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养老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8-30 08:34:58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养老服务学习心得体会

养老保险工作者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

2010-09-28 17:13:18 来源:公务员之家 作者:i 养老保险工作者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指导实践。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指出,要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对全党同志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出的新号召,提出的新要求。

科学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根本上都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总揽工作全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应该长期坚持。能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关系到养老保险自身的科学发展,也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在实践。坚持以人为本,把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实现养老保险事业的科学发展统一起来,使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的进程更加科学。

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要提升我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提高养老保险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既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思想道德境界。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各种矛盾,要严格要求自己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博学善思,开阔视野,追求进步,增长见识,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着力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切实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勤于学习。学习是工作之基、能力之本、水平之源。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下,学习尤为重要。把学习当成为一种自觉追求、一种生活方式。要从书本中、从媒介上获取知识和信息,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通过学习,研究工作、探讨问题,开阔眼界、增长才干、推动发展。二是坚持善于思考。要切实提高敏锐性和洞察力,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工作中要认真调研,全面分析,归纳比较,仔细过滤,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虚心听取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学会从不同角度、从不同的层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以求洞悉事物,通晓事理,集思广益,科学分析,以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三是坚持学以致用。学习是途径,应用才是目的。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善于用实践去检验学习的效果,坚持“学中干,干中学”,坚持学以致用,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提高。我们要站在增强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质,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学,就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内涵,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实质和根本要求,既要坐得下来,更要静下心来、学得进去,戒骄戒躁,以谦虚的态度当好学生;真懂,就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使科学发展观理论不仅能够入眼入耳,更能入心入脑,成为指导实践的一种能力;真信,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头脑,通过学习,增强科学发展的坚定性,积极主动地用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真用,就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养老保险部门是一个为群众服务的窗口单位,它的服务优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我们要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热情服务的宗旨,实行办事程序公开,做到廉洁办事,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养老保险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养老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全体职工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如何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增强养老保险工作者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的形象。要着力规范服务行为,强化岗位责任、行业自律制度,形成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监管体系。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科学发展,重在发展,贵在科学。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求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而且要提高实现科学发展的知识水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学习的任务更加繁重,掌握新知识、提高新能力的任务更加繁重。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增长才干,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履行职责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努力提高综合能力。

开展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还要深入基层做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我们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实好。2008年金融风暴对我县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影响巨大,作为养老保险部门,我们要深入企业去了解情况,积极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探索建立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全力为县内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这正是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证明。

总之,通过学习,我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自觉用以指导实践。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养老保险工作者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的落实。

浅谈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居家养老工作

发表时间:2009-2-23 10:59:32 作者:沈小平阅读:

360次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已成为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总体方向,是我省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必然选择。老龄工作部门该如何借助十七大全面关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好时机,乘势而上,深化“3587工程”,进一步发挥社区老龄工作组织和服务网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正确把握。

一、明确含义,正确定位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首先必须明确其含义。所谓居家养老服务,是指在传统家庭养老、子女亲属照料的基础上,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有组织地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新型养老模式,服务的主要内容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紧急救助、法律维权和精神慰藉等。它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居家养老服务这个概念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在养老机构内,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居家养老的主体是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载体是家庭,养老照料的责任是亲属。让老年人生活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接受家庭其他亲属成员对其晚年生活的照顾,享受亲情融洽的家庭生活氛围,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主要养老传统选择。二是随着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家庭的出现,为改善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属的照顾压力,要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休闲娱乐等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主要是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并逐步向精神慰籍领域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主要是上门进行个案服务,同时发展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机构,对老年人进行综合性的集中服务照料。

因此,居家养老服务实际上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它具有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等特点。“居家养老”服务相对过去传统的“家庭养老”而言,虽只是一字之差,却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它把社会化的为老服务引入家庭,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补充与创新。我国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居家养老服务正是这一体系的基础工程。换言之,这也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充分尊重广大老年人的意愿和心理需求,在继承、改革和发展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全力营造的一种新型的老年人在家里居住与社区照顾、上门服务紧密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它既不同于并优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也不同于机构养老模式。它是目前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破解为老服务难题的根本办法,是有效解决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一项现实选择。

明确了含义,就可以找准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相关各方的定位。

第一,各级政府的定位。政府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中应当是扮演倡导者的角色,其作用是对这项工作进行宣传、规划、扶持(应当逐步由目前阶段直接买单过渡到为服务主体提供扶持政策资金)、监督和评估。陈加元副省长在省老龄委第七次全会上指出,政府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应当发挥好三个方面的主导作用:一是要把居家养老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和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加强基本公共财政保障,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二是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范围;三是政策要向农村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具体实施中可采取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措施,切实保障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五保”和“三无”老人的服务需求。我认为,陈加元副省长讲的政府这三个主导作用,既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关键所在,也明确了各级政府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的责任。

第二,各有关部门的定位。目前,涉及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部门有民政、老龄、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部门,要协调好各有关部门关系,避免政出多门。要按照“探索建立政府主导、民政部门牵头、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福利事业发展机制和相配套的工作机制”、“整合基层民政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区域社会救助服务机构、农村敬老院、福利院、救助管理站、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星光老年之家、慈善超市、避灾中心等服务平台,综合发挥基层卫生、教育、劳动、体育、文化等相关设施的整体效应,形成覆盖城乡、满足城乡居民不同需求的服务网络”的总体要求,积极争取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在资金、公益性岗位等方面的支持,继续发挥老龄工作“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作用,对各地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情况予以密切关注和及时调研总结指导。

第三,中介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定位。这是今后实质性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真正主体,但目前的发展远未到位,亟需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级政府应按照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的要求,积极转变职能,尽可能多地将居家养老服务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去办,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政府要积极培育、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团体、非营利机构、服务性企业的建立和发展,鼓励各类公办的为老服务机构进行改制和改组,在政府的指导下努力担负和开展各种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现代信息技术、物流配送平台等手段,为众多的老年人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应鼓励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进行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支持各类居家养老服务形式的改革和创新。要特别注意扶植和发展社区内老年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积累和发展的群众组织,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创造,走出一条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符合人口老龄化特点和需求的居家养老服务新路子。

第四、社区的定位。作为自治组织,社区主要是提供传递养老服务需求信息沟通的一个平台,而不是现在承担太多的养老服务微观责任。“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什么为老服务的工作都要社区做,社区再扩张也将不堪重负。

第五、家庭的定位。家庭成员目前在居家养老中仍然要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即使是全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得最好的上海市,目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照料者的比重仍高达90%(“9073”工程的含义即为由家庭自我照顾养老的老年人占90%,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占7%,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占3%);我省目前的这个比例至少应在95%以上。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必须提出巩固完善家庭赡养的任务。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的规定,确保赡养人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否则,光提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忽视家庭的最基本养老服务功能,政府和社会也将不堪重负。

第六、老年人自身的定位。作为这项工作的受益者,老年人自身也有个正确定位问题。对那些没有或缺乏支付能力的特殊老年人群体,如“五保”、“三无”、低保、残疾等困难群体,仍应由财政兜底,各级政府承担责任;更多的老人是需要帮助满足需求,有支付能力的老年人群体今后会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引导老年人改变消费观念,愿意自己掏钱购买所需的各种为老服务。

二、选准突破口,稳步推进

居家养老服务能否顺利开展,突破口选取得准不准非常重要。从各地现有成功的经验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工作对象上讲,应当从最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做起,确保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老年人首先受益。上海等地的经验表明,设立应急救助门铃(电话)、邻里结对帮扶、社区上门看望等在居家养老服务中首先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且也确实有效地防止了独居老人出现意外多日无人知晓事件的再度发生。杭州市下城区实施“金晖送到家、养老不离家”为主题的居家养老金晖工程,建设“五金项目”(即金灵通、金保健、金管家、金筷子、金港湾),其中“金灵通项目”安装“援通”紧急救助服务呼叫系统的第4天就成功抢救了一位老人,目前服务范围已在下城区实现全覆盖,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8万多人次,成功抢救紧急求助人员50多名。从而使这项工作真正起到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作用。

(二)从服务模式上看,应当从本地实际出发,选择具有本地特点、又最易为老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服务。宁波市海曙区首创了“走进去、走出来”的海曙模式。所谓“走进去”,就是对一些高龄、独居的困难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经过敬老协会正规化培训后持证上岗的服务员上门服务。他们除了每天到老人家中料理家务、买菜做饭、看病拿药、洗衣拖地外,还主动开展一些亲情化的特殊服务,深受老年人的欢迎。由于服务员均为本地人,没有语言沟通和生活习惯障碍,老年人家庭对他们也很满意和放心。所谓“走出来”,就是让大部分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走出小家庭,融入社区大家庭。社区相继建立了带有日托服务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向老年人提供日托、就餐、康复、休闲娱乐、学习等多种服务。白云庄社区推出的服务项目最多,现已有8大类53项服务。杭州市拱墅区是个老国有企业退休职工集中居住区,率先推出融助老助残服务和解决“4050”人员再就业为一体的“一岗解两难”新模式,即由政府“买单”设立助老助残服务站,安置“4050”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社区助老助残服务。目前,该区已建成助老助残服务站30个,安置“4050”人员、残疾人就业166名,为1250余名高龄、孤寡、独居、残疾、困难老年人提供了公益性养老服务,有偿、低偿养老服务覆盖至全区近6万退休老人,达到了“一岗解两难”的双赢效果。

(三)从经费保障上看,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应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使政府有限的资源获得较恰当的使用和最大化的效益。杭州市上城区成立“为老服务联盟”,搭建了“二化四网六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社区管理、服务信息化,“e家人”社区事务管理网、电脑服务网、电视服务网、电话服务网,社区事务管理平台、居民互动网络平台、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社会志愿者服务平台、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民服务联盟平台),形成“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管理规范化、对象大众化、服务人性化、队伍专业化”以及专业服务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六化一结合”养老服务社会化新体系。象这样我省已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区(市),目前补贴资金均由当地财政投入,一般一个区(县)每年投入100—200万元即可,花钱不多,但受益面广,效果较好。如宁波市海曙区每年财政安排居家养老的经费为200万左右,可供享受“走进去”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有600位,享受“走出来”居家养老服务老人有3万多。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可由省财政采取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等方式给予专项补贴,扶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从推进的程序来看,一般是先城区后农村;先发达地区后欠发达地区。随着民政部门建设农村新社区试点和实施“农村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农村老龄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正逐步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各地针对2006年全省城乡老年人口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农村纯老家庭户比例已达50.34%、低龄老年人中有四成左右、高龄老人中有近三分之一未能得到照料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大农村老龄工作的力度,特别是宁波市北仑区、镇海区、余姚市,台州市仙居县等区(市、县)已经探索并实质性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今年8月27日,陈加元副省长在专报信息《余姚市鹿亭乡创新举措推出“虚拟养老院”破解山区养老难题》上批示:“余姚的‘虚拟养老院’是从山区实际出发开展养老服务的又一模式,值得类似地区学习借鉴”。至此,陈副省长已先后六次专门就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随着这些批示的贯彻落实,必将有效推进我省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同样,随着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逐步向农村延伸,逐步满足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目标在老龄工作中的要求也将逐步得以实现。

三、创新观念,不断深化

下一步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必须创新观念,才能不断深化。概括起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指导思想要新,带动设立新的工作目标、原则和服务内容。在当前新形势下全面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其指导思想应当有以下主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立足我省实际,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健全与浙江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浙江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协调,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功能多层次、投入主体多元化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其工作目标应当包括以下指标性内容:到“十一五”末,全省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机构具体运作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到2010年,本省享受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人数达到100余万,约占全省老年人口15%以上;全省养老床位发展到15万余张,约占全省老年人口的2%以上。基本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实现家庭养老社会化,社会养老家庭化。其基本原则应当有以下几条:

(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确保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老年人首先受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逐步使其由救助型向适度普惠制过渡,做到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适时适度提高老年人整体养老福利水平。

(二)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支撑,以政策扶持为导向,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形成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合力,完善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机制。

(三)坚持整合资源,规范养老服务。整合各类公共服务资源,依托区域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慈善超市等服务平台,综合发挥民政、卫生、建设、教育、劳动、司法、体育、文化等相关设施的整体效应,形成覆盖城乡、满足城乡居民不同需求的规范养老服务网络。

(四)坚持分类指导,统筹城乡发展。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老年人需求变化、老龄人口分布等特点,统筹和均衡城乡和区域的养老服务工作,做到有计划、分步骤,稳步推进,务求实效。其服务对象是户籍和居住地在本省的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重点对象现阶段为经济特别困难、生活不能自理且无子女或子女无法实施有效照料的低保、独居、空巢、高龄、残疾和特殊优抚对象老年人。其服务内容应当有以下几大类:

(一)生活照料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日托、陪伴、配餐送餐、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等特殊照料服务。

(二)医疗康复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防治、康复护理、开设家庭病床等服务。

(三)紧急救助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应急呼叫系统和定期派人上门安全检查服务,满足特殊困难老年人应急救助需要。

(四)法律维权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权益保障服务。

(五)精神慰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看望聊天、心理护理等服务。

(六)其他老年人需要的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包括文体娱乐教育服务和组织低龄健康老人自愿为高龄老人服务等。

围绕新的发展思路,“十一五”期间,全省城乡社区要基本建立起多种形式、广泛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要不断充实完善,服务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要不断发展壮大,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评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城乡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能够得到基本满足。

(二)工作措施要新,应逐步形成新的制度化的规范。要完成上述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创新: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各级领导要把十七大精神切实贯彻落实到老龄事业的发展中,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作为解决全社会老人养老需求的“民心工程”和政府实施构建和谐社会的“德政工程”,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摆上工作日程,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抓紧抓好。各地须建立起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层级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管理体系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格局。二是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为居家养老服务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地应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全国十部委文件的具体办法或实施细则,为本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提供指导和依据。十部委文件是第一个全国性指导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普遍深入开展的政策性文件,对城乡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从规划立项、用地用房、财政资助、税收减免、金融扶持、水电优惠、用工优待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原则。即将出台的省政府相应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对其进行了深化。各地应深入调查研究,结合人口老龄化分级预测和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追踪调查成果,拟定、出台贯彻十部委和省政府文件的具体办法和措施,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创造更加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三是构建服务网络,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的软硬件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硬件建设,就是要加快城乡社区服务机构、设施的建设,为居家养老服务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并逐步从前期各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向充分发动、鼓励和资助企业、个人、外资、社团等多种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能够满足老年人多种服务需求的院舍、站点、连锁经营网点等设施过渡,通过政策引导,把开展居家养老、发展养老服务业与当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规划相衔接。逐步创造条件,引导各老年服务实体按照市场规律公平竞争,不断提升服务功能和档次,使居家养老服务最终走上市场化、专业化的道路,真正实现发展老龄事业与发展老龄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软件建设主要包括服务内容的设计施行、服务过程的控制监督和服务结果的评估管理。实现对服务质量的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保证老年人的多种服务需求都能得到有效满足。同时,还要重视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监督评估机制、风险规避机制和激励机制。提倡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风险基金,用于补贴超过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支付限额部分的支出,增强规避风险能力。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组织和个人,各地应定期给予表彰,促进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核心内容认识要新,要形成质的飞跃。首先要不断更新完善养老服务的理念和目标体系。从传统家庭养老发展到社会化养老,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党的十七大又从关注民生的高度,进一步提出了“基本养老”为首社会保障目标,为我们开展居家养老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在工作理念上,要注意把开展居家养老、发展养老服务业这个目与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个纲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养老服务业是一种经济活动,而不完全是社会活动和政府行为。其不同点主要在于服务对象的支付能力有很大差异,群体中情况不一:对那些无或缺乏支付能力的老年群体,如“三无”、低保等困难群体,仍应由财政兜底,各级政府承担责任;更多的老人是需要帮助满足需求,有支付能力的群体今后会越来越大。现在的养老服务需求还处于初始阶段——家政服务阶段,今后还需要健康服务、文化服务、理财服务,等等。居家养老服务的范围会逐步拓展,是一种包含多种类、多层次服务的范畴,与现代服务业密切关联的东西;是一种覆盖全社会,使全体老年人受益的东西。而经济活动是讲效益的,因此开展居家养老、发展养老服务业也同样要走专业化、连锁化、规模化的路子。但现阶段受行政区划和管理考核体制的限制,画地为牢,展不开手脚。如一个社区办一个老年食堂,规模小、就餐人员少、效益差,不但办一个亏损一个需财政贴钱,也不可能做到按老年人特殊需要配餐,更不可能设置营养师。今后应当突破这种限制,如老年食堂,近期目标可利用现有已运作的扩大送餐范围,跨社区为附近有需要的老年人实行送餐服务,既提高效益,又能为更多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服务。远期目标就是要按照老年人口分布和服务需求来布点,突出重点,兼顾整体,逐步形成专业化、上规模、跨区划的配送餐中心。要为进入社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及服务主体提供信息交换及质量反馈,并通过制定扶持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多形式、多渠道兴办各类老年服务实体,促进各类养老服务主体协调发展、多种养老方式相互补充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最终形成。其次,进一步理顺现行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体制。要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政工作加快发展民政事业的意见》,进一步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第一,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的责任。要按照陈加元副省长在省老龄委第七次全会上指出的那样,政府在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应当发挥好加强基本公共财政保障;建立和完善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政策要向农村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等三个方面的主导作用,把居家养老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和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第二,要明确各级民政部门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牵头部门,并协调好各有关涉老部门的关系。整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综合发挥基层卫生、教育、劳动、体育、文化等相关设施的整体效应。继续发挥好老龄工作机构的“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作用和社区老龄工作组织和服务网络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再次,各地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居家养老服务的形式和做法。既要尽量动员那些生活能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门,到社区的为老服务机构中参加各种活动,满足自身多种需求,融入社区生活,发挥自身潜能和余热,为其他老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和帮助,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又要及时派专人上门为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护理、康复、心理疏导等项服务,帮助子女解除老人在家无人照看的后顾之忧;积极鼓励开展个性化的为老服务和亲情服务项目,使服务搞得更加有声有色,多姿多彩;还要把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与深化“3587工程”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惠及更多的老年人。再其次,要加强人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有责任、懂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各地应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专职人员,普遍实行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制度,按照统一大纲和教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时,要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还应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生中吸纳老年康复、护理、保健、营养、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居家养老的服务队伍中来,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应认真结合实施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强对社工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各地还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志愿者组织和人员,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社区单位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和专业知识、技能、体能等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各地还应重视改善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坚决贯彻国家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政策规定,确保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保险费用的及时足额缴纳。从长远看,还要结合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的实行,为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落实相应的物质待遇。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认可与尊重。最后,要逐步形成按照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来划分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等级的观念。据省老龄办今年6月在玉环县开展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在总样本为3624位老人中,有218人为失能老人,失能比例约为6.0%。其中,需要轻度照料的有97人,占44.5%;需要中度照料的有47人,占21.6%,需要重度照料的有74人,占33.9%。由此推算,玉环县失能老人总数在3400人左右。若以老龄化速度年增3%测算,同时考虑老年人余寿不断增加,高龄人群失能状态趋重的因素,预计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突破7%,届时全县失能老人总数将超过5000人。今后,应当在全省逐步形成按照老年人的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失能状况”来确定居家养老服务的分类、享受服务等级、评估标准等规范,从破解“失能老人照料难”问题入手,通过着力构建居家照料为主的老年人长期照料体系为核心,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逐步形成和完善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从而使浙江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继续走在全国的前列。

