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多媒体背景(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7:05:47 来源:工作汇报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多媒体教学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及减轻教师的负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不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师幼的情感的交流、幼儿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发挥等弊端。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 幼儿教育 多媒体

自从二十一世纪以来,高科技信息技术占据着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为教育改革带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进行了一次新的课程改革,建立了一个更适合现代教育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将知识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发展性的教学形式。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利用画面、文字、声音、图像相结合的方法,为幼儿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并且使很多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因此,有效的教学环境更能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且诱发他们与知识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让他们更有兴趣参与学习活动,收获更多的知识。

美国教育家诺尔曼·丹森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有情感的人。由此看来情感对幼儿的全身心的发展非常重要,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课件的展示幼儿能够看见、听到和容易感受到,并且在多媒体营造的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拥有真切的体验情景,这样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理解并接受新的知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幼儿亲自探索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感受到美的存在,得到情感的满足。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知识内容教师是无法运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的,这些知识内容往往需要幼儿自己掌握理解,是教学的重难点。如果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教学内容通过动画、音乐、图片等真实地模仿表现出来,就能够轻松解决自身无法用语言表现出来的问题,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和对幼儿的了解,很多事物在生活中是不常见的,而幼儿的认识第一来源是自己周围生活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孩子们看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不常见的东西,甚至是一些已经灭绝的事物,这样它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扩大他们的认知范围。

以前,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让幼儿更好有效的学习接受新的知识,往往需要通过制作大量的直观教具,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不仅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而且使得教师身心俱累。如今多媒体教学能够为教师们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节省更多的时间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为老师赢得更多的时间关注幼儿,达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都拥有非常片面的观点,希望幼儿一直地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幼儿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致使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减少。还有的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关上灯、拉上窗帘以降低教室内亮度,达到最好的显示效果,让幼儿更清晰地看清屏幕上的内容,但这样的环境对幼儿的视力不是很好。

很多教师常常会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加入一些不必要的色彩、图片、音乐和动画,目的是让自己的课件看起来内容丰富,凸显自己制作课件的技艺高超。一节课下来,幼儿面对声像俱佳的课件看似都很兴奋积极参与,但是效果不佳,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因此,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重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①根据本班的幼儿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②教学过程中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幼儿思考问题;③教师要顾及幼儿的反应,注意突发事情的解决;④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地让幼儿亲手参与,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告诉我们,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占主导地位引导和尊重儿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几个方面:①老师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②教师要对自己教学的课件内容熟悉掌握;③对多媒体出现的紧急情况要机灵变通的解决;④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合理地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⑤时刻关注幼儿的反应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在幼儿园中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坚持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结合并且合理运用,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萍.浅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语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7:123.

[2]柯恒波,徐华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5:238-239.

[3]章文逸.信息技术让课堂活起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08).

[4]刘虹,杜瑞燕.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6).

推荐第2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多媒体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多媒体语文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手段,能有效满足学生在听觉、视觉上的需要。同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也能省去大量的板书时间,一改沉闷、单调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直观地揭示教学内容,实现高效率的课堂交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技能运用能力。

一、利用多媒体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

使用多媒体全方位地展示教学内容,利用图片、视频创造出真实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语言文化,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和直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常有很多反映异域风情的课文,由于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上的差异,常常使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利用多媒体展示离学生生活遥远的风土人情能很好地辅助学生掌握课本内容。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文章《背影》时,由于文章著作年代较早,学生往往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了解,而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口述父子间的感情,无疑太过苍白,如果能用多媒体播放父子两人在车站分别的场面:肥胖的父亲是如何蹒跚的爬上站台的,再搭配上感人的音乐,学生很快就融入到父子之间的感人情境之中了。

二、利用多媒体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而这不是靠简单的“说”就能实现的,而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美得熏陶,逐渐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例如在学习古诗《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春江夜景,然后再引入古诗《春江花月夜》,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去朗读诗词,体会古诗意境,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在实践中,经过这样的教学,同学们普遍反映自己被优美的曲调、古诗的美感所打动。可见,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理解文章的主旨具有很大的帮助。

三、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学生通过对文字的咀嚼,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展开想象力进入到作品的请境内,与作者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很多时候只需要播放一些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就可以,这就突出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也给师生的交流留出了更多的时间。

例如在学习课文《雷雨》时,教师可以播放视频《雷雨》的部分片段,引导学生寻找网络上的戏剧常识、作者作品等资源,利用互联网深入研究课本,通过网络讨论、课堂讨论分析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人物性格与情感。在网络环境中研读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借助信息技术查找、分析、整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网络、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使信息技术贯穿到课堂教学上。

四、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活力,减轻教学压力

课文分析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课程,分析一篇课文常常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另一方面,传统语文分析课多是由教师领着学生去解读课文,不少学生觉得枯燥无比,这一方面浪费了时间,另一方面又起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使得课文分析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在图形、视频等资源的辅助下,学生可以对课文内容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把往事、古人与现实结合起来,即使是大篇幅的段落,在多媒体手段的辅助下也变得很容易理解,这就节省了大量的分析时间。原本一潭死水般得语文也变的生动起来,尤其是有景观描写的文章,寥寥几幅画就能生动地表现出大量文字才能描绘出的景物,代替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产生深刻印象。丰富的教学手段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五、利用多媒体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上课必用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的诸多优点使部分教师把多媒体教学当成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灵丹妙药”,不管教授什么内容,都盲目的去使用多媒体教学。不少教师课件做的越来越漂亮,内容越来越丰富,但却起到了“喧宾夺主”的反作用,学生的注意力被艳丽的画面吸引,课堂学习效率不升反降。因此,教师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做成课件,对于那些传统教学手段就可以展示的,不必用多媒体去展示,要合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2.课件预设性太强,限制了课堂的灵活性

多媒体课件一旦完成制作,就有了固定的程序。新课标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去体验和理解文本内容,得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在实际操作中,有些教师一步步根据固定的程序去展示课件,不根据教学过程的变化去调整程序,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既定的程序中,限制了学生灵活、开放的去学习,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

3.师生忙于多媒体操作,交流减少

多媒体是师生交流的媒介,但实际上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更关注去一步步地操作多媒体与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反馈信息。学生更多的去关注课件内容而忽视教师的语言传授。课件的内容表达固然直观,但由师生亲自去朗诵、表演岂不更好?

综上所述,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多媒体教学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师应避开多媒体教学的误区,活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推荐第3篇: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

长宁实验幼儿园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园课程迫切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理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我国也在创新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以及先进技术的推动下,经历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教学改革。在这场改革中,各种新型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犹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其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领域。

采用多媒体技术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代表了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随着上海市二期课改的进一步推进,通过研究新课程教材,探索选择多媒体教学的原则,并开发和运用课件,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目前,幼儿园普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以主题的形式出现的,每个主题下又分别有许多素材点。这样的结构和设计给了教师和幼儿更大的自由选择度,教师可以根据班级中幼儿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的素材点和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教师教学的自由度更大了。作为一个示范性幼儿园,我们走在幼教改革的最前端,我们的教师时常通过新课程的内容和本班幼儿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与计划,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难点,在困难面前我们试想,如果能善加利用日趋进步、发展不断成熟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是否可以逾越这些困难创造奇迹呢?答案是

肯定的。通过近几年的学习、培训和实践,我们已经找到了在多媒体教学领域中前进的钥匙,也将继续前进,不断创造新时代的教育纪元。

可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教育是社会的教育,教育也是时代的教育,教育也需要科技的支撑。完全脱离社会和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只是空谈,缺乏实用性;而脱离了科技支持的教育同样无法得到时代的认同。因此,我们尝试在新课程改革这个时代背景下,阐述近年来我们研究多媒体教学的成果,希望为研究多媒体教学的其他幼教机构提供一些可以相互学习的资料。

(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幼儿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决定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更加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因此,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幼儿更具有吸引力,较易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人的学习是通过自身感觉器官把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多媒体技术具有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以及与画面相协调的声音,它可以使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多种媒体对幼儿各种感官提供多重刺激,使之产生兴奋,快速进入学习的意境和较佳的学习状态。这就适应了儿童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兴趣容易转移的特点,并由此唤起高涨的学习情绪,这

种学习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促使儿童较多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学习的成功又反过来强化幼儿的学习兴趣,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娱乐化的学习中,儿童的认知心理必将得到发展和提高。

2.有机结合各种教学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大量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现实中无法感受或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在主题为《了不起的中国人》这一活动中,有个故事叫《盘古开天辟地》,教师要让幼儿了解这个经典的民间故事就需要借助多种媒介来传递信息。多媒体技术使教学信息以图像、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呈现,多方面、多角度地传播到幼儿的大脑,自然,幼儿的印象更为深刻,认识事物可以全面而立体地,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或技能。

3.具有互动功能,增强幼儿学习的主体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幼儿参与互动,让幼儿参与到多媒体的内容中去,利用多媒体的提示功能进行自主性学习,真正作为主体出现在教学活动中。从而在活跃气氛、提高兴趣的同时,增强幼儿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并提高他们处理个人与集体或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

4.创造情境与氛围,有利于实施艺术美感教育与情感教育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营造出一

个更为真切的体验情境,这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兴趣,使幼儿感受到作品的艺术美,并从中受到情感教育。这方面,已经有不少幼儿园进行过尝试,实践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可见,多媒体技术自身的优越性为它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契机。

(三)我园具有一定的多媒体教科研基础

在上海,作为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多媒体教学已在幼儿园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我园历来对信息技术的运用非常重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具备良好的条件。在硬件方面,我园在新园舍创建了独立的课件制作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刻录机、优盘、移动硬盘等设备;多媒体室备有高清晰度的投影仪和屏幕;每个班级都配备了计算机,这就为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软件方面,我园拥有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的课题组成员,她们对POWERPOINT、COREDRAW、FLASH、PHOTOSHOP、FREEHAND、FIREWORK等基本的多媒体制作软件能熟练使用,部分组员有设计专业的专科或本科文凭,其余组员也都擅长绘画与手工制作;此外,我园还拥有良好的专家资源,信息中心和部分家长可以为我们的研究与教学提供指导与帮助。

可见,无论是师资队伍的建设、课题组的成立,还是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各方面的努力促使我园的信息化水平、多媒体教学

水平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我园不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而且自制的课件也多次在区中小学比赛中获奖。

基于以上各方面的考虑,我们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旨在探索新课程教材中选择性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原则,并且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二、研究目标

为了落实二期课改的精神,本研究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多 媒体教学的研究,探索幼儿园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基本原则,开发和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从而更好地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服务。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用的文献资料。

(二)经验总结法和案例法

梳理本园实施新课程中在多媒体教学方面的已有经验;对教师设计实施的多媒体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

(三)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贯穿整个研究过程,其间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进行研究,对选择性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案例进行剖析与反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探索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原则,研发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多媒体课件。

四、研究过程

(一) 司》、《京剧脸谱》、《新年贺卡》、《雨中情》、《小螃蟹的奇遇》、《盘古开天辟地》等,根据这些活动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 一批年轻的教师。这些教师充满朝气和研究的热情,但也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对多媒体教学有研究、有兴趣的老教师也参与了进来,她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年轻教师优势互补。由此,我们成立了“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制作教师发展专业小组”。小组成员在新教材中选择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制作和运用课件,针对前一阶段提出的各个原则进行实践论证,并交流经验,提出困惑,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多媒体技术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以案例《云彩和风》来说明服务性原则。

《云彩和风》是大班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素材点。活动的主要意图是通过诗歌让幼儿体会风吹云动的变化过程。在运用传统图片形式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制作FLASH软件。结果我们发现,多媒体形式可以清晰地演示出云彩的变化过程,再加上美妙的背景音乐,配上教师朗朗唱颂诗歌的声音,一下子把诗歌中特有的优美意境表现出来了。而云彩的变化让幼儿不再觉得陌生,变成了可以“触摸”到的变化。在活动当中,幼儿感兴趣极了,还基于自己的已有经验,创编出许多新的诗歌,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中的图片讲解。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类似的欣赏性活动,虽然教师事先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感知活动,让幼儿尝试理解天上的云彩和流动的风之间的关系,但是不可能在一个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充分理解语言诗歌中美丽而又多姿的云彩变化。而且,诗歌中云所变化出的船、狮子、娃娃等形状在现实生活中是可遇不可求的,自然不可能让幼儿亲身观察到这些变化的过程,只能通过优美的语言来触动幼儿的感知神经,依赖幼儿现有的少许经验,引起他们的共鸣,这实在太单薄了。而当我们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时,幼儿直观的看到了云彩的变化,感受到云彩变化过程的奇妙,这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的。而多媒体课件的为教学服务的原则也在活动中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2.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对软件功能的使用应尽可能多样化,即在同一个课件中,既有文字的简单显示,又有图像的交叉出现;既有声音的传播提示,又有色彩丰富的图画显示。利用强大的事件功能,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添加最有利的成分。另一方面指多媒体教学的内容与形式多样化。即不仅仅在集体活动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在集体活动结束后,还可以把制作好的课件放入延伸活动、区域游戏活动、自由活动中去,尽可能地扩大其应用范围,把多媒体教学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

以案例《动物的花花衣》来说明多样性原则。

《动物的花花衣》是一个带有常识性和科技性内容的主题活动。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利用简单的图片形式,把各种动物“花花衣”的经典造型加以总结,并以遮盖的方式慢慢呈现在幼儿的面前,增加了趣味性。通过对PPT软件的灵活巧用,多样化地使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使得单调的图片也显得那么魅力无穷。从简单的半遮盖幼儿猜谜到复杂的小块面遮盖,难度在一点点增加,而幼儿的活动兴致也在升温。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利用嵌入式的视频播放功能来增加内容的科技含量,探索真实的动物世界,以最真实的接触来告诉幼儿动物的“衣服”有哪些神秘之处。从这里可以看出,多媒体软件的使用遵循了多样化的原则,幻灯片形式的软件并不能阻碍教师在制作教学软件时发挥创新精神,教师在此运用了遮盖功能,增加了趣味性,又运

用嵌入功能把真实的视频搬进了幻灯片中,且操作简便。如果需要根据幼儿的情况进行修改、加入或更新动物,也是小菜一碟!因为此课件操作简便,幼儿可以在区角活动里自行操作,而教师只要做好及时更新的工作就可以了!

3.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不是所有的主题活动素材点都适合用多媒体来教学,也并不是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一定都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一般来说,有游戏性质的、跨时空性的、突出变化过程的教学内容,比较适合运用多媒体来教学。另一方面是指多媒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必须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上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教学实施中,遵循幼儿适宜性原则,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和发展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

以案例《轮子歌》来说明适宜性原则。

《轮子歌》是一个小班幼儿的主题活动。儿歌内容朗朗上口,词句小而精,正适合小班下学期幼儿哼唱;其带有的计算及常识性,比较切合小班幼儿的已有经验的和发展水平。在儿歌中,从一个轮子的独轮车开始,到有六个轮子的大型卡车,全部通过哼唱来表现。如果通过图片的方式来呈现,势必会增加活动前教师准备图片的时间以及

活动中的步骤,而且,对于喜欢看生动、夸张情景的小班幼儿来说,图片的吸引力远远不够,而要在真实生活中让幼儿去观看这么多的车子,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动态地呈现各种车辆图片。事实上,教师在制作多媒体之前就应该充分考虑适宜性原则了,要制作一个适宜性强的多媒体软件,需要教师深刻理解幼儿园主题课程内容以及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多媒体软件的制作并非不用花时间和心思,一款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是要花费教师一定时间和精力的,是否值得花这些时间和精力,怎样有效地花这些时间和精力,这就要在多媒体的适宜性上好好做准备了!

4.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是多媒体最重要的特性之一。这种互动一方面体现为人(教师与幼儿)与机器的互动;另一方面,体现为人通过机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这里,互动性原则是指教师要把握多媒体这种交互性的特质,在多媒体教学中努力营造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幼儿不仅能够与机器进行有效互动,更主要的是幼儿通过机器与教师和其他幼儿进行有效互动,达到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目的。

以案例《连线游戏》来说明互动性原则。

在《连线游戏》中,孩子自己在电脑前玩着连线游戏,当他按数序连线成功后,屏幕上立即出现了一张笑脸和一声富有情感的惊叹声“真棒!”,孩子显得很兴奋;当他答错了,电脑也是鼓励地说“再试试看吧!”,孩子在电脑的鼓励下,乐此不疲地反复游戏着。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多媒体课件在幼儿操作时可以自动进行评价,孩子们得到的不再是一句简单的“正确”,而是富有情感的惊叹声“真棒!”,或是一张笑脸“哦,祝贺你,你答对了喽!”等等。这些鼓励和表扬又会再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技术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且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幼儿的反馈信息,从而对其进行个别指导,使教学达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发展孩子个性、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多媒体教学在幼儿园新课程中的应用

1.多媒体教学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多媒体课件鲜艳生动的图像、动静结合的画面、悠扬悦耳的音乐,唤起了幼儿高涨的学习兴趣。幼儿的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愉快轻松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

我们先后开展了《美妙的声音》、《大熊山》、《脚步声》、《甜甜的梦》、《小乌龟看爷爷》、《春天来了》、《秋天的颜色》、《云彩和风》、《消气公司》、《小螃蟹的奇遇》、《盘古开天劈地》等多个语言活动。

这里以《美妙的声音》为例。我们将小班素材点《美妙的声音》制作成了课件,并在其中添加了可供暂停的按钮,和可以随时验证的互动版。活动开始,教师轻点鼠标,一段优美的小提琴乐曲缓缓传来,伴随而来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蓝天、白云,草坪上站着一位长发飘飘的老师正拉着小提琴。孩子们一下子兴奋地睁大了眼睛,被深深

吸引。有的孩子情不自禁的说:“真漂亮啊!”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尝试回忆诗歌里的主要内容,当一位幼儿较完整的说出“青蛙不叫了,蹲在荷叶上”时,教师轻点鼠标,画面上马上出现了一只可爱的小鸭子从池塘一边游来,老师的旁白重复了这句诗歌。孩子见回答对了,小鸭子就会游出来,高兴地直笑。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特性创设了一个极其优美的情景,这恰恰符合小班幼儿是无意注意占主导的心理特点。那些新颖或明显带有声响的刺激,往往更能支配他们的注意。多媒体技术正是以其鲜艳的色彩、多变的动态画面、声音与图像的完美结合,满足了小年龄幼儿的兴趣,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符合低年龄幼儿的认知特点,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课件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可见,为幼儿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是多媒体课件的一大优势。

2.多媒体教学在常识活动中的应用——直观演示,难点不难

在常识活动的教学中,有些自然现象往往平时不易看到,无法令幼儿体会、理解,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往往不易突破。因此,可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以期达到知识的迁移。我们进行过的常识活动有《京剧脸谱》、《小螃蟹的奇遇》等。

以《小螃蟹的奇遇》为例,当教师提出许多动物可以再生时,幼儿显的非常惊讶,他们纷纷提问:“什么叫再生啊?”“断了的东西怎

么会长出来呢?”于是教师播放FLASH动画,螃蟹的断螯再生、蚯蚓的再生情景立刻形象逼真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幼儿犹如身临其境,随即明白了再生的意思。

通过这个案例不难看出,教师利用了多媒体技术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真实地展示了动物们的再生本领,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丰富了幼儿的常识知识,使幼儿在活动中倍感乐趣无穷,从而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探究世界愿望的达成。

3.多媒体教学在数活动中的应用——积极思维,乐于尝试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对数概念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幼儿园的计算活动十分注重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因此,个别活动和分组活动成为了幼儿园数活动的主要形式。如何在分散的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呢?这就需要借助许多条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多方式、多顺序、多途径地提示认知对象,进行思维训练。多媒体教学恰好能够提供这种条件,它具有多变换的优势,不仅可以扩展认知领域,还可以通过幼儿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达到解放教师的目的。我们依据这个假设,进行了《大熊山》、《轮子歌》、《春天的花》、《小树叶》、《连线游戏》等活动。

以《美丽的春天》为例,在中班《春天》主题活动里,我们设计和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美丽的春天》。目的是在孩子对春天里美丽景色的感知的前提下,利用春天里的各种事物让幼儿在一一对应比较的过程中,不受颜色、形状等因素的干扰进行数数,从而理解数量的守恒。为了让活动更加富有情景,让较多的事物能在同一地点出现,以

增加春天的气氛,突出多媒体能超越空间和时间存在的优势,我们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制作方法以简单的点击式操作为主,演示为辅;有动态的物体,也有不动的物体供幼儿寻找、观察。这样,既可以在计算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又能进行多维度的游戏活动。

4.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引起共鸣,发挥想象

我国古代著名音乐论著《乐记》中有句名言:“乐者,音之所由声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它明确地告诉我们: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多媒体课件凭借它的声频效果和视频效果,在音乐活动中能充分地展现音乐这双重艺术的魅力,激起幼儿感情上的共鸣。不仅能使幼儿学到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而且能培养幼儿高尚的情操和品格。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的《新年贺卡》、《雨中情》等音乐活动中,已深深感受到了它的良性效应。

例如:当幼儿听到《雪绒花》,马上联想到了冬天,并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许多代表冬天的歌;当圣诞老人变成棒棒糖时,幼儿纷纷效仿教师,根据音乐节奏创编出自己对他人的美好祝福。

幼儿时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遇到问题总爱问个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创造力得到发挥。而多媒体技术的采用对培养孩子

们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多种信息功能,向幼儿提供多种刺激,以生动直观、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儿呈现知识,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处于惊奇、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既可激活幼儿的思维,又有利于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孩子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孩子求知的欲望,使他们带着困惑和悬念兴致盎然地在不断观察、研究、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寻求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满足他们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

(三)多媒体教学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幼儿园多媒体教学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多方面的能力与素养获得了提升,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教材中的众多素

材点进行选择,选择适合多媒体教学的素材点。选择的过程就是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过程,判断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在多媒体教学实施后,教师们会对教学目标、素材点等进行反思,进而修改多媒体课件,再次实施教学。对于同一内容,教师们往往会反复实践教学多次。不仅纵向地反思每次的多媒体教学,而且将其与传统教学进行横向比较。全面的反思过程必然会提高教师领悟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

