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美学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1-25 08:34:08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美学读后感

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美学读后感。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

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

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

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芒。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读后感《美学读后感》。 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精辟的美学见解。

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读了这样的文字,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论诗时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好一个“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正是可用来总结《美学散步》中所体现的宗先生的美学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笔墨简淡,而微言大义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寻者,他是美学的醉梦者,他是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宗先生对罗丹的评语又可恰如其分的用来评价他自己。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

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香泗溢!

推荐第2篇:《死亡美学》读后感

《死亡美学》读后感

穿梭于图书馆的哲学类书籍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说实话,对于“哲学”一词,我总觉得它专属于那些哲学家,与我们这些生活在凡间的小辈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可是,当经过它的身边时,我的眼光却无法离开了。

《死亡美学》,陆扬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引言 “死亡促使人沉思,为人的一切思考提供了一个原生点,这就有了哲学。死亡促使人超越生命的边界,臻求趋向无限的精神价值,这就有了伦理学。当人揭开了死亡的奥秘,洞烛了它的幽微,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理想便平添上了一种崇高的美,这也就有了死亡的审美意义。”这是显示于《死亡美学》这本书的封面上的文字,概括而简练的引出了死亡与美的关系。

人类怎样以他们的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顿?怎样才能使我们宛如流星的短暂生命变得灿然生动起来呢?

死亡的审美价值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类怎样以他们的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顿,本书以死亡的美学角度为出发点,用充满哲理和诗歌一样的语言探讨了中、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观念以及死亡与崇高、悲剧、宗教、灵魂鬼怪世界的审美关系,并解析了死亡的现代意识和种种自杀现象。

翻阅完整本书后,第一个感觉便是,原来,死亡比想象中的美。

我们会习惯性的把“美”与“好”两字组合为一个词“美好”,但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死可以被认为是美的,但却并非是美好的。

就崇高而言,崇高是一种悲壮的美。它作为一个特定的美学范畴,就其外在形态而言,是一种排山倒海的神秘力量,它甚至未容我们思索,便如风卷残云一般,挟带着我们卷入了惊涛骇浪;就其在人类心理中的表现而言,它使人感到痛苦,感到恐惧,然而更使人感奋兴起,令意识冲破形相的禁锢,而向无限和永恒延伸,从而展示出一种伟大的人格精神力量的美。这显然正可阐释死亡的恐怖和人对这恐怖力量的抗衡和争斗。对死亡的超越因此成为崇高的形式。真正的崇高不在自然界,它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就悲剧而言,书中主要讲析了死亡在悲剧这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中的功能与地位。在戏剧中,作为悲剧这一类型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与死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悲剧性往往是通过死亡来得以体现的。但是在大多数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死亡并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生,在于通过死亡来揭示生存的真谛,死亡调节着整个悲剧的情调和气氛,它制造悬念。引起观众情愫随着它大起大落。它还将悲剧人物驱入绝境,在生存价值的巨大危机中,逼使他去思考生与死的根本问题。因此,死亡作为悲剧之一举足轻重的艺术手段,它的审美功能也是无可代替的。

就宗教而言,宗教是人类对死亡的一切超越形式中最为原始的,也是最为精致的一种。本书主要从道教、佛教、基督教三方面讲解了死亡在其中的含义。在道教里,它讲求的是要在今生今

世实现永生的梦想,它认为肉体不死,而非灵魂不死。在佛教里,讲求的是大生大死,有着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口号。在基督教里,讲求的是给苦难人生展示出一种永生的希望,是一种不但包括肉体,还包括精神的复活。

就灵魂而言,灵魂的观念体现的是人们对死亡困顿的一种超越和升华,其中包含着形态各异的人文内容。这些内容中有真的感悟,也有美的感悟。因为美从其根本上说,当是一种超乎一切官能刺激之上的快感,它是超越的。所以,人们往往会在肉体死亡之后,赋予其灵魂,认为肉体可以消亡,而灵魂则是不灭的。灵魂是生命的本体,也是人生的价值所归。由其灵魂的肮脏或是高贵可见其人生价值的高低与贵贱。

而本书的最后一部分讲的是自杀的迷思,也是我个人最感兴趣的部分。因为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自杀现象出现,不仅给个人及其家庭带来各种问题,同时也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情形下,自杀又何以与美联系到一起呢?

自杀是一个苦涩而又无奈的词语。自杀的思考是一种迷思。它可能是人生苦难的一种逃遁,是一种自我毁灭行为。然而自杀的本相是死,是虽形态各异但无一例外没有逆转的可能的死亡。自杀使我们知道自杀的生命曾经存活,使我们知道自杀的生命还非空虚。自杀作为社会行为是道德规范的对象,然而当自杀成为文学和艺术中经久不衰的母题,当它直接牵涉到艺术家的生生死死,并且当它展现出一定的美学价值之时,自杀无疑也就成了审

美考察的对象。

自杀可以是至善至美的解决荒诞的办法,可以是一种艺术。比如《绅士自杀指南》,这是一套自杀的学问,作者正话反说,开出的种种自杀方式中颇有一些黑色幽默的味道。然而读毕确实使人如梦初醒:自杀并不浪漫,珍惜我们可贵的生命吧。

自杀是生命在其最高层次上的一种行为能力,充分展现出人的某种本质力量。自杀有时是一种对理想的一种献身,此时有一种巍巍然气贯长虹的阳刚之美,如李贽;但有时自杀是出于一种无奈。生与死的自由选择固然可被视为人类自由意识的一种至高无上的证明,然而死亡之后哪一种永恒的虚无,使自杀这一种弃生就死的选择总是显得那样苦涩,此时展现的跟多的是一种凄美,如梵高。

文学似乎是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和意识形态。一方面表现为,在文学作品中,大量的运用了自杀这一手法来作为其中的文学表现方式,而另一方面则是在现实生活中,大量作家的自杀。

作家,以他洞烛人生的智慧和识见而走上无可奈何的自杀之路,象征着一种绝对精神和终极价值的死亡。当作家的自杀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联系起来,其审美角度的认识价值常常是悲怆而凄迷的。自杀昭示了个体生命存在的一种悲凉意味。当生命的内驱力变成死亡的内驱力之时,死亡便不复是种暖黯不明的生存背景,而直接转化为生存的前景,成为人生的一个伸手可即的终点,默

默沉潜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作家以他对人生特有的敏锐感受力较一般人或许更多地承受着生存的焦虑。生存是需要理由的。作家的自杀从某种角度上是否正可说明,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求,是怎样一种痛苦、艰巨而又难免终归虚空的心路历程呢?

因为有了以上对死亡的深层次解析,也让我们对死亡的思考更全面。有了死亡才更能展现生命的珍贵与价值。我们了解死亡并不是为了及早的走向死亡,而是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必过分担忧死亡的降临而浪费光阴,相反把握住现时,更好的体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推荐第3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美学散步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美学散步读后感1

《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当我真的如饥似渴地将这本书狼吞虎咽般读完之后,还是手不释卷。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将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读和精读两种方法。通读只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全书风格上讲,文笔优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闲适。从其内容来说,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学蕴于其中,不会艰涩难通,但是你也不能马上获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处好景致时,便要驻足细赏。《美学散步》这部书就是这样的,行到思想灵光闪现处,要静下心来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这一功夫是后来在细读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今还记得里面有引用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丽精警的评价,而且她表达的是那样的紧凑。

美学散步读后感2

慢慢合上《美学散步》一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

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宗白华曾在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

在他之前,也有很多艺术家也曾发掘过这样的美,但是都无法像他那样灌入一种极其深沉挚厚的人格生命的自觉,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髓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现今也许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日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吗?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以这方面的启迪。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中国人讲“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从而获得对于“道”的体悟,“唯道集虚”。这在传统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的绘画,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广博深广的人生意味,体现了包纳万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怀。宗白华用翔实丰富的例子,提出了中国诗画、书法所表现的虚空要素以及从此形成的宇宙意识,他认为“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中国艺术最后的理想和最高的成就。他在我们面前舒展开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带我们去玩味古代名画的内蕴,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虚空之上。空中则荡漾着“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在这片虚空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一山一水,都负载着无尽的深意。同时,他还提出,中国绘画中往往可以感到线条的力量,流动的线条是最富美感的,所以古代人常常把形体转化为飞动的线条,这就是我国古代绘画带有舞蹈意味的原因,敦煌壁画《飞天》很好说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重视线条,我们看到了“笔墨”对于作画的重要。笔墨技法表现在“骨力、骨法、骨气”上,“骨”就是笔墨落纸有力,突出从内部发出的一种力量。这是和中华民族的民族气节、骨节相同的因此我们见得每一幅国画都有一种坚固的形象组织和坚定的内在生命力量。我们应该透过“骨”去领略“风”,这才能得到享不尽的愉悦之感。《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所谓迁得妙想,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用本心去体味外物的内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内部,经过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对象的真正特质和精神。

说到建筑和园林,我想前立刻会浮现出气势宏伟磅礴的紫金城、颐和园;含蓄温婉的苏州园林和风细雨下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如果不懂得中华民族的飞动之美和空间艺术,是不会深刻的。飞动之美不仅体现在绘画、雕刻上,还表现于建筑园林之上。只要看看北京几大宫殿中的装饰:飞腾的龙、愤怒的猛兽、展翅的鸟雀、扑翼的凤凰、转来转去的蛇、伸着脖子的白鹭、顾影自怜的仙鹤、互相嬉戏的猴子、还有神仙、玉女飞天的场景和妖魔鬼怪狰狞鬼脸……就能充分感受到我们民族人们内心涌动的生命活力,那典型的“飞檐”,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宗白华还深刻地分析了中国建筑的空间意识,他说中国人注重“可游,可行,可望,可居”,而“可望”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游”、“行”、“居”都是为“望”服务的,所以我开始明白了中国的窗、亭、台、楼、阁、廊在园林建筑中的重要角色,它们构成了“望”的途径。窗子使其内外发生了交流。一扇窗就如一幅画框,窗外的景色构成了框内的图画,并且它总是变动不居的。在窗内任何一个角度看窗外,都会得到不同的景致,这同样也体现在亭台楼阁廊上。中国人喜欢设亭台楼阁,喜欢设窗,是和许久以来的民族审美传统分不开的,独坐窗前、独倚亭边、独行廊中,都会让自己的视觉得到一次很好的旅行和放松,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在大自然里品味变化万千的韵致和美丽。

中国从六朝以来,艺术理想的境界就是“澄怀欢道”,在拈花的微笑里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百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这就是他追求的“禅”的心灵状态,就是“出水芙蓉”的至高意境之美。在清幽、自然秀丽中生发,产生“生气远出”、“妙造自然”、“清真可爱”的情感体验,正如温婉的玉,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出水芙蓉”是宗白华的一种在深度上追求人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本真的意境创造,为了达到他艺术和人生的至高清纯境界,表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对人“真性”的挖掘体悟。

这种对“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体现了宗白华内心深沉孤寂之感。在现代文明高度高度发达下,人们的传统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这种矛盾的忧郁和苦痛的边缘,宗百华悲怆地喊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他反复提醒国人要意识到现代精神的颓废问题,这正是他作为一个孤独的灵魂对生命发出的呐喊与召唤,他把他的这种孤独的探索和冷静的思考引入了美学范畴,个体生命的孤独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艺术之境中完全可以转化为对生命的歌颂和追求。通过艺术对人性本真的追寻,他的孤独落寞得到了彻底地发泄,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园,返回精神的故乡,抚平内心的伤痛,慰藉平日孤寂的灵魂。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

美学散步读后感3

经老师介绍,我开始阅读宗白华老师的《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这本书,是宗白华老师一生中为数不多的著述之一,里面汇集了他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据了解,这也是他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作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宗白华老师用他细腻的笔锋,联系古今中外,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境界。

这本书通过分析诗与画的分界,分析中国与希腊艺术中美的体现,在轻松的氛围中,讲述了“美”的含义及体现。这是一本讲述美学的专著,在我看来,这也是一本古今中外经典文学的摘录集,更是一本中外艺术展集,一本哲学专著。记得有一次,我向一位朋友提到《美学散步》,他很快地问:“是不是宗白华的书?我们在上山水美术鉴赏时老师经常讲到它。”是的,在这本书里,宗白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很多中国的山水名画,在这些名画的介绍与讲解中,告诉我们美的所在。

