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10-25 08:34:47 来源: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朱长海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近日,安徽省文明委依照“安徽好人”评选规则追授朱长海为“安徽好人”,并授予其安徽“最美教师”称号。另报经中央文明办同意,朱长海将直接入围7月份“中国好人”。安徽省教育厅追认他为“省级优秀教师”,省总工会追授其“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天长市有关部门正在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相关荣誉称号。

如今,社会各界正掀起一股缅怀朱长海,学习朱长海的热潮。

“朱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托举了学生的未来,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德高为范,我们要将他这种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传承下去。”铜陵市民曹思远说。“朱长海老师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份担当、一份责任还有一份大爱,这也是我们当前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合肥市民 方四平说。“朱长海老师的崇高师德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更应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这种精神。”安庆市大观区德宽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吕红说。

“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春风化雨、言传身教教会我们怎样做事、做人”。友“小伙儿不爱吃水果”留言表达了对朱老师的怀念和崇敬,“他用生命教书育人,向伟大的人民园丁致敬!”

“朱长海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是一种必然选择,是他高尚品行在危难时刻的自然凸显,我们向朱长海学习,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才是对英雄的最好纪念。”天长市城南小学教师王永斌为朱长海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进取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最值得他学习,“我要好好学习朱长海,做一个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朱长海同志的事迹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坚定信仰和先进本色,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和育人之责。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引起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广泛关注,社会反响十分强烈,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立即行动,迅速掀起学习朱长海老师的热潮。吴祥贵要求:各校(园)一要及时传达、学习朱长海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的精神。当前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各校(园)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立足本职工作,把学先进典型活动与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教育改革、建设天长美好教育梦结合起来,认真实施,抓出成效。二要迅速开展朱长海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活动。要积极主动邀请朱长海先进事迹报告团到本校(园)做报告,要对学习活动作出具体安排,要安排专人负责,要形成报纸上有文字、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形象、络上有内容的学习教育强势,弘扬正能量。同时,要做好本单位先进典型学习、推广工作,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三要认真学习领会朱长海老师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以朱长海老师先进事迹为榜样,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为人师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学习实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习张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于海河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兰辉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推荐第2篇: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朱长海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近日,安徽省文明委依照“安徽好人”评选规则追授朱长海为“安徽好人”,并授予其安徽“最美教师”称号。另报经中央文明办同意,朱长海将直接入围7月份“中国好人”。安徽省教育厅追认他为“省级优秀教师”,省总工会追授其“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天长市有关部门正在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相关荣誉称号。

如今,社会各界正掀起一股缅怀朱长海,学习朱长海的热潮。

“朱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托举了学生的未来,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德高为范,我们要将他这种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传承下去。”铜陵市民曹思远说。“朱长海老师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份担当、一份责任还有一份大爱,这也是我们当前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合肥市民 方四平说。“朱长海老师的崇高师德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更应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这种精神。”安庆市大观区德宽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吕红说。

“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春风化雨、言传身教教会我们怎样做事、做人”。网友“小伙儿不爱吃水果”留言表达了对朱老师的怀念和崇敬,“他用生命教书育人,向伟大的人民园丁致敬!”

“朱长海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是一种必然选择,是他高尚品行在危难时刻的自然凸显,我们向朱长海学习,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才是对英雄的最好纪念。”天长市城南小学教师王永斌为朱长海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进取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最值得他学习,“我要好好学习朱长海,做一个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朱长海同志的事迹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坚定信仰和先进本色,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和育人之责。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引起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广泛关注,社会反响十分强烈,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立即行动,迅速掀起学习朱长海老师的热潮。吴祥贵要求:各校(园)一要及时传达、学习朱长海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的精神。当前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各校(园)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立足本职工作,把学先进典型活动与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教育改革、建设天长美好教育梦结合起来,认真实施,抓出成效。二要迅速开展朱长海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活动。要积极主动邀请朱长海先进事迹报告团到本校(园)做报告,要对学习活动作出具体安排,要安排专人负责,要形成报纸上有文字、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形象、网络上有内容的学习教育强势,弘扬正能量。同时,要做好本单位先进典型学习、推广工作,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三要认真学习领会朱长海老师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以朱长海老师先进事迹为榜样,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为人师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学习实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第3篇:朱长海先进事迹1

朱长海老师先进事迹

朱长海,2000年7月毕业于黄山学院,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自2004年以来,他先后获得了天长市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天长市师德先进个人、天长市优秀班主任、天长市、滁州市公民道德先进个人提名候选人、天长市十佳“师德标兵”和滁州市“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他所担任的团总支也先后获得安徽省“红旗团支部”和滁州市先进团支部等荣誉。

2014年5月27日中午,天长市金集中学初三(1)班女学生林某因闹情绪,写了一张“我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父母,我不读书了”的纸条,托同学转交给了班主任朱老师,准备离家出走。拿到纸条后,朱长海老师发现林某已经离开了学校,心急如焚的他午饭也没吃,和林某父母一起,专程从金集镇赶到天长市区寻找。到处都找遍了也没有线索,朱老师便又开始从学生中排查,终于得知林某去了一个同学家中。当天22时30分许,朱老师赶到这位同学家,并耐心开导这名林某,对方最终答应回家。但谁知刚踏出大门,她突然爬上窗户欲跳窗自杀。

千钧一发之际,年仅37岁的朱长海快步上前,从身后拉住这名学生,但由于身体重心过度前倾,朱长海不但没有拉回林某,还跟着她一起从高约8米的三楼向楼下坠去。而就在下坠的生死关头,朱长海老师仍不忘用身体托住林某。

坠楼后,朱老师重重的摔在地上,内脏多处出血,而小云在老师的保护下,落在了朱长海的身上。最终,小云仅仅骨盆等身

体部分位置骨折,受了轻伤,而朱长海老师却身受重伤,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仍英勇牺牲。

朱长海老师,离开了我们。他留下短暂的37个岁月,短暂的14年教育履历,一个未能完成的教育梦想,还留下了,懂他、爱他的人的遗憾和悲伤。

人生有高度

朱老师的人生有高度。他从踏上讲坛的第一天起,他就决不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他的梦想,是要做一个好教师、大教师。工作第三年,他就凭一支粉笔,把他那创新而富有激情的课,上到天长,上到滁州,上到高手云集的省级讲坛上,并获得安徽省政治教学二等奖。一个农村选手,初出茅庐,没有现代化教具,评委折服了。

思想有境界

朱老师的思想有境界。他有一颗“大爱”之心,他的事迹、他的牺牲就是最有力的说明。那晚,如果学生没有找到,他是不会睡觉的,那将是一个不眠之夜。没想到,那个夜晚,却成了他的长眠之夜。

生活上很贫困,也很艰苦,但从没影响过对工作的热情。他收入低,爱人只拿一个月几百块的代课金,家庭底子薄,有三个老人需要照顾。他几乎没有体面的衣服,一年四季,就那么凑合着。只有到了学校有重大活动,他才会把自己收拾得亮丽些。他一家三口住在学校的宿舍里,因为D 级危房拆除的需要,住房

只能靠自己想办法。2013 年,他欠债二十多万建了一套房,才算是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家。而这一切从没有影响过对理想的渴望和追求。

事业有成就

朱老师的事业有成就。他是个有智慧且富于创新的人,14 年的工作里,他创造了金集中学的多项第一。每一个金集中学的老师都清楚,金集中学的发展和进步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汗水。学校所获得的荣誉如:全国普法工作先进集体,连续十年天长市规范化考核优秀奖,滁州市德育示范学校、滁州市特色学校,滁州市大课间评比一等奖,省红旗团支部、滁州市优秀团支部等等等等,都离不开他。

推荐第4篇: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活动方案

继续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活动方案

朱长海,1977年11月出生,2000年7月毕业于黄山学院,本科学历,天长市金集初中一级教师。自2000年任教以来,长期担任班主任和政治教师,2002年担任团总支书记,2013年担任教导副主任。先后获得了天长市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天长市师德先进个人、天长市优秀班主任、天长市、滁州市公民道德先进个人提名候选人、天长市十佳“师德标兵”和滁州市“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2014年5月27日中午,朱长海所教的金集中学初三

(一)班女学生林某因闹情绪,留下便条,悄悄离家出走。班主任朱长海老师在第一时间发现后联系家长,并从班上学生中了解了情况,多方寻找线索。当天下午,他与林某的父母专程到天长市区寻找未果。当晚10:30分许,在其同学家找到林某。朱老师找到学生后,便耐心细致地开导这名女生,反复做其思想工作,劝说其安心回家。谁知这名学生一时情绪激动,突然从二楼半窗户跳下欲轻生。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朱长海老师急步上前,想拼命从身后拉住这名学生,但由于身体重心前倾,为时已晚,朱长海连同学生双双坠楼,而就在下坠的生死关头,朱长海老师紧紧地用身体托住学生。最终,学生仅受轻伤获救,而朱长海摔成重伤,虽经全力抢救,不幸英勇牺牲,年仅37岁。为弘扬朱长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结合“两学一做”,把开展向朱长海同志学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大好契机,引导广大教师解放思想、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埋头苦干,为民族教育事业奠定思想基础。

二、方法步骤

学习活动集中安排分三个阶段进行。(2016年9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

(一)思想动员阶段(9月2日—5日)。9月2日开始,分别组织召开全体教师学习、引导广大教师加强对朱长海同志崇高精神的深刻理解,使党员干部更好地接受教育,努力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使学习活动产生深入持久的效果。

