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财政教科文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3:39:33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财政教科文工作总结

XX年度我市财政教科文事业财务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三个三\"理财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完善各项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扎实推进我市教科文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保障重点支出,促进教科文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一)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1,支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一是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免除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工作.XX年度全市共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1.92亿元,其中市本级628万元;XX年度全市安排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费5921万元,其中市本级共安排资助资金537万元,全市安排爱心营养餐经费1377万元,其中市本级安排3.64万元;二是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公用经费水平均已达到或高于省定标准,其中苍南,泰顺执行省定标准,其余县(市,区)分别高于省定标准40元至150元,市本级的标准最高,小学和初中的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570元和612元.三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旧校改造力度.XX年度我市共安排义务教育阶段维修改造资金2.69亿元.温州三中,温州十一中,温州二初,温州实验中学,温州十九中等学校启动校舍改建工程.四是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从XX年开始,我市建立了农村学校教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 元,139 个欠发达乡镇学校教师每人每月不低于200 元的生活补助金制度,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内拨款项目.XX年度全市共安排2549.94万元,其中市本级承担1041.56万元.我们还对全市各县(市,区)教师的待遇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并对照各地公务员的待遇状况提出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方案上报市政府.五是做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创办工作.今年安排253.44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温州中学新疆班创办工作,解决了首批156名新疆来温学习学生秋季的就学工作,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温州中学民族部新校区建设,争取于XX年秋季搬入.六是按照省厅工作部署,统计基础教育债务情况.主动认真做好债务核实自查工作,截止XX年9月30日,全市345所学校共上报债务10.9亿元.2,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是出台了扶持政策.积极参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温政发〔XX〕4号),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自XX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重点职业院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重点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校企合作办学奖励,地方课程开发,贫困生帮扶和优秀学生奖励等.全面启动实施助学奖学行动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行动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等省职业教育发展\"六项行动计划\".二是加强重点职业学校建设.支持办好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全市95所中职学校中省重点职校22所,国家级重点职校6所.今年,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又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职校评估.三是支持学生实训基地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建设一批与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相关的实训基地.市本级建成了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数控,汽修车间和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西餐实训室,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形象设计室等.四是抓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XX年,市财政共投入了1350万元的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培训学生的学习费用,生活补贴费用,培训基地学校办学补贴和奖励费用以及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招生宣传等费用.全市建成36个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基地,共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19720人次.五是认真落实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政策.市本级共安排了中职学生国家助学金775.15万元.六是与教育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心营养餐工程的通知》(温教计[XX]56号).从秋季开始全面实施,共投入专项资金100.32万元.

3,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一是积极推进温州大学建设发展.XX年度安排该校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专项经费200万元;做好与所属瓯江,城市等独立学院的资产划拨工作,对涉及瓯江学院总额1337.68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391.88亩土地和83375 m2的建筑物进行重新划拨;面临温州大学6.8亿元的债务总额,为化解学校债务,减轻办学压力,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案.二是继续加大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工作力度.通过增加教学设备投入力度,整合教学资源,学院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今年该学院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高职示范创建院校,市财政专门安排了XX万元的创建资金.三是切实做好高校食堂稳定工作.针对今年出现的结构性物价波动,我们安排了100.49万元的高校学生临时性生活补贴.四是设立温高校重点专业扶持资金.XX年投入了240万元用于首批六所高校16个重点专业建设.五是落实了民办高校毕业生培养奖励经费.根据市政府的文件精神,今年起安排民办高校毕业生培养奖励经费,XX年度安排了115.2万元(大专每生800元,本科每生1000元),鼓励各民办高校为我市培养高等教育人才.

(二)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XX年共投入了科技经费12893.66万元,其中科技项目经费投入645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投入3459.52万元,保证了科技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XX年共扶持了科技计划项目326个,投入经费6177万元;科技特派员项目53个,投入经费273万元;投入了区域创新基金3459.52万元,用于补助28个企业研发中心建设,46家专利示范企业奖励,105件国内发明专利人的奖励,引进的研究院启动经费和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工作经费,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补助,验收合格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补助,验收合格国家级和省级星火计划项目补助,验收合格国家级和省级星火计划项目补助,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其它补助经费等.

继续推动\"百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组织实施1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共计投入了专项资金670万元,使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得到有效突破.实施专利战略,鼓励发明创造, 共投入专利专项资金201万元,用于我市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人的奖励等.完成珊溪水库地震台网建设,及时安排珊溪水库地震台网运行经费22.77万元,有效地提升了我市地震监测能力.

(三)支持文体事业发展.

XX年共投入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7925.57万元,其中文化事业建设费451.87万元.

1,支持建设文化大市\"六大工程\"项目.

XX年共投入1500万元用于支持建设文化大市\"六大工程\"项目,其中投入文化作品提升工程项目654万元,文化研究项目420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0万元,文明素质提高工程项目120万元,文化阵地提质工程项目160万元等,进一步加快了我市文化大市的建设.

2,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支持农村文化.XX年,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XX年通过验收的6个\"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工程\"乡镇,9个\"温州市金海岸文化网工程\"乡镇,38个温州市\"文化示范村(社区)\"和43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温州市基层二级中心\"分别给予5万元,5万元,1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共计奖励补助经费152万元.同时安排了专项经费186.76万元,对农村电影 \"2131\"工程放映场次进行补助,共计补助3XX场次.积极实施文化传播工程, 继续投入70万元用于流动舞台下乡演出经费支出,开展\"百场戏,千场电影,万册图书\"送文化下乡活动,送文化到农村,到社区,到基层.二是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力度.投入专项资金60万元用于市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博物馆技防系统,科技馆展品维修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完善,充分发挥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作用.三是支持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根据财政部,国家文物局有关文件精神和《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温政发[XX]65号)的要求,认真及时落实温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XX年度工作经费114.11万元.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现已完成文物普查培训,试点工作.

3,进一步支持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

一是积极落实市政府XX年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的体育方面所需资金.XX年全市范围内新建了300个健身苑(点),30个门球场和30个篮球场,经费总投入为1200多万元,以市财政和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为主.这是历年来市政府对城市的社区和农村的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最大,惠及全市老百姓的一项民生工程.通过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促进了城乡体育协调发展,重点改善农村落后地区人民群众健身环境,促进了我市体育强市建设.

二是加大投入,促进竞技体育发展.全年共投入体育竞赛经费266万元,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参赛经费210万元,城运会专项奖励经费126.3万元以及第xx届多哈亚运会冠军专项奖励经费16.5万元等.城运会是一次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选拔后备体育人才的综合性运动会,对于我们温州市来说是一次全面检验我市竞技体育的业余训练,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储备状况的运动会,也是展示我们温州市竞技体育水平的平台.我们大力支持此次城运会,及时安排了参赛和奖励经费共计336.3万元,使我市在全国第六届城运会上获得了4金7银3铜152分并超一项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超过了上届的3金3银3铜的成绩,在参加本届城运会的7个浙江省城市中仅落后于杭州,奖牌榜排所有代表团第17位,为所有地级市的第一位,创造了我市在历届城运会上的最佳成绩,促进了我市竞技体育的发展.

(四)保障计生工作投入.

一是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一直以来,我们都非常重视和关心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把财政对计划生育的投入提到落实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并把它作为温州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主动安排各项计生工作经费.二是经费投入逐年增长.XX年初预算安排计生经费1106.01万元,比上年989.06万元增长了11.82%,其中预算内XX年安排894.65万元,比上年670.26万元增长了33.48%,高于本年度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XX年全市计生投入14887万元,人均17.21元,超过了省定标准人均16元.三是积极落实各项经费,切实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足额到位.积极落实和足额拨付计划生育信息化经费,宣传经费,考核经费等各类经费234万元,推动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创新,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管理和目标管理.投入67万元用于四项手术免费服务和流动人口管理,大大提高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积极性,促使四项节育手术例数明显增加.安排计生协会经费50万元,一方面保障了计生协会自身的建设,另一方面推动了计生协会工作的开展,使计生协会的作用在计生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

(五),加大科普投入力度.

根据《温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xxx\"规划》文件要求,按每年递增15%的比例安排科普经费,不断加大科普投入力度.XX年市本级科普经费共计投入441万元,一是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启动提供经费保障.二是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投入73万元用于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及科普信息网络建设等.XX年,全市共有15个基层单位通过了第四批省基层科普示范单位考核验收,并考核命名了23个市级基层科普示范单位,新建标准科普画廊95个.三是加大对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投入力度.投入63万元专项经费用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各项活动.

二,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公共财政管理能力

(一)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

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积极落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对改进部门预算编制的要求,及时总结编制经验,进一步深化,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为规范公共财政支出创造条件.一是继续实行公用经费,日常业务经费定额管理.二是不再安排专项预留经费,并力求将单位能够预计到的切实需要的项目经费列入年初部门预算,切实做到全面准确,真正做到细化预算.三是强化预算约束,严格预算执行.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对部门预算执行中发生不可预见而临时增加确需开支的事项,以及重大政策出台等特殊情况确需财政解决的经费,原则上先在年初部门预算中调剂解决.四是加强财政拨款结余管理,稳步推进统筹安排结余资金.对结余资金实行隔年收回制度,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各部门要对结余资金进行清理,按照调整安排,继续保留,取消等三类处理方法进行归类.五是设立项目库管理,专家评审制度等,充分体现部门预算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二)推进事业单位改制工作.

为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规范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的资产处置行为,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温州市市属事业单位改制的实施意见》(温政发[XX]87号)等精神,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市属事业单位改制资产处置暂行办法》(温政办[XX]40号).

三,切实做好财政部,财政厅部署的工作任务,认真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财办[XX]51号)和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浙财政字[XX]5号)文件要求以及财政部楼继伟副部长在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我们及时组织部署,积极发动,根据资产清查工作的相关制度,政策,按时完成市本级的资产清查主体工作及温州12个县(市,区)的数据汇总工作.此次清查工作分准备,自查和中介审计,数据收集和汇总上报三个阶段.全市共清查行政事业单位3464家,资产总数为337.94亿元,其中行政单位为104.05亿元,事业单位为233.89亿元;固定资产为192.44亿元,其中土地房屋建筑物110.1亿元,交通运输设备15267辆(其中汽车10408辆)20.24亿元.市本级清查行政事业单位348家,资产总数为100.94亿元,其中行政单位为28.88亿元,事业单位为72.06亿元;固定资产为52.27亿元,其中土地房屋建筑物24.33亿元,交通运输设备4080辆(汽车2561辆)6.1亿元.发现的问题主要在于单位资产管理意识不到位,财务管理不规范和资产处置不及时等方面,并向省厅和市纪委做了汇报.下一步,根据省厅文件精神,还将对本次资产清查结果进行核实.

四,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安全规范有序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

出台了《温州市建设文化大市\"六大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决定》(温委办[XX]3号)精神,为加强对\"六大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我们会同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出台了《温州市建设文化大市\"六大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专项资金的来源,扶持方式,扶持重点,申报原则,申报程序及违规处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二)加强对文化大市专项资金的督查

根据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XX年度建设文化大市\"六大工程\"专项经费共投入了1255万元.为及时了解并监督该项经费使用情况,确保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我们会同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员先后到市文广局,市社科联,市文明办,市广电总台,市文联,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对XX年度文化大市专项资金进行督查.在督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单位还存在经费未及时使用,资金使用不规范,使用项目变更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提出了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继续加强对市体育中心资产的监管.

我们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的规定,继续加强了对市体育中心资产的监管.监督市体育中心的体育用品商场出租及其他项目均要实行对外公开招投标程序,清理体育中心出租的店面.尤其是对其中的\"运动服装名品城\"应收未收的租金收入原因进行仔细调查分析,发挥主管局的监督力度,多次召集市体育局纪检领导和体育中心领导班子会议,并责令其在资产清查自查结束前及时收回租金.主动组织召开由市纪委,市招投标中心,采购办及体育局和体育中心参加的协调会,对体育中心店面招租具体方案进行事先审核把关,并积极督促主管局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掌握进展情况,要有具体措施,狠抓落实,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依法维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四)加强对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一直是我们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为加强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提高单位财务人员的理财水平,我们按照部门预算编制要求设计了经费自理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计划表,按照市人事局,市社会保障和劳动局等公布的社会保险缴费等最新标准编制经费自理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说明书.要求单位在安排预算时严格按照预算编制说明合理,科学,客观预计收入和区分轻重缓急安排支出,进一步规范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五,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

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厅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的具体要求及局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实施意见,按照\"六兴六建六树立\"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特别是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扎扎实实抓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沟通.积极听取单位对部门预算安排的有关意见和建议,调查了解行政事业单位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加强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沟通,主动为单位做好高效的,优质的服务工作.

二是积极办理群众投诉件,确实转变机关作风.今年以来,随着转变机关作风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收到基层单位一些针对机关工作人员津补贴以及住房补贴发放问题的群众投诉件.为了及时有效办理群众投诉件,我们通过与人事,房改等部门及财政内部处室的沟通与协调,认真研究,对每件群众投诉件都做了回复.并以群众投诉为契机,仔细查找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做好各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和资金来源审核工作,及时落实单位对专项资金拨款的申请,认真审核单位确实需要追加的项目等.努力在各个关键环节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改变工作作风.

四是创建学习型处室.通过处室每周固定学习时间等多种形式,加强干部对政治理论,廉政教育及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适应,自身素质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知识本领与履行职责相适应.

