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教育漫话(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12 06:04:33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杨金玲

这一次寒假里,我读了洛克的《教育漫话》,不禁为其精辟的理论、深入浅出的文字所折服。在《教育漫话》问世300多年来,一直被誉为近现代英美文化的瑰宝,对近现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今天拜读大师的金玉之言,可谓茅塞顿开。书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但他所讲的东西却非常深刻,极有启发意义。以下几点是我在阅读时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回想我快乐自由的童年,对比我的学生们正在经历的童年,在庆幸自身的同时也对现在的孩子产生深深的同情。城市的孩子在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也丢失了童年最宝贵的自由。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

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师意识到的,作者指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应尽早培养。因为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果不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难看到他的转化与进步的。

洛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和大人常用的培养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说理、鞭笞、榜样、责骂、强迫等。其中有两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

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初为人师时,我也曾多次因为学生不听话气得对他们大声呵斥,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他们会认为你的恼怒是对他们犯错的一种报复,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们,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那么今后当老师想发火时,最好想想: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认同呢?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

写了体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写到智育。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快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

2、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有些喜爱读书、写字、画画的人,在某些时候对于书、字、画也会感到无味,如果那时他再勉强自己去弄,结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惫,甚至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原有的兴趣。

3、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他们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应当所追求的事物。

《教育漫话》给了我莫大的启示:教育过程中要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我相信他们终会因尊重而成人,会因为教师的宽容有度和耐心呵护,在感知后感动,在感动后明理,从而培植起不断进取的动力。我们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话,实践—总结—再实践。从而达到理想的要求。

推荐第2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新的观念,新的起点

-----《教育漫话》读后感

寒假中读了洛克的《教育漫话》后,深深的震撼我的内心,改变了我的教育思想,给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要培养身体健康的学生。

洛克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纵观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提倡素质教育很多年了,老师们也都明白要注重学生的体质锻炼,但是家长们呢?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2代人,6个大人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共同照顾一个宝贝孩子,生怕含在嘴里化了,捧在手中摔了。夏天太热,放在家里开着空调不出门,冬天太冷,放在家里也不让出门,不冷不热的时候,出来活动怕孩子累着,一个劲的在身后喊“慢点,别摔着!”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们,一有点天气变化,风吹草动,就开始感冒发烧,医院的儿科病房,常常是走廊中都堆满了打吊针的孩子,孩子的身体素质堪忧呀!我们的教育不但要教育学生学会知识,也要多引导学生外出参与体育锻炼,在教学中渗透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带头和孩子们跑步,参与快乐大课间的活动,将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并教育家长和我一起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一起活动起来。“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

二、要培养品德高尚的学生

洛克认为“在一个人或者绅士的各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都得不到幸

福。”的确如此,我们的教育不单单是教授知识的,在知识的背后蕴藏着做人的道理,学历的高低不是单单靠知识在衡量的,在我们的身边高学历却做出低道德的事情不少,马加爵案中给我们的启示至今回想在耳边。在我今后的课堂中要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时刻感谢身边的帮助你的人,比如今天你有一道题目不会,另一个同学教给你了,你就要感激别人呀,以后也要帮助别人。教育学生学会礼貌,礼仪,一个有礼貌,有礼仪的人,才会有高尚的人格,这样的人就算是学习不是特别的出类拔萃,但是也可以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做出对于周围的人有利的事情。向雷锋同志一样,对我们周围的人有所帮助,默默的贡献。

总之,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一本包含哲理,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缺点外,其他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很多具体的教育工作的见解,时至今日,还是令人发人深省的。

推荐第3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这学期我读了洛克的《教育漫话》,不禁为其精辟的理论、深入浅出的文字所折服。在《教育漫话》问世300多年来,一直被誉为近现代英美文化的瑰宝,对近现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今天拜读大师的金玉之言,可谓茅塞顿开。书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但他所讲的东西却非常深刻,极有启发意义。以下几点是我在阅读时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回想我快乐自由的童年,对比我的学生们正在经历的童年,在庆幸自身的同时也对现在的孩子产生深深的同情。城市的孩子在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也丢失了童年最宝贵的自由。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

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师意识到的,作者指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应尽早培养。因为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果不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从

根本上改变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难看到他的转化与进步的。

洛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和大人常用的培养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说理、鞭笞、榜样、责骂、强迫等。其中有两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

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初为人师时,我也曾多次因为学生不听话气得对他们大声呵斥,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他们会认为你的恼怒是对他们犯错的一种报复,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们,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那么今后当老师想发火时,最好想想: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认同呢?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

写了体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写到智育。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快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

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

2、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有些喜爱读书、写字、画画的人,在某些时候对于书、字、画也会感到无味,如果那时他再勉强自己去弄,结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惫,甚至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原有的兴趣。

3、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他们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应当所追求的事物。

《教育漫话》给了我莫大的启示:教育过程中要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我相信他们终会因尊重而成人,会因为教师的宽容有度和耐心呵护,在感知后感动,在感动后明理,从而培植起不断进取的动力。我们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话,实践—总结—再实践。从而达到理想的要求。

无论将来如何,一个人童年起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生幸福的基础。一个儿童要遵守几条简单的规则: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人是自然之子,古人在运动中捕猎生存,往往健康强壮,饮食上多食植物,遗传下来就习惯素食,虽然古人的寿命比不过现代人,可他们到死是无疾而终。现代人虽是寿命较长,但很多人最后的几十年疾病缠身。羸弱的身体多是娇气的生活方式造成。幸福的人生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否则哪来健康的精神。我们的教育审时度势,实行体育锻炼大课间,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我感觉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

对于学生的羞耻心和名誉,洛克说:儿童的错误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

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应受表扬的时候,则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我觉得,小学生脸面很重要,很多时候的当众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现在教的是三年级的孩子,明显感到比一二年级的孩子爱要面子。想起前面有的学生私下嘀咕:老师就爱板起脸来训斥人。我应该变换一下教育方式了,于是就在昨天,在班内宣布这天是“无批评日”,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响应。我提出了条件:我要大力表扬有良好行为的同学,对犯错的同学会凝视10秒钟,希望每个同学注意老师的眼神。这个方法真管用,以前不太与老师进行目光交流的孩子能不时地盯着老师了。这一天,有那么几次,我要忍不住批评学生时,会提醒全体同学:“现在犯错误的学生赶紧改正,要不我可忍不住了。”这样的“无批评日”,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学生的羞耻心,促进了学生情感的发展与精神的成长。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谈到的很多观点,朴素而实用,就像一轮皎洁的月亮,把柔和的光芒撒向自己的心底,使自己变得胸有成竹起来,知识是力量,智慧更是力量。

推荐第4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是在1693年出版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英国最重要的一本教育哲学著作。在西方教育史上,《教育漫话》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洛克认为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他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在《教育漫话》一书的开头,洛克先开章明义地提出身体健康问题:“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这是对于幸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绘。”在对待身体健康方面,洛克坚持不能对孩子娇生惯养,“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它们是什么都受得了的”;孩子应该学会游泳,“多过露天生活,冬天也少烤火”;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因为睡眠对于增进儿童健康和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让他们有充足的睡眠,做到早起早睡。而在卧床选择方面应该为儿童选择坚硬的卧床,以锻炼其身体,如果让儿童睡在羽绒被褥里,必会消融其体魄,这是“虚弱的原因,短命的先兆”;至于饮食则应清淡,少食油腻、肉类食物,儿童最好的食物是牛奶、粥、面包、蔬菜和水果;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习惯一直是被强调的很多的方面,无论是习惯寒冷还是定时的大便,都会有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避免便秘的威胁而不是相反。

虽然这些看似苦刑似的规矩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确是完全正确的。从呼吸新鲜空气到减少用药最好别用,无论是对于着衣与生活的建议,还是纤维食物和定期大便对于预防便秘的作用,洛克的提议都是当代健康教育所认同的做法,在这方面他具有着先知般的预见能力,这一部分内容仍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绅士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真正的绅士要善于获得自己的幸福,而又不妨碍其他绅士获得幸福;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洛克所说的“理智”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理智,克制欲望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得个人名利。

他反对溺爱,认为被溺爱的孩子必然任性、贪心。在道德教育方面,他重视说理,但认为主要方法还是通过实践,养成习惯。他重视环境与榜样的作用,主张奖励与惩罚要运用得当。洛克认为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他要求绅士的言语、动作都要符合其等级与地位,对人谦恭有礼,举止得体。他认为这是“处世的真诀”,可以使自己获得他人的尊重与好感,从而获得一切。为了养成良好的德行与礼仪,他主张要多交朋友,多与上流社会的人相处,防止从“下贱的仆人”那里受到“邪恶”的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智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不应局限于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他主张在读、写、算之外,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法律、几何、簿记、法语等等,也要学点工业、农业、园艺的知识和技艺,以利于管理企业,并从这些有益的体力活动中得到消遣,从而使生活更加丰富。在教学方法

上,他反对死记硬背,重视培养智力,多作实地观察,诱发学习兴趣。

洛克认为英国当时的一般学校成分复杂,学生教养恶劣,不利于绅士的培养。他主张严格、慎重地挑选德行、能力好,并且娴于礼仪,精通人情世故的导师,从幼年起就对未来的绅士进行家庭教育。

洛克的教育思想是把学生当做“人”来培育。而今,我们的教育呢?我国一直是“德、智、体”这样排列。在去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出台文件,再次强调“德育”的首要位置,那也是形势使然:追求分数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但不管你同意否,社会家长是“智、德、体”的顺序。高考这根指挥棒,挥得学生变成了“考机”,挥得教师早起晚归筋疲力尽,挥得招生大战硝烟四起„„

再者就是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实在令人担忧。前段时间,报纸上曾作报道,今年体检,学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标一年不如一年,一个个数据触目惊心,小学女生的跳高纪录,二十四年没破!!这一切都怪谁呢?现在的学生家长碰到老师,第一个问的是:最近考试,孩子考几分?老师也是自然不自然地把分数放在首位,行政部门考评从来都是把成绩放在首位的!

扪心自问:这三者,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毫无疑问,是身体,然后是德育,智育只能排在第三了。洛克的这一观点如果来到中国,该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呢?

作为可以算是中国教育错误培养的学生,我一直都在为得到高分数好分数而不断的拼死学习。因为在这个社会上,你唯有高分数高学历才能找到高薪工作,晚年才会幸福。在别人去玩去看动画的时候,我一直都埋头书海里不断的学习、学习、学习。最终得到高分数那又如何,自己根本一直都不开心。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活在《教育漫话》的世界里该有多好啊。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在高考志愿上选择了师范学校,无论教育改革之路有多难行多险阻,我都希望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力!起码帮助到一个小孩子,起码让一个小孩子不会重蹈我的覆撤。

在洛克《教育漫话》的前言——至奇布勒地方的爱德华.葛拉克先生一文中,他写道:“尽心竭力地给祖国服务,乃是每一个人不可不尽的义务。”我相信洛克先生是一位真诚的人,一位绅士,一位真正关心儿童以及国家未来命运的人,这也便是为什么这部教育学奠基之作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正确并且仍然将我们震动的原因。

推荐第5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滨河小学 田华

《教育漫话》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教育漫话读后感。本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他认为第一件应该当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因为“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至少也受到了损害。”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也许日本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一同进行的友好夏令营的案例,大家都早已耳闻熟悉了,面对中国孩子较弱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看一看洛克先生给出的药方,“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

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洛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读后感《教育漫话读后感》。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都爱模仿别人,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当然作为教师我们还不能忽视我们自身的榜样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的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错误该怎么办?

