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追忆似水年华经典语录(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12 09:04:0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

经管系 孔令超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看那漫天飘零的花朵/在那美丽的时刻凋谢

——题记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倾诉;红尘往事,呢喃起涟漪无数;星空无语,守望灿烂的孤独;人约黄昏,翩翩不再少年路。蓦然一回首,流年已成过眼云烟,思念的情愫也幻化成了那没有定格的文字。荏苒时光,那段段似水华年也许被我们暂时遗忘,搁置在旁。待我们重新苏醒后,将那段还未尘封的记忆,还原纸上,芳留人间。

“无论是花丛,还是蒺藜,过去了的,总会让人产生莫名的相思”,和汪国真一样,我也是个容易怀旧的人。喜欢追忆那似水年华,喜欢一个人呆呆地望着窗外,思绪翩然,浮想联翩。不觉自己的思绪被带到某年某月某日的某个地方,去尽情怀想那一段段峥嵘岁月。想起了她的一颦一语一肌一容,依然会痴痴地傻笑;想到兄弟们一起开怀地笑,依然那么温馨温暖;想到自己年少多少英雄梦,依然感叹少年轻狂;想起大家共同走过的青春奋斗史,内心依然澎湃不已„„

那年冬天,我们的时间以分秒为单位,睡眠缩在短短的六个小时。今年冬天,我们的时间以天为单位,有大把的时间在睡觉;那年冬天,我们为一道五分的选择心慌,为一片背诵忐忑。今年冬天,我们为挂科担忧,为早起跑操抱怨;那年冬天,我们痛并快乐着,即使终日忙碌也很快乐。今年冬天,就算悠闲自在,也没有太多的快活;那年冬天,我们很简单,可以肆无忌惮地笑。今年冬天,我们筑一道心墙,把自己保护起来;那年冬天,我们无比憧憬大学。今年冬天,我们无比怀念那年„„

时光依旧,流年继续,只是我们不再相信童话,只是我们内心更加温厚。时间纵使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烟城,却无法将这些酸酸甜甜的记忆抹去丝毫。这就如同南大宿舍发现的那封七年前的情书,岁月虽然将信纸泛黄,但是使那情更真更醇。我们依然怀念曾经的青葱时代,依然向往“那人、那事、那情,今犹在”的罗曼蒂克。

追忆似水年华,我们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推荐第2篇: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7卷读后感全系列

【按语:终于读完了卷轶浩繁的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我从压抑和囚禁中得释放了,感谢上主。读卷1《在斯万家那边》、卷2《在少女花影下》和卷3《盖尔芒特家那边》时,我是怀着细腻的心灵在探索着普鲁斯特的世界,并不断地加深着对普鲁斯特的深邃和优雅的惊叹和喜爱。但卷4《索多玛与蛾摩拉》、卷5《女囚》、卷6《女逃亡者》带给我的却是不断增长的失望、沮丧和愤怒;卷7《重现的时光》在下半部突然转入纯理论的分析(讨论时间与存在本身,艺术与生活),部分地领我回到一丝光亮之中,但终究无法让我的心灵再度触摸到普鲁斯特的世界。这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技术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如此漫长,读到后来我丧失了把握力,纯粹是为了终结之而读下去的,我不再能将自己代入普鲁斯特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世界。其二,对幼年的普鲁斯特的良善敏感的心灵、优渥的环境、卓异的才华和洞察力、深情的家庭之爱,我能喜悦地追随和倾慕;但当普鲁斯特长大成人之后,他却因为缺乏意志(一种近乎先天的疾病)以及暗中的性欲倒错(作品中总是别的人性欲倒错),所提供的却是一个寄生虫式的,却为无孔不入的同性恋行为环绕的世界,我既不欣赏也不理解。他或许深刻地展现了人的复杂和多面,但那绝不是我所能接受的真正存在,虽然或许因为我缺乏理解而没有资格这么说。另外,完整阅读《追忆似水年华》是很艰难的。除了卷轶浩繁之外,很多时候的讨论和描述是较为艰深的。江绪林 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卷1《在斯万家那边》:它主要在于一种纯净的、色彩斑斓、晶莹剔透的视角的童年回忆,虽然回忆的东西或许不乏散漫,却让童年像一个柔柔的梦一样浮现在眼前,细腻、柔美。Proust有能力在冷静地记录人的恶(如弗朗索瓦丝对女工的残忍)的时候也不义愤填膺,而只是带着一份淡淡的忧伤把这块破布镶嵌进别的更优雅的图景之中;最让人感觉Proust天才,并觉得自己粗俗的是他那份神一样的细腻,在回忆的笔触中,Proust像伊甸园里的亚当一样,能按照名字认识森林里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颗树、每一个形状、每一个颜色,每一种香味,每一个色调:它们都像一个个音符一样那么自然地涌现,且各清晰地绽放自己。不喜欢“斯万之恋”,那种爱是一种我无法欣赏的疾病。2013.9.6

卷2《在少女花影下》:开始看的是徐和瑾译本,后部分看的是周克希译本。情节大概很简单,前半部分是围绕着Swann夫人的交往,后半部分是在巴尔贝克海边度假,但笔触所至之处,细腻、广博、深刻而又自然~我总在想,读完了《追寻逝去的时光》,我也算是理解和在灵魂中参与了优雅而美好的人生——它足以使得我心满意足地放弃自己的被粗暴的权力、粗鲁的物欲和不够细腻丰富的教养所摧残的现实生活,坦然离去~因为我也理解地追忆了似水年华。不过,要阅读这本书,文学、戏剧、艺术和哲学思想方面的相当修养或许是一个前提条件。2013.9.1

5卷3 《盖尔芒特家那边》:或许普鲁斯特是迄今最伟大最深邃的人物。在所谓意识流中,普鲁斯特的目光如流水般看着世界,感受着世界,理解着并冲刷着世界,将其中美好优雅之物沉淀出来;然而,这目光不仅仅是普鲁斯特的,它竟然也常常融合在神的目光中,那么高远、那么深邃辽阔:文学、音乐、艺术、哲学和观念、建筑、风尚、典故、贵族传统与纹章学,一切的领域中,这目光游弋其中,分辨善恶,如神一般行事,没有一点费力使劲的影子,把追随者的目光引入无尽的海洋和天空中,让人渴慕,催人明悟。

《追忆似水年华》颠覆了我的观念:普鲁斯特将贵族和上流社会优雅的一面如此精致地浮现在我面前,而在我原来的想象中,贵族社会早就随法国大革命席卷而去了,然而,普鲁斯特的追忆却让我明白,至少在一战前,一个精致的、有品位的贵族社会和贵族品质仍然是存在的,并且与上层Bourgeoisie融合着并汲取着后者的力量:那里优裕是设定的,个体在深沉的爱的眷护下成长,拥有精致而美好的教育、渴慕智力和品味,致力于艺术或科学或文学,追随着一切美好动人之物。

阅读《追忆似水年华》促成了我对卢梭的恶感的形成,虽然以前读《忏悔录》的时候还是深深震撼于

卢梭那种“intus et in cute (深入肺腑和深入肌肤)”的彻底坦白;但与普鲁斯特相较之下,卢梭那种卑微的贱民性格却展现无余:《忏悔录》卷6中卢梭对在看病的路上与拉尔纳热夫人的肉欲偷情的追忆显得尤其卑贱:如果那种饥饿者之饥不择食的举止让人有所不屑的话,那么卢梭却不停地以爱和美好来圣化或掩盖之的做法则让人颇感卢梭终身未曾真正理解何谓贵族的优雅。这里不是说普鲁斯特是道德上无玷的或神圣的,普鲁斯特没有什么宗教感,常常有自卑和过分敏感之处,他在巴黎还涉足过色情场所;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普鲁斯特区分了在海边初见Albertine时那美丽的海滨少女倩影在他心中的柔美印象和随后在巴黎重逢时两人带有情欲色彩的接触和交往。普鲁斯特对此和类似事情的追忆是坦然而恬静的,他既没有谴责也没有辩护,而是将这些东西安置在人生的万花筒中更美好的东西之侧:少年在花园里整日的阅读、亲人之间真实的眷恋和守护、对优雅之物的苛刻的鉴赏能力,…而就是后者这些更珍贵之物,普鲁斯特也没有加以神圣化,而只是让它像碎片一样不经意中流淌出来,又流逝而去,因其脆弱而更动人。虽然颇有时空错位之感,我却感觉,卢梭带来的是苦涩的普世正义的尖叫,而普鲁斯特所馈赠于我的,则是真正贵族的安静的大海深沉。 2013.9.27

卷4《索多玛与蛾摩拉》:终于忍受着无聊和厌倦读完了《追忆似水年华卷4:所多玛与蛾摩拉》:读到卷4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而普鲁斯特那种深邃宽广的文风也相当熟悉了,竟然成了一种惹人厌烦的、女人气的半死不活的炫耀式写作。况且卷4只能读译林出版社的多人译本【许钧杨松河译】,翻译质量感觉一般,也缺乏注解,译法与前面几部有不统一的地方。

优雅细腻如昔,然而,恶却悄悄地隐伏潜入并玷污了高贵。本卷书名《所多玛与蛾摩拉》是有所预指的:在《旧约创世纪》中,所多玛和蛾摩拉是两个因罪恶滔天(尤其是同性恋淫乱)而被上帝降天火毁灭的城市,而《所多玛与蛾摩拉》中最主要的旋律就是同性恋。多人译本译作《索多姆和戈摩尔》,完全没有借鉴汉语中业已形成的《圣经》神学和基督教传统,可谓失败。

这一卷中的主要人物是Charlus侯爵、Marcel(作者自己)和女友Albertine,场景涉及巴黎的晚宴和巴尔贝克度假,多涉社交场合,情节简单。前卷中极聪明、才华横溢、在贵族上流社会享有极高社会位置的Charlus侯爵在本卷中成了一个成天寻找男色的同性恋者;而Marcel怀疑、嫉妒和防范女友Albertine有同性恋行为时却仍不可救药地迷恋于Albertine。普鲁斯特笔下一方面将同性恋指控为道德堕落,“他们也清楚,他们的那种欲望是在可耻,会受到惩罚,因此不可告人,然而正是这一矛盾给人创造了最为甜蜜的生活乐趣;他们不得不背弃自己的上帝。…如果连同性恋也是正常的事,那么世间也就不存在不正常的东西了,无异于基督降生之前,绝不存在反基督徒。”【15-17】但另一方面却承认其出自生理原因,“他们所称其为„爱‟的玩意儿并非产生于他们认定的美的理想,而是祸出于一种不治之症。”【17】普鲁斯特更通过让同性恋成为本卷笼罩性的主题而实际上默许和纵容了这一行为。

然而,如果说同性恋行为本身不是罪恶的话,那么《所多玛与蛾摩拉》中的这些角色却实实在在地卷入了罪恶。虽然Charlus男爵对英俊的提琴手Morel不无智识上的和事业上的提携,但Charlus男爵将自己的财富、权势和杰出的才华完全耗费在去勾引和控制看中的男色、满足自己的同性性欲上时,仍然是邪恶的。甚至在某个场合,惊愕地发现上卷中最有光芒的Guermantes亲王也卷入了与Morel的淫乱。本卷中,回忆者Marcel也不是无辜的:前面几卷中幼年时那份让人喜爱的天真和亲情,那份绝顶聪明,那份细腻优雅,在本卷中开始沉落,他没有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倒是成了一个有气没力的娘娘腔,一个最精致的寄生虫:有着庞大家产的他花钱如流水,满足着Albertine的欲望,忐忑不安地守在Albertine身边,同时迷恋于最美好的自然时光,沉湎于最高级的社交品味。《所多玛与蛾摩拉》的世界是压抑的、是迷失的:那一个原本最美好的世界开始停滞;最深邃的灵魂不再创造、维系和守护着世界,却反而成了试图吸尽一切精髓的吸血鬼,一切都开始迷失了,开始坍塌了。 2013.10.7

卷5《女囚》:终于读完了。或许凡特伊的乐章是如此激动人心,“从他的音乐所散发的天竺葵芳香中,我们应该寻找的不是物质上的解释,而是更深层次的对应物”【389】;而普鲁斯特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的文学的品析非常精深;社交生活照样闪耀。但对此我已经充耳不闻,只记得普鲁斯特这个缺乏意

志力的娘娘腔一描述爱情的时候就是让人恶心:第一卷中的斯万之爱是如此,这里马塞尔对阿尔贝蒂娜的感情也是如此,都是极端变态的,与其说在深陷爱河,不若说主角是在给自己身上的一个脓疱在瘙痒。真庆幸读完了。大致上就是富裕的马塞尔虽然不爱阿尔贝蒂娜(一个同性恋者),但仍然及其迷恋或依恋她,把她实际上囚禁在自己在巴黎的家中,然后窥探她,监视她。2013.10.20

卷6《女逃亡者》:终于看完了。Albertine逃离了Marcel家里,然而两人互相赌气不让步,结果Albertine骑马撞死了,Marcel这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爱着或迷恋着Albertine,然后就是无穷无尽的追忆和悔恨;然后又去各方调查Albertine是否纯洁和背叛,确证了Albertine是个放荡的同性恋者;然后慢慢地冷淡下来;再然后在威尼斯收到电报说Albertine没死盼望着跟Marcel结婚(误会导致的假电报),Marcel已经理都不理了。然后好友圣卢跟前女友Gilbert结婚了,圣卢却又发展出同性恋。关键是,这一切不是活跃地剧情地出现的,而是毫无意志力的Marcel病怏怏地记述的,我烦死的心都有了。2013.10.27

卷7《重现的时光》:马塞尔在贡布雷短期逗留,与希尔伯特和圣卢等见面,圣卢在搞复杂的多重异性恋掩盖下的同性恋,妻子希尔伯特很痛苦;一战打起来了,马塞尔却住进了疗养院,整个的文风就像疗养院一样与战争没关系,病怏怏的记述:战争对各种人的影响;夏吕斯侯爵的同性恋发展为被虐待狂。圣卢在战场上战死。马塞尔忧虑自己没有文学才华。