推荐第2篇:温州市财政教科文工作总结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2007年度温州市财政教科文工作总结

2007年度我市财政教科文事业财务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三个三”理财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完善各项财政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扎实推进我市教科文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等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保障重点支出,促进教科文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一)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1、支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一是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免除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工作。07年度全市共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1.92亿元,其中市本级628万元;07年度全市安排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费5921万元,其中市本级共安排资助资金537万元,全市安排爱心营养餐经费1377万元,其中市本级安排3.64万元;二是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目前我市各县(市、区)公用经费水平均已达到或高于省定标准,其中苍南、泰顺执行省定标准,其余县(市、区)分别高于省定标准40元至150元,市本级的标准最高,小学和初中的预算内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为570元和612元。三是建立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旧校改造力度。07年度我市共安排义务教育阶段维修改造资金2.69亿元。温州三中、温州十一中、温州二初、温州实验中学、温州十九中等学校启动校舍改建工程。四是巩固和完善义务教育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切实提高教师待遇。从2007年开始,我市建立了农村学校教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 元、139 个欠发达乡镇学校教师每人每月不低于200 元的生活补助金制度,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内拨款项目。07年度全市共安排2549.94万元,其中市本级承担1041.56万元。我们还对全市各县(市、区)教师的待遇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并对照各地公务员的待遇状况提出提高教师收入水平方案上报市政府。五是做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创办工作。今年安排253.44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温州中学新疆班创办工作,解决了首批156名新疆来温学习学生秋季的就学工作,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温州中学民族部新校区建设,争取于2008年秋季搬入。六是按照省厅工作部署,统计基础教育债务情况。主动认真做好债务核实自查工作,截止07年9月30日,全市345所学校共上报债务10.9亿元。

2、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是出台了扶持政策。积极参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温政发„2007‟4号),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自2007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的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重点职业院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重点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校企合作办学奖励、地方课程开发、贫困生帮扶和优秀学生奖励等。全面启动实施助学奖学行动计划、实训基地建设行动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等省职业教育发展“六项行动计划”。 二是加强重点职业学校建设。支持办好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国家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全市95所中职学校中省重点职校22所、国家级重点职校6所。今年,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又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职校评估。三是支持学生实训基地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建设一批与现代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相关的实训基地。市本级建成了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数控、汽修车间和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西餐实训室、温州市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3、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提高办学质量。一是积极推进温州大学建设发展。2007年度安排该校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专项经费200万元;做好与所属瓯江、城市等独立学院的资产划拨工作,对涉及瓯江学院总额1337.68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391.88亩土地和83375 M的建筑物进行重新划拨;面临温州大学6.8亿元的债务总额,为化解学校债务、减轻办学压力,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案。二是继续加大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工作力度。通过增加教学设备投入力度,整合教学资源,学院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今年该学院已被列入

2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计划项目326个,投入经费6177万元;科技特派员项目53个,投入经费273万元;投入了区域创新基金3459.52万元,用于补助28个企业研发中心建设、46家专利示范企业奖励、105件国内发明专利人的奖励、引进的研究院启动经费和大院名校温州联合研究院工作经费、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补助、验收合格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补助、验收合格国家级和省级星火计划项目补助、验收合格国家级和省级星火计划项目补助、科技强市和创新型城市其它补助经费等。

继续推动“百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组织实施1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共计投入了专项资金670万元,使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得到有效突破。实施专利战略,鼓励发明创造, 共投入专利专项资金201万元,用于我市获得中国发明专利人的奖励等。完成珊溪水库地震台网建设,及时安排珊溪水库地震台网运行经费22.77万元,有效地提升了我市地震监测能力。

(三)支持文体事业发展。

2007年共投入文化体育与传媒经费7925.57万元,其中文化事业建设费451.87万元。

1、支持建设文化大市“六大工程”项目。

07年共投入1500万元用于支持建设文化大市“六大工程”项目,其中投入文化作品提升工程项目654万元,文化研究项目420万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0万元,文明素质提高工程项目120万元,文化阵地提质工程项目160万元等,进一步加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快了我市文化大市的建设。

2、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支持农村文化。2007年,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2006年通过验收的6个“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工程”乡镇、9个“温州市金海岸文化网工程”乡镇、38个温州市“文化示范村(社区)”和43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温州市基层二级中心”分别给予5万元、5万元、1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共计奖励补助经费152万元。同时安排了专项经费186.76万元,对农村电影 “2131”工程放映场次进行补助,共计补助32000场次。积极实施文化传播工程, 继续投入70万元用于流动舞台下乡演出经费支出,开展“百场戏、千场电影、万册图书”送文化下乡活动,送文化到农村、到社区、到基层。二是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力度。投入专项资金60万元用于市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博物馆技防系统、科技馆展品维修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完善,充分发挥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作用。三是支持开展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面所需资金。07年全市范围内新建了300个健身苑(点)、30个门球场和30个篮球场,经费总投入为1200多万元,以市财政和市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为主。这是历年来市政府对城市的社区和农村的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投入最大、惠及全市老百姓的一项民生工程。通过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促进了城乡体育协调发展,重点改善农村落后地区人民群众健身环境,促进了我市体育强市建设。

二是加大投入,促进竞技体育发展。全年共投入体育竞赛经费266万元、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国策的高度来认识,并把它作为温州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主动安排各项计生工作经费。二是经费投入逐年增长。2007年年初预算安排计生经费1106.01万元,比上年989.06万元增长了11.82%,其中预算内07年安排894.65万元,比上年670.26万元增长了33.48%,高于本年度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2007年全市计生投入14887万元,人均17.21元,超过了省定标准人均16元。三是积极落实各项经费,切实保证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足额到位。积极落实和足额拨付计划生育信息化经费、宣传经费、考核经费等各类经费234万元,推动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机制创新,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管理和目标管理。投入67万元用于四项手术免费服务和流动人口管理,大大提高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积极性,促使四项节育手术例数明显增加。安排计生协会经费50万元,一方面保障了计生协会自身的建设,另一方面推动了计生协会工作的开展,使计生协会的作用在计生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

(五)、加大科普投入力度。

根据《温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十一五”规划》文件要求,按每年递增15%的比例安排科普经费,不断加大科普投入力度。2007年市本级科普经费共计投入441万元,一是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启动提供经费保障。二是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投入73万元用于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及科普信息网络建设等。2007年,全市共有15个基层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单位通过了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置行为,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6.1亿元。发现的问题主要在于单位资产管理意识不到位、财务管理不规范和资产处置不及时等方面,并向省厅和市纪委做了汇报。下一步,根据省厅文件精神,还将对本次资产清查结果进行核实。

四、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督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运行安全规范有序

(一)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

出台了《温州市建设文化大市“六大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根据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决定》(温委办[2006]3号)精神,为加强对“六大工程”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我们会同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出台了《温州市建设文化大市“六大工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专项资金的来源、扶持方式、扶持重点、申报原则、申报程序及违规处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二)加强对文化大市专项资金的督查

根据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2006年度建设文化大市“六大工程”专项经费共投入了1255万元。为及时了解并监督该项经费使用情况,确保专项经费专款专用,我们会同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员先后到市文广局、市社科联、市文明办、市广电总台、市文联、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对2006年度文化大市专项资金进行督查。在督查中我们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发现一些单位还存在经费未及时使用、资金使用不规范、使用项目变更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提出了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继续加强对市体育中心资产的监管。

我们严格按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位财务收支说明书。要求单位在安排预算时严格按照预算编制说明合理、科学、客观预计收入和区分轻重缓急安排支出,进一步规范经费自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

五、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

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厅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的具体要求及局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主要工作任务和实施意见,按照“六兴六建六树立”活动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特别是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扎扎实实抓作风建设。

一是加强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沟通。积极听取单位对部门预算安排的有关意见和建议,调查了解行政事业单位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加强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沟通,主动为单位做好高效的、优质的服务工作。

二是积极办理群众投诉件,确实转变机关作风。今年以来,随着转变机关作风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收到基层单位一些针对机关工作人员津补贴以及住房补贴发放问题的群众投诉件。为了及时有效办理群众投诉件,我们通过与人事、房改等部门及财政内部处室的沟通与协调,认真研究,对每件群众投诉件都做了回复。并以群众投诉为契机,仔细查找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三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做好各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住房补贴和资金来源审核工作,及时落实单位对专项资金拨款的申

行事处二OO七年度工作总结

请,认真审核单位确实需要追加的项目等。努力在各个关键环节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改变工作作风。

四是创建学习型处室。通过处室每周固定学习时间等多种形式,加强干部对政治理论、廉政教育及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学习,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适应、自身素质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知识本领与履行职责相适应。

推荐第3篇:财政教科文罗建国副厅长讲话

提炼经验 创新理念

全面促进教科文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罗建国副厅长在全省教科文财政财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4月)

同志们:

上午好!此次会议是在十七大召开后,我省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教科文财政财务工作会议。通过学习十七大精神,我个人感受到,教科文这项事业在我们国家的整个发展中,它的战略性位臵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从中央到地方到广大人民群众到社会各个方面,都寄予了厚望。我省教科文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近期来安徽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总结经验,谋划思路,创新理念,凝聚全省教科文财政财务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教科文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全省教科文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财政工作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07年全省教科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研究探讨做好新时期教科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路,部署2008年教科文财政财务重点工作。厅党组对此次会议非常重视,陈先森厅长听取了汇报,对教科文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对教科文事业的发展充满了期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1 供大家参考。

一、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一)教科文事业经费大幅增加。财政投入是影响教科文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7年,各级财政部门扎实基础,开拓进取,积极筹措资金,使全省教科文事业投入有了大幅度增长。一是教科文支出2007年达到249.6亿元,比2006年增长32.23%,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幅的2.54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207.84亿元,增长25.86%,科学支出15.64亿元,增长60.9%,文体广事业支出26.12亿元(含广告收入因素),增长88.75%,不论是教科文整体投入还是分项投入都是历年来增长最快、增幅最大的一年。二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有了新的突破,2007年我省共争取中央财政教科文专项资金33.92亿元,比2006年增长4.12倍,成为从中央争取到专项支持最多的一年,有力地支持了我省教科文事业的发展。

(二)教科文服务水平有所提升。目前,我国的政府正在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新的一届财政厅党组响应号召,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提高了对服务水平的要求。首先,建立了会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与归口部门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教科文部门主动服务意识,我们财政教科文部门制定了会商制度,与归口部门建立月度会商机制,每月初进行一次会商,对每个月需要解决和计划要做的工作,进行交流与沟通,共同商讨问题的应对措施与解 2 决办法,大大增强解决问题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并增进了财政与归口部门之间理解与支持。这一制度的建立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相关部门的欢迎,对我们进一步提高财政教科文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加强了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同志的这句至理名言,在任何年代都是适应的。各种问题的解决都取决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周密调查研究。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当作客观现实,就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决策。2007年,省厅和部分市县财政部门,针对教科文工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重点问题和新的情况,先后深入到教育、科技、文化、出版、社科等部门进行专题调研,共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及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提了相关意见。9月23日召开了全省教科文部门座谈会,各部门都做了积极的准备与发言,总结并探索了改进和完善教科文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为教科文事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出谋划策,有力地推动了教科文事业的长足发展;第三,增进了与中央教科文工作的互动。2007年,为了及时了解中央教科文工作的政策与方向,争取中央对我省的资金与政策支持,我省加强了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先后争取了中央教科文或与教科文有关的5个全国性会议在我省召开,并5次接待财政部分管部长,教科文司长和部里的同志来我省开会与调研,使他们增进了对安徽的了解,并增加了对我省的支持。

(三)教科文民生工作不断推进。

教科文事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是社会事业的重要一环。2007年在省政府确定十二项民生工程中,涉及教科文工作的就有三项,涉及资金达40多亿,占整个十二项民生工程资金总量的60%以上。

1.深化义务教育改革,全面实施新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7年国家决定在中部地区农村全面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并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在认真分析全国和我省教育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同时,率先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也免除学杂费,实行城乡同步改革。这项改革政策惠及993.6万中小学生。为了切实把这项民生工作做好,在总结2006年金寨、青阳两县试点的基础上,对全省的农村中小学生数进行了逐校的核实认定,并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支持这一农村税费改革后在全省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改革。全年共筹集免学杂费资金21.8亿元,平均每个孩子免除学杂费218元。针对各地财力不平衡的状况,为了保证改革的整体推进,对应由地方承担的免学杂费资金部分省级财政承担了99.3%,在全国属于最高比例。同时,针对实施城市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过程中,部分市、区财政困难的问题,省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挖掘增收潜力,挤出资金7063万元,补助这些市、区,保证了我省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还对134.7万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4 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近3000万元。目前,全省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运转良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政策的实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上学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各界,尤其是贫困学生家庭的普遍欢迎。

2.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确保中小学校教育安全放心。针对农村中小学存在的危房问题,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作为2007年省政府十二项民生工程,要求从2007年起用2年时间投入资金18.1亿元(其中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0.8亿元),消除尚存的304万平方米D级危房。到2007年底,已累计下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专项资金9.9亿元,已开工建设面积190.76万平方米,占全年应开工改造面积的81.5%。预计2008年可以完成304万平方米的改造D级危房改造任务。

3.认真贯彻落实高校、高职和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积极支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中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我省在国家统一政策的指导下,从2007年秋季开始,我省实施了高校、高职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生顺利完成学业。为了把这一资助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受助困难学生手中,我们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测算、摸底、确认,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文件,以保证这一政策的规范实施。2007年,我省共56万多大中专学生享受资助,全省各级财政共筹集

5 和发放资助资金4.93亿元。高校、高职和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资助体系的实施,惠及百万学子,大大推进了教育的公平、公正,有利于推动了我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4.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得到了更好的落实。2007年这项政策纳入我省十二项民生工程以后,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如重男轻女、独生子女亡故等问题,对农村符合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的对象,在国家规定从60周岁起按每人每年600元标准发放奖励扶助资金的基础上,我省对其中只生育一个独生女的,另增发120元;从2007年起,子女死亡、且现无子女的奖励扶助对象,其奖励扶助金标准从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200元,其中只生育过一个独生女且死亡、现无子女的,从每人每年720元提高到1320元。对我省出台的奖励扶助政策增加的奖励扶助资金全部由省财政负担。2007年全省共确认奖励扶助对象67567人,发放奖励扶助资金4431万元。国家出台、我省增加的这一奖励扶助政策不仅解决了响应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而且更加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在全国也是一种创举。

(四)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1、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在教师人员资源配臵上,积极支持增加山区县教师编制,提升山区学校的师资力量。同时,督促市县政府保障

6 教师工资正常发放,统一津补贴发放标准,促进教师资源在落后学校和偏远地区的合理流动。二是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中小学校,并向财政困难县和薄弱学校倾斜,支持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其提高教学质量。三是认真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提高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水平。2003年—2006年,我省实施了三期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近5亿元,建设了5800多个教学光盘播放点,9500多个卫星教学收视点,2100多个计算机教室, 工程覆盖65个县(市、区),项目覆盖面达71%。2007年我省又投入远程教育工程专项资金1.5亿元。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远程教育工程的全覆盖,大大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四是大力支持推进教育布局调整。近几年,财政投入教育布局调整专项资金1.5亿多元,撤并、整合中小学校近5000所,极大促进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臵。五是自2005年开始,省财政每年重点支持500所农村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截止目前已投入资金近5000万元,为农村办学条件薄弱的中小学校配臵学生课桌椅、图书、教学仪器和体育、音乐器材,改善其办学条件。

2、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2006年至2007年,我省的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共争取到国家建设资金额度 7近1亿元,到2007年底,中央已下达我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资金3820万元,此项建设计划的实施,必将引领和示范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二是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引导职业院校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2005年开始,中央财政对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工电子、建筑等市场急需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进行重点支持,至2007年底,中央财政安排我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奖励经费5120万元,共支持了31所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推动了校企合作,转变办学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初步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三是加强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建设。为提高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质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解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等问题,2007年底,全省评选了数控技术应用等10个专业(类)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并准备于2007-2010年在全省建设20个左右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省财政将把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基地建设作为今后财政投入职业教育的一个重点方向,致力于提高骨干教师的数量与质量。

