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机关公文(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26 06:07:49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机关公文

第一章 机关公文

第一节 机关公文行文规则

1、下行文(上级向下级)关系规则:

(1)必须存在隶属关系;

(2)多个单位或部门职责范围事项的行文,行文前做好行文协调工作。

2、上行文(下级向上级)关系规则:

(1)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若同时送其他机关,应用抄送形式,但请示不能抄送下级机关;

(2)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和报告;

(3)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4)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5)各级机关一般不得越级行文。例外:A.严重自然灾害、战争或重大事故,来不及逐级行文;B.事关重大并经多次向直接上级机关请示而久拖不批,或与直接上级机关存在原则分歧无法办理时;C.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可以越级上报事项。

3、平行机关行文规则:

(1)根据行文机关之间的级别规格确定行文关系;

(2)根据行文机关之间是否存在隶属关系确定行文关系。

4、联合行文规则:

(1)级别必须相同或相近;

(2)根据《办法》规定:“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与同级党委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

(3)同级别的所属部门之间不能联合行文。党政机关之间不宜相互行文。特别是行政机关不能向党的机关发指示、发号令,党的机关也不宜直接向行政机关下文。如特殊需要,党政机关可以联合行文,但贯彻处理时应按照党政机关的各自系统实施。

1、眉首:位于机关公文首页上部,约占首页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三。用套红印刷,由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份数序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横隔线等要素组成。

(1)发文机关标识:位于眉首部分正中位置,使固定用红色小标宋体字印制的版式。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其他机关依次排列,或只用主办机关的发文机关标识,对一些特定的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全体或规范简称,不加“文件”二字。

(2)发文字号:例如:“国发[2002]1号”顺序不能颠倒,联合行文,只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下行文、平行文的发文字号位于发文机关标识之下,居正中。上行文的发文字号位于发文机关标识的左下方,横隔线之上。

(3)份数序号:位于眉首部分左上角最高部位,用阿拉伯数字顶格标注。

(4)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分:绝密、机密、秘密。若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要顶格标识在眉首右上角第一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实心五角星隔开。在书写秘密等级时,外加方括号以示醒目,如[绝密]。

(5)紧急程度:分为特急、急件。紧急程度位于眉首部分右上角,“秘密等级”之下。

(6)签发人: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7)横隔线:位于发文字号和标题之间的一条较粗的通栏红线,是眉首部分和行文部分的隔线。党的机关文件横隔线中间加一个红五星作标志。

正文部分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等构成。

(1)标题:完全性、省略性标题均可。位于行文部分开首居中。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主送机关:

A.上行文只能标注一个主送机关,如果还有其他机关需要掌握有关情况,可以用抄送形式,但“请示”文种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上行文的主送机关要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B.下行文分专发性和普发性。专发性的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如“批复”。普发性在排列主送机关名称时不能一一注出,要确定一个合理的顺序,一般采用统称的写法,如“各区、县人事局”。

C.公开发布的普法性公文和会议形成的公文,如“公告”、“通告”、“决定”、“会议纪要”等一般不标注主送机关。

D.主送机关的称谓要准确科学,党政机关不能混用,机关与个人不能混用。

主送机关位于标题之下,顶格从左向右标注。回行时仍顶格。

(3)正文:主要内容。

(4)附件说明:应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附件主要包括:随文颁发的规章制度、文件中的报表、统计数字、人员名单等。

(5)发文机关:在正文下方(如有附件,则在附件下方),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落款处可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表示成文日期。联合行文,应并列标注各发文机关名称,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6)成文日期:用汉字书写,年、月、日三者俱全。确定成文日期,常规行文以单位负责人签发之日为准;会议通过的文件,以会议通过之日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7)印章:尽管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公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机关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

加盖印章要清晰、端正、不丢不漏。位置在成文日期上侧,会议通过的机关公文,成文日期标注在标题下圆括号之内。印章要求上不压正文,下要齐年盖月。

(8)附注:位于成文时间下方左侧,顶格在圆括号内标注。

推荐第2篇:机关公文

一、通知范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非法买卖人民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目前,非法倒买倒卖人民币的问题比较严重,影响了人民币的正常流通,破坏了人民币的信誉。为加强对人民币的管理,打击非法买卖人民币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有关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特作如下通知:

1、禁止非法买卖流通人民币(包括纪念币,下同);经营已退出流通的人民

币,必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2、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装帧和经营装帧的流通人

民币。

3、违反以上规定的,视情节轻重,由工行政管理部门没收一定物及非法所

得,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4、各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之便支持、参与人民币的非法买

卖活动,对违反规定的要从严惩处。

5、对在中国境内非法买卖外国货币的,比照上述规定办理。

国务院办公厅(章)

XXXX年七月四日

二、通告范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通告

为确保国际民航班机的运输安全,决定从××年×月×日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用机场,对乘坐国际班机中的中、外籍旅客及其携带的行车物品,实行安全技术检查。

一、严禁将武器、凶器、弹药和易爆、易燃、剧毒、放射性物品以及其

他危害飞行安全的危险品带上飞机或夹在行李、货物中托运。

二、除经特别准许者外,所有旅客及其行李物品,—律进行安全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人身检查。拒绝检查者,不准登机,损失自负。

三、检查中发观旅客携带上述危险物品者,由机场安全检查部门进行处

理;对有劫持飞机和其他危害飞行安全嫌疑者,交公安机关审查处理。特此通告。

XXXX年X月X日

三、通报范例

关于***代人打卡的处罚通报

公司各部门:

11月23日,经综合管理部对员工打卡考勤检查发现,生产部***代**打下班卡,安保部值班员***值班监督不力。根据公司考勤管理制度,现按规定处罚于后,

一、给予生产部***、**分别罚款50元;安保部值班人员***监督管理不力,分别给予10元处罚。

二、以上罚款在11月份工资中扣除。

请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员工纪律管理,杜绝代人打卡现象,并引以为鉴。

特此通报

综合管理部(章)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四、报告范例

关于网站建设的报告

公司领导:

我公司网站经“SYSJ”申请域名,但其技术力量不能满足网站建设(仅为模

板),经公司领导指示,现进行了招投标模式,竞标设计和报价。通知单位有成都方法、成都中企、成都网飙、成都岂恺、四川太平洋5家网络公司参与竞标,其中四川太平洋网络弃权。

在网络技术和功能设计一致情况下,4家网络公司报价分别为:

①成都方法报价1.89万元;

②成都中企报价1.84元;

③成都网飙1.39万元;

④成都岂恺1.2万元。

在网络技术和功能设计一致,满足公司网站正常需要前提下,建议采用成都

岂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设计和报价12000元,对我公司网站进行设计和优化功能。

妥否,请领导批示。

附件:1..*****集团网站建设需求及招标报价函;

2.成都岂恺网络公司报价表;

3.中企网络公司报价单;

4方法数码预算;

5网飙报价方案。

综合管理部(章)

二○○九年九月三十日

五、请示范例

关于《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中“总会计师”既是行政职

务又是技术职称的请示

财政部:

国务院1987年国发 [1987] ××号通知颁发的《会计人员职权条例》规定,

会计人员技术职称分为总会计师、会计师、助理会计师、会计员四种;其中“总会计师”既是行政职务,又作为技术职称。在执行中,工厂总会计师按《条例》规定,负责全厂的财务会计事宜;可是每个工厂,尤其大工厂,授予总会计师职称的人有四五人,究竟由哪一位负责全厂的财务会计事宜,执行总会计师的职责与权限呢?我们认为宜将行政职务与技术职称分开。总会计师为行政职务,不再

作为技术职称,比照最近国务院颁发的《工程技术干部技术职称暂行规定》将《条例》第五章规定的会计人员职称的“总会计师”改为“高级会计师”。

以上意见是否妥当,请指示。

×省财政厅(章)

一九××年×月×日

六、批复范例

国务院关于同意××省设立

××市给××省人民政府的批复

国发[19××]×号

××省人民政府:

你省×政发[19××]×号《关于撤消×县设立××市的请示》收悉,国务院同意撤消×县,设立××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县的行政区域为××市的行政区域,不增加人员编制。

国务院 (章)

一九××年×月×日

七、意见范例

关于赋予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

有关问题的意见

国务院: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增强国营大中型生产企业的活力,使其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我国工业产品出口,促进我国工业生产技术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国发[1991]25号)、《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关于选择一批大型企业集团进行试点请示的通知》(国发[1991]71号)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0]70号)的精神,应本着积极慎重的原则,对具备条件的大中型生产企业赋予自营进出口权。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

一、赋予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权的原则

(一)赋予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企业 (含企业集团,以下简称自营进出口企业),主要应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国营大中型生产企业。

(二)对产品技术密集、需要在境外进行售后服务的机电产品生产企业和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优先考虑赋予自营进出口权。

(三)对产品技术密集程度较高、市场变化的非机电产品生产企业,视其生产产品特性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赋予自营进出口权。

二、自营进出口企业应具备的条件

(一)必须是政企分开、自主经营的独立经济实体,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对其紧密层企业、总公司 (含联合公司、总厂)对直属企业,应实行“六统一”管理。

(二)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开展进出口业务所需要的设施和资金,以及其他必备的物质条件。

(三)有健全的内部组织机构和与经营进出口业务相应的外贸、技术等专业人员。

(四)有自产的出口产品和出口市场。

三、生产企业申请进出口经营权需要申报的材料

(一)企业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可行性报告(主要应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产品出口情况、国际市场预测、自营外贸所具备的条件、自营效益分析、今后发展设想等)。

(二)企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三)企业前三年出口供货实绩(非生产性国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应提供前三年委托代理进出口实绩或其业务收汇情况)。

(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复印件)。

国务院生产办(章)

一九九二年三月十六日

八、函范例

中国银行××省分行文件

××发[19××]×号

关于催促××进出口公司办理贷款手续的函

××省××局:

我省××进出口公司所属的××人造板厂进口美国“××国际销售公司”日产180吨中密度纤维板成套设备的贸易合同,于19××年×月×日签字后,我们立即和××进出口公司的有关同志联系,请其速来我行办理外汇贷款手续事宜,并详细说明了办理贷款手续应注意的事项要求。但至今已过一个多月,该公司仍未向我行提交有关材料及外汇贷款申请,所以请你们督促××进出口公司根据外汇贷款有关规定速来我行办理申请贷款手续。

特此函达

中国银行××省分行(章)

一九××年×月×日

九、会议纪要

关于对××地区放宽政策

发展第三产业现场办公会纪要

19××年×月×日,区委副书记××、副区长×××,在××地区××镇主持召开了对××地区放宽政策和发展第三产业的现场办公会议。

会议决定事项如下:

一、关于放宽政策问题

(一)为了贯彻××地区工作会议精神,对××退耕还林地区所造成的农民口粮减少问题,区委决定保证该地区每人每年×××斤口粮,由粮食部门调给议价粮,按平价销售。价差由乡、镇财政部门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补贴。由农林部门与乡、镇政府作出年度计划,经农林、粮食、财政部门认定后,报农林部门核批。

(二)贷款问题。支持××地区的经济发展,只有发展企业和广开多种经营门路,为此农业银行在贷款上给予支持。

(三)兴办企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问题。区政府确定一位副区长,定期召开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现场办公会,现场审查核批。

二、关于发展第三产业问题

(一)会议原则同意在××公路、××地段东侧,建设商业街,要按有关规定让开地下线,建设临时性商业设施。

(二)会议同意在××乡政府办公大院门前的公路东侧扩建整流器厂,有关占地和基建问题与各公司建设项目均应按基建程序由区规划办和计划部门协助办理。在设计施工中,要注意安全问题。

(三)关于筹建货场问题。可向区政府写书面请示,由××同志牵头,召集区计委、农办、规建办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研究,提出筹建办法,然后报市政府审批。

会议最后,区委书记××同志讲话强调指出:区委、区政府对××地区予以放宽政策,各有关部门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予以积极支持。××地区的乡、镇领导要发动群众,认真讨论如何致富问题。我们大家要齐心协力,使××地区早日富裕起来。

××地区人民政府(章)

一九××年×月×日

推荐第3篇:机关公文

关于机关公文写作的若干问题

(2014年9月)

省委政研室(省改革办) 张忠诚

很高兴与同志们交流机关公文写作问题。本人在省委政研室工作已满十年,人们常用‚板凳须坐十年冷‛来鞭策有志文人。作为一名职业文字匠,不敢奢谈文学建树,孤灯清影之下的感悟感慨倒有些许。在党政机关无论扮演何种角色,班子成员也好,中层干部也好,普通办事员也罢,8小时内外与各类公文打交道是司空见惯,公文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个人观察,一句话:一般人不愿意搞文字,但搞好了文字肯定不一般。同志们都受过高等教育,都具备理论功底,所以,今天我侧重从实用性、操作性层面,就机关公文写作的一般规律与技巧,漫谈一些个人未必成熟的体会与见解。我想谈三个大问题:

一、机关公文的主要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机关公文有不同的分类。通常的分类是以机关之间的隶属关系为标准,将其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三类。上行文是指下级向上级报送的公文,主要包括请示、报告(工作报告、专题报告、调研报告等)、汇报、简报等文体;平行文是指不存在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的公

文,主要包括函、倡议书、建议书等文体。下行文是指上级对下级发送的公文,主要包括包括决定、通知、通告、通报、会议纪要、领导讲话等文体。这种依隶属关系的公文分类,建议在座各位务必明确,主要是防止在公文写作过程中,发生格式错误和语气不妥;防止公文传送过程中发生误投错发现象,以至于闹出笑话。各类公文的排版格式,中办、国办都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软件,以下我主要谈公文的写作格式与技巧。

二、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技巧

据我观察和体会,党政机关的常用公文主要有领导讲话、调研报告、工作总结(汇报)、请示这四类。下面,我重点就这四种文体的写作技巧问题分别阐述。

(一)领导讲话。我们都知道,尽管中央三令五申整治文山会海,但是,就当前中国特殊的领导体制和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开会仍然是各级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和管理活动的主要手段。要开会领导就要讲话,领导要讲话就需要讲话稿。如何写出高质量的讲话稿,我谈三个要点:

1、把握领导意图。起草讲话稿的前提是把握领导意图或会议主题,否则很可能牛头不对马嘴。但是很多时候,领导事先并无明确意见,往往讲得比较原则,有时只有只言片语,零星的观点、零星的想法。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从技术层面上讲,如果时间允许,尽可能当面口头向领导请示讲

话要点;如果没有当面请示机会,最好拟个提纲送给领导先行探路。从长期实践层面上讲,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当时面临的形势任务中去把握。无论是贯彻上级精神的会议还是本单位的工作会议,或某项专题会议,领导讲话都离不开特定时期的工作重点和当时面临的形势任务,这是把握领导讲话意图的宏观出发点。

二是从领导层的活动意向和动态中去把握。领导的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形式,了解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

三是从领导近期的‚关注点‛亦即热点问题,以及他的新思路、新看法中去把握。要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主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反复琢磨,力求吃透。在此基础上,注意将领导的授意与平时的观点联系起来,把领导还未想清楚、说明白的问题弄清楚,把领导暂尚未谈到、且又比较重要的问题补充进来,并根据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加以充实和完善,使领导的思想观点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

四是从领导过去的一些报告和讲话中去把握。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领导同志的观点和主张,以及这些观点和主张形成的全过程,从而准确把握领导的思想脉络,为全面体现领导意图奠定良好基础。

2、精心谋篇布局。布局谋篇说白了就是拟定一个好的

提纲。写讲话稿和自己写文章不一样。写文章可以边想边写,边写边想。写讲话稿不行,应当先有提纲。这是因为,第一,讲话的不是你,而是领导,而且领导不是代表个人,常常是代表一个集体去讲话,先有一个提纲,经领导审定或经集体讨论后再写,就可以少走弯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必须‚产销‛见面。提纲完成后,应当送主讲领导审阅,重要会议的报告提纲,还应当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领导同意了再动手。不经过这个程序,不要贸然动笔,否则会白辛苦;第二,讲话稿常常不是一个人完成,而是有几个人共同起草,有一个提纲,便于分头操作。就像造汽车,谁负责发动机,谁负责仪表盘,谁负责轮胎,而且是什么规格,事先定好,到时候就好组装。提纲搞好了,思路搞顺了,起草任务可以说完成了一半,至少三分之一。

提纲怎么拟?首先要确定主题,主题是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是全篇的纲。一般来说,会议的主题也就是讲话的主题,我们在一些领导讲话中常常看到这样的话: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这就是会议和讲话的主题。当一个会议有几个领导讲话时,虽然大家都是围绕这个总主题,但每个人讲的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如召开新农村建设的会议,主要领导的主题报告全面讲新农村建设问题,其他领导可能会讲某一个侧面,如农业产业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但不管讲什么,主题确定了,就要围绕主题展

开,也就是说要用这条主线将各个部分有机连接起来。

主题确定以后,就要考虑结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分几个大部分。到底分几部分写好,最好先听听领导的意见。有的领导在讲话前对自己要讲什么,有明确的意见。这种情况下,确定提纲比较容易,按他的意见写就是了。在拟定提纲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层次要分明。每一部分讲什么要很清晰,不要前后打搅。尤其是任务和措施部分要注意,不要前面讲了后面又讲。

二是逻辑要严密。斯大林称赞列宁的演说有一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这种逻辑力量能够紧紧地抓住听众,一步一步地感动听众,然后就把听众俘虏得一个不剩。‛毛泽东同志说过‚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讲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所谓逻辑要严密,就是大部分之间以及一个大部分内部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很清楚,是并列结构、递进结构还是复合结构要一目了然。在一篇讲稿中,三种结构往往是并用并存的。起草讲稿,究竟采用哪种结构,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层与层、段与段之间,还要有必要的过渡句或转折语,显得更加严密。一篇好的讲话稿,在结构上应该做到要素完整、结构严谨、体例统

一、承转自然、疏密匀称。

三是重点要突出。每个讲话都要有重点,即使像党代会报告这样内容要求全面的讲话,其实也是有重点的。如我省的十次党代会报告,重点就是五个湖北。

四是体例要统一。一篇工作报告,往往会有几级标题,大大小小的标题加起来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推敲标题,很重要的一点是尽量长短一致,顺写倒叙要统一。同一级标题最好用同样的句式,字数未必强求一样多。如果一篇讲话的同一级标题,有的是一句话,有的是两句话,有的是三句;有的是顺写,有的是倒写;有的是陈述句,有的是祈使句,就会给人以凌乱的感觉。

五是前后要照应。照应是指文稿的内容前后的关照,协调和呼应。照应能帮助人们了解文稿脉络或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又能使文稿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是体现文稿逻辑关系、强化主题的重要手段。常见的开头与标题的照应,结尾与开头的照应,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协调照应等。

3、注意语言特色。语言是文章的细胞。文章的主题、结构和材料运用都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讲话稿的语言有其特定性,介于书面语言和口头语之间,既要有书面语言的精练、准确、干净,又要有口头语的通俗、生动、易懂。具体说,至少应当做到准确、得当、简练、生动:

一是要准确。准确是对讲话稿用语的第一要求。由于领导讲话具有权威性、指导性、教育性,讲出去大家都会信以

为真,而且还要学习领会、贯彻执行,因此必须准确无误。

(1)观点要准确。‚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观点准确,主要是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经得起检验。同时,也包括对形势的分析和工作的估价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

(2)事实要准确。一项工作只完成了一部分,就不能说‚基本上完成‛;一项活动只有一部分人参加,就不能说‚普遍参加‛。另外,讲话稿引用的人名、地名、时间、数字都要准确,不能出错。

(3)用词要准确。用词准确,首先是要能准确表达你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要词不达意,更不要产生歧义,让人误解。有一个广场的草坪上插着一块牌子,上写‚对于发现践踏草坪者,罚款50元‛,这是典型的词不达意。二是要仔细检查校对,不要出现错别字。2007年上半年党风廉政宣教月俞正声同志的讲话,省纪委提供的初稿中谈到‚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腐败工作力度‛,掉了一个反字,幸亏我们及时发现。2008年中博会在武汉举办,王岐山副总理出席开幕式,省里要给王副总理汇报工作,汇报稿初稿把王岐山的名字写错了,把山字旁的岐写成了分歧的歧,也是及早发现的。三是要点对标点符号。讲话稿中标点符号的运用,要特别注意逗号、句号的使用。有的同志起草的稿子很长一段话一逗到底,不敢用句号。还要注意分号的使用,一段话里同

一个层面的内容,如果分了几层意思,就要用分号。

(4)引文要准确。尤其是在引用中央文件和马克思经典作家的论述时,一定要准确,该查原文时一定要查原文,不能拍脑袋、凭印象。有一篇领导讲话引用了马克思的一句话:一个实际行动胜过十大纲领。一查原文,应该是‚一步实际行动胜过十打纲领‛。在引用时还要注意全面领会原文,关键、核心的内容不能丢,也就是不能断章取义。比如十八届三中会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千万不能单列。

二是要得当。就是要恰如其分,有分寸感。像屈原的学生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人‚东家之子‛那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拿捏得恰倒好处。要弄清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可以直截了当地讲,哪些只能含蓄地讲;哪些可以展开讲,哪些只能点到为止地讲;哪些可以在公开场合讲,哪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讲。讲话中的程度副词、语气用词都要拿捏得很准。分寸感最能体现撰稿人水平,不仅是文字功力的体现,也是智慧、经验的体现。具体讲,需要在四个方面特别注意:

(1)对敏感问题分寸的把握。一是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要公正客观。要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政治背景等,不

能用现在的眼光苛求过去,尤其是后任讲前任主政时期的工作时更要注意。二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讲话要慎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不能解决、什么时候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措辞要严密,做不到的事不要轻易许愿,有关政策界限要把握准。三是对政治上敏感或争议较大的问题尽量回避,如果因某种原因非讲不可,一定要认真推敲。

(2)对说理部分分寸的把握。领导讲话时离不开讲大道理,要始终站在比普通人更高的角度,这是必须的。但是要把握好分寸,大要大得恰如其分,高要高得合情合理。不仅要言之成理,还要善于把‚理‛说透,真正做到以理服人。总之,讲道理时不要让人感到尽是大话、空话、套话,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3)对批评与表扬分寸的把握。这是多数讲话要涉及的。领导是‚金口玉言‛,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慎重。讲话稿中涉及到领导对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的内容时,要把握好语言的轻重和分寸,既能点到痛处,又要尊重对方,把善意贯穿于施教全过程,使人们能为领导的真诚所感动,乐意接受领导的批评。同样,对某单位、某件事的肯定和表扬,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要说过头话。表扬的话说过了头,当事人不自在,其他人听了心里也不舒服,会认为领导太偏爱。不论是批评还是表扬,尽量对事不对人,只讲现象,不点单位和个人的名。

(4)对评价事物分寸的把握。领导讲话,难免要用到‚很‛、‚非常‛、‚巨大‛、‚极大‛、‚尤其‛等副词,如‚工作很差‛、‚损失极大‛或‚工作做得非常好‛、‚取得了巨大成绩‛、‚受到极大鼓舞‛等等。但这些词一定要用的恰如其分。如讲成绩,究竟是取得了一定成绩、出色成绩、很大成绩还是巨大成绩,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三是要简练。简练就是要干净利落,言简意赅。郑板桥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如三秋之树,刚劲挺拔,不要有那么多枝枝蔓蔓。我们写文章就是要追求这个简练之美。简练的语言,是写好讲话稿尤其是工作报告的基本功。工作报告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回顾上一年、上五年的工作及取得的经验,没有高度的概括能力是做不到的。在这方面,各级党代会报告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建议同志们有空仔细欣赏琢磨。有人曾问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准备一份10分钟的讲稿,得花多少时间?‛他答道:‚两个星期。‛‚那准备一小时的讲稿呢?‛‚一个星期。‛‚如果是两个小时的讲稿呢?‛‚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所以,简短不是一味求短,而是深思熟虑、高度概括的结果,是要下苦功夫才能做到的。

