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农房保险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4:15:59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房改造

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日期:2009-9-27 16:12:00 来源:

中共金华市婺城区委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农村住房改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省、市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要求,现就我区加快农村住房改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延伸的重要途径;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具体行动。各级各部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重发展、促民生、保稳定”的重大举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尊重农民意愿,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引导,着力解决“地从哪里来、房在哪里建、钱从哪里筹、人往哪里走”等问题,积极有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自然人文特色彰显的农村新社区。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全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目标任务是:

1、基本完成农村低保标准(2007年)150%以下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任务。2009-2012年,全区完成农村低保标准(2007年)150%以下的970户以上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任务,其中2009年完成280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任务。

2、基本满足农民正常的住房改造建设需求。2009-2012年,全区改造建设农村住房11000户。

3、基本形成方便生产生活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统筹安排,配套建设村庄供水、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基本实现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新增用地与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土地总量增减平衡有余,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有所下降,2009-2012年,全区完成建设用地复垦740亩,其中2009年完成148亩。

三、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建设的原则。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和我区实际情况,完善《金华市婺城区村庄布局规划》,科学合理确定农村居住点数量、布局和规模。加快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结合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到2010年底全区所有行政村基本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抓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做好村庄建设规划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衔接,调整好新农村建设用地,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稳定性。城建部门要认真研究、设计、推广多套体现农村山水特色、田园风光、生态韵味、不同户型的新型农民住宅适用方案,免费提供农民选择使用。

(二)坚持农民自愿,实事求是的原则。农民是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投资主体、实施主体、受益主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下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作用,通过“村规民约”等有效形式,发扬民主,集中民意。要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坚决杜绝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搞成“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三)坚持严格管理,节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引导农民合理用地,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鼓励农民建公寓式住宅,降低农民建房成本。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建新拆旧”政策,充分利用空闲地,荒地荒坡建房,严格控制占用农用地和耕地。积极探索宅基地管理机制、退出机制和流转机制,推广应用节地节能型农村建房模式,提高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四)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要全面整合项目资源,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与村庄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饮用水改造、下山脱贫和“绿化婺城”活动等民生工程结合起来,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注重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继承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努力实现改造与保护的“双赢”。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

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要按照“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整治空心村、搬迁高山村、保护特色村、做强中心村”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地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

(一)对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要引导其按照城镇社区建设的要求,进行统一集中改造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实施社区化管理服务。

(二)对村庄布局规划中确定集聚发展的中心村,要引导其按照农村社区建设标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改造、统一建设集中住宅区。科学合理地划分村庄布局功能,同步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改造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村庄新区建设与旧区改造的有机结合,通过逐步过渡、置换等办法,引导合并迁建邻近村庄,促进农村居民点相对集中和集聚发展,加快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功能齐全的农村社区。

(三)对村庄布局规划中确定的保留村,应结合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人居环境改善,适度推进住房改造建设。在住房改造建设过程中,保留原结构较好和布局合理的房屋,拆除违法建筑或零星旧房,通过改建、扩建、翻建、新建等多种方式,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对空心村较严重,规模较大,全拆全建有难度的村,可以实行“逐步拆建”。

(四)对村庄布局规划中明确要求搬迁合并的村庄,要积极引导农户到城镇和中心村购房建房,或按规划要求整村搬迁至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停止原有村庄批地建房。对一时无法实施异地搬迁的村庄,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控制建房层数,减少建房投入,控制搬迁成本。有灾害避险的村庄,必须实施异地搬迁。

(五)对需要保护的村落和建筑,制定保护和修缮的具体措施。继承并保护民俗文化,保护和修缮有文物价值、历史价值的建筑及村落。通过住房改造建设工程,积极创建历史文化、名人故居、绿化生态、少数民族等一批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特色村。

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要严格执行农村住房建设标准和规范,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面积和农村住房建筑面积,加强农村分户建房的规范和引导。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申报制度,并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

五、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政策保障

(一)鼓励农民拆除危旧房、闲置房(以下简称旧房),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新房。全区各行政村要建立闲置宅基地管理制度,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通过经济补偿、宅基地产权置换等办法,确保宅基地收回渠道畅通。收回的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管理和处置,为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打好基础。积极推行宅基地有偿选位方式,为新农村建设筹措资金。对农村住房改造经批准立项的村庄,积极鼓励农民自主拆除,或由村集体收回统一拆除,并实行区级以奖代补政策。对连片拆除旧房占地面积在500-1000平方米的、1001-3000平方米、3001-5000平方米、5001平方米以上的,并利用原有宅基地进行安置建设的,分别给予村集体每平方米40元、50元、60元、80元的奖励。

(二)鼓励建设用地复垦。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中,要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对适宜复垦耕种的地块,鼓励村集体实施建设用地复垦,积极开展下山移民村原村址的建设用地复垦。经国土部门验收合格的新增建设用地复垦指标,由国土部门进行收储,并根据区政府《关于调整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补助资金标准的通知》(抄告单〔2009〕37号),对实施项目所在的乡镇(街道)、村集体进行奖励。经批准立项的农村宅基地复垦项目政策处理款,按新增有效耕地面积每亩补助40000-50000元,由实施乡镇(街道)包干使用;工程款按实计算补助,建设用地(农村宅基地)复垦竣工验收后,对实施乡镇(街道)按新增有效耕地每亩补助工作经费5000元;对土地权属村按新增有效耕地每亩补助工作经费2000元。以上奖励金额主要用于旧房拆除等政策处理和项目工程建设。

(三)加强土地政策扶持。确保年度新增建设用地的10%以上指标专项用于村庄整治和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向上争取的农户下山脱贫和地质灾害避险迁建专项指标全部用于农民个人建房,每年取得的宅基地复垦指标优先满足农村住房改造建设需要。各乡镇(街道)可选择若干村作为村镇土地利用规划试点单位,在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指导下,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原则,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耕地保护地块、村庄整治范围和村庄建设用地布局,提出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总体部署。

(四)积极引导山区农民异地搬迁。引导和鼓励山区农民整村搬迁异地安置,对经区政府批准实施整村搬迁的村庄,坚持“一户一宅,先拆后建”的原则,搬迁后原居住地的住房予以拆除,其宅基地收归村集体所有并进行宅基地复垦;对整村搬迁村农户不需要新安排建房宅基地,通过异地购买农村住宅、商品房和投亲靠友等方式分散安置的,在拆除旧房后,享受下山脱贫搬迁的补助政策。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农村小额信贷服务,支持农户住房改造建设。要进一步创新贷款模式和方式,鼓励农民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联保贷款、存单抵押等形式筹措资金。要根据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实际情况,优化金融服务,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实行利率优惠。积极研究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投融资方式,探索企业化、项目化的管理运作模式。

(六)继续实行农村困难家庭住房救助。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户、持有《金华市区边缘困难群众求助卡》户、有特殊困难的优抚对象户和特困残疾户及因灾或其它原因造成的特殊困难户,实施住房救助。根据《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婺城区农村特困户住房救助实施意见的通知》(婺区政办〔2006〕13号),其中新建住房,建筑占地面积每平方米补助300元;修缮住房,建筑占地面积每平方米补助40-80元。残疾人贫困户住房救助,按照《关于在全区开展第二期百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的实施意见》(金婺残联〔2007〕05号)规定执行。

六、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成立城乡住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组织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各项日常工作。各乡镇(街道)和村级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各单位要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作为改善民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抓紧抓实抓好。

(二)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加快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各项优惠政策,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支持配合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深入开展。

(三)强化服务创新。各部门必须充分发挥职能,强化服务创新,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城建、国土、规划部门要简化农村住房改造和农民建房审批程序,实行“代理制”、“联合一站式”审批,其它部门(单位)应积极支持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工作。在实施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中,相关部门要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制定价格的经营服务收费减半征收,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服务收费。加强对中介机构服务性收费的规范和管理,测绘、建筑设计等单位的选择要坚持农民自愿。

(四)强化协调沟通。区城乡住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实施意见结合本部门职能制定农村住房改造的各项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协调解决农村住房改造中的有关问题,并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各乡镇(街道)负责农村住房改造的组织落实、监督管理等工作,并根

据乡镇(街道)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指导本乡镇(街道)农村住房改造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项目实施村应在尊重民意、维护民利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及时向村民公开。

(五)强化督查考核。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列入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区政府与各乡镇(街道)政府签订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目标责任书,今年各乡镇(街道)至少要安排1个村开展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试点工作。区城乡住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工作指导,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抓好各项政策和有关工作的落实。纪委、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大对农村住房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好事办好。

推荐第2篇:农房重建调研

政协理县委员会

关于全县农村灾后恢复重建的调查报告

为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助推全县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政协理县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于2009年4月中旬深入桃坪乡古城村、佳山村,薜城镇建山村,米亚罗镇米亚罗村,杂谷脑镇克增村等,就全县农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走访座谈村组干部群众、基层政协委员,调查了解灾后农房重建的相关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以及建议、意见和要求。现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和建议报告于后。

一、攻坚克难,全县农房重建有效推进

灾后农户永久性住房建设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湖南省的对口援建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 “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指导思想,克服重重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科学、有序地推进全县农房重建进程, 可望8月底前全面完成重建任务。

一是整合各方力量,形成重建合力。采取政府主导、群众主体、援建帮扶、社会支持“四举并重”之策,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全县上下打响了灾后农房重建战役。坚持政府主导,加强灾后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了领导责任制,强化督查考核,各级干部重心下移,积极做好指导、服务、支持、帮助工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强化了宣传发动和群众的教育引导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建设永久性农房是尽快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必然要求,从而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了农房建设之中,将党和政府的要求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积极主动搞好与对口援建单位的配合衔接工作,农房重建中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得到了湖南省的大力帮助; 动员社会力量,争取各方支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县农房重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香港红十会资助我县1000户困难农户重建永久性住房,极大地缓解了重建资金难题,一些在县的建设施工单位和有关方面也给农房重建给予了极大支持。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选址,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和安全。按照“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原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藏羌民族文化走廊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总体规划,加强示范指导,努力做到安全重建、科学重建;在选址上,把安全放在首位,坚决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或者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区域,综合考虑安置点用地条件、水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在设计和风貌上,既考虑抗震设防要求,又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同时还讲究经济实用;建筑结构以砖混、石木结构为主,大多数有构造柱、地圈梁,楼面板也大多采用现浇,同时做好安全质量全程监管,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大大提高了防灾避灾能力;配套设施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和畜禽养殖实际,统筹规划人畜饮水、村社道路以及养殖圈舍、沼气池等,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通过抓点扩面,示范带动,以重建促进发展,以重建提升水平,实现了农房重建与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的协调统一。

三是坚持机制创新,破解重建中的各种难题。弘扬亲帮亲、邻帮邻、户帮户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重建农户成立互助合作组织,协调解决重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在全县农房重建热潮中,不等不靠,齐心协力建家园的感人场面随处可见;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模式建房,委托代建、互助自建、帮扶援建、包工建房、联户共建、分期建房等重建模式在全县普遍推行,有效缓解了集中建房的压力; 采取“自己筹集一点、银行贷款一点、残值利用一点、亲友赊借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的办法,多途径、多渠道筹集农房重建资金;建立农房重建建材特供机制,内扩外引,加强统筹调剂,同时加大建材价格监控,坚决杜绝随意涨价和哄抬价格行为,解决建材紧缺和价高问题;积极培训、引进、调剂建设工匠,切实解决劳动力用工紧缺问题。

二、当前农房重建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灾后农重建是一项极其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选址、土地调整、材料供给、群众资金准备、建设质量和新建地基础设施配套及其国家资金补助政策落实等等,重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目前重建进度不一,重建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制约重建进度,要按期完成重建任务,还应当加大力度努力解决其制约因素。

(一)重建资金缺口仍然较大。由于我县大多农户收入低、积蓄少、受灾损失大,加之重建所需建材大多靠内地购入,价格高、运输费用大,再加上劳务费猛涨,致使重建成本大增,一般农户需8万元左右一幢,农户自筹困难,而国家补贴有限,贷款额度也相对较低,且分期兑付,不能集中使用,有的备料难而迟迟不能动工。

(二)劳动力紧张,技术工匠不足,劳务费用高。由于农房重建、基础设施建设、春耕生产、虫草采挖季节来临、汶马路三改二工程房屋拆迁及重建等集中在一起,致使劳动力用工相当紧张;技术工匠虽经前期大力培训和引进,但因集中用工而仍显不足,且分布不均,技能参差不齐,米亚罗地区和上孟乡石匠奇缺,同时各地均有重建任务而难以调剂;技术工价高,天工需100元左右,石墙一平方丈需700元以上,如果监管有不到位,就可能导致随意施工,技术含量低,建筑质量不高等安全隐患。

(三)建材运输费用高。特别是高半山二次转运费用过高,受村级公路等级和通达、通畅能力限制,高半山建材运输奇高,一匹红砖需0.2元,一匹水泥砖需1。00元,一立方砂石需80-100元,如薜城镇建山村重建用细砂购自下孟乡回龙桥砂场,一立方砂价80元左右,运到薜城镇上需运费20元,再运到山上需100元,如离公路较远还需用人工搬运,这样一立方砂的成本高达200元以上。

