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苏洵六国论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2-08 08:32:44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苏洵《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以两副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 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引入对苏洵的介绍。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五、教授新课

1、听录音,校正字音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3、研读课文第一段 1)、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研习第二段

1、小组朗读第二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3、问题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三、研习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重要词句: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3.问题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提问: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4.背诵这两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已学知识

二、研习第四段 1.齐读本段

2.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3.问题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研习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3.问题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背诵这两段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

[教学反思]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推荐第2篇:苏洵《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以两副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 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引入对苏洵的介绍。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五、教授新课

1、听录音,校正字音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3、研读课文第一段 1)、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研习第二段

1、小组朗读第二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3、问题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三、研习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重要词句: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3.问题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提问: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4.背诵这两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已学知识

二、研习第四段 1.齐读本段

2.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3.问题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研习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3.问题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背诵这两段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

[教学反思]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推荐第3篇: 六国论/苏洵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泪( )牧以?(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笑大方(《风景谈》)

(①赢 ②赢 ③赢 ④殆 ⑤怕 赔 )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①六国互丧 父

②思厥先祖 ③始速祸

④至于颠⑤其实百倍;

(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③速——迅迅,快。④颠覆——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⑤其实——连词 -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3盖失强援( )

○4今言“华”为“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5弊在赂秦( )

○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7或曰:“六国„„”( )

○8或未易量( )

○9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10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1爱惜○2吝惜○3发语助词(表原因)○4大概○5弊病○6困顿(失败)○7有人○8或许○9拿用○10凭借)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②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诵读第1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提问:

○1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3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

2.诵读第2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提问: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诵读第3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

○1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

“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五国既丧”。\\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有赞扬,有批评。\\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3问“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4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号?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则能办到的。)(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4.诵读第4段。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提问: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如何解释?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并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2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3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上段句求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4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5.诵读第5段。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提问:

○1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 “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2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3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推荐第4篇:《六国论》苏洵三维目标教案

六国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激情背诵课文,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再”等词语的意义。

2、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并了解使动用法。

3、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朗读,小组探讨,交流分享,共同完成对课文的把握。

2、通过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体会文章的意图及作者的动机。

3、通过思维训练,促进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精神及认真做事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借古讽今,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培养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2、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

3、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

二、

三、四。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

二、

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五、板书设计

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对比阅读苏辙《六国论》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 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四、苏辙《六国论》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1,窃2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3,发愤西向,以攻山西4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5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6,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7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8也,而在韩、魏之郊9;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10秦之冲11,而弊山东之诸侯12,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13用于秦而收韩,商鞅14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15。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16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17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18,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19区区20之韩、魏,以当21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22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23,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24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25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26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27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28,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29尺寸之利,背盟败约30,以自相屠灭31,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32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词句注释

1、六国:齐、楚、燕、赵、韩、魏。世家:《史记》记述诸侯王的传记称为世家(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儒家创始人孔丘也被列人世家,此属例外)。“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2、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3、五倍之地、十倍之众:谓六国与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4、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这里指崤山以西。

5、咎:怪罪。

6、疏:粗忽。

7、势:大势、形势。

8、不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不与其接壤,故云。

9、而在韩、魏之郊:韩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韩、魏之郊”。郊,邑外为郊野。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

后泛指城外、野外。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10、塞:阻塞,挡住。

11、冲:要冲,军事要道。

12、蔽山东之诸侯:遮蔽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13、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后入秦说秦昭王,他曾劝说昭王:“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王不如收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收韩,收服韩国。

14、商鞅:也叫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后入秦,劝说孝王伐魏,“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鞍将而伐魏······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史记·商君列传》)故云“用于秦而收魏”。

15、“昭王未得韩魏之心”三句:范雌说秦王曰:“夫稚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16、乘:乘势攻击。

17、附:依附。

18、障:屏璋。

19、委:托付。20、区区:小,少。

21、当:抵当。

22、折:损折。

23、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24、摈(bìn):排除。

25、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26、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27、出身:献身。

28、“以二国”三句:意谓用韩、魏二国的力量共同对付秦国,齐楚燕赵四国则可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地帮助韩、魏二国的急需之物。阴助,暗中帮助。

29、疆埸(yì):边界。

30、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31、自相屠灭:指六国间自相残杀。

32、伺其隙:窥侧着六国疲困的可乘之机。

推荐第5篇:唐宋八大家之苏洵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01始发愤-康震 百家讲坛讲稿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几对名垂后世的文学世家,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曹丕和曹植的三曹父子;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父子;以及明朝公an派的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中三苏父子均位列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名气最大。在三苏中,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最为...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几对名垂后世的文学世家,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曹丕和曹植的“三曹”父子;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父子;以及明朝“公an派”的“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中“三苏”父子均位列“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名气最大。在“三苏”中,“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最为后世所熟知;“小苏”苏辙官做得最大,成就斐然;而他们的父亲“老苏”,在名气上则稍显逊色,但苏洵在文学发展史上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创作的《六国论》等名篇,传之后世,谓之经典。那么苏洵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如何培养出了两位杰出的儿子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第一集《二十七,始发奋》,敬请关注。 【康震】

苏洵的名气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并不是因为“唐宋八大家”的原因,是因为另外两个原因。第一,他是苏辙和苏轼的爸爸。他这个爸爸,培养了两个非常杰出的儿子,父名因子贵而显。第二个原因是他上了《三字经》了。我们知道在《三字经》里边有这么一段话: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三字经》

说苏洵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他那么大岁数了,他还知道后悔要读书,你们这些小的,早早地就应该立志读书。他变成一反面教材了,浪子回头金不换。那我们就在想一个问题:这不对,如果苏洵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这么一个形象的话,这么一不靠谱的、不长进的父亲,怎么会培养出两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呢?这逻辑关系不顺。再者说了,这么优秀的两个儿子,怎么会就有一个不长进的父亲呢?这倒推也推不过来,所以此事颇值得琢磨,还得从头说起。

这苏家,眉山苏家是大姓,望族。苏洵的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苏澹,一个叫苏涣,哥俩儿都中了进士,厉害吧。苏澹英年早逝,苏涣后来中了进士做了官,在当地影响非常大。什么叫影响非常大?因为苏涣中了进士的那一刻起,他当时中进士的时候,街上、他们家里头都挤满了人,就围观他。他的中进士和到外地做官,对眉山此地读书的风气、考科举的风气、考中科举做官的风气,有极大的影响,他等于改变了当地的一个社会风气。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苏洵十八岁的时候读书,你注意,苏洵在十八岁的时候读书考过一次进士,没考中。大家说没考中这个很常见,古代科举进士那么难考,哪能一次就中呢。他问题是考了一次之后,不考了。不但不考了,哥们儿不读了,不读书了。这怎么回事?你说这俩哥哥都挺好的,怎么到了小三这儿,他就不读书了呢?最奇怪的是他爸爸苏序也不着急。同村人说:你儿子天天搁外头游山玩水、游荡不归,不管管他?让他跟两个哥哥学习。别人问他的时候,他笑而不答,对他这个儿子是纵而不问。问急了他说一句:“非忧其不学也”,我从来不会为他读书的事担心。觉得很奇怪了,怎么回事?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序对那两个儿子督责有加,要求很严格。一边紧来一边松,这原因何在呢?

说起来很奥妙,其实也很简单。第一,苏洵读什么书?他两个哥哥读什么书?在宋代要考科举,那就得读“声律记问之书”。什么意思?第一,你得考诗赋,得学会写诗,写有韵之文,得写骈体文。这个东西苏洵一辈子都不擅长,就是这块敲门砖,他拎不起来,他不擅长写这种韵文和诗赋。第二,“记问之学”得死记硬背,这他也不擅长。所以他是有原因的,他不是真的不读书,而是这一类的书他读不了,他不爱读。他父亲苏序知道他这儿子绝顶聪明,真要读书,必是大才。但是现在的考试体制把他给限制了,所以他现在游荡不回,他现 1 在天天游山玩水的。但是他知道他这儿子心里有数,将来一旦要开始读书的话,那必有不同凡响的表现,所以他纵而不问。

这还有第二个实际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其实是跟苏序的个性有关。你想,这什么爸爸有什么儿子。苏序这个人个性极为不同寻常,他不爱读书、乐善好施。曾巩后来在给苏序写的墓志铭里边有这么一句话:

“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

——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

(苏序)就不爱读书,到晚年写了很多书。曾巩有说这老人家读书只求了解个大概意思,写诗只不过是抒发性情。换句话说,他是好读书,他不求甚解。什么叫“不求甚解”?就是观其大略而已,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不做死学问、不读死书、不死读书。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种性格特点,在苏洵的身上得以反映出来。所以知子莫如父,就知道这儿子像自己,聪明、不读死书。苏序这个人性格放达,心大。苏涣那个儿子不是考中进士了吗,按道理考中进士,这是多大的事。儿子要是回来的话,那不是家里头得置办酒席,得举行隆重的仪式。朝廷还会把相关的文件、相关的一些物品,比方说诏书、封诰等等,有一些奖励性的东西,都得寄回家里来。当时乡里头还有另外一姓程的大户人家,人家儿子也中进士了,置办得非常地齐整,人家老程还问他说:老苏,你得好好准备准备,这是大事。他说:没事没事,喝酒去。那天下午蹲在村头跟一老头,俩人正喝酒呢,东西寄来了。寄来之后,一边喝着酒,拿出来看了一会儿,看完之后塞到口袋里,把吃剩下的一块牛肉,也塞到口袋里,交给他那小童说:你背着回去吧,我喝得有点高了,一会儿我骑头驴,再接着回去。

等回到村子以后,远远地看见那小童背了两个口袋,口袋里装的是朝廷给他的通知、给的证书,里头各种各样朝廷赏赐的物品,还有一块牛肉。然后老苏骑着一头驴,在后头醉醺醺地跟着。他(老程)说这哪是儿子中了进士,没考中都没这么惨呢。老程就说:你这也太不像话了。(苏序说)没事。苏轼后来回忆说,我爷爷这行为,只有有识者才能认得出来他心里其实特高兴,但是他对这形式的东西不在乎。现在你知道了吧,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爷必有其孙。苏轼后来这种放达的性格,那在他们家爷爷身上就看的出来。这也是一个原因,就是为什么苏洵能够这样地暂时地放弃读书,而他们家老爷子不着急?一类人。 【画外音】

出生于眉山望族, 又有两个成功的哥哥,苏洵的不务正业在当时饱受非议。苏洵十九岁时娶了眉山另一个望族程家的女儿,已经成家却未立业,直到多年后才二十七,始发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放弃学业多年的苏洵在二十七岁时突然开始发愤读书?而他的人生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练呢? 【康震】

大家说那《三字经》上不是说了吗:“二十七,始发愤”,为什么到二十七岁,他突然提出要读书呢?这里有个缘故:苏洵的夫人程氏很有名气,我们知道她教育苏轼兄弟方面,她很有一套的。程氏人家的家是大户,人有钱,嫁到苏家来以后,慢慢地这钱,你想他乐善好施,都散得差不多了。(程氏)不埋怨,跟家里公公婆婆处得都很好,照料家里头。人说你跟娘家打个招呼,打个电话,给送点钱来、送点粮食来,不也挺好嘛。不,绝不麻烦娘家,我既然嫁到你们家来,我就跟着你过苦日子。让她唯一感到有点美中不足的是,这苏洵天天不务正业、不读书,搁外面瞎逛,游山玩水。但是人家不说,到二十七岁头上,苏洵有一天就问他夫人说:我觉着现在我要是再接着开始读书还行,可是家里负担这么重,没人来经营,这太浪费时间,你怎么想呢?你注意他这问法。二十七岁要放到现在,人家博士都读了一半了,他二十七岁才说再重新开始读书。这一方面说明他确实心里头装着这个事,第二也说明这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谁到快三十了,才开始重新读书?“人过三十不学艺”,虽然二十七岁,没到三十,但是你重新开始读书,谈何容易。说明咱有这能力。