读完整本书,感觉就是在美学与文学中,在中外的艺术中慢慢地散步了一回,品味着散步声中留下的道道灵光。在书中,宗白华老师说,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他说,文艺站在道德和哲学旁边能并立而无愧。美,并不等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美丽,美,是一种抽象。它需要通过艺术的雕琢来体现,却又不仅孕育在艺术的雕琢之中,宗白华老师在书中讲到:“最高的美,应该是本色的美。”他又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美,本来就是蕴含在每个人的心灵里,“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这样的话,从小学的时候就一直在讲,可是,当人们的年龄逐渐增长,在世俗中逐渐被污染,人也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肤浅。很多人,会把他们认为的所谓的“美”外化,他们可以一掷千金,用在美容,用在购买各种化妆品上,却不愿把手上的钱捐献给真正需要他们的人们手上,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也有很多人,把“学雷锋”当成一种作秀,只在领导出现的地方“学雷锋”,这种为了领导而做好事的行为,又是多么可耻?他们只看到外在的美,却忽略了真正的美,忽略了心灵的美,忽略了很多更加重要的东西。

本书中讲到的美,是一种中国传统式的美,是一种含蓄的美,就像中国的水墨画,它会把画的精神,作画者所要表达的含义蕴含在画中;又如诗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想法直白的表达在诗句中,而需要人们自己去揣摩,这样才能使美富含“厚度”,而不会像西方的油画摄影式的画风一样,什么都要追求与实物一模一样,只能让人一眼看穿。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都缺乏一种含蓄,过于直白地表达自己,这在做人处事中,只会让自己的交往处于劣势,得不到更多的友谊,而且,过于直接的表述,在一定的场合只会让自己变得肤浅。在这里,我并不是说直率不好,直率的人,是可爱的。但是,在一定的场合,也应学会含蓄,才能体现我们本身具有的素质,才能体现我们的“美”。

在书中,美还体现在一种“空白”的美——留白,就像作画时,故意留下一部分空白,反而使整幅画变得清新,韵味更加浓厚一样;就像一篇优秀的新闻稿,首先要可以让读者过目,然后才是过心,最后是过脑一样,美,首先也应该是让人看着顺眼,亦即是应先“过眼”,然后才是过心,最后才是过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正是这样吗?在现在日益繁忙与紧张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整天行色匆匆,忙忙碌碌,扎在自己手上的工作中不可自拔,却忽略了应该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一点空白,留下一点闲暇,让自己有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现在,自己的未来,让自己放慢脚步,欣赏一下路途上的风景。结果,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只会让自己越压越重,而一时看不开走上了自取灭亡的不归路。像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自杀的大学生,博士生等等。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一点点空白,让自己不要丧失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生命的热爱,这是生活之道,也是让自己活的更“美”的方法。

《美学散步》,他的美丽与温柔引发了我种种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了生命中,生活中,艺术中,美的存在,让我知道应该如何去寻找美,感受美。书中言:“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是的,在这温暖的漫步中,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平静,感受到了心灵的充实,感受到了在“美”中蕴含着的哲学的洗涤。

美学散步读后感4

《美学散步》这本书,是宗白华老师一生中为数不多的著述之一,里面汇集了他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据了解,这也是他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作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宗白华老师用他细腻的笔锋,联系古今外,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美学境界。

当我随便翻翻,发现这与别的美学著作很不同: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晦涩艰深,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写美学,文字自由自在,风格无拘无束。

这本书确实让我有所收获,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进行艺术的欣赏,令这个美学门外汉的我,很形象生动了解关于美学的冰山一角。

读完整本书,感觉就是在美学与文学中,在中外的艺术中慢慢地散步了一回,品味着散步声中留下的道道灵光。

美,并不等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魅力,美是一种抽象。它需要通过艺术的雕琢来体现,却又不仅孕育在艺术的雕琢之中,宗白华老师在书中讲到:“最高的没,应该是本色的美。一切美的光都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都缺乏一种含蓄,过于直白的表达自己,这在做人处事中,只会让自己在交往中处于劣势,得不到更多的友谊,而且过于直接的表述,在一定的场合只会让自己变得肤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正是这样吗?在现在日益繁忙与紧张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整天行色匆匆,忙忙碌碌,扎在自己手上的工作中不可自拔,却忽略了应该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一点空白,留下一点闲暇,让自己有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现在,自己的未来,让自己放慢脚步,欣赏一下路途上的风景。

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对生命的憧憬,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一点点空白,让自己不要丧失对未来的希冀与对生命的热爱,这是生活之道,也是让自己活得更“美”的方法。

例如说画家只是纯客观的机械式的展现景物,一幅画就是一张画起来的照片,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只有在画作中折射出来自作家

人格的高尚格调,才是一幅真正的杰作,现在专业的摄影技术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把玩照相机,是因为照片中有来自于摄影者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展现了他们内心对美的追求与渴望,而这些正体现其对美高格调的追求。

自然拥有静态的美感,连绵的山脉是永远存在而不可动摇的,山不会动,但是却孕育出满山的苍翠和无数的飞禽走兽。人们往往是为高山的沉稳与博大所震慑,对它不可屈服的顽固生命力产生一种敬畏感。人们常常会为崖壁间顽强生长的一颗不知名的小树而引发生命的感叹,对它坚韧的性格引发自身弱点的觉醒。只有当人们感受到树的蓬勃生命力的时候,才能对生命力产生内心的呼应,从而形成一种审美的感受。

人的生命是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过程。经历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有不一样的心灵感受。每一段的生命历程都有它的精彩之处,人们所需做到的就是享受现有生命的这一历程。长者往往会给予后辈以各种的经验教训,但是个人对生命的领悟还是要看自己的造化和领悟,领悟人生的过程,需要每个人对生命的真是体验。如果一个人永远不会去思考自己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只是得过且过的一辈子,那么他就无法领略到生命存在的价值,甚至可以怀疑其存在的必要性。或许顿悟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思考的人生就像一个人在黑暗中瑀瑀前行,看不到沿途的风景,很有可能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人生的体验者应当是一次美的旅行,能把握在眼前的和即将出现在未来的美丽“风景”,用探索美的心灵去体悟。

推荐第4篇:《护理美学》读后感

《护理美学》读后感

关键词:护理美学 整体护理 护理美学与工作

引言:随着人类的进步,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变革,群众对健康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作为与人类健康美息息相关的护理事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护理美学也呼之欲出。这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强烈渴望,那么二十一世纪的护理美学以怎么样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呢?这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美学是护理工作人员必修的学科。美是什么,现代许多美学家只讲美感和艺术,对美却避而不谈,这门学科很重要。这是护理人员塑造人体美的进程中表现出来的护理美的现象和护理审美规律,护理美学对护理人员有很大的帮助,对护士的形体和言行举止都有很大的帮助,我很喜欢学习护理美学。学习这门学科对我的言行和气质都有很大帮助,感觉自己不仅学习护理美学还学会了做人,护理美学对护士的职业影响也很大,护理美学这门课程又分为、护理美学概述、护士审美修养,护士审美评价,护士工作中的美学应用,护士专业形象的塑造。一定要学好美学,这是护理人员的气质和交流的基础,这是作为一名好的护理工作人员的标准。我认为美是一种发展的文化共识。这种文化共识是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人对事物的共同看法,是对某一事物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有利于人类自身的普遍看法;这种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会的风土人情、习俗、风尚等等。伏尔泰所说的美其实就是美的文化共识的一些特性,由此,我们可以轻易的得出美的一些特性。我们在美学中又从新的认识美,在生 1

活中在工作中无处不在。护理美学是护理职业人员的必备资料也是提高护理人员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

南丁格尔说:“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术,更需要艺术。”护士作为一种职业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新世纪里,现代医学从理念到结构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与人类健康美息息相关的护理事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护理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美学也呼之欲出。这体现了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强烈渴求。今后,我要成为护理队伍中的一名优秀护士而不被淘汰,需要具有非常全面的综合素质,并需在工作中不懈努力。所以我要认真的学习《护理美学》知识。美学是研究美的规律,也是研究人类如何生存和发展的一门科学。而护理美学是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和促进人类健康的一系列护理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护理审美现象以及审美规律的学科。根本目的都是使人们懂得如何审美做人,懂得如何用自己所追求和创造的美来改造人、教育人、美化人、塑造人美的灵魂。究竟什么是美?美的摇篮是什么?什么是美感?

护理人员运用美的规律来创造护理美,不只是美的外表、美的环境、美的操作和美的护理器材,更重要的是美的职业形象。在护理美学的学习中,我懂得如何提高受自己对自然美、艺术美的欣赏研究;懂得社会美、人格美的精髓;对人的外在美如对护士的外表形象(服饰、发式、容貌、姿势等)、护士的职业形象的深入了解;对病区环境美、医院总体形象美的深入了解。并体会到“护士的仪表和分度是护士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是自我感情的表露,也是

与病人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人类交往中的第二语言系统”的正真内涵;注意到言谈举止体现知识内涵,对于提高工作质量,优化护士整体形象的重要性。

一个亲切和蔼的微笑,可以使病人得到安慰、安心治疗。一个拍病人肩膀的鼓励动作,可以增强病人治疗的信心和忍受病痛的毅力护士整洁的外表,热情、和蔼、诚恳的态度,熟练而轻柔的动作,可以缩短与病人的距离,使病人愿意与护士配合治疗、结交朋友;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向他人传递正确的信息。

护士仅有美的外表而没有精湛的技术、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样的护士是不美的;医院有美的环境设施、有一流的医疗仪器,但如果医务人员缺乏医疗道德,做不必要的检查、开不必要的高价药、小病大看等,这样的医院不可能有美的医院形象,这样的医院只能给患者造成痛苦。

小结:通过学习护理美学,我进一步加深了对美学思想内涵的研究,塑造自己美的思想灵魂,转变和提高自己的审美精神素质。我对“护士”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历练的更加稳健成熟了。在工作中,产房工作节奏快,抢救病人多、精神高度集中,助产过程中既是高强度体力劳动,又是高精力的脑力劳动。产程是需要耐心去守的,观察宫缩、宫口扩张、先露下降、胎心变化。对不够配合的产妇进行耐心的说服和解释。产房的工作需要极大的爱心,分娩的过程是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时刻,在这时给予贴心关怀是产妇顺利分娩的信心和动力。哪怕是一口水,一口饭,一双支持的手。工作

严密观察,细心发现异常情况极为重要。高度的责任心,每一个班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和丰富自己。工作时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内强自我,尽心尽责,认认真真地做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做对每一件事,进而将事情尽己所能地做好、做细。各班之间相互查漏补缺,超前服务,培养自身的预见性、思维、和超前意识。经验必须不断总结、反思、理清思路,对实践是非常有实际意义的。我以心换心,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他们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进行饮食指导,健康宣教。最大限度的和患者们缩小距离,把他们当作朋友,用心与患者沟通,理解患者的难处,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塑造护理管理者美好形象。在研究美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护理是一门艺术,并在护理中发现美和创造美。使我更加热爱我的护理事业!

