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心理学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5-11 07:47:05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异常心理学调查报告

1.你对心理健康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什么样才算心理健康?可以举个例子吗?

2.你对心理异常有什么看法?可以举个你身边心理异常的人的例子吗?

3.你认为导致心理异常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如何能使我们的心理更加健康?

针对上述问题请做300的简答,谢谢您的合作

1、心理健康我认为分为很多种,包括情感心理健康、行为心理健康、生活心理健

康以及生理心理健康等等。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某一方面健康心理就健康了。我们要对自己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以及怎样去解决自己的心理存在的问题,保持自己心理的健康。报证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不受到各种各样心理因素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应该是生活积极,工作和学习积极进取,情感生活受到打击时保持镇静的生心理行为,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生理反应有清楚的认识和对待。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下能拥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不随波逐流,拥有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能客观的评价客观的实际情况等事务。例如:在我们学习阶段遇到了困难厌学,逃课,辍学等等;在我们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封装自己不愿结交朋友很少和人交谈也不知道怎么样去跟人家做朋友;在我们拥有了自己的对象时感情不顺利时,也不敢与人分享觉得不好意思,从此就不敢与异性来往等等这些都属于不健康心理的表现。

2、心理异常常常出现得比较突然也不见得出现在心理有问题的人身上。往往是出

现在平时心理都很健康,一些突发事故而带来的压力超过了他们平时心理的负荷。所以表现出了心理异常。而往往心理有问题或者不健康的人因为习惯性已经自然的适应了自己的心理问题。也表现不出什么异常的行为。比如犯自己闭症的人都习惯了一个人独来独往,身边要是突然出现了一个朋友在一起往往看上去有些不习惯了。例如:前两年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异常心理的表现。

3、导致心理异常的原因很多。例如情感生活出现了裂痕可能导致心理异常,事业

失败可能导致心理异常,婚姻生活出现了裂痕甚至离异的家庭也可能导致心理异常,学习成绩的失败可能导致心理异常,心理压力超过了自己心理的负荷也可能导致心理异常等等。在实际生活中导致心理异常的因素很多,很可能一个小小的原因就可能导致一个人心理异常。这要根据自己心理承受力有多大,要想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我觉得我们应该多锻炼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学习工作的能力。在遇到挫折时不气馁不服输,在事业和家庭生活等等方面遇到困难时要学会释放自己的怨气不要挤压在心理太久,如果挤压太久就会压出心理疾病。在感情生活方面拥有健康积极的态度,不因失败而放弃。在各个方面权衡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各个行业去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因为一个久经磨练的人是不容易被打倒的。只有我们各方面强大了才会拥有美好的生活,同时我们在追逐快节奏生活的同时不要忘了多了解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实时知道怎样去缓解和解决自己心理的问题。也要学会求救和倾诉,在自己处于无法自拔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向同学朋友或家人倾诉自己的心理的想法和困扰也可以直接找心理医生。这样才好更好的解决自己的难题,更快的让自己走入到自己该走的路上来。这样我们在生活中才能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了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有意义更加的美好。

备注:以上纯属自己的看法,不代表官方意见,仅供参考,如有错别字请改正不影响产权。

推荐第2篇:设计心理学调查报告

大学生笔记本调查报告

一、本次调查是针对大学生的笔记本电脑做的调查,对于本次调查的调查问卷内容基本是和调查目的匹配的。对于项目的分类,大致分为一下几类:

1、对于电脑本身的设计方面:

8、

11、

16、

17、

18、

19、20

2、对于电脑的性能方面:

7、

9、

15、

3、对于电脑的用途、重要性、价格和购买场所:

12、

13、

21、2

24、影响这些因素的个人信息:

1、

2、

3、

4、

5二、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大学生,本次调查一共抽取了17名为同学作为调查的样本,17个样本数量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如果选择更多的样本数量,操作难度大,回收不容易。

三、下面是对回收的有效的问卷的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调查者中,有85%的调查者认为在大学生活中非常需要电脑,设计中以大学生作为主要的市场消费定位,会有很的市场空间。

下面是笔记本电脑机身的外观设计的数据分析:

1、关于笔记本颜色选择: 12.50%

6.25%

43.75%白色

黑色

31.25%银色

彩色

图例

12、有百分之

50%的调查者认为可以减弱的功能是减少USB插口或是减少一些快捷键。

3、对于耳机插孔的设计

C

3、对于电脑的尺寸,有87.5%的调查者认为最满意的笔记本电脑尺寸是14寸。

对笔记本电脑性能方面的调查分析

1、有89%的调查者表示最关注CPU的性能。

2、在对自己现在使用的电脑的评价中,电池的使用时间是最不满意的。

影响以上因素的个人信息

有83%的调查者认为可以接受的最好的价格是4000—5000元之间,选择在6000—9000元之间的调查者的专业都是对电脑配置要求比较高的,例如动画专业。在非专业要求的电脑配置的情况下,每个月可支配金额为900—1000之间的调查者会选择3000—4000元之间的电脑,月可支配金额在1000—2000元之间的调查者会选择5000-6000月之间的电脑。

本调查问卷是在学校图书馆发放的,被调查者的态度很好,积极的配合我们的调查,让我们的调查可以有序的进行。在这里感谢参加调查的所有同学。

调查人:XXX

2012年4月25日

推荐第3篇:心理学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外国语学院

英语师范六班 潘婷

222010310011173 (一) 研究背景:近日,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两位大二学生喜结良缘,并摆酒宴客。虽然两人均为90后,但都已经到了可以注册登记结婚的合法年龄。进入大学,对于大多数的大学生而言,过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感到非常寂寞和空虚。所以对于这些文化水平比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除了学习之外,恋爱也便成了热门话题之一。那么我校的大学生是如何看待大学谈恋爱的呢?他们对待爱情的观念又是什么呢?而在择友的时候哪些又是他们所看重的呢?就这些问题,我们对我校学生作了一次“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 (二) (三) (四)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附录一) 假设:大学生有比较正确的婚恋观 具体调查

1.问卷方式调查。我们就大学生的婚恋观问题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主要通过现在大学生在婚恋观上存在的问题和想法设计了二十五道题目,这二十五道题目涉及到恋爱和婚姻两个部分,分性别在男生和女生的中进行调查,主要是了解男女生对待爱情的各种看法。

2.

分发调查问卷。随机抽取外院在校学生共60人作为调查对象 3.

调查时间:2012-3-10 (五) (六) 回收有效问卷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1.总体来讲,大学生选择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同学没有过半,而已经恋爱了的同学普遍认为爱情对于学业并无很大的影响,一部人认为爱情可以促进学业,帮助并促进彼此的学习;大家对于大学生谈恋爱表示支持。

2.在婚姻问题上72%的人表示顺其自然就好,恋爱与婚姻的具体关系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对于婚姻的态度大学生们很模糊,不过倒是一致认为最佳的结婚年龄在26岁到30岁期间;

3.“闪婚”现象在社会上广为存在,“试婚”行为也是很普遍,那么在大学生的调查中可以知道88%的人是持反对意见的,对于这种很流行的东西,新潮的大学生们还是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不支持!他们坚信要用包容的心,责任感,彼此的沟通理解和信任来保持爱情的新鲜,婚姻的长久。

4.大学生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社会群体,没有很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不必社会上的相亲要讲求房子车子等很多条件,他们更在乎的是对方的性格和能力,尤其是女生比较看重对方的能力

附录一

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问卷调查

同学:

你好!这是一份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问卷,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下列问卷,在此调查过程中也许会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希望能够得到你的配合,谢谢!

1、您的性别是( )A 男 B女

2、你对在校大学生恋爱的态度是

A非常赞成 B赞成 C不赞成 D非常不赞成 E无所谓

3、您现在的恋爱状况?(

A恋爱ing B曾经恋爱过 C没有恋爱过,正在憧憬 D没有恋爱过,并不憧憬

4、你对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有何看法?(按重要程度选3项) ( ) A打发无聊的时光 B舒解紧张的学习压力 C选择人生的伴侣 D随大流,不落伍 E解决生理需求 F其他

5、你选择恋爱对象考虑的重要因素是(按重要程度选3项)( ) A、样貌 B、学历 C、能力 D、道德品质 E、家庭背景 F、相同城市,方言 G、知趣相投 H、亲友意见 I、恋爱史

6、您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看法(

A应该谈恋爱,没有谈过恋爱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B不必刻意追求,遇到合适的就谈恋爱 C应该以学习为重,不应该谈恋爱 D无所谓

7、如果你不谈恋爱,原因是什么?(

A怕家里人反对 B没有自己喜欢的人 C以学习为重 D我喜欢的人不喜欢我

8、假如你爱上一个异性,你会(

A主动向对方表示 B先暗示再表示 C决不先向对方表示 D通过自己的暗示希望对方表示 E不知道该怎么办

9、你对恋人间的性行为的看法是?(

A.基于爱情就可以发生 B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 C应受道德遣责 D无所谓

10、你认为大学生恋爱成功率有多大?(

A仅有10% B有一半的可能性 C能成功 D绝对不能成功

11、就大学生谈恋爱时自己的影响,你怎么看?( ) A学习、生活更有动力 B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成绩下降 C只有“两人”的世界,脱离集体 D.影响正常的同学交往 E因人而异

12、关于谈恋爱的是,您会告诉您的父母吗?( ) A看情况 B一定不会 C应该会 D一定会

13、你认为你的爱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按重要程度选3项)( ) A双方长久生厌 B太过熟悉,丧失激情 C毕业后各奔东西,难在一起 D面临较大经济压力 E面临家人朋友等各方压力 F影响学习,精力不够 G其它

14、你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存在美好的爱情吗?( ) A完全不存在 B基本不存在 C少量存在 D一定存在

15、您认为维持一段感情重要的是(按重要程度选3项)(

A 坦诚 B 责任心 C忍耐和包容 D浪漫幽默 E sex F有共同话题

16、您认为婚姻的基础是(

A爱情 B经济 C相互需要 D双方父母的支持 E其他

17、你认为你的恋人(现有或将有的)会成为你的终身伴侣吗?( ) A会的,只要彼此真心相爱 B不会,大学毕业就等于失恋,以后各奔东西C顺其自然吧,如果现实工作等允许,可以考虑D没有经历,故未考虑过

18、您认为恋爱与婚姻的关系是?(

A恋爱应以结婚前提B 恋爱不一定要结婚,爱过即可C 恋爱只是游戏D没想过

19、如果对方提出分手,你会(

A坦然面对B伤心欲绝,但只好接受C报复D死缠烂打绝不放手

20、那么假如您失恋了,您会怎样与过去恋人相处呢?( ) * A依然相信爱情,分手以后还可做好朋友 B就此消沉,分手以后不再系,也不再相信爱情 C怨恨你的恋人,从此成为陌路人 D 没经历过,无法想象E感觉有些尴尬,但可以争取好好相处F说不清楚

21、你目前与异性的身体接触状态处于( ) A无亲密接触 B接吻 C爱抚 D性行为

22、当你的恋人向你提出婚前性行为的要求,你将采取什么态度( ) A答应 B可能答应 C不答应 D说不清

23、您觉得您将是属于“毕婚族”还是“毕分族”? ( ) A毕分族 B毕婚族 C工作一段时间后结婚 D光棍族 E其他

24、您对婚姻的看法是(

A恋爱的结果,有情人终成眷属 B爱情的坟墓 C是一种责任并为爱情提供法律保障 D获取事业成功的一种手段E是束缚事业发展的障碍 F其他

25、在您看来,恋爱到什么程度可以谈婚论嫁:

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答我们的问卷,我们将会对这次问卷的情况进行统计。真诚祝福您在今后的日子里得到自己终生的幸福。

推荐第4篇:心理学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婚姻观

心理学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10级数学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美好的爱情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直希冀的。中学时代萌发的朦胧感情被老师家长称谓早恋,高中繁重的功课学习压力使我们青涩的恋情过早夭折。于是,我们把所有希望寄托于大学时代,此时所有积压的情素顷刻间一触即发。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手牵手的情侣,谈恋爱是否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这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思想上已趋于独立,对待爱情,我们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我们能理智地对待爱情,能较好的处理爱情与其它各个方面的关系,这样,家长,老师们便可以放心地让我们在大学这片蓝天上自由飞翔。我们发誓:一定要在大学好好地爱一回!

当代大学生面对爱情少了以往的矜持和羞涩,更多的表现出对爱情的强烈向往和追求。大学生谈恋爱,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 对此,我们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来解决心中的疑惑。

我们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请各院系同学进行答卷,这次调查问卷一共有124人参与,主要是对大二大三的同学进行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了解到许多同学对待爱情的真实想法。

关于调查表的分析:

1.大学恋爱的人数只占了总数的2/3左右

恋爱的总人数高于我们的预期,高年级的的学生偏多。经过我们的思考可能有以下原因:

恋爱的最初动机是“弥补心灵的空虚,寻找精神的寄托”。有些空虚,想要找一个人来诉说,找一个可以听自己倾诉的朋友。而异性之间的交往更为容易,能够更好的彼此互相依赖,寻找到精神的寄托,这样,在你郁闷的时候会有人陪在你身边,也有人分担你的快乐和痛苦。

2..恋爱和婚姻是否挂钩

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同学认为恋爱和婚姻是不能等同的概念。真实的反映了大多同学恋爱只是一时的,没有任何长期目标,这符合大学恋爱心理。

3.选择恋爱对象的主要标准

在这个问题上,男生主要看重对方的外貌和人品,而女生主要看重对方的能力和家庭经济条件,从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年代,可能经济基础是爱情的前提吧!

4.谈恋爱的成本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好多的同学承认自己有男(女)朋友,谈到恋爱消费,同学生表示是在所难免的,要谈恋爱就要付出。“大学生往往都喜欢浪漫,两个人在一起如不制造点浪漫的气氛,就觉得对不住自己似的。”外语系的一大二男生无奈地说。看着日益变空的钱包难免无限惆怅。“但没有办法,要留住身边的人,只有打肿脸充胖子。”一名男生如是说。

5.对于未来对象的要求

关于这个问题,男生要求较低,觉得差不多就行,主要是能和自己相处。相反大多数女生要求男友有正式的工作,家里要有房,对于是否有车则没有太多要求。对于婚姻的期望,大都男大学生认为婚姻幸福的要素是志趣和个性相投,而女大学生则认为门当户对或者一方经济基础雄厚的婚姻更加幸福和稳定。这跟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女大学生的依赖心理较强,对于物质和稳定的期望更高,所以,她们希望有经济基础作为依托,更能获得一种安全感。这与现在的主流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现在在大学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女大学生的心

我们的理解: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传统的婚姻观、爱情观遭遇巨大的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代,我们的爱情观、婚姻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在情感上表现得更加大胆和开放。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而爱情观和婚姻观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功等问题,从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发展水平,进而影响未来的国民素质、社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对于正确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线,获得纯真、高尚的爱情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同时,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进行科学的了解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大学生获得健康、高尚的爱情,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中国,在缺乏信仰的年代,在被名人偶像的波涛汹涌下,我们很多大学生们已经丧失了独立的自我思考、判断能力,那么在没有物质基础的保障,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情况下,我们在校期间谈恋爱真的能经受考验吗?

人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大学生在共同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和交往,加上思想观念的相似性,促使他们在恋爱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趋向。看到恋爱的同学生病有人照料,生日有人陪伴,委屈有人安慰,便萌发孤独感和攀比心,甚至低人一等的自卑感。在这种群体氛围的影响下,不少本不打算谈恋爱的,为表现自己并非无能,也盲目效仿,寻求异性朋友。有些大学生看到同宿舍或者同班的人都找到了相恋的对象,而自己则没有,就有强烈的谈恋爱的愿望。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男女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表现出较强程度的一致。

大学校园里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一些情侣。他们在学习上相互交流、督促,共同进步,在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面对考研、找工作等困难时相互扶持。释放压抑感也是男女大学生谈恋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一,在大学生活中,人际交往、学习考试等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身心压力,使他们产生压抑感。而恋爱是建立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可以造成注意力的转移,也可以摆脱孤独。其二,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造成一些大学生对信念、价值和自我长期把握不定,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遵从什么,产生茫然、沮丧和没有归属感的情绪。而在恋爱中,有人共同来分担这种情绪,从而缓解了压力。其三,现在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疼爱,现在远离家人,倍感孤独。因此,性和爱便成了一些大学生宣泄压抑感的重要途径。

关于金钱:如果真心的恋爱,是不会在乎金钱、利益等一切物质上的东西。爱情和钱是毫无关系的。古有海枯石烂、浪迹天涯,可见他们已经将金钱利益臵之度外,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即使衣衫褴褛、三餐不饱,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我觉得金钱不是衡量爱情的唯一标准,不是说有房有车了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好多女同学在这里存在误区。

综上所述,鉴于以上几点,我觉得当今大学生急需端正思想、正确的对待爱情这个神圣的问题:大家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切忌‘爱情诚可贵,事业价更高’。尽管爱情甜蜜无比,但是人生的领域十分广阔,人生的内容非常丰富,理想、事业、学习、工作都是人生的美妙乐章,它们和爱情一起构成了气势宏博的人生交响乐曲。爱情只是人生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在人生交响乐曲中,事业才是永恒的主旋律。如果把爱情等同于人生只为爱情而活,就会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失去路标,陷入可怜的自私泥潭。在爱情的怀抱里,大家一定要真心相对,切忌玩弄感情可耻!

