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计划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5 09:33:10 来源:工作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农业技术推广

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熟悉农学专业对作物拷种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科院具体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国际知名专家的具体操作和讲座,还能对某一行业深叶多汁、柔嫩、营养价值高,蛋白质、脂肪、可消化纤维均高于小麦、青稞秸秆,在西藏燕麦作为主要的饲草料作物,已得到大家的共识,成为我区农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饲草作物。

1、西藏发展燕麦的重要作用

西藏作为全国第五大牧区,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造成现在草场退化,产草量降低,载畜量下降,高原生态受到威胁。草畜矛盾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客观上要求加强人工草场的建设,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挖掘潜力提高饲草供给能力,所以发展燕麦生产势在必行,且迫在眉捷,是解决西藏草畜矛盾日益突出和实现气候特征、农民传统种植习惯、以及部分燕麦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研究出了“双季饲草”、“夏粮秋草”等栽培模式。使农民在短期内认“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日喀则试验站”在日喀则曲美乡种植示范种植“白燕2号”5000多亩,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水浇地上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170cm左右,在旱地等雨种植“白燕2号”平均株高60~80cm左右,籽粒产量和干草产量为260斤和530斤。同时,项目还在拉萨市墨竹贡卡县、堆龙德庆县、山发展畜牧业对饲草料的需求;②引进适宜多次刈割的燕麦品种和高产优质燕麦品种,满足农区发展畜牧业对饲草品种的需要。

3.2改变传统观念、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燕麦作为我区全新的作物,缺少相关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首先改变群众重粮食作物轻经济饲草作物

推荐第2篇:农业技术推广

摘要:分析了乡镇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为下一步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乡镇农技推广;主要问题;建议

近年来,虽着人事制度的频繁改革,用人机制的不断优化,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反映了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与新形势下的要求有许多不适应,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技人员观念落陈旧,推广队伍力量较为薄弱

一是部分农技人员与外界接触、沟通较少,信息闭塞,知识更新慢,在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农技推广工作的要求与需要;二是农技推广技术装备差,技术服务手段落后,加之乡镇合并,农技推广战线过长,推广队伍人员不足,从而,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一步发展。

1.2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除了人员工资以及有限的人头经费外,县、乡财政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于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之中,农业科技项目投入渠道主要依靠省、州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投入。由于农业推广经费紧张,加之农技人员基本上没有什么福利待遇,所以,农技推广工作出现了 “既无钱养兵,更无钱打仗”的尴尬境地。

1.3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使农技推广工作步履艰难

有的自然村地处大山区,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户居住分散,与外界沟通接触少,对农业科技知识接受能力差,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加之,乡镇农技中心没有配备专业的工作用车,仅靠限有的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农技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从而,致使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很好的推广。

1.4服务条件滞后,服务与需求脱节

现有的服务条件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缺乏常规设备,农技推广人员服务手段基本还是靠“一张嘴、两条腿,开开培训会,管你会不会”的方式方法,凭着多年的老经验、老办法指导农民生产。对当地优势特色农业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技术研究较少;工作的重心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的环节上,缺少对农产品储藏、深加工等环节问题的研究,技术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效。

1.5缺乏激励机制,“大锅饭”思想、“平均主义”表现较为突出

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运行机制,广大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部分人员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思想在作崇,“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做天和尚撞天钟”等消极思想严重存在,导致农技推广人员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1.6知识更新慢,推广工作节奏跟不上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

大部分基层农技人员长期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外出考察学习机会较少,与外界沟通不多,信息闭塞,对新技术、新成果知之甚少,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现有的知识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

1.7借(拉)用农技中心的人员现象较为突出,科技推广队伍不稳定

由于乡镇合并和人事制度的不断深化,乡镇借(拉)用农技中心的人员较为突出,抽调从事其它工作的人员较为频繁,部份人员感到所学专业得不到有效

发挥和运用,从而,给原本就薄弱的农技推广队伍造成了不稳定的因素,

1.8年龄、人才结构不合理,老中青年脱节现象严重

虽着人事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加之,近年来,很少有高校毕业生进入到农技推广队伍的行列,农技推广队伍出现了年龄偏大、人才结构比例不合理,造成老中青年交接班上的严重脱节。

针对以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的问题,为切实解决推广工作中各种不利因素和问题的存在,顺利开展乡镇农技推广的各项工作,我认为,在农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农业推广工作一是不能简单地把农技推广单纯推向市场,二是又不能以强调稳定而维持现状,应从解决服务“三农”问题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体裁依,不因循守旧,不默守陈规,大胆探索乡镇农技推广工作的新模式,新经验,按照“农技推广目标现代化、队伍多元化、行为社会化、形式多样化、人员配置合理化”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技推广工作。

2、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农技推广目标现代化

按照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要服务好三农工作,必须实现二个转变:一是从追求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从服务农业生产型向加工综合型转变。从而,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2农技推广目标多元化

根据自然条件和具体实际,一是大力调动农民、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将原农技推广机构承担的产前、产中、产后及技物配套服务模式从公益性职能中分离出来,搞活经营性服务,转变理念,逐步形成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二是在稳定、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民办科技服务组织,将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涉农单位等参加的各种专业协会、产业服务中心组织起来,进一步推进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三是加强乡镇农技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农经办一次性划入政府管理。四是面对人员结构、人才比例不合理及老中青年脱节现象,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择优聘用的选人用人机制,人员不足部分逐年从大、中专以上毕业生中考试择优录用,以充实到农技推广队伍中来,以此改善和优化农技推广队伍。

2.3农技推广行为社会化

一是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加大对农业科技经费的投入,不断提高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技推广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工作实际,推行专业人员全员聘用制、技术职称竞争上岗制、目标责任考核等机制,实行绩效挂钩,不断提高专业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服务理念;三是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大胆放手、放心,积级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创办、承包其它经济实体。

2.4农技推广形式多样化

按照农民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业的要求,树立为产业发展服务的新理念,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做好一方服务。一是认真抓好农业科技培训,利用现代多媒体为平台,坚持现场指导与实施科技项目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是农技推广要加强与龙头企业相结合,按照市场的要求和运行规律,为龙头企业开展全程科技服务和技术支持,努力实现农民、企业和科技人员三赢的服务格局。

2.5重视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力度,加快培养高素

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努力优化人员结构比例配置。

人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最重要的资源和力量,乡镇应根据农技人员的学历结构、职称,所学专业、个人特长等合理搭配和组装,制定中长期的培训再教育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加大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轮流培训,外出考察学习或鼓励参加成人考试学习等形式,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改善和优化技术结构的合理配置,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推荐第3篇: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

有关阳信鸭梨农技推广的探究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进步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工作。鸭梨在阳信县的成功大面积推广是其合理农技推广的体现。生产、管理、产品深加工一条龙,是阳信鸭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文章概述了阳信县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形式和主要方法。

[Summary] The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is indispensable to promote the progre of agriculture.Yangxin pears’ succe of the extension is a reasonable spread of the inputs.The scale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production, proceing of a deep yangxin pears have achieved great economic results.This paper summarizes yangxin agro-technical popularization main forms and main method.【关键词】阳信鸭梨农技推广标准化生产管理品牌

我的家乡阳信县位于黄河三角洲平原开发中心地带,处于山东半岛和京津两大经济地区的连接地带。总面积793平方公里,人口45万。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约600毫米。境内沟盘河、白杨河、幸福河等河流纵横交错,似玉带缠绕片片沃野。 全县土地总面积为118.87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为89万亩,耕地面积70.6万亩。境内土壤分为潮土和盐土两大类。境内耕地4.67万公顷,全部由潮土类土壤所构成。其中潮土有3.07万公顷,主要分布于缓岗及微坡平地,保水保肥性能好,适种小麦、玉米、果树等。褐土化潮土有3033公顷,分散于缓岗之间,其性能好于潮土,适种棉花、粮食等作物。

鸭梨是我县的特产,外形美观,色泽金黄,呈倒卵形,因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鸭梨皮薄核小,香味浓郁,清脆爽口,酸甜适度,风味独特,素有“天生甘露”之称,富含糖、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具有清心润肺、止咳定喘、润燥利便之功效。鸭梨适合加工梨脯、梨糕、饮料等多种营养食品。阳信县栽培鸭梨历史悠久,唐、明时即有大面积栽培,现有梨园20万亩,被誉为“鸭梨之乡”。阳信鸭梨在全国展评中屡屡盖压群芳,蝉联桂冠。并且已被列入山东地理标志品牌。中国地理标志注册名录。

今天鸭梨之所以能在我县大面积种植,与我县的成功的农技推广是分不开的!

1.标准化生产——锁定鸭梨质量安全

阳信鸭梨素有“人间仙果”、“天生甘露”之美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鸭梨发展中小生产与大市场、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安全、优质、健康”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阳信围绕鸭梨质量安全,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建立鸭梨标准化生产工作体系。县政府成立了鸭梨产业领导小组、鸭梨研究所、鸭梨开发公司和鸭梨技术学校,县、乡、村建立了三级技术推广网络,乡镇建有鸭梨技术服务队,专业村配备了专业生产管理人员,全县拥有农民鸭梨技术员8000多人。

推广鸭梨标准化生产规程。制定了《阳信鸭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阳信鸭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把《阳信鸭梨标准化生产技术资料》印成小册子,发放到各村各户,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200余期,培训梨农3万人次,使梨农的技术水平和果品生产的安全意识明显增强。

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实施龙头企业创办基地,带动标准化生产。在阳信,无论那种所有制形式,谁能带动引领梨农实施标准化生产,就对谁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目前,已建立了2万亩鸭梨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万亩鸭梨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1.5万亩鸭梨出口商检注册果园。随着鸭梨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优质果率大幅提高,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阳信获得了“中国优质鸭梨基地重点县”称号,使这个小有名气的“鸭梨之乡”变成了“名梨之乡”。

2.有机化管理——冲破鸭梨绿色壁垒

林果管理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农药灭虫、施肥助长,既省力又高产。而我县却另辟蹊径,严格按照鸭梨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剪枝、除草、灌溉、施肥和喷洒农药、科学杀菌杀虫,实施有机肥和农药分放。鸭梨在小手指大的时候,梨农就给鸭梨套上了双层纸袋,避免农药污染,使整个生长期不沾药、不蒙尘,打开纸袋可以直接食用。梨农管这种果实套袋技术叫给鸭梨“穿衣”。不仅如此,我县还根据不同季节的生产需要,聘请专家教授对梨农进行有机化管理技术培训,与高等院校共同研究推广了人工授粉、疏花疏果、配方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合理整形修剪等十几项先进技术,成功地培育出水晶梨、长把梨、早熟鸭梨等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梨农的科技素质和有机化管理水平。

在我县,鸭梨专业村也是畜牧专业村,以畜牧养殖提供鸭梨生长所需要的有机肥料,发展循环经济。为了鼓励梨农发展养殖业,农村信用社出新招,押林权证可贷款。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使原本质量上乘的阳信鸭梨品质更优,成为无公害、无污染、无残毒的果中精品,被国家确定为“绿色食品”。目前, 阳信鸭梨种植面积达20万亩,总产量2亿公斤,梨农总收 入2.8亿元,鸭梨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

3.产品深加工

为了使鸭梨在收获季节不会滞销,同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鸭梨深加工产业紧随而上,开发出了鸭梨汁、鸭梨醋等系列产品,鸭梨还适合加工梨脯、梨糕、饮料等多种营养食品。据统计,全县鸭梨深加工产品产值达8000万元,比单纯卖梨多收入1000多万元。

4.品牌化经营—— 提升鸭梨美誉盛名

由于历史的原因,阳信鸭梨虽然久负盛名,却是无商标、无产地、无质量标准认证的“三无”产品,进不了大商场,出不了中国门。为进一步提升阳信鸭梨品牌形象,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我县在抓好提高产品质量和开拓市场的同时,开展了一系列鸭梨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先后完成了“阳信鸭梨”原产地证明商标注册、出口商检注册认证、绿色食品A级认证等品牌建设。1990年阳信鸭梨被指定为北京亚运会专用水果;1992年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首届中国林业博览会金奖;1998年被评为名牌产品;2007年被评为“中华名果”;2008年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专用水果„„

近年来,许多国家为保证食品安全实行了市场准入制度,对生产基地、产品保鲜和加工包装车间进行商检注册认证。阳信鑫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顺势而上,继完成出口泰国和香港地区的商检注册认证后,正在积极办理出口欧盟、东南亚、俄罗斯商检注册和EUREPGAP(欧洲农业良好规范)认证及ISO9000认证。

几经雕琢,阳信鸭梨终于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名牌产品。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阳信鸭梨不仅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而且产品远销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营品牌,标志着阳信鸭梨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5.功能化发展——再造鸭梨特色品质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营养型水果成为新的消费需求。为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要,我县加大了对功能梨的开发研发力度。我县按照多品种开发、系列化发展、早中晚熟比例搭配的发展原则,加大了优良品种引进、改良和开发力度。创造了新栽幼树“三年结果、六年丰产、八年亩产超万斤”的纪录,打破了“桃三杏四梨五年”结果的金科玉律,全县梨品种开发达56个。2006年我县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出“富硒”梨,2007年成功开发出SOD梨。经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检测,每百克SOD阳信鸭梨中含4080个酶活单位,达到SOD鸭梨标准(国际标准为每百克鸭梨中含2000个酶活单位)。硒是人体生命所必需的微元

