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哲学慰藉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1-20 08:36:50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陈 蕾

在没有看《哲学的慰藉》这本书之前,“哲学”二字,觉得很神

秘、很深奥、难以理解、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但是,看完阿兰 - 德波顿所著的这本《 哲学的慰藉》,发觉,其实,哲学就在我们的点滴生活之中。这本书,针对六种人生困境,利用哲学的观点,在当我们遇到与世不合、缺钱、遇到挫折、心碎、困顿等六种问题时,来抚平我们受创心灵、净化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在迷茫时找到一扇窗。

首先我要先谈到的是与世不合的慰藉,文中谈到苏格拉底他的思想在当代是属于异类的思想,他的思想不能被接受而被视为异端,很多人被他提出的问题搅得发狂,有的人奚落他,还有少数人恨不得杀了他。最后遭受到别人陷害,而被送上审判台,到死前的一刻他仍然坚持他的理念,他宁愿失欢于众,获罪于邦,也绝不折腰,绝不因别人的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而且他的自信不仅是出于一时的冲动,或者匹夫之勇,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哲学的源泉。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张明信片,之所以使我如此震撼,或许是由于它所描述的行为和我自己的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在与人谈话时总是重视取悦于人甚于讲真话。为了讨好别人,我常常为索然无味的笑话大笑,.....对待陌生人,我常采取饭店守门人对待有钱人顾客那中奉承的 态度-----那是出于讨好所有人的欲望而表现出来的过分殷勤.....我努力博取大人物的赏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不也是在演绎着这样的生活态度吗?阿谀奉承、尔虞我诈、极力讨好、过分在意别人对自

己的看法、态度,生拍别人对自己有意见,完全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是的,有时,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实的自己,但是,并非所有人的意见都应该得到尊重,应该尊重好的意见而不是坏的意见,因为好的意见出自对事物有所理解的人,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坚定自己的想法。我们不必完全在意别人给我们的眼光,因为只要永远听从理性的命令,我们必将得到回报。

缺钱时的慰藉,伊比鳩鲁说:“只要我们不是处于现行的痛苦之中我们就是快乐的。”所要带给我们的是要我们要排除欲望,并且对于不必要金钱欲望奢求是不必要的,只要有着友谊、自由、思想、食物、避风雨处、衣服,仍然是可以得到快乐。小时候、特天真,特容易满足, 吃一毛钱的辣条,喝一毛钱一袋的冰水,一个一角的棒棒糖就可以让自己满足很久,但是长大后就算是10元的棒棒糖也无法满足,人们时常在抱怨自己的钱不够花,或许我们应该要像伊比鳩鲁一样要懂得知足常乐。看完文章后我赞同他的最初理念知足常乐。我们追求发财的最大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伊比鳩鲁分析了我们内心的需要以后,指出,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为什么非洲难民,只要能吃的饱他们就可以很满足,然而那些有钱人,就算是买了一个最新一季新产品,但最后他们却获得到空虚感,因为欲望的无穷,迫使人总是追求金钱前进,丧失了自由。一个嫁入有钱人的人真的可以得到永久快乐吗?嫁入豪宅后,你会因为朋友生活圈子也不同了,以往自由也失去,对于处事思想也和以往不同,也许嫁入豪宅是变富有了,但是随之快乐同

时变少了,但是,现代社会有人宁愿坐在宝马内哭泣。想起《神女峰》内的一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何必----何必呀!

“我们应该对什么都不感到意外,我们的思想应该事先准备迎

接所有的问题,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惯常发生的事,而是有可能发生的事”面对挫折、面对意外,我们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失落、痛苦„„可是,没有经过痛苦就得到快乐一点也不真实。作者列举拉斐尔例子,拉斐尔早期作品在当时是很受宫廷青睞,但是当拉斐尔看到达文西和米开朗基罗作品后,明白自己实力不足,于是他将这种愤怒化作学习肥料,他的努力在最终得到了结果,不管是拉斐尔或者是你、我,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瓶颈,要如何去面对其困顿呢?要将愤怒、不足的心,化作学习的意念,然而最后你获得的东西或是突破那一刻,你会无比高兴,在学习过程中你有获得新能力、新知识,你因此会得到更多喜悦;就好比我们考试时,如果今天我是瞎猜而猜到满分当中喜悦,比起真正读书而吸收於脑而得到满分喜悦,前者只是短暂喜悦,而后者是长久喜悦;很多事情也如此,必须要经歷过当中痛苦过程,才能明白其获得快乐。要想得到快乐,有时需要等待、忍耐。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要坚信,挫折、困顿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俗话说“人无完人”、“ 十个手指有长短”,多么朴实的话语,却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要勇敢承认自己弱点,打肿脸充胖子是对自己无利的,不管是在文化优劣还是彼此智力上,不要对自己太得意,每

一种文化及每一个不同人,都有不同优点值得我们去了解学习地方,即使承认自己是有缺陷的人也无所谓,至少我们明白真正自己所缺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正如“译序”中所说,“在作者看来哲学最大的功能就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这痛苦有主观自找的....但是在哲学那里都可以找到解脱之道,....天下伤心人可以从叔本华的极端悲观主义放弃对此生的一切期待中得到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正是我们在失意、困顿、冷落、承受着我们所认为最痛苦的痛苦时的些许温暖,它是我们坚强的精神后盾,永远为我们点亮着照亮着前方的路灯。

推荐第2篇: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第一次尝试阅读哲学的书籍,阿兰·德波顿这个名字深刻在我内心。当我们遇到不受欢迎、缺钱、被瞧不起、心碎、困顿等六种问题时,你该用怎样的人生观或者生活态度去面对处理呢?闭上书本在脑海里不断反复思考回忆,过去曾经面对都是从我父母中帮助走过,可面临未来的社会实践,我深刻感受到尖锐化的残酷。

书本中藉由著六位不同哲学家的观点及体验来解决我们心理上的困惑,藉由著他们的例子来慰藉我心中的困惑,利用哲学的观点去探讨解说。我仿佛看到人生价值观的答案,感觉犹如溺水之人拾得稻草,它对于我挫折中的路程是个莫大的慰藉以及光明。深入浅出的文字内容,生动有趣的比喻论证,精妙得当的引用、评论,还有众多趣味下的深刻思想,这一切都使之那么适合作为启蒙书籍。

如译者资中筠先生说,“这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惟有名之曰才子书”。 具体来说《哲学的慰藉》这本书是分六章,分别“慰藉”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和困难的众生。而资先生的解读是,“更深一层的意思就是他认为哲学家的伟大不在于高深莫测,而在于能与常人对话”。 作者也透露出了这一想法:“广而言之,以这位希腊哲学家为最高象征的主题似乎在召唤我们担负起一项既深刻又可笑的任务,那就是通过哲学求得智慧。尽管古往今来被称作哲学家的思想者千差万别,还是有可能在相隔几世纪之间找到一小群情貌略相似的人,其共同点就是忠于„哲学‟一词希腊文的原义

——philo;sophia。”

我认为阿兰.德波特以哲理讲解人们的思维逻辑来告诉我们----如何去打破那个看似坚不可摧的认知疆界,以使我们在种种人生之逆境之中,依旧可以坚强面对,甚至置之一笑。原来阅读哲学的书本倒是一件幸事,理性思维的极致有时近乎疯狂,几个循环你就发现“鸡与鸡蛋诞生”的故事了。如此,幸福倒离无知近一些,想得可以更轻松愉快,哪怕随时都保持著能接受挫折的心态,接受突然的意外的事,并且随时预料想著下一秒的灾害,我们无法逃脱命运安排,却要学习忍耐著去接受所有的挫折。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坦然自若的态度,第一章的陶器,运动员;第二章的钻孔;第三章的命运女神,狗;第四章的铁炉壁炉和野人;第五章的鼹鼠;第六章的山和拉斐尔,司汤达……其实我发现德波顿并不追求宏大的意象或经典的事例,他更喜欢用这些细小平常的事物,说明极为深刻的道理。

生活难道不是更简单平凡吗?大侦探福尔摩斯曾说过:细节注定真相的结果。文中开始谈到:很少人有哲学家会推崇痛苦的感觉,明智的生活向来和努力减轻痛苦──如焦虑、绝望、愤怒、自卑、悲伤──相关性,但是尼采指出痛苦和快乐是一体两面的,他们两个是不可分离的,当我们勇敢面对困顿,才能重困顿中激发自我重新创造,并且从当中获得到快乐和享受。

往往最真实感的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老师介绍的书本真实地让人重获阅读的乐趣,面对喧嚣中这样一泓清泉,我感觉宛如世外

遇上桃园,令我对生活的看法更加深入实际,大大改变了我的人生观价值。懂得知足常乐,及时行乐才是最简单的快乐,美国人现代都有一句话:活在当下!更应该把自己的心态放得更稳一点,深沉一点。

推荐第3篇:《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算起来,我们这一辈的读者读哲学的时间并不短,但却始终害怕读哲学。因为,哲学书籍常常摆出高不可攀的架势,让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弄哲学的人有时也故弄玄虚,把本来可以理解的东西弄得“一些不懂了”。西方哲学于文字又隔了一层,我们只好仰仗三家村夫子们的翻译,结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子,离真理更加远了。我自己阅读哲学的经历大抵如此,也许只能怪自己愚钝而没有悟性。有一天,在自己的破书堆里找到威尔•杜兰(WILLDURANT)写的《哲学的故事》,发现原来哲学也并不难读如许。杜兰说读哲学也有快乐,连形而上学都有诱人之处。每个学哲学的人都曾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只是迫于生计,人们在刨食的过程里忘却了这样的体验。诗人勃郎宁说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日常必需一如饮食。思索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哲学的过程。《哲学的故事》和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一样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我努力寻找一个学科的边缘而怀有写作热情的人物的著作来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英国的阿兰•德波顿(ALAINDEBOTTON);他的《哲学的慰藉》就给了我这样的阅读乐趣。译者资中筠先生推荐我读这本小册子时,我内心有着一向的对于书的傲慢,并不以为会一字一行一页地读的。及至书到手,不知不觉竟然全读了。资先生的散体文功夫当然给这本书的中文本增色不少。不过,原文据说也得英语古典散文的三昧的。“我一向认为,一种臻于上乘的文字首先是本土的,不是洋腔洋调的„„”我把这句话视为资先生的翻译主张。也因为这个我拿到了英文本也不愿意去看。我不想破坏已读中文本给我带来的文字享受。两种文字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好的翻译在文字上应当说是一种创作。莎士比亚之所以在中国脍炙人口,是因为翻译家们把莎士比亚的文字用地道优美的中文转达给中文读者了。我读《哲学的慰藉》一开始就读的是中文本,语感定势有了之后,并没有想到要读原文。这就是有语言魅力的翻译所具有的效果。假如,让我来做文字翻译的裁判,我宁愿给风格记分,而不在科学界定上纠缠不清。因为,任何文学翻译都是不能用科学的手段来裁判的。两个人同为高手来翻译同一部著作,结果一定是两个文本,因为两人的语言感觉和文化理解是各自的。翻译批评如果不考虑这样的因素就谈不上专业。钱钟书说理论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翻译的理论家尤其缺乏实践。鉴于此,我通常不从事翻译评论。这当然也有心虚的原因,一提翻译批评,就感觉人家要批评我自己的翻译嗄。

《哲学的慰藉》书分六章,分别“慰藉”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和困难的众生。哲学的终极作用大概就在于此吧。

真正的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或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对世俗的东西弃置不顾„„你可能以为我会这样引下去。然而我不会。假如《哲学的慰藉》只有这些,我就没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了,这样描述哲学家的书籍太多了,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

《哲学的慰藉》里的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个性鲜明的人。个别人选如蒙田算不算哲学家,作者并没有按照学院的规定来安排。我接触蒙田超过二十年,《哲学的慰藉》却让我从另一个视角了解了这位随笔作家。饮食男女在蒙田的笔下都有细微的观察,异地风俗也是他散文挥发极致的对象。“我之所以为我,每一样器官都同样重要„„我有义务向公众展现自己完整的形象。”在写叔本华的爱情故事时,德波顿说:“我们比鼹鼠总还有一项优势。我们同它们一样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为繁衍后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去戏院、歌剧院和音乐厅,晚上睡在床上还能看小说、哲学书和史诗„„”这种思索本身就很有哲学意味了。写尼采时,德波顿用了“推崇悲苦的哲学家”这样的字眼:“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尼采把大多数哲学家讥笑为“卷心菜头脑”。“说实在的,在活着的人里没有一个人是我在意的。我喜欢的人都在很久以前作古„„”关于尼采,人们已经说了很多,我并不想在这里误导读者。我感兴趣的也许跟哲学沾一点边:资先生做了几十年入世的学问,从事的一直是理性思维。德波顿选的几位哲学家或者思考入世问题的角度不合常规,您翻译时有什么样的感想?人在摆脱了职业读书的羁绊之后,阅读趣味是否更合人性一些?思想的闪光和逻辑的亮点是一回事吗?理性如果能指导实践,思想又能解决什么?与其说这些是我读《哲学的慰藉》时产生的疑惑,毋宁说是读书以来就有的疑惑。

哲学如果真能慰藉人生,读书倒是一件幸事。理性思维的极致有时近乎疯狂,几个循环你便找不到北了。这个时候,没有哲学的人可能倒能解脱。如此,幸福倒离无知近一些。

推荐第4篇: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班别:09食品营养与加工

学号:2009394142姓名:刘艳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这一书,如果老师没有要求我们去看,我想我会不知道有这么一本书。怎么说呢,因为自己本身对哲学就不是很感兴趣,但现在看过之后却觉得这本书很值得大学生去读,去理解。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伟大的哲学家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看法,每一位都对后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其哲学思想无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下面是我读过这本书之后的一些感受与领悟。

(一)对与世不合的慰藉

如果你在别人眼中与世界是格格不入的,在别人尖锐的批判下,你如何面对呢?坚定自己的信念,决不让别人干扰自己的理念。苏格拉底就是一个值得你参考的与世不合的代表。在我眼中,他是那个时代的嵌合体,因为有他,那个时代才可以继续发展。在哲学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苏格拉底占据着很重要的分量,其思想更是深深影响着后人。然而,在当时其思想不但没受到世人的肯定,他还因此遭到悲惨的结局。他被冠上侮辱宗教、诱惑青年等罪名,这些罪名都是涂有的不存在的,他原本有机会向法官及群众乞求无罪,但是他相信自己的理性,他不会被当时迟钝的人民影响他的理念。他曾回答说:“雅典人:我爱你们,我尊敬你们,但我要服从神而不服从你们。只要我还活着,还有力气,我就决不会放弃哲学的研究,我还是和以往一样劝诫大家,不要过分贪求财富而不为自己的灵魂修好。这是神的吩咐。”由这些话可以看出哲学在他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稳固,正因为这样,他才可以在面对千夫的指责下还能够保持合乎理性的自信,尽管在死亡面前,这一位哲学家仍不畏死亡坚持自己的哲学思想,这让他成了全世界敬仰的哲学家,我真的打从心底里佩服他。我也曾试过自己的想法不被别人认可,但是我没有像他那样将定自己的信念,让别人给逐流了。想起来还真是惭愧啊!

