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07 08:38:08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一)

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根本不了解。只大致了解一些作者黄仁宇先生的些许经历。本就喜欢历史的我,无意间就翻看了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宽泛、不得要领的感觉,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反而有了一种与从不同的感受: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

最初读这本书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作者给予此书\"大\"之名。怀着这个目的从而使我一路深究下去。而之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

首先,应当说作者是非常专业的。黄仁宇先生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着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着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着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着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这个束缚,反而能更加轻松的去感受历史。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理性的。他不落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凸显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从而使这本书增加了浓厚的时代意义。

《中国大历史》保持着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点;以小见大,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本书的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也应让它如云烟一样暂掠过你的天空,只留下你自己的\"大历史\".文字:法律系 杜超航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二)

大历史—传统与现代

所谓\"大历史\"的观点就是以归纳综合的方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压缩,形成一个新的前后贯通的纲领,从而研究历史的整体发展。简而言之,就是以宏观尺度为标准,衡量历史的发展。《中国大历史》,在宏观视角描述了传统社会不容于产生现代经济体制这一问题,其中一系列的过程,值得深思。 —题记

三皇五帝,向为传说。禹夏之迹,尚有存疑,有商一代,甲骨为文。周室分封,立于宗法。春秋思盛,战国兼并。秦汉大统,始定为一。历史影响之深远,在于它痕迹的纵深。()以宏观的千年尺度之上看,地缘因素赋予华夏文化的影响是历史性的,在华夏文明发展史上,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华夏文明之发育,大体于黄河、长江等流域,故亦称\"大河文明\".文化无疑是会受到地域影响的,以黄河流域为例,这一流域可算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人类的宜居地带,可是历史上关于黄河泛滥,改道,决堤的记载多如牛毛,无论是出于对保护人身安全还是财产的需要,这个环境上的压力迫使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政府出现。再者,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得农业成为最适宜的选择,传统的农业社会得以发展。而所有的统治都是建立在这个社会的基础之上。

第一帝国之楷模

社会的变迁是最为渐进而不为显著的,公元前221年,始皇建秦。而这空前大一统帝国的产生背后亦有一番变化。思想在华夏大地上激烈的碰撞、交融,不亚于列国之间相互征伐,兼并扩张,最终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一统时代的来临,是制度与人事巨大变革的标志。以宏观千年尺度看,秦汉帝国之纵深是极其深远而接待处的,帝国的政治形态,制度,意识都为历朝历代所鉴用,起着楷模作用。帝国的基本制度和社会框架无疑相似。所谓\"汉承秦制\",在制度层面上将,汉代是秦代的延续。较之于秦帝国,汉帝国的统治政策有所调整。以皇帝制度为核心,中央集权的地方郡县制管理模式,沿用数千年,并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诚然,制度的设计是完好的,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华夏社会而言,要想实现高效率的运转,便显得粗陋,而面对技术上的难题往往以人事作为补充。这就为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找到了历史舞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推行,使得所谓的朝代更替兴亡找到了理论基础。可惜,这种经义上的思想往往很难解决实际上的具体技术问题,这也是社会*发生的原因之一。

大帝国极盛时期,凿空西域,北收匈奴。公元220年,东汉被曹魏取代。汉朝成为历史记忆。不言而喻,汉帝国的衰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土地上的矛盾,这种矛盾贯穿于农业社会数千年。始终无法得到解决。

第二帝国之突破

曹魏代汉,吴蜀分立。晋成一统,五胡乱华。魏晋南北,*不安。隋唐鼎盛,威赫四方。安史一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赵宋辽金。公元589年,隋朝完成统一,(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结束了将近长达四百年的*。好景不长,在这种局面下,也发生了权力集团的内部斗争。不管权利的转移结果如果。建立在以均田制,租庸调制,府兵制为基础的农村社会,以更加明确分工的三省六部制为框架是大体不变的。而且,在此时期还创立了科举制,在这样的制度下引进新生的社会力量,加之高度自信包容的文化意识形态,社会之繁荣昌盛,自不必言。但在大历史之下无不证明,在农村社会的制度组织难以为继的情况下,社会必然会导致内部的动荡,引发人事因素的不稳。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就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最终,公元907年,朱温篡唐。

防范于人事,维持以体制。历代无不如此来维护统治。有鉴于此,藩镇割据成了宋代的大忌。宋代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科举制的规模和经济的繁盛。若以此而言,则是前所未有。可为何如此国力不振?此中有诸多因素,若是就以技术方面而言,可见在补给,调动兵员,后勤方面远远不如半汉化民族的实力。王安石新法改革正是解决这技术难题的方法,然而最后还是失败。若是儒家思想的发展,也可暂时弥补缺陷。可天不逢时,来自欧亚大陆大草原史无前例的大征服入主了华夏大地。

第三帝国之内敛

大哉乾元,昙花一现。竟辞中原,终为北元。有明一代,礼制为极。天子守国,君亡社稷。满清入主,康乾盛世。西人东来,帝制将终。准确来说,元朝是中原王朝的一个特例,它的君王既不禅让也不死于社稷,而是北返于大草原中。除蒙古汉化程度极其底之外,它也采用儒家式的政府管理。对于农村基层组织而言。改朝换代对于其无太大影响。在元代帝位跟迭极其不稳,再加上带有民族矛盾的农民斗争之下。公元1368年,朱明王朝建立,随后统一天下。以宏观的大历史角度而言,明朝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它的时代特征是极其明显的,高度的中央集权和皇权的不断强化是其总趋势。而农村的传统社会也在此发展到了极致,至于清代,乃至于民国。传统农村社会的特征连亘四百年。以儒家意识形态,维持着庞大的农村社会,若以对商业的重视程度和掌控而言,则远不如宋代。明代制度竟能终两百多年而无大调整,实为罕见。\"大历史\"称其为对于传统道德理教的发挥极致。可时代的发展使得技术的缺陷无法由道德弥补。这时往往会有新的力量会注入。公元1644年,满清入关。清代承袭明制,加以满族色彩。但于传统农村社会也无甚创新,对外政策也与明代无异。其内敛也沿袭明代。此时的传统社会已经发展到了如此程度:朝代的更替无法影响以儒家意识形态统治的传统农村社会的改变,大规模的改革无法进行。整体社会结构的改变,只有在外来力量冲击下,内部社会的变革才能逐渐发起。这也恰恰是中国社会数千年之特点。

由传统迈向现代

民国肇立,五族共和。军阀割据,十有五年。国民北伐,土地革命。民族抗日,国共内战。中国新立,改革开放。唯斯盛世,幸甚至哉!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随后,清帝逊位,帝制宣告终结。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社会的结束。高层的机构需待重建,底层社会机构也毫无改变。新旧之间无法相接,又没有一种实际上的全面系统化的管理方式。这样一来,就得以漫长的前进,之后得到不同程度的重建。若以大历史角度而言,不可不谓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五四运动中,文化意识打破了传统儒家的垄断地位,而于先进文化知识分子的努力下,引进了新的文化意识形态,高层管理则在国民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广大农村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管理下进行基层建立。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之后,现代中国诞生于世界之巅。经历现代化变革之后,传统社会迈向新生,现代中国得以继续发展。

历史1501班

钟东森

2017年3月14日

丁酉年二月十七日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三)

殷少辉

前言

哲学家伏尔泰说过:\"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与书为伴,就象跟许多高尚的人在一起。读一本好书,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

在我院工会发起读书活动以来,陆续收到很多教职工的读书笔记,大家从学院管理、做人做事、心灵感悟等各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体会。从今天开始,学院微信平台将会刊登部分教职工的读书随笔,以飨大家。

在此,我们倡导全体师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心灵在书中得到净化,让自己在书中寻找自信!

先前拜读过黄仁宇先生名著《万历十五年》,先生以其\"大历史观\"给人耳目一新的读史体验,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继而读到先生的另一本名著《中国大历史》。

在本书中黄仁宇先生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

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发展。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作者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

《中国大历史》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看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们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

推荐第2篇: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学院:英语学院班级:E0801姓名:尹敏婷学号:2102080101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提起中国历史,对我而言只是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层面上,自己所知的仅仅是一些历史朝代和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照着课本背一些事件的历史意义。就算是在讨论历史时也只是局限于历史的一件事。更多时候是在接受别人的历史见解,零零碎碎。而读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才系统的了解了中国历史的独特性与必然性。这些都使我获益匪浅。

以往看关于中国历史方面的书籍,大都是以历史朝代为时间顺序,以史料堆砌为著作目的。读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感受到的是作者思维的跨越与论述的总体性。总体而言《中国大历史》不在一人一事、一朝一代上做考证与论述,而是着眼于历史大局,着眼于中国,从宏观角度阐释中国历史。《中国大历史》中对中国历史有着高度的概括。通过将中国历史与外国历史进行对比,论述了中国社会缘何没有走上资本主义;中国历史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自身的独特性。读《中国大历史》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历史中所蕴含的价值。更然我们明白了“古为今用”的道理。

读《中国大历史》解开了自己心中的一些疑问,在经济上,《中国大历史》阐述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从古至今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体制的变化往往对应着社会制度的改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在历史的作用下中国逐渐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制度。在政治上,中国历史走过了古代的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到了今天的***与多党合作制度。总结历史经验,以史为鉴才能维持祖国的繁荣与统一。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往往注重道德的约束而忽视法治的效力。而今我们倡导法治社会才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文化上,我们必须承认儒家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历史。就在今天儒家文化也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儒家文化在道德上给予我们一定的约束。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历史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来服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近代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蜕变为一个现代国家。不得不让我们感叹中国历史之大。

其一,作者说了黄土地带是中国历史的源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针对这一点,作者提到了千百年来,中国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而黄土地带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源头,可见黄土地带的重要性。而且,西安是十一朝古都,这又为黄土地代添了几许功绩。同时黄河流域的治理问题更影响到中央集权的产生,因为当上层建筑不适用于经济基础时,适合时下发展的上层建筑便会呼之欲出。还有,黄土地区的气候使得农业问题的产生,而解决问题需要强有力的中央体系。这一切都体现了黄土地区作为客观条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在作者的描述中,中国历史的产生,发展,辉煌,都和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头是黄土地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细细想来,西安的作用却是留存至今,凡是对中国历史有些了解的人对西安一定都不陌生,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也在西安有很多的体现。还有,在西安兴起的周朝,其兴盛可见一斑,远远超过在东部发展起来的商朝,所以西安这一地

学院:英语学院班级:E0801姓名:尹敏婷学号:2102080101 带,注定要对历史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其二,作者认为儒家的思想对历史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中央集权都颇有影响。首先,作者认为亚圣孟子的观念更为成熟,对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更有帮助。孟子的观念作为客观条件对秦的发展巩固很有帮助,他认为君主是必要的,等级是要有的。而后,汉武帝尊重儒家思想,同时也沿袭了严酷的刑法来维持人民秩序,所以说汉的政治文明是多种思想的结合体。总的来说,书中提到的儒家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风向标,对中国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点我承认,但与此同时我个人有几个不同观点;我认为儒家重农抑商的观点就值得考量,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对西方商业的发展望尘莫及,也就突显除了其思想的弊端,但放在当时看,确有它的先进性。另外,书中提到的儒教,我不是太明白,能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又不被提倡,实在很难理解,难道是说中国人思想的保守性已经到达这个地步了么!的确,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部分之一,《论语》《孟子》等一直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们学习,“仁”“仁爱”也一直被人们所提倡。

《中国大历史》从感性与理性方面论述了中国历史的变迁,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历史知识。作者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大历史观,带给我们的是关于人类历史的思考。我们创造着历史,更要总结历史。这样我们才更加明白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美好明天。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推荐第3篇:《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第一, 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有所提升。

一般传统历史家将中国史看做帝王之家史,以为皇帝君王者,号令天下,无所不从。然则在此书中,作者向读者传达出鲜明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历史,是在一种道德的指引下运行。帝王要有所作为,也必须依着道德轨迹,或者成为道德之代言人,否则便不能收到万民的支持。

作者在书中屡次用到“中国是一只大型的潜水艇夹肉面包”,此比喻虽生硬而令人费解,却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历史发展乃上下两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整个国家之稳定,上下必须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的引子,在古代正是道德。

作为古代经济之基础者,正是“农业之系统”,其与“商业之系统”相对。凡古代之昌盛时期,必有解决土地问题之暂时良策,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待到每个朝代后期,由于小自耕农的衰落,农业凋敝,国家自然混乱了。

第二, 对一些具体历史细节的纠正认识。

在对人方面,比如,我从书中知道,慈禧是在光绪帝死后不到24小时去世的,而洪秀全则是在运动失败前服毒自杀(对这点我尚且有所怀疑);宋朝皇帝赵琐以及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都有一番雄心壮志,专于政事,却无力回天。

在对事方面,我知道王安石的新政,使中国在当时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广度和深度不曾在那时世界里任何地方提出。元朝两次征日,未能取胜的原因,乃是“神风”帮助,看来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到了海上战斗力就减弱了。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之后的坎坷命运,之前在历史教科书中却只字未提。“文化大革命”虽说是十年离乱,却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改组机会。

第三, 财政对于中国古时朝代的兴衰有重要影响。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对于每个朝代,都会专门分析其财税制度。若财税制度符合当时小自耕农的实际情况,则国家能够得到充足的财源;而如果该朝代未能建立合理的财税体系,则灭亡不远矣。历史界甚至公认明朝之覆灭由于财政的破产,黄老也曾提出民国时期各军阀未能成为实际之强人,他们缺乏效能的主因在财政。两税法、王安石的变法、一条鞭法等等都是各朝代为了挽救颓势对于财税制度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之所以要么未能实行,要么未能取得实际效果,正是因为他们要么脱离小自耕农的实际,要么由于改革主持者失势,其所倡导的政策,也被反对派否定。小自耕农的破产与国家之衰落往往构成因果关系。结果国家税收不能按时按量征收,君主只好提高税率,或者变换着方式增加附加税。军人不能按时获得足够军饷,则军队素质下降,遇到各种天灾人祸,国家也无足够能力应付。真是成也财政,败也财政。这甚至让我有些怀疑,是否中国古之朝代更替,无非是“财政周期”?

如此看来,财政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那么由此及彼,现今中国财政制度的设置,对于国家之强盛必定也是举足轻重的。然目前国家财税制度所受之诟病,已经愈加明显。学财政的人应该以完善这一整套制度为己任。

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除非下层有法制上的保护,上端无限制收税的权利并非执政者之福。因为全国财政并无实际上之结构,各级人员也各就自己的方式敷衍塞责。目前我国对于下层之法律保护已算有所进展,但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尚不到位。如此,要想到达作者提出的真正“数目字管理”,尚有一段距离吧。比如目前增值税的征收就常常遇到逃税偷税的现象,而要想实现如美国之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实在任重道远。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黄仁宇先生经历不凡。我想在读一读中国历史的初衷,所以就动了心翻看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宽泛、不得要领的感觉,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欲有一种与从不同的感受: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觉到读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这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特别是在本书起首,作者由中国历史的发源地来推展引领全文,而非一向认定的以年代来划分,让人了解围绕着地理发生的历史情景,对于历史的演化,更能产生具体而清晰的概念。

首先,应当说作者是非常专业的。黄仁宇先生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相当理性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糊涂;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力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展和在发展中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中国大历史》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看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

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我们自己,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新颖的,这当然与作者的人生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早期就读于南开,然后随“国-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在东北参与过短时“内战”,而后就读于美国的一个陆军参谋大学,最终选择了他终生的事业:历史。作为处于具体历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对的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模型,而是还在续写着某种历史主题的真实生活。他直接牵扯着我们的神经,连接着我们的血肉。所以,黄仁宇先生的文字里不但有着很浓厚的传统气息,而且散发出很多西方的味道。除了能够学习历史知识之外,黄仁宇先生以另一种角度解读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人生过后是否应该留下点什么,如同王朝在历史上划过的痕迹。

《中国大历史》这样一部号称优秀的历史学著作,我读起来却磕磕绊绊,困难重重,总没有一种顺畅淋漓的感觉,很多的观点论述也没有非常透彻的理解。不仅是我,网上也有人评论其作品“阅读起来就好像一个想要极速行走的人总要留心脚下的石头”;不仅是这本书,其他在读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一书的同学也感觉到了类似的问题。

总结起来,三联版《中国大历史》中存在三大阅读障碍:

对象不同:前面已经提到过,《中国大历史》是黄仁宇先生在美国的大学课堂上讲课的讲义,各种比较论证的依据都很好的针对美国大学生编排设置。这样的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固然能使他的美国学生受益非浅,但反过来说对于普通的中国读者却构成了不小的障碍。

