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母亲小传初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03 21:05:4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母亲小传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亲需在。这几天连续看新闻公益节目我的父亲母亲,专访老年痴呆症的案例,看后触目惊心,想起自己年迈的母亲。

母亲一生是非常辛苦的。据母亲说生完我,父亲就患上了一种病,而且很严重,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到底是啥病多严重我现在也不得而知,反正因此病我没有弟弟妹妹。那个年代,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还没有开放,被重男轻女所桎梏。母亲当然也不例外,因为没有儿子,她觉得人前人后抬不起头,至今这种思想还在困扰着她,成了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那时我和姐姐还小,爸爸有病,体力活在我的印象中全是妈妈在干。大集体时就连做饭的柴火都要一筐一筐地往家里挑,母亲每天就和邻居三娘往家里挑柴火。严冬担植物秸秆,遇上大雪天呀,就得多预备些,要不就会有吃生米凉饭的可能。开春就往家里用大耙子搂发黄的枯草,没有一天闲着。那时的我就想,怎么会烧这么多的柴火呢?好像每个冬天都很冷很冷,任母亲挑回多少柴火,怎么烧屋子里也不暖和。妈妈并不高大长得很瘦小,比起高大的三娘她却担得最多。繁重的体力劳动,与外界的人际关系,一切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女儿是她的全部希望和寄托,为了一对女儿她有用不完的劲,取之不竭的爱。

母亲的善良也是出了名的。邻居舅妈并不是近亲,也就是屯里按照老少的辈分论的,她出去打工,她的一儿一女没人收留在我家一住就是仨个月。吃的用的跟我和姐姐一样,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境突然又多了俩个孩子是可想而知。都是十来岁的孩子,正是疯长身体的年龄,母亲每顿饭都是最后一个上桌。当时年幼的我还不理解,现在想想她是担心我们四个小崽子吃不饱啊!就这样可母亲还是坚持着,有人劝母亲:孩子送她的大爷得了,你管他们干啥,又不是亲侄子。她却说:人家走的时候把孩子托付给咱了,答应了再难也要做到。直到后来舅妈回来了,看到她的一双儿女都胖了,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一个劲地说谢谢。母亲憨憨地笑着说没啥没啥。

愚昧的母爱也是感人的。我还清晰地记得我九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高烧不退,医生说是肺炎,很严重,在县城的医院住了半个月也不见好,没办法回到家里。母亲听说有个老中医治这病很好,可是家里又没有钱再给我治病,于是就卖了家里的缝纫机,要知道那时的缝纫机是母亲的最爱。缝缝补补,一家人的针线活都依靠这个,有它每年冬天的夜里母亲都会忙到下半夜,给我们做鞋,做衣服,那时我就知道了慈母手中线的含义。没有缝纫机就意味着,以后的活计都要靠一针一线的手工完成了。可是为了女儿她舍出了一切,你不要说是缝纫机,就是需要拿生命来替换她也会毫不犹豫。有人说改了名字对孩子有好处,母亲说改了吧,以后好养活,就给我改名字叫小丑。那年夏天,树上的沙果母亲不舍得给我们吃。只要太阳一下山,她就用红布小心翼翼地把沙果,连同一些平时都不舍得买的果子,罐头等包起来,一个人紧张兮兮地去离村很远的西山,虔诚地把这些东西供给一棵老榆树。因为她听会看事老婆婆的说,这棵百米内没有树木的孤独老榆树如果做了我的干娘,就可以保佑我长命百岁,健康平安了。每次回来天都黑黑的,母亲走得急一头的汗都没来得及擦。每回进屋的第一句话都是问我:老闺女,好点没有?尽管母亲有些迷信有些愚昧,可这就是无私的母爱,为了女儿,她愿意做一切。后来我真奇迹般的好了,母亲说:是丑的干妈显灵了,救了俺老闺女!到底是干妈老榆树还是母亲的真诚感动了上苍呢?

没有文化的母亲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却把我和姐姐供成了高中生。我和姐姐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好孩子,乖巧懂事,学习都名利前茅,村里的人都羡慕的不得了。说:看人家老周家的俩闺女,将来啊一定有出息。每每这时,母亲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她已经看到了幸福的那天。可惜我们都很让母亲乃至全村的人失望。那个年代上高中的并不多见,一个村子没几个,可我和姐姐都是为数不多当中的一个。姐姐毕业了,仅差十几分就考上了大学,但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了,每次姐姐邮信来向家里要钱,母亲都会牙痛,捂着腮帮子去向亲朋好友借钱。那时我的记忆里都是母亲为钱发愁的样子,日增的白发,深深的皱纹,因牙齿减少而不丰满的脸庞。也因为这些,姐姐不忍给本就负债累累的家境增加负担,没有复读,选择出去到大庆打工。紧接着时念时不念的我就考上了县里高中,我清晰地记得我只是想证明自己有这个实力,结果和我的想象一样,只念了半年我就辍学了。母亲去学校看我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为了节省我很长时间都是吃两顿饭维持着,自卑虚荣的我害怕同学笑话,大家吃饭我就在寝室躺着,说自己在外面小吃部吃完了,胃病也是那时落下的。我和母亲在小吃部吃的午饭,她一口也没有吃,要了一点土豆丝,她就静静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后来含着泪说:老闺女,咱别念了,你姐就差一年都不念了,你这的三年呢?妈扛不住了!我嘴里含着土豆丝咽不下去了,愣住了。泪水流进了张开的嘴里,咸咸的。是啊,三年,对她来说是多么漫长,钱是个现实的问题。我没有理由再给她的白发添霜,寒假后开学我就没有去报到,离开了至今还会萦绕我梦的校园。

尽管母亲并不老,但为这个家过度的操劳使得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要老许多。母亲年轻时很美,大大的眼睛很有神,有她和父亲的结婚照为证。可在我的记忆中她没有给自己置办过一件新衣服,她衣服都是条件好的亲戚给的。一直到现在,只要我出去买衣服,我都会给她老买喜欢的衣服鞋等,每次母亲都会说不要买了,又穿不坏,买这么多浪费了可惜。可我依旧会毫不吝啬地去买。乌鸦尚有反哺之心,何况我们?

母亲的思想也有很开放的一面,也许是自己经历包办婚姻的不幸吧!姐姐自由恋爱,爱人是她的同学,妈妈欣然接受了。我的爱人是个离婚有孩子的男人,母亲也没有说非打即骂地反对。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一个大姑娘找个离婚的男人,进门就做后妈,是多么被人们嘲笑啊!我记得当时我就是左右村子里人们茶余饭后的新闻焦点,可能是我念书念傻了吧,有些超前。鉴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母亲说:结婚吧,他是个稳重可靠的人,结婚了一切谣言就消停了。因为家里只有我和姐姐的缘故吧,母亲爱极了我的女儿,孩子一出生就由她带,一直到女儿十八岁。在女儿幼小的记忆里只有姥姥没有妈妈,每次我去接女儿回家,她都会拽着姥姥的一衣角不撒手,不认我这个妈妈。我给女儿取名字:周姗姗,随了娘家姓。也是想给母亲圆一个梦吧,谁说只有男孩才能接户口本呢?孩子跟着妈妈的姓,在村子里是没有过的事情。这也让母亲和父亲提起外孙的名字就骄傲得不得了,很是欣慰。就是这个母亲,养育了我们那一代,又给我带大了我的女儿,仅仅一个名字,一个称呼就她使满足,快乐。

父亲走十多年了,那时母亲仅51岁,却没有再嫁。因为都了解她的人品好,有很多人对她提及此事。我也一直同意她找个伴,因为我知道母亲这一辈子没有享过一天福,年轻时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经济拮据,一副担子都是她在挑,现在老了,身边连个递药端水的人都没有。可每逢这时她都会说一个人习惯了清静。我知道她是在守着那份对父亲执著的爱。每年清明或者逢父亲的忌日,都会和我们一同回去老家,在父亲的坟前唠叨两个女儿的生活,让父亲保佑我们都好。流一通思念的泪,诉几句心底的贴心话。

母亲有什么好吃的她从不一个人吃,都会等姐姐全家回来,我们一家子再去,一口东西她老都不舍得放进嘴里。母亲至今还是不改勤劳的习惯,她的院子侍弄的很好,蔬菜很齐全,我们年轻人都不如她。每样蔬菜的第一口都是我们先吃。花甲之年母亲真的老了,身体也不如从前好了,经常会打针,药更是不离口。她也很节约,为这我和姐姐会常劝她,可就是不听,一分钱也不舍得花。我们作为儿女的终日为了自己的小日子在忙碌,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陪伴她。其实我也明白,母亲就是个空巢老人,缺的不是金钱,是温暖,是家的温暖,是儿孙顺承欢膝下的其乐融融。可我们给不了,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母爱都是相似的,可又都是不同的,我的母亲用她瘦小的身形书写了伟大母爱的诗篇。善良,简朴,勤劳,坚韧,她用言传身教给女儿们做了个好的楷模。我和姐姐延续了母亲的血脉,继承了她的优秀品质,都做了生活中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

推荐第2篇:母亲小传

母亲小传

1972年3月24日,随着一声婴啼,一个女孩出生了。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她给了我幸福与快乐,她就是我的母亲。

虽然母亲相貌平平,放进人群中3秒钟便会找不到,但是在我心中,母亲只能用羽泉的《最美》来形容。我最喜欢母亲那深邃的可以和列夫·托尔斯泰相媲美的黑宝石般的眼睛。这只眼睛中包含着严厉、慈祥以及关心,使人能透过眼睛看到母亲的心灵世界是怎样一番景象。

母亲小时侯家里很穷,虽然外婆外公很努力地工作,但在那个年代养活5口人实在不容易。经过生活的打磨,母亲变得很懂事,经常帮家里做事,还照顾弟弟。虽然生活地很艰难,但当母亲给我讲小时侯的事情时,总是乐呵呵的,就像看了一场不好笑也不悲伤的电影,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耿耿于怀的。

当她想起她只接受了中专的教育时,总会告戒我说:\"如果当时我有机会继续读书,就不用这样拼命干活收入又低了。现在你们的条件比我好多了,一定要努力学习!妈不要求你好出色,只要以后不要整天为生活而劳累就行了。”妈妈的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

在很多父母当中,我父母算是很开放的了,并不限制我的自由。由于从乡下搬到了城里,年龄也在增大,学习任务很重,没有了玩耍的空间与时间,父母为了让我能多接触大自然,还不辞辛劳地每星期陪我骑车出去欣赏大自然的景象。每次母亲出去时,总是把我护着,叫我靠边点,使我不受伤害。但她可否想过,她正处于危险当中?

亲爱的母亲,在世人的眼中,您是渺小的,但在儿子的心中您是至高无上的。在我的星空,您是一颗明亮的星星,永远照耀着我,永远都不会在漫漫的夜空中消失。来生我仍然愿意做您的儿子。

母亲小传

我的母亲姓宋名玉,1969年11月21日出生在上洋白洋坪村的一个贫穷家庭里。家中共有四兄妹,母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

到母亲五岁时,就在村里开办的一家小学读书。母亲从小抱着“长大当警察”的理想而努力学习。小学二年级,母亲当上少先队员。母亲体育成绩特别优异,获得过学校铅球赛和跳绳赛的第一名。学习成绩也一直处于上等。最让母亲自豪的一件事是她在小学获得了全校“珠算比赛”第一名的奖励。母亲11岁时,小学毕业,继续在离家较远的初中就读。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加入中国共青团。初中毕业了,后因为家境贫寒,上不了高中。再说还有一个弟弟要上学呢!就这样母亲在家里挑起了做家务的担子。

过了一年后,村里的小学校长邀请母亲到小学去教书。她在那所小学代过一年课,这一年是母亲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这一年为师生涯中,母亲领悟到了知识的重要,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到了20岁,母亲来到宜昌,在她四妈办的一个超市打工。面对这个比家乡繁华百倍的城市,母亲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一干就是三年。母亲的四妈多次在外婆面前夸母亲在那里工作做得好,非常努力。母亲总是抱着做啥事都得尽力的思想一如既往地干活,同时也博得了亲戚朋友的信赖。

第四年,在打工的同时母亲和父亲经人介绍相识了。在那年的五月一日结了婚。过了一年之后,生下一名女婴,那便是我。母亲婚后一直在家当贤妻良母,过着平静而幸福的日子。

爸爸在外挣钱,母亲也要来计划家里的开支。家里的生活费,都计划得天衣无缝。过去只觉得母亲是温柔可亲的人,现在母亲又理家过日子,又显露出她是能干精明的一个妈妈。

母亲教我去感受生活这本大百科全书,生活就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生活。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像“A”。要学“A”它的一笔一画,挺拔端正,没有“O”的圆滑。要学我国古代的包拯,那样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告诉我方仲永的故事,要因为他没有脚踏实地地学习,最终“江郎才尽”,与常人无异。

母亲就像我人生中的一个指路灯,没有她我就失去了方向。母亲是我人生中的良师益友。为母亲作传,

我感到十分欣慰。

老师点评:母亲的经历是平凡的,但又是坎坷的,平实的叙述中难得的是一颗理解母亲爱母亲的赤子之心!

《母亲小传》

有机会可以生长在这个世界上,我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母亲。为什么呢?因为她陪伴着我度过了16年,为我的起居生活劳苦奔波。最重要的是,没有她,我们根本不可以生存到现在,甚至不能活在这世上。

生命是她赋予我的,而我们就应该去尊敬她,了解她,回首她39年来的甜酸苦辣。

1966年10月12日,她诞生在一个生活比较艰苦的家庭中。由于母亲、奶奶都是农民,而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父亲去维持(其父亲在容奇水利会当工程师,薪水较高),使其生活才仅仅满足了衣食,达到温饱的状态。

小时候,她并没有我们现在新时代的孩子那么幸福,而是要去耕田种植,从早忙到晚,而能否收获也只是一个未知数。

1973年,在她大约7岁时,她终于可以“退耕还学”了,她并没有我们现在每一个人规定的校服,连红领巾也都是家中剩余的布料织成的,生活显得十分坎坷。虽然说可以“退耕还学”了,但是“伴随”他多年的田地仍被她所依恋。所以,她每天放学后就到地里帮助父母种菜植树。就这样,她就“熬”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向青少年生活走去。

1978年,她从小学生升上初中。其实,她的初中时期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据了解,她在一次上学的路上因天雨路滑而连人带车一起冲进了水塘中,使她顿时满身泥泞,如同在水中的“泥人”。

经过3年的初中生活,因为当时家境不好,而她又有两个兄妹,使她无法再升入高中去读书。因此,她凭着初中文凭走到了社会上(因为当时初中毕业也算是一种高学历),得到了一些企业老板的聘请,让她成为了一名出纳。

后来,因为得到老板的赞赏,她被送到大良党校去读会计班。半年后,她从出纳变成一个会计员,使她不再依赖母亲对她的照顾。

1989年3月12日,她与我的父亲结婚了。一年后,她终于在容奇医院生下了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继承人。

2004年,她再次得到老板的推荐,让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党中的一份子。

现在,她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她终于找到他心目中理想的工作了,终于摆脱了昔日贫穷的生活,向美好的未来迈进。

