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民俗小故事简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02 09:01:4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有趣的春节民俗小故事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农历的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春节民俗小故事,欢迎阅读。

有趣的春节民俗小故事1: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有趣的春节民俗小故事2: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有趣的春节民俗小故事3:蒸年糕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有趣的春节民俗小故事4: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有趣的春节民俗小故事5: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有趣的春节民俗小故事6: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附:有关春节的童谣

有关春节的童谣

(一)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推麦谷;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宰年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坐一宿。

有关春节的童谣

(二)

雪花飞,钟声敲,

新的一年已来到,

小朋友,咪咪笑,

团结友爱不打闹,

写字画画做游戏,

快快乐乐把舞跳。

新年新年已来到,

>幸福生活步步高。

有关春节的童谣

(三)

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

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

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

三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带新帽。

你来舞龙灯,我来踩高跷。

放起爆竹噼啪响,恭喜恭喜新年好。

推荐第2篇:民俗故事序言

草场乡位于凌河东岸,距县城15公里,具有“三十里山川”之美称,这里世代居住着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全乡共有居民8476口人,蒙古族占居民总数的80%以上。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草场乡中心小学创建于1948年。学校占地面积1438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919平方米。现有完全小学1所,教学班12个,有163名学生。中心幼儿园1所,幼儿班6个,在园幼儿83名。现有教师46人。学校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是一所充满希望、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族小学。

草场乡中心小学近年来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争创辽宁省特色民族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除在学校外部环境上下了很大功夫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整理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等,编写校本教材,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促进特色民族文化进校园起了积极作用。

草场乡中心小学自2013年开始发动广大师生搜集整理,形成文字资料共有三十余篇。经多次修改审定选出二十四篇,共计15000余字,其中具有地方民风、民俗的十三篇,当地建筑、山水风景、遗址传说的十一篇,这些文字不但记录了当地民风、民俗的实况,也展现了当地人勤劳勇敢的优秀品质,向往美好生活的梦想,具有其地方特色的草场文化。

这部校本教材是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重要载体,它承载与传递着民风民俗,为使学生在小学阶段了解祖辈生活习惯,穿越时空,重温传统与习俗,体味传统并使民族精神得以传承。

推荐第3篇:《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中国老故事之民俗故事》,使我对中国的许多老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以下是小笔收集的关于《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谢谢!【第1篇】《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

读了《中国传统节日故事》这本书,我对中国的节日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还知道了元旦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的节日。我不仅仅是知道了它们的来历,还知道了人们在这些节日中常有的习俗,如: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被人陷害而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着祖国被攻占却无能为力,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用生命谱写爱国主义乐章。后来,楚国百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把饭团丢进江中,让鱼虾不食屈原尸体。

我读了这一篇文章后,为屈原的死而感到可惜,但我并没有觉得他可怜。为什么呢?因为他死的不值,为什么呢?因为他看见国家被攻,却不去救助,也不想办法,最终只有含恨而去。与此同时,我还想起了一个人,他被吴国人捉去作奴隶,他忍辱负重伺候吴王三年,才被放回越国。可他并没有放弃报复之心,表面上服从吴王,但暗中训练精兵,他晚上睡觉不用被,只用柴草,还在墙上挂了一只苦胆,为的就是不忘耻辱。终于有一天,时机成熟,灭亡吴国。他,就是越王勾践!

与屈原不同的是,勾践从不忘国家的耻辱,总是想着振兴国家,为国家报仇!而屈原没有!

我想我们青少年也是这样,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理应要为国家做出贡献!让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第2篇】《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

过年喽!楼下是来来往往的拜年的人,我坐在窗边,听着一声声“新年好”的祝福,手捧《中国传统节日故事》,再一遍感受节日的气氛。

这套节日图书非常富有童趣,最为贴心的是文章末尾附上了每一个传统节日的有趣习俗,看完故事,还可以更近一步的了解中国的节日,感受传统之美。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春节的故事》,它用一种游戏心态,讲述了一个怪兽的故事。画面非常洒脱,又充满稚拙的童趣。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个时候我家是忙得不亦乐乎,大家热热闹闹地吃完年夜饭,我们几个孩子就一拥而上,围在长辈面前,嘴里不停的说着恭喜发财的吉祥话,然后接过长辈递过来的一个又一个红包,乐得合不拢嘴。然后大家就会到牌坊街走上一趟,看一看到处张灯结彩的美丽景象,再回到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为杂技节目的惊心动魄哇哇大叫,也为小品相声的逗趣而捧腹大笑……

想到这些,我嘴边不禁浮起笑意,低头看向手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故事》,这书现在正安安静静地躺在我手里,整个封面流露出一种美好祥和的气氛,两个憨憨的小孩子举着灯笼,一个女人在蒸点了红点的馒头,这样的场景,正如这书,让人沉醉,体味到幸福。

节日因故事而生动,节日因故事而流传。过节日,经历的是文化积淀历史传承,读传统节日故事,读懂了老百姓的团聚欢喜和幸福。

【第3篇】《中国古代民俗故事》读后感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暑假已悄悄溜走,自己收获了很多。但最大的收获就是读完了《中国故事-传统节日的故事》。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对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不仅知道了它们的来历,还知道了它们的习俗。如:端午节传说是因为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把糯米包成粽子,扔到江里。后来为了纪念屈原,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吃起粽子,于是就有了端午节。每年的中秋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这天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圆圆的月饼,观赏着皎洁的明月,是多么愉快啊!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人们纪念祖先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踏青、扫墓、烧纸,祭奠自己的先人。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腊八的故事》里,有这样一段文字“瞌睡虫”觉得老两口太小心。他对媳妇儿说:“粮满仓,豆满仓,何必犯傻种地忙?”“没底锅”觉得老两口真啰嗦。听到这样好玩押韵的对话,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最为贴心的是,本书还请了许多有名望的画家为我们画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插画,比如《元宵节的故事》是励国仪先生画,《小年的故事》是朱成梁先生画的,将民间的热闹劲体现的活灵活现。他的画面里还常添点动物,马呀,牛呀,猫呀,又有生活气息,又带着表情,像是这一出小戏的观众。哎,画得太好了,难以形容,看完了忍不住回头再看一遍。

看着书里的这一幅幅画面,仿佛就回到了记忆里。

推荐第4篇:秋月饼故事 民俗故事

秋月饼故事 民俗故事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在人类已经登上月球的今天,究竟庆祝中秋意义何在?这里,就让我们重温一些有关中秋与月饼的故事。

拜月神话

根据古书《礼记》说明,“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此处所谓“朝”“夕”皆为祭拜之意。唐朝开元遗事写道,“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而宋朝《东京梦华录》亦记录“中秋夜民间争餐酒楼玩月,至于通晓”。由此可知,农历八月十五日祀月赏月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月饼起源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月饼始于古代面食,三千多年前,江浙一带已有记念殷周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一种简单的面皮包糖酱馅心圆饼。

至汉朝张骞自西域带回核桃、芝麻与花生的种子后,市面上出现了新馅心高质量的“胡饼”、“麻饼”与“花生饼”。

唐时,钦赐进士登第御宴的宫廷点心为“红菱饼”。

一直到明代始有明确的记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这也跟人们相传元末时朱元璋(另一说法为其军师刘伯温)利用民间中秋互送和必食月饼的习俗,包字条于饼馅中,秘密通知大家统一起义行动的时间,一举灭元建明,从此月饼更被赋上了民族抗争精神的化身意义。

团圆之意

至于月饼何以能寓团圆之意。苏东坡绝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经道出了人们中秋吃月饼盼团圆的愿望。古往今来普天之下,中华游子莫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逢佳节倍思亲”。只要是炎黄子孙,不论离国多远、离乡多久,一到中秋就会想起月饼,眷念亲人。

月饼的创新与复古

月饼成为中秋节日的食品后,品种不断创新,如最近本地某购物中心推出“月饼山”的噱头,这习俗在清代已有,清代乾清宫供月御案的“月饼山”高达十数层,垫底巨饼直径数十尺重二十余斤而山顶小饼仅二寸大,三两重。皇帝拜月饼祈丰年后,把精巧别致的“迷你”小饼赏予宠妃,捧酥香软糯的“敖尔合”满语即“奶子”月饼敬奉太后,将垫底大饼切开分赐众王公大臣、妃嫔公主、福晋命妇,每人一份。

推荐第5篇:春节的民俗故事

春节到,真热闹!除了探亲访友、品美味佳肴之外再来了解跟春节有关的民俗故事吧!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有关春节的民俗故事传说,快来看看吧!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的传说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zhi,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因为这顿晚餐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又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便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

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儿童,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在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这种现象逐渐变成了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历法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为纪念他,就把初一定为“年”。

春节传说之三: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春节传说之四: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虽有出售。但是一个手写的“福”字,会让年味更浓。