比如,书中但凡提到长度、面积、重量、货币等概念时,所使用的计量单位都是西方习惯的英尺、英亩、英镑、美元,这些单位完全不在对中国读者的生活中出现,对我们来说几乎是一头雾水,很难在脑海中对它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估量。在“第三章:土壤、风向和雨量”中,黄仁宇先生提到“此中值得注意的是所谓„15英寸等雨线‟……”(P25),我初读到此时一愣,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但仔细看完描述后发现,这就是高中文综复习是被反复强调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才将此处论述与自己的知识储备结合起来。另外,虽然无法准确评断当年美国大学生的文化水平,但从《中国大历史》中可以看出,没有深厚的

人文素养和长期的文科知识积累,是绝对听不懂黄先生讲课的。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动辄牵涉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P2),纵论古今横贯东西,不时提及“欧洲18世纪实证主义(positivist)的法理学家”(P17)、“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式的政治现实主义”(P18)、“占有性的个人主义(poeive individualism)”(P27)等深奥概念;或者“今日俯视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神像”(P39)、“波提切利的《爱神诞生》”(P87)等文化符号……与其说是有助于读者理解,不如说是又多了一重难题。

半文半白;黄仁宇先生行文中使用的很多语词,有的现在已经被别的更加白话的词语所替代,有了更好的说法来表达这一概念;有的已经几乎被淘汰出现代汉语的行列,再不出现在普通读者的阅读视线内,其中更有一些完全无法在电脑输入法中找到;这样的情况既多,又如何让读者理解黄先生的深意呢?又有很多句子结构近乎文言,我阅读时如果不用铅笔断句就几乎进行不下去。这种情况的例子举不胜举。翻译问题:《中国大历史》原本是用英文写作的。书中英文单词高频率出现在括号里,这当然是一种使著作严谨的方法,但即便是在英语如此普及的今天,普通读者看到恐怕也会感到不愉快。另外本书也陷入了现在翻译作品不好读、读不通的“翻译腔”里,严重影响读者的阅读。

例子:英语中 “submarine sandwich”,是一个专有名词,专指那种用长条形面包做成,分量超大的三明治(区别于一般糕点店或西餐馆中供应的三角形三明治)。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出一个理论——他将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比喻成“潜水艇三明治”,上面是一块长面包,大而无当,乃文官集团;下面也是一块长面包,也没有有效组织,乃成千上万的农民。对于“submarine sandwich structure”,三联版中出现的翻译用词是“潜水艇夹肉面包结构”(P297),不解释对于中国读者而言莫名其妙的“潜水艇”,却用生硬的“夹肉面包”代替已经成为通行的泊来词、连幼儿园孩子都知道的“三明治”,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译者的用意。

虽然说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是以上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着实阻碍了我们的学习。不好理解的词句不断纠缠读者的思维,让我们疲于解读,连基本的句子都没有看懂,更遑论从篇章上把握黄仁宇先生的观点和思路,离从全书大局上把握他的历史观点更是千里之遥。

造成阅读阻碍并不是作者的错,黄仁宇先生写作本书时间较早,他的语文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很深,原著又是英文。也有很多读者的水平远高于我,恐怕没有感觉到我在此斤斤计较的阅读障碍问题,而早就进行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但我必须大胆的代表所有文化水平有限,非历史专业而又希望学习历史的普通读者说说我们的心声:我们非常愿意阅读学者的经典著作,无奈就是读不懂,太抽象了。

历史学要是成为象牙塔里少数人的学问,就失去了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本意。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抽象深奥的学术,而是说不要让所有的历史都成为抽象深奥的学术。历史学需要《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及税收》,也需要《易中天品三国》。我个人最推崇的,则是《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样“居中”的历史书。

如何才能让历史著作甚至历史教材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我认为“普及版”是一种方便易行的方法,请人将类似于《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等等,改写成立足中国,用语浅显,语气生动的“普及版”,应该能吸引到更多原来不读历史的读者,也能让原来读不懂历史的读者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普及版”历史书应该具有传播和市场双方面的巨大价值,当然,这需要历史学研究者和出版方的共同努力。

《中国大历史》札记

读了《中国大历史》这本书,我看来主线有三条:

其一,作者说了黄土地带是中国历史的源流,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针对这一点,作者提到了千百年来,中国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而黄土地带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源头,可见黄土地带的重要性。而且,西安是十一朝古都,这又为黄土地代添了几许功绩。同时黄河流域的治理问题更影响到中央集权的产生,因为当上层建筑不适用于经济基础时,适合时下发展的上层建筑便会呼之欲出。还有,黄土地区的气候使得农业问题的产生,而解决问题需要强有力的中央体系。这一切都体现了黄土地区作为客观条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在作者的描述中,中国历史的产生,发展,辉煌,都和中国历史发展的源头是黄土地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实细细想来,西安的作用却是留存至今,凡是对中国历史有些了解的人对西安一定都不陌生,就算是中国的文化也在西安有很多的体现。还有,在西安兴起的周朝,其兴盛可见一斑,远远超过在东部发展起来的商朝,所以西安这一地带,注定要对历史产生决定性的作用。

其二,作者认为儒家的思想对历史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中央集权都颇有影响。首先,作者认为亚圣孟子的观念更为成熟,对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更有帮助.孟子的观念作为客观条件对秦的发展巩固很有帮助,他认为君主是必要的,等级是要有的.而后,汉武帝尊重儒家思想,同时也沿袭了严酷的刑法来维持人民秩序,所以说汉的政治文明是多种思想的结合体.总的来说,书中提到的儒家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风向标,对中国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点我承认,但与此同时我个人有几个不同观点;我认为儒家重农抑商的观点就值得考量,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对西方商业的发展望尘莫及,也就突显除了其思想的弊端,但放在当时看,确有它的先进性.另外,书中提到的儒教,我不是太明白,能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又不被提倡,实在很难理解,难道是说中国人思想的保守性已经到达这个地步了么!的确,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部分之一,等一直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们学习,”仁””仁爱”也一直被人们所提倡.

另外,就是中央集权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清朝是先构成集权体制,并没有等待社会多元化,集权也没有国家的象征,所以远不如西方的法制化,西方更加民主,自然.在我看来,时至今日,中央集权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大力量.

通过着本书,我将中国的历史以一个新的角度又理解了一次,很有感觉.

推荐第4篇: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1

最近一段时间,在阅读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颇有感慨,中国大历史读后感。我非常赞同黄先生的历史观,macro-history之为黄先生所创,与micro-history相对而言。他用一个\"整体感\"\"归纳法\",动辄五年,十年,甚至一个朝代地来分析历史,尤其是他的《万历十五年》。

2

关于中央集权制。现如今的中国某些人抨击中国的制度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不民主,不自由,读后感《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可是,如果你认真仔细地读读中国的历史,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制度。中国一个\"小自耕农\"的集合体,按学者们所说,中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庞大的农村社会组织。

如作者在书所列,当时的中国必须实际\"中央集权制\",原因有:地理,气候,地缘政治因素,还有黄河,黄土地等因素。当时的中国分裂为多个国家,在春秋战国时代,大大小小的国家有170多个,后被几个有实力的国家吞并,后被秦统一,在公元前221年。中国的政治制度有些早熟,但必须付出代价,如今的中国仍没有一个完善的司法制度。

3

少数民族的功劳。在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当时称为\"夷狄\")的功劳不可埋没。在\"五胡乱华\"之后,北方的鲜卑族拓跬氏异军突起,在北魏北周北齐之后,他的\"均田令\"很好地将分裂局面下的中国农村很好地组织起来,以利于以后统一。一直到公元581年的杨坚建立隋朝为止,分裂200多年的中国又实现统一。

推荐第5篇:中国大历史之读后感

假期社会实践

班级:电气08—9班姓名:韩连兴学号:26

《中国大历史》之读后感

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黄仁宇先生经历不凡。我想在读一读中国历史的初衷,所以就动了心翻看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宽泛、不得要领的感觉,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欲有一种与从不同的感受: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觉到读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这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特别是在本书起首,作者由中国历史的发源地来推展引领全文,而非一向认定的以年代来划分,让人了解围绕着地理发生的历史情景,对于历史的演化,更能产生具体而清晰的概念。

首先,应当说作者是非常专业的。黄仁宇先生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

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相当理性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糊涂;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力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展和在发展中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中国大历史》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看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我们自己,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新颖的,这当然与作者的人生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早期就读于南开,然后随“国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在东北参与过短时“内战”,而后就读于美国的一个陆

军参谋大学,最终选择了他终生的事业:历史。作为处于具体历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对的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模型,而是还在续写着某种历史主题的真实生活。他直接牵扯着我们的神经,连接着我们的血肉。所以,黄仁宇先生的文字里不但有着很浓厚的传统气息,而且散发出很多西方的味道。除了能够学习历史知识之外,黄仁宇先生以另一种角度解读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

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人生过后是否应该留下点什么,如同王朝在历史上划过的痕迹。

推荐第6篇: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优秀]

以史为鉴-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摘要:中国历史典籍浩瀚如烟,常常令我们初学者不知如何入手。[1] 而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却在这浩瀚如烟的历史典籍中用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加上中西历史对比研究的方法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说完。其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让我们读者恨不得一日将其消化。我们的行省制、村民自治等等的基层治理在我们的历史中都可以找到根据。以史为鉴,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经验!

关键词:《中国大历史》; 黄仁宇;以史为鉴

一、写作背景和核心

自《中国大历史》在1997年出版以来,就引起了我们广大读者的热捧。除了黄仁宇先生的个人魅力以外,《中国大历史》也是一本值得我们细读的书。中国历史典籍浩瀚如烟,常常令我们初学者不知如何入手。而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却在这浩瀚如烟的历史典籍中用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加上中西历史对比研究的方法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说完。其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让我们读者恨不得一日将其消化。不过黄仁宇先生的归纳法使其历史不得不以一种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有点美中不足。通过《中国大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基础知识,而且还有历史的借鉴经验。以史为鉴,这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也是我们的骄傲!

《中国大历史》全书共有二十一章,黄仁宇先生把远古西安到九七年之前的中国历史做出自己了独特的见解。《中国大历史》不像其他历史书中一样,往往只有枯燥无味的两个字作为一个朝代的概括,而是每一章的专题都不同。如明朝,黄仁宇先生把明朝分为两个专题,一个是“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另一个是”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在确定专题后黄仁宇先生就会围绕着这个专题对明朝做出自己的见解。在书中黄仁宇先生把中国历史分为三个高潮:第一帝国秦朝、第二帝国唐朝、第三帝国明朝;这三个时期分别就是中国封建史的开端、发展和顶峰时期。最后在二十和二十一章黄仁宇先生对现代的中国在世界的地位的分析和就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全书的核心之处就在于最后的两章,在对中国历史作出分析后,再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与西方的比较中得出中国现阶段经济成长与法制建设与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以史为鉴,看到我们的过去的同时,也在瞩目着我们的未来!

二、学术价值与不足

(一)是历史初学者入门书籍

中国历史典籍浩瀚如烟,常常让我们初学者不知如何入门。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却又让我们初学者可以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浏览了一遍。《中国大历史》一书中并没有让我们难以理解的文言文,也没有把各朝代的历史背景说的复杂隐晦暗涩,而是以一种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叙写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把各朝代的兴衰的种种缘由都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书中的宋朝为例,我们中学学习的宋朝都是被形容成是腐败、为君者昏庸无能、外敌入侵、奸臣秦侩、岳飞被害等等的不良标签,而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虽然也详细的分析了宋朝的不振的原因,但却与我们中学的历史书说的不一样。书中对于宋朝的不振之因不再是为君者的昏庸无能和冗员、冗官、冗费的枯燥解释,而是从宋太祖开始的重文轻武现象以致于宋王朝的人们缺乏坚强的民族观念和补给上的弱点这两个新颖的角度分析。所以,宋朝不振之因,不仅是政治的原因,这与当时的文化、风气与现实困境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对宋朝的兴趣。我们要看的不仅是宋朝的兴衰,而且是从宋朝的兴衰中得到历史的经验-虽然在这和平年代不需要打仗,但在后勤补给上的“硬件”(交通运输上等等)准备充分。并且在王安石变法评价中说道:“在20世纪末的叶提及王安石,我们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九百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2] 这种结合现代的评价分析,让我们也新鲜了一把。而且这是对我们古人智慧的最高评价,也是我们中国人值得骄傲的地方!还有,对秦始皇的评价,黄仁宇除了说出秦始皇的残暴以外,还对秦始皇的能力做出了肯定:“可能最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铁腕统治全国十二年的时间,从未发生重大的变故。”[3]作为暴君代表之一的秦始皇被我们忽略的一面在《中国大历史》中向我们真实的展现出来,让我对秦始皇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仅仅依靠暴力政权,不可能十二年都没有重大的变故,而陈胜、吴广起义也是在秦始皇死后才发生的,这更加印证了秦始皇的统治能力。《中国大历史》通过其平实有趣的语言和新颖的角度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初学者沉醉其中,恨不得一天将其消化!

(二)以中西方历史对比为研究方法

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是通过对中西方历史的对比为研究方法,这样大大的扩充了我们读者的知识面。在《中国大历史》自序中黄仁宇先生就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人师,在美国学子之前讲解中国历史,深觉得不

能照教科书朗诵,„„„当然我无从将数千年的历史内一人一时一事提出与今日之西方处处衔接,„„这样一来更感觉到综合的重要性 。”[4] 例如黄仁宇先生在说到秦始皇的兵马俑规模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秦始皇完全相信超自然的力量,那么他为何不以大规模的人像代替数目众多的兵俑?”[5] 而再通过与阿斯旺水坝的努比亚大神像、大流士听政所前的浮雕像、康士坦丁大帝凯旋门上千篇1律,生气全无的人像群比较中得出秦始皇是一个敢于与自然力量作斗争的君主,即不迷信,和中国虽然有高超的技巧与技术,但是却因为缺乏社会推动力而不能像欧洲一样经历文艺复兴。书上的这些对比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列举了。通过这种中西历史文化的对比研究方法不仅让我们读者的知识面得到扩展,也深刻的分析了我们中国在历史发展中的不足,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不应该只局限在我们的小世界里,而应该放眼世界,借鉴与吸收别国的先进的发展经验与技术。清朝的闭关锁国到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就是一个教训!以史为鉴,我们现在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在吸取以前教训,而制定的一项国策,不是吗?历史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而黄仁宇先生的中西方历史对比研究的方法很值得我们的学习。只有在在对比中,我们才会发现我们的不足。

(三)各朝代的历史叙述不够详细,不能全面详细的了解历史事件

《中国大历史》虽然有利于初学者的入门,其角度与语言的艺术都是令我们读者耳目一新的,但我们想深入了解一个朝代的历史,《中国大历史》这本书就显得有点不足。黄仁宇先生主张用历史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即黄仁宇先生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也就是说黄仁宇先生呈现给我们的朝代史是一个简明的框架,要想全面的了解一个超低的历史就必须借助于其他历史书籍。而在书中的历史事件是经过黄仁宇先生的取舍得出的重大事件,所以在书中的跳跃幅度有点大,如明明刚才说的是朱元璋的,一下子就到他的曾孙朱瞻基也是有可能的,这样也需要我们读者对历史有一定的熟悉程度,才能跟得上黄仁宇先生的脚步。《中国大历史》与《明朝的那些事儿》相比,我更喜欢当年明月的详细叙述的写法,虽然没有中西文化对比的研究方法,但在历史事件上更为详细,让我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更加清晰。可是,不得不说,《中国大历史》字数虽少,但黄仁宇先生对每一个事件的分析还是很深入的,从政治、经济、到人文地理方面的分析一个都不少。

三、对现实的启示与意义

历史,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从《中国大历史》中,我看到的不仅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且还看到了历史的传承性!虽然每个朝代都会有新的变化,但是从本质上说,都是围绕着一条主线发展的--皇权与相权和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就算明朝废宰相而设内阁,还是清朝的军机处,都是加强皇权的措施。就算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进,但是我们也不可以一概否定!历史的传承性是不会断的,也不能断的。这让我想起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打到孔家店,就是全盘否定历史的作用。虽然儒家的文化是封建皇权的代表,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儒家文化也是值得借鉴的历史的经验,无论在道德上、思想上。就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千古名句到今天依然有着它无穷的生命力!而且我们做人的准则直到今天还在延续着仁义礼智信的这一套,难道我们可以否定他的作用?这让我想起南怀瑾先生的《历史的经验》也是把历史的精神通过用我们现代的语言做出新的阐释!如在《长短经》中,南怀瑾先生论及贵、富、勇、智、貌的五种反面时,就用了简单的例子:“有些人,有了势力,地位高了,譬如一个穷小子出身,到了尊贵的时候,本来应该爱护别人,爱护朋友,但是他反而不爱护别人,也不爱护朋友,而且做事不照义理,反而骄傲起来,脾气也暴躁起来,这就是反贵—第一反。”[6]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不是吗?作为国学大家的南怀瑾先生就是用这么平实的语言把令我们难以理解的文言文解释得通俗易懂,这是何等的不易!而且南怀瑾先生的其他历史作品同样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以史为鉴,我们从中学习的经验绝对不会少!