洛克指出,他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洛克先生认为,相比于品质,学问不是最重要的。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三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所以本书中,把智育放到最后来谈。他首先提醒我们“应该极力注意,决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使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一旦读书成为儿童的负担,他就会立刻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应该把学习看做是一种游戏、消遣,把它当作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这种观点,他在书中曾多次提起。在语文学习上,洛克先生是反对机械学习,反对靠文法学习语文的,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法国妇人教一个英国女孩学习法文,只是和她闲谈,一点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语,有了一两年的功夫,英国女孩就能把法文说得很好,读得很好了。对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和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如这一段话,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我犯的错误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影响,还能补救多少?

总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推荐第6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之读后感

最近读完了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著作《教育漫话》,颇有感触。洛克是著名的英国哲学家。他是全面系统的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出生于英国灵顿,就读于牛津大学,后对医学感兴趣,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终身未娶。代表新兴自由资产阶级的利益,他的教育思想反映了鲜明的贵族资产阶级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功利主义色彩。

我认为这是一本通俗易懂且很有说服力的针对儿童教育的书。虽然受到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一些观点和看法有待商榷,但是这些细小的缺点无法掩盖这本书在儿童教育界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这本书从内容上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健康教育,中篇道德教育,下篇知识与技能教育。作者自己也在结束语部分提到教育上还有成千上万件事情需要考虑,作者所讲主要是针对绅士教育,也就是说明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

上篇健康教育中洛克就强调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中国有句古话,心有余而力不足,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上篇的末尾,洛克总结道:“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或睡眠,饮食要清淡,不喝酒和烈性饮料,药物要少用或不用,衣服不可过暖或过紧,尤其头部和脚部要保持凉爽,脚要习惯于冷水并常常与水保持接触。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洛克师范强调习惯的养成,习惯成自然。睡觉的习惯,饮食的习惯,穿衣的习惯等等。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这部分内容里,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吃饭的习惯和脚的锻炼与冷水浴。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对所有人来说是一段很美好的时光,但是现在很多人都养成了晚睡晚起的坏习惯。洛克认为一个孩子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后必然会早睡,这样他就不会在很晚的时候还出去活动,过不健康的夜生活,沾染上很多不良的风气。

对于如何培养儿童早睡早起的习惯,洛克说每天早上家人都应该早早把孩子叫醒,但是如何叫醒,也是很讲究的。叫醒他们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能太急,也不能大声尖叫,否则会吓到小孩子。一开始声音要轻,动作要缓慢,让孩子慢慢起来,在以笑脸相迎,他们就能容易接受了。就拿我自己来说,被刺耳的声音吵醒,心情肯定会很糟糕,有时候可能会很生气。但是别人轻轻地叫你,你会平和地接受。

我认为早睡早起这个习惯不论是对儿童还是成人都是可以培养的。从初中开始,因为到校时间的限制,我每天必须6点起床。刚开始也是很不适应,因为在小学时基本上是7点起床,到了初中足足早了一个小时。记得刚开始真的好痛苦,感觉眼睛有时都睁不开,就想再睡一会儿。但是,就这样早起了一个多月以后,我逐渐也就习惯了。人自身是有生物钟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就可以成为习惯,到了六点就会醒。

初中高中一直都是六点左右起床,早已成了习惯延续到大学。大一的时候,因为要上早自习,所以还是六点左右起床。但是到了大二,不上早自习了,8点上课,有时一二节还没课,所以开始睡懒觉了。闹钟调到了7点10分。出于对闹钟的信任,如果醒了还会继续睡,直到闹钟响了才会起来。渐渐地人就逐渐7点左右才醒。晚上睡觉和起床也是一样的,像我自己,一般都是10点30上床睡觉,所以到了10点多我就会困,想睡觉。

洛克在书中还提到吃饭的习惯也是可以养成的,他说如果一个人养成了在一定的时间进食的习惯,他的胃到那个时候就会等着食物的到来,如果等不到食物就会犯病。所以说,人吃饭的时间也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形成习惯的。我自己就要亲身体验,在学校的时候,经常是7点吃早饭,11点多吃午饭,下午5点多吃晚饭。但是在家里的时候,就是6点左右吃早饭,12点左右吃午饭,下午7点左右吃晚饭。所以每次放假回家我都会有点不适应,到了在学校吃饭的点就会饿,没得吃就很难受。但是,有那么一两个星期过去之后就能习惯了。人的适应速度也是因人而异的。

第三个是用冷水洗脚和洗冷水浴。洗冷水浴我是听说过的,但是用冷水洗脚我之前一直没有尝试过,所以刚开始看到时确实有点出乎意料。所以我决定试一试,这几天都是用冷水洗的,觉得还行。刚开始是有点不习惯,但是洗多了之后就习惯了,也就不觉得那么冷了。这让我想到了用冷水洗头发,上大学之前我从来都没有用冷水洗过头。但是大一刚开始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舍友连续好几次直接用冷水洗头,我就很惊讶。然后问她怎么直接用冷水洗头。她说,除了冬天,她一直用冷水洗头的。后来在夏天的时候我也会直接用冷水洗。

另外,我觉得人身体的其他部分还是有别于脸部的,通过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应寒冷,炎热,提高人的忍耐力,让人不怕冷,不怕热。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感觉不到寒冷和炎热,关节炎,冻疮等等表明人是不可能完全习惯寒冷的。

中篇道德教育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德育的意义及原则,第二部分是德育的具体意见。

洛克认为人的行为和能力之所以千差万别,教育所起的作用比其他任何事物起的作用都要大。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就如那句俗话说的三岁看到老,很多东西在人小的时候就能看得出来了。所以说教育要趁早,但是很多父母舍不得对小孩子苛刻。

洛克认为儿童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应当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应该怀有什么渴求。他们应当学会懂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他们之所以得到了某个东西不是因为它能使他们感到高兴,而是因为它适合他们。假如适合他们需要的东西便给予他们,从来不因为他们的哭泣和恳求而让他们得到过任何东西,那么他们就能学会不无理取闹,就不会大声哭叫,纠缠不休地非得到所要的东西不可,也绝不会闹得自己和别人都不得安宁了,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因为哭得到过什么东西。

很多小孩子会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哭闹,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次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时,他就开始哭,家长不忍心看着孩子哭或者嫌他烦,就会满足他的欲望,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他。如此,小孩意识到哭是一种帮助他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方式,所以,在下一次父母不给他他想要的东西时,他就开始哭,一直哭到父母妥协为止。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实验,有一个小孩经常以哭闹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他的妈妈想改变这个状况,就询问心理医生,医生跟她说只要下次发生这件事时,你不要满足他的欲望,不像他妥协,并且事后告诉他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有一次,这位母亲带着她心爱的儿子去了超市,儿子站在玩具区不肯走,一开始小声地表达自己想要玩具的欲望,被妈妈拒绝后,开始哭闹起来,这时候引来了所有导购和顾客的目光,这位母亲在别人的指指点点下很淡定地说,你再哭我就走了。谁知道她儿子哭得更厉害了。然后这位母亲就真的走了。一般来说,家长在这种情况下会离开十步左右做做样子,最后在周围人可怕的目光跟指指点点下向孩子妥协。但是她没有,真正走了,开始看其他商品。小孩子看妈妈走了,

这套行不通,就赶紧追上妈妈了。回家以后,这位母亲跟她儿子达成了一个协议,想要玩具可以,但必须是在家里由爸爸妈妈跟儿子三人商讨好的并且写在购物清单上的,如果再次出现在超市哭闹,只为得到自己想要玩具的情况,就再也没有玩具了。于是乎,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洛克还主张在孩子小的时候,要树立家长的威信,注重孩子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培养。长大之后,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理性思维,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时要实行宽松教育。不仅让孩子觉得父母比较明主,还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同时,他反对棍棒教育。

在棍棒教育中,孩子并没有真正改正。他只是在两个痛苦之间选择了较弱的那一个。就拿学习来讲,对于一个孩子,他可能很讨厌学习,但他更讨厌被父母打骂。于是,他就会选择学习来代替挨打。所以,当他习惯了打骂或者长大成人后不再惧怕父母打骂时,他就不去学习了。另外一种,以奖赏的方式,如果你怎么怎么样,我就给你什么什么。一旦你能给的东西不能提起他的兴趣,这种方法就失效了。所以追根究底,要培养他主动学习的习惯,而不应该在学习上附加其他的东西。

虽然作者说这本书是为了一个绅士的儿子而写的,主题是儿童教育,绅士教育。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读完后,我觉得本书中出现最多一次便是习惯了。仿佛人的一身就是有无数个好习惯堆砌起来的,有了这些好习惯,你便可以获得成功。

推荐第7篇:《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即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

首先,在身体保健方面,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在他看来,“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这正应了现实生活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确实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有成功,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书中,洛克还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健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可贵的建议。如他提到的早起顶有益于健康;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孩子的卧床,应该是坚硬的,宁可用絮绒,不可用羽绒。将身体习惯为随遇而安,是人的一种大幸,也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这些思想即具体意见对我们现今的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因为洛克的绅士教育除了体育外,可归纳为“德行、智慧、教养、学问”,而前三项都与德育有关,我也认为,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因此,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你要想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洛克对儿童的德育也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如榜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奖惩教育、宽严结合等。

此外,我们也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倾向:儿童被管束太严,精神沮丧颓唐,失去活力和勤奋,那样更糟糕。而放荡的青年,常生龙活虎一般,精神饱满;一但上了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所以,关键是如何把握好教育的适度适宜性原则,对于儿童,我们需要敏锐的观察,坦诚的沟通。同时,洛克还告诫年轻的绅士:“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 我认为,这个道理对我们任何人也都同样适用。

关于智育,较之德育,在洛克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洛克主要强调了两点:其一,强调了功利的原则,即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对未来的生活有用。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实用主义,应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其二,他强调了教育方法,要点是要懂得儿童的心理,要激发儿童兴趣,使学习变为一种游戏;学习要循序渐进,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决不挫伤好奇心,并培养其动手能力。

这些道理其实是我们一直接触,放在嘴边的。但洛克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用大量生动的事例语言作了深入的论述,令人信服。例如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说:“儿童是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别种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易忘却的;他们心目中想到了什么要儿童应做的事,他们就急于要使儿童去做,就想不到设法诱导儿童去做了。”他告诫我们,强迫只会使幼儿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失去长远发展的潜力,所以必须方法得当,坚持寓学于乐。相反地,对于儿童的一些不良嗜好游戏等,您尽可以像任务一样要求他一直不停地玩,直到他因为受不了这种任务强迫而厌恶这种嗜好;而对于您要他做的有益的事,则可以作为他完成某些任务的奖励。这无疑是大胆创新的教育措施。

