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光环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2-06 08:37:33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

姆潘巴现象背后

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同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哪一杯水先结冰?“当然是冷水先结冰了!”相信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样的回答。可是,很遗憾,这个答案是错的。发现这一错误的是非洲坦桑尼亚的马干巴中学的初三学生姆潘巴。

1963年的一天,姆潘巴发现自己放在电冰箱冷冻室里的热牛奶比其他同学的冷牛奶先结冰。这令他大为不解,于是,他立刻跑到老师那儿去向老师请教。老师却很轻易地说:“肯定是你搞错了,姆潘巴。”姆潘巴不服气,又做了一次试验,结果还是热牛奶比冷牛奶先结冰。 某天,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物理系主任奥斯玻恩博士到姆潘巴所在学校访问。姆潘巴就鼓足勇气向博士提出了他的问题。奥斯玻恩博士的回答说:“我不能马上回答你的问题,不过我保证等我一回到达累斯萨拉姆就亲自做这个实验。”结果,博士的实验和姆潘巴说的一样。于是,人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姆潘巴现象”。40多年来,“姆潘巴现象”一直被人们当作真理认可到今天。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2004年,上海向明中学一女生庾顺禧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在科技名师黄曾新的指导下,庾顺禧和另外两名女生开始研究姆潘巴现象。她们利用糖、清水、牛奶、淀粉、冰淇淋等多种材料,采用先进的多点自动测温记录仪,在记录了上万个数据后进行多因素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同质同量同外部温度环境的情况下,热液体比冷液体先结冰是不可能的,并提出了引起误解的三种可能。 讲故事并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也并不想论证姆潘巴现象是否存在,我们想要说的是存在于这个故事背后的东西:为什么一个不存在的现象竟然被人们作为真理认同了40多年,而没有人对它提出疑问?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结论是物理学家给出的,他是物理学家,结论肯定就是正确的。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就是光环效应在起作用。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某种品性或特质有强烈的自我知觉,印象比较深刻、突出,这种感觉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影响了人们对事物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和判断。 现在我们知道了,人们之所以坚信姆潘巴现象存在,就是源于对专家的良好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才对姆潘巴现象的存在深信不疑。 情人眼里出西施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曾做过一个心理实验:让一位演讲者在某大学两个班级分别做内容相同的演讲。演讲前,凯利对甲班学生说演讲者热情可亲,对乙班学生说演讲者不易接近。演讲结束后,甲班学生与演讲者亲密攀谈,而乙班学生则对演讲者冷淡回避。同一个人做同样的演讲,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效果?原因就在于学生们受凯利的引导后戴上了有色眼镜,使得演讲者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光环。

可见,“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光环效应是在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我们完全可以把“光环效应”通俗化为“情人眼中出西施”,也就是说,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一个人的优点或缺点一旦变为光圈被夸大,其缺点或优点也就退隐到光圈背后视而不见了,严重者甚至可以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只要认为某个人不错,就会把一切好的品质都赋予他,简直就是一好百好,他的东西、他的朋友、他的家人,也肯定都错不了。鲁迅先生所说的“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处,有如乳酪”,想必就是用来形容这种行为的。

在现实生活中,光环效应随处可见。热恋中的姑娘和小伙子,受光环效应的影响,双方就会被理想化——姑娘变成了人间的仙女,小伙子变成了白马王子。此时,双方都变得完美无瑕,一切缺点都变成了优点:脸色苍白称“洁白无暇”,纤细瘦弱称“苗条匀称”,身体肥胖称“丰满健壮”,脸上黑痣称“美人痣”。难怪莎士比亚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恋人和诗人都是满脑子的想象。”

在教育活动中,光环效应也是很常见的。当老师对某个学生有好感时,会觉得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吹牛说大话是口才好,善于表现则是表演能力强,即便是犯了错误也会给予最彻底的理解——人非圣贤,岂能无过! 在社会上还流行这样一种论调,只要是权威人士的话就有说服力,比如:“国防研究所的某级军事评论家对伊拉克战争形势分析如下”,“据一流大学某某某教授说”,“据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的某某学术杂志称”,“总经理好像也不反对这个计划”..

并且大多数人只要一听说是权威的论断,便会立即放弃自己的主张或信念,转而去迎合权威的说法,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就被说服了。难怪有推销员在发展会员时往往会说:“著名的×××家×××也加入了我们的俱乐部。” 据说,航海家麦哲伦就曾利用光环效应获得了西班牙国王卡洛尔罗斯的帮助。哥伦布航海成功后,许多投机者或骗子也纷纷出入王宫以求得资助,致使国王对航海家的印象大打折扣。麦哲伦为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特地邀请了著名的地理学家路易·帕雷伊洛一同去觐见国王。帕雷伊洛还真给麦哲伦帮忙,他用地球仪作道具,向国王陈述了麦哲伦航海的必要性及种种好处。卡洛尔罗斯国王最终被帕雷伊洛说服了,并给麦哲伦颁发了航海许可证。但当麦哲伦航海归来后,人们发现当时用来说服国王的数据存在许多偏差。可见,帕雷伊洛劝说国王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帕雷伊洛是一个地理学家,他对国王所说的是“专家的建议”,所以国王认定帕雷伊洛的劝说值得信赖。

另外,人们还会经常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拍广告片的总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不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呢?为什么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呢?

这就是光环效应的作用。那么,光环效应到底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呢? 是人的感情倾向牵引出来的“光环效应”。人的感情倾向是很主观的,也是很武断的,它会毫不犹豫地牵引着你去着重认识事物的某个符合自己感情状态的侧面,并加以印证、放大。同样,对于那些与自己既定感情不相符合的方面,则会采取回避、虚化。这样就出现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现象,以至于使我们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能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个人,而往往是根据我们对别人已有的了解和第一印象去对别人的其他方面进行推测。 可见,在真正了解一个人之前,切不可太轻信事前得到的信息,更不可凭一时的感觉下结论。 打造品牌,制造光环效应

美好的事情总是让人无法忘怀,时时刻刻都会想到它。即使它已不存在,人们也会回想起它的美丽。就像昙花虽然凋谢了,可是它的美丽却能够长时间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鸡冠花虽然生命长久,可是因为它太普通,人们就很少注意它。

在营销学名著《影响力》一书中,学者罗伯特·希奥迪尼发表了这样的见解:人们通常会下意识地把一些正面的品质加到外表漂亮的人头上。希奥迪尼的观点体现在经济学领域就是:知名品牌很自然地要被人们赋予光环,并因此吸引更多的资源——人才、资金、市场份额等等。驰名海内外的瓷都景德镇就曾凭借人们赋予它的光环——精美绝伦的瓷器和千年不衰的陶瓷文化,吸引了大量台商。台湾法蓝瓷、东秀陶瓷、华荣陶瓷等一批知名陶瓷企业纷纷落户景德镇,不仅为瓷都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

台商抢滩景德镇的主要原因就是看好了千年瓷都的品牌效应。 但是,制造品牌效应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要力争使品牌与公司形象相互促进,相互推动,效应叠加,共同提升。这一点宝洁公司就做得非常好。

有着166年历史的、在业界被尊称为“品牌教父”的宝洁公司,在推出新品牌时,非常善于利用光环效应。他们在初始阶段十分突出公司形象,以此带动品牌形象的提升,以后再逐渐过渡到以传播品牌形象为主。而这个品牌的成功推出,又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形象。

宝洁公司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的品牌策略能达到三种效果: 突出品牌价值;强化品牌形象;树立权威性和影响力。

这一点在作为强势媒体的央视身上也有很好的体现。央视之所以能推动品牌价值跳跃型增长,正是因为央视具有三个特殊性: 传递性、垄断性和权威性。

从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在现代商业社会,品牌效应尤为重要。2004年世界十大最有价值品牌在所有品牌中的比例不足3%,却占据总销量的50%左右。这些数据说明了一个道理: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而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是拥有占统治地位的品牌。品牌就像取之不尽的无限资源,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而光环效应正是企业打造品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基于光环效应的强大作用,今天中国企业家的共识是一流企业做品牌,二流企业做产品。蒙牛集团创业之初,采用的就是先做品牌再做工厂的策略,短短5年,蒙牛集团超高速狂奔成为中国乳品业的领头羊,生动地诠释了品牌战略的高效。海尔以强势传播打造实力品牌的成功同样体现了品牌战略的成功。海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突破1000亿元销售额,迈入全球500强行列。

光环效应不愧为一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的有效方法,会大大提高个人和企业为人处事的成功率。.. ⊙ 打造品牌的方法

* 门面装修,微笑服务,尽力在包装上满足消费者的爱美之心。 * 把高品位艺术与商品服务挂钩。

* 请名人做产品的形象代言人以使消费者爱屋及乌。 * 通过各种途迳不断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 让消费者对产品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 * 强化售后服务以使消费者对自己的商品有足够的信心。 * 用品牌核心价值指导企业的营销。

* 定位并全力宣扬品牌核心价值已成为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 * 通过企业理念、产品特点、品牌气质等丰富的品牌联想,让消费者认同。

* 通过深度沟通阐释核心价值让消费者感同身受。 * 优化品牌战略与品牌结构。

* 进行理性智慧的品牌延伸,充分利用品牌资源获取更大利润。 * 科学地管理并累积丰厚的品牌资产。 小心光环负效应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就曾吃过光环效应的苦头。娜坦丽,被公认为“莫斯科第一美人”,她的美丽让普希金疯狂地爱上了她。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结婚后,普希金发现娜坦丽虽然容貌美丽,但是却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每次当普希金把自己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不耐烦地捂着耳朵说:“不听!不听!”相反,她却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玩,参加晚会、舞会。普希金为了娜坦丽抛弃了诗歌创作,还弄得债台高筑,甚至还为了她和别人决斗而牺牲了生命。

普希金的故事启迪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应该警惕光环效应,千万不能让“一俊遮百丑”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和理智。

光环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观心理臆测,这就势必会存在其固有的错误:

* 只抓事物的个别特征,以点代面,以个别推及一般,实际上是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

* 硬把不相关的东西联系到一起,并得出不科学的结论。

* 存在受主观偏见支配的绝对化倾向,说好就全部肯定,说坏就全部否定。

* 既然有错误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

比如说,光环效应会给人的心理带来很大的认知障碍,在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方面,往往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片面地给出某人如何如何的评价。这是不公平的,于人于己都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企业的管理者在选人用人时,一定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晕轮效应的副作用。一个明智的管理者,对人对事都应保持平常心,给自己和他人留有一个适当定位,从而切实防止思维误区的出现。其次,对事前得到的各种信息,管理者需作理性分析,不可偏听偏信,轻易下结论,需要在过程中慢慢了解,以避免光环效应带来的认知偏差。 另外,光环越是耀眼就越可能处在目光的焦点和舆论的中心。一旦出一点差错,引起的关注与没有名气的人或事相比,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也验证了中国那句老话“树大招风”。

近期以来,发生在洋名牌身上的健康事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就是光环负效应发生的作用。不管是肯德基快餐中的苏丹红,还是高露洁牙膏中的致癌成分,之所以会引起人们的广泛质疑,甚至还上升到了道德品质等社会问题,都是因为它们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塑造得完美无暇,而后来出现的“光环负效应”就像一张白纸上点一个黑点,其醒目程度可想而知。

教育过程中的“光环负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不仅仅是教师心理上的一种偏见,而且会阻碍教育过程的良好发展。比如,对学生做出的错误判断,其结果轻则造成师生心理融洽的障碍,重则会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所以我们在执著地追求光环效应正面影响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了它的负面作用,因为,笼罩在光环之下的人或事物,一旦有问题,引起的后果就有可能是毁灭性的。

核心理念:人们对事物的某种品性或特质有强烈的自我感觉,印象深刻、突出,会影响对事物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认识和判断。 应用要诀:抓住本质,客观评价;利用优势,扩大影响。 应用领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经营管理。

推荐第2篇:心理学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

当你对某个人有好感后,就很难感觉到他缺点的存在,就像有一种光环在围绕着他,这种心理状态就是光环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热恋中的情人很难找到对方的缺点,就是光环效应的表现。光环效应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你很难分辨出好与坏、真与伪,容易被人利用。所以,在社交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防范意识。

许多师生对李某持刀伤人简直无法相信,其理由和原因是:李某学习非常好!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种的“无法相信”的现象所反映的就是心理学中的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

这一心理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右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它品质或特点的现象。

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其它品质或特点所以就形象地称之为光环效应。上面所讲的无法相信李某持刀伤人就是因为他学习好地品质掩盖了其它的品质所造成的心理错觉。

其实大多数教师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一心理效应的影响,产生对学生认识上的偏差。 如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智力很高,聪明,热情,灵活,有创造性的学生。如果学生装在某一方面表现不好,如成绩不好或玩皮捣蛋,那么往往就会被教师认为什么样都有不行,一无是处。

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为避免光环效应影响他人对自己或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过早地对新的老师、同学做出评价,要尽可能地与老师、同学进行多方面的交往,促进相互间的深入了解。

二、及时注意自己是否全面地看待了他人,特别是对有突出优点或缺点的老师与同学。

三、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要过分在意他人是怎样评价自己,要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他人的认可和理解。

四、注意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每一件小事,如作业、作文、值日等等,特别要注意处理发好可能会给自己的形象造成较大影响事情。

五、要敢于展示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也尽可能让他人了解自己的缺点。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保留很长时间。多年不见的朋友或老同学,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却说不上几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利用近因效应,在与朋友分别时,给予他良好的祝福,你的形象会在他的心中美化起来。

首因效应

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要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人格及修养等。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否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

皮革马利翁效应

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他爱不释手,整天含情脉脉的注视着他。天长日久,女神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这种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学家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一位名叫罗森塔尔(RobertRosenthal)的人,在1966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变态心理学的人,可能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把研究结果“污染”了。他设计了一些实验,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其中有一项实验是这样按排的:他让大学生用两组大白鼠做实验,主持实验的人告诉大学生们说,这两种大白鼠品种不一样,一组是十分聪明的,另一组特别笨。事实上这两组大白鼠没有什麽差别,而大学生们都相信,实验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学生们让这两组大白鼠学习走迷宫,看看哪一组学得快。结果他们发现,“聪明”的那一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组学得快。

罗森塔尔对这种果怎样解释呢?他推测说,这有能是由于实验者对“聪明”的动物和蔼友好,对待“笨”的动物粗暴而造成的。

在另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中,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们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lateblooming) 者,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后,罗森塔尔就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老师们也再没有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罗森塔尔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晚器大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上述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呢?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因为人们的头脑中事先就存在着一种定势,定势又作何解释呢?这需要从头说起。定势也可以说是一种心向,是指在对某一刺激发生反应以前,就已经存在的某种意向。比如你听别人说过,张某近来对你很不满意,那么你在遇到他时,即使他没有说一句对你不满的话,你也会体验到一种不自然的感觉。如果你听别人说这个人专会挑别人说话的毛病,那么你在同他讲话时,就不如平时讲话那样流利。这就是因为事先你的脑子里存在着一种趋势,由于这种趋势的存在,使你的反应同平时大不一样

