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斯大林名言(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3 15:05:27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斯大林名言摘录

1.无论乌鸦怎样用孔雀的羽毛来装饰自己,乌鸦毕竟是乌鸦。

2.科学所以叫作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

3.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4.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5.列宁和他们比较起来,不单是一个领导者,而且是一个最高典型的领导者,是一只山鹰,他在斗争中不知恐惧为何物,大胆地引导我们沿着前人未曾走过的俄国革命运动的道路前进。

6.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为科学和技术开拓新道路的,有时并不是科学界的著名人物,而是科学界毫不知名的人物,平凡的人物,实践家,工作革新者。

7.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

8.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么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9.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

10.科学所以叫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

11.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12.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推荐第2篇: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微观着眼,再现感动与悲怆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电影题材,在俄罗斯人眼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分量,这也是他们目前电影工业实力的一次精彩亮相。

昨晚7点钟的首映式,在京城最具现代时尚范儿的芳草地艺术中心,作为时光网的嘉宾,我很有荣幸参与观影。这次的首映式不同寻常,除了电影圈的一些嘉宾,中俄两国也都有重量级的外交官员参与。

俄罗斯,前苏联,是有着厚重的战争史诗创作传统的国度。《静静的顿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西伯利亚理发师》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这个广袤的国度的美丽与苍凉,人性中与命运的抗争,与外来强权势力的角力,因为不屈不挠的毅力而赢得人们的尊敬。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但也是一部气质迥异的战争大片。

传统的经典战争电影,讲究全景式的展现,犹如战争的全景画,让观众一览无余,

两军的布局,攻防,然后加以主帅的运筹帷幄以及微观的士官的临阵杀敌情节,这足以构成经典战争大片的要素。观众以“上帝视角”时刻了解整体的演进情况,

例如《最长的一天》、《巴顿将军》、《虎!虎!虎!》、《大决战》。另外一种则是以微观事件为主线,例如《拯救大兵瑞恩》、《桂河大桥》、《兵临城下》,是以某个戏剧性的事件作为切入口,带领我们观众实际去体验战争。

这两种手法,核心要素其实不在于事件和战争场面,而在于人物和动机。鲜明的人物角色会随着动机而显得更有血有肉,而战争场面体现电影制作的资金实力和工业水准,衡量导演的想法,从人物和动机去分析,更为现实。

故事的开篇,表现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六十年以后,一个当代的灾难现场,通过瓦砾中的救援对白,引出了救援队长的身世。“我的妈妈当年也和你一样,但她活了下来……”“你妈妈为何活了下来?”“因为……我有五个爸爸”

然后,通过回忆救援队长妈妈——卡嘉的叙述,讲述了这“五个爸爸”是如何浴血奋战,保护了她这样的普通人的故事。这个开篇的路子,类似泰坦尼克的叙事结构。

所谓的3D大场面,不是本片的目的。本片就是围绕着卡嘉居住的这栋楼展开。苏军和德军,以小分队对垒的形式,在此上演了一百多分钟的戏份。

第一段讲暗夜中的强渡顿河,亮点是烈火中的阵地战,这个场面很生猛,视觉呈现为火山熔岩般的强攻德军阵地场景。

后面就是来到了德军的阵地边缘,废墟般的城市里,一栋楼里面,少女卡嘉依然奇迹般地生还。看似木纳的她,成了这五个士兵的精神支柱。

以这座东正教风格鲜明的房子为视觉中心,展现了本片的影像风格。全片基本是暗调的影像,但是暗调的背景里面,各种材质都隐隐有着凛冽的光芒,这与传统的好莱坞四平八稳的影调不一样。

叙事在此阶段,依然是以未知的视线来展开,所以观众并不知道剧情的走向。

片子开始分别呈现了两股势力(苏军五人和德军小分队),两个命运不同的女人,分别成为了他们的焦点。

苏军是五个男人保卫一个女人;而德军军官,则是在异域战场上,找到了精神寄托,是占领者的占有欲望,价值观虽不一致,但渴求安宁,厌倦战争的内心,都是一致的。

中间的桥段,戏份,可以参见《兵临城下》,本片的戏剧性和紧张感,不如兵。 但有些浪漫的元素,是很有意味,卡嘉姑娘过生日,我觉得是本片的高潮之一

推荐第3篇:解读斯大林

解读斯大林 盛世良 他做了两件大事,留下一个模式 斯大林曾狠下工夫钻研马克思著作。 早在神学院读书时, 他就秘密转抄过整部 《资本论》 。 他毕生成就了两大功劳——建成社会主义和战胜德国法西斯。 对前一件功劳, 俄罗斯人 现在看法不一;对后一件功劳,大家几乎毫无异议。 他为后人留下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对这个模式,现在争议极大。 20 世纪 20 年代末到 30 年代中期,斯大林领导下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具有鲜明 的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划一。 这种高度中央集权型的体制是苏联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 曾有力地推动苏联国民经济和 整个社会生活高速发展。 但是,这种体制也有弊端:经济上统得过死,管得过严,缺乏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效益 低下,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 文化上过于划一,行政干预过多,缺乏宽松环境。如果说,这种体制在战前和战时环境中能 充分发挥优越性的话,那么在和平建设条件下,弊端就暴露得十分明显。 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形成和推行,有其复杂背景和深刻原因。 1928 年,苏联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斯大林和“十月革命”后任政治局委员的 布哈林(1888~1938),各自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一套理论、方针和政策,即所谓斯大林模式 和布哈林模式。 斯大林主张,按战备经济的要求规划国民经济,高速度、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特 别是军工, 建立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 力发展,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用阶级斗争和党内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通过暴力 消灭富农阶级,开展群众性政治运动实现农业集体化。 布哈林主张,坚持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改造方面持稳重方针,在加强国家控制的条件 下允许资本主义成分较长期存在, 在对经济实行计划领导的同时, 充分发挥市场和货币关系 的调节作用,使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的直接动力是。需求的增长” ,而不是阶级斗争。 斯大林在处理同布哈林的分歧时,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发动全国性政治运动,把布哈 林作为资产阶级和富农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作为右倾机会主义集团的头子一棍子打死, 把 他的主张作为资本主义复辟理论一概否定,把自己原本就。左”的方针引向极端。 “斯大林 模式”成为唯一正确正统的模式。 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 斯大林模式的两重性充分显现: 既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

展,也暴露出严重弊端。由于集体化运动中“左”的错误,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农村发 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和国民经济混乱;对党内反对派残酷斗 争,大批人被开除出党,不少人被捕被杀,冤假错案遍及全国,党内外干部群众普遍不满。 。 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为代表的党内有识之士要求 纠正“左”的错误,改革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1933 年下半年,在 形势的推动下,斯大林对政策和制度作了调整。1934 年开始制定新宪法,意识形态领域实 行宽松政策。 当年 12 月 1 日基洛夫遭暗杀, 形势发生逆转。 斯大林认为基洛夫遇害是帝国主义策划, 由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直接领导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反革命政治阴谋, 必须发动 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肃清反革命,保卫社会主义。党的指导思想重新以阶级斗争为。革命动 力” 。1935 年~1937 年的大清洗运动,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使早已出现的个人崇拜恶性 发展。期大林成了真理的化身,他的模式成为自我封闭的僵化模式,不可批评,不容改革。 1945 年 5 月,卫国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苏联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空前提 高,国际环境极大改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新起点。当时如果斯大林能顺势利导,逐步改革 经济管理体制,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斯大林模式本可得到改善,再现生机。但是,苏联 又一次错失良机,原先体制更加僵化。 斯大林模式在后期确实影响了苏联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但把斯大林死后 38 年才发生的苏共败亡、苏联解体归咎于斯大林模式,这恐怕既不公道也不厚道吧! 他的个人崇拜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到 1953 年斯大林逝世,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每天都念着他的大名 醒来。他的大名整天挂在广播员的嘴上,鸣响在歌曲中,出现在所有的报刊里。他的大名被 授予坦克、工厂、农庄、街道和城市,作为最高奖赏。 在那场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中, 战士们高喊着他的名字投入殊死搏斗; 斯大林格勒全 城化为瓦砾,牺牲了全体市民,但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没有向敌人屈服。 在他默许的政治审判中,受害者临死前高呼斯大林万岁。 根据他的旨意驱赶来的数百万劳改犯,用数以万计的尸骨为代价,令群山让路,让江河 倒流,在北极圈内的冻土地带建起新城。 在那 2200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到处是他的画像和雕塑。 对他的崇拜,也表现在电影中。中国同胞熟悉的影片(《攻克柏林》的结尾,被加上一 个有悖史实的情节:斯大林身穿白

白色大元帅服,坐专机飞降攻克后的柏林,走向翘首盼望他 的劳苦大众。人群中爆发出惊天动地的“乌拉”声,他们用世界上各种语言赞美斯大林,歌 声响彻云霄:跟随您,我们踏上胜利的康庄大道,奔向美好的光明未来……电影剧本如此写 道。 对他的崇敬和慑服有时到了悖理的地步。 克里姆林宫旁的莫斯科饭店在 2 l 世纪初翻盖前,曾是世上少见的古怪建筑,前后左右 都不对称:对着红场的南侧高 10 层,对着练马厅广场的西侧高 16 层,东侧和北侧都只有 6 层。曾长期在苏联学艺的李德伦先生在世时对我道出个中奥秘。1930 年决定建造莫斯科饭 店时,建筑师休谢夫设计了正门的两个方案,一个面向“世界革命心脏”红场,另一个朝着 全市最大的广场练马厅广场。由于这是苏联建造的第一座大饭店, “兹事体大” ,两个方案报 请领袖定夺。日理万机的斯大林看都没看,就在两个方案上都签了名。于是这栋古怪楼就应 运而生。 至于莫斯科地铁环行线起源于个人崇拜,那就纯属笑话:20 世纪 30 年代在制定莫斯科 地铁总规划时,设计了 8 条放射线,报批时,斯大林随手把茶杯放在图纸上,压出了一个圆 圈。设计师拿回批件后,赶紧增加了领袖钦定的这条地铁环行线。 斯大林在战后获得大元帅称号,此前俄罗斯仅苏沃洛夫享此殊荣。 然而,斯大林在许多方面却又相当谦逊简朴。 我在格鲁吉亚哥里市参观过斯大林故居。那是一座木结构平房,面积大约 30平方米。 小间不到 10平方米;约 16平方米的大间里,中间是一张方桌,放着一只粗陶水瓶,五斗橱 上有一只茶炊,除了一张床和两条板凳外,再无其他家具了。斯大林 1879 年 12 月 21 日生 于那里,并住到 1883 年。 斯大林纪念馆建于 1953 年。一进门就能看到他的语录:你们对我的赞扬,我连一半都 担当不起。斯大林得过两枚金星英雄奖章,但是他终身只戴一枚,不像勃列日涅夫,自我授 受的五枚金星奖章分两排挤满衣襟。 纪念馆里有一具金光闪闪的 T-34 式坦克模型,它既是精美的座钟,又是高级收音机。 这是卫国战争胜利时军工厂工人送给胜利缔造者斯大林的礼物。 献礼时朱可夫元帅见了爱不 释手,斯大林当时微微一笑。等朱可夫回到寓所, “坦克”已经摆在他的书桌上了。 馆内陈放着从莫斯科“老广场”苏共中央办公楼(现为俄总统办公厅)斯大林办公室搬来 的家具:一张结实的办公桌,一大一小两张沙发,六把木椅,朴实无华。 桌上并没有放烟斗。 斯大林最常用的烟斗在名导演恰乌列利博物馆。 恰氏在卫国战争中 罄其所有,捐献了一辆坦克。斯大林接见时问他要什么

纪念品。恰说: “烟斗。 ”斯大林让秘 书找了个精美的新烟斗。 “不,我就要你嘴上的那个”?于是,斯大林用了多年的那个旧烟斗 连同里面的残余烟丝,成了恰乌列利毕生的瑰宝。 斯大林博学多才,早在读书时就把格鲁吉亚长诗《虎皮骑士》译成俄文,被认为是最传 神、最有文采的译本。他说俄语略带格鲁吉亚口音,但相当流畅。 跟苏联早期其他革命领袖一样,他不论写文章,还是拟讲稿,都亲自动手,无须秘书操 刀。 他不轻信任何人 马克思说过,他最能原谅的缺点是轻信。然而,同世界上许多伟大领袖一样,斯大林也 不具备这个最能被马克思原谅的缺点。 斯大林连自己的亲密战友和党中央档案馆都信不过。 在他倡导下, 苏共中央政治局作了 决议:政治局有关极其重要问题的决定不写入正式记录。 没有文字记录,当然就不存在泄密的危险或解密的麻烦。不论是阴险的敌对分子,还是 求知心切的后辈学者,要想洞悉苏联的核心的机密,不得其门而入。 也许是由于长期处于内外敌对势力包围下, 没完没了地同各种敌人斗, 斯大林养成了多 疑的习性。即使当了国家最高领导后,他也担心遭人暗害,轻易不看病,碰上头疼脑热,就 自己看医书,让保镖上街买几种药来,两人共同试服,如有效,下次生病时如法炮制。 他每星期要举行好几场工作晚餐,让文武高官在饭桌旁畅所欲言。格鲁吉亚葡萄酒、亚 美尼亚白兰地、俄罗斯伏特加,酒敞开了喝。他自己沉默寡言,而且只喝放在跟前的水晶瓶 里的白酒。时任副总参谋长的什捷缅科年轻好奇,一心想偷尝最高统帅的私房佳酿,一次, 趁斯大林暂时离开餐桌的良机,抓过他的水晶瓶就往自己杯里倒。一尝,原来是白水!明白 了,领袖是想让部下酒后吐真言。 20 世纪 30 年代斯大林搞肃反时,苏联经常追查反动标语和地下出版物,于是就产生了 一段黑色幽默: 内务人民委员部一干部路遇中学班主任: “老师,您怎么愁容满面?也许我能帮忙。 ” “这事你那个部门无能为力。那天我在课堂上问彼得罗娃, 《叶夫根尼?奥涅金》是谁写 的,她说: ‘不是我。 ’又问伊万诺夫和西多罗夫,也说: ‘不是我。 ’这样的学生,我能不发 愁吗……” 第二天早上,老师接到电话: “您甭犯愁了!那仨小子都招了,承认《叶夫根尼?奥涅金》 是他们写的。 ” 苏联解体后解密档案显示,仅内务人民委员部(克格勃前身)对高级官员的电话窃听记录 就达 58 卷,窃听对象既有布琼尼、铁木辛哥和朱可夫等元帅,也有赫鲁晓夫、马林科夫等 政要。 斯大林的老战友莫洛托夫在 70 年代回忆道: “我终身