2.加深教师对幼儿的了解

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教学素材点以及课件素材时,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进行筛选,这促使教师更多地思考幼儿当前的发展水平;在反复实践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仔细观察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从而更准确地判断教学的有效性,以调整教学方案,这就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幼儿的反应;每一次多媒体教学后,教师们往往会共同分享教学经验,评析教学效果,交流与反思的过程也能够加深教师对幼儿的了解。

3.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丰富教学手段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新兴技术,以顺应教育信息化潮流。幼儿园教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多种软件知识,从而更快捷、更方便地制作出所需要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随着教师使用软件技能的不断提高,她们制作课件的水平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也逐渐成为幼儿教师

教学的有利工具之一。虽然,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可能完全被多媒体教学所取代,但是,多媒体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另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成为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发现世界的又一种重要方式。在多媒体教学初期,教师们主要在语言活动中使用多媒体,后来,随着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不断加深,逐渐在音乐活动、数活动、区域活动中应用多媒体。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能够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4.提高教师的专业敏感度

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搜集大量的课件素材,如:图片、音乐、flash动画等。在开展多媒体教学初期,教师们往往都在制作课件时才开始搜集资料,这会花费大量时间搜索资料。而由于时间过紧,筛选资料的过程常常不能很细致,于是会影响到课件制作的质量。教师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多媒体教学研究与实践后,她们逐渐养成在平日收集、分类各种有价值的网络资源的习惯。对平日上网发现的漂亮的图片、Flash,好听的音乐等等,保持一种专业的敏感性,留心保存这些可能与多媒体教学相关的资源,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并与同事们共享交流,更高效地使用这些资源。

5.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我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遇,教师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两种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对照,这种冲撞会引发教师们更多的思考:哪

些内容更适合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呈现?哪种教学方式幼儿更喜欢?两种教学方式怎样结合才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教师们不断完善从前自己对教学的认识,获得对教学新的认识。在日后的教学中,教师又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新的认识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质的层面改善自己的教学。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园的教学提供了无限机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对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提高自身的现代信息素养,才能胜任新的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工作。

附录1: 本课题组成员获奖情况

石薇磊 “坚决除SARS”

附录2:我园多媒体课件目录

排名不分先后,按年龄段划分: 小班:

《动物的花花衣》 《美妙的声音》 《轮子歌》 《大熊山》 《脚步声》 《甜甜的梦》 《小乌龟看爷爷》 《帮帮小兔子》 中班:

《美丽的春天》 《春天来了》 《连线游戏》

大班:

《螃蟹的奇遇》 《云彩和风》 《新年贺卡》 《盘古开天辟地》 《秋天的颜色》 《消气公司》 《京剧脸谱》 《雨中情》

参考文献:

1.苏鹤(2007),《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教学研究》,

推荐第4篇:多媒体背景下纸媒副刊的发展探析

多媒体背景下纸媒副刊的发展探析

摘 要 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而诞生并不断在发展,时代的发展使得多媒体信息化趋势更为明显,对报纸副刊的影响也愈加明显。针对很长一段时间内,副刊日渐式微的趋势,如何做好多媒体引导下的副刊发展,已成为报纸行业关注的热点。文章主要就多媒体背景下副刊的发展进行探究,以期发现多媒体时代下副刊的有效发展之路。

关键词 多媒体背景;副刊发展;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1-0071-01

作为中国报纸行业的经典名言:“新闻招客,副刊留客”使得副刊在百年的发展中逐渐确立了自身地位,相较于正刊而言,其文艺色彩更为浓厚,文化底蕴更为丰富,这也是其吸引读者,具有鲜活生命力的体现。伴随网络的飞速发展,大众传媒的多元文化载体使得副刊原有地位受到挑战与威胁,副刊特别是文艺型副刊经营情况每况愈下,如何做好多媒体背景下副刊的发展创新直接关系到副刊的未来存亡,因此做好副刊的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1 多媒体时代下副刊生存现状探讨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多种新闻媒介充斥日常生活,人们的阅读选择更趋多样,灵活性更强,面对迅猛发展的多元媒介载体,副刊作为纸质传媒的优势不再明显,可以说那种单纯阅读报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也就对副刊的发展起到威胁。而副刊媒介编辑思维的固化是副刊备受冲击的原因之一,单纯追求业务素质,忽视文化素质对副刊的影响力,加上版式设计单调呆板,文章时代性不够突出等,其很难迎合大众的潮流阅读需求,因此,做好副刊的创新必须做好编辑思维的创新。而多媒体时代下更多的群体,特别是年轻群体被吸引到别具特色的网络媒介中,副刊潜在的读者消费群体正在日益缩减。这些客观现实都成为副刊发展中的重重阻碍。因此,多媒体时代下副刊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与突破必须做好上述瓶颈问题的破解,才能在多媒体时代冲击中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2 多媒体背景下副刊的发展出路探讨

2.1 做好副刊精准定位,突出自身的价值特色

传统认识中,将副刊特别是文艺副刊等同于新闻的附属,忽略其自身的特色与价值,我们在发展文艺副刊时理应增强其独立性与文学性价值的挖掘。以上海的《青年报》为例,其不仅仅设立了纯文学板块,更在周末进行适当拓展,增加了情感、读书、影评及乐评等栏目内容,多数副刊涉及的内容更为丰富,电视、音乐、舞蹈、历史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内容都做了安排设计,满足群众多元的阅读需求,做得比较好的是《家庭周刊》与《教育周刊》,其打破了广告阅读的局限性,增强对高质量文章的挖掘与创新,使得其文艺气息更加浓郁。而以本人就职的衢州日报报业传媒来说,每周

一、周四,分别有4个版的人文周刊见于报道,内容丰富、版面大气,这不得不说是对副刊的坚持与重视。

当然,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多元的文化形式充斥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如何做好自身价值的挖掘与自身特色的凸显是副刊发展的关键。

2.2 加强编辑素养培养,积极推动其版面革新

一份副刊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由副刊编辑决定,因此副刊编辑的素质直接决定副刊质量。对于副刊编辑来说,仅仅具有业务素质是不够的,人文素养的凸显也尤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版面上实现不同体裁及不同题材文章的有机结合,实现各种文章风格的高效混搭需要编辑具有创新思维与战略眼光。与专业期刊相比,副刊更追求品味的大众性兼顾,因此其必须具备通俗性与流行性元素,在保证“阳春白雪”的前提下也能“下里巴人”兼而有之,才能带动文学的创新繁荣,才能实现副刊的更好发展。报纸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文章需要借助版面得以呈现,不同的版面设计、风格都是不同的思维体现,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因此副刊编辑在设计版面方面也应该增强时代气息,突破局限,大胆创新,以设计带动副卡的形象改造,实现副刊版面的革新。

2.3 增强服务现实对性,积极探寻新读者群体

副刊的生存发展往往由销量来决定,而销量的主动权则掌握在读者手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与编者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因此在推动副刊创新时编辑必须从读者的角度入手。首先要明确读者群体,只有明确服务对象的基础上才能做好有的放矢,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加针对性的阅读服务。报纸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普遍被年轻人所忽视,这与其单调的传播形式有关,同时又为副刊创新提供思路,那就是做好青年群体的挖掘。积极选取青年一代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年轻群体的阅读兴趣实现与当地地域特色的整合,根据读者群体需求进行适当调整,真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通过群体的发掘与针对性的阅读服务,借助报纸的质量打响自身口碑,从而实现对既有阅读群体的巩固,只有这样才能让副刊获取更多的读者群体,也实现副刊知名度与影响力的提升,做好副刊的创新性发展。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网络为主导的新型媒介不断问世,对以副刊为代表的纸质媒介造成巨大冲击,制约其阅读群体的进一步扩大。面对这样的冲击与威胁,如何做好副刊的创新发展需要引起传媒界关注,本文从其冲击现状入手,从3个层面提出了副刊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对副刊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辛欣,安中.21世纪报纸副刊的发展趋势[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73-76.

[2]刘晓慧.台湾报纸副刊发展脉络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1(10):158-161.

[3]方雪梅.互联网时代报纸副刊的发展策略[J].传媒,2014(14):29-31.

[4]李莎.新媒介环境下晚报副刊变革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推荐第5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

南京市秦淮中学刘娟

内容摘要:本文是目前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经在我省基本成为一种常规教学手段并成为很多学校或上级主管单位考核教师教学实绩的重要考评条件的背景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所总结的一点心得体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使用多媒体对课堂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二是在使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的一些问题,防止“为用而用”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新课改多媒体传统教学模式效率效果原则误区等

“师说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固然有其优点,而其优点却恰恰是其缺点。离开了老师,离开了教室,学生怎么办?外面的世界是如此丰富,而单调的黑板是难以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从知识传授到智能发展,以“学懂”、“学会”到“会学”、“乐学”是现代教学重心转移的主要标志。面对既定的且暂时无法更改的教材,我们假如在教学中合理地渗入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信会令学生在感受新科技信息的同时增加对历史的兴趣。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近年来,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来改造传统的教学方式,正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智能,扩展思维,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课题。把各种电教媒体与其他媒体(语言、文字、教具、模型、图表等),根据需要教学优化组合,把它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提高课堂效率。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历史课的情景感。

历史本来是一幅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画卷,历史课应该是学生最欢迎的课程之一。但是传统的历史教学,就是一本书、一张嘴、一只笔的事。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是人类的既往,过去性是其显著特点。教师要凭一张嘴为学生呈现历史的原貌,把学生带入历史的情景之中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多媒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它通过创设历史情境,不仅可以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和发生的历史大事,使学生能畅游历史长河,而且能将历史教材中较为抽象的历史概念、静止的历史场面、单调的历史图零散的历史知识,通过图示、动画、色彩、声像等方式直观、生动、系统地再现出来,把学生视觉、听觉等几种感觉协同利用起来,强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心理的内化,从而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把握,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的特征。还可以通过创设的历史环境,对特定社会环境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观察、思考、分析、综合,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传统教学,离不开教师大量的板书和展示,浪费掉不少时间,使45分钟的有效利用率下降。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储存和支配大量的教学资源、信息资源,扩展历史教育或历史学习的空间,增大课堂的知识容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传递知识信息,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同时,也使历史教育摆脱了学校中心、课本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束缚,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徜徉在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海洋里,拥有一片自由的历史学习空间。并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够图片学习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使历史学习信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的、图象的、数字的和声音的,或者多种表现形式混为一体的形式。这将使往日呆板或僵硬的教材表现形式得到极大的改善,提

高教材表现力,使学习历史知识更加简便,也更为有效。如果运用多媒体手段上复习课,则更容易突出教材知识的中心,体现内容和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材,开发智能,扩展思维,达到如期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引导。

在理解记忆方面,学生有快有慢,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只有通过考试成绩才能发现,而且面对班内几十个学生,老师的精力也不允许,甚至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利用计算机,则随时可以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服务总站中为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供训练。这样既避免了因照顾差生,好生吃不饱,又避免了因照顾好生,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因势利导,分别对待,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在媒体创设的个别化教学的环境下,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有可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最终引导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自主性学习历史的习惯,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及时进行检测,巩固教学效果。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学生对教学的信息反馈,还起着巩固课堂成果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信息储存量大这一优势,编制各类试题,供学生操作演练。教师将自己对检测的要求(范围、难易情况、类型、预计检测事件等),送入题库系统,计算机按接收的要求输出所生成的试卷,学生在终端上接受检测。这样既减少了教师的事务性劳动,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之不足,也可使学生在有效的事件内尽可能扩大知识量。比如,我们可以出这样一道题:如果没有林则徐虎门硝烟,鸦片战争还会不会爆发?靠笔书写或叫学生回答,都要花很多时间,且很难全面,但靠在计算机上操作,师生共智共谋,则可以在段时间内完成这道题目。计算机这种快速处理能力可以随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能力、试卷编制水平和教学情况等信息的系统分析,为提高测试水平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总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图文并茂,音像结合,信息量大,既能提高趣味性,又能加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现在,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来改造传统的教学方式,正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智能,扩展思维,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课题。多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对激发学生的情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置身于这样一种潮流,除了要紧跟形势,迅速掌握有关的技术以外,还应在积极进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同时,有一份冷静地思考,应注意把握一些原则,走出一些误区。

一、技术的适应性原则,防止为用而用,缺乏目的性

任何现代化教学手的运用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教师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它的作用,仅仅限于服务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千万不能把它的应用当成是目的,为用而用,最终忽略了教学目的,单纯发展教学手段,使教学重心发生偏移,背离初衷。由于当前中学课堂教学评估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评估标准,从而引发了中学课堂教学手段改革的热潮。各校都积极配置了多媒体教室,作为学校现代化必备的硬件之一,并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然而,伴随而来也产生了一个消极后果,那就是部分教师可能为了现代化而现代化,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而忽视了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整堂课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优势不断向学生展示动态画面或是大量的图片,声情并茂,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兴趣是被激发了,但一节课下来却有可能很茫然,不知看这些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说,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脱节,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时,应当同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一样,时时围绕教学目的这个核心,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去强化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

二、资料展示的时机性原则,防止停留表象,缺乏启发性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很好的创设历史情境,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引人入胜。然而,也可能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对历史画面感受很深,却一直不能进入主动探求、积极思考的状态,因此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资料的应用,是为了教学目的的达成。因此,首先要准确把握恰当的时机展示资料,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那种把资料简单的堆砌、重复罗列的作法,是对教师、学生时间的浪费,也是对资料的浪费。其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也绝非仅仅为了生动直观,而应当在此基础上完成更高的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所以,教师构思设计教学课件,在把握好资料展示的时机性,增强教学内容生动性形象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与历史学科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使课件设计并不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

一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接受媒体。比如讲“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关于“造纸术”一目,可先向学生设问:在纸出现前,中国人用什么来记录文字?最早的纸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缺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师事先编好的课件,直观形象,教学效果好,发挥出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二是从媒体中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课为例,在讲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时,先向学生展示日本在1938年底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所面临的战争形势的变化,然后从中引出问题:日本为何要改变侵华方针?将如何改变?这样承上启下,较好的实现了知识的转移。

三、资料的精选性问题,防止应用不当,缺乏合理性

计算机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能十分有效的组合声音、图象、动画、电影等集成信息,为教学服务,从而大大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启发性,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这些工作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教学的灵魂,任何先进的教学设备都不可能取代它,而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的技术并不难,困难的是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适时、适度、适量的选择组合一种或几种表达方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以及用什么样的语言把媒体和语言教学有机衔接在一起,使其浑然一体,防止在讲课中出现断层,前后内容由此断裂开来。

在选择资料时,由于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得能够容纳的资料增加,教师就应该在准备资料时注意他的真实性,特别是在引用影视作品时,要考虑到它的模拟性。它不同于史料,而是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引用时教师应向学生指出这一点。可能的话,最好选择记录性的影视作品。当然,资料的选择,也应避免为展示而展示的做法。不能以为只要是真实的,就多多益善。教师要考虑到一堂课的时间限制,选择尽可能符合教学目的的资料来使用。

总之,在进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必须事先对整堂课进行精心的设计,精通业务,并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有关知识,再充分考虑到上述几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优化组合后,发挥有效的作用,做到有的放矢。

推荐第6篇:背景

背景

1.发展历程

1806

威廉·高露洁在纽约荷兰大街创立了一家专营淀粉、肥皂、蜡烛的公司。

1817

高露洁的第一则肥皂、模具、蜡烛广告在纽约报纸上刊登。

1820

威廉·高露洁和内弟约翰·吉尔伯特在离新泽西州保卢斯胡克市(也称宝勒斯胡克,即现在的泽西城)一英里的地方建了一家淀粉厂。

1857

O威廉·高露洁去世后,公司改名为高露洁公司。

1864

B · J ·约翰逊在密尔沃基开办了一家肥皂厂,后来成为棕榄公司。

1866

高露洁开始首创香皂,并开始生产香水和香精。

1872

工厂生产的第一块香皂取名为“ Cashmere Bouquet ”,并由高露洁注册为商标。

比特三兄弟(威廉、罗伯特、詹姆士)在堪萨斯州的堪萨斯州城开设了一家肥皂厂 。

1873

高露洁推出罐装香味牙膏,一直风行至 20 世纪初。

1896 高露洁是最先生产软管牙膏的厂家之一,当时的软管牙膏已经和今天的类似。 1898 B · J ·约翰逊的肥皂厂推出棕榄香皂,最初的棕榄香皂是流动式香皂。 1902

棕榄香皂开始刊登广告。

1908

高露洁成为股份公司,赛缪尔·高露洁的几个儿子(理查德、吉尔伯特、奥斯汀、悉尼和罗素)成为公司负责人。

1916

B · J ·约翰逊肥皂厂成为股份公司,并且因为棕榄香皂的巨大成功而改名为棕榄公司。

1919

棕榄公司收购了密尔沃基的水晶肥皂公司,后者专门生产手感细腻的透明香皂。

1923

棕榄公司的总部从密尔沃基迁往芝加哥。

1924

棕榄开始在巴黎进行生产,进入欧洲市场。

第一座高露洁大钟被搬到位于杰佛逊维尔的新工厂,而一个直径达 50 英尺的新大钟则挂在泽西城的公司大楼上。

1926

棕榄公司和比特兄弟公司合并,成立了新的棕榄比特公司合并。 1938

爱华德· H ·利特成为高露洁公司的董事长、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并一直担任有关职务长达 22 年。

1947

推出 Ajax 清洁剂。

1953

公司改名为高露洁棕榄大楼内设立了公司的美国总部和国际总部。

1960

乔治· H ·勒什成为高露洁棕榄收购希尔斯宠物营养公司,该公司专门生产宠物健康食品。

1979

凯思·克拉恩当选为公司董事长、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1981

推出高露洁清爽凝胶牙膏。

高露洁庆祝公司成立 175 周年。 1984

鲁本·马克当选为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1986

推出棕榄自动洗洁精,填补了市场空白。

在全球范围推出高露洁防牙石牙膏,能有效抑制牙石生成。

1987

高露洁收购明尼苏达公司的液体皂业务,成立柔爽公司。

高露洁在新泽西州皮斯卡特维的研发中心落成。

高露洁宣布对原来新泽西州河边的泽西城工厂进行改造,改造项目包括办公场地、住宅区、公园、酒店和码头等。

1988

高露洁在俄亥俄州剑桥市建成先进的清洁剂工厂。

公司收购了 Cotelle S.A.和 Klorin 两家公司,前者是一家专门生产漂白剂和其他家用产品的法国公司,后者则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好的漂白剂公司之一。

1989

高露洁全球销售额突破 50 亿美元大关。

新的技术中心在新泽西州的皮斯卡特维落成,为高露洁的生产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

世界最大最现代化的牙粉生产基地在公司的印度奥兰加巴德工厂落成。

1990

高露洁收购了加拿大的 Javex 漂白剂公司。

作为高露洁在泽西城重建计划的开始,哈德森街 101 号改造建项目破土动工。 1991

高露洁的每季股息增加 18 %,并将其每股普通股拆分为两股。

希尔斯宠物营养公司总值 8 千万美元的生产设施投入使用,这是高露洁历史上项最大的一项资本投资。

高露洁收购摩尔菲油皂公司,该公司是全美木料清洁剂生产商中的佼佼者。

1992

高露洁收购美能公司及其“超然”香体剂 / 止汗剂生产线。

1993

高露洁收购 S · C ·约翰逊公司在欧洲和南太平洋地区的液体皂业务,这使得高露洁棕榄的墨西哥公司销售额达到 10 亿美元,同时迎来 75 周年庆典。 2003

高露洁在全球 80 个国家面向 5 千万儿童开展名为“灿烂微笑,美好将来”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高露洁全效牙膏继续成为美国销量冠军,新推出的高露洁全效清新牙膏也取得巨大成功。

高露洁收购 GABA 股份有限公司,从而巩固了高露洁在欧洲的口腔护理业务。

2.竞争对手

在全球快速消费品领域,能够让宝洁尊重的对手并不多,高露洁恰巧就是这样一家让宝洁尊重的对手;在全球快速消费品领域,能够始终保持 40%绝对市场占有率的企业也十分稀少,高露洁却一直牢牢地占据全球牙膏产品 40%市场份额;在全球快速消费品市场,以单一品牌做到 50亿美元以上的企业凤毛麟角,高露洁凭借几乎是单一品牌逐鹿全球市场,以 95亿美元营业额让对手敬畏;在面对中国市场巨大诱惑能够独善其身的跨国公司很少,高露洁却仿佛置身世外桃源,目标坚定地锁定中国口腔护理产品,将一个低值、易耗、低关注度的牙膏产品做成了数十亿规模大蛋糕。高露洁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战略具有强大的标杆意义,为困惑中的中国日化企业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宝洁品牌战略的竞争策略模式。

宝洁

始创于 1837 年,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 辛辛那提市,是世界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在《财富》杂志最新评选出的全球 500 家最大工业/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 86位,并位列最受尊敬企业第7位。其口腔护理品牌为Crest(佳洁士)、Scope、Fixo-dent、Gleem和Blenda等。 1988 年,宝洁公司开始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成立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和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在中国市场大力推广牙膏、牙刷和洗发、护发、护肤用品、化妆品、织物护理和妇女卫生用品。 联合利华

1930 年,联合利华由荷兰人造黄油公司与英国利华兄弟制皂公司合并成立。目前,联合利华位于全球 500 强第 54 位,拥有 487.6 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和 68 亿美元的利润,其中,口腔护理产品的销售额为 24.35 亿美元。联合利华在 150 个国家推广其品牌,在

90 个国家拥有生产基地,是世界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同时,它也是全球第二大洗涤用品、洁肤产品和护发产品的生产商。联合利华的口腔护理品牌主要有 Signal(洁诺)、Pepsodent、Mentadent、San-ogyl、Tres Pres 和 Close-up(皓清)等,在法国、意大利、印度尼西亚和埃及牙膏市场处于领导地位。 葛兰素史克

1847 年,葛兰素史克公司创立于英国, 1989 年,与 Smithkline 公司合并, 2000 年,与 Glaxo公司合并。

其主要产品包括非处方药、口腔护理品和营养保健饮料。牙膏品牌为 Aquafresh、Sensodyne、Macleans、Odol、Dr.best、Binaca 和 Astrinsol。

3.

