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2 06:04:35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为什么要学习劳动法的历史

为什么要学习劳动法的历史

一、学习劳动法的历史,有助于了解劳动法的基础理论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但纵观人类发展史,很长一段时间都并未出现专门的劳动立法来规制劳动关系以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最初,劳动关系完全被作为财产关系由民法来调整,以至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19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日益壮大,各国政府开始关注劳工问题并开始通过制定劳动法律对劳动关系进行干预和规范,以保护和救济处于弱者地位的劳动者,劳动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应运而生。

通过对劳动法产生背景的学习,可以对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性质、地位等基础理论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学习劳动法的历史,有利于劳动法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从外国劳动法发展历程来看,外国劳动法自工业革命产生以来,其经历了起步、发展、成熟三个阶段,目前劳动法的体系和内容已经十分完备,但其中仍然曲折不断。从最初调整范围窄、缺陷多,到资本垄断带来的劳资矛盾尖锐化,到经济全球化导致新一轮社会财富两极分化,当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国劳动立法的借鉴与学习。从我国劳动法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劳动法发展过经历了更多的挫折和磨难,旧中国进行了起草劳动法典的尝试,却因与社会实际的差距过大,而多未真正付诸实践;新中国的劳动法缓慢发展,却因文化大革命的出现而基本停止,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劳动立法才真正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因此,只有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我国的劳动法才会有着更好的发展。

通过对劳动法发展历程的学习,吸收经验,总结教训,才能不断完善与发展我国的劳动法,使之成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有利于维护市场主义经济秩序,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律。

三、学习劳动法的历史,有利于提升个人才的法律素养

从个人价值方面来看,通过对劳动法发展历史的学习,能够使我们对劳动法有着更为深入及全面的认识,同时,通过对劳动法各个发展阶段的比较、中外劳动法发展历程的比较,以及其中经验和教训的分析,能够使我们的法律知识得到增长,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读规律的能力得到提高。

通过对劳动法历史的学习,能够使我们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推荐第2篇:tkjqwi为_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

!_

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我们一定会拥有幸福的人生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时,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简称《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中国圣贤道德教育中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仪、廉、耻”八个字代表的内容实际和以上内容基本对应,中国传统文化留传几千年,到现在这个时代何以总书记要发表如此的文章,全国搞如此大的运动?提出搭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目前的社会,我们能够感觉到人心浮躁,听到或看到父子形同陌路,兄弟反目成仇,朋友背信弃义,假货泛滥,缺乏诚信,家庭解体、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等不良社会现象,当然历朝历代都难免有伤风败俗、违法犯罪的案例,并非只发生在当代,但是为什么能让这么多人感到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所有人的思考和反省,现在的社会问题,只要把“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这八个道理教好了,落实了,没有一件是不能解决的。

可惜的是,近百年来因为种种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急需挽救和恢复,因为经过几千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确实是维系社会安定和平的强大力量,是使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

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四大文明目前仅中华文明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

但是很多人就会说了,中国文化假如好,为什么中国这一百年来这么弱?都把这些不好推给谁?推给中国文化不好,这个就是思考深度不够,没有好好判断。为什么一百多年来列强侵犯我们,让我们吃了这么多苦,原因在哪?孟夫子说:“一个人一定是自我侮辱了,别人才来侮辱你;一个家庭一定是自己要先毁了,人家才乘虚而入;一个国家一定是内部自己纷争,争权夺利,人家看有机可乘,才来打你。”所以中国的弱,不能把责任推给外国,推给列强,要反省一下,我们自己为什么会变成内部这么纷乱?为什么不团结等。

清朝曾经是世界上的强国,历史上有过康乾盛世,它为什么盛?那个时期也是清朝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每天都讲中国文化,讲经典,当时国家也最强盛,当它不重视中国文化的时候,国家才败下来,因为清朝在中末期的时候出现慈禧太后,慈禧掌权后,听大家讲传统文化时感到浑身不自在,好像每句都在骂她,所以很不高兴,说:“明天不用讲了”这么一不讲,人的思想观念混乱了,不团结了,自私自利,国家弱下来,列强才乘虚而入来攻击,所以根还在自己

曾经有这样的报道:法国巴黎圣母院是个非常庄严肃穆的地方,但是它里面写了一行

中国字“请勿大声喧哗”,这不是中国人伟大,而是提醒中国人不可以再进到那里时大声喧哗;另外一则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桶上写着“请把垃圾丢在此”;第三个报道是在泰国皇宫,厕所里面写了一行中文字“大小便后请冲厕”。

我们可以来问一个问题,看这篇文章的朋友,您去过法国巴黎吗?您去过美国珍珠港吗?您去过泰国皇宫吗?能去这些地方都是哪些人?有钱,有社会地位,甚至于很多都是去留学的,在社会中都算是比较高层次的,结果高层次的甚至于受过高等教育的,连这些基本的生活规矩都没有学好,学习的次序不能颠倒,先学做人,再学技能,再学做事;现在的教育比较重视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些学历很高的人有没有知识?有,有没有技术、技能?有,但是德行则不怎么样。不会做人,就不能说受到过教育,只能是接受过知识技能的传授。

林则徐用他一生的经历写了十件人生很关键的事情,他称为“十无益”,其中两点针对读书的态度,“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另一点是“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也都是谈到要先做人再做学问。

在物质文明较发达的今天,古老的东西并不意味着过时,因为真理是永恒的,历久弥新的,中国历史文化保存比较好的地方据说在日本和韩国,我们现在看韩国电视剧许多人感动的一塌糊涂,实际上现在的日本、韩国人他们也是中国文化的受益者。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学习传统文化,从哪入手?汉武帝在诸子百家里将儒家的教育思想作为国家的教育思想,虽经朝代更迭,但这一思想基本没变,直到近代才有变化,以《论语》为范本修订而成的《弟子规》,是经清朝贾存仁修订并更名,是教育我们做人的基础规范,讲述伦理道德和人生观,强调家庭教育和生活教育的重要性,是国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必读的第一读本,所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应从《弟子规》入手,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小时没有机会学习,现在应该是在补课,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现实中很多人成了“房奴”,现在又冒出“孩奴”等,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新名词,“房奴”可以说还较正常,可以接受,但是出现“孩奴”说明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已经认识上有误区,家庭成员尊卑倒置,孩子成了祖宗,实在是有违天伦,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情是教育好孩子,一个国家教育好下一代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历史如何延续?教育孩子首先是教她做人,上好学校,考高分不是教育的本质,同时现代人生活的压力多数都比较大,但千万不能因此成了“心奴”,丢失了自我,整天生活在压抑、恼怒之中,生活就失去了意义,通过学习《弟子规》可以纯洁自己的心灵,提升自己的修养,创造和谐的家园,造福社会;

同样要说明的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有很多的事情等着大家去做,为什么偏偏把一个看似与公司经营无关的《弟子规》作为员工的重点培训内容,是否是风马牛不相干,不知重点呢?其实不然,中国文化强调人的成长之路应该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立世之根本,个人没有很好的修养、家庭不和睦,怎么能有精力和能力为公司创造价值呢? 时间和实践会证明,我们今天的选择是正确的!

如何学习领会和运用《弟子规》

首先要有虔诚的心态,不要一开始就抱着它是封建糟粕的东西加以拒绝和批判。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像生长了五千年大树的树干,它的骨干在天地间屹立五千年不倒,但是它每一年都会发出新的枝丫来,每一年的枝丫都是顺应当时的阳光、空气和水源,中国文化的骨干没有变,但是每个朝代都能顺应那个朝代的生活,所谓与时俱进,所以我们要抓住文化的本质,而不是学他的形式,例如古代见到君主要形三跪九叩礼,现在肯定不适用,但是我们要理解这是个礼仪,“礼”是仪式,“敬”才是本质,现在最尊敬的礼是什么?鞠躬,三鞠躬已经是最敬礼,我们学要把本质抓住,重本质不重形式。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大道是儒家教学的总纲领、总原则。

中国文化推崇百善孝为先,我们人交往时也经常将是否孝顺作为可否交友的重要标准之一,许多公司也把此作为录用员工的要素之一,因为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肯定不会对他人付出真情,不会为公司的发展真心实意地去努力,“父慈子孝”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如何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这儿的父指父母两人,而不仅指父亲,三字经里说“子不教、父之过”也是如此。

“君臣有义”,很多人说现在没有皇帝了,那就没有了君臣关系,这样理解就太狭隘了,现在社会的君臣关系指的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只要有团队就存在这样的关系,在一个团体里处理好“君臣关系”很重要,首先是要君仁,领导着要替下属着想,甚至还要替他的家庭,他的家人着想,当一个领导人有这样的胸襟,这样的仁厚之心,下属一定会感恩他,所以“臣忠”,这个忠是忠于领导人、忠于他的本分、他的职责,忠于他的团体,要做到君仁臣忠,特别是处于公司不同领导阶层的人员需要摆正自己和下属的关系,为人处事首先要以身作则,做到公平合理,如果盛气凌人、自以为是,不尊重下属带来的只能是员工用脚投票,一走了之,影响工作,但是领导者自己还没有意识到错误,把责任推给员工或人力资源部门,是不妥当的,也是不适合做领导的;同样作为下属首先要学会替领导分忧,忠于职守,领导在培养你、培育你,要懂得感恩,特别是对公司老板更要怀感恩之心,当普通员工还在蒙头睡觉时,老板可能正为公司的发展废寝忘食,烦恼、焦虑,所以当一个企业能给员工带来稳定的家庭生活和事业发展平台,有一份功劳绝对要记在老板身上。

所谓“夫妇有别”并不存在轻视或歧视谁,强调在家庭教育等方面夫妻双方各有分工,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不论你是“大丈夫”还是“妻管严”,只要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孩子有健全的人格健康成长就是我们追求的;“夫妇”两个字其实已经把如何为人夫、如何为人妇都融入到这两个字里面了;“夫”字含有“扶”的意思,所以为人夫要扶持一个家庭的生计,为人夫要有恩义、情义、还有道义,孝顺父母是尽恩义;让妻儿生活安定在尽情义,教育好孩子是在尽道义;“妇”含有负责的意思,相夫教子并不是封建的东西,强调男女生理、心理等不同而有分工是正常的,经常报道落马的贪官都有一个比较贪婪的妻子,女的没有很好地起到相夫的职责,最后落到家破人亡,悔之晚矣。

“长幼有序”是指兄友弟恭,兄弟这一伦在五伦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陪伴我们最长的亲人是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一般我们的父母年长我们几十岁,会比较早离开我们,兄弟是从小一直陪伴我们到老,而兄弟和睦才能真正让父母安心、放心,所以兄弟姊妹能处好其实就是最好的孝道,人生中有两股力量是不完全求你回馈的,会在你人生过程中时时给我们力量,就是父母和兄弟姐妹,70后以前的人们都可以体会到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兄姐的支持,至于我们以后是否能发达,如何回报,他们当时都没有想那么多。