推荐第6篇:中华民俗故事之年除夕

除夕的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华民俗故事之年除夕,欢迎大家阅读。

除夕的传说故事:年除夕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 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拓展阅读:除夕的节日禁忌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如忌言鬼、死、杀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谩语,忌随地便溺,忌泼污水、灯油于地等。人们在大年三十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扫卫生,以驱疫病、除恶鬼。尤其是在年夜饭时,有更多的禁忌。

1、长辈给晚辈添饭加菜,如果吃饱了不想要,不能说“不要”,而是说“有了”;如果个别茶果吃完了,要说“吃兴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说“没有了”……。这些吉利话是人们的“除夕功课”,大人要教孩子说,否则新年不顺。

2、年夜饭就餐前,必须要先要准备供品祭祀祖先。请祖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说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祖灵请来之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意为不能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准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祖灵时,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门外无主鬼魂听到后,造成小孩夭折。正式进餐时,非常忌讳别人来打扰的,特别忌讳有人来串门,因为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人不得安宁。

3、吃完年夜饭后,有除夕守岁的风俗。全家欢聚一堂,围炉而坐,叙旧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时,要遵守一些守岁的禁忌,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灯油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导致祸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4、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候,尤其是惧怕疫病与恶鬼。

推荐第7篇:关于春节的民俗故事

春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日,历史深远,有着丰富的民俗故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春节的民俗故事,一起来看一下吧。

春节的故事一: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春节的故事二:春节接财神的传说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过了年初一,就要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出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祭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变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春节的故事三:贴福字的传说

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推荐第8篇:春节的民俗故事500字

导语: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春节的民俗故事500字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的民俗故事500字一: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的民俗故事500字二:

春节是我们太仓地区一个传统的节日。

每年春节,人们都要欢欢喜喜地庆祝一番。春节将至,我们这儿家家户户都要蒸年糕,希望来年生活节节高。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放烟火,守岁到深夜。爆竹声声,从黄昏一直响到天明。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百岁圆”,还有菠菜和黄萝卜丝,“百岁圆”寓意长命百岁,永远健康;菠菜希望人们勤俭节约,生活“把把细细”,吃黄萝卜丝表示祝人们财源滚滚,收入越来越多。

奶奶告诉我,年初一不能扫地,据说初一扫地要扫走财运的,到初三才扫地,而且要把扫的垃圾倒在自家的田角头,这叫“发田财”。初五早上“接财神”,要放爆竹把财神迎进家门。到了正月十五圆宵节,家家吃圆宵,吃馄饨。吃完晚饭,小孩子们在大人的带领下,高高兴兴地去田头“旺田财”,预祝来年粮食大丰收。

啊,春节的习俗真多,让我搞也搞不清。

春节的民俗故事500字三:

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知道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待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

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可以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可以,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接着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可以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

终于可以吃汤圆啦!此时的我,心情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今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美好期盼。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习俗有种一种期待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现在就开始做汤圆吧!希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春节的民俗故事500字四: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

我的老家就有一个习俗:干什么事不能说“完了”,而要有“好了、满了、圆了”。比如包完饺子不能说“包完了”,得说“包好了”或“包满了”;吃完饭得说“吃好了”或“吃饱了”。我在想,那要是违背了这一条习俗会怎么样呢?

大年三十,为了避嫌爷奶的忌讳,爸妈特意交待我不要乱说不吉利的话。吃饺子时,我想:“假如吃完饺子说‘吃完了’会怎么样?会被训斥几句?会不让拿压岁钱?还是会怎样?”一个个问号从我脑子里“蹦”出来,环绕着。“对了,就这样!”一个鬼点子从我脑海里跳出。我吃过饭,故意说了声:“吃完了。”旁边依就是吃饭声。突然,爸爸意味深长地抬起头,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又意味深长地在我背上不轻不重地打了一巴掌,我悻悻地走开了。

这就是我说话给我的教训。

“完”在字典里的意思是“尽,没有了”,谁想在新的一年刚开始的时候就过完了呢?所以这一习俗也是人们想在新的一年里祈求幸福美好的意思。

【附】春节民俗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春节食俗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推荐第9篇: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之一:熬年守岁的传说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因为这顿晚餐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又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便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儿童,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在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这种现象逐渐变成了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之二:万年创历法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为纪念他,就把初一定为“年”。

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之四:“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这风俗越传越广。

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之五:腊八粥的故事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之六: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之七:老鼠嫁女的传说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有的地方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老鼠嫁女》年画,表现一伙老鼠掮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骑在癞蛤蟆背上的是“新郎”,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双目注视着一只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正当这伙丑类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头大黄猫。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猫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则咬在猫的嘴上。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这幅年画反映了民众鲜明的爱憎。

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之八:贴春联的传说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春联的历史。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就符。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优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连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拒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付对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老百姓家,除夕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出巡,埃们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提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之九:过年放爆竹的传说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的传说。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也称“爆仗”、“炮仗”、“鞭炮”。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人们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主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深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暴烈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它可让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的吉利平安。

据说唐代时,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程串做成“编炮”(既鞭炮)。燃放爆竹以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关于春节民俗故事传说之十:春节接财神的传说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过了年初一,就要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出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祭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变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推荐第10篇:内蒙古民俗[小编推荐]

内蒙古民俗的介绍与思考

—乌兰察布地区为例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班级:旅游管理1班

学号: 姓名: 关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民俗介绍与思考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长时间的发展下,每一民族聚集区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在内蒙古草原上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民族风情,本文通过介绍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的民俗文化风情,一方面让我们了解草原民俗文化对汉族聚集区人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将这种特殊的草原文化更好的展示给大家。也希望在今后使草原民俗文化更具诱惑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乌兰察布地区、特殊草原民俗文化、展示、发展思考

一、概况介绍

1、内蒙古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呈狭长型,土地面积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纬度,地处欧亚大陆的内部,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四季变化明显。内蒙古有多个草原区,是一个较典型的高原型地貌区。内蒙古自治区由蒙古、汉、满、回、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朝鲜等49个民族组成,公元十

一、十二世纪蒙古族人民逐步定居在这里生息游牧,所以蒙古族397.26万人,汉族1874.65万人,其他少数民族90.01万人。

2、乌兰察布地区简介

(1)、基本概况

乌兰察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共11个旗县市区,辖一个市辖区、5个县、4个旗,代管1个县级市。即集宁区、卓资县、化德县、商都县、兴和县、凉城县、四子王旗、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和丰镇市。总人口287万,总面积5.45万平方公里,是一个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的地区。

(2)、婚礼文化方面

乌兰察布地区的传统婚礼既吸收了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入地方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婚礼习俗。

通常男子到了结婚的年龄时,由父母看中某家姑娘后,请长者看双方的生辰属相是否相配,如无克忌则请媒人选吉日携带礼品,到姑娘家提亲求婚。姑娘家长入将礼品收下,求婚即算议成。

订亲是婚礼中重要仪式,男方通常要携带白酒、月饼等礼品到女方家登门拜访商谈议定彩礼。彩礼要视男方家庭经济情况而定,通常牧区的人会送彩礼大畜五头、小畜十只、银元数十块。最低也要两头大畜、五只小畜、银元二十块。彩礼议定后要举办订婚喜宴,喜宴要上“乌叉”(羊背子)、奶酒等,并唱敬酒歌,祝订婚贺词。喜宴上双方议定婚礼吉祥日,下请帖,定伴郎伴娘,女方为出嫁姑娘准备嫁妆、礼品等事宜。

议订的良辰吉日到来之时,男方要设宴招待陪同新郎迎亲的亲朋好友。与此同时,女方家中也宾客云集,换歌畅饮喜庆酒,等候娶亲的人们的到来。通常要请善于辞令、熟悉礼仪、酒量较大、能歌善舞充当代东人。

迎亲人数必须双方事先议妥,应为奇数。一般五至九名。新郎携带着给新娘的服装及送给女方亲眷的礼品。礼品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备。赠送礼品时,必须亲手送递到收礼者手中,否则被视为不敬。 当娶亲的队伍到来时,女方以代东人为首,祝词人、数名敬酒人出来迎接。这时女方祝词人开始以朗诵的形式向娶亲人提问,双方互问互答,言辞流畅妙趣横生。除了这些还要即兴提问,随意发挥,见人论人,见景论景,这充分表现了蒙古人民豪爽的性格。

(3)、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是乌兰察布地区独有的地方剧种。它作为乌兰察布人民的一份极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已被国家正式确认,并收入《中国戏曲志· 内蒙古卷》。乌兰察布地跨三省,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草原、农耕使古代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不仅仅创造了区别中原的民族文化,而且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融合,创造了独特的文化结晶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旧时称“玩意儿”,始于清末咸丰年间,形成于民国初年,流布于乌兰察布市东部的兴和县、商都县、化德县等地,以及内蒙古毗邻的河北、山西部分地区。乌兰察布市的二人台艺术因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的二人台在源流沿革以及音乐、剧目、表演诸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五十年代末改称东路二人台。东路二人台具有独特的方言、奇异的风韵,在比兴和夸张的审美想象中浸透着具有当地特色的幽默和风趣。