(二)学习教育阶段(9月6日—9月31日)。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先进事迹图片:全面深刻理解朱长海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自觉把朱长海精神转化为推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深化认识阶段(10月1日—12月30日)

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召开座谈会,从“朱长海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们为什么要向朱长海同志学习”、“我们应向朱长海同志学习什么”、“朱长海同志精神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教育意义”等四个方面进行交流学习。组织全体教师撰写心得体会,结合实际谈学习感受。通过交流学习,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对学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要及时总结,加强宣传,不断将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三、几点要求

通过学习活动,全体教师要紧密联系实际,对照先进找差距,以朱长海同志为榜样,从他的精神世界中汲取营养,从他的无私追求中寻找动力,从他的价值取向中把握方向。

(一)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爱党爱国爱事业。努力学习朱长海同志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矢志不渝,把学生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实现高尚的人生价值。

(二)刻苦钻研、奋发有为,立足岗位做贡献。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实际,刻苦钻研、严谨务实、勇于探索、努力创新,全面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三)艰苦奋斗、甘于奉献,踏实工作求发展。使全体教师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

此次学习活动,要坚持与深入学习教育学习月活动结合起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中来,并确保取得实效。将学习活动与推进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学习活动与抓好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转变作风、埋头苦干,全面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推荐第5篇:学习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金集初中教师朱长海心得体会

朱长海同志生前系金集初中教师,中国共产党党员,1977年11月出生,2000年参加工作,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4年5月27日中午,金集初中一名初三学生因闹情绪,给班主任朱长海留下便条,准备离家出走。朱长海发现后,第一时间向班上其他学生了解情况,并顾不上中餐和晚餐,忍着饥饿和疲劳,联系家长多方寻找,当晚10:30分许在其同学家找到该学生后,耐心劝导,反复做其思想工作。谁知该学生一时情绪激动,竟欲跳窗。千钧一发之际,朱长海快步上前,拼命从身后拉住这名学生,由于身体重心前倾,朱长海连同该学生双双坠楼,就在下坠的紧要关头,朱长海紧紧地用身体托住该学生。最终该学生仅仅受了点轻伤,而朱长海身受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7岁。

朱长海同志长期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了“天长市十佳师德标兵”“滁州市师德先进个人”“滁州市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曾被提名为“滁州市公民道德先进个人”候选人,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貌。为弘扬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加强全市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朱长海同志学习活动。

一、学习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朱长海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教师的光荣称号,他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

二、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朱长海同志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滔滔理论,他矢志育人之乐,默默坚守三尺讲台15个春秋。为了班上57名学生都能顺利升学,大龄的他曾一再推迟婚期,患胆结石后却一再拖延治疗…‥他用行动诠释了“献身、求实、负责”的当代教师精神,即便倒下,也倒在了他为之倾情奉献的事业中,展现了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

三、学习他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大爱情怀。朱长海老师曾说:我 “甘心做一片绿叶”,时时处处“心怀学生”.在学生眼中,他亦师亦友,只要有机会,他就和学生谈心,谈理想,谈生活、谈家庭;他关注每个学生的心声,开通“心灵之约”信箱,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他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他总是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带头为灾区捐款并资助贫困学生。在学校的支持下,他还启动以“亮化校园、奉献爱心”为主题的金集初中“爱环助学”计划,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达300余人次。正是他的爱心和责任感,诠释了为师者的美丽,熔铸了大爱师魂的真谛。

四、学习他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朱长海同志工作起来像“拼命三郎”,每天早来晚走。

“要么不做,要做就最好”是他恪守的座右铭。他担任校团总支书记后,利用学校简陋的条件开通了“校园之声”广播站,组建金集初中第一支学生篮球队——“雏鹰”篮球队,金集初中团总支曾被评为“安徽省五四红旗团总支”;他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坚持向书本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媒体学习。他经常参加省、市、区各类教育教学交流互动,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他的学科教学和论文评优,多次获得全市一等奖,2003年参加安徽省思想政治课评优荣获全省二等奖,他还被聘任为市关塘教研中心思想品德课教研员。他的勤奋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使他成为天长初中思想政治学科领域公认的骨干和带头人。

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先进本色,展现了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师德风范和育人之责。各校(园)要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广大师生学习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要将学习宣传活动与加强师德建设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二:学习天长教师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

朱长海同志生前是天长市金集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导处副主任。2014年5月27日晚,为拯救学生生命身受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7岁。 5月27日,安徽省天长市金集中学三(1)班一女生因闹情绪要跳楼,班主任朱长海老师及时抓住该女生,可由于重心不稳,最终与女生一同坠楼,就在坠落过程中,朱长海用自己的身体托举着学生,最先落地不幸身亡,被救学生幸免于难。

朱长海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近日,安徽省文明委依照“安徽好人”评选规则追授朱长海为“安徽好人”,并授予其安徽“最美教师”称号。另报经中央文明办同意,朱长海将直接入围7月份“中国好人”.安徽省教育厅追认他为“省级优秀教师”,省总工会追授其“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天长市有关部门正在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相关荣誉称号。

近日,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向朱长海学习活动。 朱长海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全社会来学习。这个平凡的教师的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教师朱长海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朱长海老师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坚强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他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的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他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我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在他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最美教师”学习:一是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二是甘于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责任。

朱长海老师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他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他最美心灵和无远弗界的人性大爱。也正是她这种处处以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理性”,才会有他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朱长海的英勇行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朱长海老师勇救学生的英勇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决心以朱老师为榜样,学习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他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如今,社会各界正掀起一股缅怀朱长海,学习朱长海的热潮。 “朱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托举了学生的未来,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德高为范,我们要将他这种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传承下去。”铜陵市民曹思远说。“朱长海老师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份担当、一份责任还有一份大爱,这也是我们当前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合肥市民 方四平说。“朱长海老师的崇高师德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更应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这种精神。”安庆市大观区德宽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吕红说。

网络上,网友们也纷纷热议朱长海的英雄事迹,网友“小弟豆奶”发起了“向朱长海老师学习什么?”的大讨论。网友“沙丁鱼小小罐头”说:“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春风化雨、言传身教教会我们怎样做事、做人”.网友“小伙儿不爱吃水果”留言表达了对朱老师的怀念和崇敬,“他用生命教书育人,向伟大的人民园丁致敬!”

省教坛新星刘玉明在学习朱长海事迹后表示,“朱长海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是一种必然选择,是他高尚品行在危难时刻的自然凸显,我们向朱长海学习,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才是对英雄的最好纪念。”天长市城南小学教师王永斌为朱长海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进取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最值得他学习,“我要好好学习朱长海,做一个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记者 宋艺)

推荐第6篇:朱长海学习心得体会(推荐)

篇一:学习朱长海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心得体会 徐桂芳

5月27日中午,女学生林某因与家人闹情绪,竟欲跳窗自杀。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年仅37岁的朱长海老师快步上前,想拼命从身后拉住这名学生,但由于身体重心前倾,为时已晚,朱长海老师连同学生双双坠楼,而就在下坠的生死关头,朱长海老师仍然紧紧地用身体托住学生。最终,学生仅仅受了轻伤,终于得救了,而朱长海老师却身受重伤,虽经全力抢救,但最终仍英勇牺牲。

自从学校组织我们学习朱长海同志的事迹以来,让我看到了朱长海老师是怎样用自己的生命托举了学生的未来,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德高为范。朱长海老师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份担当、一份责任、还有一份大爱,这也是我们当前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

朱长海同志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坚定信仰和先进本色,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和育人之责。我要以朱长海老师先进事迹为榜样,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为人师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学习实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要好好学习朱长海,做一个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2013—2014第二学期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徐桂芳

这学期,我承担了一至四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到辛勤付出之后换取成功的那种快乐。教学中,我结合各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学情,扎扎实实抓教学,认认真真做工作。在工作中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提高,为此,我对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这一学期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按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教学中钻研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所任科目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保护环境,爱惜资源;使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掌握了一些自己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

二、实施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我还要继续学习如《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之类的指导性文章,进一步理论联系教材及教学工作实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篇二: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朱长海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近日,安徽省文明委依照“安徽好人”评选规则追授朱长海为“安徽好人”,并授予其安徽“最美教师”称号。另报经中央文明办同意,朱长海将直接入围7月份“中国好人”。安徽省教育厅追认他为“省级优秀教师”,省总工会追授其“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天长市有关部门正在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相关荣誉称号。

如今,社会各界正掀起一股缅怀朱长海,学习朱长海的热潮。

“朱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托举了学生的未来,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德高为范,我们要将他这种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传承下去。”铜陵市民曹思远说。“朱长海老师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份担当、一份责任还有一份大爱,这也是我们当前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合肥市民 方四平说。“朱长海老师的崇高>师德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更应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这种精神。”安庆市大观区德宽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吕红说。

“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春风化雨、言传身教教会我们怎样做事、做人”。网友“小伙儿不爱吃水果”留言表达了对朱老师的怀念和崇敬,“他用生命教书育人,向伟大的人民园丁致敬!”