素,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SOD是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清除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之功效。继富硒鸭梨、SOD鸭梨开发成功后,今年富硒黄冠、香蜜宝、早酥等早熟梨相继培育成功。

功能鸭梨的有效开发,是阳信鸭梨品质的又一突破,不仅提升了阳信鸭梨安全、绿色、健康的品质特征,而且大幅度增加了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果农增收。据市场资料显示,普通鸭梨销售价格每公斤1.4元,“富硒”梨为每公斤4元,SOD鸭梨销售价格为每公斤6元。

6.举办梨花会

为了提高鸭梨的知名度,同时招商引资,自1990年开始举办首届梨花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九届,吸引了来自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前来观光投资。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县梨花沟所在的阳信镇的农民增收致富。每年梨花会,游客达数十万,日高峰游客达到8万人次。旅游业的兴旺直接带动了农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景区内“农家乐”从零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家。景区1万多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远远高于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

总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某一个品种,某一项技术,某一个产品等的推广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推荐第4篇:农业技术推广

市场机制下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

摘要 分析了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提出市场机制下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效方法,并探索建立多种新型服务模式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以为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影响因素;市场机制;体系构建;有效方法

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把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成果,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可以有效提高各种农作物的产量、解决我国由于农产品短缺而带来的温饱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科学的新型服务模式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生产实现市场化,大大地推动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以生产为主导的农业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化市场的需求。因此,我国要实现由生产主导型向技术主导型的转化,通过增加技术及资本投入来发展各项先进的农业技术,然后通过构建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把先进的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化与现代化。

1影响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因素

1.1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严重不足

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度还不够,在推广经费上的拨款十分有限,很多农业技术推广站由于缺少经费都是名存实亡,致使很多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服务都很难得到开展。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必须要有国家出资,这样才能鼓励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学习。但是,我国的很多乡镇不仅是自收自支,还要求农民必须上缴自己的创收任务,该种强迫式的推广方法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学习热情。

1.2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是在我国的基层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比较艰苦,工资待遇也较低,甚至无法维持他们的正常生活,再加上在晋升与录用方面缺少优惠政策,致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另外,相关负责人也没有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必要的进修与培训,工作人员没有提高业务能力的机会,很多一线工作人员不得不转行或者跳槽,致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员结构不够稳定。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为非农人员,学历也较低,不了解农业技术,给农业技术的推广带来了很大影响[1]。

1.3农业技术推广的运行及管理机制不够灵活

我国的农业推广工作一般是国家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在该种管理及运行体制下,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往往会比较被动,再加上没有科学的激励机制进行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数量以及态度都不受约束,在工作过程中没有热情,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影响。

2市场机制下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有效方法

2.1建立和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增加经费供给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和劳动保障部门、人事局以及财政局密切合作,增加农业推广经费的供给,切实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保障,通过缴纳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式提高公益性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根据各乡镇的不同情况对农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通过开展农情监控、动植物疫情监控、生产技能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等方式使农民掌握最新的农业技术信息,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生产方式,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另外,政府和非政府投资领域应各有侧重。政府部门投资主要集中在企业和私人等难以参与的公益性和基础性项目上;非政府部门投资则主要集中在物化程度较高、市场潜力较大、投资回报率较高的竞争性项目上。对于非政府部门能够参与且能有效开展工作的领域,政府要逐步退出,并通过政策激励和杠杆调节作用,积极引进外资,合理利用民间资本,争取商业银行信贷支持,鼓励涉农企业等多元化推广主体参与投资,积极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

2.2引进专业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下、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相关负责人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或集体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通过开展知识更新、政治教育以及业务技能教育等工作来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水平,用现代化的新知识与新技术来武装基层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帮助他们逐渐走出传统的技术指导与推广模式,及时掌握各种农业新技术,建立起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威信。除此之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还要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及时完善晋升以及录用制度,不但要大力吸引人才与培养人才,同时还要留住人才,这样才能不断壮大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才队伍,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服务。

要明确各主体职能定位,合理分工。政府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剥离行政执法与经营创收职能。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基础上,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事权与财权,把那些与产业和市场结合紧密、效益明显的非公共物品与服务,通过市场配置选择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组织或社会团体等来做;把跨区域的外部效应和规模效益大的地方性公共物品尽可能下放给地方[9- 11]。

2.3积极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探索建立新型服务模式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乡镇农民的意愿,通过人性化的服务推广模式来体现农民利益至上的推广原则。首先要用双向交流式的方式来充分了解农民的不同需求,通过技术指导来实现与农民的沟通。同时,还要利用一些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比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以及电话等来向农民传达最新的农业技术知识,对于农民不理解的一些科技手段,可以通过举办科技示范场的办法带领农民观看与学习。另外,还要建立基层服务网络,在农民遇到一些生产技术问题时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与农业专业的技术交流。还要在农村建立专门的农业信息数据库或者资料库,以方便农民查找。然后再辅以传统的培训或者讲座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真正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落实到位,真正使农民意识到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构建起科学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远程服务模式。综合运用电脑、电视、电话、网络等现代化服务手段,建立了集技术咨询、信息查询、科技展览、图书阅览、科技培训、检测化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大厅,建立了远程服务模式,搭建了农民与农技人员交流的平台,解决了与专家见面难的问题。

2) 一线式服务模式。组织科技人员走向一线开展服务,做到“问题在一线解决,服务在一线体现,经验在一线总结”,较好地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例如,每个区域站建立一个科技示范基地,每个技术人员联系3~5 个示范户。

3)大众传播服务模式。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包括乡村干部、快易通进村服务站、科技示范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在内的手机号码,利用政府专网的短信发送功能,及时将科技、病虫害防治等信息发送给他们,提高了服务时效性,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科技服务入户难的问题。

4)多元化协作推广模式。发挥农技推广体系的技术、信息优势,扶持发展了鑫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民土地托管合作社、谷家香椿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和农户的新型生产模式,解决了综合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

3结语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业技术在近几年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只有通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才能把各项先进的农业技术真正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来,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2-5]。国家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通过增加拨款、人员培训等方式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构建,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更好地开展[6]。

参考文献

[1]特步斗.对农业技术推广有效路径的几点认识[J].科技与管理,2003,5

(4):22-24.

[9]高启杰.多元化农业推广组织发展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

(5):127- 130

[10] 李维生.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10

(3):109- 113

[11]张颖熙 ,夏杰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10(8):12- 17

[2]姚恺丰,周雪军,胡妍.海盐县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其对策[J].浙江水利科技,2007(1):69-70,72

[3]姚平,高静萍.浅农村水利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270

[4]唐传义,张曼志,张明君,等.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突破[J].中国水利,2008(1):44-46

[5]于淑宏,王东江.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J].内蒙古水利,2008(2):59-60

6]罗莹.“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求实,2006(1):86-88

推荐第5篇: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技术推广问答

1.对于国家颁布的一些关于农业方面的政策在我们这里是否能够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普及?

A.可以B..大部分可以C.很少可以D.基本上没有

2.你是否听说过国家关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

A.知道B.知道一点C.不知道

3.在咱们村是否成立了有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

A有B将有C没有

4.如果成立过,那么你对它的日常工作是否清楚?

A清楚B 不是很清楚C一点也不知道

问答

5.农业技术推广站都做过那些事情?

6.你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有哪些期许?

7.咱们的这个农业技术推广站主要负责哪些方面?

8..你觉得建立这个农业技术推广站有何意义?

9..村干部是否对这个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很重视?

10..你觉得这个农业技术推广站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推荐第6篇:农业技术推广学

浅谈休闲渔业

姓名:王明学号:20083447学院班级:农学与植保学院植物科学与技术08级2班

摘要: 休闲渔业(LeisureFishing)一词20世纪80年代首先出现在中国台湾,而后在中国大陆得到了普遍认可,现已成为当前国内各地渔业旅游发展的代名词。它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它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自然环境以及渔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发挥渔业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人们对渔村与渔业的了解,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

关键词:休闲渔业 建议 效益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以水生动植物为主要对象,通过对资源、环境和人力进行一种全新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将现代渔业与旅游、观光、健身、餐饮及普及知识等有机结合的生产经营方式。它既是第一产业(渔业)的延伸和发展,又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向第一产业的转移、实现渔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相融合的产物。

发展休闲渔业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渔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3)有利于其他各行业的发展。4)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5)有利于控制近海及江湖中的盲目捕捞。

目前休闲渔业就其表现的形态看可划分为四类:

一是生产经营形态。以渔业生产活动为依托,让人们直接参与渔业生产,亲身体验猎渔活动,通过开发具有休闲价值的渔业资源、渔业产品、渔业设备及空间、渔业生态环境、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活动,主要是以垂钓、观赏捕鱼等为标志的生产经营形式。

二是饮食服务形态。让人们更加贴近产地,直接品尝美味的水产品佳肴,建立起集鱼类养殖、垂钓、餐饮与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经营形式,主要表现在都市郊区以渔为依托的农家乐、避暑山庄、都市鱼庄等。

三是游览观光形态。以走进海洋、江河、湖库等自然环境,结合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渔业资源,“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游览观景、休闲、度假。

四是科普教育形态。主要是以水产品种、习性等知识性教育和科普为目的的展示形式,如水族馆、海洋博物馆等。

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内陆水域面积约17.6万km2(相当1760万hm2),占国土面积(不含海洋)的1.8%。其中主要江、河总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39%;湖泊总面积占内陆水域总面积42.2%;全国建成的水库8.5万多座.总面积200.5万hm2。自然分布的淡水鱼类有700多种,其中常见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有50多种。辽阔的水面及丰富的鱼类(其中有许多适于垂钓的肉食性名贵鱼类,如鲈、鳜、鳢、鲶等),尤其是许多江河、湖泊、水库地处风景秀丽的旅游区为发展内陆休闲渔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推荐第7篇:物理农业技术推广

物理农业技术推广

塔城地区农机推广站

2010年11月

2009—2010年我站承担了自治区农机局下达的设施农业生产配套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为促进设施农业生产向绿色、环保、抗病、无公害方向发展,满足塔城外向型设施农业产品的出口和人民生活需要,我们引进了大连农机化所的物理农业技术装备,在设施农业生产中示范推广。

我们引进的物理农业技术装备主要有: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烟气电净化二氧化碳气肥机、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食用菌(菇房)空间电场促蕾防病系统、声波助长仪、多功能静电灭虫灯、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机、磁场种子处理机,现将该设备的使用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1、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是蔬菜等优质无公害温室植物产品寒冷季节生产的保障设备。

主要用途:

◆建立能够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增强根系吸收能力、提高生长速度的空间电场;

◆产生空间电场、臭氧、空气氮肥、带电粒子用于温室植物病害的防治;

◆进行空间电场与二氧化碳同时补充,快速促进作物生长并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我们将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和二氧化碳气肥机配套使用。装有空间电场的温室:在空间电场和二氧化碳作用下,温室空间持续保持清亮状态,隔绝了气传病害的气流传播渠道,温室

干爽,大棚塑料膜下无水珠,大棚塑料膜的透明度好,没有装空间电场和二氧化碳气肥机的温室则温室湿度很大,大棚塑料膜结下很多露水。大棚塑料膜透明度差,病虫害较多,温室植物生长没有安装空间电场的温室植物好。

2、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

主要适用于农田土传病害、线虫、韭蛆等微小害虫病,根系有害分泌物,土壤物理性缺素症等连作障碍的克服处理,土壤改良,特别是盐碱地的改良。在进行电消毒处理温室,出现2个地点的地老虎,未进行电消毒处理温室,出现5个地点的地老虎,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出现地老虎后进行了在秧处理,此后未出现地老虎。

3、种子磁化处理

适用于能够进行播种的粮食作物,蔬菜等植物种子的播前即时处理。种子通过磁场处理能明显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并获得增产效果。我们采用两组种子进行磁化处理,第一组白尖莴笋处理后的出苗率91.5%,壮苗率为27.6%,产量3600公斤/亩,增产率为22%,没处理的出苗率为68.5%,壮苗率为34.2%,产量2000公斤/亩。第二组毛芹菜处理后出苗率为91.4%,壮苗率为13.9%,产量1656公斤/亩,增产率为7%,没处理的出苗率为87.9%,壮苗率为9.8%,产量1538公斤/亩。

4、声波助长仪

适用于粮油作物、蔬菜等作物的生长促进和成熟度控制。

我们将声波助长仪在温室中央,安放平稳,接通电源后开始应用,将音量调节至以人在温室边缘处听清,根据温室的气温,选择不同频道,以每天早上9点至10点开机,每天一次,每次2小时,根据我们观察温室作物在第二月开始出现较明显的变化,装有声波助长仪的温室作物比没有声波助长仪的作物高4cm,第三月高6cm,作物收获后多收获268公斤。