二、民俗文化介绍(饮食为例)

乌兰察布地区居住的主要是汉族人民,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汉族既保留了自己的饮食传统,又与蒙古族融合。内蒙古饮食文化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及面食为主要的菜点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而通过分析位于内蒙古中东部的乌兰察布地区,可以了解乌兰察布当地的饮食文化集中特点和特色现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内蒙古自治区现阶段的饮食名俗文化情况。乌兰察布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东南和西南分别与河北省、陕西省接壤。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筱麦、谷子、马铃薯等,牲畜以羊、牛、马、驼为主。乌兰察布地区的饮食方面,既继承了内蒙古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征,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在我们乌兰察布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人民非常热爱着自己当地的饮食,拥有浓重的饮食文化氛围。

1、奶茶

奶茶是蒙古民族的传统热饮料,以鲜奶、砖茶煮制而成。将砖茶掰开或捣碎,装入沙布袋投入烧开的清水锅内(或将清水烧开,冲入放有茶未的铜壶内),慢火煮出茶味,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常和黄油、奶皮子、炒米一起食用。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花草的果实、叶子、花等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荼风味各异,更具特色。

2、莜面

莜面是内蒙古饮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乌兰察布地区是莜面的主要产地之一,其莜面做法有数十余种,包括制作成窝窝、条条、鱼鱼、囤囤、拿糕、饺佼、丸丸、馄饨、猫耳朵、山药扁鱼子等等。

莜面有两种吃法,可以选择热吃(热汤)和凉吃(凉汤)。热汤既是用热羊肉汤、熟土豆加人其他调料配汤而成。凉汤既是用各种蔬菜(包括熟土豆块、黄瓜丝、水萝卜丝、尖椒丝、葱丝)冷调、凉拌配汤而成。莜面种类中的囤囤是乌兰察布地区莜面的一大特色。囤囤也称作莜面菜卷,是将和好的莜面擀成薄薄的面皮,然后将切好的土豆丝、胡萝卜丝和少许的葱丝均匀铺在面皮上,最后将面皮叠翻起来并滚成一卷,用刀切成寸半长的小段,放在笼内上锅蒸熟即可食用。

3、马奶酒

马奶酒(蒙语为策戈)是牧区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饮料。蒙语称作“乞戈”或“艾日戈”。用马奶酿制的一种酒精含量颇小的饮料,制法是将的鲜马奶装入生皮囊中,挂在向阳处,用一根特制的木棍每日搅拌数次,使马奶逐渐发酵变酸。当马奶变成清淡透明,味道酸辣时,即成为马奶酒。味道醇香,清凉解渴,是牧民款待贵客的最佳冷饮。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历史悠久,常喝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

4、焖面、烩菜

焖面、烩菜是内蒙古人民非常喜欢的两种民间饭菜,也是当地每个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发展,焖面和烩菜慢慢走进了星级以上饭店餐桌,并发展形成餐饮品牌。在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地区和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区开发的连锁餐饮品牌一铁锅焖面在当地非常的有名气,并在北京以及周边省市投资开设多家分店。

烩菜的做法是选择羊肉(精猪肉、牛肉、排骨或者五花肉),根据个人的喜好加人豆角、土豆、宽粉、南瓜、酸菜、白菜、洋葱、油、葱、姜、蒜、辣椒、酱油、水、盐、油等菜和调料炖制而成。炯面的做法是先将锅中油烧到微热,根据个人的口味放人选择好的食材,如羊肉、猪肉、排骨、牛肉、五花肉、豆角、土豆、宽粉、南瓜、酸菜等菜,同时加人调料,最后放人特质的面条,小火慢慢炯直到锅中水分收干即可食用。焖面、烩菜是当地人民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两道饭菜,同时也成为当地饮食文化中另一大亮点。

5、烧麦

又称烧美,是呼和浩特的一种流传很久,至今不衰的传统风味食品。早在清朝时,当地的稍美就已名扬京城了。当时,北京前门一带,稍美的饭馆门前悬挂的招牌上,往往标有“归化城稍美”字样。外地客人来到呼和浩特,都要品尝一下稍美,才算不虚此行。稍美制作工艺独特,选料精良,皮子精而薄、羊肉馅肥瘦适中,葱姜等佐料齐全。稍美出笼,鲜香四溢。观其形,只见皮薄如蝉翼,晶莹透明,可筷提起垂垂如细囊,置于盘中团团如小饼。吃起来香而不腻。可谓食中美餐,形美而味浓。呼和浩特的稍美,过去专作早点之用,多由茶馆经营,如今,已成了许多饭馆的必备食品和家庭中的常用美餐了。

6、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达斡尔蒙古考》中载道:“餐品至尊,未有过于乌查(即烤全羊)者”。烤全羊蒙语称“昭木”。据史料记载,它是成吉思汗最喜爱吃的一道宫廷名菜,也是元朝宫廷御宴“诈马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蒙古族这种传统而古老的风俗,至今还保留着,以前只供蒙古贵族享用,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的烤全羊。现如今,烤全羊已成为内蒙古草原饮食文化中一枚璀璨绚烂的明珠。

现在,内蒙古的一些饭店和旅游景点为使烤全羊的肉质更鲜美,在制作工艺上都融入了自家的小秘方,所以烤全羊的制法各色纷呈,但大体上基本一致:烤全羊要选择膘肥体壮的4齿3岁绵羊作原料,宰杀后用80度的热水浇烫羊的全身,趁热煺去羊毛;挖除内脏,用水洗净胸腔、腹腔,再用碱水洗净全身羊皮。在腹腔和后腿、五叉等肉层较厚的部位,用刀割开小口,然后填进各种佐料腌渍入味,外皮涂抹适量麻油和酒。用铁扦从羊尾向内别到腹部,并加以巩固,再用铁链钩住羊的四肢,背部朝下放入炉内烘烤,砖砌而成的烤炉似穹庐状。烤全羊入炉之前,先用一种叫梭梭的柴禾将炉膛烧红,撤去燃料后,将全羊从烤炉的天窗吊入,并关闭天窗和炉门。将羊肉烤至半熟后,再打开炉门,用长柄勺舀上梭梭柴的火块对羊身进行烤炙,直到羊全身烤成焦黄色为止。用这种慢火烤炙的全羊外皮焦脆,金红油亮,而皮下的肉鲜嫩酥香,油而不腻。

烤好的全羊出炉后,倒掉腹腔和填入皮肉的佐料,将全羊以跪卧姿势摆入直径约1米的大盘内,在羊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带,先摆上桌让客人欣赏,待客人过目赞美后,由专人在客人面前将烤全羊割成小块,分给客人吃。

三、草原民俗文化思考

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在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朝阳产业的今天,开发和利用内蒙古的特色饮食文化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对加快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了十分重大的意义。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辽阔的歌声,优美的舞蹈,在悠扬的马头琴的伴奏下,将一个民族喜悦、豪迈的心灵展示的淋漓尽致,仿佛又一次将我们带回古老的草原,回到那久远的故乡。在一定的环境下,餐具搭配的合适得当将有助于提升人们对食物的评价和好感。在蒙餐中的各种特色的蒙式餐具,例如,马头盘。木质的马头和马脖子雕刻十分细致,马身做成方形格子状的盘子,适宜在小格子中放人奶酪、奶片、奶皮、奶豆腐等等。

总的来说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传统文化之一,为了使乌兰察布地区旅游进一步发展,要积极找到促进地方饮食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努力弘扬内蒙古饮食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民族餐饮文化旅游牌。

内蒙古自治区山脉蜿蜒数千里,河流湖泊星罗棋布,有著名的沙漠旅游风景和平原美景。希望到我们内蒙古旅游的人们不仅仅可以随处欣赏到如画的美景,感受少数民族不一样的风情,也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的美食。

在这绿茵如毡,鲜花烂漫的天然牧场中,蒙古族人民有着胸怀坦荡豪放的气魄和胸襟,待人热情豪爽的传统美德。在苍翠无垠,水草丰美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内蒙古饮食文化就像一颗璀璨的钻石闪闪放着它那耀眼的光芒,内蒙古想要用特殊的餐饮风俗让世人感受到深厚的民族文化、浓浓的民族风情和淳朴的民风民俗。

参考文献:

1、蒙瑞萍,内蒙古西部方言与莜面饮食民俗文化 [J] 包头铁道技术学院基础部2013年

2、张景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研究 [M] 文物出版社 2008年

3、王芸,内蒙古饮食文化的介绍和几点思考——以乌兰察布地区为例 [J] 知识经济 2010年

第11篇:有关春节的民俗故事欣赏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很期待的一个节日,有关春节的民俗故事有很多,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春节的民俗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有关春节的民俗故事

1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国君,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为纪念他,就把初一定为“年”。

