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昆明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03 06:07:44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昆明理工大学

1、昆明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517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51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89 电子信息科学491 自动化49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99

2、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65焊接技术与工程50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97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50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11测控技术与仪器454

3、河南科级大学金属材料工程496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50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69自动化476材料物理49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93

4、沈阳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508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520机械电子工程518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50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53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02

5、佳木斯大学

材料类: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第2篇: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条例

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博士后管理工作,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我校从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促进我校学科发展及加强学术交流,根据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以及关于印发《博士后工作“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114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及我校与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联合培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三条 学校设立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由校长及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管理委员会下设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博管办),负责博士后日常管理工作、协调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与流动站工作,包括流动站的申报、建设和评估、办理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进出站和在站管理、与企业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博士后经费的管理使用等。

第四条 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在流动站所在部门设博士后管理分委员会,成员由相关学科专家组成,主任由流动站所在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全面负责流动站的工作,包括流动站发展规划和建设、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资格审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审核、中期考核、出站评审等组织工作。流动站要指定一名管理人员作为联系人,具体负责博士后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章 流动站的设立

第五条 申请设立流动站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具有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和一定数量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已培养出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

2、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承担着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科研工作处于国内前列;

3、具有必须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能为博士后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第六条 凡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均可以申请设立流动站,申请时间根据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实行集中申请和审批,校博管办负责组织申报。

第四章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

第七条 院、所及合作教授招收博士后的条件

1、我校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院、所均可以招收博士后。

2、我校在岗教授和研究员,具备招收博士后条件,并有相应的科研课题和充足的经费,原则上应是设立流动站的学科和相近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导师,年龄不超过60周岁,经流动站审核,校博管办审批,可作为合作教授招收博士后。如因研究工作需要,经学校审批同意,招收博士后的年龄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65周岁。

第八条 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近期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

2、申请者应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职人员必须全时脱产到学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第九条 本校毕业的博士不得申请进本校同一个学科的流动站从

2 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第十条 申请到与我校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须同时符合工作站的有关招收要求。

第十一条 申请到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需填写《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资格审查表》,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博士学位证书或由博士培养单位出具的已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证明;

(二)两位本学科或相近学科专家的推荐信;

(三)表明其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证明(如:获奖、鉴定、专利证书、学术论文等);

(四)申请当月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表。

第十二条 定向培养、委托培养和在职工作以及具有现役军人身份的人员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须提供所在单位同意其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证明材料。国外留学博士或港澳台博士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须提供驻外使领馆的推荐证明材料和教育部出具的学历认证材料。

第十三条 博士后管理分委员会对申请者进行进站资格审查,并组成专家组对申请者进行考核,提出审查及考核意见,同意招收的博士后及合作教授报校博管办。资格审查前,博士后管理分委员会应向申请人介绍流动站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工作要求和合作教授的基本情况。

第十四条 经校博管办审核同意后,申请人填写《博士后申请表》一式四份,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主任批准,报省人事厅和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十五条 申请到与我校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可向设立工作站的企业申请,也可直接向我校申请,我校和设站企业共同审查同意并签订《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书》后,报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批。

3 第五章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进站与管理

第十六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持录取通知书到校博管办报到,与校博管办签订《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协议书》,办理进站有关手续。

第十七条 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办理进站手续,须在规定报到时间内提出书面申请,经校博管办批准方可延期报到。逾期15日不办理进站手续者取消进站资格。

第十八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行政、工资、组织等关系须转入我校,进站的校内手续参照我校新进人员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九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限一般为两年。如因科研工作需要确需延长,须提前三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经校博管办批准方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期一般不得超过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提前完成研究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可以提前出站,但在站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二十一个月。

第二十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后应在三个月内作出《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工作计划》,经合作教授审阅同意,由博士后管理分委员会组织开题报告答辩,通过答辩后,报校博管办备案。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一般不承担所在部门的教学任务。

第二十一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主动参加流动站所在部门的学习和业务等活动,履行相应的义务。

第二十二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根据研究项目需要,经学校批准,与学校签订协议后,可出国参加不超过三个月的学术交流活动。博士后研究人员出国按我校教师出国的有关规定办理,入站之日起3个

4 月内和规定出站日前3个月内,不办理出国手续。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学校和企业不得单方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办理出国手续。

第二十三条 博士后管理分委员会应对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学习、工作等情况进行全面管理,进站后11-13个月内必须进行中期考核。

第二十四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予以退站

1、中期考核不合格的;

2、受警告以上行政处分的;

3、连续旷工15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30天以上的;

4、因病因事累计三个月以上不能工作的;

5、出国逾期不归超过30天的;

6、学术上弄虚作假的;

7、在站时间超过三年的;

8、本人提出退站申请的;

9、其他情况应予退站的。

第二十五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合作教授应认真履行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工作的指导职责,全面掌握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工作状况,加强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落实,积极主动参与流动站建设发展工作。

第二十六条 退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再享受博士后研究人员待遇,剩余各项经费不得带走,并须偿还学校前期支付的有关费用。 第二十七条 到与我校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工作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的进站手续由学校负责办理;在站期间主要在企业工作站工作,工作站与流动站共同组成专家组对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指导

5 和管理,其考核由工作站负责。

第六章 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

第二十八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必须出站。博士后管理分委员会在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前2个月通知博士后研究人员及合作教授。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向博士后管理分委员会提交《研究工作报告》、《博士后研究人员期满离站科研工作评审表》、《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评审表》等书面材料。

第二十九条 博士后管理分委员会负责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出站评审,组织研究工作报告答辩会,经博士后管理分委员会评审达到出站条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将《博士后工作期满登记表》及《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一式四份)交校博管办。其中获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应同时提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总结报告》。

第三十条 经校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出站的,报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三十一条 经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接到校博管办的出站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到人事处和相关部门办理出站手续。出站手续完备后,校博管办负责发放博士后证书。

第三十二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出站,可根据其在站期间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果,按照国家、云南省和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三十三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期满出站,除有协议的以外,其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第七章 博士后待遇

第三十四条 行政、工资、组织、人事档案等关系转入我校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按国家、云南省和学校有关规定,享受学校在职

6 人员同等的工资、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等福利待遇。

第三十五条

学校安排一定数量的住房作为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公寓,并配备基本的生活设施,由校资产管理处及后勤集团物业管理中心负责安排和管理,收费按国家、云南省和学校规定执行。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应及时退出博士后住房。

第三十六条

随博士后研究人员一起流动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18岁以下的未就业子女)可在学校保卫处办理落户手续。在站期间,学校以借调方式帮助安排博士后研究人员配偶临时性工作,在此期间其配偶的职称、调资、医疗保险等由原工作单位负责办理。

第三十七条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学术成果为职务成果,成果署名为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按有关规定享受应有的权益。

第三十八条 按国家文件规定,博士后子女入学、入托按我校正式教职工的有关规定,由校工会负责办理。

第三十九条 博士后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按学校相关办法执行,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其他未尽事宜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经2007年3月8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昆明理工大学 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推荐第3篇:教务管理系统参考

引言

教务管理系统是教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系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迫切希望在计算机上能够实现教务管理操作,希望把人从教学资源,教学评估,编排课程,教学检查等等这些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教务管理系统从人们的需求出发,具有智能化辅助教务人员管理教务工作,并且计算机发挥了它本身的优势,能够存贮大量信息数据。与以往手工的教务相比,教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出现,使教务工作变得更简单,可靠,安全,方便。为了能让教务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在使用一个软件以后能极其容易地对所有教务工作进行管理,并且准确无误,轻松自如。因此开发一个教务管理系统软件是当务之急,也是本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和研究宗旨。

教务管理系统是教学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系统将教学资源与老师,学生,课程,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课程,课程与学生相互间联系起来,而且联系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排斥,因而需要系统应具备较完善的检验防错功能,冲突处理功能,从而根据系统的运行及反馈信息高质量,高效率地管理系统流通部门的全部功能。

在开发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过程中,使用了当前最新的技术ASP﹒NET和ADO﹒NET。ASP﹒NET是内建于语言运行环境中的编程结构,特别是在创建Web应用程序显示了强大的功能。ADO﹒NET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处理数据。ASP﹒NET和ADO﹒NET的结合很容易地在一个数据库中建立一个记录集。使用这些脚本建立和打开一个记录集,处理和输出数据。

在开发教务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一直用运了软件工程的思想去开发系统。开发前的准备中,进行了系统调查。熟悉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然后是随数据流进行了分析,对教务系统中的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描述。数据库的设计主要是E-R图和转换成关系模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每个功能模块的主要工作内容、输入输出要求等。

第1章 概述

1.1为什么要开发一个教务管理系统?

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小学的教务管理显得极其重要,合理地管理不但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而且影响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用计算机控制教务工作由自动化系统运行而完成。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增强了信息的流通。

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的教务人员迫切需要有这样一个软件,能够实现教学资源整体规划,编排课程,评估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进度等等这些繁琐的教务管理工作。

1.2 在中小学中用计算机管理教务的意义

我们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小学的教务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70年代后期,出现图书情报工作的 “联机革命”,使计算机更广泛地,更有效的应用到各个角落,发达国家较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我国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说,教育工作计算机化是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项带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措施,因而中小学的教务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技术的一部分,教务现代自动化也只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但由于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心脏,现代社会的骄子,信息社会的科技主角,所以在教务现代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处于核心地位,它对于其他现代化设备起控制,连接和转换的作用,而教务自动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部分。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能提高教务本身管理水平,能代替工作人员进行教务工作的某些加工处理,把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校教务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

总之,教务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推动了教学质量的进步。

我作为一个计算机应用的本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贡献。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希望能用我四年的所学编制出一个实用的程序来帮助中小学进行更有效的教务管理。

归纳起来,好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1). 可以存储教学资源,安全、高效处理信息;

(2). 节省大量人力,财力;

(3). 可以迅速查到所需信息和实现教务管理功能。

1.3 为将来学校网上办公做好准备

﹒NET技术的发展,大量的Web应用程序开发,在不同地点的用户可浏览Web站点信息。这些技术的成熟,使得在中小学实现网上办公有了技术上保证。学生,老师可以在任何地点,在网上浏览教务信息,学校的最新通知,填写自己的信息,实现用户权限内的操作。教务管理系统是学校网上办公的一个尝试,也是为以后中小学网上办公作基础。

第2章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的,就是按照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幺”的问题,即根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弄清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也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因此,这个阶段又称逻辑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2.1系统调查

系统初步调查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与中小学的教师,尤其是与教务处的教职工进行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常识,经过调查研究,中小学的基本情况为: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务处、财务部、党团支部、学生会、后勤部五大部门。各部门分别针对各自管辖范围进行具体管理,并向校长负责。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中小学在日常教务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1) 学校现行的教务管理方式仍为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传统手工处理方式。教务信息管理没有完全科学化、规范化、处理速度较慢,因此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

(2) 学校领导对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因此不能适时指导教学方向,以至影响教育质量。

(3) 师生之间,学生和教务人员,以及老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信息交流少,信息渠道单一,不利于协调工作,容易出错。

