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体制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1-06-18 07:53:04 来源:调研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乡镇财政体制调研汇报材料

乡镇财政体制调研汇报材料

—**镇财政所长在市人大调研乡镇财政体制运行 工作汇报会上的发言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大力支持下,我镇财政紧紧围绕年初目标确定的预算收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贯彻稳健的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重点支

出需要;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理财,着力深化财政改革,努力促进我镇经济快速发展。

现将我镇财政的运行情况简作汇报。

一、我镇财政基本情况

我镇是全县保留了“财政所”这块牌子的三个镇之一,有行政村28个,社区9个,村干部、社区及其助理125人,目前财政供养的全额人员是:177人,其中:在职92人、退休85人(行政在职59人,退休63人;农服中心在职19人,退休21人;社服中心在职10人,退休1人;计生服务站在职4人)。享受财政补助的对象有民政伤残军人21人、复员退伍军人102人、农村低保人员644人、遗嘱37人、卫生院在职68人退休18人(卫生院目前我们实行的是定额补助)。我镇目前设有财政岗位9个(机改前15名),所长1名;副所长1名;总预算会计1名;收付中心出纳2名;核算会计2名;村级财务会计2名。我镇地处县城,机构庞大、人员多、部门设置复杂,目前有单独核算的会计业务14个,具体有:总预算、镇政府机关、民政办、计生办、财政所、农发办、综治办、农业服务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站、债权债务专账、五小费、农民筹资筹劳与镇村道路建设专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账,另外还将对我镇28个村9个社区的村(社区)级财务进行代理 (目前此项工作还在准备中),我镇财政所业务工作和管理监管方面在全县算是一面旗帜,是市级文明财政所,市级文明单位,省级巾帼岗,市级无烟单位,曾被县财政局推荐参加财政部举办的先进乡镇财政所的评选。所以在工作上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力求把工作落到实处。让先进、文明、高效、廉洁这面旗帜永不褪色。

二、1—5月财政的收支执行情况

收入方面,我们今年的预算是以3月30日向镇人大主席团第二次会议报告的预算草案执行的。今年县财政局对乡镇一直未下达指导预算,但我们自己的预算草案收入的编制是按照人员经费编实,公用经费从紧,项目经费从严的原则;编制预算658万元,从预算的执行情况看,1至5月全镇财政运行情况总体正常,其它财政收入在新的财政体制下,乡镇级基本没有,1—5月与上级往来实际拨付资金:295万元(帐上余额为510元,剔除历年超拨215万元,1—5月,县财政实际拨款:295元);其中全镇干部工资直发:96万元,民政定补:89万元;专项经费:58万元;用于日常运转:49万元,月均调度资金59万元。其二是支出方面,1—5月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7万元;教育:21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万元;医疗卫生支出:8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43万元;其他支出:18万元;合计支出:409万元(县级今年拨付给我镇是295万元,差额达114万元)。由于2007年行政事业单位实行的是新的会计科目,所以我没有分项将今年的支出数据和去年进行对接比较。

三、支出执行的特点

1.收付中心的运行,加强了我镇财政财务的监管。我镇收付中心于去年7月成立,收付中心的良性运作,打破了管理分散、集中监控难的旧格局,增大了政府的调控力度,加强了“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控制了资金的“体外循环”。集中了财力,整合了资金,规范了理财行为。撤销了单位银行账户和多头账户,把各单位的收入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由财政所统一核算和管理,账户统设,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严格了支出审批程序,统一执行开支标准,对各单位实行报账制管理,规范了财务报销手续,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收付,分户核算,三权不变(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的管理模式,收付中心的成功运行加强了财务运行的透明度,节约了行政成本。使我镇的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且具有创新机制的管理轨道。

2.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预算支出保障较好。由于我镇党委政府对财政工作的正确领导,镇人大对财政工作的大力支持加之财政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在财政局相关股室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资金筹集的力度,认真落实“保机构运转、保百姓冷暖、保社会稳定、促经济发展”的支出方针。1至5月,我镇财政支出保障较好。一是保证一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职工工资、离退休费、民政供养人员费用以及城市低保);二是保障了全镇机构正常运转经费的需要(农村五保户、农村低保、社区干部、村干部及助理、遗嘱实行财政直发);三是保障了教育、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文化支出、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资金需要(今年用于偿付学校债务21万元、用于医疗

推荐第2篇:乡镇财政调研报告

浅析乡镇财政困境及解决对策乡镇财政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石,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危机四伏,严重影响着乡镇政权的稳定和乡镇经济的发展,破解乡镇的巨大债务难题已迫在眉睫。

一、新形势下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财源建设慢,收入增长难。笔者在全县很多乡镇工作过,从各镇财政所综合上来的情况看,搞财源建设,抓财政收入已成为乡镇财政工作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财源建设搞不好,财税收入上不来,过半或年终任务完不成,而且,要搞好财源建设,不仅要政策、科技和信息投入,更需要资金投入,而目前的乡镇财政基本上是一个“吃饭”财政,对财源建设根本无力投入资金,财源建设成了纸上谈兵,收入增长乏力。

(二)乡镇责大权小,正常运转难。乡镇政府是责大权小的政府,却承担了太多的工作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许多事情都最终要落实到乡镇上。乡镇财政是最苦的财政,乡镇没有自己稳定的收入来源,特别乡镇财政更是难上加难。但群众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与乡镇财政收入的来源形成鲜明对比,常常是没有这方面的收入,却有这方面的支出。比如道路、桥梁建设,乡镇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收入,却

要承担这方面的义务,于是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三)可用财力少,公共服务难。可支配财力少了。但在减少乡镇财权的同时,乡镇事权却比以前有所增加,农村公益事业建设、社会保障支出、农村卫生、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等等。支出的压力又日益加重,在财政保支出、保运转的压力困难的情况下,根本无力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四)干部苦且累,待遇落实难。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的其他收费渠道已经堵死,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的也只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难以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在镇村运转困难,债务持续增加。

二、摆脱乡镇财政困境的几点建议

乡镇财政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在乡镇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体制不完善的具体表现。要逐步摆脱乡镇财政困境,必须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上着力,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培植乡镇财源,进一步增强乡镇财政实力。发展农村经济,培植乡镇财源是乡镇各项工作的“牛鼻子”,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财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名优农产品,并通过政策引导、生产扶持、系列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民由零

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经营转变。在此基础上,培育壮大加工型、流通型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增值率,提高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二是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建设新兴财源。要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结合现有乡镇企业的转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尽快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竞争发展的经济格局,不断提高来自民营经济的财政收入份额,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乡镇财源结构。三是要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开辟亮点财源。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出既能带动经济发展,又能突出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的小城镇。应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吸引外来资本、当地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开发,通过引商入市、以市活商、以商促贸、以贸活财,不断提高工商税收比重,涵养并壮大新的后续财源。同时,各地要抓好土地出让转让收益、基础设施建设收益以及各种罚没、收费的收缴与管理,不断扩大补充性财源。

(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调动乡镇聚财理财积极性。一是上级财政在与县乡财政分割财力时要坚持“财力向下倾斜、缺口上移”的要求,以事权划分财权,以财权决定事权,最大限度地照顾乡镇财政的利益,确保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全面实行综合预算管理。要从加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缓解财政困难状况、集中财力办

大事的目的出发,对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三是逐步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市级政府要在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对各乡镇财政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逐步缩小乡镇之间的财力需求差异,均衡各乡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每个乡镇都有履行职能所需的基本财力。四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着眼构建乡镇公共财政支出模式,建立有效的乡镇财政支出约束机制。

(三)调整理顺乡镇财税征管体制,进一步提高乡镇组织收入水平。一是要理顺财税征管体系。要从有利征收、有利管理、有利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出发,在财政、税务部门之间建立一种结构合理、配置适当、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财税运行机制。二是明确工作主体,将国、地税任务落实到职能部门,减轻征收成本。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将税源核查清楚,重新下达任务。税务部门应是完成国税、地税的主体职能部门,应将此项任务从乡镇卸下来落实到税务部门,乡镇只是协助税务部门完成国、地税收缴工作,这样既可极大地缓解乡镇财政压力,又可杜绝税务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收入。

(四)以推进机构改革为途径,大力压缩乡镇财政支出。一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二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按照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开的要求,对承担公益性职能的

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乡镇财政承担,而对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事业单位,逐步削减财政补贴;对非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则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逐步推向市场,限期自负盈亏。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立足实际,宜合则合,宜撤则撤,不强行上下对口。三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根据生源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调整和规划教育布局,适当集中办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社会办学,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四是采取小村并大村,扩大村级规模,村组干部交叉兼职等办法,精简村组干部,控制报酬标准,减少村级支出。

(五)妥善清理乡镇债务,进一步防范财政风险。首先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县、乡领导要对乡镇债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债务工作抓紧抓好。要树立“增收是政绩、消化债务也是政绩”的观念,防止“新官不理旧事”、“债多不用愁度过三年就换届”的消极应付思想。把债务列入乡镇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内容,对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其次,要制订还债计划。在全面清理核实乡镇债务的基础上,按债务的来源、用途和现状,区别不同债务情况,制订相应的偿还债务计划,而且,每年的偿债计划要纳入乡镇综合财政预算,确保有可靠的资金来源。要按照“上级支持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的办法建立

乡镇偿债准备金,用于偿还由乡镇财政承担的到期债务。第三,要积极主动消化债务。通过拍卖方式盘活乡镇资产及资源,解决部分债务。同时,上级财政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力度,给予乡镇政府必要的资金援助(包括贴息);金融部门也应积极帮助乡镇,对贷款实行停息挂帐,免除部分债务。第四,要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乡镇政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一律不准对外提供任何经济担保;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财力发展计划,不得打赤字预算,不得在没有偿还保证和偿债能力的情况下,盲目搞建设项目。

南县麻河口镇财政所2012年11月

推荐第3篇:乡镇财政调研报告

一、我县乡镇财政职能基本状况

目前,我县各乡镇财政所承担的工作大致相同,主要是承担乡镇一般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部门综合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的征管,国有(集体)资产管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执行财政监督,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协助税收征管等。

(一)做好财政收支预算,保障党委政府工作正常运转。编制财政预算,保障乡镇政府运转是乡镇财政所的基本职能。我县乡镇财政所根据上级财政“要健全乡镇财政预算制度,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力求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切实保障乡镇党政机构行政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运转的支出需要,努力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严格按照财政预算制度和编制程序按时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预算方案通过后,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二)做好涉农补贴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各乡镇财所通过涉农财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对各自辖区内的农户建立了详细的信息库,内容包括:每户人口数,主要劳动力,种植土地面积等情况以及收入状况等。与镇多办、畜牧站、农机站等部门对涉农补贴对象的小麦种植面积补贴、良种补贴、养殖母猪补贴和购买大型农用机械补贴申报的情况,认真做好认定、审核和公示等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内,最后通过“一卡通”把补贴款发放到补贴对象本人手中。

(三)参与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乡镇财政所积极参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于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建立了全项目库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对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包括农林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等也加强监根据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进度情况,经过核实后,给专项资金项目拨付资金,既严防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发生,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财务监督,健全乡村理财机制。各乡镇财政所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实行统一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并按月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镇直各部门使用的房屋认真做好建造日期及使用年限的登记建档,对购买的车辆、空调和办公用品的购买日期、品牌、金额、使用年限分别一一登记造册,制定台帐,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联合镇“双代管”办公室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审批,限定报刊费,禁止招待费,以便更好地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五)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各乡镇财政人员除积极参加县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还参加各镇党委定期组织的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的活动,除此之外各乡镇财所人员每周再抽出2-4小时集中或分散学习法规政策或业务知识,以增强财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每个人员的财政管理水平都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我县乡镇财政所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乡镇机构改革后财政所到底会不会撤消?如不撤,乡镇财所的工作在哪里?该如何工作?这种认识上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对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部分财政所存在管理松散、人心不稳,工作消极等现象。

推荐第4篇:乡镇财政调研报告

一、我县乡镇财政职能基本状况

目前,我县各乡镇财政所承担的工作大致相同,主要是承担乡镇一般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部门综合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的征管,国有(集体)资产管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执行财政监督,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协助税收征管等。

(一)做好财政收支预算,保障党委政府工作正常运转。编制财政预算,保障乡镇政府运转是乡镇财政所的基本职能。我县乡镇财政所根据上级财政“要健全乡镇财政预算制度,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力求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切实保障乡镇党政机构行政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运转的支出需要,努力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严格按照财政预算制度和编制程序按时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预算方案通过后,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二)做好涉农补贴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各乡镇财所通过涉农财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对各自辖区内的农户建立了详细的信息库,内容包括:每户人口数,主要劳动力,种植土地面积等情况以及收入状况等。与镇多办、畜牧站、农机站等部门对涉农补贴对象的小麦种植面积补贴、良种补贴、养殖母猪补贴和购买大型农用机械补贴申报的情况,认真做好认定、审核和公示等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内,最后通过“一卡通”把补贴款发放到补贴对象本人手中。

(三)参与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乡镇财政所积极参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于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建立了全项目库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对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包括农林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等也加强监根据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进度情况,经过核实后,给专项资金项目拨付资金,既严防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发生,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财务监督,健全乡村理财机制。各乡镇财政所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实行统一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并按月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镇直各部门使用的房屋认真做好建造日期及使用年限的登记建档,对购买的车辆、空调和办公用品的购买日期、品牌、金额、使用年限分别一一登记造册,制定台帐,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联合镇“双代管”办公室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审批,限定报刊费,禁止招待费,以便更好地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五)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各乡镇财政人员除积极参加县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还参加各镇党委定期组织的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的活动,除此之外各乡镇财所人员每周再抽出2-4小时集中或分散学习法规政策或业务知识,以增强财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每个人员的财政管理水平都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我县乡镇财政所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乡镇机构改革后财政所到底会不会撤消?如不撤,乡镇财所的工作在哪里?该如何工作?这种认识上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对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部分财政所存在管理松散、人心不稳,工作消极等现象。

2、工作纪律不够严格。在日常工作中,纪律意识较差,不能严格遵守按时上下班制度,迟到早退现象严重,部分干部职工平时挂着上班的牌,做的却是自已的生意,有的长期旷工在外做生意,工作散漫。

3、个别领导敷衍了事。个别乡镇财政所领导在工作上不抓紧,不督促所内干部职工按期完成工作,听之任之;对纪律检查隐瞒、包庇不上班干部职工:检查到缺勤人员时,以外出办事为由搪塞检查组。汇报工作时总是客观原因多于主观原因,没有深入分析主观因素。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明确乡镇财政指导管理机构。要在财政部门内部明确一个处室具体负责对乡镇财政的归口管理和指导。据我们了解,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财政厅(局)组建了专门的基层财政管理处(局)负责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其中黑龙江、浙江、广西、重庆、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10个省份在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加挂农村基层财政管理局的牌子。我省铜川市从XX年起将原县(区)农业税收管理局改为农村财务管理局,同时将原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更名为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负责乡镇财政的管理工作。大荔、太白、彬县、旬邑、蓝田等县已经明确把对乡镇财政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交由县综改办负责。我们认为,要贯彻落实谢旭人部长关于“乡镇财政机构建设、职能定位、资金监管、工作指导由国务院农村综改办负责;乡镇财政预算、体制问题由预算司负责”的批示精神,对乡镇财政管理的有关问题尽快予以明确。

(二)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乡镇财政所履职条件。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乡镇财政所办公用房不足、交通工具缺乏、办公设备老化等问题,为乡镇财政干部创造必需的工作环境。从铜川、商洛等市情况看,标准化乡镇财政所建设要达到:宿办分离、三室一厅、柜台式办公。所长办公室、档案室、会议室面积为20平方米左右,综合服务大厅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从建设投入来看,新建一个财政所需40万元,扩建一个财政所需30万元,更新修缮一个财政所需10万元。另外,乡镇财政所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公务用车。建议将乡镇财政所的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中省财政补助、市县加大投入”的办法,逐步实施,分三年完成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改造任务。同时,要将乡镇财政所的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局的部门预算,实行集中支付、集中核算。

推荐第5篇: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解乡镇财政管理现状,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我们采取书面调查、典型分析、分片座谈的方式,对我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行乡镇财政体制运行情况

我县乡镇财政改革按区域设置一乡一所,人员每所1-3人,实行当地政府与县级财政部门双重管理,每乡镇都有办公住房。实施“划分税种,核定基数,全额解缴,超收分成,自求平衡”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乡镇财政运行管理总体上是好的。体现在五个方面:

划分了乡镇财政收入范围。烟叶特产税按政府文件实行超任务奖,农村税费改革缺口由县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界定了乡镇财政支出范围。支出范围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公费医疗支出、民政优抚支出、抢险救灾支出、支农支出及生产经济建设等支出。

保证了乡镇机构正常运转。我县财政供给人员达18000多人,属全省最多的县,近几年实行省直管以来,人员工资已经能保证按时发放。

消化了部分乡镇赤字。我县是一个以烤烟产业为主的税种单一县,近几年,煤碳产业发展迅速,有矿乡镇收入增长快,超收奖励政策提高了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赤字得到很大的消化。

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乡镇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自身结余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招商引资,加大了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投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乡镇财政所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双重管理的机制使得有的财政所人员上推下滑、长期不干实事,有的则以乡镇的中心工作为主,缺少业务能力,形成两个极端。当然,管理制度也需完善。

现行管理体制致使乡镇财力悬殊。由于交通、乡镇区位环境及经济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造成乡镇之间财力悬殊较大。

现行管理体制造成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结余差距过大。

现行管理体制不利有效化解乡镇债务。由于乡镇财政管理不够规范,财政支出随意性较大,有的乡镇未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保障正常运转、消赤减债,甚至不顾财力状况大兴土木、购买小汽车等。

财政制度执行不力,监管不够到位。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权限主要在乡镇,财政所只能作为乡镇政府的会计出纳,监管上缺乏激励机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开展有组织的经常性财政、财务大检查,财经纪律执行力度弱。

三、强化乡镇财政管理的建议

合理界定乡镇事权范围。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乡镇政府的支出范围。乡镇事权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场镇管理运行经费、医疗经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村干部补贴、村办公经费、乡村道路维修费、低保配套费、优抚经费、五保户供养费等。

合理划分县乡财政收入。一是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执行增值税、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分成比例,并把能征收的税种尽量留给乡镇。二是根据乡镇事权范围每年确定乡镇支出基数。按当年预算超收确定一定比例进行县乡分成,乡镇留足刚性支出基数和超收分成的部分后,余下的上缴县财政;属收不抵支的乡镇,由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定额补助。三是烤烟税、社会抚养费分成比例按现行规定执行。四是工业园区企业实现的税收收入列入县级财政收入,乡镇招商引资进入园区企业税收按一定比例分成。园区坐落地乡镇,可适当给予工作经费补助。

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新时期财政工作。健全乡镇财政职能,完善机构人员管理,选择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加强乡镇财政人员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分级培训机制。保障乡镇财政实施监管工作的必要经费,改善工作条件。

坚决控制乡镇新增债务。在对乡镇进行考核时要牢固树立“增收是政绩,偿债也是政绩”的新观念,把促进发展、消化债务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乡镇新增债务。乡镇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不得以任何名义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和抵押,凡违反规定担保形成的新债,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要逐步偿清历史债务。对已形成的债务,进一步明晰债务构成,明确债务主体,分年度逐步消化历史欠账。

