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审美教育书简(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4-26 09:03:5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

审美教育书简读书笔记

第十六封信

美的理想与现实中的美,现实中的美的关于松弛和紧张的相互作用,我们应该怎样去认知美。

美的最高理想(我们一直所探求的)——“在实在和形式的尽可能完善的结合和平衡中去寻找”(P49下)-观念上的,不可能达到的,只可能有唯一的一种平衡。

原因:美同时产生松弛作用(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都停留在自己的界限之内P50上)和紧张作用(二者都保持自己的力量P50上)。观念上的一致性,松弛和紧张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刚毅——“作用是使心灵既从道德上紧张起来,并增加它的反弹力”(P50下)对松弛的需要与柔软——“作用是在道德方面与自然方面使心灵得到松弛”(P51)对紧张的需要。(P51),二者的适度。

对比经验中的美“双重性”(P49下)不断“打破”与“平衡”

理想中的美仅仅由想象来区分,在经验美中依照存在而区分——引出审美教育的任务——认识美“以伦理道德代替举止规矩,以认识代替知识,以内心幸福代替幸福生活”(P50下)对生活美的总结和认知。 第十七封信 现实的舞台

美——感性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协调“把受到限制的状态再引回到绝对的状态,并使人成为一个在他自身上就是完美无缺的整体。”(P52下)

松弛对于压抑的作用,“感觉”通过“形式”,“法则”通过“质料”(P53下)

(哲学意义上的“质料”——康德认为:当我们被一个对象所刺激时,它在表象能力上所产生的结果就是感觉。那种经过感觉与对象相关的直观就叫做经验性的直观。一个经验性的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叫做现象。而在现象中,那与感觉相应的东西称之为现象的“质料”。

一切现象的质料只是后天被给与的,但其形式却必须是全都在内心中先天地为这些现象准备好的。)

柔软通过两种形式:缓和剂(它将作为宁静的形式,使粗野的生活缓和下来,并开辟从感觉通向思维的道路P53下)与回环针(它将作为活的形象,用感性的力量装备抽象的形式,把概念引回到直观,并把法则引会到感觉P53) 第十八封信 美便是一种“中间状态”(P54下) “美是把两种彼此对立的、永远不可能一致的状态相互结合起来。”(P55上) 重视感觉或者知性的哲学家都不能真正找到美,对于自由和规则性他们在认识上具有局限。

第十九封信

思想的美,美在思想上的体现。 “无规定性的状态——空虚的无限性”(P57上) 精神便是一种无规定性的自由。

实在通过限制来达成,现实的确定要通过否定或者排除,可规定性要通过扬弃自由(P57中)

思想——“假如不存在某种可以排除的东西,假如不是通过精神的绝对活动把否定同某种肯定的东西联系起来,并从不确定之中产生对立,那么,从单纯的排除之中永远不会产生实在,从单纯的感官感觉之中永远不会产生表象;这种心灵的活动叫做判断或思维,而这种活动的结果叫做思想。”(P57下) 思想是一种纯粹的绝对活动。

“美为思维提供了动力,使思维力能按照自己的法则来表现自己”。(P58)

意志就是在抑制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力量,意志伴随着感觉和自我的形成而形成。当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都慢慢觉醒,存在之后,人性便建立起来。“这样两种对立的基本冲动在人身上活动起来,那么这两者就失去了它们的强制,而两种必然性的对立就成了自由的根源。”(P61上) “从感觉的受动状态过渡到思维和意志的主动状态,只能通过审美自由的中间状态来实现。”(P70下,第二十三封信)

第二十封信 自由,从感觉过渡到思维

规定——打破——重塑的轮回

自由本身是自然的作用,人的两种基本冲突建立之后,自由才开始形成。

“审美状态”——可规定性状态(P63上)

感性冲动具有优先权,人们最先开始都是通过感觉来认识社会,生命冲动是一种自然性,而之后理性冲动的力量会伴随着逻辑道德的认知逐渐加强。从感觉过渡到思维首先需要到无序的状态,对以前的规则进行扬弃,“把各种规定相互对立起来”(P62),即首先冲破审美状态。然后心灵上达到一种既不受“自然状态”,又不受“逻辑的状态”和“道德状态”的束缚(P63),即自由的状态,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审美状态。(这里就应征了关于美在现实状态中不断打破和平衡,重组的观点)

第二十一封信 双重的可规定性状态和双重的规定性状态(P64)

心灵的两种状态:

当它处于感觉时,它是被规定的,完全仅仅只是受到限制(“内在无限力量的限制”P64中);当它处于思维时,它是从自己的绝对能力出发自己限制自己(“来自内在无限丰富的一种否定”P64中)

现实中的美的双重性,美“排除任何被规定的存在”(P64下),美是一种独立的存在,是按照人的本性,从自己本身出发来创造他所愿望的东西,是一种自由的皈依,这便是“人性的馈赠”(P65下)。

审美心境是要脱离开感性和理性的束缚,如何达到这样的审美心境,两种冲动的平衡就需要意志的力量。

(心灵的审美境界——

1、只要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和确定的作用上,就必须被视为零。

2、倘若人们在这种状态下不受任何限制,同一个心灵中共同起作用的各种力量的总和,就必须认为审美心境是一种最高实在性的状态P66中) 第二十二封信

艺术作品的审美

艺术作品是审美的媒介,达到的“是精神上的高度宁静和自由”(P67下)——心灵上的审美境界,而只有达到这样的状态,“人性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P67上。

每一种艺术的完美风格表现——“消除这种艺术特有的局限性,而又不把这种艺术独有的长处一起抛弃,并通过聪明地运用这种艺术的特点而使这种艺术具有更为普遍的性质。”(P69上)

艺术家的智慧——正确运用形式和质料,“通过形式消灭质料——内容不论多么高尚和广泛,它对精神随时都起限制作用,而只有从形式中才有希望得到真正的审美自由”(P69上),达到一种整体的和谐,让部分消失在整体之中,从而达到一种审美上的自由。 第二十三封信

审美的人

感性的人缺乏思维的自主和自由,感性的人已经被规定了,所以他首先要成为一个审美的人,不仅仅遵从自然,慢慢运用理性、精神自由来实现自然规定,超脱自然。但是同时他又不能仅仅丧失被动的规定,因为那样的话,他同时也丧失了被重塑的可能性,形式总是在质料的基础之上才有实在性。 按照美的法则,人要不受感性和理性的束缚,达到一种审美自由,不受到自然法则和理性法则的制约,达到一种绝对状态。

第二十四封信  三种状态的过渡

“人在他的自然状态中仅仅承受自然的力量,在审美状态中他摆脱了这种力量,而在道德状态中他支配着这种力量。”(P75上)

“人只有在审美状态中把世界置身于自身之外或观赏世界时,他的人格性才与世界分开,对他来说才出现了世界,因为他不再与世界有同一关系。”(第二十五封信P80下)  欲望——动物性,理性——人性

自然与理性的结合 人在动物性的追逐下会毫无节制地追求自己的欲望,在理性世界里面会感到“忧虑和畏惧”(P78上),他还没有运用知性,理性在这个时候是带有枷锁感的。“他预感不到自己身上立法者的尊严,而仅仅感到臣仆式的强制和无力反抗”(P79中),此时他的理性还没有展示出来,道德是为自然服务的,自然地盲目性统治着他。可是当他过渡到理性,人性状态时,自然不再单独支配,审美状态和道德状态的时候,他开始独立于自然和理性。 第二十五封信

审美状态——从世界中分离,美到真理的过程,感性依赖到道德自由。

分离的过程——内心反思:“自然的必然性,在纯粹感觉的状态中会以整个威力支配着人,而在反思的时候,却离开了人,在感官中就出现了瞬息的平静,时间本身,即永恒的变化停止不动了,这时分散的意识的光线汇集在一起,而形式——对无限的东西的模仿,就反射在短暂的基质上。(”P81中) 分离的结果——“只要人仅仅在感觉自然,他就是自然的奴隶;而一旦他思考自然,他就从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立法者。”(P81下)人开始将自然作为一个对象审视。 经历的过程:“人把形式赋予质料。”(P81下)“自然中任何令人惊恐的东西,只要人能懂得把形式赋予它,并把它变成自己的对象,人就能胜过它。一旦人开始面对作为现象的自然维护他的独立自主性,那他也就开始面对作为力量的自然维护他的尊严,并以高尚的自由去反对他的众神。”(P82上)

美的观赏——“真理是抽象的纯粹产物把一切质料的东西和偶然的东西都分离出去了;真理是纯粹的客体,其中不能保留主体的任何限制;真理是纯粹的自主性,不混杂任何手动性。”(P82下) “美同时是我们的状态和活动”(P83中),反思是获得美的条件,形式和质料均不可少,美是形式和生命的统一体。——人的道德自由决不会被他的必然的自然依赖性所取消。 真理只能证明感觉可能随着思想而来,并不能认为二者具有统一性-共同存在。

在享受美之中二者却可能相伴而生,在“美中道德自由和感性依赖可以共同存在”(P84上)。

我们在寻求真理的时候切不可理所当然地认为感觉与理性道德是同生的,真理是纯粹性的,感情与思想在真理的范畴上要严格区分开来。但是在美的范畴之中,除了要将自然性从本身上分离开来,进行审视外,又不能完全分离,因为理性和思考也不能完全离开感觉以及它的表现质料,所以在审美过程之中,道德和感觉、情感是可以统一的,并且二者是不能分割开来的。

从美到真理的追寻更多的是一种纯粹的理性的追求,因为在理性和思考之时就必须排除情感,追求的是一种概念。这样的过程就是从日常美到审美,从纯粹的自然到生命形式的过程,而这我以为就是席勒所倡导的审美教育的任务。 第二十六封信

审美外观——人开始的走向人性 “审美心境必定是自然的赠品,只有偶然的恩惠才能打开自然状态的束缚,引导野蛮人走向美。”(P84上)

人开始摆脱野蛮状态——以美的发展为象征:“对外观的喜爱,对装饰和游戏的爱好”(P85上)“对实在的冷漠与对外观的兴趣就是人性的真正扩展和走向文化的决定性步骤”(P85中)

与自身的对话,发现自己内心的人性;不再对质料盲从,形式开始使自然高尚——“幸运的均衡就是美的灵魂和人性的条件”(P85上)

人性过程:触觉感官(野蛮人的状态)——视觉感官(达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审美自由),开始游戏冲动——模仿的造型冲动(形式的能力)——注重外观上的艺术(将外观与实在分割开来)

外观上的不能赋予存在,或者企图用外观去得到某种存在,这也是想象和实在的矛盾,只有在想象的世界才具有无上高的权利。追求审美外观就必须将自己留在想象的世界,不能将实在掺杂进来,然而这正是现世的矛盾,诗人不能将存在赋予自己的理想,也不能将自己的理想以存在为目的,它是纯粹的,这是审美外观的追求,这却正是人性的完整建立之标致。 “只要外观是坦诚的(公开放弃对实在的一切要求),而且只要它是自主的(不需要实在的任何帮助),外观就是审美的。一旦外观是虚假的,并伪装成实在,一旦它是不纯粹的,并需要实在的帮助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外观就只不过是达到质料目的的一个低劣工具,并且丝毫证明不了精神的自由。”(P88上)

“不论在哪个人身上或者整个民族那里,人们只要找得到坦诚和自主的外观,也就可以判断出那里有精神和审美趣味以及任何与此同源的优点——在那里,人们将会看到支配现实生活的理想,看到荣誉战胜财产,思想战胜享乐,不朽的梦想战胜存在。在那里,公众的呼声是唯一令人畏惧的东西,橄榄花环比紫色锦袍更受尊敬。只有软弱无力和乖戾反常才把虚假和贫乏的外观当做它们的避难所;而且不论是个人还是整个民族,只要他们或者‘通过外观来帮助实在,或者通过实在来帮助(审美的外观)’——两者很喜欢结合在一起——就同时证明了他们道德上的无价值和他们审美上的无能力。”(P88下) 思考:

 同学说自己处在这样一个矛盾之中,一方面,自己想要去干自己兴趣盎然的事情,一方面自己又背负着家庭的责任和重担不得不去干曲意逢迎,争得利益的事情。 这里是审美外观和实在的矛盾,我们无法永远活在审美上,人类只有不断靠近的权利。而做到这样就需要不断自我批评与解析,在注重审美外观的人眼里,人类是龌龊不堪的,可是他们依然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出于内心的审视,希望自己能做到纯粹的审美外观,但是我们在社会上却无法真正做到。因为物质性是人的自然本性,从本能和欲望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物质性,但是又不仅仅满足于物质性。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是为审美外观所不耻的,然而审美外观不是让我们从此对世事厌恶,它是让我们不断解剖自己,以寻求审美上的自由,在美的自由世界里面尽量减少实在的干扰。

先生存,再生活。审美外观是纯粹的,不带功利目的的,在审美的世界更不要企图审美外观能给实在以利益和存在的回报。

 一切语言都是虚伪的掩饰。

这正是现在人们常常认为的文科生的无病呻吟,其实语言正是可耻行为的遮羞布。然而很少有人去探讨为什么可耻行为要用优美的语言来充当遮羞布这一角色呢? 譬如我们说话,如果过于直白,过于生硬便会遭来厌恶,同样的事情在言语表述上的差异最后就会导致事情结果效果的截然不同。因为人不同于一般动物,我们在慢慢的发展之中,人性建立起来了,我们有了自己的审美要求。当然这种语言的审美看似纯粹实际上还是具有功利性和实在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喜爱去用语言掩饰的原因。从审美层面上来说,这恰巧是人类进步的一个标志,我们有了自己的审美要求,我们需要审美外观,尽管语言是一切可耻行为的掩饰,然而它并没有将野蛮赤裸裸表现出来,这恰恰是对野蛮行为的一种愧疚。

第二十七封信

审美国家——概念上的,无以寻求的 “人要追求独立自主的外观,比起他不得不把自己限制在实在之内,要求有更大的抽象力,更多的意志力;而且要想达到独立自主的外观,人就必须先经过实在。”(P90下) “如果说在权利的动力国家里,人与人以力量相遇,人的活动受到限制,而在义务的伦理国家里,人与人以法则的威严相对立,人的意愿受到束缚,那么,在美的交际范围之内,在审美国家里,人与人就只能作为形象来相互显现,人与人就只能作为自由游戏的对象面面相对。通过自由来给予自由,是这个国家的基本法则。 动力国家只能使社会成为可能的,因为它是通过自然来抑制自然;伦理国家只能使社会成为(道德上)必然的,因为它使个别的意志服从于普遍的意志;唯有审美国家能使社会成为现实的,因为它是通过个体的本性来实行整体的意志。”(P95下)

总结: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阐述的是关于人怎样认知美和在现实中寻找美的问题,其中重点讨论了美的中间状态在现实中的调和问题。

审美状态是我们的内心需要达到的状态,审美的心灵更是人需要达到审美状态的一个必要介质。

席勒在书中引出了审美的教育任务,审美的教育任务便是让人们开始认知美,让自己不仅仅停留在一瞬间的生活的美的状态或者是混混沌沌的生活之中,更重要的是关于如何去系统认知美的问题。笔者认为审美的教育任务便是将一种狭隘的,只是留念于心中的,关于感性的体会或者理性道德的束缚上升到一种纯粹的,不受质料或者形式制约的,不受审美状态或者感性理性冲动的制约的,脱离依附的真理境界。 在这其中,意志和人性的建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性在本书中得到了相当丰富的讨论。人的感性冲动,人的欲望本能是原始性的,具有优先存在于人自身的优势,因为人的本性便是一种欲望性。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即人的两种本能,一是性,二便是攻击性。所以人的本能,人的自然状态就是不受束缚的。人从自然动物性过渡到理性和审美的人的重要标志便是人开始注意自己的审美外观,这种注重不是出于任何功利性目的的,是将外观与实在相分离的。但是可能最初这种注意外表形式是用来取悦于人或者是出于某种目的,但是随着人性的不断完整,审美外观逐步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外观的美,而非实在性。但是这种观念意义上的审美只能是人们不断追寻的目标,要达到审美外观,首先便是要有所实在。

随着人的社会性逐渐随着认知的增长开始占上风,人受到理性的克制也会愈来愈多,理性冲动的力量也越来越强。这便是自我的对于本我的压抑作用,在这个时候,人开始受到道德和理性的束缚,自然状态受到抑制。而这两种状态都非审美状态,审美状态是不受到这两种冲动的束缚。 人要达到审美状态首先却要将这两种冲动建立起来,即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这两种冲动建立之后,美便是调和这两种冲动的中间状态。而力量便来自于意志,而只有自己的意志能够足够控制自己,并能够使自己达到一种不受两种状态束缚的纯粹状态,自由就开始了。这个时候,审美状态便开始在人性建立的基础上开始使人在自由状态下带领着人们开始内心的审视和思考,慢慢地与感性质料脱离,但并非是完全脱离关系,因为审美的状态首先是建立在质料的基础之上的。审美的状态开始使人用形式把质料解放,让人们在形式和质料的关系中得到一种最纯粹的,不受束缚的状态。 当人们开始在不断地打破自己以前的认知,又接受着,建立着新的认知的过程之中,人的心灵的审美便开始发挥作用,人们开始摆脱顽固与偏见。人们开始把自然作为一个对象开始审视,人们开始自然而然的审视着以前的被动接受的道德,开始寻求着道德带给人们的审美的作用,这种主动的去探究和发现为人们的道德状态拉开了序幕。

人们在道德状态中开始支配着自己的自然性,理性或者感性,达到了一种支配着自己的状态。他会慢慢体味到进入到一种纯粹状态的美妙,他做每一件事情不是为着别人的眼光或者是道德的规定,而是来自一种超我,或者说是一种自觉舒服的主动性。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他开始寻求一种真理。 这个时候,他开始寻求思维的帮助,美不会为思维提供什么实质性的便利,美更不是思维的附属品。美只是为思维提供一种动力,人们开始知道认知美,成为一个审美意义上的人要动用自己的思维去寻求真理。

