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读后感

戊戌变法读后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05 07:57:25 来源: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戊戌变法》读后感

《戊戌变法》读后感

《戊戌变法》读后感

现在已经是2016年了,遥想祖国当年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许多岛屿都被外国占领,也有许多英雄为国家尽忠,为了了解历史,我特意借阅了一本书,名叫《戊戌变法》。看完这本书,我真有一种奋发图强的意志。

这本书主要分五大部分;《戊戌变法的兴起》、《戊戌变法的过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戊戌变法评价及历史影响》、《戊戌变法中的重要人物》,主要讲了;因为甲午战争失败是直接原因,维新思想的起兴是思想基础,公车上书揭开了序幕,创办报刊,学会制造舆论,所以康有为等人主张戊戌变法,此后,康有为接连向光绪帝上书,陈述受法主张,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变法运动一开始就遭到封建顽固派的抵制和反对,随着运动的开展,维新派与顽固派的矛盾和斗争迅速加剧。1898年9月21日,光绪帝被幽禁,谭嗣同等6位维新志士惨遭杀害,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新政全部被推翻,变法运动彻底失败。失败原因是1.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不可能成功2.对外国侵略者带有幻想,具有依赖性3.没有也不敢发动群众

像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如江姐、杨靖宇......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影响,他们都怀着颗赤诚之心,有济世之才,一代人杰啊!我长大后一定要报向祖国为祖国出一份力。因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做国家的栋梁之材!

推荐第2篇:戊戌变法史事考读后感

茅海建教授的《天朝的崩溃》自出版以来,早已经成为近代史研究的名著了。现在凡是要研究鸦片战争,大概是无法绕过茅教授树立的这个不低的标杆的。同样的,现在如果研究戊戌变法,依然无法绕过茅教授的新一个高度,这便是这本《戊戌变法史事考》。

和《天朝的崩溃》不同的是,《戊戌变法史事考》不是一个结构紧密的著作,而是多篇论文的结集。即便如此,各篇文字之间依然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有些虽然只是就个别问题进行探讨,但正是这些细小的问题,冥冥中决定着变法的方向和前景。《戊戌年张之洞召京与沙市事件的处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朝廷保守一派不满于翁同龢张桓荫等帝党专权,徐桐上奏要求让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入京,以图让其主持政务,削弱翁张等人的势力。由于真实的原因一直对张之洞保密,疑惧满腹的张先是以病拖延入京的时间,直到后来看出端倪,匆忙上路正在途中之时,沙市事件正好发生了。于是光绪帝又匆忙命令张赶回湖南处理善后事务。等事件平息,朝廷的实力布局已经完成,张之洞进京一事便不了了之了。茅教授在最后的结语中认为:“如非历史的偶然,戊戌维新很可能在他(张之洞)的主持或指导下展开。在这一假设的前提下,我当然无法臆测中国历史的走向,但我已感到,由于他的机敏,很可能会避免戊戌政变的这一结局,那毕竟是中国历史的倒退。”茅教授显然是对张之洞未能进京辅助国政很是惋惜。虽然他的结论中不无想当然的意味——假使张之洞能成功进入权力中心,以当时的权力格局来看,他也很难有什么出色的表现。这样的假设所涵盖的内容过于庞杂,其中依然有许多变数——但以张之洞个人的气质来说,至少可以在后党与帝党之间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在前期起到这样一个作用的无疑是恭亲王奕訢,自奕訢死后,两党之间的矛盾便成白热化的趋势,张之洞从中介入,多少能缓和矛盾,甚至可以避免八月初六的政变。当然,这些依然只是假设。

在书中,最重要的当然是《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正、修正》一章。让人称道的是,作者先是系统地回顾和分析了前人先进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作了简单地评价。接下来按照时间的顺序,条分缕析地把政变前近十天的情况一一作了细致考证和对已有研究的补充。对于未能解决的,如“慈禧为什么八月初五决定将回颐和园日期推迟到初十日以及为什么于初六日亲政”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茅教授并没有牵强解释,而是作了阙疑。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很久以来坊间传说的,戊戌政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袁世凯的告密。于是“戊戌六君子”的死袁世凯便必须负主要责任了。由于袁在之后声名狼藉,人们很自然地坚信他就是刽子手,他是用六君子的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花翎。茅教授显然支持黄彰健先生在《戊戌变法研究》中的看法,即在初六日慈禧发动政变之时,袁世凯的告密根本无法传到到宫内,也就是说政变的直接原因并不是袁的告密。告密只是强化了政变本身并且使更多的人受到波及。在今天看来,慈禧最后的反攻倒算几乎在变法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的,差别仅仅是发生的时间迟早而已。

中学历史教材中在谈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往往把责任归咎在改良上。历史真实却恰恰相反。政变之所以在变法一百零三天之后爆发,问题就在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做法和态度太过激进。政治斗争说到底就是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对于保守顽固如满清这样的政权,任何对最高权力的觊觎和窥视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康有为等人在明知光绪权力有限的情况下,急急忙忙地在权力中心安插自己人排挤异己,完全无视慈禧的存在。他们过分高调的举动一来更加激起旧有保守派的反抗,二来将原本处于中间摇摆状态的人也推向了自己的反面。任何改革其实就是笼络权力者,形成自己坚固的利益集团。在牢笼的过程的起关键作用的往往就是处于中间的部分。这个群体势力最大人数最多,谁能尽可能多地争取到他们的支持,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很不幸的是,康有为等人还没等变法好好展开,就把大多数人得罪了,尤其是当时处于朝廷中枢的满人,强烈的民族情绪使得康有为们在一开始就拒绝和他们合作,并试图把他们排除在改革的范围之外。其实大多数人对于康有为等的变革不存在什么理想主义情怀。在官场混迹多年,他们早已经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能力,他们支持或者反对变法完全是围绕着最高权力展开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变法的一百多天里反对变法的奏折寥寥可数,绝大多数是那些效忠赞成变法的。

所谓革命,就是我活,但是你必须死。但改良不是,改良应该是我活,也得让别人活。康有为等人的所作所为完全指向要把慈禧赶出权力中心,然后自己取而代之。这和改良已经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无怪乎保守派会在政变之后那么疯狂地搜捕康梁等人了。从具体主张分析,那些参与或者主持变法的人未必真的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西方科学政治文化的素养。不说四位军机章京如何的缺少处理政务的经验,但就各地各部门稍具维新意识的官员的上书来说,几乎没有人真正对西方政治制度有深入研究。比如关于设立议会,他们只强调它有使上下信息通达,而毫不论及他的权力来源以及界限。少数或许是自我保护的谨慎态度,但大多数确是不知议会制度为何物,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名字罢了。所以茅教授对变法是为了施行“君主立宪”一说持的怀疑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变法的过程中日本对当时情形的观察和它在政变前后对权力中心的影响。为此,茅教授专门在最后一章《日本政府对于戊戌变法的观察与反应》中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整本书中,这一章也是最具有传奇性质的。尤其是日本和英国政府对梁启超和康有为的解救,实在可以拍一部可看性很强的电影。包括后来救援黄遵宪也是如此。在这一章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日本大隈重信政府对变法的理想主义情怀。首相大隈重信以及前任伊藤博文都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参与者,因此他们对维新的意义有着比常人更深沉的感受。当他们看到清政府开始变法,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无意识中倾向于维新的一派。于是就有了当政变发动后,大隈重信在发往俄罗斯的情况通报中下意识地流露出对维新派的同情和对保守派的反感。与此同时对康梁等人的救援更是说明了这种理想主义的情怀。直到九月二十五日大隈内阁倒台,山县有朋内阁推行务实的外交政策,这种理想主义的情怀才被一切以帝国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所取代。至于日人为何这么积极参与变法,作者最后引用一名德国记者的话说:

“对于中国的改革,日本人的意图也许是真诚的。他们相信改革,因为他们有过成功的经验。日本人大概是想成为中国的参谋和教员,正如欧洲人以前对于日本那样。但是,日本首先想要的是和一个经过改革的、对日本的灵感言听计从的和真正有战斗力的中国建立联盟,为的是筑起一条坚固的堤坝,以阻挡欧洲的冲击。日本人的大目标是谋求亚洲的„门罗主义‟,也就是把外国人从东亚挤出去。”

按照这样的逻辑,那么近半个世纪之后的力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全面侵华与此便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了。

总之,正如朱维铮教授所说的,读过茅海建教授这本书之后,对于百年前的那一百多天的中发生的事基本有了轮廓了。

推荐第3篇:戊戌变法

2.7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的时间、条件和影响;早期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康、梁的活动,公车上书及其影响,强学会的性质和活动,保国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宗旨,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内容和影响;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的内容、影响和失败的原因。

2.能力要求:(1)分析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应诏统筹全局折》的意义。(2)光绪在维新运动中的作用,顽固派破坏变法的经过,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3)比较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维新派等改革派的思想。

3.情感目标:19世纪末,面对瓜分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各种政治力量都作出了反应。维新派把抵抗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与文化结合起来,同顽固派展开了一场大战,把维新变法思潮推进为具有很大声势的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一次争夺政权的斗争、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康、梁、谭等既是新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破坏旧秩序的身体力行者。

课时安排 2-3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1)康、梁的维新思想及理论著作是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其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之精华,继承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其产生发展表明中国的思想领域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说明在中国危亡之际,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2)戊戌变法的内容、历史意义和教训是重点。这是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努力奋争的最终结果。改革内容虽与最初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但还是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 2.难点分析:(1)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难点。学生掌握的史实有限,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2)戊戌变法的评价及对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的认识是难点。戊戌变法的评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括能力。需要教师向学生讲清楚,戊戌变法的概念,或给学生以思路提示。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学生容易把阶级(阶层)与个人混为一谈,认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谭嗣同等人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敢献身性是相矛盾的。这需要教师在帮助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强调阶级与个人的不同之处。

课堂教学设计

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战后不久,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

(板书 第七节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师: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良运动。结合前面所学的历史,请思考:运动的发生和哪些因素相关呢?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翻开书,看看教材编写者与我们大家的想法一致吗?

生:(阅读教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为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落实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知识点,分析初步发展的原因)

1.政治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背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师:救国图存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康、梁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主张变法,主张救亡图存。变什么?怎么救亡图存?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师:什么是维新思想?“新”指什么? 生:(随问随答)

师:资产阶级新思想的产生除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相关以外,还与思想自身的演变继承有关。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在继承了早期维新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了解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原因,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特点)

师: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剧,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维新思想也在发展。并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形成了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想。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2.康、梁的维新思想及其理论著作 生:(阅读教材,总结思考回答) 师:把大家回答的内容整理一下。

(1)主张在中国设立议院,召开国会,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 (2)主张鼓励发展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3)主张兴办新式学校,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 (4)废除科举制,改变官制。

(5)依靠清政府,通过变法改革的方式实现上述思想主张。(停顿,可以让学生再补充)我们再深想一个问题,在这些主张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

生:(思考回答)

师: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是什么?(停顿)使国家强大,同时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由此可见,康、梁的维新思想具有强烈的鲜明的进步性和爱国性。康、梁是如何阐述其维新变法思想的呢?

生:(阅读教材,了解万木草堂,理论代表作名称及地位作用) 师:请一位同学把康有为理论代表作的主要内容介绍一下。 生。(朗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

师:破旧立新,这一破一立,反映了他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和学习西方变法的强烈愿望。由此我们看出,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把特点落实在教材上)我们仔细想想,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为什么具有这一特点呢?为什么宣传维新变法时要把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在一起呢?

生:(分成四人一组,充分讨论回答)

师:(为便于开阔思路,补充有关康有为的出身——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到香港游历,思想发生变化的文字材料)

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回答内容)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这样做就易于为世人所接受,又便于当权者,特别是皇帝的接受。这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不敢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这样看来,康有为是跪着造反。

3.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成立

1895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正值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联络了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拒签和约,迁都再战,变法自强”——即公车上书。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大请愿对社会的震动和影响极大,确实说明维新思潮已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

生:(思考思潮与政治运动的区别,随想随答)

师:为更好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呢?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插图,总结途径,落实主要的知识点,如《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会,体会维新运动走向全国并蓬勃开展)

师:维新思想的传播,引起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既有面对面的交锋,又有通过发表文章,写著作进行思想观点、政治主张的辩论,较量。

三、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师:1898年1月24日大年初三下午三点,在总理衙门的西花厅,一方是李鸿章,荣禄,一方是康有为,在场的还有翁同龢等人。荣禄首先发难,讲:“祖宗之法不可变!”康有为立即驳斥道:“祖宗之法以治祖宗之地,今祖宗之地不能守,何有于祖宗之法!既如此地为外交署,亦非祖宗之法所固有,因时制宜,诚非得已!”