问,怎么办?程氏回答得非常好,(说)我早想说你了,但我不说。如果你是因为我的原因而读书,那就没劲了。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你既然不想读,我永远也不会张这嘴。今天你既然张这嘴了,我可以告诉你,家里的事你就甭再管了,全由我来照应,你就安安生生地读书吧。就从这一年开始,苏洵放下了家事,专心读书。所以你要知道“二十七,始发愤”是不准确的,之前发愤过,但是发现发愤的方向不太对,不爱那么发愤。后来因为忙家里头的事,拖了整整将近十年,现在觉得,家里料理得差不多了,该出手了。这么回事,一看就是一特有数的人。过了两年考试,还得考试,大家说二十七岁开始读的什么书?他不是不爱读这书吗?那没办法,还得读。过了两年考试不中,就是他这种“声律记问之学”,他不擅长。因为这二十七岁,他“始发愤”读的书还是这一类书。

又读了八年,到了三十七岁头上,参加制科考试,我们知道制科考试比(科举)难多了。因为什么呢?制科考试完全没有准点,不是说每年都举行。科举才是三年一次,(制科)没准点,但是难度更大。但是你如果考中了的话,那做官很大的。又没考中,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考了三次都没中。大家说,那太惨了,其实一点也不惨,我们前面讲过的,唐代和宋代考科举的,有的人考十年、二十年,考三十年的都有,有的人都考到七十多岁。这点挫折算什么?人跟人不一样,苏洵打三十七岁这年没考中,就下了一个决心:哥们儿不考了。因此他是“唐宋八大家”当中,唯一一个没有进士资格的人,官也是做得最小的,这是必然的。为什么不考了?第一,我刚才说了,这块敲门砖不是他所长,他弄不了这个。第二,他不屑于再考。我已经花了二十年的时光在应付考试,我不能再用剩下的这辈子的时光,来浪费在考试上,我要自由地读书,做一个真正的学者、思想家和文章家。所以他的整个的人生,从这次开始发生重大转型。

第二个转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培养两个儿子。前头是要做学者,后头是要做教育家。我们先说第一个目标,他要做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思想家和文章家。谈何容易?你知道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吗?把之前这数年自己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写的文章,数百篇文章全一把火烧了。他自己说:我现在看这文章,肤浅可笑。当年因为生活贫困、心绪紊乱,写的文章文气飘荡。第二,因为要应付那“声律记问之学”,所以文章不能自由地写作,结构散漫,看得我脸都红。把它全烧了,然后我闭门读书,谁都不见,我就关起门来看什么呢?看圣贤之书,只看孔孟的书、韩愈的书、司马迁的书,看出点门道来了。怎么看出点门道来了?读《诗经》觉得宽和仁厚;读《楚辞》觉得精深博大;读孟子和韩愈的文章,觉得淳朴而敦厚;读司马迁和班固的文章,觉得雄健而刚强。最开始看的时候,入其中,到了文章里头,觉得惶惑不安;跳出来的时候再看这文章,觉得惊骇无比;接着再往进读,读得越精深,心里头越喜悦;终于读着读着,豁然开朗。这叫什么?这叫自由的阅读,为自己而阅读,为解决人生问题而阅读,不是为了考试而阅读,所以心生喜悦,那是一定自然的事情。同时也想自己,我还挺有才华的,我既然这么有才华,我应该自己能写出我的想法来。但是最开始的时候,看了圣贤的文章,他不敢写。后来读得越来越多,读到最后都憋不住了,想写出一点来,写出自己的话,然后就发现,其实如果这样写文章的话,好像不是特难。但是你要说我写得特别对,好像又不敢肯定。

你知道吗?从三十七岁开始读书的时候,苏洵就经过了这么一条时而惊骇、时而惶惑、时而兴奋、时而特别灵感乍现,时而给自己的写作尝试着进行探索,这是一个真正的、自觉的、自由的学习者的路程。大家说,这是他自己说的,到底客观效果怎么样,你给我说说?欧阳修后来在给他写的墓志铭里头,很详细地描述了他的这段过程,欧阳修说:苏洵详细地研究儒家的“六经”和百家的学说,探究王朝兴废的原因,探究历代圣贤成功失败的原因,探究历代战乱的原因,而且从这些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当中撷取它的精华,一层一层积累在自己的胸中,但是并不轻易地谈出自己的感想。等到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已经非常丰厚的时候,说:行了,我可以开始写文章了。这时候写出的文章,下笔千言、纵横捭阖、思路开合, 3 一直要写到那种深入细致地探究到了思想的末梢的程度,那笔才能停得下来。欧阳修说,可能是积累得太丰厚了,所以表达的时间有点晚,但正因为积累得特别地丰厚,内心特别地忠诚,所以写出来的东西特别地扎实,令人信服。后来,欧阳修说:苏洵到了京城之后,天下的少年学习者们,纷纷地向他仿效,学习他的文章,人称“老苏”。一介布衣,半个小官都没有,靠着这数十年的苦读、自由的思想和写作,终于成就了文章宗师,而不是靠着官威,也不是靠着什么关系。所以人家说他这是“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十年不飞,一飞冲天”。他核心的原因在哪儿呢?原来为了应付考试,不想写的文章被迫写,不想看的书是被迫看,所以写出来的文章都是二流的。现在为了自己写作,为了思想而写作,自有地写作,所以当然写一流的文章了。这是苏洵做的第一件事。 【画外音】

在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愤读书之后,他相继有了苏轼和苏辙两个儿子,与日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始终未能科举成功。在他放下功名潜心读书后,学问突飞猛进,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名作,均创作于闭门读书的这十多年间。而苏洵的读书之路,也给今天的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内心而活,他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由,而自由的灵魂,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作品。在苏洵闭门读书的同时,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苏轼和苏辙兄弟。那么名垂青史的“三苏”父子,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呢? 【康震】

苏洵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教育子女,教育他的两个儿子。他教育儿子比较有特色,也许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先从儿子的名字上入手。苏洵的两个儿子,名字都很朴实无华,你做梦都不会想到给自己儿子起那么个名字,一个叫“轼”,一个叫“辙”。他不是专门写了一篇小文章吗,《名二子说》,就是我告诉你们哥俩,这名字是怎么个意思。这“轼”我们知道,是古代的时候这车前部的一个既有装饰性的物品,同时手握着它维持平衡的。他就说:这车上面有车盖、有车轴、有车轮子,什么都有,都有具体的用处,就这“轼”,冲在最前面的,看着可有可无,但你去掉了轼,车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车了。他告诉苏轼:做人要小心,我知道你才华出众、非常聪明,但是就是这样,也要低调做人,就像“轼”一样,虽然首当其冲,但是好像没有用,人们都把它快忘记了,做人一定要慎重,要收敛,要把那种抱负和才华内敛胸中,徐徐放出。你的弟弟苏辙,“辙”这个玩意儿,更没用了。为什么呢?车轮子印,就是一条道路,车翻了跟你没关系,没你的责任,车跑得快了,也没你的功劳。所以“辙”象征着你既能避祸,也能够让功。所以苏辙这小小子,这性格比较沉稳,将来你的命运就跟这“辙”一样。

知子莫若父,什么叫知子?把对儿子的了解,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都凝聚在这个名字上。哪儿还有比这更绝佳的起名字的一种思路呢?不用翻《辞海》,你只要知道你想让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现在是什么样的人?你自然就会给他起一个合适的名字。这是头一件事情说的,他起名字。

第二,还有引导孩子读书。他引导孩子读书,他有他切身的体会在那儿。我们知道他吃亏不就吃亏在这书上面了吗,怎么引导两个孩子读书呢?他告诉这两个孩子:

“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着之翰墨,使人有闻焉。”

——苏洵《名二子说》

什么意思?说白了,知识分子,读书人在这个世界上你就是要读书的,你读了书是为了做官的,你就要出来把你学的道理用来治国安民。如果有一天人家不用你,你没机会做官,怎么办呢?你退而修书,你写东西,把你的想法,把你的思想写在书上,流传后世。这就是说的“进而可立功,退而可立言”,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这里边你知道他是有自己的体会的,要不然一般父母就是说,还退什么?直接往前走,前进前进更前进。他不,他说你就是 4 退,你也得退得很积极,积极地退回来。干吗呢?要立言。这是读书,光死读书是不行的,前面说了,苏洵就从来不是一个读死书的人。那么这个活书是怎么读的呢?他经常跟两个儿子,你注意,苏洵是跟着两个儿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的。这个我们很多在座的父母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我们把孩子一般就送到一个班里头了,然后从此就老去班上接他,回来的时候,一般就是检查孩子在班上做的答案,答案不对就克一顿。苏洵是跟他的孩子们一起讨论问题,讨论什么问题呢?历来的兴废成败的动因。

有一次,他们读到当朝的大臣富弼的一篇文章,叫《使北语录》,什么意思?这篇文章,富弼是这么讲的,因当时北宋王朝受到辽国的侵略,那么富弼就写篇文章给这辽国的君主,告诉他一个道理,说什么呢?说你不要天天再打仗了,我告诉你,打仗这个事情耗费国力,国家是吃亏的。但是为什么你的大臣总鼓励你打仗呢?因为大臣鼓励你打仗,他是想要立功的。所以凡是鼓励你打仗的人,肯定是对他个人有利,但对国家是有害的。这个看法非常厉害,苏洵就跟他两个儿子说:你看人这文章写得多好。两个儿子说:确实我们觉得写得好。突然他就问苏轼说:那古人有没有类似的想法?有没有类似的说法?苏轼脑子很快,说:有,汉武帝的时候有个大臣叫严安。(我们知道汉武帝的时候要打匈奴,严安就告诉汉武帝说:现在大臣们纷纷讨论,说应该出击匈奴,舆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我认为这件事情对私人有利,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苏轼说:严安和富弼相比较来说,他道理已经说到了,但是没有富弼说得透。苏洵一听,说:你说得太好了。这时候苏轼他们才十来岁,讨论的是什么问题?是大问题,是战略问题,是一种国家举措对国家、对民众和对那个只是鼓捣着想要打仗的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你看,这父亲跟儿子之间讨论的问题,跟我们想得完全不一样。在苏洵的指导下,苏轼兄弟遍读经史百家之书,苏辙后来回忆说:

“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寐其中。”

——苏辙《再祭亡兄端明文》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苏辙《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

什么意思?原来我跟我哥哥读书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个老师,就是我父亲。跟着我的父亲,我们读书,醒着和睡着的时候都在读书。我们读了万卷之书,这书都在我们肚子里头,晴天到了,太阳出来了,我们把肚皮晾开,晒一晒里边的书。意思说读得很多。所以苏轼和苏辙后来能成为大家,能在朝廷成为高官,那不是浪得虚名的,那是有真东西的。这真东西谁引导他们,给他们的呢?就是他们的父亲苏洵,苏洵指导他们很快地进入成熟的写作。你注意,我这儿指的是成熟的写作,不是老写什么《一件小事》这种东西,《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我很熟悉的又一个人》,你觉得这有意思吗?苏轼十来岁的时候,苏洵指导他写了一篇议论文《夏侯太初论》,里边居然有这样的经典句子: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苏轼《夏侯太初论》