因此,通过建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使教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使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正确性,使学校的信息流程和流向清晰化、合理化,第一时间把握学生信息,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与计划。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新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三个可行性:

(1). 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 Windows 2000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0,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indows 2000 Profeional上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也选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3。

(2). 经济可行性:

采用新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规划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3). 营运可行性:

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熟悉,上手较快,学校教务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故新系统还需要满足以下这几个标准:

(1) 标准性:系统的软硬件选型都应该采用工业化标准,这样既可以保证系统运行质量又可以分享在此标准上的每一次技术进步。

(2) 可靠性:由于学教务息的重要性,系统的软硬件应均为质量可靠,并采用RAID 0+1廉价磁盘冗余保护技术,确保不会由于软硬件故障造成系统运行终止而使用户蒙受损失。

(3) 安全性:通过软件的编制及硬件设置,控制使用者接触数据的权限,从而确保使用者无法操作与其无关的数据。

(4) 兼容性:系统的所有软硬件理论上都应有100%的兼容性,用以保证软硬件的可互换性。

(5) 高效性:由于学校学生信息每次处理的信息量较大,因此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响应能力都应是快速而有效的,在软件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6) 可维护性:系统软件设计时应采用结构化模块设计,以便于开发和维护,也有利于根据情况随时进行功能调整。同时在系统开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日常维护,使之能简便易行

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新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可进行开发。

2.3 软件开发的总目标

(1) 提高教务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按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采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规范教务管理的操作全过程。

(2) 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相关教务人员可以从系统中取得及时而且正确的教学管理数据信息,并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从而掌握学校的各种信息情况,为校领导做出适合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指导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推荐第4篇:昆明理工大学校徽

说明:

1.本校徽已按比例缩放,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查看清晰原图。

2.www.daodoc.com整理的系列中国大学校徽,旨在为您制作简历时提供方便。

3.“昆明理工大学校徽”的版权归属原设计者、学校所有。

推荐第5篇:昆明理工大学论文格式

××××××××××××(文章标题用黑体小二号字居中)

×××(姓名,用小四号仿宋GB-2312体居中,上下行距为0.5行)

(昆明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云南 昆明 650093)(用五号宋体居中,上下行距为0.5行) 摘要:××××××(摘要两个字用5号黑体,然后用冒号,摘要内容用楷体GB2312体,左右缩进2字符)

关键词:×××(关键词一般选择3到5个,格式要求同摘要一样)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正文均用五号宋体)

1 ×××××××(一级标题四号黑体)或用:

一、×××××××(一级标题四号黑体)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正文均用五号宋体)

1.1 ×××(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上下行距为0.5行)或用:

(一)×××(缩进2字符,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上下行距为0.5行)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正文均用五号宋体) 1.1.1 ×××(三级标题用五号黑体,上下行距为0.5行)或用:

1、×××(缩进2字符,三级标题用五号黑体,上下行距为0.5行)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正文均用五号宋体) 1.1.1.1 ×××(四级标题用五号黑体,上下行距为0.5行)或用:

(1)×××(缩进2字符,四级标题用五号黑体,上下行距为0.5行)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正文均用五号宋体)

参考文献:(用五号黑体,上下行距为0.5行)

[1] ××××××××××××(宋体,小五号) [2] ××××××××××××(宋体,小五号) ……

[序号] 作者名.书名[分类号].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页码 [序号] 作者名.文章名[分类号].杂志名,出版时间,期号,引用页码 其它说明:A4幅面,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2厘米,全文均用单倍行距。插图一般安排在文章的右边,较大的插图可居中布置,插图下的文字说明用宋体小五号字,与图相对居中安排,如“图1 ××××”

推荐第6篇:昆明理工大学论文格式

课程报告题目

姓名:*** 班级:工程管理2006级**班 学号:2006110081*** 联系方式: Email或电话

摘要:摘要内容(200字左右),直奔主题。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 关键词:沥青碎石路面;斜拉桥;交叉口;定线技术(3—6个关键词)

1.一级标题

第1节内容.................................................... ..................................................................... ............................................................

1.1 二级标题

第1.1节内容.................................................... ..................................................................... ............................................................

1.1.1 三级标题

第1.1.1节内容.................................................... ..................................................................... ............................................................

1.1.2 三级标题

第1.1.2节内容.................................................... ..................................................................... ............................................................

1.2 二级标题

第1.2节内容....................................................

- 1234 -

推荐第7篇: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需求分析

题目:常州市育才中学教务管理系统设计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姓名:成义杰

学号:指导教师:陈鉴富

2012 年10月22日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得到很好的发展,以便帮助学院各管理层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使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步入新的章篇。

教务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端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1.选题依据

教务管理系统作为教育单位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所以教务管理系统应为使用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是人们一直以来都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资料,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即使有些学校使用了计算机,但由于操作形式各异、输入方法不同、定义不统一,这对于管理者和使用者都产生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对于管理系统的统一性、完整性、及时性的要求也就迫在眉急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内容

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由前台功能设计和后台功能设计部组成,规划系统功能模块如下: 1.教学资源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主要包括:主要功能包括导入教师信息、录入教师信息、机构设置、确定部门人员、处理离校人员组成; 2.开课计划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录入科目信息、录入模块信息、设置课程方案、设置开课计划、设置学期、周数组成;3.学生学籍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创建班级、班级注册、确定班级所属年级、录入学生信息、调整学生班级、确定异动学生、查看学生信息;

4.学生成绩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成绩录入、成绩发布、成绩查询、成绩分析一共4个模块;5.学生选课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网上选课设置、选课要求设置、调整学生选课、查看选课结果;

6.数据库维护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创建数据备份维护计划一共3个部分;7.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日志管理、用户管理二个子模块。

2.2实现手段

硬件平台:

 

CPU:P41.8GHz。 内存:256MB以上。

软件平台:

    

操作系统:Windows xp/ Windows 2000。 数据库:SQL Server 2005。

浏览器:IE5.0及以上,推荐使用IE6.0。 Web服务器:IIS5.0。

分辨率:最佳效果1024×768像素。

3.工作计划(进度安排)

1---3 周:交流课题任务,正确理解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4---6 周:系统调查与分析,分析知名博客系统的结构,撰写需求分析文档 7---9 周:系统设计

10-12周:系统实现(编码、调试、验收)

13-15周;检查论文初稿,完善不足之处,完成论文定稿

4.参考文献

[1] ASP.NET网站开发四“酷”全书 电子工业出版社 武嘉 2005年8月 [2] ASP+SQL Server组建动态网站实例精讲 人民邮电出版社魏雪萍2005年6月

[3] ASP.NET程序设计教程(C#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常永英、崔淼、马润成、梁云杰等2009年9月

[4] ASP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严、于亚芳、王国辉 200

4年12月

[5] ASP.NET服务器控件开发技术与实例 人民邮电出版社 郝刚、袁永刚、齐艳编著

2005年1月

推荐第8篇: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工作,终于将这个系统做好了啊!在此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都一一克服了!在此过程中我感受颇多,收获颇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的了解了软件工程的内在含义!学无止境,这次的课程设计只是学生生涯的一种延续!对于一个在校生来说,学习知识是最重要的,为以后进入专业的软件公司时用足够的经验!不管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歇,要把学习视为工作的铺垫!所以在这次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中,我一边学习,一边从基础的事情开始做起!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了解项目的整体布局,了解项目中的业务逻辑,了解项目中尚未完成的工作并以此作为下个阶段的工作学习的目标。这个星期里,我按时完成组长安排我的任务,并且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在设计中遇到的困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不是很了解的东西,同时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也明白了好多道理,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一个星期里最初不知道如何去设计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咨询其他组的同学了解了很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都要自己努力去克服与改正!

做软件的人必须随时充电,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要积累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去努力做每一件事情,努力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做好完美的铺垫,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推荐第9篇: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工作,终于将这个系统做好了啊!在此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都一一克服了!在此过程中我感受颇多,收获颇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的了解了软件工程的内在含义!学无止境,这次的课程设计只是学生生涯的一种延续!

对于一个在校生来说,学习知识是最重要的,为以后进入专业的软件公司时用足够的经验!不管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歇,要把学习视为工作的铺垫!所以在这次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中,我一边学习,一边从基础的事情开始做起!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了解项目的整体布局,了解项目中的业务逻辑,了解项目中尚未完成的工作并以此作为下个阶段的工作学习的目标。这个星期里,我按时完成组长安排我的任务,并且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在设计中遇到的困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不是很了解的东西,同时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也明白了好多道理,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一个星期里最初不知道如何去设计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咨询其他组的同学了解了很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推荐第10篇:C++课程设计(教务管理系统)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01.h\" cla University;

void menu(University uni);//菜单函数声明

cla Student//学生类 { public: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sex; int number; string major;

public: void disp_stu();

friend 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friend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 void Student::disp_stu() {

}

cla Institute//学院类 { public: string name; cout head;//封装学生信息

public: void add_stu();

//添加学生

bool delete_stu(int i);

// 删除学生

bool modefy_stu(int i);

//修改学生信息

void disp_ins_1();

// 显示本院学生信息

friend 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friend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 void Institute::add_stu() {

} Student *p=new Student; cout>(*p).name; cout>(*p).age; cout>(*p).sex; cout>(*p).number; cout>(*p).major; head.Add(p);//在链表末尾增加一个节点

bool Institute::delete_stu(int i) {

} head.Remove(i);//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return true; bool Institute::modefy_stu(int i) {

Student *p=new Student; cout>(*p).name; cout>(*p).age; cout>(*p).sex; cout>(*p).number; cout>(*p).major; head.Remove(i);//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head.Insert(i,p);//在链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新节点

return true; } void Institute::disp_ins_1() {

}

cla University//学校类 { public: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addr; List head;//封装学院信息 public:

void design_stu();//学生信息设置 int i; Node *q; q=head.pHead;//q指向学生节点双向链表头指针

cout

} coutpData->disp_stu(); q=q->pNext;

void add_ins();

//添加学院

bool delete_ins(int n);

// 删除学院

void design_cqut();

//设置学校信息 bool modefy_cqut();

//修改学校信息 void disp_cqut();

//显示学校信息 void design_ins();

//学院信息设置 bool modefy_ins(int n);

//修改学院 void disp_ins();

//显示学院信息

void search_menu(); void search_name(string n);//姓名

void search(string n);//性别//函数重载

void search(int n);//学号

bool search_age(int n);//年龄

friend 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 friend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void University::design_stu() {

int i,m,j; int n; cout

★★★★★★学生信息设置★★★★★★

\">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disp_ins();

cout

cout

cin>>m;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j=1;j

{

}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当前指针指后移

coutpData->add_stu(); cout

disp_ins();

cout

cout

cin>>m;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 //当前指针指向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j=1;j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当前指针指后移

} }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cout>n; head.pCurrent->pData->delete_stu(n); cout

{

disp_ins();

cout

cout

cin>>m;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j=1;j

{

}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当前指针指后移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cout