都被窃听。 跟我关系很好的肃反人 员曾私下提醒,谈话要小心。 ” 斯大林曾两次让莫洛托夫的夫人、老布尔什维克热姆丘任娜品尝铁窗风味, 先后把自己 的私人医生和跟随自己 10 多年的保镖投入监狱。 1949 年,他曾想通过犹太人案件揪出莫洛托夫,把他作为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理 人审判,然后通过莫洛托夫牵出其他政治局委员和高级将领。 仅根据贝利亚提议于 1953 年 3 月 28 日实行的那次大赦,就有 120 万人出狱,40 万宗 案件停止审理。 据后人分析,斯大林这样做纯粹是出于美好的革命动机:挖出一切潜藏敌人,使苏联社 会坚如磐石地团结在他的周围,巩固并扩大社会主义阵营,最终把全球变成巨型苏联。 生性幽默的俄罗斯人,多年后以政治笑话回忆那个恐怖时期: 英国人、法国人和苏联人交流对幸福的看法。 英国人:幸福莫过于冬天晚上回家,穿着羊毛裤坐在壁炉前读莎士比亚。 法国人:幸福莫过于跟金发美女一起去地中海别墅销魂,然后好合好散。 苏联人:幸福莫过于半夜有人敲门,来人说: “伊万,你被捕了!”你却告诉他: “您弄 错了,伊万住隔壁。 ” 他不乏人情味 赫鲁晓夫描绘的斯大林阴郁多疑,冷酷无情;实际生活中的斯大林却感情丰富,机敏风 趣。有几则小故事为证。 “请勿打扰我在天堂的长眠” 1956 年秋,西方盛传斯大林重病不治,溘然长逝。合众社记者查尔斯?尼特决心挖到第 一手消息,到克里姆林宫接待室,请秘书把他的信交给斯大林。信中恳求斯大林对上述谣传 予以肯定或否定。 斯大林在 10 月 2 6 日的复信中说: “据我从外电外报获悉, 我早已脱离人世, 移居天堂。 您既然是文明人, 对外电外报倒是不可不信。 敬请相信这些报道, 请勿打扰我在天堂的长眠。 顺致敬意。 ” “你只能眼馋呗” 卫国战争期间,方面军军事委员梅赫利斯(1 889~1 955)在报告了前线形势后,提到风 流倜傥的罗科索夫斯基(1 896~1 968)元帅有“生活作风问题” 。斯大林听后毫无反应。 梅不死心,执意要扳倒这位春风得意的少帅,临走时再进谗言: “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搞 女人太得心应手了,我们该怎么办?” 斯大林不爱纠缠干部小节,更不喜欢听小报告,反问道: “怎么办?你只能眼馋呗!” “没错,上校同志” 卫国战争结束时,有位上将向斯大林报告战况,最高统帅听后很满意。上将说完后欲言 又止。斯大林问: “您还有什么话要说?” “呃,是件私事……我从德国搞了点我感兴趣的玩意儿,但被边境岗哨扣下了。如果可 以的话,我想要回来...” ... “行,你打个报告,我批条。 ” 上将从口袋

推荐第4篇: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一、案例文本

1949年12月21日,斯大林70寿辰,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领导人都将到莫斯科去为斯大林祝寿。10月初的一天,毛泽东与刘少奇、周恩来商谈准备出访苏联事宜。毛泽东笑着说:“我可是只管去祝寿喔!有关中苏双方的会谈、协定、签约之类的事,还得靠你这位政务院总理了。”周恩来知道这一段时间,毛泽东因为过分劳累,体力不支,需要休息,就说:“主席可以先在苏联休息一段时间,好好休息,恢复恢复;有关中苏双方商谈的具体工作,我到苏联后按主席的意见和政治局的决定去办”。毛主席发电报给斯大林,斯大林复电,欢迎毛泽东到莫斯科来。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登上去莫斯科的专列。

斯大林会见毛泽东。毛泽东落座之后,斯大林望着毛泽东,赞叹地说:“伟大!真伟大!你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你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们真诚地祝你健康!”

毛泽东知道,斯大林对他和他所坚持的中国革命的道路,有过疑虑和意见,但是没料到,会晤刚开始,斯大林就这样地赞扬他,他没有因斯大林的赞扬而眉飞色舞,也没有趁机对斯大林进行恭维,却摇摇头说:“不,我是长期受打击受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在这种热烈友好、人人激动、庄严神圣的场合中,毛泽东只用了半句话,并且是低沉而缓慢的半句话,就使那热烈的气氛,一下子凝结了;就使斯大林精心布置的那庄严、神圣、歌功颂德的浓郁空气,一下子冻住了。

客厅里,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注视着这位朴实无华,沉着机敏,注重实事求是而不肯向任何人投机取宠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

斯大林惊讶地望着毛泽东,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话好。毛泽东继续说;“反对我的人厉害咧,有些是非不明,至现在还不明——”

斯大林有点尴尬,他知道毛泽东指的是王明一伙用共产国际压中国党的事。在这些事情上,他自己也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这些事,数月前,刘少奇率代表团到莫斯科时,斯大林已经同刘少奇他们谈过了,斯大林不仅谴责了王明,还公开作了自我批评。现在,在这样的场合,毛泽东开门见山,直陈要害,闹得他不好回答。但斯大林毕竟是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他知道这些事不好解释,在这种场合又不可能细谈,所以毛泽东言犹未尽,他就把话接了过去,说:“不不不!既往不咎嘛!胜利分清了是非,胜利就是一切!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的公理。”毛泽东听了这话,深沉地笑了。在场的苏联领导人也都笑了,有的还轻轻鼓了掌。

斯大林是个性格坚强而又自信自负的人,在他和外国领导人的交往中,常常是人们围着他转,看他的眼色行事,很少有人敢说半个不字,甚至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这样一些世界著名的领袖人物,对他斯大林也不敢冷眼旁观,随便沉脸,然而,才成立的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竟然敢在稠人广众面前,无视他斯大林的友好祝愿,把脸一沉,说他是个长期受打击、受排挤的人,这不是当众给我斯大林难堪吗?!

那天晚餐,斯大林翻来覆去地问他的心腹:“这个毛泽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马林科夫、贝利亚等人都耸耸肩,答不上来。斯大林又喃喃地说:“我对他一无所知,他从未来过苏联,那么,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哪儿来的呢?”

斯大林对毛泽东是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长期有怀疑,对毛泽东的革命道路有怀疑。他怀疑毛泽东所持的立场是狭隘的农民立场,怀疑他害怕工人。他说:“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革命的学说,可毛泽东害怕工人,农民意识,喜欢钻山沟,山沟能出马列主义吗?”“苏联十月革命是工人阶级在城市起义夺取政权,可毛泽东忽视工人阶级而孤立地建立红军,这难道不是抗拒国际指示,轻视苏联经验吗?”“毛泽东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可是他连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他和毛泽东会面时称毛泽东为“先生”,而不是“同志”。按苏联共产党人的惯例,对非马克思主义者的同志,才尊称为“先生”。

斯大林怀疑毛泽东,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明为了争权夺利,为了争得中共领袖地位,长期在斯大林身边说毛泽东的坏话。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初,王明先通过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夫等人给斯大林耳边吹风,后来又以自己是中共代表团团长、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政治书记处书记的身份,常向斯大林进谗言,他成了斯大林在殖民地、附属国问题上的主要专家。王明利用一切机会,攻击毛泽东,说毛泽东的坏话,造谣污蔑。而斯大林对毛泽东的看法,多来自王明。

毛泽东有一次在与斯大林会谈时说:实际上,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很不容易的。中国革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探索过程。中国有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人曾不顾中国的实际,照搬苏联的模式,几乎使中国革命走入绝境。所以中国革命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一定要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多次交谈,增进了双方的了解,斯大林感到不能继续无端地怀疑自己的同志,1950年1月22日,他在中国翻译师哲的提醒下,改称毛泽东为“同志”。

一天,斯大林请毛泽东、周恩来吃饭。周恩来介绍了毛泽东的一些著作。1950年2月8日,在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一次会晤中,斯大林认真地建议毛泽东把他所有的文章文件等都编辑出版。这是斯大林第一次建议出版外国共产党领袖的著作。毛泽东点头同意斯大林的建议,并希望斯大林派人帮助编辑。

斯大林推荐苏联哲学博士尤金,毛泽东表示感谢。回国后,1950年4月,毛泽东致电斯大林正式邀请尤金来华。毛泽东在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斯大林的建议。政治局认为,斯大林的建议很重要。会议决定成立毛泽东选集委员会,指定陈伯达、田家英整理中文稿件,最后由毛泽东亲自审定,责成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师哲和苏联翻译组织中文译成俄文的工作。

1950年7月,尤金应邀到北京,开始对毛泽东著作稿进行编辑。尤金看了毛泽东的《实践论》译稿,赞不绝口,连连称好,他又与毛泽东进行了一次长谈,说他对准备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译文都看了,觉得很好,非常有趣,引人入胜,有许多独到之处,同时指出;个别篇章,作为理论性文献,有些语句或许欠严谨,有些语意虽明确,但“难登大雅之堂”,如“一屁股蹲下,坐在炕上”,“懒婆娘的裹脚步又长又臭”,辩证法中的“生”与“死”的关系等。尤金谈的意见不多,并一再声明,这是从照顾外国读者的角度提出来的,仅供修改时参考。

尤金对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特别推崇,请毛泽东把这几篇文章寄给斯大林阅读。斯大林看了毛泽东转送来的《实践论》译稿,认为它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并把它交给了苏共中央的理论刊物《布尔什维克》杂志社。

1950年12月出版的《布尔什维克》第23期上,全文刊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并转登了中文编辑部的题解:“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过一些教条主义者,也曾有过一些经验主义者,他们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披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外衣的教条主义观点,曾在1931年至1934年使中国革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斯大林看过这篇文章的题解,并推荐在苏共中央的理论刊物上转载,说明他此时不仅承认了文章的科学性,承认毛泽东发展了马列主义,而且正视了自己在30年代指导那些“披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外衣的教条主义的观点”对中国革命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毛泽东说:“斯大林的怀疑经过实践证明不对,看法也可以改变”,“斯大林还是讲理的。”

1952年苏联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反应很好,引起轰动,受到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普遍重视,接着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53年翻译出版了第三卷。

(摘自刘杰诚著《毛泽东与斯大林》,第

6、

16、

17、

23、3

36、27

7、

218、

219、

437、38

9、390、39

1、392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出版)

二、案例解析

本案例摘自刘杰诚著《毛泽东与斯大林》,案例通过毛泽东在苏联和斯大林会晤的一些片段,启发学生思考: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

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很不容易的。也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了解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伟人风范。

三、思考讨论题

你对本案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何感想?

四、教学建议

《纲要》课第一章分三次课上,第一次课上第一节,第二次课上第

二、三节,第三次课上第

四、五节。第一次课上完后,发本案例文本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学。第二次课教师讲授前,先叫一个学生脱稿简要复述案例,检查学生是否进行了自学,然后进行课堂讨论:你对本案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何感想?根据学生的发言不断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课本第一章第二节有关理论问题。

(作者:杨化西)

推荐第5篇:斯大林格勒(材料)

斯大林格勒:兵临城下

1942年3月底,苏军的反攻告一段落。

苏联的战时生产,已经全部迁移到东部的乌拉尔山区,离莫斯科有1600多公里,德军却没有远程战略轰炸机,去破坏苏联快速发展的军工产业。

但是,到了春天,德国又重新加大了对苏联的攻势。以至于英国很想在西线开辟一个第二战场,借以引开部分德军。

苏联也确实感觉到,自身承担了抵抗德国的太多压力。

因此,当年5月,苏联外长莫罗托夫飞抵英国、美国寻求帮助。

英美盟军提供的这些物资,由从英国出发的商船,经过巴伦支海,运输到苏联的摩尔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港口。

这些商船在经过德国占领的挪威时,经常被早就守候在那里的德国飞机、潜艇和战舰尤其是提尔比茨号战列舰的夹攻,损失十分惨重。

盟军支援苏联的另一条运输线,基本上是通过陆路。

他们把武器弹药运到伊拉克港口巴士拉后,用卡车运往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再跨越苏波边界将这些物资运到哈萨克斯坦。

1942年夏末,希特勒的战略方针依然是进攻,却不再把莫斯科作为重点。

他作出了战争时期、对德军命运最具决定意义的一项决策,那就是要同时攻下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

德军总参谋长约德尔也宣布,高加索的命运将直接取决于斯大林格勒会战的结果。 1942年6月底,希特勒重新启用了曾经被他撤职的原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鲍克,担任B集团军群总司令,目的是扫清顿涅茨河到顿河的障碍,并在顿河沿岸组成防卫侧翼,一直向南延伸到斯大林格勒。

菲尔南德·里斯特指挥的A集团军群则直接突进到高加索地区。

为了扩充冯·鲍克的突击实力,希特勒将装甲部队从A集团军群调到了B集团军群,希望能够围歼更多苏军。

苏军通过巧妙撤退,避开了德军的包围圈。

由于未能达到这个战役的目的,希特勒再次将冯·鲍克撤职,同时命令A集团军群向濒临高加索地区的里海北岸展开攻击。

A集团军群继续向高加索纵深突进。

1942年7月17日,德军再次投入150万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甚至 制定了8天之内将其攻占的计划。

苏军最高统帅部命令这一地区的苏军,采取紧急措施,坚决守住阵地。

7月28日,决心力挽狂澜的斯大林发布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不准后退一步!”命令必须死守这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并很快将城里的平民大部分撤离。

8月19日,曾经起草了巴巴罗萨计划的德国上将费尔特里希·保卢斯率领第六军向斯大林格勒展开了猛烈攻势。

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持久和最为激烈的战事之一: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了。 德军集中了40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把100多万颗炸弹投向了斯大林格勒,这座城市的建筑几乎全被炸毁。

9月13日,17万德军,在500辆坦克的配合下,猛攻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第62集团军。

这个集团军的司令员是崔可夫。

德军在几个地段突破苏军防线,进入市区展开了巷战。

此时,越来越多的苏联援军迅速向斯大林格勒集结。

第二天,德军展开了24小时不间断冲锋。一场最残酷、最激烈的市区争夺战开始了。 争夺火车站的战斗尤其激烈,一周之内火车站竟然13次易手。

在玛玛耶夫岗高地,苏联近卫军第十三师与德军展开了白刃搏斗。

德军团长威廉·霍夫曼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到:“苏军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这个勇敢的士兵,就是苏联近卫军第十三师的中士雅科夫·巴甫洛夫。

战后,苏联重建了他曾经守卫过的那座大楼,并命名为巴甫洛夫大楼,以示纪念。 类似的传奇人物还有很多,被德军称为“斯大林格勒白玫瑰”的苏联女飞行员:莉莉娅·利特维亚克便是其中之一。

1921年8月,莉莉娅出生在莫斯科,14岁便瞒着父母在飞行俱乐部学习飞行技术,一年后,已经能够独立驾驶飞机。

1942年,苏联准备在红军中组建三个完全由妇女组成的战斗航空团。

莉莉娅听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报名参加,很快被派往286飞行团。

9月13日,在斯大林格勒上空,莉莉娅生平第一次击落了两架德国战机,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击落敌机的女飞行员。

后来,她还击落了由德军王牌飞行员驾驶的一架米109战斗机,这是一个保持着35次空战胜利记录的中尉。

在俄语中,莉莉娅·利特维亚克的名字与百合发音相近,她也酷爱这种花,并在自己驾驶的飞机机身两侧分别画了一朵百合花。

德军飞行员把百合误认为是玫瑰,将这个令他们十分畏惧的女飞行员称为“斯大林格勒白玫瑰”。

1943年1月底,莉莉娅又加入了296飞行团,并在2月中旬,击落5架敌机,为此她获得红旗勋章,被提升为中尉。

同年8月1日,莉莉娅在马里诺夫卡上空巡逻时,遭到8架德国米109战斗机围攻,在击落两架敌机之后,她的战机也被敌机击中。

“斯大林格勒白玫瑰”在空中凋谢。

莉莉娅牺牲时离她22岁生日还有17天。

在短暂的一生里,她出战168次,单独击落敌机12架,联合战友击落敌机3架,是二战女飞行员中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一位。

60多年后的今天,有关莉莉娅的故事及绘画依然在俄罗斯广为流传。

在电影《兵临城下》中,神枪手瓦西里·泽索夫一枪毙敌的绝招,使观众大开眼界。 他的原型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里的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

就在斯大林格勒的战斗达到白热化的9月,扎伊采夫被编入了苏联红军第284步兵师,隶属于由崔可夫指挥的第62集团军。

10月初,德军炮火在一个炮兵观察哨的指引下,对苏军防御工事和火力点构成了巨大威胁,扎伊采夫奉命潜伏在离这个观察哨不远的瓦砾堆里,平心静气地等待了半个多小时,以娴熟干练的狙击手法,将那3名执行观察任务的德军侦察兵接连射杀。