孟子提到人生有三乐,第一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当亲人都在的时候要好好珍惜,不然人生会有遗憾,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易经》中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教育我们要有智慧分辨好坏,懂得取舍,懂得交真正的朋友,“朋友有信”,“信”指信用,也指信义,“义”指应尽的本分

儒家文化教育我们平常的思维方法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教育我们待人接物的纲领“言忠信、行笃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弟子规》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第,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及朱熹《小学》中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篡而成,相当于六篇文言文,因为年代久远,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变,编成1080个字的《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其中的“弟子”指每一个人,人“活到老、学到老”,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当然是学生;“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懂的道理、做人应尽的规范;所以从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理

解《弟子规》就是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造就出历史上很多的盛世,每个盛世都是因为注重学习圣贤教诲,所以才安定昌盛。所以一个家庭也好,一个公司也好,家道能传承,团体能兴旺,都依赖于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来完成;

《弟子规》中提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指的是不能身体力行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了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

知易行难,我们应该感到很幸运有老祖宗用几千年的智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身体力行,

推荐第3篇:我 们 为 什 么 要 学习

我 们 为 什 么 要 学习

在当前全公司、全矿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五型班组”创建活动中,“学习型班组”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创建内容。其实,早在2004年,矿工会就在全黄石市、全公司率先发出了《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智能型职工倡议书》,把创建学习型车间、学习型班组和个人学习作为年度双文明评比重要考核指标,并制定了关于“两创一争”活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时至今日,“学习”已经成为每一个职工、每一个班组响亮的口号,然而,是否我们每一个职工都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一、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随着全球社会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当今所处的这个时代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认知: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一个管理变革的时代、一个教育革命的时代„„,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类面临着空前的、全方位的、令人难以想象的变化。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类在转折时期所遭遇到的变化是多种多样的,而变化的本身,又有不同的方式、力度和方向。有渐进的,累积性的变化,致使很多人或很多组织变成了“煮死的青蛙”;有快速的,突然的变化,令人猝不及防,一夜之间败走麦城;有线性的变化,让人尚存可以触及变化脉络的希冀,更有大量非线性的变化,令人不知所措。但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来透视,在所有的变化中,有三种变化可能是当前人类社会中最为根本性的时代性变化。

1、知识成为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资财来源。以高科技和信息为特征的新型产业的崛起,使传统产业分类标准发生了质变,今后越来越多的工作将依赖于人的头脑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将从事新型的、以使用信息符号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这些变化使知识在社会、企业和产品中的价值得到重新认识和提升,知识日益替代了土地和资本,成为社会发展和组织发展的主流力量,成为人类进步的直接驱动力,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将成为社会追逐的财富目标,而知识生产力将会成为企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任何一家企业要实现知识管理的目标,就必须从组织的观念、制度、结构、技术乃至文化的全面革新入手,尤其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一个组织整体学习力的提高。可见,一个企业整体学习的成效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企业知识管理的水平,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落后就意味着淘汰,意味我们将失去“饭碗”。

2、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趋势。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如潮涌,其中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革新对当前人类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冲击最广。许多人连因特网是什么还没搞清楚,突然之间,矿内的局域网就连通到了每个车间和科室;几年前,“大哥大”在许多人眼中还是高科技,一夜之间,满大街人手一部手机,显然,信息化和网络化使企业内知识传播、共享和创造的便捷性大为增加。它能帮助人们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工作、学习和交往的场所搬到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为知识交流和创新的即时性、超时空性、交互性从技术上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也为企业员工的个人学习亦即随时随地的

学习,从技术上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3、全球化的浪潮。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全球化观点已经从经济领域蔓延到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包括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层面。全球化导致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任何一个企业惟有不断创新、保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有可能在这场全球性的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我们国有企业而言,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保护伞下,面对全球化市场的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地球另一端美国的一场“次贷危机”,竟然使我们矿山的到处经营举步维艰。因此,如何尽快的推动企业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的速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课题。当然,全球化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合作和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变得日益普遍,这更要我们去学习,取长补短,“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二、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学习的时代

面对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面对这样一个生死攸关的严峻挑战,我们的矿山该怎么办?我们每一个处于这个时代的矿山职工该怎么办?变革的时代没有观众!学习!只有学习,不断的学习,用自己更大的变化去适应和驾驭这个时代!

现在,很少有某个企业领导或个人觉得他们能够控制周围动荡的市场和环境。也许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过去那种一辈子只干一件工作,一辈子只生活在一个地方的稳定生活或许再也不会重来。新千年初,一位中国姑娘在她的畅销书中道出了新世纪的恐慌心态。她认为,在

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们最大的恐慌是“本领恐慌”。实际上,本领恐慌就是一种本领危机,这个危机是一切危机的根源,不克服本领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等一切危机都会接踵而至;解决了这个危机,其他危机都将不复存在。一个人是如此,大到任何企业或其他组织、任何国家都是如此。对于如何在急速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大大增加的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克服本领恐慌、把握制胜的先机,无论是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还是那些亲临全球激烈商业竞争的跨国公司老总们,给出的答案惊人的一致:唯一的出路在学习。

从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未来知识经济的活力完全取决于一国、一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而学习力无疑是创新能力的根基。我们应该认识到,学习和创新是个体和组织适应动荡环境的基本生存方式,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确保胜出的竞争力优势的重要内容,那些能够很快适应环境的企业将继续繁荣壮大,而另外一些行动缓慢的企业则将陷入困境,甚至被竞争对手无情的超过和淘汰。“未来不仅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更是需要我们创造的地方。”学习创造未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更是一个学习的时代!

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作为一个个体他是无法单独生存的。每个人一生所追求和思考的,无非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生存?”,二是“如何更好地生存?”。严峻的生存事实告诉我们,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里,惟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我,不断适应变化,不断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生存和更好的生存,而这一切,只有

通过学习才能得到。国际管理学大师瑞万斯曾说过,一个有机体要想生存下来,其学习速度必须等于或大于其环境变化的速度,一个企业的生存同样也是如此。

我矿当前提出的目标是建设“两型矿山”,而建设“两型矿山”最关键的是人,是人的思想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是人的知识和技能要紧密迎合时代的需要,是要学习,学习新的思想,学习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竞争力取决于应变力,应变力取决于学习力。可以预见,未来最好的领导不是那些最资深、最德高望重、最能干的领导,而是那些最愿意学习的领导。未来最好的员工也将是那些最肯不断学习,勇于挑战自我,不断挖掘自我潜力的人。一句话,只有快速而有效学习的组织和个人,才有可能是未来最成功的一员。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确保现代化生存必不可少的保障。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在当今的变革时代,每个人只有“学到老”,才能“活到老”;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组织学习是回应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法宝;对于每一个社会来说,学习的功能正在脱胎换骨,经历着一个从注重文凭的学历型社会向注重潜能发挥的学习型社会的转变过程。所以,正象国际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第一部扉页上的一句话,“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矿工会 陆宏义

推荐第4篇:领导干部要学点历史

领导干部学点历史

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今天正式开学了。我代表中央党校校委,向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

同志们放下繁忙的工作来到中央党校,主要任务是学习。重点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还要学习做好工作需要的其他知识,包括历史知识。今天,我主要就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谈一些体会和认识,和大家交流。

一、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求学时期就曾说过:读史,是智慧的事。就是说:你要增加智慧吗?史书是不可不读的。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一贯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一贯倡导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要善于运用历史知识。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944年,在中国革命迅速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他高度评价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要求在解放区重印这篇文章,目的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新中国建立以后,毛泽东同志多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学习历史的号召,强调要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特别要了解和懂得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邓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视学习历史和借鉴历史经验。他把了解和懂得历史看作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明确指出“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反复强调“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领导全党总结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整套方针政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为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江泽民同志同样高度重视历史和历史经验的学习与运用,多次强调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读史,高级干部尤其要带头这样做。他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领导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和我们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光荣传统,也就不能胜任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责。”

党的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对重视学习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有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不仅要学习中国历史、还要学习世界历史,不仅要有深远的历史眼光、而且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他强调:“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领导干部读点历史,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历史记述了前人积累的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记述了他们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思想与智慧,记述了他们经历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学习和了解这些历史上的文化知识、思想智慧、经验教训,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结合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或者吸取应用,或者作为借鉴,或者引为警戒,这对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改进我们的工作,是会大有助益的。我们的领导工作综合性、系统性强,要求领导干部学习多方面知识,其中历史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不少领导干部,基本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知识、工作经验都是具备的,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和中外历史知识还缺乏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历史是前人的实践和智慧之书。所以,各级领导干部要注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对历史的学习。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通过学习历史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眼界和胸襟大为开阔,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大为提高,使自己的领导工作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二、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学习中国历史,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

古老的中华文明早已闻名于世,它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但埃及、两河、印度三个地方的古代文明后来都中断了,唯有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几千年来,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所处的岗位职责不同,对中国历史的学习会有不同的具体需求,但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的道理都应该懂得,都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自觉地学习历史。

我们要学习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曾受过无数来自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和来自外部的挑战与威胁,如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王朝更替、外部入侵等等,但中华民族却一次次战胜灾难,一次次渡过难关,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不断巩固和发展。究其内在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产生和形成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良传统。比如崇尚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中国先贤在对待民族、邦国的关系上,倡导以“协和万邦”即和平共处为邦交原则,以“天下大同”即共同社会理想为追求目标。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之间有矛盾冲突更有交流融合,在冲突和融合中关系越来越密切,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从先秦到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千百年的交流融合,使得各民族难分难解,终于形成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团结进步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又比如维护国家统一的优良传统。历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春秋时期,孔子修订《春秋》,包含“大一统”思想。到了秦汉时期,“大一统”已成为当时政治思想领域中的主流。基于这种认识,各族人民都把维护国家统一看作天经地义、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与责任。尽管在一些历史时期也曾出现过分裂局面,但统一始终是主流。而且不论分裂的时间有多长、分裂的局面有多严重,最终都会重新走向统一。再比如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先哲很早就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勇往直前的内在动力。古代神话中流传的“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孔子倡导的“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汉使苏武的饮雪吞毡,以及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而作《史记》等等,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刚强坚毅、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我们学习中国历史,就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中汲取思想精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既有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丰富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的深

