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范文大全

遵义市科技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全文]

发布时间:2020-03-02 14:15:44 来源:范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1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以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坚持“加强创新,深入合作,转化应用,跨越发展”的科技工作方针,全面实施《遵义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紧紧围绕“三新一强”战略目标,紧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和总目标,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科技创新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组织领导方面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1.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工作。

2009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科技工作。

一是1月12日,市科教兴遵领导小组召开了2009年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会,听取了我局2008年工作完成情况汇报,讨论了2009年全市科技工作(具体见遵市科兴遵纪„2009‟1号)。

二是3月15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2009年全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问题(具体见遵府专议„2009‟31号)。

三是5月15日,市科教兴遵领导小组召开了2009年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会,研究了2008年度、2009年度遵义市科技奖励工作有关事宜(具体见遵市科兴遵纪„2009‟2号)。

四是12月1日,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快“遵义国家新材料特色产业化基地建设”事宜(具体见遵府专议„2009‟

2 199号)。

2.市委、市政府年初工作安排中多次强调科技工作。 《中共遵义市委2009年工作要点》(遵发„2009‟1号)和《2009年度遵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从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深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深入实施《遵义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继续做好国家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城市工作;大力发展以遵义航天军转民制造业基地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新材料、医药产业,加快推进药业园区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加大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力度,突出科技增收;多层次多渠道增加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对科技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3.市委、市政府积极出台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一是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升格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作。为落实《中共遵义市委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遵发„2008‟8号)中提出的“全力支持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申办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部署,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王晓光同志任组长的遵义市申报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领导小组,制定了《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总体规划》,并与省科技厅联合行文向国家科技部提出了升格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请示。

二是市政府出台了《遵义市2009年度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工作意见》(遵府办发„2009‟31号),支持我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二、科技经费投入方面

(一)全社会R&D经费投入情况。

因统计年度的原因,尚不能准确核实全年R&D 投入情况,经初

3 步估算,2009年我市R&D经费占GDP比重将突破1%,比上年略有增长。

(二)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投入情况。

1.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情况:09年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为3966万元,比08年的2135万元增加了1831万元,增幅达85.8%。

2.市本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情况:09年市本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为435万元,比上年的385万元增长13%。此外,09年市级财政继续安排了100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

(三)多渠道科技资金投入体系建设情况。

我局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引导作用,克服金融危机对科技研发经费投入的不良影响,与高校建立科技合作专项资金,开展省市县科技合作,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投入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是与高校建立科技联合资金。我局先后与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医学院进行合作,分别建立了每年60万元和170万元的“科技联合资金”,每年由我局投入40万元,遵义师院投入40万元,遵义医学院每年投入100万元,争取省科技厅每年投入50万元。

二是开展省市县科技合作,大力争取上级业务部门和各级政府和企业加大科技投入。2008年来,在省科技厅支持下,我市实施了湄潭茶叶、优质米及赤水石斛2个省市县科技产业合作项目。2个项目实施期间,每年争取省科技厅投入150万元,市政府投入150万元,湄潭县政府投入150万元、赤水市政府投入70万元。这2个项目实施以来,已带动地方财政和企业投入3650 万元。

三、科技管理方面

(一)组织申报科技项目,加强科技项目的执行和管理。

4 1.获国家、省级项目立项情况:我局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机遇,认真对接国家、省产业振兴计划,致力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积极争取上级科技项目及经费支持,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效果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科技系统推荐并获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立项132项(平均每县、区、市获立项超过了9项),获资助资金达4342.5万元(不含医学院所获的46项387.4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3项,资金2294万元,省级项目99项,资金2048.5万元。

2.国家级或省级项目执行情况:我局严格实行项目管理监督检查等制度,加强科技项目的执行和管理,及时组织进行项目的中期检查和项目的验收。06-08年3年来实施的184个国家级和省级科技项目均取得了较好成效,达到或超过预期效果,保证了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益,

3.按照计划项目合同约定当年应结题项目完成情况。因项目管理体制的原因,暂无法统计09年省级以上项目完成情况。

4.加强市级科技项目管理创新。今年,我局致力于发挥科技计划的前瞻性作用,设立了“市级科技支撑计划”,市级科技经费重点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科研基地和科技队伍建设。共安排市级科技计划项目59项,投入经费331.7万元。

(二)本年度科技工作创新点,科技工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方面。

1.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不断凸显。

一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我市以产业科技创新为核心,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了一批有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建成了一批研

5 发机构和产业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我市共有18家重新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省的22%);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5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12个,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重点试验室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企业技术创新孵化平台2个,“贵州竹木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贵州钛产业科技服务平台”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二是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增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以遵义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遵义航天军转民(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内的贵州绳厂、遵义钛业公司等企业为主体,组织实施了4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个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这些项目已实现了5亿元的产值。项目完成后,将新增产值30-40亿元。通过项目实施,我市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优势领域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解决了企业亟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了一批与产业链联系紧密、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行业优势技术,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科技成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相关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核心竞争力得到极大的增强,推动我市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做高做精,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如《特大跨径悬索桥缆索系统关键材料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已基本完成,实际投入2081万元,形成了产品生产线,形成了规模化生产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亿多元。《钛冶炼及钛合金加工关键技术开发》项目,成套技术趋于完善,劳动生产率较大幅度提高,电耗下降,产品合格率提高,每吨海棉钛成本降低2335元,

