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水许传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08 08:36:16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水 浒 传

练习题一

1.《水浒传》的主要题材是()。

2.《水浒传》歌颂的主要精神是()。

3.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人物及其绰号是:()。

4.《水浒传》中三位女英雄及其绰号:();();()。

5."智扑擎天柱"中英雄好汉的名字及其绰号:()。

6.《水浒传》中英雄好汉们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

7."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这几句话写的是()他的性格特点是()。

8.《水浒传》通过()揭示当时的社会矛盾。

9."大闹野猪林"涉及的主要人物有:()。

10.武松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11."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12.粱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人物是:()。

13.大闯五台山的人物是:()。

14.写出有关武松的三个情节:()。

15.吴用的性格特点是:()。

16.《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是:()。

17."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人物是()。

18.《水浒传》中,被逼上梁山的"逼"字在()身上体现得最明显。

19.《水浒传》中由身为朝廷命官却被逼上梁山的人物是:(),()。

20.《水浒传》中"浪里白条"所指的人物是(),和他相关的故事是()。

21.在《水浒传》中,作者刻画了一个具有惊世骇俗之美,又心狠手辣的人物是()。

22.《水浒传》中诸英雄落草前是军官的有:(),(),().

23.在《水浒传》中,被称为"神机军师"的人物是(朱武),相关故事是:()。

24.在《水浒传》中,被称为"拼命三郎"的人物是(),相关的故事是:()。

25.《水浒传》中的故事及相关的人物:误入白虎堂();大闹清风寨();探穴救柴进();风雪山神庙();怒杀阎婆惜()。

26.《水浒传》中两位打虎英雄的名字及打虎的地点是:(),()。

27.在《水浒传》中,放火烧战船,帮助宋江两败高太尉的是:()。

28.《水浒传》中描写了众多英雄好汉的形象,其中一开始逆来顺受,后来怒而反抗的人物是:()。

二.写出与下列情节相关的主要人物.

⒈大闯五台山___________⒉误入白虎堂___________⒊风雪山神庙___________

⒋大闯野猪林___________⒌醉打蒋门神___________⒍怒杀阎婆惜___________⒎大闹清风寨___________⒏斗浪里白条___________⒐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⒑探穴救柴进___________⒒浔阳楼题反诗_________⒓血溅鸳鸯楼___________

三.补全回目

⒈史大郎夜走华阴县,____拳打镇关西 ⒉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闹五台山⒊_____倒拔垂杨柳, ______误入白虎堂 ⒋梁山泊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卖刀

⒌_____押送金银担,_____智取生辰纲 ⒍_____剪径劫单人, _____沂岭杀四虎⒎_____斗法破高廉, _____探穴救柴进 ⒏_____教使钩镰枪, _____大破连环马⒐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_____活捉史文恭⒑_____浙江坐化, _____衣锦还乡⒒_____神聚蓼儿洼, _____梦游梁山泊 ⒓放冷箭_____救主,劫法场_____跳楼

四.下面各项中,人物的绰号在前、姓名在后,请补充完整:( 12’)a、浪里白跳_________ b、____________吴用 c、赤发鬼___________d、插翅虎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杨林 f、小李广___________g、玉麒麟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时迁 I、____________ 史进j、_____________李俊 k、神行太保_______

《水浒传》二

一.填空.

1《水浒传》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小说。

2.《水浒传》中共有_______将,天罡共_____人,地煞星共________人.

3.《水浒传》是以________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__________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_____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_______.

5.《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___位.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______,_____.主张招安的将

领:_____,_____.

7.“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是____.

8.武松在血溅鸳鸯楼,杀死西门庆等人后,在墙上写下了哪八个字_____________.

9.征方腊时,曾身穿龙袍乱闯的人是_______。

10.梁山泊义士在最后一次战斗,痛失一只手臂的人是____________.

11.朝廷中是_____摆下“连环马”大破宋公明,梁山好汉中______最后破了“连环马”。

12.梁山泊中最后排名的前四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丘„„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这是_____在______写的__________诗。

14.我们所熟知的打虎英雄是《水浒传》中的,他在该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手刃_____,斗杀_____,为兄报仇。在快活林里醉打_____。

15.《水浒传》号称黑旋风的是____,他所使的武器是_____,该人力大如牛,但险些被冒充他的_____所害。

16.绰号豹子头的_____,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_____设计误入_____,刺配沧州,后雪夜上_____。

17.《水浒传》中有108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1)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____

(2)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_____ __________

18.《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该书描写了北宋徽宗时,以_____为首的108名好汉在水泊梁山聚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的豪举。

19.鲁智深绰号_____,他在渭州三拳打死_____,在相国寺_____,在野猪林救_____。

20.《水浒传》中吴用绰号_____,与晁盖、公孙胜等人在黄泥岗智取了_____。 水浒传人物绰号

1 九纹龙 史进(史家庄少庄主)2 神机军师 朱武(少华山大寨主)

3 跳涧虎 陈达(少华山二寨主)4 白花蛇 杨春(少华山三寨主)

5 花和尚 鲁智深(鲁达,提辖6 打虎将 李忠(卖艺,史进第一位师傅,后为 桃花山寨主)7 小霸王 周通(桃花山寨主)8 豹子头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

9 小旋风 柴进(柴大官人,周世宗之后) 10 旱地忽律 朱贵(梁山耳目,“忽律”即鳄鱼)11 摸着天 杜迁(原梁山二寨主)12 云里金刚 宋万(原梁山三寨主)

13 青面兽 杨志(殿司制使官,管军提辖使,杨家将之后)

14 急先锋 索超(大名府留守司正牌军,管军提辖使) 15 美髯公 朱仝(郓城马兵都头)16 插翅虎 雷横(郓城步兵都头)17 赤发鬼 刘唐

18 智多星 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

19 立地太岁 阮小二(阮氏三兄弟老大,石碣村)

20 短命二郎 阮小五(阮氏三兄弟老二,石碣村)

21 活阎王 阮小七(阮氏三兄弟老三,石碣村)22 入云龙 公孙胜(一清道人)23 白日鼠 白胜24 *刀鬼 曹正(屠夫,林冲徒弟)

25 及时雨 宋江(表字公明,呼保义,“黑宋江”,郓城押司)

26 铁扇子 宋清(宋江之弟)27 行者 武松(武二郎,打虎武松)28 菜园子 张青(十字坡黑店)29 母夜* 孙二娘(张青之妻)

30 金眼彪 施恩(小管营)31 毛头星 孔明(孔家庄,白虎山,宋江徒弟)32 独火星 孔亮(孔家庄,白虎山,宋江徒弟,孔明之弟)

33 锦毛虎 燕顺(清风山大寨主)34 矮脚虎 王英(清风山二寨主)35 白面郎君 郑天寿(清风山三寨主)36 小李广 花荣(清风寨知寨)

37 镇三山 黄信(青州府都监,秦明徒弟) 38 霹雳火 秦明(青州指挥司总管兵马统制)39 小温侯 吕方(对影山寨主,方天画戟) 40 赛仁贵 郭盛(方天戟)

41 石将军 石勇(大名府人士,放赌为生) 42 催命判官 李立(揭阳岭黑店主)43 混江龙 李俊(扬子江梢公)44 出洞蛟 童威(私盐贩子)

45 翻江蜃 童猛(私盐贩子,童威之弟)46 病大虫 薛永(卖艺)

47 船伙儿 张横(梢公,李俊义弟)48 没遮拦 穆弘(揭阳镇一霸)

49 小遮拦 穆春(揭阳镇一霸,穆弘之弟) 50 神行太保 戴宗(江州两院押牢节级)51 黑旋风 李逵(铁牛,江州小牢子)52 浪里白条 张顺(渔家,张横之弟)53 圣手书生 萧让(擅长书法)54 玉臂匠 金大坚(擅长制印)

55 通臂猿 侯健(薛永徒弟,擅长裁缝)56 摩云金 欧鹏(黄门山)

57 神算子 蒋敬(黄门山,精通书算)58 铁笛仙 马麟(黄门山)

59 九尾龟 陶宗旺(黄门山)60 笑面虎 朱富(朱贵之弟)

61 青眼虎 李云(沂水县都头,朱富师傅) 62 锦豹子 杨林

63 火眼猊 邓飞(饮马川寨主)64 玉幡竿 孟康(饮马川寨主)

65 铁面孔目 裴宣(饮马川寨主)66 病关索 杨雄(刽子手)

67 拼命三郎 石秀(杨雄义弟)68 鼓上蚤 时迁

69 鬼脸儿 杜兴(李家庄主管)70 扑天雕 李应(李家庄庄主)

71 一丈青 扈三娘(扈家庄)72 两头蛇 解珍(猎户,孙立表弟)

73 双尾蝎 解宝(猎户,解珍之弟)74 铁叫子 乐和(小节级,孙立妻弟,擅唱曲)75 母大虫 顾大嫂(孙立弟孙新之妻)76 小尉迟 孙新 (孙立之弟)

77 出林龙 邹渊(登云山头目)78 独角龙 邹润(登云山头目,邹渊之侄)79 病尉迟 孙立(登州兵马提辖)80 金钱豹子 汤隆(铁匠)

81 双鞭 呼延灼(汝宁州都统制,呼延赞之后)

82 百胜将军 韩滔(陈州团练使,呼延灼讨梁山军正先锋)

83 天目将军 彭圯(颍州团练使,呼延灼讨梁山军副先锋)

84 轰天雷 凌振(大宋第一炮手)85 金枪将 徐宁(金枪班教师,汤隆表哥)86 混世魔王 樊瑞(芒砀山首领)87 八臂哪吒 项充(芒砀山副将)

88 飞天大圣 李兖(芒砀山副将)89 金毛犬 段景住(盗马贼)

90 玉麒麟 卢俊义(北京大员外,河北三绝)

91 浪子 燕青(小乙,卢俊义家童,擅长相扑)

92 铁臂膊 蔡福(大名府两院押牢节级兼刽子手 93 一枝花 蔡庆(小押狱,蔡福之弟)94 丑郡马 宣赞(关胜讨梁山军后合)95 大刀 关胜(蒲东巡检)

96 井木犴 郝思文(关胜义兄,讨梁山军先锋) 97 活闪婆 王定六

98 神医 安道全(建康府太医)99 没面目 焦挺(擅长相扑)

100 圣水将军 单廷(王玉)(凌州团练使)101 神火将军 魏定国(凌州团练使)102 丧门神 鲍旭(枯树山强人)103 险道神 郁保四(曾头市)104 双枪将 董平(东平府都监,风流双枪将)105 没羽箭 张清(东昌府)

106 花项虎 龚旺(张清副将)107 中箭虎 丁得孙(张清副将) 108 紫髯伯 皇甫端(兽医)

《水浒传》一答案

一、

1、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

2、被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3、九纹龙史进

4、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

5、浪子燕青

6、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重友情,讲义气

7、李逵耿直,纯朴,莽撞

8、一系列官逼民反的生动故事

9、鲁智深,林冲

10、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11、宋江仗义疏财,济弱扶贫,精明练达,但有浓厚的正统观念与忠君思想

12、天魁星呼保义宋江,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13、鲁智深

14、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

15、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16、李逵,武松

17、宋江

18、林冲

19、林冲杨志20、张顺夜闹金沙渡

21、潘金莲

22、林冲杨志鲁达

23、朱武打破六花阵

24、石秀智杀裴如海

25、林冲花荣李逵林冲宋江

26、武松在景阳冈打虎李逵在沂岭杀四虎

27、刘唐

28、林冲

二、

1。鲁智深 2。林冲

3、林冲

4。鲁智深 5。武松 6。宋江

7。花荣 8。李逵 9。吴用

10。李逵 11。宋江 12。武松

三、

1、鲁提辖

2、鲁智深

3、花和尚

4、林冲 杨志

5、杨志 吴用

6、假李逵 黑旋风

7、入云龙 黑旋风

8、徐宁 宋江

9、卢俊义

10、鲁智深 宋公明

11、宋公明 徽宗帝

12、燕青 石秀

四、

A张顺 B智多星 C刘唐 D雷横 E锦豹子 F花荣

G卢俊义 H鼓上蚤 I九纹龙 J混江龙 K戴宗 L薛永

《水浒传》二答案

1、施耐庵,明,章回体

2、108,36,72

3、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官逼民反、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被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4、李鬼