真理并不具有唯一性,笔者认为真理具有美的特征,它是需要不断打破与建立的,是认知的不断追寻的过程。观念上的真理是永远无法达成的,只有相对的真理。而对真理的寻求过程正是审美的人不断成熟的过程,一个审美的人会抛弃偏执和对真理的狭隘认知。

人们在不断追寻世界的美,外在的美,内心的美的同时,也会不断注意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美。在这里,就产生了审美的国家的概念,人们的关系纽带不是靠强制的义务和惩罚,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于美的体验,譬如相互之间的信任等。这里带有一些柏拉图理想国的成分,例如在理想国中写道:

国如个体,那就是管理得最好的国家。比方说,一个人的手指受伤了,整个身心都能感受到那一小部分的痛,这就是说,在心灵的指挥下,整个人是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管理得最好的国家,就像这样的有机体,各部分的痛痒快乐息息相关。无论公民遭到怎样的事情,国家都能视其为自己的一个部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选自《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 ○著 于是○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07页)

国家的整体意志就是通过个体之间互相的尊重对方的自由实现的,所以在审国家中,人的审美心灵塑造了一个自由的,不受感性和理性束缚的,秩序维护不是靠着逻辑和道德力量制约的国度。

推荐第2篇: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有感

读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有感

【摘要】

本文通过对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于当代中国依然具有深刻的意义来进行阐述,企图通过这样的论述能使社会重新审视这部经典著作,使人们的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再度受到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审美教育 人格 和谐

引 言:

当代中国,科技飞速发展,经济一日千里,伴随着这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是,人们的素质却没有得到对等的提升。笔者通过叙述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于当代中国的意义,试图唤起社会对此部经典著作的重视。

一、当代中国与《审美教育书简》

“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了: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分离了。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就把自己培养成了碎片;由于耳朵里听到的永远只是他发动起来的齿轮的单调乏味的嘈杂声,他就永远不能发展他本质的和谐;他不是把人性压在他的自然本性上,而是仅仅把人形变成了他的职业和他的知识的一种印迹。”这是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对现实进行批判的一段论述,从中可以看到:在席勒看来,伴随着近代文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飞快的潮流下,人们想象力的日渐衰退,艺术正从这个喧嚣的时代慢慢消失。近代文明的发展使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丧失了,需要支配着一切的人成了孤零零的碎片。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分工更加精确,另一方面由于复杂的国家机器造成职业和等级的划分更加严格,所以人们只能发展他们天赋的一部分,其余部分被压抑着,因而人的性格及发展都只是片面的。

这不难令我们联想到当代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经济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的改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致,社会呈现出只需要专业型人才的态势,这使得人们在发展上更加偏重于发展他们天赋中的一部分即他们认为社会多需要的那一部分,而非发展其全部的天赋既发展一个全面的人格,更加偏重于发展“专才”而非“通才”。

无独有偶,历史总是在重复中发展,在发展中重复。当席勒写这本《审美教育书简》的半年之前,即1793年1月12日法国巴黎人民把路易十六押上断头台,从此宣布法国大革命的波涛席卷整个欧洲。法国大革命带来的人民思想上的启蒙,科技的进步,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分工的变更,都一一地影响着该时代的人们,当然席勒也是当中的佼佼者。站在时代的风口,席勒从对大革命充满热情到对大革命感到失望之极。正如前文所说他看到了近代文明的发

展使人的性格的完整性丧失了,人为适应社会需求,只发展起天赋中的一部分,压抑着其余部分,使人的性格的发展变得支离破碎。而席勒写下的这本《审美教育书简》正正就是要填补人们人格上的缺失,只有通过美育才能来达到这一目的。这也是美育的作用和任务。而中国,也是在改革后带来了一片新景象。可是,也如前文所叙,人格在这个发展的潮流下,正在变得支离破碎,人们的想象力逐渐消退,艺术也慢慢淡出时代的浪潮。人们的审美趣味不断的向低俗化迈进,一步步的逼近腐化。从这一层面上说,此时此刻的中国与彼时彼刻的欧洲非常相像。

可见,审美教育对当代中国国人的性格的填补何等重要,席勒的这本《审美教育书简》对当代的中国依然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从蔡元培先生把审美教育思想引进中国教育体系起,《审美教育书简》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二、审美教育有助于人性格的完善

我们清楚明白到,人不仅仅是物质,也不仅仅是精神,人既不能作为纯粹的自然人以感觉来支配原则,也不能作为纯粹的理性人用原则支配情感,而是应该要兼具两者。因此,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要完善自己的性格就必须靠美育。美育充当是感性与理性的中介,使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使人格不断得到完善,而不至于走向任何一方的极端。

中国现代美育理论是中国现代启蒙思想的一部分。五四运动以前,鉴于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就吸取了席勒学说的精华,把美育定位中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美育归结到德育上,意图通过道德教化来达到审美教育的效果。虽然美育不同于德育,它不是其他教育的附庸,它一个独立的整体,它更加不是教育的手段。但是,这种方法无疑对于中国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用传统文化作为根基,通过艺术陶冶情操,进行道德教化,使美育得以在教育当中贯彻下去,传承下去。在人的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给予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于教化,使其人格得以完善。

三、审美教育能有助于社会的和谐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人又进一步被塑造成了物的奴隶,即成为“你奴隶的奴隶”( 你占有着物质,物质是你的奴隶;但是你不断地追求物质,导致你又成为了物质的奴隶)。以至于把自己的全部生存目的都寄托在当下的物质享受上,而不再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人的心灵完全被物质和欲望蒙蔽了,丧失了发现美,欣赏镁的能力。这就造就了利己主义者的涌现,腐败的滋生。

在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中有这样的叙述:“在最精于世故的社交中心,利己主义筑起了它的体系,我们收到了社会的一切传染和一切疾苦,却没有同时产生一颗向着社会的心。”“只有美才能赋予人合群的性格,只有审美趣味才能把和谐带入社会,因为它在个体身上建立起和谐„„”“一切其他形式的沟通都会分裂社会,因为它们不是完全与个别成员的私人感受发生关系,就是完全不同与个别成员的私人本领发生关系,因而也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区别点发生关系,唯独美的沟通使社会统一,因为它是同所有成员的共同点发生关系的。”从上述这些叙述当中不难看出,美让人摆脱物质枷锁的束缚,从而正视自己内心的诉求,

使能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思考,从而有助于与他人的沟通交流,有助于社会的和谐,从最大程度上减少纷争的发生。

当人摆脱自己奴隶的奴隶的身份束缚之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更加真诚和畅通,人的追求也从物质中释放出来,上升到精神的层面,使得人的发展更加全面,从而令整个社会的发展更加全面,各种因为之间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呈现一片和谐的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于中国意义重大,填补着人格的缺失,在不断被教化的过程中使人格得到不断的提升,使的追求从物质上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完善人的人格,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使社会更加稳定,更趋向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席勒 [德]《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7 【2】席勒 [德]《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潘智彪 《审美心里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9 【4】赵奎 《论《审美教育书简》的两个逻辑起点》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六卷 第3期

【5】陈开颖《审美教育:人格完整与社会和谐之路――从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看审美教育的本质》

【6】徐碧辉《席勒美学的现代性意义》 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5卷 第3期

【7】冉祥华《美育:现代人性的自我拯救》学术交流 总第175期 2008年10月

【8】杨运来《浅析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美学随笔

【9】马斯洛 [美]《自我实现的人》许金声,刘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0

推荐第3篇:审美教育

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

摘 要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 “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大致说来主要有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创造美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引导想象

1

前 言

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体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正因为如此,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和文学的认识作用、教化作用是截然不同的。语文美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使人愉悦;是不可抗拒的,能以情动人;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要善于创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审美观;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一、语文美育的目的

语文审美教育,就是 “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1]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它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审美教育就是鼓舞教育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因此,语文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二、语文美育的内容

语文是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学方面蕴含丰富的审美内容,美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2

(一)自然美

自然美蕴藏于大自然之中,指由一切自然物的颜色、形状、光泽、线条等产生的美。自从人类开始用审美的眼光来看世界以来,大自然就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到了魏晋,人的自我开始觉醒,人的本质力量开始在大自然的景物中得到延展,发现、追求、欣赏自然美成为人类自身本质力量发挥程度的认识和追求。自此以后,自然美成了陶冶性情和培育知识分子心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材中,自然美占相当一部分,如《桂林山水》《黄山奇石》《荷花》《火烧云》《望庐山瀑布》等等。在风光秀丽、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欣赏江河湖海的壮丽气势,山川云霞的奇妙变换,领悟大自然的奥妙,能给学生多方面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开阔眼界,丰富想象,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社会美

社会美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美,可以包括个体和群体的美。社会美广泛的存在着,哪里有人的生活,有人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哪里就能显示人的创造力量,显示出丰富多彩的社会美。社会美也是各种各样的,十分丰富和复杂。如语文教材中的《飞夺泸定桥》体现了战斗的壮烈美,《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体现了各国人民之间的情谊美,《手术台就是阵地》体现了人格之美等。社会美对于人的教育和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美

科学美指的是从人工创造的各种形态及自然现象,科学现象过程中体现出的美。相关于这类的科普小品文在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如《太阳》《月球之迷》《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等等。这类文章通过文学的手段向学生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如果老师只从抽象的理性角度去介绍,往往会使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学生很快丧失了兴趣。教师应该通过语文教学使小学生理解并学会欣赏美,评价科学技术美,并运用美的动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学习和创造。

3

(四)艺术美

艺术美是一种综合的美。艺术之美包括很多方面,如结构的美、语言的美、意境的美、选择的美等等。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整体,引导学生去探索、感悟文章中产生艺术魅力的因素。

三、语文美育的特征

(一)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

语文美育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课文的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为手段的教育,是感性、形象性、非概念性的。黑格尔曾经说过:“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是我们“可观照的,可用感官接受的东西” [2]。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认为“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3]。课文中所展示出的往往是使人身临其境的风景,如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的日月潭等;或者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如严守纪律的邱少云,负荆请罪的廉颇,宽容大度的蔺相如等。

(二)愉悦性

语文美育使人“乐”的教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学生面对优美的文章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愉快、舒适的感受。为美好的事物所感动,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当学生处于快乐的状态时,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三)不可抗拒的,以情动人

语文美育是不可抗拒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诗歌使学生动于内,从内心情感的角度打动学生。如当我们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被课文中人们痛失总理,送

4 别总理的悲伤场面感染了,读着读着,眼圈红了。把握课文中的情感因素是学习的关键,也是审美的关键,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识,领悟意境。

(四)能激励学生的独创性

语文美育的愉悦性,不仅满足每个学生的情感需要,还能激励学生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好奇的心理激发人的创造力,学生的兴趣也正是好奇的心理中产生的。当学习给学生带来快乐,而且能满足其创造欲,语文美育过程就变得更为积极、更有活力、更加丰富多彩。在学习《画风》前,我让学生画风,有些学生在苦思冥想,伤透脑筋,有部分学生只参照书本画出来。学习课文后,学生都对画风很感兴趣,能画出各种不同于课文的画风方法,如小朋友在放风筝,小朋友的帽子被风吹走了„„画得很有创意。因此语文美育能通过其愉悦性激发个人创造性。

(五)能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陶冶的本意是造型、铸造,人在被造就的过程中通常不是一块白板,人性有自身的弱点。语文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减少、去除弱点,提高学生的品格。如学习《可贵的沉默》后,我也曾问学生:“父母知道你的生日吗?会为你祝贺吗?”答案大多是肯定的。“那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为他们祝贺吗?”接着也是一片可贵的沉默,学生在沉默中反省自己。我又问:“那你以后会为父母祝贺吗?怎样祝贺?”学生又热烈地各抒己见。在学习课文后,学生懂得了不能只向父母索取爱,还要懂得回报爱、奉献爱。而“文艺和其他美感活动给本能活动和情感以自由发泄的机会” [5],这就明确了语文美育在人的身心陶养中的作用,能调节身心的矛盾, 使之臻于和谐。

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各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纵观语文教材,课文中富有凝练生动的文学

5 语言、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优美深邃的意境等,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而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知识的学习,内容的把握,还是语言的分析,课堂形式的设计等,审美都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方方面面,真可谓无处不在。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可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欣赏、判断美,从而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获得无穷的美感享受,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审美教育?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

(一)创造美的氛围

氛围,简而言之,就是气氛和情凋。教学活动中,人的活动、人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学习主体一学生身上。他们活动的主体性、情感的活跃性,又都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所以,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诱发者。

1.教师应用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来营造氛围。语文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关于语言的一门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无疑应是语言应用的典范。语文教师在传授过程中使用规范、简洁、幽默、严密且富有情感的语言,是“粘”住学生的最好的手段,也是创造课堂教学美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优美的语言再加上丰富的表情语言,更能直接打动学生的心灵。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曾说:一个信息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6]。音调和表情属非语言行为,但在一个信息的总效果中占很重要的成分。据调查统计,课堂信息交流的效果与老师非语言的使用是否具有美感成正比。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音调,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向学生传递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开头部分,教师应用低沉的语调叙述;在人们哭泣着追赶灵车时,教师的语调应是急速的。另外,上课前教师短短的几句导入语。或诗词,名言、成语,或故事、典故的引用,或几句有感而发的充满激情、富有哲理的话语,都能渲染一种氛围,创造一种情境,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大海的歌》可用提问的形式:“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谁乘过大海轮?谁能讲讲大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和以往的生活经历挂起勾,产生美好的遐想。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 来导入《和时间赛跑》等。

2.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声音、图像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形象,生动、直观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可以直接用感官去感知,能加深情感的体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学习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都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的知识信息的同时,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教学《荷花》时,展示一池美丽荷花的图片,为教学增色不少,学生能知其形美,感其神美。又如教学《海底世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十分宁静”,看到“阳光照不到海底„„500米以下就全黑了„„都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的奇妙景象。让学生亲耳听到“海底动物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在打鼾。”学生的兴趣一定十分高涨,一定更好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

3.简明的板书、板画也能创造美的氛围。板书是教师在认真分析、处理教材的基础上,以简明、精练的文字,将课文内容提纲列举在黑板上的直观教学手段。好的板书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复习、巩固知识,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笔记能力,同时,还能给学生以美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简明的板画也一样,能形象、简单地把课文内容以直观形式再现学生面前。如在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将一幅小儿垂钓图用简笔画勾勒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诗画结合,一个天真活泼、聪明伶俐的可爱儿童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就活起来了。可见,板画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课文的画面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美的氛围能够使学生接受语文教育成为一种自觉活动,使语文美育的过程更活跃、主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读课文,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审美活动是以审美的感知为基础,并且,审美感知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可以说,没有审美感知力就没有审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最直接的

7 感知材料。而朗读则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够激发美感,让学生用心去感受作品意境,并能引起群体效应;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解析,能以声音增强原作品的力量,起到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作用。要领会文章的情趣,还必须多读文章,甚至熟读成诵。愈是美学价值高的作品,愈难深入理解其深刻的内涵,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想深入理解,单单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必须借助朗读体味、揣摩其内在意蕴。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口;继而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7]清代学者姚鼐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8]“熟读”、“疾读”、“缓读”之说都强调了吟诵朗读的重要性。而叶圣陶先生则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所谓“美读”,其实就是强调通过音声节奏之美的感觉,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通,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审美境界。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朗读方法:

1.范读与领读。范读包括教师范读和播放教材录音带。范读时,教师首先要深入体验作品的感情,抓住它的基调,并进入情境,让人感染,产生共鸣,这样听者在别人朗读时也成了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在朗读的语境中伴随着悦耳的语调,生动的语言。那深邃的思想内涵,高尚的情操,激荡着他们的胸怀,陶冶着他们的性情。如学习《太阳是大家的》,教师应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明快的节奏,读出人们对太阳、生命、和平的热爱。

2.有声有画朗读。借助媒体,声画并举,创造氛围,促进朗读。如教《观潮》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随着跌宕起伏的音乐观看潮来时的壮丽与雄奇。音乐的采用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学生感受到了“浪潮越来越近,一齐向这边涌来,声音非常响”。理解了潮来时的“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真切地体会到大潮的壮美。

3.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揣摩角色的个性,把握好语调、语速进行分角色朗读。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加深对课文人物的了解,感受到形象美,人格美,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如教学《去年的树》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对话的朗读中体会小鸟与大树的真挚友谊,感受失去挚友后小鸟落寞的心情,唤起学生对保护自然的初步意识。

4.比赛诵读。在班里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评比,提高朗诵水平,展示朗诵才华,感受诗歌的魅力。组织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分角色读、领读、齐读、小组

8 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触动学生的情感,创造诗歌的意境,创设共鸣的氛围,使教学渐入佳境,沉浸在诗人所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感知能力,改善学生的性情涵养,也有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领悟情感共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对客观事物是不会无动于衷的,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或感到美,感到愉悦;或心情不愉快,感到丑恶。作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喜、怒、哀、乐诸情感都用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了。这种情感能打动读者的心灵,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情感是核心,是灵魂。语文审美教育活动主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通过美的事物激发人们情感,形成审美体验,唤起情感共鸣,使人在情感中受到陶冶,得到升华。语文和语文学科情感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决定可以通过情感教育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每个人的审美观虽然不同,但它有正确和错误、进步和落后、高尚和卑劣的区别。因此要明辨美丑,就要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否则就有可能视丑为美,视美为丑。正确的审美观对学生理解课文和作文的观点起着指导和规范的作用。

