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03 15:09:08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古诗十六首

Yu Xi

59、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泊船瓜洲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易水送别 (唐) 骆宾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唐代】赏析

王 。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推荐第2篇:古诗《牧童》

基于年段有效教学的增强小课题研训有效性的行动研究

“加强读写结合,提高课堂实效的行动研究”

《牧童》教学设计(一课时)

【设计意图】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词当然也不例外。通过诵读,把学生带入诗境,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知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境界,是古诗词学习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运用相类似的课程资源辅助教学,对学生读懂古诗,理解古诗会产生非常大的帮助。如《牧童》一诗,主要表达了牧童无忧无虑,无羁无拌的生活,既显示出古代孩子天真烂漫的天性,也隐含了作者对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这与唐代诗人栖蟾的《牧童》,在描写内容和表达主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在两首诗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既能帮助学生明诗意,更能使他们感受到美好而完整的诗境。

【教材分析】

《牧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诗。为唐代诗人吕岩所作,吕岩也就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草场、笛声、牧童、月夜组成了一幅鲜活的儿童晚归休憩图。整首诗描绘的是牧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然恬静的生活和牧童无羁无绊的心灵。“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透过诗,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多的古诗学习经验,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也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对一些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情感还比较难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牧童生活对于在城市里成长的小孩而言距离较远,特别是那种自然放松的生活状态。学生不太容易能体会到,所以,要通过教师运用感性而直观的语言进行引导,启发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理解“弄、蓑衣、卧”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牧童》,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

3.感受牧童生活的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体会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说牧童

[导语]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古诗三首》中的《牧童》(师板书题目),看着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 [预设] 生1.我想到了一年级学的古诗《所见》

师:你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生背古诗“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如果学生在背的时候没有注意诗的停顿、节奏,要及时纠正,让学生再背一背或者全班齐背。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这是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学习的一篇描写牧童意欲捉蝉的五言诗,刻画出了牧童活泼机灵、无拘无束的可爱情态。相信同学们对于这个顽皮可爱、天真烂漫的小牧童形象一定记忆犹新,那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个牧童和之前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诶,老师这里可没有答案,相信等你们上完了这堂课,自己就给解决了。看着这个题目,还有谁想说说的吗?

[预设] 生2:我还想到了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师: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那又是怎样的一个小牧童?

生:纯朴率真、自由自在的牧童。

师: 那你就读出他的自由自在来。注意要在哪个词上下功夫。(遥指) (生背)

[教师小结] 其实,古代有很多描写牧童的诗,再比如,还有北宋诗人黄庭坚在七岁的时候所写的《牧童》

“骑牛远远过前村, 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 机关用尽不如君。”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牧童。而今天我们要赏析的《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写的。那他笔下的牧童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翻开课本第22页,自由大声地朗读,在读的时候,老师要求你们做到“三读”(板书)。一读字正腔圆,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二读抑扬顿挫,根据你的理解,这首诗应该读出怎样的节奏,你就怎么读。三读诗中意境。想象画面再读一读。老师相信,完成这三个要求的同学,已经可以做到熟读成诵了(师板书)。待会,老师和你们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已经达到这个境界了。

[设计意图] 建构主义指出:学习活动是通过一系列主动的建构过程完成的,而这一建构又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促进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联系,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学习和理解。所以,在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描写古诗中的牧童形象,既复习了所学习的古诗,又明确了牧童形象的一般特点,为理解牧童无忧无虑、怡然自得的生活打下基础。此外,通过背诵古诗,能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古诗的学习氛围中去。有利于第二环节明诗意,悟诗情的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由字及句,明诗意

[导语] 很多同学都已经完成了,老师现在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已经做到了黑板上的这四个字。今天老师换一种方法,这个方法叫作“点词成句”。如果你做到了熟读,那么你脑子里就会很快映出带有这个诗词的诗句。如果你知道了,就马上举手示意,可以吗?可以的话,我们就开始吧。合上书。

师:弄

[预设] 生:笛弄晚风三四声。

师:读诗要有读诗的感觉,再来一次。(生再读) 师:读完这句诗,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预设] 生:笛弄晚风

生2:笛子怎么会逗弄晚风呢?

师:这个问题说明你有在认真地读诗,笛弄晚风,这里的笛指的是笛声,那笛声怎么会逗弄晚风呢?有没有同学有自己的理解?(如没有学生回答,可以引导提问是谁在逗弄谁?是谁中有谁?) [预设] 生:风中有笛声,是风在逗弄笛声。 [引导] 师:风逗弄笛声,会怎么样?

[预设] 生:会时断时续。是笛声在风中时断时续。

[引导] 师:那时断时续的笛声听上去是怎么样的?你能给大家描述描述吗? [预设] 生:一下子听得见,一下子听不见。

生2:一下高,一下低。

师:这就是晚风在逗弄笛声啊,听起来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就是“笛弄晚风三四声”。

师:这里的三四声指的就是

三、四声笛音吗? 生:不是,是虚指。

师:那就是悠扬的不间断的笛声,是吗?谁吹的?(牧童)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吹的?

[预设] 生:放牛回来的时候。 [预设] 生2:黄昏后。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归来饭饱黄昏后)哦。牧童放牛归来,黄昏里,劳作了一天后的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悠扬的笛声在晚风中时断时续。笛声时而高,时而低,时而长,时而短,时而快,时而慢,时而有,时而无。就是“笛弄晚风三四声”,那作者为什么就用“弄”,不用别的词呢? [预设] 生:弄这个词,让人觉得笛声和晚风在玩游戏,像好朋友一样。 [引导] 师:你学过乐器吗?你吹笛子的时候和牧童吹笛子的时候一样吗?(不一样)我们来看看牧童是怎么吹笛子的。

(出示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 《村晚》)

[引导] 师:他是怎么吹的?

[预设] 生:信口吹的,牧童吹笛的时候很随意。

[引导] 师:那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笛子, 这时候,牧童的心情怎样? [预设] 生:牧童心情很舒畅,很悠闲。

师:是啊,一个悠闲,惬意的牧童!一个“弄”字,不仅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还让人感受到了牧童愉快,舒畅的心情。把一种很悠闲很怡然自得的姿态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诗,注意要读出一种悠闲,自得的趣味来。

(生读)

[导语] 师:这句诗看来同学们都会了,那下一句会不会难倒你们呢?铺 生:草铺横野六七里

师:铺(生再背)谁能说说,老师为什么要点这个“铺”字。 [预设] 生:铺,给人一种一大片草原的感觉,看不到边的。

生2:连绵不绝的感觉,很辽阔,很壮观。 (那就用你的读体现出它的壮观)

师:给铺组个词(铺展、铺开、平铺、铺设、铺天盖地„„)那一般铺会用来搭配?(地砖,床,地毯„„)你们觉得这柔软的草像什么?

生:地毯。

[引导] 师:而且这地毯很——(大),望不到边。走在这样的原野上,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 生: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那你就用舒服的感觉读一读) [预设] 生2:舒畅。

(那你就用舒畅的感觉读一读)

师:在这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绿草如茵,草木茂盛,多张一张铺开的巨大的绿地毯啊。这铺字既写出了草原的大,又让人感受到了它的平缓,舒服。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你愿意体现它的辽阔和柔软都可以。

(生读)

师:那你还能从诗句中的哪个词知道这是个辽阔的草原呢? 生:六七里

师:这也是一个——(虚指),也突出了草原的无边无际。但这里的六七里该怎么读,才能突出原野之广呢。老师试着两种不同的读法来读,同学们听一听,哪种读法更能体现原野的广。(第一种快,第二种慢)那我们就照第二种读法,再来读一读。老师觉得不够大,再大些,再大些。

(生读)

师:你们见到过绿意葱茏、连绵不绝草原吗?(没有)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领略一下草原的风光(出示课件)

[导语] 师:那现在我们再来读这句诗,感觉肯定是不一样了。

(生读草铺横野六七里) 师:现在,原野上传来牧童的笛声,读——(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传来时断时续、忽隐忽现的笛声,(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行在归途上的牧童,骑牛弄笛,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风伴着悠扬飘逸的笛声,就是(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导语] 师:接下来,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来充当点词人,看看他回点哪个词。 [预设] 生:卧

(不脱蓑衣卧月明)

师:背的真熟练,再背。你来说说,你为什么要点这个词呢?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预设] 生:我读出了,牧童很惬意地躺着,在赏月。 [引导] 师:他会怎么卧? [预设] 生:大字型躺着

生2:驾着二郎腿

(读一读。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2:牧童很舒服、很随意地躺着。(你也读一读。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因为他回来以后,吃了晚饭,连蓑衣都不脱就躺下了。 [导语] 师:他是在什么时候躺下的? [预设] 生:归来以后。

师:牛羊入圈,空闲了。无忧无虑的时候。 生2; 吃饱饭以后

师:吃了妈妈做的丰盛的晚饭,舒服、惬意、心满意足的时候。 生3:月亮升起的时候,

师:绚丽的晚霞渐渐消失了,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夜空的时候。 [引导] 师:所以,诗人用了“卧”来生动形象地表现牧童的悠然自得。如果你就是牧童,你能和大家分享你那时候的感受吗?