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一是严格票据管理。乡镇财政收入票据实行“存量控制、缴旧领新、规范填开、及时入库、对号核销、票款同步”的管理办法,各乡镇财政所应建立专用票据台账,县财政局实行专人管理、分乡设簿、收发登记,并采取双月结算检查制度。二是严格财经纪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严格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收坐支;财政部门要及时划拨权属乡镇的资金,必须当年划拨兑现。三是严格财务监管。建立税收信息共享机制,严禁转引税收;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大财政、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力度。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凡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规定,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目标

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监管范围。乡镇财政要将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助性资金,支农惠农的项目建设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资金,上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资金。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加快预算支出进度,促进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提高资金项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推进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明确补助性资金监管工作的重点。财政补助性资金,是指以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头数、购买行为等为分配依据,直接或间接补助到农民的财政资金。包括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运转方面的财政补助资金。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乡镇财政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及时公开各种补助政策,要把有关《公开信》和“一折通”等及时发放到农户,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将村委会上报的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村务公开栏”或“财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认真核实补助信息。乡镇财政对公示中有举报、有反映的案例,要派人及时到当地核实真伪。对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在校学生人数、寄宿生生活补助人数、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补助人数、五保户供养人数、优抚对象人数、低保救助人数、农业保险补贴面积等,在向县级财政或主管部门汇总上报补贴名册前,乡镇财政要有重点地派人到现场进行清点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向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报告。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要按照各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国库集中支付与“一折通”相结合等有效的资金发放制度,保证补助资金及时、安全、便捷地落实到户,避免多卡发放,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农民补贴资金。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乡镇财政要与有关站所一起,认真做好本乡镇范围内补助资金相关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报告和建档等台账工作,适时对有关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协调做好上级安排补助性资金的监管。对于由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发放的补助性资金,上级财政部门应协调同级主管部门,及时向乡镇财政提供相关补助政策文件,并提出监管要求。乡镇财政根据上级财政的委托,做好监管工作。

抽查审核单位经费预算。对于教育、卫生等按照生均、人均标准安排公用经费等支出的单位,乡镇财政要积极配合县级财政落实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补助对象实有人数等情况的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报告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

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项目资金是指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生态环境、教育、医疗、文化条件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财政补助资金。严把项目申报关。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实地察看,并向县级财政提出意见建议。做好项目公示。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的实施范围、责任人和受益人等情况进行公示,鼓励农民参与,加强群众监督。跟踪项目实施。实地检查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县级财政报告,按照县级财政委托,做好项目支出审核和资金拨付工作。及时评估验收。做好项目评估验收和档案管理工作,提出项目运转和维护管理建议等。

细化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细化预算编制。乡镇财政要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编报,严格审核有关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年度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理。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要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并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完成后要组织评审验收和绩效考核。完善“乡财县管”制度。县级财政部门要负责对乡镇纳入预算管理的项目进行审核把关,组织好资金拨付和跟踪监控工作。

协作监管项目建设资金。对于上级财政与主管部门共同支持或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下达到本乡镇的资金,乡镇财政要建立与各专业站所、村委会的日常信息联络制度,及时掌握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到各站所、村、组、农场、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的项目资金信息,建立项目档案,及时纳入监管范围。要主动收集县级财政各业务股室下发的项目资金文件,了解下达到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及时实施监管。要实地察看或抽查项目开工建设情况,检查资金使用情况,评估项目运行效果,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夯实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管理工作。乡镇财政要按照本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搞好本乡镇范围内的农林水利、乡村道路、学校医院、集镇村庄、环境保护等项目库建设。对项目申报和项目安排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随意申报和重复申报项目。对建设项目要进行公示,避免虚假立项、套取项目资金现象。对已完工项目要进行档案管理,跟踪项目效益。

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要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年结余资金等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要积极清理预算外收入,严格基金收入管理。要加强收入征管工作,对乡镇负责征收的财政收入,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不得截留、坐支、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要逐步完善乡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要及时报送预算,按规定程序报送人大批复,并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完善有关制度措施,严格乡镇财政支出和会计核算管理,加强县级财政对乡镇的监督检查。

健全乡村财务管理。要逐步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地掌握乡村债务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债务控制和化债工作规章制度。乡镇财政既要尊重村级组织资金安排使用的自主权,也要加强对村级组织财务的管理,积极探索村账乡代管等管理方式。要对上级部门补助村级组织的专项工作经费进行专账核算。要加强对乡村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乡村资产购建、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管理制度,做到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统一。

推荐第6篇:乡镇财政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乡镇财政工作调研报告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乡镇财政工作调研报告1

一、乡镇财政监督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现行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就xx县目前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开展情况来看,乡镇财政监督检查主要依赖于县级财政监督部门,乡镇财政所主要是配合上级财政监督部门工作,没有或者很少主动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由于体制或者其他方面原因,乡镇财政部门自主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主动监督意识不强,存在等靠望思想。

大部分乡镇财政所认为财政监督是县监督局的事情,主观认识不足。

2、管理体制不顺,开展监督检查阻力大。

由于xx县财政所“人、才、物”归地方政府政府管理,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主要是遵从地方政府的旨意,在开展监督检查的同时不同程度上会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不能展开手脚开展监督检查。

3、执法主体不明,处理落实力度薄弱。

由于财政所是乡镇的一家事业单位,不属于一级执法主体,没有执法权力,往往查出问题,也得不到很好的处理和落实,大多数只能是不了了之。

4、检查程序不规范,监督检查缺乏有序性和科学性。

由于缺乏一整套完整的乡镇财政监督操作程序和工作规范,再加上乡镇财政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在执行财政监督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缺乏有力的执法依据,实行财政监督工作往往也只能了于形式,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检查的重点及难点。

1、乡镇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乡镇财政体制已由原来的一级财政改为“乡财县管乡用”模式,每年的收支纳入部门预算管理,不再核算税收收入,除镇政府和财政所,其他部门全部垂直上划。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是上级补助收入和非税收入,而乡镇政府及财政部门都没有收费及罚没等政府非税收入科目所赋予的职能,大部分是地方企业上交及上级专项补助等自筹收入,从严格上讲,只能属于自筹收入,而且收入来源复杂,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给监督检查也增加了难度。

2、乡镇财政收入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

主要是部分收入具有不合理性或不合法性:如部分乡镇政府和村组织存截留、挪用专项资金,少数部门存在乱收费现象等。

3、乡镇财政收入财政监督检查的重点是:

如何规范乡镇收入形式,严禁乱收费行为,如何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的监督,保证专项资金的使用安全和使用效益。难点是:村级收入管理不规范,没有真正全额纳入预算管理,存在坐收坐支现象;对乡镇政府和村组织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督促整改及处理处罚力度不够。

(三)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存在问题。

1、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

就xx县而言,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管理模式是实行“乡财县管”和“国库授权支付”模式。对乡镇政府和财政所编制部门预算,对村级转移支付支出编制公共支出预算。

2、乡镇财政支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由于乡镇项目资金存在不确定性,一般很难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畴。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缺乏严肃性,部门预算也仅仅是规范了财政预算内支出,而预算外支出预算在编制和执行上都不严格,部门预算改革普遍是了于形式,缺乏严密性。

(四)乡镇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与类别,违纪违规的主要表现形式,检查的重点及难点。

1、xx县乡镇财政支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部门预算支出:是指乡镇政府和财政所的部门预算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2)村级补助支出:是指村级转移支付和取消农业税后农业税附加。

(3)专项资金支出:包括各类惠农补贴资金、民政优抚资金及项目资金等。

(4)“以钱养事”支出:指对以钱养事单位的补助支出。

2、违纪违规的主要形式是:串用资金科目,不严格按照科目支出类型使用财政资金,存在挤占、挪用部分项目资金现象,有的地方还存在用下年度资金弥补上年度资金缺口现象,形成寅吃卯粮状况。

(五)乡镇财政如何开展财务、会计、资产和绩效监督,重点是什么。

1、转变观念,强化监管意识。

乡镇财政部门要增强大财政监督意识,要把加强财政监督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范畴,要争取财政监督的主动性、经常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重点检查工作。

2、发挥优势,探索监管思路。

一是要规范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程序和操作规范;

二是要完善乡镇财政监督队伍建设;

三是要明确乡镇财政监督职能和完善监督机构设置;

四是要增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执法权力;四是要理顺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五是要保障乡镇财政财政监督工作经费。

3、上下联动,形成监管合力。

上级财政监督部门要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建立日常监督检查的考核检查和绩效评价及激励机制,要建立财政监督情况上报和重点违纪违规情况预警防空防控机制,要形成上下联动的监管合力。

4、齐抓共管,开创监管局面。

财政监督离不开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各级政府部门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要积极营造大财政监督氛围,形成全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六)实行“乡财县管”、“村财乡管”新情况、新问题,违纪违规的新表现形式是什么。

1、“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乡财县管”主要是管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管理难到位,对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缺乏力度;“村财乡管”主要是管帐,对资金和资产管理难到位,综合预算编制和执行力度不够。

(2)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会计基础工作不够规范,财务会计制度执行缺乏力度,白纸条入帐、现金余额过大现象普遍。

(3)会计执法环境不优,农村的公共支出往往都无法提供规范的原始发票,支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

2、违纪违规的新表现形式主要有:

(1)编制和申报虚假或重复申报项目套取项目资金弥补公用经费不足;

(2)挤占、截留或挪用专项资金用于公用经费支出;

(3)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部分“两委”存在人人手里有钱、人人用钱现象;

(4)以钱养事项目不清,明是养事,实是养人。

二、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乡镇财政监督专员制度:

由县财政监督机构派出财政监督专员驻乡镇或区域负责辖区财政监督日常工作,履行财政监督职责,执行上级重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任务。

(二)规范乡镇财政监督工作程序:规范和完善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和执法程序。

(三)明确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职责和内容。

(四)建立乡镇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效能考核和评价机制,注重绩效评价。

(五)强化乡镇财政监督检查执法力度,赋予必要的执法权力。

(六)加强乡镇财政监督检查队伍自身建设,建立乡镇财政监督专员考核考评和异地交流机制,实行再监督。

(七)理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规范统一的乡镇财政垂直管理体系,有利于加强乡镇财政队伍的管理和工作指导,便于乡镇财政干部的异地交流,有利于充分调动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

乡镇财政工作调研报告2

为了解乡镇财政管理现状,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我们采取书面调查、典型分析、分片座谈的方式,对我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行乡镇财政体制运行情况

我县乡镇财政改革按区域设置一乡一所,人员每所1—3人,实行当地政府与县级财政部门双重管理,每乡镇都有办公住房。实施“划分税种,核定基数,全额解缴,超收分成,自求平衡”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乡镇财政运行管理总体上是好的。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划分了乡镇财政收入范围。烟叶特产税按政府文件实行超任务奖,农村税费改革缺口由县财政转移支付解决。

(二)界定了乡镇财政支出范围。支出范围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工资、公用经费、公费医疗支出、民政优抚支出、抢险救灾支出、支农支出及生产经济建设等支出。

(三)保证了乡镇机构正常运转。我县财政供给人员达18000多人,属全省最多的县,近几年实行省直管以来,人员工资已经能保证按时发放。

(四)消化了部分乡镇赤字。我县是一个以烤烟产业为主的税种单一县,近几年,煤碳产业发展迅速,有矿乡镇收入增长快,超收奖励政策提高了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赤字得到很大的消化。

(五)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乡镇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自身结余资金,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招商引资,加大了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的投入,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现行乡镇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乡镇财政所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双重管理的机制使得有的财政所人员上推下滑、长期不干实事,有的则以乡镇的中心工作为主,缺少业务能力,形成两个极端。当然,管理制度也需完善。

(二)现行管理体制致使乡镇财力悬殊。由于交通、乡镇区位环境及经济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造成乡镇之间财力悬殊较大。

(三)现行管理体制造成县乡两级财政收支结余差距过大。

(四)现行管理体制不利有效化解乡镇债务。由于乡镇财政管理不够规范,财政支出随意性较大,有的乡镇未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保障正常运转、消赤减债,甚至不顾财力状况大兴土木、购买小汽车等。

(五)财政制度执行不力,监管不够到位。乡镇财政所的管理权限主要在乡镇,财政所只能作为乡镇政府的会计出纳,监管上缺乏激励机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开展有组织的经常性财政、财务大检查,财经纪律执行力度弱。

三、强化乡镇财政管理的建议

(一)合理界定乡镇事权范围。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确定乡镇政府的支出范围。乡镇事权包括行政事业人员(含离退休人员)工资(含津补贴)、公用经费、场镇管理运行经费、医疗经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村(居委)干部补贴、村(居委)办公经费、乡村道路维修费、低保配套费、优抚经费、五保户供养费等。

(二)合理划分县乡财政收入。一是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执行增值税、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的分成比例,并把能征收的税种尽量留给乡镇。二是根据乡镇事权范围每年确定乡镇支出基数。按当年预算超收确定一定比例进行县乡分成,乡镇留足刚性支出基数和超收分成的部分后,余下的上缴县财政;属收不抵支的乡镇,由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定额补助。三是烤烟税、社会抚养费分成比例按现行规定执行。四是工业园区企业实现的'税收收入列入县级财政收入,乡镇招商引资进入园区企业税收按一定比例分成。园区坐落地乡镇,可适当给予工作经费补助。

(三)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以适应新时期财政工作。健全乡镇财政职能,完善机构人员管理,选择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干部充实到乡镇财政队伍中来。加强乡镇财政人员培训工作,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分级培训机制。保障乡镇财政实施监管工作的必要经费,改善工作条件。

(四)坚决控制乡镇新增债务。在对乡镇进行考核时要牢固树立“增收是政绩,偿债也是政绩”的新观念,把促进发展、消化债务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乡镇新增债务。乡镇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不得以任何名义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和抵押,凡违反规定担保形成的新债,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要逐步偿清历史债务。对已形成的债务,进一步明晰债务构成,明确债务主体,分年度逐步消化历史欠账。

(五)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一是严格票据管理。乡镇财政收入票据实行“存量控制、缴旧领新、规范填开、及时入库、对号核销、票款同步”的管理办法,各乡镇财政所应建立专用票据台账,县财政局实行专人管理、分乡设簿、收发登记,并采取双月结算检查制度。二是严格财经纪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严格收支两条线,严禁坐收坐支;财政部门要及时划拨权属乡镇的资金,必须当年划拨兑现。三是严格财务监管。建立税收信息共享机制,严禁转引税收;要健全完善制度,加大财政、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力度。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凡违反国家财经纪律规定,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目标

(一)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监管范围。乡镇财政要将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以及部分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全部纳入乡镇财政监管范围。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助性资金,支农惠农的项目建设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资金,上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资金。

(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加快预算支出进度,促进资金及时足额拨付。提高资金项目的安全性,防止数据不实、虚假立项、骗取套取、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行为。推进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受益程度。

(三)明确补助性资金监管工作的重点。财政补助性资金,是指以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牲畜头(只)数、购买行为等为分配依据,直接或间接补助到农民的财政资金。包括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和支持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运转方面的财政补助资金。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乡镇财政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及时公开各种补助政策,要把有关《公开信》和“一折通”(或一卡通)等及时发放到农户,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要联系或配合有关站所、单位,将村委会上报的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村务公开栏”或“财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认真核实补助信息。

乡镇财政对公示中有举报、有反映的案例,要派人及时到当地核实真伪。对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在校学生人数、寄宿生生活补助人数、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补助人数、五保户供养人数、优抚对象人数、低保救助人数、农业保险补贴面积等,在向县级财政或主管部门汇总上报补贴名册前,乡镇财政要有重点地派人到现场进行清点抽查,并将抽查结果及时向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报告。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要按照各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国库集中支付与“一折通”(或“一卡通”)相结合等有效的资金发放制度,保证补助资金及时、安全、便捷地落实到户,避免多卡发放,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农民补贴资金。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乡镇财政要与有关站所一起,认真做好本乡镇范围内补助资金相关基础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报告和建档等台账工作,适时对有关信息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基础信息完整、真实、准确。

(四)协调做好上级安排补助性资金的监管。对于由上级财政或主管部门发放的补助性资金,上级财政部门应协调同级主管部门,及时向乡镇财政提供相关补助政策文件,并提出监管要求。乡镇财政根据上级财政的委托,做好监管工作。

(五)抽查审核单位经费预算。对于教育、卫生等按照生均、人均标准安排公用经费等支出的单位,乡镇财政要积极配合县级财政落实有关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补助对象实有人数等情况的抽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并报告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

(六)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项目资金是指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自然生态环境、教育、医疗、文化条件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财政补助资金。严把项目申报关。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可行性进行实地察看,并向县级财政提出意见建议。做好项目公示。乡镇财政要对项目的实施范围、责任人和受益人等情况进行公示,鼓励农民参与,加强群众监督。跟踪项目实施。实地检查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进展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向县级财政报告,按照县级财政委托,做好项目支出审核和资金拨付工作。及时评估验收。做好项目评估验收和档案管理工作,提出项目运转和维护管理建议等。

(七)细化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细化预算编制。乡镇财政要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编报,严格审核有关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对符合要求的项目纳入年度预算。加强预算执行管理。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要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并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跟踪管理。项目完成后要组织评审验收和绩效考核。完善“乡财县管”制度。县级财政部门要负责对乡镇纳入预算管理的项目进行审核把关,组织好资金拨付和跟踪监控工作。

(八)协作监管项目建设资金。对于上级财政与主管部门共同支持或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下达到本乡镇的资金,乡镇财政要建立与各专业站所、村委会的日常信息联络制度,及时掌握上级主管部门下达到各站所、村、组、农场、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的项目资金信息,建立项目档案,及时纳入监管范围。要主动收集县级财政各业务股室下发的项目资金文件,了解下达到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及时实施监管。要实地察看或抽查项目开工建设情况,检查资金使用情况,评估项目运行效果,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九)夯实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管理工作。乡镇财政要按照本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搞好本乡镇范围内的农林水利、乡村道路、学校医院、集镇村庄、环境保护等项目库建设。对项目申报和项目安排提出合理化建议,避免随意申报和重复申报项目。对建设项目要进行公示,避免虚假立项、套取项目资金现象。对已完工项目要进行档案管理,跟踪项目效益。

(十)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要将税收收入、非税收入、上年结余资金等所有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综合预算。要积极清理预算外收入,严格基金收入管理。要加强收入征管工作,对乡镇负责征收的财政收入,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不得截留、坐支、挪用和私设“小金库”。要逐步完善乡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建立项目库管理制度。要及时报送预算,按规定程序报送人大批复,并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完善有关制度措施,严格乡镇财政支出和会计核算管理,加强县级财政对乡镇的监督检查。

(十一)健全乡村财务管理。要逐步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地掌握乡村债务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债务控制和化债工作规章制度。乡镇财政既要尊重村级组织资金安排使用的自主权,也要加强对村级组织财务的管理,积极探索村账乡代管等管理方式。要对上级部门补助村级组织的专项工作经费进行专账核算。要加强对乡村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乡村资产购建、验收、保管、使用、处置等管理制度,做到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统一。

