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2-28 08:37:12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1:《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近日向友人借阅《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书,利用通宵一气呵成将其阅尽,心灵中顿有清泠荡涤之感觉!

书中借用一位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之妻,90余岁的老妇人之口来陈述一个原生态的民族的近代发展史。对于鄂温克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发展历史而又非常原始的民族,他们面对那些所谓的“现代文明”的冲击,彷徨着、踯躅着。何去何从?这是他们要思考的。但是,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现代文明”创造者与体验者们或者说环保主义者和自然主义者们要反思的。

阅读文中对于那兴安岭的动人风景的描述,“光明就在河流旁的岩石画上,在那一颗连着一颗的树木上,在花朵的露珠上,在希楞柱尖顶的星光上,在驯鹿的绮角上。”很清凉,也很撩人。在现今的时代,这样的风景也只能在书中来领略了。

愿天地与我们同在!

篇2:《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这两天拜读了著名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作者用平滑的叙事,轻盈的笔锋把读者带入了真实而又富有神秘色彩的故事中。故事主要讲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近百年的生存方式和状态,让读者了解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民族--鄂温克族。笔者用第一人称、倒叙的笔法,以时间为主线,从她出生开始,一直讲述到今日,她已经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整部作品像蔚蓝的天空漂着几朵白云、像静静流动的小溪没有太大的波澜,却那么引人入胜,轻轻的把我们带入了美丽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亲历鄂温克的一直部族近百年的生存变迁。

故事中讲述了爱情、友情、亲情,那些掺杂、交织在一起纷繁的恩怨和离愁,却不会让读者觉得烦乱。这里有神秘的萨满,为了救治别人而放弃自己的骨肉,有美丽的爱情,有一幕幕的生死离别,有猎手们角杀猎物的精彩画面,显示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故事以几个大的时代为背景,最终还是叙述了两大主体,和平、环保。人类永远离不开这两个主体,笔者深深刻画了战争和人类肆意破坏环境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无论是从物质还是到心灵,那都是不可弥补的。

不失为一部好书,值得一看,如果你有时间。

篇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作文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它让我一直从九月读到十月,又到十一月。小说精美的语言、曲折的故事让我爱不释手。它采用一个九十岁的女人的自述,描写了二十世纪时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这些鄂温克人与驯鹿相依为命,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他们随驯鹿逐食而搬迁、游猎,记录了民族中神秘的部落文化和与大自然及其他人群的生命抗争。在生命的不断更替中、在时光无尽的流逝里,小说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段段感动人心的故事情节。

这部书记录了近百年的历史,是鄂温克民族历史的活化石。同时,在作者的描述里,这部生硬的历史片又充满了众多的挚爱:有父母制造的风声、有我和两任丈夫的爱情、有众多子女们的爱情、有两个萨满对部落众人博爱、有朋友间的厚爱、有……,这些鲜活的生命,让人不禁沉醉其中。同时,民族部落的特殊性:乌力楞、萨满、驯鹿、跳神、岩画、木库莲、狩猎、蹲仓、树葬等等,为读者这个呈现出一幅幅从未感受过的画卷。整部作品共分四个部分,清晨、中午、黄昏、半个月亮,以此来寓意生命的意义,“我和雨和雪都是老朋友了”,等等,象征着对大自然流逝规律的墨守与遵循,作品中众多生命的生与死,也揭露出事物及自然的更替交换,“唯有自然是永恒”的道理。

小说里的主要人物,一是我自己,一个女人生长的历程。二是我的家族中的角色。三是部落里有特征的人物。其中,对于两个萨满的描写,都栩栩如生,给人以血肉痛息之情。同时,随着外界人群与自然灾难的来临,部落中也发生了更多的故事,涌现出面对生死、面对痛楚、面对有无的抉择。从清晨到半个月亮,整个鄂温克民族正由兴盛走向消亡,从山林转向村镇。而他们,也正在接受着这种生死命运。最让人可悲的,带给这种文化消亡的力量,不是自然中的瘟疫、不是自然灾害、不是日本人和俄国人,不是国民军,而是某种要求转化为文明的力量。

这种难以抗拒的自然规律,在个体身上表现为:天灾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里死去的拉吉达,与熊搏斗死去的瓦罗加……每个人的命运都在那片原始的山林里一点点的上演。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上演着死亡,重复着悲伤……,同时,整个部落也在沿续了相同的情形:进化、发展、衰落、消亡。如同小说的四个主题:从早晨到半个月亮。可就在悲伤的同时,勇敢与勤劳的鄂温克人,又深怀着大爱,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演绎了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柔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女人的男人,你一定要去读这部书,因为它如同一个曼妙的女子在对你轻声耳语;如果你是一个喜欢男人的女人,这部书不可不读,因为里面有个女人在对你讲述一个个悲壮、感动的爱情故事。如果你不喜欢什么男人和女人,那么你不得不去读这部书,它将会告诉你,如何去面对世界和生活。

篇4:《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迟子建的矛盾文学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它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文学作品。它是一部关于鄂温克少数民族的游牧史诗般的作品。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支流,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额尔古纳河左岸划归俄罗斯。鄂温克少数民族就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之中。

鄂温克部落生活在叫希楞柱的房屋里,晚上透过尖顶的小孔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像是挂在希楞柱顶上的油灯。到了深夜,有时会听见主人公父母弄出风一样的响声,不久她的弟弟就将生了。黄昏时,他们在河上燃起篝火,吃烤鱼,喝着酒,跳着舞。狩猎时,运气好的话,会捕获一头黑熊,取回熊胆,给病弱的补身子。他们放养驯鹿,用鹿茸和兽皮去交换他们需要的xx和食盐。随着季节的变换,他们骑在驯鹿背上搬家,在新的营地搭建希楞柱。

小说中除了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还有部落中的人际冲突和矛盾,爱情故事,生老病死。这些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命题,不管是古老还是现代。但是,令我惊奇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感。部落的萨满(巫师)通过跳神就可以给孩子看病。有一回萨满发力,还把日本军官的战马给跳死了,有点不可思议。

故事的结局是游牧民族的现代归宿,下山住进政府建造的定居点。村支书动员主人公,“一个放了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有前途和出路的民族。”虽然主人公坚持留在山上,但是结局是不言而喻的,驯鹿搬迁时的铃声变得越来越遥远……

篇5:《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的确是很久很久没有过因为读一部文学作品而泪流了,不仅是眼角的泪珠,更有心中由于书中涓涓感情之流浇灌而开出的泪花。这是一种淡淡的不知是幸福还是忧伤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说来惭愧《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将近六年前的神作,我是近日才拜读的。其实买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我去书摊上买贾平凹先生的《废都》未果,就将钱花在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身上结果表明,这是一次很幸运的与书的偶遇。

就像前日我状态中所说的那样,《额尔古纳河右岸》读来的感觉像是品茶,是一种淡淡的味道,不是十分浓郁,但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心潮澎湃。实话实说,随着《额尔古纳河右岸》章节的深入,我不经意间将一包“300”抽的纸巾放到了手边,我这个人很容易感动,一旦情绪到了火候,是没有管住寄宿在自己心间那伙淘气眼泪的自信的。

直到现在,我都觉得《额尔古纳河右岸》与《穆斯林的葬礼》在感情的烈度上是一个节奏的。或许是因为两位笔者都是才华横溢、感情细腻的知性女子,比较倾向于泉水一样温柔的行文节奏。

作为矛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我觉得《额尔古纳河》与《穆斯林的葬礼》一样,相当名符其实。毫无疑问,这两部作品都是1949年以来绝对一流的长篇佳作。与一些流行的长篇相比,这两部作品的深度、文笔、感情梳理都高出了许多境界。没错,这两部都是有相当境界的作品。

《额尔古纳河右岸》最令我喜欢的就是它独树一帜的行文方法或曰叙事手段。它那种诗歌一样的节奏、日记一样的清洁感都让我觉得很舒服。或许迟子建老师本身想写的就是一首像日记一样的美丽的诗歌吧。

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啊!大山中,与树木、驯鹿、星空、河流为伴,没有刺鼻的工业气息、没有让人“早生华发”的三环路上那著名的300路公交、没有让人丧失理性的权势、名望、金钱,有的是情。或是本能的炽热的爱情,或是真挚苍劲的温馨的亲情,或是由于爱情、亲情、友情而产生的怨与恨。无论是那些美好的,还是那些让人心碎的,它们都是那样的不经修饰,真实自然。那里口红与发胶都毫无用处,因为活在自然中自然的人的心是充满自然的。没有以自然为定语的词汇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世界里是无法生存的。于是,猎人人最后会迷茫与留在上上还是下山定居,于是最后那只美丽的白色驯鹿会伴着清脆的铃声回来。就像喝惯了果汁、棒冰后第一次喝豆汁儿的我所惊讶于的那种古朴感。那种纯粹的对于真实的、大自然的、本能的空灵感的呼唤,不光我的心中有,每个人心中都有。

我不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我倾向于在一个古老的院落中看着槐树花开、槐树花落,抱着猫,喝着茶,静静地看着傍晚彩霞的宁静而简单的生活。我也羡慕《藏獒》中的大草原的激情澎湃,也羡慕《飘》里南部美国浓郁而厚重的庄园生活,也羡慕许许多多遥远地方的各种生活,但是,它们都离我太远了。对于我而言,我只愿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待者,闻着熟悉的味道,吃着熟悉的食物,看着熟悉的树、天、月亮。但是《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所描述的猎人在古老森林中的生活确实在许多个瞬间让我心动了。或许,将来某天会悄悄地去那个神秘的森林中喝一口驯鹿甘甜的奶,也许,喝奶的同时也会看到那漫天美丽而能把人看老了的雪花吧。

的确是一部喜欢的作品呢!

篇6:《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寒假期间,我怀着极大的热情读了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只为欣赏她诗意的语言、饱满的激情,以及对鄂温克部落出神入化的描述。读罢这个小说,仿佛又看了一次迟子建所跳的百年萨满教之“神舞”。那时而安恬、时而激越,史诗般地向世界倾诉着现实人生中的挚爱与心灵的悲苦。

迟子建以一位年届九旬鄂温克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自述,分“清晨”、“正午”、“黄昏”三个部分讲述了原始游牧民族鄂温克族在一个世纪内的生活历史,感叹在现代文明的蚕食之下,这一片人类“原始风景”栖息之地的丧失。小说从生活小事着手,以一曲对弱小民族的挽歌,史诗性地唱出了人类历史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悲哀,从而使我们看到这个酋长的女人在经过少女、青年和老年的三个不同时期所讲述的她的“乌力楞”生活,以及部族四代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他们经过了民国、抗战、内战、新中国诞生、无产阶xx大革命,还有改革开放。一个个时期、一幕幕场景,这个以放养驯鹿和狩猎为生的鄂温克民族总是与大自然水乳交融,既神秘又原始。他们住在“希楞柱”,即帐篷里。迁徙时把东西放在靠老宝(树上的仓库),生病时有萨满跳神,死后搁在高高的树杈上风葬。这一切看似都是浪漫而富有诗意的。

然而浪漫的事物总是与残酷联系在一起。在尼都萨满死后第三年,妮浩(也就是鄂温克老女人的弟媳)在成为萨满之后,每跳一次神救一个人,她自己的孩子就会死去。果格力是她的长子,死去后按照鄂温克人的习俗,被装在白布口袋里扔到向阳的山坡上。这的确非常残酷,但妮浩为了救别家的孩子宁愿牺牲自己的孩子,在悲伤中她只能为死去的孩子唱上一首神歌,她这样唱道:“孩子呀,孩子/你千万不要到地层中去呀/那里没有阳光,是那么的寒冷/孩子呀,孩子/你要去就到天上去呀/那里有光明/和闪亮的银河/让你饲养着神鹿。”

除了妮浩,鄂温克这个老女人也一直与死亡连在一起。少女时父亲林克在一次打猎中被雷雨击中,死了。而她在一次迷路中幸运地遇上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拉吉达。拉吉达“入赘”乌力楞,后来成了乌力楞的族长,并让乌力楞这个大家庭分化成几个小家庭。可以说,这是拉吉达对乌力楞的一次体制改革。自然,也遭到了族人依芙琳的咒骂和抗议。不过,咒骂和抗议都是徒劳的。鄂温克这个老女人的母亲达玛拉热爱跳舞。那天母亲穿着尼都萨满送她的羽毛裙子,脚蹬一双高腰豹皮靴子在篝火旁孤独地旋转着,直至死去。于是她的父母“一个归于雷电,一个归于舞蹈”,而她的二儿子安道尔多年后被她的大儿子维克特“一枪打在脑壳上,一枪从他的下巴穿过,打到他的胸脯上”,那是维克特误以为野鹿而错杀。她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是在一次寻找驯鹿的途中被活活冻死在马背上。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她而去,悲伤的她依然充满活力与热爱,比之她母亲与尼都萨满的那种想爱而又不敢爱的折磨,她就大胆多了。

鄂温克这个老女人的第二任丈夫就是酋长瓦罗加。他们共同生活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达30多年的婚姻生活也算白头偕老了。不幸的是酋长瓦罗加最后死于黑熊的魔掌。生命中的悲剧有时也像戏剧一样,所以她感慨地说:“我和拉吉达的相识,始于黑熊的追逐,它把幸福带到了我身边,而我和瓦罗加的永别也是因为黑熊。看来它是我幸福的源头,也是我幸福的终点。”酋长死后不久,1978年她的大儿子维克特因酗酒过度而死亡。

这个通篇充溢着死亡气息的长篇小说,具有浓郁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你一进入小说便会被鄂温克民族的气息和氛围所包裹,他们的情、他们的爱、他们的民俗习惯,以及他们飞翔的灵魂都与中国东北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森林息息相关。

小说每章开头都有一段散文化精美的语言作为引言,而每一段引言里作者都提到女主人公的孙子安草儿。安草儿是女主人公二儿子安道尔的儿子,这个默默无声的安草儿陪伴着老女人,仿佛守卫着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他是在向现代文明抗争吗?无论人类文明发展得如何快速,总有人要捍卫他们自己的原始生活和艺术。我想这也是一种信仰,有信仰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所以《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充满诗意、大气的小说。它为我们展开了原始森林的图卷,其结构精巧耐人寻味。可以说这部作品是一个汉族女作家充满激情而又饱含感情地对鄂温克民族的世纪绝唱,它让我们感到一种现代文明与古老民俗的冲撞,而古老民俗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篇7:《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小说读罢,放下案头。读这个小说用了半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好的小说魅力就在此,总让人迷恋其中,不舍离开。

因为自己去年也曾去过离额尔古纳河不远的地方,小说中提到过的金河、满归我都亲自到过,自己在大兴安岭深处了呆了好几天,虽说现在没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壮的树木,甚至小说中提到的各种狍子、鹿甚至水獭都没有看见过,但是走在大兴安岭林区中间,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的一种静谧感。以至于读了迟子建的小说之后,产生深深的共鸣。

小说中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酋长的女人的口吻,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渺小的鄂伦春氏族的集体生存的画面,虽然“我”的描写并不是很圆润,但她却是在讲她百年来的见闻,而这个见闻正是这个以游猎为主的民族的生存变迁历史。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小说也是加入了创作的成分,但是我更加愿意相信小说流露出来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小说里的人物尽管受了些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原始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下所表达出来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现代文明粉饰过的,他们既敢爱敢恨,达西可以抛弃家人跟一个刚刚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己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现在对手面前;他们也可以在了解自己过错之后而挥刀自宫(抱歉,小说里的鄂伦春人名字都记不住,但是看到之后会对上号);妮浩萨满明知道救人会失去自己的孩子仍然不忘记自己的操守……总之,他们就是把对自己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而又会在整个大家庭中充当自己的角色,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为族长的拉吉达让伊芙琳在平分出来的肉先挑,她挑了两次之后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个人的任务分工都很明确,男人们总是愿意出去打猎而把猎物等量的分给氏族里的每一个人。

小说中描写的鄂伦春人生活是那么的和谐,虽然没有强大的物质生活保证,可是他们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那么贪婪,一味的剥夺他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会把用不了的东西存在树上而不带走,他们烧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鲜的大树,而是捡那些已经枯萎落下的枝干。他们已经达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么的可歌可泣。

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就是他们可以很从容的面对生死,尽管疯狂的爱过恨过,可是死对于他们来说感觉很平淡,或许是死亡经常毫无征兆降临的缘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后,本以为不会再爱了,可是仍然和瓦罗加依偎在了一起,时间是一切解决不了问题的良药,我们也应该从他们中间学习些什么?大家总感觉死亡离大家很遥远,有些人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情。生命的本质不应该在此,活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且,生命是宝贵的,人们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不应该随意的剥夺他人的生命。

鄂伦春人会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充当千年一粟的角色,他们的语言会消失,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几十年就会从地球上消失而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当中,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年轻人总是喜欢接收新鲜的事物,而那些保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实的老人们则会逝去。迟子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了时代烙印留下来的东西,如*,如开放,而她却把游牧名族的活化石递到世人眼前,她为我们保存了这最后一点纯真,单从这点来说她就很伟大!人性总是相通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么复杂,相互谦让和谐相处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对于这个花花世界并不感冒,他们更热衷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们不能称之愚昧,因为这两条线永远是平行的,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篇8:《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这是我用了一天下午的时间读完的一篇小说,我似乎跌入了一次史诗般的旅程,而且伴着满腔的热泪。心底里的某一处在咆哮着,忍着的呜咽让坐在我隔壁的朋友侧目。但是我真的是承受不住心底里的那股激烈的情感的流动,身临其境般的令我震撼:这是一个90多岁的女人对自己一生所经历过的事情进行的回顾,重新讲述,就好像她的一生活过来了,再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女人从出生到长大婚嫁,生孩子,孙子女的诞生成长,百年的沧桑欢愉,里面夹杂着神秘的力量,严寒,艰辛的生活和清澈、深沉的挚爱,无比鲜活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神秘画卷,似一曲从额尔古纳河右岸飘来的木库莲……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作者以一个九旬老人、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独有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从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里面的严寒、猛兽、瘟疫等灾难,男人和女人的原始和激烈的爱恨,原始的生活习性,蕴涵着最真挚的人类情感……每一个民族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上演着历史的改变。即使是这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追随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狩猎,在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除了生活的艰辛,在世界这个大背景下,这个民族也经历了日寇的铁蹄和“*”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是他们在命运面前虽是百般的无奈,却仍殊死抗争,显示着一个民族无比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有人说这是一部民族的史诗。而在我的眼里,我没有看到上升成人类民族的话题。作为一位感情丰富的读者,我只能说这是一部诉说生命和挚爱的作品。看完了它,我的内心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不是小说的故事不真实,而是发觉自己身为现代人活得不够真实。自己诚然拥有了那些鄂温克人所没有的物质上的安稳生活,却发觉自己失去了一些生命所沿袭的热情,一种对生命的激情,对感情深沉的挚爱。也许在目睹这一艰难而又弥漫着强烈的爱恨的生活情景后,我似乎该改变一下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泪水不止的缘故吧,因为心灵在颤抖时,灵魂在战栗时,那一股最真挚的溪流才会从眼里涌动出来……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看到了许多与现代钢筋水泥不同的风景,那是来自遥远时空的桃源:星辰,河流,绿地,山川,月亮,阳光,驯鹿,兽皮,白桦树,萨满跳神的舞步,线条简单的岩画,诚挚而坚定的眼神……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一切又是那么的直率激烈,连那的风声,都显得那么的神圣而直率,里面蕴涵着对后裔的希冀和对爱人的深爱,没有太多的情感算计和诱惑陷阱,既温柔诚挚,又狂风暴雨,这一切的风景是那么的融洽,像血与肉不可分割一样,一点都不突兀。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悲伤和死亡。天灾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里死去的拉吉达,与熊搏斗死去的瓦罗加……每个人的命运都在那片原始的山上一点点的上演。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上演着死亡,重复着悲伤……让我更加震撼的是他们民族里的那股神秘的力量,所造成的沉重的悲凉与浩大的痛楚。当妮浩当上了萨满的时候,为了拯救别人,跳神而引发的那股神秘的力量使她失去了自己的一个个孩子,在拯救别人和失去孩子的选择中不断的心痛,最后连自己也因为不想再承受这股伤痛,而用麝香抵制怀孕导致自己不能再生育……为了解救一个生命而另外一个生命就得代替他死亡,在惊讶这股力量强大的同时,也能感到这位母亲的无比痛苦,这是怎样的一种选择啊。身为萨满的责任,拥有神力救人的天职,身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挚爱,无法理解当中,又无比的敬佩这样的一个人。

在这一次旅程里,对于爱情的表达依旧是最为动人的画卷。主人公母亲达马拉与父亲林克和伯父尼都之间的爱,激烈中后面有的更多的是无奈;“我”和两任丈夫拉吉达、瓦罗加的感情,伊万对娜杰什卡的以及鲁尼和妮浩的等等,看着他们从长大到遇到彼此,成婚生孩子,演绎着彼此的命运历程,有着那些刻骨铭心的爱,也有着刻骨铭心的恨。敢爱敢恨中,看破了多少生命的挣扎与无奈;彼此的生死离别又道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感情所要承受的沉重;生活依旧,族人不断的随着环境迁徙;生命诞生的欣喜,生命消逝的悲伤,一切都未曾离开那片远古的时空……而我似乎也听到了来自远古时空的诚挚言语:男人的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他快乐的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的强壮!

