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战国时期的名人(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3-16 15:03:0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

法制史:春秋战国时期法律制度

(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一、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53年)的法律制度

(一)、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 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始称春秋时期。

“国与国之相攻,家与家之相篡,人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墨子《兼爱中》) “子弑父者有之,臣弑君者有之”.(《孟子》)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政治上,周天子大一统的宗法统治已经动摇。权力下移,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礼乐征伐自大夫出”。②经济上,铁器应用,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私田出现。突出特点:1.王纲解纽,“礼崩乐坏”;2.大国争霸,各领风骚。

春秋时期涌现了很多新事物: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秦楚晋);官僚制度取代世卿世禄(上承君命,下理庶政.仕官而不领土,任职食傣)。而在法制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郑晋等国掀起的成文法运动。

(二)、春秋时期的颂成文法活动:

夏商西周三代,中国法律尚处于习惯法时期。此时期的一些法律虽经整理编纂,并有文字记录,已成为系统化的法律,但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文法。真正的成文法要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得以问世。

1、郑国“铸刑书”。郑国的执政子产是春秋时代的著名政治家。他有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之”。郑国是一个小国,用论语的话说就是“千乘之国摄于大国之间”,处境十分艰难。子产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从容周旋于秦晋大国之间。外御强敌,内修政事,把郑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治理郑国一年,手段比较强硬,郑国人恨他,编了一首歌谣:“孰杀子产,吾其与之”;三年以后,受到民众的拥戴。郑国人又编了一首歌谣唱道:“子产而死,谁其嗣之”。他死后,被孔子称作“古之遗直”;后人尊之为“春秋第一人”。

在礼和刑的关系上,子产主张礼刑并用,宽猛相济。《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子产临死时,对他的继承人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故宽难。”这是一种很清醒的认识。子产的这一主张在儒法两家那里得到了回应:儒家继其宽,法家继其猛。

子产又是一个很开明的政治家。他主张保留乡校,增强政治的透明度,允许郑国人批评时政,局部开放了言论自由。在法制领域,他开了公布成文法的先河。

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公元前536年,子产“铸刑书”,就是将法律条文铸刻在鼎上,公之于众。使法律由秘密状态走向公开,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子产铸刑书的内容已不可考。有人推测,它应当是适应春秋末期社会转型的现实,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中心内容。大致是鼓励开垦荒地,新恳地为开恳者私有财产,不准他人任意侵占。国家的军赋按丘、按亩向土地私有者征收等。

2、邓析制“竹刑”。邓析是郑国大夫。他是名家的先驱,也算是中国律师的鼻祖。《吕氏春秋。离谓》篇上记载了他的一个故事,大意是,洧水发,淹死一个富人。其尸首被人捞走,富人家属要赎尸,但对方索价太高,富人家属于是找邓析拿主意。邓析说:不用急,他不把尸首卖给又你卖给谁呢?过了几天,捞得尸首的人等急了,也找到邓析拿主意,邓析回答:不要急,他不找你买,还找谁呢。

此篇又谓:“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裤。民之献衣襦裤而学讼者,不可胜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郑国大乱,民日欢哗。子产患之。于是投邓析而戮之,民心乃服,是非乃定,法律乃行。”依此,邓析是为子产所杀,支持这种说法的文献尚有《荀子·宥坐》、《说苑·指武》、《列子·力命》。

邓析私自编制了法律规范,刻在竹简上。故称“竹刑”。这为他引来了杀人之祸,因为法律体现的是国家意志,私人制作是违法的。《左传》定公九年记载:

“郑驷颛(郑国执政)杀邓析,而用其竹刑”。杜预注:邓析“欲改郑所铸旧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邓析并未接受君命,其制作竹刑属个人行为,名不正且违法,故为驷颛所杀。不过,驷颛虽然杀了邓析,却不因人废言,依旧用其竹刑。这意味着竹刑经过国家认可,有了法律效力了。

3、晋国“铸刑鼎”。时间在公元前513年,铸鼎颁布的是赵鞅和荀寅,著刑书的是范宣子。皆为晋国大夫。

将晋国法典铸在铁鼎上,史称“铸刑鼎”。这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三家公晋以后,韩有《刑符》,赵有《国律》,魏有《魏宪》,都是成文法,沿续的是“铸刑鼎”。的晋国传统。 郑国和晋国公布成文法是前无古人的,是对现存法律制度的挑战,因而受到保守人士的非议和批评。晋国的叔向、鲁国的孔子分别对郑晋两国公布成文法进行了批评。

(三)关于公布成文法的争议。

我们推测,郑晋两国颁布成文法,其各自在国内遇到的阻力一定不小。因为它触犯了作为法律“守藏人”的贵族阶级的既得利益。这方面文献缺乏,只能存疑。现有文献披露的是来自国际的批评。代表人物是晋国的叔向和鲁国的孔丘。 叔向写信写子产,对郑国铸刑书公布成文法提出批评:

“昔先王议事以制(制度,先王之制,即礼),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这是抬出先王,诉诸祖宗之法,来压子产改弦更张,取消刑书。

“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民众知道有了法律依据就不用害怕上面了),并有争心(民众会起争夺之心),以征于书(从刑书上寻找法律依据),而侥幸以成之(却希图侥幸来成就他们的不良行为)。”

“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民众一旦发生纠纷和争端,就要抛弃礼仪规范,援引刑书作为依据。一丝一毫的小利都不会放过)。

这两段话都是讲铸刑书的危害。“不忌于上”,“并有争心”,“将弃礼而征于书”,手里有了法律依据,也就有了抗争的本钱。会起争端,导致社会的无序状态。

晋国铸刑鼎则受到孔子的批评:“晋其亡乎,失其度矣!”(晋国大概要亡国了吧,丧失了它既成的制度,即先王之制)。

(五)、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梅因在《古代法》里讲到:东西法律都曾有一段秘密时期。有关法律知识和判断争讼的原理为少数特权阶层所独占。这少数特权者就成为法的守藏人和管理者。这个论述具有相当大的概括性,中国古代也不例外。西周时代的“临事制刑,不预为法”,叔向所谓“议事以制,不为刑辟”。都暗示了刑法的不公开性。但这里有个问题:这个不公开的刑法是临时制定的呢,还是已有预定的法典只是不公开、处于秘密状态?注《汉书》的师古认为:“非不预设,但弗宣露使人知之”。这可以称作“法条预设论”;另一个注者李奇则认为:“先议其犯事,议定然后乃断其罪,不为成之刑,著于鼎也。”李奇的看法和叔向是相同的,可以称作“法条临时论”。哪一种说法正确呢。我倾向于师古的意见。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商之汤刑,还是周之九刑,都是预设之刑,而不是随机应变、临时制作。

那么,为什么预设的法律不公开,要使其处于秘密状态呢?答曰:“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法律处在秘密状态就会让一般人不可知,无从知。只知其有,不知其详,什么是法所禁止的,什么是法所允许的,一概不知,故深不可测;因为那个法深不可测,界限朦胧,只有处处加着小心,为防动辄得咎,必须来去侧身。行走天地之间,无处不感到法的威摄力,这就是威不可测。

现在再说公布成文法的意义: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认识,一个是当时段意义;一个是长时段意义。

“当时段意义”着眼于当下。我引荀子的话来说明:“天下晓然皆知夫盗窃之不可以为富也,皆知夫贼害之不可以为寿也,皆知夫犯上之禁不可以为安也。(中略)皆知夫为奸则虽隐窜逃亡之由(犹)不足以免也”(《荀子·君子》)“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成相》)简单的说,就是可以让天下人知法、明法、守法,充分发挥法律禁奸止暴的功能。

长时段意义着眼于中国法制史的过程,① 对传统法律观念、法律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法律不是少数人的私产,而是全社会公开的调节器。②开创了成文法的先例,引发起春秋战国时期轰轰烈烈的成文法运动,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③标志着法律观念和法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二、战国时期(前453----前221)的法律制度。

(一)、社会政治特点。

1、列国争锋。

刘向《战国策·序》说:“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列国之间的这种争夺和征战是极为残酷的,充满血腥和野蛮。用孟子的话说就是“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这种征战是以无数的生命和鲜血为代价的,充满了野蛮、残酷和血腥。

由于战场胜负决定国家存亡,因此战国时代是一个武力横行天下的时代。战国初期,见诸史书的尚有20多个国家,经过大国兼并,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逐鹿中原的格局。此时的周天子连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也不是了。较之春秋时代,战国时代的战争次数频繁,据《春秋》记载,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 此据法国汉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所著《中国社会史》一书);规模扩大、春秋时期投入兵力最多不过几万人,战国时期则动辄几十万。攻防手段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孙子兵法、吴子兵法。战争的目的不再是列国之间争夺霸主,而是以兼地略土为直接目的,以王天下为长远目标。 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尊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日知录》卷13《周末风俗》)

2、变法更制。

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统一天下的目的,魏、楚、赵、韩、秦等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更制。崇尚法制、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担当了变法的主要角色。率先进行变法的是魏国,法家的先驱人物李悝以“魏文侯师”、“魏文侯相”的身份主持,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和法律等众多领域。

在楚国,有吴起变法。他变法的要点是“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使私不害公”,着眼点是吏制改革(政治制度),矛头指向“巨室”。孟子有言:“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吴起反其道而行之,因此,阻力很大。吴起的变法前后沿续十年,成效颇为显著。楚国原本落后,经过变法迅速强盛起来。“南攻扬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并一度战败魏国,“马饮于大河”。但吴起的变法遇到保守势力的强烈抵抗。变法中途夭折,他本人也被乱箭射死,并五马分尸。

列国变法中规模最大、程度最烈,成效最显著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下详)。 总起来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内容大体相同。即摧毁旧的贵族势力,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耕战并重,实行富国强兵政策。

3、百家争鸣。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说:“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锋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持说,取合诸侯。”这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班固论列的十家包括:儒家,墨家,名家,道家,法家,农家,杂家,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

具体到中国法制史,对中国古代法制的价值理念和制度建构贡献较大的有两家,即儒家和法家。

(二)儒家的主要法律观点。《周礼.天官.冢宰》: “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下略) 郑玄注: “师,有德行以教民者;儒,有六艺以教民者”。 《汉书》: “游文于六艺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概括之,儒家的共同特点是:据于德,游于艺,法先王,宗仲尼。

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1、孔子(前552----前479)的法律思想: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孔子的主要法律思想:以德治国,“为国以礼”;在中国法制史上,孔子是第一个主张德政、礼治的。他深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孔子认为,为政最重要的是德。那么什么是德?古人解释,“德者得也”,指良好行为的成果,与我们现在理解的道德一词,意义大致相近,综合起来考查,孔子的所谓“德”是以仁为本质的,而仁的核心是“爱人”。所以,孔子特别要求统治者要修身正己,爱惜民力。用道德的感化力来感化民众。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这个意思。

问题:究竟什么是德,统治者怎样才算有德?理论上可以讲“有德者必有位,”然而倘若其无德又占据其位,试问子将何以处之?

孔子又讲克己复礼,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都是强调礼的规范意义。礼既治身,又治心,其大规模扩张的结果,是吞并了法,挤占了法的位置。

德主刑辅,重德轻刑。孔子说过:“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意味着孔子并不排斥“听讼”这种随着公共权力产生,而必须由国家承担的政治责任,只是他更加强调听讼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无讼的社会理想。听讼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我们看到,孔子是从稳定社会秩序的角度来解决社会矛盾和裁断两造争讼的。

在孔子的价值天平上,德礼与政刑的地位不同的。孔子说:“道之以政(苛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归服)”(《为政》)我们要注意的是,孔子以德礼并列而与政刑(萧公权说:孔子所谓政刑,即一切典章法令之所包,文武方策之所举,周礼之所载,以制度为体而以治人治事为用之官能也。(《中国政治思想史》)对举。可以明显看出,孔子是把德礼(德)看作治国为政的第一义,而把政刑(力)置于第二义的位置上。孔子反对用严刑苛政来治理国家,主张用德礼对民众进行教化。在他看来,德礼和政刑都能使民众服从,达到统治目的。但服从政刑是因为惧怕;归顺德礼是因为心服。政刑只能让民免却无耻;德礼却能让民有耻且格。对比德礼的优长显示出政刑的局限。因此,孔子崇尚德礼,排斥政刑。表现出重德轻刑的倾向。这一价值定位成为汉代及以后的中国法制史占主流地位的思想。 亲亲为大,亲亲相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注:偷盗)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做父亲的偷别人家的羊,这有悖于做人之理和为父之道,是“父不父”。这等于给做儿子的出了一道伦理难题。当儿子的怎么办?大义灭亲、告发父亲?这是不孝。根据礼的要求,儿子应当“隐”。想办法消脏灭迹,瞒天过海,悄悄的摆平它。儿子这种做法本身就包含着“直”,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直在其中矣。”它与法的精神相悖,却合乎孝道,自然也合乎礼的要求。这意味着当法制与伦理产生矛盾时,那就要牺牲法制来成全伦理。在这里,人治高于法治,亲情大于王法。孔子的这一法律思想,至汉代就具体化为“亲亲匿相首”的法律原则。

先教后诛,刑罚适中。

2、孟子(约前371---289)的法律思想。

孟子早年经历与孔子有点相似,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一生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孙丑上》)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于列国公卿之间,“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自视甚高,声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虽然政治主张得不到诸侯采纳,平治天下的理想得不到实现,却不肯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思想主旨。他把放弃原则,追随世俗称之为“妾妇之道”。对自己的才智和学说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自信和过人的乐观。

“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尽心上》) (1)反对“杀人以政”,强调“教以人伦”。

孟子提倡仁政,反对暴政。所谓“杀人以政”就是以虐政杀人。孔子曾感叹“苛政猛于虎”,孟子亦对虐政讨伐不遗余力。他指责统治者以虐政杀人无异于“率兽以食人”。他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对统治者提出很高的要求:“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

“教以人伦”的“伦”字。费孝通解释: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释名”于沦字下也说“伦也,水文相汰有伦理也。”潘光旦说凡是有“仑”作公分母的意义都相通,“共同表示的是条理,类别,秩序的一番意思。”(见潘光旦‘说伦字)《社会研究》第十九期)引自《乡土社会》)人伦就是为人之道,做人的道理、道德。“教以人伦”就是厉行仁政,重视德教,用人伦之道教化民众。它不是诉诸法律的强制力量,而是依靠道德的感化作用。

(2)主张“薄其税敛”,强调“制民之产”。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在使民富且寿。”哀公曰:“何谓也?”孔子曰:“薄赋敛则民富,无事(“事”指争端、麻烦)则远罪,远罪则民寿。”(《说苑·政理》)薄税敛而使民富,是孔子德治的重要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薄其税敛”、强调“制民之产”,这是孟子仁政思想,在经济政策和法规上的具体体现。税敛太重,民不堪负,就会怨声载道,甚至铤而走险。这会威胁到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薄其税敛是一种消极的方法,还有一种积极的方法,就是“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恒产就是稳定的财产田产。具体说,就是每家农户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为什么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这道理很简单,在小农经济条件下,有了田产和宅院,就可以相对安居乐业。无此就意味着他是一个无产者,穷极无聊,“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那就要另谋生路,所谓偷盗、抢劫、革命、造反,都从这里起念。用孟子的话说:“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安分守己之心)。苟无恒产,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民也”。

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就要通过治民之产,达到富民的目的。使之“仰(上)足以事父母,俯(下)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他认为,如果民众致富了,“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尽心上》)。犯罪事端也会大量减少。

应当说,孟子以上的法律思想是相当有价值的。它已经涉及到道德、法律与经济的关系,把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看作防止犯罪的首要条件。确实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3)主张以民为贵,声言“暴君放伐”。

君与民之关系:西周以来的敬天保民思想,到了孟子这里有了一个重大的发展。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说,这在思想史上,不但是振聋发聩的,更是史无前例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的地位最贵;作为国家象征的土神、谷神次之;而君主的地位更次之。这个位序排列把“民”的地位空前的提升了,而君主只能屈居第三,什么贵为天子、富有四海都变得无足轻重了。对于不可一世的君主来说,这是很难接受也无法忍受的。我们要知道,在秦汉以后的专制条件下,一个知识分子敢说出这样的话,那要有包身之胆。果然,大明皇帝朱元璋氏读到孟子这句话,大为光火,《明史·钱唐传》:“帝(明太祖)尝览孟子,至草芥、寇仇语,谓非臣子所 宜言,宜罢其配享,诏有谏者以大不敬论”。 朱元璋读《孟子》,怪其出语不逊,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也” 全祖望《鲒埼亭集》,卷三十五:“使此老在时,宁能免也”。

主张民为贵,在逻辑上必然强调民心向背的重要。孟子是把民心向背和天下的得失,法律的公平与否联系在一起来认识的(下详)。

君与臣之关系:在君主专制的条件下,维护君君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关系,维护君主的权威,既是礼的核心内容,也是法的重要职能。特别是如何处理君臣关系,是法律避不开绕不过的问题。

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既否定君不君,也反对臣不臣。考查孔子的言行,翻检孔子修订的春秋可知,孔子主要是把关注点放在反对臣不臣上。至于君不君的行为,孔子常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还要曲意回护。孟子则不然,他似乎更强调君臣之间的人格平等。而把关注点放在反对君不君上,较之孔子的立场有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

孔子对君主的态度是:“勿欺也,而犯之”(《宪问》)主张在对君主保持忠诚的前提下,直面君过,犯颜直谏。孟子的态度要峻烈得多:“说大人则蔑之”。游说他的时候,先不把他放在眼里,在气势上把他压倒。这不是狂妄。因为在孟子看来,他是代表“道”的,而大人也好,君主也罢,都是代表“势”的。以“道”对“势”,自然有一种道德的优越性。实际操作起来,大概需要很过硬的心理素质。对君主的态度是:“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万章下》)。他的这句话是讲给齐宣王的,据孟子说,齐宣王听了“勃然变乎色”。

孟子特别注意君臣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在君面前保持一种独立的人格,反对臣属一方单方面、无条件对君主尽义务。“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简言之,就是你好我也好,你不好也别想让我对你好。这是对传统的君臣关系的颠覆。具有思想革命的意义。

当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杰,武王伐纣”算不算“弑君”时,他宣称“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实际上承认了汤武革命的正当性,主张独夫民贼人人得而诛之。这种思想也带有暴力革命的异端色调。革命不是绣花,是要流血死人的,孟子谓之“逆取”;革命成功,就要实行仁政,注重道德教化,孟子谓之“顺守”。马上打天下和马下治天下的全部要义就体现在这“逆取顺守”四个字上。

(4)德主刑辅,慎用刑罚。孟子有一句名言,叫做:“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离娄上》)在主张仁政、重视教化的前提下,也不排斥刑法的强制作用。在它看来,“上无道揆(度也、约束)”、“下无法守”是要出乱子的。因此,孟子主张“善”与“法”要互相配合,不能偏废。这与孔子的有关法律思想有所不同。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死刑剥夺人的生命,所以孟子特别注意死刑的适用问题,他的慎刑也主要表现在对死刑的民本主义态度上:“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梁惠王下》)这说法理想色彩很浓,在操作上也很困难,但它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有合理的因素。孟子反对滥用刑罚,对杀戮无辜尤其深恶痛绝。他是先秦时代提倡“罪人不孥”、反对“诛连”最有力的思想家。“泽梁无禁,罪人不孥”。《孟子·梁惠王》)

3、荀子的法律思想。

荀子(公元前298年—前238年),名况,也称孙卿。战国郇(今山西临猗县)人,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最大代表,也是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大师。李泽厚先生说他:“上承孔孟,下接易庸,旁收诸子,开启汉儒,是中国思想史由先秦到汉代的一个关键”(《中国思想史论》上册,110页)。这个评价是公允的。

荀子在先秦儒家中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政治主张与孟子有同也有不同,尊王道,举贤能,与孟子同;兼称霸道,法后王,则与孟子异。孟子重义,重内化自觉(内圣);荀子崇礼,重外在约束(外王)。荀子虽然也说:“诛暴国之君,若诛独夫”,但不承认汤武取天下,因为天下归之;不承认桀纣有天下,因为天下去之;所以说,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正论》)。他把主要关注人事和心性修养的儒家学说扩展到各个领域,他主张“隆礼”与“重法”结合,在礼面前有限平等,建立新的等级制度,完成国家统一。荀子的弟子很多,著名的有韩非、李斯,都是法家著名代表人物。

(1)隆礼尊君,君主至上。“《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论》),“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论》)孔子之礼尚有祭祀和规范两意。荀子之礼,原始的祭祀之意已荡然无存,规范之意则空前突出。这一学理上的变化,不仅大大提升了“礼”的地位,而且为礼兼容法预留了空间。

“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致士》)。后世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至此已呼之欲出。

(2)礼法并用,教刑相辅。荀子在隆礼的同时,也重视法制的作用:“法者,治之端也”(《君道》),把法律看作是治理国家的首出措施。礼与法皆为治国所需,缺一不可。他认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在治国方略上,荀子提出“治之经,礼与刑”,这就一改儒家先辈德主刑辅、先德后刑的位序排列和价值判断,变而为礼刑并用,教刑相辅:“起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

(3)引礼入法,礼体法用。荀子重视法理学的研究和以法治国的作用。它提出“法义”和“法数”等概念。所谓法义即是立法的基本精神和指导思想;法数即是指法律的运用技巧。在荀子看来,法数必须以法义为归依,因为“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君道》)“法义”是什么?就是礼。“非礼,是无法也”(《修身》)。礼为法之体、之纲,法为礼之用、之目。明体达用,纲举目张。这标志着先秦儒家法律思想的重大转变。荀子以礼作为立法和执法精神原则的主张可以说是董仲舒春秋决狱的直接思想来源。

(4),严惩元恶,罪罚相当。“元恶不待教而诛”。这就把刑罚惩一儆百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同时,荀子也主张罪刑相当,有适当的尺度和公平的精神:“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

如果说儒家是以德治国,其法律思想带有浓重的伦理格调,那么法家则是以法治国,其法律思想则带有强烈的暴力色彩。

(三)、法家的主要法律观点。

1、法家主要特点。

何谓法家?刘邵《人物志·业流篇》说:“建法立制,富国强人(兵),是谓法家”。近人章太炎则说:“著书定律为法家”。这个学派发源于春秋时代的成文法运动,活跃于战国时代变法更制的政治舞台。

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指》中这样评价法家:“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弗能改也”。按地域分,法家分为晋法家和齐法家。司马谈的这段评价主要是以晋法家为参照的。

其特点:四海为家,六亲不认;以法治国,一断于法;重刑轻罪,严而少恩;尊主卑臣,严守职分。①在治国的策略上,以法治国。国家应制定法律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准则,国家应依照所制定的法律来处理各种事务(缘法而治),以法律作为统一的取舍标准(事断于法) ②在法律适用上,刑无等级(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③在法律的内容上,轻罪重判,重刑主义④法布于众。

吴起:卫国(今山东定陶)人,娶齐国妻子,做鲁国将领,到楚国主持变法;商鞅卫国人,到秦国主持变法;韩非为韩国人,李斯为楚国人,都到了秦国。 吴起之舔疮励士和杀妻取将。

韩昭侯在宫中饮酒致醉,就在宫里睡着了,宫中替国君管理冠冕的“典冠”在旁,担心他着凉,给他盖上了一件衣服。韩昭侯醒来见有人主动给他盖上衣服,很高兴,问身旁的侍卫是谁给他盖的衣服?侍卫说是典冠。韩昭侯下令以越职罪处罚“典冠”,以失职罪处罚“典衣”。

管仲说:“君主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此六者,君主之所独操也。”

法家的代表人物大多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其先驱人物是春秋时期的管仲,鼻祖是战国初期的李悝、吴起、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战国中期的商鞅(法)、慎到(术)、申不害(势),战国末期的韩非、李斯等。

2、韩非的法律思想。

韩非(前288---前233),出身韩国贵族,荀况的学生。“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本归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本来要效力于他的祖国,在韩国有一番作为,但“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心灰意冷,发愤著书。他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赢政读了非常佩服,曾感叹:“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公元前234年,他出使到秦国,受到同窗李斯的嫉妒和陷害,系狱经年,被迫自杀。

韩非人性论的预设是“性恶”。“人人皆挟自为心”,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这是天性、本性。这种恶的个人本性是要发作的。随着人口增加和社会财富的消耗,“人民众而财货寡”的矛盾愈益突出。于是,人与人之间逐利争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你争我争,大家都争,这就要危及秩序,引起混乱。必须加以约束。如果说儒家对这种无序状态是诉诸道德的约束,那么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则是借助法律的威慑。

从性恶论的预设出发,韩非用一种异常犀利、冷峻和清醒的眼光来洞察人世间的一切,他近乎残酷地撕去了儒家仁爱的温情面纱,而代之以冷冰冰的利害关系的计较。社会的一切信仰、道德、关系,人的一切思想、观念、直至情感本身,其崇高、庄严、神圣性都被韩非横扫一空,最终还原为一种赤裸裸的利害计算。

主利在有能而任官,臣利在无能而得事;主利在有劳而爵禄,臣利在无功而富贵;主利在豪杰使能,臣利在朋党营私。(《韩非子·孤愤》) 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韩非子·难一》)

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韩非子·六反》)

卫人有夫妻祷者,妻祝曰:使我无故得五匹为束布。其夫曰:何少也?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 《韩非子·六微》

故舆人成舆则欲人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夭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卖,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韩非子·备内》

夫卖庸而播耕者,主人费家而美食,调布而求易钱者,非爱庸客也,曰:如是耕者且深、耨者熟耘也。庸客致力而疾耕耘者,尽巧而正畦陌畴畤,非爱主人也,曰:如是,羹且美、钱布且易云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以得富也;战之为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以得贵也(《韩非子·五蠹》)

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驾,故人重之。是以人之轻辞古之天子,难去今之县令者,薄厚之分也。

