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工作计划

社区两型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0-04-06 14:53:09 来源:工作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两型社区

蓉社区创建“两型”社区汇报材料

芙蓉社区面积0〃29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7920人,暂住人口约

1.1人,小区单位 个,党总支共有党员91名,绿化面积15700万多平方米。近年来,我社区以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社区两委班子团结一心,能力整合社区资源,协调各方面力度,在创建以“两型”和谐社区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环保机制

社区党总支部、居委会高度重视创建两型社区工作,将其作为传播绿色文明、提高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的重要载体。一是按照两型社区的标准要求,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创建两型社区工作计划和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如《绿化管理制度》、《社区公共设施管理制度》、《袋装垃圾管理制度》、《清洁保洁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居民环保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二是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驻区单位和居民代表为成员的创建两型社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居委会内,居委会工作人员中设环保专干一职。三是组建了社区、单位、以及所有居民家庭的创建绿色社区组织网络,在驻区单位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组建一支环保志愿者宣传队伍。这些都为两型社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地组织保证。

二、宣传发动,让两型社区意识深入人心。

创两型社区,先从社区自身做起。我社区自从开始创建两型社区

以来,重点做好了电、水、油、办公用品、公务接待及会议费用的节能工作和配电及动力设施、电子政务的节能工作,每年实现节约办公用品数量和费用3%,节约公务接待开支2%、会议开支3%。创建节能环保社区;建立和完善能耗定额标准;建立和完善能耗信息化管理平台。照明、办公、空调等用电,一切以节约出发。同时加强办公用品采购、领用管理,健全办公用品采购的市场调查、领导审批、专人验收程序,杜绝盲目采购、重复采购;规范办公用品领用办法,对领用物品严格造册登记,建立台帐,定期核算、通报帐目。加强对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控制与管理,淘汰能耗大、使用和维修成本高的设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修改文稿尽量在计算机上进行,减少纸张浪费。并提倡双面用纸,注重稿纸、复印纸的再利用,减少纸张浪费。严格控制办公经费支出,将办公经费支出控制在了年度预算的97%以内。公务接待要严格按照有关执行,力求节俭。

于此同时,我社区还积极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创建两型社区动员,进行了部署和思想发动,明确了创建的意义和目的。设立了5块固定宣传栏,定期不定期地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环保教育、市民学校及活动。这样居民的环保生活理念不断加深,居民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使创绿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继而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三、狠抓环境整治,力改人居环境

为尽快改变社区的环境形象、净化社区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快创建绿色社区步伐,社区大力开展环境治理、保护活动。

1、积极推进辖区酒店餐饮业、超市门店等经营户开展绿色消费活动,规范环保经营,与他们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垃圾分类袋装协议书》、《第三产业环境保护责任书》、《第三产业环保登记册》,定期对辖区内餐饮业进行油烟环保排放检查,并督促业主按要求安装油烟净化器,并进行定期清理;督促餐饮酒店不烹饪野生动植物。联合辖区门店进行环保宣传,推动绿色消费,销售环保标志产品,拒绝“白色污染”,拒绝使用一次性餐饮物品。

2、加强市容环境卫生日常巡查,发挥城管数字化网络快速处理问题功能。网上发现的卫生问题近,社区能处理的均全部得到妥善处理,不能处理的报街道处理。确保了辖区市容环境卫生长期干净、整洁、优美。

3、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进清扫保洁和除“四害”工作。特别针对背街小巷的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和整治,并向辖区居民、住户、宾馆、酒楼、餐厅、门店及相关单位派出宣传单张300份,挂出宣传横幅2条,营造“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并根据市爱卫会通知精神,开展了春季灭鼠和露头蚊蝇消杀统一活动、夏季灭蟑活动。切实加强除害防病的宣传工作,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向社区居民、单位宣传灭鼠消杀蚊蝇、蟑螂的重要性和正确方法,认真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除垃圾与杂物,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水分杀方法做好灭蟑、灭蚊防病工作。

4、按照《长沙市芙蓉区违章建筑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精神和要求对我社区的违章建筑进行整治行动。继续加强对无证、流动摊贩的清理,及时化解矛盾,搞好重点、窗口地区和突出难点问题的整治。继续开展对

乱桂横幅、乱设广告、乱涂乱贴等的整治。以及重点新世纪商业街、富家湾水果市场、马王堆商贸城等周边地区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措施,保持市容环境卫生长治久洁,进一步健全城市环境长效管理四级网络。

5、按照市、区城管局要求打造精品街,美化村容街貌,提高环境品位。社区配合城管部门对乱搭乱建的建筑、不规范的飘雨篷、防盗网、招牌广告等进行了拆除。真正让居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干净、整洁的环境中。

此外,社区积极引导居民群众自觉地进行绿色消费。提倡社区居民养成购物时使用环保袋、布袋子、菜篮子的良好生活习惯。现在,在社区里,塑料袋等白色污染的使用量明显下降,无磷洗衣粉的使用率达到100%,环保冰箱、空调等环保电器的拥有率达到12%。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环境整治中,社区除了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和管理,对废电池、废灯管等危险固体废物实行了定点分类收集,对辖区内餐饮业签订责任书,杜绝使用煤块、排油管道做到环保化。通过整治活动,社区居民一致欣喜地反映,现在的社区楼道亮了、院落净了、环境绿了、空气清了、小区美了,只要一进入社区,就是满眼花草、举步皆绿,较好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特色活动,让创建氛围长久保持。

社区分别成立了环保宣传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等,这几支队伍带头宣传、带头参加创建,也带动了其他居民参与到创建中。社区还经常并利用各种环保活动日开展活动,如:3月22日是世界水日,社区联合辖区内的幼儿园,向小朋友们开设节约水资源的环保

课,教育孩子要从小培养节约用水的好习惯。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社区向广大居发出倡议,发放宣传资料160多份,出一期宣传橱窗,宣传控烟知识,引导吸烟者接受新的健康理念;使广大群众进一步认识烟草的危害,自觉抵制不健康陋习。等等

在平时,社区居民和环保志愿者经常自发地参加绿化、美化、净化社区活动。经常开展了“洁净家园”的主题活动,社区党员、积极分子、志愿者参加了清理草坪、修补绿地、清运垃圾、除牛皮癣的劳动。连社区的小朋友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们带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带着家里的小保姆,小手牵大手,护卫美化着社区。

另外,社区还不定期开展了以倡导绿色消费、节水节能、室内空气污染等家庭小常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内容的环保知识讲座,为创建理学社区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宣传氛围。通过宣传活动,绿色文明新风进入居民的心田,使居民普遍提高了环保意识,从而也增强了居民创建绿色社区的参与自觉性。营造出人人参与环保工作的浓厚氛围,传播了绿色生态文明。

五、注重长效管理,进一步推动两型社区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创建两型社区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社区基础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社区创建工作任重而道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怎样注重科学地规划,怎样注重长效地管理,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要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法的学习与运用,要以环境保护法来制约人们的行为,告诫人们在生活与工作中,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要素。目前,破坏环境、违反环境保护

法的行为与事情还是不断发生,作为社区,还需重在于进一步完善管理与服务机制、重在于进一步完善职责与制度、重在于调动社区单位与居民的进一步参与、也重在于政府各职能部门进一步的宏观科学指导、关键也在于进一步加大财政的投入、着眼于注重长效管理。

通过两型社区的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知民情,顺民意,得民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了两型社区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东屯渡街道芙蓉社区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推荐第2篇:两型社区