我曾走过不少地方,看到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风景。因求学从小离家是常事,可以说长这么大除了学龄前,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地度过的。亲情于我并非是非常浓厚,这与家人众多有关吧,但内心深处也是无比的渴望,但已经不是为了引起家人关注而任性的年龄了,也只有让自己尽量不那么的自私,多为他们着想吧。爱情,现在的我还是交白卷吧。并非是尼姑之心,而是属于自己缘分未曾降临,自己是不会为因孤单所造成的“情”而买单的。对于感情方面也许自己就是那种有洁癖的人,心底里的那个位置就只能够入住一个能让他进入的人,掺不得一丝尘埃,容不得一点欺骗、亵渎。我所要的也不过是一份彼此真诚的喜欢、诚挚的爱,也许别人会说这样不够现实,这样太幼稚!也许每个人对感情的期盼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却不一样,不是每个人能忍受那种一个人的孤单,不是每个人都认为默默等待是正确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承认这种感情的存在,尤其在现在离婚率60%如此高的境况下,现在也许最缺的就是那种暖入心脾的爱吧。

看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的过日子。做好属于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的天性,不想让自己那股依然存在的激情消失殆尽。无论别人说自己是怎样的没心没肺,但是就是这样的天性的我才是自己。遥远的天空里,飘来的那曲神秘的歌谣,我希望一直能够震颤着我的心弦,让我一辈子能为此拘一腔热泪,浇灌心田……

推荐第2篇: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1: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迟子建的矛盾文学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虽然还没有读完,但是它是一部值得推荐的文学作品。它是一部关于鄂温克少数民族的游牧史诗般的作品。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支流,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成为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额尔古纳河左岸划归俄罗斯。鄂温克少数民族就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之中。

鄂温克部落生活在叫希楞柱的房屋里,晚上透过尖顶的小孔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像是挂在希楞柱顶上的油灯。到了深夜,有时会听见主人公父母弄出风一样的响声,不久她的弟弟就将生了。黄昏时,他们在河上燃起篝火,吃烤鱼,喝着酒,跳着舞。狩猎时,运气好的话,会捕获一头黑熊,取回熊胆,给病弱的补身子。他们放养驯鹿,用鹿茸和兽皮去交换他们需要的子弹和食盐。随着季节的变换,他们骑在驯鹿背上搬家,在新的营地搭建希楞柱。

小说中除了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还有部落中的人际冲突和矛盾,爱情故事,生老病死。这些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命题,不管是古老还是现代。但是,令我惊奇的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充满了神秘感。部落的萨满(巫师)通过跳神就可以给孩子看病。有一回萨满发力,还把日本军官的战马给跳死了,有点不可思议。

故事的结局是游牧民族的现代归宿,下山住进政府建造的定居点。村支书动员主人公,“一个放了枪的民族才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一个有前途和出路的民族。”虽然主人公坚持留在山上,但是结局是不言而喻的,驯鹿搬迁时的铃声变得越来越遥远……

【篇2:《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有人曾经对我说:“你不是鄂温克人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呀。”这样的话我确实也听过了许许多多遍。不过这句话确实也不假,我的爷爷确实是一个土生土长鄂温克人,可是足骨老早就病逝了。我对与鄂温克人的了解,也仅仅不过是指导在乾隆时期俄国占据了额尔古纳河的东岸。可是我的家乡到底是什么样的好像并未有人提起。我挂着这么一个少数民族的称号,住在了一个汉化的城市中。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记录了大概从民国到*时期的一位九十岁的老鄂温克的老妇人经历的风风雨雨。几位蒙古人,依靠着驯鹿打猎为生。从一个独特的眼光看待了中国近代史。在中华人民中的一个微不起眼的民族中展现了一种中华人民的鲜有的骨气与精神。在一个看似野人的生活习惯中有着对于生命的独特体会。

对于中国文学来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可以算是一个文学中的纯天然。全篇在描写着那些或爱或恨的人们生活在森林中,那不为多数人知道的地方。躺在“乌力楞”中,透过排烟孔中仰望着漫天的星空,活在“四四方方的天空”中的人们怎么能体会得到那种悠闲。划在月光笼罩的湖水上,沉浸在怒吼的风声中,跳舞在绿油油的草地上。

最使我震撼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平凡的人,安详地死去了被放入白布的口袋中,人到了向阳的山坡上。这一切好像并未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其中就有这样一首神歌:“会领取了远方的人呀,你不要惧怕黑也,这里有一团火光,为你的行程照亮。魂灵去了远方的人啊,你不要在惦念你的亲人,那里有星星,银河,云朵和月亮,为你的到来而歌唱”。他们的那种对与自然神灵与人类的灵魂的敬畏还是在现代还是鲜有的。

再开篇中作者写下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是呀,在这个斗转星移世界中,人在随着时间而变老而大自然却不会。有人胸怀壮志想起青年时的那天马行空的幻想,可是有时看起来是那么可笑。有人说自己创造了伟大的事业与完美的家庭,可是有时看起来自己却有时那么的卑微。人性也在这幅画的社会中渐渐萎缩。

可以说上篇是一个淳朴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情景,中篇是与日本民族发生的碰撞,下篇是与汉族发生的碰撞。本来是安定的鄂温克人,用精神信仰征服了日本人,汉族人用着狂热的对政府的崇拜破坏了鄂温克人,在鄂温克人对于萨满的那种超自然的力量的崇拜中寄托了百姓对于美好的期望中,可是谁能猜到最后的结局只是选择留下的是年俞九旬已风烛残年的女人和智力始终如孩子却很淳朴的安草儿。一个看似不美满而且包含无奈的结局,一个曾经完美的文明仿佛在简简单单的九十年中衰亡。

在“贝加尔湖畔”的歌曲中有着这样的一句“多少年以后,往事随风走,那纷飞的冰雪留不下温柔,这一生一世,时间太少。”其实谁知一百年后谁还能想起那不知名的主人公与那曾近五千年的文明。而留下的也只是那片绿油油的草原,与潺潺的额尔古纳河。

【篇3:《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作文】

读完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心里是一种别样滋味。那是我国鄂温克族的故事。以前,我只知道我们有56个少数民族,除了几个人口较多的民族之外,似乎很少关注那些人口极少的民族的事,但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沉默了很久。毫无疑问的,我们是华夏儿女。由于汉族是个在中国占就大多数人口的民族,所以我们祖国的文化也以汉文化为主,包括语言、生活习惯、思维方式。

记得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报纸上曾报道过,我们的兄弟民族苦聪族走出了大山,结束了他们刀耕火种的半原始状态,和我们一样起过起了幸福的生活。那时我正在中学读书,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在我那时有限的知识里,我一直以为我们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们的兄弟们也应该像我们一样。尽管我当时只是一个中学生,这种善良的愿望是那么美好,但我的骨子里却包含着救世主的意味,全没有想到他们是否真的要过这种生活。

在前不久的电视报道里,我又一次看到了相似的新闻。纪录片里,是久居我国东北边陲的鄂温克族,那是一个靠驯鹿打猎为生的民族。纪录片里报道了鄂温克族一个部落里走出了他们民族的第一个大学生,这种喜悦是由衷的。于是从那里我知道了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感到无比新奇。当地政府部门,热情的为这个族人建造了房屋等设施,让他们带着自己的驯鹿下山,收起枪过上居民的日子。我也为他们这种归宿感到高兴。

《额尔古纳河右岸》里,记述了鄂温克族人的古老的故事。这是一个坚毅的民族。几百年前,他们生活在贝加尔湖流域,那里是他们故乡。后来,俄国人把他们赶过勒拿河,从此他们第一次失去了属于他们的家园,搬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在这次逃难中,这个民族失去了他们一半的人口,带着忧伤在右岸生活下来。以至于他们几百年后仍旧唱着他们古老忧伤的歌曲,回忆着他们祖先曾生活过的那片富饶美丽的湖水,向往着那片碧蓝的天空。他们生活的艰辛却快乐,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法则,与大自然和谐的互动着:大自然为他们提供生存的物质,他们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为自然提供休养生息的时间。他们遵从着这种规律,已经到了崇拜的地步:到了山里,要为山神祭拜;人死了,要在树上风葬;打猎时,有孕在身的母兽不打、小兽不打;他们分季节的游动着,完全跟从着他们的驯鹿游走着,只要驯鹿没有吃的了,他们就搬家,全然不顾自己的不便。这是一个自由的民族,在大自然为他们提供的空间中,淳朴地生活着。他们遵循的就是纯朴的自然法则。

今天,在周围的大多数人当中,不要说我们在科教中懂得了环保,不要自封我们是环保先锋。在这些山民面前,我们实在该为我们的行为羞愧。与他们相比,我们什么用环保袋、节约用纸、保护水源、限制过度开发等等,实在是幼稚。是我们无节制的开发,破坏了大自然的规律,而今,当我们生存环境遭到报应的时候,才想起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许多时候的我们仍然是:我们经过极不情愿的斗争后,才会撤出那些疯狂砍伐的队伍,还他们一个清静的森林,让那些驯鹿自然的繁衍,少些人工干预;一说保护动物,就把它们赶进动物园,让人研究。殊不知,人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造物主的分配,让我们一起和谐的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但人总是把自然山川、动物植物归集到自己的视线里,为自己所用,且是无节制的用,名曰造福人类。其实,最终造福了吗?可是,造物主遗存给我们的不仅是大自然、动植物、人类,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自然法则。

面对这一切,我总会想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家史:先污染,后治理;发展,再污染,投入血本再治理。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多资源少,吃饭问题就会耗去我们很大部分的财富,我们没有再治理的时间和财富空间,不可能摞下饭碗去先治理。再说,这么大的人口基数,环境一旦不堪重负,其引发的负作用和连锁反应是我们始料未及的!有时,我在听地方政府开会时常听领导们戏说自己现在的“无奈”:办现在的事,花子孙的钱。现在,我们还天天希望着,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做些什么,能为他们留下了什么呢?作为他们的祖先,我们实在该感到脸红。

这本书看完了,内心真的有些想法。但是,想说的太多,有时又真的无语。

【篇4:《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小感】

说实话,我最怕写书评或读后感之类的文字。好好的一本书,一百个人读或会有一百种感受。每个人在读的过程中都有结合自身经历的感悟,无论你的读后感写得多好,说到底不过是一己之感,恐失偏颇。但看到好东西,总想与人分享,也是人之共性。所以很愿意把自己最近读的一本书推荐给朋友们。

这便是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文字清新,如诗如诉。看似平淡的叙述,娓娓中夹杂着挚爱,平静中潜伏着激情。并无曲折复杂的情节设计,但一个弱小民族的一支小小部落,其百年风雨“未成曲调先有情”。作家笔下的森林、驯鹿、风雪、河流乃至日月星辰,无不充满灵性,读之如神游白山黑水之间而忘一身所在。游猎在森林中的鄂温克人,他们简单却快乐自足的生活方式、朴素却浓烈直率的爱恨情仇、原始却真挚坚定的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是如此撼人心魄。每每合上书的时刻,都感觉身边的一切仿佛那么不真实。我们的所谓现代文明,或许是技术与物质生产的进步,但谁敢说不是距离我们的内心,距离人性中最初的真实,渐行渐远呢?

迟子建是个多产作家,很难说这本书就是她的巅峰之作。但正如作家自己所说,她写这本书,无法在青岛海洋大学的家中进行,而是在故乡(漠河)的大兴安岭山间小屋里完成的。面对着山林、月亮,呼吸着额尔古纳河谷上吹来的风,作家仿佛获得了无穷的创作源泉。为写这本书,她曾经用三个月的时间呆在哈尔滨的图书馆里阅读鄂温克人史料,仅笔记就做了9万余字。我说这些,倒不是赞扬作家的勤奋,而是我相信她浸淫在历史与乡情中,已在精神中与她创作的人物合为一体,再凭借如花妙笔,传递给我们的必然是触及心灵深处的悸动。我无意也无法对本书所涉及的“民族史诗”探幽发微,只想在此说明,看惯了现代都市中的繁华表象,《右岸》犹如从山林深处不期而至的清风,拂开一角久蒙的心尘,使我们有机会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态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完稿之日,也是作家迟子建深爱的爱人车祸去世三周年之日。写《右岸》的时候,作家的方桌上摆着一台电脑,还有她爱人生前最喜爱的一盆花。完稿那天晚上,她“在姐姐和弟弟的陪同下来到十字路口,遥遥地静穆地祭奠着爱人。被焚烧的纸钱在暗夜中发出跳跃的火光,就像我那一刻颤抖的心”。2002年,迟子建在爱人意外离去后,曾怀着极大哀痛写就后来多次获奖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小说的第一句,女主人公说:“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迟子建曾坦言:“这篇小说(《夜晚》)写了我想写的,对爱人的哀思也渗透了进去。”我感觉,《右岸》依然渗透着这种“哀思”。经历过生活的变故与情感的伤痛,迟子建说:故乡,是上天送给我的爱人。乡情、爱情、亲情,纠变成一种特有的淡淡苍凉,犹如额尔古纳河的晨雾一样笼罩着《右岸》,塑就了《右岸》浑然一体的悲悯风格。尤其是书中涉及多处生离死别的描述,笔调愈是平淡,愈是透人腑肺,每每令人掩卷,热泪长流。

【篇5:《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读了《额尔古纳河右岸》感触良多,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同一个乌力楞的人的相亲相助,不同乌力楞的人也是携手互助。

一个乌力楞代表一族,他们一个族的人虽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类似帐篷的居住所),但是他们一起打猎一起围着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兴时,欣然起舞,不管年龄如何,几乎都是舞蹈高手。开心的、不开心的都不会憋在心里,围着火堆,讲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扫而光。

只是后来因为两家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他们才开始各自为食,我认为这也是他们失去这种纯朴的开端。

现在的城市人被四副墙阻隔了别人的温暖,我们几乎不敢随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从不跟邻居打交道。

很庆幸的是,我从小生活在农村,由于是在乡镇,也不至于太落后,我喜欢我们那里自由的乡俗。看了《额》之后,我更喜欢我的邻居们,感谢他们陪我一起成长。

我们住在固水凝土的坚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门,但这道门我们几乎能随便出入。煮菜做饭的时候,缺三少四,我们总能在邻居家借到。我们可以端着饭到邻居家蹭菜,有时候还同用一锅。小时候,不会做菜,邻居们就会三五七地围着我,告诉我他们煮菜的方法经验,甚至亲自下厨煮给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邻居也跟着添光尝鲜。

一家有困难,一条巷子的人都跟着着急,能帮忙的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作为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们到你家打小报告,说你今天跟谁打架了,又到哪里爬山下水,跟谁到屋顶上捉迷藏。

这样家长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长了十八双眼睛处处盯着你的一举一动。特别自己擅自攀爬危险地方嬉戏的时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见了,不管认不认识,他都一副老气横秋的责骂。那时候不懂事,感到不高兴,于是玩恶作具报复,大人们笑笑不理,我们也觉无趣,后来就不了了之。现在想想,那些邻居真可爱,多想回到从前。

另一个让我感触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妇,妮浩,其中一个悲剧人物。她是他们那个乌力楞的萨满,有点像我们常说的巫师。每当族中有困难,或者有人生病、死去等几乎都要请她跳神,以求免除祸事或者治病。

先撇开这些神鬼论,我之所以喜欢妮浩,不是因为她拥有神秘的力量,而是她无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几个儿女,但是只有一个害怕死亡而离家出走的女儿活下来。因为她每救一个人,她就会失去一个至亲。

救了别人就会失去一个儿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时候,都在无比的痛苦中挣扎,但每一次她都选择了救别人。

当族人劝她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说出了让我流泪的话:难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险就能至于不顾吗?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实质是别人的孩子。后来,她每一次救人都会哭喊一声,自己的孩子还有救,不能不救。于是她救了别人,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女一个个死去,从树上摔下来的、胎死腹中的、被野兽咬死的。

她不敢再怀孕,精神也越来越凋蔽,虽然她终身活在苦海,但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说到这里,我虽然赞扬妮浩无私的精神,但我不赞同她的做法。我认为,人应该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不应该将这种行为建立在别人的生命上。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他专属的生存权利,不因为父母的决定而随意剥夺他们鲜活的生命。

虽然带有神秘色彩,妮浩每救一个人就扼杀自己一个孩子的生命,这种以命易命的奉献一点几乎价值都没有,而且有点可恨,因为她奉献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别人的性命,尽管那是她的孩子。

她用她孩子的性命来填补自己内心的慈悲,尽管得到别人的感激,但也已成了另类的脍子手。

我认为,一个正真无私奉献的人,是将自己生命以外的任何人,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去对待。除非是你身边的人愿意,否则你不能以自己的想法而剥夺任何人的权利。否则,在大多数人眼里你是个英雄,但实际你已深深影响了某些人美满的一生,那你的无私奉又算什么呢?

