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车间精益生产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15:29:35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车间精益生产总结

精益生产工作总结

2011年是潍柴推行精益生产的第一年,这一年里精益生产从无到有,从有到细,期间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的喜悦,推行至今,铸锻厂整个生产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观,车间生产环境有了很大提升,现将半年来精益生产工作汇报如下:

一、现场的整理整顿

1、对4个工段生产现场进行区域划分,并按照标准画好道路

线,定置区域线等,全面清理车间内不需要的物品,所有落地物品实行 “三定”,对车间物品进行了合理定置,做到现场中所有的物品有标识;

2、KW造型线色彩管理,更换了KW线东墙上及南侧几块比

较陈旧的看板,重新粉刷墙面,焕然一新;

3、对车间所有立柱涂刷虎型纹,在叉车出入频繁的路段张贴

安全标语;

4、拆除原来破旧不堪的洗手池,合理利用空间,重新规划建

设了崭新的洗手池,为职工安装自动热水器,方便了大家的工作、生活;

5、对芯子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合理规划芯子存放区域,使

得原来拥挤的现场一下子宽敞的很多。

二、信息角及班组管理园地

1、在组芯老跨南侧设立了WOS精益生产信息角,用来展示

班组内的亮点及不良现象,奖惩并用,为班组管理工作的

推进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展示了每个季度的班组持续改

善项目,使得现场改善成果目视化,并做到及时更新,起

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2、设立班组管理园地,展示了班组生产、安全、质量、成本、

人事的全面信息,要求每月由班组长及时更新,使班组信

息透明化,使得每一位职工对班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同

时也是班组的工作有据可依,能够及时调整以避免或应对

异常情况;

3、大力推行班组基础建设,将各工段更衣箱喷漆翻新,要求

班长内所有物品定置管理,衣物按照定置图摆放,对班组

人员进行培训,贯彻精益生产理念,提高对班组工作要求

的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KW线设立生产管理板;并可视化;作业人员能够清楚的了

解生产管理板的作用,并能够认真填写和真正运用。

三、标准作业书

1、各工段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工序划分,各工序编制 “两

书三票”,两书将操作要领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进行目

视化,规范操作者动作要领,对铸件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有山积表,并可视化,在现状工序上及时进行

改善,从而进行再分配,工序能力表,并可视化,明确加

工能力(吨)和循环时间。

2、对全体班组成员进行了“两书三票”的培训,是职工理解

两书三票的制作目的及其作用,真正用来指导工作。

四、人和物

1、按照工序划分,制订了多能工的培训和推进计划,并组织

实施。

2、将安全守则存放在现场,并制作劳保用品佩戴示意拍,实

施安全活动(安全点检、安全教育、有惊无险提案),时

刻提醒职工安全第一,确保了全年无工伤事故。

3、制作物料状态看板,确定了各种物料的合理的标准库存,

确保现场存放的物料在标准范围内,减少库存的浪费,并

在研究实现先进先出的方案。

五、设备及质量

1、设备现场作业文件齐全、合理(点检要领书、设备操作作

业指导书、设备维护保养指导书、设备润滑作业指导书),

设备点检卡实现目视化,建立设备故障统计台帐,每台设

备都有故障记录单和防止再发记录,制订设备日常点检、

专业点检制度,并按制度执行,点检及时、真实。

2、现场设有质量曝光台,展示了不良品的具体缺陷、并分析

发生不良的情况、制定了防止再次发生不良的对策等。有

效防止了同一缺陷的反复出现。设立质量关注点。

3、对一线员工进行了QC培训活动,是班组长对QC活动的内

容能够清楚的了解;并积极参与了QC小组活动,自主积极

的选择主题,成立QC活动小组,并制订计划组织实施,

并在班组管理园地张贴QC活动原值,QC小组活动的计

划和实施情况在班组内实现可视化。

工作中的问题:

1.两书三票的制作不够细致,工序划分也不是非常的合理;一线职工对两书三票理解还不够透彻。两书三票的制作亟待由班组自身来细化。

2.车间生产情况复杂,先进先出尚未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

3.精益生产下一步的重心应转向班组,通过加强对班组长及班组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技能,真正做到从班组精益,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精益生产工作的被动性。

铸造二车间2012年1月13日

推荐第2篇:车间精益生产总结

精益生产工作总结

2011年是潍柴推行精益生产的第一年,这一年里精益生产从无到有,从有到细,期间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的喜悦,推行至今,铸锻厂整个生产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观,车间生产环境有了很大提升,现将半年来精益生产工作汇报如下:

一、现场的整理整顿

1、对4个工段生产现场进行区域划分,并按照标准画好道路线,定置区域线等,全面清理车间内不需要的物品,所有落地物品实行 “三定”,对车间物品进行了合理定置,做到现场中所有的物品有标识;

2、KW造型线色彩管理,更换了KW线东墙上及南侧几块比较陈旧的看板,重新粉刷墙面,焕然一新;

3、对车间所有立柱涂刷虎型纹,在叉车出入频繁的路段张贴安全标语;

4、拆除原来破旧不堪的洗手池,合理利用空间,重新规划建设了崭新的洗手池,为职工安装自动热水器,方便了大家的工作、生活;

5、对芯子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合理规划芯子存放区域,使得原来拥挤的现场一下子宽敞的很多。

二、信息角及班组管理园地

1、在组芯老跨南侧设立了WOS精益生产信息角,用来展示班组内的亮点及不良现象,奖惩并用,为班组管理工作的推进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展示了每个季度的班组持续改善项目,使得现场改善成果目视化,并做到及时更新,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2、设立班组管理园地,展示了班组生产、安全、质量、成本、人事的全面信息,要求每月由班组长及时更新,使班组信息透明化,使得每一位职工对班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同时也是班组的工作有据可依,能够及时调整以避免或应对异常情况;

3、大力推行班组基础建设,将各工段更衣箱喷漆翻新,要求班长内所有物品定置管理,衣物按照定置图摆放,对班组人员进行培训,贯彻精益生产理念,提高对班组工作要求的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KW线设立生产管理板;并可视化;作业人员能够清楚的了解生产管理板的作用,并能够认真填写和真正运用。

三、标准作业书

1、各工段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工序划分,各工序编制 “两书三票”,两书将操作要领以及需要注意的关键点进行目视化,规范操作者动作要领,对铸件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山积表,并可视化,在现状工序上及时进行改善,从而进行再分配,工序能力表,并可视化,明确加工能力(吨)和循环时间。

2、对全体班组成员进行了“两书三票”的培训,是职工理解两书三票的制作目的及其作用,真正用来指导工作。

四、人和物

1、按照工序划分,制订了多能工的培训和推进计划,并组织实施。

2、将安全守则存放在现场,并制作劳保用品佩戴示意拍,实施安全活动(安全点检、安全教育、有惊无险提案),时刻提醒职工安全第一,确保了全年无工伤事故。

3、制作物料状态看板,确定了各种物料的合理的标准库存,确保现场存放的物料在标准范围内,减少库存的浪费,并在研究实现先进先出的方案。

五、设备及质量

1、设备现场作业文件齐全、合理(点检要领书、设备操作作业指导书、设备维护保养指导书、设备润滑作业指导书),设备点检卡实现目视化,建立设备故障统计台帐,每台设备都有故障记录单和防止再发记录,制订设备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制度,并按制度执行,点检及时、真实。

2、现场设有质量曝光台,展示了不良品的具体缺陷、并分析发生不良的情况、制定了防止再次发生不良的对策等。有效防止了同一缺陷的反复出现。设立质量关注点。

3、对一线员工进行了QC培训活动,是班组长对QC活动的内容能够清楚的了解;并积极参与了QC小组活动,自主积极的选择主题,成立QC活动小组,并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并在班组管理园地张贴QC活动原值,QC小组活动的计划和实施情况在班组内实现可视化。

工作中的问题:

1.两书三票的制作不够细致,工序划分也不是非常的合理;一线职工对两书三票理解还不够透彻。两书三票的制作亟待由班组自身来细化。

2.车间生产情况复杂,先进先出尚未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3.精益生产下一步的重心应转向班组,通过加强对班组长及班组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技能,真正做到从班组精益,发挥全体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改变精益生产工作的被动性。

铸造二车间

2012年1月13日

推荐第3篇:精益生产_心得体会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去年,公司通过时代光华管理学院对举办了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经过一年的学习,我收获颇多。深刻领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层管理者,应该如何更好、更合理掌控整个部门的生产运作;并领悟到,应该以管理促创新,以创新促生产,以“精益生产”理念为部门又好又快地发展保驾护航。下面就“精益生产” 谈一谈我的一些感想。

1973年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出现了零增长的局面,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被逼到了亏损的境地,惟有丰田汽车公司例外。这说明了丰田公司有一种抗拒风险的强有力的方法,这就是丰田生产方式(精益生产)。而精益生产主要是彻底杜绝企业内部各种浪费,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而丰田公司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丰田生产方式不断充实、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将科学管理、技术创新、信息革命融为一体的完整管理体系。而现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有竞争力就必须在精益生产方面下大功夫。对于精益生产我们只是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段难及慢长的历程。而我们要全面开展精益生产必须要从人员的意识着手宣传、培训等工作,而实行动中要从简单容易的做起。 精益生产有以下特点:

一、“均衡化”与“多样化”

但多品种少批量如果控制不好会对我们的库存尾数造成压力,也就是说资金的积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好均衡化的管理,在库存量及合格率上的有效控制是做好多样化的基础。

二、杜绝各种浪费以提高生产效率

操作的浪费在我们的工作中时刻存在,如可找出这些浪费及改善是关键,要找出我们身边的浪费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做到更全面。要真正能达到杜绝各种浪费还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做到,所以我们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才能杜绝各种浪费,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三、少人化、自动化

“少人化”是从“省人化”过度得来的,这需要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才可实现。而“自动化”除了设备自动化外,我觉得作为生产部门,人的“自动化”由其重要,人的“自动化”指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自动去做事,自动去寻找问题并寻求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挖掘第一个人的潜力,使到在少人的情况下能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所以我们在人员的思想教育方面要多下功夫,使员工的意识上提高做到发处内心的自愿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动化”。

四、柔性生产

“柔性生产”实际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岗多能”,如果我们每一个员工能够掌握多个岗位的操作技能,那么在生产上人员的调动方面较为灵活,是少人化、自动化及杜绝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要使

会,我们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及给予分配不同的工作,让他们在理论及实践中提高操作质能。

对部门发展的思考:

1、设立有关整顿浪费的制度,降低工人提出改进、创新的门槛。工人只要提出合理、且对生产有益的改进就算一项成果,到年底的时候评比出优秀的成果,给予奖励和公布。这样才能激发工人的创造热情,将员工的智慧充分加以利用,也就是先将第八大浪费减到最小。

2、生产计划要尽可能的细致和科学。因为粗放的计划,肯定会造成库存和搬运的浪费,但是科学的计划还需要在下达计划的先期进行细致的工作,将各项零部件的生产节拍掌握清楚,然后再制订出科学的计划,避免不需要的零件堆满现场的弊端。

3、让现场管理真正地为生产服务。现场管理应是生产管理的基石,而不应是障碍。丰田公司的“5s管理”就是为整顿现场的浪费而服务的,只有建立起现场管理为生产服务的理念,才能将现场管理真正地做好。

4、工艺人员在编制工艺时,对加工余量的大小应科学、适当,避免不必要的加工和多余的加工,并且在审图时,对图中加严要求的地方应与设计及时沟通,不必要的加严应放松,以减少加工难度和加工时间。

5、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不能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层面上。应制定改善问题的制度,为持续改善创造条件,创造出勇于和乐于面对

并提供对员工的方法培训,以加强对问题的追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全员抓质量的目的。

最后,我觉得,只要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改起,将精益的理念逐渐地渗透于日常的生产中,精益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相信总有一天,当我们面临生产计划跟不上变化的时候,不是改变计划,而是学会控制变化。

推荐第4篇:精益生产心得体会

搞好精益班组管理,为企业创造效益

——精益学习心得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包头精益班组管理培训班,在为期5天的培训时间里,在公司的精心组织和各位老师们的精彩讲解下,培训圆满完成,使我受益非浅。

作为一名班组长,通过这次培训,让我真正了解到了班组长的作用,对自己该怎样做好一个好班长有了更深的认识。班组长是上级与一线生产员工的主要沟通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生产一线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也是直接生产者,他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班组管理的好坏。所以,班组长不仅要具备善于沟通、执行力要强、具有影响力、带领团队等管理能力,还要掌握足够的技术技能、与人共事的人事技能和思想技能。作为公司最基层的管理者—个班组长,通过五天的学习,感触颇深。

一、沟通

因为班组每个人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性格脾气都不一样,这就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观察了解、掌握班员的基本情况、摸清班员的心理想法,找出问题所在,求同存异。通过各种班组技能竞赛和业余趣味活动来增强班组的凝聚力,让每一个班员从心里把班组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

二、支持

在工作中班组成员间产生分歧是不可避免的,单靠争执和命令在很多时候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通过换位思考,征求意见等方法与班组成员间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加个人感情之间的友谊,获得信任,也就会在工作中得到班组成员间的大力支持。

三、执行

在获得班组大部分成员的支持后,对于对于厂里各项规章制度在自己带头遵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条件下,执行力度就会自然而然的大大增强。我自己明白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明白了班组长要明确自己在班组中的角色,对自己的定位要清楚,明白工作的主要职责,了解上级对自己的期望和班组员工对自己的期望。在工作中逐步实践,使班组在完成好工作任务的同时建立起更和谐的劳动关系,使全体班组成员认清发展形式,转变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要能带领班组成员,设定一个共同明确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制定行动方向,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四、坚持

精益化是企业必须迈过的一道坎,也是持续改进企业班组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入微也,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益”是精益化的必然途径,“精”是精益化的自然结果。单纯看管理“精益”似乎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怎么提升管理精益化,如何提升,提升什么,没有具体、明确的内容,但要是把它放到具体的业务管理中,就涉及到工作中的诸多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单一地去思维。

五、提高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而班组管理是企业的灵魂。做好班组管理,在管理中不断提高,是应该思考的问题。班组如何实施精益化管理,提升生产班组管理水平;如何发挥班组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开展好班组建设;如何广开言路,开展好合理化建议活动,发挥小改、小革的效能作用,把班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这才是关键。班组能否认识精益化,关注重点和细微并在具体工作中应用精益化,提高工作质量并形成员工自觉的行为和氛围,这是目的。

六、有序

有序管理, 健全制度, 逐步推行班组精益化。有序管理的重点是先“理”后“管”。管理工作先淡化“管”的意识,包括权利和约束,通过梳理自己负责的工作内容,明确职责,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寻找工作和服务上的差距,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做细、求精。用精益化管理审视低效率、低效益的日常工作,并根据重要性和影响面确定改善的内容和目标,寻求突破点。因为,任何一项新工作、新任务、新项目都应当全新地将精益化管理灌入其中,确立新方法,建立新标准。方法和标准,就要依靠健全的制度,规范的标准制度,这不仅是指导,更重要的是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并提升成为精益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保障。从健全制度、夯实基础管理、统一标准着手,不断提高管理者的预测和控制能力,不断向精确的目标靠近。

七、完善

班组“精益化管理”要有长久性,需要不断完善。长久而坚定地实施精益化管理,应当有严格、可操作、有效的监督手段,否则会影响执行效果的评判。在“精益化管理”整个系统过程中,我们还应当及时地挖掘和发现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好的解决方法,科学持久地改进,将决定的事做正确。推进精益化管理,既是对传统粗放管理工作的警示,也是对发展新阶段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标准,搞精益化不是形式,而应当付诸于行动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使精益化管理成为我们共同的自觉思维和行为,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精益化管理的内涵,使之持久化,真正改善管理工作、改善工作方法,适应竞争和发展环境的变化。精益化管理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流程、改进工作。只有在“精益化管理工程”的核心精髓被全员接受和认同的情况下,全体员工建设精益管理工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当基层每个员工体现精益化时,班组工作才能得到保证,企业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推荐第5篇:精益生产心得体会