推荐第3篇:母亲小传

母亲小传 我一直很敬佩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妈妈,一个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她老是用她的经历告诫我和妹妹,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母亲出生在湖北省枣阳市的一个小乡村里,由于家里贫穷,母亲八九岁时才开始上小学一年级。早上,太阳公公还未露出笑脸,她就背着一个自家缝制的花布书包,手里拎着一把小铲刀往学校方向走去了。在上学的路上,她还要完成另一项任务,要寻到猪草多的地方,割一捆猪草,中午放学的时候背回家。就这样,带着小猪倌和小学生的双重身份,母亲上到了小学三年级,尽管成绩优秀,终因家里贫穷,还是辍学了。 在11岁到14岁的这段时间里,母亲和一些同样辍学的伙伴们一样,帮家里做农活,干家务,学女红。母亲做得一手好绣活,绣的鞋垫全乡闻名。等到15岁那年,开始出现了到南方打工的浪潮,母亲和村里一些小姐妹们一起结伴外出打工去了。 21岁的那年,母亲结了婚,随后便有了两个女儿。但母亲何曾想过,婚后的日子竟不比原来。她本来嫁了一个煤矿小老板,但还没有享到几年的福,便破产了。原因是开发的第二个煤矿洞没有开采出煤来。在山西苦苦支撑了几年,母亲终于带着落魄的老公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枣阳。 当他们真的回到家乡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吃惊。现在的枣阳和十几年前简直天壤之别。于是,他们欣喜地在这里租了一个简陋的平房,夏天热,冬天冷。母亲也进了一家纺织厂,做了挡车工。母亲一个人管了八台织布机,上班期间总是跑来跑去看护她的那些机子,不得停歇。外出打工的人们有句口口相传的老话好男不进钢铁,好女不进纺织,纺织,应该是女人外出打工所从事的最累的活吧。 可是,母亲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经历了几年煤老板娘的幸福生活之后,重新落入贫穷,母亲也从来没有抱怨过父亲。而父亲在劳累之余,喝几杯后,偶尔会伤感地说如果不是第二个煤矿没有挖出煤来,混得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贫贱之类的话。母亲总是笑呵呵地安慰着父亲:还好啊,我们还没像别人那样背下那么多的还不清的债,再说,我们还有两个多听话的女儿啊。 是的,母亲经常会说,不管再苦再累,看着我和妹妹,她都觉得值了。她是那样爱着她的孩子们。 记得她曾经说过,我一出生时,右手的大拇指上就多了一个指头,是个六指婴孩。当时便有人让她用牙将那个偏指咬掉或是用线系断。但她没有那样做,因为她不忍心。至今,哪怕我偶尔也会怨她当初为什么不狠心点帮我将那个多余的指头弄掉时,她也未曾为她当年做出的决定后悔过。她说孩子是她身上掉上来的一块肉,她心疼。 至今,母亲仍和父亲一起辛苦地忙碌着,为着生计而忙碌。至今,我们还买不起属于自己的房子,仍然挤在那个冬天冷夏天热的小平房里。但是我和妹妹一直以有这样的母亲而骄傲。她坚强、善良、尽自己所有的爱来支撑着这个家,即使身处逆境时,也能乐观的想着明天。如果上天给我一次选择母亲的机会,我会毫不犹豫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就要这个妈妈! 【写作指导:如何写好作文的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简洁明了,生动形象,能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就有许多标题运用了修辞手法,富有艺术特色,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一、比喻

《手术台就是阵地》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手术台比作战斗的阵地,形象地表达了手术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突出了当时紧张、危急的气氛。()意在歌颂战斗在手术台前的白求恩大夫对革命工作极端负责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还有《鸟的天堂》、《林海》、《沙漠里的船》和《彩色的翅膀》等也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拟人

《大海的歌》和《骄傲的孔雀》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大海的歌》把无生命的大海当作有生命的人,它能唱歌、传情、表意。《骄傲的孔雀》则把孔雀当作人,它能思维、有表情、神态活泼。

三、借代

《帐篷》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手法。作者借帐篷歌颂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以帐篷为家,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金色的鱼钩》和《手》等课题也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四、双关

《种子的力》这个题目就是一语双关,表面写种子的力量无穷,赞美它是世界大力土;实际写中国人民有一股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抗日力量,赞美了抗日的烽火扑不灭,中华民族具有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力量。《落花生》、《古井》和《挑山工》等题目也采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

五、引用

《你们想错了》引用了方志敏烈士的原话,这句话不仅是他对敌人的严厉驳斥,表现出了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的本质区别,而且突出了中心,点明了主题。还有《兄弟便是朱德》、《半夜鸡叫》等课题也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六、倒装

《别了,我爱的中国》这一课题,采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郑振铎告别亲友、离开祖国时依依不舍的真挚感情,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再见了,亲人》也采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

七、设问

《幸福是什么》这一课题采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用设问句作课题,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发人深思。

总而言之,文章的标题对一篇文章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推荐第4篇:母亲小传

母亲小传

母亲出生在乡下的一个偏僻小山村中,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

外公因为生了场大病,身子变得十分虚弱,无法劳动,家中的重担就压在了外婆一个人的身上,生活自然就十分艰苦。因此,母亲从小便开始帮家中干农活,为家庭分担一部分的压力。

母亲因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所以穿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过的。那一回,母亲的一条裤子太过宽大,瘦小的母亲穿不上,于是外婆便答应帮她裁剪一下。可由于家中事务繁杂,身上的活又很重,外婆迟迟没能将裤子裁好。母亲心中自然是有些不高兴,多次想缠着外婆给她裁裤子,但当她看到外婆为了家庭生计而忙碌的身影时,母亲却沉默了。最终母亲穿了一条早已显得太小的裤子。

外公与外婆是开明的,在母亲九岁时,母亲上了小学。学校在一个小县城中,母亲在每周都得在崎岖的山路上走好几个小时。山路旁有许多坟墓,每当周末清晨去学校时,便在一丝仍未褪去的月光中显得阴沉可怖。母亲一个人在这样的山路上前行,寻求知识的殿堂。

县城中的同学条件比较好,母亲在其中就显得有些扎眼。母亲穿着粗布制成的衣裳、裤子,自家纳的鞋底上有时还会有破洞,这使母亲的同学都对她另眼相看。而这时,同学最讨厌穿的校服,却成了母亲梦寐以求的衣裳。外公那时便问母亲,想不想要一件校服。母亲知道,只要她点一下头,她就能得到那期盼的校服。然而,母亲知道家中的贫困,买校服花的是父母的血汗钱啊!她怎么能在为自己而给家中增加负担?最终,母亲摇了头。

后来,母亲因家中贫困而辍学,但她始终没有怨言,一个人出去打工,像小时一样为家庭分担压力。打工时,她遇见了父亲,之后,便有了我。

时光在母亲身上流过,但她却用她自身的经历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自评: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两件在母亲心中印象深刻并对我意义重大的两件事。其中,当时家中的贫困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这同时也更加令我敬佩母亲在当时家中的条件下做出的各种决定。这篇小传包含了我对母亲针的赞扬及母亲的品质对我留下的深刻影响。

母亲评价:这两件事是我少有的能记忆得比较清晰的小时候的事情,文章在描述的过程中也比较好地将我当时的情况写出来了,但一些细节之处还应把握得更到位一些。总体来说,对儿子写的这篇小传比较满意。

推荐第5篇:母亲小传

母亲小传

1972年3月24日,随着一声婴啼,一个女孩出生了。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她给了我幸福与快乐,她就是我的母亲。 虽然母亲相貌平平,放进人群中3秒钟便会找不到,但是在我心中,母亲只能用羽泉的歌《最美》来形容。我最喜欢母亲那深邃的可以和列夫·托尔斯泰相媲美的黑宝石般的眼睛。这只眼睛中包含着严厉、慈祥以及关心,使人能透过眼睛看到母亲的心灵世界是怎样一番景象。

母亲小时侯家里很穷,虽然外婆外公很努力地工作,但在那个年代养活5口人实在不容易。经过生活的打磨,母亲变得很懂事,经常帮家里做事,还照顾弟弟。虽然生活很艰难,但当母亲给我讲小时侯的事情时,总是乐呵呵的,就像看了一场不好笑也不悲伤的电影,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耿耿于怀的。

当她想起她只接受了小学三年的教育时,总会告诫我说:\"如果当时我有机会继续读书,就不用这样拼命干活了。现在你们的条件比我们好多了,一定要努力学习!妈不要求你多出色,只要以后不要整天为生活而劳累就行了。”妈妈的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 在很多母亲当中,我母亲算是很开明的了,并不限制我的自由。由于升入初中,学习任务很重,没有了玩耍的空间与时间,父母为了让我能多接触大自然,还不辞辛劳地每星期陪我骑车出去欣赏大自然的景象。每次母亲出去时,总是把我护着,叫我靠边点,使我不受伤害。但她可否想过,她正处于危险当中?

亲爱的母亲,在世人的眼中,您是渺小的,但在儿子的心中您是至高无上的。在我的星空里,您是一颗明亮的星星,永远照耀着我,永远都不会在漫漫的夜空中消失。来生我仍然愿意做您的儿子。

我的母亲

我有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在我14年的记忆里,储存最多的就是母亲的微笑和无私的爱。

我的母亲喜欢笑,不论什么时候,她总把最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妈妈的笑,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当我不开心时,看到妈妈的笑脸,我总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可能是被妈妈影响吧,我现在也非常喜欢笑,逢人总会送上一个阳光般的微笑。记得一次,我问妈妈,你为什么总把微笑挂在脸上呢?妈妈说,从一个微笑开始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唯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的底蕴,超越悲欢,所以我喜欢笑,微笑还可以构筑和平,使世界更美好。听着妈妈诗一般的语言,一份崇敬感油然而生。

都说母爱是最无私,最伟大的,这句话真的不假。我在14年里,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母爱的海洋里。有爱的日子,才有温暖。小的时候,我总是乖乖地依偎在妈妈那温暖的怀抱里,享受着母爱的温暖。妈妈总是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照顾我,但是遇到什么困难她却用她独特的方法帮我渡过难关。在妈妈的眼中,我永远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妈妈希望我永远依偎在她的怀抱里,但是我也希望母亲能放开温暖的手,让我经历风雨,这样才能看见彩虹。我知道,母亲把所有的爱都放在了为我做的所有事情里,哪怕只是让她帮我买一个小小的东西,她也要精挑细选,把最好的送给我。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同学与自己的母亲之间都出现了隔阂,而我和我的母亲没有。两代人,两份感情,其实都埋藏在各自的心里,让每个人用心去挖掘那份爱,依然会有最初的温暖!这个冬天,我仍然不会冷,因为母爱包围着我。

妈妈,让我们的爱更靠近!

母亲小传

小时候,经常听我外婆讲关于我母亲的事情。

她的学习生涯停在了初三,原因有很多了。据说母亲说她自己害怕考试,就连初三的毕业考试也没能去。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舅舅当时学习不错,但是没有足够的经费,在“重男轻女”的影响下,母亲当然就辍学了;二是说,当时外公家的经济状况紧张得很,也供不起母亲上学,反而希望她在外面谋份工来补贴一下家用。

小姨当时年纪小,还没有自主能力,母亲则凭着一股韧劲儿,去了一家工厂工作,母亲当时生活节俭得很,她把大部分的工资寄给了全家唯一的希望——正在上学的舅舅。

之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一向孝顺的母亲听了外婆外公的话嫁给了我的父亲。

父亲当时是爷爷的心头肉,却不受奶奶和小姑喜欢。而爷爷过世得早,大概是因为迁怒吧,母亲也不讨小姑和奶奶的喜欢。当时母亲很忙,在这压抑的家里,也是起早贪黑地忙活。

不知为什么,小姑和奶奶却一反常态地喜欢我。母亲一看到这一幕,也常在私底下对我说:“不要惹什么麻烦,要乖,要经常陪奶奶和小姑。”

在我六年级的时候,奶奶不知犯了什么病,腿脚不灵便, 只能躺在床上,话也说不出来。母亲自然要承担起照顾她的义务。她每天给奶奶喂饭,擦洗身子。也叫我和堂哥、姐姐常去看奶奶。奶奶躺在床上,眼睛在骨碌碌地转着。我注意到,奶奶的目光有时停在正在忙碌的母亲身上,许久许久„„嘴巴艰难地动着,也没能说出一词半语,只见眼角有个东西闪着发亮。

直到六年级第二学期的暑假,奶奶去世了,母亲最终也没能等到奶奶口中说出的那一席话。 大概是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我从小几乎没和其他同学闹过较大的矛盾,每每看到母亲,就好像在温习那一个又一个做人的道理。

妈妈小传

妈妈个子偏高,40多岁了。她的脾气特别古怪,变化无常:高兴时,脸上晴空万里;发怒时,脸上就会阴云密布;如果谁不小心触犯了她,刹 那间她就会雷雨交加。

世界上最伟大最崇高的爱莫过于母爱。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每次总是妈妈给我带来爱的甘霖。一次语文考试,我考砸了,回到家里,妈妈问我考得怎么样?我小心翼翼地向妈妈呈上试卷,我本以为妈妈会狠狠地教训我一顿,可没想到妈妈却温和地对我说:“没考好,你心里也一定不好受。关键是你应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失败中坚定信心。失败是成功之母。”听了妈妈的话,我那不争气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此刻,我才深深地体会到,母爱不是无穷的责骂,也不是听之任之的放纵,而是逆境中的鼓励和鞭策,信心和力量。像这样的事情,在我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

妈妈有一个不好的特点就是做任何事情总是一意孤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是我的意见。一次,妈妈带我上街买衣服,在服装店里,我挑了好几件自己喜欢的衣服,可却没一件能让妈妈满意。最后,妈妈为我选定了一件她自己认为是“百里挑一”的好衣服,也不管我合不合意,就替我买下了。没办法,我只好无可奈何地跟着妈妈回家了。为了这件事,我向妈妈提出强烈抗议。可妈妈却置之不理。最后在爸爸的“策划”下,我试图找妈妈进行一次“严正交涉”,谁知话未出口,就被妈妈挡了回去:“有什么事,以后再谈吧!”说完就忙自己的去了,丢下我一人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看来,妈妈的一意孤行真是无药可救了。

尽管妈妈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我还是很爱她,因为她活得实在而真实。

我的母亲

在我印象中,母亲一直是个威严的人,别人家是“严父慈母”,我家却是“严母慈父”,几乎每天我都挨母亲的“骂”,虽然我知道她都是对的,可我就是不服气。于是,小时候,外婆教我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会撅起嘴说:“什么呀,妈妈一点儿都不好!”长大了,我见她从来不笑,总爱和她对着干,家里气氛冷冰冰的。直到——

有一次,我放学后和同学去玩,吃了午饭才回家。一路上,我绞尽脑汁地想着怎么应付妈妈劈头盖脸的责骂。在离家不远的拐角处,我忽然看到一个站在风中的身影,那么熟悉。是妈妈!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与焦急。这眼神,是那样的熟悉,似曾相识,我突然想起了那早已从我记忆中抹去的往事,想起了这个眼神。

那是在我还小的时候,那时的我很贪玩儿,常常很晚回家。有一次,我和伙伴们玩儿得高兴极了,星星出来了还不知回家,直到听到了妈妈和别的家长急切的喊声,我们才醒过来,连忙冲出去,就在见到妈妈的那一刹那,我触到了她的眼神,只知道和小伙伴们一样冲上去。没想到妈妈竟然“骂”起了我。听着别的家长关切的话语,看着伙伴们受着爱抚,我难过、气愤,扭头就奔。风,吹落了我眼角的眼泪,我朝天大喊一声:“妈妈,我讨厌你!”现在回想起来,我才突然发现,母亲原来是爱我的,只是她表现得不一样,只是我没感觉到,是„„

“妈妈”!我叫了一声,快速向她跑去。她发现了我,眼里掠过一丝喜悦,但她马上掩饰住了,又变得威严起来,一到家便训起了我。但这次不一样,我没有不耐烦,没有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因为我知道——妈妈都是为了我好。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她慈祥,和蔼,常常对我笑;她严厉,常常让我做我不喜欢的事。生活中,她教导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勤劳,能干的孩子,学习中,她让我成为一个成功者。她常告诉我,无论自己的成绩怎样,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与同学之间有点小矛盾,心情不好,回家和妈妈说说放松一下心情,可妈妈每次总是让我反省自己的错误,然后向同学道歉。虽然心里很不高兴,但时间长了 我便学会了一样东西--宽容。