推荐第8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吴焱斌 06601239 06电子信息工程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教育思想有所了解。

“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

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知道,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都爱模仿别人,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 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错误该怎么办?洛克指出,他认为惩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洛克看来 “在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因此,他认为,只有“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德行形成的关键在于以理性导引生活,以理智克制欲望。因此,为了达到使欲望服从理智的教育理想,就必须在儿童身上培植那种不“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不“违反公道”,“乐于赠予别人”和不“曲解事实”,“说话绝对要真实”等美德。通晓事故,进退得当、举止文雅、娴于礼仪、气质温和等,这是一个有教养的绅士所必不可少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品质。那些违反礼仪要求,言行粗野,对别人无端轻蔑视、揶揄、非难甚或故意刁难等等,都是没有礼貌的。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如这一段话,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我犯的错误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影响,还能补救多少?总之即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推荐第9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赵昭

利用暑假时间,我阅读了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

洛克生于一个乡村律师家庭,清教徒的父亲在内战期间从属于议会军。幼时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曾就读于威斯敏斯特公学及牛津大学,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及硕士。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其感兴趣的医学、自然科学及实验科学上,因此在这些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后来,他又在哲学及政治学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其主要著作都是在1688年后发表的。比如《政府论》、《论宽容的第一书简》、《论宽容的第二书简》、《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等。

《教育漫话》原为洛克与其友人爱德华·葛拉克讨论教育问题的通信。洛克曾先后担任过沙夫茨别利伯爵和爱德华·葛拉克的家庭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为洛克绅士教育理论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于1693年公开出版了《教育漫话》一书。

洛克也同许多教育家、哲学家等一样曾当过沙夫茨伯里伯爵和富商约翰班克斯爵士的家庭教师,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为其日后写作《教育漫话》奠定了基础。

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话》中像拉家常般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

这本教育著作十分通俗易懂,书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

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作者有如在和亲朋好友话家常,语调亲切平和,道理简单明了,但他所讲的东西却非常深刻,极有启发意义。

“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谈到的很多观点,朴素而实用,就像一轮皎洁的月亮,把柔和的光芒撒向自己的心底,使自己变得胸有成竹起来,知识是力量,智慧更是力量。

《教育漫话》开篇就阐述了健康的重要作用,也就是他的体育教育思想。洛克认为“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他把健康放在了比其他一切种种都重要的位置上面。洛克提出“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在能忍受痛苦”,因此,洛克坚决反对上流社会对儿童的娇生惯养,主张身体锻炼自幼小开始。从儿童很小的时候起,就应多注意户外活动,多注意呼吸新鲜空气。洛克说:“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洛克认为,儿童的衣服不宜过紧,以免束缚身体,影响发育,衣着也不宜过暖,使身体习惯于气候的变化,增强抗寒能力。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如这一段话,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不掉的。”

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我犯的错误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影响,还能补救多少?总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我觉得我们看了《教育漫话》后应该对我们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进行一个审视,不能说要完全的照搬洛克的教育思想,但也应该有所借鉴,不要对孩子过于的溺爱。

读到这里,这又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因为从小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老人们的溺爱让他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尤其让我头疼的是,他很调皮,爱看电视和玩电脑。针对他的这一情况,我首先是减少他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在他感到无聊的时候,再介绍一些有趣的图书给他,当然,一开始是一些纯漫画型的,而且是由他自己挑选。慢慢地,他开始喜欢看书了,自己就主动拿出一些书来看,现在,除了星期天,他基本上不看电视了,而且所看的书也由一开始的漫画向一些知识型的书籍转变了,他还经常把他从书上获得的知识讲给我听呢! 《教育漫话》可以说是一本很好的家庭教育读物,它的核心思想是绅士教育。该书的理论基础是洛克的“白板说”,强调教育与环境的主导作用。该书分为上篇、中篇、下篇,分别讲述了健康、德育以及智育。洛克强调“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欲望”等思想,并对如何去操作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其大部分建议是值得现代的家长去借鉴学习的。可能与其早期对医学的研究,很多建议对于现今无论是从医学角度还是生活常识方面来说还是实用的。例如洛克提倡儿童去洗冷水澡、在冷水中游泳以保持健康,但他也说

在剧烈的运动发热后或是血脉处于亢奋状态时,是绝不能贸然下水的。当然洛克的部分做法可能有些过于苛刻,如儿童的最好的早餐是面包片,如果饿了还是最好吃面包片。饮料只能是淡啤酒。以当代的膳食金字塔来分析,我会对该种饮食状态下的儿童的身体状况产生质疑;当论及儿童会受不良榜样影响的时候,过于贬低仆人的教养与素质,以偏概全等。不过对于写于距今已有400多年之前的时代,并到现在仍广为流传的著作来说,实属不易。可见其作者的思想是多么的深远。

洛克作为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是与其博学广历分不开的。从洛克的生平可以得知,他曾研究过文学、医学、化学等,获得过文学硕士和医学士学位,担任过基督教堂的教师、私人医生、家庭教师,以及贸易和殖民委员会秘书。正是由于他的博学,使他具有了一般教育家所少有的医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把体育(健康)教育写得淋漓尽致,乍一看还以为是一篇有关医学保健方面的专业文章呢;正是由于他广泛的生活经历,使他具有了深厚的实践经验和切身体会,使《教育漫话》在条理上清晰明确、在语言上通俗易懂,在结构上很有逻辑,不像有些教育著作读起来晦涩难解、读后空洞。《教育漫话》在总体上按条文顺序排列展开,但每一条文主题明确、前后连贯、紧凑合理。这是本书的最大逻辑特点。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陶行知 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

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一个人如果想在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不难,如果想在多方面都取得成就就很难了。《教育漫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以他的一种可能算不上是一种正规的文学的角度,以一种随笔的记录方式,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个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通俗、易懂、实用,这可能就是它为什么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推荐第10篇:《教育漫话》体会

《教育漫话》体会

最近两个星期以来,我挤出时间认真读了《教育漫话》,《教育漫话》是英国教育家洛克的主要著作之一,他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我对其中论智育部分感受颇深。

在智力发展和知识教学关系问题方面,洛克主张智力应以智力发展为重,这与我们教育改革是相一致的,他认为智慧与德行是同等重要的。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他说:“儿童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另外的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做一种任务去强加他们。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易忘却的;他们心目中想到了什么要儿童应做的事,他们就急于要使儿童做,就想不到设法诱导儿童去做了。”从这段话中,看出洛克主张教师能设法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能进一步学习,反对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俗话说,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主要依靠的是他的兴趣.

洛克也希望教师多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他认为,儿童的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应该加以鼓励。他建议:儿童无论提出什么问题,你不可制止他,不可羞他,也不可使他受到讥笑,应答复他的一切问题;能采用一些特殊的称赞方法;儿童提出的问题不可忽视,同时也应格外注意,不可使他们得到虚妄的答复。

读完这一章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体会到每一个孩子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合理引导,让从我们身边走出的孩子都有一颗阳光的心,使我们的教学更精彩!

第11篇: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最近翻开教育名著《教育漫话》,里面夹着购书发票上面的日期竟是2003年2月21日,真正是应了“书非借不能读也”,原来我已经将它“束之高阁”这么久了。翻开这本装祯极其简朴的教育名著,一下便被他的语言所吸引,他的娓娓道来,亲近平和,似乎是在与每一位读者谈心,话家常。《教育漫话》的作者约翰·洛克也说到这些“漫话”全出自与他与爱德华·葛拉克先生的书信,这些漫话,与其说是一篇公诸与众的论文,不如说是一段朋友间的私人谈话。那深入浅出的描述,常常拨动我的心弦,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反思;那饱含哲理的文字,又时常不经意间解开我心中的疑惑,让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主要阐述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虽然已经经过几百年的沉淀,时至今日,对于我们仍有很多的指导意义。洛克尤其重视早期教育的关键作用。一是因为儿童少小时的可塑性最大。二是因为幼小时的印象“都有极重大极长远的影响”,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弱,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根本方向改变;从根源上引导一下,河流的终极流向途径,就会截然不同。因此,越是早期教育越要谨慎从事,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国不是也有句古话叫“幼学如漆”吗?今年我担任的是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身感责任的重大。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进入学校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事物都是新的,我认为一年级的新生教育的首要任务并非是知识的掌握而是习惯的养成,上课时的习惯,作业中的习惯等等,一点一滴,都要教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对于知识的获得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反之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成为学习上障碍,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文中还提到教师应该考虑到,自己的责任是让儿童养成习惯,而不是怒气冲冲地向儿童灌输规则,规则对人生的指导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至少对儿童没有用处,因为儿童根本记不住规则。这就给了我们提示,想使学生养成某种习惯,要采取学生容易接受并喜欢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洛克在他的书中将体育放在首位,作为一个攻研过医学的人,他实质是在谈健康教育。他提出了“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的号召,这是非常有远见的。现代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健康,而身体健康是精神健康之本,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之本。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人们的苦难或幸福,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不善用心的人做事决不能够遵循正当的途径,身体孱弱的人,就是有了正当的途径也决不能获得进展。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作为新世纪的人才,既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更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如果没有了健康的体魄,怎么能够为孩子基本的学习提供保证,就更别说一些更高的抱负了,学校里那么多的“豆芽菜”和“小胖墩”,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担忧吗?著名的薛瑞萍老师时常对他的儿子说这样的话:“赢得了世界失去了自己,那又如何?孩子,请你记住,永远不以健康为代价,去作所谓拼搏。”2008年国家实施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方案,目的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于学生的个人人生而言,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都是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在我们学校除去体育课外每天都有两个时段让学生进行室外体育活动,一是上午的大课间,二是下午的活动课,并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形式。针对我们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更多的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孩子们学习的时间少了,但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对于我们广大教师而言,体育锻炼不也是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吗?健康的体质,是我们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也是我们获得幸福人生的保证。体育锻炼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主题,它会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更为快乐,更有质量。

在洛克的《教育漫话》中,他将他主要谈的三个话题安排了这样的次序:体育、德育,最后才是智育。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的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洛克在文中用形象的比喻阐释了德育的重要性。孩子的一切恶习仿佛是莠草,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逗爱他们,把他们的本性弄坏了,让莠草生根发芽了,等到孩子渐渐张大,他的年岁把他的错误表现地愈显著的时候,父母才愿意拔除自己手植的莠草,可是莠草的根已经深了,这时才想拔除也许已经晚了。所以让孩子亦从摇篮的时候就应该习惯于克

制自己的欲望,父母要不屈不挠地使子女的意志变得和易近人,然后使它自然成性,不致发生反抗和怨恨,这样孩子长大后便可以运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德行。这就说明德育要趁早,一旦发现一定要严厉加以纠正,否则时日一长,再想纠正,那困难是非常大的,而且不一定就能成功。有些小孩在家庭中受到溺爱、娇宠从而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性格习惯,在我们班上有个小朋友,刚开学时看见喜欢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这样一来就有一些小偷小摸的迹象,班主任前前后后采取了很多方法,可以说是不屈不挠,让他从内心认识到这是错误的行为,是应该为之感到羞耻的,最终成功地帮他改掉了这个毛病。如果老师没有坚持不懈地将他这种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也许这个孩子长大后没犯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就这样放任自流,发展下去他的人格肯定是不完善的。

洛克还在书中向我们提供了教育工作中的种种具体措施,不论是对为人父母者,还是为人师者都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要从教育大师们身上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也会更多去亲近这些大师,不单为自我的成长,更为那些可爱的花儿!