师:所以这是世间最惬意最美妙的“一卧”,简直赛过神仙啊!你们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生读,师相机指导)

师:如果老师换个词呢?你们听听还有这种感觉吗?“不脱蓑衣躺月明”说说你的看法。 (生说)

[导语] 师:看来熟读成诵真的难不倒你们,个个都是背诵古诗的小能手。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齐背一背这首诗,背的时候不讲快,讲求的是背诗的节奏,要背出诗的韵味来。在背的时候,想一想,这首诗描写了牧童哪些生活场景。

(齐背)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并在此基础上悟诗情。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一遍遍地读,学生才能产生自身的真切体会,才有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而在熟读成诵基础上的多读,无疑起到了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运用点词成句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进行有效教学,另一方面,其机动性也给古诗词教学添加了一丝新鲜和活力,不仅能有效地抓字眼,明诗意,还能就读诗方法上给学生以很好的启示。

三、以一带三,悟诗情

[导语] 师:这首诗一共有两句,分别写了牧童哪些生活场景呢? [预设] 生:第一句写了牧童放牛归来。

师:在悠扬的笛声中,在清风拂面的日暮时分,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说)

师:日暮将近,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带着时断时续、忽隐忽现的笛声,那是晚归的牧童在弄笛,笛声合着晚风,随风飘扬。你眼前是怎样的一个牧童?

[预设] 生:一个十分惬意的,自由自在的牧童,(从哪里看出来?)弄笛。 师:牧童是在很随意的吹着笛子,怎么高兴怎么吹,怎么乐意怎么吹是。所以这是一个悠闲,自由自在的牧童。还有吗?

生2:快乐,开心的牧童。(是的,悠闲随意的,自由自在的能不快乐吗) 师:第二句写了什么场景

[预设] 生:第二句写了吃完了晚饭之后,牧童在休息。

师:你同样也来试一试。 (生说)

师:回到家的牧童,吃饱了饭,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草地上赏月休息了。不和家人相聚,不和伙伴玩耍,手握笛子,与晚风为伴,以天当被,以草地当床, 从课文的注释里我们知道,蓑衣是指用棕或者草编制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的。棕是指棕榈树的叶子,质地很硬。那蓑衣决不是一件漂亮、舒适的衣服,牧童为什么连蓑衣不脱就直接卧月明了呢? [预设] 生:牧童辛苦了一天,累了,来不及脱下蓑衣。

生:他是很自在的,潇洒的,没有想那么多。

师:是啊,吕岩笔下的牧童以天为盖地为庐,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这样的生活真是——? (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预设] 生:自然放松的。

生:安逸的。 生:惬意的。

师: 如果可以让你和小牧童互换,去体验对方的生活,你们愿意吗?说说理由。(生发表观点) 老师知道,你们都想过牧童的生活,都心向往之。可是,诗人在诗中只描写了牧童的两个生活场景,只是一家之言,不足以信。那牧童的生活到底是不是真如诗人所言那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呢?我们先来看看另外一首诗里的牧童。

(出示课件并请一位同学朗读)

《牧童》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师:刚才这位同学读的这么入情入境,连我都觉得他就是那个“不脱蓑衣卧月明”的小牧童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里的牧童又在做些什么呢? 这首《牧童》是唐代诗人栖蟾所作,前面的三句诗,分别体现了三个牧童的生活画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下面三幅画分别对应的是哪句诗呢?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师:看着这三张图,,也可以联系所学课文,说说你现在的感受。 (生交流感受) 师:诗人在诗中也抒发了他对牧童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谁来读一读。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师: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吗? (生表达自己的理解)

师:当牧童躺在柔柔的草地上,享受着晚风温柔的抚摸,耳边还传来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声,诗人吕岩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的时候,他说——(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师:当暮色中,归来的牧童伴着清风握着短笛信口吹,诗人感叹地说——(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师(动情地):同学们,诗人生活的年代正值黄巢之乱,诗人为了躲避战乱携全家到终南山一带,生于兵荒马乱的吕岩多么渴望能过上像牧童这样,悠闲快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啊!把这种感情带到诗的字里行间去,我们再来读一读《牧童》。(生读)

(配乐)

师: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风,皎洁的明月,在这种境界里,既想躺下 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诗。低吟诗歌。闭上眼,让这一切的诗情画意融入我们的脑海,伴着这轻风明月,轻轻地,低低地背一背,把这首《牧童》送给他作一首催眠曲吧!

(生读)

[设计意图] 读诗,不仅要读出诗中画,还要读出诗中人——即诗人的思想体现。为了帮助学生感悟,我引用了栖蟾的《牧童》和诗人吕岩的背景资料,通过两首古诗在诗意、诗境等方面的比照,从而达到了古诗间的互识、互补与互证的目的。而适时地朗读,使学生不仅在读中悟情,更在读中抒情,表达出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结语] 师: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牧童虽然没有玩耍的小伙伴,可是在清风明月的草坡上照样怡然自得,让人羡慕。他享受到了只属于他独自一人的恬静与快乐。如果是两个小孩子在一起,那情况又会怎样呢?明天我们接着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诗,《舟过安仁》。

推荐第3篇:古诗六首前三首

一、《越中览古》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

2.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把握意象。

2.难点:学习对比手法。

三、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当李白南游吴越想起这段历史的时候,他的感情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越中览古》。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四七三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二、作者信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途。

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其七绝作品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诗歌讲解

1.师问:一般的绝句,

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

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

一、二句为一层,

三、四句为一层,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生答:这首诗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

二、三两句间的停顿宜短一些。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

2.师问: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

生答:镜头一,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生答: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侯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

3.师问:可是这样的镜头现在都没有了,“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生答: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流露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慨叹。

师问: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

生答:对比写作手法。

二、《石头城》——教案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城,它是六朝古都,。它前枕长江,后傍钟岭,壮丽险峻,位置重要。战国时,楚国人称南京为“金陵”这是南京为金陵的最早得名;三国时,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在南京西郊石头山上修建城郭、宫殿,并更名为“石头城”;东晋时,石头城续为国都;六朝时,宋、齐、梁、陈亦相继在此定都,金陵故又有“六朝古都”之称。

然而这些朝代存在的时间都非常的短,在它们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若论写得早又写得好的篇章,不能不推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就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二、介绍作者

1、题解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石头城》是刘禹锡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选自《唐诗别裁》,是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写此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进行内宦官专权,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有所抬头,又联想到唐敬宗沉溺声色、游乐无度、国事日非,感慨万千。作者用此诗讽喻现实,抒情国远衰微的感叹。诗中所写的石头城,即南京。原是战国朝代梦国建的金陵城,三国时代吴国孙权重建,定为国都,改名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一带。经六代豪奢,至唐朝初废弃,二百年来成为一座空城。

三、关于石头城

石头城: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因为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三国时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经过六朝繁荣,唐初高祖武德元(626年),唐定都长安,石头城废弃。

四、朗读指名回答:全诗都写了哪些“境”? (1)山围故国 (2)潮打空城 (3)月达女墙

1、分组讨论:“境”所含的“意”是什么?

境1所示:群山依然围着石头城,可旧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有苍茫悲凉之感。

境2所示:潮水依旧,城却不再,一“空”字足见其凄凉;因而,潮水碰到冰冷的石壁,只会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潮水如此,人何以堪?

境3所示:旧时的明月,仍旧钨地从城垛后面升起,“还过”一词,意味深长,说明月是见证,虽然还来,然而许多东西已不复返。

这三境,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的衰落不着一字,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中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可见其寄意的深远。

2、比较阅读:这首诗与李白的《越中览古》均为怀古之作,但在表现主旨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两首诗均借景抒情,但刘诗并无“只今惟有”现实之景的强调,也无对怀古内容的明点,寄情的内容通篇都溶铸在具体意象之中,诗境更浑厚深远。

3、译诗

群山依旧围绕在故都周围,江湖拍打城根后寂寞退回。 淮水东边那旧时的月亮,夜深时仍然还照过女墙来。

4、鉴赏

这首席诗通篇都是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表达了作者希望当时统治者应以前车之覆为鉴的愿望。 第一句写空城四周被山峦围绕着,它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第二句写北面的江湖拍打着空城的城根,而后带寂寞之情又默默地退回。这两句是写山川依旧,可故都已荒废。第三句写淮水的东边升起的明月悬在空中,照着今日,也曾照过昔日,是见证;经四句写今夜的月亮又逐渐移到这边来,可这里已是空城一座。这后两句与月照空城,更见“寂寞”。全诗寓情于景,感慨城墙仍在,江潮和明月不变,但石头这座古城却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感慨唐王朝也已由盛变衰,期望着唐代统治者能吸取历史教训。 全诗的语言含蓄,意象具体,笔触凄凉,意境深远。

三、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拔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解题:

1、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这首诗是元稹贬居通州(今四川达县)听到白居易也被贬的消息时写的。诗的中间两句叙事抒情,首尾两句写景,情景交融,更显得凄楚动人,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命运的深切关怀。白居易在江州读此诗后十分感动,对“垂死病中惊坐起”一句感触尤深。后来,白居易在给元稹的信中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侧耳。”