在家里,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妈妈都推给我,饭后擦桌子,收拾碗筷,扫地„写完作业收拾我那乱糟糟的学习桌,我心里很不平,我还是个孩子,干嘛要我干这么多!但时间长了,我便学会了一样东西--自立。

在亲戚,朋友来家里做客时,有时我就会犯一些错误,比如不听话,不乖,妈妈从来不直接说我,只是用那严厉的眼光看着我,意思是让我老实一点。当他们走了以后妈妈才开始批评我,教育我,我虽然有些不服气,但时间长了,我得到了一样东西--自尊。

我一直都是一个很懒的人,早上不到9点就是不精神,可妈妈每天6点准时叫我起床,我不肯起来时,她就一直和我说话,或者拿凉毛巾往我脸上擦,直到我睡不着为止,尽管我很不满意,但时间长了,我又得到了一样东西--毅力。

妈妈让我每天晚上做10道数学题,背英语单词,语文文字,每天做完作业还要学这么多东西,困的我直打哈欠,那也得妈妈满意了我才能睡觉。有时委屈的我直掉眼泪,但时间长了,她又给了我一样东西--坚持。

不仅仅只有宽容,自立,自尊,毅力,坚持,妈妈教给我太多太多做人的道理,她引领我一步步走向成功„„

推荐第6篇:母亲小传

母亲小传

是什么东西把我养育大?首先在我头脑里浮动的就是一个“爱”字。我爱我的母亲,在我心中她永远是第一位的。

母亲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里,从小就负责家务活和照顾弟妹。白天上学,晚上放学后要做家务活和照顾弟妹。没有一天可以专心致志地读书,弄得她现在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她读书只读到初中就没读了。

母亲已有40多岁了,瘦瘦的脸上嵌着一对明亮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下面长了一张嘴巴。一笑,就露出了齐而光亮的牙齿。由于长年操劳,脸上开始有些细细的皱纹,但目光却始终炯炯有神。

我的母亲是一个爱唠叨的人,但她也很关心我。每当母亲知道我考试考差时,她第一时间就找我做思想工作,询问我考差的原因,而且讲了许多道理。惨了,惨了!今次不知道她会唠叨到多久才不会唠叨下去。最惨的就是她每次都会说出同样的话。我的母亲不会觉得耐烦的,只要她一看见我,她就会接二连三地教育我一番。但我每次受到她的教育时,总是把她说的话当作耳边风。

又如,现在已经是冬季了,我一起床衣服穿少了,被母亲看见了,就说:“女儿,早晨的天气有点冷,起床后多穿几件衣服,当心受了冷,感冒”。如今,每到这时候母亲总是如此唠唠叨叨这番话。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逐渐走向成熟。不断地回忆母亲曾经对我的唠叨,一下子明白了母亲当时对我的所作所为,是发自内心的,她教育我的同时,也是关心我。这一切事,母亲都是为我好的,她不想将来后悔的人是我,怨恨她的人也是我。

我有时为母亲感到自豪,因为她的话虽然多,但都说的是关怀我的话,有时又为母亲的唠叨感到心烦。母亲的勤俭,让我感到挣钱的辛苦。我母亲的前半生是在工作的忙碌中度过的,而现在她的工作减轻了,不会太忙碌了,她可以享清福。

我的小传

我有一个小像册,每当翻起它,就能引起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今天,我又习惯地打开了它。在第一页上的是一个张着大嘴哈哈笑的婴儿照,瞧那大大的眼睛,胖胖的脸蛋,一副可爱相,这是我的“百日”纪念。听妈妈说,我小时候胆子很小,但是很顽皮。有一次,我正在和妈妈玩,忽然听到一阵敲门声,我就像遇见了鬼一样,跌跌撞撞地向床里跑去,一不注意,一下子把膝盖磕在暖气片上。我哭也没来得及哭,叫也忘了叫,仍旧往床里跑去,最后,终于跑到了床里,躲到了被垛后面。我又翻开了第二页,在第二页上,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儿,骑在“木马”上,双手紧抱着“马”的脖子,看上去很慌张、很害怕的样子。我又翻了一页,这是一张彩色照片,金色的沙滩,火红的太阳,在蔚蓝色的大海边上有一个正在跪着喝海水的小姑娘,那是我六岁时的照片。爸爸妈妈带着我去见识一下大海。“海真大呀,就像天一样大,海真蓝呀,就像天一样蓝。”我不禁这样想。爸爸把我抱到海边,一个浪头打来,打湿了我的全身,海水溅到我嘴里。我天真地问爸爸:“海水真咸呀,有人往里撒盐了吧?海水真苦呀,有人往里撒药了吧?是不是喝了海水就不会生病了。”我听了爸爸的话,跑向大海,跑在大海边,大口大口地喝着海水,我是多么希望不生病呀!

又翻过一页,出现在眼前的是我五年级的照片。在学校里,在这五年里我学会了许多知识。在老师的教育下,我在知识的领域里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当红旗的一角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的时候,我怎能忘记那庄严的时刻,那是我进步的象征、前进的起点。当我向队旗宣誓的时候,我的心啊,像大海一样波涛汹涌澎湃,透过鲜红的队旗,我仿佛看到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美好远景,看到了我们伟大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我又翻了一页,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空白,这里将会添上一张什么样的照片呢!

推荐第7篇:母亲小传作文(推荐)

母亲小传作文

母亲小传作文

(一)

世界上有很多职业,每个人都充当着不同的职业,不管哪个职业似乎都得心应手,但是只有母亲这个职业没人做得好。

先讲一个小>故事:1971年2月28日晚9点左右在八道沟妇产科出生了一名女婴。她好像命中注定充满着淡淡悲哀。

首先,由于她母亲之前吃了某种刺激性药物导致她才五斤二两。耳朵眼睛都小小的,整个一个精致的娃娃,这样过下去也好。可是在三年后,她又有了弟弟,不管这个社会已经有多么开放,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让她赶上了。她母亲为了照顾弟弟就将她送往大姨家、二姨家,反反复复。虽然过早的体会不到母爱,但她常常说捡到的两个母爱比亲的还亲。或许是上天的一种补偿,她父亲是当兵的,副参谋长,长期到处逛,总会带上她,因此浏览了很多名胜。她学习很好,理科很强,老师很看好她。但命运又来了,高考失利,仅仅是个丹大。

然后,在16岁那年,她父亲因喝酒喝多了而去世。

最后,因为自卑自己的学历,找了一个家远在黑龙江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贫穷小子。之后闪电式的在一年中谈恋爱、结婚、生子。现在她成为了一名母亲,我的母亲。

在我眼中,母亲具有双重性格,她理所当然要温柔一些,但也很刚气。她在银行上班,会见到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有人专门找茬,老妈总是临危不惧像个女警察。她一人兼任两职,父·母。因为老爸很懒,弄得她很不满意,悲哀自己的命运。不知什么时候,她的肝上张了两个绿豆般的瘤,常常痛得吃不下饭。

未来,>幸福的光环会不会依然与她保持距离?愿我成为她快乐的总体。

母亲小传作文

(二)

一头乌黑秀丽的长发,两弯细长的眉毛下,有着一双温和而有神的眼睛,她并不是特别美丽,却干净清爽,她,就是我的母亲。

母亲是遭受过不少苦难的,在那个贫苦的家里,身为一家长子,早早的就担负了家庭的重担。每天除了学习还得干农活,可母亲不是个轻易能被打倒的人,所以成绩一直都很优秀。可命运弄人,一场家庭的变故,母亲最后还是不得以选择了退学,她是隐忍着的,她的骨子里有一股倔强和对命运的不屈服。从那以后,母亲做过许多农活打过许多工,成了家里的主劳力,连一般成年男子也比不上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干活干得利落。但她从没叫过苦,我说过,她有一种倔强,一种执着,更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成了一位母亲,而那份女性的慈爱也赤裸裸的展现了出来。虽然为了生我和姐姐差点丢了性命,可她却把我们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对我们更是百般呵护,那温柔与关爱是一个母亲独有的。

为了让我们未来有一个好的生活,那一年,母亲孤身一人去了浏阳做生意,一个女人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打出她的一片天地有多难可想而知,但她咬咬牙把生意就那么做起来了。在这期间她最不放心我们,从未间断的关注着我和姐姐的学习和生活。她会在我们考试即将来临时叮嘱我们,鼓励我们,更会在我们生病之际及时出现对我们小心呵护,百般疼惜。

最终,为了我们她还是选择回来了,她的孩子远远大于她的事业。可她并不宠溺,专有好性子与温柔的她,在我和姐姐吵架时,她总是拥有那么严厉的眼神,像是一道无法抗拒的圣旨,警示着我们。特别是当知道我被别人欺负时,她的温柔更是不见了踪影,只有冷静和冷漠,直至为我处理好一切。

母亲待人接物都很和气,她是一个热心并善良的人,所以她也受到了街坊四邻的一致好评。去年我们家更被评为了幸福家庭。

她走过那么长的路,面临过那么多次选择,做过那么多次决定,但她总是那么坚定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从未后悔。她,就是我的母亲,也是我的榜样。

母亲小传作文

(三)

有机会可以生长在这个世界上,我第一个要感谢的人就是母亲。为什么呢?因为她陪伴着我度过了16年,为我的起居生活劳苦奔波。最重要的是,没有她,我们根本不可以生存到现在,甚至不能活在这世上。

生命是她赋予我的,而我们就应该去尊敬她,了解她,回首她39年来的甜酸苦辣。

1966年10月12日,她诞生在一个生活比较艰苦的家庭中。由于母亲、奶奶都是农民,而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父亲去维持(其父亲在容奇水利会当工程师,薪水较高),使其生活才仅仅满足了衣食,达到温饱的状态。

小时候,她并没有我们现在新时代的孩子那么幸福,而是要去耕田种植,从早忙到晚,而能否>收获也只是一个未知数。

1973年,在她大约7岁时,她终于可以“退耕还学”了,她并没有我们现在每一个人规定的校服,连红领巾也都是家中剩余的布料织成的,生活显得十分坎坷。虽然说可以“退耕还学”了,但是“伴随”他多年的田地仍被她所依恋。所以,她每天放学后就到地里帮助父母种菜植树。就这样,她就“熬”过了他的童年生活,向青少年生活走去。

1978年,她从小学生升上初中。其实,她的初中时期的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据了解,她在一次上学的路上因天雨路滑而连人带车一起冲进了水塘中,使她顿时满身泥泞,如同在水中的“泥人”。

经过3年的初中生活,因为当时家境不好,而她又有两个兄妹,使她无法再升入高中去读书。因此,她凭着初中文凭走到了社会上(因为当时初中毕业也算是一种高学历),得到了一些企业老板的聘请,让她成为了一名出纳。

后来,因为得到老板的赞赏,她被送到大良党校去读>会计班。半年后,她从出纳变成一个会计员,使她不再依赖母亲对她的照顾。

1989年3月12日,她与我的父亲结婚了。一年后,她终于在容奇医院生下了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继承人。

2004年,她再次得到老板的推荐,让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党中的一份子。

现在,她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她终于找到他心目中理想的工作了,终于摆脱了昔日贫穷的生活,向美好的未来迈进。

推荐第8篇:初中作文:母亲小传,用文字记录母亲的人生(二)

有生物学人士把人类的疼痛划分为十级,最轻一级为蚊虫叮咬,最重一级便是分娩之痛。

母亲历经最罕有的痛楚把子女产下,又从教他们女咿呀学语到洗脸穿衣、吃饭走路,直到最后抚养成人,可以独立地在社会中生存。这时候,母亲也行将老去&& 母亲这种不求回报的爱是伟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相信每个人也都对母亲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或许难以诉说,还好有了文字这个神奇的工具,看看孩子们是如何把这种感情编织进为母亲写成的小传里的吧&& 作文一:《母亲小传》

1972年3月24日,随着一声婴啼,一个女孩出生了。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她给了我幸福与快乐,她就是我的母亲。

虽然母亲相貌平平,放进人群中3秒钟便会找不到,但是在我心中,母亲只能用羽泉的《最美》来形容。我最喜欢母亲那深邃的可以和列夫托尔斯泰相媲美的黑宝石般的眼睛。这只眼睛中包含着严厉、慈祥以及关心,使人能透过眼睛看到母亲的心灵世界是怎样一番景象。

母亲小时侯家里很穷,虽然外婆外公很努力地工作,但在那个年代养活5口人实在不容易。经过生活的打磨,母亲变得很懂事,经常帮家里做事,还照顾弟弟。虽然生活地很艰难,但当母亲给我讲小时侯的事情时,总是乐呵呵的,就像看了一场不好笑也不悲伤的电影,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耿耿于怀的。

当她想起她只接受了中专的教育时,总会告戒我说:如果当时我有机会继续读书,就不用这样拼命干活收入又低了。现在你们的条件比我好多了,一定要努力学习!妈不要求你好出色,只要以后不要整天为生活而劳累就行了。妈妈的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中。

在很多父母当中,我父母算是很开放的了,并不限制我的自由。由于从乡下搬到了城里,年龄也在增大,学习任务很重,没有了玩耍的空间与时间,父母为了让我能多接触大自然,还不辞辛劳地每星期陪我骑车出去欣赏大自然的景象。每次母亲出去时,总是把我护着,叫我靠边点,使我不受伤害。但她可否想过,她正处于危险当中?

亲爱的母亲,在世人的眼中,您是渺小的,但在儿子的心中您是至高无上的。在我的星空,您是一颗明亮的星星,永远照耀着我,永远都不会在漫漫的夜空中消失。来生我仍然愿意做您的儿子。

作文二:《母亲小传》

我的母亲姓宋名玉,1969年11月21日出生在上洋白洋坪村的一个贫穷家庭里。家中共有四兄妹,母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

到母亲五岁时,就在村里开办的一家小学读书。母亲从小抱着长大当警察的理想而努力学习。小学二年级,母亲当上少先队员。母亲体育成绩特别优异,获得过学校铅球赛和跳绳赛的第一名。学习成绩也一直处于上等。最让母亲自豪的一件事是她在小学获得了全校珠算比赛第一名的奖励。

母亲11岁时,小学毕业,继续在离家较远的初中就读。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母亲加入中国共青团。初中毕业了,后因为家境贫寒,上不了高中。再说还有一个弟弟要上学呢!就这样母亲在家里挑起了做家务的担子。

过了一年后,村里的小学校长邀请母亲到小学去教书。她在那所小学代过一年课,这一年是母亲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这一年为师生涯中,母亲领悟到了知识的重要,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到了20岁,母亲来到宜昌,在她四妈办的一个超市打工。面对这个比家乡繁华百倍的城市,母亲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一干就是三年。母亲的四妈多次在外婆面前夸母亲在那里工作做得好,非常努力。母亲总是抱着做啥事都得尽力的思想一如既往地干活,同时也博得了亲戚朋友的信赖。

第四年,在打工的同时母亲和父亲经人介绍相识了。在那年的五月一日结了婚。过了一年之后,生下一名女婴,那便是我。母亲婚后一直在家当贤妻良母,过着平静而幸福的日子。爸爸在外挣钱,母亲也要来计划家里的开支。家里的生活费,都计划得天衣无缝。过去只觉得母亲是温柔可亲的人,现在母亲又理家过日子,又显露出她是能干精明的一个妈妈。

母亲教我去感受生活这本大百科全书,生活就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生活。告诉我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像a,要学a它的一笔一画,挺拔端正,没有o的圆滑。要学我国古代的包拯,那样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告诉我方仲永的故事,要因为他没有脚踏实地地学习,最终江郎才尽,与常人无异。