企业管理培训心得

有幸参加潍柴扬州公司组织的精益生产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应该如何更好、更合理掌控整个部门的生产运作;如何以管理促创新,以创新促生产,以“精益生产”理念为公司又好又快地发展保驾护航。下面就“精益生产” 谈一谈我的一些感想。

1、设立有关整顿浪费的制度,降低工人提出改进、创新的门槛。工人只要提出合理、且对生产有益的改进就算一项成果,到年底的时候评比出优秀的成果,给予奖励和公布。这样才能激发工人的创造热情,将员工的智慧充分加以利用,也就是先将第八大浪费减到最小。

2、生产计划要尽可能的细致和科学。因为粗放的计划,肯定会造成库存和搬运的浪费,但是科学的计划还需要在下达计划的先期进行细致的工作,将各项零部件的生产节拍掌握清楚,然后再制订出科学的计划,避免不需要的零件堆满现场的弊端。

3、让现场管理真正地为生产服务。现场管理应是生产管理的基石,而不应是障碍。丰田公司的“5s管理”就是为整顿现场的浪费而服务的,只有建立起现场管理为生产服务的理念,才能将现场管理真正地做好。

4、工艺人员在编制工艺时,对加工余量的大小应科学、适当,避免不必要的加工和多余的加工,并且在审图时,对图中尺寸,粗糙度等严格要求的地方应与设计及时沟通,不必要的严格要求应放松,以减少加工难度和加工时间。

5、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不能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层面上。应制定改善问题的制度,为持续改善创造条件,严格管控生产过程,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创造出勇于和乐于面对问题的氛围,并提供对员工的方法培训,以加强对问题的追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全员抓质量的目的。

最后,我觉得,只要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改起,将精益的理念逐渐地渗透于日常的生产中,精益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相信总有一天,当我们面临生产计划跟不上变化的时候,不是改变计划,而是学会控制变化。

吴春彪 2012-03-26

推荐第6篇:供热车间精益生产自查报告

供热车间精益生产自查报告

车间在公司精益办及各职能部门的指导监督下,以精益理念为指导,结合车间自身生产情况,按照主体计划要求及时间节点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进期的精益生产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CCPS体系运行情况

按照公司要求及今年的达级目标,制定了2012年的精益生产主体计划,并通过精益例会制度对工作的推进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二:安全

在安全方面主要工作还是在本安体系的推进,对公司下发的相关文件进行学习并参照车间自身情况,并制定了推进时间表,对工作进度每周进行检查,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公司发布文件之后没有进行相关说明及培训,导致编制相关文件时没有方向感,再加上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不能达到其效果。

三:交付

我车间的交付目标主要体现在设备综合效率(OEE)上,通过制定设备管理考核办法及推进TPM,完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机制,推行TPM,全方位开展设备的自主维护、清理、检修、改造,每月检查实施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避免了因未按要求开展点巡检工作造成生产线停产的情况,化预防性维护,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但我车间特点是,特种设备比较多,而且使用年限已久,设备老化严重,维护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四:成本

车间围绕公司下达的成本目标,对控制蒸汽成本费用、KPI考核指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结合车间自身生产特点,将车间指标值分解到各个班组,制定了班组的成本考核指标,并开展月度预算、预警和考核、分析,定期对财务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开展问题整改、持续改进活动。开展精益工具及如何识别八大浪费的培训,每月进行浪费源识别并整改。对车间的闲置物品进行统计,目前已上报给公司相关部门。我车间是能源消耗大户,能源占车间成本比例约为77%,所以在降成本这一块主要还是针对能源消耗,但目前车间的计量工具的技改项目公司还没批复,导致没办法做经济分析,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

五:士气

为了营造精益文化氛围,提高员工士气,让全体员工具有精益管理意识,车间制定了培训需求计划,适时进行CCPS体系、精益文化、如何识别八大浪费、精益工具等培训。通过制定精益改善项目管理机制让员工更加积极的参于到消除浪费源及精益改善项目的申报实施中来。星级精益班组管理方面,由于星级精益班组评价条款的不适应性,只能每月份对可操作的条款开展工作并定期检查,对不可操作的条款正在和主管部门进行协商。

七:环境

根据公司下达的环境管理目标,结合车间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对车间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并更新了环境因素调查表及适

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素清单,并通过例会、培训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宣传,让员工熟悉工作中的环境因素并去辨别它,避免环境污染及对员工的伤害。为了进一步增强车间应对和预防废气超标排放污染事故风险和事故处置的能力,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废气超标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或污染物组分泄露到大气,车间制定了废气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对重要的环境因素制定了管理目标及方案,对废弃的日光灯管、废油等重要的污染物进行回收并和安全环保处交接。通过上述工作加强了车间环保能力建设,强化了环境保护监督,提升了环保管理水平。

推荐第7篇:学习精益生产心得体会

学习《精益生产》心得

201 4年9月3日--4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我公司举行的为期两天的精益生产培训。此次培训,是南方水泥人力资源部杨红莉老师为我们主讲。通过这两天对精益生产理论的学习,使我对精益生产的理解更加深入,受益匪浅。

精益生产是从丰田生产方式中总结提炼的先进管理理念,是管理方法革新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是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文化。

精益生产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它致力于改进生产流程和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尽最大可能消除价值链中的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提高劳动利用率,消灭浪费,按照顾客订单生产(就是现在提倡的拉式生产)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

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消除企业所有环节上的不增值活动,达到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和改善质量的目的,实现精益生产的基础是稳定的生产运作,及时供货和稳定的质量保证是实现满足精益生产的两大推动力。

精益生产是企业不断前行的源头,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得以满足发展的基石。湖州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作为制造型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需要通过精益管理的方法、技术理念来推动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收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环境在变,世界在变,如果企业还是一成不变的话,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停步不前,而我们在经济文化的巨大变革中企业停步不前就意味着退步,因此企业必须进行变革,而我们也要将精益生产概念转变成为具有特色的生产管理理念,使我们企业从平庸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卓越,从卓越走向辉煌。

推荐第8篇: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作为制造型企业, 现在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有竞争力就必须 在精益生产方面下大功夫。通过对精益生产理论学习,我对精益生产 的理解更为深入。 精益生产是从丰田生产方式中总结提炼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消除企业所有环节上的不增值活动,达到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和改善质量的目的。实现精益生产的基础 是稳定的生产运作,及时供货(jit)和稳定的质量保证(自働化)是实 现精益生产两大推动力。

现将本次学习体会到的有关精益生产的内容总结如下:

一、“均衡化”与“多样化”

多样化也就是多品种及少批量, 但多品种少批量如果控制不好会对我 们的库存尾数造成压力,也就是说资金的积压。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做好均衡化的管理, 在库存量及合格率上的有效控制是做好多样化的 基础。

二、杜绝各种浪费以提高生产效率

操作的浪费在我们的工作中时刻存在, 如可找出这些浪费及改善是关 键,要找出我们身边的浪费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做到更全面。要真正能 达到杜绝各种浪费还要做大量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做到,所 以我们做好宣传工作,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才能杜绝各种浪费,达 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三、少人化、自动化

“少人化”是从“省人化”过度得来的,这需要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才可 实现。 而“自动化”除了设备自动化外, 我觉得作为生产部门, 人的“自 动化”由其重要,人的“自动化”指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自动去做事,自 动去寻找问题并寻求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挖掘第一个人的潜力, 使到在少人的情况下能完成预期的工作任务。 所以我们在人员的思想 教育方面要多下功夫,使员工的意识上提高做到发处内心的自愿去 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动化”。

四、柔性生产

“柔性生产”实际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岗多能”,如果我们每一个员工能 够掌握多个岗位的操作技能,那么在生产上人员的调动方面较为灵 活,是少人化、自动化及杜绝浪费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要使每一个 员工能掌握多个岗位的技能必须多给员工有培训及实践的机会, 我们 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及给予分配不同的工作, 让他们在理论及实践中 提高操作技能。

企业精益生产渗透于企业各个环节,是一个需要全员参与、共同推动 的,要实行精益生产,要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1、设立有关整顿浪费的制度,降低工人提出改进、创新的门槛。工 人只要提出合理、且对生产有益的改进就算一项成果,到年底的时候 评比出优秀的成果, 给予奖励和公布。 这样才能激发工人的创造热情, 将员工的智慧充分加以利用,也就是先将第八大浪费减到最小。

2、生产计划要尽可能的细致和科学。因为粗放的计划,肯定会造成 库存和搬运的浪费, 但是科学的计划还需要在下达计划的先期进行细 致的工作,将各项零部件的生产节拍掌握清楚,然后再制订出科学的 计划,避免不需要的零件堆满现场的弊端。

3、让现场管理真正地为生产服务。现场管理应是生产管理的基石, 而不应是障碍。丰田公司的“5s 管理”就是为整顿现场的浪费而服务 的,只有建立起现场管理为生产服务的理念,才能将现场管理真正地 做好。

4、工艺人员在编制工艺时,对加工余量的大小应科学、适当,避免 不必要的加工和多余的加工,并且在审图时,对图中加严要求的地方 应与设计及时沟通,不必要的加严应放松,以减少加工难度和加工时 间。

5、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不能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层面上。应制定 改善问题的制度,为持续改善创造条件,创造出勇于和乐于面对问题 的氛围,并提供对员工的方法培训,以加强对问题的追溯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全员抓质量的目的。 总之,只要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改起,将精益的理念逐渐地渗透于 日常的生产中,精益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相信总有一天,当 我们面临生产计划跟不上变化的时候,不是改变计划,而是学会控制 变化。

推荐第9篇: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经过七天的培训以及三家企业参观,对精益生产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结合公司现状,发现有许多地方存有改善提升的空间。以下为此次培训的感想总结:

一、消除浪费。作为精益生产的目的,消除浪费是企业所必须要做的。浪费不仅仅是指物资的浪费,还包含了时间、搬运、动作、生产过剩等的浪费。消除浪费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所有资源,减少资金占用,提高生产效率。

二、准时化与自働化。后拉式生产方式可以将人员、设备、物料最合理的利用,使生产效率最大化。但是针对公司现有的生产、销售条件,后拉式生产方式不能够完全施行,某些方面可以借鉴应用。自働化可以达到一人多机的效果,从而减少人员配置。相对应的,要想达到此效果,设备本身需要有防呆防错设施、员工要多技能化,同时在设备维护与维修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5S与目视化管理。5S要针对所有区域内所有事物。物品摆放要有相应的目视化要求。参观的企业中,现场5S做的很到位,营造出了愉悦的工作氛围。目视化管理有助于人员的理解和查找的方便。目视化要做到即使新人也能根据看板知道该怎么做。

四、TPM.推行TPM要改变现有的管理方式,对设备点检及保养方面的要求要更加的细化,同时要有相应的目视化管理以便于操作者对设备进行维护。此外,培训、教育不可缺少。

五、品质管理。问题处理要现场、现地、现物,按照PDCA四阶段、八步骤进行,并持续改进,以零缺陷为最终目标。解决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再解决。

六、标准作业。标准作业包含生产节拍、作业顺序和标准手持量三个要素。进行标准作业有相应的前提条件:设备稳定、品质稳定、人员多能工、动作可循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作业可以将人员效率、设备使用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现有的工艺要求考虑到了单件产品的生产效率,但并没有将连续生产的效率最大化。标准作业是工序所有细节(包括人员行动距离、设备摆放位置等)的综合体现,可以使工序生产状态做到一致,对于不同的人员也可以使其生产状态具有可重复性,使产品质量更加趋于稳定。标准作业时可以使出现的问题明显化,便于持续改善。在京西重工参观时看到的工作平台处将产品使用到的量具放在了一个特制的盒子上,量具数量是否缺少一目了然,既方便量具的使用管理,也提高了效率。

就公司现状而言,机加工属于离散型制造业,适合精益生产的广泛推广。而铸造属于流程性制造业,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但是可以依据精益生产的理念和原理来进行改善。参观的三家企业在生产环境、人员管理、作业要求、看板管理、物流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推荐第10篇: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营运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下面是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1: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经过七天的培训以及三家企业参观,对精益生产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结合公司现状,发现有许多地方存有改善提升的空间。以下为此次培训的感想总结:

一、消除浪费。作为精益生产的目的,消除浪费是企业所必须要做的。浪费不仅仅是指物资的浪费,还包含了时间、搬运、动作、生产过剩等的浪费。消除浪费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所有资源,减少资金占用,提高生产效率。

二、准时化与自働化。后拉式生产方式可以将人员、设备、物料最合理的利用,使生产效率最大化。但是针对公司现有的生产、销售条件,后拉式生产方式不能够完全施行,某些方面可以借鉴应用。自働化可以达到一人多机的效果,从而减少人员配置。相对应的,要想达到此效果,设备本身需要有防呆防错设施、员工要多技能化,同时在设备维护与维修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5S与目视化管理。5S要针对所有区域内所有事物。物品摆放要有相应的目视化要求。参观的企业中,现场5S做的很到位,营造出了愉悦的工作氛围。目视化管理有助于人员的理解和查找的方便。目视化要做到即使新人也能根据看板知道该怎么做。

四、TPM.推行TPM要改变现有的管理方式,对设备点检及保养方面的要求要更加的细化,同时要有相应的目视化管理以便于操作者对设备进行维护。此外,培训、教育不可缺少。

五、品质管理。问题处理要现场、现地、现物,按照PDCA四阶段、八步骤进行,并持续改进,以零缺陷为最终目标。解决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再解决。

六、标准作业。标准作业包含生产节拍、作业顺序和标准手持量三个要素。进行标准作业有相应的前提条件:设备稳定、品质稳定、人员多能工、动作可循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作业可以将人员效率、设备使用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现有的工艺要求考虑到了单件产品的生产效率,但并没有将连续生产的效率最大化。标准作业是工序所有细节(包括人员行动距离、设备摆放位置等)的综合体现,可以使工序生产状态做到一致,对于不同的人员也可以使其生产状态具有可重复性,使产品质量更加趋于稳定。标准作业时可以使出现的问题明显化,便于持续改善。在京西重工参观时看到的工作平台处将产品使用到的量具放在了一个特制的盒子上,量具数量是否缺少一目了然,既方便量具的使用管理,也提高了效率。

就公司现状而言,机加工属于离散型制造业,适合精益生产的广泛推广。而铸造属于流程性制造业,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但是可以依据精益生产的理念和原理来进行改善。参观的三家企业在生产环境、人员管理、作业要求、看板管理、物流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篇2: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营运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框架包含\"一个目标\"、\"两大支柱\"和\"一大基础\"。\"一个目标\"是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生产,最大限度地使顾客满意。\"两大支柱\"是准时化与人员自主化。\"一大基础\"是指改善。改善是精益生产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改善就没有精益生产。

据麻省理工学院汽车研究小组沃麦克和琼斯统计,在初步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通过用户的逆向拉动,把典型的\"批量\"生产系统转化为连续流动,可使整个系统的劳动生产率翻一番,同时减少完成生产时间的90%,减少整个系统库存量的90%;在用户手中发现错误、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下降一半;新产品面市的时间缩短一半;用户只需再增加极少的费用,就可以获得产品系列范围内更多的变型品种。当\"精益\"生产方式在企业实施两、三年后还能够通过持续的改进将\"生产率再翻一番,同时库存量、失误率和供货时间再减少一半\"。

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给企业现场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按精益生产方式的要求,生产现场管理必须合理地组织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做到人流、物流运转有序,信息流及时准确,使生产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可控的状态。具体地讲,就是生产上精心组织,管理上精雕细刻,工艺上精益求精,成本上精打细算,操作上精耕细作,精神上精诚团结。