5、静电灭虫灯

灭虫灯通电后,灭虫筒周围的电极就会产生高压静电,设备所带的高压静电具有强力的吸附的能力,能将临近的飞虫吸附到电极上,电极所带的高压电能将其迅速杀死。我们将灭虫灯吊挂于植物上主0.5m处,通过光控器调节将静电灭虫灯调整到夜间开启,白天或光线强时呈关闭状态。通电使用后经3—4天观察灯体电极吸附杀死大量飞虫,灯体下部的托盘布满杀死的飞虫,数量无法计数,将托盘清理后继续使用约一周后飞虫数量逐步减少。

推荐第8篇:农业技术推广总结

新化县财政局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的

总结

为了更好的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准确掌握新化县县情民情,增强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工作的主动性和可行性,对新化县2011年度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情况概述

我县是一个种植型结构为主的农业大县,蔬菜种植是农民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由于传统的种植方法、技术落后,缺乏深加工技术,效益低下。2011年来,为了改变我县蔬菜产业目前窘况,在县委政府、财政系统领导的关心下特选定新农仓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圳上及大熊山区域10余个村开展蔬菜制品深加工与其配套蔬菜基地扩建技术推广,以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向高质优效发展,提高蔬菜产品的高附加值。

2011年度,新农仓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先后与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聘请技术顾问3名,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6项(种),实施科技项目4个。项目实施以来,累计完成投资500万元,在蔬菜制品深加工、蔬菜基地设施建设、蔬菜种植加工技术培

训、频振式杀虫灯推广、蔬菜/农药/化肥新品种引进示范等关键环节上落实到位、管理从严,成效显著。

2012年2月,由县财政局牵头,组织农业局、蔬菜局、乡镇企业局等各农技、财务方面专家对新农仓组织实施的蔬菜制品深加工与其配套蔬菜基地扩建技术推广项目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调查验收,结果喜人,对全县蔬菜产业的大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实施以来,项目区农民年增收124万元,合作社年产值达1000万元,年纯利润189万元,直接带动社员农户500户,惠及农户达2000余户,人均纯收入增收130元。

二、主要成效和经验

1、主要成效。

项目实施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由合作社把村、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通过流转组织起来,建成有机/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并由其按标准化生产规程,组织科技人员提供技术服务。由合作社与基地技术人员签订技术承包合同,把科技人员的报酬与职责用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主动性。使合作社、基地、科技人员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利益共同体

项目辐射带动我县东北部圳上镇10个行政村6000户农民种植无公害蔬菜, 人均增加纯收入200元。比非项目区农民亩产多收入200元,增长幅度15%。真正实现规模化

开发、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外向型发展的目标。项目的实施改变农户小、散、无管理的传统种植模式,统一在龙头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之下,生产出优质的有机/无公害蔬菜,销售市场得到迅速扩大,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将得到很大提高。企业、基地、农户这一产业化联合体,共同面对市场可以提高了农民市场竞争意识,增强了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促进品种结构调整和优化。

2、主要经验

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管理指导。我们按照分级负责、分工落实的原则,切实加强管理,指导做好项目实施工作。根据《管理办法》规定,对项目的监督、检查、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组织、指导及督查,及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开展项目检查,确保顺利实施。大部分项目进入实施关键阶段后,为确保实施进度及质量,对农技推广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检查采用先自查、再抽查的方式,内容主要包括资金到位情况、项目进展情况、已取得的成效等。

完好项目总结,实施绩效评价。按照《管理办法》要求,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县级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考评,并对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成效、考评情况等进行总结。

认真总结成效,加强典型宣传。我局高度重视项目实施工作,专门成立“项目办”,切实加强领导,落实专人负责,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落到了实处,发挥应用的示范带动作用。

挖掘典型,利用各种媒体广进行宣传,扩大影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重视不够。农业科室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部分领导特别是一些乡镇的领导存在重工业、轻农业的思想,对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从事非农技服务工作,被安排在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非农技推广业务工作岗位。

2、农技推广设施落后、设备简陋。除省、市项目配发的农技推广设备外,基本没有自行购置农技推广机具。长期以来,农技人员只能采取“鉴定靠目测、推广凭经验、服务靠嘴巴”的原始推广方法和服务手段,难于科学地开展地力监测、作物养分分析、种子、肥料、农药质量检验等科技推广服务。

3、农业技术推广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跟以前相比,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得到了很大加强,个别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差距依然很大,好多工作还在起步阶段。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单一,停在点上,留在面上,没有建立长期持续宣传的工作机制,没有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农民教育培训规划,日常工作仅限于每年开展几次集中性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宣传的少,进村入户宣传的就更少。宣传的内容陈旧,满足于一般性科技知识普及,对当前推出的新技术、新品种、

新工艺开展专题宣传的不多。由此造成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体水平提高缓慢。

四、加快全县农业推广应用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我县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1、更新发展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基础产业。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是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根本选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采取各种形式,广开各种渠道,向农民进行科普宣传,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不断完善和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落实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充实和加强农技工作力量,搞活运行机制,为农民群众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提供良好服务。

2、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农民既是推广农业科技的主体,又是农业科技的直接受益者,只有把他们的科技素质提高起来,农业才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因此,要在巩固几年来科技培训的基础上,把科技培训的重点向科技入户方面转变,变集中培训为入户培训,变课堂说教为现场答疑,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传授技术方法,逐步形成专家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

科技群体模式。同时要重点培养核心户、典型户和示范户,通过重点户的示范带动,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做得到。继续发挥科技示范园区的载体作用,依靠园区的示范效应,为农民带来最直观的科技成果鉴定,逐步形成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地、村有示范户的科技示范链。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农技推广队伍

一是增加科技服务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公条件,购置乏必备的设施(设备),改变农技推广工作“一张嘴,两条腿”的局面。二是继续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建设。农技人员要身体力行,把各项农技推广技术讲给农民听,教给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使一批具有科技创新意识和较强科技应用水平的科技示范户,在当地真正能起到农业技术载体和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体农民开展科学种田,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长效机制。三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对现有农业科技人员,要真正做到专职专用,并给予相应职权,对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人员要保证匹配一定的经费。大力引进人才,鼓励他们流向基层、流向农业生产第一线,领办、创办各类农业科技推广实体。

推荐第9篇: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心理特点农民

论文摘要:发展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农业科技推广要以人为本。在分析农民接受科技成果时表现出的独特心理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推介策略,以扩大科技推广的广度和深度。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进步是其现代化的动力,而农技成果要想转化为生产力,推广工作是桥梁。但农技推广深度和广度相对于农业科技进步速度来说,严重滞后。究其原因,其中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为此,本文对农民这一群体在接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时表现出独特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1农技推广中农民的心理特点

1.1趋避冲突心理

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或动机斗争是很复杂的。有时一个人对同一目的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像这种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1j。趋避冲突在农技推广中表现主要有2种:一种表现是农民对农业新科技的渴求,他们知道农业科学技术可以给他们带来直接利益,他们是愿意接受农业科学技术的;另一种表现是,由于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养成小农心理,跳不出旧框框,他们又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对待科学技术持怀疑态度。他们内心是积极的、主动的,而现实表现往往却是消极的、被动的,在权衡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用传统的耕作方法。他们是既讲实惠,又墨守陈规,这种心理影响了新成果的推广。

1.2感染从众心理

从众是发生群体行为的心理原因。从众乃是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在外界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场合下,人们认为跟随潮流、人云亦云是安全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从众圜。农民相对与其他群体来说,对大范围的社会生活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不善于从环境中获得必要的正确信息和排拒不符合自己心理倾向的错误信息。他们在对待农业新科技有时甚至是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即使有答案,他们也极易受到熟人、朋友、村邻的暗示,且这种暗示相互影响.这样其原有的心理就瓦解了而受到感染,从而对农业科技容易采取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农民之间是一种朴实朴素的社会关系,他们意见的一致性很高,往往赞成某一观点或采取某一行为的人很多,加上权威人士(社、村、镇等各级领导)不明晰的言论,所以群体对个人的压力很大,个人很容易采取从众态度。这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1.3求稳求实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科学技术进步给各行各业带来的飞速发展,他们也越来越不满足自己原有的生产生活现状,渴求知识、寻求信息,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培训班,收集和购买技术资料,目的是想得到先进有效的农业科学技术。然而更多的农民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然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农民的思想有所变化,但多数农民仍把自己承包的土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再加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诸多变化.以及单薄的经济实力、多变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风险等因素.使农民形成了牢固的求稳心理,农民害怕在花了财力物力之后得不到应有的成效。因此,他们对一项新技术进行决策时,总是谨小慎微,思前想后,怕失败后影响自己原先的生活,所以农民更注重现实的效果,总会精打细算,从成本、劳动力投入到产出、产值等各个环节都考虑得细致人微,他们要看到推广的技术真正有实效才愿意采纳。增产效果显著但成本高,他们的兴趣不大;增产效果显著但风险比较高,他们更不会感兴趣的。这种心理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1.4直观守旧心理

还有部分农民受文化水平低的影响,对一些新技术的判断比较简单和直观。他们重视结论经验,喜欢按常规经验办事,根据经验和实践判断其是否可行。他们看到别人,尤其是自

推荐第10篇: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论文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心理特点农民

论文摘要:发展农业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农业科技推广要以人为本。在分析农民接受科技成果时表现出的独特心理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推介策略,以扩大科技推广的广度和深度。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进步是其现代化的动力,而农技成果要想转化为生产力,推广工作是桥梁。但农技推广深度和广度相对于农业科技进步速度来说,严重滞后。究其原因,其中人的因素是主要因素。为此,本文对农民这一群体在接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时表现出独特的心理特征进行了分析。

1农技推广中农民的心理特点

1.1趋避冲突心理

意志行动中的心理冲突或动机斗争是很复杂的。有时一个人对同一目的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像这种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1j。趋避冲突在农技推广中表现主要有2种:一种表现是农民对农业新科技的渴求,他们知道农业科学技术可以给他们带来直接利益,他们是愿意接受农业科学技术的;另一种表现是,由于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养成小农心理,跳不出旧框框,他们又不愿意接受新技术,对待科学技术持怀疑态度。他们内心是积极的、主动的,而现实表现往往却是消极的、被动的,在权衡过程中他们更倾向于用传统的耕作方法。他们是既讲实惠,又墨守陈规,这种心理影响了新成果的推广。

1.2感染从众心理

从众是发生群体行为的心理原因。从众乃是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在外界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场合下,人们认为跟随潮流、人云亦云是安全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喜欢从众圜。农民相对与其他群体来说,对大范围的社会生活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不善于从环境中获得必要的正确信息和排拒不符合自己心理倾向的错误信息。他们在对待农业新科技有时甚至是盲目的,他们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即使有答案,他们也极易受到熟人、朋友、村邻的暗示,且这种暗示相互影响.这样其原有的心理就瓦解了而受到感染,从而对农业科技容易采取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农民之间是一种朴实朴素的社会关系,他们意见的一致性很高,往往赞成某一观点或采取某一行为的人很多,加上权威人士(社、村、镇等各级领导)不明晰的言论,所以群体对个人的压力很大,个人很容易采取从众态度。这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

1.3求稳求实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看到了科学技术进步给各行各业带来的飞速发展,他们也越来越不满足自己原有的生产生活现状,渴求知识、寻求信息,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培训班,收集和购买技术资料,目的是想得到先进有效的农业科学技术。然而更多的农民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然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农民的思想有所变化,但多数农民仍把自己承包的土地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再加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诸多变化.以及单薄的经济实力、多变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风险等因素.使农民形成了牢固的求稳心理,农民害怕在花了财力物力之后得不到应有的成效。因此,他们对一项新技术进行决策时,总是谨小慎微,思前想后,怕失败后影响自己原先的生活,所以农民更注重现实的效果,总会精打细算,从成本、劳动力投入到产出、产值等各个环节都考虑得细致人微,他们要看到推广的技术真正有实效才愿意采纳。增产效果显著但成本高,他们的兴趣不大;增产效果显著但风险比较高,他们更不会感兴趣的。这种心理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

1.4直观守旧心理

还有部分农民受文化水平低的影响,对一些新技术的判断比较简单和直观。他们重视结论经验,喜欢按常规经验办事,根据经验和实践判断其是否可行。他们看到别人,尤其是自

己采用某种技术而获得成功后,他们会坚定地继续采用这种技术,并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经验中没有的、没见过的就不相信,即使是听过也很难下决心。他们不会轻易相信推广人员的说教,不相信间接经验,不相信书本知识,当看见左邻右舍或亲戚朋友试用成功了,才能相信,次年效仿。甚至有一些农民,对一些老经验、老办法不管现在适宜不适宜都不愿放弃。改变这类农民的心理行为有一定的难度,尽管他们所占比例不大,但他们是农村中的元老级人物,影响力比较大。

2解决对策

2.1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意识

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首先强化农村教育,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推广。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努力吸引广大农民学科技,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农民科技进步的意识和依靠科技致富的愿望,使他们从封闭自守的心态中解放出来。对科技文化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其次.培养高素质的推广人员。他们应有足够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来回答和解决农民生产中的问题,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困难,并且通过政策引导,协调其生产经营活动,使他们不是在新技术面前左右摇摆举棋不定,而是对新技术充满信心,削弱并逐渐消除其矛盾复杂的心理。