2、左降:左降官是在唐玄宗以后大量出现的一种贬官形式,左降官特指因罪而被贬至边远地区任员外官的官吏。在唐代,左降官是一种特殊的贬官形式,左降官不仅集贬官的三种形式即降职、贬为闲职和至边远地区任职于一身,而且左降官在唐代还具有流放的性质。在唐代皇帝的诏令中,常常将左降官与流人相提并论. 译诗:残灯已没有火焰,周围留下模糊不清的影子,这时听说君被贬官九江。在垂死的重病中,我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坐了起来,暗夜的风雨吹进我窗户,感觉分外寒冷。

这首诗主要描述元稹与白居易的交谊情深。

首句先写室内景物。夜深的时候,灯油已将燃尽,昏黄的火苗在作最后的挣扎。摇曳的灯影映在墙壁上,室内显得格外阴沉幽寂。此情此景是何等的凄惨悲凉!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感受呢了心境不好。固然,他在元和十年(815)的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刚刚到任,又不幸染病,自身遭际坎坷,本已心黯神伤了,何况这时候又听到那从远方传来的挚友白居易贬谪九江的消息呢!他震惊、他心悸,陡然从床上坐起。好友被贬对他的刺激实在是太深太重了。他无论如何再不能入睡。在阴惨的灯影里,只觉得夜风吹雨,凉气透过疏窗一阵阵地往身上袭来。

元稹与白居易的友谊是文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的文学观点基本一致。政治倾向亦约略相同,守正不阿的品格,以及人生遭际种种亦非常近似,这些,都使他们的交谊非同寻常,一日不见,恍若三秋。身处贬谪,重病缠身的诗人在听到老友的不幸消息后,竟是那样伤心动情,这不正是二人友谊的历史记录吗?据载,白居易在江州读到这首诗以后,马上给元稹回了一封信,信中大呼:“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此等情辞,在短书中四次出现。对于元稹的诗句,白居易评论说:“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侧耳。”拿元稹的诗与白居易的书信对读,我们无不为二人的深挚交情所打动。

这首小诗在写法上很有特点。首句和末句都是景物描写,看似客观,实际上景中寓情。首句,侧重渲染室内悲凉的气氛,为全篇涂抹了一层暗淡、感伤的色彩。末句,写景兼顾室内与室外,笔法不仅变化。而且用“暗”、“寒”两字勾勒,这样,残灯、阴影、暗风,秋雨、寒窗等景物,便都与作者的悲凉心情有机地融汇在一起,凄惨孤独,艺术感染力非常强烈。中间两句,叙述听闻,抒发感受,但是又竭力使文笔生动形象,尽可能地诉诸画面。特别是第三句,“惊坐起”三字紧接在“垂死病中”之后,分量极重。诗人本已处在垂死状态,可见病情沉重危险,而在听到“君谪九江”的消息之际,竟然陡然坐起,其消息的惊动诗人心魄,诗人对挚友的关切同情,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激不平,就都被强烈地表现出来了。三个字可谓传神之笔,作者善于捕捉人们刹那间的心灵震颤而引起的剧烈动态,言语看似不奇而却意味深长。

推荐第4篇:八下古诗鉴赏六首

试题预览

八下课内25课诗词赏析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1、从诗中哪句可以看出这是酬谢诗?诗人抚今追昔,前后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从“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看出是酬谢诗。 诗人的情感变化是:悲愤——豁达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运用典故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悼念之情和对岁月流逝,人世变迁的感慨。

4、“沉舟”“ 病树”“千帆”“万木”各比喻什么? 答、“沉舟”“ 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贬谪之后哪些仕途得意的新权贵们。

3、诗人在“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中表达的原意和情感各是什么?

答、诗人表达的原意是:自己被贬谪后,哪些新权贵们一个个的仕途得意,表现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4、后人又是怎样欣赏这句话的? 答、后人认为这句诗描绘了沉舟侧畔千帆竟发, 病树前头万木争春的欣欣向荣的画面,蕴涵了生活哲理: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代替,社会在前进,前景是无限美好的。

5、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既表达了诗人 对自己被贬谪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又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从内容来看这首诗属于什么诗?咏史诗。

2、《赤壁》所咏赤壁,并非赤壁之战发生地,由此可见传统咏史诗的一个什么特点?

传统咏史诗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因为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感才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3、从内容上看,前两句和后两句各主要写哪方面?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抒发议论感慨。

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它妙在哪里吗?

作者不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和结果,而是反说其事,并用“二乔”的命运形象的代表东吴失败的结局,以小见大,

5、从后两句中看出作者以什么样的观点评价历史英雄?

作者认为历史上的英雄成功成名是有一定机遇的。(只要有机遇,自己一定回有所作为。)

6、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写了哪两件事情?

个人和国家两件大事:自己因科举走入仕途;国家起兵抗元已有四周年。

2、赏析颔联。或颔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哪些方面?

用了比喻的手法。国家山河破碎如风中飘絮一样局势危机,自己命运也如被雨打的浮萍一样动荡不安,把国家和自己的命运紧密相连。

3、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哪两件事?

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在抗元战争中文天祥曾兵败从惶恐滩撤退,用“说惶恐”来表明自己对当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现在作者不幸被捕,途经零丁洋时,用“零丁”来表明自己处境孤苦零丁。

4、从抒情方式和思想内容上对“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作简要分析。

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诗人愿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忧国之痛和愿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5、全诗的情感有何变化? 由悲愤到慷慨激昂 4.山坡羊 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山坡羊”是什么?曲牌名。

2、说说“聚”“怒”的妙处。

两个字都用了拟人的写法,“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3、“山河表里”是什么意思?突出了潼关的什么特点?

是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突出了潼关地势险要,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

4、这首曲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历史主题?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6、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表现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感情。

25、诗词曲五首

一、给下列红色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折戟 低绮户 干ge 宫que chou chu chan juan

二、理解默写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2、《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的两句诗是

3、《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诗是:

4、《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 。从视觉听觉上写出潼关的军事险要地位的三个句子是:

5、《水调歌头》中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愿望的两句词是:

三、阅读理解

1、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水调歌头》(苏轼)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3、《赤壁》是一首咏史诗,诗人是怎样借物抒情的?

11、你是怎样理解诗句“高处不胜寒”的?你能联系生活实际举这样的一个事例吗? 参考答案

25、《诗词曲五首》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8、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9、交代时间、地点及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诵,大致原因是:(1)、艺术魅力:由于结构精巧、想像奇特,使这首词所展示的形象广阔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2)、思想内容:所抒写的“此事古难全”的离愁别恨能激起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读者的共鸣;词中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已越过苏轼兄弟的界限,“变为一切热爱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12、日高人困之时,口干舌燥的作者来到了一个农村。意对即可 。

13、当时作者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可以看出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意对即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本诗出自《王子安集》;作者是唐朝(朝代)的王勃(诗人),他和 骆宾王 卢照邻 杨炯并称为“初唐四杰”。

2.说说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3.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之情,体现出作者高远的志趣

4“风烟”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5、颈联蕴含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这一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1.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B )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3、这首涛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对待离别态度很积极。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试题】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4、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意思相同也可) 2.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答“热爱”也可)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小雨、小草(答出两景给1分,仅答小草或小雨或烟柳不给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5、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的景色最可爱。

6、选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C)

A、诗中真正写景的是

一、二两句,作者抓住早春特有的景物——小雨中的草色来写,富有诗情画意。

B、“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中最精彩的一句,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萌动着无限的生机,以此景写早春最为恰当。

C、后两句转入议论、对比手法,指出满城烟柳之景是早春最迷人的景象。

D、作者将此诗送给好友张籍是希望他能走出家门去感受一下早春气息,“最是一年春好处”也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这一美好时光的意思。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和(D ) A.“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B.“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C.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湿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D.末句“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F.全诗用口语化的语言运用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二: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答] 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有两句描写早春春雨和早春春草的经典诗句,这两句诗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如画家设色作画,描绘早春特有景色的句子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后两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转为议论,突出早春的可爱。

(5)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

(6)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答]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7)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答:“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三:

(1) 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3)这首绝句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4)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能发现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答:

(1)小雨、小草(答出两景给1分,仅答小草或小雨或烟柳不给分)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将象征大地回春的淡远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进行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答出对比手法给1分,写出表达效果给1分)

(3)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4)“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四:

1、说说“天街小雨润如酥”一句的表达效果。

答: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春雨柔润滑腻的特点。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答: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所无的特点。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采用了何种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比;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草色和“烟柳满皇都”的盛夏景色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春色的喜爱之情。

4、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小雨、春色。

5、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对早春春色的喜爱之情。

推荐第5篇:古诗诵读牧童

古诗诵读牧童

教学内容:

《牧童》是唐代诗人吕岩的作品。这首诗形象、鲜明的表现了郊野辽阔的景色和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文字浅近,用意却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教学目标:

1、会认“笛”这个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诗句大意,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古诗,达到熟练成诵,让学生感受牧童自在快活的生活,体会牧童悠然自得的心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切入新课

1、读读这些诗句,你有什么发现?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

2、在这些诗句里写了天真可爱的孩童,他们有的调皮,有的聪明,有的悠闲自在。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吕岩的诗,看看他诗中的孩童是怎样的呢?