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同,社会是个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正值青春,站在思想的前沿,接受新生事物较快,思想活跃、渴望友谊、交往,同时社会阅历浅,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使他们的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在鉴别能力上不够成熟等特点。因而学校要在爱情观和婚姻观教育中,要围绕社会上婚恋问题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分析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及社会大环境中存在的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爱情观和人生价值观。同时同学们要积极营造校园小环境,包括校园环境美化、净化,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的开展,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同时对于女大学生要培养她们独立、自强、进取的意识;对于男大学生,则要培养责任意识,并进行正确的性引导和性教育。我相信新时代的大学生也一定有能力把握自己的爱情!

反思:由于调查问题设计的不太合理,好多问题都没有涉及,并且所设计的问题好多雷同。因此整个调查报告就不那么完善,不过还是反映了一些问题,我们几个也从中学到了如何陌生人与人交流、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受益匪浅。

参与同学:

2011年11月15日

心理学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报告

10数学教育

推荐第5篇:大学生眼中的心理学调查报告

大学生眼中的心理学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当前,随着现代教育的逐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接触心理学这个令许多人感到神秘的学科。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有他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科学的分析依据。但是,同其他自然学科一样,心理学也会被未尝接触和未尝深度接触的人们所误解,从而产生一些片面的、不完整的,或是局部的、不正确的认识。鉴于此种情形,我们特选择了大学,这个学生刚开始接触心理学的特殊环境,以便切实调查和认识学生的确实想法。

调查时间:2010年11月04号至2010年11月7号

调查地点:华中师范大学田径运动场

调查方式:借助校运动会这个特殊的环境,我们在各院系看台处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对在座同学进行闲聊,并逐渐将话题引到至心理学的范畴。从而消除受调查人的警惕防备心理,以便能得到更真实的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分别对不同院系的同学进行随机挑取,进行大学生眼中心理学的调查。

调查过程及分析:伴随着11月4号早上校运动会的开幕,各院系各专业的同学都坐在了指定的座位席上分享学校一年一度的体育盛会。运动会,为开展试验调查提供了难得的良机。首先可调查对象广泛覆盖了各院系、各专业、各个学科门类;其次,在运动会这令人兴奋的外在环境下,同学们最容易放下自身的警惕性防御,彼此之间更能诉说心中所想的东西;再者,运动过后的运动员也是难得的资源,因为运动能令人更豁然和直爽。所以,在校运会期间里,积极主动的调查了尽可能多的同学,并归纳为以下几类:

1.标准化回答

在和一名物理学院的同学谈及到心理学的时候,问其对心理学的认识和理解。答曰:“我认为心理学是一门教会人们正确、全面的认识自身,并对自己心里存在的问题去科学系统的分析及解决的学科。”不愧是物理学院的的学生,纯理性思维。并且在随后的闲谈中得知,这为仁兄至今还没有修习心理学相关的课程,仅凭自身的理解就能到这个地步,不得不为其理性思维叫一声好。

同类的学生还涉及到数统学院以及化学学院等,他们习惯于进行理性的思考。对一切未知的和新鲜的事物,发挥其逻辑能力的优势,调动以往所学过的和所接触过的知识、名词、以及自身的理解和想象,对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弱化个人感性的思考和回答。从他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得出,这类

理科学生对于修习心理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在今后的学习中,一般不会出现接收困难的情况。

2.跳跃型回答

偶然的一个机会,遇到一名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生记者。在和她的交谈中他答道:“在我的眼中,心理学没有那么美好,没有那么功利,没有那么神奇。”呵呵,有趣的回答。思维的跳跃性很强,还带有那么一点文学味,应该与从事的记者工作有一定关系。谈话中她说到其实今年正在修习心理学,虽然刚开始学习,整体还是一头雾水,但是在仅有的接触中,她还是逐渐打消了心理学在她心中的敬畏感,开始真正的去接触它,学习它。

同类的学生在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和城环学院也有出现。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更倾向于感性化的思维,给出的答复也挺耐人寻味。“没那么美好”,说明在其接触心理学后明白,真正的心理学和本身所想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最初想象的可能更偏向于感觉化的奇幻;而在修习后才明白心理学和别类学科一样,还是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分析。“没那么功利”,说明在其以往联想中,该学科是一门察颜观色的手段;而之后的学习校正了其错误的观点。“没那么神奇”,更能体现他们从想象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理解过程。这也正好符合了近代心理学对于认识的基本观点。

3.质疑型回答

该同学本学期正在修习心理学,但是他对心理学的感觉却和其他的相差甚远。在谈及这个问题的时候,他给的回答是:“我总感觉心理学(至少是目前学的)和生物学科如此之相似。其次,里面的所谓的分析依据的原理和规则太具有主观化色彩,让人难以接受。再者,书中所信奉的观点和所做的实验都不具有代表意义。”

之所以单独列出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因为本人也有类似相同的想法。书中所列举的规则和原理总是援引以往专家的观点,如弗洛伊德。那为什么他就一定是正确的呢?其次,在许多心理学相关的试验中,总是以某种动物为实验对象,不具有代表性意义。处于理科生固有的定性思维,不给出有效的推理和证明过程,让其相信他们不了解的东西有时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有等更加深入了解心理学后,再借以相关的理论证明方可令其信服。这正如最初学习数学的1+1=2 ,还有乘法口诀一样,要先硬性了解一部本东西方可对其进行说服性的证明。

4.深沉型回答

在于一位计科系的同学聊天中得到这样的答复,“在我眼中,心理学是研究与揭示人的心灵运作时所遵循的道理的学科”。这个回答还真难懂,总有点打太极的感觉,问题好像又被抛回来了。认真思考一下,这为同学做出的

答复还是很严谨和全面的,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可惜当时忘了追问该同学的年级和其以往的阅历。甚至都不清楚其有没有修习过心理学。

5.查阅资料型回答

在闲谈的问题中,也有不少同学直接掏出手机,然后直爽的说,“等我查查啊,学长。”肯定是新生了。应该是怕说错话,所以表型的特别谨慎(也有不少的天真)。在些许的等待后有了结果:心理学一门在西方发展成熟而在东方刚刚起步的学科,她可以触摸你心灵最深处的角落,也可以抚慰你灵魂最深处的痛楚,让你看清自我,获得心灵的自由。官方的回答就是不一样,避开问题的锋芒,剑走偏锋。分析这个答案,首先可以知道心理学在世界以及我国的发展状况;其次,说明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心灵的深处;再者,点明了研究心理学所得到的目的-----认清自我、获得心灵自由。其次,这类的同学也会爆出些随机的回答,比如认为学了心理学就知道别人心里想了些什么。

调查总结:此次调查随覆盖了不少的院系,但是由于能力所限,调查对象的显然不足,未能很好的反应客观状况。在以后的调查中,还需要具有针对性的克服这些个不足。从上述分类的总结和分析中,不难看出,大学生整体对于心理学的认识还是不足的。这提醒着我们以后再从事教育行业后,应该及早的将心理学普及到广大的青少年中,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培育一株底蕴之芽。同时,这也鞭策着我们应该夯实基础,作为希望的希望,为希望带来希望。

调查人:

推荐第6篇:心理学

在心理学的众多发现中,有不少发现新鲜,甚至有些神奇。现在有人总结出心理学研究中的10大神奇发现。

1、出国激发创造力

该不该出国?心理学研究告诉你。2010年6月,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心理学教授米歇尔·盖尔范德等人发现,与其他文化的人群进行接触,会提高人们的谈判能力。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3位心理学家同样发现,旅居国外,学习并吸收外国文化,能帮你打开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增强创造力。他们提出了“文商”(文化商数CQ)这一概念,并发现CQ在国际谈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果然没有说错,为了让大脑更灵光,有机会还是出国“镀镀金”吧!

2、电脑是把“双刃剑”

数字时代,电脑游戏成了很多人的休闲伙伴。玩游戏好不好?心理学家争论不休。2010年3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特聘教授克雷格·安德森等人指出,有“打打杀杀”等暴力情节的游戏会让人滋生暴力倾向。2010年4月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玩PSP游戏机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下降。但是,还有科学家发现,打游戏,尤其是动作类游戏可以让人反应更灵活,是很好的反应能力和准确性训练方法;《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还有一篇文章指出,玩游戏会让人心肠好、更热心。

看来,电脑游戏还真是把“双刃剑”啊!偶尔消遣并无大碍,但切记不可玩物丧志。

3、冲动让人不理智

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距离”到底能变出什么魔法呢?2010年7月,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加姆·特罗普和美国特拉维夫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尼拉·利伯曼提出“建构水平理论”的说法。他们指出,制造一点“心理距离”,比如想买手机时别马上掏钱,过几天再决定,会让你更抽象地思考,抓住如“通话质量好不好”这种主要矛盾,而避开如“铃声好不好听、颜色好不好看”等细节问题和感性的干扰,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当然,过度理性可能变得固执呆板,因此,“距离”适中,才能英明决策。

4、广告真的不白做

如今的世界,广告满天飞。无论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上网„„广告简直无孔不入。你可能觉得广告只能宣传商品,买东西时,大脑自会有个“管家”让自己理性消费。而2010年8月,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梅勒妮·邓普斯等人发表在《消费者研究》上的文章表明,给某一商品“戴高帽”,会激活大脑愉快的情感反射,让你不由自主地对它产生好印象,而忽略其真实的质量。即使你知道它品质一般时,也会屈服于广告的效应,这一过程被称做“情感调节”,也叫“移情”,我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就是典型的例子。

原来,广告商们早就开始使用这种神奇的力量,悄无声息地改变我们的购物选择了!

5、花钱过程添开心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对于这句“至理名言”,心理学家们也力求证实金钱和快乐之间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经过多年研究,如今终于看到一丝曙光。

2010年7月,美国盖洛普公司公布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这项涉及132个国家13.6万人的研究发现,金钱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但对日常情绪的影响极小,这种联系与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等因素无关。随后,英国沃里克大学和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幸福感并不在于金钱的绝对值,而是与身边的人相比,是不是比他们挣得要多。此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崔维斯·卡特和汤姆·基洛维奇发现,与花钱买到的东西相比,花钱的经历其实更让人开心。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发现,花钱买礼物送人或者捐款做善事,不仅能让人更快乐,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原来,金钱与快乐还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难免沾点“铜臭味”了。努力赚钱改善生活质量无可厚非,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钻到钱眼里,就得不偿失了!

6、唱首歌恢复记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演讲稿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上了台却卡住了。越到关键时刻,越容易出“状况”,真的是太紧张了吗?2010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西汉·贝洛克在《窒息》一书中指出,大脑“卡壳”的秘密在于“内存”不够!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存在“工作记忆”这个“内存”里,太紧张了,不良情绪把“内存”装满,原本储存在大脑里的其它资源,自然没有空间提取出来了。

因此,重要时刻来临前,最好深呼吸,哼哼小调、唱个歌,把大脑内存清空一下。

7、“贴标签”影响判断

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2010年11月,美国里海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阿曼达·布兰登和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苏珊·吉尔曼发表在《认知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也有这个毛病。一旦我们把一个事物归到某一类,即使没有亲眼见到,也会把这一类物品的特点强加到它身上,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独生子女问题多”、“有钱人不靠谱”。研究者称之为“刻板印象”,这说明我们的大脑也会“偷懒”,想找捷径去认识世界,而“分类”是最便捷的判断方法。殊不知,生活中很多偏见和歧视正是由于轻易“贴标签”造成的。

知道了这点,以后听到这种“贴标签”的话时,恐怕应该冷静判断,不要以偏概全。

8、有自信就能成功

愚公移山的故事流传至今,而很多人认为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天生的、无法培养的。2010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等人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坚信自己拥有强大的心理潜能,并勇于挖掘,会激发顽强的意志力,使精力更旺盛,心里更有“韧劲”,从而可以更冷静地面对偏见、伤害和挫折,最终一步步赢得成功。

看来,“有志者”真能“事竟成”,心情消沉时,不妨大声对自己说:“我能!”

9、左右大脑能对话

2010年,“核磁热”横扫世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简称fMRI)让人在没有创伤和痛苦的情况下,看到大脑的活动。以前,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大脑思考时的活动状态。而2010年,新研究发现,大脑“休息”时也不平静,某些区域会出现同步的活动趋势,它们之间像说“悄悄话”一样,有重要的联络,被称为“功能连接”。可喜的是,我国科研机构,如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中心,在这一领域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10、研究结果更确切

由于心理感受百人百样,很多心理现象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无法像数学题那样得出“一加一等于二”的结果,这一难题困扰心理学家多年。2010年12月,脑科学研究专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教授乔纳·莱勒对心理学研究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改良,他将“贝叶斯统计”的手段引入心理学,这一“革命性”的成果发表在《认知科学》杂志上。

推荐第7篇:心理学

心理学

第一章

走进心理学

1、心理现象: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2、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3、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一)、构造主义

冯特,心理学的任务是对心理结构的研究,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二)、机能主义

詹姆斯,安吉尔,杜威

主张研究意识,但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目的是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

(三)、格式塔心理学

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主张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来研究心理现象。

韦特海默强调整体的观点

(四)、行为主义

华生,将心理学定性为自然科学的一个纯粹客观的实验的分支。行为主义主张:否认意识(只能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实验法);否认遗传,提出了行为产生的“刺激——反应”模式,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

倡导客观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应该研究情感、思想,并承认遗传的作用,斯金纳的主要贡献是发展了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五)、精神分析学派

弗洛伊德

提出精神分析的方法 ,学派重视动机的研究和无意识的研究并首创精神分析治疗方法

(六)、认知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出版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强调人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他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

(七)、人本心理学

人本心理学是由马斯洛和罗杰斯创立

主张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展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实验法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三章

行为动力

1、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

2、动机: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3、兴趣:是人积极地接触、认识和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求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5、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的功能

6、动机的分类

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成就动机、交往动机)

7、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

成就动机强的人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工作

8、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

一般而言,人在中等动机强度下活动效率最高。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9、兴趣的分类:按内容——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按指向标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10、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持久性、兴趣的效能

第四章

认知过程及信息处理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监督功能

3、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注意的转移

4、注意的种类

(1)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个体不由自主的给与关注。

(2)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3)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直接兴趣达到的。

5: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感觉的规律

(一)感受性和感觉阀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阀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感受性越强,感觉阀限越小;感受性越弱,感觉阀限越大。感受性与感觉阀限呈反比例关系

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阀限: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阀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阀限。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察觉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阀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

量。绝对阀限的值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绝对阀限的值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小。

差别感受性指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差异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差别阀限指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 差别阀限的值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阀限的值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小。

(三)感觉的适应(明适应、暗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明适应:当我们从暗处来到光亮处,刚开始会觉得目眩,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几秒钟以后才逐渐看清周围的物体。

暗适应:当我们从光亮处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若干时间后才逐渐看清周围事物的轮廓 听觉适应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7、知觉:是指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8、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

9、错觉:是对客观事物错误的或不正确的知觉,即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征,而出现种种歪曲。

第五章

认知过程及信息处理(下)

1、记忆是对人脑的过去经验的保持和提取。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记忆的分类:感觉记忆、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3、记忆系统: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保持时间超过一分钟的记忆。分为程序记

忆和陈述记忆

包括:语义记忆、情景记忆、程序记忆

4、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或者是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5、艾宾浩斯及其遗忘曲线

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认识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缓慢,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6、影响遗忘的因素:时间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

7、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学习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8、记忆的基本品质包括

9、记忆的敏捷性、记忆的持久性、记忆的准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9、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间接性、概括性)

10、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形态,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二)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分为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三)根据思维的独创性,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11、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

12、问题解决的阶段:

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问题、检验假设

13、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问题情境(2)动机水平(3)思维定势(4)原型启发(5)功能固着的影响(6)个性特点

14、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思维过程。

15、创造性思维的阶段

准备阶段、酝酿阶段、豁朗阶段、验证阶段

16、青少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的环境(2)重视个性的培养(3)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4)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5)鼓励直觉思维(6)改变传统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

第六章

情绪、健康与调节

1、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绪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反应、外部表现(面部表情、体势表情、言语表情)