近日,结合社区居民实际,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两型社区”创建工作,效果明显。

一是以环保为抓手,创优美舒适家园。为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首先是广泛发动、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形成单位与居民互动。广泛动员辖区单位、社区党员和热心社区建设的居民组成的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将各小区的绿地、花坛、树木、绿色植物统一划分责任区,分别实行绿色创建责任制,由单位和社区志愿者进行绿地认养活动,保证各小区植物认养率达100%,使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地参入和保护社区环境。其次是分步实施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管理,积极探索尝试垃圾分类长效管理的有效模式。为了探索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引导居民家庭将可回收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提倡试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处理,社区在12个小区安装了14个废旧电池回收箱,社区派专人负责每月回收一次废旧电池。最后是成立各小区保护环境志愿者督查组。为了加强对社区环境的保护和监管,各小区居民事务小组一方面负责小区居民环境的保护和督查,号召居民不随地吐痰,不随手扔垃圾,杜绝了各小区的白色垃圾,另一方面向养狗居民家庭发放《告居民书》,要求养狗居民出来遛狗时,带上塑料袋,杜绝狗在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社区做了100个温馨提示牌在12个小区的花坛、路边多处提示“请不要让您的宠物随地大小便,谢谢!”引导居民保护环境。 二是以文化为先导,促人居环境和谐。为了把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制定居民公约。积极发动居民开展“讲科学生活,建文明小区;爱生态、别陋习、强素质、树新风”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将以上内容定为居民公约在各小区宣传栏内进行公示,努力营造绿色文明和谐氛围。其次是开展创建“两型社区”的大讨论。组织党员和居民开展“什么是两型社区的标准?我为两型社区创建工作做什么?”的大讨论,让居民在讨论中明确怎样做,才能达到人居环境和谐。再次是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建国60周年为契机,在社区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题的乒乓球、健身操、书画绘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今年三月,徐东路社区在省文联会议室举办了“两型社区”在身边书法绘画展活动,参加书法绘画的有省文联、省作协的名作家、名画家。有自学成才的爱好者,有用五颜六色的米做成的米画等。收到参展作品45副。此活动在长江商报和楚天金报进行了报道。通过丰富居民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最后是组织居民群众自觉地参与“平安社区”建设活动。把社区治安、物防和人防相结合,充分运用现有的监控系统等物防条件,重点抓好人防工作,在社区成立了党员和居民义务巡逻队,开展“我为社区平安作贡献”活动,减少和杜绝社区的盗窃案件的发生,今年,社区发案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0%,为居民营造人居和谐的环境。 三是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增强居民环保节能意识。为在社区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增强居民的环保和节能意识。首先是开展节能减排家庭金点子、小窍门征集活动。积极引导家庭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征集以家庭节能减排,以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为主要形式的节水、节电、环保再利用等金点子、小窍门活动。如:中科院测地所退休人员江兴义今年来制作了奇特的节能灯头、奇特的节能灯、奇特的声光控灯头等三项小发明。不仅能给家庭省钱,还能给国家节省大量电能,此项小发明武汉电视3台、武汉晚报等媒体进行了采访和报道。其次是开展“变废为宝”环保购物袋公益设计制作大赛。动员社区居民和家庭积极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如旧衣服、米袋等制作环保袋,拒绝使用一次性购物袋,提倡布袋购物,并将制作好的环保购物袋在社区内循环展览,倡导健康节约的绿色生活方式。再次是开展节约用水、用电、用气,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子等活动。今年来,各社区要求党员、门栋长、志愿者带头做到“三提倡”,提倡家庭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等,提倡家庭用节能灯,提倡家庭用天然气、太阳能。通过社区骨干的带头,节能降耗的文化逐步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

推荐第3篇:两型社区经验交流

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打造和谐“两型”社区

——2012年两型社区经验交流

2012年5月24日

2012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两型社会”、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根据市两型办《2012年株洲市“两型”创建工作计划》,市民政局切实履行牵头单位职责,在城市四区和云龙示范区积极组织开展两型社区创建活动,坚持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主题,努力服务“两型社会”建设大局。在各个社区宣传普及创建“两型”社区知识、建设节能环保项目、探索“两型社区”创建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以环保为抓手,创优美舒适家园

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广泛发动、成立环保 志愿者队伍,形成单位与居民互动。广泛动员辖区单位、社区党员和热心社区建设的居民组成的社区环保志愿者队伍,将各小区的绿地、花坛、树木、绿色植物统一划分责任区,分别实行绿色创建责任制,由单位和社区志愿者进行绿地认养活动,保证各小区植物认养率达65%以上,使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自觉地加入保护社区环境。荷塘区的六0一社区、红旗路社区组织门栋长志愿者开展“我为社区植一棵树增一点绿”和“认养一棵树”的活动,有半数以上的家庭参与了绿色文明活动,同时组织社区青少年暑期开展绿化维护活动。确保了居民与社区一同参与

1 “两型”社区的建设。

其次分步实施社区居民垃圾分类管理,积极探索尝试垃圾分类长效管理的有效模式。积极探索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引导居民家庭将可回收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提倡生活垃圾袋装化处理;同时在多个社区安装了十多个废旧电池回收箱,社区派专人负责每月回收一次废旧电池。

三是成立各小区保护环境志愿者督查组。为了加强对社区环境的保护和监管,各小区居民事务小组一方面负责小区居民环境的保护和督查,号召居民不随地吐痰,不随手扔垃圾,杜绝了各小区的白色垃圾。六0一社区结合“世界环境日”组织开展大型的宣教活动,大力倡导低碳生活,将环保工作彻底地融入了居民的生活当中。

二、以文化为先导,促人居环境和谐

为把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督促各社区制定了居民公约。积极发动居民开展“讲科学生活,建文明小区;爱生态、别陋习、强素质、树新风”为主题的文明创建活动,将以上内容定为居民公约,并在各小区宣传栏内进行公示,努力营造绿色文明和谐氛围。

开展创建“两型社区”的大讨论。组织党员和居民开展“什么是两型社区的标准?我为两型社区创建工作做什么?”的大讨论,让居民在讨论中明确怎样做,才能达到人居环境和谐。

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建市60周年为契机,在社区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为主2 题的乒乓球、健身操、书画绘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湘银、泉塘湾等多个社区都相继举办了“我是绿色小天使” “绿色周” “环保绘画比赛”等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居民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组织居民群众自觉地参与“平安社区”建设活动。把社区治安、物防和人防相结合,充分运用现有的监控系统等物防条件,重点抓好人防工作,在社区成立了党员和居民义务巡逻队,开展“我为社区平安作贡献”活动,减少和杜绝社区的盗窃案件的发生。

三、以节能降耗为重点,增强居民环保节能意识

在社区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增强居民的环保和节能意识。首先是开展节能减排家庭金点子、小窍门征集活动。积极引导家庭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树立节能减排的科学观念,征集以家庭节能减排,以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为主要形式的节水、节电、环保再利用等金点子、小窍门活动。例如白鹤社区与曹家坝社区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灯。另外还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省电力消耗,在节电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其次是开展节约用水、用电、用气,杜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子等活动。今年来,各社区要求党员、门栋长、志愿者带头做到“三提倡”,提倡家庭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等,提倡家庭用节能灯,初期可向特殊群体免费提供节能灯管、可重复使用购物袋,逐步向自购方式推行,提倡家庭用天然气、太阳能。白鹤、曹家坝等多个社区也积极实行生活污水净化回用。启动社区“社

3 区生活污水净化回用”项目。通过社区骨干的带头,节能降耗的文化逐步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

总而言之创建“两型”社区工作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各街道和社区宣传和创建力度,将“两型社区”建设变成居民自觉的行动,从居民身边的小事抓起,形成全民参与的意识;

二、大力推广示范家庭创建典型,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两型社区”创建工作,尤其要动员辖区单位、家庭踊跃参与;

三、将“两型社区”创建与创建文明社区、卫生城市创建、等结合起来,创出自己的特色;

四、社区要注重自身的人力资源节约,对社区群干、专干要合理分工、科学安排,大力发挥社区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开展社区自助服务;

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责,深入社区给予相应的支持,把“两型社区”的创建工作向深度推进。

4

推荐第4篇:两型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宁乡县金洲镇关山完小2013年度

“两型学校”建设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和目标要求,紧扣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主题,深入开展“两型学校”创建活动,科学建设校园软、硬件设施,全面加强“两型”教育,引导形成良好行为,着力构建和谐校园,为我镇“两型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成立“两型学校”创建工作活动领导小组

为有序推进“两型学校”创建工作,特成立金洲镇关山完小 “两型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邓亚林

