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查报告

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7-09 07:48:58 来源:调查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学号: 3210040121 商丘工学院

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关于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以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

学生姓名: 陈玉珍

所属院部: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2010级电子商务1班

指导教师: 刘 抗

定稿时间:2013年4月

目 录

摘要 ..................................................1

一、前言 .................................................1

二、调查目的 .............................................1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1

四、调查结果 .............................................5

五、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原因与分析 .......................5

(一)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的特性: ................6

(二)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6

六、问题分析及解决 .......................................6

(一)社会方面 ........................................6

(二)学校方面 ........................................6

(三)家庭方面 ........................................6

(四)个人方面 ........................................7

七、结束语: .............................................7 摘要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奢侈品观念、奢侈品消费心理和看法等方面展开,并且针对大学生消费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消费行为和观念面对奢侈品。

关键词: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奢侈品; 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

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现将我们对商丘工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一、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统计图:

图二 在校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统计图: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图三在校大学生生活费支配情况、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分析图: 通过上表看出,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追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篇2:关于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 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 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

篇3: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调查研究报告

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调查研究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兰州工业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现将我们对兰州工业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通过调查,800元以下的有12人;8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800-10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

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追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在购买类型方面,冲动型的占38%,理智型的占44%,盲目型的占18%,这说明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费结构和状况,没有这个习惯的制约,使大学生的盈亏状况不同,见到热衷的东西,半数以上的人却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性。当然毕竟是同龄人,消费中自然也表现出了不少相同点。

据调查,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大学生储蓄观念并不强。

由调查不难看出,城镇比乡村的大学生消费要高些,但这主要决定于城乡传统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其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另外,城市大学生遇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没钱会向家里要或找朋友借,而农村大学生则干脆不买或存钱自己来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不同物品的选择反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对消费的态度和顾虑方面,

“农村”大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的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消费原则多是能省则省,10人一个月要进行一次。

奢侈品的消费,13人三个月会进行一次;9人一年进行一次;也有13人要经过长久的计划后才会做出是否要进行消费的决定。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得知,现实消费来源31人为其他来源(包括家庭供给、奖学金、半工半读等),而同学们理想的消费来源为兼职的只14人,这里面有几个原因:1,兼职不容易找到。2,有些同学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现在大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习,并不是出去做兼职,这一部分人忽略了一点:在大学里做兼职不仅能赚钱补贴自己的生活费,还可以在社会上学习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组也同时采取了访谈法的方式进行调查,对大一同学进行随机采访。我们其采访内容包括月平均消费水平、经济来源、消费用途、消费习惯、奢侈品消费理念以及对自身奢侈品消费的看法等。通过调查得知,他们平均一月消费大约在800元左右,这其中包括了日常生活用品、伙食费、零食费、电话费、交通以及上网的费用,其中三分之一人并没有用于奢侈品的花销。这是一种良好的消费心态,他们对消费奢侈品的看法是要坚持勤俭节约,该买的就买能省的就省,不买奢侈品,“科学消费”“绿色消费”。

五、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原因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奢侈品消费观念。当前大学生在奢侈品消费的错误观念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的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家长老师及学校领导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潭门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是,有些家庭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及心理,做出一些有悖社会道德设置是违法的事。

推荐第2篇: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趋扩大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遭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点通常被以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还没有独立,消费遭到很大的制约;另外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很多题目。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态、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态,掌控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构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题目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进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糜攀比之风日趋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不是公道发人深醒,我既是以此为动身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情势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份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我们展开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力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题目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态、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固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均匀花消状态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 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定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进步,这些题目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以为自己很节俭;16人以为自己恰好;15人以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以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嘉奖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斟酌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由于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未几,这使我们每个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平常生活用品开消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常常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可能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份同学寻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现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之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斟酌那些虽然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重视自己的形象,寻求品位和档次,固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明显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在购买类型方面,冲动型的占38%,理智型的占44%,盲目型的占18%,这说明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费结构和状态,没有这个习惯的制约,使大学生的盈亏状态不同,见到热衷的东西,半数以上的人却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性。固然究竟是同龄人,消费中自然也表现出了很多相同点。

据调查,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甚么安排,随便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当怎样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便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轻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确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大学生储蓄观念其实不强。

由调查不丢脸出,城镇比乡村的大学生消费要高些,但这主要决定于城乡传统的家庭收进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其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态。另外,城市大学生碰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没钱会向家里要或找朋友借,而农村大学生则干脆不买或存钱自己来买。这是个值得沉思的题目,对不同物品的选择反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对消费的态度和顾虑方面,农村大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的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消费原则多是能省则省,10人一个月要进行一次奢侈品的消费; 13人三个月会进行一次;9人一年进行一次;也有13人要经太长久的计划后才会做出是不是要进行消费的决定。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得知,现实消费来源31人为其他来源(包括家庭供给、奖学金、半工半读等),而同学们理想的消费来源为兼职的只14人,这里面有几个缘由:1,兼职不轻易找到。2,有些同学以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现在大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习,其实不是出往做兼职,这一部份人疏忽了一点:在大学里做兼职不但能赚钱补贴自己的生活费,还可以在社会上学习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组也同时采取了访谈法的方式进行调查,对大一同学进行随机采访。我们其采访内容包括月均匀消费水平、经济来源、消用度途、消费习惯、奢侈品消费理念和对本身奢侈品消费的看法等。通过调查得知,他们均匀一月消费大约在550元左右,这其中包括了平常生活用品、伙食费、零食费、电话费、交通和上网的用度,其中三分之一人并没有用于奢侈品的花消。这是一种良好的消费心态,他们对消费奢侈品的看法是要坚持节约勤俭,该买的就买能省的就省,不买奢侈品,科学消费绿色消费。

五、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态缘由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还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奢侈品消费观念。当前大学生在奢侈品消费的错误观念等题目,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少正确引导有关。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的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遭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假如没有及时得到家长老师及学校领导的正确引导,轻易构成心理趋同的偏向。当学生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潭门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的是,有些家庭状态不答应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看及心理,做出一些有悖社会道德设置是违法的事。另外也有一些缘由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观念与行为:

其一,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其二,社会建设范畴中缺少大学生节约勤俭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其三,大学生深受社会影响其深、大部份学生消费属理性

(一)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的特性:

1)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地区不平衡性

2)年级不同而致使奢侈品消费观和消费结构的不同

3)性别不同致使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差异

(二)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题目:

1)消费差巨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2)奢侈品消费结构分歧理,存在攀比心理

3)人际交往奢侈品消费增多

4)奢侈品消费趋势的分歧理性 (例如:攀比心理作怪)

六、题目分析及解决

针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题目,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和解决: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个人方面。

(一)社会方面

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学生的理财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持币的额度愈来愈大,支配金钱的空间越来越宽泛。然而,对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尽大部份人还不能具有更多的金钱,另外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欲看则愈来愈大。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理财观念的淡薄,通常使他们对待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熟悉,对科学理财更是知之甚少。

(二)学校方面

学校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社会:

(1)学校可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进行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早日建立正确科学的理财观念。

(2)对寻求时兴和赶潮流的学生,应给予高度重视。

(3)对贫困的学生,学校要多关心,多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多关注生活状态,学习状态。给予帮助,不轻视,塑造***校园生活。

(三)家庭方面

家庭应变忘我奉献为适度供给,父母扩忘我奉献助长了有些大学生奢侈浪费之风。过分溺爱,致使自理能力低下,过分依靠他人。做到节约持家。

(四)个人方面

强化大学生本身的管理和监控

(1)钱要花在刀刃上。

(2)学会记帐和编制预算。

(3)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和理财原则。

(4)严禁杜尽攀比、追星、过分寻求时尚与个性。

七、结束语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把握了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公道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酿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信用概念应是当务之急。总之,我们希看所有大学生都能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消费公道吗,有多少用于购买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对我们有甚么积极意义吗?更希看社会各界都能从实处关心大学生,用社会的气力引导大学生健康公道的奢侈品消费,为我们未来栋梁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推荐第3篇: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的调查

报告

姓名:黄钇澍

学号:2008031286

专业:中药营销

关于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而随着小康家庭及富裕阶层的兴起,成为社会消费主力,身为“小皇帝小公主”的大学生们拥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成为广大商家以及当代校园文明建设者们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大学生倾向价格观念

为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有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我开展了研究。并对广州中医药大学进行了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2份(男生38份,女生34份)。调查问题包括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涉及自身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对奢侈品的认识、消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分布情况及其对消费方面的最深刻感受等。基于以上三方面情况的把握,结合其他院校的学生消费状况,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以及对奢侈品所持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与把握。

一、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情况

1.大学生的消费多元化倾向

首先,从调查取得的结论表明:消费多元化,除了食物以及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通讯、应酬、旅游等费用激增。有九成以上同学选择了“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品”,有7成以上的同学选择了旅行,4成以上同学选择了通讯及电子产品。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他们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惟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调查中,当问及“您平时的生活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2.对待奢侈品,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相对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

3.追求时尚是年轻人的心态

20岁左右的青年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他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当问到“条件允许,对于自己喜欢的奢侈品,您会购买?”时,67%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4.男性与女性观念的分歧

当被问及“对于自己喜欢的奢侈品,您会购买?”以及有关购买奢侈品的态度时,有六成以上女性持支持的态度,仅有三成男性持中立或者肯定的态度,体现了男性及女性在奢侈品的消费上的观念有着较大的分歧。

5.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

有些同学在“您对奢侈品的态度”、“您觉得大家追求奢侈品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选择上。有近八成的同学认为购买奢侈品都意味着“与众不同”,追求标新立异,存在较大的攀比心理。有些女同学为了购买奢侈品,在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下,仍然想方设法购买,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二、当前大学生对待奢侈品消费观念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奢侈品消费的错误观念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做出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甚至法律的行为。

其二,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其三,大学生深受社会影响。对于不少奢侈品的了解及认知都来源于富二以及名人,例如从“郭美美事件”了解了玛莎拉蒂、爱玛仕等奢侈品,并对开始其建立起错误的消费观念。

其四,大部分的大学生消费属理性。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绝大部分人不追求奢侈品,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

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发现时下热点问题,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调研,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及存在的问题。

2.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

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提高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学校应该围绕这些方面的内容,创造条件,在课内外,通过课堂以及学生社团进行有益的引导。

3.对社会风气的净化

大学生对于奢侈品上的消费误区主要来源于舆论的错误导向。因此,有必要规范舆论对于大学生的引导、促使公众对于奢侈品等的消费的有正确的认识。

关于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的调查问卷

第一题:您的性别

1.男2.女

第二题:您所在的年级

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

第三题:您的家庭所在地

1.城市2.城镇3.农村

第四题:您每月的生活费

1.400元以下2.400—800元(含800元)

3.800—1500元(含1500元)4.1500元以上

第五题:您主要的生活费用来源

1.父母2.兼职

3.父母及奖学金4.奖学金及助学金

第六题:您喜欢名牌吗(在不考虑能不能支付得起的情况下)

1.喜欢2.无所谓3.不喜欢

第七题:条件允许,对于自己喜欢的奢侈品,您会购买?

1.会2.会看自己当时的荷包再考虑3.不会

第八题:什么让你认为某个名牌的服饰就是所谓的名牌

1.时尚的,与众不同的2.知名度高的,广告做得好

3.价格比一般的贵4.质量比一般的好

第九题:自己大概有多少名牌服饰

1.基本没有2.3件以内3.3—5件4.5件以

第十题:您一般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奢侈品

1.同学之间得知2.电视广告3.家长

4.报纸杂志5.其他()

第十一题:您购买时会比较有意识的去选择奢侈品

1.会2.不会3.不一定

第十二题:您对奢侈品的态度

1.没什么喜不喜欢的,有名就买来了2.我不追求奢侈品

3.奢侈品在周围人中显得与众不同4.质量好的消费品用起来舒服 第十三题:如果一件名牌产品与一件非名牌产品质量差不多,您会选择

1.名牌2.非名牌3.不一定

第十四题:您的家长对于您买奢侈品有何看法

1.不赞成2.我不买3.支持

4.想要就给你买5.坚决反对

第十五题:如果家长不同意你买奢侈品,你会

1.不买就算了,无所谓2.坚持要买3.和他们商量,说服他们 第十六题:您觉得大家追求奢侈品的原因是什么

1.奢侈品代表时尚2.名牌的质量好3.同学之间的攀比造成的 第十七题:您对大学生追求奢侈品有何看法

1.大学生追求自己的个性,是正常的2.无所谓,没有影响

3.不太好,大学生应该养成简朴的习惯,不应刻意追求

第十八题:以下十个品牌,您了解的品牌个数有多少(爱玛仕、香奈儿、迪奥、宝马、欧米茄、拉斐、卡地亚、古驰、LV、阿玛尼)

1.都不认识2.1~3个3.3~7个4.7~10个

第十九题:以下十个品牌,您使用过的品牌个数有多少(爱玛仕、香奈儿、迪奥、宝马、欧米茄、拉斐、卡地亚、古驰、LV、阿玛尼)

1.都没使用过2.1~3个3.3~7个4.7~10个

第二十题:您平时的生活费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多选)

1.食物、衣服等生活必需品2.电子产品3.旅行4.奢侈品

5.通讯6.书籍7.其他

第二十一题:请问您如何看待当下富二代对于奢侈品的使用状况?

推荐第4篇: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调查报告 当前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而大众的消费状况值得探究, 因为只 当前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而大众的消费状况值得探究, 有了解大众的消费状况, 特别是对奢侈品的消费调查了解, 才有可能 有了解大众的消费状况, 特别是对奢侈品的消费调查了解, 从侧面知道大众的经济能力。 ——中国国际技 从侧面知道大众的经济能力。中国服务企业 500 强——中国国际技 术智力合作公司旗下的库玛在线调查门户在 2006 年 1 月利用网络调 查系统对其注册会员进行了抽样调查, 查系统对其注册会员进行了抽样调查,抽取的有效样本 7128 个,同 个有效的样本。参与调查的人中, 69.36%, 时获取了 7128 个有效的样本。参与调查的人中,男性占 69.36%,女 30.64%; 岁之间, 94.05%。 性占 30.64%;年龄主要分布在 20 到 39 岁之间,占 94.05%。

一、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珠宝是奢侈品的观念依然没有 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珠宝是奢侈品的观念依然没有 改变, 大家购买奢侈品都比较理性, 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高, 改变, 大家购买奢侈品都比较理性, 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高, 少数人对奢侈品非常熟悉。 少数人对奢侈品非常熟悉。 “奢侈品”这个概念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还是像以前一样,是主要 奢侈品”这个概念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还是像以前一样, 消费对象是有钱人的产品,是国际品牌、高价位的消费品, 消费对象是有钱人的产品,是国际品牌、高价位的消费品,同时是能 提高生活品质的消费品。大多数人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提高生活品质的消费品。大多数人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珠宝、香包、化妆品、服装等顶级时尚产品都是奢侈品, 珠宝、香包、化妆品、服装等顶级时尚产品都是奢侈品,整体占了调 56.95%。大家购买奢侈品都还是比较理性的, 查的 56.95%。大家购买奢侈品都还是比较理性的,认为对于奢侈品 应该先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 32.69%; 应该先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占 32.69%;会为购买奢侈品会特意积 蓄一段时间, 18.17%; 占 认为奢侈品消费是一种生活品质 占 16.20%; 费是一种生活品质, 蓄一段时间, 18.17%; 认为奢侈品消费是一种生活品质, 16.20%; 同时,认为勤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奢侈品消费华而不实, 同时,认为勤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奢侈品消费华而不实,反对奢 侈消费的比例也不小, 14.83%; 侈消费的比例也不小,占了 14.83%;还有人认为奢侈品消费可以塑 造成功者形象, 11.22%。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

高, 造成功者形象,占 11.22%。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高,少数人 对奢侈品非常熟悉。平时对奢侈品的关注度,偶尔逛商场会留意, 对奢侈品非常熟悉。平时对奢侈品的关注度,偶尔逛商场会留意,占 62.12%;只是每季看看品牌出了哪些新品, 17.10%;对品牌历史、62.12%;只是每季看看品牌出了哪些新品,占 17.10%;对品牌历史、产品如数家珍,占 12.49%。这说明大家虽然对奢侈品有向往,但是对 产品如数家珍, 12.49%。这说明大家虽然对奢侈品有向往, 其还不非常关注。 其还不非常关注。