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他们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里其他成员的认可,双方的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自己是被人控制的傀儡,一旦别人越厨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代代地不断上演。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

某中学初一年级的两位学生由于相互吸引而走到了一起,一开始,老师和家长都竭尽全力干涉,然而,这种干涉反而为两个孩子增加了共同语言,他们更加接近,俨然一对棒打不散的鸳鸯。

后来,校长改变了策略,他将孩子和老师都叫去,没有批评孩子们,反而说老师误会了他们,把纯洁的感情玷污了。过后,这两个孩子还是照样来往,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因为缺乏共同点而渐渐疏远,最终由于发现对方与自己理想中的王子和公主相差太远而分道扬镳。

禁果效应

禁止的东西分外诱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如此。若要使一个人很想去干被禁止的事,只要对他说声“不许”就够了。

禁果分外甜的原因,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每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来说,积极方向是求知的意向,了解所不知道的东西的愿望,假如这种东西不犯禁的话,也许并不会引起注意。

此外,如果没有说明禁止的原因,那么禁止这个事实本身就会引起各种假设、推测、弄清为什么不许干某件事的合理愿望。父母时常只是禁止而不说明他们“不许”的理由。由于不相信这种禁止有充分的理由,便会对它的正确性发生怀疑,从而产生犯禁的意向。苹果树上挂着一个牌子:“苹果喷有毒药,不能吃。”有谁会产生吃树上苹果的愿望呢?“爸爸自己都抽烟,却禁止我抽。”——这种想法引起尝禁果的企图。模仿或羡慕感起着重要的作用。“你还小,抽烟还太早!”——这个理由反而加强了孩子对成年人的羡慕,从而促使他去偷偷抽烟。

土豆从美洲引进法国的历史是耐人寻味的。在这里,它很长时间没有得到推广:宗教迷信者把它叫做“鬼苹果”,医生们认为它对健康有害,而农学家断言,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国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回到法国后,决意要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很长时间他未能说服任何人。于是他耍了一个花招。1787年,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请求,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的、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这块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警卫就撤了。这时,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每到晚上就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帕尔曼切达到了目的。

过度理由效应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从众现象

一则笑话这样说到: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晕轮效应

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啊,歌声啊,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这其实就是晕轮效应在作怪。

晕轮效应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爱屋及乌”就是晕轮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

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迁移效应

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它有三种效应方式: 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 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对这一心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形式训练说:这种理论认为,学习的迁移是人的心灵官能受到训练而自动发展的结果。也就是通过某种学习使某种心灵官能得到训练,从而转移到其它学习上去,使其它学习更加容易。

2、共同要素说:是I·L·桑代克和R·S·伍德沃斯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其观点是,只有当两种学习具有共同要素(相同或相似之处)时,才会产生迁移效应。

3、概括化说:是C·H·贾德于是908年根据自己的实验,批评了共同要素说,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能否发生迁移效应,关键在于学习主体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概括力高迁移就迁移效应就大,反之,就小。

4、学习定势说:是苏联定势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迁移理论。它强调在学习中定势对迁移的影响作用。定势是关于活动方向选择方面的一种倾向,也是一种活动经验。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日本司机在美国开车,常发生困难,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本是“车左、人右”,而在美国却恰好相反。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这一理论给学习的启示是:

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

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

巴纳姆效应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定势效应

请看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为什么那么多成年人对如此简单的问题解答反而不如孩子呢?这就是定势效应:按照成人的经验,公安局长应该是男的,从男局长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找不到答案;而小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也就没有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心理定势指的是对某一特定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心理定势的存在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文章开头的实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效应,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苏联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关于“心理定势”的实验:研究者向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出示同一张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组学生说:这个人是一个怙恶不悛的罪犯;对第二组学生却说:这个人是一位大科学家。然后他让两组学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个人的相貌。

第一组学生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他内心充满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他沿着犯罪道路顽固到底的决心„„

第二组的描述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认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

对同一个人的评价,仅仅因为先前得到的关于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戏剧性的差距,可见心理定势对人们认识过程的巨大影响!

飞镖效应

在社会心理学上,人们把行为举措产生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为“飞镖效应”。这好比用力把飞镖往一个方向掷,结果它却飞向了相反的方向。

日常,“飞镖效应”随处可见。比如,为了把学习成绩提上去,有些学生拼命加班加点和开夜车,弄得整天头昏脑胀,毫无学习效率可言,你说怎能在以其昏昏的情况下使其昭昭呢!再比如有些谈恋爱的男女,老怕自己在对方心目中被贬值,因而常常借助各种方式压低对方,借以提高自己的“相对地位”,结果,把爱一个人表现得跟恨一个人似的,最后闹得爱情吹灯又拔蜡。

“飞镖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事人在考虑问题时犯了简单、片面化的错误。这里面有的是因为光把注意力死死盯在了要达到的目标上,完全忽视了手段的择优选取,弄得手段和目标不配套,因而引发一系列反应,实则对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很强的干扰作用。

实际上,许多心理问题严重化的过程,正是“飞镖效应”发生作用的过程。因为当事人在不明了自己问题产生的原因时,为克服心理障碍所做的种种努力,其实是在“巩固加强”他们的问题。试举一例。

有位上中学的女生,脸皮非常薄,一天到晚总是担心自己会做错什么事而让别人笑话。一天,前排一位男生问了她一道题,她回答以后就开始惴惴不安起来了。她心想:“别人会不会认为我和他有什么意思了……”这样一想,她一下子心慌起来,觉得脸也变红了。当她一觉察到自己脸变红了,心里马上又想,“这不是更让人认为我和他有鬼吗?”于是心更慌、脸更红了。“脸红癖”从此就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其实,她的脸红产生于老怕人有“看法”和“想法”,而她克服脸红的强烈心理动机也是怕人有“看法”和“想法”,你说她的脸红能因此克服得了?

所以,那些有心理疾患的朋友,当你们正在与自己的心理问题苦苦作战的时候,应仔细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种种努力,是否方向对头,会不会产生“飞镖效应”?

推荐第3篇:李光环的观后感

观《季洪开老师先进事迹》有感

老庄小学李光环

今天,我学习了季洪开老师的先进事迹,感触颇多,尤其对师德师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季洪开老师是山左口乡南古寨小学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他扎根山村小学35年,身患癌症却带病坚持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今年57岁的季洪开,在人民教师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送走一批又接来一群山村孩子。53岁那年,他患上了“肉眼全程血尿”病,可他却认为小病不可怕,干好教学工作最重要,一直带病工作半年多。当他支撑不住再次检查时,才知患了“膀胱恶性肿瘤”必须住院进行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为了能早日回到工作岗位上,季洪开积极配合治疗, 3个月后出院,医生建议他休息半年,避免过度劳累。然而,季洪开牵挂着学生们,他只在家休息了两个月,就偷偷跑回学校。他说:“只有站在讲台上,给山村的孩子们讲课,我的心里才最踏实。”“山村的孩子就是我的生命希望,是他们给了我与病魔抗争的力量。山村的孩子们需要我教学,我更离不开山村的孩子们,离不开我的讲台。”这就是山村教师季洪开最朴实的心里话。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诗人艾青曾经这样说过。“用心教育学生,用情感化学生,用爱温暖学生”,季洪开老师用他崇高的敬业精神诠释了师德的真义、责任的力量,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道德楷模。教师,一个普通而伟大的称号,在他的身上,我读懂了教师的使命,读懂了人间的大爱。在我看来,他的付出是平凡

而又伟大的。“万紫千红随风去,一片冰心在玉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颗红心,两袖清风,志存高远,堂堂正正教书,实实在在做人。这就是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

一、“心装大爱才会积极弘扬师德。

我要以季洪开老师为榜样,在他的先进事迹的感召下,鞭策自己,鼓舞自己,自觉践行高尚的师德风范,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加强师德师能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为东海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把工作做好就是最好的师德”。

认真负责地对待每项工作,心思用在工作上,不被困难所压倒,不被逆境所屈服,不为名利所牵累,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用我的热情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用我的微笑吸引学生求知的目光,用我的真情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用我的语言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郭思乐教授说过:教学的本质是“学”,“教”只有皈依“学”,课堂教学才产生真正的效果与价值。当我们从“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的课堂研究才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目前,我校在教学质量节节攀升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打造“六学一体”教学模式,我要积极投身到课改的大潮中去,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加砖添瓦。

三、“有品位才会不断丰富师德。

刘局长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值得我们珍惜,一个是我们头上璀璨的星光,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我要以季洪开老师为榜样,,传递好师德接力棒,不搞有偿家教、不体罚学生等等,如池中的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牢记:不要绕远道,否则会迟到;不要走邪道,否则会坐牢;不要走黑道,否则会挨刀;不要只想要,付出不能少;不要急着要,一定要戒躁;不要求回报,该到自然到;不要急得到,心情便无恼;不要装知道,不懂就请教;不要怕人笑,看谁笑到老。

四、“有挫折才会让师德更加美丽”。

有了追求和梦想,但也有了压力,或许还有挫折和无奈。“宁为真学士,不为假道学”,我不怕寂寞,因为寂寞会让我守住内心的那份宁静;我不怕煎熬,因为煎熬会让我诠释内心的那份修炼;我不怕淡泊,因为淡泊会让我在黑暗中找到内心的那份微笑;我不怕等待,因为等待会让我收获内心的那份美好;我不怕嘲笑,因为嘲笑会让我直面内心的那份孤傲。把自己放低一点,一切才是开始;让自己专心一点,一切才是起步。自然一点、简单一点,“平平淡淡才是真”,无论周遭如何变化莫测,我都应波澜不惊,于无声处听惊雷。

五、“拥有梦想才会主动提升师德”。

人生因追梦而精彩。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追梦人,从今天起,要立志,要为成为好老师而努力,而奋斗不息!我想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我将继续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愿“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

推荐第4篇:PMP学习感悟光环

PMP学习感悟

PMP人生,感动故事会

我在2008年10月份参加了光环的PMP培训,并于2009年3月份取得了PMP证书。通过对PMP系统化的学习,对于PMP指导项目管理实践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在思考PMP如何促进我们的职业发展。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关于人生的项目管理,对于自己有很深的感触。

在现代社会中,一切都是项目,一切也都将成为项目。在通常的人生中,它具有一定的时间段,并且是一次性的,人是不能重生的,这样就可以将人生看作是一个泛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有多个子项目要去完成,例如事业,婚姻,身体等等。而这些子项目又可以进一步的统筹细化,一步一步完成人的一生。而做到一位成功人士的一生就必须要求以项目的角度来审视,宏观上看人生,微观上看问题。

项目具有阶段性。项目可以细化,能分成一系列项目阶段——启动、规划、实施、控制、收尾五个过程,在不同阶段中,组织将日常运作与项目管理结合在一起,使项目有了生命周期性(project life cycle)的特点。人生同样如此,当我们降临的那天起就开始启动我们的一生;规划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个过程,也是奠定今后人生基础的过程,也是决定着项目的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实施是在一个项目中耗时最长的一个过程,也是实现我们人生规划的最主要的一个过程,怎样实施,怎样以最优化的方式实现更高的财富,需要细化阶段性的目标,并持之以恒取得成功。而这个过程,也同样需要一个良好优化的自我管理的模式。很好的规划和管理我们的人生,是我们取得进步乃至成功的关键。同样,项目实施成功与否,更需要优化规范的管理。接下来,就谈谈我在应用PMP在项目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项目集成管理

PMP对于项目管理,首先强调的是一个集成的管理概念(integration management)。这一点对于项目管理,尤其是大型项目的管理十分重要。因为项目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针对该项目进行相互的协调,在相互影响项目的目标和方案中做出平衡,综合各方面的管理,保证项目的成功。 PMP对于项目的集成/综合管理,形成了对于项目管理的框架和主线,贯穿于项目管理的5个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并按照项目的属性,应用集成管理思想,按照项目的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领域或技能对项目进行系统化的管理,保证项目有计划地实施。

2、项目范围管理

明确清晰的项目范围对于项目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的范围应以需求为核心。一个项目是否能够成功,对需求的准确把握至关重要。不管系统的架构设计、团队管理有多么的成功,如果需求出现偏差,仍然很难保证项目能够取得成功。

需求必须获得客户的确认。通过需求调研与分析后获得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必须得到客户的签字确认。确认的内容包括项目的目标、范围以及项目需求功能点。如果项目在前期对需求不够重视,导致在需求理解上出现偏差,会影响项目实施的各个方面,如进度、成本等。因此,必须进行详细深入的需求调研,并且所有需求都得到客户或客户代表的签字确认,而这些也都可以作为项目验收的依据。 为了保证需求的准确性,需要与客户之间建立起高效快速的沟通渠道,确保项目需求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项目时间管理

保证项目进度不出现大的偏差的前提是制定一个好的项目计划。必须根据项目规模,成员情况,技术难度等多方面考虑整个项目计划。如果项目的 deadline已经确定,则必须采用一些方法来保障项目计划的完成。制定项目计划时,需要考虑阶段评审与同行评审的时间。

项目计划的制定首先需要选择符合项目的生命周期,结合项目生命周期制订项目计划,规避因为需求变更产生的风险。其次,要定期跟踪项目的进展情况。可以通过项目日报、项目周报、定期会议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同时,需要为各个项目小组指定进度跟踪人,根据各个小组的日报,判断实际的进度是否与计划出现偏差。注意维护项目进度跟踪表与项目进度偏差跟踪表。让项目经理/PMO以及QA及时掌握项目进度,有利于对项目进度的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

项目的成功实施依靠项目成员的努力,因此项目团队的组建、管理和建设对于项目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需要根据项目特点、人员特点组建一只高效的项目团队,确立组织结构分配,利用项目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任务,把每一项任务合理地分配给项目团队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统一大家的目标,确立团队的协作精神,进行高效的管理。

不团结的项目组是无法保证项目的成功。因此项目经理在管理团队成员时,必须时刻注意成员状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与摩擦,随时保证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执行。

持续地保证项目成员的士气非常重要。项目每取得一个阶段性的进展,必须告知全体成员,如此才能收获成功的信心。项目开发过程需要注意劳逸结合,一味地强制性加班,只能降低项目成员的工作效率。项目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活动,让团队成员感受到项目组的集体气氛。在每个阶段实现的关键时刻,项目经理需要注意激励项目组成员。而项目经理的自信也是保证成员士气的一个关键。

重视项目小组之间的合作,项目组是一个整体,每个成员的角色不同,但大家都是团队的重要一员。同时,项目经理还要了解每个成员的能力,以安排合适的角色与岗位。

5、项目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对于项目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但要在项目开始之初就考虑到项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风险,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对风险的管理,尤其是在制订项目计划以及创建团队的时候,考虑这一因素。风险有很多,包括需求的风险、进度的风险、质量的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风险管理计划,而一旦发生了风险,则必须及时响应,组织相关人员解决风险。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小的风险,否则一个小的风险到最后会造成大的灾难。 很多项目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项目管理者把风险管理与问题管理混为一谈。有效的风险管理意味着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前做出预测,因此风险管理更加强调风险的预测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而不是只是就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应对问题,那么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做到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应该能迫使团队成员引起某种程度的关注,强迫他们不断自觉地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6、项目沟通管理

“管理者要用70%的时间用于与人沟通,而项目经理需要花费90%或更多的时间沟通”。作为一名项目经理,不应该埋在一大堆的具体工作中,而应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整个项目,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做沟通工作,使自己既能准确地把自己的意图传递给项目相关人员,同时又能及时正确地去了解项目相关人员的需求,达成一种共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那么项目就成功了一半,否则就很难成功地组织完成这个项目。因此,良好的沟通不但是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和效率、降低项目成本的必由之路,更是关系到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项目管理的过程包括项目启动、规划、实施、监控、收尾等各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都需要有项目经理围绕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等要素与客户、项目组成员、供应商、上层管理者及其他相关项目经理等进行沟通、协调和控制。与项目相关各方之间持续、有效的沟通,是促成项目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一项因素。

良好的沟通管理包括制定切实可行的沟通计划,及时并适当地创建、收集、发送、储存和处理项目的信息,以增强沟通的有效性。优秀的项目经理知道如何计划沟通工作,了解每一个团队成员需要什么类型的信息,并在项目工作中根据不同的目的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同时保证信息的正确传递。

7、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的成功,需要满足甚至超出用户及相关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即满足项目的质量需求。因此,项目的质量管理位于项目管理的核心,项目的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的项目生命周期,必须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项目的质量。

总之,PMP为项目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可操作性的框架体系,可以很好的指导现实项目的实践。同时,它也丰富了我们的人生,乃至职业的规划。在神州巨龙8周年生日之际,也祝愿神州巨龙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PMP人才,与神州巨龙一起发展!