(二)对缺少钱财的慰藉

快乐是什么,幸福是什么?在读《哲学的慰藉》第二章时,哲人伊壁鸠鲁的思想让我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他强调的是感官的快乐,他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 1

目标,我们的一切追求和规避都开始于快乐, 又回到快乐, 因为我们凭借感受判断所有的好。他主张我们停止凭第一直觉行事,而应该先审视我们的欲望是否合乎理性。然而在我看来,人活着总是会想得到自己所没有的东西。贫穷的人渴望财富;卑微的人渴望高贵;悲惨的人渴望幸福;„„而真正的大富大贵者往往又会为钱所累、为权所恼,渴望过上一种平静恬淡的生活。其实只要学会知足,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即使自己还有得不到的东西,但是只要想到其实自己比起某些人来说已经幸福很多了,所以我们不用烦恼那么多,凡事多方位的思考。如何获取快乐呢?伊壁鸠鲁提倡的快乐具体指的是:解除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感,远离政治等高风险的事情,重视友谊,生活在一个无忧患的圈子里,安心的享受生活的一切。生活中谨言慎行,节制欲望,因为只有处于我们支配之中的快乐才确保幸福。他很重视朋友,他认为,经常有朋友围绕身旁,我们才能确认自我。的确如此,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没有朋友,而真正的朋友是不会以势利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就好像我的好朋友一样,她虽然是有钱女,可是她从不会看不起我这个穷朋友。我们两个可以分享快乐,分担痛苦,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的朋友会竭尽全力帮助你,而不是取笑你,就像上次老师叫我帮忙收集车票,可是我忘了,眼看明天就要给车票老师了,可我一张也没有,这时还好我的好朋友帮忙一起找,很快就找到了好几张,如果不是他们,我就不会这么轻松的过了这一关。所以朋友是快乐的源泉,如果我们只有钱而没有朋友,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快乐。

伊壁鸠鲁认为,哲学家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和欲望的脉搏,从而使我们免于制定错误的谋求快乐的方案。并且,他开出了一张快乐清单:

1.友谊

伊壁鸠鲁说:凡智慧所能够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远超过一切。永远是朋友中写到“朋友多了春长留···朋友多了路好走”,只要有了朋友,快乐处处有,记得我和我好朋友一起去打暑期工,那时候真的很苦,每天都是加班,可是我们还是很快了,每到睡觉时,就在耳边讲悄悄话,很怀念,那时候的快乐是无形的,朋友带来的无形的快乐。

2.自由

作者写道:为了避免在自己不喜欢的人手下受其喜怒无常的屈辱,伊壁鸠鲁辞去了

雅典商业界的工作(“我们必须从日常事务和政治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开始了一种可称之为公社的生活,以简朴换取独立。自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了自由何来的快乐,就拿我们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来说吧!只要我们被强迫参见某些活动之后,我们心中有的只有埋怨,一定不会有快乐的。

3.思想

作者写道:很少有比思想更好的医治焦虑的良药了。......了解其实质之后,我们即使不能消除那问题本身,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消除它的一些特点:迷茫、错位、惊愕。这个真的说进了我的心里话,大一的时候,有条理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对自己的专业也不了解,整个人就处于一片迷茫之中,这时的我们有朋友、有自由,可是我们还是不快乐,逐渐的将自己的时间规划好了,笑容也多了!

而对于财富,伊壁鸠鲁认为只要达到最基本的保证就可以了,更多的只是锦上添花。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多得是闷闷不乐的富翁,只要你保证了以上三点,快乐离你并不远!

虽然还有很多感受,但我还是不一一列出来了,我在这衷心地希望每个大学生都能阅读一下这本书——《哲学的慰藉》,因为这本书真的能让我们获益良多!

推荐第5篇: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一)

灵魂的修行

作者:钮如黎 单位:浒浦学校

假日午后,清茶相伴。俗话说,茶能清心,书能静心。此刻,打开书本,将自己置身于喧嚣之外,任由思绪随之远行。

作为凡尘中的一员,一直不敢去触碰与哲学相关的著作。在印象中,哲学就如同神祇一般高不可攀。但翻开此书的刹那,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细细读来,不由暗暗赞叹作者的慧心,译者的用心。

此书是被誉为\"英国文坛奇葩\"的才子型作家阿兰·德波顿的重要著作,自2000年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全球畅销不衰。书中,并未将哲学道理一一罗列,泛泛而谈,而是针对六个不同的人生问题——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到挫折、被认为有缺陷、伤心、困难,分别向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这六位哲学家取经,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哲学对于人生的慰藉作用。

人生在世,总会有所追求。人人倾尽毕生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快乐\",无非就是\"幸福\".然而,人生中总会存在种种不如意之处,其中有些是可改变的,有些却是不可改变的。对于那些不可改变的,哲学提供了一种视角,帮助我们坦然去面对,去接受。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哲学是一种慰藉。但是,哲学不只是慰藉,更是智慧——帮助我们去调整看待世界和人生的眼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为与人意见不合而烦恼,也为缺少钱财而心焦;为受到挫折而沮丧,也为有所缺陷而自卑……内心一直处于困顿,痛苦之中,便也离我们寻求\"快乐,幸福\"的初心越行越远。读过此书,你便会明白:人生中无论遇到何种情况,只要退后一步,回到事物本来的位置,换个角度,换种眼光去看待,去思考,并能智慧地采取相应的态度和策略来解决问题,那么,所有的一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人生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只有去,没有回;人生其实很复杂,大千世界,纷繁芜杂,看不尽,摸不透。人生其实也很精彩。只要能拥有一颗\"智慧的心\",用\"智慧\"来对待一切,那么,一切皆不是问题。多一份\"智慧\",也便多了一份\"快乐\",\"幸福\"便也会常伴身边。

如果说,静静地坐着思想也是一种旅行,那么,阅读此书,不仅仅是一种旅行,是对人生的慰藉,是对心灵的启迪,更是对灵魂的一种修行。

午后,一缕阳光,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不忘初心,踏上修行的旅途,我们都是人生的旅人。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二)

沐浴在初阳的熹微中

文·骆锦勇

最近,刚读完古罗马著名思想家波爱休斯的《哲学的慰藉》。虽然这样生吞活剥的浅读近乎囫囵吞枣,甚至是对被西方学界普遍称誉为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的这部伟大著作的不恭和亵渎,但在阅读过程中我却能真切地领会到莫大的享受和收获——多了一份恬静,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份洞穿,少了一些功利。正如波爱休斯这部经典著作书名所示的那样,这是哲学对灵魂的亲切慰藉。

但凡读过《哲学的慰藉》的人,掩卷之后大多会情不自禁对波爱休斯施以膜拜之礼。因为,这部一千多年来洗涤和启迪了无数读者灵魂的不朽之作,并非波爱休斯悠闲自得地喝着咖啡抽着雪茄在窗明几净的图书馆或者宽敞舒适的书房里慢条斯理完成,而是他蒙冤入狱之后在灰暗阴冷的牢房里奋笔疾书所就。显然,如果没有超凡脱俗的智慧,心如止水的品质,坚贞不屈的意志,乐观豁达的修养,身处逆境煎熬的波爱休斯是绝对不可能通过与哲学女王之间的一场心灵对话,在死神降临之前坦然从容实现似史诗般的灵魂救赎的。

《哲学的慰藉》是一部关于人生思辨的哲学著述。全书共分为五卷,第一卷描述作者的境遇,第二卷指出世俗的幸福不可靠,第三卷讨论最高的幸福和至善,第四卷论恶的本质,第五卷讨论天命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从曾经显赫一时的罗马执政官到被诬陷下狱的阶下囚,出生罗马豪门望族的波爱休斯在狱中等待受刑的那一年时间里,以善恶问题为中心,用散文及诗体抒发了自己的委屈心情,娓娓而谈人生的悲苦、困顿和欲望引起的烦恼,进而在哲学智慧中寻找到灵魂的慰藉。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身处于浮躁社会的人来说,如果能用心去品味波爱休斯阐述的幸福的含义、恶的本质、天命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等一系列哲思问题,那么在读完《哲学的慰藉》这部鸿篇巨著之后,许多思想疙瘩、精神迷茫肯定会茅塞顿开,给人有如\"沐浴在清澈的阳光中\"的轻松惬意之感。

\"她一面深情地看着我那泪流满面的苦脸,一面吟诗对我内心的糊涂进行哀叹\".在波爱休斯看来,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右手持书,左手执笏\"的哲学女王,她能帮助人们摆脱一切愁乱、怨恨、悲愤、痛楚、沮丧、迷茫的困扰,拂去蒙蔽他们双眼的烟雾,擦干他们脸颊上的纵横泪水。而正是这位万能的哲学女王拯救了自己的困顿和堕落,帮助自己康复,从而在厄运降临之时能从容坚定面对,确信\"没有什么事是不幸的,除非你自己要这么想;同时,只要人能随遇而安,他就到处都能发现幸福\"\"既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恶人的嫉恨,那当我们畅游在今世生活之海的时候,便注定要经受风吹浪打的袭击\".作为一名无神论者,我当然不会接受波爱休斯诸如\"神即至善、至福\"\"神将善作为舵柄统治万物\"\"谁都不会幸福,除非他也成为一个神明\"等观点,因为我们必须始终坚信命运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在欲望和财富、最高的幸福和至善问题的思想修行上,波爱休斯仍然堪称今人的精神导师。因为财富让人患得患失,他在《哲学的慰藉》中写道:\"贪婪会讨人嫌,而慷慨则会使人闻名\"\"因为按照常理,只要少许、微小的一些东西就足够了;而你如果在满足之外还要追加奢侈,那么你的所加,或者让你难堪,或者大大有害\"\"珠宝也会有某种低级的美,可和人类的卓越品质相比较,它们还差得很远,()无论如何它们都不值得你去膜拜\"\"当你肯定地说最低等的事物是属于你的财富时,你实际上在自己的心目中,已经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放在了它们的下面。\"再比如,波爱休斯还讲到:\"我的确明白了财富不能带来满足,王权不能带来力量,职位不能带来尊敬,荣誉不能带来名声,享乐不能带来欢愉\"\"你所抱怨的失去的东西,假如真的属于你,那它们就绝不会失去\"\"官位和尊荣很难恒久\"\"不会是美德因为职位而受到尊重;而是因为任职者的美德而受到尊重\"\"欲望让你头脑糊涂,你贪图往日的好运,你认为这仅仅是命运中的一次波折,而实际上这命运已经使你一蹶不振\"\"而如果你的脖子被命运深深套住,你就只能在她的地盘上,默默承受任何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事实上,这些通俗易懂的人生哲理,无论对唯利是图、怨天尤人的喧嚣社会,还是对利欲熏心、好高骛远的浮躁官场,都是一剂苦口良药,一通逆耳忠言。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波爱休斯对幸福、至善及恶的本质的阐述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并且与我们几千年来一直推崇的人性向善的儒家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波爱休斯认为,\"幸福是一种完美的状态,因为所有善的事物都在其中会聚\"\"善是人们对各种事物进行追求时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动因\"\"善和幸福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假如肉体享乐能够使人感到幸福,那就没有理由说野兽不会幸福,因为它们的所作和所为,正好是为了满足肉体的需要\".而在论及\"善的强大\"与\"恶的虚弱\"时,他又确信\"好人总是充满力量,而坏人则是无力的\"\"善就是幸福本身,就是做事的目的。因此,善本身应该被视为人类一切行动的共同奖赏\"\"因为善本身就是幸福,所以,所有善的好人显然也都是幸福的\"\"你如果看到有谁想作恶、能作恶并且正在作恶,你就能够肯定他在遭受着三重的不幸\".当然,在阅读《哲学的慰藉》一书过程中,我们既应秉持兼收并蓄和尊崇科学的立场,不断重塑顺应时代发展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同时也应坚持在批判中承继的态度,剔除那些与辩证唯物主义不相契合的精神遗产。在论及天命与人的自由意志的关系时,尽管波爱休斯也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谁拥有或正在增进、求取美德,那么不管他有什么样的运气,也都是好的;但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恶人来说,无论什么样的运气都可能是不好的\"\"有些人因光荣牺牲,取得了世人的尊崇;有些人因不向苦难屈服,成为了旁人的榜样——美德不向邪恶屈服\"\"因为凡是生来就能够运用理性的人,也都有用以决断事情的判断能力\",但因为《哲学的慰藉》崇尚以认识神为获得至善,因而得出的结论显然也归顺于宿命——\"命运听命于神\"\"至高无上的神佑还经常制造这样的奇迹:坏人使坏人变好\".

《哲学的慰藉》之所以能成为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有影响力,并且也是最后一部堪称经典的西方著作,显然是因为波爱休斯出神入化般地把古希腊罗马哲学和中世纪经院哲学衔接起来,劝诫人们弃恶扬善,追求至善至美。这充分反映了作者以哲学沉思为莫大安慰的宗教思想和道德哲学观点,并构成了西欧全部文化精髓的来源。当然,对于波爱休斯书中表达的很多精妙观点和深奥思想,我还来不及很好地消化和吸收。尽管如此,我至少已找到了初阳的熹微,愿意一直坚守自我良心的自由,维护原则、遵守规矩,哪怕最终理所当然的是我也极大地冒犯了那些罪恶,也不想自欺欺人。

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三)

生活无处不慰藉

说起哲学,它似乎总是给人一幅高高在上,古板深奥的面孔。这个词汇总是承载了许多人生与世界的问题。让人为之苦行求索,苦想冥思。也许我们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哲学是什么?是旧书中艰深晦涩的文字,还是神圣不容亵渎的真理呢?当然,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也许会觉得难以理解。但是,这本书既不是难以理解的学术专著,更不是千篇1律的心灵鸡汤。而是以一个阅读者的视角向我们讲述哲学对我们生活的意义。

古今中外,能够让众人皆知的哲学家或许寥寥无几,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哲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信仰;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份慰藉。而这份慰藉并不来源于宇宙深处,而来自于我们内心。

我们乐于从生活中的点滴寻求慰藉,以此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一丝安慰。而哲学家们则善于把这份慰藉升华为哲学,并用他们的哲学反映生活:庄子可以从蝼蚁中品察天地,慧能可以在冥想中看遍人生;叔本华从日常的喜怒哀乐中看到意志的表象,尼采从登山的劳累中感受到超人的心境。在这些平淡无奇的事物中,总蕴含着丰富而通俗的哲理。生活无时无刻都在慰藉着我们,而我们又有几次能够察觉的到呢?