推荐第7篇:背景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以及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比如: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动的文章《背影》。 这篇课文追忆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家庭变故。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采用纪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相爱相怜的感情,所以更唤起人们的同情、叹惋和共鸣。

二、课文欣赏

(一)整体感知:两个问题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回答: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 回答:四写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1 分别为: (1)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2)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地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3)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4)别后思念,再现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 表达的中心: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

(二)思考讨论一:父疼子 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答: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 体现:细心关照,周到入微。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为什么?答:望父买橘见背影。 3.朗读,分析这一部分。 4.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5.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6.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7.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烦琐细小的小事以外,还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 答:父亲的语言。(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4)进去吧,里面没人。 体现:怜惜体贴,依依不舍。(朴实而简洁的语言,表现出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挚的关爱,怜惜体贴儿子,依依不舍,语言朴实,

2 感情深沉。)

(三)思考讨论二:子爱父 1.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理解。三次流泪,两次自责: A.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B.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 C.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D.太聪明了,聪明过分──后悔自责 儿子对父亲: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思念。 真切理解,真诚感激

(四)研究探讨 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总结:特定的环境:家境惨淡,祸不单行。 学生总结: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变卖典质,父亲失业。失去亲人,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借债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日渐苍老的父亲,还要承担家庭的重担。然而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还宽慰儿子,并亲自送儿子上火车。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儿子上火车;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胜任的,如过铁道买橘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为照顾儿子,什么灾祸,什么劳累,他都置之度外。父亲在千辛万苦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别是顺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贵多少倍。所以儿子当然会感动得多次掉下眼泪。 教师总结:饱经忧患的父亲: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万般体贴关爱。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

三、拓展迁移

3 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本文以小见大,将父母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读了本文,你不会不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 其实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的家庭里,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

四、感受深情(放背景动画《懂你》)

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让我们都能对他们说一声:我爱你们,我理解了你们。

五、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里,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亲人表示你对他们理解,对他们给予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的感激。给父母夹一次菜,给他们写一张纸条,为他们倒一杯水,向他们道一声辛苦……好吗?

推荐第8篇:背景

背景:

某建设项目的工程费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的估算额为52180万元,预备费为5000万

元,建设期3年。3年的投资比例是:第1年20%,第2年55%,第3年25%,第4年投产。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为白有资金和贷款。贷款的总额为40000万元,其中外汇贷 款为2300万美元。外汇牌价为1美元兑换6.6元人民币。贷款的人民币部分从中国建设银行获得,年利率为6%(按季计息)。贷款的外汇部分从中国银行获得,年利率为8%(按年计息)。

建设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全厂定员为1100人,工资和福利费按照每人每年

7.20万元估算;每年其他费用为860万元(其中:其他制造费用为660万元);年外购原 材料、燃料、动力费估算为19200万元;年经营成本为21000万元,年销售收入33000万元,年修理费占年经营成本10%;年预付账款为800万元;年预收账款为1 200万元。各项

流动资金最低周转天数分别为:应收账款为30天,现金为40天,应付账款为30天,存货为40天,预付账款为30天,预收账款为30天。 问题:

1.估算建设期贷款利息。

2.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拟建项目的流动资金,编制流动资金估算表。 3.估算拟建项目的总投资。 分析要点:

本案例所考核的内容涉及了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中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概念以及流动资金的分项详细估算法。

问题1:由于本案例人民币贷款按季计息,计息期与利率和支付期的时间单位不一致,故所给年利率为名义利率。计算建设期贷款利息前,应先将名义利率换算为实际利率,才能计算。将名义利率换算为实际利率的公式如下: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年计息次数)年计息次数一1 问题2:流动资金的估算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

问题3:要求根据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内容,计算建设项目总投资。 答案: 问题1:

解: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

1.人民币贷款实际利率计算: 人民币实际利率=(1+6%÷4)4—1=6.1 4% 2.每年投资的贷款部分本金数额计算:

人民币部分:贷款总额为:40 000—2 300×6.6=24820万元 第1年为:24820×20%=4964万元 第2年为:24820×55%=13651万元 第3年为:24820×25%=6205万元 美元部分:贷款总额为:2300万美元 第1年为:2300×20%=460万美元 ‘ 第2年为:2300×55%=1265万美元 第3年为:2300×25%=575万美元 3.每年应计利息计算: (1)人民币贷款利息计算: 第1年贷款利息=(0+4964÷2)×6.14%=152.39万元 第2年贷款利息= [(4964+152.39)+13651÷2]×6.1 4%=733.23万元 第3年贷款利息=[(4964+152.39+13651+733.23)+6205÷2]×6.1 4% =1387.83万元

人民币贷款利息合计=152.39+733.23+1387.83=2273.45万元 (2)外币贷款利息计算:

第1年外币贷款利息=(0+460÷2)×8%=18.40万美元 第2年外币贷款利息=[(460+1 8.40)+1 265÷2]×8%=88.87万美元 第3年外币贷款利息=[(460+1 8.40 +1265+88.87)+575÷2]×8%

=169.5 8万美元

外币贷款利息合计=18.40+88.87+1 69.58=276.85万美元 问题2. 解:

1.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估算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

式中: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现金+存货+预付账款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1)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21000÷(3 60+30)=1750万元 (2)现金=(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费)÷年周转次数

=(1100×7.2+860)÷(360+40)=975.56万元 (3)存货:

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 = 19200÷(360+40)=2133.33万元

在产品=(年工资福利费+年其他制造费+年外购原料燃料费+年修理费)÷年周转次数 =(1100×7.20+660+19200+21000×10%)÷(360÷40)=3320.00万元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周转次数=21000÷(360÷40)=2333.33万元 存货=2133.33+3320.00+2333.33=7786.66万元 (4)预付账款=年预付账款÷年周转次数=800÷(360÷3 0)=66.67万元 (5)应付账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年周转次数=1 9 200÷(3 60÷30) =1600.00万元

(6)预收账款=年预收账款÷年周转次数=1200÷(360÷30)=100.00万元 由此求得: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现金+存货+预付账款

=1750+975.56+7786.66+66.67=10578.89万元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1 600+1 00.00=1 700.00万元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一流动负债=10578.89—1700=8878.89万元 问题3:

解:根据建设项目总投资的构成内容,计算拟建项目的总投资:

总投资=建设投资+贷款利息+流动资金

=52180+5000+276.85×6.6+1390.55+8878.89 =57180+1827.21+2273.45+8878.89=70159.55万元

推荐第9篇:遵义市科技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全文]

1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坚持“加强创新,深入合作,转化应用,跨越发展”的科技工作方针,全面实施《遵义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紧紧围绕“三新一强”战略目标,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和总目标,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组织领导方面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1.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工作。

2009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科技工作。

一是1月12日,市科教兴遵领导小组召开了2009年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会,听取了我局2008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报,讨论了2009年全市科技工作(具体见遵市科兴遵纪„2009‟1号)。

二是3月15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2009年全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问题(具体见遵府专议„2009‟31号)。

三是5月15日,市科教兴遵领导小组召开了2009年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会,研究了2008年度、2009年度遵义市科技奖励工作有关事宜(具体见遵市科兴遵纪„2009‟2号)。

四是12月1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快“遵义国家新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建设”事宜(具体见遵府专议„2009‟

2 199号)。

2.市委、市政府年初工作安排中多次强调科技工作。 《中共遵义市委2009年工作要点》(遵发„2009‟1号)和《2009年度遵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遵义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做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城市工作;大力发展以遵义航天军转民制造业基地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新材料、医药产业,加快推进药业园区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加大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突出科技增收;多层次多渠道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对科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3.市委、市政府积极出台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一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升格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作。为落实《中共遵义市委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遵发„2008‟8号)中提出的“全力支持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申办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部署,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王晓光同志任组长的遵义市申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领导小组,制定了《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并与省科技厅联合行文向国家科技部提出了升格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请示。

二是市政府出台了《遵义市2009年度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工作意见》(遵府办发„2009‟31号),支持我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二、科技经费投入方面

(一)全社会R&D经费投入情况。

因统计年度的原因,尚不能准确核实全年R&D 投入情况,经初

3 步估算,2009年我市R&D经费占GDP比重将突破1%,比上年略有增长。

(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情况。

1.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情况:09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为3966万元,比08年的2135万元增加了1831万元,增幅达85.8%。

2.市本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情况:09年市本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为435万元,比上年的385万元增长13%。此外,09年市级财政继续安排了100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

(三)多渠道科技资金投入体系建设情况。

我局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克服金融危机对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良影响,与高校建立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开展省市县科技合作,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与高校建立科技联合资金。我局先后与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医学院进行合作,分别建立了每年60万元和170万元的“科技联合资金”,每年由我局投入40万元,遵义师院投入40万元,遵义医学院每年投入100万元,争取省科技厅每年投入50万元。

二是开展省市县科技合作,大力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和各级政府和企业加大科技投入。2008年来,在省科技厅支持下,我市实施了湄潭茶叶、优质米及赤水石斛2个省市县科技产业合作项目。2个项目实施期间,每年争取省科技厅投入150万元,市政府投入150万元,湄潭县政府投入150万元、赤水市政府投入70万元。这2个项目实施以来,已带动地方财政和企业投入3650 万元。

三、科技管理方面

(一)组织申报科技项目,加强科技项目的执行和管理。

4 1.获国家、省级项目立项情况:我局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机遇,认真对接国家、省产业振兴计划,致力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积极争取上级科技项目及经费支持,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效果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科技系统推荐并获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立项132项(平均每县、区、市获立项超过了9项),获资助资金达4342.5万元(不含医学院所获的46项387.4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3项,资金2294万元,省级项目99项,资金2048.5万元。

2.国家级或省级项目执行情况:我局严格实行项目管理监督检查等制度,加强科技项目的执行和管理,及时组织进行项目的中期检查和项目的验收。06-08年3年来实施的184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均取得了较好成效,达到或超过预期效果,保证了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益,

3.按照计划项目合同约定当年应结题项目完成情况。因项目管理体制的原因,暂无法统计09年省级以上项目完成情况。

4.加强市级科技项目管理创新。今年,我局致力于发挥科技计划的前瞻性作用,设立了“市级科技支撑计划”,市级科技经费重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科研基地和科技队伍建设。共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9项,投入经费331.7万元。

(二)本年度科技工作创新点,科技工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方面。

1.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

一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我市以产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一批有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建成了一批研

5 发机构和产业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我市共有18家重新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22%);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2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试验室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企业技术创新孵化平台2个,“贵州竹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贵州钛产业科技服务平台”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二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以遵义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遵义航天军转民(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内的贵州绳厂、遵义钛业公司等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了4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个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这些项目已实现了5亿元的产值。项目完成后,将新增产值30-40亿元。通过项目实施,我市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优势领域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解决了企业亟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了一批与产业链联系紧密、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行业优势技术,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科技成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相关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的增强,推动我市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高做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如《特大跨径悬索桥缆索系统关键材料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已基本完成,实际投入2081万元,形成了产品生产线,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钛冶炼及钛合金加工关键技术开发》项目,成套技术趋于完善,劳动生产率较大幅度提高,电耗下降,产品合格率提高,每吨海棉钛成本降低2335元,

6 实现了产业技术跨跃性发展,遵义钛业将继续保持在国内海棉钛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并带动我市钛及钛合金材料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高温合金塑性成形产业化技术》、《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特种材料塑性成形技术 》项目,部分产品已进入市场,基本覆盖了国内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有取代进口产品的可能。《油田装备重要装置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产值达1.56亿元,利税达4263万元。

2.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科技对县(市)经济与社会的重要引领和主导作用不断凸显。

近年来,我局根据全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为抓手,以“民富”、“县强”为目标,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与推广应用,创造了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有效带动了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

一是推广转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县市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不断增强。根据各地和科技项目的科技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广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和先进实用技术,在转化应用、集成示范的基础上,向周边企业和农民辐射推广,使技术成果为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发挥有效作用。我市4个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实施以来,共计引进新品种74个,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1.73万亩,推广新技术7个;鉴定成果2项,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申请专利14项,授权4项,引进人才68人,研发新产品、新品种数48个。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科技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结合科技富民强县项目,

7 强化创新服务,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把农业科技人员集聚到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目前,我市已有7个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县(市),全市科技特派员达435人,覆盖全市115个乡镇,服务于农、林、园艺、畜牧、药业、竹业、食品加工、酿造等多个行业。建成各类示范基地54个,信息平台6个,农产品交易平台4个,农民技术专业合作组织41个,企业研发机构4个。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壮大的“助推器”,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表彰奖励。仁怀市科技局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遵义县科技特派员廖明亮、正安县科技特派员陈玉兰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

三是大力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全市农村科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局把构建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从农村实际出发,把农村科技需求热点作为信息化发展重点,以遵义市科技信息资源平台网站和14个县级子网为支撑,开通了新农村科技、星火培训、科技特派员、种植、畜牧等农业科技栏目,发布科技信息1680条;同时,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为农民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实现科技信息与农民有效对接,带动农民科技致富。

四是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科技项目的实施,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科技素质和技能,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3年来,共发放培训资料21.58万份,培训农民15.18万人次,培养新增乡土人才429人;项目参与农民4.19万人,辐射带动农民80.02万人,促进项目参与农民人均增

8 收2560.61元/年。

五是培育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特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立足各地资源特色和优势,狠抓试点示范,培育和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集聚,创造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3年来,我市共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项目7个,获上级资助资金1391万元,带动地方政府投入8649万元,企业投入7764万元,农户投入4439万元。已实施的4个项目实现新增年产值2.09亿元,新增利税3435.59万元。如遵义县在项目实施期间,带动全县种植辣椒面积77万亩,辣椒干总产量11.4万吨,总产值10亿元,标准化示范及良种引进推广面积5.97万亩,新增产值3223.8万元,椒农新增纯收入2507.04万元;企业新增产值2.11亿元,新增税收3000万元以上,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新增示范基地30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人,加工新增就业人员1710人,同时还带动了营销、运输、包装、房地产和畜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3.实施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

我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促进了我市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和保护。

一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圆满通过验收。由省知识产权相关部门组成的试点城市考核验收组经过详细考核,充分肯定了我市在知识产权工作上取得的显著成效,对我市两年来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荐我市为国家知

9 识产权优秀试点城市。

二是发明创造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前三季度,我市累计国内专利申请394件,占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的16.0%,同比增长28.8%,授权204件,占全省授权量的14.7%;发明专利152件,同比增长78.8%,授权22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省第二位。从专利构成看同,专利申请向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倾斜,职务发明数量和所占比重都比过去有所提高,结构日趋合理,反映出我市企事业单位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局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引导、促进、推动和服务工作,通过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各类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等方式,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取得了13项市级科技成果,获市级科技奖24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

4.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根据遵义的实际情况,大力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着力解决遵义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从科技项目上进行重点扶持。为了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引导,优先安排产学研合作项目,营造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每年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中,约有1/3属于产学研合作项目,而且重点项目基本上都属产学研合作项目。

10 二是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全市已与全国20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100多位专家学者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近5年实施的省级以上合作项目就超过40项。合作形式包括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共建研发平台、开展培训服务等,合作领域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竹、茶、辣椒、白酒等产业。如依托南京林业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林科院联合开展了以竹资源培育、竹材加工、竹资源利用方向的技术攻关;依托浙江大学、中国茶科所、江南大学、贵州茶科所的开展了制约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技术攻关;依托江南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贵州轻工研究所进行了白酒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攻关;依托中南大学、同济大学、贵州大学开展了我省新材料(钢丝绳、钛材料)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攻关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解决了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如贵州航天凯星液力传动有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开发“手动电控阀智能换档控制系统”,将解决国内重载车辆控制系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地化所合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气凝胶纳米多孔材料的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成套装备,实现了产品的产业化。

(三)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产业基地。近年来,在已建成3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我市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园区、基地作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引进,展示、推广的平台,充分发挥其聚集、辐射、孵化、示范、牵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贵州省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建成。我局与遵义市烟草公司共

11 同建设了贵州省遵义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其核心区面积1027亩,示范区涉及7个县面积4.6万亩,辐射区63个面积24万亩。园区研发、引进了多项烟草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获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专利3项,园区内烟农收入增加了5%-8%。

二是湄潭茶叶农业科技园区项目进展顺利。该园区自2008年启动以来,按照“制定一个规划、建好一个基地、扶强一批企业、培育一个市场、打造知名品牌”的总体思路,实施了13个茶叶科技项目,攻克了一批制约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打造了一批茶叶品牌,培养了一批高科技茶叶加工企业,茶产业成为了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主导优势产业。

2.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为推进我市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今年新增1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家;专利事务所1家,各类科研机构48家,遵义科技信息资源平台1个。各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如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今年为企业申报项目177项,已立项86项,获资金支持4026万元,中心自身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生产力促进奖等奖项,得到了2009年度国家(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立项支持260万元,组建了“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3.积极开展种类科技管理培训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一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积极开展贴近农村、形式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今年我局投入经费15.5万元,在绥阳县、

12 道真县、务川县、遵义县,举办了4期共1000人的药业培训班。二是开展科技管理培训。8月份,湄潭县科技局在湄潭县承办了全省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培训班,12月,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在遵义承办了全省中日知识产权管理培训班。三是加强业务培训。今年,我局采取以会代训、电话指导等方式,加强了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工作的指导力度,组织了10个县、区(市)参加2007—2008年度国家、省科技进步县、区(市)的考核,均全部通过了考核。

(四)加强科技宣传、统计工作,做好工作总结及安排方面。1.科技宣传及信息工作。一是开展科普宣教。2009年,我局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以及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科技赶场、科技活动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普及科技知识,展示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科技政务信息工作力度。按照省厅2009年科技信息工作要求,我局全年共上报科技简报202余篇,调研报告3篇,已被省科技采用39篇,平均每县(市、区)报送达14.6篇,平均每县被采用2.8 篇,超额完成了省厅下达的信息工作任务。

2.各类科技统计工作完成情况。2008年度科技统计、科普统计、技术市场统计、民营科技企业统计等统计报表及统计数据均已按要求上报省科技厅。

3.年度工作总结及计划报送情况。2009年遵义市科技工作总结和明年初步工作打算、遵义市科技活动周总结、遵义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遵义市中药现代化总结、遵义市星火培训总结等相关总结均已按要求上报省科技厅。

四、围绕全国和全省重大事件所开展的工作

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我市采取了多项措施,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加强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调度及政策扶持,有效发挥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

(一)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针对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科技需求,制定了《遵义市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实施方案》,启动了“贵州省企业科技特派员试点市”工作,积极开展了科技力量进企业活动。目前组织了31家企业申报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获立项13项,直接为企业科技研发项目服务。动员和吸引了省内外15所高校、科研院所、98名专家组成的30多个人才团队,进入到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急需技术帮助的企业服务,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支撑了一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加强扶持,确保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健康发展。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在产品生产、销售与应用等领域均受到一定冲击。我局及时提请市政府召开会议,明确了从招投标、协助企业产品进入国家或省医保药品目录、本市医疗机构和销售企业优先购买使用和销售本市药品等扶持政策措施,同时,加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加强药业企业科技创新,确保了我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企稳向好,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全市药业工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3.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0.34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9亿元;销售收入由2002年的2.11亿元增加到16.28亿元;利税由2002年的1400

14 万元增加到2.33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

2009年,我局还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各项重要工作。

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全市科技工作与市委、市政府和省科技厅的要求相比,与科技发展形势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省厅考核组这次检查指导为契机,以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三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遵”和“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三新一强”战略目标,认真落实《遵义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汇报完毕。

谢谢大家!

