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访谈录作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15 12:04:1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读书访谈录(四年级作文)

访谈录

时间:2013年9月8日

地点:我家

小明:妈妈,我想问您几个关于读书的问题。好吗?

妈妈:好的。

小明:妈妈,您是怎么看待读书的?

妈妈: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

小明:您喜欢看哪种类型的书?

妈妈:给人某种启迪的书我都喜欢读。

小明:是讲道理吗?

妈妈:讲道理,也可以是读者自己从中领会道理。

小明:哦,那您每天有多长时间用于读书?都分布在什么时间段? 妈妈:一个小时,每天晚上一小时。

小明:您对现在的孩子读书有什么看法?

妈妈:大多数孩子喜欢电脑、游戏机,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苦差事。生活好了,读书也少了,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希望现在的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小明:哦,看来我以后一定要少玩游戏了,把更多的时间利用到学习上去。

推荐第2篇:访谈录

访谈录

时间:2012年9月10日

地点:家里

我:王紫琼,今天我想和你谈谈有关读书的话题。

我:王紫琼,你知道多读书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王紫琼:第一是知书达礼,读了书就会让人知道礼仪,怎么为人处事,可以做一个有修养的人。第二是人们学习、生存、发展的本领。第三是能开阔认得眼界,不做井底之蛙。第四是作文时,语言通顺、流畅,感情丰富。读好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总之读书读多了,知识便丰富了,可以灵活运用。我:那你有怎样的读书生活呢?

王紫琼:知识的汪洋浩瀚无边,书本就像一叶叶扁舟,载着每一个探索者在波涛中漂流,有的人坐的只不过是几张纸,随波逐流,很快一个水花过来,便被无声地淹没在潮水之中;而有的人乘着的则是一本厚厚的书本,扬起了未知的风帆,挂起了寻底的铁锚,树起了坚强的斗志,考验着风浪的汹涌,体验着大海的精深博大;于是在乘风破浪的书中逐渐成长,成才„„

在我的记忆中,我很小就开始读书了。我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妈妈给我订了《幼儿画报》,是我最爱看的。中年级时,我又喜欢上了童话故事,认识了格林笔下的白雪公主、灰姑娘,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等动人的故事。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想,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多么的不幸,读着、读着,我的泪水不由得流了下来„„现在,我更热衷于读那一本本厚厚的名著。《白鲸》中亚哈船长与海上恶魔„„白鲸殊死搏斗的故事,扣人心弦;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的引人入胜,令我惊讶;高尔基《童年》中的一个个故事,令我深思;《中华上下五千年》中讲述的中国历史,使我深深地佩服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妈妈给我买来了有精美插图的四大名著,要是有人问我国大名著是哪些,我会自豪的说,四大名著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这些书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有多情爱哭的林黛玉;有调皮机灵的齐天大圣;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还有敢于同老虎搏斗的武松„„我把他们当成我的朋友。我还听妈妈说,四大名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明珠,真是了不起呀! 这些名著就像有莫大的魅力,使我一捧起来就再也舍不得放下。看书的时候,我总是会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主人公,和他一起欢笑、哭泣。

虽然人生旅途是艰难的,但是读书却让我更加充实,而不是一个“金絮其外,败絮其中”的人。读书更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处事,更是陶冶了我的心灵,使我看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进取精神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尊老爱幼的善良美;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抱负美;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之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理想美„„非凡的战舰能载着我们欣赏海洋的瑰丽,却不如一册书籍带给我们无边的天地;神奇的坐骑能帮我们开始人生的征途,却不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每当我读到一本好书时,就像驾着一叶轻舟在海上扬帆,乘风破浪。书上的一句句好句子像阳光一样洒满我的心灵。我的视野变得空前开阔„„我不知道如果没有书,我的生活将会变得如何单调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爱读书,我认为:读书,要讲究,不像某些人读书时走马观花,只寻求爽。读书的过程,是审美的过程,应当全身心地投入,不受环境的影响。书读人,会越读越死;只有人读书,才会越读越活。

书的用途成千上万:移植生命,保持记忆,激发思想,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表达灵感。

读书是一种享受,我读书时,感觉仿佛是久旱逢甘露,那会让我感觉心旷神怡。“读美文如饮醇酒。酒,越酿越纯;文,愈久愈香。”这句话出自儿童文学20年经典选刊《岁月留香》,书如其名,在20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磨练出了经典,这是我的爱书之一。“岁月流转,情怀依旧”,它令我感觉到了书的伟大。博大精深的文学告诉了我以前写作的方法,时代的变迁,当之无愧的群书之首。读书中:笑、叹、痛、愤、苦,感觉诸态纷呈。品书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得深,品得真.没有去过长城,但能感触于那一种雄伟;没有去过大海,却能体验那一种汹涌。阅读,是一种奇妙的旅行,能让你感受到别样的风景。 最好是在阴雨天,在那种浓云密布风雨欲来之时,择一部《杜工部诗集》于阳台之上,摇头晃脑,大声朗诵,俄尔风起云涌,大雨瓢泼,莫怕,有杜甫之“安得广厦千万间”为你遮雨。此时,谁不会为之而异常激动?生命瞬间洄游到了那个将倾的唐朝。

若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也不赖,一本《柳河东诗集》马上把你带到了那个“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京城圣地。看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条,”的风情万种,看着“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繁华似锦,心已醉了。难道不够美吗?

你也许会说,这些的确美,但难道就只有这些风花雪月春华秋实吗?怎么会?读书之乐不止在于人生中美丽的风光,更在于人间悲喜剧。

一丝寂寞,一丝惆怅,虽没那种秉烛而读的情趣,然而于静夜之中,万物寂寥之时,慢慢翻开那一部《红楼梦》,感叹那“乃艳同悲,千红一哭”的故事。怎么能不感动,不怅然有所失?不知不觉中,生命早已溶化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淡淡的空气。

尔后,再来一本名古垂今的《三国演义》,浮现有眼前的,便是另一番景象。狼烟四起,群雄并立。关云长杯酒之间斩了华雄;曹孟德举手之间灭了袁绍;周公瑾谈笑之间档橹灰飞烟灭;诸葛亮悲愤而成《出师表》„„这一幕一幕的群臣相斗诸侯相争的表演,让人心弦紧绷。生命一下子和那个动荡的年代融合了。

有人曾说:你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你不能改变生命的宽度,但你却可以改变生命的深度,不知不觉中,读书使我的生命变宽变深。他让我知道何为酸甜苦辣,却何为人处事。读书?怎不是一种乐趣?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的喜怒哀乐与它紧紧地连在一起,它一直伴随着我成长。书给我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它既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又陶冶了我的情操,使我懂得了生活中的美

同学们,读书吧!在你们人生的起跑线上,让书成为你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那样,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你们的灵魂将会变得充实而丰富,你们的眼睛将会变得明亮而深邃,你们的行动也将变得理智而富有创造性。

推荐第3篇:访谈录

调查研究材料

1.采访了老百姓大药房的驻店药师,咨询了该药店药学服务的开展情况及在具体操作中的做法。

李药师:我们药店在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为患者建立药历、对患者进行用药的指导、用药注意事项、日常保健及回访调查,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认可。比如一个感冒的患者前来购药,先了解其基本情况及病情,如年龄、性别、职业、何时开始不舒服的、发烧吗?多少度?是突然发高烧的吗?几天了?全身酸痛吗?有头痛、咽干、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吗?有无眼睛红、痒、鼻痒、突发性打喷嚏等情况吗?因为普通感冒与流感的症状不同、选药不同,普通感冒:以鼻咽部发干,打喷嚏开始,然后再现流涕、鼻塞等症状,发热较低,全身症状轻。流感:发病急,寒战高热(38~39℃)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等比全身症状出现的晚。所以要给予一个准确的判断。在给病人推荐药物时,也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如小孩,老人及孕妇属于特殊人群,有些药物不能选者。并进行用药的指导,告知其如何服用及服用后会出现什么副作用等。并在隔几日后对顾客进行电话回访咨询其恢复情况。

2.咨询了某药店顾客,对于现在药店的服务的优缺点

顾客:优点是现在很多大药店都配备了驻店药师,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建议,而且大多数服务员的态度比较好,对顾客热情。不足的地方是很多药店营业员专业知识不够精湛,有时在买药时会对顾客产生误导,在药物的作用解释方面还不能对顾客进行透彻的说明。而且有时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顾客推荐贵的药但不一定对的。所以提高他们的专业和职业道德素养还很必要。

3.询问了某药店店长在处方药的规范出售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店长:目前很多药店对于处方药的销售还是比较自由,并没有按照规定的必须由医师开具处方才能购买的原则,比如许多抗生素顾客在购买时采取自我判断的方式,往往造成抗生素滥用的情况。所以在处方药销售这方面还应当扩大宣传,向广大消费者宣传处方药的销售使用原则及规范药店的销售行为。

4.咨询某药店店员药品销售比列方面的情况。

店员:药品的销售受到季节性的影响,通常感冒类和抗生素类在春冬季节销量较大,而解暑清热类药在夏秋季节销量大。另外保健药品销售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人,像补钙类的,补铁,补锌等老人儿童是主要消费群体,而美容,减肥类的主要是成年女性消费。

推荐第4篇:访谈录

爸爸,今天我是采访者,你是被采访者。你可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哦。

B: 好。

A: 爸爸,你小时候看的是什么书?

B:那时没书可看,我们都看一种小人书。

A:那小人书是什么样子的?

B:小人书也叫连环画。小人书差不多就是现在的半本语文书那么大,每一页都有故事情节,还有相应的黑白画。

A: 那么小人书都有什么内容?

B:内容很丰富,有古典名著的,比如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有历史故事的,比如《鸡毛信》《刘胡兰》,还有民间传说的。。。。。(笑)

A:那么现在还有没有这种小人书呢?

B:现在的小人书不常见了,由于电影、电视以及动漫等发展,小人书已成为一种回忆,进入收藏市场。它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年代。就算有也很贵了。

A:为什么现在的小人书这么贵了?

B:物以稀为贵呀,东西很少所以很珍贵。还有一种原因是每一种小人书都是手工画的,现在没有人愿意花这么多功夫画这些画。现在大家都看漫画书、电视、电影了。

A:那漫画书是不是人手工画的?

B:漫画是手工画的,但比起小人书可差太远了。

A:爸爸,你小时候买过小人书吗?

B:爸爸小时候买过呀,但买的不多。以前是小伙伴们买几本,交换着看,或者到书店去借。

A:唉!你们那时只有这种书呀,而我们有好多种,比起你们,我们真是太幸福了,不过听你这么一讲,我也有点想看了。

B;说的对呀,所以你们要喜欢阅读,快乐阅读!

范文二:地点;我家

我:妈妈,我是采访者,你是被采访者,你来回答我的问题好吗? 妈妈;好。

我;我最讨厌看书,一看到那些厚厚的书,密密麻麻的字,眼睛就像昏了一样,心想,多长时间能读完啊?

妈妈;(笑)我们人人都不能讨厌书,因为书就是一位教授,能传授给我们许多许多的知识,我们人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而且,多读书,能对我们写作有帮助。 我;妈妈,你看过什么书呢? 妈妈;我最喜欢看红楼梦,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来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也全是女子,自然而然地就应了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家族是因为家中一女子进宫当了皇帝的宠妃而盛起,于是他们天天吟诗作乐,而其中又有两女子非提不可,那便是薛宝钗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她身子弱,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出家当了和尚。

我;没想到,一本书能有这么好的故事,我以后一定也要多读书。

推荐第5篇:中考作文形式一:访谈录

中考作文形式一:访谈录

材料:有一群猴子喜欢偷食农民的大米,农民就发明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他们把一只葫芦型的细颈瓶子固定好,系在树上,再放入大米。

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就把爪子伸进瓶子去抓大米。这瓶子的妙处就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刚能够伸进去,等他抓一把大米后,爪子却怎么也拉不出来了。贪婪的猴子绝不可能放下已到手的大米,就这样,第二天,农民把它抓住的时候,他依然不会放手,直到把那把米放入嘴中。

要求:⑴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⑵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改写。 ⑶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立意角度:⒈为人不可贪

⒉人生要懂得放弃

访谈录 与贪先生的访谈录

这是X报记者(以下简称记)对贪先生(以下简称贪)在狱中的一次采访。 记:您好!贪先生。 贪:您好!

记:贪先生,您觉得在这里生活怎么样? 贪:太差了。

记:您认识到您的错误了吗?

贪:我认识到我犯了极大的错误。在宋朝,我使秦桧害了岳飞。在清朝,我指使和珅贪污了大量国家公款,害死了很多人。在民国,我又让袁世凯答应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在我国刚建国时,我又同意一些国家干部向外国和国民党反动派出卖情报,使国家差点亡在他们手里。而现在,我又指使陈希同、成克杰等收受贿赂,唉-------我错误太大了。 记:你认为他们为什么会听你的?

贪:一个“贪”字。他们太贪了,我就像一张网,一个黑洞,不把他们拉到洞底,我是不甘心的。

记:你觉得人为什么会贪呢?

贪:都是人们安于享乐,利欲熏心,不想付出就想回报的心思在作祟。他们中也有一些人曾经奋斗过,后来感到自己有了功劳开始骄傲,最后和我成了朋友。

记:你一般会采用什么方法呢?

贪:我一般会投其所好,你想要什么,我就送给他什么。不过,这种方法也不是全部有效,有些人意志坚定,不会被我诱惑。

记:你认为中学生有可能被你诱惑吗?