相隔几世纪,总会有一小群思想相通的哲人们,他们共同的爱好便是直面痛苦,忠于哲学,向我们诉说一些宽慰而切合实际的话语,为平庸而苦痛的人生开出一剂剂慰藉的药方。他们用生命实践哲学,把最深刻的慰藉留给世人。当我们去阅读那些蕴含哲理的文字时,又何尝不是在对自己的生活重新做一次定位呢?

真正的哲学,往往是从最普通的生活中去提炼,并用最朴素的思想给予我们最温暖的慰藉:当我们无法得到认可,我们求助于内心的坚持,于是我们从信心中得到慰藉;当我们感到生活无趣,我们求助于书本,于是我们从精神中得到慰藉,当我们遭遇挫折,我们诉诸内心,于是我们从内心的安宁中得到慰藉;当我们遭遇困难,我们于是我们从拼搏中获得慰藉。他们用哲学为生命作礼赞,用超脱的慰藉诠释生命。也许,他们的哲学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至少让我们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们对生活做出最好的定义。

书中,作者对哲学给予了这样的描述: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解读自己弄不清楚的痛苦与欲望的脉搏,从而让我们摒弃错误的方案,制定的幸福的计划。作为一个哲学外行的我,也许会难以完全理解哲学带给我们生命与生活的意义,但是,生活无处不慰藉。哲学家把他们的生活体验讲成了一个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与其说是我们从他们的智慧中寻找慰藉,不如说是我们在对自己的生活的了解中得到了慰藉。实际上,哲学的意义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艰涩高深,只是把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加在一起,组合成了充满智慧的哲理。

要知道,这世上任何一种哲学都无法让你的心灵得到满足,这世上任何一本书也不会带给你幸福,但是他们会用思想和文字悄悄地告诉你,让你成为真正的自己。

推荐第6篇:读《哲学的慰藉》

算起来,我们这一辈的读者读哲学的时间并不短,但却始终害怕读哲学。因为,哲学书籍常常摆出高不可攀的架势,让普通读者望而生畏。弄哲学的人有时也故弄玄虚,把本来可以理解的东西弄得“一些不懂了”。西方哲学于文字又隔了一层,我们只好仰仗三家村夫子们的翻译,结果追求到的是影子的影子,离真理更加远了。我自己阅读哲学的经历大抵如此,也许只能怪自己愚钝而没有悟性。有一天,在自己的破书堆里找到威尔·杜兰(WILLDURANT)写的《哲学的故事》,发现原来哲学也并不难读如许。杜兰说读哲学也有快乐,连形而上学都有诱人之处。每个学哲学的人都曾有这样的阅读体验,只是迫于生计,人们在刨食的过程里忘却了这样的体验。诗人勃郎宁说寻找生命的意义是日常必需一如饮食。思索生命意义的过程就是哲学的过程。《哲学的故事》和房龙的《人类的故事》一样改变了我的阅读习惯。我努力寻找一个学科的边缘而怀有写作热情的人物的著作来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比如,英国的阿兰·德波顿(ALAINDEBOTTON);他的《哲学的慰藉》就给了我这样的阅读乐趣。译者资中筠先生推荐我读这本小册子时,我内心有着一向的对于书的傲慢,并不以为会一字一行一页地读的。及至书到手,不知不觉竟然全读了。资先生的散体文功夫当然给这本书的中文本增色不少。不过,原文据说也得英语古典散文的三昧的。“我一向认为,一种臻于上乘的文字首先是本土的,不是洋腔洋调的……”我把这句话视为资先生的翻译主张。也因为这个我拿到了英文本也不愿意去看。我不想破坏已读中文本给我带来的文字享受。两种文字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好的翻译在文字上应当说是一种创作。莎士比亚之所以在中国脍炙人口,是因为翻译家们把莎士比亚的文字用地道优美的中文转达给中文读者了。我读《哲学的慰藉》一开始就读的是中文本,语感定势有了之后,并没有想到要读原文。这就是有语言魅力的翻译所具有的效果。假如,让我来做文字翻译的裁判,我宁愿给风格记分,而不在科学界定上纠缠不清。因为,任何文学翻译都是不能用科学的手段来裁判的。两个人同为高手来翻译同一部著作,结果一定是两个文本,因为两人的语言感觉和文化理解是各自的。翻译批评如果不考虑这样的因素就谈不上专业。钱钟书说理论是不实践的人制定的,翻译的理论家尤其缺乏实践。鉴于此,我通常不从事翻译评论。这当然也有心虚的原因,一提翻译批评,就感觉人家要批评我自己的翻译嗄。《哲学的慰藉》书分六章,分别“慰藉”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有缺陷、伤心和困难的众生。哲学的终极作用大概就在于此吧。真正的哲学家“宁愿失欢于众,或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哲学家对世俗的东西弃置不顾……你可能以为我会这样引下去。然而我不会。假如《哲学的慰藉》只有这些,我就没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了,这样描述哲学家的书籍太多了,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哲学的慰藉》里的每一个哲学家都是个性鲜明的人。个别人选如蒙田算不算哲学家,作者并没有按照学院的规定来安排。我接触蒙田超过二十年,《哲学的慰藉》却让我从另一个视角了解了这位随笔作家。饮食男女在蒙田的笔下都有细微的观察,异地风俗也是他散文挥发极致的对象。“我之所以为我,每一样器官都同样重要……我有义务向公众展现自己完整的形象。”在写叔本华的爱情故事时,德波顿说:“我们比鼹鼠总还有一项优势。我们同它们一样需要为生存而奋斗,为繁衍后代而求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去戏院、歌剧院和音乐厅,晚上睡在床上还能看小说、哲学书和史诗……”这种思索本身就很有哲学意味了。写尼采时,德波顿用了“推崇悲苦的哲学家”这样的字眼:“很少有哲学家推崇悲苦。”尼采把大多数哲学家讥笑为“卷心菜头脑”。“说实在的,在活着的人里没有一个人是我在意的。我喜欢的人都在很久以前作古……”关于尼采,人们已经说了很多,我并不想在这里误导读者。我感兴趣的也许跟哲学沾一点边:资先生做了几十年入世的学问,从事的一直是理性思维。德波顿选的几位哲学家或者思考入世问题的角度不合常规,您翻译时有什么样的感想?人在摆脱了职业读书的羁绊之后,阅读趣味是否更合人性一些?思想的闪光和逻辑的亮点是一回事吗?理性如果能指导实践,思想又能解决什么?与其说这些是我读《哲学的慰藉》时产生的疑惑,毋宁说是读书以来就有的疑惑。哲学如果真能慰藉人生,读书倒是一件幸事。理性思维的极致有时近乎疯狂,几个循环你便找不到北了。这个时候,没有哲学的人可能倒能解脱。如此,幸福倒离无知近一些。(《哲学的慰藉》,〔英〕阿兰·德波顿著,资中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年4月版,18.00元)

推荐第7篇:哲学的慰藉 有感

哲学的慰藉 有感

一.

正义的审判一定不会缺席,只是会延迟开庭。在苏格拉底被害死之后,那3名雅典的公民也因此付出了代价。苏格拉底在描述中是一个有些爱质疑的人,他向所有人质疑,质疑的问题千奇百怪,无论被质疑者的表情。而这种质疑无疑是神经质的,或者说是没事找事。苏格拉底问出的问题常常使人难堪,而又富有哲理。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因为使得人们的难堪而导致他的死亡,而说到底,哲学不就是使人难堪的东西吗,从使人难堪中让人获得改进,然而,这脱俗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将所有的身外之物全部抛弃的脱俗。按照佛学的将法来说,就是禁欲。看穿钱财的本质,追求内心的幸福,然而这也并非是许多人所能看穿的,他们获得了金钱,却失去了灵魂。

所有的一切都是对的吗?一种狂热之下的冷静能让我们清醒的反省自己,所谓的每日三思。所有的一切都是注定的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然,我们有追求自由,内心自由的权利,我们可能无法与权力抗争,但我们可以选择服从,然而服从一定是对的吗?

在苏格拉底死去的时候,他是为信仰而牺牲,正如之一些虔诚的宗教徒,为佛,神献身。

同样的,为苏格拉底的平反显示了这个社会的公平,正所谓,我可以不支持你的观点,但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二.缺少金钱的慰藉

事实上,金钱是一个颇为矛盾的物品,它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又会给人带来痛苦。归根到底,这就是一个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认知,是更侧重物质满足或是精神满足。

事实上,我个人更倾向于精神满足,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实际上,人的贪欲是没有极限的,事实上,最终纵欲的人都大多没有好结果,对金钱或是其他一些欲望的要求是没有极限的,最终人将会被他们的贪欲所毁灭。上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而精神的慰藉是可以带来人的极大快乐的,而东方与西方最大的不同在于东方更加保守,更加提倡禁欲,而西方则正好相反。但是,精神的满足是源源不断的,而物质的满足必将带来更大的不满足,为了满足这种更大的不满足,又去为了这种欲望而导致更大的欲望,这是并不可取的。不知生,何知死。而灵魂的超脱是不会有失落感的,精神的满足远好于物质的满足。

三.对受挫折的慰藉

事实上塞内嘉的方法并不是十分的让我赞同,实际上这跟等死没什么两样。当然他比等死要好一点,毕竟面对无法抗争的命运和未知的力量时,不妨选择服从。从佛教的角度来说,就是心静如水,或是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这也许就是一种所谓的顺从,正如茅草面对大风只是弯下腰顺从,而非不自量力的抗争,实际上,我们不能说那个好那个坏,事实上他们都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在里面。在风后,茅草又高高的树了起来,几乎没有损失。对于挫折,要以一种最坏的心态去面对,这样得到的结果一定比你心中的要好,对于无能为力,不可抗拒的事物,以一种顺从的方式去面对,便会受到更少的损失。这便是我对第三章的一点感想。

四.对缺陷的慰藉

缺陷是每个人都存在的,所谓人无完人.事实上,权贵也不一定就比那些村姑要活得幸福,而我也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物体,有精神上的我,也有肉体上的我,失去了精神上的我,我便是那行尸走肉,而失去了肉体上的我,灵魂的却得以超脱,但精神却似乎没有了安心之所.缺陷是什么,缺陷就是不完美的地方,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他,那么我们便可以顺从它,包容他,作为身体的一部分.将什么事都放下也意味着放下所有忧愁,然而却可能是放下了所有责任.既然人是有两面性的,那么我们便宣扬那好的一面,打压那坏的一面.但是,到底欲望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我认为,当欲望与你的前行道路是一致的时候,欲望是允许的,当欲望阻拦了你前行的道路,那么这种欲望便是错误的.总之,缺陷是可以包容的.

五.对伤心的慰藉

伤心是所有人都会 碰到的事,叔本华是一个有些郁郁的哲学家,与苏格拉底等人相比,叔本华所研究,探讨的哲学问题更加的接近世俗,比如爱情的,而叔本华的哲学认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依附于肉体世界而存在,而并不是精神世界独立的存在,因此我们的行为与肉体世界的需求有紧密的联系,人不可以做到脱离,独立于肉体的思考与哲学,而一些我们正常的需求却被刻意的去回避,潜意识与意识,左右了我们的头脑,语言和行动,我认为,潜意识是可以间接被影响的,而意识则是我们所直接可以控制的,这些区别使得我们有理智与疯狂之时.但是,由于潜意识是可以被意识以间接的方式影响的,所以我们理智的时间大于失去理智的时间.

六.困难中的慰藉

没有经过痛苦,快乐就不长久与满足,正因为磨难,困难的来临,使得我们越来越强.尼采认为,为了无痛苦,只能享受一些快乐,而增加痛苦,可以使人们享乐的能力增加,就是没有风雨,哪有彩虹.只有有苦难的准备,我们才会成功,没有人无缘无故的就平步青云或是成为名人,他一定有付出.成功便是从平庸到痛苦到完成的一个过程,人的生命是在大自然前面微不足道的,但我们的生命可以通过磨砺而变的越来越坚韧,而回避困难不会有任何结果,面对困难却会将它解决.因此尼采对酒的态度实际上便是对他人生的态度,不回避,不畏惧.达不到的不一定就是错的,有一颗平常心与不甘平凡的心都是并存的.面对达不成的事情,要有一颗平常心,对可以达成的事件,要用一颗不甘平凡的心.

推荐第8篇:读《哲学的慰藉》有感

浅析《哲学的慰藉》

——真哲学,大智慧

今天终于把《哲学的慰藉》读完了,这篇阿兰德伯顿写的哲学艺术的文章,使我感触良多,本以为如此感伤的他不会是那么这么理性而幽默的文章,读完这篇文章却让我对他的文笔又着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阿兰德伯顿看来,哲学的最大功能就像是以智慧来慰藉人生的痛苦。而他笔下的六位哲学家都有着不同的思考,都带给着我们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也许就是阿兰德伯顿想带给我们对于生活的大智慧吧,但是,他对哲学的思考却成了我人生这么本哲学辞典中的序言。

《哲学的慰藉》从六个章节不同的角度来讨论着不同哲学家对于生活对于人生中哲学意义的思考,而我也将从六个章节来阐释我的感受。

第一章,对与世不合的慰藉。苏格拉底衣冠褴褛的形象让现在的每个学生、每位学者感受深刻,他不惧一切宣扬哲学艺术的他更给人一种放荡不羁的感觉。但是正是这样的他在当时的社会、当时的时代的人们看来却是个与世不合的人,他遭致很多人的厌恶,更是遭到了教会组织的仇恨。我还清楚地记得他对法官说得那段话,只要我一息尚存,官能健全,我决不会停止哲学实践,不会停止对你们的劝导,不会停止向我遇到的每一个人阐明真理······所以,诸位,不论你们是否释放我,你们知道我是不会改变我的行为的,虽百死而不悔。我在想,这位哲学家宁愿失欢与众,获罪于邦,而决不折腰。他决不因别人的指责而收回自己的思想。是什么给予了苏格拉底这么大的勇气呢,要是说他的自信是出于一时的冲动或者匹夫之勇,那么他的勇气而是来自更深层次的、根植于哲学的源泉,是哲学给予了这位与世不合的哲学家生活的力量。而他对于哲学意义的不同思考似乎就是在召唤着我们通过哲学来求得智慧啊,来慰藉着我们对于世俗不满的亢奋情绪,给予我们心灵的平静。

第二章,对缺少钱财的慰藉。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财富无疑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而钱财也似乎是象征着一个人能力大小,让人挤破头颅都想得到,甚至让人走上了不法之路。而阿兰德这章所说的哲学家却给我们带来了无价的一份财富。对于缺少钱财,伊壁鸠鲁却给我们带出一份快乐清单。伊壁鸠鲁的哲学最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强调感官的快乐,对于他来说,快乐是幸福生活