3、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8 一是继续实施“211工程”。1993年开始,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重点支持安徽大学进行“211工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211工程”的二期建设,财政直接投入为3.4亿元,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育人环境、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研开发能力日益增强,学科建设成交明显。我省将根据中央部委文件继续谋划和推动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是做好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的基础实验室项目工作。为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从2004年起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开展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工程,2004年至2007年,我省为安徽大学等九所共建高校争取到共建资金1.95亿元,建设了71个教学基础实验室。

(五)科技事业逐步发展。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进步,科技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7年,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充分认识到振兴财政必先振兴经济,振兴经济必先振兴科技,振兴科技必须加大投入,全省财政科技支出15.64亿元,其中,应用与研发支出7.71亿元;省级财政也积极调整支持结构,使省级应用科技研发经费快速增长,达到1.5亿元,重点支持了奇瑞、江汽、科大讯飞等一批企业

9 的研发活动,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和产品,促进了“产学研”结合,大大提高了我省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了经济快速发展的科技带动力。2007年还积极向财政部申报“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补助地方科研条件专项资金”,争取科技富民专项资金1097万元,“科普惠农兴村计划”专项资金360万元,同时取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计划项目经费7707万元。按照省政府领导的指示,我厅在对近几年的科技投入、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了《优化安徽财政科技投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课题研究,对今后我省财政科技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六)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蓬勃发展

2007年全省财政在支出压力大、增支因素多的情况下,努力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调整支出结构,挖掘增收潜力,积极增加对文体广事业的投入,文体广事业支出达到26.12亿元,增长88.75%,也是历年来投入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

1.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巩固农村文化阵地。财政把投入和支持的重点放到了基层,繁荣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省财政设立农村基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了105个县乡的文化站、图书馆建设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财政鼓励演艺团体走向市场,对一批长期活跃在农村一线,

10 为广大群众送戏、送影的演艺团体、电影放映队、文化大剧院等,给予补贴和实行以奖代补,提高了文化站、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调动了各演艺团体深入基层、走向一线演出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了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2007年共补贴农村电影放映场次170100场,拨付补贴资金851万元。

2.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为及时将党中央的声音传达到每一个群众,在实现全省国贫县5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2007年省财政又及时会同省广电厅,提出了到“十一五”末实现全省30404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发展规划,拟定了分年实施的具体方案和资金筹措办法。整个工程地方所需资金3.16亿元,各级财政直接承担1.72亿元,占整个投入的54.5%,其中省级财政承担达1.52亿元。2007年省级财政承担的3449万元已经全部到位,各级财政正在配合各级广电部门按方案进行实施和验收。

3.支持城乡体育事业发展,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2007年省级财政安排各类体育专项2000多万元,各级财政也都安排一定的资金,重点支持了一大批群众性体育设施和体育场馆的建设,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保证和方便,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以“健身、健康、和谐”为主题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正在各地蓬勃开展。

(七)其他教科文事业共同发展。一是与省地震局、省消防总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安徽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组建方案,并落实救援队经费430万元。另外还筹措省地震局地震重点危险区强化监测和震情跟踪专项经费、地理信息系统设备更新经费和地震观测设施救灾经费。二是会同省档案局争取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经费400万元,为我省重点档案抢救提供了财力保障。近几年,我省档案事业仅仅围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破解档案事业发展难题”,积极改革,大胆创新,跨越式发展,确立并保持了我省档案工作在全国的领跑地位。三是支持了文物事业的发展,重点支持了六安双墩一号汉墓、蚌埠汉墓、凌家滩遗址的考古发掘,潘玉良画册的出版等。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广大干部职工努力奋斗、锐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财政厅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地头脑,充分认识到财政教科文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充分认识到教科文工作存在的许多问题与困难:一是教科文资金缺口大,有待进一步加大投入;二是支出结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是基础工作不够扎实,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不太明显,有待进一步研究;五是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

12 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思考,认真研究,并在实际工作中切实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教科文工作上新台阶 教育是百年大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体育是聚合人心、展示国威的重要平台,新闻传媒是弘扬文化的舞台,社会科学、哲学是人类前进的灯塔,这充分说明了教科文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省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财政对教育、科学、文化等事业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我们从事教科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同志们,必须充分认识教科文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来对待这项工作;同时,要站在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这样一个高度,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创新,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我省的教科文事业取得新的跨越。

(一)把握形势,充分认识新时期教科文工作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站在所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的高度,来提高我们的认识,使我们的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教科文事业发展要求的大局中,使我们的认识融入到财政厅党组对全省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中,使我们的认识融入到各个部门各项事业发展的全局中。

1.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认识教科文工作的重要性。

13近几年,我们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在教科文财务改革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工作中逐步转变观念,应该说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对财务管理与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认识有了初步认识,但某些方面还受着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教科文财政财务工作与教科文事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科文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认识不全面,不系统。结果是支出安排的总量和结构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支出活动缺乏长远性。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科学发展观,为我们从更大视野、更高层次认识教科文财政财务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教科文工作与科学发展观有着天然联系。通过教科文财政财务工作,大力支持发展教科文事业等社会公益事业,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从而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是财政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手段。因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科文财政财务工作不是简单的安排支出,支出活动中更是体现着政府的政策目标和

14 导向,体现着事业发展的状况和方向,体现着事业发展所要达到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影响。

2.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认识教科文工作的紧迫性。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的高速增长,众多的经济与社会指标得到了全面提升与发展,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十七大在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对我们的教科文事业更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今后,公共支出的规模和比重的提高是一个必然的、普遍的趋势,教科文事业作为重点公共领域,财政支持其发展的任务会愈益繁重,我省教科文事业要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愈加紧迫。

3.从加快推进改善民生工作新目标认识教科文工作的艰巨性。

2007年全省实施的十二项民生工程,有三项工程是我们的教科文事业,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关部门齐心协力,保证了三项工程的顺利实施。2008年在

15 全省新增的六项民生工程中,有关教科文事业的又有两项,广播电视村村通、高校高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些都是惠及全社会的重要民生工程。可见,教科文事业是落实广大人民群众分享发展改革成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同时,也给我们在座的教科文事业的同志们带来了重大挑战。我们一定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艰苦奋斗,与时俱进,推动教科文民生工程不断前进,人民生活不断丰富。

(二)提升素质,适应新时期的教科文工作

1.总结过去,提炼经验。教科文部门的同志感触较多的是事多人忙,但除了做事,我们还要善于总结。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一些失败的教训,我们都要注意对财政教科文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十七大报告很大的篇幅提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说明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是很重要的内容,它总结了30年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我们这个系统内的同志也要善于总结过去,提炼经验。只有提炼出经验,我们这支队伍中的每一位同志才知道我们过去为什么能够创造出那些工作成绩,才能从中提炼经验,才能推动教科文工作更好的向前发展。

2.把握形势,深层思考。我们对当前以及今后教科文财政财务工作,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判断。而且我们要结合这种新的形势,就财政教科文工作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16 特别是一些体制、机制、制度性的问题,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去思考,去探索。关键要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看准问题。把影响教科文事业发展的问题,以及更大的程度上需要支持、推动、促进教科文事业发展的问题,提炼出来,进行思考、进行探索。这是一种思维方法,是一种工作方法,也是一种工作要求。

3.深化自己、创新理念。十七大以后,我们的教科文事业,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我们的知识结构、工作理念、工作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教科文事业必须上升到一个制度性的层次,一个更高的层次去探索,去创新,去发展。随着我省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就要求我们改变教科文事业发展方式,优化支出结构,创新发展机制,推动教科文事业取得新跨越。

4.探索规律,形成思路。我们很多同志把时间放在一般的业务工作中,很少静下心思考教科文事业的内涵到底是什么,随着社会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要探索教育、科技、文化等的规律,了解其本质性内涵性的东西,这样才能紧紧围绕正确方向发展,不“跑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总之,做好教科文财政财务工作,大力发展教科文事业,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事关省教科文民生工程的圆满完成,教科文工作

17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站在我省教科文事业一线的同志们一定要善于总结过去、提炼经验,把握形势、深层思考,深化自己、创新理念,探索规律、形成思路,推动我省教科文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做好新时期教科文工作 2008年是我省推进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崛起的关键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根据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2008年全省财政教科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努力增加投入,创新财政财务管理机制,探索资金运行全过程监管模式,突出抓好教科文工作的各项重点支出,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教科文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教科文稳定的投入机制。

十七大报告中,把教科文事业提到了重要的高度,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把“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作用,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单独的一个章节提出,可见教科文事业在未来国家发展中所占的地位。加快推进教科文事业发展,是促进安徽奋力崛起的重要内容。第

一、加大财政投入。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各级政

18 府的责任,加大各级财政对教科文事业的投入,努力保证财政投入教科文领域的法定增长,认真研究和探索教科文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完善在国家法律保障下与经济增长和财力水平相适应的教科文财政稳定投入机制。第

二、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财政资金作为社会财富的一部分是有限的,但社会财富是可以充分挖掘与利用。我们要逐步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优惠政策与配套政策,引导企业、银行和其他社会组织对教科文事业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其成为建立多渠道、多层次投入教科文的杠杆。第

三、积极争取中央对我省教科文事业投入。近几年国家对中部地区教科文事业的投入加大了力度,要随时把握政策动向,使工作不断跟上新政策、新形势、新动向的需要。认真进行统筹规划,做好各项资料准备和项目准备的基础工作,力争财政部对我省的支持能在2007年的基础上再有新的突破。第

四、确保财政教科文经费的稳定增长。要综合运用贷款贴息、政策性担保、风险投资、偿还式补助、后补助、以奖代补等多种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教科文投入的引导带动作用,不断创新,探索投入教科文事业经费稳定的增长机制。

(二)优化支出结构,努力提高教科文事业保障水平。1.坚持以教科文民生为重点,保障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2008年,在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八项民生工程中,教科文领域的占了五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农村中小学 19 危房改造、计划生育扶持奖励政策、高校高职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足见党委政府对我省教科文事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程度,我们教科文事业的同志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与力量,共同做好我省的教科文工作,推动我省教科文事业茁壮成长。一是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按照“一线实”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确保国家保障奖励对象的准确,数字的详实,让每一个该享受的对象都能享受政策阳光;二是进一步深化各项民生工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政策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特别是地方配套的资金要落实到位,不让资助保障政策执行留有缺口。要确保各项教科文民生政策落实到位;三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项保障奖励经费按规定的用途规范使用,切实提高民生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做好各项民生工程的宣传工作。

2.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一是在全面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基础上,着力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继续为其提供必要的教学器材、图书和更换课桌椅。二是在普及和完善远程教育的基础上,提高远程教育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三是积极实施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中小学卫生和生活条件,建设和谐生态新校园。四是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积极用好财政性资金,突出重点,体现职业教育发展特色,重点抓好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和中职职业教育实训基

20 地的建设,切实提高办学水平。五是支持高等教育提升内涵建设。重点抓好部分省属高校内涵建设,通过扩大省部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实验室建设项目的中央财政支取面,重点支持省属高校教学实验室建设,切实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

3.坚持科技兴皖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及2020年远景展望》(皖政„2006‟31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皖发„2006‟8号),按照“努力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经费管理,促进自主创新”的原则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动我省科技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省级财政重点支持解决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应用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公共平台建设、科研条件建设等促进我省科技发展的公共科技活动。优先支持《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专项。市县财政要根据自身经济发展优势,因地制宜地支持具有特色的科技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强科技经费管理。建立绩效评价制度,从总体上对财政科技投入进行综合评价。制定项目资金跟踪问效制度,对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进行检查评估,保证资金安全。会同有关部门健全科研项目立项的管理,建立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科研项目评审、评估制度。

4.坚持和谐文化,推动我省文化大繁荣。一是在确保预

21 算内文化投入稳定增长的同时,一方面配合有关方面抓好文化事业点建设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管好用好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文化事业建设费,突出徽文化,重点支持文化精品生产,以繁荣我省文化事业。二是加强农村文化站(馆)和“农村书屋”建设,改善基层文化设施;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三是加大文博图事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文博图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四是鼓励和奖励艺术院团送戏、送电影下乡,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对送戏下乡和农村电影放映实行场次补贴。五是做好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管工作。

5.坚持全民体育,提高群众身体素质

各级财政、相关体育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一是着重对体育训练和外出比赛、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体育基础设施设备的改造、维修、配备与更新实施倾斜性投入。二是各地要加强对本地传统项目的投入与管理,大力支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三是加强社区(村)体育中心建设,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与生活质量。四是积极做好奥运会的保障工作,为我省体育健儿争金夺银做好服务。

6.支持其他方面工作,推动教科文事业全面发展。 各级财政以及各相关部门要处理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关系,认真抓好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干部培训、文联、社科联、社联、党史、档案、地震、等其他教科文事业财务工作,他们的情况虽然不很复杂,但他们都是代表党委和政府担当重要管理任务,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而且,长期

22 以来他们对财政工作非常理解和配合。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在确保正常运转的前提下,积极改善条件。同时,对于一些重大活动和项目,我们要加以交流协商,尽可能的给予支持。

(三)规范管理,不断提升教科文事业服务社会的能力。1.加强预算和支出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规范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追加维护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二是细化预算管理,合理把握支出预算执行进度,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事业发展进度。三是严格预算拨付程序,做到项目执行有预算,资金拨付有指标。四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各项资金分配使用的规范、安全和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教科文资金管理方面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强化依法行政,推进依法理财,按制度办,按程序办。监督关口前移,重视抓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建立数据库,加强财政与部门间的管理信息互动,深入到实地调查,跟踪资金使用过程,分析资金管理使用与管理目标差距,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将监督贯穿在整个教科文资金预算安排和执行的全过程。

2.科学精细管理。针对教科文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对原有的管理模式不断地加强完善。一是加强资金管理。针对义务教育资金大幅增长,基础教育困难正在逐步得 23 到缓解的状况,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按工作进度拨付资金,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做到资金支付直达。围绕《关于改进和加强省级财政科技经费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改进和完善科技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管理办法,研究制定科技项目检查评审办法。二是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工作。适应教科文工作变化和工作的需要,认真做好相关财政的指标设计、数据整理分析工作。三是重视文件汇编工作。做好教科文工作各种文件各项制度的汇编工作。四是实施财政教科文工作考评。重新修订《安徽财政教科文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对地方财政教科文工作和省直教科文部门财务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提高财政教科文工作效能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向中央、省等各宣传媒体及时报导全省财政教科文工作的重点工作,重大举措,特别是关于教科文民生工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和成效。