5、三,王伦、晁盖、宋江

6、李逵、武松,宋江、卢俊义

7、宋江

8、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9、阮小七

10、武松

11、呼延灼,徐宁

12、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

13、宋江,浔阳楼,西江月

14、潘金莲,西门庆,蒋门神

15、李逵,两把板斧,李鬼

16、林冲,陆谦,白虎堂,梁山

17、(1)武松醉酒后在景阳岗打死老虎。

(2)黑旋风李逵,性格嫉恶如仇

18、施耐庵,宋江

19、花和尚,镇关西,倒拔垂杨柳,林冲

20、智多星,生辰纲

推荐第2篇:许逵传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逵,字汝登,固始人。正德三年进士。长身巨口,猿臂燕颔,沉静有谋略。授乐陵知县。六年春,流贼刘七等屠城邑,杀长吏。诸州县率闭城守,或弃城遁,或遗之刍粟弓马,乞贼毋攻。逵之官,慨然为战守计。县初无城,督民版筑,不逾月,城成。令民屋外筑墙,墙高过檐,启圭窦①,才容人。家选一壮者执刃伺窦内,余皆入队伍,日视旗为号,违者军法从事。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贼果至,旗举伏发,窦中人皆出,贼大惊窜,斩获无遗。后数犯,数却之,遂相戒不敢近。事闻,进秩二等。时知县能抗贼者,益都则牛鸾,郯城则唐龙,汶上则左经,浚则陈滞,然所当贼少。而逵屡御大贼有功,遂与鸾俱超擢兵备佥事。逵驻武定州,州城圮濠平,不能限牛马。逵筑城凿池,设楼橹②,置巡卒。明年五月,贼杨寡妇以千骑犯潍县,指挥乔刚御之,贼少却。遥追败之高苑,令指挥张勋邀之沧州,先后俘斩二百七十余人。未几,贼别部掠德平,逵尽歼之,威名大著。

十二年迁江西副使。时宸濠党暴横,逵以法痛绳之。尝言于孙燧曰:“宁王敢为暴者,恃权臣也。权臣左右之者,贪重贿也。重贿由于盗薮,今惟翦盗则贿息,贿息则党孤。”燧深然之,每事辄与密议。及宸濠缚燧,逵争之。宸濠素忌逵,问:“许副使何言?”逵曰:“副使惟赤心耳。”宸濠怒日:“我不能杀汝邪?”逵骂曰:“汝能杀我,天子能杀汝。汝反贼,万段磔汝,汝悔何及!”宸濠大怒,并缚之,曳出斫其颈,屹不动。贼众共推抑令跪,卒不能,遂死,年三十六。

初,逵以《文天祥集》贻其友给事中张汉卿而无书。汉卿语人曰:“宁邸必反,汝登其为文山乎!”逵父家居,闻江西有变,杀都御史及副使,即为位,易服哭。人怪问故,父曰:“副使,必吾儿也。”世宗即位,赠左副都御史。嘉靖元年,改赠逵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许逵传》)

[注]①圭窦:圭形小门。②楼橹:上有望楼的战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视旗为号 日:每天。

B.贼果至,旗举伏发 伏:隐匿。

C.俱超擢兵备佥事 超:越级。

D.宸濠素忌逵 素:平时。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许逵“有谋略”的一组是(3分)

①县初无城,督民版筑 ②家选一壮者执刃伺窦内

③又募死士伏巷中,洞开城门 ④每事辄与密议

⑤汝反贼,万段磔汝 ⑥曳出斫其颈,屹不动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逵身材魁梧,且有军事才能。正德六年春,他在乐陵知县任上,修筑城墙,训练兵 卒,招募死士,最终打败了流寇刘七等贼人,并因此而获得了升迁。

B.驻守武定州时,许逵筑城挖壕,修造战车,设巡逻队;第二年五月,贼杨寡妇进攻潍 县,许逵在高苑击败他们,后来又在德平全歼另外一股贼人,威名大震。

C.许逵与都御史孙燧对剪除宁王势力有相同的认识,所以凡事都相互商议。宸濠造反,捆绑了孙燧,欲加杀害。许逵争辩未果,责骂叛寇,英勇就义。

D.从许逵赠送《文天祥集》一事,其父其友就知道许逵必定会在宁王造反时像文天祥一样坚贞,所以其父在未知儿子生死的确切消息时,就摆上牌位哭悼儿子。

推荐第3篇:《水》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语文一最后一课:《水》,我一看到文章就题目就猜想这是一篇呼吁我们保护水资源,不浪费水的文章,我大略一看,就是我猜的那样,便“细嚼慢咽”起来。文章的大体内容是这样的:“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上,小时候,我们都期盼下雨,下雨时,我们才可以痛快会洗上一回澡,当不下雨时,母亲便用水为我们散热的事情。

我感到了水的重要,水的作用。在缺水的地方,人们对水是多么的渴望;在水多的地方,人们对水是多么的浪费。水又是我们生命的源泉,假如没有了水,我们将不可能生存;假如没有水,将没有植物和动物;假如我们还不珍惜水,那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人类的眼泪。水不是用不完的,总有一天,他将会从地球上消失,但是假如我们还浪费水的话,它会消失得更快。

推荐第4篇:1025许兆水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救援车间技术员许兆水

一年来,我在段、车间的领导下,干一行,爱一行,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日常学习演练、现场事故救援和管理机制规范等方面,充分发挥一名干部的作用。我十分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岗位,深深懂得:有为才能有位,有为就要勤学苦练、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勇于奉献。

一、努力学习救援技术业务知识,做一个救援的行家里手。

打铁先得本身硬,通过刻苦学习,我基础理论方面掌握了《技规》、《行规》、《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则》、《铁路救援列车管理办法》、局《救援列车考核评定标准》、《救援一次出动作业标准》、《铁路事故救援知识》、段《救援工作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内容。实做技能方面掌握了N1002型轨道起重机的构造、起重性能、保养、安全作业规则、检查操纵方法;钢丝绳及链条的测量选用、报废标准、涂油周期;液压起复设备的连接、操作;人字型、海参型、多集顶复轨器的起复原理、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北亚号动车组、机车、车辆及25B新型客车索台车的方法,HXN5大功率机车吊复救援,等等。

二、登台讲课,创新培训方法,使职工学以致用。在职工培训上,我率先开展研讨型课题讲课,认真备课,

带头讲课,让课堂成为大家技术探讨的基地、解决技术难题的载体,增强了职工培训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提高职工综合技术素质,提高工长的协调组织能力,提高救援合成能力。练兵千日,用兵一时,我把每一次演练都模拟成事故救援,从勘察现场、制定起复方案、准备工具、人员分工、人身安全卡控、起复后工具收回摆放等各环节都严格要求。演练完毕后,在现场召开总结会,发扬技术民主,相互学习,共同研究探讨,人人参与分析,找出好的做法加以推广,找出不足或错误的地方予以纠正,不断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整体合成技能。

三、从细微入手,规范各项管理制度。

针对救援列车职工当前的文化素质和设备机具现状,经过实地调察,反复修改,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我编写了近万字的《设备机具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办法》,涵盖了所有常用设备机具,规定了各工种的保养细则和检查周期频次,深受职工的欢迎。根据局对救援列车20分钟出动的要求,将原《事故救援应急预案》推倒重来,压缩从接到调度命令、电力工撤线、工长撤除止轮器、一直到机车连挂牵出等各个工作环节的作业时间,三次开展全员讨论,四易其稿,做到细致、可行、安全。相继制定了《学习演练制度》、《消防制度》、《作息和工长值班制度》、《车辆检查办法与防溜措施》、《日常演练方案》、《定置管理办法》等21项制度措施。

通过这些管理制度的运作实施,佳木斯救援列车小到地面上的一棵草、一个烟头,大到钢丝绳涂油、起重机各部件保养都能责任落实到人,有效地提升了救援列车的工作质量。

四、顺利完成事故救援。

事故救援是对技术员的综合考验,每次救援过程中,我 都提前了解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救援预案,在到达现场前完成吊索具选用、人员分工、安全控制等工作,节约了大量时间,在现场做到紧张有序,起复快,线路开通迅速。

2010年4月3日5:00分,佳木斯站煤气公司专用线车辆脱线,现场情况是:空敞车C64K4851654,在煤气2线与煤气3线之间上四股脱线,1个台车散架,另一台车芯盘销脱出,线路曲线半径为400米,坡度千分之五点六,车辆容易溜车,上方为3根22KV高压线,不利于起重机转车。 我根据现场情况和佳救援的现有设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起复方案:起重机停留在直股(煤气2线)作业,先将事故车1端(距离起重机远)台车索台车,吊起扶正、对芯盘后,转杆复位到煤气3线,再吊起事故车2端扶正、对芯盘复救。用了15分钟就顺利完成了救援任务。

五、运用现有机具设备,制定N1002型起重机吊复HXN5机车预案。

2010年以来,HXN5机车大批量上线使用,给救援提出了新课题,没有救援方案,没有救援工具,一切从零开始。

我到佳木斯机务车间库内地沟里观察、学习、研究机车牵引中心销和转向架的构造,确认中心销下部由4根M26X150螺栓紧固,上部为高强度焊接。查有关资料并经过计算,牵引中心销能承受80吨的横向牵引力,上部强度足够,下部可承受50吨剪切应力,所以在吊装时的强度足够。向戚墅堰厂家和北京局的救援列车请教,结果为HXN5机车走行部可以整体吊复。我根据N1002起重机的最大起复能力,在全局率先编制了切实可行的N1002起重机吊复HXN5大马力机车救援预案,节约了救援工具配置成本,人员分工细致,作业衔接紧密,人员和设备安全控制有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并在车间所属的4个救援列车进行了讲课。

六、认真完成车间、段、路局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2009年8月份,落实哈铁机网电(2009)第1089号电报和车间安排,对所辖救援区段内的救援队进行检查、培训,并开展实作技能演练与考核,在佳木斯站进行了救援知识公开课讲课,参加人员包括车站、供电、车辆、机务、电务、工务、公安等佳木斯站区各单位人员,讲到一半的时候,有的单位反响强烈,指派教育科的专职人员来听课,佳木斯站对全程进行了录像,作为他们的专业培训教材。

2009年11月份,经过车间领导的推荐,随机务处张哲修科长对全局的起重机副司机进行了提职考试,并对全局12个救援列车进行了救援知识培训。

2010年4月份,根据段和车间的安排,编写了救援列车工种的岗位标准,已被局劳卫处采用,行成了正式文件下发。

2010年9月份,在路局举办的救援列车起重机司机、副司机培训班中,我担任制动机授课教师。自费购买了《120型空气制动机》、《客车104型空气制动机》等4本教材,学习了齐厂编写的《N1002型轨道起重机》图纸,制作了15幅教学挂图,35幅实物图片。讲授了起重机的E-6型、改造后的120型,臂架平车的GK型、救援客车的104型制动机,强调了当前120阀半自动缓解阀的使用时机与方法,纠正了多年来救援起重机司机对救援出动时制动系统的错误处理方法,解决了救援车辆牵出或在救援线移动时抱闸的问题。

七、不足之处。

1、专业管理没有做到精细,现场技术指导不到位,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作风。

2、作业标准落实欠缺。

在液压起复演练过程中,我做示范时,止轮器没有动手去设,认为是演练,口说就行了,形成不良习惯,导致个别职工认为使用液压起复设备不用打止轮器。

3、对各工种的技术指导不均衡。认为在救援现场,起重机司机和起重工是主要角色,平时重视对他们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而对电力工、熔接工、钳工等工种重视不够,没意识到任何一个工种都会影响救援的进度,都是救援工作的有

机组成部分。

4、在职工技术演练方面有急躁情绪,方式方法欠缺。没有针对救援列车职工年龄大、文化功底浅这一现状去研究、去思考、去工作,总有“速成”的心理。

整改措施:

1、严格要求自己,一点也不差,差一点也不行。认真对待每次演练,看符合不符合要求,有没有安全隐患,坚持标准化作业。

2、针对不同年龄、文化层次的人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采取车上讲、集中学等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按照段长提出的“三个怎么办”,学以致用。

3、事故发生时千变万化,不会与书本上一样,平时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多向老师傅、老工长、老司机长请教,研究救援的规律性、共性问题。

4、按照救援列车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要求,大胆工作,敢说、敢做、敢管,多与同志们交流,多向主任汇报请教,谦虚待人,诚信做事,团结同志,研究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平和的心态处事,以紧张的节奏工作,改正自己的不正确之处,树立良好的职务形象。

八、今后的工作设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重点突出

四个方面。

1、努力学习救援技术,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精通各种复杂情况下的救援知识。

2、抓住实战演练才是硬道理这个核心,与车站、车辆部门联系,到佳木斯站站内、车辆段院内进行实地救援演练。

3、强化起重机司机、起复工这两个主要工种的培训,对这两个工种每月进行一次技能考核,逐人过关,确保救援的关键时刻冲得上。

4、每月进行一次机具设备的检查和机能试验,确保质量状态良好。

以热血浇灌发展之树,用赤诚品味精彩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学习技术业务知识,提高人员素质和机具设备质量,树立“细节体现责任,落实展示作为”的观念,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努力把救援列车建设成一支纪律严明、技术过硬、反应快速、保障有力的“特种部队”,更好地为运输生产保驾护航。