第12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读完洛克的《教育漫话》,总感觉洛克就是在和读者拉家常一样,告诉我们一些实用的教育真理,其实那些都是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实际关乎孩子一生的命运。比如他讲到健康,讲到孩子的睡眠,对孩子的奖励的惩罚,其实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下面我就来讲一下我的几点主要体会。

首先,关于“健康的身体”这一部分我体会是很深的。洛克说“第一件当心事,是儿童无论冬夏春秋,衣着都不可太暖。初生时,人的面孔同其他部位一样娇嫩,因为长期袒露,所以比其他部位更经受得起风寒了。”其实想一想说的是非常有道理的。现在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害怕自己的孩子因为衣服穿的不暖和,会生病,所以街上我们看到那些几个月大的小婴儿裹得里三层外三层,外面甚至还有御寒的小被子。孩子几乎是动弹不得的,而另一方面耐心额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也累到不行。其实这样做真的是保护了我们的孩子了么?那怎么每天的儿科门诊的忙的不可开交?其实,想一想洛克的说法,我们刚出生的那一刻,所有的皮肤都是一样的,可是因为后天生活的原因,我们的脸却成为了最坚强的防寒盾,也不无道理。当然,适当的御寒措施还是必须的。不仅是孩子,成人也是如此。

另外,“只有睡眠是儿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进儿童的生长与健康。”“早起顶有益于健康。”关于这一点,我身边倒是有写实例。我们家里的一所小学规定学生必须在八点半之前上床睡觉,所以每天的作业量也是严格控制,我想这也是一种对于幼年而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一种关注吧。现代人虽是寿命较长,但很多人最后的几十年疾病缠身。羸弱的身体多是娇气的生活方式造成,每天生活在空调的保护中,日复一日的就看着电脑,用着手机,工作学习,像极了温室里的花朵,可不是娇气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幸福的人生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否则哪来健康的精神。我们当下的教育审时度势,实行体育锻炼大课间,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我感觉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正在不断提高。我始终记得我们高中的体育场有一句标语: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对于“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我也是十分赞成的,我想这一点,于孩子,于成人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关于“良好强健的心理素质”这一部分,洛克说了一段话“我们在教养子女中的一个重大错误,就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精神在最纤弱,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没有让他们习惯于约束,服从于理智,没有按应该形成的样子 去塑造。对子女本能的爱常常成为溺爱,没有规则的约束,形成了不良习惯,以后便成为一块变形砖,没法子派用场。幼儿要母亲的奶头,儿童要糖果,青年要爱人……人的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欲望,这不是错处。错的是欲望脱开理智,产生不适当的欲望,或对正确的欲望产生不适当的度。如儿童就要爱人,便不适当;要 把所有的糖果都归自己,便不适度。不适当和不适度放纵下去,就成习惯,遗害无穷。”

现在很多的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自然这些孩子也就成了父母眼里的宝贝。有什么好的都会留给孩子,甚至有些孩子完全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全家人都以他世界的中心。当然,父母用心去爱自己的孩子是本没有错的,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关键在于爱的方式和程度。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母亲总是会跟我讲一句话:“父母不能总是满足孩子对于糖果的需求。”那时候总是不懂,觉得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母亲不知道从哪里学来这么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可能正好符合她的思想,所以一直不断的讲。长大后发现,人的欲望真的是无限的,如果小时候所有的要求都能被满足,也就是当关爱变成溺爱的时候,“被溺爱的孩子必定会学会打人、骂人,他哭着要什么东西,他便一定要得到,他心里想要做什么事情,他也一定要做”随着他们渐渐的长大,越来越多的恶劣的坏习惯都会跟着出现,甚至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围绕着自己生存。这样的话,必定不会被社会所接受,他自己也会慢慢的发现自己与社会的不和,更多的问题会随之而来。

对于学生的羞耻心和名誉,洛克说:儿童的错误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背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应受表扬的时候,则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我觉得不仅在社会中打拼的大人们的脸面很重要,其实儿童的脸面也是同样重要的。他们会因为没有拿到老师奖励的小红花而垂头丧气,也会因为老师今天批评了他而难过,其实很多时候的当众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我们必须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但同时必须激起了学生的羞耻心,使他下次做事之前有所考虑,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与精神的成长。我记得看过一个教学案例,一个小学教师使用了“星期四——无批评日” 就是在星期四要大力表扬有良好行为的同学,对犯错的同学会凝视10秒钟,希望每个同学注意老师的眼神。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良性行为,另一方面,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两全其美。

再次,关于“知识和技能教育”洛克认为“读书、写字和学问,是必要的,但却不应该成为首要的事物。如果有人不把一个有德行的人或者有智慧的人看得远比一个大学者更为可贵,那么他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家伙。”“学问当然得有,但应该放在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我想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更是这样。我们可能强调更多的是道德,是呢谢能够有利于我们在社会中生存的品质,不是经常会说那么一句话么:不能成材也得成人。儿童的身上,是不应背负任何工作之类的严肃事情的,因为他们的心智和身体都承受不了。

另外,洛克对儿童的阅读,洛克说:“不要强迫儿童学习,也不要因此斥责他;要尽可能地诱导他去学习阅读,不要把学习作为他的一种工作。宁可让他晚一年学会阅读,也不可让他因此对学习产生憎恶心理。”德智体美育都做了重要的阐述,这些都是我们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认为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我记得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妇人抱着自己的两岁的孩子去请教育婴专家,“请问我的孩子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呢?”专家问:“您的孩子几岁了?“他才两岁。”“对不起,已经迟了”所以你要在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如果再强力迫胁,则必然招致失败。方法正确,小时孩子是你的“仆人”,大了成为你的朋友;方法不当,大了以后会成为你的“敌人”,会厌恶你。另一方面,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倾向,这也是另一种极端:儿童被管束太严,精神沮丧颓唐,失去活力和勤奋,那样更糟糕。精神饱满的儿童,一但上了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或者说。心情沮丧的儿童则不然,他们的态度是怯懦的他们常常不能勇敢的去表达自己的思想,精神是抑郁的,也就很难作出什么事业。要避免上述两方面的矛盾,需要一种重要的技巧,但这必然是一件很难得事情。我想谁要找出这样一种方法:一方面使儿童的心情安逸、活泼、自由,同时又能使他们抑制非分的欲望,这就算懂得教育的真正秘诀了。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谈到的很多观点,浅显易懂,但是每一条都是经典之作,朴素而实用,就像一轮皎洁的月亮,把柔和的光芒撒向自己的心底,使自己变得胸有成竹起来,收获颇多。我们都说知识是力量,但是智慧更是力量。

第13篇:教育漫话有感

《教育漫话》有感

经过肖老师的推荐,我从图书馆借回来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一书。这本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封面已经残损,页面也已经泛黄。这本书不厚,才两百多页,语言通俗易懂。而且,书上重要的和有道理的语句,编辑者都用符号标出来了,很容易把握重点。

《教育漫话》原为洛克与其友人爱德华·葛拉克讨论教育问题的通信。洛克曾先后担任过沙夫茨别利伯爵和爱德华·葛拉克的家庭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为洛克绅士教育理论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688年后,为了帮助英国上流社会家庭用“最容易,最简捷”的方法培养绅士,洛克将这些信札加以整理,于1693年公开出版了《教育漫话》一书。洛克是英国新兴自有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及其思想的表达者,所以他的这本书也充分表达了经过与贵族的妥协而分享了一部分政权的资产阶级在教育方面的要求。

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如下一些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作用、目的和途径;

二、绅士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体育、德育、智育及锻炼法。从其对绅士教育目的的理解出发,洛克将绅士教育的内容划分为体育、智育和德育三个方面,并把着眼于实际的锻炼法分别贯彻在三育之中。《教育漫话》一书,集中反映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是洛克教育思想的最集中的表现,并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育的作用问题上,洛克于《教育漫话》中坚决反对封建贵族为维护等级差别而鼓吹的遗传决定论,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对教育在培育人才,强盛国家中的作用寄予厚望,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洛克没有认识到教育与环境、遗传之间的辩证关系,更没有认识到教育要受到经济和政治的制约,具有教育万能论的理论倾向,这显然又是错误的。

在教育的途径问题上,出于对当时英国学校中重视古代语文,轻视实际知识,重视形式,轻视内容,重视知识灌输,轻视儿童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的古典人文主义的不满,洛克认为绅士教育只能通过家庭教育来进行,而断然否定学校教育。洛克的这一思想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它的确反映了自中世纪以来,英国贵族重视家庭教育而忽视学校教育的阶级偏见。当然,其中也包含有洛克重视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的正确思想。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洛克对于孩子身体健康教育方面的观点时,我是有很多疑问的。比如他提倡孩子的饮食应该极清淡,极简单,在两三岁前甚至禁止肉食;不要定时给孩子吃饭;西瓜、桃子、梅类以及英国各种葡萄,根本不能让孩子知道。这些观点,在我看来都过于绝对了。而且,在文中,洛克的阶级思想很突出,有点鄙视仆人。但是,通篇读完之后,之前的那些缺陷都被文中精辟而简单的道理所覆盖了。洛克这位哲学大师的语言通俗易懂,观察问题的角度新颖,分析也很透彻。在讨论教育现象时,洛克从生活入手,从细节出发,把教育贯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覆盖孩子体育、德育、智育三个方面,给家长和老师提供了很详尽的参照蓝本,读完之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受。

作为一名师范生,我觉得读洛克的这本书还是很有收益的。尽管《教育漫话》成书年代比较早,又有其特殊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地点,有些观点也许并不适合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但

是,全书中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这本书主要是围绕家庭教育述说道理的,但其中很多内容也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了启示,为我们做一名合格老师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建议。以下,我主要从小学教学上谈谈我从这本书中所获的收益。

首先,教学必须注意启发儿童的求知欲望,要当心捉住孩子兴致上的有力时机,重视发展儿童热爱求知的习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十分明白地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天性好玩,不喜欢被逼着做事,一旦读书成为一种负担,他就会立刻讨厌它,哪怕他们被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所以,作为老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儿童的这些特点,要想方设法使儿童认识到读书是一种光荣而又荣誉的事情,让儿童对读书饶有兴趣,产生轻快感和愉快感。同时,要学会把握最佳时机,要学会观察学会学生的学习兴致,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致进行教学。另外,老师在上课时也应该具有趣闻性,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将学习寓于兴趣之中,这样,儿童才会把“求学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从而“自己去要求学习。”

其次,作为老师,要注意从小培养和维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活动的诱发剂,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只要学生通过思考产生新想法得到鼓励欣赏,就会促使探索精神和行动的发展;反之,如果受到责难惩罚,则会丧失自信心而抑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提供能引起观察探求知识的学习环境,善于提出一些既使学生感到熟悉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老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愿望,有了好奇心,学生自然会渴望知识,主动去寻求真理。