教师的情感灌注,动之以情,是课堂教学揭示美、传输美,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9]那么教师首先在钻研教材时把精力集中在“情”字上,做到通理明情,“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味教材中的真情实感和美的内涵。这样,教师就具有了一种激情,然后在教学时,通过讲述、朗读等教学手段“以情激情”,利用有关的审美媒介进行“设境传情”,从而把教材情、教师情、学生情这“三情”融为一体,在动人魂魄的情感中,把知识传授不断从感性向理性深化升华。让学生学习包含作者丰富情感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感受作者寄寓的美好情感,让他们的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并将其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如教学《一个降落伞包》,我先向学生讲述当时飞机遇到的危急情况,再让学生读出当时机舱中的情况,抓住小女孩的“哭”

9 和周总理的镇定,及周总理的言行。周总理临危不惧,为了人民的安危宁愿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受到强大情感力量的震撼,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

通过语文审美教育,给学生以美的感化,以高尚的影响,使个体的道德认识与相应的情感结合,形成了美的道德行为。由于语文审美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强迫,而是把“美”放到“潜移默化”的境界中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积淀成学生的内心道德情感,领悟道理,明辨是非,分清美丑,鉴察真伪,识别善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鉴赏力

审美鉴赏能力,是指审美者对审美对象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和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乐趣的一种能力。语文课中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也可以培养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浓厚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教师可以通过排演课本剧,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文改编成戏剧,让学生扮演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人物动作、对话的操练排演,并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场景,还可指导学生自制头饰表演。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实践,既可以激发阅读的积极性,感受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美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增长了才干,锻炼了能力。语文美育光靠课内的文章来开展是有限的,要想提高审美鉴赏力就要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课内是流,课外是源,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在阅读中提高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小美文,让学生诵读,使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品的美。如利用课堂前五分钟由学生带读并讲解一首古诗。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文学作品。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西游记》《唐宋名家词》„„要求他们写读书心得。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品和心得,把好的作品在全班同学中推广开来,掀起读书的热潮,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五)引导学生多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审美创造力的培养。它是审美主体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一种能力。由感知到鉴赏再到创造,这实际上是一

10 种知识的反馈,即吸收、加工、输出,这“输出”就是创造。“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创造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 [10]。学生只有具备了审美创造能力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审美者。首先要有对客观事物很好的感受力,即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就是观察力;还要有调动起美感心理因素中的关键性因素--想象力。想象是审美的翅膀,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都需要想象力。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

语文教材是一个培养想象力的宝库,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如《寻隐者不遇》一诗,寻隐者来去过程,一字未提;与童子会晤时的寒暄和问话,也一概从略;童子答问也当不少,但诗人仅摘三句,答问不多,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首先指导学生弄清诗的大概意思和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联想补充出来吗?”“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动作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初步领悟到诗的意境。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妙就妙在一个“绿”字。我要求学生联系经验,从各个感觉器官展开联想。学生说:“我看见到处是绿油油的小草。”“我听到春雨沙沙沙„„”“我闻到青草和泥土的气味。”“我感觉到春风拂面,看到嫩绿的柳枝随风摆动。” „„通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启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如何利用想象力去创造美呢?可以适时地组织创作。在创作中体现美的创造活动给人带来的美感是非同寻常的,它比一般的审美活动的美感更强烈、更深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作文教学进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续写是其中一种创造美的方法。如作文题目:小明独自一个人在家,这时响起了门铃声“叮咚叮咚„„”,接下去会发生什么事呢?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情节设计合理。有些同学说:“家人回来了。”“骗子冒认他爸爸的朋友来骗钱。” „„大部分学生都能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其实想象是离不开生活的,想象是对生活的审美,我提醒学生要从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除续写以外,还可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写作,听音乐作文等等。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欣赏美、创造美,成为真正的审美者。

总之,语文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开阔学生

11 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整个教学的始终,必须做到合二为一,而要重视思想教育,又要重视审美教育。语文教师有责任把语文课变成美育的殿堂,带领学生去探寻美、感悟美、创造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2]林治金:《语文课程标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3]李吉林:《李吉林与情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4]徐诸标:《美育概要与例话》,知识出版社,1999年6月.[5]陆嘉明:《语文审美教育》,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2年.[6]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

引文注释

[1]杨德如:《语文美育学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2]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61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1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9月版,第173页

[5]朱光潜:《谈美感教育》《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508页 [6]哈佛商学院:《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哈佛商学院2006年2月版,第十二单元第五章 [7](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1册,中华书局1999年3月版,第168页 [8]姚 鼐:《惜抱轩集》卷四,上海会文堂书局1992年4月版,第449页

[9]刘 勰:《文心雕龙·知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518页。 [10]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6页

12

推荐第4篇:浅谈审美教育

浅 谈 审 美 教 育 在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现在,很多语文教师感叹语文越来越难教,越教越没味,而且不约而同地都把原因归结于高考这根指挥棒,认为是高考束缚了语文教学,“戴着镣铐跳舞”这一形象的说法就道出了很多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无奈。但真的是这样吗?冷静下来仔细分析,我倒觉得更多的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多方面的,我这里想谈的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忽视审美教育的问题。

一、什么是审美教育

过去,我们在培养学生时,经常会谈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的“美”就是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湖南师大杨安崙教授在《美学纲要》一书里,是这样解释”审美教育”的:“美育,是在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中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健康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操,深层次的审美能力,从而使受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它是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素质的一条必由之路。”而且,审美教育和其它方面的教育是彼此渗透、相辅相成的。比如,在智育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入美育因素。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缺少了诗意的美感的涌流,受教育者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审美教育,不但能通过审美价值唤起人的强烈的追求真理的情感和激情,而且能通过发展人们的感觉、知觉、表象、想象和幻想等认识的直接形式和感性形式,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敏感的、丰富的情感反应,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美育对德育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比如审美评价和道德评价,美丑观念和善恶观念总是交织在一起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趣味,影响着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美育能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坚定人们的道德信念,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

二、语文与审美教育

其实,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这从不同时期的《语文教学大纲》中都能看出来。比如1986年版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对“教学目的”的说明中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而2002年版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虽然比以前有较大的变动,但它仍然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2003年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这些阐述无疑都在表明语文教学中应该实施审美教育,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语文教学实际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许多语文教师也许对《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比较熟悉,但对其中的许多精神实质,可能并没有真正去深入领会,尤其是对审美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就没有到位,所以在教学实际中也就不能很好地去实施审美教育。

(一)阅读教学中审美意识、审美教育的缺失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最大的一个进步是:文学性大大增强。选入教材的文章多为历代或现当代的名篇,大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面对如此丰富的美的教学文本,我们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具备审美的眼光,审美的意识来实施审美的教育,从而通过师生共同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但是,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及现实中沉重的考试压力,我们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为应付考试,初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中考,高中的终极目标是应付高考。于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一篇篇经典美文,被肢解为字、词、句的分析,语、修、逻、文的解剖,以及空洞、苍白的道德标鉴。而蕴含其中的丰富的审美资源被白白地流失、浪费。

例如,教柳宗元的诗《江雪》,有的教师就只停留在对诗句的解说、对柳宗元思想品格的分析、而没有引导学生去用心体会诗中所描绘的苍茫寥廓、纯洁寂静、远离尘俗的独特意境,以及在这一意境之中的凝聚着浓郁象征意蕴的“蓑笠翁”形象。这一意境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这样的意境无疑是一种极致的美。教师带领学生去揣摩这一意境,也就是一次绝佳的审美活动,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也就是一种审美感受、审美体验,进而形成一定的审美认识,即通过意境的揣摩感悟到柳宗元那清高而孤傲的内心情感,而作为审美者的学生自己无疑也会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

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它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语言的美、结构的美、意境的美、情韵的美等,那么,我们在教学时,也就应该把它作为美文(文质兼美的散文)来赏析,带着学生走进朱自清笔下的清幽、静美的月下荷塘,去欣赏那月下荷花的别样的美,去体会荷塘之上月色与荷花相互交融的优美的意境。进而体察朱自清先生那含蓄蕴藉的内心情感。我想,如果用这样一种带着审美意识、审美眼光的教学方式来讲授《荷塘月色》,那么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受到一次美的熏陶,甚至心灵的净化。但在具体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将这篇本来有着丰富的审美内蕴的美文教成了单薄的散文,将教学过程肢解为结构层次的分析、段意的概括、语言的品味(也浅化成了对修辞手法的分析)、主旨的归纳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对这篇本来优美的散文就并没有感受到多少美,更不能深入品味其中美的内蕴,也就更谈不上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了无兴趣,误认为语文是枯燥乏味的。而更严重的后果是,如果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甚至包括老师自己都会形成一种审美疲劳,对美的文章,甚至美的事物感觉迟钝,从而造成审美的缺失。

(二)写作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缺失

凡是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都有一个很深的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越来越差,一年不如一年,好文章几乎是凤毛麟角,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感情苍白、语言贫乏,让人读之乏味。要分析其中的原因,我想首先前面分析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如果不能深入领会文章的美,也就不大可能写得出美的文章来。其次,写作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的语文教师往往热衷于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写作方法:“起、承、转、合”“总—分—总”“凤头、豹尾、猪肚”等等,但是却很少启发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尤其是没有教给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去感受身边美好的事物,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漂亮,但内容却贫乏、枯燥、空洞,有些还很牵强、做作,这样缺少实际内容,尤其缺少美的内蕴的文章,怎么能打动人呢?而相反,那种真正对生活、对事物有自己独特感受和认识的文章,即使形式上很质朴、没什么技巧,也能打动人,也是好文章,因为它有着丰富的内蕴,有美的特质,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当然,这并不是说不要形式,不要技巧了,而是强调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内容是主要的,起着决定作用,而形式与技巧应该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审美意识去发掘生活中美的事物。这样的话,学生就不会觉得没东西可写,也不会觉得写作文是一件难事了。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语文教学呼唤审美教育的参与。而且这与应试其实并不矛盾,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依据的始终是教学大纲,考的无非是基础和能力,而审美能力的考查其实在这两大考试中都有体现,比如阅读和写作这两大块。都要考察到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审美教育与应试对立起来,而应该从本质上认识到它们的一致性。越是重视学生审美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越会觉得考试其实很容易,效果也会更好。

推荐第5篇:审美教育是陶冶情操

浅谈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摘要】为了加强语文教学中美育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推动语文美育的研究,本文选择了这一论题。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实际教学感受,针对语文美育的具体内容,提出了语文审美教育中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情操和鉴赏美、表达美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审美教学科目,以其独特的语符传达美的“气息”,将认知、审美、德行三者溶于一体。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在努力提高学生语文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构完善的语文审美心理结构。

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审美教育具有巨大的认知和伦理教育价值,尤其是在当前语文教学陷入困境,传统文化失落的大社会背景下,实施审美教育,不仅有利于理性知识的掌握,对提升个人思想品格,促进个性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

(一)增强智育、德育学习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审美教学科目,不同于其他以物质为媒介传达的学科,而是以其独特的语符传达美的“气息”,将认知、审美、德行三者溶于一体,即语文是智育、美育、德育三育的结合。从语文教育的内部关系来看,美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是协作关系。智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中心,而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德育和美育是贯穿其中的内容,与智育并行。如果语文只进行单纯的智育,那么我们的母语教学将沦为没有任何思想内涵的空壳,丧失其生机和活力,语文课堂也再次沦为枯燥的讲解。美育使人的道德向善,情操高尚。那么在这同一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是先导,利用学生爱美之心而调动起学习情绪。

(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审美即自审,主观情感性是审美的特质,人在审美对象面前的情感是自由自在的,一种自我关照,而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时期的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主要是从自我的主观情感出发,据个体的思维差异,就会形成不同的见解,呈现在语文课堂上就是“千奇百怪”的答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应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肯定,因为美学上,任何意义都是作者本意与读者他意的结合,是文本原形理解与读者创造理解的相融。这种允许众说纷纭的包容姿态,是语文审美理念的重要原则。

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

第一,从注重传授书本知识,转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语文课中的文学艺术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活动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学科更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重视课堂教学生成性打破了传统,不是把学生局限在书本上,而更注重书本以外的知识;既能使学生投入高层次的认知加工活动,深入理解文本信息,加快新旧知识的综合和联系,又能促进培养他们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1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首先是一种思考过程,而不是一种思考结果。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目标设定要求学生应该在五方面获得发展,最高要求即是发现•创新。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去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随着问题解决过程的展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都会发生新的变化,他们的认知策略和认知技能都会得到慢慢发展,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可以使文学作品人文性得到深化。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似乎在这一环节上凸现了它的功效。

第二,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把握教材中有关自然美的内容,注意发掘其中的审美因素,认真阅读,细心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审美情趣。

自然美,就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的美,都属于自然美。2法国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 庄文中同志指出:“中学语文学科有自己的教育目的,包括智育的、美育的、德育的目的。”“美育目的: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为此,我们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进行审美教育,一定要为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服务,且审美教育要服从于具体教学内容。

(一)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与读书方法,训练阅读技能,培养阅读能力,在学生读懂、读会、会读的同时,去感知美、体验美、欣赏美、评价美。

(二)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注意选择并运用能为审美教育服务的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从而完成审美教育。

阅读教学中的变序阅读、逻辑引读、举一反

三、串讲等都能使学生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都能感到美,增强审美教育的效果。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朗读的好坏,将是学生审美能力是否得到培养的主要标准。美读激情。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读”法,就是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设身处地,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界。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的体验时写出了如下文字:“常常高声朗读。朗读时心情是振奋的,仿佛满腔热血都沸腾起来了,特别读到最后‘唯见碧流水’四句,调子就震颤起来,胸襟也开阔起来,仿佛自己心中也有无限的豪情胜概,大有低徊往复、依依不舍之意。”这里谈的显然是在欣赏高潮阶段,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感应及其彼此界限的消融,是由朗读的节奏之美达于作品的深层情思,造成全身心的震颤,形成主体对象的感应,自我与世界的交融,物我合

一、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由此得知,朗读作品时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是激发审美情感,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进行审美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第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把握教材中有关社会美的内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社会,进而在实践活动中享受美、体验美,提高审美能力。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社会美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实践活动的美,实践成果的美,实践主体的美,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美的具体体现。社会美是直接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审美对象。而心灵美是社会美的具体体现。“美者,人心之所乐进也。”说明对美的追求和审美需要是驱动人格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通过实验证明,对美的欣赏有助于唤起人的潜能,有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

实施审美教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设计教学的全过程,注意讲求实效,要认真考虑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和生理的特点,认识能力和接受能力,还要注意根据课型特点设计教学。总之,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求知、明理、学能与感知美、感受美、分析鉴赏美、接受美的感染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披文入情”,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做到“情”贯始终。

第四,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优势,把握教材中有关艺术美的内容,以人为中心将社会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审美的把握,通过想象、虚构、变形、夸张等形象思维的途径,

创造体现艺术家的审美体验、审美评价和审美理想的艺术形象,以达到使人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净化自己的心灵的崇高目的。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进行创造性的反映的产物,它存在于各类艺术作品的之中。艺术美比现实美更集中、更强烈、更有普遍意义。因此,它具有现实美所无法替代的审美价值。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初中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可塑性比较强,我们会责无旁贷的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用艺术美教育学生是阅读教学中的重头戏。 结语: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举措。它是依据教材固有的思想性、艺术性,寓教于乐的知、情、意、行的统一,是贯穿于听说读写全过程的一种美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凭借语文课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这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是我们全体同人应该也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的。 参考文献:

【1】 曹宝开.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性浅谈[EB/OL].http://www.daodoc.com/,2010-06-19.【2】 徐晓鸿.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阅读是写作的关键[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0年第7期:21-32,

【3】 张友君.浅议语文课审美教育之手段[EB/OL].http://125.74.221.103/jiaoy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3030,2008-6-11

推荐第6篇:英语课审美教育浅谈

英语课审美教育浅谈

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进行审美教育是每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英语课也不例外。

在英语课中展开美的内涵,可以运用多种手段:

一、揭示和感知美,激发学生对英语美的向往之情

英语和汉语一样,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之一,从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到家喻户晓的狄更斯、马克•吐温都用英语撰写了他们的传世佳作。英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揭示英语美,同时在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力求使学生获得对英语美的感知,从而全身心进入审美意境并使之内化。手段之一:在听音中欣赏美。首先要选好听音材料。《灵格风》、《看、听、学》、《新概念》、《新视野》、《展望未来》等美版教材有非常理想的配套录音。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点重音、标意群,画升降符号,如何揣摩纯正优美的语调中那种特有韵味,从而进行对比模仿。手段之二:在朗读中体验美。朗读是训练英语语感的基本方法。英语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活泼的对话,丰富多姿的句式蕴含着作者的情趣意旨,需要大声朗读、细心咀嚼才可真实感受其中的内涵和美感。手段之三:在课文讲解中展示英语的内在美。中学英语课文的讲解应从整体展开深入认识课文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语言的熏陶和审美心理的满足。

二、在说写训练中语养学生的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手段之一:在实际运用中体现英语美。这是个趣味的实践活动。天天说活动不仿当做英语课的口头表现英语美的极好形式,幽默小故事、校园事漫谈、一日一议、国际国内新闻等话题应有尽有,经常变化学生会乐此不疲。

手段之二:在创造性想象中完善英语美。一切审美活动总需要有所发现有所增添,才能产生新鲜的愉快和感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更应让学生充分调动生活积累和所得语言纵横联想让英语美在创造中升华。

手段之三:在勤笔的耕耘中升华英语美。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指导学生拿起笔来借鉴英语美,模仿英语美和创造英语美是英语课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写作训练先从模仿入手,从仿写句式地道优美,表情达意的单句,过渡到结构严谨、语言简洁的段落,再到构思奇妙,布局合理的篇章,让教材中漂亮的英语框架结构为我所用。