参考文献:

1、孟宪武:医学对美的追求,《医学与哲学》1998年第8期

2、温明春、郭志继:医学美学刍议,《医学思维与方法》2002年第3期

3、袁柯、殷玲:对护理美学的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03年第10期

4、徐梅君:护理美学对住院病人的心理效应,《现代护理》2003年第9期

5、李静银:护理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年第2期

推荐第5篇:美学四讲读后感

美学四讲读后感

美学四讲读后感

(一)

人经常感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时间一去不复返,总希望把时间唤醒、逆转和凝练,艺术便能满足人的这种要求。时空从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感性知觉变为体验人生的心理途径,它直接地唤醒、培育、塑造人的自觉意识,丰富人的心灵,去构建这个艺术——心理情感的本体世界,以确认人类的生存和人的存在。

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这种凝练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艺术勾销时间,这种勾销却使心理增长。时空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艺术里的时空却成为人类心理增长的途径。人类和个体都通过时间的体验而成长。

如“康德”所云,只有天才才能创造艺术。他指的天才并不是天资,而是指

艺术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有将深刻的人生内容转化为艺术形式的伟大才能,以造成伟大的意识层。这种创作是“无法之法”,它不能教,没有固定的法则方式,纯靠艺术家个人去捕捉从而去表现那既有理性内容、又不能用概念来认识和表达的东西,创造既是典范又是独创的富有人生意味的作品。

人生境界、生命感受和审美能力(包括创作和欣赏)的个性差异,具有本体的意义,即那似乎是被偶然扔入这个世界、本无任何意义的感性个体,要努力去取得自己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不能逻辑地产生出来,而必须由自己通过情感心理来寻索和建立,所以它不只是发现自己、寻觅自己、而是去创造、建立那只能活一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人作为个体生物是如此之偶然、短促和艰辛,而死却是必然和容易,所以人不能是工具、手段,人是目的自身。艺术是人的感性存在的对映物,它就存在于人的日常经验中,这即是心理——情感

本体。

当艺术品完全失去社会功用,仅供审美观赏,成为“纯粹美”时,它们即将成为“完美”的装饰而趋向衰亡。艺术品如何从实用、功利的人工制作向所谓的纯艺术的审美过渡,正是有关心理——情感本体的建构关键之一。

生命是一堆印象、材料而已,作为美的艺术,正是通过形式的寻觅和创造而积淀着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激情。从而使此形式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和激情。这即是生活积淀。原始积淀是审美,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

在生活中去做非功利的省视,在经验中去进行情感的净化,从而使经验具有新鲜性、客观性、开拓性,使生活本身变为审美意味的领悟和创作,使感知、理解、想象、情欲处在不断变换的组合中。于是艺术作品不再只是供观赏的少数人物的产品,而日益成为每个个体存在的自我完成的天才意识,个体先天的潜力、才能、气质将充分实现,它迎接

积淀、组建积淀却又打破积淀,于是积淀常新、艺术常新、审美常新!

艺术正是人类这种作为精神生命本体在不断伸延着的物态化的确证。人们在这种物态化的对象中,直观到自己的生存和变化而获得精神上的培养,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因此所谓的生命力就不只是生物性的原始力量,而是积淀了社会历史的情感,这也就是人类的心理本体的情感部分,它是“人是值得活着的”的强有力的确证。艺术的最高价值便不过如此,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价值了。无论是科学或道德都没有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有关生命意义的价值,所以,艺术及其意味作为历史性与开放性之同一,不只是回首过去,也不只是现实体验,它同时是指向未来的。它和时间一样,把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是无时间的时间,所以它是永恒的,只要人类永恒的话。

只有抽象的才是具体的。这里的抽象既不是现实事物变形抽象,也不只是

情感表现形态抽象,而是对世界、宇宙、人生的情理交融的领悟的抽象,这种抽象是概念抽象所不可能有的。美感尽管不能脱离形、色、声、体的感知、想象和憎爱、欲望,但其高级形态却完全超越这种感知、想象和情欲,而进入某种对人生、对宇宙的整个体验的精神境界。音乐之所以比其他许多艺术常常更能达到某种哲理的深度,也是因为这最高哲理是诉诸人的感受,情感的人生——宇宙感怀,这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味层”。“微妙无形,寂寞无听”(阮籍)。

大自然之令人魂消骨蚀,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只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在中国呈现为与大自然相融会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大乐与天地同和”,只有当人与自然完全吻合一致,才能达到所谓“极乐”“至乐”的审美境界和感受,也就在这时空中超越了时空。“至乐无乐”不是宗教,而

是审美。它不厌鄙,不抛弃感性,不否定,不抛弃内在的和外在的自然,它是在感性自身中求得永恒。在中国,作为崇高感受的悦志悦神主要表现为一种生命力量的正面昂奋,即所谓“天性健”的阳刚气势,表现为一种“与天地参”的人的自然化。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记忆,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艺术不是为审美而出现或创造的。可喻不可喻,可解不可解。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有味无痕,性存体匿。即之愈稀,味之无穷。

人作为感性生命的存在,终归是要死亡的,个体的生命都在有限的时空之中,因此,人追求超越这个有限,追求超越这个感性的个体存在,而期待、寻求那永恒的本体或本体的永恒。

美学四讲读后感

(二)

李泽厚《美学四讲》,麦坚老师推荐的一本书,其中课题讲到的是几种美的本质论。到此课题的时候应该仔细的阅读并加于记录。

书本第一节谈美学是什么的内容,解释美学从无到有,至今为止有一部分学者特别是作家和艺术家认为美学不能作为艺术学科而存在,究竟美学能不能在为一种艺术呢,美学研究的又是什么内容呢?

美学不能作为艺术理论,人类美不能凭着理论来研究美,但是美学他是一门艺术哲学,现阶段来说他是哲学里面的一种,研究美学的学者都是哲学家,黑格尔,鲍姆嘉通,休谟……

而哲学是研究人类词语,人生的诗的研究人的一种学科,所以美学与人的生活悉悉相关,从而得出美学的存在与时代。社会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在自然资本主义时期,艺术和美学领域是以浪漫主义(包括批判的现实主义)到印象派的自我表现为特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引起世界大战的时期,艺术和美学领域是抽象主义以丑为美以苦为乐的自我抗议的异化理论和艺术符号为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则进入后帝国

主义时期,殖民地已纷纷独立,构成了庞大的第三世界,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的猛增,跨国公司的强大,中小型企业的繁荣,白领工人的扩大……使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艺术——美学领域,则以多元化的不拘一格,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空前广泛地渗透,花样翻新的加速度和商业文化与反商业文化的对抗和对流等为特征。

美学四讲读后感

(三)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

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

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 京ICP备13016261号-1)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

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推荐第6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导语:在平时的阅读中养成好把读书的感想写下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美学散步读后感,欢迎借鉴!篇一美学散步读后感

经老师介绍,我开始阅读宗白华老师的《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这本书,是宗白华老师一生中为数不多的著述之一,里面汇集了他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据了解,这也是他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作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宗白华老师用他细腻的笔锋,联系古今中外,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境界。

这本书通过分析诗与画的分界,分析中国与希腊艺术中美的体现,在轻松的氛围中,讲述了“美”的含义及体现。这是一本讲述美学的专著,在我看来,这也是一本古今中外经典文学的摘录集,更是一本中外艺术展集,一本哲学专著。记得有一次,我向一位朋友提到《美学散步》,他很快地问:“是不是宗白华的书?我们在上山水美术鉴赏时老师经常讲到它。”是的,在这本书里,宗白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很多中国的山水名画,在这些名画的介绍与讲解中,告诉我们美的所在。

读完整本书,感觉就是在美学与文学中,在中外的艺术中慢慢地散步了一回,品味着散步声中留下的道道灵光。在书中,宗白华老师说,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他说,文艺站在道德和哲学旁边能并立而无愧。美,并不等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美丽,美,是一种抽象。它需要通过艺术的雕琢来体现,却又不仅孕育在艺术的雕琢之中,宗白华老师在书中讲到:“最高的美,应该是本色的美。”他又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美,本来就是蕴含在每个人的心灵里,“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这样的话,从小学的时候就一直在讲,可是,当人们的年龄逐渐增长,在世俗中逐渐被污染,人也变得越来越现实,越来越肤浅。很多人,会把他们认为的所谓的“美”外化,他们可以一掷千金,用在美容,用在购买各种化妆品上,却不愿把手上的钱捐献给真正需要他们的人们手上,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也有很多人,把“学雷锋”当成一种作秀,只在领导出现的地方“学雷锋”,这种为了领导而做好事的行为,又是多么可耻?他们只看到外在的美,却忽略了真正的美,忽略了心灵的美,忽略了很多更加重要的东西。

本书中讲到的美,是一种中国传统式的美,是一种含蓄的美,就像中国的水墨画,它会把画的精神,作画者所要表达的含义蕴含在画中;又如诗人,他们不会把自己的想法直白的表达在诗句中,而需要人们自己去揣摩,这样才能使美富含“厚度”,而不会像西方的油画摄影式的画风一样,什么都要追求与实物一模一样,只能让人一眼看穿。在当今社会中,很多人都缺乏一种含蓄,过于直白地表达自己,这在做人处事中,只会让自己的交往处于劣势,得不到更多的友谊,而且,过于直接的表述,在一定的场合只会让自己变得肤浅。在这里,我并不是说直率不好,直率的人,是可爱的。但是,在一定的场合,也应学会含蓄,才能体现我们本身具有的素质,才能体现我们的“美”。

在书中,美还体现在一种“空白”的美——留白,就像作画时,故意留下一部分空白,反而使整幅画变得清新,韵味更加浓厚一样;就像一篇优秀的新闻稿,首先要可以让读者过目,然后才是过心,最后是过脑一样,美,首先也应该是让人看着顺眼,亦即是应先“过眼”,然后才是过心,最后才是过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正是这样吗?在现在日益繁忙与紧张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整天行色匆匆,忙忙碌碌,扎在自己手上的工作中不可自拔,却忽略了应该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一点空白,留下一点闲暇,让自己有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现在,自己的未来,让自己放慢脚步,欣赏一下路途上的风景。结果,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只会让自己越压越重,而一时看不开走上了自取灭亡的不归路。像近年来频繁出现的自杀的大学生,博士生等等。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给自己的生活留下一点点空白,让自己不要丧失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生命的热爱,这是生活之道,也是让自己活的更“美”的方法。

《美学散步》,他的美丽与温柔引发了我种种的思考,让我感受到了生命中,生活中,艺术中,美的存在,让我知道应该如何去寻找美,感受美。书中言:“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是的,在这温暖的漫步中,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平静,感受到了心灵的充实,感受到了在“美”中蕴含着的哲学的洗涤。

篇二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艰深、晦涩、术语多,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美学,文字清新淡雅。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自己从他解放前后的三十多篇美学论文中精选出来的文集。文集主要分二个部分:其一,主要是总论的谈美的问题和文艺中的空灵与充实;其二,主要是以西方美学思想的营养,体味中国的艺术精神、特别是庄子的散文、魏晋的人格美以及中国诗、书、画、音乐的艺术意境;其三,主要是对外国美学家和艺术家的评论以及诗歌方面的专论。

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

一个人看到的景色是否美好,多半和此人得心境由关,也可以说景色的美否是由心来决定的。心也会限制视野,但同时,洗涤、净化过的心灵也会因为心境的提升而看到更美、各广阔的世界。我们从外界的事物上学习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对美的感悟,从而在再次面对着世界时能了解地更深,看地更透彻。生命就是美。某一事物是否是美的,那是人的一个主观判别,不是属于事物的属性。美永远是主观世界里特有的产物。因此,我们也不能说美是什么,只能说什么是美的;也可以说,美不在于物的本身,而在于物给人的感受。生命带来了美,有生命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美。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美学散步》中每篇文章皆是珍奇的宝石,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辉,或论诗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乃至代表着整个宇宙之美的事物,“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篇三美学散步读后感

当我把《美学散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现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优美、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阅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透彻的感悟引领读者体味中西艺术的精髓,待我们“散步”归来,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和升华。宗白华先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流畅美妙的文字将其诉诸笔端。

在宗先生看来,散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绝对是非逻辑的,亚里士多德在“散步”中建立了体系性思想,庄子在“散步”中领悟到了宇宙的玄妙,达·芬奇在散步中捕捉到了美的真谛。在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散步”是梳理美学、艺术学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散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个性精神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上网搜索过一些关于宗白华先生的信息,原来宗白华先生与朱光潜、蔡仪、高尔泰、李泽厚并称为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不建体系,而是注重对艺术的直接感悟。就正如刘小枫对宗白华先生的评价那样:“作为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使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生成和发展于中国面临军事和学术危机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祖国既面临政治、军事的压力,又面临学术的危机。在排山倒海的“西化”风潮中,他并不随波逐流,坚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为根基,以西方思辨的成果为参照,凸显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和阐发。

