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试点方案(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5-30 09:00:21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试点方案

同德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消防安全 “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切实提高辖区社会单位和人民群众预防火灾能力,努力为同德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青海省十二五消防规划》和省消防总队2012年防火工作要点及全县两会精神,现制定同德县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服务“和谐同德、平安同德”建设为中心,以消防安全“网格化”监管为手段,以全面加强我县消防安全工作为根本目标,扎实开展网格化消防安全试点工作,积极探索、认真总结、科学归纳,切实为我县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全面铺开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各试点单位要以确保火灾形势稳定为目标,以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为核心,以推行“网格化”管理为手段,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充分整合辖区消防监管力量,不断拓展消防监管层面,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形成机构健全、责任清晰、措施落实、管理到位的基层消防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基层火灾防控能力,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试点活动中要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做法,坚决确保试点工作收到实效。

三、试点单位

县政府选定尕巴松多镇第二社区、唐谷镇科加社区、同德县民族寄宿制学校先行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

四、组织机构

经研究决定成立同德县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马志明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 闫 刚 县公安局副局长

刘 奎 县消防大队长 撒 列 县教育局局长 红 卫 唐谷镇镇长 扎西东周 尕巴松多镇镇长

成 员: 王 红 第二社区主任 更藏杰 科加社区主任 娘加先 民族寄宿制学校校长 周凯杰 县消防大队参谋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消防大队。具体负责“网格化”管理试点活动的组织实施。办公室主任由刘奎兼任。

五、阶段划分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15日至3月31日)。县政府将于3月下旬召开全县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动员会,安排部署全县试点工作,各试点单位要提前着手,认真筹备,切实制定出完善、科学,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确定具体的工作举措,明确工作要求。实施方案于4月1日前上报全县试点工作办公室。

(二)工作实施阶段(4月1日至9月15日)各试点单位要坚持在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县消防大队的具体指导下,认真开展试点工作。要充分结合本乡镇、本行业系统和本单位实际情况,不断研究和探索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方法和工作模式,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不断探索和实践,积极总结和归纳在试点工作中的经验和作法。各试点单位要每月25日前一乡镇和行业系统为单位上报一次试点工作信息,9月15日上报试点工作总结材料。

(三)检查验收阶段(9月16日至9月30日)。政府将派出专项工作检查小组对各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考评。对试点工作成效显著,试点经验科学适用的单位给予表彰,对试点工作成效不明显,未按要求开展试点工作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让人进行相应处罚。

六、工作措施

(一)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将社区、学校和包括乡镇、行业主管部门在内划分为多级网格,明确每个网格消防管理人员、职责和任务,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及时发现督促整改火灾隐患,掌握辖区(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信息情况,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全面覆盖和动态监管消防管理网络。

(二)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

各试点单位要建立起包括消防安全责任奖惩制度、火灾隐患排查整改制度、部门联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制度和包括各方力量在内的消防安全的群防群治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消防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把“网格化”消防管理试点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目标。各乡镇和行业系统切实加强对消防安全“网格化”试点工作的领导,制定实施方案,狠抓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各相关乡镇、行业系统主要领导是所属试点单位的试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各相关分管消防工作的负责人要加强对工作的具体领导,强化协调监督;其他负责人必须加强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工作的领导,狠抓试点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密切配合,综合治理。各有关单位,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整合资源,齐抓共管。要充分发挥综治、安监、辖区民警、综治协管员、安监员、安保人员的作用,实现“一岗多责”。

(三)立足实际,稳步推进。试点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措施,把阶段性任务和工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创造性开展工作,经常组织消防安全检查,掌握本区域内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及时联系社区民警联合督促整改火灾隐患。要对辖区内单位排查整治、宣传教育培训及本单位开展大练兵活动等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基础台账,对排查的建筑场所和单位,要如实记载检查人员的姓名、检查时间、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整改意见和整改情况,并存档备查。

(四)及时归纳总结,加强信息报送。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定期研究分析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要对试点工作中好的做法及时进行提炼和总结,形成经验材料,并及时上报县试点工作领导办公室,其他工作信息要定期上报。

推荐第2篇:试点方案[1]

宜春市农村消防用水与自来水工程相结合

试点工作方案

目前,我市农村消防安全整体还比较薄弱,特别是缺乏必要的消防投入,防火安全条件差,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消防水源不足,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较低,许多农民因火灾致贫、返贫,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更好地解决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避免重复建设,根据2012年全市消防工作会议部署,各地在实施农村自来水工程时,应将消防用水同步规划,同步施工,为做好这项工作,决定在丰城市洛市镇进行农村消防用水纳入自来水工程建设试点,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幸福和谐平安宜春”总体目标为指引,坚持统筹规划,消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坚持配套建设,室外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与全市农村饮水工程设施同步建设;坚持综合治理,夯实农村火灾防控基础;坚持典型引路,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消防工作,积极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逐步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村委会组织管理、村民共同防范”的农村消防工作机制。

二、建设目标

4月底前,完成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基本实现消防建设 “三改二强一高”(“三改”即水改、电改、路改; “二强”即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消防规范化制度建设;“一高”即全面提高村民的防火安全意识和抗御火灾能力),实现小火不出

村组、一般火灾不出乡镇,坚决杜绝重特大火灾事故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目标,并总结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政策和措施,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农村消防设施建设与自来水工程相结合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决定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试点工作的总体筹划、重大问题的研究决定,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市政府副市长 赖国根 成 员:市政府办公室纪检组长 黄省东

市水利局局长 李万文 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 黄建民 市消防支队支队长 张小新 丰城市分管副市长 李 新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消防支队,从市水利局、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市消防支队抽调部分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协调、操作和实施,张小新支队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实施办法、内容和标准 ▲在硬件方面

(一)水改工作

1、实施单位:水利部门、洛市镇政府。

2、工作职责:负责消防试点建设中的“水改”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

3、工作内容和要求 Ⅰ、修建高位消防水池

⑴保证高位水池的供水源,测算消防供水量来确定高位水池的容积。

⑵必须在保障消防供水的前提下提供生活用水

⑶对原有高位水池作好对接和分析,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 ⑷准确选取高位水池的位臵,确保消防水源的压力。 Ⅱ、修建村镇内消防水池(塘) ⑴容量不低于30立方米。 ⑵消防水池的位臵应方便取水。 Ⅲ、铺设引水管

⑴取水源处修建取水坝、保证高位水池的水量。 ⑵引水管应采用PE塑料管。

⑶引水管尽量避开易滑坡地段,保证水源畅通。 Ⅳ、铺设村镇内消防管网

⑴地面上的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金属管道,且地埋PE塑料消防管道深度不得少于0.7米。

⑵消防管网主管不低于100毫米、支管不低于65毫米。 ⑶供水管网形成枝状供水结构,在合理确定的供水区域内,沿主次干路敷设相应的供水干支管,并对现存管网进行完善改建,形成高效安全的供水系统。

⑷给水管网应对水压、水量从技术上保证供水的安 ⑸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Ⅳ、安装消火栓

⑴集镇主要道路设市政消火栓(直径为100毫米),间距不大于120米,其它道路在住户集中地或村中、村头、村尾分别设外臵式室内消火栓(直径为65毫米)。

⑵消火栓的设臵应防止小孩玩耍和丢失,并在消火栓就近处设消火栓箱,便于取用。

(二)电改

1、实施单位:供电部门、洛市镇政府。

2、工作职责:负责消防试点建设中的“电改”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

3、工作内容和标准: ⑴、村寨室外电路的清理

①村庄室内外供电线路清理规范。

②对影响安全的变压器进行更换或者移位。 ⑵、户内用电线路改造

①统计改造的农户详细名单及改造内容。

②每户改造内容包括线路铺设(穿防火阻燃管)、安装空气开关。

③每间房按安装一个插座、一个开关、一个灯泡为标准。 ④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⑤所有旧电线和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材料,必须清理销毁,严防乱搭乱接。

(三)路改

1、实施单位:交通部门、洛市镇政府。

2、工作职责:负责消防试点建设中的“路改”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即修建村镇内消防通道和消防疏散通道,保障消防车进村道路的畅通、村内疏散通道的畅通。

3、内容和标准

⑴、修建村内消防通道和消防疏散通道。

⑵、保障消防车进村道路的畅通、村内消防通道的畅通、村内疏散通道的畅通。

(四)消防器材及设施配置内容

1、实施单位:消防部门、洛市镇政府。

2、工作职责:负责配备消防器材、印制消防宣传资料、建立安全制度和消防组织、开展消防知识培训,

3、内容和标准

(1)、200户以下的村寨配备2台消防机动泵,200户以上的村寨按每100户1台的标准配臵消防机动泵,每台消防机动泵应至少配臵80m水带、4副接口、两支水枪。

(2)、条件允许的可配臵小型消防车或消防摩托车。 (3)、成立一支志愿消防队,熟悉掌握机动泵使用方法及火灾扑救方法。

▲在软件方面

1、成立村、镇消防安全领导小组。

2、加强农村消防试点规范化建设。一是村镇建立健全农村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强化消防设施的管理。二是村镇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用火用电安全、防火检查巡查、火灾隐患举报等各项制度。三是村镇实行鸣锣喊寨、“二分钟防火法”、“十户联防”和“包保责任”等制度。四是完善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职责,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保证消防设施完整好用,确保发生火灾能够发挥作用。

3、试点村建立完善的消防村规民约和防火公约,引导村庄建立符合本村实际、约束力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村规民约和防火公约。

4、试点村组建一支以村干、驻村干部为骨干,村民参与的义务消防队伍,担负村庄治安巡逻、森林防灭火的任务。队员不少于全村人口的5%(男青壮年外出务工多的村庄,组建中年人或女子义务消防队)。

5、试点村聘请一名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6、试点村庄利用农村火灾典型案例,运用广播、板报、会议等方式在农村进行消防警示教育,与村民签订“村民防火公约”,并在村庄处设臵固定标语不少于2条。同时在村庄入口处设臵大型消防宣传牌。

7、加大对农村消防试点宣传教育培训和检查工作力度。

五、实施步骤及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月10日至3月10日。审查确定试点村镇,全面调查统计试点户数,成立工作机构,组织发动群众,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3月11日至5月10日。全面启动实施建设项目,基本完成硬件建设任务。

第三阶段:5月10日至5月31日。全面完成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丰城市政府组织对试点工程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向宜春市试点建设领导小组写交申请验收报告。

第四阶段:6月1日至6月30日。试点建设领导小组组织验收,召开宜春市农村消防设施建设与自来水工程相结合试点现场会,争取如召开全省乃至全国现场会。

六、试点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试点建设工作领导机制。试点建设是事关农村消防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和系统工程,乡镇党委、政府

和有关部门要把试点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建立健全试点建设领导机构,加强领导,统一部署,严格要求,狠抓落实。各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推进试点建设。乡(镇)和有关部门要选派精干得力的领导干部驻有关村镇,直接负责抓好试点建设。

(二)建立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及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试点建设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认真抓好试点建设,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政府办和消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乡镇和村级组织实施,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新格局。

(三)明确试点建设成员单位职责。

1、丰城市政府:负责协调丰城市试点建设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工作,并督促洛市镇和各相关部门按照试点建设进度安排落实好各自范围内工作。

2、水利部门:负责消防试点建设中的“水改”工程的具体实施。3月15日前必须完成水改的设计规划工作,3月30日前完成招投标工作。4月5日前开始进场施工。5月31日前全部完工,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3、洛市镇政府:是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责任单位,必须调查清楚具体的水改、电改户数和户主,动员和引导群众参与实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试点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营造良好的氛围,全面负责试点工作各项软、硬件建设任务的完成。

4、消防部门:负责对试点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向上级汇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培训义务消防队,帮助村镇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农村稳定、和谐是全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切入点。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认识,站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更新观念,切实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工作要求,试点单位负责人要亲自抓,深入试点,及时开展调查研究和指导,分析和解决试点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及问题,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切实将试点建设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积极推进。试点乡镇要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要科学安排工作内容和时间,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如期按质完成建设任务。

(三)收集资料,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试点村镇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拓宽宣传渠道,营造工作氛围,及时总结交流,推广典型经验,促进试点工作全面开展。要指定专人负责收集试点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图片和影像资料,特别是对在试点过程中,实施的水改、电改、路改,以及各种会议、培训等,要采取照相、摄像等形式进行全程记录。试点中所形成照片不应少于100张,形成的影像资料不少于30分钟。同时要注意做好试点工作的归纳总结,并于6月10日前将试点工作情况形成总结材料。

农村消防建设内容及标准

根据《农村防火规范》和中央综治办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为确保完成试点建设任务,由试点建设领导小组编制了《农村消防建设内容及标准》,请各单位在实施建设时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一、硬件方面

(一)水改

1、修建高位消防水池

⑴保证高位水池的供水源,测算消防供水量来确定高位水池的容积。

⑵必须在保障消防供水的前提下提供生活用水

⑶对原有高位水池作好对接和分析,避免重复投资和浪费。 ⑷准确选取高位水池的位臵,确保消防水源的压力。

2、修建村镇内消防水池(塘) ⑴容量不低于30立方米。 ⑵消防水池的位臵应方便取水。

3、铺设引水管

⑴取水源处修建取水坝、保证高位水池的水量。 ⑵引水管应采用PE塑料管。

⑶引水管尽量避开易滑坡地段,保证水源畅通。

4、铺设村镇内消防管网

⑴地面上的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金属管道,且地埋PE塑料消防管道深度不得少于0.7米。

⑵消防管网主管不低于100毫米、支管不低于65毫米。

⑶供水管网形成枝状供水结构,在合理确定的供水区域内,沿主次干路敷设相应的供水干支管,并对现存管网进行完善改建,形成高效安全的供水系统。

⑷给水管网应对水压、水量从技术上保证供水的安全。 ⑸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5、安装消火栓

⑴集镇主要道路设市政消火栓(直径为100毫米),间距不大于120米,其它道路在住户集中地或村中、村头、村尾分别设外臵式室内消火栓(直径为65毫米)。

⑵消火栓的设臵应防止小孩玩耍和丢失,并在消火栓就近处设消火栓箱,便于取用。

(二)电改

1、村镇室外电路的清理

⑴影响村容村貌的电线、闭路线、电话线等 ⑵影响车辆通行的电线

⑶对村镇影响安全的变压器进行更换或者移位。

2、户内电气线路改造(专指农户,不包含营业性场所,每户按用电量的最大负荷进行测算)

⑴统计改造的农户详细名单及线路长度。

⑵每户改造内容包括线路铺设(穿阻燃管)、安装空开 ⑶每间房按安装一个插座、一个开关、一个灯头为标准。 ⑷所用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三)路改

进入每个村庄的道路宽度不应小于3.5米,保障消防车进村道路的畅通、村内消防通道的畅通、村内疏散通道的畅通。

(四)消防器材及设施配置内容

1、乡镇配臵消防车或消防摩托车。

1、每100户配消防机动泵按(含80m水带、4副接口、两支水枪),有条件的家庭配臵不少于25米的消防软管。

3、每个村民小组配备一面消防警示锣,

4、每户配备一个灭火器。

二、软件方面

(一)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水改、电改、路改等专项工作的实施)、试点建设修建性详规和建设指导工作组。

(二)加强农村消防规范化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强化消防设施的管理;二是建立符合本村实际、约束力强、具有可操作性的村规民约和防火公约。

(三)加强农村消防组织建设。一是各试点村寨组建一支以村干、驻村干部为骨干,村民参与的义务消防队伍;二是每个村明确一名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四)加大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每村设立消防宣传橱窗,每户一本消防知识读本、一张消防宣传年画。

推荐第3篇:网络营销试点政策方案

网络营销试点政策方案

为了扩大公司平台的影响力,拓宽公司业务办理渠道,现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公司网络营销平台的建设,负责基于电子商务平台下网络客户的开发及维护,针对该部门初步拟订政策方案如下:

一、战略规划:

1、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及公司自身产品的网络营销团队。

2、一年实现网络销售的突破,两年能够达到线上线下业务的互动与增长并实现盈利。

3、三年实现网络营销团队年人均净收入超过10万元,网络销售业务量达到一定规模。

二、部门政策要点:

1、前期暂不确定年度收入或利润目标,待网络营销平台建立完善后,公司根据网络营销平台的运行情况另行确定。

2、试运行的首个年度内,部门人员(共3人)的基本工资、福利及社保统筹由公司负责承担,具体工资标准按公司现行的薪酬制度执行;前期客户营销、市场调研、培训学习、人员绩效、网站建设、差旅办公及其他杂项支出等前期费用则由公司负责暂时垫付,垫付总额上限为15万元,待部门实际取得业务收入后予以逐步摊销。

3、以后年度内的部门费用从网络营销的业务收入中解决,并按不超过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实施限额控制,由部门掌握据实列支。部门费用口径同其他部门及地市费用口径保持一致,即公司保函为40%、银行保函为50%。

三、本政策自2013年9月1日起开始执行。

推荐第4篇:企业文化宣传试点方案

股份公司2007年企业文化建设试行方案

集团总裁林印孙9月30日在股份公司领导班子会议上强调:正邦集团要实现发展的既定目标,还有一条很长而且很艰苦的路要走。任何企业都是从小做到大的,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然过程。我们要对自己和企业树立起坚定的信心,要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开拓精神创新,敢于奇思妙想,并且有敢想敢做的拼搏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自己才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林总的讲话是对今年集团“管理效益年”的一个小结,也为今年集团完成生产经营计划以及明年制定生产经营计划指明了方向。根据林总的讲话精神和股份公司的实际,股份公司明年的企业文化建设拟做以下几项工作:

一、总结、推广“2006管理效益年”的成功经验

1、根据2006年的排名情况,分饲料、预混料、养殖等三个板块,请销售量最多的前两个单位、利润最好的前两个单位、费用最低的前两个单位以及人力资源利用最佳的前两个单位的总经理介绍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归纳,提炼出共性的经验予以推广。(第一季度予以完成。由各个板块总经理提供1500到2000字既有数字又有事例的文字资料,股份公司组织力量进行提炼。材料交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辜华)。

2、组织各个单位学习经过提炼的企业加强管理,讲究效益的经验,并进行推广。(4月份完成)。

3、对各个单位推广“2006管理效益年”成功经验的情况进行总结,对执行不力的单位予以批评。

二、重温林总《伟大的梦想伟大的企业》

1、学习材料:

A、林总文章《伟大的梦想伟大的企业》(文章见2005年7月出版的 《正邦文化手册》。

B、林总文章《正邦二次创业之我见》(文章见2005年9月出版的《正邦通 讯》)。

C、李总文章《圆梦,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文章见2005年9月出版的《正 邦通讯》)。

D、董老师文章《做农民的贴心人》(文章见2005年9月出版的《正邦通讯》)。 E、“正邦牌”猪饲料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文章见2006年9月7日正邦 网站新闻)。

F、集团举行荣获中国制造业500强新闻发布会(文章见2006年9月19日 正邦网站新闻)。

2、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以上6篇文章,让全体员工进一步了解集团在“二次创业”中遇到的挑战和机遇,并且进一步思考如何把握这种机遇,接受这种挑战,同时从“管理效益年”的角度,对2006年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通过总结找准自己在2007年思想和行为的定位,找准本单位2007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办法。通过学习以上6篇文章,让全体员工明确“中国名牌”是中国最高级别的品牌;明确中国制造业500强是国家将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放在一个标准下评选出来的;明确这两个奖项都是中国高级别、高规格的奖项,使员工增强做做一名“正邦人”

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3、学习要求:

A、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集中学习以班组和部门为单位进行,低于5人以下的部门与单位由几个部门与单位合并进行学习。集中学习时间每两个月至少一次。

B、根据学习目的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每次集中学习后要拟出一个话题进行讨论。讨论要有记录,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将不定期对讨论记录予以抽查。

C、利用宣传橱窗出版二期(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期)学习上述6篇文章的专版,组织员工撰写学习体会。

D、学习结束后,各分公司要将所有讨论的话题集中,于2007年12月20日前交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联系人:辜华QQ:493761796电话:0791—6397642电子邮箱:guhua@zhengbang.com )。

E、完成时间:2007年12月30日前。

二、开展一次主题为“我与企业管理效益年”征文活动

1、时间:12月10日开始,2007年1月底完成。

2、主题:我与企业管理效益年。

3、稿件要求:联系实际充满激情,围绕本单位今年开展的管理效益年活动,谈感想、说体会、摆成果、找教训。每篇稿件不少于1000字。

4、稿件处理:稿件(电子版)交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2007年1月初将组织力量对稿件进行评奖:一等奖1名,奖金200元、获奖证书一本;二等奖2名,奖金各120元、获奖证书各一本;三等奖3名,奖金各80元、获奖证书各一本;组织奖1名,奖金500元。。奖金由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造册,本单位财务发放。所以获奖稿件集中在《正邦集团报》发表,稿费另计。(联系人:辜华QQ:493761796电话:0791—6397642电子邮箱:guhua@zhengbang.com)。

三、开展主题为“我要争创第一”的趣味体育运动会

1、时间:2007年7月。

2、地点:南昌。

3、比赛项目:100米障碍跑、自行车慢骑、拔河、200米绑腿走、产品(饲料)搬运。

4、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组织奖二名、体育风尚奖二名。

四、开展一次主题为“我骄傲,我是正邦人”的演讲比赛

1、时间:2007年11月。

2、地点:南昌。

3、奖项设置: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组织奖二名。一等奖1名,奖金200元、获奖证书一本;二等奖2名,奖金各120元、获奖证书各一本;三等奖3名,奖金各80元、获奖证书各一本;组织奖1名,奖金500元。。奖金由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造册,本单位财务发放。

五、进行新闻写作知识培训

正邦集团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进入了中国制

造业500强,这中间发生过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故事。目前,集团又在通过实施“二次创业”,将企业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这中间又会发生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故事,作为一名正邦的员工,有责任有义务将正邦已经发生的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故事,以及必将发生的许许多多可圈可点的故事向社会报道出来。为了让广大通讯员顺利地将自己身边曾经发生的新闻事件和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报道出来,需要对通讯员及新闻爱好进行业务技能的培训。

教材:由辜华编辑一套《股份公司通讯员培训教材》。

参加人员:各单位分别选派两名热爱新闻写作,并有一定文字功底的员 工作为通讯员参加培训。

时间:2007年4月。

地点:南昌

六、把开展向先进员工学习的活动引向深入

1、学习乐欢明的四个关键点:

a、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学习目的:培养员工的宽阔的襟怀。

b、公司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学习目的:弘扬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

c、因为同在正邦的旗帜下,所以我们需要相互的关爱。

学习目的:加深对“同一个家” 的理解。

d、因为同在正邦的关爱中,所以我们需要虔诚地感恩。

学习目的:激发员工对正邦的忠诚度和工作的执行力。

2、学习严全根的四个关键点:

a、不断学习。

学习目的:鼓励员工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

b、吃苦耐劳。

学习目的:引导员工回忆正邦创业的历程,保持吃苦耐劳的精神。

c、甘当配角。

学习目的:帮助员工提高团队意识,努力发挥团队的作用。

d、一切为用户着想。

学习目的:推动员工树立没有用户就没有自己和正邦一切的观念。

各单位要抓紧时间组织员工学习乐欢明和严全根的事迹材料,并组织讨论,通过学习掀起实现2007年开门红的高潮。

七、继续整理生产和生活环境

1、整理区域:生产、生活及整个厂区环境。通过对生产、生活及整个厂区环境的整理,提高员工对正邦的忠诚度、工作的责任感及家的感觉。同时,通过对生产、生活及整个厂区环境的整理,掀起宣传贯彻正邦企业文化的新高潮,再树正邦品牌。

2、整理的项目:生产和生活区内的标语、旗帜、道路、橱窗、宣传栏等。

3、具体要求:

标语:不符合正邦当前形式的要覆盖并重新书写新的内容。

旗子:破旧的要予以更换。

道路:明显的破损要修补好;绿化区域的护栏损坏的要进行修理;枯

死的花草要补栽。

橱窗:破损的玻璃要更换,缺少的要配齐;木质的要用油漆刷新;内

容要更新。

宣传栏:破旧的要重新制做;内容残缺的要补齐(所需资料可与股份公

司人力资源部辜华联系)。

整理完毕后,所有的生产和生活区的面貌要焕然一新。

4、各单位在进行该项工作中,要尽可能发动员工进行义务劳动,让员工在义务劳动中领悟正邦企业文化的博大精深.。

办公区域、会议室、礼堂、车间、庭院、食堂、宿舍、宣传橱窗、宣传栏等地方的宣传标语:

a、把小公司做成大公司,把大公司做成大家的公司。

b、今天我为正邦奋斗,明天正邦因我精彩。

c、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正邦的旗帜插上事业的顶峰。

d、没有对正邦的忠诚就没有强大的执行力。

5、完成时间:2007年全年。

八、为集团的“三会”作准备

由于坚决贯彻集团总裁林印孙“管理效益年”的思想,今年集团各单位的工作基本实现了年初的制定的目标,各单位要认真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总结,找出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误的教训,为2007年奠定思想和生产经营两个方面的基础。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

1、贯彻“管理效益年”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惑。

2、贯彻“管理效益年”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

3、今年取得成绩的关键点。

4、今年失误的关键点。

5、明年的如何从思想上与集团的中心工作保持高度的一致。

另外,各单位要认真做好2006年优秀员工和优秀集体的评选工作,通过评 选找到学习的榜样和赶超的目标。

推荐第5篇:试点方案可行性分析

试点方案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领导下,在德育模式、、方法、途径、内容拓展、课程改革、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有益的尝试,探索出以“三进模式”、“整体条块专业模式”为代表的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同时,在实践中创造了一批生动新颖的工作载体,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试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学校率先进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示范校行列,德育工作2010年评为全国德育先进学校,2009—2010两许两年被评为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研究先进学校。

2、领导高度重视。已经成立了德育领导小组,实行德育工作校长负责制、防流控辍书记首问制,分管校长承包制、职能部门、部门政教、年级组长、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师责任追究制,学生流失、安全事故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其它学校部门共同参与、责任分摊,的管理长效机制。这些也为进一步创建德育工作试点打下坚实基础。

3、德育工作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在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即“四位一体”、“德育全员参与”体制创新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德育工作委员会组织机构基本成立,初步形成了以学校、家庭、社会、企业“四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建设。这些都为进一步开展德育工作试点奠定了组织基础。

4、实训园建设初具规模,全省校企结合、工学合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工业文化进校园、产业文化进教室、企业文化进课堂”的校企文化融合,有了较好的基础,《在校企一体化模式下的学校德育改革与实践》德育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效,这些也为我校开展德育工作试点打下扎实基础。

5、德育科研机构基本形成,校本德育教材开发有了一定基础,课程改革学校已进行了六个年头,心理辅导课程开设已经启动,这些也为学校进行德育试点打下基础。

6、学校有了一支优秀的德育工作队伍,队伍中不少人文化水平高、爱思考、善于创新,乐于本职工作,也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试点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推荐第6篇: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的办学理念,顺应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遵循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规律,以大医学整体改革为基本依托,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为核心内容,以发达国家口腔医学教育先进经验为对照借鉴,以创造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改革动力,以突出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鲜明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口腔医学人才。

(二)原则

1.坚持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的原则,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2.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原则,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坚持产学研结合,将教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及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优化。

4.坚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5.坚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原则,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激励作用。

6.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改革需要,重点突破,争创特色。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 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在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由“一次性教育”向“终生教育”的转变,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的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开展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深入分析,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邀请医药卫生单位的专家共同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修订和逐步完善,稳步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深化完善三级课程建设体系

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核心,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主线,以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依托,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推动完善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在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使专业必修课程在2008年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专业主干课程到2010年达到优质课程标准,争取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门,建立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建设体系,推动课程标准的建立,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根本,以 “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为原则,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反映学科的新进展,兼顾就业的多样化,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五)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1.根据岗位任务确定教学内容 以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和现实岗位设置为基本,深入分析岗位任务及任职要求,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压缩课程学时总数,尽量减轻学生负担。在制定或修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注重各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现象。通过课程的分化,注重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以利于学生临床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2.将教学内容更新作为重点

近年来,我国的口腔医学发展迅速,在基础理论、临床技术和设备器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要及时将来自临床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成果引入教学,剔除陈旧和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本专业发展最新动态、最新成果等内容,及时补充讲义,开设新技术讲座,充实授课内容,使课程教学与先进技术的应用同步,提高教学过程的先进性、实用性,努力使培养的学生能在技术应用、技术开发、技术传播、技术延续中发挥重要作用。 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并强化与一线业务的对接和基本训练。 推行双证书制度,参照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证书和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使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培训考试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沟通,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六)增设新课程,整合改造旧课程,充实加强主干课程 (1)增加人文社会课程,强化通识及基础教育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增加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通用课程的学时,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艺术欣赏、口腔医学美学等课程,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合并精简医学基础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学时。 (3)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居高不下,增加口腔正畸学的学时。

(4)针对口腔疾病多发的特点,将《口腔预防医学》由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 (5)强调以实用和必需为度,将《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等四门课程整合为《口腔内科学》一门课程。

(七)优化整合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将由四个相互关联的课程平台组成,即必修课程平台、网络课程平台、选修课程平台和隐性课程平台。必修课程平台保证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网络课程平台涵盖基础与专业学科的主要课程,是对必修课程平台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这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今后主要的改革建设方向。选修课程平台包括社会科学、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隐性课程平台包含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在内,与其他三个课程平台互相配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熏陶作用,是其他三个课程平台的重要补充。

(八)构建更加符合课程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紧密结合临床医疗活动,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新审核各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制定训练考核标准。

1.基本技能训练环节。进一步增大实验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学时和比例,加大基本训练强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动手能力差的现状。

2.临床模拟实训环节。由教师提出模拟标准临床病例,并指导学生分组独立查阅资料,进行实训设计,提出实训方案。实训方案经过课堂讨论和指导教师审定后由实训小组付诸实施,撰写实训报告,组织报告会,交流经验与体会。

3.口腔综合门诊环节。在学生进行临床课教学和专业实习期间,尝试开始口腔综合门诊训练,使学生综合接触口腔各专科疾病,锻炼学生口腔疾病和患者的整体治疗观念,更加牢固地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

(九)加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改革传统的经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以启发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指导性自学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注重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恰当地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口腔专业操作、实践多的特点,开发制作和引进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全面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多种现代信息传播媒介,推广应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程等教学手段,加速建立比较系统的口腔医学网络课程体系,使教学过程逼真、形象、具有可重复性,以提高教学效率。使现代教育技术不但为教学服务,而且成为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力量。

(十)改革考试模式

探索考试模式改革,抓考风,带学风,变单一的知识考试、终结性考试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考试,重视过程的考核,注重学生技能考核。考试内容不只局限于讲授的内容,还包括规定的自学内容,命题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降低记忆性题目的比例;考试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在完善题库建设的基础上,绝大多数的课程实行教考分离。

(十一)不断加大对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标准,形成校内为主、内外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1.依托学校有关专业实验实训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2.加强校内口腔实训中心建设,提高实验课开出率及实验质量,建成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规模大,面积足,设施全,档次高,管理好,逐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3.本着巩固老基地,开拓新基地的原则,有效运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合作领域。 4.对实践教学带教人员进行资格认定。 5.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

(十二)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1.根据行业的新发展和专业特点尽量选用新版规划教材,提高优秀教材选用率。

2.鼓励、支持教师承担编写任务,主编或参编与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编写口腔医学专业实训指导书1套,组织编写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习题集。

3.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工作,重要的教材研究课题可推荐列为学校教改项目,明确任务和要求,解决必要的条件和经费。

4.建立教材档案,全面记录反映教材建设的状况和成果。

深入开展与医药卫生单位在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产学结合教育机制,力争在专业改造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技能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三)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开展教研课题的研究,使实践与研究相辅相成,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1.加强对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实施教学改革“一把手”工程,采取层层负责制的形式分解落实教学改革任务。各级领导均应把教学改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建立科学系统、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全员竞争聘任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得,进一步完善各种单项激励制度的机制,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氛围,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使教学改革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注重教学基本建设投入,各项改革规定向教学一线、向教师有较大倾斜。

4.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

(二)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建立并完善教学督导机构和教学信息员制度,成立教学工作督导小组,明确教学督导机制及其工作人员和教学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建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质量管理。

2.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听课评课、教学调研、学生座谈、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同时每年进行一次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注重社会评价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

3.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督导结果与个人工作绩效严格挂钩,作为评选奖励的主要依据。对于在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书育人、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除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外,在工资晋级、职称晋升方面要予以倾斜。对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负责任,教学效果差,造成教学事故或使学校教学工作严重受损者,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通过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为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1.加强实验室建设。结合教学需要及医疗卫生领域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需要,添置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仪器设备,为学生的校内实习实训创造仿真职业氛围的教学环境。

2.加强图书馆及校园网建设。增加图书藏量,重点建设专业图书,新旧图书的比例适当,分布合理,建立图书电子检索系统和电子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校园网的建设不仅要设施齐全,现代化程度较高,而且必须信息畅通,确保发挥科学、规范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3.建立教学改革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对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中申报的科研课题,在获准实施后给予经费支持,对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市省级以上奖励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2.实施青蓝工程,做好传帮带;

3.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

4.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方法,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教学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5.推行专任教师临床和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办法,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密切教学与工作实践的关系,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6.实施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逐步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7.建立健全教师任职考核制度,促进师资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推荐第7篇:工人试点岗位方案

工人试点岗位方案

岗位:钼产品化验岗位

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竞聘上岗,薪酬实行多劳多得和技能等级原则。

目标:提高职工学技能、学技术的积极性,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岗位人数:9人(包括兼职班长一人) 竞聘条件:

1、工作态度端正,热爱化验岗位,质量意识强,协作能力强。

2、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具有化验基础理论知识。

3、具有一年以上化验工作经历。

4、在职期间没有发生过严重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5、身体健康。

6、全员参与竞聘。竞聘程序:

1、发布竞聘公告。

2、报名并填写报名表。

3、筛选满足条件人员。

4、成立竞聘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5、制定竞聘表。

6、进行述职答辩。

7、评委进行打分。

8、确定获聘人员。奖金分配:

1、全车间生产平均奖金1.5倍,季度奖金1.1倍。

2、技能待遇中级工每月50元,高级工每月150元,技师每月300元。考核标准:

1、工作态度,不能及时准确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扣罚50元,不能保持工作区域干净卫生,扣罚20元,故意找借口、推诿扯皮不能完成车间或班组交给的临时性、突发性工作,扣罚100元,不能严格遵守车间劳动纪律和6S管理制度,按情况在20到300元之间扣罚。

