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情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18 22:12:46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大学生村情调研报告

一、柴湾村基本村情

1.柴湾村概况

新安县磁涧镇柴湾村是洛阳市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位于磁涧镇北部,东至洛新开发区,西接礼河村,陇海铁路和磁五路分别以东西向和南北向贯穿我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485户,总人口1935人,土地面积总计约2300亩,其中耕地面积约1700亩。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56万元,人均年收入4100元。全村共有党员56人,村双委成员5人。村中第一大姓为孙家,第二大姓为党家。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约占2%。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村中主干道为水泥路。全村有小学1个,在校学生近300人,教师18人。

柴湾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村共有11个水泥预制板厂,是新安县最大的水泥板生产集散地,并成立了水泥板行业协会。村双委计划今年进一步突出柴湾村水泥预制板生产能力强的优势,力争年内形成规模效应。

除了水泥预制板厂,柴湾还有1个砂石厂,1个砖厂,1个饲料加工厂,2个工程建筑队,2个奶牛场(规模为70-80头奶牛),10多家养鸡场(规模在500只鸡以上),10多家养猪场(规模在10头猪以上)等,均为民营企业。这些本地企业带动实现本村劳动力300多人从业。除了努力实现本地就业,村双委还积极抓好劳务输出工作,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与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合作,强化宣传,搞好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同时介绍本村村民到洛阳荣华技校学习培训。柴湾村去年对外输出劳动力达400余人,外出劳动

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柴湾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柴湾村富民目标的实现。

柴湾村没有像磁涧镇其他村一样大规模种植大粒樱桃、香花辣椒或蔬菜等经济作物,主要种植优质高产小麦,另外种植有油菜,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0%。村中无任何矿产资源。

2.历史与自然状况

柴下河湾处有良田数百亩,土地肥沃,本村因此得名“柴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柴湾的山里没有住着神仙,河里也没有住着龙王,却也照样有她不俗的名气和灵气。 村北直面人称“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邙山。涧河这颗璀璨的明珠从村南绕村而过,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柴湾人。

村中铁路以北,有一古寺遗址,古名南泉寺。传说有一高僧,云游到此,坐地休息,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建立寺庙。因寺在泉南,故名南泉寺。汉武帝东巡东都经过此地,遂进寺上香,后普降春雨,百姓甚喜。

古寺遗址不易寻。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百转千回,曲径通幽,于层峦叠嶂、茂林修竹处方见南泉寺。正是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南泉。朝听晨钟,夕闻暮鼓。古时鼎盛时期,钟鼓之声,远闻数里,常年香火不绝。南来北往的香客不惜舟车劳顿,纷纷前来上香许愿。

柴湾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东有古南泉寺,西有小樱桃沟。这里是十里樱桃沟的具体而微,小规模的樱桃沟。一条刚修好的水泥路伴随樱桃沟一起延伸到山林深处。道路两旁和沟里都是樱桃树,开着美丽绚烂的白花笑迎春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沟内溪流清澈,怪石林立,鸟鸣声声,平添了山谷幽静的气氛。

今年倒春寒,且因这里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樱桃到现在刚开花。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路旁的田地里种的都是黄灿灿的油菜,一眼望不到边,加上满眼绚烂怒放的樱桃花,让人有种误入桃花源的感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总之,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久久驻足,不忍离去。

樱桃成熟季节之早,在百果中占首位,樱桃上市后,其他水果才接踵而至。因此樱桃被人们誉为“鲜果第一枝”。

每当五月樱桃成熟的时候,正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走在山坡上,远远的看到漫山红果欲烂漫,点点红颜,点点浪漫。那一抹被绿叶衬托着的点点醉红,令人陶醉。那绿叶丛中诱人的樱桃闹春枝头,玲珑剔透鲜红无比,赏心悦目。白居易一首《吴樱桃》流传千古:“含桃最说出东吴

,香色鲜浓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诗中所说的“含桃”就是樱桃。这首诗把樱桃的香、鲜、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似乎看到了那火红夺目的樱桃,闻到了那沁人心脾的芬芳。

3.基层组织建设

柴湾村双委在村支书孙仓、村主任邓和平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全村共有党员56人,村双委成员5人,“双强”党员17人,多次荣获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和“五好”党支部称号,柴湾村也成为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村双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被磁涧镇党委副书记王三虎誉为“磁涧镇最团结的村级领导班子之一”。

柴湾村双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党建的“三级联创”活动。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柴湾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坐班督查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推荐第2篇:村情调研报告

***镇***村村情调研报告

***村书记助理***

根据组织部的统一安排,我于2011年9月被选派到***镇***村,担任书记助理。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顺利地在本村开展工作,就必须对该村的情况有较深的了解。为此,我查阅了大量资料,请教了熟知村情的镇村干部,走访了部分村群众,初步对***村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

一、村情概况

***村是全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村,位于全国最大的绳网集散地***镇集北侧。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42亩,辖10个自然村,人口4600人,其中党员131人。全村工业企业109家,人均纯收入6000元。农田基本设施完善,4000亩良种繁育基地高效运转,效益显著。全村经济发展、社会治安、人口和计划生育、党建等各项工作在全镇5个党支部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多次被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授予“文明村”、“经济十强村”等荣誉称号。

二、党建方面

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基层组织班子。,带领身边的广大农民一起创业,一起富裕,党员干部加大创业力度,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等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

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委班子中去,使村党组织更加充满活力,与时俱进。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党建取得突出成绩,连年在镇党委评比中名列前茅。多次被县级以上党委评为“先进支部”。

三、农业方面

***村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适时抓住国家的惠农政策,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和县农委、县种子公司多次联系,对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精品种植业,建立了***村良种供应地。为了改变农民传统观念,他带领村“两委”成员做了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组织召开了两委会、党员群众代表联席会;布置每位村干部包保帮扶20户村民,每位党员帮扶10户,96名党员联系了全村村民,并邀请县农委、县植保有关技术人员,对村民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发放有关宣传资料,村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了,4000亩的种子基地落户***村,对良种繁育基地做到统一施肥,统一耕地,统一机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去杂,统一收购,每年繁育优质豆种60万公斤,优质麦种200万公斤。使该村耕地效益与周边村相比每亩高出300余元。

四、工业方面

***村位于位于全国最大的绳网集散地***镇集北侧,全村有各类工业、手工业企业60余家。所生产的绳网等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是远近闻名的“亿元村”。2008年9月***工业聚集区于开始在村内建设

,地理位置优越。工业聚集区是太和县首批确定的7个重点工业聚集区之一,规划塑化、农产品加工和物流等功能区,总面积3平方公里,计划分三期实施。目前,已投入资金220万元,建成面积260亩,入驻企业8家,建成投产5家。2009年,实现产值4.35亿,税收500多万,用工600多人。2015年前完成二期工程,建成面积1500亩。2020年前完成三期工程。

镇村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工业区的发展:

1、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镇党委每半月召开一次关于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碰头会,及时掌握招商动态,解决招商中的具体问题。

2、提高园区企业法人待遇。按照:“政治平等、政策优惠、跟踪服务、法律保障”的企业跟踪服务原则,确保企业法人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安全上有保障。

3、优质的跟踪服务。对每一个项目成立“项目建设指挥部”,安排专人、专车跑优惠政策落实、各种手续到位,基建项目开工,让企业法人专心筹集资金,提前竣工投产,营创良好的建设环境。

4、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园区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期投入,分步实施”的原则,已投资220万元,对园区主干道进行了水泥硬化、绿化、亮化,逐步改造了通讯、供电、地下排水管网。

五、社会生活方面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积极推进各项建设。

1、切实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近年来,***村先后在10个自然村之间进行水泥路硬化,率先实现各自然村互通公路,大大促进了群众发展经济的需求。改善了群众生活条件,争取上级资金与自筹资金相结合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并建成了村委会办公室、敬老院、卫生室、篮球场等硬件设施。

2、抓民生,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多年来,***村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成立帮扶计生困难户、外出务工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解决困难等实际问题。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民生工程,并成立治安巡逻队,打更放哨。目前,全村社会安定和谐,群众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推荐第3篇:村情调研报告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对**乡**村农村环境卫生打整治情况的

调研报告

为了广泛、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其中开展好县委提出的“八个专项行动”,来进一步摸清我县实情,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完善发展措施,切实研究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加快清水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步伐,我部门领导班子通过组织干部职工按照县委安排深入到**乡**村对该村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中心部位,属乡政府驻地,辖上王、下王、东坡、西坡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72户1802人,全村有劳动力资源268人,2013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4136元。有耕地面积5999亩,其中有撂荒地451亩,历年建核桃1401亩,2014年新建核桃3120亩,全村有砖木结构房屋农户257户,土木结构房屋农户143户。该村共有新农村点3处,共43户,占全村的12%,自然村小巷道基本实现水泥路。享受低保待遇102户303 人,五保 10 户。该村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以来,通过召开动员会议,组建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的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同时对全村划分了片区,落实了区域负责人,建立了长效机制,使全村上下的环境卫生进一步好转,人们对农村环境卫生的认识进一步提高。- 1 -

二、农村环境整治的基本情况。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村为**乡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良好,全村近年来通过“一事一议”及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使全村小巷道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我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以来,该村在当地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主要做了一下工作。一是成立领导组织,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两委干部为成员的领导班子,把全村划分为六个责任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二是制定规划目标,根据全村的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村庄整治工作。该村共聘请了6名保洁员,并聘请专人负责垃圾清运,共建立了13个垃圾池,并且正在紧锣密鼓的继续在有需要的地方新建,宣传发动共书写标语3条,悬挂横幅2条。三是利用自身特色,该村向全村的卫生保洁员严格要求,要求定时定点开展垃圾的清扫工作,并由各个自然村内的老党员、老干部做群众督察员,督促他们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四是宣传号召并举,加大整治力度全民总动员,大力宣传,广泛号召。商铺实行“门前三包”,由村内专职人员集体清运,集中处理。在集中整治阶段,村委下大力气,安排专人负责,开展环境整治大清洁,清理卫生死角。五是建立各项制度,落实长效机制我村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保洁员的管理制度、保洁制度等。村两委包片责任到人,组建了检查小组,保证每月两次检查,对检查中成绩明显的保洁员当即给予适当奖励,对检查中未尽到保洁职责的保洁员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惩罚,并对不合格地点进行整改,特别差的要在村内广播点名批评。

三、存在的问题

- 2 -

1、村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该村村民大部分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文明意识不强,导致乱扔垃圾的现场时常发生。

2、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导致环境卫生整治的力度不大,参与的群众较少,范围不广。

3、农村环境整治不够广泛,虽由于**村为乡政府所在地,街道,主街道环境卫生形成了环境卫生整治的习惯,但自然村和比较偏僻的地带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力度还不够大。

5、村级公共活动场所缺乏体育健身器材,村级老年活动室条件简陋,严重阻碍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4、村民意识不强,对各自家庭院内院外及周边存在乱搭乱建,随意占道摆放麦堆的现象经常发生,导致村容不够整洁,虽然该村常期要求村民应保持村容整洁,但积习难改,大家对家居卫生不是很注意。

5、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保障,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乡是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条件比较差,财政财力困难,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因此在落实配套整治资金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处。各村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池已经建设完成,也开始投入使用,但是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等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 3 -

6、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农村保洁队伍的参差不齐以及机械装备的缺乏,挑选保洁员是出于对老弱病残人员的照顾,而不考虑此类人员能不能担负起职责;**村虽然配备了专职保洁员,但是疏于管理,缺乏监督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三、调查结论和建议

