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心得体会

校长研修班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4-03 08:36:47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月**日至2**日,我有幸参加了****大学举办的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11天的学习时间里,受到很大的启发。也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校长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提升了校长的领导力、管理力、执行力,实现学校快速发展。应该说,这次学习不仅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更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时间很短,但受益匪浅。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前沿理论学习、挂职学习名校管理经验和考察参观。教育部原副总督学郭振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一零一中学副校长**、**第十四中学校长**、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校长**、**光明小学原校长**、**五中原校长**、**八中原校长**、**建华实验学校校长**、**小学校长**等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就校长的领导和力和执行力、生态课堂的构建、学校常规与特色的有机融合、办学育人的核心素质修炼、学校办学思想特色形成与实施策略、学校特色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思考、校长的角色职责和使命、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学校教师们的教育智慧和敬业爱岗精神的乐于奉献、让基础教育回归本真等为参培校长作了理念超前、发人深思、有借鉴作用的讲座,在培训中专家们还与我们参培校长进行了互动交流。

本次学习,不仅使得我们有机会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中国基础教育科研信息网研修培训中心组织我们参培校长参观考察了**一零一中学、第十四中学等名校。**一零一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市属重点中学,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历经坎坷,坚持改革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市第十四中学是**市重点中学,**市重点对外开放单位。该校老师师德高尚、严谨笃学,严格的师徒挂钩制度、学期评优制度、听课制度、师生共同评课制度和鼓励教师教书育人、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管理机制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可以说,这些名校有一个共同特点,注重品牌建设、办学特色突出,使学校各项工作获得长足进步,并获得很高的社会认同。

这次培训,我获得了几点深切感受:

一、对校长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角色地位理解更深刻。从教育部原副总督学***的《校长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到**、**等名校校长的《通过突出“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学校办学思想特色形成与实践研究》等专题报告,演绎了这些名校怎样一步步打造学校特色。精辟的论述,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都在教育引导着我,促使我反思而奋力前行。

二、认清形势,明确了我今后工作的目标,心底踏实了。培训让我更加理解了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我们更明白了独特的办学视角和管理思想决定了学校今后的发展。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校长自主权首先体现在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校长,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校之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校之长,应该担当好改革发展、全局工作等重要角色。

三、找到差距,增添措施。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深感我们的教育与**等发达地区的教育不仅是教育投入的不足与教育观念的落后,还有管理意识的粗放随意。作为我们这个教育相对滞后的地区,首先要规范办学行为,通过制度规范办学,也要根据教育发展的多元化或特色发展的需要,在办学评估与学校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选择性,这样才能促进大邑教育的快速发展。

几点思考: 1.怎样做好学校课程改革及学校发展的设计师

学校的改革发展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在学校各项规划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校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这些规划和计划其实就是校长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所谓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对教育的本质和育人功能的理性认识,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总体把握,对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深刻理解。然而,校长决不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或一厢情愿去制订、设计学校规划,而需要充分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力量,群策群力去完成。校长不能把自己的既定想法有意无意地强加给老师,而是以和谐、民主、尊重的姿态去感召和激发教师的智慧,以自己先进的思想、开阔的视野、丰厚的积淀去引领教师的智慧,使他们积极地、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学校规划的制订和设计中来,以集体智慧构建学校的发展蓝图。只有这样,学校的规划和计划才能被大多数教师所主动接受,才能成为激励大家奋发进取、努力工作的行动指南。

2.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上做教师的引路人。没有改革就难以发展,缺乏创新发展就会滞后。作为管理者,我们究竟可不可以通过一种有效手段,让教师反思自己的能力素质是否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岗位,自己是否还应该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能否制定一套激励机制使我们的教师乐意的、主动地接受培训,将“要我培训”转化为“我要培训”。如何构建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为教师形成终身教育思想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对学校教师而言,校本培训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目的,培养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对学校管理而言,校本培训强调一切“以学校为中心”, 学校管理有了更广泛的自主权,逐步由“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转变。使教师培训不再是一种外在的负担,而是一种使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内在激励机制,是学校变革、教师发展、素质提升的兴奋点,让学校能真正地做到因地制宜地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我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思考较多的问题。

3.如何将学习名校特色教育的办学经验转化,最终形成**镇初级中学独特的办学特色。“着力生命教育,打造活力校园”是我校在地震灾后提出的学校办学特色。**镇初级中学的现实情况是一所单设初中学校,全校有29个教学班,学生1396名,教职工134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近年来逐渐老龄化,平均年龄已经超过43岁。教师总量虽超编,但是学科配备不合理。学校地处大邑县**镇城郊结合部,生源背景参差不齐,留守儿童数量庞大;由于种种特殊的原因,近年生源素质下降趋势明显,形成了办学的外部压力。震后,特别是2009年学校迁入新校区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社会效应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通过学习考察,我深深地知道:作为校长,唯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使学校教育办学水平更彰显教育的生命力。希望通过全体**初中人的共同努力,实现“着力生命教育,追求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

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熏陶,用一生的时光来完成,还我们的教育以本真的美好。总之,校长培训,时间虽短收获颇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学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宁静之心,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抓住时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使各项工作取得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我们将继续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实施“以生命教育为核心,以立人教育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在教育现代化的号角声中,不断实现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新跨越。

推荐第2篇:中小学校长研修班心得体会

东师行 教育情

——第六期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Xxxxxxxxxx xxxxxx

2015年7月18日至7月29日,我参加了由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2015年xxx第六期中小学校长(东北师大)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期间聆听了迟海波、郑艳林、高岚等十二位著名的教育专家及校长的精彩报告,期间还参观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长春外国语学校这两所管理规范、特色明显、环境雅致的现代化学校。学校各具特色的办学、以人为本的理念,规范细致的管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十天的参观,学习与讨论中,权威的前沿理论、专家的学术魅力和学校的治校理念令我感慨颇深。

课程自东师大宣传部部长迟海波教授主讲的《文化强国与教育使命》始,报告从文化强国出发,讲述了教育在其中的重要任务,内容实在,引人深思,给我们敲响了教育兴邦的洪钟,激起了大家高涨的学习热情。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陈欣以《国际视野下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带领我们认识大环境下各国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发我们思考教育改革的现实性和必要性。还有各位专家的《中小学校长信息领导力的内涵与发展》、《校长形象魅力与工作礼仪》、《教育管理与评价》、《特色学校的创建与管理》、《规划学校发杂,提高管理的能力》、《学习化社会教学目标的选择》、《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问题、对策与思考》、《构建生命课堂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校长情怀与学校发展》、《从心理健康教育引领学校

教育和谐发展》、《文化根本——校长的心灵香水》、《能力为生,自主发展》、《从区域性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实践探索》、《依法治教专题讲座》等专题报告与讲座。让我们在校长职责,学校管理等方面有了更多理论基础与思考见解。

培训结束,静心深思,做校长不容易,做一名好校长更不容易,由此,我更加明确了自己担负的责任与使命。梳理一番,接下来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悟。

一、收获与感受

一是理念的提升。这次培训的理念非常丰富,授课的老师既有专门从事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各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教授们的讲座内容精彩,国际环境教育改革、校长信息领导力发展、教师管理评价、特色学校创建与管理、校长哲学观、构建生命课堂、心理健康引领学校发展诸多方面先进的教育观点和理念令我耳目一新。专家们不拘一格的上课形式,让我们在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也被他们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迟海波教授在《文化强国与教育使命》报告中,阐述 ‚文化强国必须文化强民,文化建设最核心、最根本的层次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态度观、审美意识、生活情趣、人文情怀、公共道德、公平正义心理‛观点。更从许多实例引发我们思考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是我们在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诸如此类教育思想与理念还有很多,让我感受颇深。

二是校长的领导力。学校校长的领导力对学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校长的领导力主要来源于领导者个人的经历与经验。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下,校长的领导力越来越被认为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吉林省杰出校长张杰在《校

长情怀与学校发展》讲座中提到校长的六大职责: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试外部环境。校长的领导力的获得,不完全是靠教,也不完全靠灌输,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感悟,从中体会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和什么样的理念才是有现实意义的,领悟什么才是真正的领导和领导者。

三是师生的发展。专家们的报告中谈到学校的发展、教育的提升离不开校长的引领,更离不开于师生的发展。在参观东师大第二附小之时,提到对师生的管理时说道一点——‚关键在人‛,这四个字令我醍醐灌顶。师生的发展就应该关注到每一个人,以人为本的发展才能真正推动整个学校的发展。该校的青蓝工程我县各校早已开展落实并取得实效,希望工程与名师工程更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全面开展。

四是特色的力量。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说过,一所好学校必须是一所有品味的学校,有特色的学校。特色学校其亮点就在一个‚特‛字上,‚特‛意味着与众不同,意味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更进一步说,特色学校就是在办学方面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思路,有独特的举措,并已经形成传统的学校。具有优质、稳定、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显著的育人效益,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师资建设、学校管理、校园文化、教学设施等方面实现规范办学,又有区别于一般学校的独特个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厦门高林中心小学校长颜华娜在《特色学校的创建与管理》一课中说的, ‚学校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把学校的目标转变为师生主动、自发的行为,让内驱力发生作用,众志成城,达成目标。因此我校以‘合、唱’校园文化实践为主线,聚沙成塔,把‘盐

巴、酱油、糖’都拢在一起,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把教育变成事业来追求,为务实者铺路搭桥给机会,为成功者助威喝彩,让物质文化真正成为精神文化服务‛。

二、反思与感悟。

文化引领与学校发展。学校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客观存在的一个集体心照不宣的精神默契,是集体人格的沉淀。它外显为做人、做事的方式,并化成习惯,形成传统,规范人的行为,引导人的精神取向。它以校史文化激励人,以环境文化熏陶人,以优秀榜样影响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对学校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学校管理者必须具有自觉的文化意识,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让无形变为有形,让微小得以放大,让学校的文化通过一草一木、一个人、一件事显现出来,发挥其独特的影响作用,达到引导人、规范人、成长人的目的。

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学校是由教师、学生和学校管理者组成的一个大家庭,学校的发展离不开里面的每一个人的成长。在促进教师成长方面,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实施阶梯化教师发展制度,杜绝‚一锅煮‛、‚一刀切‛等陋习。二是优化教育教研制度,重点关注从‚低效教学‛到‚高效教学‛,从优化教学反思出发。三是开展教师阅读,通过阅读使教师充满大气、灵气和底气。

教育质量与学校发展。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引导出来的,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东师大刘晓明教授如是说。校长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把握教育的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变分数是评价的唯一标准,探索建立多元评价,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情怀与学校发展。有了教育情怀,一切的困难都不是问题,一切的发展都有了基石。在引领学校发展的过程中,校长的思想,韬略、学识和品格折射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印记。所以,身为校长,要从坚守理想的信念中、责任担当的过程中、宽厚仁德的品质中,不甘平庸的奋斗中来体现教育情怀。古人云‚行有道,达天下‛,在此,我把张杰校长送给我们的座右铭送给广大教师:善良阳光,心怀美好,正直大气,快乐健康!

十天的东北之行虽然短暂、紧张,但收获的却是快乐、充实。新的理念、新的方法为我今后的工作注入一缕缕‚春风‛。我深深的感受到我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我想只要我们立足本校实际,脚踏实地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不断的在反思中总结提高,学生的发展,老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都会走在一条充满光明的道路上!