2、工作数量,完成当月化验数量的平均数获得平均奖金,平均奖除以化验数量即化验一个样品获得的奖金,当月奖金等于单个奖金乘以化验数量,数量达不到平均数的20%,不能获得当月奖金,数量达不到平均数的10%,不能获得当月奖金和季度奖金的三分之一。连续两个月数量达不到5%,扣除两个月奖金、一个月工资和一个季度奖金,连续三个月数量达不到5%,扣除三个月奖金、两个月工资和一个季度奖金外,并把人事关系开到劳培科。

3、工作质量,超差一个样品内校扣罚50元,外校扣罚100元,发生质量事故按照质量事故处理意见进行处罚。

4、岗前培训一个月不进行工作考核,拿平均奖。

5、每两年竞聘一次,对连续两年考核差的员工转移到其他岗位,对其他岗位连续两年考核优的员工转移到钼产品化验岗位。

技术干部岗位标准

1、工作态度端正,热爱化验技术岗位。

2、能够深入生产一线,维护生产工艺正常进行,发现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隐性、显性问题。

3、善于钻研技术,创新能力强,研究、吸收和改进新的分析方法。

4、积极主动维护、保养分析仪器设备,确保分析仪器正常运行。

5、积极主动进行技术革新,发表科技论文。

6、分析非常规样品和非常规元素。

7、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对职工的技能培训能力。

8、无条件完成车间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9、技术干部工作业绩突出,解决问题能力强,工作态度端正,连续两年考核成绩优异者可以晋升为领班工程师。

10、积极主动学习与本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如质量工程师、注册计量师,并且参加相关考试获得资格证书。

技术干部考核标准

1、工作态度:每月对技术干部的工作态度进行打分,分值在95分以上奖励100元,分值在85到95分之间不奖励,分值在85分以下扣罚50元。

2、工作任务量:对车间分配的工作按时全部完成,奖励50元,不能按时完成扣罚50元。

3、工作质量:对承担的分析任务质量达到100%,奖励50元,达不到100%,扣罚50元,发生质量事故按照质量事故处理意见处理。

4、仪器维护:对分管的仪器设备进行定期不定期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没有及时发现仪器问题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处罚100元,及时发现问题并独立进行处理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奖励50元,在别人协助下处理不进行奖励,并奖励处理故障人100元。对不属于自己分管的仪器设备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奖励150元,处罚分管仪器人50元。

5、生产维护:对分管的班组进行定期不定期生产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没有及时发现生产问题导致生产出现问题处罚100元,及时发现问题并独立进行处理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奖励50元,在别人协助下处理不进行奖励,并奖励处理故障人100元。对不属于自己分管的班组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奖励150元,处罚分管班组人50元。

6、聘任为工程师享受奖金1.1系数,高级工程师享受奖金1.2系数。

7、取得质量工程师任职资格每月享受50元津贴,取得注册计量师任职资格每月享受50元津贴。

8、解决生产重大问题一次奖励500元,解决一般生产问题一次奖励100元。

9、研究和改进分析方法,研究一个新的分析方法一次奖励500元,改进旧的分析方法一次奖励200元。

10、发表论文,一般刊物奖励200元,核心期刊奖励1000元。

11、工作不负责任导致生产出现严重问题处罚500元。

技术干部领班工程师岗位竞聘方案

为了提高技术干部工作积极性,促进化验技术进步,提升检测技术水平,适应公司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在化验室推行技术干部领班工程师制度,提高技术干部待遇,拓宽技术干部发展空间。

一、领班工程师竞聘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竞聘上岗。

二、领班工程师竞聘条件:

1、工作态度端正,热爱化验技术岗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

2、本科学历,具有化学分析工程师以上任职资格。

3、参与过重要科研项目或技术革新项目,研制或改进过分析方法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4、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过化验分析方面的学术论文,并且是第一作者。

三、领班工程师职责:

1、维护生产,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确保生产正常。

2、研究并制定分析仪器维护保养方案。

3、研究新的分析方法,进行技术创新。

4、研究并吸收前沿分析技术。

5、对技术工人和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

四、领班工程师待遇:奖金享受生产奖金的3.0倍。

五、领班工程师考核标准:

按照领班工程师职责进行严格考核,因技术问题导致生产不能正常进行扣罚一月奖金系数,因仪器维护保养方案不到位导致仪器出现故障扣罚一月奖金系数,不能提出生产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扣罚一月奖金系数,每年至少进行一项技术革新或一项分析方法研究,每两年在国家核心期刊至少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科技论文,全年分析仪器完好率达100%,一次奖励2000元,技术研发有重大突破,一次奖励3000元,以第一作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专业技术论文一篇,奖励1000元。

技术工人晋升技术干部岗位考核标准

1、工作态度端正,热爱化验工作。

2、具有高级工以上任职资格,连续从事化验工作十五年以上。

3、从事过重要技术研发工作,解决过重要生产疑难问题。

4、多次在监测中心和公司举办的化验技术比武或技能考核中获得第一名。

5、培养过多名徒弟。

6、在重要岗位上担任过职务,并且赢得好评。

核算员岗位标准

1、工作态度端正,工作思路清晰,热爱文秘工作,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熟练掌握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使用,具有计算机使用技能。

核算员考核标准

1、每月按时准确无误报工并做好工资发放和解释工作。

2、及时掌握材料使用情况,每月向材料科按时申报材料计划。

3、做好材料领用、保管、发放工作,保持车间储物间干净整洁。

4、做好劳保用品、福利品、福利卡的领用、保管、发放工作。

5、做好职工相关证件的保管工作。

6、做好车间职工的“五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失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大病保险金)核算、填写工作。

7、负责化验室印章保管工作,在主任领导下做好印章使用工作。

8、负责化验室各类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

9、服从主任领导,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临时性工作。

10、做好主任与职工的桥梁作用,发挥好服务生产、服务职工的职能。

推荐第8篇:《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

《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的战略部署,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提升国家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和效率,在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基础上,制定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以下称“三区三线”),注重开发强度管控和主要控制线落地,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省级空间规划,为实现“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二)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针对各类空间性规划存在的问题,加强体制机制、法律法规等顶层设计,研究提出系统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一揽子方案,打破各类规划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局面。

——坚守底线。坚持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优先,把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等放在优先位置,确保省级空间规划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指标约束。

——统筹推进。充分发挥省级空间规划承上启下作用,综合考虑省级宏观管理和市县微观管控的需求,强化部门协作和上下联动,坚持陆海统筹,形成改革合力。

——利于推广。坚持好用管用、便于实施导向,立足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突出地方特色,鼓励探索创新,尽快形成可操作、能监管,可复制、能推广的改革成果。

(三)试点目标。2017年年底前,通过试点探索实现以下目标:

——形成一套规划成果。在统一不同坐标系的空间规划数据前提下,有效解决各类规划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编制形成省级空间规划总图和空间规划文本。

——研究一套技术规程。研究提出适用于全国的省级空间规划编制办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开发强度测算、“三区三线”划定等技术规程,以及空间规划用地、用海、用岛分类标准、综合管控措施等基本规范。

——设计一个信息平台。研究提出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规划基础数据转换办法,以及有利于空间开发数字化管控和项目审批核准并联运行的规划信息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提出一套改革建议。研究提出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的具体建议。

(四)试点范围。在海南、宁夏试点基础上,综合考虑地方现有工作基础和相关条件,将吉林、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广西、贵州等纳入试点范围,共9个省份。

二、主要任务

(一)明晰规划思路。遵循国土开发与承载能力相匹配、集聚开发与均衡发展相协调、分类保护与综合整治相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相统一的理念和方法,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优化空间组织和结构布局,提高发展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

(二)统一规划基础。统一规划期限,空间规划期限设定为2030年。统一基础数据,完成各类空间基础数据坐标转换,建立空间规划基础数据库。统一用地分类,系统整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等,形成空间规划用地分类标准。统一目标指标,综合各类空间性规划核心管控要求,科学设计空间规划目标指标体系。统一管控分区,以“三区三线”为基础,整合形成协调一致的空间管控分区。

(三)开展基础评价。开展陆海全覆盖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和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以及国土空间开发网格化适宜性评价。结合现状地表分区、土地权属,分析并找出需要生态保护、利于农业生产、适宜城镇发展的单元地块,划分适宜等级并合理确定规模,为划定“三区三线”奠定基础。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技术方法,增强空间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和协调性。

(四)绘制规划底图。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布局、人口集聚趋势,以及永久基本农田、各类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保护等底线要求,科学测算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比例和开发强度指标。采取自上而下(省级层面向市县层面下达管控指标和要求)和自下而上(市县层面分解落实指标要求并报省级层面统筹校验汇总)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严格保护、宁多勿少原则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按照最大程度保护生态安全、构建生态屏障的要求划定生态空间;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考虑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需要,划定农业空间;按照基础评价结果和开发强度控制要求,兼顾城镇布局和功能优化的弹性需要,从严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有效管控城镇空间。以“三区三线”为载体,合理整合协调各部门空间管控手段,绘制形成空间规划底图。

(五)编制空间规划。重点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城镇密集地区协同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均衡配置等方面的发展要求,统筹协调平衡跨行政区域的空间布局安排,并在空间规划底图上进行有机叠加,形成空间布局总图。在空间布局总图基础上,系统整合各类空间性规划核心内容,编制省级空间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省级空间发展战略定位、目标和格局,需要分解到市县的三类空间比例、开发强度等控制指标,“三区三线”空间划分和管控重点,基础设施、城镇体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空间开发利用布局和重点任务,各类空间差异化管控措施,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涉及国家安全和军事设施的空间规划项目等,应征求有关部门和军队意见。

(六)搭建信息平台。整合各部门现有空间管控信息管理平台,搭建基础数据、目标指标、空间坐标、技术规范统一衔接共享的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为规划编制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对规划实施进行数字化监测评估,实现各类投资项目和涉及军事设施建设项目空间管控部门并联审批核准,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三、配套措施

(一)推进规划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地区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明确相关综合机构负责全面协调和统筹管理各类规划,统筹推进省级和市县级空间规划编制管理以及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具体审查下位落实性规划等。

(二)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要结合试点工作推进,对导致各类空间性规划矛盾冲突的规划期限、基础数据、坐标体系、用地分类标准、空间管控分区和手段、编制审批制度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规范等进行系统梳理,提出修订完善建议。需要在试点地区暂停执行或调整完善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统一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批准后实施。探索空间规划立法,在省级空间规划和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基础上,对空间规划立法问题进行研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家层面成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的试点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成员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等部门组成。各有关部门要在前一阶段工作基础上,统一思想、齐心协力、积极配合、密切协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各试点省份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细化方案,扎实高效推进各项工作。

(二)着力探索创新。鼓励有条件的试点省份探索协同编制省级空间规划和市县空间规划。允许试点省份选择部分所辖县(市、区)数量较少的市地级行政单元,探索上下协同编制空间规划的路径、模式,为完善省级空间规划技术路线和编制方法提供借鉴。编制省级空间规划试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和重要改革成果要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

推荐第9篇:现代学徒制试点方案

乾县职教中心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系统化、多样化和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国、省、市、县职教工作会议为推力,以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依托联盟、集团力量,发挥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各自优势,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二、工作目标:积极行动,开拓创新,圆满完成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总结完善,全面推广,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工作任务

1.加强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方面的深度合作,形成以订单培养和企业冠名班为主要形式的校企联合一体化招生新模式。

2.深化教学实训改革和校企合作,形成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以及双导师制为主要内容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3.创设校企联合培养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新机制,打造一支业务精良、德艺双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4.推动学校和企业校在教学管理、评价考核、质量监控的系统化合作,建立以现代学徒制为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与运行机制。

四、组织机构:为加强领导,学校决定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项工作。

组 长:何战会

副组长:张博 牛梦 杨芳 王向太 张冰峰 刘守龙

成 员:周党锋 王文 任伟国 赵刚 王明会 付建锋 冯永刚 李磊 王杰 陈飞亚 张睿 韩东煜 王亚琴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守龙负责操作执行。试点开始后将根据需要吸收政府、企业等人士加入领导小组并重新安排组织机构。

五、方法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2月)

(1)学校向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上报试点情况,争取项目政策、资金人员、设备等方面支持;

(2)学校上报职教联盟和集团请求支持帮助,取得相关成员单位协助配合。

(3)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选定试点专业、挑选试点学生、确定试点企业;

(4)实训处负责向合作企业提出建立现代学徒制的设想,计划、实施细则、规章制度并征询企业意见和建议;向试点学生及家长介绍现代学徒制的新政策、新规定、新要求并征询意见和建议;

(5)在协商基础之上制定出一整套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协议、制度、方案、计划、安排等制度措施。(学分计算、包括校企合作协议、学生与企业订单培养、集中实训、或顶岗实习协议、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考试评价、学生教育管理、招生与招工,双导师制度、学徒管理办法、以及师资配备、保障措施等)

2、试点阶段(2016年3月——2017年6月)

(1)我校拟定第一批试点专业暂定为为:机加工、电子电工、汽车检测与维修;试点企业暂定为:陕西泰丰汽车制动有限公司、陕西华通机电有限公司,学生人数名单待定。

(2)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正式签订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协议书,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及责、权、利相关规定,出台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和配套规章制度、政策措施。

(3)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相关培训计化,学生进校、进厂,教师进车间,师傅进课堂,逐次落实试点工作各项任务。

(4)2017年5月--6月,组织考试考核,学校成绩、考核、和企业考核评价全部纳入学分管理,岗位技能考评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证有机相结合;

3、总结完善阶段(2017年9月——2018年2月) (1)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和不足;

(2)重新研究制定《试点方案》及各项规章制度; (3)表彰奖励试点先进单位、教师、师傅和学生;

4、全面推广阶段(2018年3月——2018年6月)

(1)正式出台一套完善规范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细则和配套规章制度、政策措施。

(2)进一步扩大试点专业、学生以及试点企业范围,开展新一轮学徒制试点工作;

(3)稳步推进,最终建立企业全程、全方位参与包括学校招生、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实习就业、评价考核等各环节在内的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乾县职教中心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包括合作企业负责人、学校相关处室负责人、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教师等。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协调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办公室具体实施试点工作。

(二)制度保障。制定包含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绩效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试点工作建设行为,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三)经费保障。根据相关制度和政策,学校将列支专项经费用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并积极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财政支持,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学徒培养,制定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确保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四)机制保障。依托乾县职教集团、先进制造业区域职业教育中心联盟,建立职责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新机制;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新培养机制;建立企业师傅、学校教师联手育人的双导师制;建立全日制、短期培训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新形式,建立专任教师、临时聘任教师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学校、企业、社会公共参与的考核评价新机制。 乾县职教中心 2015年9月16

推荐第10篇:每日一讲试点方案

炼油加氢“每日一讲”方案

一、实施目的:

炼油加氢车间经过近几年来对培训工作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培训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为了将培训工作进一步深化,充分调动每位职工学习培训的积极性,参与性,也作为落实“与企业共成长”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具体措施,决定在车间实施“每日一讲”。

二、实施内容:

每天有一人轮流分享一个小知识、小技巧、小经验、小教训、小案例等等,内容以操作知识技能、生产经营、职工健康、班组管理等为主。

三、实施细则:

1、班组培训员提前安排班组人员准备“每日一讲”,利用每轮中班闲暇时间(18:00-20:00)进行。

2、车间人员利用交接班时间或值班时间进行“每日一讲”。

3、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4、各班组培训员负责每日一讲的组织工作,并及时做好记录。

5、车间培训负责人每月末对“每日一讲”工作进行考评总结,并整理有价值的“每日一讲”留存资料。

四、激励措施:

车间将根据每位职工“每日一讲”的内容、价值和总体效果等进行评价,采取评分制,并根据评分结果予以课时激励。

五、评分标准:

评分采取A、B、C三个等级制,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A:讲课内容结合装置的日常实际生产操作,管理经验,实际操作性较强,可取经验较好。

B:讲课内容结合装置的综合性知识,以理论知识为主;内容涉及职工健康生活的经验且在各岗位行之有效的方法、案例 C: 讲课内容可操作性、可用价值较小。

注:此方案一季度为试行期,施行期间有待共同摸索经验及改进措施! 炼油加氢车间 2009-1-5

第11篇:造林补贴试点方案

河南省2010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工作

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2010年造林补贴试点工作的意见》(财农〔2010〕103号)的要求,结合河南林业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原则

(一)公开自愿原则。试点县(市、区)应当对外公布试点政策、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规划范围、造林要求等情况和相关信息,接受造林主体申请和社会公众监督。要充分尊重林农和其他造林主体的主观意愿,不得强行摊派任务,不得突破区域规划面积。

(二)谁造补谁原则。在试点规划范围内营造的人工乔木林,经验收合格后均可享受财政资金补贴,实行直补政策,谁造林补给谁。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资金与中央基本建设造林投资和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工程造林投资在造林地块上不作重复安排。

(三)重点扶持原则。对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林农和承包经营国有林的林业职工造林,以及公益林区荒山荒地人工造林给予重点扶持,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

(四)统一监管原则。试点县(市、区)对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工作负总责,试点任务、补贴资金、工作责任全部落实到县,实行统一监管和检查验收。

二、试点范围

2010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涉及7个省辖市的11个县(市、区),试点总面积10万亩。其中:洛宁县1万亩,淇滨区0.5万亩,陕县1万亩,渑池县1万亩,方城县0.7万亩,西峡县1万亩,唐河县0.8万亩,浉河区1万亩,平桥区1万亩,泌阳县1万亩,济源市1万亩。

三、试点政策

(一)补贴对象。使用良种壮苗在宜林荒山荒地上营造的人工乔木林,且造林面积不小于1亩(含1亩)的林农、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以及林地承包经营者等造林主体。