贪:有很大可能。现在的学生很容易被诱惑,漫画、小说、游戏机、电脑游戏,这些都是我战胜他们的法宝。

记:你知不知道这样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贪:我知道,我认识到我错了。 记:希望您能好好改过,再见! 贪:再见!

(但是,贪先生终究是本性难改)次日,贪先生利用看守的贪钱之心再次走出了监狱,国家有关部门发布通缉令,并让全国人民小心他的诱惑,防止他再次危害人类。

推荐第6篇:大姨读书访谈录(五年级作文)

大 姨 读 书 访 谈 录

时间:2012年九月14日

地点:各自在家(通过网络)

欣:大姨,我想问你几个关于读书的问题。好吗?

姨:好的。

欣:大姨,你是怎么看待读书的?

姨: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

欣:我觉得读书应该先读,然后思考知识点并找出故事的中心句。 姨:是的。仔细阅读,体会作者或主人公的真情实感、思想脉搏、精神成长的过程。

欣:还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最喜欢《根鸟》这样写旅行和流浪的书了。

姨:给人某种启迪的书我都喜欢读。

欣:是讲道理吗?

姨:讲道理,也可以是读者自己从中领会道理。

欣:也就是不明讲:自己去分析和感受。

欣:那你每天有多长时间用于读书?都分布在什么时间段? 姨:三个小时。早、中、晚各一小时。

欣:读书对你很重要吗?

姨:乐在其中。也如同吃饭休息一样,平常但不可或缺。

欣:看书时我很开心。读书能让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能让我走向在现实中去不了的另外的时空。

姨:读书让我开阔眼界,让我情感细腻,让我看到不同的风景,体会丰富的博大的爱我常常因此而喜悦。

欣:我觉得充满书香的世界就不会有战争了。

姨:是啊!那一定是美丽的、喜悦的、清纯的。

欣:谢谢您!大姨再见!

姨:祝你因读书而生命丰富!

推荐第7篇:三农问题访谈录

三农问题访谈录

2012年5月2日至4日,夏日乐悠悠,也正值五一劳动节期间,我们组成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采访活动。这三天里我们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劳动人民进行了采访。

记者:现在许多人都在讨论并关注三农问题,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地了解三农问题的实质,为何“三农”问题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

人物甲:三农问题即指: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社会稳定,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农业不得以发展的话,“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2)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三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记者:国家提出三农问题后,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这过程中有没有给农民工带去实惠呢?

人物乙:国家大力扶持农业,对我们农民来说说无异于锦上添花,以前种粮户需要上交粮税,而今此种制度早已被废除,我们不仅不需要纳粮税了,每年都还可以按照土地的多少,获得相应的现金补贴或者其他。

记者:现在子女随父母去其务工的城市上学和高考户籍都不再受限制了,取消了本省户籍只能在本省考试的限制,异地也能就读高考了,留守儿童就多了很多,您觉得取消户籍限制实际作用大吗?

人物丙:就我个人感觉而言,取消户籍限制对外来务工者的意义很大,外来务工者常年在外工作,很少有机会回家,大多都只能在春节回家陪伴家人,并且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心孩子和辅导他们的学习及教导他们如何做人,因此孩子会觉得自己被忽略了,感觉没人疼,没人爱,没人管教,长此以往就会养成孤僻的性格,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也不愿意学习,一天就知道瞎混,而以前在外读书的异地考生又不能在省外高考,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在那个极少回去的老家,始终找不到家的感觉,而且外地教材也与本省的有所不同,这种巨大的落差也让孩子的心里产生了变化,他们难以适应这种现状,高考结果就不言而喻了。现在子女可以随父母去外地读书高考了,再也不用担心异地高考的问题了,子女也可以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学习成绩也就日渐提升。

记者:你觉得进城务工保障多吗?

人物丁:我们作为外来务工者,拿着外地户口,自然就不能享受到当地政府所制定的一些福利政策了,而且也很难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因为在大多城市都没有针对外来务工者来制定出一定相应的保障政策;还有就是大多在外务工的农民工都没有多少文化,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工作也不签合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又不懂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时常被骗,导致工资被拖欠,呈现出农民工“打工难”的社会现状,在城市里租不起好的房子,只能住着漏雨的棚屋,吃着粗茶淡饭,日子很是清苦。

推荐第8篇:“文革”访谈录

谈“*”的经历

——采访爷爷、姑姑口述访谈录要

本访谈目的:上八年级《*的“*十年”》一课,单单讲解课本和参考资料的知识难免比较枯燥、单调,有必要采访一些经历过那个*的年代的人们,从他们的经历能更加生动、全面理解历史。对于我上好这节课,必定要很大帮助。

访谈对象:爷爷(75岁)、姑姑(50岁)

访谈人:我 访谈地点:爷爷家 访谈时间:2011年12月21日

一、访谈内容

我:爷爷,姑姑,我知道你们都是熬过苦日子的人,亲身经历了很多事情,今天想向你们了解一下你们的“*”期间的一些经历和感受。那你们现在对“*”还有什么印象啊?

爷爷:我印象是六几年“*”开始的,具体时间我记不清。在当时一下子说打左派,一下子又打右派,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爆发“*”了。 我:恩恩,“*”是66年5月爆发的,一直到76年10月才结束的,整整持续了10年。那姑姑你对“*”有什么印象啊?

姑姑:我是60年出生的,爆发“*”的时候,我还很小,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也记不清楚了。我只记得那时在池塘边,堆满那些香炉、灯盏等拜神用具,我们小孩子觉得好玩,就捡来玩。 我:爷爷,那些香炉、灯盏是怎么回事?

爷爷:那时候要“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凡是“四旧”的东西都要被破坏,被砸毁。香炉、灯盏等拜神用具,这些都属于“四旧”的东西,当然要被破坏,通通都抄了堆在池塘边啊。 我:那我们家那些香炉、灯盏等拜神用具也被砸毁了吗?

爷爷:没有没有。我们这些农民家庭,我们是人民群众,谁敢来我们家破坏啊!谁敢来就打死谁!

姑姑:那破坏什么人的这些东西啊?

爷爷:“四类分子”啊。“四类分子”你知不知道啊?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这就是“四类分子”。那时候就专门对付这些“四类分子”,“四类分子”被批斗,被打,家里被砸,很惨的。 我:那都是什么人负责批斗“四类分子”的?

爷爷:那还用说,红卫兵啊。

我:我知道红卫兵。红卫兵是“*”期间的特殊人群,大部分由年轻的学生组成。红卫兵并不是真正的国家军队,而是一种特殊的群团组织,是文化大革命中冲击原政权、巩固社会主会成果的重要力量。那姑姑你有没有做过红卫兵啊?

姑姑:没有。那些红卫兵都是从大城市来的,从广州坐船来的,我们农村没有做过红卫兵。

我:那我们村子有“四类分子”吗?他们后来命运如何啊?

爷爷:我有一个父辈的叔叔就被划为“四类分子”,他那时候差不多被红卫兵打死。如果不是村子里的人帮他,他肯定会被打死的。

我:那时人们是怎么帮他的?难道就不怕红卫兵知道,自己都会被打死啊? 爷爷:反正大家就是同情他,不想他被打死。所以一知道红卫兵来,就叫他快点躲起来,反正不让红卫兵知道。其实就算把他藏在自己的家里,那些红卫兵都不敢进你家搜查的。那时红卫兵看到我们这些群众,他们对我们很客气的,很恭敬的,就算我们群众打了他们,他们都不敢还手的,当然我们也不会无端端打人。

我:为什么红卫兵这么怕群众啊?

爷爷:你都不知道,当时的口号是“发动群众闹革命,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群众的地位是很高的,毛主席都让红卫兵向群众学习啊。那时候红卫兵只来了几个月就被调走了,有人说是红卫兵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也有人说有些特务分子混进红卫兵里,特地来捣乱的,来报仇的。 姑姑:那时候红卫兵打死很多人,后来“*”结束,很多红卫兵却被人打死。

我:那时候要“发动群众闹革命”,那大家是不是整天闹革命,大家都不工作啊? 爷爷:当然不是啊,手停口停,大家不用吃饭啊?大家还是一样去耕田。那时的口号是“抓生产促革命”,群众的日常工作还是一样照常。 我:那当时大家都是怎么参与“*”的?

爷爷:学毛主席语录,背毛主席语录。白天在田地工作,晚上就开会。开会前,一定要说“毛主席万万岁,林彪身体健康”,开会主要是学习毛主席语录,大家就坐在一起学毛主席语录。我那时都做过辅导员,读毛主席语录给大家听,然后大家就一起背啊。如果你开会迟到了,你就要背毛主席语录。 我:如果背不出来,怎么办啊?后果很严重吗?

爷爷:背不出来,就教到你会背为止,也不会说有什么严重后果。那个年代,每个人都会背几句毛主席语录,有时有人来检查,你就算正在田地里工作,你都要马上停下手中的工作,背毛主席语录。

我:姑姑,你小时候读书的时候,有没有因为“*”而停课? 姑姑:没有停过课,还是一样读书。 我:那有没有要学习毛主席语录?

姑姑:要啊,每天都学习毛主席语录啊,一个小小的红本子就是毛主席语录,就要你每天读。

我:那除了学习毛主席语录,还学习其他吗?

姑姑:每天都要学毛主席语录,也要学其他科目。不过晚上在家都要学毛主席语录,有时老师会来检查你是不是在学习毛主席语录。那时候晚上就点着火水灯在学毛主席语录。

我:那“*”期间,大家的生活会不会比以前差了,生活会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爷爷:没有,还是差不多,没有什么影响,还是一样照样过生活,就多了一样要学习毛主席语录,要背毛主席语录。

我:那76年10月,“*”结束的时候,大家有没有特别地高兴? 爷爷:没有,还是平常一样过日子,一点特别都没有。。。 我:那爷爷你是怎么评价整个“*”的?

爷爷:反正那时候分两派,也不知道红卫兵和“四类分子”,哪一派才是好人,我们这些群众能知道什么啊?反正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那时都说阶级,有毛主席一天,就要阶级,就有阶级革命。

二、采访感想

说真的,对于“*”这段历史,比较感兴趣,一直看了很多书,可以说了解了挺多的。但是经过这次采访,再也不敢说自己了解挺多了,因为之前都是通过书本了解,果然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为改变了自己一些自以为是的看法。

我们都知道,“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间由毛泽东同志发动和领导的一次政治运动,历时10年。是由于毛泽东同志错误的估计当时我国的政治形势及党和国家的政治状况而发动的,被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内乱,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一厢情愿地认为在“*”这10年中,除了毛泽东、林彪、江青等少数人,全国各族人民都深受灾难,以为刘少奇、彭德怀的悲惨遭遇只是全国人民悲惨遭遇的典型代表而已。而通过本次采访,我了解到至少在农村地区,所遭受到的“*”的负面影响其实是很小的,日子还是像以前那样子过,没有遭受任何人身、财产安全等等都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所以,从书本上了解到的,当1976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公布粉碎“四人帮”的消息,10年“*”浩劫结束的时候。人们奔走相告,

兴高采烈,大众举杯相庆,很多地方酒类销售一空,全国一片欢腾。而我们村子里的人们还是日常平静地做着各自的工作,还是像往常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到一句古话,就是“山高皇帝远”,没有在“*”期间经历过深重灾难的人们,是不能体会到“*”结束所带来的饿胜利的喜悦的。

关于红卫兵问题,我想在农村中的人们应该是不怎么了解的。在毛泽东的支持和林彪、江青等人的煽动下,红卫兵以“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为名,走出校门,“杀向社会”。他们砸毁老字号的店铺招聘,更改街道名称,任意批斗所谓“反动学术权威”。闯入民宅查抄死人财物,焚烧古典名著,捣毁文物字画,破坏名胜古迹,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损失。这些都是无法磨灭的。但是红卫兵也是时代的悲剧,在本来应该好好在学校读书学习的年龄,对于对毛泽东的崇拜,单纯、满腔热情地响应“*”的号召,去造反,去破坏。。。那个年代是国家的悲剧,更是那一代青年人的个人悲剧。

这部历史,有着当时的革命者怎样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标。我们研究的不再是大历史,如果深入到目击者,也许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史料。这一辈的我们,在改革开放光环的包围下成长的时候,很难会理解到过去曾经有过的斗争的政治,这段政治史怎样演变,怎样发展,结果怎样。通过了解别人的一些人生经历,我们或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全貌,能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

推荐第9篇:周有光访谈录

周有光、周晓平父子访谈录

(插入访谈照片及文字说明)

口述:周有光(简称“周”)、及其子周晓平(简称“平”) 时间:2013年12月8日 地点:北京周有光寓所

采访:朱小怡、俞玮琦、杨婷(简称“访”) 整理:朱小怡、俞玮琦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 ),江苏常州人,原名周耀平,“有光”是他的笔名,后以“有光”自号。1918年入常州高级中学(江苏省立第五中学)预科,1923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主修经济学。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为抗议帝国主义暴行,跟随师生脱离圣约翰大学,共同创建私立光华大学。1927年,从光华大学商科毕业,留校担任助教兼光华附中教师。1933年,与张允和结婚,之后留学日本。1935(?1936)回国,任教于光华大学,同时在江苏银行工作。抗战期间,举家避难四川,任职农本局。1946年至1949年,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工作。1949年回国后,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上海财经学院教授,讲授经济学。1954年(?1955),任职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改革方案。“*”期间下放宁夏。1976年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编审之

一、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等。1988年离休。离休前后始终笔耕不辍,著有《语文闲谈》、《世界文字发展史》、《百岁新稿》、《我的人生故事》等书籍多种。

周晓平:(请补简介)

访:周老您好!很高兴有机会拜访您。我们最近想对圣约翰大学和华东师大关系做些研究,您是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的老校友,可否谈谈当时的求学经历?