三、营造一个具有和谐美的课堂教学气氛

毕加索有这样一幅画:鱼在天上游,鹤在水上飞。有人问:“这可能吗?”他说:“只要和谐,什么都能做到。”我们的授课内容是英语,而周围是汉语的汪洋大海。乍一看的确不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一个有限的教学空间与时间中营造出一个与英语这一教学主题相统一的教学环境。

手段之一:师生共建英语小世界。课前五分钟,播放一曲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黑板上角抄一段英文的锦言妙语、名人名言、天气预报或当日新闻(视学生水平而定)。学生一进教室就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入境感,愉快感和跃跃欲试感。

手段之二:建立一个自然和谐的交际场所。英语教学需要进行大量实现在且频繁的交际操练。和谐自然的交际氛围更能有效地拨动学生的兴趣兴致,直接沉浸在对英语美的鉴赏之中。

总之,英语审美教育不是搞花架子,它是贯串于英语听、说、读、写全过程的一种对美的耳濡目染、心领神会和潜移默化。正如刘勰在谈写作体会时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英语学习,美在其中,美不胜收。

推荐第7篇:审美教育主题班会

审美教育主题班会

造成中学生服饰审美观念的根源首先来源于家庭。近几年来,家长的年龄比以前年青化,文化素质也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独生子女也逐渐增多。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重视,但往往只注意子女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能否升学。至于子女思想品德的教育,好多家庭没有列入家庭教育的议事日程。而那些相互攀比,穿新潮服装,披金带银的中学生主要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有些家长凭着朴素的感情,认为自己当年艰苦,就是为了子女如今享乐,对子女是有求必应;也有些家长以子女的学习成绩是否进步为标准来决定是否满足子女购买新潮名牌服装、手机等要求。这正印证马卡连可的话:“……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在影响着儿童……”,这些细节当然也包括家长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

造成中学生服饰审美观的心理误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教育。这是由于美育没有得到全面实施,中学生没有形成比较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审美修养;学校教育只重视智育,不重视德育,没有把美育和德育相结合;一些班主任没有进行服饰审美观的心理指导,比如开一个主题班会、讨论什么是中学生的服饰美。甚至有一些班主任看到学生尤其一些女学生珠光宝气,涂脂抹粉,也视而不见。

造成学生审美价值出现误区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这些年来,出现一些感官刺激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是青少年最喜闻乐见的,在他们所爱听的歌曲、音乐、卡通片、电视、漫画书、包括生活上的衣着打扮都对他们产生直接的作用,这种榜样的审美取向影响。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引导。特别是偶像和榜样的引导作用远远超出了学校和家庭教育。例如:\"超级女声\"节目中两位选手中性化的舞台形象的塑造,也是具有行为个性化的\"审美出位\"。随着选手博得青少年喜爱,她们的中性装扮也影响了中学生的传统审美观。不少女生都喜欢中性化打扮,她们讨厌裙子,喜欢宽大的运动装、牛仔裤,头发也喜欢乱草一样的造型,性格直爽开朗,经常和男生称兄道弟。相反,一些男学生则过于文静,性格柔弱,缺少阳刚之气。

可见这些这些感官刺激活动的作用比起老师、家长的教育都厉害得多,更容易接受和被模仿,容易使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我认为中学生的衣着打扮要符合自身特点。中学生就像高粱拔节,本身就具有一种青春向上的自然美。大诗人李白有一句诗“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我觉得把它引伸到衣着打扮上也是合适的。中学生的美不在于华贵,带耳坠、戒指反而让人看了别扭。中学生的美在于自然、青春、朴素。

中学生正确的服饰审美观念要在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教育,我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一、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其次,审美个性受到学校文化、学习者、消费者、自身自然条件、年龄、性别、时代特色因素的制约。中学生在服饰审美方面,如果能把握这样一个总原则,就可以逐步提高服饰审美素质,形成良好的服饰审美修养。

二、对一些学生的服饰审美观念进行具体指导。在青少年阶段的人生历程中,人的可塑性是最大的。这就更需要帮助中学生塑造自己的美好形象。要让中学生了解什么是自我形象这个问题。并告诉中学生,形象通常理解为形状、相貌。虽然这是属于人与事物的外表形貌,却也凝聚着一定的价值内涵。自我形象,其着眼点在于个体的“我”。平时要常对中学生讲解有关自我形象的知识,告诉中学生自我形象的内涵非常丰富。诸如一个人的理想情操、品德心理、学识体魄、交际等方面都属于形象的范畴。所以自我形象不仅仅指自己的外观形象,如身材、相貌、衣着、打扮等方面,而更重要的方面是在于自己的心灵,即内在形象。

通过一些适当的方式使学生明白得体的服装、端正的穿戴能衬托人的形态仪表美,甚至可以弥补自我形象的某些不足;服饰要与本人的年龄、身材、时令场合等因素相吻合。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本身的、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的漂亮的外表。在中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目的的灌输这一观点,让学生明白人的外在衣着打扮虽然是自我形象的重要方面。但并不是主导方面。人的内在形象才是自我形象的主导方面。一个人有着怎样的内在形象往往也就会有怎样的外在形象。内在形象在一个人的总体形象中是处在决定性的、核心的位置上。

三、我认为应该鼓励中学生爱学校,穿校服。因为这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和青春活力的美感。穿校服能令学生明白穿校服是以朴素大方为主,因为校服是朴素的,而学生经常穿校服也是想学生明白穿校服是一种美德。校服也能使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校服不但能让别人知道这学生就读的学校,更让学生在穿校服时记起自己的学校,学生经过这样的思想,可以令他们对学校培育出一份情。穿校服最重要的优点便是能给其它人一个有礼貌的样子,因为校服穿得整齐便能给人有一个好印象。可以说穿校服是中学生的责任,而穿校服能培养学生养成一种正确的服饰审美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通过各种手段迅速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协商,向家长宣传普及中学生服饰美的知识。“从父母的身上,一般能够看到子女的未来”。(鲁宾斯坦)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中学生能够与众不同,出人头地,从而不断的强加各种教育。通过宣传这些知识使家长更能关注打造和训练自己,做中学生的榜样、朋友。 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由于他们年幼无知,尚未接触社会,因而辨别是非能力差,意识较为单纯,行为习惯尚未确定,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由于他们对父母有着天然的依恋性,父母的兴趣爱好,品性修养,言行举止,甚至衣着打扮,生活习惯都成为中学生们注意的中心。因此当家长为子女购买服饰时,应适合中学生服饰审美的要求,并让家长为子女购买服饰时,最好有子女参加选购,培养中学生欣赏服饰美的能力和自立能力;家长还要指导子女洗涤衣物,学会整烫、折叠衣物,培养出中学生爱美、爱整洁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正如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学生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正确的服饰审美观念。

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做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及时引导树立正确的服饰审美观,沟通协调好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关系,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服饰审美观——自然美、青春美、朴素美,促进学生德、智、美全面发展。

推荐第8篇:《美育书简》读后感

本 科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审美心理学课程主讲人:潘智彪课程开设单位:文学系

论文题目:浅谈席勒的“游戏冲动”说

系别:文学系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陈国芳学号081011009指导老师:潘智彪

二0一0年十二月

浅谈席勒的“游戏冲动”说

【摘要】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所提出的“游戏冲动”是其美育思想体系的关键。“游戏冲动”作为人性完整的象征,是对“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综合。本文就其本身出发,谈谈笔者的理解。

【关键字】游戏冲动感性冲动形式冲动美

一、引言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是美学史上第一部美育的宣言书。他从人的本性的历史演进中确立了美学的地位。在这部著作中,席勒从康德美学的基本原则出发,从对社会现状的分析中,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提出具有现代性意味的美育思想。而“游戏冲动”一直贯穿席勒的这种美育思想。

二、游戏冲动的源头

席勒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认为分裂的人都有两种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即物质冲动,另一种理性冲动即形式冲动。这两种冲动在现代人身上是相互矛盾的、完全对立的,对人性都带有强制性(分别为物质的强制和道德的强制)。只有消除它们的对立,调解它们的矛盾,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美的人性。

2.1 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

感性冲动下,以人作为基本的寄托,要求不断的变化。“人应该把一切仅仅是形式的东西转化为世界,并使他的一切天赋表现为表象”[1],人是纯自然法则支配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他使人变成物质,而不是给人以物质;他用牢固的锁链把向高处奋进的精神固定在物质世界中,把无限漫游的精神束缚在现实界限之内。

形式冲动则是把人当作类归属,在认识中要求真理,在行为中要求合理,对永恒的追求,他扬弃时间和变化,他要离开盲目的自然控制去实现理想,要把自然法则的强制改造成为自由选择的结果,超越一切感性世界的限制而达到人格的自由,要把物质的必然上升为道德的必然,从而克服了对物质现实的依赖,赋予其人格的独,把人变成绝对实在。

2.2两冲动的调和

从上述可见,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都有各自的领域,彼此不可侵犯。感性冲动可以看作一种“变”,而形式冲动可以看作为一种“不变”。变与不变看似相互矛盾,实则在一种对比与冲突中产生一种“和谐之美”,这也是席勒美学的核心。因此,两种冲动需要摆在一起看,单独分开后,只能看见一种状态,合并之后即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凸现出1+1>2的效果。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与“阳”的概念,极力追求一种平等与和谐,但是却又是相互矛盾的,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

在这种包容与矛盾达到一种程度后,两种冲动达到升华。由此产生席勒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游戏冲动”。游戏冲动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相互柔和的结合体,是实在与形式、偶然与必然、受动与自由等的统一。这样的统一使人性得以圆满完成,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双重天性同时得到发挥,而人性的圆满完成就是美。游戏冲动实质上是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

的一个交集,是他们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即一种“完美”和谐的状态,席勒心中的美便蕴藏于这种极致的“和谐”当中。

三、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

上面就已经点出了美,而席勒也说过“游戏冲动的对象,用一种普通的概念来表示,可以叫做活的形象;这个概念用以表示现象的一切审美特性,总而言之,用以表示在最广的意义上被称为美的那种东西”[2]。“美是两种冲动的共同对象,也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3]。所以,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而美就是活的形象。

那么“活的形象”又具有什么样的特性呢?形象是我们的理性赋予事物的形式,当这种形式仅仅只是抽象的形式时,它仅仅趋向于对客观事物的认知,而无法与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取得必然的联系;但是如果离开了这种形式的赋予,“生活”对于人而言仅仅是纯粹的印象,这些印象无法将人引领到体验“生活”本身的地方。比如著名的“断臂维纳斯”,虽然被认为是一种残缺美,追求的只是感性上的,但是没有哪个观众不想知道原版的维纳斯是怎么样的,这种潜意识里的美学的追求是必然的,不能称为所谓的个性或者风格,因为这是一种真理和规律。席勒抓住了美感性直观的特征,也把握住了美作为形式的特征。感性直观不是简单的感觉印象,人的感觉印象往往受现实欲求和外在实用目的的驱使,紧紧束缚于其中而无法获得一种生命的反思性体验;形式的特征并不把人引向逻辑概念,探求外部事物必然性的知识,但它又借用了逻辑的外观形式。于是,“活的形象”一方面摆脱了对象的实在和功利性,又保存了这种实在所引起的感性的愉快,而另一方面,它拒绝了形式的抽象性,又具有了形式对表象的结合能力。所以“只有当它的形式在我们感觉里活着,而他的生命在我们知性中取得形式时,他才是活的形象,而且不管什么地方,只要我们判断他是美的,情况总是这样。”[4]

由此看出,“活的对象”融合了物质与形式、感性与理性,带给人的是对生命的体验,它激发的是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的确,在艺术作品之中我们所看到的虚构的一切,并非因为虚构而失去真实和活力。在诗人那里,岩石、果实、花朵,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富有人的灵性,都透露出着美。

四、游戏冲动使人性完善

通过上述,大概就了解什么是游戏冲动,而他又是席勒基于人性而提出来的一种美育观念。那又何妨运用他来指导自己做一个完整的人呢?

美是由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相互对立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游戏冲动的对象。理想美就是实在与形式尽可能最完美的结合和平衡即游戏冲动的对象。这样的结合只是理想中的观念,在现实中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在现实中,时而实在占优势,时而形式占优势,因此观念中的理想美永远只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单一的美,经验中的美则永远是一种双重的美。理想美虽然是不可分割的、单纯的,但在不同关系中显示出溶解的和振奋的特性,而在经验中就有溶解性的美和振奋性的美。溶解性的美起松弛作用,其任务是使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各自停留在自己的界限之内。振奋性的美起紧张作用,其任务是使两种冲动都保持自己的力。

席勒着重探讨了溶解性的美两种起不同作用的表现形式。他认为“紧张”有两种情况:

一是片面地受情感的控制,感性处于优势;一是片面地受法则的控制,形式占优势。溶解性的美也就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以宁静的形式缓和粗野的生活,以形式解除物质的统治,为从感觉过渡到思维开辟道路;一是以活生生的形象给抽象的形式配备上感性的力,以实在解除概念的统治,把概念再带回到观照,把法则再带回到情感。也就是说,对于偏于物质、感性的人,如体力劳动者,溶解性的美可以使他们在生存温饱以外,也关心一下精神、形式、装饰;对于偏于理性思辨的人,如知识人士,溶解性的美可以恢复其感性欲望,以感性滋润其枯燥的人生。

因此,美把物质与精神、感性与理性、感觉与思维、受动与能动之间的对立状态联系起来,消除感性力的紧张和精神力的紧张,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使精神的人回到感性世界,这样美也就扬弃了对立,使现实的人性达到完善的境界。另外,因为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那么可以说,游戏冲动能够完善人性,这与席勒所说的“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让人,”[6] 就相一致了。

五、结语

席勒用游戏冲动的概念把美与人性联系起来,他明确指出了美是游戏冲动的对象,人类与美进行游戏,游戏的人才是完整的人。笔者也从这些方面展开来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文只是略微皮毛的谈了一下对游戏冲动了理解,笔者清楚地知道,研究的过程永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希望自己在今后做得更好一些。

参考文献:

[1] 席勒.席勒散文选(张玉能译)[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2] [3] [4] [5] [6]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M].译林出版社,2009年.

推荐第9篇:《狱中书简(节选)》

《狱中书简(节选)》

说材料

一、教材分析

出自罗莎卢森堡之手。作者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角度,这封书信以清丽精致的笔触,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之情和“生命沉醉”的美好感觉,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积极的高尚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生难字词比较多,需识记,作者需要详细的了解。

2、让学生掌握描绘的四方面内容以及侧重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应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的三种写作手法:“对比”、“烘托”、“借景抒情”

4、引导学生掌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教材的学习,培养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能力,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积极的高尚情感。

三、说教材的重难点以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依据教材的特点,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用“美丽的生命去诠释生命的美丽”。学习革命烈士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的高尚情操。难点确立为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不写自己在狱中生活的艰苦、自己的斗志,而是满怀喜悦的描述自然美景呢?突破难点应采用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并组织小组合作填表的方式。难点应结合后练习,小组合作探究写法等环节,得以突破。

四、学法指导

方法:自主、合作、实践、探究

让学生通过填表,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的结构,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另外,又指导学生合作讨论、共同解疑以突破重点、难点。

五、教法

三单元阅读教学法

认知阅读:初读文,整体感知,通过概括内容,理清的结构。

理解阅读:深入学习文;合作探究,品位语言和构思,深入研讨文内容。

拓展阅读:让学生畅谈读了这篇文以后的感想?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积极的高尚情感。

六、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

在认知阅读环节中主要训练学生对文内容的归纳能力,并整体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的结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做适当评价。

在理解阅读环节中,进一步熟悉文内容,通过学生对的语言、构思、写作方法等方面的赏析,促使文内容的研讨更加深入。

拓展阅读环节中,由内延伸到外,让学生注意内学习与外阅读积累的结合,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乐观积极的高尚情感。

七、多媒体

的制作突出了精美与实效的特点,处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指引。

八、教学特色

本的教学实施了我校“三单元阅读教学法”,教师由讲师变为导师,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用合作、讨论、研究的方式解决学生的学习疑难,使堂变成了开放型堂,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并使之整合提高。

推荐第10篇:《信仰书简》读后感

《信仰书简》读后感

(一)

15行管1班 叶芳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丰沛的社会,极速发展的科技,灯红酒绿的城市,各式各样的娱乐生活,似乎让我们很多人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感觉自己不缺物质,却又感觉自己一无所有。而《信仰书简》这本书,让我明白正是因为我们的追求物质多于精神,才让我们失去作为一个人需要的基本信仰,过于舒适安逸的生活也会使人迷失方向。

何谓信仰?本书给了我们很多不同的定义,总的来说,信仰不是简单盲目的相信某种事务,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它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信仰。

每一个人都需要信仰,它就像人体的一部分,指导和约束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为人指明前进的方向,明辩是非曲直,指导个人心怀理想,哪怕前方道路渺茫,困难重重,也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每一个民族国家也都需要信仰,信仰就是名族的心灵图腾,理性的、科学的、崇高的信仰可以让一个名族坚强挺立战胜困难,指引名族的发展与进步。正如两弹一勋科学家钱学森前辈,当时的他在美国拥有优越的工作与生活,但当得知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不顾美国的阻挠与拘禁,毅然决然选择回来报效祖国。在被拘禁失去自由的时刻,他也不忘抗争,寻找机会回国。历经艰辛回国后一心扑在国家航空科研工作中,丝毫不在意生活的艰苦,最终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给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不正体现了钱学森崇高的爱过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仰吗?再回望书中提到的80后本科毕业生罗瑞雪,本科毕业的她选择进山深处当官,用一个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起贫穷和孤独,扛起复兴村的希望,也扛起80后的信仰与追求。历经6年的努力,大山通路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曾经的贫困村走上了复兴之路。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时期,我们面临民族危机,无数革命先烈奋不顾身,视死如归与侵略者斗争,带领全国人民历经磨难,艰苦奋斗最终实现国家独立和名族复兴,才有如今的国富民强。是什么让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旧坚守理想,让他们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让他们在黑暗之中点燃希望之火?是信仰,是对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前仆后继的中华传统精神的信仰,是对爱国主义的信仰,更是对马克思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信仰。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内心却越来越脆弱。我们的生命和灵魂在物质条件和物质消费高速发展的催动下产生了太多的迷茫甚至高度的扭曲。消费主义的盛行是我们的肉体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而生命和灵魂却在物欲的驱动下变得狭隘、琐碎和愚蠢。越来越多的人失去做为人所需的最基本的信仰和道德底线。当今社会各种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超标农药蔬菜和水果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使大众失去了去食品生产市场最基本的信任。帮助摔倒人本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近年来屡次发生碰瓷现象,使“要不要扶”成为大多数人面临问题时的迟疑态度。最终“不要与陌生人说话”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人际关系的形象描述。本书中屡次提到的“小悦悦”事件,着实让人痛心,面对这样一个弱小而可爱的小生命遭遇着如此惨痛的折磨,一个个都视而不见,仿佛此时此刻只剩下那掉了一地的道德与信仰!因为没有道德信仰,才会出现这一系列令人痛心的事件;因为没有生活信仰,才会有那么多年纪轻轻的生命经受不起挫折磨难,以结束生命来逃避现实,产生各种悲剧;因为没有淡泊明志的信仰,才会出现一大批大小贪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丢失作为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损害人民的利益。总而言之,失去信仰之人,就如航行中迷失方向的帆,没有指明方向的灯;就如脱轨的列车,无法得到控制和约束,会变得心灵无所依附,灵魂无所安顿。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受着高等教育,更应该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必须学会明辨是非,建立和秉承科学的信仰,用我们的信仰去指导我们的生活和行动实践。在科学信仰的正确指引下勇往直前,心怀理想,追求上进,好好珍惜有限而美好是大学生活,愿我们在未来回首大学生活时,不因虚度光阴而羞愧,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用青春书写不朽的篇章!