整个前半部非常一如既往地无聊(弥漫着无孔不入的同性恋行为和思考,这也算是普鲁斯特的性欲倒错的文学映射),直到马塞尔去盖尔芒特亲王夫人参加宴会时:马塞尔脚踏在不平的石板上时,居然出现了幸福感,犹如小时候在贡布雷吃一种玛德莱娜点心时的感觉,“我沮丧的心情阖然而逝,在那种至福的感觉前烟消云散。”【171】这里马塞尔开始转入较为形而上学的思考,尤其涉及到对文学艺术和自己的创作动机的思考。

马歇尔试图抓住或弄清为何会有这种偶或的至福感,他说,“这种…充斥天堂的更纯净的空气只有在已曾经呼吸过的情况下才可能给予那种深刻的更新感,因为,真正的天堂是我们失去了的天堂。”【175】然而细究下去,至福源自“超乎时间之外的东西,一个只有借助于现在和过去的那些相同处之一到达它能够生存的唯一疆域,享有那些事物的精华后才显现的生命,也即在与时间无关的时候才显现的生命。”【175】这样就能达到一个纯净的时光,“逃脱了时间制约的存在片段。”【179】

这里普鲁斯特好像持有了一种柏拉图式的理念论了,但其实未必全然如此,因为这种对存在的把握恰好是在物质的印象中得以把握的,而非单纯的思辨中,由此普鲁斯特以为文学是至上的。而艺术创作并不是自由创作,而是本质的自然显露——伟大的作家是真理的仆人。他还反对了所谓的(政治或社会主题)的文学现实主义。“真正的艺术…其伟大便在于重新找到、重新把握现实,在于使我们认识这个离我们的所见所谓远远的现实…真正的生活,最终得以揭露和见天日的生活,从而是唯一真正经历的生活,这就是文学。”【197】因此普鲁斯特说,生活是为艺术的种子,是为艺术而准备的。“幸福,它几乎只有一个用途,使不幸变得可能。我们应当在幸福中铸就十分甜美、十分有力的信赖和眷恋关系,以便使这种关系的中断足以导致被称作不幸的那么珍贵的痛苦。如果你不曾有过幸福,哪怕是憧憬中的幸福,那么,不幸便谈不上残酷,从而也结不出果实。”【208】

虽然真正的存在是在时间之外的,我们却是处在时间之中,即在年华似水之中。以前普鲁斯特记载了其外婆走向疾病死亡的可怕,这里普鲁斯特再度描述了岁月在那些社交朋友们身上的痕迹。而普鲁斯特则突然对死亡感到恐惧:他要在死亡来临之前,将自己的书写下来,那是他生命的矿脉和结晶,也将延续自己的生命——虽非永恒地。普鲁斯特似乎对自己的书很自负,“我觉得有可能阐明它(生活),阐明这种我们在黑暗中看到的、不断遭到扭曲的生活,还它真实的本来面目。”【325】而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不过是在阅读自我。但考虑到普鲁斯特的疾病、性欲倒错和缺乏意志,很难说他描述的那蔓藤一样的生活能是至高艺术的前奏,也很难说他还原的的生活是我们盼望的生活真实,虽然其复杂性是极其深邃的。差不多最后的位置,普鲁斯特引用了雨果的话来隐喻艺术:“青草应该生长,孩子们必须死去。”【330】2013.11.4

推荐第3篇: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10国贸1 黎嘉雯 2010092016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为了理解这本其中的寓意,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读这本书。由于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所以要读懂这本书是需要花很多心思的。

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法国意识流作家,这本《追忆似水年华》其实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由于作者从小体弱多病,便被“逐出了童年时代的伊甸园”,这也更加使他能专心从事写作,而《追忆似水年华》中那些出色的心理描写可能也正源于此吧。《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 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文中的“我”从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不断成长,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而这也正提醒了我们对于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一个人无论再卑微,再弱小,首先他不能否定了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是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别人的评论可以影响到我们,但是绝对不能左右我们对于自己人生的判断,对于人生的每一个抉择。在若干年后,我们回过头去,或许会笑自己当初的青涩、莽撞,但是自己所做的决定是绝对不会后悔的,因为了解自己,因为“我”就是“我”。

小说故事套故事,人物事件众多。一方面是遵循法国旧传统习惯的圣·日耳曼贵族、盖尔芒特家族的公爵和公爵夫人、盖尔芒特亲王和王妃、公爵的兄弟等。另一方面是新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和活跃在沙龙里的帮闲人物:斯旺及其情妇、交际花奥黛特、富裕而有文化教养的凡尔杜兰夫妇、外交官、医生、艺术家等。两个对立的社会,原来并不融洽,资产阶级很难跨进古老贵族的门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复杂的联姻关系,鸿沟逐渐被打破。斯旺死后,奥黛特成了盖尔芒特公爵的情妇。凡尔杜兰太太过去不被贵族家所接纳,现在成了亲王夫人。作者在贵族闭塞和悠闲的世外桃源中窥视到了衰败景象,从大资产阶级庸俗狂妄中看到了一种畸形社会的画面。虽然作者在描绘这种种画面时,并没有用尖锐的谴责之词,但从他笔锋转向下层人民时所表现出的好感中,又能体味到他的褒贬之意。那个在上层人家服务多年的老女仆弗朗索瓦兹,虽然满口乡下土话,脑子里有不少迷信和禁忌,但她勤劳、纯朴,有着乡下人的聪明机智。

小说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富于才华,喜爱文学艺术而又体弱多病的富家子弟。作品透过主人公的追忆,表现了作者对家庭、童年和初恋时感情的怀念,对庸俗事物的厌恶,同时也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谓“黄金时代”的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种种人情世态。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真正的乐园是已经逝去的乐园,人只有生活在回忆中,对曾经的生活进行加工,再创造,才是真正的生活。因而“现在”是一个难以琢磨的东西,我们很难把握,很难判断它的真实程度,只有失去了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最有意义的。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能把握的所有,不要让青春徒留遗憾。

推荐第4篇: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浅析白先勇《游园惊梦》

白先勇,台湾著名作家,曾被 夏志清先生赞誉为“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其作品一直受到大陆文坛的关注。代表作《游园惊梦》出自小说集《台北人》,是最能体现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小说。白先生亦自称它是“整个写下来,最苦、最美的一篇”,“下了最大的功夫。”

白先勇自幼便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熏陶,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基,而在美国留学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西方现代派文学也有深入的了解。兼具中西文化背景的他,在文学创作中巧妙地将现代派的叙事技巧与传统的叙事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将传统融入现代”的文学风格。而《游园惊梦》正是中西艺术相互融合的完美体现。

(一)

批评家姚一苇在评论《游园惊梦》等小说时说:“像这类型小说受《红楼梦》的影响是明显可见的。”这句话从一个侧面道出了该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

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白先勇从小便目睹了历史的风云突变,并且亲历了家族从显赫到衰败这一过程。多年来四海飘零颠沛流离的海外生活,更使其深切体会到一代“自愿放逐”的中国人失根后的凄苦和无助。出于对“文化中国”的眷念,白先勇的创作一直执着于可以体现“整个中国文学的传统”的创作主题,即“一种兴衰感、历史感”。在小说集《台北人》的卷首,他引用了刘禹锡的《乌衣巷》,“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表达的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怀的追悼”,这个贯穿整本小说集的大主题在《游园惊梦》里也得到充分展现:钱夫人等人都是随着国民党政府的溃败而逃亡到台湾的,钱将军去世后,曾经风光无限的她独自过着寂寞而凄凉的生活,当她在窦夫人的宴会上回忆起昔日繁华,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仿佛一切都只是梦境。小说通过描写钱夫人对过往的缅怀和喟叹,显示出在永恒的时间流逝中,人生的无常人世的沧桑,从而传达出一种历史的苍凉感。而这正是白先勇锲而不舍所要追求的“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①

除了小说主题与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承,小说的题目也是出自根据传统剧目《牡丹亭》改编的昆曲《游园惊梦》。作家“让《牡丹亭》这出戏摆在一个占决定性的重要位置,无论小说主题、情节、人物、气氛都与《牡丹亭》相辅相成,甚至小说的节奏,也试图比照《游园惊梦》昆曲的旋律。”②首先,《游园惊梦》与钱夫人的命运维系在一起:当年钱将军为蓝田玉所唱的《游园惊梦》而痴迷,才将其娶为夫人,蓝田玉因此由一个地位卑贱的戏子跃身成为高贵的将侯夫人。然而她爱上了钱将军的参谋郑彦青,在一次《游园惊梦》的清唱会上,她发现自己的妹妹月月红竟也与郑彦青有了私情,急怒之下,哑了嗓子,再不能登台演唱。多年后的今天当她参加窦夫人的宴会,似曾相识的情景和《游园惊梦》的唱段再次勾起了悲痛的回忆,蓝田玉再次失声。可以说,《游园惊梦》是钱夫人人生的“关键词”,而钱夫人艺术生命的衰竭同时也象征着昆曲这种传统艺术的式微。

其次,小说中多处运用了戏剧穿插,将古典戏剧的情节、气氛与小说主人公的内心处境和悲剧命运相互对照。钱夫人彻底沉浸在戏曲营造的氛围之中,她的意识流动、情绪起伏都与《皂罗袍》《山坡羊》等曲牌的唱词、节奏相关。读者捕捉了昆曲的旋律.领悟到唱词的意蕴,也就可以洞悉到钱夫人纷繁复杂的心理世界。不仅如此,文中多处对景物、衣饰、人物个性的描写,都与《红楼梦》有诸多相似之处。如通过对服饰装扮的描绘和言行举止的刻画勾勒人物性格特征,如钱夫人游园时的“移步换景”,通过她的眼去观察窦公馆的尊贵荣华和窦夫人的春风得意,这就让人想起黛玉进贾府时的情形,而天辣椒出场时的先声夺人,就跟王熙凤迎接黛玉的情景十分相似。

由此可见,白先勇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他的作品和他本人一样,极具高雅的古典气质。他将许多中华民族独有的事物甚至情感融入到作品当中,让人读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或许就是他的作品深受国人喜爱的原因。

(二)

作为台湾现代派作家的中坚力量,白先勇创作《游园惊梦》不仅仅只是继承了千年传统,其中所具备的现代性同样不容忽视。小说的故事层面是写一次只有几小时的酒宴,借此却引出了钱夫人充满悲剧色彩的大半生。这种对小说时间的巧妙处理,要归功于白先勇对现代派叙事技巧的借鉴和运用。

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内视角,便于深度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为了创造‘旧事重提’或‘过去再现’的印象效果,作者在这篇小说里大量运用了‘平行’技巧。”③此时窦夫人的宴会情景跟当年钱夫人在南京为其做生日的盛宴情景,就十分相像:今日落魄的钱夫人即昔日的窦夫人,昔日享受富贵荣华的钱夫人即今日的窦夫人;标致、泼辣、风骚的蒋碧月抢夺过姐姐的情人,钱夫人的亲妹妹月月红与蒋碧月的性格做派如出一辙;而陪伴钱夫人的善解人意的程参谋仿佛就是昔日钱夫人深爱着的郑彦青,蒋碧月和程参谋的暧昧亲密恰恰正如从前的月月红和郑参谋„„这种人物关系和活动场景的重叠、吻合,显然是白先勇有意而为之,以造成一种“今即昔”、“昔同今”的幻觉。

人们关于往事的记忆往往藏于脑海深处,在清醒和理智的状态下不可企及。要唤醒记忆只能通过某种承载着过往记忆的具体物象。平行技巧的运用,实际是让晚宴和“游园惊梦”成为打开钱夫人记忆之门的钥匙。正因为眼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景象,钱夫人的记忆才会喷薄而出。

而往日记忆的彻底苏醒,是在钱夫人“喝了几杯花雕”“微微晕眩”时出现的。此时小说完全中断对窦公馆真实情境的描写,集中运用意识流手法表现钱夫人连绵不断、纷乱混杂的意识活动:时而是钱将军充满怜爱的话语,时而是郑彦青的柔声低唤,时而是瞎子师娘的无限叹息,时而是妹妹的肆意嘲弄,时而是自己与情人的纵情交欢,时而是妹妹与情人的轻柔浅语、、、、、、蒙太奇、时空跳跃、自由联想等意识流技巧的交替使用,使现实与幻觉相互交织,构成一个时空错乱、斑驳离奇的艺术世界。白先勇提过:“我写这篇小说写了五次。前二次用比较传统的手法写内心的活动.我都不满意。起初我并没想到要用意识流手法。女主角回忆过去时的情绪非常强烈.也有音乐、戏剧的背景。为了表达得更好.尝试用了意识流手法。”④

回忆作为一种心理机制,必然是现在的感受与过去的感觉的迭合。为了表现回忆的诗学特征,白先勇打乱了时序,对时间进行重组,去掉了时间线性流逝的因果链,使时间成为直觉性的内在的绵延。在绵延中过去与现在互相交织渗透,记忆的内容和回忆的行为互相混合,从而使时间在人的心理存在和体验方式中获得内在的统一性。而现代派的意识流手法所着力表现的心理时间,正与回忆的非逻辑性和无序性相吻合。恰当的技巧表现恰当的内容,两者的搭配堪称天衣无缝。 回忆背后隐含着时间问题,并且有赖于一种时间哲学的支撑。白先勇亦说:“其他的小说表面上似乎不同,但在主题上却很一致,例如《游园惊梦》,写的也是时间。”⑤时间正如爱情,是人类古老的话题。《游园惊梦》里,处处可读出钱夫人对往昔的留恋和缅怀:“她总觉得台湾的衣料粗糙,光泽扎眼,”“哪里及得上大陆货那么细致、那么柔熟”,她认为“台湾的花雕到底不及大陆的那么醇厚,饮下去终究有点割喉”。钱夫人虽然生活在现在,但她更生活在过去。换句话说,记忆是她曾经活过的唯一凭据。可以看出,白先勇的时间观是“后视性”的:肯定过去,否定现在,望不见未来。因此人物“在每一个现在的时刻看到的都是‘过去’”(萨特)。时间的流逝是永恒的,而人类也终究无法留住时间,曾有过的繁华随时间消散,如今留下的也不过是断墙颓垣。于是,在青春幻灭、爱情破碎、生命消亡、荣华尽褪的颓败图景中,小说凸现的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人生悲凉。