君和臣之间各有一套自己的拳经,各自的想法、利益相悖、不得已而妥协;父母对子女之间并无恩义可言,只有利害计算、得失考虑;夫妻之间也无亲情可言,双方同床异梦,各打各的小算盘;至于买卖双方,雇主之间,也是一种利益交换。即使是做官的,也不能高估他们的觉悟。他们不过是为政以利,冲着做官的巨大油水而来,归根结底是要满足自己的私欲。什么为政以德,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不过是面冠冕堂皇的金字招牌。如此,儒家的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孝悌为本、仁者爱人都被韩非借助经验的事实轻轻化解了。他的举例有点极端,但也确令人耳目一新,有一种难以遮当的说服力。 韩非的主要法律观点:

(1)仁义不足以治天下。韩非的社会发展观是:“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知谋,当今争于气力”。这就是说,在上古竞于道德时,大家都崇尚道德,自然可以用仁义治天下;现在时代不同了,它的特点是“人人皆挟自为心”争于气力,仁义那一套已经过时了,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用韩非的话说,就是“德厚不足以止乱”,只有威势方可以禁暴。因而,他主张“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他的老师荀子曾讲“起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韩非砍去了上联,只剩下一个下联,连老师的账也不买了。 (2)以法为本,法术势综合为治。“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

(3)法不阿贵。在刑罚适用上必须贵贱平等。针对儒家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他提出:“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为什么刑过不避大夫呢,这是因为“犯法为逆以成大奸者,未尝不从尊贵之臣也”。

(4)重刑轻罪。“董阏于为赵上地守。行石邑山中,见深涧峭如墙,深百仞。因问其旁乡左右曰: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婴儿盲聋狂悖之人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牛马犬彘尝有入此者乎?对曰:无有。董阏于喟然太息曰:吾能治矣。使吾治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韩非子《内储说上》)这可以说是重刑主义的经验论证;性恶论是其人性预设;定分止争是其现实考量;以刑去刑是其目的(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

轻刑罚,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六反》)

(5)尊君卑臣。“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共患也。”“赏之誉之不劝,罚之毁之不畏,四者加焉不变,则除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四)、《法经》的内容及历史地位。

1、李悝其人

李悝,亦名李克,战国初期魏人,生卒年在公元前455年至385年之间。生平不详,只知其为魏文侯师,又为魏文侯相,颇有治绩。第

一、首创“平籴法”(见《汉书·食货志》),即运用政府财力和调节能力,丰年由国家平价收购粮食,用来备荒;荒年由国家平价粜出,借以平衡丰年和荒年的粮价,防止商人囤积居奇,维护农民利益。第

二、“尽地力之教”,即整划土地,开垦扩种,挖掘土地潜力,提高粮食产量。

李悝认为,刑罚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有奸邪淫佚,而“奸邪之心,饥寒而起;淫佚者,久饥之妄也”,在这个意义上,刑罚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富国裕民。

李悝反对世卿世禄制度,认为“其父有功而禄,其子无功而食之”,足以“乱乡曲之教”。他的“为国之道”是“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说苑·政理》)他要剥夺那些世家子的俸禄,用来招徕“四方之士”。在中国法制史上,李悝最大的贡献是编撰了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法经。

2、《法经》及其影响

《法经》一书早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儒家列有“李克七篇”,法家列“李子三十二篇”,推想《法经》应在其中。现在所见《法经》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人所撰的《晋书》和《唐律疏议》。 《晋书》刑法志曰:“悝撰次诸国法,著《法经》,以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故其律始于盗、贼;盗、贼须劾捕,故著囚、捕二篇;其轻狡、越城、博戏、借假、不廉、淫侈、逾制,以为杂律一篇;又以具律具其加减,是故所著六篇而已,然皆罪名之制也”。《唐律疏议》也有类似记载。

此后论及《法经》都引证上述片断。直到明朝,董说著《七国考》,其中引用西汉桓谭所著《新论》一书,才更多的披露《法经》的一些内容。但桓谭《新论》在南宋末年就已失传,董说又从何处得知呢?现已无从考证。故学界多疑董说造假。

尚有两事学界未及,特此指出,以作旁证。其

一、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儒已指出,明朝人喜欢伪造古书,清儒慨叹:“明人造古书而古书亡”,流风所及,连它的第一流学者杨慎都颇乐此道,留恋忘返,董说受时风影响,偶尔染指,亦未可知;其

二、董说是个小说家,著有《西游补》。其凭空结撰的想象力也非常了得。所有这些,都加重了对董说的嫌疑。

据董说的意见,《法经》的体例可分三部分:正律、杂律、减律。

盗、贼“窃货曰盗,害良曰贼”、囚、捕四篇为“正律”。董说引《新论》曰:“正律略曰:杀人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杀二人及其母氏。大盗戍为守卒,重则诛。窥宫者膑这其实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隐私权相当。不过,我们今天讲的隐私权,是一个舶来概念。它是在1890年,由美国学者路易丝·布兰戴斯和埃·威斯汀在《哈佛法学评论》上提出的。拾遗者刖(“拾遗”即指拾得他人遗失的财物,这大体上相当于现代刑法中所说的侵占他人遗失物犯罪)曰,为盗心焉”窥、拾非盗而有盗之心,这是“意识犯罪”。重点惩治的是盗、贼重犯。

杂篇为“杂律”、董说略曰:“夫有一妻二妾,其刑馘(guó,割左耳);夫有二妻则诛;妻有二夫则宫,曰淫禁。盗符者诛,籍其家;盗玺者诛;议国法令者诛,籍其家及其妻氏,曰狡禁。越城,一人则诛,自十人以上夷其乡及族,曰城禁。博戏罚金三币,太子博戏则笞,不止则特笞,不止则更立,曰嬉禁。群相居一日以上则问,三日四日五日则诛.曰徒禁。丞相受金,左右伏诛;犀首以下受金则诛;金自镒以下罚不诛也,曰金禁。大夫之家有侯物,自一以上者族。”惩治各种各样的刑事犯罪,动辄诛、族,沿续的是商殷以来的重刑传统。

具篇为“减律”,略曰:“罪人年十五以下,罪高三减,罪单一减:年六十以上,小罪情减,大罪理减。”规定的是一些定罪量刑原则。 六篇之中,首列《盗法》、《贼法》,至于《囚法》、《捕法》不过是捉盗捕贼的有关程序。这说明《盗法》、《贼法》是法经的核心。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盗法》、《贼法》会成为法经的核心?或者说为什么《法经》会把“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作为指导思想?

战国时代的两极分化严重:一方面,“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后汉书·仲长统传》)。而农民“或耕豪民之田,见税十五”(《汉书·食货志》);另一方面,一般民众“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xù)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或则“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孟子·梁惠王上》)。这样一种情况,生活在春秋末叶的墨子已经敏锐地观察到,并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něi),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墨子·非乐》)。生活在战国中期的孟子则说的更形象:“庖有梁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下层反抗激烈:“聚群多之徒,以深山广泽林薮扑击遏夺”社会治安环境糟糕。(《吕氏春秋·安死》);“王公则病不足于上,庶人则冻馁羸瘠于下,于是焉桀纣群居,而盗贼击夺以危上矣”(《荀子·正论》)。跖有“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庄子·盗跖》)。严刑峻法威慑:战国是一个乱世,不必搬用“刑乱国用重典的古训”,只需依照习惯就行了。“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古代用于加在囚犯颈部的一种木制刑具)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庄子又有“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之说,同样是盗窃,性质无乎不同,但后果却形成巨大的反差。而从另一个方面看,所谓“窃钩者诛”也正是战国时代重刑主义的真实写照。

“宋(康)王谓其相唐鞅曰:“寡人所杀戮者众矣,而群臣愈不畏,其故何也?”唐鞅对曰:“王之所罪,尽不善者也;罪不善,善者故为不畏。王欲群臣之畏也,不若无辨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何,宋君杀唐鞅”。《吕氏春秋·淫辞》

《法经》以重刑轻罪为基本特征,充分体现了法家的法律思想,迎合了当时急切以武力实现统一的君主的要求。

《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它既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也是列国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它构建了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体例、内容为后世以刑法为核心的成文法典的完善奠定了重要基础。它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五)、商鞅变法与秦国法制的发展:。《史记·商君列传》:“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 “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不甚得志。

商鞅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认为其对治国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国有礼有乐、有诗有书、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国有十者,上佚无战。国用诗、书、礼、乐、孝、弟、善修治者,敌至必削,敌不至必贫。”(《商君书》)

“乃遂西入秦,事孝公,为相,“秦封于商,故号商君”(据张守节正义)。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与五十金”。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徙木立信”)。

1、商鞅变法的内容。

商鞅变法是分两次进行的。第一次开始于公元前359年,第二次开始于公元前350年。其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是列国变法中规模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次变法。

政治方面的改革。此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主要内容包括:(1)制定二十级爵位。这意味着旧的世卿世禄制被废除,旧贵族原有的家世、身份等不再起作用。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分二十级爵,自二十级至一级分别为:彻侯、关内侯、大庶长、驷车庶长、大上造、少上造、右更、中更、左更、右庶长、左庶长、五大夫、公乘、公大夫、官大夫、大夫、不更、簪□、上造、公士。各级爵位均规定占有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同时,还制定了“奖励军功,严惩私斗”的法律规定。奖励军功的规定是:将卒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则授爵一级,可为五十石之官;斩敌首二个,授爵二级,可为百石之官。宗室贵族无军功者,不得授爵位;有功劳者,可享受荣华富贵;无功劳者,虽家富不得铺张。严惩私斗的规定是:为私斗的,各以情节轻重,处以刑罚。(2)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政区单位。分全国为四十一县,县设令以主县政,设丞以副县令,设尉以掌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度。 (3)实行什伍制度。秦之都乡邑聚原来都是自然形成的大小居民点。至此时,均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居民登记于户籍,分五家为一伍,两伍为什,同于后代的保甲制度。为了加强治安管理,规定什伍之内各家可以互相纠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重刑轻罪,不赦不宥,鼓励告奸,实行连坐。

经济方面的变革。此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秦国是战国时代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律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变革土地所有制的国家。主要内容包括:(1)废井田,开阡陌。在全国范围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度。废除“田里不粥(鬻)”的原则,准许民间买卖田地。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领国土地等,但后来都陆续转为私有。(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凡“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免除徭役)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汉书·食货志》)凡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工商)及因懒惰而贫穷的,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官奴婢。 (3)统一度量衡。统一斗、桶、权、衡、丈、尺,并颁行标准度量衡器,严格执行,不得违犯。现在传世的有所谓“商鞅量”,其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鞅”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知此量为“升”。由这件量器及其铭文可知,当时统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严肃而重大的事。

社会生活方面的改革,主要是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等。颁布《分户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凡一户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别籍异财)

王安石曾赋诗称赞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商鞅变法为秦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秦最终扫灭六国,实现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

2、商鞅“改法为律”的意义。“商鞅传授,改法为律”。何以要改法为律呢?\"律\"本指钟鼓声调和音律,而音律既要求和谐,也要求精确严密,不容有丝毫差错。《易经。师卦》、《左传·宣公十二年》皆有\"师出以律\"之句,杜预注:“律,法。”《左传·哀公十六年》“尼父,无自律”杜预注:“律,法也。言丧尼父,无以自为法。”因此,强调\"明法\"、主张信赏必罚的法家,一方面为了与传统的礼、刑相区别,一方面也希望法律能像音律一样精确严密而为人们所信奉,于是便以“律”名“法”。此其一;其

二、此大概还与秦耕战立国,全民皆兵、军政合

一、军民合一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秦居戎狄之邦,习游牧、善征讨、薄礼义,尚军法。“律”本来就是指的军令军法,现在扩展它的对象和外延,不但用它约束军队,也用它来约束民众,规范社会的各个领域。这个律已不仅限于军令军法的意义,它包含广了,范围大了,就成为一代法典的统称。改法为律有何意义?首先,“改法为律”不仅是名称的改变,重要的是法律观念和法律实施的发展变化。“法”字本义表示法的公平性,平之如水,落实到狱讼上就是不偏袒。但对不同身份、等级的人是否同样公平则不一定了。而“律”字,按《说文》:“律.均布也”,段注“律者,所以范天下之不一而归于一”。《尔雅》释诂篇:“律,常也,法也”。《易》有“师出以律”之说。可见起于军旅之“律”,更强调法的普遍适用性,不论什么人都要一律按法办事,不允许有超乎律之上,之外者,这正是法家“壹刑”思想的体现。其次,改法为律以后,律已不再是单纯的刑制,它按照同心圆的轨迹,以刑法为核心空前地扩大了调整范围。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等经济活动都可以用律来加以规范,做到所谓“事事皆有法式”。从此以后,律这一名称为中国历代王朝(宋元除外)沿用不绝。

推荐第2篇: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

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片)

芍陂芍陂是古代淮河流域较早兴建的一座大型蓄水灌溉工程,位于今安徽寿县安丰城南,又叫安丰塘,是公元前6世纪末楚国令尹孙叔敖领导修筑的。水库巧妙地利用了当地东、南、西三面较高,北面低洼的地势状况,利用天然湖泊在四周筑堤,引■水经白芍亭东积而成湖。《水经注?肥水注》说陂堤长

二、三百里, 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说明可能已有闸门设施。东汉时可灌田万顷。由于芍陂及附近其他陂塘的兴建,水稻种植得到很大发展,使这一带富庶起来。

(2)引漳十二渠战国初期,各诸侯国变法图强,大力发展农业。魏国要地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四十里邺镇)位于太行山东部冲积平原上。漳水从此地流过,雨季时河水宣泄不畅,常泛滥成灾。魏文侯(公元前446- 前397年在位)时李悝等推行变法,在公元前422年任西门豹为邺令。西门豹沉重打击了当地劣绅和女巫勾结玩弄的借水灾向百姓勒索钱财、残杀少女的 河伯娶妇 迷信活动,领导百姓在漳河上修建了12道低滚水坝,开凿了12条大渠,引水灌溉漳河右岸土地。《水经注?浊漳水注》载: 一源分为十二流,皆悬水门。以水闸调节水量,变水害为水利。经过大约100年,魏襄王时任史起为邺令,又大兴引漳灌邺工程,将大片盐碱地变成水稻田,使魏国河内地区更加富庶。

(3)都江堰都江堰在四川灌县,是举世闻名的古老而宏伟的灌溉工程。堰古称 湔堋、湔堰、都安大堰 等,宋代才有人始称 都江堰 ,取名于成都江(即 都江 ),指过成都的府河及锦江。

都江堰是秦昭王(公元前306- 前251年)时蜀郡守李冰领导人民修筑的。渠首堰工在今灌县旁的岷江上,渠道遍布成都平原各县。从1949年以前的工程布局可看出,它是由分水工程(分水鱼嘴)、开凿工程(宝瓶口)、闸坝工程(人字堤、百丈堤、内外金刚堤和飞沙堰)三部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在灌县西北岷江江心洲筑成的分水鱼嘴,把岷江分为内外二江,西面的外江为岷江正流,沿江筑有堤坊;东面的内江是引水于渠,由宝瓶口控制引水流量的大小,流入成都平原上密布的农田灌渠。百丈堤起到导流和护岸的作用。

宝瓶口可能是在早于李冰

二、三百年的蜀相开明所修工程的基础上,劈开玉垒山建成的渠首工程。①宝瓶口左岸是玉垒山,右岸为离堆。现宽20米,高40米,长80米,可使足够的内江水量由此流入灌渠体系。

闸坝工程包括调节内江水量的溢洪道 飞沙堰 和一整套闸坝设施。飞沙堰长约180米,堰身的高度可使汛期入内江的洪水和大量沙石由堰顶泄入外江,即所谓 低作堰 ;人字堤护岸兼溢流,可以补飞沙堰溢洪之不足。

工程规划相当完善,分水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项主要工程联合运用,互相配合,一般可保证大水时二江分流比例为内四外六,洪水不致冲入内江成灾;枯水时二江分流比例为内六外四,足敷灌溉之用。

鱼嘴和堤防的修筑都是就地取材,用当地盛产的竹子编成巨大的竹笼,装填卵石,沉积堆迭而成,施工简便,节省费用,工效显宏。

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在分水鱼嘴附近曾立三石人于岷江、外江、内江水中,起着水尺的作用,以量水位的高低,从而测定内江的进水流量,及时进行调节,使 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1974年和1975年,在外江曾先后掘得石人二枚。另载李冰作石犀5枚,其二深埋于内江,以作为都江堰岁修 深淘滩 的控制高程,使河床有一定的深度和过水断面,以保证河床可以安全通过较大的洪水流量。

姚汉源对此说有疑,见姚著《中国水利史纲要》,水利电力出版社 1987年版第 47 页注

(一)。

都江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创造性。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大约300万亩良田得到灌溉。《水经?江水注》称: 蜀人旱则借以为溉,雨则不遏其流。故记曰:\'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活野千里,世号陆海,谓之天府也\'.

(4)郑国渠郑国渠是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在关中引泾水兴修的大型灌溉工程,是由原籍韩国的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工设计领导为秦国开凿的。渠首在仲山西麓瓠口(今陕西泾阳县西北50里的谷口),引泾水东流注入洛水,全长300多里,用了十多年时间才完工,工程十分壮观。

郑国渠的设计体现了较高的水流水文学知识。谷口是泾水进入渭北平原的一个峡口,东面是广阔的平原,地形西北略高,东南稍低。渠首选在这里,使整个水利工程自然形成一个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引水口选在谷口泾河凹岸稍偏下游处,正是河流流速最大的地方,增大了渠道的进水量,并使水中大量富有肥效的细泥也进入渠道以进行 粪灌 (淤灌)。引水口处上层由凸岸流向凹岸的水流和下层由凹岸流向凸岸的水流形成的横向环流,既在上层增大了引水口的进水量,又在下层使较重的粗沙冲向凸岸,避免了粗沙入渠堵塞渠道。

据《史记?河渠书》称,郑国渠的修建, 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泾水泥沙含量大,引用灌溉,其淤泥可作为肥料。秦亩1亩等于今0。288市亩,四万余顷秦亩合今115万市亩。渭北平原远古为通海湖泊,土带卤性,引渠水淤灌压碱可成为良田。1钟为秦六斛四斗,即640秦升,合今2。2石,即200多斤。这使 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①

《史记?河渠书》。

2。运河工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凿了很多运河。魏在黄河以南的荥阳(今河南郑州西北),楚在汉水和云梦诸湖泊,吴在江淮太湖,齐在山东淄、济等地,都开有运河以通水运。其中最著名的是邗沟一荷水和鸿沟。

(1)邗沟- 荷水邗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记载的大运河。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首先要创造交通运输条件,便在邗地(今江苏扬州东南)筑城,南接长江,向北利用各湖泊河道疏通开凿,在今淮安东北入淮水。后来屡经改道整修,一直是沟通江淮的主要运河。

开邗沟后3年,吴又继续向北开凿,在 商鲁之间 开了一条运河,名荷水,使沂水(泗水支流)、古济水相连通。于是吴兵船只便可从长江出发,由邗沟北上经泗水,再由荷水通济水至黄河。

(2)鸿沟- 战国中期,魏占据了今河南省东北大部。为称霸中原,魏惠王(公元前370- 前319年在位)九年(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为加强与宋(今河南商丘)、郑(今河南新郑)、陈(今河南淮阳)、蔡(今安徽凤台)等地的联系,于次年开凿鸿沟。从河南荥阳[xíng] 泽引黄河水入圃田泽(今中牟县西),再向东开至大梁城北。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40年)再由大梁城北继续东开,并向南转。

鸿沟向东一支后称■(古作■)渠,下游至彭城(今徐州)入泗,由春秋郑地通曹、宋等地;■水之南为睢水,自浚仪县由鸿沟分出,东流入泗,经宋、楚地;鸿沟南支西汉时名狼汤渠,南至陈县以南入颖水,魏惠王时陈属楚。

当时鸿沟运渠最为重要,地处中原,四通八达,沿运道有许多城市。大梁、荥阳等地,秦汉时为东西方向粮食水运输送的要地。

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包含了测量、选线、规划、施工等一系列技术问题。《管子?度地》对水利工程技术经验作了概括。文称: 夫水之性,以高走下则疾,至于漂石;而下向高,即流而不行。 它还对水流受阻产生的水文现象和水力现象作了观察描述,为运用水流规律治理水害提供了理论根据。关于渠首工程位置的选择,文中提出了 高其上,领瓴之 的原则,就是要抬高上游水位,以便让水顺利流入于渠。它还具体说明: 尺有十分之,三里满四十九者,水可走也。 即在3里长距离内,渠底若能降落四十九寸,相当于1/1000的坡度,即可保证渠水畅流无阻。这是非常宝贵的修渠经验。

3。堤防工程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为了防治洪水,在黄河边修建了不少堤防工程,这些工程还兼作御敌防犯或进攻邻国之用。

在堤防修筑的实践中,人们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知识。《韩非子?喻老》说: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指出了动物穿穴造成渗漏和大堤溃决的危害。

《考工记?匠人》和《管子?度地》还记载了堤防设计、施工、保护的技术问题。如关于堤防横断面的形状,《度地》篇指出要 大其下,小其上 ,这种形状既可保证不致产生滑坡,也符合水的侧压上小下大的规律。《匠人》篇更具体说: 凡为防,广与崇方,其■参分去一,大防外■。 郑玄注曰: 崇,高也。方,犹等也。■者,薄其上。 就是说堤防的顶宽为底宽的三分之二; 大防外■ 可使大防受力后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这与现代 重力坝 的原理是相符的。

关于堤防施工的时间,文中指出宜在 春三月,天地干燥,……山川涸落,……故事已,新事未起 之时进行。《管子》还提出,大堤上要 树以荆棘,以固其地,杂之以柏杨,以备决水.4。城市和宫室的规划设计《考工记》中对城市和宫室规划设计的准则作了初步的总结。在《考工记?匠人》中记述天子都城的制度是: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现已挖掘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遗址,如晋国侯马、古晋城、燕国下都、赵国邯郸的规划方式,基本相同,都采取方形城郭、正角交叉街道的方式。

《礼记》中记述周代的 五门 (皋门、应门、路门、库门、雉门)和 三朝 (大朝、外朝、内寝)的制度,在后世的宫殿、寺庙和住宅的规划中,都有很大的影响。

《考工记》和《礼记》中还有关于城市与宫殿建筑的记述。如关于粮仓和城的围墙,《考工记》指出: ■■仓城,逆墙六分.■(qūn)为圆形谷仓,■(liáo)为古代一种小屋。这里说在建筑仓、城时,围墙的截面应呈底宽于顶的形状,其高与外■的比例应为6∶1,以保证墙体能够抵抗住谷粒等储存物的侧压力。

1978年在河北平山县战国时代的中山国中山王■墓出土了一块金银错兆域图 铜版,是一幅为建筑中山王和王后陵墓群而作的总体规划设计平面图。 兆域图 长94厘米,宽48厘米,大约是按1/500的比例绘制的。

墓主人中山王■的埋葬时间在公元前310年左右。图版的中心部分东西方向排置三个各 方二百尺 的大 堂 ,中间为 王堂 ,西为 王后堂 ,东为 哀后堂.东端和西端各有一个 方百五十尺 的小 堂.大堂之间相隔百尺,小堂距大堂八十尺。 丘足 (即墓坡的坡足)与大堂之间的 丘平者五十尺,其坡五十尺.丘足之外的长方形 内宫垣 将各 堂 围起。内宫垣北外侧东西排置四个各 方百尺 的 宫 ,宫门南开朝向内宫的墓 堂.宫外的长方形中宫垣 将整个墓群围起。 兆域图 是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一幅建筑组群的设计规划图。

推荐第3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西安市牛宪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历史必修三《文化发展历程》第2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也是辉煌灿烂的时期,对后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品味鉴赏。本课仅承第一课《孔子与老子》,下接《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能区分各家主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诸子百家思想的异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灿烂以及思想文化在争鸣与碰撞中不断发展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的运用。

本课难点:百家争鸣的现实意义。

二、学生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对诸子百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有所了解,对诸子百家思想也有初步的认识,但不能形成一个系统的观点。教师可鼓励学生收集资料、扮演角色,让学生有主体性思想,积极参与课堂。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课课标,结合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则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并采用问题探究法;还通过师生共同设计“儒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思想一览表”的对比法。

四、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学生分组查找资料了解诸子百家思想,为课堂的小辩论准备发言稿,并选出发言的代表。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分组(考虑到学生成绩优差,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因素),查找资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教师:我们在政治史和经济史已经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我们来回忆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学生:社会动荡诸侯争霸,社会生产力发展。

教师:在这种政治、经济状况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节课我们就

来学习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请阅读课本第一目“孟子、荀子与儒家”回答以下问题:

1、简单介绍孟子。

2、概括总结孟子的思想主张。

3、你是如何看待孟子思想的?