推荐第2篇:养老

人才一直是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瓶颈,随着产业发展对养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养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择和储备则至关重要。

我国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老年人比例逐渐上升,如何面对迅猛而来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直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加之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这将对我国养老福利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因此,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新途径、新办法,已势在必行。

从业人员现状

一般认为:中国老人的养老应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居家养老内容单一,发展缓慢,远远达不到人们的需求。很多城市仅有家政服务,少数发达地区有养老护理员,但在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仍旧没有办法提供。养老机构应运而生,并逐渐被国家所重视。但是,在我国养老机构用人处境尴尬,一是养老护理人员严重短缺,具有专业护理技能的人员更是匮乏;二是从业人员流动性过大;三是从业人员严重老化,年轻人偏少,导致进入行业的门槛越来越低,进而形成恶性循环。据悉,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当前仅护理人员缺口就达到1300万人。

由于照顾老年人容易出现跌倒、呛咳等意外事故,风险高,工作内容单一,并且不容易了解老人的心里。养老机构成为被告已不鲜见,在北京的各个基层法院里,几乎都有养老机构因老人被摔伤、摔死、噎死、呛死而成为被告。业内人士认为,养老机构发生意外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护工不具备专业医学护理知识,很多护工无资质上岗。按照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养老机构中提供老年护理服务管理、老年护理服务的人员应由注册护士和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证书的养老护理员担任。但是,养老护理工作细致而繁重,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较大,所以许多人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在养老院工作的养老护理员中,并不完全符合这一规定,尤其在新招聘的护理员中,能持证上岗的比例更低。护工并没有经过严格正规的培训,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有很多盲区,常常造成各种意外,严重者可能会给老人的生命带来威胁。为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后被告上法庭,个别养老院会减少服务项目,相应就降低了服务质量。比如,怕烫着就少洗澡,怕刺卡就不给鱼吃,怕摔着就不让下床。这种以期降低风险系数的“防卫性措施”,其实是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最终受害的还是老人本身。 护士是最佳人选

以往护士毕业,首选去医院工作,从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状况来看,我国的护理事业发展处于迟缓阶段,而且是处于低下阶段。国外的护理事业远远超过了我国,并且在国外护理事业与医疗是处在同一位置,甚至以护理为主导地位,我国始终是把治疗放在第一位,护理置于其后,就相当一个附带品一般,所以在医院,护士地位并不高,并且正规医院制度死板,工作几年才可以考护师,想要继续职位晋升难上加难,一般四十岁以上的护士就会被分配到后勤工作,职业生涯几乎到此结束,这是护理人员职业的弊端。

但在养老机构工作,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观念的不同,待遇的差异,地位的不同,使很多护理人员选择在养老院工作,同时各养老机构严重缺少像护士这样专业的人才,求贤若渴,对机构内护士相当重视,给予极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有很多机会出去进修学习。在这些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接触到各方面优秀的人才,像他们学习,不断的丰富视野、提升自身各方面水平,改变像过去在医院的那种单一的工作环境,工作也相对于在医院轻松一些,且压力也要小一些。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也可以从临床逐步走向管理,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成功人士,我们可以向他们借鉴、学习,前途一片光明。

随着经济发展,老人不但需要生存,更需要有尊严的养老,需要在好的环境里养老。对生活不能自理、疾病缠身的老人面临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是极其脆弱的群体,发展护理服务,既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减轻其肉体上的痛苦,使其生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尊严。面对中国养老事业现状,正规医学院毕业的护士成为从事该行业的最佳人选成为可能,在养老院工作已成为护理人员就业的又一选择。

目前我国提倡“医养结合”,也就是可以采取内设医务室、康复医院、护理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医疗机构的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护士进入这些养老机构内的医疗机构,顺理成章,没有任何障碍,也为她们提供了一个新平台。

养老行业是一个爱心事业,相对于医院,有更好的口碑,它能使护士们的内心得到升华,如果宣传到位,也更容易被护士接受。

比如我们北京延生托养中心,收住植物人,进行托养。这个群体的护理需求相对更严格,因此,我们全部招聘的都是护士。其他特色养老院,如果招聘护士,也会提升专业水准,更有利于养老机构的发展。 跨界后仍需努力

最近,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总则中提到: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加强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未来将基本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好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以适应和满足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需求。

文件中还提到:重点支持一批有条件的学校开展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改革试点。鼓励和引导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师资队伍等重点环节进行改革,建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专业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我所毕业的学校“长沙卫校”在这方面早有尝试,我们护理专业的学生,都进行了老年护理服务的学习和实践。最关键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取得了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制的“养老护理员”四级证书。这样,为我们的择业拓展了途径。

相对于社会下岗人员的养老从业者来说,护士显然是养老护理方面的“专家”,但仍然需要继续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工作中做到细心、耐心,尽量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我们的责任就是“替子女尽孝,平平安安为老人养老送终”,让家人放心的把老人交到我们的手中,任何有志于老年护理事业者,只要坚持付出努力,将来就一定有希望能成为老年人所需要的真正护理专家。

以下几点建议,可供走进养老事业的护士姐妹们参考

1、增强人文教育。

护理专业学习过程中,尤其针对老年人特点的人文教育相对薄弱,因此,需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打好养老护理基础。

2、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包括心理、身体、文化、人际沟通能力等。在养老机构中,单纯的护理技能,显然不能让老人满意。

3、不断提高学历。

这样,能够使自己站在护理专业的前沿,以适应社会对高质量护理的需求。

4、努力学习健康管理及营养学知识。

养老机构的特点,决定了这两方面必须提高专业水准,这对于高质量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5、认真对待心里护理。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是走向人生的终结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生活适应能力的下降,身体状况的减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因此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的护理工作是本世纪最有前途、最具挑战、最有价值的工作之一,护理是神圣而极其崇高的事业。长沙卫校学生有幸从事老年护理事业者,应无愧于这个伟大的工作,应兢兢业业,竭诚为老人服务,将关怀及温暖带给有需要的老人。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养老事业添砖加瓦。

推荐第3篇:养老

事业靠我发展 我靠岗位成才 练就过硬本领 掌握过硬技能 培养过硬作风 建设过硬队伍 勇于挑战自我 敢攀技术高峰 创新提高求实效 凝聚人心谋发展 岗位上苦练本领 赛场上摘金夺银 同台竞赛比技艺 赛场争相出佳绩 知识撑起一片天 技术造就一代人 十余个工种大比武 千名师生夺状元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学技术 练本领 强素质 争第一 争能手 夺状元 比贡献 创一流 比思想 赛技能 比风格 赛水平相互学习加强交流 共同提高 群英聚会 比学赶帮 争创一流 勤学苦练 一专多能 全面发展 规模做大 内涵做强 质量做优 学技术 练本领 比贡献 争第一 岗位靠竞争 收入靠绩效 晋升靠才干 敬业爱岗 苦练技能 走岗位成才之路 勇于创新 敢为人先 超越自我 挑战无限 以人为本 重在参与 培养人才 增强素质 学习技术 钻研业务 增强技能 提高素质 励练能力 交流技艺 超越自我 勇攀高峰 加强学习相互交流 切磋技艺 共同提高 学习技术 钻研业务 增强技能 提高素质 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超越自我 追求卓越 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技能 尊重人才 培养人才 吸引人才 留住人才 用好人才 培养人才 发现人才 功在当秋 利在后代 以赛促学 以赛促练 以赛促教 以赛促改

沧浪区是江苏苏州的中心城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64377人,占全区总人数近两成。由于苏州生活富足,大多老年人不愿离家。选择居家养老人员占97.9%。为解决居家养老问题,沧浪区委、区政府打造了一个“围墙是虚拟的、养老是实在的、运作是科学的、服务是优质的”,且能够覆盖全区老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机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

一、主要做法

“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是以“居家乐221服务系统”为载体,由苏州鼎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主运营商,整合优秀的社区服务企业加盟,发挥24小时管理服务优势,为居家老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全方位、全天候的养老服务模式。虚拟养老院里不同于传统的养老院,这里没有住一个老人,仅是一个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虚拟养老院成立以来,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依托科技、优化流程,实现管理信息化。虚拟养老院的技术核心是“居家乐221养老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呼叫中心客户端、老人居家客户端、平台服务组件平台、通信及信息传输四部分,形成了由工单生成、工单流转、监控考评、收费查询、统计分析、服务预测六大功能模块,通过语音程控交换系统、数字化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终端处理系统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制客户准入管理。系统通过对客户生活需求分析,自动生成客户所需服务项目,经客户确认后,养老服务中心指派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按照服务项目,系统每个月形成1份收费清单,养老服务中心按约定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系统从客户确认服务开始便对服务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回访、咨询意见,并以客户满意度来考核服务质量。信息系统通过主动获取老人需求,快速编制计划,及时组织服务,进行有效监控,实施规范管理。

(二)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实现运作市场化。在“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创建过程中,政府始终起着主导、引领、扶持和管理监督作用。通过《沧浪区社会养老服务组织资金补贴实施办法》,将虚拟养老纳入养老服务组织,享受政府开办经费补贴和运营经费补贴。对符合政府援助的对象,分别按每人每月450元、350元、250元、60元、30元(A

1、A

2、A

3、B

1、B2)标准,为老人进行购买服务,让经济收入不同的沧浪老人共享“老有所养”大平台。同时,我们选择优质民办非企业单位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作为运营主体,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通过企业职业化的员工队伍,标准化的服务规范、市场化的发展项目,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为虚拟养老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一流服务。

(三)分类施养、个性选择,实现服务标准化。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带给社区老人服务内容涉及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救助6大类53项,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照料的所有服务项目。在服务对象选择上,凡年满60周岁的社区老人都将纳入服务范围,并分A、B、C三个层面为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这种分类服务方式,丰富了养老服务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人服务需求。与此同时,“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还引入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对所有服务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养老服务专业化品质。

二、取得成效

“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运行一年多来,主要取得了三方面经济社会成效。

一是降低了养老成本。虚拟养老院大量节约土地、人力和管理成本。近几年,我区先后投资建设2所机构养老院,每张床位需5-10万元。而虚拟养老院至今投资还不到150万元,基本解决了4000多位老人的养老需求,其成本远远低于机构养老方式。

二是提升了养老效率。开办一年多,虚拟养老院累计完成工单5万余张,完成精神关怀服务1万多次,服务对象由252户400余人增至2680户4000余人,增长963%;自费需求人数也从89人增至885人, 增长了894% ,极大地提高了养老服务效率。

三是改善了生活质量。虚拟养老院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让沧浪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机构养老院同等的人性化关爱与社会化服务,较好地解决了高龄、空巢、特困老人生活困难和缺乏精神慰藉等难题,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需求,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是推动了产业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空间很大,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虚拟养老院作为养老服务产业的孵化器,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将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和分散的养老服务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克服了目前社会上的家政企业小型化、零散化,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形成了规模和品牌效应,带动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

三、几点启示

回顾虚拟养老院产生、发展的简短过程,我们有四方面的启示:

启示一:科技创新是前提。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没有“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创建和发展。虚拟养老院正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创新了现代养老模式,降低了养老成本,提高了养老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带动了产业发展。

启示二:党委政府强力推动是基础。虚拟养老院工作,区委、区政府应始终起着主导、引领、扶持与管理监督作用。起步阶段,政府出资搭平台;运作阶段,政府发文作补贴;协调阶段,政府牵线给优惠(如税收等公用事业收费),虚拟养老院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关爱。

启示三:多元化社会扶助是保障。借助各种社会养老资源,是虚拟养老不断发展壮大的推动力。养老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社会事业,离不开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启示四:企业化市场运作是关键。实践证明,一个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机制,可以催生一支优质养老服务员工队伍,可以提升一个科学养老技术运作体系,可以完善一个快捷完美的信息化养老网络。

居家养老,任重道远。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动力,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契机,努力开创具有苏州文化、沧浪特色的养老之路新局面。

一、主要做法

“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是以“居家乐221服务系统”为载体,由苏州鼎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主运营商,整合优秀的社区服务企业加盟,发挥24小时管理服务优势,为居家老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全方位、全天候的养老服务模式。虚拟养老院里不同于传统的养老院,这里没有住一个老人,仅是一个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虚拟养老院成立以来,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依托科技、优化流程,实现管理信息化。虚拟养老院的技术核心是“居家乐221养老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呼叫中心客户端、老人居家客户端、平台服务组件平台、通信及信息传输四部分,形成了由工单生成、工单流转、监控考评、收费查询、统计分析、服务预测六大功能模块,通过语音程控交换系统、数字化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终端处理系统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制客户准入管理。系统通过对客户生活需求分析,自动生成客户所需服务项目,经客户确认后,养老服务中心指派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按照服务项目,系统每个月形成1份收费清单,养老服务中心按约定向客户收取服务费用。系统从客户确认服务开始便对服务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回访、咨询意见,并以客户满意度来考核服务质量。信息系统通过主动获取老人需求,快速编制计划,及时组织服务,进行有效监控,实施规范管理。

(二)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实现运作市场化。在“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创建过程中,政府始终起着主导、引领、扶持和管理监督作用。通过《沧浪区社会养老服务组织资金补贴实施办法》,将虚拟养老纳入养老服务组织,享受政府开办经费补贴和运营经费补贴。对符合政府援助的对象,分别按每人每月450元、350元、250元、60元、30元(A

1、A

2、A

3、B

1、B2)标准,为老人进行购买服务,让经济收入不同的沧浪老人共享“老有所养”大平台。同时,我们选择优质民办非企业单位沧浪区“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作为运营主体,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通过企业职业化的员工队伍,标准化的服务规范、市场化的发展项目,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为虚拟养老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一流服务。

(三)分类施养、个性选择,实现服务标准化。沧浪区“邻里情”虚拟养老院带给社区老人服务内容涉及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救助6大类53项,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照料的所有服务项目。在服务对象选择上,凡年满60周岁的社区老人都将纳入服务范围,并分A、B、C三个层面为老年人提供无偿、低偿、有偿服务。这种分类服务方式,丰富了养老服务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人服务需求。与此同时,“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还引入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对所有服务项目实施标准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养老服务专业化品质。

二、取得成效

“邻里情”虚拟养老院运行一年多来,主要取得了三方面经济社会成效。

一是降低了养老成本。虚拟养老院大量节约土地、人力和管理成本。近几年,我区先后投资建设2所机构养老院,每张床位需5-10万元。而虚拟养老院至今投资还不到150万元,基本解决了4000多位老人的养老需求,其成本远远低于机构养老方式。

二是提升了养老效率。开办一年多,虚拟养老院累计完成工单5万余张,完成精神关怀服务1万多次,服务对象由252户400余人增至2680户4000余人,增长963%;自费需求人数也从89人增至885人, 增长了894% ,极大地提高了养老服务效率。

三是改善了生活质量。虚拟养老院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让沧浪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机构养老院同等的人性化关爱与社会化服务,较好地解决了高龄、空巢、特困老人生活困难和缺乏精神慰藉等难题,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需求,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是推动了产业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空间很大,具有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虚拟养老院作为养老服务产业的孵化器,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将个性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和分散的养老服务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克服了目前社会上的家政企业小型化、零散化,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品牌效应,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形成了规模和品牌效应,带动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

三、几点启示

回顾虚拟养老院产生、发展的简短过程,我们有四方面的启示:

启示一:科技创新是前提。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就没有“邻里情”虚拟养老院的创建和发展。虚拟养老院正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创新了现代养老模式,降低了养老成本,提高了养老效率,提升了服务质量,带动了产业发展。

启示二:党委政府强力推动是基础。虚拟养老院工作,区委、区政府应始终起着主导、引领、扶持与管理监督作用。起步阶段,政府出资搭平台;运作阶段,政府发文作补贴;协调阶段,政府牵线给优惠(如税收等公用事业收费),虚拟养老院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政府关爱。

启示三:多元化社会扶助是保障。借助各种社会养老资源,是虚拟养老不断发展壮大的推动力。养老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社会事业,离不开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启示四:企业化市场运作是关键。实践证明,一个市场化运作的服务机制,可以催生一支优质养老服务员工队伍,可以提升一个科学养老技术运作体系,可以完善一个快捷完美的信息化养老网络。

居家养老,任重道远。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动力,以创建和谐社会为契机,努力开创具有苏州文化、沧浪特色的养老之路新局面。

推荐第4篇:养老申论

参考答案(范文)

1.答案提示

目前城乡居民养老问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总量较大、占人口比重较高。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4亿,占总人口10%,我国事实上已步入老龄社会。

二是部分老人老无所依,社会养老压力不断加大。子女不愿或无力承担养老义务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依靠老人自我养老,难以满足自身需要,使社会养老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

三是社会养老发展水平不高。基层政府对公办养老机构投入不足,一些敬老院设施不达标、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尚未完全覆盖,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要求。

因此,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

2.答案提示

第一,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充分考虑农村家庭文化和国家经济实力提高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新趋势,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规范的制度设计,进而作出制度安排。

第二,要加大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政策引导,试行起步门槛不高、对农民有吸引力的基本保障。要因地制宜,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地方补贴、养老待遇等方面,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设置参保农民每人每年缴费标准的不同档次。要让农民自主选择,不要脱离实际。

第三,要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民个人账户建设的支持力度。

第四,坚持发挥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方式的积极作用。要重视挖掘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从国家层面上重视和号召人们重新注重家庭养老。

3.答案提示

构建科学养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写道:“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从几千年前儒家学者为我们描述的理想社会开始,养老就成为中国社会的永恒话题。但目前,我国的养老体制建设还不能满足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需要。

我国是在人口多、底子薄、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高峰压力下,不得不采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的,从而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老龄化会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因此,应探索养老服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一,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思想认识方面,提高对老龄问题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更积极主动地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多向老龄事业投资,减轻国家公共资金的投入负担。发展老年产业,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创新多种服务方式,推进社会化养老。老年产业可以把服务延伸到准老人,在保险、理财、住宅、保健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服务,让准老人做好进入老年期的各种准备。

第三,制度安排方面,应尽快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农村养老体系建设。在城市,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支持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实行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健全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在农村,不断巩固完善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确保新农合制度全面覆盖全国农村,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公平。尽快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和各项福利制度,真正体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四,人才培训方面,应不断加快为老年人服务的各种人才培养。百年树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必须及早培养,以便对老龄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老年人有较多的医疗护理需求,所以需要更多专业的医疗护理和康复人员。同时还应加大对志愿者的培训,使他们能向老年人提供一些基础性的服务。

第五,构建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社会服务为依托、政府推动为手段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发展,是破解我国养老服务难题的基本出路,是提高养老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

面对我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态势,加快构建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推荐第5篇:养老政策

自《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 35号)与国土资源部《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国家就养老服务设施的用地范围、土地用途和年期、供地计划、供地政策等方面分别出台了一系列规定。现将读者关心的养老用地问题一一列出并根据相关政策做出解答。

一问:商业性设施和商品住宅用地是否可纳入养老服务设施用地?