组员:杨碧娟蔡琼辉周晓辉龙建平叶杰

办公室主任:叶杰

三、工作内容

(一)大力开展“两型”知识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知晓“两型学校”创建工作,了解相关知识和内容,大力倡导节约是美德、节约是智慧、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的风尚。通过橱窗、板报、集会、班会等多种途径开展系统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两型学校”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用节能环保理念建设校园、管理学校、教育学生,提高广大师生对节约环保的认同感,增强节约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积极开展“两型学校”创建活动。

发动、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开展“节电、节水、节气、节煤、节粮、节支、增效”系列活动,开展节约环保理念大讨论活动,制定节约环保公约,形成节约环保的长效机制。具体做到:

1、在学科教育课程中要渗透“两型”知识的教育内容,逐步提高广大师生创建“两型学校”的意识和责任。

2、学校内无乱堆乱放、乱贴乱挂,建筑物墙面整洁美观。

3、节约粮食,按需购买,减少剩饭剩菜。食堂员工增强节约意识,在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厉行节约、杜绝浪费。

4、严格审批和控制办公用品发放数量;减少一次性纸杯、签字笔等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频率。

5、节约使用清洁卫生工具,拖把、抹布等应妥善保管,延长使用寿命。

6、提倡使用限电节能设备,禁止私自使用电炉、电器等大功率电器。

7、杜绝长明灯、白昼灯,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8、加强设备巡查维护,重点部位每日巡查一遍,及时修复故障,无“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等浪费现象。

9、垃圾、污水、自来水、绿化、道路及其它设施有专兼职管护人员,并责任到人。

10、按照国家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音乐、美术等文体课,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1、建立严格的自查自纠制度,经常性开展检查活动,及时制止浪费行为。

12、推广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尽量使用电子件、电子信箱等联系工作,推行利用电子媒介备课、修改文稿,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授课、作业、考试、阅览、宣传等。

13、开展教科书的循环利用试行工作。

14、倡导全体教师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

15、安排专人严格落实执行工作计划,及时上报工作信息。

四、工作措施

1、明确责任。

实施部门责任与责任人制度,按照创建标准,分解目标,细化任务,逐项落实。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标准和具体措施,保障经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将创建工作作为学校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健全制度。

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落实办公室、功能室水电开关、用电、用水的使用和管控制度,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查,坚决杜绝长明灯、长流水、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

3、强化督查。

领导小组成员采取经常性的对各部门、各班级进行检查督促,并将“两型学校”创建工作内容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4、总结表彰。

对在“两型学校”创建活动中工作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2013年4月

推荐第5篇: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托喀依社区争创“创业型社区”

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城乡劳动者创业就业,增强其创业能力和经营能力,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全面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现就创建活动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要决策的主要抓手,以达到“创业富民,创新强镇”为根本目标。

二、工作计划

(一)舆论引导,加强宣传

1.要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2.要积极利用黑板报、墙报、网络信息、新闻媒体等媒介充分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创业型社区(村)建设的氛围。

3.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活动,广泛宣传市新一轮就业政策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创建工作,为每进一步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宣传发动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投身创业创新事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创业

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全面启动创业型村、社区创建活动。

(二)制定目标,抓落实

制定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方案,成社区创建组织。明确创建职责,落实创建责任,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拟定落实创建方案。广泛开展创建动员工作,形成良好创建氛围。

三、创建措施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

成立创建“创业型社区”领导小组,申报行政(社区)书记、主任、共建单位、联点干部、就业援助员为镇就业联席会成员。

(二)创建创建平台

以社区的试点经验为参考,帮助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困难高校毕业生和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扶持,帮助来料加工人员进行业务联系,采取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政策落实到位,使符合享受条件的创业者100%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指导,对失地农民等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有创业意向的困难人员,采取帮扶政策,介绍工作,与企业单位进行社区共建,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可以由培训机构提供技术,由创业服务体系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实行边创边改,打造自己的创业模式。

(三)构建创业服务体系

强化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优惠政策上门,建立责任人制度等方式,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各界公共服务机构及村、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室,对创业人员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培训指导、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突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政策支持、创业帮扶,提高特殊群体的创业成功率。

托喀依社区劳动保障站

2011年2月20日

推荐第6篇: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2012年XX社区创业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城乡劳动者创业就业,增强其创业能力和经营能力,充分发挥创业促进就业的倍增效应,全面推进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现将创业活动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要决策的主要抓手,以达到“创业富民,创新强镇”为根本目标。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2.积极利用版面、新闻媒体等媒介充分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创业型社区建设的氛围。

3.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活动,广泛宣传市新一轮就业政策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创建工作,为每进一步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宣传发动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投身创业创新事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创业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全面启动创业型社区创建活动。

三、创建措施

1.成立创建“创业型社区”领导小组,

2.帮助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困难高校毕业生和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扶持,采取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政策落实到位,使符合享受条件的创业者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指导,对失地农民等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有创业意向的困难人员,采取帮扶政策,介绍工作,与企业单位进行社区共建,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可以由培训机构提供技术,由创业服务体系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实行边创边改,打造自己的创业模式。

3.强化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优惠政策上门,建立责任人制度等方式,构建创业服务平台,依托各界公共服务机构及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室,对创业人员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培训指导、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突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特殊群体的政策支持、创业帮扶,提高特殊群体的创业成功率。

XX社区劳动保障站

2012年2月20日

推荐第7篇:社区“两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的申请报告

关于XX社区“两型”社区建设专项资金的申请报告 XX区发改委(两型办)、XX区财政局,XX街经济发展办:

XX社区位于XX区XX路,隶属XX区XX街;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9.2%、社区共分三个行政区,有居民楼XX栋、设计总户数XXX户,小区集城市文明、生态景观、人文生活环境于一体,是具有XXX风情的高品质生态宜居社区。

2012年,XX社区居委会在XX区、街各级党委及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XX城市圈两型社会总体方案的要求,提出XX城市圈“两型”社区示范平台建设的目标,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建设要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着力建设节能环保、资源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并制定了具体规划。

XX社区今年计划将重点对原高耗能路灯设施、垃圾集中收集系统等项目进行改造。其中计划更换太阳能节能路灯X盏,新增环保垃圾箱X个,石桌凳X套。主要用于改善社区资源节约及节能环保硬件设施。

此次环境改造建设中计划共投入资金X万元,其中太阳能节能路灯X万元,环保垃圾箱X万元,石桌凳X万元。请求上级部门给予支持。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六日

主题词:两型建设专项资金申请报告

XX市XX区XX社区居委会 2012年2月16日印发

共印5份

推荐第8篇:18月两型社区创建进展情况

汉阳区2011年1—8月两型社区创建情况汇报

一、主要情况:

(一)组织重视,精细策划,两型设施初见雏形。今年,全区共有15个社区实施两型创建,结合市里文件精神和全区“万千百十”的两型创建方略,各创建社区都制定了符合实际、体现特色的工作方案,并积极着手打造和谋划两型文化馆、示范路、展示厅、生态园等两型品牌,力求创建社区在达标的基础上有特色有亮点。其中,知音西苑社区积极组织居民在楼房周围兴建微型景观,倾力打造两型园艺示范园;五琴里社区太阳能利用及节能照明、废旧电池回收、雨水回收分流、绿化覆盖、基础设施整修、节水器具等主要两型设施项目基本完成,两型宣传及两型生活方式的倡导与引导各项工作积极开展,两型服务体系正在充实完善,服务站、志愿服务、物业服务、便民服务等项目已有效落实并继续深化。

(二)通力协作,配套发展,两型体系不断完善。积极完善深化以“三位一体”为架构的两型社区服务体系。深化职能部门“四到社区”服务承诺公示制和长效考评,促进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有效延伸到社区。不断加强社区硬件环境建设,严格对照“两型社会”相关要求,结合各社区实际,本着投资小,见效快,小步高频的原则,采取借、赊和建设方垫付等多种渠道,投资660万元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其中,长新社区积极对社区内的电线混乱、油烟污染和乱搭乱盖等问题进行了清理和整顿,使社区面目焕然一新,为两型社区创建了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受到市领导高度关注,一跃成为全市两型社区建设步伐较快的社区之