2.2增强透明度.抓好农田科技示范

由于农民有着易受感染和从众的心理,农民向其他农民学习的东西多于推广人员所教给的东西。因此,应充分发挥生产典型的模范作用,让各类农业生产典型登上培训讲台,以农民培训农民,增强透明度。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人员应放下架子,虚心和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保护和激励农民的学习兴趣。每一项新技术的推出,要加强宣传舆论

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介绍农技新知识和技术要领,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县、乡、村、组要做好示范工作,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引导农民经营方式的转变,使农民主动采用新技术。要多结合实地、实物进行推广,尤其在作物生长季节和收获季节,要及时组织农民对生产典型进行观摩,通过现场会的形式普及农业新技术.使农民通过自己身边发生的事,自己去对比,去判断,去转变。

2.3搞好配套服务。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根据农民注重效益的心理特点,农技人员在推广新技术时,要将该项技术需要的成本、劳动力投入及产出效益算给农民听,使农民了解该项技术的效益情况。在此基础上宣讲技术要领,农民就会愿意接受,推广的效果也会随之提高。也可以利用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采取农民与技术人员两者双向选择,风险、责任两者共同承担的方法,来最大限度地消除农民怕受损失而不愿接受农业科技的心理障碍。做好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在产前,搞好市场调查与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对量大面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jJl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

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使农民从农业科技应用中得到实惠。

2.4全面解放思想.实现方法灵活多样

农技推广既要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又要满足当前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需要,还要适应农事季节变化。因此,农技推广人员要解放思想,推广的方式方法不能整齐划一,要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对那些思想陈旧保守的农民可以利用其周围群众的成功,诱导他们改变在农业生产中的陈规陋习,逐步提高他们对新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可以组建农技推广互助小组.让组内成员相互帮助,让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培养学科学、用科学之风,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最终受体,而农民对农业科技接受的心理特点等心理因素又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农民心理不可忽视,推广人员一定要“对症下药”,对不同心理表现的农民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有效改变其心理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科技成果顺利地转向农业生产,才能使农民积极主动地采用新技术、新成果,使农民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11篇: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地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正向高科技、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面对这种新形势,本文分析了国内设施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并结合某地实际情况,提出逐步完善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把政府推广机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涉农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有机结合起来,各显所能、优势互补, 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探索出一条具有某地郊区型现代农业特色设施农业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设施农业 技术推广

一、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为了农业的发展,我国一直积极致力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已经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逐渐推广了一些先进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正在逐步开展,为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等。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是存在着不少的差距,需要更加努力。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资金支持不够

必要的资金支持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对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政府的农业推广事业费不够,推广项目费不够,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经济实体创收收入也不高,作为政府推广机构推广经费的主要三个来源,情况都不够乐观,就注定了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资金支持不够。

(二)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要想更好地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就必要做好科研、技术服务与生产这三者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三者依然处于各自独立的状态,尚且没有紧密地联合在一起,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科研攻关取得的一些成果没有办法及时进入农业生产的一线;生产者们因为无法及时得到新技术,加上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等相关因素的限制,也很难实现生产效益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提高

人是诸多因素中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因此,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积极性以及思想认识等都会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当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最为显著的表现就在于:第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比较低,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很少甚至根本没有是从事与农业相关专业的,自身对农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更别提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认识了。这样就会给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也很难去就某一项技术的实施效果、是否值得大范围推广等去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第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多人都是抱着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去完成这项工作,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服务意识较为薄弱,服务态度也比较差。

(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单一化

农业技术推广的单一化主要表现在科技部门往往就是根据自身的主观意愿去就某一项技术进行推广,很少甚至根本没有从地区和农户们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进行推广从;此外,技术推广后的评估滞后严重。在某一项技术推广之后,没有就推广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导致这些技术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二、加强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要想真正发挥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所需资金的投入

资金是重要的保证,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无法更好地展开科研;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也就办法将已有的科技成果推广开来。因此,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尤为重要。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了有效保证资金的投入和使用,必须尽快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和领导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

(二)注重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

事实上,现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得以顺利实施,与推广人员的综合素养有着很大的关系。为此,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养,让他们首先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进而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途径,如定期开展培训与交流等,全面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让他们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专家,能够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进行解决,进而充分发挥出他们应有的积极作用。

(三)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养

农民才是科技的最终受益者,因此他们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认识和接受能力极为重要。为此,要高度重视农民的文化科技教育,特别是加强对科技项目示范户及农民技术骨干的技术教育。

结语

提高设施农业技术推广效率,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涉及推广系统、用户系统、研究和管理系统等。在郊区型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促进设施农业发展要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多元化的技术推广机制,把政府推广机构、高校推广机构、农业科研院所推广机构、涉农企业及民间推广组织等有机结合起来, 各显所能、优势互补, 多层次、多渠道的开展设施农业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启杰.《农业推广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8 [2] 张英,徐建华,李万良.《无土栽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农业展望出版社,2008,4.[3] 邱仲华.《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2.[4] 科学技术部开发中心.《设施农业在中国》.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0.6

第12篇: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因素导致推广机构工作难以落到实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业技术推广论文,欢迎来参考!

摘要: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粮食问题始终是制约发展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水稻是我国百姓食用量最大的农作物,如何用较少的面积生产出数量较多、质量好的粮食,是农业的发展现阶段的重点。现如今,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农业的技术推广,用新技术栽培水稻,是促进水稻种植,提高产量的根本对策。从农业的生产的实际入手,对农业的技术推广的要点加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切实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

关键词:农业的技术;推广;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1前言

农业的是我国基础产业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粮食的生产与产量,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新农村发展建设的背景下,农业的技术的推广与栽培手段的创新,是解决农业的问题,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有效对策。水稻生产是我国农业的产物中产量最多的,也是人们最喜爱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水稻种植基本上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热量充足、太阳辐射强,季风差异明显。如何克服冬季种植问题,解决气候干燥带来的影响,通过技术手段落实栽培,是提高产量,保证水稻大范围生产的关键。

2农业的技术推广的意义

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农业的生产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问题,作为农业的大国之一,农业的技术的推广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解决农业的问题和农民问题,缓解城乡压力的有效办法。面对粮食日益紧缺的现状,要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不能单单依靠扩大土地种植面积来解决,更要从技术方面做好完善,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实施新农业的生长方针。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由于条件、设备、地区、交通、信息等原因,导致农业的技术生产的水平一般,水稻产量也不多。推广农业的技术,强化水稻的栽培技术,能够转变农民生产的意识,减少病虫害的威胁,并改变传统的生产技术,尽可能的增大水稻产量和质量,解决我国粮食问题。

3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3.1育苗选择

水稻育苗分为不同的种类,每种育苗的产量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水稻栽培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水稻生产区域的气候和环境条件,选择高质高产的水稻育苗。特别是在壮苗生产期间,必须推广农业的新技术,做好整平和压实处理,通过适当的施肥浇灌水稻,并调整土壤的酸碱性。

3.2播种准备

播种前的准备工作需要测试水稻发芽的状况,将种子在常温水中浸泡4h左右,再将其置于器皿中,定期观察种子发芽状况,成活率需达到80%以上。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浸泡种子前需要晒种,目的是保证酶的活性,时间在3h左右;选种时采用一定比例的盐水进行浸泡,水与盐的比例控制得当,并用清水处理种子,保证温度适宜。

3.3田间管理

落实科学的管理,从肥水处理和病虫害防治两方面强化管理,是农业的栽培技术顺利推广的关键。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定期对土地进行施肥,确定泥土之间的混合比例,给水稻提供充足的肥料,解决水资源的灌溉问题。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完成浇灌,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实现及早治疗。

4农业的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的技术在实际推广和落实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水稻的栽培也受到了各种阻碍。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民生产意识不够科学,对技术的创新认识不到位,再加上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制约,使得他们不敢去尝试新的农业的技术,生产方式过于保守。与此同时,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不到位,农业的技术过于保守,只是通过报纸宣传推广新技术,没有将技术与实际种植生产工作结合起来,对农业的工作的指导也不到位,没有建立一支服务水准高的队伍。

5提升农业的技术推广的建议及对策

5.1提高农民的自我投入意识,创新农业的技术机制

农民对新技术的领悟能力较差,因此,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农业的种植技术,遇到实际问题不知怎么解决,无从下手。与此同时,突破现有技术的瓶颈,就要具备良好的竞争环境,加大各县政府,乡镇的农业的技术培训及交流,同时设置竞争机制,实现不同地区的资源整合,做到不同地区相互竞争比拼,共同进步,强化农业的技术推广人员的服务质量,确实落实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为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5.2科普农业的技术推广知识,完善农业的推广体系

落实和推广好农业的技术,栽培好水稻的生产,就必须做好科学普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意识,以健全的制度推广技术。具体而言,我国农业的生产部门和相关的技术推广单位,要对农民进行教学,鼓励他们引进高产、高质量的种植物。政府也要加大投资,成立专门去田地里帮助农民实际解决问题的团队,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标准,针对不同地区的环境和土地、生产状况实施技术推广,逐渐解决农民在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如病虫害、灌溉等问题,从而推广先进技术,确保农业的生产的高质量。

6结语

中国的农业的改革的不断深入,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是关键。水稻作为中国西南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要提高经济收人水平,保证中国人口的吃饭问题,就必须借助水稻生产,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粮食。对此,农业的部门要做好技术推广工作,采用现代化技术实施栽培,并做好技术的推广和宣传,转变农民的生产意识,落实好严格管理,切实提高水稻栽培种植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谭继春,宋国志,郭艳明,等.水稻绿色栽培技术要点[J].北方水稻,2015,(5):53,74.

[2]宇金玲,邹开福,吕春和.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吉林农业的,2011,(5):175.

第13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方案

2011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方案

为认真做好2011年新滩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基层群众工作,结合乡镇农技术员职责,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服务基层为宗旨,以创新农技推广

新方式,实现农民增收为目的,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端正工作作风,争创群众满意农技员。

二. 年度工作目标

1.找准定位,正确处理好与服务对象的关系,明确岗位责任,认真按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各项任务制度落实指导工作,负责10—15名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充分调动农户生产的积极性,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2.加强学习,提高能力,敢于创新,善于思考

①在工作中加强自身灵活性的培养,加强落实上级农业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的能力,对工作要点开展分析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多调查,多汇报,多落实,提高工作效率。

②做好分管线的具体工作,明确自己分管的工作任务,范围,岗位职责,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成功之处,寻求做好农技推广的方法,对布置的工作有检查,有落实,有结果,承上启下,起好桥梁纽带作用,把上级的要求布置下去,同时把群众的呼声向上级反映。

③在日常生活中当好参谋,为上级领导出谋划策,提出农业科技

推广的意见和建议,把农业工作与全镇中心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3.认真落实,完成沙套湖沿线万亩双季稻生产基地的技术指导工作,根据双季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把握重点,难点提前分析,提早解决,变工作压力为动力,变难点为亮点,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做到项目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粮食产量增收的总体目标。

4.打破传统落后的种植模式,结合气候,水肥资源,种植生产技术关键期,进行入户指导,组织农户培训,让农户真正理解,接受科学种田,感受科学种植带来的实际效益。

5.加强素质建设,提高工作能力。

在工作中加强政治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知识素质四个方面建设,提高工作能力,有效的指导广大农户的生产,为我镇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新滩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李关权

2011年4月25日

第14篇:农业技术推广4

第四章 农(渔)业技术成果的转移

一、成果的构成

1、技术成果的含义

农业部1988年《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试行)》曾界定:“是在农业各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996年《农业科技成果鉴定暂行办法》:“国家鼓励通过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多种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

应是科研人员反复研究试验,通过技术鉴定和社会实践认可的;有一定的、先进性、学术价值或实用价值。

按目前技术成果管理机制,应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鉴定或具有视同鉴定条件的研究成果和推广成果,得到主管部门认可和准予登记的项目,才被认可为科技成果。

2、技术成果的分类

(1)根据研究的性质可分为:

a、研究成果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成果如品种遗传规律、藻类光合作用机理等。b、应用性研究成果运用基础研究成果从事实际应用的研究,可转化为物质、技术或方法的研究取得的成果。

c、研究成果为了适应不同地区、气候和生产条件下,将成果进行必要的中试、研究,从而可获得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关键技术等而取得新产品等的成果。

(2)根据其作用可分为:

a、具有经济效益的成果如品种改良、新技术、新工艺等。

b、具有的成果如社会就业、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

c、具有的成果主要是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如病毒分离技术、病毒鉴定等。

二、农业科技成果构成条件

农业科技成果构成具有。

1、四个步骤

(1)选题、论证要从生产实际出发,有针对性;要符合科学发展规律;考虑到研究自身条件,扬长避短;明确研究总目标和阶段性要求;应坚持开题论证制度。

(2)试验试验处理设置要合理;调查分析项日要明确;试验数据要正确。

(3)验证要重复验证;

(4)总结、完善、鉴定。

2、三种创新

(1)新发现

一是无前人认识下,对某一自然规律的认识,为“”;

二是对某一自然规律或某一环节认识的完善提高,为“”;

三是前人对其是非不清无定论的,加以澄清,为“”;

四是前人定论错误的,加以重新认识,为“纠正认识”。

(2)新发明

一是开辟全新领域的发明,为“”;