扎伊采夫的出色表现,引起了梅捷廖夫中校的注意。他亲自授予扎伊采夫一支带瞄准镜的莫辛·纳干狙击步枪,并责成他立即组建狙击小组,专门猎杀德军军官、炮兵观察员以及那些零星出没的士兵。

此后,扎伊采夫在10天内又接连击毙了40名德军。

苏军最高统帅部随后在全军开展阻击战。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仅第62集团军就编练出100多个由两到三名狙击手组成的猎杀小组,他们当中很多是女性。

1942年,狙击手们歼灭了6250名德军,其中1126名是由扎伊采夫训练的狙击手击毙的,扎伊采夫也取得了射杀149名德军的战绩,至二战结束,他总共消灭了400名德军。

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仍然在残酷地继续着。

从1942年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的伤亡几乎都在3000人以上,却仍然没能占领整个斯大林格勒。

战斗一直持续到11月初冬季来临,双方才有了片刻的休整。

随后,严寒很快降临。

毫无过冬准备的德国士兵,又像攻打莫斯科一样,陷入了饥寒交迫中,大量士兵被冻死冻伤,战斗力日渐衰弱。

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尽管战争形势开始了变化,双方统帅部的注意力还是完全被吸引在了斯大林格勒,战斗依然处于胶着状态。

鏖战之中,德军上将保卢斯无意间发现自己指挥的第六军正处于一个突出位置,侧翼是两个罗马尼亚军,但是距离已经很远,这样的格局对德军非常不利。

稳步增加兵力的苏军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准备趁机突然进攻,将德军迅速分割包围在斯大林格勒。

11月中旬,斯大林格勒战役即将进入反攻阶段。

这时,已经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并成为苏联红军少校参谋的刘亚楼适时提出了一个构思新颖的作战样式。

刘亚楼向苏军统帅部建议,为了能够在冬季大规模聚歼德国装甲机械化部队,苏军的运输方式应该有别于德国,因为如果像德国那样采取卡车一类的运兵工具,汽车发动机势必会抵挡不住严寒。所以必须发挥适应严寒作战,具有快速机动作战能力的各兵种优势。

首先出动战斗机掌握制空权,打击德军空中力量,掩护轰炸机,扫平地面进攻的障碍,而后以强大的装甲部队为先导,以西伯利亚骑兵和高加索滑雪部队快速跟进,实施陆、空协同作战。

接下来的几次冬季战斗证明,这种构思新颖的作战样式,是非常切实可行的。因此,苏联最高统帅部对刘亚楼提出的建议非常关注,多次动员他加入苏联国籍,并打算用苏联的两个集团军与中国交换刘亚楼。

1942年11月19日,斯大林发出了大反攻的命令。

这一次,新到达的援军负责主攻。

德军侧翼的罗马尼亚部队猝不及防,很快就在苏军的凌厉攻势下瓦解。

4天之后,保卢斯猛然发现,他的33万部队已经被分割包围在斯大林格勒,与邻近的德国部队相隔足足80公里的距离。

纳粹空军司令戈林记得,在1月初的德米扬斯之围中,曾经成功地进行了空中运输补给,于是提醒希特勒,他可以通过空军向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运送给养。

然而,很多德国空军指挥官担心,没有足够的空中运力完成这一计划。

尽管如此,德军运输机还是开始了行动。

保卢斯得到这一消息后,便下令坚守阵地,不得突围。

然而,苏军的防守出人意料地顽强,任何试图援救保卢斯的行动都被很快挫败。 保卢斯却受命抵抗到最后一人。

紧接着,苏军迅速发起进攻,将前来为保卢斯解围的德国援军主力,驱赶到距离斯大林格勒200公里的地方。

随着斯大林格勒包围圈内一个又一个机场被苏军快速占领,被围德军的空运补给越来越困难。

至1943年1月初,被围德军的处境更加狼狈。

他们每人每天只能分配到一片面包,15人才仅仅分食1公斤土豆,只有雪水可供饮用;骑兵的马匹早已被宰食殆尽;更为可怕的是,每人每天只能领取30发子弹,坦克因缺少燃料开动不了,大炮因缺乏炮弹几乎不能开火。

对德军来说,形势仍然在进一步恶化。

1月23日,随着德国空军最后一个架次的运输机离开几近绝望的被围德军,苏军的包围圈几乎已经缩小到了保卢斯所在地下室的门口。

然而,1月30号,也就是希特勒上台10周年的纪念日。戈林却通过广播向全体德国人鼓动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一种精神象征。”

这一天,困守在斯大林格勒两个包围圈里的德军,却是弹尽粮绝,被死亡的恐惧笼罩着,已经处于绝望的境地。

心灰意冷的保卢斯在笔记中写道:“士气低落了,解围的希望破灭了。越来越疲惫的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里为自己寻找避难所,已经越来越多地听到关于反抗已毫无意义的抱怨声。”

尽管已经走投无路,保卢斯却仍然心存幻想。他向希特勒发出了突围撤退的请求。 刚从阿尔卑斯山赏雪归来的希特勒立即回复了一份急电:不许投降,第六军必须死守阵地,直至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这样的回复令保卢斯陷入了极度绝望。阴暗的地下室里,他垂头丧气地坐在行军床上,向希特勒发出了最后一份急电:“部队将于24小时内彻底崩溃。”

即使到了如此地步,他还是向希特勒表示了誓死效忠的决心。

万般无奈的希特勒急忙发出电令,将保卢斯由上将升为陆军元帅,其余117名军官也各升一级,希望以封官加爵来强化德军将士所谓“光荣殉职”的决心。

然而,希特勒这道电令的潜台词更让保卢斯不寒而栗,它暗示着,如果一旦保卢斯被苏军俘虏,他就必须自杀殉国,因为在德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一个陆军元帅被敌方俘虏或者投降。

保卢斯彻底绝望了!

1月31日,就在保卢斯向希特勒效忠死战的消息发出去还不到24小时,德国第六集团军在他率领下向苏军投降。

9万1千多名德国官兵,其中包括保卢斯在内的24名高级将领,穿着单薄的衣衫,抓紧裹在身上满是血污的毛毯,在零下24度的严寒中,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亚战俘营。

后来保卢斯转而为苏联服务,加入了“自由德国国家委员会”的“德国军官同盟”,并通过电台动员德国人自觉地组织起来,反对希特勒暴政。

两天后的2月2日,另一个包围圈里的德军也缴械投降。持续6个多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终于结束。

德国被击毙、击伤、俘虏和失踪的官兵高达150万人,占苏德战场德军总兵力的四分之一。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同样付出了惨重代价。

斯大林格勒战役反功阶段,苏联投入的总兵力是112万,牺牲的官兵几乎达到了一半。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了东线战场的重要转折点。

从此以后,德军的主要战略转入了防守。

对于苏联人来说,这场战役的胜利是他们走上解放道路的第一步。

甚至还在进一步缩小斯大林格勒内的包围圈时,苏军已经计划在苏德前线的其它地区发动反攻了。

高加索地区的德军损失惨重,并且丧失了空中支持,苏军1月初的一次攻势,就将他们赶出了高加索的大部分地区。

苏军在战线最北部地带的另一场进攻,大大改善了仍被围困的列宁格勒的交通。 德军在莫斯科西部的突出部分也被歼灭了。

其中最激烈的战斗是在顿河与顿涅茨河间进行的,德军被迫从顿涅茨河向西撤退,并丢掉了哈尔科夫。

德军看到了一支新的苏联红军的崛起。

然而,1943年的头几个月里,在苏联屡屡受挫的德军并没有完全士气低落,他们继续负隅顽抗。

直到春季来临,激烈的战斗才有所停歇。

此时,希特勒也不得不接受并且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在东线已经再也不是德军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时候了。

然而,希特勒和他的很多将领不同,还是相信有限的进攻,不仅能限制苏军实力的增长,而且还能维持德国人的士气。

于是1943年春季,希特勒下决心再发动一场有限的进攻。

他将注意力转向了库尔斯克和哈尔科夫北部新出现的苏军防线的突出部,计划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进攻,将这里的苏军一举歼灭。

苏军很快就获取了这一情报,决定以逸待劳而不是主动出击。

他们在这个突出地区修建了三层同心圆的防线。

苏联的大量军队源源不断地被从其他地区集结到库尔斯克一带,这里将是苏德双方的下一个战略重点。

苏军集中了足够多的坦克,准备打击来犯德军的侧翼。

为了部署新式武器,希特勒推迟了发动进攻的日期。

这恰好使苏军赢得了更多的准备时间。

希特勒等待的新式武器,其中包括55吨重的虎式坦克,它配备了88毫米火炮,厚重的装甲使它几乎坚不可摧。

这种坦克,最早于1942年12月,在北非的突尼斯战场亮相。

比虎式略小的豹式坦克,重45吨,也是重型坦克,配备了口径75毫米的火炮,它比虎式坦克速度更快。

这是“费迪南”式反坦克自行火炮,因为它的炮塔是固定的,所以造价比坦克更便宜。 如此强大的装甲部队,毫无疑问将会给苏军带来致命打击。

然而,因为德军要想在库尔斯克附近部署足够多的战车和坦克,便意味着必须将进攻日期推迟到1943年夏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坦克战,即将在库尔斯克打响。

推荐第6篇:斯大林格勒观后感

斯大林格勒观后感

《斯大林格勒》:俄罗斯首部IMAX 3D战争大片

咱就不说视听效果极为震撼的《斯大林格勒》幕后是如何如何的强了,因为一来俄罗斯那长长的人名记都记不住,二来看完本片之后听说花了三千万美金,深深的感觉原来俄罗斯电影也有大把大把烧钱的,而且烧的让你看的见,值回票值!伏尔加河登陆海陆空成千上万士兵的宏大场面、斯大林格勒的建筑与街景、巴甫洛夫大楼、轰炸机坠地、坦克密集进攻„„

《斯大林格勒》讲的是1942年,苏联红军在跨越伏尔加河,向德军发起反攻失利,几名苏联士兵潜进了德战区,遇到了一位未能跑掉的俄罗斯姑娘,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一边是苏联战士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在小姑娘的这座房屋内,一边是德军三番四次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夺回这一“堡垒”。

聪明的是,《斯大林格勒》将主视角投向了局部,从小人物的情感入手,凸现整体战争的残酷,苏军这边几个主角,既有共同抗战和保护“女神”的目的,又有各种性格之间的戏剧性冲突,德军这边则是一段身份地位、语言、价值观等统统不一致的“孽恋”。除了爱情,双方人马身处极地,对家人和感情的念念不忘,对频繁的战争表现出的极度厌恶,以及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如弹钢琴唱高音、捡玩偶展书信、打水取食„„都和残酷的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斯大林格勒》在视听与叙事上都近乎完美,伏尔加河登陆的场面,通过全景、陆地、船上、水中、火中、战壕等六个方位表现战斗的宏大场面和惨烈状况,开场时当观众看到一个个俄国士兵穿过火海,身上带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冲向德国士兵时,无论是视觉还是心理都相当震撼,那数百人齐齐登陆作战的镜头极为出色,要是再多几个长镜头就应该足以载入影史了。接下来飞机轰炸,大炮强攻、子弹扫射的镜头等场面效果逼真,加上3D效果,有好莱坞大片的范儿。

尤其值得赞誉的则是道具、场景之逼真,因要全景重现斯大林格勒战役,逼真的建筑和街景,大到包括斯大林格勒地标性建筑巴甫洛夫大楼,小到破旧的钢琴、柔软的大床、墙上海报等等,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其实该片在“反战”的立意上,与《拯救大兵瑞恩》这些佳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拯救大兵瑞恩》说的是八个救一个,从分裂到齐心,再到去牺牲去救赎,斯皮尔伯格展现出了作为导演对于电影主题的精确把控,而《斯大林格勒》何尝不懂得战争与反战,剧情波澜起伏,将战争场面拍的最真实以及毫不避讳的血腥,五个苏军不再为了国家为了斯大林,而是为了守护阁楼里的小“公主”,德军官厌恶战争,爱上沦陷区的俄罗斯娼妓„„

战争中萌发两段爱情,尽量不扯到家国大义,即便是中途苏军奋勇冲出小楼杀敌,也是看到同胞被残忍杀害,愤慨还击。这种“战争中谈着恋爱”的题材可能很多国内“专家”会认为容易出现误导,我们的英雄就义之前一定是念念不忘交党费,根本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还五个人爱上一个女的„„

所以,战争带来灾难,胆同时也又让人性完美的诠释出来,战争的黑暗不能完全掩盖人性的光辉!

推荐第7篇:《斯大林传》读后感

《斯大林传》读后感

数科院 07数本2班 江泽婷 2007224207

林语堂曾说:开卷有益,掩卷有味。当我轻轻合上《斯大林传》,我的思绪,百转千回„„

斯大林,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苏联共产党领导人与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斯大林的一生,功勋显赫卓著,错误极其严重。长期研究关于斯大林传记史料的苏联哲学博士沃尔科戈诺夫教授这样评价说:“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斯大林不仅属于过去,而且属于现在和未来。这个人物的历史像是一个中心,反映了他那个时代极其复杂的辩证法。那个时代的情况有多么复杂,领导人民和党的这个人物就有多么复杂。”亲身经历过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人民,充分肯定了斯大林伟大的历史功勋,但也亲身感受了他在肃反扩大化以及在工作作风方面不够民主,甚至粗暴所犯下错误而造成的苦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拂去历史的尘土,人们更加感到,斯大林的错误,绝不应当影响他作为一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他的一生,仍然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一生,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一生。”总而言之,斯大林的成绩是主要的,缺点、错误是次要的。

半个世纪转瞬即逝,关于斯大林的争论却依然如故。但是,历史会永远记住他,一个精彩的生命,一个用钢铁意志书写历史的人。作为斯大林的合作者与对手,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用这样敬畏的口吻评价斯大林:“当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经拥有了原子弹。”普京也曾说过:“斯大林是个独裁者,这毋庸置疑。但必须要强调的是,正是在他的领导下苏联才取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忽视这一现实是愚蠢的。”就是在当今的俄罗斯历史最喜爱名人评选中,斯大林依然稳居第三。他为这个国家贡献了一切。

正如沃尔科戈诺夫这样说:“人民的裁决可能变幻无常。而历史的裁决是永恒的。”

人类历史新纪元的开创者伟大的列宁的最忠实最卓越的学生和战友、列宁事业的伟大的继承者、中国和东方人民的最亲爱的导师和朋友约·维·斯大林,逝世已经57周年了。

纪念斯大林,追述一下他造福于人类的伟大事业是有益的。这里且略举三点: 第一,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伟大事业,粉碎了各种敌人的阴谋诡计,排除了一切的艰难困苦,领导苏联人民胜利地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战胜了希特勒法西斯的侵略,拯救了全人类。 一九四一年六月,希特勒在席卷了欧洲的资本主义世界之后,便背信弃义地倾全力向苏联进犯。当时的英美帝国主义者,幻想着坐收渔翁之利,迟迟不开辟第二战场,使全部的战争重担,都压在苏联人民的肩上。在斯大林的天才指挥下,在红军的坚强抵抗下,在苏联人民团结一致和强大的社会主义力量面前,经过残酷的战斗,终于战胜了法西斯侵略者。这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全人类;因为,如果没有社会主义的苏联,是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战胜希特勒法西斯的。

第三,斯大林的和平政策,鼓舞着战后世界人民为和平事业而胜利前进。 二次大战后,全世界的人民,特别是遭受过侵略的国家的人民,都深恶痛绝地憎恨战争,十分迫切地渴望和平。因为,他们知道,战争,就是千百万人的灾难与死亡。因此,斯大林的和平政策,就成了战后世界人民的旗帜和希望。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民族和信仰,全在这一旗帜之下团结起来了。

新的世界战争的挑拨者、希特勒法西斯衣钵的继承人——美帝国主义者,幻想着要建立世界霸权,企图奴役世界人民而攫取全世界的财富,疯狂地推行着战争政策。“冷战”不足,继之以“热战”,给朝鲜人民造成了“赤地千里、卢舍为墟”的空前灾难。被英雄的中朝人民打败后,它仍野心不死,现在又把魔爪伸进了印度支那半岛上去。但是,在斯大林和平政策的号召下,现在的世界和平民主运动,已具有着空前的规模。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的“毫无疑义,以苏联为首的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阵营,将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强大。”(“最伟大的友谊”)战争贩子的战争政策,是越来越难以兜售了。美帝国主义的任何阴谋诡计,都必然是徒劳无益的,不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就要开会了。这无疑地又是斯大林和平政策的巨大胜利。斯大林和平之光,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推荐第8篇:红场阅兵斯大林演讲稿

1941年11月7日红场阅兵斯大林演讲稿

标签: 德国侵略者

红场

十月革命

斯大林

文化 分类: 影响历史的演讲词!