周:非常高兴你们来。我是1923年进圣约翰大学的,人家都误把我这个“23年”改为“32年”,说是不可能那么早,其实没有错。那个时代和今天完全不一样。当时中国大学教育并不发达,北京大学很有名吧,但有多少学生呢?据说只有200个。圣约翰大学号称有1000个学生,实际上是500个大学生、500个附中学生,这是规模最大的学府了。所以那个时候圣约翰大学很有名。它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大学,起初是两个学院,后来合并成圣约翰大学。当时在圣约翰,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都是通识教育。专业也分得很简单,文科、理科,医科是在别的地方上的。以前没有分那么细,跟现在不一样。

访:您在圣约翰大学的时候上过哪些课?有专门学习过语言学吗?

周:钱基博先生教我们古文,他很有趣,一来学校就叫我们写文章。我是在中国人办的的中学念到大学的,所以我会用毛笔写字,但许多人不会,就用钢笔写。钱基博说凡是钢笔写的全部退回去重新写,一定要用毛笔。语言学的课我没有正式选修,是旁听,没有学分。我当时主修经济学,但的确对语言文字学感兴趣,于是去旁听一个英国专家的语言学课程。那个时候和现在不一样,我们什么课都可以去旁听,用不着申请。圣约翰的Campus Language(校园语言)是英语,不算外语,文科生和理科生分别还要学法语和德语,所以学生除英语外,法语和德语普遍都很好。当时外交界很多都是我们的同学,比如顾维钧,名气很大。有一次我们要去欧洲旅游,到领事馆办签证,走出来一个领事也是我们的同学。现在全世界圣约翰大学的校友很多,每隔两年开一次校友会,很有意思。今年在台湾开,我年纪大了,不方便去。

访:1925年,圣约翰大学爆发“六三”事件,500余名师生离校另立光华大学,光华大学的办学模式跟圣约翰大学有什么区别吗?

1 周:光华大学实际上还是按照圣约翰大学的方式,强调学生自由,教授治校。当时的光华是很好的,不仅上海学者,各地学者也来上课,比如徐志摩就来光华上过课。我去光华以后还跟圣约翰一样,主修经济学,很自由。我的夫人张允和刚进光华大学时学的是化学,后来转到文学院。那个时候,即使你已经学到二年级、三年级,仍然允许改学科。今天讲起来可能大家都难以理解吧?允和她们是光华大学招收的第一批女学生,因为以前女子是不能进大学的。那时候上海各大学开始实行男女同校学习。光华大学建造了女生宿舍,组织女同学会,张允和被选为第一届会长。她在光华大学的时候,国文演讲比赛获过一等奖。一个女同学成为大学演讲比赛的冠军,这在当时轰动了整个校园。

访:我们看到圣约翰大学也好,光华大学也好,当时在学生培养上,都有一定的自由度。您如何看待这种培养模式?

平:当时是强调通识教育。我在光华附中念了2年,然后1951年整个光华附中和光华大学就并到华东师大了。孟宪承先生还来做过关于教育的工作报告。当时我们光华附中都是光华大学的老师来讲课的,物理、化学、生物、数学,都是光华大学的教授来附中教学,我们几乎把大学一年级的课程都上了一遍。

周:今天来看,圣约翰的种种经历实际已经过去了,今天的大学有新的变化,不宜照搬。圣约翰也好,光华也好,过去的模式今天能够参考的其实并不多。我认为要多参考现在国际上的新情况,才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国际的情况,这一点我们做得还不够。我有一个观点,就是要从国际、从世界来看中国,不要从中国去看世界。

访:您跟华东师大首任校长孟宪承很熟悉,“六三事件”中他从圣约翰大学离校后在光华大学待的时间很短,能否谈谈他的有关情况?

周:孟宪承原先是圣约翰大学国文部主任,也是光华大学的重要创建者之一,光华大学成立后,孟宪承没过多久就去别的地方工作了。为什么呢?他不愿意人家批评是他把母校拆掉的,所以他避开光华,到另外的地方去工作,再后来是到华东师大担任校长,是这么一个关系。

孟宪承先生可以说是我的恩师。我离开圣约翰大学到光华大学,读了两年。读书的同时,我在校长室担任中英文文书。这个职位有80个学生考,我考上了,一个月津贴30元,可以补贴读书的费用。后来大学毕业,张寿镛校长让我留校教书。没过多久,孟宪承先生让我跟他一起去搞民众教育,他说一个人不能在一个地方待三年,超过三年,你就麻木了,没有进取心了。他也是这样,过两年就再找一个地方,这样能够增加阅历和经验。他说要去无锡乡下一个新办的江苏民众教育学院,就把我也带上了。去了不久,浙江也在办一个民众教育学院,他又把我带到杭州。

孟宪承先生的教育理念非常好,在当时整个教育界都属于很先进,可以说比美国的教育家还要先进,比丹麦的教育家还要领先。他虽然有精英主义,但他是民众教育家。民众教育,就是要面向群众,而不是面向贵族。我还帮孟宪承翻译过一本关于丹麦教育理论的书。丹麦曾经是一个贫困落后的欧洲农业国家,它之所以能摆脱贫困,发展成为先进的工业化福利国家,与教育家们提出的一套改革办法很有关系。中国当时不了解这些,教育思想都是从美国来的,这跟胡适的宣传介绍有很大关系。

平:英国是精英教育,而民众教育是面向民众,希望所有穷人都能通过教育学会一门技术。比如搞农业,那你最好懂一点生物。这就类似于今天群众化的职业教育。我父亲长期跟随孟宪承,受民众教育的影响很大,虽然他学经济学,可以在银行里工作,赚钱多一点,可他还是跟随孟宪承去搞民众教育了,包括他后来搞汉语拼音也是为了民众教育。

访:1935年您从国外回来在光华大学任教,后来又是如何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

周:1935年我从日本回来后在光华教过书,后来到银行工作,抗战胜利后被派驻美国,1949年回国,在复旦大学教书,还是讲经济学。但几年后调往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从此就跟经济学完全没有关系了。当 2 时中央很看重语言,为什么呢?新中国成立了,要建设一个新国家,可是85%的人都是文盲,要改变这种状况,文改会的工作很重要。这之前有个有趣的故事,我给你们讲一讲。当时,解放军里面出了一个人,叫祁建华。祁建华在部队是搞文化教育的,他看到招来的

18、19岁的新兵都是文盲,就创造一个“祁建华速成识字法”,教他们每天学几个字,一个月下来能学几百个字,这个月还不识字,下个月就能看《人民日报》了。一点不假,是真的。当时郭沫若还做了一个报告,推广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并号召全国文化工作者向他学习。后来,这个速成识字法推广到工人当中,却不行了。为什么呢?因为工人年纪大,也不能一天到晚识字。再后来推广到农民那里就更失败了。因为工人、农民都有事,晚上都累得不得了,不可能一下子记很多。两次推广失败之后,中央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周总理做报告,征求大家的意见,于是我们提出,这个事情很重要,但不是三天两天可以解决的,恐怕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会议之后就决定成立一个新机构,叫“文字改革委员会”,专门抓这件事。于是把我从复旦大学调了过来。这个变化很大,是我自己也想不到的变化。我说文字语言学我是业余搞的,是外行,不行的。他们说这是新的事情,大家都是外行。领导这样讲,我就不好意思了,就调过来了,从此和经济学脱离没有关系。当时文字改革委员会很受重视,我们的工作条件也比较好。这个过程许多人都不知道。

访:华师大现在在做一件事,与纽约大学合作创办上海纽约大学。您对中外合作办学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周:跟国外的学校合作交流越来越多,这是好事。我们的确需要多了解一些外面的情况,有许多我们不能想象的事在国内是学不到的。我也去维也纳大学讲过一段时间课。维也纳大学是奥地利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到现在已经六百多年了。这是一所高度开放的大学,学校的图书馆老百姓都可以进去看书。再比如美国,它们的大学普遍都有讲座,公开的,大家都可以去听,有些讲座记录还汇编成书出版。国内大学我知道清华是这样做的,我去做过讲座,后来出版了一本关于讲座的书。我认为,讲座是学校和社会进一步联络的好办法。北京做过调查,大学生毕业后最想干什么,十个里面有九个想到美国去,去学习他们先进的东西。现在大量学生去美国留学,我认为一定会有好的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三年五年就能显示的,而要十年八年,甚至更长。

现在整个世界发展很快,英语在全世界像洪水一样,日本甚至在讨论要不要把英语规定为第二国语。我们也要努力掌握好英语这门工具,让它为国家发展服务。日本人自己开玩笑说,现在“Nihon”已经没有了,只有“Japan”。我是乐观主义者,相信社会总是发展的,虽然道路弯弯曲曲,但只要把握好前进方向,就没有大问题。

推荐第10篇:师长访谈录

师长访谈录

一.关于学习

初来大学,看到课表,发现法学院的课少的可怜。从高中那快节奏的紧张学习生活中走出来,一时无法适应,也不知如何面对新的学习生活,不知如何规划学习生活,在和学长学姐的交流后,得到了如下几点意见: 1.要给自己制定合理目标,目标不要太空太大

2.坚守高中的学习习惯,按时预习复习,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

3.每天坚持写日记,锻炼文笔,保持良好的思维习惯 4.勤于思考,对于法学院学生,思辨能力尤为重要

二.关于生活

我们的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离开家开始新的生活。从黑龙江来到江苏,经历了水土不服,知道身边会是新人新物新事,有期待又有恐惧。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个性,相处之后,不免出现不一致。对于生活学长学姐也给出了有用的意见: 1.提升自己的独立能力,你的父母不能时刻帮你做任何事情

2.学会和室友相处,学会宽容 3.掌握安全知识,人心是看不清的 4.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

三.关于未来

我们现在已经成人了,或许又没有,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有责任心。思考未来,不要让自己草草过完四年生活,需要考虑就业以及其他问题,要让自己充实。 最后,学长学姐带给了我寄语: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第11篇:中学校长访谈录

中学校长访谈录

xxx中学是一所县直初级中学,地处峪口镇峪口村。学校占地面积17500㎡,建筑面积8990㎡;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有在校生552名,12个教学班。

近几年来,在县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学校硬化了操场、新建了学生宿舍楼,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去年以来,县委、政府更是加大了再振教育雄风的力度,公开选聘校长、重组领导班子、整顿教师队伍、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学校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xxx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有着近四十年的办学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外调、学生外流、教学成绩下滑,学校发展面临困境。振兴和发展四中教育,要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和谐发展。

二、强化学校管理。

1、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

2、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3、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三、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1、坚持每学期开展能够展示学生特长的系列活动(如运动会、演讲赛、歌咏赛、晚会等),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2、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教育,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多元化成才,不断改善条件、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向规范化、科学化、质量化发展,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四、深化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水平。力争在一年内打造一支思想过硬、师德规范、业务精良、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教师队伍;两年能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三年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学生流失率有效降低,教学成绩有显著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均有明显上升。

我相信:有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有全体XXX人的团结拼搏、努力工作,xxxx中学一定能走出困境、再创辉煌。

第12篇:访谈录4

恰同学少年,商学院青年学子风采展之科研创新篇——宋振兴访谈录

作者:商学院

来源:商学院团总支

时间:2007-11-15 8:59:00

返回

宋振兴,商学院0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获奖情况(部分):

05年第五届“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中凭借《蜂毒的开发和利用》商业项目策划书获校级三等奖;06年“金秋十月”学术征文比赛中凭借《威海休闲渔业发展浅析》获得一等奖;07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分获一等奖、二等奖,其中《探寻羊山》一文获得社会实践论文一等奖;07年“阳春三月”学术征文比赛中凭借《资源枯竭型乡镇产业转型问题分析》一文荣获优秀奖;在07年第一节科技立项中,参与《针对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贫困生心理调查研究及相关活动政策研究》,并获得校三等奖;参加07年第十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凭借《基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需求,构建人文化资助政策实施范式》一文荣获三等奖;2007年暑期组织“‘鼓舞的灵魂’文化保护调研宣讲团”开展实践活动,被评为校级先进团队,获得校级实践优秀个人,并获得暑期实践报告三等奖。

其中《威海休闲渔业发展浅析》一文已在《中国渔业经济》全国期刊上发表;《资源枯竭型乡镇产业转型问题分析》已被《安徽农学通报》编辑部采用。

主要事迹:

1、05年,参加军事爱好者协会,并于次年选为协会秘书长,在职期间,社团被评为校级十大优秀社团;

2、06年,在班级内任组织委员,组织班级参加“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活动,并参加特色班级网站设计大赛,获三等奖;

3、07年,参加第二届科技立项,目前已提前完成科研任务。

宋振兴访谈录

博闻强识 科研之荣

2005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宋振兴同学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他话语朴实真诚,笑容谦和平易,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问:学长,你在学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这些活动会不会影响到学习呢。你是怎样协调学习和学术上活动之间的关系呢?

答:其实由于学术活动投入时间比较多,学习的时间必然会减少。所以我主机是上课认真听课,考前投入地复习,提高学习效率。其实学校活动的时间安排还是很合理的,只要自己抓紧,学习的时间还是很多的。

问:学长参加了很多学术方面的活动,那是什么样的动力使你一直坚持下来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呢?