针对调研时所出现的问题,在听取村民意见建议之后,得出以下结论。

1、多种方式共举,提高村民素质。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不仅仅是改造农村环境的问题,更是对村民旧传统、旧思维破除的过程,能否争取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事关此次整治成败。建议通过广泛的、大张旗鼓地宣传环境整治和文明卫生的重要性,宣传传统劣习和不良卫生习惯的的危害性,提高广大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环境卫生意识,形成一个“文明卫生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新风尚。比如发放《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村民环境卫生保洁须知》,利用标语、横幅、黑板报等形式,让村民天天听“整治”、日日见“整治”,耳濡目染地产生改变;比如通过学校引导教育,让孩子成为监督家长的有效“武器”,让村民产生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荣辱观;比如开展评选“星级文明卫生户”,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调动群众参与热情,积5 -

巷道狭窄不畅、污泥污水横流等脏乱差的现象,来改变村庄环境面貌。

4、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大保洁人员队伍建设。目前,国家和省里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有限且涉及多个部门,但对农村其他工作的投入却不少。建议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以县、市为单位,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奖金,尤其是利用好“一事一议”等,将农村环境整治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连村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文明村镇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网改造、村卫生室、农村书屋建设等有机结合,聚合财力,集中区域,统筹使用,抓好试点,从而产生集聚效应,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同时,借鉴我县对低保户的管理办法,让低保户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的行列当中,建立制度,开展义务清扫活动,进一步扩大保洁人员队伍建设。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取更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建设农村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是农村及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农村及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增长与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适应,形成人与自然共同生息与协调发展关系。应该注重农户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其次要实现人与人和谐。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基础上必然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就使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加剧,成为农村与农业发展的重大矛盾。因此,人与人应该和谐发展,不仅要代内相和谐,而且要代际相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一代更比一代和谐。

- 6 -

推荐第4篇:村情调研报告

村情调研报告

根据武汉市“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人口计生委宣教中心成立“三万”活动工作小组,由何平主任牵头,陈定国副主任带队,顾国平,姚晶等三名同志参加,组建了复原村“三万”活动工作专班,于3月17日进驻复原村开展入户调查工作,通过召开村支两委会,村民座谈会,送政策,送科技,送温暖,并经过多天的入户调查,走访了182户农户,广泛了解民情,认真听取民意,对全村经济发展、社情民意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对当前农村、农业、农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思考,结合走访了解的情况,形成调研报告。

一、驻点村基本情况

我们进驻的是武汉市蔡甸区张湾街复原村。全村共有6个组,沿汉江边,区域内有287户,总人数1019人,总面积1838亩。

该村没有集体经济,2010年家庭平均经济收入10000元左右(主要靠在外打工收入)。主要产业是种植棉花,豆类菜(蚕豆,毛豆),和少数玉米。今年有部分农户种了翠冠梨。全村共有三留人员***,一个村卫生室(但没有医生)。

二、调研方法

中心全体同志参加调研。驻队队员吃住在村组,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月工作不少于20天,累计走访农户182余户。在进村入户之前,我们按照市“三万”办要求,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掌握相应政策,为调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走访座谈中,我向每个村民讲述了“万民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宣传了这次活动,对村民另外咨询的问题,本人知晓的均作了相关的解答。不知晓的建议向相关部门咨询。了解了村民家庭的基本情况,如人员结构、劳动人数、家庭经济状况。详细询问了村民目前的困难和所思、所盼。

通过这段时间的走访,和村民面对面的交流。村民所反映的问题就目前而言,大致可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水利建设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完善,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的温饱解决了。所盼的是怎么才能致富,依旧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目前武汉大多数农村遇到多年不见的干旱,而这里的农民还是靠天吃饭,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小的问题。村里靠着汉江而缺水,这似乎说不过去,但现实就是这样。我们工作组一行,与村干部一起,商讨解决水的问题,多方凑集资金,将多年不用的抽水泵船推到江里。修复抽水泵、换掉破损管道,经过几天的抢修,终于将汉江水抽到渠道、水塘,最终缓解了复原村农田的旱情。因此,彻底解决好水利问题是农业的根本问题。

二是土地分配不同及经济建设与发展问题。复原村耕作农田分配不均是多方原因早、造成的。就目前而言,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比如说:甲家庭原有4口人(2大人、2儿子,按每人一亩计算)这个家庭就应有4亩,可2儿子结婚后,按生一孩来讲,这个家就应有8人8亩地,可实际这个家庭还只有4亩,而乙家同样存在4口人。(2大人,一儿一女)将这个家也应是4亩,一儿结婚后,一女出嫁后,实

际这个家只有5口人,4亩地,叫甲家地就多些。还有的家庭儿女都外出打工,家境较好,在城里购置商品房,大人随着搬出去住。这样闲置下来的土地,他们就给了想要给的人。而得到土的人,他的地就越来越多。不种地的土地都不能拿出来分给需要用地的农户。这样土地就有了分配不均的问题。

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想法不会停留在温饱问题,而是想有更大的发展,尽快致富。所以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留守老人越来越多,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这样农民在致富的路上,出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注。

另外,农业生产上,农民的思路很简单,耕作的品种也少,单一的品种周期长,不能停留在一个或两个品种上,也应多动脑、多品种。(周期短、收益快的发展思路上)尽快走向富裕。政府应当在引导农民致富的功能上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服务。

三是关于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在走访过程中,很多村民提到环境问题。村里的生活环境是个问题,有些农户将生活垃圾乱扔,没有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养猪户也不顾广大农民的感受,猪粪、臭水排放到水渠,污染水源。一到夏天及炎热天气,整个复原村都能闻到猪粪味,农户意见非常大。这就需要环保部门出面解决这个问题,并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广大农户有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四是积极为农民做好事、办实事。来到复原村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工作一行,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筹集资金、运用政策、联系相关部门,为农民修路、围塘修堰,为每家用

户送去了高档毛巾,毛巾虽小,却能让农民朋友感受到我们工作组对农民的一片深情。同时,积极向市人口计生委领导汇报,寻求支持。在委机关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为每户有耕地的农民赠送一部电动喷雾器。为保护环境为每家发放了一个保洁桶。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农民朋友说出了心里的一句话:“党的政策好!”我们工作队下来就是为农民办实事的。

在复原村的这3个多月里,深深体会到农民种田的艰辛、生活朴实、为人憨厚,让我和农民走的更近了,心连得更紧了。也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一些成绩,农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与“国民共富”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依然不少,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我们今后继续努力为民谋福祉、办实事,把“三万”活动的精神代代相传,也希望农民朋友能尽快富裕起来。

推荐第5篇:村情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农村农情调研报告

首先我荣幸的成为竹峰街道竹峰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进村一个多月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带领下,我正逐渐融入到农村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并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摸底,对竹峰村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初步了解,为了解竹峰村的农村现状,摸清该村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思路,确保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我对本村进行了基本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情概况

竹峰村地处宁国城南和省宁国经济开发区相连,皖赣铁路、215省道、中津河横穿境内。全村辖20个村民组,农户950户,人口3352人,总面积20.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0亩(其中水田2100亩,旱地1900亩),山场面积19950亩,总劳动力1962人。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经济林、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为蔬菜、稻谷、小麦、玉米、毛竹。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约8900元。

二:农村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现状

竹峰村是竹峰街道发展较好的村之一,09年人均收入8500元,略高于街道平均水平。经过调查,竹峰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

渠道:一是靠转型中的现代农业,种植小麦、玉米、大棚蔬菜等作物,除此之外,畜牧业以养猪、鸡、鸭等公司加农户模式养殖类为主,但由于结构、资金、销售等因素制约,虽出具规模,但发展依然艰难。其次就是依靠外出务工。据统计,竹峰村外出打工的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随着新农村建设千亩蔬菜,移民项目,一事一议,以及土地组合、留转等项目的开展,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拓宽,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找能一个很好的致富项目,而不用辛苦地外出打工。

2: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方面,以前村民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格局正逐渐被技术、科学生产所代替。现如今竹峰村近两年利用城郊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结合本村实际,首先以市重点工程—千万工程的实施为契机,通过“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有效推进,切实发挥广大党员群众投身蔬菜种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发展千亩蔬菜工程。目前,该社从刚成立的8户现已发展到30户,该村共建设蔬菜大棚125亩,陆地蔬菜面积达到300亩左右,年收入达到 13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同比增长4000元左右,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为了促进优化产业发展,竹峰村以“村企共建”为契机,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能量,大力发展乡村道路建设。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采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多方筹集项目资金,从2008年到现在完成基础道路硬化20余千米,彻底改善了村民出行难、发展难的现状,同时也为竹峰村数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三、基层组织和基层设施建设

村“两委”成员在支书何先明和主任董四清的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村共有党员107名,预备党员3人。村“两委”成员6人,其中大学生村干部1人,村“两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办事处党委的表扬。

村“两委”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进一步加强村干部责任制考核和民主评议活动,增强干部务群众的意识,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

2、维护社会安定,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加强干部值班制度,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安全用水。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重视水利建设,抓住机遇,搞好我村境内的水利兴修工作。涉及百姓的出行道路要进一步硬化。特别是东山坞、桑树坑、上阳、水晶坞四条道路,在尊重群众的意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力争实现硬化。

4、对困难户、低保户、老弱病残要尽最大努力照顾。

5、在继续做好卫生长效管理的同时,积极配合上级做好大环境整

治,完善村卫生保洁体系,消灭卫生死角,争创生态文明村。

6、对全村各类企业,要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措施,加强日常管理,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7、继续做好农业、林业发展工作,充分利用办事处奖励扶持政策,实施千亩蔬菜,万亩毛竹工程,发展城郊经济,实施绿色、无公害战略,提升品牌效应,增加农民收入。

四:信访稳定

加强农村信访稳定工作,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村“两委”一直对本村的信访稳定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竹峰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 全村综合治理工作也稳步开展。“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引起上访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村子和谐稳定。

五、我的意见和建议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市农业龙头企业如乡味源、詹氏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鼓励引导自主创业,发展外放型高效农业。千亩蔬菜工程要加大和商户、超市的合作力度,设置最低收购价,让种植户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要鼓励优秀青年创业,以一带百,全民致富。

本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财政情况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

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资金不足而搁浅。建议考虑筹建村办创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2.培训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增强我村基层组织活力,更好地与时俱进。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今后我会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对口培训”。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定期组织收看,为党员干部播放政教视频,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指导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科教视频,用科学知识与“土”经验结合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4.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电视和远程教育平台外,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村民劳作之余,只能看看电视、在农家书屋看看书,精神文化生活较为单调。建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和健身活动场地,购置反应较好的图书报刊供村民阅览,组织有技术的村民,办起各种技术学习班,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自

己可以娱乐自己,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致富本领,更好地促进我村乡风文明。

5.发挥优势,注意各类信息动态

及时收集各类科技、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作物销售渠道,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教会他们用网络与外界沟通,开阔视野。

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竹峰村干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两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作为竹峰村的大学生村官,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为村两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群众事务的服务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与竹峰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掀开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推荐第6篇:村情调研报告

浅析**村经济发展路子

2011年6月

根据4月2日全县春耕春播暨万元增收工程和4月6日全县千人“三进三同”暨促农增收动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本镇“三进三同”活动的总体安排和要求,我于4月8-13日和6月13-19日期间,深入**村7组与农户 “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农村生产生活现状,让我感受颇深,启发很大,收获也不小。通过一周多的走访调查,立足**村实际,本人就该村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一些肤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村基本现状