尽管表面上《游园惊梦》不过是写“美人迟暮的故事”,但其实白先勇是把个人命运与悠悠历史文化联系起来。钱夫人对美好过往的追寻,包含了对传统艺术的怀念,对那个辉煌的时代的哀悼。她的身世遭遇就是一部浓缩了的历史,如若将她的“人生无常感”升华到历史层面,则是一种“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凄戚与苍凉。白先勇将客观性的历史体验与主观性的人生体验对应起来,使得人生和历史魂魄与共。历史一旦成为有人生体验的历史,也就变得有血有肉有脉息。人生一旦融入历史体验,也就变得深沉浩茫有厚度。欧阳子称“这是一篇描绘极端细腻的佳作,又是声势异常浩大的巨作。”,实为贴切。 作为短篇小说,《游园惊梦》无疑是上乘之作。不管是题目的选择、景物的描写、情节的构造、时间的处理、叙事的技巧,无不体现出一种典雅清幽的诗意氛围和柔和哀婉的悲凉意蕴。最值得称道的是在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上,融入了西方文学的意识流、时间重组等现代技巧,将人物的心理流程描绘的细腻真实,并展现出一片深邃广袤的历史时空。当然,应该看到,白先勇在精神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更为亲近。他的思想深受传统的儒释道文化模式的影响,尤其是小说中流露出道家的“因果轮回”“浮生若梦”等思想,无不带有悲观消极的意味。因此,《游园惊梦》仅仅停留在“悲凉”这个层面上,而未能上升至更高的悲剧美学,这正是作家思想的局限性所造成的。 注释: ①.白先勇.社会意识与小说艺术明星咖啡馆[M]台湾:皇冠出版社,1984 ②.④.白先勇.蓦然回首:白先勇散文集(上)[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 ③.欧阳子.《游园惊梦》的写作技巧和引申含义.[M]//白先勇文集:第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367 ⑤.《第六只手指》.[M]香港:华汉文化事业公司,1988 参考文献: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武跃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个人乌托邦倾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阮温凌.结构:写实构架中的视点交错与焦点辐射.《名作欣赏》第2期

推荐第5篇: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逝水年华》

【摘要】:法国意识流大师马塞尔·普鲁斯特在他那不同凡响的巨著《追忆似水年华》和其它作品如《驳圣伯夫》中以形象而明晰的语言阐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思索 ,并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小说创作的新概念、新技巧和新方法。本文以《追忆似水年华》为例证 ,深入探讨了普鲁斯特在创作观念和创作技巧上为现代小说所作的贡献。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这种回忆表现的东西是\"自我\",是人的内心世界,是人的精神生活.这种表现大量采用了\"自由联想\"方式,一物诱发一物,一环引出一环,形成作品意识联想自由流畅的态势,这就是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因此,这部小说被成为意识流小说的先驱,并宣告了\"意识流小说\"文学流派的形成。

作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方法,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这里有姿色迷人,谈吐高雅而又无聊庸俗的盖尔芒夫人,有道德堕落,行为仇恶的变性人查琉斯男爵,有纵情声色的浪荡公子斯万等等。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于上流社会有关联的作家,艺术家,他们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却永世长存。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下层的劳动者。《追忆逝水年华》这部长篇巨著通过上千个人物的活动,冷静,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俗,人情世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评价:

法国著名传记文学家兼评论家A·莫罗亚(1885—1967)在1954年巴黎伽

里玛出版社出版的《七星丛书》本的《追忆逝水年华》序言中写道:“一九○○年至一九五○年这五十年中,除了《追忆逝水年华》之外,没有别的值得永志不忘的小说巨著。不仅由于普鲁斯特的作品和巴尔扎克的作品一样篇帙浩繁,因为也有人写过十五卷甚至二十卷的巨型小说,而且有时也写得文采动人,然而他们并不给我们发现‘新大陆’或包罗万象的感觉。这些作家满足于挖掘早已为人所知的‘矿脉’,而马塞尔·普鲁斯特则发现了新的‘矿藏’。”这也是强调《追忆逝水年华》的艺术优点就在于一个“新”字。然而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不在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在于为创新而创新,更不在于对于传统的优秀艺术传统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从零开始的创新。创新是艺术的灵魂,然而创新绝不是轻而易举的,绝不是盲目的幻想。《追忆逝水年华》的创新是在传统的优秀艺术基础上的发展。

法国诗人P·瓦莱里(1871—1945)和著名评论家、教授A·蒂博岱(1874—1936)都在他们的评论中夸奖《追忆逝水年华》的艺术风格继承了法国文学的优秀传统。纪德和蒂博岱都提到普鲁斯特和十六世纪的伟大散文作家蒙田(1533—1592)在文风的旷达和高雅方面,似乎有一脉相承之妙。还有别的评论家甚至特意提到普鲁斯特受法国著名的回忆录作家圣·西蒙(1675—1755)的影响。

《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逐渐构思这部小说大致在十九世纪末年和二十世纪初年。一九○七年他下定决心要创作这部小说,一九八年他开始动笔,到一九二二年他去世前夕,匆匆写完最后一卷《重现的时光》。普鲁斯特创作《追忆逝水年华》的十余年间,完全禁闭在斗室中,与世隔绝。他全部精力与时间集中在回忆与写作上,毫不关心世事,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它对法国人民生活的强烈影响,在《追忆逝水年华》中几乎毫无反映。这部小说中反映的巴黎是十九世纪

八、九十年代的巴黎。十九世纪末叶是法兰西资本主义逐渐由垄断资本进入帝国主义的过程。二十世纪初年,法国资本主义已经达到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在这时期,法国社会出现了物质生活方面的极大繁荣。1900年巴黎举办震动全球的“世界博览会”,就表现出烜赫一时的繁荣景象。凡此种种,都没有引起在斗室中埋头写作的普鲁斯特注意。由此可见,就其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而言,《追忆逝水年华》是十九世纪末年的小说,是反映临近巨大的变革与转折点时刻的法国社会的小说,因此可以说也是一部反映旧时代的小说。《似水年华》是法国传统小说艺术的最后一颗硕果,最后一朵奇葩,最后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参考资料:

1.追忆似水年华(上下 精) 译林出版社 2001年6月版

2.追寻逝去的时光(第1卷) 周克希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推荐第6篇:《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离开《追忆似水年华》,离开普鲁斯特,在我们平凡的现实之中,当岁月凋零,时光落寞,青春了无凭据的时候,又有谁会守在谁归家的那条林荫路旁,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谁呢,小编整理了“《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

《追忆逝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这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着,以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普鲁斯特看来,人最真实的世界是在回忆之中,因为回忆,人们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而当前的瞬间,却常常因为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平淡地掠过去了,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真实的价值来。而回忆的产生,不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的主动的追忆。而是在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微小的感受与昔日所经历的契合,从这个小小的感受,回忆便自然地展开到面前来。

读《追忆似水年华》,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雨果的话:“比海洋和天空更为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普鲁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阅历也不算太丰富,生活所见也是有局限性的。他没有高尔基这样的坎坷多难的青少年时代,也没有杰克·伦敦和海明威那样的传奇经历。如果没有写《追忆似水年华》,人们在墓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大概非常平淡。

作者整本书都在写他一生的回忆,我觉得虽然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将那些幸福快乐的事情留在回忆当中,可是当离开《追忆似水年华》,离开普鲁斯特,在我们平凡的现实之中,当岁月凋零,时光落寞,青春了无凭据的时候,又有谁会守在谁归家的那条林荫路旁,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谁呢?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珍惜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要只生活在过去的世界里,即使过去的回忆再美好,那也只是过去,现在的世界才是真的,我们要好好的度过现实中的每份每秒,让自己在以后能够真的追忆属于我们自己的似水年华。

这本书极其细腻的描写,把每一个细节刻画到几千字。作者塑造人物的能力很强,每个人的鲜明特点都在每个记叙中很明显的显露出来,即使是再多的人物,作者也能很深刻的描写出想要通过此人所要阐述的一些人世间的看法。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2

去年年休假的时候我去了青海。青海的天空很蓝,云亮的刺眼,太阳的光照在身上,阴影散失。我看到了一生中最好的风景,在行走中,带着流浪的快乐,被净化着。回程的时候我坐在车里,一路看着青藏高原独有的广袤蓝天,渐渐蒙上秦岭湿润的雾气,渐渐变成陕南小城阴蒙蒙的天,我知道我是回不去的了,年轻时的经历和感受,因其带着青春的色影与想象而不可重复,对我来说,这弥足珍贵。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看的人很少,而谈论得最多的一本书。我花了近半年的时间细细品读,更喜欢它的另一个名字——似水流年。这是个动听的词语,迟暮的人,躺在水底,看着往事一件件流过。我现在的年龄是正在水中的,我一次次地将手伸向水中,想拦住逝去的往事。掬起,也只是短暂地停留,继而是从指缝间溜走,这是我的天真。水之形,器为之,隔着玻璃,我们触摸到的不再是水的质感。时间过去,你更不能再身入其间。而看着,又是一阵一阵怅惘。普鲁斯特写了七卷,由此可见他的文字是厉害的,坚实而深广。

年少时的我们是纸做的,只能在水里吸湿,然后拿起来,看蒸发出雾茫茫模糊的一片,伴着潮湿、青涩的味道。年轻,只因为年轻,所以唯一值得记忆的便是有关青春了。

我向来以为自己只是个善于忘却、没心没肺的小孩子。然而蓦然间发现,我被现实时刻提醒着警诫着,不要在无谓的过去中留恋,快走,快走,快走,快变成个大人。我一直很愿意长大,因为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不可抗拒,逃避的结果是付出现实的代价,被社会所不容、所唾弃。

当一个人认真回忆的时候,往往是善于遗忘的。记忆的同时,伤感也成了关于过去的一部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去日苦短,来日无多,似水流年。涉江而上,又或顺流而下,为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情,及不甘寂寞的青春。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3

马塞尔·普鲁斯特,第一次看到这位20世纪法国最伟大小说家的照片时便被那突兀的眼神震慑了,更让人吃惊的是那双发现生活发现文学的大眼睛背后脑中拥有的丰富想象力与文学禀赋。我虽有幸地拜读了他投入毕生精力而创作的这部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却并不敢说读懂了这本书所传达的真谛,只能说是从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慢慢地得到了不少地感悟。

其实最开始自己都没有读它的勇气。面对这部对20世纪中后期文学尤其是现代派文学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的鸿篇巨制,我胆怯了,这种强大的文学气息与繁多的文字让我变得不知所措,所以从网上找来电子版一点一点读,却很快便没有了耐心。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它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

这部书以“我”为叙述主体,并不是描写或者讲述一个或几个感人或富有真理的故事而是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为一体,将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真实的进行了描写,除了叙事以外还写出了许多自身的感想和议论。虽然整部作品看起来到并不像一般小说一样有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的主要人物,清晰完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也并不特定却是作者的一份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说实话光是看译本就已经很困难了,若不是在特定的氛围中很难有耐心去读下去,抱着只是简单看“热闹”的心态,去读那些为文字也被那丰富的思想所感染。普鲁斯特开篇便用很大篇幅来描述小的时候自己对临睡前母亲那一吻的依赖与渴望,由此延伸出的许多细节虽干扰了我的思维却深刻的理解那个孩子敏感、渴望的心情。随后展开的一幕又一幕故乡贡布雷,贡布雷的街道、姨祖母的怪癖、贡布雷的钟楼;还有他和希尔贝特的爱情、期万对奥黛特的痛苦纠缠无可奈何的爱,还有在巴尔贝克的海滩上见到少女怦然心动的思慕……这一个又一个随着作者眼之所见而展开的小故事中的动作、谈话、人物的装扮、一句话引起的思绪万千、一个景物引出的论述一层深似一层的哲理性的思考无一不打动我的心并在思想与心灵的深处引起共鸣与深深的认同感。

文中通过“我”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追忆自己的“缓慢成长过程”,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虽然中间很多追忆让自己暂时忘记“我”到底是由哪些事情幻想到这里的,到细致跳跃的描写却让人深入其中不能自拔。想想自己,曾经老师逼着写日记的时候都觉得是负担如今更没有什么肯耐下心来回忆曾经的自己,曾经的他们。“追忆”原来是这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常常自我认识,对自己进行精神的鼓励与洗礼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虽没能细细读完这本书,我却明白了逝去回忆的珍贵。同时也要把握好能把握的所有,不要让青春徒留遗憾。为自己的年华付起一份责任。

推荐第7篇:《追忆似水年华》读书笔记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作者用生动的笔触,不仅向读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

寂寞如果可以在春天归来时开放,应该是青春中最阴霾的一朵花,终要在阳光的温暖中凋零。但脆弱的往往是岁月的韶华,无法守住与青春之间的任何一个承诺——纵使当时的信誓旦旦历历在目,也一样无动于衷。

香榭丽舍的常春藤爱上了蔷薇色的夕光,所以日日等待,就像“我”对希尔贝特的,只属于青春的爱情。日落时分,都以知晓还有二十四小时的漫长旅途才能再度重逢,但却天真的臆想只要尽力挽留就可以避免道别,却最后成了现实的奴隶,匆匆惜别。或许不是爱情,只是青春点亮的心底的悸动,在初次相逢的地方散落了多少心灵的碎片,总要使人不厌其烦的回到邂逅发生的地点,拾起这不堪的玩笑。

恐怕只有寂寞的人才会觉得青春仓促,像一本早已过时的三流言情小说,第一页中是一对满怀希望的恋人,一页一页,十年二十年……书的最后他按照每天的惯例在养老院中散步,脚步蹒跚,没有人同他讲话,因为他已经老到足以忘记一切。青春的伤痛大致如此,也许只是因为最快使人发现的美是最容易让人厌倦的美吧!又因为时光残酷的可怕,一点一滴的攫取年华的美好,虽然这些美好在普鲁斯特笔下只是一场华丽的幻觉,就算充满暧昧的风花雪月,到最后也只是无望的幸福,哪怕拥有一切,也难以留住青春的满头乌黑,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年华款款,青丝换白发。

但青春停留在了一个字迹潦草的练习本上,上面写满了希尔贝特的名字和地址,一遍一遍的倾诉,不为结局,只是徒劳且苍白的奢望有一天,本子无端落入她的手中,那么这在心头徘徊了如此之久的折磨便终有回报了。可惜,这世上除了岁月,还有什么无端的事可能发生呢?