推荐第3篇: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参加第一期校长研修班的

学习心得体会

我于------日参加了由---教育局组织的-----学校长研修班的培训和学习,通过学习、交流及考察,我对此次校长培训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科学发展观下的学校管理内涵和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加强科学发展观下的学校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前提下学校发展的基本内涵。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在今后的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实践中,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使学校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农村学校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校长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校长,要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就是要爱岗敬业,努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校长不仅要懂得学校管里方面的知识,而且更应该在掌握好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从而丰富自己的管理知识与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全面促进自己所在学校的全面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校长必须要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

结合自身学校的管理实际,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学校“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为此,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校长,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人为本是科学的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对学校而言,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总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接受的是被动的“灌输式”的“听话”的教育。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很是重要。学校管理中,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教学中我们更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管理中,我们要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想方设法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教学中我们要变过去的“注重教”为现在的“注重学”,要变过去的“我要教”为现在的“我要学”。

二、学校在践行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和谐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培养出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学校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学校应要求教师不能把落实新课程标准挂

在嘴边,而不去落实在行动上,这样,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达不到,有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实,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学生的各项技能是能够互补的,我们在发展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同时也在发展着学生的智育,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其他几育,这样是对学生身心的一种严重摧残,并且会阻碍着学生智育的发展,将来学生一定不会把书本上的知识有效应用到未来的实践中。我们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教师与学生的个性,而把学生培养成千人一面的羔羊。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校长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价值观,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四有”合格人才,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地、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具体管理和教学中,我们要长期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进”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校要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校长必须着力提升自身与全体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水平

在具体的学校管里活动中,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社会中的一员,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在平时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博览群书,深入学习时代前沿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知识,用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武装头脑,并在实践中善加利用,大胆利用,切实解决校长身上存在的“知识不够丰富,理论不够扎实,

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平时的学校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树立危机感、紧迫感,把“教书育人、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和首要前提。校长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努力工作,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管理与教学的理论水平,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与素质。为此我们校长必须提高工作能力,是广大教职员工进一步增强传播知识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应该努力提高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平时的学校管理工作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学校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学校管理的要求,预测未来社会的所需人才,超前采取培养措施,把工作做在需求的前面,彻底夯实学生的基础,让学生掌握学习和走入社会参与工作的主动权。校长和教师都要具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高尚职业道德,要亲近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体贴学生,让教师们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让他们在教师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长和教师要努力提高各项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和注重工作的实效性。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校的教育教学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社会竞争将越来越大。要使学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教育教学工作出现新局面,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必须树立创新的意识,勇于实践创新理论,善于总结创新的新方法。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校长,学校管理工作中要事事讲发展,时时不忘求发展,要用科学发展的观念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因此校长必须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今后学校管理中全新的工作,多为教职员

工与学生办实事,全心全意为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服务,把党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落实到各项服务活动中,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同时校长要不断提高自律能力,牢固树立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形象,自觉和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生活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因为校长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代表着教育形象,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校长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要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以良好的姿态出现在人民群众之中。

总之,社会要进步,学校要发展,教学质量要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农村中学校长要紧密结合新时期下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不断加强学校各方面的建设,努力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把现代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大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新思想,更新新观念,改革新教法,总结管理新经验,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有新的局面,教育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你所管理的学校才会有竞争力,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推荐第4篇:阜阳市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阜阳市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界首市东城中心校 张伟

12月7日我参加上海铭师培训中心举办的阜阳市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虽然只7天的时间,但学到了许多新的理念,知道了阜阳教育与上海市的差距所在,使我的思想变化很大。也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校长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明确了一名校长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影响与引领。应该说,这次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此次培训我们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这些发人深思、有借鉴作用的讲座令我深受启迪,在培训中专家们还与我们参培校长进行了互动交流。这些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现代学校应该具有的几个特点,及领导应该具有的素质。 一是校长的引领可以让学校更有朝气。力求使进取的气概,向上的气势,“欲求其上者得其中,欲求其中者得其下”所以欲干大事成大师者必须识大势立志,卓越人源于卓越的追求,现代学校的领导应该让学校充满卓越的精神,让学校更有朝气。

二是我们让师生更添智慧。应反思教育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尊重同行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在理论学习和管理实践中丰富自己。

基于上述,我以为最直接、最迫切的两个方面: 1.如何让学校更具美感,让教育有更高的创造,让人际更加和谐。 应该在继承基础上创造美,在教育中融合艺术性,学校的硬件建设应与软件建设并重。应善待师生,崇尚宽容。 2.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作为管理者,我们究竟可不可以通过一种有效手段,让教师反思自己的能力素质是否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岗位,自己是否还应该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我认为校本研修应成为教师发展的支撑力,学校要坚持以师德为首,将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提升贯彻于校本研修的全过程;校本研修应该是基于学校、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为起点的创造性的学习型组群活动,要把“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作为研修目的,着力打磨研修活动的基本流程,致力于研课环节的实质性提升。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将其细化、完善。校本研修的目的是帮助教师从对自己教学经验的反思和再评价中获得专业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使校本研修不再是一种的负担,才能真正地做到因地制宜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

“成功是需要千锤百炼的。”作为一名校长来说,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但要管理好教师,管理好学校,还要促使自己成长为“教育家”,当然,这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艰苦磨练的过程。首先要深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从各个层面来完善自己,最好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

这次校长培训,时间虽短收获颇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这次学到的理论与我校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不断深化学校内部改革,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人性化管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荐第5篇:高中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XX年11月24日—12月3日,我有幸在浙江大学参加了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的首期校长高级研修班。通过听课、参观、交流、观摩等,对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教育理念、依法治校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收获颇丰。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情况

这次学习,河北省教育厅委托浙大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精心设计、安排,授课教师可以说都是大腕级的教授,既有从事教育管理的老厅长,又有现任特色学校的校长;既有法律专家,又有心理专家;既有团队文化的教授,又有音乐方面的天才。可以说,我们享受了一次完美的知识大餐。同时,为增强实际接触,又安排到杭州二中、上虞春晖中学进行了现场参观和观摩,从而使我们现场谛听了先进发达地区在学校建设和管理上的新鲜观念。

二、主要收获

1、进一步坚定了“办学必须先做人”的观念。教育是针对人的工作,作为校长,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靠人格魅力来影响学校师生,靠人格魅力来凝聚人心,靠人格魅力来克服一切困难,靠人格魅力来带动学校的创新和发展。

2、进一步坚定了“依法治校”的理念。学校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校长,在管理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学校实际,细化、量化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构建起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机制。

3、进一步坚定了“文化兴校”的理念。中华民族的传承是靠文化,中华民族的复兴也要靠文化。所以,作为教育人的主战场,学校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制定文化建设方案,走文化兴校之路。

4、进一步坚定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心。道德缺失、信仰淡化,成为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必须承担起捍卫党的领导的重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几点建议

本次研修班,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既学习了许多新知识、新理念,又使校长们在一起交流了各自的治校做法,收获巨大。结合教授所讲和我省高中教育所需,我认为今后研修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这次到杭州二高和春晖中学参观,我们感觉时间太短。今后参观先进学校时可以安排时间长一些,便于参观者与校方充分交流,汲取他们的先进办学经验和做法。

2、这次研修时,许多教授都提到了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交流,今后研修是否可以考虑去国外考察学习,汲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

总之,通过参加本次研修班,我本人感觉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精神的历练、一次深刻的反思,收获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今后,我将结合本校实际,把所学到的、看到的充分消化吸收,转化成新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推荐第6篇:高中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2011年12月3日)

2011年11月24日—12月3日,我有幸在浙江大学参加了河北省教育厅组织的首期校长高级研修班。通过听课、参观、交流、观摩等,对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教育理念、依法治校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收获颇丰。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情况

这次学习,河北省教育厅委托浙大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精心设计、安排,授课教师可以说都是大腕级的教授,既有从事教育管理的老厅长,又有现任特色学校的校长;既有法律专家,又有心理专家;既有团队文化的教授,又有音乐方面的天才。可以说,我们享受了一次完美的知识大餐。同时,为增强实际接触,又安排到杭州二中、上虞春晖中学进行了现场参观和观摩,从而使我们现场谛听了先进发达地区在学校建设和管理上的新鲜观念。

二、主要收获

1、进一步坚定了“办学必须先做人”的观念。教育是针对人的工作,作为校长,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靠人格魅力来影响学校师生,靠人格魅力来凝聚人心,靠人格魅力来克服一切困难,靠人格魅力来带动学校的创新和发展。

2、进一步坚定了“依法治校”的理念。学校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校长,在管理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并根据学校实际,细化、量化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构建起一套可操作性强的机制。

3、进一步坚定了“文化兴校”的理念。中华民族的传承是靠文化,中华民族的复兴也要靠文化。所以,作为教育人的主战场,学校必须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制定文化建设方案,走文化兴校之路。

4、进一步坚定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心。道德缺失、信仰淡化,成为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必须承担起捍卫党的领导的重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稳步推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几点建议

本次研修班,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既学习了许多新知识、新理念,又使校长们在一起交流了各自的治校做法,收获巨大。结合教授所讲和我省高中教育所需,我认为今后研修应注意以下几点:

1、这次到杭州二高和春晖中学参观,我们感觉时间太短。今后参观先进学校时可以安排时间长一些,便于参观者与校方充分交流,汲取他们的先进办学经验和做法。

2、这次研修时,许多教授都提到了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的交流,今后研修是否可以考虑去国外考察学习,汲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

总之,通过参加本次研修班,我本人感觉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精神的历练、一次深刻的反思,收获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今后,我将结合本校实际,把所学到的、看到的充分消化吸收,转化成新的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推荐第7篇: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7月13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里,受到很大的启发。也使我进一步理解了校长应具备的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提升了校长的领导力、管理力、执行力,实现学校快速发展。应该说,这次学习不仅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更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虽然时间很短,但受益匪浅。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前沿理论学习、学习名校管理经验和考察参观。教育部原副总督学郭振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梅玲、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严寅贤、北京第十四中学校长王建宗、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校长徐向东、北京光明小学原校长刘永胜、北京五中原校长吴昌顺、北京八中原校长龚正行、北京建华实验学校校长李金初、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等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就校长的领导和力和执行力、生态课堂的构建、学校常规与特色的有机融合、办学育人的核心素质修炼、学校办学思想特色形成与实施策略、学校特色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思考、校长的角色职责和使命、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学校教师们的教育智慧和敬业爱岗精神的乐于奉献、让基础教育回归本真等为参培校长作了理念超前、发人深思、有借鉴作用的讲座,在培训中专家们还与我们参培校长进行了互动交流。

本次学习,不仅使得我们有机会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中国基础教育科研信息网研修培训中心组织我们参培校长参观考察了北京一零一中学、第十四中学等名校。北京一零一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市属重点中学,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历经坎坷,坚持改革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是北京市重点中学,北京市重点对外开放单位。该校老师师德高尚、严谨笃学,严格的师徒挂钩制度、学期评优制度、听课制度、师生共同评课制度和鼓励教师教书育人、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管理机制都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可以说,这些名校有一个共同特点,注重品牌建设、办学特色突出,使学校各项工作获得长足进步,并获得很高的社会认同。

这次培训,我获得了几点深切感受:

一、对校长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角色地位理解更深刻。从教育部原副总督学郭振有的《校长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到王建宗、徐向东等名校校长的《通过突出“特色”,提高办学效益》、《学校办学思想特色形成与实践研究》等专题报告,演绎了这些名校怎样一步步打造学校特色。精辟的论述,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都在教育引导着我,促使我反思而奋力前行。

二、认清形势,明确了我今后工作的目标,心底踏实了。培训让我更加理解了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我们更明白了独特的办学视角和管理思想决定了学校今后的发展。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校长负责制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校长自主权首先体现在办学思想、办学特色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校长,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校之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校之长,应该担当好改革发展、全局工作等重要角色。

三、找到差距,增添措施。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深感我们的教育与北京等发达地区的教育不仅是教育投入的不足与教育观念的落后,还有管理意识的粗放随意。作为我们这个教育相对滞后的地区,首先要规范办学行为,通过制度规范办学,也要根据教育发展的多元化或特色发展的需要,在办学评估与学校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选择性,这样才能促进大邑教育的快速发展。

几点思考:

1.怎样做好学校课程改革及学校发展的设计师

学校的改革发展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在学校各项规划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校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这些规划和计划其实就是校长教育思想的集中反映。所谓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对教育的本质和育人功能的理性认识,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总体把握,对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的深刻理解。然而,校长决不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或一厢情愿去制订、设计学校规划,而需要充分依靠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力量,群策群力去完成。校长不能把自己的既定想法有意无意地强加给老师,而是以和谐、民主、尊重的姿态去感召和激发教师的智慧,以自己先进的思想、开阔的视野、丰厚的积淀去引领教师的智慧,使他们积极地、自觉自愿地参加到学校规划的制订和设计中来,以集体智慧构建学校的发展蓝图。只有这样,学校的规划和计划才能被大多数教师所主动接受,才能成为激励大家奋发进取、努力工作的行动指南。

2.如何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上做教师的引路人。没有改革就难以发展,缺乏创新发展就会滞后。作为管理者,我们究竟可不可以通过一种有效手段,让教师反思自己的能力素质是否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岗位,自己是否还应该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能否制定一套激励机制使我们的教师乐意的、主动地接受培训,将“要我培训”转化为“我要培训”。如何构建一种新型的学校文化,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为教师形成终身教育思想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对学校教师而言,校本培训以教师为本,以教师发展为目的,培养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对学校管理而言,校本培训强调一切“以学校为中心”,学校管理有了更广泛的自主权,逐步由“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转变。使教师培训不再是一种外在的负担,而是一种使学校更快更好发展的内在激励机制,是学校变革、教师发展、素质提升的兴奋点,让学校能真正地做到因地制宜地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我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思考较多的问题。

3.如何将学习名校特色教育的办学经验转化,最终形成晋原镇初级中学独特的办学特色。“着力生命教育,打造活力校园”是我校在地震灾后提出的学校办学特色。晋原镇初级中学的现实情况是一所单设初中学校,全校有29个教学班,学生1396名,教职工134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近年来逐渐老龄化,平均年龄已经超过43岁。教师总量虽超编,但是学科配备不合理。学校地处大邑县晋原镇城郊结合部,生源背景参差不齐,留守儿童数量庞大;由于种种特殊的原因,近年生源素质下降趋势明显,形成了办学的外部压力。震后,特别是2009年学校迁入新校区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社会效应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通过学习考察,我深深地知道:作为校长,唯有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使学校教育办学水平更彰显教育的生命力。希望通过全体晋原初中人的共同努力,实现“着力生命教育,追求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 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熏陶,用一生的时光来完成,还我们的教育以本真的美好。总之,校长培训,时间虽短收获颇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学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宁静之心,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抓住时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使各项工作取得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我们将继续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首位,以教学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实施“以生命教育为核心,以立人教育为目标”的素质教育,在教育现代化的号角声中,不断实现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新跨越。

2012年8月20日

推荐第8篇:北大校长高级研修班心得体会

北京大学重庆市彭水县校长高级研修培训心得体会

连湖镇中心校:廖海君

2013年10月17日至24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举办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8天的学习时间里,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促进了工作,通过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次学习,彭水县教委为彭水中小学校级领导提高管理水平、更新教育理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专业成长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在此次培训中有几点感悟与启示如下: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专家引领和实地考察。我们先后聆听了8位教授的专题讲座,知名校长、教师的现场报告及优秀教师的课堂引领,这些讲座从各个方面阐述了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林小英教授的 “心流体验幸福感:探求教育的智慧” 讲座中的“幸福在日常生活的习惯之中”,明确的说明了幸福不会突如其来,是润物细无声的慢慢浸润。向我们阐述了当代社会生存焦虑的原因,以及人生幸福的内涵,报告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教育我们如何去克服困难,懂得怎样去寻求幸福生活。这为我们如何让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蒋凯教授的讲座对基础教育的理解理性、透切,他用实例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我们充分认识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使我们知道今后的教育不能只玩空架子,而是要扎实开展,抓出质量。蒋承教授的讲座要求教育对待孩子必须要脚踏实地,

还原孩子一个真实的世界。刘小龙教授的讲座透过音乐看现在的素质教育,告诉我们在艺术的世界里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音乐给人一种自由的思维空间,明白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聆听的重要性,学会主动选择。张冉教授的学校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中深感学校要规范化管理。第一必须要完善学校规章制度。第二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方式来行使教育权力。学校规范化管理涉及诸多方面,但依法治校是必由之路。无庸臵疑,学校工作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校园安全,重于泰山。学校如果不能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就失去教育的价值,就失去民心,更不用谈学校的发展。张冉教授还对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责任、防范进行了分析,给校长们指明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依据。蔡磊砢讲师讲座阐述蔡元培教育思想对我国的办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国当代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可鉴的启示。学习期间我们还分享了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的“三看两问一反思“教学模式及成都市双流县东升小学“诵国学经典,承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从中让我们领略了成功学校的风采,感受到了学校老师浓厚的文化气氛,给我们正在课改摸索中的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本次学习,不仅使得我们有机会和专家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我们还实地参观了北京两所名校,一所是首都师范附属小学,学校以“童心教育”为办学理念,追求“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观照“孩子的心灵”。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呵护童心、同心哺育童心、同心发展童心,点燃童心人生。学校宗继东校长的现场报告观看学校的图片入手,层层深入,引领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

向,使我们懂得了学校的发展思想是灵魂,文化是动力。另一所是北京玉渊潭中学,校长高淑英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概况、办学特色及学校管理,以及通过实地参观了学校运动场、实验室、功能室及走进学生课堂,更让我们明白的体会到了学校求真务实的办学作风和志向高远的办学目标,为我们今后的学校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从参观几个学校中发现,学校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一个学校的发展壮大,靠的不仅是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教师,只有教师发展了,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学校的发展才有保证。在我们参观的学校中,校长们都是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在他们的报告中,无一例外的都谈到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设平台,使教师得到提高、发展。从而促进教育科研、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宗继东校长、高淑英校长的报告与交谈中,他们说的最多的是“我在工作中很在乎老师的感受,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教师能可持续发展服务”。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教师,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好教师队伍。因此,学校领导要通过工作、生活让老师感受到领导的关心,在细节中更好地体现校长诚心为教师服务的宗旨。

本次培训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终身难忘的短暂学习。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何把专家所讲内容吸取一点,在工作中深入开展下去,坚

持下来,都能够对教育工作者有一个极大的推动。胡松桃教授在开班典礼上说:“此次北大之行你可能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学到很多东西,但你一定能被很多东西从真正意义上所熏陶、感染”。学习回来后,我将尽可能的把所学到的东西继续深化、理解,学而致用,根据本校的实际,灵活、有机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把我校的规范化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出我的力量。

推荐第9篇:校长研修班论文

“量化法教师考评方案”的得失以及改进思路

南阳市卧龙区英庄一中

王付成

十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教师的工作如何评价?怎样评价等问题,实在难以操作。从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到热热闹闹的新课程推广,虽然有坚实的理论支持,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起结果却是让人感觉失望,以至于这样的改革令人怀疑,甚至被否定怀疑。如果教育管理体制不变,这样那样的改革都会成为泡影,治标不治本,很难见效。

教师考核制度,是学校最基本的制度,决定了一个学校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学校中最能动的因素——教师的工作状态。学校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通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活动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知识的传授以及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工作技能等多种素质的培养。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工作,这也就决定了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不可能依照哪一种工业或者商业的管理模式完成。判断学校管理制度好坏的唯一标准只能是看这个制度是否能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激情,使教师们更自觉、更有创造性的进行那些无法用数字来统计的教育教学工作。

现在的中小学对教师的考核制度,最流行的就是量化打分。这种制度看起来是有依有据、完整和公平的。说它有依有据,是因为的制定都是按照制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统一的行政命令,都是依据《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这类红头文件,制定出炉所谓的量化法教师考评方案;说它完整,是因为“量化法教师考评方案”对教师的德、勤、绩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面面俱到的量化打分,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根据新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补增添;说它

公平,是这样的制度是针对所有的教师的,人人打分,个个排队,分分有出处,条条是道理。

这种考评方案,貌似完善。但是,实践表明,这样的制度并不能调动教师的工作激情,并不能让教师有心思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当然也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终也就不可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也许,这样的制度对管理本身来说是完善的。因为这样管理工作就变得简单直接了,按项打分,对谁都有个交待。可惜,这样的制度却让被管理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是眼光向下放在学生身上,更不是放在对教育理论、教学智慧的探索上,而是眼光向上,放在这些条条框框上,穷于应付,安于应付、乐于应付,磨灭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

一、这一考评方案看似全面,却对教育的关键环节无法考核。

这种考评方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们说这样一句口头禅:“我们尽量对老师的工作都进行量化打分。”“尽量”二字其实已经反映出“内管改方案”多有力不从心的地方。教育工作最关键的环节在哪里?在于课堂内外师生的交流上!师生间的交流如何打分?某校曾经有过这样的举措,发给教师一张表格,《教师德育教育统计表》,要求教师每次在教育学生以后作记载,并要求被教育学生在其后签字,作为证明。这样的荒诞,正是源于制度本身。

这种考评方案强调过程管理,却只能管理教学过程中那些物化的沉淀物:教师教案、听课本,学生作业、考试卷等方面作为评价指标,但是,这些指标显然不全面,在这种情况下,不得已,以教学结果作为补充,却仍然只能依据考试成绩名次这样的多因结果为依据。这样,教师考评方案得到的分数,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可依据性是很低的。

二、这一考评方案看似客观,却是教育上的大锅饭。

这种考评方案制定最大的本意是客观反映教师教学的能力和成绩,但是,由于教育工作的非工业化特点,使得这个制度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大锅饭,不乏在评价中夹带很多人为因素和感情色彩。我们卧龙区英庄一中在前几年的考评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少数教师教学方面,工作平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教学成绩很一般,但是,在教师中间却很“会事”,这样,教师在互评打分中,也同样得了高分。

为了体现教师的劳动强度,按教师的工作量打分看起来是很合理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同教师上一节课所消耗的劳动是不一样的。笔者我本人作为一个有二十年教龄四十多岁的教师,至今每上一节课仍然感觉精力体力都会有很大消耗,希望一周的课时不要超过十节课,一天不超过二节课,让自己有缓冲的余地。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当班主任工作必须竭尽全力,整天有事做,有事想,生怕学生管理有什么漏洞,出什么意外。教师考评方案无法评价教师个体劳动的差异,重量不重质,必然导致忽视教育质量的教学方式流行。

这种考评方案在教研教改中多有论文按发表级别加分这一条,可是,论文的价值岂是发表级别所能体现的?抄袭论文、人情论文、有偿论文的盛行,真正教学研究的淡薄,正是这种制度催生的必然结果。

六七十年代时的大锅饭,今天我们仍然记忆优新,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这正是有光不沾白不沾,好事不干白不干。当然,就教育事业而言,这样干了也是白干,白害而无一益,太可怕了教育大锅饭!

三、这一考评方案看似公正,却是依赖于管理者的水平。

这种考评方案以众多的条条款款来标识着自己有公平性,然而,

基于金字塔似的管理模式,这样的“公正”依赖着众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教研水平。

这种考评方案里有哪些人要为教师打分?学校领导、年级组内部、教研组长„„一个教师有众多的“婆婆”,每个人都可能影响你最后的评分,于是,你不得不高度警惕学校方方面面有可能影响自己积分的因素,生怕什么材料未能及时交,怕什么会没能按时到„„这中间有多少是重复无效的工作?

再说上课,校长让你的课应该让学生动起来,主任说教学环节要到位,年级组长说目标教学才实用,教研组长说这样教好,那样教科学„„你还有多少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空间?