遵义市科技局

二00九年十二月

推荐第10篇: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利与弊

(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 )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多媒体教学以其题材丰富形象、形式新颖、课堂信息量大、节约课堂时间等优势 ,成为现代地理教学重要手段之一,但现阶段的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本文主要分析多媒体在地理教学应用中的利和弊 ,探讨多媒体教学应用中出现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多媒体 地理教学 优势 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令人始料不及的速度渗透到教育领域。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它使原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融入图形、文字、影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可以同时调动学生视、听、说等多种感官,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使学生能在最佳的情境中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1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

1.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地理学习过程中强大的动力,他能促使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疲劳和枯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本、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这些多媒体手段的使用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愉快接受知识的心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达到满意的效果。有很多的风景名胜学生不可能都去过,而我们也没有条件带学生去实地考察,如果仅仅依靠语言来描述,就显得苍白无力,学生容易疲劳。然而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赏景观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分》一课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许多学生难以及时掌握,可利用多媒体制作类型拼图的小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动手操作进行拼图训练,这样就会使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情趣盎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

1.2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地理学科的内容多、范围广,很多地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是大家看不到的、无法想象的,学生难以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把一些地理事物化虚为实、由静到动使学生感知大量无法观察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太抽象,仅靠语言和静止的图片来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如果在讲课时把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变化等内容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形成正确的表象,理解昼夜长短为什么会变化、为什么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一个很难讲解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亲自感知一目了然,掌握难点。又如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我们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影视片、黄河“地上河”形成过程的河道横剖面示意图和河床高出地面的“地上河”的清晰画面结合起来制成教学课件,就能把黄河中游泥沙淤积、逐渐抬高河床、形成“地上河”的过程及原因,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 1.3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常用到的辅助教具,可以这样说:地理教学一刻也离不开地图。地理教学上的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这样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还能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对地理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与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技能、能力培养要求带知识进步”,更加突出地理教学对技能、能力培养的关注。通过多媒体图文、动画、视音频逐步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和地理图像的观察能力,运用地理科学思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开展地理实践和社会地理调查的能力等。

1.4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传授知识外,还要在课堂完成大量的板书、板图,往往需要很多的时间。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要图文结合一些图形的变化过程用语言来描述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理解。如果在继承传统教学的优点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又能充分的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即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即加大了课堂容量,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果,减轻了学生负担。 2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多媒体课件固化了教与学,无法完全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而目前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课前精心制作好的,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2部分课件华而不实,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生动直观固然很好,但有时候往往流于形式,一节课上完后,课堂上学生们非常有兴趣,也充满了新鲜感,一张张美丽的图片确实让许多学生大饱眼福,但是课后却什么也记不得了,把课件中老师讲解的精髓抛弃了。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课件的制作过分注重观赏性,华而不实,导致学生上课时如同观看电影或动画片,难怪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有时甚至还不如传统教学来的扎实。

2.3多媒体技术往往过分降低知识的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被引入中小学课堂后,把教学信息以丰富、生动的多媒体形式,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表达出来,确实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但由于课件的速度过快,使许多善于思考的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也只能是疲于奔命地去接受,而不是通过理解来记忆。即使课件具有很强的完整性,但很多图像与总结性提纲只是一闪而过,留给学生总结与整理思路的时间非常有限 ,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2.4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专注于课件的演示而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紧紧围绕着教师,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核心,学生们只有听的份了,学生对教师有非常大的依赖关系。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有的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授课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放映员,没有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多媒体的应用也没有起到激发和引导的作用,更谈不上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了。笔者认为,采用多媒体教学,依然要充分体现师生的交流互动,师生要共同参与到教学中去,不能为了形式的严谨,而忽视了课堂气氛的营造,忽视了教师肢体及语言对学生的感染力。

3改善多媒体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3.1多媒体教学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取代板书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推广和运用,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已经脱离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黑板是现代化教学媒体无法取代的。黑板即时重现能力强,随写随看、随擦随写,内容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教学中时有灵感突来,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地理教师仍然要重视传统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多媒体课堂,可以辅以小黑板、模型等工具,配合教学,起到加深、总结的效果和巩固教学成果的作用,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3.2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多媒体,避免出现“画蛇添足”

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片面追求课件的完整性,将教材中浅显易懂的内容大段大段原封不动地搬到投影屏幕上,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做成幻灯片,甚至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打在幻灯片上,整堂课是在教师不断地敲击键盘中完成,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地理教学中并不是每框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处理好用还是不用,或是怎么用的问题,避免出现运用多媒体的”盲从”误区。如在进行“三圈环流”的教学时,运用多媒体动画不一定就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运用板书板画,边讲边画,更能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三圈环流的基本原理。又如学校里有矿物、岩石实物标本时,观察实物标本更直观、有效,若再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其图片就是画蛇添足。

3.3深度开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交互”性

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不仅得力于好的教学设计,也必然伴随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及自然、得体的态势语(教师的态势语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等),这些都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教师准确传递教学信息,并随着教学情景与学生的感情共鸣,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的确,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多媒体课中,应该深度开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交互”性,将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建立于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强课堂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总之,地理多媒体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只有这样,多媒体技术才能真正服务于地理教学活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不断探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谭浩强.多媒体应用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王晔.对高中地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个认识[J].池州师专学报,2005:19.[3]赵树然,王艳荣.浅谈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06.[4]丁金叶.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4-09-23.[5]季仁沛.现代教育技术对地理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J].中小学教学研,2003(6).[6]庄玉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J].福建地理,2003(18).[7]张克霞.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07(1).

第11篇: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

运用

摘 要:在公开课教学中,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信息;在公开课中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避免使用上的误区,本文结合几个公开课堂实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公开课教学;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提倡“教育要走现代化之路”,就必然离不开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当今的一个重要趋势。众所周知,公开课具有展示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重要作用,公开课的综合评估早已成为考察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作为一名电教专职教师,对多媒体技术与公开课教学的“联姻”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笔者近十年拍摄的所有获奖优秀公开课,无一例外都产生于网络教室或者多媒体教室之中,而如今新课程教学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公开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开课教师通过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为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高效热情的课堂效果,这就是多媒体技术给现代课堂尤其是公开课教学带来的巨大魅力。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公开课教学中,如果不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那些丰富的声音、图像、视频往往会华而不实,喧宾夺主。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在公开课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避免使用上的误区,本文结合几个公开课课堂实例对多媒体技术在公开课教学中的运用做一个分析和研究。

一、在公开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应重点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采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教师应该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学校的多媒体硬件状况、师生的运用水平、教学目标、教学设计、采用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的教学效果等,要选择最形象、直观、最能恰如其分说明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我认为教师在公开课教学设计中就应该重点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所采用的多媒体技术能否解决学科教学的难点,突破时空障碍,创设立体化教学的情境。

比如以往化学教学中物质微观结构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多媒体可以有效地整合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影、音、文字信息,为学生创造一个三维立体与时间可以前后推拉的立体时空型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98年我校化学教师在一堂化学公开课上就充分利用3DStudioMAX这个软件对三维图处理的高超能力和虚拟技术,将物质微观现象进行模拟,把宏大场景作微缩处理,对瞬变进行定格分析,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物质微观结构。学生通过在电脑上各自操控物质微观结构虚拟模型,掌握了技能、学会了学习与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学习技巧,还培养了学习的能力。这堂课有效解决了化学微观教学的难点,开创了化学物质微观结构教学的新境界。

2.所采用的多媒体技术能否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科学探究。

公开课上,教师如能恰当地使用投影、幻灯、录像或计算机等媒体,给学生提供新鲜生动的学习对象和学习榜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校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内容时,通过动画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把燕麦胚芽鞘分别放在均匀受光、单侧受光和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请同学们预测这三组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学生很容易错误的认为:第一组直立生长;第二组是向光生长;第三组是不生长)。但是当动画展示出实验结果(分别为:直立生长;向光生长;直立生长)的时候,学生预测的结果与给出的实验结果不同,使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激发出了探寻真理的主动性。在这一教学环节使用计算机动画技术,将动感化的表现手段和艺术完美结合,学生仿佛亲身体验了这种生命的运动,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在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上给学生以启迪。

3.所采用的多媒体技术能否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公开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与计算机的交互对话,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练习次数和形式,还可以通过网络或素材库的查询,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音响资料或相关知识。同时,学习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的网络平台,实现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等互助学习的形式,从而建立起“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例如我校语文教师一堂《致橡树》网络教学公开课中,开课教师收集、制作、整理了大量有关诗歌的材料,制作成《致橡树》学习网页,指导学生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诗中意象及形式结构所蕴涵的感情和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引入bbs在线讨论、教师博客等工具,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发挥学生的互动学习和协作学习。一位学生在课后感慨地说:“原来读诗歌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通过这个网页学习感到诗歌真是有趣极了。”这也就是说,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

再如我校物理组老师开设研究性学习课《摩擦力》,教师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从研究方案的形成、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分成不同的子课题组,自己去网上找资料,对信息进行筛选,并制作成不同的主题网页,课上进行信息的交流。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进行必要的指导。这一新的课程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协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课后,学生兴奋地议论:“这是一节我们从未上过的课,有一种全新的体验,是我们在主动学习!”

二、关于多媒体技术在公开课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1.多媒体技术在公开课教学中运用应正确处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在拍摄多堂公开课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公开课上多媒体课件不是在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引入,却是为赶时髦而引入,把多媒体课件当成课堂教学的装饰品;把多媒体当成获奖的一个筹码;或者片面的认为只要教学手段现代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一定很好,所以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往往是一味的追求画面的美观和生动;更有甚者,干脆是把多媒体课件当成电子黑板等等。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根本,而多媒体的灵魂则是教学思想的体现,所以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必须有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服务。

2.多媒体技术在公开课教学中运用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交互使用,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模式。

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必须考虑学校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从实际出发,做出客观的选择,不管科技与网络发展到何种地步,教学手段仍应是丰富多彩的。传统教学模式固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但许多课程并不适合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模式,如在地理课教学中学习地壳的物质构成时,用多媒体信息就远不如用矿物实体展示效果更佳。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与传统教学模式并不存在矛盾对立,两者是互补统一的,在教学中,要树立整合思想,要把现代化教育手段和传统的教育手段(教具、学具,甚至黑板)有机结合起来使用,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3.在公开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要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为前提。

有的开课老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教学手段,从组织教学到基本训练,从新授课到巩固复习课都制作成课件,把所有的教学环节都交付于多媒体课件去执行。他们认为标准的录音,总比自己的方言动听得多,专家级的作品总比自己的板书手绘强得多,结果把自己变成了计算机的操作员。然而,这些教师没有想到,学生身边的师长,有时候一个赞同的表情,或一个满意的微笑作用,是任何一种多媒体信息都无法传达的。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为优化教学过程而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多媒体教学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够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当多媒体使用的设计方案与课堂教学的实际现状不相符、与根本性的教学目的相背离时,应该果断地调整教学过程,决不能成为电脑的奴隶。

综上所述,在多媒体技术日益成为教学平台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如果在公开课教学中使用得当,会使师生们的教与学事半功倍,而使用不当则会使教学过程表面热闹好看,但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我们需要进一步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研究如何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过程和情景,使学生充满认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学生自觉地形成获取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能力。说到底,多媒体技术毕竟只是教师手中的一种工具,它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无条件运用有可能妨碍教育教学的发展,怎么用好它是每个新时代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教育技术学术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开课怎样上得精彩

【摘要】: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能上得精彩,大家也都在为此不断探索与实践。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的冲击下,许多教师困惑了,怎样的课才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成功的公开课?作者以地理公开课教学为例,浅谈一节成功的公开课要上得精彩,应在\"新\"、\"趣\"、\"实\"、\"美\"四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新课程; 公开课; 精彩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课能上得精彩,大家也都在为此不断探索与实践。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潮的冲击下,许多教师困惑了。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刷新了原有的教学观念,这意味着教师要改变乃至抛弃许多曾经习以为常,引以自豪的教学方式方法。那么怎样的课才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怎样才能上好一节成功的公开课?私以为: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公开课要\"新\"----推陈出新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开课要求新颖别致,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要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让人耳目一新。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推陈出新呢。

(一)需要有崭新的理念包装课程

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师的行为,教师观念转变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关键。观念是改革的先导,不同的教学理念,会带来不同的教学设计,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才观,教学观,资源观,评价观。这就要求教师多看新课程理论书籍,在自己的床头、办公室、书房多放一些相关的书,要求自己坚持每天看上几页并写读书摘记,如此一来,一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全新的理念,并用这些理念来指导并设计一堂课,那么,这样的课才显得丰满而不俗套,新颖而不陈旧。

(二)构思新颖别致,有创意

俗话说 \"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堂成功的公开课需要高超缜密的设计,而教学设计思路的不同,课堂教学效果也大不相同。公开课设计要出其不意,有特色,让人耳目一新,那么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我认为第一步是要\"思课\",确定一个公开课课题后,不要忙于写教案,要用心钻研教材,揣摩课题内容,谋篇布局,思考教法,研究学法,拟出提纲,总体设计。这就犹如导演编剧本,要有全局思想,同时要反思自己教过的成功课例、回忆听过的公开课,借鉴其中的闪光点,最后统筹兼顾,理清结构,一气呵成,写出教案。第二步是尽可能多地寻找相关的教案、课件,可以是教参上的教案,也可以是网上的教案,拿到教案后不是找好的教案照搬照抄,而是集各大教案之精华,取其闪光点,集思广益,再结合自己教学特色、学生实际,创设出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案来。

二、公开课要\"趣\"----盎然成趣

兴趣是激励学生自觉学习的动机。据一项对高年级学生进行的关于课堂的调查发现,现在学生所需要的课堂有以下特征:

课堂上最快乐的事----交往;

课堂上最感兴趣的内容---新奇而富有挑战;

课堂上最喜欢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那么,在一节公开课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如何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诱发情趣

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新课,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从而掀起教学高潮。 究是人类的本能,猎奇是学生的天性,提供给学生新奇而富有挑战性的素材,正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任何素材,教师都必须进行加工和制作,那些夸张、新奇的素材学生更感兴趣。

如某公开课一教师讲城市的形成因素时,他给学生提供了三个城市进行研究:上海、武汉、开罗,叫同学们探讨一下这三个城市的形成因素是什么。课塘上学生的热情度较低,参与度不高。另一位老师上同样的内容,她一上课就对三城市进行大力渲染:在北半球,有一条神奇的纬线,在这纬线附近,孕育了古老的四大文明古国,世界的主要大江、大河的河口就在附近,还有神秘莫测的百慕大三角洲,这就是北纬300线,在这纬线附近,有三个著名的城市: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人口1300多万;开罗-非洲最大城市,古老神秘;武汉-中国内陆特大城市。

师:\"对这三个城市,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争着说:\"我们想知道它们为什么会分布在北纬300附近?\"

师:\"对啊,那是什么原因呢?老师也正在苦苦寻找答案,你们帮老师一起寻找好吗?\"

于是,组织全班同学分组探讨,之后,学生纷纷发言,高潮迭起。最后,学生都认识到形成这些城市的重要原因是由于这一纬度带上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对两位教师教学过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第二位老师对提供的素材进行大肆渲染是课堂高潮迭起的重要原因。同样,我们看各类娱乐性的电视节目,如正大综艺、幸运

52、开心辞典等,其主持人无不是大力渲染情境的高手,观众参与度、兴趣度是那样的高涨,如果,我们的教师也象主持人那样善于渲染课堂情境,那么,必定会使公开课上的精彩绝伦。

(二)巧妙提问--妙趣横生

如果说好的教学是一场对话,则教学对话的关键是提问,只有能激励学生思考、激励学生自发地反思自己回答的提问,才能推动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提问对教师组织有效教学,深化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问按思维水平可分为两种:探究式提问和简单式提问。所谓探究式提问是指那些对学生构成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正切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也就是那些处于\"最近发展区\"的经过跳跃就可以摘到的\"果子\"。探究式问题能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也能使学生产生新问题。简单式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只停留在书本层面,只需回忆就可回答的,或者只是一些判断型的问题,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那么,如何巧妙提问呢?我的做法是:

第一,精选例题。做大量与公开课相关的练习,尽可能的把这些练习进行斟别、比较,从中选出几道相对较典型的例题,再重新加工和制作,使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第二,设计问题。设计一些与学生经验有着强烈反差的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兴趣。

如我在教地球大气垂直温度变化时,让学生先说说在大气层中越往高处温度是如何变化的。有学生说越来越冷,理由是自己爬山后的亲身体验;有学生说应越来越热,理由是越往高处离太阳越近,离热源近温度就高。而实际是否这样呢,越往高处大气的温度先是降低,后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眼光里充满渴望,学生那种渴望的眼光正是我们公开课所需要的,于是,我再让学生看书、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得出结论,效果就很好。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最熟悉,也最关心,兴趣最浓。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周边的现象引入课堂,那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上的市级优质课,就是取材楠溪江\"耕读文化\"作为背景,提供素材带领学生进行课堂\"眼睛旅游\",让学生研究\"耕读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先后在永嘉县和温州市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同一节课在杭州上就不理想了。究其原因,杭州的学生对永嘉的乡土文化太陌生,不感兴趣,缺乏共鸣,所以学生参与度较差,师生的配合不理想。又如我在上《城市化与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这一课时,取材瓯北镇、温州市的城市化为背景,其效果也很好。我是这样导入的:钱钟书先生在其名著《围城》中有句精典名言\"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大抵如此\"说完后接上一句:城市化也罢,那么,现在我国正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请同学们以温州或瓯北为例,谈谈\"城外的人\"为什么要进来,而那些\"城里的人\"为什么又要出去呢?语音刚落,学生的发言就如决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由此看来,这些与学生实际联系密切的课,学生是多么的喜欢和赞同。

三、公开课要\"实\"----实用有效

课堂的实用有效就是教学中要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不做秀,但不能上成纯粹的讲习课,因为虽然讲习课对知识的落实是最有效的,但这样的课学生最容易厌倦,最没兴趣学,学生不愿学的课,也就是最无效的课。再说,讲习型的公开课与新课程格格不入,专家往往不怎么认可。那么,怎样的课才是实用有效的呢?我认为有效的课应该是:知识的建构+智慧能力的培养+思想情感的交流与碰撞+个性的塑造。\"知识的建构+智慧能力的培养\"要求一堂公开课的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如果一节课的信息量太少,知识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如果过多,学生难以接受,消化不良;如果太浅,不利于高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太深,不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思想情感的交流与碰撞+个性的塑造\" 则要求一堂课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我们的课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质量,我认为这才是一节好课,一节有效的课。

四、公开课要\"美\"----美仑美奂

一节课要上得好,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美,公开课更是如此,一节经过深思熟虑,专家点拨,同伴协助所设计的课,更是使听者愉悦,教者舒畅,当然,这样的课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理想境界,那么我们如何向这样的境界靠近呢?

(一)反思自己的教学风格,扬长避短、不断完善、形成独特的风格美。反思自己的个性特色,了解自己的课堂是诗意型课堂、幽默型课堂、激情型课堂还是智慧型课堂。

(二)煅炼自己高超的调控艺术,不断塑造氛围美

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成功,达到一定的预期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评价、反馈、调节和控制的能力。新课程呼唤课堂的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愉悦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它对其他因素起着积极作用,并扩大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教师丰富的学科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及其人格魅力,都会对课堂气氛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塑造出课堂的氛围美。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何尝不是这样。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教学艺术水平就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肖川.教育的视界, 岳麓书社,2003.1.

[2] 高帆.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九州出版社, 2006.1.

[3] 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3.

[4] 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4.

[5] 孙亚玲, 范蔚.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8.

怎样评价一节“公开课”

[摘要]本文论述了一节公开课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的问题,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有没有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突出“主”与“导”;关于教材的处理—有没有重视学生学到了什么;课堂教学的实施—有没有讲究师生间的密切配合与共进、重“全体”还是“个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有没有实质上的帮助。

[关键词]公开课 评价教学理念 教学评估

公开课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重要舞台。作为教师—特别是新教师,从什么角度评价一节公开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听了一节课后,教师要知道学到了什么,对自己今后的教学有什么帮助,这是教师教学成长过程中很关键的问题。因此如何评价公开课就很重要了。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评价。

一、有没有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突出“主”与“导”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公开课必须体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面临着新的调整与挑战。因此,认真地学习新课改的理念与思想,主动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发生碰撞,进行反思,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课堂教学的主体观上,首先有没有把课堂教学的中心或主体真正转到学生上,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课堂观念。一节好课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有没有紧紧围绕学生去展开,这实际上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所以从上课开始,就要时时关注教师的教学目标有没有确定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为出发点,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互交流促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全面达成,真正在课堂上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是说教师是不是在课堂上包办一切,教师是不是满堂灌从而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从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作用。所以,一堂好课,不光要看老师讲得如何头头是道,分析得如何深入细致,教材挖掘得如何深广,还要看老师是否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光靠教师的教而缺少学生的感悟是不行的。所以,有没有正确处理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引导之间的关系,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关键因素。

例如,上课后让学生阅读本节内容是教师通常采用的一种常用方法,但阅读后很多教师只认为这是学生学习的起步。但如果是一节好的公开课完全可以提问你在阅读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教师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这节课的内容,要集中哪些问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讨论,这样解决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学习者本身提出的问题,是促使其发展和提高的强大原动力。所以在听课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反馈,看学生的反应,有没有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对学生的表现有没有采取欣赏的态度,有没有多一点肯定的激励性评价。

二、关于教材的处理—有没有重视学生学到了什么

对教材的处理是一节公开课中教师独到的教学艺术的体现,也是有经验的老师的优势所在。对教材处理的好坏是直接评价公开课好坏的标准。

1.对所教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没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一节好的公开课教师能大胆地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取舍,该详则详,该简则简。同时,不一定要追求课堂上教材的完整性,突出一两个重点,解决好一两个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2.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有没有明确的目的,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有没有发挥它的效率。比如,学生阅读课文,是老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个教学环节。但是,在很多时候,学生阅读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不知老师心中是否有数。读完后,是否应该让学生谈谈这段课文的要点,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或是问问学生有什么问题,提不出问题时,老师能否提几个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等。

3.学生有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的目标,老师在备课时有没有尽可能设计出便于学生学习攀登的台阶,甚至可以把课题研究的形式延伸到课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

4.知识点之间的过渡是最能体现授课教师的功底和匠心的,也是老师在教材的处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之间过渡自然,上课自然流畅,一气呵成,不仅是一种美的享受,更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

三、课堂教学的实施—有没有讲究师生间的密切配合与共进、重“全体”还是“个体”

教师在课堂中有没有关注学生,首先要看教师是否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评价是否中肯。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对问题思考的角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方面、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同时,教师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关注,而不是仅仅对个别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老师不应当立即作肯定的评价,而是要问问其他同学的意见;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老师不应该急于给出正确的答案,应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纠正。只有这样,学生的参与面才能更大,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体现,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这样的课才是新课程要求的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目标的真正落实。

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是老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老师要保持冷静的情绪,控制矛盾的激化。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有没有实质上的帮助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对于加大课堂容量,提供更多的教学信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目前有些教师只用它来展示自己会使用其进行板书,而没有真正把多媒体教学应用发挥到实处,没有通过它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增加教学信息。

参考文献:

[1]马云鹏.中学教育科研方法基础.东北大学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西赣州市第七中学)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公开课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交流形式受到体育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教研探讨活动需要公开课,课题研究成果展示需要公开课,教师学习先进理念需要公开课……但在公开课如此盛行之时,我们的体育教师却对什么是真正的体育课,该如何去上体育课产生了困惑。而观摩课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示范型”的公开课,其课堂教学表现更为艺术性,更难让大部分体育教师所接受。本文把观摩课从公开课中分离出来,对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的定义及特征进行阐释,分析三者间的区别与联系,建立一种相互共存、和谐发展的关系模式,使其与体育课程改革相适应,为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常态课、公开课和观摩课的定义阐释

