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菊的诗句(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16 06:06:3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咏菊诗句集锦

咏菊诗句集锦

口喆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陶渊明《饮酒》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霜冷蝶难来。

一唐·黄巢《题菊花》

菊花开晚过秋风,闻道芳香正满丛。

——唐·崔璞《霜菊见赠》

九月严霜杀草根,独开黄菊伴金樽。

——宋·陶弼《菊》

黄花照眼又经秋,山自青青江自流。

一宋·刘克庄《题菊》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一宋·郑思肖《画菊》

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

——宋·史铸《咏菊集句》

似嫌春色爱秋光,格外风流晚独芳。

——宋·江袤《都胜菊》

西风飒飒百草黄,南斋白菊占秋芳。

——宋·宇文虚中《白菊》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明·王翃(hong)《客中九日》

推荐第2篇:菊

《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古文大意。

2.

诵读古文,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内容。诵读古文,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谜语:同学们,咱们先来猜个谜:瓣儿弯弯像卷发, 寒风冷雨它不怕.。

百花凋谢它开花, 中秋时节到万家。

——猜一植物

2、真聪明,你从哪猜出是菊花的?说得好,老师奖励大家几张图片。

看,这就是菊花,你们觉得菊花怎样?

用一个字说

两个字

漂亮

好看

美丽

四个字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五彩斑斓

形态各异

千姿百态

揭题:菊花这么美,难怪古人也非常喜欢,还为它写下了一篇小古文

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菊》,板题,齐读。

二.学习

1、出示全篇小古文:这篇小古文是怎样描写菊花的呢?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

顺,读准确。

(2)小组分别读四句话,指导读正确读流畅。

(3)齐读。

2、精读古文: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你们再仔细读读全文,想一想,古

文中的四句话分别写了菊花的哪些方面?

(香味、形状、颜色、品性。)

概括得真好,我们一起来细细读文,品品菊花。

(1)出示:“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A 谁来读写菊花香味的句子。

B 你读懂了什么?(菊花很多,味道很香。)

这儿的“溢”是什么意思呢?

C 谁来试着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评价。

读出香味很浓,传得很远。

(香味真浓,如果读得慢一些,香味就飘得更远了。)

D男女生赛读。比一比,谁能让清香飘满教室。 (真是香飘十里啊。)

E短短的八个字,大家读得韵味十足,香气四溢,真了不起。

(2)出示:“其瓣如丝,如爪。”

A 菊花的花瓣又有什么特点呢? (出示图片)看,这就是如丝如爪。

B 你能看图,学着古人的样子也来说说菊花的样子吗?

出示:其瓣如丝,如爪,如( ),如( )。 (如钩、如盘、如线、如球、如团。)

C 大家想象真丰富,仿佛形态各异的菊花盛开在眼前。 (3)出示:“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A 菊花的颜色也很特别,有哪些颜色呢?用笔圈一圈。

联系上下文,猜猜“或”是什么意思?

出示:联系上下文

B 你们知道赭是什么颜色吗? (红褐色)

C 菊花只有这四种颜色吗?

正如你们所说,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E 你能用朗读给大家带来绚丽多彩的菊花吗?

四大组赛读,看看哪个大组带来的菊花最美。

( 看来你们都是美丽的菊花。)

(4)出示:“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A 菊花除了味香、形异、色多,还有一个最受大家喜爱的特点,知

道是什么吗? 一起读读写品性的那句话。

B出示:反复朗读、同桌讨论

你们能用多读几遍、同桌讨论的方法,自己说说这句的意思吗?

(菊花天生不怕寒冷,厉害的霜冻已经降下,百花都凋谢掉落,只有菊花独自盛开。) C同学们,深秋时节,当寒霜降临时,当北风呼呼吹过时,在这种情

况下,菊花开得怎样?(茂盛、多、美。)这就是——生:唯菊独盛。

D菊花不仅美而香,而且一点儿也不怕冷。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它。

让我们来夸夸它。谁愿意来试试?

出示:真是一株不怕冷的菊花,真勇敢。

真是一朵傲然霜雪的菊花,真坚强。

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菊花的品性。

齐读

(5)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不怕冷的菊花情有独钟。就像陈毅

元帅,也写了一首诗歌《秋菊》,跟老师来读一读。 出示: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陈毅对菊花不怕寒冷这种品性的赞美)

你真会读诗,你说出了陈毅的心里话。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陈毅的《秋菊》赞美了菊花的品性。古文《菊》介绍了香味,形状、颜色,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小古文吧。

(6)出示:全篇小古文

经典的古文不仅可以读出感情,还能读出韵律呢?

和同桌一起拍手读读吧。

指名同桌读。

全班齐拍手诵读。

(7)菊花,香气宜人、形态各异、颜色多样、不畏严寒,你最喜欢

菊花的哪个方面,能把那句话记住吗?

哪位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话背给大家听。

(8)再多读几遍古文,能把整篇文章背出来吗? (9)谁有勇气,第一个背给大家听听? 三.作业:

这节课我们品读了菊花,爱上了菊花。选择自己喜欢的花仿照今

让我们一起背一背。

天学的小古文写一写。

出示:﹍﹍﹍盛开,﹍﹍﹍﹍。其瓣如﹍﹍﹍﹍,如﹍﹍﹍﹍。其色或﹍﹍﹍﹍、或﹍﹍

﹍﹍,或﹍﹍﹍﹍„„ 五.板书:

香味

清香四溢

形状

如丝如爪

颜色

黄、白、赭、红

种类繁多

品性

耐寒

推荐第3篇:菊花台

菊花台

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通俗歌曲因其大众化、全民化的特点,得到许多中学生的喜爱。把流行歌曲引进课堂——这是课堂设置中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本节课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欣赏通俗歌曲。通过介绍通俗歌曲的特点以及我国不同时期通俗歌曲的风格,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总结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表达见解,使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和欣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教学内容

一、音乐知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

二、作品欣赏

1.《何日君再来》 2.《外婆的澎湖湾》 3.《小城故事》 4.《黄土高坡》 5.《菊花台》

三、探索与讨论 教学目标

1.了解通俗歌曲的特点,对“通俗歌曲”这种音乐形式有一定的认识和鉴别能力,并能主动参与讨论。

2.能够充分感受、体验通俗歌曲中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 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教学方法

讲解、演示、列举、分析、讨论及学生相关的参与活动 教具:CAI课件 音乐设备 电脑 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老师分别播放三种唱法(美声、民族、通俗)的三首歌曲片段。 ①《我爱你,中国》(艺术歌曲,美声唱法) ②《人说山西好风光》(民歌,民族唱法) ③《我要的飞翔》(通俗歌曲,通俗唱法) 教师提问:老师刚才分别播放了三种不同风格的歌曲片段,在这几种演唱方式中你们最熟悉和喜欢哪种演唱风格呢?

学生回答。

2.老师小结导入课题 对同学们而言,最为熟悉和喜欢的是用通俗唱法演唱的通俗歌曲。这节课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国通俗歌曲的艺术殿堂,共同去感受它的魅力。(揭示课题)

二、通俗音乐的概念及特点 1.什么是通俗音乐?

展示:通俗音乐亦称流行音乐,泛指适合一般市民群众爱好的,轻松活泼、易学易唱的、便于流传的歌曲。它有别于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内容大多取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爱情主题居多;也有描写人生、伦理、叙说理想、生活、抒发思念之情等。

2.通俗歌曲的主要特点?

展示:A、流行性:由于好听易唱,贴近生活,不断翻新,深受不同层次听众的欢迎

B、情感性:反映了对社会与生活的思考,对情感与人性的赞美,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与认同; C、娱乐性 :歌词通俗易记,比较口语话,旋律流畅,富有动感,音域不宽,只要情感投入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D、商业性:通俗音乐作为一种商品,满足了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需求。

三、我国通俗歌曲的几个发展时期

我国通俗歌曲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二十世纪

三、四十年代(起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

四、感受与体验

导语:我国通俗歌曲从起源到今天的日趋成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那么究竟我国各个时期通俗歌曲有什么特点呢?是不是所有的通俗歌曲都适合中学生演唱呢?通俗歌曲到底可不可以进入我们的课堂呢?这些正是我想在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的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几首我国各个时期的有代表性的通俗歌曲:

1.“二十世纪

三、四十年代”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赏 (1)欣赏《何日君再来》

(2)师总结并简介时代背景: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一方面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革命者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另一方面反动统治者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这首歌正是这部分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3)当时通俗歌曲的特点:格调低下,情绪消沉,低级庸俗,在唱法上卖弄风情。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通俗歌曲代表作品欣赏

导语: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通俗歌曲沉寂了三十年,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开始复苏,而这时的歌曲主要是港台歌曲和校园民谣,如:《童年》、《三月里的小雨》、《龙的传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时期的两首歌曲。

(1)欣赏并跟唱由邓丽君演唱的《小城故事》。分析其特点:优美的旋律和甜美的噪音和极有感染力的演唱。

(2)欣赏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分析其特点:不刻意追求声音的圆润和共鸣,强调吐字的清新和口语化。

(3)师生总结此阶段通俗歌曲风格特点。(音域不宽,短小精炼,旋律流畅优美,口语化较强,适合大众演唱。)

3.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西北风”时期)代表作品欣赏 导语:随着通俗歌曲的不断发展。我国内地的一些作曲家开始尝试创作自己的原创歌曲,他们采用西北地区的民间音调和地方风格创作通俗歌曲,于是就产生了我国第三个时期的通俗歌曲——“西北风”,如《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黄土高坡》。这是西北风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西北地区黄土高原的辽阔、苍凉和高原人民的豪爽、朴实。

(1)欣赏《黄土高坡》。(设问:谈谈“西北风”通俗歌曲的特点?它适不适合我们中学生演唱?为什么?)