3、情绪的功能:信号性功能、动力性功能、感染性功能

4、情绪状态:心境(古语中人们对同一种事物,忧者见忧,喜者见喜,是心境弥散性的表现)

激情: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5、研究情绪的理论:

外周学说:詹姆斯—兰格情绪学说 丘脑学说: 坎农

认知三因素:沙赫特

提出情绪受环境影响、生理唤醒、认知过程

6、情商:相对智商而言,指情感智商的高低。7情商包括: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的情绪、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第七章 能力与能力测量

1、能力:指做一件事、要完成某种任务所需要的能。

2、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4)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3、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与基本的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推理能力

晶体能力是经验的结晶,是对过去流体能力应用的结果,例如词汇和计算方面的能力都是晶体能力,流体能力是晶体能力的基础。 流体能力随机体 的衰老二衰退,隋生理成长而变化。晶体能力的衰退很慢,随年龄的增长不仅能够保持,而且还能有所增长。

4、智力结构理论

二因素论:斯皮尔曼{一般因素、特殊因素} 群因素论 :赛斯顿

智力的三维结构理论:吉尔福特{内容、操作、产物} 多元智力理论:霍华德·加德纳

智力的三元论:斯滕伯格{成分亚理论、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

5、能力类型差异表现在

个人的感知、记忆、思维过程中的认知风格上。知觉方面上差异有三种类型:综合型、分析型、分析综合型

6、测验具备的条件:信度{重测信度、分半信度、评分者信度}、效度、常模

7、一般能力测验(智力测验)

(1)比纳——西蒙智力测验

(2)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智商=心理年龄\\生理年龄*100 (3)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韦氏量表包含了言语和操作,把比率智商改为离差智商

第八章

人格的发展与烁练

1、人格: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它包括气质、性格、等稳定的心理特征。

2、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3、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反应特征

4、气质类型特征

p173

胆汁质:强而不平衡。

多血质:强而平衡

黏液质:强而平衡

抑郁质:弱性,易抑制

5、气质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

第一是教师要正确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

第二是发扬气质类型的积极方面

第三是由于气质不同,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个别对待的方法。

6、性格:定义为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为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7、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p175

气质与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两个重要方面,

区别: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

从可塑性看——气质可塑性小,性格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很明显。

从社会评价看——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

8、人格特质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基本的特质,渗透于人的

一切活动之中,不是众人都有的

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这两种是众人都有的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16种人格特质

编制“16种人格因素问卷”

(三)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维度理论

把人格分为四种类型:稳定内倾型、稳定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不稳定外倾型

(四)人格五因素理论

包括情绪稳定性、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行

9、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p181)

“三部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建立人格的基础 自我: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对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因而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又是本我和外部世界的中介,自我不能脱离本我二独立存在

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部分,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遵循“道德原则”。 本我的目的在于最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最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在于最求完美

10、人格测验

(一)结构明确的自陈式测验 (1)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 (2)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 (3)艾森克人格问卷 (4)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

自陈量表式

优点——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因此施测

简单。

缺点——编制时缺乏客观校标。

(二)结构不明确的投射测验p186 罗夏墨迹测验 主体统觉测验 优点——弹性大 缺点——缺乏客观标准

11、人格形成的因素p189 生物遗传因素 家庭环境因素 学校教育环境 社会文化与大众传媒

第九章

个体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苏子和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p197(细看)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发展的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发展的关键期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P206

4、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

环境的作用 第十章

学习理论与实践

1、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

狭义学习室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2、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具有组织性、间接性的特点;有效性;具有年龄差异性的特点

3、学习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4、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2)华生对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发展

(3)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①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②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的早期研究、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2)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主义学习论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5、学习迁移:顺向迁移——前一种学习对后一种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后一种学习对前一种学习的影响 正迁移——当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 负迁移——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6、学习迁移理论包括传统迁移理论和现代认知迁移理论

传统迁移理论包括

官能——形式训练说、

相同要素说、经验类化

7、学习策略:就是与你共享信息加工过程、用于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方法。

8、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第十一章

心理与社会生活

1、社会认知:是个体在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判断其内在属性。

2、社会认知的内容:对他人仪表的认知、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他人关系的认知

3、印象形成中的效应:首因效应,即是第一印象;近因效应,即是新近印象;晕轮效应,即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刻板效应,即是定型效应

4、人际沟通简称沟通,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5、人际沟通的结构:信息发送者、信息、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信息反馈

6、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单方相识阶段、表面性接触阶段、亲密性接触阶段

7、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原则:

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

8、社会助长作用 p261

社会惰化作用

9、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包括:群体方面、情境方面、个人方面

10、去个性化:群体成员失去自我意识,失去被别人评价的顾虑,失去个体感,而淹没在群体、群众之中就叫去个性化

第十二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我国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对社会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

2、心理健康标准: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健全、人格统

一、人

际关系和谐、与社会协调一致、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

合原则、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发展原则

推荐第8篇:心理学

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人格。 个体心理与行为

改造—繁荣—破坏—新生 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区教学效能感:人对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力的主观判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别:教育任务不同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

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可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1心理动力

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

人的活动的动机指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心理或生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

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对人的需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 2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 情绪过程: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对事物的态度,引起满意,喜欢,爱慕,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3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

4心理特征:他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气质: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映特征

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

行为: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和心理密切相关,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源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个体意识和无意识

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向。 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无意识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并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德国冯特1879年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认知心理学:奈塞尔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和罗杰斯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教育与心理学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分析,确定学生原有水平,设计教学课程,实施教学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阶段)。 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它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和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对象不同、社会职能不同、地位作用不同、培养方式不同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第三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校教师 教师的社会角色

角色:个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

教师角色: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评定者父母长者,朋友,管理员,榜样和模范公民,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教育科研人员 教师角色的影响和作用 领导方式分四种:强硬专制性,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领导方式的影响:对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影响,对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社会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个性发展及师生关系均有影响。 教学风格: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中心

教师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有声的言教和无声的身教

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

角色认知阶段 角色认同阶段 角色信念阶段 教师的能力素质

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班杜拉,美)

教学反思: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包括 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四个环节

包括 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三个成分

包括 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行动研究四种方法

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教学监控的因素包括:

计划性与准备性 课堂教学的组织性 教材呈现的水平和意识 沟通性

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 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 职业发展性 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 能动性,普遍性,有效性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从他控到自控,从不自觉经自觉到达自动化,敏感性逐渐增强,迁移性逐渐提高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及技术:

角色改变技术 科学反馈技术 现场指导技术

教育机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

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

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 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 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教育机智的表现方式:

善于因势利导,善于随机应变,善于对症下药,善于掌握教育的时机和分寸

教师的威信与师爱 威信: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教师威信的形成: 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基本条件。

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

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树立威信

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

严格要求自己,自我批评

教师威信的维护和提高:

胸怀坦荡,实事求是的态度

正确认识,合理运用威信

不断进取敬业精神 言行一致,做学生楷模 师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教育实践中,由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高尚情感

师爱的特征:

职业对象性,原则性,广博性

师爱的心理功能: 激励,感化,调节,榜样

师爱的表现形式: 关怀,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同情理解学生,热情期望,严格要求

第四章 学习心理概述 学习的心理实质: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和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地

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指学生的学习。它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的,是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充实自己。

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内容上的特点:

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比较强

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

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学习方法上的特点:

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第五章 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学习动机的涵义: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动机的三种功能:

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与学习活动互相激发,加强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学习需要: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需要可称为学习驱力。包含: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交往内驱力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多元性,间接性,社会性,职业化

成败归因理论:(美,维纳)

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 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可控制性归因和不可控制性归因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六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学习迁移的涵义: 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

学习迁移的分类:正迁移与负迁移,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特殊迁移与普通迁移

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

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 定势的作用

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如何实现)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教授学生学会学习第七章 认知发展与知识体会

感知和观察

感知指感觉和直觉的总称,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基本认知形式。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征

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

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即思维的知觉,包含理解,思考。

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思维品质是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方面

人类的思维的发展历程:

言语前思维阶段 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形式逻辑思维阶段 辩证逻辑思维阶段 第八章 记忆发展与知识的巩固

记忆的实质: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累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类型:

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瞬时记忆, 0.25—2秒, 短时记忆,5秒—2分钟, 长时记忆, 1分钟—许多年不等

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掌握各种有效记忆方法 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

材料的数量与性质 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 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 租块化编码

尽可能使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

觉醒状态 识记的信心 知识遗忘的过程和特点

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或回忆,或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

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复习时机要得当,复习方法要合理,复习次数要适宜

第九章 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元知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

学习策略指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一切活动。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的特点:

区别于程序性知识,心智技能是一种动作经验

区别于操作技能,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

简缩性

区别于习惯行为,心智技能是合法则的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概括性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第十章 问题解决合创造型的培养

问题解决的实质和特点:

问题情景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

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与条件:

问题解决过程包括问题表征,选择操作,实施操作,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

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关的知识经验,定势与功能固着,问题情景,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和动机状态。

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基本步骤:

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 鼓励学生仔细界定问题 教育学生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提供问题解决机会并给予反馈

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指个体产生独特独特型成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指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

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构成:

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

辐射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

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

第十一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自我意识的涵义: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我可以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

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显示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自我中心期,客观化时期,主观化时期

大学生自我教育包括: 全面认识自我: 积极悦纳自我 努力完善自我 全面认识自我包括: 通过对他人的认识认识自我

通过分析对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分析自我

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通过自我反省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第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态度包括 态度的认知成分,态度的感情成分,态

度的行为成分。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实质是把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行为规范内化为主体内在的道德行为观念,并进而通过个体的道德价值取向,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道德规范行为的过程。

品德的两个基本特征: 稳定的道德行为,以道德观念为基础,是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遵从(包括从众和服从),认同和内化

态度与品德改变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醒悟阶段,转变阶段,巩固与稳定阶段

第十三章 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群体也称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达到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感情联系得两人以上的人群。

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地位的现象

群体思维:指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常导致决策失误。

从众: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

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影响从众的因素: 群体的一致性,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性特征

服从 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别人的意志而做出的行为。

服从和从众的区别: 服从针对命令,群体规范,或权威意志,可能是自愿或被迫, 从众是对社会舆论群体气氛压力的随从

模仿: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刺激影响而引起的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模仿

感染:一种情绪的传递过程,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改善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交往愿望的迫切性 交往内容的丰富性 交往系统的开放性 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人际关系从建立到发展是动态变化过程,它使交往双方经历了从无到有到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状态。

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人际交往基本原则 交互性原则,社会交换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境控制原则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主动交往 移情(设身处地)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 心理健康两层含义: 1无心理疾病

2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能够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的协调与控制情绪

合理的行为

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包括两方面:

预防治疗心理疾病,促进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大学新生面临的变化: 生活环境的变化,人际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及方式的变化,角色地位的变化。

怎样帮助学生调节自己以适应大学生活: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指导:

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掌握有效地学习方法 注意用脑卫生 注意考试的心理卫生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追求平等,情感性强,富于理想

推荐第9篇:心理学

1.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3.人的一切心理学就其产生的方式说都是:反射

4.大脑可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其中视觉中枢在枕叶,听觉中枢在颞叶。

5.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

6.过屠大嚼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7.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人的心理活动是知觉

8.在旅游业中加强导游工作是为了提高旅客知觉的理解性。

9.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是利于知觉的选择性

10.黑板上写白字是为了扩大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异,这是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11.知识记忆容量是7±2组块

1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13.知觉的基本特性,在教学中的运用(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14.表象具有形象直观性,概括性的特征

15.考试作答是有意回忆

16.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的间接性

17.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强。

18.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灵活性

19.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用于缺乏思维的广阔性

20.在人脑中产生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

21.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态势是定势

22.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是属于心境

23.对获得优异成绩的喜悦,对成绩不良的苦闷是理智感

24.情绪是需要的反应形式

25.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被称为激情

26.乐极生悲,破涕为笑是情绪的两极性

27.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则忧是情感的感染性

28.情绪与情感紧密联系,难以分割。其中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9.情绪的功能有调节功能和信号功能

30.知之深,爱之切。说明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31.完成意志行动的关键是执行决定阶段

32.某差生既想接近老师又怕老师看不起自己这是趋避式动机斗争的表现

3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概括了教育学生要全面调动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的积极因素

34.动机是关于人行动的原因,目的是关于人行动要达到的结果、

35.意志对行动的调节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制止

36.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往往与客服困难相联系

37.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里面貌

38.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个性心理特征

39.人的需要从起源上看可分为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从需要的对象上看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40.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1.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

推荐第10篇: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从个体心理、个个体心理与行为、个体意识和无意识以及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个体心理: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现代心理学可分为四个方面: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主要的心理心理学思想流派:

1、构造主义,又称结构主义(冯特)

2、机能主义(首倡者威廉·詹姆斯,主要代表人物约翰·杜威)

3、行为主义(华生)

4、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由韦德海默、卡夫卡和苟勒创立)

5、精神分析心理学(费洛伊德)

6、认知心理学(以皮亚杰为代表人物)

7、人本主义心理学(由马斯洛和罗杰斯创立)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包括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特征:与普通教育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教育任务不同

2、教育对象不同

3、社会职能不同

4、地位作用不同

5、培养方式不同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法。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教育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师资水平

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第二章大学教师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发展

教师角色的含义:所谓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

1、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2、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3、榜样与模范公民的角色

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5、教育科学研究者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育对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音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教师威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

教育威信的维护与发展,教师本身应具有几个方面和特征:

1、教师要具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

2、教师要正确认识、合理地运用自己的威信

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些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具体经验阶段

2、观察与分析阶段

3、重新概括阶段

4、积极验证阶段。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分为七个结构因素:

1、计划性和准备性

2、课堂教学的组织性

3、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

4、沟通性

5、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

6、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

7、职业发展性。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即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尤其是对意识情况和偶发事件及时做出灵敏反应,并能采取妥当的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

1、对工作和学生的态度。

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

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

1、善于因势利导。

2、善于随机应变。

3、善于对症下药。

4、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3、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个体心理发展的量变与质变。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心理发展的过渡性、阶段性、不平衡性、矛盾性、可塑性。P37

第三章学习心理理论

学习: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生是专指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划指在教育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些充实自己的过程。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结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学习。

8、解决问题学习。

加涅对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

3、言语信息。

4、动作技能。

5、态度。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学习内容上的特点:

1、专业化程度高。

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

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争议性。学习方法上:

1、自学方式日益占据重要地位。

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学性不断增强。

3、课堂学习与课外、校外学习相结合。

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律与消退律。

2、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律。

3、高级条件作用律。P47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理论:

1、应答性行为和操作行为。

2、正强化。

3、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4、消退。

5、惩罚。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又称直接学习。模仿学习又称间接学习。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1、认知学习观。所谓“认知结构”就是编码系统,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而学习就是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并认为一切知识都是按编码系统排列和组织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结构教学观。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方法。

四条基本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论: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意义学习的实质:意义学习即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2、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主观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的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以改善,并最终使得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加涅反学习分了八个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和反馈阶段。

建构主义学习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和学习观。

2、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注重合作学习。

第四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动机:指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有三种功能:一是激发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经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驱力主要由以下三方面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交往内驱力。

学习动机的分类: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和间接的远景动机。根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划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理论:一,强化动机理论。二,成就动机理论。三,成就归因理论。四,自我实现理论。五,自我效能理论。

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断其原因的过程。

影响自我交通形成的因素:

1、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替代性经验。

3、言语劝说。

4、情绪唤醒。

班杜拉十分重视强化的作用,他认为强化有三种:外部直接强化,言语劝说,情绪唤醒。P76

自我效能对学习的影响:

1、影响个体对学习活动的抉择及其坚持性。

2、影响个体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3、不仅影响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已经习得的知识,技能的运用与表现。

4、自我效能还会影响个体在学习时的情绪。

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主要分四大类:一是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二是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三是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四是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随着年级提高,大学生直接性的学习动机逐渐减弱,间接性的学习动机逐渐增强。

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日趋务实。

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就业压力。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二,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四,正确指导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五,利用争强好胜的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学习需要:又称学习驱力,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由三方面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交往内驱力。P84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成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第五章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学习迁移简称为迁移,即在一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前后影响,正负影响,模拟影响,特殊与一般影响。

学习迁移的分类:一,正迁移和负迁移。二,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三,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四,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

学习迁移的作用:

1、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事例的心理结构。

2、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习得的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向能力与品德转化的关键。

学习迁移理论:一,形式训练说。二,共同要素说。三,概括说。四,关系转化说。五,认知结构说。六,经验整合说。

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

1、相似性。

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3、认知技能与策略。

4、定势的作用。

促进学习迁移的有效措施: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2、科学编排教学内容。

3、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4、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第六章知识、技能的学习