答:是兴趣吧。其实我参加活动的主题和我的专业的联系并不多,但是因为我很喜欢有关农业方面的知识,所以平是这方面的书看的比较多,这样在做这些项目的时候就有自己的想法,也有东西可写。

问:在参加科技立项的过程中,学长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呢,你是怎样克服的呢?

答: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在挑战杯和实践活动组队的时候。因为当时参加的同学都很优秀,每个人身上都有亮点,而这些亮点会互相抵触。所以,我们队一开始的成绩并不好,但后来能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们把所有人的亮点整合了起来,集中爆发。这样团队就有了凝聚力,成绩也就越来越好了。

问:参加了这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呢?

答:其实在社会实践中对专业知识的扩展并不是我最看重的,在实践过程中,我拓宽了眼界,扩大了人脉,让我成长主许多,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问:学长能为大一的学弟学妹们提一些建议和忠告吗?

答:我希望你们在平时的时间多看一些书,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增加自己的底蕴,对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再有就是要和老师建立长期的联系,毕竟老师在专业学习方面的经验是十会丰富的,多和老师交流,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祝学弟学妹们有一个充实并且精彩的大学生活。

短短几十分钟的采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勤于思考,谦虚沉稳的山大学子,每一份胜利都是努力的结果,每一次成功都是汗水的结晶。宋振兴学长在科研方面的成果,不仅仅是机遇与幸运的降临,更是智慧与辛劳的结合。他用耕耘诠释了“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山大精神。希望学长的经验可以指引我们走好大学的每一步。

商学院记者:苏春静徐亚超 李文瑾 韦佳楠

后记——

宋振兴学长的采访印象

“虽然不是每一份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结果。”这是我们对宋振兴学长短短几十分钟的采访的总体印象。

宋振兴学长在科研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科研上。虽然其中有许多的困难,甚至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成效甚微。可是他并没有灰心,他认为只要努力了,经过了深思熟虑,这种经历就是一种收获,就没有浪费自己的韶华。

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我们,懵懂稚嫩,面对如此深沉,有内涵的学长,我们有万分的感慨。他启示我们要为渺茫的大学生活定一个目标,努力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发展。可能我们的兴趣爱好会遭到别人的质疑,会经历挫折困难的考验,但无需多虑,坚定自己的步伐,向前走吧,我们的未来正在前方熠熠闪光!

商学院记者:徐亚超

第13篇:寒假访谈录

寒假访谈录

1月20日清晨,天气晴朗。在朝阳中,我从315国道进入株林镇达城村,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三进三联三助”活动之旅。

达城村地处株林镇腹地,315国道穿村而过。一条玉带似的水泥公路从315国道旁蜿蜒伸往村委会,又连接着通向各个村民小组,贯通着农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土家吊脚楼风格的新民居和葱绿的茶园,在朝阳的辉映下显得生机而诗意。

第一次到达城村,村主任姜生很热情地带路,我们首先来到8组王新华家,我向老人说明来意,老人拿出一张他绘制的组级公路施工图纸,向我讲述了他和另一个共产党员7组谭儒习花甲之年修路比承诺兑现的故事。

这两位老人2011年3月都已年满六十,中等身材,身体都十分硬朗而精神。2010年10月,村里召开“亮身份、作承诺、当表率”会议,王新华面向全村党员群众宣布:“明年3月,我就满60岁了,在此之前,我承诺将8组至315国道的4公里断头路修通。”谭儒习接着表态:“我明年也满60岁,再怕没能力为组织为村民做事了,我承诺将白杨坪下街至百草池的3公里泥泞人行道改成公路,方便百多个

学生上学。”两人承诺后,为解决资金问题,都七借八凑找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钱,请来挖机轰轰隆隆就干开了,正好两个人又都在2011年3月前兑现了承诺,修通了路。两位老人还带我看已建成的公路。走在新修的路上,激动中多了思考。这不是简单的路,而是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热爱家园、改变生存生活环境的富实之路。这两位老人不图名不图利,家里也没多少闲钱,却不顾家人和亲朋的劝阻,到说通亲朋好友参与修路,用实际行动兑现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想到此处,这对我们工作在机关、生活在城市的人,是一堂深刻而动人的党性教育课,让我的灵魂经受到一次洗礼,在乡村沐浴到两个平凡老党员的精神光芒。

接下来,我拜访了返乡创业户田凯。田凯曾是株林镇卫生院的一名医务人员,2005年停薪留职,下海创业,有了一些积蓄。2010年,他看准达城村紧邻国道、新农村如火如荼的发展前景,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达城村,将8组、7组三面环山的低洼地租赁经营。他计划将租赁的土地分三期开发,总投资500万元,借新农村建设打造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我到了他的开发现场,他投资5万元修通的公路和一期的农田水利综合利用水库及稻田里,十几个工人正在搞旱育秧苗。田凯向我描述了他的美好蓝图:第一期实施山水农田防洪抗旱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投资40万元,整理农田44亩,实行生态种稻养鱼;第二期按照旅游景点和视觉美要

求,铺设卵石河堤、石板路,植造果园、养殖园和景观林;第三期利用周边弧形天生拱桥、洞湾、亭子等自然风光资源开发生态旅游农家乐,形成农业体验、生态、立体的开发格局,并带富周边,真正实现共同富裕。

为此,田凯白天搞开发,晚上挨家挨户做工作,甚至深夜到城市工地找在外务工的村民协商土地流转及共同创业相关事宜,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创业已有了良好的开端。我想,田凯在医院时是一名尽职尽业的优秀医生,辞岗回家实实在在创业,是党员在哪儿都像颗钉子,扎得下根。我作为一名按部就班的政府机关干部,看到田凯干事创业的劲头和宏愿,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实在令人感动。一个党员干什么事不能是临渊羡鱼,我们应该把干事创业作为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选择,永远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夕阳中,我来到堰塘口组“空巢老人”宗友才家,老人今年65岁,两个儿子全家为了生计在外打工,每年过年才回家一次,老伴体弱多病,家里还有6亩多的茶园需要侍弄。在老人茶园里,我帮老人挑粪淋茶苗,边劳动边拉家常,老人说:“现在惠农政策好,都兑现了。上面提倡建设仙居恩施,干部动员我们建设新农村,政府给农民这么多实惠,自己也要搞,自己一人是不行的,就动员两个儿子回来搞。”

交谈中不知不觉夜幕开始降临,我目送着老人带着微笑收工回家了。

在回村委会办公室的途中,同行的村主任姜生告诉我,2009年,达城村开始规划建设新农村,在市委组织部等相关单位驻村帮扶下,近两年来,政府投入300多万元,农户自筹500多万元,全村发展茶叶3200亩,硬化了12公里的村级公路,100多户建成了“坡屋面、白面墙、小青瓦、木门窗”风格的特色民居。村里8个干部除春节外,其他节假日几乎放弃了,还感觉时间不够用。和他们交流之后,被他们不怕苦、不畏难、乐于坚守的精神而震撼。

这天,心中升腾起一轮朝阳。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心中神圣的图腾,和谐图景内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第14篇:文化访谈录

父子情 “老马”“小马”体验不同

马季:儿子小时候寄养在别人家,再见到他时他叫了我一声“叔叔”,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马东:上小学被人叫“小马季”的时间多过叫马东。

马季听到记者想让他谈儿子马东,特别高兴,“我自己没什么可说的,说儿子的话却多得是。”儿子长大了,成人了,立业了,但是最让父亲难忘的还是他小的时候。

马季说,马东是他的独子,1968年出生的,属猴,儿子出生后他喜欢得不得了,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年代,小马东出生不久,马季就把他寄养在别人家了。“儿子都几岁大了,我才回到了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儿子。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到了他寄养的家,一进门就看到他在桌子下面淘气。那家阿姨喊他:‘小马东你看谁来了?’马东从桌子下面爬出来,特别郑重地给我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大声说:‘叔叔好!’听到这话当时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提起这事,马季的声音很温柔。

说到儿时的马东,马季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马东上小学的时候我只知道做父亲的要教育他好好学习,让他放学早点回家。但是那时候马东的能力就很强,很小就喜欢写诗,参加了学校的‘诗社’。放学后经常在外面写完作业,然后跟同学一起搞活动。当时我不知道啊,看到他总是放学不回家,有一次我发火了。马东也急了,一下子打开书包把写好的作业给我看,跟我讲他都做了什么。从这我也知道了,教育孩子要有的放矢,他的做法让我心服口服。”马季由衷地笑了。

父亲对儿子的成长记忆深刻。但是马东却说自己童年的“苦恼”很多。

“父亲是名人,同学们都知道,上小学的时候被人叫‘小马季’的时间多过叫马东。在外人看来可能有很多优越的东西,但是身在其中你就会发现‘烦恼’很多,有人会莫明其妙地喜欢你,反正小时候的那种心态我现在也说不好。”

如今人们在介绍马东时仍然会说“这是马季的儿子”。压力是无形的,尽管不是同一个职业,但父亲的名声仍然会罩着些影子过来。“这是没办法的事,我无法想象父亲不是马季的情况是怎样的。至于他的影响,当然会有,任何父母都会对孩子有影响,我受到的影响不比别人少,也不比别人多。”马东说,常有人让他讲述与父亲之间有趣的故事,“我讲不出来,我们父子跟普通家庭没有区别,不可能像说相声那样。”

相声主持 爷俩各忙各的

马季:我不赞同他学相声,他刚开始要做主持人,我也没当真,没想到现在做得还真有模有样。

马东:谁说父亲说相声儿子也得说了?

马东没有子承父业,但是同样玩起了嘴皮子,而且还玩出了名堂,如今马东与崔永元、窦文涛一起并称为中国脱口秀的“三驾马车”。

马季说,他一直不赞成马东说相声,“我干了一辈子相声,相声这门艺术有它独特的地方,不是谁有说相声的愿望或者经过努力就能说好的,爸爸说得好,儿子也不见得能够说好。”马东小时候,经常有姜昆等人到家里来,“我们在这边研究相声,有时候马东也偷听,让我发现了我就会把他撵出去。我希望他能培养出自己的爱好,不要受我的影响太多。”

果然,马东并没有对相声产生多少兴趣,18岁赴澳大利亚留学学习计算机,但是一次看到了胡瓜主持的脱口秀节目,突然意识到这种工作是如此迷人。马季说:“当时马东跟我透露了这个想法,但是我没当真,年轻人嘛,想法总会变的。没想到他坚持下来了,还做得有模有样。”

27岁马东回国后又跑到北京电影学院读书感受艺术氛围。1999年,恰逢湖南卫视招聘主持人,马东去了,而且很快成了《有话好说》的主持人。马东说,第一次录制节目的时候,他竟然紧张得心脏狂跳不止。就这样从紧张到从容,马东与《有话好说》一起走过了八十多期,从样片到制作、从策划到主持,每一个环节马东都会尝试去做。后来马东又来到中央电视台主持《挑战主持人》,一干就是四年。今年《挑战主持人》又进行了大改版,同时他还担负起一档文化含量很高的《文化访谈录》的制片人兼主持人,两个栏目的工作都挤到了一起。“为了工作方便,这两个栏目的办公室设在一起,但是两个思路总是交织在一起,我的脑袋都要裂开了。”累的结果是马东瘦了、减肥了,至于瘦了多少,马东坏笑起来:“这个我不告诉你。”

儿子做主持人,马季时刻关注,“他的节目我每期都要看,我还经常找崔永元这样的主持人帮忙指点一下。”马季说他觉得马东主持的闪光点在节目结尾,每期都很精彩。有时候发现节目有些闹,他就会给马东打电话,儿子很能听取他的意见。其中有一期《文化访谈录》,马季还成了座上宾。

合家欢 春节团聚乐融融

马季:儿子、儿媳都很孝顺,我对孙子不强求。

马东:妻子?打死也不说!

马季说,春节几天儿子、儿媳都回家了,“儿媳是马东在湖南主持《有话好说》时一个栏目组的,现在也在一起工作,他们都很孝顺。”马东是马季的独生子,不急着抱孙子吗?“现在的年轻人都应该以事业为重,什么时候抱孙子随他们吧,我不强求。”

提起妻子,马东则摆出一副“打死也不说”的架势,“我们俩有过约定,谁也不准在外面说对方。抱歉了,这个真不能说,还是那句话,跟普通家庭一样,我们走下荧屏本身也是普通人。”

第15篇:董事长访谈录

做一个有信仰的人—陈勇先生访谈录

何庆

一个有信仰的人是从来都不在乎外界强加的干扰,对于自己认定的任何事物都会坚持下去。而这种人的内在思想会表现出来一种外在形象,并且散发出一种自然的魅力,更是一种人格的伟岸,进而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其身边的人。这种影响和管理无关,而是一个人的思想在不断思考和学习的过程中达到的一种高度,是一个人内在和外在的有机结合,是属于这个人的独特的个人魅力。董事长陈勇先生便是这样的一种人,1983开始创业到现在,从渝江木器厂到大足龙水商业城,再到海潮物业,直至现在的基业控股集团,近三十载的时间,他开创了基业的先河,引领着生生不息的基业人。

采访实录

朴实的成功。

小编:据我所知,您创业之始当时是没有涉及到地产行业,那么是什么样的一个机遇让您从事房地产行业进而有了如今的成就? 陈勇董事长(以下简称董事长):我以前做过司机,当过业务员,在深山老林里搬过木头,后来开始搞建筑,慢慢的涉及到地产行业。重庆的直辖造就了许多乘势而起的商人,我也赶上了当时的大潮。直辖之后,整个重庆全面发展,到处兴建高楼大厦,处处可见钢筋混凝土的身影,转眼间地产行业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肉馍馍。在九坑子的时候,我们成立了海潮物业,当时公司接了最大的一个项目—阳光心

殿,这个项目的成功是整个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为以后的进步夯实了基础,奠定了基石。慢慢的企业从这时开始走向正轨,进而发展成为了现在的基业。讲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的父亲,父亲是一个重情重义、与人为善的汉子。刚正的脾气与为人处世的风范在我的心中还是那样的清晰与明亮。自83年随着父亲在外漂泊打拼,父亲在生意过程中体现出的睿智、在生活过程中对我的严厉,直至今日我仍刻画在我的记忆里,正是有了这些宝贵的财富,经过时间的打磨,才有了现在的基业,有了如今的成就。

小编:风雨这多年以来,您作为基业的创始人,您办企业最感悟至深的是什么?