(二)补贴标准。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资金包括造林直接补贴和间接费用补贴。

1、造林直接补贴:是指对造林主体在宜林荒山荒地上实施人工造林所需费用的补贴。补贴标准:每亩乔木林补贴200元。

2、间接费用补贴:是指对试点县(市、区)组织开展造林工作所需经费的补贴。间接费用补贴按照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总额的5%予以安排,主要用于试点县组织开展政策宣传、作

业设计、技术指导、监督检查、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费用支出。省、市两级组织开展造林补贴试点工作所需经费,按照上述比例分别由同级财政预算安排。

(三)采伐要求。享受中央财政造林补贴所营造的人工乔木林,造林后10年内不准进行林木主伐。

四、实施步骤

(一)下达造林任务。根据财政部下达的预算文件和国家林业局有关要求,省财政部门会同林业主管部门将试点任务下达到试点县(市、区),列入2011年林业生态省建设任务。

(二)确定造林主体。试点县根据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和试点任务及造林主体申请情况,对自愿申请的造林主体进行资格审查,并对资格审查合格的造林主体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满无异议后确定补贴试点造林主体。

(三)签订造林合同。试点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与确定的造林主体签订试点补贴造林合同,合同内容包括林地权属、造林地点、造林面积、造林树种、初植密度、造林完成时间、造林质量要求以及检查验收、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补贴资金拨付时间、林木抚育与主伐要求等。

(四)编制作业设计。试点县(市、区)要按照《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LY/T1607—2003)及《河南省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办法(试行)》等,组织有丁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统一编制作业设计,并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查、审批。作业设计一经批准不得变更,确实需要变更的,必须经原编制和审批单位同意。

(五)组织造林施工。财政补贴试点造林由各试点县(市、区)统一组织安排,严格按照批复的造林作业设计开展造林施工。造林施工可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由确定的造林主体自行造林施工。二是在造林主体自愿的基础上由试点县林业主管部门或造林主体所在行政村统一组织造林施工。不论采取哪种造林施工方式,造林费用均由造林主体先行支付。

(六)开展检查验收。造林检查验收分两次进行:一是造林成活率验收。造林主体完成当年造林任务后,向试点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提出造林成活率验收申请,试点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县级财政部门依据造林作业设计、合同、检查验收技术规定等组织检查验收,并出具检查验收报告。二是造林保存率验收。造林主体完成造林任务3年后,由省林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乙级以上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依据《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批复的造林作业设计以及中央财政补贴造林检查验收有关规定,开展造林保

存率检查验收,并出具检查验收报告。

(七)拨付补贴资金。对造林主体的直接补贴资金分两次拨付:一是造林成活率检查验收后,达到合格要求的当年拨付造林补贴资金的50%。二是造林保存率检查验收后,达到合格要求的当年拨付余下的50%造林补贴资金。试点县的间接费用补贴由中央财政一次性拨付。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级成立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林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主管领导和相关分管单位负责人组成。各有关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泛宣传政策。省、市、县三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央财政补贴造林政策,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林农群众更加清楚的掌握政策内容、管理程序和相关要求,切实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三)强化质量管理。坚持造林作业设计审批制度,做到按计划编制作业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按标准检查验收。大力推广先进造林技术和优良品种,积极营造混交林。加强监督检查,省、市、县三级林业主管部门在造林施工季节组织对造

林进度和质量进行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规范试点工作档案管理。

(四)加大资金监管。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河南省中央财政造林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资金专账,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

河南省林业厅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六日

第12篇:农业部无害化处理试点方案

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方案

为构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监管长效机制,防止动物疫病传播,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经研究,选择在部分省份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认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事业,立足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问题,探索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财政补助、保险联动”的原则,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工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在部分大中城市、养殖密集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以及重点水域周边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试点,探索经验,总结完善,逐步推广,尽快在全国建立完善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防止随意丢弃病死猪污染环境,防止病死猪流向餐桌引起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防止病死猪传播动物疫病,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

三、试点范围

(一)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城市的全部区域;

(二)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陕西等省的部分地级市、部分生猪调出大县;

(三)辽宁、吉林永吉、海南等经农业部评估认可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试点具体名单见附件。

四、试点时间

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

五、试点内容

(一)探索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有效运行机制。探索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基础、养殖量及养殖密度、养殖方式等因素,采取不同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运行机制。一是要求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合作社及龙头企业对养殖过程中的病死猪做无害化处理。其他环节产生的病死猪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建设无害化处理厂,实施政府直接负责运转或调动社会力量实行企业化运作等多种模式,集中处理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的病死猪。

(二)探索建立完善的病死猪收集体系。科学测算无害化处理厂的辐射范围,并综合考虑其处理能力等因素,配备必要的专用运输车、运输袋以及相应的设施设备等。同时建立病死猪收集点,一是年出栏5000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至少建设一座存放病死猪的冷库;二是年出栏1000-5000头的生猪规模养殖场,至少配备一台存放病死猪的低温冰柜;三是乡镇或村根据生猪饲养情况设立1个或几

1个病死动物集中收集点,建设冷库,购置冰柜以及短途运输设备等,作为生猪散养户病死猪的临时存放点。

(三)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无害化处理方式。目前,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主要包括深埋、焚烧、高温高压化制以及生物发酵等四种方法。各地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各自情况的处理方式。从总体情况看,一是对病死猪应就近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应考虑最大程度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以及各种无害化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等因素选择无害化处理方式;三是对发生一类动物疫病以及炭疽、结核等重点动物疫病死亡的猪必须实施工厂化焚烧处理。

(四)加强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监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的监管,一是对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和无害化处理厂,要有专门人员实施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二是对病死猪收集点要实施监管,还要实施定期抽查;三是定期对生猪规模养殖场防疫档案、冷库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实施监管。

(五)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猪行为。要积极配合食药、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猪行为,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定期通报打击结果。

(六)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养殖水平;改善养殖环境条件,提高兽医服务水平,降低动物死亡率。进一步加大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投入力度,支持规模养殖场(户)、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科学化发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试点省(区、市)要细化落实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的无害化处理监管责任,探索完善进一步强化基层监管能力的有效方式。各试点省(区、市)应建立联合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组和专家组,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要进一步明确无害化处理的主体责任,所有生猪养殖场(户)及运输经营者是其养殖、运输经营过程中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第一责任人,承担主体责任。

(二)健全机制。试点省份要在落实现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机制,积极探索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支持做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工作。要建立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的机制,加快推进育肥猪保险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按规定实施育肥猪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出险生猪理赔的条件是必须实施无害化处理。试点省要对养殖场所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等给予适当补助,并加大对专业化无害化处理厂的投入力度。

(三)加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管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保证试点区域的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人员、经费满足工作需求,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四)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加大对养殖场(户)的宣传培训力度,普及健康养殖和防疫常识,增强法制意识、环保意识。积极推行本地屠宰,大力推广消费冰鲜肉的习惯。通过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渠道向群众宣传病死猪的危害及其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构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和监管“群防群控”的长效机制

试点名单

一、北京市(16个区县)

二、上海市(18个区县)

三、天津市(16个区县)

四、河北省(5个县级)

新乐市、徐水县、三河市、滦南县、抚宁县

五、黑龙江省(1个县级)

齐齐哈尔市铁锋区

六、江苏省(39个县级)

地级市:苏州市(11个区县)、无锡市(8个区县)、南通市(8个区县) 县级:阜宁县、泰兴市、盱眙县、新沂县、武进区、浦口区、六合区、仪征市、江都区、靖江市、丹阳市、扬中市

七、浙江省(32个县级)

地级市:嘉兴市(7个区县)、湖州市(5个区县)

县级: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奉化市、宁海县、象山县、萧山区、临安市、金东区、婺城区、义乌市、兰溪市、浦江县、龙游县、江山市、衢江区、柯城区、绍兴县、平阳县、温岭县

八、山东省(9个县级)

莱州市、乳山市、临沭县、诸城市、即墨市、平度市、胶州市、黄岛区(原胶南市)、莱西市

九、河南省(5个县级)

济源市、汝州市、新郑市、永城市、郾城区

十、湖北省 (5个县级)

夷陵区、监利县、蕲春县、安陆市、宜城市

十一、湖南省(7个县级)

浏阳市、长沙县、攸县、屈原区、慈利县、双峰县、祁阳县

十二、广东省(5个县级)

高州市、化州市、江城区、新兴县、溯溪县

十三、广西自治区(5个县级)

博白县、武鸣县、全州县、陆川县、兴安县

十四、重庆市(13个县级)

荣昌县、忠县、合川区、黔江区、主城九区(以重庆市动物无害化处理厂为依托)

十五、四川省(5个县级)

简阳市、邛崃市、达县、安居区、泸县

十六、陕西省(5个县级)

杨凌示范区、西乡县、澄城县、榆阳区、兴平市

十七、辽宁省(19个县级)

沈阳市(13个区县)、彰武县、北票市、黑山县、昌图县、庄河、瓦房店 十

八、吉林省(2个县级)

永吉县、九台市

十九、海南省(5个县级)

海口市、三亚市、东方市、儋州市、屯昌县

第13篇: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方案

××镇已被列入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为进一步推进旅游事业发展,根据《××镇总体规划》、《××镇发展改革试点方案》及《××旅游总体规划》、《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区规划》,结合××镇旅游事业发展现状,特制定本方案。

一、××镇旅游建设概况

××镇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南部,新安江上游,是“

新安江山水画廊”的主景区、“三潭枇杷”源产地,拥有黄山市最大的内陆码头,又是国际黄金旅游线黄山──千岛湖的交通枢纽,距黄山市52公里,黄山风景区80公里,水路距浙江淳安千岛湖镇65公里。1996年被国家体改委、建设部等11个部委命名为57个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之一,2003年被确定为全省重点中心镇,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先后被国家建设部和省建设厅评为“村镇建设先进镇”,荣获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优秀旅游乡镇、“一镇一品”特色产业镇和安徽省首届文明乡镇等称号。全镇镇域面积99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2.8万,镇区现有人口0.7万人。2007年,财政收入5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80元。××镇镇区规划面积3.1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5平方公里。公安、工商、海事、国税、地税、交通、电信等部门及移动公司、联通公司、农业银行都在××设有分局或办事机构;成立了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旅游开发中心负责山水画廊旅游接待服务,景点开发管理;为加强对水上旅游秩序的管理,县政府还在××成立了××水上游船管理办公室。

镇区拥有日供水1000吨自来水厂,供电所年供电491万千瓦时。拥有二星级宾馆一家,旅行社3家,旅游公厕一座。其中,××宾馆为二星级涉外宾馆,拥有标准客房52间,家庭客房4间,大型会议室及多功能室一间,小型会议室3间,可承办各种会议、论坛,同时提供140人住宿、400人就餐。其他社会旅馆酒店拥有床位300多个,其中接待规模在100人以上的酒店3家,均能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服务。

××水、陆交通便捷,镇内设有新安江游船公司等四家游船公司,拥有游船16艘,船位2300个;快艇26只;有两条县道通县城,有专门的社会汽车公用站,每天有20多班次客车直通县城,另有4班次客车直通黄山风景区和市政府所在地。

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之称的国家级4a风景名胜——新安江山水画廊贯穿全境,境内拥有十余人合抱的千年古樟树、保存完好的古民居、万亩优质枇杷基地、万亩有机茶基地。特色农产品“三潭枇杷”有“天上王母蟠桃”之誉,每年5月枇杷成熟季节和3月有机茶采摘季节,前来休闲旅游、品尝枇杷、尝试采茶乐趣的游人络绎不绝。目前,已开发接待旅客的景点有:漳潭“千年古樟树”、“十里红妆馆”;“三潭枇杷观光园”、“绵潭将军埠”、“绵潭古戏”,“民俗风情”等。

2007年底,从事旅游就业人数2000余人。 2007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其中新安江山水画廊接待3万人次,旅游收入4200万元,创税80万元,旅游税收占我镇全年财政税收的19%。沿江各村凭借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实现枇杷园观光游接待游客1万人次,枇杷也因此卖上了好价钱,实现人均增收650元。旅游业在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已日益凸显。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镇总体规划和发展改革试点方案目标要求,依据市场导向和资源条件,在政府主导型发展旅游业的大背景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力量办旅游为方向,利用新安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徽文化历史积淀,通过旅游开发,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把新安江山水画廊旅游风景区建成全国著名的旅游区。

(二)发展思路:在有效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开展生态观光旅游及徽文化特色旅游,建立景观优美、生态健全、环境优良、设施齐全、服务优质的生态旅游景点网络及其运行机制,成为杭州至黄山水陆并进的黄金旅游线上的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高质量的生态观光度假基地,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三)发展目标:建设成为华东地区著名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生态观光旅游区、徽文化修学旅游基地,力争到试点未2012年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40万人次,其中,过境游客稳定在25万人次,目的地游客增加到1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亿元。

三、试点主要内容

(一)、进一步做好修编《新安江山水画廊总体规划》,积极着手修编《××镇生态规划》、《××镇环境保护规划》、《××镇文化发展规划》等规划,为旅游业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成立××镇旅游管理委员会,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整治旅游秩序,统一宣传促销,互通市场信息,实现客源市场互补,走集团化、集约化规模经营新路子。

(三)、加强与辖区内旅游公司、旅行社的合作,组织民间艺人开展地方民俗表演活动,丰富徽文化旅游内涵;积极抓好景点之间道路网的规划与建设,开展旅游运输服务,确保景点间交通畅通,建设旅游绿色通道。

(四)、按照统一规划、多元投资、共同开发、利益共享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旅游建

设资金,鼓励外来投资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建设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环境,实现旅游强镇目标。

(五)、加大景区景点旅游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根据××镇现状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尽快启动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和景点项目建设。

1、民俗风情项目

挖掘开发一些旅客参与性强、吸引力大、兴趣浓厚的民俗风情项目。如春季茶笋、夏日枇杷、秋天板栗、初冬柑桔,再如粮食土加工、徽州农家风味莱肴烹饪、四时节日食品等,都可吸引游客体验参与采摘、制作、品尝,实现自娱自乐。还可开发古老的传统手工作坊造纸、榨油、土织布、竹编、四雕、听绵戏、微州婚嫁民俗表演等参观游。让游客身临其境,犹如置身“桃花源”、“男耕女织”的梦境之中。要借举办三潭枇杷节、五月龙舟节、凤凰秋夜水灯节等节庆活动,用新安江这条多姿多彩的飘带,把这些独具徽味徽韵徽俗的光彩耀眼的明珠串联起来,清纯而古典、浪漫而绰约,形成—个具有特殊风格的山水风情画中游专项旅游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为2008年—2012年。

2“三潭”景点

瀹漳、漳潭、绵潭是全国著名枇杷产地,“一江新安水,万重枇杷山”、“天上王母蟠桃,地下三潭枇杷”歌咏的就是这里。 以漳潭为重点在沿江两岸开辟两个互为对应的景点,—是建设枇杷观光采摘园。在村对面划一片枇杷园,园内修观光道路,并修建—座与同围环境相适应的“尝鲜亭”,让游客能在五月枇杷季节,弃舟入园,自行品尝枇杷,增加游客的参与性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二是“千年古樟”保护开发。村中有一棵无愧“树王”称誉的“千年古樟”(可申报吉尼斯纪录),其树杆之粗(树干胸径周长为10.4米)、树冠之大、树龄之长、繁茂之势实为罕见。2007年初,已经投资2000万元配套开发了漳潭“十里红妆馆”和绵潭古戏台,就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下一步将围绕“树王”挖掘开发富有美丽情趣,引人入胜的相关传说,配合表演相关民俗,以增加“树王”的神秘性和观赏性。该项目投资1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为2008年—2012年。

3、农家乐景点

新杨村、绵潭,都是徽州民居的典型村落,该村古风甚浓,景色宜人,整体布局好,依山傍水,景色秀丽。因新杨村有丰富的可利用资源,初步规划:将“山水画廊新安江”风情旅游的重头内容摆在该村,整个村庄通过环境治理后均可为民俗旅游服务。为集中再现徽州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利用新杨村对岸的两座小山坡,修建传统手工造纸作坊(其生产的“澄心堂”纸,是中国宣纸的鼻祖,享誉四海)、榨油坊、古农具操作、脚踏水车、竹编、土织布、四雕工艺等内容。安排游客于农户家中,让其参与所有能参与的生产、生活内容,与古风古趣浓郁的山民们把盅交谈,领略徽州农家的怡然之情,尽情享受“世外桃源”之乐。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4、花果山屏障

为使“山水画廊新安江”旅游线更具魅力,我们打算利用沿江两岸适宜的自然条件,把××所有的果品在两岸进行合理布局种植。因此,沿江两岸建成茶果连绵的彩色屏障,让游客一年四季游新安江,都置身于花的海洋、果的世界。同时,也为旅游土特产品开发提供了基地,无疑将产生极大的效益。该项目投资45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5、九里潭休闲山庄

九里潭村位于××上游4.5公里处,背靠龙椅山,面临新安水。在依山坡地盖数栋别墅并利用其较大面积的平缓滩地开发野营烧烤、亲水戏鱼及运动场所,在水面上开发刺激惊险的水上游乐项目。该项目投资3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6、开发徒步(山地车)旅游线路

为了适应广大国内外徒步(山地车)旅游爱好者的需要,将开设雄村(渔梁)一朱村一浦口一南源口一瀹岭下一瀹潭一漳潭一九砂一九里潭一凤凰岛一××的徒步(山地车)旅游线路,该路段力求保持原来石板甚至泥土路面,使其具备原生态气息。该项目投资8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7、绵潭画家创作基地及新杨村写生基地