} cin>>n; head.pCurrent->pData->modefy_stu(n); cout

void University::add_ins() {

}

bool University::delete_ins(int n) {

}

bool University::modefy_ins(int n) {

Institute *p=new Institute; cout>(*p).name; head.Remove(n);//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head.Insert(n,p);//在指定位置插入节点信息 return true; head.Remove(n);//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return true; Institute *p=new Institute; cout>(*p).name; head.Add(p);//在链表末尾增加一个节点

}

void University::disp_ins() {

int i; Node *q; q=head.pHead; //q指向学院节点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i=1;i

coutpData->namepData->head.size

}

void University::design_ins() {

int i; int j; cout

★★★★★★学院信息设置★★★★★★

\"pNext;

cout>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 disp_ins(); cout

disp_ins();

add_ins();

cout

getch();system(\"cls\");//清屏 design_ins();

break; } case 3: {

} disp_ins(); cout>j; delete_ins(j); cout

disp_ins(); cout>j; modefy_ins(j); cout

} case 5:menu(*this);break; } }

bool University::modefy_cqut() { cout>name; cout>age; cout>addr; return true; }

void University::design_cqut() { int i;

University uni; cout

★★★★★★学校信息设置★★★★★★ cout>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disp_cqut();

cout

getch();system(\"cls\");//清屏

design_cqut();

break;

}

case 2:

{

modefy_cqut();

cout

getch();system(\"cls\");//清屏

design_cqut(); break; \"

}

} } case 3:menu(uni);break;

void University::disp_cqut() {

cout

}

void University::search_name(string n)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院节点头指针 for(i=0;i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当前指cout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name)

{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m++;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学生当前指针后移

}

bool University::search_age(int n)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i=0;ipNext;//学院当前指针后移

} cout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age)) {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m++;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 } cout

void University::search(string n) {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i=0;i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sex)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 m++;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

} coutpNext; void University::search(int n)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i=0;i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number)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m++;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 } cout

/****************************************信息查询菜***********************************************/

void University::search_menu() { int i; cout

★★★★★信息查询显示★★★★★\">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disp_ins();

coutdesign_ins(); break; } case 2:

{

}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院节点头指针 for(i=0;i

}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3: {

} int j; disp_ins(); cout>i;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j=1;jpNext;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4:

{

string n; cout>n;system(\"cls\");//清屏 search_name(n);

}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5:

{

} int n1; cout>n1; search_age(n1); coutsearch_menu(); break;

system(\"cls\");//清屏

case 6: {

} string n; cout>n;system(\"cls\");//清屏 search(n);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7: {

} int n; cout>n;system(\"cls\");//清屏 search(n);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8: {

menu(*this);

}

} } break; /**********************************************************************/ {

int i,j; ifstream inf(\"cqutData.txt\",ios::in); inf>>uni.name; inf>>uni.age; inf>>uni.addr; inf>>uni.head.size;//学院个数 for(i=0;i>p->name;

导出文件数据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Node *m=new Node;//建立学院信息节点 m->pData=p;//把输入的学院信息节点赋给建立的学院信息节点 m->pNext=0; if(i==0) uni.head.pHead=m;//把节点m赋给学院信息节点

else uni.head.pEnd->pNext=m;//把节点m赋给下一个学院信息节点 m->pPrev=uni.head.pEnd;//节点m指向学院信息的尾节点

uni.head.pCurrent=uni.head.pEnd=m;//学院信息的尾节点始终指向m节点 inf>>uni.head.pCurrent->pData->head.size;//学生个数 for(j=0;jpData->head.size;j++) {

Student *q=new Student; inf>>q->name; inf>>q->age; inf>>q->sex; inf>>q->number; inf>>q->major;

Node *n=new Node; n->pData=q; n->pNext=0; if(j==0)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n; else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End->pNext=n;

n->pPrev=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End;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End=n;//学生信息的尾节点始终指向n节点

} } }

/************************************************************************************/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

ofstream ouf(\"cqutData.txt\",ios::out); int i,j; ouf

导入文件数据ouf

uni.head.pCurrent=uni.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院节点头指针 for(i=0;i

oufpData->name

oufpData->head.size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生节点头指针

for(j=0;jpData->head.size;j++) {

oufpData->head.pCurrent->pData->namepData->head.pCurrent->pData->agepData->head.pCurrent->pData->sexpData->head.pCurrent->pData->numberpData->head.pCurrent->pData->major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学生当前指针后移

}

} } uni.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Next;//学院当前指针后移

/************************退出系统菜单****************************/

void exit(University uni) {

} int i; cout>i; 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 file_out(uni); exit(0); break; case 2:{exit(0);break;} case 3:

{ menu(uni); break; } case 4:

{

file_out(uni);

}

} menu(uni); break;

/***************************************************************************************/ void menu(University uni) {

system(\"cls\");/*清屏*/ int i; cout

主菜单 cout

cout

cout

cout>i;system(\"cls\");//清屏

}

int main() { University u;

} file_in(u); menu(u); return 0; switch(i) {

case 1:uni.design_cqut();break; case 2:uni.design_ins();break; case 3:uni.design_stu();break;

case 4:uni.search_menu();break;

case 5:exit(uni);break; }

第11篇:威尔教务考勤管理系统

摘要....

烟台威尔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教务考勤管理系统,主要依托先进的智能身份识别终端。通过射频卡(IC/ID/CPU)、手机卡、指纹等识别介质进行身份验证,并依靠TCP/IP网络传输、CDMA/GPRS/WIFI/3G无线传输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完成对教室上课情况的采集和统计。

系统目标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大院校逐步建立起,以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选修课程、实验预约、成绩审核、学分制等为特点的教务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包括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排课、选课、成绩管理、实验管理、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

但是随着学校对教务管理的逐渐深入,传统教务系统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学校通过教务系统本身,无法及时掌握教师和学生的真实上课情况,教室的使用和变动情况,以及临时调课造成的学生缺课等问题。从而出现教育资源无法合理分配,学生管理出现漏洞等实际情况。同时随着身份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对教务一卡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例如:多媒体教室管理、宿舍进出管理、考试考场管理、会议签到管理、车辆门禁管理等多种应用需求,都反映了学校在建立教务管理信息化时,遇到的问题和迫切的需要。高等教育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快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基于这种广泛的需求,在充分综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开发一套能够适应新的教学体制、能够最大程度满足高校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教务考勤管理系统成为必然。、系统简介

教务考勤管理系统,主要依托先进的智能身份识别终端。通过射频卡(IC/ID/CPU)、手机卡、指纹等识别介质进行身份验证,并依靠TCP/IP网络传输、CDMA/GPRS/WIFI/3G无线传输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完成对教室上课情况的采集和统计。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情况、教室的使用情况、调课/换课/代课的执行情况、任课教师的教学进度、学生的出勤率、教学课程的听课率等信息。帮助学校管理和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制度等管理工作。

同时教务考勤系统可直接形成标准一卡通平台,结合教务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宿舍进出管理系统、考试考场管理系统、会议签到管理系统、车辆门禁管理系统等多种应用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务一卡通平台。

教务考勤系统除了满足学校的基本管理需求之外,还可以替代课堂点名制度,直接为授课教师统计应到、实到、迟到、未到等学生信息。节省了课程时间,并为教师的日常评分提供有效依据。并且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实时拍照和照片彩屏显示等功能,可以有效杜绝学生的替代上课情况,帮助学校完善教学管理的监控工作。

教务考勤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包括:

基础档案信息(学生档案、教师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卡片信息、行政班组织结构等) 基础教务信息(校历、上课时间定义、考勤规则定义等)

日常事务流程(请假流程、调课/换课/代课流程、补出勤流程等)

教室设备管理(教室定义、设备定义、教室设备关系定义、设备通讯管理等)

教学课程管理(课程定义、教学班定义、教师任课定义、日常排课等)

上课数据处理(请假管理、调课管理、补录记录、异常调整等)

报表查询统计(上课记录/拍照查询、课程表查询、上课通知查询、上课明细汇总统计等) 系统权限关系(权限组定义、班级授权、菜单授权、设备授权、管理员定义等)

第12篇:教务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教务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组员:李洪涛 单彦达

一、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子目标与信息系统架构 1.组织的总体目标、子目标及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社会对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我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办学的需要,发展自身学校的特色及办学特点,合理定位培养人才,提升自身办学的能力,以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软硬件设施为目标,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地区特色,最终实现为现代信息化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的目标。同时,应合理配置各级学院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使学院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求达到同步发展。

2.外部环境: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大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张,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量的积累,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到大学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招生人数的激增,使得我国高等院校原有的办学规模很难应对。为了消化急剧膨胀的生源,很多高校高校都在扩建,这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然而,这种扩招的背后,我们能明显的看到,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当初所谓的精英教育,转而向大众教育,这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发生了质变。人才市场饱和,每一年都会有一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同时,在这些毕业生中,拥有高技术,高素质的人只占据一部分,这与市场的需求不符,导致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二、

组织内部限制: 硬件资源部分陈旧,需要更新换代;师资力量分配不均,有些学院的专业老师数量不够。

三、信息系统总体目标、子目标级策略:

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实现对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计划、学生学习及学籍成绩、教材、教学评估、收费等数据进行网络化信息管理。使各使用部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学生、教师及其他各类人员查询数据极为方便。

信息系统的构架: 主要功能系统:

1.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注册系统、课程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成绩管理等子系统。 2.选课系统:支持学生选课平台功能,根据学生的教学计划来预置选课时学生的选课信息及课程的选课情况。在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和排课系统,由学生在网上制定个人的学期学习计划。选课分为三个阶段:预选、正选、补退选,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学生信息查询系统:包括学生具体个人信息的查询,学生可以更改个人信息,经过管理人员的确定后形成新的个人信息。

4、等级考试;实现等级考试的网上报名,包括

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可在成绩公布时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系统界面:包括登入界面,主界面,用户管理模块。 登入介面是为了对系统进行安全性管理,使用户拥有自己的权限,同时又保证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四、主界面是本系统的应用界面,在本界面上集成了本系统的所有功能,包括功能菜单和子菜单,从而实现了本系统从班级管理、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系统的具体功能,同时,在系统管理模块中可以完成对本系统的安全性管理。用户管理界面是本系统的安全性设置模块,根据学校不同部门以及不同使用人员对本系统的要求和需要,从而实行了分级管理,对用户的权限和类别进行了分类管理。同时还包括数据库,对大量信息的存储及管理。

五.系统分析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现有系统界面比较友好,功能比较完善,能大部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与其相关配套的服务器功能不强,应付不了同一时间大量用户的访问。当数据访问量大时容易出错,导致系统数据错误甚至丢失。

六.对本系统的简要描述: 本系统将大大改善数据处理速度,并且更加方便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同时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工资支出。1.经济可行性.信息化的教务管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是大势所趋,而且随着现代管理念、方法和途径的发展,教务信息化管理手段日渐成熟,也必定会突飞猛进,所以从长远利益出发,主管领导对该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会大力支持。 2.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 Windows xp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8,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indows xp上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也选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8。 3.经济可行性: 采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规划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4.营运可行性: 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熟悉,上手较快,学校教务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 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新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可进行开发。

七.七.业务流程图分析 选课流程图:

五、数据流程图分析: 选课流程图:

六、

常用的输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键盘输入、光电设备输入及声音输入。本系统主要采用键盘输入。 ②输入数据的活动及输入格式的设计 原始数据的获得需要考虑数据产生的部门,确定收集的时间和方法;了解 数据产生的周期,平均发生量及最大量。 (2)输出设计 输出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不同的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以最适当的形 式,输出最切合需要的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输出方式的选择 系统的输出方式根据输出信息的使用要求,信息量的大小、输出设备的限 制条件来决定。 ②输出表的设计 表内容要根据使用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对不同的用户,应当提供详 细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表。 ③输出设计说明 输出设计说明包括选用的输出设备,信息输出的频率和数量,各种输出文 件及输出报表的格式及表格样本等。 系统配置设计 本系统采用Asp.net和C#开发技术,所需开发环境如下: 代码编写平台: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数据库:SQL Server2008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设计处理那一部分不清楚; E-R图处理由于实体较多,刚开始处理的时候结构关系不明确 代码设计无从下手 处理方法和技巧 对照材料与参考资料,逐步完善,从课本中找出有用信息,并以此为模板进行设计 总结:

经验体会和收获 通过此次系统分析与设计,让我明白了很多课上学不到的东西,才明白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东西课上觉得自己掌握了,一旦用到实际上就会发现自己不能去做,所以实践还是很重要。另外,借助一些参考资料是必要的,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可以借鉴的东西很多,如果不参考别人的资料,连设计的流程都不清楚,怎么能将设计报告完整的写下来。最终将实验报告完成,总体来说自己感觉还可以。

第13篇:昆明理工大学报告封面

课 程 设 计

课程名称:设计题目:学 院:专 业:年 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 期:

java程序设计

模型计算机的设计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物联网工程

2013级

邹华建 (学号201310410120 )

毛存礼

2015.8.25 至 2015.9.4

教 务 处 制

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 学院 物联网工程 专业 2013 年级

学生姓名: 邹华建

课程设计题目: JAVA程序设计

课程设计主要内容:

把指定目录中的学生照片文件(处理文件可以自选)名更改为学号命名,并将更名后的文件复制到新的目录中。

设 计 指 导 教 师 (签字):

教学基层组织负责人(签字):

2015年7月6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Java语言是当今流行的网络编程语言,它具有面向对象、跨平台、分布应用等特点。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开发方法,它不仅具有更贴近自然的语义,而且有利于软件的维护和继承。

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深刻把握Java语言的重要概念及其面向对象的特性,锻炼学生熟练的应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设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设了一周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巩固所学Java语言基本知识,增进Java语言编辑基本功,掌握JDK、Editplus、Eclipse、JCreator等开发工具的运用,拓宽常用类库的应用。使学生通过该教学环节与手段,把所学课程及相关知识加以融会贯通,全面掌握Java语言的编程思想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方法,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Java课程短学期设计报告要求

任务1:用java编写程序实现对文件的操作,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 (1)对文本中的句子进行分词并将分词结果输出到excel文件或txt中;

(2)把指定目录中的学生照片文件(处理文件可以自选)名更改为学号命名,并将更名后的文件复制到新的目录中。

任务2:将输出的数字进行排序通过使用java实现;

任务3:设计一个具有简单功能的计算器;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明确题目要求,进行需求分析;

2、进行功能设计,编写设计说明;

3、进行程序设计与调试;

4、对设计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

5、界面美观大方;

6、完成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应包含以下八个内容:

⑴ 课程设计题目;

⑵ 功能描述:对系统要实现的功能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

⑶ 方案论证:

概要设计:根据功能描述,建立系统的体系结构,即将整个系统分解成若干子功能模块,并用框图表示各功能模块之间的衔接关系,并简要说明各模块的功能。

详细设计:详细说明各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所用到的算法、技巧等。

⑷ 程序说明;

⑸ 效果及存在问题:说明系统的运行效果(附上运行界面图片)、存在哪些不足以及预期解决办法;

⑹ 结果分析及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⑺ 附录:附上各功能模块的主要代码;

⑻ 参考文献:按参考文献规范列出各种参考文献,包括参考书目,论文和网址等。

7、认真努力完成作业。要求独立完成,不抄袭、不雷同(雷同抄袭者,均为0分)。按时交作业。

8、课程设计建议在Editplus +JDK,Eclipse +JDK平台上开发、调试。

9、Java源程序应加上详尽的注释语句,对所设计的类、属性、方法说明其用途,对方法的调用说明其用意和使用参数的原因。特别是有深刻理解、有独特见解的地方,用注释语句加以说明。

10、课程设计作业包括全部软件工程文件和课程设计说明书文件。课程设计说明书打印到规定的课程设计说明书用纸上,并装订好。说明书格式参考附件。

四、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利用学到的编程知识和编程技巧,通过具体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开发,掌握开发Java大型软件项目过程中所需要的软件技术并熟悉软件。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每组1至3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至二个题目。题目可由下面提供的选题中选择或学生自选经教师审核后方可。该组每个同学承担题目的不同部分,每位同学的课程设计报告必需独立完成。

题目类型大致分配如下:

1、网络通讯类,编制网络聊天(Chat)程序,以下简称“网络”类。

2、图形界面Application类,编制类似计算器、MP3播放器、围棋打谱,斗地主、潜艇大战、挖地雷、迷宫等功能单一的程序,以下简称“图形 ”类。

3、Applet动画类,编制功能较复杂、效果较好的applet动画程序,以下简称“动画”类。

4、数据处理类,编制考试系统、出题系统、查询系统、学生学籍、课程成绩、图书编目、仓库货物等数据录入查询程序,以下简称“数据”类。

5、其它类型,自选题目,须经老师同意。

五、主要技术关键的分析、解决、方案比较

以下是可以参考的课程设计可能包含的相关知识:

1、Java核心编程J2EE:

面向对象技术

Java程序运行机制

开发环境的安装和配置

Java语言基础和重点API Java程序异常的处理

I/O、控制台程序开发

Struts程序开发

2、数据库技术:

关系型数据库原理

SQL数据查询语言

MS SQL Server使用方法

数据库中对象的建立与使用

Java数据库编程(JDBC)

六、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指导教师依课程设计作业情况及整个课程设计中学生的表现,综合给出成绩。

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

七、主要参考资料

1、《Java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朱福喜、尹为民、余振坤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Java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印旻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Java程序设计实用教程》,朱站立、沈伟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八、心得体会

任务1:

任务2:

源程序

package Kmust.testd; import java.util.Arrays;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util.Scanner;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public cla Dtest {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SPACE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String str;

File file1 = new File(\"e:\\a.txt\"); Scanner input=new Scanner(file1); str=input.nextLine(); str = sortStringNumber(str); System.out.println(str); File file = new File(\"e:\\b.txt\"); PrintWriter output=new PrintWriter(file); output.write(str); output.close(); } public static String sortStringNumber(String str) { //1,将字符串中的数值通过指定的规则进行切割获取字符串数组。

String[] str_nums = toStringArray(str); //2,将字符串数组转成int数组。

int[] nums = toIntArray(str_nums); //3,对int数组排序; sortIntArray(nums); //4,将int数组变成字符串。

return arrayToString(nums); } private static String arrayToString(int[] nums) { //1,创建字符串缓冲区。

StringBuilder sb = new StringBuilder(); for (int i = 0; i

Arrays.sort(nums); }

private static int[] toIntArray(String[] str_nums) { //1,先定义一个int数组。

int[] arr = new int[str_nums.length]; //2,对字符串数组进行遍历。

for (int i = 0; i

arr[i] = Integer.parseInt(str_nums[i]); } return arr; } private static String[] toStringArray(String str) { return str.split(SPACE); }

} 先建一个txt文件,输入无序的几个数字,如下;

程序的运行结果如下;

得到的txt文件b的显示结果如下;

任务3:

源程序;

import java.awt.*; import javax.swing.*; import java.awt.event.*; public cla CalculatorDemo {

String lastOption;//保存运算符号

double a,result, b,c;//保存计算结果

boolean start;//是否开始输入数字

int fh;

JTextField text1;//显示文本框

//构成计算器的按钮用按钮数组来实现

JButton[] btn;

JButton[] btn1;

public void go(){

start=true;

lastOption=\"=\";

JFrame myWindow=new JFrame(\"计算器\");

JPanel p1=new JPanel();

JPanel p2=new JPanel();

text1=new JTextField(28);

btn=new JButton[12];

btn1=new JButton[7];

Container cp=myWindow.getContentPane();

//设置面板的布局方式GridLayout

p1.setLayout(new GridLayout(4,3,8,8));

p2.setLayout(new GridLayout(3,3,8,8));

cp.add(text1,BorderLayout.NORTH);

//构成面板

for(int i=0;i

btn1[i]=new JButton(i+\"\");

}

//构建符号并加入到按钮中

btn1[6]=new JButton(\"/\");

btn1[5]=new JButton(\"AC\");

btn1[4]=new JButton(\"*\");

btn1[3]=new JButton(\"C\");

btn1[2]=new JButton(\"-\");

btn1[1]=new JButton(\"+/-\");

btn1[0]=new JButton(\"+\");

//采用for循环添加组件

cp.add(p1,\"West\"); //放置中间容器p1

cp.add(p2,\"East\"); ////放置中间容器p2

for(int i=0;i

p2.add(btn1[i]);

}

for(int i=1;i

btn[i]=new JButton(i+\"\");

p1.add(btn[i]);

}

btn[10]=new JButton(\"0\");

p1.add(btn[10]);

btn[11]=new JButton(\".\");

p1.add(btn[11]);

btn[10]=new JButton(\"=\");

p1.add(btn[10]);

//采用for 循环为组件注册事件监听器

for(int i=1;i

btn[i].addActionListener(new NumHandle());

}

btn[10].addActionListener(new OPtionHandle());

btn[11].addActionListener(new OPtionHandle());

for(int j=0;j

btn1[j].addActionListener(new OPtionHandle());

}

myWindow.pack();

myWindow.setVisible(start);

myWindow.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EXIT_ON_CLOSE);

}

//创建内部类NumHandle监听数字键动作

cla NumHandle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String num=e.getActionCommand();//得到数字键上的数字

if(num.equals(\"0\")){ //输出0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0\");

}

if(num.equals(\"1\")){ //输出1

if(text1.getText().equals(\"0\")) //判断文本域中显示的数字是否为0

text1.setText(\"1\");

else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1\");

}

if(num.equals(\"2\")){ //输出2

if(text1.getText().equals(\"0\"))

text1.setText(\"2\");

else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2\");

}

if(num.equals(\"3\")){ //输出3

if(text1.getText().equals(\"0\"))

text1.setText(\"3\");

else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3\");

}

if(num.equals(\"4\")){ //输出4

if(text1.getText().equals(\"0\"))

text1.setText(\"4\");

else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4\");

}

if(num.equals(\"5\")){ //输出5

if(text1.getText().equals(\"0\"))

text1.setText(\"5\");

else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5\");

}

if(num.equals(\"6\")){ //输出6

if(text1.getText().equals(\"0\"))

text1.setText(\"6\");

else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6\");