(四)一些地区建材仍显紧张,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米亚罗地区未纳入特供范围,农户自行组织采购运输建材难度大,高半山缺乏砂石资源;虽然通过特供优惠和价格监管干预措施,目前建材价格有所稳定和下滑,但总体价格仍显过高,农户难以承受;同时建材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

(五)基础设施及地质环境影响重建。特别是通村、通组公路损毁严重,虽大多已恢复,但等级仍低,晴通雨阻,影响重建建材运输。震后次生灾害频发,道路抢通、保通任务艰巨;部分受灾群众原居住地生态环境和条件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原址无法重建,异地重建选址难。一些集中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重建进度,朴头乡庄房村集中安置点河道保坎等配套设施项目招投标5月中旬才能完成,届时雨季来临,施工难度加大,工期将会加长,不仅影响重建进度,还有可能对农户已堆放的建材造成损失;停电现象多,影响重建施工。

(六)一些农房重建实施规划欠科学性。个别农户不按政府规划草率决定,盲目重建,不科学选址、科学建筑,提高农房的抗震性;有的村寨原址不宜或不易重建,而多在各自的承包地重建,既浪费土地,又显得零乱,不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缺建筑质量监管队伍和技术人才,对农房建筑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设计规划,对建筑材料合格率的检测,对建成后房屋的验收等缺乏经验;一些农户希望借重建之机“一步脱贫”,过分求大求洋,加大了农户负担;有的强调农民住宅和村庄的异地集中安置,忽视了农业、农村的产业特点,忽视地方文化传统和特色;有的过分强调对震损农户推倒重来,希望全部以新建筑来取而代之,忽视受灾农房既有可用和可修复的巨大潜力,造成巨大的浪费。

(七)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县级部门抽调、借调乡镇干部过多,基层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有关指导、协调、帮助等服务工作难以开展;对建筑施工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建材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也有待直一步加强。

三、群众对住房重建的一些希望和要求

在农房重建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有信心在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重建美好家园,同时针对重建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意见和要求:一是希望争取得到国家、援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更大支持,以解决重建资金困难问题。认为国家对农房重建补贴标准是统一的,但由于我县地处经济落后的边远山区,大多居住在高半山,建材运输不便、运费高,农户实际得到的补贴与内地相比大打折扣,为此要求逐级向上反映,希望国家给予一定的运费补贴;争取援建的湖南省为农户特别是困难户给予一定的重建补助;还希望动员社会力量对困难弱势群体给予更大的支持。二是希望金融信贷部门降低信贷门槛,开辟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分别不同情况适当增大贷款额度。三是进一步加大建材生产和组织供应,米亚罗地区要求将其列入建材特供范围并享受相关特供优惠政策;在一些石匠较多的乡(镇)、村能够提前完成重建任务的前提下,放宽限制,调剂工匠,以解决该地区工匠奇缺的问题。四是希望加快集中安置点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保证按时完成重建任务。五是要求电力部门保证重建施工的用电供应。六是加强协调,解决一些农户选址难的问题。七是希望有条件的地方将需要拆除的旧房改造成圈舍,以便发展圈养养殖业。

四、对下阶段农房重建工作的建议

按照中央“三年灾后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县委提出在8 月30日前全面完成农房重建的目标任务,全县农房重建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为此,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科学重建,难中破难,积极推进全县农房重建进程。

(一)狠抓规划落实和指导服务,保证重建升级。灾后农房重建不能简单地原样恢复,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不仅确保农房重建的数量和质量,还要妥善解决好重建上档升级的问题,要抓住机遇在新起点、高标准上有所突破,要以更人性、更科学的方法引领重建方向。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定址,严格按设计和风貌要求施工,因地制宜选择建筑结构,提高防灾、避灾能力。结合新农村建设、特色风貌塑造、城乡环境整治,把新农村建设的元素、时代的气息与藏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相互融合,充分彰显区域文化的历史底蕴;要严格按照“四改两建”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改厨、改圈、改厕、改水和建设户用沼气池或太阳能、通村入户道路”建设。要好好把握重建契机,帮助广大农民用好用活重建政策,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着眼长远,因势利导地开展灾后农房重建;要将生活与生产、环境与生态、资源与发展有机融合,

(二)狠抓政府主导和群众主体作用,保证重建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树立和培植受灾农户在灾后重建中的主体地位和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充分尊重受灾农户的重建意愿。要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有效实施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和对待原址重建与异地重建,分户重建与集中重建的关系,科学利用灾后重建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放大政策和资金的功能与效益,把农民自力更生同政府补助、社会帮扶、亲友互助等形式有机结合,让自身主体作用在农房重建的各个环节中得以彰显,确保重建工作源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与激发。进一步组织调剂劳动力和技工队伍,要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组成义务帮工队,对特困户,“三孤”人员等困难群体给予帮助;要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和榜样示范的积极作用,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打造和扶持各具特点的示范典型。要及时将各类惠民、亲民、利民的政策在农房重建中进行集中展现,用鲜活事例、典型榜样、优秀成果引导和教育群众;用现实的农房重建成果充分激发、激活建房的热情与激情,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形成内在动力与外化行动的高度统一,从而进一步掀起农房重建的新热潮。

(三)狠抓建材供应和资金筹措,保证重建需求。打破常规,跳出常态,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调整建材供应和保障措施,充分运用市场主导与宏观调控的积极作用,双管齐下,多措并举,抓生产,促供给,保需求。通过政策引导、帮助鼓励县内建材生产企业扩大产能、降低成本、提高质量,进一步创新健全建材特供机制,扩大特供范围,以解决建材供求矛盾,平抑建材物价。利用我县丰富的砂石资源,积极推广使用节能、无污染、质量合格的混凝土实心砖,在确保抗震设防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就地、就近取材,节约重建成本,提升重建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建材质量和价格的监管。多方筹集农房重建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农户主体、信贷扶持、财政贴息、项目补助、社会帮助”的思路,多措并举,动员各方,齐心协力,多渠道筹集农房重建资金。坚持重建和发展两不误,积极发展生产,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积极帮助农户搞好土地的流转服务。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向农房重建倾斜,因户制宜选择待建模式,对那些资金短缺的农户,引导他们采用分期建房的模式。

推荐第3篇:农房重建情况汇报

永泰乡农房重建情况汇报

永泰乡地处盐亭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是北宋诗、书、画大师文同故里。全乡辖7个行政村,74个社,2171户,8365人,有耕地7964亩,其中水田2763亩。2008年“5.12”大地震波及我乡,致使我乡农房和基础设施、农作物等不同程度地遭受损失。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灾后重建精神,我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发扬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推进重建工作,目前我乡415户重建户已全面完成重建任务,现把重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宣传、强领导

地震后我乡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大势宣传中央灾后重建政策,重建上报程序和资金补助标准。在宣传政策的同时,注重“宣教”结合。地震后,因人民群众不同程度遭受了损失,思想上波动,极易产生矛盾,为了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我乡及时公开主要领导联系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和心理疏导,真正做到了把党的温暖及时送到灾民心中,让灾后重建的政策深入民心。经认真核查,我乡农房严重损毁166户,中度损毁249户,一般损毁2077户,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原则,上报重建户425户,其中五保户10户,低保户27户,困难户11户。农房建设是群众生活中的大事,是民生工程之首,为此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制订了苦干巧干6个月,群众搬进新居过春节的目标,成立了由 1

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灾后农房建设的领导。

二、抓进度,重质量

为了切实加快农房重建进度,让受灾农户尽快搬进新家入住,我乡采取领导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方式,抓点,保面,点面结合,催建设进度,每天上报每户建设进度。一些农户报了重建,又不动工,等待观望,担心补助资金是否能真正兑现,针对此问题我们一是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二是对陈家井村重建户陈宗成,太元观村陈开发,凤堂村何久福,三户,乡财政所,民政办送建房补助到户,录制成电视宣传片播放,在全乡收到明显效果,重建户纷纷行动起来,充分调动了重建农户的积极性。在重建的同时,注重质量,保证安全,多次与县质检站取得联系,把农户的建筑材料送去检测,让老百姓建一个高质量的房子。同时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逢户必讲,逢人必说,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做到了优质重建,安全重建。

三、调建材,保重点

地震后,一时间建材猛涨,为了落实县相关会议精神,和切实维护重建户的利益,我乡制订了相应措施,针对建筑用砖价格过高的问题,乡上派干部入驻砖厂开票,严格按照县物价局核定价格开票,坚决制止随意涨价,对那些哄抬物价,欺行霸市,实行垄断的坚决打击,肃清了建材市场秩序,维护了老

百姓利益。

全乡11户贫困建房户是我乡的重点,这些人本身生活困难,加之手中资金严重不足,为让他们大胆放心重建,我乡从房屋选址,规划,资金方面积极协调,确实无能力重建的请本人亲属代建,或村民委员会代建,从信用社给他们协调资金10万元保证了他们花最少钱办更多的事

四,严资金,考核硬,

灾后重建资金是一根高压线,谁都不能碰。为了把我乡的灾后重建资金管好,兑现好,一是认真核实重建户人口,家庭类别,杜绝了冒领,欺骗资金行为。二是采取了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由乡长一支笔审批,按进度,按政策兑现,对重建户旧房已经拆除的立即兑现过渡安置费,地基完工的户,兑现40%建房补助,主体完工的户再兑现40%,建好后经验收兑现剩下20%的资金。截止目前全乡425户重建户已全部入住,兑现过渡安置费72.8万元,兑现特殊党费143.4万元,重建补助资金773万元。同时我乡把农房重建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对工作完成好的村进行了表彰奖励,完成差的村通报批评。

我乡农房重建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全乡无一事资金违规行为,无一例因资金上访事件,受到群众好评,实现灾后重建一年完成的目标,给力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推荐第4篇:三农保险调查报告

长期以来,农业保险因风险损失大、损失频率高,商业化经营举步维艰,难以全面为‚三农‛发展提供市场化的风险解决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财政的政策支持带来了一种制度性的变革,通过保费的补贴来鼓励农民购买保险,把市场化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起来。但是,如何完全发挥政策性农险‚支农、惠农、助农‛的作用,确保农民‚受灾有保‛,减少农民‚因灾返贫‛的机率,却依然是我省面临的一个待解难题。有关人士呼吁——政策性农险需‚大手拉小手‛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没有比天灾更让他们痛心和无奈的了。

今年以来,我县干旱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凸显出来。今年上半年,全农业保险保费收入 万元,同比增长 %;赔付 万元,同比增长 %,其中,仅政策性玉米保险一项,即支付赔款 万元。

显然,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有效分散风险的手段,对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农民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可实际情况却是:农民想投保,但交不起钱;农民能接受的,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又过高。高赔付导致了农业保险的赔本,赔本又制约了农险的开展和推广。由此,农业保险就在这样的怪圈中徘徊。

‚在发达国家,得益于政府的强大支持,农业保险能够在充分发挥功能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而在我国,农业保险却是‘烫手山芋’。‛有业内人士这样形容。

政策支持制度变革

从去年开始,一场干旱潮遍及西北多省。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全球极端天气影响。

鉴于此,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原则,以中央财政支持40%,省财政承担25%,县区财政20%,种植户承担15%的保费筹集方式,政策性玉米保险应运而生。2016年受全球极端干旱天气的影响,张家川县全县有十一个乡镇遭受到大面积的干旱,受灾追最严重马关镇全镇有十七个行政村,共2557户,保了玉米保险9500亩,得知此情况后县,镇两级政府和人保财险张家川支公司农险部人员,积极查勘旱情,合理做出了旱灾赔款,全镇共赔款 万元,及大的挽救农户的损失。

家住张家川县马关镇赵沟村的邵永刚,是一个靠着养殖品种藏香猪来自主创业的年轻人,由于阶段性社会原因,他的生活压力较大。自2015年起,她家先后养了五十年头能繁母猪,靠卖小猪崽有了一些收益,为他自己带来了部分收益。可2016年,其一年中分别有九头母猪得败血症死了,让他损失很大。但令他欣慰的是,2007年10月国家对养殖能繁母猪好政策的出台,他家的五十头母猪都买了保险,人保财险张家川支公司一年中及时赔偿了9000元。而每头60元的保险费,她只出了12元,国家就补贴了48元。

‚保险的功能是分担和补偿损失,而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保险这一风险管理手段,帮助农民把农业风险降低到最小。

政策扶持看法不一

尽管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有了成效,但险种不足、覆盖面不广的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我县仅有能繁母猪险和玉米险,马铃薯保险、冬小麦种植险和农房保险被列为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尚未争取到中央财政的支持。其他的农业保险业务均采取保险机构自营模式,即由保险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险种包括奶牛养殖险、果树保险。与其他种类的保险相比,农业保险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其更需要政策扶持。‛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公司张家川县支公司农险部的负责人认为,补贴农险保费的方式可以使财政投入的资金,通过保险机制得到乘数倍放大。因此,农业保险应坚持‚政策扶持、商业运作‛的战略原则,适当调整各级财政对保费的补贴结构,同时通过立法等措施逐步完善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

