,内容却繁杂。与一般译本不同,梁实秋先生的导读本,给每卷加了标题,从中可见书的概貌,比如这些:闪耀在私人生活圈的品质、做每一件事都像做最后一件事、人唯一能被剥夺的只有现在、灵魂不能为肉体奴役、简单朴素而愉快地生活、想要心中宁静只做必须之事、不朽之誉不过一时虚幻、不断地用思想去熏陶心灵、幸运的人给自己安排幸运、灵魂先于肉体屈服是可耻的、爱你命中注定所要遭遇的人、幸福就是按照本性生活、要本身正直不要被迫正直、苦痛对把舵的心灵并无伤害、灵魂乃是一个美妙的圆体、永久过最高贵的内心生活……

沉思录读后感(四)

我以前对《沉思录》这本书很陌生,只因为偶尔看到了温家宝总理曾说的一句话“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怀着好奇之心我暑期拜读了它,它是由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写。

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该书没有过分讲究辞藻,也没有较好地去安排结构,而是任凭思想随波逐流的一部经典哲学名著。它朴素无华,平淡无奇,却充满睿智和哲理,能直达心灵,更能够引导我们用冷静而达观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人生。它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是一本拷问心灵的书,每一句写给自己的话语,都是一次向着心灵的凶猛攻击。即使是在时隔两千年的今天,我们仍能跨越时空,隔着两千年的时光仿佛看见作者低头沉思,与自己内心对话。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沉思录》启迪我,要干好教书育人这份工作,要在三尺讲台上有所作为,首先要从自我的内心处开始修炼。

一、善于学习

书本的开篇就能够看到作者用长篇幅表达自己学习和感恩的过程,“从我的祖父那里,我学习到弘德和制怒;从我的父亲那里,我懂得了谦虚和果敢;从我的母亲那里,我濡染了虔诚和仁爱,以及远离奢侈的简朴生活方式;从我的老师那里,我学会了忍受劳作、清心寡欲、事必躬亲,不干涉他人事物”等等。作者从不同人身上学到许多优秀的品质和宝贵的人生经验,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身边的人都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在生活中时常发现他人的优点,善于吸收有益的经验。

每一个人都有如金子一般的闪光点,关键要看我们是否有一双慧眼,有宽广的胸怀,能否如海绵一般,拼命吸收,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向别人学习,使自己能力更全面,人格更健全。正如书中所说:“想想那些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的德性,例如某个人的积极,另一个人的谦虚,第三个人的慷慨,德性的榜样在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身上展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需要我更努力地学习,不断进取,在实践中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办法,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耕好手中的“责任田”。

二、勤于思考

如果缺少思考,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思维,永远只能够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其灵魂就很难提升到另一个新的高度,对事物的理解也会十分局限与狭隘。阅读完这本书,时常会使我静下心来思考人生,也让自己培养出一种纵横交错的哲学思维,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尽可能客观地评价事物,这样会帮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学校、为学生做些什么,“当你不把你的思想指向公共利益的某个目标时,不要把你剩下的生命浪费在思考别人上”。因为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会使我们忽略掉观察我自己的缺点和行为。

三、学会宽容

作者认为“人们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有优点必定就会有缺点,我们应该经常有包容之心,善待自己,也同样善待别人。真正的宽容,本质上就是爱护,宽容并不等于放任其自流、撒手不管,如果对学生的缺点听之任之,不管不顾则是一种纵容。

宽容是一种心态、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技巧,其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代表了你心灵的充盈和思想的成熟。如果真正领悟了宽容的艺术,达到一种兼容并蓄的境界,就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广。对于我们个人来说,保持宽容心态,不但可以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而且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宽松的发展空间。

四、坚定信念

一个人的新年和理想,是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的总开关。信念决定我们人生的方向,只有坚守住信仰,在身处逆境时才会不泄气,不放弃,身处顺境时才可以不骄傲、不折腾。我们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克服急躁、消极和抱怨的情绪,理性地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去做好自己的份内应做的事。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和厚度。其实,生命的不完美就是完美,人生不要背着过多的包袱,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无论生命长短,都能做到无愧于自己的使命。