一。汇福园社区加大卫生环境整治投入,聘请专人管理环境卫生,确保社区各种公共卫生设施保持完好,公共场所洁静清新。做到社区无污水漫溢、无裸露垃圾、无乱贴乱画、无违章搭建、无楼道垃圾、无牛皮癣等现象,保障社区居民的环境权益。据统计,全区已建成社区工作和服务用房近4500平方米,维修改造道路750平方米,下水管网改造1200多米,新增和改造绿化3500平方米,节能灯具、水具和燃具10000多个,改造楼道路500多处、新建太阳能路灯2000多盏,改造排油烟道200多处,安装太阳热水器950多个,5000多个家庭实现一水多用。

(三)深入浅出,立体宣传,两型氛围日益浓厚。各创建社区深化开展两型宣传,强化两型认识,倡导两型理念,在社区广泛深入开展了两型宝点入户、两型知识讲堂、两型经验交流、两型创意征集以及“两型”示范家庭、楼栋等等丰富生动的宣传引导和实践活动,有效普及两型观念,充分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两型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中,南国明珠社区“银发志愿者”张翠玲创建了两型社区创建节能环保展示点,积极组建了两型生活手工艺品兴趣交流小组,受到了楚天都市报的关注和报道;五琴里社区与鑫飞达集团合建的两型生活展示厅和两型生活宣传教育活动展示厅已初见雏形,并作为青少年的社区活动教育基地,受到了居民群众的高度认定;翠微街琴台社区举办了“节能降耗金点子大赛”和“我的节约型家庭演讲比赛”等活动,评选表彰了一批建设两型节能明星家庭。同时,我区仔细发掘和认真收集了我们的身边涌现出来的履行两型要求、践行两型生活、引领两型潮流的群众,首创“两型社区生活达人”栏目,受到了长江日报、楚天金报的高度关注。据统计,全区1—8月共开展各类两型宣传和实践活动50多次。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我区高度重视两型社区创建工作,将之列入重要工作目标,区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创建社区督导调研,为两型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其他职能部门积极给予配合、支持和帮助,为两型社区创建提供强大的助推力。各街、各社区加强研究、精心组织、积极调度,形成了领导有力、措施有效、推进有法、工作有新的良好工作格局,为重点任务的扎实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主动作为,创新突破有法。各街、各社区都充分认识到两型社区建设工作重要性,并将这一认识切实统领和赋予建设实际,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不等不靠、敢作敢为、创新突破,表现出饱满的精神和充足的干劲,努力克服条件差、资金缺等各种困难,想方设法加强建设投入、争取各方支持,使各项两型工作重点建设任务保持了较好的进展态势和工作质量。

三是积极协作,力量整合有益。我们积极协调和调度各街道、各社区,指导它们根据各自实际和工作安排,各负其责,做计划、定方案、拿措施、分头推进,同时精诚团结、密切沟通、充分协作,在实施过程中与部门密切联系,积极争取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实现全区一盘棋,形成推进两型社区建设全面深入发展的合力。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盯目标、加举措,加强组织领导。已到了8月份,今年已经过去一大半,虽然目前两型创建工作开局良好,但全面持续推进任务还十分紧迫。为此,我们将继续按照结合市里文件精神和全区“万千百十”的两型创建方略为统领,统筹推进两型社区建设的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人力、精力和财力调度集中到两型创建中来,紧抓目标不松懈,对照要求不马虎,确保两型

目标的完成。

二是攻重点、突难点,加快创建步伐。两型社区创建是当前全市社区建设的热点工程和关系汉阳形象的重点项目。为此,举全区之力重点抓好两型建设,加快创建步伐,确保创建水平、档次和技术含量,使之再次成为引领全市的示范。同时对阻碍两型社区建设的难点、重点问题集中力量攻关,尽快排除阻碍,加快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

三是抓协调、造氛围,强化联动合力。进一步深入两型宣传氛围,广泛调动参与两型创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整合各类资源,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加强街道和社区与部门、与开发商之间的沟通衔接,加强两型创建各责任社区和社会各方面的紧密团结与分工合作,增强创建合力,做到协调联动、统筹推进,形成和谐高效的创建态势。

目前,我区两型社区创建工作仍十分繁重,为此我们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增强工作紧迫感,强化目标管理,增强工作责任心;强化协调配合,增强工作实效性;强化投入机制,增强工作保障力;强化综合素质,增强工作的能动力。提升效能、力创特色,努力在加强两型社区设施创建、探索两型社区创建新途径,力争两型社区创建取得新亮点.

推荐第9篇:两型社会

关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08金融 叶璐 200801102139

武汉城市圈位于湖北中东部地区,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9个城市组成,,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是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两型社会”是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占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型社会”的核心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和循环利用,体现了人类发展的现代理念,是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两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管理、技术、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做出创新。

1 武汉城市经济圈两型社会建设的现状分析

1.1 经济发展不平衡

武汉城市圈内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存在差异,其开放开发的步伐参差不齐,其中武汉是湖北省内经济基础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原因在于武汉处于国内大陆腹地中心“九省通衢”之地,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大“金三角”(武汉—香港—上海,武汉—北京—上海)的关键交汇点和重要经济支点,是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黄石是湖北省发展基础较好的老工业基地。天门、仙桃、潜江、鄂州四市处于中游水平,孝感处于一般水平,咸宁、黄冈由于山区、老区多,处于相对落后水平。

二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

在武汉城市圈中,武汉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黄石、鄂州、仙桃、潜江处于工业化中期起飞阶段,孝感、咸宁、黄冈、天门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由于区域范围较大,特别是包括了相当一部分经济较落后的山区,明显地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比重偏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作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且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对农业的支持与带动作用不强;第三产业仍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其发展受工业和城市化滞后的瓶颈制约。

三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问题。武汉市及周边部分城市属于老工业

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经济增长方式较粗放,能耗较高,排污压力较大,节能减排的任务很重

关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现提出如下建议:

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实质就是要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现状的不足,既要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解决社会、经济、资源环境问题,又要根据城市圈地域差异显著,区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各不相同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方面的条件有待改善;城乡卫生状况较差,人居环境不优;社会矛盾较多,人们的安全感有待提高等等。促进社会和谐,就要努力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求富裕、求安康、求和谐的美好愿望。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要针对重工业比重较大、耗能相对较高的特点,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发展经济与防治污染、保护环境两者的“双赢”。一方面要推进矿产资源、水资源、废弃物以及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扩大循环经济规模。另一方面要坚持技术进步与淘汰落后相结合,积极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以节能降耗和减排为突破口,加快冶金、石化、电力、建材等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

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科技创新活动在投入强度上总体不足,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整体较弱,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科技转化能力不足。因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提供更多的平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效率,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推动各城市经济科学、快速、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企业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联系起来,努力走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旧思维。倡导采用节能、节水、节材新工艺、新技术,大力削

减污染物排放。对高消耗、高污染企业,进行传统技术改造和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转型,从而达到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的和谐统一。

4、增强武汉辐射力,带动圈内经济全面发展

尽管武汉城市圈近年来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但由于圈内各市基础条件不一,综合实力差别较大,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武汉一市独大情况比较突出。要实现圈内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和辐射力。武汉市在继续扩大自身优势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圈内8市的合作和协调。要依托武汉大市场,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依托武汉大交通,加快构筑人流、物流、休闲旅游圈,按照一小时经济区的理论,统筹好区域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联动发展机制,促进圈内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武汉城市圈总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推荐第10篇:国家电网“两型”