绵潭村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拥有独具特色的绵戏,秀丽的山川还孕育了古往今来不少的画师与画家,现今就有新安画派庄家汉等杰出代表。新杨村是徽派建筑的典型,加上新安江畔独具魅力的诗画山水,都是文人墨客的向往之地。该项目投资5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8、特色游船开发

开发特色游船是为了拉升新安江旅游线,充实旅游品位,以徽州独有的特色游船及游船上文化娱乐项目的开发,来提升新安江山水文化游的内涵。该项目投资15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企业自筹为主的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9、完成××老街整治工作,建成保持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步行旅游商业一条街(总投资1600万元)。所需资金采取对上争取国家资金投入、经营权转让融资等方式,实施时间2008年—2012年。

10、新区建设。以被列入省861重点项目“黄山千岛旅游休闲中心”建设为重点,全力加强××大茂新区建设。加速完成该项目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分期分批完成农民新村、产权式酒店、写生基地、商业街等项目建设,争取在2012年完成500亩大茂新区的建设(该项目计划投资5.1亿元,由开发商资建设)。

11、凤凰岛旅游度假村项目建设。地处××码头对岸,距离1公里,全岛面积200余亩,内外各有湖泊,整个岛三面临水,呈半岛型,称凤凰岛。景点已进行了一期开发,该项目建设主要是提供一个黄金旅游线上的旅游驿站,供大部分的休闲游客和一部分的观光游客在度假村内休憩、游乐,充电后展开更好的旅程,另一个功能是提供一些产权式别墅,供商务人士来此度假、交流、会晤及享受天伦之乐。项目创造“临流别馆,梦里徽州”的意境,建筑全都采用徽派和仿徽派建筑。项目二期7500万元,由开发商投资,建设实施时间2008年—2010年。

四、实施步骤

××镇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为启动阶段(2008年):包括成立组织、制定方案、拟定规划、宣传发动等工作。

第二步为全面实施阶段(2009年—2012年):包括依照方案整体实施、立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铺开,逐步取得明显成效。

第三步为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包括总结验收、巩固成果,解决好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实现发展与改革的总体目标,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全新城镇体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确保××镇旅游建设发展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镇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副镇长为副组长,镇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领导小组,领导××镇试点期间的旅游规划、建设、管理、开发、资金筹措等工作,负责试点方案的具体实施。××镇领导小组与镇直、驻镇有关部门签订责任状,实行年初确定任务、年终考核验收的目标管理,按照工作内容定岗、定职、定责,严格奖惩兑现。

(二)制定政策,大力支持

为了保证××镇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县政府将同意在试点期间给予如下扶持政策:

1、试点优先权。国家、省、市、县新出台的各项改革试点优先安排××镇进行。

2、优先安排各项旅游建设项目申报(如国家旅游发展基金项目等)。

4、属国家严格控制计划的指标,如土地年度用地计划等应重点倾斜,优先支持××镇旅游事业的发展。

5、允许国家、集体、个人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外来客商和农民进镇投资,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体制。××镇政府实行“一条龙”服务,县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简化程序、放宽审批、从速办理。凡国家政策允许由企业自行投资的项目,除需核准项目外,总投资在200万元以下的备案项目由镇政府自行审核备案,报县发改部门备案。证照办理中,国家、省、市规定的收费按下限收取。

(三)加大宣传,扩大影响

××镇城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是实施小城镇、大战略,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牵动性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为此,将采取广播、电视、报纸、会议、宣传栏等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提高××镇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营造人人关心试点,人人支持试点,人人参与试点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细化任务,分步实施

××镇旅游事业发展改革试点方案批准后,县直有关部门要依据《试点方案》,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目标与任务,明确责任,细化任务,扎实开展,分步实施,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确保完成各项发展改革试点任务,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第14篇: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方案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央在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厚植农村发展优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必须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突出解决农业生产化组织程度低的问题,重点抓好降成本、补短板,创新财政支农、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经营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更加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全产业链构建重点,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一体化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来自二三产业收入。

一、背景及优势条件

1、***县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势条件

***县是***的产粮大县,粮食播种面积*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万吨,其中水稻种植面积*万亩,全县从事粮食种植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及家庭农场达32家,流转土地种植水稻的面积大约有3万亩。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8万千瓦,主要粮食作物综合农机化作业水平88%以上,现有规模农机作业公司5家。粮食作物病虫害统方统治率80%,有规模的植保公司2家。土地肥沃,灌排体系畅通,是生产优质粮的最佳产地。

随着***县小城镇、中心村的相继建成,农民从原有的庄点搬到小城镇、中心村居住,现有土地需要大规模流转,种植优质水稻潜力大,粮源充足、综合发展环境好,适宜社会化服务体系战略实施的有利优势。

2、***集团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优势条件

***集团公司组建于*年*月,是集粮食种植、加工、仓储、研发、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粮食企业。集团公司下辖****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企业实力雄厚、产业集约****元:企业拥有资产**亿元,注册资本***万元,职工队伍**人,其中中高端管理和技术人才***名。已形成了一个集产、学、研,

一、

二、三产业并举,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仓储、物流、研发等多元化经营、集团化企业,年加工优质水稻*万吨,销售网络发达、客户定位精准:集团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立销售窗口,采用现代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牌***已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数十个大中城市。

3、***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水稻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合作化程度、标准化程度、规模化程度、服务化程度都较低。现有联合体、公司之间因缺乏金融的纽带,不能紧密联合、抱团取暖、分险共担、利益共享,资源不能得到整合、优化共同发展,农业增效慢,农民收入低,制约***县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因此,为切实解决好以上制约发展的问题,夯实发展基础,紧紧抓住***县委政府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大好机遇,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围绕既定发展战略、构建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以金融为纽带,探索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解决农业发展瓶颈问题,建立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成长、的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二、试点思路

***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一个产业—优质水稻产、加、销全产业链,依托一个实体—****公司,打造一个服务体系、服务一个群体”。让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在一产中受益,在二产中增值分红,在三产中享受廉价服务。

1、试点依据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党委十一届七次会议、***“两会”、***农村工作会议、全区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为主线,坚持***特色优势产业依据。

按照***党委政府关于《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意见》,提出的“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牧部门围绕粮食、草畜、蔬菜产业,选择1-2个乡镇开展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的要求,***年***县以****公司为基础,建立***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2、试点区域

试点选择在居于***县中心地带,农业大镇、农业条件好,***县农村城乡镇***有限公司实施。

三、组织架构

***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由***公司牵头,组建理事会、监事会、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依托一个实体—****公司,打造一个服务体系、服务一个群体。

理事会由***公司、****产业联合体、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中心代表组成,选举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理事会是***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最高组织形式和决策机构,理事会理事长负责理事会的全面工作,负责牵头组织各成员研讨、制定、决议***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发展战略;

监事会成员由***县政府、农牧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人员担任,设监事长一名,监事三名。负责中心的资产监督、经营监督、廉政建设。对理事会执行决议时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理事会的行为损害中心利益时,要求予以纠正;

四、组织功能

1、****公司的功能:

负责品牌培育、粮食收购、检测、交易、烘干、仓储、加工、深加工、销售、配送、便民服务、利润分红等。

2、*****产业联合体功能:

负责组织成员有序安全生产、跨区作业。对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菜单式土地托管、订单式托管、参股式托管)等形式土地进行“品种、育秧、耕种、灌溉、施肥、植保、收获”七统一全程廉价服务,按照标准化进行生产优质粮食,向***公司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农产品。

3、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中心功能;

负责为成员提供担保贷款、投资、风险补偿、种植保险、财务管理、筹集资金、项目引进。

五、运行模式利益连接机制

通过探索推动农业市场化服务的方式和途径,构建农业金融为核心、各项服务职能相互衔接、共同支撑、良性循环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和政府引导“两个作用”,使“顶层设计”与“基层运行”同频共振,为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搭建良好的服务平台,实现“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目标。

1、资本联结:通过联合体成员可按比例投入****公司的股本金;联合体成员、****公司出资成立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中心,形成资本紧密联结,融合发展。通过政府支农惠农资金和社会资金注资等形式,形成产业发展基金,撬动银行信贷资金,解决全产业链各环节资金问题。

2、服务联结:通过担保、保险、财务管理、融资、投资、农业发展基金、种植管理、土地托管、家庭农场、农资、农机、植保、农技、培训、交易、烘干、仓储、加工、深加工、品管、配送、销售、电子商务、质量溯源、农业信息等服务,全产业链实现服务联结。

3、利益连结机制。***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实现成员间相互交叉,产业间互相融合。通过互相签订合同、协议等,确立***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成员的责权利关系,通过运营利润的合理化分配,使***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成员建立利益共同体。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中心为联合体成员、****公司提供担保贷款、投资、风险补偿、种植保险、财务管理、筹集资金、项目引进等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为联合体、****公司保驾护航。****公司负责组织收购联合体成员提供的优质原粮,并高于市场价5%。****公司通过减少农产品产、加、销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延长产业链实现增值,对联合体成员免费储粮并给予分红。联合体以优惠的价格向种植合作社提供农业生产资料,通过规模采购供应农业生产资料获取差额利润。种植合作社按照“七统一”标准进行生产,通过提高产量、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服务类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格为联合体的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提供农机、农技等服务,依靠规模服务获取相应利润。

4、交易联结:****公司包销合作成员单位的全部产品;用合同的形式确保各方农产品及生产资料的买卖关系,确保各方利益共赢、合作关系牢固的效果。加工企业所产产品全部由销售配送中心依托公司品牌网络配送到产品销售终端,通过农产品农资日用消费品物流双向配送。农户或专业合作社所需农资均由农资合作社提供,生活日用消费品均由粮食银行销售配送中心予以配送。

六、实施步骤 *****年***月由****公司牵头联合****产业联合体出资成立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中心,同时组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

项目阶段目标:

第一期:****年拟先在***县***镇及周边服务水稻面积****亩。

第二期:****年在***县*****及周边服务水稻面积***亩。 第三期:****年逐步在***县全境推广,服务总面积达到*****亩。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县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县农牧、财政、工信、发改、土地、农发办、供销社、科技、保险为成员的试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牧局。主要职责是审定“试点方案”,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政策问题和资金问题,组织考核评估试点成效。落实各部门、各成员单位责任,明确工作任务,把***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试点作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抓手。

2、政策保障

(1)***在财政预算中,将涉及农业各类补贴资金通过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进行申报和支付,主要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各个环节; (2)政府应投入资金到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形成农业发展基金,由服务中心将基金用于担保贷款和投资等支持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各成员;

(3)鼓励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涉农组织加入***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体系;

(4)、政府对***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在

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给予政策支持。

3、资金保障

(1)农业发展基金保障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产业联合体、****公司、农户等社会投资入股,多种形式自己筹集资本***万元,作为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中心股本金。***、***市、***县财政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中心注入资金***万元,共计****万元作为农业发展基金。

①信贷资金担保基金:农户无抵押物或抵押物不足,无法在银行贷款,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瓶颈问题。由农业发展基金划拨****万元,用于撬动银行信贷资金放大10倍额度,为联合体成员、****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②对联合体成员直接投资:为了深度融合发展,由农业发展基金划拨****万元,直接投资联合体成员,作为股本金,壮大成员资金实力,促进成员更好更快发展。

(2)运营资金保障

①由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为非营利性组织,前三年利润较低,无法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请政府给予每年***万元的试点费用补贴。

②以低于市场标准,按收取担保额1.5%的担保费用和投资入股成员所获得的分红,用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现代农业金融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营。

(3)政策资金保障

①计划***年总服务粮食种植面积***亩,***万元的担保基金按银行信贷资金放大10倍额度计,可给成员单位提供贷款***万元,请政府按贴息政策比例给予成员单位***万元的贷款贴息。

②年农业新技术培训达***人次,请政府给予***万元补助。 ③品牌推广费用,请政府给予***万元补助。

4、技术保障

在标准化技术规范、农业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培育、新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依托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县农技(农机)推广中心、*********。

5、人才保障

(1)***公司有技术人才**人,其中:博士**人,硕士**人,高工**人,工程师**人,均可为***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服务。

(2)***县农牧部门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人,其中:农机推广研究员**人,高级农艺师**人,农艺师**人。可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结对帮扶,抽调专业技术干部到服务中心挂职锻炼。引进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到中心建立实训、研发基地,开展合作共建。

八、预期目标

***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型经营模式,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达到联合体、****公司之间以全产业链为构建重点,以金融力量为重要抓手,以提高地区农村经济水平为方向,有效推动生产要素跨界配置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使资源得到整合、优化,使服务中心体系成员紧密联合、分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来自二三产业收入,从而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共赢长效机制,

预计在**年底,***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将吸纳成员数量达**名,在***县服务优质水稻生产基地达**万亩,提高土地产出率20%,实现涉及***县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周边农民10%以上,达到试点工作创建的目的。

第15篇:衡阳市小城镇建设试点方案

衡阳市小城镇建设试点方案

发展小城镇是事关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为加快我市小城镇的发展步伐,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试点方案。

一、试点背景

(一)我市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是领导日益重视。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1994)2号文件精神,我市先后于9

4、9

7、98年三次召开全市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并于9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小城镇的决定》。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更加重视小城镇建设。去年7月份,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情况的汇报》。今年7月份,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市委政研室、市建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市小城镇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各县(市)区领导也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同时将小城镇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建制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二是小城镇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建制镇105个,建成区总面积达95.36平方公里,镇区常住人口70.6万人,分别比92 年增加17个镇,28平方公里,23.5万人。多数建制镇规模都翻了一番。

三是小城镇建设各具特色。近些年来,我市各建制镇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特点,建设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如以西渡、开云等镇为代表的综合型小城镇;以金桥、永济等镇为代表有农贸型小城镇;以松柏、界牌等镇为代表的工矿型小城镇;以三塘、新塘等镇为代表的交通型小城镇,以及南岳、荣桓等镇为代表的旅游型小城镇。

四是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八五”以来,全市建制镇镇区新建道路总长380公里,硬化面积达144万平方米,建成自来水厂52个,新(改)建农贸市场83个,总占地面积22.6万平方米,建成排水管道506公里,修建桥梁117座,公厕225座,新装路灯2120盏,人均居住面积达12.83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达1280.6公顷,100%的建制镇实现“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程控电话。

五是小城镇管理日趋规范。近年来,我市陆续制订了一系列切实可行、合理规范的制度,并出台了一些相关优惠政策。全市小城镇管理网络已基本形成,98年通过市编办批准,市里成立了小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各县(市)区建设局相应增设了村镇股(办),绝大部分建制镇成立了建设管理站,部分镇还设有环卫清扫站、城管监察队、房管所等一些专职机构。

六是小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近几年来,我市小城镇的国民生产总值,社会商品零售额、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市总量的30%以上,1998年全市建制镇社会总产值占同年度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3.9%。全省现有的104 个“经济强镇”,我市约占10%。

(二)我市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是认识不够深。撤乡建镇后,有的领导对小城镇在整个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认识不足,因而抓得不力、不实。

二是整体规划偏小。全市105个建制镇非农人口过5万的只有2个镇,按小城镇常住人口计算,全市小城镇实际占地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建制镇不足30%。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以致农村中出现了乡镇工业分散化、离农人口“两栖化”等不合理现象。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全市相当一部分建制镇重地上建设轻地下建设,重轻配套设施,以致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由于城镇建设不够配套,导致缺乏对人口和企业迁入的吸引力。到98年底,我市非农人口与全市总人口的比例为18.5%,按市镇人口城市化率也只有28%,略持平于全省平均水平,低于全国28.62%的平均水平。

四是规划修编相对滞后。我市的小城镇建设规划普遍存在标准不高,规划不深,功能不全等问题,如道路设置、园林绿化等规划水平都较低。同时规划修编滞后,我市绝大部分建制镇八十年代编制的总体规划,至今还有部分未进行修编,有的镇虽有总规,但无详规和专业规划。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五是城建资金严重不足。部分镇筹集资金的有关政策没有得到很好落实。譬如由各县(市)区有关部门统一收取的城市维护税、国有土地出让金等并没有按比例足额返回乡(镇),而作为小城镇建设主体的乡(镇)政府,80%以上都负债运行,人头经费难保,造成城镇资金严重短缺。

六是城镇管理不到位。我市小城镇的管理体制尚不够健全,机构队伍、法规制度尚不够完善,管理人才缺乏,人员经费难到位,致使管理比较粗放。城区脏、乱、差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试点思路

(一)试点范围和数量

我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采取市、县二级进行。按照建设部“625 ”试点工程的统一部署和省小城镇建设试点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除配合省建委抓好试点市工作外,市里抓的试点工作分县、镇二个范围进行。其中试点县1个,示范重点镇20个,名单见附件。

(二)试点目的

经过三年到五年的努力,率先建成20个规划好、机制活、发展快、实力强、管理优、功能全、环境美的示范重点镇,树立样板,积累经验,带动全市小城镇快速发展,促进全市乡镇相对集中,更大规模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全市农民素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进而推动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三)试点期限:到2010年底,试点工作结束,并对试点进行全面总结和验收。

三、试点要求和目标

(一)试点市。从全市市域出发,以全市的县城和建制镇为试点对象,主要完成以下试点工作:

修改完善好全市的城镇体系规划,分期分批组织编制好全市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到2002年,全市小城镇全部完成总体规划,80%以上小城镇完成详细规划。至2010年,全市小城镇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要全部完成编制工作。同时每年有2个以上规划在省里获奖。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全市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全市小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2015年前,以衡阳市为中心,“三沿”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即京广、湘桂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322国道及沿湘江城镇带为轴线),把衡阳市建成现代化城市,耒阳市建成中等城市、衡阳县、祁东县建成县级市,把南岳、松柏、三塘、新塘等六个镇建成5万人以上的小城市,界牌、白果等16个镇建成3万人左右的区域性中心城镇,30个乡镇步入小城镇, 使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38%,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依托,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纽带,联系广大农村腹地的市域城镇体系。全市小城镇建设的近期目标是:到2002年,要将全市20个镇率先建成规划好、机制活、发展快、实力强、管理优、功能全、环境美的示范重点镇,它们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要高于本县(市)区一般乡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配套完善,服务设施的功能比较齐全,辐身力强,凝聚力大。 全市小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11平方米,道路铺装率90%,用水普及率达90%,用电户比例达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24平方米,全市城市化水平达33%。农村人均收入2700元,小城镇建设管理人员培训率 达95%。全市小城镇建设的中期目标:到2010年,全市小城镇达到 125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2%,人均道路面积达15平方米,道路铺装率95%,用水普及率达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5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26平方米, 全市40%小城镇镇区主要街道达到“村镇样板街”标准;人均收入3200元,50%的小城镇达到“经济强镇”标准,小城镇建设管理人员培训率达100%。

加强全市小城镇建设法规的宣传工作,加强规划执法检查,每2 年要组织一次检查活动,加强对小城镇违法违规建筑的处理力度。全市小城镇“一书两证”的发放率到2002年达90%,到2010年达98%。加强全市小城镇建筑设计管理,把好设计资质审查关,规范设计市场。建立工程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管理,到2002年,建筑工匠的发证率70%,到2010年达90%。保证全市小城镇建房合格率达100%,优良率45%以上,且无房屋倒塌事故,无因工程建设引起的人员伤亡。制定全市小城镇房地产管理制度,规范小城镇房地产市场。组织全市小城镇积极参加各种美化、亮化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二)试点县。从全县县域出发,以县城和县城以下的建制镇为试点对象,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编制好全县的城镇体系规划,分期分批组织编制好全县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至2002年,全县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编制全部完成,并且每年至少要有1个规划在省里获奖,到2010年,获奖规划要超过4个。

到2002年,全县小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11平方米,道路铺装率85%,用水普及率达9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平方米,用电户比例达100%,人均住宅面积达24平方米,全县40%小城镇镇区主要街道要达到“村镇样板街”标准;全县城市化水平达30%,人均收入2500元,40%的小城镇达到“经济强镇”所要求的“经济强、面貌新、管理好”标准。建设管理人员培训率达100%。到2010年,人均道路面积达15平方米,道路铺装率95%,用水普及率达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5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26平方米,全县50%小城镇镇区主要街道要达到“村镇样板街”标准;全县城市化水平达40%,人均收入3000元,60%的小城镇达到“经济强镇”标准。建设管理人员培训率达100%。

以多种形式,加强全县小城镇建设法规的宣传。加强规划的执法检查,每年组织一次执法检查活动,对小城镇违法违规建筑及时处置。“一书两证”的发放率到2010年达98%以上。加强小城镇建筑设计管理,把好设计资质审查关,规范设计市场。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保证全县小城镇建房合格率达100%,优良度30%以上,且无房屋倒塌事故,无因工程建设引起的人员伤亡,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管理,到2002年,建筑工匠的发证订达90%,到2010年,达98%。探索全县小城镇房地产管理的新方式,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到2002年,管理人员培训率达100%。 组织开展小城镇美化、亮化的各项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三)示范重点镇。从全镇域出发,以镇区作为主要的试点对象,完成以下工作:

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好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要综合研究和确定好镇域村镇体系及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布置各项公共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详细规模要以总体规划为基础,深度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要求,以直接指导建设。到2002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均要编制完成,并且要争取在省里获奖。

高质量高效益抓好示范重点镇建设。到2002年,示范重点镇要达到街道配套:主要街道硬化,人均硬化道路面积5平方米以上,人均道路面积达10平方米,道路铺装率80%,要求镇区主要街道符合“村镇样板街”标准(长度不少于200米,宽度不少于20米;车行道硬化、路缘石整齐、人行道铺装、下水道通畅、行道树整齐;沿街有一座以上高标准公共厕所;两旁按标准设置垃圾箱、果皮箱;临街建筑整齐美观);绿化良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平方米; 设施完善, 镇区要有一座日产2000吨以上规模的自来水厂,自来水普及率达90%,新建街排水设施完备,80%的污水有组织排放,集贸、邮电、电力、运输、金融等设施完备,教育、文化、医疗和环卫等设施齐全,开通了程控电话,用电户比例达100%,主要街道装了路灯,亮灯率95%以上;经济发达,示范重点镇国民生产总值达8000万元以上(不含中央、省、县属企业产值),财政收入700 万元以上,集贸额达50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2400元以上,城市化水平达29%,争取达到省“经济强镇”的标准。到2010年,人均道路面积达14平方米,道路铺装率90%,用水普及率达10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5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26平方米,城市化水平达38%,人均收入2800元。

加强执法管理力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建设法规的宣传。强化规划的执法检查,及时处置违法违规建筑。“一书两证”的发放率要达100%。加强建筑设计管理,凡新建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建筑物和主要工程设施都必须进行设计。把好设计资质审查关,规范设计市场,推行设计招标制,建立设计责任承担制度,推广优秀住宅设计方案。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对个体工匠的培训,2002年建筑工匠的发证率达90%,到2010年98%以上;规范建筑市场,推行工程招标投标制;推行施工社会监理制,加强工程竣工验收管理,建立完善的城建档案管理制度。要保证建房合格率达100%,优良率30 %以上,且无房屋倒塌事故,无因工程建设引起的人员伤亡,加强房地产管理,做好房屋预售和房屋租赁许可及房屋产权、产籍的管理工作。加强建设人员的培训,到2002年,管理人员培训率达100%,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制定镇规民约,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镇容镇貌整洁,街道卫生干净,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示范重点镇镇区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工作要进入所属县(市)区的先进行列。

四、措施和政策

各试点单位要积极探索小城镇科学先进的管理经验,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加快改革步伐,探索高效快速建设小城镇的新途径、新方式,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一)突出重点,抓好四项工作。

健全机构。市委、市政府已成立小城镇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还要成立“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为副局级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小城镇和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行政职能,协调小城镇建设的各方面关系,定编3-4人,归口市建委管理。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各乡镇设立建设管理办公室,建制镇配3-5人,乡2-3人,并将这些建设助理员纳入公务员管理序列。

修编规划。小城镇建设要在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一哄而起,更不能盲动。要突出规划的“龙头”地位,认真搞好小城镇规划的编制和论证,使规划做到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目前,全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已近尾声,各建制镇的规划修编必须抓紧,决不能将“两无”(无测图、无规划)小城镇带入二十一世纪。主在修编过程中,要把旧镇改造、节约用地、保护环境作为小城镇规划的重点,严格控制用地规模,决不能以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破坏、土地资源流失为代价,换取单纯意义上的发展。同时,要搞好“三个集中”,即综合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中,农村人口逐步向小城镇集中,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园区集中。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画”到底。

搞好建设。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上,着重解决好小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环卫等问题。要结合具体情况,把“功能齐全、美观适用”放在第一位。通过配套完善的设施,增强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强化自身的凝聚力和辐射力。要集中力量重点扶持示范重点小城镇,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体现出示范重点小城镇的优越性和示范作用。示范重点镇建设要在规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上狠下功夫,按顺序一抓到底,体现整体性。重点镇建设要按照“五大要素”(住宅小区、社会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乡镇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制定指标体系,搞好“六个一”(一条上档次的主街道、一个综合性的文化娱乐场所、一个集贸市场、一个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一个公园、一所中小学)工程建设。提高重点镇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强化管理。小城镇的管理要走政府组织,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路子。各级各部门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城镇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城镇意识和法律意识。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物业管理、道路交通、环境卫生、建筑管理等方面的具体规划和方法,实现建设市场化、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同时,要认真抓好城镇形象工程建设,塑造街道形象、单位形象、居民形象。要深入开展文明常识教育,组织群众参与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小区创建活动。中央、省、市、县(市)区所属在城镇的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小城镇建设与管理上,都要服从所在乡(镇)政府的统一安排。

(二)解放思想,推行五大政策。

放宽户籍管理。改革户籍管理,实施户籍属地原则,即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为农民进镇区建房、经商、办工业等方面提供有利条件,加快重点小城镇人口聚集。凡居住在镇区规划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居住2 年以上)和稳定的职业或正当稳定的经济来源,可以考虑给其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并在子女入托、上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从2000年起,将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市的示范重点镇。

改革小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正确处理好保护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关系,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耕地总量控制、动态平衡,在用地指标上要向示范重点镇予以倾斜,在土地管理中,可以考虑只要小城镇总休规划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符合总体规划要求,并且严格要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又有复垦耕地的措施,就应考虑允许调整用地滚动使用和先征后复垦。小城镇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实行由政府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凡经营性土地出让,要实行公开招标、拍卖。鼓励农民进镇落户,允许其承包的土地以划包、转让、互换、入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范围内实行流转。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小城镇建设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辟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渠道,运用市场机制,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小城镇建设资金可采取依法开征合理的税费“收”一点,扩大社会化服务,合理收费“补”一点,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引”一点,引导进城农民“筹”一点等多种办法解决。在小城镇收取的基础设施配套费要全额返还乡镇,用于城镇公共事业和公用设施的维护建设。由各县(市)统一收取的各乡镇城市维护税,原则上全部返还各乡镇。城镇国有土地出让金的70%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工商部门在乡镇收取的市场管理费要保证70%用于当地小城镇的市场的建设或留作基础设施投资。在示范重点镇辖区内收取的治安营业税、耕地占用税、房地产开发所上交的营业税,市、县分成部分实行先征后返办法,留成部分通过支出渠道也全部返还乡镇。

改革小城镇建设管理体制。根据中央有关机构改革的方针和原则,县(市)区政府应当根据小城镇发展的需要和不同情况,进一步向小城镇政府下放经济管理权限,以有利于调动小城镇政府深化改革、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和推动周围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成为精干高效、功能齐全的政府。对于被市里列为示范重点的小城镇,可以赋予一定的县级管理权限,特别是城镇管理所需要的行政处罚、公安、税务、环保等权限。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能够在小城镇长期安居乐业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消除进入小城镇农民的后顾之忧的必备因素。所以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搞好各类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对没有固定职业的城镇居民或没有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分别在城镇建设费用和农村土地流转资金中提取相应比例作为保险基金。此外,还应逐步建立新的住房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建立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社会服务组织。

五、组织与实施

各试点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试点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一是各试点党委、政府要把小城镇试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形成例会制,每年至少安排三次专题会议,专门研究试点建设问题,对重大问题形成决议;二是成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挂帅,各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试点工作专门领导小组,负责协调、督促有关试点工作和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审查试点的工作计划,并指导其实施;三是试点领导小组在制定政策、筹集资金、人员安排方面对试点工作要尽力给予支持,帮助解决困难,及时总结经验,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四是选任政策熟、专业精、业务好的人员充实管理队伍,提高队伍的战斗力;五是对试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

六、交流与总结

一是各试点要及时向市里汇报试点工作,以利于市里及时掌握试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推广试点的先进经验。各试点单位每年6月要向市里进行一次口头汇报,每年12月底必须递交一份书面材料。汇报的内容包括:试点领导机构的设置及其效应的发挥情况;建设情况(项目、名称、投资及进度);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先进、典型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打算。

二是各试点单位之间要采取互访经检互学等形式,加强联系与交流,共同促进进步。有条件的试点可到小城镇建设搞得比较好的沿海地区甚至国外考察学习,将其成功的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带进我市。

三是市里将于每年年初召开一次试点单位主要负责人座谈会,研讨试点策略,部署试点任务,总结试点经验和教训。每2-3年召开一次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的试点现场经验交流会,对试点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对成功的试点经验进行大面积推广。

第16篇:黄石艺校信息化试点方案

黄石艺术学校信息化试点申请方案

根据黄石市教育局关于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通知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全体教职工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能力,我校拟申报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创建于1959年,是黄石市教育局直属的唯一一所公办艺术类学校,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湖北省重点技工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700名;教职工百余人,有一批省级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近几年来我校不断努力,逐步推进校园数字化建设,2014年升级了校园网,以千兆核心交换机、2台企业级高端服务器和3台中档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群的网络中心能够满足学校各类网络应用需求;安装20套交互式电子白板设备,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还安装了IP地址广播系统、升级了校园监控系统。同时,我校还为一些骨干教师配备了电脑,正在组建教师电子备课室等。学校还安装网络无线发射器,WIFI信号校园全覆盖,实现校园环境信息化。

二、试点选题:网络空间人人通的建设与应用

1、“网络空间人人通”的政策背景

2012年9月,在新中国召开的首次国务院级别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委员(现为国务院副总理)的刘延东同志指出:今后几年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可以概括为“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在“十一五”期间已经是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此次赋予了新的内涵。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一个新的概念,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认为:人人通是今后在信息技术下从事网络教学和网络管理的基础平台,是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的重要保障,是可以实现特定教学目标的社交网络。在刘延东讲话中提出了“人人通”推进的两个率先,即“率先在职业教育和教师群体中推进”。教育部明确要求2013年整校开展“人人通”应用的职业院校必须达到20%。

2、我校开展“网络空间人人通”试点工作恰逢其时。

“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这“三通”之间相互关联,“校校通”是基础设施层,通的是宽带网络;“班班通”是班级常规教学应用层,通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人人通”是个性化学习服务层,通的是实名制的网络教与学环境。它反应了教育信息化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推进教育教学应用的趋势。

我校在升级校园网络以后,按照自建、共建、购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加快了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已建立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库。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后,教职工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对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已比较熟练。

拥有美术、音乐、舞蹈、学期教育、技工等多个专业的中职学校,我校向来把”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学习”作为办学理念。所以借《黄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出台这股东风,我校开展“网络空间人人通”试点工作既迫在眉睫又恰逢其时。

三、开展“网络空间人人通”工作目标。

1、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积累数字化教育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

2、让每班、每人都拥有实名制的学习、交流、分享空间,通过跨平台交互技术形成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真正把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与学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中。

3、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效益得到提高。

4、加强家校互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加强家校沟通,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四、网络空间人人通的建设与应用的具体内容。

模式:网络空间的开通 + 家校联动,在“晒”字上下工夫。

(一)准备阶段

1、做好需求分析调查。

结合我校实际,在充分调研信息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实际需求,初步提出我校“网络空间人人通”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要求。

2、系统安装配置。

根据我校具体情况,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安装相应的设备和系统软件,保证各个子系统之间的软硬件衔接和开放互联。

3、开展必要的培训和应用训练。

对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和系统维护人员开展必要的系统的培训;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应用培训和应用训练。

(二)具体应用项目

首先要让参与者登陆简单、操作方便,让每一个人都能尽快地上手,趋于傻瓜化的操作。其次是登陆实名化。每一个参与者要真实身份登陆,并与个人的身份证号码、学籍号码相对应。实名制登陆既要让大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又要有利于各级部门的管理和对教师、学生的有效量化考核。

1、教师空间人人通

(1)、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晒”教学经验

日常教学的总结反思,外出学习、参加教研活动和各种竞赛的活动学习记录或心得体会;现在要求老师将材料的电子文档必须在自己的空间发布,以便同行随时、有效交流学习。

(2)、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晒”备课。

备课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先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而传统备课都要求老师撰写详尽的纸质教案,纸质教案在教学中应用极不便利,不符合实际,又造成了严重的浪费。现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集体备课、电子备课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同一学科的老师组成一个备课小组,分工备课,将自己的一次备课撰写的电子教案上传至网络学习空间,使用的老师再在上课前进行二次备课,使其符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网络学习空间集体备课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也节约了资源。为今后的学校的无纸化办公计划打下了坚实基础。

(3)、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晒”课程资源

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资源”功能上传老师制作的课件、视频、图片等课程资源,供同一学科教师和广大教育同仁共享。同时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

(4)、利用网络学习空间“晒”共享优秀教育网站

我们在平时发现的很多优秀的教育网站通常都把它放在收藏夹里,可浏览器的收藏夹只能保存在一台电脑上。我们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的“书签”功能收藏优秀教育网站,让其成为我们的移动收藏夹,并且可以和广大社区教师共享自己发现的优秀教育网站。

2、学生空间人人通。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学生空间学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教师空间和学生空间通过建好友群的形式或相互链接地址的形式构成空间组合,开展活动。

(1)、把学生空间建设成学生的成长中心

学生可以在空间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可以写读后感等等。也可以把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学与学互动。教师定期网上浏览、批注,师生互动。

(2)、把学生空间建设成学生的作业中心

把章节复习题一类的题或假期作业放到教师空间里,学生回到家中做。学生也可以点播相应教师空间的部分课堂教学的录像,查看课堂的课件、资料等,做到课堂课程知识的加固和扩展。

(3)、把学生空间建设成学生个人特色展示中心

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照片。自己喜欢的音乐,自己制作的课件、Flash、电脑绘图、电脑小报等等发到空间,使空间成为自己的展示中心。

(4)、把学生空间建设成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中心

学生可以发布讨论话题,其他学生参与讨论,教师也可对讨论进行批注,生与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可以浏览其他学生的空间和教师的空间,查找有用的学习资料,互学互促,空间自主学习。

3、班级空间人人通

(1)将班级空间的建设与德育工作的开展紧密结合起来。

教师发布讨论主题,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加强师生交流,促进师生感情。师生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感互动,交流思想,解决个别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如青春期心理、生理困惑等,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2)“晒”学生成长档案。