二、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消费数量还是非常少,主要*自己挣的钱在 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消费数量还是非常少,主要* 本国自己消费。 本国自己消费。 过去二个月对奢侈品消费经历来看,没有消费的超过半数以上, 过去二个月对奢侈品消费经历来看,没有消费的超过半数以上,占 64.19%。有奢侈品消费的占 35.79%。消费奢侈品周期来看,偶尔和基 64.19%。 35.79%。消费奢侈品周期来看, 本不消费的比例占绝大多数, 94.25。 本不消费的比例占绝大多数,达到 94.25。只有非常少数人有一年 6 次以上奢侈品消费。 消费奢侈品的主要经济来源看, 占绝大多数都是 次以上奢侈品消费。 消费奢侈品的主要经济来源看, 自己挣的钱, 81.12%;其次是父母的钱,13.45%; 自己挣的钱,比例为 81.12%;其次是父母的钱,13.45%;非常小部分 是伴侣给的, 5.43%。 是伴侣给的,占 5.43%。 购买奢侈品的地方来看,本国的品牌销售店是主流,占 72.92%;到 购买奢侈品的地方来看,本国的品牌销售店是主流, 72.92%; 香港、11.46%;到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其他国家购买, 香港、台湾购买的占 11.46%;到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其他国家购买, 欧洲、美国奢侈品的产地选购 欧洲、美国奢侈品的产地选购,与生产厂家直接联系购买的总共占 15.62%。从购买奢侈品的用途来说, 62.88%;赠送他人、15.62%。从购买奢侈品的用途来说,自己使用 62.88%;赠送他人、35.97%。 给家人使用和作收藏用共占 35.97%。

三、大家对劳斯莱斯、法拉利、劳力士、香奈儿、香格里拉、希尔顿 大家对劳斯莱斯、法拉利、劳力士、香奈儿、香格里拉、等世界名牌非常熟悉。 等世界名牌非常熟悉。 汽车:劳斯莱斯、法拉利、奔驰、宝马、保时捷、宾利、汽车:劳斯莱斯、法拉利、奔驰、宝马、保时捷、宾利、其他所占比 例非常平均。 例非常平均。 手表: 33.83%, 17.57%, 16.73%, 手表:劳力士占 33.83%,登喜路占 17.57%,迪奥占 16.73%,范思哲占 15.7%,古琦占 9.93%,其他 6.24%。服装和饰品:香奈儿占 15.27%, 15.7%, 9.93%, 6

6.24%。服装和饰品: 15.27%, 11.59%,路易.11.27%,兰蔻、范思哲、迪奥、高丝、资生堂占 11.59%,路易.威登占 11.27%,兰蔻、范思哲、迪奥、高丝、古琦、纪梵希、芬迪、佛莱格默、高田贤三及其他均所占比例不大。 古琦、纪梵希、芬迪、佛莱格默、高田贤三及其他均所占比例不大。 酒店: 34.91%, 30.27%, 20.44%, 酒店:香格里拉占 34.91%,希尔顿占 30.27%,凯悦集团占 20.44%, 14.37%。 万豪占 14.37%。 万元以内,

四、多数人过去在省际周边旅游,费用多在 1 万元以内,有近一半的 多数人过去在省际周边旅游, 人在计划境外旅游,其中亚欧国家为首选。调查表明, 人在计划境外旅游,其中亚欧国家为首选。调查表明,人们用于旅游 的费用不高,这跟个人经济状况和收入有直接关系。旅游情况:省外 的费用不高,这跟个人经济状况和收入有直接关系。旅游情况: 31.84%, 28.38%, 27.85%, 游占 31.84%,省内游占 28.38%,城市周边游占 27.85%,境外游占 6.46%, 5.48%。过去一年, 6.46%,没出去旅游占 5.48%。过去一年,全家在旅游和购物上的支 千元及以下占了多数, 46.61%。 未来一年的境外旅游计划中, 出 : 5 千元及以下占了多数,46.61%。未来一年的境外旅游计划中, 47.21%; 52.79%,评分秋色。 有计划的占 47.21%;没有计划的占 52.79%,评分秋色。最有可能选择 的旅游目的地:亚洲国家 48.03%,欧洲国家 34.95%,大洋洲国家、的旅游目的地: 48.03%, 34.95%,大洋洲国家、17.03%。 看来, 南北美洲国家和非洲国家共占 17.03%。 看来, 最有可能选择的旅游目 的地是亚洲和欧洲国家。 的地是亚洲和欧洲国家。

五、大多数人进行过个人投资,参加过如游泳、网球、保龄球之类的 大多数人进行过个人投资,参加过如游泳、网球、运动健身,但是费用比较高的运动项目如徒步穿越、滑雪、攀岩、运动健身,但是费用比较高的运动项目如徒步穿越、滑雪、攀岩、探 险、潜水、高尔夫球等较少人能参加。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参与调 潜水、高尔夫球等较少人能参加。 查的人群经济收入不高。 过去一年里, 家里人进行个人投资的情况中,, 查的人群经济收入不高。 过去一年里, 家里人进行个人投资的情况中 有投资的占大多数, 70.16%, 29.77%。过去一年里, 有投资的占大多数,达 70.16%,没有投资的占 29.77%。过去一年里, 大家参加过的运动健身里,游泳所占比例最大, 22.24%;其次, 大家参加过的运动健身里,游泳所占比例最大,达 22.24%;其次, 网球、保龄球也占相当比例;其余运动,如徒步穿越、滑雪、攀岩、网球、保龄球也占相当比例;其余运动,如徒步穿

越、滑雪、攀岩、探险、潜水、高尔夫球、国标舞、棒球、马术所占比例均相差无几。 探险、潜水、高尔夫球、国标舞、棒球、马术所占比例均相差无几。 表明设施完备的运动项目受到大家的喜爱, 相对较刺激和危险的运动 表明设施完备的运动项目受到大家的喜爱, 项目较少人参加。 项目较少人参加。

六、大都认为月薪在 5001 元到 20000 元及以上的人适合经常进行奢 侈品消费,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欧美国家适合购买奢侈品。 侈品消费,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欧美国家适合购买奢侈品。有大多 10%过着一边消费奢侈品一边过着负债的生活 过着一边消费奢侈品一边过着负债的生活。 数被调查的身边人约 10%过着一边消费奢侈品一边过着负债的生活。 大家觉得月薪与经常的进行奢侈品消费之间的关系是,5001大家觉得月薪与经常的进行奢侈品消费之间的关系是,5001-10000 元、10001-20000 元、20000 元以上分别占 33.47%、31.92%和 25.02%, 1000133.47%、31.92%和 25.02%, 2000元的人, 9.59%, 只有相当少的人认为月薪在 2000-5000 元的人,约 9.59%,有能力经 常的进行奢侈品消费。 大家身边一边消费奢侈品一边过着负债的生活 常的进行奢侈品消费。 的人的范围,10%以内占 75.31%,10%-30%占 20.22%。 的人的范围,10%以内占 75.31%,10%-30%占 20.22%。最适合购买奢 侈品的地方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 42.86%;欧洲、侈品的地方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占 42.86%;欧洲、美国奢侈 品的产地选购,占 25.98%;中国沿海城市,占 20.15%;日本、新加 品的产地选购, 25.98%;中国沿海城市, 20.15%;日本、海城市 坡等亚洲其他国家购买, 11.01%。 坡等亚洲其他国家购买,仅占 11.01%。 了解奢侈品的途径,互联网、时尚杂志、电视、了解奢侈品的途径,互联网、时尚杂志、电视、销售专卖店加起来的 66.01%。 比例达到了 66.01%。 不管结果如何,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 不管结果如何,中国服务企业 500 强——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 司旗下库玛在线调查系统推出的《关于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一 司旗下库玛在线调查系统推出的《关于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一 》, 定层面上反映了大众对奢侈品真实消费心态, 必将对商家产生有益的 定层面上反映了大众对奢侈品真实消费心态, 提醒和帮助。 提醒和帮助。

推荐第5篇:中国居民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奢侈品消费情况研究

一、调查说明

伴随着经济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疲软,奢侈品市场一度一蹶不振,然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蒸蒸日上却给奢侈品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2012年1月,世界奢侈品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达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中国已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奢侈品是许多品类商品的总称,包括包、香水、化妆品、服饰、车等等,虽然它们统称为奢侈品,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事实上各种品类之间好似又有着各自的不同。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居民的奢侈品消费能力日益凸显,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消费势头依然不减,中国在全世界奢侈品消费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奢侈品消费项目和认知情况

调查表明,中国居民购买奢侈品较多的项目包括:名牌服装、高档化妆品、名牌皮具、名表、珠宝首饰,较多的人认为名表、名车、飞机、游艇、珠宝首饰、名牌皮具应属于奢侈品的范围。对比来看,消费者购买奢侈品最多的是名牌服装和高档化妆品,而中国居民把它们看作是奢侈品的并不在多数,原因可能在于这两类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功用更为普遍,用户很容易实现购买。名牌皮具、名表、珠宝首饰的认知和购买率均靠前,但二者的差值明显,表明消费者对三类产品的认知水平较高,但购买力还略显不足。国人普遍认为名车、飞机和游艇为奢侈品,可能因为其高昂的价格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认可,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真正购买的消费者寥寥无几。

不同人群的购买力、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不尽相同,从而其消费情况项目也存在差异。经统计,被调查者平均每人购买过的奢侈品数量约为3.3种,其中女性多于男性,25-34岁和35-50岁年龄段消费者高于15-24岁消费者,同时随着学历和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购买的奢侈品数量也在增加。

从具体消费项目来看,女性消费者购买高档化妆品、珠宝首饰、名牌服装和出国旅游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在名酒方面表现出非常强的偏好;25-34岁、35-50岁年龄段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名牌皮具、珠宝首饰、名表和名酒,年轻消费者购买高档端化妆品的明显偏多;收入和学历水平越高,购买各类奢侈品的比例也越高;从不同职业来看,企业/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购买名牌手表的比例更高,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则是名酒和专业户外用品的最重要消费群体。

在问及奢侈品进入中国后的做法时,被调查者的观点较为一致,普遍的看法是既要保持与国际接轨,也要考虑体现中国特色。

三、奢侈品、信用卡消费额度

被调查人群中约87%的比例至少拥有一块手表,拥有的最新手表的平均价位为1.42万元,同时表示过去半年购买过黄金首饰和皮具的比例也均约为87%,他们在两个项目上的平均支出分别为1.42万元和0.7万元。

绝大多数中国消费者在各类产品上的开支均低于平均水平,结合不同用户对各类奢侈品的消费情况,可以发现奢侈品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少数的高端人群。

不同用户在各项目上的消费情况

注:手表为渗透率和最新手表的价格,其它三类产品为过去半年的购买比例和支出。

信用卡的使用日益普遍,此次调查也显示所有被调查者均使用过信用卡,他们平均每月消费金额约为6000元,但大部分用户消费额度并不高,月消费5千元以下的被访者约占2/3。总体来看,35-50岁年龄段的信用卡消费额度最高,消费额度与学历水平和家庭收入水平基本成正相关。各职位中,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消费额度最高。

信用卡消费金额分布

不同用户信用卡平均消费金额

四、奢侈品消费习惯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花自己的钱购买奢侈品,而15-24岁人群获得奢侈品的主要渠道还包括花父母钱购买,该年龄段人群刚刚或尚未参加工作,他们的经济来源有限,从而购买奢侈品更多地依靠家庭其他成员。

经常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仅占总体人群的2.6%,近3/4的居民仅是偶尔购买或只是买过一两次。从不同人群来看,女性经常购买的频率高于男性,企业/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经常购买的比例较高,家庭月收入超过10000元的消费者经常购买的也较多。

中国居民选购奢侈品时,最看重的是品牌和产品品质,35-50岁年龄段和高学历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程度更高。

我们平时选购商品时,价格是我们通常要考虑的因素,而调查表明居民在购买奢侈品时对产品价格的关注程度并不高。在消费者的思维中,奢侈品意味着高价格,高价格的商品才是奢侈品,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的价格敏感性较弱,对价格的重视程度也就较低。

选购奢侈品重视要素

从购买奢侈品的理由来看,中国居民更看重奢侈品所承载的特殊意义——身份体现和有面子,同时追求品质的消费者也占了一定比例。

随着网络的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居民获取奢侈品信息的最主要途径,获取信息的第二大途径为杂志。

奢侈品信息获取途径

五、生活态度分析

以上研究中知道,中国居民对奢侈品的消费除了受个人经历、经济实力的影响外,还与生活态度有关。经过统计,较多的人对以下两个语句描述较为认为:“在品质和价格相当的时候,我会更倾向于选择品牌更响的产品”“碰到打折的名品会增加我购买奢侈品的欲望”。

分人群来看:

女性居民的消费更为感性,他们碰到打折或在朋友/同事推荐后很容易购物冲动;

15-24岁年龄段居民的消费态度较为多元化,有的会消费比较保守,不购买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商品,有的比较狂热,即使攒钱也要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有的则比较在乎品味,符合自己个性的商品和店铺陈设容易激发购买欲望;

本科学历居民也容易受朋友/同事消费经历的影响,而硕士及以上学历居民购买奢侈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品位;

家庭年收入为2000-5000元的居民消费时更为谨慎,他们从来不购买超过自身购买力的商品;家庭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高收入居民由于其优越的经济实力,对价格的考虑较少,购买商品的决策更为容易,他们也会在意购买奢侈品用来提升身份。

六、总结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大幅减少,需求富有弹性。奢侈品不是生活必需品,我们不能把对象定位于有钱人,不是只有有钱人才消费奢侈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果相同的价格,会选名牌产品,但是一旦价格上涨就必须考虑到经济承受能力,而放弃名牌产品选择其他替代品,故弹性大。但是如果是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人们也必须购买以维持生活,即价格变化大,需求量变化不大,故弹性小。随着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崛起,奢侈品的品牌如何能在这块包含巨大潜力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认清中国消费者的特殊之处,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如何拓展那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如何绑定那些对质量挑剔的老客户,如何使用高效的互联网,这些都是奢侈品商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推荐第6篇:奢侈品消费

奢侈消费在中国 与西方奢侈品消费的区别

西方人消费名牌的年纪偏大,身份偏高,种类偏多,东方人则年龄偏小,身份偏低,种类偏少。

中国的名牌店在豪华建筑物内建店中店的形式,一道道森严的围墙使得这些精品店因重重设防更显尊贵,似乎不这样不足以表明名牌的地位。西方的奢侈品消费则不像国内这般正襟危坐,就像国外的高级社区和大学都没有围墙一样。

深谙名牌之道的人超越了以物论物的阶段,会透过名牌看名人与名牌的关系,看经济背景人性善恶,看生活方式的不同表现,认同名牌所蕴藉的文化内涵。

在国外,人们的实战经验较国内远为多。即便是位于贫民区的百货公司,也有专门的柜台出售各种各样的饰品。在国内,生活方式相对粗糙,好容易出现了“小资”一族,还被人们揶揄批判着。 世界奢侈品在上海 NO.1 I.T店 奢华指数:★★★★★

来自香港的I.T是一家云集世界一线品牌的名牌店铺,位于上海新天地南里,三层楼的深灰色玻璃外墙尊贵典雅。

I.T吸引了无数上海媒体和国外媒体的关注,但低调的作风让它很少接受采访。

I.T经营的品类非常专一,只包括时装和配件两种,一层全部是各大品牌的当季新款时装有我们熟悉的ANNA、SUICD、GUCCI、CHANEL、PRADA等等,也有国内比较陌生、但在欧洲鼎鼎大名的SONIARYKIEL、CHOLE、Blumarine、Mioni、DrieVan Norten等等。这里的品牌陈列非常简单,同一个品牌的时装全部放在一起(鞋子等配件则在楼上统一展示),旁边有吊牌标明是哪个品牌。

I.T的营业时间上还可以看出它的奢华属性,上午11时到晚11时。 NO.2 恒隆广场 奢华指数:★★★★★

恒隆是浦西第一高楼、它不仅仅成为国际顶尖品牌在上海的汇聚地,更主要的是,更青睐具备个性化的商品,在恒隆购物不仅仅是有钱、有身份的象征,而且是有文化有品位的象征,恒隆正在成为上海真正高级时尚的控制中心。