我们可以为别人牺牲完全属于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但是绝对不能未经别人同意就牺牲别人的任何东西,尽管那是你的至亲。

【篇6: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古老的风葬,通神的萨满,英明的酋长,森林的精灵的驯鹿,美味的鹿奶茶和狍子肉……,所以这些都发生在中国东北与俄罗斯交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融渗在一群从贝加尔湖畔迁徙过来的额温克族人的点点滴滴当中。

透过作家迟子建的笔,我看到了鄂温克族最后一位年届九旬的酋长女人的过往以及发生在这个民族身上的世事沧桑。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鄂温克人的生活是安闲自在的。他们仿佛是生活在一片净土当中不受外界打扰。他们的吃穿用度绝大部分源于他们脚下的那块土地,就像被整个世界遗忘了一般。但千万不要以为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就会变得野蛮与落后,相反,鄂温克人给人展现的却是一种温存与感动。萨满教作为鄂温克人信仰的宗教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只要萨满敲起神鼓,开始跳舞,就能让人摆脱生命危险,但代价就是萨满会失去一位她的亲人。文中妮浩萨满为了救人多次失去了她的孩子。这种作为宗教领袖的担当以及身上体现的人世的大爱令人动容。文中还有就是鄂温克人对他们生活环境的保护,这种保护就如同他们与生俱来的使命一般,熔铸在这个貌似弱小的民族的血液里。(伐木声代替了鸟鸣,炊烟取代了云朵。其实开发是没有错的,上帝把人抛向凡尘,不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的答案?问题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的生存)他们对六十年代兴起的伐木身怀担忧,他们很讨厌伐木声,因为鄂温克人已经听惯了雨滴和树木亲吻发出的莎莎声。文中流淌的亲情、友情、爱情就好像这个民族巨大的粘合剂把这个民族紧密的黏合在一起,在故事的叙述中我常常会深刻的感受到这个看似落后于弱小的民族所迸发出的强大生命力。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部小说的背后我仿佛看到了某种历史的悲哀,然而这种悲哀不单单属于鄂温克族还属于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民族。一条额尔古纳河就仿佛是中华民族的伤疤,那块额尔古纳河左岸的土地被俄国人抢占了去,甚至到了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伪满州国时,这种民族的悲哀愈发的强烈(日本人训练鄂温克族人到额尔古那河左岸去刺探苏联的情报)。这种小说中不经意流露出的属于民族的悲哀,深深的击打着我的心,使我难以释怀。

“故事都要有结束的时候,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鄂温克族的故事就这样在现代文明的浪潮的击打下渐次的消失了。曾经那个居住在“希楞柱”,赶着驯鹿迁徙,划着桦皮船,与狼搏斗过的民族,那个曾经在日寇的铁骑,在*的阴云,以及在所有自然的灾害的打击下都保持着本民族个性的鄂温克族,终于无可奈何的卷入了文明的浪潮。很必然当一种文明被迫融入另一种文明之中时会产生反抗与叛逆,然而这会被视为野蛮。鄂温克人反抗的方式是以偷窃,打架,酗酒……因为这些在鄂温克人的文明被镂空了以后困惑的表现,那些温存、那些感动也许只可能在畜牧文明当中上演。

在岁月的沧桑逐渐涤荡完鄂温克族人的民族性格后,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那样一种和谐的畜牧文明,那种文明背后蕴含的大爱与善良,那种田园牧歌的生活方式,就像被风吹散了一般再也寻不回来了。作文

【篇7: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合上书,充满坚韧、温暖和爱的故事如同燃烧的火把,在大自然辽阔的天地间释放着光和热,用那无限的能量,给人以安定的勇气去生活、去奋斗、去坦然面对这原本平凡的世界。

静下心来聆听茫茫林海中生灵的呼吸,安下心来静静体会纯白雪原上天空的宁静,自然与人依旧密不可分。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时,正是2012年的秋天,人们从田地里收获粮食,干枯的秸秆安静回归大地怀抱的时节。书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汇成丰盈、光亮的额尔古纳河,在我的面前静静流淌,竟比我眼前这收获的景色更加生动、饱满。

作者采用自述的形式,以简约温婉的语言描述了一群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鄂温克人,用壮阔如史诗般的场景勾画了一幅少数民族艰难生存又饱含深情的华丽画卷。作者笔下的鄂温克人以纯朴的感情深沉地热爱着这片森林、爱人、孩童,以及林中的驯鹿,并且用生命让这民族的精神如月光般皎洁,如乐章般源远流长。

生命的敬畏

在他们的眼中,驯鹿如同孩子般珍贵。作者用“白色的驯鹿在我眼中就是飘拂在大地上的白色云朵”来形容驯鹿,甚至说“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连一头驯鹿,都同样受到尊重,这充分显示出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对待死去的婴儿:“我和瓦罗加再一次提起白布口袋,去埋藏鲁尼和妮浩的骨肉。在我们眼中,他就像一粒种子一样,还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妮浩在离开母亲的风藏之地时说:“她的骨头有一天会从树上落下来——落到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的”。也许你会认为这有些荒谬,可恰恰是这种荒谬和固执的举动,彰显出他们对生命的虔诚。这种纯朴的平等观念更像是弥足珍贵的火种,从容抵达人们纯净的心灵世界,在这方净土中蔓延、传承。每一个生命,之所以能够繁衍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值得人们去珍视、爱护。哪怕是树枝上的一枚叶子,也拥有它绿色的闪着明亮光芒的生命。

生命的奉献

妮浩作为萨满,通过舞蹈的形式为族人沟通天地、达成愿望,在挽救其他生命的同时,必须以牺牲自己的孩子为代价。尽管她心伤、凄凉、泪流满面,但仍坚守原则,遵守她即将成为萨满时承诺的“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赋予的能力保护氏族”。妮浩懂得“天要那个孩子去,我把他留下来了,我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为了挽救何宝林得了重病的儿子,儿子果格力从松树上跌落;为了挽救被熊骨卡住喉咙的马粪包,女儿交库坎托被马蜂蛰死;为了挽救偷鹿少年的生命,无奈失去肚子里的孩子;为了祈雨救火,最终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她在不断的失去中,灵魂高度愈加上升,精神生命渐次充盈。还有很多人物,也为了保护别人而牺牲自己。这种在自身利益的释然中净化的纯洁灵魂正如林中的白雪,在天地间浩浩荡荡、无怨无悔。

生命的传承

小说中,一个个生动的人物陆续走向死亡,新生命不断降生,蕴含“生生不息”的深刻寓意。在如此原始的生活环境中,自然条件恶劣。“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为了给大家寻找驯鹿而冻死在马背上,瓦罗加为了保护放映员被熊揭开了头盖骨,齐格达误入捕兽的陷阱而摔死。太多的死亡,太多的失去,每一次都棰心泣血、悲恸不已,然而更多的,是一个个新生命的降生。作者用“它看上去就像落在大地上的一朵祥云”来形容白色小鹿的降生,维克特、安草儿的轮廓更是氏族命脉的缩影,仿佛大树的根系,日益盘结、蓬勃成长,为氏族注入鲜活的血液,让永恒的精神在动荡中依旧流传不息。

生命的坚韧

令小说如同史诗般壮阔的最重要原因,便是书中人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勇往直前。季节变换、野兽袭击,都是他们面临生存考验的艰难时节,可是很少有人因为惧怕生活的艰难而退缩不前,更多的是,迎着风雪挑战。作者没有运用过多的笔墨描写斗争场景,可对生命执著追求的信念却从质朴而无华的语句中晕染开来。让人们体会到在茫茫雪原和纵横交错的林间山路中,追求生命质朴之美的那种沧桑与豪迈。

生命的回归

书的结尾部分,作者写到:“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忽然,那条路的尽头闪现出一团模糊的灰白的影子。接着,我听见了隐隐约约的鹿铃声,那团灰白的影子离我们的营地越来越近。安草儿惊叫道,‘阿贴,木库莲回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虽然鹿铃声听起来越来越清脆了。我抬头看了看月亮,觉得它就像朝我们跑来的白色驯鹿;而我再看那只离我们越来越近的驯鹿时,觉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轮淡白的月亮。我落泪了,因为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间了。”文中的“我”对驯鹿抱有特殊的感情,在经历了一世风风雨雨之后,白色驯鹿在某个夜晚寻“我”而来,体现出“我”对生命本质的探究。究竟是辽远如明月,还是实在如“我”心中至爱的白色驯鹿;抑或是坚贞纯美如月光,还是跳跃活泼如鹿铃,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结局。

也许人就是自然,而自然又赋予人力量。那些过往历史的尘埃依旧会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成为我们心中宽厚的基石,让我们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博爱人间。

【篇8: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花了三天时间我看完了迟子建的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感觉自己仿佛在短短的一瞬经历了一个古老的民族——鄂温克族百年的沧桑与变迁。那种真实与不真实斑驳陆离,在时空间交错,奇幻又曼妙。这部作品能荣获了去年矛盾文学奖,它当之无愧。

看过姜戎的《狼图腾》,蒙古族在我眼里多了份细腻和温存;看了阿来的《尘埃落地》,藏族在我眼里多了份平和和安谧;现在看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鄂温克族,这个中国唯一的一个最后告别游牧生活的民族,在我眼里多了份神秘和不安。

该篇以鄂温克民族最后的酋长的女人口吻,缓缓道来了额尔古纳河百年的繁荣灿烂和风霜血雨。“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我有九十多岁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一切都像是世外桃源,在额尔古纳河这篇神奇的土地上,川流不息的河流,茂盛浓密的森林,逶迤多姿的山川,坚韧顽强的驯鹿,纯真任性的自然崇拜,求神跳神的萨满,朴实倔强的鄂温克人民,纯粹和真实的情与爱……这一切都是天与地、人与自然的浑然天成,温柔得很从容,温暖得很抒情。随着大兴安岭被开采、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个民族每个人的命运都逃脱不了时代的更替与变迁。

我想也许这就是宿命。就像某位哲学家悲观的说:“神造自然,显示了万能的本领,造人却是失败的。”因为没有哪一片土地不是上帝虔诚的恩赐,但只要有人类,就没有哪一块土地能够永远像处女一样守候贞操一生一世,最后享受恶果的还是人类。无度的开发与侵占,压榨了鄂温克族的生存空间,带走了鄂温克族的淳朴民风。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个作品进入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最多的还是爱。

爱情的爱。这个活了近一个世纪的女人和前后两任丈夫的爱,对第一个拉吉达的爱一辈子深沉而热列,对第二个男人瓦罗加理解和尊敬。而瓦罗加这个不幸丧偶的男人,也是鄂温克族最后的酋长,他对妻子无限的尊重和信任。在她离开了营地独自感怀过去并失落回家后,这个男人没有询问一句,只是温柔的递上毛巾,而她心甘情愿的忠诚于他,她知道“好男人是不会询问妻子去了哪里的。”我感动与他们婚礼上的誓言:“男人的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他快乐的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的强壮!”

小爱与大爱的爱。妮浩温和又倔强的女人,在嫁给鲁尼后,贤惠持家,相夫教子,小爱让她是一位十足的好母亲。在成为了萨满后,为了解救族人甚至偷了他们驯鹿的贼子,她表现出大爱,跳神祈祷,用自己的孩子性命换取他们的性命,一次又一次。她痛苦和心碎的抉择,大爱让她是一位尽责有血有肉的萨满。大爱无疆。

手足爱的爱。林克和尼都萨满这一对亲兄弟同时爱上了一个女人,尼都萨满为了哥哥故意射偏了剑,把心上人让给了弟弟林克。完全不知情的林克跟弟弟斗了一辈子,冤了一辈子,但在紧要的关头,他们都会为了对方的安危而心忧忡忡。

友爱的爱。玛利亚与伊芙琳原本是一对无话不谈的朋友,伊芙琳拒绝了儿子的一段婚姻而使得玛利亚的儿子得到了这份他本来不想要的姻缘。这让玛利亚对这短姻缘的恨上升到了对伊芙琳的恨,友情似乎戈然而止。他们争斗,争吵连绵不休。但在玛利亚病死的时候,年迈的伊芙琳却哭了,他知道这一辈子的恨其实是一辈子的爱,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她连玛利亚的葬礼都没有参加,但却不停的祈祷希望玛利亚能够风葬,从而获得来世的美好生活。

伙伴爱的爱。鄂温克人离不开驯鹿。在她们眼里,驯鹿是通人性和有灵性的神鹿。他们靠驯鹿生存。驯鹿是他们的交通工具,驯鹿是他们的生产来源,甚至可以说驯鹿是他们的一切。驯鹿是个迁徙的动物,以苔藓和鲜蘑为生。它们要随着季节的变化食物的变化不停的迁徙。鄂温克人之所以游牧,就是因为他们要跟随驯鹿的脚步,驯鹿到哪里,他们就会把家安在哪里。对驯鹿的感情,已经融入到他们的血液里。

这篇小说,就像我开头说的,让我瞬间经历了悲喜,体会了另一种人生。突然我有点想哭的冲动。看完这本书后,我一个人游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看着眼前的车水木龙和灯红酒绿,感觉十分的不真实。我不是第一次为一篇小说如此的动容,但是绝对是第一次为了一篇小说,心中十分的矛盾与纠结。这也是我第一次自愿的而不是执行公事的写读后感,也是我第一次在写读后感时,承受着太想写,却不知如何写的尴尬。一幕幕的情节过电影似的,时而急速时而缓慢的镜头让我不能喘息。

推荐第3篇:额尔古纳河右岸

从“右岸”拾起我们丢失的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一班杜慧

一个古老民族的歌唱,一种原生态生活的重现,一次灵魂的洗涤„„这是《额尔古纳河右岸》。

整本书用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口吻叙述,讲着她眼中的这个古老民族的,不疾不徐,可字字句句洋溢着爱的甘甜,篇篇章章烙印着心的敬仰。这本书可以说还是一本新作,也许还算不上是历史选择后留下的经典之作,但是我相信这部诉说着一个弱小民族的血泪史的故事经得起岁月的打磨和传唱,经得起代代人的阅读和思考。在我看来,时间并不是衡量经典的唯一尺度。

额尔古纳河右岸生活着一个原始的民族,他们有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坚忍精神,他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

民族符号——驯鹿

民族的符号就如一个民族的DNA。鄂温克人把驯鹿看做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与驯鹿同在。

驯鹿自己寻找食物、寻找水源,不需要人过多的照应;不仅如此,它们浑身是宝,皮毛、茸角、鹿筋、鹿鞭、鹿心血、鹿胎、鹿奶„„这些它们都交付给了鄂温克人,无怨无悔。而鄂温克人是用更多的尊敬和关爱来回馈驯鹿无私的赠予。

在鄂温克人的眼中,驯鹿是神赐予的:“没有它们,就没有我们。„„看不到它们的眼睛,就像白天看不到太阳,夜晚看不到星星一样,会让人在心底发出叹息的。”

为了保护驯鹿,鄂温克人甚至附上生命的代价也绝不感到一丝丝可惜。老达西为了解救围困在狼群的中三只驯鹿仔,只靠一把猎刀和狼搏斗,被小狼咬断了腿。要知道,健全的双腿对靠狩猎为生的鄂温克族来说,尤其是一个鄂温克男人

来讲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断了腿就基本成了附庸,不能再为部族猎获食物。纵使

这样,达西还是不顾一切的解救驯鹿仔。

达西的行为让我想到父母。在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父母总是不自觉地把自

己当做神一样,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认为自己强大到可以挑战人体极限。无私,

拼尽全力,不计后果。孩子的一点点危险在他们的眼中被放大了千百倍,而自己

的安全却被缩小到连用电子显微镜都看不到。这种放大和缩小让父母成为最勇猛

的斗士,最高大的英雄。你敢说你没有见过真正的猛士吗?

割鹿茸的时候,驯鹿会疼得四蹄捣来捣去,骨锯上沾染了鲜血。有些鄂温克

女人不忍看到这残忍的一幕,她们见不得骨锯上的鲜血,好像那血是从她们体内

流出来的似的。

这也正像父母,看到子女受苦就像刀绞一样的心痛。十指连心,何况自己的

骨肉呢?善良的鄂温克人把驯鹿当做神一样敬畏,把驯鹿当做孩子一样宝贝。驯

鹿的痛就像是自己的痛一样,连着皮带着肉,生疼生疼的。

他们和它们在几百年的生活中建立了血肉联系,一个民族和一个物种就是如

此和谐地共生着。鄂温克和驯鹿亲吻着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这一片土地和这一条河

流,把土地、河流都一并融入了血液。这一片森林郁郁葱葱地生长着,这一片水

域源源不断地清澈着:见证着一个民族的变迁,参与着他们的每次灾难与庆生。

神灵敬仰——萨满

古老民族的神灵亦是充满着传奇的色彩。

在那一支支激情的舞蹈里,在那一曲曲激越的神歌中,我被折服。那是鄂温

克人和天神对话的方式。萨满的舞蹈可以让一个生命代替另一个生命的归去。鄂

温克人信仰、膜拜萨满,或许你会说这是种多么愚昧无知的行为。可是,在他们

的眼里萨满就是神灵的附身,萨满可以保护族人远离疾病,让他们的灵魂完整。

当我看到妮浩为了挽救生命一次又一次跳神,纵使她知道这样会让她的孩子替那

位病入膏肓的孩子走向另一个世界,她还是那样坚定着每一个舞步。她含泪说:

“我不会看着自己的孩子受罪而不管的。”其实,她嘴中的自己的孩子就是别人

的孩子,就是这样无私的一位女萨满。

我无心思虑萨满的功力是真是假,我完全沉浸在那一次次跳神中„„太过神

圣!

他们也信奉各种神:山神、火神、水神„„其实,这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

他们从来不会破坏一颗树、污染一条河。在他们的眼中,这些都是神灵的赐予,

要好好的保存。

有许多人都会说落后的鄂温克族,因为他们保留着太多的原始遗俗。可就是

这样一个原始部落,他们一直坚持着信仰、尊重自然。

而今,太多太多的现代人高速的生活状态让他们失去了信仰。没有信仰才是

最可怕的,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报应的,凭什么事,

我说行就行!”没有信仰做任何事都不会有道德底限。官场贪官层出不穷,商界

诚信难寻,学术界研究成果造假不断„„信仰的丢失让社会陷入恐慌。

掠夺式开发,目的就是榨干地球的每一份资源,留下了千疮百孔的自然。我

们一直伸出手对地球说:“把你的都给我!”让我想到那句戏谑的话:你的都是我

的,我的不是你的。太多的人完全把自然做为了我们的奴隶,恣意妄为。玛雅文

明的消失扑朔离奇,可我们又怎能知道我们是不是也会如此悄无声息地与地球彻

底告别?当真正的“2012”到来,我们一定后悔我们曾对这个美丽的星球如此不

仁不义。

是鄂温克人太原始,还是我们太现代?

用一首鄂温克某个氏族祭熊的歌来结束吧。

熊祖母啊,

你倒下了,就美美地睡吧!

吃你的肉的,

是那些黑色乌鸦。

我们把你的眼睛,

虔诚地放在树间,就像摆放一盏神灯!