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要奖罚得当。洛克特别反对鞭挞或呵斥儿童。他认为这种惩罚,除了使儿童产生一种羞耻或恐怖的心理之外,没有别的好处。在我们身边,部分家长和教师常常会因为“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打骂或者当众羞辱孩子损伤了孩子幼小的心灵。因此,教育工作者务必改变当众羞辱、训斥孩子,对孩子进行惩罚或变相体罚,动辄就将孩子全盘否定的教育方式。有人说过:“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受到赞美。”但是,一些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往往存在着不良习惯和弱点,面对他们的时候我们往往由生气过渡到了严厉批评。可是,这种批评往往会适而其反,孩子很难在责骂中认识错误。相比之下,用赞美孩子的方法,去激励他们,教育他们,收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赏识并不是盲目的,当孩子做错时,亦必须使其明白自己错误的原因以及以后做事的方向,要帮助学生逐步在自己心中安装一把衡量对错的标尺,从而使得学生能自我反省,自我改错。

同时,洛克提出:“教员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在插本之前,我有一次顶岗实习的经验。在实习中,如果课堂上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那么课堂气氛就会很活跃,教学就能进展很快;但如何很多学生都在开小差,那教学就会陷入困境。即使在我们大学,也经常会出现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讲得不亦乐乎而台下学生睡得或玩手机玩得昏昏沉沉的现象。可见,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注意力有无集中,很大取决于老师上课是否精彩。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敢于突破传统教学方式,要避免重复使用一种单调的教学方法,敢于进行教学创新,通过提高教学技能,改善教学形式,转变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同时,也要通过管理手段严格要求,适当约束学生集中注意力。所以说,如何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也是作为老师需要斟酌的技能,老师

需要不断进行这方面的完善才能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最后,身为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好的学习榜样,要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孩子都很喜欢模仿,年龄越小模仿能力越强,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他们应该做或者应该避免的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因此,无论在教学中还是在生活中,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以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道德和知识上都有所成长。

当然,除上述内容之外,书中所含的内涵和道理还有很多。洛在论述每个方面时,都给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和具体的指导建议,对于今天家庭教育尤其是独生子女教育、和谐家庭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教育漫话》这本书,我还需要细细读,细细品味,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其中的精髓,才能有更深的收入,这确实是一本很值得看的教育著作。

第14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教育漫话》读后感

洛克(1632—1704)全名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洛克认为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他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而绅士教育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旦绅士受到教育走上正轨,其他人都会很快走上正轨。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思想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他提出了一个包容体育、德育、智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在德育上要求绅士欲望服从理智,要培养礼仪,言行上对人要恭谦有礼等等。在智育的内容方面反对传统教育只注重神学和古典人文学科,认为绅士学要的主要是作为事业家的知识,学习科目可以不注重古典学科,而要扩大使用学科,所以他提出了重视地理、天文、算术、几何以及其他各学科的教育观点。这反映了刚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为巩固资产阶级专政于发展资本主义而奋发上进的精神,也充满了资产阶级的名利思想。他认为儿童是喜欢自由的,不能逼迫他们做任何事,而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个观点在现在也是很有价值的。同时洛克的思想有其阶级局限性,他的教育思想中具有歧视劳动人民及其子女的倾向,他认为普通的学校里集中了“没有教养的和邪恶的孩子”,以及在书中多次用“下贱”来形容仆人。他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也忽视了国民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下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学校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白犯了错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就免不了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惩罚,即严厉的处罚,是对不良行为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纠正。布鲁纳称之负强化。在一定的程度上,这种强制性措施的实施惩罚和挽救了少数、提醒和教育了多数,有利地促进了良好班风和学风地形成。

洛克认为教育儿童时惩罚是应该被采用的,但是应使用得当。同时洛克觉得鞭挞是一种非常不好的惩罚方法,有许多弊端:1人类有耽嗜肤体的与现实的快乐,极力避免痛苦的倾向,鞭挞不但不能克服这种倾向,反而鼓励了它。2鞭挞会使父母或导师盼望儿童去做的事,反而遭到儿童厌恶。3“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一种奴隶式的脾气。”4鞭挞有可能治好儿童任性的毛病,但

是也可能使儿童心情颓丧,这更危险。5鞭打和责骂都会降低父母在儿童心中的地位,减少儿童对父母的尊敬。洛克先生关于惩罚的主张是“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洛克希望自己被认为是理性的动物,他们的这种欲望是应该被鼓励的,经常跟儿童说理,把儿童看成理性的动物,对待他们时“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是他们觉得你的行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是必要的。

因此当我们要实行惩罚的时候,我们不可盲目的惩罚,应该给学生一个理由,让他明白老师为什么要惩罚他,应不应该惩罚他,决不能姑息迁就他。给学生一个台阶,用我们的宽容与智慧扶持学生攀上成功之梯。帮学生制订一个计划,为他们创造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树立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服从,进行自

第15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浅谈洛克的家庭教育思想

内容摘要:《教育漫话》是洛克关于教育问题的思想精髓,其中以漫谈的方式讲述了洛克关于教育的内容、手段、方式等等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是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思考。虽然是写在几个世纪之前,但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也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洛克《教育漫话》家庭教育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 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1666 年到1675 年做了长达十余年的家庭教师。这些经历使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为他日后写作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话》奠定了基础。洛克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是《教育漫话》,之所以称为“漫话”,是因为其全部内容是由写给爱德华•葛拉克先生的信件整理而来。全书没有章节,没有标题和目录。整本书源自洛克为他的绅士朋友提的一些关于教育的建议,即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谦和明礼、举止优雅、品行端正、吃苦耐劳,既热爱知识,又能随时握起枪杆为祖国而战的英国绅士。

(一)、教育作用和目的

洛克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同时他也认为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在《教育漫话》的序言中,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同时他还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也靠国家具有良好的教育。

(二)、绅士教育的途径——家庭教育

洛克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绅士,培养成谦和明礼、品行端正、举止优雅的绅士。把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当做绅士必不可少的四种品格。同时还认为进行绅士教育的最好的场所不是在学校里而是在家里。认为当时的学校是集合了形形色色被惯坏了的、满身毛病的一群学童的机关,而每个班级里都有很多孩子,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只有在家里聘用良好的家庭教师才能使儿童避免沾染恶习,并能因材施教,使儿童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合适的教育。虽然他同时也赞成某些人所说的家庭教育会使儿童怯懦无能和不通人情世故,但他认为相比于学校教育会使儿童学到鲁莽、诡计或粗暴,使儿童丧失德行,家庭教育的错误是微不足道的,是可以改正的。“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

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再能恢复的。”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体育、德育、智育

翻开《教育漫话》,第一句话是“健康之精神寓于教育,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洛克充分认识到了健康的身体对于生活事业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认为不能给儿童娇生惯养的生活,要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艰苦的品格。在具体做法上,首先就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并且每天要用冷水来洗他的脚;鞋子应该做得很薄;要睡硬板床;要洗冷水浴;要多过露天的生活,尽量少烤火。同时还认为儿童从小就应该学会游泳,认为游泳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他认为儿童之所以受不了寒冷,只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养成一种抵御寒冷的习惯。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它们是什么都能受得了的。还有一些在饮食方面的建议。例如不能喝酒或者喝烈性的饮料;要避免吃一切的糖果;水果要有选择有节制的吃等等。这些做法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有的似乎有些极端,但是也是很有启示的。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关注的太少,把大部分的目光都放在了孩子的智育上。殊不知,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什么都是无用的。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核心家庭的出现,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在物质条件上尽最大的力给孩子满足,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于是出现了很多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王子,而家长的溺爱同时又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而洛克对于德育的重视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洛克看来,德行构成了绅士思想品质的核心:“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今世就都得不到幸福。”“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行,在他的教育思想里有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首先是时间问题,德行的教育要趁早,他认为一般人教养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就是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没有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犯了错,就要加以教导,不能认为孩子小的时候过失没有大的损害就纵容他们,这种溺爱必定会使孩子学会打人、骂人、为所欲为,孩子如果在幼年的时候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成年以后是很难改正的。其次是手段和方式,洛克在其中提到了以下几种德育的方式。

1、奖惩教育。

既反对用体罚的方式也认为用儿童的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地避免。这也并不就是说他完全反对用奖惩的方式来教育儿童,而是我们要选择得当的奖惩的方法。在奖励的时候不能因为不让儿童做这件事就给他另一个许诺,这样只不过是转嫁了他的欲望,甚至是扩大了他的嗜欲。精神的奖励要优于物质的奖励,这种物质的奖励会使得儿童得到鼓励他们去奢侈、骄傲、贪婪、追逐物质的错误讯息。可以通过赞美、鼓励、尊重的方式来达到奖励的目的。这种精神的奖励目的是为了使儿童懂得尊重和羞辱的意义。如果能够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就会使儿童具备一个真正的原则,而且这个原则会永远发生作用。关于惩罚,洛克认为惩罚首先不宜多使用,“受罚最重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成人的。”惩罚首先要趁早,一旦使用适度,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后,就要放松,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趁早是为了在儿童很小的时候,树立父母的威信,使他们畏惧父母,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管教提供可能的条件。在这中间,他论述了自己关于鞭挞这种教育方式的想法。认为这是一种贪便取巧的教育方式,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办法。会使儿童为了避免痛苦而违心的去做一些事,同时会使我们期盼儿童爱好的事物产生更大的厌恶,还有可能养成奴隶式的脾气。首先要纠正一个观点:鞭笞不是为了使他们感到痛苦,而是为了使他们觉得羞耻。身体的痛苦是短暂的,很快就可以忘记,而羞耻之心才可以真正使儿童避免再次犯错。要制裁他们的德行,而不是要制裁他们的身体。如果又比鞭笞更好的方式能够让他们得到羞耻之心,就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他例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上流社会的人,他的孩子最怕被人脱掉鞋子,正和别的孩子畏惧鞭笞一样。那就可以用脱鞋子来代替鞭笞。惩罚要尽可能地避免,鞭笞是最后的方式,其前提是所有的温和的方式都起不了作用的时候。因为鞭笞如果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自然便会产生极大的害处。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一味地避免和反对惩罚教育,难道真的就是好的教育方式吗?我看并不见得,关键不是要不要惩罚,而是惩罚的手段、惩罚的时机、惩罚的目的是不是正确,“虎妈”和“狼爸”的教育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正确的适机的惩罚教育是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的。

2、练习法。洛克认为儿童不是仅仅能用规则就可以教得好的,规则可以被忘记,要达到长久的教育效果,必须要经过反复的练习,使他们养成习惯。一种动作经过多次练习,可以在儿童身上变成习惯。因为某种动作时时应用被强化的缘故,这种习惯就像是一件与呼吸空气一样自然的事,用不着思考,也无需考虑。

3、榜样教育。在教育儿童

的方法中“,最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办法是:将儿童应该作或避免做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跟前”,“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所以,父母和教师必须重视榜样的重大教育作用。作为儿童的直接教育者,父母和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儿童的伴侣的影响和作用,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儿童如果常常和一些好伴侣在一起,定会受到好的影响,从而为教师的教育起一种辅助作用。