四是要生动。讲话稿语言固然要求平实、朴素、沉稳、庄重,但这绝不等于排斥语言的生动和创新;固然不需要像

文学创作那样讲究辞藻华丽、讲究绘声绘色、讲究灵活动感,但也绝不能枯燥无味,如同嚼蜡。要把讲话稿写得生动活泼,可以运用的方法很多,下面我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一是运用排比、对仗、比喻、借代等修辞方式,增强讲话稿的生动性。使用排比句,可以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逻辑更严密,层次更清晰,气势更恢宏。讲话稿中排比句的使用很常见,比如工作报告中常常见到连续用的几个坚持、几个必须、几个推进,几个深化、几个切实,等等。对仗的手法在讲话稿中也用的较多。对仗句形式整齐,节奏明快,琅琅上口,易于传颂,有一种均衡美和音乐美。如‚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习近平提出的‚三严三实‛等都很精彩。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如把引进外资和技术比作‚借水行舟、借鸡生蛋、借梯上楼‛,把部门协作比作‚大合唱‛等,就很形象、生动。

二是引用古典诗词、成语典故、民谚俗语、格言警句、寓言故事等,增强讲话稿的生动性。适当引用一些诗词典故,可以使讲话显得典雅睿智,深刻隽永;适当引用一些俗语,可以使讲话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毛泽东同志是语言大师。把文章写得生动活泼一些,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他强调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把生动性提到

了一个很高的地位来认识。他还身体力行,为我们写下了大量极其生动的公文范例。在他的讲话和起草的文件中,比喻、借代、衬托、对照、设问、排比、讽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段,都运用得非常精巧、高超,令人叹服,而且还经常援引一些历史和民间流传的成语典故、民谚俗语、格言警句和寓言故事等,用以阐述深刻的政治、哲学和军事道理。据统计,在《毛泽东选集》1—4卷中,所用各类典故达近千条之多。如他在党的七大闭幕词中,匠心独运,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故事,号召全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形象而生动,好记又好懂,易于理解和执行。

三是运用一些亦庄亦谑、幽默风趣的语言,增强讲话稿的生动性。李瑞环同志的讲话是非常生动的。他的讲话不仅言之有物、深刻隽永,而且亦庄亦谑,幽默风趣。他总是善于把严肃的问题讲得轻松活泼,善于将尖锐的批评寓于幽默的谈吐中。比如当年他在听取伊春市委、市政府汇报时说:‚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条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饭字半边是食字,半边是反字,没有食就会反。‛再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温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有人批评温州搞资本主义,李瑞环在一次讲话中反击说:‚有些东西不要急急忙忙定性,只要市场需要,社会无害、生产者有利,就应当允许、支持。先生孩子后起名,孩子生下来可以先取个小名,阿猫、阿狗、

铁蛋都行,主要是让他身体好、长本事。‛李瑞环这个‚先生孩子后起名‛的理论,幽默中见智慧,让人们在忍俊不禁中受到教益。现在,写作领导讲话稿过于‚正襟危坐‛,以至于僵化呆板。其实,幽默的语言能活跃气氛、轻松心灵,更容易被听众接受并记住。讲话稿写作适当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无疑能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以上讲的是对讲话稿用语的基本要求。事实上,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象,讲话稿的内容、形式、角度和语言都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用一个模式。党代会、人代会等代表大会的报告用语要严谨、庄重;致辞类讲话包括欢迎词、感谢词、答谢词、慰问词、祝贺词等,则要热烈、轻快,讲究文采;研讨会、纪念会的领导讲话用语要客观、准确,有较强的理论性、概括性和条理性;而庆功会、表彰会、动员会的讲话用语则要富有激情和感召力,有号召性、鼓动性。

成功的讲话稿必须同时兼顾领导人、起草人和听讲人,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我体会,起草讲话稿有以下‚三要诀‛。忘记自我、记住听众、集体磨稿。忘记自我就是在起草过程中忘记自己的下属身份,从领导的角度写作。尤其是要认真研究和把握领导的讲话意图、要求和风格,否则很容易推倒重来。记住听众就是要了解、反映和符合听众的需求。有‚党内第一支笔‛之称的胡乔木曾提出,衡量文章是否精品佳作的三个审美标准,即要吸引人看得下去、要使人看得懂、要

能说服人打动人。与过去相比,领导越来越关心讲话稿在听众心中的实际感受,越来越在意能否与听众实现良性互动。因此,我们一定要搞清楚领导对谁讲话、听众最想听什么,最关心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注重研究听众,结合不同听众的要求‚看人下菜‛。集体磨稿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组织专班起草、集体会商、集体修改完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文稿肯定要比单兵独斗要好些。

(二)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主要有解决问题型与经验总结型两类,一般写作格式是:除导语之外,主要是三段论式结构,即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对策建议或做法、经验、启示。如果专门安排启示这块内容,这主要是提升报告的思想和理论高度,往往有一定的推广价值。调研报告的写作有‚三个注意‛:注意逻辑层次、注意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注意以政策和法律为依据来提出建议。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有两个关键点需要突破:

1、如何吸引领导的眼球?搞过调查研究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辛辛苦苦写的报告没有引起领导的注意,甚至进了废纸篓。我想,除了个别领导不重视调查研究,或者有些问题不好批示以外,主要原因还是报告未能抓住领导的关注点,没有吸引领导的注意力。

(1)标题醒目。题好一半文。通常情况下,领导同志由于工作忙,看调研材料往往先看看大小标题和文章的开

头,如果标题或开头引起他的兴趣,他就会接着往下看。做文章要先给人良好的‚第一感觉‛,好的标题和开头能一下子抓住人,使阅读者欲罢不能。如果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千人一面,千题一腔,就缺乏吸引力。标题的形式通常有几下几种:

介词句式。即‚关于某某的调查报告‛。这种句式直奔主题,点明调研的内容、范围、对象等,简洁明了,干脆利落。如果题目所点的主题比较重大新颖,能够引起注意。但主题一般或比较常见,可能会受到忽视。像‚关于XX单位党建工作的调查报告‛,就显得比较呆板,没有什么特色。这种形式的标题多用于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调研报告。

判断句式。用一定判断或评价作标题,既揭示了主题,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文章肯定或否定什么,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这种形式的标题多用于总结经验、工作研究等类型的文章。如《解决农村生活用水问题刻不容缓》、《破解城乡二元化的破题之举》等。

设问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比较尖锐、鲜明,而且有较强的吸引力,一般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未来何人来种地?》、《武汉航运中心,东山再起待何时?》

采取双标题的形式。如《关爱无限、帮教有方——未成年人帮教情况调查》,正标题旗臶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能引起读者注意,副标题说明调研的内容,对正标题作了必

要的限制和补充。这类标题综合了以上几种标题优点,是应用性、专题性乃至学术性等调査报告用得较多的一种形式。还有一些用新闻句式甚至文学句式,像‚民营企业党旗红‛、‚为有源头活水来‛、‚江南明珠展新姿‛等,形象生动。这类标题,多用于总结经验、推荐典型,一般应配上副标题,加以说明主题。

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无论采取哪种标题形式,都要求概括、简明、新颖、对称。也就是说,标题能总括报告全篇的内容;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报告的主题;有新鲜感,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还要与报告的内容相对称,既不能‚帽大于头‛,也不能‚帽小于头‛。要根据调研内容的需要,适当搞点创新,变换一下句式和表达方式,使标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我们有份调研报告,开始拟的标题是‚XX镇引进民营资本建设集中供水工程的做法与启示‛,平铺直叙,不了解情况的看到是一个镇建个水厂,没什么了不起。后来见省领导讲话中提到过‚引进民营机制,是搞好水厂建设的一个大问题‛,就直接引用后面一句话‚搞好水厂建设的一个大问题‛作为正标题,把原先拟的标题作为副标题,一下子把文章的立意提高了许多,也比较简洁、醒目,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同样,利用

二、三级标题的一些变化,也有助于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在不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的前提下,适当采用‚新闻句式‛、‚文学句式‛等做标题,换换胃口,可

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写好开头。文章的开头也很重要,一般要概述调查缘由,交待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什么方法、简要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必面面俱到。但必须点出报告的主题,让阅读者开宗明义,了解作者的意图。开头部分常见的写法有:

主旨直述法。即在开头着重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宗旨。这种写法,有利于读者把握报告的主要宗旨和基本精神。这是一种常见的开头写作方法。

情况交待法。即在开头中着重说明调查工作具体情况,如时间、地点、对象等。多用于比较大型的、综合的报告。

结论前臵法。即在开头中先将结论写出来,然后再在报告的主体部分中去论证。这种写法开门见山,使读者对报告的基本观点一目了然,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前言写法。

提问设悬法。即在开头提出问题,给人设下悬念,可以增强报告的吸引力。

开头部分的写作方法非常灵活,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究竟采用哪种写法,要视调研报告的种类、目的、调研报告的篇幅等情况,作适当选择。但一般应点出主题、交待背景、明确目的,力求简明扼要。只有比较大型的调研报告,才应写得详细一些。

(3)突出亮点。写调研报告像厨师做菜,要把最得意

的主菜突出出来,有的还要作专门的介绍,充分调动食客的胃口。当然,其前提是菜要做得好,也就是亮点要‚亮‛,有独到见解,能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在此基础上,用适当的形式突出自己想要突出的东西。常用的有:

开头提示。采用按语、提要、简介等,臵于文首。简明扼要地说明文章的主旨、重要观点、结论等,便于读者阅读理解,甚至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

变体强调。为避免重要情况、观点或结论淹没文中被忽略,可以将希望引起读者注意和重视的文字变个字体,或者打下划线加以强调,吸引读者的目光。

标题概括。用一小段话概括主要观点、结论等,用来做

二、三级标题,提纲挈领,承上启下,提起读者的兴趣,节省读者琢磨思考的时间。

2、如何把报告写得鲜活?调研报告主要是陈述事实,较多使用机关公文语言,格式相对固定,很容易写得枯燥无味,缺乏可读性。在不脱离报告基本要求前提下,要把报告写得活一点,应在谋篇布局、妙用图表、语言灵活上下功夫。

一是布局结构合理。调研报告的主体结构变化不多,只是典型调查、经验总结等可以灵活一些。但其内部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从形式上难以分出优劣,关键在与内容是否协调统一。常见的内部结构形式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等。

纵式结构。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来叙述事实,阐明观点。层次分明,事实有头有尾,过程清清楚楚,便于做到历史和现实、宏观和微观的统一,而且便于读者了解事物发展的全部过程。

横式结构。就是把调查的事实和形成的观点,按其性质或类别分成几个部分,并列排放,分别叙述,从不同的方面综合说明主题。这种横式结构的优点是,问题展得开,论述较集中,而且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有较强的说服力。

纵横交错式结构。就是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的结合使用方式。但一般要以一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为辅。这种形式用起来不太好把握,搞不好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逻辑结构。即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人手,按逻辑顺序来进行排列组合。从表面看,可能缺少必然联系,互不相干,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不论采用什么形式都应该注意逻辑性,避免概念交叉、重复。

二是妙用图表。图表具有简明、直观、醒目的特点。调研报告中,适当地采用图表,结合文字分析概括,形成观点或结论,图文并茂,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地把握事物的总体特征,理解作者的意图,也可以使文章显得丰富、活泼,增强报告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是语言运用得当。调研报告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说明性、议论性文体,其语言风格也会受到这种文体的限制。我

们在写作时,应学会‚戴着脚镣跳舞‛,尽可能把语言用得活一点。

调研报告的行文方法主要有:

夹叙夹议。很多调研报告往往是先摆事实,再讲道理。其实有时把叙述事实和分析议论结合起来,自然贴切地穿插一些提神醒目的观点,可以避免单纯摆数据资料的枯燥乏味,也比长篇大论谈看法、发议论耐看一些。

灵活运用对比方法。我们用得较多的是数据(定量)对比,概念(定性)对比,有时不妨用一些形象对比(如描写变化)、典型事例、人物和细节对比。

细节烘托。调查报告很少用细节,我觉得要看具体情况。细节用得好,可以起到一语 传神、烘托主题的作用。

借鸡生蛋。意思是借别人的东西为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主要有引用(自己人微言轻,说一篓子,不如引用一句权威性的话管用。引访谈对话,增强真实性〉、借用(指借用别人特别是专家的研究成果,包括数据资料、结论等,可以少走弯路,增加说服力〉、套用(把大家熟悉的名人名言稍加改造,为我所用)。

(三)请示。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请示某项工作中的问题,明确某项政策界限,审核批准某事项时使用的请求性上行公文。主要包括求准性、解答性、批转性、请求指示、请求解决问题等五种。其基本写作格式

是:

1、标题和主送机关。标题可以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构成,也可以由事由和文种构成。主送机关就是负责受理和答复请示的机关。确定主送机关要注意三点:一是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并且应该写全称。当然,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请示事项。二是只能主送上级机关,不能送领导者个人。三是不能越级。

2、正文。由开头、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开头主要表述请示的缘由,是上级机关批复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说,这部分要写明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自身无力解决的困难,应写得充分、恰当、具体。主体是表明请示事项的部分,也是请示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请求指示的请示,主体要写明想在哪些具体问题、哪些方面得到指示。请求批准的请示,要把要求批准的事项分条列款一一写明。如果在请求批准的同时还需要人财物方面的支持,还要把编制、数量、途径等表达清楚、准确,以便上级及时批准。结语比较简单,在主体之后另起一段,按程式化语言写明期复请示即可。

(四)工作总结。一篇规范的工作总结材料,应当首先概述某一阶段内的工作情况,包括工作背景、基础、成绩、效果等;其次写经验体会,包括具体的做法、事例、数据等;再次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则;第四是今

21

后的设想和努力方面,有时

三、四两方面合并一起写。工作总结的写作特别注意三点:一是一分为二地看待工作,不能只谈成绩而不谈问题。二是注意抓住重点和亮点,防止记‚流水帐‛。三是标题尽量不落俗套。

三、注重锤炼机关公文写作所需的基本功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临阵磨刀、现学现用而产生的文稿是很难保证质量的。一篇好文稿应该是起草人政策理论水平、实践工作经验和文字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不是一两天的功夫,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做得到的事情。必须有一个‚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过程。这就要求文稿工作者必须持之以恒苦练基本功。在我看来,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笃学。我的第一点感悟,学习一定要持之以恒,哪怕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不能长时间完全中断,应该以积少成多为非硬性目标。在信息社会到来之前,学习一点知识也许受用,或者说当年本科毕业可以管用几年。但是,当今的我们都身处知识大爆炸、社会大变革时代,‚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是终极道义。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瞬息万变,一段时间不学习我们就可能落伍。比如,如果我们一个月哪怕是一周不读书看报、不上网浏览,大到全球金融危机、乌克兰动荡、中日中越中菲领土争端等,中到湖北的长江汉江经济带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武汉市的复兴大武汉、

22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口号,小到北漂、蚁族、爸爸去哪了、且行且珍惜、网络大V、菜鸟等网络时髦语言等,很可能就闻所未闻,让人看不起或者闹出笑话。再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毛泽东和蒋介石喜欢读的书是完全不一样的。毛读的书大多是怎样放纵,而蒋读的书大多是怎样收拢,这是当年中国政坛的一对死对手。两个人读书的旨趣不同决定了不同的结局。要把所有的是非分辨出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是不可能的。最会读书的颜回也不敢吹这个牛,只有积少成多才会找到贯通处。

我的第二点感悟,学习应该静心而为,不一定作为每天的必修课,但心里一定要放一只冷板凳,偶尔坐坐总有好处。当今社会五彩斑澜,诱惑很多,我们每周也不可避免地会被各种人情往来、体育健身、麻将之类的娱乐消遣所左右,这很正常,因为我们的工作与生活都比较累,有时也相当倦怠或迷茫,需要必要的休闲娱乐以缓解压力。但是,大家很可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体会,身体坐在冷板凳上时,心会慢慢静下来。心里偶尔坐坐冷板凳,随意翻阅书报、看看媒体新闻,想想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武汉市出台的针对公务员不准出入私人会所等各项禁令,我们就会心中有所畏惧,不良行为自然就会有所收敛。

我的第三点感悟,人生时间和精力有限,学习应该根据个人实情,探索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捷径。这里我想重点

23

结合文字工作来谈。其一是养成摘抄习惯。各类媒体的精彩文章包括报纸、书刊、互联网等不能轻易放过。特别注意标题与精彩段落的摘抄。如人民日报等党报的人民论坛、社论、评论员文章、重大先进典型宣传材料等。注意分类摘抄:精彩题目、精彩段落、精彩名言等。在这里我讲讲自己的切身体会。如关于长江航运问题,几年前,湖北日报曾在头版连续报导三次,我看到一句话‚明末清初,汉口码头就呈现出‚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夜‛的繁荣景象。当时把它抄下来;有一次我在汉口龙王庙,看到一建筑物上刻有孙中山关于武汉的名言:‚武汉者,指武昌、汉阳、汉口三市而言。此点实吾人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这话我有意把它抄下来了。08年春节后,武汉海事法院找我帮忙就海事法院的领导体制问题通过调研向省委领导呼吁解决。我知道如果直接以海事法院的体制问题入手调研,不仅省委秘书长难以通过,即使通过了,调研后也很难得到省委领导认可,因为全国十家海事法院都存在体制问题。我仔细分析,不妨从武汉航运中心建设入手,将海事法院体制问题带出来。结果我的判断完全正确。调研报告不仅引用了湖北日报和孙中山的名言,而且理顺海事法院体制的建议被时任省委书记俞正声直接批示。体制问题得以解决。我讲这个例子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两点:一是平时的积累总会派上用场。二是有些事情是完全可以‚曲

24

线救国‛的。直接走不行,就绕个圈子走。做什么事只要开动脑筋,总会有办法的。

其二是实际写作中注意借鉴吸收精彩篇章片断。人们经常戏称‚天下文章一般抄‛,我想抄也要抄在点子上,抄在巧妙处。比如对自己总是感觉不如意的文体,注意收集同类精彩篇章进行对比分析,看别人如何谋篇布局,如何使用语言,如何提出对策建议等,有些精彩片断是可以略加改造直接抄袭的,这也是工作所需要的。

(二)慎独。也就是小心说话、行事,最好是能达到‚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的境界。举个例子,明代开国制度的设计者宋濂涉足政坛时已经56岁,早年他是个教书匠。后来朱元璋发现了这个人才,尊他为‚宋先生‛。朱元璋经常找他密谈,一谈就是一个晚上。所有人都想知道他们谈了什么,但他总是守口如瓶。还在办公室里挂了两个字——温树。西汉时皇宫里有一个宫殿叫温飞殿,皇帝经常在殿里和御史大夫孔光商谈国事。孔光谨慎到什么程度?有一天回家正好八月中秋,家里的桂花树都开了。夫人说,你看桂花开得多好,这么晚才回来,宫殿里难道有桂花树吗?他说,今天这个月饼真好吃,是夫人亲自做的吗?他答非所问,连宫殿里是否有桂花树都不说。从此,温树就成为领导身边人员尤其是文稿工作人员守口如瓶、谨言慎行的格言。我讲这个故事,并非意指我们把自己与社会完全隔离开来。大家知道,

25

当今信息社会,美国能够监控包括盟友德国女总理的手机,我们个人很难说有隐私可言。对党政机关干部而言,现在相当部分老百姓是仇官、仇富、仇警,一名公务员一点小动作、一句无意话,都很可能酿成无法预料的祸患。因此,我个人感觉,公务员尤其必须要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无论打麻将、参加应酬甚至与红颜知己约会,心中怀有一点‚温树‛的慎独总不会是坏事。这既能让自己少犯低级错误,也是涵养人文气质的一条理想路径。

(三)多思。在博学的基础上,勤于思考是产生灵感火花的重要环节。我们都知道,一篇领导满意的文稿,除了符合文体基本规范之外,最重要是应该是有新意。可以说,创新是文字工作者的灵魂,只有言他人所未曾言,才能真正领导满意、打动听众、收到实效。说实话,机关文稿是一种‚奉命文学‛,有其固定的格式和套路,创新的余地是有限的,但又不得不创新,否则很难过关。机关文稿写作的创新,我体会需要以下几个多思考:多思考文稿的写作目的,多思考文稿的接受对象,多思考文稿的接地气(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多思考文稿的实际可能效果等。

在机关从事文字工作,非常艰苦和清苦,有时还可能吃亏不讨好,我想大家和我可能有同感。但是,还是前面那句话,一般人不愿意搞文字,搞好了文字肯定不一般。一篇成功的材料不仅能够让人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可能改变一生

26

的命运。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原国家统计局长邱晓华、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林,省委政研室两名同志就是一篇文章引起俞正声的注意,经考察调入并很快提拔。举这样的例子,目的是告诉大家,凡事包括文字工作其实并非那么难,都是个熟能生巧的活。只要在座各位做有心人、细心人,多学、多看、多练,总会有一点惊喜与收获降临!

今天不成系统地讲了这么多,准备也很仓促,来不及制作课件,个人观点也许偏颇,不当之处请多包含,谨供参考。谢谢同志们的耐心!

27

推荐第4篇:机关公文常用

《机关公文常用排比句大全》

1、常用排比:

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

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

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系统性、时效性 ;

热心、耐心、诚心、决心、红心、真心、公心、柔心、铁心、上心、用心、痛心、童心、好心、专心、坏心、爱心、良心、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忠心、衷心、甘心、攻心;

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

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找准落脚点、抓住切入点、把握着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

必将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

审判工作有新水平、队伍建设有新境界、廉政建设有新举措、自身建设有新发展、法院管理有新突破 ; 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 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

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常用短语: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觉按规律办事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有重点,分步骤,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全过程,贯穿各方面

切实抓好,减轻,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持续增收,积极稳妥,落实,从严控制 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明确职责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注重强化

规范,改进,积极发展,努力建设,依法实行, 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率先发展,互惠互利

做深、做细、做实、

全面分析,全面贯彻,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实施,逐步扭转,基本形成,普遍增加,基本建立,更加完备(完善),明显提高(好转),进一步形成,不断加强(增效,深化),大幅提高,显著改善(增强),日趋完善,比较充分。

3、常用动词:

推进,推动,健全,统领,协调,统筹,转变,提高,实现,适应,改革,创新,扩大,加强,促进,巩固,保障,方向,取决于,完善,加快,振兴,崛起,分工,扶持,改善,调整,优化,解决,宣传,教育,发挥,支持,带动,帮助,深化,规范,强化,统筹,指导,服务,健全,确保,维护,优先,贯彻,实施,深化,保证,鼓励,引导,坚持,深化,强化,监督,管理,开展,规划,整合,理顺,推行,纠正,严格,满足,推广,遏制,整治,保护,健全,丰富,夯实,树立,尊重,制约,适应,发扬,拓宽,拓展,规范,改进,形成,逐步,实现,规范,坚持,调节,取缔,调控 把握,弘扬,借鉴,倡导,培育,打牢,武装,凝聚,激发,说服,感召,尊重,包容,树立,培育,发扬,提倡,营造,促进,唱响,主张,弘扬,通达,引导,疏导,着眼,吸引,塑造,搞好,履行,倾斜,惠及,简化,衔接,调处,关切,汇集,分析,排查,协商,化解,动员,联动,激发,增进,汲取,检验,保护,鼓励,完善,宽容,增强,融洽,凝聚,汇集,筑牢,考验,进取,凝聚,设置,吸纳,造就

4、常用名词

关系,力度,速度,反映,诉求,形势,任务,本质属性,重要保证,总体布局,战略任务,内在要求,重要进展,决策部署,结合点,突出地位,最大限度,指导思想,科学性,协调性,体制机制,基本方略,理念意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秩序,基本经验,出发点,落脚点,要务,核心,主体,积极因素,水平,方针,结构,增量,比重,规模,标准,办法,主体,作用,特色,差距,渠道,方式,主导,纽带,主体,载体,制度,需求,能力,负担,体系,重点,资源,职能,倾向,秩序,途径,活力,项目,工程,政策,项目,竞争力,环境,素质,权利,利益,权威,氛围,职能,作用,事权,需要,能力,基础,比重,长效机制,举措,要素,精神,根本,地位,成果,核心,精神,力量,纽带,思想,理想,活力,信念,信心,风尚,意识,主旋律,正气,热点,情绪,内涵,管理,格局,准则,网络,稳定,安全,支撑,局面,环境,关键,保证,本领,突出,位置,敏锐性,针对性,有效性,覆盖面,特点,规律,阵地,政策,措施,制度保障,水平,紧迫,任务,合力。