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倾向于‚政府推动、政策支持、单独立账、资金封闭管理、保险公司代办‛的模式。因为实行这种模式,保险公司的收益虽然不高,却不用承担风险。

可是,多方政策中却了解到,在中央财政大力扶持的前提下,与保险公司参与的热情相反,基层政府部门却表现得不够积极,各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扶持政策存在一定程度的‚倒挂‛现象。

据介绍,基层对参与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呈现两大特征:农民对收益较高、风险较大的农产品投保积极性高;地方政府对当地支柱型种植、养殖业投保则表现出很大兴趣。

统筹机制有待完善

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绝对数大、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贫困人口分散、支持力量薄弱、对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抗风险能力差,农民既无力承担商业性保险的高保费,又对政府依赖性过强、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更使得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目前,由于全国各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财政等各项扶持力度存在差异。就我省而言,尽管拟开展地方性政策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但在推动工作开展的组织领导、品种选择、政策支持等方面仍缺乏相应的统筹发展规划,难以形成保证我省农业保险工作长期发展的机制性安排。从而使政策性农业保险不但‚先天发育不好‛,且‚后天营养也不良‛,‚支农、惠农、助农‛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仅凭一两个部门来推动这项工作是很难的,协调起来很难。但牵头太多也不行,头越多就往往会造成最终没‘头’。‛一业内人士无可奈何地说。目前,由于没有省里的制度性安排,我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零零散散,标准不一,推动艰难。

就拿农房保险来说,由于没有统一的政策支撑,我省的农房保险便出现了各地参保情况、保额不一的状况。同样差不多的一间农房,仅一条沟之隔,所属州(市)不同,赔付的金额便有所不同,最高的已到6000元,而最低的只有2000元。

在希望政府‚拉一把‛的现状下,省财政厅已向省政府建议成立省级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由省财政厅、农业厅、保监局、省金融办、民政、地税、人保等10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研究制定全省农业保险政策,协调各部门,决定农业保险工作的重大事项。

完善体系分担风险

目前,我国尚没有明确的关于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仅《保险法》第155条有‚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法规另行规定。‛2008年,财政部下发的《中央财政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管理办法》为政策性农险提供了相关制度保障。

农业保险的高风险性更多地体现在较长周期内。从中外经验看,一次大面积的灾害,往往会吃掉农业保险多年的积累。

‚虽然我们已经开展农业保险业务20多年,但该业务多数年份都是负债经营。‛分析个中原因, ‚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承保面太低,达不到保险大数法则的要求,规模小,一旦遭遇大面积自然灾害,农业保险自身微薄的准备金很难补偿其损失。‛

推广农业保险应采取几条腿同时走路的方针:对部分关系国计民生、收益不高的产业,如冬小麦、玉米等,应突出政府扶持作用;对经济附加值较高、有一定盈利能力,符合保险大数法则的产品,可采取保险公司代办或保险公司与政府联办的模式。

由此看来,要走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盘棋,似乎还需要打一套完整的‚组合拳‛,更需要由政府的‚大手‛拉一拉农户的‚小手‛,从而增加政策性农险的保障效应。这样,不但做到了事后的‚送炭‛,还完善了事前的‚添花‛,让农户得保障、保险公司有‚饭‛吃、政府减了负。

推荐第5篇:三农保险[推荐]

【摘要】:"三农"保险不仅是规避农民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农业银行新的效益增长点。本文以某地级市为例,从政策性"三农"保险和商业性"三农"保险两个方面,分析了"三农"保险的发展现状,剖析了业务运行中存在的矛盾与困难,并从政府部门、保险公司、基层农行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三农"业务发展的具体措施。

“三农”保险是农业保险(农作物保险)、农村保险(农村范围的商业财产保险)和农民保险(农民人身保险)的总称。“三农”保险的发展,有助于规避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对提高“三农”业务发展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客观了解“三农”保险发展情况,有针

贵州作为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省份,农村的基础地位及农业‘弱质性’的产业特点,决定了省内农村和农民需要多方面的风险保障。”近日,贵州保监局局长李翰辉表示,“十二五”时期,贵州保险业将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户有需求、公司可经营的农业保险业务,不断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和覆盖区域,努力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

据介绍,近年来,贵州保险业一直积极探索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农房保险让百姓安居

李翰辉表示,贵州保监局一直将农房保险工作当作服务“三农”的一件大事来抓,继在黔东南州台山开展农房保险试点以后,目前已覆盖到全省包括黔东南州、黔南州、铜仁市等3个市(州)的20个县市,经办的保险公司也从人保财险1家扩展为人保财险、太平洋(7.53,-0.25,-3.21%)产险、平安产险、大地保险、国寿财险5家。

与其他省份不同的是,木结构民房占据了贵州农村住房的很大比例。以首先开展农房保险试点的黔东南州为例,该州91.9%的农房为木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不但失火频率高,而且发生火灾后,由于农民住宅较密集,极易蔓延,往往一烧就是几十户、上百户。此外,贵州地区是地质灾害的高发区,也对农房安全带来了很大风险。

目前,贵州省农房保险试点采取了政府统筹、公司经营的农房统保方式,运作模式主要是政府推动、财政补助、市场运作、群众自愿。截至11月末,2011年共承保农房65.44万户,承担风险保障91.38亿元,本年累计已决赔款884万元,为农房恢复重建、减轻财政救灾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种养植保险保百姓所得

“贵州保监局在调研分析和试点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积极营造外部发展环境,指导辖内保险机构在烤烟、能繁母猪等涉农保险工作上争取打开新局面,进一步提高保险业服务‘三农’的能力。”李翰辉表示,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都是涉及农民生计问题的重要行业,也是贵州农村地区的主导产业,将这一类保险做好,就是为百姓的生计提供保障,让农民不再因灾返贫、因灾致贫,让百姓劳有所得。

据介绍,在落实中央政策性农险方面,贵州保监局一直与贵州省农委、财政厅等部门沟通协调,促成省政府出台《贵州省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实施方案》,与贵州省农业委员会联合下发《贵州省能繁母猪保险工作实施细则》,为提供农业保险服务奠定基础;同时,指导承保公司人保财险贵州省分公司围绕省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积极推动能繁母猪保险承保,努力做好理赔服务。截至11月底,今年全省已承保能繁母猪 12.1万头,承保金额1.43亿元,已支付赔款185万元。

此外,贵州市是一个烤烟大省,很大一部分农民的主要收入也来自于烤烟。贵州保监局通过加强与烟草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将保险机制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烟草种植中。继2010年在盘县开展烤烟保险的基础上,贵州保监局联合贵州省烟草专卖局于今年6月出台《贵州省烤烟种植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政策性烤烟种植保险试点工作,共计承保烤烟30多万亩,为18540户烤烟种植户提供风险保障16029万元,保险责任涵盖暴雨、洪水、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病虫害等烤烟种植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同时,计划2012年起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到2013年在全省全面推广,努力为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经营氛围。

小额人身险使百姓安心

“作为金融扶贫手段之一,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开展意义重大。”李翰辉表示,贵州省农村人口占70.1%,是全国唯一城镇化率不到30%的省份,农民人均纯收入3005元,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排第30位,由此,在贵州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对于提高农民保险意识、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安全、扩大保险覆盖面等方面都有着积极作用。

自贵州省在2009年4月被纳入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区域以来,贵州保监局通过调研总结试点经验,就营造外部发展环境、调动各方积极性、完善保险消费者保护机制等方面提出多项举措,积极推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截至2011年11月,已批准中国人寿(17.62,-0.23,-1.29%)、太平洋寿险贵州分公司在全省9个地区的49个县69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地区覆盖农业人口273万人,约占全省农业人口的10%。2011年1月-11月,全省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实现保费收入4250.03万元,同比增长73.25%,承担了96.06亿元的风险保障,支付赔款1095.3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6.22%、104.28%。

李翰辉表示,随着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户普遍对商业保险有了一定认识,逐步认同以商业保险机制化解生产、生活面临的风险,同时保险的保障功能也得到初步发挥。此外,通过试点工作的不断推开,保险工作也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这对于保险业积极提升服务“三农”能力、保障百姓生产生活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贵州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析

农业保险是组织农业灾害损失补偿的重要形式,也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研究和发展农业保险,对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贵州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如何摆脱自然灾害对贵州农业发展的困扰,增强农村社会经济的抗灾应变能力,直接关系到贵州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的稳定和“三农”问题的解决。因此,处于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贵州农业,迫切需要保险保障。

一、贵州开展农业保险的必要性首先,贵州农村的基础地位及农业“弱质性”的产业特点,决定了贵州农业发展需要一种为其提供灾害补偿的风险保障制度。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但是作为“露天工厂”的农业,其生产易受到各种灾害的影响而遭到破坏。贵州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旱、涝、冻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每年灾害造成农业生产的损失数以万计。加之以往为了追求经济发展,曾一度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脆弱。近年来贵州各级政府已采取一系列减灾防损、救灾救济手段,但由于灾害事故频繁、受灾面较大以及灾后损失补偿程度较低等原因,农民灾后恢复农业生

贵州六盘水市将大力发展“三农”险等三类保险

近日,记者从六盘水市保险行业工作会议上获悉,六盘水市保险行业将大力发展“三农”保险、责任险、适应本地区需求的业务等三类保险。以提高保险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功能,扩大保险的社会覆盖面。

十六大以来,六盘水市保险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年均增速达26.6%。目前,全市共有11家保险机构,保险从业人员1300人,2003年至2006年累计交纳税收3000多万元。但六盘水市保险行业起步晚,基础差,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保险覆盖面窄,功能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不能满足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对保险业的需要。

对此,全市保险行业工作会议提出,提高保险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功能,扩大保险的社会覆盖面。大力发展“三农”保险,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按照“政府支持、农民工自愿、市场运作、政府监管”的原则努力为农民工提供保险服务。大力发展责任险,服务“和谐六盘水”建设,保险业要结合实际,建立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推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保险公司市场运作的互动机制,整合资源,以发展责任险为突破,提高平安建设的成效。大力发展适应本地区需求的业务,结合六盘水煤炭产业,研究推进煤炭行业建立工作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保障机制,提高煤炭行业的风险保障水平,围绕公路、铁路等工程和项目建设,发展建筑工程保险、企业财产保险等业务,借助凉都品牌,发展旅行社责任保险、旅游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为六盘水旅游发展提供保险保障。 贵州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意见 贵州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计划生育保险等涉农保险业务,引进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充保险;积极发展涵盖种植业、养殖业、农房、农机等多个领域,具有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核保理赔简单等特点的财产性小额保险,以及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等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稳步推进农村保险网点建设,支持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发展农村保险中介业务;在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贵州:保险中介积极服务经济发展 2011年,贵州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中介的优势和特点,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以风险顾问的角色,助推校方责任险发展。北京华育、北京联合、长城保险经纪等3家在黔保险经纪分支机构积极充当地方教育部门风险管理顾问,助推校方责任保险发展。截至11月末,全省9个地、州、市全部开展了校方责任险工作,为510万中小学生提供了约1500亿元的风险保障。

二是参与服务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三农”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江泰保险经纪贵阳分公司和北京天易保险经纪贵州分公司共同为总投资额达72亿元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供保险经纪服务工作;北京天易保险经纪贵州分公司积极参与贵州省烤烟种植保险试点工作相关程序;江泰保险经纪贵阳分公司为贵州省内各旅游社提供保险风险管理服务,促进旅行社责任保险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突出,“三农”保险业务逐渐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其风险和农民的受灾损失,传统的救助办法主要是靠政府财政补贴和社会救济,

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从历史发展和现状来看,单纯依靠商业保险的市场手段,“三农”保险不但无法满足其发展对保险的需要,而且自身也会陷于经营困境。因此,构建适宜贵州省情的“三农”保险体系,即实行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三农”保险发展模式,将为农民建立起一道“防火墙”,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从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建立和完善三农保险的组织体系。成立政策性“三农”保险公司,为经营“三农”保险的商业性的保险公司给予税收优惠和有关费用补贴及再保险支持,与具有多年经营“三农”保险经验的保险公司联营合作,充分利用经营“三农”保险的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在发挥政策性“三农”保险公司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重视由农民自愿组建“三农”保险互助合作组织,在政府、保险人与农民之间形成互动机制,确保三方利益,且能够很好的克服信息不对称时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难以承受巨额损失时,通过组建巨灾风险基金弥补损失。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明确“三农”保险支持力度分级对待。建议对技术含量高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保费补贴应在60%~100%;对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保费补贴可以归为第二等级,补贴范围在40%~60%之间,;房屋、机械及个人医疗、责任、意外伤害和养老保险同样是“三农”保险的开展范围,为鼓励保险机构的积极性,发挥“以险养险”的功效,其补贴值为40%以下。为“三农”的巨灾风险设立政府“三农”巨灾风险基金,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与各市、州、地政府共同筹集,设立地方性的“三农”巨灾风险基金。