刻教训以及由乱到治的经验智慧;既有当事者对时势的分析陈述,也有后人对前人得失的评论总结。可以说,在中国的史籍书林之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历史经验。其中包含着许多涉及对国家、社会、民族及个人的成与败、兴与衰、安与危、正与邪、荣与辱、义与利、廉与贪等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我们学习历史,要结合我们正在干的事业和正在做的事情,善于借鉴历史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有益经验。比如,中国历史上,很多人主张“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主张思想教育手段要和法制处治手段并用。法是他律,德是自律。治理国家和社会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规划。我们党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古人这方面的治理思想与经验。又比如,中国历史上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都非常重视人才问题。他们深深懂得“为政之道,任人为先”的道理,在选人用人方面留下了很多可取的思想和经验,诸如知人善任、选贤任能,才兼文武、德才兼备,敬贤敬能、礼贤下士,访求俊彦、唯贤是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避其所短、用其所长,勤于教养、百年树人等等。还有孟子说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韩非子说的“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其意是说优秀的治国理政人才,必须经过艰苦条件的磨炼,必须具有起于社会基层的实际经验,这些认识都说明了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我们强调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这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有历史经验的借鉴。再比如,我国历史上经过科举制等途径,探索出了把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分为两类:通才与专才。在治国理政中,通才任用于政务工作方面,专才则任用于事务工作方面。人才的培养任用应该分为政务、事务两大类,并且应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和职责,培养、选拔的途径和任用、考核的办法也应不同。这个选人用人的历史经验,今天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我们要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历经磨难而不衰的中华文明,蕴涵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诸如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顽强意志,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海纳百川、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修齐治平、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执着追求,等等。在我国历史长河中,许许多多先贤和仁人志士都对高尚的精神追求作出了阐释。诸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等等。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一代一代众多仁人志士的人生实践中,从中华民族传诵千古的诗文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伟大的民族精神、高尚的社会风尚以及那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我们学习历史,就要学习和吸取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宝贵思想财富,从中获得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防止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用“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

册的伟业”这三句话,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了近现代中国170多年的历史,高屋建瓴、要言不烦,为我们学习和把握中国近现代史提供了基本线索。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屈辱史、苦难史。世界上的帝国主义国家,几乎都侵略和欺凌过中国。他们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一系列军事侵略,制造众多惨案,屠杀中国人民;他们迫使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司法、关税、贸易、交通运输等主权;他们在中国领土上设立租界,强行驻军,扶植和收买代理人,培植亲帝国主义势力,控制中国政府;他们勒索赔款,抢劫财富,盗窃文物,控制交通口岸,对华进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而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破坏。中国遭受如此欺凌,陷入如此境况,其根本原因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深刻指出的:“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要了解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屈辱历史,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的教训,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土地上制造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觉醒,增强了全民族的凝聚力。为改变中华民族屈辱的命运,中国人民以及他们的先进分子和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国家和民族不断燃起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斗争的崭新阶段。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奋起革命,前仆后继,竭尽全力,不愧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蓬蓬勃勃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浴血奋斗的抗日战争和气势磅礴的人民解放战争,终于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并适时地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领导人民进入了实行改革开放为标志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我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前辈共产党人建树的优良革命传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持续奋斗。

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迫在眉睫的历史使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这两个历史任务相互衔接,前者是后者的基础。那么,必须走什么样的道路、必须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必须由哪个阶级哪个政党来领导人民进行斗争才能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就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核心问题。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和政治主张争论和较量的实质,是不同的历史道路、社会发展方向之争。实践证明,封建官僚们进行的所谓自强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派进行的改良运动,旧式的农民反抗斗争,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想在中国实行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方案,都先后在近代中国一一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都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从近代中国波澜起伏的历史进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因为不触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根基的改良主义失败了,中国人民才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因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各种方案尝试全部失败了,中国人民才选择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因为其他各种政治力量都无力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和民族独立、解放与复兴,唯有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肩负起了这一历史使命,才使受尽屈辱、濒临危亡边缘的中国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才向世人彰显和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历史真理。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要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要特别注意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

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90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遇,不可逆转地开启了当代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我们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业绩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其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其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90年来,我们党经历并一一有效应对的困难、风险很多。比如:有效应对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临的极大危险,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大好局面;有效应对了1934年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严重困难,经过长征北上推动了全民族的团结抗日;有效应对了1959年至1961年这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了国民经济;有效应对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内乱局面,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有效应对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夺取了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重大胜利;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所造成的困难,继续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等等。遇到困难和风险,勇敢正视、正确应对,攻坚克难、夺取胜利,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遇变不惊、知难而进、化险为夷、百折不回的奋斗历程,这也是我们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所以能够不为一切困难所吓倒、不为一切风险所征服,而终能不断地开创出一个又一个胜利局面、不断地推动事业向前发展的历史逻辑。我们党90年来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三件大事、所取得的各项伟大成就之所以震古烁今,正是因为它们来之不易。其中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有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有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有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既充满艰险又充满神奇,既历尽苦难又辉煌迭出。有困难、有风险、有危机、有曲折,都不可怕,关键在于要勇于面对,善于克服和战胜它们。一旦战胜了,就会峰回路转,光明在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真正的共产党人,正是从经历和战胜各种困难与风险中来历练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力量的。所以,我们学习党的历史,认识党的光荣伟大,不仅要充分认识她带领人民取得了光荣伟大的业绩,而且要充分认识她带领人民在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中披荆斩棘、不断开辟胜利道路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

领导干部在学习我国历史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一些世界历史知识。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以来就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明朝末年,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的发展,近代更是陷入了列强欺凌、被动挨打的境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封建社会统治者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看不到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拒绝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其他先进的东西。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教训是深刻的。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当代中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处理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还是处理对外开放中的问题,我们都应该放眼世界,具有宽阔的眼光。只有既从现实又从历史两个方面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才能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包括对外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我还要指出一点,就是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落实在提高历史文化素养上,落实在提高领导工作水平上。而具有历史文化素养,最重要的是要具有历史意识和文化自觉,即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能够从以往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不能读死书,要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对所读之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知古鉴今、古为今用,这样才能在我们认识和处理现实问题中发挥历史知识应有的积极作用。

推荐第5篇:为何要学习研究党的光辉历史

为何要学习研究党的光辉历史?

1.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首先必须要对党的过去有一定的认识。这不仅是对党员的要求,也是对即将入党的人的要求。

2.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党的光辉历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党的光辉历史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其先进事迹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推荐第6篇:历史教学计划要修改专题

高三第一学期历史计划

高三年级的历史授课任务主要是完成三轮复习。高二期末一轮进行到必修一第二单元结束。现在正是一轮进程中。

一.课时的进度计划

从第二个单元开始,必修一还有五个单元共计二十课,有十一套课时训练和十一套考卷。每课最少一节课,个别复杂的课需两节课甚至更多,计划课本二十节,习题十一节,每单元预留一节课进行进度调整和单元总结,总计约三十六节课。八月六日开课,去掉客观占课,放假与考试,大约九月十五日完成必修一。

必修二是二十七课,十二单元,二十四套题,总用时约为五十一节课,预计完成时间为十一月十五日。

必修三同必修二课时数一致,大约一月十五日完成,即本学期末完成必修教材的一轮复习。

二.学情分析

本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大部分同学在接受知识的准确性与记忆量方面都有问题,导致很多时候课程内容讲不完,时间又比较紧,稍有延误就会使一轮结束推迟。

2.学前.艺体生将用大量的自习课甚至授课时间去学习术科,导致学生间进度和水平差距拉大,增加了授课与复习难度.

3.很多学生迟迟进入不了高三状态,复习和听课多数不到位,影响整体提高,再加上方法与态度问题,使适应期延长.

三.策略与方法

1.策略

【1】 共同备课。我们三个历史老师争取做到每一课主要知识集体探讨,做到取舍得当,力求课堂效率提高。

【2】 具体情况具体解决,由于班与班情况不尽相同,针对自己班级具体问题,利用每单元的一节活动课自行调整。

【3】正式上班后,相互听课,综合讲评,共同研究,知识互补。

2.方法

【1】 一轮注重课本知识的准确传授,适当外延,挖深挖透,加强知识联系,以利于二轮进行。

【2】 注重课堂考核,随机检测,手段可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3】关注不同水平学生,梯级设题,区别对待,不过早拔高。

【4】随时用具体题贯彻类型题的典型答题方法,做到重分析,答案多元,使学生熟练掌握。月考无限接近高考,力争每次考试有目的。

【5】充分发挥课代表的带头和引导作用,做到每天有任务,不定期小考核,夯实基础。

第二学期二轮和三轮也各有侧重。

二轮解决的是知识体系建立,整体逻辑拔高的问题。主要是上课教师提纲,列出主要框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知识,尤其注重整体把握。这一时期学生会觉得老师不提点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答题,主要是知识整体架构不好。所以二轮设题要尽量接近教材,不宜过于提纲化。要加强学生的联系意识,重在多想,多记。从时间上来看,二轮十七个专题左右,没专题用时二到三节课,加上习题,大约六十八节课。从寒假补课开始,基本上到 四月末结束。尤其注意的是,2本选修内容是作为专题复习的,内容多,压力大应适当增加活动课的安排。这一时期艺体学前生的提高是大问题。

三轮从五一开始一直到高考。其中热点复习基本结合进模拟试题中,所以主要是题型的演练及热点知识与教材知识的整合。这一时期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心理比较焦躁同时疲劳期\\比较长,所以安抚学生又能督促完成习题是需要一直重视的。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习题量太大,重复知识点多,所以教师重在适当取舍,直抓重点,讲题的针对性要强。

以上为本学期的初步任务与计划,具体问题还有待于工作中发现与解决。

推荐第7篇:历史教学要重视德育教育

历史教学要重视德育教育

陈宜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素质教育已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也逐步被提上日程。历史教学改革更是面临严峻考验。历史教学改革也确实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围绕教育理念,围绕课程教材,围绕考试评价,围绕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围绕研究性学习„„改革的根本是抓住了——以人为本,为学生掌握知识铺就一条捷径。然而,这种改革内容中似乎总缺少点什么?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耳闻目睹了一幕幕让人不得不陷入沉思的场景:面对长者、弱者而肆无忌惮的行为、恶人行凶而百人围观时的麻木神情、一个个巨贪中饱私囊侵吞国家亿万资财的大手笔、影视明星制造的“日本军旗事件”和体育明星面对众多外国记者而大谈不知“沪沟桥事变”为何物时的坦然,真是古有“商女不知亡国恨”,今有“明星不知亡国恨”的悲哀。

此时,才陡然醒悟,是国人的道德意识滑坡,才使那些有损社会风气和民族尊严、利益的情况出现。于是社会疾呼、国人疾呼: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这样的呐喊早已响彻耳端,然而,呐喊毕竟代替不了现实,有时它越响亮,越说明它本身的低效、苍白!