两型一化变电站应用推广指导手册

国家电网公司编写中国电力出版社

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试点变电站建设设计导则 第一篇两型一化变电站通用设计

第一章 设计的目的、原则和工作方式

第二章 变电站典型设计工作过程

第三章 变电站典型设计依据

第四章 变电站典型设计技术原则

第五章 推荐方案技术组合

第六章 推荐方案模块说明

第七章 推荐方案技术经济指标

第八章 推荐方案使用说明

第二篇两型一化变电站通用设备规范

第一章 通用设备规范概述

第二章 通用设备工作过程

第三章 通用设备规范编制依据

第四章 通用设备规范工作内容

第三篇 两型一化变电站通用造价

第一章 典型造价的意义、目的和工作思路

第二章 典型造价总体原则

第三章 典型造价工作过程

第四章 典型造价编制依据

第五章 典型造价编制内容

第四篇 两型一化变电站标准工艺

第一章 变电站常用工具、仪表及低压电气设备

第二章 工厂供电工艺

第三章 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工艺

第五篇 两型一化变电站节能型设计与规划

第一章 电气主接线设计

第二章 短路电流计算

第三章 高压电器设备选择

第四章 变电站的电气布置

第五章 变电二次回路及信号系统

第六章 变电站及电力网防雷接地保护 第六篇 两型一化变电站电网规划与建设节能

第一章 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能源节约

第二章 城乡电网建设改造

第三章 输电网降损及提高输电能力的实用化技术 第七篇 两型一化变电站电力网节能设计

第一章 电力网设计基础知识

第二章 电力网设计应用举例

第三章 电力网的电气计算

第八篇 两型一化变电站电网生产运行降损节能

1第一章 电网生产运行降损节能概要

第二章 线损的理论计算和降损分析

第三章 电力网降损节能的更新改造

第四章 电网经济运行

第五章 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第六章 电力系统无功补偿与无功优化

第七章 电力系统经济调度

第九篇 两型一化变电站友好环境设计

第一章 变电站的作用与分类

第二章 变电站设计的基本要求

第三章 变电站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第四章 变电站初步设计方案与布局规划设计

第十篇 两型一化变电站安全环境建设

第一章 防止误操作、误作业事故

第二章 变电站消防系统与电气水灾的扑救

第三章 变电站防止小动物短路事故

第四章 提高变电运行人员整体处理事故的能力

第五章 变电站电气设备安全检查标准及危险品分析和控制

第十一篇 两型一化变电站工业化综合自动化技术

第一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变电站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

第三章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要求

第四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体系的结构及配置模式

第五章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数据通信

第六章 微机保护综述

第七章 系统的使用维护及故障处理

第十二篇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试点变电站建设实例

国网公司“两型一化”建设试点工程

宁夏首座“两型一化”变电站开工建设

山西朔州500千伏变电站等被列为国网“两型一化”试点变电站建设项目

无锡首座110KV“两型一化”变电站投运

陕西电力“两型一化”试点变电站建

张家港供电公司220千伏三兴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

„„

第十三篇 电网建设工程安全和环境管理设施规范应用(2007版)

使用说明

A 标识规范

A1 标志释义及应用说明

A2 标志的标准坐标图及最小使用尺寸

A3 标志和总公司中文简称的组合规范

A4 标志和总公司中英文全称的组合规范

A5 标志和总公司中英文简称的组合规范

A6 标准组合色彩应用规范

A7 辅助图形/辅助色

B 安全标志

B1 禁止标志牌及制图标准

B2 禁止标志的标准色

B3 警告标志牌及制图标准

„„

本书的出版意义:

2007年11月19日,郑宝森副总经理出席在华东江苏锡召开的“两型一化”(资源章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化)变电站建设工作现场会。总部生产部、科技部、建运部、特高压部,国网直流建设公司、交流建设公司,经研院,公司系统网省公司基建部门、设计院参加了会议,中国电力顾问集团公司及所属设计院应邀参加了会议。

为了响应和指导 “两型一化”变电站的“三通一标”、“两型三新”线路基建标准化建设的精神和具体工作,本书变为精心编写了此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详细介绍了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基本技能知识、基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通用设计、通用造价、通用设备和标准化施工工艺 \"三通一标\" 的推广应用,以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两型三新\"线路建设工作具体实施与管理,及两型一化变电站工业化综合自动化技术、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试点变电站建设实例。 本书特点:

前沿性——本书的内容代表了新时期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要求,紧跟时代的步伐,保持电

力电网电能保护的发展活力。

专家认定——本书是电力系统分析和维护的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用书,通过了电力部门的严格

审定。书中技术、规范具有科学性和前沿性。

方便操作——本书避开了繁冗理论的赘述,着重介绍技术和管理措施,而且配有相关的,最

新标准以供参考。

读者对象:

电力公司、供电局(所);

变电站(所)

电网公司

输电公司

发电厂、供电厂(公司)

配电站

电力技术研究所

线损管理领导及工作人员

电力部门与线损工作相关的电力网

厂矿企业电站

第11篇:两型城市

借鉴先进经验 构建“两型城市”

追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一些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被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后,各地纷纷结合实际进行有益探索,值得我市在实施建设“两型城市”战略时借鉴。

一、做法经验

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的规划是保障“两型城市”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国内外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建设方向的地区普遍注重高标准制定规划体系,统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引领“两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湖南株洲在赴上海、天津、成都等地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两型社会”理念为指导,围绕“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现代文明”体现了资源节约的要求,“生态宜居”体现了环境友好的要求),出台了“两型社会”建设总体实施方案及核心区发展战略规划等6个总体性规划,配套编制了《“两型社会”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7个专项规划;本世纪初,以环保措施严厉著称的新加坡制定了《新加坡绿色计划2012》,提出了废物处理、清洁空气、自然保护等24项、155个行动计划,并成立了绿色计划协调委员会与6个专项行动计划委员会,负责定期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监督;英国在去年7 月公布了能源与气候变化白皮书《英国低碳转换计划》和《低碳交通计划》、《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3个配套计划,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

发展“两型产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是“两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没有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体系、高效节能的新型工业体系和运转协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等“两型产业”体系,就不可能实现建设“两型城市”的目标任务。位于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低碳经济先行区为发展目标,明确了建设光电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铜冶炼及精深加工产业基地、航空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等八大新型产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方向,去年末,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06年,保定市依托保定国家高新区在可再生能源设备产业领域长期积累的产业集群优势,提出“中国电谷”发展战略,建设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为核心产业,节电、储电、输变电、电力电子等为辅助产业的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体系,风电产业园、光伏产业园、节电产业园、天威兵装产业园等几园区共同发展,是国内电力设备产业的技术、人才、信息、产业区,“中国电谷”已经成为国家认可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平台;德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技术业发展,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法》保证风力、太阳能、沼气发电等行业获益,预计到2020年左右环境技术业将超越汽车和机械制造业成为国家主导产业,到2030年市场总额将增至4000亿欧元(2006年为600亿欧元);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滨州,依托临海资源,着力引入盐化工、涉海装备制造、生态能源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精心运作高效生态农业、现代渔业,构筑高附加值产业体系。

大力改革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核心在重塑发展理念、推进制度创新,因此必须深度革除与“两型城市”建设相悖的陈疾固疴,构筑有利于“两型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体系。200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点市的临沂,以创新体制机制助推“两型社会”建设,致力于探索建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科技创新、行政管理、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八大体制机制”,努力实现产业体系、新型城市化、产学研合作、服务型政府建设、要素市场等“十大重点领域新突破”;湘潭市制定了环境保护、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对外开放、财税体制、金融服务、社会保障、户籍制度等8个专项改革方案(如财税金融改革,开展了“清地、清产、

清税”三清专项行动,进行市政债券融资试点,启动首批9亿元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制定了金融业“21条”和“绿色信贷”制度)。

完善城镇体系。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建设“两型城市”的需要,打造生态宜居城镇体系,加快推进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新型城市化,成为各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株洲市在“两型社会”建设总体实施方案中提出,统筹确定城市人口、城市空间、交通网络、主要产业、重点区域、国土利用等重大发展布局,形成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格局,加快城市路网建设和旧城提质改造,深入推进城市“美化、绿化、亮化、数字化”工程,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建立“公私合营”的市场化城市管理模式;长沙市在建设“两型社会”实践中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保护“山水洲城”的独特风貌,发掘湖湘文化的地域特性,合理布局产业发展,有效拓展城市空间,重点推进“一江两岸”、滨江新城、橘子洲提质改造等标志性工程建设,建成了金洲大道、橘子洲风景区等一批精品工程,通过高起点规划、精心建设和精细管理,展现出色彩素雅、风格简洁、建筑精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新风貌。