一、\"八个零\"是企业现场管理的终极目标

按照精益生产方式的要求,企业现场管理的目标是达到\"八个零\",即合理定置物品,工作需用时寻找时间为零;合理布局生产现场,物流走向损耗为零;合理安排生产,产品浪费及库存积压为零;严格工艺纪律和工艺操作规程,操作失误和产品质量不合格现象为零;加强现场巡检和设备维护保养,装置\"跑、冒、滴、漏\"现象为零;准确及时填写各种现场原始记录,规范现场各类信息标识,装置系统程控仪表、电讯、计算机保持有效运转,信息显示、传递误差现象为零;严格安全生产规程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隐患、事故为零;不断提高现场人员的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气,现场人员不良行为为零。管理上的精雕细刻,实际上是确保现场各类问题的发生为零。比如对生产现场的定置管理,就是使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实现生产过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现场文明生产水平的目的。

二、全员努力,精心组织生产是关键

精益生产方式的一个主要原则是以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为根本,运用多种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企业资源,力求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了适应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企业应把精心组织好生产作为搞好生产现场管理的首要任务,同时以市场需求指导现场管理,根据市场行情和产品效益状况,调度生产现场的运作。对盈利的产品满产高产,微利或市场不好的产品限产,没有边际利润的产品停产。本着精简、合理、优化、高效的原则,根据市场需要,重新核定生产现场岗位的定员定编。对生产能力过剩的生产装置,可通过对生产工艺线的整体分配和生产负荷的系统测算,反复平衡、调整,实行岗位优化组合、人员竞争上岗,把人力消耗和人工成本降到最低点。加强对生产现场的规范管理,优化生产现场,对不利于生产有效运行、影响生产现场整体形象的现场问题,比如\"脏、乱、差\"和\"跑、冒、滴、漏\"现象,下大力气治理整改,为安全、稳定、有效生产,创造良好的现场环境。

三、精益求精是工艺管理的基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企业面临着市场的严峻挑战。\"一切为了用户,一切满足用户\",始终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宗旨。鉴于目前用户对产品的工艺要求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挑剔,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要,企业有必要制订一系列优化生产工艺方案,不断改进产品工艺配方,增强产品的竞争能力。比如根据ISO9000质量认证标准,加强对产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人、机、料、法、环等环节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把着重点放在对工艺方法的改进上。在工艺改进方面,企业应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提倡\"拧干的毛巾再拧一把\",深入开展工艺攻关活动。严格工艺技术规程和岗位操作法,根据市场要求,对企业生产岗位的工艺卡片内容重新进行修订。对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的工作有严重影响的关键生产部位,设立关键工序控制点,明确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和检验分析人员的职责。严格按工艺卡片要求进行工艺指标的控制,杜绝违反工艺纪律的现象。

四、成本上必须精打细算

生产现场的成本管理,主要是以班组经济核算为主。为了进一步落实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和贯彻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充分调动现场人员当家理财、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节能降耗、节支增效,企业可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需要,本着干什么、管什么、就算什么的原则,要求生产现场成本核算要能够直接反映生产一线班组的工作成果,要符合实际,算而有用。通过预测、记录、比较、分析和控制,核算现场的消耗与取得的生产成果,找出和堵塞漏洞,挖潜增效,同时向现场人员进一步明确今后班组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现场成本核算内容包括生产成果和生产消耗两个方面,具体经济指标有产量、质量、设备利用率、原材料、动力、能耗、工时利用、安全生产等。目前,企业现场生产成本核算大多数是采取\"三比、两找、一落实\"的方法。所谓\"三比\",就是本班组本期实际同计划指标(或承包指标)、定额相比,本期实际同上期完成情况比,本期实际情况同兄弟班组相比。所谓\"两找\",就是找原因,找经验教训。所谓\"一落实\",就是把改进的有关工作措施逐一落实到现场人员和各个岗位上,并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

五、操作上精耕细作

为了提高现场人员的操作水平,规范操作行为,确保操作无误,企业可在生产一线操作岗位开展优秀操作员评选和操作无差错竞赛活动,定期举办操作工培训班,推广生产一线劳动模范创造的先进操作法,进行操作失误反思,适应不同的操作岗位和专业要求,制订不同的操作规程(比如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等)。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广大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能锻炼和培养一支具有高度敬业精神、操作经验丰富、临场应变能力和处理事故能力比较强的操作队伍。在上岗操作方面,上岗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合格证,熟练掌握本岗位的生产特点及工艺、设备和物料状况,学徒、学员等无证人员必须有专人监护,严禁独立上岗。在岗位练兵方面,操作人员不但要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工艺原理、技术指标,对岗位所管辖设备,也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从严、从难、从实际出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做到\"四过硬\",即操作技术过硬,维护保养设备过硬,产品质量过硬,复杂情况下处理问题过硬。

篇3: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7月14日到7月15日,我参加了台湾精益生产大师蒋维豪先生主讲的题为\"七大浪费与效率损失\"的培训课。在为期两天的课程学习中,浪费这个词是我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彻底改变了我原来的看法,使我对生产中的\"七大浪费\"以及\"精益生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七大浪费的再认识。

在未听课前,我已知道七大浪费是:

1、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

2、等待的浪费。

3、搬运的浪费。

4、库存的浪费。

5、制造不良品的浪费。

6、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

7、多余动作的浪费。但只是对这几种浪费有种模糊的概念,认识并不深刻。通过听课,我对七大浪费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1)、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是直接产生对流动资金的占用,这个浪费曾经对丰田公司造成过沉重的打击。在1947年到1948年之间,丰田公司的新任总经理大研代一,将生产流程优化,将产量大大提高,结果由于忽视了市场的需求量而导致大量的产品积压,资金链被压断,公司濒临破产。正是由于这次教训,丰田公司才提出了jit生产理念,即\"只有在顾客需要的时候,才生产顾客所需质量和数量的产品\"。

(2)、等待的浪费是指企业的资源彼此等来等去,而产生等待的因素则有很多,这其中包括设备的布置离散、生产计划变来变去、生产不均衡、质量波动、物流配送不畅、内部失调、排程不当等诸多因素。

(3)、搬运的浪费是说企业的内部设备不合理的布局、不合理的物流、离岛式的工序和工段、离岛式的车间和部门,从而导致出现不断的搬运。

(4)、库存的浪费是指企业内部由于采购生产的周期长准备的缓冲库存、由于供应不佳和搬运量大导致的余量库存、由于害怕出现问题的安全库存、由于计划粗放和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的呆滞库存。而所有的库存都是要占用成本的,各类成本累加约为成本总和的25%,同时库存更易隐藏管理问题、掩盖管理失误。

(5)、制造不良品的浪费是制造不良品后,返工修补浪费、工期延误浪费,假如不能在厂内发现,则会造成更大的浪费。经常会出现一人错误百人忙的连锁反应,其成本耗费的比率为1:30:600:9000。

(6)、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是指技术部门的浪费而言的,例如:零部件的数量设计过多、增加不必要的加工工序、加严要求、技术要求不足等。

(7)、多余动作的浪费是指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与完成工作无关的动作。人的动作大致分为七级,级别越高,消耗时间越多,因此所有现场设施的布置都应该使操作者的动作级别尽量降低,以节约时间。

二、对精益生产的理解。

精益生产是由日本丰田公司提出的,其原意就好比是一个人穿的一件衣服,无论大小、材料、样式都很好,没有一处是不合适的。传到中国后,也有人将其译为精细生产方式,这是不准确的。最后有人用一句话来概括:\"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中国现代的生产企业已经由原来的追求产量的时代到了追求质量的时代,这个时代也很快就会过去,将进入成本的时代,也就是微利的时代,当这个时代来临时,如果不能降低企业的成本,那么企业必然会亏损,最终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因此精益生产方式才被推到了历史的前沿,因为在目前来说,精益生产方式就是控制浪费、节约成本的最好的一种生产方式。因而全世界的企业都引进精益生产方式,希望能改变企业的面貌,获取更大的利润。

三、对如何整顿浪费方法的认识。

对如何消除浪费,丰田公司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比如家里的水龙头开了,流了一地的水,采取的措施肯定是先关水龙头,再拖地。但是在企业中,出现问题,大多数是去想怎么办,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问题,而从来不去想为什么,这就与不去关水龙头,而是先去拖地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对每个问题都找出为什么,然后再针对为什么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换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先关\"水龙头\",只有先关闭乱源,才能控制住浪费。丰田公司针对七大浪费,提出了jit的生产方式;并在生产中尽可能地集结制程,对于制程由于设备、场地等因素无法集结的,采用后拉式生产来控制浪费;通过\"5s\"管理的开展,对现场存在着的库存进行不断的整改;通过运用\"防呆手法\"(美国称之为\"防错手法\")来不断地改进生产中的不合理现象、控制生产中出现的浪费。对这些浪费研究出控制方法后,丰田公司又提出了第八大浪费,那就是忽视员工智慧潜能的浪费,他们认为很多的问题,工人都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针对此点,丰田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办法来充分发挥工人的参与积极性,比如,他们的工人发现改进解决或改进问题的办法时,工人只需将管理人员叫到现场,说明自己的改进方法就可以了,剩下的填表、申报的工作都由管理人员来执行,工人就可以拿到奖励。他们要求每个工人每月必须有一项创新或改进,并且将一些好的办法在每年底都汇总后编成一本书。丰田公司就是通过这些办法来消除浪费和不断改进不足,以此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四、对分公司的浪费现状分析。

在分公司现在的生产现场,浪费可以说比比皆是,我对现场进行分析后,认为现在分公司存在的浪费较为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制造不良品的浪费、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

其中制造过多/过早的浪费主要原因在于计划,由于计划的不合理,导致很多零部件制造过多或过早,现场需要的零件没有、不需要的零件生产了一大堆,从而占用了资金和场地;搬运的浪费主要是由于生产无序指挥,或因质量问题返修零部件而造成的;库存的浪费是由于害怕问题太多而导致停工的安全库存,以及因计划的变更或设计的改变,而导致的呆滞库存;制造不良品的浪费主要是由于返工、返修太多而造成的;多余加工作业的浪费主要是由于设计、工艺部门对一些不必要加工的零件要求加工造成的浪费,以及工序间零件的余量设置太多而导致的加工浪费。

五、对分公司的一点建议。

1、设立有关整顿浪费的制度,降低工人提出改进、创新的门槛。工人只要提出合理、且对生产有益的改进就算一项成果,并简化申请过程,工人只需将改进的方法提到审理组,其余填表、申报等工作就由审理组完成,每个工人提的改进方法都进行汇总,到年底的时候评比出优秀的成果,给予奖励和公布。这样才能激发工人的创造热情,将员工的智慧充分加以利用,也就是先将第八大浪费减到最小。

2、生产计划要尽可能的细致和科学。因为粗放的计划,肯定会造成库存和搬运的浪费,但是科学的计划还需要在下达计划的先期进行细致的工作,将各项零部件的生产节拍掌握清楚,然后再制订出科学的计划,避免不需要的零件堆满现场的弊端。

3、让现场管理真正地为生产服务。现场管理应是生产管理的基石,而不应是障碍。丰田公司的\"5s管理\"就是为整顿现场的浪费而服务的,只有建立起现场管理为生产服务的理念,才能将现场管理真正地做好。

4、工艺人员在编制工艺时,对加工余量的大小应科学、适当,避免不必要的加工和多余的加工,并且在审图时,对图中加严要求的地方应与设计及时沟通,不必要的加严应放松,以减少加工难度和加工时间。

5、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不能仅停留在事后管理的层面上。应制定改善问题的制度,为持续改善创造条件,创造出勇于和乐于面对问题的氛围,并提供对员工的方法培训,以加强对问题的追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全员抓质量的目的。

最后,我想说,只要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改起,将精益的理念逐渐地渗透于日常的生产中,精益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相信总有一天,当我们面临生产计划跟不上变化的时候,不是改变计划,而是学会控制变化。

第11篇: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一)

经过七天的培训以及三家企业参观,对精益生产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结合公司现状,发现有许多地方存有改善提升的空间。以下为此次培训的感想总结:

一、消除浪费。作为精益生产的目的,消除浪费是企业所必须要做的。浪费不仅仅是指物资的浪费,还包含了时间、搬运、动作、生产过剩等的浪费。消除浪费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所有资源,减少资金占用,提高生产效率。

二、准时化与自働化。后拉式生产方式可以将人员、设备、物料最合理的利用,使生产效率最大化。但是针对公司现有的生产、销售条件,后拉式生产方式不能够完全施行,某些方面可以借鉴应用。自働化可以达到一人多机的效果,从而减少人员配置。相对应的,要想达到此效果,设备本身需要有防呆防错设施、员工要多技能化,同时在设备维护与维修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三、5S与目视化管理。5S要针对所有区域内所有事物。物品摆放要有相应的目视化要求。参观的企业中,现场5S做的很到位,营造出了愉悦的工作氛围。目视化管理有助于人员的理解和查找的方便。目视化要做到即使新人也能根据看板知道该怎么做。

四、TPM.推行TPM要改变现有的管理方式,对设备点检及保养方面的要求要更加的细化,同时要有相应的目视化管理以便于操作者对设备进行维护。此外,培训、教育不可缺少。

五、品质管理。问题处理要现场、现地、现物,按照PDCA四阶段、八步骤进行,并持续改进,以零缺陷为最终目标。解决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再解决。

六、标准作业。标准作业包含生产节拍、作业顺序和标准手持量三个要素。进行标准作业有相应的前提条件:设备稳定、品质稳定、人员多能工、动作可循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作业可以将人员效率、设备使用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的提高生产效率。现有的工艺要求考虑到了单件产品的生产效率,但并没有将连续生产的效率最大化。标准作业是工序所有细节(包括人员行动距离、设备摆放位置等)的综合体现,可以使工序生产状态做到一致,对于不同的人员也可以使其生产状态具有可重复性,使产品质量更加趋于稳定。标准作业时可以使出现的问题明显化,便于持续改善。在京西重工参观时看到的工作平台处将产品使用到的量具放在了一个特制的盒子上,量具数量是否缺少一目了然,既方便量具的使用管理,也提高了效率。

就公司现状而言,机加工属于离散型制造业,适合精益生产的广泛推广。而铸造属于流程性制造业,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但是可以依据精益生产的理念和原理来进行改善。参观的三家企业在生产环境、人员管理、作业要求、看板管理、>物流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技术部

许秀明

2014.7.18

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二)

近日,参加了公司举行的精益生产专题培训,虽然培训的时间只有半天,但内容很丰富,主要涉及精益生产基本情况、精益物流建设、精益目视化管理、精益改善管理等方面,这些内容浅显易懂实用。通过培训,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精益生产的精髓,对精益生产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有了这种认识的高度才能改变我们的观念,最终才能形成我们自发的行动。

精益生产的关键:改变思想观念。人们说:世上最难的两件事,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金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是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思想观念的改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去掉旧的习气,不断地巩固新的思想,这个过程也需要一个反复倒退并反复纠正的循环。在过程中需要正确的引导或改善事实的触动,来不断地加深每位员工的印象,最终从思想上接受精益,并逐步实施精益,进而形成\'谁精益,谁受益\'的理念。

精益生产的最高境界:形成精益文化。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所谓精益文化就是在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条件下,以全员参与、5S活动为基础,经过长期的生产、管理过程地不断沉淀,最终形成大家所接受的消除浪费、不断改善的共性观念或思维习惯。丰田公司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功,是经过丰田人30多年的管理实践后,形成了一种不断改善的>企业文化,很多公司学习了丰田的看板和各种精益工具,但最终却无法形成丰田的改善文化,这就是在精益生产过程中最困惑的地方。希望我们不但要学会精益的方法,最终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改善氛围和改善习惯,真正做到\'精益从心开始,改善从我做起\',从而达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逐步提高的目的。