推荐第7篇:乡镇财政论文: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研究

乡镇财政论文: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研究

【中文摘要】乡镇财政是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国家财政的基石,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多年以来,乡镇财政在管理基层财政、组织地方税收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1994年我国推行的分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开始形成我国分税分级财政框架。但分税制改革仍然带有很大的过渡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地方既得利益。在收入分配模式中,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从分税制前5000亿元中的28.35%迅速上升到2009年财政收入总额近6.9万亿元中的52.4%。’同时,省和市级政府的财力也有集中趋势,只有县乡两级财政收入比重在下降。据统计,县乡财政供养人员近3000万人,约占全国财政供给人员的70%,但县乡财政本级财政收入却只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17%不到。适当集中财力和财权,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是必要的,但如果集中的程度过大,集中的速度过快,必然会对基层财政造成负面影响,使得基层财政出现资金严重不足的现象。本文从我国财政体制的基本理论出发,借鉴德国、美国、日本等三个国家财政管理经验,分析他们的财政体制在保障基层财政方面的内容及特征。同时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乡镇财政体制为研究对象,借鉴浦东经验提出分步解决乡镇财政体制问题的建议。

【英文摘要】Township finance is the most basic level in our current financial system.It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state finance.It is the economic base of township government to

fulfill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functions.Years, it is very important of township finance to manage the basic finance, organize the local taxes.Now, with the deepening of tax-sharing system reform in 1994, financial framework has already been formed.But, it largely retained the local government interests with great transitional nature.The result is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venue in the national proportion of total fiscal revenue is 28.35% before the tax-sharing system reform, and it up to 52.4% in 2009.Meanwhile,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governments have concentrated financial resources.Only county and township government revenue is falling.According to statistics, county and township government provide for nearly 3000 people which take up 70% of entire country.But county and township financial revenue take up 17% of the national revenue.It is neceary to concentrate financial resources, but if the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is too large and the speed is too fast, inevitab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ounty and township finance which make a serious shortage of funds.This paper is from the start of basic theory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learning from Germany,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other financial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alyse the content and features in

their financial system of the basic financial protection.At the same time, select the township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of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Pudong,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put forward step by step proposal to solve the financial difficulties of township.【关键词】乡镇财政 财政体制 转移支付

【英文关键词】township financefinancial systemtransfer payment

【目录】我国乡镇财政体制研究5-6景7础8-119-1011-17

Abstract6

摘要

1.1 选题背

第一章 绪论7-17

7-8

1.2 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1.3 研究的理论基1.3.2 公共选择理论1.4 国内外文献述评

1.4.2

1.3.1 公共产品理论8-91.3.3 新制度经济学10-1

11.4.1 国外有关研究文献述评11-1

212-17

内有关研究文献述评鉴17-27

第二章 国内外财政体制的经验借

2.1.1

2.1 德美日三国财政体制分析17-2

317-19

2.1.2 美国财政体制安排

德国财政体制安排19-21

2.1.3 日本财政体制安排21-23

2.2.1 立法界定事权

2.2 三国财政

体制的共同特征23-2523-24等化24-2

52.2.2 科学界定财权242.2.3 转移支付制度均

2.3 国内”强镇扩权”经验借鉴

25-272.3.1 “强镇扩权”改革主要内容25-262.3.2

“强镇扩权”与”乡财县管”的比较分析26-27新区乡镇财政体制分析27-37

第三章 浦东

3.1 浦东开发初期的财政体制

3.1.1 “八五”乡镇财

一”八五”体制(1990—1995)27-28政体制主要内容27-28成效28

3.1.2 “八五”乡镇财政体制取得的

3.2 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阶段--”九五”体制

3.2.1 “九五”乡镇财政体制主要内容

(1996—2000)28-3028-2929-30

3.2.2 “九五”乡镇财政体制运行情况3.2.3 “九五”乡镇财政体制存在问题30

3.3

初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十五”体制(2001—2005)30-3231

3.3.1 “十五”乡镇财政体制主要内容

3.3.3

3.3.2 “十五”乡镇财政体制运行情况31

“十五”乡镇财政体制存在问题31-323.4 综合配套改革初

3.4.1 “十一

见成效—”十一五”体制(2006—2010)32-37五”乡镇财政体制主要内容32-33政体制运行情况33-34问题34-3737-4637-40

3.4.2 “十一五”乡镇财

3.4.3 “十一五”乡镇财政体制存在

第四章 浦东新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模式探索4.1 第一步:发挥省、市、区县级财政的积极性4.1.1 考核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37-38

4.1.

2考核激励机制的评价指标38-39的确定39惩措施40

4.1.3 考核激励机制奖励额

4.1.5 资金使用与奖

4.2.

14.1.4 考核程序39-40

4.2 第二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40-42

推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化进程适度、稳定可靠的转移支付基金41付规模与比例41镇41-42

40-414.2.2 建立规模

4.2.3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

4.2.4 条线专项资金通过转移支付直拨至乡

4.3 第三步:4.3.1 扩大

4.2.5 提高转移支付透明度42

重新构建为基层财政提供保障的财政体制42-46乡镇财政必要的财权政支出体制42-4647-50

后记

42

4.3.2 构建为基层财政提供保障的财结束语46-47

参考文献

50-51

推荐第8篇:乡镇财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托克托县伍什家镇财政所

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理财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逐渐淡出农业税收征管的同时,落实民生政策、发放涉农补贴、服务“三农”发展的职责逐步增强,乡镇财政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乡镇财政是我国整个财政体系的最基础层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基层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在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伍什家镇财政机构建设情况

伍什家镇位于托县县城东北部15公里处,辖15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总人口1.5万人,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呼托公路、呼城高速公路、呼准铁路贯穿境内,交通便捷、宜农宜商。2012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0.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300元。镇财政所现有干部职工5人,其中财政所所长兼预算会计1人,主管会计兼专项资金管理员1人,村级财务会计兼“一事一议”专管员1人,出纳兼录入会计1人,记账会计兼档案票据专管员1人。全所干部中:30-40岁2人,40岁以上3人;大专学历5人;取得助理会计师2人,其他工作人员都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近年来,镇政府不断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大力开辟镇级财源,加强收支管理,使镇财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1、提高思想认识,全面推进镇财政工作。

- 1

3、规范预算管理。

进一步完善镇预决算制度,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增强预算约束力,解决预算编制随意、执行不严肃问题。加强镇非税收入监管,实施以预算内外资金统管为主要内容的镇财政综合预算,管好用好镇政府性资金。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不断强化税源管理,定期协调部门收入征管工作,搞好协税护税,建立了协护税办公室,承担起全镇的协护税工作,在收入应收尽收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

4、做好民生服务公共服务。

根据服务三农、改善民生对财政工作的新要求,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利用乡镇财政贴近农村、直接服务农村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基层财政的公共服务水平,实行“一折通”、“一站式”服务等方式,将各项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把国家的涉农补贴、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对镇财政预算指标的控制和财务核算的监管,规范镇收支行为,优化镇支出结构,保证民生等重点支出。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努力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土地流转等问题,理顺农村经济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加强涉农资金监管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镇财政所严把涉农资金监督管理“五个关口”,确保涉农专项资金安全有效运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严把涉农专项资金“公开关”。

- 3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农户一般要得到多项补贴,这些最终都要靠财政所来落实,加上“村财镇代理”,镇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地增加。由于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比税改前增加两倍,镇财政人员不堪重负。由于涉农补贴涉及到农民个人的直接利益,发放工作做不好,影响较大,发钱比收钱还难。同时,会计核算业务也大量增加,一名财政干部甚至要管理多个账户,加之会计核算行政干预仍然较多,也人为地造成工作难度的增大。

2、经费短缺,办公条件差。

随着财政所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例如下乡所需的交通工具开支,需要印刷大量的分户补贴清册,需要大量增加计算机的纸张、墨粉消耗等,而这些都是镇财政正常经费预算难以保证的。镇财政所自身没有经费预算,支出靠上级补助,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经费短缺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财政干部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四、对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和资金监管工作的政策意见和建议

基于实际调查和分析,结合镇财政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职能。

1、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

要充分认识镇财政的重要性,将县镇财政建设纳入国家财政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当前镇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镇财政职能,由原来的抓收入转变为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区镇财政体制。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各地镇发

- 5

4、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科学合理决策镇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尽量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突出监管效果,有效打压基层找关系、跑项目的时间和空间,多给镇在项目资金上的自主权。对于涉农财政项目资金的投放,建议减少和取消县镇政府的项目匹配资金,从而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对镇涉农财政资金项目,建议通过统一部门审批,避免多部门、多渠道审批和管理,对镇涉农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减少运作成本,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安全。

推荐第9篇:乡镇财政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综合改革后乡镇财政运行情况的

调研报告

在扩权强县大背景下,结合即将推行的乡财乡用县管改革,今年3月,县财政局会同县人事局、县编办,对全县69个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后的财政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查账等方式,听取了乡镇主要领导、财政干部及乡镇部分中层干部的意见,现整理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乡镇财政的现状

(一)乡镇财政机构设置分三种模式。一是单独设立财政所。全县只有岳阳镇、龙台镇和石羊镇单独设立了财政所。二是挂牌财政所。全县有47个乡镇挂财政所牌子,合并在经济发展办内一起办公。三是设立财政岗位。全县有19个乡没有财政机构,只在乡综合办公室设臵了财政岗位。

(二)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不稳定。农村综合改革前,乡镇财政干部编制230人,实有财政干部206人。改革后没有单独明确乡镇财政,设立指导性财政岗位216个。到目前为止,由于提拔、调动、转行、未过渡公务员等原因,初步统计现从事乡镇财政工作的不到160人。其中有3个乡没有人员从事会计业务工作(请人做账),部分乡镇只有1个人从事财政上作,且不懂会计业务,部分乡镇临时安排人员从事财政上作,但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或者是事业干部

(三)乡镇财政的运行情况

1.职能划分有错位,机构运转不协调。一是没有挂牌财政机构的乡镇,还一直使用原财政所印章,与单位公章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不符,缺乏法律依据。二是乡镇设立综合办公室包括财政、计生、民政等岗位、各 - 1 -

自保留和使用原来的印章,且负责人对业务不可能全方位熟悉,导致管理出现错位和不协调。三是挂财政所牌子的乡镇中有绝大部分乡镇只明确了经济发展办主任、副主任,未下文明确财政所长。四是关系难协调经发办主任或综合办主任不是财政干部的乡镇,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现象,财政工作无法上台阶。

2.财政管理职能弱化,监督工作无法履行。一是现行乡镇财政人员管理办法导致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乡镇不坚持一支笔审批,甚至在白条上和不正规的票据上签字报销等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二是部分乡镇没有财政机构,只有兼职财政会计和出纳岗位,从事财政工作人员只能完成业务工作,监督职能基本难以履行。三是乡镇财政管理制度不健全,财政管理有弱化趋势。债务化解一直是困扰乡镇良性运转的难题,但乡镇寅吃卯粮的现象依然存在,出现了新一轮的隐形债务;乡镇财政对自己的家底不清,资金开支随意性很大,专款不专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淡化,决算观念模糊。四是县财政局对乡镇财政的监管十分困难。由于乡镇财政编制和人员属乡镇管理,县财政对乡镇财政如债务报表、资产清查、农民补贴发放、家电下乡、通乡公路评审、民生资金的落实等中心工作、业务工作布臵落实困难。

3.干部调配十分困难,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一是财政干部身兼多职的现象比较普遍,有时财政中心工作与乡镇中心工作有碰车的现象,财政干部显得无所适从、身心疲惫。二是财政干部调配困难。机构改革后,乡镇财政干部管理下放到乡镇,由于缺乏系统化管理,部分乡镇因财政干部升任、调动,出现无人从事财政会计岗位工作的情况。部分乡镇急需财政会计岗位人员,但无法进行调配,因此部分乡镇选择在本乡镇安排无《会

计从事资格证》和事业编制人员从事财政工作,无法保证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致使乡镇财政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比较混乱。

二、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建议

我县被列为扩权强县试点县后,省财政厅对试点县财政目标要求更高、监管机制更严、县乡责任更大。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有条件的县要实施乡财乡用县管改革,省财政厅要求我省各扩权试点县在2008年要全面实施乡财乡用县管改革。在这两大背景下,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现提出以下乡镇财政管理建议方案:

(一)完善机构。实施农村综合试点改革后的运行情况看,只设财政岗位的乡镇仍使用原财政所印章成为突出问题,属不合法。公共财政民生导向以后,乡镇财政的支付责任加大,特别是专项资金规模不断增加,上级对财政资金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规范,为加强乡镇财政的管理,应分乡镇建立财政所,或者未挂财政所牌子的乡镇挂财政所牌子,统一使用财政所业务印章并明确财政负责人。

(二)锁定编制。各乡镇建立财政所后,应对财政干部的编制进行锁定,原则上单列乡至少2个编制,二合一的乡镇3个编制,中心镇3—5个编制(其中岳阳镇9名),共计需205个左右(乡镇财政人员具体编制数见附表)。

(三)稳定队伍。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县从事乡镇财政工作的人员160名左右,其中包括出纳和部分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事业干部从事会计工作人员。少数乡镇财政会计岗位没有财政干部。据此,应加强乡镇财政干部的考录工作和乡镇之间财政干部的调配工作,稳定财政干部队伍。

(四)加强管理。乡镇财政干部应实行双重管理,以县财政局管理为

主。对乡镇财政干部的调配由乡镇呈报,县财政局会同县人事局共同发文;任免由县财政征得乡镇同意,由县财政局发文;考核由县财政局会同乡镇进行;调资、奖惩等由乡镇进行,报县财政局和县人事局备案。

推荐第10篇: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中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我镇财政建立于1987年,随着乡镇人民政府的建立,乡镇财政也应运而生。乡镇财政建立之初,由于乡镇财政干部匮乏,经政府批准,由财政和乡镇协调从其他部门抽调一批大中专毕 业生或其他部门的业务骨干来担当,共计4人。本科学历2人,中专1人,高中1人,全部为非专业。后来经过岗位培训,都具有了岗位资格证书。

由于财政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决定着财政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职能的发挥。财政干部队伍的现状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适不适应,也对基层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剖析我镇财政过去由于人员构成比较复杂,造成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继而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问题是:

专业人员不够多、整体素质不够高、业务技能不够精通、服务不够周到、创新能力不强、工作效率偏低;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大力加强财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财政队伍的整体素质。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的加快乡镇财政发展,深化财政改革,造就一支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乡镇财政队伍,势在必行。必须一如既往地重视财政队伍建设,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唯才是举,才尽其用,营造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我镇相继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进行了一次调整,增加了财政专科毕业有专业能力的2名年轻干部,剔除了一名年龄偏大,学历较低人员;本世纪XX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增加了更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充盈财政队伍。从而演变成现在这支高学历,高水平的财政5人队伍。我镇财政用人的标准是: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建立人才辈出的选拔机制;用人不疑,大胆放手,不求全责备,创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从严要求,规范约束,放手不撒手,不断完善干部管理机制。一句话,就是要选准、用好、严管,让财政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加快成长。从而在工作中确实发挥好财政干部十种能力;即政治鉴别能力、抵御腐朽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科学决策能力、依法行政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统揽全局能力、服务社会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学习能力。

一级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由于各种农补政策的相继出台,把乡镇财政工作推到了老百姓面前。因此,财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让人民满意是我们财政干部永恒的追求。这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观念,遵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思考、研究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放在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上。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职能。确实从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知识素质、法律法规素质上全面提高。

另外我镇财政队伍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一般专业人才多,高层次的人才少,特别是复合型、有一定研究政策能力的人才更少;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普遍较低,专业涵盖范围不宽,部分人才奇缺,没有按合理比例搭配。是人才队伍业务素质良莠不齐。业务尖子比较少,多数人仅仅是适应职位,部分人的业务素质还不能达到工作要求。

改善现状就应建立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廉政五要素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人才培养机制上,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抓好政治培训,确保地区财政系统的人才队伍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抓好业务培训,提高地区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抓好财政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后备干部的筛选、培养和管理工作。根据培养目标和个人情况,按照什么不足补什么的原则,逐人逐项落实培养措施。对后备干部实做到“五看五结合”,即看品行要内外结合,看能力要纵横结合,看特点要长短结合,看为人要上下结合,看政绩要“两手”结合。并将人才评价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和干部选拔机制。

总之,新时期形势下建设一支素质强、形象好的财政所干部队伍就应以制度为依据,从严抓起,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顺各种管理关系,改革不合时宜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财政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创建一支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新型财政干部队伍。

第11篇:乡镇财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赤峰市松山区岗子乡财政所

乡镇财政是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基础,在巩固基层政权,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完善财务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乡镇财政作为连接国家与农民、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桥梁,在建立公共财政,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艰巨。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理财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逐渐淡出农业税收征管的同时,落实民生政策、发放涉农补贴、服务“三农”发展的职责逐步增强,乡镇财政面临着新的形势与任务。乡镇财政是我国整个财政体系的最基础层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国家政策落实的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基层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上。在新形势下,乡镇财政如何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对涉农资金的监管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岗子乡不断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大力开辟乡级财源,加强收支管理,使乡镇财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

1、提高思想认识,全面推进乡镇财政工作,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向乡直部门和村级组织延伸 牢固树立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是财政管理基石的观念,充分认识加强“双基”工作的重要性,深入调查研究,梳理相关工作,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基层财政工作的指导考核,培训提高基层人员业务能力,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实际困难,有力地推动了乡镇财政各项工作的开展。

乡镇财政所充分发挥政策熟、业务精、力量强等优势,将乡所有乡直部门的财务纳入财政统管,取消乡直部门的会计和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变过去各自为政、多途管理为财政所统一管理。成立了“村账乡(镇)代管”办公室,安排1至2财政干部专门负责村账乡(镇)代管工作,帮助村级组织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制定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审核村级财务收支的执行情况,做好村账务、财务“双代管”和村级债权债务的化解工作,促进了村级财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2、强化对涉农专项资金监管,乡镇财政由资金管理向资产、债务管理延伸,乡镇财政监督向用款单位、具体项目等全程监督延伸

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主动参与土地出让金、改田造地资金等专项资金检查,以查促管,规范管理。建立完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做到支出有据可依,财务核算规范透明,审批制度约束有力。积极推行“村账乡管”试点,强化村级财务监督,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 乡镇财政不仅对财政资金进行管理,而且建章立制,对乡直部门的大额固定资产进行了登记和监管,防止资产流失。乡镇财政会同有关部门对乡村债权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审核,建立了乡村债权债务档案或台账,及时制止新债,定期盘活资产,清收债权,对化解的乡村债务逐笔登记,定期上报,实现了乡村债权债务实时信息化监控。

针对每年都有大量资金投向农村、监督难以到位的情况,通过改革,乡镇财政实行了全方位监督。一是乡镇财政从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再到工程的验收、资金的拨付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确保了专项资金的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提高了项目资金的效益。二是对各类涉农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及其他项目资金,设立专账和专户,实行专人管理和负责,保障专款专用。

3、规范预算管理

进一步完善乡镇预决算制度,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增强预算约束力,解决预算编制随意、执行不严肃问题。加强乡镇非税收入监管,实施以预算内外资金统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财政综合预算,管好用好乡镇政府性资金。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不断强化税源管理,定期协调部门收入征管工作,搞好协税护税,努力做大蛋糕。建立了协护税办公室,承担起全乡的协护税工作,在收入应收尽收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

4、做好民生服务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向保运转、保民生、保农业农村发展延伸

根据服务三农、改善民生对财政工作的新要求,合理界定和充实乡镇财政职能,充分利用乡镇财政贴近农村、直接服务农村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基层财政的公共服务水平,实行“一折通”、“一站式”服务等方式,将各项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把国家的涉农补贴、家电下乡等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对乡镇财政预算指标的控制和财务核算的监管,规范乡镇收支行为,优化乡镇支出结构,保证民生等重点支出。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努力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土地流转等问题,理顺农村经济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加强涉农资金监管的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乡财政所严把涉农资金监督管理“五个关口”,确保涉农专项资金安全有效运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1、严把涉农专项资金“公开关”