知识的概念:广义的知识是指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它既包括个体从自身生活实践和人类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也包括在获得和使用这些信息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技能和能力。

狭义的知识一般仅指存在于语言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各门学科中的基本事实、概念、公式、原理等。

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亦称描述性知识,即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它包括事实、规则以及个人的态度或信仰等,具有表态的特点。

程序性知识:亦称操作性知识,即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

2、感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3、感知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4、感知具有相对深刻性和稳定性。

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

3、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2、在常规性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显著发展。

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知识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知识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

知识感知的类型: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感知规律有: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 知识理解:是指学生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某类事物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以发展形成理性知识的过程。

知识理解的类型包括感性概括和理性概括两种。 知识理解的过程有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

记忆的类型从贮存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从内容不同分为情节记忆、形象记忆、评议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信息编码的主要方式:

1、视学编码。

2、语音听觉编码。

3、语义编码。

4、语言中介编码。

影响知识识记和信息编码的因素:

1、材料的数量与性质。

2、识记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3、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

4、组块化的编码。

5、多种感觉分析器协同作用。

6、觉醒状态。

7、识记的信心。

防止遗忘的方式:复习是巩固知识最基本的方法。为了促进知识的保持,避免知识的遗忘,必须注意合理地组织复习:

1、复习时机适当。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复习必须在遗忘还没有发生以前进行,以节省学习时间。

2、复习方法合理。时间分配上,有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两种形式,而综合方面,有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两种,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具体安排。

3、复习次数适宜。遗忘与复习次数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遗忘发生越快。

技能是学习者在特定目标的指引下,通过练习而逐渐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知识经验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技能的类型:动作技能;智力技能。

复杂动作技能形成的四阶段: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练习阶段、自动化阶段。

智力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阶段;原型操作阶段;原型内化阶段。P122

促成动作技能学习的条件:内部条件:一,具务学习动作技能的动机。二,具备相应的生理成熟水平和丰富的知识经验。

三、是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四、是良好的人格特征。

1、较高的成就动机

2、忍耐力、坚持力性

3、抗干扰、承受打击和注意稳定的能力

4、控制能力强

5、任劳任怨、努力、吃苦精神

6、自信、大胆、心胸开阔

7、高于常态的智力水平。外部条件:

1、科学指导,使学生理解学习情境,明确动作技能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2、给学生以正确的动作示范。

3、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4、及时反馈学生练习的结果。

促进智力技能的措施: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3、适应培养阶段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指导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操纵信息加工过程,用来促进知识的获得与保存,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学习策略的特点:

1、主动性与操作性的统一。

2、外显性与内隐性的统一。

3、变通性与通用性的统一。

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学习策略核心。

认知策略:即基本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对学习材料进行认知加工的策略,能有效促进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发现新知识内部联系的方法和技术,并促进复杂知识的学习和保持。

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可分为计划策略、调节策略、监控策略三种。

资源管理策略可分为学习计划与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的管理和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三方面。

有效促进认知策略的教学措施:

1、在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教授元认知。

2、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授认知策略。

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教授认知策略。

4、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

5、按程序性知识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

有效培养元认知能力的教学措施:一,不断丰富学生元认知的知识:

1、关于学习者个体的知识,如个体兴趣、爱好、能力以及与他人认知特点的差异性与相似性等方面。

2、关于学习任务的知识,如对学习材料特点的认识等。

3、关于策略方面的知识,如不同策略的适用条件与范围以及不同策略的选择等。二,增强元认知体验。三,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

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一,参考资料的选择与利用。二,广播电视节目的选择与充分利用。三,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八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问题:是指疑难或“难题”,即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成分:给定、目标、障碍。

问题的分类: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序将其分为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根据问题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排列形式可分为排列问题、结构推导问题和转换问题三类。

问题解决:是由一般情境引起的,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特点:

1、问题情境性。

2、目的指向性。

3、操作序列性。

4、认知操作性。

问题解决的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

问题表征:指问题解决者将任务范围或作业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

问题的解决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P147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有关的知识经验。

二、定势与功能固着。

三、问题情境。

四、酝酿效应。

五、原型启发。

六、情绪和动机状态。

定势:指在先前活动中形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创造性思维: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形成新颖的、有价值的方案或结论。

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

2、灵活性。

3、独特性、

4、精密性。

创造性思维的构成:

1、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

2、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

3、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4、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

影响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因素:智力、知识、个性因素、环境四种。

创造性思维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入手,编制创造性思维测验;另一种解决方法是编制关于人格方面的问卷,以考察被试的人格特征是否具有创造倾向。

老师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挥的环境。应该遵循的五个原则:

1、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给学生说话的机会,让学生能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

2、尊重与众不同的观点。

3、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4、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5、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原则:

1、集体解决问题时,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或暂缓评价。

2、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3、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

4、追求与众不同的、关系不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

三、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戈登技术。戈登技术的指导思想是将创造性当作一项可以通过直接训练获得和提高的技能来看待,而非一种智慧活动。

第九章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意识是在社会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借助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两个特点。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以及自身与周围世界生态系统的意识两个方面,也包含着个体对自身的反映和改造。

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是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等;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反映个体对自我所持的态度,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内疚、自豪、成就感、自我效能等;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指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包括自立、自主、自律、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层次。

2、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内容)

3、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观念)现实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现实的看法。 投射自我是个体想象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对未来自我的希望。

大学生身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要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分化、矛盾、统

一、转化和稳定的过程。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阶段。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1、以学习成才为中心的自我探究。

2、以社交活动为中心的自我探究。

3、以个人未来的前途和发展为中心的自我探究。

4、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探究。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

1、自我肯定型。

2、自我否定型。

3、自我矛盾型。

4、自我扩张型。

5、自我萎缩型。

四、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稳定。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一、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

1、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和自觉性。

2、自我评价功能增强,但仍有片面性。

3、自我概念的变化。表现在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稳定性。

二、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1、自我体验的丰富性与波动性。

2、自我体验的敏感性和情境性。

3、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三、大学生自我调控的发展特点。

1、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愿望强烈。

2、强烈的独立意识和反抗倾向。

大学自我教育:

一、自我认识。

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

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4、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

5、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6、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二、积极悦纳自我。首先,要引导其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其次,教育其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

三、努力完善自我。

1、树立正确理想自我。

2、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态度的三个基本特征:态度是一种行为的倾向性或反应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决定人们是否愿意完成任务,而能力决定人们能否收到完成某些任务;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态度和品德的区别与联系:均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分别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态度和品德在裨和结构上是相同的,但态度对社会涉及范围大,而品德只包括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稳定的价值观念。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价值内化三段论:遵从、认同、内化。

态度和品德改变的过程:一,醒悟阶段。1消除疑惧。2引发其他需要。二,转化阶段。首先,暂时避免旧有刺激,其次,在此基础上,让其在旧有刺激下得到考验。三,巩固和稳定阶段。1避免歧视和翻旧账,要加倍关心他们的成长。2更为积极的是使他们形成完整的自我观念。

第十一章大学生群众心理与人际交往调适 群体:是指人们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群体的特点:1群众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的结构。3群众成员在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就是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中的倾向。高凝聚力的特征:1群众成员积极参与群体活动。2群体成员之间积极交往。3群体成员心情舒畅,对群体的满意度高。4群体面员士气高昂,精神振奋。5群体成员之间有强烈的影响。

群体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1社会助长与社会干扰。2社会惰化。3社会标准化倾向。4社会从众行为。5模仿与感染。6认同作用。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平等意识强。2感情色彩浓。3富于理想化。4喜欢与异性交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1彼此尊重。2真诚相待。3主动共情。4注重沟通。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3光环效应。4投射效应。5刻板印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调适:1谦虚谨慎,摆正位置。2平等相待,真诚相处。3主动开放。4心理互换与相容。5合作协助,友好竞争。6做真正的自己。7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第十二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个体在这种状况下能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实际。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否适应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应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评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八个标准: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一,学业问题。1学习动力不足,2学习目的不明确,3学习成绩不理想,4学习动机功利化。二,情绪问题,1抑郁,2情绪失衡。三,人际关系问题。1人际关系不适,2社交不良,3个体心灵闭锁。四,焦虑问题,1自我焦虑,2考试焦虑。五,情感问题,1爱情的困扰,2友情困扰,3亲情问题。六,性教育问题,1性生理适应不良,2性心理问题。七,特殊群众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独生子女心理健康问题,2特困生心理调适。八,大学生活适应问题,1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弱,2大学生抗挫能力弱。九,上网成瘾问题。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环境变迁,2学业期望,3自我认知,4心理冲突,5生活事件,6家庭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一,入学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1环境、角色的改变,2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3帮助学生调整自己,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二,大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1大学生的学习障碍,2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指导。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追求平等,注重精神领域的交流,情感性强,富于理想。2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适应:人际交往中的认知障碍,人际交往中的情绪障碍,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障碍。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四,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健康教育,1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特征,2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困扰,3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的调适。P230

第十三章教育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教学测量: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绩测验所得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及解释。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1反馈—调节功能。2激励—动机功能。

测验的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主要包括: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实证效度。

测验的信度:指测量的一致性程度。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测验长度,测验难度,施测对象,施测过程。

教学测验的类型:1根据测验目的划分: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2根据教学过程不同阶段选用的测验划分:准备性测验,形成性测验,总结性测验。3根据教学测验来源划分:标准化学绩测验,教师自编测验。P245

第11篇:心理学

1.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

个性心理特征

人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态度由态度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和行为倾向组成。

性格特征:态度/理智/情绪/意志特征

知识的学习过程:准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

记忆:识记、保持、回忆。

2.班杜拉社会学习论:

(1)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2)认知过程的实

质是替代强化,道德行为的学习也是如此(3)影响道德行为的

因素有社会环境、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强化等(4)研究

方法上注重实验室实验

3.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

立合适的学习目标2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3激发学

生学习的成功感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充

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

生继续努力

4.布鲁纳认知发现学说

(1)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2)学生学习过程的

重要性(3)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

程序原则、反馈原则)(4)发现学习(5)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1.大学生学习特点:(1)学习内容特点(两高一实践)(2)学3.人际吸引因素(1)相似吸引(2)仪表吸引(3)互补吸引习方式特点(两自一结合。课堂学习与课/校外学习) (4)人格吸引 2.桑代克尝试错误说中的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4、心理健康教育:矫正性/发展性~~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说: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

5、1989,联合国提出健康: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化、高级条件反射。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说,提倡程序教学。 好、道德健康 3.奥苏伯尔认知接受说(有意义学习)学习方式按学习方式分第十一章 人格发展与学校教育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结构1.人格: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关系分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的主要形式。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在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1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认知结构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同化新知识;3必须积极主动使新旧知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个阶段:1基本信任感对~不~2自识发生相互作用。主感对羞怯疑惑3主动感对内疚感4勤奋感对自卑感5自我同“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先给学生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感对孤独感7关心下代对自我关注8自提供一些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用学习我整合对失望感 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来表述,以便给学习者在学习新知识时3.智力结构理论: 提供一个较好的固定点,清晰地将它与原有知识结构和新的学(1)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卡特尔)(2)智力的三元结构习任务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的起组织作用的引导性材料就理论:分析/实践/创造能力(斯滕伯格)(3)智力多元结构 是先行组织者。 4.韦克斯勒:操作量表和言语量表 4.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相对性,而非绝对性;学生观:6.气质,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每个人头脑里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学生原有经验是新知识的增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等。 长点;学习观: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传授,双向构建过程。 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情绪快而强、急躁易冲动 第三章 学习动机与教育激励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维 1.学习动机:包括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功能:激活,指向,

5.促进大学生知识有效感知的条件:(1)运用多种直观形式:强化

实物/模象/言语直观(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对象特点:强度2.奥苏伯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的内驱力:(1)认知内驱力:

律(声音字迹光线)、差异律(对象/背景)、活动律、组合律(相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提

似事物整合,零散材料组合,板书)、对比律(颜色人物环境形高的内驱力: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3)附属内驱力:长者的赞

状)(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4)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许和同伴的接纳。

6.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3.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尔克斯-道德森定律(倒U

(1)科学选择教学内容(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改进教学型曲线):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

内容的呈现方式(4)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中等/中等,越困难/越低

7.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1)问题表征(2)情绪状态(3)4.弗洛姆动机期望理论:M=V·E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动

动机强度(4)定势作用:先前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机(激励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的价值与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两

心理准备状态。(5)功能固着(6)原型启发:指在其他事物或个因素的乘积)

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5.阿特金森个体的成就动机:力求成功者,避免失败动机。

8.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1态度定势的形成:定势是由先前经6.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

验所形成的心理倾向性,影响个体的后继心理状态。2道德观念内部/外部归因;稳定性/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不可控制归因。

的确立3道德情感的培养(具体道德情境培训直觉的道德情感;人们活动成败的行为责任: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

文艺作品或先进人物培养想象的道德情感;说理培养伦理的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德情感)4道德信念的形成5道德意志的锻炼6道德行为的养成 7.马斯洛: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自我实现

9.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第四章 知识、技能的学习

(1)全面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与他人的比较;他人对自己的1.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阶段

态度;自我比较(现在过去);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自我反2.促进大学生有效理解知识的条件:1运用正反例;2提供丰

省)(2)积极悦纳自我,积极地评价自我;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富的变式;3科学的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3)努力完善自我。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 3.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审题、课题归纳、重现知识、解题

10.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1)建立:建立好的第一印象;主4.复杂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认知/分解/联系/自动化

动交往;移情;(2)维护: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5.熟练动作特征:1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2利用线索的减少

抱怨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 3动觉控制的加强(视听降低)4运动图式的形成

1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知情行、自我独立、人际适应、人第五章 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

格)1旺盛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2独立生活的能力3正确的自我1.元认知:元认知知识(有关自我/学习材料/方法策略的知识)、

意识,悦纳自我4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5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

力,心境良好6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7良好的人际交2.学习策略:学习者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识的

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8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构成:认知,选

12.大学生常见的矛盾冲突(成才理想、独立争强、闭锁性): 择,元认知,调控)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2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矛盾3强烈的成才3.记忆的编码策略:组块、替换、联想、理解、记忆术(通过

意识与知识经验不足的矛盾4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5群在本无内在联系的项目间建立联系以增强项目的意义性的策

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6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略)

的矛盾 4.学习迁移:按迁移性质:正迁移、负迁移;按层次:纵/横向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迁移;按时间顺序:顺/逆向迁移;按迁移内容:特殊/普遍迁移

1环境适应教育2智力发展教育3人际关系和谐教育4健康恋爱5.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形式训练说、经验概况说、认知结构

观教育5生涯发展规划与教育 说、相同要素说、关系转换说

14智力多元结构:逻辑数理智力、言语、身体动觉、空间、音6.学生认知结构有三个变量会对学习迁移产生直接影响:概括

乐、人际、自我内省、观察自然 性、可辨别性、巩固性

1全面认识学生,发现每个学生闪光点2根据不同特点因材施教,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

促进个性化发展3多元标准评价学生,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1.创造性: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特性(真创造/类创造) .