制定评价标准。制定相关标准和指标评价体系,是“两型城市”各项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的重要保障。湖南省组织力量开展调研,制定了“两型园区”建设标准、“两型产业”分类及核算标准、“两型示范企业”认定标准、“两型技术与产品”认定标准、“两型县城”标准等8项标准,去年12月已通过专家评审,待省政府公布后即开始试行,并计划将其列入湖南地方标准系列;湖北省2008年建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5个一级指标和35个二级指标组成,专门用于评价“两型社会”建设成效。

二、几点启示

规划引领是建设“两型城市”的关键。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项工作能否做得好或达到预期目的,好的规划能让工作“事半功倍”,规划不合理则会造成“事倍功半”。从国内外的成功实践看,各地“两型社会”的建设都是凭着科学规划的引领,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突破,在突破中推进,走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新路子。

产业支撑是建设“两型城市”的基础。没有“两型产业”的支撑,实现“两型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无从谈起。国内外很多地区正是靠着不断谋划好、实施好各类产业项目,构建起符合“两型社会”发展目标的“两型产业”体系,将“两型社会”的规划和蓝图落到实处、变为现实。

城乡统筹是建设“两型城市”的重点。城市化是当前发展的主流,但重城轻乡却是与“两型城市”建设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国内外很多地区都是统筹把握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环境等关系,走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一体发展的路子,进而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

制度创新是建设“两型城市”的保证。制度是管好人、办好事的组织保证,但制度相对新事物往往有滞后性,需要人们以创新的精神不断去突破和完善。国内外很多地区正是通过构建“两型产业”标准体系、建立“两型社会”评价体系、加强绩效考核、完善组织保障等机制体制方面的创新来调动积极性、提升执行力,确保“两型社会”建设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三、对策建议

1、以科学规划引领“两型城市”建设。“两型城市”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建议市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两型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和“两型产业”布局、城市空间拓展、节能减排、生态修复、先导示范区建设等专项规划,各县区根据自身特色和基础条件制定好具体的对接、实施规划,并使“两型城市”建设的各项规划与本地区本部门

的“十二五”规划相互衔接。同时,各地各部门应对规划的编制、实施进行动态管理,不断补充完善,以科学的规划体系引领“两型城市”建设。

2、以先行先试带动“两型城市”建设。“两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可以通过建设先导区、示范区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协调推进。建议选择凤台县和田家庵区作为先导区,重点探索老城区改造、传统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新机制,积累综合改革经验;选择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山南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作为示范区,重点探索产业集群、产城互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新路径,积累培育新兴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经验。

3、以新兴产业支撑“两型城市”建设。产业是经济工作的核心,是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也是“两型城市”建设最直接、最有效、最根本的支撑。建议各县区各部门围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高新技术、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文化旅游、建筑交通、城(矿)乡统筹等“两型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密切跟踪国家、省里政策导向,深入分析,精心谋划,建立“两型产业”重大项目库,加快项目推进,做好项目服务,确保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着力培育具有淮南特色的新兴产业体系,为“两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以政策创新保障“两型城市”建设。建议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引导政策,创新体制机制,为“两型城市”建设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创新政策法规体系,尽快出台各项切合实际的综合改革配套政策,并考虑形成地方性法规来确保政策实施。二是创新利益协调机制,促使各县区各部门在产业布局、科研开发、土地资源、基础设施、财税金融、户籍管理、医疗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统

一、高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加大考核和奖惩力度。

“两翼齐飞”建设两型城市

2010年09月25日07:36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年来,安徽省淮南市积极实施“一主两翼”战略,构建“两型城市”。他们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作为“主战略”,以合淮同城化、城乡一体化作为“两个侧翼”,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今年上半年,淮南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2%,财政收入同比增长50.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引进内资同比增长41%,进出口额同比增长15.3%,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增幅均位于全省前列。“建设‘两型城市’,是淮南推进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主动选择,也是谋求城市转型、加速跨越发展的创新之举。”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说,“作为‘合肥经济圈1+4’成员之一,‘合淮工业走廊’被纳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淮南这座能源城市正在抢抓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加速转型,跨越发展。”

驱车从安徽省合肥市出发到淮南市,仅用不到50分钟。一下合淮阜高速,迎面就是淮南山南新区。这里不仅是“合淮同城化”的“桥头堡”,还坐落着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是即将启建的“合淮工业走廊”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淮南集中区。

淮南煤炭远景储量444亿吨,探明储量153亿吨,占安徽省的71%、华东地区的32%,是国家首个建成投产的亿吨级煤电基地。以煤炭起家、能源立市的淮南,坚持“立足煤、延伸煤、不惟煤、超越煤”,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在产业布局上,淮南市以沿淮工业带、合淮工业走廊为主线,以3个省级开发区、煤化工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重点,以县区工业集聚区为补充,谋篇构建“T”

型工业布局,舜耕山以南重点建设高新区和低碳区,舜耕山以北至淮河以南重点建设加工区和服务区,淮河以北重点建设重化工区。淮南拉长煤炭产业链条,拓展增值空间,打破煤炭、电力行业壁垒,实施煤电“联姻”,建设煤电一体化新型能源基地,创造出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社会就业、节约土地、缓解运输压力5方面综合效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通过自主创新,依托煤气化、液化、甲醇转化烯烃技术,淮南正加快建设3个煤化工大项目,着力打造煤—电一体化、煤—电—化一体化、煤—电—铝一体化、煤—电—硅—光伏一体化,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打造省级煤机基地、生物医药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淮南推动由煤炭产业为主向非煤产业为主转变,由粗加工为主向精加工为主转变,由低附加值为主向高附加值为主转变,由单向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记者在淮河北岸的安徽省煤化工基地建设工地看到的是一片繁忙场景。这个新型煤化工基地规划占地13.09平方公里,包括28个项目,建成后将年产400万吨甲醇、104万吨煤基烯烃、100万吨二甲醚、8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100万吨复合肥。为进一步打造优势品牌,淮南市实施7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化工等优势产业。同时,淮南市积极应用全国领先的煤炭高效率开采及瓦斯综合利用技术和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技术,培育新兴产业,把核心技术转化为核心产品;坚持生态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绿色发展,提高煤炭回采率,开展节能减排和瓦斯、煤矸石、粉煤灰、矿井水等综合利用;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低碳经济试点。

围绕新区开发、老城区提升、矿区改造、景区完善、立体交通构建,今年以来,淮南市完成建设投资111.3亿元。与此同时,淮南市还致力于构建“三山鼎立”的绿色屏障体系、“三水环绕”的绿色河湖体系、“三城互动”的绿色景观体系、“三矿并举”的绿色矿区体系、“三农共建”的绿色乡村体系、“三路协调”的绿色长廊体系,在获得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后,淮南今年又启动了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活动。

第12篇:两型社会

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保护环境和生态。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有环境作保障。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解决中国建设需要的资源问题,着眼点和立足点必须放在国内。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13篇: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创新,关键在于领导思维的不断提升。从大局出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跳出局部利益的思维模式,将思想统一到“两型”社会的决策和整体部署上来,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本地区的节能、环保工作。相关行业和企业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的领导,更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联系起来,努力走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避免陷入到争夺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中去。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

二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正处于高速成长期,量的扩张还有待充分释放。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

三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激情和动力,关键在于惠民宗旨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至少应该包含三个主题词:生态、节约和惠民,“两型”社会建设同样如此。能源、环境,是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而这一切归结为人民和谐幸福的生活。现实告诉我们,以大量消耗有限的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人民群众所不愿意看到的,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才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终极追求。

第14篇:两型社会

论“两型”社会及现行发展状况

什么是“两型”社会,怎样发展“两型”社会,如何实现“两型”社会,“两型”社会的意义在哪,这种种的问题都是我们要研究课题。 “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探索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改革试验的依据是“科学发展观、自身实际、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动力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要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尽快形成有利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目标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

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圈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实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 针对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我搜集了些资料,并且实地做出了些调查。在“两型社会”绿网中找到了些近年改革的数据:

第一:实验区对湖南省经济的拉动。在城市科学规划,精心布局推动下,全省产业发展迅速,经济总量增长迅速,2006湖南省全年GDP总量7688.67亿元,2008年GDP总量突破万亿元达到11555.03亿元,2009年增长到13059.69亿元,2010持续增到16037.96亿元,

2012年湖南省GDP首次突破两万亿大关,达到22154.2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比全国高3.5个百分点,继续稳居全国前十。其中,全省粮食总产量增长2.3%,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6%,第三产业得到平稳发展。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低碳经济蓬勃发展。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张银桥介绍,湖南高度重视低碳发展。近几年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负责控温减排、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工作的决策与协调,还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强化低碳技术开发与推广,2012年12月7日,召开全省十大清洁低碳技术推广工作会议,推广的十大清洁低碳技术共八百多个重点项目,总投资800亿元。随着工作的扎实推进,湖南万元GDP能耗已由“十五”期末的

1.4吨标准煤下降到1.2吨标准煤以下,相当于累计减少二氧化碳6000多万吨。能源结构得到优化,同时林业用地1284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成果突出。

第三:大力开展湘江的整治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湘江对于湖南人来说就是母亲河,湖南省提出将湘江打造成中国莱茵河的构想,大力开展治理湘江的水环境的活动,取缔污染严重的工厂和企业,发展度假休闲的湘江风光带。目前,长株潭三地湘江空气指数达标率远超国家平均率。

第四: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目前,长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0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65个。科技成果有“超级杂交稻研究”“高性能碳制备”等等。

在取得一些成果的情况下,现在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在调查的过程中,有许多市民不知道,或者不知道“两型社会”的概念,在农村,村民完全不清楚这是什么概念。所以在宣传的力度上,需要大力加强,要让人民参与进来,“两型社会”才会发展的更好。另外,在发展过程中,环境的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在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存在这一定的矛盾。科研的投入不足,与发达地区相比,科技成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是很强。

谈到长株潭“两型”社会,看到这的经济,环境的改变,作为山西人,我想谈谈家乡。山西作为产煤大省,119个县(市、区)有94个产煤县,资源型经济在全国最有典型性。长期的煤炭开采带动了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但是随着资源的耗尽,山西的资源型社会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2011年,全省转型声急《关于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初步研究》上报国务院,建议将山西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我希望我的家乡可以成功的转型,在经济,和生态上同时发展。

“两型”社会是我国迫切需要的,迫切成为的社会。在这道路上,需要全国的人民共同努力。中国梦,是你我的梦,“两型”社会是你我共同的社会。

第15篇: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宣传栏

1.什么是“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其核心内涵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2.“两型社会”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3.“两型社会”包括哪些内容?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4.具体内容

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创新, 二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 三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激情和动力。

5.实施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两个中部试验区的获批,将成为“两型社会”的重要示范基地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

第16篇:两型宣传

标语:

树环保新风,建绿色校园 保护环境,珍惜能源,从我做起 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 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积极参与两型社会建设,推行低碳生活 一滴清水,一片绿地,一个地球

两型示范学校

为加快推进我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步伐,着力提高广大青少年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意识,根据《湘潭市“两型社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校园建设,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形成良好的节能环保氛围,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同学们,你们知道创建“两型示范学校”需要哪些条件吗?

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好,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高,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有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具体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各学科都渗透“两型”知识教育,经常开设“两型”教育专题讲座,开设有关“两型”社会建设的专门课程;每班每学期开展与“两型”相关的主题班会,提高同学们的“两型”意识。

2.实践活动:在学校组织成立“两型”兴趣小组,开展监测、小实验和科技小发明等活动;开展“两型”有关的演讲、征文、绘画比赛活动;师生积极参加“两型社会”建设相关活动,自觉向社会宣传节能环保知识,调查社区、机关等“两型社会”建设问题;在每年植树节、地球日、环境日等环保纪念日组织全校规模的主题宣传活动,把环保教育延伸到校外。

3.环境友好:保持校园环境优雅,干净整洁;学生爱护学校树木、草地、花丛,并设立与环境教育有关的标示牌;校园内各种污染能得到有效控制。

4.资源节约: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炊具;随手关灯,杜绝“长明灯”现象发生;节约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节约用纸,提高双面用纸率,提倡教材循环利用;能对各种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回收利用。

创建“两型示范学校”倡议书

为了创建“两型示范学校”,响应全球绿色环保的号召,倡议全体同学从我做起,从班级及个人所在家庭做起,将日常生活各个方面都纳入到环保文明的轨道上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开展行动:

一、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与先进文明理念,学习掌握有关环保知识;充分认识当前国家与地方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性,提高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意识;充分理解发展循环经济与建立循环社会、循环生活这一科学发展观、科学生活观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做到身体力行。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从零星点滴做起,厉行节约。节约用水、用电,节约每一粒粮食,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杜绝各种浪费资源的现象,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简朴生活、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

三、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废纸、废塑料、废旧金属等所有可回收利用的物资都应尽量分类回收,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资源、减少垃圾污染。为此,建议各班设立废旧资源回收箱。

四、爱护公共设施。善待桌椅、教学用具及各种仪器,维护公共场所的绿化,消除各种污染,对环境少一份破坏,多一份关爱,共建绿色家园。

五、社会是个大学堂。希望广大同学既能从自我学起,自我做起,又能将新世纪环保、健康理念向全社会各个方位传递,使之人尽皆知、人尽皆行。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全球一体化的绿色地球村时代,让我们携手同心,不断努力学习,立志做有益于地球环境、有益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新人,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绿色环保这“同一首歌”去加油添力吧!

湘潭凤凰中学

2011年9月

第17篇:四化两型

“四化两型”开启科学发展新起点

8月17日,湖南省委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湖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和下半年各项工作。省委书记周强强调,要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目标,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四化两型”社会,争做科学发展排头兵。(8月18日《湖南日报》)

“四化两型”成为与会人员热议的焦点,也成为媒体舆论关注的焦点。经《人民日报》报道后“两型社会”这个名字在全国迅速升温,备受关注,反响强烈。为何“四化两型”如此受人关注,笔者认为“四化两型”具有划时代意义,开启了湖南科学发展的新起点。

“四化两型”是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提出的新要求。从“一化三基”到“四化两型”,湖南发展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2008年GDP总量进入“万亿元俱乐部”;2009年全省GDP再涨13.6%,全省GDP总值和增速均列全国前10位,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湖南速度”;2004年最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仅396亿元,2009年有了机械、食品、文化等7个千亿元“巨无霸”。今年上半年湖南实现GDP生产总值6805.39亿元,同比增长15.1%,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这些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特别是在面对在冰冻灾害、金融危机等艰难时期,省委领导高瞻远瞩,决策果断,及时采取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在全国经济增幅波动明显的情况下,湖南成功实现了“弯道超车”。今天的湖南,已处在历史发展最好时期。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湖南该往哪里发展?怎么发展?“四化两型”应运而生,为湖南今后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与目标。

“四化两型”是湖南人民深刻实践所形成的共识。“四化”是湖南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基本“途径”;“两型社会”建设既是国家交给湖南试验探索的“任务”,也是湖南的“金字招牌”、“政策红利”,更是湖南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湖南近些年在“一化三基”、“两个转变”、“三个强省”、“四条底线”等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指导下,使湖南的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基础设施、基础工作、基础产业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生动实践已深入人心,“两型社会”建设更是由“梦想”走向“现实”,正逐步变成湖南人民未来生活的真实写照。“四化两型”的出台之前,周强书记更是慎之又慎,多次深入城市社区、企业车间、田间地头进行细致的调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可以说“四化两型”是在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各方智慧形成的共识。

“四化两型”是湖南发展承前启后的战略决策。“四化两型”是在认真总结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生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一化三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立足湖南客观实际的远景规划,更是在面对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在向湖南聚集的新的背景下形成的战略决策。诚如《人民日报》所说“两型社会”的愿景是美好的、是令人向往的,然而抵达的道路却没人走过。在这条道路上,政府、企业、城市、乡村,方方面面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中央交给湖南的重大任务,也是湖南的重大机遇。湖南将全力打好这场大硬仗!”周强的决心,让6900万湖湘儿女对未来的湖南更加充满信心。我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湖南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一定会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争做科学发展排头兵”的宏伟目标,开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局面。