4、概括荀子的思想主张。

5、儒家思想的影响。

【设计思路】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内容,抓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的能力。大概用时14分钟。

学生:回答有关孟子的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幻灯片展示:

1、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奠基人。

2、孟子思想主张有

①仁政学说——思想核心;

②人性本善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③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④养浩然之气和重义轻利的精神品格。

3、评价(地位及影响):

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尊为“亚圣”;《孟子》一书在唐代被当作经典,在南宋被列为四书,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教师:儒家的另一位代表是荀子,他继承了儒家主要思想但和孟子却有不同的思想主张。接下来我们学习荀子的主要思想。(12分钟)

幻灯片展示:

1、荀子的思想主张

①哲学思想: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②道德伦理:“性恶论”;

③政治思想:礼法并施与王霸兼用治国思想;

④民水君舟思想。

2、思想特点及影响

①荀子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

②在很长时间里,荀子学说不为正统的儒家所重视,被视为儒家的异端,但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教师:荀子和孟子关于人的道德伦理主张截然相反,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主张性恶论,各位同学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同学们进行有关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看法的辩论。(8分钟)

【设计思路】通过结合实际生活谈论自己对性善论,性恶论的看法,培养学生组织语言和表达的能力。

了解了儒家三位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同学们归纳一下儒家三位代表人物的主张的异同。作为本课的总结。

幻灯片展示:儒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2分钟)

【设计思路】通过师生共同制作表格,培养学生通过对比总结知识点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一、孟子

1、孟子简介

2、孟子思想主张

①仁政学说

②人性本善

③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④养浩然之气和重义轻利的精神品格。

3、评价(地位及影响):

二、荀子

1、荀子的思想主张

①哲学思想

②道德伦理

③政治思想

④民水君舟思想。

2、思想特点及影响

七、课后反思

(一)这一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儒家代表人和的主要代表思想。

(二)感觉有些知识点之间的承接与过渡不是很自然,顺畅。但经过课后的调整后,已经克服了这一不足。

(三)第

一、上这一课时之前,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来完善自己知识点的不足,在课堂上能做到旁征博引,使整个课堂生动充实。

二、理解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后,应该及时引导学生运用刚学的知识来分析案例。比如我安排的辩论活动,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孟子和荀子的主要主张,还能用他们的主张来分析问题。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第

三、在提问和引导的技巧方面我还要加强。要做到启发性提问,善于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正确答案上来。我觉得我在这方面还有点欠缺。

推荐第4篇: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推荐第5篇:春秋战国时期成语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成语典故2008-09-09 21:43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 义不帝秦 』

出于《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表示坚持正义,宁死不屈。 『 顶天立地 』

出于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 形容光明正大,气概豪迈。 『 脱颖而出 』

出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比喻有才能的人得到机会就能表现自己。 『 歃血为盟 』

出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比喻订立盟约时,嘴边涂上牲口的血,表示 诚意。

『 因人成事 』

出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意为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 『 碌碌无能 』

出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形容没有能力,无所作为。 『 前功尽弃 』

出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表示以前的功夫完全白费。 『 难至节见 』

出于《藏书·名臣传·肥义》 比喻人们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贞。 『 拔帜易帜 』

出于《史记·淮阳候列传》 比喻取而代之。

『 两鼠斗穴 』

出于《史记·淮阳候列传》 比喻两军相遇于险要而狭窄的地方,没有与会 侧击的余地。 『 贫贱之交 』

出于《藏书·虞卿平原君》 指患难之交,生死与共的朋友。 『 刎颈之交 』

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形容友谊极其深厚。 『 知人不易 』

出于《藏书·直节名臣·虞卿平原君》 指了解人不容易。 『 两虎相斗 』

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比喻两雄像争。

『 不遗余力 』

出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意为用尽全力。 『 吞炭漆身 』

出于《战国策·赵策》 表示下决心报仇泄恨。

『 排难解纷 』

出于《战国策·赵策三》 指调停双方争执。

『 因势利导 』

出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指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 攻难易守 』

出于《藏书·九国兵争》 指古代军事家在双方条件相差不太远的情况下得出 的结论。

『 四分五裂 』

出于《战国策·魏策一》 形容分散,不统一,不团结。

『 怒发冲冠 』

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形容气愤到了极点。 『 安如磐石 』

出于《荀子·富国》 形容稳固。

『 金枝玉叶 』

出于《元曲选·纪君祥〈赵氏孤儿〉二》 旧指皇族。帝王之家的子孙。 『 犹豫不决 』

出于《战国策·赵策三》 指拿不定主意。 『 弹丸之地 』

出于《战国策·赵策三》 形容地方很狭小。

『 舍本逐末:

出于《战国策·齐策》 比喻做事不抓主要问题,只顾细微末节。 『 胶柱鼓琴 』

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形容对事物处理不当,失去应有的作用。 『 管窥锥指 』

出于《庄子·秋水》 比喻见识狭窄或片面。

『 嫁祸于赵 』

出于《史记·赵世家》 指祸害转移到别人身上。

『 市道之交 』

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比喻有些人重利忘义,交朋友与市场买卖交 易一样。

『 不翼而飞 』

出于《战国策·秦策》

比喻言语或消息流传得极快。 『 伤弓之鸟 』

出于《战国策·楚策四 》

比喻受过惊吓变的过分胆小怕事。 『 以卵击石 』

出于《荀子·议兵》等 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 矿日持久 』

出于《战国策·赵策》 意为空废时日,长久拖延。

『 利令智昏 』

出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利欲使人头脑发昏,丧失理智。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出于《史记·赵世家》 比喻人才或事物的贵重,在于起 作用而不在于数量。

『 清出于蓝而胜于蓝 』

出于《荀子·劝学篇》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出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聪明人多次考虑问题,也难免会 有失误的时候。

『 不可同日而语 』

出于《史记·苏秦列传》 形容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 三寸不烂之舌 』

出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形容能言善变。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出于《荀子·王制》 古时用以告诫君主要居安思危的意

------ 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一、爱媵贱女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昔日秦穆公嫁女儿怀赢给晋公子,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光穿着有华丽衣裳的婄嫁女妾就有70人之多。新嫁到晋国时,晋国人看到陪嫁的女子都那么漂亮,于是都想找个陪嫁的女妾抢回家去,却认为秦国的国主还不如女妾漂亮,而轻贱秦国的国主。

这是则故事是韩非借齐国传墨子学说的田鸠之口回答楚王所提出的问题时讲的一则故事。所举的“秦伯嫁女”一例与“买椟还珠”一起说明一种办事的道理,即切勿怀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后世常以此比喻办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8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二、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之魏策四》:

聂政是战国时韩国轵人,因为杀人避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遂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聂政刺杀仇人之意。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后来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自杀身死。

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8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三、毕万昌大

出自《左传 闵公元年》:

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把魏地赐给大臣毕万。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现在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要启发他的后代,使其昌大。”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

其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发扬,繁盛昌大。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8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四、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

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

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用指生活艰辛。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8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五、抱柱信

出自《庄子 盗跖》

屋生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于河桥之下,女子一直到河水涨潮时都没有来,而尾生则宁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约。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变故,故抱柱而死。

后以此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特别多用于男女间的爱情信誓方面。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8 回复此发言

------------------

6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六、表里山河

出自《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晋文公的谋臣,他也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败了,凭太行山和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原话为:“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指晋国外黄河而内太行山,地理形势使国防极为稳固),必无害也。”

后世常用“表里山河”说明地理国防之固。

而元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者,意踟蹰。中的“山河表里”即用此事,一方面说明潼关形势的险要;另一方面反衬诗人一路所见秦汉宫阙的破败,百姓处于战乱之际的无边苦难。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8 回复此发言

------------------

7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七、拜下风

出自《左传 僖公十五年》:

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军大败,晋惠公被秦兵所俘获,晋大夫头发蓬乱下垂的拔帐随行。秦穆公劝说道,:“二三子何其担忧也!寡人准备请晋君去我秦国,岂敢太过分呢(这是表面上安慰晋国大夫等人的放话)?”晋大夫于是三拜稽首道:“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实际上晋大夫这番话,是与秦穆公约誓,希望他说了话要算数。“下风”的意思就是你的诺言不仅天地共鉴,我们在下这些做臣子的也都听见了,希望你不要食言。

“拜下风”原是谦恭卑怯的举止,后逐渐又演化成“甘拜下风”的成语,用为甘居下列的自谦词。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8 回复此发言

------------------

8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八、背城借一

出自《左传 成公二年》:

公元前五八九年,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即国佐,曾主持齐国之政)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当晋方提出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必以萧同叔子就是齐侯之母为人质,并且将齐国境内田间的垄亩变成东西走向,这样道路、水渠都将成为东西方向,以便晋军的行动)时,宾媚人本着维护齐国尊严,坚决地加以拒绝,并准备决一死战(原话中为背城借一)。鲁、卫两军主将,都劝告却克与齐停战求和,晋终于放弃了继续进攻的主张,签订了盟约,齐国得以转危为安。

后来以“背城借一”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9 回复此发言

------------------

9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九、班荆道故

出自《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

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的祖父伍举与蔡水师子朝(文公之子,公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是好朋友。伍举娶与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因犯罪逃亡后,楚人皆言:“王子牟逃亡实为伍举护送之。”于是伍举也因受牵连而逃奔到郑国,然后准备到晋国去。恰在这时,公孙归生也将要去晋国,二人在郑国郊国相遇。他们“班荆(扯草铺地)相与食(坐在上面,一面吃东西),而言复故(一面攀谈返回楚国的事情)。

后以“班荆道故”指朋友在途中邂逅相逢共话旧情。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9 回复此发言

------------------

10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十、苌弘化碧

出自《庄子 外物》

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在晋卿内讧中(所指为公元前490年即周敬王三十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苌弘死于蜀(今四川),蜀人感之,以柜盛放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及精诚之至也。

当然化碧之说为后人的演义。后来常以“苌弘化碧”来比喻忠贞之人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

像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就有死后,鲜血化碧一说。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9 回复此发言

------------------

11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十一、刺股

出自《战国策 秦策一》:

苏秦游说秦王,上书上次,秦王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他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好。他伤感之余,刻苦自励,夜以继日的努力攻读。夜里读书至困欲睡时,就用锥子刺扎大腿,以便清醒起来,继续学习。这种勤苦自强的精神,历来被人称颂,成为旧时劝学的典型事例。

后世常以“刺股”用为勤苦读书、奋发自强的典故。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9 回复此发言

------------------

12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十二、操刀伤锦

出自《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

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想让自己的一个小臣尹何,担任私有领地的邑大夫的官职。因为郑子产是他晚年举荐而执政的,可能认为提拔尹何,子产不会反对。郑子产主张“学而后入政”,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坏,才是用人稳妥的办法;如果“以政学者”,那就是拿“政”去开玩笑,这是对“政”的不负责任,这将给“政”造成危害。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子产以“未能操刀而使割“,”美锦不使人学制“作比,阐明不可本末倒置。

以今天的眼光看,学而后作虽无可厚非,但干中求学,干也是学,也是不能偏的。

后人“操刀”“伤锦”合二为一,用来比喻才薄力单,难以预胜任。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49 回复此发言

------------------ 13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十三、楚幕有乌

出自〈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

楚伐郑,郑国得到其他诸侯国家的援救,迫使楚军连夜撤退。楚军为了防止郑军及诸侯国援军的援救,军队于夜间悄悄撤走,却留下了空空的营幕作为掩护。军幕空虚,所以乌鸦才栖止在上面,郑国人由此判断出楚军营内的虚实,才停止了向桐丘奔逃。

后来用这个典故,常指败退或军事力量的空虚。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50 回复此发言

------------------

14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十四、丁公凿井

出自《吕氏春秋 察传》:

春秋战国时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因为家中无井,所以就在自家院中打了一口井,他觉得这样一来,洗涤和取水就不需要专用一个人了,说是等于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有人听到这话后就把它传讹了,说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

后来就以此比喻以讹传讹,或主观主义凭空解释,把事情搞得颠倒悖谬。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50 回复此发言

------------------

15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十五、大义灭亲

这个故事就比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 隐公四年〉:

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50 回复此发言

------------------

16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十六、东施效颦

出自《庄子 天运》:

说越国有一个绝色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 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叫东施的丑姑娘。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接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

后以“东施效颦”来比喻“丑拙”盲目机械地效仿“美巧”,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柄。

李白就有: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50 回复此发言

------------------

17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十七、呆若木鸡

《庄子 达生》: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 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庄子用这个故事,愿意是指为了说明有些事情不必亶承天生自然之理,经过人为的训练,也能积习成性,达到改造“物”的目的。

但是传到了后世,却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神态,则全用为贬义。

想想也真是好笑啊,这句成语的出处与现在的解释居然如此不着边啊。呵呵,古人也很有意思。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50 回复此发言

------------------

18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十八、盗憎主人

出自《左传·成公十五年》:

春秋时,晋伯宗(晋大夫孙伯纠之子)为人正直,在朝常直言不讳,妻子常劝他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好直言,必及于难。”后来伯宗果然因为结怨过多而被杀。

“盗憎主人”是说盗贼憎恨被他盗窃、抢劫的主人,后来就比喻坏人怨恨正直的人,无道恨有道,恶恨善,丑恨美,坏人恨好人。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51 回复此发言

------------------

19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十九、得鱼忘筌

出自〈庄子 外物〉:

庄子说:“筌(就是一种捕鱼的竹器)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蹄(捕兔的哭具)都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指语言,言词)所以在意(要表达的意思、事理),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就是说深悟其道、专心致意却并不侈于言辞的人,其实难得,故庄子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他交谈)!’”

庄子在这里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为比喻,并不从消极的意义上使用,承上启下,目的在于比照说明“得意忘言”的道理。

后世用“得鱼忘筌”却改变了原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在消极的意义上,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可见这也是一个后世用意与出处不相符的成语。也不知是怎么传的。

作者:黃金獅子小艾2006-6-7 13:51 回复此发言

------------------

20 回复:春秋战国典故汇集

十、断织(孟母继织)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及〈列女传〉:

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孟子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如此生气,既害怕又难过。孟母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像我剪断布线,一个人要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就一事无成。”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

后来就用“断织”为勉励努力求学,不可中道荒废的典故。此外人们也用断织来表示贤妇劝学。

唐代骆宾王的《上衮州张司启》里有这个典故:“加以承断织之慈训,得锐志于书林。”

另外一个有关断织的故事就是乐羊子妻劝其夫进学的故事,和孟母劝告孟子的形式大致相同。而且目的也都达到了。

推荐第6篇: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结构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饮食结构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饮食结构与商周一样,仍然是以谷物为主食,以蔬菜、肉类、水产、果类为副食。

主食 总的来说,商周时期的粮食作物仍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主食,但是比重有所变化,如商周时期文献中经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更多的是“粟菽”并重。如:

“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管子•重令》)

“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墨子•尚贤中》)

“贤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章句上》)

粟是小米,自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汉代还成为口粮的代称,如《盐铁论•散不足》:“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就很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和豆浆,食用起来就很方便。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同样的道理,过去食用麦子也是采用粒食方法,直接煮成麦饭食用,不易消化。用石磨将麦子磨成面粉,粒食就改为粉食,可以蒸煮成各种各样的面食,既可口又易于消化,极受民众的欢迎。小麦又是一种越冬作物,可以和粟等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复种指数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是解决青黄不接之时的重要口粮,于是在汉代就得到政府的重视,大力推广种植。《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书汉武帝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建议汉武帝令大司农“使关中益种宿麦,令毋后时。”其后,轻车都尉、农学家汜胜之又“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1)东汉安帝时也“诏长吏案行在所,皆令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其贫者给种饷。”(2于是,自汉以后小麦就与粟成为黄河流域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为南方主粮的水稻,虽然早在商周时期的黄河流域已有种植,但面积不大,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一直到春秋时期还是珍贵的食物,《论语•阳货》说:“食乎稻,衣乎锦,于汝安乎?”可见只有上层贵族才能食用稻米,其种植自然不广。随着秦汉帝国的建立,整个南方都归入版图,稻米在全国粮食中的比重也就加大。同时也促进北方水田的发展,因此记述北方耕作技术的农书《氾胜之书》就辟有专章介绍水稻的种植技术,指出“三月种粳稻,四月种秫稻。”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张堪引潮自河水灌溉,“狐奴(今北京市顺义区)开稻田八千余顷。”(3)由此亦可想见,北方种植水稻的规模已相当可观。

副食 由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畜牧业和园圃业以及水产养殖与捕捞业都很发达,所以这一时期的副食品也非常丰富多样。

肉类食品 春秋战国时期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农民们“务于畜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入多。”(《韩非子•难二》)当时的“六畜”是指马牛羊鸡犬猪,即《苟子•荣辱》所说的:“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牛马主要作为农耕和交通的动力,肉食主要靠猪羊鸡狗等小牲畜。所以《孟子•梁惠王上》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也。”当然这肉食也和锦衣稻食一样,是统治者才能终日享受,所以“肉食者”就成为统治阶级的同义词,著名的曹刿论战故事中,就大骂“肉食者鄙!”(《左传•庄公十年》)到了汉代,人们更加重视小家畜的饲养以解决肉食问题。如西汉黄霸为河南颖川太守时,“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汉书•黄霸传》)龚遂为河北渤海太守时,命令农民“家二母彘、五鸡。”(《汉书•龚遂传》)东汉僮仲为山东不其(今即墨)县令、“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供祭祀。”(《齐民要术•序》尤其是养猪业普遍得到发展,人们已认识到养猪的好处:“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盐铁论•散不足》)此外,在秦汉时期,鸭、鹅与鸡已成为三大家禽。据《西京杂记》记载:“高帝既作新丰衢巷……放犬羊鸡鸭于通途,亦竟识其家。”各地汉墓中也经常出土陶鸡、陶鸭和陶鹅,也反映了当时家禽饲养的盛况。此外,战国秦汉时期的肉食中还有一突出特点,就是盛行吃狗肉。当时还出现了专门以屠宰狗为职业的屠夫,如战国时期的聂政:“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聂政列传》)荆轲则“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史记-荆轲列传》)西汉开国将领樊哙在年青时候就是“以屠狗为事。”(《汉书•樊哙传》)这么多人以屠狗为职业,可见当时食狗肉之风的兴盛,因此各地汉墓中经常有陶狗出土,也可作为旁证的实物。

当然,肉类食品中除了家养的畜禽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狩猎而来的野生动物,种类与商周时期的猎物差不多,限于篇幅,暂且从略。

水产品 鱼、鳖是人们喜爱的副食品之一,孟子的名句“鱼者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与熊掌相比,鱼是日常易得之食品孟子又说:“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既然是“不可胜食”,可见食鱼是平常现象。相传为屈原弟子所作的《大招》中也有“煎鲼月臃雀”诗句。“煎鰿”就是煎煮鲫鱼,是当时楚国宫室饮食中之美味。相对而言,鳖的饲养和捕捞较为不易,故鳖类比鱼类更为珍贵些。如《左传•宣公四年》记载楚国送鼋(大鳖)给郑灵公,宋子公在灵公处看到后对人说:“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鳖被称为“异味”,自然是难得的珍味,又是作为赠送王侯之礼品,可见其珍贵之程度。此外,屈原的《招魂》中也有“胹鳖炮羔”句,“胹鳖”就是炖鳖之意。

秦汉时期,养鱼业更为发达,《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水居千石鱼陂……亦可比千乘之家。张守节“正义”曰:“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鱼卖也。”可见养鱼规模之大和收入之可观。不但民间普遍养鱼,连汉代政府也在皇宫园池中养鱼,供祭祀之外,还拿到市场上出售,如《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作昆明池,“于上游戏养鱼。鱼给诸陵庙祭祀,馀付长安市卖之。”至于南方及沿海地区水产品更为丰富,如“楚越之地,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齐山带海……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上谷至辽东“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货殖列传》)当时的水产品种类很多,《急就篇》中提到的有鲤、鲋、蟹、鱓、鲐、虾等。《说文解字》记载的鱼类名称更多达95个。看来,鲤鱼是当时食用最普遍的鱼类,因为《急就篇》和《释名》都将鲤鱼列在首位。因此枚乘《七发》中叙述“天下之至美(味)”时,鱼类中只提到“鲜鲤之鲙。”与战国时期一样,秦汉也视龟鳖之类为珍味。王粲《七释》中开列的美食中就有“鼋羹”(4)。王褒《僮约》提到的两道待客佳肴便是“脍鱼炰鳖”。桓麟《七说》中则赞美:“河鼋之美,齐以兰梅,芬芳甘旨,未咽先滋。(5)简直是要让人垂涎三尺了。

蔬菜 由于园圃业的发达,蔬菜种植已经出现了商品性的生产,《史记•货殖列传》就指出:“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可见其收入之大。种植姜韭而能发财,当然是人们的需要量大,刺激菜农们大量生产。其种植的对象是以社会的需要为转移的正如汉末曹植《籍田赋》所说的:“夫凡人之为园,植其所好焉。好甘者植乎荠,好苦者植乎荼。……好辛者植乎蓼。”(6)因此秦汉时期的蔬菜种类比先秦时期要多,据《急就篇》中提到的蔬菜就有葵、韭、葱、薤、蓼、苏、姜、芸、蒜、荠、芥、茱萸、芜菁、襄荷、芜荑等,其中很多直到今天还是常用蔬菜。《汜胜之书》中还辟有专门章节叙述瓜、瓠、芋的种植方法。《四民月令》中还提到豍、胡豆、(花)椒等,可见这几种也是汉代日常食用的蔬菜。此外,散见于其他文献中还有芹菘、藕、笋、芦菔、苋菜等等。各地的春秋战国、秦汉墓葬中也常有蔬菜遗存出土。如湖北省当阳县金家山和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的春秋战国墓中出土过葫芦籽,湖北省江陵县、广西贵县罗泊湾、江苏连云港等地的西汉墓中也出土过葫芦遗存。湖北省江陵县望山战国墓中出土过生姜,江陵县凤凰山西汉墓中出土过干菜,山东省临沂县金雀山西汉墓出土可能是芹菜的菜叶,湖南省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过芥菜籽、冬葵籽、生姜、芋、笋、花椒等,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中也出土过姜、芋、花椒等,山西省平陆县汉墓中出土过白菜籽和可能是葱的种子,江苏省邗江县甘泉西汉墓出土过可能是菠菜和蕹菜籽,新疆民丰发现汉代的萝卜和蔓菁实物,陕西省韩城县姚家坡的东汉墓里发现了薄荷(7)。以蔬菜实物下葬已成为当时的习俗,也说明这些蔬菜都是人们日常的主要蔬菜,才会企图带到另一世界中去继续享用。不过,在众多的蔬菜中又以葵、韭、藿、薤、葱等五种食用最为普遍,故有“五菜”之称(8)。

水果 《诗经》、《礼记》等先秦文献中记载的水果如桃、杏、李、枣、栗、梨、柿、梅、柑橘、柚、奈、棣、棠……等,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仍是主要果树,其中尤以桃、李、梅、杏、枣五种水果最受人们重视,在《礼记》中被列为祭祀供品中的“五果”。并且培育出众多的品种。如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提到“上林苑”御花园中的李树就有15个品种:紫李、绿李、朱李、黄李、青绮李、青房李、同心李、车下李、含枝李、金枝李、颜渊李、羌李、燕李、蛮李、猴李等,说明西汉时期在果树栽培技术上卓有成就。除了上述水果外,始见于秦汉文献记载的有葡萄、安石榴、胡桃、卢桔(枇杷)、杨梅、离枝(荔枝)、龙眼、林檎、槟榔、橄榄等,其中前三种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如安邑之枣,燕、秦之栗真定之梨,岭南之荔枝,蜀、汉、江陵之橘,并且进行大面积种植,发展商品性生产,许多人靠种植果树而致富,《史记•货殖列传》称:“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汉代开始形成餐后进食水果的习惯,“既食日晏,乃进夫雍州之梨。”(9)上层社会还十分讲究水果的食用方式:“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曹丕《与吴质书》(10),即夏季天气炎热,将水果放在冰凉的清泉水中浸泡使之透凉,吃起来自然清凉爽口。“设诸清流,一浮一藏。片以金刀,四剖三离。承之雕盘,幕以纤缔。甘侔蜜房,冷甚冰圭。”(12)即将甜瓜浸在清冷的泉水中让它浮沉,凉透后,再用金属刀子切成片状,装在雕漆果盘中,上面还要盖上轻薄的纱巾以防蚊蝇叮咬。这样的瓜片吃起来自然赛过蜜甜,凉爽如冰。由此亦可想见,水果的食用在汉代饮食文化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饮料 这一时期的饮料除了开水以外,主要是浆、乳、酒、茶。《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即普通穷人的日常生活也需饮料。这“一瓢饮”主要是饮水,但也包括饮其他饮料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饮料之一就是浆,《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到西汉也是如此。如《史记•货殖列传》说:“浆千甔……此亦比千乘之家。”既然有人是靠卖浆而发家致富,可见社会需要量很大,才有人进行专业性经营。《周礼•天官•酒正》郑玄注:“浆,今之哉浆也。”贾公彦疏:“米汁相载,汉时名„哉浆‟。”《说文解字》“酉部”:“酨,酢浆也。”可见是用米汁制成带酸性的饮料。此外还有添加各种原料的浆。如《三国志•魏志•袁术传》注引《吴书》载袁术兵败,正值酷暑,饥渴较困,“欲得蜜浆,又无蜜”,结果羞愤而死。可知是一种加蜂蜜的甜浆。《汉书•郊祀志》记载《郊祀歌》第十二章:“奉尊柘浆析朝酲。”柘浆就是以甘蔗汁为饮料,既然可以“析朝酲”,当是在饮酒之后喝,用来解酒,已成为一种饮食习惯。另外,《礼记•内则》郑玄在注释“醷时说:“梅浆也。”可见是一种添加酸梅汁之类的酸性饮料。《楚辞•九歌》中还有“尊桂酒兮椒浆”“援北斗兮酌桂浆也”,则是掺有花椒之类原料的带辣味的浆和添加桂花带有香味的饮料。总之,汉代的饮料是多种多样的。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设挏马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马为挏。”应劭注曰:“主乳马,取其汁,挏治之,味酢可饮,因以名官。”可知这种马乳好似今天的酸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十问》中有句:“饮走兽泉英,可以却老复壮。”这里的“走兽”是指牛羊等家畜,“泉英”则是指牛羊奶强调可以“却老复壮”,可知当时饮的酸奶是为了增加营养。当时也将牛羊乳汁发酵制成奶酪食用。《太平御览》卷三一引《汉官仪》记载西汉杨恽“养羊酤酪,以供伏腊之费。”《释名•释饮食》:“酪泽也,乳汁所作使人肥泽也。”看来,乳酪是两千年前颇受欢迎的保健食品。