2010年10月26日

推荐第5篇:丘吉尔传读后感

《丘吉尔传》读后感

丘吉尔,印象中只是一名前英国首相,政治家,但看完《丘吉尔传》后明白了:丘吉尔还是一名杰出的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作家和记者,还领导英国人迎来了二战的胜利,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之一。

丘吉尔曾是一名调皮捣蛋的坏学生,严重偏科的劣等生,也未读过大学。他当过骑兵中尉,做过随军记者,还曾是一名情报人员。从政后,从保守党跳到自由党的,再从自由党跳到保守党,从内政大臣转任海军大臣再到英国首相。他曾经输过达达尼尔海峡之战而被迫离职,可是似乎一直以来他对于自己心中的信念有一种超乎常人的坚韧。

丘吉尔曾几次竞选首相失败,但他毫不气馁,仍精神抖擞地迎接新的挑战,最后终于取得了成功。他曾经说过:“我想干什么,就一定干成功。”他不但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十分宽厚,能够谅解他人的过失,包括那些曾反对过他的人。虚怀若谷的体量帮助他摆脱许多烦恼。二战结束后,战时内阁也必须解散。5月23日丘吉尔辞职,并将大选定于7月5日举行。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凭借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当选首相的丘吉尔,却在大选中惨败,他后来引用普鲁塔克的话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其宽宏大度可见一斑。

二战初期形势对英国十分不利,尤其是当法国被入侵仅仅5周后就快速沦陷以及英国上空不断出现来自德国的疯狂空袭让英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此时一名政治强人站了出来——丘吉尔。他凭借着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演讲以及百折不挠的韧性和从不屈服的战斗意志不断地鼓舞着绝望的英国人。在二战的严峻关头,面临法西斯主义的狂潮他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并最终带领英国人民取得了胜利。

丘吉尔,一代传奇,意志坚强,宽宏大度,是一代反法西斯重要功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推荐第6篇: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托尔斯泰传读后感

《托尔斯泰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描写了一代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生命最后三十年的心路历程和人生遭遇,真实地再现了托尔斯泰最后的人生是如何悲壮地落幕的。

读《托尔斯泰传》有感

“一百年前,俄罗斯一位伟人为我们这一代点燃了一支最纯真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青春。”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1828年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出生在莫斯科南部的小村里,直到八十二年后去世,他一直没有离开家乡。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有两位热心肠的女人照顾托尔斯泰和他的四个兄弟姐妹。

他曾亲吻一匹老马,为了曾经使他受苦而求他原谅。此时他未来的才华已露出端倪:他有想象力,常为自己想象的故事伤心落泪;他那从不休息的大脑总是努力去思索人们内心之所想;他早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他锐利的目光,能在丧礼参加者的脸上看出他们是否真的悲痛。

他自己说,他五岁时便已经第一次感到,“人生并非一种享乐而是十分沉重的苦役。”

他的成绩平平。他称自己的少年时代为荒漠时期:“一片黄沙,吹来阵阵炽热的狂风。”他很孤独,头脑总处于狂热状态。他自知长得丑,为了和别的“体面人”一样,他也去赌博,糊里糊涂得欠了一身债。“那真是彻头彻尾的放荡。”罗曼·罗兰评价道。

“绝对的真诚”救了他,在他行为最放荡的时候,他也能头脑清醒地对自己作出毫不留情的批判。这种独立判断的做法,在他年大学时候已经用来批判社会习俗上和思想上的迷信。他看不起大学传授的知识,不愿做正规的历史研究,因思想大胆而被停学。

1852年,托尔斯泰的天才初次开花结果,他写出了:《童年》、《一个地主的早晨》、《袭击》、《少年》。

《童年》对他的成名颇有帮助。而凌驾在这一切作品之上,成为这第一道山脉最高峰的作品,是托尔斯泰最美的抒情小说之一,也是他的青春之歌的高加索诗篇——《哥萨克》。正如他自己所说:“青春万能之神,逝而难再的冲动。”从这一点来看,此书是独一无二的。

托尔斯泰的婚姻美满,使他在十到十五年间尝到了多年没有的和平与安宁。于是,他在爱情的庇护下从容考虑和实现他脑子里的杰作——十九世纪小说之牛耳的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娜》。

在随后的作品中,托尔斯泰又将这些保持精神健康的训诫加以补充。《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的信仰是什么?》,《艺术批评》,《什么是艺术》„„一种以爱来缔造人类的联合,另一种则向爱的人敌人作战,他写下了:《伊万伊里奇之死》、《民间故事集》、《黑暗的势力》、《克莱采鸣奏曲》和《主与仆》。这个艺术创作阶段的巅峰和终极,出现了《复活》。“仿佛一座又两个塔楼的圣母院,一个象征着永恒的爱,另一个象征着对世界的憎恨。”

《复活》是他晚年最大的成就,此时托尔斯泰已经七十岁。在弥留的床上,他哭了,不是哭自己而是哭天下不幸的人。于是,1910年11月20日早上,他称之为“解脱”的时刻来了,“死亡,值得赞美的死亡„„”

罗曼·罗兰把托尔斯泰的一生比喻为“八十二年的生命为战场的战斗”。“生命的全部力量,所有罪过和德行都参与了这场既光荣又具有悲剧性的混战。——一切罪过,除了一种,就是他穷追不舍,即使到了最后的避难所也不肯放过的谎言。”

他有一个最美最温馨的名字,就是“我们的兄弟。”

推荐第7篇: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传读后感

篇1:拿破仑传读后感

1769年8月15日在意大利的科西嘉岛诞生了一位男婴,伴随着他的成长,他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并且在后人口中一代又一代的传诵,不管是因为他的罪恶滔天,还是因为那些“丰功伟绩”,他就是拿破仑。从书上不难读出,拿破仑小的时候独立性就很强了。

9岁那年,为了生计他跟随家人离开母亲从故乡出发前往法国。但是少年时代的拿破仑人生没有波澜起伏,直到军校的生活开始改变他的人生。家庭的清贫使得他过早的成熟,刚刚进入军校的他深知: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努力他在这个世界上将一无所有。当时他的成熟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在军校时,他相信他的意志力注定会使他成功。为了毫不怀疑的取得成功,他充分利用军校提供的一切条件,无论多么谦卑也在所不惜。我为他这种卧薪尝胆的胆量而叹服。

诚然,每个人都希望出人头地,但是又有谁能像拿破仑一样为了眼里的唯一目标登上帝位而不懈的奋斗再奋斗呢?六年后,15岁的拿破仑进入了巴黎皇家军官学校。由于扎实的数学功底,他成为了14名精选出来的非贵族炮兵学员之一,开始了真正的军训生活。由此看出,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不仅仅要胸怀大志,更要有知识作为基础,就像现在的我们,无论你制定了多少优良的计划,如果不付出实际行动,那些信誓旦旦的诺言只会随波而逝。世界上大概有3种人,第一是没有计划,也无行动的慵懒者,他们永远不会有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因为不是世界放弃了他们,而是他们放弃了自己;第二种便是计划行动只有其一的人,不管他们有多么的出色能干,只要是这样的漫无目的,他们的人生依旧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最后就是说到做到的人,通常这样的人会被人们记住,像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一样„„而拿破仑安静而孤独,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傲慢自大、雄心勃勃和抱负不凡。

是的,这些看似恶劣的特点成为了他征服全欧洲的基石。就现代来说,有野心的人不甘屈服于别人,拿破仑自己就这样形容:事业和前程的大门是向有才华的人敞开的,而不论其出身或财产如何。对于我来说,如果可以归类的话,我的永不满足和大胆的欲望可以归类为野心。野心是拿破仑如此奋斗的原动力,也是支撑他的铁蹄踏遍全欧洲的勇气。这就好像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呢,自己辛辛苦苦维持的一点尊严,被别人无情的踩了几下,整个人的骨气就没有了,最终命丧黄泉。

是不是如果拿破仑没有野心,也就是个混迹于法国酒吧的醉鬼呢?拿破仑的一生,都是书写着“磅礴”“恢弘”和“大气”。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在军事上,拿破仑被人们称为“一代军事伟人”,他戎马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多达60多次;在政治上,他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一个人凭借自信与勇气激情和幻想,勤奋和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都得到了,为了光荣与梦想,像他那样,又有什么可以横亘在他面前呢?”寻着伟人的脚步,我们何惧前行!或许天妒其才,他终被囚于圣赫勒拿岛。我憎恨战争,但我承认拿破仑是真正的伟人,我们要永远铭记他的精神! 篇2: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传读后感。不仅是因为这位伟人一生辉煌的功业同时也出于对作者那细腻文笔的崇敬。

艾米尔*路德维希不愧为一代传记大师。拜读其作品犹如与其本人促膝而席共同探究传主一生曲折的心路历程!

不难看出路德维希对于拿破仑情有独钟对这位伟大的天才倾注了满腔同情他几乎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下了这长达600多页的巨著。不仅文采斐然对于拿破仑的性格与心理活动分析的细致入微引人入胜。令每一个阅读者都不经然随着传主一生之浮沉而或喜或悲。被作者在字里行间所倾注的情感所深深感染!

诚然拿破仑的一生无论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在军事上拿破仑被人们称为“一代军事伟人”他戎马一生亲自指挥的战役多达60余次比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的总和还要多其中有许多战役在战争史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直到如今拿破仑的军事言论和战争战例仍被作为教材在一些国家的军事院校广为传播。在政治上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曾这样总结自己的成就:“我的英名并非建立在四十次胜利的战役上也不是由于我使得万邦臣服滑铁卢战役就足以抹煞对那么多胜利的回忆最后的一幕 往往令人忘却第一幕呀。永不湮没的是我的法典和参政院的会议纪录我与大臣 们的通讯„„由于条文简明扼要我的法典远比以往任何法典更可行、更有效。 我所设立的学校我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在培育着新一代的人才在我执政期间犯罪率减少;而英国的犯罪却很猖獗„„”

而这些都不是我所最关心的因为最触动于我的却是其在精神上的某种特质或是他那积极进取的心态;还有那不知疲倦永不懈怠的精力;那非凡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定的自信心„„总而言之他那极具魅力的精神内涵犹如一颗炽热的恒星而他所缔造的功勋和所取得的荣耀就恰恰如恒星所散发出来的光芒绚丽而华彩照亮他人生的全程甚至在他被囚于圣赫勒拿岛乃至死亡这种光芒尤未消亡而是化作漫天星辰永悬于苍穹。

一个人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激-情和幻想凭借勤奋和意志所能得到的拿破仑全都得到了而今天在着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锦绣前程又一次展现在才能卓越者面前热血青年难道可以找到比拿破仑更伟大的榜样和更可参鉴之镜么?

踏着伟人的足迹我们坚信我们的人生也必将辉煌!

就用伏尔泰的歌剧《穆罕默德》中的台词来作为本文的结语吧!

人生来平等世人命运却各异

无关门第唯业绩所使

众神钟爱一类人

他们凭一己才智开拓事业

从不依赖先辈余荫

这样的人我才选作领袖

人间只有他堪当此任

推荐第8篇:《济公传》读后感

一个另类的和尚——《济公传》读后感

有一个和尚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几乎老少皆知,这个和尚就是济公。

在庙里,我们看到的和尚都在打坐、修行,不吃荤菜,不喝酒,只吃素菜。而这个被称为济公的和尚,却只吃荤,不吃素,还整天拿着酒在大街上闲游,他虽然整天的衣衫不整,可是心地善良,真是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他常用种种诙谐的手法,解救他人之难;又常使些小神通,惩治做坏事的人,让他们改邪归正;还常从怀里掏出“灵丹妙药”,为疾病缠身的人消除病痛……

有一次,济公来到庄园,忽见一股妖气直冲云霄,他一按灵光,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他来到妖精洞前,大声叫开门,可怎么也不开,于是他用手一指,门边自动开了。刚进洞,一股黑气又向他喷来,可济公又用手指一点,这黑气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妖怪见法术被济公识破了,心中勃然大怒,抽出宝剑就来砍济公,济公一怒之下,伸手摘下僧帽,照着她打去,顿时金光缭绕,瑞气千条,将那女子罩住,现了原形。他的法力真是强大呀!每当看见电视里播放得了绝症而又无法医治的病人。我就常常幻想自己如果有那么强大的法力,就能帮助那些得了重病的人,让他们一个个服下“灵丹妙药”,让他们从悲到喜。每当我看见孤儿院里的小孩,就会想到如果我又那么大的法力,那我会让这些失去亲人的孤儿每人都能拥有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再也不孤单。当然,这些只是我的幻想不可能实现。但是济公助人为乐的精神可以在我们身上继续。虽然我们做不了什么大事,但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老人摔倒了,我们可以去扶。举手之劳,时时可做。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这个另类的和尚,医治在给我们传递正能量。