在外面看,LV、Cartier、HERMES、CD的巨型广告牌,丝毫不输国际城市水准。

恒隆从B1到5层都是商场,法国Cartier、德国Escada/意大利Agnona、英国Dunhil、美国BCBG、西班牙Loewe、DIOR、LANCEL、BOSS/ TODS„„诸多国际著名品牌都可 以在这儿看到。一层,这里完全是顶级名牌,往楼上走,品牌的价位要稍低一些,但更注重个性化的定位,使得许多藏龙卧虎的牌子都潜在此地。 恒隆还是沪上规模最大、品位最高的 商务写字楼,office里的金领白领们就是支持楼下生意的重要人群。 NO.3 美美百货 奢华指数:★★★★★

上海滩多年的昂贵商场曾经开上海奢华消费之先河,刚开张时,被老百姓称为贵族商店。美美地处淮海中路和常熟路路口,以女装见长,聚集了大约30多家国际品牌。好玩的是它坐落在街角一栋普通的住宅楼下,和市井生活为邻,装饰着白领的衣橱,也挑动着他们的欲望。除了GUCCI、PRADA这样比较时髦的牌子,一般的世界名牌在美美的货品都比较保守,服装看上去有些老气,对于潮流人士来说,可穿性不强,倒是很适合40岁往上的人士的口味。 NO.4 连卡佛 奢华指数:★★★★

坐落在淮海中路大上海时代广场之中的连卡佛是很多时尚中人最喜欢的宝地之一。这个占据了时代广场二层和三层的店中店是著名的时尚百货公司,在香港不乏它的踪迹,但目前在内地只有这一家。连卡佛不仅云集了很多一线品牌,而且最可爱的是,里面有专门的售卖鞋子和包包等配件的区域,想想看,当几十个品牌的漂亮鞋子乖乖地聚在一起,难道不足以晃花女人的眼? NO.5 锦江迪生 奢华指数:★★★★

锦江迪生在淮海路的北边,长乐路和茂名路的交叉处,南面是上海有名的新老锦江饭店,四层的砖红色建筑是典型的欧式风格。它的设计正适合欧美服装专卖店的准则,闹中取静,尊贵典雅。里面有4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和美美百货相反,锦江迪生的侧重点是男装,其中西武百货是上海唯一的一家 。旁边就是有名的小店聚集地长乐路和茂名路,但锦江迪生依然保持着11点钟才开门的传统。 NO.6 中信泰富 奢华指数:★★★★

紧邻着恒隆的中信泰富虽然也拥有一众国际品牌,但显得没有多少自己的特色,尽管 也有Cartier这样的奢华品牌在一层坐镇。但和恒隆不同的是,中信泰富楼上的奢华品牌比较少,倒是有很多比较大众 的品牌。和恒隆相同的是,中信泰富楼上也是高档的写字楼,内地人、香港人、外国人,共同形成了上海顶级消费区。 NO.7 国金中心 奢华指数:★★★★★

上海国金中心商场由新鸿基地产开发,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国际金融区,并成为浦东这个繁盛的商业地域一个世界级地标。

目前商场首层已汇聚了25家世界级品牌旗舰店,包括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香奈儿(Chanel)、爱马仕(Hermes)、古驰(Gucci)、普拉达(Prada)、卡地亚(Cartier)、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萨尔瓦多、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乔治阿玛尼(Giorgio Armani)、蒂凡尼(Tiffany)、登喜路(Dunhill)、博柏利(Burberry)及多喜佳伴纳(Dolce & Gabbana)等。

近年来,奢侈品逐渐流行开来,成为白领小资们追逐的对象,这不仅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还与现代人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质有关。或许有人并不赞同购买奢侈品,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其实,奢侈品大多与个人的喜好、品 ...

近年来,奢侈品逐渐流行开来,成为白领小资们追逐的对象,这不仅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关,还与现代人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质有关。或许有人并不赞同购买奢侈品,认为这是一种浪费。其实,奢侈品大多与个人的喜好、品味和生活质量有关,与价格的关系就显得不那么重要。试想,穿着喜欢品牌的衣服走在街上是一种快乐的心情,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对自己有益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现在,国内的奢侈品行业还远不及国外发达,尽管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能力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人富起来了,中国的高消费能力已经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的下一个增长点,西方媒体甚至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北京将代替美国纽约成为国际时尚中心。美国一直走在时尚的前沿,至于以后北京是否会替代纽约的位置还未可治,但是纽约是现在的时尚中心这一点不可否认。

那么,如何能买到称心如意又价格实惠的奢侈品呢?代购无疑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比起托朋友碍于情面,私人代购不安全的考虑,专业的代购网站将成为小资们的最好选择。有人说,海南岛已经实行离岛免税的优惠政策了,那不是合算多了?我们来看奢品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shepinhuichina 的王小姐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离岛免税固然是个很好的选择,但这只对去海南岛游玩又喜欢购物的小资们来说的,考虑机票、限购数额(5000元以上)、限值限品种、限地点、运费等因素,不仅花费的不是小数目,而且无端增添了很多麻烦,还不能尽情随意选购。而代购网站则把这些问题全避免了。以奢品汇为例,无运费的困扰,直接将货物送到您的家门口;无限购金额和数量,而且支持货到付款,只要您喜欢就可以随心购买;无奔波劳累的辛苦,只要关注微信公众平台,选择您喜欢的商品就可以,方便、快捷;无品种限制,网站上品种繁多、种类丰富,只有您想不到的没有您买不到的。另外,与国际大品牌合作的好口碑,专业团队的贴心服务,自动、专业、无人工干预的购物流程,最重要是还免税,所有这些都让您无任何后顾之忧。

推荐第7篇:关于奢侈品消费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奢侈品消费的社会调查报告为了研究和分析大众的消费情况, 们先从学生零用钱的分配和 我 利 用 状 况 ,购 物 心 态 ,学 生 消 费 的 态 度 展 开 调 查 。做 出 公 布 ,使 学 生 认 知 自 己 的 行 为 的 对 错 ,提 高 意 识 且 提 出 适 应 的 政 策 。另 外 我 们 也 对 学生消费的状况以及心理因素作了相应的调查, 针对消费经济来源 并 做 了 分 析 ,并 从 社 会 原 因 分 析 了 学 生 消 费 的 外 在 因 素 。最 后 ,由 于 学 生 属 于 心 理 ,生 理 ,社 会 经 验 的 转 型 期 ,正 确 引 导 他 们 的 消 费 也 是 非 常 重 要 的 。通 过 本 文 的 调 查 分 析 ,我 们 希 望 能 给 广 大 的 学 生 消 费 者 提 供有意义的帮助和指导。 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花钱买东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 发 展 ,已 使 消 费 成 了 无 时 不 有 ,无 处 不 在 的 社 会 现 象 ,随 着 人 们 的 收 入 越 来 越 高 时 ,我 们 中 学 生 的 消 费 也 越 来 越 大 。高 消 费 意 识 在 学 生 中 广 泛 流 传 。然 而 ,学 校 及 社 会 尚 未 对“ 消 费 ”这 一 活 动 进 行 研 究 ,也 未对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 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 学 待规范。 为 此 , 我 们 通 过 调 查 了 50 位 同 学 , 来 探 讨 学 生 消 费 观 念 。 学 生 每 个 月 都 会 有 零 用 钱 ,每 天 都 会 用 钱 ,中 国 自 实 行 计 划 生 育 以 来 ,我 们现在的每个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 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 此, 父 因 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 望。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 就 会 不 惜 千 金 买 名 牌 ,为 了 更 了 解 学 生 消 费 的 内 容 ,这 儿 我 们 列 举 了 一个表格,即学生消费的内容。 我们也还调查了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按理说,学生的零用 钱 应 是 绰 绰 有 余 ,但 调 查 的 结 果 却 大 相 径 庭 。父 母 给 子 女 零 用 钱 。理 所 当 然 ,也 应 过 问 子 女 的 消 费 情 况 ,但 事 实 正 好 相 反 。请 看 下 面 的 数 据 。父 母 关 心 子 女 的 消 费 情 况 只 占 20%,而 父 母 很 少 问 子 女 的 消 费 情 况 要 占 70%,不 过 问 子 女 消 费 情 况 的 也 要 占 10%。这 就 表 明 :导 致 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 问 ,导 致 了 学 生 的 高 消 费 理 念 的 蔓 延 ,使 学 生 拥 有 强 烈 的 满 足 感 ,觉 得 钱 是 很 容 易 得 来 的 ,以 至 学 生 的 学习目 标 不 明 确 ,活 在 暂 时 的 满 足 感 中 ,这 是 不 正 确 的 ,我 们 应 该 纠 正 它 ,不 能 让 它 蔓 延

。我 们 调 查 学 生 是 否 管 理 每 年 的 压 岁 钱 , 结 果 有 100%的 人 都 是 自 己 管 理 的 。 我 觉 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 通 过 分 析 以 上 的 情 况 ,我 们 向 广 大 学 生 ,家 长 及 校 方 ,提 出 以 下 几 点 : 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 钱 ,使 学 生 认 识 到 ,钱 来 之 不 易 ,让 他 们 懂 得 要 勤 俭 。学 校 开 展 思 想 教育工作, 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 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 使 组 体 会 劳 动 的 艰 辛 ,深 刻 的 认 识 到 钱 来 之 不 易 。父 母 不 应 给 学 生 太 多 的 零 用 钱 ,应 教 育 他 们 ,让 他 们 走 出 误 区 。父 母 也 应 多 关 心 子 女 消 费 的 情况,促使他们不要乱花钱。 当前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大众的消费状况值得探究, 因 为 只 有 了 解 大 众 的 消 费 状 况 ,特 别 是 对 奢 侈 品 的 消 费 调 查 了 解 ,才 有 可 能 从 侧 面 知 道 大 众 的 经 济 能 力 。 国 服 务 企 业 500 强 — — 中 国 国 中 际 技 术 智 力 合 作 公 司 旗 下 的 库 玛 在 线 调 查 门 户 在 2006 年 1 月 利 用 网 络 调 查 系 统 对 其 注 册 会 员 进 行 了 抽 样 调 查 ,抽 取的有效样本 7128 个,同 时获取了 7128 个有效的样本。 参与调查的人中, 男性占 69.36%, 女性占 30.64%; 年龄主要分布在 20 到 39 岁之间,占 94.05%。

一、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珠宝是奢侈品的观念依然没有改变, 大家购买奢侈品都比较理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高,少数人对奢侈品 非常熟悉。“奢侈品”这个概念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还是像以前一样,是主要 消费对象是有钱人的产品,是国际品牌、高价位的消费品,同时是能提高生活品 质的消费品。大多数人认为高端别墅、豪华轿车、名表、珠宝、香包、化妆品、服装等顶级时尚产品都是奢侈品,整体占了调查的 56.95%。大家购买奢侈品都 还是比较理性的,认为对于奢侈品应该先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占 32.69%;会 为购买奢侈品会特意积蓄一段时间,占 18.17%;认为奢侈品消费是一种生活品质,占 16.20%;同时,认为勤俭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奢侈品消费华而不实, 反对奢侈消费的比例也不小,占了 14.83%;还有人认为奢侈品消费可以塑造成 功者形象,占 11.22%。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关注程度不高,少数人对奢侈品非常 熟悉。平时对奢侈品的关注度,偶尔逛商场会留意,占 62.12%;只是每季看看 品牌出了哪些新品,占 17.10%;对品牌历史、产品如数家珍,占 12.49%。这说 明大家虽然对奢侈品有向往,但是对其

其还不非常关注。

二、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消费数量还是非常少,主要*自己挣的钱在本国自己消 费。过去二个月对奢侈品消费经历来看,没有消费的超过半数以上,占 64.19%。 有奢侈品消费的占 35.79%。消费奢侈品周期来看,只有非常少数人有一年 6 次 以上奢侈品消费。消费奢侈品的主要经济来源看,占绝大多数都是自己挣的钱, 比例为 81.12%;其次是父母的钱,13.45%;非常小部分是伴侣给的,占 5.43%。 购买奢侈品的地方来看,本国的品牌销售店是主流,占 72.92%;到香港、台湾 购买的占 11.46%;到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其他国家购买,欧洲、美国奢侈品的 产地选购,与生产厂家直接联系购买的总共占 15.62%。从购买奢侈品的用途来 说,自己使用 62.88%;赠送他人、给家人使用和作收藏用共占 35.97%。

三、大家对劳斯莱斯、法拉利、劳力士、香奈儿、香格里拉、希尔顿等世界 名牌非常熟悉。汽车:劳斯莱斯、法拉利、奔驰、宝马、保时捷、宾利、其他所 占比例非常平均。手表:劳力士占 33.83%,登喜路占 17.57%,迪奥占 16.73%, 范思哲占 15.7%,古琦占 9.93%,其他 6.24%。 服装和饰品:香奈儿占 15.27%, 资生堂占 11.59%,路易.威登占 11.27%,兰蔻、范思哲、迪奥、高丝、古琦、纪梵希、芬迪、佛莱格默、高田贤三及其他均所占比例不大。酒店:香格里拉占 34.91%,希尔顿占 30.27%,凯悦集团占 20.44%,万豪占 14.37%。

四、多数人过去在省际周边旅游,费用多在 1 万元以内,有近一半的人在 计划境外旅游,其中亚欧国家为首选。调查表明,人们用于旅游的费用不高,这 跟个人经济状况和收入有直接关系。旅游情况:省外游占 31.84%,省内游占 28.38%,城市周边游占 27.85%,境外游占 6.46%,没出去旅游占 5.48%。过去一 年,全家在旅游和购物上的支出 : 5 千元及以下占了多数,46.61%。未来一年的境外旅游计划中,有计划的占 47.21%;没有计划的占 52.79%,评分 秋色。最有可能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亚洲国家 48.03%,欧洲国家 34.95%,大洋 洲国家、南北美洲国家和非洲国家共占 17.03%。看来,最有可能选择的旅游目 的地是亚洲和欧洲国家。

五、大多数人进行过个人投资,参加过如游泳、网球、保龄球之类的运动 健身,但是费用比较高的运动项目如徒步穿越、滑雪、攀岩、探险、潜水、高尔 夫球等较少人能参加。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参与调查的人群经济收入不高。 过去一年里,家里人进行个人投资的情况中,有投资的占大多数,达 70.16%,没 有投资的占 29.77%。过去一年里,大家参加过的运动健身里,游泳所占比例最 大,达 22.24%;其次,网球、保龄球也占相当比

例;其余运动,如徒步穿越、滑雪、攀岩、探险、潜水、高尔夫球、国标舞、棒球、马术所占比例均相差无几。 表明设施完备的运动项目受到大家的喜爱, 相对较刺激和危险的运动项目较少人 参加。

六、大都认为月薪在 5001 元到 20000 元及以上的人适合经常进行奢侈品消 费,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欧美国家适合购买奢侈品。有大多数被调查的身边人 大家觉得月薪与经常的进行奢 约 10%过着一边消费奢侈品一边过着负债的生活。 侈品消费之间的关系是,5001-10000 元、10001-20000 元、20000 元以上分别占 33.47%、31.92%和 25.02%,只有相当少的人认为月薪在 2000-5000 元的人,约 9.59%,有能力经常的进行奢侈品消费。大家身边一边消费奢侈品一边过着负债 的生活的人的范围,10%以内占 75.31%,10%-30%占 20.22%。最适合购买奢侈 品的地方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占 42.86%;欧洲、美国奢侈品的产地选购, 占 25.98%;中国沿海城市,占 20.15%;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其他国家购买,仅 占 11.01%。了解奢侈品的途径,互联网、时尚杂志、电视、销售专卖店加起来 的比例达到了 66.01%。 不管结果如何, 该调查报告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大众对奢侈品真实消费心态, 必将对商家产生有益的提醒和帮助。

推荐第8篇:奢侈品消费研究

奢侈品消费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增长,中国的富裕人群快速涌现,中国正逐步成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生力军,中国将是最具潜力的奢侈品消费大国。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规模达到8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18%,是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截至2008年10月份,中国奢侈品消费比2007年消费总额递增8%~10%,达到86亿美元,而因为经济危机,日本和北美奢侈品消费额剧降35%,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奢侈品的第二大消费国。[1]奢侈品在短短的几年中,就在中国这个大市场上快速成长和传播,对于奢侈品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了经济学理论中均衡量。