当然,秦汉时期最盛行的饮料仍然是酒。许多地方以产酒出名,如广西苍梧的“缥清”、河北中山的“冬酿”、湖南衡阳的“醽醁”、浙江会稽的“稻米清”、湖北光化的“酂白”、湖北宜城的“宜城醪”野王县的“甘醪酒”、陕西关中的“白簿”等(11)。秦汉时期洒的种类也较先秦为多,除了用粮食为原料的黍酒、稻酒、秫酒、稗米酒之外,还有以水果为原料的果酒,如葡萄酒、甘蔗酒等。《神农本草经》“蒲萄”:“(蒲萄)生山谷,……可作酒。”《后汉书•宦者列传》注引《三辅决录》记载东汉孟佗送张让“蒲桃酒一斗”,张让“即拜佗为凉州刺史。”可见葡萄酒在当时是很珍贵的,孟佗才可以用它来开后门买官。甘蔗酒在当时也称为“金酒”,《西京杂记》卷四引枚乘《柳赋》:“爵献金浆之醪。”并解释说:“梁人做诸蔗酒,名金浆。”以金来形容酒浆,可见也是一种名贵的酒。此外还有加入香料的,如上述《楚辞》的“尊桂酒兮椒浆。”“桂酒”应是加入桂花的酒,直到今天,桂花酒依然受到人们的欢迎。汉代已经讲究酒的色、香、味,并以酒的色、香、味作为特色来命名,如旨酒、香酒、恬酒、甘醴、黄酒、白酒、金浆醪、*[酉+令]醁、缥酒等。《释名•释饮食》中沿用《周礼•天官•酒正》的说法,将汉代酒的颜色概括为五种:缇齐、盎齐、汎齐、沈齐、醴齐。汉代人特别喜欢淡青色的缥酒,如枚乘《柳赋》中有“罇盈缥玉”的描写,曹植《酒赋》则描写为“素蚁浮萍”。而缥酒中最为著名的是广西苍梧地区所产,故有“苍梧缥清”之称(12)。也有以酿造时间的长短来为酒取名的,如《释名•释饮食》提到的*[泽去氵加酉]酒:“*[泽去氵加酉]酒,久酿酉泽也。”《札记•月令》郑玄注的酎酒:“酎之言醇也,谓重酿之酒。”这些都是酿造时间较长的酒。醴酒的酿造时间较短,《释名•释饮食》即说:“醴,礼也,酿之一宿而成礼,有酒味而已也。”《汉书•楚元王传》记载楚元王刘交款待不善饮酒的穆生时,特地为其安排醴酒,可见醴酒的酒精度数较低,类似今天的甜酒酿。与醴酒类似的是醪酒,都是用粮食为原料,酿造时间较短的酒,西汉文帝曾在诏中指出“为酒醪以靡谷者多。”(13)即酿制醪酒要耗费粮食很多。醪酒中著名的就是前述甘醪酒、宜城醪等等,曹植《酒赋》说“其味有宜城醪醴”,既然醪醴并提,可见是同类的甜酒,至今民间饮食的甜酒糟还称为“醪糟”。

茶是汉代才新兴起来的饮料。至今为止,尚没有发现有明确的文献资料可以证明先秦时期已经盛行饮茶。目前最早的资料就是西汉中期王褒《僮约》中的“烹荼尽具”、“武都买荼”两句。荼即是茶。武都在四川的彭山一带,王褒在成都却要僮仆到百里之外的地方去买茶,可见茶不是到处都可得到的东西,而彭山地区至今仍是重要的产茶区,这说明彭山在西汉时期市场上已经有茶叶出售,茶叶既然成为商品,则当时必定形成饮茶风气。《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郡出产“香茗”,《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什邡县“山出好茶。”也证明四川地区是当时最重要的饮茶区和产茶区。东汉之后饮茶之风已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东吴大臣韦曜不会饮酒,吴帝孙皓“密赐茶以当酒。”既然以茶当酒,则茶已经是日常很普及的饮料了。

(1)《晋书•食货志》晋元帝大兴元年诏。 (2)《后汉书•安帝纪》。 (3)《后汉书•张堪列传》。

(4)见《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 (5)见《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6)见《太平御览》卷八四二引。

(7)见陈文华:《农业考古》(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57—58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8)《灵柩经•五味第五十六》,参见河北医学院校释:《灵柩经校释》,人民为生出版社,198年第一版。

(9)《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傅毅《七激》。 (10)《太平御览》卷九七八引刘桢《瓜赋》。

(11)苍梧“缫清”见《曹子建集》卷四《酒赋》、《初学记》卷十五引桓谭《新论》、《释名•释饮食》。中山“冬酿”见《周礼•天官•酒正》。醽醁见陈直《文史考古论丛》403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会稽“稻米清”见《周礼•天官•酒正》贾公彦疏引马融语。湖北“酂白”见《周礼•天官•酒正》郑玄注。野王的“甘醪”见《后汉书•樊宏列传》。宜城的“宜城酒”见《周礼•天官•酒正》郑玄注。关中“白簿”见《初学记》卷一○引邹阳《酒赋》。

(12)枚乘《柳赋》见《西京杂记》卷四。曹植《酒赋》见《曹子建集》卷四,四库备要本。 (13)《汉书•文帝纪》。

推荐第7篇: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推荐第8篇: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是会过渡。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

1, 经济方面: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形成。

表现:1)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耕牛的使用,兴修水利,农田施肥, 2)手工业的进步。 3)商业日趋活泼。

封建生产关系形成的影响:1)土的私有制的确立,削弱人身依附关系。 2)新的阶级力量产生:新的主,自耕农。 2,政治方面: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1) 原因:经济基础的变化;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生产力发展。 2) 目的: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 3) 途径:变法。 4) 措施:(1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制。(2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封邑制。(3以中央集权来取代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3,军事方面:诸侯争战,战争频繁.---为改革提供动力——富国强兵 4,文化方面: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人才储备,思想基础。 链接

春秋-管仲变法(大力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

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覆田而税。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战国-公元前445年魏武文侯任李悝变法:(1尽地力之教(2平籴法(3制定《法经》——李悝的《法经》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后来商鞅在秦国的变法,以及汉代的法律,都受到它的极大影响,它为历代封建法典所宗。

楚悼王任吴起变法,齐国韩国赵国也陆续变法。 商鞅变法与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异同点比较。 相同点:

①背景相同:都是在春秋后期地主阶级取得夺权斗争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到了战国时期,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促使新兴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势力更加壮大,与原来奴隶主贵族顽固势力的矛盾越来越深。

②目的相同: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③措施类似:都是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并且提出了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措施。

④性质相同:都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⑤结果和影响类似:各国的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旧的奴隶主贵族,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各国在变法中都对旧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进行了改造,使封建制度在各国得以最终确立。同时各国在变法过程中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都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各国变法后,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蓬勃向上时期。

不同点:

①内容的深度不同:商鞅变法是在更加深刻地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提高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因此提出了诸如“什伍连坐”“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开阡陌封疆”等更加明确、更加深刻、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

②影响的深远程度不同:商鞅变法中的“重农抑商”“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度量衡制”“废分封,行县制”“什伍连坐”等制度不但对整个战国秦汉时期,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商鞅变法对今天改革的启示

首先,改革要等到时机成熟,适时而动,方能取得成功。而要做到水到渠成,还要重视变法以前的准备工作,化劣势为优势

其次,变法或改革都要取信于民,并且还必须以法治为辅助。由于变法或改革的受众是广大的民众,取信于民有利于获得广泛的支持和信任;由于变法或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保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改革的成果,法制的确保是关键。人治,只会带来人亡政息的后果。

最后,在改革和变法中,主持者要富于斗争精神。因为,无论任何的改革都是对社会财富和权力的再分配,都会遭到一些即得利益者的坚决反对与阻挠。面对这些,就需要改革者冲破层层迷雾,承担着来自于上级和下级的种种压力与不理解

中国古代改革或变法的类型 中国古代历史上革新与变法无数,主要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如管仲改革等。二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如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等。三是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耶律阿保机改革、清初皇太极改革等。四是封建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如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五是开国的相对贤明君主对统治政策的调整和改正: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太祖、康熙帝等对统治政策的调整。

改革成败的原因(1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2看当时新旧势力对比(3看改革着政策措施是否正确(4改革者素质如何(5当时的国际环境

推荐第9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复习学案:涉及:1~2课内容)

【学习目标】:记住诸子百家各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观点,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和意义;

一.原因

经济:政治:.阶级:思想文化。

二.表现

【当堂练习】:

1下列对孔子“仁”的学说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张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④反对任何社会变革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治理社会方案的主张是()

A.以法律制度规范社会B.以强权政治规范社会

C.以伦理道德规范社会D.以道法自然规范社会

3..春秋战国时期,下列学派或代表人物在思想上存在对立的是①老子—韩非子;②墨子——孙武;③荀子——庄子;④孔子——墨子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4.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5.学完“百家争鸣”历史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科任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A.甲B.乙C.丙D.丁

6.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7.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中获得的精神营养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

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

问题:请概要写了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综合答案: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也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三.意义

①“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②“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堂练习】 :

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不包括 ...

A.促进了思想学术的活跃和繁荣B.引发了社会大变革局面的出现

C.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D.对后来的中国政治和文化影响深远

2.伏尔泰在《礼俗论》谈及中国古代一思想流派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新的精神„„世界”是指

A.法家的法治思想B.道家的无为思想C.儒家的仁政思想D.墨家的非攻思想

【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儒家、法家和道家的治国思想

儒家:提倡德政、仁治、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

法家:提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提倡法治和暴力统治;

道家:提倡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走出误区】

1.孔子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质相同?

孔子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与现代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绝无现代民主思想意识,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尽管如此,其精神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孔子的“仁”与孟子“仁政”区别?

“仁”:人际关系; “仁政”:政治学说

3.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

【课后练习题】

1.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

2.儒家和法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言论不能为封建君主所容忍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3.下列言论中,与“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的观点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A.“至乐无乐,至誉无誉”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D.“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能治众而禁不变者削”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

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需要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1.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____《论语·为政》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4分)

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____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

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___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4分)

(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4分)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4分)

2.材料一司马迁说:“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李贽说:“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材料二伏尔泰曾称颂孔子: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从不是一个先知,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的国土一样。

(1) 据材料一,概括司马迁与李贽对孔子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产生的政治背景。(4分)

(2) 司马迁:认为孔子是圣人。孔子的主张在经董仲舒改造后适应了当时中央集权的需要。

(2分)

(3) 李贽:认为孔子是凡人,明代中后期强化皇权,加强文化专制。(2分)

(2)据材料二,伏尔泰是怎样评价孔子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伏尔泰:肯定孔子的理性、人性。根本目的:反专制,反神学。

推荐第10篇: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为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春秋战国的历史舞台: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候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苏秦、张仪、管仲、范雎都是平民出身,老的更有我们的百里奚,少有天才甘罗十二岁拜相。相对后世论资排辈,熬年头等官做的体制有所启示。

1、烽火戏诸侯

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诸侯纷争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3、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5、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7、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8、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9、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10、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11、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12、窃符救赵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13、朝秦暮楚

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15、卧薪尝胆

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越王勾践受尽屈辱。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6、爱媵贱女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日秦穆公嫁女儿怀赢给晋公子,准备了非常丰厚的嫁妆,光穿着有华丽衣裳的婄嫁女妾就有70人之多。新嫁到晋国时,晋国人看到陪嫁的女子都那么漂亮,于是都想找个陪嫁的女妾抢回家去,却认为秦国的国主还不如女妾漂亮,而轻贱秦国的国主。这是则故事是韩非借齐国传墨子学说的田鸠之口回答楚王所提出的问题时讲的一则故事。所举的“秦伯嫁女”一例与“买椟还珠”一起说明一种办事的道理,即切勿怀文忘用,甚至以文害用。后世常以此比喻办事情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17、白虹贯日

出自《战国策之魏策四》:聂政是战国时韩国轵人,因为杀人避仇,逃到齐国,以屠宰为生。韩卿严遂与韩相韩傀有隙,想要报仇,听说聂政侠义勇为,便送黄金百镒做为聂政母亲的寿礼,并说明欲请聂政刺杀仇人之意。聂政以母亲尚在需要人奉养为由没有答应。后来聂政的母亲死后,聂政独行仗剑刺杀韩傀,碰上了白虹贯日的现象,刺中了韩哀侯,他自己也自杀身死。白虹贯日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就是现在所说的日晕。古人迷信,常把此做为是危害君王的天象异兆,也附会为精诚上感天道。

18、毕万昌大

出自《左传 闵公元年》:春秋时,晋献公灭掉魏,把魏地赐给大臣毕万。管占卜的大夫卜偃说:“毕万之后必大。万,盈数也;魏,大名也(魏同巍,故云),现在把魏地赏给毕万,是天意要启发他的后代,使其昌大。”后来,毕万的后代果然建立了战国时的魏国。其实这些都是古人附会之说。后世就常以“毕万昌大”的典故指人后辈发扬,繁盛昌大。

19、抱冰握火

出自《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用指生活艰辛。

20、常存抱柱信

出自《庄子 盗跖》屋生与自己心爱的女子相约于河桥之下,女子一直到河水涨潮时都没有来,而尾生则宁愿抱梁柱而死都不愿失约。尾生忠于爱情,信守约誓,但头脑僵化,不知变故,故抱柱而死。后以此为坚守信约的典故,特别多用于男女间的爱情信誓方面。

21、表里山河

出自《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春秋时,晋楚决战之前,晋文公的谋臣,他也是晋文公的舅舅子犯劝文公参加决战,他认为即使仗打败了,凭太行山和黄河之险,也可固守无虞。原话为:“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指晋国外黄河而内太行山,地理形势使国防极为稳固),必无害也。”后世常用“表里山河”说明地理国防之固。而元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者,意踟蹰。中的“山河表里”即用此事,一方面说明潼关形势的险要;另一方面反衬诗人一路所见秦汉宫阙的破败,百姓处于战乱之际的无边苦难。

22、甘拜下风

出自《左传 僖公十五年》: 在秦晋韩原之战中,晋军大败,晋惠公被秦兵所俘获,晋大夫头发蓬乱下垂的拔帐随行。秦穆公劝说道,:“二三子何其担忧也!寡人准备请晋君去我秦国,岂敢太过分呢(这是表面上安慰晋国大夫等人的放话)?”晋大夫于是三拜稽首道:“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实际上晋大夫这番话,是与秦穆公约誓,希望他说了话要算数。“下风”的意思就是你的诺言不仅天地共鉴,我们在下这些做臣子的也都听见了,希望你不要食言。“拜下风”原是谦恭卑怯的举止,后逐渐又演化成“甘拜下风”的成语,用为甘居下列的自谦词。

23、背城借一

出自《左传 成公二年》:公元前五八九年,晋、鲁、卫三国的联军击败齐军后,齐顷公派大臣宾媚人(即国佐,曾主持齐国之政)带上贿赂去见晋军主帅却克,当晋方提出屈辱齐国的苛刻条件(必以萧同叔子就是齐侯之母为人质,并且将齐国境内田间的垄亩变成东西走向,这样道路、水渠都将成为东西方向,以便晋军的行动)时,宾媚人本着维护齐国尊严,坚决地加以拒绝,并准备决一死战(原话中为背城借一)。鲁、卫两军主将,都劝告却克与齐停战求和,晋终于放弃了继续进攻的主张,签订了盟约,齐国得以转危为安。后来以“背城借一”表示誓与敌人决一死战。

24、班荆道故

出自《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楚国伍子胥的祖父伍举与蔡水师子朝(文公之子,公子朝)的儿子公孙归生是好朋友。伍举娶与王子牟(即申公),王子牟因犯罪逃亡后,楚人皆言:“王子牟逃亡实为伍举护送之。”于是伍举也因受牵连而逃奔到郑国,然后准备到晋国去。恰在这时,公孙归生也将要去晋国,二人在郑国郊国相遇。他们“班荆(扯草铺地)相与食(坐在上面,一面吃东西),而言复故(一面攀谈返回楚国的事情)。后以“班荆道故”指朋友在途中邂逅相逢共话旧情。

25、苌弘化碧

出自《庄子外物》 苌弘是春秋时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所属的大夫。刘氏与晋范氏世代通婚姻,在晋卿内讧中(所指为公元前490年即周敬王三十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苌弘曾帮助过范氏,晋卿赵鞅为此声讨他,晋君怪怨周敬王,周敬王便把苌弘杀死。苌弘死于蜀(今四川),蜀人感之,以柜盛放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及精诚之至也。当然化碧之说为后人的演义。后来常以“苌弘化碧”来比喻忠贞之人含冤而死;或指为国献身,忠烈精神长存。像明末著名将领袁崇焕就有死后,鲜血化碧一说。

26、悬梁刺股

出自《战国策 秦策一》:苏秦游说秦王,上书上次,秦王没有采纳他的主张,他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好。他伤感之余,刻苦自励,夜以继日的努力攻读。夜里读书至困欲睡时,就用锥子刺扎大腿,以便清醒起来,继续学习。这种勤苦自强的精神,历来被人称颂,成为旧时劝学的典型事例。后世常以“刺股”用为勤苦读书、奋发自强的典故。

27、操刀伤锦

出自《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想让自己的一个小臣尹何,担任私有领地的邑大夫的官职。因为郑子产是他晚年举荐而执政的,可能认为提拔尹何,子产不会反对。郑子产主张“学而后入政”,这样才不致把事情办坏,才是用人稳妥的办法;如果“以政学者”,那就是拿“政”去开玩笑,这是对“政”的不负责任,这将给“政”造成危害。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子产以“未能操刀而使割“,”美锦不使人学制“作比,阐明不可本末倒置。以今天的眼光看,学而后作虽无可厚非,但干中求学,干也是学,也是不能偏的。后人“操刀”“伤锦”合二为一,用来比喻才薄力单,难以预胜任。

28、楚幕有乌

出自〈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楚伐郑,郑国得到其他诸侯国家的援救,迫使楚军连夜撤退。楚军为了防止郑军及诸侯国援军的援救,军队于夜间悄悄撤走,却留下了空空的营幕作为掩护。军幕空虚,所以乌鸦才栖止在上面,郑国人由此判断出楚军营内的虚实,才停止了向桐丘奔逃。后来用这个典故,常指败退或军事力量的空虚。

29、丁公凿井

出自《吕氏春秋 察传》:春秋战国时宋国一个姓丁的人因为家中无井,所以就在自家院中打了一口井,他觉得这样一来,洗涤和取水就不需要专用一个人了,说是等于得到了一个人的帮助。有人听到这话后就把它传讹了,说丁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后来就以此比喻以讹传讹,或主观主义凭空解释,把事情搞得颠倒悖谬。

30、大义灭亲

这个故事就比较有名了,在〈东周列国志〉上也有记载,不过我要讲的则是出自〈左传 隐公四年〉:春秋时,卫国石蜡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共谋杀君篡位。石厚为了安定国内人心,去求计于自己的父亲。石蜡因之而设计,借陈桓公的帮助,乘他们到陈国之机,逮捕了州吁和石厚。卫国派人到濮杀死了州吁,石蜡派家臣到陈杀死了石厚。《左传》因此称赞道:“君子曰:‘石蜡,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同与,就是一同处死的意思)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灭父子私情,后用以泛指炎维护正义而不徇私情。

31、东施效颦

出自《庄子 天运》:说越国有一个绝色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有一天,她在村中的道路上行走,突然,胸口疼痛起来,疼得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处,咧着嘴似笑非笑的。正巧,迎面走来一位叫东施的丑姑娘。东施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接着胸口在笑,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就照样模仿起来。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咧嘴笑,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的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后以“东施效颦”来比喻“丑拙”盲目机械地效仿“美巧”,结果适得其反,闹出笑柄。李白就有: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

32、呆若木鸡

《庄子 达生》: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庄子用这个故事,愿意是指为了说明有些事情不必亶承天生自然之理,经过人为的训练,也能积习成性,达到改造“物”的目的。但是传到了后世,却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神态,则全用为贬义。

33、盗憎主人

出自《左传·成公十五年》:春秋时,晋伯宗(晋大夫孙伯纠之子)为人正直,在朝常直言不讳,妻子常劝他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好直言,必及于难。”后来伯宗果然因为结怨过多而被杀。“盗憎主人”是说盗贼憎恨被他盗窃、抢劫的主人,后来就比喻坏人怨恨正直的人,无道恨有道,恶恨善,丑恨美,坏人恨好人。

34、得鱼忘筌

出自〈庄子 外物〉:庄子说:“筌(就是一种捕鱼的竹器)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蹄(捕兔的哭具)都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指语言,言词)所以在意(要表达的意思、事理),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就是说深悟其道、专心致意却并不侈于言辞的人,其实难得,故庄子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他交谈)!’”庄子在这里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为比喻,并不从消极的意义上使用,承上启下,目的在于比照说明“得意忘言”的道理。后世用“得鱼忘筌”却改变了原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在消极的意义上,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35、断织(孟母继织)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及〈列女传〉:孟子是战国时期墨家代表人物,姓孟名轲,由于赏识渊博,道德高尚,被后世誉为“亚圣”。孟子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地位,与他幼年所受的教育有关。孟子年幼时,他的母亲非常注重对他的教育。有一次,孟子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当即拿起剪刀,割断正在织布的织线。孟子孝敬母亲,看到母亲如此生气,既害怕又难过。孟母看到儿子有悔改之意,就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像我剪断布线,一个人要专心读书,才会有知识,如果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就一事无成。”从此以后,孟子发奋苦读,终于成为大学者。后来就用“断织”为勉励努力求学,不可中道荒废的典故。此外人们也用断织来表示贤妇劝学。

36、高山流水

出自于战国时期,郑国列御寇的名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琴却只弹出了音符,却少了神韵,少了对音乐透彻理解,他的老师成连先生于是带他到蓬莱岛去找成连的老师方子春,以便给伯牙指导。伯牙来到浩瀚的大海,极目无边,波涛绚烂,而树木郁郁葱葱,飞鸟悲号,伯牙顿时心旷神怡,完全融入了对自然的陶醉之中,音随意转,琴随心动,一首《高山流水》自然的抚于琴上。同王羲之醉后作《兰亭序》一样,《高山流水》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完全由作者随性而作,表达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和最高的创作水平,堪称绝唱。

一天夜里,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不禁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弹得正是那一首《高山流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伯牙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凡伯牙琴声所表达的,樵夫就能感受到,并发出同样的感叹,伯牙兴奋极了,二人融入了同一个世界,一个只有琴声的高雅世界。这个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二人成为知己。

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伯牙悲痛欲绝,认为子期是唯一能听懂他琴声的人,而现在这唯一的知己也离开了。于是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最心爱的琴,并终生不抚琴,以谢子期。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遂成千古绝唱!

37、天下无双

出自于《史记·魏公子列传》: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长平之战,赵国残败,损失惨重。而秦国在长平之战后不久,就发动了对赵国首都邯郸的攻势,妄图一举拿下邯郸,灭亡赵国。赵国平原君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军前往救援,但经不住秦王的威胁,命令部队带赵国边境停留下来。而魏信陵君决意救赵,遂盗得魏王兵符,杀死魏军首领,自己带领大军救援赵国,经过殊死战斗,打败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信陵君在胜利之后,因为盗兵符,杀大将的原因,不敢回国,便在赵国住了下来。公子在赵期间,礼贤下士,寻找藏匿在市井之间的能人志士,与他们结交。平原君甚为不解,故说了上面这句话。

大意是有看不起信陵君的意思,信陵君知道后,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平原君门下的门客也大约有一半的跑到信陵君门下去了。总的说来,信陵军是四君子里面最礼贤下士的一个,也是最善良最具同情心的一个,他领导了山东六国的最后一次合纵伐秦,并取得胜利。应该说,用“天下无双”来形容他应该是不为过的。

38、高枕无忧

出自《战国策·齐策》: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是投奔田文的一个门客,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再三向田文提出丰厚的待遇,田文都满足了他。他后来担任了替田文向农民收租的任务,但是他却将所有的契约,免去了农民的负担,为田文在国民中赢得了好的名声,而在田文受到齐王怀疑的时候,田文封地的民众争相迎接。

而冯谖在这个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他通过让梁国重金聘用田文,从而使齐王害怕田文为梁国服务而使其国家强大,就命请田文为齐国相。于是田文在其后的十年间都在齐国为相。

《战国策》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因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一定的牵强,其可信性值得怀疑。《战国策·齐策》也是如此,有很多可疑之处,以上的事件未必没有添油加醋之嫌,具体的就不一一在此辨别了。

39、利令智昏

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司马迁在文末的评述中说:“鄙谚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负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长平一战之前,秦攻打韩,韩国的一部分土地与韩国本土失去了联系,这一块地就是上党地区,韩国便把它割让给秦国,以求苟且。但是上党的军民痛恨秦国,他们在冯亭的带领下要求向赵投降。

在赵国内部,关于是否接受冯亭的投降起了争议,一部分人认为,接受投降,必然引起秦国的恼怒,到时候,秦必定大举来攻打,这是赵国不愿意看到的。以平原君赵胜为首的一部分人则主张,上党地区是咽喉要地,且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得到,何乐而不为。赵国最终接受了上党的投降,并由此引发了战国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战争的结果就不用说了,大家都知道。

40、兵不厌诈

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春秋时期,齐国自齐桓公称霸之后,因为后继不力,退出了霸主地位。在整个中华大地,一个新的霸主呼之欲出。而楚、秦、晋都是有力的争夺者。

这个时候,楚国与晋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楚欲称霸必须向北进,而晋又如何肯向楚国低头。公元前633年。楚攻宋,宋虽然不失为一个二等强国,但也绝非是十七正盛的楚国的对手,宋向晋求救。这个时候,晋国出了个公子重耳,他在王位的争夺中败下了阵来,无奈之余。晋国并未派出大军与楚国正面交锋,而是攻打了楚国的附庸国曹和卫。楚国于是派并前来与晋决战,战争初期,楚占据上风,晋却使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使得秦齐皆助晋国。此时,楚成王见局势对己不利,便下令撤退。但是楚军主将子玉一心与晋决战,于是带领部队前来与晋军交战。

晋文公重耳当初争夺王位失利,被迫离开晋国落难他国的时候,一些小国却并不礼遇他,而楚王却给了盛情款待了他。楚王问重耳,如果他日你当上晋国国君,如何报答我?重耳恭敬的回答:如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于此时),再与您交战。

晋国面队来势汹汹的楚军,就主动的退后了三舍的距离,到达城濮。晋军的主动后退起到了诱敌深入(这个词的典故应该是出自于毛 泽东,而不是战国时期)的目的,也履行了当初重耳的诺言,可谓一石二鸟,得了便宜还卖了乖。最终,晋在城濮大胜了楚军,战争的过程就不必讲了,大家都清楚。楚国完败,子玉继承了楚军主将在战败后自杀的传统,但也不能用“惨”字来形容楚国,毕竟楚军主力还在,并未太多的伤及筋骨。这一战确立了晋的霸主地位,楚国也并未完全退出霸主的争夺,但秦晋在此一段时间内成为争霸的主角。