以上是洛克家庭教育思想中比较核心的几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现代家庭教育的共鸣,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局限性,不可全盘照般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洛克的家庭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教育需要父母和家庭教师有很高的素质,才能实现这种教育的效果。

第16篇: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

洛克的全名是约翰洛克,是有名的英国资产积极思想家和教育家,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1632年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严格的清教徒,内战中站在议会一边,他们父子关系极好,父亲对他的政治态度和教育思想很有影响。1644年他入伟士敏士特学校受中学教育,那里的经院主义教育使他十分反感。他在《教育漫话》中反对机械的学习、反对靠文法学语文,就出自他的切身体验。1659年入剑桥大学攻读哲学、自然科学,深受培根和笛卡儿著作的影响,一度爱好化学和气象学实验。他喜神学,因无真正的职业性神职机会,转而习医,打算以医为业。16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洛克的著作有《文官论》《论自然的法则》《论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论基-督教的合理性》《关于理解的指导》《自然哲学基捶。此外,他还为工业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拟了一份《工作学校草案》。

洛克的治学观点有唯物和唯心两重性。他着重研究了认识论。他在他的《人类理解论》第一卷中探讨了观念起源问题。他认为,观念和原则同艺术和科学一样,不是天赋的。心灵原像一块白板入一个暗室、一个空箱,或像一张白纸,其中没有任何字样、任何观念。他的装备和知识材料来自经验。人类的知识都建立在经验之上,发源于经验。人类的观念来源首先是感觉,此外还有反剩人类理解首要的机能是心灵能接受所感受的印象,这是外在的对象通过感官所造成的。或他本身反省那些印象时所造成的,读书笔记大全《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 他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者,又是一个感觉论的二元论者。

洛克的教育思想除散见于《人类理解论》和《工作学校草案》以外,集中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教育漫话》先后译为法、荷、瑞典、德、意等国文字,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审定了绅士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方法。这部著作,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教育,提倡较广泛的、切合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体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但也有反人民的因素,他提出的许多具体措施有很多正确的成分。

读书笔记:

一、健康的身体:健全的精神和知识的载体

有健康的身体方有健全的精神,这是对于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身体和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有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不善于用心的人,决不能遵循正当的途径;身体孱弱的人,即使有了正当的途径也决不能获得进展。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有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弱,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根本方向改变;从根源上引导一下,河流的终极流向途径,就会截然不同。

我们要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

第一件当心事,是儿童无论冬夏春秋,衣着都不可太暖。初生时,人的面孔同其他部位一样娇嫩,因为长期袒露,所以比其他部位更经受得起风寒了。

只有睡眠是儿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进儿童的生长与健康。

早起顶有益于健康。

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孩子年龄增长,自由便随之而来,无须永远受人监护。这时,学校家长最要紧的是给孩子良好的原则与牢固的好习惯,这是最要紧和最可靠的。一切告诫与规劝及原则的重申,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形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

孩子的饮食宜极清淡简单,两三岁前,应该禁止肉食。三四岁以前完全禁止肉食,一切疾病定可以大大避免,而健康与强壮的体制基础也一定可以确切地奠定下来。

第17篇:读《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无论是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校园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说谎,对于孩子说谎我们经常持的态度是训斥,时间长了就是打,如果稍微轻的办法就是给孩子讲一个说谎就会鼻子长的善意的谎言,其实这谎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要被孩子识破的,且不说孩子识破谎言带来的后果,就这种教育的方法本身就是给孩子树立说谎的榜样,助涨孩子说谎的威风,无形之中我们大人的行为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影响。从我们家长本身的角度来说,我们是想教育孩子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说谎会带来坏处,可是我们的做法与意愿相违背,我们也尝试探索教育孩子的办法,几天读了《教育漫话》中儿童的撒谎与对策,让我豁然开朗撒谎是遮掩任何过失的一种现成便捷的方法,因此它在形形色色的天人群里面都颇为流行,要是儿童察觉不到别人在各种情况下说谎是很困难的,所以,若不特别留意,小心防范,他们是很难不学会说谎的。但是说谎是一种恶劣的品质,是许多恶德败行的温床和庇护所,所以将一个孩子从小带大时,应尽可能地使他憎恶这种行为。

对于孩子说谎的行为,我们应怎样处理呢?书中的办法可以借鉴。如果有机会当着他的面提到说谎这件事情时,应当总是表示极端的憎恶,将其视为一种与绅士的名声和品格绝不相容的品质,凡是稍有信誉的人都不能忍受说还的非议;他是一个最可耻的标记,一个人会因此落到最可羞辱的下贱境地,乃至跻身于那些极可鄙的人类及极可怖的流氓的行列;凡是想和上流社会人士交往的人,或是在社会上还有点声誉的人,对他全都不能忍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不忍则乱大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从小事做起,。对待孩子说谎这件事,我们也应当从细小处入手,密切注意孩子初次说谎,注意正确引导,防微杜渐。当儿童第一次被发现说谎时,你最好将此看做他身上的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表示惊愕,而不可把它当做一种普通的过失去责备。如果这还不足以使之改邪归正,当故态复萌,重犯类似错误时,他就应受到严厉的斥责,并遭到父母以及一切注意到此事的人的唾弃。万一这种办法未奏效,你就应当借助鞭笞了;因为他在受过上述警告之后还有意说谎,那就是一种顽梗的表现,这是绝对不允许不遭惩罚,轻易逃脱的。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知道孩子说谎了,但无论你怎样说服孩子就是不承认,百般阻挠你识破真相,其实真也是孩子说谎后的真实表现,试想作为大人,我们说谎之后自己都会想尽办法为自己圆场,让自己尽量别丢失面子更不要说孩子了。儿童由于害怕自己的过失被其他人看得清清楚楚,无所遁形,所以他们也像亚当的其余子孙一样会找借口。这种缺点与虚伪相差无几,而且可导致虚伪,对此行为是不能放任不管的;不过医治的方法宁可采用羞辱,而不是粗暴行为。所以,如果有某事要问儿童时如果他最初的答复是一种遁词,你就严厉警告他,令其说出真相;万一他仍用假话搪塞,就应受到责罚;不过如果他爽快承认了,你就因该表扬他的坦诚,原谅其过失,不管有怎样的过失;既然原谅他了,以后切忌不可在因此而训斥他,或者再次提及此事。因为假如你想使他热爱坦诚,并通过经常时间而形成习惯,你就应当当心,不可使他因为坦诚而感到任何极小的不便;相反,他的坦白认错,除了永远不会令他受到处罚之外,你还应该用一些称誉去加以鼓励。假如你不能证实他的遁词里有虚假的成分,你就姑且把它当成真话,并不要流露出一丝怀疑。你应使他在你的面前尽量保持最好的声誉;因

为一旦他知道自己的名声扫地,你也就是掉了对他的一种重要的乃至最佳的支配权。所以你要在可以尽量避免而又不至于助长他说谎的范围内,使他在你跟前不要觉得自己是个说谎者。他说话有时信口开河,与实施有所出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步步哦,一不可原谅他的;是因为这种过时是一直禁止他犯的。假如他不是有意,本可避免,所以再犯就完全是顽梗的表现,对此有意冒犯行为,应严惩不贷。

第18篇:《教育漫话》读后感

读《教育漫话》有感

认真地读完了《教育漫话》后,真的被其吸引,读完后也有颇多感想与思考。首先简单了解了一下洛克,他是英国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近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认识论上,他提倡“白板说”,认为知识和观念主要来自后天的经验;在政治上,他宣传“天赋人权”思想,认为每个人生来享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其教育思想主要就见于《教育漫话》一书。根据“白板说”,洛克十分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全书虽未分章节,但明显是按照“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的顺利展开论述的,反映出洛克主张通过德、智、体“三育”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因此,一般认为洛克是近代西方倡导“三育”思想的先驱者。结合当时英国的历史背景,洛克提倡“绅士教育”,认为教育应培养“绅士”具有德行、智慧、教养和学问这四种品质;他所塑造的绅士形象,即为其心目中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公民,也是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教育漫话》整本书里的内容都是洛克对教育的见解,虽然提出的时代与现在相差甚远,但许多道理仍然于现代教育有深远的影响与作用。整本书的一开始,是致葛拉克先生的一封信,里面有一段话令我感触颇深:“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的确,以后我们避免不了要为人师表,为人父母来教育学生,孩子。如果教育上犯了错误,对于老师,或许可以带完一批换一批,有些老师可能觉得在教育这个学生身上犯了错误,对其它学生教育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就好了。可是学生的教育只有一次,对学生来说,这一次教育上的错误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洛克的这段话是一种反省,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做的反省。

第一部分:健康教育(体育)。洛克说:“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健康比起其它事情来说的确是最重要的。在一开头,洛克就开章明义地提出了身体健康问题,“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这是对于幸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绘”洛克坚决反对上流社会对儿童的娇生惯养,主张身体锻炼应该自幼小开始。洛克在这一部分详细地阐述了健康的作用及健康教育的意义,洛克还提出了一些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如“避免娇生惯养”“儿童的穿着不宜过暖”“游泳与户外运动”“饮食与用餐”等。总的概括来说,就是“避免娇生惯养,习惯吃苦耐劳”。他相信只要我们从小养成习惯,许多看上去似乎不可能的事情,人的本性是完全可以适应。我认为洛克说的很有道理,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甚至祖父母都把孩子像小皇帝一样供着,各种宠爱,生怕孩子哪里不舒服,会生病。原本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却反而使孩子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洛克的健康教育对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还是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第二部分:道德教育(德育)。洛克认为德育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品行中最重要的,最不可缺少的,从这句话中也不难看出人的行为和品质主要取决于教育,就像洛克坚持的“白板说”,在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上,认为儿童的天性就像没有痕迹的白板或柔软的蜡块,教育者可以随心所欲地涂写和塑造。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学生们会受我们的影响从而改变他们自己的一些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甚至品行性格。所以,我们担负着巨大的教育责任与重担。洛克在德育方面也提出一些具体意见,有一些我十分认同,如“严酷的惩罚在教育上的害处颇大”“称赞与奖励其功效远大于威胁或鞭挞”“父母只应满足儿童的自然需求”“应教导儿童乐于将自己名下的东西分给朋友”。还记得上学期李涛老师特意花了两节课的时间组织全班举行了一个辩论赛,围绕“教育是否需要惩罚”的主题。同学们都讨论着热闹,也都发表了自己对惩罚的看法,而我的看法则是,教育需要惩罚,但只是适度的惩罚。严酷的惩罚则是不可取的,以惩罚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是有害的,正如《放牛班的春天》里那个“池塘之底”,学校采取的教育则是惩罚,这种教育的后果可想而知,必定是失败的。正确的教育应是以称赞与奖励为主的,鼓励孩子们培养他们的信心与兴趣,这样的教育才是争取的趋向。以后我们无论是为人师表,还是为人父母,必须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道德是一种每个人最基本必不可少的品质,他是一种意识,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标志。每一个孩子都应培养成四种品质:德行、智慧、教育、学问。在洛克看来,天赋的道德观念并不存在,只要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和幸福的行为即为善,反之即为恶。但是,人类有一种耽于眼前声色之乐的天性,这往往会导致放纵自我,流于贪婪,人欲横行,不思进取,忘记了长远的快乐和幸福,而这是为绅士品质所不容的。通晓世故,进退得当,举止文雅,娴于礼仪,气质温和等才是有教养的绅士所必不可少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品质。洛克说:正当的教育里面,笞责或强力是很少用得着的。现如今的教育必须是以鼓励与称赞为主,因为孩子他的内心是很脆弱的,他的能力与想法是需要大人肯定的,如果你态度很坚决地去否定一个孩子,哪怕他的行为做法的确是错误的,那么他的内心也会深受影响,他也会恐惧,会迷茫,会畏缩,我们要做的教育是以引导鼓励为主的。比如,以后在学校里肯定会碰到一些学生互相不和甚至还会出现打闹,对于这个现象,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及时提醒和加以阻止,增强学生的善恶美丑观,引导他们在学校里做一些合适恰当的行为,并为所有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礼貌的,文雅的学习环境。