为提高国人的道德素养,国家提出了“以德治国”作为“以法治国”的重要补充的决策。《江泽民总书记致国家教委领导的一封信》中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这无疑是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这项任务也艰巨地落在教育工作者的肩上,特别是历史教师的肩上。要求历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历史教育教学的改革也不能忽视德育的存在。

其实,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德育教育素材:博大精深的中华思想文化中儒家思想的礼义廉耻、明礼诚信教给学生做人的准则;古代优秀科技成果特别是四大发明的创造,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他们积极进取的爱国热情;金戈铁马、折戟沉沙的古战场上驰骋纵横的英雄精忠报国的气慨,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耻辱,让他们明白国家的强盛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从而让学生树立科技创新、建设国家的信念;历史上为一己之利而出卖民族大义的龌龊之辈,最终将遭到历史的唾弃,使学生认识到维护民族利益、正人正己„„

这些史实都可成为教师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素材。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进行道德教育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

一、选择一个好的切入点。

切入点就是把书本知识传授引向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即达到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如在讲授“百家争鸣”各派思想主张时,就可以儒家的“仁”“礼”、墨家的“兼爱”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做人原则,为人处世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

二、声情并茂的语言。

历史教学本身就是富于情感的教学,讲课时声情并茂,往往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感,达到良好的道德情感教育目的。如在讲述中国“四大发明”时,语言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讲“南京大屠杀”时,语言悲愤、低沉,但要深沉有力,让学生产生对日寇侵略的仇恨,对国力衰弱的沉思,从而让学生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目标。

三、观看影视、图片展或参观革命基地。

此法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使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要寻求适当的方法,灵活机动,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在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但“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德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并重,创新必须以德为本,千万不顾此失彼,否则就不利于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就不能局限于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范围,而要以德育为出发点,培养他们的人文理想、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从而造就每一个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我们也应坚持不懈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用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去武装学生的头脑,如此才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的坚强卫士,才能赋予历史教学以无限的生命力。

推荐第8篇:学习要专心致志

学习要专心致志

——读《学弈》有感

我学过不少篇课文,从这些课文中,我认识了舍己救人的蒙古猎人海力布,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淳朴、憨厚的少年闰土,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学弈》一课中所讲的故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全国最会下棋的弈秋同时教两个人下棋。但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却不同:一个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而另一个人却“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然是与同伴一起学,但却心不在焉。同时学棋,三心二意的人永远不如专心的人学得好。这个短小的故事,给了我多少启迪呀!

其实,我以前就是一个干什么事都不专心的人,常常是干这件事还想着另一件事。有时候,心里像长了毛刺,总不能脚踏实地地学习,生活中的我得到了许多教训。

记得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睡醒觉,赶紧写起老师布置的作文来。但却一边写一边用眼睛瞧着桌上的小闹钟,一看到了三点十分,便“啪”的一下放下手中的笔,伸手拿过收音机,迅速拨到交通频道,顿时传出播音员阿姨悦耳的声音:“下面请听蔡依林的《消失的城堡》……”嗬,太棒了!我哪能错过这样的良机,顺手将作文扔到一边,抱起收音机就听起来了。听,她优美的声音:“记忆飞走了……我要孤单的思考……真的很好……再也不需要,消失的城堡……”我被陶醉了,还学着唱。忽然妈妈推门进来,见我唱的如此入迷,就说:“做功课的时候,又听音乐,能把功课做好吗?”我一吐舌头,冲妈妈做了个鬼脸,抓起笔就又匆匆忙忙地写起作文来。心里却嫌妈妈来的不是时候。

第二天,老师指着作文本说:“你读读作文,连句子都不通!”我一看,觉得作文中的话好像在哪听过。怎么连歌曲里的“记忆飞走了”都写在作文里面啦?哎,都是我自己学习不踏实呀!这样做多么像《学弈》中那个三心二意学下棋的人哪!他一边学下棋,一边想射下天鹅;我一边写作文一边想听歌曲,不专心致志,没有毅力,怎么能学到本领呢?

著名画家达·芬奇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那个三心二意学棋的人,是不如别人聪明吗?不是,是因为他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刻苦学习的精神。我经历的这件事,不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吗?我要向《学弈》故事中专心致志学下棋的人学习,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培养自己顽强的毅力,勤勤恳恳学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做贡献,否则便会一事无成。

推荐第9篇:为什么要学习

为什么要学习?

从根本上说,不学习就不能生存。学会用火,学会吃熟食,学会盖房子,学会穿衣服,……这有这样,人类的祖先才得以生存,否则就要被野兽吃掉,就要被恶劣的自然条件吞噬。

既然学习这么有用,那么为什么当代人对学习缺乏兴趣呢?主要有两个因素妨碍了人们对学习的兴趣,第一个因素是特权的蛮横,第二个因素是教育机构的腐败。

古今中外,统治社会的最大力量就是特权阶层。他们不需要用功学习,就可以获得种种社会资源。这导致天下读书人对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与其用功读书,不如结交个领导。虽然特权阶层是难以消除的,但是读书人的学习兴趣不应该因此而降低。要想办成事情,特权阶层总还是离不开有知识有技术的人才。特权阶层和知识阶层必须联合起来,因此学习仍旧是有用的。

古今中外,教育机构的腐败是一个难以根除的疾病。高校扩招,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高校扩招一方面导致老师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大学四年,堕落四年,学不到有效的知识和技术,所以毕业时就业困难。高校扩招另一方面导致人才的难以识别,大家拥有同样的毕业证,谁是人才,谁是垃圾,看不清楚。这就导致整个社会对大学生产生了普遍的失望和鄙夷。

从根本上说,真正的学习是有力量的,可以摆平很多事情,买房、买车,这些都不在话下。只是人们要扪心自问:我这个人到底会做什么,值得社会付给我丰厚的报酬?这才是人们必须经常反思的。坐在教室里磨板凳,沉迷在网络游戏中争霸,……青春逐渐远去,房价一路飙升,最后只好哀叹学习没有用。其实很简单,只需扪心自问一句话:我的努力到底是在磨板凳,还是在真的学习?

(马小虎/文,2010年1月26日)

推荐第10篇:要学会学习

要学会学习

一、班会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获取好成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学生在求学时代都面临着两大学习任务:既要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又要学会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前者是学习的内容,后者是学习的能力。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且还容易遗忘,相对于知识而言,能力则是永久的,它能给学生带来终生的益处——离开了学校,他们仍然可凭借这种能力继续获得知识。

二、班会准备请几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做好发言准备。

三、班会程序主持人:

同学们,我们全班工有50位同学,如果每个同学谈一条学习经验,那全班就有50条经验,这50条经验将成为我们集体的共同财富,是我们学习上的无价之宝!现在我宣布“要学会学习”主题班会开始,请同学们上太谈一谈自己的学习经验。(学生从预习、听课、笔记、提问、学习时间安排、“合作学习”等方面交流学习方法)

学生1:(交流利用早上学习的好方法)主持人:这位同学的发言给我的启示是:每个人可以利用家庭周围的社会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在最适合于自己的地点和时间进行学习。

学生2:(交流在作业 比较多的情况下如何安排)主持人:这一方法是有心理学的依据的,利用大脑两个半球的不同功能交替作业 ,能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3:(交流当考试失败时如何进行调节)主持人:他的经验是,用格言警句来勉励自己,使自己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

四、班主任小结主持人:

同学们,由于时间关系,本次主题班会的发言的同学就到此为止,下面由班主任讲话。

班主任:同学们,今天的班会开得很好,发言的同学理论联系实践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验,这些经验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科学文化日新月异,同学们务必善于借鉴、善于总结、善于创新,不断总结出更好的学习方法,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的学习。

第11篇:你要学习

你要学习,你要学习,你要学习!

你要是天天一大早六点起床,吃顿好饭,奔去教室背两篇新概念,八点坐直在教室的前排,使劲不分心不玩手机地听完三节还是四节课,课间练字背单词看报纸,放学奔去食堂抢份好饭,回宿舍吃完,洗洗衣服拖拖地消化下,再听VOA,一倍速听完听1.5,1.5听完听2倍,听困了上床歇中觉,下午继续坐直在前排听完三节课,放学去食堂抢个馒头奔回寝室啃完,收拾好书包就去教室上自习,拼到十点半赶在关门前回宿舍,洗漱完了继续听VOA听新三,听累了看书,看累了上床睡觉。周六带一天干粮去泡死在图书馆,周日半天上街采购,半天整内务看闲书,晚上继续滚教室自习,想考北大清华耶鲁牛津的,周日就别放假,你还有个鬼空去迷茫,去忧伤啊!

你要是想到以后吃不起肉,旅不起游,看不起最新大片,连买份四块钱的青年文摘都要犹豫挣扎下,你还敢迷茫敢忧伤啊!你说说你都这么把年纪了,还玩什么淡淡的忧伤,深深的迷茫啊,再不拼命,毕业就要去要饭了,就算天上掉个馅饼,你还要比别人先发现张嘴去接着提前准备呢。你迷茫个鬼忧伤个死啊,看人家谈恋爱你羡慕什么,还怕以后嫁不出去么,看人家拿offer满世界跑你眼红什么,没看到人家怎么呕心沥血苦尽甘来么。还不滚去啃书拼命去,上个P网,偷个P闲!

一个人早起晚睡不难,但在一群晚起早睡的人中早起晚睡不简单。没人陪你占座,没人陪你背书,没人陪你写作。学习就是孤独的。食堂,寝室,教室,你就只能去这三个地方。厕所你都要算好时间再去。没人经常短信你,没人经常鼓励你,没人一直关注你。不管是打雷下雨下雹子还是刀子,都要早起前行去学习,你的伙伴会贪睡不去,但不可以是你。你的同桌室友饭友学友各种友都可以中途打断他们的计划,你不可以!你要学习。你一个人背着书包跑来跑去,你以为很傻很土很幼稚吗?别人笑,是羡慕,你笑,是自信。想睡懒觉,想看电影,想吃大餐。但是他们都是花时间的事,占用学习时间的事。可以放假,可以休息。可要是每天多睡2小时,一年就多睡掉30.4天,一个月没了。每天看两集电视,又是一个月没了。你还惭愧啊?她去看演唱会了,他去唱K了,他们去开房了。都和我无关,因为我要学习。他们打游戏,他们蜜月旅游,都和我无关,因为我要学习。没资本还不学习?没背景还不学习?智商不够还不学习!你好意思一把年纪 1

了还吃爸妈的么。你有touch nano shuffle iPhone macbook,是你挣的么?你穿Burberry喷Dior拎Prada,你儿子用什么?你爸给你买房买车,你付得起物管,付得起年检么?你穿什么,用什么,开什么,住什么,什么都不算。你读什么,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什么都重要。教室前排的姐姐在你来之前就在那GRE,你走了,从寝室出来打水,她还在GRE。她GRE她GRE她GRE,你连四级的分都刷不高。周末你多睡一个小时,到教室,自己的位子都被人占了,你还好意思说,同学,对不起,这是我的位子?为了多睡一下,你丢掉了自己的位子,值吗?你智商不高,情商不高,各种商不高;你背景不够,资本不够,各种不够;你还不学习? 你想去荷兰,想去普林斯顿,想去各种地方。你不学习,你就继续想吧。别人被男友花言巧语,别人周末上街大包小包,别人假期飞来飞去。不关我事,我要学习。别人逃课,兼职,游戏,都不关我的事,我要学习。学习就是一件要耐的住寂寞放的下欲望舍的得享乐的事。你好意思那么懒那么不守时那么吃那么玩那么啰哩叭嗦不看书么!你好意思穿着各种签名在校园里面游荡,你好意思整天插U盾上淘宝?