所以,公平只能是相对的,相对到什么程度,教师考评方案无法控制;领导们需要“自律”、公平,但“自律”、公平到什么程度是无法控制的。

四、这一考评方案重在管人,缺乏对教师的培养,使学校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这种考评方案重视对教师工作的考核,确实能对教师作出在一定程度上的评价。但是这样制度重在管人、用人,对教师的培养却常常被忽略了。不要说,学校对教师有培训安排,我也不是一定要质疑那些集中学习的作用,但是,我更知道,教师要进步,更多的是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切实有用的指导。这一点在新教师的成长上,表现得优为突出。近几年教师的转行跳槽情况时有出现,学校内部丧失教学激情者也大有人在,只是把教师职业当作一饭碗而已。究其原因,都是制度“惹的祸”。

事实就是这样,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当你考核出他不够优秀甚至不合格的时候,往往是教学后果已经产生了,学生已经承受了不优秀不合格的教育。人可以换,可是,谁能保证换上的就是

合格优秀的师资?当然,墙角也是可以挖的,你挖我,我挖你,挖来挖去,除了几个“名师”熟悉的面孔,环视学校,依然处处是教育教学的“黑洞”!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在一个教学能力失衡的学校,学校能凭什么得以持续发展?靠几个骨干教师守着毕业班的学校决策者们,没有任何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后进劲。近五年来,我们英庄一中在用人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即大胆启用新教师,年轻教师,尽可能的进行校内教师任课循环制,这些方法的使用,极大的调动了全校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他们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压力,增添了活力。

五、这一考评方案使干群关系紧张,学校缺乏凝聚力。

这种教师考评方案,人为地将领导和教师划分成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阶级”,尽管大家都是“服务”为口号,但一个阶层能够决定另一个阶层的人的命运的事实,使得两个阶层的人的平等失衡,干群关系紧张对立,学校成了玩“猫和老鼠”游戏的场所。

当学校领导们把“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天天挂在嘴边的时候,工作中的教师还有多少平和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它当作领导们的“政绩”,却绝对是教师们的恶梦,在一个如此不和谐的学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绝对是空话!

六、这一考评方案与当代教育的改革创新背道而驰。

这种考评方案把教师管成一个统一的模式,谁有什么“出格”,立显无影,平庸者碌碌无为者在其中倒也可以自得其乐,那些真正热心教育的教师反而举步维艰。这种制度管不出学术型的教师。另一个方面,由于学校中的教研员们有职无权,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往往难以在工作中得以发挥,平时没人信更没人理,顶多跟着走走过场,完成几个表演性质的公开课而已,很多时候只能起到“花瓶”的作用。

这种考评方案决定了学校只需要听话能完成任务的教师,也就决定了教学科研活动在学校中的附属地位,这就严重制约了教育改革在学校中的推广应用,使我们的教育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由此可见,这种考评方案先天不足,与教育本身的规律不相符,并与今天的教改形势不相宜,是异化了的教育管理模式。新课改呼唤着新的中小学管理模式,一个能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教师已整个身心面对学生的创造性工作,并给教师的足够的扶持的新的教师考核制度。

这个新的教师考核制度的突破口在什么地方?什么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新的教师考核制度会是什么样的制度?新的教师考核制度真的会给学校带来活动吗?新的考试制度又会给我们整个教育制度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下面就我们卧龙区英庄一中在制定教师考评方案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愿与同任商榷。

校园内对教师教学工作最有指导性的莫过于教研组了。一般来说,同学科的教师们在一起开诚布公地研究教学,收获是取大的。如果组内职称、年龄、知识结构都比较合理的话,教研组内的教研活动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很快的。但是,开诚布公却不容易做到,因为同科教师面临的竞争是残酷的,也许要成为最好的这科教师不容易,比别人好就相对容易得多,只要有人垫底自己就有生存的空间。所以,我们常见的是教研会上,对别人的称赞很多,而真正交流的教学心得却很少,有些地方的教研活动常常就演变成同科教师的联谊活动。为了生存,人大都是自私的,傻子才会“信息共享”,“教会徒弟打师父”的事情谁乐于去做?利益冲突导致教研组的教研难以深入。

校园内学术性最强的部门要算是教研室了。现在的学校教研室

通常都担负着学校整体的教学研究工作,包括教改课题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应该说,教研室是最能从理论上对教师工作进行指导的部门,可惜,这个部分通常是有职无权的“花瓶”,对教师的具体工作没有号召力。教师出于对被考核成绩的关注,通常对课改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只要最后有论文交差,大家都说得过去,也就罢了。而且,由于教研室的人员限制,教研员即使“有心”也会感觉“无力”,能对部分老师的论文写作进行指导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成功的例子。其实,提高教学教学质量的两个关键是:新教师的成长和老教师的提高。如果一个学校只会在别的学校去“挖墙角”,自己学校的教研工作却是一团死水,这个学校的前景仍然是令人担忧的。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股活水的源头,学校专门聘请了教学功底扎实的知名教师、退休教师的教学专家指导团。这些受聘的专家们,并不是将他们投入到教学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和评价,学校行政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把有限的人力和精力集中到为学校教学工作和教研教改活动提供优质的保障和服务上,对具体的教学工作少指手划脚多提供便利,变“你要为我做什么”为“我能为你做什么”,让教师能够也乐意把精力放在搞好教学工作上。

尽管人事权仍然在学校行政,但是对自己主要工作(教学工作)的评价权却已经转移到一个独立的与自己没有利益冲突甚至于利益密切相关的个体(教研咨询员)上,同时还能从其获得具体有效的帮助,这样教师一方面只有通过搞好教学工作来证明自己,另一方面也为教师能够搞好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援助。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向上看领导的脸色已经没有必须了,只有把精力放到学生身上,放到教学工作中,切实提高自己和教学水平,积累教学经验,才是更好的生存发展之道。

将教学工作明确为学术行为从行政管理中剖离出来,这绝对是一个天方夜谭。也许现在的中国教育界还没有生成这种制度的气候和土壤,但我想,这也许是可以根治陈腐的现行教育体制的一条可行之路。当然,这样的想法肯定是极不成熟的,就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一天终能找到一个能够行之有效的新的教育管理体制。

恳切希望教育同任都来关心教师的评价工作,都来探究、献策,为振兴你、我、他各自的一个学校,最终振兴我国教育事业而努力!

推荐第10篇: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

推进教育改革 培育优秀人才

努力创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

(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

齐齐哈尔市卫生学校张丽岩

2011年7月3日,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哈尔滨商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承办的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在哈尔滨商大酒店三楼演讲厅隆重开班。黑龙江省教育厅、13个地市教育局、74所学校的82位校长和哈尔滨商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全体同志共计115人参加了此次高级研修班。

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学习培训。此次培训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层次较高,国家教育部邓泽民等著名职业教育专家为我们做了专题讲座和政策报告;校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参观考察等活动,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回顾几天来的学习,收获颇丰,感慨颇多。在培训过程中,我在许多特色非常突出的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身上,感受到了他们重视教学质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所收到的巨大成功。课程、教材、方法模式、评价四大改革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大基础能力的保障建设和构建职教特色的人才培 1

养模式,使我们的教育事业有了稳固的保障。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教材与岗位技术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学与终生学习对接,成为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平台。他们的成功经验、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精细的管理都使我深受启发,对示范校建设的认识也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同时更打开了思路,拓宽了视野,提升了认识,对我校长远发展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

我们齐齐哈尔市卫生学校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普通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自建校以来,我们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办学理念,以为学生负责、为社会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为使命,克服了基础条件欠佳、实训基地薄弱、设施落后、教育信息化滞后等重重阻力和困难,不断发展壮大,三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40000名医疗卫生技术人才,被誉为培养齐齐哈尔市卫生人才的摇篮。如今,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启动的大好契机下,我们将励精图治、顽强拚搏,不断探索,努力争创国家级中职示范校。

为了早日进入国家级中职示范校的行列,我们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带队伍,重培养,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2010年,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五十余万元,鼓励学科带头人主持8项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25名副高职以上人员申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组织23名护考辅导教师进京参加师资培训;先后选送3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0余名中层以上领导参加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及示范校建设研讨会、省中专教研会、医学教育研讨会、招生就业培训会。我们把教师培训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力争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我校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管理,促养成,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在学生中开展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学校每年举行成人宣誓仪式、护士授冒仪式等,让学生在成长中感知成熟,从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和等多项评比活动,率先在学生中开展劳动实践周,树立了学生的劳动意识、服务意识、文明礼貌意识,极大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示范校建设德育为先,工作中,我们力争把教育办成真正面向人人的教育,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在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上狠下功夫,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

三、求创新,展技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学生实践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我校近年来始终坚持的教学宗旨。我们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围绕岗位需求,建立动态专业课程体系,提高专业实训课比例,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们让学生从入学起就树立‘强技能’的观念,将技能教学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下大力气加强实习前培训,并将每年的‚5.12‛、‚12.9‛定为学校的‚技能节‛,先后组织了静脉输液、中医拔火罐、无菌技术操作等五项基本技能比赛和解剖绘图大赛,全校学生人人参与,以赛代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黑龙江省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个一等奖和三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特别是09级护理专业李雪同学在南京举办的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中不负重望,荣获一等奖。全校以此为契机,已经掀起了比学习,赛技能的热潮。学校将于2011年8月,组织全校护理教师的岗位大练兵及学生的十项护理操作技能比赛,力争培养出更多的‚李雪‛。

四、抢市场,创品牌,招生就业成绩斐然。

招生人数和学生就业是创建国家级示范校的必备条件。2010年,在全省生源紧张、各校招生竞争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我校制定了招生目标‚1400‛行动,创新招生策略,提前招收应往届分流学生,创办中考考前预科班,为完成全年招生工作抢先抓住生源。全校广大教职工同舟共济、主动出击,

深入中考考点发放宣传品、为家长义诊,利用寒暑假家访优秀学生、慰问贫困学生,组织在校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走访母校宣传我校招生政策,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实际招收新生1463人,招生人数在全市中职院校中排名‚第一‛。2011年我们争取再创‚1500‛新高。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为了打开就业市场,我们不定期的召开学生座谈会、就业洽谈会及人才招聘会,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为了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我校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市内四家三甲医院等级评审,为达到医护比例要求,需录用大批护士的机遇,精心策划,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今年6月30日召开了我校首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来自省内外、全市七区九县、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75家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了七百余个就业岗位。此次见面会盛况空前,主管就业副市长田国良带领财政局、劳动局、就业局和卫生局领导亲临现场,对我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说:‚你们是小学校大市场,行行出状元。卫校就出了李雪这个状元。建议今年8月中旬在卫校举办全市下岗再就业技能培训大赛,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卫校。‛并为今后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指明方向。

五、抓项目,重培训,扩大社会服务半径。

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全面开展行业相关培训。近年来,在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考试中心‛为

依托,承担了市卫生系统的护士首次注册培训、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乡村医生、卫生监督员岗位培训、全市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对毕业生进行了养老护理员、育婴师、中医保健按摩师、医药商品购销员等劳动部职业资格培训及大中专再就业培训等各类培训项目,每年培训近两万人,为医药卫生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相关职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发挥了相应的社会服务和辐射功能。

创建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是一个艰巨而重大的任务。我们将发挥现有内涵优势,将学校不断做强做大,处理好硬件投入与软件建设的关系,苦练内功,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我们将构建更合理、更实效、更科学的德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成人意识‛、‚公民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等三种意识;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将校企合作制度化。将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双轨并行、双轮驱动发展;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领军型教师。

我们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做好我们的工作,让我们的学生能真正实现: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继续学习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发展,使我们的学校力争早日跻身于国家级中职示范校的行列。

2011年7月15日

第11篇:参加职业院校校长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4月20日至28日,我参加了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是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确立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点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国家行列,职业教育是实现技术技能积累创新的重要环节。城镇化是当前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项紧急任务。城镇化的推动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一方面,城镇化发展对职业教育成果人力资本输出表现出旺盛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教育水平的提升,能够增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进步人口素质,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技术积累,增进城市相干产业的联动发展。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框架包含的意义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既是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的战略重点,是基本教育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国家战略。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学前和小学教育后,学生接受初中教育,此期间接受职业指导和低级技能培训,取得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技能。初中毕业后,部份人上普通高中,进而上普通本科、学术硕士、学术博士;另外一部份人上中等职业学校,进入专科高职、技术技能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这个框架体系的新意在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是个一向制的教育,从最低到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买通了人才成长通道。另外一个创举在于,高职也能够考普通本科,技术技能本科和普通本科可以互考,并且普通本科也能够考专业硕士。构成开放立交、内外衔接的体系结构。构建这样的教育体系意义在于:

1、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二流教育的地位。两个人才成长通道,因材施教。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育,一样成才。改变职校学生就是打工仔的传统观念。成绩好的学生也来上职业学校,改变过去好学生上重点普高,差一点的上一般普高,没学上的学生来职业学校的现状。国家经济发展,主要依托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加快进步利用型、技术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比重,建立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并重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系统化。目前大家都愿意上普通大学,弄管理、弄资本运作,谁在支持实体经济呢?现实是大量的成绩差上职校的学生和部份没有接受过初等职业教育的农民工。看看我们铺设的人行道,粗糙的地砖和低劣的技艺;看看我们的很多产业产品,粗制滥造,附加值不高等等。缘由在社会提倡的学而优则仕,提倡的普高热、职高冷;提倡的不靠实力靠投机,不靠技艺靠嘴皮。一方面我们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有近300万人就不了业,另外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学生、企业老板都抱怨政府,这难道不该检讨修改我们现行的教育制度?反思最根本的题目: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文凭,而是长知识,学技能,为了生存。

2、加快经济发展,突破产业瓶颈的重要支持。纵观发达国家,象瑞士的制表业,德国的汽车制造业,他们的实体经济之所以强劲,就是他们职业教育做的好。30%的学生学习普通教育,以落后行学术研究;70%的学生学习职业教育,把握一技之能。他们靠技术员、工程师级别的员工来生产产品,我们是大量的没有接受太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来生产产品,孰优孰劣?难怪美国一项调查,94%的被调查者说不上来中国有何品牌的商品。

第12篇:参加北师大校长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北师大校长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大新寨中学 杨松

2010年11月26日—12月1日,我有幸参加了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小学管理与校本研究‛高级研修班。为期一周的学习时间里,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促进了工作,通过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受到很大的启发。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办学模式,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注重学习强素质,以人为本抓管理,才能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在此次培训学习中,我有几点感悟与启示,与同行们一道交流和分享。

一、专业学习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和实地考察。我们聆听了数场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着重阐述了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北京四中刘长铭校长的讲座中提出学校教育的价值,他在报告中强调北京四中的发展目标是要使北京四中成为师生精神生活的家园和丰富的人生起点,让师生获得发展的机会和成长的愉悦,懂得责任与良知,持之以恒的发掘潜能,积极乐观的面对未来。为了将四中的学生培养成为杰出的中国人,北京四中开展了基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五种价值体系的教育,即国学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

育、公民意识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

北师大的赵德成博士的讲座对绩效工资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评估。赵德成博士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语言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大家在笑声中开始审视自己,反省自己。他认为,教师应更加注意教学设计及其背后的理念,关注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的进展,关注自我反思和改进。他还指出,我们要找准当前教学需要改进的核心问题,在全面关注的前提下,开展批判性反思,构建以校为本的评价体系,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引导教师不断改进。

首都师大基础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海燕教授讲授的是守望课程、践行专业。会上,王海燕教授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践举例,指出了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并运用生动的实例告诉老师们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一种层次,不仅应用于管理,更渗透在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她在报告中指出,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问题学生,要时刻为他们以后的发展着想,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大收获,取得更大进步。王海燕教授以情激情,与老师们产生思维的碰撞和共鸣,整个报告过程掌声不断。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博士题为‚运用信息技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余博士的讲座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推进与实施‛六个方面,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做了一次系统而扼要地阐述。

张文教授从法律的角度谈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

使我们诸多校长都深受启发,懂得了今后工作中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引领我接触到了教育教学最新、最前沿的理论和思想,使我从一个更高的视角,了解、审视时代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实地考察

本次学习实地参观了北师大二附中、崇文小学等重点学校。使整个研修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理论和技能”交替中进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些学校科学的教育理念、先进的办学经验、鲜活的发展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学校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

我们在北师大二附中的参观学习中感受比较深刻。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是教育部直属中学之一,也是北京市示范性高中之一,连年来的高考成绩均在北京市的前三名之列。我们先后参观了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的发展规划等,最后学校阮国杰副校长为全体学员介绍了北师大二附中在学校管理,课程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北师大二附中拥有非常雄厚的师资力量,95%的教师毕业于北师大,而且是在二附中实习教师中的优秀者方能到二附中任教,但学校在加强年级组管理还是加强科组建设上,毅然选择了加强科组建设。他们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工作,只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教学的理念得到落实,方能提高教学质量。北师大二附中尤其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他们对新教师采取岗前培训,举行拜师、出师议式,让老教师带年轻教师。他们返聘退休教师但不让其上课,而是组成听课组,对每一位教师的课进行听评,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中提高,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崇文小学是北京唯一的一所全寄宿公办学校。首先来到学校多功能厅观看了简介学校的专题片,然后重点聆听了校长白淑珍《创建学校特色,为师生发展服务》的专题报告,最后参观了学校校园。从学校简介中我们了解到:崇文小学建立于1960年,当时按照中央指示,为解决出国人员子女就学问题而建立的一所‚为中国外交事务服务‛的全寄宿公办学校。*期间停办,80年代恢复办学,2003年北京新东城改造搬迁至此,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平台。从白淑珍校长的报告中我们了解到:崇文小学经过六年多的实践探索,在新课

程背景下,构建‘以情移情’素质教育的育人模式,逐步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

短暂的参观学习,留给全体学员的印象是深刻的:崇文小学走科学探究之路提出办学理念,从教育口号、教育格言等发展成为学校办学理念——”以情移情”。核心是以”情”为中心磁场,让情感飞扬,用教师的情感影响学生的情感,让伙伴之间的情感互动起来,让家长的情感融合进来,形成教育的共同体。他们‚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打造高尚的师德队伍;他们努力培养拥有伦理认知,充满感恩之情和责任感的社会人;他们开展自主、探究、有效,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和激情的教学研究;他们尝试让亲情涌动,用充满爱的情怀建设温馨家园;他们追求和谐发展、充满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建设。他们最终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用爱、用情、用心‛面对社会生活,走向社会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通过参观学习,让我们领略了名校风采,感悟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及其特色,感受到了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终生难忘的短暂学习之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果把任何一位专家所讲的内容吸取一两点,在工作中深入开展下去,坚持下来,都能够对教育工作有一个极大的推动。

三、感想收获

1、加强学习与思考,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现代校长的角色不仅仅是行政管理者的角色,更是教师专业的引领者,学校文化的塑造者,是教育的思想者。刘长铭校长、阮国杰校长、白淑珍校长给我们每位校长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用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办教育,引领着老师做教育。做教师的引领者,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多读书,多思考,把读书思考作为工作状态,尽量排除一切干扰静下心来研究教育,只有学习,思考并去研究教育问题,方可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思想认识水平。

2、以人为本,以人文化管理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人文化管理一直是我奉行的管理原则,管理中体现尊重,信任,尽量以服务精神为行政领导及每一位教师创造学习与发展的平台,但还需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努力:一是发挥评价的引领作用,评价中体现人文性,下一步需在评价方面进一步改革,借鉴北师大二附中的一些作法,在团队评价上进一步改革完善。

二是引导教师体验成功,体验快乐。这应该是较难的一点。目前教师普通存在心理压力较重的现象,缓解教师压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须引起每一位校长的高度重视。另外在平时的常规检查及听课中及时帮助教师寻找其成功的经验做法,帮助其总结,予以推广。因此教师的快乐很大程度上源自成功的体验。

三是善于鼓励教师,鼓励方式可以是语言的、书面的、肢体的,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优点,关注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每位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3、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要引领大家读书学习。校长及其它业务领导推荐文章写‚案语‛引导教师学习,这是很好的策略,结合学校原有实际,形成学习制度,并持之以恒地坚持。此外,创造条件让教师读书,给教师买书,赠书,大家共读一本书;将阅览室的书下放到教研组。其实,学习常态的建立就在于平时引导,贵在坚持。

4、注重沟通,形成团队管理精神

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组织者、领导者,同时也是广大师生的服务者、引领者。只有广读书、交高人、善反思、重实践,具有服务能力,广博知识,扎实的功底,超前的思维才能服务好,引领好团队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一要做一名称职的管理者。加强个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教职工。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勤于管理,善于用人,以人为本,民主治校。二要有一个好心态。细节决定成功,心态决定一切。应做到让自己的天空常蓝,让别人的内心温暖,应有一颗平常心。要有亲和力,应具 备一定的沟通能力。要扬人之长,念人之功,谅人之难,帮人之过。三要有明

确的管理理念。作为管理者管理学校首先应是思想的领导,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因为办学思想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形成特色学校的重要思想基础。作为领导观念需要前卫而深刻,具有超前导向型。具体落实到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即必须走超常规、高质量、可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四要有更高的管理意识。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站在未来的高度,站在全球的高度,不断地为学校寻找新的\"奶酪\"。做好‚教育必须做好的事‛,促使学校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熏陶,用一生的时光来完成,还我们的教育以本真的美好。总之,校长培训,时间虽短收获颇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学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宁静之心,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薄。

第13篇: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心得体会

安居小学 郑国

今年5月9日至18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科院和中国德育杂志社在北京、山东举办的“四川省遂宁市中小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10天的学习时间里,我们聆听了4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参观考察了北京和山东的4所名校。10天的学习和参观,显得紧张而又短暂,但每一天过的都很充实、快乐。专家的人格魅力、学识和经验,就像一位大师,传道解惑,在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下面谈谈我的收获与感悟:

一、文化引领学校。这次校长培训,通过聆听专家精彩的报告、学校校长的经验交流及实地参观,我发现学校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真正的差异并不在于校园校舍、设施设备等物质原因上,更关键的是在学校的文化内涵上。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提升力、凝聚力、导向力,具有方向引导性作用、规范约束性作用、维系凝聚力作用、激励感召作用。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它将构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影响师生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使学校成熟和发展,甚至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优劣。好的学校文化氛围,置身其中会令人身心舒畅,充满活力。作为校长,必须把工作思路转化为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的实践行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构建一个和谐校园,使学校成为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校长的执着追求。

二、全面育人。实施新课程,目的是要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们先后参观学习的京源学校小学部、清华附小等四所学校,他们都特别重视德育教育,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设置了完整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系列教育,达到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回到学校后,我要重新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调整课程设置,改变以前“散打”的培育模 式,探索出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课程体系,切实做到全面育人。

三、加强学习与思考,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现代校长的角色不仅仅是行政管理者的角色,更是教师专业的引领者,学校文化的塑造者,是教育的思想者。北京育英学校余会祥校长、山东潍坊北海学校汤善香校长给我们每位小学校长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用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办教育,引领着老师做教育。做教师的引领者,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多读书,多思考,把读书思考作为工作状态,尽量排除一切干扰静下心来研究教育,只有学习,思考并去研究教育问题,方可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思想认识水平。

四、以人为本,以人文化管理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人文化管理一直是我奉行的管理原则,管理中体现尊重,信任,尽量以服务精神为行政领导及每一位教师创造学习与发展的平台,但还需在以下几方面予以努力:一是发挥评价的引领作用,评价中体现人文性,下一步需在评价方面进一步改革,借鉴山东潍坊德润学校的一些作法,在团队评价上进一步改革完善。二是引导教师体验成功,体验快乐。这应该是较难的一点。目前教师普通存在心理压力较重的现象,缓解教师压力,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须引起每一位校长的高度重视。另外在平时的常规检查及听课中及时帮助教师寻找其成功的经验做法,帮助其总结,予以推广。因此教师的快乐很大程度上源自成功的体验。三是善于鼓励教师,鼓励方式可以是语言的、书面的、肢体的,要善于发现每位教师的优点,关注每一位教师,认真对待每位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熏陶,用一生的时光来完成,还我们的教育以本真的美好。总之,校长培训,时间虽短收获颇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学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宁静之心,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薄。