双方的辩论,较量主要围绕三个问题面展开的。 1.主要内容

生:(在事先准备的基础上由六位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进行辩论) 2.实质与作用

师:这场论战的实质是什么呢? 生:(分析回答) 师:论战的作用有哪些呢?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与认识)

师:这场论战说明了什么?反应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从论战的实质去思考)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谈自己的看法)说明正在成长中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分享政权的愿望,反映出他们有强烈的鲜明的爱国心,正义感。

师:(引导学生回忆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新思潮,洋务派的洋务思想)这些思想与维新派的维新思想有什么异同点?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主张、目的、特点、代表的阶级利益等方面思考回答) 师:维新派做了大量的准备,特别是思想舆论准备,目的是为了把其政治主张付诸于社会实践,实现社会改良。而社会改良真能得以实施,还需要什么条件呢?(引导学生从改良的概念入手进行思考)

生:(讨论、思考、简单回答)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皇帝的支持,维新派还要有具体的改良方案和自身组织上的准备。(按学生的思路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讲述)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了胶州湾,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全国人民反对,康有为从广东赶到北京后,再次给皇帝上书(第五书)(打出第五书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变法的紧迫感,重要性。上书仍未直接到光绪皇帝手中,但其内容痛切,在大小官员中辗转传抄,引起强烈反响。天津,上海的报纸公开发表——光绪看到了。准备召见,囿于非四品以上的官员不得召见的祖制,遂改令递送条陈,并下令:对康有为的条陈要随到随送,不得阻拦扣压。——维新派得到了皇帝的直接支持。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呢?根据你们的了解考虑一下。

生:(思考、回答)

师:有的同学说他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有的同学说他具有改革意识,分析的都很好,有道理,老师再补充一点,光绪皇帝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因此下令康有为筹划变法。

生:(阅读教材掌握维新派的施政纲领,通过小字,体会理解《应诏统筹全局折》为什么是施政纲领)

师:维新派组织上的准备,体现在保国会的成立。 生:(阅读教材,了解时间、地点、宗旨、性质)

师:在维新派的努力推动下,一场社会改良自上而下地开始了——戊戌变法,因新政只推行了103天,又叫百日维新。

四、百日维新 1.开始的标志

生:(阅读教材,了解开始的时间、标志)

师:为能顺利地推行新法,光绪帝破格提拔了一批有才识的维新人士,组成了以维新派为主的推行新政的核心。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破格提拔的基本情况和原因,教师对康梁等人的职权稍作解释)

师:由此可见新政的诏书名义上是光绪帝发出的,实际上是维新派所为。 2.主要内容

(师生共同逐项分析主要内容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得出对百日维新评价的结论,理解康梁维新派力量弱小,只能采取渐进改革的策略;光绪帝不是维新派的皇帝) 师:在变法高潮时“上自朝廷,下自士人纷言变法”,一度出现了“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政治局面。(打出教材引用的《戊戌政变记》中的一段材料,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解释“封章”等含义之后设问)

1.能否知道此段材料所说的是哪一项变法内容吗?

2.对“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思考、讨论回答)

师:新政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仍打击了封建势力,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激烈的反对和破坏。

生:(阅读教材大小字,了解封建势力反对破坏变法的具体史实)

师:(强调慈禧太后控制人事任免权在封建专制体制下的重大影响。这些史实说明了什么?(停顿)从中央到地方封建势力相当强大,从而决定了变法注定失败的命运。

五、戊戌政变

师:戊戌变法高潮时,双方斗争十分激烈,各种传闻也很多,其中京津一带盛传慈禧太后将在10月份赴天津阅兵时,以武力强迫光绪帝退位。光绪传密诏给康有为等人商量对策。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维新派只好求助于掌有军权的袁世凯。殊不知善于看风使舵的袁世凯却出卖了维新派。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

生:(阅读教材,了解戊戌政变的具体内容。)

师:戊戌变法虽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六、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师:(讲清戊戌变法的大概念和小概念及评价历史事件的思路) 1.性质

生:(由理解得出结论并落实在教材上) 2.积极作用

师:积极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生:(由理解得出结论并落实在教材上)

师:(强调进步性、爱国性)进步性——无论是政治主张,还是改良实践,既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又顺应当时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爱国性——挽救民族危亡本身就是爱国。救国是爱国的最集中的体现。为了救国,为了警醒世人,谭嗣同等人甘愿为变法献身。

生:(朗读教材的小字,了解谭嗣同的献身精神。) 3.失败的原因

生:(阅读教材,了解原因)

师:同学们从中能否理解认识,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或者想一想,维新派为什么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为什么不敢发动群众,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生:(回答) 4.教训

师:由此我们得出什么教训? 生:(总结教训)

师:(总结本章节内容,让学生把本节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演变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

(教师也把自己所画的图示逐步地展示给大家。第一部分最后展示)

课后记:

审定意见:

本教案质量较高,可以采用。 审稿人:邓兴国

推荐第4篇:大作业:《再说戊戌变法》读后感

读《再说戊戌变法》有感

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史中,每一个阶级都曾登上历史的舞台,大清王朝代表的封建奴隶主阶级、太平天国代表的农民阶级、戊戌维新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辛亥革命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代表的工人阶级。最后的历史证明: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工人阶级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他阶级为中国这百年近代化历史所做的贡献。可以说没有他们也没有现在我们生活的中国。这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戊戌变法,虽说只有短短百天,但它却给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第一次我们比较彻底的尝试向西方学习,也是这百年近代化历史中唯一的一次自上而下没有太多流血牺牲的变革,虽然最后以谭嗣同为代表的一批维新派人士也牺牲了自己,但单单就这百日而言,还是没有太多的流血牺牲。

偶然在图书馆看到这本《再说戊戌变法》,是张鸣先生的著作之一,说实话对张鸣学者以前并不是很了解,之前也从未读过他所写的著作,拿起这本书纯粹是巧合,而且封面上的一段话就深深的吸引了我:“中国的近代化之途是东方最难、最艰险的。理论上的幼稚,导致行为上的幼稚,这场以西化为目标的政治变革,呈现出历史上少见的奇特的新旧杂陈,中西糅合的景观。”这段话可以说是对中国的近代化过程剖析的非常到位,说是东方最难最艰险的近代化过程绝对不为过,东方其他国家基本都在殖民统治之下完成了近代化进程,而与我们比较相像的日本确实利用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直接完成了近代化。而我们呢?百年的时间基本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近代化过程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

戊戌变法,距今已经百年,百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相当久远的时间区限,讳言说死,而称“百年之后”,祝愿婚姻长久说“百年好合”。百年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活不到的年限,所谓“人生不满百”,“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百年也就成了时间久远的代名词。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即使在节奏很慢的古代,也算是有历史的了,而一件事情过了一百年还会让人想起它,仅仅这年限就足以证明这个时间意义不同寻常。

读罢此书,颇有些感想,张先生关于戊戌变法的议论,与书本上的定论相去不止一星半点,大有耳目一新之感。

戊戌变法的失败固然有极端恶劣的中外环境因素,但却不能单单归咎于新旧势力对比的巨大悬殊。维新派特别是以康梁为核心的领导人物在政治操作中显示出来的幼稚(缺乏政治、权术经验,)、偏执(可以选择西太后路线,却出于同情、倾慕一条道走到黑的选择了毫无实权的光绪),也徒增了变法的障碍。虽然正统的哲学观、历史观一再强调个人无力改变社会历史的进程,但戊戌变法的这段历史却不能不让人产生遐想,如果康梁不那么书生气,有哪怕一点中兴名臣所具有的官场上的老辣和现实,如果康梁能以为实现新政之目的,抛掉士人沉重的道德感,倚靠老太婆为手段,或许结果会不一样。但历史没有给中国另外的康梁,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即使西太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期望重新来过(庚子年后的新政),但终究是时过境迁。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更何况历史的亲历者,他们不可能跳出历史、身份的局限。今天的我们也许正在经历同样或者相似的历史,会有怎样的结局没有人预先就能知晓,后人评说我们时亦同我们评论古人一般,好似事后诸葛。

张先生对于维新派废八股、废科举、兴近代教育的改革措施的看法特别新颖,区分了八股和科举,认为八股是科举的内容,科举坏就坏在其内容八股,而科举作为国家选择官吏的一种制度形式并不能被以普及文化、科学知识,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的近代教育体制所取代。

戊戌维新是中国人,尤其是中国读书人很难忘怀的历史事件。没有打打杀杀的喧嚣,也没有应者云集的声势,但是戊戌维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确实居于前列的。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是从1840年以来中国所面临最严峻也最迫切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就没有出路,中华民族就没有出路,就谈不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戊戌维新恰恰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记得中国现代作家柳青曾经说过,人生的路虽然很漫长,但要紧处就是那么几步。其实,国家和民族也类似之。人走错关键的几步要受到自己历史的惩罚,民族与国家也是一样,只不过民族与国家的历史要远比个人历史长,所以还有机会在未来的岁月中加以弥补,当然,这得多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行。

从表面上看,戊戌维新只是少数先进的士人仓促登台又被撵下台的政治表演。但就是这短短一百零三天的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国家的旗帜上写下了向西方学习,全面变革的口号。从1840年以来,中国有识之士的学说与见解,从来只是汉学、宋学的异音杂说,西学只有拾遗补缺的位置,经过维新运动一干人的奔走呼号,原来的潜流变成了浪花四溅的大波,从此之后,中国的学术大变,学风大变,思潮也大变。不仅抱残守缺的旧学黯然失色,就是“中学西源”这样的托词也没有了市场,虽然戊戌政变后的短暂的黑夜一时似乎像是要使河水倒流,但潮流毕竟还是向前涌进了。

戊戌维新是一次不成功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变革。虽然人们嘴上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毕竟更偏爱成功者的辉煌和欣赏凯歌行进的飞扬。不过对于想从历史中谋求教益者,失败者的足迹也许更有研究的价值。戊戌维新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恰在于它的失败。

戊戌维新给人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惋惜和伤感,由于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自体性变革,这种变革对近代化进程而言,代价最小,震动最小,落后国家如果能通过这种方式走向近代化,尽管有“不彻底”和“改良主义”之诮,还是很合算的。然而,中国没有这样的幸运,变法很悲壮的失败了。但是,它的种种举措,它的过程细节,都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思索。毕竟,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在现代化的路上走完全程,当我们举目四望的时候,也许会发现我们走过的路程并不太长,不仅没有值得夸耀的资本,反而需要更高明的策略和更大的勇气,好让我们走得更快一点。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我们今天的改革的性质与当年的戊戌维新已毫无共同之处,但是,在当年改革者的足迹中,我们仍然可以得到不少教益。比较起来,近代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没有向戊戌事件那样离我们今天的事业那样近。

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维新运动最终以康梁亡命海外,六君子血溅菜市口而告终。中国政治出人意料的向后倒退,所有新政除了京师大学堂有名无实的苟延残喘之外,全都付诸东流,连荣禄倡导的武科举改革,也复其举石放箭的旧规。戊戌维新运动昙花一现似的失败了,它的失败留给后人的遗憾比近代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件都要多。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代价最小的自上而下的变革,一度离中国人触手可及那样的近,可是转瞬之间却变成了一场人间悲剧。

历史曾经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只是刺激起了一部分中国人变法图强的急切之心,却没有给予中国相应的有利的客观环境。像雪崩一样压过来的外患,使得中国人在图强的挣扎中情感变形,对西方先进文化爱恨交织,上层的卫道士和下层的老百姓被外部侵略逼上墙角,往往易于生出极端性非理性的反弹。 而在国内政坛上,由于光绪的亲政和甲午战争的种种事端,帝后权力之争的漩涡已经浮上水面,一心想有所作为的光绪锐意变法,根本看不上满朝老朽昏庸的大臣,而西太后却在为祖制的障碍无法逾越,帝后操纵又发现台前的傀儡并不那么听话而苦恼,光绪想要变法倒未必是为了争权,但西太后却担心变法的结局是她只好退回后宫去扎花。

清朝晚期持续不断的满汉之争于甲午之后又翻起新的浪潮。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得同治以来中兴名臣的神话像肥皂似的破灭,站在岸上观战的满臣倒有了评头品足的权利,登高一呼,鼓吹变法的新派任务恰好撞在了旗人政治的厚墙上。

也许,一些富有经验和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可以化不利为有利,妥善的利用矛盾,争取助力,循序渐进,将变法引向成功,但是历史在那个时候只给了中国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严复这样的人物,我们没有办法去抱怨为什么后来那些雄才大略之人没有早一点出现。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事,回顾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无使“后人而复哀后人”而已。

推荐第5篇:戊戌变法学案

课题:戊戌变法

一、中外联系

19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以及科技进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进入电气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以垄断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在这个过程中,帝国主义国家急需找到更多、更大的投资市场,为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逐渐形成。日本,这个东方曾经的小国,在经历了明治维新之后,随着其国力的迅速壮大,其政治野心也日益膨胀,先后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等,逐步跻身于列强的行列。

中国自近代以来,不断遭受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一步步加深,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救亡图存成为当时国内最高亢的呼声。

二、基础梳理

(一) 背景

1.民族危机的加深:(1)

(2)清政府被迫向列强举借附有苛刻政治条件的外债,列强得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列强在华争夺筑路、开矿特权,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统治危机的加剧:(1)清政府为了偿付赔款和外债,不断加重对民众的掠夺,加之地方官员的巧取豪夺和自然灾害频发,民众生活苦不堪言,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2)田赋收入的减少、巨额赔款及兴修水利等的庞大支出导致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3.物质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4.阶级条件: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

(二)过程 1.宣传动员:(1)早期维新思潮——

(2)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2.走向实践:(1)公车上书——

(2)创办报刊、组织学会:

3.迎来高潮:百日新政——

4.无力回天:戊戌政变——

(三)影响:虽败犹荣

三、视野拓展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浙江大学历史系 汪林茂

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都存在着改革,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在改革中得以前进、得以发展的,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这种改革在中国封建时代常被称为“变法”、“新政”。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晚清时期这样频繁地进行“新政”、“变法”。短短70年间,全国规模的新政、变法就进行了三次:19世纪60年代后的洋务新政、19世纪末的戊戌新政、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每两次新政相隔的时间不到5年,可谓是一浪接一浪,一浪高过一浪。这是因为,晚清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确实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日益加重,社会危象一再显现。传统的社会制度在危机面前破绽百出,捉襟见肘,陷入难以应付的窘境;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只有进行大规模的改革才是出路。在中国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变法”、“新政”有如晚清的“变法”、“新政”这样规模宏大,所要改革的不只是某一项制度,或一个领域,而是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更新多项制度,且深及数千年传统,而且三次新政环环相扣,层级递进。