**村位于**镇东南部,距县城34公里,离**场镇15公里,彭普公路经过2个组,村委在彭普公路旁边,区位优势较明显。该村有11个组838户3310人,有劳动力249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893人。全村区域面积15.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83亩,其中田829亩,以水稻、玉米、蔬菜、红薯等为经济作物,外出务工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均纯收入4184元。全村30%的村民吃上了自来水,拥有村组公路12公里,仍有3个组未通公路,农网改造全面结束,有1所村小、1个红砖厂、3个机制砖厂、1个小酿酒坊、3个村级医疗点,区域经济发展较快。

二、全村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村离县城和**场镇较近,交通便捷,信息传递快,与我镇凉风、白果等村相比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社会经济发展应相对较快,但事实上全村的发展并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村仍有相当一部分村民的吃水问题未解决,村组公路路况差,未硬化,仍有3个组未通公路,且通到农户家中的公路更少,沼气池、人行便道、改厕等基础设施很少;二是无特色产业支撑,全村仅有养猪大户2户,且规模小,示范带动作用小,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蔬菜、红薯为主,经济效益不明显;三是全村企业少,除红砖厂以外,其它企业均只有2-3人;四是资源贫乏,除

7、

8、11组林业资源多以外,其它资源很少;五是无专业技术人才,大部分青壮年无专业技能,全靠劳力在外务工挣钱,在家均为年老体弱和妇女儿童,只能种植传统农业;六是小农意识严重,多数村民只满足于现状,村组干部对全村发展谋划少,缺乏开拓创新思维。

三、加快**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结合**村的地理区位优势,编制适合该村实际的一些可行性项目,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吸纳客商在**村投资兴办企业,达到财政增税,企业赢利的目的,同时还可解决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户收入。同时,积极争取水利、扶贫、畜牧、卫生等项目资金的支持,最大限

度的争取资金投入,为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新修公路15公里,改建公路10公里,同时新修部分村民、院落公路20,解决村民远输难问题;二是修建人饮工程9处,全面解决很大一部分村民的饮水难问题;三是新修人行便道20公里,解决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四是完善村级医疗站建设,配备技术较好的村级医生,解决村民的就医问题;五是新修沼气池500口,解决村民的燃料问题;六是实施改厕工程500个,解决村民的卫生问题。

(三)发展观光农业,打造乡村特色农家乐。利用与县城较近的优势,根据全村的土地规模和现状,发展300亩油菜、300亩小麦、300亩红薯、500亩板粟、同时发展100亩大棚蔬菜、100亩温室育苗、500头生猪繁育基地等观光农业,这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吸引很多城市居民在不同的季节来张家村休闲参观。在此基础上,规划打造一批乡村特色农家乐,保证到**村休闲参观的人体验农村生产的气息,做到吃、住、行、娱乐等一条龙服务,为城镇居民度周末提供方便,从而增加地方收入。

(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为村民就业创造条件。衔接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及有关专家,定期不定期在**村举办各类培训班,保证16-60岁的村民都有一门技术或一门学

问,扩大村民就业面,解决农村就业难问题,特别是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村民,真正掌握养殖或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增加经济收入。

(五)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契机,结合**村的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羊、肉牛、土鸡等林下经济作物,特别是

5、

6、

7、

9、

10、11组,确保在2012年全村95%有劳动力的农户实现增收1万元的目标任务。

推荐第7篇:村情调研报告

村情调研报告

作为广德县第五批选派干部,组织上把我们放到最基层,是想让我们在最基层锻炼,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要带领老百姓致富,就必须对村里的情况作最全面的了解,这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下面把我在水塘村一月以来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水塘村基本情况简介

1、水塘村位于四合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刘村集镇6公里,东临柏垫镇茅田村,南接本乡宏霞村,东南界卢村乡桃山村,西北靠柏垫镇姚村,属丘陵地区,总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2200余人,辖17个村民组,人均农田0.5亩、林地5.5亩。广德县著名旅游景点---响水滩瀑布即位于这里,村内现有1家私营企业(响水滩水电站),出产自然石、黄沙、毛竹、竹笋、板栗。

水塘村现设一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3人,其中预备党员2名,女性党员11名,60岁以上23人。村两委现有干部6人(党支部书记陈文相;村委会主任、支委委员艾学品;支委委员李伯胜;村委委员、妇联主任陈守琴;村委委员、综治主任、文书、民兵营长耿可松;乡聘计生专干易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蔡明忠、委员马长富、李国宗。 本村建有一所幼儿园,现有幼儿35名,幼儿教师两名,村级卫生室一所,医生2名,享受低保待遇92人,五保40户。村里无集体经济收入。

2、水塘村的村支两委团结合作,办事情积极认真,谋发展思发展的愿望强烈,水塘村的老百姓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心切。通过去年换届选举,选齐配强了村班子,文化素质和工作能

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村级后备干部人选选拔基本完成,经过六个环节的考核,吸收了4名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入村级后备干部序列。但大部分老百姓的文化素质较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3、以水塘村老党员干部李国宗为首成立了广德县四合乡四季花香苗木花卉专业合作社一个,有12户农户参加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正在摸索中完善各种制度,逐步正常运行。

三、存在的问题

1、村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掌握的科学种养的技术很少,尤其是在种植水平上,还是靠传统的种植方法,水塘村可供种植田地面积较少,受地形限制,新的技术和思想一时之间他们还不能接受,有些农户还是牛耕,机械化程度低,发展缓慢。

2、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通,这也是全村老百姓最盼望解决的重点问题,从下村———萝卜棚村民组的公路狭窄且坑凹不平,响水滩到柏垫镇茅田村道路基础水毁严重,只有拖拉机勉强能通过,要是下雨的话,任何车辆都不能通过。

3、村民们对自己享有的各种政治权利缺乏认识,民主意识不强。表面上他们都觉得作为农民不需要什么权利,只要吃饱就行了。这是农民本质的弱点,“小富即安”的求稳心理, “等、靠、要”的思想,浓厚的乡土观念,狭隘自私软弱愚昧的小农思想的集中表现。

4、没有一个规范的村级公共活动场所,缺乏体育健身器材,村级老年活动室条件简陋,严重阻碍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5、村容不够整洁。虽然我们常期要求村民应保持村容整洁,但积习

难改,大家对家居卫生不是很注意。

四、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设想

1、加强对村支部的建设、提高村民素质,调整产业结构

以建设五个好支部为目标,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决策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式下的新要求,作风严谨,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为民服务培养党员带头制富。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可以通过培训班,会议,远程教育,派人出去考察等方式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素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全村培养示范大户,带动其他农户的发展,完善合作社的各种制度,使之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2年后人均年纯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一翻。

2、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性要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以充分发挥当地农村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积极向上争取协调各种项目、资金,力争在2年内逐步解决制约水塘积极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3、村班子建设

制定一套村班子的工作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村班子的工作,两年内培养一套素质高,团结,务实,能干事的村班子队伍,调整充实村班子的后备人选,保持村班子后备人选长期在3名以上,把那些有知识,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及时选入到村班子的后备人选中来,尤其是有知识、有能力的种养大户和有发展经济头脑的人吸收到村班子队伍中来,让村班子人选后继有人。

4、加强农村民主建设

用民主权利来诱导那些消极参与的农民,进行各项能力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素质,努力推进农村的民主建设。

⑴重大事项由民主张。抓住落实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制度这个关键,依法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作用,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对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等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让村民作主,落实多数人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增强重大事务决策透明性、民主性和科学性,调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⑵重要事务由民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动群众讨论制订《村规民约》,建立决策事项预告征询、民主议事协商等制度,开展“民主听证会”、“民情分析会”、“村民议事日”活动,积极发挥党员、村民代表的作用,对村集体资产经营、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理等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村级事务和公共利益交给群众管理,

⑶主要建设由民支撑。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珍惜民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对道路、电力、水利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设施建设,人财物的投入主要依靠群众,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克服“怨天尤人”和等、靠、要的单纯依赖思想,以及无所作为、小进即满、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主动出资、出物、出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⑷村务活动由民监督。加强村民监督委员会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推行村级党务公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村级财务使用管理等群众关注的事项,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并有效履行监督权,这既增强了党员群众发挥作用的主动性,既促进干部办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又能使村级组织借助外部力量的监督,克服“暗箱操作”、“随意操作”、“无时限操作”等弊端,更好地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⑸工作成效由民评定。建立健全村干部民主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每年组织一次村干部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述职,党员和村民代表据此对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这样可以改变以往村干部考核档次由上级定的做法,扭转了村干部 “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工作效果不理想的状况,使村干部对自己要求更高,为村里想得更多,为村民办事也更多了。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取更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建设农村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是农村及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农村及

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增长与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适应,形成人与自然共同生息与协调发展关系。水塘村应该注重农户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其次要实现人与人和谐。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基础上必然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就使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加剧,成为农村与农业发展的重大矛盾。因此,人与人应该和谐发展,不仅要代内相和谐,而且要代际相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一代更比一代和谐。

推荐第8篇:大学生村官村情调研

大学生村官农村村情调研报告

我叫李渊,2011年6月,我荣幸地成为屏东镇东坡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进村半年多来,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摸底,对东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初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制约村子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情概况

东坡村位于广元县屏东镇南部,距镇政府6公里。全村共有10个村民组,294户,总人口892人,耕地面积约1700亩。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村中无任何矿产资源。

二、农村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现状

东坡村算是全镇的落后村,09年人均收入1050元,远低于镇平均水平。经过调查,东坡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渠道:一是靠传统农业,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除此之外,畜牧业以养猪、鸡、羊等几个传统养殖类为主,几乎每家都有养殖动物家禽,但由于结构、资金、销售等因素制约,没有形成规模。其次就是依靠外出打工赚钱。据统计,东坡村09年外出打工的人数达到312人,占总人口的1/3还多。

2、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方面。以前村民是靠天吃饭,管好自家田地,留下自己吃的,多的就拿去卖。现在一部分村民在三委干部带领下种植朝天椒、核桃、西瓜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中高效农作物规模种植。为提高群众的耕地亩产量,

灌溉方便,及其运输的方便,村自筹资金扩建电路、铺设管道,共建灌溉机井6眼,解决了60多户村民耕地用水问题。另外,今年积极争取到沼气项目20个,围绕沼气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利用新能源走生态发展之路。

工业方面。一直以来,全村无较好的企业,大都由于资金、经营不善等因素限制而倒闭。去年,在镇党委的帮助和村三委干部的努力下,承时选煤60万吨项目落户东坡村,目前正在开工建设,预计10月建成投产,此项目建成后将解决我村一部分闲散劳动力,拓宽村民就业渠道,为东坡村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

三、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设施建设

村三委成员在支书李渊和主任李渊的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村共有党员20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村三委成员10人,其中大学生村干部1人,有1人是兼职。村三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镇党委的表扬。

村三委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完善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整修村部屋顶,解决村部

漏水问题;对内墙进行了粉刷,地面全面硬化,修建了村部舞台,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2、翻修学校门楼,消除安全隐患,给孩子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

3、修建了李渊公路至村中道路,方便村民出行。

4、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村干部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党员

培养制度、坐班督查、干部包队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四、信访稳定

加强农村信访稳定工作,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村三委一直对本村的信访稳定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东坡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

全村综合治理工作也稳步开展。三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引起上访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村子和谐稳定。

五、创先争优及两抓一促活动

在这次“创先争优,两抓一促”活动中,东坡村确定了“积极服务项目建设,从我做起争创佳绩”的活动主题,要求干部党员亮身份、比奉献、争先进、促发展,通过党员示范带动,比学赶超,着力营造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氛围。