一、奢侈品的定义

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与品质最高的产品,是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商品学上讲,价格高并不意味着就是“奢侈品”,“奢侈品”的高价性也绝非是生产与使用过高过多的物质成本的积累与堆砌,而是在其背后有一个完美体系支撑和百年文化传承。而美学家则定义为,“奢侈品”是一种生活被艺术化的符号,是一种把生活追求变为美学的外在标志,“奢侈品”就是一种艺术美学的直接代表,它已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和哲学涵义。“奢侈品”对社会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因为它们集中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和谐的产品美学,它是亲切的、细腻的、敏锐的、最人性化的,而且奢侈品本身也在不断进化中。

二、我国奢侈品的消费现状

(一)消费年龄年轻化

在国外,奢侈品牌的主要消费群一般在30~40岁年龄段之间,中国奢侈品的消费者年龄层从20多岁的年轻人,到50岁左右的人都有,但20岁~30岁的消费者成为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这一年龄段的中国消费者人数要比日本高出11倍。2007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国城市青年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年轻人认同“人生及时行乐”的观念,并表示愿意购买奢侈品。中国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已成为趋势。例如,登喜路品牌在中国的消费最低年龄要比欧美及其他国家低5岁左右,大概为25岁。[2]究其原因,一是由于中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市场,年轻人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有经济实力消费奢侈品;二是一些经济能力并没达到消费奢侈品水平的年轻人,为了圆奢华梦也在消费奢侈品。据此,可以把年轻人消费群体分为两种消费类型:“真正可以买得起奢侈品的人”和“花光所有钱来买一小件奢侈品的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女性在奢侈品方面支出庞大。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的出现改变了中国奢侈品业以往以男性为主导的客户基础,时髦富裕的都市女性愿意善待自己,十分迷恋奢侈品的魅力。

(二)消费集中在外国品牌上,我国几乎没有自主品牌参与竞争

目前,我国的奢侈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包揽,我国的奢华消费实际上就是西化,这与我们没有称雄世界的顶级品牌有关。[3]不要说国产名牌,就算是“中国制造”的国外品牌也使其身价下降,这与中国人的消费理念、消费文化、以及国外品牌的成功经营和大举进

攻等诸多因素有关。奢侈品牌主要来自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欧洲,奢侈品范围广泛,涵盖银器、铜器、水晶玻璃、皮革、出版和装潢等等。瑞士军刀、ZIPPO打火机令许多年轻人着迷,而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是一座未开启的金山,虽然我国有“水井坊”、“国窖1573”等奢华品牌,但为人所知的数量实在不多,几乎没有能够跟外国奢侈品牌竞争。其实,中国并不缺少本土奢侈产品,中国本土具有很好的奢侈品品牌生长的基因:做一套西装上万块的永止裁缝,高档的红木家具,还有那些在中国历史上与皇家相关的贡品,比如,南京云锦等,但由于缺乏“走出去”的战略眼光和品牌宣传手段,使得我国本土的奢侈产品不被外国甚至本国国民所熟悉和热爱。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正在吸引许多外国奢侈品品牌商们的眼球,遗憾的是中国奢侈品却缺位,还没有引起中国本土企业家的足够重视。

(三)我国还处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并快速增长

在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有房屋、汽车、阖家旅游,还有非常个性的消费,比如陶瓷、美食等等,无所不包。只要拥有最高的质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购买一只古老的灯具、听新年音乐会都可以成为奢侈品消费。而我国的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奢侈品市场较为成熟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消费量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是个人用奢侈品,而后期逐步由具体的奢侈商品转而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和体验。虽然,私人度假酒店、顶级家私、艺术品投资论坛,专为富豪级人士专门定制的顶级保健品等在我国也开始备受关注,这一变化显示出中国买家们已经开始由消费奢侈品向消费奢侈生活方式转变,但那毕竟是少数,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内的奢侈品消费将集中于个人用的奢侈商品,即高档时装、高档皮具、珠宝、名表、顶级化妆品和香水、古董字画等高档商品。[4]我国还处在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初期,因此奢侈品在我国的发展将会有相当长的时期和过程,这也吸引了大量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扩张。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世界顶级品牌都在中国设有分店。根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统计,中国目前有1.7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其中约1000万至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他们购买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手表、皮包、化妆品、时装和珠宝等个人用品。该协会预计,到2010年国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的人数将增加到2.5亿人。发达国家的历史表明,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左右,奢侈品消费开始启动,当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我国目前已超过人均收入1500美元的水平,部分沿海城市甚至已经超过2500美元,因此国内的奢侈品消费正在快速增长。

(四)在消费地点上,大多通过大型商场和旅游实现

即使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中国消费者也更偏向在市区商业中心,或大型购物商场里购物,这让他们有机会到处逛逛,挑选不同的品牌和产品。另外,由于高关税的缘故,许多中国消费者喜欢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地方,尤其是香港购买奢侈品。根据法国旅游局统计,中国旅游者在法国的平均消费金额远远超过欧美游客,目前全球顶级奢侈品牌消费额中中国人占据了5%的比例,其中3%是中国游客在海外购买的。

三、中国奢侈品贸易的发展趋势

美国媒体称,受金融海啸影响,全球奢侈品贸易陷入低迷,数据显示过去11个月,日本和北美奢侈品消费额剧降35%,各大品牌纷纷降价自救,但中国市场却逆市上扬,保持22%的强劲增长。[1]中国市场奢侈品贸易的强劲走势,几乎没有遭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

响,这从奢侈品的追随者不畏寒潮继续壮大可见一斑。这也更加坚定了奢侈品巨头中国布局市场的决心。英国媒体称:传统奢侈品大国美国和日本都遭受重创,中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众多奢侈品巨头抓到了中国这根救命稻草,纷纷进军中国。意大利顶级品牌范思哲称,2009年亚洲市场将成为它全球第二大市场,中国市场功不可没。法国媒体报道称:“看看那些奢侈品在美国的遭遇吧,他们现在正在中国投资。日内瓦手表商在过去两个月里造访过7个国家,试图向世界富人推销其售价为200多万元的泰坦尼克-DNA系列手表,结果没有哪国人比中国人对此更感兴趣。”

中国商务部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有2.5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将近目前数字的17倍。此外,未来数年内,将有2~3亿人口进入奢侈品充斥的城市,从而进一步带动该市场的成长。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鉴于经济危机,一些分析人士甚至预言,中国可能在2011年前后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1]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本土的奢侈品从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仅仅是品牌,中国的投资商、零售商和设计师,包括制造商都有机会从这个行业的快速增长中获益。中国奢侈品贸易的发展将会呈现无限昂然的生机……

参考文献[1]张瑞杰,等。年增22%中国全球奢侈品市场救命稻草[N]。法制晚报,2008,(11)。[2]王微微。关于发展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思考[J]。中国物价,2008,(9)。[3]贲安琪。浅谈奢侈品消费的营销策略[J]。北方经贸,2008,(10)。[4]王湛,赵玉玲。中国奢侈品消费的兴起与未来[J]。研究与探索,2008,(9)。

推荐第9篇:谁在消费奢侈品?

奢侈品,是一个舶来词,其英文对应的单词是luxury。在牛津辞典中对luxury的解释是“奢侈品是一种昂贵、愉悦的但又是非必需的东西”。这个解释真恰到好处。刚好可以概括奢侈品的几乎所有的特征:富贵的象征、看上去就好,个性化、距离感。

但如果我问,谁在消费奢侈品?答案一定五花八门。因为,奢侈品本就是一个非常主观而相对的一个概念。

有学生说,对于她来说,梦想就是奢侈品。我问,是梦想这件事,还是梦想的内容?她腼腆的说,是梦想的内容。当时,我的心里狠狠的动了一下。其实,有些人,或许,连梦想本身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或许说,他们只顾得去追求物质上的奢华,而忘记了精神上的丰腴。

当然,这里的昂贵,正是,奢侈品的先决条件。而昂贵则是相对的,有可能是相对于自己的收入也可能是相对于大多数人的收入。根据行家观察,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是其gdp增长的两倍左右。近年来,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让人瞩目,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并且正在成为全球奢侈品产业的主要增长区域。这无疑与中国经济整体的快速增长密不可分。

这里的非必需,也是相对的。对于每一个个体,在不同的收入限制和偏好下,必然奢侈品也就表现不同。对于有的人,吃一顿比萨就是奢侈。而有的人,开着豪华游轮,吃着山珍海味,也不过是稀松平常事,许,到太空遨游或者去南极居住,才有点奢侈的意味。不过,一次2000万美元的外太空旅行,在全世界65亿人口中,也只有三位超级富翁过了这种瘾。

从经济学的解释来说,所谓的奢侈品,就是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收入增加的幅度。这应该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奢侈品作了一个最本质的规定。但往往,奢侈品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绝不仅仅止于此。

学经济的人最容易将奢侈品理解为需求定理的反例。需求法则的完整表述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其实,奢侈品的消费并不能推翻需求法则,而只是以特殊的方式验证了需求法则。消费者作为一个经济人,总逃不过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宿命。以“奢侈品商品”来说,偏好的改变使得消费者更加追求其它的效用。这就与需求法则强调的“其他条件不变”这一前提不同。人们也并不是单纯的“买贵”,而是讲究品牌和质量的。这从根本上并不违背需求法则。当我们把一辆名贵的汽车和一辆普通的汽车提供给一位富豪时,他虽然选择了前者,但不要认为他是“买贵”,因为这对他的实际需要来说,也许并不贵。他的需要不同于普通人对于普通汽车的代步需要,他更主要的需要可能在于体现实力和地位的炫耀性需要。重要的是旁人艳羡甚至嫉妒的目光。所以,社会学或经济学把奢侈品的消费叫做“炫耀性消费”。也就是说,有的人消费奢侈品,注重的是它的“炫耀性消费”。其实,就是在昭示自己的个性化和距离感。特显自己的高贵地位。所以,奢侈品,也就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有人,因为是坐在劳斯莱斯的车上,所以,喇叭按得特别响。有人,因为戴了一幅lotos眼镜,透出来的眼神就特别有神。这些附加品,让他们觉得与众不同,自己似乎高人一等。

因此,当中国人面对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富贵的标志“--奢侈品,来表明自己的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其实,奢侈品的真正内涵并不与金钱有直接联系,这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心理现象,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格调。

有钱购买奢侈品的人肯定不是穷人。至于富裕到什么程度的人才愿意消费奢侈品,则完全取决于个人偏好。世界首富盖茨没有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不坐头等舱,衣着也不讲究名牌、档次。但有的收入可能在填报肚子之后略有节约,就要打肿脸充胖子,即使是借钱也要用名牌来包装自己。攀比心理在奢侈品的选择中往往占据很大的因素。在山西曾经有个轰动一时的新闻———山西的煤老板们一次集体买进了20辆悍马;在太原,一位老板,一人拥有3辆不同颜色的劳斯莱斯。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整个山西私人拥有宾利、悍马、劳斯莱斯等顶级豪华车的数量已经突破100辆。对于一个人口3300万,人均gdp排名中部六省第四的省份来说,这样的密度是罕见的。1990年代,这些煤矿老板,只要有一个人买奔驰,其他人便一拥而上,同时跟着买奔驰。“你买啥车,咱也买啥车”基本成了他们买车的一条原则。盲目攀比性使他们对车的性能与认识几乎没有,有的只是一种对品牌的麻木追求。

而这种攀比心理的形成,归根到底,是长期小农意识膨胀的结果。长期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农民,一旦暴富,急切需要得到别人艳羡的目光。据山西当地人讲述,这些暴富起来的煤矿老板们,大多只有小学文化,自幼家境贫寒,在煤矿效益不好的时候,靠借钱或贷款把煤矿买下来经营。后来,随着国家煤炭资源的紧张、煤价的一路飙升,经营效益就会立现,有的一天就有近十万,甚至近二十万的收入。这样财富的增长,远不是简单的衣锦还乡或者如古代立块牌坊之类的能够满足的。

当然,也不尽然如此。有些奢侈品,则是一种高贵生活格调的象征。也是一种文化素养与品牌熏陶。而如何去选择、甑别奢侈品,则需要财富与时间积累,文化的沉淀。

象北京长安俱乐部这样一些顶级俱乐部,中国企业家入会基本条件包含:45—55岁之间的男性,是企业的“一把手”,公司资产至少在5000万以上,要有国际化的意识,最好会说英语。所以在此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国内著名的企业家,包括经常在媒体上曝光或是比较低调的。这里,也成为了他们彼此拓展人脉关系和彼此相识的渠道。

谁消费奢侈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消费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利弊。

就象本文前面所说。对奢侈品的追求,本身可能就是属于一部分人的梦想。只要消费的钱取之有道,这样的消费并无可指责之处。毕竟生活背景和生活态度的不同,导致消费的导向也一定是大相径庭的。况且,欲望也并非是万恶的。其实,正是这样一种欲望,成为了我们努力生活努力创造发明的原动力。奢侈品消费,从某种角度来说,的确促进了我们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一部分就业。也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越发多姿多彩。

但让人担心的是,在奢侈品消费背后富豪动力。

推荐第10篇:奢侈品调查报告

奢侈品牌调查报告

初入红珏,我已在杭州大厦、杭州万象城、南京德基广场进行了奢侈品牌的入门级探索,并深入各大品牌门店进行实地调查与访问,为毕业论文的叙写提供一手资料,研究中国传统价值观对于奢侈品购买动机的影响。在结合网络与时尚杂志查阅后,对于奢侈品牌及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和体会。

中国人正如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腾飞,对于奢侈品的追求属于狂热阶段,因此,对于奢侈品牌背后所蕴藏的深厚历史文化的了解比较欠缺,对于奢侈生活的追求依然停留在香水、箱包、服饰等初级产品的物质层面,与欧美国家追求高品质的服务和自由的生活方式的精神层面还有一段差距。所以,中国人更偏爱一些享誉国际的大牌品牌,例如LV、DIOR、GUCCI等,甚至无论其美丑,只求能展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因此,各大品牌近两年来在中国开始着手于品牌内涵和历史文化底蕴方面的宣传,通过广告、杂志以及门店设计、店员讲解来提升中国人对于品牌的理解,加强顾客忠诚度。中国消费者开始趋向理性以及粘性消费,逐渐能区分和识别出自己钟爱的品牌。

爱上一个品牌或是一个人也许只是一刹那的时间,那是一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也许是因为一张海报的惊鸿一瞥,也许是因为一个设计师的特立独行、坚忍不拔,也许是因为门店美轮美奂的装潢设计,也许只是因为店员热情而诚挚的服务。。。

我爱coco小姐对于美的追求和坚持,她告诉每一个女性,每一天都要让自己有多漂亮就多漂亮地出现,因为你无法知道你会不会遇见心中最爱的他。她让我看到女性的自信,她让我对于美的追求有了更纯粹的源动力,那是世间最美妙的感情。所以,一直很喜欢Chanel所传达的女性追求自信和独立的精神,这也是我们现代女性值得推崇的思想特质。因此,我选择coco小姐香水来表明自己对于追求品质生活所保持的昂扬向上的态度。

我爱LANVIN的轻柔曲线,它将女人的妩媚毫不夸张地展现无遗。第一次爱上LANVIN是因为其去年与平民品牌HM的成功合作。之前并没有过多的对LANVIN的了解,当在HM店铺中看到各种玲珑隽秀的短裙时,我便欲罢不能。我不喜欢夸张或是刻意地展现女性的性感,而LANVIN则可以运用巧妙的线条和柔美的色彩含蓄地展现女性的优雅迷人,可见设计师的独具匠心。LANVIN同时也是法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级时装品牌,她适合的顾客年龄跨度也是最大的,与平民品牌的合作无一不在展示她的气韵和亲和力。

这是我在杭州通过自己的见闻所钟爱的两个品牌。也许对于品牌文化的理解还有很多偏差,希望在今后的从业学习中可以更精准地理解和定位。

·杭州大厦B座GIADA 专卖店调查与访问

通过多次对杭州大厦B座GIADA店铺的实地调查,我了解到我们GIADA品牌风格更偏向于干净利落、简洁大方的职业女装。多以黑白色系为主,时而配以蓝色、红色、橙色点缀,线条直立,使得服装整体展现女性独立、干练、职业、优雅的特质。GIADA除了提供女士成衣,还配有香包、皮带、丝巾的搭配销售,使得产品更加多元化。店铺装潢也以简单明亮的永恒白色为主体,以色彩为量度分块销售,给人以低调奢华感。