的起点和目标,而是什么可以带给我们快乐呢,是什么能从快乐中带领我们走出缺少钱财的困惑呢。友谊,伊壁鸠鲁认为凡智慧所能够提供的、主任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超过一切。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的父母一样,他们对我们的爱不易我们的外表和社会地位为转移,所以我们身穿旧衣服、承认今年没赚多少钱,都不会于心不安。而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我们追求发财的最大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他人就会对我们视而不见。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这样也让我们放下了对于缺少钱财的忧虑。自由,生活简朴并不妨碍朋友们感到自己是有地位的人,因为他们同雅典世俗的价值观拉开距离,不以物质标准衡量自己,不会以我们钱财的多少来衡量我们的生活。思想,有着自我的思想让我们忘怀了所有的世俗,甚至让我们远离了金钱世界的尘嚣。这样的哲学正是来慰藉着我们缺少钱财的不安之心,也净化了我们的心灵。

第三章中对受挫折的慰藉,让我懂得了塞内加的经历不仅仅是一系列挫折的综合词典,更是让我明白他的智慧面对挫折会是一种艺术,一门学问。第四章中对缺陷的慰藉让我明白对于蒙田来说读书是他生活的慰藉,是令他摆脱百无聊赖之苦,磨钝痛苦的刀锋。这也正是启迪着我们用读书来慰藉缺陷带给人们的困惑。性缺陷、文化的缺陷和智力的缺陷都不会是我们前进的阻碍。与此同时,在蒙田骑马周游列国后,建议我们摒弃偏见和自我分界,而代之以局限性较少的世界公民的观念。当我们被指责为不正常时,还有一种慰藉是友谊。朋友总是能善待我们,把我们看作比一般人心目中更为正常的人。这又是提示着我们友谊的珍贵,让我也加深着对于友谊的认识,广交友,交好友也将会是我交友的一项原则。而

第五章中提到对伤心的慰藉,这就向我们展示了叔本华对于伤心之情的一种处理方法,更是用哲学来将这样的方法来诠释给我们。让我也感受到了他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淡然,也影响我今后对于生活的态度,不仅仅是用哲学来慰藉肉体上的缺陷更是可以慰藉心灵上的缺陷,这也将是让每个人都需要去学习的。不能忘记的更有第六章中尼采写到的困难中的慰藉,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遇到种种的困难都是形式各异的,但是正如尼采所说的那样,困难都是不可避免,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慰藉我们的心中的创伤,靠我们去增强我们的信心与勇气。

在《哲学的慰藉》中,所有的提及的哲学家都有着自己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但是相通的地方就是他们都用哲学来诠释了哲学的功能,让我们都对哲学有着一个新的认识,这也正是让我读完《哲学的慰藉》中最为感触之处。哲学对于我们人生种种问题的慰藉,也就向我们传达了哲学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理念。用哲学来做大智慧,这也正是阿兰德伯顿写这篇文章的初衷,而我所要做的也正是要追寻着阿兰德伯顿的脚步来做智慧,用哲学的大智慧来面对人生。

推荐第9篇:哲学读后感

对于中国哲学简史以及其他部分哲学书表面处理之后得到的读后感:

全部--部分--相对立面

死亡----生存:相对的解释.没有死亡的感觉体会不到你还在生存.死亡可以给你存在的相对感觉.如一切明天都没有了,你会珍惜今天的所有一切.大多数时间死亡不在我们考虑范围之内,或者是我们不可能清晰的体验到死亡的感觉.所以我们一直认为我们还有明天.实际上有太多的意外不在我们掌控中.grey里面的,t如果爱就说吧,也许明天一切都没有了.任何一个感觉和词语,都是要一个反衬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如果世界尚没有悲伤,那也不会有快乐了.如果某一种感觉全部的占据了你的内心,那么你要留意去寻找相对的感觉,因为那个全部的感觉一定不是真实的也根本没有价值.

日常--->惯性动作可以让人产生惰性.就是上面的全部感觉,你必须要找到如何突破惰性,找到那种相对立的感觉去突破自己.

灵魂的电流--->应该是部分感性的存在.回忆对人是重要的.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在一生中不停的做着计划和回忆的互动动作.虽然很多理论让你把握当前,其实,这很难.至少从以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多数是在幻想未来,和回味过去.只是今天也会成为回忆,未来也会成为今天.把握当前的心态就是要突破惰性,要在一种全部的感觉中找到那种相对立的感觉.比如你有一个钻石,你会永远拥有它.它放在你的仓库里面.永远不去提取.你偶尔会想想它的光芒,但实际生活中你不会天天带着它.但是有一天你的仓库失窃,钻石没有了.你就会经常想起那个钻石,想如果天天带着它的话也许仓库失窃的时候就不会丢了.但是你不知道哪天你的仓库会失窃.失窃前,你也会经常忘记你拥有这个钻石,这个就是计划之内的东西,也是在你回忆里面的东西,其实不属于你的现在.我觉得,改变,或者是体验到存在感,或者价值等方法就是一定要知道相对立的体验感觉.事物矛盾的对立面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原始动力。灵魂的电流基本是一种情感发挥到一定程度所体现出来的物理现象.

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jaspers的观点:他把我们体验到存在边缘的状态定义为\"边缘状态\"。通常,我们如此地执迷于和熟悉日常的生活,以至于我们不能够看破世俗--我们用自己的观点造了一个藩篱。只有当我们处于边缘状态,如疾病、痛苦、烦恼或者破产使我们远离正常的生活,把我们放置在一个新的位置时,我们才会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去看待和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说生命和死亡就像在镜子里互相观望一样,当我们说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我们活得没有任何遗憾;而当我们说自己生活得很幸福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为死亡做好了准备。

其实内心中,生活应该正在朝着这么一个轨迹发展吧

推荐第10篇:哲学读后感

读《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有感

一开始,老师布置的作业------写一篇关于哲学的论文,感觉很是惆怅,不知道如何着手,于是硬着头皮,借了几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开始观摩,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浅层了解,写下这篇关于形而上学的读后感。

首先,对本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吧:本书是达米特的代表性著作,它最为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哲学思想的全貌。全面阐述了意义,真与反实的论等问题。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出发,作者阐发了弗雷格的涵义和指称的概念,对弗雷格关于涵义与指称区别的论证做了进一步的辩护,批判了真值条件意义理论,提出了辩护主义的意义理论以及意义理论的显示原则、交流原则,试图把应用于数学领域的直觉主义逻辑方法推广到日常语言领域,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问题,以奠定其哲学理论的逻辑基础。本书涉及的哲学理论博大精深,其主要观点大胆而深刻,颇有争议而极具原创性,是学界公认的一部相当重要的著作,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成果之一迈克尔·达米特的《形而上学的逻辑基础》很值和一读:该书是重要的、大胆的、论战性的,并且非常深入。它的总主题:语言哲学是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途径。该书取得的形而上学大“收获”不仅仅是对经典逻辑的修正„„它是20世纪哲学的真正高水准的标准性著作之一

且不说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何谓:形而上学吧,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里面是至高无上的,是第一哲学。是研究宇宙自然的基础。当然一些概念被后来人推翻并完善了,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却是不可动摇的,至今起着重要作用。正因为这些观念,许多哲学家把哲学的核心放在了研究宇宙万物统一的,最普遍最一般的本质或者共相上,认为它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根据。所以,这门科学是研究所有科学的基础所在。这就是形而上学。几千年以来,形而上学的演变史几乎等同与哲学的发展史。在哲学家看来,如果哲学是人类科学中最美丽的王冠,那形而上学就是王冠上最美丽的那颗宝石。然而在以黑格尔作为起点的现代哲学开始之后,西方开始普遍质疑形而上学,开始重新开辟道路,开展对传统的革命,这是因为对形而上学的错误解读。但是它在哲学史上占据的位置是至高无上的。或者科学发展到了另一个地步,它又会重新回到人们研究的中心而得到进一步的肯定和发展

其实,虽说略读过本书,但是对其内容可谓知之甚少,关于什么语义值、推理与真的概念及其各种各种关于真的理论,真的太过于抽象化了,在这片哲学的海洋里,自己甚至连冰山一角都还没有厘清,更不要说会有懵懵懂懂的感觉了,能够开始有这种懵懵懂懂就表示自己离哲学的脚步不远了,这里也会为自己提出一个书本上的理论:这样的基本假定似乎合理吗?我们在这个析取、条件句及全称量词等条件中有诸多的不符之处吧。虽说没有打算以后的人生为哲学而活,但是哲学是每时每刻存在着,其实,看完这本书过后,我更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学习哲学的意义在哪里?大家都知道,从初中开始,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等等诸子百家的才能智慧,这些人,可以说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哲学史上的先驱。因为古人便知道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等等哲学思想,这是何等的智慧啊?更有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泰格拉等等在哲学史上的皇冠级人物,这些人都可以说是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柏拉图针对苏格拉底而说的:“我爱我师,我尤爱真理”,这是多么崇高的战斗主义精神,为了真理,且不论正误,至少是自己在追逐着心中的理念,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啊。当代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等,都在哲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创造性伟绩。再看看我们熟悉的当代中国伟人---毛泽东,将更多的哲学思想用在了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上,熟悉地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华民族在他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邓小平更是将哲学的思想用在了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

说了这么多关于哲学的杂事,那什么是哲学呢?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如果你问一百位哲学家,那恐怕至少会得到一百种以上的回答,因为至今关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不同的哲学家都会有各自的答案。据官方资料得到: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思维与存在的根本关系的理论体系。 长期以来,人们把哲学等同于形而上学,又把形而上学等同于玄学。就哲学研究外部世界的本原和一般本质来讲,把哲学说成形而上学没错,但把哲学说成玄学,就把哲学和科学对立起来。任何一门学科,只要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能够建立起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都可以成为科学;而有明确的可具体界定的可实证的研究对象是能够建立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的前提。科学与玄学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玄学化相对而言,哲学的科学化与哲学的形而上学性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定位是对称的——哲学的科学化程度同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地位成正比。“世界观和方法论”本身具备指导性、实证性与可操作性;当我们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时,实际上就已经承认哲学是一门科学。哲学科学化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哲学发展观;哲学发展史,本质上就是在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称关系中,使哲学逐步科学化的历史。哲学科学化的进程,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哲学科学化的逻辑,是天与人、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关系的浓缩。哲学史上的各种唯物论、唯心论、二元论、不可知论、证伪主义等流派只不过是这种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历史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而对称哲学,作为对它们的扬弃、综合、升华,本身就既是哲学科学化的结果,也是哲学科学化的总结

看完这些,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太深奥了,太空虚了,我只想说,哲学就是对生活中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同时对当前的生活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指导吧,这就是我对于哲学的看法。应该多半的人会认为我的观点是一个谬论吧,其实我个人觉得是很有道理的,让我来做一个简要的解释吧: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展望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世界观,对当前的生活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指导就相对于上文所说的方法论,虽然言语间没有什么典雅的词汇,但是这样对于我一个还未入门的伪哲学学者来说,是再容易理解不过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多半是从网上找来的资料罢了,但是通过浏览这本书过后,我更想说说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哲学的意义何在呢?我想,要是学习一个东西没有任何意义的话,不学也罢,自然,哲学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意义呢?或者更直白的说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呢?其实这个问题真的让人很难回。在我认为,哲学是一个非常高深的一门学问,因为哲学是智慧之学。凭借哲学智慧,我们不仅可以在日常事务中深谋远虑,而且能获得一切事物的知识。一个民族想要更文明,更有教养,非有哲学基础不可。拥有哲学,好比一个人行路时用自己明亮的眼睛探路,没有哲学相当于在黑暗中摸索或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黑格尔说:“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在一个民族中的地位就像是庙里的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所以,有这样一句话:一个有哲学思想的人,是会创造幸福的人;一个热爱哲学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有希望的民族!

看完这本书,其实,并不在于这本书讲了什么,因为对于整个哲学史来说,这本书不过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罢了(虽然这本书有着极其丰厚的学术代表性)更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怎样去理解哲学,感悟哲学,从而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来。

最后,我以一则哲学笑话来结束这篇小论文吧。

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泰勒斯,有一天晚上走在旷野之间,抬头看着满天灿烂的星斗,却预言第二天下雨。正在这时,他掉进脚下的坑里,差点摔个半死。别人把他救起来,他说谢谢你救我,你知道吗,明天会下雨啊!于是又有了一个关于哲学家的笑话——哲学家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不知道脚下发生什么事情的人。

第11篇:哲学读后感

我看了几章后,感觉有些受益的地方,记录如下。

一、哲学的定义

说句实话,在拜读《哲学与人生》之前,我还真没有深究过,在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的原意是“爱智”。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

这种态度称为“爱智”。作者同时指出“爱智”的原则,“拥有智慧不等于爱好智慧”。爱智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一直保持心灵的开放。所强调的“过程”,要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永远在等待着接受惊讶。这是否暗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导引、学生自学的认知理论的本源和基点呢?

既然“爱智”是一种追求过程,那么又是什么影响了我们去追求它呢?

“最先要指出的就是人的身体。因为人体是物质的,有惰性同时也是软弱的。这种软弱会妨碍人类拥有智慧。比如,有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早起,却怎么也爬不起来,这时候会觉得身体实在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身体如此沉重,就是因为它是物质,所以有惰性。又有时候我们很愿意帮助别人,这代表心灵上的美好,却可能因为需要花时间、花力气,所以懒得行动。由此可知,人的身体是软弱的。人应该减少身体的控制程度,亦即要让身体的惰性无法对个人产生影响力。如此,才能让心灵自由地追求智慧。

教师的重要工作不也包含了督导学生、引领他们走向事物的真善美、远离假恶丑、使学生们的素养日臻完善、成为有健全人格、健康世界观和积极人生观的社会公民。

二、哲学的三个层次

哲学到底揭示了什么?不同的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客观规律,进而思考人生。。

“哲学”出现在西方古希腊时代,它的原始定义,philosophy,它源自希腊文,叫做“爱好智慧”。三个层次,首先,感受或接受到信息,感知,比较感性,这是感觉。第二,把掌握的信息整合起来变成知识,比如现在的学生们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这是古人无法了解的。但是这种知识是分而不合,每种学科都有不同的知识。第三叫做智慧,融会贯通且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从信息、感觉到知识、智慧是三个层次,到智慧的时候代表完整而根本。所以,谈及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因为牵扯到反省和根本。人们一定会说这样讲太抽象了,但是它会落实到自身的生命里,所以看任何事情不只会看现在,他一定会看未来、既看现象又洞察本质。教育者施教时不也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无他,教育规律使然。

比如教育学生上车让座,学生会思考:我现在把座位让给老人家,这个动作我就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让座?因为每个人都有先到先得的权利,毕竟我是先坐的位子。如果教师导入哲学的思想:每个人都会老,也需要别人让座,但是没有人保证你现在让座给别人,你老了别人会让座给你。如果从哲学角度解释这个道理,人跟人相处的时候这个模式是比较合理的,这样做就会心安理得,不但能看到现在,还能想到将来。

下一个要点就水到渠成了。

三、哲学是对人生经验的全面反省

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样,如果你没有罗盘,就不知道自己往哪里走。罗盘就是哲学,哲学是对人生的经验做全面的反省。人们可以向哲学家借这样的一个罗盘或者指南针,参考他们思考后的见解,也可以在自己内心里面启发这样的智慧,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他的罗盘,只不过他不一定经过严格的训练或者是适当地去反省而找到。

所以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它没有内容。如果离开哲学的话,人生是盲目的,人生变成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很多时候教师不知不觉的在给学生们说“你要懂人生的道理,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这里就有哲学的含义在里面。所以,人生的智慧,它归结为生命历程中不同的抉择。

书的作者傅佩荣用三句话来描写哲学:第一句,培养智慧,这跟西方的传统很接近。第二,发现真理。因为人常常发现变化的事物,觉得非常迷惘,你就要发现变化背后有没有不变真实的东西。比如道家,道就是最后的真实,让你知道这些变化有来源,有归宿。第三,验证价值。价值不能离开主体,不能离开你我他每一个人。

前面培养智慧,然后发现真理,然后去验证价值。这样就会使生活产生具体的改变,懂得自己往哪里走,就像在航海的时候我有指南针,别人说这个路线不好,但是自己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选择。人最怕不知道,这样选择是受风气的影响,受别人的影响,甚至是别人的操纵,结果走的路好像很多人都走,到最后不见得是自身愿意走的路。

由此看来哲学是人在早或者晚一定要碰到的题材。在生命的阶段,尤其是遇到重大的转折点、重大的痛苦、罪恶或者是灾难,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特别需要能不能有一个方向让我知道我这样做是对的,或者给自身这样一个选择的机会,让自身可以改变生命不同的路线。

四、哲学性的思维:理性的反省

“人当用理性反省经验的时候,才是真正清醒的时刻”。不过,理性思考有时候是很困难的,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也经常因此,一句“明天再说吧!”到最后干脆不想,就是因为实在想不清楚,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复杂的事情发生。

看书到这里,我想,这不正是阻碍我们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吗?我想学习哲学,应该学会用哲学性的思维,来思考这些事,才能更快的解开这些迷雾。

书中有一段话我很喜欢,也在此摘录下来,做为对自己的勉励吧!