(2)师生共同分析“西北风”风格通俗歌曲的特点:高亢、粗犷、民间音乐与现代摇滚相结合,音域宽广,采用“喊唱”的唱法。

4.九十年代中期至今(成熟期、形式多样化)代表作品欣赏

导语:随着通俗歌曲被社会各界的广泛接受和各种传播媒介的宣传扶植,从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一个繁荣的时期,通俗歌曲及其演唱风格走向国际化、个性化,如李玟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唱的《月光爱人》,因具有国际化风格而成为广大歌手模仿的典范;韩红因她的词曲创作才能以及扎实的唱功而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女歌手,她创作并演唱的《天亮了》、《家乡》、《雪域光芒》等己成为当代最流行的通俗歌曲;同时各种风格、流派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如通俗民歌、通俗美声、校园民谣、乡士民谣、爵士风格、摇滚风格以及当今最流行的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你是我的玫瑰花》、《吉祥三宝》)。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这个时期的经典作品《菊花台》。

(1)介绍歌曲的出彩之处并欣赏歌曲《菊花台》

出彩之处,尤其在乐器的搭配上。开场用弦乐。西洋乐器形成演奏组时,气势明显高于中国传统乐器,而周董的天才之处在于,能将弦乐制作得透出中国味道。每一次换场的时候,古筝、琵琶声会加入弦乐,这种换奏和渗入,就像人微变的感情般不易察觉。收尾部分葫芦丝声音的出现,很让人惊异。整首歌的旋律极具整体性,没有鼓点,只有间或的拍板声似乎是在为全曲分节。

五、探索与讨论

1.导入“流行音乐进课堂”的讨论。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一起欣赏了我国各个不同时期的通俗歌曲,这其中有格调不高、低级庸俗的靡靡之音,有粗矿豪放的“西北风”,也有清新自然的校园民谣,那么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以下问题:通俗歌曲进中学课堂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你们认为通俗歌曲能否进我们中学的课堂? 什么样的通俗歌曲适合我们中学生演唱? 2.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3.教师小结。

同学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谈了很多、很不错。首先我认为中学生可以唱通俗歌曲,但是我们应该唱那些格调高雅、健康向上、适合我们嗓音条件的歌曲;但那些听了让人意志消沉的作品我们要抵制它。而对于通俗歌曲进入课堂,我认为作为音乐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通俗歌曲它虽然缺乏高雅、雄浑、阳春白雪的气质,没有严肃歌曲那样崇高、秀美,那样高于生活,但是由于它贴近生活,贴近人们的心灵和现实心态,而更趋向于平民化、个性化、大众化,有不少好的通俗歌曲通过其优美的词曲、配器和演唱而显出真、善、美、新、异的良好势头,它们对鼓舞、引导、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调节心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比如除了我们今天欣赏的《外婆的澎湖湾》、《天堂》等,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如《爱的奉献》、《祝你平安》、《烛光里的妈妈》等,它们都以自身的艺术特色,时代感给人以慰藉、关怀、启迪、鼓舞和美的享受。我希望同学们以后要有选择的听通俗音乐,多一份清醒,少一份狂热;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盲目.使自己健康的成长!

六、激情演唱《桅子花开》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欣赏的时候,我发现很多歌曲同学们都会演唱,接下来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演唱一首歌曲,好吗?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俗歌曲的概念及特点,也欣赏了我国各个时期的通俗歌曲,在了解我国通俗歌曲的特点的同时,也充分的领略了其魅力,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使同学在今后的生活中对通俗音乐的学习接受,多一分理智,少一分盲目。选择健康的音乐,快乐我们的人生!

推荐第4篇:赞菊

赞菊

花,人们把它当作美好的象征。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点。荷花出污泥页不染;牡丹在百花中独占鳌头;茉莉清香淡雅;月季妩媚动人。那菊花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有幸随妈妈参观了新公园的菊花展。

来的新公园,一阵清香沁人心脾。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花坞。姿态各异的迎宾菊,好像张着快乐的笑脸欢迎我们的到来。一盆蘑菇状的黄、白两色的菊花,就像几支黄色的牡丹卧在白雪皑皑的的原野上,故名“金牡丹搂白花卧雪”。“心中的太阳”中间是一朵娇嫩的红色大花,四周积蓄着红色的小花,多如繁星,底面是绿色。我想“它的作者”大概是把党的领导比做了人民心中的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吧。

花坞中部花团锦簇,颜色各异,姿态万千。由殴、白、红、紫四色花组成的大型彩色“瀑布”,其势真如直泻而下,势不可挡。这些花中,黄的如金色麦子,白的洁如冰霜,红的如成熟的硕果,紫的高雅而华贵。

花坞尽头是“松鹤延年”、“长治久安”都是由菊花组成。那里的“松鹤”栩栩如生,展翅欲飞,它们要飞向未来寻找美满、幸福。它表达了全国人民建设祖国的愿望。

我要赞美菊花。赞美它的美丽,更赞美它刚强的性格。

推荐第5篇:菊花展

秋天到了,秋风送来了一阵阵凉意,也无情地带走了夏日给我撑过绿伞的树叶,秋天虽然不是花季,可是公园里还是举行了一场独特的菊花展大赛,我和爸爸妈妈决定周六去那观赏那花中君子的秋菊。

到了公园的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菊花型的飞龙形状,表示城市在飞速发展。我走进门口,啊!这种场面真让人振奋不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随着拥挤的人流走进羊肠小道,一朵朵美丽的菊花争先恐后地开放着,设计人员精心设计,把颜色不一的菊花设计成千奇百怪的形状,有的做成宝珠型的,有的做成太阳型的,有的做成高山的样子菊花的颜色可多了,有火红的,有青绿的,有鹅黄的,还有雪白的等等,这五彩缤纷的颜色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不信?你瞧!远处那朵红色的就是无名菊了,它是多么的矮小,多么的孤单,多么的不引人注意。但它依然是默默无闻地站立在那里,可如果没有它这份热烈的红色,没有它那份执着的毅力,没有它那独特的风姿,这菊花展是多么单调,它虽然矮小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凋零的季节里,我喜欢美丽的秋菊,我更加喜欢它那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的精神。

推荐第6篇:菊花儿

菊花儿

小河边,

有一丛菊花儿,

脸蛋红红的,

好像喝醉了酒。

风婆婆一吹,

它们东倒西歪的,

我看见了,

赶紧过去扶,

老远就闻到一股“酒香”,

哈,原来这是一丛贪杯的菊花儿。

推荐第7篇:赞菊

赞菊

花,人们把它当作美好的象征。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点。荷花出污泥页不染;牡丹在百花中独占鳌头;茉莉清香淡雅;月季妩媚动人。那菊花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有幸随妈妈参观了新公园的菊花展。

来的新公园,一阵清香沁人心脾。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花坞。姿态各异的迎宾菊,好像张着快乐的笑脸欢迎我们的到来。一盆蘑菇状的黄、白两色的菊花,就像几支黄色的牡丹卧在白雪皑皑的的原野上,故名“金牡丹搂白花卧雪”。“心中的太阳”中间是一朵娇嫩的红色大花,四周积蓄着红色的小花,多如繁星,底面是绿色。我想“它的作者”大概是把党的领导比做了人民心中的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吧。

花坞中部花团锦簇,颜色各异,姿态万千。由殴、白、红、紫四色花组成的大型彩色“瀑布”,其势真如直泻而下,势不可挡。这些花中,黄的如金色麦子,白的洁如冰霜,红的如成熟的硕果,紫的高雅而华贵。

花坞尽头是“松鹤延年”、“长治久安”都是由菊花组成。那里的“松鹤”栩栩如生,展翅欲飞,它们要飞向未来寻找美满、幸福。它表达了全国人民建设祖国的愿望。

我要赞美菊花。赞美它的美丽,更赞美它刚强的性格。

推荐第8篇:菊花台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

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

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

流向那万紫千红一片海

火辣辣的歌谣是我们的期待

一路边走边唱才是最自在

我们要唱就要唱得最痛快

你是我天边 最美的云彩

让我用心把你留下来 (留下来) 悠悠地唱着 最炫的民族风

让爱卷走所有的尘埃 (我知道)你是我心中 最美的云彩 斟满美酒让你留下来 (留下来) 永远都唱着

最炫的民族风

是整片天空最美的姿态

(哟啦啦呵啦呗 伊啦嗦啦呵啦呗呀)