推荐第9篇:邓小平传读后感a

性格决定命运

——读《邓小平传》有感

《邓小平传》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写了邓小平的一生,与国人写伟人的传记不同,他的语言比较生动,对于敏感问题也有新颖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本以为会是帮助睡眠的好书,没想到会一连看了好些章节,迫于时间关系,我没有通读完全篇,但我所看的内容已经让我对邓小平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邓小平的成就验证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

在后来,那就是改革开放,那是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发展的曙光,接着这次东风,中国在不断的成长与成熟,发展对外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紧接着就是香港的回归、澳门的回归,这足以证明了中国国力的增强。没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在国际上是没有发言权的,更何况是维护自己的主权。但邓小平又凭着他的自信和人格魅力,战胜了英美等强国,以一种强硬的姿态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完整,系在一起。然而邓小平能有如此成就与他的性格分不开的,

第二章中“无论置身何处,邓的性格在十六岁和二十一岁之间应该已经形成了。但难以令人置信的是,他如此年轻就变得那么坚强、自信。” 在这段中,作者表达了他对邓小平的性格评价,也正是他的坚强和自信,让他在陌生世界里,靠他自己的智慧度过了一开始在国外艰难的求学生涯。

在建国以后,邓小平由于受到四人帮各方面的陷害和诽谤,一次又一次地被党排挤出去,被下放到农村去改造,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边工作边思考中国的问题,为中国的命运而担忧,“先天下之忧而忧”,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 邓小平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看到他的三起三落,我不禁叹服,他的哪一次\"起\"不是升至人生巅峰,哪一次\"落\"又不是跌至命运的低谷?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成就自己的梦想,每个人踩着脚下的路,都走得那么小心,那么畏缩。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知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其中的艰难和险阻只会化成前进的动力,他的每次\"落\",都因为坚持了真理,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每次的\"起\",都为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他尽心尽力的为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富强繁荣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奋斗,其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敬佩。

在书的末尾作者再次总结了邓小平的品格,他坚强、不屈不挠,正因为这个珍贵的品格,让他无论在人生巅峰和跌至命运的低谷都能坦然处之,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政治史上的奇迹。

正如作者在结论中写道,关于邓小平有些人会认为他过大于功,但绝大多数人会认为他功大于过,邓小平同志以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开创了今天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他“三落三起”所彰显的胸怀、智慧和意志,都可以给我们以深刻而永恒的人生启迪。

推荐第10篇:邓小平传读后感

《邓小平传》读后感

书中以大量翔实的资料,讲述了邓小平同志的早年生活、战争年月、十年战乱、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历史时期的经历。在阅读中,让我在了解了邓小平同志波澜壮阔、功勋卓著的一生的同时,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邓小平对于我来说是位陌生而又熟知的人,陌生是因为在我记事时他已经基本脱离政治舞台了,而说熟知则是邓小平的名字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毛泽东曾对邓小平做过这样的评价:邓小平德才兼备,军政皆优,是一位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除此之外,毛泽东也给予了邓小平的八字评价--柔中寓刚,棉里藏针。

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邓小平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父亲在家里严格而又谦和,邓小平就继承了父亲的性格——自信、有抱负,处事果断,邓小平接受到新旧双重教育,使他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思维方式也较灵活,逻辑思维也比较严谨。这些为他后来的良好成长打下了基础。 并且邓小平曾到法兰西求学,在那里条件很艰苦,他漂泊了许多地方——从马赛到巴耶。在这段时间干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包括在机车上当司炉和厨房帮工,能找到什么工作他就干什么工作。后来遇到了周恩来,在他的影响下,邓小平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各种政治宣传活动,也是在这一时期,他拘谨。不耐心的性格消逝不见了,到了1926年,他和伙伴们去了

莫斯科,获得了机会,在政治上进行了深造。 1927年2月,邓小平接受中央分配,到西安的中山军事学校工作。在白色恐怖时期,邓小平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也形成了他严谨认真、守纪的工作作风。他在战争中支持毛泽东的战略主张,从此与他形成了一条牢固的政治纽带。

(1)抗日战争时期

他和师长刘伯承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太行、太岳等抗日根据地。1943年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时,在艰苦的条件下担负起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全面工作。

(2)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中原局、华东局第一书记。1949年9月,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10月,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随后和刘伯承率部向西南进军,占领了云、贵、川、西康诸省,参加领导了进军西藏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工作,实现中国大陆的完全解放。

(3)建国时候

他首先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同时,他还提出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4)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在这个会议上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历史转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82年9月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他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社会主义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同时,他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按照这个构想,香港和澳门已分别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中国。他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准则。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然而,在称赞邓小平同志辉煌的事迹之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他背后的艰辛与努力。在建国以后,邓小平由于受到四人帮各方面的陷害和诽谤,一次又一次地被党排挤出去,被下放到农村去改造,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边工作边思考中国的问题,为中国的命运而担忧,“先天下之忧而忧”,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邓小平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看到他的三起三落,我不禁叹服,他的哪一次\"起\"不是升至人生巅峰,哪一次\"落\"又不是跌至命运的低谷?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成就自己的梦想,每个人踩着脚下的路,都走得那么小心,那么畏缩。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知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其中的艰难和险阻只会化成前进的动力,他的每次\"落\",都因为坚持了真理,坚持了自己的原则,每次的\"起\",都为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他尽心尽力的为革命的胜利和祖国的富强繁荣以及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奋斗,其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敬佩。在书的末尾作者总结了邓小平的品格,他坚强、不屈不挠,正因为这个珍贵的品格,让他无论在人生巅峰和跌至命运的低谷都能坦然处之,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政治史上的奇迹。我想,这就是邓小平同志的伟大之处,过人之处,他用他坚强的意志力,用他独特的眼界,观看这个复杂的世界,然后很好的运用自己的智慧,看清当时的情形,运用自己的智慧,对当时的中国做出了很重大的贡献。而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在邓小平同志敏锐的视角,还要学会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要学会运用我们的所学的东西,结合我们的所想,很好的分析当代的政治、时事。分析当代我们社会的问题,对时事要很敏感,很好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伟大的心灵进行沟通。我很坚信这一点,所以,《邓小平传》是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在这其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很多邓小平同志独特的视角,独特的看问题的方法,我能够从书本中领悟到一些平时自己没有想到过的问题,跟着作者去思考,去想。我想,这是对自己很有益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并学会认真的回顾历史,看看一代代的先人是如何努力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让我在怀念这位世纪伟人的同时,也让我在这位伟人身上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胆怯畏缩,相反,我们需要保持一个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的面对,不仅要不屈不挠,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还需要学会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中学习,在失败中崛起。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得到磨练和进步,为今后自身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1篇: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是北宋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大家读完苏东坡传有什么样的感想呢?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苏东坡传读后感,欢迎参考借鉴。苏东坡传读后感【一】

在孩提时候就知道苏东坡,不过,真正认识苏东坡是读了《苏东坡传》之后。

做为诗人,“大江东去浪淘尽”他文采飞扬,谈笑风生;作为官吏,“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他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作为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他乐观豁达,清逸旷远。

苏东坡的一生,命运坎坷,仕途崎岖。但这不能阻碍他。王安石得势,几乎所有忠良贤能之士都弃官而去。苏东坡在连上三书之后不出预料的被贬,但他绝不因此退缩他将新政的不满与缺陷诉诸笔端去因此得罪了当权的群小,遭到逮捕,险些丧命。但他说:“若遇饭中有蝇,仍需吐出。”于是群小继续对他进行迫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屡遭贬嫡。甚至被贬蛮荒之地海南岛。可是那些群小自认可打倒苏东坡的措施却没使那些小人达到目的。苏东坡管理之处政通人和,他颇受百姓爱戴。他处处为百姓着想。练习瑜伽,研究佛道,与高洁之士相交,访山水,与高僧相研佛道。林语堂笔下这样评价这位文坛巨子:“苏东坡始终富有青春活力。他虽然饱经忧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趋温厚和厚道,并没变成尖酸刻薄。”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苏东坡一生清贫但一世为人坦荡。回看那些群小即使能保自己一世荣华富贵却也不可能有苏东坡半分的安逸。他们的生活充斥着算计与仇恨。其实所谓权力,所谓地位不过过眼烟云,转眼不见,又何必太为权财所困,落得一世骂名。

在《苏东坡传》的序中,林语堂先生写到“我写《苏东坡传》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如果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传是以此为乐,那么读《苏东坡传》也是一种快乐。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的个性,品尝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从他的事迹中受到可收益一生的启示。

苏东坡传读后感【二】

中国自古以来评价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坏,也就是他的人格。一个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华,也终归无用。所以,一个人的人格可以说是他的名气的骨干。

苏东坡所处的时代与现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历代为人们所称颂,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无关系。

苏东坡的人格虽然复杂多面,然而我认为也可以用“浩然之气”四个字来概括。所谓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之气,也就是人世间的正气。苏东坡即具有此种“浩然之气”,它致大致刚,激烈冲动,不可抑制,这种力量若辅以正义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

“不合时宜”正是苏东坡那坚执性格的体现。

苏东坡坚执的性格集中表现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坚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风雨中的海燕,暴风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飞翔。

苏东坡传读后感【三】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史在时光的沙漏中一点一点溜走,渐渐被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经了无痕迹。然而当我们真正去聆听和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么一个名字在浩瀚的历史天空中响彻回荡。

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为人所传诵,为人所敬仰,为人所品味的名字——苏轼。

苏东坡永远是一个谜。他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大文豪,一个月夜徘徊者……而这并不足以道出他的全部。苏东坡一生坎坷,纵然历“乌台诗案”,宦海沉浮,然直面挫折,化解苦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何等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何等坦然。苏东坡昂然挺立,捋须而笑,他的心灵完全向自然敞开,承受灵性的诱惑,以心灵的真实来体验生命的过程。

但正像林语堂称其为乐天派一样,似乎是没有什么是可以真正使苏东坡止步不前,有所畏惧的,他敢于说:“我做华堂上,不该麋鹿姿。”他敢于向帝王直言陈述:“苛政猛于虎。”林语堂评价苏东坡说:“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正是因为苏东坡人格中那豁达乐观的一面,他的诗词奔放灵动,豪放不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背后,是诗人广袤千里的豁达胸襟。

他至情至性。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对他情深厚重,妻子对他关爱有加。“十年生死两茫茫”,悼念亡妻凄婉哀伤。他热爱生活,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以传后世。

他的一生似一阵清风。

苏东坡一生都追求着这样的浩然正气,他不偏执,不狭隘,在王安石一党掌权时,在各地都积极推行新法时,苏东坡和他的一干朋友,站出来指责新政,结果被贬谪;而在新法被全面废除时,他依旧没有严格执行,他留下了他认为对百姓有利的新法,被京中新贵所不容。但是一代大师终于还是走了,走在了北归途中,但即是面对死亡,他走的依然坦然,可以不念西天,不念来生。此心安处是吾乡。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是的,苏东坡为文人留下了千古标杆,他为世人留下了至情至性的灵魂。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传读后感【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让我认识了苏东坡,但确切的说,是在看完林语堂老师的《苏东坡传》之后,才对这位不朽的传奇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苏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但连林老先生都说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用详尽的语言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说他是自己“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但有一点可以确认:苏东破是一位人格完整,可以驾驭自己心灵的高士。再加上他旷古无今的文学造诣,敢做敢为的正直作风,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造就了一个浩然不朽的伟大生命。

从出生到架鹤西去,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他每到一处,都会给当地人带去他所独有的深远影响。他忧天下之忧,尝黎民百姓之苦,在艰苦的环境依然生活惬意;他在官场沉浮,受尽小人排诽,依然洁漱一生;他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做工程,学瑜伽,炼仙丹。“伸手摘星,未能如愿,但它不会弄脏你的手。”同样,他嗜酒成瘾,还喜欢月下漫步。他一生都在实践他的理想,他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结合体。

受其乐观的性格影响,苏东破的文学作品可以在精神上取悦于人,他最在意自己文章的“自然与真醇”,他说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说他最快乐就是写作之时,“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之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苏东破的一生饱经忧患,但他的人性更趋温和厚道,并没有变得尖酸刻薄。我们之所以喜爱苏东坡,也是因为他饱受了人生之苦的缘故。

中国有一句谚语,就是说一个人如何,要“盖棺定论”。人生如梦,一出戏演得如何,只有在落幕之时才可以下断语。苏东坡的一生充满希望和浩然之气。人的生活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像他在一处碑文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这本书,我前后共读了六个月,每每沉浸其中,好像我有一双翅膀,就飞翔在苏东坡的上空,注视着他,与他同乐同悲。但在我心中,却始终无法呈现出他清晰的容貌,只有一个高大概直的影像,在我视线的下方游走。正如作者所言,在读《苏东破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和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现,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一颗沙里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间收藏。”