从《中国大历史》中我们从很多古人的智慧中也找到我们现代的影子—行省制,从元朝才开始使用的行省制,直到现在我们中国依然在沿用,现在我们中国共有28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有谁能说我们不是对古人智慧的传承,对历史的借鉴?还有在明朝的章节中黄仁宇先生提到:“缙绅成为社会的中坚”[7] ,在我的理解看来,当时的缙绅根据朝廷的指示制定它的“乡约”就是我们现在的村民自治的前身。当时的缙绅大多是名门望族来担任,直至新中国成立选举权还没有确立之前,我们一直沿用的都是缙绅自治,不是吗?以史为鉴,我们的很多基层治理在我们的历史发展中都能找到依据。这让我不得不再一次感叹我们古人的智慧!而我们对古人智慧的应用,更是对历史的传承!

《中国大历史》的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和在于:黄仁宇先生在写历史的时候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黄仁宇先生写

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所以,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我读了这本书以后就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这本具有语言艺术的和使用价值的书,值得我们去读,去思考,并从中获得经验!

结语

《中国大历史》我们不仅读的是一本历史书,而且还要从中获得经验。以史为鉴,我们要为在为我们的历史感到骄傲的同时,还要从我们的辉煌中看到我们的不足;在磨难中看到希望!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ii [1]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简介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

[2]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十一章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155

[3]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二章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040

[4]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002

[5]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二章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042

[6] 南怀瑾著述.历史的经验.上编.[M]上海:复旦出版社,2006.6:28-29

[7]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十四章 [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7:213

推荐第7篇:《中国大历史》读后感姚明41225038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从政策环境角度分析

姚明行政管理41225038

当我开始着手写《中国大历史》读后感时,方想起我们是要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去看待这本书书中的内容,还是用书中的内容来来丰腴第三章的内容。纠结了一会,想想,这两者好像并不矛盾。

什么是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它涉及诸多因素,从人到物,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文化,几乎无所不包。

但是如果我们要从中具体分析,就必须要从各点系统了解,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有,1 地理环境的影响。2 经济环境的影响。3 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的影响。 4 社会变迁的影响 。5国际环境与公共政策。以下我们就围绕这几点展开阐述。

首先从地理环境说起,在《中国大历史》中,第三章“土壤,风向与雨量”,作者就围绕地理环境的这三个主要因素,阐述从中国走向中央集权的三个推动力,原文如是说“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职体系。而纷扰的战国能为秦所统一,无疑的,它们也是幕后的重要功臣。”并且从每个朝代的历史解读中,黄仁宇先生都会或多或少的阐述一下地理环境,例如从第一章西安与黄土地带,第十四章明朝: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第十一章北宋:大胆的试验,都对西安,南京,与宋朝当时的国土环境进行了或多或少的描写。

虽说环境因素或许并不是一个对政策本身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但我们不能怀疑它在政策系统中具有的微妙的影响,在作者第三章中体现尤为明显。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地理环境的作用,忽视政策系统本身的能动性,不然则会导致“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机械唯物主义,所以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

再来说说经济环境的影响,所谓经济环境是一个比较大的名词,所谓经济环境是对政策系统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因素的总和,主要由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构成。

当然,在我看来经济环境的影响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影响,经济至关民生,经济基础也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在政策系统中,经济环境应该是重要的一环,同样,

在《中国大历史》中,黄仁宇先生也用了很多笔墨在此上面。

从“第十四章 明朝: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中关于明朝的财政政策,作者就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明朝财政与税收的重要关系,以及在之后的叙述中对明朝证据的影响,又如第十一章 北宋:大胆的试验中,关于宋朝一开始面临的内部农业经济不景气,游牧农业的混杂对宋朝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重大挑战。

作者在第二十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国家一经现代化,总是随着有经济上的生长扩充。”可见经济的因素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与政策的制定有多么重要。同样在第二十章作者也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发展的阻碍与历程,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环境中不时出现的无序状态,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不得不强化经济职能,作者通过与毛所实施的经济政策与之对比,具体而详实的阐述了什么样的经济体制适合中国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谈谈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的影响,什么是政治文化?我比较喜欢《公共政策词典》的解释,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政治制度方面遗传下来的传统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包括公众对政治过程所持有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以及由这些观点所产生的行为和制度。

在阐述之前,这里我想首先要引用作者的一句话“我们是否要责备宋代的改革者,他们过于轻举妄动?要不是他们的失败,为何1000年后,无人再敢尝试以货币作管制的基础?是否咎在忽必烈?他一心只顾到战胜取功,而未将中国本部构成一种系统?是否我们又要谴责明太祖朱元璋?他是否对宋朝的失败反应过甚,因此才把钟表向后倒拨,超过了任何合理的程度?是否清代的皇帝也有罪愆?他们一心只想做中国式的天子,而不敢真实地恢复中国固有文化的长处。”

中国的政治传统与政治特征中最鲜明的一点便是中央集权,历朝的发展也可以算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历史或者皇权不断增强的斗争史。在《中国大历史》中,黄仁宇也用大量的史实来给我们的讲述中央集权在政治决策中的重要影响,在十四和十五章中关于明朝的讲述表现的最为明显。

再来讲社会变迁的影响,社会变迁是一个广泛的观念,由于它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系统的平衡,所以必然会对公共政策造成冲击。还是在上一段引用的的原文中,这一段话的开始说宋代的改革者是指王安石,由于王安石的失败引起一系列的社会的变迁,以至于影响1000年后整个社会的发展,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

我认为王安石的失败可能能影响一个朝代,但能影响1000多年,我认为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中国如此之发展,主要是每个朝代的开国者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忽必烈武功很好,而且崇尚武功,他的元朝所占有的面积最大,但统治的时间较短。朱元璋乞丐出身,他的目的要能守住他的天下,并没想有大的发展。清朝是满族,少数民族,他们能得天下,守住他们的天下,要向汉族学习,最好照搬照抄,也没有与其他国家有太多的交往,并没想有大的变革。

最后我们说国际环境与公共政策,从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开始,中国的国际环境开始进入成熟阶段,并且的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阶段,但是当时的对外还是政治因素比较多,对政策的影响的还有限,但当中国鸦片战争开始,国际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愈发重要,在清朝后期,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与卖权,国际因素甚至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通过从政策环境的角度来解读这本书,对历史有了一个全新的角度,同时也从《中国大历史》的这本书的分析中,对政策环境的理解越发深刻。由此次阅读受益匪浅。

推荐第8篇:中国大历史

《中国大历史》——读书心得

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黄仁宇先生经历不凡。我想在读一读中国历史的初衷,所以就动了心翻看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乏味、枯燥,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这的确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读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这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若不知黄仁宇先生其人,整部书倒像是一个对中国历史掌故颇深的外国学者所作,无论句法、用词还是观点都很特别,让人读来觉得非常新颖,有趣。但也许正是他久居国外,本书有些地方略显晦涩,稍欠顺畅。所谓“大历史”,以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广角的历史。以广阔的角度从高远处去端详历史,随着细节的模糊,历史的轮廓就更加明显了。黄先生的大历史经常将几百年的时间归纳概括之,只零星叙述一些他认为有重要性和代表性的人和事,用来辅以议论。时间跨越度非常大,对史事也并不做详细陈述。

作者特别擅长于综合,他客观地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角度梳理出各个王朝兴替的深层原因和内在规律。透过这些规律,黄仁宇先生分析了各个王朝的成败得失,并由此对近代中国如何更好地发展进行了探索,而对于我们读者,则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不可否认,从历史看过来,尽管数千年来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曲折,却必有其内在规律性寓于其中。这种规律制约着人类活动,又为人类活动所证明。凡是不遵循规律办事,最后必遭应有之惩罚,而按照规律办事,

就可以实现哪怕看起来似乎都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事物的发展总是前后联系的,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全然相同的事物在历史上发生两次,每一事物都有它各自的特点。

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机制固然重要,人的因素也是必不可少。古人治国治家的经验总结,在今天也被很多人引用,这说明好的经验是不区分国家和历史时期的,它将被永远传承下去,永不湮灭。例如,拿古代的皇帝来看,一个皇帝的昏庸与否在于他是否能让自己做正确的事,是否能让别人去做正确的事,先要管理好自己,再去管理好别人,这样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管理的要义总是要让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帝王小时候并不都是养尊处优,相反,他们还要接受很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以便将来继承父业,一统天下。

普通传统前史家将中国史看成是帝王之家史,认为皇帝君王者,呼吁世界,天下无所不从。然而在此书中,作者向读者传达出光鲜的观念是,中国的古代史,是在一种品德的指引下运转。帝王要有所作为,也必需依着品德轨迹,或许成为品德的象征,不然便无法得到万民的支撑。要维持整个国度之不变,上下必需到达一种均衡,而这种均衡的引子,在古代恰是品德。

历史告诉我们太多事情。然而我们在读历史的时候,不能将每件事情都看成是谁谁而为。历史的事不是一个人的事,历史的事是历来的人们总结出来的。因此,有时候没有必要讨论它的真假,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以史为鉴。历史上的很多人物都是环境造就的——时势造英雄。

虽然成就一个历史人物,是与人物本身的努力和奋斗是分不开的,但有时候也是天命对人的选择。一个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学会如何选择比奋斗更为重要。人的一生不奋斗的话就不会有选择,但是选择大于奋斗。

同历史任务一样,我们时常烦恼,时常不高兴,时常身心疲惫„„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智在成长。因为我们终于意识到了这些事情。不长大是不会有烦恼的,然而没有烦恼的生活就变得乏味了。我们不该因烦恼或者挫折让自己不前。生活应该永远积极面对,因为我们必须成长,无时无刻都要在成长。感谢那些让我们烦恼的事情,因为有了它我们才成长的那么快。感谢生活中出现的烦恼,因为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才不会单调,才有那么多可歌可泣的事情。感谢生命中出现的烦恼,因为有了它我们才越来越成熟。不要畏惧烦恼,我们就应该开开心心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挑战那些敢于挑战我们的事情。历史给了我们机会去挑战,有了他们的前车之鉴,你还在畏惧着什么? 不论通过历史,还是他人,我们都要有一颗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心,不断地让我们不再“愚昧”。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应该积极的面对。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楚,让生活快乐的丰富多彩。一切都按照历史和大自然的规律思考和行动是不会有错的。

本来我也是个不太成熟的“调皮鬼”,但是读了一些经典书籍后,我的思想真真切切的得到了提升,读历史能让一个人考虑问题更全面,不至于极端化,过左或过右都会有负面影响。以前每次做决定的时候都会犹豫不决,思前顾后,读完了黄仁宇先生写的这本书,让我明白

了决断的真正价值:牺牲是必要的,这个世界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东西,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选择结果最有价值的那一面,即使它也会或多或少给我们带来伤害,但是,这无疑是最有意思的决策。

一直贪玩享乐的我,也渐渐从历史中找到了一些属于只属于我的东西,这使我放弃了无聊的游戏,放弃了毫无规划的生活习惯,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以舍弃的,让我慢慢地严格要求自己起来,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并坚持每天完成,不求完美,只求尽力。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人生不是考碰运气的,机会不要等它来,要自己去创造。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人生是需要主动出击的。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给我的最大启示是: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人生过后是否应该留下点什么,如同王朝在历史上划过的痕迹。

推荐第9篇:《中国大历史》读后感:人要谦虚

人要谦虚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常青树实验学校 熊菊梅

如果一本书,给你传达了一个让你觉得好的观念,那么这本书就可以说是一本好书了。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就是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在陈列史料上,而是在分析评议上。整本书作者从一些客观的技术因素去分析中国古代每一个时期为什么会呈现这个时期的样子,这些技术因素包含、地理环境、地缘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赋税制度讲的特别多。还横向跟日本欧洲历史进行了比较分析。先生讲大历史,时而是站在历史的宇宙中冷眼旁观,时而是设身处地深入其内,整本书里,没有对错误混乱的埋怨批判,也没有对繁荣的赞美炫耀,有的是对历史现实的理智与冷静,但是这种冷静与理智并不是冰冷的,而是在这冷静与理智的背后向我们传达了一份对历史的尊重与理解。当然,作者也是在传达他个人的观点。

当我看到最后一行字的时候,脑海里已经被深植了一个观念:任何一个事情的发生都不是突然的,很多东西不仅仅是人为或者人无为这么简单的。比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促进因素,也曾经是历史的阻碍因素过,中国缺乏商业革命,不能产生文艺复兴是因为地理环境与技术因素,而不是由于意识形态;明清时期历史之所以走向收缩,闭关锁国也有它不得不收缩的技术理由(也许你不一定赞成)而并不能简简单单归结于统治者的失误、腐败。黄先生通过对中国大历史的一系列分析告诉我们,有的时候向\"负\"的因素反抗,本身并不能立即成为正的力量。

有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让自己站在一个后来者的角度上去看待过去,然后轻而易举地下一个结论,当时的统治者好腐败、当时的决策者决策失误最终导致了这样的一个悲剧,就这样把自己放在了历史的一个制高点上。现在来看,这是一个多么傲慢、多么愚蠢的态度呀。——我们所了解的也不过是个侧面而已。而此时,当历史全面地展现在我眼前,我深刻地觉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读书要谦虚,做人更要谦虚。

推荐第10篇:中国大历史1

读书笔记

秦始皇的崛起

中国在公元前221年的统一,是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将周朝的封建革新而由一个国王通过官僚机构直接统率全民,井非秦所特创,况且赢秦尚不是改制的先锋。

秦国的集权体制

秦国是一个以警察权为主的国家。它与现代集权国家的重要区别是后者将一个业已多元化的社会扭转回去以遂行其狭义之目的。赢秦则不待社会多元化,先已构成集权体制,此外秦之集权亦无国家主义的征象。虽说这个国家以征服其他国家为职志,其所拟之消灭者仅是对方的王室与贵族,秦王本身的重要卿相,却全属客籍,即统一天下之后亦然。秦之记录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

秦始皇的统一大业

秦始皇帝的功业与他的先驱者所采取的策略相同。标准战法为不断地蚕食敌土,继之以武装移民。秦国的战略家要求有潜势之对方将边界上重要的防御工事和堡垒销毁。有时毫不犹疑地屠杀敌境壮丁,以减低其作战能力。外交攻势着重于摧毁敌国间的联络,

使他们的抵抗软化。所有国都全被占领,最后秦军入燕以威胁齐国北方的侧翼。这一场战役结束,秦王才自称皇帝。

统一之后又采取各种巩固步骤。六国边界既废,全国划为36郡。所有六国王室和贵族全部被废,每一个郡有守(等于省长)、尉(等于防区司令〕和监(等于监察专员)各一。中国的文字在战国时代已有分歧的趋势,自此以篆为标准。度量衡的单位也标准化,车轴的长度也随着划一。全国有声望的家室12万户,一律迁居于国都附近,以防止地方力量再起。除了秦军所用的兵器外,其他一律没收销毁,铸成12尊庞大的金人,放置在皇宫之前,以贯彻皇帝的决心,从此中土将永远不见兵革。

秦始皇的评价

他虚荣心重,有时尚且行止古怪。在当日一般情形之下,所述迷信的趋向很可能是事实。史书中提及他有一次因风受阻而不能渡湘水,归罪湘君女神作祟,于是遣发3000囚徒,去砍伐山上的树木以资报复,可见得他在和超自然的力量作对,而不是震惑于超自然的力量。他以黑色代表帝国之色彩也是超时代的独创。。

始皇帝游历极为广泛,他不仅履足于市尘,而且遍历名山大川,他曾在夜间微服巡行国都之内。虽说始皇爱征伐,他却从未统帅三军。此外他是一个不畏疲劳的工作者,他预定每天必须过目的竹简,以重量作进度,不到目标不得休息。在有关国家大计的场合他总先咨询下属,可是最后的决策,始终出于他本身。可能最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铁腕统治全国12年的时间,从未发生重大的事变。这是一个泱泱大国,前后遭兵燹几十载,而且追溯到以往的震荡局面,尚可以包括几百年。他遗留下的位置,没有人能接替。他刚一去世,丞相宦官和皇子以阴谋和政变彼此残害。一年之内,全国各郡里揭竿而起的叛变不知凡几。又3年后秦亡,始皇帝的亲人和重要的随从也全部丧生。

第11篇:中国大历史 读书笔记

国史概要马兆勋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读书笔记

书籍信息

书名:《中国大历史(黄仁宇作品系列)》

作者:黄仁宇

出版发行:三联书店 2007年北京第2版

关于“大历史”的一些思考

“大历史”即Macro-history,是黄仁宇先生类比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将宏观和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引到历史研究中,所原创的词汇。他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中国大历史》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中国大历史》求一个远景,笔法虽然细致,场景却总是朝代更替,权力斗争的大场面。黄仁宇先生提出“大历史”这种新颖的研究历史的方法,以独特的视角,带给我们一种与看编年体或纪传体史书不一样的感受,令人耳目一新。广泛的归纳与高度的压缩综合,使得已经熟悉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出另外一种姿态。

“他(费正清教授)重分析,我主张综合,他坚持以二十年为研究的范围,我动辄牵涉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他用演绎法,我用归纳法。”①作者在序言中提出的观念以及不断的强调综合之必要,使我回忆起一个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何谓宏观与微观,哪一个更重要?何谓微观,一秒钟?一分钟?何谓宏观,二十年?一个世纪?诚然,对于一个人,一秒钟算是微观,二十年算是宏观。可是正如黄仁宇所言,对于历史而言,二十年不过是一瞬,如何能算做宏观?即使是作者口中的一个世纪、一个朝代,普通人一生无法企及的长度,对于上帝或者佛祖这样的存在,是否会觉得一个世纪也不足为提呢?这样说来,相对于佛学中的“一刹那”,一秒钟岂不是都显得漫长!