争做先进党组织。村三委干部在村支书、主任的带领下,心系群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多做好事、实事,得到了村民广泛好评。一是整修村部,解决村部漏水问题。对内墙进行了粉刷,地面全部硬化,修建村部舞台,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二是延长电路,铺设管道,新建南洼6眼40米深水井,解决群众抗旱吃水问题方便村民用水,今年我村40多亩玉米都及时完成了浇水,这让许多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三是种植树苗600余棵,绿化了进村道路。四是在60万吨洗煤项目中,三委成员不论是项目初期的环境测评和征地协调,还是后期筹建,都全程参与并多次

组织村组成员召开民主会议,多次走乡里、跑县里,还要多方与周边乡村协调,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使洗煤厂顺利落地建设。五是在去年\"通组公路建设\"的基础上,今年争取到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农村沼气建设等项目,这些项目实施后会使村基础设施得到大为改观。

争做优秀党员。在活动中,村中20名党员亮身份,做承诺,用实际行动率先垂范。截至目前,东坡村的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自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向全村群众公开承诺事项42 件,内容涉及搞好农村政策法规宣传、提供农业科学实用技术服务、义务维修村组道路、带领群众发展各种种植、养殖业等十二个方面。

六、我的几点看法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寻求有价值招商线索。鼓励引导自主创业,发展外放型高效农业,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解决我村出现的空巢现象、留守问题以及无年轻党员问题。积极排查招商引资线索,寻找好的招商信息平台,以前我村在这方面重视不够,前两年大规模种植的留兰香长势良好,最后却因销售信息闭塞,受制于一家收购商而惨淡收场。要鼓励优秀青年创业,以一带百,全民致富。

本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级财政情况窘迫,无疑直接影响到我村的发展,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资金不足而搁浅。建议考虑筹建村办创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2.培训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增强我村基层组织活力,更好地与时俱进。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今后我会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对口培训”。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定期组织收看,为党员干部播放政教视频,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指导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科教视频,用科学知识与“土”经验结合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4.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电视和远程教育平台外,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村民劳作之余,只能请戏班,听听大戏,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建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和健身活动场地,购置图书报刊供村民阅览,组织有技术的村民,办起各种编织、刺绣、木工等学习班,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自己可以娱乐自己,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致富本领,更好地促进我村乡风文明。

5.发挥优势,注意各类信息动态

及时收集各类科技、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作物销售渠道,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教会他们用网络与外界沟通,开阔视野。

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东坡村干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三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

的发展道路。作为东坡村的大学生村干部,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为村三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群众事务的服务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与东坡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掀开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屏东镇东坡村大学生村干部:李渊

2010年8月3日

推荐第9篇:大学生村官村情调研报告剖析

目录

一﹑柴九洋村情的概况 ...........................................2 二﹑柴九洋村之路 ................................................3 1)经济之路 ........................................3 2)变革之路 ........................................3 3)村建之路 ........................................4 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5 1)地理位置偏远,信息滞后、交通不便; ..............5 2)人口外迁,村民管理工作困难; ....................5 3)村民整体文化水平低,外出务工利益难以保证; ......5 4)党员队伍发展慢,老龄化严重; ....................6 四﹑对于我们村未来发展的几点意见 ............................7 1)调整产业结构格局,发展特色旅游业; ..............7 2)加强村民的信息管理,保证消息传递的畅通; ........7 3)加强我们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 ..8 4)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性; ............8

关于柴九洋村情调研报告

在2014年9月14号参加我们广丰县的大学生村官选岗会议,我自己很庆幸可以选到自己家乡镇里的柴九洋。但是怎么说了,身为我们镇里当地人的我,却对这个村一点的都不怎么了解,就是映像中知道它的一个大概的方位。现在我选择了柴九洋村就理应对我们这个更加的熟悉和了解,因此我就运用这段时间,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到我们村实地走访、查阅村里的相关资料、以及和我们村干部及村民之间的交流,让对我们村的一个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制约村子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柴九洋村情的概况

柴九洋村位于横山镇偏北方,离镇政府较远,约16公里,交通不便,但村里主要办公地点是租住在廿四都当地,全村总共2746人口,地域面积24.6平方公里,村“两委”5人(正式当选两委组成人员),全村党员48人,其中外出务工党员21人。

44%56%在村党员外出党员

表一:柴九洋村党员分布情况

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劳务输出,而村里主要产业是林业,

如毛竹。村中并无任何主要矿产资源。

二﹑柴九洋村之路

1)经济之路

柴九洋村在整个横山镇来说是属于一个贫困村,2013农民人均年收入约为5100元,远远低于全镇农民人均收入水平(2013年横山镇农民人均收入水平8601元)。同时通过和我们村干部的交流了解到我们村的村民的主要生活收入是靠种植和外出务工,而在发展种植业时受到当地的自然条件制约(主要是山区)难以形成有效规模化的种植产业,因此外出务工收入成为我们村的重要收入来源,具了解全村大约有2\\3人员选择外出务工。 2)变革之路

通过对柴九洋村村务调查了解,近几年在我们镇里的支持和关心下,我们柴九洋村的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在农村产业方面,改变以前单一依靠种植发展之路,根据当地独特的自然区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其中新鑫种养专业合作社就是其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通过以广大种植户为主的农户组成的一个统一的独立经济体,进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对内进行服务、对外谋求盈利,团结种植户从而实现统一的品种种植,统一的技术管理,统一品牌包装销售, 从而增强了村民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在轻工业方面也取得不错的进步,其中成立有金水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经营的产品就

是依托当地十分丰富的毛竹、生姜及茶叶,对当地盛产的这些农副产品进行加工生产,该公司的成立不仅可以使我们当地的村民收入增长,而且可以有效的吸收我们村一部分闲散劳动力,从而进一步拓宽我们村民的就业渠道。 3)村建之路

柴九洋村委会积极响应镇里的党建工作,在村主任钟方和的带领下,全村党员努力学习党的最新科学理论成果,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截止2014年9月全村共有党员48人,村委会成员5人,大学生村官一名。村委会班子在处理村里相关问题时,能够通过团结合作,并对村里的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从而保证村干部能够圆满的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我们新农村的建设上加强农村信访稳定工作,是促进我们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柴九洋村委一直对本村的信访稳定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柴九洋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全村综合治理工作也稳步开展。柴九洋村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引起上访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村子和谐稳定。

在处理村里相关事务时,柴九洋村两委干部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并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采取多项有效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

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柴九洋村的新农村的发展道路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整体来看在其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位置偏远,信息滞后、交通不便;

这样就造成消息的滞后,以及对外交流的困难,就拿我来说吧,从小在横山镇当地长大却对我们柴九洋村一点了解也没有,更何况其他的外镇的人。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柴九洋的许多特色和优势难以向外界展现;

2)人口外迁,村民管理工作困难;

从21世纪开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柴九洋村的居民为了追去更好的生活水平,不断从大山里搬出来,四处散落,联系不便,这样就造成了,我们村委会在进行村民管理工作上困难重重,有时一些重要的消息难以及时的传达到村民手中,从而造成我们村民利益受到损害。

3)村民整体文化水平低,外出务工利益难以保证;

柴九洋村位于关里大山里面,当地的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几乎没有像样的学校的环境,升学困难,因此就造成许多的村民文化水平低,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的年轻村民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但是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从事重体力的基层建设事业,碰到一些工伤事故,难以进行合理的维权。 4)党员队伍发展慢,老龄化严重;

柴九洋全村共有48名党员,其中只有7人是2000年以后入党的。 党员队伍平均年龄在48岁左右,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在我们村的党员队伍当中只有及少数人受过高等教育,党员本科人数只有1名。

161412108642060年代及以前70年代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入党人数

表二:党员发展情况

由于村里党员老龄化严重,老党员所接受教育程度不高。因此在我们村里的一些老党员素质欠缺,思想较为保守,从而严重影响党的先进性的发挥和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党员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阻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因此解决我们村党员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

四﹑对于我们村未来发展的几点意见

1)调整产业结构格局,发展特色旅游业;

柴九洋村位处在我们关里水库内部,而在横山镇是以打造菩提湖(关里水库)国家级森林公园为目标,对外进行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外资商业住宅和餐饮服务项目,不断推进环保的水上项目,整合开发建设为大型水上综合游乐园,丰富广丰的水上旅游内容;我们柴九洋村可以利用这个发展时机,成为对接武夷山循环旅游重要步骤。在我们柴九洋村有建于明代的古城旧址(现存断墙及城址)、红豆杉风景和丰富的原始森林,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外资的注入形式,从而建设成为观光、野营、休闲的旅游圣地。同时在建设旅游基地过程中,要注重旅游品牌的打造,加强媒体和网络的宣传,积极的争取一些大型综艺的真人秀活动到我们村进行拍摄,进一步的提高我们村特色旅游业的知名度,从而进一步的扩大我们旅游消费的受众区域。 2)加强村民的信息管理,保证消息传递的畅通;

针对我们村的这个现状(许多村民外迁),我们村委会要充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我们村外迁的村民认识到和我们村集体联系的重要性,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对我们村的一个基本信息进行一个登记。如果可以的话,我会帮我们村开一个微博账号,及时的公开有关我们村民利益的一些重要信息,对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村名,我们也可以采取每个村干部负责一片区域的联络管理工作,要利用多种

有效方式,要确实的保障在我们村有重要文件下达时,可以及时的把有关的消息及时的通知到相关的村民,一定要让我们村民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我们村相关消息。同时我们村委会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收集各类科技、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作物销售渠道,并把这些消息通过上面的渠道及时传递到我们农户手中。

3)加强我们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

当前我们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对我们村民进行教育培训是十分重要的。我会充分利用好现代网络平台,尽可能多的收集有利于我们村民素质发展的信息。例如可以收集相关视频,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定期组织收看,为党员干部播放政教视频,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指导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科教视频,用科学知识与“土”经验结合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在农业发展方面,要多请农业科技部门相关专家,对我们村民进行讲座,现场解答我们村民困惑,同时针对我们村的一些外出务工人员,要更加加强培训和管理,可以请我的同学(现在是律师)给我们村民讲解一些遇到工伤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总之就是要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提高的我们村民的整体素质,让我们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4)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性;

在我们村党员队伍匮乏,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鼓励、积极的引导我们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

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同时可以有条件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增强我村基层组织活力,更好地与时俱进。

以上就是我对我们柴九洋村情的一个基本的认识,我们村现在的确是个贫困村,但是我坚信我们村未来的发展的前景是一片光明的。我在这里保证作为我们柴九洋村的大学生村官,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在我们村里,踏踏实实的为我们村多干实事,多干好事,为我们村未来的发展积极的献言建策,与我们柴九洋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掀开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文:周宇

2014年9月18日

推荐第10篇:村官村情调研报告

一、柴湾村基本村情

1.柴湾村概况

新安县磁涧镇柴湾村是洛阳市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位于磁涧镇北部,东至洛新开发区,西接礼河村,陇海铁路和磁五路分别以东西向和南北向贯穿我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485户,总人口1935人,土地面积总计约2300亩,其中耕地面积约1700亩。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56万元,人均年收入4100元。全村共有党员56人,村双委成员5人。村中第一大姓为孙家,第二大姓为党家。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约占2%。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村中主干道为水泥路。全村有小学1个,在校学生近300人,教师18人。

柴湾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村共有11个水泥预制板厂,是新安县最大的水泥板生产集散地,并成立了水泥板行业协会。村双委计划今年进一步突出柴湾村水泥预制板生产能力强的优势,力争年内形成规模效应。