董事长:信仰,并且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把自己坚持的路走到底,哪怕这条路在外人看来是死路,不是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花明又一村。”这也是我一贯以来的做事方式,从创业到现在,企业经历了很多风吹雨打,我也失败过,反省过,但是拍拍尘土我又重新站了起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站起来的勇气。

小编:您当初是因为什么而把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定义为感恩和责任呢?

董事长:感恩与责任,这个2个从古自今被赋予了中国道德文化传承的词语,它们大到可以包罗天地,小则又涉及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管理上不是常讲,责任与义务对等吗?社会培育了我们每一个人,那么我们就应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点什么,企业的发展壮大更与员工的个人素质息息相关,如果我们连最朴质的感恩和责任都无法担当起

来,那又何谈将企业做大做强。基业正是因为这个初衷,才将企业文化定义为感恩、责任。希望所有基业人都牢记感恩,担当责任。 小编:目前基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数十家子公司的大型集团,您寄于芸芸基业人最厚重的希望是什么?

董事长:说到这里,首先我得感谢一路以来和基业相伴的基业人们,虽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因为基业这个平台,我们相聚在了一起,佛说:“缘由心生,随遇而安。”我希望大家在基业这个大环境里,突破自我,展现自我,在各个板块发挥所长,坚定信仰,撑起自己的未来,撑起基业的明天,当好基业未来的主人翁。

小编:最后一个问题,基业一直在参加公益、慈善活动,而且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这些活动越发的频繁,请问董事长是什么动力让您这么衷心于公益慈善活动?

董事长:人的一生除了养家糊口,还有很多有意义的事情。如果为了一己之私没有底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演变为纯粹的争夺和倾轧。“上善若水,大爱无疆”这是很多人都浅显易懂的道理,可是真正的在这个社会实践起来却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悟不透大我的思想,就应该从小我做起。做慈善和公益是基于我的一种本性,一种内心的动力,同时也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如果人人都有对慈善和公益的小我,那么这个社会就真的大爱无疆了。 小编:谢谢董事长,非常感谢您接受今天的采访

第16篇:职业生涯访谈录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录

财务管理专业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录

采访人:张三09XXX

李四09XXX院系:会计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统本财务09XX班

时间:2011年6月1日

财务管理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录

采访对象:XX(X)

职业:中信银行秦都支行财务处主管

学历背景:XXXXX学院财务专业06届毕业生

采访时间:2011年6月1日18:00

采访地点:图书馆

采 访 人:张三(张)

记 录 人:李四(李)

采访主题:大学生就业方向及择业时注意事项

作业成员:张三李四

张:学长,这几个月不见发福了,是学嫂的功劳吧?

X:哈哈,那是那是,你还跟先前一个样,苗条!

张:没办法吃得再多就是不见效。

李:好了,别叙旧了,开场白。

张:好的好的,学长,因为近期要做一个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录,我们几个

今天就跟你请教关于就业方面的问题,也算是对自己以后发展的一种

提前学习,条件简陋,多多包涵!

X:没事没事,我那时不也是这样的,请教不敢当,大家就当聊天,就算

相互交流交流,让我再感受感受大学气氛啊,呵呵!

李:学长,开始之前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你毕业时候没有留在XX,而是

选择离你家更近的XX?

X:恩,我其实也考虑过XX,是不好发展才回去的,其实是不好混了。

我在XX也面试过好几家单位,学校的招聘会也去了两次,其他学校

的也去了,而且同学介绍的也有几处,可每次都是输在我的学历和证

书上,即使面试通过了,自己工作一段时间就发现和自己的专业完全

不对口,本来专科和本科竞争机会就不大,加上我的证书含金量并不

高,只有一个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所以第一年临毕业好多同学都签约

了,我还在宿舍窝着,那会感觉特别沮丧,那会有那种想法,就是:

只要有工作就干,所以导致好多工作都做不到底,所以第二年我就到

XX了,那边有我几个同学

X:那学长的意思是到XX也是你在XX发展前景不好的情况下选择的,

那你在XX找到这份工作之前那段时间是怎么做的?

X:那段时间还能好一点,一方面有几个要好的同学在那边,他们有的是

家里边安排的工作,虽然毕业第二年,可相对来说是稳定的,他们帮

了我不少,我再找这份工作之前还做过半年的会计,不过是托人走关

系的,但是这半年的经历对我现在的工作影响特别大,我在07年五月

份考助理会计师没有通过,没办法十月份经同学介绍报了一个培训机

构,考取理财规划师的,当时也没有想到会通过,08年的三月我还是

在求职网上看到有银行招聘助理理财规划师,期间我就是给人家做账,

类似于打零工。

X:那你没有考虑拿到那个证书后再回XX来发展?

X:XX把我心伤了,哈哈哈,我想过,问题是我先看见网上中信招聘在

XX,我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所以XX就损失了我这样的潜力股吧!

哈哈哈。

X:哈哈,还好学长没有回XX,要不我们又多一个抢饭碗的,那你面试

时候没有遇到困难吗?

X:你们想的面试一定特别难,特别刁钻吧?我之前也是这样想的,事实

上我的面试可顺利,因为他们招助理理财规划师,我拥有的证书是理

财规划师,本来就具备一点优势,何况我的会计实务还说得过去,除

了工作经验那块卡了一下,其他基本没有费多大劲就录取了,反倒是

录取之后的那一段试用期把我难住了,因为没有工作经历是不能报考

理财规划师的,一般拿这个证书的都有在银行工作的经历,我是通过

中介机构报考的,因为没有一点工作经历,我每天只能不停地跟着别

人做,听大庭经理安排,经理批评过,期间我是沾了一个人的光,他

是我们几个职员里边年龄最大的,我发现他住的小区和我租房子的地

方是一起的,就是跟他请教的,那才是真正的请教,你们想嘛,我可

是下了功夫的,怎么做的自己去理解吧。

X:那学长这样子说来,你就业的方向就不是财会方向,而是金融了?

X:恩,但是两者其实是有很大联系的,事实上就是我做会计那段时间,

自己学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多少应用,以后工作你们慢慢会了解这些的,

根本不一样,但是并不是说学习不重要,现在学的是基础,不光是专

业,而是一种能力的提高,牵扯到很多方面的。

X:那学长就依你这两年的工作经历,你觉得我们在学校哪些方面的能力

提高是特别关键的,以便于以后再工作岗位上相对轻松的应对各种困

难?

X:这个不是说哪一种能力强,就能把工作拿下来,我们一起工作的甚至

没有上过大学的,可人家的工作能力一点也不必大学生差,我想说的

意思是,不管哪一种能力,哪怕只是一个方面,一定要精,而不能事

事想做,事事做不好,我是你们这个阶段过来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

就是,看见人家同学考证书,你就想考,这个也考,那个也考,可事

实上这些证书不一定适合你,到最后可能一个也做不好,所以,一定

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心一意的把一个目标完成之后,再执行下一

个目标。

X:学长,就你的了解,你觉得财务专业的学生出来好就业吗?

X:这个我可不敢夸海口,我的经历就是证明,不一定,看你怎么想,如

果单从找工作来说,特别好就业,你们也清楚,就是一个小餐厅也要

有人管账,可好一点的工作还是很难的,毕竟这几年财会人员太多了,

何况咋们这个学校本身竞争力就相对较差!但是财务管理这个专业是

特别好的一个专业,而且会计这个行业是越老越值钱。

X:学长,现在学生中间有两个观点,一个是考证,一个是考验,就这个

事情你觉得因

该如何侧重?

X:不是现在,我们那会就有,事实上我对考研没有概念,压根就没有想

过要考研。这当然要看你个人的想法了,我觉得两者没有太大的冲突,

考研是为了提升自己推迟就业,可就业平台相对就高了,考证书是为

了提升自己竞争力,以便找到更好的工作,两个我觉得是不矛盾的,

你也可以一边读研,一边考证啊!所以并不是哪一项要偏重,而是看

你怎么想的!

X:你能谈一谈在银行工作的一些经历吗?

X:一个词,谨慎。不能犯错,因为是和钱打交道,所以马虎不得,每一

项程序审批都是经过精力审核才能执行的。

X:银行待遇不错吧?哈哈,学长隐私所不算?

X:还好了,反正月收入没有上五位数的,哈哈。

X:好的,学长,上五位数要请客吃饭啊,哈哈,那好,我们今天就先聊

到这吧,学长来到这了可不能就干巴巴的和你坐着聊天吧。

X:呵呵,好吧,我也想到校园转转,一起看看这几年的变化,感受感受

吗!

统本财务09XX班2011年6月6日

第17篇:企业文化访谈录

企业文化访谈录

问:企业文化如果脱离了员工文化,后果会怎样?

曹(曹政钧):企业是由员工组成的集合体,企业文化建设如果只有抽象的价值理念,没有员工文化建设,那么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残缺的。诸如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落地难”、“ 形式主义”、“ 两张皮”等不良现象,都与企业文化建设脱离员工文化有很大关系。现在,很多企业在讲竞争力、创造力、思考力、执行力,这些都应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针对员工的文化建设,这些竞争力、创造力、思考力和执行力怎么提高呢?

问:企业文化和员工文化有区别吗? 曹: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文化主要是立足于整个企业的理念体系、规范体系、形象体系,具有一定的宏观特征;员工文化是立足于岗位需要,重点培育员工的文化素养和岗位技能——也就是岗位思考力和岗位执行力,因此具有一定的微观特征。这种微观和宏观又需要通过企业的凝聚力将他们有机统一起来,由此形成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完整性。

问:思维方式对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吗?

曹:信息正在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信息社会到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从而也会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一个人思维方式不合理,即使是机遇也会遭到挑剔和排斥——如同营养丰富的蔬菜,因为不合乎口味而拒绝进食。思维方式合理了,失败也会练达您的成熟,险阻也会锻炼您的坚强,如同五谷杂粮,对善于消化的人来说更能够强身健体。

今天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任何人都有独立思考的权利,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完善的思维方式。因此,建立企业和员工科学的思维方式是21世纪企业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

问:那么,如何建立企业和员工科学的思维方式呢?

曹:我在《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曾经指出:一个人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程度,决定了他对事物认知的科学程度;一个人思维方式上的完善性程度,决定了他对事物把握的合理程度。其中,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是由思维速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深度组成的。思维方式的完善性是由科学思维水平、价值思维水平、应变思维水平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这些都是建立科学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可以转换为如下公式加以理解:

思考力体系完整性=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广度+思维速度;

思维方式完善性=科学思维水平+价值思维水平+应变思维水平;

在这里,“=”并不是完全数学意义上的定量相等,而是结构关系式中的“合成”关系,是定性意义上的;“+”也不是完全数学意义上的相加,而是定性意义上的统一,属于结构关系式中的“合力”概念。以上的三个公式从抽象的意义上确定了思考力的构成体系,然而,每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也是具体的,这就是我在思考力测评中强调的思考力权重,也叫思考力个性。当我们把思考力的抽象体系与企业和员工的思考力个性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立员工(岗位)完整的思考力体系:

岗位知识量+时空扫描程度=员工思维深度

岗位知识量+合理性分析程度=员工思想高度 员工思维深度+员工思想高度+时空制衡分析程度=员工思维广度

员工知识量+员工思维方式=员工思维速度 其中:

岗位知识量=行业知识+企业知识+岗位专业知识

员工思维方式=员工科学思维水平+价值思维水平+应变思维水平

以上内容构成了科学思维的基本内容,其中,拓展思维深度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时空扫描;提升思想高度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价值思维方法论中的合理性分析;延伸思维广度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制衡分析;增加思维速度的关键是掌握一些分析上的技巧(例如文化诊断学的“十字口诀”)。关于时空扫描、合理性分析、制衡分析等具体方法,《文化诊断学思考力专辑》中有具体的阐述。在此不做重复介绍。

有的岗位强调对思考力的培育,比如策划人员;有的岗位特别需要对执行力的培育,比如管理人员;有的岗位特别强调对应变思维的培育,比如营销人员。员工文化建设一定要与岗位需要结合起来,员工文化只有与岗位需要和岗位特征结合在一起,员工的竞争力和创造力才能纳入企业的创造力体系。有鉴于此,我们把文化诊断学运用于企业经营、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以建立企业创造力体系和提高员工文化素质为根本,致力于提升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岗位思考力水平,并通过他们的带领作用,提高整个企业的创造力和竞争力水平。 问:什么是岗位思考力,岗位思考力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曹:今天,全球性的竞争已经把我们推向创新型社会和市场细分的时代,无论是竞争、创新、还是市场细分,都离不开思考力的提升。对于管理而言,如果有压力就会产生相应的工作动力,但是,要使这种工作动力达到必要的执行效果,必须提高岗位思考力。岗位思考力与岗位执行力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这些内容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所谓岗位思考力,指的是一个人为完成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岗位竞争所需要的思维深度、思想高度、思维广度和思维速度。在物理学上,力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其实,思考力也离不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1)首先,思考力的大小取决于思考者的知识和掌握的相关信息量。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产生相关的思考活动,因此,一个人知识和信息的丰富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考活动。