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工人、集体农庄庄员、智力劳动者同志们,在敌后暂时处在德国强盗铁蹄下的兄弟姐妹们,破坏德国侵略者后方的我们光荣的男女游击队员们!

我代表苏联政府和我们布尔什维克党想你们致敬,向你们祝贺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

同志们!今天我们是在严重的情况下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的。德国强盗背信弃义的进攻和强加于我们的战争,造成了对我国的威胁。不过,这并没什么可怕的。

现在,我们的情况要比23年前好的多,因此,我们能够,而且一定会战胜德国侵略者,这难道可以怀疑吗?

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处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被奴役的欧洲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他们的解放者。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不要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战争,正义战争。

让我们伟大的先辈——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季米特里·顿斯科伊、库兹马·米宁、季米特里·波扎尔斯基、亚历山大·苏沃洛夫、米哈伊尔·库图佐夫的英勇形象,在这次战争中鼓舞你们!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 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

[消灭德国占领军!

我们光荣的祖国、我们祖国的自由、我们祖国的独立万岁!

推荐第9篇:《斯大林转传》读后感

读《斯大林传》有感

--从历史的角度解读钢铁的人的功过 当我读完《斯大林传》的最后一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位将国家从平穷和软弱中解放出来的领袖。在入土之后,没有得到人民的尊敬,反而备受诟病。有人说他是英雄,统帅;也有人说他是刽子手,屠夫。在读完整本书后,我有了自己的看法。

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以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并称当时世界三巨头。他早年出生于富裕家庭,进如学校时也是名列前茅;后来家道中落,怀着一腔热血的他参加了反对沙皇统治的革命团体,并逐渐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虽然人生中数次被捕,被流放,但是他的心中没有失去对光明和正义的渴望。1912年,他在列宁同志的指示下创建了《真理报》。1913年他在发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时首次使用了笔名斯大林(以为钢铁的人)。俄国二月革命后,斯大林因为支持列宁而遭到临时政府的通缉。十月革命后,斯大林通过各种政治手段,先后和军人集团,布尔什维克党中的激进分子达成统一战线,在列宁逝世后,逐步掌握了大权,成为苏维埃第一书记。从此开始了自己备受后人争议的政治生涯。

一.备受斥责的重工轻农方针,国内改革期间的激进和铁腕的政治家。斯大林掌权后宣布实行集体农庄制度,这一制度是基于当时苏联出现的粮荒出台的。斯大林认为是少数人大量囤积粮食,才使得苏联出现粮荒。于是他提出消灭“富农”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集体农庄。农民对此坚决反对,于是苏联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和反叛,苏联当局只能派遣正规军镇压“反革命”。与此同时,斯大林利用个人崇拜和列宁格勒州委书记被刺杀一事对党内的老布尔什维克进行了无情的清洗。后来大清洗范围不断扩大至军队。军队5位开国元帅中,有3位被处决。上万名基层指战员被枪决或流放。此后大量的非军事人员填补了这一空白,使得苏军战斗力大大削减,直接导致二战初期苏军损失上百万人,也丢掉了大片国土。这是斯大林备受斥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一时期,虽然苏联内部矛盾重重,但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完成了有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历史进程。同时也为苏联二战的胜利反攻打下了工业基础。可以说这是一个斯大林功过并举的时期。也是后来人抨击他最多的时期。但是为了大大强国富民的伟大目标,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在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苏联取得的成就可谓是惊人的。

二.卫国战争彰显钢铁人得气魄与毅力。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大举进攻苏联,苏联国家工作重点立刻从和平时期的经济转变到战时配给经济。在面对当时世界第一的德国军队时,尽管苏联红军战士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依然没能挡住德军滚滚的坦克履带前景的步伐。1941年11月,德军进攻到莫斯科城下。在这国家存亡之际,斯大林表现出了一个领袖的气概。他下令将外国使团撤退到古比雪夫,而自己坚守在莫斯科。11月7日,面对强大的德国空军和炮兵带来的极大压力,斯大林依然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红场阅兵,这极大地鼓舞了苏军的士气。在数十万名将士的努力下,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被击退,莫斯科保卫战获得伟大胜利。在整个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作为一名政治家和军事家,以其独到的眼光。与西方英美两国签订了雅尔塔条约,共同对付法西斯。三巨头的合作使法西斯节节败退。1945年5月。红军攻入柏林。在付出了上千万人死亡,伤残;国家建设倒退数十年的情况下。斯大林带领苏联军民,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形象。

三.后斯大林时代的去斯大林运动

1953年3月5日,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斯大林逝世,享年74岁。此后继位的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在评判斯大林功过是非时,单方面的意味否决斯大林的贡

献,而是掀起了去斯大林运动。在这一期间,斯大林的一些错误被无限扩大化。一批斯大林时期被处理的冤假错案得以平反。然而在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非马克思式的辩证讨论。赫鲁晓夫直接否定了斯大林的历史贡献,使得斯大林成为备受诟病的人。不知斯大林若泉下有知,会是怎样的感受。

四. 斯大林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1.二战期间,苏联为了避免与德国和日本的两线作战,私自将中国的蒙古地区(现在外蒙古地区)划出,建立了亲苏联的蒙古共和国作为缓冲区。这是对中国利益的巨大损害。

2.由于斯大林歧视非斯拉夫裔人,在其执政时期对部分地区的外族进行清洗。使得这些人在二战时期支持德国法西斯。最终导致地区不稳定(例如俄罗斯车臣问题,格鲁吉言问题等等)

3.斯大林的重工轻农政策,使农民失去劳动积极性,这违反了列宁的初衷,也是列宁和斯大林关系决裂的一个原因。在以后苏联数十年的发展中,苏联始终因为农业的短板无法成为和美国势力平起平坐的大国,也为日后的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五.斯大林功过是非

斯大林作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功绩是可以肯定的,正如毛主席对他的评价那样:“苏联过去把斯大林捧得一万米高,现在却贬到地下九千丈,我们不能跟着转。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的来说还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我认为斯大林之所以褒贬不一是因为过去苏联的个人崇拜主意在作祟。斯大林个人崇拜的高峰期,斯大林的功绩被无限放大,人们忽略了他在共产主义进程中犯的错误,也忽视了斯大林的一些政治上(农庄制度),军事上(基辅战役,由于斯大林死命坚守使上百万苏军灭亡。希特勒称这是人类史上最大的歼灭战),甚至他个人品质上的错误(斯大林脾气火爆,又是固执己见)。

当赫鲁晓夫提出“去斯大林”时,斯大林时期一些问题和错误又被无限扩大化,这种反差使得斯大林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作为个人,一位共产党员而言,他经历了人世间的诸多苦难,入狱,遭诽谤,遭抛弃,遭质疑,但是他没有失去希望,没有退缩;当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他有逃避,而是无谓的迎面而上。光从这几点就能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成功的人。我们从内心深处崇拜这样的钢铁之人。

作为一个领袖,他思维敏捷而且有政治眼光。在民族存亡面前能放下与西方国家数十年的对立,依然援助英国。为世界的和平有不可估量的贡献。一位伟人用它自身的胆识和气魄感染了一代代青年,人类历史为有这样的巨人而大放光彩。

以上为个人观点!关于斯大林的功过是非众说纷纭,期待大家一同探讨。

2011年8月9日

推荐第10篇:《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教案

课前预习:

了解写作背景,并解决生字词。了解此次战役的背景。

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作品。

2.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3.体会战争给士兵及家庭带来的苦难。

重点难点:

从“漫谈入手”,理解本文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评价任务:领会报告文学的一般写法,并理解其在选用和组织材料上的匠心独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谁能说说他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时期?(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他生活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是好多人心目中的英雄。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场战争的有关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文章。(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著有长篇小说《巴黎的陷落》(获1942年度斯大林奖金)、《暴风雨》和《九级浪》等。用五年时间写成的《人岁月生活》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

1942年8月,德军主力对斯大林格勒全面进攻,艰苦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三、题解

漫谈,即随便的谈,本文即是一篇漫谈性质的文章。

四、研读课文

1.齐读课文。

2.通过和前两篇比较,领会报告文学的特点。

讨论后明确:

报告文学,即报告加文学。既讲述事实,又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但是它绝不允许艺术上的虚构。

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①时效性;②真实性;③文学性。

报告文学的“新”:①新在事实;②新在时效;③新在语言表达;④新在篇章结构;⑤新在推出结论的过程。

3.思考:

⑴本文的焦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希特勒的溃败。

⑵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本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以议论为纲来组织调遣事实,议论的结构是完整的,而事实是不完整的,是按照议论的要求加以取舍剪裁的。

⑶本文的目的是讲述事实,还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明确:是阐明对事实所持的观点。

五、探究

1.同样写战争,《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与《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后明确:《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正面写战斗的,直接告诉读者战斗进展态势;而《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只是写战斗外的情况,侧面描写被围德军军心的散涣和生活的窘困,预示了希特勒的溃败。

《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内容具体。《我三十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语言准确、平实、严谨,内容概括。

2.既是写战争,作者为什么没有描写战争的大场面,而写被围困的德军缺乏食物,饿的消瘦?

讨论后明确:本文采用了小中见大的手法,从侧面描述德军的窘况(德军被苏军包围后陷入困境,连食物都无法保证,更谈不上战斗力。)从中可看出德军必败、苏军必胜的趋势。同时告诉我们侵略者发动不义战争的悲惨下场。

3.在《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叙述中,你觉得作者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之处,他如何使叙述变得生动起来?

----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加入了作者的情感

----引用了很多人的话,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多角度叙述

----幽默风趣、富有调侃的语言

六、颖悟

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

⑴见解独到、视角新颖,线索清晰、细节突出;

⑵语言含蓄、幽默风趣,通俗易懂、面向大众。

七、小结

本文讲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德双方态势发生的变化,揭示了纳粹主义必将灭亡的道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战争给德军士兵及德国万千家庭带来的苦难。

八、布置作业

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三。

2.熟读本文,并预习下文。

【教后反思】

报告文学的学习要建立在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认识了解上,讲授这一课时可以结合《助学》中关于报告文学和通讯的知识点的认知上。

第11篇:斯大林对中国的影响

斯大林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 斯大林,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30年的领袖,领导苏联取得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其“斯大林模式”让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工业化强国,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促进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同资本主义阵营分庭抗礼。本文回顾了斯大林从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分析了“斯大林模式”在新中国成立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最后进行了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结。

关键词: 斯大林

“斯大林模式”

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什维利),苏联重要的领导人,领导苏联30年之久,曾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对二十世纪的苏联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斯大林继承列宁的事业,领导苏联党和人民,顶住资本主义包围的压力,在苏联一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在其他国家的胜利提供了模范,其领导的苏联和盟军共同击败了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推动了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发展。战后他扶植了东方集团,组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峙。

斯大林作为一个政治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活动家,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探索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贡献。苏联在他当领导人的30多年期间内形成了独特的“斯大林模式”,在短时间内,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战后又迅速恢复经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虽然他实行的农业集体化和大规模工业化,虽然曾造成了大饥荒,却成功把苏联建造成一个工业和军事大国。在后期的“大清洗”运动中,斯大林实行集权统治,个人专权,在党内斗争中 滥用专政手段,大批共产党人遭镇压。此外斯大林凭借大国大党的地位,树立自我中心,对外发号施令,推行大国主义, 实质是谋求霸权。之所以造成这些错误,有历史条件的原因,有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个人素质的原因。

但是总体来说,斯大林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斯大林对我们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样影响深远。让我们回顾一下大革命时期至1953年斯大林病逝及病逝后其“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大革命时期

斯大林有一个著名论断,对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启示很大:“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 这条论断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发动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的依据,也成为毛泽东枪杆子里出政权,以武力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理论的基本依据。

遗憾的是斯大林讲这番话的时间是1926年底。“武装的革命”之所指并非当时还未诞生的中国工农红军,而是指以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北伐大军。斯大林一开始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中国夺取政权。陈独秀在苏联的指导下,采取了右倾保守主义路线,放弃了武装力量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直接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

国内革命时期

国民党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斯大林认为:在武汉国民党领导集团转入了反革命阵营以后,这时无产阶级的同盟者就只有农民和城市贫民了。斯大林的这种观点误把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当作了革命的对象,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就被认为“脱离革命”而排除在同盟军之外。中共“六大”决议接受斯大林的理论,在革命对象的问题上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提。从此在我国共产党内先后出现了三次“左”倾路线倾向,给中国革命带有极大的危害性,引发了党内的两条路线激烈斗争。

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无视中国的客观现状,极力主张在中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强调中国现阶段中反资产阶级斗争,把十月革命的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道路加以教条化和凝固化,把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国情出发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视为异端。在这段时期内,斯大林甚至怀疑毛泽东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受到排挤,在“宁都会议”上,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领导权被剥夺,直到遵义会议后,才结束了“左”倾路线的影响,恢复了毛泽东在军内党内的领导地位。

抗日战争

在中国抗日战争前,斯大林对中国有明确的观念,他站在世界反法西斯高度上,很清晰的将中国划为反法西斯阵营成员国之一,他为了将全部精力用在反击德国侵略军的同时,并希望中国军队对日本军队起到牵制作用,并对中国共产党有明确的指示:“联蒋抗日”。

“西安事变”爆发后,斯大林明确表态不主张杀蒋介石,主张中国共产党“联蒋抗战”, “和平解决”“西安事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人特别尊重斯大林的意见,实际上毛泽东与斯大林在 “西安事变”许多方面的看法是不谋而合的,毛泽东将周恩来、叶剑英等党内重要领导人派到西安,积极协调各方,使“西安事变”达到和解,释放了蒋介石,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促进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打开了全面抗战的新局面。

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后,斯大林鼓励蒋介石将国民党军队投入抗日的正面战场,并派出苏联红军飞行员协同作战,同时要求共产党积极参与抗战,使中国真正能够牵制住日本军队,这样苏联可以调动大量军队反击德国法西斯。苏联红军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与德国法西斯展开了生死大搏斗,最终斯大林指挥苏联红军打败了德国侵略军,取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然后斯大林回过头来,又指挥苏联红军,向中国的日本“关东军”展开全面的进攻,并使“关东军”遭到毁灭性打击,中国的抗战也在苏联红军的大力协助下,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日本政府只好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解放战争

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人民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组建联合政府,和平共处。一条是打内战。历史表明,蒋介石没有一丝一毫和共产党商量的打算,只考虑怎样以武力手段消灭共产党,而“双十协定”也只是蒋介石用做准备发动全面内战的烟雾弹。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作出了一个很不明智的举动,斯大林和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宋子文、蒋经国等人,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现在看来斯大林是中了蒋介石的圈套,在蒋介石看来,如果毛泽东不来重庆谈判,那么正好把内战的责任推到毛泽东身上。如果来谈,他们也可以利用时间,作好发动内战的准备。而且,斯大林发了一封电报给毛泽东。内容很明确:中国不能再打内战,再打内战,中华民族就有毁灭的危险。并且称:世界要和平,中国也要和平。蒋介石再三邀请你去重庆协商国是,在此情况下如果一味拒绝,国内国际各方