2.历史与自然状况

柴下河湾处有良田数百亩,土地肥沃,本村因此得名“柴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柴湾的山里没有住着神仙,河里也没有住着龙王,却也照样有她不俗的名气和灵气。 村北直面人称“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邙山。涧河这颗璀璨的明珠从村南绕村而过,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柴湾人。

村中铁路以北,有一古寺遗址,古名南泉寺。传说有一高僧,云游到此,坐地休息,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建立寺庙。因寺在泉南,故名南泉寺。汉武帝东巡东都经过此地,遂进寺上香,后普降春雨,百姓甚喜。

古寺遗址不易寻。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百转千回,曲径通幽,于层峦叠嶂、茂林修竹处方见南泉寺。正是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南泉。朝听晨钟,夕闻暮鼓。古时鼎盛时期,钟鼓之声,远闻数里,常年香火不绝。南来北往的香客不惜舟车劳顿,纷纷前来上香许愿。

3.基层组织建设

柴湾村双委在村支书孙仓、村主任邓和平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全村共有党员56人,村双委成员

5人,“双强”党员17人,多次荣获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和“五好”党支部称号,柴湾村也成为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村双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被磁涧镇党委副书记王三虎誉为“磁涧镇最团结的村级领导班子之一”。

柴湾村双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党建的“三级联创”活动。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柴湾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坐班督查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4.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柴湾村双委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柴湾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柴湾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发展经济的同进,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人民的文化意识不断提高,逐步开始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012年以来,村双委抓住“村村通”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30万元,新修水泥路面2公里;为了解决群众浇地难的问题,筹资10万元兴建一眼排灌站及渠道硬化配套1公里,可浇地面积500亩;投资4万余元整治公路,硬化边沟XX米;多方筹资投入教育基础工程,投资3.5万余元,对校园实施绿化、硬化,完善配备了桌椅、电脑、图书、仪器等,使办公条件明显改善,使教育、教学质量年年上台阶。柴湾小学原来排全镇第25名,现在进入前10名。

实现了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9%,特别是有线电视光纤入村,入户率达到50%以上。村里设立了卫生室,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

柴湾在县组织部援助下投资20万元建造一座两层村委办公大楼,现已投入使用,改变了原村室破烂不堪的旧面貌。除了植有护村林环卫全村外,柴湾还不断加大绿化家园的力度,在主干道两侧又种植了2排树木。路旁共新植树木XX余株,使柴湾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磁涧镇退休老干部孙云照,古道热肠,关心家乡柴湾的建设,积极响应村双委的号召,带头把多年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数万元捐献出来,购买水泥约100吨,带动广大村民踊跃捐款,修水泥路近1公里。

村村通公路已经实现,组组通公路已经部分实现,并将全部实现。村双委已将修路纳入本年发展规划

第11篇: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自7月15日至9月17日,驻**镇市镇两级“民生联络员”共121人,本着认真细致、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全镇46个村,开展了村情民意调查活动。活动中,共组织召开村小组长以上村干部座谈会376次,与1100多名党员进行了谈话,走访农户7600户,发出调查问卷8000份(占总户数的百分比为76.7%)。现根据走访调研和民意调查的结果,根 据各个后进村的具体表现,就有关建议报告如下:

(一)“第三方”介入破解“乱”的问题。一是强村介入。对于支部书记工作能力差、群众威信低或暂无支部书记的村庄,选取先进村作为“第三方”引入该村,由先进村庄支部书记兼任后进村支部书记,以强带弱,共同发展。二是管区介入。针对大后旺、大荒等村庄“两委”班子不健全,暂无合适人选或有预定人选但群众暂时难以接受的情况,村庄所在管区作为“第三方”介入村庄管理,由管区书记或副书记兼任村庄负责人。三是企业介入。针对营房、东营、马家辛庄等“两委”无法开展工作的情况,将企业作为“第三方”引入村庄。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聘请企业负责人回村担任组长。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利用企业的强大财力,解决党员群众关心的吃水难、行路难等热点问题,以加快发展逐步消除党员群众心目中尤来以久的派性意识。

(二)规范管理破解“散”的问题。一是规范工作程序。在充分征求机关干部、村干部、农村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镇基层组织工作规范》一书,使村级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新的后进村“带头人”上任之后,严格按照新修订的《工作规范》开展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理顺议事程序,约束干部从政行为。二是规范财务管理。针对群众最关注和班子最敏感的村级财务问题,制定并实施农村财务预算制管理“六议”制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思想的滋生,杜绝矛盾隐患的产生,使干部干事清白、群众放心明白。

(三)工作扶持破解“难”的问题。一是财政资金扶持。镇财政继续向后进村庄倾斜,对后进村庄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二是清违治乱扶持。在村庄村容整洁方面,镇党委组织城管、公安等部门组成村容整治工作组,根据村庄需要随叫随到。三是财务清理扶持。镇党委组织纪委、经审中心、审计所对已调整的村庄进行财务审计交接,并张榜公布,使新班子与历史遗留问题有一道清晰的界限,使他们能清清白白的开展工作,这也有利于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彻底清理整顿,从而促进村庄各项工作尽快步入正轨。

具体按村整改措施如下:

(1)东营村整改措施:该村已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请村庄经济能人(东苑绿世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文)回村任组长,带领村庄发展经济,为村民办实事。

(2)营房村整改措施:该村已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请村庄经济能人(胶州市盐场场长李文来)回村任组长,带领村庄发展经济,为村民办实事。

(3)刘家岭整改措施:该村已让邻村有能力、村庄发展好的支部书记(马家村党支部书记刘志超)兼任该村支部书记,充分发挥优秀支部书记的作用。

(4)马家辛庄整改措施:该村已请该村经济能人(东湖置业有限公司经理黄恩杰)回村任职,充分发挥经济能人的致富带头作用,带领群众致富。

(5)来福村整改措施:已请邻村优秀、威望高的支部书记(东匡村党支部书记金延来)兼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带领村庄发展经济,稳定民心。

(6)杨家林整改措施:已请邻村王家村支部书记王桂会兼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并已请回该村经济能人(王福建)担任村庄负责人,并积极发展入党,以培养新的支部书记。

(7)前海庄整改措施:建议成立工作组,深入该村调查村庄存在的主要矛盾,对有上访倾向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同时积极培养后备干部,加强村级班子力量。目前已成立工作组对该村财务进行审计交接。

(8)大后旺整改措施:建议成立工作组,深入该村调查村庄存在的主要矛盾,派管区副书记临时兼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同时,抓紧物色新的村庄负责人,尽快培养后备干部。

(9)大荒整改措施:建议一是成立工作组,深入该村调查村庄存在的主要矛盾,对有上访倾向的人员进行说服教育;二是抓紧物色一名经济能人挂职管区副主任回村主持工作,并且对其加大培训力度;三是党委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协助开展工作,以树立威信。

三、整改要求

1、要严肃认真地抓好整改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进一步明确党委书记作为村情民意调研情况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组成专门班子,深入分析,彻底查清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在此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

二是在整改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四个结合。(1)把整改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推进相结合;(2)把总结成功经验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把整改工作与学习贯彻xx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4)把整改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三是整改工作务必要尽快落实。整改工作务必于12月底前结束,市委将对各镇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并在全市进行通报。

2、要围绕民生建设抓好整改

民生建设事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大事。因此,整改工作要紧紧围绕民生问题,要根据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把群众满意度的高低作为衡量整改效果的标尺。通过整改工作,进一步完善民生建设,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尤其是解决好困难学生救助、社会优抚等问题,把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贯穿整改工作始终。

3、要针对突出问题抓好重点整改

建议镇党委、政府认真对照问卷调查结果,按照群众满意度高低,理清群众满意度较低的项目有哪些,围绕这些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进行研究、逐一拿出整改措施、逐一抓好落实,要以对突出问题的整改带动整改工作的全面推进。

4、要把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整改重点

建一个好班子,选一个好当家,搞好基层组织建设,对于村庄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建议镇党委、政府下一步要重点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要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在确保一类村提档升级、二类村争先创优的同时,集中时间、集中人力、集中精力抓好后进村班子治理整顿。要根据民意调查情况对后进村情况逐一进行分析,全面准确摸清后进村后进的原因,突出一村一策,逐一制定方案,切实抓好整改。要建立领导干部包后进村工作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确保12月底前完成所有后进村班子整改。要重点抓好村班子组建、村级运行规范、矛盾纠纷化解和为民实事办理。

5、要建立完善整改工作长效机制

一时、一事的问题好解决,但要想彻底解决镇上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不能单纯就整改抓整改。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完善的思路,既要抓好具体问题的解决,又要针对本镇面上存在的同类问题,建立完善工作机制,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要重点抓好党委科学决策机制、群众评价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特别要畅通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渠道,坚持和完善民生联络员制度,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及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第12篇: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绪言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其实也是新中国60年来党领导的亿万农民始终不渝的理想追求。在现代化起步阶段农业向工业提供积累的大背景下,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切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随着现代化资本积累的完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阶段已经到来,为实现新农村要求必需的公共和私人投资,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题作用。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怎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农民朋友现在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要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鉴于此,县委组织部要求我们大学生村干部对各村做一番村情民意调查就显得极其重要和必要。

我是唐河县马振抚乡栗棚村的大学生村干部。栗棚村地处大山深处,东靠桐柏山区、西邻虎山水库、南接石柱山、北连平氏街,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一条村村通公路直通山外;本村包括15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600多亩,人口总数1208人,种植、养殖和出外务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这里自然环境优美,这里的群众勤劳、淳朴、热情而好客,在和村民的交谈中可以体

会到改革开发30年来给农村带来的变化使他们得到了实惠,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和对农村的重视,使他们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希望,村民对村干部的要求就是需要你的时候能够随时找到你。在此过程中,也使我对这个山村有了一个新的写照。

1、农田水利:本村耕地分旱田和水田,各占50%,旱田贫瘠种植小麦产量在350-600斤/亩,水田中等亩产水稻在1200斤左右,且地块划分零碎,田间道路窄小崎岖不宜大型机械耕作,多为传统耕作,甚至有些田地收割后还要靠人力背扛,今年麦熟季节由于这些地理条件的影响,造成小麦收割迟缓,使88%的小麦经历熟后阴雨天气而发芽;另外,农田管理不科学是造成投入劳力大和农作物产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最明显的就是小麦遍地撒种而不是成垄成趟的播种,这样既不利于小麦通风又影响下一茬作物的点种,造成农忙季节的窝工。全村130多口堰塘分布较为均匀,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是防汛抗旱的重要依托,大部分堰塘归集体所有,个别堰塘已承包到户搞水产养殖,其中有危堰3口待修。

2、山林资源:本村山林资源丰富总面积达60000亩左右。其中,集体拥有20000亩左右,承包到户40000亩左右,树种以松树、棕树、杨树和栀子为主,山体林木覆盖律达95%以上,

3、医疗卫生:全村有卫生所2个,共有床位9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2%。疾病预防意识方面,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我县组织的妇女免费体检活动期间,我和妇联主任把体检单送到村民手中反复讲解,有些还是以各种理由推辞不去体检,从这方面来看村民对自身的疾病预防意识较差,在幼儿疾病防疫方面则表现为知识层面越高的家庭越重视,有些家庭就连一些免费的疫苗注射也会忽略掉,鉴于此今年4月份村医沈庆锋亲自到学校为小学生补打疫苗。

4、小学教育:栗棚小学占地约5亩(包括操场),教学楼是1999年有县教委和几个单位以及群众集资建的,学生宿舍是老瓦房,窗户是用塑料纸粘的,学校有7个年级7个班130多名学生,配备有4名公办(包括校长)和3名民办共7名教师,其中一名公办教师养病在家,另有四名教师已年过60岁。现在加上我平均一个班一个教师。学校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社会与品德、科学、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等课程,但缺少专业的英语、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和