扬长避短,潜力得到更好发挥。 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

15.性格特征分析:态度特征:一个人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及2.创造的心理过程:准备、酝酿、豁然开朗、验证阶段 对学习工作的态度特征。理智特征: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表现皮亚杰:观察法、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柯尔伯格:

出来的性格特征。情绪特征: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两难故事法

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意志特征:指第八章大学自我意识自我教育

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1.自我意识: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

16记忆的编码策略:组块/替换/联想/理解/记忆术/归类/框架图 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17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过矫正/防范协议/强化暂停/表征性奖自我意识结构:

励(代币制)/榜样示范。 结构形式上:自我认识(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

尊)、自我调控(自我监控&自我教育)内容上:生理自我、社

1.德国冯特/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独立科学 会自我、心理自我。自我观念上:现实自我、理想自我、投射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无意识或潜意识现象/自由联想和梦境自我

分析。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自我意识的分化(理想自我-

2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主要采用客主体我&现实自我-客体我);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与自我探究;

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外在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S-R) 自我意识的统一;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稳定。

3.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威信效应、名片效应(双方一第九章 群体心理与人际调适

致的观点)、“自己人”效应(双方相似之处)、好感效应 1.社会助长/懈怠作用/去个性化

4.教师的教学三种水平:尝试式/因循式/策略式教学 2集体凝聚力:集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而形

第二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成的力量汇合

意兴趣易转移,善交际,外倾性。 粘液质:沉着、安静、反应缓慢、情绪慢而弱,注意稳定,往往表现为固执和淡漠,具有内倾性。 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敏感,反应慢,行动迟缓,行为孤僻,心理脆弱,具有内倾性。 1

第12篇: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他还认知识巩固的类型:形象记忆;情境记忆;与教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心理发展:是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为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示、同化、顺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瞬时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应、平衡过程。

14、皮亚杰将从婴儿到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17、操作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认识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技能的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化。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心智技能的特点:观念性;内潜性;减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调节学习过程。随意识记:指没有预定岁)其思维特征是:外界一切事物都是缩性。

18、技能的作用:1)技能作为合关键期:指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目的、不需经过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有生命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法则的活动方式,可以调节和控制动作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指有预定目的、有意识的识记。生成性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的进行;2)技能时获得经验、解决问题、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学习: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可逆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体运算阶变革现实的前提条件;3)技能是能力的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人格:又称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现。问题:是个体段(7-11岁)其思维特征是:可逆性的构成要素之一,是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个性,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这件事所出现是守恒获得的标志;群集结构的形基础。

19、学习策略的特征:是学习者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良好问题:是初成。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其思维特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的使用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始情境、目标情境、可能的操作和运算征是: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的;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市有关学习质。认知风格: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过程都是清楚的。不良问题:指缺乏清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具体事物依过程的;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有息加工方式,因而又称为认知方式。能晰的初始情境、目标情境、可能的操作赖,把内容和形式区分开来,能根据各规则和技能构成。20、问题解决的过程: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和运算过程。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的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

15、接受学习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验证活动的心理条件。液体能力:指在信息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假设。

21、简述华莱士的四阶段论:准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

16、一般认为备阶段;酝酿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力。(一般人在20岁以后,液体智力的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功能操作技能的形成可以分为:操作定向、段。

22、皮亚杰品德发现观:自我中心发展达到顶峰,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固着: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简答阶段(2-5)是前道德判断阶段;权威阶而降低)晶体能力:指获得语言、数学事物的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事物所具题: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段(6-8)是道德实义性阶段;可逆性阶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有的其他方面功能的现象。品德:是道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段(8-10)是道德的相对论阶段;公正阶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密切关系。(25岁后德品质的简称,主要指道德个体化,即论指导;帮助教师预防并干预学生的行段(10-12)

23、简述科尔伯的道德发展发展的速度逐渐平缓)个体间的差异: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阶段理论:1)前习俗水平(0-9)包括以指个体与同龄团体的常模比较时所表现在行动时所体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学习者是惩罚与服从为准则和以行为的功用和相出来的差异。(一般认为智力超过140的有一定结构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的态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互满足需要为准则等两个阶段;2)习俗人属于天才,占人口比例不到1%)性格:度:是人的态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的基本前提条件;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水平(9-15)包括以人际和谐为准则何以是人格的核心,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人具有道德意义的客观对象、现象十分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等两个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符合主体道德需要的心理倾向。心理健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阶段;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包括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学习:不是本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和以普通的道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反程。心理评估:指依据心理学方法和技策略。2学生学习的本质:(1)知识、技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等两个阶段。

24、复的经验或练习引起的。学生的学习:术搜集、整理、分析得来的资料,对学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2)问题解决能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分类: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估与鉴力和创造性的发展;(3)道德品质和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学校生活适应;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定,以确定其性质与水平,同时对其存康心理的培养。3学生学习的特点:知识、自我概念问题;与青春期性心理有关的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初步的分类与诊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问题。26简述心理评估的方法:观察法、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断的过程。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创造性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行为评定法、社会计量法、心理测验法、来充实自己的过程。泛化:指条件反射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将的培养。4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和如自我报告法、会谈法。

25、简述加涅的形成后的初期,令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进行系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阶段有原型定九大教学事项:引起学生注意;提示教引起条件反应。分化:指个体对刺激的统化教学设计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培养要求:学目标;唤起先前经验;呈现教学内容;差异反应。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学设计观: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注意原型提供学习指导;展现学习行为;适时给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是抽进行教学设计的思想和观点。教学方法: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适应培养与反馈;评定学习结果;加强记忆与学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一定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2如何提高习迁移。

26、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教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的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知识的直观效果: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的性质;任务相关联。学习动机:指引发和维持取的教和学互动作用的活动方式。教学模像直观;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运用对教师的期望。

27、简述问题解决的心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策略:是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理过程:问题识别;定义和表征问题;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形成策略;组织信息;分配资源;监控态。内部动机: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过程。1学习策略训练要遵循的原则:主问题解决;评估问题解决。论述题: 1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指个体由外部诱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1)相似性;相因所引起的动机。诱因:指与学习需要设计等。课堂管理:指教师通过协调课生成性原则;有效的监控;个人自我效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学习迁移:指一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能感。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及影同成分决定的;(2)原有认知结构;学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教学目标的过程。群体:指人们一定方响因素:特征;独立性是整个中学阶段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感性知识: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初中生品德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原有的认知结是对事物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体。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发展的矛盾冲突;高中生品德发展结构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理性的吸引力。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的不成熟;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用;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知识:是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互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集体、社会文化。5影响品德态度的因素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系,包括概念和命题。陈述性知识:也理关系或心理距离。问题行为:指不能及改变因素:道德需要;对道德准则和元认知策略;(3)学习的定势;定势对迁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语言进行直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规范的掌握程度;外部压力;教育者的移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和阻碍。2综合教学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的行为。信任度;信息传递的可信度。6简述中学实践,实属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因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环境,是生知识巩固的基本途径:深度加工材料;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识。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合状态。教学评价:是指系统地收集有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10矫正过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关学生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错行为和不良品德的心理学依据:消除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综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恢复正常的人际合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关系;重视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的恢复维:(1)创设有利于创造力产生的适宜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出决策。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包含与培养;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是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的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非感;增加与不良诱因作斗争的力量,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语学媒体、教学环境。2群体差异主要包括:巩固新的行为习惯;正确把握青少年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人格的塑造。义记忆:指人们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记年龄、性别、社会文化。个体差异主要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及个体差异;奖励和保护好奇心;解除学生对答错问题的恐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或逻辑记忆。包括:认知风格、智力水平、学习方式、惩罚的运用。10简述元认知策略的一般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造精神;重视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学习动机、兴趣等。3教师主要涉及职业内容:元认知计划策略;元认知监视测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也称道德、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教学风格略;元认知调节策略。11简述内部动机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力的课程,为动作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等。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与外部动机的关系:由于学习动机是推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的训练;内容的记忆。瞬时记忆:观察刺激停止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5美国教育心动人从事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因推测与假设的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理学家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此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脑风暴训练。1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有哪保存下来的记忆。(储存时间为0·25~2学》,他创建了教育心理学的完整体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才能成为学习些:(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秒)长时记忆:是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并使教育心理学正式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的推动力。在外部学习动机发生作用时,是影响个体创造力的重要因素。(2)智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科。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人的学习活动较多地依赖于责任感、义力。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要以一定的智留下来。(保存时间为1分钟以上到许多是廖世承于1924年编写的。7教育心理务感或希望得到奖励和避免受到惩罚的力发展水平为基础。(3)个性。创造力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遗忘:是记学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访意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部与个性互为因果关系,高创造力者具有忆的内容不能再现和回忆,或再认和回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8教学习动机的实质仍然是一种学习的内部的特征有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忆时发生错误。前射抑制:指前面学习育心理学成熟时期(20世纪60-70年代)动力。故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内机、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有强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的特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部学习动机,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学习动烈好奇心、独立性。1谈谈如何克服学生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理论体系的科学正在形成。9教育心理学机的作用。1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的考试焦虑:可以采用放松、系统脱敏持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技能: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的特点:教题情境;定势;功能固着;知识经验;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为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认知结构;情绪和动机状态。13教学中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确的自我对话,如式。操作技能:也叫运动技能,是通过越丰富。

10、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关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报告对教育心理学成果总结包括:主动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键是要学会等。3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机;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帮助学生正确说及其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布鲁纳是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会文化研究。

11、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表征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方式。原型操作: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惯;辅导学生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是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2、心理发展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14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心理学健康教育的意义:预防精神疾病,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施。原型内化:是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提高学生心结构或认知发现。1)学习观:学习的实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年期(6-12岁)、少年期(12-15岁)、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减缩青年期(15-25岁)、成年期(25-65岁)、对学校日常教育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得、转化和评价。2)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形式的过程。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老年期(65岁以后)。

13、皮亚杰认为个

15、学习策略的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础结构;掌握学科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目的有意体在心理、智力、思维等发展上既不是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结构、程识地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起源于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16、序、强化原则。

第13篇: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内容:心理动力、心理过程、直觉思维。 心理状态、心理特征。 认知接受说,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学习的主要形式。意义学习包括:代表意志过程。 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心理学主要流派:1,精神分析学派:弗先行组织者: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洛伊德(催眠法)研究无意识现象;2,先给学生提供一些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研究外在性材料,用学习者能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联系;奈塞尔来表述,清晰的将它原有知识结构和新(1967)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认知心理的学习任务联系起来,这种预先提供起学》标志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组织作用引导性材料就是先行组织者。 复习;复习时间的适宜;复习次数的适

宜与过度记忆法;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知识应用的基本过程:审题;课题归类;重现知识;解题。

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认知阶段;动作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动作技能形成的特征: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利用线索的减少;动觉控制的加强;运动图式的形成;预见和应变能等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更要重视拓展与提升大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创造性精神等全面的创造性素质。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简答、理解):问题表征、情绪状态、动机强度、定势作用、功能固着、原型启发。 四分法认为品德结构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三要素组成。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研究方面,采用观察法和对偶法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种相似的东西。互补吸引:能力互补,气质互补,性格互补。仪表吸引。人格吸引:人格魅力是人际吸引最本质的因素。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主动交往。 移情:人们情感的相互联系,包括:相互理解,同情,同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答) 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

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当情绪对人的影响构成了一个人的情绪特点

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自觉调节自己行为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填空:

1,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2,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是华生和后来的马洛斯,以人为本;罗杰斯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区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这种可能的发展水平,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区”,教 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一、教师威信包括教师的职业威信和教师的人格威信。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表现在以下方面: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 三种教学水平:尝试式教学:没有经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只是从大学或者专科学校学到某些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就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因循式教学:教师学过教育理论,受过专业化培训,懂得教育的基本常识,但是其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策略式教学: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的情境等原因选择有效的方式、方法灵活的、创造性进行教学。 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二、学习方式上的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学习的类型: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的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学习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泛化:虽然一个反射只对一个刺激建立了条件作用,但它不单对这一特定刺激反应。这反应可泛化遍及到未建立条件反射的相似刺激范围内。 分化:是学习者只对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 认知发现说内容:强调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提倡发现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知识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比较可靠的理论解释)学生观; 学习观(学习是知识的构建过程。学习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 学习动机的类型:直接近景性动机和间接远景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认知动机、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的动机。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力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成败归因理论:海德认为,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使这两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最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们行动的原因,并预言人们将如何行动。维纳对行为结构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他从三个纬度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四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 学习动机的教育激励措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成功感;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合理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构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自我实现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5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学习的准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 灵活运用多种直观形式: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突出对象: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对比律。 变式: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为7+2个组块,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 遗忘过程“先快后慢”。干扰说: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无关刺激的干扰而造成的。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恢复。 促进大学生知识巩固的有效复习:及时力的增强。

元认知:个人在对自身认知过程意识的基础上,对其认知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简言之,元认知就是对自己认知过程与结果的认知。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有效达到学习目标,在认知与元认知基础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与调控。包括:认知、学习方法和学习心态的选择、调控。 组块:作为名词,指记忆容量单位。作为动词,将输入的看似分散无关的信息加工组合成一个记忆块或记忆单位,从而扩大记忆容量的一种策略。记忆术包括位置法、首字母缩略词法、谐音法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类型:按迁移的性质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能组成,这些官能即心理活动的形式“心灵”的各种官能或心理活动的形式是各自分开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 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向肌肉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加力量。某种官能在学习中得到训练,就能有效的在另一种学习中发挥作用。同时,“心灵”又是由各种官能组成的整体,一种官能的改进会加强其他的官能。可见,形式训练说把迁移看作是通过对“心灵”的各种官能进行分别训练来实现的。因此,迁移的实质是“心灵”的官能或心理活动的形式得到训练的结构。

教学如何促进学习迁移(重点):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改进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策略。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创造是指一种最终产生创造成品的活动或现象,有真创造和类创造之分。吉尔福特认为创造力的主要特征: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洞察性。

创造力与智力发展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性的关系分布表明: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还表明,创造性不只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因此,高了系统研究。

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该过程实质就是替代强化。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及教育策略:态度定势的形成,道德观念的确立,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行为的养成。 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

过矫正:要求不良行为者通过自身努力消除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恢复并改善原有的状况,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练习。

防范协约:以一种书面的形式在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建立实施和监督关系的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犹如签订条约。 强化暂停: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体不与强化,或将个体与 特定的环境相互隔离,提供冷静反思的机会。

表征性奖励:奖励不良行为者在矫正过程中的良好行为反应。

自我意识的结构:从形式上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从内容上看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从自我观念来看,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投射自我。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分化,矛盾,统一,稳定。 全面认识自我: 通过认识他人和他人比较来认识自我;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自己;通过自我比较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反省来认识自我。

社会助长作用:由于别人在场后或与别人一起活动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社会懈怠作用:由于别人在场后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社会惰化或社会干扰。

去个性化: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自我约 束减轻,责任感下降而产生的单独活动 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从众:是指人们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多数人相符行为的现象

集体舆论:集体中占优势的言论和意见 集体规范:集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 集体凝聚力:集体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成员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力量汇合。 人际吸引的因素: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喜欢,悦纳的现象,由下列因素制约:相似吸引:人与人之间存在某具有旺盛的求知欲 具有独立生活能力

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悦纳自己 具有完整的统一的人格品格 具有协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和谐具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大学生常见的矛盾冲突有: 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理想性与现实性

强列的成材意识和知识经验不足 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矛盾 群集友谊与争强好胜的矛盾

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成熟相对迟缓矛盾 人格:一个人特有的心理面貌,他是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的最典型的特征是性格特征。

能力: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心理特征。

智力:人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智力结构理论

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一般智力因素有两个,即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晶体智力是过去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部分属于从学校中学到的能力,如词汇和计算方面的能力。 (1) 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许多智力理论仅是对智力特质进行描述,而没有阐明智力活动的过程。 (2) 智力多元结构理论

智力多元机构理论:逻辑数理/语言/身体——动觉/空间/音乐/洞悉人性善解人意/自我内省/观察自然;教育意义: 气质: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所 谓动力特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气质4种类型及特征: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现实中人兼数种气质。性格:一个人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 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的表现 出来的心理特征。是人格中具有核心意 义的部分。气质是性格的生理基础。 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一个人对社会,集 体,他人,自己以及对学习,工作态度。斯金纳。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发起人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3,维果茨基将“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成为“最近发展区”。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5,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他提出的学习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6,条件反射的规律性现象之一是:自然恢复。(另外还包括强化、消退、泛化、分化、高级条件反射)

7,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是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8,美国维纳巴行为结果归因分为三个纬度:内部和外部;可控与不可控;稳定与不稳定。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9,一般知识的学习过程包括:知识的准备、知识的感知、知识的理解、知识的巩固、知识的应用。

10,变式变换同类事物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

1,记忆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 2,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储存时间不超过1分钟,储存信息的数量为7±2个组块。 3,知识应用基本过程包括四部分:审题、课题归类、重现知识、解题。 4,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包括:认知阶段、分解阶段、动作联系阶段、自动化阶段。 5,熟练的动作特征:动作的有意识控制减弱;动觉的控制加强;视觉、听觉的反馈作用降低。

6对迁移产生影响的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概括性、可辨认性、巩固性。 创造力包括三个特征: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医生西蒙,共同制定了一个智力测验量表,即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量表,该量表分年龄组测验。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包括操作量表和言语量表,不分年龄组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了解不档次的智力水平) 智商:130以上,110-129,90-109,70-89,69以下智力水平:超 常,偏高, 中 等,偏 低,低

判断一般都是正确的。

第14篇: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内容简介:写书的人往往被认为对他们的写作倾向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确实,我们对拖延心理的了解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我们两个都知道对方的那些丑事,我们都经历过许多通宵开夜车的日子,也曾为写博士论文而挣扎了多年,经常要缴纳税收滞纳金,并常常为自己的拖延而编造种种故事情节(最为极端的例子是说自己家里死了人)。

第15篇:心理学

浮躁现象和心理在心理学上的解析

浮躁:“浮躁”在字典里解释为:“急躁,不沉稳”。然而,这个字眼,现在越发流行。“躁”的意思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浮”的意思是“漂流”,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心里有众多的东西要动,而又没有地方可以让他们落脚,因此到处飘荡不得安心”,

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按耐住自己一颗驿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和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

原因:

1、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导致人们浮躁心态。因为高科技强调一个快字,人们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聊天,神游。人们追求速度,效率和解决方法的捷径。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最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变得越来越自我和独立,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笼统归为浮躁的心态所致。

2、激烈的竞争与工作压力。如果说高科技只是一个间接原因,一个诱因。那压力与竞争便是浮躁的直接原因。竞争促使优化,优化意味着给个人更多的要求。人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守株待兔,不能坐享其成,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去获得。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冷漠也好,残酷也罢,都是浮躁的心态所导致的不良后果。

3、畸形的快餐文化。太多理财投资类书,太少净化心灵的读物。动不动畅销读物,排行榜,音乐小说。用新奇的标题,离奇的情节,夸张的形式,眩目的色彩夺取本已无太多抵抗力的人们。人们在物欲涌动的今天,人们对这些快餐文化变得束手无策,只能选择默默的接受。 种类

概括起来,现在浮躁之风分为三类:对现有目标的专注度不够,对现有目标的耐心度不足以及现有的目标不切实际。中国文化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沉稳、含蓄,就如太极拳般心平气和、不急不躁。其实,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在劝诫戒骄戒躁。《论语》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还有“小不忍,则乱大谋”、“三思而后行”,等等。如今,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物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心态和处世态度本应该继承古人所倡导的沉稳,然而,不少人似乎少了耐心,多了急躁;少了冷静,多了盲目;少了脚踏实地,多了急于求成。莫非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必然会助长浮躁之风吗?