面就不能理解了。如果打起内战,战争的责任由谁来承担?你到重庆去会谈,你的安全由美、苏两国负责。毛泽东经过左右权衡,决定飞往重庆。于是就有了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握手。

毛泽东对斯大林强迫他到重庆和蒋介石谈判的做法,在内心是不认同的,但是以大局为重,忍气吞声,还违心地向党内其他领导人做解释工作。 1956年3月31日,毛泽东与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话时说:“斯大林对中国的形势以及对中国革命发展的可能性,作了不正确的估计。中共中央曾经反对前去重庆,因为预料蒋介石方面会进行挑衅。但是,我不得不前往,因为这是斯大林所坚持的。”

当解放战争取得“三大战役”胜利后,斯大林认为中共应与国民党“划江分治”。毛泽东坚决不同意这种意见,他向解放军发出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开过长江,终于打败了蒋介石,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将国民党残兵败将赶出中国大陆。

历史证明,斯大林一方面低估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另一方面受制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对国民政府过于妥协,对解放战争保守不坚定。正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国内形势的正确把握,领导共产党坚持原则,决不放弃武装斗争,决不放弃根据地建设,才有效地捍卫了共产党在当时中国的历史地位,并领导了中国人民赢得了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很快,斯大林就发来电报,承认共产党领导的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反应之快,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空前的,在全世界更是空前的。

不久之后,就有了毛泽东第一次访问苏联。1949年12月,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后不久,百废待兴,毛泽东第一次离开这块生他养他造就他的土地远赴苏联进行访问,与斯大林就两党之间相互关心的普遍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的谈话海阔天空,从前线的军事情况谈到经济建设、粮食收获、土地改革以及群众工作等,在中国方面的努力下,双方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会谈达到了一致,取得了应有的成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取得了访苏成功的效果。

但是,苏联真的是全无二心的帮助我们经济建设吗?其实不然,在很多方面,苏联往往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比如苏联专家的问题,苏方提出了一些苛刻的条件。这些条件既不符合中苏友好的原则,又带有明显的不平等性质。这些条件对苏联专家待遇要求过高(后来连专家自己也承认这一点),还规定苏联专家在中国犯了错误时,中方不能处理,而应交苏方审理和处理。他们这样做是为俄罗斯人民的利益着想。在谈判时,苏联人表现出对我们不信任,至少不完全信任,中长铁路要中苏共管,旅顺口要做苏联海军基地,斯大林曾同我们签订一个在新疆联合开矿的协定,斯大林这样做是错误的。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个耻辱,好多世纪以来,法国人、英国人和美国人都剥削过中国,现在苏联也步其后尘了。

还是那句话,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斯大林逝世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病在莫斯科去逝。

毛泽东对苏联发去了唁电,他说: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斯大林同志30多年来不断的关怀、指导和支持,是完全分不开的。在中国人民革命胜利后,斯大林同志和在他领导下的伟大的苏联人民和苏联政府,对中国人民的建设事业,又给予了慷慨无私的援助。斯大林同

志对于中国人民这样伟大的深厚的友谊,中国人民永远感念不忘。斯大林同志的不朽光辉,将永远照耀着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同时,从3月7日至3月9日全国下半旗志哀,这期间,停止一切娱乐活动。为一个外国人举行这样的活动,在中国还是史无前例的。周恩来去苏联参加了斯大林的葬礼。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尽管斯大林已经逝世,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分子,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其“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斯大林模式”,是指在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体制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

工业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实施高速工业化路线,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农业方面实行全盘集体化,忽视人民生活急需的轻工业和农业。

经济体制上表现为排斥商品生产和市场机制,实行包容一切的行政指令性计划和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资源绝对垄断,忽视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

文化体制上表现为绝对的统一意志,思想上表现为搞个人崇拜、教条主义;对外政策方面表现为大国主义、大党主义。

斯大林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这些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曾发挥过巨大作用,斯大林靠它把苏联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国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我们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着手恢复国民经济,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早在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就对新中国的经济构成进行了设想,他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的落后性,广大的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所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即使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在一个长时期内,还是必须允许它们存在;并且按照国民经济的分工,还需要它们中一切有益于国民经济的部分有一个发展;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明我国领导人对当时的形式认识得很透彻,认清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但是随着与苏联关系日益密切,加上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共党内冒进情绪渐渐抬头,认为可以照搬“斯大林模式”,而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激烈对峙也亟需中国领导人表明立场,以此作为获取苏联援助的砝码。苏联毕竟在十月革命后,在斯大林时期发展起来了,从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强国,使人觉得它的模式好像有点道理

1952年底,中共中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项政策很大程度上模仿和复制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期间我们党按步骤、分阶段的“化私为公”,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

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建立起来。这种体制建立了新中国工业格局,然而,农业和手工业一直未取得较大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升。相反大规模不协调的工业致使资源严重浪费,环境受极大破坏,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严重削弱了农业,冲击了轻工业和其他事业,造成国民经济比 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政治的高度集中使得党和人民的生活缺乏民主,政治领域中的官僚主义,领袖崇拜之风

盛行,“无产阶级专政成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的个人专制”,这也直接导致了*十年*,使国家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自然灾害和十年**使党中央认识到“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不符合中国实际国情,深刻认识到其危害,并进行整顿。重新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么一个连发源国都没有搞清楚的模式是必须摒弃的!

正是在邓小平的英明决策下,我们国家才打开国门,实行改革开放,坚持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积极地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使中国人民从国家的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与福利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我们的国家才焕发了勃勃生机。

总结

斯大林作为苏联30年的领袖,在任期间,对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都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革命,我们应该肯定斯大林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作为世界革命的领袖,希望世界各国革命都能向前发展,但是斯大林对中国的国情了解太少,对中国革命的指导脱离了实际,导致了负面影响的发生。后来毛泽东反复强调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思想理论上,矫正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正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领到我们走向革命胜利。

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及其领导集体创立的“斯大林模式”让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这条长征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斯大林模式”在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工业基础的形成、国防战线的巩固等方面,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它严重削弱了农业,造成国民经济比 例失调,使人民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也造成权力过分集中,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盛行,难以防止官僚主义和国家机构的官僚化,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也得不到充分保障,在这些方面,“斯大林模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我们相信中国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开拓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纷乱复杂的国际社会中立稳脚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最终理想:共产主义社会。

参考文献:

[1]《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毛泽东与斯大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3

第12篇:《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读书笔记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中国现代史》作业

专业:历史学(师范) 班级:历史11-1任课教师:王瑜 姓名:刘敏健学号:11064060135成绩: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读书笔记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的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沈志华先生是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苏关系,讲有《中苏关系史(1945-1969)》、《斯大林、毛泽东与中苏同盟的建立》、《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的起源》等课程。

这本书依据大量确凿的史料,包括前苏联和中国的档案。严肃地探讨了中苏同盟和朝鲜战争之间的广泛联系。沈志华先生以中俄两国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对朝鲜战争起源及中国参战问题作了缜密的思考和探讨,在一个更为深入的层次揭示了中苏同盟及中国入朝参战这两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

沈志华先生在充分掌握并比较分析近年披露的多国档案的基础上,对朝鲜战争的起源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描述、梳理和研究。本书非常突出的特点就在于这种严肃的学术性,由此可以看到作者对历史真实,以及这种真实所包含的历史复杂性的艰苦探索。本书理应被看作是国内研究朝鲜战争的一个新的起点。

《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苏联的远东政策与中苏同盟的起源開始讲起。苏联在远东政策的改变,是朝鲜战争爆发,苏联决定出兵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苏联是处于自己国家利益为出发点,而做出这种转变。书中指出,斯大林从保证国家安全利益出发,在战后的亚洲继承了沙皇俄国的传统战略,制定了以夺取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冻港为目标的外交方针。苏联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是雅尔塔协定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因此,斯大林对华政策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政府,重点在于保护和实现苏联在中国东北的利益。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与日本的关东军展开战争。在苏联看来,中国的东北不是中国的领土,而是满洲国。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就是想在此地夺取更多的利益。其中夺取大连港作为苏联进入太平洋的出海口,就是苏联在远东的战略目标之一。

但是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为了在冷战的世界格局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中国与苏联终于结成了战略同盟关系。斯大林被迫同意与新中国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使苏联失去或即将失去它通过雅尔塔体系和1945

年中苏条约而获得的远东权益,这主要是指由长春铁路和旅顺口、大连保证的苏联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冻港。

正是因为苏联在中国东北失去这些利益,所以苏联把利益获得的重点放在北朝鲜。因为斯大林觉得朝鲜半岛可以取代中国东北,获得苏联远东想取得的政治、经济利益。加之斯大林同意金日成通过武力统一朝鲜,所以使得苏联在朝鲜的立场上不再沉默。决定在远离欧洲这一冷战中心的朝鲜半岛采取军事行动完成朝鲜的统一,从而扩大苏联在这一地区的势力和影响。

然而,以苏联当时的国力来说,在军事上还是不足以与美国进行抗衡。所以斯大林决定只是以冷战的形式进行对抗,但决不与美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同时斯大林要毛泽东为未来的战争负责,所以在朝鲜战争中,苏联派空军配合中国志愿军作战和军事专家指导。

朝鲜半岛的内战爆发后,由于美国公然出兵干涉,形势急剧恶化,斯大林迫切需要中国出兵援助朝鲜。当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时,毛泽东出于对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也决心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进行一番较量。毛泽东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力排众议,毅然决定派志愿军赴朝作战,就连自己的儿子毛岸英,也派去朝鲜作战,担任抗美援朝志愿军元帅彭德怀的机要秘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斯大林对中国的猜疑和顾虑。于是建国初期三大运动之一的抗美援朝运动拉开序幕。

战争在边打边谈中度过,最后美国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中国取得了抗美援朝运动的胜利。 然而,所有的战争都没有赢家。因为战争双方都是人类,都是同胞,朝鲜战争也一样。表面上看,中国和北朝鲜是战胜国。中国在鸭绿江挡住了美国,而北朝鲜也赶走了侵略者。但正是因为朝鲜战争,中国失去了收回台湾的最好时机。在战争中由于错过了停战协议,中国付出了不必要的代价:志愿军在战争中阵亡11.4万人,负伤25.2万人,失踪2.56万(其中被俘2.1万)人,因伤病致死的

3.46万人。总计损失兵员达42.62万人,其中仅团以上的指挥员就牺牲了200多人。需要注意的是,中方的兵力损失绝大部分发生在中国拒绝联合国议案、美军发起反攻之后。总结前三次战役,中朝军队和美韩军队在战场直接兵员损失的比例为0.7:1,此时中国军队伤亡约5.65万人,加上冻伤5万人,仅为整个战争兵员损失的1/4。这就是说,由于未能及时改变战略方针而使战争延长,中国竟付出了三倍于前的人员代价,而付出第二次代价所达到的目标,同两年半前相比,从军事的角度看几乎是相同的,但从政治和外交的角度看就相去甚远了。反

观朝鲜,到现在还是分裂状态,而且南北朝鲜经济状况、人民生活水平相差甚远。

战争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伤痛。但愿世界不再有战争。

第13篇:论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hughken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诞生于斯大林执政时期的苏联,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产生并总结了斯大林模式下的社会主义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而对于其中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却出现了很大的失误,留下深刻的教训,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是一种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摆在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面前的最迫切和最主要的任务。这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在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在内战取得胜利之后,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把战胜资产阶级理解为一种高得多的事情,虽然形式上是比较和平的,这就是说,在政治上已战胜资产阶级并且用军事方式巩固了这个胜利之后,现在应当在组织国民经济方面、在组织生产方面、在全民的计划和监督方面也取得对资产阶级的胜利。”[1]

遵照列宁的教导,布尔什维克的工作重心也随着战争的结束和阶级斗争的缓和而发生转变,从集中力量粉碎帝国主义对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反革命叛乱,变为恢复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完成了第

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由于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消灭了所有的剥削阶级,剩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于工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对比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苏联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农业国,苏联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产力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

到了30年代中期,苏联国内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进一步缓和。苏联“人数最多的一个剥削阶级,即作为资本主义复辟支柱的富农阶级”也已经通过农业集体化被完全消灭了,“资本主义复辟的最后根源被消灭了”[3],社会上已经不

存在彼此对抗的阶级了。

1936年12月,苏联制定和颁布了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形成。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苏联模式是指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形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时期,正是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苏共党内发生的关于社会主义前途的激烈争论,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同时苏联国内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发展也促使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形成。

而苏联模式下所谓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日常社会经济生活运行中发生的关系,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制度特点的要求。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中。[4]

斯大林社会主义矛盾学说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1925年5月9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指出:“我国有两种矛盾。一种矛盾是内部的矛盾,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另一种矛盾是外部的矛盾,即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5]斯大林对这两种矛盾作了分析。他认为,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是苏联社会两个主要阶级,无产阶级和私有者阶级即农民阶级之间必然产生矛盾。但是,这两个阶级之间除了有矛盾以外, 在发展的根本问题上还有共同的利益。这些共同的利益无论如何会超过他们之间的矛盾。这些共同的利益就是社会主义道路。

关于第二种矛盾,斯大林认为,只要资本主义包围存在,就一定会有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武装干涉的危险,只要这种危险存在,就一定会有复辟的危险即资本主义制度在苏联恢复的危险。斯大林还认为,这种矛盾不是靠苏联一个国家的努力就可以完全克服的,只有在国际范围内,只有通过若干国家的无产者的共同努力,或者最好是在几个国家的无产者取得胜利以后,才能解决。

1926年11月1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五次全国代表会议的报告,又讲到

了苏联国内的矛盾问题。他说,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优点,“在于它使工业化的利益和居民中劳动阶层的基本群众的利益趋于一致;在于它不是使千百万群众贫穷化,而是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不是使国内矛盾尖锐化,而是缓和并克服这些矛盾。”[6]

斯大林关于两种矛盾的理论观点,是在苏联还没有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他没有也不可能将这些矛盾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联系,因而在理论上是不彻底的。这种不彻底性会在一定条件下将这个正确的理论观点导入误区。[7] 第二,“完全适合论”。

1936年,斯大林在《关于苏联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苏联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只剩下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8]但没有说明是否有剥削阶级的残余,是否还应该有阶级斗争的问题。新宪法制订后,第二年苏联开始了对反对派的清洗。斯大林在1937年《论党的工作缺点和消灭托洛茨基两面派的办法》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宣布还有剥削阶级残余,并提出了所谓“我们的进展愈大,胜利愈多,被击溃的剥削阶级残余也会愈加凶恶”的论断。经过1937年-1938年的大规模的公审和处决,斯大林又认为,苏联彻底消灭了反对派,矛盾解决。 1938年斯大林在其《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简称《两论》)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矛盾学说,提出完全适合论。他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目前还只有在苏联实现的这种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9]他承认矛盾的客观存在,但只承认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将斗争是绝对的观点更加绝对化,使其成为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斯大林在《两论》中论述了辩证法的四个特征。当论及矛盾规律时,他指出:“辩证法认为,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不是通过现象和谐的开展,而是通过对象、现象本身固有矛盾的揭露,通过在这些矛盾基础上活动的对立倾向的‘斗争’进行的。”在斯大林看来,矛盾乃是事物发展的源,正是由于矛盾或对立力量的相互影,相互斗争才决定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和运动。

经过1937-1938年两次大规模的公审和镇压,彻底消灭了反对派,斯大林认为“矛盾解决了”。于是,他于1939年在第十八次党代表大会上提出,苏联人民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并认为这是苏联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由强调发展就是对