什么意思?这话你根本想不出来了:一个人最有勇气了,胆子特大,大到什么程度呢?无所畏惧到什么程度?当他的面,价值千金的玉摔碎在地上,眼睛都不带眨的,可是突然听见一口破锅给敲碎的声音,吓了一跳。还有一个人,看见猛虎,跟它搏斗,一点都不怕,叫一蜜蜂蛰了他一下,就叫了一声。这什么道理?大河过了,小阴沟里翻了船了。知道吗?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东西,最难得的是苏轼一辈子都对这几句话记忆犹新,后来他到密州做官的时候,写了两篇文章,还把这句子还拉进来,在里头作为经典句子。

十来岁的孩子为什么能写出这东西来?要不是千遍百遍的思想历练和写真的历练,是写不出来的。这不是模范作文,这是从小就能看出的成熟的思想和写作的手法,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苏洵还教导他两个儿子写《春秋论》、《孟子解》、《论语略解》、《孟子解二十四章》。刚才说了,让他们写这一类的文章,散文这是可以的,但是也得写对经典的理解。那换句话 5 说,一十来岁的孩子,天天让他写:你对《论语》的看法、你读《论语》的感想、你读《孟子》的感想,你注释《论语》,你注释《孟子》。这种教育,他不成材都很难。他为什么能这么教育呢?因为苏洵经过了二十年的科举考试的那种应试的读书和写作,又转向了自由的思考和读书的阶段,他太了解一个人应该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书的方向是什么?怎么样子读书你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思想者、独立的写作者?才能成为真正的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 【画外音】

悠居眉山期间,苏洵与两个儿子一起读书、共同思考,在教育儿子的同时,自己的学问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在中国古代,科场得意、仕途坦荡,是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所谓“学而优则仕”,是每个读书人内心的期望。苏洵也一样。尽管未能科举成名,但他饱读圣贤之书,胸怀天下,是真正有政治抱负的人,他对“治国平天下”也有期待,那么他将从哪里求取功名?他的仕途之路又是如何开启的呢? 【康震】

当然了,苏洵闭门读书十年之久,教育两个儿子这么长时间,肯定不只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为了读书而读书。古人说得好,“立德、立功、立言”,治国、平天下,光立德、立言有什么用?还是得立功。所以仕途之道对于苏洵,那是永远不能忘怀的。尤其是这两个儿子,他得给他们提供机会,同时也得给自己提供一个机会。机会在哪儿呢?机会当然在朝廷了。我们还都记得当年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后来失败了,“庆历新政”过了十余年之久之后,当年参与“庆历新政”的欧阳修等人又重新走上政治舞台,这对苏洵来讲,是个好消息。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他的生命当中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这就是当时到四川成都,也就是当时的益州做知州的张方平。张方平是个天才,过目不忘。张方平一到四川,就想寻访贤能之人,有人告诉他说:有,眉山有个苏洵,很厉害。张方平见苏洵的第一眼的印象是此人比较沉静,跟他一交谈,发现此人博闻强记,再一看他的文章,了不得了,这太了不起了,你的文章,就像左丘明的《国语》,就像司马迁的《史记》,就像贾谊的文章。张方平说:我要给你特殊的待遇。在他们家客厅专门设了个专座,每次来就坐这个座,别人不许坐,这个座是专门我跟你讨论问题的,对他非常器重。

苏洵不但见了益州的知州张方平,还到当时四川的另外两个城市,一个叫雅州,一个叫犍为,去拜访当地的官员,特别是雅州的知州雷简夫。雷简夫一见苏洵,就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跪在他跟前,不是说他要求他什么,是真的发现了一个人才。他给张方平写信说:了不得,这苏洵是王佐之才、西南之秀,他能够做帝王之师的。什么!您给他推荐做成都的学官,教育局局长?这太委屈他了,他是做帝王之师的人,您怎么能给他推荐这个。我告诉你,应该给朝廷推荐更大的官,要一而再、再而

三、三而

四、四而五,您必须得始终推荐。雷简夫太热心了,他直接就给当时的翰林学士欧阳修写了一封信,这信写得特有意思,说苏洵出身贫贱,我要让他摆脱贫贱,我办不到,但是我的能力是什么呢?我能发现这个人才,我没法让他摆脱现状,但我能发现这个人。如果说我发现了这个人,但我不告诉你,那是我有问题。现在这么说,您是翰林学士,文章忠义天下,一代文宗,如果说我跟您都不知道有苏洵这个人,我们俩都没责任。现在我发现这人了,我没责任了,我把他推荐给您了,您不吭气,也不推荐他,那全都是你的责任。这等于是将欧阳修一军,但也就说明苏洵这十余年的苦读,确实是成效显著。他真的是个人才,人见人爱,张方平推荐他,雷简夫简直恨不能给他抱起来,直接扔到朝廷里头去。后来张方平接到雷简夫的信很震动,而且他这个推荐苏洵担任成都学官的申请,朝廷迟迟不批复,他最后跟苏洵说:远地不足成名。我们这地方太偏僻,引不起朝廷重视,你应该去趟京城,你去找欧阳修。虽然我跟欧阳修不对付,但是就人才问题而言,你应该去找他。我给他写封信,极力地推荐你。

正好这一年,宋仁宗嘉佑元年,朝廷开科考试,苏洵决定带他两个儿子进京城去开封参加考试,顺便遍访群贤。后边的事情其实大家都知道,苏轼和苏辙一考即中,后来又参加制 6 科考试,又是双双考中。我们最关心的是他爸爸在京城里头捞了个什么官做没有?他的仕途道路怎么样?我告诉你,特别有意思,我们下次再接着说。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02方九品-康震 百家讲坛讲稿

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因为散文出众而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儿子。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

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因为散文出众而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儿子。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一大批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他虽身处江湖之远,却一直心忧庙堂。在他年近半百之时,机会终于来临,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苏轼兄弟远赴京城、求取功名。

“三苏”父子首次赴京非常顺利,苏轼、苏辙兄弟科场顺利,而苏洵得到了一代文宗欧阳修的称赞和当朝宰相韩琦等人的亲眼,这说明苏洵获得了当时政坛主流的认同,但认同和名气不等于就能获得官职,苏洵只能等待。而夫人的突然离世却让“三苏”父子只能匆忙回家。在回到了眉山老家后,苏洵接到了朝廷的诏令,命他赴京参加选拔考试,本应该欣喜赴京的苏洵却做出了拒绝的选择,是什么让苏洵求仁得仁却又起了他念。苏洵的仕途之路究竟如何呢?

宋英宗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在仕途中挣扎半生又屡屡受挫的苏洵,在八品官位上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欧阳修专门为苏洵撰写了墓志铭,以表他取得的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

作为苏轼与苏辙父亲的苏洵,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称职家长,作为北宋官员的苏洵,是一位终身不得志的小官。但作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苏洵的文章和苏洵的成就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第二集《五十一 方九品》,敬请关注。

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不但因为散文出众而位列“唐宋八大家”,更因为他培养了苏轼和苏辙两位著名的儿子。与儿子们的少年成名不同,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在三十七岁时却又科举失败,此后他放弃功名、幽居山里;闭门读书、教育儿子,十余年间学问精进,创作了《六国论》等一大批流传后世的经典政论文。他虽身处江湖之远,却一心心忧庙堂。在他年近半百之时,机会终于来临,他得到了益州知州张方平的推荐,得以带领苏轼兄弟远赴京城、求取功名。那么,屡试不第的苏洵在京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他的仕途之路又是怎样开启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第二集《五十一 方九品》,敬请关注 【康震】:

我们上一次说到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进京城开封,苏轼和苏辙是到开封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们都知道他们俩考得很顺利,考得也很不错,苏洵这一趟进京肯定不是参加考试的,那么他去干什么呢?他有他的门路,他一去之后就见到了欧阳修,他给欧阳修还写了一封信。那么欧阳修早就听说张方平对苏洵的介绍,也看了他的文章,看了文章之后非常高兴,觉得苏洵的文章,他告诉苏洵,说您的文章像荀卿子。是谁啊?像荀子的文章,这个评价可太高了,为什么呢?因为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如果说您写一篇作文,我说您这作文写得像孔子一样,那这个评价就太高了。

苏洵认为,有四个人的文章是万中不可得其一的,孔子、孟子、扬雄,还有韩愈。他就 7 跟欧阳修说,说原来人家说我的文章像司马相如,我不高兴;还有人说我的文章像司马迁,我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这倒不是因为我骄傲,而是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准。可是今儿我没想到,您说我的文章像荀子,那真把我吓坏了。但是他心里头高兴,为什么呢?因为欧阳修是当时的文坛的宗主,写文章是第一把好手,代表朝廷的水平,那朝廷的水平说你像荀子了,那能不高兴吗?这就说明虽然他没有功名,他没有考中过科举,但他的文章已经得到了主流文坛的认同,所以他很高兴。

可是文章写得好光高兴这没用,君子不但要让他的言论流行于世,君子还应该得其位,君子如果不能得其位,他的道就无法施行。欧阳修就把苏洵介绍给当时的宰相韩琦和富弼,还特别地推荐苏洵,说苏洵这人第一他品德好;第二他这个人文章写得好;第三他不但文章写得好,而且这个人重行,就是说他也能做,就这三条,希望当时的宰相韩琦和富弼能够接见他、重视他。

欧阳修这么卖力气,苏洵你本人也不能歇着,他也给这些达官贵人们写信,内容无非就那么几句,第一介绍自己;第二说自己如何仰慕对方;第三谈谈自己对时政的看法。特别是对宰相富弼,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富弼,他原来参加过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可是后来这富弼也不知道从“庆历新政”的失败当中汲取了个什么教训,等到后来到了英宗执政的时候,到了神宗执政的时候,他就不再那么积极进取了,可能是吸取了一点失败的惨痛教训,苏洵就给富弼写信认为,您不能这样,您得积极进取,恢复当年“庆历新政”的时候您那股子血性。他就给他写信鼓励他,要能够做一个称职的宰相。我们知道苏洵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气,所以那文章写开之后,那是不把门的,写好了上去之后,应该说韩琦对苏洵是比较器重的,在家里招待他,来了客人、来了朋友也让他陪着吃饭,向朋友们介绍他。

一时之间,由于有欧阳修的推荐和倚重,由于有韩琦这样的器重,所以他的名气一下就大起来了。当时在京城里头,因为“三苏”父子的到来掀起了一股狂潮,什么狂潮啊?大家都争着想要看他们的文章,家家户户都流传着他们的文章,流传着他们的诗作,可以说一日之内身价百倍,天下才子、各方少年纷纷仿效他们的文章,声誉是相当地高,声势是相当地大,名气是如日中天。还什么都不是呢,俩孩子不是还刚参加完科举考试考得还不错吗?那你苏洵还什么都不是,就是个布衣、是个白丁,名气先哄起来了。你要说这是炒作,但是人家有真本事,人家能炒起来。

这里头有个问题,名气是大了,热度是够了,雷声特大,不下雨,��不干着急吗?韩琦是对他挺器重的,但是什么呢?是重其言、礼其人,但不用其言,就是说什么呢?对他这个人很尊重,礼贤下士,对他写的文章也很器重,但是他提的建议、他提的要求不怎么重视。那问题关键就是苏洵说我文章写得这么好,我人品这么好,我知行并重,我是不是能干点什么您看?能干点什么,慢慢再从长计议吧。所以这苏洵就有点着急,因为他岁数大了,可是大家要知道官场上的事哪儿有那么容易啊?写文章大家可以称赞你,但是要给你个职位,你又没有功名;你又没有考过科举;你又不是进士,哪儿那么容易呀?没那么容易,虽然他名气很大,刚进开封的时候是他求着见王公大人,到最后是王公大人都想见他,所以刚才说雷声大,但就是不下雨。最关键的是这块雨没下,但别的地儿下雨了,为什么呢?这叫“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候他夫人去世了,他夫人突然去世了,这父子三人慌慌张张地赶紧、连跟朋友都没道别,立刻就回去了。 【画外音】:

“三苏”父子首次赴京非常顺利,苏轼、苏辙兄弟科场顺利,而苏洵得到了一代文宗欧阳修的称赞和当朝宰相韩琦等人的青眼,这说明苏洵获得了当时政坛主流的认同,但认同和名气不等于就能获得官职,苏洵只能等待。而夫人的突然离世却让“三苏”父子只能匆忙回家。在回到了眉山老家后,苏洵的人生又将面临什么样的选择呢?