读 诗题

知道牧童是做什么的人吗?(放牛、放羊的小孩子)吕岩:也叫吕洞宾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二遍,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2、指名读,正音。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及韵味。

3、分组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及韵味。

4、齐读。要读得津津有味。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请大家再读古诗,诗中有哪些景物?有什么人?有什么声音?在我们一边读诗的时候,一边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请在诗句中圈出来。

(红体字要副板书)

2、学生默读,进行圈画。

3、交流:(板书)

牧童(人) 草铺横野、卧月明(景)

笛声、风声(声音)

师:正所谓“诗中有画。”让我们一起随着诗句中的景物、声音,继续读诗,我们的脑海里能浮现怎样的画面呢?

四、品读古诗,走进意境

1、草铺横野六七里

⑴ 指导:有谁给“铺”组个词。(铺满、铺展、铺天盖地……) ⑵什么铺满了? 预设:草 说明草长的茂盛。 ⑶放眼望去,在辽阔的原野上,你看到了什么呢?

辽阔的原野上到处是绿意葱茏的草。 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 ⑷指导诵读:

这景色,让我们陶醉,深呼一口气,都是草的芳香啊? 谁来读一读?

有着对性的评价 如:“六七里”读得好,让我感受到了原野的辽阔。

“铺”读得好,原野上真是绿草如茵啊,茂盛极了,在早地上打个滚,躺着睡一觉,舒服极了。

齐读。

师:广阔的原野是静谧的,但不是死气沉沉的。听!从远处传来了什么?

2、笛弄晚风三四声

⑴ 听一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笛声。(未见牧童,先闻笛声。)

听一听笛声(播放)

⑵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笛声。(悠扬的……)

⑶ 就这样不停地吹,也不好玩啊,怎么吹,才好玩呢?牧童想到了——

提示:笛弄晚风 让笛声去和晚风逗弄、嬉戏。 ⑷师引读:

师: 我把笛声吹长一些,让晚风把笛声吹到广阔的原野上。

生读。 师:我把笛声吹短一点,晚风中的笛声也变短了。 生读:

师:我把笛声吹得欢快些,晚风中的笛声也变得欢快了。 生读

师:我把笛声吹得舒缓些,晚风中的笛声也变得舒缓了。 生读。

⑸ 这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⑹师叙一二句诗意:在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牧笛逗弄晚风,悠扬悦耳,时断时续地从远处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啊! 齐读一二句诗。

师:黄昏时分,牛羊入圈,人要归家,该空闲了,也要吃饭了。

3、归来饱饭黄昏后,

⑴、指多名生读。评价:吃了妈妈做的丰盛的晚饭,舒服、惬意、心满意足。 ⑵、齐读

师:吃饱了饭,要干什么去啊?

4、不脱蓑衣卧月明

⑴指名说 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上的明月。

师:是呀,牧童已经劳累了一天了,现在吃饱了饭,终于可以歇息了。诗哪一个字是说牧童躺下了。“卧”

⑵牧童“卧”下来,觉得舒服吗?为什么?

预设:生1:舒服,我能看到天空中的明月……

生2:舒服,大地是我的床,草软绵绵的,吸一口气,还能闻到草的芳香。 生3:舒服,晚风就像温柔的手抚摸着我。

生4:舒服,躺在草地上,还能听到蛐蛐在为我唱歌

师:躺在柔柔的草地上,闻着清清的草的芳香,望着天上的明月,享受着晚风温柔的抚摸,耳边还传来青蛙、流水、蛐蛐、蟋蟀的歌声。看来,这一“卧” 世间最惬意最美妙的“一卧”,简直赛过神仙啊!

⑶指名读这句诗。评价

⑷此时此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真是一个怎样的牧童?

师述: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饿了就吃,困了就卧,无牵无挂,自由自地,是多么可爱的牧童啊!齐读

三、四行诗。

五、吟诵诗歌,领略意境。

1、看到眼前这位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牧童,谁也不忍心去打扰他美丽的遐想。轻轻地诵读诗歌。

2、眼前的一切,在诗人吕洞宾看来,更是一幅有声有色的牧童休憩园,牧童陶醉了,诗人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指名读诗。

3、一碧千里的草地,柔和的清风,皎洁的明月,在这种境界里,既想躺下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又想低吟一首美妙的小诗。低吟诗歌。

4、(配乐背诵)闭上眼,让这一切的诗情画意融入我们的脑海,伴着这轻风明月,轻轻地,低低地背一背,送给这位牧童一首催眠曲吧!

六、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位悠然自得的牧童,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如《所见》、《小儿垂钓》

2、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首诗,你还能够感受到牧童悠闲自在的生活。

出示 村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bēi), 山衔落日浸寒漪(yī)。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⑴自由读一读 ⑵指名读一读 ⑶齐读

3、课后,请大家收集这样的诗,让我们再进一步了解古代诗人笔下孩童的生活。

推荐第6篇:古诗牧童教案

《牧童》教学设计

南阳小学 田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牧童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揭示课题

[播放一首竹笛音乐后]师:同学们,听到这清脆悦耳的竹笛,你们会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会想到谁在吹着笛子呢?

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的吹着笛子。 生:我看见了一个牧童,边赶着牛边吹着笛子呢! 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你们还能记得写牧童的古诗吗? 生:《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读得真好,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牧童吧!看看你喜欢吗?

二、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1 出示要求: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节奏,再次朗读。(再次大声朗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 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 各种形式指名朗读,读出节奏

1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 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等古诗学习方法方法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1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2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4 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四、拓展升华,归纳总结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推荐第7篇:改写古诗《牧童》

改写古诗《牧童》

改写古诗《牧童》

绿草如茵,铺满了广阔的原野,放眼一望无垠。翠绿的小草迎着晚风微微地扭动着身子。此刻,耀眼的太阳,已经慢慢落下了山......

在晚风中,交杂着一声、两声的笛声,还时不时地传来黄牛的“哞哞”声。这会是谁呢?是谁打破了这夜晚的寂静?

微弱的月光下,隐隐地看见了远处有一头老黄牛,上面骑着身穿蓑衣的牧童,在逗弄着手中的木笛。哦,原来那悠扬悦耳的笛声,是从他那儿传来的。只见那牧童翻了个跟头,从那高大的黄牛上跳下来,还转了转手中的木笛,一蹦一跳地走着,看起来他的心情十分愉快。接着,他又吹起了笛子,那声音是多么动听、美妙啊!真是太享受了!就连停在树上休息的知了,都忍不住叫起来:“知了!知了!”这声音与笛声多配呀!就好像在唱“二重唱”呢!

牧童吹累了,就靠在知了停着的那棵树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数着地上那密密麻麻的小草。他也许还不知道,小草这么多,他是数不完的。但是他依然很认真地数着,好像怎么也不觉得无聊。

牧童回家吃饱了饭,太阳已经完全下山了。他又回到这里,眼神看起来有些疲倦。谁知他连蓑衣也不脱,就直接躺下来,手中还握着那只木笛。数着星星、望着月亮,他就这样,睡着了......

推荐第8篇:牧童古诗教案

《牧童》教案

1.认识古诗生字,会书写“蓑”;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

诵。

2.通过注释以及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知诗歌大意,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意境;

渗透学习栖蟾的《牧童》古诗。

3.感受、体验诗歌中所表达的童乐、童趣,感悟诗人情怀。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同学们,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曲笛子独奏——《小放牛》

一、启:牧童身影越千年

我看到同学们刚才很陶醉的样子,说说吧,这样的曲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这悠扬的笛声自然而然地就让我们联想到了牧童放牛的画面,我们在一年级时学过一首描写牧童的诗,还记得吗?指名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袁枚《所见》

今天,我们也要学一首与牧童有关的诗。—《牧童》

二、承:牧童身影整体显

1.(出示)自己先读读吧,读上两至三遍,把它读正确,读通顺。(读诗一定要投入,就像你们现在这状态,非常好。

2.指名诵读:谁来单独为大家读读

正音:这个 “蓑”字,是平舌音,写的时候要注意它是草字头,有一种草就叫蓑衣草呢!用手指书空一遍,可别漏了中间的一横。(过渡:一丝不苟,字正腔圆,有板有眼)还要读出节奏和味道来。师声配合读。

3.齐读:好,我们一起来读读

过渡:诗就是这样,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读出画面。你读后眼前有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三、入:牧童身影在眼前

1.过渡: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远景,现在就象拍电影一样,让我们把镜头慢慢拉近。你肯定会有新的收获。静静默读,一边读一边想像画面,看哪些字词激起了你的想像?

A 草铺横野六七里

(1) “铺”(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

1.指名说,你找得很好,(板书“铺”字)我们平时铺什么?