精彩语录:

“当真正用理性思考经验之后,就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知道哪一种人生更为理想,也更适合自己。理想代表针对未来,哲学的思考就是要让人能够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向度中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刹那生灭的过程中而已。”

一个人的生命里不同阶段会有不同体验。经过某些磨难或是考验,觉得生命不像以前那么乐观,就会悲观,所以人会有乐观、悲观各种不同的想法。

五、书中给出的关于培养智慧的启示案例:

爱因斯坦曾说过“专家只是训练有素的狗。”这句话的用意并不在骂人,而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只是做一个专家,还要设法透过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体验到智慧。智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总结为两点:“完整”与“根本”。

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许多人因生活环境从小就在责骂声中长大,形成了气质自卑,甚至认为自己的人生都是黑暗的。然而难道人生就真的只有这短短二

十、三十年就可以决定了吗?林肯曾为人刷盘子,低人一等的生活非但没有让他屈服,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的信念。人只要还没有进棺材,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要把生命视为一个整体,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量整体生命。只有完整的看待,才能够在面临挫折的时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以及在得意的时候知所收敛。

人活在世界上,有些问题只是表面的小问题,而有些问题则是属于根本的大问题。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问题。除了生死的问题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也属于根本的问题。譬如:人为什么有不一样的命运及不一样的遭遇?为什么有些人做坏事却没有遭受报应?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必须受苦受难?

总的来说,培养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识的范围里面奠定基础。有了基础之后就要进一步达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和个人主体的觉悟和体验有关。这里的觉悟是要我们放弃个人成见,去发现真理,所谓“道并行而不悖”,通往目标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而体验是需要人来完成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当克服身体的惰性,让自己的心灵更加自由,去接受体验的时候,由体验去印证价值,那么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

第12篇:“松下哲学”读后感

杭萧钢构在单董事长为核心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变成建筑钢结构行业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特大型专业型品牌型企业。这就是一种规律,万事万物不是一层不变的,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总是发展的,总是在前进的。杭萧钢构之所以变化非常快,发展速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也符合松下幸之助的哲学思想,是杭萧人遵循了自然法则的必然收获,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果。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机遇,或者说只是决策人精明,抓住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偶然因素大于必然因素。但从本质上来说,却是一种必然。只要遵循客观规律,只要掌握了创立和壮大企业的精髓,就是一定会取这样的结果。也就是不仅仅在钢结构方面,即使搞其他产业,如象鲁冠球那样的机械制造行业,项忠孝那样的电器行业,邱建林那样的纺织行业,陈妙林那样的旅游行业,王鑫炎、方悟校那样的]包装行业,甚至象尚舒兰那样的农场。单董事长都一样会非常成功,而且一定会比他们更成功。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因为同样在钢结构行业也不是谁都搞得非常好,杭萧钢构的底子并不是最好的,虽然是董事长从七十年代即开始在钢结构领域创业和发展,但真正创办一个企业还是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专业从事建筑钢结构事业还是一九九四年的事情。那时候,现在比杭萧钢构小得多的许多钢结构企业已赫赫有名了。那时候,谁也没有甚至绝对不可能想象到杭萧钢构今日的辉煌。

谁铸就了杭萧钢构的这一切?是可以被称之为“英雄”的领导人和其领导下的杭萧员工。一般人思维就是“时势造就英雄”。是建筑钢结构这个朝阳产业哺育了杭萧钢构,是钢结构产品的大量需求成就了单董事长。这种认识看起来有点道理,但很不全面,甚至是以偏概全。剖析一下杭萧钢构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不是“时势造就了英雄”,而是“英雄改变了时势”。杭萧钢构的崛起,不但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建筑钢结构的发展速度和科技水平,同时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坚定了接受和采用钢结构的意识、信心和进程。如广西琼林项目,大连国贸大厦,武汉证券大厦等无不体现出这一点。

市场部:

第13篇:《管理哲学》读后感

读《管理哲学》杂感

怀着一份期待、一丝忐忑却又希冀着清空内心之前的所有认知与观点,我开启了这趟沁人心脾的管理哲学之旅。也许是与贾老师笔下的各种圣哲对话,思绪难免万千,可待提笔处,却感不知从何写起,巍巍大道,将何行之。

当老师开始点名认识我们的那一刻起,一股久违的、自发的警觉、专注开始蔓延全身、当课结束后又看到自己已经不由自主记了这么多笔记,猛然发现,这不是高中课堂里才有的那个奋进的自我么?

还是润泽湖的清水悠悠,长年累月早已将自己浸泡地习惯了这份安逸、懈怠与麻木。老师要求我们勇敢地讲出内心的声音,好让他诊断诊断鱼龙混杂的我们,有病治病、无病更健康。其实我想,时而迷茫、焦虑、思索的我们又何尝不渴望有位贤人指点迷津,好让前方的路走得更坚定、开阔些呢?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中讲究360度全方位评价,从高二开始,我有了通过记日记的形式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一些由于感情用事,自身认知狭隘偏激等做的错事、说的错话等总会在其中追悔莫及、责备审视自己。虽然《管理哲学》中说自我正确洞察力培养需要面临好恶、嫉妒、无知等多重障碍,反观自身,更多的时候我也只是片面地看到自己的某些不足,也缺乏每日每事反思审视的定力,实践中还不一定能完全改正完善,但这也总算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意识吧。而让我包括其他很多人经常忽略的是、我们不太善于也常不屑于听从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建议与评价,别人眼中的自己难道不更客观如实一些么?满招损,谦受益。大多数心理都明白和认可,实际中又能虚怀若谷地吸取听从他人多少良言呢?

所以,从第一堂课起,从即刻起!让我们努力去清空内心,静心虚心包容 地去跟着老师这个系统去做吧!不要轻易评论,不要轻易断定,以一种客观、冷静、谨慎、求证的科学态度去学习!万善根本从师出,而当老师感慨道他是受赵妈再三之托,务必带拉我们一把时,也许是最后一届带我们人力时,唏嘘之余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好好珍惜的决心。

回到第一章,管理哲学建立之重要性。哲学二字,深邃广博,常有箴言佳句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效。其实开始对哲学产生兴趣,还要追溯到高二政治课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当时是那么咀嚼有位,尽管现在看来有几分可笑。别人说记得那时自己口中常挂这么一句名言——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宛

如一名卫道士一般笃信不疑,如获至宝。可也正是在那时,一次无意的机会让我邂逅到所谓群经之首《易经》,原来这样本印象中算卦迷信的东西竟然能把人间的道理说得如此透彻!

“一阴一阳之谓道”,当我接受这个潜意识似乎也认同的道理而去观照很多东西时,明朗之余夹杂着质疑、思索。比如老师提出管理哲学重要性时两个背景,一个为当今管理理论的层出不穷,而缺乏普适性的却很少的现实背景,可算为阳,看得见的部分。另一个为需要建立以价值观为导向领导力培养体系的理论背景,此可算为阴,看不见的部分。有如西方的科学思想注重把宇宙的自然规律运用到自然世界中,创造出辉煌的工业文明,可算为阳,显性易见,物质至上。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则注重把宇宙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运用在人文社会上,方有五千年来超稳定的封建社会结构的连绵往续。此可算为阴。隐性深远,看透人生。

进入第二章本体观,我惊喜地感受到内心深处对心物一元、心物转化观点的认同感。看不见的就不存在么?我们人类眼耳口鼻舌的认知是如此的有限,就如何敢大言不惭地对自己力所不及的部分妄加断定和评论呢?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见的部分!正与反,长与段,高与矮,胖与瘦等等,阴阳相对,虚实相映,随时随地相互变化转换,本为同源,似乎是更为符合圆满的宇宙之道。记得以前我脑海会突生这么一句话——我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现在看来,正如老师在治学态度中所说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排除内在的一切主观成见,既不接受一切的观念,也不拒绝,而是要冷静地透视他们的本质。号称中国最后一位大儒的梁漱溟曾经也说:“把一个道理认成天经地义,像孔子那无可无不可的话不敢说出口。认定一条道理顺着往下去推,就成了极端,就不合乎中。事实像是圆的,若否定一点,拿理智往下去推,则为一条直线,不能圆,结果就是走不通。”

这个世界真的如我们之前所被灌输的是物质的、客观的么?“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似乎一直是不二法门,给你当头棒喝,将其他一切异端学说都排斥干净。可当越来越发达的科学将濒死体验、量子物理、能量守恒、耗散结构非平衡态动力学等引入实证,又与孔子、老子、耶稣、释迦摩尼等古圣先哲的思想所映照实证时,惊讶的发现他们早已领先了很久很多。或许如佛教中所言我们身处的是末法时代,在这里人类被物质贪欲越来越蒙蔽,智慧是远不及古代的。又或许那些深邃的先哲思想根本就是上个人类文明所传承下来的呢?这世界好

人你永远不用担心会没有,坏人却也永远赶不尽。孔子信天,有“敬鬼神而远之”之叹,老子奉道为万物之本,有可及界的存在,自然就有超越界的存在,至少目前谁也不能否认。这么看物质和意识不正是一阳一阴么?他们既然是同根同源,不生不灭,又怎么会有一方决定另一方的情形出现呢?当我们越来越发现心得力量是如此强大,是否会对心物转化的原理有一些思考呢?想到这,不禁对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最简却最高明肃然起敬,又看到如今顶尖的物理学所发现的相对论理论只是对佛陀几千年前佛学中所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初步解释时,感慨之情更深。

还记得小时候和同学在课余聊起了外星人,显然都不相信只有咱们可爱的地球有生命存在吧?当时有一种貌似幼稚的遐想:万物皆是所谓各自模式里的生命的,通过科技的发展,我们渐渐发现微观世界里所谓分子、原子、夸克等,我常会觉得,一个富有活力的细胞,不也类似一个人么,他的内部又由许多更微观的粒子组成,完成着类似细胞的任务,再往上看,地球不也正像宇宙这个人的一粒细胞么?他们各自的星体间,各自的粒子间有他们的语言,过着超出我们感知范围的所谓生活?依次类推,小处至小无穷,大处至大无穷,各层次的不同运动,两端极限间有个契合点,构成和谐的圆,维系着某种共同的平衡,同本同源。是这样么?实在无从知晓,这世界的奥秘太多,岂是穷尽一人一生可探索之的?

进入第三章的认识论,比较东西方二元与一元认知模式的异同点,很多东西便会看的更清楚。其实现代人的思维法则,受到西方的影响,喜欢采用二分法,把一件事物加以分析,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再选择其一,作为答案,非黑即白。 西方的管理,沿用这种法则,把人分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而反观我们中国本有的思维法则,崇尚太极,一分为二,却又归一而合,形成第三个概念。例如唯心、唯物是两个极端的概念,中国人看出两个之外的第三个概念,叫做“心物合一”。常常听人循循善诱时来上一句:“这世上事事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变的!”我其实变会想反问道:“这句话本身讲得的道理不就是一个绝对么?”此乃自破金身也?如果有些事情是绝对不变的,而另外很多事情是相对的,这从根本上是不是符合了相对性这一规律么?西汉刘劭的《人物志》中提到唯具中庸之德,方可成完美之才。中庸之道很多人解释为不偏不倚,恐怕也是有点问题的,凡事不可走极端这句话本身不及时一个极端么?会不会有些情境之中走极端是

可行合理的呢?当行则行之!恰到好处会不会才是中庸之道的合理解释?

整体、和谐、统一是属于我们东方文明的特征,我们作为个体想彻底地明白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就必须踏上漫漫的修心之路,只有不为外物所扰,自主的把握好内心,逐渐忘我利他,消除无知与贪求,充分地激发出内在的无限潜能与力量,这也是先贤圣哲们穷毕生之力所矢志不渝追求的吧。

当读到第四章管理的目标——人类的幸福观,我想不少人或许会眼前一亮,心里暗想这章终于和我多点现实联系与效用了吧。我十分同意书中提到的“人类内心对绝对自由自主地追求与实现就是人类身心需要得到彻底实现的自由幸福之路,但是我们只能够无限地接近这个目标,越接近,越幸福,却永远感受不到无限的自由,因为这是超越人类的感受的,感觉到的自由,必有不自由。”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好逸恶劳的惰性与趋乐避苦的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与生俱来的惯性所致,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观点则印证了利他的最终结果是利己。惯性为阴,人类行为为阳,利他为阳,利己为阴,一阴一阳,一因一果,此为道哉。

其实谈到幸福观,不禁想反复追问自己的内心——你内心渴望的幸福到底是什么?你究竟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不断追求地是想要达到怎样的境界与目标?看完这章人类幸福观,反观自己二十年来的种种,我想自己已经有了个初步的答案——择善固执,反求诸己,但求无咎。不断完善自我的缺憾与不足,不断提高自我主体的能量层级,不断认识自我、世界、人生的本质规律,在追求自我的无限自由自主、永恒的幸福安宁圆满的路上全力以赴!生生世世当为之!对照当世,不管今后是进入哪个领域,只有遵循规律的指导,奋发图强,矢志不移,时时自新,成为一个对提升整个世界、家庭、团体能量层级有贡献的人,便可求得问心无愧!