2写此贴的目的主要是与大家分享考完PMP后一段时间的感想,以及我能感受到的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些变化。 内容大致包含以下方面: 为什么要考PMP 什么态度去应对PMP 我的经历:考完PMP有什么改变 -- 主动性 -- 独立思考 --平衡的艺术 -- 再学习

-- 为人处世之道(职业道德四要素,人生成功基石三要素)

正如PMBOK认为的那样每个过程不是孤立的那样,这里的这几点也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并不是完全分开来说明的。

闲话少说,来看第一问题,为什么要考PMP?我想到一个比喻,演员有两类,一类是科班出身,一类是业余的,这两类都可能出好演员。优秀的业余演员经过一段时间后很可能会觉得在事业突破上遇到一些瓶颈,于是就选择继续进修。不管是我们主动来报名还是公司要求报名,看起来更像后者,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报考PMP需要一定的项目经验。至于更细致的考虑,我想各人或许有各人的想法。

无论如何,按照排列组合,学了PMP,无非是四种结果:没学到知识,未通过PMP认证;没学到知识,通过PMP认证;学到知识,未通过PMP认证;学到知识,通过PMP认证。这样列出明细之后,不管情愿或不情愿承认,我们学PMP的目标看起来似乎是两个--知识和证书。而这两个目标在当初个人尝试回答“我为什么要考PMP”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差不多有了定论。

换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所谓态度就是做事的心态、心情、心境。我对“态度决定一切”的深刻印象最初来自米卢对中国足球队员的要求。当时甚至有很多人都诋毁过他对中国足球的贡献,而今回想一下,米卢提倡的“态度决定一切”和“快乐足球”的理念其实是多么的具有启发性。只可惜,中国足球根本不会总结经验教训,也就无所谓进步了。有意思的是, 这与后来我在《头脑风暴》节目里听到的打工皇帝唐骏提到的两句话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你工作了一天,有成就吗?”,“今天你快乐吗?” 日省吾身,智莫大焉。 幸福是什么?不就是追求快乐的过程么?

与“态度决定一切”常常一块说的一句话是“细节决定成败”。 是否依稀记得第一次跟异性朋友约会的情景呢?约会之前是不是常常担心头发是不是很乱,衣服是不是很土,鞋是不是很脏--好像这些都像在说男生:),然后去做充足的准备?细节无非就是这些琐事,但它确实是个事。大家是否还记得那次上完课因为去食堂的路要改道,老徐坚持让小徐给咱们带个路? 又是否记得在单位里的桶装水用完时那个主动换水的身影?这其中显示了一种态度,对自己的,对别人的,不是吗?

学完了PMP,知道了无论变更多小,它也是需要走一个完整的变更流程。其实或许站在我们的客户看这个问题,可能就体现了项目管理是专业还是不专业。 我概括为 “no small thing, no small change”。

学习PMP的态度决定了学习PMP的成果。就在最近,我至少看到两篇文章,说现代人读书的功利性太强,不是个好事,至少这样很难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当然提得更多的是文学著作,我觉得读PMBOK也是如此。诚然,PMBOK开始看比较无味,很多人只是为了考试才看书。我当时的定位很明确,考试不是我的终极目标,除了看中文版的PMBOK,还看了英文版的PMBOK,不管怎么说我觉得看英文版的,一来体会了原汁原味,二来我学习了英语--至少在写email的时候不会用来用去就只有那么几个可用的词汇。

说到这里,我想提一提我在考场听到的一次有趣的谈话。我座位的左边、右边、后面坐的是彼此熟悉的三个同学A,B,C。先是考前对话。同学A大概报了保证班,跟同学B说这次是铁定过不了,不过呢反正下次也不用自己另外交钱;同学B呢说因为出差凌晨两三点才到家,此时很困。彼此都说过不了,又都替对方打气,这一点倒是让人感动。然后是考后对话,同学A和B 都跟同学C说这次考试没什么感觉;同学C说比平时模拟的每一次都难。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自己主动来报名参加PMP班的同学比公司报名的同学主动性,积极性普遍要高一些。同学A是公司给报销的,如果真的再考一次看起来没有什么损失,其实是损失了机会成本。学过PMP的人都知道,事情一次作对的代价最低。而且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人越晚学一样东西花的代价越高(所以我们常常抱怨在学校的时候没学这,没学那,嘿嘿),

未来的不确定性通常比现在大些,风险自然也大些。我的想法是,既然来了,既然没有什么不可抗拒因素,那么就一次搞定(技多不压身,何况有时候有个证书确实也能说明些问题,省去很多口舌,当然是跟实力匹配的前提下)。另外说一句,我觉得同学C通过的可能性更大些,因为我同她感受是相似的,呵呵。

大多数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学习了PMP,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改变吗?我说不,PMP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给你带来什么。真正可能为你带来改变的是对待PMP的态度,处理事情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试想,一个带着急功近利的人即使通过了PMP,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无非是拿到一张废纸而已,如果拿着这样的一个证书去想面试获得什么一官半职,最后或许得到的就是那句话“太伤自尊了”。事物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有时还是很有用的),对于管理经验丰富的人来说,通过PMP的学习完全是一次梳理;对于没有管理经验的人来说,可以在大脑里形成一个框架,日后的积累和提升才是真正的开始。

前面提到主动性,主动性也是一种态度,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东西与主动性有着必然的关联,如热情,积极性,创造性。“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最好的诠释了主动性的意义。非常有趣的是,发现在我报名PMP并完成所有培训和考试一周后,我们单位就给员工作一些演示指导如何更好的团队合作,于是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机会用上了我学到的PMP知识,并提出了建议。再说一件好玩的事情,就上个周末,我去图书馆之前想着带上一盒面巾纸(不管什么用途,总之有可能会用上的,不是吗?),不过我后来还是忘了,在图书馆里,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同学过来问我哪里有餐巾纸卖,我纳闷他为啥这么问,不过我确实不知道。后来看着他捂着肚子走了,我大概知道他要做什么了,我当时后悔当初在家里为什么不带上呢。学完PMBOK之后,知道PMBOK相当强调了计划的重要性,但同时再好的计划执行不好,那也是空洞的计划,呵呵。在生活中,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事,上海的公交车司机在车子从站台刚刚启动后,会不会给后面跑步快赶上公交的人停车,也要视情况而定。如果追赶的人发现车已经启动,于是哪怕在已经追到车尾的时候,司机也会扬长而去,相反如果不放弃,继续追到后门,那么车子就会停下来。留心生活,其实生活是很意思的。

或许已经发现了我的一个变化,就是喜欢用PMBOK的思路去思考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事情(thinking in PMP/PMBOK),而且乐此不疲。以前在论坛里看到有意思的一段话:人生就是一个大的项目,包含了很多的小项目,也包含了很多项目阶段,而你就是这个项目的项目经理。换言之,别人都可以逃,你却不可以。个人觉得, 项目管理的艺术源于生活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也是项目管理的艺术。我也越来越深刻的明白,运用PMBOK的知识去管理项目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使项目获得成功,但它肯定可以增加项目成功的概率。这应该就是我们学习PMBOK的意义所在。再说说生活中碰到的例子吧。 我在电视上看过有关奥运开幕式幕后的采访,大家应该还对那个活字印刷的节目印象深刻吧?可谁又知道这个节目差点在正式演出前被拿掉呢?原因出奇的让人匪夷所思:那2008个道具由于不同厂家生产,规格不一致,导致无法更换。另外,我比较喜欢看NBA,我觉得NBA篮球很好体现了项目管理的思想。如团队合作,在团队陷入僵局的时候,有人可以勇敢的站出来,在团队运行不畅的时候,教练(项目经理)作出及时调整,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赛后会做及时的总结,以备下次比赛。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用PMBOK去剖析一番,就像一个搞IT的人老是喜欢刨根究底,有时候其实是不好的,譬如跟恋人交谈的时候会被认为没有情调。所以必须懂得平衡的艺术。其实这也是一个项目经理所需要的技能。沟通的艺术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平衡的艺术。

推荐第5篇:光环国际学习经验总结

光环国际PMP学员培训学习经验总结

如果把PMP学习及备考过程比作一场要打的硬仗,每个参战的学员都希望成为一名胜利者-通过PMP考试。上战场前首先做的便是知己知彼,PMBOK,这就是对手85%以上的武器,接下来他就是我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作为一本知识体系指南,其中涵盖了比较广泛的知识内容,有相当大的信息量。没关系我们以彼之道还治彼身,就用PMBOK推荐的项目规划方法来攻克他,‘渐进明细,滚动式学习’。

看书

贯穿备考整个过程的非秘密武器。每看一遍书我们需要有所得,并且每一遍书的目的和效果也不尽相同。根据老师的经验传授至少看三遍以上(精度),因为时间关系我也只精读了三遍。以下分享以下每一遍书看下来的体会。

第一遍,报名后到开课前,零基础情况下的通读,这就是成功通过PMP考试的开始。这遍通读中会遇到很多不理解、不明白和困惑的地方,这些就是本次通读最大的财富。当记录或标记出这些后,在将来上课时,我们就会带着问题去听课,听课的过程就不仅是听故事,而伴随了一个解惑的过程。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听课的效率,而且对PMBOK的理解深入一个层次。

第二遍,开课后对于上课内容及时消化,个人认为这是再次精度PMBOK的黄金时期。打铁要乘热,刚上完课的内容记忆犹新,抓紧找个机会通过看书消化课堂内容。在老师讲课的指引下,通过本次同步通读慢慢开始对PMBOK内容有了一个系统且准确的理解。

第三遍,通过前两遍的顺序通读后,我们迎来了小试牛刀的一模。在这次检验中会反应出我们对于各个知识领域的掌握情况。而本次精度就是根据我们的薄弱环节排序,从最薄弱的开始逐个再次精度PMBOK相关章节。

做题

做题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通过题目,慢慢理解PMP考试如何将PMKBOK的知识转化为题目考点。以最终能达到审题后便能分析出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根据老师传授的经验,将模考题对应的考点在书中作出标记,通过一定的积累便可以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加强我们对PMBOK的学习。

1.上课录音回听,主要利用上下班路上等一些零星的时间。这个过程主要能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我个人来讲录音回听了两遍,每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尤其是些上课老师将的故事,最初上课也许就更多注意了故事本身忽略了与知识点的联系;而经过了一定的复习积累再来听录音时,会更多将这些故事与知识做关联,这样能更深刻的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2.讨论,无论是小组讨论或者备考群的讨论,我们同样会有新的收获。如同投标人会议的效果,在讨论过程中其他学员提出的疑问可能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这是一种很好的互补学习方式,而且往往通过讨论的知识点会记忆非常深刻。尤其是当我们帮助解答其他学员的疑问时,在PMBOK中寻找确凿证据的过程本身也是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学习。

3.ITTO及数据流向图,这是解答那些‘接来我们该做什么’题目的利器。ITTO的信息量非常大,要完成背下来并不容易。我们可以通过优先记忆有标志性的或有一定逻辑关系ITTO来展开,同时总结一些共性来帮助记忆,比如搞明白绩效数据、绩效信息、绩效报告的关系也就记住了相应输入输出的逻辑关系。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备考和最后4个小时刺激的战斗,本次PMP备考过程终于告一段落,以上算是对这一过程中一些体会的总结。除了上面提到各种学习方法以外,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坚定的决心也不可少,借用法师的话,PMP考试一场硬仗,既然选择了就‘没有借口,没有抱怨!’

推荐第6篇:青春的光环(优秀)

青春的光环

我的大学,我的青春。

我喜欢在夜里写东西,大概每一个文人都喜欢享受那一份宁静,享受夜里的那份灵感和温暖。

夜里宁静是美的。

我为什么想写东西?

思考会让一个人变得成熟,让一个人变得智慧。岁月是酒总会让人变得睿智和老练。

推荐第7篇:光环背后的奉献

光环背后的奉献

——全国劳模朱月红先进事迹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全国劳动模范朱月红同志的先进事迹材料——《光环背后的奉献》。

“他们驱赶着黑暗/和阳光中堆砌的污泽/我看见尘屑的荒冢在消亡/我知道他们把心/亮成一盏盏街灯/不眠的情节/把城市推向黎明的岸”一位诗人以这样的诗句讴歌环卫工人。

在海安县环境卫生管理处,有这样一位环卫工人,她二十四年如一日奋战在城市保洁第一线,把青春年华无私奉献给环卫事业,用辛勤汗水换来了城市的干净整洁,用言传身教引导市民热爱家园,用五尺扫帚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市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她,就是新当选的全国劳动模范朱月红。

2010年4月27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朱月红同志作为新当选的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市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朱月红身上闪耀着一个又一个光环!