1.1常态课的定义阐释

常态课也习惯被人们称为常规课、平常课或家常课等,一部分人认为常态课是学校里教师按课表进行的日常课,简单地理解就是“日常的课”、“经常要上的课”。还有人从准备一节课所需要的时间来定义常态课:用一节甚至更少的时间去备课,或者形成思路、简案,然后去上课,可以称之为常态课。肖川教授将按照教学计划仅仅面对学生所进行的教学称为常态课。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常态课定义为:在课堂教学的自然状态下,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按照教学计划,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为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而进行的日常教学。教育家陶行之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提倡课堂要朴素真实,坚持本色,所以常态课的本质是其真实性,是不加粉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

1.2 公开课的定叉阐释

北师大教授裴娣娜指出,公开课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当时开设公开课的目的和对象都很明确,即请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为高师院校学生作学科教学的示范课,属于职前培训的性质。20世纪80年代初公开课走人中小学,成为了中小学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观摩、交流形式。公开教学又称“观摩教学”,是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供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教学活动。其目的为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在《教师怎样上好公开课》一书中,作者指出公开课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的、供旁听和评价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通过以上概念,我们可以发现,公开课具有示范作用、交流作用、评比作用、改革实验作用、推广教学作用等,一堂简单的课承载着太多的功能作用,怎么不会引起广大教师的争议呢?本人认为在新形势下公开课应定义为: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供教师与有关人员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真实课堂教学水平展示,其目的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1.3 观摩课的定义阐释

观摩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中不断发展与成熟的。常态课课堂是相对隐秘的空间,教学是仅限于任课教师与班级学生之间的活动;公开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常态课,其主要目的是检验当前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的尝试性实验与讨论就需要另外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来进行实践与验证,这样的课被定为“观摩课”,大多数人把观摩课定为“示范型”公开课,“观摩”二字“观”是看,而“摩”《辞海》解释为研究、切磋。《札记·学记》中“摩:相切磋也。”“观摩”

即观看彼此的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要有新意。观摩课要让别人能得到某种启示,能从中学到一点什么,就得勇于改革敢于创新,

拿出一点独出心裁的东西给人看。观摩课是一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定目标,凸显重点,拓展教材,创新教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形式。

2.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关系分析

在对公开课的争议分析中,发现主要是“公开课”的功利作用被人为地过分夸大、扩张,“公开课”也逐渐演化成“表演课”,甚至还出现了“公开课”作假的现象,这些表现归根结底来讲是公开课脱离了常态课,超越了观摩课,要想消除争议,让公开课、观摩课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要建立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

2.1 常态课是朴素真实的课。既是公开课、观摩课的基础,又是公开课、观摩课的最终目标

常态课是一种不加粉饰、有待完善、值得反思的课,它不可能尽善尽美。由于常态课的随意性大,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也是最多,这些问题靠一人之力是很难解决的,所以我们通过公开课或观摩课来把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初步想法展现出来,在集体的智慧下,我们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说常态课是公开课和观摩课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公开课和观摩课所表现的形式,最终指向都是常态课,都是为常态课的发展服务的,所以说常态课又是公开课和观摩课的最终目标。

2.2 公开课是常态课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应该高于常态课,真实于观摩课

公开课是常态课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又不同于常态课,因为公开课教学不可回避的是它具有公开性,体育教师在公开课上可以也应当花一些时间对教学设计做更仔细的课前研究和推敲。让人家来听课,不做精心准备,没有体现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风格,也是对听课人的轻慢和不尊重,对学生的不负责。但如果上公开课前体育教师把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明确透漏给学生,指定学生并告诉学生上课程序及练习方法,同时,一遍一遍地请专家指导、修改,一遍一遍地进行试上,有的教师甚至重复试上十多节才正式“登台表演”。结果是教师一个口令或一个哨音,学生就可以站好一个队形或开始一个练习;太完美的公开课让人觉得假,所以对于这样的课,教师往往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来看课的,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2.3 观摩课是常态课、公开课的一种发展趋势,引领常态课、套开课的发展

观摩课的本质是让观看者参与交流、研讨、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观摩课并不反对预演,但所上的课一定要根据任课教师的特点,敢于创新,让课堂教学具有独特风格,给观看者以启迪。如果我们拿出一堂常态课作为观摩课给人看,恐怕观看者从中是不会学到有价值的东西,有可能观看者闭着眼睛都知道你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安排,是不礼貌的。所以观摩课要重点强调“摩”,让上课者与观看者都能“摩”到东西,“老一套”的课上起来会让教师感觉得心应手,但缺乏新意,也就是“课虽好,却无东西学”。所以要发挥观摩课所特有的创新、独特、表演功能,让广大教师通过观摩课去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并让它在观摩课的课堂上呈现,为听课者提供观摩研讨的目标,最后把有价值的东西应用到常态课、公开课中去,推动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

明确了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的定义后,我们认为常态课是朴素真实的课,既是公开课、观摩课的基础,又是公开课、观摩课的最终目标;公开课是常态课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应该高于常态课,真实于观摩课;观摩课是常态课、公开课的一种发展趋势,引领常态课、公开课的发展;搞清楚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以后的开课、听课及评课中我们就会有具体的目标可依,而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之间的矛盾也会相对减少,对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 

0 顶一下

浅谈上好一节公开课对后续教学之促进

[日期:2010-09-来源: 作者:陈雪芹

08]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参加一次大规模的公开课比赛,从最初的个人精心准备、向资深同行请教、随堂听课到最后公开课的圆满结束,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对新教改所要求的新教学思路,新教学理念形成感性认识并有着切身体受。随着新教改的全面实施,学生素质教育成为授课主题,本次公开课所梳理及所形成的教学思路、教学理念亟需贯穿于后续教学活动中。公开课往往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参考大量文

[字体:大 中 小] 献,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同事之间互相交流、观摩、互相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所有这些都对后续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公开课 思路 理念 后续教学 促进

2008年11月份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局在易家桥中学举行第21届“濠滨之秋”教研活动。活动内容之一是安排新老教师,以新教改为纲上一堂公开课,本人有幸入选并参加了公开课活动。从事教学工作已有五六年,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但首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公开课活动,我心里难免有些紧张,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教学经验是否贴近新教改的要求;另一方面,这次活动有许多资深的老师和专家参加,在前辈面前,怕自己怯场。但更多的是兴奋,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观摩学习同行先进教学方法、全面梳理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合新教改的新教学思路和理念、提高自身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水平。

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学为主导、重建课堂、尝试成功”。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大胆尝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教师设计教学时必须考虑的一个根本问题。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味背诵教案的过程,这种教学过程是教师无法完全预设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将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紧紧围绕教研活动主题,深刻体会新教改精髓并以此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核心,参阅前辈同仁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借鉴从教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设计各种授课预案,构建一堂公开课的框架,认真准备是成功的开始。

首先,在公开课准备过程中,我反复思考、比较各种方案,在选定好方案后,还会精心考虑细节,力求完美。在没有灵感时,求助于有经验同事,同事随口的一句话或不经意的一个小点子往都能给自己很大启发。准备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对新教学思路、新教学理念形成感性认识的过程,就是自身教育水平成长和提高的过程。

其次,力求教学目标明确,步骤合理。这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围绕好莱坞著名星奥黛丽·赫本展开。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运用文中的三会、四会的重点单词和重要短语;帮助学生了解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事业及成就;同时能写出一篇按时间顺序描述人物一生的文章。围绕这个目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重点,丰富内容,详略得当,我进一步设计了导入、呈现、讨论、写作、巩固和作业布置等六个教学步骤,并使之环环相扣。以奥黛丽·赫本的成名作“罗马假日”的片段导入新课;通过单词和短语竞赛帮助学生掌握三会、四会单词和重要短语;用填表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奥黛丽·赫本作为一个伟大艺术家和慈善家按时间顺序所取得成就的了解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个话题“作为伟大的艺术家和慈善家必须具备那些素质”,开拓学生视野;每组模仿本课写一篇按时间顺序描述人物一生的文章并请班里其他同学猜猜他们的名字,他们所描述的人物必须既是艺术家也乐于慈善事业;以按首字母填充短文来巩固文中三会四会单词和短语,与单词和短语竞赛相呼应,形成一个圆,环环相扣;最后布置下一堂课的预习作业。

第三,积极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英语是一种交际范围非常广泛的语言,但中国学生很多情况下学的都是所谓的“哑巴英语”,因此好的语言环境的创设对学好英语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把他们分成六大组,每组八个人围起来坐成一桌,这样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在习得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互相帮助,这样可以避免因害羞等原因不愿开口的现象出现。我在课件制作中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来,尽量让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说错或发音不标准都不会影响你的表现,我都会帮助他们纠错并给予鼓励。

第四,努力寓育人于教学中。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堂课最后是教人学真,学做真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我这一堂课主要是通过对奥黛丽·赫本如何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影星和慈善家的分析,激励学生好好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机遇只垂青有准备之人,从而促使他们努力向上,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这堂公开课总体而言是成功的,得到了学生和专家的好评,当然专家也给了我一些有益建议。课后,结合这堂课的效果,我反复思考几个问题,以上四个目标是否已经实现或如何更好地实现?衔接部分能否更自然些?跟学生的互动怎样更有机一些?猜人物游戏项目是否可以设计得更有悬念些等。这些问题没有最终答案,只能在后续教学活动中进行尝试,根据课堂效果,去摸索,去分析、去总结。

通过这次的开课,我收获了一个崭新的教学思路,一个教学理念: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应该更多的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总结,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的果实》[M].列夫托尔斯泰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王海燕南通: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浅淡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的四个转变

[日期:2010-09-来源: 作者:谢旭华

08] 长期以来,公开课作为探索教育方式、交流教学经验、推进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不可否认,公开课也存在着不少弊端,俨然成了许多教师、学校、部门的形象工程,有些公开课变成了“做秀”,变成了“演戏”。在新课程背景下,公开课的功能已发生根本性改变,它不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更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是学生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交流场所,更是一种对

[字体:大 中 小] 学生主体精神的哺育。因此,在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行为转变。

一、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新课程要求公开课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主导,学生的“学”的主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公开课上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应精讲少讲,腾出1/3到1/2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思考、操作和讨论。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还应是双向互动的,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引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教得扎实、学得主动,教得生动、学得有趣的教学目的。

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开课要由以前的注重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完成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教师应不再是享有权威的知识传授者,教学过程也应是实现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互动的、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个别学习、小组学习、大组讨论、学生执教和情景表演等几种教学方式。此外,还可根据具体的实际需要选择和组合运用多种形式,从而扩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主动活动,增强其精神活力和学习的自信心。新课程强调,公开课的教学过程应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

在传统的公开课上,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旨,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不太受教师的关注。教学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都由教师决定和负责,学生的任务和责任就是“应试”和接受评定。而在新课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

作为指导者,教师在公开课上应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并对他们的思想,意见给予及时的评价;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应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

四、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

传统的公开课强调对课时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步骤的设计,强调教学模式的运用,强调教学过程的严密性、秩序性、完整性。目的是借此保证教学过程的井井有条,保证教学获得较高的教学质量。但过于强调过程的严密和完整,强调模式的运用,限制了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

新课程要求每位教师从指令型课程与教学的单一执行者转变为自己课程的创造者,这使教师形成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成为一种必然的教学趋势。今后的公开课,课堂是否具有可看性和观赏性,教师表现是否尽善尽美并不重要,但能否凸显教师的教学个性、使公开课具有一种无可重复性,却是人人都应追攀的。如果执教者自信地称曰:这堂课也许不算很可看,但很有个性……这就是一堂值得称道的公开课。进而言之,个性化应该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成为公开课的生命线。它具体在学习目标生成、教学内容组织、活动形式安排、学习方法选择、现代技术使用等各个方面,特别是执教者是否闪烁出思想个性和言语个性,成为“立课”的标志。要创造自己的课堂,教师首先要善于思考如何去点燃青春生命,如何去释放学习智慧,进而通过有激情、有魅力的言语去调适、催生个性化的课堂。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果教师很好地实现了以上四个方面的转变,那么公开课将会发挥它应有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成为教师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途径。新课程的理念也将通过公开课的示范效应很好贯穿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教育改革的全面成功。

年轻老师请抓住“公开课”这只手

[日期:2010-09-来源: 作者:季义厚 刘党08]

[字体:大 中 小]

公开课是学校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的重要舞台。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公开课的磨砺。因此,如何上好公开课是每一位年轻教师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一堂好的公开课要从教材、教法、教学理念等众多方面去考虑。只有通过课堂的打磨才能使自己尽快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紧紧抓住公开课这只无形的手去锻炼自己、完善自己。作为年轻老师,怎样才能上好公开课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中心要明确,重点要突出。

一篇文章,有它的教学重点,一堂语文课,有它的授课中心。只有把握了教学重点,掌握了授课中心,围绕着它们来做文章,写教案,上新课,提问题,做练习,才能够做到重点突出,学生印象深刻,知识得到切实地增加,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现在,有许多的语文方面的教学参考书,但是编辑的重点不统一,有的着重于段落的分析,句子的理解;有的着重于结构的分析,主题的探讨;有的着重于各项能力的训练,问题较多。对这些资料,不能拿着一本照搬照抄,或者糊里糊涂东抄一点,西抓一把,而是要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理念的要求,有所取舍,有所创造,联系学生实际,适当与考试结合,争取一堂课有一堂课的中心,一堂课解决一个问题。

二是脉络要清晰,线索要分明。

一堂课相当于一篇文章,在中心的提调下,它有着自己的结构,起承转合,有时缺一不可。如果讲课时不讲结构,不理脉络,学生会抓不住重点,听得一头雾水,笔记也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记得毫无中心,没有目的。语文课更是如此,它选的文章较长,知识点较多,分析的内容多,一定要在写教案时确立中心,安排框架,先学什么,再学什么,最后学什么,心中要有数。这样在授课时,才能逻辑性强,层次感强,条理清楚,脉络清晰。

三是上课要认真,细节要注意。

上公开课,不能抱着交差了事的心态,一定要认真对待,一丝不苟,特别是对讲课中的一些细节,要仔细琢磨,不能出现纰漏。比如,朗读时,要有感情,抑扬顿挫,有停顿,有重音;分析时,语速不要太快,带着学生一块思考;板书时,所写内容尽量要完整,精炼,一目了然,形象生动;注音时,拼音应当用醒目的颜色标示,让学生看清楚;教字词时,点出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词语,加深学生印象;讲重点时,提醒学生注意记下必须要记的笔记;学生回答时,认真倾听,听完后要抓住发言的中心,分析归纳,引导提高。

四是动静要结合,练习要多样。

以前讲课,多是填鸭式、满堂灌,老师讲个不停,学生听得枯燥乏味,其中没有学生的思考,学生的观点,学生的创新。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做到动静结合,即一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适当讲解,总结归纳,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学习不够自觉的情况下,让他们真正的动起来。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多默读文章,在静中思考问题或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可以是课后练习,可以选《新课标同步导学与评价》等辅导书上的内容,可以是老师根据学生实际出的新问题,在静中让学生调动头脑里的储备,积极思考,得出答案;让学生多做一点即兴作文,在静中训练他们的思维创新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当然,学生在回答问题或做了练习后,老师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对其加以评判,指出优劣,多肯定,激发学生热情,指不足,让学生加以改进。动静结合,练习多样,相信在这种课上,学生一定不会觉得疲倦。

五是阅读要广泛,知识要渊博。

语文,是一门知识浩繁的学科,也是一门研究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在备课讲课时一定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有些是关于作者的,他出生于哪个年代、是什么阶层、有些什么经历,为什么会写成这样一篇文章,他想在其中寄托什么思想;有些是关于句子分析的,一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整个句子有什么精彩之处,它如果有言外之意那是什么;有些是关于主题探讨的,对同样一篇文章以前有哪些说法,哪些是陈旧的,哪些是新颖的,哪些是符合现代实际的,哪些是该丢进故纸堆的;有些是关于文章比较的,将课文与其他的名篇对比赏析,它们在主题上、在写法上、在风格上有何区别……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不能不负责任地凭空乱想,或者讲的时候因为不清楚而一笔带过,而是要广泛地阅读,获得渊博的知识,给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空间,引导学生分析时力求准确到位,才能让学生从内心佩服。

当然,就如何上好一节公开课,还有很多需要关注的地方,不光是教材选择、方法选择等,还有教师和学生本身的素质也是需要关注的。通过公开课的磨砺,很多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都会有比较大的进步,所以上好公开课对于教师的成长发展还是能够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效果的。

第12篇:多媒体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的改革,深化,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深入课堂。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现代媒体的可控性,教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媒体的可控性,指媒体可在人的控制下,有选择地再现所需要的内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然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征。现代媒体中的录相、电脑、投影等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就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二、利用现代媒体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运用声像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求图形的面积时,光靠讲解是无味的,必须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学习为乐。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老是运用公式计算面积,学生感觉比较厌倦,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生思路,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道思考题:把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简成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之和与正方形周长有何变化?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又有何变化?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想象,然后再电脑演示。演示过程中,画面不断闪烁,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了周长的变化。同学们一看,兴趣来了。最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就这样让学生在开放自由的情况下解决了该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

三、利用现代媒体的表现力,提高学生观察的效率。小学生的感知较笼统,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用不同颜色从这一亮点作出两条射线,同时闪烁着这个亮点及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使学生看后马上能悟出角是怎样形成的。再分别闪烁出亮点和两条射线,使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又将一条边固定,另一条边移动,形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角,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四、利用多媒体,发展学生思维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又成为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认知前提。

第13篇:多媒体

岩湾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多媒体教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重要思想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电教室的功能,以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和应用为重点,以科研为龙头,以发展为主题,以应用为抓手的基本工作思路,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切实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实施要求

(一)加强电教设备使用管理,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率。

1、继续实行设备保管责任制。使用者即是保管者,以能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电教室相关人员和广大教师的保管责任心,特别是强化任课教师要在学会使用多媒体设备的基础上,更好的保管现有设备,把人为损坏因素降到最低,从而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2、继续做好多媒体教室和网络教室的使用,做到“一勤一检”:勤使用,勤检查。

3、继续建立故障限时修复制度,认真对待报修用户及设备,自报修之时开始,如无硬件故障一日内修复,以保证教师的正常使用,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确保设备完好率95%以上。

4、强化网络防毒工作,重视网络信息安全。电教室要根据市教育信息中心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对师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严格杜绝通过校园网传播不良信息,杜绝病毒和垃圾邮件的传播,对全校的计算机每两周至少查毒、杀毒一次。发现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及时向校长室汇报。

5、继续加强电脑、网络资源使用纪律。教师在工作时间,电脑只能用于制作课件、网上学习(限教育网站和正规的门户网站),禁止上班时间玩游戏、聊天、打扑克、看电影,严禁上不健康网站和宣传反动思想的网站、不利用电脑网络诽谤攻击他人等。发现1例按原制定的有关管理规定严肃处理。

(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与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与学生数字化技能。

1、按上级有关要求,继续做好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工作,做到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2、积极组织好校本培训工作,使我校教师能制作出更加精美的多媒体和网络课件。

3、积极组织有关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电教培训活动。

三、多媒体教室工作职目标及承诺

1、多媒体教室管理员必须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热情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想教学所需,解教学所急,一切从方便教学、有利教学出发,文明礼貌,以主人翁的态度做好设备管理和服务工作。

2、多媒体教室管理员必须在预备铃十分钟前到达岗位,做好多媒体教室管理和讲台钥匙的分发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协助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对不熟悉操作规程的教师要耐心指导,并及时处理教师在授课中因设备使用不当而出现的各种突发性问题。遇到不能马上排除的故障时,应及时告知技术人员或上报有关领导,并认真填写好报修登记表。

4、上午、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下课后,要及时检查多媒体教室设备、照明电源和门窗的关闭情况,没关好的要关好,并将未正确关闭设备或门窗的教师、班级、课程等情况记录下来,并及时提醒有关老师;对由于工作人员的原因而造成设备损失的,依照学院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14篇:多媒体

多媒体,现代教学的“助推器”

——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竹条实验中学黄文智

摘要: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和基本规律的自然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可实现物理过程模拟和实现物理实验的重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物理教学应用

一、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 渲染学习气氛,激发求知欲望

多媒体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它们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类似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受到知识的存在和用途,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获得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自然增加了教学魅力,使学生在这种愉快的环境中,产生对学习物理的情感。特别是它的新颖性、趣味性、多样性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使学生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处于最佳状态,能有效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例如,八年级《物理》——《科学之旅》,这是《物理》的启蒙课,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综合应用,直观地给学生展现出物理世界的奇妙和有趣,还可以搜集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如“神六”发射升空的图片资料,大型挖掘机工作的场景,磁悬浮列车运行的视频资料等,通过这些场景的展示,把同学们带进了神奇、有趣的物理世界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果单靠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黑板上的板书,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直观教学,丰富感性认识,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样,但物理学科对理性要求比较高。因此,普遍认为难学。

由于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空的约束,可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借助于大量的图片、动画和影像资料再现于课堂,变虚为实,变远为近,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形状、声音、色彩以及发展、变化的规律进行形象地观看,在直观性教学中获取知识,从而使学习变得更为容易。

初中物理中有些内容抽象难懂不易理解而成为了教学难点,若恰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顺利实现认知目标的达成

例如,电流的形成、电磁感应、大气压强、浮力的产生等内容是教学的难点,对于这些内容许多学生学过之后还是似懂非懂,但是我们通过栩栩如生的课件动画演示,显示出物理现象变化全过程的不同画面,使学生对所学物理现象和理论的理解也就不感到困惑了,使本来难以接受的知识,从感性上也得到了认可,从而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也对现代教育技术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多媒体课件作为实验的补充,更形象、更系统地揭示物理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通过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实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总结规律,这是教学大纲对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有些物理知识学生仅仅通过实验和观察仍不好理解与记忆。

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由于内容较多,学生不能从实验上得到系统的概念和规律,因而造成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机械记忆,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实验教学后中,再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Flash动画,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u>2f,这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当u=f时,屏幕上的像消失,两条折射光线变成了平行光线;u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实验效果的质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和事实是我们总结归纳物理规律的根本保证。但是,如果所做实验效果不好,如现象不明显,能见度低,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造成学生的错觉,弱化学生的注意力,给教学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手段,可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质量,使现象明显、清晰。例如:右图的实验是表明内能