《信仰书简》读后感

(二)

人无“信”不立

15法学3班 黄鑫杰

人类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有时候他们看待事物的价值不取决于它的实际效用,而在于它数量之多寡。所以水虽然不可或缺但因为近乎无穷而被漠视,钻石固然没有现实意义却被人们奉若珍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物以稀为贵。近年来,一个在从前像水一般被我们忽视的词频频出现——信仰,多多少少是不是反映了它在当代的缺失呢?

尼采有一个很著名的论断:上帝死了。自从资本主义的曙光诞生在西方以来,神的世界就逐渐被人的世界所替代,人们不再从此岸望彼岸,而是追求在现世的美好生活,用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自己,信仰在现代似乎已经式微。《信仰书简》就是试图在这灵性衰微的时代引导我们重新思考信仰的价值。

信仰是什么,古往今来无数思想家有无数种说法,每一种都有的放矢,鞭辟入里。但是今天我不打算师承古人,而是想讲一点自己的想法。《信仰书简》里提到,信任,信念和信仰是三个不同层次的东西,信任是对某个事实,或者是某种规律和看法的认同。信念不仅是认同某件事,而且有足够的热情去践行它。而信仰,认同就不仅是某件事了,而是认同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并为之全力奋斗。简单来说,信任是认为某件事是怎样,而信念是认为某件事该怎样,至于信仰,则是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怎样。从语义上分析,“信”有认同,确信之意,“仰”既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状态,代表一种永恒不变的追求,康德曾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对于某种价值体系孜孜不倦的寻求,是我们在仰望自己心灵的“星空”。

弄清楚什么是信仰后,接下来我们要考察为什么我们需要信仰。首先,信仰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一个家园,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的肉体,将“上帝的羔羊”从清规戒律中解放出来,()自由的去追寻美好的生活。但人们很快发现,肉体的欢愉总是短暂的,而快乐之后的平淡相比之前会产生一种失落的空虚,只能用更多的消费,更好的商品满足,于是人们就被永无止境的欲望所推动,徘徊在片刻的欢娱与长久的苦闷之间,不得解脱。而信仰用一种精神的追求代替了肉体的追求,像一股清泉流过一般,源源不断的带来清冽的水流,给精神以滋养。有信仰的心灵就有了归属地,不至于被迫在一种欢愉到另一种之间辗转,而是能够在平淡的日子里待在自己的信仰世界里安静的生活。

其次,信仰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指引。我喜欢把信仰比喻成黑暗中的篝火,在远古时期,苍苍莽莽的黑暗森林中,一抹火光就意味着温暖的食物,安全的集体和对抗野兽的力量。在一成不变的海面上,一座灯塔就意味着一个舒适的避风港,一个可以安稳入眠的憩息地。我们的人生会遇到很多选择,没有信仰的人是走在迷宫中的,只有碰运气走出一条路,往往浪费了许多时间。有信仰的人心中始终亮着一盏明灯,指引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走向幸福的未来。

最后,信仰为我们提供永不停息的动力。从本质上来说,对于信仰的追求也一种欲望,人们常说,好奇心害死猫,信仰者是理想主义者,也是现实主义者,他们不仅在心中描摹画卷,也在现实中践行自己的想法。法官对于正义的信仰,让他们兢兢业业,秉持公正;记者对真实的信仰,让他们不畏强暴,敢于揭发;作家对于平等的信仰,促使他们以笔为剑,嘲讽极权,反对歧视。信仰是他们的灵感,是他们的“食粮”,成为他们的支柱,帮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本分。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怎样的信仰?信仰作为一种意识,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反映,费尔巴哈的考察指出,世界上无论那个民族的宗教信仰都有人的面孔,“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形形色色的物质生活构建起五彩缤纷的信仰世界,需要我们仔细甄别,审慎选择。

邪教活动在现代社会显得日益猖獗,它们或是鼓吹末日审判,煽动集体自杀,或是强调个人崇拜,敛财享乐,他们是信仰吗?从模式上看,他们的确是信仰,但他们是信仰之树上的毒果,诱惑着每一个路过的人,迷惑他们的心智,扭曲他们的思想,是我们所要坚决抵制的。

现代社会的三大主流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它们的教义大多是正面的,规劝人们睦邻友好,与人为善,在历史上它们也的确起到了安抚人民精神,指引人们发展的作用。但它们本质上依然是唯心的,没有坚实的现实依据,也没有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导致它们在很多问题上都不能自圆其说,更糟糕的是,它们的含糊其辞与神秘主义使得它们往往被野心家利用,反而成为点燃战火的导火索。中世纪的十字军东征,近代的巴以冲突,往往有它们的影响存在。

最后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们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首先因为它是实证的,它不唯心,不唯上,只唯实。其次,它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的许多预言都以一种略有偏差的方式实现了,这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最后,马克思主义也是与时俱进的,不管是列宁在帝国主义时期对它的发展,还是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具体实践的充分运用,都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发展的,也是批判的。

通过上面一些简短的分析,我们大概对三种不同的信仰有了一个认识。其中,邪教无论是从世界观上还是方法论的指导都是错误的,刻薄些的说,它们基本上都是精神病人的呓语,我们要与它们划清界限,保持距离。三大主流曾经发挥过很大的作用,在整体上它们也宣传了一些正能量,但它们在方法论上往往空洞而不切实际,繁琐的清规戒律压抑了人们的积极性,因此逐渐在衰微。我们要做的是汲取它们有益的思想,而不是全然接受。而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它宣传的思想是积极的,构建起它的基本原理是客观的,因此它能最大限度的指导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在当代中国,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义务,自觉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思潮,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11篇:信仰书简读后感

信仰书简读后感

(一)

15法学3班 蓝娉婷

信仰对很多人来说好像是一个很隐晦的词。我发现,大多数现代的大学生好像在内心深处都没有一个自己坚定的信仰,有信仰的人又似乎不愿意承认。而我也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信仰到底是什么?它好像在心里模模糊糊地存在着,却没有一个确定的原型。

在读了《信仰书简》之后,“信仰”在我心里的内涵好像丰富了起来,我对信仰也有了更加耳目一新的理解。信仰就像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笔下的火光,它永远闪烁在前方,忽明忽暗,指引着船只的前进,即使目的地还很遥远,但火光在那,人们就有希望。

《信仰书简》这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展开,分别为信仰的意义、信仰的辨析、生活的信仰、宗教的信仰和科学的信仰。因为这本书其中涉及的话题都是从学生的调查询问中来,反应了众多当代大学生想法,所以给现在正在读大学的我很多的启迪。相信很多大学生读了这本书之后,面对一些人生中遇到的困惑或者长久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会豁然开朗。

《信仰书简》的开篇--必须相信点儿什么什么,生活才能继续,这与我一直以来的想法不谋而合,书中提到了几年前发生的令人痛心的佛山“小悦悦事件”,18个路人的冷漠让我们痛心之余感到震惊。我也尝试着扪心自问,如果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我会不会伸出援助之手?我尝试着身临处境,最后我还是不忍心放弃我心中的良知,我知道这一刻我的内心是热忱的。如果这个社会人人自危,不相信法律和正义,那无论经济怎样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都将变成灰色。我也尝试着分析路人冷漠的根源,最终发现了一个致命的原因就是他们缺乏信仰。他们不相信法律不相信正义,所以内心会有种种的顾虑,担心伸出援手之后会不会被讹诈,担心自己的好心不能得到证实。对于他们的担忧我可以理解,也许他们在生活中目睹了很多正义得不到伸张的例子,使它们的心生恐惧,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这是人性无法避免的。但是,如果是这种不愿意信仰法律和道德的现象不止发生在少数的人的身上,那就要引起我们的反思了。我们的国家正处于法制建设的起步阶段,需要我们的国人都积极参与并给予一定的耐心,如何建立起全民对法律的信仰,绝非一朝一夕。从自身做起,我们应该弘扬正能量,相信国家,信仰法律。

这本书还有一个话题是关于对法律的信仰。作为一个法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我对法律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总觉得法律离我很遥远,在生活中接触到一些有关法律的问题,也是畏之怯之。不仅我是如此,我身边的人包括我的家人朋友,也是如此。在上了大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以为的离我很远的法律,其实一直在我的身边,对一个社会的运转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只是法律一直隐藏在人们生活的背后,才会使人们对法律的了解甚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增强,我发现人们不再“谈法色变”,在遇到一些通过自力救济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会积极通过公力救济来解决。可以说,在最近的十年,法律的公信力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提高。虽然在社会中可能存在着一些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的现象。但我相信,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家法律的不断完善,司法工作人员的素养得到不断提高,这个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很好的缓解甚至是解决。根据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道路是前进的也是曲折的。我们应该信仰法律,相信法治社会的发展道路会不断的前进,虽然其中可能会有曲折,但是前途总是光明的。

像书中所说的,必须相信点什么,生活才能继续,信仰的建立会让我们守着心中洁净的方田,对生活充满希望。只有大家都拥有没有的信仰和愿望,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希望每个人都能建立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火光,指引自己走向心中的彼岸。

《信仰书简》读后感

(二)

15法学2班 刘晓琴

信仰,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人们常常谈到信仰。但是信仰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该持有怎样的信仰呢?再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信仰这个概念是模糊的,总觉得信仰是一个高尚又难以理解的字眼。但是读完这本书,思考了老师的话语,我似乎明白了一点点其中的奥秘。

《信仰书简—与当代大学生谈理想信念》一书中用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何以革命先烈可向死而生?因为信仰。何以当代中国有共同理想与追求?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何以能信任中国共产党?因为党领导国家变得富强繁荣。何以要树立对法律的信仰?因为人们对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价值的确信。何以让入党积极分子的信仰明晰?答案就是信仰。

书中多次提到了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在一个如此脆弱幼小的生命面前,那么多的人选择了冷眼旁观,选择了逃避,这无疑是让人十分痛心与失望的。这件事情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大的反响,与其说是善良之人对冷漠之心的谴责,不如说是全社会对于道德和法律的反思。大家都坐在那里指而论道,感叹人性的缺失,但是谁又能保证当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是那个抱起孩子送到医院的人呢?

冯秀军老师在书的开头说道,必须相信点儿什么,生活才能继续。没错,我们是要相信一点东西,这样生活才能继续。相信“面朝大海,春暖花会开”;相信“明天会更好”;相信“第二天的太阳是崭新的”;相信“法律是公正的”……我们相信太多的东西了。只有相信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是支撑我们成长的动力;让我们有勇气面对接下来要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就是我们相信这些东西,我们才有了信仰。

正如梁启超所说:“信仰是神圣的,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它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信仰在心理上表现为对某种事物的仰慕和向往,在行动上则表现为以某种思想体系为准则去解释和改造世界。它是富于思维的人类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意志品质。

一个人有志向、有理想的人,都应该拥有正确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生是混沌的。有了信仰,在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挫折和遭遇时,才会更理智更有信心,而不至于彷徨失措。人生信仰是力量的源泉,能焕发出强大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在心理学上叫内驱力,一个人信仰越坚定,越高尚,他内心激发的驱动力就越强大,越持久。信仰作为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个人的人生定位和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信仰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实践产生巨大影响。有信仰的人会为自己的信仰调动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目标上,其知识能力、内心世界都会得到充实和提高,从而推动人的发展。它能使人感到有所寄托,有所期望,有所依赖。无论是正确的人生信仰,还是错误的人生信仰,都能成为人生的精神支柱。因为信仰有好坏之分,所以人们应当依据某种信仰是否理智、是否现实、是否崇高、是否健全等标准进行信仰选择。

现在的我们正处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面临着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历史时刻.我们要将信仰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和我们的学习工作结合起来,用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既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又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寻求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块洁净的心田,一种宁静的心境,和一个远大的目标,寻找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第12篇:绿化合同书简

绿化工程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就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承包内容及方式:

二、工程总造价:

三、承包期限:

四、工程要求:

五、付款方式:

六、双方责任

甲方:

1、甲方必须保证乙方绿化用水及水压要求;停水或水压不足应及时进行处理。否则,因此而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负责。水电费等费用由甲方承担。

2、按协议付款,不拖欠工程款。

乙方:

1、不得损坏甲方原有设施。

2、服从甲方对该工程提出的合理建议,并遵照执行。

七、违约责任:甲、乙双方不得违约。如单方违约,需赔偿对方协议总金额的10%作为违约金。

八、其它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此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即生效。

九、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签订日期:年月日

第13篇:谈美书简

《谈美书简》读书报告

姓名:张辉

班级:高秘10

1学号:071011121

1,书 名: 《谈美书简》

作 者: 朱光潜

出 版 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05.01

2,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1903年(六岁)开始接受传统的封建教育,能背“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读过《史记》、《通鉴辑览》,1918年入武昌高等师范中文系读书,1919年经考试被选送香港大学文学院深造,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获硕士学位,1931年入德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其间写就《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谈美》,1933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1937年任四川大学教授,1938年任武汉大学教授,1946年重返北京大学任教授,1949年北平解放,继续留任北大教授,1956年译出柏拉图《文艺对话集》,1959年译出黑格尔《美学》(第1卷),1963年《西方美学史》出版,1970年续译黑格尔《美学》(第

2、3卷),1977年译出莱辛《拉奥孔》,1978年译出爱克曼的《歌德谈话录》,1980年出版《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1983年译出维科的《新科学》,1986年3月6日逝世,终年89岁。

3,作品目录

一、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三、谈人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解

五、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区

七、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德

八、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4,作品主要观点及其内容

第一封《代前言:怎样学习美学?》朱光潜先生首先谈了写作《谈美书简》的动意,在回答“怎样学习美学”这一问题时,说他感触最深的是治学的学风。针对美学是个旁涉很多领域的边缘学科,以及国内“资料太少”这一特殊性,朱光潜先生指出:“研究美学的人如果不学一点文学、艺术、心理学、历史和哲学,那会是一个更在的欠缺,而且会成为‘空头美学家’”;要“学通一二种外语”,直接阅读外文书籍;尤其应下大力气去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但不迷信翻译过来的书籍。

第二封《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抽象概念出发?》1956年,全国开展了美学大

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朱光潜先生承认自己过去“站的是唯心主义立场”,“用的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逻辑方法”,信奉的是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克罗齐等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美学思想。 到80年代,朱光潜先生坚持“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这一总命题,而且他讨厌对美下定义,认为这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不是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从现实出发去研究美学问题”,提倡“正确辨认生活与艺术中的一切丑现象”,认为“自然丑也可以转化为艺术美”,“艺术家有描写丑恶的权利”。

第三封《谈人》朱光潜先生提出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一个整体”。审美活动和整个人的其它许多功能如”思考力、情感和追求上报的意志“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强调反“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体的活动”,进而强调“艺术作品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这一命题。

第四封《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一些误解》在此,朱光潜先生重申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郑重提出“我们提倡‘解放思想’,但不能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解放’出来”。针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写过一部美学或文艺理论的专著,说不上有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等一些误解,朱光潜先生说,构成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这个完整体系“是长期发展而且散见于一系列著作中的。要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体系,就要认认真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五封《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朱光潜先生认定“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是精神方面的生产劳动,其实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一致的,而且是互相储存的”。生产劳动是社会性的人凭他的本质力量对自然进行加工改造。这是一个双向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自然经过人的改造而日益丰富化,成了“人化自然”;另一方面,人发挥了他的本质力量,使其在改造自然中“对象化”了,因而也肯定了自己,使自己的本质力量日益加强和提高了。人类历史就这们日益发展下去,以至于达到“人的彻底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彻底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