苏东坡传读后感【五】

在四川,有座风景宜人的小镇——眉山,古之名嘉州。文人世家的苏家便在此地。“三苏”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父子三人的文学造诣实属古往今来罕见,尤以苏轼为代表。不清楚是眉山的钟灵毓秀诞生了苏家的才气,还是苏氏家族的一时显赫才让世人对眉山更加青睐。也许只是造物主的一次偶得。

近来一鼓作气读完国学大师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苏东坡传》——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很久没有这种欣欣然而“一饮而尽”之酣畅感了。《苏东坡传》,非简单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阅读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著的传记。

苏东坡也好,林语堂也罢,都是他们所在的时代响当当的人物。苏的魅力和锦绣诗词流传千古,而林的小说、文章、学问也拥有近现代数一数二的力量和感染力。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东坡,而又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苏东坡的一生精彩绝伦,独一无二,正如书中所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观其一生,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即便身处逆境,亦不以为意。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至情至性,念念不忘亡妻,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平易近人,一生交友无数,即使引车卖浆者,亦可成为知己,其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谁说不是呢?仅此感怀东坡居士这位旷古奇才。

苏东坡传读后感【六】

书扉页记有一九九三年购于海南,距今二十载。当时读过一遍,看圈占处不同笔迹,之后仍翻阅过。林氏的主观色彩显而易见,叙述典雅,议论纷呈。他说,想写就是理由。一九三六年,他携家居美,所带资料有限,况且当时尚无互联网之便,为苏轼作传,实在不易。

之前陆续读完林氏《武则天正传》,作者写女皇的杀人无数印象深刻,立场有偏颇的一面。在苏传中,尽管也有对王安石的抨击,似相对客气。

林氏不拘一般传记格式,兼有多种叙写形式笔法,语调轻松,机智幽默,好读。正如书中所说,书架上列着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性、独具卓见的人士所写的作品,真是灵魂的一大补剂。

书中说,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他一生嬉游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总是微笑接受。

苏东坡有句名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难怪他快快活活,无忧无惧,象旋风般活过一辈子。至少他自己欣赏生命的每一时刻。

书中说,他第二次遭到流放,远走海外的海南小岛,多少有点认命的意味,心灵倒分外平静。他的人道精神由于遭受许多困难而更加醇美,却没有变酸。他至少能维护他的灵魂,为此付出代价。

苏氏最初和最终的乐趣都是写作。临终前他写了最后一首诗,长老一直和他谈现世和来世,建议他念佛经。苏氏笑笑。他读过不少佛教和尚的生平,知道他们最后都死了。

此前,苏东坡写信给一位长老,其中说:“然生死亦细故尔,无足道者。”

苏东坡传读后感【七】

他让语言和文笔中永远没有隔阂:他将至情融化为笔端流淌的华彩;他让生命因为语言而夺目他用豁达凝练成笔上飘洒的旋律他让宋氏笔调源远流长……——题记

一提到苏东坡,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个可亲、可敬的小老头,仿佛他就是自己身边的长辈一样,苏东坡的诗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有“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达观,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痛楚,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还有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绝唱。

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还有他的书法,他的画作,在当时也是无人能比。就这么一个天才级的人物却是一生仕途坎坷,穷困潦倒,但依然自得其乐。轼以他坦荡的胸怀,尽情的享受人生,不惧权贵;他敢于说:“我做华堂上,不该麋鹿姿。”他敢对天子说:“我岂犬马哉,从君求帷伞?”,他敢于向帝王直言陈述:“苛政猛于虎。水旱杀人,百倍于虎;人畏催欠,甚于干旱……是常有二十万余虎狼散在民间,百姓何由安生?”

仕途的不顺,反而让他的才气显露出来,上天将他的一扇窗紧闭,也必将把他的才气之门流传千古,他即使被贬官,但是他依旧会用他的精神感动世间万物,王安石的变法原本是好的,但它没有将整个宋朝有一个转变,纵使苏东坡奋力反抗,遭到迫害,历史也会还给他一个光明的春天。

周国平评价苏东坡说:“读所东坡豪迈奔放的诗词文章,你简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艰难的一生。”苏东坡人格中那豁达乐观的一面,他的诗文自然清新,奔放灵动,豪放不羁。

同时他也把这种豪放之风吹入了词中,大大扩宽了词的题材。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背后,是诗人广袤千里的豁达胸襟。人生之中难免会有些风风雨雨,当他遇到暗礁时,早已用阔达的胸襟将其粉碎,好一个旷古奇才。

苏东坡传读后感【八】

寒假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感触还是不少的,自以为从小学到现在苏东坡也在书本中出现不少次,对他不是很熟悉,但也了解了不少关于他的事迹,不过,现在看来,我错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著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这一段是从网上找的苏东坡简介,不是很详细,但却反应出了苏东坡命途多舛,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没有被官场的黑暗玷污,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无所求,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臧否,仅是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苏东坡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同时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他的人品道德构成了他名气的骨干,他的风格文章之美更是造就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苏东坡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智力的诗人,他有一颗赤子之心,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智慧,同时他温柔敦厚。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这是林语堂对苏东坡的评价,不得不说,评价很高,但苏东坡配得上这个评价。

苏东坡,一个骄傲的人,但苏东坡有着他骄傲的资本。

苏东坡传读后感【九】

最近在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读的感受。

苏东坡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中国文学历史的地位恐怕也只有李杜能与之匹敌,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读过这本书后,对苏轼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本书没有史实记载的东坡传记那样文字严肃,林语堂笔下的东坡传文字亲切,字里行间充满对苏轼的喜爱之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褒贬鲜明,读起来轻松、更有趣味性。读完之后,瞬间觉得苏轼确实可以称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

苏东坡之伟大,首先在于他无与伦比的才华,天地万物,世间百态,了然于胸,下笔入神。从才华来看,他是一代文豪,他一生著作颇丰,著七百多少诗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广为人传,那种天马行空,绝非常人可有。当然苏东坡的才华远非吟诗作对,他也是位博学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儒释道百家,工程农学,医学炼丹,可谓无所不精,就连小烹,亦有独到深刻见解,如他在黄州时独创的东坡肉、东坡鱼、东坡汤,都让后人津津乐道。《苏东坡传》中还记载,他从儋州返回大陆期间,正逢夏季,非常之热。他得了痢疾。他以为自己喝冷水过多,觉得特别软弱无力。就自己买了一服药黄香来吃,顿时觉得好得多了。中医认为黄香是很有力的补药,能补血、补内脏各经,很多现代的中国人天天论碗喝黄香汤,确有益处。纵观《苏东坡传》,他堪称百科全书,万能全才,无不让人佩服。

苏东坡的伟大、令人敬畏的还有他的正直,他敢于挑战权贵,勇于唱反调,忧国忧民,为民请命。他任徐州太守,杭州知州,被贬惠州之时,兴修水利工程,大力发展农业,著名的杭州西湖的苏堤就是他所修建,“苏堤春晓”已成为西湖十景之一,这也是得到后世人民爱戴尊敬的原因。

苏东坡的伟大还体现在他的乐观豁达之上。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指出,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苏东坡的乐天,源于他的生性豁达,纵然一生命运多难,也不悲观。苏诗极少有那些婉转哀愁,情愫万千的作品,读他的诗词让人能振奋。在厄难面前,苏东坡凭借其乐观天性,直面悲困,苦中作乐,倒也乐得其所。

苏轼的一生都卷在政治旋涡中,人生转折点“乌台诗案”,让他他遭到贬官、逮捕,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住上三年,恰如风中飞蓬,东飘西荡,正如他自己曾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就是这样的坎坷人生,他也能苦中作乐。下面是《东坡传》里面的几个小故事。

苏轼初贬黄州之时,虽居住在这个贫苦小镇上,却能苦中作乐。他居住的房子非常简陋,夏天对着大太阳,别的旅客一旦看见,就会黯然失望,他却对其情有独钟,他向别人吹嘘说:他“午睡初醒,忘其置身何处,窗帘拉起,于坐榻之上,可望见水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他在札记里写道:“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白云左绕,青江右回,重门洞开,林峦岔入。”景色并不见得是可夸耀的,景色之美只是因为观赏风景的人有一颗善于寻找美得心。

宋哲宗八年十月,苏轼再次被贬谪到惠州。赶路时值深秋,苏轼看见驿站边的树木依然翠绿欲滴,便问迎接他的小吏是何树,小吏回答是荔枝树,苏学士大喜道:“有荔枝吃便可安居岭南”,在别人眼中的岭南烟瘴之地在苏轼眼中却是洞天福地,他到此如游鱼得水,大饱口福的同时心满意足地赋诗一首: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在惠州,他失去了红颜知己朝云,但天生乐观的苏东坡依然乐观,对生活依然充满情趣,写下了悠悠然的诗句:“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此诗传到时任宰相的政敌章惇耳里:好个苏东坡,你的贬谪生活也太闲适滋润了。便下令再将其贬至更为偏僻荒凉的海南儋县。

在他居海南之第二年,当时谣传苏轼已死亡。在一次宴席上,一个朋友向他开玩笑说:“我当时真以为你死了。”苏东坡说:“不错,我死了,并且还到了阴曹地府。在阴间路上遇见了章惇,决心又还了阳。”感觉苏东坡就是“老小孩”,充满童趣。这种处世态度,是我应该学习追求的方向。

林语堂说: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塑造了一个丰富的苏东坡,值得一读。

第12篇:《钱学森传》读后感

平凡造就的伟大--读《钱学森传》有感

理二倪畅琼(16组成员)

看过或听过这本书的人或许会很奇怪:为什么这篇读后感的题目会和这本书的题目一样?原因就是我认为只有这几个字才能精准无误地概括钱老的一生。

对于钱老,可能有的人会很了解他;有的人可能只听过他的名字,对于他的贡献毫不清楚。之前我只是知道中国有一位被称为“航天之父”的科学家叫钱学森,知道他的回国路充满艰辛,知道他被美国称为“抵得上五个师”的人,知道他对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发展的贡献很大……我以为我很了解他了,等到读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我知道的只是九牛一毛,他太令人佩服了!

他的出生是“踏莲而降”。或许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将来必定为人中龙;他逝世的那一天清晨,气温骤降,是不是连上天也为他的离开伤心?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他逝世后,人民日报这样评价他:不是“学霸”的科学家。他没有过人的天份,靠的是孜孜不倦的学习。书中提到了一件事:有一天,是个假日,那是个没有人工作、学习的日子,有个犹太人去教室复习功课,他想,大过节的,除了他肯定没人学习了,于是把收音机的音量调得很大,没想到吵到了同样在学习的钱学森。

钱老的一生最让我敬佩的是他的爱国精神以及他对工作、学习的严谨态度。他为了祖国能有更多的火车,高考填报志愿时他选了上海交大;大学毕业后,为了祖国的科技不在落后,他毅然选择留学美国;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回国报效,他经历了五年艰辛的回国路;为了研制出导弹、原子弹、卫星,他日日夜夜的工作,有时埋首在工作室中,有时奋战在实验室里,有时穿行在荒芜人烟的沙漠戈壁上;为了培养优秀的下一代科学家,他开讲座,解答学生疑惑……我们不得不佩服他啊!

在工作上,他是一个强人;在爱情和生活上,他又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虽然很多时候为了工作而暂时忘了家,但他是爱他的妻子孩子的。他和蒋英携手走过钻石婚,他的家庭美满幸福,这些都能证明他事业家庭双丰收,他是一个“牛人”!

他不幕名利,在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他受邀登上**城楼,原本主席安排他站在主席旁边与他共同分享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但他却默默的退到了最后一排。他认为,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更是所有工作人员的功劳!

我觉得大家都应该看看这本书,看看钱老平凡但伟大的一生,感受他用平凡创造出来的伟大奇迹!

第13篇:毛泽东传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

按照局党委《关于在全局开展庆“七一”党建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以及局工会、团委在全局广大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的通知精神,开发区分局党支部积极开展“学党史 知党情 强党性”活动,本人在活动中认真阅读了《毛泽东传》,对一代伟人的光辉足迹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部传记将毛泽东放在一个普通农家子弟的历史起点上来客观地描述他的成长和成熟过程。毛泽东17岁才\"出乡关\",与早期其他一些著名的共产党人比较起来,他接触外部世界和新知识、新思想也许要晚一些。但是,从书中我们看到,他虽和同时代许多人一样经过一段曲折后才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但他具有一种更执著、更实在、更富于理性的探索精神和在探索中勇敢地剖析和否定自我的精神。这就使得他能做成前人未能做成的事业,达到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这也就使得当许多和他同时代的曾经也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徘徊不前甚至步入歧途的时候,而他却一步步走向成熟,并带领更多人取得成功。

毛泽东的一生是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一生,也是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造的一生。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注重探求事物的\"大本大源\"。在他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后,这一特质和思想源头得到了升华和充分的发展。他对问题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地去解决,而是力求抓住事物的本质,从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并从理论上做出新的概括。书中对理论问题的叙述和分析,由于紧扣住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具体实践,显得既深刻又生动,清晰地展示了毛泽东重要思想理论观点形成发展的脉络,也从一个重要侧面集中反映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这部传记没有把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当做天生的“救世主”或“完人”来写,而是把他放在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努力反映客观的社会历史环境对他的影响。对于中国革命,毛泽东也不是一开始便什么都成竹在胸,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审时度势,吸取全党和群众的智慧,逐渐形成他的文韬武略。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他也不是都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的。他自己还说过,在中央苏区时期,他在工作方式上有缺点,长征中他也指挥打过败仗。这部传记没有回避这些,而是一一做了客观的叙述和评价,从而保持了全书的历史真实性。

毛泽东是中华民族的骄子,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他身上集中了一个伟大民族和时代的精粹。这种境界,不是大家都能达到的。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他的人生经历和道路得到程度不同的启示。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立足本职,多做贡献!