营造“三农”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三农”保险的制度环境可以界定为制度“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要求政府对“三农”保险高度重视,确保“三农”保险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合理地进行“三农”保险组织体系与经

营体系的创新及政府的财政支持和优惠政策等方面。“软环境”属于意识形态体系,即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组织意识和诚信意识,为“三农”保险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

实行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三农”保险发展模式。经营模式上,实行政策性“三农”保险公司和商业性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建立“三农”保险公司,并按经济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由“三农”保险公司主导三农保险业务,商业保险公司发挥辅助或补充作用。业务内容上,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并存。首先,扩大“三农”保险的经营范围,即允许“三农”保险公司在经营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同时经营一些商业性业务,以政策性保险业务为主,实现以险养险,减轻财政负担。其次,在现行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中引入政策性“三农”保险机制,以商业性保险业务为主,鼓励其开展“三农”保险业务。

今年上半年,贵州保险业紧密围绕“转方式、促规范、防风险、稳增长”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保险市场整体运行良好,实现保费收入72.86亿元,同比增长13.51%,实现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一是保险业实力提升较快。财产险公司承保盈利状况持续改善,全省12家财产险公司账面全部实现承保盈利;人身险公司短期险赔付率大幅下降。全省保险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企财险发展明显加快,能繁母猪保险、森林保险与烤烟保险试点等“三农”保险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和突破。二是业务发展整体较稳。车险业务平稳发展,为财产险公司的平稳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非车险业务快速增长,拉动财产险公司保费快速增长,增速全国第三位。人身险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续期保费较快增长,保持了业务的平稳发展。三是转变发展方式趋势较好。财产险公司非车险发展加速,工程险、企财险、责任险、意外险对财产险公司的保费增量贡献率达到35.11%。人身险公司大力发展期交业务,标准保费增长率12.58%,高于全国8.97个百分点。短期险赔付率、退保率等监管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各项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推荐第6篇:三农保险大有可为

三农保险大有可为

2009-08-25中国改革论坛

发展“三农”保险,不仅有助于农民规避农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对农业生产加以保护和支持,而且发挥保险的信用保证功能,对于有效服务“三农”、满足广大农民保险保障需求和广大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需求、扩大保险覆盖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大力发展“三农”保险,能有效降低农村居民在医疗、养老方面的顾虑,稳定居民未来预期,提高消费意愿,扩大消费支出,最终达到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农村保险需求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将目光投向“三农”保险这一领域。中国人保财险自2007年以来,出台了多项针对“三农”保险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增强服务“三农”意识,主动加大“三农”保险市场的开拓力度,农村保险业务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去年实现农业险保费收入59.73亿元,同比增长114%,农业险跃升为该公司的第3大险种,成为其业务发展的突出亮点。

保险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有可为。要看到,发展“三农”保险,运用保险手段对农民进行转移支付,不仅有助于农民规避农业生产经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对农业生产加以保护和支持,而且发挥保险的信用保证功能,对于有效服务“三农”、满足广大农民保险保障需求和广大农业龙头企业融资需求、扩大保险覆盖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要看到,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大力发展“三农”保险,充分发挥保险平滑跨期风险、提供经济补偿和风险保障的功能,能有效降低农村居民在医疗、养老方面的顾虑,稳定居民未来预期,提高消费意愿,从而减少预防性储蓄,扩大消费支出,最终达到扩大农村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目前,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主要采取保险方式应对农业风险,并有40多个国家建立了有政策支持的农业保险体系。比如,美国早在1938年就颁布了《联邦农作物保险法》,对农业保险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日本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就推出了农业保险,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农业保险模式;法国对农业保险实行低费率、高补贴的政策,并通过成立农业再保险公司、农业互助基金会分散重大农业风险。实践证明,采用保险的事前风险控制,是分散农业风险、减轻农户和国家负担不可或缺的手段。

在我国,“三农”保险仍然是个方兴未艾的广阔市场,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合理开发农村巨大的保险市场,对保险业来说是一个重要发展机遇。从保险需求角度看,“三农”保险需求市场潜力巨大,保险范围包括农业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和农民工养老和意外伤害保险等多个领域。仅就农业保险而言,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展的保险险种就达160多个,涵盖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各个领域。农业保险还可延伸到农机保险、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等多个环节,规模化养殖户及龙头企业保险等业务需求也在不断发展。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如果能将这些潜在保险需求逐步转化为有效需求,必将推动整个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大力发展“三农”保险,既面临着一系列有利条件,也面临着较大挑战。一方面,我国高度重视“三农”保险工作,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三农”保险工作作了重要部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试点范围,增加险种。同时,随着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带来的各方面保险需求增长加快。另一方面,“三农”保险特别是农业保险存在着高风险、高成本、费率厘定难、保险责任确定难、定损理赔难等问题,对保险公司在专业技能、研发能力、管理技术、人才储备、资金实力等各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随着世界各国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并减少对农业的直接补贴,“三农”保险特别是农业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面对这一形势,有关部门和广大保险公司要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

难,紧紧抓住机遇,把发展“三农”保险当作一件大事,既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又要增强紧迫感;既要着眼长远,又必须立足当前;既要通盘考虑其他业务,又要科学规划“三农”业务。

一是继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要巩固发展能繁母猪、奶牛等养殖业保险,积极开展橡胶、林业、家禽、淡水养殖和地方特色农业等领域的保险服务。要进一步扩大种植业保险,使种植业保险逐步覆盖全国主要产粮区和粮食生产大县。要进一步发展农房、农机、渔船和农产品出口等保险,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全面的风险保障。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广大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强化承保标的的专业化风险管理,提高农村的防灾防损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查勘理赔速度,缩短理赔时限,公开理赔程序、理赔标准和理赔结果,确保及时将农业保险理赔资金支付给受灾农户。

二是积极发展农村小额保险。要总结推广农村小额保险试点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发保障适度、保费低廉、条款简单的小额保险产品,增强农民抵御意外伤害、疾病等风险的能力。要结合农村医疗、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等,发挥保险业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积极作用。一要注重实效,通过提供保费低廉、保障适度、保单通俗、核保理赔简单的保险产品,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上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使保险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二要规范运作,要坚持诚信经营,规范管理,防范各种潜在的风险。三要积极创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强小额保险产品、销售、服务和理赔等环节的经营模式创新,培养和锻炼一支符合小额保险业务特点的销售和服务队伍。

此外,还要加大“三农”保险产品服务和推广力度。要建立健全“三农”保险服务网络,鼓励有条件的保险公司积极开办“三农”保险业务。要加大保险宣传,根据农村文化特点,抓住集市、庙会等当地传统民俗节日,采用送戏下乡、现场理赔等农民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农民的保险意识。要将积极宣传“三农”保险的相关政策与服务“三农”的有效措施结合起来,不断丰富“三农”保险的宣传内容,努力为发展“三农”保险奠定深厚的群众基础,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

推荐第7篇:阿三农保险总结

、、、、乡“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总结

为贯彻中央和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我市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建立健三农保险服务网络,全面构建“三农”保险保障体系,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保险对“三农”保障能力为目的,以县区为单位,实行“中心辐射、村级延伸”的建设模式,充分调动农村地区现有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切实做好全乡“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全乡涉农保险服务体系,提升保险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遵照“政府引导、服务三农、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依法合规”的基本原则,开展“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二、主要内容

(一)建设目标 对于条件成熟的村建立“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在行政村建立农村协保员网络。

(二)建设内容

分三级建设“三农”保险服务体系网络:

1、“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

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密集、资源相对丰富的重点村设立“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经营和管理范围辐射周边若干村对所辖“三农”保险服务站行使管理职能,负责做好所辖保险营销员和“三农”保险服务站(点)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工作。

2、“三农”保险服务站

在条件一般的村设立“三农”保险服务站,接受附近重点乡“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管理,落实“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的工作部署和指导意见,协助做好“三农”保险承保理赔服务工作,直接向农户提供相关服务。

3、“三农”保险服务点

在各行政村设立“三农”保险服务点,选择一名在本村群众支持率高的人员担任协保员。主要职责为:直接面对农户开展业务宣传、收取保费、核对上报清单、发放保险凭证、协助理赔报案、调查业务风险状况。

(三)建设标准

在条件好的村设立“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由人保财险县区支公司统一按照保监会有关标准建设,要求具有独立办公场所和明显机构标识,人员配备齐全,能够就近独立开展各项涉农保险业务。“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主要负责人由人保财险县区支公司委派,必须为人保财险公司正式员工,负责营销服务部经营管理、团队建设和业务拓展,指导辖内“三农”服务站(点)工作。

在条件一般的村建立“三农”保险服务站,应达到“七个一”建设标准,即:确定一处办公场所、悬挂一块办公标牌、配备一套办公设备、制定一套工作制度、建立一套工作台帐、设置一个宣传信息发布栏、选聘至少一名工作人员。办公场所由当地镇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协助人保财险各县区支公司解决,费用由人保财险公司承担。其它办公设备及工作人员由人保财险各县区支公司负责配备。“三农”保险服务站至少配备一套办公桌椅、固定电话、资料柜及其它办公用品;条件成熟的地区,可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服务站应结合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保险承保、理赔等工作管理制度,并悬挂上墙;将辖区内农户承保信息、报案信息、理赔信息等分别设置登记薄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工作台帐;在办公场所周围适当的位置设置“三农”保险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中、省、市有关支农惠农政策、开展“三农”保险情况和成效、“三农”保险赔付情况等内容;负责做好本辖区内“三农”保险承保、理赔的协调、宣传和服务工作。

(四)人员队伍建设及管理

“三农”保险营销服务部、服务站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村协保员的选聘和管理,由人保财险商洛分公司参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选聘管理细则,负责人员的调配、聘用、培训和管理。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召开村民座谈会、编印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保险知识和“三农”保险政策,使“三农”保险家喻户晓。各县区要迅速启动“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各涉农保险业机构要结合当地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全力推进业务开展,形成“镇镇有网点、村村有人员”的“三农”保险服务网络。相关部门要站在讲政治、惠民生的高度,从服务“三农”大局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出发,充分认识建立“三农”保险网点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要明确具体工作人员,创造必要工作条件,认真组织动员,加强督查指导,切实抓好“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各涉农保险业机构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积极筹备相关事宜,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广大农户充分享受到保险保障。在市“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建立“三农”保险联席会议制度,进行工作协调、信息沟通与情况交流,研究解决“三农”保险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创新推广涉农保险产品,提升保险服务水平,促进“三农”保险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推荐第8篇:失业保险工作汇报

失业保险工作汇报

人社局党组:

一、失业保险基本情况

2011年1—9月份西华县失业保险工作在人社局党组和市失业保险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全所职工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县月均参保职工29100人,参保率97.3%,建立健全失业保险费个人缴费记录28300人,失业保险费收入588.9万元(其中:

1、征缴失业保险费398.9万元,征缴率139.9%,

2、争取省级失业保险调剂金190万元)。1—9月份为全县1430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金和医疗补助金485万元,一次性支付农民合同制工人生活补贴费8.7万元,上解省市失业保险统筹金143万元,失业保险金支出合计636.7万元。期末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1285人,失业保险金结存余额10.6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失业保险具有预防失业、保障生活、促进就业三位一体的功能,失业保险短期内义务与权力不能相对应。因此用人单位存在着轻失业保险,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在参保登记,失业保险费征缴等方面难度较大。

2、2011年全县财供事业单位2%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180万元,由于财政资金紧张而未拨付。

3、2011年9月底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1285人,月需资金74.01万元,10—12月份资金总需求222.03万元,减去失业保险基金结存余额10.6万元,资金缺口仍有211.43万元。2011年10—12月份有⑴原西华县华森人造板厂职工301人,⑵乡镇机构改革分流人员509人,⑶粮食系统248

人,⑷原科瑞机械厂39人,⑸原水泥厂14人,合计1111人已进行失业登记,亟待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经测算月需资金63.99万元,资金总需求191.97万元,加上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的资金缺口211.43万元,合计403.4万元。

三、解决困难与问题的措施

1、在人社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全所职工干部共同努力下,已清理拖欠失业保险费专项行动为契机,依法加大失业保险费征缴力度,应收尽收,力争征缴失业保险费60万元。

2、积极向局党组做好失业保险工作汇报,有计划的接收失业人员,减少失业峰值。

3、认真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协调,努力争取省市失业保险调剂金160万元。

4、商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失业保险费投入力度,2011年全县财政事业单位2%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180万元拨付到位,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

西华县失业保险所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推荐第9篇:农廉工作汇报

乡阳光农廉工作情况汇报

乡地处峨眉岭台地,辖23个行政村,23804口人,耕地面积80908亩,境内运稷一级路纵贯南北,闻合高速横穿东西,这里有荣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孝”感天下的董永传说;这里有双泉流碧、柏林晚照等自然胜景引人驻足;这里是大唐驸马薛儆的灵寝所在;这里是汉代名将皇甫嵩、考古学家、文学家卫聚贤、古钱币学家卫月望的故里。

