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感染控制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4:46:42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感染控制方案

XX医院X年感染控制方案

指导思想:紧密围绕医院等级复审(评审)和升级达标中有关医院感染控制项目和指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一、医院感染控制目标:

1、医院感染发病率≤10% 医院感染漏报率≤10%

2、传染病报告率100% 传染病漏报率0 传染病及时报告率100% 报告准确率100%

3、无医院感染及传染病暴发事件发生

4、临床科室及感控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使用中 紫外线灯管有效强度等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100%

5、百张处方抗生素使用率<50% 抗菌药物使用临床标本送检率≥80%

6、手卫生医务人员合格率≥90%

7、医院感染有关培训覆盖率≥85%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临床医生掌握率≥90%

二、医院感染控制计划: 准则: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1、医院感染相关科室及部门严格遵照国家医院感染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开展各项医院感染防控及管理工作,做到依法执业;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化建设,不断修订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努力做到规范化管理。

2、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及操作技能。

3、积极推进卫生部关于《手卫生规范》各项规定的落实,强化手卫生意识,落实手卫生工作,使全院医务人员均能严格执行手卫生有关标准。

4、加强医院感染三级监控网络建设和感控专业队伍建设,采用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医院感染网络化管理。

5、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强化医院感染综合性目标性监测,并在强化医院感染综合性目标监测的基础上开展一项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6、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充分发挥专家组的职能作用,落实抗菌药物各项合理应用制度,加大临床抗菌药物的检查力度。

7、继续加强消毒隔离工作,管理提高消毒质量,保证消毒效果。

8、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产品的管理,加强检查。参与医院新建、改建、扩建设施的设计、布局工作。

9、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成立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中心,建立标准化“医疗废物暂存站”;物管科承担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中心日常工作,按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暂存及交接等工作,使我院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工作符合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和要求。

10、建立标准预防体系,强化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措施,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水 平,保障医务人员诊疗安全。

1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印发各《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标准》并按标准进行督查和考评,使重点部门各项感控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12、全员参与,细化管理,提高医院感染控制质量。将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及防控工作分为院感管理、消毒隔离、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医院感染监测、职业防护管理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七大管理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各职能科室、各管理组、各临床、医技科室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协作。

13、建立并实行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使院感工作责任到人。与院感相关科室分别签订《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书》,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各自职责,使科主任及护士长能严格管理,认真组织开展各项院感工作。

14、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通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中所存在的问题,商讨院感管理中的难题和对策,促进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15、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奖罚制度,促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方向迈进。

16、编印《医院感染管理简讯》4期,适时介绍全院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国内外最新研究动向和成果,相关新技术、新知识、新概念,院感工作信息、质控信息。

17、根据医院创“三甲”的工作安排,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完成(具体安排见附件2)。即:

第一阶段:准备、内部培训及自查阶段(元月-3月底); 第二阶段:持续改进阶段(4月-9月); 第三阶段:汇总阶段(10月-11月); 第四阶段:迎接评审阶段(12月)。

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原则:明确任务,层层落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一)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各临床科室、各管理组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修订、完善院感各项规章制度、职责、质量标准、工作流程、应急预案,各科室要对照标准,认真组织学习各项规章制度,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促进院感工作顺利达标。同时,对应急预案进行实战演练,使大家熟悉和了解预案。

(二)强化院感知识及技能培训,普及院感防控知识,全面提高院感防控水平。

1、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全院医院感染培训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将编印《医院感染防治知识手册》,购买相关书籍,争取做到医务人员人手一册。

2、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要按照医院感染培训方案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充分发挥好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能作用。

3、临床、医技科室必须充分利用相关资料认真有计划地组织科内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手卫生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消毒隔离技术、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职业防护标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及相关制度、职责、规定等,同时保证参训人数和培训质量。

4、医院感染管理科将不定期抽查、考核各科室(部门)培训计划实施情况,并将抽查考核结果进行公示。

(三)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管理各级监控组织、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在全院范围内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加强培训,强化检查、督导,使各项感控工作逐步达标 。临床、医技科室、感控重点部门更要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规定;要充分发挥其院感监控小组的职能作用,监控本科室(部门)院感培训、院感上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及职业卫生防护等工作的开展,督导本科室(部门)做好院感控制工作,减少科室院感病例的发生。

1、强化消毒隔离工作:各临床科室、感控重点部门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日常消毒工作,提高消毒质量,确保消毒效果。

2、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物管科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制度、职责、处理流程及应急预案,负责签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协议,建立标准化医疗废物暂存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暂存及交接各环节的管理。

3、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调整专家组成员,专家组定期监督、指导临床科室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药剂科每月将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时报告科主任和医院感染管理科。

4、各临床科室要认真执行院感病例的报告要求,临床医生应在 24h内及时填表报告所发现、诊断的院感病例,并根据需要及时做细菌培养,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医院感染管理科将逐步加大临床科室院感报告工作的检查和处罚力度,逐步降低院感病例漏报率。

5、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要加大医务人员手卫生专项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指导各临床、医技科室手卫生工作。各临床科室、院感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监督、检查、考核本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开展情况。各科室须按照《手卫生规范》的要求在5月份前完成手卫生设施、用品的配备工作,并培训、指导本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执行,使本科室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6、医院感染管理科应参与医院新建、改建、扩建方案的制订及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索证管理。医院在制订新建、改建、扩建方案时必须邀请医院感染管理科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药剂科、设备科采购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相关证件进行检查、验证,并建立相关记录。药剂科、设备科在采购时,应听取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审核意见。

7、职业防护方面:各重点科室必须配置齐全防护设施及防护用品,并督促本科室医务人员做好标准化职业防护。

(四)建立健全医院感控三级管理网络,完善感控专业队伍建设,切实落实院感三级监控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发挥其核心作用,每月召开一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讨论、分析、协调、解决院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医院感染管理科监控全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临床科室、感控重点部门院感监控小组监控本科室(部门)院感发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进行调查和处理。

3、成立七大院感管理组: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协调下,成立感控管理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组、消毒隔离管理组、医疗废物管理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管理组、职业卫生防护管理七大院感管理组,每组设组长一名,组长自定成员,明确分工,完善职责,夯实基础管理,狠抓制度落实,规范院感工作。

(五)强化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掌握院感信息。

1、临床科室、感控重点部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定期开展本科室或部门院感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病原体及耐药菌株的监测,各院感监控小组及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组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2、各临床科室、感控重点部门每月做好本科室的院感监测工作,并按规定及时将监测数据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3、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临床科室、感控重点部门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相关监测, 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向全院通报。对监测不合格的科室或部门扣除其当月综合考评相应分值。

4、开展一项ICU导管侵入治疗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目标性监测,有关科室必须积极协助。

(六)细化管理,明确职责,规范医院感染工作。

1、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并印发《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各相关科室及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全面落实相关工作。

2、院感七大管理组应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安排,由组长具体安排本组的工作,强化检查、监督、指导职能,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自管辖内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协调、解决。

3、临床科室、感控重点部门及相关科室必须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规定规范开展各项感控工作,其院感监控小组负责每日监督、检查本科室或部门有关感控工作开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医院与院感相关科室一一签订《医院感染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

四、信息反馈:

1、各管理组每月对检查考核结果做出小结,具体内容包括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或改进意见,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反馈,有关科室在得到反馈后要对存在问题认真整改,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有关科室整改后的复查。

2、每季度编印一期《医院感染管理简讯》,通报院感工作情况。

五、考核办法:

1、将院感工作纳入综合质量考评体系。依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考评标准,各临床科室、感控重点部门、院感监控小组每日自查,每周大检查,建有相关记录, 每月有小结,有整改措施。

2、各管理组每月组织专家,参照考评标准对相关科室进行集中检查或随机抽查,分别考核打分。

3、对各项培训,尤其是手卫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消毒隔离知识、无菌操作技术 进行专项考核。

4、检查方式:采取现场查看、询问工作人员或病人、现场抽查、现场提问等方式。

5、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将各管理组检查情况汇总,并对各科室(部门)成绩进行评定,分为优秀(95分以上)、良好(80-95分)、不及格(80分以下),随后进行公示,全院通报。

6、考核结果达不到优秀者分别按评定结果扣除当月综合考评相应分值。

7、各管理组必须高度负责,认真检查,认真考核。

8、评审结束,公示各管理组考核结果及各科室(部门)全年考评情况。

六、奖惩办法:

1.各管理组组长及相关科室科主任(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2、依据每月考核结果扣除当月综合考评相应分值。

3、对于不及时上报院感有关监测数据、院感病例、不按要求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科组织的相关培训等的科室及部门,进行全院公示,并扣除当月综合考评相应分值。

4、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对各管理组的工作进行督查,发现各管理组不履行有关管理职责,年终将根据考评结果对管理组组长及所有成员进行处罚。

5、终依据月考核成绩及省评审结果,在各科室(部门)中评选出前三名及后三名,分别给予重奖重罚,每月综合考评所扣分值的相应罚款均纳入医院感染管理基金。

附件1:

医院感染管理组各组职责

(一)感控管理组: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牵头,负责制订感控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修订、完善、印发院感相关制度、职责、质量标准、应急处理预案;收集、整理、保存、归档感控有关资料;对感控相关科室及部门反馈、通报感控有关信息;抽查院感监测情况;监督、指导全院各项感控工作;协调各管理组的工作;审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产品有关证件,参与医院新建、改建、扩建方案的制订。并每月将工作情况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反馈。

(二)消毒隔离管理组:

由护理部负责,临床科室、感控重点部门、院感监控小组协助。培训护理人员院感知识,检查、督导门诊及住院部临床科室及感控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及手卫生工作开展情况;并每月将工作情况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反馈。

(三)医疗废物管理组:

由物管科牵头,护理部协助,临床科室及感控重点部门院感监控小组配合。定期检查临床科室及感控重点部门医疗废物分类放置情况;督促物管科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科制订的医疗废物有关管理制度、职责、处理流程及应急处理预案,设置医疗废物暂存站及监管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暂时贮存以及交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完善有关手续,保证医疗废物院内安全处置。并每月将工作情况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反馈。

(四)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管理组:

药剂科、设备科牵头负责,护理部协助。定期对库房、病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 品及消毒药械质量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有无过期,破损,失效,若有上述问题按药监部门有关规定处置;负责定期检查临床科室及感控重点部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用后处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规范。并每月将工作情况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反馈。

(五)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组:

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协助。查阅病例,检查、登记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情况,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目标性监测等综合性监测的督导工作,并每月将工作情况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反馈。

(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组:

由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专家组负责,研究、讨论、制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关制度、办法及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制度和原则,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原则;定期不定期地检查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统计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临床标本送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规范、指导。并每月将工作情况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反馈。

(七)职业防护组:

由医务科负责,护理部协助;定期培训、考核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增强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意识,掌握职业卫生防护技能;定期检查、指导防护用品的配备及 使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完善职业卫生防护有关规章制度。并每月将工作情况在医院 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上反馈。