3.加强调查研究。紧紧围绕教科文事业发展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及时掌握教科文领域中的新动态,研究教科文事业发展的新需求。全面搜集、整理和分析教科文事业近年来的财政投入及财政财务管理和发展情况,确定若干调研课题,直教科文各部门要加强配合,深入基层,就财政如何更好地支持农村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义务教育资源整合、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矛盾,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探索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财政教科文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为领导决策提

24 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和详实的基础资料,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更好地为全省教科文事业的发展服务。

(四)创新发展思路,推动教科文事业深入发展。1.积极思考,开拓思路,探索投入新模式。

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要注重探索教科文事业经费的筹集渠道使用方法,切实保障经费的供给,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一要探索对一些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的投入办法,通过制定科学的奖励办法,实现财政补贴的合理发放,使财政资金效益达到最大化;二要制定和完善扶持科技、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和投资政策,转变财政直接投资方式,积极探索通过贷款贴息、政策性担保、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鼓励、支持各类投资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教科文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拓宽教科文产业融资渠道。

2.明确重点,整合资源,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教科文领域具有行业相近、联系密切的特点,各级财政部门要与主管部门共同研究,统筹规划,按照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原则,以教科文领域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争取率先实行资源融合

一要支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高校要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加大教学投入特别是实验实习条件。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和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二要支持前沿新兴

25 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通过合作培养、联合培养等有效形式培养研究型人才。三推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成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要支持校企合作、校际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结合的良性机制,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工程化能力建设,提高大学科技园的产业孵化能力。积极研究投入新模式,通过推动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重点学科和人才体系,使高校成为解决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推动我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2.转换体制,激励创新,促进科技水平新跨越。财政对教科文事业的投入要紧紧抓住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这一核心,积极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一要充分运用好财政职能,打破现有科技资源条块分割、各自为阵的局面,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增强创新意识、增加创新投入、集聚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二要用足用活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各项财税政策,提高科技成果在我省的转化率,提高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三要大力支持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紧密结合,鼓励单位在消化吸收中自主创新,努力培育核心技术,提升科技综合实力。

26 3.深化改革,突出特色,推动产业新气象。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丰富精神文化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对资本具有较强的需求和依赖性。目前,我省文化产业还是一个弱势产业,规模总量小。针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投资渠道不畅、文化企业融资困难和投资的盲目性等问题,迫切需要财政从资金和政策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扶持,发挥示范性和导向性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要利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符合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能够引领文化产业发展,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明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项目。三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一步盘活国有文化资产,扶持一批有实力、有竟争力、有影响力的大型国有和国有控股文化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联合,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和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四要支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推动我省文化产业不断升级,增强竞争力。四要支持改革创新,有重点的培养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形成一批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和产品,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

27 影响力的品牌,为安徽奋力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增添强大的动力。

(五)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水平。

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学习计划,不断增强自身的认知、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建立健全教科文内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内部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努力建设一支“规范”的队伍;三要建立和完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按规办事,做到工作有计划,办事有预案,过程有检查,做到以制度管理事,以制度管理人,切实提高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水平;四要切实保证教科文干部职工投身到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法治型、绩效型、和谐型”的五型机关活动和“规范管理年”活动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思想活跃、勤政廉政、作风优良的教科文事业干部队伍。

同志们,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教科文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清形势,谋划思路,把握大局,改革创新,勤政廉政,加强队伍建设,扎实、细致、科学的做好各项工作,为促进教科文事业全面发展做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28

二OO八年四月

29

推荐第4篇:财政工作汇报

关于龙居镇

2011年上半年财政工作情况的汇报

龙居镇财税所

(2011年7月2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上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帮助下,我们紧紧围绕年初财政工作目标,采取得力措施,积极筹措资金,全力保障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将主要工作情况向各位代表汇报如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收入征管,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多变的税收政策,镇财税所主动应对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和稳定增长。上半年,联合区地税局对辖区内20多家企业的税源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及时催缴拖欠税款,为税收全额、足额缴纳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我镇地税收入任务700万元,国税收入任务202万元,财政收入任务120万元。截止6月底,地税收入完成364万元,国税收入90万元,财政收入62万元,实 1

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二)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全镇各项建设。上半年,镇财税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努力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累计为三网工程、采摘节、新型城郊农业、桑蚕等项目提供政财资金987万元,有力保障了我镇特色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为黄河民居、村镇公路、敬老院建设、教育设施改建等民生工程提供政财资金660万元,有力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三)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需要。上半年,镇财政所严格预算执行,在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四个确保”: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及村书记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及时落实了调整工资政策;确保教育、科技、农业以及医疗卫生、计生等方面的法定增长,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民政、支农、补贴等各项专款及时足额到位,保障了群众的利益;确保各项重点工程款、债务按比例按计划支付,维护了政府信誉。

(四)完善工作程序,及时发放涉农资金。上半年,镇财税所加大支农力度,累计兑付各类惠农资金351万元,确保了党和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其中,兑付小麦良种及农资综合补贴5336户,12922.96亩,直补惠民资金107.4万元;兑付棉花良种补贴6125户,63918亩,直补惠民资金95.9万元;兑付玉米及水稻良种补贴4073户,16635亩,直补惠民资金19万元;兑付汽车补贴299辆,直补惠民资金106.2万元;摩托车补贴69辆,直补惠民资金4.5万元;家电补贴967台,直补

惠民资金18万元。

(五)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预算法》规定,自觉接受镇人大机关及全体代表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预算,努力压缩和节减各项费用,从严控制了一般性支出。审计、财政部门紧密配合,加强对重点支出的监督检查,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我镇财力不断增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财源基础薄弱,骨干财源不稳;收入任务高位运行,总量较小,增量有限;财力十分有限,刚性支出过快,缺口难以缝合;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工资、保稳定,基本无力支持财源建设,财政抵御重大事件的能较力差。

二、下半年财政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镇财政工作将认真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我镇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一)积极组织收入,确保完成全年任务。抓住重点税收,对重点税源、主要税种、重点企业实施监控,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坚决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依法征收,依法治税。

(二)保障重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

理,强化预算约束,积极筹措、调度资金,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基础上,重点保障农业、科技、教育事业投入稳定增长,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夯实财源基础。

(三)强化财政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针对财政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和研究财政监督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建立科学、规范、灵敏、高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机制,将监督贯穿于财政工作始终。加强内部管理,健全和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资金审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队伍素质。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财政队伍整体素质。按照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强化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提升学历的学习和培训。弘扬职业道德,改进工作作风,营造竞争、和谐的团队精神和信任、开放的工作方式,推进财政形象建设,树立具有特点的整体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和任务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指示,在镇人大及各位代表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完成镇党委政府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为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推荐第5篇:财政工作汇报

财政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认真学习新时期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财政政策,切实领会吃透文件精神,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全力做好所分管的纪检监察和农税工作。

1、认真搞好农业两税征管工作

一是经常带领农税人员深入乡镇、小区了解耕地占用税、契税税源情况,建立动态税源档案;二是规范契税减免审批程序,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杜决收人情税、关系税;三是与国土、房管部门不定期召开协调会,确保“先税后证”应收尽收,及时足额把两税上解国库;四是建立契税集中纳税申报和集中纳税评估制度,切实保证纳税的客观公正,杜绝暗箱操作现象的发生。1-6月份共完成农业两税收入1383万元,为年预算的94.9%,同比增长126%。

2、认真搞好农村三资服务代理工作

根据豫纪发[2008]18号《关于在全省推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积极配合纪委、监察局作好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工作,目前,自查已经结束,代理服务软件已经安装调试完毕,代理服务中心人员已经培训上岗,各种报表数据正在录入中。

3、积极做好省财政厅组织的重点财政政策检查工作 为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省厅“财政监督管理年”活动安排,省厅组织200多人,对全省扩大内需等财政专项资金及财政资金安全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为确保我县的检查顺利进行,积极协调涉及到的单位,按照检查组的要求,及时提供有关账目和资料,对于查出的问题,和检查组及时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保证了我县的检查工作圆满完成。

4、认真做好“小金库”清查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清理“小金库”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小金库”清查工作。自查自纠阶段已经结束,目前,正在开展重点检查。

尽管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足,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总结经验,克服不足,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做出新成绩。

推荐第6篇:县财政工作汇报

县财政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年,在州党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伊犁州财政工作会议和县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om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增收节支,稳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

力的推动了昭苏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县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就昭苏县××年财政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年财政工作思路作简要的汇报。

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完成情况

××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万元,为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其中:

⒈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其中:工商税收完成万元,增加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农牧业五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非税性收入完成万元,为预算的,同比增长;

从分税种情况来看,增值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营业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个人所得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农业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牧业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契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

⒉基金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其中教育基金完成万元,残疾人保障金完成万元,土地出让金万元,育林基金万元。

(二)支出完成情况

月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万元,为预算的,同比增长。其中:

⒈一般预算支出完成万元为预算的,同比增长。从支出结构看,个人部分支出万元,占支出总额的;公用经费支出万元,占支出总额的;专项支出万元,占总支出的。均按“五保”方针执行,可用财力分配均匀,结构比较合理。

⒉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万元,为调整预算,同比增长。

三、中央税收完成情况

截止月日,上划中央增值税万元,为预算的,同比增长;

二、××年所做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全县各项建设。

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资金支持,努力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当年共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万元,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万元,农税灾谦减免补助资金万元。另一方面,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着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年内共拨付我县道路绿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资金万元。

(二)狠抓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年,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诸多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全县财税部门在认真分析研究财政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和稳定增长。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两高于、一突破,即: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和,高于上年增幅和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了万元,比上年增长万元,超出州党委下达增长目标的个百分点。

(三)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年,全县财政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比上年增加万元。在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四个确保。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及时落实了国家调整工资政策;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市低保资金的及时发放,年内共拨付资金万元;确保了个人部分的支出,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个人部分支出和其他财政供养人员补贴进行了适当安排,共计万元,实现历史性突破;确保了教育、科技、农业以及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检法等方面支出的必要增长,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年我县财政六项改革全面启动。部门预算改革全面铺开。在借鉴内地有关省市部门预算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昭苏县××年部门预算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在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实现了预算内外财力捆绑使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顺利推进。试行直接支付国债资金、基本建设资金,选择建设局、教育局、水电局为授权支付试点单位,截止月底已办理授权支付笔万元,财政直接支付笔万元;非税收入改革试点面进一步扩大。积极推行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规范收支行为,抓好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和银行代收代缴工作,对执收执罚部门实行收支逐步脱钩,在××年完成建设局、人事局、教育局三个单位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试点单位的基础上,

推荐第7篇:财政局财政工作汇报

财政局财政工作汇报

“两会”刚刚结束,各项工件引弓待发。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om今天区长一行在百忙之中到财政部门视察工作,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对财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体现了财政工作对于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重要性。各位领导、尤其是新当选的刘区第的到来,更是对我们财政系

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鼓舞和鞭策。在此,我代表全体干部诸位的莅临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目前,我们财政局机关共有?个业务股室和?个二级局(单位);在职干部职工?人,平均年龄?岁。从文化程度看,达到本科学历的?人,专科学历的?人,中专及高中学历的?人;从专业技术资格看,取得高级会计师的?人,取得中级职称的?人。局领导班子由名同志组成,平均年龄?岁。我们这届领导班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一个班子,也是从财税系统基层逐渐成长起来的、业务技能和理财水平最强的一个班子。

从月日我局新班子成立,到今天只有八个半月的时间,可以说新班子刚刚上任,就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一是我县今年被省批准为“扩权县”,二是县委提出了实施“第三次创业”的新目标。从班子成员组成看,平均年龄不足岁,是历届领导班子最年轻的一届,倍受县委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财政工作重任,可以说是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及时提出了“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工作思路。在工作中,注重提高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包括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好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新班子上任后对全体干部职工“约法三章”并提出“四项要求”。领导班子不搞特殊化,一般同志能做到的,班子成员必须做到,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不能出现有损财政形象的问题出现。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清醒认识“扩权县”后财政工作角色的转变,以及我县“第三次创业”工程给每一名干部职工带来的更高要求,要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绝不允许不利于工作的现象发生,绝不允许不利于团结的问题出现。“四项要求”是要求班子成员必须做到的句话个字:严于律己,提高能力,当好表率,顾全大局。

“扩权县”之后,我们从“加强工作纪律,改善工作环境,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将个主要业务窗口股室集中到一楼和二楼两个楼层,实行透明隔断和通透式办公。机关主要业务通过计算机与财政部、省厅、市局互联互通,并实现网上运行,行政权利通过“触摸屏”公开透明,工作效率得以明显提高。同时,根据财政业务特点,采取集中培训和以考代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干部职工的业务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财政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高质量的服务水平、突出的工作业绩,来赢得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在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前几个月的财政工作是比较突出的。从收入完成情况看,—月份完成万元,占全年计划的,提前三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亿元大关。从财力和支出情况看,按完成全年计划测算,全县可用财力亿元,按完成亿元收入测算,可用财力增加万元。在做好收入组织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指导思想,以“深化财政改革”为突破口,对财政资金进行整合,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特别在新增机动财力的使用上,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突出“效益优先,注重公平”。

新班子上任之后,财政部门得到省、市领导认可的工作有以下三项:一是粮食直补工作,今年我县共争取粮补资金万元,全县补贴面积万亩,补贴标准每亩元。为确保“直补”资金应发尽发,使每一个种粮农户都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我局从政策宣传、数据填报、数据核实、资金拨付、款项发放、信息反馈等六个主要环节入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有力地推进了直补工作的快速开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粮补资金兑现到种粮农户手中。此项工作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用时最短、效率最快,而且未出现任何问题,因此得到省厅的通报表彰,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并得到万元的奖励经费。二是政府采购工作。今年是我县政府采购工作取得成效最为明显的一年,采购规模和采购范围均达到最大化。特别对公共工程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采购次数为次,采购金额为万元,比预算价万元节约资金万元,节约率为,单项节约率最高为。为保证政府采购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采购项目进行分类招标,减少采购次数,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了规模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我局科学、规范、完善的招投标工作,不仅为政府节约了大量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且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做出了新的尝试。三是财政支出管理工作。在公教人员工资发放问题上,国家规定的政策性增资全部执行到位,省政府出台的地方职务津贴人均月增元部分已从今年月份执行,人均月增元

推荐第8篇:上半年财政工作汇报

2011年上半年工作汇报

镇财政所

一、2012年上半年财政运行情况

2012年在财政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全所同仁的共同努

力下,至6月30日止,镇共实现财政总收入904万元,占全年预算1320万元的68%,同比2011年的780万元增长1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30万元,(国税收入62万元、地税收入502万元、非税收入66万元)上划省级收入 24万元,上划中央收入260万元。收入分系统完成情况为;国税系统完成330万元,地税系统完成518,财政系统完成66万元。支出方面,到6月30日止共完成财政总支出821万元,同比2011年的700万元增长17%。目前,财政收入能按计划要求及时入库,各项支出能得到基本保障,整个财政运行更加稳健、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