终究会有一天,回忆占据了整个空乏疲惫的心灵,他知道,青春的爱情如同佛罗伦萨的春天,开满了纯净的百合与银莲,但永远不会有人采撷,因为完美的永远只是幻像,花季一过,凋敝的凋敝,零落的零落,纷繁的把心碎丢弃在眼前。总会明白的,就像普鲁斯特一样,人们只可以把世界变得复杂,却无法让他来的简单化。

人生最难寻找的并不是最终的一个正确答案而是人生到处都充满了正确答案。放弃又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 ,于是走过青春的人,往往两手空空,只是满满的回忆,走向一去不回的,命中注定的路途。

幸福不是一个瞬间可以兑现的,就像青春难以用爱情来计算,因为片面的永远无法成为全部。如同那条“我”所钟爱的槐树路,槐花缥缈的香气已经消失殆尽,可枯萎的秃枝与嶙峋的树干依然存在,像是在挽留,仿佛垂暮的老人只能靠记忆来吊唁已逝的青春。

就算青春可以停滞,时光可以挽留,又有谁愿意牺牲全部的未来与无限的希翼,只为曾几何时的那个动人心魄的凝眸浅笑。

大概普鲁斯特的记忆中也有一个这样支离破碎的威尼斯,只得靠无数记忆的桥梁才可以连接起拼凑成难以名状的优雅与极致的美丽,难以触碰,无法拥有;与香榭丽舍相似,发生了太多太多细碎琐屑的故事,却也埋葬了太多太多绚烂的青春。而青春送给我们记忆的也只有一张一张拍坏了的泛黄老照片,像生活一样,永远难以掌握。

推荐第8篇: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寂寞如果可以在春天归来时开放,应该是青春中最阴霾的一朵花,终要在阳光的温暖中凋零。但脆弱的往往是岁月的韶华,无法守住与青春之间的任何一个承诺——纵使当时的信誓旦旦历历在目,也一样无动于衷。

香榭丽舍的常春藤爱上了蔷薇色的夕光,所以日日等待,就像“我”对希尔贝特的,只属于青春的爱情。日落时分,都以知晓还有二十四小时的漫长旅途才能再度重逢,但却天真的臆想只要尽力挽留就可以避免道别,却最后成了现实的奴隶,匆匆惜别。或许不是爱情,只是青春点亮的心底的悸动,在初次相逢的地方散落了多少心灵的碎片,总要使人不厌其烦的回到邂逅发生的地点,拾起这不堪的玩笑。

恐怕只有寂寞的人才会觉得青春仓促,像一本早已过时的三流言情小说,第一页中是一对满怀希望的恋人,一页一页,十年二十年……书的最后他按照每天的惯例在养老院中散步,脚步蹒跚,没有人同他讲话,因为他已经老到足以忘记一切。青春的伤痛大致如此,也许只是因为最快使人发现的美是最容易让人厌倦的美吧!又因为时光残酷的可怕,一点一滴的攫取年华的美好,虽然这些美好在普鲁斯特笔下只是一场华丽的幻觉,就算充满暧昧的风花雪月,到最后也只是无望的幸福,哪怕拥有一切,也难以留住青春的满头乌黑,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年华款款 ,青丝换白发。

但青春停留在了一个字迹潦草的练习本上,上面写满了希尔贝特的名字和地址,一遍一遍的倾诉,不为结局,只是徒劳且苍白的奢望有一天,本子无端落入她的手中,那么这在心头徘徊了如此之久的折磨便终有回报了。可惜,这世上除了岁月,还有什么无端的事可能发生呢?

终究会有一天,回忆占据了整个空乏疲惫的心灵,他知道,青春的爱情如同佛罗伦萨的春天,开满了纯净的百合与银莲,但永远不会有人采撷,因为完美的永远只是幻像,花季一过,凋敝的凋敝,零落的零落,纷繁的把心碎丢弃在眼前。总会明白的,就像普鲁斯特一样,人们只可以把世界变得复杂,却无法让他来的简单化。

人生最难寻找的并不是最终的一个正确答案而是人生到处都充满了正确答案。放弃又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 ,于是走过青春的人,往往两手空空,只是满满的回忆,走向一去不回的,命中注定的路途。

幸福不是一个瞬间可以兑现的,就像青春难以用爱情来计算,因为片面的永远无法成为全部。如同那条“我”所钟爱的槐树路,槐花缥缈的香气已经消失殆尽,可枯萎的秃枝与嶙峋的树干依然存在,像是在挽留,仿佛垂暮的老人只能靠记忆来吊唁已逝的青春。

就算青春可以停滞,时光可以挽留,又有谁愿意牺牲全部的未来与无限的希翼,只为曾几何时的那个动人心魄的凝眸浅笑。

大概普鲁斯特的记忆中也有一个这样支离破碎的威尼斯,只得靠无数记忆的桥梁才可以连接起拼凑成难以名状的优雅与极致的美丽,难以触碰,无法拥有;与香榭丽舍相似,发生了太多太多细碎琐屑的故事,却也埋葬了太多太多绚烂的青春。而青春送给我们记忆的也只有一张一张拍坏了的泛黄老照片,像生活一样,永远难以掌握。

那么青春在普鲁斯特的眼中就是一场场虚假的爱情,来的轰轰烈烈刻骨铭心,最后却也难逃消逝的命运,一落在年华猖狂的风暴之中,没有怜香惜玉,有的只是义无反顾的葬送。而普鲁斯特终归是看破红尘的人,所以可以微笑的接受并记录下风花雪月里无情的青春。可是离开《追忆似水年华》,离开普鲁斯特,在我们平凡的现实之中,当岁月凋零,时光落寞,青春了无凭据的时候,又有谁会守在谁归家的那条林荫路旁,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谁呢?

推荐第9篇: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长篇小说,作者一改往日以故事情节为主的小说结构,将重心放在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界上,用生动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下面是瑞文网为大家整理的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一

《追忆似水年华》的兴起,标志着法国传统小说的中介和现代小说的兴起,因此马塞尔·普鲁斯特也被称为不世出的法国作家。《追忆似水年华》是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穷尽一生所著的一个鸿篇巨制。它运用叙述性的语言为广大读者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堪称完美的意境,作品的文字灵动,艺术技巧高超,对于生命的体察细致入微,人物形象塑造堪称经典,甚至还有全新的写作模式——裂变式描写,这些都是构成这部传世不朽之作的必要元素,缺一不可。

本书的内容我只读了前面的一小部分,但是却感受颇深。因为我总是会沉陷在极其悠长的对某个人物的描写里面而忘了作者是怎么样来塑造上一个的人物形象的。有人说,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之所以留世是因为他那盖世绝伦的叙述语言。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因为在读书的过程中深有体验。作者在文章中的叙述性语言虽然悠长但并非以辞藻华美而吸引人的眼球,但在字里行间,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其语言的诙谐,以及其对文体的娴熟驾驭能力。这也许与他长期模仿写作巴尔扎克的作品有关,这使得他笔下的人物无不熠熠生辉,他笔下的人物或俗或雅,或俊或俏,个性十分鲜明。

如:“他感到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像是一丛宾夕法尼亚玫瑰,巴黎歌剧院像一只海底水族缸。一位侍者“个子非常高,长着一头乌黑的秀发,脸上像扑了粉一样,使人更容易想起某些珍禽而不是人类。他不停地从大厅这头跑到那头,似乎没有目的,叫人想起一只南美大鹦鹉。这些大鹦鹉以其艳丽的羽毛色泽和不可理解的骚动不安填满了动物园的大鸟笼。”

在这段话中,除了优美的叙述语言之外,还可以看出普鲁斯特在为我们描述“花枝招展”的姑娘们和一位侍者所引用的“隐喻”,而像这样的句子,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比比皆是,由此我们也看出了“隐喻”是普鲁斯特较为喜欢应用的叙述语言技巧。如,在谈到主人公的女友安德烈时,文中写到:“这种病人只从别人身上得到健康,就像某些星球借其他发光星体的光以及某些物体只容电流通过一样。”再如:“每过两分钟,德夏吕斯先生的媚眼秋波好似强烈地向絮比安提出同一问题,犹如贝多芬探询的短句,按同一间隔反复出现一一配以过分华丽的前奏曲一一用以引出新的动机,变调和‘主题再现’曲。”

从这些语言中,我们可以对马塞尔·普鲁斯特独特的叙述性语言的魅力窥见一斑。除此之外,马塞尔·普鲁斯特还喜欢用复合式的长句,一个句子中包含有几个附属句,冗长与琐碎也就成了他独特的叙述语言风格。鲁斯特的复合句式由之而构成的一连串从属句的用途就在于不仅把某一瞬间的内心体验,而且同时把环境、景色、体验发生于其中的情势统统纳入一个完整的句子,换句话说,似乎使一个人的内心和外表在同一个时间里呈现出来。

如:“维尔迪兰夫人面对我们新客人,像德·夏吕斯先生(戈达尔没有看见他)啦,像我啦,听到康布尔梅夫妇到了,故意不露声色,不以为然,不动身子,对这条消息的宣布不做出反应,只顾同大夫谈话,优雅地扇着扇子,操着法兰西剧院舞台上一个侯爵夫人假惺惺的腔调说道:‘男爵正是这么对我们说的……’这对戈达尔来说太过分了。”在这个复合句中透过作者的描写我们似乎可以隐约看见一个矫揉造作的维尔迪兰夫人的模糊画像。维尔迪兰夫人矫情的原因是有爵位的康布尔梅夫妇到了;矫情的对象是新客人,‘我’,和夏吕斯等;矫情的表现是不露声色,不以为然,不动身子,只顾同大夫说话;矫情的心理状态是故作镇静。在这个复合句中,作者把维尔迪兰夫人矫情的原因、对象、表现、心理状态都给我们表现出来了。在一个长长的复合句中,使维尔迪兰夫人内心状态和外表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

以贫乏的语言不能总结出马塞尔·普鲁斯特所擅长的叙述性语言所拥有使得无穷魅力,在这里引用网络上的一则书评中的话来表达对此种语言风格的欣赏和崇拜。这些长句依靠副句的层层相叠和协调并列竖起一棵棵枝繁叶茂而又错落有致的大树,呈现出匀称美丽的框架结构,它们又如瓦格纳歌剧中那绵绵悠长的乐句,旋律优美,婉转流丽,读来悦耳动听。长句生动的形象和乐感为所叙事物增添了某种具体形式,使读者更加便于感受。独特的叙述语言、人物形象塑造、奇特而美妙的想象、细致的裂变式描写等构成一个个生动而形象的小说人物。

普鲁斯特巧妙地将这些手法娴熟地运用在《追忆似水年华》中,为读者们呈现一个“近看一片模糊,远看光彩夺目”的意境。他的作品就像一幅印象画,只宜远观,只宜意会,如果非分出个一二三来,那就偏离了作者写作的本意。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二

寂寞如果可以在春天归来时开放,应该是青春中最阴霾的一朵花,终要在阳光的温暖中凋零。但脆弱的往往是岁月的韶华,无法守住与青春之间的任何一个承诺——纵使当时的信誓旦旦历历在目,也一样无动于衷。

香榭丽舍的常春藤爱上了蔷薇色的夕光,所以日日等待,就像“我”对希尔贝特的,只属于青春的爱情。日落时分,都以知晓还有二十四小时的漫长旅途才能再度重逢,但却天真的臆想只要尽力挽留就可以避免道别,却最后成了现实的奴隶,匆匆惜别。或许不是爱情,只是青春点亮的心底的悸动,在初次相逢的地方散落了多少心灵的碎片,总要使人不厌其烦的回到邂逅发生的地点,拾起这不堪的玩笑。

恐怕只有寂寞的人才会觉得青春仓促,像一本早已过时的三流言情小说,第一页中是一对满怀希望的恋人,一页一页,十年二十年……书的最后他按照每天的惯例在养老院中散步,脚步蹒跚,没有人同他讲话,因为他已经老到足以忘记一切。青春的伤痛大致如此,也许只是因为最快使人发现的美是最容易让人厌倦的美吧!又因为时光残酷的可怕,一点一滴的攫取年华的美好,虽然这些美好在普鲁斯特笔下只是一场华丽的幻觉,就算充满暧昧的风花雪月,到最后也只是无望的幸福,哪怕拥有一切,也难以留住青春的满头乌黑,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年华款款,青丝换白发。

但青春停留在了一个字迹潦草的练习本上,上面写满了希尔贝特的名字和地址,一遍一遍的倾诉,不为结局,只是徒劳且苍白的奢望有一天,本子无端落入她的手中,那么这在心头徘徊了如此之久的折磨便终有回报了。可惜,这世上除了岁月,还有什么无端的事可能发生呢?