推荐第4篇:额尔古纳河右岸 读后感 演讲稿

一曲弱小民族的挽歌

—读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我要讲一个有关驯鹿、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以及古老的鄂温克民族的故事,它就是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

这本书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授奖词如是说,迟子建的文风沉静婉约,语言精妙。小说具有诗史般的品格和文化人类学的思想厚度,是一部风格鲜明、意境深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这一弱小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我们娓娓道来——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把驯鹿当做神鹿,逐其喜食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对于爱情的表达是小说最为打动我的画卷。 “饥饿和战争”是我的媒人,使我先后认识两任丈夫拉吉达和瓦罗加,彼此的生死离别道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

或许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吧,作品“爱和命运”的主题,让我想到《荆棘鸟》。他们都以一个女人为线索讲述传奇式的家族史,而这个女人的命运又是如此坎坷、让人扼腕。她们心中有爱,却不得不看着命运接连带走爱的人。小说的主人公“年届九旬的我”也让我想起《百年孤独》中的老祖母“乌尔苏拉”,她们一样笃信宿命,见证了一个家族繁盛的过程,也看着它在不可知的命运中逐渐衰微,直至结束自己苍老的生命。较之他人,她们承受了和寿命一样悠长的忧伤。

这部作品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带我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着我从未接触过的新奇,比如“萨满”。 萨满被看做鄂温克人的重要角色,每个氏族只有,代代传承。小说中妮浩身为萨满,每次受人之托跳神去解救别人的生命危险,像冥冥中注定一样,她每救一个人,命运也会带走一个她的孩子,可作为一个部落的信仰和崇拜,她没有放弃治病救人,直至她也没有生命可以失去。曾经有读者给迟子建来信询问,应该如何理解《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对萨满的叙述,她是真实的吗?迟子建说,生活中有一些妮浩萨满的原型,在她身上体现了一种人类的大爱。所以我也被打动并相信这个古老部落的美丽神话。

小说最后,这个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集体搬迁到了城镇中新建的定居点,从此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森林。和很多读者一样,我也担着心,他们可以适应山下的生活吗?驯鹿可以被圈养吗?“我们再也不用在搬迁时留下树号了,山中的路越来越多了。没有路的时候我们会迷路,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

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当搬迁的卡车在清晨驶入营地的时候,我看见那些要走的人的眼神中不完全是喜悦。他们的眼睛里也流露着凄凉、迷茫的神色。”

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的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让每一个读者沉思良久。

如果你已经失去了聆听神话的环境,告别了接受神话的情怀,或许你也会爱上这部作品。

推荐第5篇:《额尔古纳河的右岸》读后感

这是我用了一天下午的时间读完的一篇小说,我似乎跌入了一次史诗般的旅程,而且伴着满腔的热泪,《额尔古纳河的右岸》读后感。心底里的某一处在咆哮着,忍着的呜咽让坐在我隔壁的朋友侧目。但是我真的是承受不住心底里的那股激烈的情感的流动,身临其境般的令我震撼:这是一个90多岁的女人对自己一生所经历过的事情进行的回顾,重新讲述,就好像她的一生活过来了,再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女人从出生到长大婚嫁,生孩子,孙子女的诞生成长,百年的沧桑欢愉,里面夹杂着神秘的力量,严寒,艰辛的生活和清澈、深沉的挚爱,无比鲜活

勾勒出一幅跨越时空的神秘画卷,似一曲从额尔古纳河右岸飘来的木库莲…

《额尔古纳河的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作者以一个九旬老人、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独有经历,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从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里面的严寒、猛兽、瘟疫等灾难,男人和女人的原始和激烈的爱恨,原始的生活习性,蕴涵着最真挚的人类情感…每一个民族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上演着历史的改变。即使是这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追随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狩猎,在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除了生活的艰辛,在世界这个大背景下,这个民族也经历了日寇的铁蹄和\"*\"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是他们在命运面前虽是百般的无奈,却仍殊死抗争,显示着一个民族无比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生命力。

有人说这是一部民族的史诗。而在我的眼里,我没有看到上升成人类民族的话题。作为一位感情丰富的读者,我只能说这是一部诉说生命和挚爱的作品。看完了它,我的内心有种很不真实的感觉。不是小说的故事不真实,而是发觉自己身为现代人活得不够真实。自己诚然拥有了那些鄂温克人所没有的物质上的安稳生活,却发觉自己失去了一些生命所沿袭的热情,一种对生命的激情,对感情深沉的挚爱。也许在目睹这一艰难而又弥漫着强烈的爱恨的生活情景后,我似乎该改变一下自己对生活的态度了…这就是为什么我的泪水不止的缘故吧,因为心灵在颤抖时,灵魂在战栗时,那一股最真挚的溪流才会从眼里涌动出来…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看到了许多与现代钢筋水泥不同的风景,那是来自遥远时空的桃源:星辰,河流,绿地,山川,月亮,阳光,驯鹿,兽皮,白桦树,萨满跳神的舞步,线条简单的岩画,诚挚而坚定的眼神…一切是那么的自然而然,一切又是那么的直率激烈,连那做爱的风声,都显得那么的神圣而直率,里面蕴涵着对后裔的希冀和对爱人的深爱,没有太多的情感算计和诱惑陷阱,既温柔诚挚,又狂风暴雨,这一切的风景是那么的融洽,像血与肉不可分割一样,一点都不突兀。

在这一次旅程里,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悲伤和死亡。天灾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里死去的拉吉达,与熊搏斗死去的瓦罗加…每个人的命运都在那片原始的山上一点点的上演,读后感《《额尔古纳河的右岸》读后感》。 不断有人诞生,不断有人上演着死亡,重复着悲伤…让我更加震撼的是他们民族里的那股神秘的力量,所造成的沉重的悲凉与浩大的痛楚。当妮浩当上了萨满的时候,为了拯救别人,跳神而引发的那股神秘的力量使她失去了自己的一个个孩子,在拯救别人和失去孩子的选择中不断的心痛,最后连自己也因为不想再承受这股伤痛,而用麝香抵制怀孕导致自己不能再生育…为了解救一个生命而另外一个生命就得代替他死亡,在惊讶这股力量强大的同时,也能感到这位母亲的无比痛苦,这是怎样的一种选择啊。身为萨满的责任,拥有神力救人的天职,身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挚爱,无法理解当中,又无比的敬佩这样的一个人。

在这一次旅程里,对于爱情的表达依旧是最为动人的画卷。主人公母亲达马拉与父亲林克和伯父尼都之间的爱,激烈中后面有的更多的是无奈;\"我\"和两任丈夫拉吉达、瓦罗加的感情,伊万对娜杰什卡的以及鲁尼和妮浩的等等,看着他们从长大到遇到彼此,成婚生孩子,演绎着彼此的命运历程,有着那些刻骨铭心的爱,也有着刻骨铭心的恨。敢爱敢恨中,看破了多少生命的挣扎与无奈;彼此的生死离别又道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感情所要承受的沉重;生活依旧,族人不断的随着环境迁徙;生命诞生的欣喜,生命消逝的悲伤,一切都未曾离开那片远古的时空…而我似乎也听到了来自远古时空的诚挚言语:男人的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他快乐的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的强壮!

我曾走过不少地方,看到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风景。因求学从小离家是常事,可以说长这么大除了学龄前,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地度过的。亲情于我并非是非常浓厚,这与家人众多有关吧,但内心深处也是无比的渴望,但已经不是为了引起家人关注而任性的年龄了,也只有让自己尽量不那么的自私,多为他们着想吧。爱情,现在的我还是交白卷吧。并非是尼姑之心,而是属于自己缘分未曾降临,自己是不会为因孤单所造成的\"情\"而买单的。对于感情方面也许自己就是那种有洁癖的人,心底里的那个位置就只能够入住一个能让他进入的人,掺不得一丝尘埃,容不得一点欺骗、亵渎。我所要的也不过是一份彼此真诚的喜欢、诚挚的爱,也许别人会说这样不够现实,这样太幼稚!也许每个人对感情的期盼是一样的,但是每个人所能承受的却不一样,不是每个人能忍受那种一个人的孤单,不是每个人都认为默默等待是正确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承认这种感情的存在,尤其在现在离婚率60%如此高的境况下,现在也许最缺的就是那种暖入心脾的爱吧。

看完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好好的过日子。做好属于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的天性,不想让自己那股依然存在的激情消失殆尽。无论别人说自己是怎样的没心没肺,但是就是这样的天性的我才是自己。遥远的天空里,飘来的那曲神秘的歌谣,我希望一直能够震颤着我的心弦,让我一辈子能为此拘一腔热泪,浇灌心田…

鄂温克族的画家来自传统,接受现代,最终又归于传统。传统与现代成就了画家,也毁灭了画家。画家走了,像额尔古纳河的河水,伴着寒冷,轰轰地流向远方,消于汪洋…我们的传统不就是这样吗?

\"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社会的边缘人,成了需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深深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孤独!\"这是迟子建在《土著的落日》中写的一段话,其中的内涵让我们深思,倘若我们忙于追逐工业文明的物质与速度而忽视传统,难保我们不会成为土著的落日,无奈的忍受哀愁与孤独。

推荐第6篇:额尔古纳河右岸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额尔古纳河右岸

作者介绍:迟子建 女,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清水洗尘》《雾月牛栏》《当代作家选集丛书-迟子建卷》《踏着月光的行板》,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我的世界下雪了》《迟子建随笔自选集》等。出版有《迟子建文集》四卷和《迟子建作品精华》三卷。曾三次获得鲁迅文学奖、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等文字在海外出版。

2008年本书与《秦腔》《暗算》《湖光山色》同获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简介:《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追逐驯鹿喜欢的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人口式微。除了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这个民族也经历了日寇的铁蹄和“*”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但是他们在命运面前虽万般无奈,却仍殊死抗争,显示了弱小部落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名句及精彩片段摘录: “雨季一到,森林中常常电闪雷鸣的。尼都萨满说雷神共有两个,它们一公一母,掌管着人间的阴晴。在他的神衣上,既有圆环铁片的太阳神和月牙形的月亮神,也有像树杈一样的雷神。他跳神的时候,那

些形形色色的铁片碰撞到一起,发出“嚓嚓”的响声,我想那一定是雷神在说话,因为太阳和月亮是不发音的。”

读后感: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的题材与视角都比较独特,它关注的是一个很小的民族与群体,当然这一点并不能当作获奖的充分理由,除此之外,它最大的特点是反映了这个民族在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不断进行抗争和抵抗的现实。这与当今世界文学的主题也是非常吻合的。

该部小说在《收获》杂志上登载以来,受到读者和评论家的热切关注,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是我国第一部描述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

笔者用第一人称、倒叙的笔法,以时间为主线,从主人公出生开始,一直讲述到今日,她已经是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整部作品像蔚蓝的天空漂着几朵白云、像静静流动的小溪没有太大的波澜,却那么引人入胜,轻轻的把我们带入了美丽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中,亲历鄂温克的一直部族近百年的生存变迁。

在这本书中,作者全方位展现了世代在白桦林与茫茫雪原间繁衍生息的鄂温克部落中的男男女女,他们的恩怨情仇、生老病死。这些生来漂泊的游牧者在书中挥洒着最接近人类本原的人性,胸中漾动的是火般炽烈的情感。长久游牧生活带来的漂泊无依反而激发了人与人之间更强烈的彼此依赖,他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有着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价值观,也有着现代人早已迷失的真诚。部落里跳神的萨满、冰天雪地间人与自然的对抗、生命的世代轮回……使整部作品笼罩在浓厚的魔幻色彩里。

通观全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迟子建为书中众多人物“设计”了各种各样

的“生”,伴随着的便是结局迥异的“死”。 在这部书中,有太多的死亡。每一个鲜活生命的消亡,都会让人有生生的痛楚,然而,当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去的孩子,被装在白口袋里,扔在向阳的山坡上,痛楚就会转化成温暖。他们一边是枕着泥土的芳香,一边是沐着和暖的阳光,所以他们的亲人,自然的接受着生死命运。

这个世界上,最诗意最动人的,总是那些最朴实最简单的活法。这些不掺杂太多社会因素的生死,固然或曲折或惨烈,伴随生死的某个故事段落或许令人欣喜若狂或扼腕叹息,但这一切放在整本书里,放在“我”九十年的漫长生命记忆中,就仿佛自然界的寒来暑往,显得如此顺理成章,甚至波澜不兴,完全湮没在时光中,镶嵌在迟子建的笔触起落间……

石晛

推荐第7篇: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额尔古纳河右岸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合上书,充满坚韧、温暖和爱的故事如同燃烧的火把,在大自然辽阔的天地间释放着光和热,用那无限的能量,给人以安定的勇气去生活、去奋斗、去坦然面对这原本平凡的世界。静下心来聆听茫茫林海中生灵的呼吸,安下心来静静体会纯白雪原上天空的宁静,自然与人依旧密不可分。

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时,正是备战考研期间,每天都有大量的单词、枯燥的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课知识需要记忆,偶然抽空阅读了这本让作者迟子建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著作,不禁觉得生活充满了无限可能和多姿多彩。

文章描写了我国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的生息繁衍。他们自数百年前从贝加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狩猎。他们有大爱、大痛,有在命运面前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

作者以一位年届九旬、历经风雨坎坷的最后一位女酋长的口吻向我们娓娓道来她们民族的故事。“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雨和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事实上,这本书的语言就是如此质朴,似乎一看就能懂得故事中的一切,“好像大地裂缝是毒蛇会要了玛克辛姆的命,如果闪电化成了利箭,带走了林克,那么尼都萨满得到的那只箭,因为附着氏族那陈旧的规矩,已锈迹斑斑”。开始我总觉得故事太长,人物又太多,无法记住这些角色,后来发现他们的特征又描述的那么形象,描写母亲温存、裸露头发、热爱跳舞,写父亲打猎能手,除了母亲,枪是其唯一最爱,人物特征是那么容易辨认,仿佛我的脑海里不断闪现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这部小说吸引我的最大一个原因就是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着我从未接触过的新奇与自然真实,吃熊时要学乌鸦叫,代表是乌鸦吃掉了它们的肉;信奉玛鲁神,迁徙时玛鲁神要走在最前面,玛鲁神也不能当坐骑;萨满有着神奇的力量,他们一旦跳神,可以让死的变成活的;火中有神,不能让火熄灭。小说中妮浩作为萨满一次次拯救了别人的生命,可是每次自己的小孩却会代替别人而死,她在拯救他人和失去亲子的选择中心痛不已,最后用麝香来抵制自己怀孕,从这里,我感受到了这位母亲的伟大,身为萨满的责任,拥有救人的天职,身为一位母亲有保护孩子的真爱,这是如此之矛盾,她说,都是她的孩子啊!

对于爱情的表达依旧是最为动人的画卷。主人公父母和伯父的爱恨纠葛,我与两位丈夫拉吉达、瓦罗加的感情,伊万对娜杰什卡以及鲁尼对妮浩等等,看着他们从长大到遇到彼此的命运历程,有着刻骨铭心的爱与痛。敢爱敢恨中,又看破了多少对生命的挣扎与无奈,彼此的生死离别中又道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感情所要承受的沉重;生活依旧,族人不断的随环境迁徙,生命诞生的欣喜,生命消逝的悲哀,一切未曾离开那片远古的时空。而我也听到了那来自远方的诚挚言语:男人的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寒冷,让她快乐的生活在你的怀抱!而女人的爱是会让男人更强壮的。

小说的背后我仿佛看到了某种历史的悲哀,然而这种悲哀不单单属于鄂温克族还属于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民族。一条额尔古纳河就仿佛是中华民族的伤疤,那块额尔古纳河左岸的土地被俄国人抢占了去,甚至到了日本人在东北建立伪满州国时,这种民族的悲哀愈发的强烈(日本人训练鄂温克族人到额尔古那河左岸去刺探苏联的情报).这种小说中不经意流露出的属于民族的悲哀,深深的击打着我的心,使我难以释怀。

看完额尔古纳河右岸,现在最想好好守住自己的天性,保留住那些纯真和美好。纵使时光流逝、物是人非,我依旧是那个快乐美好的我。你听到那来自遥远天国飘来的那首神秘歌谣了吗?让它唱到你的心里去吧,让它震颤你的心灵,浇灌你的心田吧!

肖莉芹 1503020034 税收学

推荐第8篇:额尔古纳河的右岸讲稿

文章分上中下三部

上部:以这个民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开始讲述

从她的出生讲起,介绍了部族里一些人的主要关系,特别提到了尼都萨满 父亲:林克

伯父:尼都萨满 乌力楞的族长、父亲的哥哥

母亲 达玛拉

铁匠 伊万 中部:

讲她和第一任丈夫拉吉达结婚了,母亲很喜欢他,母亲送我的新婚礼物是一团火,那是她和父亲结合时外公送的,母亲一直没让火熄灭。 弟弟鲁尼娶了妮浩 母亲去世了

尼都萨满衰老了,他为了保全乌力楞,用最后的舞蹈治愈了日本军官吉田的腿伤,和达玛拉一样的走了。 妮浩帮助别人除病,自己的儿子果格力则从树上摔下死了。几年后,她为救别人使得女儿交库托坎也撞上马蜂窝而死。妮浩唱起神歌,我问为什么?妮浩说,天要那个人去,我把他留了下来,自己的孩子就要顶替他去那里。

下部:

我和瓦罗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1946年的秋天生下女儿达吉亚娜,瓦罗加非常喜欢她,常坐在火塘边给她念诗。那时候伊万已穿上军装,他告诉我们,人民解放军开始对逃窜到山里的土匪大清剿。依芙琳叹气以后没有铁匠了,依芙琳的话让我想起保存下来的画笔,我在贝尔茨河一条支流旁的白色岩石上,画了一面印有火样纹的神鼓和七只驯鹿仔,这是我和岩石之间的一个秘密。

1959年,政府为我们盖起了几栋木刻楞房,几个氏族的人开始不定期地在那里居住。变得衰老的伊万回到地方上,他对瓦罗加说,山林以后怕不会安宁了,林业工人要进山伐木,铁道兵也要修建铁路了。瓦罗加建议把达吉亚娜送到学堂上学,说有了知识,才会看到世界的光明。可我觉得光明就在河流旁的岩石画上„„。

政府派人来动员我们去激流乡定居。有人来请瓦罗加作激流乡的乡长,瓦罗加指着我说,她不下山,我这个酋长就得陪着。那年冬天,大兴安林大规模开发,森林中的灰鼠减少了,逃到额尔古纳河的左岸去了。瓦罗加一天天老了,我们再也没有制造风声的激情了。

1974年,瓦罗加在送放映队回林场的路上遭遇黑熊,为了保护放映员,最后一位酋长也走了。两年后,因误伤了弟弟安道儿再也没振作起来的维克特,也酗酒过度死亡。

山中的林场和伐木工人越来越多,动物越来越少。时间过得飞快。依莲娜(主角孙女)从北京美术学院毕业,她结婚又离婚;除了画画外喜欢和驯鹿呆在一起,时间长了又嫌山里寂寞。1998年初春,两个林业工人吸烟乱扔烟头引起山中大火,妮浩最后一次披挂上神衣,唱完了她生命中最后一支神歌后倒在了雨水中。“额尔古纳河啊,你流到银河去吧,干旱的人间„„”

尾声:

尾声 半个月亮

天黑了,故事快讲完了,我真担心他们所去的布苏又会成为一座歇脚的客站。„„月亮升起来了,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像喝水的小鹿。月亮下面,是通往山外的路,我落泪了,因为我分不请天上人间了

一般认为,萨满教起于原始渔猎时代。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但是,直到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几乎独占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它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间的影响根深蒂固。直到后来,甚至在佛教或伊斯兰教成为主流信仰的我国北方一些民族当中,仍可明显见到萨满教的遗留。满、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朝鲜、以及大和等民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萨满教信仰活动。但是,相对地说,在三江流域的赫哲、在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以及在部分锡伯族当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继承。萨满教在韩国保存的最为完整,日本的神道教也是萨满教的变体。近存晚期原始宗教的一种。曾广泛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蒙古、突厥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鄂伦春、鄂温克、赫哲和达斡尔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尚保存该教的信仰。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得此称谓。通常泛指东起白令海峡、西迄斯堪的纳维亚拉普兰地区之间整个亚、欧两洲北部乌拉尔一阿尔泰语系各族人民信仰的该类宗教;也有广义地借指今天世界各地原始社会土著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特别是北美爱斯基摩、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原始宗教。十二世纪中叶,中国南宋徐梦莘所撰《三朝北盟会编》中己用“珊蛮”一词,记述了女真人信奉的萨满教。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辛备尝,人口式微。他们在严寒、猛兽、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铁蹄、“*”的阴云……乃至种种现代文明的挤压下求生存。他们有大爱,有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爱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独特民风,一代又一代的生死传奇,显示了弱小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小说语言优美,叙事流畅,文风沉静婉约,可以看作20世纪鄂温克人的民族史诗。书中既有鄂温克人与自然相容而生的恬静悠然,也有与灾害、日寇殊死抗争的大悲大痛,还有现代文明挤压下的难舍难离,三重合奏出一曲北方游猎民族的百年挽歌。其中对鄂温克人居住环境、风俗信仰的描写,如居住的“希楞柱”,除病祛害的“跳神”,在四棵挺直相对的大树间“风葬”,更具备了文化人类学的价值。

迟子建在后记中把这部长篇分作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的《清晨》单纯清新、悠扬浪漫;第二乐章的《正午》沉静舒缓、端庄雄浑;第三乐章的《黄昏》是急风暴雨式的,斑驳杂响,如我们正经历着的这个时代,掺杂了一缕缕的不和谐音。第四乐章《尾声》,它又回到了初始的和谐与安恬,应该是一首满怀憧憬的小夜曲,或者是弥散着钟声的安魂曲”。这是对这部小说最形象、贴切的概括。

附:人物线索(数字为页码):