转化为机械能的实验。它需要演示的现象是:打气当瓶塞被推出时,瓶内有“白气”出现。真实的实验中,“白气”出现很少,不便于观察。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先用DV拍摄了这个实验的过程,然后再利用电脑软件制作一个“白气”形成并弥漫的动画,最后把这两个剪辑叠加在一起,制成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来学生就可以看到实验中清晰的显现出了“白气。”

有一些实验,其现象发生在很短瞬间,不便于学生观察过程,当然也不利于得到所需要的结论。运用多媒体课件,能给学生提供最恰当的观察切入点,突出观察的重点,突破实验的难点。比如:皮球落下触地时会发生弹性形变,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但由于球触地时间短暂,学生不容易观察到形变的发生,此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皮球触地的过程用慢镜头放映再现出来,学生就很容易的看到它的形变过程,突破了这一难点。

(五)运用多媒体模拟困难的实验

所谓困难的实验,是指实验条件不易具备,或实验具有危险性,或实验时间太长等,不能在课堂上完成的实验。此类情况可运用多媒体对真实的物理现象和过程进行虚拟再现,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一现象,在教学中不便实地进行测量,我们将科学工作者真实的测量过程,做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展示他们的测量过程,并用图片的方式比较他们每次的测量结果,细节之处通过放大、定格等手段来提供鲜明的视觉信息,可使学生对此道理有生动的感性认识。再比如,金和铅之间的扩散实验所需时间太长,我们也只能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它们的扩散过程,方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应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摆正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避免走向哗众取宠

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物理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它通过文本、图象、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情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认为一堂好课离不开多媒体,不管是否需要,动辄多媒体。甚至有的学校把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评价优质课的主要标准。

第二,选用多媒体课件应做到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的统一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要做到概念准确,表达严谨,资源详实,操作规范的统一,不仅要符合物理学科的认知逻辑,教学规律,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

良好的促进作用。课件的画面要清晰、图像要稳定、文字要醒目、动画要生动、色彩要真实、声音要清楚、解论要流畅、声画要同步、编辑要合理、设计有美感、内容有表现力,一切达到教学质量要求。

第三,避免生硬照搬他人多媒体课件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以完成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备课应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而教师使用一个现成的课件进行教学时,通常只能按照既定的步骤顺序执行,课件各页面间的流动也是固定的,一旦设计好,就无法改变,且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中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因而就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更别说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大量课件,不论从内容还是到教学形式来看,都显得单调乏味,不外乎知识介绍,操作练习,单元测验,资料查询等形式。从内容上讲实质仍是课本搬家,知识搬家。

久而久之,还会养成教师懒惰的习性。既不利于发挥他们的教学才能,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效果就大大打了折扣。这显然与应用多媒体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第四,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能代替物理实验活动。

物理学科的实验性强,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无论多么逼真,毕竟是物理现象的模拟,不是真实的实验现场,如果用它代替现实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由于模拟实验的条件十分理想化,而在真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条件的改变,都可以发生微妙的变化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因此,多媒体只能辅助物理实验,弥补实验的不足,不能取而代之。课堂教学必须根据所要说明的问题组织学生与多媒体模拟实验相结合,整合演示实验,进行验证实验和探究实验,发挥实验在学生学习物理中的最大效益。

综上所述,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冲击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手段的改进、提高。重视多媒体技术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充分发挥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提高物理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能力,是当前教育部门、学校和广大物理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想提以下几点建议与大家共勉:①认真学习,提高认识。计算机和多媒

体教学已经进入教学的领域,并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每一名教师都不容回避,而要敢于迎接挑战。②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对于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制作及运用等过程,教师必须经过自身多次反复实践才能得以熟练掌握,要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怕失败。③不断学习,提高能力。多媒体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涉及到很多有关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几乎所有的人来讲,这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我们要经常刻苦地学习训练,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对多媒体教学的设计制作能力和应用驾驭能力。相信通过努力,不少教师将成为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的高手,我们的教学质量也将会得到更明显的提高。

第15篇:*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

天津市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

(多媒体文字稿)

(~年11月9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大港区委、区政府,对王局长率领的创建国家卫生区考核鉴定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大港区地处天津市东南部,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面积1113.83平方公里,城区建成区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区政府所在中心城区面积19.03平方公里,人口40万。

●建区25年来,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持续发展,~年完成区域生产总值153.6亿元,其中区属生产总值53.2亿元;实现三级税收34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48亿元。“十五”期间,区属GDp和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都在20%以上。

●社会全面进步,城市载体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实现了由盐碱荒滩向滨海花园式城市的转变。相继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等荣誉称号,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一、主要工作

(一)创卫历程

●1989年全国爱卫会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后,我区大力开展系列创建活动。

●1992年12月区政府批转了区创卫办制定的《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达标区规划(1993年-1995年)》。

●1994年1月被天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命名为初验基本达标区,同年12月被命名为复验达标区。

●2001年初我们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奋斗目标,并在2001年通过市爱卫会考核,被命名为天津市第一个市级卫生区。

●~年4月上旬,全国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我区创卫工作给予了精心指导,创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专家组意见制定整改方案,逐项推动落实。

(二)主要工作

1、统一思想认识,始终把创卫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几届区委、区政府认识到,创卫符合区域发展的迫切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创卫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载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创卫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区域卫生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全区各部门、各单位紧密结合各自职能,真正做到“三个结合”:

创卫工作整体安排、分步实施,把年度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与实现创卫目标相结合;

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集创卫资金,把加大投入和创卫达标相结合;

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把部门工作和创卫整体工作相结合,形成了全区齐动员、创卫一盘棋的思想共识。

2、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创卫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区委、区政府多次在区委书记办公会、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区长办公会上进行专题研究,把创卫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形成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机制。五大机关区级领导全部参与指挥协调创卫工作。

●区委将创卫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施过程监督。

●2001年初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和驻区大企业有关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实体化办公室。

●~年初我们根据工作需要作了进一步充实调整,由区领导任组长,成立了8个推动组,副区长按工作分工负责分管工作的创卫。

●~年创卫进入攻坚阶段后,从区委、区政府及有关专业部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创卫指挥部,由常务副区长任总指挥,坚持每周一次例会制度,推动创卫工作不断向纵深开展。

●区属各单位、驻区大企业和驻区部队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为创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3、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市载体功能

按照“财政拨、社会筹、市场运作”的思路,近几年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大规模进行城市环境建设,做到年年有目标、年年有变化。

●建设方便快捷的道路网络。今年新建维修道路30条,城市交通形成了“三纵三横”为主干线,内部畅达、外部环绕的路网格局,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47平方米。

●建设合理完备的配套设施。2001年开始投入5300万元建设垃圾处理场;~年采取BOT方式建设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同年运用集合式信托投资方式募集资金9000万元进行城区雨、污排管网建设,现都投入使用。

●建设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累计投入3亿多元,新建绿地300余万平方米,植大树100余万株;投入8000万元建设占地1000亩,绿化面积46%的示范生活小区。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8.72平方米,分别比全市高27.3个百分点和33.43平方米。

●整合区域卫生资源。将大港医院与天津石化医院合并,自2002年开始投资1.2亿元,新建大港医院,将原天津石化医院改为社区医院,使全区的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在每个小区设立医疗服务站,做到小病不出社区,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努力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卫生环境。以城区创卫带动农村创卫,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在农村建设3个中心镇和24个中心居住区,到今年已竣工100万平方米楼房,将有80%的农民住进公寓式、别墅式住宅小区,使农村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r>

4、加强综合治理,努力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区委、区政府总结工作经验,根据我区的特殊区情,提出“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工作思路。

●加大对污染源治理。严格执行环保规划,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工程,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狠抓驻区大企业污染源治理;对200多个污染项目实施整治,大港油田、天津石化公司、大港电厂等一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现已成为花园式厂区。现有工业污水处理率100%,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5%以上。

●加强环境保护。以空气质量、噪声治理、水质治理为重点,对城区10吨以下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并网,加强“三堆”和粉煤灰运输的监督管理,对大吨位锅炉实行除尘脱殖双重治理,加强城区湖泊、河渠水质的治理,进一步巩固了我区各项环保指标的领先地位。

●建立了4.4万公顷的古泻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城区建设占地1500亩的城市森林,成为阻隔污染的绿色屏障。我区连续多年大气环境质量始终稳定在国家二级水平,其它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功能区标准。

5、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巩固创卫成果的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城市管理规律,创新管理方式,确保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发展。

●理顺管理体制。在天津市率先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建立健全区、街、居委会三级市容环境管理网络,全面实施综合执法,市容环境管理实现了法制化、规范化。

●坚持疏堵结合。统一规划、建设各类商业设施100余个,其中新建市场22个,新增经营摊位5300个,使占路商贩全部退路进厅。积极启动“农改超”和商业进社区工程,在提高商业设施档次的同时,确保了城市环境卫生整洁。

●加快环卫设施建设。严厉查处运输洒漏造成的道路污染,净化城区道路环境;对原有机扫车辆进行改造,并购进先进的机扫车辆,道路机扫率达到50%以上;新建13个垃圾收集间,对12个旧居民小区2084个垃圾道进行封堵,小区全部实行物业管理和垃圾袋装化,对生活垃圾实行密集收集、运输。采取政府投资和吸引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方法改造维修27座公厕、新建10座公厕。

6、加大整改力度,集中解决创卫工作薄弱环节

大港的创卫工作得到了全国爱卫办、市爱卫办及专家组的精心指导和热心帮助,对于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高度重视、认真整改,极大地促进了创卫达标工作。

●加快旧小区改造。~年以来,整修旧小区19片,投入1.9亿元,整修面积114.8万平方米,绿化37.02万平方米;硬化77.78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89间,有3.1万户9.12万居民受益。

●搞好环境清整。开展“万名市民环境大清整”,先后组织7次全区性活动,参加人数达到20万人次;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70多支,在“文明护绿、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四个一”活动。紧贴创卫工作,每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抓住一个重点部位、开展一次联合检查、进行一次全面通报;坚持义务劳动日制度,消除城区卫生死角,促进了创卫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集中整治露天烧烤、马路餐桌、市场外溢现象,永明、耀港、晨晖、石化等农贸市场的改造基本完成,规范化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抓好健康宣传教育。健全教育网络,完善宣传阵地,保证活动经费,全区中小学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课率100%,群众讲卫生、爱环境、求健康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加强环境保护。对燃煤锅炉、城区河道水质、个别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超标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各项环保指标得到了巩固提高。

●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整治。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食品从业人员体检办证率和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合格率90%以上;对供水实施严格管理,每月对10个点的末梢水进行监测,保证水质达标;对宾馆饭店、美容美发、洗寓歌舞厅等场所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年检覆盖率100%,监督合格率90%以上,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率100%。

●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充实加强传染病管理监督队伍,建立了疫情报告网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断提升全区医疗管理水平。重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狠抓除“四害”工作。建立区、街、社区三级除“四害”网络,成立了大港消毒除害服务中心。从2002年至今全区累计投入147.5万元,有力地保证了除“四害”工作的开展,蚊、蝇、鼠、蟑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二、基本体会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推动创卫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环境治理和爱国卫生工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副市长陈质枫等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我们做好创卫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创卫的决心。

●全国爱卫会对大港的创卫工作十分关注,有关领导和专家先后三次来大港调研,提出要求,帮助指导。

●市爱卫办把大港创卫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在我区组织培训,提供业务咨询,组织明察暗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市规划、市容、卫生、环保、工商等部门对我区创卫给予大力支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了我区的创卫进程。

2、群众广泛参与是创卫的关键环节

●通过召开动员会、推动会和举办培训班、编印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卫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工作目标,在全社会形成高度共识,实现了创卫由政府推动向政府

、社会、群众互动转变的可喜局面。

●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了“自家门前净起来”、“保绿护绿”和环境大清整活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创卫,为创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矗

3、健全落实机制是推动创卫的有效途径

●建立完善的创卫工作目标责任制。结合创卫的整体任务,逐项进行分解,纳入各部门阶段性目标管理,实行年度考核。下发《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职能组职责分工》、《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整改任务分解表》等一系列文件,并定期进行考核,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统一领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的责任分工机制。将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全年目标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对领导不力、落实不到位的,扣减部门全体人员年终目标管理奖。

●加大督查力度。由创卫指挥部效能督查组会同区委督查室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创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以督查专报的形式通报全区,并上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确保创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强化区厂联合是推动创卫的重要保证

●大企业主动承担任务。多年来,区委、区政府注重加强与驻区大企业的沟通协调,密切区企关系。驻区大企业积极主动地承担创卫任务,竭尽全力为政府作劲,几年来先后投资近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及时完成了创卫整改任务。

5、坚持以人为本是推动创卫的思想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创卫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衡量创卫成效的重要尺度。我们坚持改善城市环境与为民多办实事紧密结合,竭尽全力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

●加快居民小区建设。新增居民住宅300多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3.2平方米,使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突出对弱势群体服务。在城区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建设盲道、坡道、残疾人公用电话亭等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居民娱乐休闲提供充足场所。先后建成世纪广尝文化乐园等12个城市广场,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

三、下步打算

在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区上下务实苦干、拼搏奋斗,大港创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按照更高标准衡量,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还有待研究解决;

●农贸市场的布局不尽合理,商业进社区的步伐还不够快;

●广大市民的健康素质和卫生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中石化大乙烯、大炼油和中化工蓝星集团化工新材料基地等大项目相继落户大港,我们提出了建设国家级生态石化基地的奋斗目标。今后,我们要在加大整改力度,巩固创卫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努力把大港建设成为规模大、效益好、环境优的生态石化基地。

●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把创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着力解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巩固和扩大创卫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在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治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争取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路网工程,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绿化档次,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使群众通过创卫得到更多实惠。

我区创卫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得益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如果这次创卫通过考核鉴定,我们要继续加倍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创卫成果。如果这次创卫没有通过考核鉴定,我们也不会丧失信心,一定按照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加大整改力度,解决存在问题,争取早日把大港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国家卫生区。

谢谢大家!

(多媒体文字稿)

(~年11月9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大港区委、区政府,对王局长率领的创建国家卫生区考核鉴定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大港区地处天津市东南部,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面积1113.83平方公里,城区建成区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区政府所在中心城区面积19.03平方公里,人口40万。

●建区25年来,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持续发展,~年完成区域生产总值153.6亿元,其中区属生产总值53.2亿元;实现三级税收34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48亿元。“十五”期间,区属GDp和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都在20%以上。

●社会全面进步,城市载体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实现了由盐碱荒滩向滨海花园式城市的转变。相继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等荣誉称号,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一、主要工作

(一)创卫历程

●1989年全国爱卫会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后,我区大力开展系列创建活动。

●1992年12月区政府批转了区创卫办制定的《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达标区规划(1993年-1995年)》。

●1994年1月被天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命名为初验基本达标区,同年12月被命名为复验达标

路商贩全部退路进厅。积极启动“农改超”和商业进社区工程,在提高商业设施档次的同时,确保了城市环境卫生整洁。

●加快环卫设施建设。严厉查处运输洒漏造成的道路污染,净化城区道路环境;对原有机扫车辆进行改造,并购进先进的机扫车辆,道路机扫率达到50%以上;新建13个垃圾收集间,对12个旧居民小区2084个垃圾道进行封堵,小区全部实行物业管理和垃圾袋装化,对生活垃圾实行密集收集、运输。采取政府投资和吸引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方法改造维修27座公厕、新建10座公厕。

6、加大整改力度,集中解决创卫工作薄弱环节

大港的创卫工作得到了全国爱卫办、市爱卫办及专家组的精心指导和热心帮助,对于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高度重视、认真整改,极大地促进了创卫达标工作。

●加快旧小区改造。~年以来,整修旧小区19片,投入1.9亿元,整修面积114.8万平方米,绿化37.02万平方米;硬化77.78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89间,有3.1万户9.12万居民受益。

●搞好环境清整。开展“万名市民环境大清整”,先后组织7次全区性活动,参加人数达到20万人次;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70多支,在“文明护绿、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四个一”活动。紧贴创卫工作,每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抓住一个重点部位、开展一次联合检查、进行一次全面通报;坚持义务劳动日制度,消除城区卫生死角,促进了创卫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集中整治露天烧烤、马路餐桌、市场外溢现象,永明、耀港、晨晖、石化等农贸市场的改造基本完成,规范化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抓好健康宣传教育。健全教育网络,完善宣传阵地,保证活动经费,全区中小学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课率100%,群众讲卫生、爱环境、求健康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加强环境保护。对燃煤锅炉、城区河道水质、个别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超标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各项环保指标得到了巩固提高。

●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整治。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食品从业人员体检办证率和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合格率90%以上;对供水实施严格管理,每月对10个点的末梢水进行监测,保证水质达标;对宾馆饭店、美容美发、洗寓歌舞厅等场所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年检覆盖率100%,监督合格率90%以上,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率100%。

●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充实加强传染病管理监督队伍,建立了疫情报告网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断提升全区医疗管理水平。重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狠抓除“四害”工作。建立区、街、社区三级除“四害”网络,成立了大港消毒除害服务中心。从2002年至今全区累计投入147.5万元,有力地保证了除“四害”工作的开展,蚊、蝇、鼠、蟑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二、基本体会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推动创卫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环境治理和爱国卫生工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副市长陈质枫等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我们做好创卫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创卫的决心。

●全国爱卫会对大港的创卫工作十分关注,有关领导和专家先后三次来大港调研,提出要求,帮助指导。

●市爱卫办把大港创卫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在我区组织培训,提供业务咨询,组织明察暗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市规划、市容、卫生、环保、工商等部门对我区创卫给予大力支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了我区的创卫进程。

2、群众广泛参与是创卫的关键环节

●通过召开动员会、推动会和举办培训班、编印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卫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工作目标,在全社会形成高度共识,实现了创卫由政府推动向政府、社会、群众互动转变的可喜局面。

●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了“自家门前净起来”、“保绿护绿”和环境大清整活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创卫,为创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矗

3、健全落实机制是推动创卫的有效途径

●建立完善的创卫工作目标责任制。结合创卫的整体任务,逐项进行分解,纳入各部门阶段性目标管理,实行年度考核。下发《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职能组职责分工》、《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整改任务分解表》等一系列文件,并定期进行考核,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统一领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的责任分工机制。将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全年目标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对领导不力、落实不到位的,扣减部门全体人员年终目标管理奖。

●加大督查力度。由创卫指挥部效能督查组会同区委督查室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创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以督查专报的形式通报全区,并上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确保创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强化区厂联合是推动创卫的重要保证

●大企业主动承担任务。多年来,区委、区政府注重加强与驻区大企业的沟通协调,密切区企关系。驻区大企业积极主动地承担创卫任务,竭尽全力为政府作劲,几年来先后投资近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及时完成了创卫整改任务。

5、坚持以人为本是推动创卫的思想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创卫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衡量创卫成效的重要尺度。我们坚持改善城市环境与为民多办

第16篇:*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

天津市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

(多媒体文字稿)

(2004年11月9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大港区委、区政府,对王局长率领的创建国家卫生区考核鉴定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大港区地处天津市东南部,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面积1113.83平方公里,城区建成区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区政府所在中心城区面积19.03平方公里,人口40万。

●建区25年来,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持续发展,2003年完成区域生产总值153.6亿元,其中区属生产总值53.2亿元;实现三级税收34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48亿元。“十五”期间,区属GDp和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都在20%以上。

●社会全面进步,城市载体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实现了由盐碱荒滩向滨海花园式城市的转变。相继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等荣誉称号, 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一、主要工作

(一)创卫历程

●1989年全国爱卫会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后,我区大力开展系列创建活动。

●1992年12月区政府批转了区创卫办制定的《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达标区规划(1993年-1995年)》。

●1994年1月被天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命名为初验基本达标区,同年12月被命名为复验达标区。

●2001年初我们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奋斗目标,并在2001年通过市爱卫会考核,被命名为天津市第一个市级卫生区。

●2004年4月上旬,全国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我区创卫工作给予了精心指导,创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专家组意见制定整改方案,逐项推动落实。

(二)主要工作

1、统一思想认识,始终把创卫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几届区委、区政府认识到,创卫符合区域发展的迫切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创卫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载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创卫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区域卫生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全区各部门、各单位紧密结合各自职能,真正做到“三个结合”:

创卫工作整体安排、分步实施,把年度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与实现创卫目标相结合;

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集创卫资金,把加大投入和创卫达标相结合;

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把部门工作和创卫整体工作相结合,形成了全区齐动员、创卫一盘棋的思想共识。

2、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创卫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区委、区政府多次在区委书记办公会、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区长办公会上进行专题研究,把创卫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形成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机制。五大机关区级领导全部参与指挥协调创卫工作。

●区委将创卫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施过程监督。

●2001年初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和驻区大企业有关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实体化办公室。

●2003年初我们根据工作需要作了进一步充实调整,由区领导任组长,成立了8个推动组,副区长按工作分工负责分管工作的创卫。

●2004年创卫进入攻坚阶段后,从区委、区政府及有关专业部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创卫指挥部,由常务副区长任总指挥,坚持每周一次例会制度,推动创卫工作不断向纵深开展。

●区属各单位、驻区大企业和驻区部队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为创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3、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市载体功能

按照“财政拨、社会筹、市场运作”的思路,近几年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大规模进行城市环境建设,做到年年有目标、年年有变化。

●建设方便快捷的道路网络。今年新建维修道路30条,城市交通形成了“三纵三横”为主干线,内部畅达、外部环绕的路网格局,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47平方米。

●建设合理完备的配套设施。2001年开始投入5300万元建设垃圾处理场;2003年采取BOT方式建设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同年运用集合式信托投资方式募集资金9000万元进行城区雨、污排管网建设,现都投入使用。