有关春节的民俗故事

2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因为这顿晚餐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又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便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儿童,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在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这种现象逐渐变成了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有关春节的民俗故事

3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看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另外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

还有一个腊八粥的传说,朱元璋小时候家庭穷困,常有断炊之患。一日,他放牛归来饥饿难挨,忽见墙角有一个鼠洞,想逮鼠充饥,不料竟掏出了糯米、黍米、黄豆、红豆、麦粒、花生等物。他把这些杂粮洗净后煮成粥,美美地吃了一顿饱饭。后来作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得口腻心烦,忽然想起了小时候掏鼠洞煮粥喝的往事,便命人仿做,群臣共尝,无不称妙。因这一天正是腊月八日,朱元璋就称此粥为腊八粥。后来,传至民间,就沿袭成俗。

有关春节的民俗故事

4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这风俗越传越广。

第12篇:小故事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遵守纪律,从我做起。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6只猴子要过河去,参加“森林运动会”。渡船的水獭伯伯对猴子们说:“我这只船小,规定每次只能坐3位乘客,你们分两次过河吧!”3只猴子上了船。第四只猴子满不在乎的说:4位和3位不是差不多吗?你这个规定也太死板了!“ “不行,不行,超载船会沉的。“水獭连连摆手说。 那只猴子不听,急忙跳上了船。

第五只猴子哈哈大笑说:“哪有这么巧的事情,我从来没见船沉掉。”说着“嗵”的一声跳上船去。

在对岸的第六只猴子咕哝着:“大家都违反规则,难道偏要我当傻瓜吗?我才不干呢!”说完也跳上了船。

小船很快沉了下去,猴子全部掉进了河里,水獭伯伯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他们一个个救上了岸。 你瞧,如果人人都认为自己不遵守纪律是小事,它的危害有多大!如果汽车不按照规定行车,到处横冲直撞,行人就要遭殃;如果同学们都在课堂上喧哗,谁也听不见老师的讲课,那学习就不能正常进行了。

从开学到现在,我们清楚地看到绝大部分同学能自觉遵守纪律,做到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做到认真上课、自觉作业;做到有序活动、爱护公物等等。正因为有大家的遵规守纪才使得我们体会到良好的秩序,让我们能在洁净美丽的校园内享受到学习与生活的快乐。但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在校园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例如在预备铃之后,教室里没有完全保持安静,课前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又如,我们还存在着有个别同学上课不及时进教室、眼保健操不认真做、集合队伍时讲话,做操动作懒散;课间休息时,有的同学互相追逐打闹,大声喧哗,或是随意乱抛纸屑、忘记佩戴红领巾等。一个同学的不良行为,往往影响了整个班级,一次不遵守纪律,往往影响了班级荣誉,破坏了班级形象。同样,我们每一位同学的举止言行展现的是学校的风貌,关系着学校的荣辱。因此,学校要发展,班级要进步,需要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共同努力。

今天老师告诉大家,只要从我做起,从改正自己的一个小缺点做起,从一个小细节做起,一定能成功。比如:改正喜欢在走廊上奔跑的坏习惯,改为快步走;比如:能主动弯腰捡一捡地上的纸片,保持校园的清洁;比如:老师讲课时,不做小动作,要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举手发言等等。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否遵守了纪律,我们要重视每一次的检查,对照一下有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有没有认真做好,是否为班级争了光,为学校争了光。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遵守纪律,做一个有修养的文明人。

第13篇:小故事

小故事

1.碎罐

过去,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这么回事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

这时过路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还怀疑此人的神经是否正常。

事后,有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

这人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恋呢?”

大道理:洒脱是一种摆脱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级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还要空留恋呢?如果留恋有用,还要继续努力干什么?

2.路上的石头

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要么把它推开,要么爬过去,要么绕过去。然后,国王吩咐王子先后通过那条大路,分别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费迪南开始询问王子们:“你们是怎么把信送到的?”

一个说:“我是爬过那块巨石的。”

一个说:“我是划船过去的。”

也有的说:“我是从水里游过去的。”

只有小王子说:“我是从大路上跑过去的。”

“难道巨石没有拦你的路?”费迪南问。

“我用手使劲一推,它就滚到河里去了。”

“这么大的石头,你怎么想用手去推呢?”

“我不过试了试,”小王子说,“谁知我一推,它就动了。”

原来,那块“巨石”是费迪南和大臣用很轻的材料仿造的。自然,这位善于尝试的王子继承了王位。

大道理: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甚至交给某一个人,自己一点儿也不动脑筋,只是相信别人那太危险了。自己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

3.一面镜子

一个年轻人正值人生巅峰时却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无边无际的绝望一下子笼罩了他的心,他觉得生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拒绝接受任何治疗。

一个深秋的午后,他从医院里逃出来,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荡。忽然,一阵略带嘶哑又异常豪迈的乐曲吸引了他。不远处,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着一件磨得发亮的乐器,向着寥落的人流动情地弹奏着。还有一点引人注目的是,盲人的怀中挂着一面镜子!

年轻人好奇地上前,趁盲人一曲弹奏完毕时问道:“对不起,打扰了,请问这镜子是你的吗?”

“是的,我的乐器和镜子是我的两件宝贝!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常常靠这个自娱自乐,可以感到生活是多么的美好„„”

“可这面镜子对你有什么意义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盲人微微一笑,说:“我希望有一天出现奇迹,并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用这面镜子看见自己的脸,因此不管到哪儿,不管什么时候我都带着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个盲人尚且如此热爱生活,而我„„他突然彻悟了,又坦然地回到医院接受治疗,尽管每次化疗他都会感受到死去活来的痛楚,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跑过。

他坚强地忍受痛苦的治疗,终于出现了奇迹,他恢复了健康。从此,他也拥有了人生弥足珍贵的两件宝贝: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屹立不倒的信念。

大道理:想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和命运的人,一定要有乐观和坚强的品质,因为乐观和坚强是掌管人生航向的舵手,是把握命运之船的动力桨。

4.跳槽

A对B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

B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这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A问:“为什么?”

B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

A觉得B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忠实的客户。

再见面时B问A:“现在是时机了,要赶快行动哦!”

A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其实这也正是B的初衷。一个人的工作,永远只是为自己的简历。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大道理:不要一味地埋怨环境带给人的诸多不便,其实环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谁处于那个位置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聪明的人会努力去改造罢了。

5.三个最优秀的老师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执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

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

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来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

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

这时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大道理:世上本没有什么天才,所谓的天才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发掘出自身内在的潜力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些非天才们只不过是让自己的潜力继续隐藏罢了。

6.父子骑驴

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真笨,有驴子不骑!

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让自己的父亲走着!

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死!

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谁知又有人说: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

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经过一座桥时,驴子因为不舒服,挣扎了下来,结果掉到河里淹死了!

大道理:一个人要有主见,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才不会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不要活在别人的舆论中,要靠自己的脚走路,自己的脑袋思考。

7.鲨鱼的大小

有一次和朋友去海洋馆。

有个旅客问管理员说:“这只鲨鱼会长多大?”

管理员指着水族箱说:“要看你的水族箱多大。”

旅客又问:“会跟水族箱一样大吗?”

管理员仔细地说:“如果在水族箱,鲨鱼只能局限在几公尺的大小,如果在海洋,就会大到一口吞下一只狮子。”

大道理: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环境能限制人的思想,人也可以限制自己的思想。不要给自己加框,无法改变环境时,就从改变自己开始。

8.移山大法

有一个大师,一直潜心苦练,几十年练就了一身“移山大法”。

有人虔诚地请教:“大师用何神力,才得以移山?我如何才能练出如此神功呢?”

大师笑道:“练此神功也很简单,只要掌握一点: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现实世界中有太多的事情就像“大山”一样,是你无法改变的,或者至少是暂时无法改变的。

大道理:如果事情无法改变,你就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会最终改变别人;只有改变自己,才可以最终改变属于自己的世界。山,如果不过来,那你就自己过去吧!

9.两个书法家

在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个书法家。一个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画都要酷似某某,如某一横要像苏东坡的,某一捺要像米芾的。自然,一旦练到了这一步,他便颇为得意。

另一个则正好相反,不仅苦苦地练,还要求每一笔每一画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直到练到了这一步,才觉得心里踏实。

有一天,第一个书法家嘲讽第二个书法家,说:“请问仁兄,您的字哪一笔是古人的呢?”

后一个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呢?”