必要的教学器材,师资力量跟不上素质教育要求。

5、经济发展水平:石乃全是村里一家商店的老板,也是村里的通讯员,他家有8间房、6口人、8亩多地,夫妻2人在家务农同时照顾着商店,一个单身老哥放养着2头黄牛,家里有3个孩子,一个女儿中专毕业后在外打工,基本可以平衡自己的收支。另外两个儿子,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在上高中。一年中,孩子上学学费12000元(包括生活费),购买农资1600元,生活花销2500元,礼费2000元,其他花销500元,一年下来总的家庭支出需要18100元;一年的收入,农业收入为9000元,商店收入8000元,一头牛8000元总收入25000元,石乃全2008年的纯收入是25000-18100=6900元,我所说的这户人家在村里属中等偏上的家庭而且在一年中没有奢侈消费,从整体来看村民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实体经营方面,我村共有5家商店,规模都在20000元以下。养殖方面,养猪十头以上的农户有17户,养牛3头以上的农户有15户,养羊十只以上的农户有4户,承包堰塘搞水产养殖的有5户。这将成为以后发展养殖业的基础。

6、劳动力和资金流动:出外打工是我村的重要经济来源,除了逢年过节我村大部分青壮劳动力都在外打工,有部分人甚至几年才会家探一次亲,“离土不离乡”在这里表现的尤为深刻,近几年来,凡是有些积蓄的村民都会在集镇或县城买房子居住下来,就这样伴随着劳动力的流失,农村青壮劳力打工挣的钱和村民的资金积累在不断的流向城镇。

综上所述,农田划分过于分散,块多而小不利于耕作和管理;村民思想观念落后,村小师资力量跟不上,村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户经营规模小,村里留不住人才留不住资金,村里但如何发展?是栗棚村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的方案就是:自主创业、带动、发展。以自主创业给村民以最直观、最直接的带动力,带动村民发展创业,村民要发展就要了解更多信息,就要解放思想,就要改变观念,农田重新划分就容易了。村里发展了人才就回来了,资金也就回来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栗棚村委

刘伟伟

2009年6月15日

第13篇: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按照中共云南省委、大理州委及州农科院关于下派2014年第八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的相关通知要求,我于2月14日、2月28日及3月3日分别参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指导员动员及培训会,并明确派驻点展开工作,主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美丽乡村建设“三清洁”活动,按照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主要职责任务,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重点抓好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工作,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山岗村的基本情况

州城镇山岗村委会是宾川县29个贫特困村委会之一。位于宾川县南部,距离县城24公里。东与龙邑村委会相邻,南与祥云县祥城新村村委会接壤,西与宾居镇清河、宾居、乌龙坝三个村委会相连,北与华侨社区相交。居住有白、傈僳、傣、回等8个少数民族,辖10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25户、3450人,其中农业人口3425人。设有1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有党员134名。国土面积15.4平方公里,山岗村委会所在地海拔1669米,平均海拔2215米,海拔落差大,年平均气温17.9℃,年降水量460毫米。有耕地面积6700亩,其中:水田耕地面积4030亩(人均耕地1.2亩),山坡地面积2670亩。主要种植柑桔、葡萄、香叶、烤烟、大蒜、小葱等经济作物和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其中,葡萄面积1800亩,桔果

面积1100亩,香叶面积500亩,粮经面积比例为50:50。有林地1967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39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4亩,主要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2013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33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80元,而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122元,山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42元。有绝对贫困户102户,425人,有相对贫困户285户,1183人。近年来该村启动了整村推进项目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85.78万元,成为全县进展速度较快的村委会之一。

二、存在问题

1、部分村领导和党员干部仍有依赖思想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有些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够,仍有依赖上级的思想。有一些干部就像是风车的轮子,推一推就转一转,上级财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不给钱就少干事,甚至不干事,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对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

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确实改善了农民生产环境,但却忽视了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生产这一重要环节。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尤其是山区的自然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山岗村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村组路宽了,街亮了,但老百姓手里的钱却没多起来,村里修建了老年活动

场所,但村民却没时间去休闲散步、锻炼身体,造成资源浪费。试想,村民整天在地里劳动很累,收入很低,种出的菜还没卖出去,桔子熟了价格还很低,怎么有心情休闲健身?硬件建设好了,产业发展却滞后了,最终导致发展缓慢。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就必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努力完成。否则,党的政策再好,没有好的农村带头人,农村也根本不会有新的气象。因此,首先要解决工作态度问题,即想不想干事的问题,然后解决工作能力的问题,即能不能干事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并形成长期的教育培训机制。只有加大对农村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村两委主要成员业务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才能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调查中,百姓对山岗村上一年新当选的两委班子成员都十分满意,他们能够主动入户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做好群众工作,得到了村民理解、支持。在农村环境卫生特别是旅游沿线卫生整治工作中,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沿线居民主动拆除破旧篱笆配合工作,有的村民主动出工、出力,村容村貌大力改观。其他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如造林绿化方面,大家都主动配合,积极投工,完成了绿化任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所以说,要想早日实现新农村

建设“二十字”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必须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军人,摒弃懒惰和依赖思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群众、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共建新农村。

2、探索多种途径,促进农民增收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农民增收。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力发展生产,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带领农民走出一条致富之路。一是充分利用山岗村柑桔、葡萄、冬早蔬菜的产业优势,挖掘山区村组的中药材种植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虽然我村桔果、葡萄种植面积达到了千亩以上,但与相邻的龙邑、老赵相比,差距还大,我村种植比较分散,管理上也不到位,今后要在技术管理上下功夫,扩大集中连片的种植面积,真正将桔果、葡萄产业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二是千方百计加快农民向第三产业转移的步伐。依托帽山旅游开发为契机,在政策上给予农民支持和引导,积极鼓励农民发展乡村特色旅游项目。三是搞好本村农民就业。充分利用村级科技图书屋和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培养有文化、董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民提供就业致富的技能,加快农民就业转移。

新农村建设不但要抓好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尽快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共同建设小康秀美和谐新农村。

通过此次村情民意调查活动发现,大多数老百姓对当前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持乐观态度,但也对好多现象提出了疑问,提出了许

多宝贵的建议,使我对本村的村情民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作为一名农业战线的科技工作人员,我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落实上级部门有关新农村建设部署,结合山岗村实际,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情况调研,重点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清洁”活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培训、农业新型主体培育、扶贫帮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工作,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做出积极贡献!

第14篇: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新联村开展“村情民意大调研”

活动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组织全市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大学生村官开展‘村情民意大调研’活动的通知》(银组通[2010]114号)的文件精神,我村深入到村民家中开展了调研活动,过走访农户、举办座谈会等形式,听取了农民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我们的调研情况和相关成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联村位于丰登镇东南3公里,与银川市接壤,处于城乡结合处。辖区面积12659.3亩,耕地6200亩,湖泊湿地1400亩,现有农户646户,人口2042人,劳动力1296人,其中回族人口292户,976人,占总人口数的46.5%。辖区共11个村民小组,8个党小组,党员78名,配套一个占地1.55亩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村级主导产业以水稻种植及劳务输出为主。

二、制约全村经济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1、我村地处银川市以北约3.5公里,在城市建设规划内,农业发展局限性大,不能发挥近郊土地优势,没有被征用的小面积土地无法搞温棚种植产业和发展养殖业。

2、村巷道路况较差,部分农田淌水困难,村民要求尽快解决出行难、淌水难问题。

3、土地流转给投资商无法利用,因银川市城市建设不让搞设施农业,使土地流转工作无法进展,。

4、农业用水存在不合理,水费每年涨幅太大,给农民加重负担。

5、产业结构单

一、优势不足。该村主要是以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为主,但结构较单一,规模较小。

6、经济基础薄弱,路子少。外出人口近几年才增加,但经商开店的少,打工的多,收入增加速度缓慢。

三、今后规划任务与计划

(一)以土地流转扩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本村经济建设

1、积极发展种植业。一是农民科技知识化培训。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提高种植效益,以科技促进农民增收。并在现有的基地基础上,争取资金加强抚育管理,扩大优质水稻的旱育种植、稻田里螃蟹养殖等多种经营模式;二是发展品牌露地蔬菜。利用本村地处近郊的有利条件,力争每年种植露底蔬菜达500亩以上。

2、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大以羊、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壮大养殖规模。力争羊、猪年存栏3000头以上,出栏5000头以上。

3、发展适水产业(发展城郊型休闲、观光、垂钓渔业和农家乐项目)。大小湖泊水系连通工程的实施,开发旅游特色产业,应运而生,渡假村、农家乐、垂钓中心产业带初步呈现,要积极打造新联村生态休闲旅游的靓点,生态休闲旅游一定要从单一的‚吃饭、钓鱼‛向旅游观光、品位文化、运动体验、养生康体的多元化发展的转变。推进设施园艺规模化,观光旅游市场化,实现农业增加值,提升档次。

(二)加强协商,盘活土地,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我村积极配合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同时我村积极与政府协商解决征地后出现的问题:

1、农民没有其他技能,土地被征用了,也意味着农民失业了,争取给予合理的赔偿,保证农民近期的生活保障,同时也可以利用资金学习技术培训;

2、没有被征用的小面积土地,种植不成规模,其他产业不能搞,

希望政府能租用;

3、水系连通工程在自家门口,希望分给我村一些小的项目,也保证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4、积极协商解决失地农民养老问题。

(三)进一步发展完善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截止目前,我村征地一千多亩左右,其他三四千亩仍是较大的种植面积。利用一年的时间,加强我村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完善农业设施,提供便利的灌溉条件;扩大优质水稻种植规模。建设水稻加工厂,做好我村优质绿色水稻深加工;有了水稻加工厂,既可以解决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又可以提高成品的价格,为我村村民增收。

(四)组织劳务输出,成立劳务输出组织

水系连通,土地征用,我村会增加更多的富余劳动力,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是我村当务之急,所以我村必须成立劳务输出组织,注册劳务中介公司。组织人们参加绿化工证、电工证、电焊工证、司炉证、驾驶证的培训,加强保安、服务员、保洁员等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要领的学习,提高村民的技能、服务质量,打开我村的劳务中介市场,争取每年劳务输出1000人以上。

(五)加强信息化学习及应用

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施‚对口培训‛。定期组织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为党员干部播放政教视频,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指导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科教视频,使科学知识与‚土‛经验结合发展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村‚两委‛班子工作水平

进一步加大村民自治力度,使新农村建设真正得民心、顺民意。要加强班子建设,优化村班子人员结构,选拔优秀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进入村委会和村支部,切实担当起服务群众、服务生产、服务大局、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重任。进一步完善村民议事规则,坚持‚一事一议‛,不断提高农村民主自治水平,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农民意愿。特别要解决好村民当前最关心、最急迫的问题,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和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的领导和支持下,在新联村干部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两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我村将不懈努力,完成规划内容,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新联村党支部

新联村村委会

2010年12月27日

第15篇:“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村情调研报告

“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村情调研报告

村主任助理

2013年6月,通过全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招录考试,我被选派到银河镇沟沟王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开始了跨乡镇做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进村两个多月以来,通过查看档案资料、实地走访调查等形式对村情进行认真了解掌握,对全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通过调研了解,初步发现了制约全村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经过与其他村社干部研究讨论、自我认真细致分析,使自己对今后村上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自己的调研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沟沟王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沟沟王 。