GIADA的顾客群多以三十到五十岁的成功女性居多。她们大多数来自于大型国企、政府机关、高等院校等社会组织的高级白领。有较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职业性质专业化、有较好的审美品位、有追求品质生活的需求、有奢侈品使用的生活交际圈、崇尚低调,因此,她们成为GIADA品牌的忠实顾客。无论参加官方会议还是举行高校讲座,GIADA都能最恰如其分地展现她们自信、独立、职业的个人魅力,为工作加分。

GIADA一直致力于面料的精选和利用,力求达到人体肌肤触感最舒适的状态。一位中国美院的老师顾客曾说过“你们GIADA的衣服穿着就是舒服,上身效果也特别好,很多款式

经久不衰可以穿很久。”

在当下推崇“慢节奏”生活的前提下,人们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崇尚简单的生活方式,更加关注产品的耐用性和舒适度。因此,红珏会一直壮大下去,简约是永恒的潮流。

第11篇:中国奢侈品消费调查

中国奢侈品消费调查:年轻人赴世界各地疯狂购置

2011年03月07日 08:18:28来源: 中国青年报

准备去澳大利亚旅游的张小薇,不到半个小时就收拾好了行李箱,但整理长长的购物清单却用了近两个小时。单子上大多是亲友们让她捎回来的鞋、化妆品和包,这些名牌物件价格不菲,品牌、款式、尺码、价格区间都需要一一核对,以防买错。

让她忧愁的是,8天后返程时,现在近乎空着带去的行李箱,肯定要超重、超价。“为把箱子腾空,我打算就穿一双凉拖过去,买好新鞋穿回来。”

近年来,随着出国机会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张小薇这样的经历。购物,正在出国旅游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

中国过春节 全世界挣钱

今年春节期间出境旅游的中国人,再一次拉动了全世界的消费。据报道,近800名中国游客大年初三晚上在拉斯维加斯的梅西百货旗舰店“包场购物”两小时,北京今年春节赴欧洲旅游的家庭平均在欧洲消费5万到6万元人民币。2月9日,中国银联发布数据称,2011年春节期间(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银联卡境外交易金额同比增长44%。

中国人对购物,尤其是购置奢侈品的狂热,绝不是这个春节才开始“井喷”的现象。

“2010年6月至今,欧洲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的65%属于中国人。”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欧阳坤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几年内就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该协会的最新调查还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的年轻25岁。

消费心理是关键

欧阳坤表示,世界奢侈品协会对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约10000元的消费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的年龄在25到28岁之间。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年轻化的速度更令人惊讶:在2007至2010年间,中国奢侈品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由35岁下降到目前的25岁。

“在未来3到5年内,25岁到30岁的消费者将成为我国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欧阳坤说,中国奢侈品消费主要以服饰、香水、手表、皮具等小件个人用品为主,欧美消费者则主要以买豪华地产、汽车、贵重珠宝等顶级奢侈品为主。

在欧阳坤看来,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富二代”之间的攀比,他们首先通过奢侈品进行自我身份攀比,进而攀比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在欧美,父母给孩子买奢侈性消费品的很少。而中国的第一代富豪则不同,他们希望孩子能享受这些。”欧阳坤说,

“中国人是否购买奢侈品并非取决于他们的收入和年龄,而是消费心理。”

在奢侈品购买大军中,还有大量年轻的“追逐者”。他们用于购置奢侈品的消费比例,往往占个人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高校教师王丽(化名)就有两只LV的包。第一只是托出国的朋友购买的棋盘格花纹的基本款,4000多元。一天她拎着这包坐地铁,听见两个姑娘议论,“买LV还坐地铁,肯定是假货”。次日,她就去当地最贵的商场,花5500元买了一只款式完全相同的LV包,只有花纹不同。“这只是老花的,是LV的经典图案!”王丽这样强调。

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2010中国奢侈行为心理趋向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国青年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品牌文化不重要,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它是奢侈品就行,最大的卖点就是“必须是圈子里公认的奢侈品”。

调查还显示,中国二线城市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不断增加,其2010年的人均消费支出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同等收入水平人群。

在这样热烈的购买氛围中,中国几乎成了“奢侈品业的天堂”:去年,几乎所有在中国落地的奢侈品牌都获得了两位数增长;中国市场占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份额已达15%;中国成为保时捷(Porsche)全球第二大市场,一年售出14785辆汽车;路易威登仍是中国消费者最想拥有的奢侈品牌„„

高盛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未来3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有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高盛估计,中国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人,将从4000万人上升到1.6亿人。

“奢侈品”在国外卖“白菜价”

追逐奢侈品的人们发现,和国内的高价比,很多看似“奢侈”的商品在国外卖成了“白菜价”,而真正的奢侈品,价格越高,差价越大。

国内动辄卖四五百元人民币的Nine West手提包,在美国只要30多美元一个;国内动辄一万多元的Burberry新款,国外只要六七折就能拿下;香奈儿的一款拎包,国外价折合人民币比国内价便宜9000多元。

出国购物“买得越多越上算”。去年年底,27岁的小伙子汤佳随单位去英国培训半个月,回国时,由于只允许托运一件、携带一件行李,汤佳就把一只香奈儿、两只迪奥、几只LV和miumiu的包,统统塞在一个蛇皮口袋里,随身带着。

“幸好,姐姐托我买的爱马仕包因需要定制没买到,不然更承受不起。”汤佳说,这些包都是朋友们让捎的。返程时,他的目光从不离开这价值十多万元的蛇皮袋,并宣称“包在人在,包亡人亡”。

和汤佳一样,很多中国游客归国时,即使准备了最大号的旅行箱,仍塞不下高价战利品,

不少人还为此交了一笔行李超重费。

据报道,2010年中国游客在英国花掉约10亿英镑(约合112亿人民币)。2011年初,一批出手阔绰、青睐奢侈品的中国游客又引爆了英国购物季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狂潮,英国媒体甚至把这种消费称为“北京镑”。

中国人掏腰包,全世界都等着挣钱。为欢迎接踵而至的中国客人,欧美零售巨头做好了准备:商店里有中文发音标准的售货员,门口准备了舞狮、对联;高档包店为防止卖断货,规定中国顾客“只能买一大两小”;国外百货商店纷纷配上可刷中国银联卡的机器。

对奢侈品征税应该限制还是鼓励

中国人源源不断地为别国GDP作贡献,这让人们心里不是滋味。

有人建议说,应调低关税,吸引消费者在内地购买奢侈品,这样可以把钱留在国内。还有一种观点是,应对奢侈品课以重税,通过税收杠杆引导和调节年轻人的过度消费。

对奢侈品征税应该限制还是鼓励?

国家税务总局胡先明曾撰文分析:目前,中国的奢侈品基本产自境外,消费也主要在境外,在境内对这些奢侈品征税,会扩大现有境内外的商品价差,加剧相关消费流向境外,进而减少国内就业及其他相关税收。而且,作为非生活必需品的奢侈品,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界定其范围是“众口难调”的工作,由此测算具体税率很复杂。还有一点是,目前中国消费税基本是在生产环节征收,并不直接以零售终端价格为计税价格,对奢侈品价格的监控难度很大。同时,针对奢侈品主要在境外生产的现状,如何在进口环节保证应收尽收,海关如何监管,也是难题之一。

事实上,如果不了解奢侈品行业运行方式,按照传统思路,比如从税制和价格方面引导奢侈品消费,不仅困难而且效果有限。

据业内人士介绍,奢侈品的实物成本非常低,而且在中国“隐蔽代工”的现象很普遍。一些奢侈品集团为了降低成本,在中国某地区选择一家加工厂,授权生产,但事先有协议说明,不能向任何人透露代工品牌,一旦透露,协议无效。这些厂家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打死也不会说”。商品制作完成后,“拉出关到海上转一圈,贴上原产地某国的牌子,都不下船,再拉回国卖。”

这样一来,国内生产的奢侈品就成了“境外生产”的“进口货”。

此外,奢侈品在中国还“踮着脚尖走路”,节省其他成本。据介绍,有些奢侈品牌在中国投入的广告费非常少,但很多杂志为了抬高身价,显示其“高端性”,免费为奢侈品打广告。一些商场则推出免租、送装修等政策鼓励奢侈品牌落户。

在成本极低、利润超高的状况下,奢侈品也从不降价。“奢侈品的形象大于销售,宁肯一件不卖,也绝不打折,这样品牌的生命力也许可以延续10年,如果为了提升销售量打折,

可能两三年牌子就垮了。”这位业内人士称,因此,就算对奢侈品降低收税,他们也决不会降价。

他告诉记者,目前,同款型奢侈品在国外可能打折,但进入中国后非但不打折,甚至还要适当调高原价。这是因为,在国外一些奢侈品原产地国,人们对品牌没有那么强烈的崇拜感和神秘感,绝不会去疯抢,更不至于有“身份感”。而在中国、俄罗斯、日本的一些消费者看来,“用这个欧洲的牌子,社交价值就提升很多。”奢侈品成了人们的“身份证”。所以奢侈品一直“端着”:一定要贵、一定要高,一定还要买不到,越是如此,越有很多人购买„„

这同样意味着,奢侈品价格因征税而提高,也实现不了限制消费的目的。第三届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常务理事郭伟告诉记者,奢侈型消费品售卖的是一种心理暗示,是“面子”,“奢侈品消费群体对税没什么感觉,征300%的税也有人买”。而对奢侈品消费的追逐者来说,征税提高更会加剧海外购买奢侈品的现状。

“奢侈品消费不是个单纯的经济现象。”欧阳坤说,“总有一天,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观将从买奢侈、买身份变得慢慢成熟起来。不过,这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中国人将要为这个过程花掉更多的钱。”

第12篇:奢侈品消费调查问卷

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观调查问卷(网上调查版)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参与这次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可能需要5--8分钟,请在您所选的答案处做好标记。谢谢!首先,请填写一下您的大学:

1、在你眼中,奢侈品的概念是什么呢?(多选)

A.有悠久文化,为大多数人所知的百年品牌B.设计无与伦比、限量发行的商品

C.比同类物品价格贵出几倍的物品D.超出人们普通生活需要的消费品

2.您对奢侈品的消费态度是什么

A.不值得提倡B、合理购买即可C.坚决不买D、无所谓

3.对于您自己,您更看重-

A、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B、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觉C.同等看重

4.您进行奢侈品消费的次数? *

A、从未消费过B、有,但次数比较少C、形成生活习惯,但频率低

D.形成习惯且高频购买

5.在未来,你认为奢侈品消费在中国-

A、毫无发展B、有小幅度发展观念有所改变,但不会很大

C、巨大发展: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人群会迅速扩大D、很难预计

6.如果有各方面的条件(资金、时间等),你会进行奢侈品消费吗?标准进行选择。A-一定不会B--可能不会 D--可能会 E--一定会 *

7.如果周围突然有人拥有某样奢侈品,会不会对您造成影响(嫉妒、压力等)?

A.会 ,但只是一时的情绪,自己可以很快调节B.会,且影响长久C.不会

8.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奢侈品消费动机,请根据以下选项选择(最多选择3项)

A、炫耀:展示财富、地位等

B、保持领先:不能输给其他人

C、从众:别人都有,自己也必须有,这样才能不被圈子排斥

D、社交:作为礼物送人

E、追求品质:个人、家人都可以享受产品的卓越品质

F、自我享乐:自己使用,自己开心

G、自我赠礼:送给自己那一刻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H、表现内在自我:产品可以表达自己的品位和个性

I、其他(请说明):

9.您怎么看待现在网上曝光的类似郭美美等人的炫富现象?

感谢您回答问卷中的问题!最后请填写一些关于您的基本信息。

10、您的性别:A,男B,女

11.您是大几学生?

12.您每月生活费用有多少?

13.您现在有想要早点挣钱,经济独立的想法么?

A.有 ,但不知如何实现B.有,已经有一定的收入B.没有

第13篇:中国奢侈品消费调查

奢侈品消费调查

中国人对购物,尤其是购置奢侈品的狂热,绝不是这个春节才开始“井喷”的现象。“2010年6月至今,欧洲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的65%属于中国人。”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欧阳坤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几年内就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该协会的最新调查还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的年轻25岁。

消费心理是关键

世界奢侈品协会对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约10000元的消费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的年龄在25到28岁之间。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年轻化的速度更令人惊讶:在2007至2010年间,中国奢侈品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由35岁下降到目前的25岁。

“在未来3到5年内,25岁到30岁的消费者将成为我国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欧阳坤说,中国奢侈品消费主要以服饰、香水、手表、皮具等小件个人用品为主,欧美消费者则主要以买豪华地产、汽车、贵重珠宝等顶级奢侈品为主。

在欧阳坤看来,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富二代”之间的攀比,他们首先通过奢侈品进行自我身份攀比,进而攀比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在欧美,父母给孩子买奢侈性消费品的很少。而中国的第一代富豪则不同,他们希望孩子能享受这些。”欧阳坤说,“中国人是否购买奢侈品并非取决于他们的收入和年龄,而是消费心理。”

在奢侈品购买大军中,还有大量年轻的“追逐者”。他们用于购置奢侈品的消费比例,往往占个人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高校教师王丽(化名)就有两只LV的包。第一只是托出国的朋友购买的棋盘格花纹的基本款,4000多元。一天她拎着这包坐地铁,听见两个姑娘议论,“买LV还坐地铁,肯定是假货”。次日,她就去当地最贵的商场,花5500元买了一只款式完全相同的LV包,只有花纹不同。“这只是老花的,是LV的经典图案!”王丽这样强调。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2010中国奢侈行为心理趋向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国青年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品牌文化不重要,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它是奢侈品就行,最大的卖点就是“必须是圈子里公认的奢侈品”。

调查还显示,中国二线城市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不断增加,其2010年的人均消费支出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同等收入水平人群。

在这样热烈的购买氛围中,中国几乎成了“奢侈品业的天堂”:去年,几乎所有在中国落地的奢侈品牌都获得了两位数增长;中国市场占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份额已达15%;中国成为保时捷(Porsche)全球第二大市场,一年售出14785辆汽车;路易威登仍是中国消费者最想拥有的奢侈品牌„„

此外,奢侈品在中国还“踮着脚尖走路”,节省其他成本。据介绍,有些奢侈品牌在中国投入的广告费非常少,但很多杂志为了抬高身价,显示其“高端性”,免费为奢侈品打广告。一些商场则推出免租、送装修等政策鼓励奢侈品牌落户。

三个动因:送礼驱动、身份地位的彰显、自我奖励及对品牌的认同是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三个动因。商务送礼这一动因背后,部分官员群体被认为是奢侈品的实际消费人群之一。

根据此前纪检人员的披露,为了给“不太方便”在奢侈品店自由购物的官员提供方便,以奢侈品送礼行贿的手法也在创新。奢侈品店的一个潜规则是,商人在店里开一个私人账户,这个账户代码在同品牌所有门店通用,如有“关系官员”购物,只要说出代码,就可将账单记在商人名下。

济南奢侈品销售地点主要是在恒隆、贵和、银座商城,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箱包、手表、化妆品、饰品和服饰。其次是极少数的专卖店。寺库有专业的鉴定中心,保真,而且在价格上这也是明显的优势。

网站竞争对手众多,鱼龙混杂,相比其它网站寺库有稳定充足的货源,坚持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口碑是立足的根本。

根据个人分析,由于济南是山东政治中心,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山东省的各政府机关部门是最大的潜在客户。应该围绕他们有一套私密性强的营销方案。济南有意向可能合作的行业:金融投资担保、加工贸易、地产开发和建筑商、高端家居大型机械销售。购买的主要用途:个人收藏、交往馈赠、营销公关。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传统的店面销售,寺库跟他们的优势就是正品保真物美价廉,拥有自主的专业的鉴定机构,可供收藏爱好者的寄卖,充分运用这些优势,采取合作会展以及会员制的方式拓展业务。

2012.2.21

第14篇:中国奢侈品消费探析

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探析

摘要:“奢侈品消费”与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不同,是对人的更高层次需求的满足,它本身已发展为不具褒贬的中性词语。消费的符号价值在不断增大。通过消费可以体现自身的身份,并且得到社会认同。但目前已经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对策。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