我听见你心中动人的天籁 登上天外云霄的舞台

Rap: 我听见你心中那动人的天籁 就忽如一夜春风袭来满面桃花开 我忍不住去采 我忍不住去摘 我敞开胸怀为你等待

周杰伦 菊花台普通歌词

你的泪光 柔弱中带伤 惨白的月弯弯 勾出过往 夜 太漫长 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 冰冷地绝望 雨 轻轻弹 朱红色的窗 我一身在纸上 被风吹乱 梦 在远方 化成一缕香 随风飘散 你的模样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霜 唐颖诗,我爱你……

花 已向晚 飘落了灿烂 凋谢的世道上 命运不堪 愁 莫渡江 秋心拆两半 怕你上不了岸 一辈子摇晃 谁 的江山 马蹄声狂乱 我一身的戎装 呼啸沧桑 天 微微亮 你轻声地叹 一夜惆怅 如此委婉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 菊花残 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 我心事静静躺 北风乱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断 徒留我孤单 在湖面成双 --------------------------

推荐第9篇:观菊有感

观菊有感

荏苒光阴,弹指一挥,昨日已是立冬了,时光真的那么难留,此刻我的心似乎还醉在昨日的丹枫清霜里,看层林尽染,秋色宜人。而今这场不期而遇的冬雨,夹杂着凄凄寒风,将我拉回冬的世界,窗外那棵老树,如同喝了一壶陈年的老酒,醉舞西风,一任相思的风雨,吹落尘埃。阵阵凉风,漫舞的旋叶,已告知冬的逼近。走在斑斑秋叶铺成的林间小道,似是流水般载着落叶,一路默默的逝去。已是秋末初冬的季节,万花凋零,萋草肃杀,遍野苍茫,唯有菊花,霜中斗艳,咄咄冷艳,缕缕幽芳,怪不得唐代大诗人杜甫有“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的绝句。

才刚到下午五点多,太阳就已经收起它那淡淡的光,好像也怕冷似的,躲进了像棉胎一样厚的云层,我坐在窗前那把古木色的摇椅上,仔细端详着那盆菊花,洁白的花瓣细如银丝,在冷风的吹拂下洒脱的绽放自己的风姿,绿油油的叶子点染其间,更加衬托出菊花刚毅的风韵。瞧瞧,这四五朵小菊花簇拥在一起,随风摇曳,空气里弥漫着菊花的气息,透彻我的心扉,令人醉心于这迷离的花境,不禁俯下身轻轻地吮吸着,醉人的香气顿时传遍全身。。。。。无意间,有一种隐隐心动的心绪依然萦绕心头,不曾随南燕归去。。。。。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只觉得身也飘然,意也飘然。

暮然想起唐人元稹写的那句咏菊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吸引我的不只是你的美丽,还有你那无私奉献,临

霜盛开的精神,你不畏风霜,不畏初冬凛冽的寒风,你不需要世人来欣赏你妖娆妩媚的风姿,也不愿与百花争艳,但是你却独把沁人心脾的花香送给人们,将花粉献给蜜蜂,最后甘愿化作春泥更护花,不求回报。这就是菊,具有一身傲骨的菊。你不愿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不屑与名贵的兰花相提并论,不愿开在百花齐放的春季,你高洁,淡雅,你有傲骨却不傲气!你就像是一位美丽而矜持的公主,舞动着你神秘的面纱,经过了春的孕育,夏的酝酿,你在这百花凋零的秋天,悄然怒放了,让我突然感动,是不是为了填补秋的萧条凄凉,让秋天变得生机无限,充满美感,你才“不学群葩附艳阳”“不与桃杏一时开”?

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骚客拜倒在你迷人的裙榴下,战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歌颂了菊花秉性高洁,不同凡响,唐朝黄巢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之句,白居易诗“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刘禹锡有“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宋朝梅尧臣“零落黄金蕊,随枯不改香”。。。。这些都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坚强品质的赞美和喜爱。陶渊明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洁”更是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向往。我尤爱宋朝朱淑贞的那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爱这凌风傲霜,坚强不屈,高洁淡雅的菊花!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也只是一段年华,不过,我愿学菊花,艳不求名,无私奉献,只为将大爱洒满人间,不贪图美丽富贵,只求拥有

平凡得不能平凡的生活!

十五病区王娜娜

推荐第10篇:菊与莲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

2、学习课文,知道菊花的香味、形状、颜色、本性。

3、学会借助注释,自读,自议。

4、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感悟菊花的香、美和品性,背诵课文,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菊花的赞美和喜爱,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宋朝大诗人苏轼曾写过这样一首诗(PPT)《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首诗写出了菊花面对寒霜毅力不倒的坚强。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同样也是写菊花的,但用的是文言文写出来的。

2、你们了解文言文吗?

师总结: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由于记载文字的物品是竹简、丝绸等物价格昂贵笨重,所以文言文篇幅短小意简言赅。

3、老师现在想采访下在座的同学们,当你们第一次接触到文言文时有什么感受?(不好读,不好懂)同学们尽管我们遇到了这些困难,但这些感受都是很宝贵的,它可以指明我们学习的方向。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些困难呢?如果“不好读”该怎么办?“不好懂”又该怎么办?(学生议,师生一起总结方法。不好读,可以多读一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好懂,可以结合译文或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板书 读 品 悟)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刚才咱们说了多读读就读顺了。在读的时候还要读准字音,注意断句,停顿。

2、谁读顺了,读给我们听一听。赭怎么读?

3、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菊花?(板书香形色品格)

三、品悟课文

1、请同学们再次深入课文一句一句地读,看你读懂了哪一句?注意要结合译文一句一句地对着读。刚才是读,现在是一句一句地读,这叫——(品)(师板书品)

2、默读课文,教师边巡视边指导学法,提示好的学法大家共享。

3、学生交流

(1)菊花盛开,清香四溢。“清香”是什么样的香味?表达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再次体会读句子。

(2)其瓣如丝、如爪。(出示PPT)知道“其”是什么意思吗?(代词,在本文中指代菊花)在下一主篇《莲》中也会出现这个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句话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花瓣的样子?(运用了比喻排比,点出“如”代表了“好像”。)你看,连古人都用上了我们学过的修饰手法,把菊花的外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菊花优雅的身姿展现在我们眼面。

(3)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或”代表的就是“有的”。菊花种类繁多,有的黄,有的白,有的褐,有的红,这是一句——(排比),还有的 (指名说) 同学们,冯老师从网上了解到菊科是种子植物最大科,其花卉种类也很多,,菊花的颜色种类更是不计其数。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菊花的颜色?此时此刻,所有亮丽的词语用在菊花的身上都不为过,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字——(美)让我们把菊花的美读出来!(读前三句)(板书 比喻排比)

(4)菊花不仅外形美丽,而且它还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哪里写出了菊的品格?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a) 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吧。

b)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惟菊独盛”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一个“惟”字用得多妙啊,当严霜既降时,百花都已凋落,只有菊花傲立枝头。谁来读一读。这就是菊的品格呀!(师板书不屈不挠傲然不屈)

c) 当我看到的菊花时,不禁想到。谁能把菊花不屈的精神表现出来呢?(配乐读)

4、师总结:今天,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外表漂亮,而且它那不畏强权,傲然不屈的品格也让我们心所向往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它是花之隐者,是花中的谦谦君子。在反复的品读中让我们悟到了菊的品性。(板书悟)我们一起再来读读吧!

四、拓展运用

1、像菊这样有着高贵品格的还很多,如竹,它不仅外表秀美挺拔,更因它的高洁,刚正不阿的性格,正是文人学者所追求的,也是做人的根本所在。如郑燮诗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你们又能想到什么呢?(指名交流)

五、教师总结

今天的课堂上冯老师看到了一群爱动脑的孩子,想必收获也很多吧!我们今天学会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先把文章多读几遍读顺,再结合译文或注释反复品读,从而获得感悟,相信我们学会了这些方法在学下一篇《莲》时一定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

25、菊和莲

读 香 形 色 品格

品 比喻 排比

悟 不屈不挠 傲然不屈

第11篇:菊梅外传

陈菊梅外传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有英雄;有英雄的地方就有美人;有美人的地方就有故事。陈菊梅是个美人,至少在我们钱坂村是公认的。即便现在美人迟暮了但还是风韵犹存。

罗曼史

关于我家菊梅姐的罗曼史有很多版本,不过我最喜欢这个,毕竟这个版本最浪漫。话说当年陈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不识。一天在外谋生的爷爷偶然经过吉巷村,看到一个梳着大马尾的妙龄少女蹲在河边洗衣浣纱。一见钟情,向邻里打听完基本情况后,庆幸着男未婚,女未嫁的,便匆匆回去拿了帖子来合亲。据说这合亲是当时当地的婚嫁风俗,合亲成功就相当于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样了,接着就可以下聘礼,等着抱得美人归了。可是好事多磨,占着有几分姿色便骄傲蛮横的菊梅姐硬是嫌弃爷爷长得黑黑、高高、瘦瘦的,怎么看也称不上美男子,所以无论如何也不肯“下嫁”。好在爷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先从丈母娘下手。在那个粮票紧张的年代,爷爷隔三差五的送来一些大米,红枣,肥皂之类的,乐得太奶奶早把我爷爷当未过门的女婿看待,对他满意的不得了。“先农村包围城市,再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目标。”中国人结婚,最大的阻力恐怕就是丈母娘了吧!连这个头等问题都解决了,我爷爷也“有恃无恐”了,不知上哪儿搞来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有事没事的载着菊梅姐出去兜风。菊梅姐终是抵不过这“小资”生活的诱惑,委屈地嫁给了我爷爷。