他在用他自己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他曾坐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我不禁为宗先生对艺术对美近乎痴狂的态度而惭愧,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有着这么平静的心态去欣赏艺术。我不但要吸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知识,也要学习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态度。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但是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由此可见,对于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缕金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加偏向于前者。

如果要我在这两种美中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前者,因为芙蓉出水的美真实而且天然。正如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相比,我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的淡雅和简单,其实诗词画都类似,有时候太满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

宗白华先生在发现美的时候,态度既是超脱的,又是入世的,他为我们读者展示了一个极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白华先生从一丘一壑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正是这种景致的准确描绘。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然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宗白华先生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灵光的高僧,中国美学遇到他真可谓幸运,他学贯中西,中国美学特色被熔炼出并标举,最终被贯入了一种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看完这本199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的《美学散步》,感觉正如编者在重版说明中讲到的:“我们怀念那拄着手杖,徜徉在未名湖畔的身影;我们品味着散步声中留下的道道灵光。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我们要从宗先生成功的学术研究中吸取营养,在积极吸纳西方文化有益成果的同时,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力凸显民族文化的个性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世界文化之林彰显出夺目的光彩。

篇四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当我真的如饥似渴地将这本书狼吞虎咽般读完之后,还是手不释卷。

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将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读和精读两种方法。通读只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全书风格上讲,文笔优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闲适。从其内容来说,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学蕴于其中,不会艰涩难通,但是你也不能马上获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处好景致时,便要驻足细赏。《美学散步》这部书就是这样的,行到思想灵光闪现处,要静下心来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这一功夫是后来在细读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今还记得里面有引用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丽精警的评价,而且她表达的是那样的紧凑。

篇五美学散步读后感

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芒。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精辟的美学见解。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

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读了这样的文字,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论诗时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好一个“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正是可用来总结《美学散步》中所体现的宗先生的美学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笔墨简淡,而微言大义昭著。“他是真理的探寻者,他是美学的醉梦者,他是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宗先生对罗丹的评语又可恰如其分的用来评价他自己。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香泗溢!

推荐第7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导语:《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结集出版的美学著作。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美学散步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自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所谓迁得妙想,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用本心去体味外物的内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内部,经过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对象的真正特质和精神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手指落在键盘上,却不知道从哪谈起。实不相瞒,写读书笔记完全是因为要完成单位下发的任务,本身是反感的。但当决定落笔之时,不得不说,这样的被迫是坚持写下去的动力。那就从我选的《美学散步》这部书说起吧。

这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知识的书籍。最早接触美学,源于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想增强个人的审美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自己熟知的已经适应了的环境中,对周遭的一切已经习以为常。不管是居住条件、饮食习惯或是生活环境,很少去体会是否有美的存在。有一天,当我们走出这个环境,走到和自己生活环境差异比较大一个城市。我们可能会对那里产生许多的好奇心,或许会对那里的建筑,那里的饮食,那里的山川河流,产生各种美感。

反过来,也许那里的人们来到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因为差异性,也会产生好奇心和许多美感。听起来似乎都和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当我们将熟知的事物拉开一定距离欣赏时,往往会产生意外的美感。远方是美景,我们早已熟悉的生活环境其实也是一幅独特的美景。这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睁大眼睛寻找美的信息。除了与生俱来的对美的感受力,也需要我们积累一些美学方面的知识。通过加深对事物的理解,来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

仔细想来,我最早接触美学方面的知识,是从听美学大师蒋勋老师的音频节目《美的沉思》开始。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车上的路上,饭后、睡前的空余时间,这档节目都在陪伴着我。从西方艺术文明起源到欧洲文艺复兴,从中国古代美学殷商陶器、雕刻再到唐宋文学的诗词之美,这些都如雨露清泉时刻滋润着我的心田。蒋老师就像一位美的布道者,将我引入这片超越世俗的精神圣地。

美学散步读书笔记

美学历来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因为美正常依附于历史,文学,艺术等存在,并成为历史和文艺的灵魂。一直以来,美学家谈美学都是从历史或者文艺入手。

譬如《美的历程》中,李泽厚先生按照历史的发展梳理美学。从远古到商周,从盛唐到明清。一个个看似无关的细碎事件被从历史中筛出来串联在一起,组成了几千年来绵延不绝,若隐若现的美学脉络。这种在千年历史中拿捏,为美学把脉的能力,无疑对审美的敏锐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其实另一位美学大家朱光潜,也按照历史的经络阐述过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中,我们看到的,其实不仅仅是美,更是西方历史文化的结合体。是雅典学园到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对美的不同理解,不同的鉴赏与思考。不同的是,朱光潜把人作为一个观赏者,看美的发展,美的升华与变化,把“我”作为一个置身事外的记录者,记录下了浩浩百万字的美学体系,森严而宏伟。李泽厚则对这种态度持否定态度。他认为美是随着人的出现而出现的。

人是美的鉴赏者,更是创造者。美的感觉起源于人的思维,因而人不存在,美也就不存在了。不能说两位大师孰是孰非,只能说这是唯物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的碰撞。但是在我个人看来,感受龙飞凤舞的远古图腾,抚摸锈迹斑斑的青铜器,吟哦气吞山河的盛唐诗歌,欣赏清雅超然的山水画作比严肃地审视厚重的历史,探究一部部哲学论著带来的美感更深入人心,更能引起一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共鸣。

不妨再将眼光放到《美学散步》上来。同样是负有盛名的美学著作,宗白华先生并没有像前两位那样按照中西历史发展来梳理美的脉络。正如书名所说,这本书就如同散步一般,漫无目的的散步。走到哪里,拾起什么,便对它讲解一番。看上去,似乎这本书根本就不成体系,根本就是随笔,山水,素描,雕刻,书法,哲学,诗歌无所不谈。但就在这杂乱无章中,宗白华先生却又有条有理地带我们探究了一个个美学的大问题:虚与实,道,留白,舞,生命的意蕴。在虚与实,阴和阳,充塞与空白,最高理性和最高生命等等对立的碰撞与融合中,一切已达化境,因而产生了美。再将其与朱光潜,蔡仪等的唯物主义美学对比,发现在这方面,宗白华和李泽厚不谋而合。

唯物主义的美学研究者深究着本体论,认识论等钻研,于是,对于美学的研究越发艰深,忽焉在前忽焉在后,体系巨大而难得要领。而宗白华和李泽厚则选择了另外一条路,跳脱出来,不再苦究美的哲学逻辑。他们认为,与其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艺中寻找美的逻辑,美的原理,不如探寻你的内心。因为美的感受正是发源于你的心。罗丹的雕刻,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王羲之的书法好,好在哪里,无非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和美的对象融合在了一起,借以一种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向外发现自然,向内探寻自我,于是山水等外物空灵化了,也附上了情致,美自然也产生。这种境界有一点道教的天人合一之感。因此,看《美学散步》《美的历程》时,很容易感受到一种返璞归真,冥合天人的宗教境界。

说罢关于美学的唯物和唯心。另一方面,不妨来看看这些美学著述的依托。

比如《美学散步》,主要是依托着阴阳虚实等意境,依托着审美的心来阐述美。至于其中涉及的素描,雕刻等等,也着重于艺术家本身的境界思想来讲,而非立足于专业技法。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随心的书,他的逻辑是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与万化冥合”的超然境界。读这本书,不能用脑子,只能用心。而浩浩百万字的《西方美学史》则扎根于西方历史,探寻历史的美学,每一处论述都注重着逻辑,严格的剖析着各种美学哲学流派的发展,继承。如果说美学散步是随意绽放的空谷幽兰,那西方美学史更像是一棵根系深厚,枝繁叶茂的橡树。

与《西方美学史》类似,《美的历程》也是依托历史,只不过是依托华夏的历史。这本书对美的研究不像《西方美学史》那样逻辑严密,一枝一叶一根一脉的来源去向清清楚楚。《美的历程》对于中国历史中的美,采取了一种大刀阔斧的取舍,摸到了千年以来美的脉搏点,龙凤图腾,青铜饕餮,楚辞唐诗,魏晋风流等等等等。将一个个极美的点从历史的烟海中挑出来,连成一脉。如果说朱光潜是大禹治水一般将九州山河开辟分明,各行其道,那李泽厚就是传说寻龙点穴的高手,睥睨山河,找出一峰一岭,点出美学的龙脉。

至于蒋勋的《美的沉思》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与前面的几本论著有所不一。《美的沉思》着眼于书法,《人间词话》着眼于诗词。看似一本是书法论著,一本是诗词鉴赏。却又无时不刻让你感受到美的宣泄。蒋勋与王国维一样,曾经致力于对西方美学的研究,蒋勋承袭泰纳,王国维承袭叔本华,尼采。而后,他们又出奇一致地感受到了华夏大地的美,将眼光放回到了中国这片土地上来。

于是这两本书便有了依托,两种古老的中国艺术形式——书法与诗词。不难看出,这两本书尽管有西方美的影子,但根还是中国的。譬如王国维,很好的继承了中国的古雅美,在严羽和王士祯的神韵说和兴趣说基础上提出了耳熟能详的境界说。这才有了中国妇孺皆知的美的三重境界。

其实,不管如何来看,这一本又一本著作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个美学家都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又没能展现出美的全部。而当这些著作放在一起,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就是我们人类已经认知的美。逻辑的,内心的,严谨的,虚无的。

而通过《美学散步》《美的历程》,其实给我们带来的,是展现了美的更多的方面。只要人类的历史还将继续,那么人类就会不断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美。我们也许无法完全明晰从古至今的一切美。但至少,通过阅读这一册又一册书,我们可以掌握一点美学的脉络。因而,将自己也作为美学的主人公,美的建设者,去参与创造这宏伟精妙而又千姿百态的美学史诗。

推荐第8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转眼秋至,惶惶恐恐到了收获的季节,在这平静的秋水畔,漂着落叶,抬头看看稀稀拉拉的枝头,秋天早已剥去了她们美丽的衣裳。每个人匆匆走过人生,留下的却大多是遗憾,在这沧桑和悲凉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收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向往,毕竟是美好的。秋天,在大家心中都是不一样的季节,但在我的世界里,秋天没有喧嚣,没有霓虹,只有静静的夜,和一个暗色的黄昏!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她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而后将是无尽的黑暗。那么,在你的心目中秋天美吗?

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她是一个人对于事物的态度,既然有美就一定有丑,他们是相对的。但是往往只是人们主观的判断,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爱美是每个人的天性,而《美学散步》这本书也给我对美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

在这部书中,宗白华先生并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他只是单纯的教导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直接的说,是教导我们怎么欣赏美,教导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态度,直至形成艺术人格,而这正是中国式艺术美的精神所在。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 发见这样深度的美, 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 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 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所以我要在生活中寻找美,要善于发现美,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更深层次的东西,而现在的人们往往更加注重的是外表,不是本质。就想金子商人只是看见的只是金子的价值,却看不见金子美的特性。我们需要调整心态,换一个角度,才能真正地把美如实地反映到心里,再放射出来,凭借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这就成为了艺术。但往往艺术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的,就像美这种东西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形成了这个世界上的千姿百态,我们并不急着去认同她们,毕竟存在就有价值,善于发现她们并收入囊中,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就这样逐渐建立自己的审美态度,慢慢形成自己的艺术人格。

但如何发现美呢?一个人所见眼前的景色如何,多半与此人的心情有关,所以心境往往决定你发现美的多少和程度!就像对于“秋天”,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悲秋美”,的确秋天是悲凉的,萧瑟的,这样的人多半是想到了悲伤,心境的晦暗让一个人对于美也有了晦暗的想法,而在这金色的秋季何尝不是收获的季节呢?庄稼人发现的就是这秋天的“收获美”,这一年的收成让他们对生活再次充满希望!所以调整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只有光鲜的心情才能发现美,灰暗的心情也是可以发现的,对于美的千姿百态,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平静的心态,这样我们才会发现许多理性的客观的美,而不是主观臆断。