附件2: 医院感染管理各阶段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内部培训及自查阶段(元月-3月底)

1、各管理组协同医院感染管理科制订、完善相关制度、职责、流程、预案,并上会讨论、确立及印发。

2、各管理组、各临床科室及感控重点部门院感监控小组制订各自院感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各管理组,各临床科室、感控重点部门及院感监控小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及指南》及院方下发相关要求,认真进行内训和自查自纠。对于能解决的问题自行解决,对于需院方支持或需全院统一的项目,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人登记并上报院领导,或提交有关会议讨论、研究,确定解决方案。

第二阶段:持续改进阶段(4月-9月)

各临床科室、感控重点部门监控小组不断进行自查自纠,持续改进。各管理组更要不断检查、指导,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院感工作不断完善,不断规范,要强化环节管理和流程管理,使院感工作形成良性循环,逐步迈上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1、各临床科室、感控重点部门及院感监控小组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每日随机检查、考核本科室或部门感控工作;每周五大检查本科室或部门院感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布置下周工作。每周一在科会通报,并提出改进办法。同时按要求及时将科室质控指标(各项监测结果;检验科-耐药菌的情况;药剂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上报至感染管理科。

2、各管理组每月组织人员检查各自负责的项目,边检查边指导。检查结束后及时 将检查结果汇总报至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中反馈(反馈总体情况,本月解决了什么问题,仍存在问题,如何解决)。

3、感染管理科每月将各管理组检查考核结果、监测结果汇总、小结,利用周会反馈,每季度通报,必要时进行公示。

4、各临床、医技科室及物管科每季度将本科室院感管理情况(本季度完成哪些工作,还

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整改,需院方解决那些问题以及目前总体情况)汇总上报至感染管理科。

5、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组织人员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性院感大检查。

6、感染管理科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院性的信息反馈,内容包括:培训及参训情况、手卫生工作、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置、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及消毒药械使用、院感监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职业防护等工作中存在问题及须改进方面。第三阶段:汇总阶段(10月-11月)

1、各科室继续做好本职工作,查漏补缺。

2、各管理组做好自查及落实工作,要保持成绩,不断纠偏,要做好文档、资料的归类整理工作,以备检查。

3、各管理组在月底前认真统计资料,小结工作,将小结报告至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汇总、统计前期感控所有资料(医务科、护理部协助),总结工作,于11月中

旬报至三甲办,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 第四阶段:迎接评审阶段(12月)

1、按规范做好各自工作,迎接检查。

2、各科室将评审期间需要提交的资料整理好,统一备至各科室院感监控小组组长处, 随时迎接专家组检查。

3、各科室安排好院感监控小组成员迎接专家组检查, 所有监控小组成员在检查当日必须上班。

1)引领专家组检查;

2)随时回答专家组的问题或安排其他同志回答问题; 3) 参加评审组组织的院感答题;

4)医院感染管理科所有工作人员陪同检查组检查并提前备好并提供资料。

医院感染管理科

X年X月

推荐第2篇:手术室感染控制

第一节、手术室感染控制相关概念:

一、洁净手术部:以数间洁净手术室为核心包括各类辅助用房,自成体系的功能区域。

二、空气洁净技术:是指通过科学设计的多级空气过滤系统,最大程度地清除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及微生物,创造洁净环境的有效手段。

三、空气洁净度:表示空气洁净的程度,以含有的微粒(无生命微粒和有生命微粒)浓度来衡量,浓度高则洁净度低,反之则高。

四、空气洁净度级别:以数字来表示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数字越小,级别越高,洁净度越高;反之则洁净度越低。

五、浮游菌浓度(cfu/ m3³):利用采样培养基中培养得出的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浮游菌数为浮游菌浓度。

六、沉降菌浓度:用直径为90mm的培养皿静置于室内30min,然后培养得出的每一皿的沉降菌落数。

七、表面染菌密度:用特定方法擦拭表面后并按要求培养后得出的菌落数量为物品便面染菌密度。(cfu/c㎡)。

八、手术区:需要特别保护的手术台及其周围区域。其中Ⅰ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侧边各外推0.9M、两端各外推至少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Ⅱ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两边各外推至少0.6M、两端各外推至少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 。Ⅲ级手术室的手术区是指手术台四边各外推至少0.4M后(包括手术台)的区域。Ⅳ级手术室不分手术区和周边区。Ⅰ级眼科专用手术室手术区每边不小于1.2M。

九、静态:室内设施及功能齐备,空调净化系统正常运行,但无人员的状态。

十、动态:一切系统正常运行、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操作的状态。

第二节、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环境管理

(一)手术室人员出入管理

1、手术人员按“手术通知单”上名单、核对无误后进入手术室,本科医生(含进修、实习生)要参观本科手术,须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参观者姓名,方可进入。

2、一台手术参观人员不超过3人,每天不超过10人。

3、外来参观手术者,需提前与上级领导联系。

4、参观手术室建设或管理者,应提前1日向上级领导申请,征得手术室护士长、科主任同意后方可参观。需进入限制区的,一般不超过3人。

5、正在施行手术的手术间禁止参观。患者的亲友、无关人员、特殊感染手术拒绝参观。

(二)手术室着装管理

1、进入手术室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手术室所备的衣、裤、鞋、帽、口罩等,离开时将其放在指定位置。

2、手术患者一律空穿干净病号服(门、急诊患者空穿一次性隔离衣)由交换车接送,戴隔离帽,步行者换鞋。

(三)手术室物流管理

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类敷料或将私人物品和书报等带入手术间。 各类药品、液体及一次性物品去掉外包装箱后,方可进入物品库房存放备用。保证各类物品分类放置,无过期灭菌物品。一次性医疗用品禁止重复使用。

(四)严格管制手术间门户

1、手术人员及参观者进入手术室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不可互窜手术间。

2、手术过程中保持前后门关闭,如无人员进出,将门暂时控制在关闭状态,以避免频繁开关门时空气流动污染。

3、通向外走廊的门,术中禁止打开。按专科相对固定手术间,所用设备物品定位放置,减少进出手术间的次数。

(五)严格分离洁、污流线

1、设立手术室工作人员通道、手术患者通道和污物通道,三通道洁污流线。

2、将医护人员、患者以及洁净物品作为洁净流线;手术后器械、敷料、污物等作为污物流线,严格区分,以保证洁净手术部空气的洁净度及手术流程的需要。

3、划分无菌、急诊和感染手术间。急诊手术间在手术部的最外边。感染手术间靠近污物通道,以便于隔离和消毒。接台手术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必须在感染手术间施行。

二、卫生清洁管理

1、一切清洁工作,均要在净化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湿布擦拭。

2、进入手术间的各种仪器设备,应在进入前安装完毕,擦拭干净。

3、每天手术后用消毒液擦拭无影灯、器械车、麻醉桌、手术床、回风口过滤网、壁柜等各种器材表面及地面。

4、每周对手术室工作区域的地面、天花板、墙壁、物体表面彻底擦拭消毒、清洁保养1次。

5、每台手术结束后清除各种污物,医疗废物分类袋内密封,从污物通道运出。

6、对工作人员穿过的隔离鞋,用毕进行清洁消毒。

7、每周对回风口过滤网拆卸清洗1-2次。

8、每季度对洁净手术部空气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物体表面的细菌监测每月一次。

三、手术器械、敷料包灭菌管理

1、应用追溯系统严格实施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使用制度。

2、耐热、耐湿手术器械、物品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每日第一锅要做BD 试验,每锅必须有工艺监测、每包有化学监测、每周有生物监测记录。

3、不耐热、不耐湿的器械、物品应采用低温灭菌方法,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每锅要有物理监测, 每包有化学监测,每日要有生物监测记录。

4、严格外来器械及植入性器械的登记、清洗、消毒灭菌的管理,并做好生物监测记录。

四、手卫生管理

1、严格按照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2、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3、每季度对手术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抽查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五、手术间的使用管理

1、温湿度 一般以22~25℃,相对湿度为40~60%最为理想,在霉雨季节适当在早晨开机时调低温度1~2℃,以利抽湿。夏季湿度不得连续2天>60%,不应发生2次以上。冬季湿度:不得连续2天

2、接台手术设备连续运行,接台间隔要保证足够自净时间。百级手术间净化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万级手术间净化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层流手术间空气净化系统应在术前30分钟开机,长时间不用的手术间应提前3 h开机,以提高空气净化度,保证手术质量。

推荐第3篇:手术室感染控制

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区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手术人员按要求着装及活动。

二、专人负责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感染监控、资料储存和信息上报工作。

三、手术室应该划分急诊术区与择期手术区,并专设感染手术间,

因诊断不明在无菌手术间施感染手术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扫与消毒。

四、手术间污物分类放置,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器械均应视为感染性废物。

五、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分类定位放置,室内通风、干燥、清洁,做到无尘、无杂物,每日检查,定期消毒,确保无霉变、过期现象。

六、各种无菌包均用化学胶带封包,内放化学指示卡,以监测灭菌效果。

七、手术间只允许放置如手术床、无影灯、麻醉机、麻醉车、输液架、器械台、电刀等必要器械,并需定期擦拭和消毒。

八、实施特殊污染手术后,严格按特殊污染手术后处理要求执行。

九、严格控制进出手术室的人员,认真落实参观制度。

十、按规定做好定期消毒工作。

手术室感染控制

一、人员方面的控制:

(一)非参与手术工作的人员,禁止进入手术室。

(二)凡要参与手术工作人员应当具备手术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及环境卫生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并要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与手术部有关制度、规范。

(三)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更换手术室专用的工作衣、鞋帽、戴口罩、换上手术室的专用鞋子,方得进入手术房间。帽子应能完全覆盖住头发,口罩应能完全覆盖口鼻。

(四)实际参与手术者,包括医师、洗手护士,必须遵照外科刷手规范刷手,方得上手术台。刷手后只能触及无菌物品并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无论是否为无粉尘手套,均不能忽视其存在的粉尘颗粒,所以戴好手套后应立即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手术时禁止随意走动及尽量避免交谈。

(五)手术衣、口罩、帽子如被血液、体液污染或潮湿时,应立即更换。不要将口罩戴在脖子上,也不要将用过的口罩放在口袋里,处理用过的口罩时应提着口罩系带。

(六)工作人员患有皮肤疹、手部有伤口者,不得参与上台手术。工作人员患有呼吸道感染时,不得进入手术室,必要时带两只口罩进入;患有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性疾病时,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

(七)每间手术室参观人数限于3—5人;参观者和实习医生必须远离术者一尺,不得随意靠近;严重感染手术,谢绝参观。

(八)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九)访客、家属及厂商,禁止进入手术室。

(十)工作人员需要离开手术室时应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

(十一)病人术前一日尽可能沐浴,进手术室时一律贴身穿干净病员服,脱去鞋袜并戴好隔离帽。

二、环境方面的控制:

为防止交互感染,无论是人员或器械都遵循单方向的原则: 清洁区->手术区->污物区。

(一)动线的控制:

病人运送:病人用手术推车由病房送至手术室时,换好衣服,戴好帽子。

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换好工作鞋后进入更衣室内,换上手术室的工作衣、工作鞋、戴上口罩、帽子方得进入手术室内的清洁走道,再进入手术房间。

物品运送:手术污染器械经污染走廊运送至打包间,清洗打包后由专用电梯运送至供应室消毒灭菌后存放在手术室无菌间内。有手术时,经由清洁走廊运送至手术间进行手术。

手术房间的分配:本部洁净手术室分为百级、千级、万

级手术室,每一间手术室应有其固定的手术科别,以减少手术间的交互感染。

(二)环境的维护:

1.手术部的建筑布局应当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原则。本手术室是污物回收型,功能分区应当包括:无菌物品储存区域;医护人员刷手、患者手术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各个区域应有明显的标志,区域间避免交叉污染。

2.手术部的墙壁、地面光滑、无裂隙,排水系统良好。3.手术房间的墙体表面、地面和各种设施、仪器设备的表面,应当在每日开始手术前和手术结束后进行湿式擦拭方法的清洁、消毒,墙体表面的擦拭高度为2-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术日晨,用清水擦拭无影灯及手术室地面。手术室自净30分钟。术后清洁房间,用500mg/L有效氯湿式拖地,手术室自净30分钟,遇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按照层流手术室感染、特殊感染手术术后处理方法处理。每周五进行除锈清洁卫生工作。

4.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房间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当分开使用。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布应当是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

5.手术时尽量选用不脱颗粒的材质,包括手术房间的一切用品。

6.手术部应当选用环保型中、高效化学消毒剂,周期性

更换消毒剂,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

7.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的出入。

(三)空调的控制:

1.各洁净手术房间,一般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控制在50—60%,噪声为40~50分贝;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X左右;另装置压力控制器,以自动操作,保持手术室一定的压力(正压),洁净区对非洁净区的静压差为10Pa。并设有两段过滤设备,使输入手术室的空气达99.97%的洁净度。

2.洁净手术部每周定期对设备层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记录。

3.消毒气体、麻醉废气的控制排放,应当利用单独系统或与送风系统连锁的装置。

4.对洁净区域内的非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定期进行清洁。

5.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1次,对滤料层应按照附表一的规定更换。

6.负压手术室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15分钟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求方可进行下一个手术。

三、灭菌物品器械的维护:

(一)进入手术部洁净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进入手术部的新设备或者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

器、设备,应当对其进行检查、清洁处理后方可进入和使用。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区域中,环境干燥通风,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湿度控制在35%-60%之内。

(二)每台手术间都有各自的器械车,放置手术所需的器械、包布。

(三)供应室护士对灭菌物品的供应均需注意灭菌包的有效期限、灭菌指示带的颜色变化、包布的完整性等。

(四)依无菌技术原则打开灭菌包,若包内有异物,视为非无菌,应重新更换。若无菌物品一旦落地,与潮湿物品接触,包装松散或筛孔未闭,一律作为污染包处理。

(五)手术中使用之无菌生理盐水及无菌蒸馏水,做为清洗伤口、沾湿纱布使用或手术

器械使用,应注意有效日期,且当日手术结束未使用完毕即视为污染,不可再使用。

四,污物处理

处理污物时均应依照标准防护措施执行之。尤其是在不了解病人的各项化验结果的情况下(如急诊病人,不配合检查的病人等),将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在接触上述物质、粘膜与非完整皮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戴手套;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处理污物前后注意手卫生等。

(一)器械:

1.手术中沾有血迹之器械,用湿布擦拭。2.关腹时应使用专用的关腹包。

3.器械归位置于器械盘内,以湿布覆盖,防止致病原之散播。

4.手术结束后,与器械班交班送器械清洗间集中清洗处理。

5.器械清洗时,应遵循预冲洗->酶洗(浸泡,刷洗)->冲洗->干燥的步骤。

(二)引流液:

引流液倒入清洗污物槽进入医院下水道内,由专门的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吸引瓶由公务员放入专用的吸引瓶清洗机内进行高水平消毒处理。

(三)布类:

1.污染或湿布类以污衣袋装好,由投送口送洗衣房消毒、再清洗。

2.打开未用的包布仍送包布处理区。

(四)杂物:

1.手术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手术刀片、麻醉穿刺针等锐利废弃物应弃于黄色硬塑料制成的硬质容器内,最后统一送医院感染中心粉碎后高温处理。

2.玻璃安瓿类的易损伤制品应该弃于专用的玻璃类收集

容器内。

(五)医疗废物:

1.感染性废物如沾有血迹的纱布、引流管或其它沾有体液的污物均投入标示有“感染性废物”的黄色塑料袋,当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严实、紧密。由护工集中送至垃圾场集中处理。

2.生活垃圾(如办公垃圾)放置在黑色垃圾袋中后集中处理。

3.所有医疗废物从产生、分类收集、密闭包装到转运处置都必须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处理。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三年,以做到追溯有源。

层流手术室感染手术处理流程

一.术前访视,充分准备。

1.2.3.心、肝、肾功能:有无异常化验指标。备皮是否规范。 有无传染性疾病。

若确诊报告护士长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手术。

二、规范操作,加强防范。

1.推车。固定放置。使用一次性床单,用后焚烧。盖被术后与布类一同处理,推车术后1000-2000mg/l有效氯擦拭。

2.手术房间。安排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无条件时,在非感染手术后。室外挂隔离标识。

3.用物。术前尽可能备齐全,不用的搬出手术间。尽可能选择一次性的用物。

4.人员流动。禁止参观,实习。凡进入手术间后,不得随意出入。巡回安排两人,一人负责室内巡回,一人负责手术间外物品供应

5.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已有感染人员不可参与手术。离开手术间需更换清洁拖鞋、帽子等。

6.用药。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三. 正确分类,合理处置

1.敷料类。一次性使用,黄色袋子密封,标识明显,相关部门焚烧。

2.布服类。一般感染单独包裹送洗衣房。传染性的须经2000mg/l有效氯浸泡1小时后双黄袋包裹标明再送处理。 3.器械。一般和普通传染器械物品用1%多洗酶浸泡15分钟或3%的多洗酶浸泡5分钟后再清洗消毒处理。

4.其他物品。按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器材的性质处理,可焚烧的进行焚烧,不可者先用2000mg/l的有效氯浸泡后分类处理。 5.地面、墙壁用含有效氯1000-2000mg/l消毒剂擦拭,拖地。体液用1000ml加漂白粉50g,搅拌作用2小时。引流物2000mg/l的有效氯作用2小时。各种瓶桶用1%含氯消毒剂浸

泡30-60分钟。

6.回风口:在手术结束后→用3000mg墙壁台面等物品需用3000mg/L的碘伏溶液擦拭再清水擦拭。

7.术中未污染物品置于手术间自净2小时。层流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的处理制度

1.术前:了解病人病情,如有气性坏疽感染、分枝杆菌感染,门口挂“污染手术请勿参观”牌,严格限制人员走动,选用一次性的敷料、手术衣,准备好术中所需用物,不得随意进出手术室。术中关闭空调系统。

2.敷料:在手术结束后→将所有术中使用过的敷料置于规定颜色塑胶袋内→袋口密闭注明感染术后敷料→送焚烧。3.器械:手术器械关节打开,在手术台上用清水将器械血迹初步去除,用包布包好在本室高温高压消毒后,进入一般感染器械处理流程。

4.术中未污染物品置于手术室自净6小时。5.房间:在手术结束后→手术室自净6小时。

6.气性坏疽感染开封后房间做空气培养三次,培养均(-)性启用,再按常规自净后处理。7.自净后处理:

(1) 回风口:在手术结束后→回风口过滤器更换密封取出焚烧处理

→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回风口内外表面,再清水

擦拭。

(2) 墙壁台面等物品需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再清水擦拭。

(3) 地面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再清水擦拭。 8.处理过程中注意自身防护,处理结束注意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推荐第4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2011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广东省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工作指南》等要求,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提高处理和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及其暴发的发生发展,保证医疗安全,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治疗室、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消毒供应室及一次性使用耗材的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有效控制和预防感染。达到医院感染率≤10%,医院感染漏报率≤10%。进一步完善院感病例及多重耐药菌珠监测监测,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控制院内感染暴发及超级细菌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细菌的感染。我院实施了如下措施。

一、工作方案:

1、根据上级要求和指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成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制定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做好工作落实和指导。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须持证上岗。

2、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和明确工作任务:成立以医院业务院长为核心的管理机构,以医务科和护理部为副主任,各科主任及护长为委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监测室(兼职)及各科室监控小组(兼职)。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医院感染管理机构由三级体系构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小组,明确职责和工作任务。

3、每季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通报上一季存在问题,整改跟踪效果及本季度环境卫生监测、消毒隔离检查、院感病例、耐药菌珠的监测以及ICU目标性监测等情况,对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布置重点跟踪工作及下一季工作计划。

二、任务分工: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协调全院各科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对发现问题,提出对策,考评管理效果,研究改进措施,制定有关全院控制感染事务方案。

2、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目标性及基础数据、耐药菌珠等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负责全院各类人员院感知识培训。

3、医务科负责统筹协调感染科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感染调查与控制工作,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

4、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

5、后勤部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负责监督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6、药剂科负责本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管理,监督临床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规定。

7、检验科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开展病原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药敏及耐药性监测。

8、临床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医师、护士负责本科病人及各数据的监测工作,负责本科室职工医院感染在职教育。

三、具体措施:

1、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普通病区每季度一次由临床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护士进行物表及空气细菌监测,特殊病区每月一次。供应室每月进行物表、空气细菌及微生物监测,严格执行消毒供应相关规定。并将相关数据按时向院感科汇报,院感科根据情况进行抽查或复查。

2、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临床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医师,对本科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监控,发现病例按规定上报院感科。院感科每月按科室病人数抽查病历,发现漏报,累计达一定漏报率按相关制度进行处罚。

3、消毒隔离检查:由护理线消毒隔离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消毒隔离检查、院感科不定期组织医务科、护理部及后勤科进行消毒隔离检查及清洁卫生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效果跟踪。对反复存在问题,要求科室进行自查自纠并按相关标准进行扣分。

4、耐药菌珠监测:临床科主任及检验科负责对科室住院指标性病人及长期病患者和长期卧床病人进行耐药菌监测,并将相关数据每月向院感科汇报。院感科根据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季向临床科室公报耐药菌珠情况及相关数据,并监督做好床隔离。

5、ICU目标性监测:从2010年开始,对ICU进行目标性监测,设计重点项目(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等),每月追踪数据,收集好基础数据,为日后分析打基础。