8 【康震】:

回到四川老家,正在他陷于苦闷之中的时候,朝廷来信了,来信让他去干吗呢?让他考试。我们知道宋代和唐代要做官都有一系列的制度,就跟我们现在考公务员一样。他这也是得考试,当时就给他来信,让他要在舍人院就试,就是让他去考试。十月份的时候,四川方面已经给他打了招呼,等到十一月份的时候,他在眉山正式接到中央给他的诏令,要他去考试。

到十二月初的时候,苏洵就给宋仁宗写了一封信,对不起,情领了,我不去。然后又给他的朋友雷简夫和梅圣俞,这梅圣俞跟欧阳修是铁哥们儿,文坛上的应该说是当时的“双壁”,写信一说,他为什么不去。

等到再过了半年以后,朝廷催促他说你赶紧来考试吧,他又再次声明自己不愿意考试的原因。他为什么不愿意?其他人说你不是吃饱了撑的吗?你不着急吗?他给你个渠道你不去啊?就不去。

理由如下:第一,俺有病。大家一听你确实有病,你没病你肯定就去了呗。他说我真的有病,他说您看我长期待在乡下,今天突然被您召见,我身体不好,我年纪大了,这长途跋涉的我真有点受不了。再者说了,朝廷做官的人多了,像我这种水平的很多很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那意思说我就不搀和了,把机会让给更年轻的同志。真的是有病?还真有点病,可这点病不足以阻止他不去参加这个考试,所以说病是假,说别的是真的。那大家说既然病不是主要的理由,那什么是主要的理由呢?不满意这科举考试的制度。我们前面说过,苏洵这个人是不擅长于应试的,他不善于写有韵之文,他不擅长写诗。哪儿像他那大儿子苏轼,那一写起诗跟水龙头开开似的,让考第几名随便,考第一也行,考第二也行,由他挑了。苏辙虽然说写诗不像他哥哥写得那么好,但是这哥俩儿在这方面敲门砖的功夫是相当了得。他爸爸不行,他不满意科举考试。

大家说那你这个不是参加科举考试,为什么不去?底下说了这么几条理由,他在给朋友的信里边写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说现在我是衰朽之��,我都老了,而且我待在乡下,应该说我这吃饭还能管饱,我还真是犯不着为了这趟功名去参加这个考试,看那些考官的脸色。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去开封参加科举考试的情形,半夜三更、天寒地冻地等在东华门外,拿点干粮,锣敲响了,然后排着队鱼贯而入,看着他们的脸色,小心翼翼谨慎地写下文字,那时候我可以,现在哥哥我老了,我五十了,我不可能再像年轻人那样,拿着自己的高贵的人格去给考官们蹂躏了。你细想想也是这么回事,五十岁了你参加自学考试,还老考不中,还接受别人的耻笑,朝廷耻笑你也就算了,你回到眉山,回到你们村,人家说你这么大年纪干吗去了?就为进趟城吗?不好看也不好听。原来的话吃点苦也就算了,现在这把年纪难道让那帮达官贵人们还再对我指指点点,给我提点问题,问得我再答不上来,这脸上多难看。而且他现在已经文满天下,这是很关键的,大家都知道他文章写得好,欧阳修都说他的文章像荀子了,韩琦老请他吃饭,那你这么大的名气如果考砸了,那算谁的不对呢?所以这里边就是你注意为什么讲这一块儿呢?就是知识分子在科举考试的压榨之下的那种非常难以言表的、微妙的心理,把一这么好的人才给压成这样了。

还有一条他不满意的,他不想去的是什么呢?他认为官府的、朝廷的拖沓的作风他根本受不了。他给欧阳修写信说什么?说当初您推荐我那时候,给朝廷写信那是什么时候了?那是在1056年的时候,可是现在都两年过去了,这两年过去了才想起我来,这都七百多天了,这朝廷也太拖沓了。然后他给欧阳修算了笔账,他说您看,他现在给我下了诏书,然后我去参加考试,考完之后再等好多天,等完好多天之后,然后中间可能要给我安排个官职,然后安排官职期间我再等好多天,我等完好多天之后,这官下来了,下来了还有我满意不满意的呢,如果我觉得这不合适我,我又年纪大了,我想调整调整,再等好多天,如果都调整好了,一切都还顺利呢,这好多好多天过去了,我也快走到生命的终点了,您觉着我当这官还有什 9 么意思吗?您拖成这样,不就想拖得我都接不到通知了,你们也就都爽了吗?这当然是给欧阳修发牢骚,这不是欧阳修在拖的,欧阳修很帮他的忙的,但是欧阳修当时不也不是宰相吗?宰相是富弼和韩琦。欧阳修只有推荐的资格,他没有这直接给你任命的资格。而且任命一个官员哪那么容易啊?还得考量各种各样的关系,这又是一条。

你看,病了,甭管是真病假病,反正是一托词,就说明他对这事不积极。第二,考怕了,考烦了,年纪大了,不愿意因为考而受侮辱。第三,对(于)朝廷拖沓的作风,实际上是代表朝廷对自己不重视。还有一条也很致命,觉得朝廷对我不信任,你文章都看了,欧阳修都评价了,你们吹得都上了天了,怎么还要考我呀?这么说吧,如果说你们真的信任我,那你们就不用考了;如果说你们不信任我,我就在那儿考一天,你怎么就信我了?这道理还挺对的,你看,这几条从苏洵的角度来讲,说得都还在理,特别是一个五十岁的人说出这话来,你还真不能不服。要不然人家文章写这么多年没白写,论理人家是论得清楚的。

最后就说,我为什么要做官?不是因为我穷,我吃得起。我做官是你们的荣幸,我不做官是你们的损失,你懂吗你?这就是一知识分子的特殊的骄傲,其实心里特酸楚,你知道吧?很纠结。像把那纸“歘”一揪,揪成一团似的,你要给它再展开,上面不都有皱褶的痕迹了吗?一颗受伤的心。谁让他受的伤?制度,就制度让他受伤了。那你说他要真没水平怎么可以列入“唐宋八大家”里边呢?“唐宋八大家”里头他是惟一的一个没有科举经历的人,就是没有考中进士的人。你要是连大学都没上过,然后你名列到什么科学家里头那得多难啊。你原来只是一修拖拉机的,最后成了物理学家了,你说谁相信这事啊?这咱打个比方就都能明白。你现在是因为知道苏洵已经是“唐宋八大家”了,所以你就觉得一切都是合理的,但是在那个时代底下,没有进士这个名头你就寸步难行,所以他发出这样的埋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尤其他真的很优秀。 【画外音】:

苏洵胸怀大志,有理想,有抱负,虽然大器晚成,但“治国、平天下”的豪迈却未曾减过半分,在他年近半百之时,面对朝廷召唤他入围选拔考试的诏令,本应该欣喜赴京的苏洵却做出了拒绝的选择,是什么让苏洵求仁得仁,却又起了他念?苏洵的仕途之路究竟如何呢? 【康震】:

去了俩孩子参加制科考试这结果我们也都知道,考得非常好,一个考了第三等,一个考了第四次等,这一会儿我们讲苏辙会讲到这一块儿,他(苏洵)呢?等着呢,没参加考试。韩琦说算了,别考了,这老头都这样了,还考?给一官,忒小点,秘书省的校书郎。我们原来说过这个官,大家特熟悉、对这个官,秘书省校书郎是什么呢?秘书省那就属于国家高等研究院或者是高等皇家图书馆里的助理研究员,九品。

五十一了,咱说“二十

七、始发愤”,过了二十四年以后,给一九品,五十一,九品。他那俩儿子五十多岁的时候那都是高级官员了,部级干部了,那到后来像他二儿子苏辙后来都做到副宰相了,他爸爸九品。七品是芝麻官,你把芝麻劈了一半是八品,那再三分之一那不就九品吗?忒惨点儿,你说他心里能高兴?你还不如什么都别给他,保持一个名士的气节。给了,这玩意儿就不好办了。

我说这话是苏洵自己都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什么呢?他说原来我是一介名士,我跟你官员之间没有上下级关系,你知道吗?你对待我的时候是以宾客之礼相待。这个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帝王跟知识分子的关系很微妙,你比方说孔子和孟子都周游列国,见了很多的君王,那你待之以礼呀,临走的时候你得给人送点钱、送点大米、送点牛肉啊,馈赠给他,还得是按规矩来。古代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挺有学问的,挺有见解的,去见一个王,王说来来来,到我跟前来,那人说干吗呢你?你到我跟前来,没规矩。知道什么是道吗?道要高于你的势。但是你这是因为你那会儿没在他那个体系里头,你跟他没有上下级关系,你说破天去,他也 10 不搭理你,他还尊重你。现在完了,原来本来在韩琦、富弼、欧阳修这些人跟前,那后背上还有根杆儿能撑着,那就是我的“道”,我的那种不服之气,我那种君子的“威武不能屈”的气,但现在你成了人上下级关系,你在人跟前怎么办?你拿人俸禄了。人家说,去,给我写个稿去。你说不写。不写工资关系给你断了,九品都没了,到十品去,那你怎么办?就是说你这个东西,他不是个有没有气节的问题,是你必须遵守规则,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吗?所以这样一来你作为知识分子那种独立性的气节就没了。

最糟糕的是如果这时候给个三品也就罢了,还是一九品,为什么呢?因为开始说得都挺好的,都说这人有本事;这人文章写得好;这人特别有道德;这人知行并重;这人什么都特好,给一九品这就让人觉得名实不相符,对于当事人来讲,心里头是一万个不痛快,所以作为一个有着独立的文章写作的能力与独立的思想能力的这样一个知识分子,尤其是培养了两个如此优秀的儿子的这样一个父亲,而且还是一个与欧阳修等在文坛上和朝廷上有重大影响的人有着比较深厚的、知根知底的那种知交的友谊的这样一个人,他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也没办法呀,已经被套上了笼头,你就得按照笼头的原则来办事。还算好,隔了一年之后,朝廷要修礼书,就是要编纂礼书,把历来的关于礼仪礼乐方面的书、要编纂这个礼书,就抽调他做编纂者,然后这官升了一点,升到八品了,苏洵这辈子做的最大的官就是八品。 【画外音】:

宋英宗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在仕途中挣扎半生又屡屡受挫的苏洵,在八品官位上去世,享年五十八岁。欧阳修专门为苏洵撰写了墓志铭,以表他取得的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作为苏轼与苏辙的父亲的苏洵,是一位教子有方的称职家长;作为北宋官员的苏洵,是一位终身不得志的小官;但作为“唐宋八大家”的苏洵,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苏洵的文章和苏洵的成就呢? 【康震】:

苏洵名列唐宋八大家,当然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散文,苏洵的散文在北宋时期是很受推崇的,他本人对待写文章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归结起来有主要这么几点:

首先,苏洵认为写文章要反对写时文。什么叫时文呢?时代的时,就是反对当时所流行的那种比较浮夸的、只注重形式的、只注重美的形态的,但是内容很单薄,甚至有的文章为了求奇求怪而写得特别滞涩,就我们经常说这文章写得别人都看不懂,写得特别奇怪,他反对这种时文。那么相应的他认为写文章应该要有真知灼见,就是要言之有物,不要单纯地因袭前人,不要去单纯地模仿别人,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反对时文,提倡写真知灼见的文章。

紧接着就说,一定要写“不得不为之文”,不要为文而文。什么意思?不要单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要写那些不得不写,心里边特别想写的时候,这样的文章你才下笔写。

还有一个主张,就是说写文章一定要有用,不要写没有用的文章,凡是写出来的文章要对社会有用。

相应的,苏洵评价别人的文章的时候,他认为不同的人写不同特色的文章,所以他对于文章的态度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写得好,写得有用,言之有物,有真知灼见的文章都是好文章,这是他对文章的看法。

苏洵本人的文章有很多特色,比如说他的文章纵横捭阖,气势磅礴;他的文章曲折多变;他的文章文气很质朴;他的文章写得非常地巧妙,有时候善用比喻,它最大的特色首先是汪洋恣肆、气势磅礴、一泻千里,为什么呀?我们前面不是说过吗?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说你的文章很像荀子,他不但是像荀子,他的文章像孟子、像荀子、像战国诸子的文章。他的文章写的起点、学习的起点就从战国纵横家的文章来的,那些人的文章,当时写的时候不是为文而文,是为了说服君王、说服诸侯,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见解,强化自己的见解,所以多用排比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苏洵在这方面颇得其中的趣味。比如说,他曾经写过一篇政论的文章,叫《项籍论》,就是项羽论,论项羽的,他在写到论项羽的时候,把项羽和曹操 11 和刘备做了一个比较,其中这一段写得非常好,他说,

“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曹操有取天下之虑而无取天下之量;玄德有取天下之量,而无取天下之才。故三人者,终其身无成焉...”

——苏洵《项籍论》

什么意思啊?说项羽他有夺取天下的才能,但是他没有夺取天下这脑子,他智商低。曹操是有谋取天下之虑,但是却没有谋取天下的胸怀,曹操智商是够了,情商有问题,胸怀有问题。说刘玄德刘备有夺取天下之量,却无取天下之才,说刘备这个人是情商足够了,大家听过三国,刘备的情商绝对是天下第一,要不然怎么诸葛亮、关、张、赵云都跟着他呢?但是可惜这个人缺智商。你说这怎么弄啊?项羽有智商,但是他没有谋略;曹操是有这智商,他没有这情商;刘备是有这情商,没这智商。但是他这段话说得一泻千里、纵横而下,排比句用得非常有力量,它有说服力,所以这仨人没有一个能成事的,这是说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有气势。

同时他的文章还特别擅长用比喻,这个大家可能就不太熟悉了。说这爱用比喻是他儿子苏轼爱用比喻,他也爱用比喻吗?他用得不但好,而且很准确。比如他有一篇文章,苏洵的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政论式的,叫谏论,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关于论大臣们向皇帝、向朝廷上谏言的文章,他其中说到、有一处,说什么呢?说一个君王、一个领导者如何才能有效地鼓励臣下大胆地上谏、谏言,有两个手段,一个是赏、一个是罚,怎么赏、怎么罚呢?他讲了个小寓言故事,说有仨人,一个人胆儿特大,勇敢;还有一个人有点勇敢、有点胆怯;还有一个人完全完蛋,特别胆怯,说三个人走到一个悬崖边上,深谷悬崖边上,别人说,从这儿跳到对面去,跳过去的就是勇夫,跳不过去的就是懦夫。这是纯粹的精神鼓励,啥也没有。那肯定是那个最勇敢的“呼啦”就跳过去了,那个有点胆怯、有点勇敢的他不敢跳,那个更胆怯的压根儿就不敢跳。苏洵说你换个说法,你说凡是能跳过去的赏一千两银子,这回那胆儿最大的不用说就跳过去了,那有点胆量、有点胆怯的受了这一千两银子的鼓励,那点胆怯收起来揣到怀里头,“嘣”地一下也跳过去了,就剩这最胆怯的还是不敢跳。最后来一绝的,动物园放只老虎出来追他们仨,我跟你说,一眨眼儿都没影了,都在对岸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天下并无绝对之勇敢,也无绝对之怯懦,关键是看造成怎样的局面和形势,形势使然,形势造英雄。这比喻多好,那意思就是说,你作为君上、作为领导者,针对不同的人你要鼓励他用不同的方法,对于那特怯懦的,你必须置之死地他才能后生;对于那有点犹豫的,你给他点好处,他就克服了;对那胆儿最大的,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义无反顾,他的文章有这种特点。

大家说那就这点特点就进“唐宋八大家”?可能还是沾了他儿子的光吧?是,光这点不足以服人。清朝有一个学者叫邵仁泓,他在《苏老泉先生全集序》当中对苏洵有一段很准确的评价,他说什么呀?他说苏轼、苏辙有成就不足为奇,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他们本身有天纵的雄才,又加上他们父亲的导引,所以成事了,这没什么奇怪的。最难得的就是他爸爸苏洵,完全自学成才,没有考科举,也没有师承,他没有老师,完全是自学,自学之后达到了一个什么效果呢?达到的效果是足以能够与先秦的孟子、汉代的刘向、贾谊、董仲舒的文章相抗衡,那就是他的文章是从孟子、荀子和汉代的刘向、贾谊、董仲舒的文章而来,他��文章的水平达到这个高度。他不但达到了这个高度,自成了一家,而且和后来的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分庭抗礼。那就是一自学成才的人、上可以与先秦两汉的大家相媲美,下可以与唐宋第一流的散文家相抗衡,自成一家,不但如此,而且开启了后边的“大苏”和“小苏”。

他说这个能够凭独自之力抗衡于先秦、两汉、唐宋的一流的大文章家,并且以这样的力量开启了苏轼和苏辙的文章的道路,不简单不容易。这就是从文学发展的线索当中给你点明了苏洵处在一个什么关键的位置,听上去好像是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其实不然,这就是说, 12 中国古代的散文从先秦、两汉发展到唐宋,这苏洵是中间很重要的一环,因为有了这重要的一环和这一环的教育,所以导引出来了苏轼和苏辙这两位俊才,他们又经过欧阳修等人的奖誉和提拔,所以终于成了宋代文坛上的大师。

你看,他有个人的努力,有个人努力之后所达到的水准,有这种水准所引导的更高的水准,这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也有教育史上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我们说苏洵进入“唐宋八大家”,除了我们前面所讲过的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思想、他的个性之外,他在散文方面所表现出的这种特质,他在散文发展的历程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阶段性的贡献,以及他对于苏轼和苏辙的这种先导的作用,是绝对不可忽略的。这就是说做父母的你要想教出高质量的儿女来,你自己必须质量很高,咱不说是达到苏洵这质量吧,起码是心向往之,这总可以。从这个角度我们对于苏洵在唐宋八大家当中的地位和他的历史性的这样一个贡献,那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讲他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好,谢谢大家。

推荐第6篇:六国论读后感

导语:《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论,着重探讨了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六国论读后感3篇,欢迎阅读。六国论读后感(一)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

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中国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而此时的秦国却由于百年来的招贤纳士轻徭薄赋,已是内有富足仓廪,外有勇将良相,秦国当时情状:

一是人才济济,百余年间,前有流落楚国云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换回遂得名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后有因《过秦论》一文被秦人追回成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张仪等可用之才,这些人都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

二是军力强盛,当时的秦国军队被称做虎狼之师实不为过,据秦兵马俑研究来看,秦军排兵布阵进退攻守井然有序,前有能连续射击的三排劲弩手,后有手持两米长枪能杀人于远处的五排步兵,辅以战车冲陷敌阵堪称所向无敌,况且当时秦国的政策得力奖惩严厉,军士杀敌原为奴隶的可以入籍为民,战功卓著的可以迅速升迁并获五金重奖,而临阵动摇擅自退后者不但自己会被处,而且会祸及全家,以此军队对付已识书礼的中原诸强,实在是势如破竹。三是国力大增,由于秦国当时地处西南,蜀中汉中平原因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并投入运营,已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再加上各国强国富民的政策,国力强盛便成为必然。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国论读后感(二)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对六国灭亡的历史进行过研讨,难道真的是六国不知抗争,“弊在赂秦”吗?真是不知“厚韩亲魏以摈秦”吗?抑或“此乃天助秦耶?”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统一中国的任务为什么偏是让秦国来完成?从《过秦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六国确也结成过“合纵”,但不久即互相攻讦,以至秦不废一卒一矢而天下诸侯已困,何来“厚韩亲魏”呢?到头来面临的是强秦之威,只有出此“赂秦”下策,古人的论述虽给人以启发,但难免舍本逐末。

我认为,六国失败以至亡国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任用人才以推动社会的变革,他们即没有认识到历史转变时期进行变革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人才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人才大量外流,削弱自己,壮大敌人。

纵观历史,春秋数百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秦国国君在天下广招贤士,大力任用人才,由余、蹇叔、公孙支、商鞅、张仪、范睢、李斯,这些贤能之人对秦国的日益强盛起到的作用委实不可估量。假使不用商鞅的变法政策,怎能使秦国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盛的一个?又假使秦国不用范睢、张仪,怎能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

与此相反,六国对人才却是另有一,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战国七雄中,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楚国而并非秦国,楚国拥有最辽阔的国土,最强大的实力,最丰富的物产,但却缺少最明智的君主,楚国的大夫屈原力主联齐抗秦,举贤荐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但他不仅不被重用,反而一再遭受打击陷害,最后被放逐沅湘间,愤而投江自尽。

赵国也是实力不俗的一个国家,赵国大将军李牧曾多次挫败秦军的进攻,但赵王不明是非,听信谗言,李牧终遭冤杀,正是六国对人才轻则怀疑、流放,重则施刑,杀戮的政策,使自已被迅速削弱,而使秦国迅速强盛。

六国人才济济,却不能在自己的国家施展才华,只能远走异国他乡,以图一展宏图,这不正是商鞅入秦,范睢离魏的原因吗?这一切,怎能不令天下奇才异士寒心,萌生“怀才不遇”之感?而秦国抓住时机,广招天下奇士,使咸阳人才云集,自然不足为奇了。

故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轻才,轻才以利秦,破灭之道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我们重温历史,不过是想从古人的得失中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社会发展和重用人才。

六国论读后感(三)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平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推荐第7篇:六国论读后感

《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论,着重探讨了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六国论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您。六国论读后感(1)

最近看了许多古代文人的文章,发现:古人好“古”。有许多文人志士喜欢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议论纵横,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孔子曰:“吾非圣人,好古,敏儿求之者也。”看来古人对“古”热议有加,但我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认为史论仅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想主义”,有点纸上谈兵。

以苏辙的《六国论》为证。子由认为,六国之士虑患甚疏,才致以亡国。他指出,六国中韩、魏紧邻秦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志诸侯。”六国当团结一心,援助韩魏,方可挡强秦。但于我个人看,这说法有史论常见的三大矛盾:

一、苏辙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反观历史,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但是谁知道秦国会统一天下呢?这就像一个人去考语文,等考卷发下来一看,阅读没做好,追悔莫及,然后再说当时我要如何如何理解就好了。事实上,你当时多花时间做阅读,可能后面的作文就写不完了。要是按他说的做,灭了秦国,说不定一统天下的就是楚国了,然后苏辙再写个《新六国论》,讨论秦国和其他五国怎么对付楚国。这就是史论第一大矛盾——时间矛盾。