第一个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大道理:人要从没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不要泯灭了自己的个性,一味地模仿别人,那样只会迷失自我,连自己的命运都把握不了了。

10.卑微的伟人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又过了一年,父亲又带儿子去了丹麦,到安徒生的故居去参观,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怎么他生前会在这栋阁楼里?”父亲回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他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世界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二十年后,伊东布拉格在回忆童年时说:“那时我们家除了很穷以外,还是黑人,父母都靠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是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也是父亲让我认识到了黑人并不卑微,这两个人的经历让我知道,上帝没有轻看黑人。”

大道理:富有者并不一定伟大,贫穷者也并不一定卑微。上帝是公平的,他把机会撒到每个人的面前,卑微者同样拥有机会。自卑是心灵的钉子,若不拔去,它就总是折磨人。

11.应聘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麦当劳总公司看好中国台湾市场。他们在正式进军台湾市场前,需要在当地培训一批高级干部,于是进行公开的招考选择。由于要求的标准很高,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都没有通过。

经过一再筛选,一位名叫韩定国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最后一轮面试前,麦当劳的总裁和韩定国谈了三次,并且问了他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假如我们要你先去洗厕所,你愿意吗?”

还未等他开口,一旁的韩太太便随意答道:“我们家的厕所一直都是他洗的。”

总裁十分高兴,免去了最后的面试,当场决定录用韩定国。

后来韩定国才知道,麦当劳训练员工的第一堂课就是从洗厕所开始的,因为服务业的基本理论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只有先从卑微的工作开始做起,才有可能了解“以家为尊”的道理。韩定国后来之所以能成为知名的企业家,就是因为一开始就能从卑微的小事做起,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

大道理:不要轻视每一件小事,因为每一件大事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构成的。只有用积极的态度干好每一件小事,才有可能做大事。

12.善待对手

动物园最近从国外引进了一只极其凶悍的美洲豹供人观赏。为了更好地招待这位远方来的贵客,动物园的管理员们每天为它准备了精美的饭食,并且特意开辟了一个不小的场地供它活动和游玩。然而它始终闷闷不乐,整天无精打采。

也许是刚到异乡,有点想家吧?谁知过了两个多月,美洲豹还是老样子,甚至连饭菜都不想吃了。

眼看着它就要不行了,园长惊慌了,连忙请来兽医多方诊治,检查结果又无甚大病。万般无奈之下,有人提议,不如在草地上放几只美洲虎,或许有些希望。

原来人们无意间发现,每当有虎经过时,美洲豹总会站起来怒目相向,严阵以待。

果不其然,栖息之所有了美洲虎的加入,美洲豹立刻变得活跃警惕起来,又恢复了昔日的威风。

大道理:人生中只有有了对手,才会时刻激励我们保持旺盛的斗志,不断去挖掘自身的潜力。善待你的对手吧,因为他的存在就像是一针强心剂;感谢你的对手吧,他会使你成为一只威风凛凛的“美洲豹”。

13.心境

苏格拉底是单身汉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的花,种一畦一畦的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苏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可是他每天仍是快快乐乐的。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是不是也有许多好处呀?”

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可真不少呢!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楼,这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

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大道理:在工作中,平和、乐观的心态是最重要的。任何对客观环境的不满和怨天尤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工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第14篇:小故事

没 有 激 情,能 打 动 谁

唯有激情才能让你成为万里挑一的人物。

你要决心成功就要做自己的国王。

点燃追求成功的动力,让生命之火照亮人生整个过程。

激情是点燃生命之火的催化剂。

热情和欲望能突破一切难关。

生命一次,应该美丽一次。

唯有激情才能反败为胜。

把激情投在工作上能取得骄人成绩。

激情加勇气战无不胜。

对工作永葆激情,让自己不可替代。

奥莉娅娜法拉奇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她的是一个早熟且早慧的女人。16岁本来正在学医的她却对新闻采访和写作产生了激情,并且悄悄地写出了一些稿子投到报社,并很快得以发表。因为这份欲望燃起的激情,她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块当记者的料。

对许许多多的女人来说,政治和历史是最使人头痛的事情。谁也不愿意去搞清那么多的党派,那么多的复杂背景,遥远的家庭,社会史,语音背后的真实状况,居心叵测的人心„„那是男人们的事情,单调而乏味的东西应该与女人无缘,五彩缤纷的鲜花,诗情画意的花前月下,以及音乐和时装,才是女人的专利。

但法拉奇却不是这样,她是个激情澎湃的女人。她学习并掌握了数国语言,苦心钻研外国的历史和哲学思想,熟读康得、托尔斯泰、汤因比等人的著作,从而大大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激情的女人闲不住。她被《晚邮报》认命为驻外记者,于是成了满世界“飞”的人。在她的记者生涯中,成功地采访了基辛格、英迪拉·甘地、布托、侯赛因、阿拉法特、西哈努克亲王、邓小平等名人伟人。

有激情的人是富于斗志的。她常常把自己的旺盛的激情化作犀利的武器,以大胆、泼辣而称著于世。

在采访足智多谋的基辛格博士时,她语发连珠:“权力是诱人的,基辛格博士,这对您有多大的吸引力?请您说真话。”“基辛格博士,人们说您对尼克松根本不在乎,说您关心的只是您干的这一行,同任何一位总统都可以合作。”

1980年,已经50岁的法拉奇在采访世纪伟人邓小平时,仍旧锋芒毕露:“据说,毛主席经常抱怨你不太听他的话,不喜欢你,这是否是真的?”“毛主席纪念堂是否不久就要拆掉?”“你是否认为资本主义并不都是坏的?”

激情的女人是文思泉涌的。激情使得她的文章很有力度。她也用比喻,这使得她的文章形象而生动,读来兴味盎然,留下许多令人拍案惊奇和长久回味的东西。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表达力使得这位激情女人在得到了“圣·文森特”新闻类奖时又荣获了哥伦比亚学院授予的文学博士学位。

激情的女人永远充满创造力。法拉奇在结束了30多年的记者生涯之后,开始在曼哈顿一套高层公寓当起自由撰稿人,钻心致志地潜心创作,已出版发行了包括《印萨安拉》等9本著作。60多岁的法拉奇在深染重病时,依然在美国的旧金山为成千上万的听众朗读《印萨安拉》片段,且声音铿锵洪亮,极富感染力。

一个激情的、富于斗志的生命与一个苍白的、平庸的生命相比,简直如同彩云与泥土般的无法想象。

激情燃烧的法拉奇石女性的骄傲,同时又会使许多女性显现生命质量的脆弱与低劣。

当时,她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她为了使自己的激情迅速复燃,使聚集于自己深处的潜能进一步得到发挥,除了回忆几十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外,就是燃烧起一根又一根的香烟,以至于她每天需用60支烟。

为了自身有更多的激情,这位与众不同的女人连追求爱情上也和其他人大有分别.本来以她的知名度和才学,觅一位如意郎君不在话下.而她到了1973年已43岁时,才钟情于她曾采访过的,希腊抵抗运动的英雄阿莱科斯.

激情的女人不为别的,只因阿莱科斯本质上是个诗人,同她一样有着狂放的激情.虽然他因企图谋杀希腊军政府独裁者而被判死刑(后该为监禁)这个和情人散布,口袋里都是揣着炸弹的人,却使她万分着迷。她曾坦言,自己并不爱他的容貌、身体、对他的缺点她比谁都清楚,只是他的身上诗人与战士般的激情使她不能自已,以至于即使是火坑,他也愿意义无反顾地纵身跃下……

第15篇:小故事

拒领高薪

1933年,爱因斯坦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他提出两个要求:一是研究院要接受他的助手迈耶尔,给他正式职位;二是他的年薪只要3千美元。他说:“倘若在普林斯顿维持一年的生活不需3千美元,还可以再低一些。”研究院的负责人觉得这个薪水太低了,几番“讨价还价”后,才说服他接受1.6万美元的年薪。1944年,有美国人愿意买“相对论”第一篇论文的手稿,但那手稿早就被拿去生炉子了。最后,爱因斯坦将论文重抄一遍,将所得的650万美元全部捐给了反法西斯战争。

第16篇:小故事

鲁班发明锯子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鲁班的木匠。一次,他上山用斧子砍树的时候,偶尔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手被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得?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我的手,那带有许多小齿的铁条,应该可以锯断大树吧?”于是,鲁班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锯子。

小女孩发明易拉罐

传统的玻璃罐头,打开盖子要用剪刀、螺丝起子,很不方便,后来一个小女孩从这个不方便产生创意,发明了侧拉环开启式罐头(易拉罐)

方便面的发明

面条是日本人的传统食品。为了能吃到一碗热面条,他们宁愿在饭馆前排成一条长龙。这个现象被安藤百福注意到了。他想:\"做面条太费时间,为什么不可以让它更简便呢?那样人们就不用排队了。\"安藤百福马上开始试制方便面。 他在开发之际设定了五个条件:

1.必须简便;

2.必须可口、有营养;

3.必须能在常温下长期存放;

4.必须卫生;

5.必须廉价。

经过反复试验第一批方便面条于1958年8月第一次上市销售。

第17篇:小故事

发个故事,很有启发,与大家共享: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经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不菲的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人。”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的人。 许多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噬的危险救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 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暖的激流:“原来,我穿起的这根关于爱的链条,周转了无数的人,最后经过少年还给了我,我一生做的这些好事,全都是为我自己做的!”