我认为菊梅姐对爷爷一直是不太温柔的。我爷爷和我爸爸都特爱吃牛肉,而我们家菊梅姐很烦牛肉的味道,所以平时他们爷俩想吃牛肉都是买了去邻居家里煮了吃。据说一日,菊梅姐要回娘家,他们爷俩买了一锅的牛肉放在家里的煤炉子里闷。正兴致勃勃的时候菊梅姐回来了,二话不说上去把一锅的牛肉都倒进家门后的沟里了,爷爷生气推了菊梅姐一把,我爸因为没牛肉吃也上前推她,结果菊梅姐发飙,把他们都赶出家门,害的他们接着几天三过家门不敢入。后来还是一群人求情菊梅姐才很勉强的原谅他们。当我拿着这个道听途说的故事向菊梅姐考证时,她老人家意味深长的劝告我说“打女人的男人不能要的,何况还是和儿子一起打的”,推一下也算打吗?如果她也毫无理由的把我的一锅牛肉给倒了,我想我也会推她两下的„„

爷爷很早就离开了,我没见过我爷爷,就连我小姑也不记得我爷爷。不过我相信菊梅姐后来是爱我爷爷的,这几年常听她说梦到我爷爷,问她是不是想我爷爷了,她就骂我小不正经的。听大姑说爷爷走后还挺多人来向菊梅姐提亲的,都被拒绝了,其中有一个还是我爷爷的朋友,是个兽医,当年和我爷爷一起看上菊梅姐的,可是朋友妻不可欺。终于熬出头了,菊梅姐却不愿嫁,之后一直没娶,他享年七十岁吧!可惜我知道这个故事太晚了,不然倒是很想去拜访一下这个痴情的兽医。

臭美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相信美女尤其严重。长得一般的希望自个美的有内涵一点,长得难看的倒是破罐子破摔了,凤姐是个典例。长得好看的,我想她们一大的愿望就是留住青春,留住美丽了。所以才有人生的三大悲剧: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江郎才尽。菊梅姐爱美。而且还是偷偷摸摸的爱美。爷爷走后,六口之家,“家道中落”我爸辍学养家,每次把一个月的生活费交给菊梅姐时,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给自己和其中一个孩子添置一件衣服,接下去呢,柴、米、油、盐、酱、醋、茶,家里总会缺几样。即便这样她还是坚信生活品味决定生活质量,没钱也太委屈自己。我爸后来只敢一次给三五天的生活费了。都由着菊梅姐追求品味,那妹妹们不得饿死,弟弟是不用当心的,因为菊梅姐那时还是很重男轻女的,即便自己饿,女儿饿,也不会让儿子饿。

菊梅姐爱美不仅表现在穿着上,简直体现在她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她从来都用温水洗脸,一个能够坚持多年的习惯真不容易。她很少吃油条油饼之类的东西,至少我印象中没有。她会背着我们用蜂蜜水敷脸„„一次她看到小姑做面膜,趁小姑不在家时也让我给她做,做完后对着镜子左摸摸右瞅瞅的说:“哼,有什么好的„„”然后第二天接着让我帮她做。还有一次我跟大姑讲她的面霜味道很好,转眼就看到菊梅姐偷抹了。最要命的是跟菊梅姐逛街,她会试好几套衣服问你那一套适合。(菊梅姐的衣服是我的N+1倍,她的专属衣柜摆满了我的房间,我哥的房间和她自己的房间。)如果我说都好看或者都不好看那就彻底完了,她一定会试得没玩没了的,每次都只能昧着良心骗她,这件最好看,看起来比较瘦。菊梅姐目前挺胖的,据她自己说她40岁之前都很瘦的。其实有的时候想想菊梅姐爱美也不过分,只是想想一个古稀之年的老太婆还这么臭美就特搞笑。我的同学里菊梅姐最喜欢的估计就是翠翠了。高中毕业以后翠翠每次放假都会来我家一次,翠翠第一次见到菊梅姐的时候很真诚的喊了一声阿姨,虽然我及时纠正了翠翠的错误,这个美丽的错误够菊梅姐乐好久的了。以致我现在放假回家菊梅姐都会问:“翠翠啥时候来呀?”每次我都会相机行事的讽刺她“至于吗?就因为她叫你阿姨就这么让你牵肠挂肚的”,然后她就会心虚的说:“哪有,我就是觉得翠翠这孩子礼貌,热情,诚实„„”

返老还童篇

说起菊梅姐老不更事的事迹,多到可以出书了。她的那些事儿常成为我们聊天的笑资,换位思考,如果你们有这样的奶奶恐怕就不能笑得那么没心没肺了。当广场舞这场热浪还没波及我们古田前,我们家已经习惯了菊梅姐朝九晚五的引吭高歌(唱诗篇)或高分贝的用她那不标准的普通话虔诚地诵读圣经。引进广场舞以后她变本加厉,不仅大声公放如春天在哪里,和爱情买卖之类的大众歌曲,还隔三差五的约一班老姐妹们在家跳舞。连做饭也不忘用手机放这些歌儿,然后两脚蹦跶着。说起手机,菊梅姐一直走在我的前端。当我还是用小橘灯时她用的是诺基亚滑盖的具体哪个型号我也不记得了,当我用诺基亚5300时她用诺基亚N81,当我用oppoA201时她用诺基亚N9了,真希望她的下一部手机是苹果,然后我就据为己有。每次给菊梅姐打电话都会有意外“惊喜”,比如她会告诉我她最近很受伤,因为她荡秋千摔了,或者她最近又萌生了离家出走的念头之类的。她每次离家出走的理由不外乎她所谓的寻找上帝的踪迹。我还念小学时她就成功就离家出走了一次,有了之前离家出走失败的教训那次她选择凌晨两点出发,夜深人静偷偷摸摸的去深圳。她认为那是在中国离上帝最近的最神圣的地方。在深圳她和她的慕道友们友好相处了一年还是被我爸他们揪回来了。我知道我们家菊梅姐的终极离家出走目标是耶路撒冷。有的时候想想有个可以坚持的信仰真挺好的,菊梅姐的朋友几乎都是她在教会认识的,她们平时一起跳舞,逛街,话家长,周末一起聚会,分享一周的心得,然后一起阅读圣经,一起感恩所有,一起为不顺的朋友祈祷„„菊梅姐还跟我分享给一句话: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因为不懂得敬畏。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想我们还真有道理。或许这个信仰可以是宗教或其它。

菊梅姐过年就七十岁了。我每次回家之前总会想着,这次回家要对菊梅姐好点儿,要容忍她的一切缺点,要陪她散步,要陪她逛街,要陪她去唱诗班。可是每次都做不到,反而常常见缝插针的嘲笑她老顽童,说她势利眼之类的。说了这么多无厘头的东东,其实我想说的不过是但惜眼前人,别让爱只出现在离别时。

第12篇:菊次郎影评

这部片主要内容是正男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去世,妈妈去外地打工没回来过。放暑假后,正男一次找到妈妈的照片便开始寻找妈妈。在开始时便被混混抢钱,后遇到菊次郎夫妇帮忙,因担心正男一人会有危险,于是菊次郎与正男一起踏上旅途。再经历了一次次困难后,正男却发现妈妈有了别的家庭,菊次郎为了安慰正男,与正男玩了几天最终回到家里。

我为这部影片取名为《天使》,因为这部片在正男看来,菊次郎就是他的天使,相反,正男也是菊次郎的天使,他们互相给了对方所缺少的东西。而在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看到是正男背着一双有翅膀的书包和带有天使的铃铛,像是一个真正的天使跑过。

一开始的音乐便是很轻松的,镜头拍着一男孩跑过来,然后慢慢镜头左移,拍着小男孩远去。其实这镜头是结尾的延续,从小男孩的背包以及那声铃铛声便足以得知,因为小男孩的第二幕时背的是另外一个书包,也没有铃铛声。在第二幕中,菊次郎出场了,从正男与菊次郎夫妇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正男的性格是孤僻,阴沉的。后来正男一人去踢足球,镜头突然变成鸟俯,看出足球场之大,而只有正男一人,这和正男去找朋友玩,而朋友一家都去海边度假的镜头一样,都表达出正男的寂寞。

后来邮差来送邮件,要刻章,这时刻意拍了很长时间正

男找刻章的镜头,表明正男应该是因此找到些什么东西,结果正男找到了他妈妈的照片和地址,因为片头便看出正男很寂寞,接着便看到正男渐渐远离镜头跑去,于是他开始走向寻找妈妈的路途。这时,立刻便切到正男被一群混混抢钱,菊次郎夫妇到来帮了正男,这便暗示了这次旅行不会只有正男一人,还会有菊次郎的陪同。后来,剧情也的却是菊次郎陪同正男踏上旅程。