《沉思录》这本书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地去读,用心地去感悟作者深刻的感受,他那内心的超脱与自我的完善,不断的反躬自责,不断的警醒鞭策,不断修炼和提高自我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加强道德和人文修养,保持宽广的胸怀,以从容豁达的心态、理性清醒的认识,饱满向上的精神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努力追求自我的不断的完善,做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

最后我将书中的一段优美的语句和大家共勉:“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一切只是一个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是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会迅速落入忘川。那么一个人靠什么来指引?惟有哲学。”

第16篇:《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后感

《深思录》是古罗马斯多葛派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书中作者以录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同,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自已遵从一种自制的生活,追求理想幸福,他的思想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具有很强的启发。

爱比克泰德出生于罗马佛里吉亚的一个奴隶家庭,他的童年是十分艰难的,他的童年时被卖到罗马为奴,后师从斯多葛派哲学家鲁伟斯,并获得自由。此后,他在罗马教学,建立起了自己的斯多葛学园,后来又被罗马皇帝驱逐至希腊尼科波里斯,最后以讲学终其一生。爱比克泰德其实能获得如此之高的成就的原因是因为他拥有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拉斯帝克斯,拉斯帝克斯是他的一位导师,他之后还继续把马可.奥勒留引向深入的老师。

爱比克泰德与马可.奥勒两个人在许多哲学问题上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提示着尽管社会环境影响至一个时代的哲学,但是其实个人的环境之影响于一个人的哲学却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古罗马斯多蒙派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写的《沉思录》,给我们的人生许多的启示,让我们了解到做人的道理,让我们知道人的一生

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这是一种道德,从《沉思录》我可以知道,我们每个人需要自由却不是束缚,如果只是单纯的束缚,那么就是一种乏味的人生,古罗马斯派的思想养出了这两位不折不扣的束缚,这种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其实每个人都向往着安定与自由向往着自己有美好的未来与美好的生活,不是吗?每个人的思想深处有着跟沉思录中一样的经历。

沉思录是一部很值得看的一部经典名著,当你看完后,请记住,赏识一你自己的人生,然后再把它轻轻地放入小书柜里。

第17篇:沉思录读后感

把 握 现 在

—读《沉思录》后感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对自己和所处混乱世界之身的感受,他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不仅要思考善,还要付诸行动。

作为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学习过希腊文学、哲学、法律与绘画的他。在执政的近20年间,古罗马帝国水灾、地震、瘟疫、饥荒、蛮族入侵、军事反叛等天灾人祸不断,尽管他以其坚定的意志和超人的智慧,夙兴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挡古罗马帝国的颓势。公共职责的沉重负担和个人际遇的沉痛经历使他陷入了极大的悲观中。 “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一个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帝国的皇帝,深刻的阐述了把握现在重要性。给我的启示颇深。

把握现在,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在这个快速进步、充满竞争的社会里,人心难免变得浮燥。把握现在显得尤为重要,要守住自己的本性就必须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反思中不断加强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剖析自身修养,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告诫,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尤其是现在区委、区组织部出于对大家关心的角度,组织了这个读书班,我们更要珍惜这

一次难得机会,用只挣朝夕的精神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把握现在,就是要做好现在真在做的每一件事。作为一名来自安监条线的工作人员,每一次的执法检查,都代表着安监队伍的形象,同时执法的细致与否,都关系到企业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安监执法过程中要做到严格执法,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努力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确保了辖区的安全稳定。

把握现在,就是要正确处理名利得失。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立足本职岗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做一名爱岗敬业党员;要有承担责任的勇气,把对上承担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动承担责任,主动解决问题。对自身的工作失误,要勇于承认主动挑起责任,为成就事业凝聚力量。