如果我问,一秒钟能做什么,这个问题也许无从回答。但是如果把时间扩大到一分钟来谈,就简单多了,看了一个广告,或者看了一篇短文。那么把时间继续扩大,一个钟头,也许回答就会变成看了一本书,吃了一顿饭。那么考虑一天的时间干了什么,我们会说,早上看书,下午逛街,晚上看电影。很神奇的现象,一天只不过是86400秒的叠加,一秒钟能做什么不好回答,但是却能很轻易的回答一天能做些什么。从一分钟到一天,我们在说一天做了什么的时候,并不是说1440个分钟分别做了什么,也许只是很简略的一句话“我睡了一天”。86400秒和1天,就物理上来说是相等的,但是我们看来却是截然不同。在看历史的时候,以二三十年着眼去看,或是动辄几百年几个朝代,我们总能看到不同的东西。发现不同的“道”。 ① 楷体字内容为摘录《中国大历史》中的语句。

我所说的“道”即是老子所言“道”。“由于自然现象与人事变动都是根据相同的内在律动,所以两者是同一的。”宇宙间的万物运行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即黄仁宇先生所言“内在的律动”。“道”的存在,使得世界得以成为我们现在所见的世界。历史总是“应当如是”,而我们研究历史,正是为了去了解它“何以如是”。为什么伟大的思想总是诞生于乱世?为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总是作者受挫而作?纵观整个人类历史,总觉得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着历史的前进,我只能用洪流去形容,历史的洪流是任何人都无法去反抗的。无论什么人什么事都只不过在顺应着历史的潮流罢了。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似乎也在寻找一种影响朝代更替的内在的规律。“我认为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乃是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我刚将书寄往剑桥,不久之后就接李约瑟博士来函:‘哎呀,’他写着,‘一切靠抽税而转移!’”虽然他没有明说,但我们似乎也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中国几千年历史影响朝代更替的内在律动。

人是很渺小的,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但是我们能够通过研究历史看到整个人类发展衍化的轨迹,从中寻找到一些安身立命所需要的东西。万物都在遵循着“道”而演化发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宏观的综合或微观的分析,总能发现不同的“道”。

看待历史应尽量避免掺入个人情感

中国大历史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蒋介石、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看法亦无非出自个人之爱憎。可是他们代表广大的群众运动,所得的成果又大都已成为既成事实,不可逆转,那我们就应当考虑这些群众运动之积极性格及其前后连贯的出处,不能全以本人之恩怨当作历史之转折点了。”

“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这句话不无道理。历史上,权力斗争之晦涩曲折,个人心思之蜿蜒深邃,早已融入个人血脉之中。道貌岸然之下,行的全是些尔虞我诈之事。黄仁宇先生的书中,在位的帝王,不是玩弄权术,出卖他人的高手,就是个被人玩弄于指掌间的小儿。即使至今日,各等官吏高言远大于作为,又在玩那套道德为上,暗里黑钱的把戏。在历史上,似乎永远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也许我们可以反过来看,获胜的一方永远都是正义的。胜者王败者寇,这是必然的。胜利者理所应当拥有改变舆论导向的能力,毋庸置疑。所以,我们看到的历史未必就是历史,也很难有完全客观公正的史书。《资治“通鉴》英译为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Aid In Government,再直译回来即是‘用以资助于行

政的一面完全的镜子’,当然不放弃传统道德的立场,而司马光本人就卷入了王安石改革的漩涡,他的观念免不了一个历史‘应当如实’演进的偏见,而不及于我们亟欲知道‘何以如是’展开的因果关系”。《资治通鉴》无法做到完全客观。而以“春秋笔法”写成的《春秋》,也是明显的带有孔子的个人感情色彩。在我的观念里面,看历史,就是单纯的去看历史上发生的事,而不掺入自己的个人情感与看法,不去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或对错,尽量避免被史书作者的情感所影响。

早在余华的随笔集《我能否相信自己》中,就看到一个近乎真理的观点——“事实”总是要比“看法”强的多。“人们总是喜欢不断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几乎成了狂妄自大的根源,于是人们真以为一叶可以见秋了,而忘记了它其实只是一个形容词。”美国著名作家艾萨克·辛格的哥哥这样教导他的弟弟:“看法总是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著名的作家蒙田也对这个看法表示同意,“按自己的能力来判断事物的正误是愚蠢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虚荣和好奇在作怪,‘好奇心引导我们到处管闲事,虚荣心则禁止我们留下悬而未决的问题’。”但丁说道:“我喜欢怀疑不亚于肯定。”

1943 年,IBM公司的董事长托马斯·沃林胸有成竹地告诉人们:“我想,5台计算机足以满足整个世界市场。”另一位无声电影时代造就的富翁哈里·华纳,在 1927 年坚信:“哪一个家伙愿意听到演员发出声音?”而蒙田的同胞福煦元帅,这位法国高级军事学院院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军总司令,对当时刚刚出现的飞机十分喜爱,他说:“飞机是一种有趣的玩具,但毫无军事价值。”1899 年那位美国专利局的委员下令拆除他的办公室一样,理由是“天底下发明得出来的东西都已经发明完了”。

以上的事实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只是饭后谈话的笑料。但是可以发现,这些错误并不是由于他们信口开河,并不是不负责任地说一些自己不太了解的事物。他们所说的恰恰是他们最熟悉的,无论是托马斯·沃森,还是哈里·华纳,或者是福煦元帅,都毫无疑问是自己领域的权威。问题就出在这里,权威往往是自负的开始,就像得意使人忘形一样,他们开始对未来发表看法了。而“对他们来说,未来仅仅只是时间向前延伸而已,除此之外他们对未来就一无所知了。”

余华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他的作品中很少有自己的看法,《许三观卖血记》, 《活着》,余华仅仅是平淡的叙述一个故事,正如我在《中国大历史》中看到的,作为一个史家,黄仁宇先生没有太多的品评,只是讲述史实,内中给出自己的逻辑。历史自有其自我的逻辑和自我的选择。因此在历史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极力避免“看法”的产生。就像黄仁宇先生在序言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无非出自个人之爱憎,然而历史仅仅是已经发生的一些事罢了。正如黄仁宇先生所说的,“我写的历史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

备受推崇的汉武帝刘彻,他大刀阔斧的对外战争,在很多人看来是积极正面的,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也成就了他一世英名,但是连年战事,人民饱受战争之苦,也使得文景时期恢复好转的国力迅速衰竭,成为东汉灭亡的原因之一。着眼于他个人,就会发现他虽为一代英明的帝王,也有着明显的暴力倾

向,杀人过多。同为东汉人物,如今看来,王莽或许只是历史上一个类似于跳梁小丑的角色,但是我们客观一点看的话,也能发现王莽个人的能力是不可小觑的,若当时王莽的改革能成功(谁也不敢保证他的失败是必然的),或许他又会是截然相反的形象了。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应该竭力避免掺入个人情感,客观公正多方面的去看,会有更多的收获。另一方面,既然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哀叹或者欢欣,都已毫无用处,不如以之为镜,来观察我们自身,这才是读史的意义所在。

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的基础地位。 因为我涉猎不深,阅历尚浅,对于黄仁宇先生在书中所表达并不能全部彻底的体会,但读完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这一点——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

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中,有一段描述上古时代社会权利重心转变的文字:“游猎之民,渐进而为畜牧,其人之好战斗,喜掠夺,亦与游猎之民同,凡畜牧之民,大抵兼事田猎。而其力且加强。因其食物充足,能合大群;营养佳良,体格强壮之故。牧群须人照管,其重劳力愈甚,而掠夺之风亦益烈。只有农业是源于搜集的,最初本是女子之事。低级的农业,亦率由女子任其责。其后逐渐发达,成为生活所必资。此时经济的主权,操于女子之手。土田室屋及农具等,率为女子所有。部族中人,固不愿女子出嫁;女子势亦无从出嫁;男子与女子结婚者,不得不入居女子族中,其地位遂成为附属品。此时女子有组织,男子则无,或虽有之而不关重要。所以社会上有许多公务,其权皆操于女子之手。如参与部族会议,选举酋长等。此时之女子,亦未尝不从事于后世家务一类的事务,然其性质,亦为公务,与后世之家务,迥乎不同。实为女子的黄金时代。所谓服务婚的制度,即出现于此时。因为结婚不能徒手,而此时的男子,甚为贫乏,除劳力之外,实无可以为聘礼之物之故。其后农业更形重要,男子从事于此者益多。导致以男子为之主,而女子为之辅。于是经济的主权,再入男子之手。生活程度既高,财产渐有赢余,职业日形分化。如工商等业,亦皆为男子之事。个人私产渐兴,有财富者即有权力,不乐再向女子的氏族中作苦,乃以财物偿其部族的损失,而娶女以归。于是服务婚渐变为买卖婚,女子的地位,又形低落了。”从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随着经济而转变。经济是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

纵观中国或是世界各国古代社会,总能发现农业的重要性,而农业恰恰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本书的前几章,黄仁宇先生就着眼于“黄土”,进行阐述。世界上另外四大文明发源地,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希腊爱琴海区域,古玛雅区域,同中国黄河流域相类似的,均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使农业得以发展,而成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

或许正是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很早便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周。“现存的资料不能使我们确定周民族的来源。他们留下来的一段简短传说,也和其他原始民族的传统一样充满着神话与幻想,可是这传说不断的提及农业”;“这时候(商朝末年)周民族是商所节制的部落国家之一,以西安

为中心,在渭水流域拥有农业基地”;“因为黄土之纤细,可以供原始的工具耕耘,如木制之梨及锄。周朝的开国,与推广农业互为表里,显然是得到这种土壤特性的裨益。于是在公元前1000年,中国社会即已在文化上表现出均匀一致。它的基层细胞的组织与小块耕地的操作结下不解缘,也表现出家族的团结。”

而在接下来的春秋时期,农业也体现出其地位。“在《春秋》里经常有邻国的军队越界夺取收成的记载。饥荒时拒绝粮食之接济尤其可以成为战争的导火线。”“不难想象,当日各大国要较小国家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所控制的资源能够在赈灾是发生确切的功效,所以在吞并的战争中也得到广泛的支持。”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连亘三个多世纪的乱世期间,也能看到农业的身影。曹操以重视农业而闻名。而他得以在混乱的军阀混战中崛起,与他重视农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三国中的另外两国也同样如此。“现代学者引用‘经济枢纽区域’(Key Economic Areas)的说法,企图将长期分裂的局面,作比较深切的解释……这种说法,有它的优点。从曹操之不能征服南方的两个国家看来,和东晋在淝水一战足以击退来犯之优势敌军的事迹看来,经济枢纽区域好像确有其事”。

北魏是这个时期一个较为成功的朝代,他的统治者及其重视农业的发展。“在初期建立帝国的时候,拓跋民族以其为少数民族而无悠长的文化传统,注重以俘获的人口加强其农业发展。公元391年,拓跋珪与匈奴一部作战大获全胜……匈奴的领导人物及家属共五千人全部处死,余剩的部落民众一律发配到黄河河曲今日之包头附近,强迫改作农民,土地和农具由国家配给。迄至5世纪,同样的办法也照样施于其他的部落。……拓跋朝廷又能外御其他游牧民族如蠕蠕(柔然)的侵犯,内具恤灾救荒的资源,凡此都增加其本身之威信。”北魏在将都城南迁后的公元485年,颁布了“均田令”,将土地收归国有,这一举动更是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里程碑,为后世不断模仿。

同样是在这一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进而波及岭南和闽江流域。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较多,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江南农业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诸多朝代中,极少有不重视农业的。从周朝的“井田制度”开始,王莽的改革,北魏的“均田令”,元代初期的“重农”政策,历朝历代,统治者均将农业视为立国之根本,而农业的发展也成为国家强大的基础。

我举以上的例子并不是为了说明农业的繁荣或是自然环境的优越能与经济的发达,国家的强盛等同。与之相反的例子也是存在的。

以微观经济学角度看来,人们是会对激励(incentive)②做出反应的。“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齐桓公就是典型依靠优越自然条件使国家富强的例子。而战国时期混战的胜利者——秦——位于现在的陕西省附近,自然条件比不了东部平原的国家,我们无法说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势。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其强大的绊脚石,似乎反而成为其助力。“一般很少提及,秦国实际上得到经济落后的好处。经济落后才能强调农业一元,动员起来,专一雷同,内部的凝聚力也强。”

再想象一下这样一个情景。两个国家,一个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另一个面积很小,自然资源匮乏,地理位置不太好。也许多数人会觉得这样的比较是无意义的,前者较后者拥有绝对的优势,绝对比后者强盛的多。但我们看当今世界,俄罗斯与日本,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面积17,075,400平方公里,横跨两个大洲,覆盖超过八分之一的地球陆地。有世界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与多个国家接壤,航运交通极为便利。另一个是面积仅为377,835平方公里的岛国,资源匮乏自然不用说,交通位置也不能称之为优越,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经常发生自然灾害。这样的两个国家,俄罗斯虽不能不称之为强盛,但比起日本还是差了一截。俄罗斯倚靠优越的自然环境,大量出口自然资源以维持国内经济发展。而日本几乎是从一开始就只能依靠进口他国资源。现在,日本是世界七大工业国集团中,亚洲至今唯一的成员国,亦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先进国家及第三大经济体,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或许与其他某些国家的政策有关。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国家自身。这与“破釜沉舟”的故事,大概是同样的原理。

依本人愚见,一个国家只有在国民解决了生计问题,不再为吃饱穿暖发愁之后,才有了谈论“上层建筑”的资本。经济正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但发展经济也有多种方法。我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自然要走自己的道路,同时也应该纵向以史为鉴,横向上借鉴邻国经验,少走弯路。 ② 激励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作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曼昆《经济学原理》

第12篇: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来记忆中有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印象,体会到作者负笈海外转换视角、重点提取综合评判的良苦用心。鉴于读得有些散漫,而中国历史之漫漫征途、悠悠流长,其间奥妙玄机,非著说之人一册黄卷可以蔽之,亦非捧册之人一时可以察之、一刻可以识之,进而揣测作者或是没有言尽,宽宥鄙人亦是体尝有限。故此,作者以宏观综合论之,鄙人从小我主观臆想,读史于此册,品读在其外,随着零星感悟,简要、散漫作一读书笔记。

一、本书架构及史学观点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样,以“中国大历史”命名本书,作者旨在将宏观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

(一)由于负笈海外,授课对象是非本族的异国子民,作者曾怀疑讲述历史知识的意义及实用价值,辗转反思之后,最终决定广泛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与西欧史及美国史有了幅度与层次上比较的基础上再加以研究。

(二)对既成事实、不可逆转的史实,更多专注于考虑其积极意义及前后连贯的出处,而不以个人之恩怨爱憎当作历史转折点。

(三)不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而是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促成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文字摘自自序篇,稍作整理)~

鄙人在阅读“安禄山的反叛”、“王安石的变法”、“数字管理还没成熟”、“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等篇章时,对作者的宏观综合分析法逐渐熟悉并认可,对其通过讲说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朝代有关“政府抽税”的历史演变,论证“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观点慢慢领会逐步接受。或许这些观点在历史课本中有所提及、野史小说中早有影射,不敢确说是作者首创或独创,但确是鄙人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态、道德意识去读史,改作因循本书倡导的“大历史”似的叙述、点评去理解一段历史,体会经济体制、技术条件等其他因素对于历史、社会、国家(朝代)演进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是如何作用于当时、广泛影响于后世的。