第14篇:《铁人传》读后感

《铁人传》读后感

当你迎来第一缕朝阳领略新鲜,送走最后一抹余晖品味真实的时候;当你伏案已久凝眉小憩,平心静气驱走浮躁的时候;当你面对一座座高耸的井架,当你目送一列列油龙飞逝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过他-----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一个高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石油工人?王进喜!作为石油工人的后代这不仅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还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个时代的榜样,一个催人奋进的号角。

六十年前的这里还是一片荒原!是谁,打破了沉寂,迎来了“油花”盛开的春天?是铁人!是我们可爱的石油工人!大庆油田走过54载辉煌的历程,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翻天覆地人。老一辈的石油人怀着为祖国争光,为民族正气的雄心壮志。扛着历史的大旗,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头顶青天,脚踏荒原,不畏艰险,奋勇鏖战。用人拉肩扛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能源奇迹,用辛劳与汗水使“大庆”这个名字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叫的响亮。高楼万丈平地起,为子孙后代打造了一个幸福家园。当你看到现代化的都市建筑,当你感受到满载幸福的阵阵春风,怎能不珍惜生活的来之不易,怎能不感恩前辈的雨露恩泽。铁人是一个奇迹,最纯朴的奇迹,最伟大的奇迹!大庆是铁人们用身躯创造的神话,一个最朴素的神话,最辉煌的神话!铁人,还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个时代的榜样,一个催人奋进的号角。石油工人用血汗与青春,甚至整个生命换来了石 1

油工业的大发展,是他们,造就了大庆油田无比灿烂的今天,更是

因为他们,才使铁人精神代代相传!在铁人诞辰九十周年之际,当

我拿起《铁人传》这本书重新学习铁人时,被“铁人”精神震撼了我

的心灵。

“我偏好的是肉体,你崇尚的是精神。“摆在我这里的是物质的体”

现,摆在你那里的是灵魂的升华。”这是《铁人传》中留给我印象最

深的两句话,在书中表达出的物质的享受与精神的信仰的鲜明对比

正是时代所需要的指引。 “人就是要有一股气,对一个国家来讲,

就是要有民气;对一个集体来讲,就是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

就是要有志气。”细细品位这段话的含义,对我触动很大。是呀,人

总得有一种精神,为什么说一些人死了可他们还活着,而另一些人

虽然活着可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死了,这其中的原委就是有的人有一

种精神,他虽死犹生,而有的人确如同行尸走肉,虽生犹死。可以

说,铁人精神就是这种令人虽死犹生的精神,它体现了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一个集体实现自己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势不可挡的意

志。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一种奋发进取的力量:

有了它就会前进;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民族精神是

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的中国人。

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处于一个与铁人生前完全不同的时代背

景,产生于特殊年代的铁人精神到底离我们这一代有多远?对于我

们8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它又蕴含着怎样的内涵?作为一名石油人,

学习铁人精神,查找自己的不足,我认为自己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遇去和书本学,

和老同志学,和实践学。要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种压力,让这种压

力敦促自己,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新时代青年。虽然自己已经工作

了,但还是要拿出我们学习的那种韧劲、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踏

踏实实、认认真真沉下来,学进去。因为“人不读书,不能成才;人

不学习,不能生存”。因为只有学习,才能启迪心智,净化思想,陶

冶情操,升华境界;只有学习才能总结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

水平;更是因为只有学习我们才不会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遗弃,才

能永远做时代的宠儿。二是要慎独慎行,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

观和利益观。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和义不

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三是要经常自我反

省。一个人如果不经常的自我反省,就很难有很大的进步。要经常

在工作中从人格上、从道德上、从灵魂深处反省检讨自己,发现不

足,及时修正,努力做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四是要求认真务实,

扎实工作。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业务上的尖

子,实践中的实干家,工作中要讲究细、讲究实、讲究准,讲究严,

讲究精,讲究新,讲究快,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一幕幕的平凡孕育着伟大,无数次的奉献昭示着辉煌!这一切

的一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动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拥有

呢?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不勤学苦练呢?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科技的

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只有练就一身硬功夫才能搏击于峰顶浪尖,

才能成为最激越的浪花,成为装点世界的最亮点!顽强的意志则会给你的命运锦上添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以铁人为榜样,以铁人精神为动力,畅游知识的海洋,博览群书;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不耻下问,以求实的态度,奋进的精神,踏踏实实勇往直前,二十一世纪的美好画卷一定会在我们手中展现!我们讲追随着铁人的足迹,牢记着铁人的意志,沿着铁人的未竟之路走下去,相信未来的我们一定能用智慧和双手撑起一片艳阳天!

第15篇:《铁人传》读后感

《铁人传》读后感

(采油五厂 李佳佳)

《铁人传》深情的再现了铁人的奋斗历程,从中我领略到铁人做事的豪情和精神的内涵,铁人的优良作风必将激励新一代石油人再创辉煌。

1960年王进喜与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王进喜是五面红旗之首被称为红状元。五面红旗的说法和香港四大才子的说法相同,是对在同一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几个人的美称。而王进喜的师傅是我们大港油田退休老职工王学澄,让大港石油人为之赞叹自豪。铁人是培养出来的,铁人在玉门油田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经过组织的培养加上王进喜的勤奋,王进喜掌握了文化知识。他当队长后的状态,用余秋里同志的话说“不安于现状,不局于常规,奋发思变,”具体的表现是,他和职工们心联心,亲如兄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十分踏实,全天在现场当作享受,勤快,严格,敢想敢于突破钻进的尺度,而且精明会算账,只赚不赔。这是一个人才,在这样德才兼备的队长的带领下,他的井队很快成为祁连山的标杆。大庆石油会战的时候,王进喜带领他的1205队,开赴前线。他运用积累的经验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大庆谱写了中国石油史上光辉的一页篇章。

王进喜对待工作充满热情,即使伤病之中也跑回井场,他安全意识强,觉察到情况不妙,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危急关头他不顾自己的伤腿,带头跳进泥浆池里搅拌泥浆压制井喷。他的这一纵贯古今,囊括四海都没有出现的一幕将永远感动着石油人。他喜欢秦腔,非常有语言天赋,说过的言语朴实却特别能鼓舞人,“石油工人一生吼,地球都要都三斗。”铁人喜欢钻研,技术好,能干肯干也欣赏爱干的人,他在诗中写到“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地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铁人积极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认真掌握油田规律的,科学的实践不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正是这些优秀品质和作风铸就了他辉煌的人生,也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16篇:朱德传读后感

中文系

2010级广告学

201040126153

李婷

永远的英雄

————《朱德传》读后感 开始以为朱德将军只是一个目不识丁武将,看完朱德的传记才对他有了一些深度了解。他是那么的吸引着我去探索他的一生经历,让我由衷敬佩这位爱国领袖。

他生活在贫苦的家庭中,他的学习和革命精神都来自于贫苦的生活和家人的影响。他在一九四四年回忆自己的母亲时,还深情他说到:“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他还说道:是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朱德回忆道:“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自幼所过的这种有规律有组织的生活,对朱德的一生也是有影响的。军队的领导也需要组织和纪律,这对他的军队领导才能有很大的奠基。

悲惨的遭遇,严酷的现实,给年幼的朱德心灵上深深地留下仇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地主的种子,使他从小深深感到人世间的不平。他的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他亲眼见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他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他后来回忆起艰辛的童年时代对自己的影响。“我从小就是饿肚子长大的,因此,后来搞革命运动时,我就不大怕饿,好像根本不知道饿。”他这种吃苦耐劳,不怕艰难的精神正是革命胜利所必须的。

革命家不仅是莽夫。朱德从小就喜欢读书学习。小时候朱德每天清晨起床后,干点家里的劳动,然后吃完早饭再去上学。不论是酷暑,还是严冬,每天都要来回走四次,“晌午回来肚子饿,跑得快;晚间回来怕天黑了,也得快”,长年累月,使朱德“养成走路快的习惯”。一到农忙季节,朱德就不去上学,在家里劳动。一年大约有三四个月在家种地,有六七个月去读书。他对老师席聘三十分尊敬,所以受席聘三的影响是很大的。这时的朱德“已经懂得问国家事”了。席聘三痛恨恶势力和追求救国救民真谛的精神,以及他那强烈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感染着朱德,使朱德的眼界开阔了,使他的思想在几年里“慢慢开展了”。他后来回忆说:“在当时充溢着的思想,就是‘富国强兵’。我们晓得做‘富国强兵,的事,没知识不行。”从增长知识这方面来说,朱德在席聘三门下读书,也获益不浅。

在席聘三先生的良好教育下,不但为朱德后来喜欢读书、爱好作诗打下了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席先生的启蒙、引导和现实生活的教育下,使朱德的幼小心灵开始萌发出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有意识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了。可是他的目光不仅仅限于这里,他还有更大的报复,那就是拯救国难。自从参加辛亥昆明起义以后,他又先后参加过护国讨袁战争和护法战争,但看到的却总是同他愿望相背离的另一种局面:许多“真正的革命者有的灰心了,有的被赶跑了,纵然想要继续努力,为创造一个中华民族的民主共和国而奋斗,但他们迷失方向了。”包括他自己在内,“都陷入了一种怀疑和苦闷的状态,在黑暗中摸索而找不到真正的出路。”但他仍一刻没有忘记自己救国救民的初衷:“推开黑幕剑三尺,痛饮黄龙酒数杯。西蜀偏安以后将近两年的时间内,四川境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朱德从频繁的战事中暂时得到解脱,据朱德旅部文书欧阳励清回忆:当时朱德的主要工作是安定人心,以舒民困。除了清剿当地危害民众的土匪外,他“时常穿着平凡朴素的衣服,到城乡里群众中,访问人民疾苦。”“他平常的生活是朴素的,用餐与部属同餐。战时与士卒同甘共苦,平时最注意士兵伙食,随时下连队到厨房里检查油盐柴米蔬菜。”“治军之暇,博览群书。”朱德还常常穿起长袍马褂,去找沪州的文人名士一起谈诗论文,过起悠闲的生活。

真正使朱德的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是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他能接受新的思想,不断学习和拓展自己的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认识历史发展规律。他指挥战斗了不计其数的大小战争,在战略才能和指挥作战上的能力是无可厚非的。他从建国前到建国后几十年的时间中,领导作战了无数次,参与了现代化军队的建设。

有一次,朱德受党组织的委托,带着教导队从崇义的上堡出发,去汝城同曾曰唯谈判。在途经汝城县壕头圩时,还有过一次惊险的遭遇:他们住在一个祠堂里,半夜间突然被土匪何其朗部包围。土匪冲进祠堂,问朱德:“你是什么人?”朱德说:“我是伙伕头。”土匪又问,“你们的司令在哪里?”朱德指着后面的房子说:“住在那边。”由于朱德穿着简朴,同士兵没有什么区别,土匪信了,就往后去。朱德从窗户里跳出,脱离了危险。朱德的艰苦朴素的作风帮助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劫难。

朱德这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我们普通人士根本无法从这一本传记中读懂朱德将军的。他的亲民,他的朴素,他的艰苦耐劳,他的学习精神,他的机智勇敢,他的爱国奉献......