兵不厌诈”近乎完美的表现在了整个大战过程中,这也是晋国的优良传统,也是“诈”的最完美最忠实的执行者,秦楚等国常常是其玩弄的对象,例如赵盾先迎秦军,以立襄公弟,后反悔,不迎接不说,反而派并攻打护送的秦军。晋之后,秦国人优良的学习传统得到了发挥,也在“诈”字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和氏壁、骗楚王入秦扣押等等,可谓学有所成;而楚国在“诈”字上自然比不上前两位了,吃亏当然也就是不计其数了。

41、马首是瞻

出自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春秋时期,晋国作为中原大国,处于天下的政治中心和地理中心,其他大国如要称霸,必须要过晋国这一关,反之,如果晋国要确立其霸主地位,也必须击败其他的挑战者。所以,秦、楚都与晋国发生过多次的大规模战争,总的来说,各有胜负,任何一方都没有确立绝对的优势。

在周灵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的时候,晋国率领着其鲁、齐、宋、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及郑等附庸国向秦国发动进攻,并且一路打到了咸阳的附近。秦军的顽强的拒绝求和,并在泾水上下毒,联军伤亡不少。联军统帅荀偃于是下令:“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意思就是说:“鸡鸣套车,填塞水井,铲平土灶,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前进”。但是联军并不是团结一气,各国军队只是拼凑起来的,并不齐心。栾黡首先就违抗命令,带领下军回国了。荀偃没有办法,也就只好下令诸侯军队全部撤离了秦国。 总的来说,荀偃大有破釜沉舟,团结一致,共同对秦军发动致命一击的决心,无奈,诸侯军队各怀鬼胎,哪能按照他的意思去办,失败是必然的结果了。

第11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

一、历史背景

1、经济:井田制崩溃,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物质基础)

2、政治:社会剧变,周王室衰微,诸侯之间兼并战争频繁,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和在残酷的兼并战争中能生存下来,各国统治者四处招揽人才,采纳各种思想。

3、阶级基础:士人的崛起,他们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并奔走呼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史记·魏世家》:“子击逢文侯之师田子方於朝歌,引车避, 下谒。田子方不为礼。子击因问曰:„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贫贱者,行不合,言不用,则去之楚越,若脱躧(xi)(草鞋)然,柰(同奈)何其同之哉!‟子击不怿而去。”后因以“贫贱骄人”指对富贵权势持轻蔑鄙视态度。

4、思想文化:私学的兴起,培养了大批博学和阅历丰富的学者

二、人性本善。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陈述、告发)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於君而曲於父,报而罪之.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誉而用之。

——《韩非子·五蠹》

这两则故事在《论语·子路》中也有记载。同样的事情孔子孟子与韩非子看法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儿子告发父亲,孔子和孟子认为这是“子为父隐”,隐就是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过失是孝,父亲为儿子隐瞒过失那是慈。而儿子孝顺抚养父母,也是天经地义,人之常情。一个人亲爱自己的家人,是最真实的。因此,他为亲人隐瞒事实,其心理动机和情感体验也是真实的。这是人性的真实,也是最高的真实。

所以孔孟是怎样看待人性的呢?每个人生来就爱自己的亲人,首先是父母,也就是双亲。这叫做“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由爱自己的父母推及到子女,兄弟,亲戚,朋友,再发展到君王和天下的百姓,甚至是周边的少数民族和原始部落。孟子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越亲近的,爱得越深、越多;这就是儒家所说的亲亲之爱,越是疏远,则爱得越浅、越少。这就叫“爱有差等”,这也就是“仁爱”。 墨子的兼爱,则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孟子认为人人皆有爱,这是每个人的天性,所以孟子就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当然孟子也举了个例子,也就是课本上的恻隐之心。所以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人的品质不是外加的,是与生俱来的。

可是韩非子并不这样认为,他认为,那个正直儿子不惜告发自己的父亲,在忠孝之间选择了忠,维护了国家的法律和权威,坚持了社会的正义和原则,是值得肯定的。所以韩非子说“夫父之孝子,君之北人也。”——《韩非子·五蠹》对于那个屡次从战场上逃跑的人,韩非子毫不留情地批驳道:你们儒家整天谈论仁爱,孝顺,结果这些奸邪卑鄙的小人正是打着孝的名义,为自己的胆小,懦弱寻找借口。结果反而得到重用,冷落了那些真正的忠贞之士,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最终损害的是国家的利益。

而韩非子对人性是怎样认识的呢?韩非子说了个故事。楚成王有个嫡长子是叫做商臣,那么按照西周宗法制应该由他来继承王位。可是后来楚成王喜欢一个小妾并想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因此想废长立幼。这种事在春秋这种礼坏乐崩的时代应该说不少。作为嫡长子的商臣

1 感到地位岌岌可危,便去找他的母亲。他的母亲问他,你能说服你的父王让他回心转意,重新立你为太子吗?商臣说不能。他母亲又说:那你能安于现状吗,不做未来的楚王而做臣子,商臣说还是不能。他母亲又说,那你能发动政变,夺取王位吗?商臣说能。于是商臣就发动政变,杀了父亲,自立为王。韩非子又说现在民间生了男孩,全家庆贺,生了女孩,就垂头丧气。为什么呢,男孩是劳动力,父母老了要靠男孩赡养啊。

韩非子认为商臣对待自己的父亲是算计,父母对待男孩女孩也是算计,就连自己的父母和妻儿这些最亲的亲人尚且相互算计,那就更不要说是和自己毫无关系的陌生人了。

韩非子从这两件事情中总结出人和人之所以在一起相处并非儒家所说的仁义,而是利害,而人和人的关系也不是儒家所说的礼让,而是算计。所以韩非子主张人性一直是丑恶的,这是天性,生来如此,后天也无法改变。

那么荀子呢?荀子的思想夹在儒家和法家之间,他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那么我们来总结一下三个人的对于人性的看法。孟子是人性本善,荀子是人性本恶。他们指的是人性的本来状况,那么经过后天的培养教育,那么人性既可能向善,也可能向恶。而韩非子的主张就是人性一直是丑恶的,不可能向善。

三、治国思想

对待人性看法的不同也导致他们在治国理念上的不同。

大家都知道尧舜禅位,汤武革命的故事吧。那儒法两家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1、先看孟子,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认为桀纣是暴君,称他们是“残贼”,罪有应得,而认为尧舜那是圣贤,对商汤和周武王持肯定态度,并不认为他们是“弑君”,而是替天行道。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孟子什么样的治国理念?

我们前面讲了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且孟子希望所有人经过后天的教育都能成为圣贤之人。所以在他孟子的心目中“民权高于君权”。在他看来,君权虽由天授,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上》),因此君权名义上是天授予的,实际上是人民授予的。因此,如果君王残暴害民,人民就有权利进行革命,推翻他的统治。所以,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那么对待人性本善的老百姓,该怎么统治呢?君王应该用仁爱,礼让来统治他们,不违农时,让所有人能有饭吃,有衣服穿,上下有序,父慈子孝,兄恭弟友,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老百姓都安居乐业,那么这个国家就是孟子心中理想的和谐社会。所以孟子主张仁政。这和孔子主张仁和礼的思想一脉相承。

他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孟子认为,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的三件宝物,实行仁政,必须重民。在此基础上,孟子又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2、那么法家如何看待尧舜和商汤周武的呢?韩非子认为,尧舜禅让,那是君臣不分,而商汤和周武王更是乱臣贼子,犯上作乱。所以儒家所说的这些圣贤其实都是天下大乱的罪魁祸首。

孟子主张仁爱,法家又主张怎样治国呢。韩非子主张法治。我们前面讲韩非子认为人性一直是丑恶的,所以和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必须用严刑峻法来惩治那些违法奸诈的刁民。韩非子也说:你们儒家不是老说仁义吗,可是你看看村子里的那些浪荡子,父母教育他不听,

2 兄弟朋友劝导他也不听,村里的长者批评他还是不听,只有怎么办呢?士兵拿着刀剑和绳子来捕捉他的时候,他马上老实了。所以韩非子认为治理天下应该施行法治。

对于民众,他吸收了其老师荀子的“性本恶”理论,认为民众的本性是“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为萌”。因此他认为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韩非子·心度》)。

对于君主,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对于政治,韩非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3、那么荀子呢?荀子生活的年代是战国后期,荀子可以吸收先前诸子的思想,同时也看到了各家学说的不足。因此,荀子虽是儒家代表人物,其思想却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

荀子觉得单凭孔子的仁和礼是难以治理好国家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在范雎相秦期间(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国见过秦昭王。昭王问:“儒无益于人之国?”荀子回答说:“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儒效》)“应侯(范雎)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荀子回答说:“形胜”“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无儒”,是“秦之所短”。由于秦国实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国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从荀子的秦国之行可以看出荀子对秦国实行法治十分赞赏,不过他也认为秦国没有儒家思想也是它的短处。

4、那么请同学们站在孟子、荀子和韩非子的立场上分别评述一下儒法两家思想的优劣?哪家的思想更有道理呢?

儒家:

因为法家的思想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方说商鞅,我们承认是他使秦国走向强大,可是商鞅执法过于残忍,据说在渭水,商鞅一次性就处决了七百名囚犯,史书记载:“渭水尽赤。”可见流血之多。同时商鞅也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商鞅曾经带领秦国的军队去攻打魏国,魏国的领兵大将是商鞅的好友公子昂,开始秦军打不过魏军,商鞅就诱骗公子卯见面,说要宴请他,然后双方签订和约,各自退兵。公子昂不知是计,欣然赴宴,结果被商鞅活捉了。然后商鞅乘魏军防备松懈,群龙无首之际乘机进攻,大败魏军,夺取了魏国的西河之地。

我计算了一下,孔子活了72岁,孟子活了83岁,荀子活了75岁,墨子活了92岁,庄子活了83岁,而老子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他应该也活了七老八十的。当然我在这里不是去探讨这些思想家为什么长寿。但是相比之下法家代表人物中则有很多死于非命。吴起、商鞅、韩非子、李斯的最终结局都是悲惨的。他们得到这样的下场,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坚持法不阿贵而遭到报复是一个原因;其行事的刻薄寡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在讲到法家时,法家的代表人物往往不惜鲜血乃至生命去实践他们的变法和改

3 革,他们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不畏权贵,刚正公平,这些是值得肯定的,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法家的严刑峻法,独断专横,缺乏人情。在变法过程中所流的血不仅有反对变法的政敌和旧贵族,也有朋友、亲人甚至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荀子作为战国后期的思想家,应该说很清楚的看到了这些,所以他主张把儒家和法家结合起来,那就是礼法兼施。

四、天人关系理论

由于三个人讨论的问题并不一致,所以我们分开来讲。

1、首先是孟子 孟子谈得是义利观。我们知道孔子其实是主张用仁和礼来治理国家的,如果自己的子女,亲戚朋友犯了错误,应该劝导他,教育他,让他改正。如果是小错误,那当然应该批评教育,可是如果这个人犯的错误是不可饶恕的呢?比方说犯上作乱,大逆不道,滥杀无辜,投敌卖国呢?孔子没有给出答案,这时孟子认为如果自己的亲人如此,就应该将他绳之以法,这叫做“大义灭亲”,大家看,义的繁体字是由一个“羊”和一个“我”字构成的,羊是用于祭祀的,就是牺牲的意思,所以义最早是牺牲我自己的。说明当义和利发生冲突时,就得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所以孟子是很注重修身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一身正气,大义凛然的孟子。

纵观《孟子》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它洋溢着孟子作为那个时代一个知识精英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渝的救世情怀:以民为本,以利为本,崇古尚贤,崇义尚道,自承先圣,身任天下。正因为那个变革性、过渡性时代的礼乐崩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孟子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高举仁义的思想大旗四处游说,奔走呼号。

养浩然之气。他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们应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动、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人格精神。

影响:唐代以后,《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此于孔子。

2、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法家,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基本上都是很有理想的,比方说孔子和孟子,他们要构建的是一个和谐社会,他的理想就是恢复西周的等级名分和礼乐制度;而墨子则是要构建一个贤人社会,他的理想就是要恢复到尧舜的时代;老子和庄子则想构建充满原始共产主义的大同社会,他们想要回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社会。而韩非子家则不谈这么多社会理想,他批驳孟子、墨子,你们经常说圣人怎么样,先王怎么样,祖宗怎么样,尧舜怎么样,商汤、周武怎么样,可是那都是几百上千年前的事情,你们说得清吗?我们要面对的是现实。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所以韩非子反对儒家那种是古非今的做法。他主张后代必然要胜过前代,历史永远向前发展。

3、荀子的思想

荀子具有朴素的唯物思想。他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问》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第12篇: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老子和他的辩证法思想;孔子的“仁”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诗经》,屈原和《离骚》,孟子和庄子的散文;艺术;天文和物理;名医扁鹊。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使学生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不同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名人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和著作,对我国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总结与交流。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创作的楚辞,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先秦诸子的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财富。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方面的成就,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墨经》中总结和提炼的大量物理学知识,也在我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5.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帛画、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和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和其他乐器,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和音乐艺术已具有很高的水平。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空前繁荣,科学技术取得许多世界领先的成就,反映了古代中国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值得我们自豪。

教学要点

一、老子和孔子

1.道家创始人老子和他的辩证法思想

2.儒家创始人孔子

①“仁”的学说

②对教育的贡献

③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的贡献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墨家创始人墨子的思想

3.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思想

4.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

5.庄子的道家思想

6.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三、繁荣的文学和艺术

1.文学的成就

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②屈原和《离骚》

③诸子散文

2.艺术的发展

①绘画:帛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②音乐: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

四、先进的科学技术

1.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2.历法的进步

3.《墨经》中的物理学知识

4.名医扁鹊和他的“四诊法”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诗经》,屈原和《离骚》;编钟;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十九年七闰”法;《墨经》中的物理学知识;扁鹊。

本节知识内容多、头绪多,但无论是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都应突出其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节难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对某些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

二、在讲授本节教材之前,首先联系前两节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科技迅速发展、文化空前繁荣的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铁器的使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在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成为可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加,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开始发生、发展起来。新兴地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胜利。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陆续实现了向封建制的过渡。新的封建制,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刚刚从奴隶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农业和手工业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也需要发展生产,这就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促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封建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剧烈斗争,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总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三、“老子和孔子”一目是本节的重点。关于老子,应讲清以下四点:1.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2.结合教材小字讲解: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老子把不具有任何物质性的“道”或“无”,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老子“道”的学说比较深奥,不易讲清,不必补充材料,也不作要求。3.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思想中的精华,要重点讲授。老子把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双方互相依存而且互相转化。4.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认为统治者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天下就能安定,政权才能巩固。如果人民与统治者的矛盾,到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时候,任何法律、刑罚都不起作用。他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天下。关于孔子,要讲清三个问题: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的学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很多,《论语》中“仁”字出现109次。对“仁”的许多解释中,既有一些具有进步意识的新思想、新观念,也有维护奴隶制的旧思想、旧观念。教材重点向学生介绍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进步思想。孔子讲“爱人”虽然是有阶级性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强调人道原则,具有进步意义。孔子的保守思想表现在他主张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维护等级制度等方面。孔子在政治上有保守的一面,但并不是顽固派,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变化的,旧的制度也可以“损益”改动。小字的内容,大部分在初中已学过,由学生自己阅读,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等政治主张,都是建立在“爱人”思想基础上的。2.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应以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有教无类”为讲授重点。孔子办学“有教无类”,不问出身,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范围,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这里让学生通过阅读小字,了解孔子的一些学生的出身,加深对“有教无类”的理解,但不做要求。3.孔子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的贡献。相传孔子编订和整理的《诗经》《书经》《礼》《易》和《春秋》五部书,后来被奉为儒家的“五经”。汉武帝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封建正统思想,“五经”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教材,儒家文化也就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

四、“百家争鸣”一目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应讲清以下两个问题:

1.百家争鸣中的主要学派有儒、墨、道、法等家。其中以儒、墨两家影响最大,并称“显学”,其次是道家。

2.墨、儒、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和主张:

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他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进步。《墨子》一书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派的主要材料。《墨子》中的《墨经》,记载了许多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水平。

孟子和荀子:他们都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有“亚圣”之称。孟子提出“仁政”“民为贵”“君为轻”,有“重民”思想。他认为“政在得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占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对荀子要重点讲解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有三点:一是他认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自然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二是还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社会政治的好坏而转移。其思想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是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就是人可以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加以利用,造福人类。教材小字分别介绍了孟子的“性善论”,可由学生自学,不作要求。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并把“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韩非子:先让学生看课本韩非子画像,指出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然后重点讲解韩非子的历史进化观点和法治思想。韩非子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因此主张不遵循古法,不墨守成规,要按照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政治措施。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令制度。韩非子主张由国家制定法令,向全国公布,除国君外,所有臣民都必须遵守。做到“法不阿贵”,法律不袒护权贵。这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具有进步意义。小字部分由学生阅读,认识韩非子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他的主张,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秦统一后的许多政治措施,都是韩非子学说的应用和发展。

五、繁荣的文学和艺术

1.文学的成就

①“《诗经》”一目是本节重点,应讲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雅大部分是春秋时的作品,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辞,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诗经》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小字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诗经》的内容及史料价值,但不作要求。

②“屈原和《离骚》”一目是本课的重点。需讲清以下三点:

第一,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第二,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第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屈原的《离骚》,学生已在语文课中学过,教师可以适当引用《离骚》中的诗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小字部分由学生自学。

③“诸子散文”一目,应讲清两个问题:

第一,先秦诸子的散文都很出色,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先秦诸子的各有特色,在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是孟子和庄子。孟子的文风以刚柔相济的辩证见长。这里可补充介绍《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的引文。这篇是孟子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段文字也可以看出,孟子的议论文中善于运用比喻。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他的代表作《逍遥游》《秋水》等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2.“艺术”一目,向学生讲清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和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①绘画已成为独立的艺术。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二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青铜器“嵌错赏功宴乐铜壶”。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御龙图》和“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②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青铜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瑰宝,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六、先进的科学技术

1.“天文和物理”一目是本课重点。首先向学生提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目应讲清三个问题:①天文学的发展:第一,天文学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有更准确的“天时”,对天文学,特别是对历法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推动力。第二,《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它比欧洲早六百多年。第三,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这比西方早160年。第三,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诞生于战国时期,说明我国的天文历法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②物理学的成就: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规范化和对生产实践中取得的经验进行科学抽象的著述开始出现。《墨子》中的《墨经》记载了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有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物理学的重大成就。

2.“名医扁鹊”一目也是本课重点。应讲清: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奠定了我国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一直为中医所沿用。扁鹊尤其擅长切脉诊断,后代医生把他奉为“脉学之宗”。

第13篇: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新乐”

摘要:本文就春秋战国时兴起的郑卫之音这一课题进行探讨。主要对其音乐本体进行研究。从郑卫之音的涵义、音乐特色、以及兴盛与衰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着重展现了郑卫之音在当时的发展状况及它作为民间音乐的代表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郑卫之音;女乐;雅乐;礼乐制度;民间音乐

序言

“郑卫之音”是我国历史上长期沿用的音乐名词。它产生于“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是见于记载最早提出“郑声”这一概念的人。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春秋战国时期,它的出现立即就引起了各阶层的普遍争议。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派,为维护礼乐制度,提出了“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放郑声”“郑声淫”的观点;而以魏文候、齐宣王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疲倦”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这样激烈的争论一直伴随着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发展,而孔子的“郑声淫”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千百年来争论的话题。

那么,作为中国古代音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郑卫之音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音乐?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这个课题。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上个世纪

七、八十年代,学术界就已经开始了对郑卫之音的研究,不仅是在音乐学界,在文学界、史学界都是如此。特别要指出的是,冯洁轩先生于1984年发表在《音乐研究》上的《论郑卫之音》是一篇具有突破性的论文,文中对“郑卫之音”这一课题提出了很多颇有价值的见解。本文正是在这些研究成果之上,来考察郑卫之音的音乐本体特点。

一、郑卫之音的涵义

研究郑卫之音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涵义。一般认为“郑卫之音即指郑、卫地区的民间音乐,后世儒家将其内涵扩大,泛指不同于雅乐的、源于民间音乐的俗乐”。(《中国音乐辞典》)这种解释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袁征在《郑卫之音及其在古代的反映》一文中指出这一内涵界定的疏失,笔者也认为这样的解释略显笼统,不够准确。在此参阅袁文归纳如下:

《左传》中关于郑卫之音的最早记载是这样的:“吴公子札来聘„„请观周乐„„为之歌《邶》《廊》《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魏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之甚,民勿甚也,是其先亡乎!’”。朱熹的《朱子大全》载;“‘郑’则《郑风》若干篇是也,‘卫’则《邶》《鄘》《卫风》若干是篇也”。

这里的“风”即民歌,《郑风》《邶风》《鄘风》《卫风》,就是郑、邶、鄘、卫等地的民歌。所以由上面两则记载不难看出,早期的郑卫之音是民间音乐的一种民间歌曲,而其流传的地域也不可笼统的说是郑卫之地,而是应该包括邶、鄘(今河南省汲县及汤阴县东南一带)等地区,这是其一。

郑卫之音在历史的演变中其内涵不断扩大,将民间音乐及源于民间音乐的俗乐都称为郑卫之音,这样的说法不仅仅限于儒家。唐代白居易、明末王夫之等对此也进行过论述,而他们都不是儒家,这是其二。

“郑声”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阳货》“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今人“蔡仲德、冯洁轩、陶波、吉联抗、李方元、袁征、修海林等在各自相关的文章里都将其等同于‘郑卫之音’”;“新声”一词最早出现在《国语·晋语八》“平公说新声”,“蔡仲德、修海林、刘再生均认为其等同于‘郑卫之音’”。从历史文献考察,这两种提法是符合史实的。郑声、新声与郑卫之音的关系应得以明确,这是其三。

由此,郑卫之音按其内涵扩大的过程及不断发展,实际可以概括为:郑卫之音又称郑声、新声,最初指郑、卫、邶、鄘等地的民间歌曲,慢慢发展为各地包含的爱情内容的民间音乐(主要是民间歌曲),到了后来涵义更加广泛,指所有的民间音乐和由民间音乐而来的俗乐。也有的学者。将它的发展总结为三个时期。由于这种变化是缓慢的,所以在各个时期,甚至是同一时期,郑卫之音的涵义都不尽相同,但就其实质而言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民间音乐。

二、郑卫之音的音乐特色一与商音乐的传承关系

谈到郑卫之音的音乐特色,就不得不提到郑卫之音与商音的传承关系。上文中对郑卫之音的流传地域作了简单的介绍,这里还要说明的是郑卫两国都建立在故商疆域内,卫在故商的王畿,郑与卫南北相邻,地处故商的南疆。周武王伐纣灭商后,把邶、廊、卫分别封给商纣王之子武庚及自己的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正如《汉书·地理志》所云:“河内,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邶、廊、卫是。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西周统治者本想以此控制殷商遗民,防止作乱,但是武王死后,管叔、蔡叔勾结武庚叛乱,周公率军镇压。到成王时开始大规模分封诸侯,卫国和郑国就是在此时建立的。由此也证实郑卫原本就是商遗民的聚居之地。郑卫地区的人民主要也就是商遗民。

由于地域的关系,商族很多的民间活动和风俗也就传至郑卫。历史上长期盛行的祓禊之风就渊源于商朝。它是一种民间的风俗活动,即在每年的三月上已日,男女临水洗手洗澡,洗去不洁,拔除不祥。这样的活动最初是氏族间每年春后固定的一种男女社交活动的形式,后来又渗入一些迷信思想,渐渐演化为一种纯粹的风俗活动,直至郑国时仍然很兴盛。《毛诗传笺通释》载:“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于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拂除不祥。”这正是对郑国青年男女祓禊活动场面的生动描绘。类似的活动还有很多。在《史记》和《左传》中都有相关记载。

在《诗经》国风一百六十篇民歌中,郑风、卫风合占三分之一之多。这些民歌中也不乏有男女逗唱的情歌。如描写男女相会的《山有扶苏》《风雨》《溱洧》;也有描写相思之苦的《狡童》《子衿》等。它们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在郑风、卫风中还有一些大段的分节歌,如《卫风·氓》和《邶风·谷风》。《氓》每段十句,

《谷风》每段八句,各分六段。“像这样的大段分节歌在《国风》中是非常罕见的。可见郑卫的民歌与其它各地民歌相比是较为突出的,水平也比别国高出一截”。

冯洁轩先生从考古文物研究中印证了郑卫之音与商音乐的传承关系。他将近代出土的郑编钟的音列与商和西周的音列进行了比较。新郑城出土残存的六枚春秋时代的甬钟恻隐结果为:“不管从新音阶或从旧音阶角度来看,它的隧音和鼓音结合起来,已经构成完整的七声音阶。可按d1为角、f1为商、f1为羽分别构成三个不同宫系,可以转调。这种音阶形式,与西周钟固定为‘宫-角-徵-羽’的形式大相径庭,说明它是郑卫的地方音乐影响到宫廷的结果。如果把这种音阶形式与安阳商钟和温县商钟的测音结果相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亲近。”

所以,郑钟应是商钟音阶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形态,这种继承和发展正是郑卫之音对商音乐的继承和发展。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郑卫之音根植于它所生存的这片土地,“继承了较高水平的商代音乐传统,较多保留了商代音乐优美抒情、色彩华丽的特点,比较富于浪漫气息”。