立面的斗争转到强调苏联人民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即强调对立面的统一是发展的动力,这种在理论上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又使斯大林的矛盾学说偏向另一个极端。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斯大林的这种提法打破了肃反扩大化闹得人心惶惶的局面,但从另一种角度上来看,它又在某种程度上将苏联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出现的工农矛盾、利益的剪刀差掩饰起来,以此来代替该矛盾的解决。与此同时,它还导致了苏联文艺界的“无冲突论”错误思潮的形成。[10]

第三,对“完全适合”的修正阶段。

斯大林在其晚年承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矛盾。他由断定它们之间的完全适合到承认它们之间存在矛盾,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是这种进步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斯大林在1952年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对“完全适合”的论断作了一些修正,但“完全适合”的基本思想还是没变。他说:“我国现今的生产关系是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增长,推动生产力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但是,如果以此自满,以为在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那就不正确了。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会有的,因为生产关系的发展落后于并且将来也会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11]又说:“‘完全适合’ 这种说法是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来理解的。不能把这种说法理解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绝没有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增长的现象。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动最革命的力量,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无可争辩地走在生产关系的前面。生产关系只是经过一些时候,才会被改造得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他认为,“完全适合”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常不会弄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社会有可能及时使落后了的生产关系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12]它是在重新修饰“完全适合论”的基础上的进步,是斯大林不愿抛弃“完全适合论”的产物。

[13]

虽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矛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斯大林的这种“完全适合论”是形而上学的看法,而随着联共党内分歧发展,斗争加剧,斯大林把社会上出现的种种矛盾,归于“对立面的矛盾”,他宣布阶级斗争不但在苏联存在,而且越来越尖锐。

三、斯大林“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

斯大林于1928年7月首次系统的提出苏联国内“阶级斗争尖锐化”的观点。他指出:“随着我们的进展,资本主义分子的反抗将加强起来,阶级斗争将更加尖锐,而日益强大的苏维埃政权将执行孤立这些分子的政策,瓦解工人阶级的敌人的政策以及镇压剥削分子反抗的政策,„„向社会主义的前进不能不引起剥削分子对这种前进的反抗,而剥削分子的反抗不能不引起阶级斗争必然的尖锐化。”[14]此后,在到30年代末的这段时期中,斯大林在一系列的演说、报告、文章、信件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复论述,逐步发展并形成了他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尖锐化”的一整套理论。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下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必然性、根源和基本问题。 斯大林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随着社会主义的前进而必然尖锐化;面临末日的、垂死的剥削阶级或剥削阶级的残余对社会主义前进的反抗,是阶级斗争尖锐化的根源;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增长得愈快,垂死阶级愈来愈衰弱,其反抗便愈来愈疯狂,这种阶级变动就是阶级斗争尖锐化的社会基础。

1928年7月,斯大林针对党内对他要结束新经济政策的批评和布哈林提出的群众消费的增长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在《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明确指出:决不是说“阶级斗争好象不是推动我们前进的决定力量了。„„我们所有的进展,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每一个重大成就,都是我们国内阶级斗争的表现和结果,这难道不明显吗?”[15]

1929年4月, 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联席全会的讲演中指出:“社会主义正在胜利地进攻资本主义分子,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分子增长得快,资本主义分子的比重因此正在下降,正因为资本主义分子比重正在下降,资本主义分子才感到有死亡的危险,于是就加紧进行反抗。„„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在目前这种力量对比的条件下,阶级斗争的尖锐化和城乡资本主义分子反抗的加紧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生的。”[16]

1930年,苏联农村的全盘集体化速度达到惊人地步并以暴力方式消灭了“富农阶级”。斯大林在代表联共(布)中央委员会向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又一次强调了阶级斗争尖锐化,并把城市小资产阶级也进一

步推进了“阶级敌人”的行列。11月,斯大林又提出“无产阶级和富农之间的矛盾,即结合范围以外的矛盾。在我们还没有消灭富农阶级以前,这种矛盾是会日益增长并尖锐化的”。[17]

总之,斯大林一方面承认剥削阶级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正在消灭,“城市中的‘新’资产阶级正在灭亡,农村中的富农阶级正在灭亡”。另一方面却又不断地强调阶级斗争必然尖锐化,并把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原因归结为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取得了战胜资本主义的决定性成绩,归结为垂死的资产阶级分子愈来愈弱,面临末日不甘心失败而进行拼死反抗所引起的。

第二,关于阶级斗争尖锐化问题。

斯大林认为,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被击溃的剥削阶级已经没有力量对无产阶级实行“正面”进攻了,阶级斗争尖锐化的形式由“正面”进攻变为“更猛烈”的暗害活动。

1933年1月,当苏联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都取得胜利,富农已经作为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被消灭的时候,斯大林在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全会上说:“必须注意到,苏维埃国家威力的增长一定会使垂死阶级的最后残余的抵抗加强来。正因为他们正在死亡,他们已经而临末日,所以,他们一定会从一种袭击形势转到另一种更猛烈的袭击形式,向居民中的落后阶层呼吁,发动他们反对苏维埃政权。这些从前的人物用尽一切危害和诬蔑手段来反对苏维埃政权夕并企图以此发动落后分子。在这个基础上,过去的反革命政党即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党的残兵败将,中部和边疆地区的资产阶级 民族主义者的残兵败将是能够复活和蠢动起来的。”[18]

第三、关于消灭阶级的途径问题。

斯大林主张通过残酷的阶级斗争,通过加强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机关的办法来消灭阶级,达到无阶级的社会。

1929年初,布哈林等人被定为“右倾投降主义集团”。4月,斯大林在《论联共(布)党内的右倾》一文中论述了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怎样消灭阶级时指出:“不通过残酷的阶级斗争能不能排挤资本家,铲除资本主义的根抵呢?不,不能。这样的理论和实践只能培植阶级并使阶级永久存在。”“在布哈林的富农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列宁的专政是残酷的阶级斗争的理论之间能有什么共同之

处呢?很明显,这里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丝毫的共同之处。布哈林认为,为了达到消灭阶级,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应当熄灭,应当取消。恰恰相反,列宁教导说,只有通过顽强的阶级斗争才能消灭阶级,而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要比无产阶级专政以前更加残酷。„„通过无产阶级的残酷的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这就是列宁的公式。”[19]

第四,关于基本建成社会主义以后的阶级斗争问题。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的进展愈大,胜利愈多,阶级斗争就愈尖锐。在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以后,在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以后,剥削阶级的残余,即原来的反对派分子都会变成国外特务机关和间谍机关的代理人,他们会在外国资产阶级的直接支持下,继续进行垂死挣扎,使阶级斗争尖锐化。

随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已经定型并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虽然斯大林公开宣布苏联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苏联阶级力量的对比与过去年代相比已经完全改变,但他仍然坚持阶级斗争尖锐化的观点。

为了回答所有的剥削阶级都消灭了,阶级斗争却为什么更加尖锐这个难以回答的自相矛盾的问题,斯大林只好片面地强调:“在苏联已被击溃了的阶级残余并不是孤立的,他们得到我们苏联国外的敌人的直接支持。以为阶级斗争的范围只局限于苏联境内,这是错误的。”[20]

我们可以看到,斯大林在整个执政期间,一直没有放弃“阶级斗争尖锐化”的观点,而斯大林始终把它运用于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之中,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结果导致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法制极不健全,其弊病在以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

四、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现代意义

斯大林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在带领苏联人民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初步根据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阶级结构变动情况,探索和分析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关系,并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这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阶段是值得肯定的,而其某些理论的片面性,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随着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得胜利,苏联社会阶级关系已经发生相应的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斯大林在这时提出“完全适合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确实解放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也确实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只不过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矛盾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已。斯大林就此断言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完全适合生产力的发展,否认他们之间仍然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显然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客观实际的,这样导致的最终结果,是苏联社会僵化体制的形成,对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不能引起重视,更谈不上进行改革,这是造成苏联社会长期停滞的主要思想根源。而“完全适合”理论无法解释苏联社会所出现的种种社会矛盾现象,于是斯大林把其归咎于“阶级矛盾斗争尖锐化”,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给苏联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矛盾理论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毛泽东借鉴了这一理论,坚持了正确的东西,如社会主义矛盾论,提出了正确处理人们内部的思想,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作了理论准备。但是,也正是在对社会主义矛盾的认识上,毛泽东也出现了偏差,提出了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理论,这种阶级斗争扩大化也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以和谐社会为目标,实行有效的改革措施,实事求是的面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社会矛盾学说,包括借鉴斯大林的矛盾理论并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列宁全集.第34卷[M].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3-124页

[2] 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54 [3]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三版,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96页.[4] 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154-156 [5] 斯大林全集.第7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91页 [6] 斯大林全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96页

[7] 沈宝祥.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种矛盾的观点[J].国外社会主义研究,1998:62-63 [8] 斯大林选集(下)[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4页 [9] 斯大林选集(下)[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49页

[10] 冯育民.对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浅析—兼谈对“无冲突论”的反思[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7:38-39 [11] 斯大林选集(下)[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90页 [12] 斯大林选集(下)[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77页

[13] 黄保红.毛泽东对斯大林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超越与发展[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2:69-70 [14] 斯大林全集.第11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50页 [15] 斯大林全集.第11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49页 [16] 斯大林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2页 [17] 斯大林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0页 [18] 斯大林全集.第13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190页 [19] 斯大林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0页

[20] 戴开尧,胡石其.斯大林的社会主义观[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6-119

第14篇:1950年毛泽东为斯大林祝寿词

斯大林的祝寿词,看完被吓坏了!

斯大林大元帅,你全人类的解放者,

今天是你的七十寿辰,我向你高呼万岁! 一个人要活到七十岁,甚至一百岁, 本来并不算得是什么稀罕的事。

一个人假使无益于人而且有害,

那就让他活到十七岁也未免太多。

但你,全人类的解放者,你的生命

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生命,全人类的生命。

你的七十岁已经救活了不知道好几万万的人民! 你的七十岁已经是地质学上的年龄了,

已经是天文学上的年龄了,

你是以宇宙的生命为秋,

你是以宇宙的生命为春。

而且空间不能限制你的伟大,

而且时间不能限制你的长寿,

你已经活了七千亿万恒河沙数地质年,

你还要活下七千亿万恒河沙数天文年,

你是无穷尽,你永远无穷尽!

稀奇的是你已经死了多少次了!

劳动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者,

战争贩子,大资本家,大地主,

一切剥削人的吸血者和他们的爪牙,

都诅咒你死,愿望你死,并欣幸你死,

你确确实实是死过多少次了!

但你依然活着,而且还要永远活着!

旧时代的救世主耶稣,

死了一次,据说是复活了一次;

新时代的解放者,你,

死了多少次,也复活了多少次。

耶稣的死是真的,复活是假的;

而你的死是假的,复活却永远是真的。

我曾经看见过你,你伟大的解放者,

那是一九四五年的六月三十日,

在你的领导之下把纳粹德国消灭了,

拯救了全世界的劳动人民,

恰好迎接了苏联科学院的二百二十周年纪念, 欢迎全苏联的学术界的权威,

战斗英雄,劳动英雄,和全世界的进步学者, 你和全堂的人同欢共乐足足五个小时。

那是多么惊人的健康和毅力啊!

我曾经看见过你,你伟大的解放者,

那是一九四五年的八月二十日,

苏联的人民既消灭了西方的纳粹德国,

又击溃了东方的皇道日本,

集合着十六个共和国的光荣的兄弟

那天晚上你在克里姆林宫 你从七点钟入席一直陪到十二点过,

在红场上进行着体育节的胜利大检阅。

那是光辉灿烂的欢乐的一天,

你在万雷鸣动的欢呼声中

出现在伟大列宁的墓上,

从上午十一时站立到下午四时,

你和全场的人同欢共乐更足足站了五个小时。

那是多么惊人的健康和毅力啊!

我曾经看见过你,你伟大的解放者,

那是今年一九四九年的五月一日,

莫斯科举行劳动节的庆祝,

在红场上有二百万人的大游行。

我们从捷克的首都布拉克参加了

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的归途躬逢其盛,

时间虽然相隔了四年,而日子,

依然是那么光辉灿烂的欢乐的日子,

你又在万雷鸣动的欢呼声中

站立在伟大列宁的墓上,

从上午十时站立到下午三时,

你和全场的人同欢共乐也足足站了五个小时。 那是多么惊人的健康和毅力啊!

时间尽管流淌,物质尽管流淌,

你的健康和毅力是不变,是永远不变!

你和辨证唯物主义一样永远不变,

你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样永远不变,

你和人类实力走向共产主义一样永远不变! 不,这样的称颂或许有背与辨证逻辑吧? 你应该也是在变的,但是全人类解放者,

你是愈变愈坚强,愈变愈健康,愈变愈不朽了!

不朽的马克思和你同在,

你和马克思一样永远不朽了!

不朽的恩格斯和你同在,

你和恩格斯一样永远不朽了!

不朽的列宁和你同在,

你和列宁一样永远不朽了!

原子弹的威力在你面前只是儿戏,

细菌战的威胁在你面前只是梦呓,

你的光热将使南北两冰洋化为暖流,

你的润泽将使撒哈拉沙漠化为沃土,

你的智慧将使江河改流,山岳奔走,

打的(此处存疑)永远年青,人类永远如兄如弟!篇2: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一、案例文本 1949年12月21日,斯大林70寿辰,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领导人都将到莫斯科去为斯大林祝寿。10月初的一天,毛泽东与刘少奇、周恩来商谈准备出访苏联事宜。毛泽东笑着说:“我可是只管去祝寿喔!有关中苏双方的会谈、协定、签约之类的事,还得靠你这位政务院总理了。”周恩来知道这一段时间,毛泽东因为过分劳累,体力不支,需要休息,就说:“主席可以先在苏联休息一段时间,好好休息,恢复恢复;有关中苏双方商谈的具体工作,我到苏联后按主席的意见和政治局的决定去办”。毛主席发电报给斯大林,斯大林复电,欢迎毛泽东到莫斯科来。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登上去莫斯科的专列。 斯大林会见毛泽东。毛泽东落座之后,斯大林望着毛泽东,赞叹地说:“伟大!真伟大!你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你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我们真诚地祝你健康!”

毛泽东知道,斯大林对他和他所坚持的中国革命的道路,有过疑虑和意见,但是没料到,会晤刚开始,斯大林就这样地赞扬他,他没有因斯大林的赞扬而眉飞色舞,也没有趁机对斯大林进行恭维,却摇摇头说:“不,我是长期受打击受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在这种热烈友好、人人激动、庄严神圣的场合中,毛泽东只用了半句话,并且是低沉而缓慢的半句话,就使那热烈的气氛,一下子凝结了;就使斯大林精心布置的那庄严、神圣、歌功颂德的浓郁空气,一下子冻住了。

客厅里,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注视着这位朴实无华,沉着机敏,注重实事求是而不肯向任何人投机取宠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

斯大林惊讶地望着毛泽东,一时不知道说什么话好。毛泽东继续说;“反对我的人厉害咧,有些是非不明,至现在还不明——” 斯大林有点尴尬,他知道毛泽东指的是王明一伙用共产国际压中国党的事。在这些事情上,他自己也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过,这些事,数月前,刘少奇率代表团到莫斯科时,斯大林已经同刘少奇他们谈过了,斯大林不仅谴责了王明,还公开作了自我批评。现在,在这样的场合,毛泽东开门见山,直陈要害,闹得他不好回答。但斯大林毕竟是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他知道这些事不好解释,在这种场合又不可能细谈,所以毛泽东言犹未尽,他就把话接了过去,说:“不不不!既往不咎嘛!胜利分清了是非,胜利就是一切!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的公理。”毛泽东听了这话,深沉地笑了。在场的苏联领导人也都笑了,有的还轻轻鼓了掌。

斯大林是个性格坚强而又自信自负的人,在他和外国领导人的交往中,常常是人们围着他转,看他的眼色行事,很少有人敢说半个不字,甚至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这样一些世界著名的领袖人物,对他斯大林也不敢冷眼旁观,随便沉脸,然而,才成立的新中国的领袖毛泽东,竟然敢在稠人广众面前,无视他斯大林的友好祝愿,把脸一沉,说他是个长期受打击、受排挤的人,这不是当众给我斯大林难堪吗?!