母亲就像我人生中的一个指路灯,没有她我就失去了方向。母亲是我人生中的良师益友。为母亲作传,我感到十分欣慰。

作文三:《母亲小传》

世界上有很多职业,每个人都充当着不同的职业,不管哪个职业似乎都得心应手,但是只有母亲这个职业没人做得好。

先讲一个小故事:1971年2月28日晚9点左右在八道沟妇产科出生了一名女婴。她好像命中注定充满着淡淡悲哀。

首先,由于她母亲之前吃了某种刺激性药物导致她才五斤二两。耳朵眼睛都小小的,整个一个精致的娃娃,这样过下去也好。可是在三年后,她又有了弟弟,不管这个社会已经有多么开放,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让她赶上了。她母亲为了照顾弟弟就将她送往大姨家、二姨家,反反复复。虽然过早的体会不到母爱,但她常常说捡到的两个母爱比亲的还亲。或许是上天的一种补偿,她父亲是当兵的,副参谋长,长期到处逛,总会带上她,因此浏览了很多名胜。她学习很好,理科很强,老师很看好她。但命运又来了,高考失利,仅仅是个丹大。

然后,在16岁那年,她父亲因喝酒喝多了而去世。

最后,因为自卑自己的学历,找了一个家远在黑龙江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贫穷小子。之后闪电式的在一年中谈恋爱、结婚、生子。现在她成为了一名母亲,我的母亲。

在我眼中,母亲具有双重性格,她理所当然要温柔一些,但也很刚气。她在银行上班,会见到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有人专门找茬,老妈总是临危不惧像个女警察。她一人兼任两职,父、母。因为老爸很懒,弄得她很不满意,悲哀自己的命运。不知什么时候,她的肝上张了两个绿豆般的瘤,常常痛得吃不下饭。

未来,幸福的光环会不会依然与她保持距离?愿我成为她快乐的总体。

作文四:《母亲小传》

1972年8月某日,她诞生在一个生活比较艰苦的家庭中。由于全家都是农民,所以使其生活才仅仅满足了衣食,达到温饱的状态。

小时候,她并没有我们现在新时代的孩子那么幸福,而是要去耕田种植,从早忙到晚,而能否收获也只是一个未知数。

1979年,在她大约7岁时,她终于可以退耕还学了,她并没有我们现在每一个人规定的校服,连红领巾也都是家中剩余的布料织成的,生活显得十分坎坷。虽然说可以退耕还学了,但是伴随她多年的田地仍被她所依恋。所以,她每天放学后就到地里帮助父母种菜植树。 1983年,因为当时家境不好,而她又有3个兄妹,从此她又过着耕田种植的生活了。 1993年某日,她与我的父亲结婚了。2年后,她终于在容奇医院生下了我,终于有了自己的继承人。此时的家庭状况还不是很好,生活的过的很艰辛。我的爸爸为了我和母亲的生活,跟我的爷爷吵了一架,从此,我们就搬出去住了。

现在,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全家人都过着高高兴兴的日子。

母亲经常给我讲她小时侯的故事,我也听着她,和着她。

作文五:《母亲小传》

外婆生了五个孩子,妈妈排行老三。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学会了洗衣服,作饭,带妹妹。至于外公,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他,听说,他是军人,死在了越南战场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妈妈和哥哥妹妹们百家务活做得井井有条。妈妈到现在还十分爱干净,我想,应该是从小做家务的原因吧。

妈妈读书的时候,数学成绩十分糟糕。就因为这,她才没有上成初中。这成了她永久的遗憾。

没书读了,妈妈就在家里帮外婆做农活。16岁的时候,妈妈想到城里去打工。就这样,妈妈离开了生她养她16的家乡,踏上了她的打工之路。

在打工的时候,妈妈认识了爸爸,然后他们就恋爱,结婚。没多久,就有了我,从那一刻起,妈妈就成了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彻底的告别了她的少女时代。

爸爸很聪明,又肯干,没多久就有了自己的事业。爸爸的辉煌预示着妈妈的不幸。就在我9岁那年,爸爸和另外一个女的有了孩子!这是妈妈最大的不幸!

爸爸和妈妈离婚了!

离婚后的妈妈找了一个老实巴交的男人嫁了。我跟了爸爸。

知道现在我都特别后悔,后悔当初没有拦着爸爸妈妈离婚。我现在特别希望时光能够倒回来,我好阻止爸爸妈妈离婚。

作文六:《母亲小传》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大多数人都会唱的老歌,这是我小时候会唱的第一首歌,也是妈妈教给我的第一首歌,所以这首歌也成了我最难忘的歌。母亲是我一生最敬重的人,她给了我无尽的母爱。在我小时候,我母亲经常抱着我,看着我入睡,嘴里哼着摇篮曲,小时候,我每天都是听着这首歌入睡的。在与母亲闲谈时,母亲说我小时必须竖着抱着才能睡着,横着抱就会大哭不止。很多人都抱过我,我奶奶、大姨等人都受不了我的这种习惯,只有母亲这样抱着我直到入睡。也只有她才会给我这么多的爱。后来,我逐渐长大,就越来越了解母亲了。母亲小时候因家里穷,并且上学的人又多,为了省钱,就不买新本子,而是用便宜的大黄纸裁。

成本子大小一样的纸张再订成本用,铅笔用得只剩下一截拿不住的小铅笔头时,也不舍得扔掉,就把笔劈开,取出仅有的一点铅,插入篙子杆中接上再用。虽然是这样的学习环境,但母亲上学时几乎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名。所以,母亲常常教育我:不能和人比吃比穿,要比学习,就算要比吃穿也要等到长大了解再比。所以,我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年级的前几名。后来上初中了,我的学习成绩就不如以前了,母亲总是鼓励我,还经常辅导我不会做的功课,我为能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自豪。

母亲十分关心我的学习,我做错事和学习不用功时,母亲才会打我。平时的母亲是个善良的人,她不喜欢我养小动物,烦它们不讲卫生,到处大小便,而我对小动物却特别喜爱。可又养不好,总是在养不常时间就死了,每当这时我都会伤心地痛哭。母亲为了安慰我,就答应我再让我养一只,回回如此。后来我的一只小狗死了,嚷着不喜欢小动物的母亲竟然也哭了,其实,我的母亲是很善良的。

我母亲的这类事还很多,我就不一一诉说了,但是,仅从这几件小事中也看出了我母亲的为人。我要对母亲说:母亲,我永远爱您!

作文七:《母亲小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说世界上有一位最善良,最伟大的女性,她就是我们的母亲,都说人世间有一种最美丽,最温和的声音,那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呼唤,都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伟大、最无私、最勤劳的人,她,还是我们的母亲!

我已不记得母亲在我还是个顽童时的模样,当她的形象深深刻入我的心灵时,她仿佛就已不再年轻。我数着无情地悄悄爬上母亲额头的皱纹,我数着母亲被岁月染白的隐藏于黑发之中的银丝,我数着母亲手上因操劳而变得粗糙的纹路,我始终无言这世上能用什么言语来表达我此时的情感呢!

早晨,我背起书包去上学,母亲总要怜爱地看看我,她总要趁我走到门口时,又匆匆回到厨房拿来一份早点,劝我再多吃一点儿,哪怕我只咬上一口;她总要目送我出去,然后在门口叮嘱:路上小心!这样的早晨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度过的日子已有十多载!

也许这在许多人看来仅仅是些稀松平常的小事,但是仔细想想,这些平常的小事里,不正蕴含着一位母亲深厚的感情吗?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得了重病,医生告诉他需要用他母亲的心来治疗,年轻人不忍心。母亲听说了,毅然剖开自己的心脏,让他拿着快去找医生治病。年轻人捧着母亲的心奔向医院,却在崎岖的路上摔了一交,那跌落的心脏发出温柔关切的声音:孩子,你摔疼了吗?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它让人惊叹于母亲的伟大。一个人最先会说的往往是妈妈这个词,但是,母亲仅仅赋予了你生命吗?她仅仅抚育了你成长吗?她仅仅是你痛苦时可以与之倾诉、欢乐时可以与之分享的人吗?不!那位毅然剖心为儿子治病的母亲,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请再看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在一次大地震中,年轻的母亲把身体弯成一个弓形,顶住了塌下来的屋顶,而把她的幼子放在自己胸前。当人们发现这母子二人时,这位伟大的母亲,早已停止了呼吸,而她的孩子却在她弓形的怀抱里维系着生命。这就是母亲!她用自己的身体把她的孩子同那个可怕的世界隔开,在那种情况下仍不忘给孩子一个舒适的怀抱,她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孩子的生命,而她的脸上却无半点儿遗憾。这就是母亲!我想,倘若真有在天之灵,这位母亲得知孩子安然无恙时,一定会欣慰而幸福地笑出来。她决不会抱怨,决不会后悔。

这就是母亲!让我们看看母亲眼角渐渐爬上的鱼尾皱纹,那是岁月的沧桑夺去了母亲的青春;让我们握着母亲那布满丝茧的手,那是母亲拉扯我们成长的一双手;望着母亲日渐憔悴的面容,那是为儿女成长操劳了一生的见证!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作文八:《母亲小传》

该怎么写我的母亲好呢?正在思考当中&& 或许我该像老舍老爷爷那样写,写母亲的一生,写关于母亲的一切一切。

我的母亲今年应该40岁了吧,作为她的儿子连她几岁都不记得,真是失败,不知道母亲会不会伤心&&在我眼中母亲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或许该说我不了解母亲吧,平时,母亲总是很乐观很坚强的!母亲出生于一个小村里,对于母亲出生的年代,生活是很艰苦的,并且母亲家还有六个成员,底下有三个弟弟,可以想象在家里身为老大的母亲,需要干的活有多繁重。每天要洗完六个人的衣服,还要做好喂养家畜的食物,放学后还要做饭,家务简直就是一个人承担。外公外婆总是一天到晚的在外头干活,生活才勉强过得去。

听母亲谈起那时候的生活,的确很辛酸。每年新年母亲与舅舅们总是十分渴望曾外公来,因为只有那个时候,外公才会向人借钱去买一点肉回家。而平时就只有两大盆煮熟了的青菜,连油也没有。真难想象怎么才咽得下去,到了真是没有办法的时候,母亲就到水缸里瓢一碗井水和着饭吃。也正因为如此,造成了母亲今日的胃病。

母亲的样子很平凡,我不敢说母亲在我心目中的是最美的,母亲总认为简单最好,又不大喜欢打扮,而父亲也总说母亲出不了厅堂。其实母亲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工作和家务上了,哪还有时间去打扮。在我看来,母亲应该是名副其实的贤妻良母吧,只是父亲太喜欢与母亲斗嘴了,所以才会这样。

母亲是怎样与父亲在一起的,其实我也不大清楚。关于他们的恋爱史,其实都是在他们的对话中得知的。而我也不想多问,因为我就喜欢看着父母他们每天打打闹闹的过生活,从他们的笑语中得知关于父母的一切&&其实父母的掇合,有一半是因为奶奶的原因,奶奶喜欢母亲的勤劳,所以要求父亲与母亲交往。但也可以说父亲与母亲是自由恋爱,因为在他们的交往中也常有书信来往,如果最后父亲不喜欢母亲,那么他们也不会结婚吧?因为我也不知道父母他们之间有没有存在着爱情。但是我却很清楚地明白母亲是爱着父亲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总之我就感觉到母亲爱着父亲。虽然有时候父母他们吵架,甚至冷战,连我们做儿女的都要看着父母的脸色过日子,惟恐又再激怒他们,怕他们真做出什么事&&可最后总是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母亲的脾气应该是家里最倔的一个吧,总是很难向人低头,明知道是自己错,也不肯退一步。有时候自己心情差,或者母亲心情差,我总很害怕惹到母亲,因为生气的那个总是母亲,而我却总是不发一声地悄悄退回房间。我也不知为什么,就是不想与母亲斗嘴。也许做为儿子的要时时刻刻让着母亲吧!

其实到目前为止,真正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过十二三年吧。童年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奶奶度过的,可以说有一段时间与母亲挺陌生。或许是生来就存在母子情吧,就算相处起来也迁easy的。

推荐第9篇:小传

“小传”例文一:小传

本人属鼠,但并非胆小如鼠。对于不喜欢女孩子的奶奶来说,还应该说是胆大妄为呢。1972年4月15日早晨,当朝阳撒满大地的时候,我降临在这个世界上。奶奶连正眼都不看我,爸爸却寄予无限的期望。根据“旭日东升放光辉”给我取名为“旭辉”,希望我象晨辉一样蒸蒸日上,越来越充满活力。

因为奶奶不喜欢我,妈妈去地里干活前只好将我托给邻居们。他们那慈母般的胸怀,包容了我那幼小的心灵,使我享受到了更多更博大的母爱。那更多的无私的爱哺育了我这吃百家饭的孩子。

从蹒跚学步,到咿呀学语,在邻居的爱抚中我长到三岁,进了幼儿园。大忙时节,我白天去幼儿园,晚上随妈妈去场院自己玩耍,累了就倒在备好的塑料布上呼呼睡去。一起干活的婶婶们常怜惜地说:“这么小的孩子,真是苦了她了。”不过,象我这样的孩子,苦又怕什么?温室中的小苗永远也经受不住风暴的侵袭。也正是这种生活磨练了我的意志,培养了我不怕苦、不服输的性格。转眼上了小学,爸爸当时在外地,生活的重担压在妈妈一人身上。她拉扯着我和弟弟,生活比较困难,但在外人面前,她从未叫过一声苦。她这种不怕苦、不服输的精神,也感染了我。我在放学后,常去打猪草。场院旁、麦田边,留下了我的身影,也留下了我的笑声。劳动后取得收获,怎能不高兴呢?但我总叹息:为什么还不长大,好帮妈妈多分担一些家务?终于,机会来了。 一天,我发现妈妈在沉思,便悄声问:“您在想什么?”妈妈爱怜地望着我说:“我打算到鸡场去喂鸡,可是要早走晚归,晚饭也没法做了。你和你弟弟可咋办?”望着妈妈消瘦的脸和那双充满忧虑的眼睛,我轻声说:“您不是教会我做饭了吗?况且弟弟也很听话,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您就去吧。”“可我不希望你的学习落下来。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你可要好好学习,为妈也为你自己争口气呀。”“我向您保证,不让人落下。奶奶总说‘女孩子没用’,您就让我有个机会证实自己不是无用的。”我说着哽住了,妈妈这才决定去了。

以后的日子,我每天照顾弟弟吃饭,上学,睡觉。刚过10岁的我便背上了沉重的家庭负担,成了一个“小大人”。弟弟刚上一年级,十分调皮,只有看着才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缠着我讲故事,否则就出去乱跑。他睡了,我才能写作业。望着弟弟睡熟时嘴角露出的甜甜笑意,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虽然那本该是无忧无虑的年华,生活却使我过早地成熟,过早地独立。我的生活虽苦,但能让弟弟快活地生活,我感到幸福;能为妈妈分担忧愁,我感到欣慰。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孩儿无用?

花开了又谢了,叶绿了又黄了,在家与学校间的那条小路上,留下了我匆匆的足迹。脚步有些沉重,却倔强地迈动。终于有一天,走出了那条小径,迈入了市重点中学的殿堂。 升入中学,老师让我当班长。当班长难,当个女班长就更难了。开始遭到一些女生的忌妒,一些男生也不屑一顾。这其中的苦与涩,我默默地吞下。既然当了,就要当好。

学习上我热心帮助同学,有问必答;生活上我象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悉心地照顾他们。处处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于是,我首先赢得了女生的心。我们一起唱歌、煅炼,无所顾忌地争论,轻声细语地交谈。后来她们竟将心里话悄悄地吐给我听。这是何等的信任!