6 实现了产业技术跨跃性发展,遵义钛业将继续保持在国内海棉钛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并带动我市钛及钛合金材料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高温合金塑性成形产业化技术》、《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特种材料塑性成形技术 》项目,部分产品已进入市场,基本覆盖了国内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有取代进口产品的可能。《油田装备重要装置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产值达1.56亿元,利税达4263万元。

2.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科技对县(市)经济与社会的重要引领和主导作用不断凸显。

近年来,我局根据全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为抓手,以“民富”、“县强”为目标,加强农业科技攻关与推广应用,创造了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有效带动了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

一是推广转化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县市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不断增强。根据各地和科技项目的科技需求,加强产学研结合,广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和先进实用技术,在转化应用、集成示范的基础上,向周边企业和农民辐射推广,使技术成果为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发挥有效作用。我市4个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实施以来,共计引进新品种74个,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1.73万亩,推广新技术7个;鉴定成果2项,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申请专利14项,授权4项,引进人才68人,研发新产品、新品种数48个。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科技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结合科技富民强县项目,

7 强化创新服务,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把农业科技人员集聚到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目前,我市已有7个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县(市),全市科技特派员达435人,覆盖全市115个乡镇,服务于农、林、园艺、畜牧、药业、竹业、食品加工、酿造等多个行业。建成各类示范基地54个,信息平台6个,农产品交易平台4个,农民技术专业合作组织41个,企业研发机构4个。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发展壮大的“助推器”,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表彰奖励。仁怀市科技局被评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遵义县科技特派员廖明亮、正安县科技特派员陈玉兰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

三是大力推进农村科技信息化建设,全市农村科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局把构建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服务“三农”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从农村实际出发,把农村科技需求热点作为信息化发展重点,以遵义市科技信息资源平台网站和14个县级子网为支撑,开通了新农村科技、星火培训、科技特派员、种植、畜牧等农业科技栏目,发布科技信息1680条;同时,充分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的作用,为农民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实现科技信息与农民有效对接,带动农民科技致富。

四是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不断提高。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科技项目的实施,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科技素质和技能,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3年来,共发放培训资料21.58万份,培训农民15.18万人次,培养新增乡土人才429人;项目参与农民4.19万人,辐射带动农民80.02万人,促进项目参与农民人均增

8 收2560.61元/年。

五是培育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特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立足各地资源特色和优势,狠抓试点示范,培育和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集聚,创造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3年来,我市共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项目7个,获上级资助资金1391万元,带动地方政府投入8649万元,企业投入7764万元,农户投入4439万元。已实施的4个项目实现新增年产值2.09亿元,新增利税3435.59万元。如遵义县在项目实施期间,带动全县种植辣椒面积77万亩,辣椒干总产量11.4万吨,总产值10亿元,标准化示范及良种引进推广面积5.97万亩,新增产值3223.8万元,椒农新增纯收入2507.04万元;企业新增产值2.11亿元,新增税收3000万元以上,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新增示范基地30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万人,加工新增就业人员1710人,同时还带动了营销、运输、包装、房地产和畜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3.实施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

我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扎实开展知识产权工作,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和专利行政执法工作,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促进了我市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和保护。

一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圆满通过验收。由省知识产权相关部门组成的试点城市考核验收组经过详细考核,充分肯定了我市在知识产权工作上取得的显著成效,对我市两年来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荐我市为国家知

9 识产权优秀试点城市。

二是发明创造技术含量有所提高。前三季度,我市累计国内专利申请394件,占全省专利申请总量的16.0%,同比增长28.8%,授权204件,占全省授权量的14.7%;发明专利152件,同比增长78.8%,授权22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均居全省第二位。从专利构成看同,专利申请向科技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倾斜,职务发明数量和所占比重都比过去有所提高,结构日趋合理,反映出我市企事业单位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局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引导、促进、推动和服务工作,通过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各类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等方式,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取得了13项市级科技成果,获市级科技奖24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

4.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根据遵义的实际情况,大力组织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着力解决遵义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是从科技项目上进行重点扶持。为了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引领和主导作用,通过科技计划项目进行了引导,优先安排产学研合作项目,营造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氛围。在每年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中,约有1/3属于产学研合作项目,而且重点项目基本上都属产学研合作项目。