当您有幸看到此消息时,请转发给自己的朋友亲人。我相信有更多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 正义会传染 邪恶也是如此, 为现在的别人做善事也是为了将来的自己。

传递温暖,拒绝冷漠。

1、如果钱还宽裕,别养二奶,偷偷养几个贫困山区的学生,你心里一定会觉得舒坦;

2、遇到夜里摆地摊的,能买就多买一些,别还价,东西都不贵。家境哪怕好一点,谁会大冷天夜里摆地摊;

遇到学生出来勤工俭学的,特别是中学生、小姑娘,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难,出来打工也需要勇气的,鼓励鼓励她吧;

3、捡到钱包就找找失主。如果你实在缺钱就把现金留下,打电话告诉失主就说你在厕所里捡到的。把信用卡、身份证、驾驶执照还给人家,一般别人也不会在乎钱了。把人家的地址记在你的笔记本上,以后发达了去找人家道个歉,把钱还给人家;

4、遇到问路的,碰巧你又知道那个地址,就主动告诉一声。别不好意思,没有人笑话你;

5、如果丢的垃圾里有碎玻璃、大头针、刀片等,请用胶带把它们缠裹一下,并尽量多缠几层。这样就降低了保洁人员或者捡垃圾者被伤害的概率。他们大都是没有医保的弱势群体,体贴体贴他们吧,好人会有好报的。

6、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头老太,能送回家送回家,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车、送到派出所也行。替老人或小孩打个电话再走,反正你也不缺那两个电话费;

7、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反正吃什么也是吃,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8、上车遇到老弱病人、孕妇,让座的时候别动声色,也别大张旗鼓。站起来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然后装作下车走远点。人太多实在走不远,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时候微笑一下;

9、不要对有精神信念的人用猥亵言词,要知道中国人缺就缺在没有信仰。这世界什么都在变,什么都不可全信,唯有信念不变、不动、永恒;

10、如果您的时间还宽裕,把这几句话转几个群,网上很多人看,转了心里舒坦。

11、一般情况,看完这段文章而且主动到各个群里转发的人,都还是遗留着传统美德的中国好人。

您一定也愿意做这样的好人,我相信,做好人不吃亏

庆城县驿马镇人民政府耿晟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县第三次党代会、人代会和经济工作会及全县开展“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主题活动动员会议精神,进一步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把我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根据县纪委安排,结合我镇实际,3月26日,驿马镇党委书记赵中锋、政府镇长李世宏就我镇开展“强化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主题活动在庆城县电视台《服务面对面》栏目中公开向社会进行承诺。

我镇“强化作风抓落实,优化环境促发展”主题活动公开承诺内容包括:

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推进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加快十三个城镇、新农村和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深化政务、村务、财务公开;坚持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强农惠农的各项政策措施;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及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廉洁奉公、公道、公正,风清气正的廉洁型机关等内容,节目在3月26日晚8点播出。

第18篇:小故事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给大家带来的故事是

从前,有一对双胞胎,他们不仅长得一样,而且都喜欢吃梨。

一天,妈妈拿出两个梨,一个大梨,一个小梨,兄弟俩冲上前抢大梨。母亲拦住他们,说:“你们听过了孔融让梨吗?”兄弟俩点点头,母亲又说:“孔融四岁都能让梨,你们都八岁了,还不会让梨吗?”然后对哥哥说:“你先选,大梨还是小梨?”哥哥问:“说真话还是假话?”母亲说:“当然是真话!”哥哥说:“我„„我想„„想吃大梨。”“啪”母亲打了哥哥一巴掌,然后问弟弟:“想吃大梨还是小梨?”弟弟想说大梨,但看到哥哥脸上的巴掌印,很害怕,于是他说:“小梨。大梨给哥哥吧!”哥哥顾不得擦眼泪,高兴地伸手去拿大梨,“啪”母亲又打了哥哥一巴掌,将大梨塞给弟弟手里,小梨给哥哥,说:“往往想占便宜的人不会有结果。”

又过了几天,母亲又拿出了一个大梨和一个小梨,对哥哥说:“这次还是你先选,要大梨还是小梨?”哥哥问:“说真话还是假话?”母亲说:“当然是真话!”哥哥说:“大梨。”“啪”母亲打了他一巴掌,生气地说:“我再问你一遍,大梨还是小梨?”“大梨”“啪”哥哥忍住了,没哭,母亲失望地说:“我对你太失望了!”然后又问弟弟:“大梨还是小梨?”弟弟指了指小梨。“好孩子。”母亲说完便将大梨塞到弟弟手里,自己吃起了小梨。

二十年后,兄弟俩都长大成人了。

哥哥成了法官,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法律和尊严

弟弟成了诈骗犯,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美丽的谎言。

在庄严的法庭上,法官哥哥问犯罪的弟弟:“什么时候学会了骗人?” 弟弟想了想说:“从那次让梨„„”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19篇:小故事

习惯】乞丐到小王家乞讨,他给十块,第二天乞丐又去,又给十块,持续两年。一天只给五块,乞丐:以前给十块,怎么现在给五块?小王:我结婚了。乞丐一巴掌打过去:妈的,你竟拿我的钱去养你老婆?启示:当提供免费服务让客户成为一种习惯,这种服务就不再是优势,而是劣势。 二;

夫妇逛商场,女的看中一套高档餐具,坚持要买,丈夫嫌贵,不肯掏钱。导购一看,悄悄对丈夫说了句话,他一听马上掏钱。是什么让他立马转变?导购员对丈夫说:“这么贵的餐具,你太太是不会舍得让你洗碗的。”启示: 人的观念没有什么不可改变,关键是角度,要善于揣摩客户心理。 三;

【班花】女生公开投票选班花,相貌平平的小梅发表演说:如我当选,再过几年,在座姐妹可以向自己先生骄傲的说,我上大学时候,比班花还漂亮!结果,她全票当选——启示:说服别人支持你,不一定要证明比别人都优秀,而是让别人觉得,因为有你,他们变得更优秀更有成就感。 四;【俞敏洪:与其有钱 不如值钱】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比如我们常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缠万贯,但除了挥霍什么都不会,这样的人“分文不值”。但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因为值钱的人都有足可夸耀的某种能力,凭此能力,他不仅可以安身立命,还能积累财富,这样的人甚至连存钱都不需要 五;

我问佛:“有人羞我,辱我,骂我,悔我,欺我,骗我,害我,我将何以处之?”佛曰:“容他,凭他,随他,尽他,让他,由他,任他,帮他,再过几年看他。”人生难免要受些委屈和伤害,与其耿耿于怀郁郁寡欢,倒不如坦坦荡荡泰然处之。只有经受住狂风暴雨的洗礼,才能练就波澜不惊的淡定。 六;

【什么叫受众】一个推销员对一家庭主妇喋喋不休,把所有产品优点一一介绍,主妇毫无反应,推销员最后问到:“府上究竟缺少什么?”主妇直接了当的说:“钱”我们总在提受众,什么是受众?其实就是买得起或可能买东西的人。盲目制定营销策略会让你对根本没可能的人用尽力气。 七;

【试错比前进更重要】一位年轻人曾问乔布斯:你的智慧从哪里来? 乔布斯答:来自精确的判断力。年轻人又问:精确的判断力从哪来?乔回答:来自经验的积累。 年轻人再问:那你的经验又从哪里来?乔真诚地回答:来自无数错误的判断。 八;

【蜗牛精神】能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一是苍鹰,二是蜗牛。苍鹰是因为它们拥有傲人的翅膀;而蜗牛能爬上去就是认准了自己的方向,并一直专注朝着这个方向坚持,不为道路上的小风景停留下来,它们要的就是最高的位置,看到最好的风景。 九;

【禅语道】1不懂装懂是聪明,懂装不懂是智慧。2示弱而不逞强,示拙而不逞能。3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之所不能为。4身做好事,言说好话,心存好念。5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喜无声,大爱无言。6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7智者不锐,慧者不傲,谋者不露,强者不暴。 十;

女孩买了条裤子,一试太长,请奶奶帮忙剪短,奶奶说忙;找妈妈,也没空;找姐姐,更没空。女孩失望地入睡了。奶奶忙完家务想起小孙女的裤子,就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姐姐回来又把裤子剪短了;妈妈回来也把裤子剪短了,最后裤子没法穿了。——管理的弊端就在于:要么都不管,要么都来管! 十一;

【经典故事】老虎抓到一头鹿后要把它吃掉! 鹿说:“你不能吃我!” 老虎愣了一下,问:“为什么?” 鹿:“因为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老虎大笑道:“总不能为了二级保护动物而让一级保护动物饿死吧?!” 感悟:时刻保持危机感,不要让自己那点优势害死。 十二;

当一只玻璃杯中装满牛奶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牛奶”;当改装菜油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菜油”。只有当杯子空置时,人们才看到杯子,说“这是一只杯子”。同样,当我们心中装满成见、财富、权势的时候,就已经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热衷拥有很多,却往往难以真正的拥有自己 十三;