后来,菊次郎在黄色影视厅站着和带正男去赌马便看出菊次郎的心里并不是想要帮正男找妈妈的。但后来,正男被猥琐男猥琐,菊次郎出来救了他,看到正男哭个不停后便答应开始真正的帮正男找妈妈,这里可以看出菊次郎的内心其实是善良的,并不像表面一样凶神恶煞。

在正男遇上一对热恋的情人那段,他们在草丛中玩耍,正男围绕那对恋人跑时,虽然他们不是一家人却胜过一家人,那是正男第一次笑,表明正男渴望与父母在一起玩耍。后来镜头不断像后拉,看到禁止入内四个大字,表明他们冲破规则给正男带来了快乐。

在公车站等车那段,虽然来来往往很多的车辆经过,但却没有一辆愿意载他们。在菊次郎装成瞎子在路中央拦车时,一辆车将他撞倒,这时镜头停在这,看着车子不断驶向远方,菊次郎静静的躺在地上,表达出世间的冷漠。

经过一番波折后,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但正男妈妈住

的房子上却是别人的名字,从里面走出来陌生的一家人。菊次郎不忍心看着正男伤心,于是拿出一个从别处找来的天使之铃,告诉正男那是妈妈离开房子时留给正男的,让他在困难时摇一摇,天使就会出现。这体现出菊次郎不再是不理会正男,而是非常的关爱正男。

后来,肥佬,光头佬,好人先生,菊次郎四人在常人眼里稀奇古怪的男人陪同正男在乡村露营。在他们玩耍结束的前一个晚上,平常正男做的都是噩梦,可只有这次是个开心的梦,体现出正男此时的心情是非常快乐的。

大家一定都认为那个男孩就是菊次郎,可是最后片段的一句话令我们恍然大悟,正男问到菊次郎的名字,这时菊次郎说了一句“我叫菊次郎,你妈的,快滚吧”。观众们才知道,其实那个小男孩是正男,而北野武才是菊次郎。根据这部片名,这会令观众们想象到底这个夏天是给正男过的还是给菊次郎过的。

这部片子以静为主,音乐也都给人们很舒适的感受。它以成长为主题,让成人们重寻那遗失已久却不灭的童心。

第13篇:参观菊小

11月10日 ,小榄华晖学校全体行政干部在王董事长的带领下,到菊城小学参观学习,受到了该校陈玉玲校长、张立峰副校长的热情接待。两位校长带领华晖学校全体人员参观了该校的美术室、航模室等30多个功能室、食堂以及学生宿舍,并向大家介绍了该校在学生食宿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陈校长、张副校长带领华晖学校全体人员参观了学校的功能室、食堂、住宿生宿舍之后,在该校的接待室里,两位校长分别从学校安全、教学、事务、特色教育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经验介绍。张副校长说,该校的行政构架分为教学和事务两大块,实行的是层次管理的模式,管理清晰明确,既分工又合作;在教学上主要表现为逐级逐层去管理,在事务上安全第一,责任到人;学生全面发展有特长,在学生与老师的身上去体现学校的荣誉。

陈校长说,学校的定位是既要满足大众化家长的需求,也要满足个性化家长的需求,安全第

一、质量第

一、特色发展,让学生学会生存的本领。具体来说,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教学与德育无缝隙衔接,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让学校的书法等特色亮点更特更亮,在理想与现实的挣扎中,找到平衡点,把已获得的各种荣誉擦亮。

谢校长对菊城小学的热情接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说,百闻不如一见,通过此次的参观考察,收获良多,启迪很大,受益匪浅,拓展了视野;对比之下,菊城小学的管理是值得大家大力学习的地方。他要求全体行政要认真学习,好好借鉴,用心体会,结合本校、本部门工作特点,将学到的先进经验、有效做法内化到具体工作中,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华晖学校王董事长表示,他很感谢菊城小学的热情接待,一定学习菊城小学的管理经验,并认真总结,借鉴菊城小学成功的发展模式,加强学习和创新,从而更好更快地促进华晖学校的发展。

撰稿:甘武进审稿:谢高升供稿单位:小榄华晖学校

第14篇:参观菊花展

参观菊花展

新建区实验小学 3(4)班

今天,妈妈带我去看菊花展,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看菊花展。

当我和妈妈到秋水广场看菊花展时,眼前全部都是美丽的菊花。我来跟大家介绍菊花的一部分,就是“流光溢彩”,“流光溢彩”菊展造型以“瓷瓶.瓷盘.葫芦”等为设计元素,并以精致的花卉.凤凰等纹样进行点缀。不仅给游客带来了一场光彩夺目的视觉盛宴,同时也展现出本次菊花展的精湛工艺和江西的陶瓷文化。主体造型高7.5米,长15米,店面摆花品种有墨牡丹,白牡丹,玉翎管.瑶台玉凤.雪海.仙灵芝.天鹅舞.墨菊.绿水秋波.小朵菊等20余个品种。 其它的菊花有的像驼背的老人,有的菊花的花瓣张开了就像露着自己美丽的笑脸,有的菊花花瓣还没有开花好像正在睡觉呢!

还有的菊花的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五彩的.紫的.粉的.橙的„„栩栩如生.五彩缤纷.各种各样,非常的美丽!

当我看到一朵朵美丽的菊花在寒风中开放的时候,才知道美丽的菊花是多么的勇敢.多么的坚强啊!

指导老师:罗淑珍

第15篇:菊与刀

《菊与刀》读后感

《菊与刀》,颇有些诗意的书名,乃在美国政府要求下,女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研究而成。研究的背景是,二战后日本投降,美国即将驻进日本,该对日本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胜利”,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不再叫嚣,还要面临日本国家经济走向正轨等一系列问题,是二战后美国即将面对的。这本书作者采用的是一种“遥研”,即研究者本人未到日本本土实地调查、采访(因战争原因),而是通过访问美国的日本人,看日本的电影、杂志、报告、报刊、小说等一切可用到的材料,而著成此“研究报告”,即这本薄薄的书——《菊与刀》。

这本书可以算是一本学术研究成果,而且实实在在地充分论证了日本人的文化根基、精神面貌,并以此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美国政府也采纳了其成果,在战后日本的策略中也显示了出来。什么样的研究是好的、有价值的?现在全世界有无数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埋头于调查、研究,但某些成果永远也只在资料储藏室中与尘埃为伍。我认为,能推动现实社会改革、为人民谋福利、超越前人研究的创新,这样的研究才能彰显其学术价值。而《菊与刀》正是这样一种有价值的成果。

为什么叫“菊与刀\"呢?“菊”让我想起了日本的皇家徽章,“刀”则是武士道精神,两者都是紧密联系的日本文化。但作者想表达的是日本精神深刻的矛盾性、二元性:既温文尔雅,又嗜血杀戮;既忍苦耐劳,又喜于享乐;既崇尚礼仪,又争强好斗。日本人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人格特质?他们的国家文化又是那么的令人不解。作为一衣带水的中国,也有很多研究日本的著作,比如有人说日本文化是“岛国文化”,由于人类活动区域狭小物质资源的匮乏,而致日本人的进攻性较强,又由于地理环境束缚,而又有些底气不足。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日本人民习以为常灾难的袭击,让这个民族充满了忧患意识。大和民族能屹立至今的确让人佩服。

二战后,日本之战败国,骄傲的大日本帝国能坦然接受失败吗?《菊与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我大概进行了梳理,是这样看待的。首先,日本要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文件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内阁”,“内阁”以天皇的名义发的,叫天皇谕令。天皇降旨是什么概念,为什么保证官兵都能服从,全国人民都服从。那就得说到日本的等级制度,日本人认为天皇是天熙大神的后裔,给了整个在日本土地上人们生活的物质,这是最大的“恩情”,人民尊他为“圣父”,天皇是超越一切的,他是“国民的象征”,“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1,人民要对他“忠”,毫不犹豫的参加战斗,毫无条件的投降。天皇是神秘的,是与世隔绝的,臣民要让“陛下放心”。陛下永远不会为他的行为负责,人民永远不会说是天皇错了,错的只是“内阁”,那些官员们,因为他们没把事办好,没让天皇陛下放不下心。从德川家族成为德川第一代将军以来(1603年),天皇已成为一种实质的荣誉,

而不是权利。将军成为政治的操纵者 ,天皇则是凝聚国民最政府忠诚的号召力。两种力量达成和谐,掌舵着日本的航行。

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制度里,天皇下是将军、大名、武士、农民、工人、商人,还有没有人权的贱民。在这等级制度下,日本人养成了谨言慎行、遵守秩序的性格。“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有他的位置和职责。

日本文化又是怎样的一种文化?日本人认为人一生下来是“负恩”的,欠着对父母的恩情,要尊重父母、言听计从,如果某人对他施予了帮助,他也许不会从心底那么感激,因为他负有你的“恩”,接受者就对帮助者有了某种义务,他定会找机会“连本带息”地还与你,否则他会觉得他的世界不安宁。日本文化把精神和肉体是分开的,折磨肉体不会让你精神更纯洁,这样肉体上的享乐不会影响人的“修行”。还有日本人的“人死即佛”的观点,使日本人并不热衷现世的“积德”,以求来世轮回的好报。人人都可以成佛,甚至祖先的灵位即是佛。这种宗教观是日本人不会因战争杀戮而担心下地狱。