}

if(num.equals(\"7\")){ //输出7

if(text1.getText().equals(\"0\"))

text1.setText(\"7\");

else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7\");

}

if(num.equals(\"8\")){ //输出8

if(text1.getText().equals(\"0\"))

text1.setText(\"8\");

else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8\");

}

if(num.equals(\"9\")){ //输出9

if(text1.getText().equals(\"0\"))

text1.setText(\"9\");

else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9\");

}

}

}

//内部类OPtionHandle监听符号键的动作

cla OPtionHandle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public void actionPerformed(ActionEvent e){

String option=e.getActionCommand();

if(option.equals(\".\")){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

}

/*if(option.equals(\"sin\")){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将文本域上的字符串转换为double型

double b=Math.sin(a/180*Math.PI); //现将a转换为弧度制,再进行运算

text1.setText(String.valueOf(b)); //输出运算结果

}

if(option.equals(\"cos\")){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double b=Math.cos(a/180*Math.PI);

text1.setText(String.valueOf(b));

}

if(option.equals(\"tan\")){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double b=Math.tan(a/180*Math.PI);

text1.setText(String.valueOf(b));

}

if(option.equals(\"log\")){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double b=Math.log(a)/Math.log(10.0);

text1.setText(String.valueOf(b));

}

if(option.equals(\"sqrt\")){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double b=Math.sqrt(a);

text1.setText(String.valueOf(b));

}

if(option.equals(\"pow\")){ //该运算含有两个操作数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fh=4; //

text1.setText(\"\"); //将文本域的内容清空

}

if(option.equals(\"exp\")){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b=a;

double b=Math.exp(a);

text1.setText(String.valueOf(b));

}

if(option.equals(\"求倒\")){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text1.setText(String.valueOf(1/a));

}*/

if(option.equals(\"+/-\")){

if(!\"0\".equals(text1.getText())){ //判断文本域的数字是否为0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a=-a; //求相反数运算

text1.setText(String.valueOf(a));

}

}

if(option.equals(\"C\")){

int i=text1.getText().length();

text1.setText(text1.getText().substring(0,i-1));

}

if(option.equals(\"AC\")){

text1.setText(\"\"); //清空文本域中的内容

}

if(option.equals(\"+\")){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fh=0;

text1.setText(\"\");

}

if(option.equals(\"-\")){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fh=1;

text1.setText(\"\");

}

if(option.equals(\"*\")){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fh=2;

text1.setText(\"\");

}

if(option.equals(\"/\")){

a=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fh=3;

text1.setText(\"\");

}

//有两个操作的运算

if(option.equals(\"=\")){

double c=Double.parseDouble(text1.getText());

switch(fh){

case 0: //执行加法运算

result=a+c;

break;

case 1: //执行减法运算

result=a-c;

break;

case 2: //执行乘法运算

result=a*c;

break;

case 3: //执行除法运算

result=a/c;

break;

case 4: //执行a的b次幂运算

result=Math.pow(a, c);

break;

}

text1.setText(String.valueOf(result));//将运算结果转换为字符串形式输出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culatorDemo window=new CalculatorDemo();

window.go();

// TODO code application logic here

}

}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第14篇:lunix心得体会昆明理工大学

考查课报告

课程名称: Linux程序设计 学 院: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年级: 计科121 学 号: 201210405106 学生姓名: 和云山 指导教师: 舒国锋 日 期: 2015-6-15

目录

目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摘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二、Linux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三、Linux与Window的区别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四、我学习Linux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一、Linux常用命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二、文本编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三、Linux Shell程序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四、Linux内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五、Linux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六、Linux系统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七、网络应用及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摘要

Linux操作系统这个名词记得在很早以前就听过,但当时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样的操作系统,只知道是一个与嵌入式密切相关的操作系统。因为我是学习嵌入式方向的,这学期就选修了这门专业任选课。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课上认真听讲,课下也努力学习,为此还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Ubuntu系统。眼看这个学期的Linux课程已经告一段落了,我觉得有必要写一遍心得体会来总结一下这学期对着门课程的学习。

二、Linux简介

Linux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不仅可以在Intel,AMD等系列个人计算机上运行,也可以运行在许多工作站上。它是真正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他继承了UNIX系统的主要特征,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特别在Internet和Intranet应用中占有明显优势。

1991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生Linux Torvalds在Inter386个人计算机上开发了Linux核心,并利用互联网发布了源代码,从而创建了Linux操作系统。之后,许多系统软件设计专家共同对它进行改进和提高。到现在为止,Linux已成为具有全部UNIX特征、与POSIX兼容的操作系统。

Linux的功能强大而全面,与其他操作系统相比,具有一系列显著特点: (1)与UNIX系统兼容。

(2)自由软件和源码公开。

(3)性能高和安全性强。

(4)便于定制和再开发。

(5)互操作性高。

(6)全面的多任务和真正的32位操作系统。

当今的Linux有两种版本:核心版本和发行版本。其中核心版本主要是Linux的内核。其官方版本由Linux Torvalds本人维护着。发行版本是各个公司推出的版本,他们与核心版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常见的发行版本有以下7种: (1)Red Hat Linux/ Fedora Core (2)Debian (3)Ubuntu (4)Slackware (5)openSuSE (6)红旗Linux (7)中标普华

随着Linux技术的更加成熟、完善,其应用领域和市场份额继续快速增大。目前,其主要应用领域是服务器系统和嵌入式系统。然而,它的足迹已遍布各个行业,几乎无处不在。

三、Linux与Window的区别的联系

Windows 是图形界面的,Linux类似以前的 DOS,是文本界面的,如果你运行了图形界面程序 X-WINDOWS 后,Linux 也能显示图形界面,也有开始菜单、桌面、图标等。Windows有MS-DOS 方式,在该方式下通过输入DOS命令来操作电脑;Linux与Windows类似,也有命令方式,Linux 启动后如果不执行 X-WINDOWS,就会处于命令方式下,必须发命令才能操作电脑。

另外Linux上也有很多的应用软件,安装运行了这些软件后,你就可以在Linux上编辑文档、图 片,玩游戏、上网、播放多媒体文件等。当然我们对Linux的学习首先是通过对它的产生,发展,到今天仍然在不断完善开始的。它不同于 Windows 系统需要花钱购买,因为Linux的核心是免费的,自由使用的,核心源代码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制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Linux 是抢占式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Linux 最大的优点在于其作为服务器的强大功能,同时支持多种应用程序及开发工具,所以Linux操作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四、我学习Linux的收获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慢慢的学习到了更深入的知识,知道了Linux的安装:硬盘安装及光盘安装,清楚了解安装 Linux 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学习了Linux系统的进入,关闭和重启。掌握了Linux系统的硬件配置,如显卡、声卡、网卡等,并且通过对Linux系统基本命令的学习,尤其是 shell 命令语言(亦称命令解释器),熟悉了系统的基本操作。当然在学习中发现英文也是学好Linux的关键。同时还了解了Linux对应下的一些常用软件及这些软件的安装。因为 Linux 在服务器中广泛应用,于是我们进一步学习了Linux下接入Internet的 WEB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方法。之后还了解了Linux的网络安全,系统的安全,用户的安全等。

详细来讲,我主要学习到了以下知识:

一、Linux常用命令

首先我了解到了从图形界面进入Shell界面的方法。进入该界面之后,才可以开始输入命令。我了解了文件的概念和文件类型,而且还学习了文件操作的命令,目录及其操作命令,联机帮助的命令,有关进程管理的命令,文件压缩和解压的命令还有有关DOS的命令。

二、文本编辑

用户往往需要建立自己的文件,无论是一般文本文件、数据文件、数据库文件,还是程序员文件。建立的修改文本文件都要利用编辑器。Linux系统常用的文本编辑器分为两类:行编辑器(如ex,ed)和屏幕编辑器(vi)。我首先学习了进入和退出vi编辑器的方法。而且,我还学习了文本输入,移动光标,文本修改、编辑文件、字符串检索的方法。除此之外,常用的ex命令我也有所了解。

三、Linux Shell程序设计

shell是Linux系统的一个重要层次,它是用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在Linux命令中,shell都作为命解释程序出现,这是shell最常见的使用方式。除此之外,它还是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有变量、关键字,有各种控制语句,如if,case,while,for等语句,支持函数模块,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利用shell程序设计语言可以编写功能很强且代码简单的程序。特别是,它把相关的Linux命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可大大提高编程效率,充分利用Linux系统的开放性能,就能够设计出适合用户需要的命令。

四、Linux内核

内核是Linux操作系统的主要部分,它实现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驱动和网络系统等功能,从而为核外的所有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从结构上讲,Linux操作系统是采用单块结构的操作系统,即所有的内核系统功能都包含在一个大型内核软件中。当然,Linux系统也支持可动态装载和卸载的模块。利用这些模块,可以方便的在内核中添加新的组件或者卸载不需要的内核组件。

一般来说,可以将操作系统划分为内核和系统程序两部分。系统程序及其他所有程序都在内核之上运行,他们与内核之间的接口有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组“抽象指令”定义,这些抽象指令称为“系统调用”。系统调用看起来像C程序中的普通函数调用。所有运行在内核之上的程序可分为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两大类,但他们都运行在“用户模式”之下。内核之外的所有程序必须通过系统调用才能进入操作系统的内核。

五、Linux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

Linux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应用程序和实用工具,如文本处理工具、软件开发工具、大量的公用程序、方便的图形用户界面、搞笑的电子邮件、强大的网络通信系统,以及系统维护工具和对数据库的广泛支持。所以,Linux系统是具有广泛用途的性能很好的应用环境。

目前,Linux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了gcc,gdb,make,CVS,Perl等常用开发工具。其中,CVS是一个优秀的版本管理与控制工具,深受开发人员与系统管理的喜爱。Perl是一种解释性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是目前流行的Web应用的CGI脚本开发软件。

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提供多种服务的接口,核外程序通过这些接口与得到内核提供的服务。Linux都提供经良好定义的有限数目的接口程序,他们被称为系统调用。不同版本的Linux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个数不同。为了方便用户编程的应用,降低因执行系统调用带来的运行模式切换所造成的开销,Linux系统也提供大量的库函数,他们运行在用户空间。

六、Linux系统管理

作为UNIX系统的一个变种,Linux系统继承了许多传统UNIX系统的服务器端特性,这些特性包括真正的多用户管理机制、功能强大的文件系统、灵活的备份策略,以及完备的系统安全管理机制等。对于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网络环境或单机环境来说,这些服务器端特性都是不可或缺的。Linux系统是众多程序的集 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应用、开发环境。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系统的功能,必须由系统管理员进行认真管理和定期维护。

系统管理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工具有广泛、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发掘Linux的潜力。

七、网络应用及管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网络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网络功能已经成为操作系统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完善,易用的网络功能是一个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15篇:昆明理工大学通用实验报告

昆明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年级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桌号________________同组人员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 实验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篇:昆明理工大学论文封面

《暖通空调》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

031班

学生姓名:

李金林(031013025) 指导教师:

余丽霞

第17篇: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某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Internet技术的引进,基于校园网和Internet的应用系统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教务管理师高校教学管理的一向重要工作,现代化的高校教务管理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新世纪背景下,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计划不断更新。在高校日常管理中,教务管理无疑是核心工作,重中之重。其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对于学校的总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管理内容过多,繁琐,处理的过程也非常复杂,并且随着学校人员的增加,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量大幅上升,因此往往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务信息的运作状态这使得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另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实施学分制、学生自主选课等。这一切都有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一个集成化的教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高校都开发了自己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由于其教务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不同学校的实际教务管理情况各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各高校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务管理模式和特点建立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本设计是基于某高校的教务管理模式开发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这样一个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工作量、提高办公效率,而且使分散的教务信息得到集中处理,对减轻教务工作负担、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实现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系统用例模型

1.1确定系统模型的参与者

仔细分析教务管理系统问题描述。在UML中,角色代表位于系统之外和系统进行交互的一类对象,本系统中创建主要的角色有以下三类:

(1)教务员:教务员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对全体学生进行用户登录、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并且对教师进行登录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教务处工作人员处理日常的系统维护,例如维护和及时更新学生,教师信息以及安排选课等。

(2)教师:教师根据教务系统的选课安排进行教学,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此系统。 (3)学生:学生能够在教务管理系统更改学籍信息、进行选课、查询已选课程和考试成绩。

1.2识别用例

用例是系统外部参与者与系统在交互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识别用例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分析系统的参与者开始,考虑每一类参与者需要使用系统的哪些功能,如何使用系统,根据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个提取的参与者信息,确定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用例: (1)学生参与者用例:

 用户登录  学籍管理  选课管理 (2)教师参与者用例:

 用户登录  成绩管理  教学管理

(3)教务员参与者用例:

 用户登录  学籍管理  排课管理     成绩管理 选课管理 教学管理 系统维护

1.3建立如下四个用例图模型

(1)顶层用例图如图1-1所示

图1-1顶层用例图

从用例图1-1可以看出学生、教师和教务员都使用了“用户登录”用例,表示学生必须先进行用户登录后才可以进行学籍管理和选课管理。同理,教师也必须登录后才能进行成绩管理和教学管理。教务员登录后进行系统设置、学籍管理、排课管理和教学管理等操作。

(2)学生角色用例图 如图1-2所示

图1-2学生角色用例图

从用例图1-2可以看出学生登录后才能进行所有的操作,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教师角色用例图如图1-3所示

图1-3教师角色用例图 从用例图1-3可以看出教师所有的用例都是建立在“用户登录”基础上,表示教师必须先登录后才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以免有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 (4)教务员角色用例图如图1-4所示

图1-4教务员角色用例图

从用例图1-4可以看出教务员的用例相对较多,但是教务员的所有的用例都必须在“用户登录”的基础上,表示教务员必须先登录才可以执行相关的功能,这样同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避免有人故意更改信息。

2 建立系统动态模型 2.1活动图

经过活动图的建模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整个进程过程的操作过程,本系统中主要的活动图有如下几个:学生成绩查询活动图、教务员修改学生资料活动图、学生选课活动图以及教师成绩录入活动图

(1)学生成绩查询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学生成绩查询活动图

从图2-1可以看出,活动图分为多个不同的泳道,每个泳道表示学生在查询成绩活动中不同参与者的工作流。每个泳道中的活动是参与者要执行的操作。通过不通泳道之间的活动过渡,可以了解参与者之间的通信。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业务过程。

在学生成绩查询活动图中可以知道,学生、教师和教务员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学生登录以后可以查询已选科目和成绩单,如果发现自己的成绩单有错误后可以通知教务员成绩有误,教务员联系教师后,教师修改成绩,然后教务员更新数据库。成绩无误后,查询结束。

(2)教务员学生资料修改活动图如图2-2所示; (3)学生选课活动图如图2-3所示;

图2-2教务员学生资料修改活动图图2-3学生选课活动图

从图2-2可以看出,教务员登录教务系统,系统验证用户名和密码,若有错误重新输入,无误后进行选择修改项目,确定修改,

图2-3学生选课活动图图2-4 教师成绩录入活动图

2.2顺序图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顺序图 ①教务学籍管理顺序图 ②学生注册顺序图 ③学生选课顺序图 ④教师成绩录入顺序图

图2-5教务学籍管理顺序图

图2-6学生注册顺序图

图2-7教师成绩录入顺序图

3系统类模型 3.1系统包图

将整个教务管理系统划分为人员信息、接口和事务3个包,分别控制不同的应用。

3.2类图

根据系统划分的三类包图,分别讨论人员信息包,接口包和事务包中的类图分别为: (1)人员信息包内的类图 (2)接口包内的类图 (3)事务包内的类图

图3-1 人员信息包内的类图

图3-2接口信息包内的类图

图3-3系统事务信息包内的类图

第18篇:数据库实习报告教务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务管理系统

1、需求分析 1.1 信息要求: 教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实体有: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职称、电话等;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 ●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等;

●系——系代号、系名和系办公室电话等;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上课时间及名额等。 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每个学生都属于一个班,每个班都属于一个系,每个教师也都属于一个系。 ●每个班的班主任都由一名教师担任。

●一名教师可以教多门课,一门课可以有几位主讲老师,但不同老师讲的同一门课其课序号是不同 的(课序号是唯一的 。

●一名同学可以选多门课,一门课可被若干同学选中。 ●一名同学选中的课若已学完,应该记录有相应成绩。

●本单位学生、教师都有重名,工作证号、学号可以作为标识。 1.2 处理要求: 教学系统主要提供数据维护、选课和信息查询。 其中常见的查询有:系统中各对象的基本信息查询。 查 询指定班、系的学生信息(名单、人数等 。查询学生的成绩、学分情况。查询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选课情 况„„。

1.3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安全性要求: 1.系统应设置访问用户的标识以鉴别是否是合法用户, 并要求合法用户设置其密码, 保证用户身份不被 盗用; 2.系统应对不同的数据设置不同的访问级别,限制访问用户可查询和处理数据的类别和内容;

3.系统应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区分不同的用户,如学生,教师,系统管理员。

●完整性要求: 1.各种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关键信息记录内容不能为空; 2.各种数据间相互的联系的正确性; 3.相同的数据在不同记录中的一致性。 1.4 系统功能的设计和划分

根据如上得到的用户需求,我们将本系统按照所完成的功能分成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用户管理部分 第二部分:管理员管理部分 各部分完成的功能如下:

1、用户管理部分

1、处理用户注册

2、处理用户登录

3、用户可以查询学生信息。

4、用户可以查询快件信息。

5、用户可以提交与查询报修信息。

6、用户可以插入与删除用户自己的离返校信息。

7、用户可以修改用户自己密码。

2、管理员管理部分

1、处理管理员登录

2、管理员可以查询学生信息。

3、管理员可以发布与更新快件信息。

4、管理员可以插入、修改与查询报修信息。

5、管理员可以插入与查询学生夜归信息。

6、管理员可以查询在校与离校学生信息。

7、管理员可以修改管理员密码。

2、概念设计 (1 概念模型(E-R 图 :

选修联系的分 E-R 图 负责联系的分 E-R 图

授课联系的分 E-R 图

教务管理系统的总 E-R 图 (2 数据字典 :

(3数据流图

查询 课程信息 课程信息表 课程信息 查询 课 程 成绩信息 信 息 教师 学 生 选课信息信 息 查询学 生信息 修改教 师信息 教 师 信 息 系 信 息 课 程 选课信息 信 息 学生 学 生 信 息 选课信息 修改学 教 师 信 息 生信息 查询教 师信息 选课信息 选课 已 选 课 信 息 成绩信息 选 课 表 登记 成绩 成 绩 信 息 查询 选课信息 选课信息 查询 系 信 息 班 级 信 息 学生信息 学生信息表 教师信息 教师信息表 学生信息 教师信息 班 级 信 息 班级信息 查询 系信息 班级信息表 系信息表 总 数 据 流 图 班级信息 查询 系信息

3、逻辑结构设计

-R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的码用下横线表出)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职称,电话,系代号) 代码表示:Teacher ( Tno, Tname, Title, Tel, Dno 此为“教师”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工作”与此关系模式合并,Dno 为外码。存在的函数 依赖为 Tno → (Tname,Title,Tel,Dno)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号) 代码表示:Student ( Sno, Sname, Ssex, Sbirth, Cla 此为“学生”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属于”与此关系模式合并,Cla 为外码。存在的函数 依赖为 Sno → (Sname,Ssex,Sbirth,Cla)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系(系代号,系名,系办公室电话) 代码表示:Department ( Dno, Dname, Dphone 此为“系”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存在的函数依赖为 Dno → (Dname,Dphone)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 以满足 4NF。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上课时间,名额,工作证号) 代码表示:Course ( Cno, Cname, Credit, Ctime, Cnum, Tno 此为“课程”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授课”与此关系模式合并,Tno 为外码。存在的函数 依赖为 Cno → (Cname,Credit,Ctime,Cnum,Tno)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选课(学号,课序号,成绩) 代码表示:SC ( Sno, Cno, Grade 此为 m: 联系 n “选修” 所对应的关系模式。 Sno 和 Cno 均为外部码。 存在的函数依赖为完全函数依赖 (Sno, Cno) → Grade,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工作证号,系代号) 代码表示:Cla ( Cla, TotalCredit, Tno, Dno 此为“班级”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属于”和 1:1 联系“负责”与此关系模式合并,Tno 和 Dno 为外码。该关系模式中存在传递函数依赖:Cla → Tno, (Tno \\ Cla,Tno → Dno,可得 Cla → Dno,故 Cla 不属于

3NF。解决方法是将其模式分解为:Cla ( Cla, TotalCredit, Tno 和 T-D( Tno, Dno,分解后的关系模式满足 4NF,并且 T-D 与 Teacher 的码相同,可合并为同一模式。但 是考虑到系统要经常进行系的学生信息查询,此时就不得不对 Student、Cla 和 Teacher 三个表进行连接 查询,而连接是影响查询效率的主要原因,所以取消对 Cla 的模式分解。此时 Cla 关系模式满足 2NF。

设计用户子模式 为了方便程序查询,建立了如下用户视图:

1、某系的学生信息视图(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号)

2、某系的教师信息视图(工作证号,教师姓名,职称,电话,负责班级)

3、某课程的学生成绩单(学号,姓名,班级,成绩)

4、教师授课信息表(工作证号,教师姓名,职称,教授课程,学分,上课时间)

5、学生已选课表(课序号,课名,学分,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名额)

4、物理设计 4.1 选择存取方法

1、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在每个表的主码上建立索引,通常为 B + 树索引。

2、在 Student 表 Sname 列上建立 Stu_name 索引,因为查询操作很多都使通过学生姓名进行的。

3、在 Teacher 表 Tname 列上建立 Tea_name 索引,因为查询操作很多都使通过教师姓名进行的。 4.2 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1、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根据具体情况将数据的易变部分与稳定部分、经常存取部分和存取频率较低部 分分开存放。