【人生如赛场】上半场按学历、权力、职位、业绩、薪金,比上升;下半场按血压、血脂、血糖、尿酸、胆固醇,比下降。上半场顺势而为,听命;下半场事在人为,认命。记住:没病也要体检,不渴也要喝水,再烦也要微笑,有累也要坚持。祝朋友们上下兼顾,两场都嬴。 十四;

一个卖瓷碗的老人挑着扁担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头也不回地继续向前走。路人看到觉得很奇怪,便问:“为什么你的碗摔碎了你却不看一下呢?”老人答到:“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十五;

公司在男厕小便池上贴了一纸条:“往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结果地上仍有许多尿渍。后来公司认真吸取教训,纸条改成:“尿不到池里说明你短;尿到池外说明你软”,结果地上比以前干净许多。启示:有时扬其长不如揭其短!给客户的提案要具体并准确地切中其要害与敏感关键点才有效。 十六;

【结婚为什么要戴钻戒?】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而是一个非常、非常成功的营销故事:1938年,钻石价格急剧下降,戴比尔斯向广告公司寻求援助,希望扭转颓势。1939年,其推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A diamond is forever)经典广告语,成功将钻石包装成婚礼必备品。 十七;

老师问弟子:一滴水如何能不干枯?弟子沉默不语。老师说道:一滴水,风可以将它吹干、土可以把它吸干、太阳可以把它蒸发,要想要不干枯,只有让它融入大海。一个人无力独撑天下,要想获得成功,就得学会与人合作,独木难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再强大的个人都不如一个团结的组织。 十八;

通常地铁站里很少有供人休息的座位。即使有也是一些“硌屁股”的硬座。宜家抓住这一点,搞了一次创意活动,他们在巴黎地铁站里摆上许多沙发,一来是供等车的乘客休息,二来是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他们家具的舒适。这次“舒适”营销非常成功,很多坐过沙发的乘客都表示有购买意愿。 十九;

【比耐力】两只乌龟在田边相对一动不动,老农对一旁的专家说:它们在比耐力,谁先动谁就输了。专家指着一只龟壳上有甲骨文的乌龟说:据我多年研究,这只乌龟已死五千多年了。另一只乌龟伸出头来说:死了也不说一声,害得老子在这里干等。装死的乌龟大笑说:你输了吧,砖家的话你也听! 二十; 一伙劫匪在抢银行时说了句至理名言:“通通不许动,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劫匪回去后,其中一新来的硕士劫匪说,老大,我们赶快数一下抢了多少,那老劫匪(小学文化)说:“你傻啊?这么多,你要数到什么时候?今天晚上看新闻不就知道吗?” 网友微评:这年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二十一;

值得思考】某人买了一坛好酒,放在小院,第二天,酒少了1/5,便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个字。第三天酒又少了2/5,又贴了偷酒者重罚。第四天,酒还是被偷,于是贴尿桶二字,看谁还喝。第五天他哭了。桶满了……故事还没完,第六天,他再次在酒桶上贴了不许偷酒四字。那一天很多人都哭了。 二十二;

三人出门,一带伞,一带拐杖,一空手。回来时,拿伞的湿透了,拿拐杖的跌伤了,第三个好好的。原来,雨来时,有伞的大胆地走,却被淋湿了;走泥路时,拄拐杖的大胆走,却常跌倒;什么都没有的,大雨来时躲着走,路不好时小心走,反倒无事。很多时候,人不是跌倒在缺陷上,而是跌倒在优势上。 二十三;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里,这杯水立即变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蓝色的大海。为什么?因为两者的肚量不一样。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宽容别人,就是肚量;谦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的质量。 二十四;

青年换了许多工作,找禅师抱怨:“我不喜欢重复。”禅师:“佛祖一生,都在重复讲他在菩提树下的觉悟。人这一生,如用1%力气选择,99%用心重复,每一次都能感受新鲜的力量。如用99%力气选择,1%重复,他只能不断重复失败。”悟:简单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二十五;

鹦鹉遇到乌鸦,笼中的鹦鹉安逸;野外的乌鸦自由。鹦鹉羡慕乌鸦自由,乌鸦羡慕鹦鹉安逸,二鸟便商议互换。乌鸦得到安逸,但难得主人欢喜,最后抑郁而死;鹦鹉得到自由,但长期安逸,不能独立生存,最终饥饿而死——做最好的自己,不要羡慕他人的幸福,也许那并不适合你。 二十六;

【为什么会穷一辈子?】一个穷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到地摊上每双卖3块,一共得到150;另一个穷人拿100元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前一个100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了资本。后一个100仍然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真正的穷者很难把钱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 二十七;

顿悟】老师问:“有个人要烧壶开水,生火到一半时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的同学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同学顿悟,世事总不能万般如意,有舍才有得。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于千山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 二十八; 穷人问佛:我为什么这样穷?佛说:你没有学会给予别人。穷人:我一无所有如何给予?佛:一个人一无所有也可以给予别人七种东西。颜施-微笑处事;言施-说赞美安慰的话;心施-敞开心扉对人和蔼;眼施-善义的眼光给予别人;身施-以行动帮助别人;座施-即谦让座位;房施-有容人之心。 二十九;

朋友刚结婚不久,开了家化妆品店,生意好得不得了。 有天我去店里玩,见一40多岁的女顾客问小李:“这款化妆品效果怎么样?” 小李:“哦,这款我不熟悉。请等一下,我妈帮你介绍。”说着把他老婆拉了过来。 顾客直视其老婆足足十分钟,什么也没问就掏出钱包:“买 三十;

【营销哲学】一害羞男孩在教室自习,看到一个很中意的女孩,眼看女孩看完书要离开了,害羞的男孩憋红了脸上前搭讪:同学能借我10块钱吃面条吗?钱包丢宿舍了,这我学生证,你给我手机号 ,回头还你钱。女孩想了想说:行吧。正掏钱,男孩又说:要是能借20,我请你也吃一碗。 三十一;

一只鼬鼠要与一只狮子决战,狮子果断地拒绝了。鼬鼠说:“你害怕了吗?”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琐事上。 三十二;

年轻人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周遭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很可能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李嘉诚。 三十三;

【销售心理】某富翁娶妻,有三个人选,富翁给了三个女孩各一千元,请她们把房间装满。女孩A买了很多棉花,装满房间的1/2。女孩B买了很多气球,装满房间3/4。女孩C买了蜡烛,让光充满房间。 最终,富翁选了胸部最大的那个。——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非常重要。 三十四;

两头牛在一起吃草,青牛问黑牛:“喂!你的草是什么味道?”黑牛道:“草莓味!”青牛靠过来吃了一口,愤怒地喊到“你个骗纸!”黑牛轻蔑地看他一眼,回道:“尼玛,我说草没味。” 启示:团队合作、管理过程中,能否有效沟通、掌握有效沟通渠道是凝聚竞争力,强化执行力,提升业绩的关键。 三十五;

【卖菜中的销售学问】在一菜摊前看见两堆菜。买:“这边多少钱一斤?” 答:“1块。”再问:“那边呢?” 答:“1块5。” 问:“为什么?” 答:“那边的好一些。” 于是买了1块5的。后来发现摊主快速把1块的一分变成两堆,很快1块5一斤的又都卖光了! 三十六;

【银行家的营销之道】银行家的儿子问爸爸:“爸爸,银行里的钱都是客户和储户的。那你是怎样赚来房子、奔驰车和游艇的呢?”银行家:“儿子,冰箱里有一块肥肉,你把它拿来。”儿子拿来了。“再放回去吧。”儿子问:“什么意思?”银行家说:“你看你的手指上是不是有油啊? 三十七;

【差距是怎炼成的?】①别人休息的时候,你在加班,或参加各种培训班;②别人嘲笑的时候,你在闷头苦干;③别人想着如何找工作的时候,你在想着如何做得更好;④别人抱怨的时候,你在思考解决之道;⑤别人在想着归入哪一派时,你在寻求专业突破;⑥每天坚持写专业心得。 三十八;

【放下的智慧】有一种鸟能飞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

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飞落到上面休息;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就在树枝上睡觉。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鸟窝或食物,那它能飞那么久吗? 人生亦然,能舍得,更能成功;放下包袱,方能攀登高峰!