●建设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累计投入3亿多元,新建绿地300余万平方米,植大树100余万株;投入8000万元建设占地1000亩,绿化面积46%的示范生活小区。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8.72平方米,分别比全市高27.3个百分点和33.43平方米。

●整合区域卫生资源。将大港医院与天津石化医院合并,自2002年开始投资1.2亿元,新建大港医院,将原天津石化医院改为社区医院,使全区的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在每个小区设立医疗服务站,做到小病不出社区,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努力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卫生环境。以城区创卫带动农村创卫,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在农村建设3个中心镇和24个中心居住区,到今年已竣工100万平方米楼房,将有80%的农民住进公寓式、别墅式住宅小区,使农村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4、加强综合治理,努力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区委、区政府总结工作经验,根据我区的特殊区情,提出“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工作思路。

●加大对污染源治理。严格执行环保规划,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工程,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狠抓驻区大企业污染源治理;对200多个污染项目实施整治,大港油田、天津石化公司、大港电厂等一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现已成为花园式厂区。现有工业污水处理率100%,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5%以上。

●加强环境保护。以空气质量、噪声治理、水质治理为重点,对城区10吨以下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并网,加强 “三堆”和粉煤灰运输的监督管理,对大吨位锅炉实行除尘脱殖双重治理,加强城区湖泊、河渠水质的治理,进一步巩固了我区各项环保指标的领先地位。

●建立了4.4万公顷的古泻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城区建设占地1500亩的城市森林,成为阻隔污染的绿色屏障。我区连续多年大气环境质量始终稳定在国家二级水平,其它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功能区标准。

5、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巩固创卫成果的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城市管理规律,创新管理方式,确保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发展。

●理顺管理体制。在天津市率先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建立健全区、街、居委会三级市容环境管理网络,全面实施综合执法,市容环境管理实现了法制化、规范化。

●坚持疏堵结合。统一规划、建设各类商业设施100余个,其中新建市场22个,新增经营摊位5300个,使占路商贩全部退路进厅。积极启动“农改超”和商业进社区工程,在提高商业设施档次的同时,确保了城市环境卫生整洁。

●加快环卫设施建设。严厉查处运输洒漏造成的道路污染,净化城区道路环境;对原有机扫车辆进行改造,并购进先进的机扫车辆,道路机扫率达到50%以上;新建13个垃圾收集间,对12个旧居民小区2084个垃圾道进行封堵,小区全部实行物业管理和垃圾袋装化,对生活垃圾实行密集收集、运输。采取政府投资和吸引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方法改造维修27座公厕、新建10座公厕。

6、加大整改力度,集中解决创卫工作薄弱环节

大港的创卫工作得到了全国爱卫办、市爱卫办及专家组的精心指导和热心帮助,对于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高度重视、认真整改,极大地促进了创卫达标工作。

●加快旧小区改造。2003年以来,整修旧小区19片,投入1.9亿元,整修面积114.8万平方米,绿化37.02万平方米;硬化77.78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89间,有3.1万户9.12万居民受益。

●搞好环境清整。开展“万名市民环境大清整”,先后组织7次全区性活动,参加人数达到20万人次;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70多支,在“文明护绿、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四个一”活动。紧贴创卫工作,每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抓住一个重点部位、开展一次联合检查、进行一次全面通报;坚持义务劳动日制度,消除城区卫生死角,促进了创卫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集中整治露天烧烤、马路餐桌、市场外溢现象,永明、耀港、晨晖、石化等农贸市场的改造基本完成,规范化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抓好健康宣传教育。健全教育网络,完善宣传阵地,保证活动经费,全区中小学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课率100%,群众讲卫生、爱环境、求健康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加强环境保护。对燃煤锅炉、城区河道水质、个别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超标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各项环保指标得到了巩固提高。

●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整治。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食品从业人员体检办证率和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合格率90%以上;对供水实施严格管理,每月对10个点的末梢水进行监测,保证水质达标;对宾馆饭店、美容美发、洗浴、歌舞厅等场所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年检覆盖率100%,监督合格率90%以上,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率100%。

●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充实加强传染病管理监督队伍,建立了疫情报告网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断提升全区医疗管理水平。重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狠抓除“四害”工作。建立区、街、社区三级除“四害”网络,成立了大港消毒除害服务中心。从2002年至今全区累计投入147.5万元,有力地保证了除“四害”工作的开展,蚊、蝇、鼠、蟑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二、基本体会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推动创卫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环境治理和爱国卫生工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副市长陈质枫等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我们做好创卫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创卫的决心。

●全国爱卫会对大港的创卫工作十分关注,有关领导和专家先后三次来大港调研,提出要求,帮助指导。

●市爱卫办把大港创卫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在我区组织培训,提供业务咨询,组织明察暗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市规划、市容、卫生、环保、工商等部门对我区创卫给予大力支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了我区的创卫进程。

2、群众广泛参与是创卫的关键环节

●通过召开动员会、推动会和举办培训班、编印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卫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工作目标,在全社会形成高度共识,实现了创卫由政府推动向政府、社会、群众互动转变的可喜局面。

●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了“自家门前净起来”、“保绿护绿”和环境大清整活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创卫,为创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健全落实机制是推动创卫的有效途径

●建立完善的创卫工作目标责任制。结合创卫的整体任务,逐项进行分解,纳入各部门阶段性目标管理,实行年度考核。下发《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职能组职责分工》、《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整改任务分解表》等一系列文件,并定期进行考核,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统一领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的责任分工机制。将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全年目标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对领导不力、落实不到位的,扣减部门全体人员年终目标管理奖。

●加大督查力度。由创卫指挥部效能督查组会同区委督查室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创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以督查专报的形式通报全区,并上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确保创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强化区厂联合是推动创卫的重要保证

●大企业主动承担任务。多年来,区委、区政府注重加强与驻区大企业的沟通协调,密切区企关系。驻区大企业积极主动地承担创卫任务,竭尽全力为政府作劲,几年来先后投资近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及时完成了创卫整改任务。

5、坚持以人为本是推动创卫的思想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创卫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衡量创卫成效的重要尺度。我们坚持改善城市环境与为民多办实事紧密结合,竭尽全力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

●加快居民小区建设。新增居民住宅300多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3.2平方米,使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突出对弱势群体服务。在城区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建设盲道、坡道、残疾人公用电话亭等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居民娱乐休闲提供充足场所。先后建成世纪广场、文化乐园等12个城市广场,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

三、下步打算

在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区上下务实苦干、拼搏奋斗,大港创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按照更高标准衡量,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还有待研究解决;

●农贸市场的布局不尽合理,商业进社区的步伐还不够快;

●广大市民的健康素质和卫生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中石化大乙烯、大炼油和中化工蓝星集团化工新材料基地等大项目相继落户大港,我们提出了建设国家级生态石化基地的奋斗目标。今后,我们要在加大整改力度,巩固创卫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努力把大港建设成为规模大、效益好、环境优的生态石化基地。

●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把创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着力解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巩固和扩大创卫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在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治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争取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路网工程,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绿化档次,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使群众通过创卫得到更多实惠。

我区创卫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得益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如果这次创卫通过考核鉴定,我们要继续加倍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创卫成果。如果这次创卫没有通过考核鉴定,我们也不会丧失信心,一定按照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加大整改力度,解决存在问题,争取早日把大港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国家卫生区。

谢谢大家!

(多媒体文字稿)

(2004年11月9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大港区委、区政府,对王局长率领的创建国家卫生区考核鉴定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大港区地处天津市东南部,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和石油化工基地,面积1113.83平方公里,城区建成区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区政府所在中心城区面积19.03平方公里,人口40万。

●建区25年来,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持续发展,2003年完成区域生产总值153.6亿元,其中区属生产总值53.2亿元;实现三级税收34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4.48亿元。“十五”期间,区属GDp和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都在20%以上。

●社会全面进步,城市载体功能完备、生态环境优良,实现了由盐碱荒滩向滨海花园式城市的转变。相继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等荣誉称号, 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一、主要工作

(一)创卫历程

●1989年全国爱卫会下发《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后,我区大力开展系列创建活动。

●1992年12月区政府批转了区创卫办制定的《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达标区规划(1993年-1995年)》。

●1994年1月被天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命名为初验基本达标区,同年12月被命名为复验达标区。

●2001年初我们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区的奋斗目标,并在2001年通过市爱卫会考核,被命名为天津市第一个市级卫生区。

●2004年4月上旬,全国爱卫办组织专家组对我区创卫工作给予了精心指导,创卫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根据专家组意见制定整改方案,逐项推动落实。

(二)主要工作

1、统一思想认识,始终把创卫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几届区委、区政府认识到,创卫符合区域发展的迫切需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创卫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载体,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创卫塑造城市形象,改善区域卫生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全区各部门、各单位紧密结合各自职能,真正做到“三个结合”:

创卫工作整体安排、分步实施,把年度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与实现创卫目标相结合;

通过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集创卫资金,把加大投入和创卫达标相结合;

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把部门工作和创卫整体工作相结合,形成了全区齐动员、创卫一盘棋的思想共识。

2、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创卫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区委、区政府多次在区委书记办公会、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区长办公会上进行专题研究,把创卫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形成领导抓、抓领导的工作机制。五大机关区级领导全部参与指挥协调创卫工作。

●区委将创卫列入年度目标考核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实施过程监督。

●2001年初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和驻区大企业有关领导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实体化办公室。

●2003年初我们根据工作需要作了进一步充实调整,由区领导任组长,成立了8个推动组,副区长按工作分工负责分管工作的创卫。

●2004年创卫进入攻坚阶段后,从区委、区政府及有关专业部门抽调骨干力量,成立了创卫指挥部,由常务副区长任总指挥,坚持每周一次例会制度,推动创卫工作不断向纵深开展。

●区属各单位、驻区大企业和驻区部队也都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为创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3、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市载体功能

按照“财政拨、社会筹、市场运作”的思路,近几年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大规模进行城市环境建设,做到年年有目标、年年有变化。

●建设方便快捷的道路网络。今年新建维修道路30条,城市交通形成了“三纵三横”为主干线,内部畅达、外部环绕的路网格局,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47平方米。

●建设合理完备的配套设施。2001年开始投入5300万元建设垃圾处理场;2003年采取BOT方式建设日处理能力1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同年运用集合式信托投资方式募集资金9000万元进行城区雨、污排管网建设,现都投入使用。

●建设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累计投入3亿多元,新建绿地300余万平方米,植大树100余万株;投入8000万元建设占地1000亩,绿化面积46%的示范生活小区。目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9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8.72平方米,分别比全市高27.3个百分点和33.43平方米。

●整合区域卫生资源。将大港医院与天津石化医院合并,自2002年开始投资1.2亿元,新建大港医院,将原天津石化医院改为社区医院,使全区的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在每个小区设立医疗服务站,做到小病不出社区,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努力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卫生环境。以城区创卫带动农村创卫,大力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在农村建设3个中心镇和24个中心居住区,到今年已竣工100万平方米楼房,将有80%的农民住进公寓式、别墅式住宅小区,使农村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4、加强综合治理,努力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区委、区政府总结工作经验,根据我区的特殊区情,提出“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工作思路。

●加大对污染源治理。严格执行环保规划,大力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工程,以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目标,狠抓驻区大企业污染源治理;对200多个污染项目实施整治,大港油田、天津石化公司、大港电厂等一批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现已成为花园式厂区。现有工业污水处理率100%,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5%以上。

●加强环境保护。以空气质量、噪声治理、水质治理为重点,对城区10吨以下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并网,加强 “三堆”和粉煤灰运输的监督管理,对大吨位锅炉实行除尘脱殖双重治理,加强城区湖泊、河渠水质的治理,进一步巩固了我区各项环保指标的领先地位。

●建立了4.4万公顷的古泻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城区建设占地1500亩的城市森林,成为阻隔污染的绿色屏障。我区连续多年大气环境质量始终稳定在国家二级水平,其它环境质量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功能区标准。

5、提高管理水平,形成巩固创卫成果的长效机制

积极探索城市管理规律,创新管理方式,确保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协调发展。

●理顺管理体制。在天津市率先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建立健全区、街、居委会三级市容环境管理网络,全面实施综合执法,市容环境管理实现了法制化、规范化。

●坚持疏堵结合。统一规划、建设各类商业设施100余个,其中新建市场22个,新增经营摊位5300个,使占路商贩全部退路进厅。积极启动“农改超”和商业进社区工程,在提高商业设施档次的同时,确保了城市环境卫生整洁。

●加快环卫设施建设。严厉查处运输洒漏造成的道路污染,净化城区道路环境;对原有机扫车辆进行改造,并购进先进的机扫车辆,道路机扫率达到50%以上;新建13个垃圾收集间,对12个旧居民小区2084个垃圾道进行封堵,小区全部实行物业管理和垃圾袋装化,对生活垃圾实行密集收集、运输。采取政府投资和吸引社会资金相结合的方法改造维修27座公厕、新建10座公厕。

6、加大整改力度,集中解决创卫工作薄弱环节

大港的创卫工作得到了全国爱卫办、市爱卫办及专家组的精心指导和热心帮助,对于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高度重视、认真整改,极大地促进了创卫达标工作。

●加快旧小区改造。2003年以来,整修旧小区19片,投入1.9亿元,整修面积114.8万平方米,绿化37.02万平方米;硬化77.78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89间,有3.1万户9.12万居民受益。

●搞好环境清整。开展“万名市民环境大清整”,先后组织7次全区性活动,参加人数达到20万人次;组织社区志愿者队伍70多支,在“文明护绿、保护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四个一”活动。紧贴创卫工作,每月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抓住一个重点部位、开展一次联合检查、进行一次全面通报;坚持义务劳动日制度,消除城区卫生死角,促进了创卫工作深入开展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集中整治露天烧烤、马路餐桌、市场外溢现象,永明、耀港、晨晖、石化等农贸市场的改造基本完成,规范化管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抓好健康宣传教育。健全教育网络,完善宣传阵地,保证活动经费,全区中小学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课率100%,群众讲卫生、爱环境、求健康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加强环境保护。对燃煤锅炉、城区河道水质、个别企业工业废水排放超标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各项环保指标得到了巩固提高。

●加强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整治。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食品从业人员体检办证率和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100%,合格率90%以上;对供水实施严格管理,每月对10个点的末梢水进行监测,保证水质达标;对宾馆饭店、美容美发、洗浴、歌舞厅等场所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年检覆盖率100%,监督合格率90%以上,从业人员体检培训率100%。

●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充实加强传染病管理监督队伍,建立了疫情报告网络,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不断提升全区医疗管理水平。重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狠抓除“四害”工作。建立区、街、社区三级除“四害”网络,成立了大港消毒除害服务中心。从2002年至今全区累计投入147.5万元,有力地保证了除“四害”工作的开展,蚊、蝇、鼠、蟑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二、基本体会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是推动创卫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环境治理和爱国卫生工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副市长陈质枫等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我们做好创卫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创卫的决心。

●全国爱卫会对大港的创卫工作十分关注,有关领导和专家先后三次来大港调研,提出要求,帮助指导。

●市爱卫办把大港创卫摆在突出位置,多次在我区组织培训,提供业务咨询,组织明察暗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市规划、市容、卫生、环保、工商等部门对我区创卫给予大力支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了我区的创卫进程。

2、群众广泛参与是创卫的关键环节

●通过召开动员会、推动会和举办培训班、编印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卫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和工作目标,在全社会形成高度共识,实现了创卫由政府推动向政府、社会、群众互动转变的可喜局面。

●在广大群众中开展了“自家门前净起来”、“保绿护绿”和环境大清整活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创卫,为创卫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3、健全落实机制是推动创卫的有效途径

●建立完善的创卫工作目标责任制。结合创卫的整体任务,逐项进行分解,纳入各部门阶段性目标管理,实行年度考核。下发《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职能组职责分工》、《大港区创建国家卫生区整改任务分解表》等一系列文件,并定期进行考核,保证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建立统一领导、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齐抓共管的责任分工机制。将管理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全年目标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奖励;对领导不力、落实不到位的,扣减部门全体人员年终目标管理奖。

●加大督查力度。由创卫指挥部效能督查组会同区委督查室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创卫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以督查专报的形式通报全区,并上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确保创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强化区厂联合是推动创卫的重要保证

●大企业主动承担任务。多年来,区委、区政府注重加强与驻区大企业的沟通协调,密切区企关系。驻区大企业积极主动地承担创卫任务,竭尽全力为政府作劲,几年来先后投资近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及时完成了创卫整改任务。

5、坚持以人为本是推动创卫的思想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创卫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衡量创卫成效的重要尺度。我们坚持改善城市环境与为民多办实事紧密结合,竭尽全力满足群众需求、维护群众利益。

●加快居民小区建设。新增居民住宅300多万平方米,城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3.2平方米,使广大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突出对弱势群体服务。在城区主要道路和公共场所建设盲道、坡道、残疾人公用电话亭等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居民娱乐休闲提供充足场所。先后建成世纪广场、文化乐园等12个城市广场,总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

三、下步打算

在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区上下务实苦干、拼搏奋斗,大港创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按照更高标准衡量,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还有待研究解决;

●农贸市场的布局不尽合理,商业进社区的步伐还不够快;

●广大市民的健康素质和卫生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中石化大乙烯、大炼油和中化工蓝星集团化工新材料基地等大项目相继落户大港,我们提出了建设国家级生态石化基地的奋斗目标。今后,我们要在加大整改力度,巩固创卫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努力把大港建设成为规模大、效益好、环境优的生态石化基地。

●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把创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健全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着力解决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巩固和扩大创卫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在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治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争取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路网工程,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绿化档次,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使群众通过创卫得到更多实惠。

我区创卫工作取得的各项成绩,得益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如果这次创卫通过考核鉴定,我们要继续加倍努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创卫成果。如果这次创卫没有通过考核鉴定,我们也不会丧失信心,一定按照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加大整改力度,解决存在问题,争取早日把大港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国家卫生区。

谢谢大家!

第17篇: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学地理课的内容非常丰富,时空跨度较大。既有美不胜收,风景迷人的自然地理内容,又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文地理知识,还包括抽象的自然地理规律的形成。由于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演示播放音像、动画,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能变静态为动态,形象地展现画面,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而且在说明概念、规律时,简明准确,省时省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因此,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地理教学,可以说是地理教学方式的革命,其继承和丰富了传统地理教学方式的优点,使地理教学进入了一个广阔的新天地。根据我这几年地理教学实践,我认为把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可充分利用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的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表现手法形象化、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方面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想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使学生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海陆变迁这一节“地震和火山”这一环节时,我首先提出相关问题,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了一段有关地震和火山爆发的视频,使学生通过声、色、图像等的渲染,很直观地了解地震和火山爆发形成的原因及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严重灾害,而且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用自制的幻灯片来演示“ 地震的形成和火山的爆发”过程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既充分理解了地震和火山产生的原因,又为在实际生活中防震、抗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既体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原则,又突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

1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充分发挥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达到图文相统一的效果。

我们通常说:“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因为地图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因此,充分发挥地图的作用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途径。如何掌握好这些地图的内容、发挥好它的作用,是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如果用一般教学手段展示地图的内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多媒体技术,就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例如:利用幻灯片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于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特别是对一些看上去无图而又枯燥无味,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果能够采用一定的直观图像来帮助理解和记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世界陆地五种基本的地形类型的特点”时,假如按课本照本宣读,学生确实会感到乏味,远不如教师利用所收集到的资料、图片制作相关幻灯片,指导学生自己看图进行分析、比较、归纳、评价得出结论。教学中采用这种新颖活泼的教学新形式,改变古板单调的老面孔,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地理教学中地图的作用,为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打破学生认识中的时空限制

在传统的教学条件下,学生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往往会受到自身认识器官的限制,只能观察到此时、次地的情景,只能观察到肉眼看见的客观事物。对于微观现象,却无法观察和体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模拟显示,使学生观察那些经过微观的客观现象,以及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展示的地理现象,并把具体图景生动地再现学生眼前。例 2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运动”时,由于既要考虑地球的公转又要考虑地球的自转,因素太多,而且要有丰富的空间现象能力,教师讲起来困难,学生听起来也很吃力。我采用“地球—太阳系”FLASH动画来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整个过程,形象直观地表现出了地球运动的规律,使学生非常轻松地理解了地球运动与产生的地理意义。因此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学生可超越时空的限制去遨游知识的海洋。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从“教书匠”向“探索型”、“创新型”的教师转变,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而学生要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勤于思考、敢于探究的主动地位,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第18篇: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写作条理顺序

赏花(欣赏紫藤萝瀑布)——忆花(回忆起家前的花)——悟花(从花的生长中体现了一个道理) 文章中心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生活中都会有种种的困难,但是在去抗争困难的旅途上,是没有终极,没有极端的) 文章修辞手法

比喻——例如: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比拟(拟人)——例如: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通感——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全文主旨)

人物生平

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同年在《大公报》发表处女作《A.K.C》。1951年毕业分配在政务院宗教事务委员会工作。同年末调入中国文联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艺报》任外国文学的编辑。1957年出版童话集《寻月集》,同年发表短篇小说《红豆》(《人民文学》1957年7期)引起文坛注目,在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农村。1960年调入《世界文学》编辑部。主要撰写散文和小说。“*”中被迫中断创作,1978年重新发表作品。后调人北京外国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宗璞散文小说选》,散文集《丁香结》,长篇小说《南渡记》,翻译《缪塞诗选》(合译)、《拉帕其尼的女儿》等。所作《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80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散文集《丁香结》获全国优秀散文(集)奖。她的作品多写知识阶层,文字优雅,富于学养,含蓄蕴藉。“*”后的创作追求现代主义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写,具有超现实的荒诞和象征,比如《我是谁》、《蜗居》、《泥沼中的头颅》等,受到批评界的注意。 基本信息

冯钟璞 ,笔名:宗璞、绿蘩、任小哲、丰非。 原名:冯钟璞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28年 出生地:北京 籍贯:河南唐河。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校。抗战爆发,随父赴昆明,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开大学外文系,1948年转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曾就职于中国文联及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等