6、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控制目标监测:2011年8月开始实施,由医务科、药剂科和感染科进行质量控制,每月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根据监测、点评结果,对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通报。

7、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由科主任、护长等感染委员会成员进行每季一次对本科职工实施在职教育。重点是开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对新毕业及新调入本院的医、护、药、技人员、实习生由院感科落实岗前培训教育。

四、存在不足:

1、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足,无专职人员,落实各项监控工作量大,对抽查欠全面。

2、供应室、胃镜室合理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院内感染发病病例的诊断、报告、统计、分析等方面做得不够,给科室指导意见不足。

4、环境监测存在部分科室漏监测情况,常规监测有待进一步完善。

5、院内多重耐药菌珠情况不断增加,部分医务人员床边隔离意识不强。

6、血透、术科目标性监测未开展。

7、信息平台有待建设。

五、整改措施:

1、对供应室、胃镜室提出合理化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

2、计划在2012年开展出血透、术科目标性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率监测。

3、对医院感染控制及监控逐步形成形成网络状管理,做好综合目标监测及基础数据收集,落实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和耐药菌珠的监测。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口腔科、手术室、ICU、血液透析室、临床检验部门、消毒供应室)等物表及空气细菌监测的管理。不定时对清洁卫生进行专项检查,查找问题进行整改,并要求科室进行自查自纠。加强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项目(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的管理;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严格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做好院内感染监测,定期对院内感染病例、医院多重耐药菌珠、特殊科室目标性的监测,收集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及时控制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4、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实行科室、医务科、医院病历总质控三级查漏,杜绝院内感染、传染病漏报现象,对漏报病例人员根据医院相关制度进行处罚及批评教育。

5、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好医疗垃圾、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保证医疗垃圾通过正确渠道处理。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感委员会的领导、组织指导及各科室的积极配合下,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XXX医院感科

2011年12月15日

推荐第5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2010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2010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以防控医院感染,保障病人与医务人员安全为主线,认真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全院医务人员院感控制意识不断提高,互相协作,很好的完成了全年院感控制工作。在市疾病控制中心全年质量抽样取得好成绩。全年无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无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法律法规 全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1、教育培训:

(1)为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全年进行了全院院感培训两次,分别为《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及危害》,《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培训,参加人数116人次。考核成绩良好。

(2)为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直报工作的重视,做好直报工作,今年对临床、检验、放射、皮肤等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培训。

为做好今年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先后两次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相关诊疗知识》《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第二版》的培训。

三次培训参加人次达162人,考试成绩良好。为临床预防、接诊、治疗,消毒隔离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3)为加强我院医疗废物的收集交接管理工作,对全院卫生员进行了:六部洗手、个人防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交接等内容的培训。

(4)科室每季度院感知识学习一次,落实良好,笔记齐全。 (5)供应室、检验科特种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完成岗位培训,持证上岗。院感办、供应室参加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六项卫生行业标准的学习。

(6)医疗垃圾管理专职人员完成本年度培训,学习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暂存地院感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发生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考核成绩良好。

(7)今年院感专职人员参加了网络直报员培训和考核。院感专职人员参加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 2、医院感染防范:

(1)及时监测防范医院感染:本年度无院感病例发生。我们同时对全院各病区提出警示,要求各病区有相关病例及时上报,采取加强病房空气消毒、开窗通风、限制病员集中娱乐时间等措施。

(2)消毒隔离与手卫生:各临床科室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完成各项医疗护理工作,操作护理间做好手卫生、手消毒。全年消毒隔离工作完成良好。

在对各临床科室的现场工作检查中发现的个别问题(如:操作中未戴帽子口罩,棉签无开包时间等),都及时与相关科室负责人指出,并立即纠正,同时与当月考核挂钩。

(3)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加强督促,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三级管理。基本做到了抗菌药物使用有说明,病程有记录,使用前有标本采集和

病原学检测。药剂科每双月提供药讯,提供抗生素使用量的排序,为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生药物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全年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为31%。

(4)参与科室医院感染病例的讨论,明确诊断和预防控制措施。 (5)二季度对全院消毒用品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三证是否齐全进行了检查,对于部分过期的三证已通知相关单位给予及时更换。

(6)医疗废物管理:

现场查看各科室医疗垃圾的分类管理情况,各科室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包装有标示、出科有登记执行良好,医疗垃圾暂存点专人管理,出院有登记。污水专职管理人员定时抽样,检验合格。

(7)职业暴露管理:每月调查六个科室职业暴露情况,全年未发生职业暴露。

3、院感监测:

(1)七月市疾病控制中心对我院进行了年度检查和抽样。抽样27件,合格率100%。

(2)全年中每月对各科室进行的双月科室自查、单月院感办抽查(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

(3)供应室压力蒸汽灭菌效果检测合格。

(4)手术切口监测:全年无感染病例发生。 (5)院感率检测:本年度发生院感病例0例。

4、传染病管理:

(1)全年传染病病例共15例,无漏报现象。各科室有登记,报告卡填写准确。网络直报及时准确无漏报。每月有工作小结。

(2)为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今年特发传染病的接诊工作,根据卫生监督所对发热门诊检查的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发热门诊的管理,保证了人员落实,防护用具到位,规范接诊分诊流程,并将接诊流程醒目上墙。督促医务人员将消毒隔离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

(3)四月份按照市疾控中心的要求,每日准时通过邮件和传真向区疾控中心报告我院流感样病例接诊情况,无漏报。

4)按照卫生局的统一要求,5月份为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接种人数88人次。

二、院感控制工作质量持续改进

1、手卫生:

针对手卫生依从性不够的情况,在加强培训和现场检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库房手消毒液和快速擦手液的请领数量的抽查,发现用量和工作需要不符合。立即督促各科室及时补充快速手消毒液,添置手卫生的干手纸。同时加大临床考核力度。

2、质检反馈:

七月接受卫生局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检查,针对检查组提出的问题做出以下改进:

(1)制定了后勤保障部门医疗废物管理的考核标准,积极与后勤部门沟通协调,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增设一名工作人员进行废物回收工作,改进了医疗废物回收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3、消毒隔离:

(1)在病区检查中发现有个别医生、护士在进行治疗时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有不戴帽子口罩的现象。我们及时对本人提出批评,并要求科室领导加强规范操作的执行。

(2)检验科压力锅的内圈老化给予更换,保证了血标本就地灭菌后的回收。

4、传染病管理:

在日常检查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时,门诊上报传染病出现有迟报现象。多因报表转送过程中延误。已要求科室领导多督促,多教育。保证直报整个程序完成顺利。针对个别科室的日志填写不全的情况,已责成相关科室及时补齐。

5、抗菌素应用方面的问题:

去年无指针用药;用药档次过高;联合用药多;越线用药多;围手术期用药未按照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执行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手卫生依从性不够。

2、医疗垃圾暂存点未远离医疗区的问题,有待医院整体规划时的进一步改进。

3、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六项卫生行业标准,我院供应室按照先清洗后消毒的程序,还需规范相应流程,配备相应的冲洗设备。更换消毒包装材料。制定追溯制度,采用信息化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任重道远。新的一年将倍加努力。

新密市大隗中心卫生院 2010年12月3日

推荐第6篇: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 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监测有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两种方法。目前我院实行全面综合性监测,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染科专职人员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回顾性监测2年以后,在2009年拟开展目标性监测。并至少做每年做现患率调查一次,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细菌室负有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病原体分离和耐药情况的责任,遇到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内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科每1-3个月对全院 各科室抽样监测。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监控护师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细菌室负责。重点部门科室每月监测一次。主要由护士长或兼职监控医务人员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标准。

3.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1)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并做好记录。 (2)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主要是高压锅、环氧乙烷锅的监测,每月由供应室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抽查。

三、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规范管理

1.消毒产品的管理: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医院感染管理科参与消毒产品的购入、使用和用后处理的监督指导,具体包括产品购入的质量控制,使用中的监测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后处理的检查、监督和指导。 2.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协助药剂科、质控科的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进行督导,定期检查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反馈检查结果,并根据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规划全院抗菌药物应用,制定限用和轮换制度;临床科室应根据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原则和规范要求,结合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细则,接受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小组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医院医疗垃圾的管理: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制定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规定,临床医技科室应遵照医院有关医疗废物处理的规定在垃圾产生的开始进行分类收集、运送,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和监督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情况。

4.污水的处理:污水的消毒、净化工作由污水站具体实施,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其工作记录、排放水的抽检结果。

5.重点科室和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根据《医疗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加强重点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 四.消毒、灭菌与隔离的原则

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2、根据物品性能选用物理功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到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置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可选化学方法。

3、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和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4、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更换用水,每周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用灭菌水。呼吸机管道应遵照国家或国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指南”定期更换、消毒。

5、内镜的清洗消毒应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

6、地面的清洁和消毒应达到以下要求:

(1)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立刻以含氯消毒剂擦洗。

(2)清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凉干。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8、医院应该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其不同的传播途径,对感染性疾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五、加强手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和依从性: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手卫生指南》,制作各类宣传图片,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宣传、教育。努力促进手卫生设施的逐步改善,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自律性与依从性,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医务人员手卫生方面的工作,将是第三周期“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的重点项目。为了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更好地迎接“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检查,医院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临床重点科室应安装干手设施和非手触式水龙头设施,购入一些手消毒剂,解决医护人员在进行连续性诊疗的间隙手卫生工作欠缺的问题,方便医护人员进行连续诊疗时使用。

1、洗手指征:

(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液和侵入性诊疗操作前后。 (2)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和隔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血透室、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4)脱手套后。

2、手消毒指征:

(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2)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3)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4)脱手套后。

六、职业暴露的预防

根据国家有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规定如《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要求,重新或调整“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制定相应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医院诊疗技术操作规程,正确处理一次性用品,加强职业暴露的防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应按照“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或体液暴露处理流程表”进行暴露处处理、报登记,接受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的咨询指导。切实保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健康安全。

七、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类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知识:根据专业、职业特点决定,主要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等知识。

2.培训的安排: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上岗前必须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在职医务人员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

八、各科室应该根据本方案制定本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措施。

推荐第7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2011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广东省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工作指南》等要求,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程序,提高处理和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及其暴发的发生发展,保证医疗安全,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治疗室、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消毒供应室及一次性使用耗材的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有效控制和预防感染。达到医院感染率≤10%,医院感染漏报率≤10%。进一步完善院感病例及多重耐药菌珠监测监测,分析存在的危险因素,控制院内感染暴发及超级细菌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细菌的感染。我院实施了如下措施。

一、工作方案:

1、根据上级要求和指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成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制定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做好工作落实和指导。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须持证上岗。

2、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和明确工作任务:成立以医院业务院长为核心的管理机构,以医务科和护理部为副主任,各科主任及护长为委员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院感染监测室(兼职)及各科室监控小组(兼职)。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医院感染管理机构由三级体系构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监控小组,明确职责和工作任务。