然而,要想得到男生的另眼看待可不容易。在一次劳动中,他们终于转变了自己的看法。

那次,我们班的任务是拔草,男女生分工完毕,劳动就开始了。有个调皮的男生说:“班长,对你们这帮‘女兵’来说,甭提干活,还是先把手保护好吧。否则纤纤细指伤痕累累,哭爹喊娘将为时晚矣。”这话可激怒了我:“别看我们纤纤细指,干起活来可不比你们的棒槌手差。不信咱就比比。”同学们观阵,比赛开始。

拔草对我来说算是家常便饭。没进入这所中学之前,哪年不去拔草拔菜?我暗下决心,今天倒要和你决一雌雄。在同学们的助威声中,这名男生被我落下了。男生们开始为他加油,渐渐地都不出声了,只能听到嚓嚓的拔草声。一会儿,到了地头儿,我直起腰,周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名男生赞许地说:“行,服了。”此刻,我只觉鼻子发酸,泪水模糊了视线。若是没人,我会任泪水流淌的。 如今,我已18岁,葛然回首,只见身后的路留下了一串深深浅浅的足迹。时间虽已逝去,却隐约可见从霞光中走来的身影:不怕苦,不服输,走路总爱昂首阔步。为何走得如此坚定?只因我还很年轻。前进号角刚刚吹响,我将驾着帆船去迎接更大的风浪。

【点评分析】

文章从属相,和姓名的来历入手,既新颖生动又暗中交代了自己的性格特征。文章没有写成流水帐似的简历,而是选取了生活中几个重要片断,这些片断又都被一条线索贯穿。这条线索就是:“不怕吃苦,不服输”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文章结构完整,中心明确,人物形象丰满。这些都是得力于作者对材料选择的精心。 :我给爸爸写传记 (写人作文)

前言

暑假前老师留了一份作业——《给爸爸写一份传记》,于是,我就开始收集资料,我先从爷爷、奶奶、伯伯那儿收集了一些资料,由于资料不充分,我又从姑姑、叔叔那儿得知了一些资料。等到把资料收集完毕。接下来就该编写了。

爸爸的童年

每一个人都有一份纯真的童心,我的爸爸也不例外。

我的爸爸1973年出生在一个叫团城的村里。爸爸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由于当时家庭状况不怎么好,爷爷只让我爸爸和五叔念了书。爸爸的童年不像我们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家里的娇宝贝。每天放学后,做完作业,都要去村后割草,或帮着爷爷干这干那。

奶奶还告诉我一个小秘密:有一次,爷爷让爸爸、伯伯他们几个给奶奶送鸡蛋羹。他们总是争着抢,生怕这份差使被别人夺过去。那次,爸爸赢得这份差使。为什么他们会抢呢?因为在给奶奶送鸡蛋羹的时候,路上趁人不注意可以偷偷地喝几口。说起来真让人可笑。

爸爸的少年

到了该上学的时候了,爸爸上了学前班,在上学前班的时候,爸爸特别爱学习,认真听老师讲课。一直上完了六年级,爸爸也就小学毕业了,在假期里,爸爸就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自己做的飞镖。玩飞镖可是一件很危险的游戏,一不小心就会扎伤自己。有一次,爸爸的小伙伴在投飞镖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爸爸给扎伤了,鲜血就流了下来,吓得他们赶紧回家包扎,好不容易把血给止住了,小伙伴们才舒了口气。打这以后,爸爸再也不敢玩飞镖了,这正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呀!

爸爸的青年

中学毕业后,爸爸考入了医学院,大学毕业以后,爸爸自己在村里开了一家小门诊。每天,看病的人来来往往,而爸爸总是微笑相待。不久爸爸就成了我们村的大神医,整个村子都出了名。我也以爸爸为荣。有的时候,看病的人没带钱,爸爸也不计较,就让记上账,等有钱了再还给我们。而且爸爸平时不分什么时候,什么天气,只要有人来求医,爸爸都会给病人看病,哪怕是刮着大风,下着大雨,爸爸依然照例出诊。

有一次,我们村有个人病了,但天色已经黑了,深更半夜的,有人来喊门,爸爸听见了,马上穿好衣服,为病人看起病来,直到病人转危为安,爸爸才回到屋里去睡。像这样的事真是数不胜数。

还有一次,一个急病号,因中毒被送进了医院,而我的爸爸也跟随在人家身边,交钱、化验,一项项都做好了,等到病人度过了危险期,爸爸才回到家来。

这就是我的爸爸,他处处为别人着想,就像天使一样呵护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为他们解除病痛,为他们带来平安和幸福。

后记:这是我写的第一本书,在别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算是一本书,但是,我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

一. 童年的母亲

母亲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在家排行老二,因为是家里的第一个女孩,所以很受爷爷姥姥的宠爱,所以每次在家都享受着比哥哥好的待遇,在加上又添了个弟弟,妈妈在家的地位又升了一番。直到她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小姨)出生之后,妈妈才变成了与哥哥弟弟一样的地位。受宠的对象才转移。母亲小时家里日子也不算富裕,加上这么多兄弟姐妹,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有了更大的压力,四个孩子的生活可不好过,过去又十分贫穷。但是,一家人很团结,过的非常愉快。母亲很小就学会了帮家里分担家务,家里的小活她都抢着做,四个孩子的生活可不好过,过去又十分贫穷,于是母亲从小就知道帮家庭分担负担,虽然每次都吃不饱,但她还是去捡豆子,洗干净了就是今天的晚饭,在晚饭上,姥姥会表扬她几句,那时应该是她最高兴的时候。她也与其他的孩子一样,喜欢出去玩,而且经常弄得全身脏稀稀的,被姥姥和爷爷教训了许多次。却每次都不听话,还经常出去,弄的爷爷和姥姥无可奈何。却不停地管教她。并且不让她出门。但她总有方法溜出去。有一次,她看见别人院子里的柿子树的枝条伸出墙外,那又红又大的柿子不禁对她是一种诱惑,她变叫了几个同学去帮她望风,再两个同学搭起人梯来,自己站在最上面去摘柿子,刚一摸到柿子,便和正在浇水的男主人的目光相遇了,母亲利马吓地摔下了树,把脸上划破了一块皮,连忙跑了,其他几个同学见母亲跑了也连忙地跑了。回家后,母亲只好说不小心摔的,可怜的母亲啊,摔的鼻青脸肿,又骗了家人,隐瞒了事实的真相,每当我想器这段时,十分佩服母亲当时的胆量。 二. 少年的母亲

母亲上学时是70年,粉碎四人帮是时76年,小学这段打基础且很重要的时期就这么耽误了,虽然母亲是班里的干部,但和其他孩子一样,没学到多少知识。初中时,学校由于社会上反潮流的影响,开门办学,同学们不学习,开始弄纸浆和泥造课桌,每天比着谁干的活多,母亲带领着他们小分队拔草、割麦子,每次都数第一。有时候上课,先要背几段毛主席语录,再大喊一声:“毛主席万岁!才能正式地去上课。下午放学的时候,又要检查毛主席语录的背诵情况。母亲在前面带领同学一起背,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土豆烧熟了,再放牛肉,不许放屁,示看天地翻覆……”每当背到这,母亲都会扑哧一声笑了,下面的同学也就跟着笑,母亲就会被老师骂一顿,然后接着背,哎,真同情母亲,不过这样的生活的确很搞笑,让现在的孩子听了不笑掉大牙才怪。等国家恢复了制度,把高考恢复了,母亲和同学才开始进入正轨开设了有关中考的补习班,专补那时期落下的课,想想,几年的课程要用几个月补过来,效率会怎样?母亲那时连正反比都搞不清,拼音也不懂,其实老师都不太会,怎么迎接中考呢?母亲白天拼,夜里拼,别的同学都放弃了,几乎每天在外面玩,他们叫母亲也出来玩,说再学都不管用了,但母亲从来都不会听他们的,只顾自己埋头苦学。那年,他们全镇只有三个女孩子考上了,且还是重点高中,其中还包括母亲。在学校由于成绩优异,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关心。母亲在班里是班长,管理着班级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是学校团支部的宣传委员,想想,那时的母亲和当年的我有个比啊!母亲每月回家一次,那时才16岁的母亲怎能承受想家的痛苦,和远离家只身一人在外的孤独?但是母亲做到了。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母亲是最坚强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强人。

但她让我十分意外,她毅然 选择了放弃重点高中的教学,而去找工作,因为家里还有弟弟妹妹等着她去赚钱养家。母亲从此就踏上了找工作的道路上。

三. 青年的母亲.母亲找工作越来越难,只好东奔西走,在宜昌的一个煤气厂里找到了工作。便一直干下去了,她每次都赚钱了就寄回家,只给自己留下一小部分,勉强地过着日子,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麻烦、痛苦,从不再向他诉说一句,自己默默地顶住一浪接一浪的厄运。后来弟弟妹妹都找到工作了她才放心了自己的生活也过的可以了,本想再找一个工作,可她的文聘不够,只好就在煤气厂上班。后来找了我爸,之后我就出生了,从此开始做一个真正的母亲。

四. 中年的母亲

不记得是什么人说的,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是否有人统计过其确切性的百分比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所有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个爱自己孩子的母亲。时间过的真快,母亲从开始到现在,已经过三十几个春秋。辛辛苦苦把我拉扯大,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岁月,母亲的白发增多了,我也渐渐的懂事了。她每天都很劳累,她总是说自己老的真快,尽爱忘事,我最讨厌她说这句话,每次都会对她说,什么老不老的,只要心不老,妈就不老!她都会愉快地笑起来。母亲说年龄越大越恋家,而且每次下班回家,一想到家里有丈夫和儿子在等她回家,她就会感到无比的幸福。为了这个家,她操劳了半辈子。到现在都不忘家,经常给爷爷姥姥一些关心和问侯,母亲是一个非常孝敬的人,待我的爷爷奶奶像自己的亲爸亲妈一样。那一段时间爷爷在麻城。妈妈说麻城很冷,怕老人受不了,就把爷爷奶奶接到自己的家住所以那阶段母亲一人照顾我和爷爷,但她从没说过苦。 每天回到家里,母亲就会把一些吃的东西都放到我的房间里让我学习辛苦的时候吃,每每这时,我都会有一种说不出有多么幸福的感觉。这让我感觉到母亲的爱, 母亲为了我和父亲牺牲了很多,她把自己的全部的爱投入到我们身上,自己什么也不舍得自己的衣服穿旧了也不舍得买,而我和爸爸的衣服却每天不知道穿哪件。有时我就想,为什么做母亲的就这么不容易呢?她可以为自己呀!为什么把更多的爱给与别人?这也许就是母性的伟大吧!

现在我最想说一声:母亲,您不老!在儿子眼里您永远不老!

我的故事作文

一个小姑娘,娃娃脸上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炯炯有神的。一对弯月般的眉毛,小小的嘴巴,可爱极了!这就是我。 调皮的我

说起我的故事,那就肯定离不开“调皮”二字。有一次,我看见自己的宠物狗小白的毛有些长了,我想:现在是夏天,狗狗非得被它自己的毛热死,看来得好好修剪修剪。我拿起剪刀,“阴险”地向小白走去。“咔嚓咔嚓”,不一会儿,小白被我剪了个光光。我仔细地打量着小白,发现头上还有一小撮毛,我“咔”的一声,把小白身上仅剩的毛给剪了。表哥刚从卫生间走了出来,看见小白的新发型——光头,滑稽地摔了一跤,嘴里说了一声:“什么,什么鬼东东。”我对表哥的反应很不满意,白眼了他一下,抱起小白,回房间欣赏去了。 善良的我

我虽然调皮,但很善良,一只小猫小狗受伤了 ,我都会哭个没完没了。一天,我放学回到家,就躲在房间里大哭起来。爸爸听见了哭声,连忙跑到我房间安慰我说:“乖宝贝,谁欺负你了,爸爸找他算账去。”我撇撇嘴,擦干眼泪,抽咽了一下,说:“爸爸,我们班的同学把一只刚好路过的蟑螂踩死了,那个同学看也不看就走了。可小蟑螂也是一条小生命呀,怎么能„„呜呜。”说完 ,我又大哭起来,弄得老爸哭笑不得„„ 乐观的我

呵呵,我可乐观了。跟我在一起的朋友都能感受到我简直是个乐天派。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和我交朋友,自然我的朋友也不少。有一次,我的几个好伙伴来我家玩,我准备削苹果给大家吃。可一不留神,锋利的水果刀把我的手削破了一层皮。一个小伙伴看见了,惊叫起来:“呀呀,小琳的手出血了,快拿止血贴止血。要不然失血过多会死亡的。”“喂,没这么严重吧,小姐。只是弄到手而已嘛。”“你呀,就是太乐观了,什么坏事都往好处想,真拿你没办法。”其中一个小伙伴学着大人的口气严肃地对我说。

这就是我,一个调皮、善良、乐观的小女孩。

推荐第10篇:朋友小传

偷偷告诉你我们班有一个雷人小姐,她叫崔悦。是我班的数学课代表,总是对我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叫人有点喜欢她。

崔悦是我们的数学课代表,不管在什么时候,她总是那么公正无私,不畏强权,令人敬佩。

她的辫子不是太长,但总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大大的眼睛像两颗水晶葡萄,樱桃一样的小嘴,两个耳朵响动画片图图的一样。

崔悦有一回,忽然叫了一声:“站住!”,把我吓了个半死。我回过头来问她:“有什么事么?”她问道:“你看,你怎么没写名字,写一百遍。”“唉,管它三七二十一,只要作业做完了,不就行了吗?”我说道。“你写不写,是不是想来分筋错骨手。”她有一些傲慢。但由于我不是她对手只好写了,写的同时还骂她,她的样子叫我永世难忘。底下没有比她厉害的人了。但她总是叫人那么喜欢,所以我喜欢叫她小媳妇。

一次,我和她一起在院子里玩耍,这时,一位高年级的大哥哥一下子碰倒了一个小弟弟。他不但不认错,而且还骂起了那个小弟弟,说他不长眼睛,长大肯定是头猪。崔悦见了很是生气,准备冲上去找那个大哥理论,我一把把她拉住了,说:“别管他,等他走了,我们给那个小弟弟买些糖吃就可以了,现在过去,会挨打的。”“不!我不能这样!”崔悦果断地回答,“他这样欺负人,天理难容!“我忽然一怔,不知不觉地松了手,油然而生一种激动。是呀,当一个强大的人去欺负弱小者时,我们怎能坐视不管,并且不英勇救助呢?正义,难道就不能燃烧在我们的心中?我感动了。我冲上前去,和崔悦一起去找那个大哥哥理论,我们先是给他讲道理,可他不听,但最终在我们的努力下,他终于信服了。

崔悦,她多么可爱呀!她公正无私,不畏强权!她真像一朵带刺的花儿,用自己的锐刺去刺掉它人的缺点,使别人更加快乐。崔悦,这朵带刺的花朵,将会永远,永远地绽放在我的心灵深处。

第11篇:刘少奇小传

刘少奇“*”抗辩毛泽东:无非是下台,不怕!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2014-09-28 10:02:20 核心阅读:1966年8月4日,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小会上,毛主席大发脾气,严厉批评少奇他们害怕群众,少奇同志忍不住当面顶撞:“革命几十年,死都不怕,还怕群众?!”毛主席批评派工作组是镇压群众运动搞专政,少奇同志又当堂抗辩:“怎么能叫专政呢?!派工作组是中央决定的。”而且决心抗到底:“无非是下台,不怕下台!”这是少奇同志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毛主席正面冲突。

刘少奇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一起(资料图)

那天正碰见少奇同志的子女们在房间里商量父亲追悼会的事,王光美对我说:“小孙,我们没有把你当外人,家里的事都不回避你,你有什么不清楚的尽管提出来。”