第18篇:两型企业

建设两型企业推动科学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推动工业企业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之路,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和科技部决定在工业领域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以下简称“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开展“两型”企业创建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开展“两型”企业创建工作,对于推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型,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建“两型”企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实际行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工业是耗费能源资源、产生环境污染的主要产业,创建“两型”企业是加快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工业领域贯彻落实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创建“两型”企业是我国加快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要求。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压力,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实现工业持续发展的紧迫要求。培育一批“两型”企业,树立行业发展的先进典型,对于引导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创建“两型”企业是落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决策的重要抓手。工业企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主要载体。创建“两型”企业,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内涵式工业发展实践经验,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是落实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抓手。

创建“两型”企业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的关键举措。“两型”企业创建立足于树立一批达到最先进的能效环保标准甚至实现废水、废渣“零”排放和“零”填埋堆存的标杆企业,同时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企业实现对标达标,对企业节能环保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对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两型”企业创建的总体思路

—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在重点行业开展“两型”企业试点,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大力推进“两型”企业建设工作,引导工业行业和大多数企业形成节约发展、清洁发展的新思路,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典型试点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两型”企业创建工作拟先通过3年试点,摸索和总结经验,树立先进典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面推进。

2.坚持企业探索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两型”企业创建工作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和创造力,积极探索“两型”企业创建的途径和手段;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加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引导,逐步研究完善“两型”企业创建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3.坚持重点突出与区域平衡相结合。开展“两型”企业创建试点,要突出重点,选择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排放重的行业作为优先领域先行开展试点。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时,充分考虑地域平衡问题,引导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此项工作。

4.坚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为目标,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引导工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为目标,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引导工业转型升级。

(三)主要目标

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企业,经过3年试点,建立一批示范企业,形成试点行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和基本思路;研究确定不同行业“两型”企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积累经验、树立典型,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点企业通过3年的努力,形成“两型”示范企业,在产品结构、产出效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企业资源产出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单位产品能源、水、原材料消耗显著降低,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废物循环利用水平大幅度提高,固体废物基本上实现综合利用,废水力争实现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废气、余热余压等充分合理利用;污染排放量大幅度降低,“三废”排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两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科技部门,有关中央企业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科研单位及院士专家对试点工作的支撑作用。各试点企业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试点工作具体负责部门,研究确定各项任务分工,落实责任。

(二)编制试点方案。试点企业应组织编制试点方案,通过地方工业和信息化、财政、科技部门联合上报或中央企业上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联合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试点方案进行论证。试点方案要明确“两型”企业建设的标志性目标,明确产品结构调整、企业发展以及能源、水、原材料节约,清洁生产、“三废”资源综合利用等各方面的具体计划和措施。

(三)抓好组织实施。试点方案审查通过后,试点企业要按照试点方案确定的目标、重点任务和工程,积极部署落实,加快推进“两型”企业创建有关工作,确保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力争通过3年的工作,达到“两型”示范企业基本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中央企业要加强对试点企业创建工作的具体指导。

(四)加强政策支持。试点企业对试点方案中有关重大项目要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对节能环保、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等给予优先支持;对试点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协调有关部门制定鼓励扶持政策。

(五)加强管理。试点企业要切实加强基础工作,建立资源消耗、环境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完善资源环境统计和核算制度,健全节能降

耗、清洁生产等管理体系,强化管理岗位和人员队伍建设。

(六)监督检查。各省(区、市)经信委(工信委、厅)会同财政、科技部门、中央企业要建立试点工作进展情况阶段性监督检查制度,对试点工作组织阶段性评估和监督检查,有关情况及时报告。

(七)验收推广。完成各项试点工作任务的企业,经各地区有关部门、中央企业审定后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科技部提出验收申请。对试点先进经验及时进行系统总结、评估和组织推广。

(八)表彰奖励。对试点先进企业予以表彰奖励,完成试点任务、达到“两型”示范典型要求的企业,授予“两型”示范企业称号。

(九)制定标准和政策。加快推进“两型”企业评价标准研究,确定不同行业“两型”企业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加强“两型”企业优惠扶持政策研究。

(十)加强动态监管。对“两型”示范企业定期进行复核,复核合格者,享受“两型”企业称号和相关政策优惠。复核不合格者,取消其“两型”企业称号和政策优惠。

第19篇: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全社会都采取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全面推行节约措施,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谋取较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生态文明,减少环境破坏和各种污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第20篇: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

关于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计划及实施意见的通知 为了进一步全面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确保国家人社部确定金华市创建“创业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就业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的实施意见》、婺城区政发〔〕21号文件精神,切实推动“创业型社区”工作的落实,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格局,经镇政府研究,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请各村、社区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重要决策的主要抓手,以达到“创业富民,创新强镇”为根本目标。

二、工作计划

舆论引导,加强宣传

金华市被定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试点单位,是人社部等12个部委报经国务院同意出台《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在新时期就业工作中推动工作基础较好、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率先开展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创建。 1.要借助国务院、人社部对金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契机,认真做好宣传工作。

2.要积极利用黑板报、墙报、网络信息、新闻媒体等媒介充分宣传中央、省、市、有关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营造人人参与创建创业型社区建设的氛围。

3.全面启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就业援助进家入户活动,广泛宣传市新一轮就业政策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创建工作,为每进一步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宣传发动有创业意向的人员投身创业创新事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落实创业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全面启动创业型村、社区创建活动。 制定目标,抓落实

制定创建创业型社区工作方案,成立村、社区创建组织。明确创建职责,落实创建责任,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拟定落实创建方案。广泛开展创建动员工作,形成良好创建氛围。

三、创建措施 建立组织领导体系

成立白龙桥镇创建“创业型社区”领导小组,由镇长吴见孙任组长,徐爱娟、孙佳海、程增发、叶伟斌、郑象吉、钱福华、申松青、朱旭全为副组长,包春女、杨菁、郑传锋、倪小妹、陈玉英、

郭宛华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负责人汪道勇,办公室成员徐艳春、童小红、阙梅生。各申报行政村书记、主任、共建单位、联点干部、就业援助员为镇就业联席会成员。 创建创建平台

以浙江省在金华市婺城区城西街道七里殿社区的试点经验为参考,帮助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困难高校毕业生和低保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小额贷款、自主创业扶持,帮助来料加工人员进行业务联系,采取送政策上门、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把政策落实到位,使符合享受条件的创业者100%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根据白龙桥镇各村、社区实际情况,对有创业意向的人员进行创业指导,比如,种养殖户比较多的村采取帮扶政策,打出自己的品牌。对失地农民等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有创业意向的困难人员,采取帮扶政策,介绍工作,与企业单位进行社区共建,帮助解决就业问题。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可以由培训机构提供

技术,由创业服务体系提供创业资金等方面的帮扶,实行边创边改,打造自己的创业模式。每个申报的村要建立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并专人负责。全区计划通过2年整合1000万创业基金,培育25个社区、30个创业项目、10个创业品牌、10个创业先锋、20个创业阵地。 具体实施和验审

月1日—1月31日,申报的村、社区要制定创建方案,根据创建标准,由镇组织所属村、社区进行自查,然后向婺城区劳动局推荐,并进行审核。

月16日—12月31日,由区人劳社保局对各申报的村、社区进行审核,对符合创建标准的村、社区予以公示并上报市劳动保障局。

月1日—1月31日,由市劳动保障局对区人劳社保局上报的符合创建标准的村、社区进行评审验收。 构建创业服务体系

强化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优惠政策上门,建立责任人制度等方式,构建创业

服务平台,依托各界公共服务机构及村、社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室,对创业人员开展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培训指导、跟踪扶持等“一站式”服务。突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政策支持、创业帮扶,提高特殊群体的创业成功率。 二〇〇九年九月三十日

社区两型工作计划
《社区两型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