言归正传,日本接受了战败这一事实,日本人不会觉得耻辱。也不会复仇。因为日本是敢于放下的民族,具有“善变的伦理”。当英国舰队轰开日本大门时,日本人到后来表示了欢迎,应为他们看到了英国的强大,当日本欲建立“大东亚圈”时,战败让他的等级制度推行破灭,日本人认识到了行动方针的失败。他们会把精神转向另一面向世人证实日本人能走向成功,虽然他们走向的道路可能是血腥的,但也不排除和平的选择。

日本的文化是内向的,当日本人意识到他犯了错,战争行动的失败,日本人首先反省的是自身,外部的击毁力量,使日本的“耻感文化”激发,而整个日本民族如“生锈的刀”,需要失败的磨砺,让自己从认清自己,“把军事失败作为一种动力”,任然虽日本文化作为一种动力,这让日本的重建变得可能。

美国将以什么策略接手日本?需要占领从市到县吗?从一切领域进行掌控,以防法西斯主义复燃。美国选择的是让日本人继续在他的领导、工作岗位上,为张后重建努力。因为“日本只能在它自身的基础上重建自尊,而不是我们的基础上重建。而且,它只能用它自己的方式来纯化自身。”2日本人才能最了解自己的一切,自我管理能省掉很多文化上的冲突。而军国主义复燃已成为不切实际,日本的“耻感文化’已让让日本人认识到了战争这条道路的错误。战胜国对日本的审判、裁军,不是侮辱、嘲弄,而且没有把天皇推上“战犯”的被告席,让日本人自尊心底线也得到了保留,不会引起对“名誉的情义”的玷污。至于天皇的保留,已经论证过了,其凝聚力可见不一般,处于等级金字塔的顶端,能保证社会结构的完整,这样社会才会稳定,如英国女皇是权利的装饰品一样。否则,日本的神道文化也面临解体的危险。

看完《菊与刀》过后,对于作为极力宣扬民主、自由的美国,竟然保留了日本封建残余的天皇制,我感到十分的迷惑,《菊与刀》中也没有过给出有力让我信服的答案,因为作者是从文化角度的视野为我们解说的,缺乏一定的有力的说

服力。日本的天皇制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它在日本的前世今生是什么样的?美国保留下来的天皇制改革了那些地方?天皇制的未来出路是什么?这些都有待我的思考。

今天我们众所周知的日本天皇制在历史上绝不是这样的,由于我们对近代以天皇为轴心发动的战争刻骨铭心,对待天皇制这个制度我们也倍觉反感,偏见是不言而喻的。其实当你想想英国、比利时也保留着皇权,日本的天皇制也不是历史的特殊。我们不能说我们没有这种制度,就否认这种制度的某些可行性,肯定的说它是封建的、反动的。记得在魏峰老师课上他说得有句话挺对的,“我们没有信仰的国家要去理解有信仰的国家是很困难的。”的确,我们看待穆斯林的朝圣、基督徒的“阿门”、佛教徒的虔诚都有一种可笑的感觉,至于“小日本”的天皇制度更是应该剔除干净,那是迷信的、荒唐的。其实,根据现今的社会民意调查,日本人民对保留天皇制支持还是占大多数的。日本的天皇制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日本人民的信仰、一种国家可以凝聚的文化武器。我们中国要不是近代被卷入西方的殖民体系,饱尝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也不会决心与传统封建一刀两断,展开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以至于今天的我们快成为无根的浮萍。你试想想,如果清王朝不是被少数民族满族统治,而是汉族,那“皇上”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性是不是也会有可能?所以,在我们看待日本天皇制得时候应该抛弃一些传统的、大众的看法,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个文化政治现象。

日本 “天皇”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607年,小野妹子出使隋朝递交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百西皇帝”。而天皇制度的初步确立是以圣德太子摄政颁布的《十七条宪法》为标志。在随后进行的仿唐朝的大化革新后建立的律令政府,“开辟了一个以天皇为君主的古代专制的君主制得确立的新时期。”3天皇制度由此正式的建立了。这时的天皇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是拥有实权的。接着由于政治的需要,在日本奈良时代成书的《古事纪》和《日本书纪》赋予了日本天皇的一种神性,为天皇找到了“祖先”,他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是“万世一系的”,而且要突出天皇的神性,天皇是没有姓氏的,称“天皇氏”。要注意这《日本书纪》是日本的正史,却把这种神话性质的传说写了进来,可见日本人要为日本天皇寻找身世煞费苦心。到了后来的镰仓时代,天皇被幕府架空了,成了北条家族的傀儡。再后来的江户时代的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众所周知了,天皇也是一种形式上的荣誉。幕府利用天皇打击其其他势力,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天皇只是将军使用的一个武器。到近代的提倡“王政复古”的明治维新下产生了近代天皇制,日本力图仿效德国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制。天皇在这个时期颁布了很多具有军国主义的法案,如《帝国宪法》(1889)、《教育敕语》(1890)等,催化了日本的军国主义的发展,成了二战的法西斯利用的工具。

可见,日本的天皇制度虽然与日本的神道文化有着密切联系,但日本的天皇并不是一产生就具有某种侵略性质的,不能说日本的天皇天生就是坏的,这种制

度在曾经推动日本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功不可没。而由于日本的神道,还有尚武的武士精神的推动使日本的天皇制渐渐走入了征服他国的漩涡。

关于美国为什么保留日本的天皇制。理由有五点,一是,美国想要以保留天皇制为诱饵促进日本尽快投降。二战中,日本士兵对于天皇“忠的情义”让美国人在亚洲战场投入了很多的兵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要想要日本投降,有人看到“天皇是唯一能使日本稳定的力量。只有天皇有足够的力量停止在中国的战斗,而靠军部首脑是无法使日本彻底投降的。”4一线作战的将军麦克阿瑟也说“天皇是胜过20个师团的战斗力量。”5于是美国对日本提出了保留天皇制的建议。二是,基于战后远东的国际形势,美国要牵制苏联,需要培植日本作为自己的亲信,把日本作为窥视亚洲的跳板,因此,拉拢日本,获得日本的好感是必要的。而天皇制的保留对于日本人是莫大的“恩情”。第三,如《菊与刀》中提到的,可以利用天皇的影响力为美国改造日本提供方便。第四,当时在位的裕仁天皇也表现出了积极合作的态度,服从美国对日本的改造策略。最后,人民的支持,呼吁保留天皇制也给了美国一定的压力。社会的稳定,需要人心的稳定。

经过美国的精心改造,日本天皇制成了象征天皇制——近代天皇制,根据日本战后《日本国宪法》,日本确立了“三权分立”,国会是国家权力的最高机关,完全废除了“主权在君”的体制,体现了“主权在民”6的思想。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通过国会、内阁,天皇只是做签名盖章的活。美国确实也达到了他的目的,培养起来的日本真是与他关系亲密无间,唯美国马首是瞻。但我们应该看到由于美国的一些私利的目的,使日本的天皇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造,在后来被别有用心者(右翼分子)利用,使军国主义在日本死灰复燃,如历史教科书的事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都是日本军国势力残余导演的闹剧。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日本的天皇制度将保留至什么时候?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值得探讨的话题,我想日本人民比我们还想知道答案,但我首先想到了“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句话。日本天皇作为日本文化历史的产物,是有其必然性的,而且天皇制度在日本历史上顽强的生存知道今天的21世纪,已经经历了上千年的腥风血雨,并且日本的天皇在世界上是比所有国家都长命的皇室家族,甚至是在*的南北朝、战国的年代,天皇都没有被打到过、推下台过,可谓名符其实的“万世一系”。那天皇制会永远存在日本吗?我可以几乎确定的说:是的。只要日本民族还存在,只要日本没有进入马克思所谓的无阶级社会,那么日本天皇还具有长久存在的生命力。还有日本天皇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有与经济形式有脱节的时候,具有一定独立性。所以,虽然现在日本已经摆脱迷信宗教的个人崇拜的社会,但还是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持与依赖。

第16篇:观菊花展

赏菊

四(2)班 王晴皓

深秋,菊花开得正旺,爸爸妈妈带我去锡惠公园看菊花展,一踏进锡惠公园,就仿佛来到了花的海洋,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着迷。公园中央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大花坛,花坛里的菊花争奇斗艳,诱人的清香引来了一群小蝴蝶翩翩起舞,几只小蜜蜂“嗡嗡”闹着。

继续向前走上小桥,两边几只用草编织的小海豚向我们微笑着。我们一边向纵深行进,一边照着相,不知不觉走到了菊花展会场,一排排婀娜多姿的菊花看得人眼花缭乱,令每个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有如此的杰作。这些菊花红的似火,粉的若霞,白的如雪,黄的赛金,绿的如翡翠„„你听,菊花的名字也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嫦娥月舞、东海牡丹、霞光万丈、月圆人寿、寒潭印月等等,细细品味,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啊!