于是我就说我还没弄明白,少奇同志原本是毛主席的接班人、亲密战友、后来两人怎么出现那么大的矛盾、分歧呢?有人说从1956年党的八大他们就有分歧和权力之争,而毛主席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说的是“联系到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的形‘左’而实右的错误倾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王光美坦诚相告来龙去脉,使我深受教益,时隔近30年,仍然记忆犹新。

少奇同志1922年和毛主席相识,后来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和白区工作,有很长一段时间和毛主席不在一起。但少奇同志的睿智卓识、杰出才干和卓越功绩,赢得了毛主席和全党信任。1943年3月,中共中央调整领导机构,毛主席、少奇同志和任弼时同志三人组成书记处,毛主席第一次正式当选为政治局和书记处主席,少奇同志第一次担任书记处书记、军委副主席,成为毛主席的亲密助手,两位伟人同时成为全党全军的第一和第二把手,从此更加亲密地合作。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党中央分一线、二线,少奇同志主持一线工作。国家这么大、事情那么多,情况非常复杂又都没有经验,少奇同志看问题的角度、深度和工作风格与毛主席不尽相同,难免有些不同看法,而且毛主席经常有些新思考、新想法,少奇同志总觉得有点跟不上。如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有些问题就曾有过不同角度的不同看法和想法,都是属于工作中正常的意见差异,从无权力之争,也没有影响两人感情。少奇同志非常尊重毛主席,紧跟毛主席,忠心耿耿地维护着党的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

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少奇同志作的《政治报告》是按照毛主席讲的《论十大关系》为基准起草的,各项报告和决议都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深入讨论通过的,充分体现了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紧密团结、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八大闭幕不久,毛主席认为决议中有关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还不够完善,对决议中的一句话的提法表示怀疑。这句话是:“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是陈伯达在八大闭幕式前提出,经毛主席同意临时加上的。毛主席此时并没有否定决议中关于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基本论断。后来他还作过这样的表示:“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虽然这句话说得不够完善,但是得到了好处,并未发生毛病。”(毛主席改变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是在1957年反右派运动以后的事)。 第2页 :两位伟人的分歧

党的八大前后,国内外发生了一些重大事件,的确令人深思。首先是波匈事件和苏联领导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影响极大;接着,国内也出现了不少群众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农民闹退社、闹缺粮的严重风潮,甚至出现殴打闹事、要“共产党下台”的事件。这对于刚刚建立新中国7年,一直还沉浸在欢悦、自豪和自信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震撼。

为了巩固新中国和执政地位,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致决定,从政治思想和经济建设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一方面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整党整风,巩固执政地位;另一方面是想通过一系列大的改革,把全国人民的积极性都发动起来,以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于是在1958年,毛主席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大家都是一致赞成和拥护的。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三面红旗”也的确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极大热情,创造出不少令人兴奋的成果。大家都以为找到了高速度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没想到结果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高指标、强迫命令、瞎指挥、大炼钢铁、大办食堂和浮夸风、“共产风”等,造成很大损失。大家也有些不同看法和意见,但大都认为主要是下面执行的问题。1959年庐山会议本来是要纠“左”,却又错误地批判了彭老总,在全国掀起“反右倾”运动,促使“左”的错误更加严重,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三年经济困难,新中国遭受巨大灾难,这才感到问题的极端严重性。在总结三年困难原因、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问题上,两位伟人之间才开始发生真正意义上的意见分歧。

两位伟人的分歧

1962年初,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一般通称七千人大会)在北京召开,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8年以来的成绩和经验教训,共克时艰。少奇同志在大会口头报告中,提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种在当时听起来颇有些刺激性的话,对毛主席来说不会是愉快的。他们对形势的分析判断,有明显的不同意见,可以说,这是两人分歧的开端。

七千人大会之后,少奇同志仍然主持中央工作,又在解决困难的措施上同毛主席产生了分歧,这就是农业生产中的包产到户问题。包产到户是一种统称,实际上包括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农村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以家庭为主要单位的生产责任制。毛主席曾在1961年同意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试验包产到户。少奇同志内心是赞成在农村搞包产到户的,但为慎重起见,没有在公开场合明确表明态度。1962年初,田家英从湖南农村调查回京向少奇同志汇报工作,提出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意见。少奇同志表示赞同,并同意田家英向毛主席汇报。在此期间,陈云、邓小平等也在不同场合表示了赞同包产到户的意见。但出乎少奇同志意料,毛主席不仅没有同意包产到户的主张,而且严厉批评了田家英等人。尽管田家英汇报说是个人意见,但毛主席在同少奇同志谈话时,仍对少奇同志前一阶段在京主持工作表示不满,指责他在包产到户问题上为什么没有顶住。此后,少奇同志收回了自己的意见,并在接见中央下放干部的谈话中,专门讲了巩固集体经济的问题。 第3页 :在运动的具体做法上,毛主席对少奇同志也是不满意的。

毛主席从反修防修战略出发,决定在全国城乡发动一场普遍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少奇同志对此是赞同的,他认为“大跃进”以来党内和社会上确实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投机倒把、贪污盗窃等腐败现象,党内确实存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对这些必须花大力气整顿,必须对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个教育运动应当怎么搞,并不是一开始就有了一套具体的方针、政策和方法。毛主席在探索,少奇同志在探索,党的各级领导也在探索。在探索中,总会有不同的意见发生。随着运动的深入进行,毛主席和少奇同志主要在运动的性质和工作方法上出现了分歧。1964年12月15日至196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会议期间,毛主席多次对少奇同志进行不点名的严厉批评。

首先是在运动的性质问题上,少奇同志的着眼点主要放在整顿基层组织的基层干部上,主要是投机倒把、贪污盗窃等经济领域问题,并且把出现的问题主要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他虽然提出过“追上面的根子”,但仍认为问题主要在下面。因此,他多次提出,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四清”与“四不清”的矛盾、党内外矛盾交叉在一起,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交叉在一起。毛主席显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更多考虑的是党内当权派会不会出修正主义的问题。反复强调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反修防修的严重形势。71岁生日那天,毛主席特意用自己的稿费请许多人吃饭。他在给大家递烟时举例说,现在用几盒香烟就可以把一个党支部书记给贿赂了;如果把女儿嫁给一个干部,那就要什么有什么,他们与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是两个尖锐对立的阶级了。他坚定地认为,党内有产生修正主义的危险,特别是那些“当权”的腐败干部最危险。正是基于这种估计和看法,他决定把农村“四清”(清账目、清仓库、清财物、清工分)和城市“五反”(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合在一起,统称“四清”运动,改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他反复强调,“四清”运动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两条道路的斗争,重点是整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在运动的具体做法上,毛主席对少奇同志也是不满意的。毛主席虽然一开始没有对“桃园经验”表示不同意见,但后来还是不点名地进行了严厉批评,主要是批评工作队搞“人海战术”、“繁琐哲学”、“扎根串联,搞神秘化”。毛主席强调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起来斗争。

这次会议起草和通过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会后,少奇同志主动找毛主席,做了自我批评。此后,他又在自己家里连续举行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参加的党内生活会,听取对自己的批评和帮助,并委托陈伯达把每天生活会的情况向毛主席汇报。尽管少奇同志做了这些努力,但毛主席和少奇同志之间的裂痕并没有消除。毛主席写的那张《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中,就把1964年形“左”实右的错误倾向作为少奇同志的一条罪状。1970年12月,当斯诺问毛主席从什么时候明显感到必须把少奇同志从政治上搞掉时,毛主席也回答说是制定“二十三条”那个时候。

我不禁问:毛主席亲自发动“文化大革命”,是不是就是为了打倒少奇同志?王光美明确表示“不是!”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同“四清”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个人恩怨问题。“二十三条”下发全党后,并没有产生“立竿见影”、“轰轰烈烈”的效果,反倒更加冷冷清清,搞不下去。这是因为“四清”运动的许多提法都改变了,从中央到各地“四清”工作队和广大干部群众都不理解,都不知道“党内走资派”是什么意思、指哪些人,“清政治”、“清思想”该如何搞。大家无所适从,顾虑重重,生怕搞错了犯“反党”错误。农村、工厂发动不起来,连江青直接插手的文艺界也搞不起来,《海瑞罢官》也批不起来。毛主席从来没有感到如此失落,很不甘、很气愤,斥责北京市委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文化部是“才子佳人部”、中宣部是“阎王殿”等,直接怪罪中央一线同志领导不力、右倾保守,甚至是在有意袒护和抵制。

第4页 :围绕工作组问题,少奇同志和毛主席发生了严重矛盾和激烈冲突。

一贯爱窥视和揣摩毛主席心事和想法的林彪、康生和陈伯达一伙早已看在眼里,极力拉拢江青达成交易,林彪帮江青从部队打开文艺界缺口,树江青为全国“文艺旗手”;而康生则敏感地发现北京大学“四清”运动中聂元梓等人对学校党委的不满大有文章可做,制定了“从北大点火,往上搞”的策略,完全避开在一线主持中央工作的少奇同志、周总理和小平同志,派康生老婆曹轶欧到北大直接策动他们造学校和北京市委的反,贴出火药味极浓的大字报,震动了中央高层领导。少奇同志、周总理和小平同志都支持北京新市委,强调“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内外有别”。以康生为首的中央*小组,对少奇同志的表态极为不满,暗地里写信向毛主席告状,并以“绝密”件寄去大字报底稿。1966年6月1日,毛主席批示同意,向全国全世界播发了聂元梓他们的大字报。林彪、江青、康生和陈伯达他们一伙特意抬出“毛主席亲自发动”的名义点火造势,终于以学校为突破口,以学生运动为“好形式”,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等极具煽动力的口号鼓动下,使“文化大革命”哄然而起,轰轰烈烈。少奇同志请示毛主席后,主持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商量对策,并经毛主席同意,决定派工作组控制混乱局面,维护社会稳定。而以康生为首的中央*小组却鼓动造反学生抵制,掀起反工作组浪潮,少奇和小平同志与康生、陈伯达的直接矛盾迅速激化。1966年7月18日晚毛主席回到北京,陈伯达他们“恶人先告状”,少奇同志赶到丰泽园时却吃了“闭门羹”。

围绕工作组问题,少奇同志和毛主席发生了严重矛盾和激烈冲突。1966年8月4日,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小会上,毛主席大发脾气,严厉批评少奇他们害怕群众,少奇同志忍不住当面顶撞:“革命几十年,死都不怕,还怕群众?!”毛主席批评派工作组是镇压群众运动搞专政,少奇同志又当堂抗辩:“怎么能叫专政呢?!派工作组是中央决定的。”而且决心抗到底:“无非是下台,不怕下台!”这是少奇同志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毛主席正面冲突。毛主席也不曾想到少奇同志会当众这么坚决地对抗自己和群众运动,回想起以前的分歧更为生气,第二天就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表明他决心搬掉少奇同志和小平同志这两个“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最大障碍。

至于少奇同志为什么非要在工作组和群众运动问题上“顽抗到底”?王光美说,毛主席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纠正党风反对腐败时,历来都是热衷于大搞群众运动,喜欢轰轰烈烈,而且是“放手发动”。可这是一把“双刃剑”,轰轰烈烈中涌动着无政府主义极左思潮,可以使热情变成狂热冲动,甚至失去理智;如果不能及时加强领导、正确引导,就很容易失控,产生极大的破坏力。“文化大革命”哄然而起,无政府状态相当严重,少奇同志敏锐地感到极左的危险,认为必须派工作组控制局面,抵制极左思潮。只可惜,毛主席始终没有理解少奇同志,最后连他自己也被林彪、康生、江青一伙及其极左运动害得很惨。

关于毛主席与少奇同志的分歧及其恶化的来龙去脉,王光美不赞成在孩子们的回忆文章中写很多。我们很理解,很尊重这个意见。

(摘自《百年潮》)

第12篇:瞿秋白小传

瞿秋白小传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1102张静110701228 瞿秋白,原名瞿双,1988年1月出生于江苏常州,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栋梁之才。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1917年春,瞿秋白随同堂兄纯白北上到北京。原本秋白要报考北京大学,但付不起学膳费,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被考取,于是考入外交部办的“不要学费又要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1919年5月4日,性格内向的瞿秋白参与了五四运动,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8月,瞿秋白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1921年6月22日,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7月6日,是瞿秋白永远难忘的日子,他在安德莱厅见到了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并在会间进行了简短的交谈。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节四周年,瞿秋白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参加工人的纪念集会,又一次见到了列宁,并聆听了他的演讲。1921年秋,东方大学开办中国班,瞿秋白作为当

时莫斯科仅有的翻译,进入该校任翻译和助教。1921年5月由张太雷介绍加入共产党, 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瞿秋白主持中央政治局的近一年期间(1927年7月-1928年5月),发生了南昌暴动,广州暴动,以及秋收暴动。瞿秋白的领导方式与强势作风的陈独秀不同,只发表一般政治主张,对组织和军事完全放权。但11月在上海召开的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展了八七会议以来“左”的情绪,形成左倾盲动错误。12月广州起义的失败使瞿秋白等中央领导人有所觉悟,及时发现纠正了左倾盲动错误,并在1928年

3、4月间的临时常委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在实践中基本结束了全国范围内的左倾盲动错误。1928年5月中旬,瞿秋白抵达莫斯科。6月,瞿秋白在莫斯科郊外的兹维尼果罗德镇主持召开中共六大,“六大”之后,瞿秋白继续留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团长两年时间,实际在国内直接领导中共的是李立三和向忠发。但1927年夏,米夫、王明一伙捏造了“浙江同学会”事件。1929年夏,王明一伙利用联共反右清党运动,掀起中山大学风潮。他们先是举行“十天会议”形成“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在王明的带领下喧嚣、起哄、谩骂,使用一切卑鄙手段攻击中共代表团,将右倾和左倾的帽子一切扣到瞿秋白头上,导致秋白的三弟景白的“失踪”。

1930年春在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支持下,瞿秋白被撤销了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表的职务,携妻子离开苏联回国,此后瞿秋白留在上海养病(肺结核),进行文艺创作和翻译,与茅盾、

鲁迅来往结下深厚友谊,领导左翼运动。1934年1月7日,瞿秋白奉命离开上海,于1934年2月5日,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红军决定长征后,瞿秋白虽然几经要求随军长征,但还是被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口镇小迳村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在被押期间(5月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6月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1924年,瞿秋白的生活中出现了两个女性,一个是在年初和他结为夫妻的王剑虹,不幸的是王剑虹在同年的7月就病故了,还有一个便是他的学生,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杨之华。后者和前夫沈剑龙自由恋爱,她是大家闺秀,又有新女性的热情,拥护妇女解放,渴望志同道合的感情。王剑虹去世后,杨之华对瞿

秋白的崇敬渐渐转变为爱情,和自己丈夫已经从思想上,感情上都分道扬镳了,她鼓起勇气向瞿秋白表白了心迹,瞿决定和她一起回老家与丈夫离婚,在萧山三个青年经过一夜的交谈,达成共识,瞿秋白和杨之华结婚,沈剑龙和瞿秋白结为朋友。

这段惊世骇俗的感情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们试着通过这段并不漫长但是非常浓郁丰富的爱情写出两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的理想与追求。在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他们因觉悟而革命,因革命而相爱,因相爱而勇敢,因勇敢而从容。作为革命者,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作为青年,他们为纯真爱情和美好生活投入了全部热情。10年对于历史和人生都很短暂,但这段10年的感情留给历史和人生的影响却十分长久,对我们的感动也很强烈。

杨之华,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小姐,当地出名的美人,曾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时,她和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相爱成婚。沈剑龙喜欢诗词、音乐,但他和朋友一起到上海后,经不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生活引诱,堕落了。此时,杨之华已生下一女,便是“独伊”,意即只生你一个,可见杨之华心中的怨愤。1922年杨之华只身跑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并于1923年底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