在涉农专项资金安排后15日内,将涉农项目的名称、资金来源、资金数量、项目安排等情况,采取会议宣传、政务公开栏、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让人民群众知晓,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涉农资金项目实施后15日内,向群众公布涉农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时间超过一年的,在项目实施中期,择时向群众公布项目资金拨付情况。

2、严把涉农专项资金“备案关”

涉及涉农专项资金,财政部门及时报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特别是将涉农专项资金的名称、来源、数量(包括本级匹配)、项目安排去向、实施单位等情况在项目安排后的15日内报同级纪检监察机关备案,让纪检监察部门了解财政部门涉农专项资金落实情况。

3、严把涉农专项资金“拨付关”

严格按照不同涉农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严格把好涉农资金的拨付工作,按时、足额拨付财政涉农专项资金,切实杜绝因财政部门原因导致涉农项目工作不到位的情形发生。

4、严把涉农专项资金“管理关”

加强对资金的跟踪管理,做到财政“支农”资金支付到哪个环节,财政监督就跟踪到哪个环节;财政“支农”资金支付到哪里,财政监督就延伸到哪里,促进涉农项目的实施。

5、严把涉农专项资金“检查关”

除支持和配合纪检机关、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做好涉农专项资金检查外,每年财政所都自行组织对涉农专项资金落实情况的自查和检查工作,严格查处和纠正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套取、贪污和私分涉农专项资金的行为,保障农村群众的利益。

三、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工作量加大,人员不足,工作难度增加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越来越多,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落实到户到人,农户一般要得到多项补贴,这些最终都要靠财政所来落实,加上“村财乡代理”,乡镇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甚至几倍、十几倍地增加。由于乡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体系的末端,直接面对千家万户,工作面广,服务项目多,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致使任务十分繁重,工作量比税改前增加两倍,乡镇财政人员不堪重负。由于涉农补贴涉及到农民个人的直接利益,发放工作做不好,影响较大,发钱比收钱还难。同时,会计核算业务也大量增加,一名财政干部甚至要管理几十个账户,加之会计核算行政干预仍然较多,也人为地造成工作难度的增大。

2、经费短缺,办公条件差

随着财政所工作量的大幅度增长,需要的办公经费开支也相应增长,例如下乡所需的交通工具开支,需要印刷大量的分户补贴清册,需要大量增加计算机的纸张、墨粉消耗等,而这些都是乡财政正常经费预算难以保证的。乡镇财政所自身没有经费预算,支出靠上级补助,随着业务量的增加,经费短缺问题突出。同时,乡镇财政所办公、住宅条件较差,现在是租用乡政府的办公楼来办公,长期无人关注乡镇财政自身建设,经费紧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财政干部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四、对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和资金监管工作的政策意见和建议

基于实际调查和分析,结合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职能。

1、加强乡镇财政体制建设

要充分认识乡镇财政的重要性,将县乡财政建设纳入国家财政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根据当前乡镇财政的特点,转变职能,科学定位乡镇财政职能,由原来的抓收入转变为加强对支出的监管和跟踪,完善区乡财政体制。要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各地乡镇发展水平的不同,分类指导和改革区乡财政体制,满足不同类型乡镇发展的需要。在合理划分区乡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困难程度等因素,对不同类型的乡镇实行不同的财政体制。

2、加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

要通过乡镇财政职能的合理定位,明确收入、支出、管理、监督等各项职责,达到“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操作规范、运转高效”的目的,使乡镇财政工作有章可循。 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大力实施支农资金整合。对涉农补贴项目资金统一在乡镇设立专户,在乡镇报账。涉农资金发放上,区级财政要对乡镇给予一定的预拨资金,以解决兑付时间紧、任务重而带来的困难。整合资金性质相同的项目,形成大类项目,如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按大类项目分配资金,形成支农的合力,降低管理成本。 逐步清理并减少配套资金要求,控制乡村债务增长。各类建设要求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的项目多、配套比例大,建议上级减少对建设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减轻乡村支出压力,给乡镇财政控制债务留出空间。

3、加大公示力度,健全公开机制

公开是保证一切工作“阳光操作”的必要前提。创新乡镇涉农财政资金公开方式,全面接受社会监督,要在深化现行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常规公开形式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形式。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页等,实现从中央到乡、到村的自上而下的全节点公开,把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资金流程,分配过程和发放过程全面公开,把资金的安排、项目规划审批、政策规定等内容向社会公布,使乡镇涉农财政资金更加透明阳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建议减少资金下拨的环节、程序,缩短资金到位的时间,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资金的下拨与资金信息公开结合起来,减少政策落实到位的时间差,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众对党对政府的误解。

4、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科学合理决策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尽量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突出监管效果,有效打压基层找关系、跑项目的时间和空间,多给乡镇在项目资金上的自主权。对于涉农财政项目资金的投放,建议减少和取消区乡政府的项目匹配资金,从而减轻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项目,建议通过统一部门审批,避免多部门、多渠道审批和管理,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减少运作成本,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安全。

第12篇:条块分割与乡镇财政体制运行研究

条块分割与乡镇财政体制运行研究

时间: 2006-09-19来源:求索作者:陈纪瑜编辑:xl

摘 要: 目前,“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与乡镇财政体制在运行中产生剧烈的摩擦,成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实际上是趋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与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的重大分歧,是行政组织结构和功能变迁滞后于“条”与“块”之间利益的重新调整而引致的冲突。其解决途径也只能是顺应制度变迁的需求,以乡镇为基点对现行体制进行系统性的完善,为乡镇财政运行拓展更加宽松自如的空间。

关键词: 条块分割;乡镇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03JD790008 ]

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已经取得初期的阶段性成果,但这种改革仅仅停留在对税费收入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重建农村规范稳定的权、责、利分配与协调机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推进,某些深层次的制度摩擦和矛盾变得日益尖锐,“条块分割”乡镇财政运行的影响与制约就是其中之一。解决好这一问题将是摆脱县乡财政困局、求解“三农”问题、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 “条块分割”的现实困扰

我国乡镇一级政府中“条块分割”的特征十分明显,所谓“条”,是指上级政府的职能部门设置在乡镇的各种分支机构所拥有的行政管辖权;所谓“块”,是指乡镇政府对自身行政区域所拥有的行政管辖权。“条块分割”的权利结构和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乡镇财政体制的运行,成为“后税费改革”时代农村公共权力机构和基层组织运行的主要瓶颈。

(一)“条块分割”加剧乡镇财政权责的背离

在考察乡镇一级财政权责背离状况时,人们一般采取纵向的视角,即归因于1994年分税制改革未能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权责范围,导致省以下体制内财权重心日益向上集中、事权重心逐级下移,却忽略了“条块分割”造成乡镇事权错位、财权迁移、两权横向上缺乏呼应的现实。在现行乡镇运行机制中,即使实行条块结合, 实际上却是权力在“条”, 责任在“块”;财权在“条”, 事权在“块”, 权责、利益分野不尽合理。财权方面,工商、税收、公安、法院等部门都实行了垂直管理,财权、财力上收,乡镇作为一级政权组织,在很多方面却不是执法主体,缺乏选择和实现本级政府收入、统筹本级政府收支的基本权力,无法满足其在财力上的相对独立性,激励约束机制更无从建立。事权方面,重要经济管理和执法机构上划垂直管理后,乡镇政府提供生产服务、管理社会治安、发展教育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等职责被肢解,乡镇财政的事权内容处在“虚悬”境地,其支出范围已非常狭窄。而由上级垂直部门延伸下来的“条条”机构,往往越界行事,实行自身职责转嫁,侵蚀乡镇政府的权益。长此以往,乡镇政府对垂直管理部门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甚至变成上级政府的附庸,无法真正成为乡村有效治理的主体。“条块分割”从现实上造成乡镇政府责任与权利高度不均衡,履行事权与所需财力严重不对称。为了应对事权错位和缓解财政压力,乡镇政府不得不将相应责任以各种方式转嫁给农民,形成财政困难和发展困境的恶性循环。

(二)“条块分割”异化对乡镇财政资源的竞争

体制层面的“硬伤”使得“条”与“块”之间在财政收入、支出项目、转移支付等方面竞争不断,摩擦不断。在这种利益倾斜、权责不对等的竞争中,“块块”往往处于劣势地位,财政资源很大程度向“条条”偏移,无法做到整体上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在财政收入方面,乡镇政府本身难以从分税制的财力配置格局中得到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而垂直管理部门往往以“七站八所”为载体,以水电分配、土地使用等方面的权限为依托,采取“搭桥收费”的形式,竭力向下抽取财源、敛聚财力、扩张利益;或对乡镇政府进行财权干预和财政剥夺,如一些“条条”部门以帮助乡镇完成任务为由,要求乡镇政府每年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农业税取消后,乡镇一级的收入锐减,财政保障能力萎缩,而来自垂直管理部门的各种收费、筹资和摊派却没有

根本变化,两者的矛盾已逐渐成为乡镇治理危机和财政风险汇聚的焦点。在支出项目方面, 乡镇一级属于“条条”机构的资金一般是由垂直部门以专项资金的形式直接划块分配下来,乡镇政府对于这部分资金不得自主支配,这部分

资金实际上已经“固化”。乡镇在支出上本来回旋余地较小,调剂能力较差,再加上上级部门往往盲目下达各种达标要求,又不随之提供配套资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财政必须应对多个部门、多个渠道的硬性支出标准,自身的预算资金安排点多面广,多方面耗散,乡镇基层的基本利益实际上得不到保障。在转移支付方面,很多转移支付专项资金在“条块”分割体制下是以上级部门对派出机构拨款的形式层层下划的,拨付链条过长使得专项资金常常被上级“条条”部门挪用、抵扣、截留而层层渗漏,无法有效增加乡镇政府的可用财力。

(三)条块分割增加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难度

制度安排的缺陷使乡镇一级无论在管理权力还是在管理有效度上都不能约束到“条条”机构,即“块块”无权约束“条条”、“块块”也无法约束“条条”,乡镇财政财务管理陷入“尴尬”的境地。首先,乡镇政府对“条条”机构缺乏实际上的自主管理权。即使名义上实行“条块结合,双重领导,以块为主”,但由于乡镇政府缺乏对这些“条条”机构相应的行政管理权、人事调配权和经济调控权,“看得见,管不着”,很难对其预算内外资金实行有力的监管约束,对部门利益实施真正有效的调控,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理。有的“条条”机构甚至以垂直管理为由,拒绝考评,逃避监督,极大地削弱了乡镇政府的自主治理能力。其次,在“条块分割”的格局下,乡镇本级预算基本上是“残缺”的,来自乡镇一级的收入未能得到有效整合,支出需求也未纳入乡镇政府预算视野。“条条”机构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等财务信息基本在系统内部封闭循,“块块”和“条条”信息高度不对称。因此,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对垂直机构来说形同虚设,无法规范并加强其支出和资金的监督管理,更无法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给“条条”机构的财务腐败留下了空间。即使一些乡镇推行了“零户统管”,也难以改善这种“条块分割”造成的信息真空。

二 行政集权与利益分立在基层矛盾突出

“条块分割”对乡镇财政体制运行的现实困扰实质上是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中深层次问题的沉积,既是社会结构转型中行政高度集权所积累的矛盾在组织架构上的体现,也是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主体的利益纷扰在基层财政上的反映。

在计划经济时代,向上高度集中的行政支配体制主导了我国的权利配置结构,“条块分割”正是这种集权型行政体制的产物。在集权型行政体制下,政府边界等同于社会边界,全能型的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性地规定了政府与社会、政府之间、政府内部权利分割和配置的规则及限度,并且直接控制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剩余和政治、社会生活。为增强这种控制力,中央各部门往往以履行各自的管理职能为名,建立起自己庞大而繁杂的垂直控制系统,直接导致“条条”机构的外延膨胀。并且这种制度缺陷被自上而下效仿和复制,省、市、县的职能部门也纷纷向乡镇“伸腿”,在乡镇设置大量的派出机构,进行“条条”垂直管理,为其扩张管理职权范围提供载体。乡镇政府是我国农村的基层政权,在国家行政集权体系中居于低端和末梢地位,既无法抵制上级职能机构蔓生,又无法向下转嫁行政控制,乡镇一级“条块分割”的现象异常严重。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加强对乡镇“条条”垂直管理,有利于保持政令统

一、畅通,并最终将乡村社会高度整合到国家政治体系中;有利于高效快捷地调动农村社会资源,尤其是索取农业经济剩余以满足工业优先发展。但这种“条块”结合管理的优势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而不复存在,其弊端也逐渐显现。目前主要体现在“条块”管理首先以牺牲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行使治理权能的优先性和自主性为代价,乡镇始终未能成为责、

权、利完备的一级实体政权。

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包括乡镇政府的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凸显,尤其在“分灶吃饭”财政体制时代,地方政府的利益分立得到空前的肯定与强调。在市场经济先导下,地方

政府的利益觉醒和经济诉求首先体现为对相对独立、与事权相呼应的财权的需求,这在现实中难免遭遇到集权型行政体制的“天花板”。市场化的另一个结果是各级政府成为利益主体,往往为谋求最大的经济政治利益而进行各自的最优化设计,很容易演变为各个主体间的决策分立、权能扩张、资源竞争。在乡镇这一级也存在多个主体进行利益博弈,具体体现为“条条”和“块块”以自身利益为核心,对乡镇一级的财源基础进行切割,对乡镇一级的管理进行“拉锯”。在转型时期,这种“条块”之间的博弈存在明显的过渡色彩。“条条”机构是上级垂直管理部门的延伸,无疑是上级部门在基层博弈的利益代表,同时在传统的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中又汲取了较强的控制力,加上“条块”之间的博弈缺少公平规范的游戏规则,缺乏刚性的制度约束及法治权威,使“条条”机构在这场角力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并且,在“条条”与“块块”联合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中出现供给效率低下、交易费用激增时,乡镇一级也只能被动承担这种交易费用。很明显,在这场不公平的博弈中,乡镇政府往往责任最大、权力最小、能力最弱、资源最少、负担最重,乡镇财政体制运转的独立性、稳定性和效率受到较大影响,乡镇财政的运行空间已经被挤压得很小,难免处于收不抵支的“亏损”状态,欠发达地区的乡镇财政甚至成为“吃饭财政”或“讨饭财政”。为此,很多乡镇政府便以收

费、集资、摊派等制度外的形式将危机转移到农民头上。“条块分割”对乡镇财政体制运行的现实困扰实际上是趋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与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产生了重大分歧,是行政组织结构和功能变迁滞后于“条”与“块”之间利益的重新调整而引致的冲突,这是乡镇财政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运行产生剧烈摩擦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行政集权与利益分立在基层长期处于一种不规范、不稳定的矛盾状态,“条块分割”困扰乡镇财政体制运行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向深层次稳步推进,乡镇财政“断炊”问题越来越严重,乡镇财政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运行摩擦的剧烈程度也达到了顶峰。2006年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提前两年完成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农村税费改革在规范农村税费关系、减轻农民负担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同时,改革在未能明确

提供相应补偿的前提下,在短时间内切断了乡镇财政的一大部分“合法”和“非法”财源,乡镇财政体制运转的压力逐渐加大,和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相容的空间越来越小,摩擦越来越剧烈。尤其对经济欠发达、以农业税为主体财源的乡镇来说,情况更为严重。可以说,“条块分割”困扰乡镇财政体制运行的深层原因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已经长期存在,而改革将潜藏于深处的体制危机激发和凸显出来,危机更加外显化。更重要的是,改革同时还切断了乡镇一级向农民转嫁交易成本、释放压力的可能,真正使“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了倒逼制度创新的效应。

三 充分拓展乡镇财政的制度运行空间

“条块分割”制约乡镇财政体制运行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转型时期对制度变迁和调整的需求,而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只能是顺应这种需求,以乡镇为基点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政府治理模式三个层面进行系统性的完善,从而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治理效率,为乡镇财政运行拓展更加宽松自如的操作空间。这将涉及到整个国家管理体制的深层次变革,对基层利益调整、关系定位、秩序重建产生较深远的影响,但又是必须完成的变革。

(一)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消除“条块分割”的制度根源

乡镇“条块分割”严重的根源在上级职能部门。要从根本上消除“条”与“块”之间割裂的制度根源,使各个主体权利的分割与配置达到良性运作,就必须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不再搞上下对口,而是审定“条条”与“块块”的责任和层次、理清“条块”之间模糊交叉的工作界面、调整“条条”部门拼盘式的组织架构,重塑地方政府运行机制,由此确定乡镇一级的财政运行机制。具体措施如下:“规范一批”,对于工商、土地、技术监督、司法等具有经济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职能的“条条”机构,应当在改革中予以规范、充实和加强,可打破乡镇界限,按照业务量、成本、治理状况等进行跨区域设置, 由上级主管部门垂直管理,完全与

乡镇政府及行政区划脱钩,以便于实行垂直领导、行业集中管理和部门经济监督“压缩一批”;,将职能相近、设置分散的“条条”机构如农技站、农机站、水利站、畜牧兽医站、林业站等站所,在明确职责的基础上加以清理、精

简,归并为若干个服务中心,实行综合设置、总量控制、系统管理;“放活一批”,将经营性、技术性和事业性的“条条”机构如文化站、广播站等,从乡镇政府和行政权力中剥离出来,在清产核资之后,改制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或中介服务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同时,中央、省、市、县要采取强硬措施,改变有关部门现行的物资、资金、项目发放渠道和形式,严禁乡镇站所设置的反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各行其权、各负其责,机构体制内部结构合理、边界清晰、高效运行,消除“条块分割”的制度根源,为乡镇财政的运行形成宽松的操作空间。

(二)探索“扁平化”财政体制,削减乡镇政府层级

解决“条块分割”对乡镇财政体制运行的困扰问题,不仅仅需要规范基层财政体制、调整财权结构、完善财政运行,还需要重新审视县乡政府间财力配置,积极探索“扁平化”财政体制,即简化政府财政层级,推行“省直管县”和“乡财乡用县管”改革。实际上,“条块分割”体制已使乡镇丧失了对本级的完全控制权,乡镇在行政体系中实际扮演的是派出机构的角色,这为“扁平化”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提供了条件。在安徽、湖北等地试行的“乡财乡用县管”改革,即在坚持乡镇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由县级财政部门负责管理乡镇财政资金并监督使用。这些改革将通过减少政府层级,明确界定政府的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减少预算级次,明确政府财权和其他经济权限,促使财政资源在相对简化的地方政府间和政府内部得到重新优化配置,保证县乡财政在收、支、管、转上的规范、协调运转。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乡镇财政不再作为一级财政实体,而是提升为县(市)层级的组成部分,成为其预算管理里面所包含的基本单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机构设置也就失去了基本依据,有利于革除沉积在集权型行政体制中的深层积弊,避免不顺畅的政权组织结构对基层合理权利的侵蚀,为乡镇财政良性运行奠定体制基础。