6我是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6

8、82第一任丈夫拉吉达,爱打猎。96任族长。113冻死于寻鹿途中。6

7、140第二个男人就是酋长瓦罗加。127开始在岩石上画画。153瓦罗加爱写诗。221瓦罗加1974年死于黑熊。

82拉吉达的弟弟拉吉米,133失去所有亲人,13岁到我家, 133善吹奏口弦琴木库莲,139成日军吉田的马夫,143回家途中在马背上致残,167捡到女儿马伊堪,貌美。228马伊堪怀上私生子西班,西班2岁时跳崖自杀,233马伊堪身世,原系地主的小老婆所生。

6我的母亲(额尼)达玛拉,能干健壮,在儿子鲁尼结婚那天死去。26喜欢跳舞

6、父亲(阿玛)林克,55雨季外出时雷击而死。

6尼都萨满,我父亲的哥哥,乌力勒的族长。我的伯父(额格都阿玛),与我的父亲同时喜欢我母亲,单身,后在日本人来后表演跳神后死去。

7姐姐列娜,32冻死在迁移的路上。

9、弟弟鲁尼。90于康德五年(1938)年娶妮浩(其父阿来克)。130伊万走后任族长。

鲁尼儿子果格力,135从树上坠落而死。

116妮浩后做了萨满,240妮浩于1998年死去,半年后鲁尼死去。

128妮浩生下女儿交库托坎,160被马蜂蜇死。

143妮浩生下儿子耶尔尼斯涅(意“黑桦树”),懂事,179被洪水冲走

162妮浩于1948年春生下女儿贝尔娜,212害怕妮浩跳神而出逃。

198妮浩1964年夏生下儿子玛克辛姆

11姑姑依芙琳,22歪鼻子,154与丈夫不睦,43做靴子手艺最好。

11姑夫坤德,97曾爱上蒙古姑娘,217于1969夏死去

孩子金得,91也喜欢妮浩,115不满母亲定下的婚姻(妻子杰芙琳娜),123婚礼结束后吊死

10、90铁匠伊万,14是我伯祖父额格都亚耶的儿子,个矮,114拉吉达死后为族长,129在东大营受训时放抗逃走,后参加革命,139伊万曾救过一对白狐狸,182回到地方,215于1968年死

10伊万妻子娜杰什卡,15原系被卖作妓女的俄国人,天主教徒,后带着儿女逃亡俄国。

其儿子吉兰特,文弱;

女儿娜拉,比我小几岁。

10哈谢、玛利亚夫妇,一直无儿女,11哈谢善于捕鱼,57生下儿子小达西,115达西在东大营成为侦察兵,124达西向杰芙琳娜求婚,143成婚,154玛利亚与杰芙琳娜不和,不让杰芙琳娜把孩子生下,杰芙琳娜流产。186玛利亚死去,206达西和杰芙琳娜为了能生孩子下山定居求医,213哈谢摔跤病危而死。215达西断了条腿,220达西1972年自杀,杰芙琳娜随后殉情。

11瘸腿达西,19哈谢的父亲,与狼搏斗时受伤,邋遢,21养有猎鹰,50后在雪地里与狼搏斗而死

24罗林斯基,俄国安达(商贩),矮胖,爱喝酒,喜欢列娜,住在珠儿干屯(俄商聚集区),99死于运货途中

33我的女儿达吉亚娜,152于1946秋生,221于1967年嫁给鄂温克族神枪手索长林,1968夏生女儿依莲娜。231依莲娜爱画画,是本氏族第一个大学生,235大学毕业后到呼和浩特一报社当美术编辑,离婚后与记者刘博文结婚,241于2000年投河而死。227达吉亚娜还于1978年生下女儿索玛,索玛长大后叛逆放荡。

66、84我的大儿子维克特,156喜欢马粪包之女柳莎,183生下儿子九月,226于1976年因酗酒过度而死,后九月当上邮递员,1977秋与林金橘结婚并在山下定居,生下儿子六月。

102我在尼都萨满死去那晚生下儿子安道尔,131胖,愚钝,185受瓦霞诱惑致其怀孕,被迫结婚,但不睦,189生下儿子安草尔,201安道尔被维克特狩猎时误杀而死,204瓦霞随马贩子逃走。227安草尔与优莲结婚,生下双胞胎帕日格,沙合力。237西班疑为马伊堪引诱安草儿后所生。246沙合力尹偷运林木被判刑。

59图卢科夫,俄国安达,我们称之“达黑”,狡猾。

99许财发,山东商贩,165与儿子许荣达经营供销社。

99日本上尉吉田,143在额尔古纳河畔剖腹自杀;翻译王录、向导路德(鄂温克猎民,后被判刑

104日本人铃木秀男

153齐亚拉,瓦罗加任其为族长

153马粪包,矮胖酒鬼,一开始对瓦罗加不满,女儿柳莎,162马粪包自阉,234醉酒后被林木工人打死。

208激流乡党委书记刘,汉人;乡长齐格达,鄂温克酋长,216被革职回到山上,误入陷阱摔死。

7希楞柱,又叫仙人柱,伞一样的房子.

8神统称“玛鲁”。29崇敬火神。

8猎犬伊兰。

14俄国商人叫“安达”。

17驯鹿过去叫“索格召”,现叫“奥莱”,汉人称“四不像”。

18奥木列:孙子;亚耶:祖父。

24最早使用的枪是“乌鲁木苦得”,后从俄国人处换来燧石枪“图鲁克”,然后是更强劲的别力弹克强、连珠枪。

27恰日克小夹子,捉灰鼠用。每年十到十一月,打灰鼠时节。

35桦皮船叫“佳乌”。

36堪达旱叫“扎黑”,森林中最大的动物。

40山神“白那查”。

49死去的人实行风葬。

52斯特若衣查节是庆收节日。

60伯力:手套;哈道吉:烟口袋。

67阿帖:奶奶。

79“靠老宝”,盖在松树上的仓库。

83山猫,就是猞猁。外形像猫,爬树厉害。狡猾。

84水狗就是水獭。

103堪达罕和鹿喜欢舔舐碱土。

106夏天白蝴蝶多,冬季的雪就会大。

116阿涅节,即春节。

136康德十一年,也就是1944年

199鹿哨“敖莱翁”,也叫“叫鹿筒”。

203婆婆:哈达莫额尼。

鄂温克人只要有了火种,盐巴就感觉到了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只是你内心一种感觉,或许是你心灵一瞬的悸动,亦许是静静的潺潺清水

推荐第9篇: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有感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了生活在中国东北山区的鄂温克族人们的历史变迁和演化。打开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民族的历史。风格不粗糙,充满了温暖和同情。读完这本书后,是我不得不提笔写下自己的感触。

小说讲述部落首领最后妻子的故事。从一百年前到现在的社会;从部落的第一个识字的人到第一个大学生;从动荡的晚清到第二十一世纪的安康,从生活在希愣柱到生活在红色砖白色瓦的村镇;这些变迁记录着这个民族的沧桑。

这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的民族。他们与驯鹿一起生活,保持一个游牧的的习惯,随着驯鹿迁移或停留。他们以打猎为生,生活在能看到星星的“希楞柱”,这是一个临时的“家”。他们现在没有工业文明,生活在原来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一个充满着爱和恨的疯狂的民族。不娶他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嫁给金得,在新婚篝火燃烧正旺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达马拉与林克和尼都之间的爱,激烈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伊万对那杰什卡悠长绵远的爱,像一股清泉的味道,进入我的身体,洗刷了我的心扉。敢爱敢恨,有多少生命的挣扎是破碎和无奈;彼此的生死离别,说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

这是一个充满大爱的民族,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作为萨满的妮浩以救人为己命,明知救人要失去自己的孩子,还依然为偷取驯鹿的汉族小伙跳神。他们明知会以危及自己亲人的代价去帮助另一个人的时候,仍然战胜畏惧,勇敢地选择帮助哪怕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是一种蕴含在一个民族内在品质中的善良和勇气,如金子一般闪闪发光。助人不难,难的是放下自己的得失,只为助人而助人。用真诚的心和行为去尊重另一个生命。那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了。

这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通过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和谐社会的民族。他们实行平均主义,食品严格分配,多余的食物或财产储存由专人保管。男人负责狩猎,女人要负责熏猪肉,用动物毛皮制成衣服。没有利益冲突,人与人之间保持简单的感情,互相帮助,团结,共同抵御自然灾害、饥饿和疾病。

通过鄂温克族人质朴、高贵的品质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应该团结、互助、自立、自强,更应该有大爱无疆的品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

戴耀辉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

推荐第10篇: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忧伤

额尔古纳河的忧伤

没有去过额尔古纳河,但它的忧伤却在读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之后,毫无保留的呈现在了我的面前。告别不了小说中那些本该告别的人,更挥不去小说所弥漫的自然而浪漫却包含忧伤的气息。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鄂温克人的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这个民族的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他们有大爱大痛,有在命运面前的殊死抗争,也有眼睁睁看着整个民族日渐衰落的万般无奈。这是一部集爱恨情仇、宗教信仰、生存之道于一体的民族史诗。他们共同讲述了鄂温克人与自然互爱和谐,诠释了人性的宽容与博爱,甚至于百年来得疾风苦雨也在他们的演绎下,充满了血泪温情。

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真爱显得弥足珍贵,当走进《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才懂得,爱是守护,情是牵挂。尼都对达玛拉的爱是牵挂,林克对达玛拉的爱是守护,他们一起演绎了一段现实中不会有的感人泣下的三角恋情。林克和尼都是鄂温克族中最出色的小伙子,然而命运却在这两个亲密无间的亲兄弟之间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们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爱上了达玛拉,经过相当残酷无情的决斗后,林克拥有并悉心的守护着她,而尼都却用了一生的时间等待、守护和牵挂她。林克的离去,给了尼都一线的光明,他本可以与心爱的人相扶相携地走完生命中剩余的时光,可在更严酷的氏族制度和人性的重重阻挠下,这本该沉甸甸的爱比尼都细心收集下用来给达玛拉做羽毛裙子的羽毛还轻浮,孤独的人只好继续孤愤的终老。当岁月轮回,相同的事情降落在鲁尼、金得和妮浩身上时,人们终于才明白坚守需要的勇气和要承受的痛苦。金得最终因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变成了风中的一片孤叶,我们不能说金得的爱太轻,这爱的重量重得你无力捧起。爱本来是单纯地牵挂悉心的守护,可它却被现代人蒙上了金钱、利益、名誉、地位等,爱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正在慢慢地变质。怀着仰慕和崇敬的心情细细品味那一段段纯净地爱情,它纯的自然可爱,纯得感人涕下。

鄂温克人百年来生活在大森林中,他们仅和俄罗斯隔一条额尔古纳河,可她们并不信耶稣,甚至对娜杰什卡频繁的在胸前划十字表现出厌恶的情绪。他们忠实的守护着玛鲁神,当得到他的庇佑时,他们可以更平静地享受并品味着生活。信仰的力量,可以让一个灵魂代替另一个灵魂去天堂,可以让流血的伤口完全复合,可以让一个活脱脱的生命瞬间消失,可以宁熄一场毁灭性的大火„„他们在森林中迁徙,繁衍,并不只是一味的索取。他们对生命有着崇高的敬畏:猎获的动物在食用之前先要进行祭祀,并把动物的骨头收集好,从不乱丢;他们不会往树上撒尿,不会折草,不会闲来没事坐在石头上,在他们眼中,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任何一种生命侵扰另一种生命都会受到山神的惩罚,而宽容博爱的玛鲁神总是作为一个“和事老”的形象活在他们心中。没错,尼都和妮浩只是我们眼里的巫公和巫婆而已,可他们真的有种神力,初读时觉得有点不可理喻,可细细一想这跟作者的主观情感有着紧密的联系。作者是一个感性和理性至上的人,她怀着一颗真挚澄澈感动敬畏的心,以温柔抒情方式诗意的讲述了鄂温克人的顽强坚守和文化的变迁。她把萨满(巫公巫婆)写入小说中,实际上是对鄂温克人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被现代文明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一种彰扬。

1956年的冬天,越来越多的林业工人进驻山里,他们建立了很多的工段,开辟了一条条运材专线,伐木声越来越响。于是,对大兴安岭的大规模的开发开始了,那团笼罩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忧伤越来越浓重。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喜欢吃松子的翘着尾巴的灰鼠跑了,河右岸的上空现代文明的什物发出的轰鸣声,;鹿鸣声没有了;小鸟停止了歌唱扑棱着翅膀

寻找栖息的地方;叮咚的罗林斯基沟只剩下干涸的河床;鲁尼们狩猎时空手而回的情况越来越频繁的发生。也许正如马粪包咒骂的那样:林场合伐木工段真的是生长在山中的毒瘤,把动物都赶跑了。人们的忧虑和愤怒,并不只是见了运材车骂几声“孽障”就能发泄的,他们情绪激动时端起猎枪,对这运材车的轮胎一顿扫射更是可以理解的。山中的一草一木在他们心中都占据着一个神圣的地位,他们爱山中的一切甚过于爱他们的生命。他们也喜欢吸烟,可是为了防止火灾,他们发明了口烟;他们砍来用来烧火的柴都是林中的一些干枯的枝桠;甚至自缢时为了不连累医科生命旺盛的树木而选择早已风干的枯树„„。当瓦罗加讲外边有好多人盖房子缺少木材,他们可以忍受心痛让你开采,可慷慨也是有限度的,当贪婪压制了理性变成了无节制的开采是对他们耐心的最大挑衅,一个愤怒的马粪包倒下了,千千万万的马粪包仍然会站起来。百年来,他们和森林如一对双胞胎,心血相连,一个的痛苦遭遇在另一个看来心如刀割。于是,在某一个飘着薄雾的清晨,他们看着眼前熟悉的森林,心头的那团忧愁浓过林中的雾气,眼里弥漫着得除了爱恋还有深深的无奈。

开采是没有错的,上帝把人抛在凡尘,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的答案,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的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的生存。毫无疑问鄂温克人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善歌善舞,森林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歌舞在他们生活中等同于生存。当他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侵扰和破坏后,政府对他们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大力鼓励他们去布苏定居,并给他们特殊的生活补贴,但他们进城以后把那些钱都挥霍到酒馆和赌场中了,他们仍然时常回到山林中的部落中,过着割舍不下的老日子。他们又有对灯红酒绿的迷茫,他们是被现代文明的滚滚车轮碾碎了心灵的困惑的痛苦人;他们是丧失了丰饶内心生活的被抛弃的人,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经济救济和精神救赎的人。依莲娜是站在灯红酒绿下眺望纯真生活的在典型代表。她厌恶现代文明的浮躁喧嚣,却又一遍遍的演绎着这种浮躁喧嚣,她渴望回到宁静,却惧怕失去耳边的噪杂;她守望者那副为被现代文明侵袭的创作在她内心的油彩,却无法抗拒额尔古纳河的忧伤,最后随着她心爱的额尔古纳河水消失了。她去得很安宁,只是她的纵身一跃击碎了河面的涟漪,击到了鄂温克人的最痛处,激起了泪水而不是浪花,一遍遍的在鄂温克人的眼中打着花儿„„

奔流的额尔古纳河,奔流不尽的忧伤。

第11篇:生命的慰藉《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生命的慰藉《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因为热爱人文地理的缘故,抖音经常刷到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仍然有一个民族,他们拥有猎枪,驯养驯鹿,仍然保留着比较原始的生活习惯,早已听说过这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著作《额尔古纳河右岸》但一直没有在意,直到喜欢的一个博主推荐这本书,于是下单买了回来。开始没有太过在意,对于纯文学的著作还是有一些排斥,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久违的酣畅淋漓又一次出现。

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虽然没有蒙古族,满族听起来熟悉,但是走进他们的世界,体验不同的人生。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看老了,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

我已经说过太多太多的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的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各有各的走法。

全书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概括的话那就是死亡。死亡一个人们都不想面对却不得不面对的话题,有人为了爱情,有人为了自由,有人为了理想,也有人为了他人,接连忍受丧子之痛。神秘的萨满,神秘的大神舞,带来的更多是生命的慰藉和对自然的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离去给每个部落带来无法弥补上的殇,可能只有驯鹿的舌头慢慢舔着人的心灵,期待岁月的冲淡所有。

尼都萨满和妮浩的悲惨命运,使我们不再想看到新萨满的诞生,达吉亚娜把妮浩留下的神医,神帽和神裙都捐给了激流乡的民俗博物馆,只留下神鼓,我们都想让玛克辛姆与那股神秘而苍凉的气息隔绝。

再说现在放下猎枪的民族,他们和他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着土地,亲吻着森林的,现代人蜂拥而至内蒙古根河市,见证人类文明进程中伟大时刻的时候,却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忧郁和苍凉感。他们大约是被现代文明滚滚车轮碾碎了心灵,为此困惑而痛苦者的人。

定下一个小目标,三十岁之前自驾去一趟那片森林,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细细体会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太阳和月光。(万一遇见熊再说吧)!

被生活冷待过的人,写字大抵寒凉。李碧华冷,张爱玲冷,萧红冷,快乐半生的三毛,最后一章也是冷。迟子建盛年丈夫离世,经历过过刻骨的告别,写作却是一直稳、韧。她用文字铸造了一个唯美的雪国,覆盖了杂色吵闹,覆盖了极致悲欢,自己却是一片久久摇曳的炉火。有爱,有气象,女作家里的大女人。

第12篇:灞河右岸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灞河右岸洪庆段河堤治理工程一标段

竣 工 报 告

西安市纺织城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西安市市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陕西彩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单位:

由我公司承建施工的灞河右岸洪庆段河堤治理工程于2011年12月14日开工,2012年4月22日全面竣工。该工程属于市政防洪工程,堤顶路基宽度8米,护坡结构形式为50cm厚宾格石垫。堤线全长1041.2m,即起点K0+000~~K1+018.4段。

工程设计单位为:西安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监理单位为:陕西彩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建设单位为西安市纺织城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施工中投资、进度、质量严格按照合同和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该工程于2012年4月全面竣工,根据市政防洪工程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本工程可进入综合验收备案程序,现将施工过程及质量情况作以下报告:

一、工程概况

灞河右岸洪庆段河堤治理工程一标段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灞河岸边靠东侧,工程起点接备战桥,全长1041.2米,桩号为K0+000~K1+018.4主要项目有河堤护岸工程、管涵工程、堤顶路基工程、围堰工程。主体工程量如下:

1、护坡结构形式为:原状土坡体→复合土工防渗膜→10cm厚素土垫层→50cm厚宾格石垫。

2、坡角设护角挡墙宾格石笼护基:高2米,宽2米。

3、管涵位于KO+300.000处,管涵采用Dn1000钢筋混凝土Ⅱ级管道,具体做法采用图集04S516-17。

4、堤顶路基宽8米。

二、施工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组织优质、安全、按期完成工期,我公司成立了“陕西西部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灞河右岸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核算部、工程部等。施工队伍分三队平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及进度。项目部管理人员15名,施工队劳动力200余人,石笼安装工人选用专业施工队伍,技术水平高,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进度的要求。

三、材料、构配件供应

毛石、石笼等主材进场前经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允许进场。材料进场都附有厂家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或材质证明。

四、施工质量

该单位工程分为堤基工程、堤身工程、管涵工程、路基工程、围堰工程五大项目。为确保各分部工程质量,严格按照规范和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每道工序施工前,都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严格按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本工程派王武浩为专职质检员,高芳妮为专职试验员。班组自检合格后,由试验员现场取样,监理工程师旁站,质检员按程序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检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试验员现场取样天然毛石1组,土工膜1组,土工布1组,素土重型击实1组,砂性土轻型击实1组,均达到100%合格。

五、工程进度、难度等

该工程因与当地村民协调问题分为三个时间段完成施工:2011年12月14日至2012年1月5日,2012年2月23日至2012年3月11日;2012年3月18日至2012年4月22日全线完工。

1、工程进度

1、2011年12月14日开工至2012年1月5日,前期测量放线、围堰及坡面回填施工;

2、2012年2月23日至2012年3月11日开始K0+100~K0+250段、K0+825~K1+018.4段石笼护基沟槽开挖及部分宾格石笼施工;

3、2012年3月18日至2012年4月22日开始K0+000~ K1+018.4段宾格石笼、石垫安装,管涵施工,路床整平,全线合同范围内工程量完工;

2、施工难度

工程占地范围涉及田王村、惠东村、惠西村,施工过程中因与当地村民协调问题,阻挡施工事件时常发生;

六、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

我公司为创建文明施工,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使施工现场和临时用地范围内秩序井然,在施工范围用钢管彩钢瓦进行围挡,在深坑及障碍物边设置警示标语,杜绝行人及车辆进入施工区域,在工地出入口安排专人看护,保证工地出入口大门安全、整洁。

七、安全生产

我公司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以安全促生产,配备专职安全员,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监控网络。坚持特殊工种的持证上岗制度,杜绝无证上岗操作行为。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并作好安全教育和宣传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总之,该工程施工质量过硬,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经过自检自评,堤基工程、堤身工程、路基工程、管涵工程、围堰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为合格。

在本工程施工期间,我项目部得到灞桥区开发办领导的指导和市质监站、彩虹监理公司对施工质量严格要求、文明施工。使我项目部顺利完成灞河右岸洪庆段河堤治理工程一标段。在此我代表陕西西部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灞河右岸项目部感谢各位领导和兄弟单位对我项目部的指导和支持。

陕西西部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灞河右岸项目部

二零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13篇:右岸的幸福

右岸的幸福

————主题婚典策划方案

新 郎:丁 溢 新 娘:苏胜雪

时 间:2012年元月6日 地 点:长江海鲜大酒店 策划人: 岳 峰

一、开场,灯光暗,浪漫音乐起,主持人幕后讲述 (音乐1)

漫漫的人生是一个悠长的旅程,它如同是一辆疾弛而过的列车,载着所有人去一个叫做幸福的终点站。在这趟列车上我曾迷茫、我曾孤单、我曾等待、我曾期盼。也许是生活里最平常一天或者是生命里最不起眼的一天,你终于出现,我的人生便有了另一个开始,我的生命有了新的璀璨。我和你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喜欢,从喜欢到真爱,从真爱到一生相伴。你是我小时侯种下的只有等到长大后才能摘的果,你是我在梦中见到的只有等到醒后才能找到的人,你是我在年轻时许下的只有在白发苍苍时才能实现的承诺。穿越时光的隧道,在茫茫人海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赶上!公元2012年1月6日,丁溢先生,苏胜雪女士新婚大典扬帆起航!