从社会学理论上看,社会风气会影响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要打破某种社会风气,同样需要社会个体的点滴努力。浮躁是一种情绪,一种并不可取的生活态度。人浮躁了,会终日处在又忙又烦的应急状态中,脾气会暴躁,神经会紧绷,长久下来,会被生活的急流所挟裹。凡成事者,要心存高远,更要脚踏实地,这个道理并不难懂。 人为什么会产生浮躁的心理呢?

1、从社会方面讲,主要是社会变革,对原有结构、制度的冲击太大。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于是,心神不宁,焦躁不安,迫不及待,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社会心态。

2、从个人主观方面来看,个人间的攀比是产生浮躁心理的直接原因。“人比人,气死人”。通过攀比,对社会生存环境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油然而生,因而使人们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盲从。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动性相交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它与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励精图治、公平竞争是相对立的。浮躁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组织、国家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作极为有害,必须予以纠正。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浮躁心理呢?

1、在攀比时要知己知彼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方式,然而比较要得法,即“知己知彼”,知己又知彼才能知道是否具有可比性。例如,相比的两人能力、知识、技能、投入是否一样,否则就无法去比,从而得出的结论就会是虚假的。有了这一条,人的心理失衡现象就会大大减低,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心神不宁、无所适从的感觉。 2. 要有务实精神

务实就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精神,是开拓的基础。没有务实精神,开拓只是花拳绣腿,这个道理是人人应弄懂的。 3. 遇事善于思考

考虑问题应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看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切实做一个实在的人。克服浮躁,脚踏实地,有容乃大、戒娇戒躁、不紧不慢。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成功、幸福和快乐最大的敌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浮躁不仅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而且还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它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性,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一生是同浮躁斗争的一生。--《浮躁》

国人心态浮躁的根本原因在于国人精神意识形态上出了问题,近十几年迅速拉大的贫富差别也是造成国人心态浮躁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政策也是不错的,在全国人民逐渐富裕起来的同时,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政策引导下,尤其是在所有制体制不合理、不完善的情况下,一部分国人通过合法的或者不合法的手段真正的迅速富了起来,贫富差别急剧拉大,过去的平衡打破了,贫富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虽然从经济学上讲,人均产值在超过一千美元的时候,贫富差别的出现是正常的现象,但在我们国家,由于较大部分富人的原始资本积累是通过不正常的渠道而形成的,他们的成功,大多数是由于体制的不完善而通过贪污,官倒、不法的投机而一夜暴富的,这就更加增加了人们的仇富心理。看到过去被打入底层的地主、富农分子的子孙现在又成了富甲一方的名人(说老实话,这部分人大多数是靠真正的能力富起来的,遗传素质不不能否认);看到过去的流氓地痞都成了气候;看到为数众多的贪官污吏过上了花天酒地的生活;看到那些没有道德,缺乏诚信之徒却活的扬眉吐气,好人没有好报的状况下,国人心理难以平衡了,浮躁的心理也就难免的产生了。

第16篇: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学

2、广义教育 3、狭义教育 4、教育规律 5、义务教育 6、教育目的 7、人的全面发展 8、智 育 9、教 学 10、课程标准 11、课程计划 12、课 程 13、学 制

14、非智力因素 15、德育过程 16、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 17、课堂教学 18、全面发展教育 19、启发式 20、素质教育 21、隐性课程

2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3、说理教育法 24、陶冶教育法

二、填空

1、________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2、________被西方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3、______年_______发表的________,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4、_______发表的________,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的第一本书。

5、______年______发表的__________,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6、教育的一般规律又叫 ________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一个提出“教学的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_______。8、\"教育\"一词最早见于_____________。

9、关于教育的起源有三种观点,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__。 10、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二者都否认了教育的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把教育看成是一种___________。

1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明古代教育具有________,唐代的\"六学二馆\"说明古代教育具有____________。

12、学校产生于______,学校产生的条件是:(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中国封建社会有三类学校,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14、一般说来,生产力水平越发达,教育内容中_________和_______所占的比例就越大。 15、原始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具体任务是:(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17、教育的社会属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等方面。18、研究学生的基本观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关于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上曾有两种相反的观点,一是以_______为代表的_________,二是以__________为代表的_________。

20、对学生严格要求,就是要做到\"四严\",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实行\"三自\"主要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我教育能力。 22、学制建立的依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我国最早施行的现代学制是__________。 24、我国学制中的\"三类学校\"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从层次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类别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这种特殊性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循序渐进中的\"序\"一是指__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_。

28\" 学而时之\"说明教学要坚持_________原则,\"不陵节而施\"说明教学要坚持________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教学要坚持__________原则。\"开而弗达\" 说明教学要坚持___________原则。

29、课程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讲授法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辅助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形式是_____________。

32、课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备课要做好的三项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写好的三个计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1)__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 35、________和________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36、榜样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陶冶法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教师劳动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师者,人之模范也\"说明教师劳动具有_________,\"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教师劳动具有________,\"教有法而无定法\"说明教师劳动具有_________。______是师德的核心。 40、教育的两个基本职能是________和________。

41、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42、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教育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_______范畴,具有____性。

45、德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6、教育的历史性集中地体现在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 47、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________。

48、教育对象是以_________为主的一种社会角色,是以_______为主要活动和主要任务的人。

49、教育对象是指学校中接受教育的人,既包括______,也包括______。50、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既是_______,又是__________。

51、人类任何一种智力行为都有多种因素参与,这些心理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与_________。

52、差生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类。

53、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__________,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________途径。

54、学校工作必须以为____________主,是学校教育工作长期____________的科学总结。55、教学过程是_________过程,又是________的过程,也是师生_________活动的过程。 56、德育是对学生进行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称。 5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

58、德育的基本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德育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0、校园文化除了课堂文化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1、品德评价有四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2、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 63、社会环境制约人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4、学校教育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5、教学的基本阶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6、社会主义社会师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课的类型有________和_______。课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8、学生作业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9、教学的基本规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70、师德的核心是 __________ 。热爱学生的具体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辨析

1、教学就是传授知识。2、教学就是上课。 3、教学就是智育。 4、教学就是教书。

5、谈话法就是启发式,讲授法就是注入式。6、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

7、德育过程只能沿着知→情→意→行的序列进行。8、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9、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地位不同,作用不同,因此,五育应有轻重之分。10、一个学生毕业后智育不合格是次品,体育不合格是废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不合格是半成品。

11、学生学习是以间接经验为主,就无需参加实践活动。12、衡量一所学校办得好坏主要看其升学率。 13、教育学是与人类教育活动一同产生的。

14、有的老师说:只要有专业知识就能上好课,何必要学教育学? 15、一位数学老师说:我只有上好数学课都算完成了任务。 16、全面发展就是平均发展或同步发展,对吗?为什么? 17、教师问,学生答就是启发式教学。

四、问答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各有何特点? 2、教育工作如何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3、为什么学校教育能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 5、古代教育有何特点?

6、教育起主导作用需要哪些条件? 7、教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8、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9、为什么学生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为什么学生又离不开直接经验? 10、班级授课制有何优越性和局限性?

11、运用表扬与奖励的德育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2、运用批评与惩罚的德育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13、现代教育有何特点?

14、教师的能力素养和知识素养有哪些? 15、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哪些? 16、学生的本质属性有哪些?

17、教学方法有哪几大类?每类有哪些具体方法? 18、素质教育有何特点?

19、课堂提问有何意义?应注意哪些问题? 20、我国新课程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六、论述

1、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2、论述教育政治的关系。

3、为什么说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体? 4、试述\"五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5、试述启发式与注入式的根本区别。

6、试分析\"狼孩\"这一事例中所蕴含的教育学原理。7、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何区别?

七、实例分析

(教学原则、方法;德育原则、方法)

1、指出下列实例符合或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或反映了什么教学规律

( 1 )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四个颜色相同,大小一致的小球,其中两个是铁的两个是木头的。甲说; “ 不许掂轻重 你能分清哪两个是木头的,哪两个是铁的吗 ? ” 乙想了想答道: “ 放在水里,沉下去的是铁球。 ” 甲又问: “ 为什么铁球沉下去,木球漂上来呢 ? ” 乙立即回答: “ 因为铁球 木球重呗 ” 甲又问; “ 海上的大船也很重啊,为什么不沉下去呢 ? ” 两个孩子谁也没有回答上来。

( 2 )欧洲中世纪的教学是受神学统治的,教学不准有异端思想,甚至算术教学都要去解释宗教教条,说什么 “ 1 ” 象征唯一的神, “ 2 ” 是关于耶稣基督的双重性格, “ 3 ” 是关于神的三位一体, “ 4 ” 是关于四个福音 传道者,更神秘的是 “ 7 ” 的解释,一星期有七天,七个天使,七个圣餐礼,七重天等。

( 3 )鲁迅在讲授中国小说史第四篇《今所见汉人小说》,讲到《西南荒经》上说的一种“讹兽”,指出人吃了要说谎话时,鲁迅很自然地插了一段“问路”的故事。故事说“十里洋场的旧上海,有人走到三岔路口问路,结果甲说向东,乙说向南,丙说向西,三个人回答了三个方向,实在叫人啼笑皆非,无所适从。”他引完故事后,幽默地说:大约他们(指路者)食了“讹兽”吧!一句话,引得哄堂大笑。鲁迅对旧上海恶劣的社会进行了辛辣的抨击,学生在笑声中对“讹兽”有了广义的理解,同时受到了生动具体的思想教育。

2、指出下列实例符合或违背了什么德育原则?

( 1 )马卡连柯把去银行领取巨款的任务交给了原来曾经有过严重盗窃行为的学生西蒙,卡尔托诺夫。当西蒙把钱 回来交给马卡连柯后,他说: “ 安 · 谢 · 马卡连柯,请您把钱数一数吧. ” 马卡连柯说: “ 你不是清点过了吗 ? 在你可以去了。 ” 随即把钱放进了保险柜。

( 2 )一次,上班会课时,万老师发现教室地上丢着三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尚未走进教室。万老师指着地上纸屑对大家说: “ 这摆着三团纸屑,你们都没有拾起来,现在看着后面的三个同学怎么做。 ” 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在看,第一个同学看也不看冲进了教室,第二个同学看了一眼,无动于衷地走到座位上。第三个同学出现在门口,看到纸屑,就弯下腰拾了起来。同学们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万老师表扬了这个拾纸团的同学。从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

第17篇: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学科的一门应用型学科,它是介于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的一门边缘学科。

2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直到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开端。

3比较有权威的为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年鉴》,提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数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4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需要分析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阐明各种教育措施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解释心理发展与教育的依存关系,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观点,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也要促进整个心理学科的发展,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过程中,为心理科学的发展,完善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确切的依据。

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通常有:

观察法,调查法,试验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

7学习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1) 帮助中学教师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2) 帮助中学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8新课改的主要内容:

(1) 转变课程功能

(2) 改革课程内容

(3) 改革课程结构

(4)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的全新教育观念

(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9新课改老师应注意的全新教育观念:

(1)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 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3) 转换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4)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结构

10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实践性师德最基本的要求,师德的核心是师爱

11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合作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的标志 12教学风格经历的阶段:模仿阶段,探索阶段,创造性阶段,独特风格阶段

13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有目的主动地考察事物并善于观察出客观事物典型的不显著的特征的能力

14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 观察的目的性增强

(2) 观察更具有持久性

(3) 观察的精确性提高

(4) 观察的系统性和概括性增强

15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

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6记忆的种类,根据内容可划分为形象,情景,语义,情绪,运动记忆由时间长短可划分为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此外还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7中学生记忆里发展的特点:

(1) 高中阶段记忆趋于成熟

(2) 有意识记忆日益占主导

(3) 理解记忆明显占优势

(4) 抽象记忆水平显著提高

(5) 中学时期是记忆训练的最佳时期

18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其特点有概括性和间接性

19思维的种类:1直观,形象,逻辑思维2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3直接思维和分析思维4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5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20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2思维的批判性 3思维的灵活性4思维的敏捷性

5思维的独创性

21中学生思维力发展的特点:

(1) 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2) 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明显滞后于形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3) 对问题情景的思维有质的飞跃

(4) 思维品质的矛盾性

22想象是对大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3中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1) 有意想象占主导

(2) 想象趋于抽象化,现实化

(3) 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增加

24中学生情感发张的特点:

(1) 情感丰富多彩富有朝气

(2) 情感两极性明显

(3) 情感不断深刻

(4) 情感逐渐稳定,其稳定性表现在三方面:对感情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逐渐提

高,逐步带有内隐性,文饰性,和曲折性,情绪的倾向性正在定型化

(5) 情绪的外露和表达已趋于理性化

25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1) 加强目的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

(2) 以英雄为榜样,从文艺作品中吸收营养

(3) 改造学生不良的气质特征

(4) 严格管理,是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5) 启发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27 个性:个性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28个性的特点:1个性的倾向性2个性的复杂性3个性的独特性和共性4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变性5个性的完整6个性的积极性

29初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不平衡性极端性和偏执性

(1) 自我意识高涨

(2) 反抗心理:容易出现反抗心理的情况,1独立意识受到阻碍,2自主性被忽视或

受到妨碍3个性伸张受到阻碍时也容易引起极度反感4成人强迫初中生接受某

种观点时

(3) 情绪表现矛盾性的特点: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可变性与固执型

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4) 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朋友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

益重要,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变化,与父母的关系变化

(5) 初中生的消极心境:烦恼忽然增多,孤独,压抑

30高中生个性发展的特点:

(1) 自我意识高度发展,其表现: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分化,

强烈的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的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

的高度发展

(2) 高中生的自我概念相对稳定

(3) 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

31自我印象或自我概念:主要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

32影响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因素:1生理因素2认知水平3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对高中生的影响4成功机失败经验的积累

33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身心状态及自己用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

34自我意识的结构:从形式上看包括 知,情,意三方面,即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知,即自我认识 情,即自我体验,意,及自我调节。从内容上看又可以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35自我意识能动性的发展是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

36: 初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成人感,2自我评价能力,3重视对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37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特点:1不平衡性,2动荡性3自主性4前瞻性5闭锁性6社会性 38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客观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容尺度 39价值观的特点:1稳定性和发展性2独特性和社会历史性3主观性和选择性4系统性5导向性

40当代中学生价值观的特点:价值主体的转变——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兼顾,价值选择的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价值取向的转型——有人伦关系转向功利,效率关系,人格价值的冲突——观念意识与行为的不一致

41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1增强爱国意识,提高振兴民族的责任感2正确认识“金钱,地位和价值”的关系3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

42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43创造力构成分三个方面:1作为基础因素的知识,包括吸收,记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2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智能3创造个性品质,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

44创造力的特征: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45中学生穿凿里发展的主要障碍:1应付考试。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培养目标,2古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方法3知识化笔试化的考核内容与方式4高分即优的评价激励标准

46如何培养中学生创造力:1教育思想现代化,转变观念,打破常规,培养创造力2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3创设合适的环境4让学生在学习中插上想象的翅膀,5创设有助于提高创造性的问题情境6设计发散思维教学类型7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念能力8开展第二渠道教学9教会学生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与学习方法10考试模式综合化,评价激励标准综合化

46创设合适环境的条件:1营造民族宽松的学习氛围,2鼓励学生的参与欲3对学生进行肯定行的评价

47中学生智能发展的一般特征:1可以通过假设进行思维,思维有了预计性,思维的形式化倾向3思维活动中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增强4思维能够跳出旧的模式