5、其它: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综合调研制度化。

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目的,积极推进信息督查正常化。

以体现办公室业务水平为责任,积极推进文秘工作程序化。

以畅通安全为保障,积极推进机要、保密工作智能化。

以立此存照为借鉴,积极推进档案、史志工作规范化。

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有序化。

以服务机关为宗旨,积极推进后勤服务优质化

以统筹兼顾为重点,积极推进信息化、外事、侨务、法制工作常态化。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参与综合调研。

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目的,把好信息督查关。

以体现办公室业务水平为责任,进一步规范文秘工作。

以畅通安全为保障,全力指导好机要保密工作。 以立此存照为借鉴,协调推进档案史志工作。 以安全稳定为基础,积极稳妥做好信访工作。 以服务机关为宗旨,全面保障后勤服务。

以整体推进为出发点,协调做好信息化、外事、侨务、法制工作。 以周到服务为前提,对口支援前期筹备工作迅速到位。 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宾馆和服务中心的改革开始推行。

(一)求真务实,积极推进综合调研制度化

(二)建立体系,积极推进信息督查正常化。

(三)规范办文,积极推进文秘工作程序化。

(四)各司其职,积极推进机要、保密、档案、史志、信访工作有序化。

(五)注重质量,积极推进后勤服务规范化。

(六)统筹兼顾,积极推进挂牌部门工作正常化。

一是求真务实,抓好综合调研。 二是提高质量,做好信息工作。

三是紧跟进度,抓好督查工作。 四是高效规范,抓好文秘工作。

五是高度负责,做好机要保密工作。

六是协调推进,做好档案、史志工作。

七是积极稳妥,做好信访工作。

八是严格要求,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九是周密细致,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一、创思路,订制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抓业务,重实效,开创办公室工作新局面

三、着眼全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四、明确分工,充分搞好统筹协调工作(

五、重协调,强进度,信息化工作有了新成果

六、抓学习,重廉洁,自身素质取得新提高

七、注重学习,自身素质取得新提高

八、围绕中心,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是建章立制,积极推进管理制度化。

二是规范办文,积极推进工作程序化。

三是建立体系,积极推进信息督查正常化。四是注重质量,积极推进会务工作规范化。 五是各司其职,积极推进保密、档案、史志工作有序化。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群众利益观,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其次,是要树立正确的维护稳定观,坚持把确保稳定作为人民法院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

第三,是要树立正确的纠纷解决观,坚持把调判结合作为有效化解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的有效途径。

第四,是要树立正确的司法和谐观,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机关公文常用词汇集锦

动词一字部:抓,搞,上,下,出,想,谋

动词二字部:分析,研究,了解,掌握,发现,提出,推进,推动,制定,出台,完善,建立,健全,加强,强化,增强,促进,加深,深化,扩大,落实,细化,突出,建设,营造,开展,发挥,发扬,创新,转变,发展,统一,提高,提升,保持,优化,召开,举行,贯彻,执行,树立,引导,规范,整顿,服务,协调,沟通,配合,合作,支持,加大,开拓,拓展,巩固,保障,保证,形成,指导

名词:体系,机制,体制,系统,规划,战略,方针,政策,措施,要点,重点,焦点,难点,热点,亮点,矛盾,问题,建设,思想,认识,作风,整治,环境,秩序,作用,地方,基层,传统,运行,监测,监控,调控,监督,工程,计划,行动,创新,增长,方式,模式,转变,质量,水平,效益,会议,文件,精神,意识,服务,协调,沟通,力度,领域,空间,成绩,成就,进展,实效,基础,前提,关键,保障,动力,条件,环节,方法,思路,设想,途径,道路,主意,办法,力气,功夫,台阶,形势,情况,意见,建议,网络,指导,指南,目录,方案

形容词一字部:多,宽,高,大,好,快,省,新

形容词二字部: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祥和,优良,良好,合理,稳定,平衡,均衡,稳健,平稳,统一,现代

副词一字部:狠,早,细,实,好,很,较,再,更

副词二字部:加快,尽快,抓紧,尽早,整体,充分,继续,深入,自觉,主动,自主,密切,大力,全力,尽力,务必,务求,有效

副词三字部:进一步

后缀:化,型,性

词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全局,拓宽视野。

推荐第5篇:机关公文写作知识

公文写作知识(市政府办公室:孙传志)

写作的基本概念:写作,是我们业务干部和从事管理的工作人员不可缺少的能力。不会写作就不能从事管理,不能胜任业务。至少完全可以说,不会写作,就不能做好一个国家公务人员。

写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写作,顾名思义,是指写诗作画作文章。我们这里所讲的写作,仅指写公文(当然包

括专用文章)。这种写作,是针对干部的实际情况提高他们作为干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

客观事物经过人们的认识活动,成为思想、感情、信息,要是用文字组成篇章把它表达出来,就是写作。

1、写作的基础是认识能力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写出的文章好不好,首先取决于意思对不对,应不应该和值不值得写出来告诉别人。

文章的思想内容是从那里来的?来自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思想内容正确及深刻与否,决定于作者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对客观事物以及主观的意念进行科学的认识,从而得到正确的思想。这一方面指有敏锐的感受力和精细的观察力,发现别人没有认识的事物、特征、动向及其意义;另一方面,是对丰富的感性认识进行思考,使之进入理性认识阶段,这就需要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从而形成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想内容。

2、写作的实质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写作,从认识开始直到成文定稿,贯穿着思维活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就要经过思维,从写作角度看,就是鉴别——去伪存真,选择——去粗取精,联想——由此及彼,分析——由表及里,渐次进入构思阶段。从构思起草到修定成文,仍然是思维活动的继续;它贯穿了命题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修改定稿的全过程。换一个说法,事物反映到头脑,即输入信息,只有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才能用文字表达成文章。所以,文章只是思维活动的“物化”结果,写作能力实际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要提高写作能力,就要提高思维能力,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要想得合乎思维规律,即合乎逻辑;二是要想出新的路子、新的深度,能解决新问题,想出新办法。这就是开拓性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3、表达能力也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前面讲过,写作能力的基础是认识能力,实际是思维能力,但是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却又不等于写作能力。我们这里所讲的写作能力是指书面表达能力,即用文字以适当方式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把信息输送出来的能力。

写作要具备七种能力:★审题能力,★表现中心思想的能力,★搜集材料的能力,★系统地整理材料的能力,★修改文章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选择文章体裁的能力。

列宁概括的“三大要素”:选择主题,论述主题,文字修饰。

选择主题的能力,就是在现实生活中能选准、抓住有意义的主题,命题作文能正确审题并确立正确的主题。

论述主题的能力,就是能选择材料、运用材料、结撰文章来表达主题。

文字修饰能力,指词章修养,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仅符合语法修辞规律,又适应文体,而且能发挥文字的表现力,具有健康的文风。

第一章公文、文件

公务文书,即机关应用文章,是指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企业事业部门用来沟通、协调和处理上下左右之间公务关系、办理机关事务的文章。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有法定权威性和约束力的正式公务文书。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出:“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文件,是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实施党的领导的重要工具,是指导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以及沟通情况的重要手段。”党政分开,政府公文和党的文件渐有不同,但都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开展党政工作、领导各族人民进行四化建设的正式文件,体现了邓小平所说“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办法”的一个方面。

第一节概述

一、公文的含义

1、含义

按《办法》、《条例》所用名词,国家机关称公文,党的机关称文件。由于共通之处甚多,按习惯皆称为公文。公文是党政机关处理党务政务、人民团体和企事业部门处理行政事务所使用的正式文字材料。

2、我国公文发展沿革线索。

公文随社会发展。公文的形式、特点、功能是历史形成的。当前公文的办法,条例是适应现实需要而有其发展沿革的历史过程。

我国公文起源于原始公社后期,有结绳和图示法。奴隶社会有了成熟的公文。封建社会有发达的公文,门类齐全、格式严整,名文高手如云,当然,冗杂繁琐,弊病也很多,这

推荐第6篇:机关公文写作知识

一. 公文的重要性:公文是一种传达意图、联系公务、交流信息、记录情况的工具。

二. 公文写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公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脑力活动,写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理论政策水平、文化知识素质。

三. 目前公文运行很不规范、严肃

知识机制、队伍方面

四. 公文的分类

按内容性质分:法定公文(18种)和机关日常事务文书。

按使用对象分:党内各机关公文的(14种)和国家行政机关(13种)的公文。 按行文方向分:上行文(请示、报告)、下行文和平行文(函、通知)。

五. 行政公文与党委公文的异同

共同的9种:规定、意见、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函、会议纪要。 不同的9种:党内5种:公报、决议、条例、规定、指示。

行政专用4种:命令(令)、议案、公告、通告。

六.公文的语言

1.表述用语:因发送对象不同,文字要做到定向表述,上行文用请示口气, 下行文用指使口气,平行文用商量口气。

2.礼貌用语

3.人称用语

4.结构用语

5.模糊用语

七.公文的格式

1.眉首

2.主体、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

3.版记—文尾、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八.公文的行文制度

隶属关系、行文方式、行文方向

九、几种常用公文

1、请示与报告区别:行文的时间不同,先请示后报告。

内容不同,请示的重大事情、行文要求不同、请示有回复、报告课不回复 请示(短):原因、内容(事项)、结语、(请批准)

报告:工作、情况、建议报告、经验、措施、建议、答复、

2、函:商、洽、联系工作

问答函

请批函(向平级或不同地属的有关部门请求、请准的函)

3、通知

会议通知(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要求)

批准通知

转发通知

4、计划(4要素)与总结(3大块)

目标和任务,措施和办法、步骤和时间、检查和督促;

基本情况、经验教训、今后怎么办

十、信息

目的:交流、协调、宣传、引导

种类:经验性、问题性、建议性、领导言论性、言论性

推荐第7篇:机关公文用词

机关笔杆必备的实用老套套

坐了二十多年的机关,听了二十多年的新闻,写了二十多年的材料,吃了二十多年的皇粮,走了二十多年的红道,拿了二十多年的俸禄,想了二十多年的问题,终于概括了一些共性的东西。无论你想不想当机关干部,愿不愿当机关干部,只要你还是一名机关干部;无论你是机关带冒号的干部,还是没带冒号的干部,只要你还是一名机关干部,那么以下这些实用性的“老套套”你还真得掌握一些。你可以不写材料,但你必须懂材料;你可能是外行,但如果需要你指导内行呢?所以,你就看着办吧!(天舒整理于2013年7月)

1、常用排比

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

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

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系统性、时效性 ;

热心、耐心、诚心、决心、红心、真心、公心、柔心、铁心、上心、用心、痛心、童心、好心、专心、坏心、爱心、良心、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忠心、衷心、甘心、攻心;

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

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找准落脚点、抓住切入点、把握着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

必将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

XX工作有新水平、队伍建设有新面貌、廉政建设有新举措、自身建设有新发展、内部管理有新突破;

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

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

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

2、常用短语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觉按规律办事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有重点,分步骤,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全过程,贯穿各方面,切实抓好,减轻,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持续增收,积极稳妥,落实,从严控制 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明确职责,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注重强化,规范,改进,积极发展,努力建设,依法实行,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率先发展,互惠互利,做深、做细、做实、全面分析,全面贯彻,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实施,逐步扭转,基本形成,普遍增加,基本建立,更加完备(完善),明显提高(好转),进一步形成,不断加强(增效,深化),大幅提高,显著改善(增强),日趋完善,比较充分。

3、常用动词

推进,推动,健全,统领,协调,统筹,转变,提高,实现,适应,改革,创新,扩大,加强,促进,巩固,保障,方向,取决于,完善,加快,振兴,崛起,分工,扶持,改善,调整,优化,解决,宣传,教育,发挥,支持,带动,帮助,深化,规范,强化,统筹,指导,服务,健全,确保,维护,优先,贯彻,实施,深化,保证,鼓励,引导,坚持,深化,强化,监督,管理,开展,规划,整合,理顺,推行,纠正,严格,满足,推广,遏制,整治,保护,健全,丰富,夯实,树立,尊重,制约,适应,发扬,拓宽,拓展,规范,改进,形成,逐步,实现,规范,坚持,调节,取缔,调控,把握,弘扬,借鉴,倡导,培育,打牢,武装,凝聚,激发,说服,感召,尊重,包容,树立,培育,发扬,提倡,营造,促进,唱响,主张,弘扬,通达,引导,疏导,着眼,吸引,塑造,搞好,履行,倾斜,惠及,简化,衔接,调处,关切,汇集,分析,排查,协商,化解,动员,联动,激发,增进,汲取,检验,保护,鼓励,完善,宽容,增强,融洽,凝聚,汇集,筑牢,考验,进取,凝聚,设置,吸纳,造就

4、常用名词

关系,力度,速度,反映,诉求,形势,任务,本质属性,重要保证,总体布局,战略任务,内在要求,重要进展,决策部署,结合点,突出地位,最大限度,指导思想,科学性,协调性,体制机制,基本方略,理念意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秩序,基本经验,出发点,落脚点,要务,核心,主体,积极因素,水平,方针,结构,增量,比重,规模,标准,办法,主体,作用,特色,差距,渠道,方式,主导,纽带,主体,载体,制度,需求,能力,负担,体系,重点,资源,职能,倾向,秩序,途径,活力,项目,工程,政策,项目,竞争力,环境,素质,权利,利益,权威,氛围,职能,作用,事权,需要,能力,基础,比重,长效机制,举措,要素,精神,根本,地位,成果,核心,精神,力量,纽带,思想,理想,活力,信念,信心,风尚,意识,主旋律,正气,热点,情绪,内涵,管理,格局,准则,网络,稳定,安全,支撑,局面,环境,关键,保证,本领,突出,位置,敏锐性,针对性,有效性,覆盖面,特点,规律,阵地,政策,措施,制度保障,水平,紧迫,任务,合力。

5、其它: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综合调研制度化。 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目的,积极推进xx正常化。 以体现水平为责任,积极推进xx工作程序化。 以畅通安全为保障,积极推进xx工作智能化。 以立此存照为借鉴,积极推进xx工作规范化。 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xx工作有序化。 以服务机关为宗旨,积极推进xx服务优质化 以统筹兼顾为重点,积极推进xx工作常态化。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参与综合调研。 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目的,把好信息督查关。 以体现xx水平为责任,进一步规范工作。 以畅通安全为保障,全力指导机要保密工作。 以立此存照为借鉴,协调推进档案史志工作。 以安全稳定为基础,积极稳妥做好信访工作。 以服务机关为宗旨,全面保障后勤服务。 以整体推进为出发点,协调做好xx工作。 以周到服务为前提,xx工作迅速到位。 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开始推行xx。

一、求真务实,积极推进xx工作制度化

二、建立体系,积极推进xx工作正常化。

三、规范办文,积极推进xx工作程序化。

四、各司其职,积极推进xx工作有序化。

五、注重质量,积极推进xx服务规范化。

六、统筹兼顾,积极推进xx工作正常化。

一是求真务实,抓好综合调研。

二是提高质量,做好信息工作。三是紧跟进度,抓好督查工作。 四是高效规范,抓好文秘工作。 五是高度负责,做好保密工作。 六是协调推进,做好档案工作。 七是积极稳妥,做好信访工作。 八是严格要求,做好服务工作。

一、创思路,订制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抓业务,重实效,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重协调,强进度,信息化工作有新成果

四、抓学习,重廉洁,自身素质取得新提高

一、注重学习,自身素质取得新提高

二、围绕中心,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1.着眼全局,做好辅政工作。2.高效规范,做好文秘工作。 3.紧跟进度,做好督查工作。 4.提高质量,做好信息工作。 5.周密细致,做好协调工作。 6.协调推进,做好档案工作。

一是建章立制,积极推进xx管理制度化。二是规范办文,积极推进xx工作程序化。 三是建立体系,积极推进xx督查正常化。 四是注重质量,积极推进xx工作规范化。 五是各司其职,积极推进xx工作有序化。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群众利益观,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其次,是要树立正确的维护稳定观,坚持把确保稳定作为人民法院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 第三,是要树立正确的纠纷解决观,坚持把调判结合作为有效化解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的有效途径。

第四,是要树立正确的司法和谐观,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机关公文常用词汇集锦

动词一字部:

抓,搞,上,下,出,想,谋

动词二字部:

分析,研究,了解,掌握,发现,提出,推进,推动,制定,出台,完善,建立,健全,加强,强化,增强,促进,加深,深化,扩大,落实,细化,突出,建设,营造,开展,发挥,发扬,创新,转变,发展,统一,提高,提升,保持,优化,召开,举行,贯彻,执行,树立,引导,规范,整顿,服务,协调,沟通,配合,合作,支持,加大,开拓,拓展,巩固,保障,保证,形成,指导

名词:

体系,机制,体制,系统,规划,战略,方针,政策,措施,要点,重点,焦点,难点,热点,亮点,矛盾,问题,建设,思想,认识,作风,整治,环境,秩序,作用,地方,基层,传统,运行,监测,监控,调控,监督,工程,计划,行动,创新,增长,方式,模式,转变,质量,水平,效益,会议,文件,精神,意识,服务,协调,沟通,力度,领域,空间,成绩,成就,进展,实效,基础,前提,关键,保障,动力,条件,环节,方法,思路,设想,途径,道路,主意,办法,力气,功夫,台阶,形势,情况,意见,建议,网络,指导,指南,目录,方案

形容词一字部:

多,宽,高,大,好,快,省,新

形容词二字部:

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祥和,优良,良好,合理,稳定,平衡,均衡,稳健,平稳,统一,现代

副词一字部:

狠,早,细,实,好,很,较,再,更

副词二字部:

加快,尽快,抓紧,尽早,整体,充分,继续,深入,自觉,主动,自主,密切,大力,全力,尽力,务必,务求,有效

副词三字部:进一步

后缀:化,型,性

词组: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全局,拓宽视野。

推荐第8篇:机关公文格式

机关公文格式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公文眉首一般是指首页横线以上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等内容。

二发文机关应当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应当排列在前。

三发文字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一般置于发文机关名称之下、横线中央之上。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四公文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注在文件首页右上角。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五公文紧急程度分为特急、急件两种注在公文首页右上角。上注紧急程度下注秘密等级。其中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六上报的公文要在文件首页发文机关名称之下、横线之上右侧注明签发人、会签人的姓名横线之上左侧注明发文文号其中“请示”还应当在末页注明公文承办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

七公文标题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要内容、种类。标题文字应力求扼要简短除法规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八公文主送机关是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公文主送机关名称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位于正文的左上方顶格排印。公文主送机关名称的排列原则应根据发文的内容和对象确定一般应是先地方后市直先局机关后直属单位。 没有“抬头”的公文主送机关注在分送栏中位于抄送机关之上。

九成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特殊情况可以印发日期为准。 公文除会议纪要、电报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下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印章应盖在成文日期的中央位置。

十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下空一行、公文落款之上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公文和附件要装订在一起不能装订在一起的应在附件首页的左上角注明公文的发文字号。

十一公文附注如“此件不公开报道”等注在公文落款印章之下并用括号括起来。

十二主题词标引在公文末页左下端分送栏之上按类别词、类属词、地区、文种的顺序排列数量不超过5个词。

十三分送栏设在公文末页下端、公文印发机关栏之上。抄送机关按照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十四印发机关栏设在文件末页最后一行。印发日期一般为送印日期。

推荐第9篇:机关公文写作

机关公文写作

1、机关分为专用公文和通用公文

2、行政机关公文13种,党政机关公文14种。

3、凡本身不具备行政效力的书面材料不能称为行政公文,通用公文必须是文字材料。

4、公文研究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事务文书,而是解决具体矛盾的公务文书。

5、现代公文的发展方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6、公文的特点:较强的政治性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公文的撰制具有特定作者和程序、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

7、公文特定的作者就是指公文法定的作者,即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命名职权和担负义务的组织和个人。

8、机关内部工作分工的某些起草者,不能视为公文的法定作者。

9、公文的作用:法规和准绳、沟通和联系、宣传和教育、依据和凭证、记载和备查。

10、公文按来源可分为外发公文和收来公文。

11、按行文关系可分为上行、平行、下行文。

12、按性质作用可分为:规范性公文、决断性公文、指挥性公文、公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和记录性公文。

13、按公文时限要求可分为:特急、紧急、常规公文。

14、按保密要求可分为:保密公文和非保密公文。

15、保密公文又分为:绝密、机密、秘密。

16、绝密级事项30年,机密级事项20年,秘密级事项10年。

17、发文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字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

18、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

19、在上行文中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要多头主送,也不要越级主送。在上行文中一般也只定一个主送机关。

20、公文除公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外应当加盖印章,无印章的公文不生效,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21、属会议通过的文件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属命令、指示等重要文件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确,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发文日期不完全等于公文的生效日期。

22、一份公文的主题词一般不超7个。

23、命令是国家行政机关发文的最高级形式。

24、命令发文机关名称应用全称,令的编制自发第1号令开始不受年度限制,正文之下空一行标识签发人亲笔名章,签名章用红色。命令的签发人需要标明职务且签发人应该是发文机关的最高领导。

25、公文伯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党务公文用纸16开。

26、公文一律左侧装订。

27、草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28、定稿一经确立,如不经法定责任人(签发人)的认可,任何人不得对其进行修改否则无效。

29、公文稿本:草稿、定稿、正本、试行本、暂行本、副本、修订本、不同文字稿本。30、试行本试验推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31、暂行本在规定的暂行期间具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32、正本送达主送机关,供对方直接办理,副本抄送机关了解内容或由本机关留存备查、归档等均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33、公文复印本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34、以汉文和其他民族文字撰制的同一公文的不同文本其效力完全等同。

35、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36、公布性文件凡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直接和广大人民群众见面而不另行行文的应视为正式公文。

37、对下属受双重领导的单位应当根据需要抄送它的另一上级机关。

38、上级机关不可与下级机关联合向基层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

39、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报告。党政不能交叉行请示、报告性公文。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在向上级请示时,应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抄送另一个上级机关,不可一并主送。 40、公文创制原则:受命性、忠实性、实际性、限时性。

41、执笔人是公文的起草者,而不是公文的法定作者。

42、公文一般兼用说明、叙述、议论三种表达方式。

43、公文写作程序:调查掌握情况、整理积累材料、吃透方针政策、选择剪裁例证、撰拟定作提纲。

44、公文撰写的基本原则:正确、鲜明、集中。

45、主题要集中是指一篇公文最好表达一个中心思想,提出或解决某一主要问题,沟通某一主要情况且,尽量避免出现两个中心。

46、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47、公文标题的原则:准确、简要、清楚。

48、标题的字数控制在两行以内(约20个字)为宜。

49、事由的概括,必须采用动宾结构短语。

50、公文结构安排的原则:反映公务活动规律、切合公文主题要求、适合公文文种安排、符合思维认识规律。

51、公文事例应遵循的原则就是贵真、贵精、贵及时。

52、公文语言是以说明为其主要表达方式

53、公文语言表达时应遵循的四大原则:准确、平实、简明、庄重。

54、需列出某人两个或以上职务时,国内的应按党内后党外,由大到小排序。

55、若干人物的姓名需要同时并列出现在文件中时,应按一定标准排序,如职务高低、姓氏字母的先后顺序、与事情相关的程序。

56、公文修改的具体说明:观点问题、结构安排问题、公文炼句问题、公文制定政策的稳定。

57、公文修改的方法:改正、增补、删节、颠倒和移位、分段和连接、复原、离空。

58、提高公文写作能力的途径:学习相关知识、加强写作实践。

59、命令属于指挥性的下行公文。分为公布令、施政令、任免令、嘉奖令。 60、命令的特点:强制性、庄重性、权威性。

61、命令的适用范围:发布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任免有关人员。

6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用命令发布。6

3、嘉奖令大多为国务院中央军委、人大常委会用,中央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奖励表彰有关人员一般不使用命令而使用决定、通报。

64、命令一般由标题、发文字号、正文、发文机关、成文时间组成。

65、令号是发文机关命令的顺序号,它不用机关代号。不标年份,只是按签署命令的领导人在任期内发布命令的顺序依次编号,下任另编令号。 6

6、令的成文时间指命令的发布日期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6

7、我国现当代行政公文中最早出现令是在1912年孙中山。

68、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奖励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69、决定的特点:地位上的权威性、内容上的重要性、执行中的指挥性。决定是下行文。 70、决议是党的机关广泛使用的公文文种,主要用于经合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机构。 7