皇甫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纪委具体指导下,以阳光农廉网络为平台,以构建和谐皇甫为目标,建阵地,夯基础,抓规范,促和谐,让农村基层干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一、网络建设情况

阳光农廉公开监管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要部分和前沿窗口,农村稳不稳关键看干部廉不廉。在阳光农廉网络公开建设方面,我们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健全机构,领导重视到位。乡第一时间成立阳光农廉网络公开监管工作领导组,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临阵督查,将阳光农廉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常抓不懈。

2、完善设施,阵地建设到位。紧紧围绕推广阳光农廉,服务人民这一目标,从抓建阵地入手推进阳光农廉工作。我乡投资4.5万元,修缮了70平米的办公场所,投资5.5万元,为农廉服务中心配备电脑四台,LED触摸式电脑一台、42寸液晶显示器一个,安装了监控器、空调机、暖气炉,配备了桌椅、接通了移动宽带,基本做到办公设施一应俱全。全乡22个行政村(除新寺村没有通光缆外)村村设置查询室,接入互联网,初步建成了乡村两级农廉工作平台,为阳光农廉工作开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3、配备人员,人力保障到位。精选农廉工作的工作人员,确定新考录的三名公务员担任乡农廉中心工作人员,并聘请农经局和农廉中心对3名工作人员进行了岗前培训,挂牌上岗。

4、参观学习,软件完善到位。2010年11月份,我乡组织阳光农廉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先进乡镇参观学习,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使我们的阳光农廉工作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二、初步运行情况

在阳光农廉公开监管工作中,我们狠抓“三关”,确保“阳光”农廉网络良性运行。

1、狠抓公开关,为百姓监督干部提供平台。农廉信息网络主要在四个方面公开:一是公开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二是公开财务收支分配情况;三是公开乡务村务情况;四是公开干部职责和廉政承诺。在公开程序上严格落实“两严一究”责任制,确保内容准确,程序规范。

2、狠抓受理关,使群众困难诉求渠道畅通。做到固定内容长期公开;一般内容定期公开;财务收支情况逐月公开;涉及群众利益重大问题以及群众关心的事项随时公开。通过农廉大厅接待群众来访,通过QQ视频约谈群众,通过约谈卡架起干群连心桥,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3、狠抓宣传关,让阳光农廉在皇甫落地生根。我乡在各村委会建立阳光农廉查询室,在卫生所、农村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立查询点,通过召开党员会议、群众代表会,编印服务指南,散发宣传单,在每个村的村务公开栏公开查询点地址、查询员联系方式、查询QQ号、查询方法等方式,确保村民了解阳光农廉工作。并确定每个村的大学生村官为本村的查询指导员,帮助村民熟悉阳光农廉网的操作。

三、工作取得的成绩

通过乡村两级阳光农廉工作的扎实推进,我们取得了“两高两少一方便”的可喜成绩,即干部工作透明度高了,群众办事满意率高了;上访群众减少了,民间纠纷减少了;群众办事方便了。全乡各项工作在阳光农廉网的推动下,得到了显著的推进在阳光农廉公开工作中,我乡做到了“三个强化,三个确保”:

1、强化宣传引导,确保了群众的监督权。在乡村两级加大宣传力度,让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让广大干群对公平正义、法律法规怀着敬畏的心态,让干部在群众的监督下行驶自己的权利。

2、强化内容监管,确保了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准确的定期公布与老百姓切身相关的事项及涉农政策,老百姓不出村就可浏览世界,扩大了群众的视野,切实让老百姓了解政务、党务、村务,享受知情权。

3、强化案件受理,确保了群众办事方便。过去,老百姓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有了阳光农廉网络公开平台后,群众不出村就能与有关部门进行约谈,查询到相关涉农政策,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办事。

有这样一个工作基础,有乡广大干群这样一种工作精神,我坚信我乡今后的阳光农廉公开监管工作一定会更上一个新台阶,阳光的力量会让黑暗无处遁形!

推荐第10篇:农房党务公开制度

农房集团党务公开工作制度

为深入推进农房集团党务公开工作,促进党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党务公开工作各项要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上海市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光明食品集团各级党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的规定,结合农房集团实际,特制定农房集团党务公开工作制度。

一、党务公开责任分工

(一)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的领导

集团各级党组织要相应成立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集团各级党组织是实行党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党组织书记是实行党务公开的第一责任人。纪检、组织、宣传、办公室等部门为党务公开工作主要实施部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工作方法,探索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工作。

(二)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职责。

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党务公开工作的实施、及时传达上级党组织关于党务公开工作的会议及文件精神、制订党务公开工作的整体规划、讨论和决定党务公开工作的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党务公开办公室做好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参谋和助手、协助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处理好日常事务、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起草党务公开的有关文件、按照党务公开目录的规定实施党务公开工作、抓好党务公开信息报送工作、做好党务公开有关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三)党务公开实施部门的职责。

1 纪检部门:牵头组织党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活动,全面负责党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议工作。组织部门: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完善党组织领导体制,确保党务公开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宣传部门:做好党务公开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党务公开工作的有关信息。党务公开办公室:做好党务公开工作意见的收集、归纳、整理;抓好有关信息的沟通工作;起草、发放有关党务公开工作的文件、简报等。

二、党务公开内容与实施

(一)党务公开的内容

1、党组织决议、决定及执行情况。执行中央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等情况;本单位本部门重要决策及执行,任期工作目标、阶段性工作部署、工作任务及落实等情况。

2、党的思想建设情况。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计划及落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及落实等情况。

3、党的组织管理情况。党组织的设置、主要职责、机构调整、换届选举,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创先争优,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党务工作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党员权利保障等情况。

4、领导班子建设情况。领导班子职责分工、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执行民主集中制,召开民主生活会,年度考核评价等情况。

5、干部选用和管理情况。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干部监督制度及执行等情况。

6、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情况。听取、反映和采纳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接待来信来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办理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重要事项等情况。

7、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执行廉洁自律规定、落实当党内监督制度、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纪检监察工作

2 报告、处理违纪党员等情况。

8、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要把涉及党员、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决策以及党员关注的其他重要事项作为党务公开的重点,及时回应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需求,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二)党务公开的程序

1、制定目录。各单位党组织负责制定所属党组织党务公开目录,各级党组织对本单位经济发展、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按规定可以向党外公开的,应列入党务公开目录。

2、实施公开。各级党组织党务公开依照目录进行。如有目录外需要公开的事项,党组织应制定工作方案,报经制定党务公开目录的党组织审核同意后进行公开。公开的时限应与公开的内容和范围相适应,确保党务公开的时效性和经常性。

3、收集反馈。各级党组织应认真收集党员对党务公开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处理或整改,并将结果向党员反馈。

4、归档管理。集团各级党组织对公开的党务信息资料应及时登记归档,并做好管理、利用工作。

(三)党务公开的时限

1、固定公开。对长期性贯彻落实的工作应实行固定公开。有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等;有关党内文件、党纪党规、集团各项规章制度、改革举措、党组织的设置、主要职责、机构调整等情况。

2、定期公开。对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常规性工作实行定期公开。有关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计划及落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及落实、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党组织开展的帮困结对等情况。

3、逐段公开。对阶段性工作实行逐段公开。有关听取、反映和采纳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帮助党员、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制度执行、改善民生等情况。

4、即时公开。对动态性、临时性、时效性工作实行即时公开。有关干部考核奖惩、选拔任用、干部公示、换届选举、捐款活动、党内处分等情况。

(四)党务公开的载体

1、通过党内有关会议的方式进行公开;

2、通过简报、通报等文件方式进行公开;

3、通过设置党务公开栏、板报等方式进行公开;

4、通过网站、视频会议等方式进行公开;

5、通过农房报、网络等媒体进行公开。

三、依申请公开

(一)依申请公开是指党员按照有关规定向党的组织申请公开相关党内事务。对党员申请公开的党内事务,由各级党组织受理,报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批,申请事项及办理情况应报上一级党组织备案。对重要活动,重大事项的依申请公开按照党务公开目录规定实行公开;

(二)党员申请公开党内事务时,可以采用递交书面申请的方式向所在党组织提出;

(三)党组织收到党员申请后,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不同情况作出答复:

1、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可以公开的,应向申请人公开或一定范围内公开;

2、对申请公开的事项,暂时不宜公开或不能公开的,应向申请人说明情况;

3、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已经主动对外公开的应当指引告知申请人;

4、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属例行公开但未公开的,应当及时公开并指引告知申请人;

5、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属事实不存在的,应当告知申请人;

6、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属内容不明确的,应当告知申请人更改、补充申请。

(四)因信息资料处理等客观原因及其它正当理由,不能在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公开的,可将期限延长至20个工作日。

(五)对申请公开的事项,决定公开的,应明确公开时间、公开范围和公开形式。对决定不予公开的,应书面说明原因。对需要延长公开期限的,应及时通知申请人。

四、党务公开监督员

(一)监督员的产生要求

党务公开监督员由本党组织在党员代表、职工代表中推荐产生,并报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批准。

(二)监督员的主要职责

1、认真学习党务公开的有关文件精神;按时参加党务公开工作的有关会议;积极参与各种监督检查、巡视等活动。

2、广泛宣传党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重点内容和工作动态;积极做好推进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表决权和监督权的落实工作。

3、全面监督检查党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范围、时限及制度执行情况等,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4、及时收集和反馈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报党务公开领导小组。

5、支持和帮助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做好各项工作,对党务公开工作中

5 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党务公开领导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督促整改。

(三)监督员的工作制度

1、定期召开党务公开监督员会议,收集党务公开监督员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听取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对党务公开工作的情况通报;

3、邀请参加党务公开工作有关调研活动和巡视工作;

4、加强对党务公开监督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监督检查的能力和水平。

五、党务公开信息反馈

(一)信息收集

1、职工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收集;

2、召开座谈会、发放征询意见表、调查问卷收集;

3、党员代表议事会、党内事务听证会收集;

4、党代会代表、党员职代会代表、党风监督员收集;

5、其他方式收集。

(二)责任主体

党务公开工作办公室负责党务公开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反馈的日常工作。

(三)信息处理

1、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2、对梳理出有价值的信息,提交有关职能部门,形成初步处理意见,报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

(四)具体要求

对党员群众提出的一般性意见和建议,原则上5个工作日办结;对一时不能办理的或涉及重大问题的,要说明原因,尽快办理。

(五)意见反馈

1、对党员群众提出的一般性意见和建议的处理结果应以适当形式进行反馈;

2、对署真实姓名的党员和群众,实行当面答复,并进一步听取意见和建议;

3、针对反映比较集中的涉及重大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经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研究后,对原有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完善后,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再公开;

4、对收集整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办理情况要详细记载。要建立党务公开信息收集处理反馈台帐。对记载情况作为党务公开工作考核依据。

六、党务公开检查考核

(一)检查考核内容

1、公开的内容是否全面真实;

2、公开的形式是否可行有效;

3、公开的程序是否规范有序;

4、公开的时限是否及时到位;

5、公开信息是否及时反馈;

6、公开的领导体系和制度是否健全;

7、公开的宣传教育是否开展;

8、公开的资料是否齐全;

9、公开的效果群众是否满意。

(二)检查考核形式

通过定期召开党员代表座谈会、党员代表巡视活动、发放征询意见表和调查问卷、开展公开评议等形式,对党务公开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三)检查考核方法

1、将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党员领导干部党风建设责任制的考核内容;

7

2、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公开内容不全面、公开程序不规范、公开时限不及时等问题,向被检查党组织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3、党务公开工作一般每半年检查一次,年终全面进行考核;

七、党务公开评议

(一)评议内容

1、党务公开宣传教育情况;

2、党务公开实施方案制定情况;

3、党组织对党务公开工作重视程度情况;

4、党务公开落实和保障党员权利情况;

5、党务公开促进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情况。

(二)评议要求

党务公开评议分“满意、基本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等级提供选择,同时提出所在单位党务公开工作的特色和存在不足,以及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综合评价。

(三)评议方式

党务公开评议工作在党务公开领导小组领导下,在党代会或党员大会上,由全体党员代表或党员采取无记名测评的方式进行。评议工作由党务公开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党务公开工作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并对评议情况汇总分析后,报党务公开领导小组。

(四)评议反馈

党务公开评议情况要及时向党员群众公布,由党务公开工作办公室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予以督办。

(五)评议时限

党务公开民主评议工作每年开展一次。

八、党务公开资料归档管理

(一)资料归档范围

1、文件资料归档:包括党务公开工作有关文件、会议资料、信函等;本单位在党务公开工作中形成的文件、会议资料、信函等。

2、相关资料归档:包括本单位在党务公开工作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影像、录音、专题片等。

(二)资料归档要求

1、归档的文件资料为原件或有效复印件;