2.出示:草长横野六七里

草冒横野六七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

与“长、冒”比较,铺感受到草的多和广。再读这一句学生说道六七里:真的六七里吗?“六七里”在这里是虚指,就是说呀,这原野——非常广阔,你读读。铺得再广阔些,再读。

3.看着这样的原野,你脑海中会出现哪些词,指名说。出示:

郁郁葱葱

青草繁茂

绿茵遍野

绿毡铺地

绿草如毯

铺青迭翠

绿草如茵

一碧千里

生机盎然

绿草茸茸

绿草如毡

( 草地仿佛一块无暇的绿毡,在铺展。

郁郁葱葱像碧绿的画卷在铺展

再读

4.在这么广阔的草地上,牧童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小结:对,牧童就是这样,在原野上自在地玩,自由地乐。这广阔的原野带给了牧童多少的乐趣啊,一起读读这句

板书:自由!

过渡:一个“铺”字激活了我们想象,再往下读读,让我们再往下读读,我们还看到怎样的画面?

B 笛弄晚风三四声

“弄”:(板书“弄”字)

1.组词:诗中弄笛就是——(玩弄笛子)

怎样就叫“逗弄、玩弄”笛子呢?这问题不急着回答。也许读懂了这句诗你也就明白了弄字。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北宋]雷震 《村晚》

看看注释,你读懂这句了吗?不成曲调,想怎么吹就怎么吹。这就是“短笛无腔信口吹。”“笛弄”就是-“短笛无腔信口吹”啊。

指导朗读:笛声高了,引读笛弄晚风三四声

低了

引读

3.(联系生活)我们班很多孩子也在学乐器!那你们学乐器能不能说“弄”?(时间、地点、目的、心情)根据学生所说的,给予回应:你说的是地点不同

哦,你是为了形成一样技能,目的不一样啊

心态也不一样呢

4.我听出来了,他的弄笛比我们多了几分轻松,几分自由,少了几分压力,几分紧张。心情也是自由自在啊!这就是““笛弄”啊。

板书:自在!再读“笛弄晚风三四声”

过渡:看到牧童在晚风中怎样吹笛子了吗?请你把看到的写下来。

5.写话

你可以写第一句,也可以写第二句,能干的同学也可以把第

一、二句都写下来。要做到下笔如有神。

6.交流。回读第一二句。

7.拓展:

刚才,你们这么一想象啊,牧童仿佛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示画面),他也出现在其他诗人的诗句里:(师读)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你也读读,(生读„„)见到牧童了吗?他正干吗呢?

是呀,牧童骑着牛,披着蓑衣,吹着短笛,游荡在青山青草里。这样的生活不是神仙,胜似神仙哪,我们一起读: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带着对这两幅画的美好印象,让我们再读吕岩的这两句诗,读出牧童的悠闲与自在:(齐读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过渡:你还看到了什么画面?哪个字又激活了你的想象?

C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请你看看插图,你仿佛又看到了怎样的话面?指名说。再读诗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卧:想象一下,他是怎么卧的?

他就是这样,随心所欲地,想怎么卧就怎么卧,多自在啊,谁读读这句?透过插图和这个卧字,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板书:悠闲

这么自在的感觉,我们一起在读中享受

3.有诗人直接写出了他的悠闲和自在。:引入,师读: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你),无是亦无非。(生交流)自己读一读(„„)什么意思?你读明白了吗?谁能像你这样,过着无是无非的生活呢!

4.是啊,何人得似尔,引读: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何人得似尔,引读: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5.(音乐起)来,让我们连起来读整首诗,再次体会牧童的这份悠闲与自在。

四、合:牧童身影在人间

1.通过刚才的学,诗人笔下的牧童仿佛就在我们面前闪现。吕岩为什么会写这样的牧童呢?让我们看一下吕岩的资料

吕岩:字洞宾,唐代末年进士,当过两次县令。正遇到农民起义,兵荒马乱的,带领家人逃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传说到山中学道,不知所终。

2.这回你知道他为什么写牧童了么?——吕岩渴望过上这样休闲自在的生活。

3.总结:其实,向往这样的生活的又何止吕岩一人呢?

刚才我们在学习《牧童>诗的过程中,读到了栖蟾的几句诗,连起来其实就是一首完整的诗,题目也叫《牧童》。(出示)让我们一起连起来读读——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北宋]雷震 《村晚》)

回读生齐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清]

4.这些诗都是写牧童的。

有位专家他专门做过一个统计,在古人的诗作中以牧童为主题的诗在不同的朝代中曾出现过二十多次。

诗人想表达的都是对乡村牧童生活的向往啊。而这二十多首写牧童的诗,都是表达对自由自在的田园的向往和追求。像这样写牧童的诗,它不仅仅是一个个方块的文字,也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它更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板书:文化

5.如果你以后再听到短笛声,——你可能会想起一个人——(生:吕岩);你可能会在心中念起一首诗——(生背诵《牧童》,再齐背诵。)

师:从此,你对牧童不再陌生,尽管你们相隔千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相信写牧童的诗还会延续,写牧童的歌不会间断。

6.作业菜单:选做

1.课外收集以牧童为主题的诗,与同学分享感受。

2.把《牧童》改写成一篇小短文。

3.默写《牧童》。

推荐第9篇:古诗牧童教案

古诗《牧童》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牧童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一首竹笛音乐后]师:同学们,听到这清脆悦耳的竹笛,你们会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会想到谁在吹着笛子呢?

生: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可爱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的吹着笛子。 生:我看见了一个牧童,边赶着牛边吹着笛子呢! 师:你们的想象真丰富,你们还能记得写牧童的古诗吗?

生:《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师:读得真好,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牧童吧!看看你喜欢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二、初读课文。

1 出示要求:预习\"三读\"法:

一读:读准读通课文。(大声朗读)

二读:划出节奏,再次朗读。(再次大声朗读)

三读:读懂句子,学会提问。(轻声读)

2 请同学们用我们学古诗的\"预习三读法\"来预习一下课文。

把不懂的字、词、句子用横线加上\"?\"划下来。如:?

3 各种形式指名朗读,读出节奏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4 播放音乐,教师范读。

学生闭上眼睛听,初次感悟、体会诗句的意思。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等古诗学习方法方法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想象到了怎样的画面?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1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2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

3 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

4 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六)板书设计

推荐第10篇:古诗牧童教案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牧童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童年趣事分享导入(童年故事汇) 同学们说一些关于自己的童年故事

教师总结:童年是首动听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更是一首诗

(板书课题:牧童)

大家看一看课本,这首诗是哪位是人写的?(出示吕岩的相关资料)

二、初读课文。

1、大声的 自由朗读。请学同学朗读

2、强调读诗要注意韵律、节奏。要学生画出节奏 在黑板上展示正确的节奏,再次朗读。(再次大声朗读)

3、教师作朗读示范。

(要求:请同学们闭上双眼,静静地听老师朗读,并说说你从朗读中看了怎样的画面)

三、理解课文

(1)当有同学说到广阔的草原时,ppt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的诗句,题问从哪里看出草原的广阔。(找准诗眼)

(2)六七里真的只有六七里吗? (六七里是虚指,强调草原的广阔) (3)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牧童会做些什么呢?(引出下一句) 牧童的笛声课调皮了,大家把“笛弄晚风三四声”再读一读,哪个字最能体现着风的调皮。(“弄”字)

三四(虚指笛声时断时续),说到虚指,还有那一句是和这一句也是同样的 出示两句诗,体会两个虚指的词(两次互换位置)

(4)总结前两句诗的学习方法

(5)自己分析下面两句诗,说一说你的理解 (6)重点解读卧,为什么用“卧”

(7)诗人正在经历着战争、诗人笔下的牧童啊蓑衣也没有脱,就卧在广阔的草原上,这说明什么?总结本首诗的中心思想(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8)、再读一遍这首诗,要读出牧童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作业:

背诵这首,收集我们学过的有关牧童的诗

四、板书设计

第11篇:牧童 古诗鉴赏

牧童 / 令牧童答钟弱翁

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赏析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第12篇:关于国庆节的古诗六首

1、《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凉州词》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第13篇:四年级下册六首古诗诗意

独坐敬亭山诗意【释义】: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诗意【释义】:湖面的波光和秋夜的月光交相辉映,是那么宁静而和谐。湖面风平浪静, 就像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一样迷迷蒙蒙。远远望去,明亮的洞庭湖环抱着苍翠的君山,就好像白银盘里托着一枚玲珑的青螺。

忆江南诗意【释义】: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晨光照映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烈火还要红。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

乡村四月诗意【释义】: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中心】: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四时田园杂兴【释义】:白天除草,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不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诗意]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渔歌子诗意【释义】:西塞山前白鹭在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也很肥美。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箬笠,披着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上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去。

第14篇:牧童 古诗改写 (材料)

牧童 古诗改写 篇1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捉鸣蝉,忽然闭口立。 改写

“草儿青呀野花香,我放牛儿下山岗……”你听,从那蜿蜒的林间小道上传来了牧童清亮天真的歌声。欢快的歌儿在树林中回荡,乐得小鸟们闹得更欢了。寻着歌声望去,只见一个十来岁的牧童扎着一条小辫,身穿短衫裤,光着脚丫,骑在牛背上正唱地欢呢。你看,他敞开短衫,牛绳缠在腰间,倒骑在牛背上,一边唱着歌儿,一边做着鬼脸,翘着脚丫。

天可真热呀。你听,树林里的知了烦躁不安一个劲儿地喊:“热死了,热死了!”牧童眯着眼,用树枝编成的草帽扇着风。突然,小牧童的歌声听住了,他轻轻一拍牛背,牛也停住了脚。啊!原来在牧童身边的树杈上停着一只的知了,正扇动翅膀在歌唱呢!牧童想:“捉只知了系上线,玩玩该多痛快!”于是他慢慢地站在牛背上,轻轻地向知了靠近。

近了,更近了。只见小牧童右手一罩,“哈哈,抓住了,抓住了!”知了在他手心挣扎。牧童调皮地说:“你„知道‟的太迟了!”