第17篇:《张灵甫传》读后感

《张灵甫传》读后感

都说读史明智,然而历史却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困惑与疑团,让人唏嘘,让人不解。或许,历史真的就是一个任人梳洗打扮的小姑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把英雄变成魔鬼,有时候,谎言说了千遍万遍,看起来颇像真理。

说起张灵甫,拜传统影视剧、书籍所赐,一开始对他全无好感,头脑中满是一个骄横自满、凶悍霸道的反共急先锋形象。被伟大的人民子弟的兵所灭,是他自取灭亡,死有余辜。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说,谎言说了一千遍就可以化身为真理,那么说了一万遍的谎言是不是就可以穿越永久的时空?就如同我居然曾经非常相信历史课本,相信所有国军是消极抗日,而我就从没认真想一想,如果真的是消极抗日,抗战何以能坚持8年。

说起国军抗日,就不能忽略张灵甫。正是由于张灵甫与其他国军将领的英勇奋战,一支临时拼凑的新军74军逐渐成长为一支铁军,一段传奇,日军咬牙切齿地称之为 “支那第一恐怖军”。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了自己人生中最为风光的一页:

1937年,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保卫战打响,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

1937 年12月5日,张灵甫率305团在淳化镇附近构建新阵地,狙击日军掩护王耀武51师退入南京,双方展开肉搏战。305团终于在夜战中拼死夺回了河定桥阵地,以团长负伤、连长伤亡五人、排长以下伤亡六百余人的代价,把日军堵在南京东南郊的大门之外!之后的常德会战,1944年的长沙会战等战役,张灵甫均指挥58师与日军苦战,立下战功无数。1941 年初,74军被军事委员会选为全国四个攻击军之一,这是对74军出众战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官兵将领素质能力的最高褒奖。

......

如果张灵甫阵亡在抗日战场上,他一定会像张自忠一样流芳千古,死后极尽哀荣。可惜,虽然张灵甫在抗战中多次负伤,但他还是看到了抗战的胜利,并逐渐走上了他人生的顶点——成为74军军长(后来的整编74师师长),成为蒋介石的王牌部队之首、御林军,看起来是他大幸,谁知其中已经暗伏了张氏家族的几十年的大不幸。 抗日结束,内战打响,张灵甫不遗余力地帮助蒋介石“剿共”,也因此成为了反共急先锋。有人说张灵甫冥顽不灵,其实这又怎么能怪他——张灵甫是文人出身,忠孝仁义之观念充斥其心,他是黄埔出身,根红苗正,蒋介石对他又是青眼有加,大力提携重用,士为知己者死,张灵甫自然会肝脑涂地舍身报答。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各有各的理想和主义,无可厚非。

1946 年6月,张灵甫来到苏北,他的对手是陈毅和粟裕。解放军之前从来遇到如此强悍的对手,吃亏不小。

后来由于解放军两淮、涟水接连失利,苏皖解放区绝大部分地区被国军占领。在这种形势下,1947年1月山野、华野两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共约27.5万人。然而张灵甫的这些胜利只是昙花一现,悲剧正在前路等着他。

“打掉74师!”从此这个念头就在粟裕的心里扎下根来。

1947 年3月,国民党军改变战略方针。战役中,粟裕萌发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构想:集中华野几乎全部军力,用5个纵队将74师从四周重兵中腕割出来予以围歼,另外4个纵队和地方部队阻敌增援。可遗憾的是,邻军李天霞与张灵甫素有矛盾,关键时刻他保存实力,造成 74师右翼空虚。而后,74师一步一步被逼上绝路——孟良崮。 粟裕调动了所有重炮猛轰孟良崮,74师损失惨重。可即使是这样,74师仍然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以3万人对10余万人,抵挡住了华野的三次总攻。原本计划半天结束战斗,华野足足打了两天,情势一度十分危急。

终于弹尽援绝,74师开始全面崩溃,74师3万余人全军覆没。不管有何恩怨,74师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对于张灵甫的遗体,解放军花400大洋买了口好棺材,予以安葬。但不知为什么,张灵甫的遗体最后不知所终。蒋介石本想将李天霞处死,但有人求情,便将他关押起来,后来李天霞花重金行贿,使得自己无罪开释,后来他去了台湾。青天白日,缘何小人总得志。

张将军号称国民党的王牌悍将, 抗日英豪民族之魂,在对日的战争中从来没有输过.。有一次将军负伤严重,在香港治疗腿伤期间,不听医生劝阻瘸着腿回到战场,试问将军如此英雄古今华夏大地几人可比?将军在给家兄信中曾说:“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未卜,家人当我已死,绝勿以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予妻守嫁,听其自然。”何其豪迈悲壮!

张将军身高一米八七,雄伟威武。穿上军装的时候是气宇轩昂,不怒而威。书中有他生前的普通照片,足见其威猛。张将军更是一名儒将,他曾经考入北大历史系,后投笔从戎,黄埔军校毕业。博古通今,才情甚高,书法造诣深厚,名噪陕西,连当时的书法大家于右任都直呼“奇才”。

中国的历史总是如此令人无奈,勇往直前不惜生命为国尽忠报效的英雄人物,总是以悲剧和冤案为结局,古有岳飞、于谦、袁崇焕,今有张灵甫。张灵甫无疑是一个英雄,他就像一个太阳,炽热地燃烧了自己。他平生不贪财不好色,打仗不怕死不惜命,其事迹悲壮如同项羽,忠义可比岳王,可谓忠臣良将集于一身。

不管信仰哪个主义,有一样是肯定的,身为军人就要为国流血。自古降将军不降典史,国家倾覆在即,高级将领只需屁股一转,照样高官厚禄,能为国尽忠死节者毕竟少数,由此可见张灵甫之作为实属难能。只是胜者王侯败者贼,只因立场不同,单以最后的斗争结果论定功过是非,对一个英雄事迹进行歪曲魔化,如何能令人心服。康熙曾明令表彰前明忠义,乾隆亦为袁崇焕平反昭雪,异族心胸尚能如此,可见今不如古。

今天,看完一个英雄的故事,被深深的打动。曾经有那么一段不被人熟悉的历史,一段横跨两个世纪的传奇。多年以后,读到这些,我仍然有被撞击搬的震撼,心境久久不能平息。

但我们也要客观的认识到,半个多世纪前,在中国的土地上,曾经也有这么一支部队,在面对日本军队入侵的时候,用八年的时间,三百二十万士兵的生命捍卫了这片土地的尊严。他们就是当年的中国政府军队—国民党部队。他们是中国人的军队!

可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关于国民党正面战争的功绩,却几乎不为后人所知。他们的生命,连同他们用生命印证的荣耀,都被历史湮没在了冰冷的地底。

2007年,胡锦涛抗战胜利60周年的讲话中谈到,要正确认识国民党在抗日正面战争中的功绩。看完张将军传记,让自己更加了解中华民族这段令人心酸的历史。总之,正确了解历史、对待历史、汲取教训、贡献民族国家,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历史见证了张将军的历史功绩,也将见证我们的辉煌!

第18篇:《乔布斯传》读后感

《乔布斯传》读后感

公司开展的读书月活动转眼将近一月,由于工作的忙碌加上工作之余的阅读习惯还未真正养成,厚厚的一本《乔布斯传》还未翻看几页,无法对乔布斯进行全面的评价。但毫无疑问的是乔布斯作为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商界领袖,具备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点,有能力,有魄力,有魅力,对事业充满激情,在成功之前绝不放弃。既然不能通过《乔布斯传》的阅读来分享乔布斯成功所带给我们的启示,就简单谈一下个人对成功的浅薄之见。

记得大学读书时,导师无数次给我讲的一个故事:什么样的人才能做出一番事业,才能成功,是那些能够发现机遇并有能力抓住机遇的人,这样的人必须具备发现机遇的前瞻性眼光,同时也必须具备抓住机遇做一番事业的能力。机遇就像一匹马,能瞬间从你身边穿过,所有人在机遇面前大概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大部分人在机遇擦肩而过后仍未发觉自己已经错失;一部分人能够发现机遇从身边擦身而过,却因为自身能力的原因未能充分把握它,驾驭它;只有少数的人,能敏锐察觉机遇的到来,并有着充分的积淀和能力去把握它,驾驭它,快速驶向成功的目的地。现在回想起来,导师这个浅显的故事却阐释了一个成功的至理。个人一直认为一个成功的人必备的三个要素就是能力、魄力和魅力。

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个人能力的提升,绝对是最锋利的一把利器,在成功之前,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厚积而薄发。无论工作的内容、工作的性质如何,都要在工作中不

断地学习,不断的发现自身能力的不足,去提高和完善,这样才能发现机遇并充分的去把握,从而走向成功。

魄力。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乔布斯也是如此。当在事业陷入最低谷的时候,还有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破釜沉舟的勇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否最终走向成功。只有有魄力的人,才能在机遇到来时勇敢去把握,才能在遇到挫折时能重新站起,才能经得起成功到来之前的历练,达到成功的巅峰。

魅力。一个成功的人必然离不开一个成功的团队,而成功人士的魅力就在于在成功之前能不断的通过自己的信念和热情,去感染一个团队,凝聚一个团队,带领大家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个人魅力是建立在能力和魄力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有能力的人才有足够的自信带领大家走向成功,也只有有魄力的人才能让团队的人看到成功的希望。

回归眼前,大运中心场馆赛后运营,对我们公司来说是挑战,但更是机遇。只要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坚定信念,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我们一定能成功破解大型场馆赛后运营世界性难题,成为业界的领导者。

徐修乾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第19篇:《居里夫人传》读后感

居里夫人的一生有成功也有磨难,她出生于一个被沙俄占领的波兰家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居里夫人传》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的阅读。《居里夫人传》读后感范文一

居里夫人,一位世界闻名的杰出科学家,一位热爱祖国的波兰少女,一位勇敢的求学者,一位坚强的妻子,一位伟大的母亲……读完这本书,我不禁从心中感叹道,一个人成功的道路竟如此坎坷,我也不得不被这位天才女科学家的坚强、执着、勇敢而感动。

只有一个词能形容她——伟大:这位科学家为了世界和人民,提炼出了一种可以治疗可怕疾病的神奇元素——镭,她把自己的青春和美貌融入到了滚滚沥青中,最终获得了荣誉和成功。她是一个爱国的女孩。用智慧蒙蔽愚蠢的考官,在那个可怕的时间里,俄国人侵略波兰,俄国佬儿让波兰的学生用“谎言”来回复他们,而聪明的玛丽总是被叫来回答,那一刻,她小小的心灵总是被屈辱和恐惧占领,作为一个爱国的学生,谎言带给她的是无边的屈辱和痛苦,可她坚持下去了,因为她明白,祖国的未来等着她去创新、建造。

她是一个勇敢的少女。当祖国被外国侵犯时,她选择离开自己心爱的祖国,孤身一人前往巴黎,在陌生的城市中求学,终于有所成就。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一九零六年四月十九日是个痛苦的日子,因为这天,居里夫人丧失了她的配偶:皮埃尔·居里。但这并没有使她崩溃,理性的力量支撑着她,让她面对着冷漠的社会,独立的生活使她坚强,从此,她放下一切,投注了所有的力量于科学研究,最终成功地发现了镭的用法:治病救人,并第二次荣获诺贝尔奖。她是一位难寻的妇人。

当她得到成就时,对金钱名利视而不见,把奖章拿给女儿们玩弄,不不因自己的殊荣而骄傲。这本传记是她的二女儿艾芙·居里所写,真实地记录了居里夫人的一生。文中多处采用了与居里夫人相关的日记,用这种方式突出她的心情、性格、为人。在皮埃尔逝世时,她的日记中,弥漫着悲痛,从“一动不动”、“如入无人之境”体现出她对丈夫真诚的爱和思念。巴黎大学在皮埃尔逝世后邀请居里夫人任教时,她所写的日记显得悲愤而镇定。正如皮埃尔所说:天才女子十分罕见。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范文二

在我隐隐约约的记忆中,有无数伟大的事迹与我做伴:在课堂中,从书本上总能接触到他们用勇气和毅力谱写的伟大的,里程碑式的璀璨篇章。其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无异于那颗璀璨耀眼,光芒四射的巨星——居里夫人。

每当我提到这个响当当的名字,我的心灵都会为之震撼,甚至惊愕:她对全人类做出了不可磨来的贡献。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得以翻开《居里夫人传》一书,得以更加仔细地了解她那我辉煌的一生。

居里夫人的一生充满着奇异的经历,我忘不了她的童年生活:当时的法国被外族人侵占,受着沙皇的统治,行动一点儿都不自由。生活在如此恶性的环境下的居里夫人,自幼有着过人的天资,成就了一个令人眼羡的她。可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她逐渐有了自己的理想,怀着爱国之心,拼合攒钱,为实现自己愿望而努力奋斗。终于,她成功了,可以去巴黎求学了。

进入巴黎大学,她并不停歇,租了一间简陋的阁楼学习。\"……冬天很冷,取暖用的炉子又小又不暖和,特别是缺少煤炭。脸盆里的水经常结冰。晚上睡觉的时候她只能把所有的衣服压在被子上。做饭的东西只是一盏酒精灯。没有其他炊具。\"居里夫人到巴黎求学时困难重重,生活陷入了困境之中。从小性格坚强的她面对生活的艰苦仍旧发奋图强地学习,并且她觉得十分快乐、充实。使她热爱学习的精神得到了满足,孤单的情绪很快就消失了。读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平时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家里,我是\"小太阳\",妈妈是\"小行星\",整日围着我转。一日三餐,妈妈为我精心安排食谱,讲究营养均衡;夏天,为我泡凉茶,煮绿豆汤,降温解暑;冬天,为我熬鸡激汤,滋补身子,增强体质;周末,放弃休息,陪我跳绳,打羽毛球;每日,为我批改作业,辅导功课,教我学习。可居里夫人呢?生活在简陋的小阁楼中,非但没有怨言,反而发奋图强地学习。和她相比,我实在差太远了。\"逆境中成才\"这句话果然没错。