3、每季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通报上一季存在问

题,整改跟踪效果及本季度环境卫生监测、消毒隔离检查、院感病例、耐药菌珠的监测以及ICU目标性监测等情况,对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布置重点跟踪工作及下一季工作计划。

二、任务分工: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协调

全院各科控制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对发现问题,提出对

策,考评管理效果,研究改进措施,制定有关全院控制感

染事务方案。

2、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负责进行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医院

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目标性及基础数据、耐药

菌珠等监测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负责全院各类人

员院感知识培训。

3、医务科负责统筹协调感染科组织相关科室、部门开展感染

调查与控制工作,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

4、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消毒、灭菌与隔离、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

5、后勤部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负责监督医院环境卫生管

理工作。

6、药剂科负责本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管理,监督临床严格执

行抗菌药物应用管理规定。

7、检验科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开展病原微生

物培养、分离鉴定、药敏及耐药性监测。

8、临床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医师、护士负责本科病人及

各数据的监测工作,负责本科室职工医院感染在职教育。

三、具体措施:

1、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普通病区每季度一次由临床

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护士进行物表及空气细菌监测,特殊病区每月一次。供应室每月进行物表、空气细菌及微

生物监测,严格执行消毒供应相关规定。并将相关数据按

时向院感科汇报,院感科根据情况进行抽查或复查。

2、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临床科控制医院感染兼职监控医

师,对本科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监控,发现病例按规定上报

院感科。院感科每月按科室病人数抽查病历,发现漏报,累计达一定漏报率按相关制度进行处罚。

3、消毒隔离检查:由护理线消毒隔离小组每季度进行一次消

毒隔离检查、院感科不定期组织医务科、护理部及后勤科

进行消毒隔离检查及清洁卫生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

整改,并进行效果跟踪。对反复存在问题,要求科室进行

自查自纠并按相关标准进行扣分。

4、耐药菌珠监测:临床科主任及检验科负责对科室住院指标

性病人及长期病患者和长期卧床病人进行耐药菌监测,并

将相关数据每月向院感科汇报。院感科根据相关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每季向临床科室公报耐药菌珠情况及相关数

据,并监督做好床隔离。

5、ICU目标性监测:从2010年开始,对ICU进行目标性监

测,设计重点项目(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

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等),每月追踪数据,收集

好基础数据,为日后分析打基础。

6、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控制目标监测:2011年8月开始实施,

由医务科、药剂科和感染科进行质量控制,每月对25%的

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根据监测、点评结果,对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给予通报。

7、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由科主任、护长等感染委员会成员进

行每季一次对本科职工实施在职教育。重点是开展医院感

染诊断标准、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职业暴露知识培训;对

新毕业及新调入本院的医、护、药、技人员、实习生由院

感科落实岗前培训教育。

四、存在不足:

1、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足,无专职人员,落实各项监控工作

量大,对抽查欠全面。

2、供应室、胃镜室合理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3、院内感染发病病例的诊断、报告、统计、分析等方面做得

不够,给科室指导意见不足。

4、环境监测存在部分科室漏监测情况,常规监测有待进一步

完善。

5、院内多重耐药菌珠情况不断增加,部分医务人员床边隔离

意识不强。

6、血透、术科目标性监测未开展。

7、信息平台有待建设。

五、整改措施:

1、对供应室、胃镜室提出合理化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

完善。

2、计划在2012年开展出血透、术科目标性监测及抗菌药物

使用率监测。

3、对医院感染控制及监控逐步形成形成网络状管理,做好综

合目标监测及基础数据收集,落实医院感染的病例监测、消毒灭菌监测、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院感染报告制

度、加强医院感染的病原学检查和耐药菌珠的监测。加强

对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口腔科、手术室、ICU、血液

透析室、临床检验部门、消毒供应室)等物表及空气细菌

监测的管理。不定时对清洁卫生进行专项检查,查找问题

进行整改,并要求科室进行自查自纠。加强对医院感染控

制重点项目(呼吸机相关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手术部位感染、透析相关感染)的

管理;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

作制度、手卫生规范、职业暴露防护制度;严格对消毒药

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做好

院内感染监测,定期对院内感染病例、医院多重耐药菌珠、特殊科室目标性的监测,收集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

现危险因素,及时控制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4、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职责明确。实行科室、医务科、医

院病历总质控三级查漏,杜绝院内感染、传染病漏报现象,对漏报病例人员根据医院相关制度进行处罚及批评教育。

5、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

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做好医疗垃圾、医疗废物的管理

工作,保证医疗垃圾通过正确渠道处理。

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院感委员会的领导、组织指导及各科室的积极配合下,工作开展比较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XXX医院感科

2011年12月15日

推荐第8篇: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大章镇中心卫生院感染控制方案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我院感染管理工作控制方案,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医疗环境。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

1、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分管业务院长担任主任,各临床医技及相关职能部门科主任及护士长提任委员。各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一名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组成,使管理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感管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全院工作进行布置,组织制定卫生院及各科室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进行质量监督评价,提出措施及建议。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全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感染病例上报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奖惩制度,一次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制度,建立消毒制度,规范消毒液的使用浓度、更换时间等,输液反应的登记上报制度,各科室物表和消毒液监测制度,消毒及监测登记制度等,并定期检查,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如无菌器械合格率,消毒液合格率、感染率、漏报率、切口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等。及时反馈,与目标责任制及奖惩挂钩,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医院感染的监控

1、开展感染率及漏报率的监测,由感管科每月对全院进行前瞻性调查,进行重点科室目标性监测。各管理小组填报感染病例报表。 1 感管科统计全院的感染率,部位感染率,漏报率及科室感染率、漏报率。每月进行双向反馈,漏报率必须控制在≤10%,院内感染率≤10%。

2、抗生素使用率:每月及季度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反馈。及时通报到各科室,逐步降低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50%以下。

3、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监测:定期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监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4、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输液反应或重大事件,由科室及时上报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和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预防及有效的控制措施,并进行分析和得出结论。

三、微生物学监测

1、根据县疾控中心对我院灭菌物品、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等进行的监测反馈结果,问题严重的到科室召开专题讨论会,提出整改措施,各项指标必须达标。

2、一次性医疗用品监测:器械科购置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由感管科监督检查“三证”,并对其进行检测,保证其供货质量,使用后集中回收率100%。

3、新建设施标准审定:对新建设施进行布局、环境卫生学指标检测,提出审定意见。

4、所有耐湿热的器械全部使用高压灭菌,尽量避免使用消毒液浸泡器械。

5、保证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四、医院废物处理及消毒

1、各科室医疗污物分类密封后进行焚烧。

2、一次性医疗废物统一收集,定点存放,定时回收。

3、洗衣房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收、送衣物车洁、污分开,洗衣房对工作人员被服及病人被服分机洗涤、消毒。

五、继续教育

1、有计划地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采取外出学习或院内办学习班、讲课、科室专题讲座、考核等形式完成培训,并有记录。

2、将各种培训资料发放到科室,由各感管小组根据院感管科布置的培训任务组织本科室人员的培训,每年组织全院性考核1-2次。

六、院感管科工作人员需经常深入病区,指导、检查、接受咨询、落实各项制度,并进行质量考评。

推荐第9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2011年)

在医院整体工作的统一规划部署下,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南通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以及相关规定和要求,并结合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际,制订2011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完善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价;并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要求开展工作。

1、制订全院各类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度,专业技术知识

的培训、考核计划,并组织实施。(有考核、有记录)培训率>90%,合格率>85%。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2、进一步完善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规章制度,并对其落实情况

进行检查和指导。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职责,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督导。

4、医院感染质量考核至少每月一次,向临床科室书面反馈检查结果,

提出整改措施。

5、每季度召开一次临床监控员会议,总结季度工作中存在问题和整

改效果,学习医院感染新知识、新要求、新进展。

6、每季度组织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协调和解决医院感染相关问题,

出席人员不少于委员会总人数的3/4。

二、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监管

1、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

提出措施并指导实施。

2、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负

责人报告。医院感染发生率应

3、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并协

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4、积极开展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院感染管

理组织及相关科室,漏报率

5、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科须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时限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医院感染病例。

6、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月进行重点科室环境卫生学、

消毒、灭菌效果等监测。

7、医院感染管理科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进

行监督管理,对医院购入的此类用品审核的产品相关证件复印件进行保存。

8、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

作提供指导。

9、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10、积极参加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11、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重点科室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并认真落实、督导。本院重点科室包括:手术室、胃镜室、产房、母婴同室、供应室、口腔科等、人流室、换药室、治疗室。加强供应室管理,尤其是组织、设备、质量建设进一步充实到位。

四、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药物人员的自身防护

1、加强医务人员的预防意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2、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手卫

生、手消毒规范,并加强考核。

3、严格要求医务人员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因职业暴露而受感染。

总之,重点抓医院感染管理中各项措施的临床落实,依法管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防医院感染于未然。

推荐第10篇: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

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科〉工作职责

在院长和主管院长领导下 ,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 科 ) 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技术指导、管理与监督。工作职责如下 : ( 一 ) 根据国家和市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 拟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案、实施计划及科室职责 , 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批准后 , 具体组织实施、监督和效果评价。 ( 二 ) 负责组织全院各级各类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及考核。 (

(三) 负责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 , 定期对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进行监督、监测 , 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 , 发现问题及时制定和采取措施并组织实施与效果评价。 ( 四 ) 己被确定医院发生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的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时 , 针对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感染人群采取控制措施 ,\' 监督实施。 ( 五 ) 对购入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资质进行审核 , 对其使用和用后的处理进行监督。 ( 六 ) 结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际 , 开展医院感染控制的专题研究。 ( 七 ) 及时向主管领导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的最新动态 , 定期向全院通报。 ( 八 ) 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关于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 , 协助拟定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的规

章制度 , 并参与监督实施。并及时掌握本院耐药菌的动态。 ( 九 ) 当医院发生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的流行暴发趋势时 , 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 并在第一时间到现场 , 开展调

查 , 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调查结果提交主管领导 , 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必要依据。

第11篇: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创建优质医院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医院感染控制目标

1、医院感染总发生率≤10%

2、医院感染漏报率≤10%

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

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

5、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送检率>30%,尽量提高血培养送检样本比例。

6、无菌切口感染率≤0.5%

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8、环境卫生学监测总合格率≥95%

9、加强手卫生,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洗手方法正确率≥95%.