“朱长海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是一种必然选择,是他高尚品行在危难时刻的自然凸显,我们向朱长海学习,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才是对英雄的最好纪念。”天长市城南小学教师王永斌为朱长海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进取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最值得他学习,“我要好好学习朱长海,做一个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教师。

朱长海同志的事迹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坚定信仰和先进本色,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和育人之责。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引起多家主流新闻媒体广泛关注,社会反响十分强烈,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立即行动,迅速掀起学习朱长海老师的热潮。吴祥贵要求:各校(园)一要及时传达、学习朱长海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的精神。当前正值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各校(园)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立足本职工作,把学先进典型活动与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教育改革、建设天长美好教育梦结合起来,认真实施,抓出成效。二要迅速开展朱长海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活动。要积极主动邀请朱长海先进事迹报告团到本校(园)做报告,要对学习活动作出具体安排,要安排专人负责,要形成报纸上有文字、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形象、网络上有内容的学习教育强势,弘扬正能量。同时,要做好本单位先进典型学习、推广工作,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三要认真学习领会朱长海老师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以朱长海老师先进事迹为榜样,积极践行核心价值观,切实提升为人师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学习实践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进一步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篇三:学习朱长海老师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老师事迹的心得体会 芜湖市第四十九中学丁兴儒

5月27日晚,天长市金集中学教师朱长海为挽救轻生学生,不幸双双坠楼,生死一刻,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学生。朱长海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身亡。

“我把心给了学生”是朱长海在微博里的话。正是这份爱,让他在危难之时保护了一个更年轻的生命,用英雄的壮举践行了自己的铮铮誓言。

教育最本质的内涵是爱,每一位教师都应以爱诠释教师这个崇高的名称。朱长海用大爱与大勇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学习他的担当和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所在,要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关爱、呵护,把全部的精力奉献给崇高的教育事业。学习朱长海老师的事迹,我深受感动。作为基层教师,朱长海是我们的好榜样。今后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只要想起朱长海,就会获得无穷的力量,如何对待学生、处理师生关系,朱长海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和爱心,给所有教师上了一课。朱长海老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性情的人,他放弃了城市学校伸出的橄榄枝,把全部身心交给了农村的孩子。他和学生打成一片,用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起楷模,也为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树立起榜样。今后,自己一定要向朱长海学习,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朱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托举了学生的未来,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德高为范,我们要将他这种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传承下去。 “朱长海老师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份担当、一份责任还有一份大爱,这也是我们当前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 “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春风化雨、言传身教教会我们怎样做事、做人”。 “朱长海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是一种必然选择,是他高尚品行在危难时刻的自然凸显,我们向朱长海学习,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才是对英雄的最好纪念。” 教师网友的留言也正说明了朱老师的壮举感染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们,传播着社会的正能量。 朱长海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事迹,与他平时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是分不开的,他是一个把心掏出来奉献给学生的好老师,其崇高的师德令我们敬仰,更值得我们学习,今后我们将以他为榜样,像他一样去呵护、关爱、教育我们的学生们。朱长海同志的事迹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的坚定信仰和先进本色,展示了作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师德风范和育人之责。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朱长海虽然离我们而去,离开了他钟爱的学生,离开了他所钟爱的事业。但他的英勇事迹却风范长存、他的爱心、他的义举将情满校园、情满人间。 2014年7月2日

推荐第7篇:学习李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李长海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宗殿洪 纪检监察一室主任

古语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纪检监察干部只有忘记心中的“小我”做到了思想行动上的“无私”,才能做到“无畏”,才敢于同腐败分子作坚决彻底的斗争。通过学习李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更加的理解了它的涵义。

一、刻苦钻研,争做业务带头人

在案件检查工作中,李长海同志始终坚持对每个案子的特点、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与此同时,李长海同志还深知要想干好案件检查工作,靠仅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有一颗刻苦钻研的恒心。他在查办每起案件的时候都会仔细与同事分析案情,让每位同事都能掌握办案思路,并且他对于案件笔录非常重视,特别是在2011年,在调查市直某单位案件时,在制作调查笔录的过程中,由于办案人员未能抓住主要问题,锁定关键证据,使案件办理陷入僵局。后来李长海发现这一问题,经过反复推敲物证,认真询问被调查人,并连续3次形成调查笔录,最终锁定违纪证据。李长海经常对我们说:“调查笔录是案件成败的关键,不能有半点马虎”。李长海经手的每起案件都亲自审查调查笔录,保证案件万无一失。

二、秉公执纪,不办人情案、关系案

在工作上,李长海严格按照职责办事,对事业充满激情、对工作充满热情,面对腐败案件敢于严肃查办,面对“打招呼、说感情”的情况,勇于将压力化为工作动力,面对荣誉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李长海对于查办案件中的人情关系总能坚持原则,秉公执纪。就像2012年在查处区直某单位案件过程中,李长海查案前曾对办案人员说:“谁与被查单位有关系,现在就说出来,申请回避,如果开始调查后做手脚,别管我不讲情面!”李长海坚持原则,顶住压力。迅速锁定证据,当日下午5点钟开始调查核实,晚9点将被查单位负责人移送司法机关。

三、坚持原则,做合格的执纪人

李长海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有不畏艰难、披荆斩棘的意志和品格,勤能补拙,越难益坚。在纪检干部调查取证的过程中,各类情况时有发生,有的过程艰难,有的内容繁复,有的涉及权势,有的涉及亲属,面对这些,李长海深知愤怒和痛苦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坚定严肃查办案件的信心。在工作中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对委局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都能够认真及时完成,不计较个人得失。

多年来,李长海同志始终坚守在反腐败斗争的最前沿,始终把查办案件工作放在首位,在查办案件工作中,坚持原则,不循私情,对错误倾向决不妥协迁就,坚持实事求是,严守纪律,固守廉洁从政思想道德防线,树立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纪检干部的良好形象,努力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通过学习李长海的先进事迹,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查办案件时,应做到“滴水不漏”,将每一份笔录都认真书写,每一份书证都仔细研究,将每一份手续都做全、做细。在案件查办过程中更要将每一个环节都提前演练,不给违纪人员以可乘之机。使我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李长海同志为榜样,不办“人情案、关系案”,坚定理想信念,拒腐蚀,永不沾,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模范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决不搞以权谋私、以案谋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推荐第8篇:学习最美教师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朱长海同志生前是天长市金集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导处副主任。2014年5月27日晚,为拯救学生生命身受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7岁。

近日,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向朱长海学习活动。 朱长海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全社会来学习。这个平凡的教师的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教师朱长海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朱长海老师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坚强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他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的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他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我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在他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最美教师”学习:一是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二是甘于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责任。

朱长海老师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他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他最美心灵和无远弗界的人性大爱。也正是她这种处处以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理性”,才会有他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朱长海的英勇行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朱长海老师勇救学生的英勇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决心以朱老师为榜样,学习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他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推荐第9篇:学习朱志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志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全省档案系统学习朱志伟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中,我一次次认真阅读省档案局调查组撰写的《关于龙泉市档案局局长朱志伟同志先进事迹的调查报告》及各级领导的批示,一时间,我对自己这位相处时间超过家人的身边典型——朱志伟局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先进人物的事迹总是在平凡中见伟大,在细微处见真情。认真一对照,朱局长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到档案局工作的10年里,始终是带着激情在做事,带着感情在工作。记得2004年我录用到档案局工作,朱局长下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组织实施林权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当时国家、省里的数字化加工规范还未出台,全省开展这项工作的单位也不多,正当我不知所措时,朱局长给了我一个指导原则,那就是从便于群众查阅出发,怎样能使档案查的快、查得全,我们这数字化就怎么搞。之后的十年里,在朱局长的推动下,龙泉市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就没有停顿过,资金的投入从最初

一、二万到现在的上百万元,数据库建设的也从单一的林权拓展到婚姻、婚民、土地等10多个民生档案类型,供检索信息110万条。随着一批批档案数字化成果的投入使用,来档案馆查阅过档案的群众都认为,比以前更方便了,几分钟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档案。当时的我一直认为,朱局长要搞数字化是想出政绩,现在的我才真正明白,朱局长要搞数字化,并坚持十年之久,是为了让档案更好服务群众。这十年,朱局长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档案数字化只是其中之一,我举这个例子,是因我亲身经历。

朱局长今天之所以成为全省仍至全国档案系统的先进,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因为他心里装着百姓,他对档案事业有着无比的热爱,对工作充满了激情。他总是那么忙,总是那么操心,就像他自己说得,常常会因为一项工作而整夜睡不好。当一项项艰巨的工作完成后,同志们都想歇歇的时候,朱局长总是提出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然后一个人冲在最前头,以自己的行动鼓舞着大家奋力向前。

成为先进典型后,朱局长常说,荣誉是大家的,是集体的,是靠大家苦干实干得来的,我们要把荣誉当作工作的动力、前进的起点。作为朱局长的部下,我们清楚,龙泉档案工作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成绩的取得,背后是我们朱局长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单位里的同志们都了解朱局长的为人,成为先进典型后的他,一定会更加严厉要求自己,也会更加严格要求同志们,今后的工作要求一定会更高,任务一定会更重。同志们也很佩服朱局长,在单位里,他最苦,他最累,他虽身材瘦小,却他像一头强壮的“领头狮”,带着大家战胜一个个困难,一步步走过来,又带着我们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我深知,作为先进典型身边的人,在感到幸运和自豪的同时,更要对照先进找差距,学习典型争先进。朱局长常说,他要“做好两件事,实现一个梦想”,就是要为群众和身边的同志做好服务,让档案成为群众工作生活的好帮手,让单位成为年青干部煅练成长的平台,实现龙泉司法档案列入世界记忆的梦想。学习先进关键看行动,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朱局长的带领,有同志的们齐心协力,龙泉的档案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龙泉档案人的中国梦一定会在真抓实干中实现。

推荐第10篇:学习朱邦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模范朱邦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张景琴