1、决议的特点:必须由会议讨论通过、内容上的重要性、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7

2、决定与决议的相同点:两种文体都是主动的下行文体、都是对重要事情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两种公文都可分为长短两种类型、两种公文都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构成。7

3、决定与决议的区别:

1、决定文体可用于党务也可用于政务,而决议只能用于党务不能用于政务。

2、决议一般适用于重要会议其制发主体只能是会议,决议即表决后的意见和结论,决定一般是领导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其制发主体一般是机关有时也可以是会议。7

4、决议的会议单位要用全称。

75、决议与会议纪要的不用:

1、决议的内容一般都是阐述重大问题、重大事情,而会议纪要的内容可以是阐述重大问题和事情,也可以是说明日常的具体工作。

2、决议必须经过审议表决这一法定程序方能生效,会议纪要则是根据会议内容概括出来的要点和精神。

3、决议往往写一方面或特定的问题,会议纪要可以同时写几个方面的几项问题。7

6、议案主要用于各级政府向同级别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起议事原案。7

7、提议案的主体不公限于各级人民政府、除政府外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会、专门委员会、人大代表十人以上(乡镇人大代表两人以上)联名,均可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78、议案与提案的根本区别:议案是与国家权力机关密切联系的,而提案是与人民政协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会议相联系的。

79、根据制案议案作者的不同分为:政府议案、组织议案、代表方案。

80、议案的特点:议案作者的法定性、议案受理程序的严谨性、议案地位和作用的庄重性、提出和处理的时限性、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事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1、人民代表联名提出议案的法定人数是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10名以上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5名以上乡镇人大代表,可以联名向本级人大提出议案。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10名以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82、公文式议案的主送机关只有一个受文机关,即同级的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83、议案成立时间即提交议案的时间,以行政首长签署议案的汉字日期作为该议案的成文时间。

84、表格式议案是人民代表大会专用的议案是根据议案、立案、审议程序及其内容而规范的。

85、通告主要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根据性质和内容可划分为告知遵守性通告和执行性通告。

86、通告的特点:法令性较强、广泛性、专业性较强、政策性强。8

7、通告一般不需要写出主送机关和读者对象。

88、发通告的单位为2个以上时需用文字写明机关或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如发通告的单位为一个或两个则只需要加盖公章。

89、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命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90、通知是下行文、平行文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其二通知具有一定权威性,其三通知具有明显的时间性。

91、通知可划分为一般性通知、批示性通知、会议性通知和任免性通知。

92、批示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批准下级机关申报办理的事项。

93、通知的特点:使用范围广频率高、时效性强、种类繁杂、写法灵活。9

4、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9

5、通报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9

6、通报的特点:典型性、真实性、及时性、政策性、倾向性。

97、如标题中已有发文机关名称,落款处也可以不再标出,但发文日期一定要标明,不能省略。

98、通告、通知和通报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通字上,而通的含义其一是传达,其二是普遍。

99、通知用于党政机关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通告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100、从公文的方向上看,通知、通告、通报都是下行文体。

10

1、通知、通报适用于党的任何上级机关对其所属的下级机关行文。而通知、通报、通告适用于政府内任何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的行文。

10

2、通知、通报和通告是政务公文,而通知、通报是党务公文。

10

3、通知通报通告的区别:

1、通告、通知是让下级了解上级的指示精神,告诉其应知或应办的事项,通报刚是要通知典型事例或具体情况来教育有关人员,以便改进工作。

2、收文机关不同。通告、通报的收文机关多半是泛指的,没有明确的所指;通知刚应有明确的收文机关,而且下发的通知需要报上级机关的可用抄送写明具体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单位也应以抄送的形式写明受文机关。

3、要求的程度不同,通告、通知只需要知道或遵守就行,通报则大都需要必须遵照执行或限期办理。

4、具体写法不同。通告、通知所写的要求,多用祈使句。通报所写的内容则是事多用叙述写法。

10

4、请示和报告都是上午文,请示行文的目的主要是对有关事项、问题等请求上级机关予以明确、及时的指示和批准,以便于办理事项解决问题,开展工作。10

5、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10

6、请示的分类:求示、求批、求转请示。

10

7、请示的特点:内容的请求性、行文的单一性、时限的急迫性、关系的隶属性。10

8、请求性是请示的最基本特点。

10

9、请示行文必须是一请一文一事,在一个请示中只能提出请求批准一件事项,或者请示解决一个问题。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向非隶属的机关发文请示。

110、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个人。

1

11、请示写作的注意事项:把握必要性、坚持一文一事、批准主送机关、要逐级请示。1

12、必须是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确有必要提出请示,理由必须充足。1

13、请示不要多头请示,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批复。

1

14、请示一般不得越级行文,如确需要越级请示应将请示同时抄送给越过的上级机关。1

15、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台,反映情况和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1

16、报告的特点:陈述性、沟通性、广泛性。

1

17、报告写作时的注意事项:情况要属实、重点要突出、报告要及时、陈述要有序、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一般不得越级报告。1

18、批复分为指示性批复和审批性批复。

1

19、批复它只能什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来行文。根据上级机关批复的意见,分为对请示事项完全同意的批复,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的批复和完全不同意的批复。 120、需要获得人、财、物及特殊政策等支持而请求批准时使用的一类批复。 1

21、批复的特点:针对性、被动性、权威性、鲜明性、实践性。1

22、比较重要、影响大、涉及面广的特点时才能批复。

1

23、批复内容一般也应一文一事,应紧扣请示事项给予明确回答。1

24、批复的主送机关也同请示一样只有一个。

1

25、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1

26、函的分类“商洽函(平行、不相隶属)、询问函(不相隶属)、答复函(不相隶属)、请求批准函(不相隶属)、答复审批函(不相隶属)。

1

27、函的特点:简便灵活、针对性、多向性、多样性、平和性。1

28、应坚持一事一议,一函一复。

1

29、任何一个单位有使用函的可能性,但国家最高领导机关除外。去函一般主送机关只有一个。

130、批复与函的区别:批复是下行文,函是平行文。

1

31、批示不是一种法定公文,批复的撰写者是被动行文。有请示,方有批复,批复是针对请示的问题而作出答复。批示的撰写者是半主动行文,它是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在审阅送上来的书面材料,批复一般以机关名义行文,批示则一般是由领导得亲自撰写并签署的。

1

32、指示是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部署工作,并代方针和政策,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要求、步骤和方法时,所使用的一种指导性和约束力很强的下行公文。1

33、指示按受文对象可分为普遍性指示和专门性指示。

1

34、指示的特点:原则性、理论性、指导性、时效性、政策性。

1

35、发布批示的机关必须是有相当职权范围的上级领导机关,基层组织一般不宜采用。1

35、意见是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一种公文。

1

36、按其性质和作用意见可分为批示性意见、实施性意见和建议性意见。1

37、意见的特点:针对性、指导性、明确性、操作性。1

38、意见即可用于上行文又可用于下行文或平行文。

1

39、指示和意见的相同点:指示和意见均为下行文、指示和意见均属于现代公文、都在布置工作或提出重要问题的处理办法、两者都有很强的指导性。

140、指示更具有强制性、约束性特点,意见刚更具有建议性和协商性特点。

1

41、指示属于党务性公文,而命令公属于政务性公文不属于党务性公文、强制程序不同。

1

42、条例的定义: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1

43、条例一般可分为国家性条例和地方性条例。1

44、条例的特点:机发机关法定性、制定公布的程序性、内容的权威性、实施的时效性。

1

45、条例的制发限于党中央组织及其授权的中央部门、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家或者地方立法机关。

1

46、规定的特点:行文针对强、内容界限分明、使用的广泛性。

1

47、公报属于党务公文公报的内容大多为国内人士所关注的重大事件,而且带有强烈的新闻色彩,常常以新闻形式通过报纸、电台等媒体发布出去。1

48、公报的特点:庄严性、重要性、新闻性。

1

49、它属于一种下行公文。分为重要事项公告、法定事项公告。

150、公告的特点:发文权力的限制性、发布范围和影响的广泛性、题材的重要性、内容和传播方式的新闻性。

1

51、公告主要用于省级以上级别的国家行政机关郑重地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1

52、公告与公报的相同点:二者都是具有公布性、知照性和权威性。

1

53、公报新闻性更强一些通常运用一切手段加以宣传,公告多用于宣布重大消息或要有关人员遵守的法定事项,内容一般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国家大事,而公报内容多为重大事件或重要决定。

1

54、公报更接近于新闻报道,比较灵活。而公告的正文一般采用缘由或依据、事项和结语三段式的写作格式。公报用于公开宣传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而公告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公报用于党务的处理,而公告用于政务处理,公告的使用范围最广,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布告范围次之向人民群众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通告小,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布告主要是用书面形式各处张贴,一般不登报不广播,公告主要采用登报的形式,有时也在广播电视网络上播出,但很少采用书面张贴形式,通告即可张贴,也可以登报。公告篇幅简短,正文一般一段到底。布告的正文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开头阐明依据,理由和目的,中间公布事项,最后以惯用语结尾。通告与布告的格式基本相同,只是通告的专业性较强。通告要准确使用概念、行业术语,条款要清楚,文字要严谨。 1

55、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1

56、公议纪要就可以分为工作会议和座谈会议纪要。

1

57、按照纪要主体结构的特点,会议纪要可分为综述式、分项式和发言式。

1

58、会议纪要的特点:适用对象的确定性、撰写内容的纪实性、表述方式的提要性、作用范围的特定性、对作用客体的指导性、行文用语的规定。

1

59、会议纪要通常采用第三人称,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160、而决议必须一文一事,会议纪要可以反映少数人的意见,决议则不行,只能写一致通过的事项否则无法执行。

16

1、最高形式的会议纪要是会议公报。

16

2、公文写作中涉及的符号可分为2类:一类是标点符号,一类是校对符号。16

3、句号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16

4、标号7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专名号、连接号、间隔号。

16

5、点号7种: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16

6、红笔、纯蓝笔用于初校,绿笔主要用于提问。

16

7、发文字号的错情:缺少年份或年份不全、年度位置前移、发文字号与主办机关不符、标号使用错误。

16

8、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16

9、不管上行、平行、下行文都要有公文签发人,并且注明签署意见,并写上姓名和时间,若圈阅刚视为同意,尤其是上行文。

170、上报的公文应当标受文机关规定的主题,一份公文的主题词标引最多不超7个.17

1、一件请示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的形式,但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17

2、成文日期一般署会议通过或者领导人签发日期,联合行文署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

17

3、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阅知,可以抄送。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17

4、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其请示事项,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应当在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17

5、重要公文应当由机关主要领导签发,联合行文,须经所有联署机关的领导人会签。17

6、收到有关公文并以签字或盖章的方式给发文方以凭据。17

7、公文保密程序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

17

8、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

17

9、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和撤销。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请示、意见、报告。

推荐第10篇:机关公文管理制度

机关公文管理制度

一、办文:

1、送政法委的公文(包括电报、传真)统一由办公室文书签收,由办公室提出拟办意见。按来文目的,公文分为办件和阅件,需政法委办理的来文,作为办件送有关领导及科室处理,不需要处理答复的,作为阅件,进行传阅。属不符合行文规定或者不应由本委处理的文件,注明不予处理的原因,退还来文单位。

2、政法委阅件送达各相关领导、科室负责人传阅时,1个工作日内必须送回办公室,本委办件要求在15个工作日内送回办公室归档,由办公室负责阅件和办件登记、保管工作。确因工作需要必须留阅有关文件时,要向办公室办理借阅手续或复印,个人不得截留存放文件。

3、文秘人员负责公文的收发、分办、传递、用印、立卷、归档,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安全,并严格执行有关保密规定。并做好文件收发、借用、阅办等登记工作,防止文件遗失。

二、发文程序:

科室负责人提出拟办意见——经办人拟文——科室负责人签署意见——办公室核稿——办公室送有关领导签发(需会签的送有关领导会签)——文书编发登记文号——文印——拟稿人核对——复印——校对——盖印——分发——归档——立卷。

草拟、核稿和签发公文应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公文打印要忠于原稿,不得随意改动,要认真细致地做好校对工作,发现问题应经领导同意进行修改。

三、文件的审核、签发

1、文件的审核。以政法委名义行文的文件,在送领导签发前,应交办公室审核,办公室应对文稿的行文方式及文字格式等内容,根据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核阅、修改。不符合行文原则的,由办公室退回主办科室重新拟稿,文稿内容涉及有关科室或部门,需要核稿的,应交有关科室核稿。

2、文件的签发。经审核后的文稿,由分管领导签发。上行文及重大工作事项行文,由分管领导会签,主任签发。

第11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

(党的主题词表)

A 综合

AA一般概念、AB会议、AC领导人、领导活动、AD重大事件 B 办公室工作

BA

机要、保密、秘书、信访、BB机关事务管理、BC文种 C 组织

CA组织领导、CB党的建设、CC十部管理 D 宣传

DA宣传教育、DB思想政治工作、DC理论工作、DD庆典、纪念 E 纪检、监察

EA党风、作风、EB纪检、EC监督、监察、ED纪律处分 F 统战

FA

统战工作、FB民族、FC宗教、FD侨务工作、FE港澳台工作 G 群团

GA工青妇工作、GB社团组织 H 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

HA民政、HB机构编制、HC人事工作、HD劳动、社会保险、HE

工资、职称、福利、待遇 I 政法

IA法制、IB立法、IC司法、ID执法 J 军事

JA军事工作、JB军队政治工作、JC军队后勤工作 K 外事

KA外交、KB党的对外联络工作、KC国际关系 L科技、科研

LA科技工作、LB科研工作、LC科技队伍建设、LD知识产权、技术监督

LE测绘、气象、地震、海洋 M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MA文化、MB教育、MC卫生、MD体育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

A 综合 AA一般概念

政治

政治形势

政治领域

方针

政治方针

基本方针

基本国策

政策

路线

总路线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基本路线

政治路线

阶级路线

阶级

工人阶级

无产阶级

国际斗争

政治斗争

党内斗争

武装斗争

阶级斗争

礼会

社会制度

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革命

Y

工人阶级

资产阶级政党

民主革命

民族革命

斗争

社会革命

国家战略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纲领

民主

自由

人权

国歌

国旗

国徽

国家

政府

政党

执政党

参政党

反对党

在野党

工党

工人党

工人阶级政党

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共和党

国民党

劳动党

民主党

社会民主党

无产阶级政党

政权

人民

公民

Y

四项基本原则

四个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 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人大

人大工作

内阁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

议会制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

国家制度

政治制度

团体

Y

国家制度

政体

Y 政治制度

国家形式

体制

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

领导体制

领导科学

改革

改革开放

改革与发展

深化改革

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

信息

信息化

信息资源

知识经济

管理

机制

制度

制度建设

中央

地方

实施情况

社会调查

重大事项 减轻负担 坚持 贯彻

传达

引进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治理

整顿

清理

处理

制止

修改

纠正

反对

清除

交流

取消

研究

防治

效益

开发

结构

改造

控制

建设

保护

维护

措施

设施

援助

征集

AB会议

会议

代表大会

代表会议

常委会议

常务会议

全体会议

扩大会议

党代表大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Y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党代表会议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Y 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中央全会

Y 中央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中央工作会议

中央政治局会议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中央书记处会议

中央书记处办公会议

中央纪委全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

中央纪委常委会议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会议

人代会

人民代表大会

Y 人代会

全国人代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委员长会议

Y 委员长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

委员长会议

委员长办公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公会议

Y 委员长办公会议

最高国务会议

国务院全体会议

国务院常务会议

总理办公会议

中央军委会议

中央军委常务会议

中央军委办公会议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Y 政协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会议

全国委员会会议

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会议

全国政协主席办公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办公会议

全国政协常委会议 全国市长会议 秘书长会议 部长会议 部务会议

委务会议

室务会议

厅务会议

局务会议

办公会议

现场会

工作会议

国际会议

报告会

电视电话会议 研讨会

学术会议

表彰会

庆祝大会

纪念大会

经验交流会

专题会议

联席会议 茶话会

座谈会 集会

招待会

宴会

咨询会议

总结会

预备会议 召集人会议 主席团会议 代表 特邀代表 列席代表

代表资格 代表名额 代表资格审查 出席 列席 换届

候选人 人选 预备人选 选举 竞选 普选

会议议程

会议日程

会议程序 会议通知

会议议题

会议分组名单

会议执行主席

会议主席团 召集人 开幕式 闭幕式 议案 提案 决议案

草案

预案

会议精神

AC领导人、领导活动

领导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

中央领导同志 总书记 主席

副主席

委员长

副委员长 总理

副总理

国务委员

主任

副主任

书记

副书记

常务委员

候补委员

秘书长

副秘书长

部长

副部长

省长

副省长

行政长官

领导讲话

领导分工

集体领导 决策

督查

调查

视察

巡视

Y视察

考察

Y视察

蹲点

公务活动

外事活动

出国访问

出国考察

接见

照像

题词

题字

慰问

祝词

治丧活动

活动安排

AD重大事件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庐山会议(1959)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社教

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四清运动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九一三”事件

林彪反革命事件

批林批孔运动

**事件

“四五”事件

粉碎四人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办公室工作

BA 机要、保密、秘书、信访

办公室

办公室工作

工作安排

机要工作

机要机构

机要通信

机要干部 机要室

密码

密码研究

密码装置

密码通报

加密通信 密码电报

密码工作

密码管理

密语

代号机要

保密工作 保密教育

保密纪律

保密制度

保密规定

保密守则

保密条例 保密检查

国家秘密

通信保密

失泄密事件 秘书

机要秘书 秘书工作

值班工作

公文处理

文书处理

公文起草

公文校核 会务工作

督查工作

信息

信息工作

信息点

调研工作 政策研究

协调工作

业务研究

业务指导

公文格式

公文印刷 公文管理

印信管理

精简文件

精简会议

信访

信访工作 上访人员 接待来访办信

要信摘报

档案

档案工作

档案管理 档案利用

文书档案

办公自动化

计算机

电脑

计算机网络

公文主题词表

传真机

传真通信

加密机

复印机

技术保护

BB机关事务管理

行政事务

行政管理

行政设施

机关后勤工作

机关事务管理

机关财务管理

机关房产管理

机关车辆管理

机关膳食管理

机关物资管理

机关福利

办公制度

办公设备

接待工作

差旅费

作息时间

工作餐

BC文种

公文

文件

文种

文件种类

命令

指令

通令

决定

决议

指示

布告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情况通报

公报

报告

工作报告

调查报告

请示

批复

会议纪要

条例

暂行条例

公约

规定

规章

规则

批示

准则

章程

总结

办法

暂行办法

细则

建议

意见

征求意见稿

修改意见

实施意见

实施办法

纪要

工作方案

工作计划

工作要点

工作部署

讲话

守则

草案

方案

汇报

汇集

汇编

记录

简报

快报

提纲

纲要

大事记

宣言

会谈纪要

会议文件

会议资料

电报

复电

复文

贺电

贺信

祝词

致敬信

慰问电

慰问信

唁电

唁函

悼词

公开信

致词

开幕词

闭幕词

发言

号召书 倡议书

建议书

合同

聘书

调研材料

调查材料

参考材料

C组织

CA组织领导

党的组织

党的中央组织

党的地方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党组

党委

党工委

党的工作委员会

党总支

党支部

纪检委

纪检组

领导机构

领导体制

领导科学

组织领导

组织机构

组织路线

组织制度

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

组织职能

组织工作

组织类型

组织变革

组织保障

组织原则

组织工作会议

组织史

CB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作风建

党的领导

党的指导思想

党员教育

党课教育

党员培训

党的组织生活

民主评议

民主生活会

党员登记

党员管理

发展党员

党员

预备党员

党员权利

党员义务

党员标准

党内斗争

党章

党纲

党内法规

党性

党性修养

党旗

党徽

党费

党龄

党籍

党务工作

党群关系

党政关系

党校

党校教育

整党

党的思想整顿

党的组织整顿

党的作风整顿

整风

政治路线

思想路线

廉政建设

端正党风

民主集中制

机关党的工作

组织关系

干群关系

组织处理

CC干部管理

干部

干部路线

干部制度

干部政策

干部四化

干部管理

干部培养

干部选拔

干部任免

干部调配

干部教育

党政干部

党的机关工作者

老干部工作

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干部

后备干部

援藏干部

领导作风

干部审查

生平

丧事安排

D宣传

DA宣传教育

宣传

宣传思想工作

宣传工作

宣传方针则

宣传教育

政策宣传

政治宣传

形势宣传

对外宣传传

对敌宣传

反动宣传

宣传报道

宣传品

宣传干部构

宣传工具

宣传鼓动

言论

社会

社会舆论向

形势

国际形势

国内形势

政治形势

经济形势线

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透

经济渗透

文化渗透

宗教渗透

政治生活

社会动态益

动员

典型

传单

口号

标语

文风展览

先进集体

学习先进

创先活动

表彰先进

英雄模范

敬业精神

宣传原 对台宣 宣传机 舆论导 思想路 政治渗 社会效先进人物

特殊贡

嘉奖

检查

评比

经验交流

知识竞赛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路线教育

形势教育

政策教育

民主法制教育

保密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

共产主义教育

国际主义教育

传统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品德教育

四有教育

文明

文明单位

文明职工

文明家庭

创建文明活动

两个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公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