那天晚餐,斯大林翻来覆去地问他的心腹:“这个毛泽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马林科夫、贝利亚等人都耸耸肩,答不上来。斯大林又喃喃地说:“我对他一无所知,他从未来过苏联,那么,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哪儿来的呢?”

斯大林对毛泽东是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长期有怀疑,对毛泽东的革命道路有怀疑。他怀疑毛泽东所持的立场是狭隘的农民立场,怀疑他害怕工人。他说:“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革命的学说,可毛泽东害怕工人,农民意识,喜欢钻山沟,山沟能出马列主义吗?”“苏联十月革命是工人阶级在城市起义夺取政权,可毛泽东忽视工人阶级而孤立地建立红军,这难道不是抗拒国际指示,轻视苏联经验吗?”“毛泽东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可是他连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他和毛泽东会面时称毛泽东为“先生”,而不是“同志”。按苏联共产党人的惯例,对非马克思主义者的同志,才尊称为“先生”。

斯大林怀疑毛泽东,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王明为了争权夺利,为了争得中共领袖地位,长期在斯大林身边说毛泽东的坏话。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初,王明先通过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米夫等人给斯大林耳边吹风,后来又以自己是中共代表团团长、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政治书记处书记的身份,常向斯大林进谗言,他成了斯大林在殖民地、附属国问题上的主要专家。王明利用一切机会,攻击毛泽东,说毛泽东的坏话,造谣污蔑。而斯大林对毛泽东的看法,多来自王明。

毛泽东有一次在与斯大林会谈时说:实际上,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很不容易的。中国革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探索过程。中国有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人曾不顾中国的实际,照搬苏联的模式,几乎使中国革命走入绝境。所以中国革命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一定要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经过多次交谈,增进了双方的了解,斯大林感到不能继续无端地怀疑自己的同志,1950年1月22日,他在中国翻译师哲的提醒下,改称毛泽东为“同志”。

一天,斯大林请毛泽东、周恩来吃饭。周恩来介绍了毛泽东的一些著作。1950年2月8日,在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一次会晤中,斯大林认真地建议毛泽东把他所有的文章文件等都编辑出版。这是斯大林第一次建议出版外国共产党领袖的著作。毛泽东点头同意斯大林的建议,并希望斯大林派人帮助编辑。 1950年7月,尤金应邀到北京,开始对毛泽东著作稿进行编辑。尤金看了毛泽东的《实践论》译稿,赞不绝口,连连称好,他又与毛泽东进行了一次长谈,说他对准备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译文都看了,觉得很好,非常有趣,引人入胜,有许多独到之处,同时指出;个别篇章,作为理论性文献,有些语句或许欠严谨,有些语意虽明确,但“难登大雅之堂”,如“一屁股蹲下,坐在炕上”,“懒婆娘的裹脚步又长又臭”,辩证法中的“生”与“死”的关系等。尤金谈的意见不多,并一再声明,这是从照顾外国读者的角度提出来的,仅供修改时参考。

尤金对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特别推崇,请毛泽东把这几篇文章寄给斯大林阅读。斯大林看了毛泽东转送来的《实践论》译稿,认为它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并把它交给了苏共中央的理论刊物《布尔什维克》杂志社。 1950年12月出版的《布尔什维克》第23期上,全文刊登了毛泽东的《实践论》,并转登了中文编辑部的题解:“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过一些教条主义者,也曾有过一些经验主义者,他们的错误思想,特别是披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外衣的教条主义观点,曾在1931年至1934年使中国革命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斯大林看过这篇文章的题解,并推荐在苏共中央的理论刊物上转载,说明他此时不仅承认了文章的科学性,承认毛泽东发展了马列主义,而且正视了自己在30年代指导那些“披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外衣的教条主义的观点”对中国革命所造成的严重损失。毛泽东说:“斯大林的怀疑经过实践证明不对,看法也可以改变”,“斯大林还是讲理的。” 1952年苏联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反应很好,引起轰动,受到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普遍重视,接着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53年翻译出版了第三卷。

(摘自刘杰诚著《毛泽东与斯大林》,第

6、

16、

17、

23、3

36、27

7、

218、

219、

437、38

9、390、39

1、392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出版)

二、案例解析

本案例摘自刘杰诚著《毛泽东与斯大林》,案例通过毛泽东在苏联和斯大林会晤的一些片段,启发学生思考: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

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很不容易的。也让学生通过案例学习,了解毛泽东和斯大林的伟人风范。

三、思考讨论题

你对本案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何感想?

四、教学建议

《纲要》课第一章分三次课上,第一次课上第一节,第二次课上第

二、三节,第三次课上第

四、五节。第一次课上完后,发本案例文本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学。第二次课教师讲授前,先叫一个学生脱稿简要复述案例,检查学生是否进行了自学,然后进行课堂讨论:你对本案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何感想?根据学生的发言不断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设置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思考课本第一章第二节有关理论问题。

(作者:杨化西)篇3:毛泽东祝寿斯大林送什么

毛泽东祝寿斯大林送什么 2011年12月19日 16:59 来源:凤凰网专稿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内容提示:新中国成立了,毛主席终于第一次出国了,他乘坐着专列来到了莫斯科,这火车啊是当年美国送给蒋介石的礼物,老蒋还没享受呢,就被缴获了,这一次恰逢是斯大林七十大寿,毛主席便乘坐着这辆车,还备了两车皮的贺礼。

凤凰卫视12月17日《倾倾百老汇》,以下为文字实录: 尉迟琳嘉:欢迎回到倾倾百老汇不老传说,圣诞节快到了,信不信耶稣的如今都过这个节,您像香港还把圣诞节定成了法定的休息日,阿好啊,christmas到啦,我们一起给关二爷上柱香啦。我一直认为,信耶稣的那过的才叫圣诞节,唱圣歌、吃圣餐,对于我们这些旁门左道,就惦记着收礼物、拆礼物、拆礼物、拆礼物,所以12月25日,人家过的是圣诞节,我们过的是“拆弹节”。

拆,正是圣诞节的主旋律,在二十年前的圣诞节,1991年12月25号,苏联把圣诞精神贯彻到位了,直接拆伙,那今天的不老传说,我们就来聊聊对我们影响颇深的苏联,噢,还得加个“前”。记得小学有篇课文叫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讲的是列宾的名画,后来上了初中音乐课还学过同名的歌曲,怎么唱的来着,啊,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

大家都很熟悉苏联过去,那是最早的红歌啊,歌里唱过小河旁,没法向心爱少年表白的小姑娘,也唱过夜色中抒发着感慨的战友,大家一同陶醉于莫斯科郊外的美景。还唱过飘着梨花的河流边,那个美丽的喀秋莎。我们还看过苏联小说《罪与罚》、《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练成的》。

认识了好多的斯基、夫斯基、兔斯基,还有妮娅、我娅、大家娅,塔莎、纳塔莎、谁都莎,看过更多的苏联电影,生活就像抽彩票,我经常买彩票,中过两次,一次一块钱。我不干,我不干,我要二百五十万。不要挤、不要挤、让列宁同志先走,这些对白你还记得吗。 在《列宁在1918》中瓦西里说过,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面包也就是俄国话里边叫“列吧”,挺有意思,俄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叫“杜马”,这当官的天天惦记着“赌马”,老百姓能不给苏联“列吧”了吗?

那时的苏联电影每逢讲到人民战役,都不是士兵们在前线枪林弹雨的画面,全是斯大林同志叼着烟斗,在地图前面走来走去,走来走去,走来走去,然后就赢了。那不是斯大林,那不是斯大仙,胃疼还得着“斯大叔”。

作为一个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国家,他不搞民主专政,不搞建设,专搞人,男女老少全都搞,不许瞎想,真调皮。1929年年底的时候,斯大林提出大家一起搞全盘集体化,于是群众乌央乌央加入集体农庄,不进组织行不行啊,行啊,出门右拐,克格勃请你喝咖啡哦。

到了第二年三月,斯大林又说,哎呀,这个不好,好像我逼你们似的,于是大家又连夜去排队退社,生怕退晚了,又送西伯利亚了。刚退完社,没过三个月,斯大林一看你们都退了,那谁来陪我搞共产主义啊,独搞搞不如众搞搞嘛,你们不和我一起搞,那就是要和敌人搞一起,必须全体都参加,于是苏联就实现了全盘集体化。

但是苏联这个地儿大家也了解,地广人稀,你真跑路了还真不好找,这会儿苏联官方就适时推出了“坑爹小英雄”帕夫利克。1932年小帕年方十二,正赶上本命年,他家住超级寒冷的乌拉尔地区的某村子里,集体化送来了大批乌克兰富农,来劳动。小帕他爹好人哪,心疼大家扛不住冻,太冷,悄悄就放了几个回去,因为那破地儿,你再怎么劳动,它也变不成鱼米之乡啊,是不是。

好,小帕跑去打了个小报告,他爹就这么给甭了,过了几天,小帕和小帕的弟弟也神秘的死在了村边的小树林里,苏联说,这是被敌人杀害的,至于你信不信,当时的苏联人都信了。小帕就成了不怕不怕的小英雄,全国上下争相学习,互揭疮疤,举报诽谤,尤其是有政策了,举报人可以获得被举报人四分之一的财产之后,广大的无产阶级懒蛋们,走上了靠嘴皮子发家致富的道路,这不是主持人干的活儿吗。

反正集体化,最后导致了大饥荒,领导人虽然没饿着,但也没闲着,他提出全国政治大清洗,知识分子洗一洗,富农也要洗一洗,专业技术人员和少数民族都得洗一洗。苏联那个干燥寒冷的地儿,哪而禁得住老洗啊,不感冒也得患上北方皮肤干燥搔痒症,果然苏联经济脱了层皮,洗洗更健康嘛。

二战之后第二轮的大饥荒,苏联的生产水平倒退了二十年,人民都满怀怨念啊,又不敢骂人,只能说我拖祖国的后腿了,不不不,我岂止是拖后脚了,我简直都拖到你大腿了,祖国对不起,我扯着您蛋了。二战后的欧洲国家全都被扯着蛋了,于是美国就整了个“马歇尔计划”,旨在战后经济复苏,美国表示,咱们给欧洲发钱,可以,就当给儿子们玩嘛,帮助苏联那不是给自己请了个爹吗。

还是冷战吧,于是苏联就被排斥在复兴计划之外,斯大林一怒之下自起炉灶,开始给东方集团各国发钱,可是斯大林哪来的钱呢?西班牙,西班牙是什么家底儿,曾经是海上霸王

啊,他们从非洲倒腾了大量的钱财,黄金储备量当时世界第六。二战一开始,他们把一半的黄金运到了苏联,小算盘打的好啊,您帮我看一阵儿,战后我来取,你当苏联是小件寄存处啊。传说当黄金运抵莫斯科的时候,斯大林就说了,西班牙人再也休想看到他们的黄金,就像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耳朵一样。战后西班牙人学会了用镜子,是可以看到自己耳朵的,但是金子是真的看不着了。

不久新中国成立了,毛主席终于第一次出国了,他乘坐着专列来到了莫斯科,这火车啊是当年美国送给蒋介石的礼物,老蒋还没享受呢,就被缴获了,这一次恰逢是斯大林七十大寿,毛主席便乘坐着这辆车,还备了两车皮的贺礼。第一火车皮,里边全是江西蜜橘,这个好理解,补充维生素c,吃在嘴甜在心嘛,不知道斯大林是不是味蕾有问题,橘子照吃事儿不照办。

另一车皮的礼物就派上用场了,山东大葱,啥意思,你算哪根儿葱啊,毛主席当时关门不出,柯瓦寥夫来请他,毛泽东拍着桌子大骂,我对苏联的任务只有三条,一是吃饭,二是睡觉,三是拉屎,嗯,大实话,这事儿是得天天办。苏方一听,哎呦,赶紧送了中国代表辆小汽车,承认了我国的存在,橘子加大葱,换回小汽车的故事,让中苏的关系是步上了新台阶,也为之后的国际倒爷们那是树立了榜样。

亚历山大二世说过,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普京说如果军队没有前途,国家也就没有前途,俄罗斯永远是在准备战斗和正在战斗这两个状态,他们的制胜法宝,除了喀秋莎火箭炮,更重要的是我身后的伏特加。俄国人啊非常喜爱伏特加,他们骨子里一半是血液,一半是伏特加,对着酒精检测仪一吹,各个都是酒驾,你放心吧。

知道俄航的机票为什么特别特别的便宜吗,我有个朋友坐过一次,那飞机飞得就跟飞碟的效果似的,落地之后全机舱的乘客,各位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哪,解开安全带,全部站起来鼓掌,还有叫好的,有吹口哨的,什么都有。原来啊俄航的飞行员,都得是喝着伏特加开飞机,他们的口号是喝着伏特加,送您回老家。 甚至俄国一度还有法律规定,被通缉的罪犯在进入酒馆的一刻可能得到豁免,这差役抓他的,只可以在边上等着,必须要等此人跨出店门,才可能抓他。就连卫国战争征兵的时候,每人每天都能获得二两伏特加,不知道是不是俄罗斯的庙里边也供着伏特加呢。

可是喝酒误事儿啊,戈尔巴乔夫便冒天下之大不违,成为了伏特加史上惟一一个下了禁酒令的领导人,人送外号叫做“矿泉水总书记”,人不醉了国家晕乎了,因为苏联的财政很大比重来自于酒税的收入。其实早在15世纪,沙皇缺钱,于是伊凡四世就下令征收酒税,俄国人喝伏特加甭说交税,就算是陪睡他也得喝,果然国家收入“蹭”就上去了。

以后咱们中国要提高gdp,就收这个吹牛税,你吹我吹大家吹,吹完了再交税,还有面子税,你要我要大家要,一要面子就上税,保证收入好啊。苏联有不靠谱的领导,也有很靠谱的专家,在上世纪40年代末,苏联专家们来到了中国,帮咱们研发核能,修工厂建医院,为新中国的建设的确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毛主席曾经在诗词里写过,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说的啊武汉长江大桥,我身后的,这是长江上第一座大桥,也是由苏联专家帮助咱们修建完成的。1957年大桥建成,上面通汽车,下面跑火车,连接龟蛇二山,雄伟壮观,当年课文都介绍过,那时出生的很多武汉人,起名都叫什么“大桥”啊、“汉桥”什么的。如今武汉的桥特别多了,长江二桥、三桥、江汉一桥、二桥,但这些桥年年都在修,特别是白沙洲大桥,10年修了24次,一年修两次,一次修半年啊,唯有苏联专家修建的长江大桥极少翻修,还不收费,专家们替武汉人民谢谢您。

而后啊大家都知道,1959年赫鲁晓夫单方面撕毁协议,专家们撤走了,对这件事大家多少是有点想法的,各方说话很多,有说中国威胁论的,有说美国控制论的,有说苏联小心眼的,有说专家被得罪的。总之俄美吵或者不吵,俄美关系都在那里不冷不热,中俄亲或者不亲,距离都在那里不远不近,你们等或是不等,广告就在那里,不长不短,待会见。篇4: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恩恩怨怨

毛泽东与斯大林的恩恩怨怨

解放战争后期,中国革命的政治、军事形势大好,正准备南下渡江,解放全中国。1949年4月,解放军渡江前夕,毛泽东准备亲自出访苏联,将渡江战役的准备工作和建立新中国的具体事宜向斯大林汇报。但电询斯大林的意见时,斯大林复电称:中国革命战争正处于决定性关头,毛泽东作为最高统帅,不宜离开战斗岗位。如有重大问题急需研究,他将委派一位政治局委员作为全权代表前来中国听取毛泽东的意见。

