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大国崛起》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3-03 04:52:57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作为中国青年应该要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观看《大国崛起》后,我对此小有看法,就此对部分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法国 任何一个伟大的思想就像一个美丽的火焰,能否产生巨大的能量还要看有没有所需要的干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主要的“干柴”就是国民的素质和教育。以法国为例: 受文艺复兴影响,16世纪宗教改革产生的新教教派与旧教分庭抗礼,他们争夺儿童和群众的手段就是教育。通过这场争夺战,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数学、地理、历史,注意采用实物教学和进行练习,着意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使得法国新一代的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创办于1684年的训练初等学校教师的讲习所是欧洲最早出现的师范教育设施,对确保教师的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19世纪以前,法国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荣誉,其学术水平在西欧是很高的。

德国 从17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德国,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比英国和法国都要落后,长期处于分裂状态,300多个封建邦国各据一方。这些邦国为了强化统治和扩大军事实力,企图通过教育造就忠顺的臣民和得心应手的兵士,所以急于把国民学校管理权从教会转到国家手中,并大力提倡强迫义务教育。

受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它在教育上的突出表现是泛爱主义和洪堡德改革。泛爱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因此德育、体育、劳动教育、现代语言和自然科学知识受到重视,采用让儿童自由发展的教育方式,注重实物教学。他们热爱儿童、肯定儿童的天性是善良的,反对经院主义、古典主义教育,禁绝体罚,这种方法后来传入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国。

由于德国较早地抓教育,国家强大也来源于方法的先进性与合理性。这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明例,与有些人吹嘘的基因、染色体毫无关系!

日本 战后日本崛起,得益于重视教育和重视人才的培养。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治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形成此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综上所述,大国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已不在同一个发展阶段。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证明,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所以我们要坚持贯彻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成为新一代的创新者,作国家发展的栋梁。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 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
《《大国崛起》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