10 二是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全市已与全国20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100多位专家学者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近5年实施的省级以上合作项目就超过40项。合作形式包括合作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共建研发平台、开展培训服务等,合作领域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竹、茶、辣椒、白酒等产业。如依托南京林业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林科院联合开展了以竹资源培育、竹材加工、竹资源利用方向的技术攻关;依托浙江大学、中国茶科所、江南大学、贵州茶科所的开展了制约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技术攻关;依托江南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贵州轻工研究所进行了白酒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攻关;依托中南大学、同济大学、贵州大学开展了我省新材料(钢丝绳、钛材料)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攻关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解决了一些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如贵州航天凯星液力传动有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开发“手动电控阀智能换档控制系统”,将解决国内重载车辆控制系统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贵州航天乌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地化所合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气凝胶纳米多孔材料的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成套装备,实现了产品的产业化。

(三)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1.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产业基地。近年来,在已建成3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我市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园区、基地作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引进,展示、推广的平台,充分发挥其聚集、辐射、孵化、示范、牵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贵州省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建成。我局与遵义市烟草公司共

11 同建设了贵州省遵义烟草农业科技园区,其核心区面积1027亩,示范区涉及7个县面积4.6万亩,辐射区63个面积24万亩。园区研发、引进了多项烟草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获省级、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专利3项,园区内烟农收入增加了5%-8%。

二是湄潭茶叶农业科技园区项目进展顺利。该园区自2008年启动以来,按照“制定一个规划、建好一个基地、扶强一批企业、培育一个市场、打造知名品牌”的总体思路,实施了13个茶叶科技项目,攻克了一批制约茶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打造了一批茶叶品牌,培养了一批高科技茶叶加工企业,茶产业成为了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农业主导优势产业。

2.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为推进我市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市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6家(今年新增1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家;专利事务所1家,各类科研机构48家,遵义科技信息资源平台1个。各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如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今年为企业申报项目177项,已立项86项,获资金支持4026万元,中心自身获得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国生产力促进奖等奖项,得到了2009年度国家(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立项支持260万元,组建了“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3.积极开展种类科技管理培训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一是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积极开展贴近农村、形式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今年我局投入经费15.5万元,在绥阳县、

12 道真县、务川县、遵义县,举办了4期共1000人的药业培训班。二是开展科技管理培训。8月份,湄潭县科技局在湄潭县承办了全省支柱产业科技创新培训班,12月,遵义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在遵义承办了全省中日知识产权管理培训班。三是加强业务培训。今年,我局采取以会代训、电话指导等方式,加强了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工作的指导力度,组织了10个县、区(市)参加2007—2008年度国家、省科技进步县、区(市)的考核,均全部通过了考核。

(四)加强科技宣传、统计工作,做好工作总结及安排方面。 1.科技宣传及信息工作。一是开展科普宣教。2009年,我局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以及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科技赶场、科技活动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活动,普及科技知识,展示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科技政务信息工作力度。按照省厅2009年科技信息工作要求,我局全年共上报科技简报202余篇,调研报告3篇,已被省科技采用39篇,平均每县(市、区)报送达14.6篇,平均每县被采用2.8 篇,超额完成了省厅下达的信息工作任务。

2.各类科技统计工作完成情况。2008年度科技统计、科普统计、技术市场统计、民营科技企业统计等统计报表及统计数据均已按要求上报省科技厅。

3.年度工作总结及计划报送情况。2009年遵义市科技工作总结和明年初步工作打算、遵义市科技活动周总结、遵义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遵义市中药现代化总结、遵义市星火培训总结等相关总结均已按要求上报省科技厅。

四、围绕全国和全省重大事件所开展的工作

为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我市采取了多项措施,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加强对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调度及政策扶持,有效发挥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的作用。

(一)实施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 针对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科技需求,制定了《遵义市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实施方案》,启动了“贵州省企业科技特派员试点市”工作,积极开展了科技力量进企业活动。目前组织了31家企业申报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获立项13项,直接为企业科技研发项目服务。动员和吸引了省内外15所高校、科研院所、98名专家组成的30多个人才团队,进入到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急需技术帮助的企业服务,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支撑了一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应对金融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加强扶持,确保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在产品生产、销售与应用等领域均受到一定冲击。我局及时提请市政府召开会议,明确了从招投标、协助企业产品进入国家或省医保药品目录、本市医疗机构和销售企业优先购买使用和销售本市药品等扶持政策措施,同时,加大科技项目支持力度,加强药业企业科技创新,确保了我市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企稳向好,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全市药业工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3.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0.34亿元;工业增加值突破9亿元;销售收入由2002年的2.11亿元增加到16.28亿元;利税由2002年的1400

14 万元增加到2.33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市GDP的增长速度。

2009年,我局还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四型机关”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不断加强局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各项重要工作。

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全市科技工作与市委、市政府和省科技厅的要求相比,与科技发展形势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省厅考核组这次检查指导为契机,以党的十七大和市委三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遵”和“人才强市”战略,紧紧围绕“三新一强”战略目标,认真落实《遵义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汇报完毕。

谢谢大家!

遵义市科技局

二00九年十二月

*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

*区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

文字稿

文字稿

遵义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总结

多媒体稿

慰问信(文字稿)

讲座文字稿

林徽因文字稿

新产品文字稿

遵义市科技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全文]
《遵义市科技工作汇报多媒体文字稿[全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