10、降低手术部位感染、院内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血液透析相关血液感染及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11、医院感染暴发为“0”

三.保证措施

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健全,发挥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下设医

院感染管理科,配备感染预防、控制专职人员,各临床医技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任组长,各配备一名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负责科室日常感控措施落实。

2、完善医院感染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感染病例监测、抗生素使用监测、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等。

(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利用全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方法,主要由临床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和报告,由感控科专职人员进行临床干预,收集感染卡片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向全院反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至

少每年做现患率调查一次,如果病区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应立即报告院内感染控制科,院内感染控制科根据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环境、物品监测,确定是否为流行,找出流行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必要时启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细菌室应承担相关的监测工作。

(2)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内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科每季度对全院各科室抽样监测。科室感染监控小组每1-3月进行监测一次,主要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监控护师及科室监控护师完成采样工作,细菌的分离或培养由细菌室负责。院内感染控制科定期检查,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指标。

(3)消毒剂、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科室感控护士负责采样,医院感染控制科进行抽查督导,使用中的浓度监测由科室完成,不要时做好记录。

(4)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主要是脉动预真空高压锅,快速灭菌器等,按照规定由供应室及使用科室按要求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植入材料器械每锅进行生物监测。并对灭菌后的无菌物品每月进行微生物监测一次,做好记录。医院感染控制科定期检查。

(5)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相关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降低相关感染率。

重症医学科、神经外一科、神经外二科、CCU病房按时填写监测表格,严格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感控科监督执行,并汇总分析,定期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6)开展新生儿感染目标性监测:儿科、妇产科填写监测表格,感控监督指导执行。

(7)开展透析相关感染监测:透析室等相关科室发现及时发现感染病例,填写监测表格,感控科、医务科、护理部监督执行。

(8)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手术室、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内镜室、介入科、ICU、新生儿病房、产房、口腔科、检验科,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等监测,并及时上报,感控科每月按照医院感染质量检查考核标准检查监督,杜绝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9)继续开展多重耐药菌监测,临床科室及时送病原学标本,检验科发现多重耐药菌,按照《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方案》,立即电话报告感控科、临床科室,感控科专职人员现场检查指导,提出干预措施,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10)每年至少召开2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对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形成决议。并监督执行。

(11)加强手卫生,逐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洗手方法正确率≥95%

感控科调查分析,医务科、护理部监督,科室感控小组负责执行。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贯穿于医疗活动中

(1)消毒灭菌产品的管理:消毒灭菌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

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设备科、药剂科按照相关制度把好入口关,使用科室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医务科、护理部监督;院内感染管理科参与消毒产品的购入时证件审核、使用和用后处理的监督指导。

(2)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协助医务科、质控科、药剂科,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督导,定期检查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应用的情况,反馈检查结果;定期以简报的形式反馈病原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在全院所有手术科室开展围手术期用药和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各手术科室按时填写监测表格,严格执行《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SOP》,手术室、供应室配合完成。感控科负责收集汇总分析,医务科、护理部负责监督执行。

(3)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及各临床医技科室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管理知识和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各类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知识:根据专业、职业特点决定,主要有: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和标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卫生学等知识等。

培训的安排: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上岗前必须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在职医务人员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学时。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6学时。

5、医院医疗垃圾的管理:

根据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

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制定医院医疗废弃物的管理规定,临床医技科室应遵照医院有关医疗废物处理的规定在垃圾产生的开始进行分类、收集、运送,院内感染控制科、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定期检查监督。

污水的处理:污水的消毒、净化工作由污水站具体实施,总务科对医院污水处理负责。

6、职业暴露的预防

配合防保科,根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指导医务人员正确处理一次性用品,加强针刺伤的预防,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技术指导。按照“医务人员发生血液或体液暴露处理流程表”进行暴露处理、登记,及必要的预防注射,切实保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7、科室应根据本方案制定本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方案和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二零一二年一月八日

第12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新华常亚峰内科诊所

2011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在院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积极协作,全所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与院成我所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流行与爆发。

1定期召开医院感染委员会例会,明确负责分工,协调解决感控措施实行中存在的问题。

2充分发挥临床感控管理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24小时报病制度,尽早送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有效治疗分析并调查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避免流行与爆发。

3加强消毒隔离制度,每月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重点科室特殊情况家属加强监测。各项监测项目达标。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大于等于98%。使用中消毒剂合剂率为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今年落地每季度开展一项目标监测,如手卫生,听诊器,桌面等。

4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露事件。

5临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4例,实行医院感染爆发预警报告。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爆发性流行。杜绝恶性医感事件的发生。

6对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流行、爆发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控制措施。24小时内完成逐级上报。

7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纳入本年度工作重点。采取院外及院内形势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落定岗前培训。 8将手卫生与职业暴漏防护问题纳入本年度防感工作重点。

9定期自查,结果纳入质量考核。

年月日

第13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2010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一、做好院内感染监测;①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2对科室强调医院感监测的意义并对每一份病历都进行监测。③每月对科室的环境、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等进行常规监测。

二。认真贯彻执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认真作好传染病的上报工作。

三、加强消毒隔离制度,每月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各项监测项目达标。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e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四。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照射强度。

五、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六、科室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4例),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积极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性流行,杜绝恶性院感事件的发生。

七、对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流行、暴发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控制措施。24小时内完成逐级上报。

八、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纳入本年度工作重点。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加强岗前培训。

第14篇:感染控制委员会总结

Xxxx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总结

Xxxx年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贯彻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原则,突出目标性监测,强化对医院感染高发部位和重点科室的管理,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确保医疗安全。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医院感染发病率为%;

2、一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为%;

3、医院感染漏报率为%;

4、常规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为100%;

5、传染病报告率为%;

6、医院感染专业培训率和考试合格率均达到95 %以上;

7、未发生医源性艾滋病传播和重大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二、主要工作的完成情况

(一)组织领导方面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在年初顺利完成换届,充分发挥三级组织机构作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统筹领导,协调机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互相协作,工作顺畅。感染控制科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监测、收集、统计,并定期向全院通报。各科室监控小组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定时对科室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质量考评。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管理制度方面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管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xxxx年,感染控制科在 1

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及细化工作流程。制定并完善了《xxxx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指导意见(试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预防措施》等多项感控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专人负责检查指导,确保制度的落实。

(三) 在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1、医院感染发病监测

Xxxx年共监测病例 例,占同期出院病例的 %,其中发生医院感染 例,医院感染部位排在前三位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败血症。三者占全部医院感染的%,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

2、开展目标性监测

进行了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抗感染药物使用率、围手术期抗感染药物应用三项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标本送检率%(要求指标≥70%)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要求指标≤50%)。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时机正确率

3、医院感染漏报监测

经过培训、下科指导、网上直报、周会点名、医疗质量分析会、院首长查房讲评等措施方法的应用,各科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都有显著提高,漏报情况较少,全年仅查到漏报病例 份。漏报率为%(要求指标≤10%,去年同期为%)。

4、微生物学监测

感控实验室全年共开展常规监测业务5类13项,工作量共计 件。通过以上定期监测以及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及时发现了个别部门高压蒸汽灭菌器、内镜清洗消毒机以及空气消毒机等出现的故障,以及透析机、氧气湿化瓶、呼吸机湿化瓶所出现的洗消问题,并及时通知临床进行整改,有效地

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除此之外,还对新装修、新搬迁的科室进行了环境学监测,对新增消毒灭菌设备进行效果监测,使用中消毒剂效果监测,保证临床正常使用及医疗安全。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每季度对全院临床标本细菌耐药性进行通报,每年制作小册子发给临床医生人手一册,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四)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

1、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

感染控制科设两名专职人员下科检查指导,并制定重点部门、临床医生和护士质控考核标准,下发给临床,逐步实现由被动管理为临床主动管理。并对重点环节进行重点调研,建立重点部门及环节的个体化流程制度及评分标准,方便进行重点管理。

2、围手术期合理用药管理

通过抽查手术科室病历、到临床和手术室调研发现,我院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机合格率仅在 左右。为此医院感染委员会制定了《xxxx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指导意见(试行)》,组织外科主任修订认知。并例入明年重点管理计划。

3、多重耐药菌的管理

为了有效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感染控制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医院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预防措施》,及多重耐药菌感染隔离预防流程,隔离标牌,并设立专职医生进行管理,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及时隔离治疗,医务人员按照接触隔离要求进行防护,意在切断传播途径杜绝其暴发流行。

4、呼吸机使用管理

在呼吸机使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落实了使用中呼吸机的消毒登记制度、使用后挂《待机状态》标牌制度。特别对公用呼吸机管理,实行谁使用谁消毒登记制度,提高其使用规范性和溯源依据,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5、传染病疫情的管理

Xxxx年共报告传染病 种, 例,传染病漏报 例,漏报率 %,国家要求传染病1例也不能漏报。医院对漏报的个人给予了相应的处罚。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成立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了《甲型H1N1流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新建面积 米的发热门诊,购进了防护用品,制作了宣传板和宣传单,在并对门急诊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进行工作流程的细化、人员的培训、检查指导和管理,确保在我院就诊不漏过甲型H1N1流感病人.

6、医疗废物管理

感控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馈。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7、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

为加强消毒药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感控科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定期抽查,并进行不定期抽查采样,以确保其使用安全。

(五)在医院感染专业培训方面

根据实际需要,感控科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医、护、保洁人员进行了八项感控专题培训。并根据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工作忙、时间紧等特点,采取了分时段、小班授课、骨干培训、网上课件下载等方式,以保证参训人

数和参训质量,取得明显效果。几次感控考试平均成绩均为95分以上。除此之外,医务部还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社会组织的相关知识培训。如:全院消毒人员、肠道门诊、发热门诊人员的培训,并取得上岗证。

(六)在宣扬感控文化方面

1、创办医院感染控制网

感控科在医院图书管网站上建立感染控制网页,宣传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医院感染和传染病诊断标准的在线学习,实现医院感染、传染病、输液反应、职业暴露报告的无纸化。同时,以此为平台,大力宣传推行感控文化,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感控意识,增加其感控行为的自发与慎独。这也是我们医院感染管理的新举措与特色技术。

2、对重点科室的宣传

对口腔科、透析室、美容中心等社会关注热点进行感控宣传,增加科室知名度以及患者认同率。

3、举办手卫生月活动

在医院举办手卫生活动月,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安全和院感意识,增强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控制执行力文化。活动月举办前,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抽测合格率仅有%,举办后合格率提升为%。

4、接受全军为兵服务检查取得好成绩,为医院赢得了良好声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科室医院感染和传染病仍有漏报情况。

(二)围手术期用药时机掌握普通存在问题。

(三)“三生”及保洁员的医院感染岗前培训仍需加强。

(四)部分重点科室与重点环节的管理还有待细化。

(五)随着新发传染病及多重耐药菌的增加,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是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六)ICU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发部门,对ICU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工作有待加强。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二0一0年三月十六日

第15篇:我院感染控制规划

建阳市立医院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2012-2015)》(卫医政发〔2012〕63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机制,着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队伍建设,着力加大相关法规、规章及规范的贯彻执行力度,推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目标。

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为主线,以“科学防控、规范管理、提升能力、完善体系、强化落实”为原则,以医院感染管理专业队伍能力建设为核心,健全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切实加强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落实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