宗白华先生对我的启发很大,坦白说在此之前我对于美没有什么概念,只适合觉得美只是一种感觉,很虚无缥缈的感觉,同样也是主观的。是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具体的,实在的美,一个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的美,任何事物都有美的一面,世界是无穷无尽的,事物也是没有尽头的,所以美永不停止!在这独特的情怀中,我无比欢畅,觉得身边的人,事,都是美丽的,和谐的。也许我创造不出新的美丽的事物,但我可以欣赏,体会,并且融入进去,融化在这“美”的海洋里。

推荐第9篇:美学三讲读后感

读“美学三书”后有感

——人性回归的思考

李泽厚先生在《美学三书》中一章提到“美是什么”的概念,将欲给“美”下一个定义,更是从东方到西方去探讨“美”的涵义,从原始艺术探讨至宇宙太空,目的在于阐述何为美。

介绍了不同性质的三种美:其一,在中国,古有孔子认为的五美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其二,饿了吃东西之美,渴了喝饮料之美;其三,看画展,听音乐艺术欣赏之美。同时强调了美与人不可分割的关系。说明了美的三层含义:审美对象,审美性质,美的本质。在从心所欲不逾矩、庖丁解牛等要领的前提下,肯定了美就是自由的形式;强调自由与自由的本质不是天赐的,也不是自然存在的,更不是某种主观象征,它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作者认为:不是个人的情感、意识、思想、意志等本质力量创造了美,而是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这种本质力量创造了美。声明自己所讲的天人合一,不仅有自然的人化,而且还有人的自然化。劝诫世人不必去诅咒科技世界和工具本体,而是要去恢复、采寻、发现和展开科技世界和工具本体中的诗情画意。

读完本章,作者用哲学语言巧妙的解释了美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其中作者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我有很深的触动,其中包含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作者担心在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

现在科技工艺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化所带来的人性丧失,人的非理性的个体生存价值的遗忘、失落和沦落,作为感性个体的人被吞食、被同化、被搁置在无处不在的科技理性的形式结构中而不再存在。于是人不见了,人做了由自己所发现、掌握、扩大的形式力量和理性结构的奴隶。我个人认为,作者在强调一种人性的回归,不要让科技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资本化的加重以及人成为商品的奴隶等等原因,成为人性丧失的借口,如何回归人性作者点到即止,但否定了以倒退为代价的回归,提出人的自然化对人性回归的重要性。

资本掠夺、经济殖民、垄断经济等等的出现,伴随着的是人性的流失,金钱的崇拜,这何尝不是一种美的流失,中国曾被认为是世界的最终归宿,因为五千年传承的仁爱,以及他的信仰,世界的资本掠夺最终将在中国找到归宿,但现在资本的渗透,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利益的追逐,放弃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丢失了信仰,泯灭了仁爱,失去了人性中的美,古代对人性美的定论即为仁、义、理、智、信、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因为回归人性而社会的倒退从来都不是明智的选择,这里就需要到作者提出的人的自然化,这里的人的自然化是情感本体的建立,另外还需要工具本体自身世界中的诗情画意,中世纪的手工艺曾经具有温情脉脉的人间情味,现代的科技美也绝不只是理性的工作,在技术美中有大量的想象力和可能性,有无意识,有用理性无法分析的自由度。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思考这些变革时,必须把这两点

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资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他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

在追逐竞争激烈,生活节奏步调疾速的当前,每到一个阶段得要回头反思,不能以社会的倒退为代价,倒退到人性美最纯真的时刻。苏鲁支(也译作查拉斯图拉)是尼采笔下最著名的一位智者,当他得道下凡之后,就神奇地“变为小孩了”——这意味着他变成了一个“觉悟的人”。赞美孩童一度成为西方浪漫主义运动中的一大热,这说明孩童的一些特质正是当时社会上缺乏的东西。尼采的解释很玄妙:“婴儿乃天真,遗忘,一种新兴,一种游戏,一个自转的圆轮,一发端的运动,一神圣的肯定。”(徐梵澄译《苏鲁支语录》)婴儿状态是人的原生状态。它尚未被污浊的世俗所浸染。与那烂熟的成年状态相比,它更多一些朴质无华的天性,更多一些可爱的雅拙和迷人的纯情,当一个婴儿用了他清澈的目光看这个世界时,对世界有的是好奇、新鲜,对一切事物有最纯粹的感受,将不存在复杂、丑陋、仇恨、恶意、心术、计谋、倾轧、尔虞我诈……。而在目光里剩下的,只是一个纯粹的世界,这个世界清明,充满温馨。这也正是人性美最圣洁的境界。

总而言之,通过对李泽厚先生《美学三讲》中“美是什么”一章的拜读,使我从最开始对“美”肤浅的感官理解,上升到三种不同性质的“美”的感悟,从感官到伦理再到对审美对象的判断。文中对科技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提高、资本化的加重以及人成为商品的奴隶

等对人性美的影响,是我对当前的资本笼罩下的社会人性美产生了反思,意识到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被人们摒弃或遗忘的美,在人性回归上表明了自己的一些拙见,即以自身精神回归到婴儿状态,来重新审视世界,反思纯粹的人性,不要让生活的享受或资本的追逐成为我们丢失人性美的借口。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不必去诅咒科技世界和工具本体,而是要去恢复、采寻、发现和展开科技世界和工具本体中的诗情画意。大工业生产的工具本体渗入情感本体,恢复工艺社会结构中的生命力量和人生情味和意义,让人性美的光芒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绽放异彩。

推荐第10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与心灵的碰撞

——读宗白华的《美学散步》

很多人都会存在这样的疑惑:美这东西似乎我们平时时时都能接触到,似乎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处处都能感受到美。美具有生活的质感, 每一个人的心里也都有一杆美的标尺在衡量美的深浅。但另一方面, 美似乎等同于哲学命题, 它是对现实世界众生百态的一种抽象表达, 也是对纷繁复杂现象的一种概念式表述。所以很多人对于美这个问题是处于模糊无法界定的状态,只是个人本能从自身感受去体悟。而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的体验美学似乎正走着从最根本的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去了解一些美学知识的道路。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多年来所写的美学与艺术、文学论文的小书。书中所选文章是宗先生不同时期对美学问题的探索,虽然有所联系但是都可以独立成篇。作者紧紧抓住中国诗、书、画、舞、乐、建筑等相关艺术门类所体现的共同特征, 广泛联系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 在一个广阔的参照系上讨论美学的基本规律, 印证着自己的透彻之悟和艺术之思。文章中随处可见的以画论诗、以诗论画;以乐论诗,以诗论乐;以音乐论建筑、以建筑论音乐;以书法论绘画、以绘画论书法;以音乐建筑论舞蹈,以舞蹈论音乐建筑等这样的系统比较方法。在不同传统艺术各异其趣的美的比较中,深刻揭示出各种艺术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及中国古典艺术追求“意境”上所表现出来的内在本质联系,让我们看到了这本小书的“ 散而有纲” 。也为我们心灵对美的感悟找到了契合点,为此不得不深深佩服作者的艺术灵性和诗情。

从《美学散步》中我们看到了心灵的自由和对美的向往。“富于心灵的幽深淡远”大概说的就是这种境界吧。从《美学散步》里有关中西方的文字里不难看出宗白华先生显然更倾心于中国的艺术。大概是西方艺术里透露着科技含量。而中国富人艺术却透露出心灵的随性吧。

或许仅遵从心灵的随性是不够的,人们对没的追求还衍生出人们需要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

艺术境界是宗白华人生境界中的一个极重要的层次也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部分,艺术境界的审美本质就在于它寻求作为对人生意义和无限永恒的宇宙的追询和感悟,是一种由形入神、由物会心、由景至境、由物知天、由天而悟的心灵感悟和生命超越的过程。宗白华把艺术意境生成概括为3 个阶段(或叫层次) :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和最高灵境的启示。在宗白华看来,艺术的理想境界是“澄怀观道”,即意境或禅境,所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至微至深的禅境;“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形成艺术的二元,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宗白华把艺术境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模仿自然的境相来表现人心中最深的心灵状态,它包括文学诗歌和绘画;一类是以非模仿自然的境相来表现人心中最深的心灵状态,它包括音乐、建筑、舞蹈。在这两种类型中,宗白华认为,后者才是一切艺术的根本形态。这是因为音乐和建筑的秩序结构能直接启示宇宙本体内部的和谐与节奏。所以一切艺术趋向音乐的状态和建筑。

另外,艺术境界。艺术境界是人超然于世俗,通向宗教境界的重要中介层次。这反映了宗白华对人生境界的理念。在我看来宗白华的人生六层境界实际上可划为四层境界:1.世俗的功利境界。它涵盖了功利、伦理、政治三层境界;2.科学求真的境界,即所谓学术境界;3.艺术求美的境界;4.宗教求真善美高度超然于世欲的求禅的境界。可以说这是人生百态的大集合,因为也会有着某种执念,而在世俗的功利世界里徘徊,也会有着孜孜不倦而在科学求真的境界里打转。但人生要达到超然于世俗的求禅境界,那是需要人们阅历许多事,放下心中的执念,做到心如明镜。而通过艺术求美这一途径人们可以舍弃某种恶习,成就某种好的因缘。而真正做到无所无欲境界的是少之又少,那只是人们追求的一种人生理想的境界而已。人们对她有着无比的神往,而真正能够达到那个境界的人却为数不多,人们只有通过自己一步步的努力向那理想的模式接近。而真正达到那一境界只是人们的精神寄托,正因为有着这一寄托人们才能这我能切的感悟没美的崇高,才能给自己前进的动力。

作者正是通过这种一步步的路径向我们揭示美的本质。虽然通篇都不曾明文讲解美的本质,但我们从宗白华先生对美的追求以及作者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美的感悟:美的本质就是生命的自由表现“ 生命的境界广大, 包括着经济、政治、社会、宗教、科学、哲学。这一切都能反映在文艺里。然而文艺不只是一面镜子, 映现着世界, 且是一个独立的自足的形象创造。它凭着韵律、节奏、形式的和谐、色彩的配合, 形成一个自己的有情有相的小宇宙这宇宙是圆满的、自足的、而内部一切都是必然性的,因此是美的。” 宗白华所说的生命并不是生物学上的意义, 而是一个内涵深邃的哲学概念, 是指超越现实世界之上的精神世界。它圆满自足, 丰富和谐, 体现着必然性, 因此才是自由的, 表现出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细读完《美学散步》不仅为作者的文笔所折服,作者通过多方面的艺术形式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的视觉,听觉等方面带来美的盛宴;同时我们也为作者的情感所折服,作者通过其对艺术境界及人生境界的描绘,一步步让我们明白美的真切感受,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洗涤。

第11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导语: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美学散步读后感范文,希望有所帮助!美学散步读后感

闲闲的碎语,但字字珠玑,品味雕琢的文字,畅游美学的境界,仿佛美玉一般,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体会一份清闲的淡泊,感悟一遭情景交融,宁静的心中,独恋一份美的意韵。

宗白华先生美的态度即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新鲜活泼的心境,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宗白华先生似乎轻而易举的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这种境界是“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意义丰富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的一层真实。”它不是从无边的空间指向无限,而是从无边回到万物,返回自身,回归“小宇宙”。它属于有限之中,又让人从有限中发现永恒。可以说,宗先生中的美学思想已然把中国传统的哲学、美学——儒佛道三合而一了。

在阅读中思考,我感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皆是一颗珍奇的宝石,它们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芒。或论诗画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自然与艺术的乃至整个人生宇宙之美的事物。凡宗先生所论及的,他总在直观的把握后,欣赏它,赞美它,评判它。他以散文的抒情方式,以诗人灵感闪现时的思维方式,表达自己精辟的美学见解。如他在评罗丹的雕刻时这样写到:“我这次看到了罗丹的雕刻,就是看到了一种光明……你看那自然何等调和,何等完满,何等神秘不可思议!这大自然的全体不就是一个理性的数学,情绪的音乐,意志的波澜么?一言以蔽之,我感到这宇宙的图画是个大优美精神的表现。”读了这样的文字,谁会以为他是在评价艺术作品?而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在评艺术作品呢?