1党和人民赋予朱月红众多的荣誉,是因为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奉献!

1968年1月,朱月红出生在海安里下河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姐弟三人,她是老大。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圆两个弟弟的上学梦,1986年,初中毕业后,朱月红放弃学业,在县城环卫所找到一份扫地的工作。

一个18岁的姑娘,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朱月红干别人瞧不上眼的环卫工作,从事道路清扫保洁作业,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呀!刚在街上干清扫保洁时,她总是红着脸,把工作帽沿压得很低,低着头默默地作业,担心熟人遇见;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清扫工作的艰辛和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随时有市民把生活垃圾倒在已清扫干净的街道上,她上前好言相劝,不要乱倒垃圾、污染环境卫生,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单位领导、同事及时地关心、帮助、支持她,以环卫工人的杰出劳模时传祥的先进事迹感染她,用“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教育她,使朱月红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却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就这样,朱月红顶住了来自内心和社会的压力,当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城市美容师”,任劳任怨地工作在环卫战线上。

风里雨里,严冬酷暑,朱月红一般夜里两点就要起床,趁夜深人稀时上街大清扫。直至清晨6点,行人逐渐出来了,朱月红才回家吃饭。7点以后,她又出门工作,一直到中午11点半。下午1点半,朱月红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大街上,到5点钟左右才结束一天的工作。她每天的工作时间大约十二三个小时,而且一年365天都没有休息日,即使是春节,也不能在家闲着。日晒雨淋,皮肤都晒黑了,甚至,脸上还出红斑,但朱月红没有一句怨言。

在环卫所,她干过茶炉工,当过吸粪车副手、清扫保洁工。上世纪九十年代,听说所里缺少垃圾清运工,朱月红又主动要求去拖灰,而这活儿,历来都是壮年男子做的。从此,朱月红成了全所20多名垃圾清运工中唯一的女性!那几年,朱月红负责县城人民路27座地下垃圾池的垃圾清运。人民路商业网点密布,客流量大,是海安县城的“一张脸”,为了保持人民路干净整洁,白天,朱月红一刻不停地清扫路面,到了傍晚六点,她拖上板车,清理一个又一个垃圾池,每天都要清运10多车垃圾送到垃圾中转站。手,磨出血泡,脚,磨破了皮,肩,拉出了一道道血印,可是,朱月红咬紧牙关挺住了。

随着县城规模扩大,居住人口不断增多,保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厕所保洁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环卫工人或辞职或调离,县城区域内有17个厕所无人管理,朱月红说:“别人不愿干我来干!”她一下子接管了17个厕所的保洁工作。每天,她工作时长达18个小时,

有时还拉着丈夫带着孩子一起干。有几个旱厕没有水,她就从几十米以外的地方用水桶一桶一桶提过来,吸粪时遇到堵塞,她就衣袖一卷,动手去掏,有时,一些居民不小心把钥匙、手表等掉在粪池里,她在抽光厕所粪便后,站到几米深的粪池里把失物捞上来,常常弄得浑身上下一身水、一身粪。人民路居民吉荣华说:“像朱月红这样敬业爱岗的人,就应该当劳模,她是我们海安的时传祥!” 老吉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走进公厕,看见朱月红正拿着一只洗涤球擦洗着地面上的一堆便迹。老吉问“月红,你怎么不用扫帚扫啊?”朱月红解释说:“这堆污物扫不干净,还是用洗涤球擦好!”老吉说:“好擦是好擦,只怕弄脏了你的手啊。”朱月红回答:“这没什么,我的职责就是为居民提供一个干净的用厕环境。”。因为执著、因为认真,朱月红管理的17个厕所,成为环卫系统的“免检厕所”。

作为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朱月红把自己当作环卫事业的窗口,树立环卫工人良好形象,争当环卫事业的排头兵。作为最基层的一名省人大代表,朱月红尽心尽责,平日里主动与工友们聊天,聆听工友们关心的话题,每年都亲自撰写调研报告和建议提案。作为一名工作上的同事,她像一位知心大姐,经常提醒同事上班一定要穿标志服,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谁家有困难,她积极帮助解决,谁生病在家,她主动帮助承担清扫工作任务。在单位帮助困难职工洪友明、钱锦红同志的活动中,她主动带头捐款,尽管她一个月只有千把块钱

的工资。

《新华日报》记者任松筠至今清楚地记得,2008年1月26日上午在南京采访参加省“两会”的省人大代表朱月红时的情景。“眼前的朱月红,皮肤黝黑,岁月的风雨留在她脸上的印痕要比别人明显得多!”任松筠描述到,“窗外大雪纷飞,朱月红代表的目光有些遥远,若有所思的神情令人觉得她仿佛回到了海安自己的岗位上。”“这样的大雪天,我的同事们半夜就要出动了,首先得把坡道、厕所门口的积雪清扫干净,否则天亮后行人不好走。”朱月红的这句话打动了无数的读者。

当你漫步在宁静的七星湖广场,当你流连于繁华的闹市街头,当你徜徉在秀美的洋港河边,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是他们手中的扫帚、是他们高高举起的铁锹、是一张张黝黑的脸、是一个个弯曲的背。朋友们,感动呵,让我们为有朱月红这样的城市美容师而感动、喝彩!她是海安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她无愧于全国劳模这个光荣地称号,更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二〇一〇年八月二十日

推荐第8篇:光环背后的宝洁真相

光环背后的宝洁真相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宝洁大选精英的季节了,谨以此文献给即将面试宝洁的学弟学妹 们。

我是已经毕业几年的浙大学生,毕业后一直在上海一家知名猎头公司工作。几年下 来,对人才,对人的职业道路,多多少少比普通人多知道些。由于我们的职业要求,我 们关注名企,也关注精英,对宝洁的关注,也是有个两三年了。看着每年浙大学子对宝 洁的热衷,去年国庆就想写些什么,但出去玩了趟回来就混忘了,所以今年刻意记住。 宝洁优秀的地方,已经被介绍得太多了,那我就写些不一样的,写一写,我几年下来所 了解的光环背后的宝洁。

一般的猎头公司都会提供对名企的面试咨询和设计服务,包括如何通过笔试、根据 应聘者特点做出面试问题的标准答案由应聘者预先熟背,还有预先模拟笔试、面试等。 先浅谈一下宝洁的笔试,托业不多谈了,大家注意多练听力就是了,商务英语的阅读不 难的,当然前提是要非常熟悉商务单词。具体谈点每年一半人落马的解难测试好了。

解难分为四类题:图、表、应用、阅读,它考察的是人的智商、反应速度、思辨能 力以及计算能力。其中图、表、应用都是数据计算类相关,阅读一般是三篇,夹杂在前 面三类中间,不难,但答题中有选项陷阱,注意小心冷静,不多说了。

图题型既要算又要数,比如三个产品几年下来的成本曲线,让你判断一些东西,最 大的问题是因为卷子是黑白的,于是三种产品的线段联结通常是分别用点划线、虚线和 直线来表示,再加上密集的表格数据线,非常容易看混,盯的时间一长眼前就糊涂一片 ,无形中大大增加了解题难度,一直觉得宝洁这点上做得不够人性化,大家做图题型时 小心谨慎为上。

应用题型考的是逻辑型运算能力,一般解题需要一两套运算过程;表题型考的是比 较运算,一般解题需要三四套运算过程。这两类比较相似,要点是能自己手算的尽量不 要多用计算器,也就是说,加、减和约分计算尽量笔算完成,到最后一步再去用计算器 得到最后答案。当然前提你的加减运算速度要快于按计算器的运算速度,如果没有这样 的数学与思维水平,那通过的可能性不大。

再谈面试。笔试时会先让应聘者做三个问题,这两年这三个问题都不是那八点经典 问题当中的,应聘的同学先自己预先做好答案,到那时抄一下就行了是最好的选择,因 为每年都出现有时间不够(毕竟英语作文大三大四不会常写)、或者因匆忙而造成不少 或大或小的语法错误,这会无形中就让面试官看低了你,因为这三个问题是面试官预先 了解你的第一步。面试时的八个经典问题最好预先做好答案,并且每个题都准备两个答 案,一个关于学校生活中显示自己相关能力的,另一个关于在实习之类时显示自己相关 能力的,到临场时看状况再决定用哪一个回答,也就是说,预先大致背出十六个答案的 中英文版。回答时语言的组织、说话叙事的技巧都要小心,精英的性格通常都有棱角, 而宝洁崇尚柔和的文化,换句话说,宝洁最欣赏的是锋芒内敛的精英。如果自己吃不准 该怎么做,实在没办法的话可以去找一些猎头公司,由他们为你设计一切,通过率就会 提高很多。每年都有由猎头设计面试答案而进入宝洁的人,当然,那是要付钱的,一般 没必要。

下面我谈谈光环后的宝洁,一个不一样的、背后的宝洁,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理性的 启示。

宝洁91年进入中国,98到00年亏损,然后换了中国区总裁,采用各种先进理念比如 零库存战略之类的重整整个企业组织,近两年持续赢利,随着几个优势品牌进入市场扩 张期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人才的渴求逐渐加大,这些不多谈。我问过一些应聘者“进 入宝洁你们能得到什么”,每年都能得到差不多的答案,包括“高收入”、“进名企有 面子”,这些实在的说完之后就是“实现自我价值”,但如何实现呢?还有,进宝洁究 竟是亏了还是赚了呢?没人能答出来。因为几乎没人想过这些问题,他们相信宝洁会为 他们安排的,尤其是在校生更是如此。

先看收入这个最实在的东西。四金不算,去税,宝洁的工资加补贴为五千到七千之 间,为了方便,取六千。谈收入就必须结合工作时间。也许有人会说宝洁人都会宣传自 己在宝洁的生活是多么光鲜甚至轻松又玩乐,那我说,如果你全信,那你就是十足的傻 子,哪会有如此轻松又拿高薪的工作?除非你爹是老板。

据宝洁人,尤其是刚进入宝洁 一两年的人反映,其实工作占用的时间,已经超出十个小时。以今年的CBD为例,好些人 现在的生活是每天跑客户,在外停不下来,每天回家后还要做汇总、学些公司培训的东 西,通常每天要到晚上十点半以后才自己休息一下,上上网,上上QQ,很多人已开始用 上了双休日时间。粗略计算,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其实已有11到12小时,为计算, 取12小时,每月取25天,那么每小时收入应该是6000/12/25=20元。

为了方便,我们设宝 洁的工作模型为A,设另一个工作模型B来做比较:每天平均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八到九个 小时,取九小时,收入四千到五千,取中间值四千五,同样可得每小时收入为4500/9/2 5=20元。粗粗一看,有不少人会选A,因为钱多,年轻,多干点多赚点,值得;但事实是 :A亏了。作为九个小时外的剩余工作时间,B如果工作和A一样长的时间,那他的收入肯 定要比A要高,因为对于他来说,额外的工作,自然能要求额外的收入,这也就是“加班 工资”的原因,当然,现在是没加班工资了,但隐性心理契约中,B额外工作依然会要求 更高额外收入,因为他付出更高的额外成本。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该得的额外收入,他们 的契约自然会解除,“员工炒公司”。那么,当今社会,额外工作的成本是什么呢?这涉 及到基本的经济概念“边际效用”问题。

工科生可能并不清楚,我举个例子:大家在每天 紧张上课的环境中,比如高中,如果偶尔有一两天本来该上课的因为特殊事情而放假,大 家都会很开心,觉得赚了,而在长长的两个月暑假,多一两天根本没什么大意义,很多人 甚至还没过完就早已在盼着开学算了。这说明,念书时的那一两天“休息”和暑假时的那 一两天“休息”具有不同的价值,用术语说,就是具有完全不同的“边际效用”。回到我 们所谈的工作时间问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本来就该工作的时间”和“额外工作时间” 对工作的边际效用,或者说边际成本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比前者贵得多。具体体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一、休息时间。这条不用多说了,这时间可以来做让自己愉悦、提高生活质量的事 情,比如健身、听音乐、出去玩等等,当然也包括谈恋爱。长久的张弛不协调的工作生 活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思维单级化甚至持续工作能力下降等等。

二、社交时间。在工作后大家就能体会到这条的重要了,因为这关系到今后的前途 。你的人生,很可能就因为认识了某一个人、受到某一个人士的欣赏而完全转变。在好 的企业里,劳动强度都很高,所以同事之间的社交以及其他朋友、团体的活动都是在非 工作时间,这两三个小时对扩大社交面、交知心朋友是相当重要的。

三、进修时间。这条是最根本性的,精英都有工作两三年后进修镀金的打算,尤其 是去国外著名的商学院,因为这是跳跃或获得更大天空的必经之路,花旗之类的橄榄枝 都是抛向那里。当然如此美好的前景也有高要求,所以,工作前两三年内的持续学习就 是必修课。

综上所述,剩余工作时间其实是在拿人的未来买现在,因此它的成本是很高昂的。 所以,上面两个模型中A模型其实是亏了,也就是说,对能进宝洁的精英来说,很可能亏 大了。当然也有人会说在宝洁工作的同时也是在学东西,那我也承认ps和marketing的确 能学到东西,尤其是marketing,但cbd„„„„,这个后面会详述。

再谈工作环境。这条主要谈cbd的。前文已提过我有几个在宝洁工作或工作过的朋友 ,我的同事也有这样的朋友,当然还有在我们这里做面试设计后进入宝洁的朋友,由于职 业原因,我们都一直保持联系。据刚进入宝洁的人说,现在进宝洁的cbd在大城市里半工 作半培训期半年或一年满后,就会被调到小城市工作,尤其内地,做小店渠道,因为沿海 和大城市基本上都已经被老员工占满。此消息正确性可能不是100%,但至少在80%以上。 我举一个朋友,称为A君,曾给我讲过的两个关于宝洁工作环境的事情,也许可以说明点 什么。

一、“我的上级曾给我说过一个事情。他说他进宝洁后曾在一个内地小城市工作过 ,到那儿不到一个月后,他居然发现似乎那里的人都认识他了,都会注意他,而且每天 上班前,出租车都已经在门口等好他了。他仔细想了想,明白了原因:这个城市很小, 当然也穷,出租车一共大概就十辆左右,他来后天天打的时间一长当然人人都认识他了 。于是他说当时他感觉自己有要去学一下跆拳道的必要的,因为如果有人要抢劫肯定会 抢他,穷的地方,法律观念相对淡薄,他有钱,又是外地人,在当地人看来就好欺负。 于是后来他被调到下一个小城市时,就注意让自己不太受人注目,而且要小心。”这样 活着,不累么?而且有钱了还不能舒服花。再说男生可以学跆拳道,女生呢?

二、“在内地,小店渠道很难做。很多地方的人用惯了假货,根本分不清真假。对 于小店来说自然愿意卖假货,因为假货他们即使降价也比卖真货赚得多。而且很多地方 就是靠造假经济在维持的,地方政府或明或暗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要打假,行啊,找 打!”