上半年围绕财政增收,确保财政的正常运行我们主要做到了“四个加强、四个提高。”:

1、加强了收入征管,提高了财政收入质量。今年以来我镇加

大了对本地税收的征收力度,年初我们对本地税收进行了充分调查分析,确定了本地税收征收任务,同时将任务进

行分解,责任到人,采取了征收经费与任务完成挂钩等一

系列奖惩措施,保证了本地税收占到了税收完成数的80%。

2、加强了财政资金的科学调度,提高了科学理财水平。新开

镇近几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迅速,财政资金总量逐年加

大,如何科学地使用财政资金摆在了我们面前,于是,我

们年初通过对几年来的资金调度以及本年度的各项资金来

源的估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科学的资金调度方案,保证

了乡村两级政权的正常运转以及各项民生资金的支付,提

高了科学理财水平。

3、加强了专项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我们今年争

取和利用县级部门的各项专项资金,对新开镇的农业水利

设施进行了大量投入,同时为涉及到垃圾处理场的周边村

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4、加强了财政干部管理,提高了财政干部业务水平。我们积

极支持县局对财政干部的业务培训,安排财政干部分批参

加学习,同时,我们财政所每月组织干部进行一次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业务水平。

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仍然不够精细,需进一步深化落实。

2、财政预算工作还停留在提高预算意识的层面,预算执行的随意性仍然存在。

3、财政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仍有待提高,财务人员的轮岗制度,缺少制度的约束,乡镇财政的资金安全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个保证二个努力”

“一个保证”是:保证全年财政收支预算的完成。 一是收入预算计划不折不扣地完成,确保本年度收入任务完成的基础上另外压库350万元,为2013年工作打下基础。二是支出预算按计划保证落实,确保乡村两级及部门的正常运转,确保各项民生资金的发放。

“二个努力”是:

1、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财政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下半年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省厅下发的《湖南省乡村财政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相关文件,对照我们当前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重点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切实提高我们财政财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2、努力提供优质服务、确保涉农资金落实到位。

当前,乡镇财政所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各项涉农资金民生资金的发放工作,我们将切实转变职能,积极服务于三农,提高财政窗口的服务质量,确保各项涉农资金的落实到位。

推荐第9篇:财政局财政工作汇报

“两会”刚刚结束,各项工件引弓待发。今天区长一行在百忙之中到财政部门视察工作,充分体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对财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体现了财政工作对于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重要性。各位领导、尤其是新当选的刘区第的到来,更是对我们财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鼓舞和鞭策。在此,我代表全体干部诸位的莅临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

目前,我们财政局机关共有?个业务股室和?个二级局(单位);在职干部职工?人,平均年龄?岁。从文化程度看,达到本科学历的?人,专科学历的?人,中专及高中学历的?人;从专业技术资格看,取得高级会计师的?人,取得中级职称的?人。局领导班子由名同志组成,平均年龄?岁。我们这届领导班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年轻的一个班子,也是从财税系统基层逐渐成长起来的、业务技能和理财水平最强的一个班子。

从月日我局新班子成立,到今天只有八个半月的时间,可以说新班子刚刚上任,就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一是我县今年被省批准为“扩权县”,二是县委提出了实施“第三次创业”的新目标。从班子成员组成看,平均年龄不足岁,是历届领导班子最年轻的一届,倍受县委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财政工作重任,可以说是任务繁重、责任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及时提出了“全面提升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工作思路。在工作中,注重提高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包括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发挥好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新班子上任后对全体干部职工“约法三章”并提出“四项要求”。领导班子不搞特殊化,一般同志能做到的,班子成员必须做到,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不能出现有损财政形象的问题出现。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清醒认识“扩权县”后财政工作角色的转变,以及我县“第三次创业”工程给每一名干部职工带来的更高要求,要团结一心,同心同德,绝不允许不利于工作的现象发生,绝不允许不利于团结的问题出现。“四项要求”是要求班子成员必须做到的句话个字:严于律己,提高能力,当好表率,顾全大局。

“扩权县”之后,我们从“加强工作纪律,改善工作环境,完善规章制度”入手,将个主要业务窗口股室集中到一楼和二楼两个楼层,实行透明隔断和通透式办公。机关主要业务通过计算机与财政部、省厅、市局互联互通,并实现网上运行,行政权利通过“触摸屏”公开透明,工作效率得以明显提高。同时,根据财政业务特点,采取集中培训和以考代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干部职工的业务学习。其目的在于,通过财政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过硬的政治业务素质、高质量的服务水平、突出的工作业绩,来赢得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认可。

在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前几个月的财政工作是比较突出的。从收入完成情况看,—月份完成万元,占全年计划的,提前三个月超额完成全年任务。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将突破亿元大关。从财力和支出情况看,按完成全年计划测算,全县可用财力亿元,按完成亿元收入测算,可用财力增加万元。在做好收入组织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的指导思想,以“深化财政改革”为突破口,对财政资金进行整合,体现“集中财力办大事”,特别在新增机动财力的使用上,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突出“效益优先,注重公平”。

新班子上任之后,财政部门得到省、市领导认可的工作有以下三项:一是粮食直补工作,今年我县共争取粮补资金万元,全县补贴面积万亩,补贴标准每亩元。为确保“直补”资金应发尽发,使每一个种粮农户都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我局从政策宣传、数据填报、数据核实、资金拨付、款项发放、信息反馈等六个主要环节入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有力地推进了直补工作的快速开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粮补资金兑现到种粮农户手中。此项工作在全省各县市区中,用时最短、效率最快,而且未出现任何问题,因此得到省厅的通报表彰,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并得到万元的奖励经费。二是政府采购工作。今年是我县政府采购工作取得成效最为明显的一年,采购规模和采购范围均达到最大化。特别对公共工程项目通过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采购次数为次,采购金额为万元,比预算价万元节约资金万元,节约率为,单项节约率最高为。为保证政府采购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采购项目进行分类招标,减少采购次数,降低采购成本,实现了规模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我局科学、规范、完善的招投标工作,不仅为政府节约了大量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且为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做出了新的尝试。三是财政支出管理工作。在公教人员工资发放问题上,国家规定的政策性增资全部执行到位,省政府出台的地方职务津贴人均月增元部分已从今年月份执行,人均月增元部分已从今年月开始份执行。从公用部分的支出结构看:体现公共财政职能,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支出,基本建设、企业挖潜改造和支持农业生产等经济建设支出,均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还突出两个支持重点:鼓励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大城建资金投入。

除去正常业务工作外,行风评议工作也取得优异成绩。在上半年“优化发展环境”民主测评活动中,以分的成绩,在个参评单位中名列第一。

关于后两个月的工作,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要抢抓住机遇,奋力开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多种财税政策工具为手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主动地发挥好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具体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适应乡镇机构改革的新形势,调整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最近,省政府已经转发了省财政厅起草的《关于调整县乡财政体制的指导意见》,我们要充分用好、用活这个政策。前几天,我们已经征求了税务部门的意见,并深入各镇、处开展调研,争取在年底之前拿出具体的调整意见,提交县政府研究。

二是及早安排好××年财政预算盘子。在预算管理改革上,尽管已经开展了好几年,但与省厅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细致、不规范、不完整”的问题,特别在重点项目资金的安排使用上,随意性大、重点不突出。在一些重点项目建设上,过分依赖财政资金的投入,形成部门办事的主动性不足、积极性不高,无形之中加大的财政支出压力。在编制××年预算时,要以编制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预算为突破口,特别要加大城市建设资金的整合力度,既要做到“节约财政资金、部门利益平衡”,又要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

三是继续加大队伍建设力度,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争取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扩权县”后,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高标准、严要求,在全省范围内找座标。除去确保完成各项收支任务外,省厅安排的其他各项业务都要保持先进,有评比任务的,在个“扩权县”中必须进入前名,并力争前名。

四是加强与省厅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增加感情投入,争取清河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际上,在前几个月的工作效果上已经体现出来。—月份,通过加强与省厅各业务处室的交流,争取各类专项资金万元,已经超过××年全年的专项资金数额(去年全年万元)。从争取项目情况看,“扩权县”之后,我局结合农业、经贸、教育、卫生、司法等职能部门,直接向省财政厅申报各种项目个,目前已批准实施、资金到位的有个。有些项目:如革命老区转移支付万元、粮补经费补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等项目,都是以前年度所没有的新项目。最为值得一提的是,经过我们多次向省厅经济建设处反映我县的实际情况,争取财政部对我省追加两个产粮大县项目,一个是邯郸的邱县,另一个是我们清河。此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增加财力万元。

以上是我们财政部门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后两个月的工作思路。除此之外,想借此机会,提出两点意见和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是预算超支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尽管我县的可用财力非常有限,但是各部门、各单位要钱的呼声很高,需办的事情也很多。建议县政府对申报事项分出“轻、重、缓、急”,根据财力情况分期分批逐步解决,特别对今年后两个月的支出要对部门讲清楚,必须严加控制无预算或超预算支出。

二是财政队伍建设问题。由于财政工作的业务性、政策性非常强,必须保持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前一时期,县领导对我们财政干部的支持很大,下一步还需继续支持。一方面要严把“进人”关口,建议进入财政局机关的必须是全日制财经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基层财政所的必须具备财经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另一方面,对财政部门领导干部的提拔,应首先在内部解决。

推荐第10篇:教科文股工作总结

教科文股工作总结

教科文股工作总结

教科文股>工作总结

在局党组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教科文股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协同预算、国库、县教育局,配合审计厅顺利完成我县**年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审计及整改工作;及时向财政部驻**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上报我县**年春季学期教育经费检查统计表;协同财政监督局积极组织开展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专项检查,并向省财政厅上报相关资 料。

配合县人大常委会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完成相关自查及整改工作;配合预算、国库完成《**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教育工作审议意见》落实及整改工作。

二、不断加大教育入,积极支持教育强县工作。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位,改善城区办学条件,大力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足额保障教师工资津贴,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惠民政策,课间蛋奶继续为学生健康成长加油。

积极落实“以县为主”的投入保障体制,严格按照“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落实教育经费。*年教育预算总支出**万元,同比上年增加2500万元,增长**%。经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认定,教育经费投入得到市考评组的充分肯定。

**年配套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115万元、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48万元、普通高中助学金**万元、中职免学费补助资金18万元;按全县人口人 均1元标准预算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61万元;按在教职工工资总额1.5%预算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计200万元;安排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于教育15万元; 教育费附加**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948万元全部用于教育;城市维护建设税按15%用于教育计**万元;原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校舍 危改105万;原新增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按25%用于教育计85万元;同时按照教育督导的要求安排各项专项经费。

另下达教育项目建设资金计划**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专项资金**万元,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补助资金250万元(四 中),校舍维改资金**万元,合格学校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万元,学前教育校舍改建类专项资金**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改造专项950万元、食堂专项资金**万元,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785万元,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资金**万元。

还 追加教育审计50万元、四完小附属工程432万元和红军小学相关经费154万元,社保缴费提标782万元、新进教师人员 经费185万元,共计追加教育经费160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校舍维修改造、薄弱学校改造、食堂建设、教师周转房建设、合格学校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为我县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三、继续增加计生经费,不断提升奖扶政策“含金 量”。配套解决农村独生子女保健费从120元每人每年提高到240元每人每年所需资金16.5万元;解决计生奖扶、特扶提标后县级配套资金18万元;安排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县级配套经费26.25万元;安排节育手术减免费县级资金36万元;落实专项资金**万元为农村计生 家庭父母购买养老保险。配合县计生委顺利完成财政部门的计生综治工作定性检查,核定20xx度计生经费投入**万元、较上年增长**%,**年投入计生经费突破1000万元,较上年增长13.8%。

四、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学普及强力推进。全年科学技术投入计生经费达到**余万元,较上年增长10.9%。支持了宜章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对高新技 术企业(恒维电子)、产学研技术合作较好以及创新型企业安排了65万元专项奖励和扶持资金,有力地保障了科学技术普及、知识产权保护、千名科技人员下基 层、科技惠农兴村等科技强县工作的扎实开展。

五、逐年增加文体传媒经费,大力支持文化 体育强县。**年,县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文体传媒经费**万元,较上年增加79万元,增长14.5%。用于各项文体传媒活动257万元,有力地保障了 文化市场整治、非遗保护及申报、广播电视设备更新,以及湘南起义纪念馆、县图书馆、文化馆、22个乡镇文化站改造及免费开放;支持广播电视盲村通** 户、农村电影免费放映4033,艺惠民送戏下乡55场、广场文艺演出及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全民健身活动项目20个;支持免费开放农家书屋349家。

六、加强部门配合衔接,积极开展争资立项工作;积极统筹财政资金,大力支持民生100工程和民生大爱行动。

**年教科文股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014年还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对教育、文化、体育、广电部门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和项目验收工作,不断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强与

省厅教科文处的衔接联系,跟踪申报项目。积极主动向省厅汇报工作,争取上级财政对我县的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广电传媒投入的倾斜。 (三) 加强对思源实验学校建设项目的联系,保证资金安全,建立项目台账,搞好协调服务工作。 (四) 以“财政绩效评价”为契机,跟踪单位预算执行和上级指标收支的情况,做好对账工作。同时了解、收集单位预算编制资料,为2014年部门预算作准备。 )

第11篇:教科文股工作总结

教科文股工作总结

在局党组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教科文股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协同预算、国库、县教育局,配合审计厅顺利完成我县**年度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审计及整改工作;及时向财政部驻**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上报我县**年春季学期教育经费检查统计表;协同财政监督局积极组织开展县农村

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专项检查,并向省财政厅上报相关资 料。

配合县人大常委会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完成相关自查及整改工作;配合预算、国库完成《**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教育工作审议意见》落实及整改工作。

二、不断加大教育入,积极支持教育强县工作。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落实到位,改善城区办学条件,大力支持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足额保障教师工资津贴,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惠民政策,课间蛋奶继续为学生健康成长加油。

积极落实“以县为主”的投入保障体制,严格按照“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落实教育经费。*年教育预算总支出**万元,同比上年增加2500万元,增长**%。经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考核认定,教育经费投入得到市考评组的充分肯定。

**年配套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115万元、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48万元、普通高中助学金**万元、中职免学费补助资金18万元;按全县人口人 均1元标准预算安排职业教育专项经费61万元;按在教职工工资总额1.5%预算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计200万元;安排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于教育15万元; 教育费附加**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948万元全部用于教育;城市维护建设税按15%用于教育计**万元;原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校舍 危改105万;原新增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按25%用于教育计85万元;同时按照教育督导的要求安排各项专项经费。