鉴于此,村上分别于2009年、2013年两次积极衔接邀请县经管站对村上财务进行审计。截至目前除了山头社王金和上访件外,其他的均给予妥善回复解决。

二、农村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现状

全村截至目前有苹果栽植面积458亩,其中老果园38亩,去秋新植果园420亩,老果园已全部挂果见效。除此之外,全村现无一处规模养殖厂企,村民主要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经营收入为主,2012年人均年纯收入元,增长乏劲。

2、结构调整

从全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小麦等粮食作物生产仅凭一家一户自主粗放式经营务作为主,导致产量不高、经营成本增加,产出效益低下。在全县大力发展果产业的政策引领下,全村在原有少量果园的基础上,在征求全村大部分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去秋一次性栽植果园420亩,从而有效农业生产结构,为大部分农户寻找出一条农业产业附加值更高的致富门路。

三、我的几点打算

针对目前沟沟王村的总体情况,我决定在以后一段时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工作:

(一)适当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村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我打算在情况熟悉以后,在和村两委班子商议同意的情况下,在下半年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义,采取群众公推直选的办法把一些群众认可的年富力强同志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来,让他们来带领群众拓宽致富渠道,增加致富门路,加大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积极衔接实现通村公路尽快拓宽硬化,为全村拓宽致富渠道提供交通便利

自6月份到村工作以来,我对沟沟王村的基本情况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是怎样打开带动全村致富的局面我还是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或是思路,但最棘手的交通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却很明显,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衔接镇政府和县交通局,为努力实现打开全村出行大动脉而不懈奔波、不辞辛苦。

(三)以高标准管园为主线,多方谋划位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依靠全村目前现有的420亩新植果园,着力加大果农的务果管园技术培训,多方争取农资和技术支持,加强宣传引导和工作时令调度,做到高标准管园,实现产高质量果的龙头致富目标。

第16篇:佘江村情调研报告

佘江村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2010 年8月27日是我到板江乡佘江村任职的第一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忙碌的时候。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交谈、召开村务会议等方式搜集村情信息,对佘江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初步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佘江村村情概况

板江乡佘江村位于平江县西北部与岳阳市岳阳县搭界。北接岳阳县改港村,南连倒西村,西临板江村。总的来说,我村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省道S306贯穿佘江村西南,村内沿路两侧形成街道和集市。佘江村临街地带是整个板江乡的贸易中心,有海尔电器、豪爵摩托、神塑管业等商店,距板江乡政府300m。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151户人家,共880人(其中党员22人)。全村适龄劳动人口487人、五保人员13人。地形以丘陵为主属幕阜山群,北高南低,山体连绵。有水田393亩,山林2162亩。山多田少交通不便是制约我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我村经济来源以林业和劳务收入为主,缺乏乡镇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据统计佘江村2009年人均年收入为5451元。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灵”举目望去,大山环抱。以往靠山吃山的产生方式显然已不能满足村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在党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下和板江乡政府对村民的关怀下。佘江人致富的愿望日益强烈,于是,村委会解放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拓宽门路谋富强。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发展牲禽养殖业为村民培育出了新的收入增长点。野猪圈养、黑山羊、肉牛、虫子土鸡等产业的发展已粗具规模(肉牛养殖户6户共70-80头,黑山羊养殖8户共200余头,土鸡养殖1000余羽,野猪圈养20多头)。我村十一五计划的村级公路“畅通工程”任务如期完成,2008年8月平江县地方公路所对我村2.12km的毛路进行了路面硬化。另有4.23km水泥路面硬化预计明年4月动工。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村,移动电话用户达207人。宽带网络已经接进村内,家庭电脑用户89户,村委会定期进行远程教育。在校学生142人其中在读大学生15人(本科生5人)。

佘江村目前存在问题

(1)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没有村办企业,村级收入很少,办公经费紧张,办公条件简陋。

(2)产业结构单一。目前我们村主要以林业和畜牧业为主,高效农业方面发展落后,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

(3)远程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村里虽然拥有了远程教育的平台和载体,但是使用率太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4)村民精神文化、娱乐生活单调。村里缺少文化生活的载体,没有相应得娱乐设施,以至于村民们都以打扑克为主要的娱乐生活。

佘江村发展思路分析

1.加大高效农业的推进力度与步伐。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地寻找高效农业的开发商,建设现代化的、高效农业。

2.考虑筹建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入股经营,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第一经营的风险,又可以产生规模效应。

3.充分利用村里的网络资源,积极收集有关的致富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积极地与村民分享,努力学习高效农业种植与养殖得技术,当好示范带头作用

4.积极开展村民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农村图书屋的建设,将致富的法宝送到农民家门口。

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很大的机遇,同时也又诸多的挑战,作为一名新当选的村官,看到了身上的责任,也看到了农村工作的现实,所需要做的就是沉下心来,投入到农村工作众去。

第17篇:村官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礼县永坪镇上石咀村大学生村官

魏瑞继

上石咀村情民意调研报告

我叫魏瑞继,2013年9月,我荣幸地成为礼县永坪镇上石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一职,2014年1月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进村一年多来,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摸底,对上石咀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制约本村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上石咀村位于礼县永坪镇南部,距镇政府1公里。永(坪)固(城)路贯穿本村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60户,总人口1348人,男758人,女590人,总耕地面积4310亩,人均耕地3.2亩,人均纯收入4120元,全村青壮年劳动力939人,60岁以上老人186人,低收入户48户,192人。梯田面积1800亩,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种植苹果为主,全村苹果种植面积3200余亩,建成千亩标准果园一处。

二、农村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现状

经过调查,上石咀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渠道:一是靠传统农业,种植苹果、小麦等作物,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除此之外,畜牧业以传统养殖类为主,几乎每家都有养殖动物家禽,但由于结构、资金、销售等因素制约,没有形成规模。其次就是依靠外出打工赚钱。

2、产业结构调整

以前村民都是靠天吃饭,管好自家田地,留下自己吃的,多的就拿去卖。近几年来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种植苹果1200余亩43200株,争取财政扶贫资金梯田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建设两山梯田面积1600亩,配套道路2条16公里,移动土方90万立方米。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引进礼县全兴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1860万元,建成5000吨果蔬保鲜库项目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并且依托县水保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新建集雨节水灌溉水窖70眼,发展标准化苹果示范园1000亩。

三、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设施建设

村两委成员在支书张润泽和主任赵审的带领下,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村共有党员30人,入党积极分子6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包括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监委会主任等,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较好地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分工明确,圆满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受到镇党委政府的表扬。村两委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为建设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1、修通拓宽西山至一组田间道路20余公里,人工修通烂山湾田间道路4公里,方便群众出行;

2、以环境卫生整治为契机,共投放垃圾斗4个,配备保洁车3个,力在打造清洁美好村容村貌新形象;

3、7.26暴洪灾后重建顺利进行,其中维修户4户,原址重建10户,异地重建26户,原址重建及维修已经完工,异地重建现已完全进入了施工阶段,部分主体已建成;

4、社会保障服务建设更加完善,在农村低保评定中,严格按照低保评定程序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审核。

四、信访稳定

加强农村信访维稳工作,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环节。村两委成员一直对本村的信访维稳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上石咀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消灭一切可能引起上访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村子和谐稳定。

五、我的几点看法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寻求有价值招商线索。鼓励引导自主创业,发展高效农业,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解决我村出现的空巢现象、留守问题以及无年轻党员问题。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优秀青年创业,以一带百,全民致富。

2、培训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础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增强我村基层组织活力,更好地与时俱进。

3、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今后我会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定期组织收看,播放政教视频,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加强其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指导农民观看种植、养殖科教视频,用科学知识促进农民增收。

4、开好村民代表大会,让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力

凡事要问问群众满不满意,答不答应,赞不赞成等,要彻底改变村干部的形象,要把村两委改变成服务型的队伍,要把村两委变成农民朋友的家,让群众有困难会想到我们,有意见和建议直接向我们提,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我们村干部要首先做到,村里的财务要及时公开,重大项目要开村民代表大会,大额开支先经理财小组审查,杜绝村干部说了算的现象,要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继续推行一事一议,村务公开的管理方法。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类会议精神,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农村,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双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

今后,我将继续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领导下,锐意创新,奋发进取,以维护本村社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本村村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上石咀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村两委的直接领导下,上石咀村的各项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两委正在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的发展道路,共同富裕奔小康,共创上石咀村美好明天!

礼县永坪镇上石咀村大学生村官

魏瑞继

第18篇:李家冲村情调研报告

李家冲村情调研报告

李平

2009年12月25日

2009年7月,我荣幸地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丰都县李家冲村的村主任助理。近半年来,通过走访群众、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李家冲村基本村情

1.李家冲村概况

丰都县社坛镇李家冲村位于社坛镇人民政府驻地以西6公里,东接火龙山村,南邻大胜寨村,西接马大塘村,北接陈家岩、火龙山村。地理位臵较优越,村委会设在大堡烈士墓旁。我村由原余家湾、李家冲两个村合并而成。全村辖余家碾盘、萝卜田、孙家冲、牛栏湾、白鹤湾等5个组。辐员面积4.420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32.8公顷,有526户,2065人,有劳动力934个。2009年人均纯收入3104元。大堡革命烈士墓在该辖区。该村设党支部2个,党小组5个,共有党员52名,流出务工党员18名;村中第一大姓为陈家,第二大姓为孙家。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村中主干道为水泥路,农业基础设施公路硬化已达10公里。我村紧抓蚕桑、柑橘、渔业三大传统产业;着力打造生猪、榨菜两大

特色产业;以素质提升、安全稳定、基层党建、廉洁行政、维护民生为五大机制,着力改善全村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基层组织建设

李家冲村两委在村支书陈胜友、村主任陈登明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设党支部2个,党小组5个,共有党员52名,流出务工党员18名,获多次殊荣。村双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是社坛镇最团结的村级领导班子之一。我村两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党建的“三项制度”,扎实开展了“三进三同”、“结穷亲”等活动 。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整修了村级活动室。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四议两公开”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等制度,使村社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4.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李家冲村两委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

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我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在发展经济的同进,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人民的文化意识不断提高,逐步开始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2009年以来,村两委抓住机遇,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投资500万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达10公里,基本解决了群众走路湿鞋的问题,其中烈士墓至火龙山5公里,甲丙湾至曾家湾2公里,李家冲至背丫口3公里,且已硬化2公里。多方筹资投入教育基础工程,对校园实施绿化、硬化,完善配备了各种教学设施,使办公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上台阶。实现了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5%,村里设立了卫生室,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我村在县组织部援助下投资8万元建造一座两层村委办公活动室,并进行了整修,改变了原村室破烂不堪的旧面貌。村村通公路已经实现,组组通公路已经部分实现。村两委已将修路纳入本年发展规划。

5.社会治安与信访稳定

加强农村信访稳定工作,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李家冲村两委一直对本村的稳定给予高度的重视。近年来,我村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发生重大恶性群体治安案件和集体

上访事件。

我村一直努力保持全村综合治理稳定,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解决群众纠纷和矛盾,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从根本上消灭引起上访的诱因,维护农村稳定。变村民上访为深入群众,积极发现本村的不稳定因素,将并努力把这些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维护本村社会稳定,实现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因此,这几年在信访稳定工作方面,在全镇名列前茅。

二、对李家冲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

1.尽力招商引资:

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尽力招商引资,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2.积极发展集体经济

本村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但却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建议考虑筹建村办创业项目,由村委会和村民共同参入股份,这样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财政收入,也可让广大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3.关于发展和吸收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双委班