再有,我不清楚具体的宝洁cbd的淘汰制度,但我所知的是新手竞争激烈,很可能是 像现在很多企业通行的末位淘汰制或类似的制度。这种制度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尤其是 在精英团队里,他催发所有人都拼命干,没有分数线,只有相对线,是相当残酷的,尤 其是地域、渠道、产品等因素本身就是不公平竞争。宝洁的cbd虽然和普通的sales区别 比较大,但从本质上来说,还是sales。

谈一个我的朋友B君的事情,那是应该大致三年前的事了。我们是很好的朋友,现在 经常一起出去玩,打保龄球什么的。他的专业是设计类的,主要关于城市景观设计、高 档住宅区的设计等等。当时他校园招聘进了宝洁,是做cbd,同时接到了一家在上海的著 名房产公司的offer,当时开价是四千到五千,当然后面会涨。最后,他选择了后者。他 曾对我说过很庆幸当时的选择是对的,公司在上海著名的写字楼里,IBM之类的世界名企 就是上下层的邻居,让自己感到很有身份。白天工作,工作内容是自己的专业,设计理 念不会落伍,累的时候公司有健身房可以轻松轻松;晚上可以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或 者去念念书准备日后深造,随便合作完一个高档住宅小区的设计通常都能分到个几万。 真真切切地感到生活是享受。而如果那时去了宝洁,做几年销售下来,即使去进修,完 了之后八成还是会管销售。如果发现不对,一两年下来要转回去就难了,因为没有工作 经验。那么,能干什么呢?难不成去房地产公司卖楼?提一句:工作过的人的实力完全 是以工作经验来衡量的,这跟应届毕业生完全不同,通常刚毕业时一两年内做的事情很 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你这辈子干什么。

再谈文化。对于宝洁文化的内闭性,应聘宝洁的人都是有些耳闻的。宝洁人喜爱自 己的企业文化,已经造就了独特的“宝洁人”并以此为荣。但任何事情有利必有弊。有 篇很老的,流传较广的文章,这里精华区里可能也有,里面有一个宝洁人自述的例子, 大致是说关于车子是有什么问题,要罚款,他明知道受到了不公的待遇,但他根本不知 道该怎么办,该去找谁帮忙。因为在宝洁呆久了,生活的绝大多数都是宝洁,连妻子都 是宝洁的,他根本没那样的圈子和朋友可以帮忙,最后还是破财消灾算了。这个不无揶 喻的例子也许可以说明点什么。宝洁似乎有不太欢迎已经长成的精英的倾向,这只是我 们公司里的人的粗略感觉,没有进行过仔细切实的数据或实例考证。而已经长成的精英 对宝洁的态度呢?我举一个例子,也许很有代表性,是不到一年前的事了。

这个例子可以被定名为“螺丝钉与人”,相信不少人都看过查理·卓别林的《mode rn time》,所以应该能理解。例子的主人公,我称为C君。他的确是个精英,出身于很 普通的家境,浙大毕业后进入了浙江的一家企业,三个月后升为经理,再三个月后升为 副总经理,主管全部经营。他开拓市场、整合生产线、重整管理班子、努力吸收人才, 三年多下来,那个他刚进去时才几十个工人的小制造厂,现在已经成为当地的知名企业 ,业务额扩大了几十倍,上市时间已经排在了证监会的日程上。他因为想去国外最好的 那批商学院读MBA,所以需要一个著名外企(最好是五百强)一两年的工作经历,宝洁就 在他的考虑名单之中。他到我们这里来做面试咨询和辅助设计,解难测试在规定时间里 做完,一共只错了三道题,托业考到800多分(宝洁的要求是650分),而且他是第一次 做这两种考试。对面试的那些问题,他自己做好的答案无论中英文都已经接近完美,几 乎不用什么修改。他去笔试的当天晚上我发了封邮件过去询问情况,第二天晚上接到了 他的回复。经过他同意,我转载一段片段过来:

“昨天我在笔试时遇到了一个大学时很好的朋友,同系但不同班,在学生会认识的 。他正好在那个城市做cbd。他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各种能力都很强,我们一见如故。我 记得毕业前有一次喝多了酒,我说过:“如果我们日后在同一行业里,你将会是我最大 最难对付的竞争对手。”毕业后因为都很忙,所以几乎就没有联系。昨天的重逢让我们 很开心,但后面一起吃饭就让人开心不起来了。我感觉到他很多方面已经钝化,他已经 并不怎么了解原来他很熟悉的经济与发展形势,对近两年的很多变化他几乎一无所知, 甚至对他自己公司的竞争对手比如联合利华、纳爱斯的很多情况都不怎么了解,他说那 不是他管的事。后来我实在忍不住,问他:“这几年是不是就只知道管着卖洗衣粉洗发 水了?”他回答我:“是的。”在他脸上,我看不见他昔日的神采飞扬和灵性,只看到 他脸上那销售人员永远无意识挂着的柔和的、礼仪性的微笑。我无语了。我感觉几年下 来他其实已经是一颗螺丝钉,而不像我这几年下来我还是我自己,是个工作着的人。再 高的收入、再怎样的五百强、高级白领之类光环的包装,都无法掩盖他是个卖洗衣粉卖 洗发水的销售人员这个本质的事实。自己就为了这一两年资历而去选择这样的工作,似 乎不值得。”

几天后,他接到了宝洁的面试通知,他拒绝了。

宝洁的文化的确是优秀的,筑造起了宝洁的成功,但当一种文化完全制度化的时候 ,就会造成人格的异化,特别是当整个承载体系过于庞大的时候。每一个宝洁人,特别 是呆久的人,几乎都已经宝洁化,他们从工作到思维,都是宝洁的。他们是宝洁文化的 标准流水线产品,极端地说跟标准流水线里出来的那一瓶瓶飘柔玉兰油非常类似,他们 是宝洁这台巨大机器里的一颗颗完全标准化的螺丝钉,modern time!校园招聘比重大大 大于社会招聘、员工婚姻倾向内部解决都或多或少是这个因素的反应。在局外人看来, 优点是多多,但缺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会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人格的异化。从人文角度 来说,无论是否值得,人格的异化,都是一种悲哀。以人为本和造成人的异化,应该说 是个令人尴尬的悖论。

似乎感觉到气氛变沉重了,那谈点轻松点的。因为我是浙大毕业的,所以很多浙大 人才的case都是我做。这几年下来,我不得不感叹浙大毕业生里面的精英的确是多。能 考进浙大的,从智商上来说都有做精英的潜质,但要能成为精英,还要有与智商同样高 水平的情商。其实很多人在刚毕业时都不知道自己是精英,都是被挖掘的。我要说的是 ,能挖掘精英潜力的公司,远不只宝洁一个,好的外企都可以,其中日企、台企较差; 民企老板有上进心敢于用人的也行,当然国企就差些。最后举个例子谈谈精英之路,可 能有些极端和个例化了,但很能说明事情。刚刚是前一阵子的事。

前一阵子我们收到一份简历,一个浙大的毕业生。此君我称为D君。他在毕业时进了 一家公司,当时这家公司业务额很小,在那个大城市的同行中是垫底。他很快就被升为 市场销售部经理,主管所有的市场和销售类工作。然后半年多时间,他就让公司的业务 额扩大了20倍左右,跑进了前三强。他在业界出了名,被同行的其他老板们称为“疯子 ”,当然他自己也狠赚了一笔,现在因为与老板对公司继续发展的理念不合,自己又想 考国外的商学院,所以在家闲居。在我们这里备案的人才我们都有一个面见程序,以对 对方有更好的了解,甚至更挖掘出一些潜力,因为他们能卖个尽量好的价钱我们自然就 挣得更多。面见时他告诉我:“当初选择那家公司一方面是发现其实公司有很多不错的 资源,但没人会整合;另一方面是因为老板只懂研究不懂经营,进去时就谈好市场经营 由我全权负责。现在漂亮的工作经历有了,钱也挣了一笔,花个两三年不成问题,该准 备让自己上一个台阶了。现在手里有几个私人单子做做,一般每年也有个三五万,平时 念念书、运动运动,几个考试考完就去念书。”我明白,他这种“自由职业者”,没个 好公司、年薪十万是请不动的。

所以,我觉得大家在找工作时首先要确定的是两个问题:自己想干什么和自己能干 什么。有针对性地去做、去找、去设计自己的人生之路,不要盲目,更不要别人说什么 好什么牛自己就盲目跟风。记住,找工作不仅是公司挑你,更重要的是你挑公司。

再回到我们的主题宝洁,我的看法是:能进宝洁的都是精英,但精英,不一定要去宝 洁。ps和marketing是不错,而cbd就会相对吃亏。所以能进宝洁的精英或未来精英们,你 们要去面试,因为那是一份难得的人生经历,拿到offer后不妨看成一个备用offer,如果 有一份跟自己专业和志趣相合的、能让自己好好发展、能有足够时间和思维做自己想做的 事、每月有个四五千的,就不要选择宝洁,尤其做cbd。职业的第一步非常重要,前面已 提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一生的职业道路。

(注:撰写本文的原因是为了让准备面试宝洁的学弟学妹们了解宝洁的一些负面, 也就是光环后的另一面,从而可以有一个更理性的职业选择的思考。因为赞扬宝洁的文 章的确不少,几年下来在各名牌大学里已造成或多或少的光环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 响人的理性选择,尤其是对职场还几乎没什么了解的应届毕业生。读者不能以本文为依 据就完全否定宝洁,因为宝洁的确是优秀的。本文所述例子、引用等都是事实,如果不 是能完全确定的事实也都以“可能”或准确率等说明大致真实度)

推荐第9篇:光环远程PMP考后心得

光环远程PMP®考后心得

说起这次备考PMP®,应该算几年来迟迟未完成愿望的一次机缘巧合。多年前就了解PMP®,即便当时公司给报销考试和培训费用,但我固执的以PMP®通过率高为由进而推断其含金量低。所以当年宁可花费大力气考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这也给今天才考PMP®的我留下了些许的遗憾。

由于近两年职业发展触到天花板且招聘机构越来越多的把PMP®当做一项特殊技能作为优先考虑事项列入招聘需求,考PMP®的愿望又逐渐浮上心头。

经过和光环国际咨询顾问王冲沟通,王冲老师详细的给我介绍了光环PMP®的培训体系和课程设置,这个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决心。综合考虑工作和学习的时间,最终选择了光环PMP®培训远程班,开启了PMP®的备战的序幕。

备战前期由于今年6月份是教材改革后第一次考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再加上教材一直迟迟不能出版,眼看就要到考试报名的截止日期,于是开始犹豫是否要推迟考试。这时还是光环1803远程班的班主任李冬霞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决心和信心,光环给我们做了这么周密的课程计划安排,准备了这么完善的课程学习资料,我有理由相信把时间和精力交给1803远程班是最好的选择。于是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报名缴费!

接下来就是没有回头路的备考和学习。在备考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光环的课程计划安排来执行,但是中途因为学习时间有限,进度落下了很大一截。这时我还是有限保证老师安排的主要学习内容一定要学完,所以在以围绕《PMBOK®指南》指南的基础上,我认真听了张丽老师的精讲视频,按时参加了三次模拟考试并对错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讨论,再有就是认真完成了张立台老师的考前串讲视频。这几部分的学习内容是构筑我顺利通过PMP®考试,拿下5A的核心基石。其次,我还想强调的就是学校小组的重要性,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战斗力的团体,是保持学习状态、激励着我不断前行的巨大动

力。每次遇到错题或不理解的知识点,我就及时发到群里,辅导员和同学们都会热心的给与解释和指导,这帮助我理解了很多单靠自己捉摸不透的东西。如果有其他同学在群里提问,同样我也会毫无保留的给与解释和讨论,这更加激发了我的兴趣和战斗力,同时也更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有了前期充分的准备,坐在考场之上才会胸有成竹。6月下旬,正式一个天气渐渐燥热起来的季节。考试当天我早早的按班主任老师指定的时间来到考点,此时考场外面已经聚集了大量人群。没过多久监考人员开始安排签到和入场,正式开始这次为期4个小时的战斗。根据平时模考的经验,一般时间都会有所赋予,所以考试的时候我准备把整个考试分为4个阶段,也就是每完成50道题就填涂答题卡并休息5分钟。但到正式考试的时候却事与愿违,可能因为读题太细,导致前50道题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以至于没有时间休息匆匆进入下个阶段。就这样正常考试仿佛时间都非常紧张,根本没有休息和上厕所的时间。等做完全部题目并涂好答题卡后,距考试结束仅剩10分钟时间。所以平时在模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答题速度。

考试已经过去一段时间,成绩也已经正式公布。和自己走出考场后的预感一样,5A足以证明,成绩确实不负有心人!PMP®培训,我选择的机构是专业的并且是值得托付的!

推荐第10篇:在光环的PMP学习心得

在光环的PMP®学习心得

我在2018年1月份报名参加了光环的PMP®培训,并于2018年6月份顺利取得了PMP®证书。通过对PMP®系统化的学习,对于PMP®指导项目管理实践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在思考PMP®如何促进我们的职业发展。

我为什么会选择光环进行PMP®培训呢?在2018年1月份,我按不住心里的寂寞,觉得在国企工作太平淡了,在参加工作18年后选择了系统地学习项目管理知识,以期获得个人进步。所以,我在选择了一周后,确定参加光环组织的PMP®培训,光环是PMP®的正式授权机构,同时也是国内有保障的PMP®培训机构。

我报名参加了远程班的学习。由于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所以整个的学习过程是非常艰苦的。按照老师的指导,我在开课之前我把前三章看过一遍,前两章讲的基本概念,第三章讲总框架。三章都看完,并且我看了一遍光环的视频课程。PMP®考试不难,难的是边工作,边准备考试,对时间要求比较高,很难抽出大量的时间来看书,随着老师讲课然后复习,相当于跟着老师所讲然后把书过了一遍,这样记得很牢,印象深刻。

教材《PMBOK®指南》的内容很枯燥,很难读进去,有时看着看着就不知道里面在讲些什么东西了,所以光看书不做题是不行的,但是光做题不看书也不行,两者要结合。通过做题来来理解,巩固知识点,知道某个知识点是如何出题的。通过看书,掌握知识点来更好的做题;

一定要认真对待模拟考试,能参加尽量参加。大家都知道中国人不怕考试,为什么?因为考得太多了,从小到大,大考小考不计其数,考得多了自然不怕。PMP®考试有个特点,题量大,时间长,4个小时200道题,是个体力活。在第一次参加模拟考试的时候,觉得很不适应,尤其是答道100道左右,体力脑力都消耗巨大,感觉坐不住了,精力也不集中到试题上。3次模拟考试就是在帮你适应这

个考试,通过3次模拟,到了正式考试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切都习惯了,即使考试中体力精力跟不上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会很快的调整好。

模拟考试之后光环会组织讨论,个人建议还是参加一下为好。对于知识的理解,因为行业专业不同有很大差异。对于考试题或者某个知识点自己理解半天都理解不了。参加小组讨论,听一听别人的想法,对这种情况有很大帮助。

关于输入输出工具内容太多,很难记住。我的方法是把输入输出工具图,一个一个的拍成照片放到手机里面,得闲的时候可以回忆某个过程组的输出是什么,输入是什么,大概有哪些内容,工具是什么,想不起来的就看看手机图片,内容记不清楚的就回家翻书。

3次模拟考试是必须参加的,很有帮助,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考试流程的熟悉都有益处。我发现一个问题,一般前面几道题目和后面几道题目错得比较多,等错题分析的时候,再看这些题目觉得都很简单,当时为什么会错呢?前面的题目,答题是需要一段时间进入状态的,前面进入状态晚错得就多。对于这种情况我的应对策略是在去考场的路上或者在考场中等待发考试卷的时候,看冲刺题目,看错题,做几道题目,等到正式考试一开始,很快就进入了状态,越做越有信心。后面的题目往往是由于体力跟不上了,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了,这个时候可以看一下时间,时间充裕就停下来,喝口水,吃一口士力架巧克力什么的,拍拍脸,问问清凉油,深呼吸调整一下。时间比较紧张就涂涂答题卡,让大脑放松一下。

最后,非常感谢授课老师和班主任。班主任非常负责,在每一个阶段都会联系我,进行学习进度的掌握和对我进行指导,在此再次感谢!由于机构的服务,我在PMP®通过后,又报名参加了机构的产品经理NPDP的培训,好样的!