洋务新政是晚清时期的第一次改革运动。这次改革运动的背景,是许多官僚士大夫所认识到的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大变局”。时代变了,统治手段也必须有所变。所谓变,亦即以传统为对象的改革,但任何改革又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如同历史上任何改革一样,洋务新政也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这里所说的传统,主要是传统的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所谓政治资源,是指这次改革运动是由封建官僚阶层中的一个政治派别,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国家机器进行的。一次面向近代的改革却让封建官僚派别来主持进行,这实在是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悲剧,是时代和社会无奈的选择。西方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巨大压力,迫切需要中国人尽快摘取近代文明果实;西方的侵略中断了中国社会以渐进方式走向现代化的可能,从而使中国社会呈现出现代化的需要与条件(包括物质的、人才的、观念的条件)严重脱节现象;西方文明的输入又向中国提供了一条从“旁门斜道”跃入现代化轨道的途径。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只能由当时的政治精英──洋务派们领导这次改革运动。所谓文化资源,主要是指这一次改革运动的思想基础仍是传统的“经世致用”、“穷变通久”理论──“经世致用”理论使一些封建官僚开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并引进西学,“穷变通

2 久”则推动封建官僚们走出固步自封的圈子,加入时代潮流。尤其是传统的“本末”、“道器”、“体用”理论架构,为“中学”与“西学”的联姻架起了桥梁。

当然,洋务新政更多的是突破传统。

洋务新政的口号是“师夷智”、“求强”、“求富”。所谓“师夷智”,实际上是公开承认西方文化比华夏文化强,这是对“用夏变夷”理想的背离,是“天朝”观念体系的瓦解,是中国开步走向世界、走向近代的起点;所谓“求强”,其实质是以功利主义原则取代了传统的泛道德主义原则,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赞赏和追求战胜了“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立国之本“在人心不在技艺”、“尚礼义不尚权谋”①之类的梦吃;所谓“求富”,更是在事实上对“义利之辨”、“重本抑末”之类的封建主义伦理原则的否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文明的肯定和向往。

洋务新政确立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纲领。尽管这个纲领招来了后人的许多批评,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这一纲领在承认了“中体”需要西学扶持的同时,让西方文化在中国有了输入的通道和立足之地。我们在批判“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妄图采用西学维护封建主义之“体”的同时,也要看到,当洋务派一手护“中体”、一手抓“西用”之时,实际上是让自己的肩膀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其主要内容是以“强兵”为中心的近代国防、工业、交通、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事业的建设。活动内容是围绕着目的转的,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的主观目的范围。洋务派建起的江南制造局、京师同文馆、唐胥铁路,组织翻译的《化学鉴原》这类“西书”,其最大的成果并不是生产出了坚船利炮,而是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播下了现代文明的种子;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这辆列车。

当然,站在后人总结历史经验的立场上,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批评洋务派“只袭皮毛”;但如果从当时中国“一统天下”的小农经济、儒家文化所营造的软环境看,从当时中国的时代条件看,就不能不承认,洋务派不可能具备日本明治时期维新志士那样的能力和魄力,他们的认识能力、行动能力和魄力,都只能及于资本主义文明的“皮毛”。穿透这层“皮毛”而触及资本主义文明本质的历史任务,只能期待于后来者。

人们一般都认为,戊戌新政是甲午战争及战后民族危机刺激下的产物,但这里只说对了事情的一半。这事情的另一半是,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化学元素、生物细胞、天体演变、地质变迁及“以太”等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所诱导出的“兴西学”、“兴工商”以至“兴民权”说的社会氛围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承继了洋务新政的遗产,也不会简单地重复洋务新政,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这个口号很大程度上是维新派为当时的变法运动统一战线制定的口号,它的内核是近代国家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而且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更能代表这次新政的方向,标志着中国已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早期现代化运动。

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这一理论在当时至

3 少包含着三层意义:“变”的哲学思想,即社会必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理论,作为推行新政的哲学依据;“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说,即民族间生存竞争的“天演”理论,用以激发全民族通过变法以强国、救国;社会有机体论,即认为国家作为一个生物机体,其“细胞”是国民,国民的强弱决定着国家的强弱,从而为“兴民权”、“开民智”说提供理论依据。

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资产阶级。而且就维新派成员本身来说,其知识结构、观念结构,尤其是政治理想都已背离传统,这就使维新派从根本上区别于封建官僚的洋务派,代表着新的社会方向。但是,他们人数很少,在变法运动中只能采取“上书求变法于上”,“开会振士气于下”②的方针,即依靠皇帝,团结士大夫进行变法。因此戊戌新政的主持者是光绪皇帝和一群拥护他的士大夫。这同样是戊戌新政区别于洋务新政的一个重要方面,说明在欧风美雨的击打下,封建统治集团分化的裂缝已延伸至最上层。而且,光绪帝及其在士大夫中的拥护者们已经不满足于前此洋务派变法的范围,基本上是按照维新派的设计进行变法。这就改变了洋务新政中那种完全由一些督抚进行的局部的、各自为政的、浅层次的变法的状态。

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加深入,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开制度局以统筹全局、改革官僚机构等,即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经济领域不仅提出要发展工商实业,还设立了保护工商实业的农工商总局、铁路总局、各省商务局,颁布“振兴工艺”的章程;在文化教育领域,所兴办的已不只是培养洋务专才的专科学堂,而是面向国民教育(“开民智”)的大学堂、中小学堂,并且还向最顽固的科举制度开刀──宣布废八股改试策论。这种广泛、深入的变法活动,正反映了维新派所追求的是“全变”──系统的、全面的社会变革,而不是洋务派那种零敲碎打、补苴罅漏式的变法。

戊戌新政已达到相当程度的社会动员。在戊戌新政开始后的一段时间里,在维新派的大力宣传、鼓动下,不仅光绪帝及帝党官员参与了变法,包括洋务派在内的官僚集团中的许多人、各个地方的爱国士绅,甚至慈禧太后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变法,使变法运动拥有比较广大的群众队伍;戊戌新政的进度也是惊人的,在“图自强在一反掌间耳”③的认识和“大变”、“速变”、“全变”思想的指导下,短短的百余天时间里,大到设制度局以议政,小到整修京师街道,艰难如废八股改试策论,激烈如罢免礼部六堂官等等,百余道变法诏令,牵涉到所有领域的改革措施几乎是一齐出台,用今天的话说是“大干快上”。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变法的群众基础的争取、与变法的速度和广度的追求竟成反比,社会动员与变法运动的深入和扩大却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年轻的维新派与同样年轻的光绪帝选择了后者,结果是失去了前者──当变法运动以加速度深入触及到官僚机构、科举制度、旗人生计等方面的变革时,原来的许多支持者疏离了变法运动,并且成为反对派,与顽固势力一起扼杀了戊戌新政。

今天作为我们这些可以安坐在书斋中一笔一划写文章的后人,在潜心研究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维新派变法措施过激,导致戊戌新政的失败。但作为今人,我们更应当以客观的态度,对前人多一分理解,而不要一味指责维新派失策。因为,在“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虽救火追亡,犹虑不及”④的形势下,有几个中国人愿意按部就班、从容不迫地慢慢来?在全面落后于西方的中国,改革者所遇到的是一团乱麻,“一行变甲,当先变乙,及思变乙,又宜变丙”⑤,在短时期内有谁能理得清这个“胶葛纷纶”的头绪?若枝节为之,与洋务新政又有什么区别?又有谁敢保证,先立“甲”而“甲”必定能生存下去呢?当中国人面对西方国家所展示的富强全景图时,有几个中国人不想全盘照抄,以使祖国在“优胜劣汰”的民族生存竞争中

4 成为胜者呢?

戊戌新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被基本推翻,慈禧太后及其所代表的顽固派不仅否定了戊戌新政,而且重新又仇视一切洋人、洋事物,甚至要“剿灭”或赶走一切洋人。这实际上是把历史的车轮又倒退到了洋务新政以前。慈禧太后及顽固势力的倒行逆施,不仅受到维新派的严厉抨击,也引起了洋务派所反对,并且遭到了洋人的打击。结果,在庚子年的八国联军战争中,慈禧太后及其所代表的这股势力几乎被洋人所“剿灭”。这无论对朝廷、对民族,都是又一次的“创钜痛深”,又一次的生死存亡考验。也就是说,“庚子”是戊戌以后大清国历史车轮倒退的最底线,这以后只能是掉头再往前进。1901年1月29日,即清政府宣布接受《议和大纲》的14天之后,诏令变法,开始了晚清第三次新政,史称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与前两次新政一样,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不易者三纲五常”,“可变者令甲令乙”⑥。但这只是清王朝的一厢情愿,无论是从时代潮流还是社会要求看,庚子以后的变法不仅不可能停留“令甲令乙”式洋务新政水平上,也不能仅仅重演戊戌新政。所以,清末新政比两次新政都前进了一大步。

清末新政的主导力量最初是洋务派,这是历史车轮重新启动时的必然现象。1901年7月,张之洞、刘坤一联名递上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是为代表。在这份对新政初期起指导作用的奏折中,张、刘代表洋务派提出了设学堂、改科举、去书吏、汰绿营、劝工艺、定商律等要求,被慈禧太后全部采纳,并照此实行。于是,曾被慈禧太后推翻的戊戌新政成果重新一一显现。但只是开端,曾被壅堵截流的社会变革潮流一旦决堤放行,其汹涌迅猛之势是洋务派所无力驾驭的。不久,立宪派取代洋务派承担起指导变法的历史任务。立宪派虽然可以说是戊戌年间维新派的发展,但与维新派已有很大的不同:立宪派已有更宽厚的社会基础,其主干部分是数量日渐扩大,且日趋觉醒的资产阶级;其政治改革主张更为明确、成熟,尤其是君主立宪制方案已相当完整、清晰,且内容充实;其思想理论基础已是引自西方的系统、完整的近代政治学理论,基本摒弃了传统的经学;在组织形态上,立宪派已成立了众多的近代政团组织,如“预备立宪公会”等;其政治行为已基本具备近代型态,如:凭依合法政团,利用合法讲坛(如咨议局、资政院),运用集会、游行、请愿、书刊宣传等形式进行政治斗争。

清末新政的主持者仍然是清朝政府,但已不像前两次新政那样只是统治集团中的某一个政治派别(如洋务派、帝党),而是由整个统治集团主持变法。因此,在朝廷内部已经没有要不要兴西学、要不要变法这类争论,而只有变法的快慢、立宪早迟的分歧,以及利益分配上的争夺。无论是变法,还是立宪,几乎已成为君臣上下一致的呼声和行动。

与此相适应,清末新政已达到较广泛的社会动员,上自慈禧、光绪、王公大臣、下到士绅、商人、学堂师生及一般市民,都以高涨的热情和自觉的行动积极参与这场政治变革运动,其社会动员的广度和深度是中国历史上所不曾有的。而且,与前两次新政完全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方式不同,清末新政在自上而下启动之后,基本上是自下而上地由民众推着政府往前走。当这个政府终于推不动之时,也就是从新政转向“新政府”之时。

正因为如此,清末新政中社会变革的广度、深度是前两次新政无法比拟的。在十年时间里,几乎同时进行了教育制度、军事制度、经济体制、财政制度、法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直至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广泛、系统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各自留下了许多有形的成果──这些成果大多被继起的民国所接受,取得了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过程中的最大的实绩;而且还产生了许多无形的成果,如:加速了社会的分化,新

5 的社会经济成份和社会力量加快成长;促进了政治力量的分化和组合,代表社会进步方向的政治力量得以更快地壮大;推动了社会观念形态的更新,近代文化和思想在逐渐扩大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这些无形的成果比有形的实绩更有意义。

所有这一切,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令甲令乙”──“中体西用”的范围,也可以说已超出了一个依赖传统农业经济、儒家文化为生的封建朝廷所能承受的范围。接下来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政府彻底地自我改革,改造成能承担近代政治的载体;要么让位。衰朽老迈而昏聩的清王朝不愿、也无力做到前者,那么只能让后者选择它。这是历史、社会、人民的选择,不是孙中山及其革命派所独能为;不是革命中断了改革,而是清王朝不愿、也无力继续改革而迎来了革命。

清王朝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应当承认,它是三次新政的成果,的确是一笔颇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因为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起点,或者说是最初的基础:

在经济领域,经由清政府的三次新政,在数千年小农经济一统天下的中国,创建了一批军事工业企业、民用工业企业,以及近代开矿、交通、通讯、金融业设施和企业,成为中国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清政府还制订、颁布了一批适应或有利于建立、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政策和法规,它也是中国建立近代经济体制的起点。

在军事领域,清政府从西式武器的购买、制造,到新式陆军、海军的编练,以及近代型军事人才的培养,近代军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从而初步建立了一个近代国防体系。尽管这个体系在当时是内战有用,外战无用,但它毕竟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开端。

在文化教育领域,清政府从洋务新政开始创建培养洋务专才的军事、外语、技术类的新学堂,到第

二、第三次新政在全国各地日益广泛地建立旨在普及国民教育的普通学堂,不仅使近代学堂遍及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一个近代教育体制:从幼稚园、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直到大学堂,以及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师范教育、留学教育,还建立了近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机构,并且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了第一批科学技术人才。

在政治领域,清政府从建立总理衙门开始改革政治制度,通过三次新政,尤其是清末新政,基本打破了沿袭了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初步建立了一个近代型的、已显三权分立雏型的立宪政体:作为向国会过渡的资政院,以及内阁、大理院,在地方也建立了向地方议会过渡的咨议局,在全国范围推行了地方自治制度,并且还制订了近代法律,其中有宪法大纲、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以及律师制度,中国政治开始向法制化、民主化迈进。而且这一政治架构,基本上被民国所接受。中国政治的现代化由此起步。

这幅晚清改革成就图谈不上宏伟壮观,但的确使人耳目一新,因为它使传统中国展现了新图景。但如果从当时中国社会的要求看,如果与同一时代进行改革的日本等国的成就相比较,就不能不认为清政府的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之所以不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从国际形势或国内形势看,由于清政府的一误再误,已经错失了改革的最好时机。至20世纪初年,太沉重的民族危机、太尖锐的社会危机,以及飞速发展的社会思潮,与清政府这架政治机器的陈旧、锈坏和运转不灵之间的反差太大,清政府主持的改革已无继续推进至成功的可能。也正因为它的不成功,正因为它已没有再向前发展的可能,才会被更高层级的资产阶级革命所取代。

推荐第6篇:戊戌变法教案

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掌握1895到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名称和顺序。

能力目标:比较分析社会各界对于戊戌变法的不同反应,了解新旧时局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讨论探索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由此理解变法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改革。

情感目标:谭嗣同等人不惜牺牲生命,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值得后人敬仰和怀念。充分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引导,了解,维新变法的基本知识公车上书的基本内容,从而突出重点。

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历史意义。通过学生讨论以及老师的引导讨论出戊戌变法的性质以及他虽然失败了,但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来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谭嗣同所写的《狱中题壁》的朗读视频。在同学们观看完以后提问,为什么他们被人们称为戊戌六君子呢。而谭嗣同为什么又会被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坐着时光飞船回到当时一起去了解戊戌变法。

新课讲授:

我们今天就把戊戌变法当做一个故事去听去感悟和学习。那么我们把它分为四个章节,一起先来看一看第一章:粉墨登场。

出示公车上书的图片。

老师:同学们看一看,这幅图上这些人都是什么人呢?他们又在干什么呢?