精益生产的改变过程:痛并快乐着。我们知道有名的\'笼子中的猴子\'这一案例,虽说人比猴子有思想,但也许人类的思想是阻碍改变的最大困难,没有思想的猴子在改变过程中经历了不断的痛苦,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无数的人类到死都没有改变的例子,中国有句俗话\'不到黄河心不死\',就是对改变过程的困难做了最好的描述。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精益生产过程中要忍受无数的困难,但为了最终的企业蜕变,实现华丽转身,不得不去改变现状。生活中人们往往看到成功人士的快乐,但却无法体味别人在成功过程中的痛苦。襄阳电机正在进行产业转移,工业园正值建设中,要想生存下去得到更好地发展,就一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血汗践行精益生产,实现由痛苦到快乐的转变过程。

精益生产的成功:坚持再坚持。襄阳电机为什么要进行精益生产?因为我们离先进企业有很大的距离。精益生产要取得显著成绩一般需要8-10年,或更长的时间。由于襄阳电机的基础差,目前实行的精益生产还只是个开始,而且路越往前走就会越困难,这个过程需要领导一以贯之的以身作则和身教言传,需要全体员工的坚忍不拔和超强的意志力。如果我们没有一种\'坚持\'的精神,我们就可能半途而废。很多有名的企业案例中,有坚持品质原则而成功的,有坚持效率原则而成功的。对于襄阳电机来说,必须以现场为核心,从生产部门入手,展开全员管理变革,或以客户为核心,从现场开始,展开全系统的变革,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实施精益生产,最终达到\'谁精益,谁受益\'的结果。

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三)

首先感谢公司给予我此次出国学习提升的机会,此次培训所看到、听到和学到的感受很深,与其说是感受不如说是震撼。

先从\'静\'开始吧,名古屋没有国内城市的喧嚣,也没有滴滴的汽车喇叭声,更没有行人的大声喧哗、吵闹,他们认为大声说话会影响到旁人,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下一个字\'净\',名古屋没有国内城市的垃圾遍地,垃圾桶都很少见,人们产生的垃圾带回家分选后再集中处理,吸烟必须到指定的吸烟场所,处处干净整洁,整个城市都是4S 的真实写照。最后一个字\'境\',优美的环境,人性化的创新和改善、目视化的看板随处可见。不知道是丰田影响了整个日本还是日本文化促使了丰田的成功。

另外,宾馆打扫卫生人员的工作方式与标准化作业,对我启发很大。因为晚上的茶没喝完,也没有倒掉,早晨起来就去上课了,晚上回来发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事情,打扫房间的工作人员竟然用纸巾帮我盖在了茶杯上。还有细节上的事情简直做到了极致,厕所的纸为了方便使用,都会在纸的开始位置叠上一个小三角,既美观又方便拿取,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客车座椅上的杯架,绿灯+蜂鸣的提醒,客车座椅上的安全带防错,参观工厂互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的应用……

以上说的这些事例,只有满足4S(全员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全员参与、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才能够做到的,都是与人有关系的,由此引申出丰田\'造车先育人\'的管理理念,这也正是东利的经营哲学\'利他忘我,领先超越\'.精益生产的精髓是彻底消除浪费,就是在以人为本(人性化)的基础上持续改善、消除浪费。丰田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对于人才的培养分成两个层面,技术层面和品质层面,并且把人才培养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提倡品质在工序中缔造、后工序是客户、成本是自己生产出来的原则。丰田通过尊重员工、采纳意见、加强沟通、加强培养、员工生涯培养规划,让员工看到希望,让员工喜欢公司,对公司有归属感,来充分调动员工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从而发挥全员的智慧来消除浪费、持续改善。

在丰田无论是整车厂,还是

一、二级供应商的现场,到处都是醒目的改善看板,看板的内容分成两部分,一边是改善前的状况,一边是改善后的状况。改善效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参与改善人员的姓名以及得到的奖励都写在看板上公布于众,来激励全员的改善热情。在丰田眼里,没有消极的员工,只要方法正确,员工都能焕发活力,因为人都需要有归属感,个别人的落后也会在集体向上的带动下发生变化,只不过时间不同而已,让员工做事情,不求100%的改善或达到,只要有50%的可能,就开始行动,在行动中现场现物,持续改善到100%,不要给员工过高的压力和期望,最好只让他伸伸手就能够够到,然后员工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充实感,激发出大脑的智慧,才能不断的进取向上,给员工思考的空间,引导他们的智慧。丰田解决问题的\'三现原则\',现场、现物、现实,就是说,当发生问题的时候,管理者要快速到\'现场\'去,亲眼确认\'现物\',认真探究\'现实\',并通过4M(人员、机器、物料、方法)+1E(环境)和5WHY(不要把焦点放在人身上)工具,提出和落实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品质管理方面的方法和工具:

1.品质确认台 4S 做好。

2.不良品曝光台(公司内部、客户发现的不良品)。

3.品质惊吓体验记录(不良品产生的严重后果模拟体验)。

4.员工、管理人员品质宣言,各种角度,各种活动来确保质量

5.变化点处置:人、机、料、法,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加以对应。

6.发生不良品应停止、呼叫、等待,加工过程的首检、中间品、末件的确认,点检(设备、工装、夹具)。

另外,实施看板管理、标准化作业、自働化、防呆防错、设备保全来确保产品品质,并且通过QC 七大工具(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的统计技术应用,找出问题点加以改善。彻底消除浪费,就要我们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和习惯,对于技术部的工作举例:

1.毛坯的留量,我们的固有思维是留量1.5mm\\2mm\\,以0.5mm 递增,没有人去尝试留量小一些是否可以。

2.工艺节拍的安排,对已工艺人员想得很少,造成某一工序的等待。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想的总是把事情做成就行,没有深层次的挖掘如何做好,对于汽车零件的大批量生产,每一个小细节的改善都会被无限放大。像丰田2012 年通过改善消除浪费得到的利润是汽车销售利润的2/3,多么可怕的数字。记得去参观工厂的旅途中,JMC 的曲老师说的一句话\'羡慕、嫉妒是没有用的,现在的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成王败寇的时代,每个企业、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感\'.睡梦中的东利人,醒醒吧,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改变我们的习惯和思维,统一思想,采用树榜样、立标杆,以点带面的方式来推动TPS 的管理理念,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收获到果实!

赵建新

2014.07.24

精益生产培训心得体会

(四)

2014年12月20日,我参加了宝鼎重工领导力提升研修班的学习,课程的题目是\'精益生产现场管理之6S实战\'.张毅教授运用了大量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案例讲述了精益生产管理的发展史,同时表达了精益生产管理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下结合课程的内容,联系自己所在部门的工作,谈谈存在的浪费现象,并分析具体的改进措施。

我所在部门为技术部,主要从事日常的产品工艺编制,技术图纸的发放及归档。因生产需要,图纸一般一式两份,一份发放至生产部门用于生产,另一份用于留底归档,方便下次重复使用。技术工艺在编制完成后,一般先打印两份,由部门内部人员进行校对、审核图纸的正确性,一旦发现图纸有错误,就进行更改后再次打印两份,原先的工艺图纸只能作废或当草稿纸使用。如此一来,对纸张的消耗造成了不小的浪费,虽然说纸张不是一件太贵的物品,但是积少成多,一年下来,造成纸张浪费的钱也不会是一笔小数目。举一反三的说,其他部门的打印量也很大,像错误打印的情况也会时常发生,这就需要想办法杜绝这一浪费现象的发生或者尽量少发生。

看到这一现象的发生就需要找办法改进,提出改进措施。就自己部门上述问题而言,首先开始阶段,我们可以尝试先打印一份图纸进行校对、审核,如果图纸错误,就再打印一份,这样做至少可以减少一半的浪费现象。其次,我们可以尝试进行电子版校对、审核,即不打印工艺图纸,将编制好的工艺文件通过共享文件在计算机上进行校对、审核,一旦有错误信息立即反馈给编制人员,进行及时更正,无错误信息后,打印纸质版工艺文件两份。通过以上举措,达到彻底杜绝这一浪费现象的发生。

第12篇:精益生产

Day 1: 为什么需要精益生产 Part 1:丰田如何持续改善

Part 2:日本为何优先发展了丰田精益生产模式而非六西格玛 Part3:精益生产的主要套路和关键工具

Day 2: 精益生产之核心思想 Part 1:VSM价值流图的解读 Part 2:当前状态及其分析 Part3:未来目标状态

Day 3: 精益生产之路

Part 1:Critical thinking 解决问题才是根本:走向目标状态 Part 2:企业长期发展的基本特点

Part3:现场管理之一: VOP (Voice of Proce )产线制程之音的应用

Day 4: 面向现场管理

Part 1:回归5S之现场管理的基石

Part 2:如何突破5S的现状,AM工具的具体应用 Part3:SQDC策略帮助管理者迈向卓越之路

第13篇: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概述

正如大批量生产是20世纪制造业的标志性成就,精益生产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先进的业务管理模式。这种强调以更少的人力,更少的空间,更少的投资和更短的时间,满足客户需求的业务管理方法,使其首创公司丰田汽车成为行业领袖,也惠及所有后来引进此模式的中外企业。这些企业实现了管理的巨大飞跃,在提升或保持客户满意率的情况下,仅投入一半的资金和人力。而精益模式对企业的利益,还远不限于这些明确的财务数字,它从以下五个方面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降低成本 2)提升质量 3)缩短交期 4)改善安全 5)提升士气

通过美国精益生产协会对 1千多家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企业进行的调查资料显示,直接节约成本20多亿美元。在大智咨询的合作客户当中,众多企业在这五个方面的平均收益程度达到(如图一)。根据大智咨询对已往服务客户的调查,这些客户在这些衡量指标上的平均收益(如图二)。

精益生产的支柱与原则

本质上说,精益生产的卓越贡献通过消除企业中的浪费而成就,这也是丰田生产系统(TPS)的精髓所在。消除浪费同时确保质量和交货期的思想,通过TPS的两大支柱得到落实于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这两大支柱就是准时化生产(Just In Time)和自动化(Jidoka),它们也被视为精益生产的架构基础。与这两大支柱相关的各种管理方法和工具,其关系常常被图例中的“屋”进行解释和展现。

消除浪费,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的思想与戴明(Edward Deming)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哲学不谋而合,最终被总结为精益10原则: 1.消除浪费 2.库存最小化 3.流动最大化 4.需求拉动 5.满足客户要求 6.一次做正确 7.培养授权员工 8.视供应商为伙伴关系 9.禁止局部利益 10.创造持续改进文化

精益思想的核心

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 精益生产方式在生产制造系统中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A、人本位主义

精益生产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把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和未来发展的原动力,

1、充分尊重员工;

2、重视培训;

3、共同协作;B、库存是“祸根”

高库存是大量生产方式的特征之一。由于设备运行的不稳定、工序安排的不合理、较高的废品率和生产的不均衡等原因,常常出现供货不及时的现象,库存被看作是必不可少的“缓冲剂”。但精益生产则认为库存是企业的“祸害”,其主要理由是:

1、库存提高了经营的成本;

2、库存掩盖了企业的问题;C、永不满足

精益生产方式则把“无止境地追求完美”作为经营目标,追求在产品质量、成本和服务方面的不断完善。这一思想是区别于大量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也是精益生产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准时化生产方式(JIT)和不断改进流程(CIP)是精益生产追求完美的思想体现; D、企业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

精益生产方式成功的关键是把企业的内部活动和外部的市场(顾客)需求和谐地统一于企业的发展目标。

精益生产适用对象

尽管精益生产方式源自汽车行业,但它亦在非汽车行业大显神威,在IBM、戴尔、波音、Motorola、Acelor、SASS、Calgate的成功,标志着精益方法已获得几乎所有行业的广泛认可。事实上,中国企业或外资公司在中国的工厂也已经全面或部分引进精益生产模式。自大智咨询所服务的客户行业,亦可见一斑(如图所示)。通常而言,精益生产会使您在如下问题上有望获益良多:

1、客户经常要求更改订单;

2、客户要求更小量的供货方式;

3、企业的交货期总是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4、大量库存积压占用生产场地、导致现场混乱;

5、生产质量不稳定,导致大量退货和客户抱怨;

6、面临竞争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

7、行业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急剧下滑。

不管您的企业的规模、性质、行业,如果您面临以上的这些问题,从技术上来说,转向精益生产管理方式都会让您得到的不仅仅是现金上的实际回报。

有少量企业启动了精益生产的“项目”,项目结束后,却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大智咨询对这些企业的分析后,发现了以下4条最为主要的原因:

1、把精益生产当“运动”,做运动战。急于求成,缺乏“精益思想”,严重违背精益生产持续改进的基本哲学,精益生产的推进策略和切入点都不正确。

2、过于强调“工具”。并不深刻了解精益生产,只是照搬工具,把工具本身当成目的,致使工具与企业现状无法完美融合。正如用勺子喝咖啡,但勺子本身并不是咖啡。

3、缺乏相应技术。企业中缺乏精益生产技术人才,遇到技术问题无法解决。例如,并没有真正掌握精益生产的一些必要的实施方法、控制方法、测试手段等。

4、缺乏管理手段。这包括来自企业高层的支持,正确的精益生产推广策略和宣传,以及相应的人事政策配合等。无法将精益生产容入到日常管理当中,就无法实质上进行持续改进。

企业如何导入精益生产

是不是要推行精益生产,必须同时开始,全面开花呢?实际上精益生产并非一蹴而就的,丰田公司花了整整40多年的时间,才总结出现在的精益生产理论和工具。因此,如果企业要实施精益生产,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循序渐进,不断改善。那从什么地方最先开始呢?

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以下原则仅供参考:

1、企业的长期战略和近期目标

2、企业的目前管理水平

3、企业所在产业链的结构和现状

4、企业的设备状况

5、企业的文化和管理层的决心

从哪里最先开始呢?

1、从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以精益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引发相关的精益思想贯彻和延伸。

2、以合目标的局部入手,不断改善,带动全局。企业最常选择的局部改善如下: 1) 5S现场改善

2)全面预防性维护(TPM) 3)Kanban拉动系统 4)精益物流 5)生产布局优化

6)全面质量管理(TQM)

3、企业的交货期总是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4、大量库存积压占用生产场地、导致现场混乱;

5、生产质量不稳定,导致大量退货和客户抱怨;

6、面临竞争对手的压力越来越大;

7、行业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急剧下滑。

不管您的企业的规模、性质、行业,如果您面临以上的这些问题,从技术上来说,转向精益生产管理方式都会让您得到的不仅仅是现金上的实际回报。

有少量企业启动了精益生产的“项目”,项目结束后,却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大智咨询对这些企业的分析后,发现了以下4条最为主要的原因:

1、把精益生产当“运动”,做运动战。急于求成,缺乏“精益思想”,严重违背精益生产持续改进的基本哲学,精益生产的推进策略和切入点都不正确。

2、过于强调“工具”。并不深刻了解精益生产,只是照搬工具,把工具本身当成目的,致使工具与企业现状无法完美融合。正如用勺子喝咖啡,但勺子本身并不是咖啡。

3、缺乏相应技术。企业中缺乏精益生产技术人才,遇到技术问题无法解决。例如,并没有真正掌握精益生产的一些必要的实施方法、控制方法、测试手段等。

4、缺乏管理手段。这包括来自企业高层的支持,正确的精益生产推广策略和宣传,以及相应的人事政策配合等。无法将精益生产容入到日常管理当中,就无法实质上进行持续改进。

成功案例

A、消除库存浪费改善案例:

大智咨询于2006年帮助一家机加工实施精益生产项目,经过大智咨询精益生产专家的调查,该企业浪费严重,只有5%左右是增值活动,为此该厂的高层非常着急,迫切希望能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浪费消灭,全面开花。但在大智咨询专家的建议下,全面开花对企业的影响较大,而且企业的各种资源及条件都跟不上,所以建议先从消减库存开始来暴露问题消灭浪费。通过制定安全库存及周转库存以及对客户需求节拍时间与生产周期的执行,将其他的问题都暴露了出来,其连锁反应如下图:

实施效果:浪费得到了有效控制,增值活动占到了50%以上,获得了丰田公司的高度认可,并获得了丰田的大量订单。

B、一个流生产案例

大智咨询为一汽配件产实施精益生产,在大智咨询专家的指导下,成功的对其生产线实现了一个流生产,大大的降低了在制品与制造周期: 改善前后:

从上面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一个流的生产周期比以前大批量生产模式缩短了74.25%,中间在制品的库存减少了99个,生产场地节约了50%以上.