自序篇中,作者还曾自问对美国学子讲解中国历史的意义,史实讲解(以韩非、李斯、始皇等为例),“与他们日后立身处世有何用场”?作一中外比较(以女皇为例),“尚有何实用之处”?于是阅读过程中,鄙人亦自追问,现阶段捧册读史的目的意义何在,究竟如何读史方能进益的问题也萦绕不去~

二、读史,开眼与壮怀

本书自华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国景象作一行串讲,特点是宏观看去,择要点说。随书穿越,朝代更迭、烽火硝烟、分合之势、民族聚散的转换都在须臾之间,几百年换作寥寥数语一笔带过,人流群众幻作嬉笑怒骂的脸谱闪过,有秉承的共通之处,也有相异相左的发展。读史读得人百感交集,时而心潮澎湃慷慨激昂,时而怅然若失默默无语。一些大事件,揽得天时地利人和,机缘巧合顺势发生或无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艰险危难,乱世逐鹿问鼎,盛世大笔擘划,有的光耀 1

伫立、有的黯然离去,波澜壮阔中感受世事无常、时事造人造物;一些奇物件,大到奇绝的建筑构造小到精细的生活琐碎,教人赞叹劳动者的聪慧与神工;一些对立融通的思想,儒、法、道、墨等各家并举,佛说禅学、基督天主、伊斯兰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罗万象,交互辉映,争鸣冲撞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光彩来…… 当即豁然开朗有所顿悟,一来知识积淀当是慢慢打开了眼界和胸怀的,穿越今古,跨越民族,交汇智慧,拓展思想。再者,有道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若读史读得清醒,是否亦可提点当下呢?或有补足和进益之功。

三、游历,丰富且印证

读史过程中,突然想起“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语来。比如文中读到“从画像砖看汉代社会”、“西湖与南宋”、“蒙古人的插曲”等篇章时,因为曾经游历身临其境,亲见过、触摸过、聆听过、体味过,感觉就较其他更真实而亲切,旧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对上号,再回味历史品读作者点评时,条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丰富或是印证或是异议,更易得到共鸣或形成辨识,甚至生出更多遥想和猜度……因此,窃以为读史学史可分四个阶段:初为史实识志阶段,其后博览深入阶段,再者游历丰富阶段,最后致用开创阶段。

四、读史、观史、研史

很久没有耐下性子阅读以史实为依据,并加以专业评判的历史读物了,相较一些历史小说、野史传奇,本书读起来有些艰涩,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读下来,除了对中国大历史进行史实梳理和印象加深外,关于作者的一些新角度观点或综合考量评价虽然让人新奇,作为读者的体悟不足、尚处于一知半解,这或许跟标新立异野史印象已先入为主有关,也间或鄙人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积累不足或综合视野狭窄的因素。

如此,倒也促成另一番感悟。史实虽已既定、不可逆转,但随着研读之人知识拓展、视野拓宽、阅历丰富、境遇变化等,是可以常读常新的。于是乎,读史,知识是奠基,尊重客观是基础。观史者,可随个人喜好憎恶品读一段历史,逐渐深入一段体悟,在苍茫天地间、滚滚史轮下寻找共鸣与抚慰。而研史者,礼学心诚,治学严谨,理当作客观解读、综合评判、正确指引,有根有据,有礼有节,有的放矢。

五、学史致用于无形

过去的历史虽不可能重新来过,却可以通过尚存的元素、历代史家的评说解读、滚滚后浪推前浪的深深积淀,启发后世之人。今人置身于自然天地之间、历史长河之流,辨识,理解,思考,终可体味渺小与伟大、积极与消极、扎根与流浪、坚持与放弃的奥妙,蕴藏在“殊途同归”与“过程无可比拟”两种价值理念背后的追求差别。尔后懂得漫漫长路上下求索间,把眼界放得更宽敞,把胸怀放得更宽大,放下身段,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积极当下,勇敢尝试大胆创新,用今天去绘就明天的光彩~

内容简介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国过去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许我们用寻常尺度衡量。不以道德论史,不以考据为文,纵横捭阖梳理千年历史,三言两语点破王朝利弊,尺度拿捏之处尢见黄仁宇独到的史家眼光。

黄仁宇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物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进路,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在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汤因比所说的文明类型,或斯宾格勒所说的文化形态)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这种历史著述,固然没有引经据典满篇考证那样的学理感,没有继承传统史学用以佐政或臧否人物的用途,但是却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累。因此,我们不必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应当如是”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习史对历史“何以如是”的因果关系的好奇心。

作者简介

黄仁宇,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1950年退伍。

其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最早阅读黄仁宇的书,是曾多次名列畅销书榜前列的《万历十五年》,读罢此书,有一种耳目一新、欲罢不能的感觉。黄仁宇的论述多有大的历史架构,不拘泥于现代论文的写作格式,以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历史似小说般的呈现,能吸引

广大的阅读群。他主张以“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条件重新检讨历史。正如黄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中所言:“我已经迭次在各处发表,我写的历史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这并不是说道德不重要,而是新社会的道德要靠社会的结构而决定其内涵……”此次适逢区机关举办“第三届读书活动”,本人仔细阅读了推荐书目中的《中国大历史》一书,感触良多,现将点滴体会写出来,以求教方家。

一、黄仁宇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三万余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

作者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在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这种历史著述可以使我们免除习史的价值负累,令人耳目一新。

二、在这本书里,作者从经济学角度解读中国历史,得到贯穿全书乃至其史观的“数目字管理”这个核心概念。他以一种现代商业社会应有的机制解说中国历史的瓶颈和极限的确非常有启发,国土面积、人口增长、中央集权等客观因素与统治技术上的相对落后是中国政策目标不能很好实现的关键所在。当然,古代管理水平非常落后、科技水平也很落后、数学也没有产生,有的也只是一些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些统统都是东西文明的显著区别。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以崭新的视野指出了传统中国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的根结所在。黄先生一再强调中国传统社会不能用数字来管理,指的是旧中国一直缺乏量化管理的思维。道德判断代替价值判断现象越盛,则实际的技术手段就越受局限。就现今时代潮流发展而言,如果不能摆脱“齐家治国”这类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不能让社会的各类组织延续几千年来对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蔑视态度的根本转变,“富强、民主、和谐”社会的构建,其前景是堪虞的。

三、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很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危机。由周公开始,中国政治家、思想家总是力图通过人为的尽善尽美的组织方案来治理这个老大帝国,但庞大又不按专业技能分科的官僚组织,仅靠教化和纪律来控制,是注定不可能适应新时代的。黄仁宇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假设多于实践”,“以满足民间最低的期望为目的”,“乃是组织简单、效能低下的政体,既缺弹性,也欠实力”。中国的行政何以不能像西方那样理性化?他以“潜水艇三明治”形容传统中国—上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庞大官僚体系,底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广大农民,将一个个朝代的盛衰,绕开道德评价的怪圈,而转作对一个组织结构的效率和能力的考察,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为解读中国历史提供了相当精彩的角度。

《中国大历史》

我固然喜欢历史,可却是个门外汉。有的时候会奇思妙想,万一某个老外问我:“你了解你们国家的发展史么?”完了,我当时肯定蒙了,就像别人问你:“你的名字叫什么\"而你不会回答一样的窘迫。所以我一直都想借用大历史的要领,省却细节,对历史粗浅品评一番。实在我的省却是一种偷懒,但毕竟不是做学问,嘿嘿,对细节就不需太过熟识控制,对史料也无需挑转撰辨别,精读正确。

在名为《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的中文版自叙中,作者已经坦言,关于这“大历史”的思路,起源于给外国学生讲授中国历史的实际需要。大凡学习历史,除非深入的研究,只需求了解个大概、懂个基本的发展脉络,而不可能具体到历史中的每一个细节。学习历史如此,学习外国历史更是如此。为了这教学的需要,作者乃开始将这中国几千年历史予以压缩。而到后来,这“大历史”的综合研究方法更成为作者的一种研究进路。于是,就有了这23万字的《中国大历史》。

正如书名所言“micro-history”,更多的是从宏观视野去看待历史,不拘泥细枝末节,而实纵横交叉,记录朝代的更替演变,也放到世界历史中去对比研究,从中我们可看出中国历史的兴衰荣辱。

一次偶然看到室友枕头旁有本书,看完作者的自叙后,我更加喜欢读,因为我一直寻求的一本宏观讲中国历史的书,从宏观出发,架构是全局性的,这更是我喜欢的,真是喜上眉梢。就这样悄悄的被我带回老家,经过两周的时间阅读完。

全文没有太多的史料堆积,以文化、地域、体制为主线分析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在中国的土地上,自耕农的农业模式,在抵抗自然风暴、外敌入侵等外界因素上,迫切需要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应对,那么大的统一的国家似乎就成了历史发展必须的诉求。然而最终是什么让华夏儿女走到一起,团结起来呢?是文化还是体制?分散、独立的小耕农,以家庭为单位,让人们安定下来,减少流动,使统治变得容易起来。中央集权的体制也就孕育而生,稳定农民,并向他们收税。这些税收养活了整个官僚阶级,并且促进了当时的科技进步。儒家文化和佛教的引入,规范了道德观念,教化了大众,进一步健全了和弥补了体制上的不足。使得这一体制,得以辉煌数千年。就算强势如侵的外族,也无法摆脱这一体制。整个古代史,就是一个农业文明的演变,有自己的体制和体系,但最终是无法适应社会文明的发展。当前的中国,仍旧是一个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的国家。怎样走下去,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黄仁宇先生新颖和独到的见解对于中国历史的研究是有帮助和借鉴的,是本不可多得的历史书籍。不过中国如此悠久复杂的历史,

光从几个方面去分析和阐述是很难有定论的!但对于他的宏观叙述还是达到我的最初读此书的目的。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气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然后在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视野宏阔,见解独到。

所谓大历史,以我个别的理解,就是广角的历史。以广角从高远处走端详历史,随着细节的含糊,历史的轮廓就越发明确了。使用粗线条来谋取零碎。至于要领自己的效果,我作为一个历史业余爱好喜欢者,尚无资格评说。

一个国家追求内敛,就会停滞。一个人过于安逸现状,就会停止发展。人的成长一定是拥抱变化,改变思想,积极行动最能适应。实际上竞争的结果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最能够适应改变的人生存。资本市场的一个特殊在于他的规则与运行规律也在不停的变化中,我们要积极适应变化。但对于现状经常发生改动,就会给人造成痛苦。思想的改变一定是在事业发展的前面,有了对应能力、素质准备才能够胜任对应工作。保持思想的不断更新很重要,不断实践向前发展很重要。

写着写着就想起在网上留意过的一段话: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 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第13篇: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中国大历史》读书心得

打开学院推荐阅读书目的文件,眼球立刻被《中国大历史》所吸引,并开始百科以了解此书。得知作者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与角度,将浩如烟海的中国历史高度的浓缩,以“大历史”的方式归纳总结,构成了一个简明扼要前后连贯的历史纲领。这本书以高超的技术分析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并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更是深刻的分析了中国如何从一个闭关自守数世纪的国家蜕变而为一个现代国家,影响到10多亿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其情形是不容许用寻常尺度衡量。这本书不是《资治通鉴》,不是《史记》,而是融入作者站在时代之外对历史的一种叩问。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用一种全新的姿态去了解历史。

作者以一颗高远宽广的心,容纳下了中国整个历史潮流的汹涌澎湃,以一种尽善尽美的方式对整个历史作出了深入的研究与全面的评价。但对我而言,作者的立脚点过高让我难以企及,所以很难顺心如意的驾驭对整本书的理解,即便理解了也很难用文字加以鞭辟入里的描述与分析。也许是因为看完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原因,对明朝的历史和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比较了解,所以对本文中第十四章——明朝: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的感触颇深,并因此决定从明朝作为一个切入点,谈谈自己对明朝皇帝本身和明朝经济的一些思考。

对于明朝诸多皇帝本身,我有一种特别崇拜与钦佩的情怀,特别是朱元璋、朱棣。历代创业主中,只有朱元璋的出身最为微贱,父母兄长离世,无资财购置棺椁,在四海奔波中居庙宇之内做徒弟,任杂役,后做行脚僧四处乞讨为生,谁也不会料到他会成为一代君主。元末,民怨四起,胸怀大志的草莽之辈纷纷崭露头角,他也充分运用自己的才智和亡命的战斗,终将其他人所掌握的地盘占据。将朱元璋的一生放在当代,仍是一笔较大的精神财富。放下自己心中的自尊心,无所畏惧的拼搏,不惧辛劳的奋斗,抓住迎面而来的时机,利用胸中的智慧,那么终将会促使我们的未来有一个更好的结果。而当代之中马云、陈欧他们便是新时代朱元璋所拥有的品质的体现。而对于另外一个皇帝——朱棣,对其的钦佩之情主要是其不断向外进攻、拓张疆土和派遣使者留洋海外两方面,尽管这为他们的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对拓展疆土,主动侵犯的赞同是因为我相信“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他选择的是一种最优的方式维护着国家疆土,维护着人民的安全,尽管这和当下“和平外交”相悖,但也不失为当时社会情形下的一种最优方式。其实向外扩展是一种追求与探索,是不肯满足当下的重要表现。另外一方面,派遣使者屡次下南洋,打开中国海上之路,主动性的走向世界,与外面的世界相连通,不过很遗憾多次的远航也未能够真正的打开中国的国门,未能以一种接纳的态度面对外民族。但仍为朱棣这种远见深深折服,很遗憾他也未能摆脱时代的束缚,改变世界,但至少已经让时代有了这样的趋势。对于这两位明朝重量级的人物,一方面钦佩他们的无所畏惧,勇敢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其胸怀大志与远见卓识也确实让人惊叹。

除了对这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人物的佩服,我也对整个明朝政治经济的总体体制和税收有些自己的思考。朱元璋时代,实施小自耕农,一切财物如交通工具及食宿等都靠全向村民征取,高度的集权将全部组织结构简化,利用行政上的管制而进行实施。而这无疑就是向外宣布“中国为世界上最大的农村集团,它大可以不需要商业而得意称心,政府本身既不对服务性质之组织与事业感到兴趣,也无意于使国民经济多元化,至于整备司法和立法的组织足以使经济多元化成为可能,更不在它企划之内了”。作为人类社会而言,无论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力是否有剩余的时候,社会都会趋向于多元化的扩展,以满足群众生活的需要。而农村的经济,以一种强硬的方式阻止这种社会潮流的向外扩展,无疑是和时代相悖,终究行不通的。不过责任也不全在朱元璋身上,毕竟他出身农民,故而相信农村经济。时代总会改变与其相背离的元素,朱棣重造运河,派使留洋,促进社会多元发展,但朱棣的突破也终究只是撕破了一个农村经济的一个缺口,但始终还是依靠着农村经济,并未能完全改变整个经济体制,未能看到现代经济的蓬勃力量。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多元化会促使整个社会趋于一种不平衡,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而农村经济虽然步伐缓慢,却能够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收入显现出一种外在的平衡。在权衡差距与平衡上,明朝选择了后者,而社会潮流终将呈现出前者的状态。因为就整个国家或者社会而言,相对于农村经济,多元化条件下的生产力水平将会高出很多倍,人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辛劳来致富。而在税收方面,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明确的征收制度,但是存在极大的不科学性。税收制度中含有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计税依据、减免税和违章处理等要素,但是因为是一种落后的小农经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诸多实物无法以货币的形式进行量化;同时,因为体系的过于简陋,难以全方位的实现监管,纳税环节、期限、依据等都是模棱两可,很难做到对所有群众实行公平征税;此外,高度的集权体制,导致人高于权,导致诸多的行为并不能够完全根据制度而进行,总言之,在税收方面明朝政府是弄得一团糟糕。不过归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的情况也是尽可以理解的。对于当代社会,明朝的现象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无论是在体制和税收方面,国家都应该以一种接纳的情怀顺应潮流,以完善公正的制度约束社会行为,让社会有规律的运行。

退出对历史的讨论,回到自己本身。一直比较喜欢看现实主义小说,但这次迫于学院要求,看了这样的一本概括性的史书,让我对这类书有了较强的阅览欲望。在这类书中,不时的让人对这些过去的伟大人物产生崇敬之情,激励人不断反省自身不足,不断的促使人去改变,去适应;另外,这类书从一种全新的高度和宽度去看待一些事物,让我们的视野变得开阔,并让我们不断的跳出自己思维圈,不断扩大我们思维的广度。挺感谢学院安排这样的作业,用一种“强制性”的方式,让我们去接触更多我们不情愿的东西,让我们在一次次的不情愿中发现乐趣,直至爱上这些新鲜事物。