学生:

老师:这幅图叫做公车上书,那么现在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行阅读公车上书的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展示课件上的问题) (1)什么是公车上书? (2)为什么要公车上书? (3)公车上书代表人物是? (4)它标志着哪一事件的开始?

老师:同学们知道康梁之间是什么关系吗,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请同学跟我们讲一讲。(师生关系)

过渡:尽管康梁等人很努力,他们迫切希望光绪帝变法。但公车上书最后还是没有成功,那么公车上书失败后,他们是不是就放弃而无所作为了呢。

学生:有。 老师:好,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第二章:精心筹备

请同学们自行阅读33页的第一自然段找一下他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学生归纳: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新成立了政治团体强学会。

老师: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过渡:强学会的形成《中外纪闻》的创办为变法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公车上书以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他是怎么构想的呢,请同学们阅读百日维新的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行阅读

老师:那么光绪帝又是怎么做的呢? 学生:不做“亡国之君”。

老师:当时维新变法是不是一帆风顺的呀, 学生:不是。

老师: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碰撞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学生:表演顽固派与维新派辩论到底要不要变法。

老师:通过表演,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荣禄拂袖而去,哑口无言,变法依旧继续。

创设情景:同学们,如果那么生活在当时,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变法。

过渡:是的,我们要变法,现在让我们进入故事的第三章:大展经纶,同时这也是戊戌变法发展的高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变法的内容有哪些又对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变法内容: 经济:发展农工商业 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

政治: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官职;开放言论。 文教:开办新学堂;废除八股文;创办报刊

根据内容给学生分析维新变法内容所带来的影响。

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教育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有利于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思想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反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求) 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军事强大) 老师提问:这些内容对顽固派造成什么影响? 学生: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过渡:现在我们进入故事的第四章:壮志难酬

最后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

出示戊戌六君子遇难的图片,描述他们遇难的惨状。

为学生解决导入时提到的问题:“戊戌六君子”分别是哪些人?紧接着出示谭嗣同的图片并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谭嗣同临死前写下的豪言壮语: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并让学生思考:维新派要杀的贼是谁?(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

讨论与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挫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讨论与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失败原因:封建顽固派的反对;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没能发动群众。

结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 通过提纲式的框架和学生一起巩固小结本课的内容。 再通过几道习题检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办 C.强学会成立D.戊戌政变

2.康梁组织“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 C.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马关条约》的签订

3.“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这段材料反映了这次改革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B.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C.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 D.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

4.光明中学八年级要排演一场《戊戌变法》的历史剧,张军饰演变法时期的一位商人,那么他应最赞同下列哪项法令(

A.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B.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5.你认为谭嗣同的牺牲有意义吗?今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有意义。我们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老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起与之共勉。(配乐诵读《少年中国说》)

结语:洋务派“师夷长技”救国失败了,维新派学习西方变法,引进西方政治制度救国也失败了。那么接下来又到谁了呢?请听下回分解。

推荐第7篇:戊戌变法说课稿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的背景。早期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及《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和保国会。百日维新及戊戌政变。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2.通过学习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危机严重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19世纪末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社会条件,他们承担起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是当时国情决定的;通过学习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学生认识到: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它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高涨;通过分析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它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这次变法注定失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其深刻教训又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通过学习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由于反动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运动失败了,但是,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开始形成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它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重点分析

康、梁的维新思想和及评价是本课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其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精华,继承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其产生发展表明中国三思想领域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说明在中国危亡之际,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学习这一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的了解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变化,也能了解到康、梁等人崇高的爱国救国意识和品质,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努力奋争的最终结果。改革内容虽与最初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但还是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了解这一点,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曲折复杂性,可以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目的之一。在理解认识本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康、梁的维新思想和及评价是本课重点。 难点分析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和的评价是本课难点。学生掌握的史实有限,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评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况能力。而这恰恰是学生的弱点因此,一说评价,往往就事论事,难以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把握。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容易把阶级与个人混为一谈,认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谭嗣同等人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敢献身性是相矛盾的。所以,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和的评价是本课难点。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使学生理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师还应强调新政内容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通过对变法进步性和局限性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对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七课

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及评价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的评价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综合法;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 导入

: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表现,侵略的加深引起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

“的背景”。 在学生回答,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所引起的中国社会变化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指导学生采用烈纪年表的方法,将基本史实理清。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讲《新学伪经考》,先通过阅读注解,明确“新学”“伪经”作为历史名词的概念。随之强调,康有为是以维护孔子的名义进行的,以考据辨伪的方式,通过指斥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理论基础)的古文为伪造之作,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根据。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在学生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根源、康有为的思想根源、社会现状等方面思考这一问题。

同时,教师应指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是由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显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的优势。伴随着侵略势力的深入,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政治学说和制度传入中国,这一切都是客观存在,必然反映到康有为的头脑中。而其思想的主体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康有为主张的仅是清朝封建统治下的变法,而反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相关的小字内容,并根据此内容归纳论战中双方的对立观点,制成表格。对照论战的三个问题,启发学生认识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四、百日维新

通过提问、回答、归纳讲述,使学生在明确的历史背景时,掌握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

重点讲解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强调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实际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当时形势下的施政纲领。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内容。 指出维新派成立保国会是为变法进行的组织准备。保国会一成立,顽固派与维新派的斗争更加激化。一则壁垒分明了,二则意味着思想领域的维新变法即将转变为政治领域的付诸实施阶段,斗争更加激化、这是必然的。 具体分析变法诏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须讲清楚两点:一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康有为多次上书被轻易地扣压了。如今加以提倡,而且光绪帝极为重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多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参政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②“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③经济方面的举措,无疑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

④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一是不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废除八股取土,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这实际是在改变官僚机构的构成,用现代话说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变革的。

局限性:①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②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非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

③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运动失败了。反映出维新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这一点可启发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变法的性质、失败原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影响等方面思考。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分析的背景、变法的内容,评价变法的意义,制作有关表格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供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七课

一、的背景

1.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1.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 2.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3.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4.《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成立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四、百日维新(1898.6.11-9.21) 1.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 2.保国会的成立(1898.4) 3.《定国是诏》及变法内容

五、戊戌政变

1.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阴谋破坏 2.戊戌政变--失败

六、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推荐第8篇:戊戌变法教案

戊戌变法教案 导入新课

(学生观看一组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

(教师引导)

一个民族的深重灾难,可以促成一个民族的觉醒和奋起„„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的那一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场战争呢? (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 (教师引导)

甲午战败,举国震惊,堂堂天朝上国居然被小小岛国日本打败。而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都向西方学习后的一次较量,19世纪60年代中国兴起洋务运动办厂练兵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日本则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改革运动,全面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结果就是日本以全面的西学打败了我们片面的西学。然后也向西方列强一样要求割地、赔款签定《马关条约》,这更刺激了西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献计献策)

假如你是生活在19世纪末的一位热血青年,面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和日本的崛起,你会想到该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引导)

戊戌变法”运动。那么戊戌变法”是怎么一回事,它是如何兴起的,结果又怎样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新课学习

(教师讲述)

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的一项重大历史事件,我们将从背景、序幕、发展、高潮、结果这五个方面去全面了解。

一、背景——甲午战败

首先我们来看背景:通过我们前面的导入部分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戊戌变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呢?(学生思考回答: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 (教师讲述)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签定《马关条约》中国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西方帝国主义即将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再不变法就要亡国灭种了!

二、序幕——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内容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群情激奋,纷纷来到“督察院”(当时清政府主管传达民情的机构)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台湾举人更是义愤填膺地表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这时当中的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短片去感受一下当时读书人的拳拳报国之心,以及了解他们当时对《马关条约》的态度和提出了救国的哪些主张。 (学生观看短片)

(教师提问)当时各省举人对《马关条约》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教师提问)康有为的万言书中提出了哪些救国主张?(学生回答)

“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的确正如康有为所言“近世日本胜我,决非其将相兵器能胜我也,”只有变法图强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才能使中国真正强大起来。

(教师提问)各位同学你们赞同康有为提出的变法图强的主张吗? (穿越时空)

假如你就是当时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你会在上面签下你的名字吗?

但清政府有“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签了名会有杀头的危险的,你还敢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这一次由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不过这明明就是举人上书啊,为什么要被称为“公车上书”呢? (若有学生知道就由学生解释,若没有就由老师解释何为公车)

(教师讲述)这次“公车上书”督察院以《马关条约》已经签字无法挽回为借口,拒绝接受没有上传给光绪皇帝。上书的直接目的――阻签《马关条约》虽未达到,但在封建专制时代,数以千计的爱国知识分子勇敢地冲破清政府“士人干政”的禁令,会集一堂,敲起祖国危亡的警钟,发出救亡图存的呐喊,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创举和爱国伟业,轰动了全国!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上书的内容被广泛传抄,维新变法形成不可阻挡的潮流,“公车上书”拉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

三、发展——办报设会 (教师过渡)“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感到单靠一些举人上书请愿力量太小,需要更多支持维新变法的人特别是王公大臣。

接下来同学们阅读书上33页第一段内容看看康有为为实现变法图强的愿望又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看书回答)

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问他以后该如何作为时,康有为提出了一个初步计划:“办报——设会——合群——开风气”

办报——《万国公报》——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设会——“强学会”——联合朝中王公大臣定期集会演讲,探求中国自强之学 合群——《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 开风气——维新变法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四、高潮——戊戌变法

(教师过渡)由于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就为后来戊戌变法在思想上、组织上奠定了基础。

1897年底预谋已久的德国侵略者悍然出兵强占胶州湾,激起全国上下的愤慨,康有为闻讯后又连续三次上书光绪帝,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式,痛切称述国家处于危亡时刻,瓜分大祸迫在眉睫,必须当即立断,迅速维新变法,否则“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光绪帝读后深手感动,表示不做“亡国之君”,令康有为提出变法的具体办法。1898年初康有为呈上《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变法的具体策略。此外康有为还进呈了他写的《日本变政考》《俄国大彼得变政记》等著作,作为借鉴。

在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变法决心日益增强,在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开始变法。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这次变法就被称作“戊戌变法”。从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同学们阅读书上变法内容的文字,看看戊戌变法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 (学生阅读概括) (教师引导)改革变法通常都要革旧布新,同学们看戊戌变法的内容哪些是颁布的新政呢?哪些是改革的旧制呢? (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展示表格)

(教师引导)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分析一下这些新政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师:首先我们看政治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什么? 生:有利于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师:经济方面的改革会起到什么作用?

生: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师:文化方面的改革呢?

生:有利于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 师:军事方面会产生什么影响?

生:学习西方先进的训练方法,增强国防力量等 (教师总结)这些变法内容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因而受到爱国知识分之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那有没有人会反对呢?哪些人会反对?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五、结果——戊戌政变

变法不可避免的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而实权又掌握在谁手中呢?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把光绪皇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不肯逃走,和康广仁、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被一起处死于北京宣武门外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变法的内容除京师大学堂(后来的北京大学)保留外,其余全部废除。变法的结果如何呢?失败!

戊戌政变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从光绪帝下诏变法到变法最终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这场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

六、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我们后人来学习这段历史不禁要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变法的失败呢? (各抒己见)

各小组展开讨论: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等等)

(教师总结)

七、历史意义

戊戌变法以悲剧性的失败告终,它在历史上是不是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呢?有没有产生过一些积极的意义呢?同学们课前已经去收集了戊戌变法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的历史资料,下面大家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组长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份资料在班上集体交流。 (学生交流发言) (教师总结)

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帝国主义即将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要关头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就往而奔走呼号,殚精竭虑,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戊戌变法又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提倡新学,在思想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开辟了新的局面,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同时变法的失败也证明,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洋务运动进行了技术层面的探索,戊戌变法进行了制度层面的探索,都以失败告终,也都是由于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碍,所以后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才要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专政。 他们的行动是符合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继续奋斗。

传承借鉴——史海撷珠

戊戌变法我们分析完了,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没有结束。从公车上书时的义愤填膺到谭嗣同牺牲时的的英勇无畏,同学们从中是否感受到一种共同的精神在里面? (学生思考回答)爱国主义精神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民族危难的时刻众多爱国志士挺身而出奋起抵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其他班上这课的时候有同学说: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去是胆小怕死不爱国了。你们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可以保存力量,继续进行斗争 (教师引导)那谭嗣同慷慨就义岂不就白白牺牲了? (动脑筋题目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各国变法都有人流血牺牲,变法维新需要唤醒民众,在关键时刻,需要有人付出生命代价,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很值得!他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教师总结)不论是暂时逃离的还是留下牺牲的他们都是光明磊落的,都是有着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时刻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革命战争年代,为保家卫国,需要抛头颅洒热血。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那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该如何体现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国家兴亡,我有责!