第11篇:一技之长为何高于名校光环

2013年,注定是不平常的一年。媒体再次爆出冷门,名牌大学学生就业率竟然低于职校毕业生。以台湾为例,根据台湾《商业周刊》、《联合报》等媒体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5月,台湾就业率最高的大学分别是台北护理大学、阳明大学、长庚科技大学,而深入人心的台湾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学校均未登上前五名的行列,让教育界专家感到“很震撼”!

但是,在大学毕业生失业率高的同时,中国的企业也陷入人才荒的困境。目前企业和大学生在产学结构、公司类型、期待薪资和价值认知上都存在“对不上号”的情况,企业主普遍认为大学生“眼高手低”、“学历无法反映专业”以及“经验不足”。大学生就业现状遭遇冰霜时期,而另一方面,诸如河南新华电脑学院这类全国各大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毕业生就业却一片火热。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大学生和拥有一技之长学生就业冰火两重天的现状。为何职校学生如此受企业偏爱?

总之,职校学生受企业偏爱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实践操作能力强,上手快,工资要求合理,企业的培养成本低,相对于大学生的眼高手低,企业更偏爱职校生。在职校学习中掌握了良好技能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中行情最好。河南的品牌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如中原最大的IT职业教育院校--河南新华电脑学院毕业的学生在还未毕业时,就会被省内外的企业提前预订走。此外,不少企业还常常在各种人才招聘会上发出10万、20万年薪难寻技术型人才的呐喊,这都充分印证了目前国内技术型人才极度匮乏的现象,技能型人才也照样可以“金领”闪耀职场!

第12篇:企业文化与项目管理—光环

一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对其项目成功率具有巨大的影响。希望大家明确一点,我在这里提到的项目是指整个企业范围之内的所有项目,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项目。不同企业的项目管理成功率之间存在着区别,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些企业在培训项目经理方面的工作做的好些,有些企业则做的差些。那些做的好些的企业所培训出来的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方面的技能更为丰富,知识更为渊博。但是,一家企业对待员工培训的方式只是其整个企业文化的一个方面而已。对企业的项目成功率产生影响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两个方面:企业文化和企业结构。

文化一词通常意为“我们在这里的做事方式”。设想一下,现在有人问你“你的企业的项目成功率如何?”。如果你说“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很差”,那么你的回答正是你对自己企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的理解。在很多领域,企业文化都会对项目成功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1、方法定位

很多企业都拥有很好的项目管理方法,员工在进行项目时通常都会遵循这些方法。这可能也是整个项目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你的企业能够遵循一种好的、可以不断升级的项目管理方法,那么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不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整个项目小组通常都了解如何制定和执行工作计划,并且能够利用标准化的方法来有效地对风险、变化范围和各项问题进行控制。

2、统辖

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项目管理方法,但是却得不到遵循。这突出的反映了管理统辖的问题。简单的说,统辖是一种管理职能,是确保员工做他们应该做的事。一般来说,如果企业的管理结构能够积极参与项目并对项目抱有足够的兴趣,如果项目经理能够确保企业的项目管理方法得到遵循,企业的项目管理取得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如果每个项目经理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置企业的项目管理方法于不顾,那么企业的项目就很容易遭到失败的命运。

3、培训

有些企业在培训项目经理方面工作做的很差。一般来说,这些企业的培训

工作从整体上就很差,而不只是在项目经理的培训方面存在问题。如果项目经理普遍没有掌握正确的技能,那么企业的项目管理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4、角色与职责

在成功的企业当中,大家一般都了解自己在项目当中所扮演的角色,知道

自己的职责所在。这里所说的“大家”包括积极的主办人,感兴趣的客户和忙碌的管理股东。比如说,主办人需要担当起质量担保人的角色,要支持企业正在进行的项目。如果企业开始进行项目时给项目经理留下了权力真空,那么项目就不会不断的取得成功。

企业的项目能否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可能就是企业文化了。如果

企业在成功完成项目方面存在困难,是不能够责备项目经理的。因为他们只不过是在一种并不能够为他们提供支持的企业文化里工作。管理人员,包括企业的领导人在内,都需要提升项目文化并对其进行评估。除非企业文化发生改变,否则的话单凭项目经理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一家企业的企业结构也会对项目成功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对项目的成功起到支

持或阻碍的作用,只不过它的影响同企业文化的影响相比要小得多了。之所以说它的影响要小得多,是因为从某种程度来看,企业结构是可以改变的。事实上,企业可以经常的对自己的章程进行修改,有些公司也正是这样做的。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文化可不是能够轻易改变的。一家大型企业要建立起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有时要花费很多年的时间。

有些企业的企业结构会削弱其成功完成项目的能力。首先就是那些项目小组进行支持工作的企业。如果企业的项目部门也进行支持工作,那么这通常就意味着支持工作将成为压倒一切的重点。如果想要把精力从支持工作转移到项目工作上来,项目小组要承担多项繁重的工作任务,通常很难按时优质的完成项目。如果企业的员工队伍规模很小,那么这种结构

对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例如,在我工作过的最后那家公司,我们只有十五名员工,这些人要承担起支持、项目和改进的工作。但是,我们没有足够的人手来专门从事支持或是项目工作。这就使得项目目标的完全实现变得非常困难。企业结构同样可能会阻碍其共享资源的能力。比如说,如果你的项目小组需要

一位在某一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的帮助,由于受到企业结构的影响,你可能很难同另外一个职能部门共同分享这名专家。这有时也同企业文化相关。可以问问自己,如果采用一种不同的企业结构是否能够起到帮助作用。如果能的话,那么可能就是企业结构存在问题。而如果不能的话,那么可能就是企业文化不能够为资源的共享提供支持。例如,我曾经在一家饮料公司工作,公司的管理小组为了建立起一种浓厚的在项目之间共享资源的企业文化花费了两年的时间。但是,新的CIO和新主管的到来使一切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企业结构同样也会对企业的项目成功率产生影响。它能够决定企业对项目

的关注程度以及企业内部资源共享的难易程度。很多因素都会对企业的项目成功率产生影响。企业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想要提高项目成功率,企业不能够在单独的项目上做文章,而是应该从广义的角度对企业文化进行判断与衡量。企业文化问题的解决对企业结构问题的解决是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的。

第13篇:项目经理如何管理团队—光环

技术项目的成功依赖的是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团队为项目目标共同工作,从而取得了成就。IT项目通常需要多方面的技巧和才能。作为项目经理,必须领导和鼓励团队一起为共同的项目目标工作。作为团队成员,必须学会互相依赖和信靠。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将需要项目经理的帮助来完成他们的任务,挑战他们的能力,并为他们的成长与成功提供机会。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团队中每个人的个人技能的汇聚将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一.领导团队项目经理需要鼓励团队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工作,项目经理的表现就必须像一个领导者。何谓一个领导者?如果仅仅是下达一些逻辑混乱的指令,并通过政治强迫员工执行的领导者,那就比较愚蠢。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特征是:一种激励人们努力追求、进取的能力。那么项目经理必须建立一种与你的团队成员交流的方法,激励他们为项目的最终目标共同工作。

言传身教是最直接,最容易的方法,使其他人对你的项目产生热情首先自己要对项目有热情。这种热情以及与热诚都是可以传染的。作为项目经理,不仅要注意项目的成功,也要注意到项目团队中每一个人的成功,要花时间去熟悉团队成员,了解他们的热情,努力寻找一种与他们一起工作的方法,而不是颐指气使,或者高高在上。二.建立对项目的权威任何项目,无论大小,项目经理必须建立对项目的权威。对项目的权威与对团队成员的权威不同,对项目的权威则决定了项目经理对项目成败要负责,必须负责为了完成项目而实施的所有活动。即保证项目成功的责任必须与创造可交付成功的活动具有同等级别的权威。

权威与责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项目经理的事业,晋升的机会以及声誉都依赖于其团队完成项目,创造可交付成功的能力。如果项目经理没有对团队成员分配任务的权力,那么他就不能完成项目的目标,项目经理的权威与项目团队对其的尊重是相符合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的对立面,项目经理具有相应的权利和权威,作为项目团队的成员,对于项目中需要完成的工作也有一定的责任,而且他们也有与项目相关的风险,例如,团队成员会认识到为一个成功项目工作会为个人带来利益,从而献身于它。一个成功的项目团队成员与项目经理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共生的。团队成员必须认同你是项目的领导者,他们会支持你的决策,你对资源的管理以及你对可以交付成功的领导权,项目经理,尽管不是团队成员个人的管理者,也应当对项目团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信与权威,以赢得他们的尊重以及为项目工作的渴望。许多IT项目经理都来自于IT项目背景,他们需要具备一些品质:组织能力:作为项目经理,领导一个团队需要一定得组织能力。

对团队成功的热情:如果项目经理不关心团队的成功,团队就如同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对项目成功的热情:如果领导者对成功没有热情,那么团队的队员也会失去热情。

与他人一同工作的能力:项目经理需要和团队一同工作,以解决遇到的困难。善于倾听的技巧:当团队内部出现矛盾或者不满时,项目经理可能就是一个出气筒。有分寸讲文明的能力:项目经理需要为团队成员做一个榜样。

专业行为的能力:项目经理需要表现出再项目管理中的专业性。 对质量的承诺:项目经理需要向项目发起人和团队做出承诺。

为了完成项目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会传染,如果整个团队传染了这种精神,则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将是不可估量的。

三.领导团队的技巧作为项目经理,需要领导一个团队,没有神奇的公式可以套用。领导的能力是一种独特的品质,有些人天生就有,有些人需要靠后来的学习,你能用来领导团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赶上你所敬仰的领导者,通过模仿成功者的行为,你也会取得成功。在许多方面的领导能力将会来自于经验与成熟,然而有些成功项目管理的程序与规程你必须了解。

1.做决策。如果你是一个新的项目经理,你可能害怕做决策,这有可能会得罪团队成员,或者犯错误,有的时候你可能做出不受团队欢迎的决策。但是你必须要做,你所作出的决策必须是为了完成项目的要求,符合项目预算,并且在项目期限内完成。当然,有些决策不必由你一个人完全做出,项目团队可以做出许多决策。充分发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是做出决策的最好方法。项目经理通过决策来领导团队,并利用其才能,经验以及每个成员的教育来达到效果。为了促进讨论,项目经理可能使用3中类型的决策过程模型来解决问题。

i.指示型:比较强势的做法,项目经理做出的决策不需要团队成员的建议,项目经理也许知道实现的技术,但也许没有资格做出整个决策,指示型决策在某些时候是可以接受的,需要的,但它将项目经理与项目团队隔离开了,这是比较危险的。ii.参与型:参与型决策是你的目标,在这个模型中,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参与到讨论与决策的进程之中,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大的方面的决策,通过意见折中,经验以及自由讨论,项目团队和项目经理会迸发出惊人的能量,热情以及强烈的合作愿望。最终达到最佳决策方案。

iii.协商型:这种方法结合了前面两种决策过程的优点。项目团队与项目经理开会,一起提出其中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由项目经理对方案进行评估,并基于他认为最好的项目方案做出决策,再处理工期紧,预算少,技术复杂的项目时,这种方法最理想。有许多的因素可能导致项目的推迟,这个时候项目经理需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来保护项目。

2.与团队成员一起工作,在完成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有些团队成员与你的意见不一致,意见不合是好事,也是应该鼓励的,因为这表示团队成员再思考并寻求项目的最佳解决方案,但是在有的时候,团队成员之间会因为各自不同的意见发生冲突,这些内部的冲突会形成小团队,出现不合作的现象,最终会影响项目的成功。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学会处理在团队中老练的处理问题,使得项目最终完成,再项目团队中,可能会遇到四种类型的团队成员。

i.逃避者:这些团队成员不喜欢面对任何的冲突,他们表面上只会点头,微笑,而在内心中存在抗议,他们一般属于公司的新人,害羞的或者受坦率队员的胁迫(包括项目经理),当使用参与型方式进行决策时,需要每个人的意见,包括这些人,你很快会了解团队中谁是这种人,他们永远不会或者很少发表不同的意见或者反对任何人的意见。再团队会议中要争取这些人的意见,可以参考以下的意见:

a) 每个队员就主题发表意见,并将意见写在黑板上b) 如果可能,让团队成员思考问题,并把他们的想法Email给你c) 征求建议时,首先要对这些逃避的团队成员直接点名。

ii.好斗者 这些团队成员热爱争论,他们的意见通常和大众的想法相反,他们的意见是冲动的,他们显得比团队中的其他人聪明—至少他们这么认为。这些人也许非常聪明,在技术上收到过良好的教育,但是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习惯行动,而不是帮助团队取得最好的解决方案,如果有这种人,试图使用以下的方法应付他们:

(1).再其他队员提出意见之前,让他们先提出意见,这样就可以避免争论 (2).让他们用清晰,准确的论证解释他们的观点。(3).如果需要,在征求解决方案时,私下与他们对话,寻求合作。iii.思想者:这些是团队成员的智者,他们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基于讨论的结果得出自己的意见,这些人在项目团队中是优秀的,尽管他们的意见来自于他人,如果你认为他们应当尽早加入到整个团队中,试着和这些思想者一起参与讨论。

iv.理想主义者,这些队员,他们的意图是好的,也许将项目看的过于简单,直接就能顺利完成,他们也许忽略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再寻求正确的结论,理想主义者通常是在技术上受到过很好的培训,但是实现过程的实践经验不足。这些团队成员通常善于学习,热心于提供项目解决方案。

作为项目经理,对项目团队成员要有耐心,了解他们的个性,知道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应该花时间和团队成员在一起,与他们建立一个好的关系,要起到一个模范带头的作用,如果你与他们在一起只是谈论项目,给他们分配任务,评审他们的工作进展,那么不会提高你们团队的绩效。四.团队会议要领导一个有效率的团队,项目经理必须组织,准备并执行一个严格的时间表,当与你的团队成员开会时,他们会希望你以一种有组织,有效率的方式引导着会议进程,不需要将议题转移到不相关的项目和问题讨论上,简单的开始,维持会议秩序,陈述会议目的然后结束会议。会议的时间不应该算作项目的时间。a) 会议的频率,会议不宜过于频繁,也不能过于懒散。在项目的开始就应当决定多长时间举行一次会议来进行讨论。根据项目情况,每周会议可能是必须的,对另外的情况,两周一次会议也可以接受。关键是要决定多长时间团队需要作为一个团队聚会来讨论整个项目,然后按照日程表进行,项目的会议进度安排已经包含在沟通计划中。如果回忆议程只涉及到个别人,那么只要与部分成员举行会议就可以了,这是可以的,项目经理经常会感到需要所有的团队成员参加每一次的项目讨论,但是这实在浪费时间,虽然应该努力使得团队见多识广并作为一个整体前进,但如果会议的目的只与几个人有关,这些会议应该安排在会议的日程表之外。

b) 会议的目的,一旦决定了项目定期举行的会议,也应当决定为什么要举行会议,换句话说,举行会议的目的,除了要定期与你的团队成员开会讨论工作的事情,关心他们的进展情况,其他的还要做的事情包括:i.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查,ii.预定任务的检查iii.风险检查,

iv.对团队成员工作的肯定v.项目中突出问题的检查

vi.有关项目的新闻。

项目经理应该建立一个需要讨论的会议的主题议程,编入时间表,这些由职员参加的常规会议通常有相同的会议规则,相同的时间长度和相同的参加人员。地理位置分散的项目采用分组会议,或者视频会议是一种理想的选择。c) 使用会议协调人,会议协调人担负保持会议计划议题,按照会议议程进行的职责,项目经理不一定需要有一个会议的协调人,如果有一个热心的团队成员,他醉心于技术并且雄心勃勃,他可能就是一个优秀的会议协调人,这个人应当像项目经理一样被及时的组织起来,能够领导团队会议的召开,会议协调人与项目经理一起工作,确定会议的关键议题,制定会议议程。当谈论到敏感话题时,项目经理可以干预会议协调人的工作,如果你决定使用会议协调人,必须确保他具有几种特定的品质:同意在整个项目中承担这个职位,在项目团队面前积极主动的学习以及发言,组织技能,时间管理能力,承担收集会议所需资源的工作。会议协调人对于项目经理有很大的帮助,相应的职责使得所指派的会议协调人取得组织召开会议的经验,而你一个该尊重他,在他主持会议活着接管会议时不要打断他,如果会议协调人需要帮助,那么需要你进入角色,或者在会外与他碰头提出你的建议。d) 会议记录.IT项目要求所有的文档都有记录文档,会议也不例外,会议之前必须确定由谁来进行记录,每次会议不必是同一个人,但是如果有人能够将会议记录打印出来并散发给团队,那是很有帮助的。你需要会议记录,因为他提供了会议的记录,所讨论的问题以及形势,以及项目进程的报告。会议记录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清楚地认识到会议上讨论了些什么,决定了些什么,找出了那些问题的方法。

五 维护团队领导的地位一旦项目开始进行,会议时间表已经制定,而且项目团队已经制定了执行、汇报以及完成项目任务的程序,项目就开始进入正常运作阶段。在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但是都会有成堆的问题,方案,滞后的任务,并且技术的挑战潜伏在这个表面之下,项目经理必须带领团队避免失误,克服障碍取得成功,这就要求项目经理有很高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以及丰富的经验。在信息技术中,经验意味着实践的能力,IT项目经理可以把项目管理看成是公司管理逻辑的延续。但是对于优秀的IT项目经理,还需要技术经验。根据个人的技术水平,不仅会赢的项目团队而且会赢的管理层不同程度的尊重。你在IT领域的经验会使得你领导部下将项目推向其预定的目标。然而一些IT专业人士,缺乏与人沟通的技能,手段,有时需要的激励以及与领导团队成员的魅力。对于其他IT专业人士,给项目团队分配任务也许很困难,他们会发现,坚持权威而由别人来完成任务是非常困难的。最好的项目经理,他们是一些既有几年技术经验,又有杰出的管理与领导项目团队能力的少数人。无论你以前的职业是什么,你都可以变成专业的认识,秘密就是找出你职业欠缺的东西,再从技术或者管理的角度寻找方案和机会。六 为完成项目而工作

一个项目需要很多的东西,资金,硬件,时间以及其他的资源,所需要的资源中最主要的是项目涉及人员对项目的承诺,包括项目经理,管理人员,项目发

起人以及项目团队。你应当建立并维护与每个人的联系,确保他们对项目的支持,以及履行他们对整个项目的职责。如果项目经理与其他人员隔绝,不积极的参与执行,这对于项目来说都是一种伤害。管理人员,项目发起人,以及参与技术实施的部门要经常听取项目经理的汇报。作为项目经理,你的主要目标就是按照计划按时在预算内完成项目,从一开始,当你给团队成员分配任务时就有一个重大的问题要克服。团队成员们希望你能够分配给他们一个使其能够成长并学到新技能的任务,而在另一个方面,你面临着项目的交付,希望能够利用可用的资源最快最好的完成项目,你希望将强大的资源分配到关键路径上的关键问题上,而团队成员希望学习新的技能,提高能力,矛盾就产生了,这是一个团队建设的可接受风险。团队成员的管理者会要求你按照雇员技能公平地分配任务,但也要提高他们的能力,团队成员也希望完成项目中最核心的部分,从而为他们的职业成长赢得宝贵的经验。当然你希望从一开始就能平稳的准确的完成项目。不允许团队成员争取超出他们能力之外的任务的项目经理,不会赢得团队成员的欢迎,项目经理必须给团队成员一个从中学习,搜集新技能的机会,如果你总是吧关键路径的任务分配给团队中那些高手,他们也许会厌烦统一类型的工作,就像技术差的团队成员厌烦他们所感到乏味的工作一样。这时你应当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将此进行,在关键问题的处理时允许没有经验的团队成员与技术好的团队成员一起工作,通过对两组队员在关键问题上的结合使用,你可以达到以下的目的:使缺乏经验的新手增长了经验,分享了团队的知识,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在职培训,保证了关键问题能够被准确解决,满足了管理人员使其团队成员成长的需要,使你更加了解将来的项目。七.激励团队团队不只在将要完成任务,关键问题的解决以及项目更新上期望得到你更多的指导,他们也在期待你的激励,再项目管理中,激励是一种将你的热情传递给团队成员,使他们激动起来的能力。无论你的微笑多么迷人,对项目的热情有多么高涨,并不会感动所有的人,许多项目的动力甚至不是来与于项目经理,动力与刺激的程度来自于公司本身,工作气氛以及每个项目团队成员组织的全体承诺。团队成员可以根据激励保健理论分为两种:激励需求者和保健寻求者。激励寻求者类型的成员会再工作,成长机会以及责任感中寻求安慰,而保健寻求着会在组织的安全与稳定中寻求安慰。成员会受到无形的称为积极因素和称为消极因素的保健因素的影响,消极因素包括公司提供的利益如薪金,保险,安全的工作环境,假期和社会归宿感,积极因素包括学习新技能的机会,提升,辛勤劳动的回报。消极因素对激励寻求者没有影响,他们只受积极因素的影响,然而消极因素的欠缺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保健寻求者对以下因素比较感兴趣:公司的政策与管理,监督,薪水,人际关系,工作条件。激励寻求者比较感兴趣的有:成就,赞誉,工作本身,责任,进步等。对于保健寻求者,给与他们假期,空闲时间,旅行的机会等都可以作为项目的奖励,对于激励寻求者,,则从他们的工作所取得成就,进步的机会,以及公众的赞赏中得到激励。作为项目经理,要努力区分团队成员属于哪一类人,从而采取不同的措施。

第14篇:PMP认证考试程序—光环

1、认证考试报名:按照报名须知和填表指南中的要求提交报名材料同时交纳考试费用。北京地区的考生直接到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报名;外地考生到所在地报名点报名;未设有报名点的地区,可直接与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联系。

2、资格审核:PMI通过审查考生的报名材料确认考生是否具备参加认证考试的资格。在考生提交报名材料至考试前一个月左右,如果考生报名材料未通过审核,PMI将通过E-mail方式和考生联系,要求提交补充材料,如果考生没有及时回复,PMI将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再次和考生联系,如考生因个人原因不能向PMI或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提交补充材料视为自动放弃申请当次考试。如果考生提交补充材料仍不合格或超过最后期限,则只能在提交材料合格后延至下一次考试。如果因资格审核未通过,考生可以选择退考,但须在当次考试之前提出。退考需提交退考申请表并交纳退考的管理费200元,并退还原发票。

3、领取准考证:在考试日期前一个月左右,PMI将通过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以电子邮件方式发放准考证。各位考生收到后打印即可。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将在网站重要信息及考试新闻栏目中发布消息提醒大家查收准考证,不直接通知每位考生。若消息发布后,仍未收到准考证的考生可以持有效证件亲自或委托他人到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或各地报名点领取准考证。请考生务必保留考号,以供查询成绩及后续事务之用。

4、参加考试:考生携带准考证、身份证、简单计算器(不含编程功能)、3支2B铅笔和橡皮至指定考场参加考试,考试时间为上午9点到下午1点,考生请于上午8点之前到达考场签到再进入考场。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将在网站重要信息及考试新闻栏目中发布考场信息,不直接通知每位考生。

5、认证考试通过人员名单发布:考试后6-8周左右,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将把PMI发布的考试结果和报考下一次考试重考的时间在网站重要信息及考试新闻栏目中公布,考生可通过考号查询是否通过,不直接通知每位考生。

6、领取成绩单及证书: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在收到PMI邮寄的成绩单和证书后,将在网站重要信息及考试新闻栏目中发布领取成绩单和证书的信息,不直接通知每位考生。考生请在发布信息后三个月内持有效证件亲自或委托他人到各地报名点领取成绩单和证书,除特殊情况逾期不予保留。

第15篇: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光环消失

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光环消失

余 斌

●BBC:平均有23%的人认为资本主义有着致命缺陷,需要一个全新的体系来代替它。 ●平均51%的人认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存在问题,有可能会因为政府的监管和改革而加深。

●随着危机的爆发,西方上层各界人士苦心营造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已经失去昔日的光环,“它锈蚀得已经不需要再进行修补了”。

受英国广播公司(BBC)委托,总部位于加拿大的著名民调机构“全球扫描”和美国马里兰大学,于2009年11月9日联合发布了一项大型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九成受访者对资本主义表示不满。调查从2009年6月19日至10月13日,调查对象超过2.9万人,该调查结果动态性地反映了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普通民众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思考。

BBC:27国受调查者89%对资本主义不满

在27个国家的2.9万名受访者中,仅在两个国家有超过20%的人认为资本主义运转不错:一个是美国,为25%;还有一个是巴基斯坦,占21%。对27国民众的调查表明,只有11%的人认为资本主义运转良好,89%的人对资本主义表示出不满。其中,平均有23%的人认为资本主义有着致命缺陷,需要一个全新的体系来代替它。值得关注的是,要求用新体系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来源地发生了历史性突破:在发达国家中,法国有43%的受访者持这种观点,高于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的38%、巴西的35%以及乌克兰的31%。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有29%的受访者持这种观点,与发展中国家的比例非常接近。

此次民调主办方之一“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法新社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过去12个月里尤其明显”。报道称,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巨大冲击使得很多人开始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产生怀疑。

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产生怀疑

64%的法国人认为“危机最坏的时刻还没有到来”。欧盟平均78%的受访者认为经济情况很糟和比较糟;其中法国人最为悲观,比例达到87%。欧盟还有42%的人认为全球化给就业和企业带来威胁。受访者对自由市场和政府干预都持怀疑态度,平均51%的人认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存在问题,有可能会因为政府的监管和改革而加深。平均56%的受访者希望政府更多地来监管商业。认为政府应该拥有或者直接掌控大部分企业的观点,在俄罗斯得到77%受访者支持,在乌克兰这一数字为75%,巴西64%,印度尼西亚65%,在法国也占到了57%。虽然法国和德国在一些问题上的认知差不多,但是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这个问题上,双方的看法是迥异的。有47%的法国人认为通过监管和改革,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而在德国,74%的人认为如果进行监管,问题会更加严重。43%的法国人认为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有致命缺陷,而只有8%的德国人认同这一观点。

对苏联解体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看法不一

除了询问民众对资本主义的态度,该项民调还询问了苏联解体在受访者心中是好事还是坏事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立场决定态度:有61%的俄罗斯人、54%的乌克兰人相信,苏联解体是一件坏事。相反,80%的波兰人以及63%的捷克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长期生活在苏联军事威胁下的欧洲人也认为解体是一件好事,如79%的德国人、76%的英国人及74%的法国人。最强烈的认同感来自美国,有81%的美国人认为这是好事。在部分国家的受访者中,认为苏联解体是一件好事的比例虽然很高,但这一结果主要集中在15个国家;另有22%的人说这是一件坏事,还有24%的人说不清楚。

资本主义绝非“历史的终结”

近30年来,尽管世界上各种危机不断,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但西方只经历过较轻微的经济衰退,而没有经受像样的经济危机。因而,西方有一种说法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不受时间影响的自然规律。这是应当永远支配社会的永恒规律”,即所谓“历史的终结”的看法甚嚣尘上。但是,此次金融危机证明,已被马克思论证了历史必然性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危机之所以此前迟迟没有爆发,只不过是要爆发得更猛烈些罢了。

随着危机的爆发,西方上层各界人士苦心营造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已经失去昔日的光环。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所说,“它锈蚀得已经不需要再进行修补了。”这就难怪在27个国家的2.9万名受访者中,89%的人对资本主义表示出不满,“只有那些上当受骗者仍在坚持市场具有自我调节性”。