在邵武煤矿有这么一个家庭,一家四口人都是六级以上的残疾人,而这个家庭父子之间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作为父亲的朱邦月却付出了自己一辈子的情感,用心地照顾着朋友的妻儿,这一切都源自对朋友的一个承诺。这位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像一股强大的道德的力量,让我心潮起伏。

因为一句承诺,朱邦月40年坚守。以常人无法想象、无法坚持的毅力,42年如一日照顾三个重度残疾人,即便在自己残了一条腿的情况下也不放弃。他的这种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爱深深震撼着我们每一位个人的心灵。

他和及其家人的事迹感动了社会、感动了网友、感动了千千万万知情者。2006年以来先后荣获山东电视台“八喜杯感天动地父母情十大真情人物”奖;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海峡都市报、大众传媒、融侨集团等媒体和单位推出的“融侨杯2006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奖;福建煤炭集团公司“感动福煤十大员工”荣誉; “兖矿杯百名感动中国的矿工”荣誉等。同时还在各大媒体:新华社福建分社、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东南快报、福州电视台,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栏目、《东南新闻眼》栏目、《纪事》栏目、《公共视线》栏目、《海峡西岸红十字》栏目和山东卫视《天下父母》南平电视台、邵武电视台等栏目的接受过采访和宣传报道。2008年1月当选首届“感动闽北十大人物”。 朱邦月同志‘用一生的爱践行一个承诺\',我要向他学习,用一身去坚守我的职业理想,做一名充满爱心、忠诚事业、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11篇:学习朱贤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贤度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南昌市棉花市小学 揭震青

朱贤度,男,48岁,安义县市场建设物业管理中心主任。3月10日,在街头见义勇为,被小偷刀刺腹部,他捂住流出的肠子死死揪住小偷不放……五位中学生见此情景,合力制服穷凶的歹徒。朱贤度被送到医院时深度休克,经过六小时抢救才脱离危险。他见义勇为与小偷奋勇拼搏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也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我作为一名服务行业中的教师,尽管我们的角色迥然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信念、同一种态度和同一种操守,那就是、奉献、钻研和甘做人梯。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将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为此,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来努 力。

一、端正态度

要想让课堂有亮点,一要端正工作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能不能上一堂好课,能不能让课堂呈现出更多的亮点,教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是次要的,个人的教学能力再强,水平再高,缺少一个端正的教学态度,课堂也是很难出彩的。只有端正工作态度,把教育作为事业来做,把教学作为艺术来 研究,才有可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让课堂亮点不断闪现。不枉教师的光荣使命。

二、练好基本功

要教给孩子一滴水那么多知识,教师就要具有一桶水那么多的知识。所以,白天,我们不仅在学校上课,批改作业,处理一些班务,搞教研活动,还要抓紧业余时间外出听课学习,晚上回家还得备课,看书学习,查阅资料等,当别人在与家人聊天,朋友聚会,吃喝娱乐,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闲的时候,我们还在为明天的的上课做准备,还在为某个学生的个体行为伤脑筋,还在为写一篇论文而冥思苦想。是呀,可当我们看到学生的一丁点进步时,有家长向我们道谢时,自己课堂教学闪现出一丁点火花时,工作得到同事、领导的肯定时,那种兴奋与激动是难以言表的。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记忆力和精力最黄金的时期却是有限的,现在的我倍感岁月的不饶人,眼看人生的黄金时间匆匆从脚下流过,如果还不努力学习,不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淀下一些经验的话,可能确实就要来不及了,所以,我想:现在辛苦点,累点,虽然会失去一些娱乐时间,但我会得到一笔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解惑授业的经验。 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收获丰硕的成果,哪怕一颗青涩的小果,我也要为之努力奋斗,心里也觉得很甜。

三、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我们要象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孩子身体不适时,我们应该嘘寒问暖;孩子有缺点或不足时,不歧视,不挖苦,不嘲笑,应该有颗包容之心,要想到:他们是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当孩子的优点或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加以肯定和鼓励,……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 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 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用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第12篇:朱勤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朱勤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7月27日,镇上组织对党的好干部,原定西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勤同志的事迹进行组织学习,现将自己学习中的粗浅体会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平凡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纵观朱勤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却以朴素的忠诚,感染了身边很多的人;以炽热的爱,让生命得到延续;用满腔的热血,谱写了警徽的光华。他是一个平凡之中见伟大的人。

二、平凡之中见伟大,贯穿于朱勤一生的点点滴滴。在36年的工作生涯中,特别在近10年的市公安局纪委书记岗位上,他为官清廉,每年手过千万自己却不沾一分,长期身居要职妻女却没有正式工作;他为人赤诚,视民警如兄弟关心爱护备至,对案件当事人公正公平言而有信;他为政勤恳,每天早出晚归几十年如一日从未懈怠,重病在身犹自忘我工作直至生命最后一息。他以他的一生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高标,彰显了一名人民公仆无私的情怀。

三、平凡之中见伟大,体现了一种品格、精神和价值。朱勤以他一生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他一生的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以他一生的公而忘私、甘于奉献,凝结升华为一种品格,一种精神和一种价值。朱勤以实际行动真实地谱写出定西人在困难中锻造意志、在平凡中孕育高尚的人格品质;以实际行动突出地体现着“人一之,

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甘肃精神;以实际行动忠实地践行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平凡之中见伟大,来源于朱勤所拥有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朱勤出生在陇中牛营大山脚下的农民家庭,牛营大山的山水和家乡父老所拥有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赋予了他厚重的思想底色。这位大山的赤子在他人生思想形成的青年时代光荣地参了军,经过长期的部队的淬火和熔炼,经过长期的党的思想的教育和洗礼,使他对党、对人民的朴素情感升华为对党的无限信仰,对事业的矢志不渝,对人民的无限热爱。所以在各种的物欲、颓废面前,他毅然选择了廉洁,选择了奋斗,选择了人民!

五、平凡之中的优秀品质,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爱民情怀。学习他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崇高品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尚情操。朱勤不但是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广大民警的学习楷模,也是全市各级各界干部的学习榜样。学习朱勤,是组织对一个战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党的好干部的最好评价,也是我们为弘扬正气、保持廉洁而向党员干部发出的响亮号召。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宏伟目标。对于贫困落后的定西而言,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各级各界特别需要一大批朱勤这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尤其是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学习朱勤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持之以恒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把心思放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服务广大群众上, 进一步形成学先进、讲奉

献、创佳绩的良好风尚,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断增强各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要对照朱勤同志的事迹,从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精神状态上寻找差距,赶学比超,引领正气,履职尽责。始终做到在学习上不自满,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在工作上高标准,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在作风上重转变,关注民生,真抓实干;在生活上严要求,勤俭节约,情趣健康。要把学习活动与反腐倡廉建设任务的落实、开展创优争先活动、推动效能风暴行动结合起来,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的精神动力,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

第13篇: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开花结果,心里的欣慰,是发表论文无法比的!”朱有勇常说。下面小编整理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过去三十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控制农作物病害技术,可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增产20%,这两项技术造福了上亿农民。2015年,60岁的朱有勇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带领澜沧“直过民族”拉祜族农民走上生态脱贫致富和绿色发展之路。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用科技改变贫穷。

院士做扶贫,得先把自己变成农民。朱有勇院士带领团队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发展林下经济。用科技的力量带动和改变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面貌,让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今年10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团队指导澜沧村民种下的“林下三七”,在大塘子村竞卖会上卖出了鲜品每斤1050元的价格,换算成干成品约8400元/公斤。而这个月,“农民院士”朱有勇主导的澜沧科技扶贫班迎来了首批电商学员,来自澜沧县20个乡镇的60名学员,将在半年内参加3次集中授课。这是中国工程院澜沧科技扶贫继技能班之后,首次引入电商课程,以实现从农产品种植、养护、收获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扶贫新尝试。朱有勇说:“现在越来越喜欢在下面扶贫。都不愿意到昆明了,总想在村子里面。”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79%,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为了让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国工程院从2015年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经过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后,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认为,这里具备发展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产业的条件,当地农民可以因此脱贫致富。朱有勇告诉记者:“种蔬菜、种土豆、养猪、养鸡,一百天左右可以见成效,让拉祜族同志马上见到效果,一个冬季一户农户种上三亩五亩冬季马铃薯就直接脱贫了。”

“直过民族”贫困的根源之一是当地落后的观念,朱院士团队的到来,无异于对症下药。澜沧县扶贫办副主任杨凯说:“素质性贫困是制约我们最大的问题,贫困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一直都发挥不出来。中国工程院来了以后,让我们解决素质性贫困有了突破口,老百姓生产生活技能和农业生产能力有了根本改变。”

院士、专家的亲身示范和实实在在的收成让当地群众焕发出好学向上的精神面貌。村民朱永情说:“以前七八点钟都没有人起床,现在一个看一个的,你一个人睡懒觉,别人在干活是不可能的,很早就起来了。”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还开设了冬早蔬菜、茶叶种植、林业班、猪牛养殖班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约1500多名乡土人才。随着扶贫的深入,目前,澜沧整体贫困率正在降低。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脱贫农户375户,贫困发生率42.93%。2019年,预计可实现脱贫357户,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09%,现已申请贫困村脱贫退出。

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民小组,朱有勇院士团队因地制宜制定了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规划,他有信心带领他们几年间脱贫致富。他认为,如果整个云南、甚至西南地区,都能把林下经济盘活、做起来,这就是山区的增量。朱有勇说:“你能把他的资源变成商品、变成他的产业。做成一个产业,把一个成果推广开来,让农民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这种比发一篇论文的成就感要强得多。带着学生一起去,学生的博士论文也好、硕士论文也好,和生产结合起来,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农民院士”朱有勇主导的澜沧科技扶贫班这个月迎来了首批电商学员。来自澜沧县20个乡镇的60名学员,将在半年内参加3次集中授课。这是从农产品种植、养护、收获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扶贫新尝试。