推荐第9篇:戊戌变法讲稿

康有为

康有为生于广东南海西樵山银塘乡一个官僚地主家庭。跟随祖父接受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攻读经史。自康有为登上历史舞台,学人或将他说为西化论者,访洋改制者,或说为假托古圣人之微言大义进行改制的中西文化附会拼凑者。

一、近代西方侵略与民族危机 军事侵略“今之灭国以商,人皆忽之。以兵灭人,国亡而民犹存;以商贾灭人,民亡而国随之,中国之受弊,盖在此也。”认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仅是军事上的还是经济上的,并揭露了这种本质。

文化侵略与精神文化上彻底摧毁、征服中国。 是史无前例的民族灾难。“历代四夷之交侵,以强兵相陵而已,未有治法文学之事也,”

二、现实中的赏西批中 面对强大的入侵者,康有为并没有义愤填膺,反而冷静的思考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康认为,列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其学术和先进的教育,这种教育讲究实用、提倡创新且“下逮于民”。近代中国如果想要富国强民就要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面向广大民众进行办学。同时还分析了其先进制度的优越性。批判了中国这种压制人性的政治制度,倡导西方“一切与民共之”的政治思想。

三、理想中的崇古抑西

赞扬中国古代圣人的“太平大同”社会政治理想,并指出西方政治制度的局限性。赞扬中国封建君主专制以前的“三代”以前原始民主政治。

四、汇通中西的历史贡献 世界上的人,无论是处于什么国家或地区人性都是相通的,因此可以借鉴政治制度,正因如此,中国也可以通过借鉴走向富强之路。

康有为变法历程: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9月,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

1891年,康有为回到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尽可能思想、平等观念的人。康有为的这些看法,虽都不科学,但他的改革精神却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而对封建顽固守旧分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而这两部书被他们视为异端邪说。

1894年,康有为开始编《人类公理》一书,这本书经多次修补,后来定名为《大同书》发表。《大同书》描绘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提出大同社会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这当然是荒廖的,因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1895年4月,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听说清政府要与日本订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为愤慨。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各省举人一千三百多人集会,通过了这个万言书。5月2日,这份万言书送交都察院。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

1895年8月,康有为在北京组织了强学会。强学会成立之后,每三天举行一次例会,相互讨论“中国自强之学”,批判顽固派的投降卖国。这就惹怒了李鸿章等人,他们下令封闭了这个学会。在这个学会被封闭之前,康有为已感到形势紧张,于同年11月离京南下在上海组织了强学分会,不久也被封闭。

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占胶州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 1898年3月,康有为在北京又组织了保国会。

1898年强学会成立时,康有为就在北京创办《中外纪闻》,开始印一千份,后来加印三千份。当时许多官员都能看到,一时在朝廷内外影响甚大。同年,康有为又在上海组织发行了《强学报》。改良派通过报纸,动员力量,扩大了自己的阵地。

梁启超: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祖父梁维清,父亲梁宝瑛,都曾以士绅参预乡政,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梁启超自四岁起居家就读,跟祖父识字。在早年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中,梁启超不仅学到了不少传统的文史知识,而且还听到了许多悲壮激昂的爱国故事。祖父经常给他讲述“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朗诵激动人心的诗歌篇章。这种带有爱国情感和思想倾向的课外教育,对梁启超有着重要影响。历代杰出人物忧国忧民的风范、舍生忘死的品格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随之而来的科举考试也使其名誉双收,同时也给家族带来了无限荣耀。但此时,外国列强乳清,民族危机深重,他开始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谭嗣同:

出身于北京,其父任湖北巡抚。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0岁时拜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写作才华出众,同上述二人一样,非常反感八股文,曾在所学教科书上写下“岂有此理”几个字。

严复:

出生于名医世家,主要学习驾驶专业,毕业后也从事军舰方面的工作。后被公派至英国留学,接受英国的教育和感受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后,并且非常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严复开始翻译《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开民智、兴民德。

南学会:

谭嗣同创立,湖南长沙,又有湘报配合宣传。

强学会:康有为,《万国公报》配合宣传 “祖宗之法不可变”

中国人的传统上来讲,我们翻阅我们本地县志的时候就会发现,“本地汉族信仰祖先”,包括整个中国的汉族,都是这样对祖宗有着虔诚的敬奉之心,逢年过节,除了“请”神之外,还要“请”先人们。源自于家长制下对后代的影响,家长的权威影响着后代。今天,我们扔对老人说的话很尊敬,咱们汉族宗教里的“老人家”,从哪里来?。。。。。。。。那对历代帝王、统治者而言,帝王对其开国祖宗,一般都持有祗畏敬奉的心态,也力图总结并继承他们的治道家法。

兴民权、设立君主立宪:愚民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八股文: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破题,开首用二句设破题意。承题,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起讲,用数句或十数作为议论的开始,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全篇总字数, 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最后改作700字。八股文的试题出自四书,弊病尤大,于是教育重心当然就完全放在如何教八股文与如何做八股文上了,严重束缚了学子的思想与才华。

推荐第10篇:戊戌变法始末

戊戌变法始末

公元1984年的甲午海战,经过三十年洋务运动而建立的号称“世界第八”的庞大的大清北洋水师败给了仅有“弹丸岛国”的倭国日本;而后的198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更无礼的要求清国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割辽东半岛及台湾诸岛与日本。割地赔款的消息传至国内,全国上下群情激奋愤,天朝上国的臣民引以为奇耻大辱。其时,正值十八省举人齐聚北京参加会试,他们更是悲情难抑,在康有为、梁启超带领下,向光绪皇帝进万言书,要求变法图存,是为“公车上书”。

随后几年,康梁等通过出版《中外记闻》《时务报.》等报刊,建强学会等学堂,扩大对维新变法的宣传,这些运动使广大士人参加到问政的活动中,且得到帝师翁同龢、南洋大臣张之洞的支持。而1987年于山东发生的曹州教案,使大清王朝更加明了了列强意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变法已经迫在眉睫。终于,于1989年6月11日开始了变法,是年为农历戊戌年。

变法的内容基本由康有为及其弟子捉刀,改革涉及经济、军事、文教和政治等方面。经济方面:提倡私人办实业,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励商办铁路、矿务;裁撤驿站,设立邮局;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实行财政预算。

军事方面:严查保甲,实行团练;裁汰绿营,淘减冗兵,采用新法编练海陆军。

文教方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改书院为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学堂兼学中西;准许民间办报,设立译书局等。

政治方面:广开言路,准许各级官吏和民众上书,取消旗人特权等。

这是场有光绪帝一手主持,实际由康梁等操办的改良主义运动,但因为手中没有实权,触犯了手握实权的顽固派守旧大臣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的一致反对;同时,由于光绪帝年轻,经历了重重国难,“不敢做亡国之君”之决心强烈,变法是年轻气盛,操之过急,没有得到大臣的多数支持,终于触怒了西太后慈禧。慈禧于1989年9月21日重新临朝,幽禁光绪帝,大肆捕杀维新党人,致使康梁出逃日本,谭嗣同等六君子喋血菜市口。除京师大学堂保留外,尽废新法。

从6月11日至9月21日,新法共历103天,史称“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开启了民智,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思想,批判了旧有的封建道德,具有深刻的进步意义。然而他们终究还是败了,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变法情况复杂。变法不同于革命。革命者,革他人之命,敌我分明,情况简单,手段单一;变法者,变自己之法,敌我难分,情况复杂,手段不清。过急,则必损害拥有实权的既得利益者;过缓,则效果不明显,守旧派又可以趁机反咬一口

变法领袖缺乏政治家的天赋、本领。光绪皇帝,徒有激情而显志大才疏。康有为有理想,有抱负,但书生意气过重,竟然说出“杀一两个一品大员发可变矣”的天真幼稚之言。他们没有一步一步的稳扎细打,逐渐掌握实权,而是寄希望于皇帝的无限权威。殊不知皇帝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

由于缺乏政治远见性,维新派没有争取到大多数官员的支持,且由于手段过于激烈,使本可以跟自己变法的一些中间官僚投身到敌对阵营中,给变法造成巨大阻力;同时,由于其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没有发动广大群众,失去群众的支持,而最终失败

他们所进行的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运动,但就康梁来说,他们不能算是严格的资产阶级,更偏向于有资产阶级觉悟的士人,他们骨子里是同情皇帝忠于朝廷的,这是他们变法的决心不太坚决的的主要原因。康有为一再妥协,修改变法内容正是这一原因所致。变法失败后变成保皇党也是这一点的佐证。

戊戌变法的失败,并不是袁世凯的几镇新军就可以挽救的,而是其领导者缺乏政治远见性,书生意气过重,且不懂依靠群众造成的。但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意义却不可忽略。正是他们,唤醒了沉睡的民众,是一批批仁人志士投身到救亡图存的运动中去。他们功不可没!!

第11篇:戊戌变法 课本剧

戊戌变法 课本剧

第一场 公车上书

布景:一间书房

道具:桌子、椅子,桌上有一些纸、一杆毛笔。

旁白

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来,广大人民和各阶层进步人士群情激愤,几个爱国分子聚在一起,探讨中国的出路。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上)

康有为

(悲愤地)大家听说了吗?朝廷要与日本人签条约了,据说赔款两万万两白银!我们一个泱泱大国,竟然败在东瀛的手下,还要割地赔款,委曲求全,真是国之耻辱、民之耻辱!现在我大清国已经四分五裂,被列强瓜分得不成样子。好在亡羊补牢,犹为未迟,中国只要当机立断,速图自强,同样可以拯救。恨只恨现在朝廷太腐败,上行土木之工,下习宴游之乐。如此下去,非要亡国不可!(拍桌子)

梁启超

我以为,先生(指康有为)才学过人,有宏图大略,不如推举他起草奏折,上呈天子,阐明我们的主张,让皇上明白“变法是立国自强之本”!

谭嗣同

(点头)对!现在我大清国已是危机四伏,如果再纸醉金迷,不图变法,则国将不国。

梁启超

(大声对康有为)师傅,快写奏折吧!

康有为提起笔,大声说:“好,我义不容辞。” 开始奋笔疾书„„ (念奏折)不变法而割祖宗之疆土,与变法而光宗耀祖,使国家强大,现在的局势,正是“穷则变,变则通”! 谭嗣同

(鼓掌喝彩)好文章!精辟!

旁白

就这样,1895年5月1日,1300多位举人在这封万言书上签了名,反对议和、要求变法,史称“公车上书”。康有为连续几次上书后,终于引起光绪皇帝的注意。光绪决定召见康有为,听听他有什么改变时局的新主张。

(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下)

第二场 戊戌变法

布景:皇宫

道具:桌子,一张写满字的纸

(光绪皇帝端坐正中,手里举着奏折,荣禄和康有为在下面站着)

光绪

荣爱卿,康有为的奏章,你有什么想法?

荣禄

(阴险地)回皇上,奴才以为,康有为简直是一派胡言,耸动圣上!祖宗之法万万不能改变!我朝成法尽善尽美,皇上应遵祖宗旧制,不可轻易变法!

康有为

(反驳)荣大人此言差异。据小民所知,您的北洋水师、总理衙门也不是祖宗之法的规定,不是照样出现了吗?

荣禄

(哑口无言、张口结舌、十分尴尬)这„„ 光绪

变法应从何处着手? 康有为

首先应当改革法律和官制。

荣禄

(不依不饶、无理取闹)照你说,内阁六部都可以裁撤,典章制度都可不要了? 康有为

(从容不迫)当今是列强并争的时代,不再是从前的一统盛世。旧式的法律官制害得中国贫弱不振,当然应该全部废除。即使一时不能彻底取消,也要酌情改革。 荣禄 (无耻地)皇上容禀,小臣觉得康有为过于迷恋洋人之法,只会贻误中国。西学远远不如中学。洋人之富强,不过是小把戏,趁中国空虚,来捞一点便宜。我国的失败,只是由于国人不明事理。只要皇上访求海内老师宿儒,讲明义理,是国人忠义气节,则国耻可雪,皇威可振。

光绪 (厌恶地)好啦,不要再说了,你快给朕退下! 荣禄

皇上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下)

光绪 (对康有为)朕准备按你的意思变法,朕封你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以后可以直接上书陈事。 康有为 谢皇上

旁白 几天后,光绪帝颁布“诏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军队;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考试八股文;取消多余的政治机构。诏书颁布时,慈禧太后正在颐和园度假,她听到这一消息,十分恼怒。 (加慈禧和荣禄的一段对话) 听闻操纵实权的慈禧太后准备废掉光绪帝,维新派一筹莫展,想争取掌握军权的袁世凯的支持,除掉老顽固派荣禄,于是派谭嗣同携带光绪密诏来见袁世凯。

(袁世凯、谭嗣同上)

谭嗣同

(单刀直入)你认为皇上是怎样一个人? 袁世凯

(大手一挥)是旷世圣主!

谭嗣同

荣禄他们想借天津阅兵废除皇上,现在就要看你的了。(在脖子上做了个杀头手势)你若不愿,就去告发,杀了我的头换取荣华富贵。

袁世凯

(沉下脸来,指天发誓)你把我当什么人了!苍天在上,为救圣主,我袁某万死不辞。

谭嗣同 你手中有兵权,又忠于皇上,理应鼎力相助!那就拜托您啦!