终究会有一天,回忆占据了整个空乏疲惫的心灵,他知道,青春的爱情如同佛罗伦萨的春天,开满了纯净的百合与银莲,但永远不会有人采撷,因为完美的永远只是幻像,花季一过,凋敝的凋敝,零落的零落,纷繁的把心碎丢弃在眼前。总会明白的,就像普鲁斯特一样,人们只可以把世界变得复杂,却无法让他来的简单化。

人生最难寻找的并不是最终的一个正确答案而是人生到处都充满了正确答案。放弃又是最容易办到的事情,于是走过青春的人,往往两手空空,只是满满的回忆,走向一去不回的,命中注定的路途。

幸福不是一个瞬间可以兑现的,就像青春难以用爱情来计算,因为片面的永远无法成为全部。如同那条“我”所钟爱的槐树路,槐花缥缈的香气已经消失殆尽,可枯萎的秃枝与嶙峋的树干依然存在,像是在挽留,仿佛垂暮的老人只能靠记忆来吊唁已逝的青春。

就算青春可以停滞,时光可以挽留,又有谁愿意牺牲全部的未来与无限的希翼,只为曾几何时的那个动人心魄的凝眸浅笑。

大概普鲁斯特的记忆中也有一个这样支离破碎的威尼斯,只得靠无数记忆的桥梁才可以连接起拼凑成难以名状的优雅与极致的美丽,难以触碰,无法拥有;与香榭丽舍相似,发生了太多太多细碎琐屑的故事,却也埋葬了太多太多绚烂的青春。而青春送给我们记忆的也只有一张一张拍坏了的泛黄老照片,像生活一样,永远难以掌握。

那么青春在普鲁斯特的眼中就是一场场虚假的爱情,来的轰轰烈烈刻骨铭心,最后却也难逃消逝的命运,一落在年华猖狂的风暴之中,没有怜香惜玉,有的只是义无反顾的葬送。而普鲁斯特终归是看破红尘的人,所以可以微笑的接受并记录下风花雪月里无情的青春。

可是离开《追忆似水年华》,离开普鲁斯特,在我们平凡的现实之中,当岁月凋零,时光落寞,青春了无凭据的时候,又有谁会守在谁归家的那条林荫路旁,等待着永远不会出现的谁呢?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三

《追忆似水年华》被康诺利评为“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作品”,可见其影响之深远。说实话,我没读过完整版的《追忆似水年华》,只是看过一些简易版的,所以在这里,我只是简单谈一谈它在体裁上的创新之处。

首先,作者将现实和梦想联系在一起,是与传统小说不同的小说,这是它的创新之处。作者在回忆和现实中徘徊,虽然讲的都不过是简单易懂的事情,但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起的效果完全不同。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千百年来,人们讲述同样的故事,因为人的生活本质没有变,每个人都面临着生命在无时无刻走向死亡这一事实,但是在小说中,作者用回忆的方式来抗拒死亡,抗拒遗忘,在梦中,或许一切都不同,但于再另一面反应社会现实,逃避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面对。小说将现实与梦想之间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虚幻来表现真实往往直接比揭露现实更有震撼力。

其次,作者叙述的方式很特别,不仅仅叙事,还包含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特定的中心人物,都不是完整的故事,也没有明显的贯穿全书的线索。它主要以描写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活动为主,看似一个个之间支离破碎的,但是却是形散神不散,可以分为多个独立完整的小说,这和传统的小说截然不同,没有特定的主题比只有一个主题更能吸引人,真所谓单音节的旋律是无法与宏大的交响乐相提并论的。

《追忆》在叙述角度和结构形式上的创新是具有革命性的,但在有些方面又具有两面性,呈现出一种转折点的面貌。首先,它的叙述者不是全知全能的形象,具有多重性,即有自我的多重存在,随着时间的变化,主导的自我也发生变化,表现为叙事结构的变化。但是在每一个断片也就是分裂的时间段内的自我并不呈现为分裂状态,而是呈现为单一显性自我的主导性和多种隐性自我的和平共处。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小说中的“我”应分成两个主体,一个是行为的主体即主人公,一个是叙述的主体即叙述者,“叙述者秉持着叙述大权,但是他把观察和认识生活的权利交给了主人公;叙述者虽然拥有全知的意识,而身在局中的主人公只有有限的意识。但是叙述者尊重主人公的局限性,并不要求他跟自己一致”。

这与卡夫卡是不同的,卡夫卡的分裂的自我是同时存在的。这也是昆德拉认为卡夫卡作为真正现代性的开始在文学史上具有比普鲁斯特更重要的地位的原因所在。在昆德拉心目中的小说史里,“是卡夫卡开辟了新的方向:后普鲁斯特方向。他构思自我的方式是人们完全意料不到的。……卡夫卡确实时时表现K的各种想法,但这些想法都仅仅是关于即时处境的……任何可能超越于这一处境之外的东西都没有向我们展示。”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四

近一段时间,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粗粗读过(洋洋240万字,够累的),叹为观止。若有时间和闲心细读,玩味之际可能快乐更多。这是一部奇妙的心灵独白史。没有紧凑的故事情节,只有滔滔不绝的文字奔涌至眼底,看了上句若不看下句,你猜不出作者会讲些什么;看了上段,下段的内涵你根本就推测不出来。几乎每句话、每段文字都是美的闪光、都是智慧的标题、都是真知灼见。

许多地方的文字,并不比人类历史上那些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话逊色。这是一部散文式的巨著。它好象撒满了五光十色的宝石的草原;草原上有花在开放,有草在生长,有虫儿在鸣唱,有蝴蝶在起舞,还有阳光雨露,电闪雷鸣,月辉彩虹。细看,在阳光下在草丛中随处可见宝石的闪闪烁烁。那是真的宝石,可他们象小石子一样多、一样不起眼。若没有阳光的映照,则看不见他们的闪光,还真不把它们当人间瑰宝看待。这阳光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读者的会心一笑或拍案一叹。而这些宝石也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作者随笔写的一个词或几句话。这词之精彩、这话之绝妙,不看想象不出来。

普鲁斯特对文学、美术、雕塑、音乐、建筑、美食、时装等高雅之物的欣赏知识达到专业人士的高度。普氏尤会描绘大自然的美丽和上流社会的男女心理活动。他笔下的少女和鲜花一样,自然而生动,敏感而娇美。他对人类的友情、亲情、爱情之体验之细腻,描述之细致达到空前之高度。他笔下的天空、大海、山坡、田野、教堂等美妙绝伦,变化莫测。我尤其喜欢他在乘车旅行时,透过车窗对沿途看到的风景之美的描写。

现实中,我也喜欢在乘火车时欣赏沿途的大好河山。可我的文笔之笨拙,难再现真实的风景之美的万分之一。普氏一代大家,那文笔就不同了。他能为大自然增色添彩。他对旭日和落日的描写我也赞叹不绝。红日初升的天空与落日的时分的晚霞被他的笔描写成天堂的景色。有趣的是,他很少描写满天繁星和月光皎洁的文字——我猜想这是因他身体不好,夜晚不大出门有关吧。普氏的文笔非常优美。

有的地方则是不露声色的幽默,语句或辛辣或俏皮。作者对上流社会那种无聊空洞而奢华的生活随时随地加以冷嘲热讽。他常常将某个实物东西当成有知觉、有思想的生命之活物来写,这颇符合佛家的万物平等之原则。他笔下的对话能非常逼真地再现书中当时当事的气氛和人物的背境。这些由书中人物说出来的原话是作者随心所欲地插进来的。由此可见作者的记忆力之强!有些地方,对于社会、人性的哲学议论有卢梭的风格。对于大自然风光的描写则有《瓦尔登湖》的影子——亦或反之;与《猎人笔记》迥异。

普氏笔下的少女都是一些天真烂漫而又不乏任性的精灵。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嗔一笑都展现出其纯洁心灵之海的波光艳影。有些女孩还喜欢恶作剧——淘气而又不失节制。他们都是天堂的使者,所以她们脸上都洋溢着阳光。她们也是海的女儿,因此她们在蔚蓝的海滩边追逐浪花,那么投入、那么快乐。我能从这些女孩身上看到郝斯佳的影子亦或林黛玉的遗风。我想每个少女——哪怕最平凡、最乡气——也能成为作家或画家笔下的艺术女神。如果能真实地再现这个女孩的肉体和精神之美,我们会发现这种美中的率真与随心所欲。

小女孩的美随时随地灵光—现又转瞬即逝——连她自己也意识不到适才美神亲吻了她。一旦她意识到这种美对人的诱惑,而想通过各种手段固定下来,保存起来时,少女已堕落成交际花了。但凡自然之美是不能参有人之意志的刻意。自然就是自然,如同生命、如同日月星辰、青山绿水。普氏深得其趣——他以高出女孩们的智慧与敏感与她们一块游戏,以便欣赏之、享受之、影响之。他以此为乐、亦以此为业。若不是写出这部惊世之作,他的生活,我们可以认为是曲型的纨绔子弟的空虚无聊的人生游戏。女孩们老了,但其妙龄年华却在普氏的笔下复活,这于人类之精神文化多么有意义!

我想普氏的创作生活定然不象路遥创作《平凡世界》那样“苦行僧”吧。普氏下笔万言,恣意汪洋,随心信笔,为所欲为。我看起来却非常累。拿此书当小说读那是笑话,只能当散文读,最好是当哲学著作读。那种阅读时的快感全来自闲而又闲、静而又静的时候。要想读的“过瘾”,最好找《基都山伯爵》和《红与黑》之类的快意恩仇的书来读。说到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去“探险”,“洗涤”人心,则找《追》来读不错。我以为梭罗的《瓦尔登湖》与《追》是同一类书。普氏是靠精雕细刻人物的心路历程,来展现人间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在普氏所写的人物中似乎没有一个是我所倾心欣赏的。勉强说一个,我选安德烈。这个女孩聪明高贵、机智灵活;另外还非常大度和善良。

我向往的是普氏笔下的海洋、小镇、山坡、田野。我对普氏所描述的教堂尤为感兴趣。普氏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来描写这些教堂,我则更愿去亲身感受教堂里的宗教氛围和《圣经》有关的文化内涵。我最想去的不是那些大都市中游人如织的著名教堂,而是安静肃穆的小镇教堂。这种教堂最贴近上帝,也最能代表教徒之虔诚。我也想听听普氏醉心的那段音乐——看看是如何地动听迷人。普氏笔下的贡布雷是一个迷人的小镇。该镇的真实名字为伊利耶——系普鲁斯特父亲的故乡。浪漫的法国人现在已将此镇取名为伊利耶——贡布雷了。镇上有小说中的饭店、点心、餐馆、杂货店等实物招待游客。因此,你根本分不清哪是现实,哪是普氏虚构。

有人说,人们的情感中有两种幸福观的辩证法:一是赞歌形式,一是挽歌形式。一是现实的前所未有的极乐的高峰;一是永恒的轮回,无尽的追怀回归太初,回归最初的幸福。在普鲁斯特看来,正是幸福的挽歌观念——亦可称之为伊利亚式的——将生活转化成回忆的宝藏。普氏把“没有要点的故事”写得“兴味盎然”,其实是在普普通通的故事上,通过回忆之手涂上了空灵的五光十色的彩粉。人的回忆是奇妙的魔术师,能将一件小事,一段小曲,一幅小景凭空变成意味深长的启迪,美妙无穷的享受,绚烂多姿的天堂花园。有人怀疑这些幻化后的瑰宝是否真实时,普氏理直气壮地说是真的,我的回忆告诉我就是这个样子。

再说,哪部伟大的小说不是回忆录?世间一切都变幻无常、流转不定,惟有人的记忆是永恒的。诚然,一个人若只能在回忆中再现过去的美好时光,那只能是“回光返照”,只能算是月光似的没有温度的热情,只能算是挽歌了。这表明我们得人生开始“往回走”——回到我们来得地方,回到我们本来之所——我们走在思想情感的归途。这种回忆的滋味虽甘美,必定还夹杂忧伤与哀婉——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普氏的七卷巨著,几乎每一行,每一段文字都是清畅哀亮的挽歌,都是凋谢之花——“飘落风尘,虽有悲意也从容”。读着读着,会有这样的感伤:哦,这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难有身临其境之感。这都是些美丽的花朵,可惜都没有结果。有些刻薄的读者会说:切,这都是普氏老了不能动了,躺在床上的意淫。当然,我会问一句:是吗?

推荐第10篇:追忆似水年华赏析

《追忆似水年华》赏析论

我觉得对《追忆似水年华》的赏析不只是对于一部作品的阅读或者是学习,更多的是对生活 对人生的深思。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学习文学的精神了。很多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在沉思,想想过去,想想未来。我发现我离不开朋友离不开亲人。虽然我也知道每个人都要学会独自成长,可我总觉得跨不出那一步。《追忆似水年华》课程的学习,老师更多的是引导对生活的领悟,对人对事的一定的见解。让我们知道精神的境界不是在表面,更多的要知道品味其中由记忆赏析的酸甜苦辣。

我觉得自己有时候是过于感性。也许一个固执者的心声就只有他自己能倾听,我只是固守坚持,等待幸福。我想普鲁斯特也是这样吧。寂寞的看眼前那些行色匆匆,从生命底线冒出,又从生命底线湮灭的人。很多时间我都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我想要的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上大学来一直在渐渐迷失自己,我不想这样下去。就像老师所说,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主导的权利和意念。

我们可以多回顾过去,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看看自己一直以来成长的脚印,我们得到了什么,又学会了什么。我觉得每个人的记忆应该都是美好的,不管是以前的艰辛、失败还是成功。至少你应该为你拥有的记忆而感到幸福。人 因有了时间的概念才拥有记忆,所以在对逝去的年华的回忆时,我们会被无缘无故的套上时间的枷锁。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某些人、某些事时,我们都会意识的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是什么状态。甚至想想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多可爱。虽然往事常常被我们遗忘,记忆往往被我们删去,但我相信时间是不会消失的。尽管我有点相信时间的空间存在说法,但我对它始终满腹怀疑。我非常崇拜普鲁斯特的一些观点,就如他所说:“每个人毕生都在与时间抗争。我们本想执着地眷恋一个爱人、一位朋友、一些信念;遗忘却从冥冥之中慢慢升起,湮没我们种种美好的记忆,但我们的自我毕竟不会完全消失;时间看起来好像完全消失了,其实也并非如此,因为它在同我们自身融为一体。”

老师你说要记得回想以前的事,以前的梦。我很想努力回想以前的很多事,回想着那逝去的一个个梦,寻找那许许多多欢乐与悲伤时,才发现自己许许多多的另一方面。就像在观看一部电影,一部关于自己一点一滴成长的电影。它似乎没有结局,自己也永远看不到结局。我始终认为上帝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是他所能拥有的记忆。每个人可以记载着自己走过的路。

普鲁斯特说过:“我们生命的每一时刻一经过去,立即寄寓在某件物质对象之中,就像民间传说的灵魂托生那样,生命的每一刻都囿于某一物质对象,只要这一对象没被我们发现,它就会永远寄寓其中。我们是通过这个对象来认识生命的那一时刻的,它也只有等到我们把它从中召唤出来之时,方能从这个物质对象中脱颖而出。而它囿于其间的对象——或者不如说感觉,因为对象是通过感觉与我们相互关联的,我们很可能无从与之相遇,因此,我们一生中有许多时间,很可能就此永远不复再现。”

等我想仔细回想那些匆匆流逝在我生命的时光时。才发现许许多多的记忆就像普鲁斯特所说的一样难以找寻。而脑海里总是留有那段消失的时光的意识,对于那些记忆,还有我曾经的梦想,总期待它再次浮现,让我不要再迷茫。然而当我的生命车轮转到今天这个舞台的时候,当我看到某些似曾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当我一次次不经意间被记忆缰绳拴住的时候。会感觉到很多被抹去的模糊的记忆或者说已被消融的过去时间又重回到了身边。尽管对于记忆中每一个概念都是那么模糊,但丝毫没有犹豫想要舍弃。很多天生具有的本质的东西是不会轻易褪色掉的。

《追忆似水年华》赏析课程,不是说我对这部作品有了多深的了解,有了多深的领悟。最重要的是,老师你的很多言语让我知道了很多,像文学的意旨、我们该有的精神生活和目标,还有对追逐梦想和爱情的勇气。虽然某些事在我心底还是有抹不去的印记,那段消极的日子,在您的课程学习中 我已慢慢释怀了。我觉得 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呢,即便是永存着的记忆,即便是某些事物的消逝。我想说有什么大不了,生活依旧阳光灿烂,我的青春依然婀娜,我的梦想 一直在!!