C、价值流改善

下图为大智咨询辅导精益生产项目时所绘的价值流图: 现状图:

未来

规划的价值流图可以看出:

生产周期由以前的23.6天变成了4.5天 在制品库存由以前的9700变成了0.

第14篇: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

为了实行企业的精益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素质,把生产管理工作做到家、做扎实,我们公司特地邀请广州弘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精益专家带领我们参观了本田,,这次培训使我感受颇深,下面是我参加这次培训的简单总结。精益专家们分别从生产组长的地位、作用和素质要求;还有生产组长的管理艺术、生产质量管理、现场管理和设备管理;以及生产安全管理等四个方面给我们进行了讲解。

一、在一个企业中,生产组长是企业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是企业中的最基层的负责人,生产组长同时又是企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个金字塔,那么这个金字塔可以分为三层:经营者、管理者和执行者。而生产组长就是执行者。什么是生产组长掌握现代化的生活技能、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就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

作为以为出色的生产组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讲究处理事情的艺术:随机决断、分清主次.

2.学会运筹时间:合理而有效的安排时间和利用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要具备心智能力和动作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适

应力等。综合来讲一位出色的生产组长要求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管理素质、组织管理素质和文化知识素质。

4.当然出色的生产组长是必不可少的,团队精神也很重要。何谓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

指团队在共同的目标的指引下,积极协作,共同地努力工作 ,以期达到目标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团队成员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态度。团队精神是企业管理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在企业中,一个生产组就是一个小小的团队,生产组团队精神建设对于生产组来说有重要意义.搞好生产组团队精神建设可采取几种以下:1.采用民主型的领导方式;2.使各成员认同团队目标,即制定计划.3.使各成员对工作有满足感.4.要使经济报酬合理.5.使各成员关系和谐.6.保持员工的身心健康等方式.

二、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独树一帜,必须得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何谓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内部全体成员共同持有的某种道德、规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是增强企业员工内聚力、向心力与持久力的意识形态的总和,也是塑造企业良好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措施和手段.要想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就要求把各员工凝聚起来,使整个企业上下一心,同舟共济;把员工的思想统一起来,在每个员工的心灵深处打上了共同的文化烙印.当然企业文化会以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的形式体现。企业文化一旦定型,将长期发挥作用,它会\"润物细无身声\"地作用于员工的心田,指导着人们的行动,使企业不断的向前推进,发展.

龚文亮2012年4月25

第15篇: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学习心得

12月15日,随同公司管理层成员前往超跃公司,亲身零距离感受“精益生产”的震憾。通过现场作业过程的参观、全厂及各工序看板业绩数据的了解,再到与超跃管理高层的交流,向我们自豪且尽情的展示着一个朴实团队间,无隔阂、无推拖的良好合作。不得不让我汗颜与深深的自责。

“超跃”就像一棵蓬勃生长的大树,给大家展示着他的健康、活力与源源不断的内在力量。土壤上这一片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祥和景象,其中蕴含了多少土壤下,润物细无声的孜孜不倦专研,与默默无闻的付出。

我想,今天的超跃,从即将倒闭边缘挺过来的超跃。他的成长与成就,绝不是一个人、一眨眼的功夫就可以获得的。他是一个团队,一个真正为了最终胜利而无我、忘我的团队,用最朴实的做、最淳朴的共荣共辱一起拼出来的。”超跃”让我感到的那份震撼与自责,不是源于所有外在的表象,而是真正来自超跃这个团队内在的强大与富有,来自这个团队内在那股千军万马、锐不可挡的热浪。因为“超跃全民皆兵”!

超跃围绕“精益生产”这一主题,从设计上到实施中,从目标、指标到组织架构,无不渗透着“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明了化;每一环节目标化;现场人员专注化;辅助部门服务化。”

结合我们公司的现状,我们要想突破困境,打造健康发展、共赢互利、高效高能的团队。就个人愚见,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深入展开:

一、从管理层开始,来场彻底的思维裂变及架构重组

1、所有人都必须打破固有的思想,冲破部门概念。一切以“现场无停顿

的有序生产、高效产出”为最高目标,为生产现场提供最适时且最有效的服务。

2、

3、树立为“团队增色”为荣;让“团队抹黑”为耻的职场观。 一切的管理活动,均以“提高生产力、实现流水线作业”为中心,在

沟通、协调过程中,管理人员懂得在观点的坚持与退让中,找到平衡、达成共识。不是为部门利益而是为共同利益、为最高的核心目标。

4、

5、

彻底摒弃“护犊”情绪,公正、客观的评价下属,有针对性的培养及公司的绩效激励制度,不缺乏目标、指标,但对现有的管理人员及工引导下属。

程技术人员缺乏用目标、指标来实施有效的竞争淘汰。公司带着美好的愿景,从制度上,提供更多的正激励来激发大家的正能量、正贡献。但目前多数人不仅不明其意,不懂珍惜,反而连基本的危机感都已荡然无存。故建议,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对工序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年终考核(包含一年来的业绩自评、上司初评、部门负责人共同面试汇审),来决定来年,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级别定位甚至是去留。后续再进入的管理、工程技术人员,转证时,由管理部主导,必须进行360度评估加多个部门汇审,一致通过后才可转证。人没有危机感,是因为人缺乏了饥饿感的刺激,满则溢、满则损!

二、问责制度的改变

1、出了问题,原因的问责与方法的回复,一定是以团队形式出现,不可

以以单个形式出现。改变处理单个部门,转为工序的管理、工艺、品保甚至设备共同承担。

2、

3、

三、为响应提速、让行动落地

1、通过上述第一大点第5小点的推行,并需结合各部门负责人的严谨管理

与正确要求,彻底击破我们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拍脑袋、甩包袱、不实践、不验证、不负责的坏习气。不断训练大家想事情、做事情的深度及广度。改变人浮于事的肤浅,没有思维深度的工作经验,是一切改良工作开展的拌脚石。

2、重新修订我们的晋升及淘汰机制,经验不足没有关系,只要有上进心及

学习能力,可进行在职培养。但如接到信息,响应拖拉、甚至不理或敷衍的,应启动最严厉处理,以儆效尤。

3、让行动落地,对于安排工作拖拉、屡教屡犯,不执行生产纪律的,应启

动最严厉处理,以儆效尤。

四、完善看板管理,进行现场移动办公

1、

遇到上、下工序或部门间相互扯皮或推诿的,不给予仲裁。由双方各不接受客观理由,只接受改善方法。 自提供论证及实验结果,以证明不是自己的问题。反之共同承担。 完善、优化工序看板管理内容,让我们的目标、指标与达成情况更直

观化、清晰化、明了化。

2、

3、

五、计划、业务、采购沟通细化

1、

2、

3、业务与客户间的沟通应深入且细化,以提升订单预测的准确性。采购与供应商的沟通应深入且细化,打通备料与紧急采购等环节,做计划需细化且熟练掌握产线产能,且不同客户产品特性的瓶颈生产环现场会议、现场办公,实物剖析。 规定各工序横向功能小组(既生产、品质、工艺)每周提交本周问题攻关与下周工作计划。 好成本与交期间的平衡。

节识别。以及学会各生产环节物耗的核算。做好每2小时配送的产品组合,为精益生产开好头,且提供合理、精准的排线计划。

六、ERP项目优化

公司既已在ERP上投入,就需不断根据我们的需要,进行ERP的二次开发,合理运用ERP的高效数据处理,来实现产线需求信息化的快速提取及转换。将BOM与产线结存、计划有效结合,达成计划表上可实现计划量、物耗量、工程信息的全面展示。为生产提供最有效且最便捷的信息服务。

七、人机工程活动的启动

“超跃”的精益生产,将人与工具、设备的有机结合,实现的很精准。通过对工具设计的优化、改良,每一个细节的推敲,作业流程的合理设计,提升人、机、物结合的无缝衔接。降低员工疲劳度,实现设备产能、人工效率最大化。

八、给员工一个稳定的生产环境与受控体系,让员工专注生产

如果把生产看成是前线作战的士兵,那么工艺、品保就要担当起产线的保障部队。不要让员工上阵放的是哑炮,用的是锈蚀打不出子弹的枪。工作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工作节奏,而工作节奏很大程度上又受限与工作前的准备。所以,如何给生产提供一个稳定的生产环境与保障体系,是我们工艺、品保的最高己任。

公司要想切实推行“精益生产”,实现“精益生产”,必须全方位的打通我们的各路经络。让我们公司的血液畅通流动、高效流动。同时,我们要自我不断提高思维及行为的深度、广度,静下心来做事,做实事、做对事。我们个人唯有“静水深流”,企业方能基业常青。

以上仅为个人愚见,望上司指导!

行文:王云霞2012/12/18晚

第16篇: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简介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根据其在“国际汽车项目”研究中,基于对日本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和总结,于1990年提出的制造模式。

目前,在众多的生产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中,精益生产与MRPII(制造资源计划)的影响最为广泛,并进行过大量的实践。在我国,精益生产与MRPII的应用也正广泛地展开。此时,深入开展对精益生产与MRPII管理思想内核的研究,正是在实践中进一步有效推进工业工程的基础。本文全面介绍精益生产。

1.精益生产的历史背景

精益生产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生产管理方法。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了一系列具体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1.1管理技术背景

二战以后,日本汽车工业开始起步,但此时统治世界的生产模式是以美国福特制为代表的大量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以流水线形式生产大批量、少品种的产品,以规模效应带动成本降低,并由此带来价格上的竞争力。具体而言:

在当时,大量生产方式即代表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大量的专用设备、专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方式。

与此同时,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等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开始尝试推广,并开始在实践中体现了一定的效益。生产中库存控制的思想(以MRPII思想为主)也开始提出,但因技术原因未能走向实用化。

1.2丰田式生产方式发展的环境

当美国汽车工业处于发展的顶点时,日本的汽车制造商们是无法与其在同一生产模式下进行竞争的。丰田汽车公司从成立到1950年的十几年间,总产量甚至不及福特公司一天的产量。与此同时,日本企业还面临需求不足与技术落后等严重困难,加上战后日本国内的资金严重不足,也难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以保证日本国内的汽车生产达到有竞争力的规模。此外,丰田汽车公司在参观美国的几大汽车厂之后还发现,在美国企业管理中,特别是人事管理中,存在着难以被日本企业接受之处。

因此,以丰田的大野耐一等人为代表的“精益生产”的创始者们,在分析大批量生产方式后,得出以下结论:--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以大规模降低成本,仍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

--应考虑一种更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生产组织策略。

在丰田公司开创精益生产的同时,日本独特的文化氛围也促进精益生产的产生。日本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与协作,这为精益生产的人力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角度。符合这种追求集体与协调意识的东方文化,也符合日本独特的人事管理制度。

因此在当时的环境下,丰田汽车公司在不可能。也不必要走大批量生产方式的道路的情况下,根据自身的特点,逐步创立了一种独特的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和低消耗的生产方式。

1.3精益生产效率的体现

从50年代到70年代,丰田公司虽以独特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当时日本及整个西方经济呈现高速增长,即使采用美国相同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也能取得相当规模的生产效果。因此,这一时期丰田生产方式并没有受到真正高度的重视,仅仅在丰田汽车公司及其配套商的部分日本企业中得以实施。

1973年的石油危机,给日本的汽车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将整个西方经济带入了黑暗的缓慢成长期。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后,大批量生产所具有的弱点日趋明显,与此同时,丰田公司的业绩开始上升,与其他汽车制造企业的距离越来越大,精益生产方式开始真正为世人所瞩目。

1.4美国对精益生产的研究

石油危机以后,丰田生产方式在日本汽车工业企业中得到迅速普及,并体现了巨大的优越性。此时、整个日本的汽车工业生产水平已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在1980年以其1100万辆的产量全面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汽车制造第一大国。在市场竞争中遭受了惨重失败的美国,在经历了曲折的认识过程后,终于意识到致使市场竞争失败的关键,是美

国汽车制造业的生产水平已落后于日本,而落后的关键又在于日本采用了全新的生产方式--丰田生产方式。

198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aniel Roos教授等筹资500万美元,用了近5年的时间对90多家汽车厂进行考察,井将大批量生产方式与丰田生产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于1995年,出版了《改造世界的机器)(“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一书,将丰田生产方式定名为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并对其管理思想的特点与内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1.5世界各国对精益生产的实践

随着日本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的节节胜利以及世界各国对精益生产的研究的逐步深入,精益生产方式在实践上也逐步被诸多企业所采用。

首先在汽车行业内,几乎所有的大型汽车制造厂商都开始吸收精益生产的思想,推行“准时化(JIT)”生产,加强企业间的协作……。尤其在部分生产方法的改进方面,有些企业推行精益生产甚至超过了日本国内的企业。随后,在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的企业中,精益生产的生产组织方法、人员管理方法以及企业协作方法都被广泛地吸收与推广。近几年,世界范围的对企业人事管理的改革及一些企业再造的活动,很多都受到了精益生产思想的影响。

在世界范围的精益生产的推行与实践中,有的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并未获得预想的成功,甚至带来了相当的负效应(据有关资料统计,约1/3的企业效果不理想或有负效应)。究其原因,则非常复杂,有推行过程中的问题,有行业中生产特点问题,也有社会文化问题,不一而论。

2.精益生产的特点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从环境到管理目标都全新的管理思想,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并非简单地应用了

一、二种新的管理手段,而是一套与企业环境、文化以及管理方法高度融合的管理体系,因此精益生产自身就是一个自治的系统。

2.1精益生产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管理思想的比较

(1)优化范围不同

大批量生产方式源于美国,基于美国的企业之间的关系,强调市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每个企业以财务关系为界限,优化自身的内部管理。而相关企业,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经销商,则以对手相对待。

精益生产方式则以产品生产工序为线索,组织密切相关的供应链,一方面降低企业协作中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保证稳定需求与及时供应,以整个大生产系统为优化目标。

(2)对待库存的态度不同

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库存管理强调一种风险管理,即面对生产中不确定因素(主要包括设备与供应的不确定因素).因此,适当的库存是用以缓冲各个生产环节之间的矛盾、避免风险和保证生产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这种传统生产方式的库存管理与优化是基于外界风险而固有的(从统计资料获得).它追求物流子系统的最优化。

精益生产方式则将生产中的一切库存视为“浪费”,出发点是整个生产系统,而不是简单地将“风险”看作外界的必然条件,并认为库存掩盖了生产系统中的缺陷。它一方面强调供应对生产的保证,另一方面强调对零库存的要求,从而不断暴露生产中基本环节的矛盾并加以改进,不断降低库存以消灭库存产生的“浪费”。基于此,精益生产提出了“消灭一切浪费”的口号。

(3)业务控制观的不同

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用人制度基于双方的“雇用”关系,业务管理中强调达到个人工作高效的分工原则,并以严格的业务稽核来促进与保证,同时稽核工作还防止个人工作对企业产生负效应。

精益生产源于日本,深受东方文化影响,在专业分工时强调相互协作及业务流程的精简(包括不必要的核实工作)--消灭业务中的“浪费”。

(4)质量观的不同

传统的生产方式将一定量的次品看成生产中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通常,在保证生产连续的基础上,通过对检验成本与质量次品所造成的浪费之间的权衡,来优化质量检测控制点。