(2)其次,思考力的方向取决于思考的价值目标,以及围绕着思考目标形成的思路。思考者有了方向和思路,思考才能集中精力,形成思考的统一性和方向的一致性,从而产生思考力。如果思考没有目标和方向,思考就会精力分散、思维紊乱,从而也就不能产生我们所需要的那种思考力。

(3)作用点也叫着力点、“爆破点”,必须把思考集中在特定的思考对象上,并且集中在其中的关键点之上,这样的思考活动就会势如破竹,拨云见日。如果找不准思考的着力点,就会出现胡思乱想、东一榔头西一棒,思考就会停留在事物表面浮光掠影,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思考力结构的完整性上,离不开以上三个最基本要素,否则,思考就不能形成力的结构,从而也就无法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假如一个人的知识和信息量与自己的工作需要相关度越大;思考方向与本职工作的目标结合越密切;思考活动对具体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把握越准确,这时就能够形成和提升一个人的岗位思考力。反之,如果一个人很有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与自己的本职工作无关;或者思考活动活动与自己的岗位目标没有联系;或者思考活动不能把握工作关系中的关键环节,那么,尽管他善于思考也无法产生很强的岗位思考力。也许,这样的人可以对很多事情夸夸其谈,但是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很难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从思维方式的完善性上,没有思考活动就没有思考力,思考力是在思考活动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当一个人思考如何完成工作任务以及如何处理好各种工作关系的时候,就在岗位思考力的意义上体现了思维方式的完善性程度。这种思维方式的完善性程度实质上也是岗位思考力水平的综合反映。具体说来,它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体现的:

(1)目标合理性程度;

(2)方法可行性程度;

(3)组织有效性程度;

(4)资源配置科学程度。

如果目标不合理,就很难产生可行性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可行,就不可能构建有效的组织方式和执行体系;如果组织方式不合理,就很难科学资源配置;如果资源配置不科学,就达不到良好的执行效果„„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组织有效性、资源配置科学性,这些内容相辅相成、相互制约,构成了运作上的一体化关系。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思维对这种一体化关系的把握程度,就是文化诊断学所说的思维一体化水平。思维一体化是对各种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从中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岗位思考力水平。

问:企业文化建设最关键的是什么?

曹:一个企业要经营、要发展、要创造,需要多种力量的合力推进,这些力量包括约束力、激励力、竞争力、发展力、导向力、决策力、凝聚力、执行力、思考力、理解力、创造力、领导力、生产力、营销力、物力、财力、人力„„等等等等。这些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企业成为一个“力”的集合体。尽管这个集合体非常复杂,我们认为,只要抓住了企业的思考力、执行力、凝聚力,就抓住了这些力量的关键。这三种力量在企业创造活动的对象化过程中会派生出一系列的力量,合力推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思考力是前提,执行力是根本,凝集力是关键。

问: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

曹: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现在非常多,做法也各有特色。其实我在关于真理的结构理论中已经阐述过这个问题。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价值标准不一样,对事物的定义偏重也是不一样的,不能简单的说谁就是完全正确的,谁就是完全错误的。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同做法,各有优点和缺点,没有十全十美的做法,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在信息社会企业需要有一种驾驭文化的能力,关键在于企业有没有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能力。所以,我提出了文化诊断学。

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方式上都是以应试教育和知识灌输为主,不太重视对思考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模式容易造成人们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上缺乏职场竞争能力,导致执行力的欠缺。进行岗位思考力培训能够帮助人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职场竞争能力,并能够将这种职场竞争力转化为工作执行力。

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提高员工的岗位思考力水平,其次通过建立岗位诚信行为体系,将岗位思考力与岗位执行力有机结合起来,在二者的相互转化和彼此反馈中提高员工的岗位竞争力,然后通过创造力整合机制打造企业凝集力,形成企业文化。所以,我们的做法与别人不太一样。如果您要我给企业文化下一个定义,我曾经说过: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特定实现方式。这个定义比较适合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大、中型企业,对于一些垄断经营的国营企业,这个定义不一定合适。至于您刚才问道,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以及我们文化诊断学在执行过程中与它们的差别,如果初略的做一个分类,除了文化诊断学的运作方法之外,还可以区分出这样四种基本模式:

(1)以导入CIS为着力点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大多数企业都喜欢以导入CIS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首先由理念体系出发,然后到规范体系,再形成一套形象识别系统,并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加以渲染和推广。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行,有比较固定的模板可以套用,不需要太专业的人员和太专业的知识就可以实施,这种文化模式有利于企业形象宣传和形象识别。缺点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深入程度不够,表面化、形式化;企业文化与员工心里契合程度不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程度不高,从主观出发,好大喜功的现象比较明显,通常会导致企业资源浪费和形式主义,出现企业文化建设的千般一律和“两张皮”现象,也容易造成员工的反感。

(2)以目标任务为着力点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完成任务高于一切,围绕着完成任务展开一系列的文化激励和奖惩措施,只强调目的和结果,不关心手段和过程。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优点是:比较注重实效,短期成效比较明显,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员工参与的积极性程度比较高。缺点是:企业缺乏核心价值观念和长远规划,企业发展缺乏持续性和统一性,短期行为明显;割裂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甚至会出现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反文化”现象。

(3)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着力点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企业出现了什么问题就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企业文化是隶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实用性工具。通常,企业老板就是本企业的文化创立者和导师,不需要设立专门的企业文化建设机构,不需要专业的企业文化工作者,也不需要在文化建设上有大的财力投入,比较适合小型企业。缺点是: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老板的文化素质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企业文化没有从老板文化的录属关系中独立出来,没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价值,企业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老板文化”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受制于老板的文化素质。

(4)以弘扬企业价值观念为着力点的企业文化运作模式。通过提炼企业价值观念,要求员工接受这种价值观念,从而使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适合企业需要的那种改变。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模式的优点是:企业价值观念决定和支配着企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如果能够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念,那么就能够使一个人得到最彻底的改变,因此这种企业文化能够深入企业和员工的灵魂。缺点是: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个文化积淀过程,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形成和改变的。这种企业文化运作模式由于在操作方法上急功近利,没有从文化创造力的本质要求上达到企业价值观念与员工价值观念的有机统一。通常,企业倡导的核心价值与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不统一,难以产生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的心里契合。 问:那么,您是如何展开企业文化建设的呢?

曹:当前,市场竞争具有普遍性。竞争迫使企业需要获得精神上的优势,并需要将这种精神优势转化为物质优势。这个获取精神优势和转化物质优势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其中创造力、竞争力、发展力是绝大多数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基本需要。我认为,企业的竞争力、创造力、发展力来自对员工竞争力、创造力和发展力的整合。也就是说,如果员工缺乏竞争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那么企业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提高员工的能力,进而在此基础上整合为企业的创造力体系,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基,所以,我认为员工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其中,岗位思考力构成员工文化的重要内容。

当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果片面强调员工思考力水平,有可能造成这样两个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一、员工个人思考力水平破坏了团队凝聚力,产生个人主义和自由散漫思想;

二、如果目标不一致,往往存在这种情况,员工的能力越大,对团队精神的破坏性也可能越大。因此,必须建立员工(岗位)诚信行为体系并驾驭员工(岗位)思考力体系。如果说员工思考力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那么员工诚信行为体系建设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以员工岗位知识为基础,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应用文化诊断学的三个思维工具提高员工的岗位思考力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员工诚信行为体系,赋予个人和团队信心、恒心、决心等价值观念和精神力量,促使员工的思考力转化为执行力进而整合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此,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确定为一个持续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将在这个持续发展过程中依次确定为ABC(三个)基本着力点:

A.文化提升:结合岗位特征,建立员工岗位思考力体系,应用文化诊断学的三个思维工具,将员工的岗位知识转化为岗位能力;

B.文化转化:构建员工岗位诚信行为体系,将员工思考力转化为岗位执行力、岗位创造力、岗位竞争力; C.文化整合:将岗位思考力和岗位执行力纳入企业创造力体系,形成企业的凝聚力。

问:您是如何理解文化的?您认为未来的企业文化将会怎样发展?

曹: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比起刚刚过去的20世纪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企业也由管理型逐渐向经营型转变,并越来越体现出鲜明的战略导向。企业的战略型、竞争型、智慧型特征,在当前和未来将表现得更加突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出企业适应时代需要的三个基本诉求:战略诉求、竞争诉求、智本诉求!

产生于20世纪

七、八十年代的企业文化模式,到今天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宣传和应用,但是,由于这种文化模式无法满足企业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没有充分体现企业的战略诉求、竞争诉求、智本诉求,也无法克服形式主义、“落地难”、“两张皮”、文化无用论等给企业带来的困惑,因而成为一种旧的文化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以至于很多企业由最初对企业文化的追捧,逐渐演变为对企业文化的冷漠和无奈。现在,很多企业包括一些企业文化专家也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成效和操作方法感到迷茫。这里面不但涉及到企业文化与员工文化的问题,也涉及到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问题。事实证明,很多所谓的企业文化专家并不理解文化的矛盾关系,也不了解文化的表现样式与文化的创造力本质,如果不能在理解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关系,那么,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就会迷失方向。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说起来似乎很轻松,事实上要理解它们的内在本质并不轻松。

最近我的助理帮我整理电子邮件的时候反映说,网友来信中关于文化的提问非常多,统计了一下,平均一天有3封信件是关于什么是文化的提问。提问者主要是大学生,也有教授和企业管理人员,由于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此我顺便对文化做出一个概要性的解释。只有理解了文化的本质,对企业文化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

关于文化的定义确实非常之多,所有的文化定义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文化现象,其中的很多解释并没有错,只是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于导致了人们理解上的混乱。

“文化”一词是有“文”和“化”两个方面组成,如果偏重于“文”的方面来理解,那么文化可以做名词理解。“文”可以和“纹”相通。一切文化迹象、文化印记、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等都可以划归在“文”的范围,这些内容基本上被包括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部类之中。习惯上,一切文化记号和痕迹都可以称作文化。如果偏重于“化”的方面来理解,那么文化二字可以在动词上加以理解,“化”即教化、运化、化育的意思。传统意义上所说的一个人有或者没有文化,反映了一个人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文化的。

当然这种解释是最简单、最直观的了,由简单到复杂,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梳理思路。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任何人都是以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和把握文化的,离开了思维主体(创造主体),当文化仅仅以载体的方式存在的时候,文化是没有生命的。没有生命的文化能不能称作文化?正如一驾机器一样,失去了运转功能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从而也就是一堆废铁——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

准确的说,文化是在思维主体和文化载体主客体统一性关系中形成的特定认识方式、理解方式、表达方式和把握方式,当思维主体具有特定的认识方式、理解方式、表达方式和把握方式,即使是自然界的一片绿叶,也具有文化的情感和文化的审美价值;反之,当一个人不具有文化的认识方式、理解方式、表达方式和把握方式,即使是最具有价值的文物在他的眼里也不是文化。思维主体是否具有文化的认识方式、理解方式、表达方式和把握方式,这是(文化)教化的结果。

这里,只要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我们关于文化的思考就可以继续深入,这个基本结论就是:文化是有生命的,文化的生命离不开思维的主客体关系。

一旦理解了文化的主客体关系,那么就不难理解在这种主客体关系中必定存在文化的驾驭与被驾驭关系。当“我”被文化驾驭的时候,“我”是文化教化的对象,这时候,文化对“我”来说属于一套知识体系,“我”必须按照这套知识体系规定的内容进行系统学习,然后通过考试合格才得到承认。在一般人看来文凭似乎代表着文化——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就是通过灌输一套知识体系达到教育的目的,并通过文凭肯定文化。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我”是被客体化了的,因而是被文化驾驭的对象。学历和文凭越高,说明“被文化”的程度越深。

当“我”成为文化的主体,并形成对文化的驾驭能力,这时候,文化不一定表现为知识体系,而是体现为能力和素质。能力和素质是不需要通过文凭和学历来承认的,因为事业的成功会成就他。如果给这种文化下一个定义,那么,文化是人生价值和事业追求的特定实现方式。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实现人生目标和追求价值理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目标,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而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必须学习和借鉴,在这个学习借鉴过程中,以及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就形成了对文化的驾驭。在被文化驾驭的关系中,文化是主体,“我”是客体;在驾驭文化的关系中,“我”是主体,文化是客体。

只要有文化的存在,就必定存在文化的驾驭与被驾驭关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社会现实。一个企业是被文化驾驭还是驾驭文化,很显然,这对企业的发展命运是不一样的。您问我是如何理解文化的,我的态度是,在全球化时代企业应该形成对文化的驾驭能力,而不是被文化驾驭。我的这个观点和态度可能会引起争议,但是无论怎么争论,我的基本态度是不变的。当然,在文化的驾驭方式和方法上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首先要有诊断文化的能力,其次才能够形成对文化的驾驭能力。

为了让企业文化工作者深刻理解二十一世纪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满足企业对文化需要的战略诉求、竞争诉求、智慧诉求,同时也是为了充分阐述文化诊断学关于如何进行对文化的诊断和驾驭,对此,我专门举办了一个关于企业文化的在线学习活动。该学习活动由我亲自主持,重点阐述文化诊断学关于二十一世纪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基本内容和表现方式。全部学习内容将分三个部分10个专题具体展开: 第一部分的内容:

(1)如何对企业战略进行文化论证,用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驾驭企业的发展过程;

(2)如何对企业战略进行多向分解和过程分解,形成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执行有效性的统一,使员工产生对本职工作的文化驾驭能力;

(3)如何使企业、社会、员工在价值观念上达到文化统一与文化融合。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重点阐述如何对企业战略进行时空扫描和文化论证;如何对企业战略进行文化分解,形成员工在文化上的目标合理性、方法可行性、执行有效性;如何运用文化诊断学的价值思维方法论融合企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员工价值观三者之间的思想矛盾。

第二部分的内容:

(4)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岗位思考力; (5)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的岗位执行力;

(6)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岗位竞争力;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如何将素质教育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如何用思考力三要素理论提升岗位思考力;如何建立岗位思考力体系,如何完善员工思维方式,如何培育员工的价值观念,如何通过建立诚信行为体系将岗位思考力转化为岗位执行力和岗位竞争力。 第三部分的内容:

(7)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 (8)企业诚信理念与MI设计;

(9)企业诚信行为规范与BI设计;

(10)企业诚信形象与VI设计。这一部分,我们将重点讲解诚信形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如何利用CIS打造企业诚信形象,如何将员工岗位思考力、岗位行动力、岗位竞争力整合为企业的凝集力和创造力,进而产生企业文化辐射力。

我在讲授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将紧紧抓住三个基本点: 第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的特定实现方式——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为企业战略服务; 第二,员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没有员工文化素质就没有企业文化素质; 第三,诚信形象和诚信理念是企业文化的价值核心,企业失去了诚信也就失去了文化的根本。

围绕着这三个基本点,文化诊断学将讲授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具体方法,由此形成了文化诊断学关于二十一世纪企业文化建设的一套系统理论。/转文:曹政钧

第18篇:校友访谈录

董世英:用行动谱写青春

采访人:华秀婷 联系方式:xxxxxxxxx 被采访人:董世英

编语:每个人每一天都在谱写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篇章。或欢喜,或悲哀。酸甜苦辣。人生百态 ,各有各的绚丽辉煌。董世英,我们可爱的学姐,她告诉我们在大学应该要怎样去谱写,才不会愧对这珍贵的大学生活。那么让我们进一步走进我们这位敬爱的学姐。

个人简介:她是漳州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的一名学生,所学专业为化学教

育,在06年6月份毕业,获理学学位,同时获得“优秀毕业生”的称号。她性格热情

开朗,乐观向上,兴趣广泛,课余时间喜欢画画、旅游等,有责任心及良好的团体协作精

神,易于接受新事物,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强,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较强的组织、

宣传和交际能力,表现良好,被选为预备党员。

回顾灿烂的大学:她在大学四年期间,不断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认真学习,专业课

成绩良好,曾获院二等奖学金,被评为“三好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她还注重

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曾参加中学的科技节,去工厂见习,参与老师的科

研实验等。在抓好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还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以后胜任教师工作打

下坚实的基础。在校连任四年学习委员,积极开展并参与班上活动,担任各个学习小组

组长,组织同学实验学习等活动,受到老师同学广泛好评。课外参加院教师职业技能赛

获创意作品三等奖,参加系社区文化节等活动,获三等奖。

华:您在工作岗位工作了这么多年,获得的荣誉也很多,那么你是怎样看待您现在的职业的呢?

董:教师这个职业比较具有奉献精神,就像以前小学课本学的,像辛勤的园丁,你们就是祖国的花朵,我们要认真,耐心的去浇灌,而且每个人又是不一样的,同时我们又要因材施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面对的不仅仅只是学生的业绩,而是他们的一生,我们不仅仅要教他们一些课本知识,同时还要教他们如何做人。教师这个职业是比较清贫的职业,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是,我个人比较热爱这个职业,我愿意为这个圣神的职业奉献终身。

华:教师这个职业说真的,是非常圣神的一个职业,那么,您认为一个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董:教师具备的素质,就是铁打的身体铁打的意志。感冒发烧不能随便请假,即使请假了,回来还要照样把前面的课补上。遇到坏学生对老师出言不逊,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而且还要做到对所有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偏心,否则会给一些学生的心理留下阴影。

华:用铁的意志来形容老师这个职业真的很贴切。我也是一个师范生,将来可能也会成为一位教师。您觉得我们在校师范生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提高和改善的? 董:对于需要提高的部分,师范生师范生嘛,出来当老师。

1、大学就是要注重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

2、就是要加强班主任工作的培养。

3、可以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开一个课,知道现在的高考考什么。

4、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增加书法课。

华:那么,面对经济危机,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在校生对未来都很迷茫,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这个现实问题?

董:保持平常心,现在在学校先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整体综合素质,谁都不知道未来的要求会怎样,但是总的一个趋势就是要求全面发展。所以现在在大学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脑袋,为将来的更多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到真正的接触社会的时候,我们依旧要保持平常心,保持的自己的专业优势。 华:是啊,有了优势,我们才能和别人在竞争工作岗位的时候拉开距离,我们才有闪光点,那么,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呢?

董:首先,我们学习的东西比较专一,就是老师,学习的课程也是为了我们成为一个老师所必需的,我们学习的比较全面,也就是说,我们每走的一步都是在为了做一个老师而奋斗,也就是专业对口。而且,我们在毕业之前有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普通话培训与考试,还有去真正的课堂实习,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等等。这些都为我们将来走上教师这个职业的通行证。那么,这些显而易见的就是我们的优势来。

华:学校培养人才方式确实对学生非常重要,那么您觉得在师范学院学习的几年中受益最大的是什么呢?

董:但是如果都是在学校里,学不到什么,最好能走进中学,去听课,去试讲,老师我感觉大学收获最大的时期就是实习的时候。那个时候才有感觉,哦,我即将成为一名教师 华:最后,请老师给我们母校师范生一些好的忠告和勉励吧!

董:给大家的勉励就是,好好珍惜人生,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不要蹉跎在游戏恋爱中,要真正的学一些东西,等毕业了工作了可以告诉自己,这四年我没有白过。年轻就是本钱,年轻是创造回忆的机会,就该用激情给自己描绘五彩的人生。等以后工作了,可以自豪的跟学生吹嘘,当年你老师我怎么怎么样。

个人心得:经过对学姐的采访,我更加认识到:大学的可贵,也让我明白了我接下去的大学应该如何去让它更加的丰富多彩。而我现在要做的,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努力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参加院系活动,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同时多上图书馆,充实自己的脑袋。让自己的大学可以过得和学姐一样精彩,应该说,比她更加辉煌。 我,也会用自己的行动来谱写我的青春。

第19篇:杨澜访谈录

杨澜访谈录:稻盛和夫

在日本经济界,稻盛和夫称得上是一位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本土派传奇人物,也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缔造者和重要的见证者之一。

他1932年出生于日本偏远的鹿儿岛县。技术员出身的他,最终成就了两家名列全球500强的大企业----京瓷集团和日本的第二大电信公司“KDDI”。杨澜:大家好,欢迎收看《杨澜访谈录》。我身后是东京湾的彩虹桥,而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在东京旧城区发展饱和之后填海形成的。在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曾经出现过“经营四圣”,他们分别是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以及京瓷集团的稻盛和夫。四个人当中唯一健在的就是稻盛和夫了。技术员出身的他完整地经历了日本经济从战后恢复,到创造奇迹,直至泡沫破裂的完整过程。而他刻苦勤奋的精神以及深植于佛教的商业道德的准则也使他成为日本本土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我在东京KDDI的总部采访了他。

1、

杨澜:在您的经营理念当中呢,您一再提到要为企业设定一个比经营更高的目标。比如说在创建DDI的时候,就说过企业要使国民的通信费用得以下降,这样一种目标和西方企业直接以利润作为目标的经营方式会带来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呢?

稻盛:我在27岁创建京瓷公司,其实在此之前是一个技术人员,从事陶瓷的研究。象我这样一个技术人员在创建公司时,对企业、经营完全是个门外汉,一无所知,因此相当苦恼。正象您刚才所说的,我创建DDI的目的就是要让日本的国民享受更加优惠的通信费用,我就是抱着这样一个志向创建公司的。京瓷公司自创业至今,在日本的企业里算是利润率相当高的公司,在日本能和我们匹敌的公司没有几家。我们没有强调盈利却获得了最大的利润率。利润是要追求的,但作为盈利的手段,必须要走正道,要有人格地、用正当的手段、走正道去盈利,我把这概括成“盈利有道”这句话。欧洲企业家们的看法和我是一样的。解说:

稻盛和夫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身贫寒,在家里七个孩子中排行老二,全家靠卖盐、卖肥皂、替人加工纸袋度日。

稻盛和夫的前半生挫折连连,幼时患肺结核,险些丧命,青少年时期,中学、大学、就职考试一路落第,好不容易在县立大学学了“应用化学”,立志从医,进公司时又不得不改行从事“无机化学”。一切仿佛是瞑瞑之中的命运的某种安排,最后成就稻盛和夫事业的就是“无机化学”中的工业陶瓷。

2、

杨澜:在中国有很多人对您的传奇经历非常感兴趣,但是我看了您的传记以后我发现,在您的年轻和少年时代似乎一直不很顺利,就好像天意故意要捉弄您一样,是什么使您在那样的时候没有自暴自弃?

稻盛:要说我为什么在那种不得志的情况下没有自暴自弃、走上邪路,这是因为我母亲是一个很开朗的人。我大概是承袭了我母亲的开朗性格,即使遭遇困苦的局面也能够去面对,拼命努力。我内心一直认为,只要去努力,幸运之神总会朝我微笑的。人生就是这样,个人也好,国家也好,社会也好,总会遇到困境。要把这种困境当作是上天赐予的困难和磨练,去直面考验,不懈努力。我从少年时代到大学毕业期间经历了许多磨难,但是上天是公平的,由于此后我拼命努力,上天也对我的努力作了回报。

3、

杨澜:我在您的传记里看到这样一句,我觉得很惊奇,说:“如果自暴自弃的话大概只能去加入黑社会了”,真的是有这样的想法吗?

稻盛:是的,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正好是日本战败后,由于经历了空袭,整个日本都是一片废墟,还很穷。那时候我想进一家比较好的公司,就去参加考试。同去竞争的学生很多,录取的人数又少,总是有人走门路,优先录用关系户和熟人的子女,比方说某位担任要职的领导的亲戚,社长的熟人等都会优先考虑。象我这样出身农村,亲戚当中也没有什么有权有势的人,就算去考了也白考,会被那些走门路的人挤掉。当时考试的休息室里有很多学生候考,很多人问我:“你认识公司里哪位领导?”我回答说:“谁都不认识。”有人就说:“我爸和这里的社长是朋友。”等等,反正都是凭熟人的关系决定录用谁。但是日本还很穷,战争结束也只不过刚刚10年,但却有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我为这样的日本感到悲哀。如果穷人家的孩子不能享受同等的机会,不能以更光明正大、更公平的方法录用人才的话,日本是不会有良性发展的。在这样一种扭曲的社会中,我真想成为黑社会老大去整治整治那些坏家伙。反正就是这样一个不公正的社会,加入黑社会又有何妨?而且正好我读书的时候在练空手道,身手很不错,所以真的考虑过加入黑社会这件事情。不过,后来还是回到正道,才有今天的我。如果真的加入黑社会,现在可能就要坐牢去了。

4、

杨澜:您一开始加入松风工业的时候,那个企业非常的不景气。虽然没有人给您加工资,虽然也有工会的人骂您,因为您不跟他们一起罢工,所以骂您是工贼。但是您仍然每一天都加班加点地工作,是什么使您能够在那个时候跟别人采取不一样的举动?

稻盛:我进的那家公司赤字连连,公司也面临倒闭。一到该发工资的那一天,公司就会告诉我们暂时发不出工资,让我们等一星期。这么一种情况,当然当初满怀希望进入公司的员工们都会对公司表示不满。我是研究人员,正好那时候开始研究新金属陶瓷领域,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了。我认为别人罢工、向公司发泄不满根本就没有意义。就算发泄不满、罢工,工资也不会涨,公司财政

赤字确实没有钱,还不如努力把自己的目标研究搞好,所以我不随大流,专心地搞研究,并把我的研究成果投入生产。于是就有人骂我是怪人,是工贼,是公司的走狗。大家都不理睬我,我感到孤单寂寞,就很自然地想起我的故乡。正好公司宿舍的旁边有一条小河,深夜我就坐在河边,朝着故乡的方向唱一首叫做“故乡”的童谣,用歌声来安慰自己。宿舍里的老员工们经常在深夜听到我的歌声,第二天去公司做研究的时候就会问我“昨天晚上是不是哭了”,我否认说没哭,他们就会笑我说“怎么没哭?我们听到了‘故乡’这首歌”。一想起故乡,想起父母的容颜,想起弟妹们也在家乡努力工作,我就又有了勇气,第二天继续努力做研究。

转场:

从白手起家创立京瓷公司,到成为日本第一优质企业,登上东京证券交易所“日本第一股”,进入全球500强;从“稻盛奇迹”到“稻盛精神”,稻盛和夫成为日本成千上万的人们追随和学习的对象。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1997年9月,稻盛和夫作出了一个令许多人难以想象的决定,他在京都圆福寺剃度出家,专心修禅。稍后请继续收看《杨澜访谈录》。

5、

杨澜:97年的时候您剃度出家,这个让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因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他是在俗世当中追求利润、追求成功的,而佛家的理念却是放弃这一切的功名利禄,专心向佛。当时怎么会有要出家的愿望?