第六封《冲破文艺创作和审美学中的一些禁区》“四人帮”统治时期,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禁区是“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感”。在朱光潜先生看来,人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人作为人的自然本性,“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是共性与特殊性或全部与部分的关系。部分并不能代表或取消全体,肯定阶级性并不是否定人性”。“人道主义”总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因为人虽是一种动物,却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自觉心和精神生活。人道主义可以说是人的本位主义。”“在文艺作品中人情味就是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东西”,“最富于人情味的母题莫过于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情”。在阐释“共同美感”时,朱光潜先生援引了马克思“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论述,指出“劳动是人类的共同职能”,它所产生的美感也就是“人类的共同美感”。

第七封《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感》在这封信里,朱光潜先生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生理学知识来使我们更好的认识美与美感,如节奏感,移情作用和内摹仿。而且向我们进一步阐述了其“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文学作品应该具有节奏感,而不应一味高昂”“审美者和审美对象各有类型”等观点。

第八封《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朱光潜先生认为,为弄清形象思维问题,首先需要界定一下“什么叫思维?”“思维就是开动脑筋来掌握和解决面临的客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思维本身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认识活动。”思维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掌握具体事物的形象,如色、声、嗅、味、触之类感官所接触到的形式和运动都在头脑里产生一种映象,这是原始的感性认识”,叫做感

觉、映象、观念或表象。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可以经由两种途径或方式,这就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目的都在于获得对事物的更进一步的认识。“把从感性认识所得来的各种映象加以整理和安排,来达到一定的目的,这就叫形象思维;“把许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这是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的不同之处,在于形象思维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第九封《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文学是用语言为媒介,而语言中的文字却只是代表观念的一种符号,本身并无意义。语言这种媒介不是感性的而是观念性,也就是说,语言要通过符号(字音和字形)间接引起事物的观念。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在艺术门类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文学实际上就是语言学”

第十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朱光潜先生反对将“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这样的本来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称呼硬套到其它时代与民族的文艺创作上去,而主张从“浪漫主义的”或“现实主义的”这样的创作方法的角度,对各时代和民族的文艺作出分析。与此同时,朱光潜先生认为不能把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绝对化。“浪漫主义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情感和幻想较占优势”;“现实主义从客观现实出发,抓住其中本质特征,加以典型化”。这两种创作方法虽然是客观存在,却不宜过分渲染,像旗帜那样鲜明对立。要“从主客观统一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

第十一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环境”指“行动发生的具体场合,即客观现实世界,包括社会类型、民族特色、阶级力量对比、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总之,就是历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典型环境起着决定典型人物性格的作用。“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观中的一个基本原则。

第十二封《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悲剧与喜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具有两种不同的审美特性。悲剧与喜剧很难截然划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现实世界的矛盾本来就很复杂,纵横交错,很难分出悲喜,同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多种多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个戏剧往往产生不同的感受。“世界对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思考的人是个喜剧。”我们中华民族的喜剧感向来很强,而悲剧感却比较薄弱。其原因之一是我们的“诗的正义感”很强,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好大团圆的结局,很怕看到亚里斯多德所说的“像我们自己一样的好人因小过错而遭受大的灾祸”。

第十三封《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朱光潜先生对来信问到关于学外语和美学问题朋友们提出忠告:“学美学的人入手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还是学好马列主义”;其次,“掌握一种外语到能自由阅读的程度”,“掌握国际最新资料”;第三,“要随时注意国内文艺动态”,“最好学习一门性之所近的艺术:文学、绘画或音乐,避免将来当空头美学家或不懂文艺的文艺理论家”。

5,观点比较:

朱光潜经过对自己以前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批判,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的辨证统一的美学观点,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他还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实践

观点(即把主观视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对立统一于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美学流派。而美学家宗白华以艺术体验为美学研究的挈入点,独特地走出了散步美学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他构筑了以艺术境界为核心的美学思想体系,为美的基本性质探讨与中国传统的艺术所具有的美学思想内蕴的双向契合提供了具有启示意义的师范,为中国美学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另一种样式。对于美的本质性认识,宗白华采用目击而道存的方式来体悟。他结合艺术体验来分析美的基本性质,以凸现出中国生命美学的价值意蕴。

黑格尔美学主要是艺术哲学,以其特有的辩证法与历史感,他把几乎是全人类的艺术都逻辑地叙述成一个运动着的整体系统,令人叹为观止。

6,个人评价:

这本书既有关于美学理论的论述,比如马列主义美学体系、美与美感、形象思维等;也有就具体的美学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问题、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悲剧性与戏剧性等;同时还总结自己切身的体会,对某些错误思想和观点进行批判,比如号召大家冲破人性论、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等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禁区,等等。说是清理过去的美学言论,其实最首要的是表明一种新的认识,强调自己新的思维的突破。朱光潜在文中说:“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全国范围的美学批判和讨论中,我才开始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逐渐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一些美学观点的错误。”这本《谈美书简》的产生由来,也就是他在这些年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对美学上一些关键问题提出自己新的认识。朱光潜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和研究美学,一定要把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放在首位,反复强调说“研究美学如果不弄懂马克思主义,那就会走入死胡同”。在他看来,马列主义不但给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且其本身也有一套完整的美学体系;因为以往的美学大师,每一个人都是有一套自己的美学体系的,只不过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形而上学的还是辩证的问题。就马克思来说,其美学体系作为哲学这个大体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以及这里生发出来的认识来自于实践的基本观点。

朱光潜在认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原著的基础上,理解和吸收马列主义美学思想和理论体系,提出自己的“物甲物乙”说,也即是“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的观点。这个观点体现在,在以后关于美学的论述中,朱光潜一直恪守马列主义,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美学体系。

在《谈美书简》中,还有的是关于美学具体问题的论述,以及提出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研究中的禁区,这对于我们初学美学、开始接近美学的青年更具有解决实际问题、排除疑惑的重要作用。比如朱光潜认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分,作为文艺流派和作为创作方法,是应该分别清楚的;但是同时,注意到我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时候,是没有必要机械地给某个作家或具体作品贴上现实主义或是浪漫主义的标签,他非常赞同前苏联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高尔基这样一句话:“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再比如,朱光潜结合自己的切身的经历,特别是我们的美学研究在“*”中收到极大的破坏和干扰,在文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让我们运用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一起来冲破禁区吧。”具体说来,要冲破的禁区包括哪些呢?就是“人性论”、“人道主义”、“人情味”以及“共同美感”等等这些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划定为禁区,被认为是作品中不能表现、研究中给予否定的。我们突破禁区,表现在创作要表现它,研究中要有足够的重视,充分讨论。在同我们聊天的过程中给予我们美的启示,逐步的认识美,理解美的问题,掌握美的体系。正如他几十年前创作《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一样,不是掉书袋的,而信手所致,拿来谈谈;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美学、理解美学,而不是空洞的来谈论美学大理论。

第14篇:《音乐教育书简》读后感

《音乐教育书简》读后感

刘 薇

我推荐的这本书叫《音乐教育书简——中小学音乐教师入职读本》,本书是刚入职支教的小米老师和郭声键教授的书信往来,总共有十二封信。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的是书信的方式,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进行对话和口语交流的方式,这种描写、叙述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更方便了阅读,这不仅仅是一本刚参加工作的音乐教师的入职读本,也适合更多的音乐老师,里面写了很多关于平时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做了解答,我相信一定会开卷有益的!下面我谈谈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和一些启发。

一、师生平等关系:

第一封信里可以看出小米老师第一天上班的心情,跟我刚来的时候一样既兴奋又紧张,好在我不会像她一样忘带课程表而记错班级走错教室,这说明了课前的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小米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没有正式开始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自我介绍以及定规矩,一堂课下来发现学生冷冰冰的反应才发现自己这方面并没有做好。郭教授就第一堂课应该上些什么内容给了建议,第一堂课对于一位新教师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教学常规的建立要考虑合适的方式来实现,简单来说就师生平等的意义所在,不要强制性的要求学生做什么,更多还是倡导老师从信任、建议、征询的角度来向学生提出自己的要求,第一节课要让学生们感到快乐和自由,这是音乐课所独具的美丽所在,有时候自己也深思,比如到了四五年级阶段,老师为了抽考而备考,有些音乐本质的意义就已经丧失了,在课堂中的某些细节也需要注意,比如:相比:“要”、“必须”、“不准”等硬性词汇,用“请”、“尽量”、“我相信”等就显得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教材主导教学吗?

非也!教材是把双刃剑,有了教材,教师就有了教学的基本方向,但是,有了现成的教材,像我这样的新教师来说就很容易产生一种依赖性,教材就变成了教条,在无形中变成了禁锢老师教学创新的紧箍咒。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依赖《教师用书》,毕竟《教师用书》的编写者都是结合自身条件来写的,并不具有普片的实用性,仅仅存在于一些亮点的参考性而已,其实音乐的魅力就在于每堂课上为学生提供不可复制的审美环境,应该是一千个音乐教师就有一千种不一样的音乐教学。

三、教学模式的单一:

比如在欣赏音乐时大多学生都显沉闷,那么欣赏音乐在调动学生情绪方面并不是很容易见效的,改变音乐课堂沉闷气氛的最佳途径还是要让学生进行音乐表演与创造。我最害怕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吵闹,可音乐课一旦变得安静反而会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音乐知识技能是教不会的,参与和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要学生自己开口唱,自己去体会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小米老师在一堂课上完以后养成写教学日记的习惯,在课间迅速几下几个关键词,课下再来补充,她说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中成长,我突然觉得自己这方面做得很欠缺。大多数的音乐老师固守着教材的设计,固守着单一化的教学模式,那么就可能出现千篇1律的情景:唱歌课就一定要先练声,欣赏课就一定要作曲家及时代背景,时间长了学生就有逆反会觉得不耐烦了,那么其实这些都可以改变的,艺术讲究的就是打破常规创造需要创新,书中就谈到了环保乐队、流行音乐、套餐式音乐等等,我觉得在以后课堂中这些都是很好的借鉴。

四、找到我们的学科价值:

音乐课堂是有“负”要减的,如果上得不好,就给学生带来了负担。一方面,在学校里,一周就两节音乐课,往往还要被其他学科占有,这实际也是在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我们坚守阵地,这本身也在给学生减负。另一方面,新课改以后有所改善但还未得到根本解决是: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与其把宝贵的时间花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上,还真不如让学生开心的唱歌,这是第一位,而知识的传授与技能技巧的训练是第二位。我们的唱歌教学首先追求的不是学生的专业唱歌水平,而是让学生敢唱、爱唱和会唱。课上得好不好,根源也在观念,音乐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学对象,应该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一个教学设计,这位老师上可能效果很好,那位老师上就不见得行,要想进行教学创新,靠一味地模仿是无法实现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这样能找到我们的学科价值所在。

五、其他:

书中还提到了知识技能与德育教育的关系也是离不开的,还有通过课外文艺比赛提升音乐学科地位更是必要的,合唱团的影响不容忽视等等...与我们平时遇到的困难或者需要提升自己的地方都是息息相关的。这本书给我感触很多,作为一名新进的音乐教师,有很多与小米老师似曾相似的地方,但却没有她那种勇于向上的精神,这是值得自己反思的地方,这本书就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注入进来,我相信会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第15篇:《往复书简》读后感

只有在信中,才会说出的谎言。只有在信中,才能隐藏的真相。只有在信中,才能做到的告白……

之前读过《往复书简》,不自觉地便喜欢上了凑佳苗。这是一个喜欢将曲折与悬疑掩藏在平淡与平凡之下的作者,并且,作者很善于巧妙地借用最普通的方式来演绎故事。《往复书简》借用了普通的书信往来。“往复书简”,不过是文绉绉的说法,直白地说就是“书信往来”。这一扎的“往复书简”实则讲述了三个不同的故事,如果一定要找出什么共同点的话,它们都与青春和爱情有关:一个是回眸十年前,一个是回眸二十年前,还有一个是回眸十五年前。青春本就不是什么寻常的日子,注定要有不平常的事情发生。谁的青春没有故事呢?然而,他们的故事还是有些让人始料未及。我猜对了故事的开始,却没猜到故事的结局。其实,不只是凑佳苗,很多日本作家都拥有这么一种化平常为神奇的能力。好像不用刻意和苛求善于发现和挖掘平常事物背后的故事是他们共有的特质。大概,这就是民族气质吧。许多细微的形式与仪式被他们一丝不苟地传承着。相对而言,我们国人“吐故纳新”的速度相对惊人,手机与电脑的普及也不过二十年的事情,传承了千年的书信却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难觅踪影了,而更早进入网络时代的日本显然并非如此。我想说的是,一定程度上要感谢那些那种“一丝不苟的传承”,正是有了这种刻板的坚持,我们才有幸读到像《往复书简》和《情书》那样的好作品。百度了一下,凑佳苗曾经作为青年海外协力队员赶赴南太平洋汤加岛两年,本书中的第三故事一定是和这段经历有关了。

湊佳苗能不能自我突破?所谓突破的大体方向就是视野上的拓展和诡计的技巧,其实我一直不觉得湊佳苗缺乏结构上的驾驭,或许如果前两者能……

第16篇:审美教育学期末论文资料

一、校园景观与审美教育

我们这里所谈的审美教育是广义的,它指旨在培养人的审美价值观和审美能力,以审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育人方式。它实质与精神教育是一致的。审美教育以人格、精神为准的,因而学生对校园景观的审美(解读)就成为一种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注:参见擅传宝著.德育美学观[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8页,第19页。)。

审美教育是与人类文明同时产生的。早在古希腊,人们便已经意识到审美教育在全面人格塑造中的作用。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教育中起首要作用的应当是美的,而不是野蛮的、动物的。”在近代,德国作家席勒在其《审美教育书简》中对审美教育作出过生动论述,他说:“我们为了在经验中解决政治问题,就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能达到自由。”“要使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除了首先是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可见,他是特别关注审美教育的德育价值的。

审美教育应该以全面发展的人格作为唯一目的,通过潜在课程将真善美融为一体,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人文精神。校园物质景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途径,学生对景观解读的过程或者说审美的过程,就是人文精神的建构过程。这是审美教育的本质之所在,因而也是校园物质景观教育功能发挥的方向。

校园物质景观的审美教育功能有两个发挥方向,即道德陶冶和审美创造。

1、道德陶冶功能

传统的伦理道德和时代的主导思想在校园物质景观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校园物质景观具有文字的属性,同样体现“文以载道”的精神。校园的每一处物质景观均蕴含有一定的道德追求,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道德潜化作用。这在校园雕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此就以雕塑为例进行说明。

雕塑集中反映了特定群体的道德价值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最好的素材之一。列宁十分推崇雕塑的教育功能,认为雕塑(尤其是纪念性雕塑)在人民思想审美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下,苏联1918年颁布特别法令,要求在全国各城市建造雕塑(注:M ·Φ·奥甫相尼科夫、B·A·拉祖内依主编.美学简明词典[M].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7年12月,第214页。)。因此, 对校园雕塑的育人作用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校园雕塑多为纪念性的人物雕塑,这些人物有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有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有当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或刻画他们大义凛然、九死不悔的英雄气慨,激起学生对

英雄人物的无限崇敬;或诉说他们殚精竭虑,沤心沥血的求索精神,培养学生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情感。仁人志士的浩然之气,融入学生的精神之中,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正统思想就这样世代相传。

校园的其他雕塑,如象征性和激励性雕塑,其德育功能也十分突出。昂首挺胸,张嘴怒吼的石狮,就是校园中一种常见的激励性雕塑。它鲜明地表达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学生不断振奋向上,勇攀科学高峰。同时,它也象征了我们民族的坚不可摧和奋发图强的勃勃雄心。 2.审美创造的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体现了一个民族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趣味,也体现了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的审美追求。

在此,我们主要分析校园建筑的审美创造功能。

建筑景观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群体的发达,为人类文明进程的主要标志。建筑景观的出现,最早是基于遮风、避雨等实用目的。随着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进步,建筑才逐渐具有审美的性质,纳入了艺术的范畴。建筑景观是物质文明与艺术统一的作品。 建筑的审美作用是借助建筑的造型和建筑的空间布局来达到的。它们最能体现物质文化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建筑艺术总是要以特殊的形式去体现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审美意识,表现一定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理想。

建筑的造型是三维空间的立体造型,它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意趣和艺术追求,如古典建筑追求“平面风格”、讲究建筑形象的“立面美”,注重对建筑的“外壳”进行修饰打扮;而现代建筑注意增强建筑的体积效果,重点表现建筑的内在结构。建筑的造型同样也反映出不同民族的审美差异。具有飞檐、画栋、月门、漏窗等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趋向,而由列柱、混凝土的拱形和圆顶、尖塔等组成的建筑则显示出西方人的审美趣味。

建筑的空间布局是建筑的灵魂,它能体现一定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中国人讲究“内外有别”,校园建筑与外界一般以围墙隔开。围墙把校园封闭为一个完整、单一的空间,与外界缺乏有机联系,从外瞧体现出一种“静态美”;而里面众多的建筑却是相连通的,空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从里看则体现了一种“动态美”。这种“外静内动”的审美感觉与中国人外表文静,内心复杂的行为方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西方建筑的空间布局与我们的迥然不同:没有围墙,建筑与外界以连续、流通为特征,力求与外界融为一体,体现一种“动态美”;而内部众多的房子却不相通,有较强的“私

密感”(宿舍更是如此),体现一种“静态美”。这种布局的审美感受与西方人的合群和尊重个人隐私的特性联系紧密。

校园建筑就是这样强烈地反映了各民族的特点和差异。受特定历史条件影响,我国校园建筑景观大多呈多元共存状态,有现代的,也有古典的;有本土的,也有域外的,构建一幅色彩斑斓的艺术画卷。中国教育曾受苏联影响较深,校园建筑对此亦有所反映。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校园建筑明显受到现代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步接受了一些西方流行的建筑风格。如没有华丽考究的装饰,便于清扫,具有简朴的线条和玻璃窗,能充分利用宝贵的空间。集建筑学和工程学于一体的全天候体育场,内部是一个没有分割的大顶,空间极为宽敞,突出反映了现代建筑的魅力,给学生以现代文明的熏陶。

由此可见,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中蕴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学生通过对它们的解读,培养出审美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通过对物质文化景观的直观感受,激发起情感的活动,产生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感化陶冶中萌发出审美创造的能力。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第一次完整的感受悲剧,是四年前读曹禺的《雷雨》原著。而今,我用美学的态度重读《雷雨》,关注悲剧下的美何在?