第三部分:知识与技能教育(智育)。洛克将这一部分放在最后是由他自己的道理的。他认为学问最不重要,学问固然不可少,但应居于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的工具。在这一部分,洛克介绍了许多知识教育的具体意见,如“学习可变成儿童的一种游戏,一项娱乐”“《伊索寓言》乃适合儿童的最佳读物”。如今的学习不再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知识的灌输,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的探究,实验中发现疑问,寻找规律,从而学习知识。就在一次去杭州市胜利实验小学听科学课的经历中,我深刻体验到了这一点,学生们学习“热对流”知识都是自己动手操作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掌握了这一点知识点。也许,他们就把一堂课的学习当成了一种游戏,一项娱乐。还记得,弟弟有一次叫我给他买《伊索寓言》,放假回家的时候发现这本书一直放在他的床头,他还很骄傲地跟我说,这本书他看过很多遍,里面的故事很吸引人。的确,在我翻看了几页之后,发现书的内容都是很简短的故事,但却蕴含了许多人生哲理。很庆幸弟弟看了这本书,相信他应该也收获了不少。洛克对智育功能的理解是多方面的,智育既应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知识的掌握。因此,洛克提出:广泛的课程体系,包括阅读,书写,绘画,外语,作文等等。而对于教学方法,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主张宁可让学生晚一年上课也不愿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洛克重点强调对于培养孩子好奇心的重要性,有了好奇心,孩子自然渴望知识,主动去追求真理。好奇心是科学技术和人类思想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未作孩子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师,应该懂得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明白好奇心是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因素,并让好奇心成为认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要知道那些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都是好奇心的主人。其次,我们也应注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最后,教学应该由简到难,循序渐进。

阅读完洛克的《教育漫话》,我发现有许多教育观点与孔子的教学思想有类似的地方,不同的国界不用的时代,教育思想却如此志同道合。可见,教育都是相通的,对教育有真正的思考的有自己的想法的教育思想家们为我们提供了许许多多教育的理念和教育的方法及手段,这些丰富的资源都是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借鉴的。另外《教育漫话》整本书好似散记,语言朴素浅显,理论也不像其它教育著作那样晦涩难懂,更多的是结合实际,并提出解决的具体方法。当然由于时代变迁的迅速,有很多观点的确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被一些人所接受了,也似乎已经与现代的科学有了一定的出入,但是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随父母家庭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很多的具体的教育工作的见解。这样一本流传至今的著作,不能不让像我一样即将走上教师道路的师范生们重新审视自己以后的教育之路,予以深思,我觉得我真的还有很多需要学习„„

第19篇:教育漫话心得

姓名:陈艳 学号:专业 专业:2011级英语师范2班

读《教育漫话》心得体会

《教育漫话》是体现洛克主要教育思想的著作,也是世界五大教育名著之一,这本书详细阐述了洛克在教育目的、教育时间、教育 方法,以及导师或者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的基本观点。洛克十分重视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并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倡导绅士教育,主要内容括身体健康、德行、学问三个方面。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如果以后能有幸成为一名老师的话,将同时对我的教师职业生涯产生重要的启迪与引导作用。下面是我在读完《教育漫话》后得到的几点启示。

一,在教育主体老师方面

洛克认为一个好的教师是关系到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儿童的榜样。教师应该是个谨慎、清醒,甚至聪明的人。他需要很大的镇定力、忍耐心及温柔、勤勉、谨慎等种种德性,而且应当具有良好的教养,能够对学生的心性、倾向、弱点做出判断,并精通世故人情和处世的技巧。 在教育中,教师首先应有较高的品德修养,良好的教养,能够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去感染儿童,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在传统的德育中,我们通常过多地注重教师的教育成果,而忽视教师本人的德行、教养、职业态度,致使有些教师不能对学生道德的培养起到以身立教的榜样示范作用。

其次,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关心、关爱儿童。这种关心是发自肺腑的,体现在教学和生活的点滴中。

再次教师应该能够教给学生识人、知人的技巧,学会判断是与非。让学生在自我体验实践中熟悉社会的真实情况,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

最后教师还应具有高超的教育技能技巧,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去探索、实践,克服畏惧的心理,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应彻底摒弃空洞说教、生硬灌输等传统教学方法,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要求教师从生理、心理、意志、毅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采取不同的策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收获。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给每一位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

二,在受教育群体学生方面

现今,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社会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而我们的 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壮的体魄,怎么

能全心投入工作,成天没精神,哪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洛克在他的教育名著《教育漫话》开篇就论及“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认为健康之精神是最主要的,但健康之身体是其前提。因此,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成为关键。

洛克对儿童的娇生惯养是坚决反对的,他主张身体锻炼和意志锻炼应自幼开始。他认为:“他的卧床应该是坚硬的,宁可用絮绒,不可用羽绒。硬床可以锻炼身体,至于每夜睡在羽绒被褥里,却是消融体魄的,那是虚弱的原因,短命的先兆。”’另外,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关于身体及健康,洛克最后总结为:“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等等,这些具体建议到现在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放弃对孩子的过度宠爱,还孩子一片独立自主的锻炼的天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爱好是人对某种事物具有的一种积极的倾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具有很大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在幼儿期就注意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及时引导,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注意力甚至是想象力。我们还应该注意观察他们的兴致上的有利时机,既使是他们已经感兴趣的东西,要是他们还不愿意去做,这时也不要强迫他们去做。对于儿童的好奇我们应该多多鼓励,认真回答他们的问题,注意通过教学技巧培养和保持儿童的注意力,教学要由易到难,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盈科而进。

教育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教育所采用的方法上。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首先,良好榜样、适当的练习、适宜的奖惩,作为培养“绅士”的方法,是应该用到实际的教学中的。其次,应反对鞭笞等形式的 惩罚、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最后,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教育,应采用不同的方法。真正适合的正确的教育学生的方法是不尽相同,所以教育者们,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寻找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教育方法,而不是一劳永逸的统一方法。 洛克说:“决不可把读书当做他的一种任务,也不可使他把读书看成一种工作。我们从极小的时候起就是自然而然地爱好自由的,所以我们对于某些事情之所以感到憎恶,原因只是因为别人把这些事情强加给了我们,此外没有别的理由”。应把学习当做一种游戏,看成是一种娱乐,并且这种游戏不是别人强迫他们去学习的。奖励和惩罚是教育儿童的常用方法。这一方法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奖惩能否各得其宜。对儿童好的行为及时当众给以赞扬,这种精神刺激就会强化儿童知道何种行为举止是可以赢得他人尊重和赞赏的,从而更会懂得如何尊重自己、约束自己,自觉地保持荣誉。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教育的作用日益重要,各国都致力于对人才培养原则及方法的研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了一个包括体育、德育、智育在内的教育体系,这是洛克的一个重大贡献。 里面所阐述的教育原则与方法,对即将步入教师行业的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对我国的教育实践的很多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篇二:《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作者将这本书分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三部分来写。 在健康教篇章中,可以看出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在这一篇中,他提出了几点关于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在“脚的锻炼与冷水浴”中,洛克就有说,从小养尊处优的孩子弄湿手没有任何不适和弄湿脚而得伤风的如此之区别就是习惯使然;同时也有说习惯了冷水浴的人一年四季浸泡在河水中洗浴也不会对健康有害。在“饮食与用餐”中也同样强调人的味觉嗜好美味佳肴全是习惯使然,并劝告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吃面包的习惯和固定用餐时间的习惯。可见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其实习惯不仅是对一个孩子重要,对一个人更是重要。一个长期反复的动作成为一个习惯,进而发展成一个人性格的一部分。习惯并非一日促成,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犹如教育一样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对于还是处于一张白板的状态的孩子们,要他们主动地去养成良好习惯则是难以办到的。所以父母、老师这些教育者们就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必要时给予他们正确合适的教育,教育者的意义便在此体现了。而这引导的形式不仅是在儿童面对问题时给予适当的建议或是在他们做了错事后尊尊教导,始终要记得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尚“不懂事”的儿童更是需要循循善诱。 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提出了如今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事“父母 应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身边最为亲近的人,而儿童是有着极强模仿力的,特别容易就受到父母的影响作出与自己父母相似的行为,这也是说明了孩子“白板”一样的特性——可塑性极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父母作为榜样,是在平常生活中就体现的,而非故作姿态。作为孩子最亲近的教育者,父母更是应该要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影响。而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成人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对待一些事也是采取不所谓的态度。我觉得这是很不正确的,要知道正是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不小心的一笔就会在他们的白纸上留下显眼的印记,而且这种不把孩子认真对待的态度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要知道“最大的尊重应属于儿童”。再者一些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这做那,而自己却无一点带头作用,这无疑是在教育孩子何谓说一套做一套。再者,一些成人喜欢用“自己是长辈”这一特权来强迫孩子而给自己树立所谓的权威,而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也指出了这是极为不正确的。同时他也提到,要在子女心目中确立父母的权威,应该是“首先凭借敬畏,取得支配其精神的力量,到了他们年龄稍长,就要用爱与友谊去维系”,不管怎么说,“爱”是父母也孩子间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连接。而这句话同时也说明另一件事——教育是有阶段性的。尤其是对于儿童,他们的成长变化很快,在不同时期,对待他们和教育他们的方法也是应有不同的。而作为教育者就应该要了解被教育者,以便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手段。

文字是有限的,但《教育漫话》这本书带来启示却是无限的,它们都将陪伴我们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求索。篇三:学习《教育漫话》心得体会 学习《教育漫话》心得体会 最近几天,天气都很不错,窗外有和风吹拂,有小鸟鸣叫,有明月相伴,这些让我静静地学习思考。品味着洛克的《教育漫话》,对我们当今的教育很有感触。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虽然相隔几个世纪,但这本著作中作者阐述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在的学校家庭教育仍有现实指导意义。它让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教育理论书籍也可以这样生动!它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书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作者有如在和亲朋好友话家常,语调亲切平和,道理简单明了。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让我在敬佩的同时也深深感慨:教育孩子真是一项最需要技巧的工作。他提出的众多观点,仍适用于当今的孩子;他提出的一些疑问,也是我们现在同样面临的仍未解决的教育问题。以下几点是我在阅读时体会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回想我快乐自由的童年,对比我的学生们正在经历的童年,在庆幸自身的同时也对现在的孩子产生深深的同情。孩子在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也丢失了童年最宝贵的自由。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 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正如很多老师意识到的,作者指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应尽早培养。因为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果不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难看到他的转化与进步的。