另下达教育项目建设资金计划**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专项资金**万元,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补助资金250万元(四 中),校舍维改资金**万元,合格学校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万元,学前教育校舍改建类专项资金**万元,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改造专项950万元、食堂专项资金**万元,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785万元,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资金**万元。

还 追加教育审计50万元、四完小附属工程432万元和红军小学相关经费154万元,社保缴费提标782万元、新进教师人员 经费185万元,共计追加教育经费1600余万元。有力地支持了校舍维修改造、薄弱学校改造、食堂建设、教师周转房建设、合格学校和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为我县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三、继续增加计生经费,不断提升奖扶政策“含金 量”。配套解决农村独生子女保健费从120元每人每年提高到240元每人每年所需资金16.5万元;解决计生奖扶、特扶提标后县级配套资金18万元;安排 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县级配套经费26.25万元;安排节育手术减免费县级资金36万元;落实专项资金**万元为农村计生 家庭父母购买养老保险。配合县计生委顺利完成财政部门的计生综治工作定性检查,核定2012度计生经费投入**万元、较上年增长**%,**年投入计生经费突破1000万元,较上年增长13.8%。

四、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学普及强力推进。全年科学技术投入计生经费达到**余万元,较上年增长10.9%。支持了宜章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对高新技 术企业(恒维电子)、产学研技术合作较好以及创新型企业安排了65万元专项奖励和扶持资金,有力地保障了科学技术普及、知识产权保护、千名科技人员下基 层、科技惠农兴村等科技强县工作的扎实开展。

五、逐年增加文体传媒经费,大力支持文化 体育强县。**年,县本级财政预算安排文体传媒经费**万元,较上年增加79万元,增长14.5%。用于各项文体传媒活动257万元,有力地保障了 文化市场整治、非遗保护及申报、广播电视设备更新,以及湘南起义纪念馆、县图书馆、文化馆、22个乡镇文化站改造及免费开放;支持广播电视盲村通** 户、农村电影免费放映4033,艺惠民送戏下乡55场、广场文艺演出及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全民健身活动项目20个;支持免费开放农家书屋349家。

六、加强部门配合衔接,积极开展争资立项工作;积极统筹财政资金,大力支持民生100工程和民生大爱行动。

**年教科文股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014年还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对教育、文化、体育、广电部门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和项目验收工作,不断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二)加强与

省厅教科文处的衔接联系,跟踪申报项目。积极主动向省厅汇报工作,争取上级财政对我县的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广电传媒投入的倾斜。

(三) 加强对思源实验学校建设项目的联系,保证资金安全,建立项目台账,搞好协调服务工作。

(四) 以“财政绩效评价”为契机,跟踪单位预算执行和上级指标收支的情况,做好对账工作。同时了解、收集单

位预算编制资料,为2014年部门预算作准备。

第12篇:衢州市教科文工作总结

衢州市教科文2007年工作总结

2008年工作打算

一年来,在局党组的正确的领导下,在省厅教科文处的关心和指导下,在有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全处同志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财政改革中心任务,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全面完成行政事业财务管理工作任务。

一、抓好预算编制、决算汇编和追加经费审核工作。

一是根据市局统一预算编制口径,全面完成行政事业口134家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我处预算编制工作时间长,任务重,单位多,工作量大,为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处室人员加班加点地工作,为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合理,在编制过程中认真细致审核,反复多次的核对,采取交叉审核,较好地完成了预算编制工作。二是认真做好2006年行政事业口决算汇审汇编工作。三是做好行政事业口的部门预算编制汇总工作。四是认真做好经费追加报告的审核工作,全年共审核经费追加报告145个,在审核追加经费报告中,做到认真审核,摸清情况,本着实是求事,提出追加建议,供领导审定决策。

二、积极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为促进和引导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支持和鼓励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中小学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改善地方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市级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省厅教

1 科文处的文件要求,按时上报了市本级中小学布局高调整和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项目的实施进度报表;二是汇总上报了教科文支出预算执行及基本情况报表;三是上报了2007年度本级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项目规划书;四是对省厅下达的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专项资金进行实时监督、加强管理,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三、做好人大、政协提案答复工作。

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对政府工作实行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按照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实行走访制度的原则,我处对议案、建议和提案的领衔人或提案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走访,广泛、充分地征求了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并及时与代表们沟通,全面、准确了解民情,为办理议案、建议、提案和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对办理重大、难点的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进行回访,以提高办理质量,确保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满意。完成了人大、政协9个提案答复工作。

四、认真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省政府决定从2007年起分步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这项改革,对于加大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和改革力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持续健康发展,规范教育收费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

2 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浙政发〔2007〕5号)精神,我们积极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一)认真实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和资助扩面工作。按照《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浙江省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66号)和衢政办发〔2006〕97号文件要求,继续做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提高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扩大困难学生资助面。2007年,扩大低收入家庭学生资助范围,将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从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1500元提高到2000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000元提高到4000元。根据各县(市、区)的实施方案,从2007年开始,衢州市进一步扩大低收入家庭学生资助范围和比例,实现应免全免、应送尽送。资助标准为:低保家庭子女、烈士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子女和残疾学生,免课本费、作业本费和住宿费;低收入家庭(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2000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以下的家庭)子女,免课本费、作业本费;少数民族学生,免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因病、因灾造成的临时困难家庭学生,具体减免费用项目和标准由相关部门决定。市本级向市聋哑学校学生免费提供爱心营养餐。根据统计,2007年市本级资助学生共计84723人,资助金额1287万元,资助比例为17.44%;享受爱心营养餐学生共计59259人,金额为 592.59万元,享受比例为24.41%。

(二)逐步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确保公用经费足额到位。

3 今年开始,逐步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达到230元/年,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330元/年。到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达到中央制定的基准定额。推进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中小学预算编制制度,实行“校财县管”的财务管理办法,健全中小学预算资金支付管理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逐步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制度。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前,市财政根据2003年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制订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生均标准(欠发达地区小学180元、初中240元)安排了2007年市本级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日常公用经费。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超出2003年省定标准部分所需资金由省财政转移支付。

(三)启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积极完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机制,对义务教育教育阶段校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核实。从2008年开始,根据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在用校舍面积、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计算公式如下:“预算年度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上年末中小学在用校舍面积×单位造价(不低于700元)÷使用年限(30-50年)”。各地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以往通过教育费附加或创强专项经费的形式来提供。根据省财政厅《浙江省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今后可编制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收支计划报省财政厅、教育厅,争取省专项资金补助以扩大校舍维修改造资金来源。各地在对辖

4 区内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排查、核实的基础上,结合本地中小学布局调整等规划,正在着手编制校舍维修改造总体规划。如江山市结合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和在用校舍面积、结构类型、使用年限、单位造价等因素及当地实际,按照框架结构房屋使用年限50年,单位造价每平方米1000元;砖混结构房屋使用年限40年,单位造价每平方米900元;砖(石)木结构使用年限30年,单位造价每平方米700元,测算、安排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江山市财政每年安排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950万元左右,专项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改造。

五、做好教育负债清理核实工作。

根据国务院关于“优先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和“制止新债、摸清旧债、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总体要求,根据浙江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做好市县基础教育债务清理核实工作的通知》(浙财教字〔2007〕193号)文件精神,我们于2007年起对市本级全教育部门和其他部门举办的基础教育阶段(不含学前教育)公办学校的债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清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按照省厅要求的上报时间,截止2007年9月30日共清理债务15笔,负债总额为255,549,719.50元,其中:本金为244,116,435.00元,利息为11,433,284.50元。

六、开展调研工作。

开展了对《衢州市中小学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探讨》和《加强政府专项资金管理提高政府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调研工作,并写出了调

5 研报告,为进一步理顺教育机制,解决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专项资金管理提出了建议,供领导参决。

七、建立绩效评价工作机制,开展政府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为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扎实认真地开展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自评工作于2007年8月31日前完成。重点评价的项目主要有:衢州市公安局的“政法系统设备购置费”专项经费、市委要才办的“新世纪人才工程”专项经费。自评的项目主要有衢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及“教育费附加”、“科技三项费用”、“旅游专项资金”、“科技兴农专项资金”和“工业科技洽谈会经费”等15个单位15个项目。为扎实做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由主管单位建立了评价组,对评价项目进行自评。二是由财政部门人员组成复评组,对主管单位自评项目进行复评。三是制定项目评价实施工作方案。四是在项目评价前组织评价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学习。五是在复评中对评价项目资金收支情况、项目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合理性、项目的依据、目标、进度、财务管理状况、资产配置与使用等进行了全面审核复评。六是由评价组和复评组写出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和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八、认真抓好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工作和免费入学工作。

6 根据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工作精神,积极参与市政府制定《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政策,认真做好经费测算工作,为加快衢州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主要工作是:一把好政策制定关,对职业教育经费保障进行认真测算工作;二是积极协助市教育局做好职业项目的包装和审核;三是认真抓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和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四是开展了对民办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的发放情况检查;五是认真抓好免费入学工作。

九、认真抓好教育“五项工程”申报实施。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让所有孩子念上书,念好书”的目标,根据省政府关于全省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实施办法的相关要求,积极做好“四项工程”实施和申报工作,及时上报“四项工程”实施进度和资金落实情况。确保“四项工程”顺利实施,加大对县(市、区)的督促力度,确保“四项工程”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认真贯彻省政府提出实施中小学免费入学工作,积极开展了中小学免费入学调查摸底基础工作,为实施中小学免费入学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全力实施教育“五项工程”。2007年起实施的食宿改造工程,改造项目51个,已竣工49个,改造面积4.7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653万元。2007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全市实际享受资助对象累计达10.65万人次,资助费用达2253多万元,受资助人数比例达10.1%。2007年爱心营养餐实际享受人数为10.4万人次,资助费用达1072万元。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年完成培训20名省级骨干教师、220名市级骨干教师和3883名农村中小教师任务,投入

7 经费230万元。加快实施“名师资源共享工程”,全市建成县级名师资源共享中心5个,拍摄和制作各类优质课333多节,其中232节已上网共享,访问师生达8万多人次,共完成投资640余万元,平均每天有200多人次点击访问网上名师课堂。在“五项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做法是: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信息网广泛宣传,让师生和社会各界了解党和政府的助学惠民政策,全面开展扶困助学宣传和申报动员,做到不漏报、不虚报、公开、公平、公正。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同时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食宿改造项目投入,盘活闲置教育资产,通过置换、拍卖,将所得收入全部用于食宿改造工程。三是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降低建设成本。对涉及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减免优惠政策。四是规范工程建设程序,把好工程质量。从立项、设计、施工招标、工程监理到竣工验收各环节均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确保工程质量关。五是健全组织,明确分工。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领导小组。明确由教育、财政具体负责实施,土管、建设、民政、规划配合的工作机制。六是建立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落实实施情况督查机制。由市政府组织市教育、财政对各县(市、区)农村中小学“五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督查。

十、加强“文化八项工程”实施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文化名市建设”精神,加强“文化八项工程”的实施,加强文化专项经费管理,提高文化经费使用效

8 益。主要抓了以下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确保做到专款专用;二是摸清文化事业发展项目的需求,认真做好文化事业项目的包装,审核和上报工作,全年共包装文化事业项目13个,争取省财政补助资金562万元;三是加强文化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项目进行了检查,对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进行了绩效评价工作;四是加强文化项目的实施,农家乐大篷车演出200场,直接受益观众16万余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站内容不断丰富,点击率42万余人次,西安高腔、南宗祭孔、邵永丰麻饼制作工艺等列入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

2008年工作打算:

一、积极探素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

二、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提出的职业教育“六大计划”实施工作。

三、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逐步化解义务教育的债务。

四、提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标准,支持和加大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

五、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立文化发展专项资金。

六、开展政府专项资金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加强政府专项资金管理,规范政府专项资金使用。开展对科技经费使用情况的调研工作,提高安排的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

七、认真做好义务教育免费入学和免教科书工作,重点抓好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试点工作。

9

衢州市财政局行政事业处

二○○八年三月十八日

第13篇:教科文工作职责

教科文股室工作职责主要是做好教育、计生、文化体育与传媒、科学技术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具体是:

1、做好教育、计生、文化体育与传媒、科学技术等部门人员、公用经费财务管理。主要是做好人员、公用经费的预算和执行工作;

2、做好教科文财政公共政策落实工作。主要是抓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住宿生生活费、义务教育危房改造长效机制经费)、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府助学金、职业教育学生国家助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考入学政府资助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农村文化建设及科技等民生资金落实工作;

3、做好对专项资金管理监督和跟踪问效工作;

4、对教科文口的各种资金进行严格管理并做到定期对帐,加强与国库股资金的对帐,定期做好帐务处理。

5、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工作。

第14篇:医教科文档

关于2011年术中输血管理的检查通报

本周,医教科组织部分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本院2011年度术中输血的管理进行检查,现将检查的结果情况向麻醉科反馈,并进行通报,要求麻醉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具体如下: 一:检查内容:

1 检查麻醉科有关术中输血的相关制度。 2 检查麻醉科有关术中输血管理的流程。 3 检查麻醉科有关与输血科的沟通流程。 4 检查术中输血病人,查看有无输血前的评估。 5 检查输血病人,有无输血的疗效评估。 6 检查麻醉科医生对相关制度与流程的知晓情况。

7 检查麻醉科有无定期对输血管理进行总结、分析、整改。 8 检查术中输血时,麻醉科和输血科是否能有效沟通。 9 检查术中病例,看术中输血时否能够做到及时、合理、安全。 二:存在问题

1 麻醉科相关制度不完善。

2 麻醉科有关和输血沟通的相关流程不完善。

3 麻醉科医生对相关制度和流程知晓率不高,部分麻醉医生对相关制度和流程不能熟练掌握。

4 术中输血没有输血前评估,术中输血主要有手术医生决定。 5 对术中输血的疗效没有做评估。

6 麻醉科和输血的沟通较好,但还存在一些不畅。 7 术中输血有部分不合理,不需要,或者是输血量过大。 三:整改要求

1 麻醉科要完善输血管理的相关制度。 2 麻醉科要及时完善输血管理的相关流程 3 麻醉科要立即加强对麻醉师的培训与考核。

4 麻醉医生要完全掌握和了解输血管理的制度和流程。 5 麻醉科要加强和输血科的沟通。 6 术中输血应该有麻醉科医生决定,手术医生要尊重麻醉科医生。 7 术中输血前要对病人进行输血前评估。 8 术中输血的病例要进行输血疗效评估。 9 术中输血要做到及时、合理、安全。

沭阳县中心医院医教科

2012年01月05日

第15篇:*县2004财政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4年,在州党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伊犁州财政工作会议和县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增收节支,稳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力的推动了昭苏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县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就昭苏县2004年财政工作完成情况以及2005年财政工作思路作简要的汇报。

一、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完成情况

200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21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5.87%,其中:

1、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11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4.40%。其中:工商税收完成1155万元,增加303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5.56%;农牧业五税完成777万元,增加79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1.31%;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16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00%;非税性收入完成163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7.27%;

从分税种情况来看,增值税完成137万元,增加37万元,同比增长37%;营业税完成731万元,增加249万元,同比增长51.66%;个人所得税完成164万元,增加77万元,同比增长14.95%;农业税完成592万元,增加77万元,同比增长14.95%;牧业税完成149万元,增加29万元,同比增长24.17%;契税完成36万元,增加16万元,同比增长80%。

2、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3万元,其中教育基金完成50万元,残疾人保障金完成15万元,土地出让金35万元,育林基金3万元。

(二)支出完成情况

1-12月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4556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8.03%。其中:

1、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465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9.99%。从支出结构看,个人部分支出12105万元,占支出总额的83.69%;公用经费支出982万元,占支出总额的6.79%;专项支出1378万元,占总支出的9.53%。均按“五保”方针执行,可用财力分配均匀,结构比较合理。

2、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91万元,为调整预算89.22%,同比增长35.82%。

三、中央税收完成情况

截止12月31日,上划中央增值税411万元,为预算的91.3%,同比增长28.04%;

二、2004年所做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全县各项建设。

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资金支持,努力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当年共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1376万元,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1291万元,农税灾谦减免补助资金177万元。另一方面,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着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年内共拨付我县道路绿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资金401万元。

(二)狠抓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004年,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诸多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全县财税部门在认真分析研究财政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和稳定增长。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两高于、一突破\",即: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5.37%和24.4%,高于上年增幅12和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大关,达到了2111万元,比上年增长414万元,超出州党委下达14%增长目标的10个百分点。

(三)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2004年,全县财政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加1058万元。在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四个确保\"。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及时落实了国家调整工资政策;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市低保资金的及时发放,年内共拨付资金1986万元;确保了个人部分的支出,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个人部分支出和其他财政供养人员补贴进行了适当安排,共计1966万元,实现历史性突破;确保了教育、科技、农业以及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检法等方面支出的必要增长,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2004年我县财政六项改革全面启动

金、贴息、财政信用担保等手段,支持有市尝有效益、有潜力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来进行发展,培植壮大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二)狠抓组织收入工作,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l、加强收入进度;按照财政预算收入安排,坚持依法征收,均衡入库的原则,加强财政收入分析,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保15%、争20%的目标。

2、抓好目标责任制落实;完善财政收入目标责任制等有关规定,建立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形成人人抓收入、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抓好收入的良好局面。

3、抓住重点税收;对重点税源、主要税种、重点企业,实施监控,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

4、加强税收征管,依法治税;进一步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坚决依法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依法征收。

5、狠抓非税收入征缴;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把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政府性基金、国有土地转让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非税收入收缴到位,防止非税收入流失。

6、进一步完善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体制,全面实行自征

(三)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重点。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做好资金的筹措、调度工作,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一是继续做好工资统发工作,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确保各级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经费,保证农业、科技、教育事业投入稳定增长,扶持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三是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按时足额发放。四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重点项目建设。

(四)继续推进财政改革,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推进以部门预算为主的预算管理改革,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二是进一步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完善和规范非税收入收缴各项管理制度,总结经验积极扩大试点范围。三是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的财政直接收付范围;扩大授权支付面,尽快形成统

一、集中、高效的财政资金支付体系。四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流程,提高采购质量和采购效率,确保政府采购工作透明、廉洁、高效。五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做好化解乡村债务、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工作,积极开展乡镇财政管理改革,在部分乡镇推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六是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为不断完善财政改革体制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供技术支撑。

(五)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针对经济运行和财政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和研究财政监督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建立科学、规范、灵敏、高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机制,将监督贯穿于财政工作始终。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对国债资金、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出和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合理使用。加强内部管理和廉政建设,健全和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资金审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六)坚持以人为本,狠抓管理,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1、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财政队伍整体素质。按照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强化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提升学历的学习和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

2、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工作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加大干部轮岗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按照精简统

一、规范权责、优化管理的原则,以业务程序、人事管理、考核监督等为线索,建立局内管理制度体系。

4、以人为本,推进行政文化建设。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格局;弘扬职业道德,改进工作作风,制定财政工作职业道德规范;营造竞争、和谐的团队精神和信任、开放的组织文化。推进财政形象建设,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具有特点的整体形象。

各位领导、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形势和任务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伊犁州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信心,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完成这次大会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16篇:*县2004财政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4年,在州党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伊犁州财政工作会议和县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增收节支,稳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力的推动了昭苏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县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就昭苏县2004年财政工作完成情况以及2005年财政工作思路作简要的汇报。

一、200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完成情况

2004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21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5.87%,其中:

1、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11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4.40%。其中:工商税收完成1155万元,增加303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5.56%;农牧业五税完成777万元,增加79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1.31%;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16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00%;非税性收入完成163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7.27%;

从分税种情况来看,增值税完成137万元,增加37万元,同比增长37%;营业税完成731万元,增加249万元,同比增长51.66%;个人所得税完成164万元,增加77万元,同比增长14.95%;农业税完成592万元,增加77万元,同比增长14.95%;牧业税完成149万元,增加29万元,同比增长24.17%;契税完成36万元,增加16万元,同比增长80%。

2、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3万元,其中教育基金完成50万元,残疾人保障金完成15万元,土地出让金35万元,育林基金3万元。

(二)支出完成情况

1-12月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4556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8.03%。其中:

1、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465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9.99%。从支出结构看,个人部分支出12105万元,占支出总额的83.69%;公用经费支出982万元,占支出总额的6.79%;专项支出1378万元,占总支出的9.53%。均按“五保”方针执行,可用财力分配均匀,结构比较合理。

2、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91万元,为调整预算89.22%,同比增长35.82%。

三、中央税收完成情况

截止12月31日,上划中央增值税411万元,为预算的91.3%,同比增长28.04%;

二、2004年所做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全县各项建设。

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资金支持,努力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当年共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1376万元,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1291万元,农税灾谦减免补助资金177万元。另一方面,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着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年内共拨付我县道路绿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资金401万元。

(二)狠抓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004年,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诸多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全县财税部门在认真分析研究财政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和稳定增长。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两高于、一突破\",即: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5.37%和24.4%,高于上年增幅 12和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大关,达到了2111万元,比上年增长414万元,超出州党委下达14%增长目标的10个百分点。

(三)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2004年,全县财政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加1058万元。在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四个确保\"。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及时落实了国家调整工资政策;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市低保资金的及时发放,年内共拨付资金1986万元;确保了个人部分的支出,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个人部分支出和其他财政供养人员补贴进行了适当安排,共计1966万元,实现历史性突破;确保了教育、科技、农业以及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检法等方面支出的必要增长,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2004年我县财政六项改革全面启动。部门预算改革全面铺开。在借鉴内地有关省市部门预算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昭苏县2005年部门预算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在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实现了预算内外财力捆绑使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顺利推进。试行直接支付国债资金、基本建设资金,选择建设局、教育局、水电局为授权支付试点单位,截止12月底已办理授权支付8笔66万元,财政直接支付27笔208万元;非税收入改革试点面进一步扩大。积极推行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规范收支行为,抓好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和银行代收代缴工作,对执收执罚部门实行收支逐步脱钩,在2003年完成建设局、人事局、教育局三个单位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试点单位的基础上,2004年继续将农广校、农机局、司法局、物价局、畜牧局、公安局、残联、防雹站等十二个单位纳入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从而使改革面扩大到了近30%;政府采购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内共组织政府采购50次,涉及2大类5个品目,预算采购资金151.68万元,实际支付130.51万元,节约资金21.17万元,节约率13.96%,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进一步规范。在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大了乡镇机构人员精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涉农收费清理整顿、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等配套改革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农业税征收管理,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金财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快了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统发工资、政府采购在内的财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步伐。

(五)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预算法》规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预算,努力压缩和节减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等,从严控制了一般性支出。监察、审计、财政部门也紧密配合,进一步加强对国债资金等重点支出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了社保资金、粮食直补资金、基本建设资金等专项检查。认真贯彻《会计法》,组织开展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监督检查活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会计秩序。

三、2005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

从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看,我县财政形势十分严峻。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重点企业亏损;骨干财源不稳、基础财源缩水;刚性支出过快,财力缺口难以缝合;财政改革进展不平衡等实际问题对收支预算目标的完成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1、财源基础薄弱,收入总量较小,增量有限,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较多,财政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2、部分乡镇财政比较困难,资金调度紧张,重点支出项目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我县产业结构以农业、畜牧业为主,产业化水平低,受政策因素影响,今年农牧业税将取消,这些将对我县今后的财政增收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将影响我县地方支配财力,缺口将近300万元。

4、由于我县财力十分有限,所有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工资、保稳定,对于财源建设基本上无力支持,导致财源单一,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5、我县缺乏稳定骨干财源,新增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暂时对财政没有贡献。

6、财政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检查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2005年财政工作思路

2005年我县财政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伊犁州党委工作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我县全面跨入全疆经济发展快车道提供财力保障。

(一)着力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紧紧围绕州党委制定的各项经济工作目标,把支持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按照抓项目、促发展的要求,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投资取向,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加强配合协作,使我县项目尽可能多的列入中央及自治区支持范围,得到更多的投资支持。二是按照我县经济结构调整思路,全力支持重点企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支持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建设,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夯实财源基础。三是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促进和推动财政增收。借助昭苏县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优势,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实现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增加财政收入。四是集中财力做好财源建设各项服务工作,走“以财生财”之路。积极筹集资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创造招商引资硬环境;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银行资金、社会资金、外地资金,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运用财政技改资金、贴息、财政信用担保等手段,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来进行发展,培植壮大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二)狠抓组织收入工作,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l、加强收入进度;按照财政预算收入安排,坚持依法征收,均衡入库的原则,加强财政收入分析,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保15%、争20%的目标。

2、抓好目标责任制落实;完善财政收入目标责任制等有关规定,建立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形成人人抓收入、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抓好收入的良好局面。

3、抓住重点税收;对重点税源、主要税种、重点企业,实施监控,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

4、加强税收征管,依法治税;进一步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坚决依法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依法征收。

5、狠抓非税收入征缴;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把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政府性基金、国有土地转让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非税收入收缴到位,防止非税收入流失。

6、进一步完善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体制,全面实行自征

(三)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重点。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做好资金的筹措、调度工作,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一是继续做好工资统发工作,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确保各级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经费,保证农业、科技、教育事业投入稳定增长,扶持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三是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按时足额发放。四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重点项目建设。

(四)继续推进财政改革,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推进以部门预算为主的预算管理改革,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二是进一步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完善和规范非税收入收缴各项管理制度,总结经验积极扩大试点范围。三是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的财政直接收付范围;扩大授权支付面,尽快形成统

一、集中、高效的财政资金支付体系。四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流程,提高采购质量和采购效率,确保政府采购工作透明、廉洁、高效。五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继续做好化解乡村债务、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工作,积极开展乡镇财政管理改革,在部分乡镇推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改革试点工作,规范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六是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为不断完善财政改革体制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供技术支撑。

(五)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针对经济运行和财政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和研究财政监督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建立科学、规范、灵敏、高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机制,将监督贯穿于财政工作始终。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相互配合,依法对国债资金、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出和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合理使用。加强内部管理和廉政建设,健全和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资金审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六)坚持以人为本,狠抓管理,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1、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财政队伍整体素质。按照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强化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提升学历的学习和培训,培养复合型人才。

2、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工作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机制、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加大干部轮岗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按照精简统

一、规范权责、优化管理的原则,以业务程序、人事管理、考核监督等为线索,建立局内管理制度体系。

4、以人为本,推进行政文化建设。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格局;弘扬职业道德,改进工作作风,制定财政工作职业道德规范;营造竞争、和谐的团队精神和信任、开放的组织文化。推进财政形象建设,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具有特点的整体形象。

各位领导、同志们,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形势和任务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伊犁州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信心,积极进取,扎实工作,狠抓落实,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努力完成这次大会确定的各项财政任务,为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17篇:*县2004财政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年,在州党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伊犁州财政工作会议和县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增收节支,稳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力的推动了昭苏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县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就昭苏县~年财政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年财政工作思路作简要的汇报。

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完成情况

~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21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5.87%,其中:

1、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11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4.40%。其中:工商税收完成1155万元,增加303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5.56%;农牧业五税完成777万元,增加79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1.31%;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16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200%;非税性收入完成163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17.27%;

从分税种情况来看,xx完成137万元,增加37万元,同比增长37%;营业税完成731万元,增加249万元,同比增长51.66%;个人所得税完成164万元,增加77万元,同比增长14.95%;农业税完成592万元,增加77万元,同比增长14.95%;牧业税完成149万元,增加29万元,同比增长24.17%;契税完成36万元,增加16万元,同比增长80%。

2、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3万元,其中教育基金完成50万元,残疾人保障金完成15万元,土地出让金35万元,育林基金3万元。

(二)支出完成情况

1-12月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4556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8.03%。其中:

1、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465万元,为预算的100%,同比增长9.99%。从支出结构看,个人部分支出12105万元,占支出总额的83.69%;公用经费支出982万元,占支出总额的6.79%;专项支出1378万元,占总支出的9.53%。均按“五保”方针执行,可用财力分配均匀,结构比较合理。

2、基金预算支出累计完成91万元,为调整预算89.22%,同比增长35.82%。

三、中央税收完成情况

截止12月31日,上划中央xx411万元,为预算的91.3%,同比增长28.04%;

二、~年所做的工作: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支持全县各项建设。

一方面,我们积极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资金支持,努力提高财政的保障能力。当年共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1376万元,工资性转移支付资金1291万元,农税灾谦减免补助资金177万元。另一方面,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着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年内共拨付我县道路绿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资金401万元。

(二)狠抓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年,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诸多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全县财税部门在认真分析研究财政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做好组织收入工作,确保了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和稳定增长。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两高于、一突破\",即: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25.37%和24.4%,高于上年增幅12和9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大关,达到了2111万元,比上年增长414万元,超出州党委下达14%增长目标的10个百分点。