第11篇:《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体的长篇小说集,收入了法国作家M·普鲁斯特的数部长篇小说。不仅是一部充满社会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堪称法国传统小说的经典之作……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他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例如,叙述者参加了盖尔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这使他长期以来对贵族幻想顿时破灭,他意识到过去对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称,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普鲁斯特用他的笔将他心中的忧郁用时间当线,用回忆作针织成了《追忆似水年华》。他其实是一个敏感的人,一个小小的伤害在他来说就是无法承受的痛苦。它减淡为一种若有还无的愁思,相反却更能令人魂牵梦绕。时间在你的血管里流动,把一切已过去的或还未发生的循环到你的心——我们普通人依赖着它来生活,而普鲁斯特听到了心跳的声音。

第12篇:浅析《追忆似水年华》

浅析《追忆似水年华》

摘要:普鲁斯特是突破传统创作手法的先锋,其代表作《追忆流水年华》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它也是一部理论作品。它是表现自我的一首优美的诗,堪称世界文坛的不朽杰作。本文的宗旨是概述普鲁斯特的写作背景以及他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意蕴。

关键词:《追忆似水年华》 普鲁斯特 意识流 符号

《追忆似水年华》是法国著名作家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七卷,近300万言,1905年构思,1913年出版首卷,第五至七卷在作者逝世后出版,全书出齐用了十四年时间。他的小说创作被视为一种寻求,不再是对现实生活做百科全书式的描写。传统小说家能未卜先知,驾驭时间,令读者对故事情节紧追不舍。而现代小说家不再满足对现实的写真,而是强调创作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某种程度上,语言形式比小说内容更为重要。在《追忆似水年华》中,虽然有主人翁“我”,但没有传统小说里固有的贯彻始终的中心情节,我们接触的仅是回忆。由此可见,普鲁斯特是突破传统创手法,追寻新形式的先锋和佼佼者。

一、普鲁斯特的创作背景

普鲁斯特出生于巴黎上层资产者家庭,自幼受母亲的溺爱,生活无忧无虑。他自10岁患上哮喘病,身体纤弱,最终被疾病夺走生命。他年青时就步入上流社会圈子和文学沙龙,被视为上流社会的纨绔子弟。与上流社会交往这段经历为他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提供了丰富素材。父母亲相继去世,他深感孤独,被人骤然遗弃。随着岁月流逝,他病情愈加严重,细微的声音、气味、光线都会令他疾病发作。这令他忧郁,被迫告别上流社会,离群索居,凭着坚忍不拔的勇气从事文学探索。在生命晚年,他把自己关在百叶窗常年紧闭的斗室里,全心全意投身到盖世巨著的创作中去。“疾病使他不会像我们常人那样受到时钟的干扰,乃至分散注意力,反而让他发现一种更为珍贵的时间:内心的延续”[1]。他的时钟与常人的时钟不同,我们时钟的指针永远向前走,他的时钟的指针则是向后退。他的追忆是复得往昔时光,战胜时间,创造新的生命。这正是《追忆似水年华》的精髓。或许由于他自幼患病,疾病缠身、体质纤弱,令他与众人不同,不仅生理上而且心理上都对外界事物格外敏感,感情尤为细腻,秉有神经质人敏锐的悟性。与众不同的经历有助于他把人物内心世界描写得惟妙惟肖。此外,父母相继离世,使自幼就得到百般呵护的普鲁斯特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骤然发生巨变,惶恐不安。“这是导致他特殊精神状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就连他摒弃传统写作风格而采用现代派叙述手法可能都与之有关。在身体处于半瘫痪的情况下,在极度的孤独之中,他希望通过文学创作重构早年的心理发展和他失去的全部精神世界”[2]。由此可见,普鲁斯特的文学创作与他独特的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二、理论主张以艺术风格

1.意识流通常指的是那种深入人物内心的主观描写,它任意流动踪迹难辨,并且往往是细线条而高密度的。普鲁斯特与詹姆斯·乔依斯及弗吉尼亚·伍尔夫并称为三大意识流大师,在他的小说代表作《追寻似水年华》中,意识流无疑是其特长。在描写斯万的那段辛苦而无望的爱情时,他就是大量运用这种艺术手法的。他主张让人物主观感受到的“真实”客观地、自发地再现于纸面上,反对传统小说出面介绍人物的身世籍贯、外界环境、间或挺身而出评头论足的写法,要求作者“退出小说”。

2.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也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成为“直接内心独白”。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内心独白”,虽然也是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但是作者不时出来指点和解释。这种内心独白所展现的意识活动通常属于较浅的层次,比较连贯和合乎逻辑,语言形式也比“直接内心独白”正常。

3.所谓“内心分析”,是指小说中的叙事人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和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并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就大量运用这种手法。

4.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 5.意识流小说家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他们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

三、符号与思想意象

从《追忆似水年华》中我们可以看到普鲁斯特的柏拉图主义:学习就是回忆。学习就是认识一个物质、一个对象、一个存在,就好像它们产生出有待破译和阐释的符号。符号是一种时间性的学习过程的对象,而不是抽象认识的对象,它构成了不同的世界,有空洞的社交符号,爱的谎言性的符号,以及物质性的感觉符号,最后是本质性的艺术符号。《追忆似水年华》中有着惊人的多元性,因而形成了其统一性。请看《追忆似水年华》中三个次要人物的共同点:圣卢是广交朋友的知识分子,他关于战争艺术的高论就是要用花言巧语欺骗对手;诺布瓦深谙社交界的客套和外交辞令,是玩弄政治手腕的行家里手;戈达尔是外科医生,他用冷酷的科学语言故弄玄虚,掩饰自己胆怯懦弱的本性。这三个外表不同、甚至对立的人的共同点,就是竞相使用各自的语言符号共同勾勒出己经逝去的时间。可见,作者通过展现时间符号的语言形态,揭示符号语言与人物的内在联系,以便达到作品在叙述形式上的统一性,最终为我们展现出逝去时光的整体性特征。

激发思想的事物,正是符号。符号作为一种相遇的对象,保证了它给予思想的必然性。但思想的行动并不是来自某种自然的、简单的可能性,而是一种创造,一种思想的行动在思想之中的创生。因此,在普鲁斯特看来,真理不是被呈现的,而是被泄漏的;不是被传播的,而是被解释的;不是被意欲的,而是无意识的。从而可以看出《追忆似水年华》的重要主题就是:确切说来,探寻真理是无意识的历险。时间虽然可以摧毁一切,但它唯独不能抹掉回忆。时间流逝,人亡物毁,但事物本质依然存在,它给人的独特感觉经久不变,从而帮助人征服永恒。

《追忆似水年华》中摒弃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己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划时代杰作。

参考文献:

【1】(法)吉尔·德勒兹.普鲁斯特与符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刘成富.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

第13篇:追忆似水年华 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追忆似水年华》被康诺利评为“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作品”,可见其影响之深远。说实话,我没读过完整版的《追忆似水年华》,知识看过一些简易版的,所以在这里,我只是简单谈一谈它在体裁上的创新之处。

首先,作者将现实和梦想联系在一起,是与传统小说不同的小说,这是它的创新之处。作者在回忆和现实中徘徊,虽然讲的都不过是简单易懂的事情,但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起的效果完全不同。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千百年来,人们讲述同样的故事,因为人的生活本质没有变,每个人都面临着生命在无时无刻走向死亡这一事实,但是在小说中,作者用回忆的方式来抗拒死亡,抗拒遗忘,在梦中,或许一切都不同,但于再另一面反应社会现实,逃避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面对。小说将现实与梦想之间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虚幻来表现真实往往直接比揭露现实更有震撼力。

其次,作者叙述故事的方式很特别,不仅仅叙事,还包含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特定的中心人物,都不是完整的故事,也没有明显的贯穿全书的线索。它主要以描写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活动为主,看似一个个之间支离破碎的,但是却是形散神不散,可以分为多个独立完整的小说,这和传统的小说截然不同,没有特定的主题比只有一个主题更能吸引人,真所谓单音节的旋律是无法与宏大的交响乐相提并论的。

第14篇:第五课 追忆似水年华 读后感

第五课

追忆似水年华 读后感 普鲁斯特简介: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1871年7月10日-1922年11月18日),法国意识流作家,全名为瓦伦坦·路易·乔治·欧仁·马塞尔·普鲁斯特(Valentin-Louis-Georges-Eugène-Marcel Proust)。马塞尔·普鲁斯特,法国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意识流小说大师。1984年6月,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中法国、西班牙、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名列第六。

普鲁斯特生于法国奥特伊(Auteuil)市拉封丹街96号,为长子。父亲是名医,母亲是犹太人。信仰罗马天主教。九岁时初次气喘发作,因此常缺课,但到青年时期修读哲学,文采渐渐散发出来。1889年入伍,1890年退伍之后开始替杂志撰稿,大学毕业,当上图书馆员,但因健康转坏,患有严重气喘,不能接触屋外的空气,足不出户,开始撰写小说。

中学时开始写诗,为报纸写专栏文章。后入巴黎大学和政治科学学校钻研修辞和哲学,对柏格森直觉主义的潜意识理论进行研究,尝试将其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可以说柏格森、弗洛伊德成了他一生文艺创作的导师。他和同窗好友创办杂志《宴会》,从1892年起,在该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和随笔。1896年他将已发表过的10多篇作品收集成册以《欢乐与时日》为题出版,法朗士为之作序。

1896~1940年,他撰写了长篇自传体小说《让·桑特依》,写的是童年时代的回忆,但直到1952年才出版。他还翻译了英国美学家约翰·罗斯金的著作《亚眠人的圣经》(1904)、《芝麻和百合花》(1906)。1903~1905年普鲁斯特父母先后去世,他闭门写作,除写了阐述美学观点的论文《驳圣·勃夫》,并开始了文学巨著《追忆似水年华》的创作。自此,他的毕生精力都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修改之中。1912年,他将小说前三部交给出版商,受到冷遇,1913年他自费出版了第1部《斯万之家》,反应冷淡。1919年,小说第2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由卡里玛出版社出版,并获龚古尔文学奖,作者因而成名。1920~1921年发表小说第3部《盖尔特之家》第

1、2卷;1921~1922年发表第

4部《索多梅和戈莫勒》第

1、2卷。作品的后半部第5部《女囚》(1923)、第6部《逃亡者或失踪的阿尔贝蒂娜》(1925)和第7部《过去韶光的重现》(1927),是在作者去世后发表的。这部小说的故事没有连贯性,中间经常插入各种感想、议论、倒叙,语言具有独特风格,令人回味无穷。这部作品改变了对小说的传统观念,革新了小说的题材和写作技巧。普鲁斯特作为意识流小说流派的开山鼻祖而在世界文学史上留名。

普鲁斯特的气质内向而敏感,对母亲十分依恋,青年时代经常出入上流社会沙龙,巴黎贵妇沙龙中一出手豪阔的常客,熟悉上流社会人物的形形色色。他在写作时认为题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客观世界”如何反映在“主观意念”中。透过他特殊的叙事风格,营造出一个独特的个人世界。他的叙述时时中断,小说中夹杂了大量的议论、联想、心理分析,一个失眠的夜可以花40页来描述,一个三小时的聚会可以用掉190页的篇幅。时间可以做无限的铺陈,自然也可以随意压缩;过去、现在、未来可以在意识流中颠倒、交叠、相互渗透。189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小说《欢乐与时日》(Les plaisirs et les jours)。1903年父亲去世,1905年母亲去世。双亲的去世促使他以文字来追寻童年,一般学者认为他是在此时构思写作《追忆逝水年华》(Agrave;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1913年年底出版了《追忆逝水年华》的第一部“去斯万家那边”(Du Cocirc;té de chez Swann),隔年又出版第二部。1919年10月迁入阿姆兰街44号,在此直住至逝世。1922年秋天,普鲁斯特因肺炎病危,他拒绝了医生的治疗,自行饥饿疗法,只吃少量的水果、冰淇淋。据说普鲁斯特11月18日弥留之际,曾派司机去丽兹酒店买他最喜欢的冰啤酒。他将最后的精力花在《女囚》(La Prisonnière)草稿的校改。在1922年普鲁斯特去世前,一共出版了三部。《女囚》、《女逃亡者》以《阿尔贝蒂娜不知去向》、《重现的时光》(Le Temps Retrouvé)陆续出版,直到1927年才完整的出齐,共15册3200页。这本书被誉为法国文学的代表作。其中第二部“在少女花影下”(Aacute;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1918年出版)曾获得了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

普鲁斯特的特色在于他精细的描写每一个感知,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寓言,而且在他的书中你能感觉到那流动的真实感,从他的童年开始一直追寻到青年,不管是城市,人物都有可追踪的痕迹。一般认为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对他的影响很大,奠定了他以直觉串流写作思绪的基础。其根据意识写出的著名问卷《普鲁斯特问卷》,写出来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后人影响甚大。

普鲁斯特的好友,阿尔封斯·都德(Alfonse Daudet)作家父子在垄古尔文学奖中力挺“在少女花影下”(Aacute; Lombre des jeunes filles en fleurs)这部作品,使得他能以6比4的票数得到奖项,让出版商有信心出版这部巨著。 普鲁斯特的名言:

1、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法国]马塞尔·普鲁斯特

2、爱情的特性既使我们更怀疑,又使我们更轻信。与对其他的人的态度相比,我们更容易怀疑自己的恋人,但也更容易相信她的表白。

——[法国] 马塞尔·普鲁斯特

3、愤怒不能同公道和平共处,正如鹰不能同鸽子和平共处一样。

——[法国]普鲁斯特

4、被爱习惯是人的第二本性。它使我们不能认识一个人的主要本性,就这一点而言,习惯既非残忍也不迷人。——[法国]普鲁斯特

的对象既是病又是药,这种药使疾病缓解或加剧。——[法国]马塞尔·普鲁斯特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意识流小说,在这本小说中,“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如一连串在海中跳跃的浪花。