家庭美德建设

精神污染

清除精神污染

资产阶级自由化

扫黄打非

移风易俗

五讲四美三热爱

DB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战线

思想动态

思想品德

思想动员

政工人员

政工队伍建设

政工机构

精神鼓励

行为科学

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

共产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

革命传统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

集体主义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道德规范

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文明公约

DC理论工作

理论

革命理论

经济理论

政治理论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

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党史

党史资料

党史研究

理论工作

理论研究

理论动态

理论战线

理论队伍

理论队伍建设

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辩证法

认识论

世界观

方法论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意识形态

解放思想

三大差别

城乡差别

工农差别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真理

真理标准

理论研讨班

著作

选集

文集

文选

全集

回忆录

传记

年谱

思想

信仰

机会主义

左倾机会主义

右倾机会主义

无政

府主义

自由主义

主观主义

个人主义

个人崇拜

人道主义

人权论

异化论

修正主义

和平演变

DD庆典、纪念活动

庆典活动

节日

节日口号

元旦

春节

三八妇女节

植树节

五一劳动节

五四运动

五四青年节

六一儿童节

七一建党纪念日

八一建军节

教师节

国庆节

一二九运动

节日活动

招待会

纪念活动

诞辰纪念

纪念设施

纪念碑

纪念馆

纪念品

塑像

挂像

挂旗

E纪检、监察

EA党风、作风、纪律处分

党风

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内政治生活准则

关心群众生活

党纪

廉政

廉政建设

廉洁自律

廉洁从政

作风

思想作风

干部作风

机关作风

领导作风

生活作风

不正之风

行业不正之风

检讨 错误

党纪处分

党内警告

党内严重警告

撤销党内职务

留党查看

开除党籍

脱党

退党

行政处分

行政措施

行政警告

行政严重警告

记过

降级降职

撤销行政职务

开除公职

降衔

开除军籍

组织措施

申诉

立案

审查

复查

证据

审批

定性

定案

冤假错案

落实政策

平反

F统战

FA 统战工作

统战

国际统一战线

民族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

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会议

统战方针

统战政策

统战理论

政协

政协工作

政协委员

工商联工作

海外统战工作

多党合作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广交朋友

政界人士

爱国人士

民主人士

党外人士

无党派人

知名人士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国共谈判

民主党派

民主协商

出国探亲

回国探亲

光彩事业

FB民族

民族

民族工作

民族事务

民族同胞 题

民族上层

民族历史

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

民族地区 域自治

民族经济

民族贸易

民族文化

民族文字

民族语言 技

民族外事

民族习俗

民族传统

民族理论

少数民族 族干部

民族团结

民族主义

民族纠纷

大民族主义

FC宗教

宗教

宗教工作

宗教问题

宗教政策 针

宗教理论

宗教事务管理

宗教团体

宗教活动 日

宗教信仰

宗教事务

宗教界人士 宗教文化

基督教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回教

教会

教派

民族问民族区民族科少数民宗教方宗教节天主教

宗教院校

宗教案件

宗教场所

寺庙管理

FD侨务工作

侨务工作

侨务政策

华侨

华侨政策

华侨捐赠

侨汇

侨资企业

归侨

侨民

侨眷

侨乡

侨乡建设

华侨社团

FE港澳台工作

一国两制

港澳台工作

港澳政策

香港问题

香港回归

驻港部队

特别行政区

特区政府

政权交接

澳门问题

澳门回归

澳门驻军

港澳同胞

对台方针

台胞台属

台湾问题

台独

台独势力

台湾局势

台湾经济

台资企业

台胞安置

海峡两岸关系

三通

台胞探亲

台胞投资

对台贸易

赴台探亲

和平谈判

G群团

GA工青妇工作

工青妇工作

工人

职工

工人阶级

工会

工会干部

工会工作

职代会

职工代表大会

青年

中青年干部

共青团工作

团代会

共青团代表大会

共青团组织

青年运动

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犯罪

知青工作

少先队工作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妇女

妇女工作

妇联工作

妇运方针

妇女干部

妇代会

妇女代表大会

妇女权利

妇幼工作

妇幼保健

幸福工程

儿童

儿童福利

希望工程

群众工作

H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

HA民政

民政

民政工作

政权

政权建设

城镇居民

乡镇

居委会

居民委员会

村委会

村民委员会

街道

街道工作

地区

地名

行政区划

区域

区域纠纷

区域调整

区域规划

边界纠纷

沿海

沿江

沿边

特别行政区

特区政府

民族区域自治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自治乡

防灾减灾

抗灾救灾

抗震救灾

抗洪救灾

抗旱救

生产自救

难民

灾民

捐赠活动

补助

救济

社会救济

送温暖

送温暖工程

赈济

赈灾

赈贷

以工代赈

安置

安置费

安家费

扶贫

移民

移民政策

移民安置

抚恤

抚养

优抚工作

复转军人

复员军人

转业军人

复转军人安置

红军烈士

革命烈士

烈士陵园

军属

军人家属

烈属

军民关系

双拥工作

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

赡养

扶养

收养

残疾人

伤残人士

残疾人工作

残疾军人

残疾儿童

收容

遣送

老龄问题

殡葬管理

墓地

HB机构编制

机构

机构设置

机构调整

机构撤销

机构合并

机构改革

机构编制

机构职能

常设机构

临时机构

驻外机构

国家机构

政府工作

政府职能

职能机关

党政机关

党委机关

国家机关

党政分开

政企分开

政事分开

领导班子

领导小组

工作小组

三定方案

精兵简政

精简机构

精简人员

编制整编

企业单位

事业单位

管理部门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首长负责制

基层组织

基层组织建设

HC人事工作

人事

人事工作

人事制度

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管理

人事安排

人事管理

人员调整

人才

人才结构

人才交流

人才使用

人际关系

干部制度

干部政策

干部路线

干部标准

干部工作

干部选拔

干部培养

干部调配

干部配备

干部管理

干部考察

干部考核

干部审查

干部任免

干部培训

干部交流

干部待遇

干部奖惩

干部队伍建设

领导干部

援藏干部

下基层锻炼

干部下放

国家工作人员

公务员

公务员制度

公务活动

队伍建设

工作制度

工作考核

工作责任

工作指导

工作效率

工作条例

激励机制

机关工作制度

机关作风

领导作风

干部作风

工作作风

工作方法

罢免

弹劾

顾问

特派员

离职

退职

干部休假

干部离退休

离退休人员

退休制度

休假制度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政策

知识分子工作

I政法

IA法制

法制

法制建设

法制工作

法制观念

法制宣传

民主法制教育

普法规划

普法工作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资产阶级民主

资本主义法制

法治

依法治国

依法治理

法律

法规

党内法规

行政法规

自治法规

地方法规

军事法规

规章

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涉外法律

法律体系

法律地位

法律效力

法律责任

法律保护

法律制裁

法律解

法律监督

法律问题

法律文书

政法

政法队伍

政法工作

管辖权

自然人

法人

公民

权利

义务

权益

财产权

人身权

公民权

选举权

被选举权

IB立法

立法

立法权

立法工作

立法机关

立法体制

立法规划

立法程序

立法技术

立法解释

法律草案

经济立法

执法检查

宪法

民法

刑法

经济法

行政法

劳动法

军事法诉讼法

国际法

代表法

选举法

组织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香港基本法

澳门基本法

国籍法

国旗法

国徽法

国家赔偿法

物权法

债权法

商法

知识产权法

担保法

合同法

经济合同法

涉外经济合同法

著作权法

专利法

商标法

婚姻法

继承法

权益保障法

破产法

保险法

票据法

海商法

企业法

公司法

证券法

财政法

预算法

税法

金融法

航空法

土地法

农业法

外贸法

审计法

统计法

价格法

草原法

森林法

煤炭法

电力法

海洋法

标准化法

公务员法

行政监察法

行政处罚法

国家安全法

保密法

档案法

律师法

边界管理法

出入境管理法

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

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

教育法

卫生法

食品卫生法

文物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

海关法

工会法

出版法

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仲裁法

国防法

兵役法

IC司法

司法

司法工作

司法机关

司法改革

检察

检察机关

检察工作

法院

法院工作

审判机关

诉讼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诉讼程序

起诉

上诉

审理执行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经济纠纷

民事纠纷

刑事审判

民事审判

经济审判

行政审判

军事审判

特别法庭

专案

专案调查

国际法庭

司法管辖

司法协助

渎职

贪污

受贿

倒买倒卖

贿赂

犯罪

毒品犯罪

计算机犯罪

经济犯罪

刑事犯罪

罪犯

罪名

渎职罪

强奸罪

抢劫罪

叛国罪

杀人罪

伤害罪

贿赂罪

受贿罪

投毒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贪污罪

诈骗罪

走私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

刑种

刑罚种类

剥夺政治权利

死刑

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

罚金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减刑假释

当事人辩护制度

代理律师

劳改

刑满释放

监督劳动

监督改造青少年犯罪

监狱管理

ID执法

执法

执法工作

执法队伍

执法监管

执法机关

行政执法

公安

公安工作

公安机关

公安干警

武警

警衔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工作

国家安全机关

立案

案件

案件处理

治安工作

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工作

社会治安

社情动态

综合治理

治安管理

治安处罚

保卫工作

警卫

警卫工作

专项治理

安全检查

公证

国家公证

法律援助

劳教

劳动教养

民事

民事案件

刑事

刑事案件

大案要案

经济案件

涉外案件

走私案件

间谍案件

恶性案件

查封

事件

重大事件

突发事件 社会性事件

社会反映

紧急状态

境外动态

扣押

执行(法律)

反动组织

境外反动组织

恐怖活动

黑社会组织

国际刑警

国际刑警组织

J军事

JA军事工作

军事

军事工作

军事原则

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

军事科学

军事科研

军事学术

军事方针

军事政策

军事路线

军管

军事制度

军事战略

军事基地

军事设施

军事建筑

军事计划

国防工业

军事工业

军事演习

军事会议

军事机关

军事教育

军代表

军事指挥机关

军事训练

军事情报

军事法

军事法规

军事援助

军事实力

军种兵种

K外事

KA外交

外交

外交工作

外交方针

外交路线

外交政策

外交格局

外交关系

对外政策

对外表态

对外宣传

对外交往

对外联络工作

对外友协工作

对外援助

对外交流

外交官员

外交代表

外交使节

外交官

外交特权

外交文书

外交代表机构

外长

外交部长

Y外交斗争

外事

外事工作

外事纪律

外事活动

外李访问

国事访问

驻外机构

驻外人员

外国侨民

外国专家

外国专家工作

外籍华人

外宾

外商

国家元首

参赞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代办

公使

临进代办

领事

武官

观察员

特使

大使馆

领事馆

代办处

备忘录

国书

换文

条约

照会

最后通牒

协定(外事)

议定书

协议(外事)

会风

会淡

来访

谈判

友好城市

出国

出国访问

出国参观

出国进修

出国考察

出国探亲

留学

出国人员

回国人员

护照

签证

豁免权

外交特权

建交

建立外交关系

断交

复交

恢复外交关系

居留权

抗议

交涉

斡旋

领土

领空

领海

驱逐出境

引渡

涉外

涉外案件

涉外事务

中外关系

中朝关系

中日关系

中俄关系

中越关系

中印关系

中美关系

中法关系

中德关系

中欧关系

周边国家关系

KB党的对外联络工作

党的对外联络工作

党的对外联络工作方针

党际关系

国际关系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

国际统一战线

工党

工人党

工人运动

共产党

劳动党

社会党

民主党

两党关系

两党合作

兄弟党关系

KC国际关系

国际

国际动态

国际环境

国际关系

国际交流

国际交往

国际问题

国际社会

世界经济

国际救济

国际贸易

国际援助

国际市场

国际协议

国际组织

国际机构

国际斗争

国际战争

国际制裁

国际会议

国际谈判

国际合作

国际航线

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联盟

联合国

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专门机构

区域性组织

民族独立运动

维和部队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第二世界

第三世界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边界问题

大陆架问题

地区性问题

国际经济问题

国际军事问题

领海权问题

领土问题

南极洲问题

南南合作

南北对话

难民问题

人权问题

排华

种族问题

人质问题

外层空间问题

非洲问题

美洲问题

拉美问题

欧洲问题

西欧问题

亚洲问题

海外地区问题

中东问题

裁军问题

撤军问题

核武器问题

世界和平

世界稳定

世界发展

L科技、科研

LA科技工作

科技

科学技术

科技政策

科技方针

科技工作

科技体制

科教兴国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管理

科技成果管理

科技计划管理

科技经费管理

科技项目管理

科技投入

科技合作

技术合作

科技计划

LB科研工作

科研

技术研究

科学研究科研机构

科研单位

办科研机构

科研任务

科研管理

科研经费

科研计划

科研规划

科研工作

科研建设

科研项目

科研课题

科研论证

科研设备

科研计划管理

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基地

科研企业

LC科技队伍建设

科技干部

专业技术干部

科技人才

科技人员

科技队伍

科技队伍建设

科技人员管理

科技人员培训

科技人员流动

科学家

专家

专业人才

技术能手

专业技术培训

技术训练

技术援助

人才交流

人才培养

人才分流

引进人才

智力引进

智力开发

智力投资

诺贝尔奖

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科学技术进步奖

M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MA 文化

文化

文化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事业

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文化机构

文化交流

文化协定

文化建设

文化生活

文化水平

文化遗产

文化设施

文化馆

文化事业管理

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管理

基层文化

群众文化

社区文化

村镇文化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文艺

文艺方针

文艺政策

文艺工作

文艺体制

文艺体制改革

文艺理论

文艺思想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文艺批评

文艺队伍

文艺团体

文艺演出

文代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

作代会

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大会

文学

文学作品

艺术节艺术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语言艺术

综合艺术

艺术教育

艺术研究

民族艺术

展览

新闻

新闻工作

新闻事业

新闻方针

新闻改革

新闻队伍

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

新闻出版

记者招待会

国际新闻

社论

编辑工作

报刊

报刊工作

报刊征订

报刊发行

报纸

刊物

广播电台

广播工作

广播事业

广播卫星

广播电视

广播电影电视

电影

影片

影片生产

影片发行

影片调演

影视工作

影视审查

中外合作拍片

电视

电视台

音像制品

MB教育

教育

教育方针

教育制度

教育工作

教育事业

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设施

教育经费

教育科研

教育兴国

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科设置

办学

办学形式

办学方针

办学方向

国家办学

社会力量办学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科学文化教育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

初等教育

课外教育

小学

小学生

中等教育

中学

中学生

职业技术

教育职业

培训机构

师范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院校

大学

大学生

自费生

公费生

助学金

奖学金

贷学金

研究生

研究生工作

留学

留学生

留学生工作

出国进修

学位

毕业

分配

定向培养

文盲

扫盲工作

自学

自学考试

电化教育

成人教育

函授教育

远距离教育

广播电视教育

继续教育

知识更新

特殊教育

宗教院校

教师

民办教师

教师队伍

教师待遇

师资培训

师资队伍建设

尊师重教

进修

学术著作

教育

交流

教材

考试

升学考试

招生工作

学校

学生

学生工作

学生素质

学生流失

学生运动

德育工作

校园文化

勤工俭学

品德教育

学校体育

学校行政

教育资源管理

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校办企业

罢课

**

MC卫生

卫生

卫生工作

卫生方针

卫生监督

卫生检查

卫生标准

卫生机构

卫生监测

卫生统计

卫生宣传

血防工作

防疫工作

公费医疗

卫生保健

妇幼保健

城镇社区卫生服务

医德医风建设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

爱国卫生

城市卫生

农村卫生

医疗

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工作

医疗事故

医疗水平

医药

医药卫生管理

医院

医务人员

西医

中医

中医药事业

中西医

医学

医学教育

医学科技

医学科研

疾病

传染病

地方病性病

艾滋病

职业病

病毒

假药

个体

行医

MD体育

体育

体育界

体育方针

体育工作

体育队伍

体育道德

体育组织

体育科研

体育设施

体育场馆

体育项

群众体育

气功

人体

特异功能

军事体育

民族体育

学校体育

全民健身运动

体育锻炼

体育卫生

运动卫生

运动水平

体育比赛

全运会

全国运动会 林匹克运动会

俱乐部

球类运动

水上运动

体育运动

亚运会

运动员

体操运动

纪录

反兴奋剂

运动会

亚洲体育运动会

奥运会

奥裁判员

教练员

竞技运动

田径运动

第12篇:机关公文办理程序

机关公文办理包括拟稿、核稿、会签、审核、签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

一、拟稿

以党组、局机关名义发文,根据内容由各科室拟稿,非职能科室业务范围内的综合性和重要文件由办公室拟稿。

草拟公文应当做到:

1.符合党的方针政策,符合局党组、局机关有关规定。

2.情况确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文字精炼,书写工整,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一律用签字笔或钢笔书写,不能用铅笔或圆珠笔。

3.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日期应当写具体的年、月、日。

4.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⒈\",第四层为\"(1)\"。

5.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二、核稿、会签

公文起草后,拟稿科室负责人必须认真核稿并签名。行文内容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科室或部门,必须履行会签手续。

三、审核

以党组、局机关名义发文,公文送局领导签发之前,应当由局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需要行文,是否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是否与有关部门协商、会签,文字表述、文种使用、公文格式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局办公室对下列文稿予以退回重办:

1.未经来文科室负责人核稿的。

2.文件格式混乱、眉目不清、头尾不全、附件遗漏及主抄送单位不清的。

3.文稿潦草,字迹不清,自造简化字,用铅笔或圆珠笔起草或修改的。

四、签发

审批公文,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并写上姓名和审批时间。其他审批人圈阅,应当视为同意。以党组、局机关名义发文由局办公室送党组书记、局长签发。

十、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其他有关规定,对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公文,应及时整理(立卷)、归档,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机关职能的不断扩展,公文以几何级数在增加。面对浩如烟海的公文,人们不能也没有必要保留全部公文,而应有选择地重点保存其中有参考利用价值的公文,以备日后查考,为此,必须规定公文的归档范围。

一、应归档的范围

公文的归档范围,是指应予立卷归档的公文范围。立卷归档就是将办毕公文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案卷后移交档案部门的活动。一个单位公文归档范围的划定必须考虑三个要素:

(1)本机关职能活动,即公文的内容真实地再现本机关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客观地反映了这个单位的管理活动,如行政管理、生产、科研、教学等各种性质单位总是形成具有自身职能活动特点的,其他单位绝无仅有的公文。因此,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状况的公文应作为归档的重点,这些内容的公文一旦丢弃或销毁是无法恢复,无处可寻的。当然,这里所言的“职能活动的公文”,并不只是“本机关”形成的公文,还应包括本机关为了实现自身职能活动所接受的上下级和其他机关的公文,因为职能的实现总是在与各级各类组织的配合中完成的。

(2)公文办理完毕,即公文在处理程序上已经运转完毕,一方面是指收文程序如签发登记、拟办、批办、承办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均以处理完毕,完全实现了公文的现实执行效用;另一方面是指发文程序如拟稿、会商、审核、签发、缮印、用印、传递等多种环节的工作已经完成,但对于收文机关来说,其现实执行效用才刚刚开始。可见,归档公文强调的是公文处理“程序”的完毕,而非指公文“信息内容”的完全处理完毕。

(3)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即归档公文必须对本机关日后的工作具有查考凭据作用,或者对社会某一方面的工作具有参考利用价值。公文归档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利用公文承载的信息内容,了解工作情况,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如果没有保存利用价值,人们就没有必要花费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进行公文整理、保管、管理、开发信息等工作。

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规定,一般机关的公文归档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上级针对本机关的指导性的公文,需要本机关认真贯彻执行或参照执行的领导性公文,如上级命令、决定、批复、规定、办法等。

(2)本级机关主要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公文材料,如工作请示、报告、计划、总结,人事管理决定、通知,财务预决算报表、分析报告及各类账簿、凭证等。

(3)下级机关呈送的报请类公文,如工作请示、重要工作的报告、总结、统计数据等。

(4)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重要的商洽性或审批性公文,或者本机关需参照办理的各种公文,如各种问函和复函,重要规定、办法、通知等。

机关在划定归档范围时,要特别注意以下情况的处理:

(1)联合办理的公文的处理,原件由主办机关整理(立卷)、归档,其他机关保存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公文副本。

(2)兼职公文的处理,本机关负责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在履行所兼职权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机关整理(立卷)、归档。

(3)内部公文的处理,内部公文尽管没有正式公文的格式,如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调查报告等,但它们真实地的记载了机关的工作活动,应划入立卷范围。

(4)常用资料的处理,机关业务工作接收和收集的有关资料,如重要的公文汇集、资料汇编、统计数字、大事记、刊物和有关书籍等,是日常机关工作的重要工具,其本身并不反映本机关职能活动,因此不属于归档范围。但为方便利用,可将其单独整理,保存备查。

二、不予归档的范围

根据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规定,不予归档的公文材料包括:

(1)重份公文;即同一公文有几份甚至许多份,包括一式多份的收文或发文副本,为办理而制发的复印件。

(2)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的公文。

(3)未经领导审阅、签发的未生效公文,一般公文的多次修改稿(只有非常重要的有查考价值的法规性公文、重要的方针政策公文、长远规划等的历次修改稿可以保存,以反映整个公文讨论、修改的全过程)。

(4)公文起草人为撰写公文而收集的素材公文。

(5)与本机关工作活动无关的抄送类公文、无价值的会议公文等。

(6)一般的人民来信及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

以上公文归档和不归档的范围,只是一个通用的范围,具体到各机关的归档范围的制定时,应结合自身职能和业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的范围,便于文书人员或档案人员实际操作,保证归档案卷质量。

十一、公文立卷就是按照公文的特征和联系将若干具有共同点和联系密切的公文组合成有机联系的集合体的活动。从公文的组成结构中概括出来的为所有公文都共有的共同点,如作者、内容、地区等,是立卷工作的依据。立卷工作主要包括两项工作:分类和组卷。

分类是将机关产生的公文按照一定的特点分成若干部分,组合则是把每一小类的局部的公文,按照共同特点组成保管单位。但二者又有相似之处:分类的方法主要是分析,分中有合,其分类结果是将具有不同特点的公文分别集合为不同类别;组卷的方法主要是综合,合中有分;其结果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单份公文集合为一个集合体(案卷)。

一、分类方法

公文的分类应该符合分类的逻辑原则,力求简明、严密。每一分类层次上只能使用一个分类标准,也就是,将一大组公文划分成若干小组时,只能使用一个相同的标准,不允许同时使用几种标准。通常,机关公文分类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年度——分组织机构——分问题——分保管期限。

(一)分年度

即按照公文形成、处理的年度特征将同一年度的公文分为一类,不同年度的公文分为不同的类别。在现行机关,其工作的计划、总结等都是按照一个自然年度来安排,将每年的1月1日~12月31日作为一个工作周期,其工作周期中同步产生的公文,也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以年度为单位的独立类别,因此,按年度分类,纵向地反映了机关工作的特点和逐年变化、发展的客观情况,有利于现行机关利用和归档之后其他机关的利用。

年度分类,要求根据公文准确日期归入相应的年度。不同年度的公文一般不得放在一起立卷,否则,这会打乱公文的时序,给日后的查找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但是,由于工作的连续性,有时也会出现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度的公文,针对这类跨年度公文可采用的常规处理方法有:

1.回复性公文放在复文年度,如XX年的请示与XX年的批复,应将请示批复均放入XX年立卷;

2.规划性的公文,应放在计划或规划针对的第一年立卷,如“XX~XX年科研工作规划”可以放在XX年立卷;

3.总结性的公文应放在其内容针对的最后一年立卷;如XX年完成的“1999~XX年**项目财务决算”应放入XX年;

4.会议公文,放入召开会议的年度;

5.规范类公文,应放人公文针对的第一年;

6.两项内容的公文,归入主要内容针对的年度,如“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安排”,可视内容侧重归入相应年度。

(二)分组织机构

即按机关的内部组织机构进行分类立卷。

机关中组织机构的框架,是根据本机关的职能设立的,每一个部门又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职权、职责,由各部门自身产生或承办的公文在内容性质上也就是相对独立的一个类别。在一个年度内,按照内部各组织机构分类,自然能够保持公文之间内容上的主要联系,有利于专题查找和利用档案。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我国党政档案实行统一管理的原则。因此一个机关一个年度内的公文按照组织机构标准分类的步骤是:将公文分成党、政、工、团等四大类别;在四大类别中每一类别再按组织机构继续分类。这种分类的结果,使一个机关的党、工、团等组织的公文与各行政、业务部门的公文分开,文秘部门(办公室)的公文与业务部门的公文分开,各内部机构的公文也相互分开,各自形成不同的类别,按组织机构的性质从各个方面层次清楚地反映整个机关各项工作活动的历史面貌。

在按组织机构分类时,要注意把握好立卷点的深度,一般不要将立卷点确定在最基层的执行层,而应该根据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将立卷点确定在能掌握本部门公文运转,控制本部门公文信息的机构层次上。

(三)分问题

分问题,就是按照公文内容所反映的问题特征来划分类别。

问题分类,可以使性质、内容相同的公文相对集中,较好地保持同一问题公文之间的联系性,为利用者提供关于某一问题、事件或人物等的系统、完整的公文信息。减少或避免了同一问题公文的分散现象。

在选用问题分类时,特别要考虑使用的机关对象和分类层次。由于人们知识水平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各异,往往更多地掺入了个人主观成分在内,致使同一份公文产生的分类结果也可能出现多种归类,使分类时难以给公文准确定位。因此问题分类的方法,适用于第

三、四层次的分类标准,通常在组织机构分类下使用。适宜在第一层次采用问题分类的,往往是一些内部机构设置比较简单或者不太稳定、机构分工不明确而且公文数量较少的机关。一些大、中型组织机关,其内部组织机构较多且相对稳定,各部门职能相对独立,公文数量较多,应该采取先按组织机构分类,再接问题分类的方法,一般不要轻易打乱组织机构采取问题分类。

问题分类时应遵循问题的伸缩性规律。每一个机构对本部门产生和处理的公文总是有主有从、有多有少,立卷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公文多时,可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几个小的具体问题;公文少时,又可以把几个具体的问题概括为一个大问题。

(四)分保管期限

即按照公文的保存价值的不同,将公文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分保管期限,通常是在同一个问题之下进行,一般不作为一个机关第一层次的分类标准。

保管期限,是根据各类公文客观存在的保存价值确定。国家档案局《关于机关档案保管期限的规定》将应归档公文的保管期限确定为永久、长期(16~50年)和短期(15年以下)三种期限。这三种期限只是一个大致的规定,各个机关在具体的工作中根据本机关的地位、职能和业务活动等客观情况,制定出更加详细,准确的保管期限表。如有必要,还可以针对公文具体情况,将长期、短期的保存时间划分得更准确、更具体,如5年、XX年、20年、25年等。

分保管期限时,应该密切注意同一问题公文的完整性。由于公文自身的真实记录性、原始性,决定了公文的价值(对现行机关的现实凭证价值和对历史的参考价值)。划分保管期限应该以此为依据。同时公文的价值往往不是单份公文能体现的,更多是在相互联系的一组公文中展现。这是公文形成的联系性所决定的,因此在立卷时应维护同一问题公文的完整性。一般情况下,机关公文完整程度较高,划分保管期限应从严,反之,则应适当提高残存的不完整公文的保管期限,从宽处理这些公文。