班级:经济二班

学好:12318036 姓名:杜

第14篇:《中国大历史》读书笔记

通州三中金剑昆

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中国大历史》初时也常在一个段落上徘徊许久不知其意然而慢慢读下来黄的理论架构每每出现并浓重阐述之隐失的阅读张力也一再地受到激醒便明晓原来如此这般。阅读此本的经历与钱穆全然不同黄的技术分析与理论建构如手术刀般对历史剥离解析除却历史因袭的再现给予我的更是常从纵向叙事里逃脱的横向比较乃至一块块具体制度的勃兴衰亡史;钱穆的白话则指点江山除枝去蔓寥寥数笔点到为止。

从黄的著作中取了若干段落也希简要地概括出黄在叙事中国大历史时的一个脉络。

“井田制度”是“间架性设计”的代表。间架性设计是来自标准化的要求这种方式影响此后30XX年的中国政治。它意味着国家和社会结构是可以认为地创造出的同时也导致上层设计的形式远比下层运作的实质更为重要的统治习惯。(分封)

……周朝的开国与推广农业互为表里显然是得到这种土壤特性的裨益。于是在公元前10XX年中国社会即已在文化上表现出均匀一致。它的基层细胞的组织与小块耕地的操作结下不解缘也表现出家族的团结。(周朝)

……中国政治体系的早熟在当日不失为一种成就可是中国人也必须为此付出代价。从外表形式看来在基督之前有了这些设施国家的机构便形成流线型可是其下端粗率而无从成长发展以日后的标准看来尤其如此。

(兵马俑)它也表明中国22XX年的历史确有垂直的茎干存在很多带有中国性格的特征在当日即已出现。这种系统在上端必有设想而成的成分在内而介于合理化及非理性之间。(秦朝)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从公元前迄20世纪始终直接向各个农户抽税的国家。这税收的基础极为广泛而又非常脆弱为西方经验所无。……政府既无从以累进税率抽税通常的情形便是税收短绌再则又要对贫弱无靠的人民周济也连带受牵累。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中国自秦汉以来的统一可谓政治上之初期早熟很多地方上的习惯在其他国家可能造成法制之基础者在中国则缺乏发育成长的机会。(汉代)

(石窟)它之五花八门也确曾使中国历代帝王在长时间内感到棘手。他们都希望利用佛教对全民的吸引力作为自己行政之工具又怕它针对于来生再世的重点如果经过一度提倡足为社会的纪律而成为儒教者的一种牵制。

拓拔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贡献为重新创造一个均匀的农村组织非如此则大帝国的基础无法立足。……及至6世纪初期重造大帝国的低层机构业已在位大量的农业资源和人力业已组织就绪可供建造大帝国之用。所缺乏的是上端有纪律的官僚组织亦即是同样均匀的结构不为既有的权益所腐化。(南北朝)

……儒家传统之政府不仅为一种组织事实上也是一种纪律所以它不以绵密紧凑的方式构成。在唐朝讲均田制之能推行一部分归功于它有化几个世纪的震荡而为宁静之功效。……唐朝的官僚机构缺乏与之平行的私人组织;它的执行全靠官僚之以名誉自重。经常下端的问题颇为重要可是总是散乱其上端的行政工具则又经常形式化而敷衍塞责。要使这个体系生效只能从上向下加压力。……中国的悲剧乃是其在地方组织及技术上的设备尚未具有规模之际先已有大帝国之统一因之上下之间缺乏一段有效的中间阶层全靠专制君主以他们人身上的机断弥补。(唐朝)

赵宋的试验要能在这关头实现而有成果财政上各种端倪必须全部用商业习惯管制……大多数民间事业从旁在侧的襄助也须公司化采取法人的地位才能对公众负责。统而言之一切要能在数目上管理。……当王安石对神宗赵?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借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统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人物远。……中国政治统一的程度远超过国内的经济组织继续发展的结果只有使两者都受挫折。(北宋)

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看来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儒学复兴•南宋)

传统中国对本人谦逊对人礼让的作风足使很多争端无法启齿且社会体制基于血缘关系构成又有法律支撑就用不着法理学上很多高深奥妙的原理而牵涉到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了。政府授权于各家族让他们教训管束自己的子弟于是衙门减轻了本身的任务;各官僚在诗歌和哲学上才力充沛也明知道他们的工作无须全部确凿切实即司法也离不开相对的成分。由于他们不对各地区特殊的情形认真所以他们总是可以用最低度的共通因素作为适用于全国的标准因此整个文官组织的官位差不多都可以互相交换而一个大帝国即可以用抽象的观念和意识形态治理。除了施政的风向得考虑其他特殊的情事已无关宏旨。这种体制不好的地方容易被看穿然则要改弦更张既要对付中国广泛的疆域和内中各种复杂的情形又受限于当日技术上能支持的程度也就不合实际亦没有初看起来的容易了。(元朝)

中央集权能够到达如此程度乃因全部组织与结构都已简化一个地跨数百万英亩土地的国家已被整肃成为一个严密而又均匀的体制在特殊情形下则由民间经济作主形成人力与物资可以互相交换的公式而厘定分工合作的程序其过程虽复杂但在朱元璋督导之下则可以借行政上的管制付之实施了。……中国的朝代以一种权利的架构筑放在一个大规模的社会基础之上(纵使我们并不把经济因素介入)所以它不能随意创造或随意的颠覆去适用于短时间的目的即使根本上的改组也不能避免某种程度的暴力出现。……缙绅阶级要不是与文官集团通声气即是当中的成员所以他们是全国中等地主和大地主既为朝廷的执事人物也是乡村间的地方领袖因之构成了高层机构和低层机构间的联系。他们公认良好之政府植基于保持传统的社会价值并且这一优秀分子集团的成员又因为社会之向上及向下的流动性不时更换。……中国的官僚与缙绅阶级预先制造一种平衡的局面使各地区勉强凑合一致因此他们背世界的潮流而行与宋朝变法的人士立场相左而整个地表现内向。……政府之中层缺乏经理能力是第三帝国一个极为显明的特征。……明朝的上层官僚组织已将道德的名义一再滥用因着意识形态造成派别其争执愈笼统抽象愈使他们无从看清当日的技术问题已超过他们所能对付的程度其中又以我们所谓“宪法危机”尤然。(明朝)

远在11世纪王安石就决心将宋帝国财政片面地商业化。不幸地当中一个失败原因却正是由于他的规划缺乏商业资本和民间的支持当时惨痛的结果历久而不能忘。这财政之展开既无出路蒙古人入主之元朝也未贡献任何对策至明朝才打开僵局其办法却是大规模地全面退却。从此中央政府不再亲身只手去掌握各种财政上的资源而是预算及限额去节制其抽取与支用。政府本身不与经济上最前进的部门发生关系而且也坦白声明提高人民生活程度不是它的宗旨所以它所标榜的道德无非也带着泥土气息。清朝虽然也无意于改革但到底它手上所主持最缺乏弹性的管理法稍微放松例如让较多量的货币流通在某种条件下对财政采取现实的态度不完全期望官僚枵腹从公开放广州的海禁等。然则大体上讲全局已定也无从推翻。国家体制的最大功用是将千万的农村纠结在一起。意识形态较科技优先文化上的影响比经济更重要各级官僚的消极性比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还要被重视。……清朝之内向和缺乏对外竞争性尚不及明朝……维持着亿万农民安居就业和上万官僚宁静在职缘于一种精妙的平衡。为保持如此之平衡清朝也不愿对财政作更大的更革和寻求科技发展。(清朝)

中国之首要问题仍是新旧之间不能衔接:现代体制需要所有因素都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军阀割据在这段期间成为普遍现象。旧体制既已拆卸新的尚未产生只有私人军事力量可以在青黄不接之际维持短期团结。……如果军阀在历史上有任何贡献的话那是在80年外强侵略之后他们更增加了内部压力于是强迫着中国的青年自行着手寻觅着一套救国方式。(清末民初)

继自强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以后蒋中正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毛泽东和中共则建立了新的低层机构。今后中国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在高低层机构中建立法制性的联系使整体发展走向合理化。

第15篇:中国大历史读书报告

真正的自由不是针对他人的言说,而是指向自我的实践,真正的反抗也许不是公开的对抗,而是拒绝权力穿过的规避或对权力视而不见的沉默。——题记

尽管“大写的历史”(History)或以“大事件”为标识的宏大历史叙事日益成为反思和批判的对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大事件”本身具有的穿透力而导致一个时代的思想风格或精神气质的断裂或转折。正因为如此,当下的学术界正才小心翼翼地将80年代与90年代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时代:“狂飙激进的时代”与“理智渐进的时代”、“面向世界的开放时代”与“关注本土的保守时代”、“思想的时代”与“学术的时代”。

但是,就知识的增长而言,这样的转折也许仅仅意味着知识旨趣的平面扩展或转移,而不一定就是知识地的叠加或累积。只有当一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知识成果成为被重新思考或审视的对象时,这才有可能意味着一个知识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知识时代的开启。由此,我们才有可能理解在当下中国的学术场域中迅速弥散的“国家与社会”这一理论框架在“学术的时代”中所可能具有的意义。当然本文并不是要对这一问题做全面的评价,其目的仅仅是对邓正来先生在《国家与社会枣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一书中所建构并予以反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进行分析性的批评。在我看来,批评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地表明不同立场或态度的知识行为,而更主要的是一种知识上的历险,它要求探险者对所面临的种种艰险进行周详细致的分析、小心翼翼的辩驳和体现洞识的判断。因此,我的策略是先进入作者的内在理路,分析他对市民社会理论的态度的转化,以及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以此揭示国家与社会理论的解释限度。鉴于作者既是“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的始作俑者,又是这一理论的深刻反思者,这样一种检讨无论是对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还是对于健全的学术批评都有可能获得某种一般的意义。

《国家与社会》是一本论文集,其中收入了邓正来先生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的7篇研究论文。其中,“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以下简称“建构”)一文是整个研究的基础或出发点,“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以文虽然是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所作的知识社会学式的考察,实践上是对“建构”所作的初步的、整体性的自我“反思获批判”,后来的“„国家与社会‟研究框架的建构与限度——对中国乡土社会研究的评论”(以下简称“评论”)1一文是对这种反思的进一步推进。当然,邓正来先生对“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反思获批判并没有就此止步。不过,就本文而言,我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从“构建”到“研究”再到“评述”这一批判性的反思过程中所引发的种种理论问题。2我们当然希望他对这一问题所作的进一步反思能够多我们的智识构成新的冲击和挑战。

1、市民社会:从“社会实体”转向“解释模式”

无疑,90年代以来“市民社会”的建构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事件。由于市民社会论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他们所建构的“市民社会”理论也就有所不同。大体说来,目前有两种市民社会的理论,一种是针对东欧共产主义解体所提出来的“公民社会”的理论,这种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公民自由交往的领域”(《国家与社会》,页142,注释35,以下凡引此书只注明页码),即哈贝马斯所谓“公共领域”,它强调的是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这种追求政治民主的极端形式就是强调市民社会对国家的反抗,这也就是台湾学者将civilsociety译为“民间社会”的原因(页121)。另一种是针对西方理性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哈贝马

斯语)而提出来的“市民社会”的理论,这种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市民社会的道德价值,即追求一种自由的、“善的生活”,3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将civilsociety译为“文明社会”。

邓正来先生所提出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显然是以上述两种“市民社会”理论为背景的。但是,他似乎并没有从关于市民社会的经典理论出发建构一个宏大的市民社会理论,来详细地阐发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内在规定性。4尽管如此,他依然采用了与上述两种市民社会理论同样的建构方法或策略。一方面,他在对传统市民社会理论的梳理中,依照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对这些理论进行重构或再解释(如“市民社会与国家枣学理上的分野与两种架构”(以下简称“架构”)一文),这种解读经典文本的方法由于其在解释学上的有效性而获得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另一方面,他在对这些市民社会理论进行知识社会学的考察中发现了市民社会理论在前台的理论建构与后台的现实关怀之间的密切关系(如“台湾民间社会语式的研究”一文),这使得他在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中采取了一个类似的策略,即强调“中国的市民社会”,强调市民社会理论的中国性:中国是一个“迟一外发型”的现代化国家,因此,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成为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的核心(这也是为何将civilsociety译为“市民社会”而非“公民社会”或“民间社会”的原因),以此显示出与上述两种市民社会理论的不同。但是,这一知识社会学的分析策略,在他自己的市民社会的理论建构中却发生了一个戏剧性的转化,即让“舞台后导演的现实关怀”不是隐含在对市民社会的理论建构中,而是直接在理论建构的“舞台表演”中亮相。在“建构”一文中,我们看到的与其说是“中国的市民社会是什么”这样的学理推论,还不如说是“我们为什么要这样来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和“我们将如何来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之类的行动纲领:“提出建构市民社会的理论,正是为了促使国人自觉地、有意识地投入到市民社会的建构中,为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创造基础,进而减少盲目性、情绪性和非理性。”(页20)

我们暂且不管“建构”一文在多大程度上沿袭了80年代的叙述风格和修辞策略,重要的是,它并不是一篇严格的学术论文,而是一个政治纲领。它与其说是提出一个新的解释中国现代化之路的理论模式,不如说是提出一套新的使中国走向现代化之路的行动方案。不过这一点作者在“研究”一文中作了细致的清理,这一清理不光体现在叙述风格和修辞策略的重大转变,更主要的是将“建构”一文中混含在一起的“前台的理论建构”与“后台的现实关怀”严格加以区分,即将作为“社会实体”的市民社会与作为“解释模式”的市民社会作了严格的区分。在这一区分的基础上,“研究”一文努力对“建构”一文的“政治纲领性”因素进行了清理或改造,比如,“建构”一文中关于“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主要作用”(页4)和“形成中国市民社会雏形的国家因素、社会因素和外部因素”(页14?7)在“研究”一文中就不再被提起了;而作为具体行动策略的“两个阶段论”(页17?9)在“研究”一文中被改造为一种用“关系或互动”角度取代“动力”角度的思考模式(页126?28)。当然,我们在分析这种转化时,必须要考虑“建构”与“研究”两篇文章的写作目的是不同的,前者的目的是要正面阐述“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理论,后者是要从侧面反思这一理论所涉及到的问题。但正是因为作者既作为市民社会的倡导者(insider),又作为市民社会的反思者(outsider),这一双重角色更使我们容易看到他对市民社会研究的态度是如何发生转变的。总的说来,这一转化就在于从学理上抛弃掉作为“社会实体”的市民社会建构,而转向作为“解释模式”的市民社会的建构5。

2、市民社会理论:“外部紧张”与“内部紧张”

当我们转向作为解释模式的市民社会,我们依然发现市民社会理论的建构由于与现实关怀(这种关怀已不再是对现实的指导,而是对现实的解释)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体现出某种紧张。一方面,作者是以中国本土的特殊经验为“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作辩护的,这种理论似乎仅仅由于它与本土历史或经验现实的相关性而获得了学理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由此他坚决反对脱离历史或经验现实的理论建构,反对不加反思地套用西方概念范畴,也就是布迪厄所反对的“方法论帝国主义”,尽管历史或经验现实又恰恰是理论所建构出来的;另一方面,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的资源又是来自西方,因此,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又无法脱离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体系或话语策略而存在,它必须与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对话,因此,他反复强调建构理论范式的重要性,用他所引述的维特根斯坦的话说,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框架完成对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框架的替代之际,因旧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框架而产生的旧问题也会随之不存。这样,经验对象和它的理论建构之间,理论建构和它所“再现”的经验对象之间就形成了一个“解释的循环”,这恰恰构成了他所倡导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实现“本土化与规范化”之间的紧张。这一紧张标识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在全球学术场域中的特定位置以及隐含于其后的作为“国家”的中国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位置,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以“国家”作为理论分析单位的局限性。6

对于上述市民社会与国家理论的“外部紧张”,作者采取的策略是用方法论上的“不断反思”(即“研究的研究”)来取代实质性研究。在《国家与社会》中,除了“建构”和“架构”属于对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的实质性阐述外,其他的5篇文章以及后来的“评述”一文都属于“研究的研究”。这种方法论的反思固然与他在中国学术场域中的特定位置有关,而且在中国学术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这种实质性研究与反思性研究的相对分工对于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意义自不待言。但是,就他自己的市民社会理论而言,这种用研究的研究取代实质性研究恰恰使他本人陷入到他所反对的“方法论瘟疫”(韦伯语)之中,其结果是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之后依然见不到关于中国国家与市民社会之互动关系的经验分析范本7。