说完,他两脚向外一分,“嗖”的一下子又稳稳地骑在牛背上,“嘘――哧――”,他顽皮地一声叫,催着牛儿向前走……

牧童(古诗改写)牧童 古诗改写 篇2

瞧!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草,仿佛铺在地上似的!风轻轻一吹“沙沙沙”的响声传的到处都是。

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快的调子逗弄着晚风,慢慢的小时在耳边。

早上太阳露出半边脸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乐地在草地上奔跑,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烦恼。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小鸟们,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吃完晚饭,太阳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来。牧童手里拿着笛子,迈着欢乐的脚步来到草堆上,不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来,听着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抬头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洁的月亮,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

悠闲的小牧童

牧童 古诗改写 篇3

一早儿,我就穿着便装到乡村去体验农家生活,顺便呼吸一下自然的气息......

我骑着骏马来到一个小村庄里,这时天还算早,但我隐隐的听见百灵鸟在悠闲的歌唱,此时,我入迷了,陶醉了。

听着听着,我来到一户农家小院中,虽然有雾,但我隐约能看见一些。一位年轻漂亮的妈妈穿着布裙搂着自己的孩子来到门前对男孩说:“孩子,你长大了,能干活了,把咱家的牛儿拉到山上去吃草吧,把牛儿养肥了,也好有个耕地帮手呀!” 小 牧童笑嘻嘻的说:“娘,别担心,儿子一定会努力的,您交给我的任务保证完成!”

说话间,天老爷不知从哪儿捡来一副黑墨镜戴上了,天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那位妈妈瞧了瞧天,看了看孩子,焦急地说孩子:“把蓑笠戴上,蓑衣穿上,别被雨淋病了——”话间,小牧童早已前着牛儿跑出了小院,我仿佛听到了母亲那亲切的声音。

想着,我也“全副武装”紧跟上牧童了......

牧童来到山上,看见那辽阔的原野上尽是长势茂盛的青草,嘴上不禁说:“牛儿呀,你终于可以大吃一顿了。”这时,牧童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原野上,回荡着牧童悠扬悦耳的木笛声,这也许是牧童耐不住寂寞,吹吹笛子结结闷儿吧!这时,风不吹了;蝴蝶不飞了;鸟儿不叫了,好像都在听优美的笛曲呢!山上,鸟儿飞来飞去,唱着歌;蝴蝶飞来飞去,跳着舞;蜜蜂飞来飞去,采着蜜;小牧童“飞来飞去”欢笑着,歌唱着......

时间点点滴滴过去,牧童牵着饱餐一顿的牛儿兴高采烈地回家了。回到家中,他妈妈早已准备好晚餐慰劳小牧童了。小牧童大口大口的吃着饭,心里美滋滋的。吃完晚饭后已是黄昏,小牧童来到草地上,听见蛐蛐在叫,连忙打着灯笼寻找起来。微风吹过,树木和小草随风飘动,让人清爽极了。此时此刻,我也陶醉了!

小牧童玩累了,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草地上欣赏月夜的美景。突然,他不动了,眼睛凝视着月亮,手中的木笛放在胸口上,用手托着脑袋,好像在沉思什么。也许小牧童在想: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回报妈妈的养育之恩。我也沉思了许久许久......

我是多么向往和羡慕小牧童的生活呀,他的生活真悠闲啊!

第15篇:古诗教学设计牧童

古诗教学设计《牧童》

(一) 故事激趣,介绍诗人:

出示电视剧“八仙过海”片头,让学生猜出片名,也可试着说出“八仙”是哪八个人? 师: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唐代人.(相机出示诗人吕岩人像图片)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那在吕岩笔下的牧童,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古诗——齐读课题《牧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慢慢地,认真、仔细地将这首诗读三遍以上。

2、指名读。(评价:读通顺,流利) 谁还愿意读?

3、自由默读全诗,想想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三) 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1、诗句的意思清楚了吗?老师要考考你们:谁先来读这首诗?小结:读得字正腔圆、有节奏。

(1)大家注意诗中有一个多音字,是哪一个?板书:铺

(2)诗中“铺”字为什么读pū?:(多音字从字义上区分读音) 铺: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在

(3)诗中“铺”指什么?(草长得很茂盛,像平铺开一样)

2、自由读第一小句,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描述一下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 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铺”字,让我们想起眼前绿草葱茏,一片生机。 “六七里”:眼前似乎浮现宽阔的原野) [设计意图: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使课堂更加生动,形象的演示比枯燥的说教在效果上要好很多。]

3、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清脆悦耳欢快牧童的笛声) 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生 „ 板书:弄

(1)“弄”什么意思?(逗弄) (2)“笛弄晚风”是笛声逗弄晚风吗?你从弄字体会出什么? (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 师:刚才抓住一个”铺、弄”字去体会诗句的意思,这是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

出示:“抓重点字 体会诗意”

齐读。

【使学生在情境中了解汉字的音形义,领悟诗文内容。】

4、快乐的牧童边吹笛边嬉戏。同学们,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听着晚风中传来的牧笛声(点音乐《牧童短笛》)或许,他刚一吹气,老牛便抬起头看着牧童;或许,不远处传来了更悠远的牧童歌声,或许老牛一听着笛声,便安详的吃着草„或许„„

谁能试着边想象画面边朗读这两小句诗?读出视觉上的宽阔和听觉感觉上的美好。

5、一片葱茏的广阔原野上,牧童正在逗弄他的短笛,偶尔吹出几声清脆的笛声,好不悦耳。随身一躺,都似乎躺进了大自然的怀抱。可是牧童在哪里呢? (1)出示: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 (你看他,正撑着小肚皮,一路归来,吃饱了,喝足了。困了,就往草地上一躺,有清风明月为伴) (2)你从古诗的哪些字句中看到了牧童? (3)根据刚才学古诗的方法,你认为这句诗中的重点字是哪一个?板书:饱卧

(4)你能试着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6、的确,广阔的原野上,铺满了青青的野草。牧童悠闲地放着牛,吹响了短笛,几声悠扬的笛声和着徐徐的晚风传来。多美的风光,多自在的牧童啊!牧童回到家里已到了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连蓑衣都没脱,就躺下来,有滋有味地观赏那渐渐升起的明月。这正是“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7、“蓑衣”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出示蓑衣图片)

出示:“学看注释 理解字义” 也是学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齐读。 “蓑衣”绝不是一件漂亮舒适的衣服,牧童为什么不脱蓑衣而躺在院子里看明月的升起?你是怎样想的? (1)

牧童辛苦了一天,困了,来不及脱下蓑衣。

(2)

他是很自在潇洒的,没有想那么多。他可能想用蓑衣当被盖吧!) 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无牵无挂,自由自地,是多么可爱的牧童啊!请你们用自己的喜爱之情,再读这句诗。

(3)这样的生活真是——? (悠闲、自在、无拘无束) (4)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会是怎样归来呢?(展开丰富的联想)

8、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白日老牛牧笛为由,晚上清风明月为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在这样怀抱中的牧童,是怎样的感受?

师板书:安然自乐

师:如此悠闲、自在、轻松,谁能将他的感受读出来?(读出牧童吃饱后躺在月夜下的惬意)你向往这样的生活吗? 自由读读全诗,读出你的向往。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表个人的感受,让学生与书中人物产生共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自然而然地升华情感。】 (四) 想象画面,体会诗情

1、闭上我们的眼睛想象,眼前绿草茵茵,耳畔牧笛声声;老牛品草静静,夜晚清风习习,高空明月朗朗,牧童卧草眠眠,太惬意了!你能再读出这样的快乐吗?(齐读) 师:刚才大家一边想象,一边用朗读把牧童的情感表达出来,这又是学习古诗的另外一种方法。出示:“想象意境 感悟情感” 。齐读。 [设计意图:再次听读全文,再现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来。不仅是对全文意思的巩固,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播放切合词中意境的乐曲,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入情入境。]

2、作者吕岩为什么要写这样的牧童?大家从《吕岩小传》中或许就能明白。出示课件。指名读。

你明白了吗?生于兵荒马乱的吕岩多么渴望能过上这样悠闲快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啊! 谁还能读出作者这种渴望 ?