精益生产基于组织的分权与人的协作观点,认为让生产者自身保证产品质量的绝对可靠是可行的,且不牺牲生产的连续性。其核心思想是,异致这种概率性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本身并非概率性的,通过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生产环节来“消除一切次品所带来的浪费。”

(5)对人的态度不同

大批量生产方式强调管理中的严格层次关系。对员工的要求在于严格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人被看作附属于岗位的“设备”。

精益生产则强调个人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尽力发挥人的能动性,同时强调协调,对员工个人的评价也是基于长期的表现。这种方法更多地将员工视为企业团体的成员,而非机器。

2.2精益生产管理方法上的特点

(1)拉动式准时化生产

--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

--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

--组织生产线依靠一种称为看板(Kanban)的形式。即由看板传递下道向上退需求的信息(看板的形式不限,关键在于能够传递信息)。

--生产中的节拍可由人工于预、控制,但重在保证生产中的韧流平衡(对于每一道工序来说,即为保证对后退工序供应的准时化)。

--由于采用拉动式生产,生产中的计划与调度实质上是由各个生产单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采用集中计划,但操作过程中生产单元之间的协调则极为必要。

(2)全面质量管理

--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生产中的质量管理来保证最终质量。

--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进行。重在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在每一道工序进行时注意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

--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组织相关的技术与生产人员作为一个小组,一起协作,尽快解决。

(3)团队工作法(Teamwork)

--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

--组织团队的原则并不完全按行政组织来划分,而主要根据业务的关系来划分。

--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的顺利进行。--团队人员工作业绩的评定受团队内部的评价的影响。(这与日本独特的人事制度关系较大)

--团队工作的基本氛围是信任,以一种长期的监督控制为主,而避免对每一步工作的稽核,提高工作效率。--团队的组织是变动的,针对不同的事物,建立不同的团队,同一个。人可能属于不同的团队。

(4)并行工程(ConcurrentEngineering)

--在产品的设计开发期间,将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最终需求等结合起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按要求的质量完成。

--各项工作由与此相关的项目小组完成。进程中小组成员各自安排自身的工作,但可以定期或随时反馈信息并对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

--依据适当的信息系统工具,反馈与协调整个项目的进行。利用现代CIM技术,在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期间,辅助项目进程的并行化。

3.精益生产的体系结构

精益生产依据较为独特的生产组织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某项管理手段比大批量生产方式或其他生产方式优越,而且在于它依托所处的经济、技术和人文环境,来用了适应环境的管理体系,从而体现了巨大的优越性。

3.1精益生产体系结构圈

这样的一个系统既存在管理方式与环境之间相互需求、相互适应的关系,也存在各个具体手段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关系。

3.2精益生产管理思想核心的分析

精益生产管理思想最终目标必然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但管理中的具体目标,则是通过消灭生产中的一切浪费来

实现成本的最低化。并行工程与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更偏重于对销售的促进。同时。全面质量管理也是为了消灭生产中的浪费。对于不良品的加工只能是浪费,且掩盖了生产中隐藏的问题,造成进一步的浪费。

相对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全面质量管理与并行工程并非精益生产所独创,但在精益生产体系中,它们体现了更好的效益。

拉动式准时化生产则是精益生产在计划系统方面的独创,并具有良好的效果。其根本在于,既向生产线提供良好的柔性,符合现代生产中多品种、小批量的要求,又能充分挖掘生产中降低成本的潜力。

附图清楚地表明,精益生产正是通过准时化生产、少人化、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等一系列方法来消除一切浪费,实现利润最大化。但剔除大批量生产中间样采用的计算机信息反馈技术、成组技术等,我们可以发现,精益生产中最具有特色的方法是,它在组织生产中对消灭物流浪费的无限追求,即对物流环境的需求和内部的分权决策。进一步分析精益生产可以发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及少人化之所以能够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与并行工程之所以能够发挥比大批量生产更大的作用,核心在于充分协作的团队式工作方式。此外,企业外部的密切合作环境也是精益生产实现的必要且独特的条件。

综上所述,基于内部的团队式工作方式,在外部企业密切合作的环境下,无限追求物流的平衡是精益生产的真正核心所在。

精益生产的新发展

精益生产的理论和方法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特别是在20世纪末,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理论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出现了百花齐鸣的现象,各种新理论的方法层出不穷,如大规模定制(ma customization)与精益生产的相结合、单元生产(cell production)、JIT

2、5S的新发展、TPM的新发展等。很多美国大企业将精益生产方式与本公司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了适合本企业需要的管理体系,例如:1999年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的ACE管理(获取竞争性优势 Achieving Competitive Excellence),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波音的群策群力,通用汽车1998年的竞争制造系统(GM Competitive MFG System)等。这些管理体系实质是应用精益生产的思想,并将其方法具体化,以指导公司内部各个工厂、子公司顺利地推行精益生产方式。并将每一工具实施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的图表,员工只需要按照图表的要求一步步实施下去就可,并且每一工具对应有一套标准以评价实施情况,也可用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评估。在此阶段,精益思想跨出了它的诞生地——制造业,作为一种普遍的管理哲理在各个行业传播和应用,先后出成功地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应用,在服务行业、民航和运输业、医疗保健领域、通信和邮政管理以及软件开发和编程等方面应用,使精益生产系统更加完善。

单元生产方式(cell production)于20世纪末首先诞生于电子产品装配业,是指由一个或者少数几个作业人员承担和完成生产单元内所有工序的生产方式,也有学者将其称为“细胞生产方式”,因为它就像人体中的细胞一样,在细胞内部包含了新陈代谢的所有要素,是组成生命的最小单位。单元生产方式以手工作业为主,不使用传送带移动生产对象,根据需要也使用一些简单的机械和自动化工具,工序划分较粗,一个人或几个人完成所有的工序。由于用于细胞生产方式的作业台的布局,往往成U字型,很像个体户的售货摊儿,所以在日本也被称之为“货摊儿生产方式”(日语叫“屋台方式”)。细胞生产方式可具体分为1人生产方式、分割方式和巡回方式3种形式。

单元生产继承了流水线的一切优点,同时能够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苛刻要求,它彻底取消了传送带,而传统精益生产方式并没有完全杜绝传送带,被誉为“看不见的传送带”。日本工业界在中国制造的强大压力下试图“战胜中国制造”,并将“单元生产”所体现出的生产一线持续改进能力作为竞争五张王牌之一。配合与单元生产相结合的计划控制方法和效率提升技术,单元生产正在缩短交货期与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例如1998年,松下冷机公司、佳能公司、奥林巴斯公司等处于日本制造业核心地位的大公司不约而同地废除了冗长的传送带,将员工编为小组,在一个个的小布局中组装产品。在这种生产系统下,产品的价值不断流动。其中,松下取得的成果包括:供货周期缩短了70%、人员削减了40%、生产线缩短了65%。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静冈厂实行了单元生产方式后大大节约了空间,装配车间的1/3因此空闲下来。另外,单元生产方式是一种弹性生产方式,它能根据需要任意改变流水线,有时一个人就是一个单元,有时五个人组成一个单元。如果要调整产量,仅仅增减单元工作组的数量就行了。如今很多日本知名企业,如索尼、佳能、NEC、卡西欧、三洋、松下、日立、三菱、东芝、富士、欧姆龙等开始淘汰沿用了几十年的流水生产线,

积极采用单元生产方式。

精益六西格玛是将六西格玛管理法与精益生产方式二者的结合得到的一种管理方法,即Lean Sigma,它能够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资本投入,使股东价值实现最大化。六西格玛是过程或产品业绩的一个统计量,是业绩改进趋于完美的—个目标,是能实现持续领先、追求几乎完美和世界级业绩的一个质量管理系统。六西格玛管理法是一种从全面质量管理方法(TQM)演变而来的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善和优化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同等地适用于设计、生产和服务的新产品开发工具。六西格玛管理法的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因此,精益和6西格玛要相互融合,一方面可以克服了精益不能使用统计的方法来管理流程的缺点;另一方面克服了6西格玛无法显著地提高流程速度或者减少资本投入的缺点。精益六西格玛就是要让你兼顾品质与速度,在执行六西格玛计划前先去除干扰速度的人事及其所造成的浪费,把产品和服务做得又快又好。应用精益六西格玛首先解决对客户造成影响的外部质量问题,或者防止这些问题扩大;而内部的质量、成本、库存、提前期问题则可以从它们引起的时间延误上看出端倪。下一步就是找出是哪一个工作点或流程造成了最大的时间延误,以便利用精益和6西格玛的工具来解决问题,减少的延误时间,精益工具和6西格玛工具可以相互融合

精益生产的实施

一、传统生产方式的弊病

传统生产方式存在种种弊病。例如从订货到交货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需要进行预测,但通常的生产需求的预测精度低;于是生产计划经常面临进度管理和计划变更的尴尬,实施很困难;即便实施也是混乱和低效率的。

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精益生产在生产上保证了灵活性:在满足顾客的需求和保持生产线流动的同时,做到了产成品库存和在制品库存最低;在质量管理上贯彻六个西格玛的质量管理原则,不是依靠事后的检查,而是从产品的设计开始就把质量问题考虑进去,确保每一个产品只能严格地按照唯一正确的方式生产和安装;在库存管理上,通过减少无效的过度生产而节约成本;在员工激励上,赋予员工极大的自主权,并且人事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消除了上级与下级之间相互沟通的隔阂。所有这一切都体现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要求。

既然精益生产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企业运作指标,那么如何在企业中实施精益生产方式呢?下面阐述精益生产的实施步骤:

二、精益生产的实施步骤

精益生产的研究者总结出精益生产实施成功的五个步骤:

(1)从样板线(model line)开始

(2)画出价值流程图(value stream mapping)

(3)开展价值流程图指导下的持续改进研讨会

(4)营造支持精益生产的企业文化

(5)推广到整个公司

下面就结合上面的五个步骤,阐述如何实施对传统生产方式的改造。

(一)选择要改进的关键流程

精益生产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强调持续的改进。首先应该先选择关键的流程,力争把它建立成一条样板线。

(二)画出价值流程图

价值流程图是一种用来描述物流和信息流的方法。在价值流程图中,方框代表各生产工艺,三角框代表各个工艺之间的在制品库存,各种图标表示不同的物流和信息流,连接信息系统和生产工艺之间的折线表示信息系统正在为该生产工艺进行排序等等。

在绘制完目前状态的价值流程图后,可以描绘出一个精益远景图(Future Lean Vision)。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图标用来表示连续的流程,各种类型的拉动系统,均衡生产以及缩短工装更换时间,生产周期被细分为增值时间和非增值时间。

(三)开展持续改进研讨会

精益远景图必须付诸实施,否则规划得再巧妙的图表也只是废纸一张。实施计划中包括什么(What),什么时候(When)和谁来负责(Who),并且在实施过程中设立评审节点。这样,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全员生产性维护系统中。

在价值流程图、精益远景图的指导下,流程上的各个独立的改善项目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使员工十分明确实施该项目的意义。

持续改进生产流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消除质量检测环节和返工现象

如果产品质量从产品的设计方案开始,一直到整个产品从流水线上制造出来,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能做到百分百的保证,那么质量检测和返工的现象自然而然就成了多余之举。因此,必须把“出错保护”(Poka-Yoke)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也就是说,从产品的设计开始,质量问题就已经考虑进去,保证每一种产品只能严格地按照正确的方式加工和安装,从而避免生产流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消除返工现象主要是要减少废品产生。严密注视产生废品的各种现象(比如设备、工作人员、物料和操作方法等),找出根源,然后彻底解决。

(2)消除零件不必要的移动

生产布局不合理是造成零件往返搬动的根源。在按工艺专业化形式组织的车间里,零件往往需要在几个车间中搬来搬去,使得生产线路长,生产周期长,并且占用很多在制品库存,导致生产成本很高。通过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布局,把生产产品所要求的设备按照加工顺序安排,并且做到尽可能的紧凑,这样有利于缩短运输路线,消除零件不必要的搬动及不合理的物料挪动,节约生产时间。

(3)消灭库存

在精益企业里,库存被认为是最大的浪费,因为库存会掩盖许多生产中的问题,还会滋长工人的惰性,更糟糕的是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所以把库存当作解生产和销售之急的做法犹如饮鸩止渴。

减少库存的有力措施是变“批量生产、排队供应”为“单件生产流程”(one-piece-flow)。在单件生产流程中,基本上只有一个生产件在各道工序之间流动,整个生产过程随单件生产流程的进行而永远保持流动。

理想的情况是,在相邻工序之间没有在制品库存。当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某些情况下,考虑到相邻两道工序的交接时间,还必须保留一定数量的在制品库存。精益生产中消灭库存的理念和方法与准时生产JIT的理念和方法类似,请参见上一章的相关内容。

(4)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上讲,平衡的生产计划最能发挥生产系统的效能,要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工作人员,避免一道工序的工作荷载一会儿过高,一会儿又过低。

在不间断的连续生产流程里,还必须平衡生产单元内每一道工序,要求完成每一项操作花费大致相同的时间,使每项操作或一组操作与生产线的单件产品生产时间(Tact time)相匹配。单件产品生产时间是满足用户需求所需的生产时间,也可以认为是满足市场的节拍或韵律。在严格的按照Tact time组织生产的情况下,产成品的库存会降低到最低限度。

(5)减少生产准备时间

减少生产准备时间一般的做法是,认真细致地做好开机前的一切准备活动,消除生产过程可能发生的各种隐患。它包括:

①列举生产准备程序的每一项要素或步骤;

②辨别哪些因素是内在的(需要停机才能处理);哪些是外在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就能处理)

③尽可能变内在因素为外在因素;

④利用工业工程方法来改进技术,精简所有影响生产准备的内在的、外在的因素,使效率提高。

(6)消除停机时间

消除停机时间对维持连续生产意义重大,因为连续生产流程中,两道工序之间少有库存,若机器一旦发生故障,整个生产线就会瘫痪。消除停机时间最有力的措施是全面生产维修(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包括例行维修、预测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和立即维修四种基本维修方式。

①例行维修:操作工和维修工每天所作的维修活动,需要定期对机器进行保养。

②预测性维修:利用测量分析技术预测潜在的故障,保证生产设备不会因机器故障而造成时间上的损失。其意义在于未

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③预防性维修:为每一台机器编制档案,记录所有的维修计划和维修纪录。对机器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做好彻底、严格的保养,适时更换零部件,保证机器不发生意外故障。全面生产维修的目标是无停机时间。要达到此目标,必须致力于消除产生故障的根源,而不是仅仅处理好日常维修任务。

④立即维修:当有故障发生时,维修人员要召之即来,随叫随到,及时处理。

(7)提高劳动利用率

提高劳动利用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直接劳动利用率,二是提高间接劳动利用率。

提高直接劳动利用率的关键在于对操作工进行交叉培训,使一人能够负责多台机器的操作,使生产线上的操作工可以适应生产线上的任何工种。交叉培训赋予了工人极大的灵活性,便于协调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问题。

提高直接劳动利用率的另一种方法是在生产设备上安装自动检测的装置。生产过程自始至终处在自动检测装置严密监视下,一旦检测到生产过程中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便发出警报或自动停机。这些自动检测的装置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质量检测工人的活动,排除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返工现象也大大减少,劳动利用率自然提高。

间接劳动利用率主要是消除间接劳动。从产品价值链的观点来看,库存、检验、返工等环节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并不能增加产品的价值,因而这些劳动通常被认为是间接劳动,若消除了产品价值链中不能增值的间接活动,那么由这些间接活动引发的间接成本便会显著降低,劳动利用率也相应得以提高。有利于提高直接劳动利用率的措施同样也能提高间接劳动率。

(四)营造企业文化

虽然在车间现场发生的显著改进,能引发随后一系列企业文化变革,但是如果想当然地认为由于车间平面布置和生产操作方式上的改进,就能自动建立和推进积极的文化改变,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其实文化的变革要比生产现场的改进难上十倍,两者都是必须完成并且是相辅相成的。许多项目的实施经验证明,项目成功的关键是公司领导要身体力行地把生产方式的改善和企业文化的演变结合起来。公司副总裁级的管理层持之以恒地到生产现场聆听基层的声音,并对正在进行之中的改进活动加以鼓励,这无疑是很必要的。

传统企业向精益化生产方向转变,不是单纯地采用相应的“看板”工具、及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就可以完成,而必须使全体员工的理念发生改变。精益化生产之所以产生于日本,而不是诞生在美国,其原因也正因为两国的企业文化有相当大的不同。

(五)推广到整个公司

精益生产利用各种工业工程技术来消除浪费,着眼于整个生产流程,而不只是个别或几个工序。所以,样板线的成功要推广到整个公司,使操作工序缩短,推动式生产系统被以顾客为导向的拉动式生产系统所替代。

总而言之,精益生产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它致力于改进生产流程和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尽最大可能消除价值链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提高劳动利用率,消灭浪费,按照顾客订单生产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由传统企业向精益企业的转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并且有时候还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让那些热衷于传统生产方式而对精益生产持怀疑态度的人,能举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来反驳。但是,那些坚定不移走精益之路的企业,大多数在6个月内,有的甚至还不到3个月,就可以收回全部改造成本,并且享受精益生产带来的好处。

第17篇: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

定义: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的结果.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核心

其核心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通过不断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生产灵活性、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同时,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

实质

精益生产方式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方式JIT就是决心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就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为实现七个零的终极目标而不断努力.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

精益生产方式的实质是管理过程,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品种能尽量满足顾客的要求,而且通过其对各个环节中采用的杜绝一切浪费(人力、物力、时间、空间)的方法与手段满足顾客对价格的要求.精益生产方式要求消除一切浪费,追求精益求精和不断改善,去掉生产环节中一切无用的东西,每个工人及其岗位的安排原则是必须增值,撤除一切不增值的岗位;精简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中一切不产生附加值的工作.其目的是以最优品质、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对市场需求作出最迅速的响应.