(三)尝试农村自主治理,降低公共产品供给的交易费用

“条块分割”对乡镇财政体制运行的制约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农村民主化进程落后,无法遏制“条条”和“块块”重复、多头、分割供应低效的农村公共产品,导致帕累托效率损失,而乡镇财政又无力承担外溢的交易费用,导致农村治理危机不断加剧。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突破原有的政府治理模式,积极培育不完全依附政府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在政府与农民之间形成一个制度包容度以内的柔性组织体系,并增强其自我积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其成为农村自主治理的有效载体和农村公共产品交易的基本平台。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层次来看,纯公共产品可根据受益范围确定由中央和地方政府供应,如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跨区域的江河治理、水土流失、环境保护等的支出,应当全部由中央政府财政承担,而区域内的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

设等支出由地方政府财政分级负担,并分别依照预算级次,通过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直接安排到受益部门和项目;至于占大多数的准公共产品,则完全可由政府扶持一批公益性组织和互助合作机构作为供给主体。具体来说,政府可大量减少在乡镇一级设立的垂直控制、上下对口的专门机构,而把相应公共产品提供的职责通过委托—代理的方式交付给农村公益性、合作性、自治性组织,或采用市场化运作,通过补贴、税收优惠、招投标、价格管制、向社会出租、出售公共产品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方式形成新的供给机制。这将有利于实现对农村公共资源、市场资源、社会资源进行新的整合,使其配置更趋合理,利用更加充分,作用发挥更为高效;更有利于农村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农民真正参与到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中,能够顺畅地表达自身的偏好,并切实根据偏好来组织公共产品供给,能够以“用脚投票”的方式自由选择公共产品供应者;有效扭公共产品供给总量和结构的失衡,大大降低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交易费

用,相应卸除了乡镇财政运行背负的沉重负担。

参考文献:

[ 1 ]呼显岗、常云昆:《完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需要的几项配套改革》,《财政研究》, 2005年第6期。

[ 2 ]党国英:《论取消农业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财政与税务》, 2005年第9期。

[ 3 ]杨卫军:《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基层政府的影响》,《财政与税务》, 2005年第9期。

[ 4 ]冯俏彬:《从政府层级改革中探求政府治理模式的根本转变》,《财政研究》, 2004年第7期。

[ 5 ]杨灿明:《创新县乡财政体制,增强公共服务功能》,《理论月刊》, 2005年第3期。

[ 6 ]杨海钦:《农村税费改革后存在的问题与乡镇机构改革研究》,《经济师》, 2004 年第6期。

[ 7 ]熊丽娟、易正春:《费税改革后乡镇政府生存合法性危机及职能调试》,《理论界》, 2004年第1期。

[ 8 ]陈永正:《彻底改革我国乡级财政体制的对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第7期。

[ 9 ]陈永正:《农村税费改革后乡级财政的深层次问题———以成都市属县(区、市) 若干乡镇为例》,《财经科学》, 2004 年第2期。

[ 10 ]刘伦、胡玲:《乡镇财政自给能力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

[ 11 ]王焕清:《乡镇财政困难:规范国家与农民收入分配关系中的“阵痛”》,《财政与税务》, 2005年第8期。

[ 12 ]蒋金法:《农村税费改革的制度约束与公共财政制度创新》,《财政研究》, 2005年第10期。

第13篇:某乡镇财政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某乡镇财政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给地方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在改革过程中,作为基层镇财政来说,要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基层政权运转提供财力保障相当困难,收支矛盾突出。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om近期,我们对镇财政及嘎查村财务运行情况和全镇历年所欠债务情况进行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x镇位于鄂前旗西部,是自治区批准设立的经济开发区之一,是鄂前旗融入大银川经济圈的前沿阵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全镇总面积3871.21平方公里,下辖17个嘎查村,1个国营牧场,农牧户总数为2085户,总人口9884人。全镇水浇地总面积8.5万亩,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45.3万头只,个体工商业户66户。

二、财政体制

今年我镇严格执行“镇财旗管”政策,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票据统管,由旗级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我镇财政收支,促使我镇走出困境进而加快发展,有利于规范和制约乡镇支出,也有利于控制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和债务的不合理增长和膨胀等。嘎查村财务我镇按照上级要求,执行村财民理镇代管政策。

三、债务情况

(一)镇级债务情况。全镇累计负债1011.94万元,其中银行信用社贷款87.99万元、向上级财政部门借款100.40万元、占用旗财政周转金54.50万元、占用旗农综办专项款29万元及其他应付个人、干部的各项款740.05万元(附表)。

债务形成的原因:

一是在过去乡镇财政供养人员膨胀的同时,工资标准又在不断的提高,各种名目的培训和各部门组织的外出参观、学习次数较多而又是强制性的,仅工资和公务费累计欠债110.84万元。

二是我镇经济发展缓慢。由于可用财力不足,境内的畜牧业增收慢,工业对财政贡献小,服务业起步较晚,造成财政收入止步不前。为培植税源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企业无偿提供工业用地、支付移民搬迁和征地费用欠债79.60万元。

三是为使教育“两基”达标,实施教育工程负债20万元。

四是为了更快的发展地方经济,投资10万元建设移动网络设施;投资64.67万元修建了108公里乡村公路;投资7万元改造了农网线路;投资30万元新建两处农贸市场,四项负债111.67万元。

五是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负债投入防五经费3.64万元。

六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居住条件,仅生态和环保投入44.29万元。

七是为了正常有序、快捷开展工作,购置交通工具投入28.54万元。

八是由于政府的搬迁工程,重新修建办公场所、购置固定资产、办公设备以及修建政府街道等工程,导致举债465.96万元。

九是偿还到期债务104.98万元,同时支付利息42.42万元,两项负债147.4万元。

由于地方税源窄,年实现个体工商税收不足30万元,要完成各项目的实施,只能通过举债和高成本的“引税”来完成,导致负债达1011.94万元。

(二)嘎查村债务情况。乡村债务较重,消债化债难。在我们所调查的11个嘎查村各嘎查村负债总额53.26万元,在税费改革前全镇11个嘎查村累计负债375216.40元,负债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部分农牧户举家外出,常年在外,“三提五统”经费无法收回,仅此一项嘎查村通过金融系统、包扶单位和村干部个人垫资上交此项经费375216.40元。在税费改革后各村兴办企业、维修活动阵地、“防五”支出和支付干部工资负债116382.04元(附表)。

五、财政存在的困难

主要是经费严重不足,今年旗财政给我镇核定经费为14.7万元,而根据1—5月份实际发生的费用和科学的预算,今年实际费用(附表)。

第14篇:关于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工作环境和现状

从农业税征收到农业税取消,乡镇财政职能由征收型到服务型的转变,由单纯的业务型向综合协调型转变,并且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乡镇财政职能增加了服务职能,强化了惠农资金监管职能,又要围绕政府发展经济管理社会公共服务做了大量工作。

吴家店财政所现有干部职工名,均持有会计证,其中一人持有助理会计师职称,工作经验都在年以上,都能够胜任乡镇财政工作。不论是财政预算、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村级经费管理、一事一议奖补、新农合等各项工作,都能按照尽其职能,发挥特长的原则,做好本职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财政所的同志对工作的热情非常高,特别是财政所上划以来,人员编制上划到财政局管理,提高了我们工作的积极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既然人事上划了,可是工资还在乡镇,工资待遇没有和财政局一样,个人待遇严重受损。为了顺利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将财政所明确为事业单位,严重影响了财政干部职工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一是人员身份是职工的不能竞聘基层领导岗位,个人成长空间受到严重制约,影响了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经济待遇偏低,在规范津贴发放过程中没有全部兑现,与市直相差太多,我们的三险没有落实,感觉到退休后没有保障,更不用说与国税、地税同等身份同等

待遇相比。在乡镇财政工作受到政府干扰比较多,没有自主权,双重管理体制决定了财政所既要服从镇政府领导,也要按照财政局的要求不大折扣,因为财政所为政府服务,业务上接受财政局各科室的指导,各项惠农政策必须由财政所发放。三是财政所的业务量越来越大,经费紧张,办公设备落后已成为突出问题,进几年来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绝大多数都要求落实到户到人,一个农户一般得到多项补贴,这些工作最终都靠财政所去落实,加上“三资代理”财政所的工作量成倍增长,另一方面工作量的增加,所需要的办公经费也应增长,例如下乡所需的交通开支,需要大量打印的分户清册、张榜公示清册所需的纸张、墨盒墨粉消耗等,而这些都是乡镇财政正常预算难以保证的。

三、加强财政队伍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一)‘明确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思路。乡镇财政队伍是服务“三农”公共服务的综端,是镇政府不可缺少的职能部门,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最基层的组织保障,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上级与下级,政府与财政,工作与待遇,眼前与未来,在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保持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明确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目标。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基层财政人员的合理需求,构建新的财政管理体制,打造一支素质能力高、业务水平高、协助意识强、大局观念强的综合型基层财政队伍。

四、确定分层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重新定位乡镇财政管理职能,明确乡镇财政人员身份,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出台针对乡镇财政管理,机构性质,乡镇财政人员身份待遇等规范性文件。

(二)安排乡镇财政建设专项转移支付,加大改善基层财政建设的资金支持,改善办公条件,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三)整合惠农政策,降低惠农政策成本,各级预算要加大对基层财政干部职工人事教育资金支持,确保乡镇财政干部职工每年有足够时间集中培训,通过自学、集中业务培训等各种形势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

吴家店财政所

2010年12月27日

第15篇:高校调研报告体制篇

一. 机构设置及功能(特色机构)

1. 北方交通大学信息部

该部致力于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并负责校学生会网页的

制作和更新。丰富同学们的电脑知识,提高网络技术,是学生会顺应高科技信息化潮流而设立的一个部门。

2.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学生服务中心

该中心建立的初衷是在高校里尝试有偿的服务。成立这样一个中心,以良好的信誉为保证,系统的办理学生与代理公司,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业务,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在日常工作中,收取一定数量的中介费(限于票务和代理),勤工俭学的同学只收取电话联系费),以维持本部们的日常开支。

该中心下设勤工俭学中心、票务中心、校园代理中心三个部门。给同学们提供各种勤工助学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另外,该中心还有校学生会服务热线,收集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然后及时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并督促解决。

票务中心是专门代销校内外各种大型演出、电影院、旅游景点、展览、体育赛事、优惠卡等票务,其中收取一定的提成。

校园代理中心是在方便同学的原则下成立的,他们的工作是代理各类考试和辅导班报名以及各类娱乐休闲活动的报名,此外还代理部分学生有实惠的商品的订购。代理中心的操作模式是向公司收取一定的宣传费和代理费,如果有代理报名及类似业务,还会收取一定的业务提成。他们曾做过北京太奇、宇航等学校的考研报名代理;“康跋”鞋校园推广,联通CDMA手机入网手续办理代理等。同时为了方便同学出售和购买二手物品,该中心还开辟了“校园二手市场”,系统地为同学们登记以及发散信息。现在该中心提供的是免费的服务,该负责人指出,等到机制健全以后,将试着向同学们收取一定的服务费。为了扩大中心的影响力,还计划把二手市场逐步推广到教职工及其家属,进而其他高校。

3. 中央财经大学纪检部

该部属于职能部门,不搞具体活动。其主要职能是纪检和项目化管理。其中纪检部分是对全校会的学习纪律的检查以及学生会干部的期末考核,其考核成绩与综合测评挂钩而与学分无关。项目化管理部分是对校会活动大方向上的一种管理,管理机构由三级构成(一级组织:校会主席团;二级组织:校会纪检部;三级组织:校会其他职能部门)。管理过程:前期“项目化管理指南”的制定和中期的投标(分为初期标和随机标,其中随机标又分为主题性招标和非主题性招标)后期为项目后评价,是活动的大总结。

入围项目的资金管理,先审批,后预算。但最终只能拨给其所需款额的五分之三。

项目化管理是对校内资源、人、物、资金的整合,使活动有秩序,有意义,有效果,其很大的特色是做项目后评价的历史性回顾、总结。

4.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部是作为学生会对内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学生会人事制度与思想监督方面的工作。宗旨是“来自同学,服务同学”,“以人为本”,着重对人的知识资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整合、积累和利用,完善学生会的人事制度和监督机制。

负责拟定学生会人事管理的

规章制度;负责学生会各类人员的编制管理,年度聘任和考核的指导、管理工作;负责人事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管理人事信息系统;上报人事统计报表;负责人事文书材料的收集、立卷和归档工作;开展学生会人事管理的研究工作,为学生会的有关决策提供服务;对各部进行素质、技能、知识考核。另外还起到思想监督的作用,对学生会违纪学生提出书面或口头批评及舆论谴责。了解各部门工作的进展,对各部门工作进行监督。

二. 考核监督机制

1. 中央财经大学

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分为a基准分,岁平时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质量、考勤方面的打分。B加分项即队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嘉奖c减分项急即针对校会成员违纪行为的处理d平衡分即由主席团、团委老师打分和各部长间的互评(主要以校会内部评分为准)

具体的评比结构图如下:

除了对校会成员的打分外,中财还对其校会的部门也采取月季专评的办法。其考核标准主要以部长、副部长的工作表现以及该部所承办的活动的效果为准。

这两种评分的结果都会在公布栏公布。

第16篇: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的思考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考程栋孙庆军夏迎春

我们绥化市辖10个县(市、区)165个乡镇,2002年乡级全口径财政收入55,212万元,占县级收入的37%。随着农村费税改革的不断完善,原有的乡级财政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突出表现为乡镇财政收支范围界限不清,财权与事权相分离,乡级财政体制核定弹性过大;收入结构不合理,财源建设步伐缓慢;财政管理不规范,随意性较大等等。鉴于乡镇财政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乡镇政府育财源、抓收入、强征管、保平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切实维护乡级政权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支持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当前应从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入手,提出如下设想。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应坚持六项原则。一是要坚持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既要充分发挥乡镇作为一级政府的职能,又要真正赋予乡镇作为一级财政应有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二是要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要根据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事权范围,重新界定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应以确保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和各项公益性支出为准则,将应由乡镇管理的各项收支下放给乡镇,不应由乡镇负责的支出不能强行下派。做到乡财乡理,乡事乡办,权责结合。三是要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要把保工资、保运转作为调整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突出出来,努力将预算内财力用来保证人员工资和机关经费。四是要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原则。要合理调整县乡分配比例,县乡两级人均 1

财力差距不能过大。既要保证乡镇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到县,又

能保证乡镇所需资金及时拨付,努力做到城乡一体化,城乡共同发

展。五是要坚持规范、公平的原则。要以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

制为基础,科学、公平的制定定额标准和核定收支基数。要增强

透明度,防止人为因素干扰,要使各乡镇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六

是要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在核定收支、分成比例和制定支出定

额上,对少数民族乡镇和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

欠发达乡镇,要给予一定的照顾。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应做好六项工作。一是要重新界定

和完善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根据预算法的要求,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确定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做到应管尽管,保证乡镇财政的完整性。二是要合理核定乡镇财政收支基数。收支基数的核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乡镇今后的迅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要合理确定超收部分县乡分成比例。分成比例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到县乡的实际情况和受特大自然灾以及重要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即要做到应收尽收,又要留有余地。四是要建立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对国家和省通过转移支付下拨的专项补助资金和过渡时期转移支付资金统筹安排,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乡镇、村,不得截留。五是要资金调度权集中在县。由于乡镇财政收入季节性比重大,加之定额补助的乡镇多等原因,对正常收入无法保证发放工资和公用经费的乡镇,各县(市、区)可在财权不变的前提下,将乡镇财政资金调度权集中在县,这是保证乡镇及时开支的重要手段。六是要积极作好乡镇“零户统管”向“国库集中收付”的过渡工作。推行乡镇“国库集中收付”工作,这是乡镇财政发展的

必然趋事,也是制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的必要措施,这也是保证一个“漏斗”出钱的必要条件。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应采取七项措施。一是要充分发挥

市级财政的职能作用。市级财政要充分履行职责,加强对所辖县(市、区)财政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乡镇财政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协调解决。二是要狠抓预算执行,合理调度预算资金。县级财政要进一步作好乡镇的预算执行分析,对乡镇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大减收增支因素,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同时要科学合理调度预算资金,对应拨给各乡镇的资金要及时拨付到位,以确保县乡两级同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并充分考虑乡镇的季节性收入因素。三是要规范乡镇财政国库管理。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金库管理条例》的规定,规范和完善乡镇国库管理。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工资专户”管理的要求,在“工资专户”月存款没有达到发放工资所需额度时,国库不许拨付其他方面的支出,在制度上保证工资的发放。四是要加快乡镇财政管理的改革步伐。为了更好促进乡镇财政管理,使其管理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乡镇财政要切实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这是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合理使用,遏止违规现象的发生的有效手段。五是要控制财政供养人口增长。财政供养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员经费支出占各级财政支出的80%左右,而且还有增长之势。这就使控制财政供养人口增长的工作显得日益重要。因此需要严格核定人员编制,适当合并现有乡村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核定的教育编制,对其进行必要的整顿和清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压缩不合理支出。六是要切实加强乡镇财源建设。财源建设工作关系到乡镇

的今后发展,要把现实财源、新兴财源与潜在财源有机的结合起来。下大力气把乡镇财源建设工作抓上去,努力增强乡镇自身“造血”功能,为促进各级财政状况的逐步好转奠定坚实基础。七是要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要把防范和化解乡镇财政风险工作纳入县乡(镇) 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清理乡镇债务。要在全面清理、检查核实的基础上,摸清乡镇债务的现状,区别不同情况,明确债务人,采取多种办法进行处理和消化。要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乡镇经济和事业的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量财办事的原则,根据财力可能制定发展规划,避免打赤字预算,不能超越自身能力盲目举债搞建设。

作者单位:绥化市财政局二00三年四月十一日

第17篇: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的思考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思考

程栋 孙庆军 夏迎春

我们绥化市辖10个县(市、区)165个乡镇,2002年乡级全口径财政收入55,212万元,占县级收入的37%。随着农村费税改革的不断完善,原有的乡级财政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突出表现为乡镇财政收支范围界限不清,财权与事权相分离,乡级财政体制核定弹性过大;收入结构不合理,财源建设步伐缓慢;财政管理不规范,随意性较大等等。鉴于乡镇财政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乡镇政府育财源、抓收入、强征管、保平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强化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切实维护乡级政权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稳定,支持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当前应从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入手,提出如下设想。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应坚持六项原则。一是要坚持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既要充分发挥乡镇作为一级政府的职能,又要真正赋予乡镇作为一级财政应有的权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乡镇政府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二是要坚持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要根据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事权范围,重新界定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应以确保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和各项公益性支出为准则,将应由乡镇管理的各项收支下放给乡镇,不应由乡镇负责的支出不能强行下派。做到乡财乡理,乡事乡办,权责结合。三是要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要把保工资、保运转作为调整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突出出来,努力将预算内财力用来保证人员工资和机关经费。四是要坚持城乡一体化的原则。要合理调整县乡分配比例,县乡两级人均