你要学习,你要学习,你要学习!

气质的培养

一:沉稳

(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思考,但不要先讲。

(4)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

(5)重要的决定尽量有别人商量,最好隔一天再发布。

(6)讲话不要有任何的慌张,走路也是。

二:细心

(1)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

(2)对做不到位的执行问题,要发掘它们的根本症结。

(3)对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进或优化的建议。

(4)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

(5)经常去找几个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或弊端。

(6)自己要随时随地对有所不足的地方补位。

三:胆识

(1)事情不顺的时候,歇口气,重新寻找突破口,就结束也要干净利落。

(2)不要常常反悔,轻易推翻已经决定的事。

(3)在众人争执不休时,不要没有主见。

(4)。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为有人在看着你。

四:大度

(1)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伙伴的人变成对手。

(2)对别人的小过失、小错误不要斤斤计较。

(3)在金钱上要大方,学习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

(4)任何成果和成就都应和别人分享。

五:担当

(1)检讨任何过失的时候,先从自身或自己人开始反省。

(2)着手一个计划,先将权责界定清楚,而且分配得当。年轻的时候,你该有沉得住气的远见和毅力。看见周围的人谈恋爱了,看见谁又去KTV了,看见谁又在宿舍呆了几天上网。于是,你就沉不住气了,你怀疑现在努力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别人每天安逸舒适,而我却要孤寂、不断奋斗。特别是,当你还是一个女生?

女人最幸福的一生是人生层次不断上升的一生。40多岁了,在菜市场卖菜,蓬松的头发和暗黄的皮肤,埋头于讨价还价,甚至都不曾注意到身边熟人路过。曾经青春美貌又怎么样?不论什么时候,都请有自己的目标和努力。如果一个女生有目标有梦想就叫强势的话,那我想说,这样的男生太弱了,他要用女生的弱势来维系他虚弱的尊心。

第12篇:学习要 点

学习要 点

1、第三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什么时间、在哪里召开? 答:2012年5月30日—5月31日、北京。

2、“两个大局思想”是什么内容?

答:一是支持沿海、发达地区先富起来;

二是富裕起来以后反过来要支持中西部地区。

3、“五个明显”和“一个确保”的内容?

答:“五个明显”即到2015年力争使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各族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城乡市面貌明显改观,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一个“确保”:到2020年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对口援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

答:

一、扩大内需;

二、对外开放;

三、确保稳定。

5、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意思?

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的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的方法。

6、*同志在总结讲话中说,两年来,新疆最令人振奋的是变化,最令人感动的是精神。

7、张春贤指出,两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坚持“三干两努力”,其内容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的干、务求实效的干、争分夺秒的干;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1、公司安全责任理念是什么?责任有我、我必负责,安全有我、我必安全。

2、公司安全工作理念是什么?一切服从安全,一切服务于安全,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

3、公司安全岗位理念是什么?进入岗位只有纪律,没有自由。

4、公司安全道德理念是什么?绝不出带血的煤。

5、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理念是什么?一切工作标准化。

6、公司安全管理理念是什么?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

7、屯南煤业公司的企业精神是什么?求真、务实、创新、奉献。

8、安全目标理念:安全事故零目标。

9、安全执行理念:没有任何借口。

10、安全作业理念:先确议,后操作,手指口述。

11、安全预防理念:六预,六防,六想。

12、安全培训理念:强化培训,人本引导。

13、安全教育理念:本质安全,教育为本。

14、安全价值理念:生产再重重不过安全,金钱再贵贵不过生命。

15、安全道德理念:绝不出带血的煤。

16、安全装备理念:多上装少上人。

17、安全科技理念:科技支撑,人才保障。

18、安全亲情理念:珍惜自己生命健康,就是对父母妻儿最大的爱。

19、安全宣传理念:宣传到人,贯彻于心。

20、安全环境理念:安全,舒适,优美,和谐。

21、管理岗位理念:人人都是经营者,岗位都是利润源。

22、公司提出的“五精”管理是指什么?精细经营;精准安全;精确质量;精益生产;精美人本管理。

23、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是什么?“文化铸魂、强基固本、科技创新、人才兴企”。

24、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包括哪三个方面?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包括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三个方面。

25、三股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恐怖势力

26、新疆精神: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进取。

27、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

28、对口支援发挥的作用:跨跃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29、安全文化中的九种文化力:学习力,亲和力,保障力,管控力,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现场力,文化力,

30、安全教育关:剖析关,培训关,帮助关,检查关,组织关和经济关。

31、三前一后:入井检查在前,隐患治理在前,

32、基层组织建设新要求是: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

33、五优矿井:安全,达标,高效,科技,文明。

34、安全管理九个强化:强化预控管理,责任落实,质量标准化,气体防治,监督检查,火工管理,培训教育,班组建设,安全考

核。

35、安全六原则:安全方针贵在坚持,安全方针贵在贯彻,安全管理贵在到位,安全行为贵在坚持,安全监督贵在严厉,安全责任贵在落实。

36、创新争优: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第13篇:学习要勤

IVVVI

识度弘远,器宇疏通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生灭元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

中华民族是一个知荣辱、重礼仪的民族,国人历来以通晓礼、义、廉、耻自居。自古以来我国就是礼仪之邦,两千年前先人们就提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孔子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提倡用道德和礼节来感召人,使之达到知耻而向善的目的。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活动,亦成为一个时代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理想航标和行动指南。

花朵若只拥有美丽的容颜,而没有馥郁的芳香,便不会有明艳的风光;大树若只拥有伟岸身躯,而没有苍翠的绿阴,便不会有多姿的大地;同样,一个人若只拥有一种生存本领,人生不会摇曳多姿。只有一专,从来不是造物主的心思。上天给了我们足够大的天空,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梦想,去挥洒出每个生命的绚烂至极。只有积极地去探索生命中的未知,我们的生命才能。

孔子主张认用内在的道德力量来约束自己,他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雍也》)作为一名君子,一方面要“博学于文”,广博地学习文献,积累深厚的知识,同时要“约之以礼”,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因为礼是根据道德原则制定出来的。只要在这两方面都做好了,就一定可以做到“弗畔”,也就是不悖离道了。

“君子博学”是古人治学的追求。一个人总在无限地追求才能的最大化。礼、乐、射、御、书、术,承载着文武的精华;经、史、子、集,渗透着文化的蕴味。若只攻其一面,便会如三只脚的板凳,很难安稳立足,读书养气,一个人汲取了天地之精华,容纳了百家思想,他的思想才能驰骋于生命的天空,领略别样的风光。 钱钟书被称为“当代第一博学鸿儒”。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诗文佳句信手拈来。正因如此,文章妙趣横生,深刻却不失平易,幽默却不失庄重。这是集百家之长后酝酿出的智慧的光辉,是文化的积淀,是博学的升学。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多才多艺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当代学者胡适一生取得了30多个博士学位,不断扩展生命的宽度,收获生命的璀璨。

生命需要一份厚重做底蕴,同样需要一份探索之心做铺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生存中,本领不止一种。爱因斯坦在物理世界如鱼得水,但这样沉默深思的人,同样在扩展着生命的宽度。他喜欢帆船运动,冲浪使他心思敏捷;他喜欢写诗,真情使他生命温暖。这是博学赢得的生命质量。

好莱坞巨星辛纳德·施瓦辛格并没有止步于荧屏上的成功,而是勇敢地涉足政治领域,竞选加州州长,最终走出了一条不乏鲜花与掌声的道路。这是探索未知领域应得的灿烂人生。诚然,经营自己的长处也是人生的必要。如果门门通,样样不精,同样不能收获生命的精彩。波澜长卷,而精其一门,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

彭德怀元帅说过:“工作中有了成绩,多想想别人的贡献,工作中出了问题,多找找自己的责任。上将杨勇也是用这句话鞭策自己,他从不居功自傲,永远谦虚谨慎,严于律己,正是他这种自律的精神,使他成为了一位彪炳史册的上将。 东汉时期,有一位叫杨震的清官,他见一位叫王密的人才智过人,便推举他做县令,王密成为县令后,为答谢杨震,在夜深人静之时,带着十锭黄金,想偷偷送给杨震,结果被杨震愤怒地拒绝了,王密说:“这件事不会有人知道的。”但杨震反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没人知道呢?”杨震严于律己的精神使他成了一位被后人所敬仰的清官。

古人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 ,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家大耻。”可见,是否讲诚信、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质,也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兴衰。只有从我做起,用自己的实际动参与到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中去,营造一个惩恶扬善、知理守法、明辨是非的良好氛围 ,才能推进我们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进入一个的新境界,才能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薪火相继,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会有希望。

追求生命的广度,那些博学的种子落在心田上,最终会被光阴沤成肥料,催生智慧的萌芽。人性都有天然的缺陷,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弱点。因此,无论是哪种性格的人,如果不借助于礼,都达不到理想的境界

学莫大于博,行莫于约。 ——唐.马总《意林.附编.袁准正书》

学不博则不能守约,志不笃则不能力行。 ——宋.程颢《二程全书》

多识由博学。 ——宋欧阳修《和圣俞》

博取广收,取精用弘。 ——郑振铎《赞歌朝霞般的舞蹈》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实,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病者也。 ——汉.王龙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唯他独尊。 ——胡适

500字作文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博览多闻,学问决熟。 ——汉.王龙

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 ——晋.葛洪

读书破万卷,下毛如有神。 ——唐.杜甫

必须多读书,多读书才可以增益见闻。 ——徐特立

边缘科学诞生以后,要求学者们具有更广泛的学识和更联系的思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清.钱泳《履园丛话.读万卷书》

读书万卷始通神。 ——宋.苏轼《柳氏二甥求笔迹》

闻心居作文网

博学切问,所以广知。 ——汉.黄石公《素书.求人之志》

一个人一辈子只读那一类的书,范围很窄很窄,思想也永远不能开禁。 ——周谷城

IX

勤为学立于世

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

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胡锦涛同志总结了我们党成立以来开展思想理论建设的成功经验,并进一步指出: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精辟概括了学习的正确动机和态度,为我们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提供了重要遵循。

青年干部搞好学习首先要端正动机和态度。动机和态度端正,就能找准方向、激发动力,为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和成效奠定思想基础;动机和态度不端正,就很难在学习中获得提高和进步。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党员干部也在读书学习,但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学习的动机和态度不端正:或是把学习当作提拔晋升的“敲门砖”,或是把学习当作装饰和炫耀自身的资本,或是把学习当作一种不得不应付的任务。总而言之,就是没有从思想深处解决学习的动机和态度问题,没有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

青年干部要把学习作为增长才干的最佳途径。一是学习要勤。当前,知识“折旧率”越来越快、“保鲜期”越来越短。唯有加强学习,思想才不会僵化、能力才不会退化,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达到新要求、