第14篇:万达哲学读后感

万达哲学读后感

(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过完春节,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时点周总裁推荐了《万达哲学》这本书供我们学习。这本书看起来厚,但其实很好读,因为这是王健林先生在各种场合演讲的合集,且这里面有很多内容是王总不断重复提及的,比如万达的核心理念及其演化的三个过程,万达的创新,即企业的三次重要转型,万达文化健全的体系,即思想,制度体系及组织的保障,更重要的是提到了万达强大的执行力及组织保障能力,从字里行间透出着王总的英气和作为军人出身的他那种令行禁止,所向披靡的战斗精神!尽管很多故事反复提及,但想想我们,周总去年7月正式发布的《华胜经营哲学》总结起来也就是那么一页PPT,我想那段话大家也早都烂熟于心,对比万达,才真正理解了\"哲学共有\"这个词的意义,因为本书中说的所有的故事都是王总哲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呈现,华胜17年呈现的种种也是周总对经营思考的体现,就凭这就应该用万达与我们的事业对标,不断学习!全书读下来有几句话特别让我震撼!

一、\"说到做到\"

光看到这句话就让人肃然起敬!想想那么大的万达帝国一定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体系,3万多人的企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模块和工作计划,但万达从不拖延,从事不动产15年,所有项目几乎无一延期,全部准时开业,而且万达广场开业不仅是自己开张,连承租的商家也是百分百满场开业!好一个说到做到!这背后就是组织和计划的力量,是项目管理的力量,是节点管控预警及改善机制的力量,是标准的流程的力量。书中提到万达广场如何选址,万达总结了选址100问,问完了这100个问题就可以确定项目是否开展,这100个问题涵盖了开店选址的全部预案,把各种可能凝聚成了100个问题,事无巨细又具有代表性,这对于企业的复制有着巨大的力量,因为这些问题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做到了这100个点也就基本上完成了广场的项目立项。对比我们的工作真是汗颜,我们在团队复制的过程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好师傅带好徒弟\",但哪来那么多的\"好师傅\",往往都是碰运气,或者是\"好师傅\"带的徒弟出师单飞后不久就又五花八门了起来。这就是没有坚持标准!我们的《运营检核规范》中详细列明了分店在各个流程中应该要做到的关键点,但每次检核分店不是这里差一点就是那里少一块,对比检核的分数,往往业绩好的就分数高,业绩差的那分数基本上就是面子分,其实那套《运营检核规范》就是我们的开店100问,是这么多年沉淀下来的关键点和可能出错的地方,做到了那些规范中的动作,也就保证了整个分店的流程顺畅,可是我们往往以业务忙为由而忘了规范。精保也是一样,一整套的规范流程和动作,可以让一个在校学生三个月就出师成为某一品牌的保养专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学习,不认真推广?

二、\"算到拿到\"

又是一个掷地有声的词!什么是算到拿到?王总说,不动产开发的成本控制是极其困难的,建设一个购物中心,决算比预算超支15%-20%很正常,但万达15年开发超过100个项目,全部做到成本低于预算目标,净利润高于预算目标,这就是万达的特点,算到拿到才叫本事!再对比我们,每年咱们前一年的年尾做预算,后一年都在完成预算,到了年底的时候,完成的不好的分店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说预算如何如何,实际情况如何如何,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还好意思说吗?我们的分店业务再复杂也不过一年一两千万,了不起三千万,但人家万达一个项目就是二三十个亿!这是何等的体量?!人家那个可比我们复杂多了。说到底还是一个目标是否坚持,关键数据是否按进度,按时间点追踪的问题。周总裁在2013年底就提出了华胜的运营价值链,提出了\"五大结果,六大管控\"指标,同时在这几年的运营过程中总部各中心又分别提出了一些可以量化的小指标,这是都是保障我们可以算到拿到的工具,可是我们往往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沉浸在事情中而忘了摸索事情的规律,对于数据不够敏感,对于数据背后的问题缺乏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只关心结果,忽略了很多小数据的过程管理,当结果呈现的时候就把原因推给了客观理由,不能向内看,没有追究自己的原因。我想大家年初的时候都是信心满满的拿到预算的,都在脑子里描绘过达成目标后庆功的画面,能把这个画面变成现实的一定是狠抓细节,狠抓过程,对数据敏感,从数据背后找问题的分店,反之的那些脑子的庆功画面一定成为泡影,长此以往团队没有成就感,领导缺乏价值感,也就成为了\"问题店\".

三、\"在万达不会干,看电脑\"

敢说这句话真不容易!大家都知道电脑是刚性的,没有余地,只有0和1的关系,而人是情感的动物,不可能只有0和1.但在万达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商业地产项目万达根据时间节点的不同分解成了一套套的流程,有着详细的项目手册,并分级授权,总裁看哪些关键节点,副总裁看哪些,总经理看哪些,部门长看哪些都有详细的记载,并有红灯,黄灯的预警机制,在某个节点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对应的改善措施,确保流程的顺利及结果的保障。我想那些流程也不外乎就是我们的《十三步接车法》,《报价流程》,《电话跟踪流程》等等吧,那些项目手册也就是我们一个个总部中心的《操作指南》吧,分级授权和组织保障也就是我们的授权手册和完整的分店组织架构吧,关键节点也就是我们《运营检核规范》中的关键点吧。万达有的华胜都有啊,可是为什么不是万达学华胜而是我们学万达呢?这里面更多是执行力吧。王总说,人性本身有弱点,人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在万达,靠制度,不靠忠诚度,忠诚度是靠不住的!所以万达开发了完整的信息化系统,让系统来评价。我们也有啊,可是真正每天坚持制度执行,不带有个人英雄主义,不带有个人情感色彩的分店少啊。我们的分店往往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说我的分店有我的特点,我的团队有我团队的个性,真的个性多了,结果就不可控了,就不可复制了,所以万达说不会干看电脑是源于他们对于流程和制度的坚持,光看电脑肯定不行,这背后是对于万达核心管理强大的向心力和执行力!面对这些我们真的应该思考。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悟太多了,衷心的感谢周总裁推荐给我们阅读,篇幅有限,水平有限,不能一一写明《万达哲学》传递给我们的能量,但读这本书很有\"推背感\",让我们看到了同是做连锁企业,华胜与万达巨大的差距,要学习,要追赶的还有很多。本书最后王健林先生说:在万达2006年至2010年五年的时间里,高管平均离职率6.2%,离职的人有相当部分是被万达辞退的。这些人80%是在一年内离职的,入职三年以上的高管离职率年平均只有1.2%.开玩笑的讲,阳澄湖有所谓的\"洗澡蟹\",大部分离职的高管是万达的\"洗澡员工\".这也是周总经常说的\"融入华胜\",既来之则安之,来到了华胜就要努力的去适应去感受,这之后才是华胜梦照进现实的过程。记得周总裁说过:\"不要高估了你在华胜一年能做的事,但也别低估了你在华胜三年能做的事!\"学习万达也是一样,不可能一口气就学会,但对着这样的标杆不断学习,总有脱胎换骨的时候。各位伙伴们,加油!

万达哲学读后感

(二)

今天在火车上终于把王建林的《万达哲学》读完了。

这本书其实不是王建林的回忆录,而是万达成立这么多年以来他在各个会议上的讲话的实录,然后合起来成了一本书。

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跟柳总是一样的,首先,王建林三句话不离老本行,凡事举例都是以万达为蓝本;第二,万达的成功与失败,王建林都总结的清清楚楚,从不夸大和缩小,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非常的求实;第三,王建林的讲话风格简单易懂,干脆利索,从不拖泥带水,也从不说官话套话。

万达在他的带领下,我自己感觉有以下几点

首先,他的勤奋,他是个军人,上班一年基本不休息,早晨从七点多到公司,晚上属于最后走的那几个人,在企业家当中他是最敬业的那个人。

第二,他的远见,他的危机感。从万达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出,万达是全国最早强调工程质量必须做到极致的首家房地产企业;万达是首先打开全国发展局面的房地产企业;万达是跨行发展最早也是目前最成功的企业,万达发展了酒店,商业地产,文化产业,线上线下的 O2O ;他是全国最早做慈善的企业之一,也是现在全国捐款最多的民营企业;最令我佩服的是他总是能找到行业发展利润发展的最高点,并且成功的领导企业转型。

第三,他的坚持,万达坚持地产行业 27 年的时间,虽说转型,可是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行业。

他讲的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千万不要相信那些成功一百条,成功攻略之列的东西。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是独特的,都是不可复制的。企业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做企业最重要是要有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而做到这点只能做商业地产,也就是不动产,万达的资产都是自己的,不过以租赁的形式来获取利润。总之看这本书让我对企业的经营又有了新的认识。

万达哲学读后感

(三)

有感《万达哲学》走向人生巅峰

提起万达,在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域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商业地产的领航者、带头人,更是很多涉足商业地产精英们梦想的地方,在这里有学习不完的专业知识,也是塑造人生发展的良好平台,不得不说,万达,是很多人的一个梦。

如今我也幸运的加入了万达的集体,从进入万达的第一天,就深刻感觉身边同事们的工作认真和尽职尽责,这种感觉让自己急迫的成长,促使自己一天比一天变的更优秀。在同事的推荐下,我拿到了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的著作《万达哲学》,首先引入眼帘的一个提问瞬间吸引了我:\"26年,从0到资产5000亿元的企业帝国是怎样炼成的?从中国到海外,(w w w .f w s i r .c o m)为何他的企业能无往不利?\"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历程?这是一个…?所有的疑问让我变成嗷嗷待哺的幼鸟,急切想要了解这个企业,了解这个世界,相信这也将会是我走向成功的第一个台阶。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坚持、责任和创新

现在很多的电视节目和成功学,不断刺激的社会每个人,他们讲述自己成功的秘诀和方法,到处收徒弟和学生,但你会发现,没过多久这一群人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那时我就会想,难道每一个人认识的成功都是那样的相同?不一定!成功就是把一件事坚持着做下去!也许这件事看起来很小,但是能够一直做下去的人很少。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很多工作,看起来有能解决的,有不能解决的,可是工作的职责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每个人如果能肩负起自身的职责,在每一个环节上兢兢业业,那么企业的发展速度自然是一个质的飞跃。现今社会,人才比比皆是,可是真正能承担起责任的人才可能需要时间的锤炼,而创新的思维也体现了人才的智慧,有人说:创新,就是把睡了一年的被子,换个面儿来睡!我们既要在传统的行业里将本职工作做好,也要不断发现新的渠道和想法,这样我想前进的道路只能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执行力是万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法宝

执行力对每个万达人来说都是考验的标准,这是在万达圈子里出了名的名言。每个事情都会用结果导向,那么执行力必然成为重要的手段,不管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拿出100%的执行能力,让每个工作都有序的推动进行,不怕一步一步稳稳的走,就怕没学会走就想跑!很多时候我们自身就在逼迫我们要执行、执行、再执行,这样成长起来才会更快,更稳。

商业地产:只能被模仿、无法被超越的商业模式

在中国,提起万达就能想到城市的中心,它将每个城市的商业氛围提升到一个质的飞跃,让时尚潮流引领着每个城市的标杆标准,这也是万达独有的商业模式,从第一代商业到第三代商业综合体,万达经历很多困难和艰辛,改革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政府、对于地方、对于客户、对于消费者、对于万达每一个员工,都要全方面的思考发展的方式方法,经过26年来,才成就了万达独有的商业经营模式,这是一个丰碑也是一个标杆,让商业地产在中国的大地上独树一帜。

企业要追求品牌,更要有社会担当!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从小教育我们的道理深刻的展现在万达慈善上,通过品牌的建立,来更好的回馈社会,用诚信和善心,让慈善来感化每一个普通人,万达义工就是这样一群为了公益慈善,默默努力的人,回馈社会这样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却体现了中华五千年的美德,也在每个万达人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成为万达的目标。

第15篇:《儿童哲学》读后感

读《童年哲学》有感

今年寒假,读了一本名为《童年哲学》的书。平时工作都是和孩子在一起,读书也都是读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书。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把“儿童”与“哲学”放到一起讨论,这就使初读这本书充满疑惑,甚至一度怀疑作者在书中所引几岁孩子的话并非属实,随着深入阅读,对作者观点有了一点了解。

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说:“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天问。这套书也是属于大人的,因为他们理应学习倾听孩子的提问,进行智慧的讨论。” 儿童哲学研究者刘晓东说:“《童年哲学》所致力于阐释的儿童观,不只是为了解放儿童,而且也是为了成人自身的解放。”《童年哲学》是马修斯儿童哲学三部曲中最新的一部。作为专业哲学家,马修斯将哲学和童年联系起来,论述了哲学家的童年观、童年的理论与模型、儿童道德发展、儿童权利、童年健忘症、童年与死亡、儿童文学、儿童艺术等,为童年哲学建构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发展出“童年哲学”应作为一门学科的想法。马修斯认为,以哲学的方式阐述童年、认知儿童的哲学潜能、探索孩子的思考方式,有助于反思成人对孩子的观念,并能将童年与成年间的裂缝弥补起来。\" 对以上内容的初步了解,使我对日常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感悟。平时工作忙碌,面对孩子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头脑中第一反应和马修斯在《童年哲学》写的一样“一旦儿童适应学校,他们便知道学校只期待提‘有用’的问题。于是,哲学要么走入地下——或许这些孩子会隐秘地继续在内心思索而不与他人分享,要么便处于完全的休眠状态”。每当孩子在学校提出许多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便是通过是否“有用”进行筛选,对于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忙时便不予回答,有空余时间的前提下也是当成童言来处理,通过这本书,我想,我会以 以儿童视角来审视问题。

儿童哲学教育必须依托一定的内容来进行,儿童哲学教育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本民族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同的哲学体系集中体现了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例如,李普曼所编著的一系列儿童哲学教育的IAPC版教材是在美国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儿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儒道释的影响很深,在我国哲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富有哲理韵味的故事。比如庄周梦蝶,拔苗助长,邯郸学步等。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哲学教育,能够陶冶儿童的情操,使其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第16篇:《中国古代哲学》读后感

《中国哲学概论》

-------读后感

这几个月,通过认真研读《中国哲学概论》这本教材,使我对中国古代哲学和近现代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古代传统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宗教、风俗等都深受其影响。中国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是五千年文明发展的智慧结晶。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的看法、对人生的看法、对生活意义的解释、对价值信念的确立以及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终极依据,都是透过哲学加以反映、凝结和提升的。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哲学处于核心地位。读完《中国哲学概论》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流派