三、郑卫之音的兴盛与衰亡

(一)郑卫之音兴起的原因

郑卫之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蓬勃兴起,是时代造成的。其兴起的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及其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在政治上,周朝因其极少的人口统治广袤的中原,所以他们施行一种以血缘为联系的分封制。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礼乐制度则规定了依据身份等级的不同所用音乐规格的差异。西周前期是周王室统治的鼎盛时期,周天子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而到了西周后期,随着各诸侯国的不断强大,周王室的地位开始动摇,至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特别是公元前771年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丧失了控制诸侯的能力,“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当时历史情景的真实写照。而他们所祟尚的礼乐制度也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王室衰微的同时,卿大夫纷纷崛起。鲁有三桓,郑有七穆,齐有高、崔、庆等异姓掌权,到后来晋、齐、鲁、宋、郑、卫等国的国政几乎也都为几家世卿所把持。王室实力与诸侯实力发生变化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下移”现象的出现。首先表现在异姓统治者并不看重雅乐。雅乐“一唱三叹,可听而不可快也”(《淮南鸿烈》)的风格再也不能吸引他们,而适宜表达个人情感的民间新声更让他们倾心。《礼记·乐记·魏文侯》载“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疲倦”,另一位君主齐宣王也老实的说他“非能好先王之乐”。其次,是新兴统治阶级对礼乐制度的僭越。鲁国的大夫季桓子在自己的庭院里演出天子方能享用的“八佾之舞”(佾列也《左传·鲁隐公五年》载“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违背了礼的规定,引起了孔子的不满。《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而这样的事件在当时已经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形成。再次,诸侯国宫廷乐队已形成规模,甚至有超过王室之势。这从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葬乐器群的出土发现中不难看出。而曾国在当时只是位于楚地的一个南方小国,拥有如此宏伟的宫廷乐队,当时各诸侯国的情形可见一斑。这一切都说明“王国文化”已转变成了“侯国文化”。

除此之外,民间音乐活动兴盛起来。各地民间优秀的歌手、声乐教学能手和乐器演奏高手相继涌现。《列子汤问》所载“余音绕粱,三日不绝”及“薛谭学讴于秦青”的故事,《吕氏春秋·本味篇》所载伯牙鼓琴遇知音的美谈都反映出这种现象。

一方面,王室的衰微、礼乐制度的崩溃已经无力阻止民间音乐的发展。另一方面,以郑卫之音为首的民间音乐满足了新统治者的享乐需求,以郑卫之音为首的民间音乐就在这样一种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经济的繁荣也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从商代开始,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之间就实行了分工。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也取得了显著发展。“商人”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采取不抑商的政策,尤其是不食官禄的独立商人的出现,促进了诸侯国之间的商业活动。魏源《诗古微·桧郑问答》指出“三河为三下之都会,卫都河内,郑都河南„„据天下之中,河山之会,商旅之所走集也。商旅集则货财盛,货财盛则声色辏”即告诉我们郑、卫地区是商业贸易的中心,商业繁盛,交通发达。而商业的兴盛与交通的便利,更能推动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经商业必然促进城市建设的发展。春秋就出现了一批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如齐之临淄、楚之郢都、陈之宛丘、赵之邯郸、魏之大梁、郑之阳翟等都是著名的商业都会。《战国策·齐策》载“苏秦为赵合丛,说齐宣王:‘„„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描绘了当时临淄地区经济发展,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繁荣景象。

郑卫之音取代西周雅乐而登上历史舞台,从音乐本身发展规律讲,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冯洁轩先生在《论郑卫之音》中精辟的论述了这一观点:音乐本身就有两种社会功能,一是反映一定阶级的愿望、意志、进行宣传、教育;一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娱乐。西周雅乐从巩固政权角度出发,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音乐理论体系一礼乐思想,是一大进步。但是这种思想是建立在水平并不高的音乐实践基础之上的,而且它只有单一的政治目的,只承认音乐的政治功能,窒息了音乐的发展,雅乐最终僵死的局面也成为一种必然。与其相反,郑卫之音所代表的新乐,其内容就来自民间,带有世俗的气息,活泼、清新,更加注重艺术性,在实践基础上重新提出另一种职能,即其美的、娱乐性的一面,郑卫之音取代雅乐不可不谓是历史的进步。(二)郑卫之音繁盛的表现

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新乐在各地兴盛的情形,文献中多有记载。《韩非子·内储说下》载“晋献公伐虞、虢、及遗之屈产之乘,重棘之璧,女乐二八,以荣其意而乱其政”。此处的女乐即奴隶社会以来供统治阶级享乐的女性乐工,也是新乐的一种形式。公元前522年,郑国也曾以“歌钟两肆及其镈磬,女乐二八”(《左传·襄公十年》)贿赂晋侯。《史记·孔子世家》载有前494年鲁哀公接受齐国馈赠的女乐之事。《吕氏春秋·不荀论》载“缪公以女乐二八人与良宰遗之,戎王喜,迷惑大乱,饮酒昼夜不休”。缪公即秦穆公,可见在地处西陲的秦国,新乐兴起也较早。

(三)郑卫之音的衰亡

郑卫之音发展到战国时期已达到其鼎盛阶段。至于它如何走向衰亡,有两点原因在学术界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看法。一方面,统治阶级较为强调以音乐的娱乐性,这样极端的做法使他们把音乐的娱乐性变成了享乐性,从内部使郑卫之音腐化,萎靡下去。另一方面,新兴统治阶级在取得政权之后,反过来从理论上否定它,给其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政治压力,迫使它进入秦汉之后由衰而亡了。

笔者认为,郑卫之音并没有由此而衰亡。正如前文中讲到的它发展到后来成为民间音乐的代名词,它不是从此消失在历史舞台上,而是以新的名称、新的形式继续生存下去。如在秦代“秦声”与“楚歌”就是有着鲜明地方色彩的民间音乐乐种,而秦始皇与秦二世也都爱好“世俗之乐”。汉代更是如此,武帝扩建乐府,采集各地民歌加工配乐、填写歌词、改变曲调,对民间音乐起到了保护作用。作为汉代各种民间音乐总称的相和歌其兴起与发展也绝非偶然。作为后世歌舞伎乐的前身郑卫之音还是延绵不断的发展下去,只是其名称和形式已经发生了改变。

然而郑卫之音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儒家思想也对它产生了极大影响。孔子一开始就站在维护礼乐制度的立场上提出“放政声”。孔子之后它还是如火如茶的发展起来,以至于孟子不得不承认新乐的地位。后期儒家的代表荀子也是反对郑卫之音的。但他并非从维护传统雅乐的立场出发,而是从建立新的雅乐体制、巩固新兴统治阶级,维护其长远利益而反对郑卫之音的,所以也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结语

“郑卫之音”是笔者一直都很感兴趣的一个课题。它产生的特殊年代,它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引起的争议,它对后世音乐发展的影响,都是笔者想涉足这个课题的原因。

当笔者醉心于郑卫之音的研究时,才发现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时期的一个历史事件,而是贯穿于我国整个文化史的。长期以来,它虽然遭到排斥、压制和否定,但从没有因外部的压抑而停止不断的吸收、创造和发展,还是以不同的民间音乐形式生生不息的发展下来。正如黄翔鹏先生所言,“民间音乐才是我国音乐文化的主流”。

与民间音乐相对立的雅乐是封建制度的必然产物,是不容替代的。在探讨雅俗之争时也引起了笔者更广泛的思考。这样的对立不仅仅在音乐领域,也在艺术领域甚至整个文化领域普遍存在着。清代中叶的花雅之争、当代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并存都是如此。这些也迫使我们去更多的思考,在这样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社会里,我们应当怎样去对待传统音乐?将它送入博物馆,还是输入新鲜血液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如此种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也是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和研究的。

第14篇:春秋战国时期的首饰佩饰

1.头饰

(1)笄是固定发髻的用具,原始社会普遍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实物,用木笄、玉笄、竹笄等。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便视为成人,如已许嫁便可梳髻插笄。如未许嫁,到20岁时也要举行笄礼。女子成年叫及笄。

(2)梳篦是梳理头发的用具,也把梳篦插在头发上作装饰,春秋战国梳篦的形状,背部呈圆弧形,身部有对称纹饰。山西侯马出土春秋时人纹陶范中女子的头上插着双角形篦,其背部作弯角形,与商周的梳篦背上缘近乎平直,背正中有突起物不同。故也有人认为是角形冠。春秋战国时期的实物,有河南淅川春秋墓的玉梳、山西长治分水岭春秋墓的竹梳、湖北江陵拍马山和四川青川战国墓出土的木梳等。庐芹斋《中国古玉展览目录》所载两件战国玉梳的形状也如此。再往后,梳的形状就向扁长而低的形状变化,梳齿也更多了,更便于使用。

2.耳饰

玦小型的玦是古代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耳饰,春秋战国的玉玦,有圆形缺口素面无纹的,有雕琢成纹饰的,有呈柱状加缺口的。中山国战国墓出土有夔龙首黄玉玦一件,广东曲江石峡墓出土有圆廓外4个半月形突饰的玉玦,玦的外形有呈柱形的,有呈椭圆形孔不居中的,有上宽下窄椭圆的。湖南耒阳市一处距耒水600米的山坡上的春秋时越人墓出土水晶玦一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径19.5厘米的大玦,那是一种佩玦而非耳饰,象征决断。如《白虎通》所说:“君子能决断则佩玦。”《史记》记叙楚汉相争,在鸿门宴上,范增要楚霸王杀刘邦,几次用眼睛盯着项羽,并三次举所佩玉玦向项羽示意,项羽没有理会。说明秦汉时期仍有在腰间佩玦的习惯。1983年在河南光山县宝相寺春秋早期黄君孟墓出土龙纹玉玦一双。战国时期的耳坠制作已很精美。

3.颈饰

颈饰是原始社会就很普遍的装饰,春秋战国时代的颈饰出土不少,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颈饰,其中一件系由许多不同形状的〓组成,其余为〓形器及一小系璧。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绿松石1518粒,均有穿孔,大小不一,装一盒中,又有穿孔骨珠139粒。排作两圈,每隔两排4颗小的,用1颗大的将两排联在一起,串成大小相间、单双相联的形状。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两玉串,大的一串由玛瑙珠、骨珠、玉珠、玉环、玉兽等20枚组成,珠的形状有枣形的、管状的、珠形的、六棱形的、长方形的,都有穿孔。小的由11枚组成,形式质料相同,出土时置于人架胸部。河北怀来北辛堡两座燕国墓,一座出土绿松石串珠264枚,另一座出土1975枚。前墓所出除少数较大外,多数都很小,有的如绿豆、有的如粟粒,且都有穿孔,出于人架颈部。后墓所出除绿松石外,还有白石制成。战国中山国王墓出土玛瑙项链2串,1串222粒,1串74粒,管形。1951年以来,先后在山东曲阜鲁故城,河南辉县固围村,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

4.臂饰

玉瑗是我国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臂饰,扁圆而有大孔,即扁圆环形。瑗同援义,其孔大,便于二人抓握相援。战国玉瑗形状与新石器时代的瑗的区别,是战国玉瑗纹饰渐多,有些作纽丝纹的玉瑗,肉部中央加厚,两边变薄,剖面如枣核形。纹饰以縠纹和云雷纹为多。也有变化成一条首尾相接的龙形或变化成筒形的。

在河南洛阳中州路春秋第三期墓出土1件由13颗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玉珠和1颗小玉〓串连而成的腕饰,出土时置于人架腕部。

5.指环

山西侯马上马村春秋墓出土2件血红色的玛瑙指环,断面呈六角形。玛瑙古称琼,又称赤玉。《说文》:“琼,赤玉也”《后汉书·东夷传》:谓扶余、挹娄出赤玉,扶余、挹娄在东北,产玛瑙,有“玛瑙无红一世穷”的说法。

6.腰饰带钩

在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曾多次出土玉带钩,大多出于人架下肢部位。商周时期的腰带多为丝帛所制的宽带,《诗·曹风·鸬鸠》:“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笺:“谓素丝大带,有杂色饰者。”大带又名绅带,《礼记·玉藻》说绅带的长度“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绅即丝带束紧腰部后下垂的部分。女子的腰带也用丝质,下垂部分名襳褵(Xian音先,li音离)。女子的长腰带名绸缪,打成环状结易于解开的叫纽,打紧死结不好解开的叫缔。因在绅带上不好勾挂佩饰,所以又束革带。开初革带两头是用短丝绳和环系结,并不美观,只有贫贱的人才把革带束在外面,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把革带束在里面,再在外面束绅带。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华夏民族采用铜带钩固定在革带的一端上,只要把带钩勾住革带另一端的环或孔眼,就能把革带勾住。使用非常方便,而且美观,所以就把革带直接束在外面来了。古文献记载春秋时齐国管仲追赶齐桓公,拔箭向齐桓公射去,正好射中齐桓公的带钩,齐桓公装死躲过了这场灾难,后成为齐国的国君,他知道管仲有才能,不记前仇,重用管仲,终于完成霸业的故事。《淮南子·说林训》所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都说明革带已经露在外面。在这种情况下,革带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美华丽,后来不但把带鞓(tīng音汀)漆上颜色,还镶嵌金玉装饰。从考古发现的材料证明,早在西周晚至春秋早期山东蓬莱村里集墓就有方形素面铜带钩出土。春秋中期的铜带钩在河南洛阳中州路西工段、淅川下寺、湖南湘乡韶山灌区、陕西宝鸡茹家庄、北京怀柔等地墓葬均有出土。山东临淄郎家庄1号春秋墓和陕西凤翔高庄10号春秋墓曾出土金带钩、河南固始侯古堆春秋大墓有玉带钩、铜环与玉瑗、玉璜和回形玉饰组成的佩饰同出。到战国时期,也有带钩与环同出的情形,如河南汲县5号战国墓铁带钩与骨环同出,6号战国墓青铜嵌绿松石的带钩与羊脂玉环同出,安阳大司空村131号战国墓人架腹部有铜带钩与玉髓环套合在一起。因此腰带带钩的功用就有数种,一种是横装于带端用来搭接革带两端的,一种是与环相配直挂在革带上勾挂佩饰的。另有一种较长的衣钩可装于衣服肩部勾挂衣领或装于衣领勾挂衣服肩部,这种衣钩至今仍在和尚的袈裟上使用。

战国时期的带钩,材质高贵,工艺精美,制作十分考究。形式有多种变化,但钩体都作S形,下面有柱。其形制有八种类型:

第一种:体像螳螂之腹,钩短,作龙首或鸟首形,下有圆柱,近于一端,柱顶圆形。

第二种:腹作方形,钩短作兽首形,下方有方柱,近于一端,柱顶较城粗大。

第三种:身短钩长。

第四种:身长方形,钩短,柱方,柱在中央。

第五种:腹宽有一短钩,背有柱。

第六种:体作圆形、细长颈、短钩,下有圆柱。 第七种:体作动物形。

第八种:体作琵琶形

带钩的材料有玉质的、金银的、青铜的、铁的。工艺制作除雕镂花纹外,有的在青铜上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铜或银上鎏金,有的在铜、铁上错金嵌银,即金银错工艺。1951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战国墓出土的包金嵌琉璃银带钩,长18.4厘米、宽4.9厘米,呈琵琶形底,银托面包金组成浮雕兽首,两侧缠绕着二龙,至钩端合为龙首,口衔状若鸭首的白玉带钩,两侧有二鹦鹉,钩背嵌三縠纹白玉玦,两端的玦中嵌琉璃珠,玲珑透剔,包金镶玉,文饰繁华,雍容华贵,现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1965年在江苏涟水三里墩战国墓出土的交龙金带钩,端为兽头,柄阴刻二夔龙,钩身透雕成兽形,原嵌有黑色料珠,系用铸造、透雕、剔刻法制成的。此件长12厘米,重275克。现由南京博物院收藏。另1件长7厘米,重56克。在山东曲阜鲁故城出土的猿形银带钩,通长16.7厘米,猿作振臂回首跨进状,身微拱,极为生动。目嵌蓝色料珠,通体贴金,背面有一圆钮。1978年在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4个金带钩,各长10厘米,是用铸造法制作,钩似鸭首、鼓腹、光素无纹,腹下为一圆钮。现由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河北邯郸百家村战国墓的两次发掘中,就出土铜带钩60件,形制多样。四川昭化出土1件战国金银错犀牛带钩,全体布满花纹。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发现5件金银错铁带钩,2个圆柱形,3个扁条形、满身嵌错金银三角云纹和斜条卷云纹,扁条形带钩中有2个镶有黄金和青玉,每条镶三角形与方形黄金4块,方形玉3块,金与玉相间排列于带钩背部,金块表面浮雕几条互相缠绕的蛟龙,铁表面呈青黑色,很少锈蚀。1978年在河北平山中山国王陪葬墓曾出土玉带钩。以上所介绍的,都是华夏地区所使用的带钩的情况。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吸收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服式来推行服装改革,强化军队的战斗力的故事,已在前面叙述。过去研究中国服饰史的学者,常说我国古代的带钩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从胡服中吸收过来的,此说从时间上推算是讲不通的,因为赵武灵王比齐桓公晚300年,是战国中期的人,而带钩在春秋中期已普遍应用了。

在我国北方居住的匈奴、东胡等族也在革带上使用一种类似带钩的金属装置,即在鞓上装一种斗兽纹铜饰牌而用铜鐍扣结。鐍是有舌或有喙状突起的环状物,可用来固定带子。匈奴带鐍在相当春秋晚期的墓中已有发现,内蒙古杭锦旗桃红巴拉和毛庆沟匈奴墓中都出土过圆形带鐍,当中有供穿带用的孔,前部有喙状突起,尾部有钮孔。这种鐍每条带上只出1枚,其作用相当于带扣。国内外出土很多匈奴、东胡式铜器(也称鄂尔多斯式铜器)中的透雕带扣,很多都铸有喙状突起和穿带子的孔,这种突起物常因使用损耗而不十分明显,加上透雕的斗兽纹极为繁复生动,因而往往被人忽略,而把它们当作单纯的饰牌,年代可从春秋晚期延续到东汉。这类革带在用鐍扣结和鞓的装饰牌等方面都与中原革带的带钩不同,因而是另一系统的带饰。在古代文献中称它们为鲜卑、师比、胥纸、犀毗、私纰头等。《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犀毗,胡带之钩也,亦曰鲜卑,亦谓师比,总一物也,语有轻重耳。”又引张宴说:“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郭落带即突厥的革带,鲜卑相当蒙古语的〓obar《〓·五爪虎》,因鲜卑人崇拜它,把它用作本部族的名称,并铸其形于革带上作为装饰。

7.佩玉

《礼记·玉藻》讲:“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人问子贡,人们为何重玉而轻石,是否玉少而石多?子贡去问孔子,孔子答道:“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guì音贵),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许慎《说文》:“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sai音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所以统治阶级都有佩玉,佩有全佩(大佩,也称杂佩)、组佩,及礼制以外的装饰性玉佩。全佩由珩、璜、琚、瑀、冲牙等组合。其组合方式,宋以来有很多学者进行了考证和推测,由于佩制失传已两千余年,至今仍难以定论,郭沫若先生考证了1件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出于洛阳金村,全长约42厘米的战国金链舞女士玉佩,它以金链贯穿玉质舞女及璜、管、冲牙等组成佩饰。两舞女短发覆额、两鬓有盛鬋,衣长曳地,博带,各扬一袂于头上作舞。冲牙为双首龙形,佩末端悬龙形双璜,此佩可挂于颈部垂于胸前。郭沫若先生认为:“古人制器偏重保守,而玉佩尤关于礼仪,举凡奇风异俗必不易采入。此玉佩以蜺龙为冲牙双璜,足征其保守;而以长袖盛鬋之舞姬为双珩之饰,尤足证此种习俗必已成为礼节而失其奇异者也。”(《金文丛考》“释亢黄”)。战国全佩在河南辉县也出土过两件,于玉瑗上悬挂左右两个珩,左右珩下各挂一个璜,中央从瑗上直接悬挂一个冲牙,垂于珩和璜之间。以上出土的全佩,与《三礼图》等书所画全佩形制并不相符。1992年山西曲沃县晋侯墓地出土的整套玉佩,与《三礼图》所述差距更远,说明儒家关于服装礼制的论述,很多主观成分。

组佩是将数件佩玉用彩组串联悬挂于革带上,春秋战国时期佩是如何挂法,文献记载也不具体,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信阳长台关2号战国墓出土10件组佩彩绘俑,给我们提供了直接的形象资料。是组佩彩绘俑中的4件,其中1件高64厘米,身穿交领右衽直裾袍,宽袖,袖口呈胡状,饰菱纹缘,腰悬穿珠,玉璜、玉璧、彩结、彩环组佩,后背腰束黄、红相间的三角纹锦带,衣襟内露鲜艳的内衣,气度不凡。这组彩绘俑不过是执事人员身份,组佩形制简单,通过它们可以想象佩挂琳琅的墓主人该是何等风光!湖北江陵纪南城武昌义地6号战国楚墓出土彩绘偏衣木俑,在胸部以下左右各垂挂一组玉佩,于玉璜间有方形圆形玉相隔组合。属于组佩之类。

装饰性玉佩包括生肖形玉佩,如人纹佩、龙纹佩、鸟纹佩、兽纹佩等,这类玉佩比商周时期细腻精美,逐渐演变为佩璜和系璧。更为精巧绝伦的则是镂空活环套扣的玉佩,例如: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早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青玉4节佩,长9.5厘米,宽7.2厘米,厚0.4厘米,系由3个透空的活环套扣连,可开可合;3个活环上饰有首尾相连的蛇纹,4节佩皆镂空,饰有不同姿态的龙和两头龙,最上面1节有穿孔可系佩挂。同墓出土的玉多节佩,通长48.5厘米,最宽8.5厘米,全器可分解成5组,插榫接合后可成一器,接合后可展可合,共26节,均由活环套接。其中有4个活环套由金属材料的接榫插接而成,可以拆卸。有8个环套是镂空的,不能拆卸。通体饰有龙纹和勾连纹,精巧无比。这两件玉佩均由湖北省博物馆收藏。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1件玉4节环套佩,作群龙相蟠。1978年河北平山战国中期中山国王陪葬墓出土三龙环形玉佩,径6.4厘米,三龙透空雕镂,作侧身回顾状,极为玲珑活泼。由河北省文研所收藏。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晚期墓出土两件玉佩,1件为镂空龙凤合体形佩,高11.5厘米、长21.4厘米、厚0.9厘米,身躯作〓形回转,两端一为龙头,一为凤首。身上饰有凸起的縠纹,腹部有穿系用的圆穿。另1件为青玉镂空两头龙凤纹佩,横宽15.4厘米,高6.8厘米,厚O.3厘米,在卧弓形双头龙腹下空间,填饰柔美的双凤,粗细对照,更具韵味。这两件玉佩现由安徽省博物馆收藏。

8.佩璜和纽座系璧

佩璜和纽座系璧都是礼器以外的、更具有审美的赏玩性和装饰性的佩玉,风格优美。商代已经有人纹、鸟纹、鱼纹、兽纹的佩璜,这种形式一直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佩璜纹饰日趋繁复,题材多龙凤蟠螭云纹,周身施饰。同时,玉珩、玉觿、玉璧及其他玉佩、玉饰的纹饰也日趋繁缛华丽,工技美巧。系璧《说文》称之为〓,是小型的璧、环、瑗的总称,最早系璧作为连接几个器物的媒介,大多无纹饰,春秋时随着青铜器物轻型化的趋向,系璧也成为单独的佩饰而多施纹饰。但作为璧的圆形是保留着的,一般在圆形周围附加装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战国双凤纽座白玉系璧,是极其瑰丽的艺术珍品。在洛阳中州路春秋墓,山彪镇与琉璃阁战国墓也有系璧出土。

9.金属工艺装饰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金属工艺加工已经掌握了焊接榫铆、刻划、镶嵌、鎏金、镂空、失蜡浇铸、金银错嵌等技术,制作各种精美的器物。金属工艺加工技艺不仅在华夏地区发展,在北方匈奴族地区,金属工艺也很先进。1972年在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阿鲁柴登出土1件战国鹰鸟顶金冠(可能是匈奴王冠),由冠顶和冠带两部分组合而成,鹰鸟冠顶高7.1厘米,重192克,雄鹰展翅立于半球冠顶中央,其下为厚金片捶打的半球面体,饰有四狼与盘角羊咬斗的纹饰。鹰的头部、颈部镶有两块绿松石,头与尾可以左右摇动。冠带径16.5厘米,重1022.4克,由3条半圆形金条组合,从前面看,冠带上下是2条绳纹饰边,这2条金条饰边的中间有榫铆相互接合,从后面看,另有1条金条围过来与前面2条金条榫铆连接成圆环形帽圈,再在圆环左右分别装饰虎、盘角羊、马等动物浮雕,与冠顶组合成金冠,二者可以拆卸组装。与此同时还出土两件战国四虎咬牛纹装饰金牌,各长12.7厘米,宽7.4厘米。一件重238克,另一件重204克。牛四肢平展居中卧地,四虎成对,正在咬牛的颈部和腹部,牛则用角刺穿虎耳。

第15篇:春秋战国时期的人都吃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都吃什么?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饮食结构与商周一样,仍然是以谷物为主食,以蔬菜、肉类、水产、果类为副食。

主食 总的来说,商周时期的粮食作物仍是战国秦汉时期的主食,但是比重有所变化,如商周时期文献中经常提到黍稷,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更多的是“粟菽”并重。如:

“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管子·重令》)

“贤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墨子·尚贤中》)

“贤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章句上》)

粟是小米,自春秋战国以后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在汉代还成为口粮的代称,如《盐铁论·散不足》:“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

菽就是大豆,在粮食中的地位也比过去提高,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石磨的发明,改变了大豆的食用方式。过去是直接将大豆煮成豆饭吃,而大豆又是很难煮烂的,食用就很不方便。有了石磨,就可将大豆磨成粉和豆浆,食用起来就很方便。同时,大豆又是一种耐瘠保收的作物,青黄不接之时可以救急充饥,此外,大豆的根部有丰富的根瘤菌,可以肥田,有利于下茬作物的生长,所以大豆的种植就日益广泛。

同样的道理,过去食用麦子也是采用粒食方法,直接煮成麦饭食用,不易消化。用石磨将麦子磨成面粉,粒食就改为粉食,可以蒸煮成各种各样的面食,既可口又易于消化,极受民众的欢迎。小麦又是一种越冬作物,可以和粟等粮食作物轮作,提高复种指数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也是解决青黄不接之时的重要口粮,于是在汉代就得到政府的重视,大力推广种植。《汉书·食货志》记载董仲舒上书汉武帝说:“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建议汉武帝令大司农“使关中益种宿麦,令毋后时。”其后,轻车都尉、农学家汜胜之又“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1)东汉安帝时也“诏长吏案行在所,皆令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其贫者给种饷。”(2)于是,自汉以后小麦就与粟成为黄河流域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作为南方主粮的水稻,虽然早在商周时期的黄河流域已有种植,但面积不大,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一直到春秋时期还是珍贵的食物,《论语·阳货》说:“食乎稻,衣乎锦,于汝安乎?”可见只有上层贵族才能食用稻米,其种植自然不广。随着秦汉帝国的建立,整个南方都归入版图,稻米在全国粮食中的比重也就加大。同时也促进北方水田的发展,因此记述北方耕作技术的农书《氾胜之书》就辟有专章介绍水稻的种植技术,指出“三月种粳稻,四月种秫稻。”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张堪引潮自河水灌溉,“狐奴(今北京市顺义区)开稻田八千余顷。”(3)由此亦可想见,北方种植水稻的规模已相当可观。