二、主持人上场,开场白(音乐2)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这里是丁溢先生,苏胜雪女士新婚典礼现场,我是司仪岳峰,欢迎您的光临。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幸福,那么,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幸福。似乎,我们的心里都很清楚,然而,又很难说的清楚。小朋友觉得,如果长大了,这是一种幸福;老年人觉得,如果我能回到童年,那是一种幸福;幸福的答案有很多种,我们每个人的回答也都不相同,但在今天,有一种答案是我们所有人都认同的,这就是和心爱的人共度一生,那是最幸福的。我们今天的新人将用一生的承诺来告诉我们,幸福就是两个人相依相偎、不离不弃,幸福就是用婚姻来奉献彼此的甜蜜相守!

听,这是小伙子在这个时刻的心声。

三、新郎幕后表白(音乐3) 亲爱的 ,你一直问我,和你在一起幸福吗?我只是笑而不答。我的父亲告诉我说:人生其实是一条河流----左岸是遗忘,右岸是铭记; 我的母亲告诉我说:人生可以是一条河流------左岸是青春的过往,右岸是未来的憧憬; 今天我要告诉你,你的人生也是一条河流-------左岸是父母,右岸是全部的我。幸福的直觉告诉我说:你就是我一直在寻找却未发现的那份期待------右岸的幸福。

四、新郎登场

是的,天空的幸福是可以穿上一身的蓝,草原的幸福是可以披上一身的绿 ,大海的幸福是可以在波涛汹涌的时候还具备自己的浩瀚无垠,而新郎的幸福就是新娘——他右岸的幸福!在情感的世界里,一个女孩的诞生,意味着一个男孩的等待和守候;一个男孩的出现,意味着一个女孩一生的幸福,今天,一个男孩终于结束了他漫长的等待,找到了属于他的未来,请大家和我倒数十个数,有请新郎丁溢幸福登场!(音乐4)欢迎你,小伙子!你是今天最幸运的人,因为你找到了属于你的幸福!知道吗,你右岸的幸福就在那不远的天边!

五、新娘出场(音乐5)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自人一降生,就有一份天定的缘为你而生。于是上帝安排了一对对男女美丽的邂逅,幸福的牵手……这个世界也因为充满了爱和幸福而更加绚丽多姿! 今天等待幸福的美丽新娘苏胜雪来到了爱的圣堂,她坐在爱的摇椅上,面对着温馨的爱情烛光闭上了双眸,默默地许下心愿,羞涩的等待着属于她的那份幸福降临在她身边……..

六、新郎迎接新娘

小伙子,去吧,勇敢的去迎接你的幸福吧!(音乐6)无数次的呼喊只为这一刻,无数次的等待只为这一天,当圣洁的婚纱承载着美丽公主一生的梦想,所有美丽的梦就会降临。新郎带上了今生所有的爱来到了新娘的面前,新郎,请把手中的鲜花献给美丽的新娘并掀开她神秘的头纱,多么美丽的女孩,给她一次深情的拥抱吧!(音乐7)我们相信,这一定是最最甜蜜的拥抱,无论什么时候,他们将会永远记住今天这深情的相拥,无论岁月怎样流逝,这份浪漫和感动将会永驻在他们心中。让我们再次把祝福的掌声送给新人。在这个时刻,有请新人一起携手走上婚礼殿堂。(音乐8)

七、许愿贝

花开并蒂是祥瑞,幸福百年是喜悦,在今天,这么庄严而神圣的婚礼典堂之上,有请一对幸福的新人迈开你们吉祥而喜悦的步伐,来到舞台的左侧。 看到了吗?这里有一个神奇的许愿池,相传这里有一个巨大的贝壳,贝壳里是上帝赐予真心相爱的人的礼物,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真心相爱的人才能打开许愿贝,取出这世间最珍贵的礼物。下面请新人相对而立,请你们双手十指交叉紧握在胸前,默默的闭上双眼,请现场朋友们一起聆听你们今生爱的誓言。(音乐9)

八、交换信物

天地间的你我,原本相隔那么遥远,爱却将你们从相隔千里万里拉近到没有一点距离。在爱的天堂下,你们是如此幸运的邂逅,浪漫的约定又是如此奇迹般的实现,今生的相遇竟是爱在冥冥之中牵引。许愿贝缓缓打开,看到了吗?(音乐10)那里有你们今生最美的定情信物!这是两枚小小的同心圆戒指,小小的指环代表着纯洁的爱情,代表着相亲相爱的责任,代表着相守一生的承诺.首先,请新郎把你的爱情信物套在妻子左手的无名指上,这里有一根血管直通心脏,从此,你能感觉到新娘的心脏每一次为你而跳动;新娘,请把你的爱情信物套在你丈夫左手的无名指上,这一枚圆满和幸福的指环将见证你无悔的爱。 让爱在这一刻化作永恒,从此刻起,无论再大的风雨也绝对不能把他们分开了!

九、新郎致感恩词 有请新人转身站好!(音乐11)今天是你们走入婚姻并值得纪念的日子,此时此刻,一对新人可谓是你潇洒、我漂亮、喜气洋洋、无限风光。但是潇洒的新郎你不能忘记,从你呱呱坠地到你走入学堂、从懵懂少年到岗位骨干。你长大了,父母却苍老了。你成家了,父母的心操碎了!他们用自己的青春滋养着你的成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这世界上最动听的话语。在这个时刻,对自己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吧!

十、父母登场并拥抱父母

人生的道路很长很长,做为儿女,永远也走不出父母心灵的广场!掌声有请新郎的父亲 先生、母亲 女士幸福登场!(音乐12)父亲母亲多年来含辛茹苦地把你培养,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始终有他们慈祥、关爱的目光,在你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刻,请你和你的爱人给父亲母亲一次深情的拥抱吧!感谢伟大的父母给予你们的无私的爱!

十一、感恩母亲、新郎敬茶、母亲致辞 朋友们,水有源、树有根,儿女不忘养育恩!孩子是父母的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的依靠。在孩子眼里,父母永远是天,在父母眼里孩子是远航的帆。新郎新娘,你们今天的结合,既需要给对方一份承诺,更需要对爸爸妈妈表达谢意和感激。请新人面对父母而立行感恩礼,祝父母身体健康,一鞠躬;祝父母平安幸福,再鞠躬;祝父母快乐永远,三鞠躬!

(音乐13)接下来有请新娘在现场深情的向公婆大人喊一声爸爸,叫一声妈妈。请和蔼可亲的公婆为儿媳送上一封红包表达祝福!朋友们,掌声祝福这个幸福的四口之家正式诞生!

此时此刻,让我们屏气凝神,一起聆听这位幸福父亲的心声吧! 十

二、父母退场

谢谢您!更要祝福你们!祝福你们不仅有个好儿子,今天更是添了一位好儿媳,掌声欢送幸福的父亲母亲走下礼台向各位来宾敬酒致谢!(音乐14)

十三、点烛台

看着父母远去的背影,一对新人感慨万千!请你们走到爱情烛台前,用彼此的真心、真意、真爱去点燃你们爱的火种!(音乐15)现场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祝愿新人的爱之火永远燃烧、升腾!

十四、抛花球

各位来宾朋友们,在今天这个吉祥的时刻,我们的新娘、新郎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下面就请在场的所有未婚的年轻朋友们赶快到前台抢个好位臵,新娘将把手中的花束化作最美好的礼物,送给今天现场最需要的人!(音乐16)传说,新娘的花球会让接到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出现一个又一个的你想都想不到的惊喜,也许是你的事业蒸蒸日上,也许你美丽的爱情将会在下一刻降临,这种机会可要好好把握啊!

请朋友们做好准备,接花球了……..十

五、结束曲

祝福我们这个接到花球的朋友,也请其他朋友入席就坐!朋友们,(音乐17)当所有的激情过后,等待着一对新人的,必将是未来那漫长的,平淡的,普通的,有的时候甚至是琐碎的婚姻生活。然而平平淡淡,柴米油盐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风起的日子笑看落花,雪舞的季节举杯望月,这是一种境界,而平凡的日子,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包含着这种境界,30年,40年,50年以后,有一天,我们看到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平静而又幸福的从大街上走过,老去的是他们的容颜,而不变的,则是两颗真诚相爱的心,而那两位老人就是我们今天的新郎、新娘!

十六、新人退场并感谢来宾

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新郎丁溢,新娘苏胜雪新婚大典圆满礼成!最后让我们现场各位来宾响起最热烈的掌声欢送我们的新人走向他们美好的明天吧!(音乐18)

请新人在花门下转身向来宾们深鞠一躬,感谢朋友们由衷的祝福!谢谢今日到场的所有来宾!本场婚礼由盛世良缘婚庆公司为您倾情奉献,我是司仪岳峰,请允许我代表公司全体员工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衷心祝愿大家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步步高升!稍后,新人将在换装后回到现场为您敬上一杯幸福美酒!接下来我们还有文艺节目为您奉献,精彩不容错过,请您千万不要走开!谢谢大家!丁府喜宴正式开始!

第14篇:右岸商贸店员工考勤制度

右岸网络管理制度

人事薪金制度

1公司遵循重能力 任人唯贤,梯队人员的逐级培养的原则。管理岗位的晋升提拔任用及

调动辞退由店长报经理批准。

2新员工入职时需提供身份证,学历证书,健康证等相关证件。通过3-7天培训考核通过

后方可正式上岗享受相应待遇。试用期享受食宿待遇,如未通过考核或自动离职者试用

期没有工资。

3 员工辞职须提前15天向店长递交辞职信,店长、主管辞职须提前1个月向经理递交辞职

信,公司安排好岗位后批准生效。

4凡自动离职、开除者,概不结算当月考勤工资,不退还押金;工作不满三个月被劝退者,

结算当月考勤工资,但不退还押金。未在岗三个月的同事在辞职时不返还押金。(员工

自离的工资、押金都不结算。表现好的员工劝退的,结算工资但不退返押金,表现不好

员工开除的,工资、押金都不予结算。

5每个月(1号至30号)为公司计薪期,次月的25号为发工资。签定合同正式员工工资

为基本工资 +全勤奖(50)+合同金(每月200元,每半年结算一次)+工龄工资+年终

奖+其他奖金。非合同正式员工只享受基本工资+全勤奖(50)

6员工从签合同后第一个月开始累计工龄工资半年50元,一年工龄工资100元,工龄工

资最高200元。

7全月工作无休假的员工,每月发放50元全勤奖,员工每月有2天带薪休假。8每月1号按照优秀员工、优秀主管考评制度对员工进行考核、评奖,表现优秀者将获得

荣誉称号及奖金。

9每周二大扫除后召开周例会发放上周员工奖励和吧台办理会员提成。

10特别问候:公司将按时给每位员工在生日当天送上生日蛋糕一份(蛋糕费用100元以

内),以示祝福。

11正式员工享受每月120小时免费上网卡(不含保洁员)。每位正常离职的员工可享受公

司的黄金会员卡。

12为全体员工提供员工餐及宿舍。女性员工如不入住每月补贴100元。

13春节期间在职员工享受双倍及三倍工资待遇(除夕至初一两天为三倍工资,初二至初五

为两倍工资)+年夜饭。

14伯乐奖:凡在职员工引鉴新员工就职满三个月,可享受公司给予的伯乐奖:100/人。(推

荐人需经被推荐人和经理认可,并办理确认书。老员工回店不享受此奖励。)

15员工入职半个月可以支工资100元,入职一个月支工资200元,一个月每人最多支工

200元,每月25号发工资直接扣除。支工资由当班主管签字执行。

考勤制度

1店长工作时间为上午8:00—18:00(因夜检等特殊缘故可酌情变动,但每天工作时间不

少于8小时)无特殊情况

2主管、网管、吧台分为早班、中班、夜班

早班工作时间为07:30—15:30

中班工作时间为15:30—23:30

夜班工作时间为23:30—23:00

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打卡准备交接班工作(考勤以打卡为主)。

网吧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轮班(每周二大扫除,两周打扫除后倒班,早班倒夜班、中班倒早班、夜班倒中班)因人手不足等特殊情况调动班次除外。

3员工迟到10分钟处罚10元,迟到20分钟处罚20元,迟到30分钟以内或30分钟以上

处罚50元。早退10分钟处罚10元,早退20分钟处罚20元,早退30分钟以内或30分钟以上处罚50元。店长主管两倍处罚。

4员工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至少提前12小时上报当班主管,由当班主管批准后生效。所

有员工不得为他人替班(发现一次处罚50元)。不得捎假、电话请假,未经批准擅自缺岗视为旷工,旷工一天扣除100元,连续旷工两天或累计三天,按自动离职或开除处 5周六周日节假日非特殊情况不允许请假,每个班次最多一名人员请假,不允许多人同时

请假。不得在每周二大扫除请假,无故不参加大扫除、周例会及相关培训的给予处罚50元。

濮阳市右岸网络

第15篇:右岸护坡建设管理报告

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1.工程概况

xxxxxx水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坝下右岸护坡工程位于xx水利枢纽大坝下游右岸,泄洪洞右边坡,为防护工程,防止泄水对下游河道冲刷内掏,保护上坝公路及大坝安全,工程全长395米,为浆砌石结构,本工程等级为V级,防洪标准10年一遇。工程于2011年8月开工建设,于2011年10月末完工。 1.1工程位置

坝下右岸护坡工程位于二道松花江xx电站坝下右岸,工程395米,桩号Y0+000~Y0+395.起点坐标:X=4716194.159,Y=22424957.302;终点坐标:X=4715807.397,Y=22424605.644.1.2工程布置

工程主要为浆砌石护坡,位置沿河岸布置,长395米,厚50cm,墙顶高程按照下游河道10年一遇水面线加超高确定,底高程按照冲刷深度确定。浆砌石护坡设置三层排水管,层距1.5米,间距2.0米,程梅花型布置,内设两层反滤料,底高程设计原则为清除上层堆积物后,按照冲刷深度坐落在岩基上确定。 1.3项目审批

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请示2011年2月12日由吉林省吉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以吉能电生[2011]4号文件批复,项目批复吉能电发展 [2011]8号文件。 2.主要建设内容 土方开挖,浆砌石护坡。

3.工程项目施工过程重大问题处理 3.1主要项目开、完工时间

2011年8月5日工程正式开工,2011年8月6日土方开挖,2011年9月2日堤基处理全部结束,浆砌石护坡于2011年8月9日开工,2011年10月10日完工。 3.2 重大设计变更、技术问题处理

在施工中由于浆砌石基础实际岩石高程与施工图高程不符,实际基础岩层开挖高程比设计高程低。为了使浆砌石基础护坡更加牢固,根据设计要求浆砌石基础必须坐落在岩基上,经业主、设计及监理共同研究决定:右岸浆砌石护坡基础开挖至岩层,原设计基础宽度1.5米不变,深度随岩层高程而定。由此导致土方开挖及浆砌石量增加将以实际工程量结算。

1 4.项目管理

4.1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

该工程2011年8月开工建设,由xxxxxx水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工程的建设管理;工程设计单位是延边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延边xx水利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为xx县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4.1.1 项目业主负责

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是做好工程建设管理的根本。切实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须解决建设管理机制问题,建立权责统一的管理体制,让项目法人成为真正意义的业主,认真履行管理职责。

项目业主在加强技术、合同、支付等业务职能集中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工程的统一组织协调,全面实行了项目管理。主体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与施工安全分别设立专职人员专项管理,全面协调,委托监理负责过程控制。 4.1.2 设计技术保障

设计技术保障是做好工程建设管理的前提。

工作制度上,坚持设计常驻工地设代制度,加强设计与施工作业之间的信息准确反馈;建立定期或重大技术问题联络会制度。

组织协调上,实行设计、施工、建设各方现场集中办公,统一协调技术供应与施工进度、质量管理。

具体工作中,设计、监理参与工程管理,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这一系列措施,起到了加快工程进度,保障工程质量的积极作用。 4.1.3 承包商组织保证

承包商的组织保证是做好工程建设管理的基础。坝下右岸护坡工程建设,加强实施过程的宏观控制和协调,把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管理重点,始终放在落实承包商组织保证这一基础工作上。

(1)总体控制:采取公开招标,选择专业施工队伍,把承包商的资质、水平和能力作为重点予以保证;落实质量保证体系。

(2)统一协调:针对不同阶段、不同项目,有重点地约束和引导施工组织管理活动;逐级细化分解质量与进度目标,把质量、进度指标与计量、结算统一起来,加强施工资源配置、技术准备与基层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3)落实措施:实行月计划、周协调、日控制的计划管理,坚持月例会制度。

2 (4)严格管理:在落实质量、进度各项管理措施的同时,实行安全责任区制度和文明施工考核制度,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施工承包合同,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和作业秩序;对关键工序实行工期考核与质量考核。 4.1.4 监理过程控制

监理过程控制是做好建设管理的关键,建设监理制度为国内外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成功经验,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工作体系和控制方法。

监理工程师通过现场检查和试验检测实施质量控制,按工序进行过程监理和交接验收,隐蔽工程及重要部位实行旁站监督。原材料检验、测量控制、工程计量实行监理平行检验或复测保证制度。 4.2 工程结算

坝下右岸护坡工程合同为142.5073万元,后因设计变更增加投资,最终结算总金额为168.203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26.7219万元,措施费结算金额41.4814万元,追加设计变更投资25.6959万元。 4.3材料供应

业主只负责提供施工用电到场地,块石、钢材、水泥、木材、炸药、油料等材料全部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

让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材料的原因是,各种工程材料的量都比较小,操做起来较为麻烦,由施工单位采购要更灵活、便捷。 4.4资金筹措与结算