3、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刻画了一个可爱、调皮、安然自乐的牧童形象。这样的生活不但作者十分的喜欢、热爱、向往,连我们都十分的羡慕,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情感再来读一读或背一背这首诗吧。

4、能背下来了吗? 试着背一下,注意感情。

(五) 总结学习方法: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习方法、诗意„„) 相信同学们今后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灵活学习。 (六) 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1、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山村原野迷人景色的同时,认识了一位悠然自得的牧童,其实古代有不少诗人把小朋友生活中的趣事写入诗里。你读过这样的诗吗? 如《所见》、《小儿垂钓》、《清明》、《村晚》、《舟过安仁》等。

2、同学们,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对千年之前的儿童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不无遗憾的是,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只是无声的电影。如果这个镜头再放大一点,电影里的人物动起来,这部电影有了声音,有了色彩,那该多好啊!很多反映历史的电视电影,其实是几句话就能写完的事,可经过现代人的想象复原,就成了充满生活气息有声有色的故事。

能不能试着今天学的这首古诗改写成一个故事,让诗中的牧童更加生活化,离我们更近! 板书设计:

草场

笛声(弄)

月夜

牡童(饱、卧)

安然自乐

恬淡的水墨画 学法板书:

抓重点字 体会诗意

学看注释 理解字义 想象意境 感悟情感

第16篇:《古诗三首》之《牧童》反思

《古诗三首》之《牧童》教学反思

《牧童》是一首诗。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自由自在与惬意的生活。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视野里的。课堂开始,我让学生通过读单元提示来引入新课教学。然后通过自读,指名读,齐读,想象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诗的意思,最后积累描写儿童的儿童诗。

整堂课下来,我认为主要环节是比较清晰的,但是总上不出古诗的味道,后来听了王老师的指导,对于《牧童》的教学才有了新的体验:

一、导入

可以以学生自己童年时光的幸福和美好,激发学生探究古时候的儿童是怎样度过自己童年的兴趣。再可以聊到吕洞宾,学生可能会谈得很开心,会说他是八仙之一。这样轻松自在的聊天可以让大家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

可以紧紧围绕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这几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教学。首先全诗可以抓住“悠闲”这个诗眼,将诗读出三个层次:诗的韵味(节奏),读出“悠闲”,读出“渴望”。然后抓住“悠闲”一词,引导学生找出从哪里体会到这种悠闲,找到“弄”、“卧”“铺”,体会到牧童能够弄笛是一种悠闲,能够不脱掉蓑衣就躺下望月是一种悠闲,能够在这种悠闲的环境中做这些事也是一种悠闲。这样,学生就能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也许有的同学能从“铺”字体会草的翠色欲流、生机勃勃,就像软软的毯子和草场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有的同学能从“弄”字体会到了一种情趣和牧童顽皮与可爱;有的同学从“卧”字中能体会那种无忧无虑、充满野趣的牧童生活。

总体来说,我还是觉得留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少了,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少了。这些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另一个值得思考的是学生课外收集了很多描写儿童的诗歌,由于课堂展示时间有限,课下该如何指导学生交流欣赏积累。

第17篇:四年级下册经典伴我成长古诗六首解释

登金陵凤凰台_ 作者: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凰台上曾有凤凰来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凤凰飞去后楼台空荡长江自己在奔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吴国宫殿里的花草埋没在幽僻的小路上, 晋代衣冠成古丘。 晋代的豪门贵族已经变成了古墓。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三山的半截山峰落在青天的外面, 二水中分白鹭洲。 白鹭洲从中分开了一条水流。 总为浮云能蔽日,

总是因为浮云能遮蔽太阳, 长安不见使人愁。

不见长安使人忧愁。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_ 作者: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 春光懒困倚微风。 春天给人一种困倦让人想倚着春风小憩的感觉。桃花一簇开无主,

江畔盛开的那一簇无主的桃花映入眼帘, 可爱深红爱浅红。

究竟是爱深红色的还是更爱浅红色的呢? 望岳_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 岳之首的泰山啊,怎么样? 齐鲁青未了。 那一脉苍莽的青色横亘在齐鲁无尽无了。

造化钟神秀,

天地间的神奇峻秀啊,都在这一山凝结聚绕,

阴阳割昏晓。

那山北山南一边暗一边明,判若黄昏和晨晓。

荡胸生层云,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

决眦入归鸟。

睁裂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会当凌绝顶,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高,

一览众山小。 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是那么渺小。

《石头城》

刘禹锡[唐]

山围故国周遭在,

长江的潮水拍打着空城,带来丝丝寂寞的心情。

潮打空城寂寞回。 长江的潮水拍打着空城,带来丝丝寂寞的心情。

淮水东边旧时月,

秦淮河上东边升起的那轮明月啊,依然是旧时的

明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漫漫长夜,冷冷的月光从高高低低的城垛照进城

来。 竹 枝 词

刘禹锡 [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

闻郎岸上踏歌声。

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

东边日出西边雨,

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

山行留客

张 旭 [唐]

山光物态弄春晖,

春光明媚,山岚万物都在各自呈现着自己的佳妙

之处,是多么的美好, 莫为轻阴便拟归。

所以请不要因为天色微阴便要打算回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要知道,即便是晴明的天气里毫无雨意,

入云深处亦沾衣。

走进云雾深处,那水气也依然会沾湿你身上之

衣。

第18篇:唐诗六首

唐诗六首

山居秋暝

【教学目标】

从意象入手,认真品味诗歌自然美、生活美、音乐美,形成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培养高洁淡雅的生活情操

【教学重点】

1、分析意象,进入意境的想象

2、品读诗味,初步学会鉴赏近体诗

一、导入

讲一典故:王维任太乐丞,音乐上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人藏有一幅“奏乐图”,在谁都不知道奏的是什么曲子的情况下,王维看了看画,仅仅凭画中演奏人物手的姿势,便断定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并且说出是此曲中第三叠中的第一拍。一些好事之徒马上召来乐工奏之,结果奏到第三叠的第一拍的时候,那乐工的姿势和画中人物的姿势果然无一差错。王维对音乐的功力精至于此,不能不让我们惊叹。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王维更是能诗善画的人。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他的一首优美的山水诗。

二、让学生找出意象

1、意象:暗含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事物。

意象--------(空)山、雨、松、月、泉、竹、浣女、渔舟

请一些学生谈一谈自己比较喜欢的意象,答案不定。

2、山的美

就像大海吸引人一样,王维对山也有着一种特别空灵的爱。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人都迷路了,一下子让人感觉出山的辽阔和荒远,就如本诗第一句的“空”字,一下子让人想到山的空旷、静谧。写来都极为精彩,不像我们有些同学写文章,只能说:啊!山真美啊!

3、、雨的美

雨是我们生命中很特殊的一个情结,极易呼唤出深埋在我们内心的情感。也许是你有一次被雨淋得特别惨,因此你永远记忆犹新;也许是因为你曾经和自己最心爱的人在雨中,同撑一把伞,度过一个美丽的黄昏,因此每逢下雨,你就柔情满怀;或者下雨让你想起你爱的人的流泪,惆怅不已。

而诗中的雨给了诗人什么感觉呢?

雨后的山-------更一尘不染

雨后的松-------更苍翠

雨后的泉-------更动人

雨后的月-------更亮晶

那是一种朦胧又清新的感觉,有机会到山中,同学不妨也去感受一番。

4、明月

提问:这里的明月有什么妙处呢?

月亮通常能带来一种神秘的力量,之所以称之为神秘,是因为这种力量我们不可捉摸,但确实又存在。因为月光的皎洁柔美,情侣通常会选择在花前月下,对心爱之人表达爱慕之情,想象一下一个人顶着炎炎烈日向别人表白那其中的感觉少了多少味啊?呵呵,多半表白不成功。如果有人在月下对你深情的低语,那种感觉一定很难忘。

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里的月光:

雨后的明月

明月下的雨滴------------交织在一起

明月下的松

明月下的泉

5、、松、清泉

月光铺洒松林的景况美吗?月光从疏疏朗朗的松叶之间倾泻下来,似乎月光可以用心

去数一数。

在月光下,清泉从石上流过,你首先看到一条白练,还不仅于此,“嘘-------”等悄无声

息的时候,还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清澈的泉水流经石上的潺潺、淙淙之声,并且在空旷辽远的

山间传得很远很远!

王维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使他能比一般的诗人更能敏锐地捕捉到自然的各种声响。

6、竹与浣女

浣女:洗衣服的女人,让人很容易想起朱自清“刚出浴的美人”,都写出一种纤尘不染

的美。而且这些浣女是隔着竹林来看的,因此更具一种美学效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

谓:远看一朵花,近看是地瓜。

7、渔舟:生活之美,劳动之美

三、品读诗画美

1、学生齐声朗诵。

2、想象、描述“诗中画”

(1)天色已瞑,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与山石

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有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

(2)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

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

3、感悟“画中诗”

——学习讨论诗的前三联画图中所蕴含的诗意。

首联以“空山新雨”构图,使人顿生“空明”之感;颔联以“明月、清泉”写意,物蓄

谋而明志洁;颈联描绘“浣女喧竹、渔舟莲动”的活动之景,表达对政通人和的理想境界的

追求。

四、诗人理想

——思考:如何理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含义?

这一句,可谓诗人情不自禁的流露,这里一草一木,一泉一石,是如此的美,生活在这

里的人们是如此的美,因此诗人大发感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春草就随它衰败吧!