答: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适用范围不能随意扩大化,老年酒店、宾馆、会所、商场、倶乐部等商业性设施和商品性住宅用地纳入其中是不合适的,只有与老年人生活直接相关、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托管等服务的房屋和场地设施占用的土地,方可确定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

二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怎样登记?出让最高年限是多少年?

答: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 T21010-2007)中没有“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名称,只在一级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下有“医卫慈善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二级类;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划拨用地目录》(国土资源部令第9号)规定,非营利性社会福利设施用地中包括老年人社会福利设施用地,与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有关。 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规划为公共管理用地、公共服务用地中的医卫慈善用地,可布局和安排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其他用地只能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并分摊相应的土地面积。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以出让方式供应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年限最高按50年确定。在办理供地手续和土地登记时,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的土地用途应确定为医卫慈着用地。

三问:土地供应方式有几种?是如何确定的?

答:依据营利性、非营利性的性质差异,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分别采取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和划拨方式供地。经养老主管部门认定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营利性养老用地应以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供地。为降低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成本,各地可制定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出租或先租后让供应的鼓励政策和租金标准,鼓励以租赁方式供地。

四问:新建城区和居住(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有哪些规定?

答: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对新建城区和居住(小)区按规定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作了专门规定,要求其在土地供应时按规定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依据规划用途可以划分为不同宗地的,应当先行分割成不同的宗地,再按宗地供应;不能分宗的,应当明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社区其他用途土地的面积比例和供应方式。 五问:新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规模控制在多大范围内?

答:为防范以养老用地为名变相“圈地”、“囤地”,或改变土地用途、容积率等土地使用条件搞房地产开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规定,新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依据规划単独办理供地手续的,其宗地面积原则上控制在3公频以下;有集中配建医疗、保健、康复等医卫设施的,不得超过5公频。 六问:如何防范随意改变用途、分割转让等方式处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行为的发生?

答:为了使土地支持政策落到实处, 防范随意改变用途、分割转让等方式处置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行为的发生,《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从五个方面明确提出了监管措施,即在核发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签订合同和租赁合同时,应当做出以下规定或者约定: (1)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整体转让和转租、不得分割转让和转租;

(2)不得改变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改变用途用于住宅、商业等房地产开发的,由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

(3)签订出让合同和租赁合同时,应当约定出让或租赁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划拨建设用地要设定抵押权,在核发划拨决定书时,应当约定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设定抵押权,设定房地产抵押权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应当从拍卖所得的价款中缴纳相当于应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后,抵押权人方可优先受偿;

(4)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内建设的老年公寓、宿舍等居住用房,可参照公共租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标准,限定在40平方米以内;

(5)向符合养老申请条件的老年人出租老年公寓、宿舍等居住用房的,出租服务合同应约定服务期限一次最长不能超过5年,期限届满,原承租人有优先承租权。

七问:空闲厂房、学校、社区用房从事非营利性养老服务,土地性质怎样确定? 答:为鼓励支持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设养老服务设施, 《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从供地方式、地价(租金)等方面明确了支持政策。

一是对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从事养老设施建设,涉及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或转让的,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不改变土地用途,允许补缴土地出让金(租金),办理协议出让或租赁手续。二是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内增加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的,可不增收土地价款。若后续调整为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的,应补缴相应土地价款。

三是企事业单位、个人对城镇现有空闲的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进行改造和利用,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经规划批准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从事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且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五年内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价,土地使用性质也可暂不作变更。

八问:民资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可否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答:我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也就是说我国土地包括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这两种土地分别有不同的用途。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使用集体土地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一)兴建非营利性乡(镇)村养老服务设施可以依法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集体建设用地有四类用途:一是宅基地,二是乡镇企业用地,三是乡(镇)村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四是乡(镇)村公益事业建设用地。非营利性乡(镇)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当然属于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范畴,所以,如果兴建为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使用的非营利性乡(镇)村养老服务设施,当然可以使用集体建设用地。依据《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文件,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第九条再次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本集体所有土地,为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一条对包括养老服务设施在内的乡(镇)村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情况,明确了土地的申请、审核、批准主体、程序、权限和条件。

(二)其他兴建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需要集体建设用地的,需要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和相应的养老政策支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明确:“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适用国有划拨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第九条再次明确:“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与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可以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这些规定都为下一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指明了方向,但是,要想落到实处,还需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具体政策出台才行,这样才能做到“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2月27日审议通过关于授权国务院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暂时调整实施有关法律规定的决定,即在这33个试点县(市、区)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这一决定的作出为这些地区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使用集体建设用地扫清了法律上的障碍。 综上,依照目前的有关规定,养老项目所在地如果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33个试点,则可以在最新政策引导下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来实现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兴建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的目的,如果不属于此范围,则只能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为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兴建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

推荐第6篇:养老问题

实现“老有所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体现。华图根据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申论考试特点提供了关于养老问题申论试卷及答案。

养老问题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主要测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50分钟。

2.请先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然后按照“申论要求”在给定的答题卡上作答。 3.请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不准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据调查,目前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4亿,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为1300万。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到2051年将达4.37亿,占到当时总人口的31%。也就是说,到2051年,我国3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另有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000万名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需要照顾,而城市老人中,98%依靠自我养老,城镇单身老人户和老年夫妇户略高于乡村。“老有所养”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198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1990年为10∶1,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锐减到3∶1。此外,每年新增退休人员300多万人,如果现行政策不变,社会统筹养老金收支均衡赤字将在2016年后凸显出来。要应对2030年的人口老龄化高峰的资金压力,战略储备资金至少要达到25000亿元。社保基金需要我国财政在未来20年内,年均向其拨付1000亿元左右的资金。

据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

据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口余寿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需要不同程度的照料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

2.2010年,第一批80后正式步入而立之年,他们大多数已经像60后、70后那样成为各领域的中流砥柱,与此同时,大多是独生子女的他们也承担着父辈们没有遭遇过的困难和挑战。一对夫妇供养4位老人,80后养老难题,何去何从? “达州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90万。”达州市老龄办的负责人徐华告诉记者:“其中‘空巢’老人占了二成到三成。”

一直以来,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们都信奉“养儿防老”这句古语。中国人的传统养老方式也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而且这种传统观念在达州很多地方特别是农村仍是根深蒂固。

“我母亲患有高血压,我和老婆工作都很繁忙,根本抽不出时间来照顾她老人家。”家住通川区的廖先生也面临着照顾母亲的难题。廖先生虽事业有成,但工作性质使他不得不全国各地到处跑,家里就剩下一个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母亲。廖先生一直想把母亲送到当地一家设备优良、环境较好的养老院去生活,可是老母亲说什么也不去,固执地认为,只有膝下无子的孤寡老人和子女不孝顺的老年人才不得不去养老院度过余生。

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养老观念也逐步产生了变化,社会养老、福利养老使80后减轻了不少负担,但对于大多是独生子女的80后夫妻来说,他们面对的将是至少4位老人的养老问题,无论是从人手上还是经济上,这都将是一项十分严峻的挑战。 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家里兄弟两个,弟弟还在读书,妻子是教师,有个1岁多的女儿,日子过得还不错。在他们上面的,除了双方父母,还有爷爷奶奶。

前段时间,张先生的爷爷心脏病复发住院。于是全家出动,张先生是家庭的支柱,日常工作也很繁忙,但几乎每天都要往医院跑,晚上还要和弟弟轮流看护老爷子。半个月下来,全家人都有点扛不住,都瘦了不说,因为老爷子的病来得突然,老太太受惊吓,血压升高,也卧床不起了。老婆除了白天工作外,晚上还要独自照顾女儿,不到凌晨3点睡不了觉。现在,爷爷奶奶身体逐渐康复,但因为子女很少在身边,担心他们不能照顾好自己,所以不得不找来一个保姆。但长期的保姆费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目前,达州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竣,‘空巢’老人也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跑步前进’而快速增多,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徐华告诉记者,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全国城市地区有近五成的老人没有子女相伴,而农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右。

“不少专家曾预言,80后小夫妻将面临两个独生子女赡养四位老人的难题。没错,我们的家庭就是这样的年龄结构。而且,双方老人还在中华大地的南北两端,逢年过节该奔赴哪边尽孝?这个问题每年都要头疼几回。”远离家乡来到达州上班的吴先生对记者说,“说实在的,生活并没有亏待我们。出生在80年代的人们都是幸运的,都是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但80后又是不幸的,我们注定要承担父辈们不曾遭遇过并且不可能甩掉的‘大山’。”

即使如此,仍有一些乐观的80后夫妻,他们通常家庭环境比较优越,双方父母也从事着福利待遇较好的工作。

“我们双方父母都还在工作,工作单位都为他们买了养老保险。他们身体健康,生活舒适,目前都不需要我们赡养。”结婚1年半的魏小姐乐观地认为,现在考虑这个问题对于他们小两口还有点遥远。 3.按联合国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该地区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最新的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末,我国人口总数为132802万,而60岁及以上的占12%,其中65岁以上8.3%。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4.来自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在未来10年内,65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超过5岁以下儿童人数,这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这些老人发生意外后,可能很久都无人知晓。如何知道他们的安全状况,全球各地区都有自己的好办法。

日本:每天监测用水量

东京水道局将推出一项每天用电子邮件向儿女发送独居老人用水信息的服务,以方便晚辈通过用水情况了解父母是否健康安全。这一服务首先要在独居老人家中安装电子指示器,记录老人每小时的用水量,之后将数据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指定的手机。儿女可选择了解老人每天某一时段用水的情况,如做饭或洗澡的时间,以便了解是否一切如常。

英国:老人都戴摔倒监测器

英国推出了摔倒监测器和漫水监测器。老人只要把摔倒监测器别在皮带上,一旦摔倒,监测器的平衡被打破,它就会自动向呼叫中心报警。漫水监测器则放在浴室或厨房内,一旦地面湿滑,它就会发出警报,然后由最近的社区人员来提供帮助。

瑞士:配备全套电子保姆

瑞士的很多社区都配备了全科医生和护理工,社区还在被允许的情况下,替部分独居的老人安装24小时智能闭路电视监管摄像头、对讲机。一旦老人按下对讲机上的报警钮,即使老人无法说话,值班员也可查找到老人的门牌号码。独居老人外出活动时,社区还为他们准备了随身携带的全球定位系统,老人出现意外时,几分钟内救援人员就会找到老人。社区还为自理能力稍强的独居老人配备了3G手机。这些电子辅助求救装置被形象地称呼为电子保姆。

5.武汉市武昌区堤东社区日间托老中心是当地老年人的乐园。这里有棋牌室、健身房、老年食堂。20多个白发老人在打牌、下棋,还有老人在翻看报纸、聊天。75岁的王实老人对记者说,他家就在附近,每天来这里和其他老人聊天,一点也不感到寂寞。

堤东社区居委会主任魏凤云介绍,这个托老中心由湖北船厂旧厂房改造而成,区政府支持了5万元,企业赞助了3万元。她说,这些老人都能自己走动,子女大多在身边,托老中心较好地解决了社区居民托老服务需求。

记者调研了解到,像这种白天到托老所吃饭、娱乐,晚上回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正在成为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新亮点。

新型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立足家庭、依托社区,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及精神慰藉等综合服务,让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实现养老。

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陈传书认为,过去家庭养老只是子女们的事,现在我们把它升华为社会化服务,既减轻了子女们的负担,又满足了老年人生活服务及精神文化需求。这一模式投入少、资源利用率高、覆盖面大,与传统文化吻合,适合中国国情,是中国式的养老服务之路。

我国从2007年开始大力推进居家养老,其中上海市的探索值得关注。上海市整合社区资源,依托助老服务社、医疗机构、家政公司等社区服务网点,通过上门或日托照料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服务。重点聚焦困难群体老人,对他们实行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开展老年人身体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目前,上海市已建立社区老年活动室5677家,建立老年康复站、老年学校、老年谈心站、老年食堂、老年理发室等各种老年人服务设施8000多个。全市108家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社区老人提供日托服务建立了234家助老服务社,有2.8万助老服务员为13.5万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初步形成了覆盖社区的养老服务网络。

73岁高龄的汪云老人居住在合肥市中心的一个小区,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她和老伴成为典型的“空巢”老人。每天“三顿饭”成了汪老最头疼的大事。汪云说:“我们年纪大了,又住在五楼,每天爬上爬下出门买菜很不方便,最盼望小区能有食堂。”

如今,像汪云这样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他们对社区的各类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比较传统单一,覆盖面不广。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认为,对老年人服务是非常细致的工作,不只是简单的送餐、沐浴、理发、洗衣被、居室打扫一类,还包括康复护理、读报陪聊、紧急援助呼叫等。但目前我国的居家养老服务还只是星星点点,服务能力有限。

江西省老龄办事业发展处副处长肖守渊说,现在基层社区工作人员少、任务重,日常的工作都忙不过来,别说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了。据介绍,南昌市平均每个社区工作人员有6人,承担工作达120多项,工作经费捉襟见肘,人手和经费都无力顾及养老服务。

农村居家养老更是空白。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基本都是依靠自己,或邻里互相照应。乡村还没有建立针对居家养老的服务组织,农村老年协会也比较少。

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服务也很欠缺。许多老年人深居简出,很少与社会交往,也缺乏生活兴趣对儿女情感依赖性强,儿女不在身边,容易产生心理失落。伴随着身体与心理上的衰老感,特别容易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武汉市武昌温馨家园助老服务中心主任周秀红说,经过不断探索,他们发现老年人不仅需要日间正常的托老服务,而且还需要心理咨询、法律咨询、交友等服务,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强烈。

张恺悌说,老年人心理问题和精神需求应当引起严重关切,居家养老服务要在这方面加强,引导老年人的自我心理调适,在生活上要找到乐趣,充实精神生活。 6.76岁的老陈家住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虽然老伴早逝,但因为有4个儿子,曾经还是村里同龄人羡慕的对象:“有福啊,这么多儿子,老了就不用愁了。”可是随着儿子们一个个自立门户,自己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老陈的苦水和泪水只有往自己肚子里咽。老大说:“我家里困难,自己还有两个儿子要养,你去其他兄弟家吧。”老二说:“我要去城里打工,在家没人照看你,等挣钱了我给你寄点。”老三媳妇说:“这么多兄弟,凭啥我家养?”老四说:“在我家住倒可以,但哥哥们要考虑一下阿大的生活费每月给多少。”

老陈的凄凉晚景在青海省农村并不是个例。

2008年11月,青海省老龄委有关人员前往海东地区调研,所见所闻让省老龄委副主任张萍愕然:姑娘在嫁入男方家之前,都要得到婚后不养老的口头承诺。老山里的尕娃娶个媳妇不容易,对于这样的要求,男方父母只能点头,“只要自己干得动,他们不养就不养吧。”这是很多老人无奈的选择。

湟中县多巴镇燕尔沟村的陈老汉带着4岁的孙子和村中的老人聊天,正说话时调皮的孙子开始乱跑,陈老汉只能吃力地跟在孙子的后面,一边追一边嘴里喊着:“小心,再别跑。”陈老汉说:“我也干不动农活了,现在儿子把我养上,我把孙子看上呗。”

记者从青海省民政厅救灾救济处了解到,目前青海省共投入使用的农村敬老院有191家,集中供养2326人,根本不能满足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需求,大多数农村孤寡老人都是分散养老。 “要不是没儿没女,谁来这里住啊。”在这里住了几年的李发科说,虽然福利院里不愁吃穿,但他觉得来这里是一个老人迫不得已的选择。

65岁的李洪财是湟中县多巴镇黑嘴尔村的五保户,独居在10平方米的破屋内,靠政府每年发放的五保金和救济粮过活,2008年李洪财被拖拉机撞断了一条腿,到现在走路还需要拄着棍子,村委会想让他进福利院,但一直没说服他,村委会领导告诉记者,他排斥福利院。

“儿子和积蓄是农村老人养老的主要方式,社会养老机构对农民来说比较遥远,除了没有那个意识,其次就是付不起钱。”长期在农村做民政工作的彭文林告诉记者:“普通老人在福利院的收费是每人每月600元,这对农村老人来说是个大数字。”