(二)具体目标。

1、到2015年,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结合我院实际,不断细化完善相关规范、标准、操作规程,形成比较全面的覆盖医院感染重点环节及重点部门的标准体系,逐步实现医院感染防控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

2、到2015年,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切实履行职责,发挥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的作用。

3、到2015年,建立符合我院实际的医院感染监控体系,实施科学、有效监控,及时分析、反馈监测信息,持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升医院感染监控水平。

4、到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队伍专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能力素质胜任岗位要求。

5、到2015年,切实提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执行力。重症医学科(监护病房)、手术室、血液透析中心(室)、新生儿室、消毒供应中心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建筑布局、人员配备、质量安全管理等达到国家有关要求。医院感染重点环节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风险有所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专项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6、到2015年,医务人员落实医院感染防控基础性措施依从性明显提高。临床医务人员科学防控医院感染的意识显著提高,自觉落实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手卫生等医院感染防控基础性措施,手卫生依从性在现有基础上每年提高10个百分点,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相关工勤人员知晓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规定。

(三)主要任务。

1、健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网络体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开展人员培训、指导评估、督导考核等工作,推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能力。

有效发挥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的作用。医院感染委员会要在分管院长领导下,定期组织会议研究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分解至医务、保健、护理、药剂、检验、后勤、设备等相关职能部门,狠抓落实,持续改进质量。感染管理科要加强对临床一线的业务指导,定期深入临床一线,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适当的防控措施,并及时给予纠正。要重视发挥临床一线护士长、感控医生、感控护士的作用,加强业务培训,协助感染管理科落实防控措施、督促医务人员规范行为、收集

— 1 —

问题及时反馈。

充分发挥医学会、医院协会、护理学会等团体相关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作用,通过各学术团体相关专业委员会推进医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的宣贯与实施,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意识,切实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干预措施落实在临床工作中。

2、加强院感专职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院感专业队伍自身素质能力,有意识地培养、构建专业人才梯队。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岗位培训制度,专职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完成相应的业务学习,每人每年参加本专业继续教育培训不少于16学时,并依据其业务学习、专业能力及论文撰写情况进行定期考核。积极为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职称晋升创造条件。同时,加快学科发展以及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步伐。

3、强化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础管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须对医院的建筑设计、重点部门的分区布局、工作流程等进行论证、评审。要强化医疗机构环境管理,强化落实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等各项规范、标准。通过广泛宣传、日常督促和奖惩机制等办法,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落实,提高他们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敏感性,及时报告医院感染信息。

4、加强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管理。要根据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发展需要及面临的形势,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等,不断更新并细化医院感染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科学、有效指导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

要针对重点部门(如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中心、新生儿室、产房、内镜室、口腔科和导管室等)适时实施医护人员岗位准入制,并纳入特殊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加强管理;要针对重点环节(如各种插管、注射、手术、内镜诊疗操作等)采取一揽子有效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要求,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

5、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协作机制。医院感染管理涉及感染病学、临床微生物学、流行病学、消毒学、药学等多学科,在医疗机构内涉及医院感染管理、医务、保健、护理部门、临床检验、药学、消毒供应中心、后勤保障部门以及各临床科室等多个部门和科室。医疗机构要重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建设,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的多学科、多部门合作机制,加强学科、部门间协调沟通,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合力推进医院感染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

6、完善医院感染监控体系。要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监测方案、确定监测项目,规范开展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及耐药菌等的目标性监测,提高监测质量,及时向临床反馈有价值的信息,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防范医院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

7、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清洁、消毒灭菌、隔离和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的有关规定,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同时,要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提高参与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导水平和能力,满足医院感染管理对微生物监测、细菌鉴定、标本质控的基本要求。

8、加强科学研究与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行动,掌握国内外动态,学习、借鉴和推广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不断提高我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三)认真贯彻落实,务求工作实效。

(四)加强督导考核,认真总结评估。

— 2 —

第16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2010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里,结合省卫生厅的“二甲医院的评审工作的复评标准”,提高我们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为目标,认真履行各自相关职能,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院感染质控持续改进工作的发展,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流行与暴发。

一、做好院内感染监测;①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对临床科室强调医院感监测的意义并对每一份病历都进行监测。③每月对全院的环境、空气、物衣、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等进行常规监测;④指导传染病分诊点的科室部局及消毒隔离工作;⑤按照卫生部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内窥镜、口腔科、供应室的操作、消毒。

二认真贯彻执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每日收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搞好结核病转诊管理。

三、加强消毒隔离制度,每月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重点科室特殊情况加强监测。各项监测项目达标。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无菌器械保存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今年落实每季开展一个项目目标监测,如手卫生、听诊器、电脑键盘等。增加产房、手术室卫生员手采样。

四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照射强度。

五、门诊严格实行分诊制度,病区落实探视制度。

六、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七、临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4例),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积极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性流行,杜绝恶性院感事件的发生。

八、对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流行、暴发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控制措施。24小时内完成逐级上报。

九、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纳入本年度工作重点。采取请专家及院内讲座形式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落实岗前培训。

十、将手卫生与职业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本年度院感工作重点。

一、定期自查,结果纳入质量核考。

勐腊县人民医院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二日

第17篇: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医院感染控制方案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更好地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我院感染管理工作控制方案,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良好的医疗环境。

一、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

1、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调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分管业务院长担任感管委主任、医务部主任、感染管理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担任副主任,各临床医肢及相关职能部门科主任(副主任)及重点科室护士长提任委员。感染管理科由2名专职人员组成,一名副主任护师,一名主管护师。各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一名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组成,使管理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感管委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全院工作进行布置,组织制定医院及各科室相关规章制度和实施,进行质量监督评价,提出措施及建议。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全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管理办法,感染病例上报制度,医院感染控制奖惩制度,一次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制度,建立消毒制度,规范消毒液的使用浓度、更换时间等,输液反应的登记上报制度,各科室空气、物表和消毒液监测制度,消毒机监测登记制度等,并定期检查,制定质量评价标准,如无菌器械合格率,消毒液合格率、感染率、漏报率、切口感染率、药敏检测及抗生素使用率等。及时反馈,与目标责任制及奖惩挂钩,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

二、医院感染的监控

1、开展感染率及漏报率的监测,由感管科每月对全院进行前瞻性调查,进行重点科室目标性监测。各管理小组填报感染病例报表。感管科统计全院的感染率,部位感染率,漏报率及科室感染率、漏报率。每月进行双向反馈,漏报率必须控制在≤10%,院内感染率≤7%。

2、抗生素使用率及病原学检查监测:每月及季度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反馈。及时通报到各科室,逐步降低抗生素使用率,控制在60%以下;微生物送检率达到50%以上,规范标本的收集方法及细菌培养。

3、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监测:定期对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进行监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4、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输液反应或重大事件,由科室及时上报医务部、药剂科、护理部和感染管理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预防及有效的控制措施,并进行分析和得出结论。

三、微生物学监测

1、每月对全院的空气、灭菌物品、消毒液、工作人员手、物体表面等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及时反馈,问题严重的到科室召开专题讨论会,提出整改措施,并定期进行消毒隔离工作质量检查(1-2次/周)。各科进行消毒液浓度监测。每月进行上述相关项目检测。重点科室重点监测,各项指标必须达标。

2、一次性医疗用品监测:器械科购置的一次性医疗用品由感管科监督检查“三证”,并对其进行检测,保证其供货质量,使用后集中回收率100%。

3、新建设施标准审定:对新建设施进行布局、环境卫生学指标检测,提出审定意见。

4、所有参耐湿热的器械全部使用高压灭菌,尽量避免使用消毒液浸泡器械。

5、根据卫生部对内窥镜室医疗器械消毒规范,制定科室制度,并监督执行。

6、保证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四、医院的污物(水)处理及消毒

1、各科室医疗污物需排放至医疗废水专用下水道,医疗污物分类密封后才能投放垃圾暂存间。

2、医疗废物由保洁部派专人统一收集后,送“金川公司”统一处。

3、污水处理每季度采样送市疾控中心监测,并提供结论资料。

4、洗衣房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收、送衣物车洁、污分开,传染病被服病房封闭送洗衣房后单独消毒洗涤,洗衣房对工作人员被服及病人被服分机洗涤、消毒,感管科定期监测。

五、继续教育

1、有计划地对全院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采取外出学习或院内办学习班、讲课、科室专题讲座、考核等形式完成培训,并有记录。

2、将各种培训资料发放到科室,由各感管小组根据感管科布置的培训任务组织本科室人员的培训,每年组织全院性考核1-2次。

六、感管科工作人员需经常深入病区,指导、检查、接受咨询、落实各项制度,并进行质量考评。

感染科

第18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2010年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计划

2009-12-18 09:31:39|分类: 工作计划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新的一年里,结合省卫生厅的“二甲医院的评审工作的复评标准”,提高我们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为目标,认真履行各自相关职能,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院感染质控持续改进工作的发展,结合我院工作实际,

特制定2010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流行与暴发。

一、做好院内感染监测;①控制感染率并减少漏报:对临床科室强调医院感监测的意义并对每一份病历都进行监测。③每月对全院的环境、空气、物衣、医务人员手、消毒液、无菌物品等进行常规监测;④指导传染病分诊点的科室部局及消毒隔离工作;⑤按照卫生部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内窥镜、口腔科、供应

室的操作、消毒。

二认真贯彻执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每日收集传染

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搞好结核病转诊管理。

三、加强消毒隔离制度,每月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重点科室特殊情况加强监测。各项监测项目达标。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无菌器械保存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今年落实每季开展一个项目目标监测,如手卫生、听诊器、电脑

键盘等。增加产房、手术室卫生员手采样。

四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照射强度。

五、门诊严格实行分诊制度,病区落实探视制度。

六、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七、临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4例),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积极预防医院

感染暴发性流行,杜绝恶性院感事件的发生。

八、对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流行、暴发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控制措施。24小时内完成逐级上报。

九、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纳入本年度工作重点。采取请专家及院内讲座形式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

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落实岗前培训。

十、将手卫生与职业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本年度院感工作重点。

十一、定期自查,结果纳入质量核考。

第19篇:院内感染控制方案

院内感染控制方案

一、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三、

1、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2、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单位应同时报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

3、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确定为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卫生行政部门,省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报告后,应于24小时内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4、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四、医院出现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证实流行暴发: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衰率,若罹衰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关流行或暴发。

2、查找感染源: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源学检查。

3、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4、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存接收新病人。

5、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予以保证。

五、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院关于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后,应及时做好以下工作:

1、组织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协助医院进行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的调查与控制。

2、组织当地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指导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制度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3、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对感染病人的诊治。

六、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

抗感染药物的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1、医院应建立健全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

2、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的抗感染药物专家或有抗感染药物应用经验的医师负责全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工作。

3、检验科和药剂科须分别履行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和定期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的指责,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

4、临床医师应提高用药前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护士应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映,配合医师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

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

一、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二、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

三、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注意剂量、疗程和合理的给药方法、间隔时间、给药途径。