二是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对某一环节的发明,为“”;

三是对已知物质、设备、方法在新环境下探求出非传统的应用,产生新效果的发明,为“用途发明”;

四是对要素重组、交换或简化而改变功能,产生其他效果的发明,为“。

(3)改进与提高

对原有技术局部创新,或在某一技术基础上,适应环境变化,通过试验获得改进与提高。

3、两种价值

理论上的;

生产上的实用价值。

4、一个前提

成果要通过同行专家的技术,或被市场机制所,得到社会的。

三、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

1、物化有形成果(如新品种、新机具等)特点是:

(1)商品性物化成果本身既有科技含量和应用价值,又有物质含量和一般商品价值;

(2)特异性应用时有较强的特异性。农药只能针对某害虫等;

(3)时效性该成果的科技含量赋予在一定载体中,该载体被新的取代,其作用随之消逝,如新农机具等。

2.技术方法类无形成果具有六个特点:

(1)生态区域性不同地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不同,光、热、水、土等自然环境条件差异甚大。在特定生态条件下产生或形成的科技成果,在相同生态地区应用可能行之有效,而在生态环境相差较大的地区应用则不一定成功。

(2)效果的不稳定性农业生产是一个露天工厂,处于开放的系统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在漫长的生长发育期间,可能受到偶然的多种不可控气象因素的影响,技术效果不像封闭系统的工业成果那样稳定,常出现“同因异果”或“异因同果”现象.(3)综合性和相关性只有科学的运用相应配套的栽培技术、耕作制度、灌溉技术、新农药和化肥等新成果的应用,良种内在潜力才能得到充分表达。技术成果有单项的,也有综合的。但从效益考虑,一般采用多项的综合技术成果比单项的要高。如新品种的推广,必然会涉及到相应的养殖技术、饲料投喂等。但也注意到各项技术成果之间的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

(4)不可逆转的时序性植物、动物生产需严格按时序性发展,不可跳跃或逆转,不违农时;

(5)持续性技术方法类成果具有明显的持续性特点。

首先,当某项农业技术成果,经过反复试验、示范,被人们认可并采用后,随着对各技术环节掌握程度的逐渐提高,相关工具相继配套,技术的最大潜在增产效果可以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

其次,在技术效果不仅表现在当季或当年,而且往往会体现在参与生产过程后的若干年。例如:土壤改良与培肥;

(6)应用分散性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且分散,是造成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分散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困难所在。

四、技术成果转移的机制

1、科技成果转化的概念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将科技成果转化定义为:“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转化是指对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取得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的运作过程。

广义的转化是指农业科技成果在科技部门内部、不同科技部门之间、科技领域到生产领域的运动过程。

技术成果是用以促进农(渔)业生产发展的知识形态产品。根据农(渔)业技术成果的内在特点和外在特征,其转化有:

一是通过商品化进入流通,流向生产领域;另一是通过非商品化进入生产领域。

2、技术成果转移的构成要素

(1)转移主体包括应用成果生产的研究人员,各级推广人员以及保障这些人员从事转化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机构。成果转移第一要素;

(2)转移客体被转移的具体项目,是主体转移的对象;

(3)转移受体转移客体的采用者,受益者;

(4)转移环境转移工作所处的自然环境,如水域状况和生产手段等;社会环境,如市场、交通、社会服务等;

(5)转移手段转化方式、方法,所需设备等物质和管理条件;

(6)转移结果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

3、技术成果及其转移的全过程

(1)第一阶段成果产出系统(研究系统)

由基础理论研究转化为生产上可用的硬件和软件。大体上有三个过程:

a、探索基本原理与规律的基础科学研究;

b、应用上述原理与规律,经过试验、分析和综合,形成技术研究;

c、通过物化在技术载体中,如苗种等,成为硬件或成为操作程序、技巧、配方等的软件形成开发研究。

(2)第二阶段成果扩散系统(转移系统)硬件和软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硬件和软件是潜在生产力,需按一定技术构成与诸生产力要素配合,经技术人员安装、调试、检验,进行试验性运行,才能转化为社会所需的产品。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第三阶段成果采纳系统(生产应用系统)

科学与技术转化为人的内在因素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过程中,既产生经济效益, 又使生产者内在因素的素质和科技意识的提高, 观念更新。

4、技术成果转移的目标模式

一般认为,农(渔)技术成果转移为现实生产力有浅层转移和深层转移两个层次,即:

(1)浅层转移成果应用在生产上,产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2)深层转移经过一系列推广活动,产生新的现实生产力。渔村科技水平和渔民素质的提高,科技含量增加,经营管理科学化。

5、技术成果转移的途径

(1)不同地区采用不同途径

a、经济发达地区采取市场引导为主的途径,发挥技术市场的交易、推广、开拓、教育、信息的功能。

b、经济落后地区应与政府行为配合,依靠行政干预,政府推动。

c、中等发达地区应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多渠道、多形式,科工贸等。

(2)具体途径

a、示范引导成果示范、方法示范、中间试验示范等。

b、社区建设利用基地、实地展示、配套服务,将渔村、渔业、渔民的需要结合起来,建设乡村社区。

c、教育推广把渔业各类教育机构联合起来,推动成果转移。

五、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常见的几种运行机制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已基本形成了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多种运行机制。主要有五大类:

1、“科、教、推”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通过共同承担项目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所形成的“科、教、推”三结合运行机制,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绿箱政策”启动,有了稳定的投入机制,转化系统自身积累与发展机制也将形成,加之市场和计划共同调控功能,“科、教、推”三结合运行机制将会得到更为科学的整合,并继续发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

2、“技、政、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技、政、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正是在这种认识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1)科技攻关联合体是在一些涉及到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重点项目执行过程中常采用的形式。如:

国家的黄淮海平原、东北三江平原农业综合开发;

由世界银行贷款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九五”、“十五”期间国家重中之重项目中农业项目绝大部分,强调专家负责,专家和领导共同决策 ,采取“政、技、物”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如:国家科技部下达,河南省人民政府承担的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

(2)集团承包服务体是农业推广系统深化改革的产物。技、政、推三结合,即由地方领导牵头,“三农”和农资供销部门及其金融保险等部门参加的农业技术服务承包集团。

3、“农业高新技术科技园”的运行机制

学习借鉴工业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外称“工业孵化器”)的基础上,在“九五”期间涌现出的新生事物。主要在苗木工程、生物疫苗、生物农药工程、绿色环保工程、温室栽培工程等方面,从事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所以产业特色比较鲜明,科技含量高。

4、“企业、基地、农户”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联产承包负责制条件下的小规模经营,成本高,品质差,效益低,甚至增产不增收。 第一类,是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根据传统工业投资回报率较低的现实,将资金转向投资回

报率较高的农业领域。如哈慈(国际)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山东寿光、诸城两市建立的SOD西红柿、太空椒、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等属这一类。

第二类,是一些大型企业或外向型食品、果蔬菜类加工企业,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确保稳固的原料来源而建立的生产基地。如新亚龙(原龙丰)集团在山东阳信县建立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

第三类,是部分科研(企业、民营)育种单位,为了保证良种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结合专业特点而建立的良种繁育基地如天津市黄瓜研究所在天津的武清县、山东宁阳县和河北的定州市建立的黄瓜良种制种基地;莱州市登海玉米研究所在全国各地建立的登海系列玉米杂交种制种基地。

第四类,是农业推广人员以原工作单位为依托而成立的多种联合公司。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5、“经营、咨询、推广”三结合的运行机制

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它在农业推广部门不断进行深化改革的探讨中产生。主要形式是:农业推广机构将种子、苗木、农药、化肥、农机具或动物疫苗、饲料等物化类成果,根据专业经验和所掌握的信息,并结合当地环境与生产条件,制定出所推广物化技术的规格、型号,以经营的方式传递到农民手中,同时跟踪进行配套的综合服务,解答农民各种咨询,指导他们进行正确使用管理操作方法。经营、咨询、推广三结合实现了过去单纯服务型向有偿、无偿服务相结合的过渡,解决了技术服务与物质供给相分离的矛盾。经营中所获利润可增强推广机构的活力和实力,使有关推广机构具备了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机能。

第15篇:农业技术推广试卷

农业技术推广试题

教学点:姓名:成绩:

一、填空(5×4=20)

1、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行为的主要特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机对行为具有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

4、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个人素质包括:、_______、_______。

5、农产品市场调查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

二、名词解释(5×8=40)

1、农业技术推广

2、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

3、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4、大众传播法

5、技术咨询

三、简答(4×10=40)

1、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是什么?

2、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功能是什么?

3、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4、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中农业技术推广的任务是什么?

答案:

一、

1、农村职业教育、农业科技、农业生产

2、目的性、差异性、可塑性、可调节性

3、始发作用、强化作用、导向作用

4、职业修养、知识结构、能力要求

5、市场调查的原则、选择调查方法的原则

二、

1、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2、完成和胜任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身体素质、职业素养、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组织教育能力的综合表现。

3、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组成,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的一个完整集体。

4、推广人员利用声、像、文字宣传品等大众媒介,将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后的农业信息传递给推广对象的方法。

5、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就特定技术项目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告以及技术解决方案。

三、

1、

(一)是科研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

(二)是联系科研、教育和生产的纽带

(三)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四)是科研成果的完善和再创新

2、

(一)技术研究与推广

(二)满足会员社会发展需要

(三)经济服务

(四)维护会员社会权益

3、(1)农业信息网

(2)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

(3)农业信息监测与速报

(4)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信息服务

(5)基于网络的农业管理信息服务

4、(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与知识的宣传

(2)大力宣传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

(3)积极引进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农户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

(4)指导和督促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协助农产品溯源管理

第16篇:浅谈农业技术推广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

学生:简俊涛

学号:0801109049 班级:08农贸2班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自古都有,建国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农业技术推广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国粮食增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什么是农业技术推广,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我们下一步该怎样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为我国粮食增产,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为我国稳定做出贡献!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粮食增产;新农村建设

什么是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 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械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农田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利用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气象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

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工作。农业推广人员应用行为科学的原理,组织农民与农民沟通农业和农家生活有关的实用信息,借以增进农民的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使农民接受新事物并且要培养个人与社团发展能力,以改善农家生活,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推广是一种活动,是把新科学、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通过试验、示范、干预、沟通等手段,根据农民的需要传播、传授、传递给生产者、经营者,促使其行为的自愿变革,以改变其生产条件,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产品产量、收入,提高智力以及自我决策的能力,达到提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最终目的的一种活动。农业教育、研究、推广构成农业发展的三种要素,三者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相互为用、相辅相成、进行反馈,缺一不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教育农民,世界各农业先进国家,莫不采取农业教育、农业研究、农业推广同时并举的方针和各种具体措施,形成一个向农业投入科技成果的强有力的系统。通观古今中外历史,农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科技进步对人类的任何贡献,都是通过推广实现的。没有发达的农业推广,便没有现代化的农业、繁荣的农村和富裕的农民。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在亿万农民奔小康目标的大好形势下,研究和加强农业推广,满足农民的多种需要,主动为市场经济服务,就显得更重要了。现代农业需要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科学技术需要农业推广。只有农业推广才能更好地、直接地把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农业推广才能把农民的需求与科学技术密切结合起来。实践证明:科技成果

推广越及时,应用的范围越广泛,效率越高,取得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越多,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

针对80年代中期出现的粮食产量徘徊不前的局面,1996年7月农业部门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保障农业持续稳步增长的建议”,提出须加速推广应用十项投入少、收效大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牧渔业增产增收。国务院批准后,农业部编制了100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经与财政部酝酿,于1986年11月宣布从1987年起由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把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组装配套,因地制宜地大面积、大规模地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产增收。1987年以后,国家从中央财政每年拿出几千万元投入到丰收计划作为推广项目经费,起到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中央一级丰收计划带动起省地县各级推广计划的启动,吸引和粘合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资金,十多年来地方政府共落实配套资金50多亿元,中央投入与地方投入的比大约为1:12。另一方面,政府的资金投入又鼓励和带动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热情,调动起农民投入资金和劳力的积极性,其社会效应是令人瞩目的。此外,随着国家财政金融状况的好转,每年对丰收计划的资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1998年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1987年的3.25倍。据不完全统计,丰收计划实施10年来,共完成技术推广项目257类,推广面积近13亿亩,新增粮食300亿公斤,培训各级技术推广人员90万人次,培训农民两亿人次。在粮食作物方面,主要推广粮食综合增产增收技术,面积达到3.8亿亩次(不包括亿亩丰收计划特别项目面积),年均推广应用3800万亩次。在粮食生产方面,主要推广的成熟技术有: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小麦高产良种等,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紧凑型玉米栽培技术,小麦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小麦提纯复壮和统一供种技术,粮食种子包衣技术,模式化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聚土改土垄作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化肥深施技术,微肥应用技术以及复种改制技术等。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农村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引进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和农业资源配置调整,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广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其次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按照新的引进原则,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

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政府既要加强对农业科教资源的宏观调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新的举措,对现有农业科教资源在重点领域、方向和任务上进行有效配置和系统整合,切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社会、企业设立农业科技创业基金;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投资予以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事业,才能有效地加快新农村建设。