在空间中统一建一个学生在学校成长情况栏目,或称之为“学生成长档案”,分学期分阶段记录学生在学校的成长情况; 如:每半月的考勤记录表、作业情况记录表、违纪情况记录表、好人好事记录表等等 表现好的、需要改进的地方统统如实“晒”出来,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同时,“晒”学生成长档案一定要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争取家长最大限度的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工作。

4、建立网上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也可以让家长和学生共用一个号;全面支持家校互通,为家长了解学校教育和孩子学习提供了一个联系平台。家长通过空间,查看学生在学校的状况,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时掌握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和任课教师进行联系。家校合作,家校互通得以实现。

五、预期效果

1、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2、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培养了终身学习的习惯。

3、学校管理更科学高效,学校影响力更大。

学校信息发布效率更高、更及时与准确,信息搜集更全面,家长与社会的意见反馈渠道更加通畅,学校的决策会更加科学。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紧密,对社会的影响力更加巨大。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管理全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

负责师资培训、技术咨询与服务,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等。

2、制度保障。制定本校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职能部门,落实岗位职责,制定信息化项目管理细则和服务流程规范,建立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我校教育信息化长效发展。

3、经费保障。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除了学校拨出转款外,争取上级部门项目建设经费投入、争取校友、学生家长等社会捐赠等;保障信息化项目的日常运转和应用经费。

4、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化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信息安全以及校园网设施安全等方面工作,明确了信息化服务管理及校园网安全制度,校园网络安装了专用网关防火墙,防止病毒攻击。建立保障教育信息化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确保信息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七、进度安排

按照“总体规划,分层推进”的基本原则,用2年时间,分三个阶段推进上述重点工作。

(一)、初始阶段(2015年3月——7月)

1、成立“创建网络空间人人通试点学校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制定规章制度。

2、教师实名注册,开通学校空间,班级空间,教师空间的各栏目。

(二)、实施阶段(2015年8月—2015年12月)

全面实推进网络空间人人通应用。

(三)、总结阶段(2016年)

进一步完善网络空间人人通的各项工作。做好经验推广,对在实验过程中突出的教师与学生给予表彰。

第17篇:党建工作试点方案(推荐)

mou大队创建基层党建工作试点实施方案

为搞好基层党建工作试点创建工作,不断提升mou区大队党建工作水平,按照《公安消防部队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若干规定(试行)》的要求,结合mou大队实际,制定如下创建方案。

认真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形式,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mou大队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三级联创”和争创“五个好”活动,进一步规范mou大队党建工作,把我大队党委、中队党支部建成具有较强示范辐射作用的基层党建工作典型。

创建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1、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树立精品意识,高标准,严要求,使mou大队党建工作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能代表消防行业基层党建工作先进水平。

2、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注重实效。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工作。牢固确立“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创建工作放到落实防灭火这一中

心工作的大局来认识和把握,找准着力点和结合点,探索党建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互促互动、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二、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

1、目标任务:力争到今年年底,把党委、党支部建成硬件完善、软件规范、时代特色鲜明、党员群众公认、带动作用较强的基层党组织,跨入县级试点行列。

2、标准要求:达到“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的创建标准要求。此外,还应达到以下要求:党建工作更具特色、更富创新、更有影响,能够代表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先进水平;领导班子坚强团结,有一支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党员队伍;党的活动经常、富有成效,党建工作制度和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党建工作促进发展成效显著,防灭火工作在全支队走在前列,在全县有较大影响和较强辐射能力;党群关系和谐,群众满意。

(1)领导班子建设方面。领导班子团结协作、结构合理、配备齐全,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有一名好的党组织书记,团结带领党员、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各项决定,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配备专人负责党务工作。群众对班子的满意率较高。 (2)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按照从严治党的工作方针和党管干部的原则,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发展和管理。党员发展工作、党员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工作开展正常。每年至少发展2名新党员,每年培养2名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党日活动每周1次,党员到会率在90%以上。电教设施齐全,并能发挥作用。流动党员得

到有效管理。党员每月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党支部每月一次上缴党委。整体队伍素质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无违法违纪现象。

(3)工作制度建设方面。坚持民主集中制,做到重大事情让党员早知道。严格执行党内选举制度,到期按时换届。党组织议事规则、“三会一课”、发展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党内争先创优等各项制度健全、规范、落实。各项记录齐全规范,归档及时。党员活动室规范,配套设施健全,做到党旗、入党誓词、党员形象、党建知识及党内主要制度等上墙。

(4)各项工作规范方面。党组织要明确工作职责,各项工作在全支队处于先进行列。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建立与行政工作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按规定办事。

三、方法步骤

1、摸清情况,明确目标。搞好自查、调研和分析,准确掌握党建工作现状。根据党建工作的特点,结合县级基层党建工作试点创建要求,制订试点建设规划。

2、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按照创建标准和条件,制定具体的创建方案,明确创建标准、内容、进度、保证措施以及责任人,确保创建措施的落实。

3、强化措施,抓好落实。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创特色,出经验,求实效;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结合,加强环境美化和党员活动室建设,真正把党委、党支部打造成有貌可观、有点可挖、有经可学的过硬典型。

4、加强自查,不断提高。经常性地进行自查,及时掌握工作进程,主动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联系群众,听取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扎实开展党建工作。

四、组织领导

党建试点创建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mou大队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党支部将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切实抓紧抓好。

1、落实工作责任。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真正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抓出成效。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支部委员和党务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完善工作机制。把督查指导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全过程,确保创建工作扎实健康开展。

3、搞好总结推广。及时总结提炼创建过程中的新鲜成果和典型经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从而发挥引导、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mou大队党建工作。

第18篇: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

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

来源:作者:日期:11-03-0

1发布部门: 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北省委

发布文号: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中发(2000)7号,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实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农村税费改革,就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减轻农民负担和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的原则,对现行农村税费征管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分配体制。农村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规范农村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治理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并保持长期稳定。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长期稳定。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从轻确定农民负担水平并保持长期稳定。兼顾乡镇政府和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需要。采取简便易行的征收方式,规范税费征收行为。实行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乡镇机构、行政区划和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政府和部门职能。完善乡镇财政体制,促进乡镇财政良性循环。建立健全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坚持群众路线,促进农村民主和法制建设。

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两项改革”,具体是:取消乡统筹费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涉及农民的政府性集资;取消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改革共同生产费征收使用办法。

(一)取消乡统筹费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取消现行按农民上年纯收入一定比例征收的乡村两级办学经费(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修建乡村道路费。取消农村中所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取消乡统筹费后,原由乡统筹费开支的乡村两级九年制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支出,由各级政府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修建乡村道路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村级道路建设资金由村民大会民主协商解决,乡级道路建设资金由政府负责安排。农村卫生医疗事业逐步实行有偿服务,政府适当补助。具体管理按《湖北省乡统筹五项事业支出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若干意见》执行。

(二)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涉及农民的政府性集资。

取消所有面向农民的各种政府性集资。取消在农村进行的教育集资后,中小学危房改造资金由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三)取消屠宰税。

停止征收屠宰税。原来随屠宰税附征的其他收费项目一律停征。

(四)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为规范和加强对农民的劳务管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同时考虑到目前我省农业基础薄弱、建设任务重,决定全省用三年时间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2001年每个劳力每年承担积累工和义务工合计最高不得超过22个,2002年不得超过15个,2003年不得超过10个,2004年起全部取消。劳动积累工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综合

开发和植树造林。劳动义务工主要用于防汛、义务植树、公路建勤、修缮乡村校舍。对于农业基础较好,过去投劳任务本身就比较少的地方,在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的过渡期间,每年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的投入量也要相应减少,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一步取消。“两工”取消后,村内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村级道路、植树造林等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劳务,必须遵循“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策、上限控制”的原则,实行一事一议,由全体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筹劳严格实行上限控制,每个劳动力每年承担劳务数额不得超过10个标准工日。除遇到特大防洪、抢险、抗旱等紧急任务,经县级以上政府批准可临时动用农村劳动力外,任何地方和部门均不得无偿动用农村劳动力。具体管理按《湖北省关于村内兴办集体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管理办法》执行。

(五)调整农业税政策。

1、确定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以农民第二轮合同承包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为基础确定。对二轮承包后,经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征(占)用的计税土地,并按政策规定办理了耕地占用税征、免手续的,不再作为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对于二轮承包后新开垦的耕地按规定免税到期的应纳入农业税计税土地面积。各级农业税征收机关要建立农业税计税土地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计税土地面积发生增减变化时,农业税应当同步进行调整,防止出现新的有地无税、有税无地的现象。从事农业生产的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计税土地面积,为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2、调整农业税计税常年产量。农业税计税常年产量以1994一1998年5年农作物的实际平均产量折合成主粮确定,并保持长期稳定。除计税土地面积发生增减变化外,常年产量不得随意调整。

3、合理确定农业税税率。根据现行农业税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考虑到我省地域条件的差异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别,以及现有农业税税率的执行情况,我省农业税税率仍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全省农业税税率最高不超过7%,贫困地区农业税税率从轻确定。

国有和集体农场以及有农业收入的机关、部队、企业、学校,其农业税税率按现有农业税税额与调整后的农业税计税常年产量计算确定。其他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的农业税比照当地同等税收水平征收。

各县(市、区)农业税的具体计税常年产量、税率和农业税征收任务,经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要分类测算到乡镇,并落实到农户及其他农业税纳税单位和个人。农业税社会减免和自然灾害减免政策按《湖北省农业税征收实施办法》执行。

(六)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

1、减少征收环节。取消原部分一个应税品目两个环节征税,实行一个应税品目只在一个环节征税。

2、调整农业特产税税率。按照农业特产税税率略高于农业税税率的原则,对农业特产税税率作适当调整。

3、简化征收办法。按照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不重复交叉征收的原则,对在非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继续征收农业特产税。对在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生产的农业特产品,只征收农业税,不征收农业特产税。严禁两税重复征收。

农业特产税应税品目、征收环节、税率以及减免政策按《湖北省农业特产税征收管理实施办法》执行。

(七)改革村提留征收和使用办法。

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办公经费,除原由集体经营收入中开支部分仍继续保留外,凡由农民上缴村提留开支的部分,改革后交纳农业税的,采取新的农业税附加方式收取,交纳农业特产税的,采取农业特产税附加方式收取(不含国有和集体农场以及有农业收入的部

队、机关、学校、企业)。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比例最高不超过改革后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正税的20%。在计税土地种植(养殖)应税农业特产品,已征收农业税附加的,不再征收农业特产税附加。收购环节征收的农业特产税不征收附加。各县(市、区)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比例,报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审批,并保持长期稳定。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采取征收代金制,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用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方式收取的村提留属于集体资金,由农业税征收机关负责征收(可以由粮食、林业、供销等部门在收购农副产品时代扣代缴),乡镇农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实行乡管村用,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征收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时,必须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专用票据。村提留改革后,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年初由村民委员会提出预算,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报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审核,由乡镇政府批准并报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备案。筹资额严格实行上限控制,每人每年最高不得超过15元。经批准后的筹资额用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监制的农民负担登记卡登记,监督卡由村委会组织发放到农户,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村内一事一议的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筹资的提取、管理、使用情况,接受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计监督。

原由乡村集体经营收入负担村提留和乡统筹费的,农村税费改革后可以采取适当方式继续实行以工补农。对不承包土地的务工经商农民,可以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经村民大会民主讨论确定,在原乡统筹费和新的农业税附加和农业特产税附加的负担水平内,由村委会向其收取一定数额的资金,并纳入村内一事一议筹资款项统一管理和使用。

(八)改革共同生产费征收和使用办法。

原用于村内统一组织的抗旱排涝、防虫治病、恢复水毁工程等项开支的共同生产费,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用于农村抗旱排涝的计量水费和电费等,按照“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由受益农户据实承担。用于村组修复水毁工程所需资金,纳入一事一议范围内统一考虑。在税费改革过程中,各地要认真审核和清理历年形成的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村提留乡统筹”尾欠,并具体核实到户。清理农业税尾欠、农业特产税尾欠,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对“村提留乡统筹尾欠”,要制定具体的分年度清欠计划,根据清欠数额和农民的承受能力,分批、分期清欠。除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村提留乡统筹”款外,其他所有尾欠不属清欠范围。对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尾欠,由乡镇财政部门核实,“村提留乡统筹”尾欠由乡镇农经管理部门清理,并报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核实。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村提留乡统筹”尾欠,统一由乡镇财政部门按照“先税后费”的原则组织收取。对于那些按照政策规定,符合税费减免条件的要及时予以减免。对清收的税费欠款,要按原来的渠道管理使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挪用。

三、农村税费改革的有关配套措施

农村税费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各级各部门要讲政治、顾大局,统一认识,齐心协力,加强配合,齐抓共管,严密监控,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全面清理整顿各项涉农收费项目,坚决取消对农民的各种乱收费。规范农村收费管理,建立农民负担监督机制。

各地要结合此次农村税费改革,对本行政区域内涉及农民的收费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各地自行出台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集资项目一律取消,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农民收费、集资和摊派。今后,各地、各部门无权设立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项目。集体决定的,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对清理后需要保留的少量涉农收费,由省财政厅和省物价局审核,报省政府批准。各地要对经营服务性收费进行规范整顿。承担有偿服务事务的乡镇有关站、所,应将不体现政府职能的收费,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及时转为

经营性收费。不能将已经取消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收费。经营性收费应当遵循自愿互利原则,根据服务质量与数量由双方协商付费,不得强制服务,强行收费,平摊收费。对经批准保留的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都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并向农民张榜公布,做到家喻户晓,接受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公开监督。坚决取消涉及农民负担的各种达标升级或变相达标升级活动。在农村开展保险、发行报刊书籍,应遵循自愿原则,禁止用行政手段和行业权力强制入保、强行征订。向农民收取水费、电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实行计量收费。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在农民建房、婚姻登记、计划生育、子女入学、农村户籍、外出务工、农机监理等管理过程中搭车收取任何费用。在逐步取消“两工”期间,对保留的部分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不得强行以资代劳。

农村税费改革后,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根据新的情况,建立有效的农民负担监督约束机制,强化法制意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出现反弹。

(二)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积极开展乡镇机构改革。

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人民政府要把机构改革与农村税费改革结合起来,进一步转变政府行政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乡镇开支。试点地区的实践证明,财政供养人员不减少,农民减负目标难以实现。各级尤其是县级人民政府,要做好对现有乡镇机构和财政负担人员的清理工作,提倡党政干部交叉任职。各级有关主管部门要从大局出发,清理整顿以向农民收费为主要经费来源的事业单位,切实解决收费养人问题。同时不得人为地要求上下业务对口。各市、县不得突破省定编制数额。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乡镇具体情况,确定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各乡镇不得在核定的行政和事业编制之外再聘用临时人员。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合理调整中、小学校布局,适当集中办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小学的师生比例要严格按省有关规定执行。对教师队伍进行必要的整顿和压缩,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实行公开考核竞争择优上岗,对富余人员予以辞退和待岗分流,确保有限的教育经费真正用于改善乡村办学质量。

各地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实施配套措施,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对交通通讯工具、吃喝招待等进行治理整顿,取消村级招待费。要树立勤俭节约观念,坚持量入为出、勤俭办事、勤政为民。

(三)改革和完善乡镇财政体制,规范县、乡镇、村之间的分配关系。

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县、乡镇财政体制,严格实行“分灶吃饭”,自求平衡。农村税费改革后新增的农业税收入原则上要全部留给乡镇。取消一切其他收费后,乡、村两级由此减少的收入,主要通过精简机构和人员,减少财政开支,调整支出结构,以及通过中央、省和有条件的市(州)财政转移支付给予补助解决。要加大对困难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保证乡镇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必保支出的需要。同时,要规范县、乡镇、村之间的分配关系,严禁无偿平调、挪用乡镇及村级集体财产,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严格各项资金管理,规范分配行为。强化乡镇财政预算约束,坚持量入为出,健全乡镇国库,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各地要结合税费改革,对乡镇负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分类研究解决办法,凡不是为农民办事所形成的债务,不得由农民负担。同时要加强乡镇、村级财务建设,培训财务人员,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财务核算和监管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工作。

各级政府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对土地承包工作中的政策落实情况认真开展一次清理检查。按照合同,凡承包经营已到期的,要及时做好延包工作。要严格控制村组集体机动地面积,村组机动地面积最高不得超过本村组应发包面积的5%。村组机动地必须承担农业税或农业特产税,不得将村组机动地所承担的农业税或农业特产税转嫁到其他已承包的土地上,增加其已承包农户的负担。要加强对土地转包和转让过程中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任

务的管理,防止在土地转包和转让过程中出现税收和附加落空现象。

(五)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和加强乡镇,尤其是村级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的具体措施,保证基层组织的稳定与正常运转。要采取小村并大村、扩大村级规模、村组干部交叉兼职等办法,精简村组干部,减少村级支出。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各县、乡镇要大力加强村级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要求,积极推进“村务公开、村民自治”。对税费改革后农民农业税及其附加、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负担情况,各乡镇要逐村逐户的进行测算,由村民大会讨论通过,并张榜公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接受监督。广大基层干部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法律意识,切实做到依法行政。

(六)大力发展乡镇及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乡镇、村级经济实力,从根本上减轻农民负担。各级政府应抓住农村税费改革这一时机,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重点,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制定本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大力引导农民合理调整农业结构,积极扶持和促进乡镇、村级经济发展。建立和培育农副产品流通市场,促进农副产品顺畅流通。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根本上帮助脱贫、减负,从而逐步增强乡镇和村级财力,巩固农村基层政权。