1 财力差距不能过大。既要保证乡镇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到县,又能保证乡镇所需资金及时拨付,努力做到城乡一体化,城乡共同发展。五是要坚持规范、公平的原则。要以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基础,科学、公平的制定定额标准和核定收支基数。要增强透明度,防止人为因素干扰,要使各乡镇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六是要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在核定收支、分成比例和制定支出定额上,对少数民族乡镇和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的欠发达乡镇,要给予一定的照顾。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应做好六项工作。一是要重新界定和完善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根据预算法的要求,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确定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做到应管尽管,保证乡镇财政的完整性。二是要合理核定乡镇财政收支基数。收支基数的核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乡镇今后的迅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要合理确定超收部分县乡分成比例。分成比例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到县乡的实际情况和受特大自然灾以及重要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即要做到应收尽收,又要留有余地。四是要建立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要对国家和省通过转移支付下拨的专项补助资金和过渡时期转移支付资金统筹安排,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乡镇、村,不得截留。五是要资金调度权集中在县。由于乡镇财政收入季节性比重大,加之定额补助的乡镇多等原因,对正常收入无法保证发放工资和公用经费的乡镇,各县(市、区)可在财权不变的前提下,将乡镇财政资金调度权集中在县,这是保证乡镇及时开支的重要手段。六是要积极作好乡镇“零户统管”向“国库集中收付”的过渡工作。推行乡镇“国库集中收付”工作,这是乡镇财政发展的 2 必然趋事,也是制止跑、冒、滴、漏现象发生的必要措施,这也是保证一个“漏斗”出钱的必要条件。

调整和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应采取七项措施。一是要充分发挥市级财政的职能作用。市级财政要充分履行职责,加强对所辖县(市、区)财政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发现乡镇财政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协调解决。二是要狠抓预算执行,合理调度预算资金。县级财政要进一步作好乡镇的预算执行分析,对乡镇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重大减收增支因素,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同时要科学合理调度预算资金,对应拨给各乡镇的资金要及时拨付到位,以确保县乡两级同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并充分考虑乡镇的季节性收入因素。三是要规范乡镇财政国库管理。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金库管理条例》的规定,规范和完善乡镇国库管理。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工资专户”管理的要求,在“工资专户”月存款没有达到发放工资所需额度时,国库不许拨付其他方面的支出,在制度上保证工资的发放。四是要加快乡镇财政管理的改革步伐。为了更好促进乡镇财政管理,使其管理走上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乡镇财政要切实实行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这是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合理使用,遏止违规现象的发生的有效手段。五是要控制财政供养人口增长。财政供养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员经费支出占各级财政支出的80%左右,而且还有增长之势。这就使控制财政供养人口增长的工作显得日益重要。因此需要严格核定人员编制,适当合并现有乡村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核定的教育编制,对其进行必要的整顿和清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压缩不合理支出。六是要切实加强乡镇财源建设。财源建设工作关系到乡镇

3 的今后发展,要把现实财源、新兴财源与潜在财源有机的结合起来。下大力气把乡镇财源建设工作抓上去,努力增强乡镇自身“造血”功能,为促进各级财政状况的逐步好转奠定坚实基础。七是要努力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要把防范和化解乡镇财政风险工作纳入县乡(镇) 政府重要议事日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清理乡镇债务。要在全面清理、检查核实的基础上,摸清乡镇债务的现状,区别不同情况,明确债务人,采取多种办法进行处理和消化。要严格控制新增债务,乡镇经济和事业的发展要坚持量力而行、量财办事的原则,根据财力可能制定发展规划,避免打赤字预算,不能超越自身能力盲目举债搞建设。

作者单位:绥化市财政局

二00三年四月十一日

第18篇:关于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情况调

研报告

关于加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乡镇财政工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使得建设一支高素质、守纪律、会理财的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作为新时期推进财政事业发展的必然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现状

改革创新观念不强。少数干部思想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工作循规蹈矩,习惯于依照旧体制和老模式、老办法办事,对新的财税征管模式、征管手段缺乏相应的认识,致使思想上缺乏新观念,工作上没有新思路,改革难有新突破。

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一是在业务培训上,往往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提升形象和注重业务尖子的专项培训,忽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综合培训,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人为地形成了干部业务两极分化的局面。二是随着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龄干部陆续退出业务岗位,在岗的年轻干部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接受正规的财务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培训,一定程度出现了业务断层的现象。三是干部队伍的锐气不足。由于职业上的“保险箱”,工作上的“大锅饭”,分配上的“平均餐”,职位上的“太平官”,使工作存在“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干部的拼搏精神和斗志。 管理服务水平不优。有些干部在日常工作中,缺乏服务意识,自我要求不严,敬业精神不强,主动服务的理念没有树牢,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按原则办事,而是凭意气办事,凭感情用事的现象。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思想观念陈旧,科学管理意识不强。一些同志思想凝固,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头脑里“官本位”思想严重,唯我是大,固步自封,自欺欺人。一些干部进取心不强,创新力不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思想严重。在管理上围绕老套套,循规蹈矩,缺乏创新。

教育机制不完善,素能培训手段落后。干部培训教育内容多以业务知识为主,忽视了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往往是学历与能力很难划上等号,教育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干部综合素质没有明显提高,符合新形势要求的讲政治、懂经济、会查账、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比较缺乏。

财税管理刚性不强,依法理财矛盾突出。一是乡镇财务管理风险大。乡镇机关和直属站所对依法理财的认识不足,在

收入和支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相当突出。二是部门财务管理不完善。一方面乡镇直属部门会计、

主管领导理财水平不高,重创收、轻管理,重借贷、轻还债。另一方面,受部门利益的驱动,部分专项资金的划拔和使用游离于乡镇财政之外,资金没有归口管理,乡镇财政无法把关。三是村级财务监管不到位。财务制度不健全,没有严格执行现行的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约束机制,没有真正做到以票管收。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只注重事后管理,对村集体资金支出的事前、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三、加强和改进队伍建设的途径

1、建立科学严密的教育机制。一要因人而宜,制定多层次的培训规划。针对干部素质“两极分化”的现状,按照“豆腐要慢炖、铁锤要重敲”的方式,区分对象、划分层次,建立不同类别的培训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各种渠道,抓好素质低的基础培训和素质强的能手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干部业务参差不齐的问题。二要因地制宜,加大教育的投入。投入一定资金添置教育设施,聘请理论知识丰

富、实践经验强的退养干部作为师资力量,从事年轻干部的财务知识和专业知识培训,逐步改变业务断层问题。三要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鼓励业务精通、知识全面的干部,报考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职称,并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选派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高校进修深造,努力培养一支复合型的乡镇财税人才。

2、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创新能力。一是转变思想作风,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因循守旧、等待观望的保守思想,牢固树立全新的财税观、人本观、效率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打造和谐财政。二是不断改进学风,在创新学习方法和内容的同时,注重将学习与财税工作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乡镇财政干部应用科学理论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推行工作项目落实责任制,创新举措,狠抓落实,通过创精品来抓落实、谋发展、增亮点、

求突破。四是转变领导作风。一方面以身示范,在创新上做表率,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实干精神,鼓励干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大力提倡“一线工作法”,深入到基层和一线调查研究,力争在一线中创造经验和成果,在一线中解决问题和困难。

3、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一是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监管范围,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二

是加强补助性资金的监管力度。明确补助性资金监管工作重点,对各项惠农资金要做到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同时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并协调做好上级安排补助性资金的监管。三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做好项目公示,

对工程项目做到及时验收决算。加大对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力度,了解下达到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资金,及时监管,并就项目运行效果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做好夯实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管理工作。四是加强乡村财务管理。要逐步建立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地掌握乡村债务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债务控制和化债工作规章制度。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坚决禁止将利息转入本金,并做好降息挂账工作。

4、不断提高财政干部待遇。为调动基层财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切实提高财政干部待遇。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不让扎根基层的财政干部吃亏,让乡镇财政干部感到在经济上有想头,政治上有前途。

第19篇:乡镇财政调研报告与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报告

乡镇财政调研报告

目录

(二)做好涉农补贴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各乡镇财所通过涉农财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对各自辖区内的农户建立了详细的信息库,内容包括:每户人口数,主要劳动力,种植土地面积等情况以及收入状况等。与镇多办、畜牧站、农机站等部门对涉农补贴对象的小麦种植面积补贴、良种补贴、养殖母猪补贴和购买大型农用机械补贴申报的情况,认真做好认定、审核和公示等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内,最后通过“一卡通”把补贴款发放到补贴对象本人手中。

(三)参与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乡镇财政所积极参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于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建立了全项目库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对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包括农林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等也加强监根据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进度情况,经过核实后,给专项资金项目拨付资金,既严防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发生,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财务监督,健全乡村理财机制。各乡镇财政所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实行统一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并按月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镇直各部门使用的房屋认真做好建造日期及使用年限的登记建档,对购买的车辆、空调和办公用品的购买日期、品牌、金额、使用年限分别一一登记造册,制定台帐,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联合镇“双代管”办公

室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审批,限定报刊费,禁止招待费,以便更好地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五)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各乡镇财政人员除积极参加县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还参加各镇党委定期组织的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的活动,除此之外各乡镇财所人员每周再抽出2-4小时集中或分散学习法规政策或业务知识,以增强财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每个人员的财政管理水平都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我县乡镇财政所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乡镇机构改革后财政所到底会不会撤消?如不撤,乡镇财所的工作在哪里?该如何工作?这种认识上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对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部分财政所存在管理松散、人心不稳,工作消极等现象。

2、工作纪律不够严格。在日常工作中,纪律意识较差,不能严格遵守按时上下班制度,迟到早退现象严重,部分干部职工平时挂着上班的牌,做的却是自已的生意,有的长期旷工在外做生意,工作散漫。

3、个别领导敷衍了事。个别乡镇财政所领导在工作上不抓紧,不督促所内干部职工按期完成工作,听之任之;对纪律检查隐瞒、包庇不上班干部职工:检查到缺勤人员时,以外出办事为由搪塞检查组。汇报工作时总是客观原因多于主观原因,没有深入分析主观因素。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明确乡镇财政指导管理机构。要在财政部门内部明确一个处

室具体负责对乡镇财政的归口管理和指导。据我们了解,目前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财政厅(局)组建了专门的基层财政管理处(局)负责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其中黑龙江、浙江、广西、**、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10个省份在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加挂农村基层财政管理局的牌子。我省铜川市从xx年起将原县(区)农业税收管理局改为农村财务管理局,同时将原农村税费改革办公室更名为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负责乡镇财政的管理工作。大荔、太白、彬县、旬邑、蓝田等县已经明确把对乡镇财政的管理和指导工作交由县综改办负责。我们认为,要贯彻落实谢旭人部长关于“乡镇财政机构建设、职能定位、资金监管、工作指导由国务院农村综改办负责;乡镇财政预算、体制问题由预算司负责”的批示精神,对乡镇财政管理的有关问题尽快予以明确。

(二)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乡镇财政所履职条件。要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解决乡镇财政所办公用房不足、交通工具缺乏、办公设备老化等问题,为乡镇财政干部创造必需的工作环境。从铜川、商洛等市情况看,标准化乡镇财政所建设要达到:宿办分离、三室一厅、柜台式办公。所长办公室、档案室、会议室面积为20平方米左右,综合服务大厅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从建设投入来看,新建一个财政所需40万元,扩建一个财政所需30万元,更新修缮一个财政所需10万元。另外,乡镇财政所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公务用车。建议将乡镇财政所的建设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中省财政补助、市县加大投入”的办法,逐步实施,分三年完成财政所规范化建设改造任务。同时,要将乡镇财政所的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局的部门预算,实行集中

支付、集中核算。

1、财政工作业务量极增,人员严重不足。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税所的业务量不减反增,主要是一是乡总务会计撤销,各站所均不设会计岗位,全乡所有的收支业务统一收归财税所管理,财税所经管有乡政府本级13本帐套和23个行

政村的23本村级经费帐套。二是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惠农政策逐步加大,承担着大量农户的基础信息的录入、审核和补贴资金的发放。三是 “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增加了财税所工作量。而财税所人员近几年没有增加,平均每人分管的账本达 7本,人手严重不足。

2、乡镇财政信息化落后,严重制约着财政管理水平。尽管全所已实行了微机化办公,但信息化水平低,基本处于微机记账阶段,没有实现“财、税、库”联网,不能实现信息共享。

3、“乡财县管”不彻底。目前“乡财县管”实行了乡镇用款计划审批和工资代发,县对乡镇的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

4、支农专项资金监管存在漏洞。乡镇支农资金涉及县级各个部门,包括林业局、农业局、水利局、农开办等,但财税所只是负责资金拨付,不能实现对专项资金的事前、事中、事后三监督

四、建议

1、急需补充基层财政人员,增加新鲜血液,解决目前财税所人员年龄偏大、结构老化和业务负担重、人手不足现象。

2.、设立惠农补贴办公大厅,集中办理各项惠农资金的发放,规范惠农资金的管理,方便群众。

3、加强基层财税所硬件建设,改善办公条件。目前,财税所大量工作涉及到具体农户,交通工具、办公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工作开展。切实提高基层财税所人员的福利待遇,为基层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广大基层人员工作心情舒畅。

4、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精神,实现对乡镇财政管理的纵向到底。在乡镇应逐步推行财政授权拨付和集中支付制度,对专项资金、优抚救济、惠农补贴等实行县级报账制,乡级财税所只设报账员,使乡镇财税所能集中全力加强专项资金的基础审核和监督管理。

5、加强财政“金财”工程建设,早日实现“财、税、库”联网,真正实现办公信息化。

茶店财税所 XX年4月12日

保障支出、农村卫生、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等等。支出的压力又日益加重,在财政保支出、保运转的压力困难的情况下,根本无力提供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四)干部苦且累,待遇落实难。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的其他收费渠道已经堵死,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的也只是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难以保证乡镇政府的正常运转。在镇村运转困难,债务持续增加。

二、摆脱乡镇财政困境的几点建议

乡镇财政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是在乡镇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体制不完善的具体表现。要逐步摆脱乡镇财政困境,必须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上着力,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培植乡镇财源,进一步增强乡镇财政实力。发展农村经济,培植乡镇财源是乡镇各项工作的“牛鼻子”,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一是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基础财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发展地方特色名优农产品,并通过政策引导、生产扶持、系列服务等措施,引导农民由零

星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中连片的大规模经营转变。在此基础上,培育壮大加工型、流通型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增值率,提高农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二是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建设新兴财源。要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结合现有乡镇企业的转制,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尽快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竞争发展的经济格局,不断提高来自民营经济的

财政收入份额,形成多层次、多主体的乡镇财源结构。三是要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开辟亮点财源。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梯次推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规划建设出既能带动经济发展,又能突出区位、资源、产业优势的小城镇。应用市场化运作手段,吸引外来资本、当地民间资本参与小城镇开发,通过引商入市、以市活商、以商促贸、以贸活财,不断提高工商税收比重,涵养并壮大新的后续财源。同时,各地要抓好土地出让转让收益、基础设施建设收益以及各种罚没、收费的收缴与管理,不断扩大补充性财源。

(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调动乡镇聚财理财积极性。一是上级财政在与县乡财政分割财力时要坚持“财力向下倾斜、缺口上移”的要求,以事权划分财权,以财权决定事权,最大限度地照顾乡镇财政的利益,确保乡镇政权的正常运转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全面实行综合预算管理。要从加强乡镇预算外资金管理、缓解财政困难状况、集中财力办

大事的目的出发,对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筹安排、综合平衡。三是逐步规范转移支付办法。市级政府要在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对各乡镇财政收入进行必要的调节,逐步缩小乡镇之间的财力需求差异,均衡各乡镇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每个乡镇都有履行职能所需的基本财力。四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着眼构建乡镇公共财政支出模式,建立有效的乡镇财政支出约束机制。

(三)调整理顺乡镇财税征管体制,进一步提高乡镇组织收入水平。一是要理顺财税征管体系。要从有利征收、有利管理、有利调动

各级政府发展经济和组织收入的积极性出发,在财政、税务部门之间建立一种结构合理、配置适当、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财税运行机制。二是明确工作主体,将国、地税任务落实到职能部门,减轻征收成本。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将税源核查清楚,重新下达任务。税务部门应是完成国税、地税的主体职能部门,应将此项任务从乡镇卸下来落实到税务部门,乡镇只是协助税务部门完成国、地税收缴工作,这样既可极大地缓解乡镇财政压力,又可杜绝税务部门个别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非法收入。

(四)以推进机构改革为途径,大力压缩乡镇财政支出。一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二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按照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分开的要求,对承担公益性职能的

事业单位,所需经费由乡镇财政承担,而对兼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事业单位,逐步削减财政补贴;对非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则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手段,逐步推向市场,限期自负盈亏。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立足实际,宜合则合,宜撤则撤,不强行上下对口。三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根据生源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调整和规划教育布局,适当集中办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引导社会办学,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教育领域。四是采取小村并大村,扩大村级规模,村组干部交叉兼职等办法,精简村组干部,控制报酬标准,减少村级支出。

(五)妥善清理乡镇债务,进一步防范财政风险。首先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各级党政领导特别是县、乡领导要对乡镇债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债务工作抓紧抓好。要树立“增收是政绩、消化

债务也是政绩”的观念,防止“新官不理旧事”、“债多不用愁度过三年就换届”的消极应付思想。把债务列入乡镇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内容,对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其次,要制订还债计划。在全面清理核实乡镇债务的基础上,按债务的来源、用途和现状,区别不同债务情况,制订相应的偿还债务计划,而且,每年的偿债计划要纳入乡镇综合财政预算,确保有可靠的资金来源。要按照“上级支持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的办法建立

乡镇偿债准备金,用于偿还由乡镇财政承担的到期债务。 议》。最近,根据县委的部署,县七届人大常委会又组成专门调研组,采取召开不同类型乡镇的乡镇长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查阅有关消赤保平资料,多次召开碰头会等形式,摸清实情,掌握根源,商讨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财政赤字和“消赤保平”工作现状

乡镇财政赤字,是指乡镇本年度内财政收入不够支出的亏空部分,其中包括挂账和负债。两年半来,虽然县政府认真贯彻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投入满腔热忱和大量精力,采取多种措施,但消赤保平工作收效并不明显。从总体上看,乡镇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剧。经县审计局、财政局调查核实,XX年底全县乡镇帐面赤字为16209万元(不包括中小学校负债9255万元,下同),隐形赤字5953万元,两项合计实际赤字为22162万元。有35个乡镇出现赤字,占乡镇总数的97.2%。其中:赤字在100万元以下的有12个乡镇(共601万元,占2.7%),100万元到500万元的有16个乡镇(共3467万元,占15.6%),500万元到1000万元的有3个乡镇(共2223万元,占10%),1000万元以上的有4个乡镇(共15871万元,占71.7%)。XX年全县乡镇赤字总额为265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XX年赤字总额比上年下降16.4%。XX年赤字比XX年增加200万元以上的有…….等乡镇,增加金额合计9183万元,XX年比XX年赤字增长两倍以上的有……..等乡镇,增加金额为8381万元。赤字资金有金融机构借款9834万元,其他机构借款3220万元,个人借款1904万元,占用专项资金478万元,应付未付5264万元,其他渠道1462万元。

鉴于乡镇财政赤字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乡镇消赤保

平工作提高到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XX年县委、县政府分别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的通知》(×委发[XX]95号)、《关于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限期消化乡镇财政负债的通知》(×政发[XX]81号)等文件,要求乡镇加强财政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逐步消化乡镇财政赤字。同年,县政府成立了“××县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局成立了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XX年3月县财政局制定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的奖励政策,决定对抓收入有成效、消赤明显的乡镇,分别给予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和当年综合财政收支平衡等奖励,对赤字加剧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三年来共兑现奖励资金314万元,下达困难补助资金351万元,并对消赤保平工作落后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县财政部门组织业务培训,提高了乡镇长和乡镇财政所(组)有关人员的业务水平,树立了依法理财的观念,增强了消赤保平的责任感。