二、组卷方法

公文组卷,即对分类后的各属类按照其共同特征和主要联系,将其组合成一个个案卷的活动。组卷的依据是从公文结构中概括出来的作者、问题、时间、名称、通讯者、地区等诸要素,它们体现了公文在这些方面特有的联系及形成规律。因此组卷的常用方法有:

(1)按作者特征立卷,即将同一作者制发的公文组合成案卷。作者指制发公文的机关、部门及其领导人。特别强调“同一作者”,本机关的发文、直接领导机关、某一个下级机关的来文,都可以采用作者特征立卷。按此特征组卷,有利于反映同一公文作者的工作状况及本机关与某机关之间的工作联系,有利于依据公文来源确定其重要程度和保存价值。

(2)按问题特征组卷,即将反映同一事件、案件、人物、问题、业务活动和同一性质工作的公文集中在一起组卷。此处所言的“问题”,是指公文内容反映的主题,包括事件、案件、人物的处理、具体问题的发生与解决、某项工作业务活动的开展等。按问题特征立卷,将同一主题的一系列关系密切的公文组合成一个整体,正好反映了“同一问题”发生。发展以及解决的全过程,既能保持公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又能符合利用者按问题(主题)检索公文的习惯,使它成为一种主要的常用的立卷方法。就秘:*

(3)按时间特征立卷,即按照某一问题下公文产生的时间顺序将公文编立成案卷。时间特征,即指公文形成的时间(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月份、日期)。按时间特征组卷,可以反映出一个机关(部门)在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和发展状况,有利于保持同一时间公文的联系,可以使利用者从“纵”的(历史)联系中去把握、认识事物的发生、发展、影响等,为那些需要从时间特征检索公文的人们提供方便。

(4)按名称特征组卷,是将名称相同或性质、作用相同、相近的公文集中组卷。公文名称即文种,它反映了公文的性质、效能和价值,因此,按公文的名称特征立卷,可适当区分公文的重要程度和保存价值,还可以把名称相近、保存价值相近的公文合并立卷,但要注意名称相同,但其性质不同的一名多用情况。按名称特征组卷,可以满足人们从文种角度利用公文的需求。

(5)按地区特征组卷,就是将公文内容所涉及同一地区或作者所在同一地区的公文集中立卷。此处所言的“地区”,是指我国的某某级、地(某地)级、某地级、乡(镇)级等各级行政区域,这种方法多用于上级机关对下属机关的来文、调查统计材料和某些专门公文的立卷工作中。运用地区特征组卷,便于反映该地区的工作情况或有关该地区问题的处理,方便人们按地区特征检索公文。

(6)按通讯者特征立卷,就是将本机关与某一机关之间就一定问题进行工作联系而形成的来往文书集中立卷。通讯者特征,是两个机关之间针对同一个问题的问复性质的往来文书,一般与名称特征的统称“往来文书”同时使用。通讯者特征是作者特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适合于按通讯者特征检索公文的情况。

以上六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但更多的情况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结合使用,由于卷内公文的联系和人们检索公文的习惯,常用的结合运用有作者——问题——名称、年代——问题——名称或地区——问题——名称等形式。结合几个特征立卷,卷内公文就具有几个方面的共同点和联系,结合特征越多,公文的联系的紧密性专指性就越大,成分越单一,特点越明显。因此,在立卷时应该认真分析公文特点,发现公文的联系,尽量结合多种方法立卷。

三、公文组卷步骤

将公文划分到适宜组成案卷的数量时,即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组卷:排列卷内公文、编卷内页码、填写卷内目录、装订案卷、加贴卷末备考表、填写案卷封皮。

第13篇:××机关公文处理制度

××机关公文处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厅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公文处理工作的效率和公文质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厅机关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厅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国家和本制度的规定进行,做到准确、及时、安全、保密。

第三条 厅办公室主管厅机关并负责指导下级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主要任务是:

(一)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厅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负责厅机关的收、发文办理及公文的管理、立卷归档等工作;

(三)起草、校核以厅和厅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

(四)负责公文处理中的督促检查工作;

(五)负责公文处理中的安全保密工作;

(六)对下级单位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组织业务交流和业务培训;

(七)负责与公文处理有关的其他工作。

第四条 厅办公室负责公文处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工作积极,作风严谨,遵守纪律,恪尽职守,刻苦钻研,乐于奉献。要熟悉各种办公自动化手段,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五条 厅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应当贯彻“党政分开”的原则,行政公文不得对党的组织作指示,不处理党内各种事务。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六条 公文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文种行文,公文的种类主要是:

(一)命令(令)

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人员;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二)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三)指示

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原则。

(四)公告、通告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秒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六)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凡请上级机关指示或者批复的公文,不得用“报告”)

(八)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有关事项。(“请示”就是“请示”,不得用“请示报告”)

(九)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复。(即使是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复,也不得用“请示”)

(十一)会议记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七条 公文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部份组成。

(一)发文机关应当写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可以用主办机关也可以用几家机关的名称,主办机关应当排列在前。(文号应编主办机关的文号)

(二)秘密公文应当分别标明“绝密”、“机密”、“秘密”。文件的秘密等级标注在首页的右上角,密码电报的秘密等级标注在首页的密级栏内。“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三)紧急公文应当分别标明“特急”、“紧急”,标注在首页右角上,有秘级时,收标注在其下方位置。紧急电报应当标首页的等级栏内,标明“特急”、“加级”、“平级”。

(四)发文字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不般位于发文机关之下,横格线之上正中位置。年份不能简写,置于中括号内。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五)上报公文,应当标明签发人姓名,一般标注在发文字号右侧。联合上报的签发人姓名上下排列,排列顺序与发文机关一致。

(六)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明扼要地概括公文主要内容,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并准确标明公文种类,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批转公文,标题应当避免使用重复用语。

(七)主送机关,应当写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位于标题之下、正文之上顶格位置。不便在正文之前列出主送机关的公文,如“决定”、“会议记要”等,主送机关可以列在正文之后。

(八)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以后、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附件名称,如有二个以上附件应当注明附件序号。附件应当在首页左上角注明附件序号。附件一般应当与主件装定在一起,如不能装订在一起,应当在附件首面左上角注明主件发文字号。

(九)公文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印章,印章端正盖正成文时间中上方,上沿不压正文,底边在成文时间之下。联合行

文,联合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印章从左到右排列,排列顺序与发文机关一致。盖印章的公文一般一再标明发文机关名称。落款需署领导人姓名的,应当冠其职务。如正文末页无空白处盖章,可另加标明成文时间并加盖印章同时在印章左上方标明“(此页无正文)”。

(十)成文时间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领导人的签发时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十一)文件应当标注主题词。上报的文件,应当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主题词标注在文件末页抄送机关之上。

(十二)公文件的抄送机关标注在主题词之下、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之上。

第八条 公文的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印制文件标题一般用2号宋体字,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每页19行,每行25个字。

公文用纸一般为16开型(260×184),涉外公文采用国际标准A4型(297×210)。左侧装钉。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九条 湖南省交通厅湖南省人民政府主管全省公路、水路交通行的职能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可以独立对外行文,

上行文:向省人民政府、省人大、省政协、国家交通部报告、请示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向中央有关部委汇报、请示工作。

平行文:向隶属单位和地、州、市交通局布置工作,交办任务,答复请示事项。本厅各职能处室不得对外行文,厅办公室可以对外、对下行文,在职权范围内向不相隶属单位行文。

第十条 各行业管理局和二级单位在职权范围内可对行文,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工作、不得越权对外行文。

第十一条 本单位可以和同级党委、军队机关、人民团体、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联合行文。

第十二条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除领导交办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个人。

第十三条 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第五章 收文办理

第十四条 收文办理一般包括传递、签收、登记、分发、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

第十五条 收文应当有专人负责登记。标明秘密等级的公文、上级机关的公文、报送本机关的公文以及代厅拟文稿、会签文稿、重要的抄送公文,均应编号登记。

第十六条 文件分发应当根据文件确定的发送单位、秘密等级、紧急程度、有无附件等情况,查对清楚,编号登记、封发,机密件和绝密件的封口应当加盖密封章或贴密封笺,交机要交通部门投送。

第十七条 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及时提出拟办意见送领导人批示,或交有关部门办理。紧急公文应当提出办理时限。

第十八条 承办单位应当抓紧公文办理,不得延误、推诿。对不属于本单位职权范围或者说不宜本单位办理的,应当迅速退回交办单位的文秘部门并说明情况。

第十九条 拟草公文应当做到:

(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

(二)情况确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文字精炼,书写工整,标点符号准确,编幅力求简短。

(三)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日期应当写具体年月日。

(四)转发公文应当转发文件的责任者和公文标题。

(五)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

(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公文结构层次不宜过多。

(六)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七)用词用字准确、规范。文内使用简称,一般应当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八)二级单位代厅拟稿,应当按公文格式打印或者用方格纸誊正,经领导人签署上报。(并附报文稿磁盘)

第二十条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第二十一条 公文本机关领导人签发。重要的或者涉及面广的,必须由正职或主持的副职签发;经授权,有的公文可以由办公室主任签发。

第二十二条 审批公文, 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并写上姓名和审批时间。其他审批人圈阅,应当视为同意。圈阅要注明时间。

第二十三条 草拟、修改和签批公文,应当使用钢笔、毛笔或专用签字笔。不得在装订线外书写。

第二十四条 公文送领导人签发之前,应当由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是否需要行文,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是否和有关部门协商、会签,文字表述、文字使用、公文格式等是否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上级行政机关的秘密公文,除绝密和注明不准翻印外,经厅领导人或办公室主任批准,可以翻印、复印,翻印、复印件按机要文件进行管理,密码电报不得翻印、复印。不得密电明复,明电密电混用。

第二十六条 传递秘密公文,必须采取保密措施,确保安全。利用计算机、传真机等传输秘密公文,必须采用加密装置。绝密级公文不得利用计算机传输。

第二十七条 凡主送我厅和虽未明确主送我厅但需我厅办理的公文,厅收发室应将公文标题

第14篇:机关公文用词积累

机关公文用词积累

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

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

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系统性、时效性;

热心、耐心、诚心、决心、红心、真心、公心、柔心、铁心、上心、用心、痛心、童心、好心、专心、坏心、爱心、良心、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忠心、衷心、甘心、攻心;

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

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找准落脚点、抓住切入点、把握着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

必将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

审判工作有新水平、队伍建设有新境界、廉政建设有新举措、自身建设有新发展、法院管理有新突破;

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 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 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

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一、常用短语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觉按规律办事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有重点,分步骤,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全过程,贯穿各方面

切实抓好,减轻,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持续增收,积极稳妥,落实,从严控制 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明确职责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注重强化,规范,改进,积极发展,努力建设,依法实行,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率先发展,互惠互利

做深、做细、做实、想得全(到)、做得细、抓得实

全面分析,全面贯彻,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实施,逐步扭转,基本形成,普遍增加,基本建立,更加完备(完善),明显提高(好转),进一步形成,不断加

- 1条件,环节,方法,思路,设想,途径,道路,主意,办法,力气,功夫,台阶,形势,情况,意见,建议,网络,指导,指南,目录,方案

四、其他词汇

形容词一字部:多,宽,高,大,好,快,省,新

形容词二字部: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祥和,优良,良好,合理,稳定,平衡,均衡,稳健,平稳,统一,现代

副词一字部:狠,早,细,实,好,很,较,再,更

副词二字部:加快,尽快,抓紧,尽早,整体,充分,继续,深入,自觉,主动,自主,密切,大力,全力,尽力,务必,务求,有效

副词三字部:进一步 后缀:化,型,性

五、学习范例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综合调研制度化。

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目的,积极推进信息督查正常化。 以体现办公室业务水平为责任,积极推进文秘工作程序化。 以畅通安全为保障,积极推进机要、保密工作智能化。 以立此存照为借鉴,积极推进档案、史志工作规范化。 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有序化。 以服务机关为宗旨,积极推进后勤服务优质化

以统筹兼顾为重点,积极推进信息化、外事、侨务、法制工作常态化。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参与综合调研。 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目的,把好信息督查关。

以体现办公室业务水平为责任,进一步规范文秘工作。 以畅通安全为保障,全力指导好机要保密工作。

以立此存照为借鉴,协调推进档案史志工作。以安全稳定为基础,积极稳妥做好信访工作。

以服务机关为宗旨,全面保障后勤服务。

以整体推进为出发点,协调做好信息化、外事、侨务、法制工作。 以周到服务为前提,对口支援前期筹备工作迅速到位。 以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宾馆和服务中心的改革开始推行。

(一)求真务实,积极推进综合调研制度化

(二)建立体系,积极推进信息督查正常化。

(三)规范办文,积极推进文秘工作程序化。

(四)各司其职,积极推进机要、保密、档案、史志、信访工作有序化

(五)注重质量,积极推进后勤服务规范化。

(六)统筹兼顾,积极推进挂牌部门工作正常化。一是求真务实,抓好综合调研。 二是提高质量,做好信息工作。 三是紧跟进度,抓好督查工作。 四是高效规范,抓好文秘工作。 五是高度负责,做好机要保密工作。 六是协调推进,做好档案、史志工作。 七是积极稳妥,做好信访工作。

- 3突破、新优势、新方向、新跨越、新发展、新趋势、新期待、新局面、新格局、新成就、新变化、新面貌

(八)吹响集结号、齐奏交响乐、共谱和谐曲。

(九)念好联字经、架起连心桥、铺就致富路、奏响和谐曲。

(十)组合类:探索新路子、创新新模式、实现新突破、推动新跨越、促进新发展、

(十一)建立工作新机制、明确发展新方向、拓展增收新途径、积聚建设新优势、探索试点新路子。

(十二)启示类:两字类:是前提、是基础、是关键、是核心、是保证四字类:前提条件、基础保证、关键环节、核心所在、有效举措、重要手段、有效载体、

(十三)时期类:关键时期、重要时期、攻坚时期、

(十四)重要类:重要源泉、重要支撑、重要因素、重要阶段、重要力量、重点途径

(十五)战略机遇期、发展加速期、结构转型期、攻坚爬坡期

- 5问题;

十忌岸上指挥。高高在上,不得人心。

第15篇:机关公文行文规范

机关公文行文规范

一、标题

字体:方正小标宋简体。字号:二号。行距:固定值,28磅。

二、正文

字体:国标仿宋。字号:三号。行距:固定值,28磅。

三、正文标题序号 一级标题:

一、

二、

三、四

字体:黑体。字号:三号。 二级标题:

(一)

(二)

(三)

(四)

字体:国标楷体。字号:三号。加粗。 三级标题:1.2.3.4.字体:国标仿宋。字号:三号。加粗。 四级标题:(1)(2)(3)(4)

字体:国标仿宋。字号:三号。

第16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

(党的主题词表)

A 综合

AA一般概念、AB会议、AC领导人、领导活动、AD重大事件

B 办公室工作

BA

机要、保密、秘书、信访、BB机关事务管理、BC文种

C 组织

CA组织领导、CB党的建设、CC十部管理

D 宣传

DA宣传教育、DB思想政治工作、DC理论工作、DD庆典、纪念

E 纪检、监察

EA党风、作风、EB纪检、EC监督、监察、ED纪律处分

F 统战

FA

统战工作、FB民族、FC宗教、FD侨务工作、FE港澳台工作

G 群团

GA工青妇工作、GB社团组织

H 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

HA民政、HB机构编制、HC人事工作、HD劳动、社会保险、HE

工资、职称、福利、待遇

I 政法

IA法制、IB立法、IC司法、ID执法

J 军事

JA军事工作、JB军队政治工作、JC军队后勤工作

K 外事

KA外交、KB党的对外联络工作、KC国际关系

L科技、科研

LA科技工作、LB科研工作、LC科技队伍建设、LD知识产权、技术监督

LE测绘、气象、地震、海洋

M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MA文化、MB教育、MC卫生、MD体育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主题词表

A 综合 AA一般概念

政治

政治形势

政治领域

方针

政治方针

基本方针

基本国策

政策

路线

总路线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基本路线

政治路线

阶级路线

阶级

工人阶级

无产阶级

国际斗争

政治斗争

党内斗争

武装斗争

阶级斗争

礼会

社会制度

封建主义

新民主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革命

Y

工人阶级

资产阶级政党

民主革命

民族革命

斗争

社会革命

国家战略

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纲领

民主

自由

人权

国歌

国旗

国徽

国家

政府

政党

执政党

参政党

反对党

在野党

工党

工人党

工人阶级政党

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

共和党

国民党

劳动党

民主党

社会民主党

无产阶级政党

政权

人民

Y

四项基本原则

四个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

无产阶级专政

资产阶级专政

人大工作

内阁制

议会制

共和制

国家制度

政治制度

Y

国家制度

政体

Y 政治制度

国家形式

体制

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

改革

改革开放

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

信息资源

知识经济

公民

人大

人民代表大会制 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 团体 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领导体制

领导科学 改革与发展

深化改革 信息

信息化 管理

机制

制度建设

中央

地方

实施情况

社会调查

重大事项

减轻负担

坚持

贯彻

传达

引进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治理

整顿

清理

处理

制止

修改

纠正

反对

清除

交流

取消

研究

防治

效益

开发

结构

改造

控制

建设

保护

维护

措施

设施

援助

征集

AB会议

会议

代表大会

代表会议

常委会议

常务会议

全体会议

扩大会议

党代表大会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Y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党代表会议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Y 中央全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

中央全会

Y 中央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中央工作会议

中央政治局会议

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

中央书记处会议

中央书记处办公会议

中央纪委全会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

中央纪委常委会议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会议

人代会

人民代表大会

Y 人代会

全国人代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委员长会议

Y 委员长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

委员长会议

委员长办公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公会议

Y 委员长办公会议

最高国务会议

国务院全体会议

国务院常务会议

总理办公会议

中央军委会议

中央军委常务会议

中央军委办公会议

中央军委扩大会议

Y 政协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会议

全国委员会会议

全国政协主席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会议

全国政协主席办公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办公会议

全国政协常委会议

全国市长会议

秘书长会议

部长会议

部务会议

委务会议

室务会议

厅务会议

局务会议

办公会议

现场会

工作会议

国际会议

报告会

电视电话会议

研讨会

学术会议

表彰会

庆祝大会

纪念大会

经验交流会

专题会议

联席会议 茶话会

座谈会 集会

招待会

宴会

咨询会议

总结会

预备会议

召集人会议

主席团会议

代表

特邀代表

列席代表

代表资格

代表名额

代表资格审查

出席

列席

换届

候选人

人选

预备人选

选举

竞选

普选

会议议程

会议日程

会议程序 会议通知

会议议题

会议分组名单

会议执行主席

会议主席团

召集人

开幕式

闭幕式

议案 提案

决议案

草案

预案

会议精神

AC领导人、领导活动

领导人

党和国家领导人

中央领导同志

总书记

主席

副主席

委员长

副委员长

总理

副总理

国务委员

主任

副主任

书记

副书记

常务委员

候补委员

秘书长

副秘书长

部长

副部长

省长

副省长

行政长官

领导讲话

领导分工

集体领导

决策

督查

调查

视察

巡视

Y视察

考察

Y视察

蹲点

公务活动

外事活动

出国访问

出国考察

接见

照像

题词

题字

慰问

祝词

治丧活动

活动安排

AD重大事件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庐山会议(1959)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社教

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四清运动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九一三”事件

林彪反革命事件

批林批孔运动

**事件

“四五”事件

粉碎四人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办公室工作

BA 机要、保密、秘书、信访

办公室

办公室工作

工作安排

机要工作

机要机构

机要通信

机要干部 机要室

密码

密码研究

密码装置

密码通报

加密通信 密码电报

密码工作

密码管理

密语

代号机要

保密工作 保密教育

保密纪律

保密制度

保密规定

保密守则

保密条例 保密检查

国家秘密

通信保密

失泄密事件 秘书

机要秘书 秘书工作

值班工作

公文处理

文书处理

公文起草

公文校核 会务工作

督查工作

信息

信息工作

信息点

调研工作 政策研究

协调工作

业务研究

业务指导

公文格式

公文印刷 公文管理

印信管理

精简文件

精简会议

信访

信访工作 上访人员 接待来访办信

要信摘报

档案

档案工作

档案管理 档案利用

文书档案

办公自动化

计算机

电脑

计算机网络

公文主题词表

传真机

传真通信

加密机

复印机

技术保护

BB机关事务管理

行政事务

行政管理

行政设施

机关后勤工作

机关事务管理

机关财务管理

机关房产管理

机关车辆管理

机关膳食管理

机关物资管理

机关福利

办公制度

办公设备

接待工作

差旅费

作息时间

工作餐

BC文种

公文

文件

文种

文件种类

命令

指令

通令

决定

决议

指示

布告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情况通报

公报

报告

工作报告

调查报告

请示

批复

会议纪要

条例

暂行条例

公约

规定

规章

规则

批示

准则

章程

总结

办法

暂行办法

细则

建议

意见

征求意见稿

修改意见

实施意见

实施办法

纪要

工作方案

工作计划

工作要点

工作部署

讲话

守则

草案

方案

汇报

汇集

汇编

记录

简报

快报

提纲

纲要

大事记

宣言

会谈纪要

会议文件

会议资料

电报

复电

复文

贺电

贺信

祝词

致敬信

慰问电

慰问信

唁电

唁函

悼词

公开信

致词

开幕词

闭幕词

发言

号召书 倡议书

建议书

合同

聘书

调研材料

调查材料

参考材料

C组织

CA组织领导

党的组织

党的中央组织

党的地方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党组

党委

党工委

党的工作委员会

党总支

党支部

纪检委

纪检组

领导机构

领导体制

领导科学

组织领导

组织机构

组织路线

组织制度

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

组织职能

组织工作

组织类型

组织变革

组织保障

组织原则

组织工作会议

组织史

CB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

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领导

党的指导思想

党员教育

党课教育

党员培训

党的组织生活

民主评议

民主生活会

党员登记

党员管理

发展党员

党员

预备党员

党员权利

党员义务

党员标准

党内斗争

党章

党纲

党内法规

党性

党性修养

党旗

党徽

党费

党龄

党籍

党务工作

党群关系

党政关系

党校

党校教育

整党

党的思想整顿

党的组织整顿

党的作风整顿

整风

政治路线

思想路线

廉政建设

端正党风

民主集中制

机关党的工作

组织关系

干群关系

组织处理

CC干部管理

干部

干部路线

干部制度

干部政策

干部四化

干部管理

干部培养

干部选拔

干部任免

干部调配

干部教育

党政干部

党的机关工作者

老干部工作

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干部

后备干部

援藏干部

领导作风

干部审查

生平

丧事安排

D宣传

DA宣传教育

宣传

宣传思想工作

宣传工作

宣传方针

宣传原则

宣传教育

政策宣传

政治宣传

形势宣传

对外宣传

对台宣传

对敌宣传

反动宣传

宣传报道

宣传品

宣传干部

宣传机构

宣传工具

宣传鼓动

言论

社会

社会舆论

舆论导向

形势

国际形势

国内形势

政治形势

经济形势

思想路线

人民内部矛盾

敌我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

政治渗透

经济渗透

文化渗透

宗教渗透

政治生活

社会动态

社会效益

动员

典型

传单

口号

标语

文风展览

先进人物

先进集体

学习先进

创先活动

表彰先进

英雄模范

敬业精神

特殊贡献

嘉奖

检查

评比

经验交流

知识竞赛

理论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路线教育

形势教育

政策教育

民主法制教育

保密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

共产主义教育

国际主义教育

传统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品德教育

四有教育

文明

文明单位

文明职工

文明家庭

创建文明活动

两个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物质文明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公德建设