完成新任务。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熟悉中央的决策部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增强政治理论修养。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掌握党建党务工作的前沿理论知识和先进经验,提高业务工作水平。要认真学习其它方面的科学知识,丰富知识储备,拓宽思维空间,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二是思考要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要结合。领导干部在学习的基础上,要多思、勤思、善思、深思,悉其内涵、悟其要义、觅其规律、吸其精髓,使知识内化为能力、修养,提高学习效果。三是总结要勤。学习与总结要结合。学习更多的是模仿和复制。通过科学的总结,积累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有利于反映实实在在的情况,研究实实在在的问题,概括实实在在的经验,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探索出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和经验。四是使用要勤。学用要结合,学是基础,用是目的。只干不学,腹中空空,容易滑向经验主义;只学不用,纸上谈兵,即使皓首穷经亦徒劳无益。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能力

第14篇: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要我干事”是一种被动的工作方式,推一推,动一动,大推大动,小推小动,不推不动。这种思想作祟,必然导致牢骚满腹、心浮气躁,工作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变“要我干事”为“我要干事”,体现的是一种责任要求。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弘扬的是一种主动精神。什么是主动,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别人催促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积极主动地承担任务,能动地思考工作,体现的是一种事业心和责任感,体现的是一种担当意识和职业操守。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我作为一名人社工作者,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都必须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效作为,大有作为。对于担当的工作或上级交待的任务,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说了、抓了、管了,而不问效果如何,更不能借口条件受限,有问题不去积极寻求解决办法。要想工作出成效,必须不讲条件、不找理由,积极化解矛盾、克服困难,争取最佳效果。工作岗位是体现个人自身价值的平台,要想取得成绩、有所发展,就必须主动思考工作,主动改进工作,主动做好工作。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彰显的是一种奉献情怀。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在党的发展成长中,多少党员干部在本职岗位上,不讲条件、不求回报、不怕代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甘愿付出自己的汗水、艰辛甚至生命,才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在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反“四风”的关键时刻,人社工作者更要立足岗位,不断进取,不计得失,争先作为,在勤奋与进取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在拼搏与奉献中显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追求与奋斗中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

“用心用力,真抓实干,自强不息,攻坚破难。”让我们以特别用心、特别务实、特别吃苦、特别执着的精神,以舍我其谁、勇担重任的英雄气概和励精图治、争创伟业的豪迈激情,主动作为,扎实奋斗,充分展现新时期党员干部的魅力和风采。

第15篇:变“要我总结”为“我要总结”

变“要我总结”为“我要总结”

宋承惠(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 730700)

新课程强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主动参与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体,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反思、探索,对经验及时进行总结,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的总结、反思多流于形式,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积极意义,反而成为一线教师的一种负担。要改变这种状况,让教育教学总结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调动广大一线教师总结、反思的主动性,变“要我总结”为“我要总结”,要实现这种转变,应该从一线教师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

一、一线教师要充分认识教育教学总结的意义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教育教学总结、反思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关键要看广大的一线教师,一线教师的主动总结则离不开对于教育教学总结 的正确认识。教学总结是对一个阶段以来教育教学工作的回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反思形式,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展开、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总结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总结是一面镜子,通过总结可以全面地对自己成绩与失误、优点与不足、机遇与困难的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为下一步工作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订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借鉴,使我们的工作有的放矢、少走弯路。教育教学总结对于教师成长和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人尚且能够“吾日三省吾身” ,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强化自身总结反思能力,促进自身专业成长与完善,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正如萧伯纳所说“难得有人在一年会思考二三次以上,我则因为一星期思考一两次而驰名国际文坛”。要成就自己,就要不断的发展自己;要发展自己,就要不断的总结自己、反思自己,在一个个的否定中促进自己的成长、完善。“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困难。” 只有不断的自我诘难、自我批判、自我反思,才有可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也只有具有一定的敬业精神和教育责任感的教师才能不断的追求自身的完善,追求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而教育教学的完善又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事情,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青年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社会各界一再对学校高度关注,这也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该担当的责任,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推动社会持续发展的主阵地。“谨慎惶恐中努力工作”应该是我们的常态,“学校无小事,事事关育人。”总之,教师的总结反思不仅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展开、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更是事关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发展、青年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大事,时刻不能放松。让教育教学反思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工作、生活的一种状态、一种方式、一种精神,这是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所使然。

二、学校要尽力为教育教学总结反思创设相应的环境和条件

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总结反思离不开适宜的客观环境。学校作为教师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促进教师积极、主动总结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首先,学校对于教育教学总结反思应该加强重视,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一些学校的教学总结流于形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校本身不重视,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让老师们写写总结,检查过后就变成了废纸,甚至丢失了„„一线教师辛辛苦苦写的东西学校如此不重视,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自然老师们也就不重视这种教学总结了,不愿意在这个上面花时间。鉴于此,学校加强重视,为避免资料的丢失,减轻办公室、教研室工作负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考虑给每位老师设一个文件盒,既避免了丢失,又便于材料的管理。

其次,学校对于教师的教学总结应该全面的来看,对于优点进行表扬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教训或存在的问题应该帮助解决,而不是否定。有些学校对教学工作总结一般是表扬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总结中提到的教训或存在的问题却给予否定态度,这些材料可能成为日后考评教师的“黑档案”。长期以往,就会导致教学工作总结出现教学经验或多或少脱离教学实践,多数是自我表扬,很少有自我批评,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必然是回避矛盾,遇到问题绕着走,对教师、对学校都是不利的,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再次,教育教学总结反思的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变单一的书面总结为因人而异的灵活多样的总结方式。有的教师书面表达能力强,就用书面的形式进行总结反思;有的教师口头表达能力较好,那就用报告会的形式展开总结;有的组的总结还可以一个组进行讨论、合作总结,以达到学习、借鉴,全面发展。此外,每学期末,学校还可组织各学科的全体教师相互交流教学工作总结。为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教训提供平台,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第四,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总结的实效性,也可以把教师的教学总结纳入教师考核之中,作为教师评优选先的条件之一。学校可组织评审组对教师的教学总结进行审阅,对写得好的教师给予奖励,并将写得较好的、有价值的总结挑选出来,汇编成册,让全校的教师进行交流,或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和其他教师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或吸取教训。

最后,学校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总结反思的真实性,还可以把教师的总结反思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形成师生共同评价,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可以让学生阅读老师的教育教学总结,一来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总结反思进行监督;二来可以利用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总结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进一步的知道老师为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在不住的认真努力,让学生在感动中认真学习、完善;也为师生的交流合作搭建又一个平台,为教学相长创建又一种方式。

外部条件再好,也需要广大一线教师的支持、拥护,教学总结反思要在创新中绽放出耀眼光彩, 使之成为引领学校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良好契机和重要平台,关键是要一线教师认识到教育教学总结的意义,不管是对于自身的发展还是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都需要教育教学总结发挥其应有的促进作用;教育教学总结实效性的显现,同样离不开学校创造的适宜环境和条件,它是促进教师教学总结发展、完善的客观条件,只有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的时候,才能激发进一步奋斗的热情。只有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变“要我总结”为“我要总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育教学完善,进而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第16篇:历史学习发言稿

一、要学会使用好课本

初中的历史比较简单,但要想学好却也不容易。目前使用的历史新教材,课本知识容量不大。首先要了解课本的基本结构。一般说历史课本的每一课通常分为几部分内容,大字部分是该课的主要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在这一部分,因此同学们应该对该部分进行精读,着重掌握这一部分的内容,要学会分析这一部分哪些是重点,那些不是重点,哪些内容是要求一定要记住的,哪些内容属于了解就行的,只有把握了重点,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对知识的掌握才能更加牢固。此外,课本有些内容是用小字印刷的,这部分内容不是课本的主要内容,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同学们的知识面,不一定要记的,但是同学们可以阅读,最好结合课本的大字部分来看。

二、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并逐渐掌握阅读技巧。上课时,老师带领大家读书学习,通常老师已经有层次性、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来启发我们大家什么内容须详读精思,什么内容要略看了解,什么问题要边读边想,什么问题要读后再想。因此同学们要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课文中绝大部分针对历史名词、概念、人物等所作的小字或资料补充,部分不带星号的引言或插图等,只要快速扫描略看即可,而诸如历史事件的起因、进程、影响,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资料、历史插图等重难点知识,就要求大家详细阅读、认真思考。

三、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做到“善思”和“乐思”

《论语》里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做到学思结合。爱思考、会思考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同学们要在课堂上利用老师给的思考机会,培养多种思维能力。

要会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层层深入,学会顺着历史线索寻找事情的前因后果,以此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环环相扣的设问,层层深入的剖析,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彻悟,更是思维的启迪。长期如此的训练,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要鼓励自己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此训练我们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外国的教育家曾提出:“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学习的内部诱因。”因为发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体现。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评价、定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就可从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学会掌握巩固知识的技巧———“巧学”

1、及时巩固训练。学完新课后的集中练习是能巩固强化记忆,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所以学完的知识要及时复习,根据记忆的规律,以往总是先快后慢,及时复习巩固,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2、总体复习。历史学科是一张规律性强,线索脉络清晰的知识网,把握住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住关键以点带面,历史课的学习及总复习便会化难为易。

横向联系的学习方法既要体现在总复习中,也应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学习训练过程中。老师每讲到一个可以类比的历史知识时,大家可以跟着老师的提示回忆所学的相同、类似的历史知识,然后加以分析对比,把类似的历史知识归纳到同一条记忆链条中去。如讲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就可以表格的方式把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影响加以对比,分析出异同,在分析对比中,悟出掌握知识的要领,这样多次训练、引导,就会掌握联系对比的记忆方法。

纵向联系即把同类项的历史问题跨越章节界限,瞻前顾后,一线贯穿。例如,我国古代几个朝代文学史上线索: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再如,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一步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线索: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的签定,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后,又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则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要学会掌握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到竖通、横通,同类项的史实,竖看有一条线;同时代的面貌,横看有一个面,千头万绪的历史问题都能各就各位,交织成网络,达到纵横有序,左右逢源,学会以重大线索整体把握历史知识,并能自行归纳总结历史事物的纵横联系,那么大家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便会在巧结知识网络中得到提高。

第17篇:历史学习总结

历史学习总结

2011年下半年,我们参加了河北省2011年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全员远程培训,通过此次的远程培训,我获益颇丰,了解到平时历史教学教法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历史教学教法努力的方向。现总结如下:

一、培训内容:

本次远程培训我选择的历史学科,选修的课程有:历史教学内容分析与教法的选择 ;历史学科教材的整合和取舍;历史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分别有汤敏老师、张威、朱培老师教授,指导。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办法、要求、原则。对今后的历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二、学习收获

(一)研读课程内容, 明确目标。

学习了课程一明确了教学内容分析的重要性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学习课程二明白了进行教材整合的目的和做法。学习课程三明确了板书设计的类型和坚持的原则。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首先要正确把握课程的精神,形成清晰明确的意识理念,用正确的指导思想指导教学工作, 有效地运用新理念于课堂教学中。

(二)钻研教法,整合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有两种现象:一种是本本主义,严守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将教材边缘化,教学远离教材。这两种现象都没有摆正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不可丢之一边;但又只是一种重要资源,所以不可视为圣经。不仅要使用,而且要优化。对教材的合理整合与优化,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的、适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体系,刻不容缓。被动地围着教材转,唯教材而教学,这不仅违背了新课改精神,而且也赶不上会考改革的步伐。因此,整合教材势在必行。

(三)传授方法,提高能力.