朱有勇:越来越喜欢在下面扶贫。下来的时候都不愿意到昆明了,总想在村子里面。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2015年,朱有勇受命带队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乡扶贫。尽管语言不通,但调研了半年,朱有勇和他的团队对当地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分析后,开始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户种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村民每年十一、十二月种植,来年三四月份收获,不仅不影响夏季作物水稻的种植,还为农户每亩增加2500-7000元不等的收入。

拉祜族村民李扎袜:朱院士教给我很多技术,我们怎么想都想不到能赚到这么些钱,以前是根本想不到的!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还开设了茶叶种植、林业班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乡土人才。云山村此前共有未脱贫农户375户,贫困发生率42.93%。2019年,预计贫困发生率可降至1.09%。

朱有勇:2019年关注最多的是山上的农民。大量的精力还是在扶贫上。我们不光说是脱贫,还要致富。

朱有勇曾说:“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他和他的团队把科研成果带到田间地头,真正解决农民生产上和思想上的问题,实现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观念更新双丰收。从一位农民子弟到院士,从院士到“农民教授”,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广袤的希望田野上,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过去30多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两项控制农作物病害技术,可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增产20%-30%,这两项技术造福了上亿农民。2015年,60岁的朱有勇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目标:用科技改变贫穷。

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朱有勇这样手把手地教当地村民种地,已经快五个年头了。2015年,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澜沧县,60岁的朱有勇到这儿长期驻村,澜沧县地处中缅边境,主要生活的是拉祜族。

朱有勇刚刚来到这里,发现当地村民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有20万亩的松林,却没有任何利用,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怎么才能让当地农民脱贫?朱有勇首先用了半年的时间走遍了各个村寨。在走访调研中他发现,这里冬天不冷、林木茂密,非常适合种植三七等中药材。

三七怕光,人工种植都在大棚里。朱有勇要在松林间种三七,面临病虫害增多的情况。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带领团队开始“林下三七专项研究”课题。最终他们发现,在松林间的腐殖土里可以种三七,这样不会损害松林生长,不打农药同样可以解决三七感染病虫害。这项研究成果让林下三七从10%的成活率,大幅提升到70%以上。而天然无公害的三七,市场价已经卖到每公斤5000元。现在,当地采用合作社管理,贫困户出工出力,还能参与分红。

林下三七种植让村民有了额外收入,怎么才能更好地利用耕地,朱有勇也在思考。澜沧县没有四季,只分雨季和旱季。雨季种水稻,旱季土地闲置时,最适合种植怕雨水的马铃薯,如果每年11月份播种,三个月后就可以收获,不但使冬闲地得到利用,错峰上市的马铃薯,每亩地收入可达到近万元。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驻拉祜山村、带老乡脱贫,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10月,一场竞买会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塘子村进行,朱有勇院士扶贫工作站科技扶贫项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现场,各企业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价,他赶紧叫停,“我们要种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价格太高,不是我们种植的目的。”

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各种重大科技奖励18项,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头衔众多,但他最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更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2015年,中国工程院决定对澜沧县开展对口帮扶。这里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讨论会上,院士云集,环顾一周,当时已经60岁的朱有勇发现自己最年轻,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轻,我来干。”

进村考察,朱有勇连连叹气,漏风漏雨的篱笆房,放上几张床,堆着点玉米杂粮,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当。“是真的穷,但是不该这么穷。”朱有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以种植野谷、玉米和打猎为生。在中国工程院进驻之前,这里的很多村民还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

全面调研之后,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率领百余人的教授、博士专业团队,正式进驻蒿枝坝。

2012年,蒿枝坝就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却并没有让当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这里不是资源贫困,是典型的素质贫困。”信息闭塞、语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当地贫困的根源。这里的贫困让朱有勇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

“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

调研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降雨后,冬季马铃薯成为朱有勇及其团队试点扶贫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但在项目推广初期,却吃了闭门羹。院士的名声,在这个小坝子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们怀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间,村里尝试种植新品种却惨遭市场“滑铁卢”,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阴影。

“难道院士比我们农民更会种地吗?”“种地就是挣口饭吃,还能指望着挣大钱?”“冬天种了,卖给谁?院士还能管你卖土豆?”

村民的疑虑,是摆在朱有勇面前最实际的问题。为证明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选择了用事实说话。

在当地政府和云山村村委会的支持下,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正式上马。带着新研发的马铃薯品种,朱有勇扛起了锄头。每天一大早,就在田里扎了根,有时候甚至直接跪在田里,双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质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正式在蒿枝坝种下。从播种、看护、浇水,每个环节,朱有勇和他的扶贫团队都精益求精。2017年3月,密密麻麻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产值达90万元。

刘扎袜是第一批贷款入股种植的村民,这个项目让他增收上万元,“没想到院士还真的管我们卖土豆啊。”过去的冬季闲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门槛快被村民们踏破了。“要让村民们真正看到效益,我们可以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朱有勇的科技种子在这里结出了果实。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

冬季马铃薯只是当地致富的一块敲门砖。“冬闲田”变成“效益田”,不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于科学种植有机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种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转化,让朱有勇的理想一点点实现,“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

从2015年驻村蒿枝坝以来,朱有勇一大半时间都在村里度过。很多当地村民不会汉语,为能顺利沟通,他还从头学起了拉祜话。

朱有勇有晨跑的习惯,绕着蒿枝坝,每天5圈,雷打不动。开始,只要听见村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来的扶贫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里的狗不叫了,来蒿枝坝参与扶贫的教授、专家也加入晨跑。

好几次,每当朱有勇要离开村子,村民就跟在后面,一起唱当地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朱有勇说。

基层干部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团队里的博士。

2015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朱有勇院士带来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从此以后,他们走到哪,村民们就跟到哪儿。“他们可是上面派来的博士!别看我们才小学文化,天天跟在他后面,不都是‘博士后’啦!”就这样,贫困的小村庄里有了大批“博士后”。

“房子是新盖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旧的。”由于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扶贫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快速开出“脱贫药方”——种冬季马铃薯。

此后的时间里,朱有勇14次来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博士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落进了蒿枝坝的地里。2017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马铃薯排队“破土”。一算账,村民们两眼放光: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被村民们赞不绝口。

丰产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马铃薯,蒿枝坝还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

“眼见为实,群众就看实效。”朱有勇感慨,“扶贫先得扶智,村民们不是不想干,关键要扶到实处,教会他们怎么干!”

在过去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农业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欢的称号也是老乡们送给他的——“农民教授”。

近年来,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朱有勇也给自己定了新目标!

第14篇:学习朱和平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朱和平先进事迹心得

近日来认真学习了中共党员,全国劳模、环卫工人朱和平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给我们展现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揭示了一名共产党人的伟大情怀。她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

1973年,18岁高中毕业的朱和平,摒弃世俗观念的偏见,毅然走上了郑州市管城区卫生队清运垃圾的工作岗位,一干就是30多年。30个春夏秋冬,30年风霜雨雪,朱和平从赶着毛驴车收垃圾,到拉着架子车、手拿摇铃沿着背街小巷、挨家挨户收垃圾,再到她作为首批开上垃圾车的女司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里来,雨里去,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精心打扮着这座城市,同时也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要知道,在当时一个女孩家沿街叫喊收垃圾,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怕人瞧不起,她冬天用口罩遮着脸,夏天戴顶大草帽,“破帽遮檐过闹市,管它冬夏与春秋”。她常说:“世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得有人干,工作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朱和平自担任垃圾清运司机以来,每天工作都在10个多小时,驱车200多公里。开车20多年来,运送垃圾18万多吨,行程达100多万公里,搬出了市区的座座“垃圾山”,无愧于名副其实的“城市美容师”。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朱和平这一典型之所以得到党内和社会的广泛认同,深深感动我们那么多人,根本原因是她在平凡岗位作贡献,无怨无悔写人生。朱和平同志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劳模的模范行动,团结带领身边的同志,为创建卫生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艰苦奋斗,尽职尽责,鞠躬尽瘁,真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诚实践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朱和平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更多的应该是这种精神,在我们平凡的工作中更多的体现这种精神。学习朱和平同志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勇争一流的进取精神,学习她热爱人民、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学习她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人生追求,更要学习她在平凡的环卫岗位上,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的工作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将学习先进的行为化为积极的工作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流的业绩,求真务实,夯实基础,勇于创新,齐心协力干实事,聚精会神谋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再立新功,圆满完成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15篇:学习朱传波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朱传波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从我看完朱传波先进事迹的时候,我就被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朱传波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可以说是我们谁都很难做到的,不为身体,努力的干着导致患上了肾病,朱传波还是不为自己身体,一心为民、无私忘我的公仆情怀,善抓队伍,凝心聚力的团队意识。

朱传波是一位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攻坚克难的开路先锋;他是一位别人不愿接手,也不敢接手的“烂摊子”整理的井井有条,敢做善成的坚定人士;他是一位风尘仆仆,满脸沧桑,却有高贵的信念,定格精神的富有一人。朱传波的事迹创造了一个成语--“敢做善成”,敢于去做,敢于拼搏,善于成功。而在我们工作当中,就是缺乏那种敢拼,不会善于运用智慧去改变每一件事情。