清代王船山在论诗时说:“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是诗家正法眼藏。”好一个“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正是可用来总结《美学散步》中所体现的宗先生的美学追求。其篇幅短小,其笔墨简淡,而微言大义昭着。“他是真理的探寻者,他是美学的醉梦者,他是精神和肉体的劳动者。”宗先生对罗丹的评语又可恰如其分的用来评价他自己。

艺术的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触关系层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或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学术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归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而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对艺术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诞生;对艺术的展示就有美丽的缩放!或许一切美的光都来自心灵的源泉。一个意韵,我想就应该是一个情与景的结晶,深入了才可得镜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学中,亘古不变的——芳香泗溢!

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是一本不厚、很小的书籍,可是里面的思想却熠熠发光。作者是宗白华先生,因为作者是个诗人,所以整本书的主要风格是诗意浓厚,闲适舒缓,令人读起来非常有趣味,不会失于泛泛而谈,但又不至于过于深奥难懂。

当你翻开这书时,便会想全心全意一气呵成地看完,不希望中间会有任何间断,因为在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令人拍案叫绝的美言好句。完整地研读有助于对这本书里的所有思想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对其中东西方文化碰撞有更为深入的把握。当我真的如饥似渴地将这本书狼吞虎咽般读完之后,还是手不释卷。于是我又想重新仔仔细细地将其中所有的思想品味一番,咀嚼一番。所以我采用了通读和精读两种方法。通读只让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全书风格上讲,文笔优美,行文如云卷云舒,自然而闲适。从其内容来说,交融中西,有很深沉的哲学蕴于其中,不会艰涩难通,但是你也不能马上获得其中真意,要如散步般,逢到一处好景致时,便要驻足细赏。《美学散步》这部书就是这样的,行到思想灵光闪现处,要静下心来思考,比照自身,有何感悟。这一功夫是后来在细读的过程中才慢慢体会出来的。

今还记得里面有引用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丽精警的评价,而且她表达的是那样的紧凑。

美学散步读后感

当我把《美学散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现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优美、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阅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透彻的感悟引领读者体味中西艺术的精髓,待我们“散步”归来,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和升华。宗白华先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流畅美妙的文字将其诉诸笔端。在宗先生看来,散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绝对是非逻辑的,亚里士多德在“散步”中建立了体系性思想,庄子在“散步”中领悟到了宇宙的玄妙,达·芬奇在散步中捕捉到了美的真谛。在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散步”是梳理美学、艺术学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散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个性精神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上网搜索过一些关于宗白华先生的信息,原来宗白华先生与朱光潜、蔡仪、高尔泰、李泽厚并称为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不建体系,而是注重对艺术的直接感悟。就正如刘小枫对宗白华先生的评价那样:“作为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使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生成和发展于中国面临军事和学术危机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祖国既面临政治、军事的压力,又面临学术的危机。在排山倒海的“西化”风潮中,他并不随波逐流,坚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为根基,以西方思辨的成果为参照,凸显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和阐发。

他在用他自己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他曾坐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我不禁为宗先生对艺术对美近乎痴狂的态度而惭愧,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有着这么平静的心态去欣赏艺术。我不但要吸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知识,也要学习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态度。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但是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由此可见,对于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缕金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加偏向于前者。

如果要我在这两种美中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前者,因为芙蓉出水的美真实而且天然。正如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相比,我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的淡雅和简单,其实诗词画都类似,有时候太满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

宗白华先生在发现美的时候,态度既是超脱的,又是入世的,他为我们读者展示了一个极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白华先生从一丘一壑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正是这种景致的准确描绘。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然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宗白华先生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灵光的高僧,中国美学遇到他真可谓幸运,他学贯中西,中国美学特色被熔炼出并标举,最终被贯入了一种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看完这本199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的《美学散步》,感觉正如编者在重版说明中讲到的:“我们怀念那拄着手杖,徜徉在未名湖畔的身影;我们品味着散步声中留下的道道灵光。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我们要从宗先生成功的学术研究中吸取营养,在积极吸纳西方文化有益成果的同时,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大力凸显民族文化的个性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在世界文化之林彰显出夺目的光彩。

第12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已故一代美学宗师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美学散步》主要讲中国的美学, 比如绘画、书法、文物、陶瓷,谈得最多的是绘画。他认为中国的绘画和雕塑统一于绘画,所以中国的雕塑也相对平面。而西洋的绘画统一于雕塑,所以绘画作品也像雕塑一样讲究明暗光影立体等。山水画讲究是是气韵流动、灵性,不论透视和机械的几何图形。无论山水还是人物,都不求形似,只求神似。中国画没有透视的技法,讲究的是三远,深远、高远和平远。中国的美学(绘画诗词书法)注重意境,寂静悠远、天人合一,都带了些禅意。他认为这些都和中国自古的宇宙观、中庸的处世观一脉相通的。

宗先生谈话和他写文章的特色之一,是某种带着情感感受的直观把握。它们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宗先生说:“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

一种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情思,从早年到暮岁,宗先生独特地一直保持了下来,并构成了宗先生这些美学篇章中的鲜明特色。

宗先生不断讲的“中国人不是象浮士德‘追求’

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患”的儒家精神、以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为特色的庄子哲学,以及并不否弃生命的中国佛学——禅宗,加上屈骚传统,我以为,这就是中国美学的精英和灵魂。宗先生以诗人的锐敏,以近代人的感受,直观式地牢牢把握和强调了这个灵魂(特别是其中的前三者) 在“机器的节奏”愈来愈快速、“生活的节奏”愈来愈紧张的异化世界里,如何保持住人间的诗意、生命、憧憬和情丝,不正是今日在迈向现代化社会中所值得注意的世界性问题么?不正是今天美的哲学所应研究的问题么?宗先生的《美学散步》能在这方面给我们以启发吗?我想,能的。

书的一开头便以王维和一首诗“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来论述诗(文学)和画的分界,前两句是可以在画面上体现,但后两句,是非常难以表达意境的,哪怕画出来不难看,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的暗示这感觉和意味。诗中可以有画,象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

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即绘画要以不该其原型为佳,题诗要以传达画外之意为目的为妙

诗启发了画中意态,画给予诗以具体形象,诗画交辉,意境丰满,各不相下,各有千秋。 但这两部分微妙的分界,正是近代美学开创时为自己提出了的任务。

探讨拉奥孔的呐喊是否应该抛弃美感还是追求美感,最后雕像群呈现出的呐喊是富有美感的,在这作者引用了温克尔曼,莱辛的评论,温克尔曼认为呐喊最终呈现美感的原因在于希腊人那种内在智慧的自我克制,而莱辛不认同这种看法,原因是希腊神话中从不克制各自真实表达人物内心的丑恶姿态,维纳斯(美丽的爱神)玉体被刺痛时,尚且不禁狂叫,没有时间照顾到脸相的难看了。莱辛认为是古代艺术家有意避免这种破坏美的姿态,或是把这种的程度降低下来,使它能够保持某种程度的美。美是艺术的特殊目的。若放弃了美,艺术可以供给知识,宣扬道德,服务于实际的某一目的,但不是艺术了。因此拉奥孔在史诗里可以痛极大吼,声闻数里,而在雕像里却变成小口微呻了。

画和诗仍是有区别的。诗里所咏的光的先后活跃,

不能在画画上同时表出来,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而诗象《初日》里虽虽然境界华美,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上那样光彩耀目,直射眼帘。然而由于诗叙写了光的活跃的先后曲折的历程,更能丰富着和加深着情绪的感受。因此诗画相互映衬,相互吸收,各取所长,交流融汇,这便是情景的完美集合体,所谓的艺术意境。

美从何处寻? 诗人华滋沃斯曾经说过:“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达到这样的、深入的美感,发见这样深度的美,是要在主观心理方面具有条件和准备的。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计较。矿石商人仅只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我们要把整个情绪和思想改造一下,移动了方向,才能面对美的形象,把美如实地和深入地反映到心里来,再把它放射出去,凭借物质创造形象给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中国古代曾有人把这个过程唤做“移人之情”或“移我情”。

除了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的主观心理

条件外还得有和“隔帘花叶有辉光”的客观物质条件。

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韵,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而且这种韵律或节奏能带来整个合式的内容的发觉,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

人之异于禽兽者有理性、有智慧,他是知行并重的动物。知识研究的系统化,成科学。综合科学知识和人生智慧建立宇宙观、人生观,就是哲学。

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美”。 文艺境界的广大,和人生同其广大;它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这是多么丰富、充实!孟子曰:“充实之谓美。”这话当作如是观。

然而它又需超凡入圣,独立于万象之表,凭它独创的形相,范铸一个世界,冰清玉洁,脱尽尘滓,这又是何等的空灵?

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 空灵

周济(止庵)《宋四家词选》里论作词云:“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

艺术心灵的诞生源于空灵,在人生忘我的一刹那,即美学上所谓“静照”。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心无挂碍,和世务暂时绝缘。所以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 “心远地自偏”的陶渊明才能悠然见南山,并且体会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艺术境界中的空并不是真正的空,乃是由此获得“充实”,由“心远”接近到“真意”。

充实

第13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的历程

初读《美学散步》,便被它其中的“美丽”深深震撼。 李丽对宗白华《美学散步》的评论,她是这样说的:“‘散步’当中有古老周易演绎我们祖先‘天人合一’观念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有禅宗以净的心去体悟观照万物的境界;有老庄、玄学追求的灵气飞扬的思辨智慧;有亚里士多德的明晰合逻辑的理性色彩;有休姆经验主义哲学中对感官体验的重视;有康德把时空作为人类感知方式,把心灵作为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的真知灼见;有黑格尔否定的思考的辩证思维;还有在20世纪中西文化碰撞中为人们普遍运用的比较中见同异,同异中辨特征的方法,以及文化溯源的方法。”我非常同意李丽精警的评价,而且她表达的是那样的紧凑。

宗白华先生认为,美学的内容,不一定在于哲学的分析、辑的考察,也可以在于个人的行动所启示的美的体会和体验。他的美学研究不重哲学的分析、逻辑的考察,而重趣谈、风度、艺术和审美的体验;不是从逻辑定义和概念辨析出发,而是从美的体会或体验出发;不是纠缠于本质、对象、特征等美学理论的空泛讨论,而是凭借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领略、感受大自然、艺术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

第14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读《美学散步》有感

“在我看来,美学就是一种欣赏。美学,一方面讲创造,一方面讲欣赏。创造和欣赏是相通的。”宗白华先生在《我和艺术》一文中如是说道。那么该如何欣赏美学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有的人建立起完整的美学理论,以理性的眼光来欣赏美学;有的人陷入或主观或客观或主客观统一的西方思维里;而宗白华先生却执着于自我的追求,以构建中国美学观念为目的,在中西美学思想和艺术实践的背景下,坚持美学思想和艺术实践的统一,坚持理性思辨和感悟体验的协调,坚守中国美学的诗性的个性,将对美的思考置于诗性的阐发中,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欣赏形式——美学散步。

美学散步是自由的,宗白华先生并没有为我们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美学,如何建立起一种审美态度。他将被人们逐渐遗忘的中国古典文学作为自己欣赏美学的基石,以诗性的语言描述自己对美学的追求和思考。走进《美学散步》,就如同走进了一片古典雅致的园林,在诗意盎然的美景中自由漫步,享受着周围这一切所带来的宁静安详与自我思考的空间。美源于人的心灵,再美的风景,得不到心灵的折射,也是无所谓美的。“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宗白华先生一针见血地说道。而美学散步,则正是将自己完完全全融入身边的美之中,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体会,去感悟。

在《美学散步》中,宗白华先生执着于对艺术的追求,特别注重对艺术涵蕴的人生情怀的体验和揭示。他以极强的代入感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在散步中净化我们的心灵,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宗先生创造性地建构着著名的“艺境”,一方面强调艺境要超脱空灵,另一方面又强调艺境要充实深情,这与“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告诉我们艺术不仅仅需要对生活的一往情深真情实感,也需要超脱生活的灵性与思考。人生的美丽,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如今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中,我们的物质生活在不断丰富,精神生活却在逐渐空虚。对物质的追求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难以发现身边的美,我们失去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只能在无形却又强大的推力下闷头向前。而西方文化的融入更是让我们与中国古典美学渐行渐远,盲目的崇外思想显露着当下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轻视和不自信。而 《美学散步》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园林,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至于失去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书中字里行间都表达着对生命的倾慕赞美,对宇宙的哲理情思。它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清新自然、古朴典雅的画卷,带我们走进了一个诗意盎然、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更拾起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信心。

闲暇时,读读这本《美学散步》吧,走进宗白华先生的内心世界,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情趣,在一片美的意境中感受心灵的律动与精神的洗礼。走进 《美学散步》,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让人陶醉的世界。

第15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中西艺术各有千秋

——读《美学散步》有感

阅读此书,会想到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艺术?