如此清幽、恬静、淡远的秋景,自可以留住王孙去静静地欣赏,这里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

好,因而,归隐的愿望便油然而生。

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寄慨言志,含蕴隽永。

五、鉴赏要点:

1.动静结合 : 这首诗就是一幅极动人的山水画。笔下意向明月皎洁,泉水清澈。竹林喧

闹,莲叶摇动,渔舟穿梭。„„竹喧、泉流、莲动是动态美,衬月静、山幽,动静结合。

2.意境优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与“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一类的小诗,画面上充满了动态,有些还是

十分热闹的,然而境界却又是异常幽静。这些在纸上看来又吵又闹的家伙,完全没有破坏作

者所企图创造的意境,构成这种意境的主力。这难道不是一种意境的优美吗?品味,表明自

己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登高

【 教学目标 ]】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一千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冽地吹着,吹

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

远处不不时传来几声 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地朝山上走来,

他已经是浑身疾病,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

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

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长江, 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

涌上心头„„

二、诵读指导 (略)

三、品味鉴赏

(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各分别用什么词描写的?

明确: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

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2、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明确:

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探 导:

① 飞鸟,应该是一种什么处境的鸟?这是不是一只欢乐的鸟呢?

明确:(赏析时要敢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诗给我们留下的空白。)飞鸟,可以

是一只找不到食物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

的鸟。总之,这是一只孤独痛苦的鸟,而且只能是一只,而不是多只。因为根据杜甫此时此

刻的处境去想象的,此时杜甫孤单地一个人在外漂泊。

② 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

幽”。它们和杜甫笔下的鸟有什么不同吗?

明确:毛泽东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因为那时毛泽东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

年时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由此看来每一位诗人

笔下的鸟都是他们的化身。

(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颔联给我们勾画出一副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前人誉之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写了几种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幅画面。

2、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

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什么写法?

明确: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

(三)、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2、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3、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四)、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艰难苦恨繁霜鬓”

2、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 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

3、“苦恨”和“新停”应怎样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国难当头,杜甫年事已高,疾病缠身,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他的心情一定是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多病。而“新停”又是“刚刚放下”。“新”与“苦”都是副词,两相对应。这两句,词相应,句相同。“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分别是“非 ”常痛恨两鬓染霜”“刚刚放下浊酒杯”之意。

4、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

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

四、赏析小结

《登高》是杜甫七言律诗的代表作品,这首诗之所以被人看作是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除了因为内容的丰富深沉外,在艺术上也具有极高的成就:

一是对仗工稳,音调铿锵。

二是写景抒情笔法错综变化,而又相互照应。

石头城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2、赏析该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重难点】

赏析该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歌,解题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石头城》是刘禹锡写的一首七言绝句,选自《唐诗别裁》,是组诗《金陵五题》的第一首。写此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内宦官专权,地方上藩镇割据。作者用此诗讽喻现实,抒情国运衰微的感叹。诗中所写的石头城,即南京。三国时代吴国孙权重建,定为国都,改名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一带。经六代豪奢,至唐朝初废弃,二百年来成为一座空城。

二、齐诵全诗,整体感知

1、思考全诗都写了哪些“境”?

明确:(1)山围故国

(2)潮打空城

(3)月过女墙

2、分组讨论:“境”所含的“意”是什么?

境1所示:群山依然围着石头城,可旧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有苍茫悲凉之感。

境2所示:潮水依旧,城却不再,一“空”字足见其凄凉;因而,潮水碰到冰冷的石壁,只会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潮水如此,人何以堪?

境3所示:旧时的明月,仍旧从城垛后面升起,“还过”一词,意味深长,说明月是见证,虽然还来,然而许多东西已不复返。

这三境,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的衰落不着一字,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可见其寄意的深远。

三、译诗

群山依旧围绕在故都周围,江湖拍打城根后寂寞退回。

淮水东边那旧时的月亮,夜深时仍然还照过女墙来。

四、鉴赏

这首席诗通篇都是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表达了作者希望当时统治者应以前车之覆为鉴的愿望。

第一句写空城四周被山峦围绕着,它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第二句写北面的江湖拍打着空城的城根,而后带寂寞之情又默默地退回。这两句是写山川依旧,可故都已荒废。 第三句写淮水的东边升起的明月悬在空中,照着今日,也曾照过昔日,是见证;第四句写今夜的月亮又逐渐移到这边来,可这里已是空城一座。这后两句与月照空城,更见“寂寞”。全诗寓情于景,感慨城墙仍在,江潮和明月不变,但石头这座古城却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感慨唐王朝也已由盛变衰,期望着唐代统治者能吸取历史教训。

全诗的语言含蓄,意象具体,笔触凄凉,意境深远。

第19篇:儿童诗六首

星星

东湖区南林小学六年级卢宏宇

每一颗星星

都是一个个明亮的眼睛

在伤心的时候

仰望夜空

它便会去安抚你

每一颗星星

都是孩子们的伙伴

它像一个个小眼睛

把天空放光明

每一颗星星

它在早晨会离开

但它在夜晚便会回来

我想

南林小学林之声文学社成员陶婉贤

我想成为一滴水

当人们口渴的时候

我就会成为一滴甘泉

流进他们的口中

我想成为一盏路灯

在漆黑的夜晚为路人照亮前方的路

让他们找到方向

我想成为一束鲜花

把我送给那些放弃希望的人

让他们重拾希望

天上的星星

南昌市东湖区南林小学六年级郭小丫

天上的星星

眼睛眨呀眨

像是与我说晚安

天上的星星

闪呀闪

与撒娇的月亮姐姐做游戏

天上的星星

快下来

快陪我一起玩

白云

南昌市东湖区南林小学六年级郭阿龙

天上的白云

飘呀飘

一会儿变成一只小羊羔

慢慢地慢慢地

变成一匹骏马

在辽阔的云海奔跑

跑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小蘑菇

南昌市东湖区南林小学六年级陶嘉伟

它就像是张伞

不过我觉得像陀螺

下雨了它让小青蛙来躲雨

天黑了它就成了青蛙的床

小鸟累了在蘑菇上打个盹

我们饿了它变成美食让我们饱餐一顿

咦!

怎么那个人的头发是蘑菇

婴儿的声音

南林小学陶思婷

就像是刚出生的小鸭子

它让我想起清澈的湖水

婴儿的声音总是走走停停的

让我担心它会受伤

咦,婴儿的哭声停了

是不是鸭子学会走路了

第20篇:近体诗六首

《近体诗六首》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的《山居秋暝》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览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

2、具体研习① 学习《山居秋暝》。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B、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②学习《越中览古》。

A、试回想以前学习的绝句,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一般的绝句,

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

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

一、二句为一层,

三、四句为一层,而这首诗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 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

二、三句间的停顿宜短一结。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读完这句后应当继续沉浸在诗的境界里一小会儿,再作结束表示。

B、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试述作者选取的两个镜头。

明确:李白选取的不是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的两个镜头。 ② 学习《登高》

A、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

明确: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B、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整体感知了三首诗的内容,初步理解了三首诗的意境,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第二课时

欣赏品味《蜀相》《石头城》《锦瑟》《书愤》《临安春雨初霁》

自读导言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五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自读程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自读点拨

1、背景说明

《蜀相》大约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 《石头城》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由和州刺史罢归洛阳,路过金陵,漫游这六朝旧都,目睹金陵残破,联想到敬宗沉溺于声色游乐,写了《金陵五题》,此为第一首。 《书愤》《临安春雨初霁》两首诗为陆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所写,此时他已是61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5年,直到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为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这两首七律即写于此时。

2、总体内容把握

《蜀相》——以问引起,先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看到了一片苍松翠柏,有人告诉他武侯祠就在那里,这自然使他感到欣慰。接着颔联写入祠后所见,包含着诗人的感叹,意思是: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时间已过去了500年,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由此自然转到诸葛亮的才智功业上。颈联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慨叹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石头城》—— 一开始,就置读者于苍莽悲愤的氛围之中。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依然在围绕着它,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看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川依然,石头城的旧日繁华已空无所有。对着这冷落荒凉的景象,诗人不禁要问:为何一点痕迹不曾留下?没有人回答他的问题,只见那当年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明月,如今仍旧多情地从城垛(“女墙”)后面升起,照见这久已残破的都城。 《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书愤》——前四句是回顾往事,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接着将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江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但“塞上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壮志未酬,鬓发先斑。《出师表》名传于世,千百年来又有谁能与诸葛亮相比!尾联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自己也会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报国之志至死不移。

《临安春雨初霁》—— 一开始即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是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官的呢?流露出不得已来京的意思。只身住在小楼之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来到京城,诗人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分茶”消磨时光,闲居无聊,志不得伸,于是诗人自我解嘲:“我”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3、重、难点分析

《蜀相》一诗题作《蜀相》而不说“武侯祠”可知杜甫意在人而不在祠,但诗又分明自祠写起,前四句写武侯祠,为什么呢?这正是难点所在。这是因为诗人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而颂诸葛亮,又是由写武侯祠引入的。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陆游是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诗中洋溢着崇高的爱国精神。《临安春雨初霁》中不乏诙谐意味,这种诙谐其实是以轻松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忧愤。 自读思考

1、写景总会渗入作者的主观感受,试分析《蜀相》诗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并说出跟意境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字。

2、分析《锦瑟》第二联所用典故。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
《关于牧童的古诗六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