第18篇:《沉思录》读后感

南京工业大学寒假作业 读>有感

沉思录读后感

2009年11月29日温家宝总理来到南京工业大学视察,参观了其创新成果。参观中,温总理给大学生们推荐了一本好书——《沉思录》。温总理说:“这本书(《沉思录》)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都在读。”温总理推荐的《沉思录》引起了全校学生的广泛阅读,我也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读后,感想颇多,受益匪浅。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马可·奥勒留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在不断地学习处世,怀善向人,规训克己,不关注自身灵魂内部的人必然不会幸福的,而且应该遵循自己的认为对的事情,坚持真理,明白生死有命,安守自然.《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感悟一:

1自0701张作宝

“那对身后的名声有强烈欲望的人没有考虑到,记住他的人之中的每一位也是很快要死去;也没有考虑到,那些延续了他们的人也是很快要死去的,直到全部的记忆都销声匿迹,因为它是通过盲目崇拜和有朽的人传递下去的。”

“如此多的被赞美过得人已经被忘却;如此多的赞美过别人的人早已死去。”

以前的读书人,把“名节”看得重于一切,一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千千万万的读书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一样的人性光辉.“要留当留万世名”一直是很多人自认为伟大志向的标准之一。但当读完《沉思录》后,我心灵受到一股震撼,人死后依然归土或返回天国,留在世上的东西终有一天化为尘埃,为何死死纠缠呢?

换一个角度来审视名声,它本虚无,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确认自己的幸福。如果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就很难找到究竟是否幸福的答案。我们能引以自慰的只是别人对自己的羡慕和模仿,这使我们因为名声而得到骄傲和荣誉,与此同时,我们心中的感觉也许恰恰相反,我们会常常感到忧虑,甚至直至生命终结才能意识到自己盲目追逐的错误所在。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思量名声,它也并不是一无是处。追逐好的名声如同人体中的胆汁,是一种促人分发行动的体液。但是当它被

阻扰而不能稀释时,它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使人恶毒的毒素。因此,当追逐名声而感到事业有所希望成功时,他们是忙碌的人物。但是当他们的抱负受到压抑而心怀积愤时,他们将成为危险的人物。

名声,多少人被名声所捧?终而又被名声所累?读过此书,我明白我不能被“名利”二字所遮盖了双眼,而忘却发现身边更美好的东西;不能被“名利”二字所束缚,而失去那种做自己想做之事的自由。

感悟二:

“尽管你准备活三千年,尽可能地活一万年,仍要记住没有人能够失去任何生活,除了他现在的生活;也没有人能够任何生活,除了他现在所失去的生活。因此,最长的生活和最短的生活都是一样的。”

读罢此句,不得不放下书本,思考良久。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而且能够引起我实际生活中的共鸣。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即是礼物,也是恩赐,是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但,又如何?莫奈何!当“现在”流逝成“过往”,我们不应还陷在不能改变的“过往”泥潭中自怜;当“将来”还未演变成“现在”,我们亦不可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

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对于我们而言,不要把喜欢的事物当做永恒的东西来追求,也不要把厌恶的东西当做持久的东西来逃避。对你所持之物的态度应该是:\"不要将你没有的东西看得甚于你所拥有的东西:但在这些你拥有的东西中挑选出最好的,然后反思如果没有它们,你是多么地渴望。同时,注意你也不要因此对它们的如此满意而惯于高估它们,以至于当你不应有它们的时候会被扰乱。

“活在当下”——你是,他是,我也是。这就是生命最美好的礼物。幸福就在你的行动之中:\"如果你能依据正确的方向前进,以正确的方向前进,以正确的方式思考和行动,你就能在平静的幸福中度过你的生活。\"

《沉思录》的确是一本能让人思考的书,读后我依旧沉浸在其中,思考,思考,还在思考。我终于明白了温总理为什么把这本书放在床头,为什么读了不下100遍。《沉思录》让我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也思考周围的一切。它的好不是读一遍就可以领悟的,我也要向温总理学习,多读,多想,多实践,让《沉思录》真正的带给我成长。