资金为企业自筹,工程结算始终执行每月施工单位上报工程量,监理单位审核后报业主单位审批,公司财务付款。 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工程建设投资控制的核心,在合同管理工作中主要遵守以下四项原则,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筑工程承包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合同为依据,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合同事宜;以合理的投资产出尽可能大的效益为原则。

计划部为合同管理的牵头部门,合同管理实行计划部负责制,由计划部主任进行把关。 6.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一系列影响因素,只有在所有的影响因素都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优质的工程项目,基于这一点,我们对工程的各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做

3 了细致的研究和严格的控制 6.1质量管理体系

坝下右岸护坡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实行“业主单位质量总负责”、“监理单位质量控制”、“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上述参加建设的三方分别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体系。 6.1.1 业主质量管理体系

坝下右岸护坡工程由xxxxxx水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业主,对工程质量负全责,公司副总经理刘圣哲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计划部、生技部负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各项目归口管理部门分别对所分管项目负质量管理责任,形成了责任人、责任部门、管理部门三级监控体系。 6.1.2 监理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监理受托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审查承包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措施,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工程验收,对工程按工序进行质量监查验收。工程监理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实行现场工程师、和专业总监分级负责,通过例会制、施工图纸签发制,以及现场巡视和旁站监理等,形成了较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6.1.3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实行项目专业管理和班组、施工队 “三检制”,各层设有质量检查人员,项目部设置试验、测量、质量专门机构和专职质量检查管理。 6.2主要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1)设计技术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文件、施工技术要求等。 (2)规程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S0203-2002);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211-83); 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212-83);

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评定标准(试行)(SDJ249.1-8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176-1996);

4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6.3施工阶段

6.3.1建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观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齐抓共管,质量监督部门严格把关,共同制定了质量达优的管理目标。首先,建设单位做好质量宏观控制工作,在施工现场有专职质量巡视人员,发现问题及时告知监理工程师解决;监理单位按要求配备了专业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配备了相关检测工器具和仪器。监理单位始终以工程质量为首的观点开展工作,工序验收不论项目大小,不论是否重要,必须到位,重点工序必须旁站;承包单位的素质、思路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土建承包单位整个施工过程中一直坚持“质量第一,为用户负责”的观点。项目经理既是安全第一人,也是质量第一人,开展了“全过程质量管理”,把不利因素消灭在各道工序中,开展“全员质量管理”,让所有员工都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开展“全企业质量管理”,让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把好质量关。 6.3.2严格执行技术规程

招标文件及承包合同中规定了控制质量标准的验收规程、施工技术规程,它详细地论述了工程项目的工作范围,技术标准,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有关技术方面的要求,也是实施检查、控制施工质量的依据。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主要措施、项目工序调整等等,承包单位必须上报监理和业主审批后实施。 6.3.3严格进行材料试验

在项目的施工阶段,施工用的原材料质量是否合格,对工程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如果材料不合格,多么精湛的工艺也是白费的。因此,在砂石料、钢材、水泥等材料试化验施工、监理、业主单位控制的重点环节。 6.3.4严格控制工程分包

监理和业主经过考察、层层审核把关,严厉拒绝施工单位将工程分包。 7.经验与建议

坝下护坡工程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管理的要求规范管理。工作中领悟了一些经验和思路,这对今后的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将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7.1树立“安全第一”意识

工程建设具有工程量大、工作强度高,存在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面对这种复杂的安全施工环境,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着重强调“七及时”:①及时与各施工单位签订了安全合同,并审查其资质;②及时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总结上月安全工作及布置下

5 月安全工作重点;③及时针对工程特点制订安全措施,确定重点防范部位;④及时进行现场监督检查,以保证安全措施落到实处;⑤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随时纠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现象;⑥及时对现场的严重违章违纪现象进行处罚;⑦及时做好各种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从开工以来,在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建设过程中从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7.2树立“精品工程”意识

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在雪山湖旅游区,发展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树立精品工程意识,做到建设与发展相结合,设计与环境相协调,质量与外观相统一的原则,努力使工程既满足工程设计需要,又成为一道旅游观光的风景线。

建设单位提出了精品工程意识,得到了施工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设计单位确定了优化设计意识,施工单位确定了优质文明施工意识,监理单位确定了过程管理意识,施工单位将精品工程意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之中。 7.3树立“服务协调”意识

工程建设需要营造和谐的建设氛围。作为建设管理单位,转变观念、做好服务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努力为工程建设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7.4树立“规范管理”的意识

工程前期开始,就始终坚持按照基本建设管理程序进行工程管理,严格执行项目业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资本金制和竣工验收制,严细管理作风、规范管理程序。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及时安排和调整投资计划,使有效的资金充分发挥作用。

搞好招投标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控制造价的关键因素,在招投标过程中,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及相关规定,严格按照招投标的四项原则规范操作,保证有实力、有信誉、价格合理的投标人中标,通过招标,节省了部分工程建设资金。

xxxxxx水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 11月10日

第16篇:逆流河的第三岸

逆流河的第三岸

相传,在世界的某个地方,存在一条逆流河,河流从海洋发源,止于高山,尽头就是长生的圣水。同样一个古老的传说,说人死后,过了鬼门关就到了黄泉路,黄泉路上盛开着一种花,叫彼岸花。叶和花相离而生,要六百年才能相见一次。尽头有一座桥,每个到桥上的人都被孟婆饮一碗忘情水,忘掉世间的纷扰,之后投胎去做人或者其他什么。如果他或她实在不愿,孟婆只有将他们打上标记,再回到世间做一次轮回,找到彼此爱的人,有些人的胎记,就是这么来的。

尽管是两个传说,可读起来这么凄怨婉转,仿佛细雨薄雾笼罩下的淡淡惆怅与幽怨。这就是语言文字的一个魅力所在。其实文字的定义就是约定俗成的用于交流达意的一系列符号,本身没有特殊意义。无须多问它为何这样,它就是这样,只需将它们排列起来放到脑海里,就像在中药铺中各种草药分类放在柜子中那样。使用时,抽出展示即可。从这个角度说,语言有它的易学性,十分简单。于是乎,语言就是个工具,是信息交流的载体。我们借助语言为其它学科门类打开平台,去了解建构在其上的各学科。

于是很多在逻辑思维上有缺陷的人都选择了学习语言,我也不例外。然而语言又极为难学。首先,词汇便是问题,就汉语来说,五千常用汉字不在话下,但那些成语如何在正确语境中使用,使得文章传神就是问题。汉语如此,英语、法语、德语、日语情何以堪。其次,语言常常发生变异,紧跟时代脉搏,虽然汉语的词汇很多,但每天仍有很多新词创造出来,想穷尽汉语,一辈子都没戏,遑论外语。第三,语言文字与人的感觉密切相关,西方语言的链式排列就算再精密严谨,也没有数理化生铁板钉钉的精密计算来的准确。

最后,语言又是个凭感悟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的表达更为曲折隐晦。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更深刻影响了语言艺术的发展。很多作家突破理性的范畴,把更多个人的主观情绪带入作品中,使得语句理解更为繁杂。同样,任何一部宏篇巨著又与时代紧密相联,除了文学素养外,还必须有一定的历史观,将作品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方可理解。而没有小说为支撑的文学评论,又使得语言更为枯燥和乏味,也更为痛楚。

正想着,一场大雪悄然落下,这是在临沂遇见的第一次雪景吧。雪花落在粉色的雨伞上,变成各种花的形状,和着风吹着,飘落在我的衣服上。我知道我在逆风前行。

雪像鹅毛一般,在地面上化成了水,可惜这里不是南国,也不是布拉格广场。相信那个舞女,独自旋转着那个火红的长裙,那是怎样的美,孤独被华丽的装饰了,带着一丝骄傲。那美体现在心境上,体现在时刻保持兴奋不被左右的心上。世界的灯光灭了,她的舞姿在脑海中清晰、高大,我们都是孤独者。那是一剂良药,是一杯美酒,苦在嘴里,甜暖在心头。那里,世界被放大了,空旷岑寂,只有自己和思维一同存在与消亡。宇宙无垠,时间仿佛变慢了,慢到每一秒每一格都能数过来。然而纷飞的雪花并不能掩盖躁动的内心,我还无法从受动者变成施动者,在这飘雪时节欣赏这片风景。相由心生,景语皆情语,只有眼前的窗口打开了,才能在心里把这片地方当成家,像主人一样,对走入她的每个人伸出温暖的双臂。

文字的世界,还是那样的飘逸与灵动,仿佛早春的微风拂面,夏日晚风吹散挂在发梢的汗珠。语言是用来驾驭的,仿佛是一个将军,统领着十万军队。这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三分土地,你可以任意对它们摆布,它们是无声的、最忠实的听众,没有旁人的冷嘲热讽和各种条框的束缚。每当排列出优美的图形,和谐的音律,便又是音乐美术语言的聚会。语言的飘飞,如潺潺的流水,似扶风的弱柳,犹如黄莺婉转的歌声,又似长江汹涌澎湃。文字的纯净,如天山的雪莲,三江源的冰川,九寨沟的沙砾。尽管它并没有为很多人知道。

我们仿佛是蜜蜂,在语言文字的花海中自由采集花蜜,又仿佛是行者,捧一掬甘泉,消除长途跋涉的疲惫之感。一切都是自由的,仿佛外滩上惬意的微风,正点的钟声在古老的建筑间盘旋,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汇,时空错觉产生奇幻之美;又如下午两点康河边草地,那令人微醺的阳光和那冬日照进教室的暖阳。

文学是艺术化的历史,历史是科学化的文学,在喧闹的世界上,给人冷静与思考。它们仿佛是两部工具,让喜爱它们的人变成医生,像外科手术那样对社会诟病进行剖析。完成它的使命之后,便默默离开,将位置教给更适合的东西。

河的第三岸,从来都是错觉,是幻境,是凡夫俗子难以到达的圣域,它固若金汤。

人们常说,除了那些东西外,我们必须找到可以支撑起理想的东西,尽管不多见。但请记住,在心的深处,在这个世界的暗角,有一朵永远不败的彼岸花,她为你,而存在;她为你,盎然盛开。

第17篇:额尔古纳市政府报告

额尔古纳2011年政府报告

2011年2月24日--25日,政协额尔古纳市第三届委员会第五次会、额尔古纳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召开,来自我市各地区、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共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计,为富民强市建设幸福额尔古纳献智出力。会上,中共额尔古纳市委书记牛振声作了重要讲话,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凤喜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共分四部分: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二、2010年重点工作回顾;

三、“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四、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关于“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张凤喜说,“十一五”时期,是额尔古纳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五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市情的再认识,科学制定了“建好生态城市、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幸福指数”的发展主题,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口岸兴市、农业稳市、旅游活市、文化名市”六大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成功克服干旱严寒、甲型H1N1流感、三聚氰胺和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项目拉动,推进经济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

目标和任务,开创了额尔古纳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生态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新型工业化体系初步形成。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升。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旅游经济迅猛发展。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实施“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着力落实惠民项目工程,政府执行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回顾2010年重点工作时张凤喜说,2010年我市生态环境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加大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旅游经济持续升温。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着力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一是投资2600万元完成市区热源及热网技改项目,有效解决市区供热问题。二是投资3400多万元,提前一年完成校舍安全三年规划工程。三是投资1352.2万元,完成了莫尔道嘎镇和吉拉林村安全饮水工程及三处农村牧区氟改水工程,惠及1.2万人。四是开展了全市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0-3周岁婴幼儿和孕产妇免费体检等工作,累计1381人受益。五是投资810万元,建设了综合社会福利家园、室韦敬老院和回族福利院,已全部投入使用。六是投资1.36亿元,实施了廉租住房、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总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累计2660户居民受益。七是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为180名参保农民发放退

休金32.2万元;为原属集体企业的“4050”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70万元,惠及1689人。八是建立城镇计生奖励扶助制度,将36户城镇低保家庭纳入计生家庭奖励范围,发放扶助资金2.6万元。圆满承办呼伦贝尔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张凤喜说,我们本着勤俭节约、注重实效、量力而行、多办实事”的原则,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呼伦贝尔市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各项承办任务,实现了“以会促创、以会促建、以会促发展”的目的。通过此次会议的举办,充分展示了我市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崭新形象,展现了我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辛、精益求精的精神风貌,促进了对外交流,全面提升了额尔古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凝聚了人心,锻炼了队伍,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为我市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坚定了我们快速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张凤喜在全面分析当前形势后说,“十二五”时期,是额尔古纳加快推进富民强市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更加准确的把握国家经济形势的变化,努力在生态城市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城市功能提升、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实现新跨越,在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总量扩大、综合实力增强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再上新台阶。按照市三届四次党代会精神,确定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富民强市为目标,紧紧围绕“建好生态城市,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幸福指数”这一主题,深入实施“生态立市、

工业强市、农业稳市、口岸兴市、旅游活市、文化名市”六大发展战略,有重点、有步骤、有措施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现新突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加快发展与全面、协调发展相结合,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额尔古纳在新一轮发展中的快速崛起。主要预期目标是:“十二五”末全市GDP达到60亿元,年均递增18.3%。一产完成14亿元,年均递增6.7%;二产完成22亿元,年均递增2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5.6亿元,年均递增26.1%;三产完成24亿元,年均递增19.1%。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亿元,年均递增2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550元,年均递增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350元,年均递增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亿元,年均递增20%。三次产业结构由37.6:25.1:37.3调优到23:37:40。到“十二五”末,争取实现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呼伦贝尔市第二方阵前列,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口岸经济、旅游经济、城市建设和民生事业七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全市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二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准确把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和支持内蒙古地区发展等难得机遇,坚持自我发展与争取上级支持相统一,继续实施项目拉动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打造立市项目,着力

构建产业集群,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提高快速发展的能力。三是坚持富民与强市并重。在发展的目标取向上突出富民优先,把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和持续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动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群众尽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努力构建和谐额尔古纳。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设好生态文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发展保障能力;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综合实力要做强工业经济。做精农牧林经济。做大旅游经济。做活口岸经济。

三、倾情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张凤喜在报告的最后部分提出了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他说,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亿元,增长19%;财政收入达到2.78亿元,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4784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443元,增长12%。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生态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生态市创建任务,争取在呼伦贝尔市首批进入国家级生态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

(二)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要扩大实施项目战略,积极谋划、储备、实施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和我市发展需求的新项目,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保持旅游经济稳步增长。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

步。继续实施“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加大民生投入,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让广大群众获得更多实惠。扩大社会再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执行能力,张凤喜说,当前,我市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把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为人民谋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建设一支敢于创新、运转高效、清正廉洁、求真务实的施政团队,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额尔古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额尔古纳市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额尔古纳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内容。在圆满完成大会各项议程后额尔古纳三届政协、人大五次会议分别于2月

25、26日胜利闭幕。

第18篇:读《河的第三条岸》有感:亲情永驻

亲情永驻

——读《河的第三条岸》有感

张梦杰

读了曹文轩先生的这本书,渐渐感悟,那个第三条岸也许就是我曾经想到达的精神彼岸。

文中的父亲也许想过要远远地离开,但却放不下生活的羁绊,就在这该死的若即若离的河上,极力地躲着世人的目光,像他逃避记者的镁光灯,又冷不防地跳出来,出现在家人的目光中。但是\"我\"却一直想念着那个父\"我\"等着,心在一个人孤寂的等待中变得炙热,然而,当他终于喊出了那些话,等来了父亲的挥手,却失望了,不,是绝望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在各自的路上走得太远,等到停下脚步,已站在这个世界的两极。想到这里我觉得要真正读懂这篇小说,也不应该站在世俗道德的层面去评判父亲儿子的对错成败。

父亲遥遥站在不远的远方,渴望去触及,渴望去到达。穿梭在尘世中的我们,朝着\"第三条岸\"坎坷前进,一路上各种各样的牵绊,各种各样的约束和不自由,甚至还会有孤独和黑暗不断扰烦着我们。人世的一切都像流水一样跟着时间不断地流逝着,当我们完全的屈服于社会,完成臣服于尘世,完全融合于现世,待我们再次回望曾经所希望的那片宁静的幻想时,我们却害怕了、逃避了。

这个短篇小说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证明由故事带出的情感得到了很多人内心的回应。父亲离开了家庭,放下了子女,远离岸上的一切,选择了孤独的在河上漂流,我们都在问为什么?思考这个问题,我的泪汹涌而出,我还是不了解父亲,我怕孤独的父亲,可答案只有父亲自己知道。

无论如何,从文本中,我深深体味到亲情的可贵,亲情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亲情让我们生存的世界充满爱,爱让我们在幸福中度过每一天。失去亲情将是多么的可怕。有了亲情就有一件厚厚的棉衣,为我抵御风寒;有了亲情就有一张柔软的床,让我忘记安然入梦。当亲人托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我们可以倒一杯热茶给他们;当他们在工作不顺心时,我们可以说两句安慰的话······

亲情就好比避风的港湾,亲情需要召唤,需要建设,需要修炼,时代需要我们用心铺设一条亲情高速公路,亲人之间互相勉励,亲力亲为,达到和谐。

河的第三条岸,它或许曾经存在,或许从未存在。一条宁静的河岸,屯在心灵不远的远方,静静地望着我们,但我们一定要守住人生的底线——让亲情永驻。

第19篇:《左撇子右撇子》读后感

读书笔记

一.书本简介

书名:《左撇子右撇子》

作者:[日] 前原胜矢

译者:陆求实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书本类型:科普性图书。作者在此书中虽然是以科学的角度来阐述对左撇子右撇子,但是语

言还是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

主要章节:1.左撇还是右撇——惯用手的构造与功能

2 .左撇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3.惯用手的遗传

4.脚也分左右撇吗?

5.眼睛也有“左撇子”吗?