48中学生之年呢个的培养:家庭学校对中学生智能的培养

49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反方式的统一体

50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51初中道德发展的特点1在道德认特点识水平上比小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2开始形成道德理想道德信念世界观开始萌芽3初中生的品的情感日益丰富,而且易于激动4初中生的道德意志迅速发展,行为的自主性,坚持性增强,4初中阶段是孩子良好道德性形成时期

52高中生道德发展的特点:1高中生道德认识表现出较高发展水平,2表现出相应的年龄特征3表现出特有的不稳定性

53不良品的行为的概念:是指错误的道德之配,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

54中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1激发学生改变不良行为的强烈动机2促进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3引起内心震动,转化思想认识4运用集体力量,改善人际关系,考虑学生差异,运用教育机制,6合理运用惩罚

55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

56影响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1兴趣2成就动机3归因4交往动机

57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坚持以内部动机作用为主,外部动机作用为辅,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正确运用竞赛,考试和评比5注意内外动机相互补充相辅相成,6注意个别差异

58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

59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个体因素有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定式。,客观因素包括,学习材料的特征,学习情境的相似性,教师的有效知道 60教师的教学方法:1丰富有关的经验和感性材料2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3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4扩大关键特征

61促进中学生学习理解的教学途径:1有效运用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2合理运用便是教学辅助学生理解3充分利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强化学生对知识结构的理解4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5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区别指导 62中学生知识巩固的基本途径: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仿佛阅读与尝试重现相结合4复习方式多样化

63知识运用是指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同类或类似课程的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运用形式有课堂运用和实际运用

64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中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外显行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

65考试焦虑是指在一定的应试情境下个体收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省心因素制约,以担忧基本特征,以防御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程度的情绪反映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

66影响中学生考试焦虑的因素:内因(1遗传因素2认知评价能力3知识准备4应试技能)外因(1期望2教师的评估3考试情境的直觉)

67中学生如何克服考试焦虑:经常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往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考试前注意调节情绪

68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包括: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

69心理气氛又说心理气候,心理氛围,是属于群体和集体中心理现象的情绪评价与社会评价性子的心理学概念,是群体和集体中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课堂心理气氛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情感和社会气氛

70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主要特征:注意力集中,认识活动积极,师生情感和谐融洽

71影响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教师因素(教学效能感,教学能力,课堂调控,管理方式,教育思想的转变)学生因素(学习态度与动机,学习方式)环境及其他因素(班级文化,班级规模和座次编排,师生关系)

78怎杨构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提高教学能力,掌握课堂掌控能力,建立积极的师生期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

79导入艺术实施的程序,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明确教学目的,引入教学课程

80课堂教学语言的要求:音量适中,语速适度,抑扬顿挫,流畅自然,课堂教学中的禁忌语言

81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精心设计问题,把我发问时机,善于启发引导

82课堂教学结束的基本要求:首尾照应,紧扣中心,留有余地,让学生回味思考

83影响中学生社会化的因素:社会因素(社会文化,大众传媒),学校因素,家庭因素 84,偏离行为也称偏差行为或越轨行为,就是违反社会规范且不为大多数人所赞成的行为是一种与社会公认的行为标准相偏离或冲突的行为,其表现为,攻击行为,犯罪,自杀 85上学生的上网心理:求知需要,交往需要,情感宣泄休闲娱乐,好奇心理自我表现

86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积极影响(认知结构,提供了认知学习的新渠道,自我形成,开拓中学生的全球视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消极影响(认识结构,思维方式,道德意识,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又称网瘾是指多次的长时间的上网而对网络产生依赖感的一种心理状态 87正确引导中学生上网:家庭引导,学校教育,社会控制

88健康:躯体健康,心里健康,到的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89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是全面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进行智能光学生素质教育有利于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中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中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

90心理健康的目标:保持完整,健全的人格

91厌学使学生小鸡对到学习的行为反应模式,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青少年学生厌倦,厌恶学习的心理失调状态,表现为对学习认识存在变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原理学习,

第18篇:心理学

单选题:

1、“送你一朵赞美花”活动属于(A)方面的活动。

A.自我认知 B.自我体验 C.自我体验与认知 D.自我接纳

2、下列属于自我体验与认知方面的活动是。(D)

A.镜中的我 B.魅力四射 C.酸酸甜甜就是我 D.一起跳舞吧

3、“我的自画像”活动适合。(A)

A.本活动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团体使用。 B.适合全部年龄段的学生使用。 C.不用加以修改就适合青春期的孩子使用。 D.不用加以修改就适合青春期的孩子使用。

4、可以在异性交往团体中使用的是?(A)

A.小小记者 B.魅力四射 C.酸酸甜甜就是我 D.宝石工匠

5、在团体训练中,哪一个不属于情绪管理能力的四个目标(C)。

A.情绪体验能力 B.情绪表达能力 C.情绪感染能力 D.情绪调控能力

6、个体情绪智商发展的最基础部分是什么。(B)

A.情绪感受能力 B.情绪体验能力 C.情绪认知能力 D.情绪调控能力

7、在自我反思和人际交往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是。(C)

A.情绪感受能力 B.情绪体验能力 C.情绪理解能力 D.情绪调控能力

8、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C)

A.接纳了自己的情绪反而不会使情绪激化,推向冲动、越轨的行为。B.情绪难免具有非理性的成份。C.对于情绪团体训练,我们要遵循 “快乐至上”的原则。D.情绪常常是短暂的,但它可能累积,需要疏导

9、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A.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逐步发展,我体验能力有较大提高。B.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性认知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必须干预情绪的社会知觉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习惯。C.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情绪干预活动与自我接纳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D.团体中活动涉及的主题不需要刻意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

10、对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情绪体验的重点在于(C)。A.失去控制 B.成人意识膨胀 C.压力体验 D.丧失感

11、各种情绪的体验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A)发展较早,( )等次之,而( )等情绪发展较晚。 A.愉快感和愤怒感;恐惧和焦虑;羞愧和委屈 B.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委屈。C.羞愧和委屈;恐惧和焦虑;愉快感和愤怒感 D.愉快感和愤怒感;羞愧和委屈;恐惧和焦虑

12、哪个阶段是针对情绪表达、调节进行干预的主要时期。(B) A.小学阶段 B.中学阶段 C.大学阶段 D.青春期阶段

13、不少青春期的中学生表现出冲动、易怒、暴躁、叛逆的特点,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学生(C) 。 A.青春期生理因素 B.成人感的出现 C.缺乏情绪管理与社交技巧 D.父母的不理解

14、下列哪项不是高中生情绪发展的特点(D)。

A.情绪发展与整体人格发展日益融合 B.容易出现多重情绪障碍。C.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压力调适”主题 D.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观察、表达”

15、关于情绪管理团体训练的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的是。(C)

A.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内容设计 B.情绪管理的活动要强调体验C.训练以谈话方式进行 D.情绪管理训练后,教师的引导与分享十分重要

16、在各种情绪体验中,以(B)的情绪体验最具代表性。A.欢乐 B.恐惧 C.愤怒 D.羞愧

17、“乌龟与乌鸦”是训练(A)的团体活动。

A.情绪体验 B.情绪表达 C.情绪认知 D.情绪调节

18、下列哪个活动不是训练情绪表达的团体活动(C)。

A.情绪大联唱 B.炸弹受气包 C.新闻发布会 D.天气预报站

19、下列哪个活动是训练情绪调节的团体活动(CA)。

A.新闻发布会 B.天气预报站 C.亲爱的小黑 D.大象的故事

20、人的本质是(A)。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生理的人C.完整的个体D.拥有独特个性的个体

21、(C)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前提。A.需要的满足B.生理的成熟C.一定的社会交往D.完整的家庭

22、人的认知经验、动作经验和情绪经验等也是可以通过(B)获得的。A.社会需要 B.社会交往 C.社会互动 D.社会学习

23、(D)是所有人际合作交往的基础。A.学习B.动机 C.诚信 D.信任

24、(A)有助于自我认同感的建立。

A.有效的人际交往 B.自我接纳的发展程度 C.对自己的认识 D.人格的成熟

25、我们期望通过团体训练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人际交往活动与过程的理解和认识。那么哪项不是教师应坚持的认知(C)。

A.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处于不断发展之中。 B.学生的人际交往过程需要良性引导。C.低年级的学生不需要太多的人际交往。 D.人际交往技能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

26、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A在这一阶段,教师应着重让学生认识到不同人之间存在差异,让学生学会如何主动积极地认识他人。B.教师应让学生熟悉简单的人际交往规则。C教师应让学生懂得,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兼顾到对方情绪和态度,在与人和睦相处中增进人际关系。D.这一阶段教师不用对学生做过多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自觉的学习人际交往策略。

27、下列哪个不是小学生团体的设计思路(C)。

A.团体建立 B.人际适应和熟悉 C.人际信任与合作 D.人际交往与沟通

28、朋友关系在(B )生活的各种人际关系中越来越重要。 A.小学生 B.初中生 C.高中生 D.大学生

29、采用角色扮演和案例分享的方式进行团体训练,强调的是训练(D)。A.沟通的方式 B.信任 C.团体合作 D.人际沟通的技巧 30、下列哪个是训练人际熟悉方面的活动。(D)

A.交流面对面 B.食指超能力 C.撒网捕鱼 D.知彼知己 多选题:

1、结束活动的作用有哪些。(ABCD)

A.结束活动使一系列的团体训练过程更为完整、流畅。B.结束活动能够将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的体验升华到理性认识的层面。C.结束活动能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D.教师要在结束活动中处理每个学生尚未解决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将游戏中所得应用到生活现实中。

2、关于结束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BC)

A.这一阶段,教师尽量多总结,不鼓励学生分享或讨论B.如果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中已经分享或讨论得很好,就没有必要有结束活动。C.结束活动可以脱离总体活动的主题来设计D.结束活动也可以是下一系列训练的铺垫

3、关于“闻鸡起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在轻松的音乐背景下,用有趣的方式将团体中的学生分成小组。 B.本活动适宜于任意年级的学生。同时也适宜用于任意类型团体训练的任意时期。C.人数不限,30-50人效果最佳。 D.本活动的暂停和给出指令应该衔接的很紧

4、下列哪些活动不属于结束活动。(BC)

A.“写给未来的信” B.“闻鸡起舞” C.“动物狂欢节” D.“寻找我的小天使”

5、下列哪些属于破冰活动。(ABC)

A.“小小记者” B.“双人排球赛” C.“人际大富翁” D.“进化论”

6、关于自我认知能力,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DC)

A.自我认知能力即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观察和他人的观察反馈,认识自我的状态,自我的特征,并对自我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概括,形成自我概念的能力。B.自我认知能力不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价。 C.它是学生自我接纳能力发展的目标。D.自我评价的过低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

7、通过团体训练让学生建立关于自我接纳的正确信念,教师应在所有活动中坚持什么样的认知。(ABC) A.自我是不断发展的 B.自我体现学生独特的个性C.自我包含积极的方面也包含消极的反面 D.自我就是自我概念

8、自我接纳能力包括了学生的(ABD)。A.自信心 B.自尊心 C.自豪感 D.自我控制能力

9、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ABCD)

A.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自我描述更多的是从外部的特征进行的B.他们的自我认识具有具体性和绝对化的特点。C.小学生的自我概念,主要是指社会自我、身体自我和学习自我D.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是从学业、运动、社会接纳、身体外表和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的

10、初中阶段的学生的特点有哪些。(ACD)

A.他们的自我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B.他们的自我认识具有具体性和绝对化的特点。C.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空前高涨 D.因为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偏执性

11、下列哪一项是中学生自我认识与接纳团体训练的活动目标。(ABD) A.团体建立 B.团体结束 C.自我感悟 D.自我接纳

12、下列属于自我体验的活动是。(ABD)

A.独一无二 B.小小记者 C.勇闯冒险岛 D.魅力四射

13、写列不属于自我认知的活动是(AC)。

A.我的自画像 B.一起跳舞吧 C.麻雀与稻草人 D.勇敢say no!

14、关于“我的自画像”,下列那种说法是正确的(ACD)。

A.30人以下效果较好 B.这个活动不需要分组。C.它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概念形成 D.本活动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团体使用。

15、关于魅力四射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本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发掘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B.这个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鼓励支持C.本活动适用于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使用 D.这个活动的时间大概在20分钟

16、“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历程,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包含哪几个层面(ACD)。A.心理感受 B.心理认知 C.生理变化 D.外显行为

17、关于情绪管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

A.情绪管理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B.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情绪管理主要强调压抑和忽略C.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情绪管理的训练目标和深度各有不同。D.情绪管理就是“情商”

18、在团体训练中,哪些属于情绪管理能力的四个目标(ABD)。

A.情绪体验能力 B.情绪表达能力 C.情绪耐受能力 D.情绪理解能力

19、通过团体训练让学生建立关于情绪的正确信念,教师应在所有活动中坚持哪几项认知。(AD) A.情绪常常是短暂的,但它可能累积,需要疏导。 B.情绪是很现实的东西C.情绪是生活的阻力 D.情绪无所谓对错。

20、对于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几种说法是正确的。(ABCD)

A.初中和高中阶段,情绪体验的重点在于压力体验。B.中学阶段是针对情绪表达、调节进行干预的主要时期C.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情绪与人际关系、社会道德和生活规划之间的联系D.教师不能忽略少数中学生面临的高焦虑、抑郁(非病理性)、社交恐惧等情绪问题

21、在进行青春期的学生的情绪管理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BD)

A.青春期是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特殊时期。B.教师在面对青春期学生团体时,尤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C.不少青春期中学生表现出冲动、易怒、暴躁、叛逆的特点,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青春期的生理特点。D.青

春期学生因为生理快速发展,处于成人与儿童的转型过渡期,发展中存在很多不稳定性,对外在的感受过于敏感,情绪反应往往十分激烈。

22、对于小学低年级情绪管理课程设置上,应该把教育重点放在(AB)上。A.体验 B.认识 C.控制 D.化解

23、对于小学高年级情绪管理课程设置上,应该把教育重点放在(CD)上。A.体验 B.认识 C.观察 D.表达

24、哪些是训练情绪体验的团体活动(AC)。

A.乌龟与乌鸦 B.情绪大法官 C.蜗牛的家 D.忍者无敌

25、哪些是训练情绪表达的团体活动(BD)。

A.乌龟与乌鸦 B.情绪大联唱 C.情绪对对碰 D.炸弹受气包 判断题:

1、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应避免过于复杂,活动的设计基本不需要提高的空间。

2、小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从学业、运动、社会接纳、身体外表和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的。

3、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内省。他们往往很敏感又会感到有很大的压力。

4、教师在带领高中生进行团体训练时,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接纳的能力,为他们日后进入社会和新的环境做好准备。

5、小学生团体训练按下列步骤进行:团体建立、自我体验、自我认知Ⅰ、自我认知Ⅱ、自我接纳。

6、团体训练正式活动之前,最好都能安排一些短小的暖身活动,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性,并做好运动量的准备。

7、“宝石工匠”活动属于自我认知方面的活动。

8、情绪表达能力,即学生能够使用合理而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实现与他人的有效沟通。

9、能够使用合理而有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实现与他人的有效沟通,这里所指是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包含行为层面,也包括言语、表情、体态语等层面。

10、情绪调控能力,即情绪状态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全部时候有无意识地调节自身情绪的大小、好坏,甚至调节与情绪相关的生理反应。

11、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情绪体验的重点在于压力体验。

12、压力问题已经成为大部分中学生群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所以我们只需着重处理压力问题,对于别的问题可以暂时忽略。

13、对于中学的学生,教师教会他们调控自我情绪的同时,亦需要帮助他们建立情绪与人际关系、社会道德和生活规划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认知到情绪、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14、每次正式活动以前,最好都能安排一些短小的暖身活动,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性,并做好运动量的准备。

15、恐惧情绪有较明显的躯体反应,例如脉搏、心跳、呼吸、汗腺、体温等指标的变化。

16、“恐怖箱”这个活动适合于中学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安排在情绪训练的最开始部分。

17、活动“情绪大联唱”较简单,只适合低年级小学生使用。

18、社交动机则是个体人际交往行为的外在动力之一。

19、在社交动机的基础上,人的个性品质得以形成,能力素质得以发展。对 20、环境探索能力,只是指学生能够洞察所在的自然环境。

第19篇:心理学

增强自尊的方法

1.深呼吸

深呼吸并且鼓励自己!当你缓缓呼吸的时候注意要慢慢吐气。多做几次,当你吸气时,对自己说平静;吐气的时候轻声说放开。你会觉得自己安静平稳许多。

2.站直

放松,双肩自然下垂,想象着你被一根长绳牵拉着感觉你的脊柱很好的支撑着你的头部,同时脊柱伸长。

注意自身的平衡,确保身体平稳的站立在地面上。抛去所有忧虑与烦扰,并保持微笑感受快乐。

3.自我欣赏

我给你特许!这不是所谓的自大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傲慢狂,这是了解自己才能、性格特征和优点强势的简单方法。没有它们你不能达到现在的位置,你所崇尚的精神是你人生的坚强支柱。