教师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复习的方法:如让学生作对比分析并探究问题,培养了学生分析对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记忆的方法、审题的方法和答题的技巧等。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学习中加以运用,成为“会学习的人”。

(四)关注时事,联系生活

历史的社会功能在于能以古鉴今,从历史中汲取经验与教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站在大历史观的高度上,引领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世界,看中国。

总之,我们会把这次培训的精神吃透,带到我们的课堂。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积极落实新教学策略,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历史课生动起来,努力实现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

第18篇:历史学习三字经

历史学习三字经 人之初,由猿变。距现代,千万年。腊玛猿,人祖先。群居始,常攀援。 森林稀,气候异。求生存,改习惯。找食物,四处转。遇兽攻,群开战。 造工具,顺自然。脑发达,器官演。交往多,用声唤。由单音,变语音。 劳动因,人出现。进化论,传名言。神造人,是欺骗。泥捏人,更荒唐。 元谋人,在云南。北京人,周口店。洞为巢,木取火。用兽皮,做衣衫。 原始制,无私有。初氏族,共甘苦。尝百草,教桑蚕。存仰韶,留龙山。 有剩余,私出现。部落间,相侵犯。炎帝姜,黄帝姬。两部落,居中原。 炎黄合,华夏建。载史册,五千年。尧禅舜,舜让禹。禹以后,世袭传。 桀暴虐,被汤灭。武伐纣,西周建。奴隶制,统治严。夏商周,两千年。 修阡陌,开井田。一匹马,值四人。青铜器,换工具。生产力,大发展。 五霸争,春秋乱。初税亩,废井田。孔子教,儒家兴。九九诀,称数学。 药百种,医分科。诗经集,至今传。战国时,有七雄。赵魏韩,齐楚燕。 秦孝公,用商鞅。颁法令,变封建。秦强盛,并六国。有苏张,纵横联。 灌渭北,郑国渠。调岷江,都江堰。诸子争,百家鸣。儒学说,孟子传。 墨家始,讲兼爱。无为论,老子宣。荀况论,人胜天。韩非子,法制严。 医学家,赞扁鹊。四诊法,传今天。孙武子,著兵书。赋离骚,是屈原。 秦始皇,建郡县。修驰道,筑长城。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划一统。 焚异书,坑逆儒。徭役重,用酷刑。挖骊山,建阿房。百姓痛,始皇亡。 陈胜出,吴广起。大泽乡,举义旗。沛亭长,名刘邦。先项羽,占咸阳。 文景盛,武帝强。司马迁,记史章。卫与霍,是大将。征匈奴,通波斯。 派张骞,通西域。苏子武,苦牧羊。和匈奴,有昭君。新朝建,西汉亡。 绿林聚,赤眉扬。光武帝,叫刘秀。建东汉,都洛阳。释奴婢,查豪强。 汉中兴,百年强。有蔡伦,造纸张。地动仪,张衡创。天地合,万物生。 著论衡,是王充。张仲景,是医圣。麻沸散,华佗功。班都护,派使节。 东汉末,黄巾起。变苍天,立黄天。魏蜀吴,鼎足立。魏武帝,招举贤。 战官渡,平北方。丰积谷,广屯田。蜀刘备,请诸葛。隆中对,踞西川。 吴孙权,守江南。派卫温,去台湾。赤壁火,烧战船。三国争,六十年。 晋统一,司马炎。八王乱,大混战。东西晋,南北朝。大分裂,百余年。 各民族,大融合。开江南,兴塘堰。王羲之,兰亭序。子献之,书法展。 炼精钢,蜀锦著。机械动,千里船。圆周率,祖冲之。水经注,郦道元。 神灭论,范缜辩。贾思勰,农学研。龙门窟,留宝库。木兰辞,广流传。 隋杨坚,都长安。二十年,新局面。炀帝广,造龙船。刮民脂,筑西苑。 凿运河,促经济。南北贯,五千里。征徭役,攻高丽。赋税重,民起义。 窦建德,占河北。瓦岗军,有李密。李渊起,自称帝。建唐朝,削割据。 唐太宗,李世民。民比水,帝比船。用魏征,善纳谏。贞观治,称盛年。 均田制,修灌渠。唐作坊,强经济。嫁文成,联吐蕃。民族和,百姓欢。 女皇帝,武则天。奖农耕,重才贤。隋唐时,文化灿。赵州桥,李春建。 书法研,苦磨练。欧阳询,柳公权。唐本草,国家编。吴道子,称画圣。 唐李杜,诗圣仙。莫高窟,举世闻。敦煌画,态自然。天竺国,取经卷。 陈玄奘,历艰险。各友帮,使长安。鉴真师,东洋传。崇佛教,修寺院。 僧一行,天文研。唐玄宗,开元盛。天宝后,信谗奸。安史乱,朋党争。 藩割据,宦专权。僖宗年,唐衰落。民无米,吏贪婪。黄巢起,号大齐。

又分裂,五十年。吴南唐,励耕织。桑满野,无弃田。赵匡胤,陈桥变。 袍加身,北宋建。杯酒计,兵权揽。清明图,繁华见。杨家将,赴国难。 包龙图,称青天。行法度,理财军。王安石,变法难。均贫富,民造反。 政衰落,宣和年。相对立,辽契丹。西夏朝,都银川。金灭辽,攻北宋。 掳徽钦,宋南迁。岳家军,美名传。贼秦桧,造奇冤。南宋时,外贸繁。 通远航,造大船。金统治,在中原。互影响,有发展。蒙古族,铁木真。 征天下,进中原。忽必烈,灭南宋。定大都,国号元。留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爱国言。元疆扩,民族和。兴水利,修黄河。手工业,有发展。 传纺织,黄道婆。发明多,宋元年。活字版,毕升研。造火药,我国先。 罗盘针,能指南。郭守敬,授时历。司马光,编通鉴。宋朝词,有苏辛。 陆放翁,佳作传。李清照,留词篇。侍女像,晋祠见。有沈括,梦溪谈。 元代曲,开新篇。关汉卿,窦娥冤。元朝末,天下反。红巾军,教白莲。 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垦荒田,重产棉。疏河渠,修塘堰。 **,国象征。古建筑,蒯祥建。华严钟,重八万。永乐典,至今传。 有郑和,下西洋。浩荡荡,红海岸。戚继光,惩倭寇。鸳鸯阵,平倭患。 邓子龙,援朝鲜。中朝胜,日大败。徐光启,编农政。李时珍,本草全。 李自成,大顺建。出商洛,战陕川。崇祯帝,吊煤山。明室落,清入关。 驱殖民,战荷兰。郑成功,收台湾。资本萌,甚缓慢。雇佣工,丝织产。 清康熙,抗沙俄。收疆域,活西藏。赐*,封*。宋应星,天工物。 黄顾王,唯物观。小说盛,六长篇。才子书,中外传。嘉庆后,清腐败。 列强欺,英抢先。林则徐,虎门烟。三元里,平英团。鸦片战,换琦善。 定条约,丧主权。割香港,赔银两。入侵者,谋特权。民起义,聚金田。 称天王,洪秀全。十八省,十四年。太平军,占江南。圆明园,火冲天。 找借口,英法联。那拉氏,夺政权。刽子手,曾国藩。太平军,安庆战。 留业绩,天京陷。洋务派,造军械。新工业,民族办。无产者,渐出现。 冯子材,威名扬。中法战,镇南关。甲午年,黄海战,水师勇,撞敌舰。 爱国将,邓世昌。卖国贼,李鸿章。马关约,割台湾。沙俄凶,强侵犯。 租界地,洋人占。瓜中国,八国联。有康梁,戊戌变。谭嗣同,把身献。 民愤起,义和团。抗联军,廊坊战。辛丑约,中国变。半殖民,半封建。 孙中山,唤民众。同盟会,立兴中。黄花岗,留英名。南北起,华侨援。 辛亥年,清代完。张复辟,袁洪宪。国不应,军阀战。十月节,炮声响。 苏维埃,马列传。五四起,惩国贼。新民主,新起点。新文化,出鲁迅。 批礼教,揭黑暗。写檄文,陈与李。新青年,始创办。詹天佑,京张线。 赞冯如,飞蓝天。共产党,二一年。在上海,火炬燃。国与共,搞统战。 大革命,速发展。省港地,工潮涌。无产者,贯长虹。安源矿,狂飙起。 京汉线,罢二七。五卅声,风暴起。北军阀,工农赞。克长沙,会武汉。 四一二,七一五。蒋与汪,先后叛。陈独秀,右倾观。革命者,受摧残。 八月一,枪声激。南昌城,军旗展。八七会,形势险。枪杆子,出政权。 秋收时,暴动起。旌旗汇,井冈山。蒋冯阎,大混战。根据地,大发展。 出左倾,害革命。红苏区,损失重。反围剿,军民勇。黄洋界,炮声隆。 遵义会,放光芒。毛泽东,拨航向。二万五,到延安。艰苦路,传万代。 九一八,震中外。东三省,遭沦陷。国耻仇,不可辱。一二九,要河山。 西安变,张杨将。国共定,把日抗。卢沟桥,炮声响。国民党,不抵抗。

百团勇,世人赞。八年间,把日抗。敌投降,时局转。胜利后,风云变。 蒋介石,掀内战。辽津淮,三战役。决胜负,歼顽敌。百万师,过长江。 蒋王朝,逃台湾。十月一,礼炮响。**,红旗扬。新天地,民做主。 国家盛,民族昌。五零年,援朝鲜。公有制,新阶段。*起,十年乱。 经济溃,近边缘。**,鲜血染。四人帮,被审判。三中会,决策对。 党为民,国平安。搞四化,目标定。二十年,翻两番。十亿人,齐动员。 兴中华,文明建。国统一,神州全。三字经,续新篇。

第19篇:历史学习发言稿

历史学习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弗朗西斯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但是,大多数的学生都觉得历史很无聊。他们通常都是用睡觉来打发历史课的,因为他们觉得历史枯燥无味。所以就有了以下症状:没兴趣——听不懂——睡觉——不会做题——抄袭他人——考试分数不好。诸如此类,无限的循环下去。其实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同学都认为我们学习历史仅仅是因为我们高中有历史这门课,或者我们高考的需要。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历史是维系一个民族存在的必要条件。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也是为现在提供借鉴的,所以同学们首先要明确历史学习目的,“态度决定一切。”当然还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再次与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1、培养学习兴趣。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做任何事情,倘若你有了兴趣那你就极有可能成功。兴趣驱使是你朝着你预定的那个方向去发展,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你的目标。

2、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大多数的同学都是课堂上45分钟听着很简单,课后做练习时总要花一番大功夫。其实平时我们在预习时就要大概理清本课所学知识的大体框架和脉络,例如我们在学“中国的诗歌和小说”时就应理清这一课每个朝代诗歌和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特点、内容、发展趋势、代表作品、影响、本质和他们之间都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你在听课时会轻松许多,也会在你预习的基础在上有新的收获和体会。最后课后的复习也很重要,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斯浩研究发现了遗忘曲线我们的记忆遗忘的是很快的。但倘若我们及时复习,提升自我记忆能力将会有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不但要预习,也要及时复习哦!