2、归档的文件资料必须完整、系统、准确;

3、归档的文件资料必须字迹清楚、工整规范、纸张及文件格式符合归档要求;

4、归档的文件资料必须分类、立卷、编制目录。

(三)资料归档管理

1、资料归档由党务公开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管理;

2、资料归档管理人员要按照党务公开目录,对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时限以及相关资料,认真进行分类、整理、立卷和保存;

3、要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台帐;

4、要按照文书档案归档时间节点要求,移交档案室。

农房集团党务公开领导小组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11篇:农房建设改造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

加快全市农村危房改造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议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农民新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的意见》(渝府发〔2010〕89号)精神,加快我市农村危房改造步伐,在2012年年底前消除全部D级农村危房,2014年年底前消除全部农村危房,推动农村宜居目标的实现。现就加快全市农村危房改造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大意义

农村危房改造是一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民生工程,是改善最贫困农民居住条件、改变农村环境面貌、缩小城乡差距、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合民心、顺民意、符民愿的善举。

近年来,特别是通过2009年、2010年两年的努力,全市已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5.7万户,其中改造D级农村危房7.6万户。但是,全市现仍有农村危房38.62万户,按危险程度分,C级农村危房29.92万户,约占77.5%;D级农村危房8.7万户,约占22.5%。农村危房已不能满足正常居住需求,特别是D级农村危房已整体出现险情,时刻危及广大农村危房户生命财产安全。对城乡统筹任务重、农村幅员面积大的重庆来说,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尽快消除D级农村危房,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二、实施步骤

(一)到2012年,消除全部D级农村危房,即完成我市现有8.7万户D级农村危房改造(其中:2011年改造5万户、2012年改造3.7万户);同时改造C级农村危房1

1.78万户(其中:2011年改造5.39万户、2012年改造6.39万户),实现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确定的“消除全市60%的农村危房”的目标任务。

(二)到2014年,消除全市所有农村危房,即剩余40%的C级农村危房18.14万户全部改造完毕,提前一年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

三、改造方式

D级农村危房拆除重建,尽量搬迁集中进入农民新村;确实不适合集中的,可就地改造或购买农村二手房。

四、补助资金扶持政策

D级农村危房在满足最基本居住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每户建筑面积60—80平方米、造价控制在5万元左右。由市、区县(自治县)两级财政补助70%,农民自筹30%(包括农民通过承包地、林地、宅基地抵押贷款和社会捐助等方式)。市财政两年筹措16.66亿元用于全市D级农村危房改造。

(一)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渝北区、北碚区、大渡口区、巴南区的五保户、低保户及其他贫困户享受现行中央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其余D级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由各区自筹解决。

(二)江津区、永川区、合川区、南川区、双桥区、璧山县、铜梁县、綦江县、大足县按照市、区县两级财政40∶60比例分担。

(三)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长寿区、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万盛区、潼南县、荣昌县按照市、区县(自治县)两级财政60∶40比例分担。

五、工作保障

市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市村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市城乡建委要发挥好牵头作用,抓好全市农村危房改造计划编制、目标分解、技术指导、统筹协调、检查督查等工作。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把农村危房改造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切合实际的改造规划和实施方案。

各区县(自治县)要建立农村危房户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实现相关信息的快速查询、动态分析和监督指导。市城乡建委要组织相关单位,设计3—5套满足D级农村危房改造需求的标准图纸,每户建筑面积60—80平方米、造价控制在5万元左右,并满足房屋可加层、设施配套、风貌控制等要求。市发展改革委、

市农委、市国土房管局、市扶贫办、市水利局、市民政局等部门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及农民新村配套设施建设。

市政府将与有关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签订农村危房改造责任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区县(自治县)党政领导班子及党政主要领导年度考核内容。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一日

第12篇:农房改造风貌方案

农房风貌改造是建设宜居武隆,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展示武隆旅游形象的重要载体,是打造村容整洁、优化居住环境,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为此,现就农房风貌改造的相关政策和程序让广大农户知晓。

一、风貌改造的总体要求

在不改变房屋现状结构的前提下,对房屋改造成坡屋顶瓦盖屋面,白色翘角屋脊,浅灰色外墙漆,格子木窗,仿青砖外墙漆墙裙、装饰柱,猪肝色线条。

二、补助政策

坚持财政补助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原则,农户负责所需木材和砖,其余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房屋的不同结构和体量,分类制定补助标准,报县财政局审定。

三、实施程序

(一)宣传动员

各涉及农房风貌改造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让改造范围内的农户明白风貌改造的总体要求和补助政策以及相关程序。

(二)农户申请

村民委员会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坚持群众自愿的原则,由改造农户提出申请,交村民委员会审查后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本次改造原则上不得将危房纳入申请改造范围。

(三)审核备案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各村上报的申请改造农户进行审核,对不符合改造条件和范围的不予审批,对已确认符合改造条件和范围的不予审批,对已确认符合改造条件和范围的及时报县政府审查备案。

(四)合同签订

为保证风貌改造的效果统一,由乡镇人民政府自行确定专业施工队伍,按照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共同划分的施工标段,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施工单位与农户签订施工、安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五)组织施工

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辖区内农房风貌改造的组织实施,村民委员会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风貌改造农户按照合同约定事项积极配合好施工,县建委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

(六)检查验收

每一个施工标段内的农房改造完毕后,施工单位必须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验收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在接到施工单位的验收申请后,及时报告县政府,县政府将组织财政、建委等部门按照风貌图集逐户进行验收。

(七)资金兑现

根据检查验收合格的风貌改造面积,按照财政审定的补助标准由财政划拔到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依据农户与施工队签订的合同代为结算支付。

四、风貌改造验收标准

1、坡屋顶瓦盖面房屋 屋顶:(1)保持

第13篇:安置房物业管理工作汇报

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汇报

时不待我,转眼一年就要过去了,我代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就一年的工作情况向在座的各位做一简单汇报。

一、舍得投入、提升内部管理。

几年来,我们做物业工作认识到靠一二个有能力、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并不能完全做好物业管理。必须是一个由上而下的团队共同完成。所以我公司今年组织全体员工走出去先后到XX等地参观学习,同时组织公司人员请主管部门以及专业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公司各部门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在物业管理服务上也上了一个台阶。

二、宣传引导、提升业主素质。

我公司主要服务于农民安置小区,宣传不到位、业主对物业管理知识匮乏、认识模糊、理解偏差是开展物业管理工作的一大源头性难题。首先我们通过宣传栏张贴,宣传车广播,逐户登门拜访等活动,宣传《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内容,增强居民接受管理和服务的意识,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逐步适应从独立居住的无拘无束到集中居住的统一管理,逐步实现从农民向市民的根本性转变。

三、强化环境整治、提升小区整体形象。

今年我公司联合街道、城管、公安等部门对小区进行多次环境整治,共清理出废材料、坏家具、旧缸等废弃物几十车,拆除违建处,没收油筒灶多个,清除乱种植面积达6000平方,补种苗木近7000平方,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小区的形象已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些变化,业主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因此他们从拒不配合、充满抵触到默认、再到积极支持。业主与物业之间得到了融洽和谐,为小区的持续管理打下了基础。在今年的X市优秀物业管理小区的检查评比中获得了肯定,对于农民拆迁安置小区管理象今天这样出乎他们的意料,感到惊喜!对我们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当然这一切与我们城管主管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对我公司的支持关心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四、努力探索农民安置小区物业管理的新途径。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我们将会继续努力打造农民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新的模式,具有一定特色的物业管理。“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我们不断努力服务,从细节入手、从细微处抓起、用我们的真情诚心,服务于业主,我们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的付出一定会得到业主和社会的认可。谢谢大家!

第14篇:“三农”保险领导讲话

2012年全市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尊敬的闫市长、各位领导:

大家好!

作为我市政策性“三农”保险承办单位,我非常荣幸代表人保财险咸宁分公司出席今天的会议,并感谢会议给我这样一个发言机会。首先,我想借此机会,代表人保财险咸宁分公司,对给予我们关心和支持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就公司2011年“三农”保险工作情况和2012年工作安排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咸宁市农委、财政局、农业局、民政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职能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在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三农”保险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2011年公司继续承办了水稻、能繁母猪、奶牛、“两属两户”农房、农民工等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以及“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2011年我公司承保能繁母猪4.93万头,比上年增加2.93万头;承保水稻193万亩,与上年持平;承保奶牛1397头,比上年增加688头;承保农房9.3万户,比上年增加0.7万户;承保农民工12.04万人,比上年增加3.84万人。累计承担三农保险责任风险55.38亿元。承保的5个险种中水稻、奶牛、能繁母猪保险农民只需交10-25%保费,其余的75-90%的保费由

1 中央、省和地方财政承担了,“两属两户”农房、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农民不需交纳一分钱,全部由省和地方财政承担。四年统计,我市政策性“三农”保险农民交费2700万元,我公司就支付赔款9000万元,是农民交费的3.3倍。特别是2010年、2011年我市连续2年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给全市农民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公司积极应对特大水灾,积极履行赔付责任,有效支持了地方灾后重建和农民生产恢复,保险补偿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011年,我公司贯彻市政府《关于继续开展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积极落实“三农”保险工作和各项要求,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政策性“三农”保险的宣传力度,在电视、报刊媒体宣传“三农”保险政策;印制发放张贴“三农”保险海报、宣传资料10万份。提升了“三农”保险在社会的影响力。

二是配合市三农办做好对“三农”保险的检查工作,规范“三农”保险的发展。

三是公司出台了《农险业务管理办法》、《农险业务理赔实施规范》、《农险业务检查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基础性管理文件和制度,保证了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完善与农业局、畜牧局、民政局、气象局等部门组成的专家合作机制,建立了有效的防灾防损、查勘理赔机制,为服务好农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是认真开展赔款到户的基础工作,在承保中将农户的

2 “一卡通”信息建立在公司数据库中,农户赔款由省集中支付到农户帐户,实现无现金支付,保证了赔款支付的及时和规范。

六是积极开展大灾理赔工作。去年6月14日,我市遭受百年一遇特大水灾,人保财险公司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配合下举全公司之力,抽调系统大量员工、调集理赔车辆、聘请专家参与救灾理赔。通城、崇阳、赤壁、咸安四个市区受灾最为严重,我公司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深入灾区查勘定损、快速理赔,在短短40天时间里,核灾48599户、水稻受灾面积20万亩,支付水灾赔款1655万元。为我市抗洪救灾,恢复农业生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七是根据市“三农”保险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做好政策性“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为切实解决目前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涉及的部门配合不够协调、承保收费难、定损理赔难、收费工作不到位、赔款不到户等问题,推进我市政策性“三农”保险持续、规范、健康发展。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在全市62个乡镇建立“三农”保险办公室,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乡镇,方便了广大农民。

各位领导,政策性“三农”保险是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商业运作,保险机构承办的运作模式,所以我们所做的工作离不开今天在座各级领导和协作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人保财险咸宁分公司向你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3 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开展四年来,还存在诸多方面问题与不足,如:“三农”保险的基础管理工作还不够完善、后续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公司在规范经营方面离省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宣传发动不深入、保险凭证到户率有待提高,农户保费代缴代垫、赔款到户等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我们的服务能力还存在较大差距,乡镇机构网点设立之后,服务人员和设备力量不足,农业技术掌握不够等等。以上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年乃至今后的工作中去加以不断改进和完善。

我公司承办政策性“三农”保险是市委、市政府对我们的充分信任,这是一项关系我市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的光荣而又艰巨的政治任务,也是我们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此,我对全市系统各经营单位2012年“三农”保险工作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和部署。

一、加强领导,持续推进“三农”保险健康发展。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政策性“三农”保险的各项工作。县市区支公司要积极向政府领导多请示和汇报工作,加强同农业局、畜牧局、民政局、人事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的工作联系。同时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三农”保险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工作责任,要对业务发展、经营监控、网络建设、理赔服务等关健指标纳入全年业绩考核。形成公司上下、全体员工齐抓共管的“三农”保险工作机制。

二、规范经营,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

4 为贯彻国家“强农惠农”保费补贴政策,落实省政府和省公司的要求,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持继规范发展,我们要做到:

一要规范经营“三农”保险工作,要做到三到户、两公示和五不准。“三到户”即“承保收费到户、凭证发放到户、赔款支付到户”;“两公开”即“承保信息公开、理赔结果公开。“五不准责任制”即禁止返还县级财政保费补贴资金、禁止返还农户保费、禁止虚增承保数量套取财政补贴资金、禁止办理虚假赔案、禁止延误、滞留、克扣农户赔款。

二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迎接中央及省政府组织的政策性“三农”保险资金使用检查工作,对过去的政策性“三农”保险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向地方政府进行汇报并认真进行整改。

三要完善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管理制度,确保“三农”保险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上推进;加大对规范经营政策的执行、检查和督导力度,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确保政令畅通。对政策落实不力、违规违纪行为,按相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