也许你会问,科学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是的,在这本书中居里夫人作出了回答。\"其实科学就有一种神奇的美。一位科学研究者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者,也是一个小孩儿,他就像是沉浸在神奇的神话故事里一样,沉浸在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里。\"居里夫人热爱科学,爱计划未来,想象美好事物。她认为科学是一种神奇的美,这种美可以让人仿佛置身于神话中,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这种美也是居里夫人一生能够坚持科学的原因。我们呢?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挫折就气馁,我们也应该向居里夫人一样知难而进,这样才能成功。我们不求像伟大的居里夫人那样名气显赫,只要不违背自己的信念,做最好的自己,让目标在缩小中起舞。

《居里夫人传》一书,让我感慨万千,居里夫人的精神也令人难以忘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的确,居里夫人视金钱如粪土,而她淡泊名利,意志坚定,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变成了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了科学史上的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变成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她谱写了一章不朽的神话,她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她的精神化作了科学界最璀璨耀眼的一颗明珠,她发明了一种新元素——镭!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范文三

读《居里夫人传》,让我认识了一个伟大的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而不是一位肩负着无数光环的居里夫人。

作为一个波兰人,她有爱国志士的热血;作为一个女儿,她有一颗孝心;作为一个妹妹,她有奉献与敬长的美德;作为一名求学者,她有无畏探知真理的勇气;作为一名教师,她有不怕辛苦教书育人的执著;作为一名母亲,她有着为人母的爱;作为一名学者,她有淡泊名利一心钻研的精神;作为一名成功者,她选择平凡的生活,但永远不让知识贫瘠,灌溉着真理之河流淌至今……

她实在是完美无缺!我相信她身边一定不乏由衷赞美她的人,但在我的想象中,玛妮雅面对赞扬只会礼貌地微微一笑,便回过身思索着新的实验了。

我最钦佩的是她对科学的狂热。若无一种信念,怎能支撑她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完成极其艰难的工作?当我翻到她听说提炼铀的残渣还在时的兴奋与布罗妮雅强行给她买衣服时的不悦,我真的惊叹于她热爱的事物——科学至上,不容许衣食住行的纷扰。

与居里夫人相比,怎样刻苦都不为过。秉性优良的她从不沾沾自喜、从没想过懈怠。的确,每个人都会疲倦,但她顶多在大汗淋漓时喘口气、擦把汗,而不是畏难止步。

在我眼中,居里夫人与居里先生就像是两条鲤鱼,美丽的外表下藏着坚强的心。他们游啊游,对于旁人的议论不管不顾,相濡以沫,直奔龙门而去。但当他们养精蓄锐,一跃而上后,却迅速钻入水中,只在空中留下光彩夺目的闪光照人前进。

是的,诸如两次获诺贝尔奖,发现钋、镭之类的成就对于她是理所应得的。她的付出、她的毅力、她的一生都诠释着什么是不被荣誉所腐蚀、什么是淡然、什么是奉献一生。合上书,情不自禁地,轻轻为她鼓掌。

第20篇:贝多芬传读后感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更是一位英雄!《贝多芬传》记述了贝多芬的一生,本书是\"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1

一直很想了解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现在终于有机会拜读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巨人三传》中的《贝多芬传》,从中不仅看到了贝多芬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作历程,同时看到了这位艺术大师伟大的心灵。

首先真的要感谢罗兰大师为我们创造了这部享誉文坛的巨作,他用生动而又通俗的语言以及丰富的材料向人们道出:任何伟人的天才必定要经过一个与同他对立的社会激烈斗争的过程,才能完全展现他们的天才,完成他们的创作。欣赏《贝多芬传》时,与其把它当作是一部人物传记,不如把它当成是文学作品来欣赏,因为它既有大量翔实的史料,又有通俗生动的文学语言,既有传记的真实性,又有文学作品的审美观。罗兰的《贝多芬传》在揭示贝多芬面对各种困难——爱情的破灭、贫困的侵扰、致命的耳聋——但在精神上依旧坚贞不屈,而且最终在欢乐的凯歌中完成了举世闻名的第九交响曲乐章,从中投射出了罗兰对伟人强烈的敬仰之情。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是抒情贯穿始终。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伟人,于是罗兰在诠释他的人生时,又犹如诠释他的交响乐一般,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在欣赏这篇传记时觉得它也像贝多芬的交响乐一样激昂的原因吧。这篇作品的抒情格调,就犹如贝多芬的交响乐一样抑扬顿挫,其中,罗兰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满怀激情的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中充满欢乐的情调描绘出来,并且将这种格调贯穿了全篇作品,于是《贝多芬传》自然而然地也成了一部激昂的交响曲。虽然《贝多芬传》充斥了抒情的格调,但在谋局布篇上,罗兰还是忠于传记的写法,以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展现主人公的顽强意志。首先,罗兰用了一大段的文字来刻画贝多芬的肖像,让读者对贝多芬的形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仿佛贝多芬那充满忧郁的双眼就在我们的眼前。在有了第一观感的时候,罗兰带领我们走进了贝多芬的生活,霎时间,贝多芬的喜怒哀乐又让读者与其同喜同悲,仿佛我们是在身临其境地陪伴贝多芬走过他的人生。

这里最值得一说的是罗兰对贝多芬之死的描写,如果要说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的,那么他的死是平静而震撼人心的。原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让我感觉内心波澜壮阔。罗兰把他的一生比作一天——一个有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是一阵复一阵的狂风,黄昏将近,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夹带着大风雨。

接着有了一个大转变:“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重还给了我们。”这是罗兰笔下的贝多芬的震撼人心的死,让我们既感受到了伟人死前的悲壮,也将伟人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这种写作手法就好象是电影中常用到的“蒙太奇”,不断变换镜头,罗兰最后引领读者从狂风骤雨中走出来,回到晴朗的白天,我想,他是要告诉我们:贝多芬的一生虽然历尽风雨黑暗,但他给后人留下的,永远是明朗的白天!以上就是我对《贝多芬传》印象最深刻的两点。《贝多芬传》的立意也是很高的,以我的理解,罗兰选取贝多芬作为他的写作对象,主旨是在于歌颂克服困难和战胜痛苦的精神。罗兰崇敬贝多芬,崇敬贝多芬的英雄主义,所以英雄主义精神贯穿整部作品。真可谓是英雄眼中看英雄。

通过这部作品,我既看到了文学大师罗曼。罗兰的光辉,又看到了音乐家贝多芬的才华。在文学史和音乐史上,他们都各有一席之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写下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和乐章,所以,在我的眼中,他们都是我们值得尊敬的英雄!

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2

弹奏着《交响乐》、《欢乐颂》,让我不禁对贝多芬产生了好奇,能谱写这么优秀的篇章,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带着浓浓的好奇我翻开了《贝多芬传》这本书。

《贝多芬传》是一本富含哲理的传记类书籍。主要讲述的是他从声名鹊起、荣耀满身到刹那间坠入人生低谷,甚至有时连基本生活都得靠救济,感情生活也是屡受挫折。而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他还遭受到了最为毁灭性的打击,那就是失聪,他为此曾不止一次地陷入绝望,甚至产生过强烈的自杀念头。然而,对音乐的热情,对换乐的执着,对完美的渴望,使得“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华所在”,使他“成为大自然的一股力量,一股原始的力量,在与大自然其他的力量在碰撞冲击后,便产生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气象。”

他的人生,正如他自己所说,是“用苦难赢取欢乐”。

他的经历,让我不止一次感动。不由萌发出要向贝多芬学习的念头,学习他顽强战胜前进道路上困难的毅力,学习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想方设法地去努力的精神。书中讲到这样一个事例,让我记忆深刻:他耳朵失聪后,为了继续他的编曲梦想,用木棍把牙齿和琴键“钉”在一起,靠牙齿通过琴键的振动找到感觉,就这样,一首首名曲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产生。跟他相比,我们前行道路上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想了解贝多芬吗,我借给你看吧!

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3

你们知道贝多芬吗?

贝多芬,一个世界音乐史上久负盛名的音乐家,他是人类的明星,他是灵魂的营养,他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力量,读完《贝多芬传》,我又一次被震撼了。

贝多芬是着名的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个不求上进、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而他的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师的女儿。贝多芬的童年包含辛酸。一开始,他父亲就逼他学音乐,在小时候就失去了他最爱的母亲。正当贝多芬风华正茂时,病痛已经悄悄叩门。1796至1800年,耳聋症开始肆意,听觉也渐渐衰退。一个钢琴作曲家最需要的就是听觉,而贝多芬在他可以大显自己的才能时听力衰退,甚至不能听到任何声音,可想而知当时的贝多芬是多么的无助,面对的挫折是多么大。如果换作别人,肯定对自己的未来不报希望,从而破罐子破摔。但是贝多芬并没有这样,他一直独自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仍坚持创作,还为他的心上人朱丽塔圭恰迪尔谱写了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直到1801年,他才告诉了他的两个好友。我深深地被贝多芬折服了,他以惊人的毅力在困苦中坚持下来,要知道他的大多数作品是在他耳聋之后创作的。常人都很难做到,何况一个聋人?

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有的人遇上困难只会到处埋怨,有的人却会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去战胜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去扼住命运的咽喉,那么成功往往会降临于不屈服的人。有时候逆境往往会使人坚强起来,让人拥有惊人的承受力,即使在挫折面前也能高昂自己的头,不会屈倒于困难之下,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人,我打心眼里佩服他。

我知道我稚嫩的双肩很难为自己担起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我知道我独行的身影很难战胜黑暗的束缚,但我绝不会倒下,也绝不会低下我高昂的头。即使在逆境中,在挫折前,我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在人生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即使碰得遍体鳞伤,我也会用剩下的最后一点力气站起来,用干裂的嘴唇说:“不要倒下,前面就是一片光明!”因为我深知,贝多芬正是用这种毅力坚持到最后;我知道只有拥有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我知道困难会因我这样执着而向我屈服,挫折会因我这样执着而倒下,成功会因我这样执着而落到我身上……

我会像贝多芬一样不言放弃,会像贝多芬一样坚持到最后……我相信,胜利在向我招手。

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4

《贝多芬传》是法国着名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一部传记。它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部传记中,罗曼·罗兰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从贝多芬身上,我们能学到了许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一种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只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努力向前。同时,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5

前两天,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贝多芬传》的书,觉得十分好看,很有教育意义,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的作者,用大量的事实和典故,讲述了贝多芬成长、成材的故事。作者描述时文笔流畅、精炼清晰。笔下描述的贝多芬发奋图强、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看了深受启发。

贝多芬是18世纪著名的德国音乐家,他谱写了众多优美动听的乐曲,他高尚的品德让我心生敬佩。可是,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父亲是一个酒鬼,酗酒败了家业,就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树。天天强迫幼小的贝多芬练习小提琴为他卖艺赚钱,使贝多芬没有了像同龄人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生活的磨难使贝多芬从小养成了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性格。他勤勤恳恳地磨炼琴技,孜孜不倦地学习作曲,使他成为了一代有名的琴师。可惜的是上帝没有眷顾这位天才,贝多芬不到30岁时,听力渐渐变弱直到最后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作曲家,没有听力是多么痛苦的事呀!可是贝多芬承受了内心的痛苦,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影响,继续创作他最喜爱的音乐……现在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几乎都是他后半生耳聋的状态下创作的。

这本书告诉了我,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天赋,而是靠勤奋、靠坚持来完成的。

面对新的事物,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在前进的道路上,稍微遇到了困难,就打“退堂鼓”,就会冷淡、撒手不做了的大有人在。贝多芬的故事告诉我,任何成功,不经过一番苦学、苦炼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认真做的人,才忍得住这番痛苦,事业才能成功。

记得我初学二胡时,面对二胡优雅的声音,我爱上了它。可是当我真正学拉二胡时,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拉二胡,要先学基本知识、要学习手法、指法,还要学习各种拉二胡的技巧等等。特别是练习拉二胡时,手臂手指很痛,腰也酸,背也痛,我产生了放弃学二胡的想法。看了《贝多芬传》这本书以后,我不由得感慨: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还那么认真、那么执着,最终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难道我不应该向他学习吗?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决心要克服困难,向贝多芬学习,学习他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把二胡学好,把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各种知识学好,成为优秀的少年儿童。

水许传读后感
《水许传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