符号消费理论

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并且创造奇迹的时代,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国人购买力的增加。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国外的奢侈品品牌找准契机,纷纷抢占中国市场,最终奢侈品敲幵了中国的大门,奢侈品消费行为日益成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一、奢侈品消费的含义

(一)奢侈品含义

在英文中,奢侈品一词的表述是 Luxury,它最早来自于拉丁文,原本的含义是“极强的繁殖力”,在早先的研究中,奢侈品与奢侈一起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因而古希腊以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首,都将奢侈品描述为超出必要的开支。到了 18 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的分化、个人主义的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奢侈,认为奢侈品对刺激社会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休谟在《论艺术的精美》中提出奢侈的著名定义——奢侈是“满足感官享受的极大的精美”。《牛津大辞典》将奢侈品定义为:“极致舒适且挥霍的生活品调;非必需的、心中渴望的、昂贵或是稀有的商品。”它能够显示消费者的富有程度、地位高低以及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包括贵重珠宝首饰、高级轿车、豪华酒店、名牌服饰、高级化妆品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伦认为,奢侈品的范围不能只从产品的品质与功能角度定义,更重要的是奢侈品所被赋予的社会、经济背景上的价值。因此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看,奢侈品是一种个人品位的提升,奢侈品蕴涵着拥有者的地位、身份、权利,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是高品质生活的具体反映。

本文对奢侈品的界定基于以下六个标准,即奢侈品的六大特点:一是相对性、二是价格昂贵、三是精美、四是稀少、五是可替代、六是非必需,即奢侈品是对大众而言昂贵、稀少、精美、可替代的非必需品。

(二)消费的含义

消费一词具有多重内涵,最早用于经济学中,“消费”一词经历了从否定性含义到积极性含义的演变。消费于 14 世纪在英语中开始被使用,被定义为“浪费、耗尽、毁坏、用光”。工业化大生产以来,消费成为与生产相对的概念,是经济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到了现代,消费的地位被凸显,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其含义受到肯定。《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消费定义为“对商品和劳务的最终消耗”。

在生态学中,消费被看作是自然界中能量循环、转换的中的一环。在心理学中,对消费的研究,伴随着对消费过程中情感投入的研究。在社会学中,消费不仅意味着是满足个人需要的个人行为,还是表现群体特征、构建社会身份的社会性行为。在人类学中,消费与符号价值、象征价值、交换价值相关联,消费不仅仅被看作是物质层面需求的满足,更反映了精神层面需求的满足。在哲学中,消费被视为与生产、实践一样的存在方式,是人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依赖物的交换从而满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一种行为和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历史规定性。消费的含义发展到了现代,也不再仅仅含有对物的第一层的需求,还含有对物的第二层,即地位象征符号的需求,它不再仅仅是满足生理或单纯的物的需求,而更多的追求物所蕴含的符号或象征意义。它也不再仅仅限于经济学范畴,具有越来越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在波德里亚看来,现代消费更趋向是一种建立关系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得以 1

与外界产生联系,获得外界对他的认同。

二、奢侈品消费行为研究

(一)奢侈品消费行为研究理论

国外对于奢侈品的研究是较早的,成果也很丰厚,国内外多采用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奢侈品消费进行研究。他们应用的理论有社会分层理论,消费分层理论马克思·韦伯认为,消费是地位群体的区分标志。凡勃伦较早的对于消费现象与阶级之间关系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波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了消费现象,他在其著作《物体系》中将消费视为一种“地位”符码。

在此,我们才用的是制度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的理论,第一个把炫耀式消费的概念引入经济学。在1899年出版的《有闲阶级论》中,凡勃伦把19世纪末美国的消费风潮用“炫耀式消费”的字眼来概括。他认为,要获得尊荣并保持尊荣,仅仅保有财富或权力还是不够的。有了财富或权力还必须能提出证明,因为尊荣只是通过这样的证明得来的。财富有了证明以后,不但可以深深打动别人,使人感觉到这位财富所有人的重要地位,而且可以使这位所有人建立起并保持一种自鸣得意的心情,在这一点上其作用也是不小的。因而,对贵重物品做明显消费是博取荣誉的一种手段。其结果便是炫耀式消费,是人们炫耀财富、身份地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符号。在奢侈品消费过程中,商品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还具有经济符号价值,即商品本身具有社会象征性,它成了指代某种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生活品位和社会认同的符号,为特定社会群体提供显著标识。据此鲍德里亚在《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总结出了“凡勃伦效应”———我购买它只是因为它更贵

(二)中国奢侈品消费行为的现状

中国经济和国民消费实力的增长速度这几年引起了国外奢侈品厂商的重视,而法国、英国、美国等奢侈品主要生产国的媒体也格外关注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相关报道隔三差五就会出现。英国《金融时报》称,欧美多个奢侈品牌展开“中国调查”,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有了新变化,男性更爱买包,而女性青睐名酒和跑车。《经济学家》称,中国消费者在国内外采购奢侈品的增长必须用“爆炸式”来形容。按照韩国《朝鲜日报》的推算,中国奢侈品的消费金额是韩国的2.5倍。如果考虑到人口数量,韩国人奢侈品的消费能力远在中国人之上。韩国人喜欢名牌的原因与中国差不多,很多是出于炫耀。但《朝鲜日报》还是评论说,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对高价名牌趋之若鹜,很大程度上是不考虑自己经济能力的炫耀心理在作怪,部分中国消费者有很强的欲望通过名牌炫耀自己。韩国公平意识比较强,对富人炫富特别反感,就是说,在韩国可以“低调的奢华”,但绝对不能公之于众。奢侈品在中国成了贫富不均的代名词,但矛盾的是,它不仅是中国有钱人“为了面子”的基本装备,也是一些中低收入人群想获得别人关注和尊敬的特殊装备。韩联社曾转引过安徽一个 17 岁男孩为获得一部苹果智能手机居然在网上发广告想卖肾的消息。苹果手机虽然算不上奢侈品,但韩联社评论说,目前中国国内奢侈品的风潮正无序蔓延,一些年轻人为了自己喜爱的贵重物品什么都敢干,“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正在部分中国年轻人中盛行”。英国《经济学家》还以“中国消费谜团”为题谈到了不少中国的畸形消费现象:很多上班族宁愿开着宝马车兜上半个小时寻找免费停车点,也不愿花几元钱抓紧把车停下;也有人舍不得花钱装修住房,却把钱用在购买进口汽车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家里寒酸,通常只有家里人才知道,外人一般不去,而一旦开着好车去上班,就是实实在在的炫耀资本。一些喜欢奢侈品的人不认为购买奢侈品就是“炫富”、就会分裂中国社会。特别是一些年轻人,认为就应该趁着年轻享用好的东西,点缀自己的生活,而那些指责奢侈品消费的人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有统计显示,2007 年至 2010 年,中国奢侈品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已由35 岁下降到 25 岁,这个数字比欧洲年轻 15 岁。

由此看来,奢侈品消费实质上是一种符号消费,它的主要作用不在商品本身而在于社

2

会身份的建构。购买奢侈品的目的主要不是使用,而是一种符号性的自身状态的凸显。一辆汽车、一瓶香水都能成为标示消费者社会地位、文化品位、生活水准的符号,都可以充当建构地位和身份的手段。顾客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就可以被看做是对自身地位和身份的编码过程,这种编码就是阶层区划。当你对某种奢侈品进行消费,就意味着你可以得到与有能力消费该种商品的阶层同样的编码,分享那些使你与其他较低的经济阶层有所区别的符号。经济学和社会学家齐美尔在《时尚的哲学》中指出,时尚是阶级分野的产物。上层阶级出于阶级分野意识与标新立异欲望总是企图拥有一种明显的风格,而中间阶级的成员则会地去模仿这些风格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于是便形成成了为全社会所追逐的“时尚”。奢侈品消费的负面效应我国尚处于奢侈品消费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国情不容改变,我国奢侈品消费呈现出的一系列中国特色让大众看到我国奢侈品消费的不成熟性,奢侈品消费在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狂热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

第一、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奢侈品的精美特性不仅要求奢侈品自身的做工精美,还要求包装精美,以此来彰显与普通商品的不同和自己的奢华不凡。而这种精美的包装的结果只会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目前我国还没有重视对这些精美包装的回收再利用,这些包装物最后只能沦为难以利用的废弃物,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在不成熟的消费心态引导下,国民对奢侈品的追求就如同吸食鸦片一般,极易陷入欲望编织的陷阱,这股欲望的无限扩大驱使人不理性地消费奢侈品,而奢侈品作为对稀缺资源和领先的科技的占有,对其不理性的消费在某种程度上将造成稀缺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恶化。

第二、易引发公平失衡与社会冲突。由于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人的消费能力有高费极度膨胀,另一方面穷人却连基本衣食都成难题。奢侈品消费在某种程度上会更加凸显出这种贫富差距,增加其他群体、特别是底层群体的相对剥夺感。特别是在奢侈品消费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在国民不成熟的消费心理引导下,一方面富裕群体持续的高消费,特别是炫耀性消费的行为,更易让社会其他阶层、特别是弱势群体感受到巨大的消费反差,另一方面这种炫耀性无时无刻地出现在各个角落引导着普通大众也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奢侈品消费的浪潮,奢侈品昂贵的价格和消费者自身购买力的天壤之别,更刺激和加剧了人们对资源占有不均和消费水平巨大差距的感知。

第三、导致人的发展畸形。我国消费社会的特质和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使得国民对奢侈品表现出极度的狂热和追捧,但是,在这股狂热中,消费者逐渐失去自我,片面地追求奢侈品消费,并以此为人生最大的意义和生存的目标。在这看似自由的消费行为中,消费主体们却常常失去自觉意识,被物欲所役,陷入消费再消费的恶性循环怪圈,而且,这些原应属于主体地位的消费者们却完全没有意识实质上的消费自由的丧失,完全没有意识到自我意志的丧失和对文化、习惯的屈服,完全没有意识到自我主体地位的丧失和被物的奴役。第

四、阻碍民族发展。我国奢侈品消费集中于境外消费和对“洋品牌”消费,消费者对国际品牌和西方消费方式的追捧,使得我国的民族企业和民族产品备受冷落。在黑默林看来,这实质上是一种不平等的竞争,因为这些国际奢侈品企业“(1)企图进行经济剥削,(2)他们刻意地欺瞒与操纵第三世界的观众;(3)他们引进了其本身并不奢求的商品,并在此过程中压制了较好的‘传统’产品。”这种竞争地位的不平等,使得我国一些民族产品处于一种即使物美价廉也难有销路的尴尬处境,而西方那些在本土国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在漂洋过海之后却猛地身价百倍起来,即使物不美价也不廉却是大众的宠儿。

欧阳坤认为,奢侈品消费也给中国经济以及民众生活带来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中国城市的国际化形象。他建议,奢侈品生产商应更注重培养中国消费者对文化的认识,同时国际奢侈品牌要在中国多做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为改变观念和缩小贫富差距做一些贡献,树立更好的形象。欧阳坤认为,随着中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奢侈品消费会变得越来越理性。很多以前的顶级品牌,如皮尔·卡丹等现在都已经成为大众品牌,这也说明中国经济在发展, 3

消费意识在进步,国民素质在提高。

三、走向和谐消费的现实途径

(一)实现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奢侈品生产和消费。

要实现适度合理的奢侈品消费,就要发挥生产的决定作用。在马克思奢侈品 生产理论中,将第Ⅱ部类分为必要消费资料(Ⅱa)和奢侈消费资料(Ⅱb),在 简单再生产中,Ⅱam(剩余价值)中购买奢侈品的那部分一定要等于Ⅱbm(剩余 价值)加 v(可变资本)中的用来购买必要消费资料的部分,如果前者大于后者, 必要消费资料将产生剩余,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奢侈品就会过剩,只有两者相等, 两大分部类才能实现平衡,才能实现再生产和生产的扩大。因而,奢侈品的消费 必需与必要生活资料的消费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实现“以人为本”的公平消费

我国奢侈品消费的畸形繁荣,让收入分配不均的现实暴露在国人面前,消费 不公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必须以人为本,实现公平消费。这种公平消费要实现代内消费公平和代际消费公平,即保障消费权不仅要着眼当代人,

更要着眼于后代人;不仅要关注富人,还要关注穷人。同时,要想实现真正的消费公平,不能仅仅的把希望寄托在大众身上,还要发挥政府的经济指导作用,通过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降低储蓄率,改善现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消费机会,以缓解当前社会所面临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企业也不应 把“未分配利润” 全部用于投资,而是要更多的转移到政府和居民的支出上。

(三)以国家政策法规为指导

我国奢侈品消费凌驾于经济实力之上,呈现过度消费的趋势,加快奢侈品消 费的理性回归,必需要把握好奢侈品消费的“度”,这个度就是要与社会生产力 和个人支付能力相符,而对于这个“度”的限制则应靠国家政策法规的强制作用。 通过制定和完善消费税,对现有税目进行调整:扩大奢侈品征税范围,将私 人飞机、高档别墅、高级俱乐部会员卡等纳入征税范围,合理地引导消费;增加 奢侈品消费税、降低必需品消费税,促使消费者理性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 对消费者境外购买的奢侈品,超过一定金额采取级差收税,抑制国人境外消费热 潮;将奢侈品应缴关税和奢侈品国内外定价捆绑,国内外价格差距越小则关税降 低,价格差越大则关税越高,以此降低国内奢侈品价格,让国人由境外消费转为 国内消费。

结语

奢侈品消费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西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以及我国处于不可跨越的“物的依赖性”阶段,都让奢侈品消费不可避免的在中国生根发芽。而奢侈品消费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在让奢侈品消费成为合理存在的同时,也让中国陷入对奢侈品的盲目狂热,这让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奢侈品消费陷入发展的两难困境。这种困境之所以出现,根本原因还是制度的缺失和科学、合理的消费文化观的缺失,让奢侈品消费被国人神话,被误认为是获得幸福、平等和自由的途径。我们要以确消费观为指导,辅之以合理的政策措施,建立和谐的消费文化,引导大众对奢侈品进行理性、合理的消费,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奢侈品消费实现由符号消费向生产性消费过渡、向本土化和理性化方向发展,成为真正全面、公平的消费。

4

参考文献:

1、吴琼,中国当代奢侈品消费之哲学考量,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

2、杨永华.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经济学家.2009(04):77-82.

3、[美]克里斯托弗·贝里.奢侈的概念[M].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9.

4、[[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M].王燕平侯小河,译.刘北成,校.上海:上海世 纪出版集团,2005:86.

5、负平清.中国奢侈性消费的忧思[J].世界知识,2005(22):48-51.

6、孙婕纾.我国奢侈消费初探[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7、徐 玉 洁,经济社会学视阈下的奢侈品消费行为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8期总第174期

8、孙秀萍 纪双城 段聪聪等,奢侈品炫富“分裂”中国社会,社会经纬,2011年第11期总第324期

9、尹华北.社会主义消费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0.

10、王彩琴.消费异化背景下消费意识的理性回归[D].华侨大学,2008.