(七)规范征收行为,加强农业税收征管。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征收任务加重,各地要根据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税法和税费改革要求,依法征税、依率征税。要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制定简便易行的操作规程,为广大纳税农户和其他纳税单位、个人缴纳农业税及其附加、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提供方便。严格各项社会减免和灾情减免的审批程序,进一步教育广大农民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要强化税收保全措施,完善农业税征收体系,配备和充实乡镇财政的农税征管力量,确保国家税收依法足额征收,确保农业税征收人员正常开展工作。同时要结合改革后工作需要,加强现有农业税征管队伍建设,提高各级尤其是乡镇一级征收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八)加强领导,强化监督,保证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农村税费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土地改革、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的第三次重大改革。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一项治本之策。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县,县委书记是这项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县长是直接责任人。各地要将此项改革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抓紧、抓实、抓好。各相关部门在改革中要从大局出发,服从改革的需要,积极配合做好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执行中央和省的政策。纪检、监察、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对有令不行、巧立名目、变相加重农民负担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严肃处理。对在改革中不顾大局,违反纪律,以权谋私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法律的,送交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步骤

按照中央农村税费改革总体部署,结合湖北的实际情况,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分二步进行。第一步:制定方案和配套措施,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在改革过程中分析研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试点方案和配套办法。第二步:检查改革情况,全面总结改革工作,巩固改革成果。按照上述步骤,全省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培训干部。时间为3-4月份。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各级成立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立领导责任制,层层负责。根据中央审核同意的《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全省1000多万农户印发《致

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一封信》,在29万多个村、组张贴《关于全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告》。同时,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全省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业务培训,组织新闻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税费改革宣传工作。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参与支持改革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办法。时间为4月份。省级有关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起草相关配套文件,由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修改、完善,报经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于4月20日号以前下发。各市(州)、县(市)根据中央7号文件和《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文件。各市、州要将经审核后的所属各县(市)实施方案,于4月底以前报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审批方案。时间为4月下旬-6月上旬。由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中央及省的规定,对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上报并由当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签字的实施方案进行审核,报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于5月20号前下发到各市(州)、县(市、区)。各县(市、区)要相应做好对所属各乡镇改革方案的审批工作。全省县、乡的方案审批工作6月10日前结束。

第四阶段: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时间为6月中旬-12月底。各市(州)、县(市、区)根据省人民政府审批的方案,必须在6月底以前将各项农业税收指标分解落实到村组、到农户。征收工作在夏季正式启动,秋季继续实施,12月底完成。同时,继续做好各项宣传和改革方案的修改完善以及配套措施的落实工作。省对各县(市、区)的改革方案审批结束后,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立即组织督查组分赴各地进行督促检查。随时掌握了解各地执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情况,及时解决和纠正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市(州)、县(市、区)也要相应地派出督查组,检查指导乡镇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五阶段:总结、表彰。时间为2002年1月-2002年2月份。夏、秋两季征收任务完成后,由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各地改革情况进行验收和总结。对全省农村税费改革情况形成总结材料报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州、县(市、区)、乡镇通过总结,评选出一批在农村税费改革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报省委、省政府予以表彰。

各市(州)、县(市、区)要在省规定的分阶段实施时间内,结合本地工作开展情况,制定详细的分阶段实施计划,保证各项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第19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革试点方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革试点方案

为贯彻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意见》,深入推进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保证其公益性质,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范围

2009年起在萍乡市、新余市、鹰潭市政府举办的社区服务机构进行试点。2010年按国家要求巩固和扩大试点范围,具体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确定。

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

政府原则上按照街道办事处范围或×××万居民规划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口规模大于×××万人的街道办事处,根据需要可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公益性职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享受政府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

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职能

(一)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行计算机管理。

2、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保健知识,实施重点人群及重点疾病、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帮助居民形成有利于维护和增进健康的生活行为。

3、实施预防接种,执行国家免疫规划。

4、负责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和监测,协助开展重大传染病社区防控,参与现场疫情处理。

5、慢性病预防控制。开展重点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筛查,实施重点高危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

6、精神卫生服务。实施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提供心理健康指导。

7、卫生信息管理。根据国家规定,收集、报告服务区域有关卫

生信息,开展社区卫生诊断,针对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和实施健康促进。

8、妇女保健。提供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开展妇女常见病和宫颈癌、乳腺癌等重点疾病预防和筛查。

9、儿童保健。开展新生儿保健、婴幼儿保健,进行儿童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价,开展健康指导。

10、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保健。对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低保对象进行登记和管理,进行体格检查和定期随访管理,提供健康指导。

11、协助处理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二)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和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

2、社区现场应急救护。

3、体检服务。

4、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家庭医疗服务。

5、转诊服务。

6、康复医疗服务。

7、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其他适宜医疗服务。

(三)其他职能

严格执行医疗保障制度有关政策规定,履行定点医疗机构职责,做好有关的政策宣传、监督及服务工作。

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改革任务

(一)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全员聘用

1、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按规定的权限,根据社区服务人口,按照规定的标准核定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编制。核定的编制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聘用人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2、合理设置岗位。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核定的编制,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数、基本医疗、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岗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岗位可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岗位。管理岗位可设主任、副主任(兼任)各1名;专业技术岗位可设全科医师或中医师、口腔等专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护理人员、医技人员若干名;工勤岗位可根据需要适当设置,但不得超过编制总数的5%。社区卫生服务站可设全科医师或中医师、公共卫生医师、护理人员、医技人员若干名。

3、人员竞岗聘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据核定的岗位,人员进行公开选聘,竞争上岗,进行全员聘用和合同制管理,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能进能出全员聘”的人事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参照《关于乡镇卫生院人员管理的指导意见》执行。

(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施绩效考核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规定实施绩效工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绩效考核,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综合考核办法》执行。区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财政、人事等部门对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区卫生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考核。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其考核周期岗位绩效工资、晋级、奖励及聘用、续聘和辞退挂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不同岗位不同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适当拉开差距,以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

(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零差率销售

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在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配备使用省政府批准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之外的药品(以下简称非目录药品),但应严格控制品种和金额数。一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目录药品的品种数量和销售额不得超过药品总数和总销售额的20%;规模较大的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目录药品的品种数量和销售额不得超过药品总数

和总销售额的30%。积极探索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有效实施办法和补偿政策。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的国家基本药物和非目录药品实行全省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

(四)改革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多渠道补偿机制

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严格界定功能、核定编制、核定岗位、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的前提下,对其经常性收支缺口进行补偿,建立财政补偿、医保购买服务补偿、适时调整医疗服务技术收费等多渠道的补偿机制,保障正常运转。具体办法按照《×××关于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的暂行规定》执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离退休人员经费当地财政按规定足额安排。

第20篇: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完成我市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任务,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是实现工

业强市、建设珠江源大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的科学选择,是党中央和省市委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做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我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及广大宣传文化工作者,要紧紧把握这次改革机遇,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改革的突破口,科学谋划,务实创新,圆满完成改革试点工作任务。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市全面小康建设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着力建立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增强文化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多出精品、多出优秀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推动我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我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改革体制机制和推动事业产业发展相一致;坚持繁荣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相协调;坚持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着眼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相统一的原则。

三、改革目标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各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推进和深化以劳动、人事、分配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积极探索和逐步建立既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充满活力,公益性和经营性、产业性区分明确,扶持政策具体、统

一、透明,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要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具体目标是:

1、市级改革目标。明确政府、文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责权利,合理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新闻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按照不同的性质和类别,坚定不移地推进和深化以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努力激活国办文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培育形成一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主体。按照“12345”的发展思路,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和投融资机制,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项目的实施,到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的目标。

2、会泽、罗平、陆良三个省级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县和特色文化资源县,按照省市的要求,加快县级文化单位的改革,激发活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项目运作力度,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力争到2007年使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6的目标。

3、其他县(市)区,按照市的安排部署和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使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四、改革的任务和措施

(一)改革范围、方式和内容根据文化单位的性质、职能和工作实际,科学划分公益性和经营性、新闻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采取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1.改革范围(1)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指承担应由国家举办或支持的公益事业职能,不以盈利为目的、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文化事业单位。其范围主要包括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艺术研究所、艺校、电影管理站等;新闻媒体(电台、电视台、报社等)的新闻宣传业务部门,包括麒麟分局、广播电视发射台、珠江网站;群众体育指导中心等。(2)逐步过渡为经营性的文化单位是指除以上公益性单位和部门之外,可按照市场原则,把原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及其它经营业务的单位或部门转变为经营性实体的单位和部门。其范围主要包括新闻媒体(电台、电视台、报社等)的经营业务部门,即从中分离出来的广告、发行、有线电视、网络等经营业务部门;体育比赛、体育表演、体育场馆出租等经营业务部门;市花灯团、滇剧团等文艺表演团体;新闻图片社、版画院。(3)经营性文化单位是指现行事业性企业化管理的单位,主要是从事文化产品生产

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单位或行业。其范围包括电影公司、影剧院、报社印刷厂等。2.改革方式和内容(1)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转换机制、增加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面向市场不断激发自身活力,努力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服务优良、引导有力的公共文化事业主体。其具体的改革方式和内容是:第

一,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取消现行的事业单位行政级别,分门别类、分层次进行管理;事业单位主要领导由主管部门公开选聘,单位副职由受聘的主要领导提名,经主管部门考察同意并聘任,单位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其余人员全员聘用。第二,改革现行分配制度,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的分配机制,实行固定工资与活工资(各种津贴、补贴的总和)相分离,即将活工资部分纳入内部再分配,按各自岗位绩效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惩,合理拉开分配差距。第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财政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投入不减,并且要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年有所增加,但要改进财政的扶持办法,拨付方式要与单位履行的宣传文化职能和所发挥作用等情况挂钩,投入方式要依据各自的目标任务和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要按照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的要求,制定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切实推进公益性事业的建设。第四,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种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和作用,不断挖掘潜力,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2)逐步过渡为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要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政策,着力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按照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改造过渡为经营性的文化企业。其具体的改革方式和内容是:第一,改革现行人事管理制度,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定编不定员,定岗不定人”的管理模式。改革开始之时签订《聘用合同书》的事业单位人员,原有事业身份不变,调出和退休时按现行事业单位人员的政策来对待,但在单位内部现行管理上同所有新聘用人员一视同仁;事业单位新增人员,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由聘用单位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在聘期间享有同原单位的事业人员同样的权益,待遇按聘用合同约定办理;明确现有事业单位编制和现有事业单位人员,原相同性质单位和相同事业身份的“老人”流动,不得突破新调入单位的原有事业编制限额,对高、精、尖特殊文化艺术人才按市引进特殊人才政策执行,其引进的人员数额最多不能突破原有编制数,引进的特殊人才享有原事业人员相同的身份、待遇;实行较为彻底的人员聘用制,真正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对所需人员的聘用,在政府的宏观监管下,由用人单位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聘用规定,公开、平等、透明地自主选聘,人事部门只进行合同鉴证。第二,改革现行分配制度,按照档案工资与实际收入相分离的原则,建立“以岗定酬,绩酬挂钩,按岗取酬,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制,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对有条件的单位领导班子可实行年薪制,也可以按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根据实现目标的情况,从收入中提取相应比例的部分作为奖励。实行最低工资制度,对未能聘用上岗人员(个人自己不接受聘用的除外),在服从单位安排的前提下,可安排临时工作任务或进行培训,发给不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最低工资。第三,在社会保障方面,按“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实行“两制”管理,即:原有事业人员按现行政策,由财政继续承担其应享的社会保障支出,退休后按原渠道领取退休金;新进入人员(按市政府相关政策引进的高、精、尖特殊人才除外)必须依法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并由用人单位和个人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并按社会保险政策规定享受相关社会保险待遇。第四,改革财政扶持方式,按照“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节余留用、超支自负”的原则,由财政依据2005年末单位实有人数适当放宽核定包干经费。改革后进入市场运行的文化单位不纳入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范围。(3)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可视不同情况采取两种改革方式。第一,对资产构成良好、净资产较大、经营状况较好的单位,可着重在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上改革,对经营性资产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第二,完全参照国企改革的办法,实行产权和人员身份双置换的改革办法。对国有资产评估后,公开挂牌出让,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出让给原单位职工。对转制的文化事业单位,在核定资产的过程中,凡能够豁免、转移、冲销的债务或报停、报损的设备,可作一次性解决,尽可能减轻单位的负担。同时,对进行改革试点的相关文化单位,采取以下政策措施:(1)文化单位的招商引资享受市政府扶持重点项目的优惠政策。(2)改革转制后的文化单位可享受国家及省(云政办发〔2004〕103号文件)规定的税收等优惠政策。(3)各职能部门和主管部门对实行改革的文化单位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尽力协调帮助解决。(4)财政要筹措资金,确保改革相关成本费用的支付。(5)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研究并出台支持和鼓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配套政策。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资金兴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事业,鼓励社会资本入股、参股、控股办文化事业;把引资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列入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给予奖励和支持。3.市直重点单位的改革任务(1)市花灯团、滇剧团和艺术剧院的改革,要进行资源整合和重组,积极组建珠江源演艺公司,走政府扶持、市场引导、自我发展的路子,逐步过渡成为经营性文化主体。(2)市电影公司、曲靖日报社印刷厂、国风影剧院的改革,要按照经营性文化企业的改革办法,因地制宜、一企一策,使其成为真正的企业法人实体。(3)曲靖日报社的改革:组建曲靖日报报业公司,将广告部、发行部和传媒中心等经营性业务和部门从报社中剥离出来,并可以和报社印刷厂联合和重组,成立曲靖日报报业公司,逐步向经营性文化企业过渡。(4)广播、电视的改革:组建曲靖广电传媒集团,将云南广播电视报曲靖专版编辑部、曲靖电视剧制作中心、广电物资供应站等部门和曲靖人民广播电台、曲靖电视台的广告、社会栏目、制作传输等经营业务和部门剥离出来,进行资源整合,在保证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充分采用市场运作手段,逐步向经营性文化企业过渡。(5)珠江网站的改革: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范围广泛、传播快捷、成本低廉,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被公认为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大新型新闻媒体。因此,作为承担重要宣传业务的曲靖珠江网站,要改变现行管理体制,把它当作我市的一个重要新闻媒体来对待,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管理;网站主要管理人员和个别技术骨干按现行事业人员管理,其人员编制和包干经费数额由市委宣传部分别会同编办和财政研究后确定,其他工作人员由网站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合同聘用制,其报酬及相关费用,从网站经营收入中解决。4.县(市)区的任务各县(市)区要按照以上改革要求和参照市级文化单位改革的做法,以国办文化单位改革为重点,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切实把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落到实处;要以提升旅游景点文化内涵、打造和树立特色文化品牌、推进民族文化工艺品加工和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快文化产业的规划发展,大力培育各种所有制的文化市场主体;要以加大县、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扶持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努力构建以县(市)区城市为中心、以乡(镇)为骨干、以村(社)为支撑的能够起到较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宣传文化阵地和网络体系。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工作步骤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展调研,制定方案(2005年6—7月)。根据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大理会议精神,围绕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和实践问题,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调研,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经市委政府批准后并报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批。第二阶段:组织实施,推进改革(2005年8月—2006年10月)。各改革单位和县(市)区按要求完成改革任务。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检查验收(2006年10月—12月)。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按照改革试点要求,对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进行检查验收,评估改革成效,查找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改革完善的建议,向市和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汇报;召开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改革经验,表彰先进单位。

(三)组织领导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形成合力。必须把它摆到一个更加突出、更加重要、更加迫切的位置。1.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市委、市政府成立曲靖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旅游局、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市委宣传部,由市委宣传部或市文产办一位领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和办公室主任要负责挂钩联系2—3个改革试点单位,以加强对改革工作的指导。宣传部、文产办、发展改革委、编委办、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文化局、广电局等部门,要抽调专人认真调研,制定配套方案,落实责任、跟踪问效。各县(市)区要相应成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区、市直各改革试点单位和主管部门,要根据市的改革方案精神,结合各自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能和工作实际,不搞一刀切,实行一个单位一策的改革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和实施办法,报经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审批后组织实施。2.加强政策研究,建立政策体系。市县两级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积极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所涉及的财政、投融资、税收、土地、工商管理、价格、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和人才等政策的研究,结合曲靖实际,制定和完善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可具操作性的政策,建立促进和保障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3.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思想工作。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改革单位,要加强改革的政策宣传,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及改革试点单位干部职工正确认识改革的形势和任务,正确认识改革的政策措施,为保证改革任务的落实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切实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改革所涉及的干部群众的思想反映,根据情况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解难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及时处理和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五、以改革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通过改革,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增强文化单位的生机和活力,培育文化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完善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配套的文化经济政策及投融资机制,加快文化产业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会泽历史文化名城改造、罗平布依族风情园、“历史曲靖”(珠江源文化园)、陆良和马龙休闲健身生态园建设、珠江源饮食文化城、翠山影视文化城改扩建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加快组建珠江源演艺、曲靖报业、曲靖广电传媒、曲靖印刷出版四大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抓紧做好以一台文艺精品为重点的“一首歌、一台戏、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的“四个一”文化精品工程。努力做强文艺娱乐、广播影视、出版经销、体育健身和乡村文化五大产业,适时把曲靖建设成为休闲娱乐、影视拍摄、体育健身的基地。积极推进省级县域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县和特色文化资源县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力争改革试点结束一年后,即2007年使全市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的目标。

试点方案
《试点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