不过,正是在这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他在克服“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的上述外部紧张的同时,实际上逐步放弃了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中国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并将此转化为一个抽象分析模式的“国家与社会框架”。在“建构”一文中,“中国市民社会”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在后来的“研究”一文中虽然保留了“良性互动”的说法,但更主要的是批评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中没能根据“市民社会与国家”范式“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间的真实互动关系进行范例性的解释和分析”(页133,着重为原文所加),因此要求人们“对那些之于中国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与社会间具体互动关系过程的分析及研究上来”(页135-6,着重为原文所加)。在这里我们发现作者所采用的概念发生了不经意的转化:具有特定内涵的“良性互动”为一般性的“真实(或具体)互动关系”所取代;“市民社会与国家”为“国家与社会”所取代。前一种转化实际上暗含了某种政治哲学与社会理论的紧张(这与前面所分析的从“政治纲领”向“理论建构”的转化密切相关),我在下面将要讨论这一问题。就后一种转化而言,尽管这一对概念经常互换,但不可否认的是,对“良性互动”的关心使得他将“市民社会”界定为“市场之私域”与“非官方之共域”(页8),其核心主体是“企业家与知识分子”(页6-7),这样就将广大的“非现代化导向”的乡村社会排除在外(页

10)。因此,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理论显然无法分析乡村社会与国家的状况。由此构成了市民社会理论的“内在紧张”,即既要保持市民社会的“现代化导向”,又要将它作为一个解释中国社会生活的有效模式。而消除这一紧张的一个可能办法就是放弃“中国市民社会”的特有内容,将其转化为抽象的“国家与社会”框架,从而将中国乡村社会纳入到这一解释框架中。在

“评论”一文中,“国家与社会”框架所针对的恰恰是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研究。就学科传统而言,这一框架与上述世界范围内的“市民社会思潮”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汉学人类学中的国家与社会框架是从国家与家族这一研究传统中发展出来的,法律社会学中的国家与社会框架是从国家法与民间法这一研究传统中发展而来的,8相比之下,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所坚持的市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实际上是从政治学的研究传统中发展而来的。因此,为了将这些不同的学科传统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邓正来先生最终放弃掉“市民社会”的具体规定性,而将它改造为一个一般性的“国家与社会”框架。

此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以翻译和研究哈耶克著称的邓正来先生并没有引述哈耶克的理论来论证市民社会分离于国家的正当性,尽管哈耶克对不受国家干预的“私域”和“自生自发之秩序”的捍卫与市民社会理论有种种暗合之处。9而更重要的是他对哈耶克的研究将我们通常理解的、作为政治哲学的哈耶克理论建构为一套社会理论,其中,并没有强调哈耶克关于“私域自主”之类的政治哲学的论述。10在我看来,这样一种“忽略”与上述作者对市民社会理论的反思有关。一方面,正是基于哈耶克对“建构理性主义”的批判,使他放弃了对作为“社会实体”的市民社会的建构;另一方面,正是基于对哈耶克的社会理论的发掘,使得他放弃了进一步从政治哲学的方向上建构市民社会理论的努力,而将此改造为社会理论的分析框架:“国家与社会”。不过,对于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转化,作者并没有给出清晰的阐述或学理上的说明,因此,我的批评依然要指向他似乎已经放弃了的“中国的市民社会理论”,使我们对这一理论的不自觉遗忘变为一种自觉的反思。

中国大历史

.从大历史里面看中国的改革

大历史里面制度、社会大的变革都需要*,这样才能够调整利益集团。如第一帝国向第二帝国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第二帝国向第三帝国经历了元朝。(名词解释,黄仁宇认为中国的封建王朝可以分为三个大时段,第一帝国包括秦汉,依靠权贵来统治下层。第二帝国指唐宋,采用科举制度,通过官僚士绅来统治。第三帝国指明清,较唐宋内敛)

大历史认为,中国目前的改革制度方面的基础建立在孙蒋毛的革命基础上,蒋建立上层框架,毛建立下层框架。*相当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文化的束缚。

中国改革很短的时间内就使国家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经济体制也从计划经济演变为市场经济。整个经济体制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未经革命而如此巨变,实为少有。 现在改革进入到了攻坚阶段,要看国家如何走。

a.一个企业的改革,改革到现在,继续下去,特权官僚的存在影响了市场公平。目前已经进入到了政治改革的阶段。社会主义消灭了资本家,但诞生了官僚阶层这个特权阶级。改革如何建立一个为市场经济配套服务的政治体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能否继续不经过变乱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领导人莫大的政治勇气以及执行力。

b.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重商主义、科技发展、知识经济阶段。日本、台湾、东南亚国家也是通过出口导向发展起来,然后科技发展,创新经济发面发展不足,经济后续潜力不大。按照十七大报告,国家将要发展创新型经济。但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依靠科技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这个提法已经有十几年,之所以未能够推行下去,而继续走大规模投资,大规模扩大生产低层次发展的道路,而不是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有着深刻原因:政府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地方财政收入与地方经济发展挂钩;官员政绩与经济发展挂钩;土地、环境等要素价值低估。政府现在的一条思路是发展创业板,通过创投来带动。如何解决现有经济迷局,促进创新型经济发展,值得我们思考与关注。

2.从大历史里面看思想的作用

理论、思想一方面帮助我们更好的解释世界,指导我们改变世界,构建世界。另外也是对我

们的束缚,所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投资的话来说,市场永远是对的。

封建社会的精英非常信奉的是忠君报国,忠君是最重要的。强调的是以道德来治理国家,所以更关注形式上的东西,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他们有很多做法我们现在比较驳斥的其实是儒家思想里面很自然的延伸。如,清末统治者,宁与友邦,不予家奴。明朝皇帝的家事成了非常重大朝廷问题。从当时大臣的角度来看,远远比边境军事冲突、内地发生洪涝灾害重要。 我们看来很多非常重要的问题,如百姓的民生问题、国防问题,儒家精英们根本没有想或者关注很少。固然有我们从历史后面看他们的原因,但儒家精英们的理论束缚了他们的期望,使他们觉得只要建立君君臣臣的国家,各自按照成为道德上的完人就能够解决问题。他们的理想社会(或者说期望)更多考虑道德而很少考虑实际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具体的时代,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期望值都会受到时代影响,不可能超脱时代太多。 所以中国历代朝廷,不论制度怎么设计,都没有很好的跳出治乱交替、历史循环的怪圈。君权最削弱的明朝,君权最集中的清朝都是如此。君权最削弱,儒家精英参与统治最多的明朝,反而是最保守、最腐朽,最无力应对内外挑战的朝代。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儒家精英更注重对君王道德的要求,更注重意识形态上的不同(党争)。汉人的朝廷一般党争很厉害,汉朝是党锢之争,宋朝是新党和旧党,明朝是东林党。这种情况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更多的讲求形式,从道德上治理国家。

异族建立的政权反而更能够摆脱形式上的束缚,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清朝对救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历代,清朝军事体制改革的活力也远超历代。八旗子弟不行了就绿营,绿营不行了就团练。所以清朝统治者反而内政外交上远胜于明朝和宋朝。清朝人口达到了中国历史的高峰,清朝的版图面积也是中国历代除元朝以外的一个高峰,更重要的是这些版图的扩大,西藏、新疆纳入版图都是满清入关以后,康熙、乾隆朝发生的。而康熙、乾隆朝士兵基本上由绿营组成,国家的制度基本上采取的是传统的儒家制度。

从大历史角度看,封建王朝面临三个任务:军事上抵御异族入侵;经济上发展;维持自身的统治。现实中每个朝代的最终选择是维持自身统治长治久安,希望能够延续下去,而忽视了前两个任务。

对于个人来讲,一方面要接受已有的思想,他们是过去的精华。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我们很多方面有大历史的观点,用大视野来观察、思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最终要能够指导实践,实践永远是对的,不要被思想束缚。我很相信一句话:一个做过事情的、做成事情的人,会有很大的不一样。

我是做投资的,谈一下这个方面。投资有很多理论,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市场中的实践来认知。盲目相信某种投资理论或者排斥某种理论都是不可取的,我们也需要积极交流,吸取他人思想精华。但最宝贵、最值得信赖的是自己的投资经验与思考。所以独立思考很重要,证券市场只有两种人能够赚钱,一种人是以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有配套的操作模式与理念;另外一种人是彻底没有自己的思考,完全把钱托付给第一种人。独立思考的人相当大的误区是过于迷信理论或者死守着自己过去的某种理论不放。还是那句话,市场永远是对的,以专业化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以金钱得失作为衡量专业化的标准。

用大历史视野来观察、思考中国股市、经济发展史,也非常重要。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思路,也会对股市有新的解答方式。

3.从大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中国从封建小农社会转型为现代经济国家化了将近一百五十年的时间,经过了曾国藩、孙蒋毛等伟人的努力,黄仁宇认为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想当初百日维新的时候,精英希望能够很快使得国家转型。通过大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时候没有对应的商业社会组织框架,很难建立起来。

一个国家转变不仅需要上层的改变,也需要下层对应改变。一个人、一个组织同样如此。

人的显形意识相当于国家的上层组织,下面还有着巨大的潜意识。当我们接受某种观念,希望推动自己转变时,需要时间来慢慢转变。最起码推动自己习惯、对待事物的情绪反应方面转变以后才能说转变进行中。

继续回到投资。价值投资对很多人很难,需要两个方面的转变。一个是对股价波动的脱敏,脱离股价的束缚。很多人股价下跌时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幸福感,这样是不适合做价值投资的。另外一个是更多的关注投资理念系统的建立,而不是技巧的促进。只做自己看得懂的投资很重要,饭是一口一口吃的,投资理念与系统的建立需要一步步来,能够对一个月的局势变幻有心理准备,那么就能够对三个月,接下来是一年。所以真正成熟的投资人士一定要经历两轮牛熊转换,通过实践来成熟。

4.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中国朝代的更替往往是由于承平日久,土地大量兼并,而政府的税收直到清朝雍正之前,士绅是不当差,不纳粮的,建立在大量中小地主基础上的。大量兼并只会导致政府税收下降,中小地主以及普通老百姓税负加重,从而社会*,进而朝代更替。就算是雍正推行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也照样发生了天平天国运动。

公平往往有两个方面的公平,一个是机会的公平,另外一个是结果的公平。科举制度提供了封建社会科举的公平,所以唐以后政治基本上是精英政治,而再没有出现出现灾荒后,官员报告百姓没有粮食吃,皇帝居然问,为什么不吃肉呢这种情况。但结果的不公平照样导致社会不稳定,朝代更替。所以整个社会效率优先的基础上,一定要兼顾公平,不仅仅是机会的公平,也要做点结果公平的事情。

5.国家制度的问题

中国一直是大一统的国家,但是大一统国家抵御外侵方面真的就比小国好吗?五代十国分裂的时候至少不用像宋朝那样缴纳岁币。

欧洲国家一直是分裂的,反而充满了创新,从一块贫瘠的土地上(欧洲人口从来没有中国多)发展出来的文明征服了世界。

所以大国对地方不能控制太死。美国是联邦制。中国94年分税制,给予了地方非常大的权利,中国的地方政府相当多成了经济实体,参与市场竞争。

6.一个假设

假设宋朝没有被元朝灭亡,继续发展下去,会有什么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似乎应该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是否会产生革命,从而促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果说当时的中国缺乏配套的信用等体系,可以在后续发展中慢慢建立。

但是明清朝中,我们很难看到资本主义体系发展的迹象。

一个国家追求内敛,就会停滞。一个人过于安逸现状,就会停止发展。人的成长一定是拥抱变化,改变思想,积极行动最能适应。实际上竞争的结果不是强者生存而是适者生存,最能够适应改变的人生存。资本市场的一个特殊在于他的规则与运行规律也在不停的变化中,我们要积极适应变化。但对现状经常发生改动,就会给人造成痛苦。所以我们可以稳定家庭,积极促进事业与思想的发展。思想的改变一定是在事业发展的前面,有了对应能力、素质准备才能够胜任对应工作。保持思想的不断更新很重要,不断实践向前发展很重要。

第16篇: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读《中国大历史》对于我这个理科生出身的我,对中国历史总是模模糊糊一知半解—始看,觉得比较晦涩,由于基础薄弱,很多地方看不懂。《中国大历史》属于历史散文集。加之,该书是从宏观的角度对中国的“大历史”进行评述,因此我这样的历史半文盲读起来很不顺利。究竟,这不是通俗小说,可以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地读完。其实先前对这本书我了解并不是很多。只是知道作者黄仁宇先生经历不凡。我想在读一读中国历史的初衷,所以就动了心翻看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也确实觉得有点宽泛、不得要领的感觉,不过还好,坚持就是胜利,花了一段时间继续读下去欲有一种与从不同的感受:很新鲜,令人耳目一新。第一次感觉到读史的趣味。

作者以其宏阔的视野,独到的见解来解析中国历史。这所以把它称为“中国大历史”,是因为中国在过去的150年内经过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革命,从一个闭关自守中世纪的国家蜕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影响到13亿中国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与衣食住行。本书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它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

黄仁宇先生在历史学中展示出来的眼光无疑是值得钦佩的。在本书中他以地理条件来发展历史,尤其不同于传统历史书写方法,将历史事件以宏观的角度、综合条理,使读者随之眼界开阔,纵横千年。特别是在本书起首,作者由中国历史的发源地来推展引领全文,而非一向认定的以年代来划分,让人了解围绕着地理发生的历史情景,对于历史的演化,更能产生具体而清晰的概念。

首先,应当说作者是非常专业的。黄仁宇先生这部书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实在需要很强的取舍功夫。但是,他不是以其短,或未能对于历史的人与事件细细地加以描述来显示其大历史的特点的。大历史之所以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历程,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他是以一种全新的手法,从长远的社会、经济、财政、社会思想、官僚制度、地理环境等多种视角来观察中国历史的脉动。在历史的图景中为我们描绘出了历朝历代的大政治,大财政,大文化,大军事,大法令,而这些都是我们历朝历代兴衰的根本所在。在著作的意图上,作者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又前后连贯的纲领。在文字中,他还加了很多与欧美历史的比较,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状态描述,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因此,我们不必要将历史读作资治通鉴,不必要将历史认作弘扬某种道德理念的工具。跳出历史的价值旋流,满足今天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同时也能够在其中给我们更多的借鉴。

其次,作者是有趣的,之所以说他有趣是因为在这本书中,有很多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他认为明朝是内向的;整个华夏古代史,就像是一部完整的农业文明;16世纪末的中国就像玉制的装饰品,表面光鲜但内在异常脆弱。纷繁错综的社会现实,经他这么一说,就清晰而简单了。

第三,作者是相当理性的。他没有落于俗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在一般的历史评价中,显得更有新意和见解。他认为国家的法纪堪为根本,法纪废弛,则变乱陡生。所以,在他写的这本大历史中,他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文字中穿插了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做深入分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治国的借鉴的。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但变乱,分裂乃至亡国的原因往往都是一样的。这些道理对当今企业管理也同样适用。企业若想生存,就必须要有一套严格的财务管理体系,不能糊涂;规章制度的健全与执行力的好坏更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健康的展和在发展中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中国大历史》仍然保持着黄仁宇先生一贯的“大历史”观点;从小件看大道理,从长远的社会、经济结构观查历史的脉动;从中西的比较提示中国历史的特殊问题;注重人物与时势的交互作用、理念与制度的差距、行政技术与经济组织的冲突,以及上层结构与下层结构的分合〈了黄仁宇先生的书,就再接受一次历史的教育,他的书不同于我在以往教科书上学到的,令人受益非浅,他不会以一种民族狭隘的心理去看待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而是将中国的历史放在一个庞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探讨,或者放在西方观点下来评价。作者一直在西方研究我们自己,因此它能更用接近西方的方式和观点来思考我们自己的问题,这也许就是这本书不同于传统历史书籍的原因所在。

这种方式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是新颖的,这当然与作者的人生阅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作者早期就读于南开,然后随“国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后曾在东北参与过短时“内战”,而后就读于美国的一个陆军参谋大学,最终选择了他终生的事业:历史。作为处于具体历史情境的治史者,所面对的毕竟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模型,而是还在续写着某种历史主题的真实生活。他直接牵扯着我们的神经,连接着我们的血肉。所以,黄仁宇先生的文字里不但有着很浓厚的传统气息,而且散发出很多西方的味道。除了能够学习历史知识之外,黄仁宇先生以另一种角度解读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历史不是偶然的,每一次历史转向的背后,都是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相互交融的结果。历史是需要客观评价的,这点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尤难做到,因为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成分,但是当你读了这篇书以后你就会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生动,形象,打破了以往教科书式的罗列,将历史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今日的现实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相对于今,当代的许多重要事件,在宏观历史来看都显得微不足道。如果将视野拉开,许多历史上经历之事在今日仍然存在或发生。尤其是中国人的政治、官僚体然依然存在,读古验今、令人惊诧。

《中国大历史》成功之处是作者把专业的历史知识写成了趣味读物,却又蕴含历史沉重感与深刻的历史的反思。特别是书中对当今社会的预言的兑现让我们佩服不已。由此也实现了历史的最根本目的:以史鉴今。《中国大历史》对我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另外一方面,王朝的盛衰,如同人生的轮回,如果把自己置身于“人生大历史”中来看,最大的收获便是领悟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的生命极为渺小,因此对于生活中的许多纷扰,片刻的痛苦与偶尔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我们可以以一种更加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笑看人生。人生过后是否应该留下点什么,如同王朝在历史上划过的痕迹。