子中去,使李家冲村更加充满活力,与时俱进。

4.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不要将远程教育设备当成摆设。远程教育不仅要对党员干部开放,也要对广大群众开放。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学习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5.尽快筹建文化大院,积极引导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除了电视、电脑以及远程教育平台外,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文化娱乐和图书科普等方面的设施或载体,以及健身场所和设施。村民劳作之余,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给消极文化活动留下了可乘之机。有少数村民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打牌打麻将上。不分男女,三五成群,经常聚在一起玩扑克、打麻将,借以消磨时光。建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尽快筹建文化大院,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和健身活动场地,购臵图书报刊供村民阅览,结合远程教育平台,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身体素质,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

6.关于两务公开

建议将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落到实处,广泛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尊重广大村民的意愿,不断提高村民对村务的参与度。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农村,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两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干部,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在2010年,我们将继续在村两委领导下,锐意创新,奋发进取,以维护本村社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本村村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李家冲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19篇:村支部书记村情调研报告

作为公选干部,组织上把我们放到最基层,是想让我们在最基层锻炼,带动老百姓脱贫治富,要带领老百姓治富,就必须对村里的情况作最全面的了解,这是我们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下面把我在营盘村几个月以来的调查写报告如下:

一、营盘村基本情况简介

1、营盘村地处赫章县威奢乡东北郊,四面环山,气候宜人,山上以灌木林为主,比较适合发展生态畜牧业,全村有5个村小组,〈分别是、还岩组、伐木组、野猫洞组、吴家麻塘组、黄河组〉173户,共741人;总面积1.2万亩,耕地1630亩,退耕还林888.54亩,荒山草破3881.46亩,灌木林7000亩,现有党员22人,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享受低保253人,上年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上年人均年纯收入860元,五个组中还有两个组没有通公路,是黄河组和吴家麻塘组,尤其是黄河组的条件最差,一直到现在还是没有通公路,就是连人走的路也是相当的困难,到处是陡峭的山壁,荆棘从生,吃的东西都是靠人背马驼。

3、营盘村的村支两委团结合作,办事情积极认真,谋发展思发展的愿望强烈,营盘村的老百姓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思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心切。可是村班子的文化素质不高,老支书有牌力,在老百姓心中有威望,但是只能勉强写得自己的名字,在做起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是感到力不从心,村班子的后备人选青黄不接,有知识有文化的不愿意在家干村干部,在家想干村干部的素质又不高,大部分老百姓的文化素质较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3、XX年年,在县草地中心和黔峰公司的规划下,我村向着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经营种草养羊项目,按照一户购20只基础母羊,一只种公羊,种20亩优质牧草,修30平方圈舍的要求去发展,实际到现在为止,营盘村共发展54户养羊农户,其中连建的23户,散建的31户,已签合同的45户,有基础母羊1050只,存栏羊只1600只,公羊50只,09年种草281亩,其中XX年实际所需资金513600元,其中圈舍建设所需资金108600元,购羊所需资金405000元,所有资金已在10年12月份全部兑现完毕,培养养殖大户五户,伐木组的甘祖德现有羊只60只,朱绍林现有50只,黄河组张守义现有羊只76只,野猫洞袁才富现有羊只45只,还岩组李绍学现有羊只42只,成立养羊专业合作社一个,有26户养羊农户参加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正在摸索中完善各种制度,逐步正常运行。有专门的畜牧兽医员一名,整个项目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的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

1、村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掌握的科学种养的技术很少,尤其是在种草养羊上,还是靠传统的饲养方法,新的技术和思想一时之间他们还不能接受,极个别农户的羊只管理不规范,发展缓慢。

2、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交通,这也是全村老百姓最盼望解决的重点问题,从中营坪子到—还岩—发木—二台坡的公路狭窄且坑凹不平,邹家地到野猫洞的通组公路只有拖拉机勉强能通过,要是下雨的话,任何车辆都不能通过。

3、村民们对自己享有的各种政治权利缺乏认识,民主意识不强。表面上他们都觉得作为农民不需要什么权利,只要吃饱就行了。这是农民本质的弱点,“小富即安”的求稳心理, “等、靠、要”的思想,浓厚的乡土观念,狭隘自私软弱愚昧的小农思想的集中表现。

4、没有一个规范的村办公场所和兽医室,现在的村办公室是借学校的教室来用,随着养羊农户和羊只的不断增加,养羊农户迫切需要修建一个村兽医室和配备一至二名医疗技术高的兽医员。

5、村容不够整洁。虽然我们常期要求村民应保持村容整洁,但积习难改,大家对家居卫生不是很注意。

四、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和设想

1、加强对村支部的建设、提高村民素质,调整产业结构

以建设五个好支部为目标,党员、领导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决策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以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式下的新要求,作风严谨,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为民服务培养党员带头制富。加大对养羊农户的培训,可以通过培训班,会议,远程教育,派人出去考察等方式来提高广大农民朋友的素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对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实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目前状况下,该村的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精力应该放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紧邻灌区的灌溉优势,大力发展高产马铃薯的种植,发展优质黑山羊是养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做大做强生态畜牧业产业,力争在3年之内发展养羊农户100户,培养养殖大户30户以上,在全村培养示范大户,带动其他养羊户的发展,完善合作社的各种制度,使之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5年后人均年纯收入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两翻。

2、加强农村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夯实基础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性要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想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必须重视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以充分发挥当地农村资源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积极争取协调各种资金,力争在3年内解决黄河组,野猫洞组,吴家麻塘组危房改造,2年内修通黄河组和吴家麻塘组的通组公路,维修好从中营坪子到—还岩—伐木—二台坡的公路,修建一栋完善的村办公室,兽医室,逐步争取资金修建村卫生室,村文化娱乐室,图书室和优质黑山羊交易场所等。

3、村班子建设

制定一套村班子的工作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村班子的工作,两年内培养一套素质高,团结,务实,能干事的村班子队伍,调整充实村班子的后备人选,保持村班子后备人选长期在5名以上,把那些有知识,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及时选入到村班子的后备人选中来,尤其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养羊大户可以吸收到村班子队伍中来,让村班子人选后继有人。

4、加强农村民主建设

用民主权利来诱导那些消极参与的农民,进行各项能力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素质,努力推进农村的民主建设。

⑴重大事项由民主张。抓住落实和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制度这个关键,依法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作用,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对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村集体经济项目的立项、承包方案等与村民切身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让村民作主,落实多数人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增强重大事务决策透明性、民主性和科学性,调动广大群众自觉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让村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⑵重要事务由民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动群众讨论制订《村规民约》,建立决策事项预告征询、民主议事协商等制度,开展“民主听证会”、“民情分析会”、“村民议事日”活动,积极发挥党员、村民代表的作用,对村集体资产经营、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理等与群众利益相关的村级事务和公共利益交给群众管理,

⑶主要建设由民支撑。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珍惜民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对兴修学校、道路、电力、自来水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设施建设,人财物的投入主要依靠群众,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克服“怨天尤人”和等、靠、要的单纯依赖思想,以及无所作为、小进即满、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主动出资、出物、出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减轻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财政负担,使党委政府能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⑷村务活动由民监督。建立村民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完善落实村务公开制度,推行村级党务公开,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村级财务使用管理等群众关注的事项,让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并有效履行监督权,这既增强了党员群众发挥作用的主动性,既促进干部办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又能使村级组织借助外部力量的监督,克服“暗箱操作”、“随意操作”、“无时限操作”等弊端,更好地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⑸工作成效由民评定。建立健全村干部民主评议和责任追究制度,每年组织一次村干部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述职,党员和村民代表据此对村干部进行民主测评。这样可以改变以往村干部考核档次由上级定的做法,扭转了村干部 “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工作效果不理想的状况,使村干部对自己要求更高,为村里想得更多,为村民办事也更多了。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取更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

建设农村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是农村及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农村及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增长与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适应,形成人与自然共同生息与协调发展关系。营盘村应该注重农户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关系。

其次要实现人与人和谐。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基础上必然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就使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加剧,成为农村与农业发展的重大矛盾。因此,人与人应该和谐发展,不仅要代内相和谐,而且要代际相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一代更比一代和谐。

营盘村关键要处理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带来的耕地逐步减少与草地增多,羊只迅速发展后的销售矛盾,养羊农户和非养羊农户与外出务工人员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民个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使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奋斗目标。

第20篇:驻村工作组村情调研报告

驻村工作组驻村以来,深入田间地头,走家串户,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等形式,了解和掌握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摸清了三堡村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土地利用状况,形成了帮扶工作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三堡村地处子牙河边,村庄依河而建,东西长、南北宽,地理位置不错。全村共有人口960余人,耕地3443亩,人均占有耕地3.59亩。现有党员27人,享受低保户12家,无保供养人员6人。目前村里换届已结束,实现平稳过渡。现在村里有2200余亩土地分别承包给了天津仁爱集团、**旅游公司和北方创业公司。原村办企业,包括五金厂、塑料厂等现在全部由个人承包,每年村里收取承包费10万余元,用于改善村民福利。近几年来,村里投入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路面硬化、安装路灯、修建健身广场、安装自来水,还有农村合作医疗和孤老户看病等费用也都由村里负担,村民满意度极高。

多年来,政府和县里各职能部门对村里都非常关照,中学和水务局供水站坐落在本村,在设施农业和残疾人帮扶方面县农委、民政局、残联等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

二、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文化水平低,受教育的程度差。通过走访调查,在我们走访的19户户主中,4人是文盲,占走访户的21%,小学文化的8人,占42%,初中生5人,占26%,高中生有2人,占10%,这样的文化水平,致使农民生产致富的本领不高。

(二)村容村貌不整洁。村内柴草、农具、农作物的堆放不整齐,垃圾处理不及时,路面硬化不够,公厕破旧不卫生。夜间没有照明,夜间出行,让人心惊胆战。村北土坯房大多为

六、七十年代修建,现已破烂不堪,巷子狭窄,出行困难。

(三)基础设施不完善。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损毁,利用率不高,农作物的灌溉受到影响;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生态环境脆弱。

(四)缺少公共服务设施。村内综合服务站、健身活动设施部分损毁,不能及时修缮,图书阅览室的对口实用的书籍陈旧,新技术信息传播受到影响。

村委换届会的新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团结奋进,如何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径,关键的问题是注入资金和发展经济以及开放意识。如果能借助我们对口帮扶的外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胜利致富奔小康目标就能实现。

三、对策和建议

驻村工作组通过对三堡村的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上报集团党委并征求镇党委政府意见,对三堡村今后的帮扶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提升村容村貌

1、新建垃圾池15座。

2、改建、修建厕所6座。

3、对子牙河沿岸、各卫生死角、随意堆放的柴草进行清整。

4、组织专人常态化管理,垃圾池、厕所每天打扫、清运。

5、村南排水渠敷设水泥管道1000米。

6、对损毁严重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砌。

(二)建设配套设施

1、在村东头修建垃圾处理及污水处理厂,达到清洁排放。

2、维护好社区活动中心,增加活动设施,方便群众业余休闲。

3、购置图书,丰富阅览室内容,为农民提供学习的材料。

4、适时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5、制作村务党务公开栏,加强村务党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的透明度。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文明户\"、\"和谐家庭\"等文明优秀评选活动,努力提高三堡村精神文化建设水平。

(四)提升驻村工作组的自身素质

按照\"主动融入、虚心学习、贴近群众、严守纪律、创新工作、务求实效\"的要求,经常深入群众调研,真正摸清村情民意,做好帮扶工作。同时,要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方式,不断增强和提高在艰苦环境下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适应基层、服务下派工作的本领。

驻村工作组要自觉遵守帮扶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珍惜这次帮扶的工作机遇,为所三堡村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真正做到让组织满意、让群众受益。

大学生村情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情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