《追忆似水年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文学创作上的新观念和新技巧。小说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它不仅再现了客

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天才作品,实质上总是超时代,超流派的。《追忆似水年华》就给了我们具体的论证。

本世纪法国文学贡献给当代世界文坛的最有力量的作品大概非《追忆逝水年华》莫属了,这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多卷集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代表作,全书共七部,十五卷,从1905年开始创作,至作者逝世前全部完成。小说的第一部《通往斯万家的路》于1913年问世,但反应冷淡,一些有名的出版社都不愿出版,作者便自费印行。后来《通往斯万家的路》逐渐获得文艺界的赞赏。于是,各大出版社竟相与普鲁斯特签订合同,以求取得出版这部多卷集的其余几部作品的权利。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出版工作被搁置下来。战争结束后,小说的第二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于1919年出版,获龚古尔文学奖,普鲁斯特名声大振。此后,小说的第三部《盖尔芒家》和第四部《索多姆和郭穆尔》相继于1921和1922年出版,最后三部《女囚犯》(1923),《逃亡者》(1925),和《昔日再现》(1927)则是普鲁斯特逝世后才出版的。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 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

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作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方法,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这里有姿色迷人,谈吐高雅而又无聊庸俗的盖尔芒夫人,有道德堕落,行为仇恶的变性人查琉斯男爵,有纵情声色的浪荡公子斯万等等。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于上流社会有关联的作家,艺术家,他们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却永世长存。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下层的劳动者。《追忆逝水年华》这部长篇巨著通过上千个人物的活动,冷静,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俗,人情世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

《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他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例如,叙述者参加了盖尔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这使他长期以来对贵族的种种幻想顿时破灭,他意识到过去对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称,而不是真实的世界。整部作品对外部世界的描述同叙述者对它的感受,思考,分析浑然一体,又互相引发,互相充实,从而形成了物从我出,物中有我,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追忆逝水年华》这部长篇,除了第一部中关于斯万的恋爱故事采用第三人称描写手法外,其余都是通过第一人称叙述出来的,叙述者“我”的回忆是贯穿全书的重要艺术表现方式。小说开卷,“我”从床上醒来,在梦幻般的状态中千思百想集于心头。这时,由于一杯茶和一块点心的触发,使他回忆起小时候在姑妈莱奥妮家生活的情景。这不仅引出了叙述者的家庭身世和个人经历,还引出了盖尔芒和

斯万两大家族,引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整部小说的内容就是通过叙述者的回忆向纵深发掘,逐步推进,最后完整地呈现出来。

《追忆逝水年华》象一支如痴的梦幻行板,款款地滋润着读者的心灵,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

一直认为《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自己在以前读的时候没有真的读懂,这个暑假,又在闲暇时间重读了它,在这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中,我又感悟到了更多。

作者马塞尔•普鲁斯特是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法国意识流作家,这本《追忆似水年华》其实带有很强的自传性质,由于作者从小体弱多病,便被“逐出了童年时代的伊甸园”,这也更加使他能专心从事写作,而《追忆似水年华》中那些出色的心理描写可能也正源于此吧。

《追忆逝水年华》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令我过目难忘。其中作者对儿童时代早晨起来喝热茶时一块俗名叫“玛德莱娜”的甜点心泡在茶里,一边喝茶,一边吃点心,他感到其乐无穷,而在最后一卷《重现的时光》重提“玛德莱娜”时,“今”与“昔”的回忆已同时出现在作者脑海里,作者好像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儿童时代,把当时的生活环境和身边的人物都想了起来。通过回忆,他解除了“时间”的束缚,获得了过去、现在的重叠和交叉,形成了特殊的回忆结构,形成了真正的生活。也同时告诉我们,所谓时间,实际上是指生命的延续。而且回忆的方式有很多种。当你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想要去回忆一件事或一个物品时,十之八九的可能性是失败。可是,往往在你不经意间,原来你所经历的或拥有过的,在一个恍惚的瞬间与你正在经历或拥有着的现实重合了就像作者回忆起那块甜点心,像一把钥匙正确地插入了一把锁,然后回忆的大门便被启开了,往事如潮水般涌进脑海。而这种回忆的方式确是强求不来的,你也无法预知它的到来。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你回避不开,也找寻不来。所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记忆,无论美好与否,都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其次,《追忆似水年华》也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文中的“我”从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不断成长,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而这也正提醒了我们对于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一个人无

论再卑微,再弱小,首先他不能否定了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是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别人的评论可以影响到我们,但是绝对不能左右我们对于自己人生的判断,对于人生的每一个抉择。在若干年后,我们回过头去,或许会笑自己当初的青涩、莽撞,但是自己所做的决定是绝对不会后悔的,因为了解自己,因为“我”就是“我”。

全书贯穿着两个主题:“时间”和“回忆”,普鲁斯特用他的笔将他心中无限的忧郁用时间当线,用回忆作针织成了《追忆似水年华》,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和回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书中,我也找到了我最珍惜的回忆。

什么是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文学流派。但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只是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若干作家不自觉的自然组合。它以英国为中心,主要在小说领域,对电影和电视也颇有影响。

意识流小说的最大特色:是打破了介绍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方式,而直接表达人物的各种意识流动的过程。 在表现手法上,意识流作家较多地采用了内心独白、时序颠倒的叙述方法;象征性的艺术结构,自由联想(包括事实与梦幻、现实与回乙的相互交织,来回流动);类似蒙太奇的衔接技巧,语言形式的离奇的试验以及舍弃标点符号,等等。由于意识流小说家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使得他们的小说走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终于衰落下来,被其他艺术流派所取代。

但是,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来说,“意识流”仍然有其可取之处。意识流小说能打破时空界限,进行立体交叉式的叙述,在有限的篇幅,短暂的时间内,反映出人物思想活动的全过程,因而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例如,乔伊斯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就是集中记述三个主要人物在都柏林一天之内的经历和感受;伍尔孕夫人著的《达罗维太太》,只写女主义公在十二小时内在伦敦街头及家中的见闻观感;奥茨不满万字的短篇小说《过关》,只写女主人公雷尼从加拿大进入美国国境线上的一刹那。这些伤口截取了生活的一个横断面,着力向纵深方向发展,将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透彻地辐射、流动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在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方面,意识流小说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的小说多少都\"意识流\"的影响。 作为当代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来说,意识流小说已日趋衰败,目前已不存在意识流小说这样一个独立的文学流派;但作为一种艺术手法来说,“意识流”依然存在。因为它有

其合乎生活和艺术规律的一面,如能合理运用,会有助于人物形象有的刻画和深化。 意识流小说派

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以与传统的写实方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写成的小说。它不是一个文学流派。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并没有共同的组织和纲领,也没有发表宣言,而是一些不同国家的作者,如爱尔兰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吴尔夫和美国的福克纳等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运用新的概念与方法创作小说,开创了现代小说的新纪元。他们的作品在当时虽然受到某些责难,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得到承认和广为流传。20世纪60年代以后,创作这类小说的作家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创作手法。

意识流小说是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和“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他又认为人的意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理性和无逻辑的,因此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同时他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他强调过去的经验对现在的影响以及两者的有机统一,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他们的学说对意识流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发展了詹姆斯关于非理性、无意识的观点,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的关于潜意识的观点以及他的用自由联想医治精神病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观念。从弗洛伊德的学说出发,人是充满自相矛盾的生物,矛盾的根源在于人的欲望和人与社会的矛盾之中。弗洛伊德提出的一整套心理分析的理论,促进了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上述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打破了从理性和逻辑推理解释世界和人的传统观点,展现了当代世界和人的复杂景象。面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复杂性,一些作家认为过去写实主义的方法,一定环境一定性格的单一方法,不足以表达已经被认识到的复杂性,需要寻找一种表现这种复杂性的恰当的文学形式。意识流的方法就是在这样的探索中形成的。因此,意识流方法并不纯粹是技巧和形式方面的问题,而是涉及对人的意识和心理的理解和解释的问题;它是从现代心理学对人的观念中派生出来,为表现这种人的观念服务的。

意识流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学流派,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有的作家整部作品都用这种手法,有的则在部分章节或某些片断使用;有的作家使用这种方法重点在于再现外部世界,有的则侧重对问题的思索或表达一种感情状态;有些作品的特点是回忆性质的,但并不是所有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人都用回忆的办法,有些作品既有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遐想。总的说来,这些作品的结构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的结构是不同的。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

组织故事。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但这样的作品也不是毫无组织的一片混乱,自由联想也不是毫无依据或漫无边际。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散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法国新小说派作家米歇尔·布陶的作品《变化》比较典型地说明了这种结构。长达 300多页的小说的全部故事是写主人公从巴黎乘火车去罗马时在车厢中所度过的20多个小时。但作品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叙述这20多个小时在火车上发生的事,而是写在这段时间内在主人公内心、在他的意识活动中所经历的事。主人公坐在车厢内,他的意识活动达到了巴黎、罗马,他的事业和他的家庭、私人生活;而他的意识活动所构成的场景又与他坐在由巴黎去罗马的火车车厢中这个中心环节相联系。于是在这20个小时的叙述时间内展现了主人公20余年的生活以及他对未来生活的设想和憧憬。

意识流小说没有划一的规格,在实际上的运用也各不相同;不但此一作家与彼一作家不同,此一国意识流往往和彼一国也不同;就是同一作家也经常有变化和发展。加上现代各种文学流派(例如新小说派、荒诞派戏剧)的一些作家在不同程度上运用意识流的手法,因此这种手法的表现形式更为纷杂,变幻无穷,不能用一些不变的原则将它束缚住。公认的意识流的著名作品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1913~1927)等。

第15篇:梦想启程,追忆似水年华

梦想启程,追忆似水年华

秋风起,北雁归,窗前的花园里落木萧萧,黄叶飘飞。逐记起欧阳修曾经作《秋声赋》,感叹草木无情,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深秋的苍凉和萧杀正合我此刻惆怅的心思,随着温暖的歌声,我的心思终于穿越窗外重重的秋雾,游荡在深秋高远的天空,去寻找过去美丽的青春岁月。往事历历,封存已久的记忆启开了闸门,象潮水一样向我涌来……

记得年少的我们,是那么的轻狂,那么的不可一世。无论在哪,都能听到我们的嬉笑声,听到我们放肆的叫喊声。特别是在高中的校园里,更是我们的天地,我们可以随心所欲,想唱就唱,想疯就疯。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我们,曾经的校园,都已经不复存在了。随着中考的结束,我们每一个人都去追寻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梦想,重新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走了,都走了,所有美好的一切就这样过去了。

走吧,终究是要走的,不是吗?谁会愿意做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呢?看着相处了三年的兄弟姐妹慢慢的走出我的视线,我的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是啊,是真的该离开了,要走的时候,我会去图书馆看看,最后一次弥补一下高中的生活。要走的时候,我会走你的前面,我要留给你们背影只为不把眼泪留给这个不舍的校园。要走的时候,我会去看看老师,我要在心里说声对不起、谢谢、不好意思、还有辛苦了。要走的时候,我要沿着我来的路线一秒秒的去回忆高中三年。要走的时候,我要再去那小摊上吃上一次夜宵,喝上一瓶啤酒,以后还有没有这么天真的日子。要走的时候,我想我会哭的。要走的时候,我不想走的。

那些曾经连想也想不到的人们会让我这样的留恋,曾经被我唾弃的校园会这样让我好好亲近一次。人生啊,有聚有散。有散才能珍惜聚会的时刻,有聚才能体会分散的痛苦。走了,走过,走吧。

离别,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但是我们总不能活在过去,我们要看向未来,未来才是美好的,才是值得我们去期待,探索的。

告别高中,步入大学的殿堂,梦想从这里起飞。我们的人生将在这里展开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我们将重新开始我们的学习生涯;在这里,我们将再一次的展翅高翔;在这里,我们将重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这里,我们将会得到更多更多。

过去固然美好,回忆虽然也令人甜蜜,但是未来更充满了刺激,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树立目标,展翅飞翔,飞向人生的彼岸。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会活得更丰富多彩。

第16篇:《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全文]

一向想读读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领悟期有幸在图书馆了解了它的上卷,于是就借了看看。在领悟期中我几乎每晚花一钟头左右的时间来读它,但是一学期下来我也只能算是粗略的了解书的大致资料,于是我寒假决定重来细读这本书及其PRO医师评论,作者在应用绘画作品和音乐作品来表述自我的内心心里感受时都要对作品去严格而深入的研究,例如在描述教堂绘画这段资料时,作者会亲临这幅作品的现实场景以及这幅作品的作者日常场景来心里感受作者的创作思想。

又例如对音乐作品的描述,作者要经过反复倾听来核实自我的内心心里感受及其表述是否与作品一致。有部分不仅仅仅是1个段落的修改,而是放弃原稿的重来构思安排。在我第2遍再读作品前,我细读了安德烈、莫洛亚为这部小说所写的序言以及普鲁斯的生平及创作年表。在此根基上再读作品才有部分了解的心里感受理解作品一种对流失时光的追忆之美,一种独特展现内心世界的方法之美。

这是一本自传体的心理小说,并且是少见的规模宏大的心理小说。作者把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辗转反侧都写的栩栩如生。小说的叙说者是一位中年以上人士,它以时间为主线从开端到结束。正如作者所说:“假如假以天年,答应我完成自我的作品。我必定给他它打上时间的印记:时间这个理念今日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强迫我理解它。”我们四周的一切都处于永恒的流逝、销蚀过程之中。“就像空间有几何学一样,时间有心理学。”人类毕生都与时间抗争。

我们本想执著地眷恋1个爱人、1个友人、1个信念,但是遗忘从冥冥之中慢慢升起,沉没他们最漂亮最宝贵的记忆。作者一向随着记忆去追寻那已经流失的,但是世间的一切都在时间的流程中逐渐解体。在小说中原本爱过的、痛楚过的、一齐一场革命过的等等,最后什么也不会留下,小说中看到的斯万、奥戴特、杰尔贝特、布洛克等等逐一在感情和年纪的聚光灯下经过,呈现相异的颜色。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流失的悦来粤多,会看到日常中悦来粤多的人事成为记忆。