不过,最令人欣赏的还是菊花的姿态,有的像一道道金色的晨光,有的像一条条精致飘逸的长裙,有的像公主满头的卷发,有的像一只只振翅高飞的凤凰,还有的像落下的彩色雨条,更有的恰似节日夜空里璀璨耀眼的烟花„„你瞧那“绿牡丹”,雪白的花瓣簇拥着嫩绿色的花芯,渐变的颜色非常和谐幽雅。外层挺直的花瓣,好似一根根银针,又如一把把玉梳,我不由自主地蹲下身子,凑近花朵,让柔媚的花瓣轻轻地摩挲我的脸颊,爸爸妈妈在笑我痴迷的模样。我听爸爸说,名贵的菊花多以花瓣奇特稀少取胜。你看那“千手观音”,就属于珍奇名花,白色的花瓣招人喜欢。这种奇异的花瓣,只有当你贴近了仔细观看时,才能看清楚那龙爪型畸管瓣、畸匙瓣,整朵花犹如一位慈眉善目的观音伸出无数双纤纤细手在向你点头微笑。 回去的时间到了,我和爸爸妈妈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公园。赏完菊展,我不禁在想:菊花虽然不象牡丹、玫瑰那样艳丽,但是,玫瑰与牡丹到了秋天就会凋谢,这时侯,它们的美丽就会荡然无存,而淡雅的菊花,此时却迎着凉飕飕的秋风怒放,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人们之所以喜欢赏菊,也许,不是仅仅因为它们色彩缤纷,姿态优雅,而是因为它们高洁坚贞,它们总是傲霜挺立,凌寒不凋,正如诗句“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所言,我想:这真是菊花的最可贵之处吧。

第17篇:开封菊文化

开封菊文化

1、开封与菊文化渊源

历史上,人们将炎黄时期仓颉、黄帝与菊花联系在一起,称之为“仓颉菊”、“黄帝菊”。其中“仓颉菊”,自古就盛产于河南开封、虞城等地的仓颉墓一带,与炎黄时期在开封称帝、巡游虞城一带的仓颉氏族有着历史传承关系。

夏代太康时期为“有穷氏”后羿执政。“有穷氏”即“有菊氏”,居住在昆仑山“五行”北部“天”、“穹”、“封钜”,也称“丰沮”之地。 “有穷氏”也称作“夷人”。“夷人”自开封昆仑山、“封钜”、“丰沮”之地向山东一带迁徙后,被称作“东夷人”

“封钜”是炎帝之子、黄帝之师。黄帝“胙土封氏”时被封在“丰沮”,故名称“封钜”。“封钜”与“丰沮”同音同义,在开封北部、封丘西南部之间,也是“沮(雎)水”、“渠搜”等地名最早的发源地。说明以“菊”为图腾的“有穷氏(有菊氏)”与炎黄时期的“封钜氏(丰沮氏)”、“沮(雎)水”、“渠搜”等地名不仅音义相同相近,而且最早也发源于三皇五帝“中央之国”的开封、封丘之地。对此,不仅“封”姓族谱有记载,“封”姓后人也是认可的。这是开封上古时期就有“菊”花和“钜(巨)”人繁衍的一个证据。

到了唐代,帝王不仅开始为菊花写诗作词,还在皇家花园里种植菊花。唐高宗李治在《九月九日》的诗中写道:“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这表明唐代种植菊花早已传播到了陕西等西部地区。

尽管当时菊花已有多种颜色,但开封的“白菊”却是诗中最早出现的“霜”花。第一个发现并诵咏开封白菊的诗人,当推唐代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刘禹锡在咏菊名篇《和令狐相公玩白菊》中,对开封“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的描述就是证明。白居易在游历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后,晚年在开封见到“白菊”,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并在《重阳夕上赋白菊》的诗中说“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中唐时期白菊还是珍稀品种,但到了晚唐时期,白菊已经广泛种植了。对此,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九日》的诗中说:“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这说明白菊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了。

事实证明,尽管菊花在唐代已经种植繁衍到苏州、杭州、洛阳、西安等广大地区,但仍然只有开封的菊花品种最多,也最有特色。就是在这一时期,作为农历节气的“重阳节”被唐朝正式定为民间节日。

三、以“节、会”为标志的宋代菊花文化空前繁荣

开封是北宋皇都和古代菊花的发源地,而北宋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北宋时期的开封菊花闻名遐迩,官方或民间都有农历重阳节气展示菊花的喜好,因此“重阳节”又称“菊花节”。此时,“菊花节”之“节”已经有了“节气”和“节庆”两种含义。

每逢重阳佳节,不仅宋都开封民间有花市赛菊之举,而且宋朝宫廷内也种养菊花、插菊花枝、挂菊花灯、饮菊花酒,甚至还开“菊花会”。据宋代学者孟元老《东京梦华卷》中记载:“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孟元老还记载:“重九都下赏菊„„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这些记载不仅表明北宋皇都开封菊花的品种很多,还表明菊花的数量也很多,民间已达到普遍种植和大规模展示的程度。

菊花种植和栽培在北宋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公元1104年,宋代刘蒙在《菊谱》中收有菊花品种163个,这是我国最早记载观赏菊花的专著。《菊谱》主要记载了所收集栽培的菊花品种,并在菊花整形摘心、养护管理和利用种子繁殖获得新品种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北宋三大才子的菊花之争耐人寻味。

北宋时期有一位改革派叫王安石,一位保守派叫欧阳修,两人都曾分别任过宋朝的宰相或刑部尚书之职。他们有着不同的治国理念,也有着对菊花的不同观察和认识。据南宋学者蔡绦《西清诗话》记载,一次,宋代宰相王安石写了首《残菊》的诗,开头两句为“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后,笑着纠正说:“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接着,又以带着嘲讽的口吻说:“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王安石据理反驳说:“欧阳修难道不知道屈原的《楚辞》里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吗,真是不学习啊。”欧阳修无言以对。

南宋道教学者曾《高斋诗话》也有另一个版本的记载,只是将欧阳修与王安石的菊花之争演绎成王安石与苏东坡的菊花之争,其余则与《西清诗话》无异。后人认为此事为民间以讹传讹,并批评《西清诗话》与《高斋诗话》审稿不严格。到了明代,冯梦龙在小说《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中则有了更为传神的记载。

一次,苏东坡拜访宰相王安石,被宰相府的下人安排在书房里等候。苏东坡闲着无事,随意走动,看见一首题为《咏菊》的诗稿摆放在案头,上面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两句。苏东坡认得这是王安石的笔迹,但却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如此有悖常理的诗句来。以苏东坡的观点,黄花即菊花,菊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最能耐久,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花瓣。王安石将其写成“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荒唐?

于是,苏东坡即兴而发,举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后又觉得自己为宰相续诗不妥,担心王安石责怪,便不等晤面就一走了之。后来,王安石得知此事,决定杀一下苏东坡的傲气,将其贬至黄州为官。

苏东坡赴黄州上任那年正值重阳之后,恰有好友陈季常来访,两人便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没想到连日大风过后,吹得花棚下满地黄灿灿的菊花花瓣,枝上全无完整的一朵菊花。见此情景,苏东坡猛然醒悟。陈季常见而问其因,苏东坡便坦诚地说道:“去岁在王荆公(安石)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写错了,便唐突续诗二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王荆公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是让我来看菊花的啊。”难能可贵的是,苏东坡在事实面前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变得谦虚多了。

值得注意的是,欧阳修、苏东坡同为王安石改革政策的反对派。故事本身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不同认识的交锋。尽管冯梦龙的故事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杜撰,但菊花确实有落花与不落花之分,而屈原《离骚》中的“落英”也有菊花飘落与菊花初开两种解释。通过三大才子关于菊花生长情况的争论,给后人了解菊花文化留下了很多启迪。

北宋的开封金秋送爽、桂菊飘香,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佳节文化活动丰富且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就连远离宋都开封的梁山英雄们也要举行菊花会以示庆贺。据小说《水浒传》记载,重阳那天,宋江在梁山大摆筵席,会同众头领赏菊,“唤作菊花之会”。宋江大醉,作《满江红》一词,中有“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的佳句。这段极为有名的描写,说明在宋代民间也有过菊花节、举行菊花会的风俗。 总的来看,宋代菊花会的风俗大致有以下几项:

(1)登高。在北宋开封过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习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九日,“都城人多出郊外登高,入仓王庙、四里桥、愁台、梁王台、砚台、毛驼冈、独乐冈等处聚宴”。上述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土台、阜冈、高塔等。而宋代开封仍为丘、陵、冈、台等地貌,丘、陵、冈、台之上多为上古时期的人文遗址。如“仓王庙”,为炎黄时期仓颉造字台遗址;砚台,也称“宴台”,是禹王在山铸九鼎、大宴诸侯遗址;“独乐冈”,是黄柏氏驯养驾驭伏羲御车六龙(马大五尺为龙)遗址;“梁王台”,是大禹王都阳城,即汉代梁孝王“梁园”遗址。因此,登高还具有祭祀先祖的含义。

(2)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等。“糕”与“高”谐音。古人认为,这一天吃“糕”,运气就会往上走,生活就会步步高。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说:“九月九日,以糖面蒸糕,上以羊肉、鸭子为丝簇,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东京梦华录》也对重阳糕作了详尽的描述:“各以粉(麦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