第15篇:关于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 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追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在购买类型方面,冲动型的占38%,理智型的占44%,盲目型的占18%,这说明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费结构和状况,没有这个习惯的制约,使大学生的盈亏状况不同,见到热衷的东西,半数以上的人却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性。当然毕竟是同龄人,消费中自然也表现出了不少相同点。

据调查,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大学生储蓄观念并不强。

由调查不难看出,城镇比乡村的大学生消费要高些,但这主要决定于城乡传统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其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另外,城市大学生遇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没钱会向家里要或找朋友借,而农村大学生则干脆不买或存钱自己来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不同物品的选择反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对消费的态度和顾虑方面,“农村”大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的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消费原则多是能省则省,10人一个月要进行一次奢侈品的消费; 13人三个月会进行一次;9人一年进行一次;也有13人要经过长久的计划后才会做出是否要进行消费的决定。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得知,现实消费来源31人为其他来源(包括家庭供给、奖学金、半工半读等),而同学们理想的消费来源为兼职的只14人,这里面有几个原因:1,兼职不容易找到。2,有些同学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现在大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习,并不是出去做兼职,这一部分人忽略了一点:在大学里做兼职不仅能赚钱补贴自己的生活费,还可以在社会上学习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组也同时采取了访谈法的方式进行调查,对大一同学进行随机采访。我们其采访内容包括月平均消费水平、经济来源、消费用途、消费习惯、奢侈品消费理念以及对自身奢侈品消费的看法等。通过调查得知,他们平均一月消费大约在550元左右,这其中包括了日常生活用品、伙食费、零食费、电话费、交通以及上网的费用,其中三分之一人并没有用于奢侈品的花销。这是一种良好的消费心态,他们对消费奢侈品的看法是要坚持勤俭节约,该买的就买能省的就省,不买奢侈品,“科学消费”“绿色消费”。

五、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原因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奢侈品消费观念。当前大学生在奢侈品消费的错误观念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的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家长老师及学校领导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潭门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是,有些家庭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及心理,做出一些有悖社会道德设置是违法的事。另外也有一些原因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观念与行为:

第16篇: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上世纪90年代,模仿着香港半岛酒店的格局,北京王府井的王府半岛酒店将地下

1、2层改建成精品廊。

1992年,LV进驻精品廊,意味着一个开端。此后多年,尽管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进入中国,但大多数专卖店依然聚集在豪华酒店的大堂里,针对的也主要是外国人。

2000年前后,奢侈品牌将目标转向中国大众人群。

不乏这般景象:月薪不过三四千元的白领,吃咸菜、泡面,省下几个月薪水换来一个LV包,再背着包去挤地铁、公交。

新闻则说,由于中国买家越来越多,法国奢侈品商店不得不限制人流量,并改变多年惯例,周末继续开门营业。

满城尽是LV

2004年,在法国学习奢侈品管理的欧阳坤回到中国。“那时的富人,还觉得奢侈品就等于浪费。也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现任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的欧阳坤说,当时,市场上还是假货横行,“满城尽是LV”。高昂的关税导致中国市场上的奢侈品比国外贵,在巴黎的LV门店里,商品价格会比北京门店低40%,比香港门店低30%,离境时还可以享受12%的消费退税。但现实却出乎欧阳坤意料,价格劣势根本不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障碍,“谁都没想到,中国二三线市场居然爆发得如此激烈。”

2009年,奢侈品品牌在世界各地均受重创,欧洲的奢侈品销售分别下跌了4%,美国的下跌了20%,欧洲下跌了15%到20%。唯独中国的销售上升了20%。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

截至2011年12月底,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全球居首。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说,在2012年,元旦、春节、情人节带动的持续消费高峰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将达146亿美元以上。

法国里昂证券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达到近1700亿欧元,全世界44%的奢侈品将卖给中国人。

2010年,LV在中国的28个城市拥有35家门店,销售额已占到全球销售额的近四成,而传统奢侈品消费市场欧洲和美国,所占份额分别是19%和23%。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截至2011年6月底,PRADA在中国的销售额为2.23亿欧元,同比增长了38%。PRADA首席执行官CarloMazzi还表示,未来两到三年,PRADA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的年销售量将增长3倍以上。

单以国内数据评价中国市场对奢侈品牌的贡献,并不全面。因为欧洲和美国的奢侈品销售额,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支撑着的。

在韩国的免税商店里,消费额占比最高的游客已经由日本人变成了中国人。在海外媒体的报道中,由于中国人喜欢卡地亚,于是卡地亚在韩国免税店的销售额排名迅速从原来的第十上升为第一。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主管经济、财政、商务的官员GianfrancaD’Ignazio在世界奢侈品协会的一次报告发布会上说,意大利生产的奢侈品,60%卖给了中国人。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显示,2010年,亚洲人在欧洲市场购买了690亿美元的奢侈品,其中,中国人累计消费了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争夺二三线城市

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大幅扩张已成大势。

“七成以上的奢侈品牌在今后一年里,会把原来在日本的开店计划转移到中国。”欧阳坤说。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品牌COACH计划未来几年中,每年在中国新开30家左右的门店,新店将主要开设在

二、三线城市。目前,COACH在中国的店铺总数有60多家。PRADA则计划未来两年内,将专卖店数量从目前的15家增加到45家。2009年,BURBERRY在中国内地拥有50家专卖店,但该品牌的计划是短期内将专卖店数量增加到100家。

“这些品牌主要的扩张方向就是二三线城市。”欧阳坤说,现在,宁波、杭州这些二线城市,拥有的奢侈品牌数量,早已和上海、北京不相上下。

从商业角度看,奢侈品在二三线城市的拓展,明智且成功。

在《2010-201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城市调查报告》中,中国奢侈品消费能力前三分别是杭州、温州和青岛。

麦肯锡的调查显示,2015年,75%的富人将生活在二三线城市及一些非沿海城市,其消费能力几乎等同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同等收入的消费者。高盛则预测,中国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人会从4000万增至1.6亿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2010年,GUCCI在温州开了专卖店,不到半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在郑州的专卖店,开业前3天,每天销售额都过百万元。LV在成都的旗舰店,试营业一天半,销售额500万元,其成都直销店的年销售额9亿元,但LV全球

最赚钱的专卖店却是在温州;杭州大厦一楼,六七成的奢侈品专卖店,都是全国单店销售冠军,一个月销售额三五千万元都很正常。”美国杰傲商业咨询公司CEO赵彦兵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赵彦兵在国外奢侈品行业工作多年,2008年成立现在的公司,专门在国内为二三线地产商和奢侈品牌牵线搭桥。

快速度和差服务

2008年前后,奢侈品牌不惜重金大规模收回国内代理权。

在这波代理权收回潮中,最令人瞩目的事件包括:2007年,阿玛尼在中国成立独资公司,并宣布开设直营店;2008年1月,万宝龙收回上海国瑞信钟表有限公司的代理权;5月,COACH宣布收购香港俊思代理的中国香港、澳门以及内地的COACH零售业务;这一年,登喜路也逐步收回温州、宁波、杭州地区的代理权。

2010年7月,BURBERRY以7000万英镑收购其特许经营伙伴

KwokHangHoldings(国行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内地的Burberry特许经营店。“当时,奢侈品牌的普遍说法是,专注于逐利的代理商无法在品牌培养、形象维护等方面与品牌达成一致。言下之意,就是代理商只专注于短期利益,而无法帮助品牌成长。”赵彦兵说,但在收回代理权之后,奢侈品牌在品牌形象、服务上也没什么变化,“唯一的变化,是奢侈品牌开店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以奢侈品“代购”为业的吴筱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奢侈品牌在中国的服务质量只能用“差”来形容。

“在欧洲,人们对奢侈品的理解是:值得维修的产品。专卖店工作人员对来维修产品的顾客也格外热情,因为这些人都是品牌的忠实顾客。”吴筱葭在欧洲已9年,也去奢侈品专卖店修过太阳镜、钢笔、皮包等多件奢侈品。

“不需要发票,随到随修,效率非常高,一般不会收费,即便是大修大补,维修费也低得让你不好意思。”莫筱葭在回到中国后,享受到的却是“路边摊”的待遇。

“在法国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却需要你等上1个多小时,然后对方才告诉你,还需要再等两个月,昂贵的维修费用,就更不用提了。”

“再过几年,海外代购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就是因为在国外买的东西,国内的专卖店根本就不给你修。”吴筱葭说道。

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这说明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的忠诚度很弱。欧阳坤说,这虽然也是奢侈品新兴市场普遍的问题,但就中国而言,奢侈品牌本身没有细心经营客户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服务没做好,奢侈品牌的品牌形象也没维护好。

除了服务档次与价格不在同一档次,备受指责却并无改进之外,奢侈品牌还不断爆出更多的负面新闻。

2011年10月,GUCCI在深圳的旗舰店就被爆出虐工丑闻。在GUCCI专卖店离职员工公开发表的《集体辞职的古驰员工致最高管理层的一封公开信》中,这些员工举出多条实例指责GUCCI无视员工“正常的生理需求”。

这个被称作奢侈品“血汗工厂”的事件,结局只是古驰中国总部公关部发布了一份声明,称GUCCI“不允许也不会容忍投诉中所陈述的不当行为。古驰已经对相关投诉做过详尽的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撤换有关的管理人员及店铺主管、建立和公司高层直接而保密的对话渠道等。”

至于调查结果如何,是否会对员工进行赔偿,GUCCI都没有提及。最后一次圈钱

高昂的价格配上不上档次的服务,再加上大规模的开店计划,让业内对奢侈品牌向二三线城市的挺进有了别样的解读。

在赵彦兵看来,奢侈品牌收回代理权,再大规模进入二三线城市,其实是奢侈品牌沉沦前的最后一次圈钱运动。

大多数情况下,奢侈品牌开店,非但不要承担巨额成本压力,反而从一开始就能赚一笔。

奢侈品牌开专卖店,最大的成本就是租金和铺货。目前,上海恒隆广场一楼的租金大约是每天每平方米10美元,二三线很多城市的租金不到其1/5,而营业额却能达到上海专卖店的2/3。上海富客斯集团CEO陆强说,此外,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对奢侈品牌的追捧,以及他们相互间的竞争,也给奢侈品牌提供了大量的好机会。

在浙江一家购物中心担任招商部门副总的卢春华对此深有感触。

“房地产开发在向二三线城市挺进,在奢侈品牌招商时的坏习惯也照搬到了全国各地。”卢春华说,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奢侈品牌进驻一向被认为是让商业地产增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楼有多少奢侈品牌专卖店,直接影响到整个物业的租金水平。”卢春华说,但奢侈品牌只有那么多,所以在上海,开发商为争夺品牌,还必须“倒贴”。

一般情况下,开发商要以每平方米2万元的标准补贴奢侈品牌的装修费,如果品牌在中国采用代理制,开发商还要额外支付给代理商200万到300万元的代理费,有的品牌开设专卖店时的第一批备货,还要开发商买断。

“奢侈品牌开店,不但不需要成本,而且还大有赚头。”卢春华说,由于一线城市商业地产招商竞争激烈,“后来连品牌的广告费、活动费,也要开发商分担。”在北京、上海,开发商可以堤内损失堤外补,“引进奢侈品牌虽然赔钱,但可以拉高其他楼层的租金。”

在二三线城市,实现这样的平衡却比较难。“很多商业物业里,一楼满满当当,金碧辉煌,二楼、三楼却空空荡荡,或者一楼是国际一线品牌,二楼就变成了不知名品牌。”卢春华说,虽然对奢侈品牌圈钱和苛刻的指责一直存在,但这种模式却已然在全国愈演愈烈。

向二三线城市的扩张,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也加速了奢侈品牌在中国“平民化”的过程。

“未来一到三年,奢侈品牌流失最高端客户,转而把二三线城市作为市场重点,以维持销售业绩的做法,将成为常态。”欧阳坤说,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如果奢侈品牌无法将新增消费转变为忠诚客户,那这样的发展可能很快就会走到尽头。

欧阳坤说,“LV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门店,每年销售额都会下滑5%到10%左右。虽然他们也很着急高端消费者流失,但这个趋势不易逆转。”

第17篇:国内奢侈品消费人群研究

国内奢侈品消费人群研究

专门做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南开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教授李东进认为,奢侈品的消费群体,在东西方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欧美国家的奢侈品消费主力是40岁至60岁的中产阶级,而在东方这个群体要年轻10多岁,以30岁左右的年轻新贵为主。在中国,平均月收入5000元至5万元之间,年龄在25岁~40岁的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要力量。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个人财富的4%左右,而中国的一些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却用40%甚至更大的比例去追求奢侈品。

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动机有五大特征:

一、相对于西方消费者注重个人取向的消费价值,中国消费者更注重炫耀性价值;

二、相对于西方消费者注重拥有物的个人含义,中国消费者注重拥有物的公众意义;

三、相对于西方消费者,中国消费者倾向于用产品或品牌的象征性,以及消费来表达自己在社会中的阶层和地位;

四、相对于西方消费者注重奢侈品的领先特性,中国消费者在选择和消费奢侈品时,更多了从众的动机,以规避消费风险和迎合大众口味;

五、中国消费者奢侈品的消费很大一部分是用来送礼以建立其社会关系。

第18篇: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动机调查

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动机调查

http:///viewstat/143739.aspx http:///questionnaire/211207217/feedback?scroll=2

第19篇:我国奢侈品消费问题研究

我国奢侈品消费问题研究

2012年10月10日 10:4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09月03日 作者:闫逢柱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求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即非生活必需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实施,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对奢侈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我国奢侈品市场的消费特征,剖析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可为我国本土企业奢侈品的生产与经营提供参考和依据,对于引导我国消费者正确看待奢侈品、进行理性消费,促进奢侈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奢侈品消费特征分析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奢侈品市场在消费群体、消费动机和消费形态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品牌选择的国外化、消费观念的非理性化等。

(一)消费阶段上,尚处于消费初期

国际上奢侈品的种类一般分为六个方面:一是文化艺术市场中的各种昂贵的艺术品;二是属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奢侈品,如汽车、帆船等;三是属于个人装备的奢侈品,主要指高级时装和服饰、香水、皮包和手表之类;四是休闲旅游方面,如豪华游轮海上巡游和高级旅馆等;五是居住方面的奢侈品,如各种昂贵的居室配备用品等;六是奢侈的饮食,如昂贵的酒类、调味品等。

奢侈品市场较为成熟的国家经验表明,在奢侈品消费初期,消费量最大且增长最快的是个人用奢侈品,而后期逐步由具体的奢侈品转而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目前,欧美国家,奢侈品消费主要集中在汽车、房屋、旅游及具个性化的消费(如陶瓷、美食等)。在我国,奢侈品消费还主要集中在个人用奢侈品,如高档时装、皮具、珠宝、名表、顶级化妆品和香水、古董字画。需要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的私人度假酒店、顶级家私、艺术品投资论坛以及专为富豪级人士定制的顶级保健品等高端奢侈品的消费也在快速增长,消费者由消费奢侈品向消费奢侈生活方式转变的趋势表现明显。

(二)消费群体上,年轻化、平民化和未富先奢

奢侈品的消费必须建立在雄厚的经济财富之上。从一般规律看,社会财富主要应该集中在40岁到60岁的人群手中,他们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体。但与其他国家奢侈品市场不同的是,我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的年轻化和平民化特征明显。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奢侈品消费群体还呈现出一种“未富先奢”的特点。世界上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用自己财富的4%左右去购买,而在中国,用40%甚至更多的比例购买奢侈品的情况屡见不鲜。他们经常在奢侈品打折时消费,而且热衷于买一些顶级品牌的小配件,比如领带、皮鞋、皮包等,以表明或暗示自己也是顶级消费阶层中的一员。

(三)品牌选择上,集中于洋品牌

目前,我国奢侈品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品牌所包揽,消费者购买的奢侈品品牌主要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事实上,我国并不缺乏本土奢侈产品,具有很好的奢侈品品牌生长的基因,如高档的红木家具、南京云锦等,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及宣传手段,使得我国奢侈品品牌缺位,难以与洋品牌在市场上进行竞争。

(四)消费行为上,境外消费是主流

受人民币升值和境外旅游快速发展的推动,境外(包括香港和澳门)奢侈品消费增长强劲,从境外购买奢侈品正在成为我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的主流模式。2011年我国居民境外奢侈品消费额是国内消费额的四倍之多。

吸引我国消费者海外购买的主要原因是“价格更优惠”。目前我国对奢侈品征收较高的税率,销售过程中还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这使得国内奢侈品的价格一般会比原产地高出至少三分之一。据商务部的调查显示,加上各类税收与流通环节的成本,手表、箱包、服装三类主要奢侈品牌的内地市场价格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价格的差异,诱发了境外消费的快速增长,形成对国内消费的巨大替代。

(五)消费产品上,具有明显的产品驱动型特征

目前,我国大多数消费者在境外购物的主要场所是类似PRADA、GUCCI等世界顶级奢侈品品牌专卖店。国外一些奢侈品品牌专门针对我国消费者制定了灵活多变的促销方式和渠道设计。

目前,尽管我国消费者对奢侈品需求的数量快速增加,但对奢侈品产品形态的偏好与成熟市场的消费者差别还十分明显。不仅如此,我国的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还非常注重产品的品牌、生产商和原产地,这些对我国的消费者而言似乎比产品本身更重要。