三、强化服务,提升“三农”保险工作水平。加强服务团队建设,公司内部要配备沟通协调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农险工作人员。所有县市公司农险服务团队,加快引进专业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打造一支专业技术强、综合素质好、适应农村工作的“三农”保险服务队伍。进一步

5 加强和完善农村服务网点建设。去年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公司在全市62个乡镇建立了的“三农”保险办公室,今年准备在余下的9个乡镇建立“三农”保险办公室,达到“三农”保险服务站全覆盖。

加强与基层政府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乡、镇“三农”保险办公室的作用。同时采取“中心辐射、村级延伸”的方式,今年6月前逐步在全市22个中心乡镇建立农村网点营销服务部辐射周边乡镇。进一步延伸农村服务触角,在全市718个村委会或村民居住集中的地方建立村级“三农”保险服务点,聘用村级干部为农村协保员开展“三农”保险工作,逐步形成乡、镇政府与保险公司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省政府提出的“保险先进县”的建设,逐项对照保险先进县建设标准,通过机构网点下乡、保险产品下乡、保险服务下乡等举措,树立公司服务“三农”的标杆,提升公司服务“三农”水平。

加快“三农”保险专家网建设。要完善“三农”保险专家顾问团队,邀请当地农业专家、保险专家、气象专家等共同参与,发挥专家在政策研究、政策宣传、查勘定损、防灾防损方面的作用,逐步形成“三农”保险专家服务网络。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加强“三农”保险宣传工作,让各级政府、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高度认同并大力支持“三农”保险。我们要与当地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加强对“三农”保险的正面宣传引导。采取政府职能部门领导谈保险、

6 专家谈保险等形式,提高宣传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创新“三农”保险宣传方式,积极参与有关部门组织的科技下乡、文化下乡、电影下乡活动。

五、围绕重点,抓好当前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我们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巩固五个重点“三农”保险险种的各项工作, 通过与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在水稻、能繁母猪、奶牛、“两属两户”农房、农民工意外险五个险种上按时按量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同时我们还积极准备开展省政府今年推出的油菜和森林火灾保险在我市的试点工作,扩大“三农”保险在我市的履盖面。

各位领导,政策性“三农”保险是历史赋予我们神圣使命,我们将履行人民保险造福人民的宗旨,发扬人保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严格管理、勤奋工作,出色完成今年的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用优良的成绩回报各级领导和各部门对我公司的关心和支持。为咸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稳定、农民利益的保障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15篇:政策性三农保险方案

沙府发[2012]9号

白沙洲乡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方案

各村委会: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扩在农业保险种和覆盖面,建立农业保险体制, 逐步建立中央财政支持下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总体部署, 建立和完善三农保险基础服务体系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 切实增加农业、农村、农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和应对特大意外事故的能力,提高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促进我县农业发展。根据赣府厅发【2012】6号和赣农发【2009】16号文件精神及要求, 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发展、农村和谐、农民富裕为目标,建立和完善“三农”保险基础层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多层次保障、多渠道支持农业持续发展,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和农业保险制度框架。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政府运用保费补贴手段引导和鼓励农户、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加保险,积极推动农业保险的开展。

2.农户自愿。在宣传保险政策的基础上耐心细致做工作,引导农户积极参保,不准强制农户参保。

3.协同推进。将保费补贴政策同其他支农、惠农政策有机结合,发挥各项政策的综合效应作用。财政、农业、保险等部门和各村委会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构建“三农”保险服务的高效工作协调机制, 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农业保险的承保、查勘、定损、理赔工作。

二、农业保险工作内容

我县2012年主要农业保险的险种:涉及油菜、水稻、花生、棉花种植业保险﹑能繁母锗保险﹑林木保险。

(一) 油菜种植保险

﹙二﹚林木保险

1.保险标的:生长正常,由投保人持有和管理的商品林。2.保险责任:由火灾或火灾施救过程中造成部分林木的死亡。 3.保险期限:一年。

4.保险金额:以由为投保计量单位,保险金额为单位保险金额与保险林木面积的乖积。每亩保险金额为500元。

5.绝对免赔。投保面积100亩﹙含﹚以上的,每次保险事故绝对赔偿﹙率﹚10亩或损失金额的10%,以两者之中高者为主;投保面积在100亩以下的,每次事故赔付对赔偿投保面积的10%。

6.保险费率:1﹒5‰。

7.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30%,省财政补贴25%,县财政补贴5%,投保人自行承担40%。

﹙三﹚能繁母猪养殖业保险 1.保险标的:

﹙1﹚投保的能繁母猪品种必须在当地饲养1年以上﹙含

1年年龄﹚;

﹙2﹚投保时能繁母猪在8月龄以上﹙含8月龄﹚4周岁以下﹙不含4周岁﹚;

﹙3﹚猪只经畜牧兽医部门验明无伤残,无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疾病,营养良好,饲养管理正常,能按所在地县级畜牧防疫部门审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并有记录,且猪只必须且有能识别身份的统一标识。 2.保险期限:一年。

3.保险责任:因雷击、暴雨、洪水﹙政府行蓄洪除外﹚、风灾、冰雹、地震、冻灾等自然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等意外事故、重大疾病及难产导致保险能繁母猪死亡。

4.保险金额:1000元/头。 5.保险费率:6%。

6.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30%,省财政补贴12%,县财政补贴6%,农户自交12元/头。

三、措施和要求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惠农支农的重要举措,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必须强化农业保险依法合规经营和规范管理。切实做到“三到户,五公开”即宣传到户、承保到户、理赔到户;惠民政策公开、实施方案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办法公开、工作程序公开。

(一)加强农业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

农业保险工作覆盖面广,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为切实加强农业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全乡农业保险有效开展。乡分管领导要亲自过问,成立农业保险办公室。确定一

名副职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财政所、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和人保财险公司聘请的专业人员组成。各村组要指定专人负责农业保险工作,协助人保财险公司做好农业保险的投保农户花名造册,农户自缴部分保费收取。同时协助人保财险公司处理受灾农户的农业保险理赔工作。

(二)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召开农业保险专题会议,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墙报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农业保险的重要意议和政策内容,介绍农业保险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户积极主动参加农业保险。充分让参保农户享受到国家“三农“保险实惠。

(三)明确操作流程,合规用好政策

1.按照农户自愿投保的原则,由村委会按水稻每亩3.6元﹑油菜每亩2.25元、花生每亩4.5元、棉花每亩3.6元的标准,统一收取农户应交保费并填写承保分户清单一式四份,承保分户清单须由农户签字认可。

2.各村委会将农户缴纳的保费和分户清单上交乡政府汇总,由各乡政府工作人员统一交到人保财险鄱阳支公司。

3.人保财险鄱阳支公司收到乡镇交来的分户清单和农户保费后,以村为单位进行承保(对农户保费实行“见费出单”)并按照分户清单逐户打印保险凭证;保单和保险凭证打印后,由各乡、镇网点领回。保单交村委会保管,保险凭证由村委会逐户发给农户。

(四)保险公司要认真做好承保和理赔工作

人保财险鄱阳支公司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要从服务“三农”的全局出发,积极稳妥的做好下列工作。

1.要通过乡、镇场农业保险办公室,村协保员,充分发挥自身的网络、人才、管理、服务等专业优势,引导农户积极主动参加农业保险,为农户提供优质的保险服务。

2.要公布报案电话(保险公司报案电话95518),及时受理好受灾农户的报案。接到报案后,保险部门要迅速会同农业、财政及相关乡镇,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勘查、核实灾情。

3.要按照合理公正、公开透明、惠民利民的原则迅速、及时、足额做好理赔工作,要坚决做到据实理赔,不惜赔、

不拖赔、不滥赔,保险双方确认理赔金额报上级公司批复后,必须在十日内支付赔款。

4.要严格执行省财政厅和省保监局的“见费出单”要求,即农户自负保费缴齐后才能出单,保单上要载明各级财政、农户各承担的保费比例和具体金额。保险卡上要载明户名、承保公司、险种、保额、保费、期限、保险责任、报案电话等要素。要指导各乡、镇、场、村组农户按规定填制投保清单。

5.按照省财政厅的规定,及时足额缴付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确保全县农业保险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附件1:白沙洲乡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2:白沙洲乡“三农”保险村级协保人员名单

二0一二年三月十一日

主题词:“三农”保险实施方案抄送:县农工办各村委会

白沙洲乡党政办2012年3月11日印

发(共印30份)

附件1:

白沙洲乡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汪才合(乡长)第一副组长: 彭俊立(分管领导)

副组长: 彭永阳、汪晓芳 (主管领导)成员: 汪维贵、李秋浩、李阳春、

范金星、余义好、赵青红

沙洲乡政策性“三农”保险服务站

分 管 领导:彭俊立联系电话:13507935553 农技推广站: 余义好联系电话:15907031219 电脑操作员:赵青红联系电话:15279368168 会计报表员:李阳春联系电话:13879320389

附件2:

白沙洲乡“三农”保险村级协保人员

名单

第16篇:推进三农保险情况

龙岩市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方案

为建立健全全方位、多领域的农村保障体系,根据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决定,制定我市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央关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要求,深化涉农保险“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公司承保”的政企合作模式,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增强农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构建覆盖全市农村人口的保险保障体系,提升“三农”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农村民生。

二、基本原则

以服务“三农”为宗旨,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先易后难,协同配合,整乡(镇)推进”原则,探索建立政策性支持、商业化补充相结合的农村保险新模式,大力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增强农民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减少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三、总体要求

(一)推进目标

总体目标:从2011年起到2013年,实现全市范围“三农”综合保险全覆盖,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农村人口的全方位、多领域的综合性农村保障体系。街道办事处和县城所在镇不列入推广范围。

——2011年,省、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乡镇先行开展实施三农综合保险。上杭县要充分发挥古田镇“三农”保险试点示范作用,“三农”综合保险推广先行一步,全县覆盖面达到50%的乡(镇)。据此,2011年全市组织22个乡镇实施:①上杭县11个,古田、才溪、蓝溪、南阳、湖洋、溪口、茶地、蛟洋、步云、旧县、中都。②其他县(市、区)11个,新罗:白沙、东肖;长汀:新桥、河田;永定:高陂、湖坑、下洋;漳平:永福、西园;连城:朋口;武平:十方。

——2012年,上杭县全面推广,实现“三农”综合保险全覆盖。其它县(市、区)将推广工作扩展至50%的乡镇。全市组织60个乡(镇)实施。

——2013年,全面推广,实现全市 “三农”综合保险全覆盖。

(二)推进项目

在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中央、省、市确定的农村住房、自然灾害公共责任、水稻、能繁母猪、森林综合等五项政策性涉农保险险种,同时认真总结古田镇“三农”保险示范工作成功经验和做法,根据农民在人身、财产、生产、生活等方面保险的迫切需求,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先行推出适合本地的“三农”综合保险险种。具体推进项目及要求如下:

1.推广十一个“三农”综合保险自主选择项目。根据古田“三农”保险试点经验,主要推广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理赔便捷的农村保险险种,并根据农村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主要推广的险种包括:小额农村家庭财产保险,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计划生育手术安心保险,村干责任险,农民小额信贷保险,农业生产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务工农民小额保险,露地蔬菜种植保险,日光温室大棚保险,茶叶、果树种植保险,鸡、鸭、兔养殖保险等11个险种。各地可结合实际,有选择地开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的保险试点。

1

在推广期间,要求每个推广乡镇在推出的11个险种中因地制宜选择3~4个险种进行全面推广,第一年承保率达到70%以上,第二年承保率达到80%以上,第三年承保率达到90%以上。其他险种要求各县(市、区)、各乡(镇)根据地方特色有选择性的开办。

2.全面开展烟叶种植保险项目。烟叶种植作为我市农业生产的特色和支柱产业,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对此,烟叶种植保险由龙岩市烟草公司牵头投保,各级有关部门积极主动配合,从2011年开始在全市所有种烟乡(镇)实行全面推广。

四、支持政策

为快速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全面提高全市广大农民群众的保障水平,对所有进行推广“三农”综合保险的乡(镇),由市、县、乡三级财政给予支持推进。

(一)保费支持

1.十一个推广险种的保费支持。采用递减式补贴模式,所有推广乡镇享受财政补贴政策,第一年保费市、县两级财政补贴50%,农民自主承担50%;第二年递减到30%,农民自主承担70%;第三年及以后按15%补贴,农民自主承担85%。

2.烟叶种植保险的保费支持。采取“三方”筹集模式解决,由龙岩市烟草公司统一组织全市烟农投保,保费由市、县两级财政补贴30%,市烟草公司承担50%,烟农承担20%。

以上所有险种财政补贴按市级30%、县级70%的比例承担。如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则按新体制执行。市、县财政补贴资金,根据农民投保额,每半年拨付至市、县人保财险公司。