学习完了朱传波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令我感动,以后在工作中我要多多的向朱传波同志学习。

第16篇: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从深度贫困的山区到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朱有勇院士团队为拉祜山乡带来了“最强大脑”。“农民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这是朱有勇做科研的信念。下面小编整理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驻拉祜山村、带老乡脱贫,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10月,一场竞买会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塘子村进行,朱有勇院士扶贫工作站科技扶贫项目培育出的首批林下三七成功出土。现场,各企业代表此起彼伏喊出高价,他赶紧叫停,“我们要种的是好三七,是老百姓吃得起的三七。价格太高,不是我们种植的目的。”

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各种重大科技奖励18项,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头衔众多,但他最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更准确地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2015年,中国工程院决定对澜沧县开展对口帮扶。这里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讨论会上,院士云集,环顾一周,当时已经60岁的朱有勇发现自己最年轻,毅然挑起了大梁,“我最年轻,我来干。”

进村考察,朱有勇连连叹气,漏风漏雨的篱笆房,放上几张床,堆着点玉米杂粮,就是很多人的全部家当。“是真的穷,但是不该这么穷。”朱有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既然是扶贫,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

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大部分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以种植野谷、玉米和打猎为生。在中国工程院进驻之前,这里的很多村民还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

全面调研之后,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率领百余人的教授、博士专业团队,正式进驻蒿枝坝。

2012年,蒿枝坝就实施了道路硬化、安居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却并没有让当地村民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这里不是资源贫困,是典型的素质贫困。”信息闭塞、语言不通、人均受教育年限短,正是当地贫困的根源。这里的贫困让朱有勇一股热血涌上心头,“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

“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

调研分析当地的气候、土壤、降雨后,冬季马铃薯成为朱有勇及其团队试点扶贫的第一个重点项目。

但在项目推广初期,却吃了闭门羹。院士的名声,在这个小坝子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迎接朱有勇的,更多是村民们怀疑和打量的目光。早年间,村里尝试种植新品种却惨遭市场“滑铁卢”,是不少村民心中的阴影。

“难道院士比我们农民更会种地吗?”“种地就是挣口饭吃,还能指望着挣大钱?”“冬天种了,卖给谁?院士还能管你卖土豆?”

村民的疑虑,是摆在朱有勇面前最实际的问题。为证明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选择了用事实说话。

在当地政府和云山村村委会的支持下,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正式上马。带着新研发的马铃薯品种,朱有勇扛起了锄头。每天一大早,就在田里扎了根,有时候甚至直接跪在田里,双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质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正式在蒿枝坝种下。从播种、看护、浇水,每个环节,朱有勇和他的扶贫团队都精益求精。2017年3月,密密麻麻的马铃薯破土而出,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产值达90万元。

刘扎袜是第一批贷款入股种植的村民,这个项目让他增收上万元,“没想到院士还真的管我们卖土豆啊。”过去的冬季闲田,生出了金子,院士小站的门槛快被村民们踏破了。“要让村民们真正看到效益,我们可以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朱有勇的科技种子在这里结出了果实。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

冬季马铃薯只是当地致富的一块敲门砖。“冬闲田”变成“效益田”,不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成功用于科学种植有机三七,冬季蔬菜和水果种植提升效益……科技成果的转化,让朱有勇的理想一点点实现,“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

从2015年驻村蒿枝坝以来,朱有勇一大半时间都在村里度过。很多当地村民不会汉语,为能顺利沟通,他还从头学起了拉祜话。

朱有勇有晨跑的习惯,绕着蒿枝坝,每天5圈,雷打不动。开始,只要听见村里一大早此起彼伏的狗吠,就知道大城市来的扶贫院士又在跑步。慢慢地,村里的狗不叫了,来蒿枝坝参与扶贫的教授、专家也加入晨跑。

好几次,每当朱有勇要离开村子,村民就跟在后面,一起唱当地的民族歌曲《实在舍不得》:“最怕就是要分开,要多难过有多难过,最想么就是你再来,要多快乐有多快乐……”

“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他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他们。”朱有勇说。

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某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团队里的博士。

2015年,中国工程院与澜沧县结对帮扶,朱有勇院士带来一支由100多名教授、博士组成的专业团队,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被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从此以后,他们走到哪,村民们就跟到哪儿。“他们可是上面派来的博士!别看我们才小学文化,天天跟在他后面,不都是‘博士后’啦!”就这样,贫困的小村庄里有了大批“博士后”。

“房子是新盖的、路是新修的,但村民的观念还是旧的。”由于长期闭塞,全村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6年,2012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200多元。

“这里并不是资源贫困,而是典型的素质贫困。越是这样,科技扶贫越能起大作用。”朱有勇和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快速开出“脱贫药方”——种冬季马铃薯。

此后的时间里,朱有勇14次来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博士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

2016年11月,冬季马铃薯的种子落进了蒿枝坝的地里。2017年春天,密密麻麻的马铃薯排队“破土”。一算账,村民们两眼放光:平均亩产3.3吨,最高亩产4.7吨,总产值达90万元。仅用半年时间就让村民们的收入翻了好几番,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被村民们赞不绝口。

丰产的消息几天就传遍了附近的村寨。如今,除了冬季马铃薯,蒿枝坝还先后建起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科技示范基地。

“眼见为实,群众就看实效。”朱有勇感慨,“扶贫先得扶智,村民们不是不想干,关键要扶到实处,教会他们怎么干!”

在过去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农业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成长于土地、根植于土地、收获于土地,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他最喜欢的称号也是老乡们送给他的——“农民教授”。

近年来,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朱有勇也给自己定了新目标!

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用知识改变农民命运的院士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

5天前,他还是一位在西南边疆拉祜族自治县村寨忙于种植冬季马铃薯的“农民”。5天后,11月29日,他在北京接受颁奖成为全国时代楷模。30多年来,他研发的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成为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近5年,他又在云南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躬耕山野科技扶贫,让上千农民学会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等种植技能,带动了一批深度贫困中的拉祜族群众脱贫致富。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

跪在泥土里的农业科技工作者

在拉祜族村寨旁一片刚种植的马铃薯地里,张六均等三个拉祜族村民手杵着锄头站在地边,全神贯注地听一位老人说话。老人蹲在地上,手握着竹竿,一边用竹竿丈量地块,一边耐心地讲解马铃薯如何规范种植。老人蹲着累了,便很自然地右腿跪在泥土里,面带微笑反复解说示范。在一旁的云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何朝辉感动地用手机拍下了这珍贵的瞬间。这一幕发生在11月19日上午,地点在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小组。这位65岁的老人就是朱有勇院士。

2016年,朱有勇带领中国工程院的专家和云南农业大学创新团队,在澜沧竹塘乡蒿枝坝开展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当年平均每亩为农户增收3000至5000元,至2019年在全县已推广种植1万亩。朱有勇团队还应用林下三七科技成果,在澜沧示范种植7305亩,带动三七种植农户749户,每户平均增收2.5万余元。

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穿迷彩服的田间“教书匠”

2015年,中国工程院对口帮扶澜沧县开展脱贫攻坚,开会商量由哪个院士来牵头这一重任。当时60岁的朱有勇毅然决然地说:“我最年轻,我来干!”

朱有勇带着团队来到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在村里建立科技小院,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5年来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基地示范推广种植冬季马铃薯等作物的过程中,他发现农村群众素质性贫困突出。于是他整合云南农大教师和澜沧职中教师团队,创办了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学员是来自全县各乡镇有脱贫致富愿望的农民,课堂就设在田间地头。从选良种栽种,到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从采收包装到产品推广,都由朱有勇等院士教授专家亲自授课。老师和学员一样,都穿着迷彩服。

“朱院士对农民和蔼可亲,没有架子,很多学员培训回家后,不仅自己种冬季马铃薯和林下三七,还带动全村群众一起种,一起增收脱贫。”竹塘乡乡长龚老五说。3年多来,澜沧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已开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电子商务等培训班,培养了近千名致富带头人。

“我们是教书匠,没有钱,就把科技知识教给农民,教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没什么了不起。”朱有勇淡淡一笑说。

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比写在纸上更有价值,看到自己的科技成果漫山遍野开花结果,心里的欣慰,是发表论文无法比的!”朱有勇常说。

30多年来,朱有勇潜心钻研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研究等系列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以“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为题在《自然》杂志封面全文发表,成为新中国植保界在这个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他构建的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体系累计推广应用超过1000万亩,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推广应用超6000万亩,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减少农药使用50%以上,被认为是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他构建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体系,2008年以来累计推广1131.2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00多亿元。

朱有勇扶贫不为名。一个多星期前,正在澜沧各个村寨基地指导农民种植冬季马铃薯的他才得知被表彰为时代楷模。他依然平静地继续指导马铃薯种植,多方催促下,几天后他才不得不离开澜沧,前往北京领奖。

朱有勇扶贫也不为利。长期跟随朱有勇在澜沧扶贫的云南农大博士黄惠川讲了个故事,在澜沧开始推广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时,扶贫团队里起初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研究林下三七花了10多年时间不容易,应该技术保密,通过技术转让盈利。但朱有勇坚持免费给老百姓使用技术,他说:“不能我们发财了,老百姓用不上。”

2011年12月,朱有勇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大特别奖励他200万元,他毅然决定把学校奖金作为原始基金成立云南农业大学“有勇奖学基金会”。2015年,他又将自己获得的“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00万元捐赠基金会,激励了更多师生学农爱农、服务三农。