2、DBMS 产品一般都提供了一些系统配置变量、存储分配参数,根据应用环境确定这些参数值,并且 在系统运行时还要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整,以使系统性能最佳。 4.3 评价物理结构 根据所选用的 DBMS,如 SQL Server 2000,从定量估算各种方案的存储空间、存取时间和维护代价入 手,对估算结果进行权衡、比较,选择一个较优的合理的物理结构。

5、系统实施 编写关系模式,载入数据。分期分批地组织数据入库,先输入小批量数据做调试用,待试运行基本合 格后,再大批量输入数据,逐步增加数据量,逐步完成运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要首先调试运行 DBMS 的 恢复功能,做好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工作。 基本 SQL 语言代码如下: CREATE SCHEMA \"TeachAffair\" AUTHORIZATION Gao CREATE TABLE Department (Dno CHAR(3 PRIMARY KEY, Dept CHAR(20 UNIQUE NOT NULL, Dphone CHAR(11, ; CREATE TABLE Teacher (Tno CHAR(6 PRIMARY KEY, Tname CHAR(20 NOT NULL, Title CHAR(8, Tel CHAR(11,

Dno CHAR(3, FOREIGN KEY (Dno REFERENCES Department(Dno ; CREATE TABLE Cla (Cla CHAR(6 PRIMARY KEY, TotalCredit NUMERIC(4,1, Tno CHAR(6, Dno CHAR(3, FOREIGN KEY (Tno REFERENCES Teacher(Tno, FOREIGN KEY (Dno REFERENCES Department(Dno ;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11 PRIMARY KEY, Sname CHAR(20 NOT NULL, Ssex CHAR(2, Sbirth DATETIME, Cla CHAR(6, FOREIGN KEY (Cla REFERENCES Cla(Cla ; CREATE TABLE Course (Cno CHAR(6 PRIMARY KEY, Cname CHAR(20 NOT NULL, Credit NUMERIC(2,1, Ctime DATETIME, Cnum SMALLINT, Tno CHAR(6, FOREIGN KEY (Tno REFERENCES Teacher(Tno ; CREATE TABLE SC (Sno CHAR(11 NOT NULL, Cno CHAR(6 NOT NULL, Grade SMALLINT CHECK(Grade>=0 AND Grade

6、运行维护

1、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制定不同的转储计划,一旦发生故障尽快将数据库恢复到某种一致的状态,并

尽可能减少对数据库的破坏;

2、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数据库原有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3、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监督系统运行,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改进系统性能的方法;

4、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记录不断增、删、改,会使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情况变坏,降低数据的 存取效率,数据库性能下降。这时应按原设计要求重新安排存储位置、回收垃圾、减少指针链等,提高系 统性能。当原有的数据库设计不能满足新的需求,需要重构造数据库,调整数据库的模式和内模式。

7、用户手册 (,具体内容:使用、操作说明。 )

8、附录 (,源程序清单和结果:源程序必须有注释,以及必要的测试数据和运行结果数据,提倡 用英文描述。 )

第19篇: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一、导言

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迫使人们起用新的管理方法来管理。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因此,教务管理系统也以方便、快捷、费用低的优点正慢慢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将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彻底的解脱出来,提高效率,减轻工人人员以往繁忙的工作,减小出错的概率,从而使人们有更多时间来学习和享受生活。

二、目的

教务系统是对学校教务和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平台系统,满足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等日常工作、学习、管理和咨询等工作。目的是共享学校各种资源、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规范学校的工作流程。

三、术语定义

教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四、参考资料

《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 《软件工程导论》

五、任务概述 目标:通过强教务信息的管理,有利于决策者根据教务信息及时进行信息的处理,每个用户用自己的身份通过登录该系统,并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相关操作。

六、运行环境

1台主机:CPU2.4G,4G内存,windows7操作系统,连接到Internet。

WEB服务器、文本编辑工具、打印机一台。可利用学校现有的服务器及教师办公用微机等设备。

七、系统定义

(一)需求规定

1、对功能的定义 (1)学生日常管理

a)限于全体学生操作。

b)一般浏览者只能查看教务信息,不能对它做任何修改。而且不同的用户级别所看到的教务信息是有限制的。 (2)教师日常管理

a)查询单条教务信息:主要适合全体老师操作的。在窗体上先可以选择查询的条件,再输入关键字名。按查询即可。

b)查询全部教务信息:是给管理员用的,为了方便管理员查找,也有关键字搜索和模糊搜索,查到记录后,也可双击记录即可显示详细信息。

c)成绩查询:输入学号、密码即可查询学生成绩 (3)信息公布

a)数据备份: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保存路径把数据库保存在硬盘中。

b)数据恢复:用户可以通过选择路径把数据恢复。 (4)操作管理

a)仅限管理员。其中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操作学生,设置他们的权限、级别及密码。

b)系统整理信息:显示距离管理员整理系统的时间。 (5)评教管理

a)打印单条教务记录:适用于一般浏览者和用户。他们只能打印在他们的权限范围内所能查看的教务。

b)打印全部教务:市委管理员设置的,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打印。 (6)选课管理

a)学生进行网上选课

b)对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并生成新的课表。 (7)招生管理 针对新生进行注册管理,并对注册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二)对性能的规定

1、数据精准度

(1)按照严格的数据格式输入,否则系统不给予响应进行处理。 (2)查询时要保证查全率,所有响应域包含查询关键字的记录都应能查到。

2、时间特性

一般操作的响应时间应在1~2秒内。

3、适应性

(1)满足学校使用的需求。

(2)对前面提到的运行环境要求不应存在困难。

(三)系统图示

1、数据流图

管理员信息管理教务管理系统公布信息查看信息老师查看信息学生

1.1教务管理系统顶层图

录入信息教师名单登录教师管理信息查询查看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 1.2.零层数据流图

ID和密码命令信息查询修改命令学生返回信息验证有效性返回信息信息数据学生选课情况信息查询系统学生选课系统 1.5.学生子系统

2、数据字典 2.1数据存储 (1)老师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老师信息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老师姓名+密码+教师基本信息 组成方式:索引文件,教师姓名为关键字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2)学生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学号+密码+选课信息+成绩+考试信息 组织方式:索引文件,学号为关键字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3)选课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学生所选择的课程信息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课程+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4)评教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评教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学号+评教信息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2.2数据加工

(1)加工名:录入信息 编号:1.1 激发条件:接收到教师、学生的信息时 优先级:普通 输入:教师、学生信息 输出:无 加工逻辑:无 (2)加工名:登录 编号:1.2 激发条件:进入本系统 优先级:普通 输入:用户信息 输出:登录成功或失败 加工逻辑:无

3、系统流程图

教务管理系统基本配置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系统选课管理基本信息管理信息公布招生管理成绩录入权限设置成绩录入重修重考成绩管理成绩查询成绩统计与分析成绩审批及维护评教指标设置学生在线评教教研室主任评教评教结果分析统计学生网上选课选课数据调查选课结果查询选课结果统计生成课表学生日常管理教师日常管理开课课程管理教务信息公布新生管理学生注册注册进程分析注册数据统计查询

4、用例视图

用例视图(Use Case View)是被称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教务管理系统的用例视图如下: 教师档案管理管理员系统维护学生档案管理成绩管理学生成绩查询个人成绩查询课程管理网上评教成绩录入学生选课学生用户教师选课教师用户

5、顺序图

5.1学生选课、退课顺序图

对象11登录基础类学生信息数据信息2:验证消息3:进入学生界面4:点击选课退课5:执行选课、退选课6:提示操作成功

5.2管理员添加、修改、删除用户顺序图 管理员1:登录基础类用户管理界面2:验证登录3:进入管理员界面4:点击添加、修改、删除用户5:添加、修改、删除用户6:提示操作成功

6、状态图

网站主页用户登录浏览多个信息浏览查找信息基本业务模块下载文件数据页面更新

7、活动图

7.1学生查询成绩活动图 学生管理员教师登录用户名、密码错误正确选择查询科目生成成绩单成绩单错误通知管理员成绩有误无错误联系任课教师修改成绩更新数据库 7.2学生选课活动图

登录用户名、密码错误正确选择科目确定选课与专业冲突人数已满不和专业冲突人数未满更新数据库 7.3、管理员修改操作活动图 登录用户名错误正确选择修改项目确定修改继续修改不继续更新数据库

(四)故障处理

1、正常使用时不应出错,若运行时遇到不可恢复的系统错误,也必须保证数据库完好无损。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2、遇到“数据库已经关闭”提示信息阻止程序运行时:可以查看一下进行此项操作时,操作的表是否被关闭了或者实在没有关闭此表的情况下又一次运用打开语句打开此表。

第20篇: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务辅助管理系统

数据库设计实例 教务管理系统

数据库实验七 数据库设计

题目要求:

设计一个教务管理系统。要求管理包括:学生的档案,学生选课的情况,学生每学期的综合测评,教师档案,教师工作量等等。具体考核方法根据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处理。

假设此次设计的教务系统是整个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一部分,整个系统至少还包括学籍管理等其他子系统。

在初期设计时,先关注与教务系统有关的数据。在完成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建模后再对整个系统进行合并,总终得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

1、根据分析可以画出该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学生 选课 上课 考试 测评 选课单 允许考试 成绩单 老师档案 课程简介 教室安排 试卷 考场安排 测评报告单 学生名单 教师 选定教材 申报 课表

2、数据字典

数据结构:学生

含义说明:是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数据结构,定义了学生的有关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

数据项:学号

含义说明:唯一标识每一个学生

别名:学生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9位

取值范围:190000000 – 999999999

取值含义:前四位表明学生所在年级,后五位安顺序编号

数据项:姓名

含义说明:表示学生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字符

数据结构:教师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教师的有关信息 组成:教师号,教师姓名

数据项:教师号

含义说明:教师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5位

取值范围:10000 – 99999

数据项:教师姓名

含义说明:教师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结构:课程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课程的有关信息 组成: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教师,教室,教科书,学分

数据项:课程号

含义说明:课程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4

取值范围:0001 – 9999

数据项:课序号

含义说明:对于同一课程,由不同老师教授,用课序号来区分 类型:字符型 长度:2

取值范围:01 – 99

数据项:课程名

含义说明:课程的名称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课程描述

含义说明:课程内容的基本描述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教科书

含义说明:课程所用的教科书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学分

含义说明:课程的学分 类型:整型 长度:1

取值范围:1-9

数据结构:教室

含义说明:上课所用的教室

组成:教室编号,教室地址,教室容量

数据项:教室编号

含义说明:教室的编号 类型:字符 长度:5

取值范围:00001-99999

数据项:教室地址

含义说明:标明教室的地址 类型:字符 长度:3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教室容量

含义说明:教室的容纳学生的数量 类型:整型

取值范围:正整数

数据结构:选课记录

含义说明:纪录学生选课的纪录 组成:学生,课程,成绩

数据项:成绩

含义说明:选课学生本学期的成绩

类型:浮点数

范围:0.0 – 100.0

处理过程:分配教室

说明:为所有课程分配上课教室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教室安排

处理:学期课程决定后,要为每个课程安排上课地点,要求上课的地点不能冲突且上课人数不能超过教室容量。

处理过程:分配考场

说明:在考试日期,为所有课程分配考场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考场安排

处理:为每个课程安排考场,考试时间和地点不能冲突且考试人数不能超过考场容量。

数据存储:成绩单

说明:记录学生本学期所有课程成绩 流入数据流:学生所有的选课记录 流出数据流:学生的成绩单 数据量:由学生的人数决定 存取方式:随机存取

二、概念结构设计

1、根据需求分析画出E-R图:

选修 学生 教师 课程 m n 讲授 1 n 教科书 n

成绩 教室 开设 1 n

2、根据E-R图写出各个实体的属性描述

学生:{学号,姓名}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编号,地址,容量}

3、视图的集成

假设在学生管理系统的学籍管理系统中存在另一个学生实体,其中还包括以下信息:性别,所属专业,所属班级。为了使两个实体保持一致,对两个实体取并集得到新的学生实体: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三、逻辑结构设计

1、由E-R图向数据模型的转换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所以,E-R图中的属性描述可直接转换为相应的关系模式。

2、对于剩余的一对多和多对多联系可以如下表示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课程-教师:{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 课程-教科书:{课程号,课序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其中 课程-教师 与 课程-教科书 具有相同的主码,可以合并成一个关系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最后得到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号,地址,容量}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3、用户外模式

根据需求,为计算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因为综合测评只在学期末进行,查询次数不多,所以没有必要用冗余的方法来提高查询效率,只需要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即可。

测评{学号,学生姓名,平均成绩}

4、根据设计写出相应的SQL语句: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9)

CONSTRAINT pk_student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VARCHAR(1)

NOT NULL,

Major

VARCHAR(10)

NOT NULL,

Cla

VARCHAR(10)

NOT NULL,

CHECK

(Sex = \'f\' OR Sex = \'m\') )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VARCHAR(4)

CONSTRAINT pk_course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10)

NOT NULL,

Describe

VARCHAR(200) ,

Mark

INTEGER

)

CREATE TABLE teacher (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teacher_pk PRIMARY KEY,

Tname

VARCHAR(10)

NOT NULL,

Ccnt

INTEGER

NOT NULL DEFAULT 0 )

CREATE TABLE claroom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pk_claroom PRIMARY KEY,

Locate

VARCHAR(30) NOT NULL,

Cap

INTEGER CHECK

(Cap >0) )

CREATE TABLE tech (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级联更新

ON DELETE CASCADE, --级联删除

SCno

VARCHAR(2) NOT NULL,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teacher_t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teacher(T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Book

VARCHAR(20)

CONSTRAINT pk_tech PRIMARY KEY (Cno,SCno) )

CREATE TABLE SC (

Sno

VARCHAR(9)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tudent_s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tudent(S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Score FLOAT

CONSTRAINT pk_sc PRIMARY KEY (Sno,Cno,SCno) )

CREATE TABLE RC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claroom_r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laroom(R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Time

DATETIM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r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CONSTRAINT pk_rc PRIMARY KEY (Rno,Time)

)

为进行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 CREATE VIEW ae AS

SELECT SC.sno, sname, AVG(score) as average FROM SC,Student where SC.sno = student.sno

GROUP BY SC.sno,sname

为了符合数据的参照完整性约束,避免学生选课的时候选择一个不存在的课程号-课序号组,增加一个外键约束。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sc_tech FOREIGN KEY (Cno,SCno) REFERENCES tech(Cno,S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为了在插入一个新课程时能级联更新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一个触发器。此任务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来动态统计,为了练习的目的这里采用了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workcnter On tech AFTER INSERT ,UPDATE, DELETE AS BEGIN

DECLARE @T VARCHAR(5)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 + 1 WHERE Tno = @T

END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1 WHERE Tno = @T END END 关于课程容量:如何保证选课的学生数量不超过教室的容量?

初步解决办法是:在学生选课时建立暂时不考虑容量问题,都加渗透一个临时的SC表中。然后,在选课结束后将未超额的记录直接加渗透SC表,超额的课程进行抽签,将命中部分学生的选课记录插入SC表,直到人数符合课程容量的要求为止。

抽签的功能较适合用顶层的高级语言来实现。在选课结束后,选超额课程的学生需登陆选课系统进行抽签,抽签的过程可以使用概率算法,如果抽中,系统再将选课记录插入SC表,否则就从临时表中删除。 所以,在数据库系统中,没有对SC表的插渗入渗出操作进行约束。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lesky/archive/2006/12/25/1460 966.aspx

数据库设计---教务管理系统

2009年12月03日 星期四 11:04 P.M. 题目要求:

设计一个教务管理系统。要求管理包括:学生的档案,学生选课的情况,学生每学期的综合测评,教师档案,教师工作量等等。具体考核方法根据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处理。

假设此次设计的教务系统是整个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一部分,整个系统至少还包括学籍管理等其他子系统。

在初期设计时,先关注与教务系统有关的数据。在完成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建模后再对整个系统进行合并,总终得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

1、根据分析可以画出该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学生

选课

上课

考试

测评

选课单

允许考试

成绩单

老师档案

课程简介

教室安排

试卷

考场安排

测评报告单 学生名单

教师

选定教材

申报

课表

2、数据字典 数据结构:学生

含义说明:是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数据结构,定义了学生的有关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 数据项:学号

含义说明:唯一标识每一个学生 别名:学生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9位

取值范围:190000000 – 999999999

取值含义:前四位表明学生所在年级,后五位安顺序编号 数据项:姓名

含义说明:表示学生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字符

数据结构:教师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教师的有关信息

组成:教师号,教师姓名

数据项:教师号

含义说明:教师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5位

取值范围:10000 – 99999

数据项:教师姓名

含义说明:教师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结构:课程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课程的有关信息 组成: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教师,教室,教科书,学分

数据项:课程号 含义说明:课程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4 取值范围:0001 – 9999 数据项:课序号

含义说明:对于同一课程,由不同老师教授,用课序号来区分 类型:字符型 长度:2

取值范围:01 – 99 数据项:课程名 含义说明:课程的名称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课程描述

含义说明:课程内容的基本描述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教科书

含义说明:课程所用的教科书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学分 含义说明:课程的学分 类型:整型 长度:1 取值范围:1-9 数据结构:教室

含义说明:上课所用的教室

组成:教室编号,教室地址,教室容量 数据项:教室编号 含义说明:教室的编号 类型:字符 长度:5

取值范围:00001-99999 数据项:教室地址 含义说明:标明教室的地址 类型:字符 长度:3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教室容量

含义说明:教室的容纳学生的数量 类型:整型 取值范围:正整数 数据结构:选课记录

含义说明:纪录学生选课的纪录 组成:学生,课程,成绩

数据项:成绩

含义说明:选课学生本学期的成绩

类型:浮点数 范围:0.0 – 100.0 处理过程:分配教室

说明:为所有课程分配上课教室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教室安排

处理:学期课程决定后,要为每个课程安排上课地点,要求上课的地点不能冲突且上课人数不能超过教室容量。

处理过程:分配考场

说明:在考试日期,为所有课程分配考场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考场安排

处理:为每个课程安排考场,考试时间和地点不能冲突且考试人数不能超过考场容量。

数据存储:成绩单

说明:记录学生本学期所有课程成绩 流入数据流:学生所有的选课记录 流出数据流:学生的成绩单 数据量:由学生的人数决定 存取方式:随机存取

二、概念结构设计

1、根据需求分析画出E-R图:

选修

学生

教师

课程

m n 讲授

1 n 教科书

n 成绩

教室

开设

1 n

2、根据E-R图写出各个实体的属性描述 学生:{学号,姓名}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编号,地址,容量}

3、视图的集成

假设在学生管理系统的学籍管理系统中存在另一个学生实体,其中还包括以下信息:性别,所属专业,所属班级。为了使两个实体保持一致,对两个实体取并集得到新的学生实体: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三、逻辑结构设计

1、由E-R图向数据模型的转换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所以,E-R图中的属性描述可直接转换为相应的关系模式。

2、对于剩余的一对多和多对多联系可以如下表示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课程-教师:{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 课程-教科书:{课程号,课序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其中 课程-教师 与 课程-教科书 具有相同的主码,可以合并成一个关系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最后得到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号,地址,容量}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3、用户外模式

根据需求,为计算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因为综合测评只在学期末进行,查询次数不多,所以没有必要用冗余的方法来提高查询效率,只需要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即可。 测评{学号,学生姓名,平均成绩}

4、根据设计写出相应的SQL语句: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9) CONSTRAINT pk_student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VARCHAR(1) NOT NULL, Major VARCHAR(10) NOT NULL, Cla VARCHAR(10) NOT NULL, CHECK (Sex = \'f\' OR Sex = \'m\') )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VARCHAR(4) CONSTRAINT pk_course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10) NOT NULL, Describe VARCHAR(200) , Mark INTEGER )

CREATE TABLE teacher (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teacher_pk PRIMARY KEY, Tname VARCHAR(10) NOT NULL,

Ccnt INTEGER NOT NULL DEFAULT 0 )

CREATE TABLE claroom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pk_claroom PRIMARY KEY, Locate VARCHAR(30) NOT NULL, Cap INTEGER CHECK (Cap >0) )

CREATE TABLE tech (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级联更新 ON DELETE CASCADE, --级联删除 SCno VARCHAR(2) NOT NULL,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teacher_t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teacher(T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Book VARCHAR(20)

CONSTRAINT pk_tech PRIMARY KEY (Cno,SCno) )

CREATE TABLE SC (

Sno VARCHAR(9)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tudent_s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tudent(S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Score FLOAT

CONSTRAINT pk_sc PRIMARY KEY (Sno,Cno,SCno) )

CREATE TABLE RC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claroom_r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laroom(R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Time DATETIM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r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CONSTRAINT pk_rc PRIMARY KEY (Rno,Time) )

为进行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 CREATE VIEW ae AS

SELECT SC.sno, sname, AVG(score) as average FROM SC,Student where SC.sno = student.sno GROUP BY SC.sno,sname

为了符合数据的参照完整性约束,避免学生选课的时候选择一个不存在的课程号-课序号组,增加一个外键约束。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sc_tech FOREIGN KEY (Cno,SCno) REFERENCES tech(Cno,S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为了在插入一个新课程时能级联更新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一个触发器。此任务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来动态统计,为了练习的目的这里采用了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workcnter On tech AFTER INSERT ,UPDATE, DELETE AS BEGIN

DECLARE @T VARCHAR(5)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 + 1 WHERE Tno = @T END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 - 1 WHERE Tno = @T END END 关于课程容量:如何保证选课的学生数量不超过教室的容量?

初步解决办法是:在学生选课时建立暂时不考虑容量问题,都加入一个临时的SC表中。然后,在选课结束后将未超额的记录直接加入SC表,超额的课程进行抽签,将命中部分学生的选课记录插入SC表,直到人数符合课程容量的要求为止。

抽签的功能较适合用顶层的高级语言来实现。在选课结束后,选超额课程的学生需登陆选课系统进行抽签,抽签的过程可以使用概率算法,如果抽中,系统再将选课记录插入SC表,否则就从临时表中删除。

所以,在数据库系统中,没有对SC表的插入操作进行约束。

昆明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昆明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