旁白

狡猾的袁世凯向荣禄告了密。荣禄连夜乘专车回京,到颐和园参见了慈禧。维新派的计划失败了。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回到紫禁城„„

(光绪上,在屋里焦急地踱步。。突然,一个侍卫兴冲冲地跑来。)

侍卫 皇上,大事不好了!老佛爷突然回宫了,好像生了好大的气! (光绪吓得面如土色 慈禧和荣禄上,光绪连忙施礼) 光绪

儿臣拜见母后„„(慈禧并不答话)

慈禧

来人哪,把这些蛊惑人心的东西(关于变法的书籍、奏折)给我烧掉,以后谁要在蛊惑人心,谈什么变法,下场如同此书! 光绪

太后,您这是„„

慈禧

(气急败坏,指着光绪的鼻子破口大骂)皇帝!你不知祖宗之法不轻便,办一些什么劳什子的报纸,办学堂,改法制,把个国家弄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你难道想值祖宗江山社稷于不顾吗? (面对众人)以后,谁这么胆大包天,怂恿皇上再干出这等败坏祖宗家法的事,我一定不会轻饶。皇上少不更事,缺少治国经验,不能再让他这么胡闹下去。来人那,请皇帝移驾瀛台,以后没我命令,不得出瀛台半步。

(光绪被侍卫带下)。

旁白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知道大势已去,为了躲避顽固派的迫害,计划逃往国外。 第三场 谭嗣同死得其所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上)

康有为

我看变法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如和我们一同逃跑吧。

梁启超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先到海外避避风声,积蓄力量,等到时机成熟,东山再起,继续辅佐皇上,此台上策。 谭嗣同 你们走吧,我决定留下

梁启超

兄弟,好汉不吃眼前亏嘛。被他们捉住,凶多吉少。

谭嗣同 (慷慨地)各国变法,都是流了血才成功的,中国没人为变法献身,因而不发达。现在,就让我开个头吧。

康有为

(叹气)此为小事,一定要三思。(握住谭嗣同的手) 梁启超 (沉重地)你要好自为之。

( 康有为、梁启超下),谭嗣同站起

谭嗣同

(气壮山河)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块哉!

旁白

悲壮激越的声音回荡在菜市口上空。谭嗣同等人遇难。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即但却唤醒了国民,从此变法革新的思想深入人心。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救亡图存的行动,为中国近代史书写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12篇:重读戊戌变法

中国的宪政移植运动发轫于戊戌变法,文化抵抗也自此揭开了“民族主义”的旗号,并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康有为在戊戌五六月陆续进呈的《日本变制考》中,说明了他的变法主张: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务,可谓之变事,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为选举,可谓之变政,未可谓之变法;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在康氏看来,制定宪法,行民选议院才算变法,可以“摄百千万亿臣民之心智”,人民不会与朝廷疏离,而会竭尽心智能力,使政举法行,国家可长治久安。

康有为认为,政治改革的最终结果是激烈的,但改变的过程必须缓慢平和。在实现全民共知的“太平世”之前,中国必须经过君主立宪的过渡时期。在《日本变制考跋》中,康建议“我朝变法,但操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康氏也明白“升平世”的君主立宪与“据乱世”的绝对王政有着根本的区别,因此必须作若干之说明与预备:由于宪法之定,出于公天下之民,以人民之福利为重,则通国上下之官皆为民事而设,而事有今昔之不同,常变之各别,而官也因之有异,此与中国过去专制政体之设官分职,欲家天下,防范人民,而制定《律例》及《会典》,其立法精神是迥然不同的。

显然,宪政有着与专制大异其趣的精神与文化。至此康有为遇到了一个难题:中国没有宪政的实践,但有没有宪政的精神呢?若有,为什么产生不出宪政?若没有,是否意味着文化上也跟着全盘西化?康氏陷入了二难选择:若主张有,必须冒大不韪,推翻千年之定识,重新解释儒教;若主张无,有伤民族自尊,等于宣布“文化自杀”,并根本上动摇儒教作为清政府的立国基础,这不但皇帝不同意,官吏不同意,也肯定招致士人阶层的普遍反感,最后可能是天下共诛康氏本人。两害取其轻,他选择了第一种方式:西方国家以行政、立法、司法三权来实现民主政府,而在中国已有这样的理论存在。中国在民主实施上落后于西方,不是因为孔子的学说有缺点,而只是他的许多门徒误解了他。这就是康氏《新学伪经考》(1891)和《孔子改制考》(1896)要说明的问题。

康有为不但认为儒教有宪政的理论(如《孔子改制考》说尧舜为民主、为人道之极至),而且已经深入到操作层面上的“阶段论”。他在《论语注》中写道:“春秋之义,有理乱世,升平世,太平世”,而每一世都有他相应的政治制度:绝对王政适于据乱世,君主立宪适于升平世,共和制度适于太平世。当人类从较低的社会层次发展到高层次,政府的形式也要相应改变。在《论语》中,孔子有言“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传统的理解是大夫不能控制政府,百姓不议政治。康氏批评此屡见的“不”字乃系误植,误植之人盖不明孔子的真正意思,因此必须删去。康氏评论孟子所说“民为贵”时有云:此孟子立民主之制,太平法也……公平所归乃举为民主,如英、法制总统然……近于大同之世。经这么一解释,儒教本来就有君主立宪和民主立宪思想了,并明示了二者的更迭和渐进过程。康有为于是主张设制度局以定宪法,并以孔子自称为素王,孔子亦主张改制,为其变法立宪确立了经典依据。就这样,通过对儒教本土资源的重新挖掘,宪政理论大可自给自足,移植西方宪政而不必同时引进西学,难怪梁启超称呼康有为系“孔教马丁·路德也”。

康有为提出以儒变法和以儒教为国教还有直接抵抗基督教文化的动机。康氏认为“耶教言灵魂界之事,其圆满不如佛,言人间世之事,其精备不如孔子”。他觉得儒、佛、基督三教虽讲基本上相同的真理,但以基督教最不如人意。他相信儒教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学说都优越,在理论上适宜全人类,是在目前情况下惟一适合中国的宗教。为了保全帝国的目的,中国的法律、行政和经济制度都必须按照西方的模式改变;但如果放弃儒教,企图对整个道德生活西化,则将是文化自杀。因此,康氏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所取的立场,可说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

综上所述,康有为认为戊戌变法的直接目标是开议院,制宪法,行君主立宪,以解释后的儒教为指导思想,而不能引进基督西学作基础。尽管康有为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引起了较多的非议,但光绪皇帝除不答应明确立国教外,其他主张大多被接受,并任命康有为作整个变法的“总设计师”。因此可以说,康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变法时期关于“宪政移植与文化抵抗”的样式。我认为,康有为与戊戌变法对二十世纪中国宪政的重大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第一,康有为的所有努力,在我看来,是为了中国的宪政移植寻求一种能为国人所认同的合法性基础。这种基础根植于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休戚相关,而又不能根本违逆世界之大潮。于是,便有了对儒教经典的重新解释,但康的用心良苦反而加重了文化的认同危机,使他的“合法性基础”一直处于边缘地带:传统的实权派和士人阶层斥康为“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而革命派和西学派也不买康的账,视之为极端保守的顽固分子。对此,费正清指出:“康氏为了弥补漏洞,经常不得不违背已被大家所接受的解释,乃引申经文以便将平等、自由、共和与宪政诸义注入儒学,他的做法乃是善意地使中国的道德遗产现代化以保存之,使清廷的思想基础合时以挽救它的危亡。假如康氏依据家法,他不过是另一个可敬的公羊家,与他之所为完全不一样”。尽管说得不客气,但后继者发现康思考的问题是不能绕过的,并且几乎走上了同一条道路:宪政移植与文化抵抗。前者为西化和现代化,后者为民族化和本土化。最终,中国移植了宪政之体,而排拒了宪政之魂。

第二,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认为中国先行君主立宪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宪政所必需的过渡阶段,而急功近利的革命只能导致历史的轮回。“仆戊戌以来,主张君主立宪;自辛亥以来,主张虚君共和”。康认为虚君可置身于政治竞争之外,可作为国家团结和安定的象征,既顺应传统民情,又为宪政建设提供了一个和平环境。孙中山先生

第13篇:戊戌变法教学反思

戊戌变法教学反思

反思一:戊戌变法>教学反思

这节课运用小品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充分了解文中人物,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怀疑能力及解疑能力。学生的参与性较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也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系统化,但就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限制,不能很好地把\"谭嗣同为变法而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现实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得到启发。希望自己在今后能够更合理地调整好教材与活动的展现的关系和调配。

反思二:戊戌变法教学反思

我校\"自学交流模式\"的适时出台,在很大程度上改革了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创新能力。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转变为情景创造、问题探究、合作学习、自我评价等人本主义的过程,对学生多方面的素质进行训练。

轻松导航栏目让学生带着自学提纲看书,不会的小组讨论,采用兵交兵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课前分组资料收集(有关维新变法及变法人物资料),历史人物介绍、历史故事小品的编写和模仿表演,培养了①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②口头表达历史的能力。③学生收集历史资料、整理资料及从有关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恰当的运用,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历史短剧的上演,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缩短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感到新颖,印象深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影音资料《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结果》的播放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当时中国所面临的灾难深重的民族危机,使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背景和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欲望。

课堂小论坛的思考与讨论,使学生充分认识戊戌变法的爱国与进步意义,以及在当时社会上所起的思想启蒙的作用。也使学生感受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励学生敬仰和学习谭嗣同等为国家前途不惜流血,慷慨捐躯的精神和气节。

歌谣式课堂小结朗读起来琅琅上口,既>总结了全文,又方便了学生记忆。

另外这堂课我还注意了充分利用知识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让学生讨论谭嗣同放弃生的机会甘愿一死,是否值得?我们应该学习他怎样的高贵品质?通过点播,使知识得到了升华,学生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如课堂环节的组织考虑不周。

2、时空的安排上不太合理。

3、小组成果展示还不是很到位。

这些都是我今后要注意改进的。

反思四:戊戌变法教学反思

本单元内容为\"近代化的探索\",是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的过程,学习本课时力求让学生对该单元内容形成整体的认识,并逐步学会辨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戊戌变法》这一课是第二单元较重要的一课,此时正是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的阶段,中国逐步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一课是较难理解的一课,维新派为了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1、在教学目标这一点,紧承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达到三维目标,又要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2、在\"自学检测\"题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设计,同时开启学生思路,在上新课前让学生做准备,查找相关的图片与资料,为重点掌握\"百日维新\"内容打下基础。

3、运用学习小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说中学,在争论中加深理解,效果较好。

4、不足:学生对于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还是理解得不好,部分学生其实是蛮想事的,联系到戊戌变法中的历史背景是比较复杂,因为维新派依靠的是封建皇帝,但又没有实权,掌权的是慈禧太后,所以戊戌变法中又牵扯到封建势力争权夺利的斗争。有学生在课后还问到什么是资产阶级,这些学生看来是学进去了,这一点就是平时成绩相当好的也并非知道这个概念,理解其内涵。

反思五:戊戌变法教学反思

1、巧用主题曲导入新课

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个既熟悉有可以调动兴趣的情景,我首先想到了历史味很浓的《走向共和》主题曲。在制作教学软件的时候,笔者根据《走向共和》主题曲和本课的内容制作了一个\"导语powerpoint\":以《走向共和》主题曲为背景音乐,配上从《走向共和》中\"抓取\"的图片。课堂上,学生在\"导语powerpoint\"的歌声中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专注,甚至有同学开始小声议论。在音乐声结束的时候,我开始引用歌词中的一句\"风吹过,雨打过,铁蹄践踏过\",过渡到本课的教学——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再一次被\"铁蹄践踏\"!学生开始溶入本课悲壮的历史气氛中。

2、将学生置身于历史场景

讲到民族危机的深重,设计情境模拟题目——\"献计献策\":假如你是生活在19世纪末的一位热血青年,面对着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和日本的崛起,你会想到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请你来献计献策!通过这一情景模拟,再加上前面几节课所学习的近代中国的屈辱的知识,学生争相介绍拯救中国的良策。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可相应的分析总结,让学生了解在当时的中国,进行变法改革是中国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次进步的、爱国的改革运动,为了自强而采取的促进国家富强的探索。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被动便主动。

3、合作探究法,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讲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时,学生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以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双方力量对比、变法的内容及过程等方面)来归纳概括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

4、结合史料,真确评价历史人物。

在学习了戊戌变法之后,针对变法失败后康、梁二人\"逃\"往国外,而谭嗣同流血牺牲的不同做法,以\"传承借鉴——史海撷珠\"小组讨论、个人辩驳的方式思考\"有同学说: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去是胆小怕死不爱国了。你们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不论是暂时的逃离还是留下牺牲的,他们都是光明磊落的,都是有着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让学生达到了一种感情上的共鸣。在思想上,情感上受到了未曾有的震撼。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激发出奋发读书、振兴中华的激昂情感,没有一句口号,也没有一句说教,潜移默化的民族精神教育水到渠成。

不过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值得我进一步改进,比如说教学的容量大了一点,导致课堂上练的东西少了。今后在教学中还得忍痛割爱,尽量突出重难点。所提的问题有的偏大了一点,导致学生会有一时答不上来的情况,再慢慢引导多今后设计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多花力气,把学生考虑进去,设计出更加贴切的题目。

第14篇:戊戌变法优秀教案

教学目的:

要求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过程和内容,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但不发民众力量,任何进步的政治运动都不可能成功。

教学重点:

光绪帝诏书的主要内容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

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1.复习提问:

甲午中日战争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进行了哪些维新变法运动?这活动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导入新课:

一千多名举人参加的“公车上书”,使京师哗然,国人震惊,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南北呼应的舆论宣传,使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维新思想广泛传播。康梁等人为 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维新图强的政治抱负四处奔走,百折不挠。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的迅速开展,康、梁的“上层路线”也终于感动了深居“大内”的光绪帝,法即将成为现实。下面我们来学习1898年那不寻常的一幕。

3.讲授新课:

一.保国会的成立

1.康有为再次上书

康有为1897年再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法的重要。(让学生阅读P81-P92内容)

2.康、梁组织保国会

1894年产值月,康、梁在北京组织保国会,制定章程,倡议在和省设立分会,呼吁救国,宣传变法。

二.百日维新

1.光绪帝下诏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百日维新开始。

光绪帝

2.变法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让学生看P82-83表格,了解变法的具体内容,老师通条分析。

三.戊戌政变

1.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慈禧太后

9月21日,慈禧太后和荣禄等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慈禧太后宣布“亲政”。下令手势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法诏令。

2. 百日维新失败

去留肝胆两昆仑

康、梁逃走

谭等六人被杀,是为“戊戌六君子”

从变法到失败,前后仅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新”。

小结:

“戊戌变法为什么那么快就归于失败?”学生讨论发言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还不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势力太小。而他们又只是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相反,当时的封建顽固势力则十分强大。因此,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但这次变法时日虽远,其影响却相当深远。失败会换取教训,流血会唤起国民的觉醒。在将踏入另一个世纪门槛的时候,每一个探索中国自强之路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维新志士们的呐喊和他们所留下的那一串带血的脚印。

课后记:

通过让学生讨论发言提高综合能力,通过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引向“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第15篇:戊戌变法教学案例

师:请同学们结合上节课内容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19世纪末中国的情况? 生:19世纪末的中国是四分五裂的。

师:四分五裂的?这个词来形容19世纪末的国情合适吗?