区别

精益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改变了品质控制手段;消灭(减少)了各种缓冲区;增加了职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培训职工并与职工交流;仅在需要的地方采用自动化;精益组织结构.

特征

精益生产方式是围绕着最大限度利用公司的职工、协作厂商与资产的固有能力的综合哲学体系.这个体系要求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环境并对问题不断改进改善,要求各个环节都是最卓越的,而这些环节打破了传统的职能界限.

精益生产方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品质——寻找、纠正和解决问题;

(2)柔性——小批量、一个流;

(3)投放市场时间——把开发时间减至最小;

(4)产品多元化——缩短产品周期、减小规模效益影响;

(5)效率——提高生产率、减少浪费;

(6)适应性——标准尺寸总成、协调合作;

(7)学习——不断改善.

什么是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又称精良生产,其中\"精\"表示精良、精确、精美;\"益\"表示利益、效益等等.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它们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对比后,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称之为精益生产,以针对美国大量生产方式过干臃肿的弊病.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低成本生产.

丰田生产方式又称精细生产方式,或精益生产方式.

精益生产的特点

拉动式准时化生产

以最终用户的需求为生产起点.强调物流平衡,追求零库存,要求上一道工序加工完的零件立即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

组织生产线依靠一种称为看板(Kanban)的形式.即由看板传递下道向上退需求的信息(看板的形式不限,关键在于能够传递信息).生产中的节拍可由人工干预、控制,但重在保证生产中的韧流平衡(对于每一道工序来说,即为保证对后退工序供应的准时化).由于采用拉动式生产,生产中的计划与调度实质上是由各个生产单元自己完成,在形式上不采用集中计划,但操作过程中生产单元之间的协调则极为必要.

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而非检验出来的,由生产中的质量管理来保证最终质量.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在每一道工序都进行.重在培养每位员工的质量意识,在每一道工序进行时注意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保证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根据情况,可以立即停止生产,直至解决问题,从而保证不出现对不合格品的无效加工.

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一般是组织相关的技术与生产人员作为一个小组,一起协作,尽快解决.团队工作法

团队工作法(Team work).每位员工在工作中不仅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更重要的是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组织团队的原则并不完全按行政组织来划分,而主要根据业务的关系来划分.团队成员强调一专多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工作协调的顺利进行.团队人员工作业绩的评定受团队内部的评价的影响.(这与日本独特的人事制度关系较大)团队工作的基本氛围是信任,以一种长期的监督控制为主,而避免对每一步工作的稽核,提高工作效率.团队的组织是变动的,针对不同的事物,建立不同的团队,同一个人可能属于不同的团队.

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在产品的设计开发期间,将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最终需求等结合起来,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按要求的质量完成.各项工作由与此相关的项目小组完成.进程中小组成员各自安排自身的工作,但可以定期或随时反馈信息并对出现的问题协调解决.依据适当的信息系统工具,反馈与协调整个项目的进行.利用现代CIM技术,在产

品的研制与开发期间,辅助项目进程的并行化.

[编辑]精益生产与大批量生产方式管理思想的比较

精益生产作为一种从环境到管理目标都是全新的管理思想,并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并非简单地应用了一二种新的管理手段,而是一套与企业环境、文化以及管理方法高度融合的管理体系,因此精益生产自身就是一个自治的系统.

(1)优化范围不同

大批量生产方式源于美国,是基于美国的企业间关系,强调市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每个企业以财务关系为界限,优化自身的内部管理.而相关企业,无论是供应商还是经销商,则以对手相对待.

精益生产方式则以产品生产工序为线索,组织密切相关的供应链,一方面降低企业协作中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保证稳定需求与及时供应,以整个大生产系统为优化目标.

(2)对待库存的态度不同

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库存管理强调\"库存是必要的恶物\".

精益生产方式的库存管理强调\"库存是万恶之源\".

精益生产方式将生产中的一切库存视为\"浪费\",同时认为库存掩盖了生产系统中的缺陷与问题.它一方面强调供应对生产的保证,另一方面强调对零库存的要求,从而不断暴露生产中基本环节的矛盾并加以改进,不断降低库存以消灭库存产生的\"浪费\".基于此,精益生产提出了\"消灭一切浪费\"的口号.追求零浪费的目标.

(3)业务控制观不同

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用人制度基于双方的\"雇用\"关系,业务管理中强调达到个人工作高效的分工原则,并以严格的业务稽核来促进与保证,同时稽核工作还防止个人工作对企业产生的负效应.

精益生产源于日本,深受东方文化影响,在专业分工时强调相互协作及业务流程的精简(包括不必要的核实工作)——消灭业务中的\"浪费\".

(4)质量观不同

传统的生产方式将一定量的次品看成生产中的必然结果.

精益生产基于组织的分权与人的协作观点,认为让生产者自身保证产品质量的绝对可靠是可行的,且不牺牲生产的连续性.其核心思想是,导致这种概率性的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本身并非概率性的,通过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生产环节来\"消除一切次品所带来的浪费\",追求零不良.

(5)对人的态度不同

大批量生产方式强调管理中的严格层次关系.对员工的要求在于严格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人被看作附属于岗位的\"设备\".

精益生产则强调个人对生产过程的干预,尽力发挥人的能动性,同时强调协调,对员工个人的评价也是基于长期的表现.这种方法更多地将员工视为企业团体的成员,而非机器.充分发挥基层的主观能动性.

第18篇:精益生产

JIT: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简称LP)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IMVP)的专家对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Just In Time)生产方式的赞誉称呼。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精益生产方式JIT源于丰田生产方式,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世界上14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花费5年时间,耗资500万美元,以汽车工业这一开创大批量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方式JIT的典型工业为例,经理论化后总结出来的。它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

精益生产方式JIT既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又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实施精益生产方式JIT就是决心追求完美、追求卓越,就是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为实现七个零的终极目标而不断努力。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

精益生产方式JIT与传统生产方式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改变了品质控制手段;消灭(减少)了各种缓冲区;增加了职工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培训职工并与职工交流;仅在需要的地方采用自动化;精益组织结构。

精益生产方式JIT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品质--寻找、纠正和解决问题;

(2)、柔性--小批量、一个流;

(3)、投放市场时间--把开发时间减至最小;

(4)、产品多元化--缩短产品周期、减小规模效益影响;

(5)、效率--提高生产率、减少浪费;

(6)、适应性--标准尺寸总成、协调合作;

(7)、学习--不断改善。

第19篇:精益生产

2012生产口号评比结果

得票数前10位的口号及其作者分别是:

1、精益从心开始,改善由我做起——余丰江

2、滴水现淼,积木成森——龙新亮

3、精于生产,益于成本——刘小伟

4、追求卓越的过程,享受完美的结果——刘建

5、改善源于行动,细节成就未来——段培峰

6、改善无止境,企业永发展——段培峰

7、持续改进是一种责任,持续改进是一种信念,持续改进是一种文化——

朱斌华

8、人人都能改善,事事都可改善——段培峰

9、精致人生,精简生活,精益生产——赵晓霞

10、品质第

一、顾客至上、精益生产、共求双赢——李蕾

第20篇: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系列文章-中国企业推进TPS的经验谈

大野耐一先生创立了或者说构建了丰田生产方式,但他的最基本的目的或者说想法只是排除在生产过程中的浪费。也就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客户要货的速度这个节拍进行生产。也就是将自己的生产向节拍时间无限靠近地进行生产,这才能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这也是我们所说丰田生产方式高质量、低成本的高效生产方式。以无限靠近节拍时间的生产或者说以顾客要货速度的生产这样的一个思路进行的生产就是准时化生产。在以节拍时间进行生产的思路之下,就要实现任何人都要在同样时间内以同样的速度生产相同质量的产品,这就需要标准作业来规范我们作业的内容。标准作业实际上是用于改善的工具,没有标准就没有正常和异常,就没有改善。只要不符合标准作业的地方或者不容易实现标准作业的地方就说明这个地方有异常发生,有浪费的存在,就需要对标准作业进行改善,这个就是基于标准作业进行改善的活动。基于标准作业改善的活动是一个无止境的改善活动。需要我们以“凡事彻底”的理念去推行它,彻底进行现场改善这样的一个活动。什么是凡事彻底呢?就是将理所当然谁都能做到的事情,做到谁都做不到的彻底程度,这就是凡事彻底。那么也可以这样理解,排除消费是一个根本的思路,那么在排除浪费方面以凡事彻底的精神来实现它,这就是丰田生产方式能够在企业扎根的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将日常管理建立起来,在日常管理中随时把握异常状况,随时进行改善活动。异常管理的思路就是需要区分正常和异常,然后才能在异常出现的时候迅速发现它并采取手段进行改善,这就引发了管理能力、管理范围的扩大。进行异常管理就要有正常和异常的基准,然后在异常发生的时候能够立刻发现它,这就需要将管理贯穿到每一个人,包括最高管理者和现场的每一个人。

下面回到我演讲的主题上来。就是中国企业导入TPS的秘诀是什么?我尽可能地通过这两年多的实践谈一下我的体会和理解。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来中国的时间加起来有两百二十多天的时间了,在对中国企业指导的过程中我也留意和分析日本企业和中国企业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我尽量地从两国企业的现场的不同跟大家进行沟通。日本的企业在管理方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什么样的状况?我也在一直注意去搜索这个方面的资料,实际上搜索这方面的资料进程还是有难度的,因为这是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些机密性的问题,最后算是找到了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供大家参考。这是某个企业从84年开始到89年为止进行改善后实力提升的状况。这个方面我们看一下左边的四个图表,第一个是人工费用的生产效率,从84年开始到89年这5年时间里上升了百分之五十,实现一点五倍的增长,设备突发故障从84年原来的1611件下降到二十三分之一,也就是不到原来的百分之五。设备的故障损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时期也是日本企业对内部管理改善活动进行反思的一个时期,改善提案也从84年人均三点几项到88年年底的七项多的水平。中国企业有什么样的特点?从我两年前来中国进行的指导来看,包括我们要参观的华兴玻璃以及北方一个商用车公司,说到故障的时候他们都说我们有进行统计,但看了这些记录之后之后我感觉他们连故障的定义都没有。说到这个地方华兴玻璃的人员也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因为这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要求对设备的故障进行一下统计,统计出来以后才发现故障原来那么多,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这种状况并不是说这中国企业独有的或者说是中国某某企业独有的,包括日本企业在内如果不进行TPS的改善革新活动的话,去要求他们找这个设备的故障的时候他们也不一定能找得到的。而且在现场也经常见到这么一个状况,设备发生了故障与我这个操作工没有关系,我是使用设备的,它坏了我也没办法,这种情况是随处可见的,我们去现场向工人问设备的故障情况,他们说设备的故障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数据。因此我在中国企业进行指导的时候首先就要求他们用具体数据进行对设备的把握,这包括设备故障的定义和故障的次数。因此我在开始指导的时候第一步首先要大家认真地数设备的故障和发生的频度,要从数清楚这些东西开始。同样,我所要讲的第二点就是产品不良数量的统计,也就是成品率是多少,次品的数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从这个方面开始注意我们的产品质量,也就是在我们这道工序能不能防止次品的流出。第三点劳动安全事故的统计,这个方面首先也是从数数开始,发生了多少次,这些事故发生的大小规模又是以什么样进行区分的?基本上每个公司或者车间如果有进行统计的话,仅仅是发生了事故之后有没有送去医院,医疗的费用花了多少这样的一些数据。对于发生了这样的事故,如不小心滑倒或擦伤、划伤,但擦一些碘酒、进行简单处理一下就没事了,这样我们称作“碘酒事故”的统计一点都没有,这就是现在的状况。对于我所认识的这些中国企业的这样一个状况,如果在坐的有哪个企业不是这样的状况,你们在这些方面做得非常好,我也希望能邀请我到那里去看一看实际状况是怎么样的。基本上我所看到的是这样的一个状况。之所以我在这些问题上讲得那么的尖刻,就是想告诉大家在推行TPS时先从认识自己开始。认识自己就要认识我们的设备故障怎么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水平情况怎么样和我们的劳动安全的工伤事故怎么样,有没有进行统计?自己认识现状以后才能从现实出发。

以上这些都是最为表面的基本状况,更深层次的问题,我认为有两方面。今天上午我们讲到福特的时候,提到实行一个小

时多少钱情况,实际上中国企业广泛实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我认为是一个阻碍我们发展的一个大问题。计件工资它实际是基于性恶论,就是认为人本性是不愿意干活的学说,认为我不给你钱你就不会干活,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导致目前状况恶化的根源。另外一个令我们经营管理水平日益下降的原因就是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有奖有罚的,做得好我就有奖,做不好有就罚。好像赏罚分明,实际上在这个赏罚分明的说法之下,我们更多去关注去找做错的地方,进行惩罚。考核制度目前的状况是总想找出问题进行惩罚,进而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而实际上本身并不是这么一回去事,这些错误或者说这些问题的失误是不是人的原因,我想真正的原因并不是这么一回去事,实际上打错了屁股,责任根本不在我们员工的身上。考核制度它所面对的不是问题的根源,而是出了问题找一个责任承担者进行罚一罚。因此我建议大家在这个管理活动中间导入提案制度,对做出来的提案进行表扬或进行奖励,对于做得好的进行表扬和奖励,而不去看做得不太好的地方。这样的情况下你用正向鼓励的方式来做的情况下,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方面华兴玻璃在这两年的活动能充分地体现。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它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员工的行为,为了促进改善和公司的发展以及他们的个人需求,去鼓励他们去动员他们。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这种从下而上的需求其实是呈三角形的的形状。目前中国经济实行改革开放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应该说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也就是说从原来吃不饱的状态下脱离出来了,因此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理论来讲,人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的需求、食物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等等—得到满足之后就会向上走一直到寻求自我实现。现实状况是我们生产现场的安全并没有做到位,因此我对中国企业进行指导的时候首先从安全这方面进行,因为人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工作,这样才觉得安心,放心工作,这样我们才能促使大家考虑更深的问题。华兴玻璃这两年的活动完全是基于这样的思路:在安全方面下足了功夫,从充分保障和关怀员工最现实、最基本的安全需求开始,在实现一个更高层次的提升之后,现在员工士气高涨,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我想在座的公司代表在回去推行改善管理革新或者说丰田生产方式的时候,首先应该认真学习和理解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然后才能提高对我们现场员工需求的认识。基于这两年我对华兴玻璃的指导现在与大家进行一下沟通。