3、多做习题。不论是大脑还是手下的功夫它都是练出来的。理论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我们也都明白。平时当老师刚刚讲完这一课时,我们就及时去做与之相配套的习题,来巩固加强这往往是最有效的时候。

4、“良好的习惯是一切行为的开端。”在平时的历史课堂上我们应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我们可以直接把笔记在书上,往往书上没有老师又反复强调的东西是很重要的。我们通常都要记下来,在做相关习题时最好把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写在习题的旁边,这样不但方便我们巩固记忆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了习题。

5、“万变不离其宗”历史的学习主要还是在课本上,不管题目怎样变换中心还是离不开书。考试时不论材料有多难,一定要想到他与课本上的知识点有什么联系,分析材料联系课本看问题。

6、排除法做选择题。选择题的分数会影响你的总分,凡是得高分的同学他们的选择题肯定不差。我们在做选择题时先把会的选出来不会的用排除法来做会更好一些。

当然我们也不是分数的奴隶,你主动去亲近他,他自然会亲近你。从横向和纵向都去了解历史。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谢谢!

20

14、10陕鼓中学高二六班吴洁

第20篇:历史自主学习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

佛冈县佛冈中学历史科组罗伟山

(邮政编码:511600联系电话:1328537810)

[摘要]培养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就是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历史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阅读历史、感受历史、发现历史, 从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目标。历史教师应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变“教”学为“导”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自主学习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主体能力培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对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他的话正好指出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培养的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

所谓“学生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自行组织学习,把学习的自主权放到学生的手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拥有权放到学生手里,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当然,这一提法绝非从“教师包办一切”的极端走向“放任学生完全自学”的另一极端。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是辅之导之,是提供学生顿悟的条件或情境以及相关的方法,是及时地调整学生的思路。叶圣陶先生对此有精彩的比喻——譬如走路,教师指点一下,或者在前边走,但路还是要学生自己走的。因此,这种学习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过程,也是师生协调呼应,形成和谐共振的“教学场”的过程。

历史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我主要从以下二大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人丁肇中说过:“兴趣比天才重要”。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就等于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由于历史具有“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其内容比较刻板,没有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是不易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的。因此,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要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在学习情景创设上,我作了以下的尝试。

1.结合时政热点,创设问题情景。

高中的学生具有比较敏锐的时事嗅觉,特别是对时政热点问题非常地关注。在历史教学中,若能结合时政热点,巧妙引出历史问题,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觉进入自主学习。如在《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就先投影2004年美国总统竞选候选人克里和布什电视辩论新闻图片,要求学生讲出图片反映的时政事件后提出问题:“从这则新闻图片中,同学们可以知道美国总统是怎样产生的吗?美国总统有哪些权力?总统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处于什么地位?”又如在《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这一课的教学时,我先播放

第1页共4页

了一段有关《欧洲宪法》在法国公投遭到否决电视录像画面,然后提出问题:“《欧洲宪法》是那一组织起草的宪法?这一组织建立于何时?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法国在这一组织中的地位如何?《欧洲宪法》在法国公投为何会遭到否决?”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结合时政热点,创设问题情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精神有较好的效果。

2、提供历史资料,创设体验情景。

历史由于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不能身临其境进行体验。但丰富的历史图片、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却为我们重新创设历史情景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只要教师能善于运用,可以重现一定的历史情景,让学生感受历史、体验历史,这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具体做法是:(1)通过历史歌曲、历史录音、历史图片、电影片断、原始材料、历史实物,“再现”历史,以生动教材、丰满教材、补充教材、延伸教材。如让学生从《国民革命歌》中涉入北伐;从《开国大典》录音中掀开历史的画卷;从《南昌起义》的电影剪接中,领掠人民军队创造的艰辛;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亭》图片中感悟革命者先行者的品格。这样就使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从而在新奇中增强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兴趣。(2)通过角色变换,介入历史等方法,营造课堂教学新情境。如在讲授“大革命的发展”一节时,我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上讲台指图讲解北伐胜利进军的经过;在讲到北伐之前,国民革命军面临着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时,让学生“介入历史”,充当北伐的决策者,制定以弱克强的方略;在讲近代史上三次论战即: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维新派和封建顽固势力论战、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时,让学生担当论战双方角色,进行论战模拟。如在讲授《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这一课中的“坊市与城镇”这一内容时,教师投映“清明上河图”、要求学生观察图画,想象自己是当时北宋东京的一位市民,说出你在东京会看到哪些情景?学生从“我是教师”、“我是历史人物”的体验中增长了见识。由于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情境,这一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结合学生生活、思想实际,创设讨论情景。

很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有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和思想中的影响还显而易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创设讨论情景,一定会更容易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如在《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课的“爱迪生与电的应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先提出问题:“电在现代人们生活中作用如何?如果有一天停电,我们生活会怎么样?”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见解,一下子学生讨论的热情就被激发出来了,然后教师趁热打铁引出问题:“有谁知道电是如何被发现的?电力得到广泛的应用哪些人贡献最大?除了你们刚才讲的电对我们生活的巨大作用外,对社会的发展还有哪些深远影响?”这样不仅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也达到了创设讨论情景的目的。

在历史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精神,辅之以教师及时的辅导与点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把“教”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而忽略了学生是的“学”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因而容易出现有“教”无“学”的现象,特别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这一现象更加普遍。很多走上社会的人士,都说中学时基本没有真正学习历史。这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悲哀,中学历史教师的悲哀,亦是民族的悲哀。因此,要让学生喜欢历史,学习历史,一定要改

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让学生多动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往往需要从培养学生简单的动手能力开始,因为思行结合,通常会比单纯的思维训练更有效。但传统教学中手脑分离的现象相当严重,现代教学思想特别强调手脑结合。早在四十年代,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其反传统的“六大解放”中,就包含有解放学生的双手与大脑两项要求;不仅如此.他还主张把学生的手脑结合起来,指出:“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才可能进行创造。他为了强调手脑并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还编写了一首诗《手脑相长歌》,诗云:“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制作相关的历史知识结构图表、历史大事年表、历史事件示意图、历史知识图表、历史事件发展过程示意图等,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与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还应该包括学生之间的自觉合作探究精神与能力。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很多工作都无法由单个的个体独立完成,因此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作为教学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就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与能力。在历史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自觉合作探究的精神与能力。例如,在《太平天国运动》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学生分成原因探究组、历史追溯组、纲领考查组、综合评价组四个探究活动小组,每一个探究小组给出一至二条问题让学生在课堂进行探究。如原因探究组组的问题是:(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历史追溯组的问题是:(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2)探究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历程(发展、全盛、衰落、失败各时期的主要事件及情况)。如纲领考查组的问题是:(1)太平天国运动纲领是什么,纲领的主要内容、特点是什么?(2)太平天国的纲领有何进步之处与局限性? 综合评价组的问题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课前需要作好一定的准备,例如学生分组、给出探究问题、给出探究具体要求等)在课堂上,要求本探究小组学生要回答其他探究小组提出的有关本探究小组探究内容的问题(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作出补充)。结果,做试验班级学生的学习的效果比以老师讲授或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为主的班级效果要好很多,表现在:其一,学生课堂学习气氛异常活跃;其二,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如有关《天朝田亩制度》,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政治纲领?”,对《资政新篇》“缺少必要的条件,所以没有真正实行。”,就有学生提出,“那么《资政新篇》的的实施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就有学生提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历史事件的本质与历史的发展规律。

3.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与能力,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检验,同时会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引导学生自我创设练习题。在一些课文教学中,我出除了要求学生合

作探究问题外,还要求探究小组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练习题,用来检验其他小组的学习效果。例如,在《电影与电视》一课的教学中,要求电影探究小组和电视探究小组必须分别设计两道以上的选择题考查对方同学的学习情况。结果,学生创设的练习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理念令老师都要刮目相看。

电影探究小组创设的练习题:

[1.下列人物与电影技术诞生相关联的有:①卢米埃尔兄弟 ②格里菲斯 ③爱迪生④卓别林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下列哪不属于卓别林的作品的是: A.《城市之光》B.《摩登时代》C.《牧神午后》D.《大独裁者》]

电影探究小组创设的练习题:

[1.下列电视节目中,属于传播资讯功能的:①新闻联播②电视广告③超级女声④奥运会现场直播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④

A.卢米埃尔兄弟B.格里菲斯C.爱迪生D.卓别林

2.1936年16.2万人通过媒体观看了第十一奥运会, 这一媒体是:A.报纸

B.电影C.电视D.互联网]

(2)引导学生创新运用历史知识进行主题班会或辩论。例如,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召开主题班会或辩论,主题班会或辩论必须围绕这一历史主题有关的历史知识进行。以下是我组织学生召开的“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的主题班会情况。

第一环节:纪念五四运动诗歌朗诵。

主持人首先朗诵自己的创作的诗歌:“五四老人”

“如果计算她的年龄/她已八十五岁高龄/但她却属于青年/如果度量她走过的脚步/她比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得还远/但她的脚步却永远不会蹒跚/是她吹响了民族觉醒的号角/是她擂起了中华不屈的战鼓/她引领一代代青年献身祖国/她的精神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明灯”

接着主持人宣布由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朗诵自己本小组搜集或创作的纪念五四运动诗歌。

第二环节:讲五四运动的故事或表演艺术五四运动的小品。

结果有一个小组表演了“在巴黎和会上的斗争”这一小品,把在巴黎和会上各国的外交使节的表情表现的活灵活现,日本代表的蛮横,美、英、法代表的见风使舵,特别是扮演中国代表顾维钧的同学把顾维钧那种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的形象表现的惟妙惟肖,博得全班同学一片热烈的掌声。掀起了主题班会活动的一个高潮。

第三环节: 讨论会“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学生们围绕以下两个问题①我所理解的五四精神。②我们现在怎样做才能体现五四精神?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四环节:分享成果。

各学习小组展示搜集的有关五四运动的图片、书籍、音像资料、纪念文章。 这一节主题班会课,充分展示了学生自主创新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与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时刻不要忘记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持续发展为教学宗旨,多想办法,多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与能力,一定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时代发展的要求。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