不过,斯蒂格利茨同时也指出,“就此次危机而言,留给我们的将是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思想交恶战——哪一种经济制度可以给最大多数的民众提供最大的福祉?”对资本主义的不满,不等于接受被苏联官僚集团败坏了的社会主义,这一点体现在发达国家多数受访者认为,苏联解体是好事。或许这些受访者还需要进一步从理论上了解苏联解体与此次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危机之间的关系,以及苏联式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人们不应满足于简单地知道哪种经济制度对自己或对最大多数民众更好,而应当力图去理解为什么在今天会是这样一种经济制度。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把握明天将会怎样。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回到马克思唯物史观那里去,人们别无选择。正如罗马教廷在教皇攻击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灾祸之一两年之后,不得不承认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有理。新自由主义主导全球经济近30年来,把马克思揭示的规律放大到了极限,以至于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

2010年1月21日《环球时报》

第16篇:如何通过PMP考试—光环

如何通过PMP考试—光环

从选择光环PMP培训到成功通过PMP认证,我认为是四门法宝帮助我顺利通过了PMP考试。

法宝一经验丰富的授课老师

优秀的讲师,比如刘法师,张丽,李敏等,刘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实例丰富,短短5天的课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pmp的基础知识,还融合了项目管理实战知识。通过培训课程我既学到了PMP知识,又掌握了pmp的应用方法。张老师的习题讲解也非常精彩,并且还介绍了许多学习pmp的方法,能够帮助学员巩固pmp的知识。

法宝二细心负责的班主任

光环的班主任虽然年轻但非常负责任,课后积极主动的提醒学员按时上课,参加活动并帮助协调辅导员资源,并帮助制定学习计划,经常在线上或线下跟踪学员的学习情况。法宝三内容丰富的培训资料

模拟题、冲刺题、作业题还有光环精心制作的《项目管理精讲讲义》,一模、二模、三模知识重点以及在线模拟考试,都是光环教精心为学员准备的PMP大餐,营养丰富又切实有用。

法宝四 随时随地的网络学习

在PMP培训课程中,有时会因为工作等原因无法及时参加培训,或者在课堂讲解中没听懂,这些问题在光环都有解决办法。遇到这些情况可以通过光环官网的课程视频进行线上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同时班主任帮助建立的群里有丰富的共享资源。有视频,有录音以及其他的辅助教材和老学员组成的考培团为你提供总结,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有了这四大法宝,只要跟着光环老师的课程步伐走,可以说没有过不了的PMP认证。

第17篇:学习光环PMP课程心得体会!

从3月份到考试结束,这3个月时间通过对于光环国际项目管理课程的学习,我初步了解到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及其架构。项目管理总体有五个过程:启动过程、计划过程、实施过程、执行过程和收尾过程,包含了九大领域的知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整体管理及其方法和工具。

通过参加光环国际PMP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结合自身正在进行的一个实际的项目“部委级信息化建设项目”,在项目开展之前,我们对项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风险的预测,使我们的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少走了不少弯路。在项目开展中,我们运用了WBS工作结构分解,使我们分工明确,提高了效率。同时我们还运用了甘特图和里程碑图,对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了跟踪,是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的完成了我们的项目。我从中收获到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这对我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去听张老师的课程,使我从现实的角度进一步体会到什么是项目管理以及学习项目管理课程的重要意义。现将学习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项目管理中计划的重要性:“计划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控制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将项目分解后制定每阶段的工作计划,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

二、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日常工作中,我们所在的每个部门就是一个团队。好的团队并不是简单的“人的集合体”,而是通过团队的规则与精神,将每一个团队成员的优势与能力充分而合理地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远远超越个体力量简单相加的效果。生存于社会中的人如果想获得成功,也必须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团队当中。

三、项目经理职责:项目经理相当于一个指挥,其作用就是使整个项目团队齐心协力,为达成项目目标共同努力。项目经理不必事必恭亲,只要懂得用贤才、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使团队凝结出强大力量。

四、项目中的沟通:沟通是决策和计划的基础;是组织和控制管理过程的依据和手段;是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沟通时要尊重客观事实、有目的纯正且明确的观点、态度诚恳、懂得换位思考。

五、危机意识:危机无处不在。“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我们平时要注意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

六、寻求平衡点:任何项目都会在范围、时间及成本三个方面受到约束,这就是项目管理的三约束。项目管理,就是以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在范围、时间、成本三者之间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以便项目所有干系人都尽可能的满意。项目管理的五个过程组:启动、计划、执行、控制与收尾,贯穿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对于项目的启动过程,特别要注意组织环境及项目干系人的分析;而在后面的过程中,项目经理要抓好项目的控制,控制的理想结果就是在要求的时间、成本及质量限度内完成双方都满意的项目范围。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是指作为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与掌握的九大块重要知识与能力。其中核心的四大知识领域是范围、时间、成本与质量管理。在这些知识领域中还涉及很多的管理工具和技术,以用来帮助项目经理与项目组成员完成项目的管理。如:网络图示法、关键路径法、头脑风暴法、挣值法等,不同的工具能帮助我们完成不同的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每个项目都是一次对艺术的创作,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理解,并将所学理论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但是要想真正学好项目管理,还需不断实践、学习和总结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揣摩,真正运用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达到学以致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学习,才能够一次通过PMP考试,再一次谢谢光环国际,谢谢张老师悉心指导,谢谢小组成员的全力配合!

第18篇:美丽的光环背后议论文800字

美丽的光环背后议论文800字

美丽的光环背后议论文800字

还记得我国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莫言吗?在他获奖后,说:“惊喜而惶恐,惊的是没想到,喜的是果真给了自己,惶恐是担心有了这光环,有更多的人找毛病,为难自己。”是的,在美丽的光环下总有那段令人心酸,刻苦铭心且又鲜为人知的故事。

还记得我刚开始学古筝时,看着老师弹得那么好听,心里好生羡慕,更想有一天能登上舞台,让很多观众为我鼓掌,喝彩。从此,我便迷上了古筝。

俗话说:“外事开头难。”这话一点儿也不错,在我刚学习古筝时,只以为随便拨拨几根弦就够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弹古筝时,要注意姿势和手势。这当然得训练很长一段时间喽,况且这也得日积月累呀。于是,我便从最基本的开始练。

小时候,每次去学古筝,老妈总陪着,这样一来,老妈也渐渐学会了古筝,当然,对我的管教也更严了,弹不好,老妈就不停地说,如果说了屡教不改,就打我的手了。有一次我弹得很差劲,老妈越说弹得越糟,这下可吃了苦头,我的右小手被打得红通通的,而且打了还不准哭,妈妈总说:“人要坚强,不要以遇到困难就哭,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渐渐地,我弹得有了许多进步,记得有一次贪玩儿,都忘记背歌谱了,可到了第二天,老天像和我作对似的,老师说要检查,本还怀着一丝侥幸,可那天简直倒霉透顶了,老师竟然让我弹(还不让带书),唉,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凭感觉弹了。虽然后面几个同学也都没弹出来,但老师说让我一个人放学留在那儿练,更要命的是还把这事告诉了老妈,唉,幸好老妈没说什么,从此,我再也没犯过这种错误了。

或许,在今天看来,我弹古筝还弹得不错,但又有谁知道在这美丽的光环背后的心酸成长呢?

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出绝美的珍珠;

顽铁忍受了烈火的赤炼,坚持不懈,终于炼就成锋利的宝剑。

惟有坚定信念,执着得向前迈进,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第19篇:光环国际天津学友新春年会

光环国际2014天津学友新春年会!—致我们永不逝去的青春

伴随着一年的忙碌和喧嚣,每位学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了新的成长和思考。为了给2014年带来一个闪亮的开始,光环国际天津学友会将于新年1月举办大型学友年会,在此诚挚邀请各位同学参加。

一、活动介绍

主题:致我们永不逝去的青春

日期:2014年1月11日(周六)

地点:天津华苑产业园智慧山艺术园区

形式:现场颁奖及主题发言

二、年会流程:

1、签到:回顾精彩、欢迎学友,同学相聚;

2、嘉宾致辞:特邀请到光环国际董事长张泽晖先生、张丽老师;

3、讲师、学员嘉宾主题演讲分享;

4、现场颁奖和抽奖:(请每一位参与者携带自己的名片一张) 备注:全程微信互动参与

三、志愿者征集:

1,与会人员签到、引导:4名

2,签到时发放计划本等宣传资料:2名

3,摄影、摄像:4名

4,新闻撰稿人:2名

5,文艺表演(团队形式):3组

四、PDU:

每一位参与者5个PDU,志愿者将会获得额外5个PDU;

我们期待您的参与!

收到确认信息后,会统一发至入场券及其其它更详细的信息。

请每一位参与者携带自己的名片一张,以便于现场抽奖使用哦~~~

特别说明:

请各位演讲嘉宾,围绕2014年度光环国际学友会年会的会议主题“致我们永不

逝去的青春”准备演讲内容。

具体活动信息如下:

“致青春”这个主题,源于一次学友小聚聊天的灵感,聊70后、80后、甚至是80年代的青春,每个时代都有特殊的色彩,每个人都有一个难忘的青春,青春也许是爱情,也许是叛逆,也许是自由,也许是迷茫,但是青春有一个永恒的主旋律,那就是充满梦想!

岁月会更迭,但是,梦想让我们永远年轻,对生活永不言弃!我们应该为“永不逝去的青春”喝彩,我们相信那是一钟沉淀,一种历练,和一种心态。这正是每一位光环人追求的精神,因为我们的心永远在路上!

2014年1月11日,青春梦想,期待与你们的相聚!

第20篇:大师光环下的女人散文

我们知道,笼罩在大师光环下的女人,一生都可能是暗淡的或默默无闻的。她们躲在大师伟岸的身后,她们的姿容和才华,几乎遮蔽在自己所爱男人耀眼的光环里。如果这些女人只想成为一个成功男人后面的女人,如果这些女人心甘情愿的成为男人激情燃烧的对象或获取灵感的尤物,那么就没有故事可言了。因为我们知道,站在雕塑大师毕加索身后那位容貌出众、才华横溢的费尔南德,她不甘落寞,却始终无法逃出大师身躯投下的那片爱影,最后竟然凄凉的死在一所精神病医院里。

但是,人生总会有意外的惊喜或选择。即使说,尽管众多的才女被大师的身影或名声所吞没,但依然有极个别幸运而赋有才情的女人,脱离了那个习以为常的生活逻辑。这样不被所爱男人神圣光环所遮蔽的女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她的美貌和才情相当了得,二是在共同的情感生活中,能够始终保持人格和经济上的独立。可以说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这个多才多情的女人,就只能成为大师的附庸、陪衬和影子了,她就很难出现在生活的前台,出现在鲜花掌声之中,让我们尽情的领略她非凡出众的才华。

于是我们记住了法国巴黎作家波伏娃的芳名,我们没有事由不记住这个非凡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是和震憾世界文坛《第二性》一书联系在一起的。在这本书没有问世之前,我们甚至可以鄙夷的说:波伏娃?她算老几?不就是萨特的情人吗?在这本书风磨靡世界后,大师萨特的名声就无法遮蔽站在他身旁的那个女人了。虽然波伏娃没有盖过萨特大师,但两个人几乎平起平坐不分先后。我们提起波伏娃就会提起萨特,提起萨特就会不由自主的提及那个千娇百媚、卓尔不群的波伏娃。因为他们共同给法兰西文学的天空增添了亮丽的光彩。

那么,是不是萨特造就了波伏娃一世的芳名呢?这很难说,因为并不是跟大师生活在一起的女人,都可以这么幸运,都可以名正言顺的成为响当当的名女人。不是这样的,在文学艺术史中,这样触目惊心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多得让我们对站在大师身后默默无闻的女人扼婉叹息。但波伏娃倒是一个例外,这当然同她独立的觉醒的女性意识密切相关,否则我们可能就不知道非凡的波伏娃了。我们知道,波伏娃和文学大师萨特同居了五十多年,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她的个性,她不想让婚姻的枷锁束缚自由的空气、阳光和雨露。她并没有像众多平庸的女人那样,追求所谓的名份和默默奉献。当然波伏娃选择了同居,正是流氓文学大师所渴望的。因为萨特跟波伏娃一样,并不想走进婚姻,同一个女人朝夕相处一块慢慢变老,承担道义和法律上的责任或义务。事实上,萨特需要的是更多的自由奔放的青春女人,从而获得天才所需要的激情和灵感。就这样,两个个性极强才华同样出众的男人和女人,开始了他们不可思议漫长而甜蜜的同居生活。

毫无疑问,萨特当初是勾引了年轻貌美、情窦初开的波伏娃的。但是也不能排除她主动抛媚眼和投怀送抱的可能,因为萨特的名声太响了,因为萨特太富有了,作为一个声名显赫的成功人士和社会名流,他身边不会缺乏热烈追逐的香艳无比的年轻女人。如果真是这样,上帝呀,你就原谅和赦免波伏娃的罪吧,因为她虔诚的崇拜这个男人,因为她对这个男人闪亮的光环所击中,所以她别无选择的爱上了大师萨特。但是,虽然波伏娃委身于这个功成名就的男人,但她的人格和思想却是独立的。

波伏娃在获取了美好爱情的同时,也获取了心灵和行动的自由。她熟悉萨特身体的气味,她熟悉林林总总的巴黎夜生活,但波伏娃并没有沉缅在温柔乡和声色犬马里,她自始至终都在给自己充电,都在不断的超越和战胜自我,否则日后就不会有那本惊世骇俗的书了,否则她就只能是站在大师身后的那个小妇人了。波伏娃在保证了自己的自由时,也给了她所崇拜男人充分的自由。我们知道,萨特的私生活是相当糜烂的,跟他产生关系的女人,连他自己也不晓得有多少。聪明的波伏娃从不干预,因为这是他们事先约定好的。波伏娃只是一点点的吸纳萨特身上的光环,一点点的丰富和提升着自己。到了后来,当她和大师名声不分彼此不分先后时,她知道自己是一个成功的女人了。但波伏娃的成功,并不完全来自于萨特,更多的是来自她独立的女性意识和卓越才华。因为她非常清楚,爱是一回事,不被爱所吞没是另个一回事。

大师就像一棵众人仰慕的参天大树,躲在他身后隐忍的女人,只是大树旁边一株无足轻重的小草。但波伏娃却不是小草,更不是大树上的一片绿叶,她和萨特更像两朵开放在法兰西文学天空里鲜艳的并蒂莲花,相互辉映又相互信存。所以波伏娃是幸运的,因为她并没有成为大师的附庸和陪衬。

据说波伏娃百年之后,和文学大师萨特的灵骨安葬在了一起。如果真的是这样,也算是世界文坛上的一段爱情佳话了。只是睡在波伏娃身畔的那个男人,多少应该感到惭愧。因为萨特那颗见异思迁的才子的心,从来就没有完整的交付给痴情的波伏娃。

光环读后感
《光环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