稻盛:我剃度出家,皈依佛门。正如您所说,日本国内外都有很多人说佛教和企业经营盈利是不是有矛盾呢。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利利他”,佛教认为要想自己获利必须造福他人,教导人们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让他人得益。我在企业经营当中也经常要求员工帮助他人。日本有句话叫做“人情并不是为别人”意思是说善待别人就肯定有回报。中国也有类似的话“积善之家有余庆”,做善事的人家子子孙孙都会得到幸福。就这点来说,我认为说佛教不适应资本主义、不适应企业经营盈利的说法是错误的,以佛教思想为基础从事企业经营远远比一般的企业经营高尚得多。

6、

杨澜:您做了许多慈善事业,也经常帮助别人。当您自己穿着草鞋、拿着钵出去化缘,接受别人施舍的时候,心态上有一个什么样变化?

稻盛:那天是初次去化缘,脚露出草鞋,走着走着磕到小石子,脚趾前面都渗出了血,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挨家挨户地化缘,化些大米杂物。傍晚我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寺院的途中,正好有个大婶在公园旁边做清扫工作,她看上去比较贫穷。她走近我给了我一个100日元的硬币,一语不发地给了我100日元。我有些吃惊搞不清状况,但猜想这100日元大概是给我的,就道了一声谢。她说:“师傅您一定很累了吧,回去的路上买个面包吃吧。”禅宗的寺院吃得很简单,一般是早中晚各一碗粥,菜只不过是两三根腌菜,那位大婶肯定知道这个情况才给我

100日元的硬币。当时我拿着这枚硬币全身象被电击了一样感到无上的幸福,眼泪难以自禁,全身被幸福的感觉包围着,公园的所有景物也好象变得光辉起来。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原来这就是那种被幸福包围的感觉。这位大婶给我的100日元所蕴含的伟大的爱把我整个包围住,把我带到幸福的顶峰。

解 说:

稻盛和夫的商业精神和哲学思想深植于佛教的道德准则,这种思想的本身,就是稻盛和夫所谓的“利他主义”和“追求人生的善与不朽”。公司的座右铭----“敬天爱人”四个字其实来源于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领袖人物西乡隆盛,也就是稻盛和夫的鹿儿岛老乡

7、

稻盛:我的家乡出了两位对日本近代史的“明治维新”做出过很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就是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我非常喜欢西乡隆盛,他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相当高的造诣。他曾经两次顶撞萨摩的长官,被流放荒岛。每次流放总会带上阳明学、儒教的书籍,即使是在贫瘠的荒岛上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断地提高完善自我。他是一个非常清正廉洁、清心寡欲的人。他经常说,如果是位于人上施政的话,必须是那些不谈钱财,不求回报甚至能够舍却生命、忘却自我的人,他自己也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我希望当今日本的政治家中能够多几位象西乡隆盛这样的人。

解 说:

1984年,稻盛把自己17亿日元的股份赠予1.2万名员工,在他的著作《人生与经营》一书中写到:“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公司永远是员工生活的保障。”甚至许多员工选择身后葬于京瓷的公司墓地,墓碑上写着:为那些永生不愿离开京瓷的人。这样的企业文化受到日本年青一代的挑战,他们认为缺少人员流动,就意味着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8、

杨澜:读过稻盛先生写的《人生与经营》这本书,在里面呢,您也提到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学会调动员工的心力,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来达成一种凝聚力。但是现在您的企业已经有1万3千个员工了,作为一个最高层的领导怎么还可能和他们进行这样直接的交流?这个成本是不是太高了呢?

稻盛:您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企业是人的集团,如果在这样的集团中无法做到自上而下齐心协力的话,企业是不会有良性发展的。但是怎样把我的想法告诉员工呢?我花了很大功夫,这比开展实际的工作更加花时间。比如说,白天有工作,我就利用晚上和他们一起吃饭,偶尔一起喝酒,便喝边聊,我一直努力地做这样的沟通工作。现在,光是京瓷公司在全世界已经有超过4万人的员工,有各个种族,语言各异,要我直接和他们谈话时办不到的,因此我要求各国的部门负

责人要理解我的想法,把我的想法告诉员工们。现在看来,这比起我直接和员工对话,力量确实有所削弱,但还是能够维持沟通的。

9、

杨澜:您曾经说过,“相扑”是不能等被挤到边上的时候才开始着急的,要在中间的时候就把它当作最后一搏来拼命才能够胜利。那么做企业的话,如果说创业时有那种危机感需要拼命的话,现在您的企业已经有4兆的营业额了,危机感是否还存在呢?

稻盛:危机感是让一个企业保持年轻的生命力,健全发展的必要因素。不过,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有了丰厚的利润,要让全世界4万多个员工一直保持一种危机感是不太可能的,很容易骄傲自满。我从中国的古典当中学到了一个道理,骄傲自满,失去谦虚的态度就会失去一切的幸福,中国叫做“满招损”,我经常以此告诫我的员工。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我的公司,KDDI和京瓷还能期待有更大的发展,现在我们正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完善。

串联词:

看来,对于稻盛和日本经济来说,危机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在2002年,“摩根? 士丹利”评选的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40家企业当中,美国企业占25家,欧洲占了12家,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日本只有2家入选,分别是本田和索尼,这是不是说明日本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呢。稻盛和夫先生认为,90年代的10年是日本失落的10年,不过他相信,在2003年,日本的经济将会有所起色。好,感谢你收看这一次的《杨澜访谈录》。我们下次见。

向暂时不具备出家因缘仍在入世修行的师兄们推荐稻盛和夫的《活法...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所著的《活法》一书,读后收益良多,书中很好地诠释了如何入世修布施波罗蜜,稻盛先生早年经历非常坎坷,儿时家境较贫寒,还得过当时还是绝症的肺结核,学业和求职都非常不顺利,还在灰心与沮丧中差点加入暴力集团,直到有一天,他感悟到自己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念所感召来的,从此努力改变自己的心念和生活方式,决定全身心地为改善全人类的生活而奉献与工作,而他的命运也在那一刻开始转变。。。。。。

晚年,事业经历巨大成功的稻盛先生于65岁出家修行,但终因访客过多干扰到寺院的清修而无奈还俗,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致力于帮助有困难的企业与个人,并著书记下一生的经历与感悟。

当然,因为这本书是写给社会大众看的,所以涉及佛学的内容并不多,对于轮回也没有描述,因果也只是提到现世因果的部分,不过从稻盛先生的访谈节目中可以看出,他本人是笃信因果轮回的。

。。。。。。

第20篇:父母访谈录

父母访谈录辛¥2010级法学(2)班 2010¥¥¥¥¥¥

一、访谈问题:

1、向父母汇报自己的上课情况,与听课态度询问家长的建议。

2、向父母汇报在校学习情况,征求父母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意见与建议。

3、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生活状况,了解父母对自己在校生活的想法。

4、向父母汇报在校期间的财务支出,各项支出的大概比例并征求父母的看法。

5、和父母交流自己对未来就业的想法。

6、了解父母对自己常与家里联系或多回家的看法。

7、了解父母在家的生活情况及父母的身体状况。

8、向父母了解他们对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期望,要求。

二、访谈记录:

问题一:向父母汇报自己的上课情况,与听课态度询问家长的建议。

记录一:自己上课的出勤率还是可以保证的,没有一些其他的事,都能去上课,很少逃课。在听课态度上,专业课比较认真,选修课的听课效率就比较低了,也有玩手机的情况。在班里也很少坐到前排的位置,一般都比较靠后,或者在侧面。家长希望我能够对所有课都能够去认真听讲,能不逃课尽量不逃课。选修课也是对自己素质的培养与塑造,也要尽量认真听课,珍惜大学的每一节课。不旷课,不早退。至于座位,还是希望我往前坐,但是也不能脱离了宿舍,朋友,争取找到一个平衡点。技能好好学习,也能和大家很好的相处。

问题二:向父母汇报在校学习及自习情况,征求父母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意见与建议。 记录二:已经上大学一年半了,基本已经熟悉了工商学院的周边环境,已经从入学最开始新奇步入了正常学习生活。没有课的时候也经常去上自习,学习成绩在班里也能保持在前十名的位置。英语四级也已经考过一次了,成绩没有出来,还是要抓紧复习英语。父母希望我能学习再认真些,不能以不挂科为目的要追求更高层次,不能只在考试之前努力,要在平时多一些学习时间,多读一些专业相关的书籍,扩宽知识面。在英语上要付出更多努力,争取一定要把英语学好,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打基础。英语过级要抓紧,以后的考研或者司法考试留出时间。

问题三: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生活状况,了解父母对自己在校生活的想法。

记录三:自己在学校基本在12点左右睡觉。早上七点起床,有的时候起晚了会不吃早饭,午饭晚饭有的时候也会在外面买,不去食堂。有比较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一般都是在宿舍,参加学校活动比较少。锻炼身体方面,天气暖和的时候会起来晨跑,天气冷了就没去。家长希望我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时间。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成功的前提。要加强锻炼,身体是第一位的。要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增加锻炼自己的机会。让自己在素质上有一个飞跃。也能扩宽视野,增加学习兴趣。

问题四:向父母汇报在校期间的财务支出,各项支出的大概比例并征求父母的看法。 记录四:大学以后,消费都已经不再像在家里那样节省,吃、穿、用的费用都需要自己安排,除了每天必要的花销,吃饭、还有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有时候会和同学一起出去玩,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也锻炼了我们理财的能力。一般生活费一个月平均也在六七百元左右。

吃饭花费的比例比较大。其他的就是一些日用品,手机费之类的。有的时候还会和宿舍的同学出去玩,增进友谊,放松一下。家长认为,我对自己的财务安排还是合理的,要吃好喝好,不能过于节省,但是也不要浪费。安排好自己的财务,生活要有条理。可以适当的出去旅游,但是不能耽误学习,找一些假期去。放松一下自己,也能增进友谊,不错。

问题五:和父母交流自己对未来就业的想法。

记录五:现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存在好多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现在随处可见,\"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很多人都是毕业以后不能从事自己所学专业。我认为就业难是因为能力差不多的人太多了,要想让就业机会乐观些就是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具体将来找什么工作我还没有一个规划,只能到时候看情况而定了,现在要先打好基础,为了将来做好准备,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自己各方面的锻炼。家长认为应该早点有个打算,大概往什么方向发展要有个计划,不能盲目,但是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要保持乐观,有信心。

问题六:了解父母对自己常与家里联系或多回家的看法。

记录六:我一般会在周末给家长打电话,让父母放心,把这周的事情和父母说说,回家一般是一学期中间回家两次吧,一般都是在3天小假期的时候。父母希望能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很好,让家长能时刻知道自己的状况,至于回家,不要逃课回家,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可以回家,让家长放心。

问题七:了解父母在家的生活情况及父母的身体状况。

记录七:父母在家的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母亲退休了去哥哥那看孩子。爸爸自己在家,白天上班,晚上看电视,饭后经常去走走锻炼身体。父母的身体状况都很好,没有什么疾病。心里也比较轻松,就是比较单调,没有什么变化,等我放假就会比较的热闹。希望我能认真学习,也让家长知道什么时候回家,不用太担心家里。

问题八:向父母了解他们对自己在大学学习期间的期望,要求。

记录八:希望我能后认真学习。这是我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的一次实践。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要努力的建立自己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一定要不悔的度过。爸妈希望我在学校能搞好好学习,掌握必要的知识,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在学校积极的参加一些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处世技巧,多多的与同学交流,变得开朗、活泼。不仅能够很好的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更能学习到学习的方法。

三、访谈心得

也许是平时很少关心家长的感受,放假也只是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上网,或者去和同学聚会。很少有这样和父母交流的机会。这次谈话自己的感触很深,很深。自己的确是和父母交流太少了。作为子女,上了大学,已经算是离开了父母。自己干什么父母会牵挂,以后一定要多和父母联系,不让父母担心。

访谈中的体会很多。在学习上,我的学习成绩不够好,但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是我端正了学习态度。三个学期以来的感受与刚来大学时的感受有了太多的不同,大学仍

需努力认真的学习。看到周围的同学们拼命的学习,我也开始大学的学习旅程。其次是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自习成为了最主要的学习方式,老师讲课的内容是一定的,学习的任务就交给了自己,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课下更加的努力。日积月累,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家长的期望和嘱托不时在耳边响起,要克服自己的惰性,多去上自习,努力学习。

在生活上,家长希望的是一种健康的,乐观的生活方式。要早睡早起,好好吃早饭,要加强体育锻炼。也许以前不怎么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后也要加强对自己生活的安排。使自己生活的更加合理。不能像往常一样的谁懒觉。不能总是在宿舍里窝着。要经常的出去走走,既能锻炼了身体,也给了自己与别人交流的机会。

父母为了给我好的学习环境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钱,他们努力满足我的一切要求,宁可自己吃些苦也从不让我受一点委屈。我要通过更努力的学习回报父母,让父母安心。以后也要多联系父母,多和父母聊天,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他们,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未来的期望。

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把步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作为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最高目标。因此,随之而来的是,在校大学生自己创业或参与各种勤工助学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家长不反对勤工俭学,但是要注意安全,一切都是自己做主,最主要的是要对自己的身体对自己的安全负责。

现代社会生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不仅要求学生的人性的健康发展,而且还需要他们具有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共同的生活观念和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在大学期间,要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找机会多多练习自己应付各种场合的能力。追主要的仍然是抓紧学习,学习英语,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访谈录作文
《访谈录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