四、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五、注重药物经济学、降低病人抗感染药物费用支出。

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建议

1、已明确的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菌药物。

2、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感染药物,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感染不能排除,可酌情选用抗感染药物。

3、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感染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

4、应用抗感染药物前及时正确留取临床标本。

5、严格控制抗感染药物的皮肤、粘膜等局部用药。

6、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力,不过分依赖抗感染药物。

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原则

一、目前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治疗作用,但对病毒无效。

二、不作退热用。

三、抗菌药物尽量不供皮肤粘膜等疾患局部应用。

四、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要严格控制

抗菌素的管理

通过药房核查处方,严禁大剂量使用,查对抗菌素联合用药是否合理,以及抗菌素的使用有否适应症,也可通过药师参与查房等手段。

院内感染控制重点措施

(一)协助组织药师和医技部门人员预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督,指导医师和医技部门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二)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统筹协调相关科室、部门,开展感染调查与控制的工作,根据需要进行医师人力调配,组织对病人的治疗和善后处理。

(三)协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灭菌与隔离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势时,根据需要进行护理人员调配。

(四)负责组织医院废弃物的收集运送及无害化处理工作,监督医院营养室的卫生管理工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要求对洗衣房的工作进行管理工作,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五)负责本源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管理,定期总结、分析和通报应用情况,及时为临床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督促临床人员严格执行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和应用原则。

(六)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开展医院感染病源、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向有关部门反馈,并向全院公布。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

(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八)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源学检验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写报告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领导(防疫站),并协助调查。发现法定传染病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报告,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院内感染的鉴定和报告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科必须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监测资料应妥善保存,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2、医院应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评估,开展医院感染的漏报调查,调查样本量应不少于年监测病人数的10%漏报率低于2%。

3、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传染病隔离制度

1、为防止传染病交叉感染,工作人员必须穿隔离服、戴帽子、口罩。

2、传染病人送传染科隔离治疗,病区分开,病种分开,包括对疑似病人隔离防治。

3、对辅助检查如理疗、放射、超声、检验病人可分开时间或指定地区确诊或到病室床头,避免传染机会、途径。

4、病人进入病房,应领取病人的衣服,病人衣帽不得与医务人员服装接触混杂。

5、传染病每室只收一种传染病人,患者不得随意离开病房,严格控制探视陪护。

6、对传染病人物品要严格管理,标本要严格管理或处理消毒。

7、清洁物与污染物要和消毒后的东西绝对分开,洗衣房应将传染病人的衣服分放标明。

消毒污染物处理

1、要做好预防性消毒,经常性消毒,终末消毒。

2、病人排泄物、分泌物,经消毒注入下水道,病人离开或死亡后,室内及床单一律更换进行消毒,其他物品同时进行去污消毒处理。

3、对传染病人的衣物及污染物用过器皿应严格消毒,特殊处理或焚烧。

4、对一次性物品用后彻底毁形、焚烧,其他物品应彻底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5、遵守操作常规无菌观念,化分有菌区和无菌区,消毒后物品不要和使用过物品混放。

6、消毒采取化学煮沸,压力整齐,烧灼干烤,紫外线化学制剂消毒灭菌。

7、环境卫生加强管理,通过监测有目的进行污物处理、防腐除害灭菌。

第20篇:医院感染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

作者 田彩虹

摘要:目的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转变观念,提高防范技能,健全管理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加强知识培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规范和提高,控制意识逐步加强,控制措施得到落实。结论 采用各种管理手段,\"过程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控制管理意识,促进了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的持续发展与不断改进。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方法;成效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1),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国际、国内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当代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重大课题。特别近几年来,新、旧传染病的流行,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概率,另外,随着医院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展和应用,也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诊疗环境,结合我院近几年来医院感染管理实践,体会如下。

1健全管理组织,制定并落实规章制度

1.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建设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保障。我院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任主任,副院长任副主任,感染办、医务科、护理部、药械科、检验科、总务科等科室主任及病区护士长等为委员;下设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各科室成立感染管理小组,科主任、护士长任组长,监控医师、护士任成员,形成完整的三级管理体系。各级组织职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1.2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做好预防医院感染工作,主要取决于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条例,结合我院实际,感染办制定了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内容包括:

1.2.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如: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例会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制度、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制度等。

1.2.2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是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结合各临床科室的具体情况就工作内容制定的制度。如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制度、门急诊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病房的感染控制措施、口腔科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等。

1.2.3医院感染工作流程:是根据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原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结合

具体的工作过程,制定的程序化的规则:如气管插管操作程序、留置导尿管的操作程序、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流程、医务人员血液暴露处理流程、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处理流程等。 1.2.4医院感染管理评价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制度结合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医院管理的实效进行考核的规定。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消毒灭菌效果考核评价标准、消毒隔离效果考核评价标准等。

2加强知识培训,提高管理意识

2.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管理能力和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2)。(1)医院领导重视专职人员的业务培训,专职人员每年参加省卫生厅、省护理学会举办的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班,及时获取感染信息,更新感染知识。感染办主任每三年参加一次全国举办的医院感染管理学术会议,及时了解感染知识新动态,各种监控措施的持续改进,制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除此专职人员还博览专业杂志及有关书籍,从而使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2加强全员感染知识的培训

要做好医院感染管理,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医院感染发生和发展是错综复杂的,涉及到许多环节,涉及到临床、医技、后勤和行政等多个部门,因此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必须普及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对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医师和护士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每年的培训要达到相应学时,合格后方能上岗,培训记录可作为职称晋升参考。通过培训,医务人员能够重点掌握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消毒药械正确使用、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医务人员手卫生、医院感染的隔离技术、消毒与灭菌技术,各种消毒、灭菌剂的正确应用,医院环境微生物学监测标准、空气、物体表而、手的采样方法,标本的采集(留取、运送)等,并能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发挥积极作用。对工勤人员进行基础卫生学和

消毒隔离基础知识培训,让他们了解传染病的预防知识,清洁与污染的区别,简单消毒、隔离方法,洗手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等。对病人及陪视人员,采用宣传栏、和入院须知等形式对他们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增强清洁、卫生观念,配合落实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及陪住制度,规范他们在医院的行为。

3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监测

3.1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大力推行\"标准预防\"预防的理念及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性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正确执行接触隔离、空气隔离(3)。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之一。因此,洗手是切断通过医护人员操作而导致感染的关键。在手卫生全员培训的基础上,感染办将洗手六步方法,做成彩色图片,张贴在每个病区治疗室、换药室及门诊的水龙头旁,全部科室换成非手触式水龙头。每位医务人员配备手消毒剂,特别强调每进行一项操作前后和接诊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或手消毒,感染办经常巡视、提问、检查、指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严格进行消毒操作。既要注重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也要重视对患者的防护。特别要注意HIV感染的防护,所有手术患者必须进行术前HIV初筛,对疑是HIV感染和具有HIV感染可能的患者必须进行监测,对HIV阳性手术和急救手术,所有医护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

3.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科室每月或季度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剂、无菌物品等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感染办和检验科每月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等重点科室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协助科室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使医院感染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控制。

3.3感染病例监测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天深入科室,通过查看病历、查房、向经治医师了解等方式,掌握感染病例的详细情况,及时督导感染控制措施。感染病例经治医师必须24h内报感染办,发现感染病例迟报或漏报,则根据医院相关制度对科室和经治医师进行不同处罚。感染办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反馈,每季度公布感染率前几位科室的感染率、部位分部及致病情况。

3.4手术切口目标标性监测

为了解我院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情况,我们于2010年9月1日始,有计划地开展科室手术切口目标性监测,即手术患者术后第1天始,每天按照调查表进行登记,月末进行汇总、分析、反馈。主要登记调查科室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手术前、围手术期、手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了解该科室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危险因素及感染率的变动趋势,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达到有效控制感染的目的。

3.5加强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

首先严把采购订货关,采购部门认真审查“三证”,感染办定期限进行审核,杜绝劣质产品进入医院。其次把好质量验收关,采购部门严格查验包装、特别注意包装上的灭菌方法、有效期等标识,保证合格产品用于临床;科室使用前再次检查外包装及有效期,保证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再是把好用后处理关,所有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按分类置锐器盒或感染性医疗废物袋,密封扎口,科室日产日清,医院专人回收,有交接记录。

3.6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

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要求临床医师积极开展病原学检查,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避免由于滥用抗菌药物所致有菌群失调、深部真菌感染的出现及诱导耐药菌株的产生。我院医务科还制定了“抗菌药合理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抗菌药物

使用权限,督查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定期反馈抗菌药物使用结果,干预滥用抗菌药物。

4、注重日常工作,持续质量改进

4.1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使用

为了便于掌握全院各科室医院感染动态以及影响及制约医院感染的因素,我院感染科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内容包括:科室感控小组名单、职责、年度计划、各科消毒的监控记录,职业暴露登记及处理,月质量监测登记等。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是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真实再现,系统、规范、连续地记录自我检查及感控科反馈的监测信息和评价结果,使科室领导及时了解本科室医院感染现状和规律,以便积极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内容具体,工作责任和质控指标明确,对监控员工作具有指导性。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使用,加强了监控小组的管理理念,对科室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全方位指导,既规范统一科室监测方法与流程,避免偏差和遗漏,也提高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2009-2010年全院常规项目监测平均合格率为98.84%。医院感染管理手册的使用,更新了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理念,提高了全员医院感染的防范意识,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医疗废物与教育培训管理等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4.2质量持续改进

医院感染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有医疗活动,医院感染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医院感染管理就是要将人为因素或者医源性因素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或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它的发生。为此,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监测,不断寻找易感因素、易感环节,易感染部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这就是持续改进的过程,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发生了。如: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的出现为早期发现胃癌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经过一段临床实践,我们发现在消化内镜的使用中,如果不解决消化内镜的消毒问题,消化内镜可能成为血源性病原体传播的新途径,为此,我们制定了内镜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来解决此问题。但内镜的清洗消毒解决了,可能我们又发现消毒方法会带来对内镜的损害,我们又会寻找有效的、

低腐蚀的内镜消毒方法,这就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为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该将此方法作为制度,避免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缺乏连续性和过于表面化的状况。

并根据卫生部新的法律法规文件,对有关制度及时修订,使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使医院感染管理能依法监控,科学指导,有的放矢,规范管理。

医院质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效已成为评价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5)标(4)。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管理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坚持以监测为基础,管理为手段,控制为目标,才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与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秦小平、医院感染管理使用指南[M]、医学出版社、2004 【2】盖显英、王成玉、董英华等 全面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医院管理水平[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 【3】胡小兵、李松黎巴嫩中国维和二级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4】冯友惠、王琴、尹金贵等 录入ISO质量标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质量[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 【5】邹丽华、王卫兵 现代医院感染管理探讨[J]、中华医学感染学杂志、2008

感染控制工作汇报
《感染控制工作汇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