当今要加快我国稳定发展,农业是保障,相信农业技术推广和当今农业和新农村结合在一起,以技术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那么我们的国家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1王福海 .农业推广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 《新科教》2009年第5期供稿文/俞兰新 柴国平王艳彬( 四平市国营双辽农场,吉林双辽,13)

第17篇:农业技术推广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__B_财政部公布《家电下乡细则》,对补贴审核兑付程序进行重大调整,在 16 省市取消乡镇财政所审核、县财政局兑付环节, 改为销售网点代审、乡镇财 政所兑付。

A.2009 年 5 月 22 日B.2009 年 4 月 22 日C.2009 年 3 月 22 日D.2009 年 2月 22 日

2.B__ 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大陆理论界和官方决策层引用的 术语。

A.2000B.2001C.2002D.2003

3.我们通常说的第一产业是指(B)。A、工业B、农业C、旅游业D、建筑业

4.哪年提出新农村建设的( B)

A.2004B.2005C.2006D.2007

5.有时农业取得丰收,但农民却没有增收,你觉得从根本上解决应当( B)

A.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粮食种植的资金投入B.以市场为导向,实施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C.从事非农业方面的生产,以取得额外的收入,弥补不足D.加大农产品补贴的力度,确保丰产的连续性

6.“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从事多种经营”当然要有科学的态度,以下哪一 个说法是正确的(C )

A.我国西部山地、高原的畜牧业大多数属于密集型的商品性农业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减少了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了农民的收入C.南方的“桑基鱼塘”型农业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型农业D.东北建设兵团应继续垦荒,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7.由于目前种粮效益比较低,主产区农民增收困难,有一种认识就把种粮和增 收对立起来。您认为下列正确的措施是( C)

A.在南方农村大力发展畜牧业B.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大中城市C.搞好粮食的转化和深度加工D.精简乡镇机构、减少农业投入

8.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全国农业普查,保障农业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及 时性,根据,制定《全国农业普查条例》。(A)

A.《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B.《全国经济普查条例》C.国务院的有关条例

D.《全 国人口普查条例》

9.尾数逢的年份为农业普查年度。( B)

A.5B.6C.7D、

10.农业普查行业范围包括:农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A)A.农林牧渔服务业 B.渔业服务业 C.种植业服务业 D.畜牧业服务业

11.为保障农民地种收入,减少自然灾害损害,国家出台了()

A 三农保险政策B 三农商业政策C 三农财政政策D 三农土地政策

12.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于 2000 年首先在()推行.

A 安徽省B 广西省C 湖南省D 广东省

13.国家什么时候全面免除农业税()

A.2004B.2005C.2006D.2007

第18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篇1:2014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2014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187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于1996年,现有总人数9人,负责全团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并负责栽培、土肥、植保、灌溉等所有科研试验、示范工作。2014年在师、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兵、师对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壮大团场,致富职工群众”为目标,加大技术措施的应用力度和管理力度,在充分尊重职工意愿的基础上,着力引导职工进行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实现结构的优化,健全了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充实农业管理、农技推广,新品种引进、职工技术培训等工作。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要求,并根据各连队情况,将试验、示范项目分解到各连队,各试验项目年度承担的生产、试验任务,以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核心,创新推广机制,大力发扬创业、敬业和团结精神,认真开展农业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服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同时还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化学除草、滴灌施肥等技术的应用,不仅使我团打瓜、甜菜、南瓜、玉米、小麦等作物单产大幅度提高,还形成整理了一套新的栽培模式,同时也实现了我团种植业的多元化和效益化。现将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4年农业完成情况

2013年我团完成总播面积10.3万亩,其中:小麦1.68万亩,玉米0.67万亩,油葵0.53万亩,打瓜0.86万亩,甜菜0.06万亩,青贮玉米0.15万亩,南瓜4.25万亩,苜蓿0.54万亩,花豆1.49万亩,食葵0.02万亩,辣椒0.05万亩,加压滴灌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2014年滴灌首部达295台以上,应用滴灌面积达100%以上。

二、2014年农业技术采取的措施。

1.根据农时季节,下连队进行生产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生产技术意见,做好超前技术服务。在开展主题技术培训方面,一是根据农时季节开展培训,二是通过印发技术资料、组织职工等多渠道培训;三是设立农业技术服务热线,到田间进行技术指导,集中连队、组职工召开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下连队进行生产技术调查累计23次,开展技术培训累计2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累计500余份,向师里上报技术总结、报告累计20余次。

科技下乡包括技术服务。在站长带领下,组织推广站技术人员,经常出车做好巡回指导,下连队与连队干部建立联系,进行农作物管理及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指导职工科学防治,合理用药,使田间管理的关键技术达到家喻户晓,落实到田间地头。2.继续推广应用加压滴灌技术,取得显著效果。 加压滴灌技术是预防病害、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在去年推广应用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我团加大了宣传力度,并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争取资金补贴,主动联系指定的厂家,为职工提供购买的手续,尽可能使职工享受到最优惠的条件,购买到质量好价格便宜的首部, 今年全团实施加压滴灌面积10.3万亩,举办了3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达300人次。作物灌水阶段,团技术人员经常深入到滴灌现场,针对小麦、南瓜、花豆等作物加强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了职工丰产丰收。

三、试验示范推广情况

1、土肥化验工作

从四月初始直至4月22日,我站主要在进行土肥的化验工作,该工作主要是测量土壤中的有机质、ph值、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今年共采集土样60余枚,都是由推广站成员下连队亲自取回,其中187团土样26个,184团土样8个,183团土样27个。

化验室质量均进行严格把关,从各类试剂配臵、仪器设备的调试、分析项目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测试的每一个操作细节,到最后结果计算,均采用标准化模式进行。

2、项目计划工作

(1)四大农作物品种品比试验

农作物品种试验,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科学、可靠的品种依据。我站进行试验田玉米、南瓜品种实验,玉米、南瓜各四个品种。 (2)无公害果蔬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首选对无公害生产基地进行生态基地进行生态境本底状况调查,在对大气、水质、土壤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多种污染项目检测的基础上,选择诸环境要素综合指标较好的地域作为试验基地,种植过程完全无公害。采取控制农药、化肥、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技术病虫害的蔬菜优良品种采取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中又以氮、磷、钾平衡配方的施肥技术等待。

(3)试验地工作

我站试验地除了进行四大农作物品种品比试验,还适当 种植了一些黑豆、黄豆、彩椒。相信试验的成功,一定会为职工带来另一条致富的好方法。

四、农技推广站内部管理工作

在农技站内部管理上,我们把全站工作分为业务、配肥、新技术推广三个小组。领导班子合理分工,各负其责,通过月、季、半年工作督察,年终总结,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一是建立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年终考核,奖惩兑现。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根据团特色农业把“种、养、”作为支柱产业的特点,每周二下午组织人员进行政治及业务学习,建立学习签到和考核制度,请专家授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三是明确工作重点,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通过以上管理使全站职工踏实工作,争创佳绩,顺利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通过项目的实施,农民科学施肥水平得到提高,施肥习惯由过去的只注重氮、磷施用改为氮、磷、钾、微搭配施用,盲目施肥变为测土配方施肥,过去靠多施肥求高产转变为计算产出投入比例,施肥水平明显提高,有效地解决了施肥不合理问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土壤中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趋向平衡,减少了养分流失,初步达到了土壤养分的均衡协调;减少化学肥料施用量,防止了化肥残留土壤、流失水域所造成的面源污染,抑制了盲目施肥对土壤的人为破坏,改善了项目区土壤环境质量,有利于生态平衡,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存在问题及2015年工作计划

1、存在问题

一是农技推广经费缺乏,农技推广业务活动及公益性调查研究、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难以开展;二是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缺位断层现象,在实施专业技术性强、工作量大的科篇2:xx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4年年工作总结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4年工作总结暨 2015年工作计划

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以增粮增收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开展试验示范、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实施粮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村沼气建设工程等农业项目建设为契机,努力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和贡献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实现了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67万亩,粮食总产量预计17.09万吨,比去年增长5.6%。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总体目标

2014年,全县计划粮食播种面积65万亩以上,实现粮食总产量17万吨以上,比2013年增5%。其中:夏粮8万亩,产量1万吨;秋粮57万亩,产量16万吨。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狠抓科技增粮措施推广,努力提高粮食产量

1、良种推广。共推广“两杂”良种48万公斤,其中:推广杂交玉米良种40.5万公斤,推广面积28万亩;推广水稻良种7.5万公斤,推广面积7万亩。

2、粮食作物高产创建。全县共建设粮食作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1片,其中:玉米高产创建5片,建设面积5.55万亩,分布在中和镇、豆沙镇、牛寨乡、普洱镇、兴隆乡各1片。经测产:

部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782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156公斤,增24.9%;省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721.9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95.9公斤,增15.3%。三是市级玉米高产创建平均复合亩产676.6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增50.6公斤,增8.1%。 在**乡、**乡、**乡建设水稻高产创建1片,建设面积

1.11万亩。平均复合单产为532.6公斤,比大面水稻平均单产483公斤,增49.6公斤,增产10.3%。

马铃薯高产创建3片,建设面积3.33万亩,分布在**乡、**镇、**镇各1片。一是省级大春马铃薯高产创建平均单产为1102.8公斤,比大面生产马铃薯平均单产915公斤增187.8公斤,增20.5%。二是市级大春马铃薯高产创建平均单产为1081公斤,比大面生产马铃薯平均单产915公斤增166公斤,增18.1%。 小春作物高产创建2片,其中在庙坝镇建设小麦高产创建1片,完成面积1.11万亩;经测产: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片平均亩产245.7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99公斤增148%。在**镇建设油菜高产创建1片,完成面积1.11万亩,万亩片平均亩产153.8公斤,比全县平均单产129公斤增19.2%。

3、粮食科技示范样板建设。全县共完成各类粮食作物科技丰产样板46万亩,占计划的100%。其中:完成玉米单株定向移栽23.5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建设水稻丰产样板6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00%;建设红薯丰产样板9万亩,完成计划的100%;完成大春马铃薯样板7.5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00%。

4、粮食作物规范化间套种。全县完成粮食作物规范化间套种42.5万亩,是任务的101.2%。其中:完成马铃薯套玉米套红薯、马铃薯套玉米、玉米套红薯、玉米间豆类、玉米套蔬菜等间套种核心样板3个300亩,中心示范片区12万亩,带动面积35万亩。验收结果是: 马铃薯套玉米:马铃薯平均亩产902.5公斤,按5:1折主粮,折合亩产180.5公斤,平均复合亩产715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685公斤,亩增30公斤,增4.4%。

玉米套种红薯:玉米平均亩产520公斤,验收红薯鲜产5070.5公斤,红薯平均亩产1239.7公斤,按5:1折主粮计算,折合亩产247.9公斤,平均复合亩产768公斤,比大面平均复合亩产亩增85.8公斤,增12.5%。

水稻多样性混栽:平均亩产482.5公斤,混栽品种糯稻验收面积4.9亩,验收产量284.5公斤,平均亩产46.3公斤,平均复合亩产528.8公斤;比大面全县水稻平均单产亩增产56.8公斤,增幅12%。

5、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推广。全县推广地膜玉米20万亩,是任务的100%。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523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产60.6公斤,增长13.1%;推广地膜马铃薯3万亩,是任务的150%;完成蔬菜地膜覆盖栽培2万亩,是计划任务的100%。

6、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更换。全县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更换3万亩,其中:杂交玉米2万亩,脱毒马铃薯1万亩。

(二)大力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蔬菜生产:一是蔬菜种植完成16万亩,占全年总计划任务的100%,实现产量24.1万吨、实现产值2.0083亿元,比上年的1.92亿元增加88.3万元。二是建设冬早无公害蔬菜基地1.5万亩,建设温凉型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1万亩。三是完成2013年中和镇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蔬菜项目的建设工作。建成单体大棚40亩、工厂化育苗中心5亩、节水灌溉45亩、首部系统安装工程2套,配套完成引水管道安装6490米、取水口2个、蓄水池3口500立方米、机耕道3千米、耕作道2千米、排洪沟及涵管安装500米、废弃叶发酵池10口;完成土地平整及地力培肥300亩;建设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措施300亩、蔬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及生产档案管理设备1套、新技术培训2000人次、新品种引进及试验示范8个。

2、蚕桑生产:督促蚕农开展桑园施肥和田间管理,加强对兴隆乡保宁村蚕桑协会的管理和运作指导,在保宁村新植桑园0.1万亩,全县桑园总面积达2.3万亩,养蚕26500张,蚕茧产量750吨,产值2325万元,比去年1630.6万元增694.4万元,增42.6%。

3、茶叶生产:全县茶园总面积达8.92万亩,采摘面积 8.4万亩,茶叶产量3020吨,农业产值7248万元。全年共加工干毛茶2108吨,产成品茶1504吨,工业产值84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8.7﹪。

4、油菜生产:全年种植油菜8.5万亩,实现产量10965吨,比上年增335吨,增3.1%,实现产值6579万元,比上年增650.8万元,增1.1%。

5、花生生产:根据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贵州综合试验站工作要求,在落雁乡天星村开展了花生品种耐荫试验、品种筛选试验和大面示范样板建设工作。共计完成8个品种的筛选试验和耐荫试验,建设核心示范区50亩。