第19篇:听力背景

听力背景

1)【熔炉】(The Melting Pot)

美国的别称。因为美国是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移民融合组成的国度。这些移民说的英语不像英国人的英语那样具有较强的阶层性与地域多样性。他们形成了相似的生活习惯与礼节;城乡居民的差别也不像其他国家的那样明显。美国社会虽然竞争性强,且存在着种族歧视,但它在同化来自不同民族的移民方面又表现出相当大的弹性与包容性。因而,形成了全新的整体文化与共同的民族意识,使美国成为“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美国人的人生观是基于个人奋斗、自我管束与竞争精神之上的。

2)【雅皮士与雅非士】(Yuppies and Yuffies)

雅皮士是美国人根据嬉皮士(Hippies)仿造的一个新词,意思是“年轻的都市专业工作者” 。雅皮士从事那些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才能胜任的职业,如律师、医生、建筑师、计算机程序员、工商管理人员等。他们的年薪很高。雅皮士们事业上十分成功,踌躇满志,恃才傲物,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与嬉皮士们不同,雅皮士们没有颓废情绪,不关心政治与社会问题,只关心赚钱,追求舒适的生活。雅非士意为“都市中失败的年轻人”。他们虽然觉得自己的生活无法与雅皮士的生活相比,但又不愿意有失落感,并发誓要找到自己的归宿。 3)【山姆大叔】(Uncle Sam)

它是美国的绰号与象征。山姆大叔的英文为Uncle Sam,缩写是U.S.,正好与美国的英文缩写相同。但它怎样成为美国的绰号和象征的呢?普遍的说法是:1812年,美英战争期间,美国特罗城有一个专门供应军用牛肉的商人(也有的说是军事订货的官员)名叫山姆尔?威尔逊(Samuel Wilson,1776—1854),人们平时都叫他山姆大叔(Uncle Sam)。美国政府收购他的牛肉箱上都盖U.S.字样。人们遂开玩笑说这些盖有U.S.字样的箱子都是山姆大叔的。后来“ 山姆大叔”便成了美国的绰号。19世纪30年代,美国画家又将“山姆大叔”画成一个留有山羊胡子的瘦长老人,帽子和裤子都有星条旗的标志。 4)【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

“黑色”这一词,源出耶稣殉难日(Good Friday)。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票市场的股票价格暴跌,因这天是星期五,故称股票市场的“黑色星期五”。10月19日纽约股市的股票指数普遍大幅度下降,超过了1929年10月28日引发经济大萧条的股票暴跌纪录。这天开市不久,即出现抛售股票的狂潮,纽约股市创下了破纪录的股市交易6043亿股,使得美国几家大公司损失惨重,上市的5000家公司的整个股票价值,一天中就折损了5000亿美元。股值暴跌迅速度卷世界各地大金融市场,引起了西方的极大恐慌,这次股票暴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股市最糟的一次,也是华尔街有史以来下跌幅度最剧烈的一次。 5)【汽车旅馆】(Motel=Motor+Hotel)

汽车旅馆起源于公路两旁独立经营带有停车场的小旅馆。60年代初随着汽车逐渐成为美国、英国、欧洲、加勒比海地区和日本的主要交通工具,这些旅馆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一般汽车旅馆有游泳池,大多数房间配有电视。进入70年代后,一些国家政府允许个人以联营汽车旅馆的名义,从事独自经营。这样,只需较少的投资,即可为联营企业获取较大的利润,从而加快了汽车旅馆业的发展。尤其是北美的汽车旅馆比任何地方都多。

听力背景2 6)【美国主要报刊】(Major Newspapers and Journals in the U.S.)

报纸(Newspapers): (1)《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1851年创刊是美国最有影响的三家大报纸之一。社址在纽约市中心的时报广场,为苏兹贝克(Sulzberger)家族所有。该报基本反映美国的外交政策及动向。平日发行量为80万份,每份约60至100页,星期日刊增加两个副刊,发行量为140万份,每份达300页以上。读者主要是美国上层社会,包括资本家、国会议员、政府官员以及高级知识分子。 (2)《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 1977年创刊于首都华盛顿,是美国最有影响的三家大报纸之一,属格雷厄姆(Graham)家族所有。政治上接近国会,支持民主党,颇受参议院重视。它向美国内外300多家报纸供稿,以刊载一些政府“内幕”而著称,平日发行量为50万份,星期日版为70万份。

(3)《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该报是美国西部最大的一家报纸,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三大报纸之一。1881年创刊,以其倾向于共和党,代表西部利益集团的观点而引人注目。发行量为100万份。

(4)《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889年创刊,由美国主要财政金融新闻出版企业集团“道?琼斯”公司(Dow Jones)出版,是美国有影响的全国性财政金融专业性报纸。发行量为140万份。

(5)《纽约每日新闻》(Daily News): 1919年创刊,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期刊(Periodicals): (1)《时代》(Time): 周刊,1923年创刊于纽约,分国内版和国外版,国外版又分欧洲、亚洲及拉丁美洲版。该刊以报导及时和文字新颖取胜。辟有国外新闻、经济、宗教、科学、法律、人物、医药、影剧评论、体育等各类专题报导。发行量约300万份。

(2)《新闻周刊》(Newsweek): 创刊于1933年,是一种综合性杂志。除国内版外,还有大西洋版和太平洋版。是与《时代》同享盛名的美国两家全国性周刊,发行量约300万份。 (3)《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 月刊,创刊于1922年,号称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以15种文字,39种版本出版,每期发行量达3000万册。内容广泛,以专摘各大报和著名杂志的文章为一特色,另一特色则是用刊头、刊尾到处补白、插警语、箴言、座右铭、小笑话等。政治上反映美国保守派的观点。

(4)《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News and World Report): 1948年由《美国新闻》、《世界报导》和《美国周刊》三刊合并而成。着重于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报导与评论。代表洛克菲勒财团的利益,发行量达300万份。

听力背景3

7)【常春藤联盟】(the Ivy League)

指美国东部8所历史悠久的名牌大学。因其校舍墙壁上长满了常春藤,故名。这8所大学是:

1764年建于罗得岛州的布朗(Brown)大学;

1754年建于纽约市的哥伦比亚(Columbia)大学; 1769年建于新罕布尔州的达得茅斯(Dartmouth)大学; 1865年建于纽约州的康乃尔(Cornell) 大学; 1636年建于马萨诸塞州的哈佛(Harvard)大学;

1740年建于宾夕法尼亚的宾夕法尼亚( Pennsylvania)大学; 1746年建于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Princeton)学院; 1701年建于康涅狄克州的耶鲁(Yale)大学。

8)【美国现行的教育体制】(the Current American Education System)

与英国的现行教育体制相似,美国的教育体制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接受初等教育之前,学生可以受到学前教育(主要形式是保育学校——nursery school与幼儿园——kindergarten)。

初等教育的主要教育机构是小学(elementary or primary school)。儿童五六岁入小学学习。美国的小学有四年制、六年制和八年制等几种。从不同学制的小学毕业出来的学生进入不同学制的中学(四年制小学毕业生事先须进入中间中学学习四年,再进入中学)接受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是在中学里完成的。美国的中学有四年制与六年制两种。四年制中学主要有普通中学(high school),职业技术中学(technical school)和一些专门中学(special school,如海事中、自动化中学等)。六年制中学又有两种。一种是将初中(junior high school)与高中(senior high school)独立分开的中学,两者在课程设置、课表安排与行政管理等方面都享有独立的自主权;另一种是六年一贯制中学,将初、高中合为一体,在教学与行政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在美国,公立中学不许开设宗教课程,所以出现了一些私立的教会中学( 实为教会所有),专门培养教会神职人员。

高等教育主要在高等学校完成。高校分大学(university)与学院(college)两种。大学一般是综合性的,可包括若干个学院(如医学院、法学院等)。大学为各州设立、管理。学院也可分为两类:由州或大城市设立管理的四年制本科学院(包括文学院、独立专业学院——如理工、医、法专业学院)和由小城市或县设立管理的两年制学院(相当于中国的专科学院或称大专)。前者可提供本科学历(可授予学士学位——Bachelors degree),后者只提供专科学历(主要是专门职业培训)。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可授予硕士学位(Masters degree)和博士学位(Doctors degree)等更高的学位。在美国要拿到某专业的学士学位,须学完该专业规定的课程及学分(每门课程的学分不同),学分总数达到规定的要求后,学生可获得学士学位。拿到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再通过一至两年的攻读,达到要求者可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则要求研究人员完成有较大难度的、规定的研究工作,并提交学术论文,方可获得。在美国,文科的最高学位是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Ph.D.)。

听力背景4 9)【美国各州及部分城市别名】(Nicknames for States and Some Cities in the U.S.)

美国50个州都有自己的别名。这些别名大都与该州的历史、地理、人口、社会习俗、工农业及其他方面的因素有关。美国一些城市的别名也是如此。现将美国各州的别名及部分城市的别名分列如下:

阿肯色(Arkansas): 奇迹州(Wonder State);机会之乡(Land of Opportunity)阿拉斯加(Alaska): 午夜出太阳之乡(Land of Midnight Sun);最后的边疆(the Last Fron tier);半岛州(Peninsula State)爱达荷(Idaho): 小锄州(Spud State);锅柄州(Panhandle State);宝石州(Gem State);山间宝石州(Gem of the Mountain)北达科他(North Dakota): 摇尾州(Flickertail State);老殖民地州(Old Colony State) ;苏族州(Sioux State)北卡罗来纳(North Carolina): 老北州(the Old North State);焦油脚跟州(Tar Heel State)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 基石州(Keystone State)得克萨斯(Texas): 孤星州(Lone Star State)俄亥俄(Ohio): 七叶树州(Buckeye State)俄克拉荷马(Oklahoma): 快些州(Sooner State)俄勒冈(Oregon): 河狸州(Beaver State)佛罗里达(Florida): 阳光州(Sunshine State)佛蒙特(Vermont): 青山州(Green Mountain State)弗吉尼亚(Virginia): 总统的母亲(Mother of Presidents);骑兵州(Cavalier State);自治州(the Old Dominion State)怀俄明(Wyoming):平等州(Equality State)华盛顿(Washington): 清努族州(Chinook State);常青州(Evergreen State)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 黄金州(Golden State)堪萨斯(Kansas): 小麦州(Wheat State);废奴游击州(Jayhawk State);向日葵州(Sunflower State)康涅狄格(Connecticut): 痼习州(Land of Steady Habits);宪法州(Constitution State)肉豆蔻州(Nutmeg State)科罗拉多(Colorado): 百年纪念州(Centennial State);银州(Silver State)肯塔基(Kentucky): 莓草系州(Bluegra State)路易斯安纳(Louisiana): 欧裔州(Creole State);蔗糖州(Sugar State);塘鹅州(Pelican State)罗得岛(Phode Island): 小罗得(Little Rhody)马里兰(Maryland): 老路线州(Old Line State);自由州(Free State)马萨诸塞(Maachusetts): 老殖民地州(Old Colony State);海湾州(Bay State)蒙大拿(Montana): 宝藏州(Treasure State);山区州(Mountain State)密苏里(Miouri): 别哄我州(Show-Me State)密西西比(Miiippi): 木兰州(Magnolia State)密执安(Michigan): 貂熊州(Wolverine State)缅因(Maine): 松树州(Pine Tree State)明尼苏达(Minnesota): 北极星州(North Star State);万湖州(Land of 10000 Lakes);金花鼠州(Gopher State)南达科他(South Dakota): 郊狼州(Coyote State);阳光州(Sunshine State)南卡罗来纳(South Carolina): 矮棕榈州(Palmetto State)内布拉斯加(Nebraska): 牛肉州(Beef State);玉米壳州(Cornhusker State)内华达(Nevada): 战火诞生州(Battle-Born State);艾草州(Sagebrush State);银州(Silver State)纽约(New York): 帝国州(Empire State)特拉华(Delaware): 蓝鸡州(Blue Hen State);第一州(First State);钻石州(Diamond State)田纳西(Tenneee): 志愿州(Volunteer State)犹他(Utah): 蜂窝州(Beehive State)威斯康星(Wisconsin): 獾州(Badger State)西弗吉尼亚(West Virginia): 山州(Mountain State)夏威夷(Hawaii): 太平洋上的天堂(Paradise of Pacific);阿洛哈州(Aloha State)新罕布什尔(New Hampshire): 花岗岩州(Granite State)新墨西哥(New Mexico): 迷人乡(Land of Enchantment);仙人掌州(Cactus State)新泽西(New Jersey): 花园州(Garden State)亚拉巴马(Alabama): 棉花州(Cotton State);黄锤州(Yellow Hammer State);狄西的心脏(Heart of Dixie) 亚利桑那(Arizona): 大峡谷州(Great Canyon State);落日州(Sunset State)依阿华(Iowa): 鹰眼州(Hawkeye State)伊利诺斯(Illinois): 林肯的故乡(Land of Lin coln);草原州(Prairie State)印第安纳(Indiana): 好大州(Hoosier State)佐治亚(Georgia): 南方帝国(Empire State of the South);桃州(Peach State)

第20篇:梅州背景

梅州

世界客都梅州,位于粤东北山区,北邻赣南,东连闽西,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现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等六县一市一区,全市总人口503万人,是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的城市,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同时还享有“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美称,现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等六县一市一区,全市总人口503万人,是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梅州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广东首个宜居城乡示范城市。 梅花,是梅州市市花,被民间作为传春报喜的吉祥象征,亦代表梅州客家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毅进取精神。梅州标志性建筑——梅江桥及“一江两岸”。梅州标志性传统建筑——围龙屋,是中国五大特色民居之一。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尊为“世界客都”,具有浓郁的别有特色的客家风情。

交通现状

梅州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区内交通四通八达。到200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154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2公里,一级公路22公里,二级公路1816.89公里,三级公路和等级路8848.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75.66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和公路密度均居全省山区市前列。梅揭、梅河、天汕、环城高速城东-扶大-三角段、兴畲等高速公路全线相继建成通车,使梅州山区融入了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快车道,由梅州至深圳只需3个多小时,至广州只需4个多小时。同时,梅龙(梅州-龙岩)高速一期梅大(梅州-大埔)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梅赣(梅州-江西赣州)、梅漳(梅州-福建漳州)高速公路已获国家立项,即将开工建设。五华华阳-梅县畲江,环城高速三角-城东段,梅平(梅州-平远)正在争取获得广东省的立项。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山区市前列。

全市基本实现市到县1小时交通圈、县到镇通三级以上水泥路、行政村村址基本实现通水泥路、300人以上自然村的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梅州市2006-2030年公路网规划通过市政府审批。梅州被列为“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

继广梅汕铁路(广州-梅州-汕头)和梅坎铁路(梅州-福建坎市)建成通车,开通了货运和客运后,杭广铁路梅州段(梅州-杭州)、梅瑞(梅州-瑞金)高速铁路也已通过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有助于推动梅州加快连接海西经济区和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目前,梅州市政府正在争取广东省的立项,建设梅州-惠州高速铁路,链接珠三角轨道交通。境内有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的梅县机场,目前正在进行扩建。扩建以后,将开通至国内40多个城市的航班,包括梅州-高雄的直航包机。

经济概况

【农业】 历史上梅州经济以农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物。1986年开始实施治理水土流失和绿化荒山两大工程。至1998年,治理水土流失2500平方公里,基本消灭了荒山,森林覆盖率达71%,改善了生态环境。因地制宜,综合开发以种果为主的农业经济。大力扶持各种种植专业户、养殖专业户以及各种经济联合体,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革。农业生产逐步从传统型农业向开发型农业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从粗放型向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转变。全市建有一批水果、茶叶、烤烟、竹木、禽畜、水产等商品生产基地,还兴建了小

庄园28万户。水果生产快速发展,小庄园经济生机勃勃。1998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总产55.57万吨,其中柚类种植面积36万亩,总产达24.4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梅州已成为新兴的水果之乡。梅县金柚(沙田柚),大埔蜜柚、西岩茶,兴宁龙眼,五华荔枝,蕉岭、平远的金桔等,在全省、全国享有盛名,是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工业】 梅州工业起源较早,从宋代开始,大埔就有陶瓷生产,五华的石业 和兴宁的纺织业也有悠久的历史,梅县的煤炭、平远的炼铁、丰顺的铅锌矿,也早已闻名遐迩。建国前,大部分是手工业作坊。主要行业有陶瓷、纺织、卷烟、采矿、冶炼等。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梅州形成全民、集体与个体企业、“三资”企业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以开发资源为主,轻重结合,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并重的具有山区特色的工业体系。建材、卷烟、电子、矿冶、纺织、陶瓷、机械、电力、食品等行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金利来、银利来、绿丹兰、绅浪、佐田、天王表、明珠球阀等一批名牌产品逐渐进入国内外市场。兴宁“口得福”牌大颗粒味精,1986年10月获第十二届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五华“长乐烧”酒,1988年荣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平远30度“南台”酒同时获银奖;梅州制药厂的“羊城”牌双料喉风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兴宁生产的“明珠”牌球阀是部优产品,是中国“长征”火箭系列首选的球阀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和欧美、中东、东南亚、港澳等国家和地区。市磁性材料厂是电子工业部生产磁性元件定点厂之一,该厂生产的冰箱门封塑胶套、磁性胶带等产品,性能和意大利同类产品相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商贸】 随着工农业的持续全面发展,国内外贸易也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梅州市实施“希望在外”的发展战略,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梅州市目前经济的一大板块。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520家,合同外资金额 13.60亿美元,实际投资9.8亿美元。投资客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印尼、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涉及机械、电子、纺织、化工、建材、陶瓷、轻工等行业和“三高”农业,外贸出口逐年增加。梅州市有各类进出口企业54家,其中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18家。梅州市已

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服装、陶瓷、松香、机电产品、文体用品、钟表、塑料制品等成为全市出口拳头产品。

【交通】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743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55.2公里,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广梅汕铁路全程474公里,梅州境内145公里。途经五华、兴宁、梅县、梅江区、丰顺。民航已开通的航线有梅县至广州、香港。

【发展规划】 “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重点发展以下项目:

1、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项目;

2、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先进、出口型项目;节能型家用电器产品;

3、原材料工业和基础工业;

4、牵动全局的零部件制造、模具等配套工业;

5、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新兴工业;

6、优质水果、烤烟、竹木、南药、茶叶、蔬菜、畜牧、水产等创汇农业和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7、农作物优良品种、畜牧良种、蔬菜、水果保鲜、综合利用等先进技术的引进;

8、利用本地资源进行深加工的项目;

9、配合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和传统产业;

10、港澳及国际市场畅销及市内缺供的商品生产;

11、积极稳妥地发展房地产、旅游、宾馆、商业服务、专业市场、广告、信息等第三产业。

梅州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

优势方面

第一,资源优势。梅州山区生物、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在72.2%。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岭南山区,水、土、光、热、湿等条件各异,人均土地面积较多,后备土地资源丰富。这种自然资源的优势既是山区综合开发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后备资源,更为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选择空间。

第二,环境优势。梅州山区林地较多,不但能够起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还能促进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城市相比,山区在环境具有绝对优势。梅州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广东省‘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殊荣。‘一江两岸工程’建设被国家水利部称为城市堤防建设‘梅州模式 ’,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优秀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梅州也是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生态环境优越,城市绿化率从原来的23%增长到现在 48%。”

第三,人文优势。打造世界客都是梅州文化最大的金字招牌。梅州是客家文化集大成的城市,客家“围龙屋”是中国四大民居之一。20年来客家文化大发展。客家上歌、广东汉乐、广东汉剧和五 华提线木偶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文化设施方面,剑英图书馆、华侨博物馆、剑英体育馆及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东山教育基地等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建成。

第四,侨乡优势。梅州市素有“华侨之乡”的美誉,是全省的重点侨乡之一,全市总人口有485万 人,其中归侨侨眷200多万人。旅居海外的“三胞”约有300万人,分布在世界63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南亚较多。旅居海外的乡贤有的成为政界名流,有的成为华侨领袖,有的成为富商巨贾,有的成为科技精英,为侨居国的经济繁荣和桑梓的公益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011-01-18/2010年广东省各市GDP

广东45636亿元,增长12.8%

广州10589.86亿元,增长13.3%

深圳 9496.67 亿元,增长11.9%

佛山5638.47亿元,增长14.0%

东莞4246亿元,增长10.3%

中山1826亿元,增长13.5%

惠州1730亿元,增长 18.01%

江门1550亿元,增长14.3%

茂名 1489 亿元,增长15.23%

湛江1406亿元,增长14.2%

珠海 1277亿元 增长14.5%

汕头 1218亿元 增长13.88%

清远1100亿元,增长21%

肇庆1050亿元,增长16.5%

揭阳832亿元增长17%

韶关660亿元,增长约12%

阳江641.8亿元 增长约15%

梅州603亿元,增长13%

潮州 555亿元 增长13.23%

河源474.56亿元,增长13.1%

汕尾470亿元 增长16%

云浮452亿元 增长14%

梅州人口

梅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梅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23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2]。在国务院、广东省政府和梅州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全市人口普查入户登记等工作任务,现进入后期数据处理、资料分析、开发应用等阶段的后续工作。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4240139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8020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38130人,增长11.52%。年平均增长为1.10%。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050955 户,家庭户人口为3863120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6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71人减少0.03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124282人,占50.1% ;女性人口为2115857人,占49.9%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16下降为100.4。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 岁人口为 868918人,占20.49% ;15-64 岁人口为 2937294 人 ,占69.28%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433927人,占10.23%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37 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9.25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2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8518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8820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92645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65941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338人上升为436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12045 人上升为1623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4170人上升为4543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5475人下降为22781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 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97719人,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00191人,文盲率[5]由5.21%下降为2.3%,下降2.91个百分点。

六、人口地区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

梅州市 4240139人

梅江区 380774人

兴宁市 962883人

梅县 554745人

平远县 229863人

蕉岭县 205862人

大埔县 374731人

丰顺县 479025人

五华县 1052256人

工作汇报多媒体背景
《工作汇报多媒体背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