艺术无处不在,每一行职业,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语言,每一种形态都可拥有艺术的成份。自然界更是最大手笔的艺术家。而任何事物,无论战争、科学、爱情、文艺、生产制造等等都可以发展到艺术的层面。艺术是一种可以同时被绝大多数人赞同与惊叹的自然或人类的产物。艺术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藉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的本质特点是用语言创造出虚拟的人类现实生活。艺术是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是以语言为基础的,所以,艺术的发生基础是人类的语言。在人们的艺术实践中,艺术的发生通常总是要完全借助于人类语言,人类有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出现,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产生。

而单从语言上就可以推测出,中西艺术是有差异的。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但简单加以概括其实并不复杂:反映到思维方式上是抽象和具象的差别,反映到生活态度上则似乎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更加实用,而中国人则多少更偏重一些精神感受。可以说,中国的艺术是娴静的,而西方的艺术是跃动的。 苏轼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中“摩诘”指的是王维,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所成就,不仅仅能诗善画,而是把艺术中的诗与画,通过他的他作,给以融化。这画有机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传统,也是中国画的特点。《宣和画谱》中提到王维的诗句如“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类,说是“皆所画也”。 大家都知道中国画的大开大阖、泼墨写意和欧洲油画讲究的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等完全是属于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技术范畴,似乎很难有共同语言。欧洲人有时不太能够理解我们过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我们有时也会认为欧洲人的艺术技巧过于写实本分,缺乏灵气。

其实不然,西方艺术也有他独特的魅力。外国人注重的是形似,看看外国早期的油画,都是模仿,和真人很像,因为最早就是以人物为创作题材。到后采才出现风景。画家作画时都是要求模特一动不动的。否则创作则无方进行。它们的目的就是要留住人的真实的状态,更注重的是形似。要求造型的严谨,这样才能保证不失真。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典型的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也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实际上,西方传统绘画并不是不讲艺术,只不过是在讲究艺术性的同时,兼顾着诸多非艺术性的方面。西方传统绘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描述。长期以来画家们一直是把有效地表现故事和传说、描绘具体的情节,以表达某种寓意或象征,当作自己的任务。

中西艺术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差异带来的并不总是分歧,它恰恰给文化艺术大师们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如能从中找到一个准确的结合点,那不仅会给两个民族,而且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种更具包涵意义的和谐与美丽,比如赵无极的画作就体现出了文化交融的无尽魅力。我们要使“娴静”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跃动”的西方文化相映,使东方的责任意识和西方的权利思想相辅,从而生成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图画。

第16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胜利的时候不要忘却从前;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将来。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 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 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 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 朱光潜与宗白华 两人年岁相仿 是同时代人

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 但朱光潜著述甚多

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 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 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 西方的

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 中国的

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 宗白华是诗人

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 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 早年曾留学欧洲

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 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 他本来是个诗人

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 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 一直伴他前行

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 这个集子里的文章 最早写于1920年 最晚作于1979年

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 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 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 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

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

宗白华曾在《蒙娜丽莎》原作前默坐领略了一小时 他常常兴致勃勃地参观国内的各种艺术品展览会 即使高龄仍不辞劳苦 他更是一位欣赏家

集子里这些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 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

因此

阅读这部书本身 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 书名叫《美学散步》

我们且到这个大花园里走走

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亭台楼榭、花树池石

2007-4-4 16:33 回复

十夜茶

洛夕成成

2楼

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发现与感悟 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 画家诗人创造的美

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 独辟的灵境

那么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 人与世界接触 因关系层次不同 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 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 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 而有政治境界;(4)因究研物理 追求智慧

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 冥合天人 而有宗教境界 功利境界主于利 伦理境界主于爱 政治境界主于权 学术境界主于真 宗教境界主于神 但界乎后二者的中间 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

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

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 创形象而为象征

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 这就是\"艺术境界\" 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 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

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 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 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 于是

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 即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 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 缠绵悱恻 才能一往情深 深入万物的核心 所谓\"得其环中\" 超旷空灵 才能为镜中花 水中月 羚羊挂角 无迹可寻

所谓\"超以象外\"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 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以追光蹑影之笔 写通天尽人之怀\" 这两句话表出了中国艺术的最后理想和最高成就 唐宋的诗词、宋元的绘画莫不如此 中国那些最伟大的艺术品的境界

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的而有韵律的心灵

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 尤其是中国的书法

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 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

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 作者认为 写西方美术史

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 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

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 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 风格的变迁很显著

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 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

第17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宗白华是现代中国的美学泰斗。其美学著述抒情,艺术,充满着中国古典的诗情画意,融老庄哲学、屈骚传统、柳宗和儒学于一体,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无限,于方寸间体现广阔之天地,处处透露出诗人的敏锐和近代人的感受,牢牢地且又直观地把握了中国美学的精英和灵魂。本书荟萃了美文精品22篇,是宗白华所写美学论著精品中的精品,曾影响过整整几代学人。

他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在这部书里,宗白华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晋人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作者用他的这种一以贯之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尤其是中国的书法。中国人哀乐的情感能在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作者认为,写西方美术史,往往拿西方各时代建筑风格的变化来贯串,中国建筑风格的变迁不大,不能用来区别各时代绘画雕塑风格的变迁。而书法却自殷代以来,风格的变迁很显著,可以代替建筑在西方美术史中的地位,凭借它来窥探各个时代艺术的特征。

比如魏晋的书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父,就是魏晋人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哲学美的具体体现。艺术的欣赏是为了形成艺术的人格,而魏晋人的人格美,正是中国艺术史区别于其他民族,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篇章。这个时代之前,思想定于一尊,艺术过于质朴;这时代之后,思想受儒佛道合流的支配,艺术过于成熟。只有这几百年间,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思想上的大自由。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

晋人发现了山水的美,王羲之说:“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他们风神潇洒,不滞于物。而对于哲理的探索,却是一往情深,王戎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顾恺之画绝、才绝、痴绝,痴绝尤不可及。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好,是由于他们对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是用心灵在体味自然。晋人之美,美在神韵。神韵可说是“事外有远致”,不粘滞于物的自由精神。这是一种心灵的美,扩而大之可以形成一种镇定的大无畏精神。美之极,则雄强之极。王羲之书法人称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淝水大捷植根于谢安美的人格与风度中。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气,活泼爱美,美的成就极高的一个时代。

一个人看到的景色是否美好,多半和此人得心境由关,也可以说景色的美否是由心来决定的。心也会限制视野,但同时,洗涤、净化过的心灵也会因为心境的提升而看到更美、各广阔的世界。我们从外界的事物上学习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对美的感悟,从而在再次面对着世界时能了解地更深,看地更透彻。

生命就是美。某一事物是否是美的,那是人的一个主观判别,不是属于事物的属性。美永远是主观世界里特有的产物。因此,我们也不能说美是什么,只能说什么是美的;也可以说,美不在于物的本身,而在于物给人的感受。生命带来了美,有生命的地方就必然存在着美。

宗白华说:“‘自然’是美的,这是事实,诸君若不相信,只要走出诸君的书室,仰看那檐头金黄色的秋叶在水波中颤动,或者来到池边柳树下俯看那白云青天在水波中荡漾,包管你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在宗白华的眼中,生活里处处都呈现着美,

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宗白华“曾经坐在原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我前几天在此地斯蒂丹博物馆里徘徊了一天”,我不禁为宗白华先生对艺术对美近乎痴狂的态度而惭愧,在这个钢筋水泥砌成的社会中,似乎已经很少有人有着这么宁静的心境了吧!

《美学散步》中每篇文章皆是珍奇的宝石,折射着理性与感性的光辉,或论诗与书法,或论音乐与舞蹈,或论建筑与雕塑,乃至代表着整个宇宙之美的事物,“愿每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

第18篇:《美学散步》读后感

《美学散步》读书心得

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对象、美的内容和形式?原本我以为只要是自己觉得好看的东西就是一种美,但是在《美学散步》中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美。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研究中,以散步作为形式,以吸纳中西、古今美学精华为宗旨,是他的美学思想呈现独特的散步风格。

《美学散步》是宗白华先生的代表作,几乎汇集了他一生的经典之作。在《美学散步》中,你看不到系统完整的理论骨架,但能感受到宗白华先生的娓娓道来,层层展开以及语气的和蔼亲切;在《美学散步》中,你看不到抽象难懂的理论,但能在他深入浅出的探讨中获得新的体悟;在《美学散步》中,你看不到排山倒海般的引证,但能从他信手拈来的例子中明白它真正的内涵。

而这一切的一切皆是因为宗白华先生丰富的学识和敏锐细腻的感觉。丰富的学识使他的文章饱满、圆润和谐而又充满张力,敏锐细腻的感觉使他的论述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然而在这么美的一本美学经典之作中,宗白华先生正在向我们传达着一个重要的观点:美是心灵节奏的自由表现。

那何为“美学散步”?如果说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研究是美学散步的话,他的散步就应该是在广泛的研究对象之间,在中西美学之间的研究方法。在宗先生看来,散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绝对是非逻辑的。我们从宗先生的《美学散步》中看到了“散步”逻辑性的特点:在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散步”是梳理美学、艺术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散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个性精神的方式。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在本书中看到“散步”的无拘无束的特点:以唯美的眼光看世界,追求艺术化人生,体现出风神潇朗的人格品质。

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是实现其美学理想的一种方式也是实现其凸显中国文化个性学术理想的方式,他传承中国古典美学精髓,注重哲学在美学思想中的根本价值,美学研究是建立在哲学等文化思想的基础之上,因此,他美学研究中的“散步”表现出明显的文化风格。

《美学散步》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在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叫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叫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

1 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在这部作品中,所有的文章都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本书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欣赏,书名叫做《美学散步》,就是带领我们在艺术的园林里散步,看看作者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艺术世界。艺术的欣赏就是岁美的事物的发现与感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正像书名所暗示的那样,书中所选文章是宗白华先生在不同时期对美学问题的探索,虽然章与章之间有所联系,但每篇都可以独立成章。但那并不意味着这本书就毫无章法可言,相反的是,这本书犹如散文般形散而神不散,宗白华先生紧紧抓住诗、书、画、舞、乐、建筑等相关艺术门类所体现的共同特征,广泛联系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在一个广阔的舞台中探讨美学的基本规律,介绍着自己的透彻之悟与艺术之思。在这本书中,始终有几个词如“实虚”、“空灵”、“意境”等贯穿其中。由此可说明,宗白华先生尤其重视对空间意识的论述。我认为以上这些词极其类似,虽然不能将其完全等同,但在宗白华先生的文章里却貌似都指向相同的事物,而那相同的事物在我看来应该是他反复提到的美学思想。

那么美究竟在哪里呢?世界上美的东西实在太多,诗歌、雕刻、绘画、书法、音乐等,这一切都好像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但是发现它们就必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并也要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就好像书上所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如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那什么是意境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又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究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

但还有一种介乎于二者之间的“艺术境界”。在对艺术的阐发中,宗白华先生特别注重对艺术涵蕴的人生情怀的体验和揭示。这是在对艺术富有同情和生命意义的理解基础上,宗先生创造性地建构着著名的“艺境”,一方面强调艺境要超脱空灵,另一方面又强调艺境要充实深情,之处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 2 得屈原的缠绵悱恻”的深情,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的灵气。一往情深才能深入万物的核心,是的艺术具有丰厚的生命内质;超旷空灵才能使艺术获得如镜中花、水中月般的生命灵气。