4.肯定你的优点

找到一个优点肯定并记住它。肯定是积极的“我是…”的陈述,通过这种方法能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

例如:我是一个体贴、诚心挚情,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尽力做到最好的人。

对于那些质疑肯定情绪的价值的人而言,不需要进行替代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也有效。这就需要你自己去测验了解是否它们对你有帮助。

5.学会付出

在和平日你可以选择做一些平时不常做的事情学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些事情可以不必那么重大,可以是写给密友的一份感谢信,可以是送给邻友的一束鲜花,也可以是打给孤独老人的一个热心电话。

6.暗示自己

运用积极的想象力。建立起对自己价值肯定的、积极地想法,然后每天都强化这种想法。明确自尊对你意味着什么,然后再把它转化成对自己的肯定。举例来说,“我喜欢自己,自尊自己。我是个有价值的人,有用的人。”你一边强化这种对自己的肯定,以便让你在想象中体验在真实情况自己会如何感受。相信自己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十分重要的一个人。

7.强化感觉

对于那些让你感觉很好的事情还可以再去感觉一次,从而强化那份积极的经历。或者想想哪件事让你感觉很糟,或自己没处理好的事情,在你的想象中重放一遍电影;不过是在更积极的心态上再看待一下这种场面,把事情更好的处理一遍,这样也能让自己感受更好。感受那份温暖、自豪和满意带来的闪耀着喜悦的光辉。

第20篇:心理学

1.【网络心理学:互联网有没有让你变得更浮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人总是面临太多选择的时候,会烦躁甚至焦虑不安,因为

在大量选择面前人会感到无从选择或倾向于去计算得失。于是人潜意识地会慢慢逃离复杂的选择,靠向简短的产品

2.【心理技巧:如何克服拖延】不要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才开始。要相信,万事俱备的条件是可遇不可求的,三年五载也不一定等得到

(想想,这其实和你碰到一个“完美”的姑娘/小伙的概率差不多)。真相是:你开始行动的那一刻是最接近完美的,而不是相反。——摘自《拖延心理学(第二版)》

3.你得先放弃一切,你必须没有恐惧,面对你总有一天会死的事实。只有抛弃一切,才能获得自由。——《搏击俱乐部》(顺便推荐下

此电影,最值得看的心理电影之一)

4.【心理技巧:认识你自己】1我喜爱做什么?2我擅长做什么?3我本性是什么?4什么对我最重要?5我为何而生?6我独特的才能

和天赋是什么?7若不为金钱而生我会做什么?8我生命的特殊目的是什么?9什么是只能由我来完成的事?10什么是我终生要去完成的?11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最终被怎样概括?

5.【心理技巧:让你心情变好的10个小方法】

1、每天拍几张照片;

2、看场快乐的电影;

3、在周末的清晨做白日梦;

4、给朋友寄卡

片;

5、在水边散步;

6、偶尔吃一顿大餐;

7、每星期坚持做一次锻炼;

8、一边喝咖啡,一边读小说;

9、一边打电话,一边信手涂鸦;

10、一边洗澡,一边唱歌

6.男人习惯把情绪和感受隐藏心底,认为向人诉说时软弱的表现,甚至认为流泪和认错就不是大丈夫。男人倾向于知性和理论的辩论,

而不爱谈感受。男性的困难就是无法舒畅地分享他们的失败,焦虑和失望。这种观念导致一种结果——即是他们非常需要帮助,也无法说出哪怕简单明了的三个字:“帮助我!”

7.【口头禅与性格】1.经常说“凭什么呀”:正直,有点神经质。2.“不靠谱”:多疑、完美主义者。3.“我晕”:活泼坦诚,容易意气用事。4.“好

呀好呀”:性格爽朗,但缺乏主见。4.“亲爱的”:多变,对人际关系敏锐。5.“先听我说”:自信心控制欲强急躁。6.“不信打赌”:敢于冒险但有时盲目乐观

8.【让你受益一生的好习惯】1.不要轻易剥夺别人的希望;2.不要指望生活会是完全公平的;3.生气的时候不要作出什么决定;4.保守

秘密;5.定期存钱;6.及时承认自己的错误;7.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8.凡事先作计划,尽量将目标视觉化;9.写下来,不要太依靠脑袋记忆;10.每天提前15分钟上班。

9.【10大堕落迹象,你堕落吗?】

1、早晨从中午开始;

2、晚上12点以后睡觉;

3、越来越懒;

4、时间基本花在电脑上;

5、不管做

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6、经常发呆 莫名烦躁;

7、严重缺乏锻炼;

8、沉迷于游戏;

9、三餐饮食不均;

10、与家人缺少交流。

10.【心理技巧:将快乐传递】≪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快乐情绪的影响,可远达三层外的人际关系。认识快乐的人,会

让你变快乐的几率增加15.3%,认识有快乐朋友的朋友,增加9.8%, 即使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很快乐,你的快乐几率也能提高5.6%。

11.【看演唱会的时候,观众为什么会跟着唱?】当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时,个人意识会变得淡薄。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去个性

化”。周围没有人认识自己,没有人际关系的束缚,因此害羞的人在这种场合下也会大声唱歌、高声呐喊助威。此外,大声喊叫出来,也是一种释放精神压力的方法,可以使人心情舒畅

12.【职场必知5项原则】1.没有目标的人永远为有目标的人去努力;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满足现状是最大的陷讲。2.下对注,赢一

次;跟对人,赢一世。3.老板只能给你一个位置,不能给你一个未来。4.学历代表过去,财力代表现在,学习能力代表将来。5.所见所闻改变一生,不知不觉会断送一生。

13.【心理常识:咖啡只能给女性提神】为了应对工作压力,很多人习惯早起喝杯咖啡提神醒脑。但美国《应用社会心理学杂志》刊登的

一项新研究表明,喝咖啡可能只对女性起作用。研究发现,如果女性喝过含咖啡因的咖啡,那她们在充满压力的情境下的表现(如记忆力等)会比男性更好。我勒个去!

14.【让大脑变年轻的6个方法】①3件事情轮换着做:刺激大脑不同区域减少大脑退化速度;②每天大笑1次:具有缓解压力抗击心理

衰老功效;③睡够7小时:充足睡眠有助大脑强化记忆;④每天看电视不超过2小时:看电视过久,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⑤学1门外语;⑥坚持健身:锻炼有助于加强记忆

15.【延缓心理衰老八法】1.心情愉快,保持良好的心态。2.合理用脑,冲淡烦恼,使脑力更旺盛,促进心理健康。3.家庭和睦,心情愉

悦。4.友好交往,朋友间多交流感情。5.开阔视野,融于社会,心生满足感。6.合理饮食,常吃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7.充足睡眠,以利解除身心疲劳。8.预防为主,定期体检。

16.【为人处事9条小贴士】

1、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2、得饶人处且饶人;

3、人家怕你并不一定是福;

4、用微笑对待身边人;

5、

不要无缘无故仇恨和嫉妒;

6、宽容他人对你的冒犯;

7、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梦想靠自己;

8、用最放松的心态对待困难;

9、做事要先做人。

17.自己不喜欢的人,可以报之以沉默微笑;自己喜欢的人,那就随便怎么样了,因为你的喜爱会挡也挡不住地流露出来。

18.【解密男人的6个生活小细节】

1、男人的痛苦往往只有他自己知道。

2、男人都有向女人倾诉的潜在欲望。

3、离异的男人通常不会

独身太久。

4、在未婚男人的心目中,姑娘就是姑娘;在已婚男人的眼里,姑娘就是女人。

5、男人感到最惬意的事情就是被女人理解。

6、男人都喜欢会撒娇的女人。

19.“你怎么不打电话给我啊!” ; “怎么每次都要我打给你,你打给我不也一样嘛!” ;“那是不是我不主动打给你你就不打给我啊!”——

每天得有多少对年轻人因为这段毫无意义的对话而分手……

20.【30秒人格魅力养成术】

1、微笑;

2、不谈论沉重话题;

3、倾听时有所回应;

4、做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表情;

5、不要后背靠在椅

子上;

6、目光在对方的“三角区”游荡;

7、让对方多说话;

8、不要透露过多个人细节;

9、减少说话时的手势;

10、不掩饰自己的缺陷或错误;11.说话时减少口头语。

21.【心理测试:你有“恋爱恐惧症”吗?】

1、怕爱上别人;

2、怕爱上别人后会深陷;

3、怕受伤

4、害怕被拒绝;

5、害怕在最爱的当

下,却失去Ta;

6、怕恋爱失去一切;

7、怕伤害别人;

8、怕自己的一颗爱自由的心;

9、怕恋爱后,就再也回不到以前;

10、怕自己爱对方比对方爱自己还多

22.【心理常识:无聊真的会致死】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无聊感强烈”者与感觉充实者相比,因心脏病或中风致死的可能性高出2.5倍,

无聊因而可能是一个“折寿”因素。调查显示,当年感觉“格外无聊”者的死亡可能性比感觉充实者高37%。

23.真正有气质的女人,从来不告诉别人自己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些什么衣服,拥有多少珠宝,因为她不自卑。——亦舒

24.分手了,记住这5句话】

1、当爱情不在的时候,请对ta说声祝福,毕竟曾经爱过。

2、别说你最爱的是谁,人生还很长,谁也无法

预知明天。

3、别把哀伤挂在嘴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4、说分手的时候不要吵闹,毕竟两个在在一起那么久。

5、想ta的时候,就想想ta的好,记得曾经爱过一个人。

25.【烦恼最喜欢去找那些闲着没事的人】烦恼就像挠痒,你本来是不觉得痒的,但是如果你闲来无事,去挠了一下,便痒了起来,并且

越挠越痒。烦恼也是一样,本来你不觉得烦恼,只是如果你闲来无事时,去想了一些令自己烦恼的事,你便开始烦恼了起来,并且越想越烦

26.【建立人脉的15个提示】

1、学会换位思考;

2、学会适应环境;

3、学会大方;

4、学会低调;

5、嘴要甜;

6、有礼貌;

7、言多必

失;

8、学会感恩;

9、遵守时间;

10、信守诺言;

11、学会忍耐;

12、有一颗平常心;

13、学会赞扬别人;

14、待上以敬,待下以宽;

15、经常检讨自己

27.【心理技巧:不想做的事情一开始就要拒绝】人们总是试图保持在别人心目中的一致形象。我们承诺过的事情,总会尽力去完成,不

然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失信于人。正所谓轻诺者寡信。所以不想做的事情,一定从一开始就拒绝,不喝酒就一口都别喝

28.【床罩颜色影响健康】浅橘黄色床罩—有助钙质吸收、缓解头痛、发热、失眠;嫩绿色床罩—舒缓紧张情绪急躁的人宜用;嫩绿色床

罩—舒缓紧张情绪急躁的人宜用;金黄色床罩—抑郁症和狂燥症者大忌;蓝色床罩—电脑、白领族适用;紫色床罩—心脏病患者慎用;靛蓝色床罩—适合术后恢复者 减轻疼痛

29.【心理图片】恋爱八大禁忌守则——你经常触犯的是哪条禁忌?

30.【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4.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

5.保持个性的完整和和谐6.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7.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兴趣10.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31.【男人天生需要尊重,女人天生需要爱】50%的婚姻以失败告终的原因:忽视了双方的天然需求——男人天生需要尊重,女人天生需

要爱。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夫妻双方就会陷入相互抱怨、猜忌、指责、争吵的“疯狂怪圈”;而一旦明白并满足对方的天然需求,就能读懂对方的编码信息,进入夫爱妇敬的“活力圈”。

32.【测试:你是向日葵族吗?】1善于发现微小幸福。2没有太大野心。3对负面情绪不敏感。4生活标准较低。5选择喜欢的职业。6

抗压力耐打击.7.感恩的心态。8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9相互赞美。10充满热情。11适当健忘。12善于自嘲。13适当的精神胜利法。14嘴角习惯性上扬15度。15拥有丰富的内涵

33.爱情消褪的表现:看到对方,心跳不再加速、手心不再出汗,拥抱的力度只有热恋时的35%(男)和25%(女),接吻的热量只有

热恋时的30%(男)和35%(女),彼此注视的时间只有热恋时的85%(男)和80%(女),女人踮起脚跟示情的高度也比热恋时减少了约1~2厘米 (康奈尔大学爱情心理学教授坦尼尔·伊露)

34.【心理技巧: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当人的情绪处于低潮时,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要学会转移注意力。既然已经成为事实,就

尝试着去接受,去面对现实。一个人不可能改变世界,世界也不会因你而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适应这个世界。不钻牛角尖。不要对现状不满,不要和别人攀比

35.【说出负面情绪可拉近双方心理距离】在情感沟通中,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时,高明的做法是把情绪“说出来”,而不是“做出来”。

就是说,想方设法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感受,却不必真正付诸行动。让对方了解到“我的目的不是伤害你,而想更靠近你”,才能让双方有机会能建立起心理连接

36.【人性悖论】

1、所有的“我开玩笑的”都一定带着一点点认真;

2、所有的“我不懂”其实还是有一点懂;

3、每一次“我不在乎”背后都有

一点点在乎;

4、每一次“我没事”背后都还是有那么一点伤痛。

37.【心理技巧:与不同人沟通的心理要点】1.口蜜腹剑:微笑着打哈哈;2.吹牛拍马:不要与他为敌;3.尖酸刻薄:保持一定距离;4.挑拨

离间:最好谨言慎行;5.雄才大略:虚心地学习;6.翻脸无情:应该留一手;7.愤世嫉俗:睁只眼闭只眼;8.敬业乐群:工作卖力气;9.踌躇满志:尽量顺着他

38.【恋爱原则:用心去体验,而别只用脑去计算】\"Honestly, if you\'re not willing to sound stupid, you don\'t deserve to be in love.\"——

坦白说,如果你不打算为爱做点傻事,你就不配拥有爱。《相见恨早》

39.【心理调查:你最后悔什么?】某杂志对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抽样调查:第1名:75%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

第2名:70%的人后悔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第3名: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第4名: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第5名:49%的人后悔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

40.【9个增加自信的小技巧】

1、挑前面的位子坐;

2、练习正视别人;

3、把你走路的速度加快25%;

4、练习当众发言;

5、咧嘴大

笑;

6、怯场时,不妨道出真情,即能平静下来;

7、用对自己用肯定的语气,消除自卑感;

8、发现自己薄弱环节并逐步提高;

9、培养兴趣,做自己能做、喜欢的事。

41.【80后面临的10大心理问题】

1、恋爱受挫;

2、无爱症:不懂如何去爱别人;

3、社交恐惧;

4、择业混乱、职业迷茫;

5、性困惑:

很开放,也很传统;

6、抑郁情绪;

7、恐婚症;

8、同性、双性恋;

9、不想长大;

10、应激创伤:死似乎并不遥远。你现在遇到的是哪几个?

42.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

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via蔡康永)

43.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仓央嘉措。

44.从某种程度上说,发怒就是对别人承认自己的错误或者源于对事件的无力感,只有冷静,没有什么比冷静更能挫败愤怒了。

45.【心理科普:梅拉宾法则】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约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辅助表达的方法如手势、语气等则占了38%,肢体

动作所占的比例则高达55%。无论你业绩如何突出,无论你能写出多么完美无瑕的报告,如果无法让上司亲眼看见你认真工作的模样,实际上很难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46.【你会常常感到空虚吗?去解决眼前的事情吧!】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吉伯特和柯林沃斯发现,人“活在当下”时最快乐。他们表示,人

们46.9%时间都在胡思乱想,而这段时间最不快乐。就算想的是愉快的事,还是不及专注于手边工作时愉快。研究发现:人们最享受、最满足的时刻,就是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47.进化心理学研究显示:男人一天平均说2000个词(远古时男人狩猎养成的习惯),女人一天要说7000个词(远古时女人采摘蔬果

养成的习惯)。工作一天回家,老公的那2000个词在公司就用完了,回到家就想着休息休息;而老婆还有5000个词没说呢,回到家总要把一天的词说完才能睡吧!然后很多杯具就这样产生了!

48.【沟通技巧:合理说不】美女购物,营业员拿来一顶红色帽子,说:小姐,红色帽子充满活力,您戴上会年轻5岁。美女却笑着说:

天哪,那我不能买它,想想看如果我摘下它,我又要老5岁,真可怕。拒绝别人避免直接说“不”,最好使用“话外音”让对方领悟到。既避免对方的难堪,又转移了对方被拒绝的不快。

49.

心理学调查报告
《心理学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