8.全国老龄办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子女无力照料”和“在养老院比在家好”是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原因,分别达到44%和39%,还有16%的老年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而选择入住养老服务机构。 同时,调查报告还分析了老人入住该机构的原因。调查报告认为,影响老年人或其家属选择具体养老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服务水平,离家远近,居住条件,收费标准等。

数据显示,老年人选择入住机构的最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占一半其次为服务好,占24%再次为居住条件好,占18%最后为离家近,占8%。

以上数据表明,影响老年人入住选择最重要的是费用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人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对经济承受能力的考虑要多于对居住条件和服务质量的追求其次,老年人关心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最后才是离家的远近。

调查报告还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民办养老机构配备的养老服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老年人与服务人员配置比例差距较大。

调查报告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民办养老机构在没有外部支持和监督的情况下,为了降低服务成本只能在减少人力成本方面做文章,由此造成了许多民办养老机构中服务人员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报酬低、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况,也造成了许多从事养老服务的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频繁跳槽改行的状况,造成整个养老服务队伍的不稳定。

此外,调查中也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获得相应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很多人甚至没有参加过正规的岗前培训,往往是就业后边干边学,服务质量很难保证。

9.早在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曾指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准备,2008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我国农民养老保险试点方案指导意见》上报国务院审批,指导意见体现了“会安排部分中央财政,用于农民养老保险”的主导思想。 2009年6月底,国务院召开常务工作会议,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2020年前将覆盖全国。“老有所养”的新农保体制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该政策的迫切性不言而喻。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30多年,社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社科院对此的调查显示,中国城乡家庭规模越来越呈现出小型化的趋势,与此同时,家庭结构还呈现出以核心化家庭为主,小家庭式样日益多样化的趋势,比如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正在构成中国城乡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

相较于城市老年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社会结构的变化,对农村老年人的冲击显然更大。

截至2008年底,中国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2亿,而此前中央财政对农民养老的投入几乎为零。

从经济实力和财力角度讲,中国已经具备了对农民普惠式养老政策的物质基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秦中春研究员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2008年,中央的财政收入已经突破6000亿,较之上世纪90年代实行“老农保”时每年4000亿的财政收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

试点工作顺利与否,关键在于农民的投保积极性。专家对农民参保程度不无担忧。

现行规定要求,试点地区的覆盖率必须达到60%以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每年需缴年收入的4%—8%,按照2008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计算,如果取中间5%的标准折算,农民每年需要拿出240元左右。 北京早在2008年1月1日起,就实施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基础养老金约为280元,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调整。但崔宏志带领的调研组对北京昌平区与大兴区调查时则发现,即使相对富裕的北京郊区,当地农民对一年拿出几十或上百元也非常不情愿。

“农民还有孩子上学、儿女结婚、看病等需求,相较而言养老需求无疑是靠后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对记者说,因此有可能出现最需要养老保障的低收入农民家庭因为资金顾虑而无法惠及的现象。

因此,在推行过程中“让农民少拿钱”是根本。据了解,中央财政拟出资30亿元在试点地区进行“财政补贴”,对中西部财政补贴比例分别为基础养老保险最低标准的60%与80%

三、申论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情况,对我国城乡居民养老现状进行概括。(20分) 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字数不超过300字。

2.给定资料5介绍了“居家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方式。请概括其做法的长处,分析并提出推广该做法时应注意的问题。(20分) 要求:准确、全面,不超过200字。

3.给定资料10中谈到了国务院决定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请联系农村实际,谈谈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保障体系。(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3)不超过300字。 4.仔细阅读给定资料,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中心明确,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2)言语畅达,条理清楚(3)总字数800—1000字。 1.答案提示

目前城乡居民养老问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总量较大、占人口比重较高。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4亿,占总人口的10%,我国事实上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二是部分老人老无所依,社会养老压力不断加大。子女不愿或无力承担养老义务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依靠老人自我养老,难以满足自身需要,使得社会养老承受的压力不断加大。

三是社会养老发展水平不高。基层政府对公办养老机构投入不足,一些敬老院设施不达标、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尚未完全覆盖,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要求。

因此,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 2.答案提示

居家养老长处:它既减轻儿女负担,又利于老人的家庭照料;充分利用社区和家庭资源解决养老问题,减轻政府负担;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能有效应对社会老龄化,是适合我国新型服务社会化的养老模式。 3.答案提示

第一,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充分考虑农村家庭文化和国家经济实力提高的基础上,适应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新趋势,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进行规范的制度设计,进而作出制度安排。

第二,要加大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政策引导,通过试行起步门槛不高,对农民有吸引力的基本保障。要因地制宜,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地方补贴、养老待遇等方面,都要从当地实际出发,设置参保农民每人每年缴费标准的不同档次。要让农民自主选择,不要脱离实际。 第三,要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民个人账户建设的支持力度。

第四,坚持发挥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方式的积极作用。要重视挖掘传统文化,弘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从国家层面上重视和号召人们重新注重家庭养老。 4.参考范文

构建科学养老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写道:“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从几千年前儒家学者为我们描述的理想社会开始,养老就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话题。但目前,我国的养老体制建设还不能满足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需要。

我国是在人口多、底子薄、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高峰的压力下,不得不采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的,从而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老龄化会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因此,应探索养老服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一,应对人口老龄化,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思想认识方面,提高对老龄问题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使政府各职能部门更积极主动地应对人口老龄化。

第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多向养老事业投资,减轻国家公共资金的压力。发展老年产业,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创新多种服务方式,推进社会化养老。老年产业可以把服务延伸到准老人,在保险、理财、住宅、保健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服务,让准老人做好进入老年期的各种准备。

第五,构建以居家养老为核心、社会服务为依托、政府推动为手段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发展,是破解我国养老服务难题的基本出路,是提高养老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

面对我国老龄化加剧的态势,加快构建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推荐第7篇: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信息汇总

1、什么是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当时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限制,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又称“智能居家养老”,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面向居家老人开展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其核心在于应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将老人与政府、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等紧密联系起来。

2、智慧养老相关政策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都有相应的条款提到使用信息化提升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表明养老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逐渐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

2015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九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22日,《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为重点,完善服务设施,加强服务规范,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鼓励养老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创新发展。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养老、健康等领域关键标准制修订,完善养老服务。

3、国内外智慧养老现状

国外现状:

美国及日本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市场化养老机制,其中,“养老地产+金融+专业服务”模式。

美国是世界各国中率先开始老龄化相关技术研发的国家。预计到2030年,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超过20%。一方面美国大力推行“老年保健计划(Medicare)”,把医疗保险纳入老年人的医疗照护制度;另一方面,美国积极推进老年人的健康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即QoLT技术,包括穿戴式技术、体域网、体感网技术、无创伤、无意识测量技术、服务机器人技术和各种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等。针对美国人居住分散的特点,从1999年开始,美国各大城市陆续建立了老年人移动医疗服务车队(移动医联网)。目前该医疗服务车队已经覆盖了美国50个州,1000多个城市,包含12500多个分支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上门的养老照护和医疗保健服务。

日本是亚洲、也是世界各国中最早进入老龄化和超老龄化社会的国家。2013年,日本的老年人已超过3000万,占人口的比例超过25%,是世界上养老压力最大的国家。在制度上,日本实行“国民养老金”制度,也就是人人有养老金。同时,日本着力打造“30分钟养老护理服务社区”,即在距离大概30分钟车程为半径的社区内,建设配备小型养老护理服务设施的新型服务社区。从技术上,日本充分利用其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上的优势,推行小规模多功能型机器人辅助养老护理和社区为老人登门访问看护;还用有线电视回传信道,开展社区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日本早期家庭主要监测项目为血压和心电,现在已增加更多的体检项。日本充分发挥其在机器人研发和制造领域的优势,开发了多种针对老年人照护的服务机器人,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实现辅助功能,提高老年人的居家生活质量。

欧洲各国也先后步入了老龄化社会,面临非常严重的老龄化和退休压力。欧洲各国在努力推行“个人基金养老”制度和延长退休年龄养老制度。此外,欧洲多数国家也正在推广“网络医生”制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以法国为例,法国有1/5的诊所医生已经能够使用名为“e医生”的远程医疗系统为老人提供远程健康监控和紧急救助服务。欧洲正在研发和推广“智能生物医学服装技术”,这是由纺织、生物医学传感器、移动通信等组成的综合技术,可实现对致命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病等疾病的控制和预防。

新加坡也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据其官方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7月,其老龄化人口已经超过了20%。新加坡建立了当前世界上最健全的养老体系,包括由养老金制度、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保障形式构成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出一项针对老年人的“康乐计划”,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信息咨询、日常护理,举办社区老年活动等;逐渐推广“老年医疗远程计划”。目前,新加坡和上海市正在进行国市之间的合作。

澳大利亚也面临老龄化的问题,据介绍,到2012年,其65岁以上老人有260多万,占人口总数的12%。澳洲联邦政府主导推行了一项家庭和社区养老计划,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的必要护理,使老年人能够实现家庭和社区养老。黄金机会计划,即远程医疗、电子病历,利用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娱乐设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国内

国内现状:

北京市:

2016年4月,“老街坊”社区养老服务站经过5个月的试运营,开始正式营业。服务站服务内容包括长期护理服务、日间托老服务、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健康管理服务、远程诊疗服务、上门服务等。 2016年5月,北京市民政局公布了《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十条政策》。 天津市:

天津共有7家养老机构、7个社区、3个行政区被列为首批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信息惠民工程试点单位和地区,天津启动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接受申请,线下提供服务”的模式,让居家养老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利的服务。老人可以电话呼叫、网络预约所需服务,平台即向就近的会员企业下单,将服务送上门。平台在技术上还将不断升级,服务内容继续扩容,陆续实现求助呼叫、跌倒警告、远程监护、生理监测、视频通话、家庭安防等全方位养老服务。

上海市:

2014年,上海市引入家有爸妈信息化养老平台,在这个平台搭建试运完毕后,2016年,家有爸妈智慧养老服务中心正式运营。中心里可以实现长期护理服务、日间托老服务、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健康管理服务、远程诊疗服务、上门服务等

山东省:

栖霞区先后出台了《栖霞区关于大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栖霞区2015-2017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栖霞区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等文件,明确到2017年底,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化为辅助”的功能完善、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云南省:

2014年,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

湖南省:

2016年3月,湖南首个智慧养老系统启用,长寿老人家智慧养老系统同步启动,该系统利用最新医疗器械技术和软件系统,能够对社区老人通过量血压,测脉搏、体温、血糖等,建立老人生命体征数据库,为老人健康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根据检测到的大数据特征,定期组织医院为老人进行针对性的免费体检,组织医护人员为老人提供定向义诊。

广东省:

2016年5月,南海首家享受政策扶持的民办养老机构文华养老公寓挂牌

浙江省:

2015年,南湖区还开设了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网,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建立全区老年人基本信息数据库,全面掌握老年人的基本信息、身体状况、家庭现状和优待证信息。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智能养老现状:一些地区已经开展相关基础性工作。自治区成立了内蒙古“12349”便民为老信息服务中心;多地开展了“12349”便民为老信息服务;包头市开通了“96200”呼叫中心;呼市的“8989966”社区服务热线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生活帮助、主动关怀等多样化、个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

河南省:

2015年11月,珠江路延安社区以“互联网+智慧养老”为模式的智能养老服务中心,家政保姆、专业护工护理、远程健康医疗等这些服务都在此社区得到实现。

自主研发智慧养老云平台的三开科技董事长冷泓昊将向全国100家中小型养老院免费赠送智慧养老云平台系统,目前已有分布在全国19个省市的养老机构,参与使用智慧养老云平台

四川省:

四川省眉山市启动“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承诺打造一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多样智能的居家养老服务。

4、智慧养老发展趋势

在养老模式上,又可以分为社区模式,机构模式和虚拟模式。社区模式指的是社区居家养老,以社区为平台,每个老人都居住在社区内,社区建立社区医疗保健站、托老所、养老院、护理院、照料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通过志愿者、政府人员以及老人形成沟通交流环境,实现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机构模式指的是养老服务机构,包括社会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以及社会民办的一些养老机构,这些机构拥有自己的生活、医疗等服务方式,通过将老年人集中在一起方便进行照顾;虚拟模式则是在智慧养老大环境下所兴起的一种养老模式,由政府向家政服务企业购买养老服务项目,为特困失能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具有长期护理服务、日间托老服务、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健康管理服务、远程诊疗服务、上门服务等功能,从而解决老年人的生活所需。往往这几种模式都不是单一出现的,然而在中国老年人居家为主的惯性思维下,虚拟模式往往更容易得到老年人们的认可,通过使用终端设备对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指标予以监控,并且根据老年人每天不同的状态进行不同的调理,让老年人做到“未病先治,已病早治,无病防治”。

智慧养老包括智慧助老、智慧用老和智慧孝老三个方面。智慧助老主要是指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技术帮助老年人,我们现在很多智慧养老企业都在做这样一些事情。智慧助老国外做得很好,我们在迎头赶上;智慧用老是指利用好老人的经验智慧,帮助老年人实现人生的第二青春。智慧用老国外也刚刚开始,如航天行业、中医领域的代际知识转移等;智慧孝老是我们中国的特色,因为我们有很好的孝文化,在这方面,我们有可能引领世界的智慧孝老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推荐第8篇:养老市场分析

市场分析:

据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城市老年人的人均消费额为 6000 元,消费总额就达 2700 亿元,占城市消费额的 10 %左右。这还是一个低估的数字,城镇离退休人员一年的离退体金就达 3440 亿元(不包括医疗费及其它),按 80 %消费计算就是 2750 亿元,社会上还有不拿退休金的老人和农村老人约有 6200 万,按居民最低消费额 2000 元计算,消费额就达 1240 亿元,城乡共计消费额约 4000 亿元,这只占了居民消费总额的 8.2 % ,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有着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同的特殊需求,需要社会为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特殊产品和特殊服务,只有这种需求得到满足,他们才会感到幸福。同其他年龄段人群一样,老年人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等。而这最基本的三种需求在老年人身上都有体现。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不仅希望能够吃饱穿暖,而目.希望能够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故意义,使自己能够不断地完善提高,以实现自我价值。以上需求得到满足就要建所专为老年人休闲娱乐医疗提供服务的综合养老院,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进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程度。

市场定位:

日前的养老机构种类很多有居住型,医疗型,临终关怀型,欲建成一所集养老,度假,疗养保健,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机构。老人们都有个人私密空间,有独立的居室、卫生间,可以自理餐饮,自由出入。个性、生活爱好不同的老人们能互不十扰地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具体要求:

1、养老院周围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适合老人颐养天年。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使老年人心情舒畅,满足老年人的生活行为要求。

2、土地周边道路应畅通,水、电、气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出入应该有公路地铁,以满足老人亲朋探亲访友,来往便捷的需要。

3、养老院的功能已不仅仅是养老同时也是在疗养,养生,而其他的养老院基本上只是给老人提供了住宿和一口三餐,休闲活动内容单一。项目规划战略定位:

1、完善养老院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和企业对养老院的帮助、扶持与责任。

2、规范养老院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3、加强养老院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4、创新养生养老院的经营方式,鼓励吸收社会资本投入。

5、加强财务监管,实行成本核算,为政府购买服务提供依据,为企业利润提供保。

市场营销:

1、营销计划概述以现代化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树立品牌,以养老服务为主,建立多种经营方式,形成连锁企业。追求高品位,高素质,有特色的养老乐园。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不仅有固定的养老院服务项日还可以上门为孤寡老人进行服务。

2、市场目标服务对象以 60 以上有养老金和退休金的老人有一定经济基础为主,其次是有子女照顾的老人,对于孤寡老人和贫困老人根据政府的补助可进行优惠。

商业运营模式

1、合作商户经营上选择当地旅行社、老年大学、保健品、保健器材销售公司、保健院为合作伙伴。鼓励合作商户员工推荐客户,以红利方式根据推荐客户数量让出适当利润,可以具体为每一个推荐客户每年养老院收益中的百分比。最好能推荐一个客户,合作商户长期享有红利。这样,可以刺激合作商户的推荐力度。

2、合作个人经营上重点就是养老院的老人,满意的方式是满足老人的愿望,因为老人不只是病人,老人不只是旅客,让老人成为养老院的红利分享者才是关键。让老人明白住养老院也能幸福经营人生是运营日的。鼓励入住老人推荐老人入住,可以具体为每一个推荐客户每年养老院收益中的百分比。最好能推荐一个客户,合作老人长期享有红利。

3、不定期为老人提供老人兴趣服务把老人兴趣和养老院收益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老人兴趣有相当部分与其职业技能相关,可以在达成老人愿望后共同经营项目。

4、在养老院创办老年人培训中心、在养老院附近开老年人用品店,对外开放老年活动中心。

营销战略(多种营销模式) 从养老院目前的广告投放来说,主要存在针对性不强,目标人群不够明确的问题,效益低。打破常规,采用新的宣传、营销途径势在必行。建议组织专职和兼职两支营销队伍,兼职以信息提供为主,专职以上门宣传为主。具体方法如下:

1、兼职队伍。

A、网络。可在当地相关网站做类似计件服务,对提供客户资料的人一次视客户类别予以不同奖励(初定标准0.5~2元),扩大信息来源。对提供客户资料并成功入住养老院的提供者,实行再奖励,调动积极性。

B、现实。可聘请社区中心、老年大学、康复医院等老年服务和活动机构的人员,提供客户资料,视情况予以不现程度的酬谢。对提供客户资料并成功入住养老院的提供者,实行再奖励,调动积极性,由他们带进养老院的实行住院费用总提成。

2、专职队伍。

组建一支有个性化的队伍,明确分工。这支队伍应有这样的人才:A、有良好的口才,真诚为客户着想的上门销售服务员,也可在不同的地区实行由大学生兼职,价廉物美),上门招商,实行底薪+提成工资。B、能策划进一步的营销方案、组织相关活动的人员,负责营销队伍的管理。

其他营销策划:

1、活动营销:

(一)可以与当地的老年协会或老年大学合作举办麻将、书法赛、个人选秀赛、老年时装展、歌咏赛老年戏曲卡拉 OK 大赛、厨艺大赛,一则会非常吸引老年人参加;二则会引起媒体的报道而目.通过举办这些比赛,也可以让未入院的老人也看到入院老人的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三则会提高养老院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树立养老院的品牌。也可在电视节目、电视栏目中的群众,统一着装,加印养老院名,在丰富老人生活的同时,提升养老院品牌,做无形宣传。也可在部分城市广场组织养老院的专场文艺等展示宣传活动(此项活动可通过客户或其它渠道争取赞助)。入住客户既是上帝,也是不可忽略的资源。

(二)与老年大学、志愿者、中小学合作。与老年大学的合作,只是一个招牌,具体工作人员由本院寻找。成为中小学课外活动基地,或者鼓励客户成为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实现三赢:学校得到校外教育资源;客户得以体现自身价值;养老院影响扩大,达到宣传目的。

(三)组织院属联谊会。每年在重阳节(也可另定,1~4次),组织客户家属参加养老院活动。

(四)实行客户朋友接待日。每位客户一年可数次邀请朋友来院参观,参加养老院活动,从而培育新的客户。

2、公益营销:组织养老院的护理医疗人员,免费为当地老人测血压、拍背、翻身或者教他们如何做晨练等。

3、会所营销:利用养老院自身会所区域,聘请专业养生老师及技能老师,向周围居住的老人传授养生常识和各种娱乐活动项目等,既提高了养老院的荣誉,同时可以吸引当地的老人加入养老院,还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周边老人的生活情况。

4、口碑营销:他们可能是行内的专家,可能是媒体的记者,也可能是喜欢每天发表新评论的博客。让你行业中的‘口碑领导者”爱上你的企业、品牌及产品,就是口碑营销需要做的工作。

节支创收,增加养老院收入途径

1、员工人人满负荷工作,薪酬提高。

2、减少雇佣人员。开设有趣味的劳动,在客户主动的情况下,承担养老院部分工作,减少工作人员。此项贵在创意。比如绿化时,可创意“鸿雁林”,鼓励客户植树,认养树木,并制作名片,永留树上。对于活动场所的修缮、装饰可采用人名命名的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让客户承担管理和相关工作。等等。

3、拍卖命名权。对公寓、活动场所、房间可拍卖命名权,收取一定费用。拍卖年限视情况而定。等等。

4、和有关工厂联系,组织老人参加身体条件允许的刺绣、绘图等手工计件工作,养老院进行一定的提成。此项要以客人的兴趣爱好为选择服务的标准,并开展不同类别的竞赛活动。

5、拍卖客户作品。在联谊会上,对老人的作品进行拍卖,养老院提成。 古话说,老返童。对老人来说,这些活动只要创意得当,完全会受到老人的欢迎。其意义不止于节支增收,更是在增加养老院对客户的吸引力。

这些措施,可降低养老院的支出,增加养老院的收入。随着客户的增加,这是一笔可观的费用。

推荐第9篇:养老策划书

居家养老策划书

(一)养老服务项目概念及说明

居家养老是老人通过一个电话或网络的一个指令就可以 在家享受到便捷的上门服务,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虚拟养老院。老人不必住在养老院中被动接受服务,在家就可以挑选、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为主,分为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求等六大类涵盖日常生活照料的服务项目。服务完毕,按约定向老人收取费用。 响应政府号召,弘扬孝文化,壮大养老事业,促进社会和谐,普及养老新概念;促进社会化养老事业发展,探索、总结社区助老、养老 经验和新模式;为政府分忧,替儿女行孝;使老人拥有一个美好、快乐、幸福的 晚年与生活环境。

(二)市场调查和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三)市场细分与定位和发展战略

一、养老服务市场细分与定位

1、围绕老年人健康护理方面的服务市场

(1)老年公寓:目标群体是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和孤寡老人,为身边无子女、或子女工作特别忙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务。

(2)医疗保健服务:目标群体是所有老年人,内容包括定期体检、家庭病床、紧急救护和康复医疗等。

2、老年人日常生活困难方面的家政服务市场

(1)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目标群体是所有困难的老年人,包括家庭饭桌,做家务,代购物品,帮助出行,协助联系老年人的亲属等。

(2)有偿家务劳动服务:由老年人或老年人的家庭成员为老年人购买所需的服务,如钟点工,家庭保姆等。

3、绕老年人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方面的服务市场

(1)文化娱乐:目标群体是所有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和必要的活动经费,如 老年活动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 (2)老年大学:老年大学的课程,基本上围绕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而设置,包 括健身舞、书法、绘画、计算机、烹调、吹拉弹唱等内容。

(3)老年再就业服务中心:目标群体是低龄老年人,为他们发挥自己的经验和 知识提供就业咨询。

4、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服务老年人群体理应受到社会更多的关心。但是,社会上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 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服务必将成为养老服务产业的 重要内容之一。

5、特色服务最具代表性的是“临终关怀”服务。为生命垂危的老年人提供病危前后的护理服务,让老年人能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体验人间的关爱。养老服务内容众多,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必须正确定位市场,提供有效服务,才能促进养老服务 产业的顺利发展。

二,发展战略

1、依托科技、优化流程,实现管理信息化。家馨养老服务机构的技术核心 是“居家乐 221 养老服务系统”。 该系统包括呼叫中心客户端、老人居家客户端、平台服务组件平台、通信及信息传输四部分,形成了由工单生成、工单流转、监控考评、收费查询、统计分析、服务预测六大功能模块,通过语音程控交换系统、数字化信息传输系统和数据库终端处理系统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实行会员制老人准入管理。系统通过对老人生活需求分析,将自动生成老人所需服务项目,经老人确认后,养老服务中心指派服务商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按照服务项目,系统每个月形成1份收费清单,养老服务中心按约定向老人收取服务费用。系统从老人确认服务开始便对服务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回访、征求意见,并以老人满意 度来考核服务质量。信息系统通过主动获取老人需求,快速编制计划,及时组织服务,进行有效监控,实施规范管理。

2、分类施养、个性选择,实现服务标准化。养老服务机构带给社区老 人服务内容涉及家政便民、医疗保健、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生活配送 6 大类 53 项,几乎涵盖了日常生活照料的所有服务项目。在服务对象选择上, 凡年满 60 周岁的社区老人都将纳入服务范围,并分 A、B、C 三个层面为老年人提供援助、体验、自费服务。这种分类服务方式,丰富了养老服务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人服务需求。

3、进一步建立养老资金投入长效机制。把居家养老服务列入财政的经常性预算项目,建立居家养老服务基金,鼓励企业、社会贤达捐资支助养老事业,形 成“政府资金+社会资本+慈善捐助资金”的养老资金筹措机制, 制定扶持优惠 政策,根据家馨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容量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在用地、用电、用水、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倾斜,提高政策吸引力,以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 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

4、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要按照当地社区建设规划和老年人实际需要,协同各个部门,整合 资源,在城市社区和大部分农村乡镇建设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 务站点等基础性服务设施,大力推动专业化的老年医疗卫生、康复护理、文体娱 乐、信息咨询、老年教育等服务项目的开展,构建社区为老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多种服务。吸引生活自理的老人走出家门到社区为老服务设施接 受服务和参加活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则采取派专人上门包护,满足老年人 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多种需求。依托城市社区信息平台,在社区普遍建立为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数字网络系统等多种求助和服务形式,建设便捷有效的为老服务信息系统。

5、积极培育和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按照政府职能转变以及与企业、事业、社团分离的原则,对居家养老服务中能够与政府剥离的服务职能都要尽可能交给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去办,交给市场和企业去办。各级政府应积极培育、规范管理各类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服务模式。

6、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管理体制。各地政府应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 管理和监督,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在区、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建立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受政府委托负责本辖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施和管理,其主要职责是:建立老年人信息库,发布老年人服务需求信息和社 会服务供给信息,对享受政府补贴的居家老人进行资格评估;对居家养老 服务人员相关资格进行审查,接受服务对象的服务信息反馈,检查监督服 务质量。承担政府委托的其他养老服务事项。

(四)服务与价格策略

一,通过示范带动,结合民政部倡导的全国乃至国际城市间的养老互动,把广大老年人的家建设成一个真正的既具有安全保障和发挥余热又能快乐、幸福生活的家,与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互动养老、自助养老、社工服务、救助等有机结合为一体,建立健全一个真正的为老、敬老、养老服务体系。

二,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并通过慈善捐助保本运营,以及社会参与者多赢、可 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公益性、规范性、系统性、示范性、引导性、孵化性、创 新性的方向,联合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企业、社会组织、专业团体、个人等社 会各界的力量。通过不断探索、创造、改进、总结居家养老新模式,使居家老人 的“六个老有” (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真正落到实处,促进社会化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替政府分忧,帮社会 解难、为人民服务,为社区增光。

(五)促销、市场拓展策略与设计促销、一 、活动营销 根据地区特色可以与当地的老年协会或老年大学合作举办麻将、书法赛、个人选秀赛、老年时装展、歌咏赛老年戏曲卡拉 OK 大赛、厨艺大赛,一则会非常 吸引老年人参加;二则会引起媒体的报道。三则会提高贵家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树立一个良好品牌形象。

二、公益营销

组织机构的护理医疗人员,免费为当地老人测血压、拍背、翻身或者教他们 如何做晨练等。

三、会所营销

利用养老机构自身会所区域,聘请专业养生老师及技能老师,向周围居住的老人传授养生常识和各种娱乐活动项目等,既提高了养老院的荣誉,同时可以吸 引当地的老人注意,还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周边老人的生活情况。

四、口碑营销

谁是“口碑领导者”?他们可能是行内的专家,可能是媒体的记者,也可能 是喜欢每天发表新评论的博客。 如何让你行业中的 “口碑领导者” 爱上你的企业、品牌及产品,就是口碑营销需要做的工作。

五、线上营销

1、添加友情链接 与关于老年人网站建立养老院主站链接或者有一些知名网站建立友情链接。 现今很多老年人懂上网,可在相关的老年人网站申请链接,让更多的人链接到家 馨养老服务机构的网站浏览。

2、发帖子推广 到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人气网站和论坛做广告。 毕竟老人住养老院的费用是由子女负担, 网络信息传递非常快, 子女一般会使用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的网站。

3、登陆各大搜索引擎登陆搜索引擎,可以说是网站对外发布的标志,目前在国内运营的各大搜索 引擎,包括 Google、百度、北大天网、一搜、中搜、搜狗、37

21、MSN 等等。且由于搜索引擎收录新网站有一定的工作周期,一般为1周至2月不等,故而此项工作要早动手越好。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不要使用那些所谓的自动添加工具。 所以如果家馨养老服务机构的网站被哪个搜索引擎给收入, 这么说如果哪家子女要在网站搜索养老服务的网站,很容易搜索到家馨的网站。

4、建立网站用户 QQ 群怎样留住网站用户,怎样发展网站用户,人气很重要!建立相关的 QQ 群有 利于口碑推广于宣传!让你的用户都免费为你推广吧!这样一来可以保留原有的顾客,二来借用 QQ 群宣传结合原有顾客的口碑推广来吸引新的顾客。这样养老服务机构的老人队伍就慢慢庞大起来。

5、电子邮件推广电子邮件推广是利用邮件地址列表,将信息通过 Email 发送到对方邮箱,以期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 电子邮件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互联网应用。它方便快捷, 成本低廉,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联络工具。电子邮件推销类似传统的直销方式,属 于主动信息发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6、博客推广建议家馨养老服务机构的网站增加博客的功能!建立会员制!客户能够在网站建 设自己的搏客空间!好处有一是培养客户对自己网站的粘度!能长时间在网站! 二是极大增加网站的访问机率!从而大大提高网站的收录量。

六,、线下营销

要树立家馨养老服务机构良好的形象,一是刊登经常性广告.以反复传递重 要广告词语;二是偶尔刊登广告介绍最新信息、新的服务项目等等。

1、电台广播:因为算是广播的主要受众之一,最好能以普及养生知识等手: 段做宣传。

2、地方电视台:建议找专业的摄影师拍几幅照片,不仅要拍生活环境、娱: 乐设备、娱乐场所等,还要拍老人们天伦之乐的生活还有医生们尽职尽责的神情 以及有亲和力并整洁的工作人员。这样在电视上播放,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广告效 果了。

3、宣传单、海报:可以到人多的地方去发。例如:购物广场、老年会、老: 年俱乐部、老年公园、交通路线、商业中心、机场车站等。

4、交通广告:交通广告指设在公交车、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 广告。这些广告 一般列上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服务项目以及如何前往。这 类广告可引起顾客的兴趣,其广告效果相当显著。

5、户外广告:交通路线、商业中心、机场车站等行人和车辆较多的地方设: 了立路边广 告牌、标志牌来进行推销。

6、户外广告的优点: 1.信息传播面广; 2.费用较低; 3 持续时间长; 4 可选择宣传的地区。

七,项目营销

1、创办老年人培训中心聘请技术比较高的培训教师, 创办各种培训班, 面向东丽区或塘沽附近地区 以及本养老院招收。比如养生常识、保健运动(太极拳、舞蹈、气功等)培训班、。 棋牌类技巧培训班、戏曲歌剧培训班、养花养鸟技巧培训班、书画技法培训班、电脑技巧培训班等等。

2、开夕阳无限老年人用品店销售老年人流行服饰,老年人保健器材等。

八,形象营销橱窗、宣传单页、社区宣传海报、店员服饰、店铺色彩等都是我们可视的形 象代表利用多变的思维模式, 公司的形象设计应季应景而变,给予消费者客户以 感官刺激。

九,事件营销 针对有些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传统认识误区,还可以进行征文或者联合媒 体进行大讨论。养老是我们国家未来面临老龄化的主要问题。我们也可以就此问 题进行讨论。 十,电话营销电话营销已经慢慢的变成一种主流,因为与其他销售方式相比,它更为企业节省资源;至少不会浪费时间、经理、金钱在路上。

1、帮企业赚钱,获取更多的利润,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

2、帮企业省钱,降低销售成本,提高销售效率

3、节省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接触到最大范围的目标客户

4、快速建立人脉,并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

5、收集外部信息,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客户的需求,了解行业动态

6、树立良好的公关形象

7、塑造公司品牌影响与价值

8、提高内部沟通管理

9、快捷的客户服务

(七)投入与产出分析

一,前期投入:

1、租金投入,养老服务机构的选址应该选择在人流比较大的市区,有助于 吸引人们的注意,合理租金应控制在 10 万元以内。

2、房屋改造和简单装修费用,约投入 2 万元。

3、基本设施配备:电脑 3 台,打印机一台,电话 3 台,预计投入 2 万元。

4、开业仪式和前期相关宣传费用约 10 万元。

5、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费用 1 万元。 以上前期投入共计 25 万 二,养老机构年度运营投入:

1、员工工资: 经理一人计 4000/月,一年 48000 会计二人计 2500/人/月,一年 60000 活动策划人二人计 2500/人/月,一年 60000 话务员 3 人计 2000/人/月,一年共计 72000 高级服务人员 10 计 2000/人/月,一年计 240000;固定家政服务员 20 人计 1000/人/月,一年计 240000;兼职服务员预计投入 100000 元

2、开办讲座、咨询会、培训中心一年预计投入 20 万元

3、办公费用、设备耗材、维护等 10000 元

4、运营期宣传费用约 5 万元 以上费用合计 108 万元。对于这些费用可以采取大学生创业贷款来解决,或者是以入股方式筹集资金。

三、养老服务机构收入预测

养老服务业是一个投资回收周期比较长的行业,因此在开办之初,主要着力发展 会员,入会的老人可以享受更优惠的服务,同时可以培养机构的长期顾客,从而 实现长期盈利目标。第一年预计预计入会 100 人,入会费 50 元每人,平均每人 每年约消费 8000 元,培训中心每年约盈利 10 万元,加上非入会老人的消费预计 20 万元。第一年预计盈利 110 万。预计以后每年的盈利率可达到 5%。

(八)风险控制与管理

一,损失控制。损失控制不是放弃风险,而是制定计划和采取措施降 低损失的可能性或者是减少实际损失。控制的阶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 三个阶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损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后的控 制主要是为了减少实际发生的损失。 二,风险保留。如果损失发生,家馨养老服务机构将以当时可利用的 任何资金进行支付。风险保留包括无计划自留、有计划自我保险。 无计划 自留指的是风险损失发生后从收入中支付,即不是在损失前做出资金安 排。当我们没有意识到风险并认为损失不会发生时,或将意识到的与风险 有关的最大可能损失显著低估时,就会采用无计划保留方式承担风险。一 般来说,无资金保留谨慎使用,因为如果实际总损失远远大于预计损失, 将引起资金周转困难;有计划自我保险,指可能的损失发生前,通过做出 各种资金安排以确保损失出现后能及时获得资金以补偿损失。有计划自我 保险主要通过建立风险预留基金的方式来实现。

三,加强养老服务监督力度。建立国家监管、地方监督委员会、中介市场监督和受益人监督的全程监督监管体系,负责监管养老服务的日常管 理工作,以确保养老服务环节的正常运作;完善信息系统,定期开展养老 服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建立准备金制度。通过建立养老服务准备金制度来弥补养老服务 运营活动中可能的损失和相关政策变化造成的损失,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推荐第10篇:养老贷

湖南:湘西长行村镇银行惠农养老贷开创失地农民贷

款参保新模式

2015-11-16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打印】 【关闭】

11月10日,记者从湘西长行村镇银行获悉,该行与湘西经济开发区合作,结合失地农民实际情况推出“惠农养老贷”。此贷款参保模式在全州、全省尚属首创,是开发区年初制定的“民生三年改善”计划中一项重大惠民举措,也是湘西长行村镇银行践行“服务三农、服务中小、服务居民”宗旨的实际行动。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900.3万元,惠及农户260户。

结合湘西经开区失地农民实际需求,湘西长行村镇银行创新金融产品,采用政府出资担保与养老账户承贷相结合的方式,与湘西经开区合作,推出“惠农养老贷”。2012年起,湘西经开区为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的失地农民一次性上缴养老保险人员补贴资金总额的60%,个人只需上缴40%。今年起,对于有参保意愿又无钱参保的失地农民,由开发区财政统一兜底进行担保,以个人养老金账户承贷,向湘西长行村镇银行申请贷款一次性缴清15年养老保险费。经协调,吉首市社保部门每月向退休人员先支付200元养老金,余款用于偿还贷款本息,开发区财政为贷款人每月每人贴息100元,贷款还清后再全额领取养老金。