(一)原始儒家哲学

原始儒家是指先秦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人为孔子、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家的经典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原始儒学提出创造性的生命精神,强调“天道”、“地道”、“人道”思想,重视“天”“地”“人”的思想,通过“正德、利用、厚生”在实际行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儒家的哲学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思想核心、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以中庸为辩证的思维方法、以“知、行、学、思”为其认识论的一整套关于人生道德的哲学思想。儒家的哲学不是从认识论、反映论的角度去探索哲学,而是从精神境界、道德修养、自我完善的角度去探讨哲学的真谛。儒家哲学更侧重人生哲学,研究处世之道。

1.孔子哲学的思想核心是“仁”。其涵义有四点;

一是“仁者,人也”,“仁”是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孔子不仅把“仁”作为外在的行为准则,而且把“仁”作为内在的德性修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

二是“仁者,爱人,”“仁” 的具体含义是“爱人(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它要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以及对天地万物的悲悯情怀。孔子认为,凡是人,天生都有仁性,都有恻隐之心。孔子之爱人,虽然根植于血缘亲情,但它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推而广之,把父母子女之爱扩大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即“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还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忠恕” 1

包含了修己和治人两个方面,修己是起点,治人是终点。这是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明确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四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孔子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像尧舜一样“南面而己。”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希望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以礼为外在的行为规范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两方面。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而且,在孔子及其儒者眼里,“揖让周旋之礼”固然重要,但其内在的名分等级观念才是他们着意追求的目标。

“礼”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军旅、冠婚、丧葬、朝聘、会盟等等方面的礼节仪式。孔子认为,注重“礼”的内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内在精神终究还要靠外在形式来体现。所以对这些礼节仪式,孔子不但认真学习,亲履亲行,而且要求弟子们严格遵守。他教育颜渊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对于违背礼法原则的行为,他总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和抵制。孔子的“礼”,具有明确的教化性质,其要义是要求人们通过加强修养,自觉地约束自己,从而达到社会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协调的目的。

3.以中庸为辩证的思想方法

“中庸之道”是孔子晚年提出的修身、处世的理论原则,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中”是指矛盾相互依存所表现出来的“度”,即事物变化中的量的规定性。“庸”通“用”。“中庸”即以“中”为“用”,就是要把握矛盾相互依存或相互渗透所应遵循的量的规定性,使矛盾双方在一定的限度内发展,从而保持统一体的和谐。儒家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庸”之道,他们把中庸思想当作最高的道德标准,根本的哲学原则,治国的根本方略。

4.知行学思的认识论

教育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办私学的过程中,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并以培养“君子”为宗旨,以知识和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启发教学为基本方法,以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为基本方针,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教学楷模,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学、思、知、行诸范畴,开辟了古代认识论的新领域。

二、原始道家哲学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和《庄子》两本书是把握道家哲学思想的经典,老庄哲学是自成一套的宇宙观、认识论、方法论、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其中《老子》为老子关于宇宙生成的专门著作,前后理论一贯,层层推出,哲理庞博,用韵精细,是一首意味深长的哲理诗。《庄子》一书的哲理性也很强。老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如同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

(一)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与理论基础是“道”

1.“道”本体论

在老庄看来,“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又是宇宙万物赖以存在的依据,“道”是一个高度抽象的一元性、超越性的哲学范畴。

“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或本根,先于天地而存在,具有“独立不改”的永恒性,是“周行而不殆”的运动实体。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道本体的意义。

第一,道为万物之本原。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和自然万物产生的根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

一、

二、三已经不是抽象的实数,而是具体的由少及多、由小及大的宇宙万物,这宇宙万物皆由道而生成。实际上,老子所说的“一”就是先天地之前就已存在的浑沌之气,所谓“二”就是一气分为阴阳二物,所谓“三”就是阴阳二物相反而又相成,由此衍生出世间万物。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是指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矛盾的双方,所谓“冲气以为和”,是指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万事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宇宙的发生和发展,老子皆统之与道,这是老子在总结前人关于宇宙形成的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气说、水说、土说、光说等)所首创的新学说,这个学说把我国古代哲学家关于宇宙生成的原理从具体的物质实体提高到了抽象的存在实体的高度,毫无疑问,这是老子对中国哲学的巨大贡献。

第二,道物不二。道不是具体的某一物,但道又存在于每一物之中,离开了具体的物质实体,道也就不复存在,所以是“道不离物,物不离道。”也就是说,道之于物,犹水之于波,水皆有波,波却不能离开水而独立存在,宇宙是运动不息的长流,道就象流水之上的波浪,流水在下,众波在上,二者生生不息,须臾不可分离,所以老子说:“渊兮似万物之宗”,又说“大道汜其左右。”这些思想都含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万分。

第三,“道”法自然。老子的自然之道,是不需要凭借任何外力的自行存在,其中,即包括自然的本质,又包括自然的现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即以自然为法则,这是老子对道与自然的关系的一个绝对性结论,老子认为,道就是自然,而自然就是“道”的根本属性,这种自然观构成了道家思想的实质和理论基础。

2.有无相生——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哲学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有”与“无”的关系。《道德经》中有“道统有无”之说,所以要想认识道,必须从有与无两方面来体察。“有无相生”,是老子哲学用以说明天地万物所以然、所以生、所以成的基本范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具体的事物来看,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无”与“有”的统一。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事物必有其所赖以生的物质和所以生的理由,而后成为某物,这是实在的对立统一。

第二,“有”一定是依“无”而存在的,而“无”也必须由于“有”才能显现,“有”与“无”相反而相成。

第三.就万物的变化过程来看,推其原始,是因为“无”形之气生出一切“有”形之物,穷究其终,则一切“有”形之物最终仍复归于“无”形之气。

所以,老子的有无之辩,既非“贵无”,也非“崇有”,而是“有无相生,万物以成。” “无”是宇宙万物的原始,“有”是天地万物的理由。

三、中国古代哲学的行为方式—知行动态统合

知行关系问题是中国哲学家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它所涵盖的是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中国哲学家们偏重于践行尽性,履行实践,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他们要求按照哲学信条,身体力行,集知识和美德于一身,不断地把自己修行到“无我”的境界。

宋、元、明、清时期,知行问题的讨论渐趋成熟,广泛涉及到知行的先后、难易、轻重、分合以及格物致知的方法与判断真、善、美标准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中国哲学概论》这本书,使我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观念、人生智慧、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哲学有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知。可以说中国先哲们的思想在21世纪仍然是全人类极其宝贵的思想传统和思想资料,是中国发展的源头活水之一。

第17篇:哲学入门读后感

马原读书笔记

书名:《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作者:托马斯.内格尔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5年2月第一版

书籍简介:

这是一本简明扼要的哲学入门书籍,由当今美国以研究政治哲学、伦理学、认识论和心灵哲学而著称的分析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撰写,书中涉及了九个经典的哲学问题,如:外部世界是否存在?我们是否有自由意志?死亡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都是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并且思考过的问题,作者认为开始学习哲学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思考这些问题,他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提供了历史上许多哲学家的观点,让读者自己来判断,甚至自己来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本书并不长,在看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让我自己在思考这些问题,而我的读书报告也将主要谈论我最感兴趣的几个问题以及我对它们的想法。

读书笔记:

1, 外部世界是否存在

看过《黑客帝国1》的人相信都对母体有很深的印象,电影说实际上我们的肉体都在一个机器的母体里,我们所有经历的事都只是母体用电脑直接控制我们的大脑产生的神经化学反应,当时觉得这个设想很奇妙,而且无从辩驳,在这之后我想到了另外的几个问题:假如我现在实际上处在自己的一个梦中,我有什么办法确定自己在梦中,或者证明这不是“现实”,甚至说这是一个梦境套梦境的世界;亦或者,我甚至没有身体,没有大脑,我的一切也只是类似母体给予的生化反应。我们永远无法去验证这一切,因为所有我们能提出的理由都建立在我们本身的感官证据上,而我们想要确认这些证据的真实性,其实就已经预设了外部世界的存在,这是一个循环论证,无法得出任何东西。【1】也许只有人的心灵才是唯一存在的东西(唯我论,solipsism),当然我并不相信这一点,不然我写这篇读书报告也没有意义了,因为我会并不相信老师你的现实存在;另外一种观点是存在一个外在世界,它也许很像我们现在觉得的这个世界,也可能与之大相径庭(怀疑论,skepticism),当然许多人人并不认同,却没有人能提出反对的理由;还有一些哲学家认为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他们认为一个你永远不可能从中醒过来的梦压根不是梦,它就是实在,因为关于存在的东西的观念也就是关

于能够被观察到的东西的观念(验证论,verificationism),显然,如果我们把“实在”定义为“我们能观察到的东西”,这个观点是成立的,但是:如果真的存在一个外部世界(如母体),却没有任何人能观察到它,我们真的能否认它的存在或者说我们真的不能理解它吗?

【2】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更加倾向于这个理论,毕竟说这个世界实际是虚幻的这并不那么容易令我接受。

2, 我们是否拥有自由的意志

我们的选择是否都是自己决定的呢,这个问题似乎想都不用想,因为看起来我可以为我自己做一切选择,比如吃不吃饭,什么时候去吃,吃什么,它们似乎只是我一瞬间的念头就能决定的,但是有些人认为:在绝对意义上,我们永远不可能做与我们事实上所做的不同的事情。

【3】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行动的各种条件决定了我们的行为,并且使它们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的经验、欲望、知识、遗传因子、社会环境以及其他我们尚不知晓的因素加在一起,共同使得一个在具体情景下的行为成为必然(决定论,determinism),比如说我决定吃不吃饭实际上取决于我饿不饿,现在作业紧急不紧急等,而这些条件在我做决定之前已经存在了,它们共同作用使我没有去吃饭:即使我自以为我原本能去吃饭的,但是实际上我不能。我所作的决定只是“事先就被决定好的结果在头脑中走一个过场”【4】而已。而这些条件实际上又是由之前的我所作的“决定”造成的,而之前的“决定”也是由之前的之前的条件决定,这样可以无穷追溯下去,这是非常可怕的,我们可以据此推测:我们的一切,生命的轨迹,都是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决定了的!虽然我没有找到令我信服的否定决定论的材料,但我并不同意决定论,它让我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傀儡一般,每个人都只是命运的奴隶而已,我今天坐在这里写论文也只是因为我考上了浙大,然后上了这门课,然后一定会写,虽然这一切无可辩驳,但它太令人绝望。

3,人的构成

这是一个讨论的非常普遍的问题,最近看的《Yale大学开放课程:death》也讨论了相关的问题。一个可能的结论是,人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理有机体,和一个附在其上的完全精神性的灵魂(二元论,dualism),然而我们很难去找到这个灵魂,一切证据显示出:在人死之前,有意识的生命完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运行【5】,被科学熏陶了十几年的我除了在看哲学书时会尝试考虑这个观点之外,其他时候会对灵魂存在的说法嗤之以鼻的,当然,很多人出于宗教的原因会相信这些,并且认为这是很自然的,中外的各大宗教几乎都有灵魂的概念;另一些人则认为人只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只是他们大脑的生理状态(物理主义,phylicalism,也称作唯物主义,materialism),我认为这个跟决定

论有点像,太过生硬了;实际上我比较支持的是如下观点:大脑是意识的发生地,但是他的意识状态并非仅仅是物理状态(两面论,dual aspect theory),这个观点似乎是前两个观点的中和,也许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吧我会更倾向这样的说法:我们的意识并不是纯精神的,它产生于大脑的物质基础上,但它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状态,除了那些物理上可以观测复杂的电化学变化,还有不能测量出来的心理过程,它是不能通过物理性分析显露出来的。

另外还有几个我很感兴趣的问题,如:道德是自然存在的准则还是人为制造的?何谓公正,有没有可能做到公正?生活是否有意义,生命呢?限于篇幅不再多写。曾经觉得哲学很无聊的我,现在却深深地被哲学所吸引,在在读完这本小书之后我又开始阅读《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是根据时间先后一位位地介绍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以及他们的思想,我已经读到了康德。历代思想大师们对世界对人的思考令人赞叹,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认为学哲学不仅没有浪费时间,反而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更多的思考,让我们更加大胆去质疑,这些都是现在所学的基础科学远远做不到的。

【1】《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10;

【2】《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28

【3】《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65

【4】《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68

【5】《我的第一本哲学书》 p112

第18篇:《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

以前的我总以为哲学是抽象的,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空中楼阁,而研究哲学更是被我认为是戴着厚厚的眼镜的老学鸠才能做的事。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说过“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哲学里的术语。可是当时我们就像听天书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于什么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是无从知晓。到了中学我们正式开始触到政治课,然而,面对教材哪些专业而晦涩难懂得词语时,我感到的是无比的纠结和烦恼,一句话看上好多遍才能懂更是让我对哲学产生恐惧的心理,并由衷的抵触。

前一段时间有人向我推荐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不得不承认,刚一听到要读有关哲学的书,那些痛苦而恐惧的学习哲学的经历顿时于脑海重现。可是看了《大众哲学》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实哲学并没有我们相像中的那么深奥,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正如这本书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和它接近。这种错误的观念,似不能不说是由过去谈哲学的人所造成的。” 他说哲学之所以显得高深,是因为哲学家们故意这样表现,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也许很多哲学家都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就故意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使一般人很难以理解,这样自然就会感觉哲学很深奥了。

艾思奇作为一位革命战士,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中国现

代史上、中国哲学史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上,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等方面,其历史地位,应该说巳得到了公认。尽管,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也有自身的弱点和不足,然而这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他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也难以取代他的历史地位。 艾思奇并非没有弱点和不足,人无完人。然而,我们同样应当指出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艾思奇,他的历史地位事实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大众哲学》时期就已经奠定。以后的年代,作为战士与学者,艾思奇仍然在继续的奋斗中,这是历史,这一段历史已经写进了中国现代史和中国当代史中,也写进了现代和当代哲学史之中了。

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通俗的笔法,运用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高深的哲学知识。这样,哲学的观点就更容易渗透人们的思想和心灵,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从而让人们真切的体会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举个例子来说,作者在关于唯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父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这就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这句话的错误和荒谬。可是按照以前教材对唯心主义的泛泛解释,我们对唯心主义其实并没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也就无法感受到它的错误所在。以前曾听说过唯心主义最终导向了宗教,可我却不以为然。然而,这个例子生动而形象,我顿时醒悟,原来,唯心真的可以引领人们走向宗教。

那么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呢?在我看来,哲学不仅是为了看清世

界,更是为了改变世界,在改变中更好的看清世界,所以那种认为哲学已发展到极致的理念可以说是可笑而幼稚的,因为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发展的科学。可是中国有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把什么都形式化,如政治课。每个学生纯粹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政治,其创新从何谈起?尤其是哲学。我从前非常讨厌政治课,因为教条式的背诵是我最讨厌的事,填鸭式是教学方式更是令我苦不堪言,可是后来后来在生活中我对哲学有了深深的体会,有了对哲学的思考,从而有了困惑,从而有了学习哲学的欲望。我始终认为学习就是学会思考,我希望中国多一些思考者,实干家,少一些形式主义者。