在这部书里,宗白华先生用他的抒情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金人的心灵,待到我们“散步”归来,会发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与升华。如果我们渴望艺术的美的熏陶,只要进入白宗华的《美学散步》就一定能够让自己置身于美的殿堂。

第19篇:美学散步 读后感

读《美学散步》有感

“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本就是技术家”

----------宗白华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热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该读这部书——《美学散步》。

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足迹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代他出版过诗集,他本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们进行艺术的欣赏,书名叫《美学散步》。宗老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先生生前唯一的一部美学著作。作者以充满灵性和诗意的文字、广博的艺术知识、打通了中西文化之壁垒,融会贯通地阐述了空灵、充实、意境、人格、祥意、形和影„„涉及到书法、舞蹈、雕塑、绘画、诗歌、园林、建筑等各个领域。是美学理论和美学表述的经典。

中国从六朝以来,艺术理想的境界就是“澄怀欢道”,在拈花的微笑里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是意境创造的始基,鸟鸣珠箔,群花百落,是意境表现的圆成。”这就是他追求的“禅”的心灵状态,就是“出水芙蓉”的至高意境之美。在清幽、自然秀丽中生发,产生“生气远出”、“妙造自然”、“清真可爱”的情感体验,正如温婉的玉,绚烂至极归于平淡。“出水芙蓉”是宗白华的一种在深度上追求人的生命本真和自然本真的意境创造,为了达到他艺术和人生的至高清纯境界,表现了他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对人“真性”的挖掘体悟。

这种对“绚烂之后归于平淡的清新淡雅之美”的追求,体现了宗白华内心深沉孤寂之感。在现代文明高度高度发达下,人们的传统文化和生命精神日益失落,徘徊于这种矛盾的忧郁和苦痛的边缘,宗百华悲怆地喊出“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他反复提醒国人要意识到现代精神的颓废问题,这正是他作为一个孤独的灵魂对生命发出的呐喊与召唤,他把他的这种孤独的探索和冷静的思考引入了美学范畴,个体生命的孤独和落寞,在理想的自由艺术之境中完全可以转化为对生命的歌颂和追求。通过艺术对人性本真的追寻,他的孤独落寞得到了彻底地发泄,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找到精神的家园,返回精神的故乡,抚平内心的伤痛,慰藉平日孤寂的灵魂。

在这部书里,宗白华用他抒情的笔触,爱美的心灵引领读者去体味中国和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心灵,去体味那些风流潇洒的晋人的心灵,待得我们散步归来,发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他没有构建什么美学体系,只是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教我们如何建立一种审美的态度,直至形成艺术的人格。而这正是中国艺术美的精神所在。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与家园感。宗先生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里给美的境界一个命题:人类最高心灵的体现。这一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而人在超脱的心境里体味宇宙的深境。我想,这就是宗先生生命美学的全部体现,也是《美学散步》所要告诉我们、教会我们的。

第20篇:《美学四讲》读后感

美学四讲读后感(一)

人经常感叹人生无常,去日苦多,时间一去不复返,总希望把时间唤醒、逆转和凝练,艺术便能满足人的这种要求。时空从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的感性知觉变为体验人生的心理途径,它直接地唤醒、培育、塑造人的自觉意识,丰富人的心灵,去构建这个艺术——心理情感的本体世界,以确认人类的生存和人的存在。

艺术把时空凝冻起来,成为一个永久的现在,这种凝练的时空,它毫不真实,却永不消逝。艺术勾销时间,这种勾销却使心理增长。时空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艺术里的时空却成为人类心理增长的途径。人类和个体都通过时间的体验而成长。

如“康德”所云,只有天才才能创造艺术。他指的天才并不是天资,而是指艺术作为审美理想的表现,有将深刻的人生内容转化为艺术形式的伟大才能,以造成伟大的意识层。这种创作是“无法之法”,它不能教,没有固定的法则方式,纯靠艺术家个人去捕捉从而去表现那既有理性内容、又不能用概念来认识和表达的东西,创造既是典范又是独创的富有人生意味的作品。

人生境界、生命感受和审美能力(包括创作和欣赏)的个性差异,具有本体的意义,即那似乎是被偶然扔入这个世界、本无任何意义的感性个体,要努力去取得自己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不能逻辑地产生出来,而必须由自己通过情感心理来寻索和建立,所以它不只是发现自己、寻觅自己、而是去创造、建立那只能活一次的独一无二的自己。人作为个体生物是如此之偶然、短促和艰辛,而死却是必然和容易,所以人不能是工具、手段,人是目的自身。艺术是人的感性存在的对映物,它就存在于人的日常经验中,这即是心理——情感本体。

当艺术品完全失去社会功用,仅供审美观赏,成为“纯粹美”时,它们即将成为“完美”的装饰而趋向衰亡。艺术品如何从实用、功利的人工制作向所谓的纯艺术的审美过渡,正是有关心理——情感本体的建构关键之一。

生命是一堆印象、材料而已,作为美的艺术,正是通过形式的寻觅和创造而积淀着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激情。从而使此形式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和激情。这即是生活积淀。原始积淀是审美,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

在生活中去做非功利的省视,在经验中去进行情感的净化,从而使经验具有新鲜性、客观性、开拓性,使生活本身变为审美意味的领悟和创作,使感知、理解、想象、情欲处在不断变换的组合中。于是艺术作品不再只是供观赏的少数人物的产品,而日益成为每个个体存在的自我完成的天才意识,个体先天的潜力、才能、气质将充分实现,它迎接积淀、组建积淀却又打破积淀,于是积淀常新、艺术常新、审美常新!

艺术正是人类这种作为精神生命本体在不断伸延着的物态化的确证。人们在这种物态化的对象中,直观到自己的生存和变化而获得精神上的培养,增添自我生命的力量,因此所谓的生命力就不只是生物性的原始力量,而是积淀了社会历史的情感,这也就是人类的心理本体的情感部分,它是“人是值得活着的”的强有力的确证。艺术的最高价值便不过如此,不可能有比这更高的价值了。无论是科学或道德都没有也不可能达到这个有关生命意义的价值,所以,艺术及其意味作为历史性与开放性之同一,不只是回首过去,也不只是现实体验,它同时是指向未来的。它和时间一样,把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是无时间的时间,所以它是永恒的,只要人类永恒的话。

只有抽象的才是具体的。这里的抽象既不是现实事物变形抽象,也不只是情感表现形态抽象,而是对世界、宇宙、人生的情理交融的领悟的抽象,这种抽象是概念抽象所不可能有的。美感尽管不能脱离形、色、声、体的感知、想象和憎爱、欲望,但其高级形态却完全超越这种感知、想象和情欲,而进入某种对人生、对宇宙的整个体验的精神境界。音乐之所以比其他许多艺术常常更能达到某种哲理的深度,也是因为这最高哲理是诉诸人的感受,情感的人生——宇宙感怀,这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意味层”。“微妙无形,寂寞无听”(阮籍)。

大自然之令人魂消骨蚀,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只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在中国呈现为与大自然相融会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大乐与天地同和”,只有当人与自然完全吻合一致,才能达到所谓“极乐”“至乐”的审美境界和感受,也就在这时空中超越了时空。“至乐无乐”不是宗教,而是审美。它不厌鄙,不抛弃感性,不否定,不抛弃内在的和外在的自然,它是在感性自身中求得永恒。在中国,作为崇高感受的悦志悦神主要表现为一种生命力量的正面昂奋,即所谓“天性健”的阳刚气势,表现为一种“与天地参”的人的自然化。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记忆,是人类的自我意识,艺术不是为审美而出现或创造的。可喻不可喻,可解不可解。理之于诗,如水中盐,有味无痕,性存体匿。即之愈稀,味之无穷。

人作为感性生命的存在,终归是要死亡的,个体的生命都在有限的时空之中,因此,人追求超越这个有限,追求超越这个感性的个体存在,而期待、寻求那永恒的本体或本体的永恒。

美学四讲读后感(二)

李泽厚《美学四讲》,麦坚老师推荐的一本书,其中课题讲到的是几种美的本质论。到此课题的时候应该仔细的阅读并加于记录。

书本第一节谈美学是什么的内容,解释美学从无到有,至今为止有一部分学者特别是作家和艺术家认为美学不能作为艺术学科而存在,究竟美学能不能在为一种艺术呢,美学研究的又是什么内容呢?

美学不能作为艺术理论,人类美不能凭着理论来研究美,但是美学他是一门艺术哲学,现阶段来说他是哲学里面的一种,研究美学的学者都是哲学家,黑格尔,鲍姆嘉通,休谟……

而哲学是研究人类词语,人生的诗的研究人的一种学科,所以美学与人的生活悉悉相关,从而得出美学的存在与时代。社会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在自然资本主义时期,艺术和美学领域是以浪漫主义(包括批判的现实主义)到印象派的自我表现为特征;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引起世界大战的时期,艺术和美学领域是抽象主义以丑为美以苦为乐的自我抗议的异化理论和艺术符号为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则进入后帝国主义时期,殖民地已纷纷独立,构成了庞大的第三世界,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的猛增,跨国公司的强大,中小型企业的繁荣,白领工人的扩大……使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艺术——美学领域,则以多元化的不拘一格,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空前广泛地渗透,花样翻新的加速度和商业文化与反商业文化的对抗和对流等为特征。

美学四讲读后感(三)

《美学四讲》中,作者从“自然的人化”的观念出发,倡“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之说,立宏观理论体系,结构严密,气魄恢宏,不单回应了现时流行的中外各美学流派,而且从哲学高度,以主体的实践和积淀,统一社会与自然,探讨美与人的本体存在、美感与心理情感的“数学方程式”、艺术产品与艺术作品、“后现代”等等问题,提出美与与人类命运相关连的前景。

全书分四部分,依次回答四个问题:美学是什么?美是什么?美感是什么?艺术是什么?作者基于这些问题意识,分别在四讲中探讨了美学领域的诸多复杂命题。这里既有对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各家各派的观点的评析,又有自己的一家之见。由于引入了大量生动贴切的例证,文字风格也浅显畅达,所以这本书虽然要作美概论看,但读来又丝毫不觉得繁琐可畏。整体上作者以简洁有力、极为浓缩的文笔,旁征博引,娓娓而谈,引领读者通过仔细阅读和深入思考而走入金碧辉煌的美学宫殿。

在四讲中,我收益最大的是李泽厚先生对美和美感的见解。

关于美

中国传统把一切能作为欣赏对象的事物都叫美,而李泽厚认为这是把美的概念泛化了。美既然是具有肯定性价值的审美对象,那么美总会有一定的感性形式,于是他认为美必须具有感性形式,从而诉诸人的感性。这就谈到了审美对象问题。李泽厚把它解释为: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在‘意识形态’的统一,才能产生美。

李泽厚认为美的根源就是“自然的人化”,即实践。所谓“自然的人化”是物质化,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美的本质是“人类和个体通过长期实践所自己建立起来的客观力量和活动。”

“美是真与善的统一,也就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合规律性是社会美的方面,而从客观对象说,合目的性则是自然美的方面。他从社会美到自然美进一步说明了人类总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创造了美。

关于美感

李泽厚认为美感问题属于心理科学范围,是审美心理学所专门研究的课题。西方美学家认为美是美感所创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有一个中介,就是主观的审美心理。因此研究美感就需要从审美心理研究。

美感首先是悦耳悦目,这里耳目不只是认知而是享受,这享受也不只是生理快感,而是身心愉悦。其次是悦心悦意,最高的形式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悦志悦神,它是道德基础上达到某种超道德的人生感性境界,它不仅不只是耳目器官,而且也不止是心意情感的感受理解,而且还是整个生命和存在的全部投入。黑格尔认为与崇高有关,是一种崇高感,而在中国则可以理解成“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所讲的美学是哲学美学,是美的哲学。美属于哲学范畴,研究的是美的本质问题,而美感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研究的是审美心理的问题。但是它们都可以从哲学的高度,从人类学本体论出发,用“自然的人化”观念来探讨,于是,归根到底关于美与美感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用“自然的人化”来解释。因此,“自然的人化”既是研究美与美感的出发点,又是美与美感的归宿。

美学读后感
《美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