副食 由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畜牧业和园圃业以及水产养殖与捕捞业都很发达,所以这一时期的副食品也非常丰富多样。

肉类食品 春秋战国时期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农民们“务于畜养之理,察于土地之宜,六畜遂,五谷殖,则入多。”(《韩非子·难二》)当时的“六畜”是指马牛羊鸡犬猪,即《苟子·荣辱》所说的:“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畜牛羊。”牛马主要作为农耕和交通的动力,肉食主要靠猪羊鸡狗等小牲畜。所以《孟子·梁惠王上》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也。”当然这肉食也和锦衣稻食一样,是统治者才能终日享受,所以“肉食者”就成为统治阶级的同义词,著名的曹刿论战故事中,就大骂“肉食者鄙!”(《左传·庄公十年》)到了汉代,人们更加重视小家畜的饲养以解决肉食问题。如西汉黄霸为河南颖川太守时,“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汉书·黄霸传》)龚遂为河北渤海太守时,命令农民“家二母彘、五鸡。”(《汉书·龚遂传》)东汉僮仲为山东不其(今即墨)县令、“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供祭祀。”(《齐民要术·序》)尤其是养猪业普遍得到发展,人们已认识到养猪的好处:“夫一豕之肉,得中年之收。”(《盐铁论·散不足》)此外,在秦汉时期,鸭、鹅与鸡已成为三大家禽。据《西京杂记》记载:“高帝既作新丰衢巷„„放犬羊鸡鸭于通途,亦竟识其家。”各地汉墓中也经常出土陶鸡、陶鸭和陶鹅,也反映了当时家禽饲养的盛况。此外,战国秦汉时期的肉食中还有一突出特点,就是盛行吃狗肉。当时还出现了专门以屠宰狗为职业的屠夫,如战国时期的聂政:“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聂政列传》)荆轲则“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史记-荆轲列传》)西汉开国将领樊哙在年青时候就是“以屠狗为事。”(《汉书·樊哙传》)这么多人以屠狗为职业,可见当时食狗肉之风的兴盛,因此各地汉墓中经常有陶狗出土,也可作为旁证的实物。

当然,肉类食品中除了家养的畜禽之外,还有一部分是狩猎而来的野生动物,种类与商周时期的猎物差不多,限于篇幅,暂且从略。

水产品 鱼、鳖是人们喜爱的副食品之一,孟子的名句“鱼者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与熊掌相比,鱼是日常易得之食品。孟子又说:“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既然是“不可胜食”,可见食鱼是平常现象。相传为屈原弟子所作的《大招》中也有“煎鲼月臃雀”诗句。“煎鰿”就是煎煮鲫鱼,是当时楚国宫室饮食中之美味。相对而言,鳖的饲养和捕捞较为不易,故鳖类比鱼类更为珍贵些。如《左传·宣公四年》记载楚国送鼋(大鳖)给郑灵公,宋子公在灵公处看到后对人说:“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鳖被称为“异味”,自然是难得的珍味,又是作为赠送王侯之礼品,可见其珍贵之程度。此外,屈原的《招魂》中也有“胹鳖炮羔”句,“胹鳖”就是炖鳖之意。

秦汉时期,养鱼业更为发达,《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水居千石鱼陂„„亦可比千乘之家。”张守节“正义”曰:“言陂泽养鱼,一岁收得千石鱼卖也。”可见养鱼规模之大和收入之可观。不但民间普遍养鱼,连汉代政府也在皇宫园池中养鱼,供祭祀之外,还拿到市场上出售,如《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作昆明池,“于上游戏养鱼。鱼给诸陵庙祭祀,馀付长安市卖之。”至于南方及沿海地区,水产品更为丰富,如“楚越之地,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齐山带海„„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上谷至辽东“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货殖列传》)当时的水产品种类很多,《急就篇》中提到的有鲤、鲋、蟹、鱓、鲐、虾等。《说文解字》记载的鱼类名称更多达95个。看来,鲤鱼是当时食用最普遍的鱼类,因为《急就篇》和《释名》都将鲤鱼列在首位。因此枚乘《七发》中叙述“天下之至美(味)”时,鱼类中只提到“鲜鲤之鲙。”与战国时期一样,秦汉也视龟鳖之类为珍味。王粲《七释》中开列的美食中就有“鼋羹”(4)。王褒《僮约》提到的两道待客佳肴便是“脍鱼炰鳖”。桓麟《七说》中则赞美:“河鼋之美,齐以兰梅,芬芳甘旨,未咽先滋。”(5)简直是要让人垂涎三尺了。

蔬菜 由于园圃业的发达,蔬菜种植已经出现了商品性的生产,《史记·货殖列传》就指出:“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可见其收入之大。种植姜韭而能发财,当然是人们的需要量大,刺激菜农们大量生产。其种植的对象是以社会的需要为转移的。正如汉末曹植《籍田赋》所说的:“夫凡人之为园,植其所好焉。好甘者植乎荠,好苦者植乎荼。„„好辛者植乎蓼。”(6)因此秦汉时期的蔬菜种类比先秦时期要多,据《急就篇》中提到的蔬菜就有葵、韭、葱、薤、蓼、苏、姜、芸、蒜、荠、芥、茱萸、芜菁、襄荷、芜荑等,其中很多直到今天还是常用蔬菜。《汜胜之书》中还辟有专门章节叙述瓜、瓠、芋的种植方法。《四民月令》中还提到豍、胡豆、(花)椒等,可见这几种也是汉代日常食用的蔬菜。此外,散见于其他文献中还有芹、菘、藕、笋、芦菔、苋菜等等。各地的春秋战国、秦汉墓葬中也常有蔬菜遗存出土。如湖北省当阳县金家山和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的春秋战国墓中出土过葫芦籽,湖北省江陵县、广西贵县罗泊湾、江苏连云港等地的西汉墓中也出土过葫芦遗存。湖北省江陵县望山战国墓中出土过生姜,江陵县凤凰山西汉墓中出土过干菜,山东省临沂县金雀山西汉墓出土可能是芹菜的菜叶,湖南省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过芥菜籽、冬葵籽、生姜、芋、笋、花椒等,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中也出土过姜、芋、花椒等,山西省平陆县汉墓中出土过白菜籽和可能是葱的种子,江苏省邗江县甘泉西汉墓出土过可能是菠菜和蕹菜籽,新疆民丰发现汉代的萝卜和蔓菁实物,陕西省韩城县姚家坡的东汉墓里发现了薄荷(7)。以蔬菜实物下葬已成为当时的习俗,也说明这些蔬菜都是人们日常的主要蔬菜,才会企图带到另一世界中去继续享用。不过,在众多的蔬菜中又以葵、韭、藿、薤、葱等五种食用最为普遍,故有“五菜”之称(8)。

水果 《诗经》、《礼记》等先秦文献中记载的水果如桃、杏、李、枣、栗、梨、柿、梅、柑、橘、柚、奈、棣、棠„„等,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仍是主要果树,其中尤以桃、李、梅、杏、枣五种水果最受人们重视,在《礼记》中被列为祭祀供品中的“五果”。并且培育出众多的品种。如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提到“上林苑”御花园中的李树就有15个品种:紫李、绿李、朱李、黄李、青绮李、青房李、同心李、车下李、含枝李、金枝李、颜渊李、羌李、燕李、蛮李、猴李等,说明西汉时期在果树栽培技术上卓有成就。除了上述水果外,始见于秦汉文献记载的有葡萄、安石榴、胡桃、卢桔(枇杷)、杨梅、离枝(荔枝)、龙眼、林檎、槟榔、橄榄等,其中前三种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如安邑之枣,燕、秦之栗、真定之梨,岭南之荔枝,蜀、汉、江陵之橘,并且进行大面积种植,发展商品性生产,许多人靠种植果树而致富,《史记·货殖列传》称:“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桔„„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汉代开始形成餐后进食水果的习惯,“既食日晏,乃进夫雍州之梨。”(9)上层社会还十分讲究水果的食用方式:“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曹丕《与吴质书》(10),即夏季天气炎热,将水果放在冰凉的清泉水中浸泡使之透凉,吃起来自然清凉爽口。“设诸清流,一浮一藏。片以金刀,四剖三离。承之雕盘,幕以纤缔。甘侔蜜房,冷甚冰圭。”(12)即将甜瓜浸在清冷的泉水中让它浮沉,凉透后,再用金属刀子切成片状,装在雕漆果盘中,上面还要盖上轻薄的纱巾以防蚊蝇叮咬。这样的瓜片吃起来自然赛过蜜甜,凉爽如冰。由此亦可想见,水果的食用在汉代饮食文化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饮料 这一时期的饮料除了开水以外,主要是浆、乳、酒、茶。《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即普通穷人的日常生活也需饮料。这“一瓢饮”主要是饮水,但也包括饮其他饮料。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饮料之一就是浆,《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到西汉也是如此。如《史记·货殖列传》说:“浆千甔„„此亦比千乘之家。”既然有人是靠卖浆而发家致富,可见社会需要量很大,才有人进行专业性经营。《周礼·天官·酒正》郑玄注:“浆,今之哉浆也。”贾公彦疏:“米汁相载,汉时名‘哉浆’。”《说文解字》“酉部”:“酨,酢浆也。”可见是用米汁制成带酸性的饮料。此外还有添加各种原料的浆。如《三国志·魏志·袁术传》注引《吴书》载袁术兵败,正值酷暑,饥渴较困,“欲得蜜浆,又无蜜”,结果羞愤而死。可知是一种加蜂蜜的甜浆。《汉书·郊祀志》记载《郊祀歌》第十二章:“奉尊柘浆析朝酲。”柘浆就是以甘蔗汁为饮料,既然可以“析朝酲”,当是在饮酒之后喝,用来解酒,已成为一种饮食习惯。另外,《礼记·内则》郑玄在注释“醷”时说:“梅浆也。”可见是一种添加酸梅汁之类的酸性饮料。《楚辞·九歌》中还有“尊桂酒兮椒浆”,“援北斗兮酌桂浆也”,则是掺有花椒之类原料的带辣味的浆和添加桂花带有香味的饮料。总之,汉代的饮料是多种多样的。

二.烹饪技术

相对来说,当时的烹饪仍然是重在菜肴的烹制,主食较为简单些,大体上与先秦时期差不多,是以蒸煮为主,即稀饭用煮,干饭用蒸。稀饭根据浓度和材料不同,分为糜、粥、值、羹等。将米加水煮烂了就是糜,《释名·释饮食》:“糜,煮米使糜烂也。”煮得比糜烂而且浓稠就是粥,《释名·释饮食》:“粥,浊于糜,粥粥然也。”比粥更浓稠的是饘,《礼记·檀弓上》:“饘粥之食。”孔颖达注:“厚曰饘,希(稀)曰粥。”羹是用粮食和肉或者蔬菜加调料煮制的稀饭,《说文》“弼部”:“五昧盉羹也。”类似今天掺有菜肴的稀饭。《急就篇》还提到一种“甘豆羹”,颜师古注:“甘豆羹,以洮米泔和小豆而煮之也。一曰以小豆为羹,不以醯酢,其味纯甘,故云甘豆羹也。”可能是利用带有碱性的淘米水容易将小豆煮烂成粥,但不加调料,是北方农民的一种主食。汉代还有一种豆粥,如《后汉书·冯异传》:“新莽末年刘秀在一次战事中,“时天寒冽,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明旦,光武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此豆粥应该是用大豆煮成的粥,也可能是用豆类和谷米熬煮的粥,如《后汉书·献帝纪》记载兴平元年(194年)蝗旱肆虐,“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啖食,白骨委积。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饥人作糜粥。”此糜粥可能就是将米与豆放在一起熬煮的稀饭。

干饭则是将粟米、麦粒或稻米放在甑里利用锅中的水蒸气将饭蒸熟。《论衡·量知篇》:“谷之始熟曰粟,舂之于臼,簸其秕糠,蒸之于甑,爨之以火,乃甘可食。”用甑蒸出来的饭粒是分散的,叫做馈。《释名·释饮食》:“馈,分也,众粒各自分也。”特别是用麦粒蒸熟的麦饭,更是如此,而麦粒又是不易蒸烂的,难以下咽,因此是种粗食。《后汉书·逸民列传·井丹》:“阴就故为丹设麦饭葱叶之食。丹推去之,曰:‘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用麦饭招待客人被认为失礼,可见其不受上层人士的欢迎。与麦饭类似的还有用大豆蒸煮的豆饭,《战国策·韩策一》:“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也是穷苦百姓们的主食。有钱人家吃的是味美可口的粱饭。《汉书·王莽列传下》记载:“莽闻城中饥馑,以问(王)业。业曰:‘皆流民也。’乃市所卖粱饭肉羹,持以视莽,曰:‘居民食咸如此。’莽信之。”“粱饭”就是用上等粟米蒸的干饭,与肉羹相配,自然是比与“葱叶”“藿羹”相配的“麦饭”、“豆饭”要好得多,非一般穷人所能吃得上的。

煮熟的饭还可以制成干粮,当时也称作“干饭”,《释名·释饮食》:“干饭,饭而曝干之。”就是将饭在阳光下晒干,以便于保存、携带。《释名·释饮食》提到一种干食:“糇,候也,候人饥者以食之也。”《说文》也说:“糇,干食也。”虽然不知其具体作法,应该也是将饭处理成干粮,以备饥饿时食用。东汉的农书《四民月令》还提到一种用麦子做成的干粮叫做糕:“麦既入,多作糒,以供出入之粮。”

麦子还可以做成各种饼食,食用起来更为方便。由于战国以来石磨的发明和推广,到汉代已经普及,故可将小麦磨成面粉,将稻米磨成米粉,从此,我国粮食的食用就由粒食方式进入到面食阶段。将面粉用水调和揉制蒸熟的食品叫做“饼”,将米粉用水调和揉制蒸熟的食品叫做“饵”。《周礼·天官·笾人》:“羞笾之食,糗饵粉糍。”郑玄注曰:“此二物皆粉,稻米黍米所为也。”糍是用糯米做的饵,表面上还要沾上一层豆粉,糍就是糍,也就是现在南方还在使用的麻糍一类食品。由于北方是旱作地区,也是小麦的主产区,故盛行饼食。

《释名·释饮食》中就记载了7种饼食:胡饼、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胡饼是“以胡麻著上也。”胡麻就是芝麻,即饼上附有芝麻。据《太平御览》卷八六○引《续汉书》:“灵帝好胡饼,京师皆食胡饼。”可见当时胡饼的盛行。胡饼的制法可从唐代自居易的诗句“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窥知,与今天的烤炉烧饼类似(《齐民要术》中也提到烘烤食品的“胡饼炉”),不过,汉代制作胡饼的面团可能是不发酵的,发面的技术应该是在汉代以后才成熟的。蒸饼是用蒸笼蒸熟的饼食,类似今天的包子和馒头。汤饼即是放在汤水中煮熟的饼食,晋代束皙的《饼赋》描写道:“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飞散而远遍。”从“弱似春绵,白若秋练”的形容来看,此汤饼应是面条或面片一类的面食。《四民月令》也提到“五月距立秋,无食煮饼及水引饼。”其煮饼应该和汤饼是相同的。蝎饼可能是《齐民要术·饼法》中的“截饼”,用牛奶、羊奶和面,然后以油煎炸而成,或用鸡蛋、鸭蛋加盐和面,以油煎炸而成的“鸡鸭子饼”。髓饼,按《齐民要术·饼法》“髓饼法”解释是将动物骨髓、蜂蜜与面粉揉和在一起,做成厚四五分、宽六七寸大小的饼,“便著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复。”类似今天的甜烧饼。金饼和索饼则是根据色彩和形状来命名的饼食。总之,由于面食种类的丰富,使得北方民间主食品种形式多样而又有变化,甚至还导致北方的菜肴不如南方那样讲究。

与主食相对而言,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莱肴烹饪已进入精细化阶段。在《论语·乡党》中,孔子就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主张。孟子所谓“鱼者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亦反映当时上层社会追求美味菜肴的高级享受。孔子自己还对饮食提出许多要求,如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之后,提出一连串的“不食”:“食饐而偈,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食”是指饭食,追求精美。“脍”是指牛羊鱼肉等菜肴细切成丝,精心烹调。鱼、肉腐败变质,绝对不吃。菜肴颜色变坏、气味发臭,不要吃。煮得半生不熟不合要求(失饪)的菜肴不吃。不是一日三餐的时候,不吃饭菜。牛羊猪肉等如果切割得不正规,不合要求,也不吃它。当时的鱼类菜肴还是以蒸煮为主,必需要有酱醋芥等调料沾着吃,如果没有这些调料当然没味道,故也不吃。肉类菜肴虽然很多很好吃,但不易消化,所以不要多吃,以免伤身体。当时的酒度数不高,故没有限量,但以不醉为度。自己家酿造的酒和制作的肉脯质量可靠,市面上购买的酒和脯品质靠不住,所以也不要买来吃。此外,还要有生姜等来去腥解毒助消化,故不要从桌上撤走。同时,饮食时不要贪食,吃得过饱。这些要求都是符合饮食卫生的原则,也反映了当时的饮食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此亦可想象当时的餐桌上的菜肴一定是十分丰富多采、美昧可口。现在让我们引用两首楚辞来了解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菜谱。

空前发达的农业生产为各诸侯国争雄称霸提供了坚挺的后援,也为后来秦汉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秦汉时期人们的饮食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资源,促进饮食文化向精致化的更高层次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反映在上层贵族生活奢侈化,也只有他们才有条件讲究饮食的精美和奢华。《墨子·辞过》就指出: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冬则冻冰,夏则饰饐。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不乱,不可得也。”

统治阶级的生活奢靡,固然是对社会物质财富的一种耗费,增加人民大众的负担,但在客观上也导致了当时烹饪技艺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主食: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粮食作物有黍(黄米)、稷(谷子)、稻、来(小麦)、牟(大麦)、菽(大豆)、麻(大麻)等。春秋战国时期,菽和稷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鱼肉:“六畜”是指马牛羊鸡犬猪。而肉食除了这些,还有鹅,鸭,鱼,鳖之类的。古代水产比较丰富,《急就篇》中提到的有鲤、鲋、蟹、鱓、鲐、虾等。《说文解字》记载的鱼类名称更多达95个。看来,鲤鱼是当时食用最普遍的鱼类,因为《急就篇》和《释名》都将鲤鱼列在首位。因此枚乘《七发》中叙述“天下之至美(味)”时,鱼类中只提到“鲜鲤之鲙。”。当然这肉食也和锦衣稻食一样,是统治者才能终日享受,所以“肉食者”就成为统治阶级的同义词。

蔬菜:《急就篇》中提到的蔬菜就有葵、韭、葱、薤、蓼、苏、姜、芸、蒜、荠、芥、茱萸、芜菁、襄荷、芜荑等,《四民月令》中还提到豍、胡豆、(花)椒等,可见这几种也是汉代日常食用的蔬菜。此外,散见于其他文献中还有芹、菘、藕、笋、芦菔、苋菜等等。各地的春秋战国、秦汉墓葬中也常有蔬菜遗存出土。如湖北省当阳县金家山和河南省信阳县长台关的春秋战国墓中出土过葫芦籽,湖北省江陵县、广西贵县罗泊湾、江苏连云港等地的西汉墓中也出土过葫芦遗存。湖北省江陵县望山战国墓中出土过生姜,江陵县凤凰山西汉墓中出土过干菜,山东省临沂县金雀山西汉墓出土可能是芹菜的菜叶,湖南省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过芥菜籽、冬葵籽、生姜、芋、笋、花椒等,广西贵县罗泊湾西汉墓中也出土过姜、芋、花椒等,山西省平陆县汉墓中出土过白菜籽和可能是葱的种子,江苏省邗江县甘泉西汉墓出土过可能是菠菜和蕹菜籽,新疆民丰发现汉代的萝卜和蔓菁实物,陕西省韩城县姚家坡的东汉墓里发现了薄荷。以蔬菜实物下葬已成为当时的习俗,也说明这些蔬菜都是人们日常的主要蔬菜,才会企图带到另一世界中去继续享用。不过,在众多的蔬菜中又以葵、韭、藿、薤、葱等五种食用最为普遍,故有“五菜”之称。

水果:《诗经》、《礼记》等先秦文献中记载的水果如桃、杏、李、枣、栗、梨、柿、梅、柑、橘、柚、奈、棣、棠„„等,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仍是主要果树,其中尤以桃、李、梅、杏、枣五种水果最受人们重视,在《礼记》中被列为祭祀供品中的“五果”。

南粳北粟是确定的,至少原始社会末期就有。

麦子和面粉也有,但是产量极低,是作为王公贵族的糕点存在的。 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第一场战争,事前郑庄公向周王挑衅,就是忽然出兵割了周王洛阳城外的刚熟的麦子。

另外那个死在厕所里的倒霉国君,就是被预言“吃不到今年的新麦”

应该有鸡,鱼和牛羊肉,那时没有味精,酱油和醋,粗盐也少,那会是什么味? 没有土豆和地瓜吧,没什么蔬菜,蔬菜好像都是后来外国传进来的

没有炒菜的做法,只有炖菜和蒸菜,会有腌制的菜肴

那时有磨的话,应该就有面,可能是粗面吧,不过如果是孔明发明馒头的话,那时也许就有饼和面条类的东西 那时的磨主要是给采集来的坚果脱壳的!并不是磨盘,而是简单的用石槌碾压

那时候的孔明发明的馒头。原料我估计是面粉的可能很小。现在小麦生长区是暖温带的北方。南方并不适合生长小麦。诸葛亮祭祀地点在云贵地区,那里自然条件湿热,一千多年前气温应该还高一些。我觉得是米粉做的比较靠谱。

战国这时候的麦子一定不是小麦!可能是比较原始的荞麦和大麦《青稞》。所以口感也不是太好,最主要的是它不可以包饺子!哈哈

第16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题

百家争鸣

一、单项选择题

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论语·乡党篇》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圉”,为最下等级之人。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3.右图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学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

4.《论语·八佾》:“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段材料说明孔子(

) ①既重视“仁”,又强调“礼” ②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③认为“仁”和“礼”是相互矛盾的,两难选择 ④主张“礼”“仁”并行,相互制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冉求胆小怕事,遇事畏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即去做;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后再去做。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A.有教无类

B.温故知新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6.某人到青岛崂山旅游,看到岩石上刻有《道德经》。石刻上会出现的内容是( )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C.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D.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

7.“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出自《道德经》)。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8.“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

A.重视礼仪教化

B.主张礼法并施 C.强调严刑峻法

D.提倡为政以德 9.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以下评论正确的有(

) ①战国时期,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壮大,这是墨家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 ②“兼爱”“非攻”反映了劳动人民希望平等相处、过安定生活的要求 ③“尚力”“节用”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 ④因其阶级立场的局限,战国以后墨家思想不再受人们重视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荀子认为“天行有常”,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下列人物的思想与其对立的是(

) 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韩非

11.“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

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2.“金玉虎符”选用国家博物馆的战国时期“阳陵虎符”复制而成。上雕铭文,“治国平天下 修身福自家”, 其铭文体现的思想属于( ) A.儒家 B.道家C.墨家D.法家

13.先秦时期是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 A.提倡积极入世 B.追求个体解放 C.维护平民利益 D.倡导君主专制

14.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

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家 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5.“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而事异。’”这一观点可以印证(

) 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 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

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D.佛家慈悲为怀的主张

16.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道德准则和哲学基础的思想流派是(

A.道家、墨家

B.儒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墨家、道家 17.《老子》中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孝经》中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左传》中记载:“夫民,神之主也。„„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易·贲卦·象辞》中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上资料的共同点是( ) A.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 B.体现了中国古代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统治者重视民意

1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下列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下列有关孔子的材料: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放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三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城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治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日本学者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根据材料概括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历程中的地位。

20.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开始了人类精神的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重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君”、“臣”关系的言论汇编: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

——清唐甄《潜书·明鉴》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荀子·哀公》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楚语上》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下》

(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简高声吟诵,《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响彻耳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朝闻道,夕死可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礼之用,和为贵”„„

——奥运官方网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从材料一中概括出该理念的具体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列举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儒家学派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

(3)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经典名句,这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

(4)你从两则材料中可得出什么启示?