生:不合适。应该说是19世纪末的中国被瓜分了。 师:很好,请坐。

师:甲午战败,举国震惊,堂堂的天朝上国居然被小小岛国日本打败。而这场战争是中日两国都向西方学习后的一次较量,19世纪60年代中国兴起洋务运动办厂练兵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日本则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明治维新改革运动,全面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结果就是日本以全面的西学打败了我们片面的西学。然后也向西方列强一样要求割地、赔款签定《马关条约》,这更刺激了西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师:一个民族的深重灾难,可以促成一个民族的觉醒和奋起。面对着如此严重的民族危机,假如你是生活在19世纪末的一位热血青年,面对着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和日本的崛起,你会想到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请你来献计献策!

生:我觉得应该让报馆发行报纸,在报纸上公布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生:老师,我觉得他的想法不对。清政府怎么可能让报纸上出现不利于他们的议论呢。我觉得应该组织一帮人去推翻慈禧太后,杀掉慈禧。

师:很好,请坐。正如刚才同学讲到的,甲午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清朝统治者不可能报道任何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言论的。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杀掉一个慈禧就能挽救当时的民族危机吗?仅凭慈禧太后一人就能左右清朝的政局吗?

生:是呀,不能。

师: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拯救良策吗?请畅所欲言。

生:我认为清朝政府应该学习日本,向他们一样进行彻底的变法改革,强大了之后再把中国的土地夺回来。

生:老师,我觉得不对。清朝政府当时那么腐败,变法改革也不能把土地夺回来。我认为应该推翻清朝的腐败统治。

师:很好,请坐。同学们看得远比当时的仁人志士更为深刻透彻。而在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认为应该象日本、俄国那样变法改革,于是,他们就掀起一场变法改革运动,来拯救我们的民族。那这场变法如何兴起的,结果又怎样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劫难中的抗争——戊戌变法》。

片断二:

师:“公车上书”是一群知识分子为了改变中国的命运做出的爱国行为。大家想过没有,假如你就是当时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你会在上面签下你的名字吗?

生:敢。 生:不敢。(小声)

师:清政府有“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签了名会有杀头的危险的,你还敢吗?

生:敢。 生:不敢。

师:为什么?

生:保家卫国,拯救民族。

生:杀头了,命都没了,还怎么救国。

生:法不则众,那么多人签名,总不能都杀了吧。 生:杀一儆百吗。 生:签了名能有实际的效果吗?清政府最后还是得屈服的。

师:同学们既有很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又能深入的思考问题,都很不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当时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名举人纷纷签名上书了,因为他们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片断三:

师:戊戌变法我们分析完了,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并没有结束。从“公车上书”时的义愤填膺到谭嗣同牺牲时的英勇无畏,同学们从中是否感受到一种共同的精神在里面? 生:爱国精神。

师:是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民族危难的时刻众多爱国志士挺身而出奋起反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 师:但是,我在其它班上课时有同学说:康有为、梁启超逃到国外去是胆小怕死不爱国了。你们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生:他们爱国,是想保存实力在斗争。

生:“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后再变法改革。

师:那这样的话,谭嗣同的死不就是白白牺牲了吗?思考一下,谭嗣同放弃生的机会甘愿一死,值得吗?

思路一:可从谭嗣同献身精神给后人的激励方面考虑。 思路二:可从维新人士逃脱后继续斗争的作用方面考虑。 生:我觉得谭嗣同的死值得。以死来激励后人,唤起民族的觉醒。

生:我觉得谭嗣同的死不值得。死了后,命都没了,再怎么激励也没用,还不如留下来保存实力。

生:我觉得值得。谭嗣同是为捍卫自己的信仰而死。

生:我也觉得值得。他是想用死来捍卫维新变法的成果,表明变法的决心。

生:我觉得不值得。他的死有点以死来逃避变法的失败。他是因为变法失败悔恨而死。 生:我觉得值得。他的死体现中国人舍生取义、杀生成仁的思想。就是希望能唤起人们的觉醒。

生:我觉得值得。他以死的方式向清朝政府的统治者表明他们的变法改革是真的,是想警示统治者。只有变法改革才能救中国。

生:我觉得不值得。如果我是谭嗣同,我会选择逃亡。为腐朽的清政府去牺牲自己的生命,不值得。还不如保存实力再战斗。

师:很好,同学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甚至XXX同学更加深入的思考,看问题更加透彻。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可是,我们要怎样过一生才算有意义?中国有一句古话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谭嗣同的死可以说是“重于泰山”。当然,为了保存实力,康、梁活下来了,历史证明他们的选择也是无可厚非的。梁启超后来成了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为中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不论是暂时的逃离还是留下牺牲的,他们都是光明磊落的,都是有着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生:啊。 生:呜。

师: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时刻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革命战争年代,为保家卫国,需要抛头颅洒热血。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那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该如何体现呢?

师:梁启超曾经在他的《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同学是21世纪的少年,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学完了本堂课,请你尝试来做一个小小改革家。

第16篇:人教版戊戌变法课件

人教版戊戌变法课件应该怎么写?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人教版戊戌变法课件,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戊戌变法课件

1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

掌握 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名称和顺序;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搜集整理资 料 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的时代背景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比较分析理性说明

社会各界对于戊戌变法的不同反映,了解新旧势力关系紧张的具体表现,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讨论探索

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由此理解变法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改革)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 谭嗣同等人不惜牺牲生命,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符合当时的历史发展潮流,值得后人景仰和怀念

思想意识

充分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陶冶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增强新时代青年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刺激并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落后挨打,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并一度形成波及全国的大规模运动。(要求学生阅读32—3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公车上书

1、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提示学生从条约危害性和“公车”爱国情感方面分析)

2、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提示学生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内部矛盾、人民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等方面进行思考)

小结、过渡: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民族的精英分子总会登高一呼,力图扭转颓势。所以,洋务运动刚刚失败,“公车上书”就接踵而至,它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沉闷局面,造就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百日维新

1、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创办《万国公报》宣传变法,组织政治团体“强国会”,上书光绪帝等)

2、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

3、请出几位组学生,根据34页 “阅读文字”和35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表演康有为与荣禄在总理衙门的那一场对话以及康有为与自己女儿的对话。(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调控课堂纪律和氛围)

4、想一想,当时社会上哪些人赞成维新变法?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造成什么后果?(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因此,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5、根据35页“活动与探究”: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清政府中阻挠维新变法的顽固派)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实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他愿意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品格高尚)

6、根据34页“动脑筋”:你同意谁说的意见?为什么?(赋于学生人格多元化的选择权,允许他们自圆其说。但是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设问:他的献身精神对后人有什么激励作用吗?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领袖脱逃后,有没有继续斗争?由此对学生进行正面导向)

课后小结

1、为什么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变法法令的颁布,从1898年6月到9月,前后只经历了103天就被顽固派扼杀了,所以叫“百日维新”。实际上,维新变法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就开始了。)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34页选择题:应选B(1895年——《马关条约》引发“公车上书”)

课后习题

1、“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

2、简述“戊戌变法的时间及内容。

人教版戊戌变法课件

2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及其戊戌政变等 历史史实。

2.结合课文,利用图表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历史意义。

3.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活动激趣,引入新课

通过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与军机大臣荣禄进行舌战的历史短剧,我将亲自一人饰演两个角色,历史再现,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回到19世纪末的清朝亲自了解戊戌变法。

【活动】揭示目标 自主学习

1.知道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2.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一)序幕

阅读课本第32页、33页回答下列问题

(1)两位举人是指谁?发生的时间地点是?

(2)请愿书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次上书起了什么作用?

(4)这次上书失败后,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维新思想的?

自主学习(二)高潮

观看百日维新视频,并阅读课本第33页,回答以下问题

(1)百日维新的具体时间是什么?当时的皇帝是谁?

(2) 关于变法法令内容,制作一个表格对各项内容逐项讲解,帮助学生分析这次变法的历史意义。

类别 内容

政治方面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思想文化方面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方面

训练新式军队。

(3)变法损害了以谁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她发动戊戌政变,变法结果怎样?

【活动】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结局)

戊戌政变——失败

?运用图文结合的史料,以“谭嗣同”为例回答以下问题:

(1)“贼”指的是谁?

(2)为什么“无力回天”?

(3)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体现出他什么样的精神?

(4)这次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练习】当堂检测 巩固达标

1、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成为中国近代维新变法运动导火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掀起戊戌变法运动的目的是( )

A.建立共和国 B.扶清灭洋

C.推翻清王朝 D.救亡图存

4、戊戌变法期间,慈禧太后代表的政治派别是 ( )

A.地主阶级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顽固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他是没有地方可逃

6、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第17篇:戊戌变法教学案

一、内容标准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二、问题探究

1.分别从戊戌变法前中国社会、经济、思想领域来分析变法的历史背景?

2.列表简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3.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列表整理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从百日维新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的比较以及百日维新的结果等方面去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内容特点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教

4.从政治改革、救亡图存、思想解放等角度,归纳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5.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史论共享

1.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康有为一方面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另一方面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严复借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百日维新的主要特点: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加政治的可能性。百日维新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损害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但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

3.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它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三、史料阅读与思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西近欧论,皆方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为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被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2)材料

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待农民起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如何? (3)根据材料

一、

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阐述你的理由。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救亡决论〉 材料二: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2中的“勿黜革旧大臣”对戊戌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对比材料1和材料2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 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3)材料三改革与材料

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四、史学争鸣

(一)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戊戌变法是不是属于改良主义运动。

坚持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的学者认为,19世纪末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清政府进行某些民主改革,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局限于少数开明士绅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士大夫圈子里,他们迷信依靠光绪帝推行其改革措施,根本不想推翻封建统治,甚至有防止农民革命的反动企图,“这种反映资本主义要求的思想潮流,进一步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然而就其‘变更’的性质来看,却是改良主义”。(汤志钧:《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

(二)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戊戌变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改良主义在本质上具有反动性,对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来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恰恰表现在它以自己的失败,证明了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许多老一辈历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刘大年、汤志钧、王栻等持这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戊戌维新运动客观上起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作用,但对于封建主义制度的批判并不彻底。比如胡绳就认为,维新派要求变法,要求上层建筑发生某些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改变,而且对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说教提出了异议,所有这些议论都是“虎虎有生气”的。但是维新派对于封建制度的批判是肤浅的,软弱无力的,而且,从主观上来说,维新派是企图用“改良主义的变法,来为这个‘暮色凄惨’的旧制度注入新的‘生机’”。(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第634页)

第三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它不是统治阶级修补封建庙堂的枝枝节节的小变,而是中国资产阶级拆毁封建主义庙堂的社会变革运动,是“民族觉醒的里程碑”。杨立强指出:维新派在变法期间推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政策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对维新派的评价,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更为重要的是观察这些政策的社会效果。不论维新志士怎样在某种场合表白,不论他们的主观意图如何,事实上戊戌变法集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传播西方思想文化,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这不是企图补天的封建文人矫揉造作的空言粉饰,而是一场“社会变革运动”。(杨立强:《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关于戊戌变法评价的若干问题》)

第五种观点,马洪林认为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过程中戊戌维新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它突破了物质与精神分割的“中体西用”的思维定式,开启了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闸门,既把封闭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推上大机器生产的轨道,实行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又要改变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为“君民共主”的立宪制度、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法律制度化。从历史发展的阶段上看,戊戌维新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近代化的纲领和措施,强劲地改变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理论结构。(马洪林:《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载《上海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张江明等认为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是君主立宪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它加速了中国走出东方“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张江明等:《戊戌维新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 参考答案:

(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4)不正确。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其实行的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 2.(1)强烈要求实行全面的维新变法。(2)导致守旧大臣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阻挠、破坏变法,使变法法令成了一纸空文。(3)材料1全面改革变法,材料2中却畏首畏尾,思想明显趋于保守,不敢主张废除旧衙门和罢免旧大臣。原因:一是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二是维新派的软弱所致。 3.(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

(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领导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的开展;中国:光绪帝同情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到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

(3)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

第18篇: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戊戌变法

教材分析:

“戊戌变法”选自义务教育课程八年级上册,本课主要设计了两部分内容,一是公车上书,二是百日维新。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中的官僚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但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中国人并没有因此放弃“强国”的追求,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维新派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因顽固派的反对,变法仅维持了一百多天就以失败而告终。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过程的重大事件,是历年中考的热点。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抗争与探索。系当前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八荣八耻”等社会热点问题,认识解放思想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学生分析:

1.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对新教材和新教学方法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2.学生通过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对戊戌变法有所了解,为学习本课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

3.学生初步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初步具备了运用图表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图表的形式,概括分析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通过了解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局势危难之际,为救亡图存,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而不懈努力的史实,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和品质。

教学准备:

1.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戊戌变法的文章,设计好具有引导性、情境化的历史问题,为学生的评价提供“原材料”。

2.教师预计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学生以合作的方式,根据教材中和师生搜集的资料编演历史课本剧。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1.上初中后,同学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小学时学习不如你的同学,到了初中后可能比你学习好了。遇到这种情况你会如何做呢?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面对不如自己的西方国家,官僚地主阶级掀起的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又是怎样做的呢?引入戊戌变法。

二、导学:

师:假如你是教师,你如何向同学们介绍戊戌变法的概况?然后比一比,看看哪位同学是最好的老师?