《雷雨》讲述的是发生在周、鲁两家两代人身上的情感纠葛,人物间充斥非正常的伦理道德关系,“欲望”贯穿始终。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理论中,关于“美”的日常含义界定提到,美是感官的愉悦,与“欲”相关。再者,李泽厚继承并发展传统美学观,认为审美最高境界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真”,关涉事实世界的知识,从而形成认知论;第二层“善”,关涉价值世界的道德,形成伦理学;第三层“美”,关涉心理世界的情感,形成美学。当“美”“善”相提,旨在表明伦理判断的满足感,注重的是“善”的价值,也就是道德之于人、之于社会、之于美的价值。曹禺的《雷雨》正是围绕伦理道德展开故事情节。本文且就蘩漪这一人物作分析。

周蘩漪,三十五岁,嫁作周家朴园之妻十八年,生子名冲年方十七,周家长子萍之后母。

曹禺先生评价蘩漪是《雷雨》中最“雷雨的”性格的体现,因为她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将剧情中的所有矛盾突显,直至走向极端。《雷雨》中八个主要人物之间,关系和矛盾错综复杂,而贯穿始终的周蘩漪这个女性连同她和周萍的矛盾,将周、鲁两家两代人的恩恩怨怨白热化,因为“在全剧多条冲突线中,蘩漪同周萍的这条突线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它制约着、影响着其他的冲突线,其他的冲突线则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的方面为加强它的发展服务”。

《雷雨序》中是这样描述“蘩漪们”的: “她们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天样地高。热情原是一片浇不熄的火,而 上帝却偏偏罚她枯干地生长在砂上。这类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然为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为乖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吧。在遭遇这样的不幸的女人里,蘩漪自然是值得赞美的。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虽然依旧落 在火坑里,热情烧疯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怜悯和尊敬么?总比阉鸡似的男子们,为着凡庸的生活,怯弱地度着一天一天的日子,更值得人佩服吧” 诚如曹禺所创作的,蘩漪是受过五四思潮洗礼,思想相对进步的女性,却偏偏被压抑在牢笼似的周公馆,失去自由,无所谓追求,就好像初春的新笋被巨石镇压,不能顺势生长一样。蘩漪强调自己的个性,即使是受制于周朴园的压力,她仍旧喊出“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的”的愤懑。蘩漪这个女性,一直都牵动着我,同情她的遭遇,钦佩她的勇气,但同时又不禁让我思考一个问题――她对周萍所倾注的爱是“真爱”吗?

爱情是源于人内心最原始的男女相互吸引的情感,真爱更是不能以任何主观目的为前提。这样说也许有点绝对,但是在爱萌生的那一刻,爱确实是纯净透明的。但是,所谓的爱情产生于蘩漪和周萍——继母和继子——之间,就伦理纲常来说,有悖传统道德观;其次,他们的爱情关键是在压抑的家庭束缚下不自然地人为引发的:周朴园以医生和病人的关系伪饰夫妻之间的矛盾,蘩漪就把自己关在楼上做无声的反抗;这个时候,同样不满家庭专制的长子周萍,以不耻的殷勤勾引自己的后母,对蘩漪说他恨他的父亲,他愿父亲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知书达理的蘩漪最开始一定考虑过她和周萍的伦理关系,但是,年轻活力的周萍能给形如枯槁的她带来春的气息,她的内心渴望被爱,渴望情欲,甚至奢望有一天周萍能带着她逃离这里。周萍,唤醒了蘩漪的欲望,而这些欲望冲垮了她的理性,在周公馆所谓闹鬼的幌子下,继母与继子的乱伦恋情滋生。

欲望,在辞源里解释为想得到某种东西或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弗洛伊德在马斯洛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人的层次需要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递进。换用带有“欲”字或“感”字的词语来代表这些需要,人最基本的有食欲和性欲,进而想要安全感、归属感,渴望爱欲,在社会上在事业上享受财欲、权欲,一旦欲望膨胀,陷入贪欲„„无休止地在欲望的漩涡里重复和推进历史的脚步。“在生活世界中,人的生活首先表现为人的欲望及其实现。如生是生的欲

望及其实现,死是死的欲望及其实现,爱是爱的欲望及其实现。这样生活是欲望的生活,欲望是生活的欲望”。看来欲望近乎本能,是正常的心理活动。美国学者杰克·斯佩克特曾说:“压抑常常起于欲望,尤其是性欲望与一个人的道德和审美价值观发生冲突之时”,某些家庭的恋父恋母,甚至乱伦案例往往就是这种压抑的典型形态。“欠缺是欲望的基本特性”,有意识欠缺欲望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意识欲望欠缺是不知道或者没有想要什么,蘩漪属于前一种。蘩漪被周朴园禁欲,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她渴望被爱,当继子以性欲诱惑时,她宁可背负乱伦的骂名。

好不容易重新找回自己的蘩漪,发现周萍和四凤的暧昧后,占有欲极度膨胀,她不愿意别人分享她的男人。她开始变得敏感,甚至阴鸷。无奈周萍对过去的情感“后悔”,对曾经犯下的无耻行径用“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弟弟,对不起父亲”来试图逃避罪责,周萍用严厉的父亲、用体面的家庭做借口,想要摆脱蘩漪的纠缠。蘩漪此时不仅仅只是想占有周萍,她想要的更多,她要周萍带她离开周公馆。蘩漪看到了周萍的虚伪和无情,但无奈他牵系着她的希望,所以她不能做到洒脱地放弃这个已经背弃她的男人。“你欠我一笔债,你对我负着责任;你不能看见了新的世界,就一个人跑了”。周萍离开周家,到矿上去,不再受周朴园的管束,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不难做到,但对蘩漪却是以糟践自己,做得“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为代价都想要的“新的世界”。她乞求周萍不要丢下她一个人离开,试图用往日的情份打动周萍:“我已经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地等死,一个人偏把我救活了又不理我,撇得我枯死,慢慢地渴死”,“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遭受周萍铁石心肠的拒绝后,蘩漪由“爱”生恨,心中燃起报复之火――“一个女子,你记着,不能受两代的欺侮”。

欲望是一种感觉,它同时依附于欲望的主体和客体,即欲望行为的发出者和欲望的指向对象。除此之外,感觉是互通主客的桥梁,也就是这个欲望具体想要什么或想要怎么样,它对欲望者具有驱动力。说到感觉,休谟名言“美是美感”,强调“感”;还说过“道德宁可说是被人感觉到的,而不是被人判断出来的”,还是强调感觉在道德判断中起的作用远远大于认知判断中起的作用。然而美就是心理的感觉语言。我不批判蘩漪因为渴望爱,因为向往自由而产生的欲望,正常的欲望都是美的,只是当时的社会和当时的人情扭曲了这种美,使得美变得丑陋。狂躁烧疯了蘩漪的心。原以为让鲁妈带走四凤,就能让周萍回心转意。谁知矛盾愈演愈烈。这时候的蘩漪已经丧失理智,“你不要把一个失望的女人逼的太狠了,她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她抛开弃妇的哀怨,表情是威胁的冷笑。再三的劝阻,周萍全无动于衷。

聪明的蘩漪很清楚这个她爱的男人不再留恋她,甚至已经厌恶她,人生里第二次被男人不公平地抛弃。取她的男人姓周,玩弄她的男人姓周,自从十八年前嫁入周公馆,她就已经被深深的打上了“周”氏的烙印。一个姓氏,犹如当时社会男权统治的象征。鲁侍萍原姓梅,嫁鲁贵而姓鲁,假设当初嫁的是周朴园,那得称周侍萍;蘩漪是周家太太,自然姓周,可怜剧作中连她的原姓都未曾提及。

剧情发展到第四幕,蘩漪的乞求、失望、报复达到了极点。看到从四凤家回来的周萍,蘩漪一开始并没有揭穿他们私会的事。在周萍决心离开的最后关头,蘩漪不顾女人的自尊,向周萍认了错,说不该把四凤辞退,求他可怜可怜她,悲恸无助地述说今后继续留在周家将会受到的非人虐待,甚至还卑贱的说:“你带我走,带我离开这儿,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凤接来一块住,我都可以,只要,只要你不离开我”。只为了逃离阴森的周家,逃离周朴园的男权,蘩漪把最后的一点尊严都踩在了脚下,甚至在所谓的 “新的世界”继续做妾也在所不惜。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为蘩漪感到心痛。一个女人,其实要的并不多,只是对爱情、对婚姻、对家庭抱有最基本的渴望,是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剥夺了女性平等地拥有这一切的权利。情人之间、夫妻之间充斥着物欲的引诱、利益的谋求,假、恶、丑披着真、善、美的外衣,将最原始最淳朴的本性践踏无遗,而女性,往往是这变态制度下的牺牲品。正是因为实现自由之于女性的艰难,所以蘩漪的欲望也超乎寻常,甚至不顾一切蔑视伦理道德的权威。原本困在周朴园的阴影下就抑郁难平,而今周萍又将她抛弃在绝望的荒野。一个可怜的女人完全疯了:她将隐藏了多年的不伦关系公布于众,歇斯底里地咆哮所有积郁的仇怨:“胡说!我没有病,我没有病,我神经上没有一点病。你们不要以为我说胡话。(揩眼泪,哀痛地)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我的心并没有死;你的父亲只叫我生了冲儿,然而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指周萍)就只有他才要了我整个的人,可是他现在不要我,又不要我了”。乱伦的丑闻给予所谓“体面”的周家致命的打击。屋内外都在暴雨狂风中飘摇。 曹禺的《雷雨》,是一出悲剧。悲剧从开始的诉诸命运发展到近代的性格悲剧,重点关注人的自身,尤其是有自由意志的人。《雷雨》中的人物,蘩漪是悲剧,四凤是悲剧,鲁侍萍是悲剧,周萍周冲是悲剧,就连大家长周朴园也是悲剧。即便如此,《雷雨》所反映的对既定的道德伦理和男权主义的反叛却不是肮脏和丑陋的,反而是美的。曹禺把他对时代的理解,对当时社会人物的解读,通过家庭生活的变动和平常人事的关系来申诉非人现实社会制和荒谬道德伦理主义下受摧残的女性及人性。丑是推动人类发展的杠杆(恩格斯),正视丑

并发掘丑揭示的现实道理,美才会绽放光芒。一味的只看美不代表审美,着眼美的本质——即使是藏在丑的形式之下——才叫审美。艺术缘于生活,任何的美也都来自于生活,离开生活基础谈审美只会显得空洞,所以,我认为美就是生活!

最后,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段话作结:“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十

四、简要分析否定性艺术形象如何体现其审美价值? 生活丑不能激起人的美感,而艺术中的丑却能成为审美对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这是因为,否定性艺术形象是通过对生活丑的否定,达到对艺术的审美价值的肯定的。否定性艺术形象的特殊审美价值主要表现在:

1、美丑对照。美丑对照的目的是为了肯定美,描写丑只是成为艺术创造的一个手段、美丑对照的描绘,必须蕴藏着作家、艺术家的审美评价和审美态度,才能创造出美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夸张美好的东西,使它更加美好,夸大丑的东西,为引起人们的厌恶,激发人去消灭它。

2、化丑为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间接肯定了美。丑的艺术形象因被批判、否定,而获得审美价值。果戈里《钦差大臣》里虽然没有高尚人物直接出场,却有一个高尚人物隐约贯穿全剧,这就是作者自己对人间丑态的嘲笑,在对丑的嘲笑,揭露和批判的背后,隐藏着作者的理想和美好心灵。

3、生活丑进入艺术成为否定性艺术形象,对于拓展艺术领域的广度和深度,有重大价值。生活丑进入艺术,艺术审美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使人们对艺术本质和规律有更深的了解,导致艺术生产和艺术审美理想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获得了更高的审美价值。否定性艺术性乡只有具备社会认识价值、伦理教育价值和情感愉悦价值的高度完美统一,才能激发深刻美感、把审美对象转化为艺术美。

正艺术丑角是艺术家把生活丑角作为描写对象,抓住生活丑的本质,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提炼创造出来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渗透着艺术家的否定性评价,从反面肯定了美。同时,生活丑获取了和谐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就构成了具体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生活丑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就成为反面艺术典型,从而又艺术地表现生活中的丑。象葛朗台、夏洛克、泼留希金、别里科夫、奥楚蔑洛夫、阿Q这些典型的丑角艺术,就是巴尔扎克这些大师们“取得了这个‘丑’或那个‘丑’,能当时为它变形„„只要用魔杖触一下,‘丑’

便化成美了。”(罗丹语)通过这个典型化,将“丑”很“美”地表现出来。这种反面形象,中学语文中是很多的。教师在讲授这些丑角形

第17篇:古诗词教学与审美教育

论如何发挥古诗词教学的美育功能

兴宁市黄槐中学

曾新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行中学语文教材选录了许多经典名篇,或写景或叙事;或豪放或委婉,无一不是精辟之作。这些名篇佳作,以简洁明了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世界、深邃幽远的意境,能使学生产生无限遐想,获得美的享受。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经典诗词这一文化载体,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经笔者多年的探索发现,将音乐、舞蹈、绘画等美学形式与诗词教学灵活地结合在一起,能好更地发挥古诗词的美育功效。

一、吟咏诵唱,体会音乐美

古诗词特别注重押韵、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具有音乐美。古诗词教学,要让学生明白其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停连、韵律的悠扬。因为押韵能形成声音的回环往复,产生复沓美;声调的平仄搭配,以及双声、叠韵、叠字、叠句也能使得其更具和谐美。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应注意朗读指导:

首先教会学生揣摩朗读节奏:从形式上看,四言的古诗词常采用

二、二节奏;五言的常采用

二、三节奏或

二、

二、一节奏;六言的常采用

二、

二、二节奏;七言的常采用

二、

二、三节奏或

二、

二、

二、一节奏,这是按音节单位来划分的,例如,四言句为两个音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句为3个音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七言句为4个音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等。现在,我们读古诗一般采用按意义单位停顿的读法,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无定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词的朗读节奏比较灵活,所以要灵活处理,才会有更好的朗读效果。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引导学生正确诵读古诗词,实际上就是引导他们理解古诗词的特殊音律和内涵。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的音乐美,也能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其次,在揣摩节奏的基础上,应分析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同时,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查找诗词创作的背景,体味诗人的情感起伏。这样,就能读出诗词的不同韵味。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来铿锵有力;如李煜的《虞美人》读来哀婉、悲慨;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读来豪气冲天、气壮山河等。我们甚至可以将舞蹈、歌曲等结合起来表演,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的教学中,与邓丽君唱的《虞美人》,王菲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结合起来进行。这样的教学,学生会乐在其中,觉得很享受。古诗词的教学,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叩击他们的心灵,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学的效果。

二、读诗作画 ,享受画面美

人们常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一个并不怎么被人注意或早已习以为常的景象,一旦通过画家或诗人的笔墨再现时,往往令人惊叹和神往。如倪瓒的山水画,有的只不过是几处疏林,三两处平坡;米芾的烟雨图,也无非是树林拱卫的几处山头而已。然而,画家们正是通过他们的细心观察、挖掘和精心裁剪,才使人们发现并感受到平远开阔,或烟雨濛濛之美景。

诗亦然。一个平淡无奇的野店,一旦通过“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早行》)的佳句再现出来,就使读者进入一种寂寥而又清新的意境。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学生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模糊的。

教师可以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教学时,教师可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那“绿树”、“青山”、“村舍”、“场圃”以简笔画勾勒出来,便能构成一幅简单明了而又意蕴丰富的山野村舍风景画。又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将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寥寥几笔便可勾勒出一幅奇特壮丽而迷人的塞外风光图。

三、启发想象,领悟意境美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历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人往往只截取几个最感人的情景或景物,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在古诗词学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

如教学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时,在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启发学生结合山水画的意境进行想象: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黄鹂在啼鸣;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享受到恬淡幽静的意境。又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把“天”和“月”都人格化,既问天,又问月。教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会进入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

四、仔细咀嚼,品味情感美

中国每位伟大的诗人,他们都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写诗,并终生追寻。从《诗经》开始,就有一个传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你内心之中要有真正的感动,才会通

过诗句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古诗词的教学可结合作者的生活、写作背景进行品悟。

如教学《饮酒》(结庐在人境),让学生了解陶渊明生平,清楚他是“吾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而辞官。当学生吟诵、咀嚼“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时就能理解诗人不像一般的隐士标榜“出世”。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在于他无求名逐利之心。正所谓“心静,境自静”。作者曾亲自参加农业劳动,也特别喜爱傲霜的菊花。所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佳句。诗人在东篱旁盛开的菊花丛中劳作,无意中望见那郁郁葱葱的庐山。此时,夕阳西下,飞鸟投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面对着这一自然和谐的景象,诗人不禁心旷神怡,若有所悟,其间的意趣,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诗歌中那个悠然望南山的人和那翩然归林的鸟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学生在这样细细的品味之中,不知不觉就会与诗人产生心灵共鸣,从而得到美的熏陶。

又如:教学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很容易联想到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会联想到秋思之祖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样反复吟诵,不断咀嚼,学生会深刻地体会到作者辞别京师,骑马东去,要回到远在天涯的家乡时,一路上极为矛盾复杂的心情。