第17篇: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9年12月2日21时整,《时代楷模发布厅: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朱有勇》正在播出,希望大家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能以朱有勇院士为榜样,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书写出时代的华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学习时代楷模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朱有勇同志,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他扎根云岭大地,几十年如一日,用崇高信仰、渊博学识、辛勤汗水书写了立德树人和强农兴农的时代华章。

一、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坚定信仰、情系农村、躬耕农业的为民初心和担当精神

他出生于农村成长于农村,对农村满怀深情,“让农民过得好一点、农业变得强一点、农村变得美一点”是他最朴素的追求。从异国他乡到彩云之南,从大学校园到田间地头,他渴望在家乡的土地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把“用自己的付出实实在在解决一些农民的问题”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

二、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明道信道、筑梦育人的师者仁心和奉献精神

教育改变了他,他也坚持用教育改变人。他铭记教师这一第一身份,严谨治学、教书育人,能把高校的优秀学子培育成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也能把边疆的民族兄弟培养成行家和致富带头人。他淡泊名利、育人育心,用自己的收入设立奖学金,帮扶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师生。

三、向朱有勇同志学习,就要学习他潜心科研、根植土地、矢志创新的科研匠心和奋斗精神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他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田野里,把幸福种在农民的心坎上。他年过六旬,却毅然投身脱贫攻坚最前线,用奋斗精神既扶智又扶志,把爱国情、强国梦、报国行镌刻在边疆民族致富路上。

朱有勇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和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他致力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这众多荣誉的背后,是他不忘初心,扎根基层,苦心钻研的深刻体现。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后他曾说“这比拿多大的奖项、给多少钱都更让我高兴。”“能帮农民兄弟解决问题是幸福的事”。这种不忘初心,淡泊名利的精神,配得上他获得的一切荣誉。

不忘初心,信念坚定,以祖国强大为一生奋斗目标。朱有勇辛辛苦苦做了几十年的科技工作,本该退休颐养天年的他却主动去找活干,而且干的还不是一般的活,啃的是扶贫的硬骨头,在条件艰苦的穷乡僻壤大山沟里一干就是五年。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名先进分子,就应站在高处,胸怀全局,以看到还有贫穷的群众自己也吃不下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祖国强大为自己毕生的奋斗目标。

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用科技改变家乡贫困。开展扶贫工作后,朱有勇经过全面调研,把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确定为科技扶贫示范点,以此为突破口,朱有勇率领百余人的教授、博士专业团队,正式进驻蒿枝坝。面对诸多困难,朱有勇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迎难而上,他认为“越是艰难,科技扶贫就越有大作为。在他身上,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了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赤子之心。

不负桑梓,发挥余热,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各种重大科技奖励18项,朱有勇科研成果丰硕;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农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朱有勇头衔众多,但他最喜欢村民们叫他“农民院士”,他说他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实际上他就是一名农家子弟,是党和人民把他培养成院士,树高千尺不忘根,他始终不忘这份恩情,始终关注着家乡人民的生活。

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和大学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辈人才学习,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爱民情怀,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把青春写在中国大地上,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珍惜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取得了显著成就。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可以说每一名党员干部在脱贫工作面前都应责无旁贷,都要尽一份力,都要拿出勇气,拿出担当,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

有这样一位院士,他叫朱有勇,2015年退休后,退而不休,发挥余热,来到家乡云南最贫困的地区——澜沧县扶贫。澜沧当地主要是拉祜族,这里贫困面广、贫困人数多,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他把“家”安在田间地头,用5年时间身体力行,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1500个村民,并让村子摆脱了贫穷。11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题为《“农民院士”朱有勇:用科技改变贫穷》的报道,听了他的事迹,令人非常感动,值得每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党员干部学习反思,并实践之、笃行之。

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

他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果,立足农村实际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院士科技扶贫指导班,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科技致富带头人。

他情系三农,扎根边疆,挂钩联系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来,深入村村寨寨,跑遍田间地头,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受到各族群众真心爱戴和社会各界高度赞扬,被亲切地称呼为“农民院士”。

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的年轻党员干部和大学生要像朱有勇等老一辈人才学习,学习他们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爱民情怀,把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把汗水洒在艰苦创业的舞台,把青春写在中国大地上,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珍惜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之以恒奋斗,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在云南,有这样一位农业专家,他扎根云岭大地,奉献三农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恪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用辛勤汗水育希望之苗、浇幸福之花,用渊博学识尽兴党之责、务为民之实。这位专家,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十七次、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群众说他是知百姓冷暖、解民生疾苦的贴心人,学生说他是彰学者风范、显师者情怀的传道者,同行说他是“顶天立地”、矢志创新的科学家。而他自己却说: “我不过是一名农民教授,农民在前,教授在后”。

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州个旧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家排行老四,家乡独特的风土民情给这颗日后闪亮的学术明星打下了独特的烙印,历经时代纷纭变化造就了他一以贯之的自称“农民教授”。

从我们朱院士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独特品质和个性,做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霸气十足,不作出一番事业决不罢休,正因为这样,他坚守自己的领域,一头钻进自己的植病学,一干就是几十年,行程万里,走遍大半个云南省,深入田间地头,为了农业的发展,为了穷苦的中国农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的朱院士励精图治,辛勤耕耘,有人疑惑朱院士为何如此孜孜不倦,我想这首先得有坚定的信念,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兼农业人口大国,然而现实不容忽视,中国的农业发展水平从大的范围来讲是不高的,一代一代的农民兄弟总是难逃脱贫穷的境地,作为农民的儿子吗,这样的现实一直是他心头的一块病。其次是敢于突破勇攀科学高峰的那份执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深入农业一线,就不能和中国的农民心连心,情系情,把农民的事情当自己的事业来干,如今朱院士的事迹已经传遍云岭的大街小巷,当年和朱院士一起激情燃烧过的知青们都成了当代中国的脊梁,教导指引中国的青年一代。

朱院士作为云南省本地首位晋升为中国工程院农业领域的第一位院士,激励了云南农大的所有人,振奋了5000万云南同胞,为云南农业乃至整个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要像朱院士一样不平凡。得做到,不怕寂寞,潜心研究;不甘平庸,勇攀高峰;不辞辛劳,敢于吃苦;不求名利,教书育人;不图享受,爱岗敬业。

学习朱有勇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在全国上下埋头苦干、万众一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之际,中央宣传部2019年12月2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朱有勇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专家。

他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承担扶贫任务,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改变了当地贫困落后的面貌。

从事研究的30年来,朱有勇带领科研团队开创性地研究了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效应、机理和推广应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创建的“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和技术”和“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理论”,经过国内外数千万亩的示范推广后,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标志该成果的学术论文于2000年在《自然》杂志全文发表。

朱有勇寄语农大学子们,“人倦了,天远了,唯有山水相依,守候着那束透过红尘的梯田之光。”

与土地相亲,与农民相亲,是农家儿子朱有勇的普通情怀,也是科学家朱有勇从未变过的人生坐标。因为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才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回到云南搞科研;因为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独辟蹊径找到了作物品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有效方法,并在传统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样性控病增产新技术;因为热爱土地热爱农民,他才30年如一日地坚守在该科研领域,将这项技术在农村大面积推广应用,全国11省市累计推广1.2亿余亩,使百万农民从中受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正如草原上的火在一点一点地燃烧,一点一点地影响着我们这些年轻人。对于创新来说,方法就是新的世界,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路。2005年获得国家减少发明二等奖,获得云南省科技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不是凭借着创新精神,他怎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坐,我想,可以从朱有勇身上得到启发。

朱有勇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忠诚践行者,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农民院士”。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学习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先进事迹和忠诚担当的崇高精神,积极投身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第18篇:学习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

朱丽华双目失明,却为他人带来光明未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朱丽华当之无愧是我们每个人的学习榜样,下面小编整理学习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欢迎阅读。

学习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1

为盲人造光:让他们活得有尊严

经历过痛苦和绝望,才知黑暗中的那一丝光亮何其珍贵。

上午9点左右,位于嘉兴市区和兴北路353号的丽华推拿诊所内,已经忙碌起来了。诊所有13位推拿师,全都是盲人。

“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盲人,我懂得在黑暗中四处求索、四处碰壁的艰辛。”朱丽华说,随着推拿诊所的名气日增,让自己好好活着对她来说已不成问题,但她明白:“仅仅满足个体的谋生,绝不是生命的意义。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义。”于是,她希望用诊所“造光”,为更多盲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如果当年没有碰到朱医师,我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是啥模样。”在福利院相识后,盲人吴阿姨与朱丽华已相伴28年了。“从斜西街‘征战’到吉水路、砖桥弄、禾兴北路,朱医师走到哪里就把我带到哪里,比自己亲姐妹还亲。”

吴阿姨说,诊所的工作不仅让她生活上有了稳定的依靠,还拥有了正常人活着的那份尊严,“真正体会到一个人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被生活践踏。”

1991年,朱丽华开始收徒弟,而“盲人”是她收徒的唯一条件。一旦接收,不但包吃住,还免学费。如今,100多人在她手把手传授下走上了就业岗位。

“朱医师,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每当有人不解发问时,朱丽华总会淡然答道:“账,不能这样算。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人活着,有的东西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再说,我无儿无女,能走到今天,是党和政府培养了我、成就了我,我不能光想着自己。”

学习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2

18岁失去光明,却依靠自身努力成为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28年来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达333万元,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当62岁的朱丽华站上讲台娓娓道出自己的初心时,人们说:“她失去了光明,却用爱与温暖照亮了许多人前行的路。”