有句老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所介绍的内容都是很粗线条的,明天我们去华兴玻璃的现场真实地感受一下,在这两年的改善活动中他们是怎么样做的,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效果?这些内容只有大家亲身感受才能够真正地理解。对华兴玻璃的指导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华兴玻璃推进改善革新的目的所在是什么呢?就是成为玻璃行业的世界第一,这个目标只有通过人才的培养以及企业文化形成才能达到。推进过程是这样的一个思路:日前我们所做的是首先通过5S的改善活动达到管理的变革和健全,从而实现经营革新。也就是从最基础的5S活动到设备的自主保全(TPM),最终在设备保全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之后再进入丰田生产方式(TPS)的导入,从而获得企业发展的动力。实施计划是5年计划,现在已经进行两年多了。但华兴玻璃董事长跟我讲,只要华兴玻璃存在,都要请桥本先生为我们作指导,所以可能要指导更长的时间。在这两年期间每个月进行5天的指导,现在已经进行了17次。在这期间佐佐木元先生每年都过来进行了思路上的指导。这个指导的经过或者说思路我这样跟大家简单地讲一下:首先是全公司范围的5S基本知识的培训指导之后,再进入全面彻底推进,让现场的员工进入实践,然后以南海分公司为中心的持续指导,在这个过程也对华兴玻璃全国各生产公司进行巡回指导,同时对职能业务部门的业务改善也从5S的基础开始,逐步深入。说实在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职能业务部门并没有找到改善的方向,5S到底是干吗的?我们在这个活动中到底是做什么的?不清楚做什么。但随着活动的深入,认识越来越深的时候,他们发挥了巨大的能量,在这个改善活动中有好几个部门走在了前头。现在屏幕上的这些照片都是2005年7月份的照片,也就是我们活动刚开始我照片,也是当时活动的一个场面。大家从集中学习开始,然后导入实践活动。在活动的开始大家进行分小组的活动并明确各自的作战区域,并对实践的成果以手写海报的形式进行发布。也是基于TPS的一个思路,首先进行假设一个命题,然后基于假设命题的目标进行实践,验证我们的成果。刚开始活动的时候,大家进行大扫除活动,将现场的垃圾清扫的同时也将我们平时熟视无睹的东西清理出来进行处理,清理的物品有很多。现在大家看到的照片是各个队拿着自己制作的海报进行发布的场景。这个过程,就是让大家进行学习之后实践,然后通过成果发布的形式来把握大家理解的程度,所做的改善活动的方向怎么样?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明天华兴玻璃的同事们也会是用海报的形式跟大家进行讲解和汇报过去一个月或者是过去两年的整体推进情况,从佛山的人文、地理、风情以及公司的概况再到部门和车间的生动汇报。让员工对所在地的了解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对当地的爱心,这也是激发员工对改善革新兴趣和热情的一个方法和手段。这四张照片的场面基本上反映了咨询指导的一个模式,方式。会有集中的培训讲解,这只占用了一小部分时间,更多的是在现场通过大家的实践活动,把握员工对培训内容的理解后

再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和培训。这些内容大家在明天的时候可以看得到,工人在极热的高温区域进行作业。其实我刚来的时候给我的感觉也一样,实在是太热了。通过他们现场的改善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改变。这(指照片)是进行大扫除的时候进入设备进行清扫,一个非常难的环节,因为要等设备停下来才能对其进行清扫。我经常与南海分公司的员工讲,要想让这些设备漂亮起来,就得像女士们化妆一样,在化妆之前必需将脸部洗干净然后才抹上化妆品。如果不将脸上的东西洗干净,那么就会越抹越难看。所以说我们推行活动的时候就首先把设备清扫干净,改善设备的问题点,然后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毕竟这些都是我们活动的最初阶段,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设备自主保全的初级阶段也就是TPM的零步骤阶段。从对设备结构的掌握然后对设备内部的清扫等等,这些活动到目前来说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这(指照片)是2005年7月份我们进入模具生产车间的一个状况,这是进行初步整顿之后的状况,这(指另外一张照片)是2006年经过了半年的状况。这个我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也是全员参与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如何让员工全员参与?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是谁(指郭总裁正在清扫的照片),他就是华兴玻璃集团的总裁郭国民先生,亲自爬到3米高的地方清扫风扇。就是这种帅先垂范的方式,掀起了我们员工进行改善革新的热情,改善自己的作业条件,一直持续到现在。这是职能业务部门进行业务流程的改善,这些职能业务部门可以说已经走到了改善革新的前列,这里我跟大家介绍一下,这是财务中心改善的照片,这是他们做完5S整理之后将整个业务流程画出一个大的图表然后再进行的分析和进行了改善。这两张照片是商贸公司也就是以前的营销中心对他们业务流程所做的分析,这是桥本先生在对他们进行营销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和经营发展策略指导之后他们所整理出来的内容,可以说他们找到了自身的目标及实现这个目标的思路和方法。可以说华兴玻璃集团各个职能业务部门活动的展开,是华兴玻璃进行5S活动的一个转折点,他们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果。作业改善活动的主题之一就是转产改善这方面的内容,这个明天会听到他们的汇报,他们取得的成果也是相当的大,大家明天也会看到,目前所看到的5S与以前所理解的5S不同,目前看到的才是真正的5S,其实5S的彻底是TPS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所推行的5S基本活动是以迅速地减少次品、设备故障和实现本质安全为主。从这方面努力基本上是要达到次品、设备故障和安全事故各自减少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的状况。这也是很快就能实现的目标。具体内容包括转产改善、职能业务部门的改善、TPM的推进、安全活动的推进以及排除员工在现场提出的“吓出冷汗吓一跳”体验报告。同时在推进事务局有四个职能委员会来负责经营目标推动的活动,这四个委员会包括人力资源委员会、物流委员会、质量委员会和成本委员会,同时已经关注环保内容的活动,有意识地向环境这一方面推进。这就是华兴玻璃推行改善革新的基本思路和方向,通过5S尤其是整理整顿的2个S的分步展开彻底实现能力的提升,然后在5S进入一定水平之后开展TPM活动,其实TPM明确来说是培养操作工认知设备、掌握设备,进行清扫、紧固、润滑的自主保全活动,然后通过四个委员会的推动下,通过对人才的培养的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当然职能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得到了改善,部门之间高高的墙壁得以打通,各个部门全员参与得到了实现。

以上推进的内容和思路,整理一下可以变为对于广大企业适用的改善革新的思路,也就是TPS的导入步骤,这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完善的剧本,通过5S的活动,首先实现我们现场明亮、宽敞、安全的环境,实现工人作业效率的提升,员工积极性的提高,保证他们的安全,然后进入设备的自主保全来排除设备的故障,百分之八九十的故障都能排除;然后减少次品;从业务部门来说,首先从办公室表面的文件的整理、办公室布局的改善接着进入业务的可视化尤其是职能业务部门流程的可视化,在这些活动的目的实现的情况下,那么5S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让员工形成一个能够将确定的事情,规定的事情一丝不苟地实现的习惯,这样5S就打下了改善的基础和日常管理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进入TPS的阶段,实现生产作业的流动化,实现这个流动化之后基于标准作业的改善,到了标准作业的设定,并对标准作业进行改善,最终形成我们的标准作业。然后再导入我们的看板,实现了准时化的生产,在这些实现之后就基本上形成了TPS的雏形,也就是基本状态的TPS,然后不断地让他螺旋上升,实现一个持续改善的组织能力,这就是我们导入TPS的一个脚本。从我这两年的指导工作经验来讲,这是中国企业推行TPS的可行思路,人才培养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我想大家目前可能着眼于TPS,我们要学的是TPS,是不是直接从TPS开始推行。大家不要被这一点所诱惑,我们要从最基础的5S活动做起,我们现场生产的现状是怎么样?我们的设备故障情况怎么样?设备的开工率是怎么样?员工的作业环境作业技能又是怎么样?这些状况一定要把握清楚。为什么要从5S开始,我把5S的第一级教材的序言给大家展示出来。比如说有助于企业的销售活动、能够成为企业改善的起点、对于招聘员工稳定员工有帮助,提高企业全员参与的意识,培养员工“只要做就能够成功”的信念等等。这个内容我想大家看起来会觉得有些空洞,明天到华兴玻璃听了他们的介绍,从他们的切身体会才能有更好的说服力。有很多的企业5S不能很好地推进或进入僵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可以说有这两个可能。第一个是没有按照基本的顺序和抓住要点来实施。第二个就是进入

因循守旧的时候没有打开的方法,这就需要重新审视现场的活动,打好坚实管理的基础,这些内容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去思考的时候大家通过真正地实践才能体会到,我们都知道这个改善革新对公司的发展是非常好的,但员工为什么不能接受?我想应是大家多去琢磨的地方。要点在什么地方,着眼点在什么地方。这个是5S展开的一个步骤,大家看到这是一个人在爬楼梯的画面。为什么要分步走,分步走做彻底之后才不致于走回头路,才能将我们日常管理的基础打扎实。就是说这前一步做扎实后才能走上一个台阶。华兴玻璃经过两年的指导已经进入了第三步骤,第二步做得相对彻底,局部已往第三步走,有的已经做到了第三步。我们的改善首先从现场的弱点开始,还是一个认知自己现场的问题。就像我们为什么要导入TPS一样,那么TPS本身所反映的内容就是我们对现实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的需求。就是没有发现问题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去进行改善的。TPS的推进可以说就是为了按节拍时间进行生产,但是现场存在的浪费,超负荷和生产能力的不均衡阻碍了我们按节拍时间生产,所以我们要对他进行改善,逐步向节拍时间生产靠近,这就是TPS的实现过程。这里所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意思,就是改善一定要基于明确的目的,把握问题之后才能进行改善。否则找不到问题的时候是找不到改善的思路的。推进管理改善的手法我在这里列了出来,并不是告诉大家我们有这四种手法可以去选择,而是告诉大家我们整个生产管理活动是根据不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推动和实践,比如说改善提案的制度,就是让我们的员工去关注我们的现场,让他们参与到现场的活动中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质量方面,QC活动有助于质量的提升,但是我们更大的目的就是我们管理方针的落实,提高员工的稳定性,这是提高我们员工的团队精神的一个手段。从设备的角度来讲,让我们的员工全员参与设备保全,尤其是让操作工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设备保全工作做计划保全和专门保全,从而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转,也就是我们想要它运转的时候它就能转得动。这就需要我们去培养熟悉设备的人才。

最后我们讲的是一个环境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企业以后被强化的问题。今天早上我们讲到北京水资源的话题,实际上人类所有的淡水资源仅仅占了整个地球的水资源的百分之一还不到,环境是日趋恶化,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所担负的重要的责任,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改善过程中,有意识地导入这些方面的活动,促进我们每个员工每个企业来关注我们的环境,这样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环境保护问题确实是我们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个重大的课题,在欧美和日本的经济发展中也有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环境日趋恶化。现在欧美各国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来对环境进行改善,中国目前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同样存在我们利用能源水平问题造成大量的能源消耗的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特别大,在这方面我相信中国也承受着外界的很大的压力。如何确保我们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保护我们的环境,我想这是每个企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环境改善,我们的子子孙孙也要在这个地球上生活,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付出了环境的惨重代价,这也是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

今天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与大家探讨了中国企业如果推进TPS的方法,我就TPS 产生的背景,以及当时环境社会的变化才产生这种的一个基本思路跟大家进行沟通,下午就我这两年多来到中国进行指导所产生的感悟、理解和经验以及和日本企业的对比目前所产生的差距作了讲解。也就是导入TPS方面我们所要具备的条件、思路和方向跟大家进行了沟通,时间也很短,有很多讲不到的地方,但是这三个小时的时间能给大家带来些微的益处的话,我也就知足了。明天我们将在华兴玻璃集团推进事务局的同事带领下进入华兴玻璃的现场和职能业务部门,来看一下这两年多来他们进行了哪些活动,目前在做什么,现场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地方和学习的地方,看到好的地方之后不要看完就完了,我们常说“百闻一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行”看完之后觉得有所感悟的地方,觉得做得不错的地方,回去之后一定要在自己的公司和自己的生产现场进行实践和验证。桥本正喜2007.6.12下午于金都酒店

《读桥本先生〈中国企业推进TPS的经验谈〉有感》

刚刚拜读了桥本先生的《中国企业推进TPS的经验谈》,很亲切,感受很深,同时对本单位现有的TPS推进进行了再一次的思考。读后受益匪浅,下次再见到桥本先生时,请代我向他老人家问好。就我现在的见识看来,中国导入TPS能够遇到他应该说是非常庆幸的,毕竟前前后后接触过的专家已不少,有这种系统思路和学识的也就他一人,前无古人。

早期一汽等工厂引入TPS很可能仅仅是将理念和手法搬过来了,搬的时候如同引进一台先进设备(譬如说:我们的数控冲)一样的搬过来了,结果呢,设备弄过来了,但是没有懂这台设备的性能、机理的人才,现有的只是简单培训过的会按照要求机械的进行数据输入进行加工的操作工,匆匆上马,最终导致这台机器的所拥有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用了,也有效果,但是就是没有达到所期望的应有的那种效果。目前导入TPS也有这样的感觉。比较先进,自己引入了,就是用不好。

我推测,一汽早期导入TPS的时候,很可能是专家直接讲解理念、指导具体的方法,最终没有能够培养出真正的人才。组织了一帮人出去学,即便是全部抄回来了,但是抄回来了怎样用(即:如何导入,理念和手法之间的联系,前后的顺序,花多少时间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全面铺开是很难实现的,甚至是可怕的),当时可能没有花时间去研究去分析彻底,确实也很难做到。

好像是奇瑞,有一条依照日本的模式组建的“寺田线”,听说很成功,我估计所谓的效果仅仅是局限于这一条线,整体的最优化有没有考虑至少是一个疑问,有没有培养出人才,培养出的真正的人才应该是知道怎么做,同时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否则,不会持续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方式。

中国企业在导入TPS时,再打个比方,人们像小学生背课文一样,记住了,也能侃侃而谈,似懂非懂,但是没有进行彻底的实践,再去思考和理解,这是最缺乏的地方。最重要的地方恰恰就是对理念的彻底的实践基础上的思考和掌握,这一点做不到的话,TPS就很难学成,就不能形成自律神经系统的机制。

桥本先生强在哪儿,我觉得最强的一点他对TPS导入的整体的思路的把握。即:什么时候该如何导入什么,到什么程度。当然,遇到华兴这样的企业也是很幸运的,我感觉在大陆要成功的导入TPS需要有这么几点:

1、毋庸置疑,一把手支持并带头参与;

2、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扎实,不可急功近利,真正的想做百年的企业应该有这点耐心;(国企味道的一般是不合适的)

3、不能都自以为是,要傻一点,不管如何先去做,在此之前不要太有自己的想法,目的是找感觉;然后再实践,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融入自己的思考,进行变通(守、破、离)。

常云峰2007.6.28.晚

车间精益生产心得体会
《车间精益生产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