第11篇:养老实施

宣传培训阶段

6月18日至24日,利用广播、电视、板报、标语和组织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深入基层宣传新农保工作,使新农保政策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引导符合条件的参保对象踊跃参保;组织全市新农保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三)参保登记阶段

6月25日起,各乡镇(区、办)以村街为单位,组织各户集中填写家庭成员《户籍关系登记表》,统一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由村协办员指导村民填表、整理材料、装订组卷;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审核后,要及时将参保人员信息录入新农保信息系统,并上报市农保所复审备案。列为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的村街参保登记和信息录入工作要在7月9日以前完成,其余村街要在7月31日以前完成。

(四)基金征缴阶段

8月1日至10日,以有关乡镇(区、办)为主体,由列为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的村街委会统一组织本村农民缴费。缴费期间,村委会要做到“日收日缴”,确保将每天收取的保险费上缴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要及时录入缴费信息。待收费工作结束后,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以村为单位将资金、票据及《缴费表》等相关材料一并上报市农保所审核。市农保所审核无误后将参保人缴费和领取待遇人员信息反馈到乡镇和村街,由村街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再由市农保所审批确认。

(五)待遇发放阶段

9月1日起,列为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的村街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就近到新农保指定金融机构办理养老金领取存折,随后到所属村委会办理养老金待遇申领手续。经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市农保所审核后,向列为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的村街符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参保人员发放养老金领取证,并根据乡镇村街缴费进度和公示情况,按时发放养老金。

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户籍关系登记表

2、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

3、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变更登记表

4、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明细表

5、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个人补缴申请表

6、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集体补(资)助明细表

7、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地方财政补贴汇总表

8、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注销登记表

9、霸州市新、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合并申请表

10、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个人领取申请审核表

11、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明细表

12、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支付分户明细表

13、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支付汇总表

14、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年度计划表

15、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明细表

16、霸州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关系转入接收函

第12篇:精神养老

农民“精神养老”问题亟待关注

日前,笔者打电话给农村老家的姑奶奶时,姑奶奶表示她现在一切都好,让我不用挂心。我鼓励姑奶奶出去散散心,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姑奶奶告诉我,她每天没什么事做,最多也就是和邻居聊聊天,再就是去街上转转,老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当今社会,人口流动、劳动力转移日益频繁,伴随而来的是传统家庭结构的改变,原来那种家庭成员大都同处一地的生活模式被打破,一些老年人处于孤单、寂寞、无奈的生活状态中。

笔者发现,目前农村老年人在“精神养老”上的问题主要有:随着独生子女一代的成家立业,传统的大家庭正被新型的“核心家庭”所取代,子女不在身边,长期的孤独寂寞,使得很多老人患上了抑郁症、焦虑症、失智症等;有的儿女为养老“便利、公平”,硬是把老父母拆开赡养,你养爹,我养娘,让双亲平白无故忍受分离之苦;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或是缺少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感情疏远,产生自卑感、孤独感,遇事急躁,易动肝火。在这些心理阴影下生活的老人,很难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会导致免疫系统难以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会使疾病乘虚而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各项惠农政策。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上的精神生活,但很多农村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现有的文化设施被随意挤占、挪用,致使正常的文化活动也难以开展。

据有关部门在我国农村的调查显示:文化消费在农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中所占比例小,农民家庭的平均文化消费支出在所有消费开支项目中排在最后。农民在劳动之余,从事较多的文娱活动有:看电视、打牌、下棋、听广播。除了传统的赶庙会外,农村基本上没有其他的集体娱乐活动。可是随着农民眼界的开阔,农民也都不怎么热衷于赶庙会了。很多农民在农闲时除了看电视,也就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而一些喜欢群居的人就会聚在一起赌博。这不仅不利于群众的精神文化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就需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把农村文化建设早日提上日程,切实抓好农村文化建设。

老年人的“精神养老”问题日益摆在社会面前。首先,要充实老人精神生活。要在关注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发挥老年协会作用,多组织老人参与集体娱乐活动,建立交流平台,冲淡其孤独和寂寞。老年人也要学会自我修正,多考虑子女的难处,以一种豁达开朗、坚强自立的心态对待晚年生活。其次,老夫老妻不能拆开。常言说得好:“秤钩不离秤砣,老头儿不离老婆儿。”老伴老伴,老来相伴。老年人分开后容易感到孤独和冷落,夫妻之间的长相厮守和互相关心是晚年生活中弥足珍贵的润滑剂。再次,是加大对老人的情感投入。儿女若在外工作,应抽空多给老人通过打电话或网上聊天等方式进行沟通。在老人生日或节日时给他们寄个贺卡,最好能常把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讲给老人听,特别是获得了奖状、证书和奖章时,都应送给他们看看,让老人分享喜悦,并尽可能地做到“常回家看看”。

新农村建设要注重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实现农村经济和文化的双丰收。致富奔小康是广大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在满足农民群众文化娱乐需求的同时,要在活动中融入更多的科技、法律、市场等方面的信息,让农民群众从活动中学到更多致富本领。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注重培养一批热心的文化骨干和一支好的队伍。从一些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典范中,我们可以看到,好的队伍和热心的文化骨干,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领头人的作用,能很好地带动一个地方的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应面向全体农民,要立足于全体农民素质的提升。

政府历来注重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却忽视了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所占比例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主要应该是儿童、妇女和老人,这些群体既是弱势群体,又是迫切需要全面提高素质的群体。

第13篇:养老问卷调查

关于养老社会实践的调查表

您好!我们是东北大学的学生,现在在做一个关于养老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针对此活动设计了以下问题,希望能得到您的配合与帮助,谢谢!

1、请问您的性别:

A、男B、女

2、请问您的户口是:

A、农村B、城镇C、大城市

3、请问您的年龄:

A、60-65B、66-70C、71-75D、76以上

4、请问您的文化程度如何?

A、没有上学 B、小学 C、中学 D、大学或大专

5、您和子女一起居住吗?

A、是B、否

6、如果不在一起居住,请问您的二牛一般多长时间来看望您一次?

A、一两天 B、一周 C、一个月 D、一个季度 E、半年 F、一年及以上

7、请问您现在居住的房屋的建筑面积是多少?

A、10平米以下 B、10~30平米 C、31~50平米 D、51~80平米 E、81~100平米 F、100平米以上

8、你喜欢怎样的养老方式呢?

A、与子女同住 B、居家养老 C、敬老院等养老机构养老 D、保姆照料 E、互助养老

9、请问您离职退休前/现从事的的职业:

A、公务员B、事业单位技术人员C、职业经理人(如厂长、经理等)D、个体商业户E、工人/商业服务人员F、自由职业G、无职业

10、请问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

A、低保B、退休金C、子女赡养D、亲友资助 E、存款 F、在职工资 G、其他

11、请问您的月收入是:

A、500-1000B、1000-1500C、1500-2000D、2000以上

12、请问您的开销主要用于:

A、医疗费用B、饮食C、住房D、其他

13、您觉得自己健康状况怎么样?

A、很差 B、较差 C、较好 D、很好

14、您认为老年人的幸福是怎么样的?

A、身体健康 B、儿女孝顺 C、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D、有丰富的娱乐活动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祝您身体健康!

第14篇:养老服务项目

1 《市场调查报告》

1.宏观养老市场环境调查与行业趋势分析

2.本项目潜在消费者养老需求市场调查

3.市、县(区)现有代表性养老项目调查

4.项目自身情况调查分析

5.养老地产标杆研究与分析

6.表性地产项目畅销楼盘及户型调研分析 2 《目标市场细分方案》

1.养老行业市场细分(S)

2.目标市场分析(T)

3.目标市场定位(P) 3 《定位报告》

1.项目定位决策背景

2.项目宏观界定

3.项目微观界定

4.项目战略选择(SWOT分析)

5.项目定位分析(5W2H) 4 《项目功能分区策划建 议方案》

1.项目功能分区依据

2.项目功能分区思路

3.项目功能分区建议

4.项目风格定位建议

5.项目规划定位建议 5 《老年住宅产品户型配 比策划建议方案》

1.代表性(养老)地产项目分析与标杆借鉴

2.老年住宅功能区域客群需求分析

3.老年住宅产品户型配比建议 6 《服务内容与定价策略策划建议方案》

1.项目整体服务框架设计

2.机构养老服务项目设计

3.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项目设计

4.功能配套服务项目设计 7 《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投入策划建议方案》 1.项目设施设备配置思路和依据

2.养老机构配套设施设备投入建议 (1)生活照料服务基本设备清单 (2)医疗护理服务基本设备清单 (3)康复训练服务基本设备清单 (4)营养膳食服务基本设备清单 (5)其它配套公共设施设备清单

3.其它公共区域设施设备配备建议 8 《政策研究和政府补贴 策划建议方案》

1.国家养老政策研究与分析

2.省养老政策研究与分析

3.市养老政策研究与分析

4.申请政策性补贴建议思路和对策 9 《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 策划建议方案》

1.项目赢利模式设计

2.项目商业价值分析

3.项目营销卖点分析 10 《品牌推广策划建议方案》

1.品牌推广思路

2.品牌推广对象

3.品牌推广渠道及策略

4.品牌推广费用预算

5.品牌推广计划 11 《投入产出分析报告》

1.项目投入产出测算前提假设和相关依据

2.项目主要测算结论

3.项目现金流情况与敏感性分析 附件:测算过程附表 12 《VIS设计策划建议方案》

1.项目LOGO创意及设计方案

2.VIS系统设计应用实施 13 《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1.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2.设计风格建议

3.设计成果要求

4.设计时间要求 5.其它建议及要求

河南省老龄产业投资集团,简称河南老投,是经河南省民政厅支持、批准成立的行业投资公司,也是河南省以及全国首家专业从事老龄产业投资、产业整合、产业金融、产业规划管理以及联盟资本运作的综合性企业。

河南老投以服务老年事业为根本,以老龄产业\"全产业链\"模式为发展核心与发展路径,业已形成投资、联盟、管理三大经营板块,并相继注册成立了河南健康养生俱乐部、河南上德老龄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实现了老龄产业从投资、建设到管理的一条龙的完整的经营链条,着力打造国际化与现代化的新型老龄产业精品品牌。 河南上德老龄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面向成长与变革中的养老企业,全力打造专注于中国老龄产业管理咨询中的领先者。公司坚持\"创造价值合作共赢\"的服务宗旨,公司依托完备的的战略思想库、广泛的商业资源关系,具备高度职业化、专业化的运作能力,为老龄产业链上的企事业单位和机构提供养老项目咨询、养老项目策划、人才管理培训和培训建设、养老顾问、委托运营,老年用品研发、产品代理、销售及中介等系统化、实效性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卓越的管理与咨询全产业链服务提供者,全力推动中国养老企业变革与成长。 企业文化

愿景:立足养老行业,成为卓越的管理与咨询全产业链服务提供者 使命:推动中国养老企业变革与成长 宗旨:创造价值合作共赢

价值观:笃而诚敏而睿实而新共而进 服务理念:专业专注 至精至诚 共进共赢 业务范围:

养老项目咨询、养老项目策划、人才管理培训和培训建设、养老顾问、委托运营,老年用品研发、产品代理、销售及中介服务。 可研阶段: 成本费用

养老项目市场定位及财务可行性研究

《养老项目市场定位及财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背景情况调查分析

2)养老市场环境及行业趋势分析 3)竞争市场分析 4)养老地产案例分析 5)项目发展战略分析 6)项目开发定位分析 7)财务分析 32万元

服务时间及服务方式

1.华美顾问服务时间自双方签署正式合同且华美收到合同约定首期款一周后开始。

2.第一阶段定位可研服务开始后,华美成立项目团队,华美顾问前往项目所在地开展竞争市场调查工作,同时进行业主核心需求及发展战略分析、市场环境分析、借鉴案例分析、相关专业人士意见搜集、项目功能定位、项目投资估算、项目经营业绩预测、项目整体投资回报分析等研究工作,并于45个工作日内提交《养老项目市场定位及财务可行性研究报告》1.0版,报告1.0版将在华美客户网上以电子文件形式提交,客户可以使用电脑、IPAD、手机等设备方便地阅读报告,同时华美提供在线答问服务。

报告1.0版提交后,华美项目团队与甲方召开专题报告汇报及研讨会,会后甲方需形成书面报告完善意见,华美将根据甲方意见对报告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并在5个工作日内提交报告2.0版。

在合同签署日期起6个月内,华美团队继续为客户提供各项后续服务以及相关协助服务,其中包括不超过2次报告微调服务,比如市场数据更新、功能定位及面积指标微调、投资估算微调、设计方案微调等。 附件一:

《养老项目市场定位及财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概要 1.项目背景情况调查分析 1.1.项目基本资料

1.2.项目位置及交通状况分析

1.3.项目周边区域未来发展规划及重要发展项目进展 1.4.业主基本资料

1.5.业主开发目标及基本要求(资金实力,投资预期:投资回报要求、每床每年贡献额、保健和餐饮等方面贡献额)) 1.6.其他相关背景资料分析

2.当地政府导向与养老政策分析 2.1.政府倡导的养老项目类型 2.2.养老最新政策 2.3.养老优惠政策 2.3.1.税收优惠政策

2.3.2.水、电、气等优惠政策 2.3.3.教育/培训及劳动政策 2.3.4.每床/每天政府补贴

2.4.区域养老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3.区域竞争市场分析(竞争市场已开业、在建、规划中的重点养老公寓项目分析等) 3.1.区域竞争市场养老公寓供给现状分析 3.1.1.发展趋势分析 3.1.2.市场特点分析 3.1.3.功能配套分析 3.1.4.运营模式分析 3.1.5.盈利模式分析 3.1.6.客源群体分析 3.1.6.1.购买原因 3.1.6.2.需求特点分析

3.1.6.3.对项目定位的影响与建议

3.2.区域竞争市场养老公寓市场需求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4.国内外对标养老项目典型案例分析及借鉴 4.1.国外对标养老项目典型案例分析及借鉴 4.2.国内养老项目典型案例分析及借鉴 4.3.国内外养老项目案例分析总结 5.项目发展战略分析 5.1.集团养老产业发展层面 5.2.本体项目开发层面 6.项目开发定位分析 6.1.项目整体定位(通过针对养老行业发展趋势与养老公寓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区域竞争市场的调研,结合陆邦天成自身资源优势、以及国内外养老项目案例的经验借鉴总结,得出项目产品定位)

6.2.项目开发时序建议

6.3.项目核心客源定位(客源类型、客源来源等) 6.4.项目类型定位 6.5.项目档次定位

6.6.项目业态及功能定位(户型配比、核心康养配套、生活配套、适老化公共配套等) 6.7.项目产品特色建议(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 6.8.项目整体盈利模式建议 6.9.项目整体运营模式建议 6.10.项目整体营销思路

6.11.项目销售类资产销售模式定位(销售包括一次获得长期租金或会员费等方式)

7.项目投资估算及相关分析 7.1.项目投资估算基础数据定义

7.2.项目投资估算(分土地、咨询及设计、土建及机电、室内装修、开业筹备、市场推广及销售费用、不可预见费用等项目) 7.3.项目投资敏感性分析

7.4.项目成本控制关键点及相关建议 8.项目整体投资回报预测

8.1.项目整体投资回报预测基础数据定义 8.2.项目整体投资回报预测

8.3.项目整体投资回报盈亏平衡点及敏感性分析

8.4.顺利实现项目整体开发目标的关键点及相关建议 9.投资风险分析 9.1.宏观经济风险 9.2.宏观政策风险 9.3.投融资风险 9.4.开发建设风险 9.5.经营市场风险 9.6.经营管理风险 9.7.资产管理风险 第二阶段:设计顾问 第三阶段:项目管理 第四阶段:采购顾问 第五阶段:开业顾问 第六阶段:运营管理 附件二:

《简版养老项目市场定位及财务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概要

1、项目发展目标定义

2、项目规划、开发、经营、资产等方面的前置条件及约束条件定义

3、项目老人养老市场调查与分析(按老人阶段分)

4、项目周边区域居家老人服务市场调查及分析

5、南京及周边城市养老产业服务市场调查及分析

6、项目可借鉴国外优秀案例研究

7、项目可借鉴国内优秀案例研究

8、项目市场定位分析及建议

9、项目功能定位及技术指标建议

10、项目投资估算及敏感分析

11、项目开业后10年经营收入、费用、利润预测及敏感分析

12、项目开发及运营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13、项目市场战略建议:商业模式建议、市场概念建议、品牌战略建议等

第15篇:养老总结

余江县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余江共有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16所,在院供养老人1860人。 今年以来,我县把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工作和亮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提出了“构筑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目标,首先是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是弘扬现代文明的需,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需。其次是针对我县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等问题,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需。再次是继续推进具有余江特色的“66610”金夕养老工程,即根据经济状况、失能程度、照护人员情况等,将全县老年人情况进行“6星分类”,实行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管理信息化、服务队伍专业化、服务方式社会化、服务内容一体化、服务项目品牌化等“6化服务”,努力做到服务县域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队伍全覆盖、服务设施全覆盖、服务项目全覆盖、服务保障全覆盖等“6全覆盖”,并为高龄老人提供“金夕养老十个一”服务,包括“一次健康体检、一台免费呼叫器、一件助老器具、一份生活保障、一支服务队伍、一张健康报、一套助老服务券、一项法律维权服务、一场养老讲座、一名家庭医生”等的需。也是着力打造“9064”养老格局,即通过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让90%的辖县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让6%的辖县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县养老,让4%的辖县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的需。目前,我县在推进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工作上已经走在了全省、全县的前列。下一步通过各级党委和政府相互联动来加强社会化服务,通过进一步发挥社县的作用来推进社县养老,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县场运作的方式推进机构养老,真正使余江形成“9064”的养老格局。