(二)办公费用支持

各推广乡镇机构筹建费用3万元由人保财险公司出资并统筹安排。各推广乡镇聘用工作人员的工资按平均每人每月1200元的标准,村保险协管员(以下简称协保员)的基本工资按平均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由乡(镇)政府、人保财险公司按各50%的比例分摊解决。人保财险公司根据实际业务量(保费总额)提取10%作为乡镇工作人员和村协保员的补贴和办公费用。在保证“三农”综合保险推广工作的前提下,乡、村两级人员工资和按业务量提取10%的费用可由乡镇统筹安排。

五、配套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全面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内容之一,制定出台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工作机制的长效性。市、县两级均成立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农办、财政局、民政局、人民银行、人口与计生委、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兽医水产局、劳动局、卫生局、烟草公司、人保财险公司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人保财险公司,具体负责当地推进“三农”综合保险的规划、指导、检查、落实等工作。由市、县两级人保财险公司具体负责“三农”综合保险承保工作。

(二)健全工作体系。重点建立乡村两级工作推进和服务体系。

1.乡镇成立“三农”保险服务机构。“三农”保险推进工作由乡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开展“三农”综合保险工作的乡(镇)政府设立“三农”保险服务工作机构,整合现有工作力量,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承保、理赔、宣传、咨询等服务工作。

2

2.在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乡(镇)的每个行政村设保险服务联系点,各联系点聘请一位协保员。建立农村协保员队伍,做到村村有协保员,随时为农民群众做好“三农”综合保险服务工作。

(三)实行目标考评。将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列入市对县、县对乡(镇)的考评内容。建立以市级为指导、县主抓、乡镇为主体的责任机制。加强对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的乡(镇)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并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县(市、区)的阶段性进展情况汇报,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督查,对不履职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每年对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的乡(镇)进行专项考评,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考评办法由市推进“三农”综合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另行制定。

(四)做好综合服务。采取多种形式加大“三农”综合保险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流动宣传车、文化活动、宣传图册以及现场咨询等形式,大力宣传“三农”综合保险。深入各村户开展宣传,并在各行政村开辟“三农”保险宣传栏,让每位农民都了解“三农”保险的内容,了解“三农”保险的政策,使“三农”综合保险深入人心。同时,要加强气象、水利、农业、民政、畜牧防疫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切实做好防灾防损工作。

人保财险公司要以服务“三农”、保障民生为出发点,不断地改善服务手段,增加服务内容,做到投保程序简便化、业务操作规范化、报险出险快捷化、赔付标准合理化,准确及时地做好理赔服务工作,让“三农”综合保险真正成为农民朋友的“保护神”,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助推器”和“稳定器”的作用。

第17篇:临潭县农业保险工作汇报

临潭县财政局 文件 临潭县农牧局

潭财农„2011‟24号签发人:李金津

关于2011年上半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落实

情况的汇报

省财政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公认的高风险、低效益的弱质产业。政策性农业保险,有利于保护和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及时上报农业保险费补贴工作情况的通知》(甘财农函„2011‟9号)要求,现将我县2011年上半年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及规模

我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是农区与牧区的结合部,属甘南州农业大县,人口多,地域范围广。农业保险工作涉及面广、量大、任务艰巨。今年,我县种植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是:青稞;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 1

品种是:牦牛、藏羊、能繁母猪和奶牛。全县种植业计划承保10000亩,养殖业计划承保82500头。

(一)种植业计划承保规模。农业保险的主要对象,仍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作物,今年我县种植业只保险青稞1个品种,计划参保数量为10000亩。

(二)养殖业计划承保规模。近年来,随着各种疫情的不断频发和快速传播,养殖业风险逐渐提高。今年我县农业保险对养殖业的保险品种是:牦牛、藏羊、能繁母猪和奶牛。牦牛保险数量为20000头,藏羊保险数量为50000头,能繁母猪保险数量为6400头,奶牛保险数量为6100头,合计参保数量为82500头。

(三)保费标准和计划参保资金规模。青稞投保标准为15元/亩,合计金额15万元;牦牛投保标准为120元/头,合计金额240万元;藏羊投保标准为18元/头,合计金额90万元;能繁母猪投保标准为60元/头,合计金额38.4万元;奶牛投保标准为180元/头,合计金额109.8万元。计划参保资金总额为493.2万元。

二、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完成情况

(一)种植业完成情况。自县政府下发2011年农业保险实施方案以来,县政府相关部门和乡镇政政府干部狠抓落实,全力做好农业保险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种植业(青稞)共参保10000亩,达到计划参保数的100%。参保金额共计15万元,其中县级财政补贴3万元(20%)已落实,农户应承担1.5万元(10%)已到位。

(二)养殖业完成情况。截止目前,全县养殖业除能繁母猪和奶牛尚未保险,参保数量为0外,牦牛和藏羊已完成计划参保数的100%。

1.牦牛共参保20000头,达到计划参保数的100%,参保金额共计24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补贴48万元(20%)已落实,农户应承担24万元(10%)已到位。

2.藏羊共参保50000头,达到计划参保数的100%,参保金额共计9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补贴18万元(20%)已落实,农户应承担9万元(10%)已到位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政府积极引导,广泛宣传,提高农民风险意识。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为了发展好农业保险,关键要在政府的政策框架下,统筹政府、保险公司与农民的利益,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随着农业保险政策的出台,财政补贴等手段的推行,农民可以实现低投保、高保障,切实保证惠农利民。然而,农民思想守旧、风险意识淡薄,使得国家的惠民政策在实施环节上困难重重。我县根据实际情况,在宣传动员上狠下功夫,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村通过组织宣讲会、动员会等措施,进一步引导群众参保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的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让更多的群众自愿、积极参保,进一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惠农政策,增强抗灾害能力,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经济收入。

(二)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实施好农业保险政策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有力保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立系统完整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由分管领导抓政策、相关部门抓实施、乡镇干部抓落实”的层层责任制。县乡镇相关部门各司其

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农技站、兽医站负责种植业面积和养殖业资料的收集和核实;县农牧部门负责农业灾害预测、预警、防灾减损和灾情评估工作;县财政部门负责保险保费补贴资金的统计工作;其它有关部门会同保险机构做好宣传、咨询、承保、查勘、定损、理赔等保险服务。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强有力的领导和各乡镇村干部的努力下,我县2011年农业保险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但也仍存在某些不足。结合我县实际,当前存在有以下问题:一是农民风险意识淡薄,配合情绪不高;二是有些保险品种农户承担的保费过高,农民不愿投保。例如:奶牛的保费是180元,农户需承担36元,显得有点高。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更加有效的激励奖励制度;提高中央及省级财政补贴比例,降低农户承担比例;加强政企交流与合作,密切联系与监督保险机构出险、理赔等中间环节,全心合意为农民谋实惠。

二0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主题词: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汇报

抄送:甘南州财政局,甘南州农牧局。

临潭县财政局办公室2011年7月12日印发

第18篇:保险内勤先进个人工作汇报

保险内勤先进个人工作汇报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个人工作汇报

2012年,我怀着对保险的一份热忱与喜爱,带着我对保险的理论认识,走进了****保险公司8,成为了**财险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担任内勤一职。时至今天已快满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领导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内勤工作是一项综合协调、综合服务的工作,具有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纽带作用,内勤位轻责重,既要完成出单销售、文书处理、填写报表等日常程序化的工作,又要完成领导临时交办的工作,还要为领导出谋划策,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协助领导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内勤人员其实也是二次销售的最佳人选,无论是谁的业务,只要前来办理,我一律当成自己的客户,为客户服务好。每一次有客户上门办理业务时,我都主动的给客户倒上一杯热茶,通过宣传资料向客户解释公司条款和优惠政策,争取赢得客户的信任,能成功签下保单。有次一位业务员带来一位客户,客户表示只买交强险,我在询价的过程中与客户沟通,发现客户并不是很了解商业险,于是我就再次给客户举例解释我公司商业险种的种种好处与优势,并介绍了我公司种种优惠政策,最终客户一起投保了我公司商业险种。后来业务员告诉我,那位客户其实是他以前的老领导,老领导表示只投保交强险之后,业务员就不方便开口在要求投保商业险,但是在我这里,我没有那层关系隔阂,方便在一次的进行业务销售,最终成功签单,增加了保费收入。作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一份子,关注公司的发展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公司的业绩增长和伙伴收入的提升也是我发自内心的期望!

真诚、仔细、专业是我工作的作风!要把客户的事当成的事,认真的做,才能赢得客户的安心与放心,在工作中我始终将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心真情待客户,重在一个“真”字,我做为我们人保财险的一名员工,就要对我们的客户负责。记得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咨询算单,我在给客户用电销平台询问报价后,客户并没有提出异议,就当准备下单,我在一次查看保费明细时,发现虽然是30日下单,却是1日起保,而车船使用税多收了一个月,当即我和客户说稍等片刻,我在核对一下,果然在我和电销平台沟通后,发现问题,减下了一个月的车船使用税。客户非常满意,当即表示将另一台车转保到我们公司这里。其实所谓事倍功半,所谓厚积薄发,就是每天都要尽可能地累积进步,认真待人待事,哪怕只是几处“微不足道”的细节,天长日久下来也是一笔可以极大助力工作的财富,要知道专业和不专业的区别就在于那些看似无足轻重,事实上却非常关键的差别。

“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是我工作的格言!在日常工作中,我时刻对自身严格要求,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爱岗敬业作为自己的准则,用具体的工作绩效、用自已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做的更好! 在每年农险业务到来时,我的主要工作是录入数据,完成财政报表。数据录入是农险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工作业务量大,时间紧,数据录入看似简单机械,枯燥无味,但是数据录入要求准确性高,如果数据出错,就会导致统计结果出现偏差,影响整体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第19篇:保险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保险创新工作汇报材料

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不竭的源泉。对于创新的定位,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想法:

一、企业的创新应当立足于推动企业发展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根本目的。创新不是做秀,也不是走秀,创新应该实实在在成为推动企业生存发展的动力和内在动因,坚持用创新的思维更新观念,用创新的举措改进工作。

二、保险企业应当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寻求创新:

1、销售模式创新。寻求运用现代化的网络、电话、电子信息平台等方式进行保险产品销售,一是可以方便客户,二可以节约销售成本。

2、产品创新。通过创新提高产品的差异化,为客户投保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余地,同时通过产品创新,弥补风险保障的空白领域,以进一步丰富保险产品和发挥保险转移风险的功能。

3、服务和管理创新。通过对管理方法和服务举措的创新,提高保险主体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改善服务水准,进而通过合力的形成推动整个保险业运作能力的提高和国际化管理水平。

对推动江苏保险业创新步伐的建议:

1、由保险监管部门组织,建立保险创新长效激励机制,在思想和组织上为保险创新提供保障,并通过考核和奖励等措施提高创新人

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保险主体和保险从业人员重视创新工作。

2、提高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只有创新型的人才才具有创新型的能力,创新工作水平的高低与专业人才所拥有的知识水平的高低成正比,因此行业创新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

3、不断加强业内学习和经验交流。通过学习,提高业内人员的基础理论水平,为创新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同时通过经验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在比较和学习中刺激创新思想火花的产生。

第20篇: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汇报

八公山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汇报

八区农险办

(2012年8月)

为认真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这项民生工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八公山区积极稳妥推进这一利国利民惠及千家万户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局前一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任务完成情况

截止2012年8月7日,完成小麦参保面积10782.62亩、水稻保险参保面积1873.51亩,并于到8月3日前,将八公山区受灾小麦理赔资金340668.71元已通过“一折通”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能繁母猪保险正在宣传发动。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工作做法

1、政府积极引导,广泛宣传,提高农民风险意识。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保不起、保险公司赔不起。为了发展好农业保险,关键要在政府的政策框架下,统筹政府、保险公司与农民的利益,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随着政策性农业政策的出台,财政补贴等手段的推行,农民可以实现低投保、高保障,切实保证惠农利民。然而,农民思想守旧、风险意识淡薄,使得国家的惠民政策在实施环节上困难重

重。我区根据实际情况,在宣传动员上狠下功夫,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村通过组织宣讲会、动员会等措施,进一步引导群众参保的积极性,增强群众的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让更多的群众自愿、积极参保,进一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率。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惠农政策,增强抗灾害能力,减轻灾害损失,保障经济收入。

2、加强领导协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实施好农业保险政策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有力保证。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领导组,建立系统完整的工作机制,形成了“由分管领导抓政策、联村干部抓实施、村委干部抓落实”的层层责任制。区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确保任务的完成。

三、进一步推进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在看到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基层服务网络不健全。保险经办机构基层网络建设、队伍建设与农业保险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业务办理质量难以保证。二是履行职责缺位与越位并存。保险公司作为农业保险经办主体,基层力量不足、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由于客观原因面积少、保户多,宣传不到位。三是具体业务办理不规范。保险公司由于受条件限制在理赔方面查勘、定损、理赔不够严谨。这

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农业保险工作质量的提高,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拓展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细化任务分配准则,制定更具执行力的保险任务;加强政企交流与合作,密切联系与监督保险机构出险、理赔等中间环节,全心合意为农民谋实惠。

农房保险工作汇报
《农房保险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