第19篇:《沉思录》读后感

静静地读他

——读《沉思录》有感

“环顾历史,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都到哪里去了,他们像一股青烟消失了。”这是2007年11月19日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访问,会见中国驻新加坡使馆人员和中资机构代表时道出的值得回味的话,这句话出自《沉思录》。温总理说:“这本书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100遍,天天在读。”为何温总理如此看重这本书呢?那是因为,细细品读这本好书,你一定恍若漫步时空隧道,与大师促膝交流,聆听不倦教诲,收获不少人生哲学果实。而在我看来,《沉思录》就像一杯红酒,香醇甜美,诱人用心慢慢品出其中的美妙。

《沉思录》是斯多亚派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它不同于一般的哲学书籍,它是一位有着强烈道德感的统治者的“内心独白”,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也是斯多亚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奥勒留在位时正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加之于他跻身宫廷,于是就产生了奥勒留追求一种摆脱激情和欲望、冷静而乐观生活的性情。书中记述了他对宇宙、个体、时间、灵魂、生死、痛苦、神、德行、理性等事物的深刻思考。读他,我的思想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

一、勤于思考,培养辩证思维康德墓志铭上有句话说“世上有两样东西我愈是经常持久思索,愈使心灵充满不断增长敬仰和敬畏那头顶灿烂星空和心中道德法则”。《沉思录》同样有博大胸襟。它把人放在宇宙苍穹之下、万物循环之中,死亡不过是自然运转,生命不过是过客旅居。“有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忘却,又有多少人在称贺别人的成名之后亦与世长辞。”阅读这本书时,常静下来思考人生培养纵横交错哲学思维,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尽可能客观评价事物,会帮助你在人生旅途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二、要淡泊名利,精心砥砺品德奥勒留在《沉思录》中写道:“从我的母亲,我濡染了虔诚、仁爱和不仅戒除恶行,甚而戒除恶念的品质,以及远离奢侈的简朴生活方式。”浮华的世界使人迷惑,让人失向。面对越来越多的选择,多少人在名利面前失去了平常心,形成了热衷名利,追逐名利,对名利趋之若鹜的奴性思想,甚至迷失了自我。读一读《沉思录》吧,它犹如精神世界里的一面镜子洗涤你的灵魂;读一读《沉思录》吧,它就是一本心灵的哲学,赋予你高贵宽容的气质;读一读《沉思录》吧,它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阳,带来光明和希望。

三、常怀包容之心马可·奥勒留认为,“对于那没有理性的动物和一般的事物和对象,由于你有理性而他们没有,你要以一种大方和慷慨的精神对待他们。而对于人类来说,由于他们没有理性,你要以一种友爱的精神对待他们”,这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啊!多么博大仁慈的爱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以恶报恶,而是要忍耐和宽容。

“做事不可迟缓,言谈不可杂乱,思想不可模糊,心灵不可完全倾注在本身上面,亦不可任其激动。生活中总要有点闲暇。”这句话是马可·奥勒留的人生坐标,也是他一生行事做人的准则。读《沉思录》,因为它是一本哲学书、生活书、励志书,但更重的,是读他--马可·奥勒留。

第20篇:沉思录读后感

《沉思录》读书笔记

初次涉略哲学,想找一本哲学书陶冶一下自己的情操,众多书籍中,一眼就看到了《沉思录》,并不是因为总理的推介,也不是因为它声名大噪,只因为它有一个让人安静让人联想的名字“沉思”。

玛克思。奥勒留是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传奇人物。作为古罗马的皇帝,在公元162年40岁时继承王位,却遇内忧外患,但他心怀仁厚,关心百姓,他普建慈善机构,甚至出售私人珠宝用于赈灾;作为军人,他战功赫赫;作为哲学家,他更是成就辉煌,用灵魂谱写了古罗马哲学斯多亚派的最后一部典籍《沉思录》,他也因此被称为“偶像们的偶像”。

《沉思录》和《论语》的体裁差不多,感觉它都是一段段的文字,被随意地分成几个话题,偶尔放在书中的各个部分。书中大量使用祈使句,像是在和自己得对话,对自己深刻的反思,对自己的告诫,对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规劝,好似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前面,告诫镜子里头的自己,书中大量使用祈使句就是最好的明证。比如他在书中这样对自己说道:“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并对自己信仰的不断提醒对,灵魂的不断揣摩 。读这样一本书,仿佛大师就在你的耳边指导你如何做人做事,那么亲切,那么真实。下面摘抄几句自己喜欢的话:

“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

这句话让我思考了很久,越想越有韵味,而且能够引起我实际生活中的共鸣。人们一生中将面临无数个“现在”,我们所过的生活亦是由无数个“现在”所拼接而成,“现在”对于每个人来说,它即是礼物,也是恩赐,是我们唯一所能把握的。我们曾纠结于过去的种种伤疤,桎

梏于历史的层层包袱;我们亦曾迷茫于未来的种种未知,迷茫于将来的袅袅迷雾;我们郁结,我们痛苦,我们烦躁,我们恨不能穿越时空。但,又如何?莫奈何!当“现在”流逝成“过往”,我们不应还陷在不能改变的“过往”泥潭中自怜;当“将来”还未演变成“现在”,我们亦不可烦躁于不可知的种种变相之中。我们唯一可控的只有“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只是不要在懊恼中放任可控的“现在”流转成不可控的“过往”,在彷徨中措手不及地迎接“将来”化为“现在”。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生命变化太快,这一秒的我与上一秒的我已经不尽相同,佛学中称之为“无常”——事实无常也!易学称之为“变化”,“知否世事常变,变幻原是永恒”。过去的永远过去了,一切都已定格,即使沉溺其中也丝毫改变不了它对现在所造成的影响,只能徒增伤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活在当下,此时此刻便应该行动起来走在由“过去”铺成通向“未来”的路上,才是“现在”存在的真正意义。“

“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

“死亡:它不是一种消散,就是一种化为原子的分解,或者虚无,它或者是毁灭,或者是改变。书中提到宇宙之外的宇宙本性:就仿佛实体是蜡,现在塑一匹马,当马被打破时,用这质料造一棵树。”

这本书关于死亡的阐述有很多,如第25页:“希波克拉底在治愈许多病人之后自己病死了。占星家们预告了很多人的死亡,然后命运也把他们攫走。亚历山大、庞培、凯撒在粉碎数以万计的骑兵和步兵、频繁地把整个城市夷为平地之后,他们最后也告别了人世。”对于死亡的恐惧,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小时候看到冰冷的棺木,会躲得远远的,看到电视剧中人物的离世,感觉很悲惨,他们似乎被一种恐怖的力量带走。有一天它也会像带走亲人一样带走我,从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不留一点痕迹……人这一生除了生就是死,哪有比死更可怕地东四?但看到这些话,让我对死亡有了新的看法。“尘归尘,土归土”,正如马

可·奥勒留·安东尼的老师古罗马斯多葛派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在《沉思录II》中所说:“他们只是回到了本属于他们的地方,若干年后我也将回到那里,只是早与晚的问题。”既然如此,又何必悲伤,何必恐惧死亡呢?你我生命的时间不过是宇宙永恒的、神秘莫测的时间中一个极小极小的点, 30年,50年,100年,又有什么区别呢?死亡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恐惧也无济于事,这是天命,谁都无法逃,唯有坦然地面对。那么,我们死去了,组成我们身体的各种元素依然存在,它们挥发到空气中,钻进泥土里,附着在别的物体上。但最终,它们又组成了别的物质,比如一只昆虫、一棵小草的一片叶子中的一部分……

其实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应该怎么活。有些人活着比死都痛苦都恐怖,这样的活着有什么意义,反而死了却意义重大。对于一个大学生,现在思考生死问题似乎有点早,有点飘渺,有点浅薄,但至少可以让我看清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使命,那就是有意义的活着。

1000个观众心里,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本书的意义在于它能否触动你、说服你、进而改变你,对你的生活有所助益。——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句话,引起你的沉思,我们不妨也写一本像马克皇帝那样的沉思录,写进自己的思考,供自己阅读和反思,为自己的人生留一面镜子,随时审视自我。

品人录读后感
《品人录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