职业道德建设

家庭美德建设

精神污染

清除精神污染

资产阶级自由化

扫黄打非

移风易俗

五讲四美三热爱

DB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战线

思想动态

思想品德

思想动员

政工人员

政工队伍建设

政工机构

精神鼓励

行为科学

道德

共产主义道德

共产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

革命传统

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爱国主义

民族精神

集体主义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道德规范

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文明公约

DC理论工作

理论

革命理论

经济理论

政治理论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研究

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党史

党史资料 党史研究

理论工作

理论研究

理论动态

理论战线

理论队伍

理论队伍建设

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辩证法

认识论

世界观

方法论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意识形态

解放思想

三大差别

城乡差别

工农差别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真理

真理标准

理论研讨班

著作

选集

文集

文选

全集

回忆录

传记

年谱

思想

信仰

机会主义

左倾机会主义

右倾机会主义

无政府主义

自由主义

主观主义

个人主义

个人崇拜

人道主义

人权论

异化论

修正主义

和平演变

DD庆典、纪念活动

庆典活动

节日

节日口号

元旦

春节

三八妇女节

植树节

五一劳动节

五四运动

五四青年节

六一儿童节 七一建党纪念日

八一建军节

教师节

国庆节

一二九运动

节日活动

招待会

纪念活动

诞辰纪念

纪念设施

纪念碑

纪念馆

纪念品

塑像

挂像

挂旗

E纪检、监察

EA党风、作风、纪律处分

党风

党的三大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内政治生活准则

关心群众生活

党纪

廉政

廉政建设

廉洁自律

廉洁从政

作风

思想作风

干部作风

机关作风

领导作风

生活作风

不正之风

行业不正之风

检讨 错误

党纪处分

党内警告

党内严重警告

撤销党内职务

留党查看

开除党籍

脱党

退党

行政处分

行政措施

行政警告

行政严重警告

记过

降级降职

撤销行政职务

开除公职

降衔

开除军籍

组织措施

申诉

立案

审查

复查

证据

审批

定性

定案

冤假错案

落实政策

平反

F统战

FA 统战工作

统战

国际统一战线

民族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

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会议

统战方针

统战政策

统战理论

政协

政协工作

政协委员

工商联工作

海外统战工作

多党合作

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广交朋友

政界人士

爱国人士

民主人士

党外人士

无党派人士

知名人士

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国共谈判

民主党派

民主协商

出国探亲

回国探亲

光彩事业

FB民族

民族

民族工作

民族事务

民族同胞

民族问题

民族上层

民族历史

民族关系

民族政策

民族地区

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经济

民族贸易

民族文化

民族文字

民族语言

民族科技

民族外事

民族习俗

民族传统

民族理论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干部

民族团结

民族主义

民族纠纷

大民族主义

FC宗教

宗教

宗教工作

宗教问题

宗教政策

宗教方针

宗教理论

宗教事务管理

宗教团体

宗教活动

宗教节日

宗教信仰

宗教事务

宗教界人士 宗教文化

基督教

天主教

佛教

道教

伊斯兰教

回教

教会

教派

宗教院校

宗教案件

宗教场所

寺庙管理

FD侨务工作

侨务工作

侨务政策

华侨

华侨政策

华侨捐赠

侨汇

侨资企业

归侨

侨民

侨眷

侨乡

侨乡建设

华侨社团

FE港澳台工作

一国两制

港澳台工作

港澳政策

香港问题

香港回归

驻港部队

特别行政区

特区政府

政权交接

澳门问题

澳门回归

澳门驻军

港澳同胞

对台方针

台胞台属

台湾问题

台独

台独势力

台湾局势

台湾经济

台资企业

台胞安置

海峡两岸关系

三通

台胞探亲

台胞投资

对台贸易

赴台探亲

和平谈判

G群团

GA工青妇工作

工青妇工作

工人

职工

工人阶级

工会

工会干部

工会工作

职代会

职工代表大会

青年

中青年干部

共青团工作

团代会

共青团代表大会

共青团组织

青年运动

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犯罪

知青工作

少先队工作

社会教育

家庭教育

妇女

妇女工作

妇联工作

妇运方针

妇女干部

妇代会

妇女代表大会

妇女权利

妇幼工作

妇幼保健

幸福工程

儿童

儿童福利

希望工程

群众工作

H民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

HA民政

民政

民政工作

政权

政权建设

城镇居民

乡镇

居委会

居民委员会

村委会

村民委员会

街道

街道工作

地区

地名

行政区划

区域

区域纠纷

区域调整

区域规划

边界纠纷

沿海

沿江

沿边

特别行政区

特区政府

民族区域自治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自治乡

防灾减灾

抗灾救灾

抗震救灾

抗洪救灾

抗旱救灾

生产自救

难民

灾民

捐赠活动

补助

救济

社会救济

送温暖

送温暖工程

赈济

赈灾

赈贷

以工代赈

安置

安置费

安家费

扶贫

移民

移民政策

移民安置

抚恤

抚养

优抚工作

复转军人

复员军人

转业军人

复转军人安置

红军烈士

革命烈士

烈士陵园

军属

军人家属

烈属

军民关系

双拥工作

拥军优属

拥政爱民

赡养

扶养

收养

残疾人

伤残人士

残疾人工作

残疾军人

残疾儿童

收容

遣送

老龄问题

殡葬管理

墓地

HB机构编制

机构

机构设置

机构调整

机构撤销

机构合并

机构改革

机构编制

机构职能

常设机构

临时机构

驻外机构

国家机构

政府工作

政府职能

职能机关

党政机关

党委机关

国家机关

党政分开

政企分开

政事分开

领导班子

领导小组

工作小组

三定方案

精兵简政

精简机构

精简人员

编制整编

企业单位

事业单位

管理部门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体制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首长负责制

基层组织

基层组织建设

HC人事工作

人事

人事工作

人事制度

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管理

人事安排

人事管理

人员调整

人才

人才结构

人才交流

人才使用

人际关系

干部制度

干部政策

干部路线

干部标准

干部工作

干部选拔

干部培养

干部调配

干部配备

干部管理

干部考察

干部考核

干部审查

干部任免

干部培训

干部交流

干部待遇

干部奖惩

干部队伍建设

领导干部

援藏干部

下基层锻炼

干部下放

国家工作人员

公务员

公务员制度

公务活动

队伍建设

工作制度

工作考核

工作责任

工作指导

工作效率

工作条例

激励机制

机关工作制度

机关作风

领导作风

干部作风

工作作风

工作方法

罢免

弹劾

顾问

特派员

离职

退职

干部休假

干部离退休

离退休人员

退休制度

休假制度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政策

知识分子工作

I政法

IA法制

法制

法制建设

法制工作

法制观念

法制宣传

民主法制教育

普法规划

普法工作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资产阶级民主

资本主义法制

法治

依法治国

依法治理

法律

法规

党内法规

行政法规

自治法规

地方法规

军事法规

规章

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涉外法律

法律体系

法律地位

法律效力

法律责任

法律保护

法律制裁

法律解释

法律监督

法律问题

法律文书

政法

政法队伍

政法工作

管辖权

自然人

法人

公民

权利

义务

权益

财产权

人身权

公民权

选举权

被选举权

IB立法

立法

立法权

立法工作

立法机关

立法体制 立法规划

立法程序

立法技术

立法解释

法律草案

经济立法

执法检查

宪法

民法

刑法

经济法

行政法

劳动法

军事法诉讼法

国际法

代表法

选举法

组织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香港基本法

澳门基本法

国籍法

国旗法

国徽法

国家赔偿法

物权法

债权法

商法

知识产权法

担保法

合同法

经济合同法

涉外经济合同法

著作权法

专利法

商标法

婚姻法

继承法

权益保障法

破产法

保险法

票据法

海商法

企业法

公司法

证券法

财政法

预算法

税法

金融法

航空法

土地法

农业法

外贸法

审计法

统计法

价格法

草原法

森林法

煤炭法

电力法

海洋法

标准化法

公务员法

行政监察法

行政处罚法

国家安全法

保密法

档案法

律师法

边界管理法 出入境管理法

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

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

教育法

卫生法

食品卫生法

文物保护法

环境保护法

海关法

工会法

出版法

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诉讼法

仲裁法

国防法

兵役法

IC司法

司法

司法工作

司法机关

司法改革

检察

检察机关

检察工作

法院

法院工作

审判机关

诉讼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诉讼程序

起诉

上诉

审理执行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经济纠纷

民事纠纷

刑事审判

民事审判

经济审判

行政审判

军事审判

特别法庭

专案

专案调查

国际法庭

司法管辖

司法协助

渎职

贪污

受贿

倒买倒卖

贿赂

犯罪

毒品犯罪

计算机犯罪

经济犯罪

刑事犯罪

罪犯

罪名

渎职罪

强奸罪

抢劫罪

叛国罪

杀人罪

伤害罪

贿赂罪

受贿罪

投毒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贪污罪

诈骗罪

走私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

刑种

刑罚种类

剥夺政治权利

死刑

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

拘役管制

罚金

没收财产

驱逐出境

减刑假释

当事人辩护制度

代理律师

劳改

刑满释放

监督劳动

监督改造青少年犯罪

监狱管理

ID执法

执法

执法工作

执法队伍

执法监管

执法机关

行政执法

公安

公安工作

公安机关

公安干警

武警

警衔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工作

国家安全机关

立案

案件

案件处理

治安工作

社会稳定

社会稳定工作

社会治安

社情动态

综合治理

治安管理

治安处罚

保卫工作

警卫

警卫工作

专项治理

安全检查

公证

国家公证

法律援助

劳教

劳动教养

民事

民事案件

刑事

刑事案件

大案要案

经济案件

涉外案件

走私案件

间谍案件

恶性案件

查封

事件

重大事件

突发事件 社会性事件

社会反映

紧急状态

境外动态

扣押

执行(法律)

反动组织

境外反动组织

恐怖活动

黑社会组织

国际刑警

国际刑警组织

J军事

JA军事工作

军事

军事工作

军事原则

军事思想

军事理论

军事科学

军事科研

军事学术

军事方针

军事政策

军事路线

军管

军事制度

军事战略

军事基地

军事设施

军事建筑

军事计划

国防工业

军事工业

军事演习

军事会议

军事机关

军事教育

军代表

军事指挥机关

军事训练

军事情报

军事法

军事法规

军事援助

军事实力

军种兵种

K外事

KA外交

外交

外交工作

外交方针

外交路线

外交政策

外交格局

外交关系

对外政策

对外表态

对外宣传

对外交往

对外联络工作

对外友协工作

对外援助

对外交流

外交官员

外交代表

外交使节

外交官

外交特权

外交文书

外交代表机构

外长

外交部长

Y外交斗争

外事

外事工作

外事纪律

外事活动

外李访问

国事访问

驻外机构

驻外人员

外国侨民

外国专家

外国专家工作

外籍华人

外宾

外商

国家元首

参赞

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

代办

公使

临进代办

领事

武官

观察员

特使

大使馆

领事馆

代办处

备忘录

国书

换文

条约

照会

最后通牒

协定(外事)

议定书

协议(外事)

会风

会淡

来访

谈判

友好城市

出国

出国访问

出国参观

出国进修

出国考察

出国探亲

留学

出国人员

回国人员

护照

签证

豁免权

外交特权

建交

建立外交关系

断交

复交

恢复外交关系

居留权

抗议

交涉

斡旋

领土

领空

领海

驱逐出境

引渡

涉外

涉外案件

涉外事务

中外关系

中朝关系

中日关系

中俄关系

中越关系

中印关系

中美关系

中法关系

中德关系

中欧关系

周边国家关系

KB党的对外联络工作

党的对外联络工作

党的对外联络工作方针

党际关系

国际关系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国际

国际统一战线

工党

工人党

工人运动

共产党

劳动党

社会党

民主党

两党关系

两党合作

兄弟党关系

KC国际关系

国际

国际动态

国际环境

国际关系

国际交流

国际交往

国际问题

国际社会

世界经济

国际救济

国际贸易

国际援助

国际市场

国际协议

国际组织

国际机构

国际斗争

国际战争

国际制裁

国际会议

国际谈判

国际合作

国际航线

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联盟

联合国

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

联合国专门机构

区域性组织

民族独立运动

维和部队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第二世界

第三世界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边界问题

大陆架问题

地区性问题

国际经济问题

国际军事问题

领海权问题

领土问题

南极洲问题

南南合作

南北对话

难民问题

人权问题

排华

种族问题

人质问题

外层空间问题

非洲问题

美洲问题

拉美问题

欧洲问题

西欧问题

亚洲问题

海外地区问题

中东问题

裁军问题

撤军问题

核武器问题

世界和平

世界稳定

世界发展

L科技、科研

LA科技工作

科技

科学技术

科技政策

科技方针

科技工作

科技体制

科教兴国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管理

科技成果管理

科技计划管理

科技经费管理

科技项目管理

科技投入

科技合作

技术合作

科技计划

LB科研工作

科研

技术研究

科学研究科研机构

科研单位

民办科研机构

科研任务

科研管理

科研经费

科研计划

科研规划

科研工作

科研建设

科研项目

科研课题

科研论证

科研设备

科研计划管理

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经费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

科研基地

科研企业

LC科技队伍建设

科技干部

专业技术干部

科技人才

科技人员

科技队伍

科技队伍建设

科技人员管理

科技人员培训

科技人员流动

科学家

专家

专业人才

技术能手

专业技术培训

技术训练

技术援助

人才交流

人才培养

人才分流

引进人才

智力引进

智力开发

智力投资

诺贝尔奖

发明奖

科技进步奖

科学技术进步奖

M文化、教育、卫生、体育

MA 文化

文化

文化工作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事业

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文化机构

文化交流

文化协定

文化建设

文化生活

文化水平

文化遗产

文化设施

文化馆

文化事业管理

文化市场

文化市场管理

基层文化

群众文化

社区文化

村镇文化

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

文艺

文艺方针

文艺政策

文艺工作

文艺体制

文艺体制改革

文艺理论

文艺思想

文艺创作

文艺评论

文艺批评

文艺队伍

文艺团体

文艺演出

文代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

作代会

中国作家协会代表大会

文学

文学作品

艺术节艺术

表演艺术

造型艺术

语言艺术

综合艺术

艺术教育

艺术研究

民族艺术

展览

新闻

新闻工作

新闻事业

新闻方针

新闻改革

新闻队伍

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

新闻出版

记者招待会

国际新闻

社论

编辑工作

报刊

报刊工作

报刊征订

报刊发行

报纸

刊物

广播电台

广播工作

广播事业

广播卫星

广播电视

广播电影电视

电影

影片

影片生产

影片发行

影片调演

影视工作

影视审查

中外合作拍片

电视

电视台

音像制品

MB教育

教育

教育方针

教育制度

教育工作

教育事业

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设施

教育经费

教育科研

教育兴国

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学科设置

办学

办学形式

办学方针

办学方向

国家办学

社会力量办学

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科学文化教育

学前教育

幼儿教育

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

初等教育

课外教育

小学

小学生

中等教育

中学

中学生

职业技术

教育职业

培训机构

师范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院校

大学

大学生

自费生

公费生

助学金

奖学金

贷学金

研究生

研究生工作

留学

留学生

留学生工作

出国进修

学位

毕业

分配

定向培养

文盲

扫盲工作

自学

自学考试

电化教育

成人教育

函授教育

远距离教育

广播电视教育

继续教育

知识更新

特殊教育

宗教院校

教师

民办教师

教师队伍

教师待遇

师资培训

师资队伍建设

尊师重教

进修

学术著作

教育

交流

教材

考试

升学考试

招生工作

学校

学生

学生工作

学生素质

学生流失

学生运动

德育工作

校园文化

勤工俭学

品德教育

学校体育

学校行政

教育资源管理

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

校办企业

罢课

**

MC卫生

卫生

卫生工作

卫生方针

卫生监督

卫生检查

卫生标准

卫生机构

卫生监测

卫生统计

卫生宣传

血防工作

防疫工作

公费医疗

卫生保健

妇幼保健

城镇社区卫生服务

医德医风建设

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工作

爱国卫生

城市卫生

农村卫生

医疗

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工作

医疗事故

医疗水平

医药

医药卫生管理

医院

医务人员

西医

中医

中医药事业

中西医

医学

医学教育

医学科技

医学科研

疾病

传染病

地方病性病

艾滋病

职业病

病毒

假药

个体

行医

MD体育

体育

体育界

体育方针

体育工作

体育队伍

体育道德

体育组织

体育科研

体育设施

体育场馆

体育项目

群众体育

气功

人体

特异功能

军事体育

民族体育

学校体育

全民健身运动

体育锻炼

体育卫生

运动卫生

运动水平

体育比赛

体育运动

纪录

反兴奋剂

运动会

全运会

全国运动会

亚运会

亚洲体育运动会

奥运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

俱乐部

运动员

裁判员

教练员

竞技运动

球类运动

水上运动

体操运动

田径运动

第17篇:机关公文常用词句

[机关公文常用词句大全] 本[大全]旨在使\"爬格子\"的微友在遣词造句时可少搜肠刮肚,在写作公文时可免绞尽脑汁,在领悟机关文风和完成写作任务的同时收获更多的东东。值得精读,值得珍藏。

常用之\"新\":

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

常用之\"性\":

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

常用之\"化\":

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系统化。

常用之\"心\":

热心、耐心、诚心、决心、红心、真心、公心、柔心、铁心、上心、用心、痛心、童心、好心、专心、坏心、爱心、良心、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忠心、衷心、甘心、攻心。

常用之\"识\": 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

常用之\"点\":

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常用之\"力\":

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执行力、感召力。

常用之\"不\":

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不懈怠、不含糊、不折腾。

常用之\"同\":

政治认同、理论认同、组织认同、事业认同、感情认同、心理认同、环境认同。

常用之\"多\":

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

常用之\"度\":

高度、深度、宽度、力度、强度、密度、浓度、气度。

常用语组: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全局,拓宽视野,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全程,贯穿各方。

切实抓好,有效减轻,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持续增收,积极稳妥,落实,从严控制

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明确职责。

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注重强化。

注重规范,不断改进,积极发展,努力建设,依法实行,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率先发展,互惠互利。

做深做细,做好做实,全面分析,全面贯彻,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实施,逐步扭转,基本形成,普遍增加,基本建立,更加完善,明显好转,努力形成,不断加强,大幅提高,显著改善,日趋完善,比较充分。

常用动词: 动词一字部:

抓,搞,上,下,出,想,谋。 动词二字部:

分析,研究,了解,掌握,发现,提出,推进,推动,制定,出台,完善,建立,健全,加强,强化,增强,促进,加深,深化,扩大,落实,细化,突出,建设,营造,开展,发挥,发扬,创新,转变,发展,统一,提高,提升,保持,优化,召开,举行,贯彻,执行,树立,引导,规范,整顿,服务,协调,沟通,配合,合作,支持,加大,开拓,拓展,巩固,保障,保证,形成,指导。

常用名词:

体系,机制,体制,系统,规划,战略,方针,政策,措施,要点,重点,焦点,难点,热点,亮点,矛盾,问题,建设,思想,认识,作风,整治,环境,秩序,作用,地方,基层,传统,运行,监测,监控,调控,监督,工程,计划,行动,创新,增长,方式,模式,转变,质量,水平,效益,会议,文件,精神,意识,服务,协调,沟通,力度,领域,空间,成绩,成就,进展,实效,基础,前提,关键,保障,动力,条件,环节,方法,思路,设想,途径,道路,主意,办法,力气,功夫,台阶,形势,情况,意见,建议,网络,指导,指南,目录,方案 ,关系,力度,速度,反映,诉求,形势,任务。

本质属性,重要保证,总体布局,战略任务,内在要求,重要进展,决策部署,结合点,突出地位,最大限度,指导思想,科学性,协调性,体制机制,基本方略,理念意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秩序,基本经验,出发点,落脚点,要务,核心,主体,积极因素,水平,方针,结构,增量,比重,规模,标准,办法,主体,作用,特色,差距,渠道,方式,主导,纽带,主体,载体,制度,需求,能力,负担,体系,重点,资源,职能,倾向,秩序,途径,活力,项目,工程,政策,项目,竞争力,环境,素质,权利,利益,权威,氛围,职能,作用,事权,需要,能力,基础,比重,长效机制,举措,要素,精神,根本,地位,成果,核心,精神,力量,纽带,思想,理想,活力,信念,信心,风尚,意识,主旋律,正气,热点,情绪,内涵,管理,格局,准则,网络,稳定,安全,支撑,局面,环境,关键,保证,本领,突出,位置,敏锐性,针对性,有效性,覆盖面,特点,规律,阵地,政策,措施,制度保障,水平,紧迫,任务,合力。

常用形容词: 形容词一字部:

多,宽,高,大,好,快,省,新。 形容词二字部:

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祥和,优良,良好,合理,稳定,平衡,均衡,稳健,平稳,统一,现代。

常用副词: 副词一字部:

狠,早,细,实,好,很,较,再,更。 副词二字部:

加快,尽快,抓紧,尽早,整体,充分,继续,深入,自觉,主动,自主,密切,大力,全力,尽力,务必,务求,有效。 副词三字部:

进一步。

常用后缀:

化,型,性。

常用标题: 介词结构式: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综合调研制度化。

以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目的,积极推进信息督查正常化。

以体现办公室业务水平为责任,积极推进文秘工作程序化。

以畅通安全为保障,积极推进机要保密工作智能化。

以立此存照为借鉴,积极推进档案史志工作规范化。

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有序化。

以服务机关为宗旨,积极推进后勤服务优质化。

以统筹兼顾为重点,积极推进法制工作常态化。

动宾结构式:

(一)求真务实,积极推进综合调研制度化

(二)建立体系,积极推进信息督查正常化。

(三)规范办文,积极推进文秘工作程序化。

(四)各司其职,积极推进机要、保密、档案、史志、信访工作有序化。

(五)注重质量,积极推进后勤服务规范化。

(六)统筹兼顾,积极推进挂牌部门工作正常化。

虚实结合式:

1.着眼全局,做好辅政工作。

2.高效规范,做好文秘工作。

3.紧跟进度,做好督查工作。

4.提高质量,做好信息工作。

5.周密细致,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6.协调推进,做好保密、档案、史志工作。

复句自由式: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群众利益观,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出发点,在全社会形成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其次,是要树立正确的维护稳定观,坚持把确保稳定作为人民法院促进社会和谐的生命线。

第三,是要树立正确的纠纷解决观,坚持把调判结合作为有效化解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的有效途径。

第四,是要树立正确的司法和谐观,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第18篇: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以下简称党的机关)工作的需要,实现党的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党的机关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

第三条 公文处理是包抓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立卷归档在内的一系列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四条 公文处理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按照行文机关要求和公文处理规定进行的原则,做到准确。及时、安全、保密。

第五条 党的机关的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六条 党的机关的办公厅(室)应当设立秘书部门或者配备秘书人员具体负责公文处理工作,并逐步改善办公手段,努力提高i作效率和质量。秘书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工作积极,作风严谨,遵守纪律,恪尽职守。

第二章公文种类

第七条 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 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二)决定 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三)指示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四)意见 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五)通知 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

(六)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七)公报 用于公布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八)报告 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 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 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十一)条例 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十二)规定 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十三)函 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

(十四)会议纪要 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八条 党的机关公文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一)版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 \"文件\"二字或者加括号标明文种组成,用套红大字居中印在公文首页上部。联合行文,版头可以用主办机关名称,也可以并用联署机关名称。在民族自治地方,发文机关名称可以并用自治民族的文字和汉字印制。

(二)份号 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标注于公文首页左上角。秘密公文应当标明份号。

(三)密级 公文的秘密等级,标注于份号下方

(四)紧急程度 对公文送达和办理的时间要求。紧急文件应当分别标明\"特急\"、\"加急\",紧急电报应当分别标明\"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五)发文字号 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和发文顺序号组成,标注于版头下方居中或者左下方。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 上报公文应当在发文字号右侧标注\"签发人\",\"签发人\"后面标注签发人姓名。

(七)标题 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位于发文字号下方。

(八)主送机关 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主送机关名称应当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或者同类型机关的统称,位于正文上方,顶格排印。

(九)正文 公文的主体,用来表达公文的内容,位于标题或者主送机关下方。

(十)附件 公文附件,应当置于主件之后,与主件装订在一起,并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

(十一)发文机关署名 应当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位于正文的右下方。

(十二)成文日期 一般署会议通过或者领导人签发日期;联合行文,署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特殊情况署印发日期。成文日期应当写明年。月、日,位于发文机关署名右下方。决议、决定、条例、规定等不标明主送机关的公文,成文日期加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居中位置。

(十三)印章 除会议纪要和印制的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公文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

(十四)印发传达范围 加括号标注于成文日期左下角。

(十五)主题词 按上级机关的要求和《公文主题词表》标注位于抄送机关上方。

(十六)抄送机关 指除主送机关以外的其他需要告知公文内容的上级、下级和不相隶属机关。抄送机关名称标注于印制版记上方。

(十七)印制版记 由公文印发机关名称、印发日期和份数组成,位于公文末页下端。

第九条 公文的汉字从左至右横排;少数民族文字按其书写习惯排印。公文用纸幅面规格可采用16开型(长260毫米,宽184毫米),也可采用国际标准a4型(长297毫米,宽210毫米)。左侧装订。