二、我国奢侈品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非理性消费理念突出

世界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用自己财富的4%左右去购买奢侈品。而在我国,用40%甚至更高的比例去购买奢侈品的情况并不罕见,对奢侈品的过度消费、透支消费,以及畸形消费观下出现的 “月光族”、“负翁族”现象屡见不鲜。

同时,奢侈品消费者对消费认知也呈现明显的单一性特征。目前在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上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品牌均为国外品牌,我国本土的奢侈品品牌寥寥无几且影响力极其有限。尤其在近年来欧美奢侈品市场不景气和人口低增长的压力下,许多国际知名奢侈品品牌纷纷进驻我国,并且加大了在我国市场上的投资力度。

(二)境外消费回流比率低

由于部分境外市场没有关税、内地高档消费品分销体制等原因,直接导致“奢侈品国外便宜国内贵”。目前,我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主要集中在港澳、欧洲等地区。随着越来越多的我国游客到海外购物,在海外购物已经成为出境旅游的一大理由和重要行程。一旦出境购物在国内形成习惯或趋势,将会有更多的消费者选择出境消费,这将给我国的高端内需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我国居民的境外消费行为无疑给国外奢侈品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政府带来丰厚的收益和税收收入,但却使我国的税收大量流失。因此,应合理引导我国奢侈品消费行为,实现正确、理性消费,同时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境外消费回流比率。目前,解决奢侈品境外消费问题,需要其他相关政策的辅助与配合,仅仅通过降税是远远不够的。

(三)缺乏本土奢侈品品牌

我国居民到境外购买商品 (包括本国制造商品)的现象还在不断增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我国缺乏本土的民族品牌、高档消费品牌,国产品牌奢侈品种类相对较少,导致消费者的选择较少,从供给角度看还不能满足需求。目前,诸如白酒行业里的茅台、五粮液已初步具备奢侈品的一些特征,但总体来看,我国的奢侈品品牌尚未成气候。

由于国内的本土品牌尚未树立起来,导致市场竞争不足,使为数不多的几个国际品牌独占鳌头,逐渐形成了拥有高定价权的寡头垄断市场,这是市场中关键的、结构性因素。目前欧美一些尚未登陆我国市场的奢侈品品牌和时尚品牌正在加速制定进入我国市场战略,我国的本土品牌建设亟待进行。

三、促进我国奢侈品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随着城乡收入的增加和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我国将步入中等收入阶段,生存型消费将会加速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消费潜力将会得到极大释放。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出发,当人均收入在1500美元左右,奢侈品消费开始启动,当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部分沿海城市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我国富裕阶层的迅速崛起、二三线城市消费潜力的释放,将催生一个庞大的高消费人群,未来我国奢侈品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一)加强行业引导,完善消费促进机制

奢侈品行业主管机构应通过长远规划和产业政策等手段引导奢侈品行业的发展,应致力于完善奢侈品市场运行机制,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奢侈品市场监管等,为奢侈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在优质服务的提供方面。针对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成熟消费者要求在各地获得同等且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包括购买时和售后),应确保充分的培训和追踪、激励机制,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同时确保在全国各地各家门店保证一致的服务水平。

其次,在理性消费的引导方面。目前我国居民的奢侈品消费中,炫耀性消费占据相当大比例。我国近30年高速发展使一部分人财富积累的速度超过了平均水平,造成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社会公平感明显削弱,奢侈品消费的非理性发展加大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要正确引导人们的奢侈品消费观念,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健康、适度、可持续的消费观念。

最后,在奢侈品的供给方面。要引导企业提供富有“个性化价值”的商品、营销及服务,同时有策略地放宽奢侈品进入我国的条件,使更多奢侈品品牌进入我国,逐渐打破奢侈品市场寡头垄断的现状,促进奢侈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奢侈品供给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国家特有的经济文化特征,使得人们对奢侈品的消费动机也较为复杂。相对于国外奢侈品供给而言,我国本土的奢侈品生产企业对于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动机理解有更深的认同感。我国本土的奢侈品生产企业应该利用这个先天优势,对奢侈品市场进一步细分,找出各个消费阶层的特殊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产品,逐渐培养我国消费者的民族品牌忠诚度,积累自己与国外知名奢侈品品牌的竞争筹码。

此外,目前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已经具备了购买奢侈品的能力并且也有购买需求。国内奢侈品生产企业可以在深入学习和借鉴国外奢侈品品牌的基础上研发适合二三线城市消费者的奢侈品,逐渐建立自己的品牌文化。同时,鉴于我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主要目的是对外标识,国内奢侈品生产企业可对产品使用显著可见的标识,使自己的产品具有更丰富的财富象征价值,以满足奢侈品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通过限量生产、恰当定价、有限的销售渠道以及选择性的宣传媒介,为奢侈品的经营与销售营造一种有异于普通消费品的稀缺性和高贵感。

(三)注重品牌文化传承,建设民族奢侈品牌

首先,要强化文化因素在奢侈品消费中的作用。通过对奢侈品市场的特征分析可以看出,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的过程中,对产品本身赋予了较多的精神需要和文化诉求。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外领先品牌通过积极展现其悠久文化和传统来深化与我国消费者的互动沟通,几乎所有的世界奢侈品品牌在进行宣传的时候,都无一例外地强调自己的产品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有许多具有很高的商业开发价值,奢侈品生产企业要有意识地将这些文化要素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品牌宣传中,赋予奢侈品以独特的文化内涵。

其次,要重视提升消费者体验。目前,国外许多品牌纷纷升级现有门店或新建规模更大的门店,藉此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通过门店扩张扩大地域覆盖,确保在覆盖足够多消费者的同时维持其高端和独特的地位。反观我国奢侈品牌的建设,应注重提升客户购物体验,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促进门店业绩增长,并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和独特性,同时在地域扩张方面应更有选择性。

再次,时刻关注不断变化的监管政策,确保自身符合规定。随着消费者和政府部门对奢侈品品牌日益严格的质量审查和网络媒体的蓬勃发展,奢侈品品牌被卷入负面消息的可能性和影响增大,我国奢侈品品牌需要更加积极地关注并管理其负面事件。

(作者: 赛迪智库消费品工业研究所所长)

第20篇: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www.daodoc.com 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上世纪90年代,模仿着香港半岛酒店的格局,北京王府井的王府半岛酒店将地下

1、2层改建成精品廊。

1992年,LV进驻精品廊,意味着一个开端。此后多年,尽管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进入中国,但大多数专卖店依然聚集在豪华酒店的大堂里,针对的也主要是外国人。

2000年前后,奢侈品牌将目标转向中国大众人群。

不乏这般景象:月薪不过三四千元的白领,吃咸菜、泡面,省下几个月薪水换来一个LV包,再背着包去挤地铁、公交。

新闻则说,由于中国买家越来越多,法国奢侈品商店不得不限制人流量,并改变多年惯例,周末继续开门营业。

满城尽是LV

2004年,在法国学习奢侈品管理的欧阳坤回到中国。“那时的富人,还觉得奢侈品就等于浪费。也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现任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的欧阳坤说,当时,市场上还是假货横行,“满城尽是LV”。

高昂的关税导致中国市场上的奢侈品比国外贵,在巴黎的LV门店里,商品价格会比北京门店低40%,比香港门店低30%,离境时还可以享受12%的消费退税。但现实却出乎欧阳坤意料,价格劣势根本不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障碍,“谁都没想到,中国二三线市场居然爆发得如此激烈。”

2009年,奢侈品品牌在世界各地均受重创,欧洲的奢侈品销售分别下跌了4%,美国的下跌了20%,欧洲下跌了15%到20%。唯独中国的销售上升了20%。

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

截至2011年12月底,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全球居首。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说,在2012年,元旦、春节、情人节带动的持续消费高峰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将达146亿美元以上。

法国里昂证券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达到近1700亿欧元,全世界44%的奢侈品将卖给中国人。

2010年,LV在中国的28个城市拥有35家门店,销售额已占到全球销售额的近四成,而传统奢侈品消费市场欧洲和美国,所占份额分别是19%和23%。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www.daodoc.com

1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www.daodoc.com

截至2011年6月底,PRADA在中国的销售额为2.23亿欧元,同比增长了38%。PRADA首席执行官CarloMazzi还表示,未来两到三年,PRADA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的年销售量将增长3倍以上。

单以国内数据评价中国市场对奢侈品牌的贡献,并不全面。因为欧洲和美国的奢侈品销售额,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支撑着的。

在韩国的免税商店里,消费额占比最高的游客已经由日本人变成了中国人。在海外媒体的报道中,由于中国人喜欢卡地亚,于是卡地亚在韩国免税店的销售额排名迅速从原来的第十上升为第一。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主管经济、财政、商务的官员GianfrancaD’Ignazio在世界奢侈品协会的一次报告发布会上说,意大利生产的奢侈品,60%卖给了中国人。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显示,2010年,亚洲人在欧洲市场购买了690亿美元的奢侈品,其中,中国人累计消费了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

争夺二三线城市

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大幅扩张已成大势。

“七成以上的奢侈品牌在今后一年里,会把原来在日本的开店计划转移到中国。”欧阳坤说。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品牌COACH计划未来几年中,每年在中国新开30家左右的门店,新店将主要开设在

二、三线城市。目前,COACH在中国的店铺总数有60多家。PRADA则计划未来两年内,将专卖店数量从目前的15家增加到45家。2009年,BURBERRY在中国内地拥有50家专卖店,但该品牌的计划是短期内将专卖店数量增加到100家。

“这些品牌主要的扩张方向就是二三线城市。”欧阳坤说,现在,宁波、杭州这些二线城市,拥有的奢侈品牌数量,早已和上海、北京不相上下。

从商业角度看,奢侈品在二三线城市的拓展,明智且成功。

在《2010-201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城市调查报告》中,中国奢侈品消费能力前三分别是杭州、温州和青岛。

麦肯锡的调查显示,2015年,75%的富人将生活在二三线城市及一些非沿海城市,其消费能力几乎等同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同等收入的消费者。高盛则预测,中国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人会从4000万增至1.6亿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2010年,GUCCI在温州开了专卖店,不到半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在郑州的专卖店,开业前3天,每天销售额都过百万元。LV在成都的旗舰店,试营业一天半,销售额500万元,其成都直销店的年销售额9亿元,但LV全球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www.daodoc.com

2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www.daodoc.com 最赚钱的专卖店却是在温州;杭州大厦一楼,六七成的奢侈品专卖店,都是全国单店销售冠军,一个月销售额三五千万元都很正常。”美国杰傲商业咨询公司CEO赵彦兵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赵彦兵在国外奢侈品行业工作多年,2008年成立现在的公司,专门在国内为二三线地产商和奢侈品牌牵线搭桥。

快速度和差服务

2008年前后,奢侈品牌不惜重金大规模收回国内代理权。

在这波代理权收回潮中,最令人瞩目的事件包括:2007年,阿玛尼在中国成立独资公司,并宣布开设直营店;2008年1月,万宝龙收回上海国瑞信钟表有限公司的代理权;5月,COACH宣布收购香港俊思代理的中国香港、澳门以及内地的COACH零售业务;这一年,登喜路也逐步收回温州、宁波、杭州地区的代理权。

2010年7月,BURBERRY以7000万英镑收购其特许经营伙伴KwokHangHoldings(国行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内地的Burberry特许经营店。

“当时,奢侈品牌的普遍说法是,专注于逐利的代理商无法在品牌培养、形象维护等方面与品牌达成一致。言下之意,就是代理商只专注于短期利益,而无法帮助品牌成长。”赵彦兵说,但在收回代理权之后,奢侈品牌在品牌形象、服务上也没什么变化,“唯一的变化,是奢侈品牌开店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以奢侈品“代购”为业的吴筱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奢侈品牌在中国的服务质量只能用“差”来形容。

“在欧洲,人们对奢侈品的理解是:值得维修的产品。专卖店工作人员对来维修产品的顾客也格外热情,因为这些人都是品牌的忠实顾客。”吴筱葭在欧洲已9年,也去奢侈品专卖店修过太阳镜、钢笔、皮包等多件奢侈品。

“不需要发票,随到随修,效率非常高,一般不会收费,即便是大修大补,维修费也低得让你不好意思。”莫筱葭在回到中国后,享受到的却是“路边摊”的待遇。

“在法国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却需要你等上1个多小时,然后对方才告诉你,还需要再等两个月,昂贵的维修费用,就更不用提了。”

“再过几年,海外代购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就是因为在国外买的东西,国内的专卖店根本就不给你修。”吴筱葭说道。

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这说明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的忠诚度很弱。欧阳坤说,这虽然也是奢侈品新兴市场普遍的问题,但就中国而言,奢侈品牌本身没有细心经营客户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www.daodoc.com

3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www.daodoc.com

服务没做好,奢侈品牌的品牌形象也没维护好。

除了服务档次与价格不在同一档次,备受指责却并无改进之外,奢侈品牌还不断爆出更多的负面新闻。

2011年10月,GUCCI在深圳的旗舰店就被爆出虐工丑闻。在GUCCI专卖店离职员工公开发表的《集体辞职的古驰员工致最高管理层的一封公开信》中,这些员工举出多条实例指责GUCCI无视员工“正常的生理需求”。

这个被称作奢侈品“血汗工厂”的事件,结局只是古驰中国总部公关部发布了一份声明,称GUCCI“不允许也不会容忍投诉中所陈述的不当行为。古驰已经对相关投诉做过详尽的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撤换有关的管理人员及店铺主管、建立和公司高层直接而保密的对话渠道等。”

至于调查结果如何,是否会对员工进行赔偿,GUCCI都没有提及。

最后一次圈钱

高昂的价格配上不上档次的服务,再加上大规模的开店计划,让业内对奢侈品牌向二三线城市的挺进有了别样的解读。

在赵彦兵看来,奢侈品牌收回代理权,再大规模进入二三线城市,其实是奢侈品牌沉沦前的最后一次圈钱运动。

大多数情况下,奢侈品牌开店,非但不要承担巨额成本压力,反而从一开始就能赚一笔。

奢侈品牌开专卖店,最大的成本就是租金和铺货。目前,上海恒隆广场一楼的租金大约是每天每平方米10美元,二三线很多城市的租金不到其1/5,而营业额却能达到上海专卖店的2/3。上海富客斯集团CEO陆强说,此外,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对奢侈品牌的追捧,以及他们相互间的竞争,也给奢侈品牌提供了大量的好机会。

在浙江一家购物中心担任招商部门副总的卢春华对此深有感触。

“房地产开发在向二三线城市挺进,在奢侈品牌招商时的坏习惯也照搬到了全国各地。”卢春华说,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奢侈品牌进驻一向被认为是让商业地产增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楼有多少奢侈品牌专卖店,直接影响到整个物业的租金水平。”卢春华说,但奢侈品牌只有那么多,所以在上海,开发商为争夺品牌,还必须“倒贴”。

一般情况下,开发商要以每平方米2万元的标准补贴奢侈品牌的装修费,如果品牌在中国采用代理制,开发商还要额外支付给代理商200万到300万元的代理费,有的品牌开设专卖店时的第一批备货,还要开发商买断。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www.daodoc.com

4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www.daodoc.com

“奢侈品牌开店,不但不需要成本,而且还大有赚头。”卢春华说,由于一线城市商业地产招商竞争激烈,“后来连品牌的广告费、活动费,也要开发商分担。”

在北京、上海,开发商可以堤内损失堤外补,“引进奢侈品牌虽然赔钱,但可以拉高其他楼层的租金。”

在二三线城市,实现这样的平衡却比较难。“很多商业物业里,一楼满满当当,金碧辉煌,二楼、三楼却空空荡荡,或者一楼是国际一线品牌,二楼就变成了不知名品牌。”卢春华说,虽然对奢侈品牌圈钱和苛刻的指责一直存在,但这种模式却已然在全国愈演愈烈。

向二三线城市的扩张,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也加速了奢侈品牌在中国“平民化”的过程。

“未来一到三年,奢侈品牌流失最高端客户,转而把二三线城市作为市场重点,以维持销售业绩的做法,将成为常态。”欧阳坤说,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如果奢侈品牌无法将新增消费转变为忠诚客户,那这样的发展可能很快就会走到尽头。

欧阳坤说,“LV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门店,每年销售额都会下滑5%到10%左右。虽然他们也很着急高端消费者流失,但这个趋势不易逆转。”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www.daodoc.com

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