洛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和大人常用的培养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说理,鞭笞,榜样,责骂,强迫等。其中有三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 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我也曾多次因为学生不听话气得对他们大声呵斥,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他们会认为你的恼怒是对他们犯错的一种报复,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们,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那么今后当老师想发火时,最好想想: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和认同呢?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写了体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写到智育。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快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有: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

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让他去做。有些喜爱读书,写字,画画的人,在某些时候对于书,字,画也会感到无味,如果那时他再勉强自己去弄,结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惫,甚至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原有的兴趣。

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他们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应当所追求的事物。

读一本好书,如拜一位名师。它为我的心灵输入的智慧与灵感之光,让我对以往,今后自己的教学产生深深的思考。我也希望老师,家长都能来细细地读一读它,正确理解,运用作者的一些教育观念,对我们的孩子是会有帮助的。篇四:读《教育漫话》心得体会01 读《教育漫话》心得体会

我细读了一本17世纪的外国教育名著——《教育漫话》。虽然年代如此久远,但书中的许多教育观点,也就是作者洛克的教育观点,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中更是收到了良多启发和教益。

洛克一生未婚,或许因为爱情上的挫折而使他在医学、自然科学及实验科学情有独钟,很有造诣,后来又在哲学、政治学上取得众所周知的更大成就。此外,他在教育上也很有成就,这次我所拜读的《教育漫话》成为世界文化和教育的瑰宝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人,至今依然大放光茫。

在这本书中,洛克提出的许多教育观点至今依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指南,我真的很佩服他,同时也倍感自叹弗如。在本书中,洛克提到了有关教育的诸多问题,涉及体育保健、道德教育、以及学问、知识和技能等智育问题。每个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比如书中针对儿童的健康教育提出:因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是“对于人世幸福状态的一种简洁而充分的描绘”,二者缺一不可。在谈儿童的德育问题时提到:反对溺爱、放纵子女;要宽严结合、奖惩结合;提出说理教育、榜样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等等。再如在智育方面也提出了许多很有现实意义的见解:不能强迫儿童学习,反对教师用斥责和惩罚的方法迫使学生去注意;主张启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己去向往学习,把求学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教育孩子“要从明白简单的地方开始”,一次不要学得太多,同时也要激发儿童的努力;应当鼓励并尽量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要培养儿童的动

手能力。此外还强调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于年幼儿童,可以寓教学于游戏之中等等。以上例举的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实践不是很有指导意义吗?学校这次号召我们每位教师都读一本教育名著,现在看来很有必要,至少我这样感觉到了。再不多读好书并用心思考,真的会变得越来越笨,不如古代人也就很自然的事。

诚然,作为17世纪的教育家,当时提出的教育观点有相当一部分在今天也是不适宜的。比如,本书主要论述的是绅士教育,属于资产阶级事业家的教育,只占教育对象的一小部分,个人主义色彩很浓厚。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教育当然是不能比拟的。我们既要看到他的不足,更要看到他的精华所在,正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想到:作为一线的教师,熟练掌握学科知识,思考每堂课怎么教学等,这些固然重要。时代要求当今教师仅有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讲诚信、负责任、有爱心、会学习,看学生应该看基础、看素质、看后劲、看发展。但当今一考定终身又让人感到忧心:普遍忽视德行和教养,过于看重智育和分数,而不重视综合素质。这些现状有时让我也很矛盾,怎么办?我想很多人都知道一考定终身是不对的了,可是谁能提出更好的替代方法?还是再多读些书吧,我想上面提到的四看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如何操作有待我们不断努力!篇五:学习《教育漫话》心得

学习《教育漫话》心得 《教育漫话》的作者是英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著述家洛克(1632.8.21——1704.10.28).本书完成于1692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但现在读起来还那么亲切,让人深省。

洛克首先指出教育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的影响将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深思熟虑,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否则将会贻误孩子的一生。孩子是上天赐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但是孩子更活生生的人,孩子如何发展父母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人父,为人母,你具备了养育孩子,教育孩子的能力了吗?如果没有就赶紧读读有关教育孩子的书籍吧!没有精神上的准备,不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后患无穷啊! 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幸福呢?洛克指出:要把孩子的幸福奠定在的性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行的和保险的方法。养成一个能干的人才,不是学校里生徒们的戏谑欺骗,不是他们的鲁莽相向,也不是他们定计偷盗一座果园。一个能干人才的养成,是由于正直、大量和严肃的品质,加以观察与努力而成,这些品质我认为学校里的学生们是不能彼此学到多少的。

第20篇:《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中洛克从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探讨了教育的手段。基本上,他认为,体育是基础,德育(德行,智慧,礼仪)是核心,智育是前两者的增值。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编辑的《教育漫话》的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到你!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缺点以外,其他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好些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时至今日,还是可以发人深省的。因此,本人就花空余时间整理出来某些对我们当今时代有所益处的文字加以斟酌。

教育是慢艺术,也是个复杂的系统,要面对许多的不同,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能力气质性格,因而就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应该做到因材施教。然而,求同存异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原则,毕竟在众多不同中,也有其相同的地方,把定义的外延放大,皆有相同的东西。即如同为人类,都有七情六欲;同为青春期,都有懵懂即叛逆等现象。这就给我们一个契机,一个可以开展教育的指导原则。洛克的主要观点在于他的“白板说”,其实他是立足于儿童教育的早期,因其可塑性强,所以可以由成人自由塑造,但若在稍年长的青年期,就没那么好塑造了。因而,注重儿童早期教育的家长,可以在本书中得到某些益处。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的作者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在此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有关名誉的内容。洛克说过儿童的过误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被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应收赞扬的时候,则他们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儿童受到赞扬之后,经过大家一番传播,则奖励的意义就更大。而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于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于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对于洛克的观点,无论从班主任的角度,还是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我都是感同身受。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善待孩子的过失,不要当众批评孩子,伤了孩子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学会宽容学生的无意错误。自尊心强的学生,如果是当着众人的面对他批评,他会感到无地自容;如果只是私下里批评,他会感到教师尊重他,给他提供了改正错误的机会,对初次犯错的同学也应该这样。对于大部分孩子,我们可以尝试给他们一个美名,并使之努力保全。有时候表扬和鼓励的话比起批评和指责的话更有教育效果。作为家长,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我们经常会拿他们和自己的孩子相比。孩子很多的不自信都源于父母的比较,也许父母有口无心,但这些念语像魔咒一样在他们的生命里如影随形。

花开有时,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开放的季节,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亦有快有慢,快或慢没有优劣之别,只是节奏不同。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的主题是所谓的“绅士教育”,其任务是要阐明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这种教育目的似乎不适用于现代。但在书中可以读到的是作者对强调人才培养的原则上,是与现代教育相一致的,尤其是他对于德行和教养的强调、认为德育重于智育,更是表现出数百年前的教育家睿智的眼光。

因为我没有读过洛克的《人类理智论》和《政府契约论》这两本著作,也不太了解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究竟是个什么样,所以对于这本书它在当时的地位如何不太了解,但是如果单单把这本书作为一本家庭教育学的书来看,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虽然我与作者相隔三百多年,但是这段时空对话还是蛮愉快的。这本书诞生于十七世纪的欧洲,但在读过之后会发现,古代的教育工作者包括父母们所面对的问题和现在差不多。这也正凸现出这部并不艰涩难懂、甚至只是像本小册子的教育著作的不朽魅力。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教育的手段与重点是什么?洛克在三百多年前的《教育漫话》,清晰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洛克探讨的,是如何培养未来社会的精英-绅士。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的目的,是培养理智的、能克制自我嗜欲的人,要从小极力培养理性与自制的习惯,这是儿童未来能力的基础、幸福的基础。

基于上述的理念,洛克从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探讨了教育的手段。基本上,他认为,体育是基础,德育(德行,智慧,礼仪)是核心,智育是前两者的增值。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洛克对于“幸福人生”最简短而又最充分的阐释,所以健康的身体是教育的基础工作。洛克从衣、食、饮、药、睡、运动多个方面提出培养强健身体的方法,他坚决反对娇生惯养,主张绅士家庭要象小康的农民家庭一样粗生放养,颇有“饿其肌肤,空乏其身”的味道,与现今育儿经相距甚远。

洛克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德行的培养,培养具有“克制理智所不允许的欲望”的能力。而这种理性的获得,源于从小儿童精神最易支配的时候,就要持之不懈地帮助儿童形成“遵守约束、服从理智”的习惯。所以他反复强调,对儿童每个行为,最需要关注的是它对儿童心理产生什么影响?会使儿童形成一种什么习惯?这种习惯会对他长大后造成什么影响?他提倡通过“名誉”去引导儿童遵守规则,这才是永久生效的、能够自我激励的原则,这样“儿童的欲望便反而可以助长他们的德行”。而我们常用的“奖励”或者“惩罚”,往往在暗里助长那些应该“扑灭的嗜欲”,有违德行培养和理性教育的长远方向。所以,在洛克看来,奖惩绝非可以信赖的手段。德行的教育如此之重要和复杂,以至于洛克认为宁可让儿童尽量多一点留在家里,接受父母、有德行的导师的私家教育,因为学校教育的模式、学生间相互的影响,对儿童品质的影响完全不容乐观。

洛克并未否认知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他显然并不认为它们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幸福。相比德行的教育,洛克在知识教育上的态度显得更为开明,手段更为善巧。他坚决反对强制学习,主张尽快让儿童体验到学习到知识后的收益。要充分理解儿童是厌烦任何严肃性工作的,所以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成人应该努力设计有趣的方式,诱导他们感受到乐趣和收获。而阻止儿童把时间精力过多消耗到娱乐上的办法正好相反,那就是让这种娱乐变成他一项严肃的工作。

《教育漫话》给人两点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是教育目的非常清晰:要培养理性的、有德行的青年绅士。反观我们这个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空泛的口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客观的结果可以在市场上标价出售的人。南怀谨说:“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这与洛克的思想多么的相一致,发人深省啊!

二是教育手段和目的的一致。洛克倡导的理性教育,一旦他发现教育的手段,偏离儿童培养的方向时,他就会高度地警觉。比如前面谈到的奖励与惩罚。又如,他反对鞭笞,因为这实际也是在鼓励儿童逃避眼前的痛苦。而当面对儿童的顽梗和决意的反抗而不得不采用鞭笞的时候,他对于什么时候打、谁来打、怎么打,都给出了详细的建议,让人惊叹,原来父母要始终保持如此的理性!即使是在采用这种最不理性的教育方法的时候!看看我们现今的教育,引入了多少所谓的“先进”技术手段?可这些技术手段真的与教育的目的协调一致吗?还是让我们的目的更加迷失?

《教育漫话》不愧是一本流传几百年的名著,尽管过去这么多年,在思想上、方法手段上,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