在具体工作中,相关部门和各镇街、村社以实现“五老”为具体目标,即一个老人有一些“老底”(存款)、一个老伴、一处老房子、一批老友、实现“老有所乐”,着力为实现“构筑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幸福养老、争创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县”的长远目标,提供各项坚实的保障。一是做好资金保障。强化财政资金保障,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并用足、用好、用活和整合各类基金。二是做好设施保障。不断改造、提升“星光老年之家”等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各镇街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建设,并将养老设施的规划建设内容纳入“十二五”规划中。三是做好机制保障。建立三级网络联动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配齐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工作人员、镇街养老服务工作专干和村社助老(专管)员,真正解决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房议事等“四有”问题。同时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的爱心教育和责任心教育,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我县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总结经验、肯定成绩。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求和省、县的具体部署,提出了“美丽余江,幸福养老”的目标,着力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县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惠及城乡全体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上级领导的肯定。回顾总结我县前三季度的养老工作,主体现了五个方面的特点:即坚持统筹覆盖,完善养老设施;贴近老人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健全工作机制,提升保障水平;注重资源整合,狠抓队伍建设;创新服务载体,确保工作成效。

下一步要坚持标准,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出成效。一是在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上下功夫,切实加强调查研究、合理布局、整合资源。二是在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使县城乡一体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各镇街和村社能各司其职、协同推进。三是在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四是在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加强对余江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先进典型事迹和人物的宣传,共同推进我县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第16篇:五保户养老

农村五保户的养老困境及其出路

五保户五是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为了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国务院于2006年颁布了《农村工作条例》,按本条例规定,给予五保户以吃、穿、住、医、葬方面的照顾和帮助。根据中央农村办公室2009年调查,农村老年人口总数1.05亿,是城市的1.69倍,老龄化水平18.3%,是城市的2.3倍。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尤其是农村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养老,特别是五保户的养老问题变得尤其突出,五保老人的供养则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我国的五保老人主要有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却自行在家养老的分散供养和纳入五保范围在敬老院等集中场所养老的集中供养两种供养方式。 一.现阶段,农村五保供养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政策落实不到位,五保应保尽保难

根据民政部救灾救济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2年底,农村真正获得保障的五保对象约占应保对象的50.2%,有一半的五保没有获得保障。根据不同数据显示,即使是发达地区,应保未保问题也很严重,贫困地区,符合五保条件但是却未获得保障的情况更为严重。 2.全面落实五保内容困难

五保户中的五保指的是对吃、穿、住、医、葬这五个方面给予的物质帮助和生活照顾。但是对于这些方面的保障都存在着不同的问题,而且在某些地区,五保已经蜕变为两保(保吃、保葬),更有甚者蜕变为一保(保吃)。

(1).食物供应:虽然供养者勉强维持温饱问题,但是也仅仅是简单的温饱问题,分散供养的老人大都不记得自己上次吃肉是什么时候,有时还能出现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集中供养的老人情况要稍微好点,但也只是每周往菜里放两次肥肉。对于老人的穿戴方面,不论是分散供养还是集中供养,大都好几年没有更换过新衣服了,一年内购买过新衣服的老人仅占27.40%,他们的衣服大都是自己穿了好几年的或者是外界捐赠的。

(2).居住条件及管理:分散供养虽具有投资少、管理成本低的优点,但是受居住分散条件的限制,管理服务难度大,基本生活得不到切实保障。分散供养老人居住的大都是年久失修的旧房,存在漏雨、漏风等问题,而且还无法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最先受到破坏的就是五保老人的危房,这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老人的生命安全。五保老人自身没有能力也没有劳动能力改变住房条件,如果没有外部的帮助,他们的住房往往是村中最差的。相对于分散供养的老人来说,集中供养老人的居住环境则相对较好,他们大都居住在由政府拨款兴建的敬老院内,但是敬老院内设施不健全,缺少相应的健身、娱乐设施,而且敬老院内给老人提供的生活也是同质化的生活,没有根据老人的相关情况给予老人相应的管理与服务。

(3).医疗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保医不论分散供养还是集中供养都是最难落实的。乡镇每年给五保户报销的医疗费用有限,只有

一、二百元,而且五保老人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并不多。有限的医疗费用难以保障五保老人的正常医疗开支,致使五保老人只能选择“小病忍,大病拖”。另外,在年老体弱的五保老人当中,分散供养老人不同于集中供养的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院友提供一些帮助,而且还可以从院友那里得到一些情感慰藉。分散供养的老人则都是单独生活,没有可以照料自己生活起居的人,在生病期间情况更加凄惨,不仅要饱受病魔的摧残,还要忍受孤独的煎熬。 3.五保供养标准落实困难

根据《农村工作条例》第十条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地调整”。很多地区公布的供养标准是比较高的,但是据调查显示,五保老人拿到的供养资金与公布的现金标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五保老人人均拿到的保障资金只占当地居民人均收入的40%左右,执行的供养标准远远低于当地居民的一般生活水平。 4.地区供养负担不均衡

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均衡,地区发展程度相差甚远,而《农村工作条例》中规定的供养标准应当根据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适时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各地区间的供养标准差距。在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地方,当地政府既重视五保工作,而且当地还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因此五保工作可以做的很好。但是相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当地政府和集体的财政也很困难,而且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高,农村五保工作无法很好地落实,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也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 5.忽视老人的精神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五保政策基本上只关注于物质生活,极少顾及到 精神生活。不论是分散供养老人还是集中供养老人,他们都表示不知道平时干什么,只能靠串门和聊天来打发时间。更有的分散供养的老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得到干部、亲人的看望,相互之间精神慰藉淡化。精神的孤独与病痛的折磨使得这些五保老人显得尤为可怜。 二.出现上诉问题的原因

1.近年来农村五保对象增长迅速

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迅猛增加,农村的五保户老人数量也逐渐增多。这些增加的老人中,一些老人自身没有维持基本生活的能力,只能依靠社会的支持。 2.监督机制不健全

五保户的供养资金主要是由财政转移支付的,但是在各项资金转移支付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存在资金的挤占挪用现象,使得五保户实际拿到的生活费与公布的保障标准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没有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3.五保资金筹措没有保障

出现上诉诸多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国家承担的供养经费不足。资金是落实五保政策的关键,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出现了该保的人无法实现五保,该落实的政策落实不了,该提高的保障无法提高,该保障的内容无法全部保障,养老机构发展缓慢,硬件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现行的《农村工作条例》规定,五保供养工作是农村集体福利事业,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有农村集体经营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在一些地区,有限的资金无法同时满足五保、村组办公的支出。而且乡镇政府也存在资金困难的问题,无法对农村五保进行资金投入。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五保对象更多,受保障经费的影响,五保供养工作难度更大,严重影响了五保户的基本生活保障。

4.社区建设滞后,社区服务水平低

五保户供养制度其实不单单是简单的收入补助制度,它其实包含收入补助和提供服务两个方面的内容。但是随着集体的逐渐消解,五保供养渐渐演变为单纯的收入补助制度,弱化了五保供养制度的作用。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目前农村社区建设滞后,社区服务发展缓慢,这将不利于五保制度的全面落实。调查发现,五保老人基本上已经被边缘化了,平日里极少能感受到社会上的关怀。一些五保老人由于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去城镇购物比较困难;平时生病也没有人照料;当老人心理孤独的时候无法找到消遣方式。

5.群众集体意识薄弱,互助意愿不足

当下公众都过分关注自己的个人利益,对集体、他人利益则不闻不问,缺少了邻里间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种情况对于落实五保供养制度和改善五保对象的生活条件是极其不利的。

三.解决措施

1.加强统筹,整合资源

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这一制度性支持,同时也加速社会支持的多元化。由原有的国家机构、家庭、社区和亲属等社会主体扩大到非政府组织、社会热心人士等社会力量,为农村的五保老人提供专项的社会救助。明确各级政府在在财政上的分担比例,建立五保老人供养基金专用账户,避免出现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农村五保老人的供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完善供养基金与当地经济同步发展的全局,为五保户提供改善生活的额外资金支持,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根据五保老人数量和保障标准的调整,建立合理的资金调整机构,以促进农村五保工作的顺利进展。 2.健全服务管理机制,提供集中供养比例

相对于机构供养来说,分散供养自身存在一定的弊端,加强机构养老有利于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加强机构养老就要健全供养机构。应当建立与当地经济相适应的供养管理标准体制,明确五保老人供养生活水平。以创建星级文明敬老院为目标,抓好敬老院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抓敬老院的软件设施,以提高农村敬老院的服务管理水平。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教育服务人员敬岗爱业,每年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在工作中对服务人员进行考核,连续不合格者予以辞退。制定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使院内事务管理井然有序。

开展文明敬老院创建活动,提升敬老院的服务管理水平,为供养老人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健全硬件管理设施,使老人能够老有所乐,使他们每天都过得有意义,每到重大节日的时候为老人安排节目,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大力宣传,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大资金统筹力度,以改善办院条件。增强社会敬老爱老意识,拉动社会力量来帮助敬老事业。 3.尽快建立针对农村五保老人的医疗救助制度

目前农村的医疗服务水平很差,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尤其是五保户看病难的问题,亟待解决。针对农村五保老人的医疗救助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建立专门的医疗救助基金,通过严格的程序来为五保服务对象服务;二是将农村五保老人纳入农村合作医疗。

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互助

五保老人是特殊的弱势群体,在应对各种冲击时缺乏抵御能力,具有极强的脆弱性,因此也更需要社会上外界环境的支持。由于现在人们的道德素养的下滑,群众之间的集体、互助意识淡薄,在这种情况下极其不利于五保供养工作的开展。五保供养表现的是一种社会救济的方式,社会救济的实质是社会互助,政府在其中起的只是中介的作用。为了五保供养条例的有效实施,必须高度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群众的道德素养。 5.加大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力度

监督检查是保证五保供养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农村工作条例》是以法律的形式颁布的,这表明五保老人的权利保障具有法定性,他们得到保障也是在行驶自己的权利。在监督检查的时候应清楚五保对象的底数是多少,是否有虚报瞒报的现象存在,检查老人的供养经费是否按时发放,检查各级政府五保资金的到位情况,防止挤占、挪用、拖欠等现象的发生。就目前情况而言,单单只靠行政机构的监督检查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及其他社会力量,努力切实使五保供养工作健康运行。 6.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

根据条例规定,五保老人的生活标准不能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五保供养涉及的部门多,工作繁琐,要搞好这项工作,需要民政、计划、财政等部门同时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在落实具体政策的时候要确保五保老人的生活水平,进一步解决五保老人供养标准低的问题。

文献类型不同,符号不同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发布年。

(6)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8)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第17篇:养老地产

养老地产

继商业地产之后,养老地产正在成为各大开发商争夺的热点。 成都无我置业有限公司加入这个浪潮,针对老龄化的中国,开发了四川崇孝基地。

尝试养老地产的先行者还在不断增加。一个命题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房地产业介入养老社区,是否能够为中国养老模式提供一种新的范本?

无限广阔的未来市场,使得养老地产正在成为又一波地产新浪潮。

四川崇孝基地,该项目位于通往国家4A级风景区花水湾和西岭雪山景区的必经之道--大邑县的鹤鸣山景区。距离大邑县城只有约12公里,距离成都市区也只有约57公里。开车通过成温邛高速约5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另外,明年就将通车的成蒲高铁更是大大地缩短了成都与大邑的距离,成都到大邑只需要约20分钟,大邑从此真正地进入了成都的半小时交通圈。

该项目全部采用了南加州建筑风格。在户型设计和房屋朝向上都充分考虑到了传统风水。因此我们的洋房既是最欧式的,也是最中国的。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数据,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14亿,比上年净增725万——这是历史上老年人口比重增幅最大的一年。据估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5%。此外,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调查,当前城市老年人中42.8%拥有储蓄存款,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体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很重的国家,崇孝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形态,虽然现在有点变异,但主题是会永远不变的,所以,养老型的房地产业态,应该是一个更持久的房地产模式。

第18篇:寺院养老

【侧记】“寺院养老 善之大善” 探访福建显密吉祥寺养老院

2012年03月27日 16:23:32 中国广播网

老人们正在用餐

老人们在颂经

合影。前排左三为方丈照禅法师,左二为院长能清法师。第一排左一和右三两位

老人家都已99岁了

佛教在线福建讯 2012年3月上旬,公益人邓飞应朋友道给法师之邀,冒雨从福州出发,到达福州沙县显密吉祥寺考察寺院养老情况。寺院位于沙县城关近10公里的琅口镇镇头村,背倚大青山,景色清幽,山泉清澈,可谓近小城而不喧,居尘寰而不染。

约三个小时左右,抵达沙县显密吉祥寺。寺院位于沙县城关近10公里的琅口镇镇头村,背倚大青山,山上树木茂盛,山泉清澈, 风景优美、景色清幽,可谓近小城而不喧,居尘寰而不染。

寺院左右两边两栋高三层的小楼房,就是寺院所办的养老院了。能在如斯美妙之处养老,确实是一种福分。

记者到达时正值中午,老人家们正在吃午餐。一个炒包菜、一个清笋炒青菜、一个凉拌芹菜,再加一个豆腐汤和米饭,老人家们吃得正香。记者注意到,所有老人家都是自己吃饭的,偶尔有两三位看着稍为年长的老人,旁边坐着一位稍为年轻的老人在略加帮忙。养老院院长能清法师在旁介绍说,这几位老人家都是90多岁快一百岁了,所以在旁边安排人照料一下,记者闻言大吃一惊。这个岁数还能基本自理,福分呐。一位近百岁的老人见我们拍照,还向我们合什致意。 就餐地方约有两百平方,挺宽敞的。记者信步走入厨房,同样宽敞,明亮,整洁,干净,让人放心。

显密寺养老院是由今年81岁的住持照禅法师、今年77岁的院长能清法师等僧人于1999年10月共同创办的,2000年正式接收第一批18名孤寡老人,多年来逐渐增加。现在有86名老人入住。共有三十个房间,目前在住86人,一百岁以上两人,90到一百之间五位,八十岁以上二十多人。 简单用过午饭,我们到老人家的房间采访。大间的约十三四平方,住三位老人家,小间的约十平方,住两人。90岁以上的老人家,一般都会跟相对年轻的一起住,方便照料。有些房间还有轮椅,工作人员说,老人家如行走不便可推着去散步。 走进房间,发现每个房间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澡间,床上铺着棉被和毛毯等两三床被子,房间比较干净,空气流动,清新,没有任何异味。不少老人家拉着我们去她们房间参观,然后又再三说:老了,不会收拾了,房间太乱了,不好意思。令人莞尔。

我们到寺院外散步,正遇着几位老人家在外聊天,中气十足,笑声不断。当问到在这里养老好不好时,每一位老人家都笑着说:好,好,好。一位老人家总结说:在这里养老,吃得好,睡得好,空气好,玩得好,环境好,再加上人好,所以身体就好,心情更好。还不用花钱,就好上加好了,哈哈。问她们生病了怎么办?纷纷抢着说:这里有中医,有西医,看病可方便了。

一位笑口常开的老人家对正在旁边拍摄的沙县电视台记者杨锏平说:“早几年我们就叫你妈妈来这里和我们一起住了,你们死活不愿意。你看看,我们在这里过得多开心呐。”据杨锏平介绍,这几位老人家都70多岁了,平时儿女在外经营遍布全国的“沙县小吃”,一般连孙子都带走了,一个老人家在家里确实过得不怎么好。现在到这里养老,看见她们这么开心,相信他们的子女在外做生意,也更加放心了。

回到养老院,忽闻颂经之声。循声觅去,只见数十位老人家在一间数十平方的经房内绕圈而行,边行边颂经,神态详和,步履轻松。记者轻轻退去,见不远处一房间内,数位老人家正在看电视,边看边聊,悠然自得。而在走廊尽处,一位稍为“年轻”的老人家正在帮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理发,手艺极为纯熟,无言中尽显温馨。

能清法师介绍说,一开始养老院的服务对象是孤寡老人、贫困老人,后来名声在外,一些儿女在外经商、自己独自在家的老人,和一些被子女抛弃的老人,也慕名而来,规模日大,负担也日重。现在每位老人家每月各种费用加起来,约需要1500块钱,一个月就需要十多万元。而十几年来养老院的建设及日常运作费用,已达八百多万元,全部都是由照禅法师和能清法师院长两位去香港、上海、广州等地化缘所得。能清师傅更是在化缘筹款路上遭遇三次重大车祸,幸吉人天相,皆逢凶化吉。

随着养老院的规模越来越大,年事已高的照禅法师和能清法师渐有力不从心之感。于是去年,照禅法师的关门弟子道给法师从贵州赶来沙县,辅助两位老人家。道给法师到后不久,即力邀好友邓飞前来考察,并助养老院之长远发展一臂之力。而邓飞对寺院养老这一模式也深感兴趣,遂成此行。

邓飞表示,此行收获极大,寺院养老这一模式值得推广。他在微博中呼吁更多的网友帮助这一“温暖的寺院”,并呼吁其他寺院“大规模跟进”。他还带回了擅长书画的道给法师十几幅作品,准备在网上公开拍卖,善款全部用于寺院养老院。 临行前,我们四下招呼老人家们一起合影留念,大家都只是笑着,响应者廖廖。道给法师见状,大声喊道:“大家都出来跟师父和院长拍照喽。”只见众人相互搀扶,慢慢从各自房间走出来,其中有两位老人家竟都已是99岁了,方丈与院长的号召力,可见一斑。老人家们相互照应着站好,他们发自内心的笑容被照片永恒地记录下来。 车子慢慢离开养老院,春雨又在晰沥沥地下着,路边小草绿油油的,春情勃发。这些老人家虽然已到暮年,但他们脸上溢满着的快乐与满足,平静与详和,在这个春季里,让记者感受到未来社会养老的希望。

养老问题是社会一大问题,沙县显密吉祥庙这种寺院养老方式,则为破解这一难题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寺院向有行善之风,仁慈之心,再加上有众多信众,确实具备办养老机构的良好条件。难能可贵的是,人力物力财力匮乏如显密吉祥庙者,尚可以办得如此之好,可见这一模式有复制之可能。我国有众多寺院,分布极广,且不少位于乡野之中,非常有利于部分解决农村养老问题。若其他寺院,甚至是其他宗教场所都渐渐跟进,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背景资料:福建省沙县显密吉祥寺寺院养老的由来:

吉祥寺主持照禅法师曾在1994年患骨癌,各大医院医生束手无策。疼痛不堪,大小便都无法下床,在痛苦绝望之际,照禅向佛许下大愿:“我病若好了,我要办一个佛教养老院,收100个无依无靠的苦难老人居住,修身学佛,颐养天年。”发此愿毕,一个多月重病不医渐渐自好。照禅与能清师傅遂历尽千辛万苦,奔走四方,筹办养老院。

敬老院目前采取寺院护法(信众)捐助供养、护法义工长期护理照料、入住老人互帮互助、按常住僧尼日常管理的方式,为老人提供安详的晚年生活环境。吉祥寺现有护法400余人,护法义工90余人,并设有医务室,每星期膳食菜谱列表上墙公布。水电费、食物及生活用品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等热心人捐助。 发扬佛陀慈悲济世精神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五台山普寿寺兴办养老院

佛教参与养老事业具有积极意义

有“中国女子佛学院”之称的普寿寺尼众

普寿寺方丈如瑞法师向李宝库会长介绍清泰安养园规划

如瑞法师(左)、山西宗教局刘局长(右二)陪同李宝库会长参观清泰安养园施工

去年秋天,记者(左一)与如瑞法师(右二)在厦门合影。左二为天津劲松护养院李久茹院长,右一为天津市养老院李存荣院长。

本报北京专电(记者刘红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日前在五台山普寿寺考察该寺兴办养院季“清泰安养园”的建设情况时指出,宗教界热情参与兴办老龄事业,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据了解,普寿寺创建于北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建,1991年9月复建,并由如瑞、妙音两位法师创办了中国五台山尼众律学院。正在建设中的清泰安养园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占地300亩,距太原国际机场16公里,交通便利。在施工现场,四栋两层小楼正拔地而起。如瑞法师说,按照整体规划,整个清泰安养园将由吉祥村、如意村、普因村、光明村、福寿村和莲池海会等六大块组成,建成后养老床位达到3000张。山林、瀑布、佛塔、楼阁、水榭点缀其间,风景如画清泰安养园将成为体现佛教文化的僧俗两众和谐居住小区,住养老人将在此度过幸福快乐的晚年。

谈起兴建养老院的初衷时,如瑞法师告诉记者,“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佛弟子们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在目前社会化养老手段还未尽如人意的情况下,为国家和社会分忧解难是佛弟子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爱国爱教在实际行动上的体现。她说:“从2005年开始,根据新时代对佛伽教育的新要求,普寿寺规划了‘三加一’僧伽教育工程。‘三’是指三个组织:普寿寺、大乘寺、菩提爱心协会,‘一’是指爱心协会承办的一个慈善事业即清泰安养园。这个教育工程不仅开拓对僧众的教育,也发‘爱国爱教、为国利民’的本怀,将无缘大善、同体大悲奉献给社会。”

如瑞法师说,清泰安养园旨在帮助和照顾老弱孤寡等社会弱势群体,为僧俗二众的老年人提供赡养服务,并进行临终关怀的非赢利性佛教慈善机构。其服务宗旨是在娑婆世界构建“极乐净土”,使僧俗二众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病有所医、终有所安。

李宝库会长对普寿寺的义举表示敬佩,对如瑞法师为政府分忧,为僧俗民众解难而兴办养老院表示支持。他说,党和政府尊重信仰自由、鼓励僧尼爱国爱教、建立和谐社会的阳光政策,佛教寺庙紧跟时代步伐、为国分忧,为僧俗众生着想,实践佛门回报“四重恩”的理念,促成了清泰安养园等一些养老机构的建成,普寿寺的做法值得称赞,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

李宝库介绍说,爱心护理工程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后,佛教界的一些寺庙自发热心参与、积极兴办爱心护理院。目前已有北京、福建、山西、四川、江苏等地的十余家寺庙在兴办或筹办爱心护理院。

第19篇:养老机构

32634233 养老院、福利院常见消防问题及处理对策

临猗县公安消防大队

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势必引起养老机构的需求大大增加,与此同时,这些养老机构又存在着诸多消防隐患,如建筑防火、灭火条件差,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老年人自我防范意识弱等,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老年人伤亡。为此,需采取必要措施,制定专门针对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的对策,以创建和谐生活环境,让老年人能够在养老机构中颐养天年。

一、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现状

养老机构大致可以分为靠政府资源经办的公办养老机构、公办民营养老机构与完全靠自身力量经办的民办养老机构。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养老机构,都存在着一些火灾隐患,只是隐患多少及严重程度的区别。

首先,先天火灾隐患多。除了少数公办的养老机构是特别选址规划建造的,大多数养老机构的使用房屋多半为后期改造的。这些房屋有新村里老式的居民房、限制的办公用房、厂房、仓库等,这些建筑原本并不是按照养老机构用房来规划设计的,自然存在着一些先天隐患,比如耐火等级低,缺少疏散通道、没有设计消防用水等。而这些问题有的后天很难改正。

其次,养老机构经营人员、工作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养老服务机构是一个微利行业,但有些人却急功近利,把经济效益摆到首当其冲的位臵,忽视了安全效益。在他们看来养老机构没什么火灾隐患,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火灾不会发生,只要配点灭火器应付应付检查就可以了。至于灭火器材怎么操作、遇到火灾怎么引导老人疏散就不清楚了。消防机构发现的一些问题,涉及到需要大改动的,往往因为资金的问题不愿意整改。对于他们来说,将投资放在改造消防方面无疑是打水漂。另外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不懂得基本的消防安全技能。为了节约成本护理人员的人手较少,尤其是晚上住宿的护理人员更少。一旦发生火灾,少数的护理人员根本来不及疏散几倍于他们人数的老人,有的甚至都不知道怎么疏散,自己的责任是什么。

再次,客观上说老年人比平常人更可能成为火灾的牺牲者。据不完全统计,养老机构的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最大的还有百岁老人。大多数老年人虽生活能自理但应变能力变差,行动相对来说迟缓,因此他们既缺乏火灾防范能力,又缺乏火场逃生能力。尤其是体弱多病,甚至中风、瘫患、残疾等高龄老人,缺乏应有的自救和逃生本领,在大火面前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有效逃生,最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火灾发生时,有的卧床不能行走;有的行动不方便,反应迟钝;有的面对烟雾不懂做必要的呼吸防护;有的因惊慌恐惧,甚至选择跳楼等自杀性逃生手段等等。

最后,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监管不力。消防部门在检查中往往围绕公共娱乐场所开展,对养老院的检查较少。而目前公安派出所普遍存在警力不足的现象,大多消防民警都身兼多职,未能充分行使其消防监督职能,对本辖区内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检查较少,另一方面即使开展检查也因为自身消防业务水平有限,发现不了一些火灾隐患。民政局及社区及街道办事处人员对养老机构的检查侧重面不在消防,加之他们又缺少专业的消防安全知识,使得消防安全检查作用不大。

二、养老机构的火灾特点

首先,火灾的发生有季节性特点,冬季较多。因为天气寒冷,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为了取暖室内用火用电量较多,取暖用的设备多是电热毯、电暖气和电炉、电热油汀等,这些使用不当都极易造成火灾。

其次,火灾发生的原因集中在用火用电不慎、卧床吸烟。据火灾数据分析老年人的火灾死亡原因多数可归类为这两种。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因为是群居,火灾容易被发现,发生这种火灾后,如发现及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是一旦火灾蔓延开,也因为是群居,会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另外,养老院本身的电气线路老化也极易引起火灾。

再次,发生火灾疏散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因为老年人消防逃生技能不了解,本身活动不便,应变能力差,因而发生火灾后逃生的难度系数增加。另外,有些养老机构存在着耐火等级差、缺少消防设施、疏散通道设臵不符合要求等问题,也为逃生和扑救火灾造成了难度。另外养老机构人数较多,缺乏护理人员正确疏散引导,极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 由此可见,火灾的发生既然有其特点,我们就应当针对要害出击。

三、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首先,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第一,对于新建的养老机构。将今后养老机构的建设纳入整体规划体系,为养老机构预留用地。可以选择一些新建的小区或者是一些闲臵不用的学校等。使之在建设开始之前按照程序申报消防审核,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建成开业后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第二,对于已存在隐患通过努力可以整改的现有的养老机构。养老事业毕竟是一项福利事业,作为归口管理部门的民政部门,应当对对其进行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不但要逐年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基本建设性补贴份额,而且要对建成的民办养老机构视服务开展情况给予适当的运行经费补贴。这样一来,消防的整改资金就可以得到落实。一些需要较多资金整改的消防隐患可以有效改正。另外,护理人员数量可以增加酌情增加,这对消防安全服务有益处。第三,对于存在先天隐患而后天无法整改到合乎消防要求的养老机构。这些单位应当要取缔。但是这是一项社会事业,取缔后会有一些列社会问题,单单依靠消防部门的力量很难圆满处理好,要依靠政府出面协调解决。 其次,要加强各部门的互动。第一要加强对派出所、街道社区、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使他们的消防安全检查真正发挥作用。第二,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相互通知,各部门合力一同督促整改,使得整改的效力增强。第三,必要时可以联合检查。在检查中要注意对于火灾多发的时节要增加检查的频次,检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 再次,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及培训。第一,对监管部门的培训。第二,对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培训。消防部门或其它监管部门要主动深入养老机构,对老年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最好采取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他们易于接受。第三,对养老机构经营人员、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养老机构的经营人员应当时时灌输消防安全重要性,使其不放松消防安全这根弦,能够主动加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付诸于实施。比如说在管理老年人方面,要提醒他们用火用电要注意,不能卧床吸烟等等。要将消防安全巡查纳入日常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于消防设施要常检查常保养,对于疏散通道要经常检查确保一直畅通。对于聘请的护理人员,要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做到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总之:每个人都有衰老的一天,关心老年人其实也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在老龄化的今天,养老机构的健康运作对社会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关心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给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的养老环境,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大事。

第20篇:养老职责

院长(主任)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领导全院工作。

2、热爱老年护理中心事业,树立以院为家思想,团结工作人员,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勤政廉洁,做好表率,将老年护理中心建设成一个团结、活泼、服务优质高效的集体

3、制定本院的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汇报。

4、教育职工树立全心全意为养老人员服务的思想,提高服务质量,定期检查督促院内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5、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深入养老人员中了解情况,掌握养老人员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处理问题,严防责任事故发生。

6、加强对财务和捐赠款物的管理,加强安全工作,加强与上下级和有关部门单位的协调,为老年护理中心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7、抓好院内经济,改善在院老人居住环境,提高老人生活水平。组织老人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

8、抓好老年护理中心治安防范、安全保卫、突发公共事件预防等工作,制定相关应急预案。

工作人员职责

1、凡在中心工作的职员,一律穿戴工作服,并保持整洁、行为端庄。

2、言行文明礼貌,使用文明用语,禁止粗语脏话。

3、工作态度要热情、体贴、积极肯干、吃苦耐劳。

4、同情善待老人,奉献爱心,日常生活中能处处尊敬老人,对老人要轻言细语,如有辱骂、激怒老人者一律辞退。

5、所有工作人员一律服从和遵守我院一切工作制度,并要服从负责人的安排。

6、工作人员不得乱带外人在我院逗留和住宿。

7、爱护院里的公共财物,如有损坏,应照价赔偿。

8、值班的护理员,如有因失职而造成老人发生意外者,需视情节轻重,追究其应负的责任。

9、全体人员要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做到有事请假,请假时必须待领导安排好工才能离岗。如临时有急事不能上班者,要打电话向领导请假,便于安排人员代班。

10、所有工作人员要勤俭节约,不得随意打私人电话(工作业务除外),并注意水、电、煤气节约使用。

护理员职责

1、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态度热情、和蔼、有礼貌,不准冷言冷语,更不得指责、吵骂;

2、照顾老人日常生活,做好老人卫生工作,定期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拆、洗、晒衣被;衣服做到每周一洗,被褥每月拆洗一次;

3、负责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房间的清洁卫生工作,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新鲜,衣物摆放有序、被褥叠放整齐,杂物放置有序,无蝇、无蚊、无异味、无破乱,地面墙壁整洁;

4、关心老人生活,及时照顾护理,对卧床不起、行动不便、饮食有困难的老人要饭菜端到床前,喂饭、洗脸、洗脚、处理便溺,不嫌脏怕累;

5、关心老人的心理健康,经常与老人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掌握他们的要求,说服疏导他们的思想;

6、积极动员并帮助老人参加有益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帮助他们多运动、多晒太阳;

7、学习掌握有关卫生保健和营养知识、督促帮助老人理发洗澡,帮助老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8、完成工作责任区和卫生包干区的任务。

医务人员工作职责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杜绝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2、负责全院职工和收、寄养人员的医疗保健工作,抓好卫生防疫和传染管理工作。

3、定期为在院老人及全院职工检查身体,建立健康档案,发现病患及时治疗,发现服务员、炊事员有传染病及时向院方反映,劝其隔离治疗。

4、定期检查、清点药品、器材的数量、质量,保持定位存放,负责损坏、报废药品的审核。

5、协助院领导抓好全院的清洁卫生工作。

6、负责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搞好饮食卫生的指导,协助食堂科学管理,配合伙食管理员根据主副食营养成分和老人身体需要制订菜谱。

7、负责康复器材的保养和维修,宣传康复治疗常识,说明注意事项,及时总结,做好评估工作。

8、随时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制订医疗、保健措施。

9、钻研业务、提高医护科学技术,掌握现代卫生知识,不断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和服务质量服务员岗位职责。

工作人员值班职责

1、值班人员24小时内不得擅自离岗;

2、值班期间负责全院的一切工作;

3、督促并协助各责任区服务员做好服务、卫生、安全等工作;

4、对突发事件要果断及时处理,努力减轻院方损失;

5、值班期间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必须在1个小时内报告院长,以便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财务人员职责

1、健全院内各项账册,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履行财务手续,账目有条理;

2、管好现金,做到帐实相符,无白条抵库存的现象;

3、记账凭证一事一单,及时记账,内容完整、科目规范;管好各类物资、出入库记账,做到帐物相符,按规定使用; 不签发空头支票,不外借账户,近期与银行对帐,严格保管好现金,现金支票和各种账册、凭证,记账凭证按时装订成册;

4、严格财务制度,把好关口,对不符合财务制度的手续补办完备,对违反财务制度的原始凭证不予以报销;

5、掌握院内印件、负责文书处理,保管档案资料,做好财务、基建、农副业生产的规划、报表工作。

物资采购人员职责

1、负责全院的物资采购工作。

2、经常了解购物、消耗、库存情况,坚持按计划、质量、价格采购供应。

3、做好采购用款的申报、申销工作,严格执行财经结算、入库、验收规定。

4、临时和特殊物资的采购,须先经院领导审批再行采购。

5、厉行节约、精打细算,不采购伪劣、变质和冒牌物资,不做人情生意。

6、不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不得借用或挪用公款。

炊事员职责

1、炊事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者及卫生部门规定不能从事餐饮职业的人员不得从事炊事员工作。

2、炊事员工作时间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按照食谱,精工细作,粗细搭配、保证按时开餐,保证饭菜质量。

3、做好餐具的清洗、消毒及厨房的公共卫生。

4、加强安全用火、用电、用气及安全防范意识,制止无关人员进入厨房,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要立即报告,保留证物、保护好现场,封存可疑食品,以待清查原因。

5、厨房、餐厅做到室内基本无苍蝇、老鼠、蟑螂和蜘蛛网,地面无积水、污物,及时清理垃圾,室外无杂物,无臭味。

6、爱护公物,节约原料,降低成本,开饭趁热按时,使就餐人员满意。

仓库保管员职责

1、负责全院各种物资的管理工作,负责固定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

2、严格执行进出库领发制度,按发票凭证清点、验收、登记,物品凭领料单发放,做到进库和发放手续清楚,每月负责填报收支结存报表;

3、每季盘库一次,做到帐物相符,注意库存物资的使用情况,妥善保管,防止积压,霉变、损坏、变质,每半年翻晒一次;

5、严格管理制度,加强物资的管理,有些物资的领取,要以旧换新,认真落实安全措施;

6、坚守岗位,物资供应及时,搞好室内外卫生;

7、存放的各类物资要放置整齐有序,通风卫生、无鼠、无蝇、无虫、无毒、无破乱。

消防员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法规,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员工防火、消防培训工作。

2、定期检查各部门防火安全制度的落实,对要害部位、重点部位、机要部位采取一定措施,加强检查。

3、制定和负责外来施工人员的防火措施和安全教育,审批动火作业单。严格执行动用明火的管理制度,加强危险物品管理,懂得危险品的使用情况。

4、做好义务消防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检查各部门防火安全情况,发现总是及时与有关部门领导商量整改措施,发现重大隐患,书面形式向领导汇报,同时采取防范措施。

5、对消防物品、器材进行定期检查、维修保养、调换失效的器材,保持良好战备状态,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档案,编写每日值班记录。

6、接火灾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现场迅速扑救,减少损失。经常检查消防设备、器材的完好,做好设备定位、定点和清洁保养工作。

7、完成上级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义务消防队员职责

义务消防队由本场所从业人员组成,义务消防队的队长应由消防安全管理人担任,义务消防队应根据职责分组负责以下工作:

1、开展防火宣传和检查,定期接受消防训练,熟悉责任区内消防设施、设备的功能、位置,熟悉灭火器具的摆放点,掌握灭火器、消防栓、手动报警、“119”报警的方法和程序。

2、及时制止消防安全的违法行为,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报告。发现消防设施被损坏,应立即报告。

3、积极参加消防灭火演练活动。

4、发生火灾时能够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扑救初期火灾,组织疏散人员,引导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协助保护火灾现场。

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职责

1、熟悉和掌握消防设施的功能和操作规程。

2、按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保证消防设施和消防电源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确保有关阀门处于正确位置。

3、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应及时向上级主管人员报告。

4、做好运行、操作和故障记录。

养老心得体会
《养老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