6、辣椒核心示范区建设:在盐井镇、牛寨乡完成涮涮椒核心示范样板50亩。

7、魔芋生产:今年全县种植魔芋1万亩。实现产量1.31万吨,比上年增加0.01万吨,实现产值5512万元,比上年增加1352万元。篇3: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工作总结 农业技术推广个人工作总结

2014年以来,在镇农科站、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深

一、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本人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热爱本职工作,加强自我修养,做到学与致用;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精读党的十八大会议要点以县、镇农业农村会议精神为指导,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没有因个人原因,而拉下工作,从没有旷工、迟到等不好现象,在站上同事的帮助下个人主要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尽到一个基层工作者的义务。

二、加强宣传,营造现代农业推广氛围

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宣传现代农业改革方 针,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更多地参与现代农业推广工作。

本人精读呼图壁县出台的关于农业科技示范县的政策,宣传各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向21世纪市场靠近—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监测、高产玉米种植、洋葱无公害栽培等技术推广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加强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通过科技下乡服务深入基层农户,我所指导的示范户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关键在于入户,培训指导,传授技术,推广各项农业新技术到田到户。为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入户指导技能和示范户农民的科技素质,在摸清了各户的基本情况、了解各户的需求后,精心设计了针对各户的技术指导方案;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多发期等),到各村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现场会和信息服务,与联系户保持电话联系,确保技术和信息服务通畅。上半年主要推广引进了:玉米收割机2台、谷物收获机2台、先进技术作业面积300亩。谷子300亩,花生100亩,红花320亩,苜蓿250亩,间作套种210亩。洋葱350亩,马铃薯500亩等作物的新品种。

四、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2014年6月,经县农业局的批准,我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办”,今

年5月配备了检测设备、明确工作任务、制定了相关工作职责,并及时与农业局进行业务对接。前期着重对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通过信息、报纸进行大力宣传,以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其次每星期对蔬菜基地和蔬菜种植农户大棚进行1—2次农药残留检测,针对检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农户提出建议并往镇上有关领导和农业局。目前已首次申请辣子,茄子,番茄等3个品种认证,促进我镇无公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总之,一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很充实,但还需不断改进,本人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会不断开拓进取,克服困难,勤奋工作,为发展我镇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作出一个人的贡献。

第19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总结

XX乡畜牧兽医站201X年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

设工作总结

201X年,我乡镇畜牧兽医站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畜牧惠农政策及会议精神,在上级业务部门正确领导下和乡镇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以推广畜禽养殖新技术,强化养殖户技术培训,良种推广为重点,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使我乡镇农民养殖积极性大幅度提高。

一、确定养殖科技示范户,带动全乡畜牧业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带动全乡畜牧业的改革与建设。今年,我乡站组织各村级防疫员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和疫病防治指导工作,大力宣传提倡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扶持发展中小规模养殖,提高养殖水平,提高养殖效益。结合我乡镇养殖特点,在各行政村共确定了X个科技示范户,发放苯扎溴溶液(5L/桶)共X桶,带动周边辐射户共X户,乡站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农户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拟出重点指导内容和指导计划。组织并鼓励科技示范户接受培训指导,增加农户的科学养殖技术知识,鼓励农户大力发展养殖技术。

二、积极应对农技推广存在问题,高效制定解决方案。在喜得硕果的同时,仍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

(一)畜禽养殖方式总体落后,农户思想落伍,科学水平偏低。

(二)标准化养殖发展速度缓慢。由于资金短缺问题,缺少科学养殖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挫败了大多数养殖户发展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了我乡镇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三、今后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打算

做好科学技术宣传工作和业务部门的技术指导培训学习工作,不断提高养殖科技含量,加大科技入户力度,提倡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真诚为养殖户提供各项技术服务及场区规划建设意见。以解决畜牧业生产关键环节为导向,强化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业务技能培训,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是农民真正收益,全心全意为强湾乡畜牧业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XX乡畜牧兽医站 二零一X年X月X日

第20篇:农业技术推广(推荐)

我深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者继续奋斗,也必将为当代有志者实现人生理想、创造美好生活,打开无比广阔的空间,我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勇做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通过共同努力,使大坎子村委会人民,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勤劳致富奔小康” 的建设目标,使我村村级集体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第五,筑牢干群关系,真诚服务“心连心”同苦同乐同分担 真心做事“手拉手”把村组和田间作为工作第一现场,与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融入群众生活体察民情,倾听民意。作为选派到村任职的基层工作者,体验并融入群众生活是工作之一,我们不仅要在村委会完成村上的党建、远程教育、农家书屋、村民来访接待、村务公开台账等工作的软件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所急,我累计住村90多天,克服了多种困难。今年3月份,正是春耕季节,楚雄市新村镇大坎子村,因四年没有有效降水,干旱十分严重,很多村民连人畜饮水都成困难,春耕生产正在开始。期间,我走访了的121户人,了解他们的饮水及春耕生产情况,并向村支书汇报,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和村两委的同事分组连续两个星期上山为村民寻找水源,解决了6个村民小组28余户村民的饮水问题,并抓住节令,扩大核桃、魔宇种植,为新村镇大坎子村村委会闯出一条推动产业调整、培育特色产业的新路子。让青春榜样和党员干部们接地气,在与基层干部的交流学习中,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中,知民情,晓民意,把社会实践这本“无字真经”读好、读透。

一是抓村级班子建设,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增进相互团结,及时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清理整顿历史遗留问题,优化工作环境,增强村级班子的执行力、凝聚力、创新力;二是抓党员队伍素质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村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党员干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能力和带头、带领致富的能力;三是抓制度建设,帮助村级班子健立建全各种党建制度;四是抓阵地建设,努力搭建村级组织活动平台,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正常工作学习活动提供了便利。

第七、认真制订大坎子村2014-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三年规划。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为起点,“五新一好”(建设新村组、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 为目标,以改善、提高农村生产条件,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综合文明程度为重点,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抓住影响农村发展和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整合社会资源,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加强农村规划建设,加大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和谐发展,总体推进大坎子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抓好村级党建和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强化措施,加快发展。结合本村村情,在广泛听取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从总体上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大思路,让干部群众自己描绘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和带头作用,认真履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全村委会人民,共同治富奔小康。

团结干事,协助搞好大春生产。春耕备耕工作期间,村委干部及工作队其他有经验的同志一同到田地间学习经验,指导群众进行烤烟、洋芋、核桃等大春生产。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积极协调解决,

第十

一、做好指导、当好参谋

当前农村基层实际情况如何,村民生活怎么样,怎样当好指导员,怎样顺利地开展工作,是我们下派指导员开展好工作的基础。为此,根据调查提纲结合民情日记的内容,紧紧依靠村三委,以座谈会,上门走访、个别谈心等方式,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对所驻村的基本情况,有了较全面详实地了解,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了解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工作和难点问题,更清楚自己当指导员的角色,工作中应该坚持“指导、参谋、配合”的原则,是指导而不是领导,是帮忙而不是添乱。在工作中碰到村里重大活动,我都要先将自己的一些看法与村干部沟通,在取得一致的意见后,才全力帮助他们去实施。

第十二是入户调查,了解详情。由于我没有农村基层的工作经验,进村后,首先深入农户家中,认真做好调查,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以群众急需为重点,加强指导工作,按照工作内容,做到摸清村情民意,找准切入点,做实工作。经过对村民的入户调查,仔细分析与研究,把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目标做好工作。

第十三是认真开展第二批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切实回应群众期盼,着力漠不关心群众疾苦、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引领村级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紧紧围绕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努力实现党组织班子坚强有力、党员素质全面提升、工作作风切实转变、服务群众机制健全、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全面夯实,真正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我自己认真查摆了个人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思想根源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个人实际,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制定初步整改措施。

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要常注重学习,认真思考,不耻下问,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工作需要,坚持学习相关的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工作才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只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臵,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自然就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群众建立密切联系,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就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才会生机盎然,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一定圆满完成。

新村镇大坎子村2014年度产业发展思路及规划

一、大坎子的基本情况:

大坎子村民委员会位于新村镇西部,距镇政府40公里,最高海拔2300米(落水洞),最低海拔1400米(下尾苴),全村辖区面积29.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8800亩,耕地总面积2007.3亩,其中:水田356亩,旱地1651.3亩,人均有耕地面积1.09亩。全村辖22个村民小组,51个自然村,456户农户,现有农业人口1846人。其中:少数民族162人,占全村总人口8.7%。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有党员68,其中正式党员63人、预备党员5人。2013年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0万元,人均纯收入6318元。粮食总产量95万公斤,人均有粮450公斤。2013年底通电率100%,通安全饮水40%,电视电话普及率达100%。全村整体呈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当前发展现状

大坎子村委会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立足村情,用好政策,争取支持,谋求发展”的思路,突出“生态”产业,走农林牧结合的发展之路。一是发展烤烟、核桃、魔芋、青花椒、黑山羊、黄牛为主生态产业;

二、以外出劳务工为主;

三、以洼木波石材为辅。2013年发展现状:一是烤烟,全村种植烤烟1050亩,完成产量14.5万公斤烤烟 ,实现产值377万元,人均烤烟收入2049元;二是核桃。全村现有核桃树1100亩114452株、已挂果62000株,人均有核桃62株,产量180吨,实现产值430万元,人均核桃收入2336元;三是魔芋。全村种植魔芋300亩,收入280万元,人均收入1520元;四是畜牧。猪存栏3200头,出售商品猪400头、收入40万元,黄牛存栏840头、出售黄牛70头、收入32万元,黑山羊存栏4650只,出售黑山羊1300只,收入104万元,合计畜牧业收入176万元,人均收入956元;五是劳务输出。外出务工人员130人,年收入65万元,人均收入353元;六是其他收入 30万元,人均收入163元。

四、发展思路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习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目标,按照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和“一二三一”产业布局,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抓手,抓好党建促经济,抓好经济强党建 。 2014年大坎子村委会的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抓党建、促经济、聚人心、强堡垒;抓队伍、强班子、活整体;抓学习、转观念、强本领;抓产业,促发展,保稳定。按照“农业立村、科教兴村、产业强村”的发展思路,以富民强村为目标,围绕新村镇1231工程,大力发展以烤烟、核桃、魔芋、青花椒、黑山羊;以外出劳务工为主,着力打造“生态之村、核桃之村”,实现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人均有粮430公斤,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台阶。

五、下步产业发展规划及措施

在新村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围绕新村镇1231工程,经村“两委班子认真研究分析,结合我村22个小组实际,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长短结合制定如下发展计划:

(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1、烤烟。大着么、小着么、庙房山三个片以烤烟种植为主,年均种植优质烟800亩以上,实现产值280万元,人均收入1600元。

2、核桃。是切实转变观念,核桃进田进地,切实加强加大核桃树种植管理力度,全村现有核桃树1100亩114452株、已挂果62000株,人均有核桃62株,到2020年力争人均有核桃100株以上,纯收入5000元。

3、魔芋。在大菜园、新地基、坝尾巴、上村、洼木波、小麻树、庙房山三个小组、等9个小组发展魔芋种植1000亩,实现年产值300万元,人均收入1630元。落实魔芋种植样板坝尾巴:80亩:上村:60亩、洼木波:100亩、小麻树:70亩。

4、花椒。在洒利期、大核桃树、咪路嘎、咪的么、新村岭岗等海拔在1400米至1700米的8小组以大坎子村委会在落水洞青花椒基地为龙头发展青花椒种植1400亩,其中:现已移栽360亩;到2020年实现年产值300万元,人均收入1600元。

5、畜牧。以黑山羊养殖协会为龙头,结合我村实际,在海拨相对较低的河边地段9个小组,发展黑山羊、黄牛等养殖,在尾苴丫口建设养猪,养鸡示范户,实现全村养牛20头以上大户30户,养羊150只以上50户,养猪,养鸡示范户30户,计划2014年度圈舍改造100平方米的20户以上。年均实现养殖收入400万元,人均收入2174元。

6、劳务输出。组织富余劳动力,强化打工经济,增加劳务收入,到2020年输出劳动力300人,实现年产值200万元,人均收入1087元。

(二)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无钱办事问题。

1.青花椒种植:2013年9月份共签下协议9份,涉及农户9户,荒地面积共100亩,采取农户出地村委会投资,效益分配为村委会70%,农户30%,在2013年10月份种植青花椒5658株,现已全部成活,村委会共计投资15300元,安排专人管理,2015年初步挂果每株产值在1千克左右,按市场收购价13元每千克,除去农户30%,收入为51487.8元,到2020年旺果期,每株产值7千克,收入为360414.6元,到2015年带动全村扩大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全村456户农户户均种植青花椒4亩以上,到2018年人均纯收入得到明显的增长。

2.魔芋种植:2014年计划在落水洞丫口,100亩花椒地套种魔芋15亩,计划收入5万元左右,有效的解决管理花椒人员工资,2015年加大魔芋种植面积30亩,计划收入10万元左右,2017年魔芋种植面积达50亩,计划收入20万元左右,2018年以后实行轮作成饱和状态,2015年带动全村300户农户种植魔芋,魔芋种植面积扩大到1500亩,户均种植面积5亩以上,人均收入与烤烟收入相持平。