6.耳朵的左右惯用现象

7.动物的右撇子和左撇子

8.左撇子右撇子在医学上的意义

二.作者思路及我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即是,作者所说的左撇子右撇子,不仅是针对手,还涉及到脚、眼睛、耳朵的惯用性。

作者选择左撇子与右撇子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研究课题的原因有二:

第一,在15年前他从事神经学研究的时候,有一位女性患者自诉“右手使不上劲”,最后被诊断为左脑存在发育障碍,作者从此对“人有两个大脑”这一事实有了切实和感性的认识;第二,该课题的研究不需要投入很多经费。

作者的整体写作思路是:

告诉读者人类是从200-150万年以前开始左右手分工 → 提出用手习惯建立在大脑左右半球的优势性上,同大脑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 介绍衡量左右撇的侧性指数LQ=100*(右-左)/(右+左+两手),所有动作都以右手完成的人LQ=100,所有动作都以左手完成的人LQ=-100(不同的统计会用不同的侧性指数范围来确定左、右撇子,因此对左、右撇的范围没有明确规定) → 动作越复杂左右手的惯用性越明显 → 使用工具越多手就会越发达,这也是左右手分工的原因之一 → 给惯用手下定义:使用频度更高、更加灵巧的手,但这只适用于手的运动功能,当问题关乎知觉(触觉)的时候,惯用手往往是与运动功能惯用手相对的另一只手 → 给左撇子下定义:侧性指数(LQ)-30以下的人界定为左撇子 → 揭示左撇子形成的两个原因:1.遗传性的左撇子 2.病理性(外伤性)的左撇子 → 提出惯用手会遗传的观点 →举出左撇子的优点:在空间认知方面能力突出,具有超常的视觉能力 → 提出脚、眼睛、耳朵也分左右撇 → 通过对动物左右撇的介绍来进一步补充人的左右撇 → 揭示左撇子和右撇子在医学上的意义,解释了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大脑左右半球的优势性

我的看法是:

在我看来,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有二:

第一,作者自身对左撇子右撇子这个课题有浓厚的兴趣,渴望和他一样对此着迷的读者分享他对此的研究成果。这不仅可以从作者十五年前就开始对左撇子与右撇子感兴趣中看出,而且可以在本书的写作内容既详尽又简练上体现。本书总共八大章63小节,这63个小节中涵盖的内容很多很广,在我之前提到的整体写作思路上还要衍生出许多的枝节,但是本书仅有222页,作者能够用最精炼的语言将其要表达的观点呈现给读者是需要花很多功夫

的。而且书中有大量的调查分析(几乎每次调查都是上千人)、许多对前人观点的肯定和否定,作者在写作本书之前想必一定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

第二,作者希望改变社会对于左撇子的偏见。作者在文中多处提到了社会对于左撇子的偏见,如:在许多国家的语言中,“左”都不具有积极、正面的含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认为“左”是邪恶的、肮脏的;犯人中的左撇子比例比正常人高,因此许多人就认为左撇子容易成为罪犯,认为对左撇子的矫正是对犯罪的预防和教育措施等等。作者对这些错误的看法予以了否定,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产生左撇子的原因,举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毕加索、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莫扎特等天才都是左撇子来增加说服力,并表示如果左撇子不会给生活带来不便,那么就没有将其矫正为右撇子的必要。

三.我对作者观点的赞同点与不赞同点

本书中一部分的观点是作者根据前人的研究而提出的,是有科学依据的,令一部分是 根据调查结果或者作者自己推断得出的,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其中的一些引起了我的共鸣。

赞同点:

1.根据对20-21岁男性做各种难易程度不同的动作时使用惯用手频度的调查得出动作越复杂左右手的惯用性越明显的结论。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显而易见,比如做拿汤匙、拧瓶盖、握杯子等简单动作时,我们双手交替使用的概率就比较大,即使有常用的手那也是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但是当遇见写字、画画、使用剪刀等难度较大的动作时,我们几乎只能使用自己的惯用手。相信每个人对这一结论都有深刻的体会并且能够理解细致性精密性和个人的喜好是构成惯用手的两个重要因素。

2.左撇子是否要矫正,应该根据其大脑右半部优势的倾向,以及与社会文化压力之间的平衡来做具体分析。左撇子是因为大脑右半部占优而产生的极为自然的现象,而且如今社会对左撇子已经宽容了许多,在我的身边也有左撇子,左撇子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智商方面的影响或者社会的压力。因此我也觉得如果左撇子并未给生活带来不便的话,那么没有必要将其矫正为右撇子,有时矫正左撇子反而会带来不好的效果,比如:口吃、心理过激反应、情感障碍、消耗大量的精力等等。

3.左撇子在空间认知方面能力突出,但语言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下。左撇子大脑的右半球为优势半球,因此空间能力强,因为语言中枢是在大脑的左半球,而左撇子大脑的左半球不是很发达,因此语言能力比较低下。就拿爱因斯坦来说吧,他三岁时还不会说话,以致父母担心他存在发育障碍,后来他患上了轻度的口吃,甚至诵读困难,他有一段自白是;“理论形成了,可是要用语言将它翻译出来,却要花费掉我极大的能量。”也就是说,相对于发现物理学真理的能力,他的语言表述能力却显得十分笨拙。细细观察我身边的左撇子也发现他们的语文水平或者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但是理科都比较出色。

4.耳朵的惯用现象是存在的。耳朵的惯用现象常常不为人注意,因为惯用耳常常会受到惯用手的影响。例如,在接电话的时候,还伴随着用手握住话筒的这个动作,因此就免不了将惯用手当作耳朵的选择,而且听电话是有时要记录、或者要拨电话号码、按号码键,这些都是惯用手的工作,这种场合一般都必须用非惯用手来握话筒。惯用耳在我身上非常明显,虽然我的惯用手是右手,但是无论是打电话、用一只耳机听歌、身体凑上前听别人的悄悄话,我都会使用左耳,与作者调查结果——左撇子耳人数最多不谋而合,可能也与我左耳的听力比右耳的听力好有一定的关系。

5.动物也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之分。养狗的人家会注意到,公狗撒尿时抬起的腿始终是一致的,虽然不同的狗之间会有差别,但是对于同一只狗,它是不会变换翘起的腿的。还有火烈鸟,它们有用右腿“金鸡独立”的习性,但是它们都是用左腿在水面拍击并捕捉水面下的鱼儿,因此右腿是它们的轴脚,而左腿则是他们的惯用脚。此外还有很多例子,比如猴子和

猩猩总是用同一只手来抓食物,蟹的螯有一大一小,这些无不证明了动物也是有惯用手或者惯用脚的。

不赞同点:

1.作者认为精神发育迟滞、脑性麻痹、自闭症、先天性失读症、注意力集中困难基本上都可以认为是由于分娩时受到损伤而造成的。我认为作者的这一观点太过片面,即使是经过调查的,但是调查者也只是一小部分,不能由此推广到所有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身上。造成自闭症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缺少家庭的温暖或者受到突然的刺激;精神发育迟滞可能是胎儿在母亲子宫中就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辐射等。总之导致这些疾病的因素绝不只是分娩时受到损伤。

2.作者认为惯用手除了头部受到外伤就是遗传的,我觉得不尽然。我的哥哥是左撇子,但是他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右撇子,甚至可以说我们家族没有左撇子的遗传基因,而且他的头部没有受过外伤,那么按照作者的观点怎么解释呢?而且有些人到了中老年之后会改变惯用手(右撇子逐渐增多),这又怎么解释呢?所以我觉得除了作者说的这两个造成左撇子的因素外,应该还有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心理也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3.作者认为惯用手为右手的人,其惯用脚也为右脚,惯用眼也为右眼。这一说法实属牵强。作者的调查结果也不是区分的很明显,惯用手为右手的人其惯用脚为左脚和右脚的比例几乎相等,右脚比左脚稍微多了一点,惯用手与惯用眼联系的调查结果也差不多这样。这一调查结果就不是很令人信服。我认为其实惯用手、惯用眼、惯用脚之间并无多大关系,就如惯用手可能受到社会影响、惯用眼可能受到视力影响、惯用脚可能受到个人喜好影响,这三者并无统一的生理机制。

4.作者认为一些话或者行为假如不能够以自己和别人都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它就一定会以病态的形式在身上表现出来。我十分不赞同作者的这一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在社会中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想法、做法肯定千差万别,肯定有很多时候都是不能使各方都接受都满意,如果照作者说的,凡是遇到一方不能接受就要以病态的形式在身上表现出来的话,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早已经疯了。所以不是所有的意见不和都会使我们扭曲,毕竟歇斯底里也只是少数情况。

5.作者认为现代人类的脑重平均为1400克,已达到人类进化的最后阶段,如果再增大的话,分娩将会有损伤和危险。我认为作者不能根据婴儿分娩时会有危险就推断出人类的进化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我认为人类的进化是一刻不停的,只不过我们自身没有感觉而已,但是如果一旦遇到了突发状况,我们就能立刻感受到自己的进化。无论大脑、身体的进化是否仍在进行也是有待科学研究的,所以不能断言进化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当然我也不能断言我们的进化是在进行的。

四.是否推荐此书

我还是像同学们推荐阅读此书的。虽然书中有一些错误,但是作者也只是执一家之词发一家之言,这些错误之处反倒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我推荐此书的理由有:

1.我们许多人都对左撇子与右撇子这个课题感兴趣。特别是左撇子,因为左撇子人少,所以左撇子对于我们来说总是有一种神秘感,这本书便可以为我们揭开左撇子的神秘面纱,并从科学的角度介绍左撇子和右撇子的联系与区别。

2.本书并不是一本学术性、专业味儿很强的书,所以易于理解。本书有提到大脑的左右优势半球,有提到医学,有提到细胞学等等专业知识,但是都未深入展开的说,只是用了最易于理解的话来展现给读者,并且每一个章节里面都有大量的例子和调查来支撑作者的观

点,读起来既不费尽又有趣味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3.本书条理清晰,语言简练。现在很多书都繁复冗长,让人看了就失去耐性,但是这本书却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其中一个章节中的问题在下一个章节中就可能揭开,所以让人有看下去的兴趣。仅仅222页,不长的篇幅却涵盖了很多知识内容。我平时不太喜欢看书,可是我居然把这本书带有专业知识在三天之内看完了,而且又反复看了两遍,对惯用手、脚、眼睛、耳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4..作者并不是一味地提出观点和给出结论,仔细翻看此书会发现几乎每一节中作者都会留下问题,有的是作者无法解释的,有的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无法解释的,有的是作者留个读者思考的。在浅显的语言中蕴藏着深奥的问题,读起来更有挑战性。我在读此书的时候就有很多问题也难以理解,因此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有的能够解决了,但是有的问题仍然是个未解的谜,这些谜团或需要依靠未来的科学技术才能解开。

总之,读这本书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你可以带着愉快的心情去阅读。

第20篇:《左撇子右撇子》读后感

读书笔记

一.书本简介 书名:《左撇子右撇子》 作者:[日] 前原胜矢 译者:陆求实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书本类型:科普性图书。作者在此书中虽然是以科学的角度来阐述对左撇子右撇子,但是语言还是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

主要章节:1.左撇还是右撇——惯用手的构造与功能

2 .左撇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3.惯用手的遗传

4.脚也分左右撇吗?

5.眼睛也有“左撇子”吗?

6.耳朵的左右惯用现象 7.动物的右撇子和左撇子

8.左撇子右撇子在医学上的意义

二.作者思路及我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即是,作者所说的左撇子右撇子,不仅是针对手,还涉及到脚、眼睛、耳朵的惯用性。

作者选择左撇子与右撇子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研究课题的原因有二:

第一,在15年前他从事神经学研究的时候,有一位女性患者自诉“右手使不上劲”,最后被诊断为左脑存在发育障碍,作者从此对“人有两个大脑”这一事实有了切实和感性的认识;第二,该课题的研究不需要投入很多经费。

作者的整体写作思路是:

告诉读者人类是从200-150万年以前开始左右手分工 → 提出用手习惯建立在大脑左右半球的优势性上,同大脑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 介绍衡量左右撇的侧性指数LQ=100*(右-左)/(右+左+两手),所有动作都以右手完成的人LQ=100,所有动作都以左手完成的人LQ=-100(不同的统计会用不同的侧性指数范围来确定左、右撇子,因此对左、右撇的范围没有明确规定) → 动作越复杂左右手的惯用性越明显 → 使用工具越多手就会越发达,这也是左右手分工的原因之一 → 给惯用手下定义:使用频度更高、更加灵巧的手,但这只适用于手的运动功能,当问题关乎知觉(触觉)的时候,惯用手往往是与运动功能惯用手相对的另一只手 → 给左撇子下定义:侧性指数(LQ)-30以下的人界定为左撇子 → 揭示左撇子形成的两个原因:1.遗传性的左撇子 2.病理性(外伤性)的左撇子 → 提出惯用手会遗传的观点 →举出左撇子的优点:在空间认知方面能力突出,具有超常的视觉能力 → 提出脚、眼睛、耳朵也分左右撇 → 通过对动物左右撇的介绍来进一步补充人的左右撇 → 揭示左撇子和右撇子在医学上的意义,解释了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大脑左右半球的优势性

我的看法是:

在我看来,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有二: 第一,作者自身对左撇子右撇子这个课题有浓厚的兴趣,渴望和他一样对此着迷的读者分享他对此的研究成果。这不仅可以从作者十五年前就开始对左撇子与右撇子感兴趣中看出,而且可以在本书的写作内容既详尽又简练上体现。本书总共八大章63小节,这63个小节中涵盖的内容很多很广,在我之前提到的整体写作思路上还要衍生出许多的枝节,但是本书仅有222页,作者能够用最精炼的语言将其要表达的观点呈现给读者是需要花很多功夫

的。而且书中有大量的调查分析(几乎每次调查都是上千人)、许多对前人观点的肯定和否定,作者在写作本书之前想必一定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

第二,作者希望改变社会对于左撇子的偏见。作者在文中多处提到了社会对于左撇子的偏见,如:在许多国家的语言中,“左”都不具有积极、正面的含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认为“左”是邪恶的、肮脏的;犯人中的左撇子比例比正常人高,因此许多人就认为左撇子容易成为罪犯,认为对左撇子的矫正是对犯罪的预防和教育措施等等。作者对这些错误的看法予以了否定,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产生左撇子的原因,举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毕加索、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莫扎特等天才都是左撇子来增加说服力,并表示如果左撇子不会给生活带来不便,那么就没有将其矫正为右撇子的必要。

三.我对作者观点的赞同点与不赞同点

本书中一部分的观点是作者根据前人的研究而提出的,是有科学依据的,令一部分是 根据调查结果或者作者自己推断得出的,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其中的一些引起了我的共鸣。

赞同点:

1.根据对20-21岁男性做各种难易程度不同的动作时使用惯用手频度的调查得出动作越复杂左右手的惯用性越明显的结论。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显而易见,比如做拿汤匙、拧瓶盖、握杯子等简单动作时,我们双手交替使用的概率就比较大,即使有常用的手那也是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但是当遇见写字、画画、使用剪刀等难度较大的动作时,我们几乎只能使用自己的惯用手。相信每个人对这一结论都有深刻的体会并且能够理解细致性精密性和个人的喜好是构成惯用手的两个重要因素。

2.左撇子是否要矫正,应该根据其大脑右半部优势的倾向,以及与社会文化压力之间的平衡来做具体分析。左撇子是因为大脑右半部占优而产生的极为自然的现象,而且如今社会对左撇子已经宽容了许多,在我的身边也有左撇子,左撇子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智商方面的影响或者社会的压力。因此我也觉得如果左撇子并未给生活带来不便的话,那么没有必要将其矫正为右撇子,有时矫正左撇子反而会带来不好的效果,比如:口吃、心理过激反应、情感障碍、消耗大量的精力等等。

3.左撇子在空间认知方面能力突出,但语言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下。左撇子大脑的右半球为优势半球,因此空间能力强,因为语言中枢是在大脑的左半球,而左撇子大脑的左半球不是很发达,因此语言能力比较低下。就拿爱因斯坦来说吧,他三岁时还不会说话,以致父母担心他存在发育障碍,后来他患上了轻度的口吃,甚至诵读困难,他有一段自白是;“理论形成了,可是要用语言将它翻译出来,却要花费掉我极大的能量。”也就是说,相对于发现物理学真理的能力,他的语言表述能力却显得十分笨拙。细细观察我身边的左撇子也发现他们的语文水平或者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但是理科都比较出色。

4.耳朵的惯用现象是存在的。耳朵的惯用现象常常不为人注意,因为惯用耳常常会受到惯用手的影响。例如,在接电话的时候,还伴随着用手握住话筒的这个动作,因此就免不了将惯用手当作耳朵的选择,而且听电话是有时要记录、或者要拨电话号码、按号码键,这些都是惯用手的工作,这种场合一般都必须用非惯用手来握话筒。惯用耳在我身上非常明显,虽然我的惯用手是右手,但是无论是打电话、用一只耳机听歌、身体凑上前听别人的悄悄话,我都会使用左耳,与作者调查结果——左撇子耳人数最多不谋而合,可能也与我左耳的听力比右耳的听力好有一定的关系。

5.动物也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之分。养狗的人家会注意到,公狗撒尿时抬起的腿始终是一致的,虽然不同的狗之间会有差别,但是对于同一只狗,它是不会变换翘起的腿的。还有火烈鸟,它们有用右腿“金鸡独立”的习性,但是它们都是用左腿在水面拍击并捕捉水面下的鱼儿,因此右腿是它们的轴脚,而左腿则是他们的惯用脚。此外还有很多例子,比如猴子和

猩猩总是用同一只手来抓食物,蟹的螯有一大一小,这些无不证明了动物也是有惯用手或者惯用脚的。

不赞同点:

1.作者认为精神发育迟滞、脑性麻痹、自闭症、先天性失读症、注意力集中困难基本上都可以认为是由于分娩时受到损伤而造成的。我认为作者的这一观点太过片面,即使是经过调查的,但是调查者也只是一小部分,不能由此推广到所有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身上。造成自闭症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缺少家庭的温暖或者受到突然的刺激;精神发育迟滞可能是胎儿在母亲子宫中就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辐射等。总之导致这些疾病的因素绝不只是分娩时受到损伤。

2.作者认为惯用手除了头部受到外伤就是遗传的,我觉得不尽然。我的哥哥是左撇子,但是他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右撇子,甚至可以说我们家族没有左撇子的遗传基因,而且他的头部没有受过外伤,那么按照作者的观点怎么解释呢?而且有些人到了中老年之后会改变惯用手(右撇子逐渐增多),这又怎么解释呢?所以我觉得除了作者说的这两个造成左撇子的因素外,应该还有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心理也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3.作者认为惯用手为右手的人,其惯用脚也为右脚,惯用眼也为右眼。这一说法实属牵强。作者的调查结果也不是区分的很明显,惯用手为右手的人其惯用脚为左脚和右脚的比例几乎相等,右脚比左脚稍微多了一点,惯用手与惯用眼联系的调查结果也差不多这样。这一调查结果就不是很令人信服。我认为其实惯用手、惯用眼、惯用脚之间并无多大关系,就如惯用手可能受到社会影响、惯用眼可能受到视力影响、惯用脚可能受到个人喜好影响,这三者并无统一的生理机制。

4.作者认为一些话或者行为假如不能够以自己和别人都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它就一定会以病态的形式在身上表现出来。我十分不赞同作者的这一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在社会中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想法、做法肯定千差万别,肯定有很多时候都是不能使各方都接受都满意,如果照作者说的,凡是遇到一方不能接受就要以病态的形式在身上表现出来的话,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早已经疯了。所以不是所有的意见不和都会使我们扭曲,毕竟歇斯底里也只是少数情况。

5.作者认为现代人类的脑重平均为1400克,已达到人类进化的最后阶段,如果再增大的话,分娩将会有损伤和危险。我认为作者不能根据婴儿分娩时会有危险就推断出人类的进化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我认为人类的进化是一刻不停的,只不过我们自身没有感觉而已,但是如果一旦遇到了突发状况,我们就能立刻感受到自己的进化。无论大脑、身体的进化是否仍在进行也是有待科学研究的,所以不能断言进化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当然我也不能断言我们的进化是在进行的。

四.是否推荐此书

我还是像同学们推荐阅读此书的。虽然书中有一些错误,但是作者也只是执一家之词发一家之言,这些错误之处反倒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我推荐此书的理由有:

1.我们许多人都对左撇子与右撇子这个课题感兴趣。特别是左撇子,因为左撇子人少,所以左撇子对于我们来说总是有一种神秘感,这本书便可以为我们揭开左撇子的神秘面纱,并从科学的角度介绍左撇子和右撇子的联系与区别。

2.本书并不是一本学术性、专业味儿很强的书,所以易于理解。本书有提到大脑的左右优势半球,有提到医学,有提到细胞学等等专业知识,但是都未深入展开的说,只是用了最易于理解的话来展现给读者,并且每一个章节里面都有大量的例子和调查来支撑作者的观

点,读起来既不费尽又有趣味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3.本书条理清晰,语言简练。现在很多书都繁复冗长,让人看了就失去耐性,但是这本书却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其中一个章节中的问题在下一个章节中就可能揭开,所以让人有看下去的兴趣。仅仅222页,不长的篇幅却涵盖了很多知识内容。我平时不太喜欢看书,可是我居然把这本书带有专业知识在三天之内看完了,而且又反复看了两遍,对惯用手、脚、眼睛、耳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4..作者并不是一味地提出观点和给出结论,仔细翻看此书会发现几乎每一节中作者都会留下问题,有的是作者无法解释的,有的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无法解释的,有的是作者留个读者思考的。在浅显的语言中蕴藏着深奥的问题,读起来更有挑战性。我在读此书的时候就有很多问题也难以理解,因此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有的能够解决了,但是有的问题仍然是个未解的谜,这些谜团或需要依靠未来的科学技术才能解开。

总之,读这本书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你可以带着愉快的心情去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