在开封民间,九月九日天明之时,人们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大概也是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之一。当时,人们将重阳糕做成九层,有的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有用“点灯”、“吃糕”、“小红纸旗”代替“登(灯)高(糕)”、“茱萸”的意思。至今住在开封城里的老户,依然要在这一天蒸豆糕、枣糕,其文化传承不言而喻。

重阳糕做成“九层”,除“九月九日”的含义外,也与祭祀昆仑山华夏人文始祖、列位神仙有关。据前秦学者王嘉《拾遗记•卷十》记载:“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重阳登高“九层”,具有不忘盘古、三皇五帝开启华夏人文历史的感恩含义。因此,北宋皇都开封道教盛行,台冈之地神庙很多,宋人外出游宴、登高祭祀之风至今不绝。

重阳糕并无固定品种,以松软、易嚼为主,以便于老年人食用。 (3)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菊花盛开的金秋时节。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有关。后人跟随效仿,便有重阳赏菊之俗。据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菊花“久服利气血,轻身、耐老、延年”。因此,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相结合,以示与陶渊明食菊嗜酒的品行更为接近。

北宋皇都开封的重阳赏菊之风盛行,菊花品种千姿百态。为此,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皇城周边的百姓进城观赏菊花成了享受佳节风光的一项重要内容。

(4)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宋代更甚。宋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随身携带。妇女、儿童将茱萸、菊花插在头上;一些地方的男子也有头佩茱萸、菊花的习俗,寓意在于“解除凶秽,以招吉祥”。后来,人们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相赠佩戴,以代替真实的茱萸、菊花,便于长时间保存。

菊花原产于我国。开封是中国菊花发源的中心,而中国又是世界菊花发源的中心。

第18篇:游菊花展

游菊花展

一年一度的菊花展又到了,正巧又是八月十五,真是双喜临门,一大早,我就和外婆、外公还有妈妈来到公园。

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菊花摆成的二龙戏珠,它们的爪子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迎接每一位客人,再往里走一点,就可以看到大标题“米东区菊花展”,这几个大字是用五颜六色的插花插成的,可漂亮了!我和妈妈还在前面照了几张像呢!往里走,就看见小河前面摆了一个滑梯,滑梯也是用插花插成的,过小河时,我看见水面上也摆了菊花,仔细一看,原来菊花下面放了一个竹伐子,竹伐子带着菊花一会漂到东边一会漂到西边,还有用菊花摆成的蜜蜂、花蓝、蝴蝶、大象、骆驼、灰太狼和小羊们,还有一个牧童骑在水牛背上吹笛子呢!它们一个个栩栩如生,小蜜蜂好像真的在花丛中采蜜呢!我还看见用矿泉水瓶摆成的月亮,我觉得既节能源又环保,真是废物利用。在纵横交错的小路两旁还摆放了许多许多的黄色或紫色的小菊花,引来好多蝴蝶、蜜蜂来采蜜。再往里走,我们发现才到菊花展的中心呀!因为这里摆着各种各样的菊花,每种菊花都有自己的名字,有个叫黑狮子,有一个叫粉切花、粉楼、蜡光、一剪彩铃、漫天飞舞、千水观音、北斗之星等等,还有好多名字,我都记不住了,千水观音就像无数双手捧着花心,而北斗之星好像天空中北斗七星散发出的光茫,漂亮极了!我看了简介,原来这次菊花展有1300多余种,是昌吉州最大型的菊花展,也是菊花品种最多的一次。走着走着,我们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大桥上,桥上每个石头狮子下面都有用菊花摆成的半圆开图案,有大菊花也有小菊花,很漂亮!往回走时,我又看到每个灯下面也有菊花呢!

看了这次菊花展,我很高兴,因为我又学到了新知识,真是又长见识,又开阔了眼界。

第19篇:杨文菊演讲稿

牵手,走过艰难的岁月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牵手,走过艰难的岁月》。

从教以来,心灵从来没有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撼,总以为感动

离我们很远;总以为孩子们还没有长大,不谙世事;总以为父爱母爱给他们撑起了心头的荫凉,他们正享受着童话般的幸福„„一次家访的经历,颠覆了我心中许许多多的“总以为”。

冯兰兰, 一个个子高高、少言寡语的女孩,什么时候见到她都是一张不开心的脸。记得去年秋天,教育局下达订校服的任务,校长说,我们这个学校特殊,经常有领导检查,有时还得集体演出,所以要求学生每人都要订一套。三个星期下来,班上其他的学生校服钱都交了,只有她一人没交。于是我就问她:“冯兰兰,校服钱怎么还没拿来?她低声 说:我妈说不定。我问:为什么?她不吭声。不禁让我对她的现状有了几分担忧——怎么了?这个女孩子遭遇了怎样的困境?

一天周五放学后,我沿着乡间小路去了她家。远远看见两间小屋前,冯兰兰坐着小凳,趴在长板凳上写作业,旁边坐着她年迈的奶奶。看到我,孩子有些意外,楞了一下,马上就羞涩地笑了,叫了声“老师好!”就进屋给我搬来椅子,倒上了茶。我跟她奶奶打了招呼,便坐下聊了起来。奶奶告诉我,她父亲病了好几年,找了好几家医院,花了不少钱,也没查出病因,现在由于无钱检查和治疗,只能卧床休

养,因此家里的重担只好落在妈妈的肩上,她妈妈既要照顾生病的父亲,又要供兄妹俩上学,既要种地糊口,又要照顾年迈的奶奶。了解到这些,我的心愈发沉重了。

后来从她奶奶那儿了解到,在放周末的两天时间里,冯兰兰要给全家做三顿饭,然后洗全家的衣服,有时还帮妈妈下地干活,我听后很惊讶,小小年纪要承受那么重的负担,我有些不敢相信地拉住了孩子那略显粗糙的小手——我很难想象,那顿顿热气腾腾的饭菜、那件件干干净净的衣服,还有门前屋后长势正好的庄稼,大都出自这个十岁孩子的小手!

想起有一次,班上要求同学们统一购买一元钱一个的软抄本做家庭作业,我见冯兰兰用的是上学期剩下的旧本子,就狠狠地批评了她,她委屈地低下了头。我现在才知道,她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这个家太需要钱了,哪怕只是一元钱!她省下的是一元钱,担负的是一份责任,带给我心灵的是一份震撼!我的眼睛湿润了,心里酸酸的„„

暮色四合,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被兰兰的故事感动着。贫困的生活,让这个孩子承受了她这个年龄不应该承受的压力,感受了本不属于她的艰辛和苦楚。兰兰的嫩肩挑着生活的重担,心头怀着走出困境的希望。生活教会了她坚强,教会了她自立,教会了她承受„„

从此,我的课堂有了更多的关爱。如果说兰兰的故事是个例外,那么还有许许多多需要关爱的孩子呢,他们都渴望爱的阳光伴随他们走过失乐的日子。课上,目光的对接中,我阅读着孩子们脸上的喜怒哀乐;课下,俯身问询时,我关注着孩子们心中的酸甜苦辣。想爸爸

妈妈了,在约定的时间,拨通手机,让孩子们听听遥远的叮咛;有委屈了,在林荫的小径,倾听孩子们淋漓的哭诉。孩子们缺失的爱,我用一颗呵护、包容的心来修补。

每一个需要关爱的孩子,就是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但愿我们今后的家访,能看到幸福的笑脸,能听到开心的笑声,能分享生活的甜蜜。 家访是一条心灵之路,它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故事,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动着。关爱比授业更重要,生活比课堂更广阔。我要做一个坚定的麦田守望者,撑起一把爱的绿伞,跟孩子们牵手走过艰难的岁月!

谢谢大家!

杨文菊

第20篇:看菊花展

看菊花展

今天,我来到儿童公园来看菊花展,我想:报纸上说今天的菊花会很漂亮,那肯定来的人也非常多了。

果然公园里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我赶紧挤到人群最前面,仔细地看了起来。瞧,这棵菊花的花杆多么细,随着风摇摇晃晃,让人感觉弱不禁风,生怕把它弄断了。它的花瓣大多是白色的,只有中间有一点粉色,但很模糊,让人感到翠色欲流。而中间的花蕊是红色的,上面是黄色的花蜜,红黄相间,霎是好看。有不少蜜蜂、蝴蝶被吸引过来,纷纷采集花蜜。这朵花整体看来。犹如一位亭亭玉立,害羞的少女,被风一吹,正在快乐地舞蹈呢!我的目光又停留在另一朵菊花上,它的花杆很粗、很高,让人感觉有一种豪迈、不可侵犯的感觉。它的花瓣也很大,大多都呈黄色,只有花底下才有根雪白的茎,同样也很好看。它的花蕊是白色的,更加显得与众不同,而上面却又是红色的花蜜,真是奇怪的景色,不得不令过往的游人叹为观止。这朵菊花整体看来像一个卫士,有着坚强不屈的精神。

还有别的菊花,也很好看,五颜六色的,让我看了看这个,又想瞧那个,跑来跑去,累得我满头大汗。没办法,谁让这些菊花都是极品中的极品呢?

这次看菊花展,真是不虚此行,以后还有看菊花展的,我还要来。

菊的诗句
《菊的诗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