XX年县财政在我县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上年度多次增加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大背景下,对县乡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幅调高乡镇人员经费支出标准。其中:行政人员和教职员工提高到XX0元/年人,其他事业人员提高到16000元/年人;乡镇财政支出基数从XX年的12722万元提高到XX年的23924万元。XX年又进一步提高人员经费支出标准,乡镇支出基数又比上年增加了1500多万元,同时提高各项事业发展资金的补助标准。由于连续两年的重大调整,大大增强了乡镇财政可支配能力。为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XX年3月县政府发出了《关于批转××县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统一

发放实施细则的通知》,从XX年5月1日起,对农村中小学校所有财政供养的在编在职正式教职工工资实行统一发放。为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运转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行了以财政电子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灵溪、龙港、金乡、钱库、宜山和巴曹等镇分别建立了镇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对所属预算单位实行财政集中统一核算。

XX,县委、县政府狠下决心,解决了历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临时工清退问题,共清退乡镇临时工349名,为进一步消化乡镇财政赤字奠定了基础。

二、乡镇财政赤字加剧的原因

既然县政府和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了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加大了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力度,为什么乡镇财政赤字状况依然加剧呢?我们通过调研,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

(一)多数乡镇财源萎缩,增收难度大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进行税费改革的通知》(浙委[XX]4号)精神,我县从XX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行“减调改稳、全理负担、转移支付、配套进行”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统筹费;少数企业在竞争中没能适时抓住机遇,经营困难,效益下滑;一些企业向龙港、灵溪等中心城镇集聚,多数乡镇税源流失;前几年,我县房地产市场滑坡,土地价格回落,乡镇土地出让金分成大幅下降。加上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落实,乡镇预算外资金收入大大减少。这些就使得一般乡镇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财政功能日益弱化,政

权运行和各项社会发展项目所需经费基本上完全依赖于县财政。

(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预算约束力不强,领导使用经费与政绩考核相脱节

不少乡镇还未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财务管理办法,有些乡镇虽然订立了管理办法,但形同虚设,因此,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乱支滥用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制度执行不严,超标准发放各种奖金、补贴;相互攀比,滥发钱物现象较为严重;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够规范,经常移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自提高非生产性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某镇订阅报刊,一年支出18万元,某乡一般预算收入几乎为零,但XX年招待费支出近23万元,XX年全县36个乡镇招待费支出986万元,报刊费支出175万元,向非预算单位支出各种补贴103万元。乡镇财政作为政府的一级财政,本应规范、严肃,但年初预算流于形式。不少乡镇在安排日常支出时把预算放在一边,年度决算的实际支出与年初预算严重脱节。还有些乡镇的财政预算没有按时向乡镇人大报告并通过乡镇人代会审议,更无批复,失去了应有的监督。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有些乡镇政府领导在经费使用上,法制意识不强,认为只要不中饱私囊,便可随意使用。他们只注重目前的所谓“政绩”,却忽视长期规划和今后乡镇可持续发展。上级组织没有把乡镇主要领导的经费使用成效列为考核干部政绩、升迁和追究的内容,不能不认为是导致乡镇财政赤字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乡镇办学压力巨大

XX年以前县财政不是按教职工编制,而是按学校正式教职工实际人数下拨人头经费,故代课教师的工资性经费80%以上须由乡镇财

政负担,越是经济落后的乡镇,代课教师越多,财政负担反而越重。XX年教育系统缺编760人,按人均6000元计算,需支出460万元。XX年我县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县乡财政体制进行重大调整,教育支出基数也相应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县财政也只是保证教育人员正常的工资和福利所需资金,代缺经费只按人均7200元计算,乡镇财政还要承担着停征农村教育费附加而造成的教育建设投入巨大资金缺口的压力。现体制下县财政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拆建补助标准为:一类乡镇500元/平米,二类乡镇400元/平米,按该补助标准测算的资金只够支付土建部分,项目的前期费用和配套资金仍无着落。

(四)县乡两级财政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保平”是“消赤”的重要前提,做不到当年的财政收支综合平衡,消赤无从谈起。现行的县乡财政体制虽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乡镇财政支出基数,但由于责、权、利不统一,造成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乡镇财政不但正常的公用经费得不到保障,而且必须的人员经费还是得不到满足(如考勤奖、年度目标考核奖等)。此外,历史遗留的赤字需要每年支出利息680多万元,乡镇政府还承办着很多县政府委托但又没有资金保障(或没有足够资金保障)的事务,即例如农村低保、民兵训练、部门各项达标评比、报刊摊派等,都是造成乡镇财政赤字增加的重要原因。

三、下一步解决乡镇财政赤字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消赤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乡镇财政赤字不但影响乡镇政府正常的办公秩序,而且严重损害

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我县乡镇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问题,必须再一次引起县、乡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把做好消赤保平工作提高到完成政治任务的高度来对待,从源头上加以解决。要加强领导,成立全县性财政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县政府要把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作为县本级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总结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消化乡镇财政赤字的新方法、新举措。只要树立起消赤保平必胜信心,经过今后几年的努力,我县乡镇财政赤字问题将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二)加快经济发展,培植乡镇财源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乡镇财政赤字问题的根本出 路。各乡镇要认真贯彻实施县委、县政府“跨越式发展”战略,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立足实际,积极开拓市场,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以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欠发达乡镇要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各乡镇要积极进行土地整理,共同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用地指标。县政府应从经济强镇的土地出让金中统筹部分资金,用于对欠发达乡镇的转移支付,使他们也能参与分享我县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加快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撤并乡镇及其机构,加大人员分流力度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这个现象不改变,乡镇财政赤字就很难彻底解决。要努力改变乡镇规模差异偏大,部分乡镇规模过小和乡镇

政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状况,减少政府运行成本。要合理调整乡镇布局,扩大乡镇规模,减少乡镇数量。

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也为乡镇事业人员分流创造了最佳时机。部分乡镇已经摸索出许多切实可行的事业人员分流措施,但由于缺乏全县统一的分流政策,乡镇在事业人员分流和降低经费支出方面困难重重。县政府要利用农村税费改革的契机,推广好的经验,制定全县统一的事业人员分流政策,加快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将事业人员进行分流和归位。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加快乡镇校网布局调整,适当合并,集中办学,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师生比例,对教职工中的富余人员予以分流或者辞退,集中乡镇财政有限的教育经费,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四)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积极推行乡镇财政“代理报帐制”改革

继续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提高行政事业人员补助标准,全额保障各专项资金,不留缺口。按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凡属县政府承担的财政支出,县财政应积极筹措资金予以保障,不要换个形式转嫁给乡镇财政。县政府委托乡镇政府承办的事务,要足额安排对乡镇财政的专项拨款,不要要求乡镇财政安排配套资金。对现行不合理的达标升级活动和最低支出规定,应坚决予以取消。

无资金保证的建设项目是造成乡镇财政赤字最重要的原因。今后,乡镇政府要量入为出,考虑本乡镇的财力可能搞建设。县财政部门要严格把好资金审核关,县计划部门要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对没

有足够资金保障的乡镇建设项目坚决不予批准。

推行“零户统管”是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提高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杜绝部门摊派,摆脱乡镇财政困境的一项重大改革。财政收支规模较大、财政管理制度比较完善的乡镇要尽快建立乡镇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对所属预算单位进行集中核算。在综合考虑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税源基础、财政收支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保持乡镇财政的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针对财力不能保证其基本支出的乡镇,根据“先试点后扩大”的原则选择

四、

五、六类中典型乡镇实行乡镇财政“代理报帐制”。继续保留乡镇财政机构,全部取消乡镇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取消原体制中一般预算收入超收分成。本着“基本满足工作正常开展”的原则,核定经常性经费,确定财政支出基数,具体项目资金另行追加。乡镇所属单位财务由县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在经济片区中心镇设立分中心代理。改变原有国库库款流经环节,库款由县财政直接拨入预算会计核算中心。

(五)区别对待,逐步消化历年积淀的乡镇财政赤字

乡镇财政赤字日益扩大的事实证明,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等奖励政策已经没有继续执行的必要,应予取消。对历年积淀的乡镇财政赤字,进行一次认真清理,然后区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办法,予以消化。对

四、

五、六类乡镇(共28个)现有赤字(共5590万元)经清理确认后暂时挂帐,由县政府向银行贷款解决,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付利息和部分本金,5年内消化完毕。从现在起乡镇不得再向社会借款。违者,除坚持谁借谁还原则外,还要视情追究有

关人员的责任。对

一、

二、三类乡镇的财政赤字,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加强管理、控制支出和加大转移支付等途径,由乡镇自行消化。

(六)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强化监督,严格考核

根据《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乡镇政府应建立综合财政预算,把乡镇预算内、预算外和各类基金全部纳入乡镇财政预算,实行统一管理。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本级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加强对乡镇财政预算各项支出的管理。要健全财务核算体制,公开财务管理制度,公开财务执行结果,实行民主理财,提高收支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检查和监督,保障乡镇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乡镇人大要高度重视对乡镇政府财政运行情况的依法监督。部分乡镇财政目前没有正规的收支预算,特别是财政支出,虽然在每年召开的人代会上都有一个乡镇财政预决算的报告,但往往是程序性的,谈不上认真审议和执行中严格的监督。此种状况必须改进。乡镇财政年初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预决算报告,提交人代会上审议,通过后由乡镇政府据以严格执行。乡镇人大代表必须认真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利,防止走过场。根据我县乡镇赤字原因分析,县委、县政府应针对实际、突出重点,完善乡镇干部年度考核机制,把消赤保平工作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县乡镇财政赤字的严峻现实,为了推进全县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XX年7月20日县六届人大常委会 构借款3220万元,个人借款1904万元,占用专项资金478万元,应付未付5264万元,其他渠道1462万元。

鉴于乡镇财政赤字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一直把乡镇消赤保平工作提高到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高度来对待。XX年县委、县政府分别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工作的通知》(×委发[XX]95号)、《关于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限期消化乡镇财政负债的通知》(×政发[XX]81号)等文件,要求乡镇加强财政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逐步消化乡镇财政赤字。同年,县政府成立了“××县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局成立了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XX年3月县财政局制定乡镇财政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的奖励政策,决定对抓收入有成效、消赤明显的乡镇,分别给予收入上台阶、消赤保平和当年综合财政收支平衡等奖励,对赤字加剧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三年来共兑现奖励资金314万元,下达困难补助资金351万元,并对消赤保平工作落后的乡镇予以通报批评。县财政部门组织业务培训,提高了乡镇长和乡镇财政所(组)有关人员的业务水平,树立了依法理财的观念,增强了消赤保平的责任感。

XX年县财政在我县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和上年度多次增加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的大背景下,对县乡财政体制进行了重大调整,大幅调高乡镇人员经费支出标准。其中:行政人员和教职员工提高到XX0元/年人,其他事业人员提高到16000元/年人;乡镇财政支出基数从XX年的12722万元提高到XX年的23924万元。XX年又进一步提高人员经费支出标准,乡镇支出基数又比上年增加了1500多万元,

同时提高各项事业发展资金的补助标准。由于连续两年的重大调整,大大增强了乡镇财政可支配能力。为确保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XX年3月县政府发出了《关于批转××县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统一发放实施细则的通知》,从XX年5月1日起,对农村中小学校所有财政供养的在编在职正式教职工工资实行统一发放。为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运转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和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实行了以财政电子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灵溪、龙港、金乡、钱库、宜山和巴曹等镇分别建立了镇预算会计核算中心,对所属预算单位实行财政集中统一核算。

XX,县委、县政府狠下决心,解决了历年来一直未能解决的临时工清退问题,共清退乡镇临时工349名,为进一步消化乡镇财政赤字奠定了基矗

二、乡镇财政赤字加剧的原因

既然县政府和财政部门认真贯彻了县六届人大常委会的《决议》,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加大了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力度,为什么乡镇财政赤字状况依然加剧呢?我们通过调研,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

(一)多数乡镇财源萎缩,增收难度大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进行税费改革的通知》(浙委[XX]4号)精神,我县从XX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实行“减调改稳、全理负担、转移支付、配套进行”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统筹费;少数企业在竞争中没能适时抓住机遇,经营困难,效益下滑;一些企业向龙港、灵溪等中心城镇集聚,多数乡镇税源流失;前

几年,我县房地产市场滑坡,土地价格回落,乡镇土地出让金分成大幅下降。加上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的落实,乡镇预算外资金收入大大减少。这些就使得一般乡镇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财政功能日益弱化,政权运行和各项社会发展项目所需经费基本上完全依赖于县财政。

(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预算约束力不强,领导使用经费与政绩考核相脱节

不少乡镇还未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财务管理办法,有些乡镇虽然订立了管理办法,但形同虚设,因此,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乱支滥用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制度执行不严,超标准发放各种奖金、补贴;相互攀比,滥发钱物现象较为严重;专项资金的使用不够规范,经常移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擅自提高非生产性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某镇订阅报刊,一年支出18万元,某乡一般预算收入几乎为零,但XX年招待费支出近23万元,XX年全县36个乡镇招待费支出986万元,报刊费支出175万元,向非预算单位支出各种补贴103万元。乡镇财

政作为政府的一级财政,本应规范、严肃,但年初预算流于形式。不少乡镇在安排日常支出时把预算放在一边,年度决算的实际支出与年初预算严重脱节。还有些乡镇的财政预算没有按时向乡镇人大报告并通过乡镇人代会审议,更无批复,失去了应有的监督。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有些乡镇政府领导在经费使用上,法制意识不强,认为只要不中饱私囊,便可随意使用。他们只注重目前的所谓“政绩”,却忽视长期规划和今后乡镇可持续发展。上级组织没有把乡镇主要领导的经费使用成效列为考核干部政绩、升迁和追究的内容,不能不认

为是导致乡镇财政赤字难以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乡镇办学压力巨大

XX年以前县财政不是按教职工编制,而是按学校正式教职工实际人数下拨人头经费,故代课教师的工资性经费80%以上须由乡镇财政负担,越是经济落后的乡镇,代课教师越多,财政负担反而越重。XX年教育系统缺编760人,按人均6000元计算,需支出460万元。XX年我县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县乡财政体制进行重大调整,教育支出基数也相应得到大幅度提高,但县财政也只是保证教育人员正常的工资和福利所需资金,代缺经费只按人均7200元计算,乡镇财政还要承担着停征农村教育费附加而造成的教育建设投入巨大资金缺口的压力。现体制下县财政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拆建补助标准为:一类乡镇500元/平米,二类乡镇400元/平米,按该补助标准测算的资金只够支付土建部分,项目的前期费用和配套资金仍无着落。

(四)县乡两级财政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保平”是“消赤”的重要前提,做不到当年的财政收支综合平衡,消赤无从谈起。现行的县乡财政体制虽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乡镇财政支出基数,但由于责、权、利不统一,造成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乡镇财政不但正常的公用经费得不到保障,而且必须的人员经费还是得不到满足(如考勤奖、年度目标考核奖等)。此外,历史遗留的赤字需要每年支出利息680多万元,乡镇政府还承办着很多县政府委托但又没有资金保障(或没有足够资金保障)的事务,即例如农村低保、民兵训练、部门各项达标评比、报刊摊派等,都是造成乡镇财政赤字增加的重要原因。

三、下一步解决乡镇财政赤字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消赤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乡镇财政赤字不但影响乡镇政府正常的办公秩序,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我县乡镇财政赤字进一步恶化问题,必须再一次引起县、乡镇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把做好消赤保平工作提高到完成政治任务的高度来对待,从源头上加以解决。要加强领导,成立全县性财政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县政府要把乡镇财政消赤保平工作作为县本级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总结几年来的经验教训,积极探索消化乡镇财政赤字的新方法、新举措。只要树立起消赤保平必胜信心,经过今后几年的努力,我县乡镇财政赤字问题将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二)加快经济发展,培植乡镇财源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乡镇财政赤字问题的根本出 路。各乡镇要认真贯彻实施县委、县政府“跨越式发展”战略,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立足实际,积极开拓市场,大力发展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以培植财源,增加财政收入。欠发达乡镇要因地制宜发展有特色的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各乡镇要积极进行土地整理,共同为我县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用地指标。县政府应从经济强镇的土地出让金中统筹部分资金,用于对欠发达乡镇的转移支付,使他们也能参与分享我县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加快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撤并乡镇及其机构,加大人员分流力度

“生之者寡,食之者众”这个现象不改变,乡镇财政赤字就很难彻底解决。要努力改变乡镇规模差异偏大,部分乡镇规模过小和乡镇政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状况,减少政府运行成本。要合理调整乡镇布局,扩大乡镇规模,减(请继续 关注好:)少乡镇数量。

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也为乡镇事业人员分流创造了最佳时机。部分乡镇已经摸索出许多切实可行的事业人员分流措施,但由于缺乏全县统一的分流政策,乡镇在事业人员分流和降低经费支出方面困难重重。县政府要利用农村税费改革的契机,推广好的经验,制定全县统一的事业人员分流政策,加快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将事业人员进行分流和归位。

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加快乡镇校网布局调整,适当合并,集中办学,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师生比例,对教职工中的富余人员予以分流或者辞退,集中乡镇财政有限的教育经费,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四)进一步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积极推行乡镇财政“代理报帐制”改革

继续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提高行政事业人员补助标准,全额保障各专项资金,不留缺口。按责、权、利统一的原则,凡属县政府承担的财政支出,县财政应积极筹措资金予以保障,不要换个形式转嫁给乡镇财政。县政府委托乡镇政府承办的事务,要足额安排对乡镇财政的专项拨款,不要要求乡镇财政安排配套资金。对现行不合理的达标

升级活动和最低支出规定,应坚决予以取消。

无资金保证的建设项目是造成乡镇财政赤字最重要的原因。今后,乡镇政府要量入为出,考虑本乡镇的财力可能搞建设。县财政部门要严格把好资金审核关,县计划部门要严格把好项目审批关,对没有足够资金保障的乡镇建设项目坚决不予批准。

推行“零户统管”是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提高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杜绝部门摊派,摆脱乡镇财政困境的一项重大改革。财政收

好推荐访问

乡镇政府财政危机的调研报告 某乡镇财政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财政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报告

目录

个,标准化信息站点2个,实现了100%的覆盖率。

(二)工作措施

年初,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周密部署,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落实,讲究实效,助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扎实推进远程教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为确保我乡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乡党委年初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远程教育工作,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对远程教育工作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组织委员为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建立了党政领导联点责任制,每位领导联点指导一个站点,要求每季度到站点指导一次以上远程教育工作,帮助站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站点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为站点的 用u盘将学习资料拷贝到不能上网的站点。对能上网的站点,督促其按照发放的学习要点登录红星视频,开展学用活动。对省市部署安排的学习内容,如《人民的好儿女》系列片,《信仰》的观看,我们做到了早安排、严部署。对于不能上网的站点,乡远教办通过u盘将视频资料拷贝到电脑上进行观看;能上网的站点督促其通过红星视频收看,确保了33个站点全部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党员组长收看节目。二是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的远教工作队伍。远程教育工作的技术性较强,要求严格。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我乡在人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时刻关注远教技术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及时调整各站点技术管理人员,今年本年度先后对大树、跃进、**、江溪冲等七个站点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整。同时乡远程教育办的力量也进一步得到加强,我乡的远程教育工作主管领导和远教干事都电脑技术都很纯熟,能够较好地处理全乡的远程教育工作业务。本年度组织17个站点操作员参加县远教办组织的操作员培训班,对全乡33个站点操作员就红星视频的学用进行了一次专题培训,现在,每一个站点操作员都能独立登录红星视频开展学用活动。三是强基础,保证站点设备正常运转。为了保障33个村级远教点的设备正常运行,本年度我们对全部站点的设备运转情况进行了摸排,对存在问题的站点设备进行了维修和更换,相关软件进行了更新。目前,全乡33个村级远教点设备运行正常。杨亦、下潭、上潭、寺溪冲等村的天网设备维修后实现了正常接收。除此之外,去年没有接通互联网的部分站点,如江溪冲、大树、陂丁、石板、**、冠冲等站点,今年在克服经济紧张的情况下联通了互联网,乡远程教育阵地得到进一步加强。四是壮大了远程教