二、六国有没有过对秦国的联合征讨?有。苏秦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六国合纵,齐力攻秦,迫使秦国弃地入关,据险以守。然而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呢?请注意,六国是六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六个省。他们各自心怀鬼胎,只要自己的利益没了,立马卷铺盖走人。而苏辙想让六国不依不饶地长久抗秦,这就是让历史的潮流,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发展,太过理想化,所以史论的第二大矛盾就是——理想矛盾。

三、苏辙说:“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意思是让韩、魏抗秦,其余四国在暗中帮助。假如你是韩魏之君,与其牺牲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却让那四国金瓯无缺;自己舍命攻秦,却让那四国安居乐业,还不如直接投奔秦国,坐享秦国的俸禄算了。这就是史论第三大矛盾,让个人和组织干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我称之为动机矛盾。

综上所述,可见所谓“史论”跟历史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根本是矛盾的。还有很多写个人的史论,像《豫让论》,认为豫让在其主智家被灭后附于刺客之流谋刺赵家公不是义举,当在智家因侵吞邻家封地被灭之前以死相谏。还有《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说蔺相如完璧归赵是运气,还把理还给了秦国……这些史论观点标新立异,也不无道理,但看一个人过于片面,仅从单一的历史事件来研究。太史公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文章就不可谓通古今之变了,有失全面。

话虽这样说但史论也有不小的文学价值,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个人以为,历史的作用不在历史本身,更不是用来标新立异,显示自身观点的厉害。最重要的是,透过历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只有链接现实的史论,才最有意义和价值。

六国论读后感(2)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中国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而此时的秦国却由于百年来的招贤纳士轻徭薄赋,已是内有富足仓廪,外有勇将良相,秦国当时情状:

一是人才济济,百余年间,前有流落楚国云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换回遂得名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后有因《过秦论》一文被秦人追回成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张仪等可用之才,这些人都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

二是军力强盛,当时的秦国军队被称做虎狼之师实不为过,据秦兵马俑研究来看,秦军排兵布阵进退攻守井然有序,前有能连续射击的三排劲弩手,后有手持两米长枪能杀人于远处的五排步兵,辅以战车冲陷敌阵堪称所向无敌,况且当时秦国的政策得力奖惩严厉,军士杀敌原为奴隶的可以入籍为民,战功卓著的可以迅速升迁并获五金重奖,而临阵动摇擅自退后者不但自己会被处,而且会祸及全家,以此军队对付已识书礼的中原诸强,实在是势如破竹。

三是国力大增,由于秦国当时地处西南,蜀中汉中平原因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并投入运营,已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再加上各国强国富民的政策,国力强盛便成为必然。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国论读后感(3)

读罢苏洵之《六国论》,深为其雄辩有力之议论所折服。然愚亦有浅陋之见:与六国以赂败亡国之因相较,秦有“五事”而胜已判矣。

孙子曾言胜负之“五事七计”。“五事”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限于篇幅,仅以五事析所以秦胜论之。

一曰道,即君与民同心也。天下一,民心所向也。秦之数代,多为明君,商鞅变法,国富民强,顺乎潮流,此所谓民心尽得。

二曰天,即寒暑,阴阳,时制也。秦地处黄土高原——此地于战国时肥沃无比,农业发达,拥巴蜀之“天府之国”,国库殷实,百姓繁盛,军备富实。此所谓天时尽得。

三曰地,即地势之利也。秦处黄河上游,据崤函之固,北拒长城,南近汉水。顺关而下,可攻魏、赵、韩、齐;依秦岭之险,南制强楚。赵虽富强,亦占地势之利,然北有长城之缺口,背抵匈奴,西面强秦,两面受制,取胜难矣。此所谓秦地利尽得,略胜一筹矣。

四曰将,即人才良将也。秦地人才济济,更能“引进外援”,以利相待,拔擢重用,天下人才尽归其用。范雎之“远交近攻”;苏秦“连横”之策;白起、蒙骜、王翦等将之神勇,无出其右。赵为秦之大敌,虽有廉颇、赵奢、李牧之辈,然于长平之战一败涂地,何哉?曰:不识用人之道也。长平之战,赵王轻中离间之计,临阵易将,以纸上谈兵之赵括易经验丰富之廉颇,国之精锐尽失,后李牧虽连败秦军,洎以馋诛,赵自毁长城也,此败仗之缘也。然秦王重用白起,巧用奇正之术,大败赵军。此谓良将尽得。

五曰法,即曲制、官道、主用也。秦之商鞅变法,古今尽知。除井田而奖励耕织,依军功授予田宅。此变法以封建制易奴隶制,尽占制度之绝对优势也。六国虽奋起直追,然“一步慢步步慢”,此言得矣。此谓以法制胜也。

六国得何耶?目光短浅,以地赂秦,以至力亏;用人不当,良将尽失,以至受挫。且自私胆怯,各不合纵,不知“远交近攻”之危害,任韩、魏亡国而不相救,殊不知“唇亡齿寒”乎!较之于秦,五事差矣。

秦得民心,得天时,得地利,得良将,得法制。五事尽得,盖欲不胜亦难哉!

此一家之言,谨论之以闻明者。

六国论读后感(4)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平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六国论读后感(5)

每一个领略过《六国论》激荡文采的人,抚卷沉思,暗叹的不仅是秦之跋息,更多的是六国之软弱与怯懦。正像文中所说,秦之强非实之强,多半赖于六国的不思进取与轻言放弃,于是在一番退让与贿赂后,走向了六国灭族,而秦终成正果。

抛开历史规律与客观制约,仅看六国在对秦态度上所表现的软弱、退避与最终“出局”,就足够让我们谨记这样一句话:“怎能轻言放弃!\"放弃永远是弱者的选择,而选择放弃,就更加注定了身为弱者的命运。占语有云:“大丈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有具备敢同天斗的勇气与魄力,才能铸造事业的辉煌与成功。纵然前途希望渺茫,纵然途中顽石挡道,坚持下去,傲对险阻,就算尽头仍旧是黑暗,这同样是胜利。而相反呢?知道困难难以克服,知道天堑难变通途,好,认输吧,退却吧,放弃吧,那么这样就将永远丧失生存的角色,背负弱者的名号走向永远的失败。

六国便是如此。秦虽强大,终不过居西北一隅,倘使六国能够藐视秦师,奋发图强,必将有所作为。但它们选择了放弃,也因为这样,强秦更强,一统天下。

以史为鉴我们应当好好思考,自己若想立足于社会,靠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要有一股永不言败的精神。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笑对坎坷;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守得云开,终见月明。

世事终归变幻莫测,未知的阻碍也必然在前方的途中,我们要做的只是坚持、前进,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走过之后的我们终将绽放无悔的笑容―我没有轻言放弃!

推荐第8篇:苏洵的名言例子

1、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3、夫功之成也,非成于成之日,必有所由也。

4、天下无内忧必有外惧。

5、知理而后可以兵举兵,知势而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6、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7、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8、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9、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10、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11、君子不待囊而劝,不待贬而惩。

12、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13、善用兵者以形固。

14、为将之道,当先冶心。

15、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末也。

16、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

17、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

18、择之以才,待之以礼。

19、教化之本,出于学校。

20、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1、明于大而暗于小。

22、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23、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24、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25、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

26、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27、敌国相观,不观于其山川之崄、士马之众,相观于人而已。

2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9、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

30、兵良而食足,将贤而士勇。

31、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

32、事垂立而辄废,功未成而旋去。

33、贫民耕而不免于饥,富民坐而饱以嬉。

34、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推荐第9篇:六国论读后感600字

导语:《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论,着重探讨了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六国论读后感600字,希望有所帮助!六国论读后感(一)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中国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而此时的秦国却由于百年来的招贤纳士轻徭薄赋,已是内有富足仓廪,外有勇将良相,秦国当时情状:

一是人才济济,百余年间,前有流落楚国云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换回遂得名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后有因《过秦论》一文被秦人追回成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张仪等可用之才,这些人都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

二是军力强盛,当时的秦国军队被称做虎狼之师实不为过,据秦兵马俑研究来看,秦军排兵布阵进退攻守井然有序,前有能连续射击的三排劲弩手,后有手持两米长枪能杀人于远处的五排步兵,辅以战车冲陷敌阵堪称所向无敌,况且当时秦国的政策得力奖惩严厉,军士杀敌原为奴隶的可以入籍为民,战功卓著的可以迅速升迁并获五金重奖,而临阵动摇擅自退后者不但自己会被处,而且会祸及全家,以此军队对付已识书礼的中原诸强,实在是势如破竹。三是国力大增,由于秦国当时地处西南,蜀中汉中平原因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并投入运营,已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再加上各国强国富民的政策,国力强盛便成为必然。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国论读后感(二)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对六国灭亡的历史进行过研讨,难道真的是六国不知抗争,“弊在赂秦”吗?真是不知“厚韩亲魏以摈秦”吗?抑或“此乃天助秦耶?”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统一中国的任务为什么偏是让秦国来完成?从《过秦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六国确也结成过“合纵”,但不久即互相攻讦,以至秦不废一卒一矢而天下诸侯已困,何来“厚韩亲魏”呢?到头来面临的是强秦之威,只有出此“赂秦”下策,古人的论述虽给人以启发,但难免舍本逐末。

我认为,六国失败以至亡国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任用人才以推动社会的变革,他们即没有认识到历史转变时期进行变革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人才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人才大量外流,削弱自己,壮大敌人。

纵观历史,春秋数百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秦国国君在天下广招贤士,大力任用人才,由余、蹇叔、公孙支、商鞅、张仪、范睢、李斯,这些贤能之人对秦国的日益强盛起到的作用委实不可估量。假使不用商鞅的变法政策,怎能使秦国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盛的一个?又假使秦国不用范睢、张仪,怎能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

与此相反,六国对人才却是另有一,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战国七雄中,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楚国而并非秦国,楚国拥有最辽阔的国土,最强大的实力,最丰富的物产,但却缺少最明智的君主,楚国的大夫屈原力主联齐抗秦,举贤荐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但他不仅不被重用,反而一再遭受打击陷害,最后被放逐沅湘间,愤而投江自尽。

赵国也是实力不俗的一个国家,赵国大将军李牧曾多次挫败秦军的进攻,但赵王不明是非,听信谗言,李牧终遭冤杀,正是六国对人才轻则怀疑、流放,重则施刑,杀戮的政策,使自已被迅速削弱,而使秦国迅速强盛。

六国人才济济,却不能在自己的国家施展才华,只能远走异国他乡,以图一展宏图,这不正是商鞅入秦,范睢离魏的原因吗?这一切,怎能不令天下奇才异士寒心,萌生“怀才不遇”之感?而秦国抓住时机,广招天下奇士,使咸阳人才云集,自然不足为奇了。

故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轻才,轻才以利秦,破灭之道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我们重温历史,不过是想从古人的得失中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社会发展和重用人才。

六国论读后感(三)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平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推荐第10篇:苏洵《辨奸论》原文翻译

《辨奸论》 苏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注释]

1.彘:(zhì)

2.忮:(zhì)

3.澣:(huàn)

4.慝:(tè)

[作者介绍]

苏洵(公元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省眉山人。苏洵是宋代着名的散文家,政论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着有二十卷,三卷,苏洵的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他”的政论文古朴简劲,博辩宏伟,纵厉雄奇,言辞锋利,对历代政治,经济,军事和用人等方面进行了广泛全面的论述,具有纵横雄辩之风。