瞿秋白当时是社会学系的系主任,他风度翩翩、知识渊博,在师生中声望很高。杨之华第一次听瞿秋白的课,就对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192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瞿、杨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亲临祝贺。从此,瞿秋白和沈剑龙也成了好友,经常书信来往,写诗唱和。更有意思的是,沈剑龙送给瞿秋白一张六寸照片——沈剑龙剃光了头,身穿袈裟,手棒一束鲜花,照片上写着“鲜花献佛”四个字,意即他不配杨之华,他把她献给瞿秋白。

有一次刻图章,瞿秋白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瞿独伊说:“为了纪念他们的结合,父亲在一枚金别针上亲自刻上‘赠我生命的伴侣’7个字,送给母亲。这一爱情信物,后来伴随母亲度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

曾有人问杨之华,为何瞿秋白牺牲后不再婚,她这样回答:“再没有人比秋白对我更好了。”1955年,经过20年的努力寻找,杨之华终于在福建长汀找到了瞿秋白的骸骨,并运回北京,隆重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了“瞿秋白之墓”的碑铭。杨之华的心得到了安慰。她怀念、铭记着瞿秋白,直到自己生命终了。

瞿秋白一生所创作的作品中,从开始就被人们记得,而且到现在还被人们争论着的,无疑当属那篇《多余的话》了。它曾经被认为是国民党反动派伪造的,以便达到污蔑坚贞的共产党员瞿秋白同志的。首先是,国民党站出来说,瞿秋白的文笔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模仿得了的。后来,周恩来说他见过《多余的话》的手迹,确是出自瞿秋白之手。终于,人们不得不承认,它确是瞿秋白的遗书。现在,它又被人看作是瞿秋白顽强斗争的一生的历史记录,而且把瞿秋白奉为革命英雄。其实,《多余的话》——当然,它并不多余,没有它,我们就根本不能认识真实的瞿秋白——就是瞿秋白“变节的口供”,也不是他“顽强斗争的一生的历史记录”,这只是瞿秋白对他身上存在着的挥之不去而且是愈来愈分明的一种疏离感的自白。因为“可与知者言,难与不知者道”的缘故,所以人们对这篇文章至今还争论不休。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第13篇:赵树理小传

赵树理小传

赵树理,原名赵树礼,1906年9月24日出生于山西省沁水县尉迟村一个贫穷家庭。他的少年时代是在地主的盘剥和压榨下度过的,饱尝生活的辛酸。他从小喜爱民间曲艺、戏剧和民间乐器,深受民间文艺的熏陶。这些,都为他以后的文艺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25年,他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学校初级班学习,开始接受“五四”新文学的影响,试写过一些新诗和小说。1937年,他参加了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5月发表了他的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作品通过一对农村青年的恋爱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封建恶霸势力和反封建思想的胜利,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随后,他又以减租减息和反奸反霸斗争为题材,先后创作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和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以及短篇小说《地板》和特写《孟祥英翻身》等。这些作品在内容上深刻反映了农村阶级斗争的曲折、复杂和尖锐性,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思想性、艺术性。其中《李有才板话》堪称当时解放区文艺的优秀作品。

全国解放后,他除了参加戏剧改革工作以外,还兼任《工人日报》记者,这期间,有陆续发表了短篇小说《小经理》、《福贵》、《邪不压正》、《传家宝》、《田寡妇看瓜》等。1950年,他担任《说说唱唱》主编,同年5月,发表了以婚姻自由和妇女解放为题材的著名小说《登记》。1951年,他回到故乡太行山区深入生活,1955年,发表了著名中篇小说《三里湾》,反映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斗争。

以后又陆续发表了短篇小说《锻炼锻炼》,《实干家潘永福》以及评书、鼓词等。

赵树理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重要作家。在艺术上,他继承和发展了革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被称为“当代语言艺术大师”。

新中国建立后,赵树理参加了历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曲艺协会主席,并曾任《曲艺》主编、《人民文学》编委。1970年9月23日,在“*”中被迫害致死。

第14篇: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黄天辰

我是黄天辰,一个地地道道的重庆土著居民。我出生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爸因为打通宵麻将,没赶上我的诞生。在我的记忆里我爸经常为了打麻将耽误很多重要的事情,结果我还没上小学,他就和我妈离婚了,然后回了东北老家,听说回去不久他就再婚了,后来生了一个儿子,从此退出了我的人生舞台。

我妈属于神经大条型的女人,每天都乐乐呵呵的,虽然有时候我都不知道她在乐什么,毕竟在那个时候单身妈妈也不好做。我妈离婚之后没有再婚,独立抚养我长大。她一直在一家国有工厂上班,收入不多,她一个人的工资要负担家里的日常开销,还有我的学杂费。我妈就想了各种法子开源节流。比如他们单位位置偏僻,周边也没什么小卖部,平时送货的司机大叔都是一些老烟枪,常常想抽烟又没有地方买。我妈敏锐地捕捉了这个商机,就会批发一点香烟带到单位,再以略高的价格零售给这些司机,赚取一点小小的差价。每当我妈手里有一点点余钱,就会带我去吃我喜欢的肯德基。不过,我最爱的还是我妈亲手做的油茶,白白的米羹上撒上一层炸得金黄的馓子,再配上一小撮香菜末,滴上几滴辣椒油,趁热搅拌均匀,用勺子送入口中的,咂,那味道巴适惨了!作为独生女,我从小就是被我妈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即使犯了错,她也舍不得打骂,只是说服教育。但我妈深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总是在生活的细微处告诉我做人最基本的道理。

至于学习吧,我妈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凡事只要尽力就好,平安就好。我妈也送我去学过跳舞啦、画画啦,但我确实没什么天赋,学到最后都不了了之了。一直以来,我都是班上的中等生,成绩不上不下,但从不招惹是非,在老师面前没有什么存在感。

在我小学三年级时班上转来的一个新同学——张汉明,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好瘦好矮,看起来不太好相处,结果班主任居然让他坐在我旁边。等他坐定之后,我主动微笑示好,自我介绍,结果他只是点点头,小声地说:“我叫„„”我没听清,又问他叫什么,他在本子上写了“张汉明”三个字推给我看。我天生好奇心强,不停问他从哪里转来的、现在住哪里、喜欢什么,但是,张汉明同学总是用几个字简短地回答我,真是很打击我的积极性啊!那天放学铃声一响,我一如往常和相熟的同学告别后,就兴冲冲地往家赶,心里琢磨着晚上我妈又给我做什么好吃的。当我刚走到楼下,我发现张汉明在后面不远处慢慢走着,我惊讶地问:“张汉明,你也住这里嘛?”张汉明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走进了对面那栋楼。这也太巧了吧,我们不仅是同桌还是邻居!回到家我忍不住和妈妈讲起这个新同学,妈妈说张汉明的爸爸去世了,他是跟着他妈妈才搬过来,可能还没有熟悉新环境,有点害怕吧。好吧,我决定原谅他的冷淡。张汉明转到我们班一个多月,还是没有什么朋友,我虽然厚着脸皮和他说话,他还是显得特别冷淡,只是回答我的话从词变成了句子,这还是让我颇为欣慰。有一天我值日,回家晚了些,路过回家的小巷子,看见班里几个喜欢欺负人的男孩子们正围着一个人。我走近一看,被围住的是张汉明。他的脸上已经挂彩了,衣服被撕破了,书包也被扔在一边。其中一个男孩子突然登上阶梯,正在拉裤子拉链。想到他们以前的各种事迹,我就知道他们想干什么,以多欺少本来就不对,他们居然还要做更过分的事!我倒是想冲上去帮忙,可我一个人也打不过他们几个啊,我灵机一动,躲在角落,喊了一声:“蒋老师好!”蒋老师是我们的教导主任,也是这帮淘气鬼的克星。果然,几个男生以为蒋老师来了,抓起书包就跑。看他们走远了,我从角落里走出来,急忙扶起张汉明,问他:“你没事吧?”张汉明一边点头一边站起来,我帮他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捡起地上的书包递给他,他第一次看着我的眼睛清楚地说:“谢谢!”从这次开始,我们总是有默契地一起回家,渐渐地我们熟悉起来,慢慢地我们开始像朋友一样打闹,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一直是同班同学,一起上学放学,互相抄假期作业,分享收藏的卡带。高中毕业,我们也为了各自的妈妈选择了留在重庆求学。虽然我们的大学是不同的学校,但距离不远,还共享同一条“堕落街”,我们两个“好吃狗”经常相约从街头吃到街尾。

大学毕业之后,我们又按部就班地参加工作。大学专业是我妈给我挑的——会计,开始的两份工作都和专业相关,但我都觉得太枯燥了,没干多久都辞职了,直到遇到秦姐。秦姐有一家唱片店,专门卖黑胶,这在重庆是少有的。我从初中开始喜欢听粤语歌,有一次见识过黑胶唱片,从此对黑胶恋恋不忘,我最开始来应聘就问我秦姐

第15篇:人物小传

《红高粱》之九儿人物小传

九儿,出身贫寒,但长得清颖脱俗。九儿父亲因为小利将她卖到了患有麻风病的的酒厂主李大头家。九儿虽然万般不情愿,但因为受到亲情、封建礼教的束缚,九儿不得不听从父亲的安排,被迎亲的酒厂工人从家里抬到十八里铺,这一路,酒厂工人看似调侃、戏谑的语言,一字一句地刺痛九儿的内心。九儿撕心裂肺的哭声与抬轿工欢快的唢呐声产生强烈的对比,反衬出了九儿内心的不甘、苦闷与压抑。在九儿心里,爱情肯定不是这样的。九儿是坚贞的,面对酒厂老板李大头,九儿充满了抵触,她在李大头家用剪刀保护着自己的贞洁,不愿自己的身体被玷污。在回门的那一天,九儿的父亲反复在强调李大头家的好,说人家送的大黑骡子多么值钱。九儿被父亲的话刺激,认为自己还不如一头骡子重要。她生气地将桌子掀翻,大喊着对父亲说:“你跟你的骡子过去吧,我再也不回来了”。然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九儿不仅是掀翻了桌子,也掀翻了封建的教条,体现出九儿性格中的叛逆。九儿内心向往自由,不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她具有特立独行的性格,面对爱情,九儿热烈而执着。对于喜欢的人,九儿愿意献出自己,在高粱地里九儿和轿夫(我爷爷)的感情得到了升华。而这样的感情从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初见端倪。九儿在轿子上第一次看见轿夫强壮的身体以及矫健的步伐时,眼里充满深情;九儿在高粱地被歹徒劫持时,不断地回望轿夫,眼神里透露出了一股挑逗的味道;九儿获救后,轿夫将九儿的脚放进轿子里,九儿的脸瞬间红了,洋溢着一种暧昧的气息;在九儿到达酒厂时,虽然带着盖头,但还是忍不住回头望向轿夫,似乎充满了期待。最终,九儿也不顾闲言碎语,与轿夫一起生活并且生子,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再一次给了封建礼教一记响亮的耳光。九儿心胸开阔,具有作为一个酒厂掌柜的诚恳与大气。面对酒厂工人的集体离开时,她不仅不埋怨,还极力挽留。九儿与酒厂工人将厂子重新翻新,并用高粱酒消毒除去晦气。九儿通过自己的勤劳智慧,带领一帮酒厂工人重整家业,使得酒厂的生意越发兴旺,撑起了一片天地。而生活似乎永远不会顺风顺水,在一切都看似美好的日子里,日寇占领村庄,酒厂之前的老管家罗汉叔被日本人活剥。面对这一切,九儿并不是坐以待毙。作为一个勇敢、坚强的女人,她号召大家一起为罗汉叔报仇,保卫自己的村庄。最终,她还是抵不过敌人的枪炮,倒在了血泊之中。但是,即使她倒下了,但是眼神依然坚定。作为一个饱受封建束缚的女人,九儿竟也活的自由、活的豪爽、活得勇敢,令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第16篇:人物小传

腾冲,云南的一个边陲小镇,早在清代,此地为“流放之所”。而正所谓“祸福,相依”,被流放的汉人在附属国缅甸找到,了一种特殊的石头,此后,便世世代代以,此为生。这种特殊的石头就是翡翠,在此,之前,软玉是最“尊贵”的,而硬玉翡翠的,出现,完全取代了软玉的地位,成为“玉石,之王”。也正是这个历史上的原因,华人几,乎占据了缅甸所有的翡翠矿场开采权。,紧接缅甸的云南边镇腾冲、瑞丽、畹,町的老百姓也因翡翠而富足。整个云南省,经营翡翠原石的商家就有600多家,且多数,都集中在腾冲和瑞丽、畹町三个小镇。,在瑞丽小镇,有一个杨家村,这里的,人们同一祖先,也经营着祖先留下的唯一,资源——翡翠。,翡翠在近30年的繁荣带动了一大批翡,翠专家的涌现,而在腾冲和瑞丽,随处一,问,就有可能是经营了几十年翡翠的“老行,头”。这些“专家”与那些国内名气十足的,专家不同的是,他们所聊所讲的都出自家,族几辈以来的“营生经验”。他们非常的内,敛,并不愿与记者多聊。或许出于祖上的,聆训,或许出于朴实的腼腆,也或许出于不,愿露富的安全本能。, 几经周折,1995,5,8张凯从生下来就,含着翡翠长大的他,成长在翡翠的“耳濡,目染”当中。“鉴翠经验”。,小时候的张凯,最爱干的事儿就是,把院子里的石头拿来切,一切到好的料就会,兴奋个没完,向爸爸炫耀老半天。自小的生,活环境让张凯练就了自己独特的鉴赏翡,翠的道道。目我们家那个村大部分人都姓张,且多数人都世世代代以翡翠为生,目前瑞丽很多的翡翠珠宝商都是我们同一个村出来的。我家早在清朝时期就开始经营马帮,就相当于现在的物流公司,而主要的生意都是运输往返于缅甸—云南的翡翠毛料(未切开的翡翠原料石),到1993年,全国最大的翡翠贸易口岸腾冲被关闭之后,瑞丽就成为了缅甸翡翠流入中国的唯一一个陆路贸易中心,60%的翡翠毛料都从瑞丽进口到中国,是全球翡翠的四大集散地之一。从那时起,我爸爸那一辈开始就直接从,事翡翠毛料的倒卖生意,把毛料从缅甸进,货,转手卖给加工商。而那时也正逢缅甸,政府政局不稳,山兵出没频繁,毛料经常,被抢,从事翡翠毛料的买卖生意风险越来,越大,而我们家族从1997年开始转做翡翠,的加工销售生意。,我们这有句行内话叫做“神,仙难断寸玉”,翡翠毛料的品色是很难辨,别的,可以说现在没有一个专家能肯定地,辨别翡翠毛料里面是上料还是废料。所以,行内都把买毛料叫做“赌石”。,其实,张凯从小就玩这个了。经常随着,大人去“姐告玉城”挑选毛料。“姐告玉,城”里来卖翡翠毛料的都是缅甸华人,他们,通常也有很多是自家开矿并运石头来卖,,所以,在这里是淘到好料最直接的渠道。,赌石通常要从四点来分辨,产口,就是出自缅甸哪个矿口。不同的产口,货色特点不同,如有的产口的翡翠种水太,嫩,不好,有的产口的翡翠种水老,翡翠的,价值就高出很多。,其次,还要看翡翠毛料外是否有“蟒,带”和“松花”。若有像蟒蛇皮一样的图案,或像松花一样的图形或同时都有的话,就,是很好的料。,另外,行内有言“绿随黑走”。若翡翠,毛料外有黑色部分,其下就很有可能是绿,翡翠(翠绿是翡翠的上上品)。另外,用高亮,度的手电筒照射石头,看其透光性如何,,越透光说明其“水”越高,翡翠品质越高。由于从小就接触到赌石张凯的赌石技术也是与生俱来的,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母不能再带着着他四处奔波所以就把他放在叔叔家,叔叔对其特别溺爱,每次赌石赌赢了都会给他包一个大大的红包,所以生活一直很富裕的他渐渐地沾染上了执挎子弟的不良习惯,一直接触到大量的金钱,从小自己家就是一个不缺金钱的人家,转眼间上了大学,从小不缺钱的张凯,父母因赌石失败,顷刻间没有了那富裕的生活,上了大学在自己正是迷茫之际,在这迷茫的时刻,自己的世界突然闯入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带着张凯一步一步走向堕落。 女孩;赵月,从小也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但是由于幼儿时自己父母的离世,迫使她过早的接触社会,在社会不良因素下找染上了毒品,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第17篇:名人小传