(三)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

~年,全县财政支出完成调整预算的100%,比上年增加1058万元。在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了\"四个确保\"。确保了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及时落实了国家调整工资政策;确保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市低保资金的及时发放,年内共拨付资金1986万元;确保了个人部分的支出,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对个人部分支出和其他财政供养人员补贴进行了适当安排,共计1966万元,实现历史性突破;确保了教育、科技、农业以及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检法等方面支出的必要增长,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深化财政改革,不断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年我县财政六项改革全面启动。部门预算改革全面铺开。在借鉴内地有关省市部门预算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昭苏县~年部门预算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在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实现了预算内外财力捆绑使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顺利推进。试行直接支付国债资金、基本建设资金,选择建设局、教育局、水电局为授权支付试点单位,截止12月底已办理授权支付8笔66万元,财政直接支付27笔208万元;非税收入改革试点面进一步扩大。积极推行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规范收支行为,抓好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和银行代收代缴工作,对执收执罚部门实行收支逐步脱钩,在~年完成建设局、人事局、教育局三个单位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试点单位的基础上,~年继续将农广校、农机局、司法局、物价局、畜牧局、公安局、残联、防雹站等十二个单位纳入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从而使改革面扩大到了近30%;政府采购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内共组织政府采购50次,涉及2大类5个品目,预算采购资金151.68万元,实际支付130.51万元,节约资金21.17万元,节约率13.96%,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进一步规范。在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大了乡镇机构人员精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涉农收费清理整顿、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等配套改革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农业税征收管理,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金财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快了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统发工资、政府采购在内的财政信息管

理系统建设步伐。

(五)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预算法》规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预算,努力压缩和节减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等,从严控制了一般性支出。监察、审计、财政部门也紧密配合,进一步加强对国债资金等重点支出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了社保资金、粮食直补资金、基本建设资金等专项检查。认真贯彻《会计法》,组织开展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监督检查活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会计秩序。

三、~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

从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看,我县财政形势十分严峻。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重点企业亏损;骨干财源不稳、基础财源缩水;刚性支出过快,财力缺口难以缝合;财政改革进展不平衡等实际问题对收支预算目标的完成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1、财源基础薄弱,收入总量较小,增量有限,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较多,财政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2、部分乡镇财政比较困难,资金调度紧张,重点支出项目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3、我县产业结构以农业、畜牧业为主,产业化水平低,受政策因素影响,今年农牧业税将取消,这些将对我县今后的财政增收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将影响我县地方支配财力,缺口将近300万元。

4、由于我县财力十分有限,所有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工资、保稳定,对于财源建设基本上无力支持,导致财源单一,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5、我县缺乏稳定骨干财源,新增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暂时对财政没有贡献。

6、财政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检查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年财政工作思路

~年我县财政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伊犁州党委工作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我县全面跨入全疆经济发展快车道提供财力保障。

(一)着力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紧紧围绕州党委制定的各项经济工作目标,把支持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按照抓项目、促发展的要求,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投资取向,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加强配合协作,使我县项目尽可能多的列入中央及自治区支持范围,得到更多的投资支持。二是按照我县经济结构调整思路,全力支持重点企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支持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建设,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夯实财源基矗三是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促进和推动财政增收。借助昭苏县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优势,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实现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增加财政收入。四是集中财力做好财源建设各项服务工作,走“以财生财”之路。积极筹集资金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创造招商引资硬环境;采取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银行资金、社会资金、外地资金,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运用财政技改资金、贴息、财政信用担保等手段,支持有市尝有效益、有潜力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企业来进行发展,培植壮大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二)狠抓组织收入工作,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l、加强收入进度;按照财政预算收入安排,坚持依法征收,均衡入库的原则,加强财政收入分析,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完成保15%、争20%的目标。

2、抓好目标责任制落实;完善财政收入目标责任制等有关规定,建立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形成人人抓收入、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抓好收入的良好局面。

3、抓住重点税收;对重点税源、主要税种、重点企业,实施监控,堵塞跑冒滴漏,做到应收尽收。

4、加强税收征管,依法治税;进一步加大税收稽查力度,坚决依法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依法征收。

5、狠抓非税收入征缴;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把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和政府性基金、国有土地转让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非税收入收缴到位,防止非税收入流失。

6、进一步完善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体制,全面实行自征

(三)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保重点。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力,做好资金的筹措、调度工作,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一是继续做好工资统发工作,确保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二是确保各级机构正常运转所需经费,保证农业、科技、教育事业投入稳定增长,扶持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三是不断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按时足额发放。四是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重点项目建设。

(四)继续推进财政改革,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推进以部门预算为主的预算管理改革,提高预算编制质量。二是进一步深化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完善和规范非税收入收缴各项管理制度,总结经验积极扩大试点范围。三是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扩大专项资金的财政直接收付范围;扩大授权支付面,尽快形成统

一、集中、高效的财政资金支付体系。四是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流程,提高采购质量和采购效率,确保政府采购工作透明、廉洁、高效。五

第18篇:某县二四财政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年,在州党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伊犁州财政工作会议和县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增收节支,稳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力的推动了昭苏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县财政收支情况良好,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下面我就昭苏县××××年财政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年财政工作思路作简要的汇报。

一、××××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收入完成情况

××××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万元,为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其中:

⒈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其中:工商税收完成万元,增加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农牧业五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企业所得税收入完成万元,为年调整预算的,同比增长;非税性收入完成万元,为预算的,同比增长;

从分税种情况来看,增值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营业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个人所得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农业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牧业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契税完成万元,增加万元,同比增长。

⒉基金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其中教育基金完成万元,残疾人保障金完成万元,土地出让金万元,育林基金万元。 。

,不断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年我县财政六项改革全面启动。部门预算改革全面铺开。在借鉴内地有关省市部门预算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昭苏县××××年部门预算改革总体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在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实现了预算内外财力捆绑使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顺利推进。试行直接支付国债资金、基本建设资金,选择建设局、教育局、水电局为授权支付试点单位,截止月底已办理授权支付笔万元,财政直接支付笔万元;非税收入改革试点面进一步扩大。积极推行政府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规范收支行为,抓好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和银行代收代缴工作,对执收执罚部门实行收支逐步脱钩,在××××年完成建设局、人事局、教育局三个单位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试点单位的基础上,××××年继续将农广校、农机局、司法局、物价局、畜牧局、公安局、残联、防雹站等十二个单位纳入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从而使改革面扩大到了近;政府采购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内共组织政府采购次,涉及大类个品目,预算采购资金万元,实际支付万元,节约资金万元,节约率,为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进一步规范。在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大了乡镇机构人员精简、农村教育布局调整、涉农收费清理整顿、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等配套改革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农业税征收管理,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金财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快了包括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统发工资、政府采购在内的财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步伐。

(五)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按照《预算法》规定,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预算,努力压缩和节减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等,从严控制了一般性支出。监察、审计、财政部门也紧密配合,进一步加强对国债资金等重点支出的监督检查,深入开展了社保资金、粮食直补资金、基本建设资金等专项检查。认真贯彻《会计法》,组织开展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监督检查活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会计秩序。

三、××××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

从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看,我县财政形势十分严峻。在经济运行中存在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重点企业亏损;骨干财源不稳、基础财源缩水;刚性支出过快,财力缺口难以缝合;财政改革进展不平衡等实际问题对收支预算目标的完成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⒈财源基础薄弱,收入总量较小,增量有限,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较多,财政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

⒉部分乡镇财政比较困难,资金调度紧张,重点支出项目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⒊我县产业结构以农业、畜牧业为主,产业化水平低,受政策因素影响,今年农牧业税将取消,这些将对我县今后的财政增收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将影响我县地方支配财力,缺口将近万元。

⒋由于我县财力十分有限,所有财政资金主要用于保工资、保稳定,对于财源建设基本上无力支持,导致财源单一,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⒌我县缺乏稳定骨干财源,新增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暂时对财政没有贡献。

⒍财政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督检查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年财政工作思路

××××年我县财政工作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伊犁州党委工作和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需要;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我县全面跨入全疆经济发展快车道提供财力保障。

(一)着力促进经济发展,努力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紧紧围绕州党委制定的各项经济工作目标,把支持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一是按照抓项目、促发展的要求,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用足、用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投资取向,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加强配合协作,使我县项目尽可能多的列入中央及自治区支持范围,得到更多的投资支持。二是按照我县经济结构调整思路,全力支持重点企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大力支持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标准化建设,壮大地方经济实力,夯实财源基础。三是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促进和推动财政增收。借助昭苏县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优势,做大做强外向型经济,实现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增加财政收入。四是集中财力做好财源建设各项服务工作,走“以财生财”之路。

第19篇:全区财政工作汇报(3.8)

全区财政2011年度重点工作汇报

包河区财政局

(2011年3月8日)

2010年,总体来说,包河财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财政收入一年之内连续越过6个亿元台阶,达到21.9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53.3%,总量位居全省105个县(市)、区之首,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2011年,区委区政府给我们下达了财政收入增长15%的目标。依据2010年实际完成21.9亿元计算,今年的财政收入应确保增长3.29亿元。面对新的目标,我们清醒的看到了复杂多变的政策性因素及投资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增收压力:

一是通货膨胀因素。随着原材料、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价格上涨,企业未来的利润空间将会相对缩小,利润率的下降,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纳税情况。

二是房地产调控因素。纵观我区2010年财政收入情况,房地产税收仍占较大比例。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调控力度的增强,预计今年的房地产企业税收也可能会出现下滑,这对我们完成2011年的财政收入指标也带来了一定压力。

三是协护税管理因素。结合去年全区税源管理考核情况,我们发现在税源管理方面,一些街镇还存在着漏登、漏记现象。如一些办公地点在我区的企业,经核查,纳税确不在我区。另外,虽然我区每年都会成功引进一百多个项目或企业,但究竟有哪些

项目或企业在我区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税收,还需要进一步的摸排与核实。

鉴于以上因素和问题,在新形势、新任务、新压力下,2011年,区财政部门将紧紧围绕“跨越赶超、争先进位”的工作主基调,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确保完成全年任务

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税源经济为核心的理念,构建税源管理信息网络体系,完善包河区税源动态监控地图信息系统建设。强化税源调度,加强对重点税源、主体税种监控分析,加强对总部经济、注册经济、楼宇经济等特色经济的培植力度;强化与税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加大协税护税工作力度,杜绝税源漏登、漏记现象;强化非税收入征管,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加大对非税收入单位的成本核定,提高政府可支配财力。组织开展对各街道、镇,工业区的财政体制调研,为完善、调整财政体制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加强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出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努力完成全年任务。

(二)集中财力扶优扶强,全力培育新税源

从我区“十二五”发展规划来看,未来的几年,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是主调,这就要求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培育千亿元产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和资金杠杆作用,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医药”等高科技

无污染的新兴行业以及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协调金融企业,加强对工业园区和其他中小企业的融资力度,对符合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的,积极联系并落实各级财政资金补贴。同时注重引资与选资相结合,着重引进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经济产业链长、社会效益高、辐射带动面广的大企业、大项目,不断增强全区财政发展后劲。

(三)全面落实惠民政策,深入推进民生工程

2011年,市里对民生工程实施的内容做了稍许调整:新增3项,调整完善6项,总项目数不变,仍为33项。在新增的三个项目中,“一事一议”和“家电下乡”两项内容由各地财政局负责牵头实施。在“一事一议”工作上,我们将严格按照“村申报——街镇审核——区财政、农林审核批复——村实施”的操作程序,把好财政奖补关,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在“家电下乡”上,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即每位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农户都将享受13%的补贴(上限455元),做好补贴兑付工作,并确保100%兑付率。同时加大对全区37家销售网点和农户售后电话回访调查,防止各类骗补行为的发生。区民生办则继续发挥牵头抓总的,注重面上指导和点上的检查,在民调上下功夫,努力使各项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惠民工程、民心工程。

(四)继续深化财政改革,稳步提升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在国有资产信息化改革上,围绕“账实不符”问题,作好基础数据的动态采集,不断完善国有资产信息化系统,为实现国有

资产管理、预算编制、政府采购、单位固定资产账户平滑对接,奠定坚实的数据库基础;在预算项目支出公开评审上,执行部门主要负责人陈述——评审小组公开审议——区委区政府研究确定的操作流程,不断增强项目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在财政资金跟踪问效上,选择部分社会关注度高、影响较大的财政预算支出资金实施跟踪问效,并将结果作为改进预算执行管理和年度预算编制的重要依据,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在预算编制与执行上,建立预算、决算编制考核办法,对预算、决算编制质量高的部门和街镇,以奖代补,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支出方面,增加预算执行刚性,严格控制预算追加,同时强化预算单位支出执体主体的责任意识,确保支出执行进度,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和均衡性。在政府采购管理上,注重延伸政府采购管理范围,加强对街镇及部分村(居)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与市招投标中心积极联系,争取扩大我区财政支出公共消费领域的政府采购权限,增加自主权;严格执行大额采购招标、小额采购询价,合理测算采购资金,认真编制采购预算;配合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检查,强化廉政建设。在国库集中支付及公务卡改革上,将教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算支出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实现国库集中支付与公务卡改革全覆盖。在区属国有企业的监管上,做好对区滨投集团和工业区城投公司的经营行为监督与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加强基层财务管理,加速推进开发区建设

积极开展“阳光村务”工程,规范代理程序,按照“五个统一”方式,实行“一级财政、二级管管、三级审批”的管理模式,加强对村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目前我区根据全区经济发展和村居财务管理需要,创新了“统一审核、集中核算”和“统一审核、分散核算”两种代理模式,并出台了村级财务动态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开发区建设,按照“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大见成效,三年基本建成” 的总体思路,全力加快项目区建设和招商工作。截止目前,项目区已到位资金6810万元,其中本级财政1153万元;已完成招标合同金额5887万元,占实际到位资金的86%;已成功招驻安徽园欣农业开发公司、安徽省农科院示范项目和湖精诚园林建设集团三家企业,今年4月份,还将迎来示范区的省级验收工作。

(六)强化学习效能建设,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2月下旬,我局成功邀请来自省、市和上海财经大学的专家、教授,就中国现行宏观经济政策以及财政改革等专题,进行了为期二天的干部春季培训。下一步,我们还将与一些知名高校联系,计划举办全区财政系统干部能力提升研修班,进一步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在效能建设上,按照“策划、实施、控制、改进”(PDCA)模式,探索实施财政内部管理系统化、有效提高财政干部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上,完善和充实人员资料信息库,做好村级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在财政宣传工作上,要树立“一岗双责”的理念,强化信息宣传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注重宣传质量和档次,全方位展示包河财政所取得的成效,努力争创市级文明单位。

总之,2011年财政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我们将严格执行“层层落实,层层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加大对财政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充分调动财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干部工作热情,为开创包河财政工作新局面,实现全区的跨越赶超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2011年度重点工作安排表

第20篇:教科文股工作职责

贯彻执行公共财政支出政策,负责掌握分管部门业务的全县基本情况,参与拟订分管单位行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度;负责分管部门预算编制有关工作,研究提出相关财政政策;组织执行分管部门财务管理制度;承担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具体工作;管理对口部门的经费拨款和预算外资金;对专项资金进行追踪问效,监督项目实施中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配套到位情况,进行项目完成后的效益考核;审核分管单位的年度财务决算。

财政教科文工作汇报
《财政教科文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