第20篇:小故事

1、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2、中国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搞棉花试验,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0年浩劫人家不让他搞试验他就在自己家里偷偷搞。终于,培育出棉花新品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3、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4、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 “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

被称为“诗仙”。

5、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

6、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7、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 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 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8、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文凭、没有导师,地处穷乡僻壤,但他却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锲而不舍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书不止就可以作证。

9、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波斯之前,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其中一个叫皮尔

底加斯的大臣非常惊奇。问道:“陛下,那你带什么起程呢?”“希望,我只带这一种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听到这个回答,皮尔底加斯说:“那么请让我们也来分享它吧。”于是,他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 希望是创造人生的路标,在任何时候都别放弃它。

10、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老先生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密,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是经验的提炼,智慧的浓缩。

1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导师马克思为著《资本论》化了40多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层水泥。通过他不懈的努力,马克思终于著成了全世界无产者所需的《资本论》。

12、西汉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李陵事件”的牵联,使他遭受宫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

1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

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14、松下刚刚陷入事业的困境,这天他无助地走在路上。一对姐弟的谈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正在烫衣服,弟弟想读书,却无法开灯,因为那时插头只有一个。 “你能不能快一点开灯,让我怎么看书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说好了,都过了30分钟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电线,的确太不方便了,何不想个可以两用的插头呢?他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不久,就想出了两用插头的构造。试用品问世后,很快就卖光了,订货的人越来越多,简直供不应求,松下的事业也从此走上轨道,利润大增。 遭遇任何问题,都是激发创意的好机会。

15、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

第二篇:《有关坚持的名人事例》

有关坚持的名人事例

1、生物学家童第周中学时因期考不及格还留级,后补读一年获得了全校第一;

2、物理学家居里夫妇在废弃的停尸房里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

3、数学家华罗庚为了回国参加建设,避开美军的搜查,秘密取道香港回到北京;

4、著名女作家张海迪五岁成了残疾人,后来自学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以及五国语言,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5、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因为作战负伤,双眼失明,但却靠顽强的毅力完成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朝鲜著名战斗英雄黄继光为了掩护军队,用自己的身驱堵住了敌人的堡垒;

7、志愿军战士罗盛教在练兵时跳下冰冷的河水救出落儿童,壮烈牺牲;

8、普通职工向秀丽为挽救突发的火灾带来的财产损失,毅然扑进火海救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9、抗洪英雄李向群在长江特大洪水抢险中,积极奋战在抗洪前线,劳累过度牺牲;

10、儿童团员刘胡兰面对敌人的诱降,坚贞不屈,倒在了敌人的铡刀下;

11、海尔总裁张瑞敏初到海尔时面对企业的落后管理,决定革新,引进国外技术,使得海尔在短短十几年当中跻身全国知名企业行列;

12、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十五年如一日,终年工作在来来往往的公交车上,热情待客,态度诚恳。被评为三八红旗手;

13、上海工人徐虎在业余时免费义务到社区居民家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坚持如故修理电器,凭借一流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受到居民好评;

14、气象学家陈金水上世纪60世纪毕业后自愿去西藏支援,创办了气象站,对每日的气象做出精确的汇报,并坚持做气象报告,至到花甲之年才退休;

15、著名环境学家彭加木为了揭开罗布泊的生态之谜,不幸在探险途中走失,下落不明;(1)、爱迪生一生有1000多项发明。这无数次试验的时间从哪里来?就是从常常连 续工作两天三天的极度紧张中挤出来的。后来不断的挤出时间,所以他永远有用不完 的实验时间。从而变成了科学家。

(2)、鲁迅以“时间就是生命”的格言律己,从事无产阶级文艺事业30年,视时间 如生命,笔耕不辍。

(3) (3)、巴尔扎克用如痴如狂的拼劲,每天奋笔疾书十六七个小时,即使累得手臂疼 痛,双眼流泪,也不肯浪费一刻时间。

(4)、爱迪生为了科学发明,紧紧抓住每个“今天”,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除 了吃饭、睡觉、活动,几乎没有闲过。每天延长工作时间就等于延长了生命。因此, 当地79岁生日时,便称自己是135岁的人了。爱迪生生活了85岁,仅在美国专利局登 记的发明专利就有1328项,平均15天就有一项发明。{坚持执着的名人事例}.(5)、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坚持每日作画,除身体不适外,从不间断。85岁那 年,一天他一连作画四幅后,又特为昨天补画一幅,并题字道:“昨日大风雨,心绪 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6)、“不教一日闲过”,所有业有所成者莫不为此。请看鲁迅最后一年(1936 年)的生命历程,从一月到十月(10月26日逝世),卧床8个月,还写杂文和其他文 章54篇,翻译《死魂灵》第二部残稿三章并作附记两则,复信270多封,并给不少青 年作者看稿,病中坚持写日记。病逝前三天,还给一翻译小说写序言。在逝世前六年 的时间,鲁迅一直住在上海虹口公园附近,从他的住地到公园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却 从没去公园玩过。这就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第三篇:《15个名人坚持的事例》

15个名人坚持的事例

1、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2、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3、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4、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 “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5、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

6、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7、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 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 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8、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文凭、没有导师,地处穷乡僻壤,但他却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锲而不舍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书不止就可以作证。

9、松下刚刚陷入事业的困境,这天他无助地走在路上。一对姐弟的谈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正在烫衣服,弟弟想读书,却无法开灯,因为那时插头只有一个。 “你能不能快一点开灯,让我怎么看书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说好了,都过了30分钟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电线,的确太不方便了,何不想个可以两用的插头呢?他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不久,就想出了两用插头的构造。试用品问世后,很快就卖光了,订货的人越来越多,简直供不应求,松下的事业也从此走上轨道,利润大增。 遭遇任何问题,都是激发创意的好机会。

10、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老先生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密,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是经验的提炼,智慧的浓缩。

1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导师马克思为著《资本论》化了40多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层水泥。通过他不懈的努力,马克思终于著成了全世界无产者所需的《资本论》。

12、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波斯之前,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其中一个叫皮尔底加斯的大臣非常惊奇。问道:“陛下,那你带什么起程呢?”“希望,我只带这一种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听到这个回答,皮尔底加斯说:“那么请让我们也来分享它吧。”于是,他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 希望是创造人生的路标,在任何时候都别放弃它。

1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14、中国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搞棉花试验,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0年浩劫人家不让他搞试验他就在自己家里偷偷搞。终于,培育出棉花新品种,为祖国的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15、西汉司马迁少年时就涉猎群书,立志继承父业。正当他撰写的《史记》进展顺利的时候,“李陵事件”的牵联,使他遭受宫刑。面对这奇耻大辱,他不是叹息、沉沦,而是锐意进取,“幽而发愤”,他含冤蒙垢数十年,终于写出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流芳后世。

第四篇:《坚持的事例》

1、1999年的阿里巴巴创办者马云,对梦想从不放弃。他曾经想考重点小学,但却失败了;考重点中学也失败了;考大学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学也没有成功。但他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通过自已的努力,最终成功了。他说:梦想,要脚踏实地,和眼泪是息息相关的。

2、有一次上课时,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的弟子们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有多少人现在还坚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了,现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后,他再问了,现在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柏拉图。

3、爱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制蓄电池,其间不 断遭受失败的他一直咬牙坚持,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被人们授与“发明大王”的美称。

4、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趁老师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 “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并被称为“诗仙”。

5、梵高的执着的绘画梦想,虽然很遗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受到是人的欣赏,但在那种世人漠视、穷困潦倒的环境下,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画自己想画的画,这也着实非常人所能的。

6、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努力的从一个让人同情默默无闻的小女孩变成让全世界尊敬的女强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么,生活对她的不公平可谓到了极致。她完全可以放弃她的梦想躲在阴暗的角落里放声痛哭,没有人会责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轮椅上,像一个植物人一样由人服侍。可是这一切,她都没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盲语,触摸着事物,仅仅凭着她永不言弃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涂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7、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 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 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从而成为英国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学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8、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家境贫寒,没有文凭、没有导师,地处穷乡僻壤,但他却成功了。他靠的是什么?正是锲而不舍这一精神!他卧床三月翻书不止就可以作证。

9、松下刚刚陷入事业的困境,这天他无助地走在路上。一对姐弟的谈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正在烫衣服,弟弟想读书,却无法开灯,因为那时插头只有一个。 “你能不能快一点开灯,让我怎么看书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说好了,都过了30分钟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电线,的确太不方便了,何不想个可以两用的插头呢?他认真地研究这个问题,不久,就想出了两用插头的构造。试用品问世后,很快就卖光了,订货的人越来 越多,简直供不应求,松下的事业也从此走上轨道,利润大增。 遭遇任何问题,都是激发创意的好机会。

10、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老先生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密,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这是经验的提炼,智慧的浓缩。

11、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导师马克思为著《资本论》化了40多年的时间,在大英博物馆翻阅了大量的资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层水泥。通过他不懈的努力,马克思终于著成了全世界无产者所需的《资本论》。

12、亚历山大大帝在远征波斯之前,将他所有的财产分给了臣下。其中一个叫皮尔底加斯的大臣非常惊奇。问道:“陛下,那你带什么起程呢?”“希望,我只带这一种财宝。”亚历山大回答说。听到这个回答,皮尔底加斯说:“那么请让我们也来分享它吧。”于是,他谢绝了分配给他的财产。 希望是创造人生的路标,在任何时候都别放弃

民俗小故事简短
《民俗小故事简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