3.商品林采伐:2014年度在村委会权属范围内(大窝铺)采伐商品林96亩,计划指标200方,计划收入8万元左右,2015年计划在此地点种植核桃树50亩,10年以后初建成效,为以后固定收入打下基础。

4.养殖业:以王志武承办黑山羊养殖协会为主,20户养殖户,村委会以入股形式投入部分资金,每年养殖后边的计划收入8000 —10000元,鼓励更多的农户加入这个产业,农民人均收入有一定的增长。

六、细化责任

负责核桃种植:王思洪、王才富、董成虎、张宗红 负责花椒、畜牧养殖:王朝军、李兵、王志武

负责魔芋种植:王廷军、王国芹、王金富

新村镇大坎子新农村指导员 张宗红

2014年3月4日

大坎子村委会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实现“三个”确保

按照新村镇党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结合大坎子村委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当前村委会的各项工作实际, 2014年3月24日至25日,大坎子村委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再次集中全村党员干部组织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文件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以及市委左书记市委周副书记、市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长季佳元的重要讲话。会上,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王思洪就当前工作作了重要部署:

一.村“三委”班子成员和村所有的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市委相关文件精神,服从和服务于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政策法规宣传员、富民强村服务员、矛盾排查调解员、生态建设组织员、制度建设督导员、组织建设指导员。

二.要下到各自的村组联系点,安心驻村,做到:在得住、沉得下,积极主动,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深入村组和老百姓家中调查掌握民情民意,在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工作。

三.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抱着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以帮扶贫困群众为着力点,着眼于发展,切实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当前春耕生产、护林防火、治安维稳、矛盾调解、抗汗保苗、人畜饮水、帮扶贫困、科技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有序开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新村镇大坎子村新农村指导员

张宗红2014年3月25日

提高 “三农”水平

确保大坎子实现三年经济发展规划的思考

现状-----存在问题------意见建议

一、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围绕抓农业、强基础、促发展的思路,以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突出抓好村、组集体经济建设和跨越发展为重点,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农业基础设施、产业效益、农民收入、群众农技推广”四个方面有较大提升,早日实现奔小康”目标。

二、工作措施

(一)加快村组活动阵地建设

1、村委会整体形象实现提升。民事调解----真正发挥好村级党组织凝心聚力的战斗堡垒作用。 2015年,完成村委会所在地(尾苴丫口)市场建设,实行每月两个街天,为村民物资交易搭建一个好的平台。

2、党支部阵地实现党支部阵地全覆盖。加快新地基第大坎子上村庙房山第

一、第

二、第

三、第四党支部活动场所建设,实现党支部活动阵地和农技推广全覆盖。——建阵地。2013年,积极完善新地基(第三支部)活动室建设,尾苴丫口(第五支部)党建示范点建设,2014年,争取完善大坎子(第四支部)活动室建设;2015年,争取完庙房山,上村(第一,第二)党支部活动室建设。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1、一是。实施技术培训学校、全面提升村组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党员干部素质拓展计划。一是。二是提升党员带头致富能力。以“农村党员田间技术培训学校”为依托,每年开办“四个班”,即:1次烤烟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1次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1次农机实用技能培训班和1次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班,不断提升党员致富领富带富能力。组织培训村组干部、党员骨干、村党组织书记及“两新”党组织负责人40名,选拔培养3名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和2名农村乡土人才。使全村党员干部轮训两遍。

(三)发展壮大村组集体经济

1、村委会集体经济建设。2013年,在落水洞丫口发展青花椒种植面积50亩,到2015年每年产值5万元,应鑫石场管理协调费每年3万元,2014年,大坎子村委会林地(大窝埔)96亩的商品林开发,在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到2015年,大坎子村委会市场管理费5000元左右。年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

2、村民小组集体经济建设。积极探索经济门路,到2015年,有22个村民小组通过土地、荒山流转,水库、坝塘承包,使集体经济每年有一定收入,其中7个小组的集体公益林补偿款平均达到1.6万元以上,12个小组平均达到1万元以上。

(四)深入推进跨越发展先锋行动

1、在增加农民收入上争先。实施“农民收入3年倍增计划”,在全乡8个村委会中成为农民收入倍增的中上者。

——“特色产业”促农增收。一是抓好烤烟生产促农增收。扩大烤烟种植面积,全面提升烟草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以单位生产效益的提升为支撑,实现烟草产业提质增效,烟农每年每户曾收2000元以上,

二、扩大青花椒的种植面积,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200亩,

三、加强泡核桃发展管理,到2015年人均有泡核桃28株以上,科学管理规范化,四是抓好畜牧业促农增收。成立一个黑山羊养殖协会,扶持10-15户养殖专业示范户,建好2个专业养殖示范村,在海拔较低草原面积较广8个村民小组,每个村小组重点扶持3-5户养殖专业示范户,村委会与养殖协会配合每年至少举办两期养殖科技培训班。以点带面,带动全村群众养殖积极性和养殖水平的提高,全面促进全村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达到560万元以上。五是发展魔芋种植促农增收。2013年,全村魔芋种植面积达350亩,上村,坝尾巴,小麻树,咪路嘎,大菜园,大丫口,王家,新地基初步形成规模性种植区。到2015年,大坎子村委会魔芋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左右,平均亩产值达到9000元以上,魔芋总产值力争达到1350万元以上。

——“农民创业”促农增收。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助农增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从事

二、三产业。到2015年,力争累计新发展8户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达到16人以上,以二三产业的繁荣发展促农增收。

——“劳务经济”促农增收。定期公布劳务市场供求状况,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多渠道组织农村劳动力规范、有序外出务工,年输送外出务工人员稳定在176人次左右。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的培训体系,实施“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针对性强、实用性广、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全村劳务输出的质量和层次,以外出务工人员的稳定和综合技能的提高促农增收,每年劳务收入300万元以上。

2、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争先。抓好“引水、修路、建市场、建阵地”工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引水。积极争取小水窖建设960口以上。争取创建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实施,解决全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1)、利用好小农水白竹山大沟,使每年小水窖蓄水得到保障。(2)修建好大坎子,大厅屋,庙房山,尾苴丫口四个小坝塘。(3)科学利用好每个水源点。

——修路。2013年实施(大丫口,王家,何家)三小组1条机耕路修建建设,2014年争取实施22个村民小组通组公路维护建设,做好大自线桥梁建设,2015年全村通机耕路的村民小组达18个。

——市场建设。对尾苴丫口集镇基础设施进行建设,2013年,完善王家小组地质灾害点的治理;2014年;解决尾苴丫口市场饮水问题;2015年,争取完善尾苴丫口防洪污水处理建设。规范垃圾堆放地点,争取资金对集镇进行道路硬化,优化集镇人居环境,提升集镇品位。

——惠农。2013年争取实太阳能热水器150台。2014年争取实施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建设2个小组。2015年争取实施财政奖补一事一议建设4个小组,太阳能热水器200台。

3、在服务党员群众上争先。

——开展“贴心服务”。在以村委会为首,共产党员,22个小组为辅组建服务队,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老弱病残提供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凝聚民心,促进和谐。2013年先在大丫口小组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文艺队,2015年,每个村民小组至少组建一支服务群众的队伍。

——实行“民事村办”。在村委会成立为民服务代办站,在各村民小组成立为民服务代办点,向每户群众发放为民服务联系卡,开展“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办事找代理”的为民服务,让群众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构建全新的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体系。

——推行“服务承诺”。结合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村委会每年承诺为群众办三件实事,村民小组每年承诺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抓好党员承诺践诺、授旗评星、学先进争先进、四亮四创四评等制度的落实,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2013年8月20日

有关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摘要: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推进农业科技革命,而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推广。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问题的剖析,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问题;措施

一、前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以世界7%的土地养活着世界21%的人口,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由干存在思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差异,农技推广工作喜忧参半,有的早已被事实证明成效显著的新技术,如旱育秧及机械化插秧等,但推广多年覆盖面仍然不够理想。可以说,普遍存在农技推广难的现象。

二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问题

农技推广体制不顺.队伍不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乡镇站编制被挤占、挪用,农技人员经常被抽调搞各种“中心工作”,乡镇机构改革后,井入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行政管理权下放到乡镇,工作由乡镇统一安排,且多站在一起办公,上面又没有相对应的单位,业务工作形成了多头指挥、多头管理,工作随意调整性大,而且主要是做乡里的一些多而杂的工作.如部分乡镇在农事季节任意抽调农业服务中心的人员去抓征收税费、计划生育等工作,加之农技推广经费的不落实,农业生产现状的低格局,使其根本无法安心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致使部分人员对本职业务工作丧失责任心,失去了进取心。由于农业服务体系经过改革后,农业服务中心的大部分职能都由乡镇管理,农业局只有职称评定的这唯一权利,不能对乡镇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实在在的管理.多种业务活动相对受到较大削弱,不能很好地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一些农技人员由于受“工作”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经营自己的服务网络.不能很好地运用现有的资源,壮大自己的服务网络和经济实力,从而很好的服务干农业。

二是资金短缺,工作手段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农业技术推广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技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但实际上,农技推广经费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经费严重短缺,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无站无址,更谈不上技术设备。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也使一些新的综合配套技术无法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大量的试验、示范不能正常开展,整体工作长期置于弱势的低谷中,使农技推广人员有心无力,有能无力,严重制约了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三是基础设施不全。信息和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生产力,由于农技推广经费不足,部分地区农技推广设施设备严重滞后,现代化的信息设备无法配备。只有尽快配置现代化的设备,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将农业服务的触角真正延伸到村户,变“一张嘴、两条腿”为“三电合一”的现代推广模式,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民缺技术、少信息、盼服务的难题。

农技人员及农民的素质亟待提高

首先是农技推广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由于农技推广工作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生活清贫,过去多年培养起来的农业技术人员有些离开了工作岗位,使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人员逐年减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不愿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使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其次是农民群众的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群众是农业推广的受体和基础,农民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学习和应用科技的能力。近几年,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老弱妇幼,文化素质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农技人员下乡组织培训班都存在一定难度,农技推广处于尴尬的境地。

三、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措施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我们认为必须从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普及工作抓出成效,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做出贡献。为此,我们建议: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努力使农民接受农业科技由被动变为主动

首先,要把农技推广工作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很好地结合起来,与逐步建立高产优质高教农业体系结合起来,致力于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尽快改变农业弱质产业的形象,促使人们自觉地加大农技推广工作的力度,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服务,其次,要加强宣传舆论导向,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再一次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热情,要改变行政命令型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说服引导、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方法,将农户和农技部门的责权利结合起来,形成双方自愿、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约束机制,提高农民采纳推广部门建议和技术措施的积极性。

进一步抓好科技示范,努力使农民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由间接变为直接

由于大多数农民是现实主义者,不愿花资金去应用自己尚不完全了解的新技术,所以,每一项新技术推广的初期,农民大都抱观望态度。为此,农技推广部门要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工作,对增产潜力大、效益高、推广面大的农业技术项目,镇、村、组都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样板,用活生生的事实,教育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努力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

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例如: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三级网络(区、镇、村)、3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函授及充分利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那些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进一步搞好配套服务。努力使农民从农技应用中得到的实惠由理论变为现实

农技部门要充分利用队伍专,人才多,分布广,信息灵的优势,将产前的项目筛选,产中的技术指导和产后的销售服务作为自己的全程配套服务范围。在产前,要搞好市场调查和预测,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和技术准备,产后则可以采取独营或联营的方式,开展农副产品的购、加、储、销等服务,切实为农民解除后颐之忱。对量大而广的主导产品,农技部门要及时推广系列加工、包装、储运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多层次增值,让农民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努力使农技推广机构由“空心”变为“实心”

良好的运行机制是搞活农技推广工作,增强实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农技推广部门要改革旧的推广模式,在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结合,技术开发、推广与经营结合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要遵循“立足推广搞服务、搞好服务促推广”的原则,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立足推广工作的优势,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开展良种统繁统供、化肥统测统配、植保统防统治和农产品贮运加销一条龙的系列化服务,开拓农技推广产业化服务领域,农技人员要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发挥各自的技术特长,开展个人或协会技术承包,实行技术推广与经济报酬挂钩,调动农技人员推广农业科技的积极性,增强农技推广机构的经济实力,使基层推广机构不断巩固和提高。,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补精神之“钙”、除“四风”之害、祛行为之垢、立为民之制,切实回应群众期盼,着力漠不关心群众疾苦、落实惠民政策缩水走样、引领村级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紧紧围绕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教育引导党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对照“三严三实”要求,努力实现党组织班子坚强有力、党员素质全面提升、工作作风切实转变、服务群众机制健全、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全面夯实,真正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拼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和梦想”这是历史赋以我的责任,我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到建设第一线去,争当建设尖兵和先锋,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与大坎子村 “三委班子”及成员齐奋斗,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大局,展现坚定的理想信念、高昂的爱国热情、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练就过硬本领、立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甘于奉献,在急、难、险、重大任务、重大考验面前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塑造党的先进性、检验党的先进性、体现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计划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