黑暗中追光:身体残疾人生不能残疾

“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可以没有事业。我叫朱丽华,是一名盲人党员,也是嘉兴市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在千余名听众的注视下,年过六旬的朱丽华由志愿者搀扶着缓缓走上嘉兴大剧院的讲台。

朱丽华并非先天失明。18岁,是她人生的一道分水岭。两次意外事故让她彻底看不见了。

“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我就是想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时隔40多年,当时的彷徨、无助和绝望,朱丽华还记忆犹新。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榜样“海迪姐姐”的激励,让朱丽华渐渐明白:“眼前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甘愿沦为黑暗的奴隶。”她决定走出家门,用行动寻找心中的光明。

1985年,浙江省举办第一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朱丽华报名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吃螃蟹的盲人”。从学习时第一次碰触到患者身体,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到对骨骼、经络、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学成归来后,精湛的技术让她赢得众多回头客。

“要做就做嘉兴最好的盲人推拿师!”在朱丽华心中,这个目标从未改变。拿到中医师证书的那一刻,她潸然泪下:“我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安身立命了!”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向优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中医师证书,也见证了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朱丽华用勇气与双手“推”开的人生新大门。

学习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3

不平凡的人生

朱丽华生于1957年10月,1994年10月入党,现任浙江省盲协副主席、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市盲协主席,嘉兴丽华推拿诊所所长。四十多年前,两次意外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但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推出了璀璨人生。

她刻苦钻研中医推拿技术,成为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并带动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她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累计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金额高达333万元。近年来,朱丽华同志荣获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道德模范”等诸多殊荣。

9月22日,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对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朱丽华的事迹十分感人。她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心有大爱、乐于奉献,自己失去了光明,却给许多人带去了光明,她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嘉兴人文精神,值得全市共产党员和各级干部认真学习。”

10月10日,中共嘉兴市委印发《中共嘉兴市委关于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嘉兴市广泛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活动。《决定》指出,朱丽华是嘉兴市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代表,值得嘉兴市党员和有关干部认真学习:学习朱丽华同志坚守初心,一心向党的政治品格;学习朱丽华同志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顽强品质;学习朱丽华同志心有大爱,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学习朱丽华同志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崇高追求。

9月7日起,“南湖初心讲堂——红船旁的空中党校”百堂融媒体党课震撼展播,每天播出一期。百堂融媒体党课将在“红船领航”微信公众号、浙江新闻客户端、“禾点点”新闻客户端、“读嘉”新闻客户端以及红船网、嘉兴在线新闻网站、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等我市主要融媒体平台进行展播,并向省级和中央级融媒体平台推荐播出。

学习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4

“既然进了党的门,就要做好党的人,爱岗敬业在诊所,乐于奉献在社会,活着从医几十年,死后器官捐医学,我愿骨灰撒大海,将把此生献祖国。”10月31日下午,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举行,同济浙院校长、党委副书记董琦,副校长、党委委员周亚夫,党委副书记林冶出席报告会,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新民主持报告会,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领导到会指导,全体教职工参与了此次学习。

浙江省盲协副主席、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市盲协主席、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锋”、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浙江人、浙江省第六届道德模范、嘉兴市“十大红船先锋”、嘉兴市丽华推拿诊所所长朱丽华同志以“我的初心,我的梦”为主题展开演讲。她的情怀之伟大,谈到,“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可以没有事业”,“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333万元捐赠款、救治22万多人次,双目失明的她在33年中将爱心与决心发挥到了极致。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的她心有大爱、一心向党、勇于担当,让人们相信心中有光的人,永远拥有光明。全体参会人员仔细聆听了朱丽华同志的先进事迹,都认为伤痕背后振翅飞翔的故事感人至深,经历挫折后迸发出的顽强力量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朱丽华曾经的同事、嘉兴市社会福利院护理部主任胡慧娟同志赞美她:“朱丽华同志把关怀当成恩情铭刻于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把自己献给了党的事业。以大爱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生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朱丽华资助的学生叶慧敏也来到现场,她说,朱阿姨对她们的爱和关心都是毫无保留的,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

学习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及感悟5

11月14日下午,嘉兴丽华推拿诊所所长朱丽华带领全体按摩师,与新嘉街道党员志愿者一起,在月河历史街区小广场“组团”为群众送服务,一如既往发挥她的光与热。

服务现场,丽华推拿诊所志愿服务摊位前群众络绎不绝,近10张红色塑料凳一字排开,朱丽华和按摩师们穿着白大褂站在凳子旁,每一次推、按、揉都一丝不苟。“听说朱阿姨在这里义诊,我特地赶过来的。”有的市民慕名而来,“她很专业也很热心,这么按一按脖子肩颈都舒服了。”

10月10日,中共嘉兴市委印发《中共嘉兴市委关于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的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向朱丽华同志学习的活动。作为全市的初心榜样,30多年来,朱丽华一直乐于奉献爱心,资助贫困学生480人次,捐款达333万元,带动100多名残疾人就业......传递人间大爱的同时,她也不忘践行身边好事,“我们一直以来积极参加这样的义诊活动,这也是回报社会的方式。”朱丽华边按摩边对记者说。

作为朱丽华现在工作生活的辖区,新嘉街道积极响应市委号召,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在党员群众中掀起“学习身边人、励志践初心”的热潮。

“朱丽华同志30多年传播大爱的事迹感染和激励着街道辖区每一位党员群众,今天我们街道广大党员志愿者很荣幸能与身边典型一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向初心榜样学习,共同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新嘉街道党工委委员蒋亚峰说。

据悉,10月以来,新嘉街道在全体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和爱心企业中发起“我为朱阿姨做件事”“我跟着朱阿姨做好事”等活动,已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6场次,惠及群众数百人。

第19篇:学习朱国文心得体会

学习朱国文经理《前所未有的挑战》心得体会

听了分公司朱经理关于我们分公司当前所面临的形势分析后,我们深有感触。《前所未有的挑战》讲话内容带给我们基层员工的是从未有过的巨大震撼。深深地感受到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给我们各行各业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尤其是学习了朱经理对我们分公司当前的生产形势所做的透彻分析后,更是让我们耳目一新。朱经理的报告对指导我们基层队伍今后的各项工作更是指明了方向。朱经理深刻、细致的分析让我们每一名基层员工都感觉到今后工作的巨大压力,如何把上级领导的压力化作今后工作上的巨大动力,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1.鉴于我们大庆油田、我们企业殊性,过去修井生产上“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一直制约着我们修井工作的优质快速完成。如果今后我们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不即刻发生彻底的转变,那么将来我们所面对着的修井市场将是一个越来约开放的市场,在这样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上我们不要说与国外同行竞争,就是与国内其他油田的同行竞争恐怕也会在这个过去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上难以立足。面对前所未有机遇与挑战,我们不但要敢于有勇气面对这一切,更要用智慧迎接即将到来的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我们队在今年的修井生产工作中将着重对修井施工作业中的各环节进行细化,尽快实行奖金日费制。就是我们尽快组织本队生产骨干对修井施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各个生产环节根据工作量的大小逐一进行切实可行的科学打分,每一个生产班组根据本班所完成的实际工作量的大小对照“分数表”最后取得本班组的实际奖金数量,多劳多得,用收入差距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管理为手段提高提高修井施工作业的快速顺利完成。

2.在经营管理方面,由于过去修井市场的巨大空间,惯性的思维模式一直是我们基层队伍工作的主流工作模式。一切围着计划任务运行,成本观念僵化,造成施工作业成本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造成了基层各队修井施工作业的竞争力不强、不思进取,很难在今后的修井市场中立足。今后我们的生产任务由于修井市场的多方参与竞争,修井施工工作量将会越来越紧张。如何在有限的修井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并能够取得较大的收益,是我们基层队伍中的每一名员工都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之一。怎样更好地操作可控成本?怎样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怎么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缩短工期?怎样进一步修旧利废?如何科学进行卓有成效的单井实效分析?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制定出有效的方案,用科学化的管理手段指导今后的修井作业施工,用科学的经营手段提高队伍在修井市场上的竞争力,在经营管理上我们还要学会算细账、精打算,严格控制成本。进一步保障队伍在修井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3.我们还要利用现有的宣传手段广泛地宣传当前我们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快速在基层员工中间培育竞争意识,在尽短的时间内把我队所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有效地激发出来,深入挖潜,力争使每一名员工都知道什么是符合市场规律发展的行为和措施,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员工真正从思想的根源上提高认识水平,共同努力认真对待这次前所未有的危机,我们相信,有挑战同时也会有机遇,只要我们全体员工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队

年2月23日

20941 2009

第20篇:学习朱传波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版)

从我看完朱传波先进事迹的时候,我就被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朱传波的那种无私奉献精神可以说是我们谁都很难做到的,不为身体,努力的干着导致患上了肾病,朱传波还是不为自己身体,一心为民、无私忘我的公仆情怀,善抓队伍,凝心聚力的团队意识。

朱传波是一位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攻坚克难的开路先锋;他是一位别人不愿接手,也不敢接手的“烂摊子”整理的井井有条,敢做善成的坚定人士;他是一位风尘仆仆,满脸沧桑,却有高贵的信念,定格精神的富有一人。朱传波的事迹创造了一个成语--“敢做善成”,敢于去做,敢于拼搏,善于成功。而在我们工作当中,就是缺乏那种敢拼,不会善于运用智慧去改变每一件事情。

学习完了朱传波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真的令我感动,以后在工作中我要多多的向朱传波同志学习。

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