第十条 党的机关公文版头的主要形式及适用范围:

(一)《中共xx文件》用于各级党委发布、传达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作出重要工作部署,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批转下级机关的重要报告、请示。

(二)中国共产党xx委员会(xx)》用于各级党委通知重要事项、任免干部、批复下级机关的请示、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

(三)中共xx办公厅(室)文件》、《中共xx办公厅(室)(xx)》用于各级党委办公厅(室)根据授权,传达党委的指示,答复下级党委的请示,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批转下级机关的报告、请示、发布有关事项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

(四)《中共xx部文件》、《中共xx部(xx)》用于除办公厅(室)以外的党委各部门发布本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向上级机关报告、请示工作。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一条 行文应当确有需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可发可不发的公文不发,可长可短的公文要短。

第十二条 党的机关的行文关系,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一〕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相关的上级机关问知,可以抄送。不得越级向上级机关行文,尤其不得越级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同时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二)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三)党委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的相关部门行文。党委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行文;党委的其他部门,不得对下级党委发布指示性公文。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四)同级党的机关、党的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之间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

(五)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

第十三条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其请示事项。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第十四条 向上级机关请示问题,应当一文一事,不应当在非请示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请示事项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时,应当经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经过协商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时,应当在请示中写明。除特殊情况外,请示应当送上级机关的办公厅(室)按规定程序处理,不应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党委各部门应当向本级党委请示问题。未经本级党委同意或授权,不得越过本级党委向上级党委主管部门请示重大问题。

第十五条 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的秘书部门可退回下级呈报机关。

第五章 公文起草

第十六条 起草公文应当做到:

(一)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二)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

(三)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表述准确。

(四)开门见山,文字精练,用语准确,篇幅简短,文风端正。

(五〕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准确。公文中汉字和标点符号的用法符合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案,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符合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

(六)文种、格式使用正确。

(七)杜绝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

第十七条 起草重要公文应当由领导人亲自动手或亲自主持、指导,进行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第六章 公文校对

第十八条 公文文稿送领导人审批之前,应当由办公厅(室)进行校核。公文校校的基本任务是协助机关领导人保证公文的质量。公文校核的内容是:

(一) 报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二) 是否确需行文;

(三) 内容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批示精神,是否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四) 涉及有关部门业务的事项是否经过协调并取得一致意见;

(五) 所提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六) 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和文字表述、密级、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是否准确、恰当,汉字、标点符号、计量单位、数字的用法及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是否符合本条例的规定。

第十九条 文稿如需作较大修改,应当与原起草部门协商或请其修改。

第二十条 已经领导人审批过的文稿,在印发之前应再作校核。校核的内容同第十条

(六)款。经校核如需作涉及内容的实质性修改,须报原审批领导人复审。

第七章 公文签发

第二十一条 公文须经本机关领导人审批签发。重要公文应当由机关主要领导人签发。联合发文,须经所有联署机关的领导人会签。党委办公厅(室)根据党委授权发布的公文,由被授权者签发或者按照有关规定签发。领导人签发公文,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并写上姓名和时间。若圈阅,则视为同意。

第八章 公文办理和传递

第二十二条 公文办理分为收文和发文办理。收文办理包括公文的签收、登记、拟办、请办、分发、传阅、承办和催办等程序。公文经起草、校核和领导审批签发后转入发文办理,发文办理包括公文的核发、登记、印制和分发等程序。

(一)签收 收到有关公文并以签字或盖章的方式给发文方以凭据。签收公文应当逐件清点,如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向发文机关查询,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急件应当注明签收的具体时间。

(二)登记 公文办理过程中就公文的特征和办理情况进行记载。登记应当将公文标题、密级、发文字号、发文机关、成文日期、主送机关、份数、收发文日期及办理情况逐项填写清楚。

(四) 拟办 秘书部门对需要办理的公文提出办理意见,并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送领导人批示。

(五) 分发 秘书部门根据有关规定或者领导人批示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人和部门。

(六) 传阅 秘书部门根据领导人批示或者授权,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公文送有关领导人阅知或者批示。办理公文传阅应当随时掌握公文去向,避免漏传、误传和延误。

(七) 承办 主管部门对需要办理的公文进行办理。凡属承办部门职权范围内可以答复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直接答复呈文机关;凡涉及其他部门业务范围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主动与有关部门协商办理;凡须报请上级机关审批的事项,承办部门应当提出处理意见并代文稿,一并送请上级机关审批。

(八) 催办 秘书部门对公文的承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催办贯穿于公文处理的各个五一节。对紧急或者重要公文应当及时催办,对一般公文应当定期催办,并随时或者定期反馈办理情况。

(九) 核发 秘书部门在公文正式印发前,对公文的审批手续、文种、格式等进行复核,确定发文字号、分送单位和印制份数。

(十) 印制 应当做到准确、及时、规范、安全、保密。秘密公文应当由机要印刷厂(或一般印刷厂的保密车间)印制。

第二十三条 公文处理过程中,应当使用符合存档要求的书写材料。需要送请领导人阅批的传真件,应当复制后办理。

第二十四条 秘密公文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或机要通信)传递、密电传输或者计算机网络加密传输,不得密电明传、明电密电混用。

第九章 公文管理

第二十五条 党的机关公文应当发给组织,由秘书部门统一管理,一般不发给予个人。秘书部门应当切实做好公文的管理工作,既发挥公文效用,又有利于公文保密。

第二十六条 党的机关秘密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应当按照发文机关的要求执行,下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如需变更,须经发文机关批准。

第二十七条 公开发布党的机关公文,须经发文机关批准。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同发文机关正式印发的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八条 复制上级党的机关的秘密公文,须经发文机关批准或者授权。翻印件应当注明翻印机关名称、翻印日期和份数;复印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印记。复制的公文应当与正式印发的公文同样管理。

第二十九条 汇编上级党的机关的秘密公文,须经发文机关批准或者授权。公文汇编本的密级按照编入公文的最高密级标注并进行管理。

第三十条 绝密级公文应当由秘书部门指定专人管理,并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第三十一条 秘书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对秘密公文进行清理、清退和销毁,并向主管机关报告公文管理情况。

销毁秘密公文,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经主管领导人批准后,由二人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个人不得擅自销毁公文。

第三十二条 机关合并时,全部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关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立卷后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档案部门,其他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登记销毁。工作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当将本人保管、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第十章 公文立卷归档

第三十三条 公文办理完毕后,秘书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公文的定稿、正本和有关材料收集齐全,进行立卷归档。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第三十四条 两个以上机关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机关立卷归档,相关机关保存复制件。机关领导人兼任其他机关职务的,在履行其所兼职务过程中形成的公文,由其兼职的机关立卷归档。

第十一章 公文保密

第三十五条 公文处理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有关保安法规,遵守党的保密纪律,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

第三十六条 党内秘密公文的密级按其内容及如泄露可能对党和国家利益造成危害的程度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不公开发表又未标准密级的公文,按内部公文管理。

第三十七条 发文机关在拟制公文明,应当根据公文的内容和工作需要,严格划分密与非密的界限;对于需要保密的公文,要准确标注其密级。公文密级的变更和解除由发文机关或其上级机关决定。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国共产党各级机关。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19篇: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XX市xx局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局机关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公文处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根据《唐山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机关公文报送工作的通知》(唐政办函„2013‟251号)和《河北省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实施细则》(冀发„2013‟1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局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是在住房城乡建设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第三条 公文处理分为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立卷)、归档等工作。

收文办理一般包括签收、登记、分发、传递、拟办、批办、承办、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

发文办理一般包括拟稿、审核、签发、会签、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类、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

第四条 办公室是局公文处理的管理机构,主管局机关并负责指导下级单位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上级机关和局机关下发公文的贯彻落实情况,及有关部门、地方和单位报送我局公文的办理情况实施督促检查。

第五条 公文处理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要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要少而精,注重实效;要充分运用机关办公信息系统,努力提高公文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六条 公文处理必须做到及时、准确、安全,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公文的收发、分办、传递、用印、立卷、归档等环节,必须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第二章 公文种类

第七条 局机关公文,根据不同内容和要求,分别采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函、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告、中共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文件、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文件等形式印发。

第八条 以局名义向上级报送的请示、意见、报告,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文件。向下级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指导性、指令性意见,印发局的规范性、政策性文件和标准、规范,以及其他必须以局文件形式办理的事项,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知。其他以局名义办理的事项,用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函或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文件。

第九条 常用的公文种类主要包括: (一)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二)公告

适用于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 (三)通告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四)通知

适用于转发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标准、规范和不含处罚条款的规定;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五)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六)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七)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八)批复

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九)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一)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第三章 公文格式

第十条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中共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委文件一般由发文机关、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日期、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一)发文机关应当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应当排列在前。

(二)发文字号,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一般置于发文机关名称之下、横线中央之上。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三)公文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注在文件首页右上角。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

(四)公文紧急程度分为特急、急件两种,注在公文首页右上角。上注紧急程度,下注秘密等级。

(五)上报的公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的姓名;其中“请示”还应当在末页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六)公文标题,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公文种类、概括公文主要内容。标题文字应力求扼要简短,除法规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七)公文主送机关是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公文主送机关名称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没有抬头的公文,主送机关注在分送栏中位于抄送机关之上。 (八)成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最后签发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通报、公告,以发出日期为准。特殊情况可以印发日期为准。

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下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九)公文如有附件,应当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

(十)公文如有附注(如“此件不涉密,可以公开”等),应当注在公文落款(印章)之下,并用括号括起来。

(十一)抄送机关(单位),是指除主送机关(单位)外需要执行或知晓的其他机关(单位)。

(十二)印发机关栏,设在文件末页最后一行。印发机关统称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印发日期一般为送印日期。

第十一条 办公室文件一般由公文名称、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日期、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日期等部分组成。

第四章 行文规则

第十二条 向市政府行文报告工作、请求指示;可以向县(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和主管部门发出业务指导性文件;可以向局直属单位发出指导性文件;可以向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行文;可以同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区)人民政府以及同级人民团体联合行文。

第十三条 各处室向局报告工作,请求指示,由各处(室)向局长或分管局领导写签报,须经处(室)主要负责同志签字(或盖章),不必行文。

第十四条 局机关各处(室)之间一般不互相行文;必须行文时,可采用便函。

第十五条 行文以不越级为原则,应按隶属关系逐级上报或下达。局的下行公文只发到局属各单位、各县(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部门。抄送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越级行文: (一)逐级转送将会造成损失的特别紧急事项;

(二)上级机关认为必须直接下达到有关单位或者指定越级上报的事项;

(三)对个别具体问题的查询、联系或答复。

越级发送的公文,应同时抄送被越过的单位。

第十六条 向上级机关的请示,应主送一个机关,不得多头主送。

第十七条 请示的公文应一文一事;除领导同志直接交办的事项和必须直接报送的绝密事项外,一般不得直接向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也不能同时抄送下级机关;不得将请示的事项夹在报告中。

第十八条 部门之间、处室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有权责令纠正或撤销。

第五章 公文拟制

第十九条 拟制公文应当做到:

(一)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三)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提出的政策、措施切实可行,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四)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表述贴切,文字精炼,书写工整,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

(五)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日期应写具体年、月、日。

(六)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七)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八)用词用字准确、规范。文内使用简称时,一般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

(九)公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第二十条 公文拟制应坚持质量第一,注重效率的原则。

起草重要公文,应当由承办处(室)主要负责人亲自动手或亲自主持、指导,进行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征求意见,处(室)务会议讨论研究。拟发局文或局办公室文的公文文稿,承办处室经处(室)长审核签署意见后,送局办公室核稿。

第二十一条 凡涉及局内两个以上处(室)的职权范围的事项或涉及市政府其他部门的事项,应当发局文。局文应当由职权为主的处(室)起草,并做好会签工作。

第六章 公文审核

第二十二条 公文严格实行审核把关制度。办公室负责局发文及办公室发文的核稿工作。

第二十三条 局发文、办公室发文的文稿,要经本处室(单位)主管负责同志认真审核把关,确保格式正确、表达清晰、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后,送办公室,由办公室秘书核稿,经办公室主任审核后报局领导签发。

第二十四条 办公室负责核稿的主要内容: (一)是否需要行文; (二)报批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四)是否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

(五)涉及有关部门业务的事项,是否经过协商、会签; (六)所提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

(七)文种使用、公文格式、文字表述等是否符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五条 代拟的局发文、办公室发文文稿,办公室核稿时或局领导批示需要进行实质性内容修改的,由主办处(室)负责修改完善。

第七章 公文会签

第二十六条 严格执行局发文的协商会签制度。公文文稿内容如涉及其他处室的事项,主办处室应积极主动做好协商、会签工作。

对会签意见不一致的公文,要将会签意见分列,连同修改稿一并报局领导。

第二十七条 会签处室对主办处室起草的文稿,除格式、文字修改外,凡涉及到实质性内容修改的,应尽量与主办处室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对于不能形成一致意见的,应在报请局领导审签的文稿中加以说明。

第二十八条 局发文涉及其他部门的,由分管局领导先签署意见,然后再送往会签的部门。

有分歧意见时,局主办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应主动与协办部门协商,尽可能协商解决问题;经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由局长或分管副局长协商;确难取一致意见的,应按市政府要求,注明各方意见和理据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报市政府协调或裁定。

第二十九条 局发文涉及两个以上处室业务时,主办处(室)要主动征求相关的处室的意见,认真进行协商和会签;未经协商和会签的文稿,不得送办公室核稿;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主办处室应报经分管副局长协调,协调不一致的,报局长裁定。

协商意见不一致的或经局长裁定不同意印发的公文不得印发。

第八章 公文签发

第三十条 局发文件,一般的由分管副局长签发;重要的经分管副局长审核同意后报局长签发。

报市政府的公文,经分管局领导审核后,由局长签发;局长出差期间,由局长委托的其他局领导签发;报市政府的公文要注明签发人。

第三十一条 办公室文件,一般由主任或副主任签发;重要的经主任或副主任审核,并报经局长或副局长同意后印发。

第三十二条 由我局主办呈报市政府的联合行文,先由我局分管局领导审核、局长签发后,再送其他部门签发。由其他部门牵头主办送我局会签的呈报市政府的联合行文,一般由分管局领导签发,重要的经分管局领导审核同意后报局长签发。

由我局牵头主办向各县(市)区印发的联合行文,一般由我局分管局领导签发,重要的经分管局领导审核同意报局长签发后,再送其他部门审批签发。由其他部门牵头主办送我局会签的向各县(市)区印发的联合行文,由分管局领导签发。

第三十三条 审批公文,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并写上姓名和审批日期。其他审批人有不同意见时,应当明确表示;实行圈阅的,圈阅则表示同意。 第三十四条 已经领导人签发的文稿,一般不得修改;需作修改时,应报签发的领导人同意。

第三十五条 局发文文稿的运转程序是:

(一)处(室)代拟的局发文、办公室发文文稿,由起草人起草,送处(室)长(主任)审核。

(二)处(室)长(主任)审核后,送办公室核稿。如涉及其他业务处室,应先送有关处室会签后,再送办公室秘书核稿。

(三)办公室收到各处室传送来的发文文稿应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急件当日核毕。

(四)局领导或办公室主任签发的文稿,由机要室登记编号后付印。 (五)局发文,除发各单位外,办公室分情况负责送有关局领导或所有局领导。

第九章 公文校对、印刷和发送

第三十六条 公文一般3个工作日内印出,急件2个工作日内印出,特急件1个工作日内印出或按要求时限印出。

第三十七条 公文由主办处室拟稿同志负责校对,特殊情况也可委托其他同志校对。打印的文件经校对或复校,确认准确无误后,予以付印。

第三十八条 局发文印发后,因工作需要涉及内容更改需要重新印刷的,需由办文处(室)的处(室)长(主任)提出意见,并经办公室主任批准,需经原签发的局领导批准。

第三十九条 报市委、市政府(包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同)等的上报文件,由办公室会同主办处室有关人员按照规定的报送份数封装报送。报市委、市政府限时送达的紧急文件,由办公室安排专人专送。如必要,主办处室派专人随同送达。

以局名义下行文件和分发省直其他有关部门的文(函),由主办处室封发。

第十章 公文办理时限

第四十条 市政府办公厅批转我局办理的公文,凡明确提出时限要求的,我局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理完毕,并送达市政府办公厅。承办处室应加强协作,密切配合,认真负责地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完毕。

确因情况特殊,不能按规定时限办理完毕的,承办处室应当在规定时限内,草拟向市政府说明理由的报告,经办公室审核后,报分管局领导审批签发;对属于市政府领导同志交办或关注的重大事项,在报分管局领导核准后,报局长审定签发。

对市政府办公厅未明确提出办理时限要求的,承办处室也应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尽快予以办理。

其他上级机关,批转我局办理的公文时限,照此办理。

第四十一条 局请示市政府的事项,承办处室应当抓紧做好前期工作及时上报,给市政府留出研究、决策的时间:一般事项不得少于2周,紧急事项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特别紧急的事项,需要市政府在7个工作日以内(指送达市政府)批复的,除突发事件以及法律、法规等另有规定或市政府领导同志另有交待的事项外,承办处室必须在文中说明紧急原因及本单位的办理过程。

第四十二条 市政府有关部门送我局征求会签的文件,凡明确提出时限要求的,我局须按规定时限办理完毕;凡未提出时限要求的,原则上应在收到该文后的7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确因情况特殊,不能按规定时限办理完毕的,承办处室应当在规定时限内提前与有关部门沟通并商定具体办复时限和方式;同时应将沟通、协调情况作书面记录,附在征求意见或会签的文件后。

第四十三条 我局送请市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或会签的公文,承办处室应在会签单上注明会签时限和联系人。联系人在规定时限内应主动向有关部门了解办理情况,逾期未向我局回复和沟通协调的,承办处室可以视其为没有不同意见,并据此继续办理有关公文;需要报送市政府的公文应当在报送的公文中说明有关会签情况。

第四十四条 局机关业务处室之间征求会签的文件,除主办处室中另有时限要求的以外,协办处室一般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回复。协办处室因故不能按期办理完毕的,应提前主动与主办处室协商具体办理时限和方式。

第四十五条 局机关在办理有时限要求的公文时,应当留出办公室核稿时间,给局领导留出研究、决策的时间以及公文的印制、送达时间。一般公文不得少于4个工作日,紧急公文(急件: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特别紧急公文(特急件:不得少于2个工作日)。需以急件、特急件办理,必须以急件、特急件办理的,应随文书面附上紧急原因及在本处室办理过程。

第十一章 收文办理

第四十六条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文件由机要室专人负责签收、分发和管理。机关处(室)和局属单位也要由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公文的管理。局领导参加有关会议带回的文件,也照此办理。

机要室收到直接送达局领导或由局领导亲启的紧急公文后,要立即登记,分送办公室主任审签,对限时送达的紧急公文,必须在限时内送达。

各处室和局属各单位也要由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公文件的管理,并建立收文登记制度。当年的中共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文件和省委、省政府文件、市委、市政府文件以及由机要室分发的其他资料,一般在翌年3月底前清退给机要室统一组织销毁,个别需要留用的须重新办理借阅手续。 第四十七条 需要办理的公文,办公室审核后应当及时提出拟办意见,按局领导分工和处室职能分别呈送或批分。重要公文,送局领导阅批。

一般性公文直接分送主管处(室)办理。需两个以上处(室)办理的公文,由主办处室商其他有关处室办理。

对重要的或紧急的公文,办公室要限定办理时间。做到紧急公文跟踪催办、查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查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查办。

第四十八条 密码电报传阅或办理完毕要及时退机要室保管。

第四十九条 确定电报的秘密等级和紧急程度要严格掌握。秘密等级分绝密、机密和秘密。紧急程度分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第五十条 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省委、省政府文件、市委、市政府文件涉及密级或有要求的不准翻印。如需翻印,须经原发文机关批准。

省政府、市政府的其他文件需要翻印的,须经办公室主任批准。翻印时,应注明翻印机关、时间、份数和印发范围。密码电报不准翻印。

其他文件,除公开发表的外,应按内部文件管理。

第五十一条 传递秘密公文,必须采取保密措施,确保安全。

第十二章 公文立卷、归档、废止和销毁

第五十二条 公文办理完毕,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规定,及时将定稿公文、正本和有关材料整理立卷。电报随同文件一起立卷。

第五十三条 局发文、党组发文、办公室发文由机要室将文稿交由档案室立卷归档。地方性法规、规章(送审稿)和局发规范性文件,在正式印发或发布后,由业务承办处室向局机要室移交。 处(室)以局名义发文或召开的会议,承办处(室)应在当年底前将上一年发文的文稿及会议材料等整理立卷送交档案室。 个人不得保存应归档的公文。

第五十四条 卷内文件材料必须齐全、系统、准确,需说明情况的案卷,应在备考表中填写清楚。

第五十五条 联合办理的公文,原件由主办单位立卷,其他单位保存复制件。

第五十六条 公文复制作为正式文件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证明章,视同正式文件妥善保管。

第五十七条 局发文件予以废止的,应在新文件上做出明确文字说明,标示出废止的文件名,文号及废止时间。

公文被废止,视作自废止之日起不产生效力。

第五十八条 没有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过鉴别和主管领导批准,可以定期销毁。销毁秘密公文,应当进行登记,由二人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五十九条 地方性法规、规章(送审稿)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及修改和废止,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条 局属单位不能以局机关名义行文,必须以局机关名义行文时,须向办公室、有关处(室)呈送书面报告。局属单位不得向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行文。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由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六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20篇: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现将我委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运转情况,体现了一个单位的整体工作水平。为此,委领导高度重视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始终将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专门抽出两名具有一定文字理论水平、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同志从事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并由一名多年从事办公室工作的副主任分管此项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水平,确保机关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建章立制,规范程序,为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近年以来,我们重点完善了三项制度:一是领导把关制度。我们明确分工一名副主任分管公文处理工作,凡是以计划生育领导小组、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以计生委名义下发的文件,都必须经分管领导对公文格式、内容等方面审核把关后,才能送主要领导签发。二是工作运行制度。我们根据公文的运行程序,对公文的起草、报送、校核、印发每个环节,公文处理人员应该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标准、与下一个环节如何衔接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使公文处理工作有了规范的运作程序。三是责任追究制度。全方位实行公文处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公文质量作为衡量工作实绩及年度评先树优的主要依据,从而不断增强公文办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压力感。

三、认真校核,从严把关,为提高公文处理质量提供工作保证一是发文校核。从工作需要出发,坚持从严把关,少发文,克服“文山”现象的发生。二是格式校核。通过严格校核,使文件格式方面能够遵循正确的行文关系,准确恰当的选择文种,使用完整的文件格式,严防漏项、错项或多项现象的发生。三是内容校核。在公文审核时,依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国家、省、市、处要求,进行认真核对,严防出现原则性失误和错误。四是文字校核。在保持公文原意的前提下,进行文字核对与处理,使公文的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字词标点使用恰当,人名、地名、时间等数字准确无误。

四、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为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通过不断学习,引导办文人员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保证委机关的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运行。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在办公室前不久的调整中,我们进一步充实了办文人员力量,使直接从事办文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加到3人。三是加强业务建设。采取专题学习与自学的方式,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省委办公厅《规定》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不断强化公文办理人员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意识。此外,我们认真抓好公文办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先后多次安排有关人员到省计生委参加计划生育系统机关公文处理规范化培训班,不断丰富其理论知识,提高工作水平。

五、强化阵地建设,提高公文处理工作水平我们先后投资近15万元,添置了12台电脑、扫描仪、投影仪、复印机、油印机等办公设施,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提高了机关工作办事效率,保证了工作质量;投资2万元,建立档案室,进一步规范了文件管理,极大的方便了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六、机关公文处理工作存在的不足由于办公室人员的部分调整,相应的学习与培训工作没能及时跟上,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机关公文处理工作中存在着办文工作不规范、工作质量不高等现象。总之,我们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但是我们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这与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措施落实,不断提高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水平,促进全处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全面健康发展。

机关公文
《机关公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