师:维新变法是在什么情况下兴起的?维新变法做了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说明:上述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归纳逻辑方法,学会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历史原因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编演了历史课本剧,哪个小组愿意为同学表演一下,来一个才艺展示?在看表演的同时,希望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变法?(2)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3)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说明:老师轻松的话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氛围,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做到了寓教于乐,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感悟。通过编演历史课本剧,使学生主动的去搜集历史信息,自己完成对历史的学习,达到了“不教而教”的目的。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表演,你同意变法吗?,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维新派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变法的?起到了什么作用?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来掌握本课的内容,同时结合内容来分析其作用,最后归纳为三个“有利于”。

师:变法最终演化成一场流血事件,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献出了生命。我们应该怎样来向它学习?

说明: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学生回答是我始料不及的,一开始我只是想让学生学习谭嗣同为变法献身的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有的学生在讨论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听到政变的消息后,谭嗣同留下来——为变法流血牺牲,而康有为、梁启超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流亡海外。一石激起千层浪,围绕这一问题,我组织了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形成三种观点:有的同学赞成谭嗣同的做法,主要理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谭嗣同以死唤醒民众,死得其所;一种观点赞同康有为、梁启超的做法,主要理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有保全性命,才能东山再起;一种观点认为两种做法都有道理,他们的做法都有合理的成分在内。通过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明显增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会了一些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拓展探究:

师:自从有了生命,就有了关于生命的思考。今天,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希望大家查阅一下资料,看看人们对生命的价值还有什么不同的观点,你怎样评价这些观念?对你以后的人生有何启示?

说明:在总结时,我没有按照事先的准备进行,没有对知识体系进行归纳,而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临时做出了调整,通过小结把有关生命的价值问题进行了引申和升华,把这场讨论延伸到了课外,通过讨论和实践,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正确引导,学生必然会得出正确的结论和选择,比过去单纯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课后感悟:这节课我主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解决历史问题。在创设问题情景时,注意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相联系,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同时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课外剧),使历史知识趣味化,达到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了引导着、协作者。此外,注意运用图表等形式进行教学,培养了学生运用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但是,课前我没有预料到学生会对谭嗣同“为变法流血牺牲”产生不同的看法,当时觉得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好在我对学生的不同意见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的观点可能不尽完善,我又把这种讨论延伸到课外,起到了补救的作用。另外一个失误是这一问题的指向性太明确,就是想让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圈”(我们应该怎样向谭嗣同学习?言外之意就是让学生肯定谭嗣同的做法)中跳,无意之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何求异性思维能力的形成。这件事对我今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一是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要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得舞台,教师要甘当“配角”尽职尽责的做好指导者;三是注意创设矛盾性的问题,在冲突与比较中依法学生的思维高潮;四是要多创设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

第19篇:戊戌变法教学案

戊戌变法教学案

一、内容标准

.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二、问题探究

.分别从戊戌变法前中国社会、经济、思想领域来分析变法的历史背景?

2.列表简述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特点?

3.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列表整理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从百日维新的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的比较以及百日维新的结果等方面去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内容

特点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教

4.从政治改革、救亡图存、思想解放等角度,归纳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从社会背景、领导力量、政策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史论共享

.康、梁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及其特点:康有为一方面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另一方面又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并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变法思想。梁启超明确提出了民权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的神圣性和永恒性。严复借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百日维新的主要特点: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其政令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并给民族资产阶级提供了参加政治的可能性。百日维新显示了光绪帝和维新派除旧布新的决心,损害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利益,但又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

3.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努力追求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文化,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它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三、史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西近欧论,皆方三权:有论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为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自台湾事后(189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三:大借洋教,以举庶政。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四:使戊戌政变不被推翻,行二十年新政,或已致中国于富强矣。——胡适《留学日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政治主张?其理论依据是什么?源于哪部著作?

(2)材料

二、三反映了维新派对待农民起义和帝国主义的态度如何?

(3)根据材料

一、

二、三,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4)材料四的观点是否正确?阐述你的理由。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救亡决论〉

材料二: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2中的“勿黜革旧大臣”对戊戌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对比材料1和材料2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张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变化?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

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三

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土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3)材料三改革与材料

一、二在核心主张、局限性、改革方式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4)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四、史学争鸣

(一)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戊戌变法是不是属于改良主义运动。

坚持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的学者认为,19世纪末叶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清政府进行某些民主改革,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局限于少数开明士绅和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士大夫圈子里,他们迷信依靠光绪帝推行其改革措施,根本不想推翻封建统治,甚至有防止农民革命的反动企图,“这种反映资本主义要求的思想潮流,进一步发展为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下,是有进步意义的。然而就其‘变更’的性质来看,却是改良主义”。(汤志钧:《戊戌变法与改良主义》

有学者认为,先判定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性质的运动,然后批判凡是改良主义必然软弱、妥协和失败,已不能向人们提供多少新的思考,而在理论上与逻辑上则是一种误导。有的学者追根溯源说,改良主义是一个西方词语,19世纪末叶出现在欧洲,是指工人运动中一种敌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派别,它以不触犯资产阶级剥削制度基础的枝枝节节的改良来代替反对资本主义的革命,所以说,“改良主义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手段”。(陈旭麓:《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改良》,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用改良主义来限制戊戌变法的性质是不妥当的,因为戊戌变法与欧洲改良主义的历史背景不同,虽然当时中国新兴的资产阶级还很幼稚,但它毕竟是代表新的生产力,反映新的生产关系追求,是封建保守势力的对立物,是先进者,所以不可照搬欧洲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概念去硬套戊戌年间的维新派和维新运动,可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在十九世纪末发动的一次爱国救亡维新运动。说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尚可,说是一次改良主义运动则是不妥的”。

(二)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从上世纪0年代以来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戊戌变法在当时的历史条下具有进步意义,但是,改良主义在本质上具有反动性,对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来说,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是没有出路的。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恰恰表现在它以自己的失败,证明了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许多老一辈历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刘大年、汤志钧、王栻等持这种观点。

第二种观点认为,戊戌维新运动客观上起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进步作用,但对于封建主义制度的批判并不彻底。比如胡绳就认为,维新派要求变法,要求上层建筑发生某些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改变,而且对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说教提出了异议,所有这些议论都是“虎虎有生气”的。但是维新派对于封建制度的批判是肤浅的,软弱无力的,而且,从主观上来说,维新派是企图用“改良主义的变法,来为这个‘暮色凄惨’的旧制度注入新的‘生机’”。(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第634页)

第三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它不是统治阶级修补封建庙堂的枝枝节节的小变,而是中国资产阶级拆毁封建主义庙堂的社会变革运动,是“民族觉醒的里程碑”。杨立强指出:维新派在变法期间推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政策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对维新派的评价,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更为重要的是观察这些政策的社会效果。不论维新志士怎样在某种场合表白,不论他们的主观意图如何,事实上戊戌变法集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传播西方思想文化,以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的强烈愿望,这不是企图补天的封建文人矫揉造作的空言粉饰,而是一场“社会变革运动”。(杨立强:《民族觉醒的一块里程碑──关于戊戌变法评价的若干问题》)

第四种观点认为,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里的启蒙作用。一些作者指出,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积极意义,主要不在于反封建,也不在于反帝,“而在于它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一部分”。戴逸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专制独断的皇权思想,昏人神智的八股,以及桎梏性情的纲常伦理,这一切曾经是封建阶级麻醉和统治人民的武器,现在这些武器上也长了斑斑锈痕。人民不仅从戊戌政治运动中认清了反动派的凶恶面目,而且也从戊戌思想运动中吸取了精神解放的力量,把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更加推向前进。”(戴逸:《戊戌时期的思想解放》

第五种观点,马洪林认为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过程中戊戌维新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它突破了物质与精神分割的“中体西用”的思维定式,开启了全面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闸门,既把封闭的手工业生产方式推上大机器生产的轨道,实行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又要改变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为“君民共主”的立宪制度、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和法律制度化。从历史发展的阶段上看,戊戌维新标志着中国人第一次全面地提出了近代化的纲领和措施,强劲地改变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和理论结构。(马洪林:《戊戌维新与中国近代化》,载《上海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张江明等认为戊戌维新运动是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是君主立宪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它加速了中国走出东方“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张江明等:《戊戌维新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

参考答案:

.(1)君主立宪。依据:三权分立学说。源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

(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4)不正确。原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其实行的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

2.(1)强烈要求实行全面的维新变法。(2)导致守旧大臣对变法阳奉阴违,甚至托词抗命,阻挠、破坏变法,使变法法令成了一纸空文。(3)材料1全面改革变法,材料2中却畏首畏尾,思想明显趋于保守,不敢主张废除旧衙门和罢免旧大臣。原因:一是由于封建顽固势力强大,二是维新派的软弱所致。

3.(1)俄国侧重解决内部危机,废除农奴制度。日本则侧重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文明来改造日本社会。中国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的命运。

(2)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是这次改革的领导者,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奴;日本:天皇是改革的主导者,拥有实权,积极推进明治维新的开展;中国:光绪帝同情变法,作出改革举动,但由于实权掌握到慈禧太后手中,导致变法失败。

(3)核心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改革方式: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统治者的态度等。

第20篇:戊戌变法高中历史教案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戊戌变法的背景。早期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及《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公车上书》和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和保国会。百日维新及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2.通过学习戊戌变法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危机严重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19世纪末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社会条件,他们承担起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是当时国情决定的;通过学习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使学生认识到: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它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高涨;通过分析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它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性,这次变法注定失败,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行不通的,其深刻教训又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通过学习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由于反动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缺乏群众基础,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了,但是,它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开始形成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它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重点分析

康、梁的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及评价是本课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其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精华,继承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其产生发展表明中国三思想领域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说明在中国危亡之际,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学习这一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的了解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变化,也能了解到康、梁等人崇高的爱国救国意识和品质,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戊戌变法是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努力奋争的最终结果。改革内容虽与最初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但还是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了解这一点,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曲折复杂性,可以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目的之一。在理解认识本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康、梁的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及评价是本课重点。 难点分析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戊戌变法的评价是本课难点。学生掌握的史实有限,很难理解康有为在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时为什么要利用孔子,利用儒家思想。评价戊戌变法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综合、概况能力。而这恰恰是学生的弱点因此,一说评价,往往就事论事,难以从宏观上、整体上认识把握。对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容易把阶级与个人混为一谈,认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谭嗣同等人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敢献身性是相矛盾的。所以,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戊戌变法的评价是本课难点。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使学生理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戊戌变法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戊戌变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教师还应强调新政内容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通过对变法进步性和局限性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对戊戌变法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七课 戊戌变法

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戊戌变法及评价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戊戌变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综合法;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表现,侵略的加深引起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戊戌变法的背景”。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在学生回答,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所引起的中国社会变化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指导学生采用烈纪年表的方法,将基本史实理清。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讲《新学伪经考》,先通过阅读注解,明确“新学”“伪经”作为历史名词的概念。随之强调,康有为是以维护孔子的名义进行的,以考据辨伪的方式,通过指斥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理论基础)的古文为伪造之作,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根据。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在学生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根源、康有为的思想根源、社会现状等方面思考这一问题。

同时,教师应指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是由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显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的优势。伴随着侵略势力的深入,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政治学说和制度传入中国,这一切都是客观存在,必然反映到康有为的头脑中。而其思想的主体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康有为主张的仅是清朝封建统治下的变法,而反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相关的小字内容,并根据此内容归纳论战中双方的对立观点,制成表格。对照论战的三个问题,启发学生认识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四、百日维新

通过提问、回答、归纳讲述,使学生在明确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时,掌握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

重点讲解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强调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实际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当时形势下的施政纲领。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内容。

指出维新派成立保国会是为变法进行的组织准备。保国会一成立,顽固派与维新派的斗争更加激化。一则壁垒分明了,二则意味着思想领域的维新变法即将转变为政治领域的付诸实施阶段,斗争更加激化、这是必然的。

具体分析变法诏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须讲清楚两点:一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康有为多次上书被轻易地扣压了。如今加以提倡,而且光绪帝极为重视,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二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一般的老百姓大多为生计操劳,没有文化,当时能够上书言事的大多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参政一种方式和途径,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②“消闲散重迭机构,裁汰冗员”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体制,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③经济方面的举措,无疑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符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举措。

④文化教育方面的举措,一是不仅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且有利于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二是废除八股取土,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这实际是在改变官僚机构的构成,用现代话说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变革的。

局限性:①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突出的是慈禧太后牢牢地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反映出维新派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②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反映出康有为等在当时选择的是渐进的变革道路。从当时中国社会状况考虑,有它现实性的一面。这是历史发展客观的局限性,非维新派主观的局限性。

③军事方面的举措,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运动失败了。反映出维新派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戊戌变法不可避免地失败,也就不足为怪了。

五、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这一点可启发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变法的性质、失败原因、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对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影响等方面思考。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分析戊戌变法的背景、变法的内容,评价变法的意义,制作有关表格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提供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七课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1.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

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1.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及代表人物

2.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3.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4.《公车上书》和强学会成立

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四、百日维新(1898.6.11-9.21)

1.康有为的《应

戊戌变法读后感
《戊戌变法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