第14篇:研修班心得体会

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建设专题研修班心得体会

##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

##市委于9月8日至14日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了四川##市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建设专题研修班,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加了培训学习。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通过专家教授精彩授课与现场观摩考察、组织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专题进行系统的剖析学习,外出参观考察了城阳新型农村、寿光物流园、三元朱村和烟台农博园等典型示范参观点,通过7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收获很多,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调整及新农村建设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内涵、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我的感受有三点。 第一,开阔了视野。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以往高科技的新型农业在我看来,就像天空中的星星,虽知其能量无穷却又觉得它是那么遥不可及。然而此行,在我意识中的面朝黄土背朝天,阴晴耕作雨休息的传统农业模式被彻底颠覆。在城阳和寿光,我们深入田间地头,纵观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白色大棚,而大棚内的蔬菜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在一个个连栋大棚里,看不见泥土、看不见肥料,看见的却是一根根管道和2 -

作社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化解农民进入市场的风险,要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我县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改变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特别是打消群众的的思想顾虑,让农民群众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步实现由农民向工人身份的转变,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带头致富作用。

尽管学习时间短暂,但##一行的各位学员都一致表示此次考察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回去后一定拿出实际行动,加大农业发展工作力度,为招商引资、实现种植结构调整、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增加农工收入、加快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打下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

- 3 -

第15篇:华东师大中小学校长科学管理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科学管理 转变观念 促进发展

——华东师大中小学校长科学管理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峄城海尔希望小学 孙晋健

带着渴望,怀着激动,也带着对教育改革中的几点困惑,有幸于二O一0年七月二十四日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学习培训。我聆听着华师大知名专家的报告,在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感受到不同的教育智慧,通过汪秀红校长、何学锋校长的报告,感受其厚重的学校文化和学校的管理变革,进而引发自己的思考,使我受益非浅,它让我拓宽了思路,开阔了视野,强化了学习与研究意识。通过几天的学习让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清晰的思路。

1、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领导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专家型校长;只有通过不断思考,才能形成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并将其付诸于教育实践中。教育是服务于人的,我们所培养的人,将来也要服务于社会。当今社会呼唤优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只把关注点落在学生的成绩上,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其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体验其幸福感。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其科学精神,提升其人文素养,使学生走向智慧之路,健全其人格,增长其才干,同时也要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这一切都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和课程观。要把先进的办学理念通过教师转化为课堂行为。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引领学校的发展,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课程开发与指导能力(对课程的理解,对教学的把握),对学校现状的评价与诊断能力。能够整合学校的资源,走现代学校发展之路。

2、要利用发展规划来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发展规划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由校长等几个人编制的,一定要使所有教师达成的共识。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中应当充当一个组织者,负责与家长学生沟通,听取上级主管部门意见。而学校的发展目标应来自于教职工,“发展规划”一经制定,就不能只是一个文本,而是学校的行动纲领,就应该逐步落实,用“规划”的认同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用“规划”去分析、诊断学校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措施。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就是促进学校的发展的过程。同时在学校制订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编制自己的成才计划,教师编写自身专业发展计划,制订出个人发展目标,当然,个人目标与学校的目标要相适应。学校是促进人们发展的,学校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在这个集体里,学生、教师、管理队伍要共同发展,全面和谐。使学生、教师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3、改进学校管理。联系本校实际,结合上海闵行区实验小学、上海育才中学普遍实施的精细化、扁平化、走动式管理方式,从职责、计划(目标)、程序、制度、考核、督查抓起,努力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程序化,积极探求减负增效的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改革课堂教学,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教师变革教学理念,转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自觉学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和情感环境,师生形成有效的课堂交往。学校要以教师为本,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学要以学习为本。要充分了解教师自我实现价值的需求,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让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思想者,成为有思想的行动者。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案例讨论,反思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真正的课程改革之战场发生在课堂之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是建设新课堂的重要途径。而最终教育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广大教师,教师的水平有多高,学校的发展就能走多远。因此,要倡导教师备课要有立意,上课要有创意,评课要有诚意,课堂有诗意。通过营造氛围,搭建平台,提出愿景,细化要求,不断实践,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良好、和谐的人文环境。进一步加强沟通,尊重每一位教师。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各类活动,创设有利于教师身心愉悦的人文环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自觉感知自己的不足,寻找兴奋点,围绕学校的发展愿景,努力进取,奋力拼搏。

5、要注重学校的德育建设。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他要有文明的品行,高雅的品味,健康的品性,优秀的品格,在德育工作中要目标高远,更要立足于现实,德育教育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德育内容要创新,要创设情境,要让学生去实践,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同时德育工作又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要坚持不懈,要对中学生心理行为要有透彻的分析,要有策略,要使德育课程化、生活化。教育的力量在于久而久之,通过德育的实践使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认同感,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富有同情心的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6、学校要走特色发展之路。首先要有自己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应紧紧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校本课程是学校具有特色的关键。努力建设学校文化。“一流的学校是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是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是权力管理”、“好校长可以做好一所学校,文化可以做强一所学校”。学校要在文化建设方面下大功夫,通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的建设,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促进学校的发展。

培训结束,但学习不会结束,我将会用培训中得到的理论、经验与研究方法,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提升自己,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0.08.08.

第16篇:参加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红星中心学校 石柱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学习。带着求知的渴望,接受了为期6天的培训学习。我们聆听了国内知名教授、专家及知名校长的专题讲座,每一个讲座,都是一次头脑风暴,都是一次丰盛的思想盛宴,洗涤着我们陈旧的教育思想,催生着我们新的教育智慧,点燃着我们新的教育激情。让我在学习中有了更多的思考,不断反思自己的工作,研究自己的得失。同时这次研修学习,让我们有了静下心来学习、思考的机会。

回顾十几年的校长经历,有辛酸,有喜悦,有委屈,有欣慰。近些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日益提高,我校生源急剧减少。是典型的袖珍学校。新状况、新形势下,遇上了学校再发展的瓶颈。

要想突破这一瓶颈,必须在自身素养、意识、理念、手段上有所突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虽说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面对国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提高,我们还必须努力寻求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次研修培训,如及时春雨,为我对如何着眼本校实际,突破瓶颈,谋求学校发展启发很深。

一、开阔视野,任重道远。

培训期间,众多教育专家、教授、校长给我们做了精彩纷呈的讲座,引领我们接触教育教学最新、最前沿的理论和思想,让我们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了解国内教育改革的现状,认真分析、反思本校教育教学实际,探寻影响学校发展的瓶颈,寻求解决学校发展现状的有效措施。一场场精彩的讲座,让我对自己如何做好一个校长;怎样与教师沟通;怎样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学校人文环境有新的认识。学校管理者应尽快转变观念,变革学生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激励作用,为学生成长创造一个良好、愉快的成长环境。校长要少一点功利,为国家、民族和学生的一生着想,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校长。理论的学习使我再一次审视了自己工作中曾经的所为,也使我重新定位自己与学校的未来。没有理论的实践只能是盲目的实践,没有理论支撑的研究不过是虚假的研究。“眼界决定境界”,在短短的几天中,著名的专家和学者的报告让我凝眉深思又豁然开朗。

二、勤于思考,不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倡导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为我们培训的所有领导、专家几乎都提到了校长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我在实践中也深深的认识到校长必须是学校中不断学习的榜样,成为学校中喜欢学习的楷模,只有校长善于学习,我们才能营造学习的氛围,我们的教师才能静下心来学习,我们的校园才能绽放文化的书香。

校长除了学习,更要思考,在任何一个时代,校长都必须要

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拥有自己的办学思路和办学主见。校长要站在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俯视学校教育的现状,建构学校发展的目标;而且要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能够不断地根植于学校、教师中,站在学校的高度、教师的角度去思考,永远保持做校长的那份清醒。

三、抓好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凝聚力。

《周易》说:“众人同心,其利断金”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团队的凝聚力是团队成功的关键所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团队,人心涣散,终究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塑造团队文化,确立团队使命与愿景,是一个校园教师队伍凝聚力塑造的精神之源。学校的校长是团队管理者,是团队凝聚力的维系者。作为团队主管要主动与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校教师即团队成员工作状态和生活状况,多了解成员的合理需求并尽力满足他们,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沟通氛围。

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信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法则,一个学校,校长的领导力是最为重要和关键,但如果一个校长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任何事都是校长一人说了算,这样的结果是孤掌难鸣的。其次要充分的给予中层队员授权,这要求你对每一个中层干部的能力和业务技能有足够的认识与了解,给予团队成员适度的自行工作空间,方能调动团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狠抓生命线。

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其最直接的标准就是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的教学水平是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通过学校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指导,最终获得的教学成果。作为乡村校长而言,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学校教学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校长只有将学校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前提工作来做,在教学上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在教师队伍结构上的优化,最终规范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步骤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

五、借鉴名校,提升发展空间大。

俗话说“三流学校靠权威 ,二流学校靠制度 , 一流学校靠文化” 文化像气、像水,于无声处显神威,学校文化易如此。它是学校的影响力、生产力、凝聚力和核心发展力,是学校文化的灵魂所在。通过培训学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使我感受到了名校在学校发展内涵、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彰显出的独特魅力。我们要学习他们在办学思想、高效管理、质量提升、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让我们乡村的教育发展得更快、更好。以他们的经验破解影响制约我校教育发展的种种因素,激发教师乐于从教、认真执教的兴趣。进一步加强沟通,尊重每一位教师。以教师为中心,创设有利于教师身心愉悦的人文环境,激发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主动自觉感知自己的不足,寻找兴奋点,围绕学校的发展愿景,努力进取,奋力拼搏。构建师生共同认可的学校文化,并

使之成为学校的精神旗帜,让全体师生员工有归属感、认同感,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并为此不懈努力,从而更快地推动学校的发展,这是今后工作中重点。

第17篇: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三亚市第四小学

邢国英

今年10月17日至29日,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三亚市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12天的学习时间里,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促进了工作,通过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受到很大的启发。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的现代教育、办学模式,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注重学习强素质,以人为本抓管理,才能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在此次培训学习中,我有几点感悟与启示,与同行们一道交流和分享。现谈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体会:

我先谈谈此次培训学习的收获:

此次培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专家引领和实地考察。我们聆听了18场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着重阐述了校长如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益。文喆教授的讲座中提倡的“创设宽松,解放教师是发挥教师创造能力的前提”观点明确,为我们校长抓好教师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今后学校的工作会更好开展。李明新教授的讲座对基础教育的理解理性、透彻,他用实例阐述了教育的本质,对我们今后的教改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曹志祥的讲座深刻阐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使我们充分认识了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使我们知道今后的教育不能只玩空架子,而要扎实开展,抓出质量。姚计海教授的讲座使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时刻记住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四步曲:尊重、理解、倾听、表达。翟小宁校长的讲座从观看学校人大附中的图片入手,层层深入,引领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使我们懂得了学校的发展,思想是灵魂,文化是动力。万欣律师从法律的角度谈中小学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使我们诸多校长都深受启发,懂得了今后工作中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陆士桢教授的讲座对当代青少年道德取向讲得较为透彻,观点也切合实际,所举案例说服力强,对我们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名师赵谦祥语言幽默、诙谐,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阐明了一名好校长的标准,我们受益匪浅,更坚定当领导应任人唯贤,任用有才华、敬业的人才的信念。沈湘平教授的讲座精彩纷呈,观点清晰,向我们阐述了当代社会生存焦虑的原因,以及人生幸福的内涵,报告生动有趣,耐人寻味,教育我们如何去克服生存焦虑,懂得怎样去寻求幸福生活。名师高金英的讲座生动有趣,向我们阐述了当班主任的艺术,所举案例切合实际,她语言诙谐、幽默,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不易,以及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重要。听了刘永胜教授的精彩报告,我们都明确了岗位职责,懂得了当代校长的历史使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宽松的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设平台,为学校的特色建设做出努力,我们会朝这一方向努力!郭振有教授的讲座言辞犀利,向我们剖析了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弊端,使我们在深刻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培养什么人?任重而道远,今后的教改之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王建宗校长的讲座精彩、生动,观点明确,使我们深受启发,明白了要当好一名校长必须善于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引领老师去完成,努力把学校办成绿色校园,文化校园。白淑兰校长的讲座向我们生动介绍了北京市崇文区崇文小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令人叹服,也让我们领略了名校的风采,同时也领悟到白校长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的崇高境界,值得我们学习。袁正光教授的讲座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跟我们阐述了人格素质中真、美、善、爱的价值观,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重要,进一步让我们领悟到幸福的内涵。赵希斌博士的讲座生动精彩,言辞犀利,所举案例切合实际,向我们阐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更需要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本次学习,也使得我们有机会和专家们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交流。我们还实地参观了北京的两所名校,一所是史家胡同小学,亲身领悟了史家小学“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的指导思想以及“和谐教育”的学校办学特色。我们深深地被卓立校长那种治学有方、理念超前以及不凡的办学风格所折服。另一所是北京市八中,名誉校长龚正行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学校概况、办学特色以及学校的管理,以及通过实地参观了学校的运动场,游泳馆等,更加让我们体会到学校求真务实的办学作风和志向高远的办学目标,为我们今后的学校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两所名校,让我们领略了名校风采,感悟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及其特色,感受到了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组织十分紧凑,收获的确不少,让我深深的感到这是一次启迪智慧、涤荡心灵、终生难忘的短暂学习之旅。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欣喜、激动、充实之余,更多的是切实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在实践中,如果把任何一位专家所讲的内容吸取一两点,在工作中深入开展下去,坚持下来,都能够对教育工作有一个极大的推动。

我再谈谈此次学习培训的几点感受:

一、理解更深刻。从文喆教授的《为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条件》到名校长白淑兰的《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精辟的论述,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都在教育引导着我,促使我反思,而奋力前行。

二、心底更踏实。培训让我更加理解了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我们更明白了独特的办学视角和管理思想决定了学校今后的发展。

三、找到了差距。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深感我们的教育与北京等发达地区的教育不仅是教育投入的不足与教育观念的落后,还有管理意识的粗放随意。作为我们这个教育落后的地区,首先要规范办学行为,通过制度规范办学,也要根据教育发展的多元化或特色发展的需要,在办学评估与学校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的选择性,这样才能促进三亚教育的快速发展。

几点思考:

1、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道德品质上做教师的榜样。从卓立、白淑兰等名校校长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那种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因此,作为校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努力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在思想品德、道德修养上做教师的楷模,时刻用苛求的眼光看待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师生,做师生的知心人,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上做教师的引路人。没有改革就难以发展,缺乏创新发展就会滞后,通过培训,让我首先转变观念,这就需要自身提升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上做教师的引路人。反思自己的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没有发挥作用。培训让我懂得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勤于学习。如参观考察、阅读教育论著和优秀教育期刊,因校制宜地引进外校办学的智力成果。二要善于思考。思考的过程是办学经验的总结过程,也是管理思路的明晰过程。思考是一种心灵的自我对话,久而久之,必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3、打造书香校园,这是功德无量的举措,更是受益终生的习惯。我们的现实情况是:学校往往鉴于人员编制的紧张----没有专职,教师工作繁重------没有时间,学生读书借阅成了麻烦,一批优质教育资源成了学校迎接装点门面的摆设。扪心自问:我们组织师生读书了吗?怎样组织?需要引领,需要激励,需要促进师生共同阅读,提供师生随处有书取,随时有书看的便利条件,扩大学生视野培养他们阅读的好习惯,也促进教师学习风气的形成,这是今后一个实践的课题。

教育的本质就是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需要用一生的品格去熏陶,用一生的时光来完成,还我们的教育以本真的美好。总之,校长培训,时间虽短收获颇大,用心品味用之不竭,学以致用思考更深。真正的做好教育,需要一份宁静之心,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清醒,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薄。最后用卓立校长的话结束本文:校长不是只关心正确的事,更要关注做正确的的事。

第18篇:乡镇中心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2013年4月20日至4月26日,我有幸参加了上海铭师培训中心举办的“阜阳市乡镇中心校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我对这次学习机会倍加珍惜,在仅六天的学习时间里,聆听了上海特级校长程华所作的《教学校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智慧——学习义务教育学习校长专业标准的体会》、山大附中校长陈立军所作的《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考察了口镇初级中学,聆听了口镇中学校长张伟所作的《达到适合每个人的教育》;考察了莱芜丈八丘小学,聆听了丈八丘小学校长董春玲所作的《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考察了临朐海尔小学,听取临朐海尔小学校长韩相福所作的《教育从“心”开始》;最后领悟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鲍传友所作的《打造高绩效教师团队》专题讲解,让我对校长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对校长的使命有了更新的认识。

量的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给我们作报告的都是全国教育领域资深的专家、名校长、教授,他们既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又有具体的教育实践经验;他们的许多教育理念和思想令我们耳目一新,拨云见日般解决了我们在实际管理中的诸多困惑,令人豁然开朗。从校长的专业标准的体会、课堂教学的生成与建设、学校管理、发展及特色、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新课改背景下的德育工作、打造高绩效的教师团队,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校长观念与学校管理、中小学校长教师工作改进、中层干部的管理与培养等多个方面都获得了专家、学者的指导,这次学习,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增强了信心、明确了使命,现结合专家引领、参观考察、研修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

参加这次校长培训,通过领悟专家引领、聆听他们精彩的报告与其他学校校长的经验交流,我发现学校之间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真正的差异并不在于校园校舍、设施设备等物质原因上,更关键的是在学校的文化内涵上。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提升力、凝聚力、导向力,具有方向引导性作用、规范约束性作用、维系凝聚力作用、激励感召作用。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它将构成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影响师生价值选择、人格塑造、思维方式、精神风貌,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使学校成熟和发展,甚至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好的学校文化氛围,置身其中会令人身心舒畅,充满活力。作为校长,必须把工作思路转化为学校各类教育活动的实践行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构建一个和谐校园,使学校成为师生员工生活的家园,精神的乐园,成才的摇篮,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校长的执着追求。

作为校长应明确:文化引领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科研与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全体教职员工所认同的作风、传统、观念、价值追求、行为准则、交往方式及生活习惯的综合。

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优良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最终体现。表象层的文化形态,可以理解为形象标志、文化设施、环境布置、校园绿化等;中间层次的文化形态,包括准则(规章制度、管理体制、校风校训、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典礼仪式、节日活动、公共关系等);深层文化形态,则体现为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共同愿景、道德观念、共有价值观。总之,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工程。

收获二:听了临朐海尔小学校长的《教育从“心”开始》教育经验介绍,我深深被该校在开展从“心”开始活动中,所涌现出的感人事迹所感动,感受到海尔小学有一种精神,那就是: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开放民主的批判精神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他们创造性地开展了大量的具体活动,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经过反思,我认为,学习海尔小学的经验,全部照搬是不切实际的,我们的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素质、学校的文化、社会环境、很多方面跟海尔小学差距甚远。但有三点完全可以借鉴:第一是办学目标的确定,那就是“育人”于“从心”教育中。无论是基本理念,还是具体的课堂教学、学生教育以及教师成长、家校协同和评价,无一不是以“关注人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第二是找准突破口。“从心开始”教育紧紧抓住两点:自信和进取。在教师、学生中构建了一种激励式的素质教育的模式。第三是通过让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体验,使其自信、自尊、自强,培养进取心,努力争取成功实现自己的目标,满怀信心迎接明天。

对新课程下教学校长的职责的解读有新的认识和领会,校长不仅是领导者、管理者、激励者和促进者,而且更应调整理念、适应新形势,具有教学专业能力,学校管理工作中要解放思想、树立新形象、打造新品牌。教学校长的角色定位为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校本研修、校本管理丰富了内涵,校长要关注课程开发、课堂有效、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还要把领导确定的教育发展战略,结合学校实际转化成学校的发展目标,形成学校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而转化为学校具体的办学行为。触动我心灵的感受:让教师 “有饭吃”,满足其生存权,让教师 “有话说”,满足其话语权,让教师“有事做”,满足其自我发展权。以前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我总以为只要政令畅通即可,并未对其他的因素有过多的思索,然而现在我深刻地领悟到现代校长应该是复合型领导,管理与业务并重。那就需要校长具有深层意义上的领导力,即: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走向的洞察力;依法治校的执行力;全面了解学生现状的判断力;组织协调学校工作的凝聚力;学校课程开发与指导课堂教学的领导力;校长领导力要注意处理好层级优势和人格优势的关系,用校长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和感染教师和学生。新形势下校长的专业能力,我感慨颇深,品牌是最具道德的教育智慧。要以质量为基础,特色为依托,社会承认为前提。一所品牌学校一定讲诚信、创新、责任,因为诚信是生命线,创新是能力线,责任是感情线。学校品牌的打造,建立 “诚信度”,提高 “美誉度”,打造 “ 知名度 ”。

作为校长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我们再也不能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化的知识体系。伟大的教育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聪明、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缜密、自然学使人精遂、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作为中心校校长,我以后的学校管理工作中,务必要解放思想、树立学校新形象、打造学校新品牌。

收获四:教学校长的实践中一定要充满智慧,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教学既科学也是艺术,“教什么”属于科学范畴,具有可以重复和可以迁移的特点。“怎么教” 属于艺术范畴,具有个性化和即时性的特点。只关心“怎么教” 的教育是没有灵魂的教学,只是关心“教什么”的教学是没有肉体的教育。我想教育教学中我们,一是应关注教材的理解,把握难点和重点,二是关注学生的盲点和兴奋点,把握兴趣和爱好。

新课程改革说到底是一种选择,内容与形式上的选择 。从文化传统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文化,“浸泡”了我们每位教师的教学观念;从职业传承看,每位教师都受教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课堂教学,改变起来有相当的难度。我认为“改”应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以“学”为本的课堂,就是要把课堂的时空更多地向学生开放,让他们动起来,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嘴,真正做到解放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不是简单地从“满堂灌”到“满堂问”。解放学生的过程也是体现教育智慧的过程,其中就蕴含着具体而微妙的教育智慧,也体现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品格。

教学中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课堂教学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教学要素之间关系的重新调整,比如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教师与教材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课堂中的主导者到新课堂下的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角色转换是新课堂下教师必须完成的蜕变。我们必须观念转型,在行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认识,进行尝试性改进,定期总结与反思。在教学中我们追求的不光是人文性和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处理好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五个关系,即:一堂好课,必然是“教学”和“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预设”和“生成”的完美整合;是“接受”与“探究” 的相互兼顾;是“自主”与“合作”的相辅相成;也是“教育”与“工具”的互相促进。课堂教学要从不顺手处入手,从细微处突破。校长必须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袋想,用自己的话说,让“洋理论”中国化、本土化、常态化、生活化。

作为校长应重视理论支撑 ——“校本研修”。为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学校实际出发,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资源,释放学校活力。教师会在专业引领中实现提高,在互助合作中取得进步,在实践反思中获得成长。而实践反思不是一般意思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在研修中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热爱学生、热爱事业,用精湛的专业知识,灵活处置课堂上的困境;用广博的人文知识,决定育人的高度;用丰富的社会知识,控制、激励自己。