译文:

情有它必定要达到的地步,道理有它本该如此的规律。只有天下那些心境静穆的人,才能够从微小的迹象中预知日后显着的结果。月亮四周出现光环,预示天要刮风;柱石回潮湿润,表示天要下雨;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至于世间人事的变化,情理形势的因果关系,它的抽象渺茫而难以理解,千变万化而不可预测,又怎么能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比呢?而即使贤能的人对此也有不知道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爱好和憎恶扰乱了他心中的主见,而利害得失又左右着他的行动啊。

从前山涛见到王衍,说:“日后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的,一定是这个人!”汾阳王郭子仪见到卢杞,说:“此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孙就要被杀光了!”从今天来说,其中的道理固然可以预见一些。依我看来,王衍的为人,不论是容貌还是谈吐,固然有有利于欺世盗名的条件,然而他不妒忌、不贪污,追随大流。假如晋朝不是惠帝当政,只要有一个中等才能的君主,即使有成百上千个王衍,又怎么能扰乱天下呢?象卢杞那样的奸臣,固然足以使国家败亡,然而此人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打动别人,言谈不足以影响社会,如果不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又怎能受到重用呢?从这一点来说,山涛和郭子仪对王衍和卢杞的预料,也或许有不完全正确的地方。

现在有人嘴里吟诵着孔子和老子的话,身体力行伯夷、叔齐的清高行为,收罗了一批追求名声的读书人和郁郁不得志的人,相互勾结制造舆论,私下里互相标榜,自以为是颜回、孟子再世,但实际上阴险凶狠,与一般的人志趣不同。这真是把王衍、卢杞集合于一身了,他酿成的灾祸难道能够说得完吗?脸上脏了不忘洗脸,衣服脏了不忘洗衣,这是人之常情。现在却不是这样,他穿着罪犯的衣服,吃猪狗般的食物,头发象囚犯,面孔象家里死了人,却大谈《诗》、《书》,这难道合乎清理吗?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很少有不是大奸大恶的,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种人。这个人借助最崇高的名声,来掩盖还没有暴露的祸患,虽然有愿意治理好国家的皇帝,和敬重贤才的宰相,还是会推举、任用这个人的。这样,他是天下的祸患就必定无疑了,而决非仅仅王衍、卢杞等人可比。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没有显赫的功勋。”假如这个人没有被重用,那么我的话说错了,而这个人就会发出不遇明主的慨叹,谁又能够知道灾祸会达到这种地步呢?不然的话,天下将蒙受他的祸害,而我也将获得有远见的名声,那可就太可悲了!

第11篇:六国论

2016年《六国论》公开课教案

发布时间:2016-11-11 编辑:ksf 手机版

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ù秦 率shuai赂秦耶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u霜露 暴bào秦之欲 洎jì牧 殆dài尽 当tā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àng 食之不得下咽yān 为wei„所„

三.研习新课

1.诵读第1段。

提问: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诵读第2段。

提问:

(1)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在第二段中找出。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其中用了多少个对比?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c、“得”与“失”,“难”与“易”、“有限”与“无厌”。

(3)、问:引用古人的话来进行论证观点,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证法,作用:既对上文的论证起到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的收束全文,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

(4)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诵读第3段。

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

(1)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齐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a、“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b、“五国既丧”c、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明确:a有赞扬,有批评。B赞扬以武力对抗的政策。c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d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E智力孤危

(3)问“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第一段的哪一句?

明确:“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4)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明确:a“三国各爱其地„„良将犹在”。B,这是一个假设论证,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则能办到的。c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也说明六国有打胜秦国的可能。

4.诵读第4段。

提问:

(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如何解释?

明确:“恐”:恐怕,这里也是假设论证,表现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2)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3)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段末句是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4)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5.诵读第5段。

提问:

(1)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中的“天下”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 “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明确:a、“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当时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

b、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2)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明确: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3)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明确: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附板书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第一段 弊在赂秦 故曰:弊在赂秦

不赂者以赂者丧

1、得与失的对比 -- 弊在赂秦

第二段

2、难与易得对比 至于颠覆 赂者灭亡

3、有限与无厌得对比 理固宜然

4、引古人名言印证,比喻论证

1、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 --反面

2、燕国:以荆卿为计,始速祸 --正面

赵国:牧以谗诛,用武不终 不赂者以赂者丧

第三段

3、齐人勿附,

刺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 --反面假设

良将犹在。

第四、五段:提出策略,借古讽今

《六国论》教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11146

有奖投稿 《六国论》教案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课时安排] 2个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读音

(2)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其势弱于秦。

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研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自读第一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非兵不利:兵器,名词

或曰:有的人

六国互丧:交替,一个接一个地。

率贿秦耶:一概,全都,副词。

盖失强援:承接上文,表示对原因的解释,副词。

(2)句式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弊在赂秦也。

„„„.也。

表判断,固定用法,古文中称为判断句。

2: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1) 提问: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如何提出论点的?这种方式有何好处?

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弊在贿秦”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作者排除“兵”“战”原因,归结到“贿”字上。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总贯全篇。

(2) 提问:明确中心论点后,作者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

明确:一是从贿秦的国家说--------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从不贿秦的国家说--------不贿者以贿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 师生共同明确思路,试背第一段。

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贿秦力亏

板书:弊在赂秦

{

}

故曰:弊在“赂”

不贿者以贿者丧

(4) 学生齐背第一段。

3:研习第二自然段

(1) 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注意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暴霜露 pu

暴秦之欲无厌

bao

胜负之数

shu

数吕师孟叔侄shu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ong 从散约败zong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二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a.其实百倍:他的实际数量。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其实”。

b.固不在战矣:本来、当然,副词。

c.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祖父”, 是两个单音节词

d.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分,引申为分辨、清清楚楚的意思。

e.理固宜然;助动词,应该。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第二段。

a.提问: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

分组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明确: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分三层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

得”与“亡”的对比

“难”与“易”的对比

“有限”与“无限”的对比

引古人名言印证。

b.学生齐背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练习。

背诵第二段,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

”和“

”相比,又用“

”和“

”相比,得出“

”“

”“

”的结论。

2.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

”与子孙的“

”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

”与秦国的态度“

”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证明中心“

”。

五:课堂小结

本篇课文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又列出两个分论点从两个方面辅助中心论点。第二段从秦的土地来源,点明“赂秦”的危害,只能换“一夕安寝”“尤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有力论证了“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

一、二自然段。

2:预习

三、

四、五自然段。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继续研习课文。

2.掌握词类活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

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1.指名背诵(3——5名)

2.分小组背诵一或二自然段

3.学生齐背

一、二自然段

二.继续研习课文内容

(一).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段,注意读准字音。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1).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2). 牧以谗侏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4).胜负之数

2.学生参照注解自译第三段,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3.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问:本段从哪个方面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证的?

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本段紧承第二个分论点“不贿者以贿者丧”来论证六国灭亡的原因。分三层,从正反两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深入的论证。

板书:

(1) 齐国:与赢不助五国

反面

(2) 燕国:用荆卿为计速祸

正面

赵国:牧以谗侏用武不终

(3)

齐人勿附

燕客不行

胜负或未易量

反面假设

赵将犹在

学生顺思路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

四、五自然段

1.学生反复诵读

四、五自然段

2.请两名同学试析这两个自然段

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的意义和用法

(1) 礼天下之奇才:名词活用作动词,“礼遇”“以厘相待”。

(2) 并力西向:名词做状语,“向西”

(3)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所,表被动的一种句式

(4) 日削月割:名做状,“日日”“月月”

(5) 苟以天下之大:假若,如果,连词

3.问:第四段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论述的?第五段是否多余?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明确

明确:第四段的中心是论史评古。作者先承上文之末的设想抒发感慨,如六国不贿秦而抗秦,必将大有作为,行文摇曳多姿,兴味无穷;然后承上启下,又回到史实,揭开病根,重申赂秦之弊,最后借题发挥,大声疾呼,告戒为国者,对敌要以此为训,敢于斗争。

第五段并非多余,是对现实抒发感慨,指出北宋“以天下之大”而重复六国赂秦破灭之“弊”的不当,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借古讽今。

提问:第五段或明或暗地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请同学说出几个来。

明确:第五段虽没有直接展开对比,但通过文字信息可知对比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六国与秦的爵位比较(“皆诸侯”)、实力比较(“其势若于秦”);当然,暗中说了宋与契丹西夏的爵位比较、实力比较,以及契丹、西夏与秦的比较。

4.学生背诵第

四、五自然段

三.浅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2.教师点拨

本文是史论,但不是进行史学分析,也不是就史写史,而是就史立论,以古鉴今。

对中心论点的论证,运用例证、引证、假设论证,突出的运用了对比论证。

运用了多种语言表达方式。

3.明确:

(1)借古讽今,切中时弊

(2)论点鲜明,论据严密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

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第12篇:六国论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同时学习前两段的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2、能力目标: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主要以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为主,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本文知识,并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巩固本课学习到的知识,再要求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教具使用:暂无。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都学过中国历史,大家知道,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有位著名的文学家、他精于古文写作,为文见解精辟,文风雄健,与其两个儿子合称为“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散文家。同学们知道他的名字吗?苏洵(学生齐答)。苏洵对此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的精辟与广博。

二、简介作者有关情况:

(上节课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本文,现在我们请同学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相传“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达到通六经百书、下笔顷刻数千言的程度。学成后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的文章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

诵。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也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三人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笺注》。

三、课文分析:

1、题目解释:

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 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扩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众”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借对历史事件的叙述,阐明自己的观点,达到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目的。

2、介绍背景,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却日益衰落,秦国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

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3、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

一至三段: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段: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4、分析第一段:

(1)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不赂者以赂者丧。

(3)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5、分析第二段:

(1)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6、分析第三段:

A、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B、(1)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2)问: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7、课后作业:

预习第四段和第五段。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讲到文章的第三段,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分析这篇课文。

1、分析第四段: A、重要词句 :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1) 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

——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2)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2、分析第五段: A、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3、分析文章的一些特殊句式。

A、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判断句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C、举以予人。 省略句

D、赵尝五战于秦。 介宾后置

E、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定语后置

4、文中的词类活用:

A、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B、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C、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持正义)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E、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5、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A、其实百倍(那实际上。今:实际上)

B、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C、后秦击赵者再(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D、始速祸焉(招致。今指速度快。)

E、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的能力。) 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

事情。)

G、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今:率领,不慎重)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用了引证、例证、对比、假设等论证方法,

采用提问、假设、感叹等形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文章选材得当,典型,论证严密,是宋代散文不可多得的精品。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3、预习《伶官传序》。

六、板书:

《六国论》

-----苏洵

提出问题:

弊在赂秦 分析问题:

赂者

不赂者 解决问题:

封、礼、并力

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七、教师课后反思:

第13篇:六国论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那实际上多到百倍。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都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唉!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另一个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第14篇:六国论

《六国论》“同课异构”案例的学习感受

《六国论》是名家名篇,也是高中教材常选的篇目,培训资料里有了两位老师的上课视频。一位是山东省崂山一中语文教师李红梅老师,另一位是山东省崂山一中语文教师巩老师。下面简要说说自己的心得体会:

李老师设计了三个目标,第一是疏通文意,第二是分析思路,第三是探究主旨,这三个目标都采用诵读的方法来进行。在诵读中让学生掌握知识,产生阅读的兴趣,提升语文的能力。具体过程是先在导入之中就把六国破灭的背景给学生做简单的概括,然后再联系课文,具体介绍六国灭亡的原因;再具体讲授文章内容,再穿插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但是文言文中还有一个让人非常头疼的教学环节,省又省不掉,讲,学生又不爱听。这就是文言字词的讲解,包括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李老师完整地实现了教案计划的步骤,条理比较清晰,重点比较突出。突出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活跃。疏通文言字词部分进展较顺利,学生多次朗读了课文,互相质疑解疑比较充分,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拓展探究部分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是思考对“赂者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论证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

探究“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的论证是充分有力的。第一个环节进展比较有特色。第二个环节引导得也较好,所以比较成功,学生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

另一位巩老师的基本的思路是:第

一、让学生识字,让学生读课文的时候扫清文字障碍。把重点的生字、难词 ,让同学先解决。第二步是会意,让学生读课文,在读课文的时候借助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还有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的方式,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把握句意、理解文段的意思。第三步是明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中心,体味文章的情感,理解作者的观点方式。第四步是知法,要求学生能够鉴赏一下文言文的写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反复的朗读,文言知识基本掌握了,课文内容也基本掌握了,加上老师的点拨,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了知识,教学方法值得也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两位老师对文本的把握非常到位,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符合文言教学的核心。两位老师的补充的材料也比较实在,学生的讨论比较精彩。抓住了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问题,就是言文统一,言文并重。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文言文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

第15篇:六国论

《六国论》 苏洵

一、重点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攻破)(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都,皆)

3、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实际上)

4、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5、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开始)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

8、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

9、后秦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两次)(击退)

10、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

1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依附)

二、古今异义

1.思厥先祖父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古:以致 ,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 3.可谓智力孤危

4.后秦击赵者再

古:智慧力量 今:智商

古:两次 今:又一次

5.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

今:一种文体

6、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古:不去 今:能力差

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古:咽下咽喉今:吞咽 三.重点词语

1、其实百倍

它实际上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既然这样那么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假使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

人皆得以隶使之(2)形容词用作动词: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名词作动词:以地事秦

义不赂秦

(4)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

五、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不是)

②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不能) 2.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获得) ②此言得之(适宜)③诚不得已(能够)

3.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优势) ②其势弱于秦 (势力) 4.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秦以攻取之外

凭借

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⑦洎牧以谗诛

因为

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用 ⑨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凭借

六、文言句式

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被动句: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b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谗诛。 3.省略句:至丹以(派)荆卿(刺秦土)为计……举(之)以予人

4.状语后置:赵尝五战于秦。

七、通假字

1、暴秦之欲无厌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八、重点句子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4、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译文: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

5、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九.文学文化常识

苏询,字明允,号老泉,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有>传世

第16篇:六国论

六国论 [教学目标]

1、能激情朗诵课文,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

2、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并了解使动用法。

3、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判、速、再”等词语的意义,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教学难点] 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后,作者为什么还提出两个分论点?其一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作者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展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是比较难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二、简介作者及其背景

1、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苏洵27岁时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携子至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他的文章,认为可以和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援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 一百卷,写成不就即去世。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观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著有《嘉祐集》十五卷。《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

2、背景介绍

作者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家,直逼黄河北岸的道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追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丝绢二十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纯白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苏淘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赔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二、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1、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2、通假字:厌、当

3、词类活用:义不赂秦、却、礼、不得下咽也、日削月割

4、古今异义:其实、祖父、然后、至于、颠覆、再、智力、可以、故事

5、特殊句式: (1)被动句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定语后置句 苟以天下之大

(3)判断句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4)状语后置 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5)一词多义: 与、犹、亡、始

第二课时

一、文本研习

1、诵读第1段。(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路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 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路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末路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路秦”。

2、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 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路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法王说的,当时魏安留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赔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赔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3)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赔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未。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4)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3、诵读第3段。(1)诵读的准备。 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本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赔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借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缨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额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地”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评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问使”二号?(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则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3)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路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借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4)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贿者丧”。

4、诵读第4段。(1)诵读的准备。 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并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贿秦„„澳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求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3)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5、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6、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路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路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赔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路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第17篇:名二子说(苏洵)原文译文心得体会

【讀古文 拾珠璣】名二子說 (蘇洵)

【白話試譯】

車輻、車輪、車蓋、車軫,在一輛車上都各有作用,不可或缺,而車軾卻看似一點都不實用。雖然如此,如果去掉車軾,車子也就不完整了。軾呀!我擔心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飾而鋒芒畢露啊!天下之車,無不循轍而行,凡走過都留下輪跡,久了,即成「車道」。但談論車子的功用時,卻沒有「轍」的份、從來不會提到車道如何。縱使如此,就算車翻了,馬死了,輪跡也不會遭受指責與任何禍患,這是由於輪跡擅長處於禍福之間,又能勉力向前。轍呀!我知道你終究能夠免於災患。 【原文】

輪輻(車輪中連接車轂和輪圈的直木)蓋(有覆蓋功能的東西,亦即車篷)軫(古代車箱底部的橫木。軸也),皆有職乎車,而軾(「軾」是車前的橫木,即扶手板,古人立乘車上,以手扶軾,以表致敬,有裝飾性作用。)獨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不知掩飾)也。

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車輪碾過所留下的痕跡,久之即成車道;途徑,路數;法則、原則),而言車之功,轍不與(沒份兒)焉。雖然,車僕馬斃,而患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通「勉」,勉力、盡力)矣。 【心得體會】

慶歷六年(西元1046),蘇洵赴京應制舉。儘管他才學可為「帝王師」,結果還是落榜了。他對自己失去了信心,轉而把希望寄托在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身上。次年返鄉,寫了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說》。時軾十一歲,轍八歲。

蘇洵對兩個孩子寄予很大希望,和他們一起讀書,討論古今成敗得失,教導他們:「士生於世,治氣養心,無惡於身。推是以施於人,不為茍生;不幸不用,猶當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聞焉。(歷代論)」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垂文。

正因為如此,他又對他們的起居生活關懷備至。《名二子說》正式通過闡釋為二子命名的深義,表達他對愛子的勸戒與勉勵。鼓勵兒子,要作車前橫木「軾」,可供憑靠、依附、了望之用,論重要性,自然不比輪、輻、蓋、軫,但缺少它,就不是一輛完整而方便好用的車子。要像「軾」一樣,既可登高望遠,積極上進,並可高瞻遠矚;又得像「轍」一樣,為人忠厚,處事穩妥,依著前轍而行,可資借鑒。

從文中,我們不難發現蘇洵的用心良苦,蘇洵以車為喻,認為車子既需要「輪、輻、蓋、軫」的基本結構,也需要有外飾的「軾」來美化。蘇洵以車喻人,他認為一個士子,除了講究道德學問的立身之本,還要有穩妥的處事方針。蘇軾性格豪放,鋒芒畢露,從不知掩飾自己的直觀。自幼父親就看出他性格上的特點,勸他多加外飾以免遭禍,這正是為人父蘇洵的本心。 蘇洵對蘇轍似乎放心多了。轍是車輪軋地的痕跡,久之即成車道,「前車之覆,後車之鑒。」說明車轍對於後車是個重要的指標,故「天下之車,莫不由轍」。但是論起車子的功勞,則「轍不與焉」。而「車僕馬斃」、「患不及轍」,所以車轍「善處於禍福之間」。這與蘇轍溫良敦厚、謹慎持重的性格相符。

在北宋輔佐政壇的掌權更迭中,蘇轍的恬淡沖和顯然要比其兄的豪放胸懷、不知「外飾」要少遭些罪。無怪乎,蘇洵文末要歎曰:「轍乎,吾知免矣。」車馬為貴人之物。貴賤富貧,禍福順逆之理,隱藏於車水馬龍的紅塵。全篇不滿百字,卻韻味深長,更流露出一種似喜還憂的父愛。

其實,軾之為軾,轍之為轍,一出生即已命名,並非因名適性,也不是名隨命走,或命依名定,而是「人各有命」,人的一生、人的命運,是天定的,誰也更改不了!名已取了,再咋勉勵、告誡,也是徒然,是吧?這兄弟二人,仍得走完坎坷不平的仕途,在焦頭爛額裡吃苦還債,戮力演出神傳文化的重要角色,留下為大法洪傳時需要的歷史基石! 【作者】

蘇洵(西元1009-1066),字明允,世稱為老泉,眉山(四川)人。仁宗朝入京,得識歐陽修、韓琦,任校書郎。為文喜作縱橫家言,雄奇蒼勁,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嘉佑集》。

第18篇:《六国论》教案设计

历史的回声

一、专题内涵简介:

二、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三、第一板块:后人之鉴

一、导入新课: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六国地图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六、分析第

一、二段:

第一部分(第

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一节,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肯定句式肯定正面,使论点更加突出。论点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论证,富于论证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对“赂秦而力亏”,予以强调。第二节,承接上一节理论上的论述,转而从“不赂者”方面,一问一答,层层深入地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严重影响:“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在本段结尾再一次下断语:“弊在赂秦也”,与前面相呼应。

七、分析第

三、四节:

第二部分(第

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节,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概述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具体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第四节,以齐、赵、燕三国的事实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作者把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嬴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反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它们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由于自身策略错误所导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用了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燕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

八、分析第

五、六节:

第三部分(第

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第五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第六节直接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作类比。昔日,六国虽势“弱于秦”,但倘不赂秦,而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与西夏,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自然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其实赂敌求和早已成为北宋的国策了。

九、小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十、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十一、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十二、“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第19篇:六国论 资料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

一、二段。

教学过程: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几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4.正音:

赂(lu) 率 (shuai,全都,一概) 暴(pu,暴露) 厥 (jue,他的) 洎 (ji,及、到) 为(wei,治理)国者无使为(wei,被)积威之所劫

5.对课文进行整理把握。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 四至五:对历史的总结与感慨

6.

一、二段中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附]: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 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7.研习第一段: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背诵第一自然段。

8.研习第二段。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9.布置作业:熟读、背诵全文。

完成课后练习

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研习第

三、

四、五段,小结课文特色,完成练习。

1. 齐读第三段。 A. 重要词句: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B.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齐读本段。

2. 研习第四段,齐读。 A. 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B.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齐读、背诵。

3. 研习第五段。 A. 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B.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 小结本文思路。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5. 小结课文特点: 借古讽今,切中实弊。 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六国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二)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二)课文第

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

2、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三)怎样理解第

4、第5段?

分析:本文

2、3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擅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五)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四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粗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③始速祸焉

②思厥先祖父 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粗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丝绢二十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叶三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二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预习提纲参考答案:

(1)①s4ng shu4I ②p) b4o ③j@ ch2n ④sh) sh( ⑤c$ng z^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③迅迅,快。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①定数(命运)屡次 计算②交好 欤(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③拿攻克④有人 或许⑤像 还⑥爱惜 吝惜⑦发语助词(表原因)大概⑧弊病 困顿(失败) (5)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②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1.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困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厘王说的,当时魏安厘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3)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4)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3.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评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3)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4)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4.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并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3)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5.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6.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第20篇:六国论 教案

六国论 苏洵

【学习目标】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学习重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的手法。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ù秦 率shuai赂秦耶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u霜露 暴bào秦之欲 洎jì牧 殆dài尽 当tā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àng 食之不得下咽yān 为wei„所„

三、研习新课

(一)诵读第1段。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习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二)诵读第2段。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习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课后作业

1.背诵第

1、2段,准备诵读第

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

1、2段。

二、研习新课

(一)诵读第3段。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二)诵读第4段。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习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三)诵读第5段。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习。(快速练习)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上。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四、课后检测(详见课件)

五、课后作业《优化方案》

苏洵六国论读后感
《苏洵六国论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