这本书收到许多读者的好评,我认为其原因第一是紧扣民众最关心的现实政治问题来引发哲学思考。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最关心的政治问题是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在谈到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时,艾思奇在谈了“悲观主义、宿命论、唯物主义、享乐主义”的世界观之后,进一步以抗战的“速胜论”、“亡国论”和“持久战”三种不同的“抗战观”来延伸分析“世界观”问题。这本书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即适应了青年们在外有强敌侵略、内有激烈斗争的条件下,迫切要求科学思想的指导的需要。而当时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担当起这一任务。第二是因为他所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历史观的前提,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它把青年引向进步、引向革命是顺理成章的。第三是因为这本书的风格对广大青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马克思主义能够深入他们的心灵深处,并引导他们以马克思主

义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而这又同艾思奇同志的为人治学十分相似。他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学风,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书中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和科学中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并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而不是板着面孔,专门从事抽象的思辨与演绎;语言和概念通俗易懂,而不是深奥晦涩。艾思奇用日常生活的事物来解释哲学原理,例如用“照相机”作比喻来说明“反映论”;用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区别来解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原理”,很形象、很直观。

读罢这本书之后我不仅对哲学是什么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有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深入的认识,这不仅能增强我个人的修养,提高我的逻辑性,思辨性,整体性,也坚定了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此书通俗易懂,每个高深的哲学知识都是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来的,用人们熟知的中国历史事例来剖析哲学道理,但其又不失哲学的根本,启发群众自身的感悟来学习哲学。

叶天骄

2010202182

文学院

第19篇:《大众哲学》读后感

《大众哲学》读后感

从前哲学给我的感觉就是太过于深奥,使人太难以理解。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说过“人生观”、“世界观”等一些哲学里的术语。可是当时我们并没有真正的了解什么是人生观、世界观。慢慢的到了中学我们开始接触到了政治课,当时政治了给我的感觉就是太过于深奥,让人感觉很难理解,有事书中的一句话都要反反复复思考好几遍才能够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看了《大众哲学》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其实哲学并没有我们相像中的那么深奥,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正如这本书所说“哲学就在人的生活中,每人都有他自己的哲学,本没有什么神秘的,不过因为多数的哲学家都是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所以使一般人反糊涂起来,以为哲学太艰深难解了,没有方法可以和它接近。这种错误的观念,似不能不说是由过去谈哲学的人所造成的。” 他说哲学之所以显得高深,是因为哲学家们故意这样表现,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也许很多哲学家都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有多高就故意用高深的词句来谈哲理,使一般人很难以理解,这样自然就会感觉哲学很深奥了。

《大众哲学》也称《哲学讲话》,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最通俗的笔法,运用日常谈话的体裁,融化专门的理论,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高深的哲学知识。这样使人很易懂,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气力就能够接受。例如作者在关于唯心主义的议论中,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由我心生”,竟然推导出:“父母也是我心生的,不存在的,我也是我心生的”,其荒谬性显而易见!以前教科书只教给我们唯心是错误的,但是为何错误?曾听说唯心主义最后都会导向宗教,其原因何在?现在我找到了答案。

哲学不仅是为了看清世界,更是为了改变世界,在改变中更好的看清世界,所以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是发展的科学。可是中国有个可怕的倾向,就是把什么都形式化,如政治课。其创新从何谈起?尤其是哲学。我从前非常讨厌政治课,因为教条式的背诵是我最讨厌的事,可是后来后来在生活中我对哲学有了深深的体会,有了对哲学的思考,从而有了困惑,从而有了学习哲学的欲望。我始终认为学习就是学会思考,我希望中国多一些思考者,实干家,少一些形式主义者。

这本书收到许多读者的好评,我认为其原因第一是因为他所传播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是历史观的前提,世界观和历史观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前提,它把青年引向进步、引向革命是顺理成章的。其次是因为这本书适应了当时革命的需要,即适应了青年们在外有强敌侵略、内有激烈斗争的条件下,迫切要求科学思想的指导的需要。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担当起这一任务。第三是因为这本书 的学风与文风对青年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心悦诚服,愿意以它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本书的风格同艾思奇同志的 为人治学十分相似。它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学风,以理服人而不是 以势压人;书中提供了大量日常生活中和科学中的生动活泼的材料并 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而不是板着面孔,专门从事抽象的思辨与演绎;语言和概念通俗易懂,而不是深奥晦涩。

看了这本书我不仅初步知道了什么是哲学,而且它引导我倾向进步,并进一步倾向革命,倾向马克思主义。

此书通俗易懂,每个高深的哲学知识都是从一件件现实生活中常遇到的事和一句句日常用语中引申出来的,但其又不失哲学的根本,很适合作为哲学的入门书。

第20篇: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黑格尔哲学是19世纪德国的世界观体系。它集德国古典哲学之大成,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居于整个近代哲学的高峰。在黑格尔哲学中,表现了丰富的辩证法内容与保守体系的深刻矛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黑格尔哲学的读后感,欢迎阅读!篇一: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身为女子,我生成就是感性的。由于文学性的册本看得相对多些,我愈发感性。固然一向但愿本身能兼具理性,但性别付与我的特征难以改变,曩昔十多年的浏览履历也为我的思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也许,跟着春秋的增添,经历的增加,理性的火花能赐赉我一点点理智。

想填补理性的缺掉,读理性的书并不是没法忍耐,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欠好谁是因谁是果。辩证地说,是互为因果,彼此影响的吧。是以,借着公共课教员留功课之名,读了《黑格尔法哲学道理》一书。

固然,前几年翻阅过叔本华《人生的聪明》,但读得其实不专心。也读了《论语心得》、《庄子看人生》等对中国传统哲学通俗解读的书,但真正读哲学类的册本,《法哲学道理》应当算是第一本。固然,法哲学并不是哲学的焦点。

不管是不是读过,《法哲学道理》都是法学学子耳熟能详的。对我这个非正规军来讲,也久闻年夜名。前段时候看《产权与法》,作者以《法哲学道理》的思惟论证产权的地位与意义,也指出了《法哲学道理》一书的某些局限性。好比,黑格尔抱负的幻灭致使其晚年起头追求普鲁士当局的认同,为统治阶层供给理论支持,抛却了部门本来的主张,恰当逢迎统治阶级的需要,以确立黑格尔哲学的正统地位,更好地推行黑格尔的思惟,间接实现其理想。有着如许的讲解作根本,在必然水平上避免了我对经典著作的全盘必定。

初读《法哲学道理》,读到脑壳抽筋。真的是。没有哲学著作的浏览根本,没有黑格尔思惟的系统铺垫,在哲学思惟的汗青长河中,生生截取一段去体悟,不管从主不雅仍是从客不雅来说,都不是件轻易的事。好在,对峙读完了引论,进入具体的阐述,感受稍好些了,有些可以经由过程上下文理解个年夜概,但仍有很多不懂的处所。

感慨哲学年夜师聪明的脑筋。我理解起来都费力,即使千方百计与现实糊口成立联系,也没法参透那些看似高屋建瓴、虚无缥缈、平空架构的思惟系统。在此,这几个四字词语绝没有贬义。思惟简直是虚的,固然看不到摸不着,却并不是对现实糊口没成心义。相反,意义重年夜。试想黑格尔在成立如许的思惟系统时,又该有如何的理智与思惟。

逻辑的周密,论证的严谨,使人叹服。也许哲学自己便具有如许的特点,也许由于黑格尔自己是逻辑高手。看似无关的抽象法、道德、伦理,看似风马不接的契约与犯警,作者可以或许发现它们背后的联系,阐述中一环紧扣一环,令人感觉多一环嫌多,少一环又显不足。

给我感到较深的是,经由过程读《法哲学道理》,我看到了很多本来习觉得常的概念、现象背后的工具。在此之前,从未想过刑法存在的意义事实是甚么,为何要由国度来履行。透过黑格尔得知,由于犯法背背了社会的遍及意志而不纯真是小我的特别好处或说特别意志,也是以,应由代表遍及意志的国度来履行。曾,有人质问我,公事员缔造了甚么价值?成天也不缔造经济利润,却要拿着人平易近的税款。若是我在那之前读过黑格尔,是可以给出谜底的。诸如斯类的感到与发现,纷歧而足。更主要的是,这本书开导我,要看到现象背后的工具,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固然,一年的研究生教育使我起头追求表层以下的工具,但读哲学书,使我的思惟,又有了进一步发掘的可能。自我感受,熟悉又有了上升。

也有不解,最较着的是黑格尔对国度的阐述。在黑格尔看来,国度是伦理精力的同一,是理念,是最高阶段。看到如许的逻辑放置,我不管若何没法将其内在与外延掌控住。黑格尔所谓的国度,究竟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念,与实际中的国度毫无联系,仍是成立活着俗意义的国度根本之上,是一向令我猜疑的问题。直到读完全书,才模糊感觉,他的国度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实际糊口中还没有实例。进一步说,我至今思疑这类伦理精力同一意义上的国度,是不是犹如共产主义一样。某日,在校园巧遇法理教员,切磋这个问题。他一语惊醒含混着的我。“黑格尔说的国度相当于神。”他还说,黑格尔的这类国度思惟对厥后的纳粹统治发生了必然的影响。如斯,些许释怀。

也看到了些我想固然的汗青局限性,或说“封建遗毒”。好比他说文明国度要成长,可以经由过程征服不文明国度;本钱的逐利到必然阶段必需并且该当开辟海外殖平易近市场,还提到对没成心志的族群,可以奴役等。初读令我不解,但想到他所处的情况,也就一读而过了。况且,人无完人,即便是如斯伟年夜的人物,也不克不及不许可人家白玉微瑕。至于各路人等对黑格尔的批评,也不足以成为否定其全数思惟的来由。究竟结果,至今我们仍在读黑格尔,仍在接收其思惟中的可取的地方。

偶尔的机遇,得知马克思写过《导言》,读过黑格尔,觉得马克思会从那些我觉得的糟粕入手开批,成果证实,我的道行差远了,年夜家就是年夜家,从整体上进犯其思惟的内核,明显更胜一筹。

原打算明天将来重读《法哲学道理》一书,但那日教员说昔时他的导师,一名曾写过关于《法哲学道理》专著的学者,不建议他读。缘由不明。我接管了我的教员的建议,读过一遍,能接收几多算几多。若是未来真的还感乐趣,再读。后面这句,是我想的。哲学能熬炼人的思惟,这是无庸置疑的。很多人堆集到必然水平便起头读哲学,固然,我算不上这类到达必然高度的人。但笨鸟先飞早入林,恰当的读些哲学,对我是有益的。也但愿将来几年,能静下心,再读哲学。

篇二:黑格尔哲学读后感

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卓越代表,在近代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世纪末,法国爆发了震动全欧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德国影响非常之大,它迫使德国各部(包括普鲁士在内)的统治阶级不得不进行某些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软弱无能的德国资产阶级根本没有力量用革命的手段从封建主手里夺取政权。德国国家政权仍然保持在贵族手中。当法国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革命行动愈趋激烈,斗争规模愈益扩大的时候,害怕人民更甚于害怕封建势力的怯懦的德国资产阶级,立即吓得匍匐于普鲁士国王的座下,和封建贵族妥协,反对法国革命和本国人民革命了。这时的德国资产阶级固然对封建势力有些不满,在政治上、经济上有一定程度的进步耍求。但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革命对人民群众的畏惧和憎恨,对封建势力、地主贵族的屈从和妥协,却使得它变成一个愈来愈反动的阶级了。在这种情况下,德国资产阶级所走的道路,就只能是一种在贵族、封建主领导下,由君主政权实行的从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地主经济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农民更加痛苦。

黑格尔的哲学就是这种处于特殊矛盾地位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德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进步和反动相互交织的特征,在黑格尔哲学上的反映就是他的唯心主义体系和辩证方法的矛盾。

黑格尔诞生在斯图加特的一个高级官吏的家庭,曾在图平根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黑格尔当过几年家庭教师,在班堡做过报纸编辑,在纽纶堡做过中学校长,后来做了海得堡大学教授。1818年应普鲁士政府的聘请祖任了柏林大学的哲学讲座。黑格尔成了普鲁士王国的官方哲学家,他的哲学体系高踞着普鲁士王国国家哲学的地位。? 黑格尔对普鲁士君主国家极尽其吹捧颂扬之能事,说“国家存在就是神在世界上的庄严的行进”,在普鲁士国家中自由已经实现,理性已成为现实,因此,他认为普鲁士君主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是最好的制度,应该永世长存。他认为贵族是社会上第一等级,国家政权应该交给贵族管理。

黑格尔又是私有财产的辩护者,他认为只有私人所有制才是合理的,法权应当保护市民社会的私有制。他认为资产阶级可以参加国家管理,但是有限制的。

黑格尔一方面拥护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容许资产阶级参加国家管理;另一方面又维护等级制度,把贵族看做国家的第一等级,反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正如马克思说的:“黑格尔希望有中世纪的等级制度,但是要具有现代立法权的意义;他希望有现代的立法权,但是要披上中世纪等级制度的外衣。这是最坏的一种混合主义”。(《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一卷864页)黑格尔的这种看法不仅反映了他在社会政治观点上的矛盾,也是他的哲学思想上的矛盾的社会根源。

黑格尔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黑格尔认为有一种永恒存在的世界精神,是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的基础。一切现实事物都是从世界精神派生出来的。他把这种世界精神叫做“绝对精神”或“绝对观念”。黑格尔所说的“绝对观念”,“绝对精种”不是别的,不过是把人由客观现实中抽象得来的概念从人的头脑中独立出来,加以吹胀、夸大,变成脱离物质的神圣的绝对物。

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运动、发展之中的。绝对精神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阶段,即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最初,“绝对精神”完全处在自身之中,以纯粹抽象概念的形式完成了自身的逻辑的发展;然后,它

使自己“异化”,即向外转化为与自己不同的物质性的东西——自然界,在这个阶段上,“绝对精神”没有意识到自己;最后,“绝对精神”在人的身上达到了自我意识,于是它就摆脱了“弄化”的形式,而回到了自己本来的形式——精种的形式。因此,“绝对精神”的发展,就是“绝对精神”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黑格尔哲学的整个体系也就是按照“绝对精神”的发展阶段而分为三个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

由上可见,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象宗教上的“上帝”一样,是世界万物的创造主,实际上,它就是用哲学语言来称呼的“上帝”。费尔巴哈曾说黑格尔哲学是“理性化了的神学”,这是完全正确的。

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是他哲学的保守的反动的一面;不过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中,也贯穿着一种极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辩证法。黑格尔哲学之所以有辩证法这一重大成就,不仅是因为它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进步要求,而且也由于黑格尔拥有的自然科学材料比他的前辈要多得多。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自然科学上的许多新成就,不断地冲击着旧的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康德和拉普拉斯关于大体形成的星云学说在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随后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拉马克和哥德的进化思想,无不向人们表明: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必须从发展的观点研究周围现

哲学慰藉读后感
《哲学慰藉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