第17篇: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财务总部马时佳

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所著《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有记忆中有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和印象,体会了作者贯通古今中外的视野和心境,以及作者所采用的重点提取综合评判的研究方法,有以下感想、感悟。

一、综合与归纳的方法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样,以“中国大历史”命名本书,作者力图将宏观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的研究里去。由于身在海外,授课对象是异国学子,作者曾怀疑讲述历史知识的意义及实用价值,辗转反思之后,最终决定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阅读“王安石的变法”、“数字管理还没成熟”、“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等篇章时,我对作者的宏观综合分析法逐渐熟悉并认可,对其通过讲说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朝代有关“政府抽税”的历史演变,论证“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观点慢慢领会逐步接受。或许这些观点在历史课本、野史小说中早所提及,不敢确定是作者首创或独创,但这种写法确实是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态、道德意识去写史,让读者体会经济体制、技术条件等其他因素对于历史、社会、朝代更迭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推进作用。

二、视野与胸怀的开阔

本书自华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国景象作通史串讲,宏观看去全面系统,朝代更迭、烽火硝烟、分合之势、民族聚散等展现的淋漓尽致,五千载烟云换作寥寥数语,千古风流人物化为过眼云烟,其中既有中华血脉的传承,也有脉络发展的足迹。在畅游历史的波澜壮阔中感受世事无常、时事造人,一些大事件,借力于天时地利人和,顺势发生或无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于危难,问鼎于乱世,有的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有的功亏一篑、遗臭万年。在思想意识推演方面,本书将儒、法、道、墨等各家并举,涵盖佛说禅学、老庄之道、基督天主、伊斯兰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罗万象、交互辉映,争鸣冲撞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光彩。阅读本书既是沉淀知识、开阔眼界和心胸的体验,也是穿越今古,凝练智慧和思想的盛宴,深感受益匪浅。

三、游历与见闻的印证

读史过程中,突然想起“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语来。比如书中读到“兵马俑的幕后”、“佛教的普及影响”、“初唐的繁荣壮盛”、“西湖与南宋”等篇章时,因为曾经游历身临其境,亲见过、触摸过、聆听过、体味过,感觉就较其他更真实而亲切,旧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对上号,再回味历史品读作者点评时,条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丰富或是印证或是异议,更易得到共鸣或形成判断。

四、读史与研史的感悟

本书读起来有些艰难,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读下来,除了对中国大历史进行史实梳理和印象加深外,对于作者的一些新角度、新观点或评价虽然称奇,但体会不足、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或许主要源于我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积累不足或视野局限的因素。仔细想来,史实虽已既定、不可逆转,但随着研读之人知识拓展、视野拓宽、阅历丰富、境遇变化,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读史的基础在于自身的知识、修养和眼界。同一段历史不同人读或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研读,注定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

历史虽已过去不能重演,但通过对史实史料的认知和对后人评说的解读,仍可启发后人、大有裨益。细细品味、辨识,理解和思考历史,尝试把眼界放得更宽敞,把胸怀放得更宽大,放下身段,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积极当下,勇敢尝试大胆创新,历史必将为今所用、造福当代、影响后世。

第18篇: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简评

中国历史与文化刘云鹤 1090800114 生命科学学院

1《中国大历史》简评

选择《中国大历史》这本书纯属机缘的巧合,因为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帖子,说是大学生必读的一百本书中,就有《大历史》这本书;也不知怎的单单就记得这一本。后来寒假里为打发无聊,书店里看见了,就买下了。

初看这本书,就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在我看来,有以下两点:

篇幅短小,以点论面

这本书连目录都算上,也就350页,每一个标题下的内容也只有1-3页的叙述。这非常适合我们这些有点儿历史基础,平时没有大块时间读书,又渴望有一些标新立异思想的大学生们。

白话文体,通俗易懂

现代史上,最权威的通史学者应当属钱穆老先生了,他的《国史大纲》堪称经典。曾下决心拜读一二,但望竖排版式和老式白话文而却步。但黄仁宇老先生2早年曾任国军的下级军士,是一个从阶级底层走出来的历史学者,在不失史家之严谨的基础上,同时更加平民化,使了解历史不再被识为畏途、不再只是几个历史学家的“斋中之物”;而且从20世纪五十年代他即在美国,攻读历史,思想更接近西方人;此书写于20世纪九十年代,白话文体已经发展完善。所以,读起来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再读下去,就能发现其真正精髓的东西了。

这本书是一本简要的历史概论,与以往我们所接触到的历史教科书不同。说起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样的,大家恐怕都不会陌生。以分阶段的社会进化史为纵,时间发展为轴,从政治意义辐射到经济文化教育对后世的影响,条目清晰有力整齐,但文字干枯发涩,千篇1律。然后我们学生就死记硬背,只记得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没有质疑,没有独立思考。这哪里是在学历史,这样死记硬背却没有对历史的反思,即使将整本课本都背的滚瓜烂熟,也不知道中国是怎样的一种兴衰荣辱,学历史又有什么意义?有如鸦片战争为例,我们所了解的鸦片战争,只看到了英国人火器如何先进,战船如何高大,战胜了以后,如何与我们签订不平等条约。完全看不到中国人在对待此事时的敷衍了事,以次充好,欺上瞒下。爱国主义重要,但是一个只知道帝国主义罪恶而不知反省自己的民族,又如何立足。黄仁宇也正是基于这个理由,确立了自己的历史宏观理论。他在此书的中文版自序中写道:

我年轻时从军十年,解甲退伍之后,负笈于海外,可谓“学书未成先习剑,用剑无功再读书”。有了这样一段颠簸之经验,自己尚在憧憬于近身所见闻的事迹之真意义,而一旦授有学位,作为人师,在美国学子之前讲解中国历史,深觉得不能照教科书朗诵,尤其每次复习与考试之后,不免扪心自问:他们或她们须要理解井田制度到何程度?与他们日后立身处世有何用场?难道他们或她们必须知道与Han Fei TZu(韩非子)同受业者有Li Ssu(李斯)其人,他曾鼓励Shih-huang-ti(秦始皇)焚书,后又为宦官Chao Kao(赵高)所构杀?1

2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北京:三联书店,2007,350页,ISBN 978-7-108-01036-0黄仁宇在抗战期间及战后,担任国军下级军官十年。

Empre Wu(女皇武则天)的一生事迹仅是“秽乱春宫”?对我的学生讲,除了用她与沙俄的Catherine the Great(凯瑟琳二世)比较,或与清朝的Empre Dowager(慈禧太后)比较,这段知识尚有何实用之处?

或许正是应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黄仁宇在中国生长,后又去西方接受教育,又是军人出身,自然就少了一些很多中国文人身上的酸腐之气。可以注意到的是黄先生的文笔,是带着一些中国人的文化气息,一些传统文人的犀利,又夹杂着一些西方人的随性。 他提出macro-history(大历史)的说法——3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这种“大历史观”强调背景和事件发生的众多原因的联系和因果关系。大历史所讲究的那种融会贯通,包括时间和空间上的,即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或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是经历无数先决条件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是由无数的偶然条件构成的必然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事件发生是由于诸多原因的积累,但却无法去剖析,给出令人满意的认识方法。黄仁宇先生运用高超的逻辑技巧,用他独特的研究技巧和方法,为我们展示一个恍然大悟的必然结果是如何产生的。毕竟,成王败寇,在中国历史上所流传下来的史书杂记,在别人看来并不代表着真实。他是用一种“大历史”的眼光来看待种种问题,剖析的很全面很彻底,让人不再蒙蔽。也正是这种比较,能使我们看清中国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只能看到中国的“盛”,却看不到中国的“衰”。方舟子这样评述:

4黄先生的史学成就,不在于对具体史实的考订,也不在于他所倡导的“大历史观”有多大的效力,而在于他对中国史实、甚至是司空见惯的史实所做的深刻、新颖的剖析和解释。黄先生是当代中国学者中,罕见的具有见微知著、融会贯通的驾驭史料能力的“通史”之才。他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所做的独到思考,已经影响了并将继续影响许多中国学人。

这就是黄老先生为我们带来的东西,不仅仅是一本历史书,而是一种看历史的角度。其所研究的中国大历史大都是从一种西方的眼光来看,其中亦有不少西方的例子与中国作对比。其中的很多说法是中国学者所看不到的,正是这种“另一端”是他的文章令人新奇,整本书让人读起来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客观且不失真,正所谓“换一个角度看历史”。

有人把黄仁宇和余秋雨、易中天、于丹等这些成名于公众的人物作比较,认为他们有一些相同点,也有人认为黄仁宇的历史观只不过是“下里巴人”,甚至缺少最基本的历史常识。但我觉得他是独立于这些人的。首先,譬如《中国大历史》这本书,是一本历史著作,不是文学作品;其次,此书中的内容皆有考,没有信口评说,是一本严谨的历史著作;第三,本书语言清雅俊秀,没有任何粗俗语言。

从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黄仁宇先生是很钦慕钱穆先生的。钱穆先生在他的《国史大纲》前言中说过:

5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3

4 出自《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悼念黄仁宇先生》,方舟子,《新语丝》月刊2000年第2期

5 《国史大纲》(上册),钱穆,引言,商务印书馆(修订本)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他用通俗之言演绎深刻之理,见微知著。其欲树国民之历史性格,又何止只是有功之臣。

第19篇: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这部书短短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从有文明开始到近代两岸关系上历史全貌。一改以往史学家的著述方式,不以史料堆砌 为目的,也不以 单 一历史事件为关注点 。作 者 倡导大历史,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欧美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作进一步的研究。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结构框架。作者提炼各朝代时期的有特征的事物,如文化、地域、体制之类,研究它们的特点,总结了历史之因果关系,强调了一种历史的发展规律,即他一直提倡的“大历史观。

总体上,我在阅读此书时有三大收获,现简述如下:

第一, 对历史的整体认识有所提升。

一般传统历史家将中国史看做帝王之家史,以为皇帝君王者,号令天下,无所不从。然则在此书中,作者向读者传达出鲜明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历史,是在一种道德的指引下运行。帝王要有所作为,也必须依着道德轨迹,或者成为道德之代言人,否则便不能收到万民的支持。

作者在书中屡次用到“中国是一只大型的潜水艇夹肉面包”,此比喻虽生硬而令人费解,却还是充满想象力的。历史发展乃上下两重力量互相作用的结果,要维持整个国家之稳定,上下必须达到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的引子,在古代正是道德。

作为古代经济之基础者,正是“农业之系统”,其与“商业之系统”相对。凡古代之昌盛时期,必有解决土地问题之暂时良策,并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待到每个朝代后期,由于小自耕农的衰落,农业凋敝,国家自然混乱了。第二, 对一些具体历史细节的纠正认识。

在对人方面,比如,我从书中知道,慈禧是在光绪帝死后不到24小时去世的,而洪秀全则是在运动失败前服毒自杀(对这点我尚且有所怀疑);宋朝皇帝赵琐以及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都有一番雄心壮志,专于政事,却无力回天。在对事方面,我知道王安石的新政,使中国在当时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广度和深度不曾在那时世界里任何地方提出。元朝两次征日,未能

取胜的原因,乃是“神风”帮助,看来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到了海上战斗力就减弱了。辽东半岛在“三国干涉还辽”之后的坎坷命运,之前在历史教科书中却只字未提。“文化大革命”虽说是十年离乱,却也提供了一个新的改组机会。第三, 财政对于中国古时朝代的兴衰有重要影响。

黄仁宇先生在书中对于每个朝代,都会专门分析其财税制度。若财税制度符合当时小自耕农的实际情况,则国家能够得到充足的财源;而如果该朝代未能建立合理的财税体系,则灭亡不远矣。历史界甚至公认明朝之覆灭由于财政的破产,黄老也曾提出民国时期各军阀未能成为实际之强人,他们缺乏效能的主因在财政。两税法、王安石的变法、一条鞭法等等都是各朝代为了挽救颓势对于财税制度的改革。但这些改革之所以要么未能实行,要么未能取得实际效果,正是因为他们要么脱离小自耕农的实际,要么由于改革主持者失势,其所倡导的政策,也被反对派否定。小自耕农的破产与国家之衰落往往构成因果关系。结果国家税收不能按时按量征收,君主只好提高税率,或者变换着方式增加附加税。军人不能按时获得足够军饷,则军队素质下降,遇到各种天灾人祸,国家也无足够能力应付。真是成也财政,败也财政。这甚至让我有些怀疑,是否中国古之朝代更替,无非是“财政周期”?

如此看来,财政之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那么由此及彼,现今中国财政制度的设置,对于国家之强盛必定也是举足轻重的。然目前国家财税制度所受之诟病,已经愈加明显。学财政的人应该以完善这一整套制度为己任。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除非下层有法制上的保护,上端无限制收税的权利并非执政者之福。因为全国财政并无实际上之结构,各级人员也各就自己的方式敷衍塞责。目前我国对于下层之法律保护已算有所进展,但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尚不到位。如此,要想到达作者提出的真正“数目字管理”,尚有一段距离吧。比如目前增值税的征收就常常遇到逃税偷税的现象,而要想实现如美国之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实在任重道远。

第20篇: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读中国大历史有感

近期,拜读了黄仁宇先生所著《中国大历史》,加深了原有记忆中有关中国古今历史的条线和印象,体会了作者贯通古今中外的视野和心境,以及作者所采用的重点提取综合评判的研究方法,有以下感想、感悟。

一、综合与归纳的方法

正如自序篇中概括的一样,以“中国大历史”命名本书,作者力图将宏观视野这一观念引导到中国历史的研究里去。由于身在海外,授课对象是异国学子,作者曾怀疑讲述历史知识的意义及实用价值,辗转反思之后,最终决定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在阅读“王安石的变法”、“数字管理还没成熟”、“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等篇章时,我对作者的宏观综合分析法逐渐熟悉并认可,对其通过讲说分析不同阶段、不同朝代有关“政府抽税”的历史演变,论证“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经济体制”的观点慢慢领会逐步接受。或许这些观点在历史课本、野史小说中早所提及,不敢确定是作者首创或独创,但这种写法确实是第一次跳出政治形态、道德意识去写史,让读者体会经济体制、技术条件等其他因素对于历史、社会、朝代更迭的重要意义,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推进作用。

二、视野与胸怀的开阔

本书自华夏文明起源至近代中国景象作通史串讲,宏观看去全面系统,朝代更迭、烽火硝烟、分合之势、民族聚散等展现的淋漓尽致,五千载烟云换作寥寥数语,千古风流人物化为过眼云烟,其中既有中华血脉的传承,也有脉络发展的足迹。在畅游历史的波澜壮阔中感受世事无常、时事造人,一些大事件,借力于天时地利人和,顺势发生或无可避免;一些大人物,受命于危难,问鼎于乱世,有的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有的功亏一篑、遗臭万年。在思想意识推演方面,本书将儒、法、道、墨等各家并举,涵盖佛说禅学、老庄之道、基督天主、伊斯兰等各家宗教信仰,包罗万象、交互辉映,争鸣冲撞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光彩。阅读本书既是沉淀知识、开阔眼界和心胸的体验,也是穿越今古,凝练智慧和思想的盛宴,深感受益匪浅。

三、游历与见闻的印证

读史过程中,突然想起“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警语来。比如书中读到“兵马俑的幕后”、“佛教的普及影响”、“初唐的繁荣壮盛”、“西湖与南宋”等篇章时,因为曾经游历身临其境,亲见过、触摸过、聆听过、体味过,感觉就较其他更真实而亲切,旧景、人物、故事都可以对上号,再回味历史品读作者点评时,条理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或是丰富或是印证或是异议,更易得到共鸣或形成判断。

四、读史与研史的感悟

本书读起来有些艰难,翻翻停停好多回,一遍读下来,除了对中国大历史进行史实梳理和印象加深外,对于作者的一些新角度、新观点或评价虽然称奇,但体会不足、尚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或许主要源于我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知识积累不足或视野局限的因素。仔细想来,史实虽已既定、不可逆转,但随着研读之人知识拓展、视野拓宽、阅历丰富、境遇变化,是可以常读常新的。读史的基础在于自身的知识、修养和眼界。同一段历史不同人读或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研读,注定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收获。

历史虽已过去不能重演,但通过对史实史料的认知和对后人评说的解读,仍可启发后人、大有裨益。细细品味、辨识,理解和思考历史,尝试把眼界放得更宽敞,把胸怀放得更宽大,放下身段,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积极当下,勇敢尝试大胆创新,历史必将为今所用、造福当代、影响后世。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