由此可见,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仔细咀嚼诗歌内容,通过审美体验,从而真正体悟诗人的情感。

美在,古诗词中无处不在。审美教育能使语文古诗词教学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清新优美,鸢飞鱼跃般的生动活泼,两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诗词的美育功效,以灵活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古诗词教学

感受美、品味美、享受美。学生就会逐步形成爱美的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为将来创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18篇: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

池州市第十中学 姜冬炎

摘要: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它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但长期以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及按“知识点”的条条框框和思考题逐一分析、解答、落实的应试教学模式妨碍了学生对文章美的直觉感知和体验,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现象,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塑造、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而学生的审美心理的建构是要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文课主要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是“兼有思想性的工具课”,也具有审美教育功能。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一短论。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

1、自然美。教材里关于自然环境的描写,因经作家的审美处理,比自然美更精致、更完美、更细腻、更激动人心,更给人以美感。郦道远的《三峡》是一遍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的语言,再现了巫峡的壮美。这些都显示出大自然的迷人姿色,具有明显的美育内容,我们应该使学生在掌握字、词、句、篇知识的同时,领会祖国山水的壮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社会生活美。选进课本中的文艺作品,却比现实生活更典型、更集中,因而教材中的文艺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美,对于人们的感染和熏陶更强烈。《唐睢不辱使命》等课文反映对侵略者的反抗,《变色龙》等课文对趋炎附势、欺上压下的鞭挞,《巴黎圣母院》所反映敲钟人形“丑”而神“美”和《我的叔叔于勒》所反映的菲利普夫妇的形“美”而神“丑”,等等。这些无不使学生在思想、感情、心灵上受到感染,产生喜怒、哀乐、爱憎等情绪,从而形成美丑、善恶、是非、得失的审美观念。

3、艺术美。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从语文教学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雷电颂》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作品构思的奇特,借助自然界雷电的磅礴气势,运用丰富的想象,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使情为景生,景为情活,达到情景和谐的地步;同时写景内外交织,并运用排比与反复,加强了语言的气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再现这些美,自然会达到我们教学目的。

语文教材中有着如此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多数的文学作品更是借助形象化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学生对课文鉴赏美和感受美都是在对感知语言美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美育时就应抓住语言,找准“美点”,要着重分析作品怎样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明而深刻地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景物事件、展露社会生活本质的,使学生对思想内容美的理解寓于对语言美的深刻感受中。

部分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如《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师要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运用一幅幅淡雅的工笔画,如小山摇篮图、雪霁晴峦美景图、空灵水晶图等。通过对一幅幅画面的讲述,使学生感受到济南的暖冬慈善如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济南虽在北中国,冬天却非但没有一幅严酷的面孔,反而是那么笑容可掬,慈善可亲,学生自然心有所感,情为所动。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马赫曾对联想作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两种突然同时迸发的意识内容A和B中,一种内容在出现时,也唤起另一种内容。”联想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快感,联想的结果是让学生的思维超出了作品本身。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又如在教《石壕吏》时启发大家很好想象一下差役进村时的情景。一个学生说:“差役进村时一定是一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腔调,疯狗般地咬人”。另一学生说:“差役一进村,准是拼命地敲着一面破锣,声嘶力竭地叫嚷,张牙舞爪地搜索,老妇人面对着差役,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学生都讲得活灵活现。这样启发学生想象,比教师讲差役如何凶狠,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欣赏中共同参与形象、情境的创造,使美鲜明生动地再现于头脑之中,增强美感体验,提高审美水平。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这些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但由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尚没达到一定高度,因而他们对美的理解也是肤浅的,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物的自身,了解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时教师可以用丰富的语言,饱含激情的语调和生动的表情扣击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它描绘了天门山壮阔雄奇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生读后也能知道诗很美,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印象,未能进入诗歌所展现的艺术境界之中。因此,教学时在学生充分朗读、初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后,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美景?“断”“开”两个词用得好,好在哪?(2)“青山”本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说成“出”,能否改成“立”?(以动写静,画面有动态美。)(3)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色彩的词?这些色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碧水、青山、白帆、红日。画面绚丽多彩。)(4)这首诗既有景,也有情,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有一股激情涌动,才深切地感受到美并用如画的文笔描绘出美,那种激情是什么?(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从而理解本诗思想美和艺术美的统一。)经过这样设疑、启发,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诗的美,享受诗的美,提高鉴赏水平。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最后通过多诵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及理解能力,教学时有目的地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诵读,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被课文所吸引,进入美的境界。我在教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第二段时,并不是单纯地讲解,而是将难点点到为止,然后让学生反复地集体朗读,死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从而唤起了他们的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菜畦、桑椹、何首乌等优美的景物,同学们沉浸在美感的情境中,也走进了作者心中的“乐园”, 恰如叶圣陶先生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诵读能发挥其美育功能: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既是对美的体察,又是对美的再创造。

诵读时不仅课文的内在美陶冶着学生的性情,课文的外形美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特别是古代诗文,工于词句,富于辞采和音乐美,如《爱莲说》《陋室铭》《醉翁亭记》等。诵读本身便是一种美的享受,诵读时能使文字外化为有声语言,从而使得句子的长短、骈散、排比、回环等句式变化的形式美得以显现,使语言的节奏感、叠词的使用、平仄、语气的舒缓、音调的高低等音乐美得以体现,文中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通感等把学生带进意境的美。

可见,诵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在艺术的空白中借想象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觉得,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感人作用,语文教学贯穿审美教育,二者有机结合,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让美育之花在语文教学的园圃中结出丰硕的成果吧!

参考文献:

1、《学周刊》2013年07期---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

2、《文学教育(中)》2012年04期---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

3、《审美教育》作者:陈慧玲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4、《语文审美教育研究》作者:刘荧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第19篇:“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艺术实践”与艺术审美教育

内容摘要:文章探讨的是在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艺术实践”的重要意义,但是这里所指的“艺术实践”并非是专业艺术院校内学生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审美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种充满实践性与不断互动的美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让学生躲在房间里苦练绘画,而是要求学生把美育的思想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审美修养的目的。因此,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手实践的过程,而是一个思想实践的过程。

关 键 词:艺术实践 艺术欣赏日常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自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开始实践之后,美育教学(或者说艺术审美教育)就一直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通过一种大众化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被全社会所认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美育教学方法还有值得商榷之处。应该说,现有的美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专业本科艺术学院教学方法的“简化版”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在原有“艺术精英”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一些学生因此把自己当作一个局外人,完全没有进入到对审美的兴趣和思考的过程中。对于上述的教学方式,不能说它们不重要,因为了解一些艺术方面的常识、艺术史的知识或者美学思想,对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但是,对于那些非艺术类的学生,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从专业美术教育的模式中摆脱出来。也就是说,要在这些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的教学行为之外加入“润滑剂”来滋润学生的心灵,这个“润滑剂”就是指一定的“艺术实践”。

笔者所说的“艺术实践”,并不是指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所进行的艺术学习与创作实践,而是指学生把自己所学习到的一些美学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感知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一些动手参与的部分,更要有动脑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去挖掘自己身边的鲜活的美学思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同时,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对艺术的基本认识来探讨。

美国的一位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曾经谈到:“与其说艺术只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①把艺术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思想有很多学者和教育家都曾谈到过,他们反对把艺术当作在博物馆里供奉的某种物品,或者是停留在美学家们著作内的一些文字,而是把艺术当作一种变化的、充满活力的形式。艺术品并不是只有进入博物馆才能够成就为一件艺术品。很多人过分迷恋那些所谓成为经典的东西,而忽略我们身边出现的各种事物。但是实际上,艺术本来应该是一种语言,而且是与我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一种语言。就视觉艺术而言,有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在人类的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绘画就已经作为交流思想、记录历史的形式而出现在人类的文明中,甚至还演变成为象形文字。人类早期具有的简单的造型能力,使得儿童在没有进入人类的符号化的文字系统之前就已经能够用绘画表现自己对世界的直观认识。艺术的语言性的特征表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与各个时代,它除了是一件让人欣赏的物品之外,还是对某一个时代生活的记录或者某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独白。既然艺术是一种语言,那么从本质上来说,每一件艺术品在成为历史之前,它都是具有当代性的,都是对当时生活的一种反映。每一个艺术作品首先是从那个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有生命力的一种存在方式,反映了某个艺术家特别渴望表达的内容,而后才脱离了那个时代变成一个被传颂的“标本”。忽略了上述意义,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无异于将一个鲜活的生命制成“木乃伊”。因此,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某一个既定的图像或幻灯片(指作品),“对号入座”地说出一大堆诸如艺术大师的姓名、所生活的时代、生卒年月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即便从记忆规律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因为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会快速地被大脑“删除”。

其实从一个个体的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有表达自我的愿望,这是不容置疑的。只不过这种自我表达的愿望可能会被某种形式限制住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时期对绘画技术的严格要求,使得只有少数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被称之为“画家”,因为他们熟练地掌握了能够逼真地再现客观世界的方法。由于成为一位专业的画家要经过长期的,甚至是枯燥的技巧训练,因而使得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技术与非技术的问题实际上也成为进入艺术世界的一道很高的门槛。但是到了现代社会,这种情况发生了某些改变。复制客观世界的工作由照相机、DV等工具承担了大部分,法国哲学家利奥塔曾经说过:“只要按一下快门,普通公民,无论是业余摄影者或旅游者,就可以将身边空间组织成一幅画并丰富文化记忆库。”②这使得人们可以从单纯的技巧训练中解放出来,通过现代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这并不是某些人认为的艺术的堕落,而是并不背离当代艺术教育宗旨和技术发展的一种有益的变化——艺术变成了一种可以被享受的权利。有很多人尽管不是从事艺术专业,但他们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丧失自己的艺术感受,但是又没有途径去很好地表现这些感受,上述方式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种较好的途径。而那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并不能够使他们得到满足,而只会产生倦怠。

德国的艺术家博伊于斯曾经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成为视觉艺术世界中的一句经典之语,很多艺术家都曾经被这句话所鼓舞而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发现,一旦想象力之门被打开,那么个体所存在的潜力是无限的。美育或者说艺术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发现生活之美,其目的是启迪人的智慧而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这个道理虽然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却人为地设置了一些与快乐主义相违背的障碍。过分偏重技巧或者过分偏重知识的记忆,使得课程显得并不那么充满趣味,甚至有些令人厌烦。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地回到生动艺术的思考与实践中。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对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甚至是每时每刻的。文学前辈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作《生活的艺术》中关于中国文学和哲学的见解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当人们检视中国的文学和哲学的时候,他将得到一些什么东西呢……没有逻辑,没有学院式的胡说,没有学究式的专横的假定主义,这里只有一种对生活的亲切感觉,而没有一个设计精密的哲学体系。这里没有一个康德或黑格尔,而只有文学家、警语作家、佛家禅语和道家譬喻的拟议者。”“我们所看到的大概是一次对人生遭遇的评论,对邻村中一个女子的记载,或对一次春游、一次雪宴、一次月夜荡桨、一次晚间在寺院里躲雨的记载,再加上一些这种时节各个谈话的记录……所有的著作每篇不过四五百字,有时单用一句诗文即能表达出整个的人生哲学。”③从林语堂的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文人虽然没有美学的长篇巨论,但是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却是明显的美学化的。这一点很像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尽管它作为一种传统而已经被神圣化了,但是从历史上来看,文人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以一种神圣的心态来创作,而大多把它作为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或者是带有游戏性质的绘画实践,他们并没有被技巧所束缚,相反他们“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完全是源于他们对生活最直接的感受。

上文谈了这么多,笔者实际上想表明一个问题,我们的美育教学必须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能用大量苍白的知识和僵化的技巧掩盖生活的缺失。艺术教育应该使学生意识到个体生命存在的快乐,使他们意识到这种快乐并不遥远,而就在他们的身边,甚至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由此将获得一双发现的眼睛。如果没有生活实践的参与,那么他们所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些浮光掠影的表面知识,而无法进入到艺术世界的内部,也无法体会艺术的乐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它们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育教学的活动中来。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提出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和90年代的综合艺术课程都强调了学生要动态地了解艺术的常识、美学的原理、批评的技巧与自己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挖掘自身的各种精神体验和创造力,通过各种方法和媒介加以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方法或者一种体验是绝对的。这就比较符合美育教学的初衷——发现,了解,审美,批判,怀疑,创造。

上述理念我们可以把它概括成为:从美育到生活,再从生活到美育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美的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对学生自身创造力的一种肯定。从具体操作来说,就是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欣赏日常化的问题;二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者说艺术化)的问题。审美欣赏的日常化也就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一些艺术经典(一些艺术大师的作品)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联。因为对于并不是从事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过分艰深和晦涩的知识也许会让他们望而却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加以“软化”,从而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并且找到这些作品与他们生活之间的关联,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认为,艺术是形象化的思维,也就是通过眼睛和形象的表达所进行的思考。每一个艺术家身上都有他独特的精神气质,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先对这种精神气质有所了解,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说让学生自己分析,或者动手做一个简单的临摹,加深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认识。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这些作品上加入大胆的改造,从而使这幅作品产生新的效果。比如在我国香港的艺术教育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采用马蒂斯的风格来为自己喜爱的CD设计封面。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就是让学生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并且用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国外的一位学者Klaus Sliwka就提出视觉沟通(Visual communication)的主张,认为绘画、电影、电视、广告、照片等形式,充分体现视觉艺术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功能,使艺术成为比文字语言更加直接的交流方式。这一点对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似乎很难,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一些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动手来表达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比如说“安全”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剪报、海报、漫画、拼贴、电脑美术等形式,表达对自身安全的注意。学生作品的成败、好坏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让他们参与到其中,体会其中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促使他们就一些问题不受限制地展开思维。就像另一位外国艺术家奥托所提出的现代艺术具有实验性的功能,即实验新的理论,新的思考,这样才能促成新的社会和新的文化的产生。奥托的理论表明艺术本身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现代社会技术与艺术的同步发展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因此我们的艺术教育或者美育也必须具有开放性,必须提供足够的空间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思想或者能够容纳他们的创造力。

美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针对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的“人”的工作,所以不能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它,不能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的作品、多少大师的名字来衡量,而要看学生通过学习,有没有激发起对生活的兴趣,有没有激发对艺术的兴趣。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变化的美育课堂是我们所需要的。这些因素虽然与“记忆”所产生的效果相比是一种“隐性”的,不太那么直接反映出来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而言,也许是更持久的,更能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效果。

注释:

①(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页.

②(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页.

③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第147页.

参考文献:

[1](美)艾迪斯 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2](美)沃尔夫 吉伊根著.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

[3]曾繁仁主编.中西交流对话中的审美与艺术教育.山东大学出版社.

[4]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中国艺术教育大系.文化艺术出版社.

[5](法)让-弗·利奥塔等著,赵一凡等译.后现代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第20篇:春之书简诗歌

1

你这么轻易,就把我领进春天。

我还来不及准备目光和微笑。

为此,我不得不揣着夜色,不安地吞吐着灯火。

而灯火,不知所措,羞涩地一明一灭。

2春天,多像个盛大的聚会,装得下所有燥动与不安。

燕子在檐角的喃喃细语,花木在墙边的努力拨节。

那个女子也开始安静地写诗。

3东风一卷,久违的雨水就来了。

经过红尘,正是生长的时节。

消瘦的时光丰腴起来,披红带绿。

更有一段不输阳光的热情,细心地聆听自然。

4这一场春雨来得不早不晚,是两朵苞蕾相遇的时光。

放开谁先开放的话题,她们都是那么的热烈。

渴望把骨骼寄给眼前春光。

春不语,只管默默地把自己绽放。

5那涉水而来的幽香,像细腻而温软的韵章。

苏醒的软泥探出新的嫩尖,一枚蜓翅掠过荷的衣裳。

唤醒久违的记忆,寄予明媚的春天。

6烟雨酥软,红尘生香。

打开春的门扉,放出了一地的春光。

我们就在春天里栽种多情的目光。

7春风乍暖,还有未了的寒。

旧年的花草,已用来填补了往事的伤。

这个春天我需要有足够的力量,抖落黑暗的那部分时光。

蛰伏者的勇气,来者的坚强,以及四十年来不断的守望。

8更向前一步吧,把春天深深打开,让姹紫嫣红展现。

我就做你虔诚的信徒,穿过梦的苍茫,走进你的草场。

这孑然一身,依旧死心塌地把你信仰。

9多想,这一辈子都在春光里徜徉。

让生命变得简单,简单到只是发芽和生长。

我可以被嘲笑为自作多情,却没人能剥夺我不切实际的幻想。

桃花、杏花必会在春雨中为我开放。

10

哦,这被春雨濡湿的情怀,又被春阳暖化的心事。

漫上那贪恋红尘的目光,浸梁透连天芳草的相思。

涤洗去衣角的征尘与风霜。

12

也许,没人懂得春的深意,无人像我这般傻傻观想。

我的肋骨已被春天点燃,血液也开始沸腾。

我是被扔上了开往春天的火车?

还是被春天深深拥抱着?

13

那么,是我走进了春天,还是春天走进了我。

其实,这些都无关重要。

我只是个在春天想念雨水和阳光的爱花人。

14

也许,我终究是个过客,只是途经了这场春天。

那么,哪儿才是春天永久的故乡?

哪里可以留住这和绚的阳光?

哪里是阳光与花朵的房间,没有一丁点儿哀伤?

15

或许有一日,走出你的春光,我就不再回来。

我只要现在,剥开季节的迷团,让柔软满溢胸膛。

我愿意余生用文字来供养春天!

16

一声春雷,让江山遍布春色。

细柳泛绿的渡口,桃花点染的山林。

时间在瞬间欢愉起来,浓烈得不可阻挡。

我看见春的骨骼日益丰盈,我的心内正在飞翔!

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书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