百家争鸣答案

2013.9.7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B 5.C 6.A 7.B 8.B 9.D 10.B 11.A 12.A 13.A 14.D 15.B 16.B 17.A 18.A

二、非选择题 19.【答案】

(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 (2)儒学创始人,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国家和时代的限制。

(3)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

20.【答案】

(1)理念:民本思想(或以民为本)。

内容:民众是立国之本的“重民”思想;关心民众劳苦的“爱民”思想;不过度掠夺人民的“养民”思想;根据民意任用贤人的“从民”思想;取信于民的“信民”思想。

(2)人与自然关系: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荀子:强调“天行有常”,指出人道有为,“制天命而用之”。人与人关系:孔子:仁,礼,德治;孟子:仁政,“君轻民贵”,性善说;荀子:性恶论,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3)理念:团结友爱,崇尚道德。和睦相处,和平发展。

(4)启示:统治者要以民为本;要诚信为本;人民安定了社会才会安定;自由、平等、科学、理性的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共同家园。

第17篇: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1

1、烽火戏诸侯:西周末代君主幽王妃褒姒不爱笑,为了取悦她,周王命令燃烽火,在古代烽火是用来报告敌情的,当烽火燃烧后,各地诸侯率兵纷纷赶到京城,幽王和褒姒在城头望着疲惫受骗的将士,拍手大笑。后来敌人真的来进犯,幽王派人点燃烽火,诸侯没有再来救援,结果西周灭亡,幽王被杀。

2、管鲍之交:鲍叔牙和管仲都是春秋时期很有才能的人,少时二人经商分利时,管仲曾欺哄鲍叔牙,多分给自己一些,鲍叔牙则因他家贫,不以为言。后来,两个好友分属齐国两个敌对的政治势力,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公子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失败身亡,管仲被囚身问罪。鲍叔牙劝说桓公,立管仲为相。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后以“管鲍之交”指好友相互信任,不计得失。

3、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春秋时,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国国君设宴款待他,问他将来怎么样报答,他说:“若以君之灵,得返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退避三舍。”后来已估晋君的重耳果然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4、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载:战国时,齐威王沉湎于酒色,国政混乱,诸侯并侵,危在旦夕,而左右大臣又不敢劝谏。滑稽善辩的淳于髡(kǚn),知道齐威王爱听隐语,便去对齐威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知道这是在讽谏自己,便说道:“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以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亲自率兵应战,夺回了失去的国土。后以“一呜惊人”比喻平时默默无闻,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

5、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载:战国时,墨子主张“兼爱”,而杨朱却反对“兼爱”,主张“为我”,提倡个人利已主义,孟子批评杨朱说:“杨朱主张为我,如果拔他身上的一根毛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后以“一毛不拔”形容极端吝啬自私。

6、一暴十寒:《孟子.告子上》载:战国时,齐宣王昏庸无能,常被宫中的坏人所利用。孟子几次游说之,也不起作用。有人埋怨孟子没有好好地规劝他,孟子打比方辩解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未有能生者也。”暴:晒;寒:冻。后以“一暴十寒”比喻做事无恒心,努力少,懈怠多。

7、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载:春秋时,越国被吴王打败,越王句践立志报仇。为了激励斗志,他把苦胆悬于坐卧处,吃饭睡觉前都要尝尝苦胆。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此处不载卧薪事,“卧薪尝胆”一词出自苏轼的《拟孙权答曹操书》。卧薪:睡在柴草上。后以“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立志为国报仇雪耻。

8、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年熟读兵书,善于谈兵,连父亲赵奢也问不倒他。后来代替廉颇做赵国大将,只按书本,不会变通,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将白起打败,士兵被坑埋达四十万人。后以“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

9、围魏救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载:战国时,魏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采用军师孙膑之计,乘魏国国内部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半路截击,魏军大败,从而解了赵国之围。后来军事上把围攻来犯之敌的后方据点,迫使其撤兵,从而取胜的策略叫做“围魏救赵”。

10、老马识途:《韩非子.说林上》载:春秋时,齐桓公、管仲带兵讨伐孤竹国,归途迷路。管仲建议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于是选了几匹老马头前引路,兵将随其后,从而找到了归途。后以“老马识途”比喻经验丰富者能在工作中发挥引导作用。

11、朝秦暮楚:出处: 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比喻人反复无常。

12、朝三暮四:《庄子.齐物论》载寓言故事:养猕猴的老人在分给猕猴栗子时,说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众猕猴都生气发怒;老人改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众猕猴都高兴起来。后以“朝三暮四”表示以诈术欺人;或表示变化多端,反复无常。

13、晏子使楚:晏子出使楚国。楚人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一个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您做使臣。”晏子严肃地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有七千五百户人家,人们一起张开袖子,天就阴暗下来;一起挥洒汗水,就会汇成大雨;街上行人肩膀靠着肩膀,脚尖碰脚后跟,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会打发你来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贤能的国王那里去,不贤能的人被派遣出使到不贤能的国王那里去。我晏婴是最没有才能的人,所以当然出使到楚国来了。”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消息,便对手下的人说;“ 晏婴,是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说:“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人是干什么的?’我们就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又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回答说:‘犯了偷窃的罪。’”

晏子到了,楚王赏赐晏子酒。当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楚王说:“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南就是橘,生长在淮北就是枳,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窃,来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会使百姓善于偷窃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14、东施效颦:《庄子.天运》载:传说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因为胸部疼痛而捧心皱眉。她的邻居中有个丑女见了,觉得那样很美,也学着捧心皱眉。人家见了都躲到一边不愿意看她。后来有就称这个丑女为东施,并用“东施效颦”比喻不知人家好在哪能里,自己又没有条件而盲目模仿。

15、东食西宿:《艺文类聚》卷四十引《风俗通》载寓言故事: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的儿子貌丑而家富,西家的儿子貌美而家贫。父母不能定夺,便让女儿自己拿个主意。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在西家宿。”后以“东食西宿”比喻多方谋取,贪得无厌,贪利求惠。

第18篇: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老子和他的辩证法思想;孔子的“仁”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诗经》,屈原和《离骚》,孟子和庄子的散文;艺术;天文和物理;名医扁鹊。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使学生全面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理解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辩证关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不同学术思想和历史文化名人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和著作,对我国和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也有利于文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总结与交流。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创作的楚辞,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先秦诸子的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宝贵财富。

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天文学、物理学、医学方面的成就,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墨经》中总结和提炼的大量物理学知识,也在我国科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5.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帛画、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和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编钟和其他乐器,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和音乐艺术已具有很高的水平。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空前繁荣,科学技术取得许多世界领先的成就,反映了古代中国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值得我们自豪。

教学要点

一、老子和孔子

1.道家创始人老子和他的辩证法思想

2.儒家创始人孔子

①“仁”的学说

②对教育的贡献

③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的贡献

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2.墨家创始人墨子的思想

3.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思想

4.荀子的唯物主义思想

5.庄子的道家思想

6.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三、繁荣的文学和艺术

1.文学的成就

①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②屈原和《离骚》

③诸子散文

2.艺术的发展

①绘画:帛画《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嵌错赏功宴乐铜壶

②音乐: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

四、先进的科学技术

1.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2.历法的进步

3.《墨经》中的物理学知识

4.名医扁鹊和他的“四诊法”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诗经》,屈原和《离骚》;编钟;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十九年七闰”法;《墨经》中的物理学知识;扁鹊。

本节知识内容多、头绪多,但无论是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都应突出其在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节难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对某些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

二、在讲授本节教材之前,首先联系前两节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科技迅速发展、文化空前繁荣的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铁器的使用和推广是这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在农业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大规模水利工程的兴建成为可能,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数量不断增加,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的生产关系开始发生、发展起来。新兴地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同奴隶主阶级的斗争中,不断取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胜利。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陆续实现了向封建制的过渡。新的封建制,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刚刚从奴隶制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农业和手工业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有了提高。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也需要发展生产,这就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战国时期,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促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封建地主阶级掌握了政权,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剧烈斗争,从而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总之,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科技文化大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四、“百家争鸣”一目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应讲清以下两个问题:

1.百家争鸣中的主要学派有儒、墨、道、法等家。其中以儒、墨两家影响最大,并称“显学”,其次是道家。

2.墨、儒、道、法各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和主张:

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他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进步。《墨子》一书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派的主要材料。《墨子》中的《墨经》,记载了许多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科学的认识水平。

孟子和荀子:他们都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有“亚圣”之称。孟子提出“仁政”“民为贵”“君为轻”,有“重民”思想。他认为“政在得民”。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占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对荀子要重点讲解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有三点:一是他认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自然界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二是还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不以社会政治的好坏而转移。其思想反映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是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就是人可以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加以利用,造福人类。教材小字分别介绍了孟子的“性善论”,可由学生自学,不作要求。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他继承了老子的学说,并把“道”发展成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就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韩非子:先让学生看课本韩非子画像,指出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然后重点讲解韩非子的历史进化观点和法治思想。韩非子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因此主张不遵循古法,不墨守成规,要按照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政治措施。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法”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法令制度。韩非子主张由国家制定法令,向全国公布,除国君外,所有臣民都必须遵守。做到“法不阿贵”,法律不袒护权贵。这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具有进步意义。小字部分由学生阅读,认识韩非子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他的主张,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秦统一后的许多政治措施,都是韩非子学说的应用和发展。

五、繁荣的文学和艺术

1.文学的成就

①“《诗经》”一目是本节重点,应讲清:《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雅大部分是春秋时的作品,雅是西周的宫廷乐曲歌辞,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诗经》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小字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诗经》的内容及史料价值,但不作要求。

②“屈原和《离骚》”一目是本课的重点。需讲清以下三点:

第一,屈原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讲解中让学生看屈原像,以加深印象)。第二,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第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屈原的《离骚》,学生已在语文课中学过,教师可以适当引用《离骚》中的诗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小字部分由学生自学。

③“诸子散文”一目,应讲清两个问题:

第一,先秦诸子的散文都很出色,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艺术”一目,向学生讲清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和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①绘画已成为独立的艺术。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二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青铜器“嵌错赏功宴乐铜壶”。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御龙图》和“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②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青铜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瑰宝,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六、先进的科学技术

1.“天文和物理”一目是本课重点。首先向学生提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本目应讲清三个问题:①天文学的发展:第一,天文学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有更准确的“天时”,对天文学,特别是对历法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推动力。第二,《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一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它比欧洲早六百多年。第三,春秋时期我国历法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这比西方早160年。第三,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诞生于战国时期,说明我国的天文历法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②物理学的成就:战国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规范化和对生产实践中取得的经验进行科学抽象的著述开始出现。《墨子》中的《墨经》记载了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有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物理学的重大成就。

2.“名医扁鹊”一目也是本课重点。应讲清: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四诊法奠定了我国中医诊断学的基础,一直为中医所沿用。扁鹊尤其擅长切脉诊断,后代医生把他奉为“脉学之宗”。

第19篇: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 院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实习学校 指导教师 教学课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战国七雄的由来及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及作用。

3.了解都江堰的建造及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商鞅、李冰等历史人物的评价,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七国关系以及战国时期战争、外交特点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分析,认识到改革是时代的需要,要学习商鞅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

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都江堰 教学难点

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教学材料:

春秋争霸形势图、战国形势图、都江堰的图片、战国史实的成语故事 教学方法

讨论式、活动式、启发式教学 教学基本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张图片(多媒体放映图片)

师:这个器物是战国时期的铜壶,他的价值非常高,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铜壶身上的刻画,我们截取上面的一组刻画来欣赏,从这组刻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可能回答:上面有人拿着兵器,还有人划着船,还有的人在水底下。 师归纳: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战争的场面,图上的人拿着弓,或矛之类的武器。下面应该是水战,两船已经开始交战,有的人已经掉了下去。

教师继续提问:大家根据壶上的刻画,想象一下当时的战争场面应该是怎样的? 生:激烈的

师: 铜壶上的刻画呢就是战国社会风貌的生动写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七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二、新课教学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31页,默读课题下面的小字部分)

(一)战国七雄

师:有没有同学告诉我战国时期指的是什么时候?(可在31页注释的地方找到) 师:前面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动荡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到了战国时期呢,整个社会发生着更剧烈的变化。同学们把书翻到29页,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32页的战国形势图进行对比一下,战国时期大国形势有什么变化? 生:吴、越、宋、鲁、卫等被吞灭了

师:我还听到有同学说晋国不见了?那晋国哪里去了呢?

师:公元前403年,赵氏、魏氏、韩氏三家大夫把晋国给瓜分了,各自立国,史称“三家分晋”。 师:而齐国也于公元前391年发生重大变化,姜姓国君为大夫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当时的诸侯国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师:我们观察一下他们的位置,有没有办法可以快速记住他们的位置呢? 生:有(请学生起来分享自己的办法);没有。

师:那老师有一个口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提醒学生把口诀记在战国形势图旁边),那现在是不是就很容易的记住他们的位置了(在多媒体上放映战国形势图,巩固各个诸侯国位置)

师:战国时期战争频繁,你能说出战国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役? 生:(有的学生可能知道一些战役)

师:多媒体放映表格(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师:我们先看桂陵之战,时间是公元前354年,交战方是? 生:(可能有的学生会知道)

师:桂陵之战,涉及到两个人物。齐国的孙膑和魏国的庞涓,孙膑用围魏救赵的策略大败魏国。

师:把地图册翻到18页,看马陵之战,我们看交战的国是? 生:魏国和齐国,

师:时间在公元前341年,魏国军师还是庞涓,齐国呢?同样的还是孙膑,孙膑用减灶计,大败魏军,庞涓也在马陵自刎。 师:还有一场战役是? 生:长平之战

师:长平之战一开始发生在秦国和赵国之间,秦军兵力60万。赵军兵力45万,最开始赵国用的将领师廉颇,是个很有经验的老将,后来用了赵括,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后来秦国大败赵国,之后,秦国军队前后斩杀赵国士兵四十多万人。在这次战役后,秦国大幅度超越同时代各国,极大的加速了秦国统一的进程。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两时期的战争相比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1、规模

2、性质

3、趋势。那么这些变化又说明了什么呢? 首先看规模 生:越来越大。

师,也就是规模由小变大,一开始城濮之战一天就结束战争,长平之战打了三年,规模越来越大,在长平之战中,秦军斩杀赵军四十多万人,我们可以看出非常 生:残酷,参战兵力多。

师,归纳,规模小变大,参战兵力多,更残酷。 师:再看性质,春秋是为了什么打战? 生:争霸 那么战国呢? 生:兼并

师:长平战役中,秦国不仅仅是要打败赵国,而且要把对方彻底吞并,进而统一中国? 那么趋势呢,就是慢慢走向统一的趋势,诸侯国林立,(春秋),七雄并立(战国),一雄天下(秦)。我们在第九课会学到秦统一中国 。 师:如果你是处于那个时代,你对连绵不断的战争有什么想法? 生:痛恨,厌恶战争,渴望安定,和平的生活。

师:战争带来了分离、死亡。是不是战争带来的只有消极影响呢? (多媒体放映)

负面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 积极影响:促进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

(二)商鞅变法

师:当时秦国与其他国相比,地理位置处于西部,物产不丰富,交通也不便利,土地还那么贫瘠。秦孝公就发了求贤令,命国人献富国强兵之策,卫国人商鞅听闻后就到了秦国,并且得到了重用,实行了变法。 师:我们先看一下一个材料

(材料: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实力增强,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提问,指出商鞅变法的背景?)

师:在做材料题的时候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多媒体勾画关键句。 生:铁制工具和牛耕、社会生产力水平、新兴地主阶级。 师:我们在分析背景的时候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多媒体放映,经济政治军事三方面。

师:首先看经济上:铁制工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为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这也是根本原因,在书本上勾画,并写明是根本原因。 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 军事上:各国争霸的现实原因,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秦国也不得不实行变法(这也是直接原因) 师:大家要分清楚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师:关于商鞅有个叫立木为信的故事,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故事? 生:有

师:请你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故事

(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师:那变法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政治、经济、军事 首先政治上,确立了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和西周分封制有所不同。假如我是西周时期的王,这一块给我的亲戚或者功臣,他们肯定马上感恩戴德,对我衷心不二,那他的子子孙孙会那么想吗? 学生:不会

师: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是不是大大削弱了他们的权利? 生:是

师:从而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

师: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是为了让新兴的地主掌权,

师:改革户籍制度,规定居民要登记户籍,严明法度,轻罪重罚,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师:经济上废除井田,井田制,土地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废除井田制,允许人民开荒,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师: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如果你是当时的农民,会不会辛勤劳作? 生:会

师:统一度量衡,我听到有同学问度量衡是什么东西?

(度--计量长短的用的器具称为度,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商鞅变法前,秦国各地度量衡不统一,于是就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那么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第

二、对赋税制和俸禄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础。总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达到了经济强国 师:军事上面奖励军功,对有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有什么作用呢? 师:新兴地主可以通过军功来参政,士兵也可以通过军功获得爵位和土地,。那你是士兵的话,在战场上,是不是特别有动力杀敌人? 生:是

师:那就大大的提高了士兵战斗力,同时这一条也是对旧贵族打击最大,它是为了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在秦孝公死后,商鞅也遭到诬陷,死后尸体被车裂。商鞅虽死。但他实行的变法在秦国一直推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师:根据前面所学,来归纳一下商鞅变法的意义

第一:使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提醒学生在在书上33页第二段第二排,勾上) 教秦国通过变法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各国也通过变法废除旧制度。战国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时代 师补充第二点

秦国通过变法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各国也通过变法废除旧制度。战国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时代。但是秦国商鞅变法是最有成效的,为什么呢? 找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根据教材可以知道商鞅变法代表了谁的利益 生: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师:变法顺应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统治,发展封建经济,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不对? 生:对

师:这是变法成功根本所在。

师:我们刚刚说了秦国的地理位置处于劣势,秦孝公大力支持改革。 师: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效,肯定也离不开他自身的品质。 师:立木为信,说明他讲诚信,取信于民,他舌战群儒,不畏强权。严格执法、公平无私。

师:我们要向商鞅学习什么品质? 生:讲诚信、勇于创新等等。

合作探究:商鞅变化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1.成功了,原因,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大增强(商鞅变法的作用),2.失败了,原因。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

师总结:判断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变得强大,经济得到发展。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过渡:战国后期,秦国在改革政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兴修水利,最为我们熟悉的,是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 师: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的 生:李冰

师:为什么是蜀郡呢?

生:因为当时蜀国已经被秦国兼并了 师:修建的时间? 生:公元前256年 生:在哪里修建的 生:成都附近的岷江 师:由哪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生:渠首和灌溉网 师:有什么作用 生:防洪、灌溉、水运

师:渠首工程主要分为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师:请同学们把地图册翻到20页,看地图册讲解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发挥的的作用)

师:鱼嘴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调节内、外江流量。飞沙堰的引水流入网状的渠道,灌溉农田,宝瓶口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减少泥沙淤积

师总结: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这世界水利上绝无仅有,充分反应我国人民的智慧。

三、课堂小结

那我们的新课就到这里了,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 首先是战国七雄的形成,

1.经过春秋近三百年的纷争,大部分小诸侯被兼并 2.三家分晋 3.田氏代齐

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该时期兼并战争的特点有:从规模、性质、趋势上分析 对兼并战争的看法:首先是消极方面,然后师积极方面 然后学习了商鞅变法:背景有:经济、政治、军事上的 商鞅变法的内容: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意义 成功的原因:根本原因和主观原因

接着学习了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概况,影响

课堂小结:战国时期最大的两个特点,一是“乱”,二是“变”。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战国七雄,

形成: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该时期兼并战争的特点对兼并战争的看法:首先是消极方面,然后师积极方面

二、商鞅变法

(一)背景:经济、政治、军事上的

(二)内容:政治、经济、军事

(三)意义

成功的原因:根本原因和主观原因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一)概况

(二)影响

第20篇: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能够区分各家的主张;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通过了解各家主张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灿烂以及思想文化在争鸣和碰撞中不断发展的规律。

教学重点:孟子的仁政思想;庄子的思想及其影响;法家的思想;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庄子的思想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探究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新课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当时,礼崩乐坏,天下大乱,诸侯争霸,列国交兵,忧国忧民的学者们有感于时局,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主张。他们或周游列国、献计献策,或退隐林下、聚徒讲学,或独善其身、著书立说。一时间,学派蜂起,百家争鸣。特别是儒、道、墨、法等学派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主张,掀起了当时思想界的一大波澜,形成了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家争鸣的时代,去感受2500多年前学者们的风采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何为“百家争鸣”

(多媒体展示)春秋战国时期,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师)百家不是真的有一百家,其实只有十家,影响较大有儒、墨、道、法四家,下面我们就按照平时的分组情况由四组同学分别代表四家学派,古有稷下学宫,各派云集、百家争鸣,今有多媒体教室,精英荟萃,理性思考。让我们发扬稷下风格,首先走进儒家学派。

请第一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介绍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学生回答略)

一、

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儒家学派

战国时期,继承和发扬孔子儒家学派思想的是孟子和旬子。请一组同学介绍孟子。

、孟子

请同学们阅读孟子名言,结合书本和所学知识,介绍孟子其人并总结孟子的主要主张。

教师总结:孟子的主要思想

(1)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2)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性善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

(4)人的修养和义利观

思考一:孟子的主张中继承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又有何发展?你还了解其他的孟子名言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孔子“仁”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封建政治哲学的最重要概念,关注的是人民生存的权力。“仁政”的主要内容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轻徭薄赋,征发徭役不违农时,给农民以土地,有利于劳动人民,有利于封建统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孟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过渡:在古代经济不断发展中,随着人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有了很大发展。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个代表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即是明确的反映。

2、荀子

请阅读荀子名言,总结荀子的主要主张。

多媒体展示: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汉族。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韩非和李斯都曾是他的学生。晚年失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传《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子本人所作,《大略》以下六篇,可能是弟子们的记述。

荀子传世名言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思考二:孔孟旬思想比较,关于人性论,你赞成那一个,为什么?

思考三: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是否受重视,为什么?

但是,在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局面下,生存和统一是头等大事,而仅靠“仁政”是无法实现统一的。正因为孟子的思想距离当时的现实需要太远,备受当时的统治阶级冷落也是十分必然的。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

二、墨子与墨家学派

请第二组同学介绍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

多媒体展示: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出身于“贱人”。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相传墨子曾止楚攻宋,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

请阅读墨子名言,总结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墨子名言: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译文】没有什么话不答应,没有什么恩德不报答,你投我桃子,我用李子回报。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译文】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和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的人吗?

学生总结:墨家学派的思想主张

、主张“兼爱”、“非攻”

2、尚力、尚贤、尚同:

3、节用、节葬:反对统治者的铺张浪费。反对儒家的厚葬和守孝三年。

思考四:墨子的思想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哪个主张可以体现?墨子思想有什么进步性?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

墨家思想是中国古文完整版的辨证唯物主义及辨证唯物论。墨家的墨子生活在战国初期,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当时,社会经历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扩大。“兼爱”反映了地位低下的小生产者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得到统治者的体恤,能够温饱富裕;“非攻”反映了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遭破坏,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尚贤”反映了小生产者对世袭制用人制度的不满,对社会政治清明的渴望。虽然战国时代封建经济日渐繁荣,小生产者的队伍日渐扩大,墨家思想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兼爱”、“非攻”有利于发展生产和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但它却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更不能使统治者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生存并完成统一,所以也不可能被当时的封建地主阶级所采纳。

探究一:百家争鸣之儒墨之争。(小组讨论)

“兼爱”还是“仁爱”?

“民权”还是“君权”?

“鬼神”还是“天命”?

三、庄子与道家学派

请第三组同学介绍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和基本主张。

思考五:何谓齐物,怎样能做到逍遥?有什么意义?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教师总结:发扬老子唯心主义思想,强调主观。举\"庄生梦蝶\"例。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另许多成语典故均出自庄子,如\"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薪尽火传\"、\"庖丁解牛\"、\"螳臂当车\"、\"盗亦有道\"、\"螳螂捕蝉\"、\"子非鱼安知鱼之\"、\"屠龙术\"、\"邯郸学步\"、\"无为而治\"。庄子坦然微笑,说道:“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岂不很完备吗?还有比这更好更多的陪葬吗?”弟子道:“没有棺椁、我担心乌鸦、老鹰啄食先生。”庄子平静笑道:“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之食而给蝼蚁、老鼠,何必这样偏心呢?”

庄子的一生,正如他自己所言: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淡然独与神明居。庄子者,古之博大真人哉!

思考六:如何评价道家的思想。

道家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他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劝告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应该顺应时势民心,这样才能天下大治。战国时庄子的思想比老子还要消极,同时发展了老子的唯心哲学,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

在一个混乱的社会里,庄子为人们设计了自处之道。在他所建构的价值世界中,没有任何的牵累,可以悠然自处,怡然自适。

探究二:百家争鸣之“儒道之争”。

“有为”还是“无为”?

“儒家之所以区别于道家、佛家,其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儒家始终怀抱着不敢忘天下的入世情怀,始终不愿出丑浊恶世而留在人间作直下的担当,始终执著于要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中来实现凡有血气莫不尊亲的道德理想,始终不放弃在政治混乱邪恶的现实世间通过自己艰难困苦的政治实践来追求未来世界的大同希望。”

因而孔子中庸,庄子孤绝。

四、韩非子与法家学派

请第四组同学介绍法家代表人物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人,汉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称“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始皇十四年,战国时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是韩王歇的儿子。他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著述。韩非与李斯同是荀卿的学生,他博学多能,才学超人,李斯自以为不如。他还是法家的代表人。韩非虽然师奉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在战国末期新形势下,他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却“喜刑名法术之学”,并“归本于黄、老”,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韩

阅读韩非子名言总结发家的思想主张及意义

总结:法家思想:

一、人定胜天。

二、人不应该违背自然规律。

三、国家要富强,要靠耕战,耕是搞好农业生产,战加强战备。

四、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当时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变化,因此具体措施也应改变。

思考七:法家思想为什么受重视?

儒家代表儒士,道家代表隐士,墨家代表侠士,法家代表谋士,法家与其他三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法家面对现实,与时俱进,其他三家理想主义、复古守旧。

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中下层的利益。法家集大成者是韩非子,“今胜于古”的进步历史观为封建统治阶级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符合当时的社会需要,具有积极意义;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法家的治国模式是以严刑峻法为根本,以愚民为手段,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韩非子的法家理论为秦王所采纳,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依据。但单纯化的法家思想导致苛政暴敛,从而促使秦朝二世夭亡。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消失,但历代王朝重视“法”的作用,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却在中国延续了XX余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四:百家争鸣之儒法之争。

“德治”还是“法治”?

教师总结:诸子百家关系复杂,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孺墨之争,一家之内,内部也有派别争论,诸子之学皆出于救时之弊,而形成各自特色,如墨子贵兼,孔子贵仁,老子贵柔,在争鸣中各家相互影响。“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家讲“天道”,墨家讲帝道,儒家讲王道,法家讲霸道。虽然儒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主张迥异,但三者之间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特别是在战国以后各个封建王朝的统治实践中,不同学派的理论经受了真正的考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教训。因此,各个学派的互相映证,互为补充也是必然的。

五、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的出现,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思考八:如何你是统治者,你会采纳那一学派主张,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结束语:今天,我和同学们以分组探究的方式再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我相信,百家争鸣的精神永存!!!

战国时期的名人
《战国时期的名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