学学写小传

泰戈尔小传

泰戈尔(1861~1941)Tagore,Rabindranath,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很有影响的人物。1861年5月7日生于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于同地。

泰戈尔的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婆罗门种姓。祖父德瓦尔格纳特·泰戈尔和父亲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都是社会活动家,支持社会改革。泰戈尔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没有完成正规学习。他的知识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师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为多。他从13岁开始诗歌创作,14岁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

1878年,他遵父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事文学创作。

1884年,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田产。1901年,在孟加拉博尔普尔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创办学校,这所学校于1921年发展成为交流亚洲文化的国际大学。1905年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对孟加拉分割的决定,形成轰轰烈烈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去加尔各答投身运动,义愤填膺,写出大量爱国诗篇。但不久同运动其他领袖发生意见分歧,他不赞成群众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直接行动”,而主张多做“建设性”工作,如到农村去发展工业、消灭贫困愚昧等。他

1 于1907年退出运动回圣地尼克坦,过隐居生活,埋头创作。

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闻名世界文坛。加尔各答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先后10余次远涉重洋,访问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传播和平友谊,从事文化交流。

1919年,发生阿姆利则惨案,英国军队开枪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尔声明放弃爵士称号,以示抗议。1930年,他访问苏联,写有《俄国书简》。他谴责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反对法西斯头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写文章斥责希特勒的不义行径。他始终关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运,支持人类的正义事业。

2

李白小传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作为屈原以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3

郭沫若小传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浪漫主义作家。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一个地主兼营商业者的家庭。他学名开贞,号尚武。1919年首次发表新诗时,他各取家乡沫水和若水的第一字合为“沫若”,用它作自己的笔名。

郭沫若对于文学发生兴趣,甚至开始语体诗的尝试,是1919年9月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作。如他所说,“在一九一九与二O年之交,我的诗兴被煽发到狂潮的地步”。1921年8月出版的《女神》,收集的主要是这个时期的诗作。1922年5月,《创造》季刊在上海创刊。

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失去行动自由,于1928年2月,化名乘船离沪去日本,开始十年流亡生活。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他积极支持中国留日学生的进步文艺活动。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先秦天道观之进展》《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金文丛考》《古代铭刻汇考四种》等多种专著。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离日潜回祖国。1940年10月成立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郭沫若担任主任。他完成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重要史学论著。从1941年底到1943年4月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他相继完成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原名《筑》)《孔雀胆》《南冠草》六个多幕历史剧。这些取材历史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他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表现了借古讽今的鲜明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以主要精力从事政务工作和

4 社会活动,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仍然写不少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出版了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长春集》《东风集》《骆驼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史学著作《奴隶时代》等。

郭沫若还写了相当数量的小说。从1919年的《牧羊哀话》到1947年的《地下笑声》,共有近四十个中、短篇。大多数作品具有「自叙传」特点,人物有着作者某些经历的影子。更多的是借人物抒发自己的情感,使作品具有浓郁抒情性。《漂流三部曲》和《行路难》是作者走到“人生的歧路”之际的作品,主观色彩鲜明。主人公耿介率直,坦露性格中包括弱点在内的一切方面。他愤世嫉俗,但固守高洁,坚持奋进的特点,使作品虽充满感伤情调,却也能给读者积极的思想影响。

郭沫若前期的小说中也有描写历史题材的作品,它们同样具有将作者的主观化入历史人物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司马迁发愤》《贾长沙痛哭》中,作者感同身受地但又历史地具体描写了古代志士仁人的心态,穿托了作者的情思。

郭沫若既是杰出的文学家,又是卓越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同时还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才华横溢,各种体裁,几乎无所不能,创作甚丰,特别是他的诗歌和历史剧,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

鲁迅自传

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Sen-dai)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

6 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初做小说是一九一八年,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的劝告,做来登在《新青年》上的。这时才用“鲁迅”的笔名,也常用别的名字做一点短论。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四本短评。别的,除翻译不计外,印成的又有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编定的《唐宋传奇集》。

一一九三年五月十六日

7

小传怎么写?

小传,即人物小传,是传记文的一种,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它只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写小传也要遵循传记的特点,要实事求是,不允许虚构和夸张。

写前,必须详细的占有材料,如书面材料,调查的第一手资料等。写时,要严格选材,根据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如写牛顿一类科学家,应重点选择他们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上作贡献的材料。如写自己同班同学的,应选择他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思想认识方面的材料。

动笔时,还要恰当的组织材料,一般以时间为线索,用顺叙手法写。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有时也可以适当的插入议论。

写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小传因篇幅所限,一般不能详尽的写出人物的一生,但也要大致介绍他(她)的生平经历,比较全面的展示他(她)的主要思想性格特征,透视人物的精神世界。因此,在写作之前要做充分的调查了解,尽可能全面的搜集有关的资料。

2、要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主要的思想性格特征,不能像履历表式的简单罗列。可以适当穿插一点抒情和议论。

3、人物小传基本上采用客观叙述的方式,切忌作者主观色彩过强的大段评论。但同时,在记述过程中又不可避免的要显示出作者对人物思想品格、是非功过的态度和评价,因此,要努力保持全面、客观、公正的态度。

4、小传的字数限制:小传的字数控制在100-500字内。

8

第18篇:人物小传

一,前史。

1,家庭情况:家庭富裕 。妈妈是医院的护士长,后升职为行政领导,严谨认真,雷厉风行;爸爸是xx\'s公司的部长,幽默风趣,开朗温和。还有有一个很爱她的外公,外公是退休了的首尔大学教授,他也是在李美妍童年和少年时期给她关爱最多的人。

2,性格(童年~少年):童年时期的李美妍受到严厉的母亲的管束看起来较为温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讨厌母亲的强势和父亲的软弱。她叛逆,强势和超出年龄的自立。

3,家庭关系: 李美妍有着 严厉的母亲和相对软弱的父亲,以及父母那不尽如人意的关系。李美妍的母亲有着过于强势的性格,她做事很认真很仔细要求太高了。她对自己的老公从来就是命令,从来就没有和家人好好说过话,尤其对李美妍,从来就是独断专行。所以,在她的印象里父母基本无法交流。

对于自己的父亲,一方面父亲性格温和,不会像母亲一样给自己带来很大压力,另一方面,她自己又受到母亲的影响,也觉得父亲懦弱、没主见。

父母之间的不和睦、自己和父母关系僵化,是最重要的因素了。在早期她从在家庭中得到所有的爱和关怀都来自于外公。

4,成长过程中的转折点:最大的人生转折便是她17岁那年外公的去世,那时候她觉得支撑她的整个世界都在一瞬间灰飞湮灭,于是觉得一无所有的她离开了家。 二,发展。

1,外貌:长得漂亮,强势。

2,性格:不受拘束。

3,经历:离家后遇见了李孝利和XXX然后三个人便形成了一种自然的默契,通过去威胁通缉犯而获得生活来源。三人在那种生活状态下都很开心。但是在一次劫掠的过程中,李美妍失手枪杀了一个人,于是三个人便知陷入麻烦之中。最后三人在一次出行的过程中在路口遇到了警察。逃走已经不可能,三人选择开向警察。

4,关系:与后来遇见的李孝利和XXX三人是相同依恋的关系。

5,内心冲突:渴望自由和逃离。

6,终极追求:不受约束。

第19篇: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

女儿,19岁 身高165身材姣好,生于一个富裕家庭但是在剧中因爸爸有小三离婚,现和妈妈生活。颜职虽然出众但并不是网红脸。因为爸爸妈妈经常忙于工作疏忽家庭的原因,对家里人不冷不热。向外交友才是她的乐趣所在。原先朋友众多但是没有一个关系能够称得上特别亲密,原先有一男友,后因怀孕将其抛弃。

原本是一个富家女,因为父母的宠爱加上家人忙于工作疏于管教。使她养成了花钱如流水的坏习惯。加之缺少与家里人的沟通,使她对家里人的人和事也漠不关心、不闻不问。 女儿同时也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平日中参加聚会,逛街样样参加,经常一嗨就到深夜。而且女儿虽然对家里人漠不关心,但是她却对自己帅气的富家子弟男友一片忠心,当女儿见识到男友看到她怀孕后打钱就想甩了她,这件事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动摇。

对家庭漠不关心的她来说,自己的狐朋狗友就是他目前全部的精神寄托,然而男朋友的离去和因为金钱紧缺而疏远她的朋友们让她认识到自己所依靠寄托的,只是以金钱为代价换来的逢场作戏而已。

失去了全部依靠的女儿依旧没有回到家中,而是以酗酒度日。一切以物质作为精神寄托的女儿丝毫没有想到自己还有一个家,虽然爸爸已经离去,但是还有一个爱自己的妈妈。在一次酗酒归家的路上无意中看到在便利店打工补贴家用的母亲后,幡然醒悟。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精神寄托。认识到了自己的不成熟。

妈妈,40岁出头的女性。原有一丈夫后因丈夫出轨而离婚。曾就职于丈夫公司。虽然脸上有些许皱纹然而依旧掩盖不了妈妈当年是个美女的事实。性格要强,也是与上司爸爸认识并相爱和离婚的原因之一。经常忙于工作疏忽家庭。

妈妈是原先爸爸公司里的一位职员,因为工作能力强逐渐被爸爸发现相识相爱。个性十分要强。在发现爸爸有了小三之后必然的引发了家庭争吵。好强的妈妈当然没有妥协。没过多久爸爸妈妈就离了婚。并且以强烈的要求带走了自己的骨肉女儿。碍于面子爸爸的单位自然是呆不下去了。然而为了任性的女儿的日常开销,妈妈除了日常的工作自然不能承受不了这种巨大的花费,于是妈妈便默默地在外面打工补贴家用。这发生的一切都没有和女儿讲过一个字。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在一次在便利店打工的时候,被处在人生迷茫时期的女儿误打误撞的看见。出乎妈妈意料的是女儿看到自己的这样场面获得了醒悟。回归了这个家庭。

爸爸,将近50岁的中年男性,长相十分干练,给人一种精神的感觉。已婚,后因被老婆发现有小三而离婚。是一位事业有成的老板。经常忙于工作疏忽家庭关系

爸爸因为妈妈平日太过强硬的性格平日在家中自觉过的没有尊严,遂包小三。不料被妈妈察觉,在一次次妈妈的质询中导致家庭矛盾不断升级。最后依着妈妈的意愿索性离婚,是整个故事的起因。

闺蜜, 20岁,典型网红脸。经常混迹各大聚会party,也是一位富家子女,家境比女儿更加殷实。是女儿和她男朋友相识的中间人。虽说和女儿是闺蜜但是说到底也只是有相同爱好的同好而已,本身并没有多大关心过女儿。

闺蜜是女儿大学聚会时认识的好友,因为相互的生活方式和喜好都基本相同,于是她们一拍即合。经常出入一些聚会party之中。然而在私下的生活之中,除了讨论名牌产品相互炫耀之外并没有太多交集点。在发现女儿的经济问题后,以男朋友分手为契机,加上女儿逐渐跟不上她们之间的话题讨论后,便开始有意无意的开始疏远和冷落女儿,最终彻底的和女儿断绝了联系。 男朋友,20多岁,年纪比女儿要大。是一位帅气的小伙,但是生性风流。同为富家子弟,和闺蜜是好友,并通过闺蜜结实女儿。对女儿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是玩玩的态度。剧中并未出现。

男朋友是女儿通过闺蜜组织的一次聚会活动中认识的,是一位相当有要求的轻浮富家子弟,和女儿好上的原因是因为首先两家的地位门当户对而且在聚会上能有面子。本身就抱着一种玩玩的心态。在女儿家发生离婚**之后男朋友就又了分手的意向。在女儿怀孕的时候彻底翻牌。抛弃了这个对他忠心耿耿的女儿,是女儿发生转变的直接导火索。

第20篇:人物小传

人物小传

4班

杜轶倩

“亲人”这一构思中提取父亲这一角色,进行人物小传。

甲人物 男 50岁 身份:父亲 电梯厂工人 性格:隐忍,吃苦耐劳

父亲是一个手指很粗糙的人,手上总是有洗不掉的黑色机油。可能是多年检修电梯的缘故,他的眼睛也有些浑浊了,可能是一遍遍的检修让父亲的性格中,很少有暴躁或者不耐烦,更多的,父亲身上有着女儿感受得到的慈爱与耐心。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俊朗挺拔的父亲腰背佝偻了,头发花白了。女儿认为可能是妈妈去世之后吧,她也说不清。

女儿记得,父亲唯一一次在自己面前发火的样子。那是班里同学诬陷女儿拿了自己的白布鞋。因为女儿前一天一直在向大家借运动会时要穿的多余的白布鞋,却因为大家都要穿而没借到。父亲手里是没有闲钱的,只能从自己的酒钱里扣,酒是父亲生活中唯一的调剂了啊。最后父亲给女儿买的一双合脚的新白布鞋,还特意塞了一副自己改好的旧鞋垫。结果女儿见到的是,两个月父亲都是只能摸摸酒瓶、闻闻酒香„„女儿的老师见到父亲时连问好都没有,就直接劈头盖脸的说偷鞋事小,可是这种小偷小摸的观念事大,没给女儿和父亲一句解释的话。女儿绞着衣角不出声的哭。父亲最后忍受不了了,他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接着平静而不容拒绝的对老师说:“鞋不是我家妞妞偷的,是我昨下午给她买的。在荷花池,花了5元7角,里面的鞋垫是带着红色小花的,那是从她穿小的衣服上做出来的。我们不怪丢东西的同学着急,但是老师,请您下次给我们妞妞说话的机会,我还要带着孩子回去洗脸,就走了。老师您也辛苦了。”话毕,父亲不顾老师羞红的脸,牵着女儿的小手,大步走了。女儿这辈子只见过父亲这一次大声说话,甚至话语中有些咄咄逼人。平常的父亲是谦和的,虽然不爱笑可是眼里总是有柔软的,不像这次,眼里是怒火,嘴里的话却像冰。

女儿是知道李姨喜欢父亲的。可能也也不是喜欢,或者是看他们爷俩可怜,或者是她自己一个人也寡着。但是父亲总是避着她,她做的好吃的,父亲总是洗干净让女儿送回去,有的时候里面也夹着一点钱,因为李阿姨总是帮他们爷俩缝缝补补,还每个月初给女儿买件新内衣。都是电梯厂的工人,说实话李阿姨生活也不宽裕。父亲也会帮李姨买米和面,送回她家之后,连门都不进,转身就走。女儿小时候觉得李姨也挺好看,做的豆沙包也好吃,就一直以为爸爸是真的不喜欢她。知道女儿大学毕业了,找了个好工作,遇到的好老公,父亲才和李姨住在一起了,女儿当时觉得真潮,父亲还弄黄昏恋呢,但是老公告诉她,这是因为父亲怕小时候的女儿想多了,而且后妈„„总没有亲妈亲。父亲怕那时候和人家在一起了,人家能不要小孩吗?到时候女儿总是要受委屈的。

这就是一个父亲,女儿的父亲,独一无二的父亲,全天下又有无数的父亲,孩子的父亲,作为男人的父亲。单纯的,父亲。

母亲小传初中
《母亲小传初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