作为校长,应把握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精神、机制和制度。学校一定用制度管人。制度管理,体现依法治校的思想,有利于落实目标、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创造公平、量化考评。好制度要做到责任与权力平衡、公平与效率兼顾;好制度不仅要严格执行,更要人文关怀。在制度管理的同时,还需必要的人文关怀,然而文化靠培育。培育要日积月累,日积月累的文化才有韵味。培育要善于宣传,要理清提倡什么、发扬什么,鄙视什么、反对什么的价值追求。培育要注重仪式,借助形式把把所知的付诸实施。文化靠挖掘往往通过一系列故事来实现;文化靠引领,文化引领是通过校训来实现的。为了学校更好的发展,各项工作一定要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学校管理的真谛在“理”而不在“管”,校长给想干事的人以机会,给能干事的人以舞台,给干成事的人以荣誉,给不干事的人以危机。校长在工作中应甘于寂寞、善于站位,尽最大可能发挥副校长的热情,以人格魅力影响、熏陶副校长,让他们乐于补台、诚于辅佐,巧于协调,妙于争取,循于适度、从于全局,使领导班子更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作为一个校长要有大爱无疆的情怀,包容一切的胸怀。爱是一种享受与奉献,有爱,一切就有希望,爱的前提是尊重,“爱”包括,教育的事业,爱教师,爱学生,教育是以爱育爱,用人格培养人格的事业,当教师在爱与尊重的氛围中快乐的工作,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自身的潜能得以发挥,他把快乐带给学生,学生才能健康幸福的成长。作为一名校长要让自己充满书香气息,有位诗人说:“在书香里跳跃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在书香里浸润的生活,一定是美丽的生活,能拥书入怀,应是一件惬意之事。”只有校长内心世界充实了,才能激活教师幸福人生,营造学生诗意童年。

校长应明白不是“干事为当官”,而是“当官为干事”的道理。校长应该成为教师的“教师”,校长应该事业第一,专业第二,职业第三。校长要明白教育的真谛:教育既是产业,更是事业;既是科学,更是人文;既是技术,更是艺术;既是工作,更是生活。教师承载着解放学生的口、手、大脑、脚等,唤醒学生的真善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心智的神圣责任。当校长要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校长必须有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尊教重道,让名师焕发风采;甘当人梯,让青年脱颖而出。

学习期间,我总是问自己:现在我作为校长,我欠缺的是什么。我想:欠的是深度的思维和长久的坚持。这次学习,对于我今后的工作而言,无论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的专业引领,还是学校文化的培育;无论是校长领导力与校长专业化发展,还是学习型学校的建设,都开阔了自己的思维模式。一个校长要想站在理性思维的高度,以理念引导实践的方向,系统全面地认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必须加强学习,在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教师体验作为生活者的幸福感和职业的尊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积极构建和谐校园。 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正确运用这次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分析自身优势、劣势,充分利用内外部环境条件,去迎接机遇和挑战,制定出符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学校规划,在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19篇:富源县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富源县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竹园镇团结小学 吴雪欧

2011年7月15日至18日,我有幸参加了富源县教育局举办的中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虚心聆听了吴国通教授的《颠覆与重建——从\"朱清时之困\"说起》、时俊卿教授的《新课程实践中有效教学策略》、田万生教授的《自我成长》和吴昌顺教授的《校长的角色•职责和使命》专题报告,为期4天的集中学习弹指间已经结束,时间虽然短暂,但每一天都很充实、有意义,我们近距离地与专家接触,聆听着专家的理论和经验,分享着教育家型的校长的成功与快乐。在富源县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还实地参观考察了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使我们领略到了示范学校的风采,感悟到了示范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此次培训学习,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是对我们办学理念的一次洗礼,是对我们的教育及管理行为的一次规范和鞭策,丰富的收获还有待今后好好消化。下面仅就一点肤浅的体会初步总结如下:

一、牢固树立“基础教育三大意识”

在忙忙碌碌的教育教学的征程中,我们整天为抓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教师的业绩而不停休的奔波,似乎已经没有闲暇的时间来思考究竟何为基础教育?吴国通教授的精辟讲座帮助我释疑,对于基础教育的“三大意识”,我想不仅是校长、更是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应该牢牢树立的,更应该是这个时代的教

育价值观念。

第一、基础教育是为未来奠基的教育——树立年段核心任务的生本意识。三岁看大即“幼儿养性”阶段在于培养孩子人生的底蕴,小学即“蒙童养正”阶段在于培养习惯,中学即“少年养志”阶段在于磨练意志,大学即“青年养德”阶段,在于铸就责任。成年立业阶段在于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学生就是学生,学生时代无人才,学校是孩子成长的碰撞地,更应该是孩子走向社会的演练场。

第二、基础教育是为个体开启生存能力的教育——树立事半功倍的服务意识。当今教育的要旨是个性化学习,要充分认识到不同的儿童在不同科目有不同的能力。个性化学习不仅事关每个儿童,还事关每一所学校走出独特的道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的核心是开发主体性,真正的共性源于丰富的个性!个体学习方式就是未来的生存方式,家庭教育是基础(责任)、自我教育是目的(动力)、学校教育是平台(服务)。

第三、基础教育是建构终身学习概念的教育——树立态度决定一切的发展意识。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做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应该做到“有教无类、因人施教”,教学过程中创建“人人皆可成佛”的生态场。

二、关于学校管理

1、管理就是服务

学校的发展要依靠教师。 教师必须富于创新精神,要有先

进教育理念和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才能带领着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跨过广阔的宇宙。作为一名校长,教师是其永远不变的身份。搭台铺路把方向应该是校长的核心任务,教师发展是学校的最大财富,基础扎实是中小学最大的荣誉。作为校长应该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为师生的成长铺台搭路,指引学校发展方向。

2、管理的实质即是开发人的主体性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教师的理解是有差异的:或当作谋生手段,或作为一种职业,或视为事业。理想的实现不需要无奈,而应是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现实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人权地位的困惑及做人做事的焦虑等等,自我教育(自主性)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自我管理(能动性)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岗位意识,自我超越(创造性)是现代人的价值追求。管理的基础是人的自我管理,正如彼得 • 德鲁克所说的“自我管理是人事方面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向个人尤其是知识劳动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就其内容而言,它要求每一个知识劳动者像首席执行官那样思想和行动”。管理的实质即是开发人的主体性,管理的前提是必须明确“为谁干?”,管理的基础是“职业谁?”,管理的方式“科学吗?”然而在我们长此以往的工作中,对于学校工作往往忽略的以上几点,导致教师团队缺乏工作激情,多数教师认为干工作是为校长干或者是为某人干,缺乏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教师不进取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无疑是一种

毁灭性的灾难。在考察保山市第二示范小学的中我们了解到该校的教研及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理念、做法及效果,校领导在没有在,学校教师一个样的严格要求自己,一如既往的工作。我对于“学校管理”的感触更深了,学校要发展离不开教师人人树立“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超越”的现代意识,在此基础上,学校管理要为教师职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和谐的生长环境。我们需把学习还给孩子,把专业还给教师。这些都需要潜心静气的校长不断反思实践。

3、工作中注重“师本”“生本”管理

学校是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教师,学校的品牌靠教师创立,学校的特色靠教师形成。校长应该具有爱才之心,护才之胆,识才之眼,用才知道,容才之量,育才之识,知才之明,励才之术,聚财之力,荐才之德,这是校长的神圣使命。

当好校长必须关心教职工。必须以人为善,不能斤斤计较,工作要起表率作用,以身作则,讲政治、讲团结,决策要科学合理,在行为上,作风要民主,多同班子成员沟通,多引导、多激励,要学会放权,遵重信任领导班子的每一位成员,集集体智慧想办法,出点子、出思路,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放心、放手、放胆地抓所负责的学校管理工作。校长只要抓大事,抓全面工作就行。做到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当好校长必须以人为本抓管理。树立全面发展意识、不断发展意识、人才意识,素质教育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观念。要讲

大局、讲政治、讲教学改革、讲学校特色、讲学校未来如何育人,同时要发扬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只有这样,学校各项工作、制度规章执行起来效果会更佳。

三、关于校长的自我成长

1、要改变别人先改变自己

田万生教授讲座时引用的这样一段话:“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决定改变世界。当我成长一些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志向过于宏大,所以,我决定改变我的国家。等到更年老的时候,我又发现这个目标也太大,所以我决定改变我的城市。后来我发现连这个也办不到的时候,我决定改变我的家人。现在,在生命的晚年。我才了解到应该先改变自己。如果,我从自己开始,我就可以改变我的家人,我的城市,甚至我的国家,谁知道,说不定我可以改变世界。”我们意识到要改变他人先改变自己,尤其作为校长(教师)这个以人为对象的工作,必须处理好自我成长的问题。校长(教师)的思想高度,决定学校的高度。一个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有智慧、有亲和力、有较好的沟通技能的校长(教师)一定是一个扬人之长,念人之功,帮人之过,以智慧启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以魅力感染他人的人。

2、不断学习,加强自我修养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管理者,又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要依据国家的教育

政策、法规,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办学条件,统筹全校工作,正确的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的重心、中心及发展规划,并组织、协调、实施这些工作任务,务必得到预期的效果。作为校长,要有时代的眼光,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尤其在办学条件受各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工作实践中你可能意识到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去处理问题和决策时,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同样是你自己,有时处理问题会得心应手,有时感到束手无策。一些问题用这种方式无法解决,用另一种方式却能得到圆满解决,并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领导者的风格对师生有不同的影响力,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样就要校长有时代的眼光,正确的理念,在校园中起着模范表率的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认识,更加明确了职责。一名好校长手里不应该拿着鞭子,而应该举着旗子,走在前面。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校长、教师的支持。以人为本,转变观念,辛勤工作,营造和谐、进取的校园氛围。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加倍努力,找准学校存在问题的突破口, 使学校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第20篇:校长专题研修班学习体会

三个改变----校长专题研修班学习体会

20**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华东师大的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第六期高中新课程实验省样本校校长专题培训班,在近三周的时间里与来自天津、北京、辽宁、浙江、福建、河南等省市近50名学员一起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一起进行参与式研修学习,一起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通过学习深感受益匪浅,很受鼓舞和启发。

一、“要我做”到“我要做”

新课程来临之际,来自各方面的信息真是众多纷纭,实际操作起来更是充满着困惑和无奈。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处刘月霞处长的报告,阐述了如何认识理解高中课程改革、新课程实验的基本情况和关于实验省的高考改革,到各位专家的讲座进行的专家引领,再到来自各个实验区的经验介绍,使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了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文化多元价值多元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一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意义,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使我们看到了课改的希望,使我们增强了信心和决心。高中新课改是来自课程专家的群体智慧的结晶,是利国利民的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举措,作为校长应该责无旁贷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实施推行的重任,变观望为行动,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新课改赋予了学校更多的自主空间,学校将大有作为。

二、“不能做”到“我会做”

新课程的理想设计和学校的实际操作,出现了许多冲突和矛盾。很多困难摆在各位校长的面前,校长们心中充满着畏难情绪。如学习在开始的几天里,校长们谈论最多的就是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高考方案的出台,学分制的管理等,大家普遍感觉很多事情不能做。通过学习,通过与专家的对话交流和来自实验样本校的经验分享,我们不仅明确了理论层面的新课程的设计意义,而且在实际操作层面也得到了许多启发,更主要的是体会到校长们要运用智慧的头脑挖掘学校和社会的有利资源,去创新实践探索。教材制定和教师活动是课程改革的两个瓶颈,而教师活动就是要在校长的带领下进行的,课改实施的关键在教师,因此校长要重视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要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具有创新意识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少做点”到“要做好”

很多学校面对新课程改革,由于顾及高考升学率和来自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压力,总是抱着观望,试试看,一点一点小步走的策略,不肯花大力气大投入,从而使课改效果大打折扣。通过学习,作为高中新课程实验省样本校不仅要先行一步,大胆实践探索,还要保证课程改革的质量,作为样本校不仅要多做工作,更要做好工作,真正为新课程改革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如何才能做好?首都师大课程中心王海燕教授的参与式研修提出的对高中新课程改革要“用心体味,用新开发,用辛付出,用薪支持”,做出了非常好的回答。

新课程是挑战,是机遇,更重要的它是振兴国家的大业。新课程前程似锦,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校长研修班心得体会
《校长研修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