育兼职教师队伍。为了满足我乡群众的实际需求,我们创新模式、统筹资源,建立了一支专业性强,实践经验丰富的远程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其中有农技专家、老农民、致富能手等,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深入分析广大群众的实际(推荐打开..)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课程,发布群众最迫切需要的技术和知识,满足广大干部群众的需求。本年度我们下发了水稻病虫害防治通知3次,水稻虫病辨别指导1000余份,实实在在的指导群众水稻生产。

三、抓好示范,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远教工作的全面开展。立好标竿,树立典型,能够很好地推动全乡的远程教育工作。我们根据各站点实际,推举了一批致富能手,以点带面扩大推广,取得了先进带后进,实现整体推进的效果。**村村民***从**打工失意回来后,利用远程教育这个平台,学到了一手养殖技术,办起了的养猪场,目前养猪场已经初具规模,他也成为了**乡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年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今年更是投入了40多万元建起了一栋豪华的家庭住宅。同时,他还积极利用远教平台向更多的人传授养猪技术,目前,**村在他的带领下已有养猪专业户19来户,全村人均年收入在15000元以上。

四、量化监督,细化考核,切实督促远程教育工作取得实效。为了充分调动远程教育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人,我乡远程教育办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远程教育工作考核办法,把各站点的远程教育工作进行分项量化,按照百分制进行分配,采取"按月检查、按季督查、综合考核"的督查考核机制,每月月底组织力量对各站点网络运行、设备管理、学习组织、任务落实等情况进

行全面检查,认真登记,每个季度都针对全乡的远程教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查自纠,分析问题根源,提出整改措施,及时纠正。如果年度排名在前3名的发放站点经费1500元/村,前10名的发放1000元/村,10-20之间的发放800元/村,20-30之间的发放500元/村,30名之后的扣除站点经费。

(三)努力方向

远程教育工作在我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乡的远程教育工作仍然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经过这一年来的专题调研,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学效果不明显、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今后我们计划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远程教育工作。

一、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现在县、乡两级组织的培训主要面对的是村干部和操作管理人员,我们计划将培训的受众从干部扩大到普通党员和一般群众,从而提高群众参学率,培养群众学用兴趣,加强远教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远教工作的影响。

二、树立典型,以点带面

一是加强典型的培养。在全乡每个远教站点都培养出一个典型;二是加强典型的引导作用,组织村民群众现场观摩学习典型,通过活生生的事例引导群众主动学习。

总之,我们将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困难,建立远程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为全面建设小康**、和谐**、魅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媒 1 体和远教接收设备的管理与应用,学校首先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上机制度》《电教器材管理制度》、《多功能教室管理制度》、《多功能教室使用制度》、《计算机、远教管理人员奖惩办法》《教师应用远教设备、资源检查考评制度》、《计算机室、多媒体室设备使用登记制度》、《计算机多媒体及远教设备使用奖励制度》等。并将这些制度具体落实到位,管理人员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分别对各种设备和财产进行造册登记。另外,管理人员对各种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情况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因为管理人员工作认真负责,目前学校的相关设备完好率达90%,保障了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关键是教师,不断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应用好远程教育资源的重要保证。远教工程项目的实施,为我们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我校的师资培训工作有如下特点:

(1)培训工作计划性。教导处每期撰写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形式、培训人员、培训内容、提出培训要求和达到的目标,避免培训工作的盲目性。

(2)培训内容广泛性。建立以观念的转变、操作技能及资源与学科的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样本培训。一是在校本培训中,我们始终把思想观念的转变放在首位,利用远教资源,从查找与外地的差距中刺激教师的思想认识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而树立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良

好习惯;二是让教师掌握远程教育的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特别是因特网的基

本知识和应用,学会在internet上搜索和下载资源;ip教学资源的了解与使用,掌握远教ip资源的主要内容和存放结构,学会选择、组织、整合、利用资源,但有一部分年龄大的老师接受慢些。三是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组织教师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等相关政策法规,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四是组织教师观看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源,使教师了解全国各地的新课改信息,获取全新的教育理念,学习全国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模式,并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逐步变成教师自身实际的教学行为。

四、利用学校远教设备开展“三农”服务

学校的教育要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为此,按照上级要求,学校制定了《利用远教为农村党员培训服务制度》,并与当地政府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作好利用学校远教设备开展“三农”服务、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等工作。

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农民提供实用技术、经济信息、科普知识等方面的资料,定期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重点指导和扶助1—3个较典型的农户,组织师生每月开展一次街头科技和科普,病虫害防治等宣传服务活动。

五、充分利用远程资源服务教学

在管好设备的基础上,管理人员按照上级和学校的要求,及时完整地接收卫星播放的教育教学资源,将接收到的资源进行及时整理并转刻成光盘。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其它方式收集教学资源,把上级

配备的、学校购买的以及通过卫星接收到的各种资源汇集起来,建立校本资源库,

进行分类管理,将所有的资源名称以目录形式打印成册,为教师们使用资源提供了很大方便。

六、教学效果

充分发挥远教设备的功能作用,引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让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走进课堂,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小学教育的传统模式。广大教师普遍认为教学光盘和卫星资源学科比较齐全,内容丰富,适应面广,实用性强,符合农村学校的教学实际,大大弥补了学校资源的不足。教师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呈现动静交错、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师生教与学的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师生还根据学习需要,打破教材的限制,主动在网络中浏览和下载有关学习内容,拓宽视野,自主学习,增长见识,丰富生活。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全新的改变,新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在学生中逐步树立,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受到多重感官刺激,易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容易使学生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创设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容易实施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七、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校在远教的应用与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工作缺乏经验,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对于网络知识、卫星数据接收技术、资源管理和利用等方面还学习不够,需要积极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2、教师重视还不够,导致远程资源利用和多媒体设备使用率等方面的措施欠积极有效。远程教育工程也叫“一把手”工程,领导要加强重视,把它纳入议事日程上来,教师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教师年终考评相结合,提高远程资源的利用率,真正使远程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

3、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还有待于提高,教师还不具备远程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学校应重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让教师能学到实用的知识,真正做到教师能独立运用远程资源来进行教学。

4、由于设备设施的原因,师资建设不到位,没有切实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观念和技能。学校有些计算机老化,已接近淘汰,学校应及时更新计算机,满足教师的正常的教学工作。

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积极鼓励教师正确利用资源,搞好校本培训,服务教研工作。充分发挥卫星收视系统、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在教育教学上的作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xxxxx小学 XX年6月22日

贴标语等向群众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乡党委、政府和各村共张贴宣传标语30余幅。

(二)加强管理,逐步建立远程教育管理机制

站点建好后,为加强对远教站点的管理,使之有人管、管到位、有成效。本乡结合各个站点的工作实际,制订了一系列的工作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设备管理使用制度》、《远程教育学习制度》、《管理员工作职责》等,要求各站点严格按制度办事,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保证远程教育教学工作能正常、有序地开展。在搞好制度建设的同时,消河乡党委、政府按照德才兼备、高效的原则,在每个村选拔1名专(兼)职管理人员到乡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使他们能胜任远教设备的维护、教育资源的收集和教学节目的播放等工作。

(三)结合乡情实际,认真抓好党员干部远程教育 学习培训工作

为切实做好各村党员干部的培训工作,使远程教育的学习培训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干部经济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提高远程设备的利用率,乡党委以县委组通?XX?40号、县委组通?XX?23号等文件精神制定了远程教育实施方案,把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落实远程教育各项工作措施,加强领导,明确专人负责,规划远程教育学习培训的方法和步骤,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全乡各村平均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集中培训3期,共培训党员干部、农民群众1000人次。学员们普遍反映学习内容新颖、实用、通俗易懂。通过学习培训,逐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农

业科技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专业人员缺乏。全镇现有的站点操作管理人员,大多数身兼数职,工作繁杂,无法专注于远教工作,对工作开展有一定影响。

2、经费短缺。由于资金短缺,远程教育课件制作,设备更新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制约了远程教育工作的进

一步发展。

3、远教设备陈旧老化,大部分已损坏不能使用,继续更换新设备。

4、教学成果不够显著。农村党员群众在学用结合、学用转化上成效不够显著,如何实现“两结合、两促进”,如何改变农民群众学时热、用时凉、农活一忙全遗忘的现状,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

三、下步工作思路

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项永久性的工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用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和加快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增加农民收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我们要结合自身特点,认真抓好远程教育工作,特制定下步工作思路。

(一)增加对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维护的资金投入。确保远程教育能正常运转,保证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科技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对远程教育管理人员有关电脑网络知识的培训。要坚持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定期的办班培训,采取现场操作示范,上门辅导等方法,对他们进行专门

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通过培训,使村级技术管理人员能胜任远教设备的维护、教育资源的收集和教学节目的播放等工作。

(三)加强远教管理,逐步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认真总结远教管理经验,积极探索管理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室管理制度、信息资源接收记录制度,从而加强对远程教育的管理。

(四)学用结合,服务群众。各村由党支部负责,利用农闲季节,多召集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到远程教育站点学习,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致富本领,做到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技术早日应用于实际,为增加家庭收入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广安市广安县xxx委员会 XX年12月14日

xxx乡地处六枝特区西部,距特区政府所在地34.6公里,全乡辖7个行政村,总人口12557人。现有中学一所,完小4所,教学点1个。我乡完成建设坝子村播放点1个,乡小学、乡中学2个。自XX年11月相继建成,坚持标准化、实用化,达到“五防、五好”标准要求。

二、主要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

1、为加强对我乡坝子村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乡村 两级领导机构。乡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党政办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村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支部、村委其他人员为成员。

2、明确乡村远程专兼职管理人员。乡兼职管理人员为乡党政办负责人,村兼职管理人员为村文书。

(二)在站点管理方面

1、完善硬件管理

我乡远程教育站点建在中小学、坝子村、下麻翁村,在特区组织部的指导下,按要求安装了防盗门、防盗窗,制定了一系列站点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操作,保证设备正常使用,站点管理人员能认真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学习有关农业适用技术,并对对培训情况作好相关记录。

2、组织培训

通过组织培训,让村组干部、党员、群众熟悉掌握农业适用技术,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稳

定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3、开展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教学应用培训

按照特区远教办的要求,开展了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教学应用培训。通过培训,大家对“三种模式”教学,即光盘教学、电脑教学、电视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其技能。

4、配齐站点工具软件

为全乡5个站点配齐恢复光盘、远教ip、office办公软件、超级解霸、正版杀毒软件、防火墙、五笔输入法、上网助手等10个软件,满足了站点对工具软件的需求。

5、建立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

乡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及联系点名单(包括领导姓名、职务及联系站点)。乡党委建立了副科级以上干部领导联系村工作制度,坝子村远程教育站点由乡党委副书记陈发文同志负责联系,过瓦站点由党委委员卢启国同志负责联系,下麻翁站点由党委委员文玉珍同志负责联系,乡小学站点由政府副乡长程开志同志负责联系,乡中学站点由乡党委副书记张晖同志负责联系。

6、确定示范点名单

确定本乡示范点名单(包括领导姓名、职务及联系的站点),我乡确定的坝子村示范点由乡党委副书记陈发文同志负责联系。

(三)在资源整合方面

1、在坝子村建立全乡远程教育中心教学资源库

课件是开展培训的资源保证,我乡从节约成本和资源整合角度出发,在坝子村(接收站)建立了全乡远程教育中心教学资源库,以实

现全乡课件资源共享。资源库现已收集各类课件20余张,内容涉及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农村经营管理知识、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市场信息、科普知识、农村卫生、计划生育、典型经验、先进性教育以及小学文化教育等十余类。

2、组建“三支队伍”

让驻村干部和乡直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任辅导员。我乡结合实际,已组建了“三支队伍”(站点操作管理队伍、站点教育培训辅导员队伍、站点农业科技教学辅导队伍),并对“三支队伍”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加强对“三支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力度,让他们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照操作管理规程和正规程序操作,实行专人操作管理,站点辅导员队伍负责对站点运作情况进行指导,站点农业科技教学辅导队伍,对站点农业科技培训教学情况进行辅导。

(四)在培训方面

1、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开展培训

播放点每月对党员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培训不少于1期。

2、利用远教平台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借助远教平台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2.98万元人次,发放宣传资料及光碟2.5万余册(份),农业实用技术资料8000余册(份),受益群众超过2500户。

三、存在的困难

1、部分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绝大多数有文化、有一技之长的中青年都外出打工了,农村剩下的都只是些没有文化的老人、妇女及少数中青年男子;

二、党员群众积极性高,培训效果好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优势。许多-党员是 推荐相关文章: 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汇报 乡镇远程教育工作总结 乡镇远程教育工作要点 乡镇远程教育工作计划

第20篇:关于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2312; mso-hansi-font-family: 宋体\">

多年以来,乡镇财政在管理基层财政、组织地方税收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乡镇财政职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上级财政政策的落实。为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职能,加

强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我县财政部门对乡镇财政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乡镇财政职能基本状况

目前,我县各乡镇财政所承担的工作大致相同,主要是承担乡镇一般预算资金的收支管理,部门综合预算管理,非税收入的征管,国有(集体)资产管理,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与信息化管理,执行财政监督,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协助税收征管等。

(一)做好财政收支预算,保障党委政府工作正常运转。编制财政预算,保障乡镇政府运转是乡镇财政所的基本职能。我县乡镇财政所根据上级财政“要健全乡镇财政预算制度,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力求科学合理地编制乡镇年度财政收支预算,切实保障乡镇党政机构行政和社会管理等基本运转的支出需要,努力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严格按照财政预算制度和编制程序按时编制年度财政收支预算,预算方案通过后,镇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切实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二)做好涉农补贴工作,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各乡镇财所通过涉农财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对各自辖区内的农户建立了详细的信息库,内容包括:每户人口数,主要劳动力,种植土地面积等情况以及收入状况等。与镇多办、畜牧站、农机站等部门对涉农补贴对象的小麦种植面积补贴、良种补贴、养殖母猪补贴和购买大型农用机械补贴申报的情况,认真做好认定、审核和公示等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全部纳入政策保障范围内,最后通过“一卡通”把补贴款发放到补贴对象本人手中。

(三)参与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乡镇财政所积极参与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于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建立了全项目库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论证、立项、申报、实施等各环节的监督;对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的专项资金,包括农林水专项、农业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土地开发整理等也加强监督管理。根据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进度情况,经过核实后,给专项资金项目拨付资金,既严防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行为发生,又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确保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加强财务监督,健全乡村理财机制。各乡镇财政所严格执行党委政府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实行统一财务开支范围和标准,严格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并按月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镇直各部门使用的房屋认真做好建造日期及使用年限的登记建档,对购买的车辆、空调和办公用品的购买日期、品牌、金额、使用年限分别一一登记造册,制定台帐,做到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统一,防止资产流失。联合镇“双代管”办公室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审批,限定报刊费,禁止招待费,以便更好地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使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五)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各乡镇财政人员除积极参加县财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外,还参加各镇党委定期组织的学习国家方针政策的活动,除此之外各乡镇财所人员每周再抽出2-4小时集中或分散学习法规政策或业务知识,以增强财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每个人员的财政管理水平都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我县乡镇财政所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乡镇机构改革后财政所到底会不会撤消?如不撤,乡镇财所的工作在哪里?该如何工作?这种认识上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对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部分财政所存在管理松散、人心不稳,工作消极等现象。

2、工作纪律不够严格。在日常工作中,纪律意识较差,不能严格遵守按时上下班制度,迟到早退现象严重,部分干部职工平时挂着上班的牌,做的却是自已的生意,有的长期旷工在外做生意,工作散漫。

3、个别领导敷衍了事。个别乡镇财政所领导在工作上不抓紧,不督促所内干部职工按期完成工作,听之任之;对纪律检查隐瞒、包庇不上班干部职工:检查到缺勤人员时,以外出办事为由搪塞检查组。汇报工作时总是客观原因多于主观原因,没有深入分析主观因素。

4、干部队伍素质较低。全县的12个乡镇财政所本科学历的仅有4人,占乡镇干部职工总人数的5%;

有大专以上学历的30人占31%;中专学历的36人,占38%;高中以上21人,占22%;初中的6人,占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乡镇财政队伍总体文化水平还很低,业务水平不高。

5、年龄结构上不够合理。全县财政所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青干部职工为42%,不到总数的一半,35岁至45岁的为19%,45岁以上的占41%。老龄化不断

发展的趋势,干部队伍难以在新的环境下打开新的局面。

6、双重管理模式对乡镇财所形成制约。目前,我县乡镇财政所管理隶属乡镇政府,业务由县财局指导,这种双重领导模式让乡镇财政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改善乡镇财所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统一思想,稳定人心。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职工阐明乡镇财政所在新时期中的任务、职能和作用,务必保证乡镇财政所有足够的人员编制,加大对乡镇财政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各方面了解乡镇财政所的作用和地位,为乡镇财政所干部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纪律的考勤工作。针对目前乡镇财政所工作的主要特点,制订好外勤和内勤两种便于考勤的制度,落实好考勤人员,严格考勤制度,明确人员去向,严肃请假和病假的审批程序,将考勤与津贴、评优、年度奖励等直接挂钩,县财政要加强对乡镇财政所的指导抽查力度。

3、制订奖励约束机制,切实推行首问任责任制和行政效能机制。要认真研究新时期下乡镇财政所干部职工工作的奖励机制,对完成好任务和完不成任务的在奖励、评优上要适当拉开距离,不搞平均主义。要细化考核的各项要求,要在财政所内建立起适用的首问责任制和行政效能机制,提高财政所的工作效率,完善工作程序,规范工作管理,强化监督,进一步明确每一位干部职工的工作职责,以便用的统一的标准来考核每一位职工的工作业绩,奖罚分明、平等相待干部职工。

4、调整充实领导班子。对乡镇财政所领导进行民主评议,按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凡考核合格者继续留用,不合格者及时更换。在考核中,要尽量提拨年轻且有潜力的年轻干部。

5、建立学习的制度化。首先鼓励干部职工接受学历再教育,其次对非财经专业毕业的年轻干部职工进行1至2年的脱产学习,再次是加强对乡镇财政所干部的培训工作。培训要分批,分层次,分年龄段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轮训,要建立起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考核制度,用制度督促人,用考试检查人、用成绩评价人来作为提拨人才和年度考核的依据。奖励专业职称考试通过者等。

6、加强对乡镇财政所的领导。县财政部门领导要分别挂点乡镇财政所,除对财政所业务指导外,还要对干部职工的纪律、生活等负责,将财政所干部职工的一荣一损与直接与挂点领导相关。

乡镇财政体制调研报告
《乡镇财政体制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