毁灭一切的是时间。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即便我们回到原来的地方,可叹的是原有的街道、房屋和岁月一样转瞬即逝。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永远受我们自身的情感而扭曲:“天天清晨有多少双眼部睁开,有多少人的意识清楚过来,便有多少个世界。”

时间毁灭了一切,但是记忆却能持于一切的永恒。一件小小的物体就足唤醒我们的过去,那样了解可见,尽管是刹那的。并且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的记忆也悦来粤丰厚,悦来粤真的完美。正如作者所说“唯一真的的乐园是群众流失的乐园。”“幸福的岁月是群众流失的岁月。”“过去”便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存在的某种永恒的东西。

尽管相异国度、不另外代、相异文化背景,但是人类对美的事物的追寻,对永恒的追寻是一样的渴求。

第17篇:观《追忆似水年华》有感

回忆的奏鸣曲

“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如一连串在海中跳跃的浪花。”看过拉乌·路易兹的《追忆似水年华》,好长一段时间让我产生了一种萧索的感觉,习惯陷入了对过去的思忖之中„„

电影《追忆逝水年华》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令我过目难忘。这里不仅有作者的影子,还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给我们。电影中的“我”从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受溺爱的孩子”不断成长,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周围人们的“存在”。这样从敏感和幻想到现实世界的历程似乎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然而我们似乎并不为昨日的做得傻事而后悔。是的,青春赋予我们的权利便是能主宰自己,生活纵使有过羁绊,有过不幸,那也是我们自己演绎的结晶。肯定自己的存在,认识熟悉的自己。那么当我们如主人公一样用回忆来抗拒死亡与遗忘时,或许会发现,我们并没有逃避过现实。

电影本身如支离破碎的片段,似乎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然而生活本不该如此吗?回忆过去,也许只剩下几许片段,如一个双鬓斑白的老人摩挲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可是仅仅是这些便让我们认识到自己还存在过这个世界上,哪怕我忘记了这些片段初衷。电影以典型的普鲁斯特风格向我们娓娓道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似乎在一刹那间,我觉得主人公把一生都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电影中的回忆如交响乐般将单调的音节谱成生活的奏鸣曲。我不禁感慨自己,如今的青葱岁月也在我指尖悄悄流逝,虽不畏迷雾中的未来,却一直不愿回忆曾经那番不堪。以至于,现在的我就像一个失意的浪者在逃避痛苦之时,也忘记了曾经的那份喜悦和骄傲。有人认为喜欢回忆的人是不折不扣的弱者,认为他们在逃避现实。其实不然,敢于回忆的人,他们往往能够正视自己的一生,纵使偶尔假设一下那些往事不同的结局,却给我们带来了特殊的意义。

生活需要品味,有时不需要决定重新做人,或是忘掉过去。因为无论曾经的我,现在的我,还是未来的我,都是唯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就好比一架开了许久的放映机,那旋转的胶片终究从一个圆滚成另一个完整的圆,你永远没有权利将它剪断。回忆需要勇气,那些失去的东西怎能让我们不黯然惆怅;可是回忆又是珍贵的,它如我们的孩子一样见证者一个真实的自己。

所以,让我们回忆中安然入睡;让我们在现实中坚强微笑吧!

原创文章 由看评网提供 http://

Copyright@2011-2013版权看评网所有 违者必究

http:// 1

第18篇:追忆似水年华的经典语录

1.爱情之所以不可以永恒,大约正因为回忆不可能始终真实,因为生命就是细胞的不断更新。

2.不爱我们的女人犹如失踪者,尽管我们知道再无任何希望,我们仍然期待。等待稍稍一点动静,稍稍一点声响。

3.不可,就像某些人那样,走遍天下也要亲眼见见他们心目里的洞天仙府,总以为现实中能消受到梦境里的迷人景象。

4.但是,即使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小事来看,我们谁都不能构成在人人眼中都一样的物质的整体,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社会人格,其实是别人的思想创造出来的。

5.当岁月流逝,所有的东西都消失殆尽的时,唯有空中飘荡的气味还恋恋不散,让往事历历在目。

6.当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

7.当一个人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能做的便是不要忘记.8.好比头脑不健全的人在关门的时候尽量不去想别的事情,以便疑惑袭来时用关门时留下的回忆来战胜它。

9.回忆中的生活比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更为现实。

10.尽管我们知道再无任何希望,我们仍然期待。等待稍稍一点动静,稍稍一点声响。

11.就让料峭春风为一早就等在门口的彩蝶吹开耶路撒冷的第一朵玫瑰。

12.就像凡德伊的七重奏一样,其中的两个主题-毁灭一切的时间和拯救一切的记忆-对峙着

13.然而在教堂跟所有不是教堂的住所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条我的理智无法逾越的界限。

14.任何一样东西,你渴望拥有它,它就盛开。一旦你拥有它,它就凋谢。

15.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16.所谓认识,只有对自身的认识可言。我们几乎也可以说,所谓嫉妒,只有对自身的嫉妒可言;别人的行为是无足轻重的;我们只有从自身感到的快乐中才能引出智慧和痛苦。

17.唯一真实的乐园是我们已经失去的乐园,唯一有吸引力的世界是我们尚未踏入的世界

18.我们听到他的名字不会感到肉体的痛苦,看到他的笔迹也不会发抖,我们不会为了在街上遇见他而改变我们的行程,情感现实逐渐地变成心理现实,成为我们的精神现状:冷漠和遗忘 中跳跃的浪花。

19.我们徒然回到我们曾经喜爱的地方;我们决不可能重睹它们,因为它们不是位于空间中,而是处在时间里,因为重游旧地的人不再是那个曾以自己的热情装点那个地方的儿童或少年。

20.我们长大成人后的惯常态度,也就是见到苦难和不平,扭过脸去以求得眼不见为净。

21.我现在才明白,凡属严重错误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那就是没有克制感情的冲动。

22.我终将遗忘梦境中的那些路径、山峦与田野,遗忘那些永远不能实现的梦。

23.一般地说,离预定地时间越近,我们会感到越长,因为我们会用更小的单位计量时间,或者说因为我们老想着时间。

24.永远努力在你的生活之上保留一片天空。

25.远远看去优美而神秘的人和事,只要拉近了看,就会明白它们原来既不神秘又不优美。

第19篇:别样追忆似水年华(优秀)

别样追忆似水年华

李商隐的这句:此情可待成追忆,有无穷的感伤、哀愁在里面,怅然所失悲情基调。然而这话悲伤的诗句放在季羡林的这本书中则是表达了对美好华年的思念,一段求学清华路,一生执教北大情。普鲁斯特的这个书名《追忆似水年华》我感觉更非常契合本书的主题。

本书以回忆清华-北大为主题,主要分成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清华缘+清华日记精选;第二部分为北大情+红楼日记精选。全部文章均为季羡林所创作,题材多样:散文、随笔、祝词、演讲稿、序言、日记等,所有文章依托清华北大的场景,把自己青年、中年、老年一辈子的岁月都汇集在此书中。穿插很多旧照片补充说明,像毕业照、成绩审查表、题词、旧建筑照片等,见证了清华北大的漫长时光中的一幕幕。

季羡林在《漫谈北大派和清华派》中说:北大的风范可用人们对杜甫诗的评论„沉郁顿挫‟来概括,而对清华则可用杜甫对李白诗的评价„清新俊逸‟来概括。”

季羡林注定与北大、清华有缘,青年从家乡来京城考入清华求学,一举成名成为当地美传,而后学成归国执教燕园,人生何其幸!要问季老为什么要选清华,他只道读完清华可以方便出国留学。这真实到可爱的话,读来格外为真。为求学苦练外语,远赴重洋,加上无尽的求知欲,千里万里只为读书。据说季老擅长12种语言,其他成绩也非常突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状元+大神+学霸三合一,让一门外语都学不好的人,只有膜拜的份儿,高山仰止,望洋兴叹。

季羡林刷新北大升级正教授时间记录。1946年季羡林自德国留学归来,由陈寅恪引荐如北大任教,当时北大规定:国外归来的留学生,不管难道什么学位,最高只能定为副教授。然而一周后转为正教授,开创北大副教授升级正教授的在最短的历史记录。这段历史在书中P203页有详细的解说,在文章最后季羡林又欣喜又谦虚,高兴的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不安的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写活了当时委婉的心态。看来不拘一格用人才,在当时的北大也是相当霸气的。

年纪近百的老人就如同一部社会的百科全书,他活动的地方、时间、环境,如同树之年轮,清清楚楚印刻在文稿中、日记中。

季羡林山东人,身为同乡倍感亲切,老一辈的大师级人物,自言自己土气十足,穿着不甚讲究,唯独爱极了那一把香脆可口的五香花生米,身在异乡一颗颗细嚼慢咽,怀念着家乡的味道。母亲去世后,多篇日记,久久哀伤不敢相信母亲已不在人世的事实,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儿子想念母亲的真情实意。

季羡林在《读书 治学 写作》一书中集中道出了学人的人生三维度:读书,治学,写作。在

本书就可以从他记录的一字一句看到他如何读书、治学、写作的,勤奋的读书、严谨的治学、刻苦的写作。大学期间的日记,读起来简单、真实,一天天记录的就是思考和学习,就像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的样子,他也会写吃的什么?多了什么运动?拜访老师,读了什么书,有了什么计划,制定了什么目标,听课的心得。仿佛让我想起了写的日记,怀念起当时在外读书的日日夜夜。然而就日后的成就来说,季羡林日记里的轻描淡写也只是浮出水面冰山一角,付出的努力和心血稳稳地扎根在深海里,写的文字轻松自如,如此成就绝不是一日之功,着实激励人心。看他如何写文章发表在校刊上调笑教授,如何苦学德语为留学做准备,为体育达标锻炼身体,一段段往事,从五

四、到军阀混战、到抗日、抗战、建国后等等,一一展开,旧时回忆,同学教授校长如今看来都是名人大家,看他人审视自己,我需要学习的太多太多。

搜集资料

季羡林(1911.8.6~2009.7.11),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晋中中公教育

第20篇:【超级实用】追忆似水年华 读后感

1 美丽、冗长的单调时光

胡汉冲

《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单调的书,那逝去的时光是单调的时光。而我喜欢这样一本书,我还未看完。我喜欢普鲁斯特那把一根头发丝劈成四瓣的文风。但我不喜欢写读后感,不喜欢把自己似是而非的东西敲打出来。我不大会说话,不大会敲字。但今天也不得不练练字,先原谅自己有些手生。

回忆总是很好的,朝花夕拾,烈士暮年给人无限光辉,无限惋惜。而《追忆似水年华》的时光却是冷淡的、解脱的,诚恳而置己度外。普鲁斯特太了解自己,太知道自己的神经质,太敏感,太为自己痛苦,因而就太过天才。这是一个居住在坟墓里的人,为自己写下的史上最长的墓志铭。这是他自己人生大会的总结,冗长而似乎毫无意义。而毫无意义的东西却常常相反。我不可以去谈及普鲁斯特的声望,我谈不了所谓的艺术手法、形而上学,甚至理不清他的故事。我不能谈,我只是喜欢那静静的单调时光;不谙世事、忧伤而又幼稚的普鲁斯特;不厌其烦、自作自受的贵家公子。

普鲁斯特的时光充斥着刻意的碎片,像故意打碎的玻璃,像一面打碎的镜子。而他在每一个碎片中找寻着自己一部分自己,他的眼神,他的发髻。时光悠悠,他在碎片中安度余生。追忆那些凄凉的单调时光,那些总在哭鼻子的日子。遗忘在时光上游的女孩子们各自回家,剪断的河流连接起来,永无止境的单调下去。无数个河段形成了冗长的河流,让高山的冷水鱼对海洋绝望。普鲁斯特却沉浸于千篇1律的 2 河岸,纠结于那每一处芦苇丛中的秘密。像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像一位生物学家,哪里都是新鲜的事物。生物是新奇的,生物学家却是单调的从事着发现新奇的世界的工作。

单调和冗长足以吓退无数的读者,而我也在勇气的边缘徘徊。读不下去,是因为我不是虔诚的读者。而面对这样一座神山,诸神的部落,记忆的神话,实在是不应该。而我的时光常常就在这不应该中更加单调的老去。最美丽的时光不是辉煌的,是普鲁斯特式的,是天才的。每每谈及天才都对自己万分绝望。普鲁斯特的单调给人苟且的力量,于世外偷生,不失为原始的美丽。普鲁斯特的冗长、漫无边际打开了尘封的地图,开拓了更广的疆土。他的智慧而忧伤的帝国横空出世,像白日西沉的悲壮史诗。

普鲁斯特是做作的,而他的矫揉造作造就了最自然的文风,最美丽的语言,最诚实的自己。他向自己敞开心扉,读着自己的故事。他了解一切关于自己的细节,比神更加洞察自己。他找到了埋藏自己地心的矿脉,铸就了自己无形的犁铧,开辟出别开生面的土地。人们都只是循着前人的矿脉开采,而普鲁斯特却自己寻找矿脉,将这伟大的财富给予自己,而更多的是坐吃山空的人们。

时间是一切的归宿,是一切开始,是开始与归宿之间。那些在空间里四处奔波的人们,迟早有一天会回到时间里来。但对于他们来说,时间早已模糊了,一如光滑的墙壁剥落了石灰。普鲁斯特的时间确是清晰的,那些最不起眼的角落都不曾蒙上灰尘。他的大脑储存着自己的时光胶片。无数的光影总是在漫漫长夜投射于渴求的心灵,给予温 3 暖的安慰。让以后永无尽头的长夜可以摆脱孤寂,让无处漂泊的尘埃可以铸就丰碑。

当然,还有普鲁斯特的爱情。爱情我不会懂,普鲁斯特的爱情不懂。而他是否懂得他的爱情,他还没有告诉我,也不必告诉我。年轻的时候,都会遇见几个女孩,格外耀眼。随时光流转,故事渐渐晦暗,永远沉寂下去。但在记忆深处,爱情依旧保持着她的翩翩风度,依旧青春靓丽。普鲁斯特的爱情在于她不会老去,她随时准备在记忆中涅槃重生。愿人们记忆依旧清晰,愿爱情长青。

不光是普鲁斯特的时光,我的时光也悄然走向地平线的深处。而沿途的风景尽可以单调些,故事也可以冗长到绝望。我希望,做个时间旅行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空间的背包客。

追忆似水年华经典语录
《追忆似水年华经典语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