毛泽东采纳了斯大林的建议,没有来苏。

不久,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来到西柏坡,与中共进行了三天的会谈。米高扬指出,鉴于中国目前之形势,斯大林的意见是中共应该“立即停止内战,实行南北分治”。毛泽东气得火冒三丈,当即与米高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老米沮伤地离开中国后,毛泽东一连多日心情压抑,吃不香、睡不好。

大军横渡长江后,毛泽东又收到一份斯大林的电报,电报对中共南下江南进行了严厉批评。当晚,毛泽东气得浑身发抖,不吃不喝睡在床上,江青怎么劝说也不听,无奈之下只有报告周恩来。周恩来来到毛的住处,看到毛泽东和衣躺在床上,脸色铁青。周上前苦劝几句,毛愤愤地对周说:“过去,他(指斯大林)明里支持我们,其实暗地里并没少帮他们(指国民党)。现在,我们共产党革命事业就要成功了,他还在帮他们??”毛泽东话犹未毕,已经泪水涟涟,一付哭得很伤心的样子。 1945年5月,新中国即将成立之前,党中央决定派刘少奇率代表团秘密访问苏联,前去与斯大林再次会谈,并为毛泽东访苏做准备。这一次,斯大林面对现实,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为避免“强加于人”之嫌,方方面面表现很特别谨慎。当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之后,仅两小时,苏联就来电承认并致祝贺。望着斯大林及时而友好的电文,毛泽东掀慰地哈哈大笑了。

不难看出,毛泽东是一位感情极其丰富,从不掩饰自己心绪的人。在他为理想而奋斗时,即有笑声,也有眼泪。1949年12月21日是斯大林70寿辰,毛泽东亲率代表团前往莫斯科祝寿,并就两党之间相互关心的普遍问题交换了意见,商讨和签订相关条约。在毛泽东抵达莫斯科的当日下午,斯大林就率领苏共全体政治局委员会见他。一见面,斯大林不等工作人员介绍,就走上前亲切地握住毛泽东的手,注目端详了好一阵子,激动地说:“想不到你是这样的年轻和健壮,”斯大林非常激动,对毛泽东赞不绝口:“伟大,真是伟大!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不愧为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儿子。我代表全体苏联人民祝愿你健康!”毛泽东激动的眼泪蓦然滚落,但他还是委屈地对斯大林说:“我是长期受打击和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说到这里,毛泽东蓦然哽咽起来。为了打破僵局,斯大林亲切地在毛泽东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一脸肃穆地说:“毛泽东就是毛东,胜利者就是胜利者。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全世界的真理!”一席话说得众人哈哈大笑,毛泽东也破涕为笑了。 这次访问,毛泽东和代表团在苏联逗留了两个月时间,并与斯大林个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离开莫斯科回国前,斯大林特别向毛泽东提出,为了总结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他建议毛泽东把自己写的文章、文件编辑出版。毛泽东说他也有

此意,并希望苏联派一位理论经验丰富的同志来华协助完成这项工作。斯大林当即同意尤金来华。后来尤金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卷的编辑工作。看到毛泽东的译文文本后,斯大林大加赞赏,又指示苏联《布乐什维克》杂志全文发表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当毛泽东拿到《布乐什维克》的发表样本时,激动得哈哈大笑,高兴地对尤金说:“这才是苏联老大哥嘛,这才是世界人民的领袖嘛”。

当时,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被西文称之不“蜜月”时期。在斯大林的重视下,苏联援助中国143个工业项目,并派了大批顾问和专家帮助中国经济建设,培训我国技术干部和接受我国留学生。在毛泽东的坚持下,斯大林甚至同意与中国开展核武器技术合作,并在西北荒漠帮助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核技术试验项目基地。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不幸逝世的消息传来,毛泽东在中南海呜呜大哭。他哭得那么伤心,连在身边多年的工作人员都说,他们从来没有看到主席为一个人去世哭得如此悲伤过。篇5:毛泽东访苏与斯大林互送“帝王级”见面礼

毛泽东访苏与斯大林互送什么“帝王级”见面礼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结束后已是傍晚,毛泽东从**城楼下来,返回中南海。刚下车,机要室转来一份斯大林发给毛泽东的电报,主要内容是向中国共产党表示祝贺,并宣布苏联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愿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看了电报,非常兴奋,拉起机要秘书叶子龙的手使劲摇着说:“好嘛!谢谢你!我们拉拉手!”这一份电报对新生的共和国意义非比寻常。在“老大哥”的帮助下,新中国跨出了对外交往第一步。

“山东大葱五千斤,江西金橘一千斤,白菜五千斤,萝卜五千斤,冬笋五百斤,西湖龙井一吨,湘绣被面三十条,枕套六十个??”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对苏联进行了漫长的访问,一个新生的农业大国,给一个天寒地冻的工业大国,送了一份非常特别的见面礼。从此,社会主义阵营中这一对大国,开启了四十年的恩恩怨怨。两国互赠的形形色色的礼品,也是中苏关系起伏演变的写照。

互送“帝王级”的见面礼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斯大林并没有到车站迎接。当天下午6点,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小会客厅和毛泽东进行第一次会谈,之后没有约定第二次会谈时间,毛泽东被“晾”在豪华的斯大林别墅中好几天。12月18日,米高扬、维辛斯基来拜访,并陪毛泽东吃晚饭。随米高扬而来的福特林说:“毛泽东同志送给斯大林同志七十寿辰的礼单,已呈斯大林同志看过了。斯大林同志非常感谢。” 这次访苏,是毛泽东生平第一次走出国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重大外事活动,实际目的为与苏联谈判,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公开的名义却是给斯大林祝寿。尽管从个人感情上,毛对斯大林“并不怎么样”,但正如他1956年说的那样:“我向来不愿祝贺人家,也不愿人家祝贺我。但是,到莫斯科去祝寿,不歌颂斯大林,还能骂他不成?” 除送给苏联的农产品外,毛泽东还为斯大林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生日礼物。包括湘绣斯大林大元帅全身像一幅;杭州丝织斯大林像两幅;江西瓷烧斯大林相片两块;江西瓷烧带斯大林像的盘子十个;二十四人用的江西西餐用具全套(共一百余件);铜底烧瓷寿盘一对;景泰蓝茶具(大小共五件)两套;康熙青花大瓷花瓶一对;象牙雕刻的宝塔一尊;象牙雕刻的女英雄像一对;象牙雕刻圆球三个;象牙雕刻八仙一套共八个;象牙雕刻的龙船一具。这些礼品中既有以斯大林个人形象为主题的艺术品,也有帝王享有的奢侈品。苏联方面赠给毛泽东的一件纪念品也颇具个人崇拜色彩:仿牙雕斯大林故居建筑模型。

接连两天冗长的祝寿活动后,斯大林对条约事宜避而不谈,毛泽东很是恼火,1956年之后,他几次回顾那次出访遭遇的坎坷:“我在莫斯科整整待了两个月。这两个月很不好受。我对苏联党的联络员说,我在这里没事??但是我做了很重要的事情,第一吃饭,第二拉屎,第三睡觉。每天做这三件事。他们让我参观,我不去,不答应签订同盟条约我哪里也不去。这样僵持到了1950年元旦那一天,斯大林才同意订同盟条约。”

谈判过程虽然不顺利,但结局还算皆大欢喜。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规定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确立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毛泽东的心情也豁然开朗。在准备回国之前,他对秘书汪东兴说:“我们在莫斯科住了这么久,他们工作周到,服务热情,应该送点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给他们,向他们表示感谢。每个人都送一件,怎么送法,你们与富春同志定。”2月12日上午10点,苏联外交部礼宾司官员给中国代表团送来礼品。送给毛泽东一件大衣料,送给周恩来、陈伯达各一套衣料,师哲、汪东兴各一个烟盒,送其他工作人员手表、衣料等。下午2点,毛泽东秘书汪东兴和叶子龙向苏方工作人员送礼。给苏方上校、中校、少校每人一床绣花被面,他们视如珍宝,说要拿回家挂在客厅让客人欣赏。其他工作人员包括厨师、保洁员、司机在内,也都送了绸缎、刺绣等工艺品。汪东兴和叶子龙向毛泽东汇报苏方工作人员非常喜欢我们送的东西。毛泽东说:“礼品不在多,要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特征,这样的礼品肯定受欢迎。” 1950年2月17日,毛泽东启程回国,火车上载着大批苏联回赠的礼物,其中以两辆吉斯小轿车最为贵重,是斯大林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当时中国还不能生产汽车,毛、周等领导人乘坐的多是从美军那里缴获的吉普车。吉斯是斯大林汽车厂出产的顶级豪车,安装八缸的6.0升发动机,最高时速140公里,档次相当于德国的迈巴赫和英国的劳斯莱斯,在苏联仅国家高级领导人可以乘坐。送给毛泽东的吉斯115是装甲加强版汽车,能阻挡子弹和步兵地雷,成为毛泽东的终身座驾。 1950年2月26日,火车运行到满洲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先换到中国专列上休息,工作人员再把访问中收到的礼品从苏方专列搬过来。二月份的西伯利亚仍然天寒地冻,换车时,发现斯大林送的吉斯115的水箱已经冻裂了。 卫星模型昭示国力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在9月召开的苏共中央全会上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4年9月29日,赫鲁晓夫率苏联政府代表团应邀访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周年国庆庆典。他带给毛泽东一件金镶宝石首饰及孔雀石首饰盒。首饰盒长35.2厘米,宽20.5厘米,高17厘米,是用一整块孔雀石雕成的,材质罕见。但价值比不上赫鲁晓夫带的另一份大礼。 10月12日,中苏双方发表了联合宣言:苏军从旅顺口海军基地撤退,1955年5月31日之前将该基地交由中国完全支配;将1950年、1951年创办的四个中苏股份公司中的苏联股份自1955年1月1日起完全交给中国;签订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苏联为中国提供五亿两千万卢布长期贷款的协定,等等。此外,苏联还赠送中国拖拉机198台,汽车40辆,摩托车24辆,机动犁100辆,播种机120架,耕耘和粗耕机100架,耙1600个,净谷机16架,割草机16架,无线电台16个,拥有100个号码的电话总机1个,各种修理机床14台,电焊设备两套,流动电影放映设备1部,并派若干专家前来协助工作。这份厚重的馈赠标志着中苏蜜月达到高潮。 1956年3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作了反对斯大林的秘密报告,10月发生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社会主义阵营群龙无首。赫鲁晓夫自然想做龙头,急需中国支持。1957年11月2日,应苏联再三邀请,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典。

中方提前一年就开始筹备送给苏联的礼物。国礼共十份,有“岱宗旭日,松柏长青”(国画)、“象牙雕刻北海全景”、“清代青花瓷器”等,最具特色的是“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的模型”,共27件,包括长江大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喷气式飞机等,一方面表示了对苏联的感谢,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新中国建设中的成就。给苏联领导人及友人的礼品分为八级,一等礼品大小共21套,包括布料、绸缎、西湖龙井、祁门红茶、齐白石画册等,送给苏共四位领导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苏维埃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和副主席米高扬。四到七等级之间还细分为四等半、五等半、六等半,全面覆盖所有参与接待中国代表团的工作人员,连烧锅炉工人都有份。

上一次中国代表团访苏有点学生拜访老师的意味,这一次则地位大不相同。毛泽东到达莫斯科后,被安排住进克里姆林宫中最豪华的叶卡捷琳娜女皇的寝宫,而其他国家兄弟党的领导人都住在列宁山等处。第一次访苏时,毛泽东因睡不惯弹簧床、用不惯坐式马桶而发牢骚,这一次寝宫中的床垫和厕所都按毛的习惯进行了改装,可见苏联方面颇花了一番心思。

苏方回赠给毛泽东的礼品共十件:地毯,“各族人民大团结”(雕刻),“列宁在装甲车上”,拉链皮包一个,笔记本一套,文艺书一套,莫斯科画册一套,茶杯六个,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纪念章一枚,食品一包。这些官方礼品都比较平常,倒是在莫斯科一次群众集会开

始前,某苏联友人送给毛泽东一件有创意的东西:合金人造地球卫星模型。圆形木底座上隆起一个金属半球,上面刻经纬线代表地球,一侧焊有枝叶形托架,连接人造地球卫星模型。模型长35厘米,宽4.3厘米,是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仿制品。就在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典前夕,苏联又发射了第二颗卫星,向这次活动献礼。

这件礼物对毛泽东来说意味深长。连发两颗人造卫星,表明苏联国力已称雄世界。毛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及赫鲁晓夫“利令智昏”很不满,但访问期间,他还是多次提出“以苏为首”。在1957年11月14日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发言说:“我们中国是为不了首的,没有这个资本??我们半个卫星都没有抛上去。这样为首就很困难,召集会议人家不听。”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享受不了社会主义鱼子 1957年11月20日,中国代表团离开莫斯科,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毛泽东六十四岁生日,临行前苏联人送来一些生日礼物,其中包括大颗粒的鱼子酱,是苏联特产的奢侈食品。回国后的一天,毛泽东请了几位身边工作人员吃饭,他指着桌上一小碟鲜红饱满的鱼子说:“你们都来尝尝,这是社会主义的鱼子呢!”这种鱼子腥味重,中国人一般吃不惯。有人用筷子挑了一点放进嘴里,当即表情纠结,又不好在主席面前吐出来,强忍着咽了下去。毛泽东问:“怎么样,好吃吧?”“好看不好吃,我享受不了,吃不下。”“对着哩,掐(吃)不下就不掐嘛!”毛泽东用湖南乡音逗得在座的人都笑起来。

此时,中苏之间的诸多矛盾也到了无法强咽的临界点。1958年7月和9月,赫鲁晓夫先后两次来华,在核潜艇、台海危机、原子弹、中印边境冲突等重大问题上,中苏双方皆展开激烈争论,甚至互相指着鼻子质问。 1960年7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同中国签订的304个合同,撤走全部在华专家1390名,并带走了全部图纸、计划和资料。11月,莫斯科举行八十一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及苏联十月革命四十三周年庆典,中共中央决定,派出以刘少奇为团长、邓小平为副团长的代表团参加。刘少奇抵达莫斯科时,没有仪仗队和红地毯,欢迎规格远不如以往。中方带去的礼物也大为缩水。外交部礼宾司本来依照前几次访苏标准制定了礼单,赠送苏联的部分礼品分为五级:最高的甲级有两份送党的第一书记和国家元首,每份价值五千至一万元,如双面绣屏风、红木嵌银丝立灯、景泰蓝鱼缸及名酒、茶叶等;最低的一级共一百份,每份价值五十元左右,送有关司、局长及接待人员,有台布、中国剪纸、暖水瓶等。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在这份报告上批示:“

一、我们多次送给兄弟国家负责人的礼物,都是些不合个人使用的大件艺术品,使受礼人处理起这些东西困难。是否还可以再想想有无其他的东西可送?

二、各级礼品的价值是否偏高?可不可以减少一些,由刘少奇同志访问开始,树立一个亲切、朴素的作风?”

最终,中国代表团送给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礼品是:男大衣料一块、女大衣料一块、西服料两块、绸一匹和茶叶四罐。赫鲁晓夫回赠给刘少奇一台电视、电唱、收音、录音四用组合电器。

“葬礼外交”送花圈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苏持续交恶。1982年,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突然逝世,给中苏关系缓和提供了一个契机。邓小平派黄华为特使前往吊唁,苏联方面心领神会。黄华送的花圈是中方精心准备的,用鲜花扎成,体积很大,被安排在较为显著的位置上。1984年,苏联两任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接连去世,中方分别派出万里副总理和李鹏副总理吊唁。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与李鹏举行了正式会见,二十年来,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与苏联最高领导人进行会谈。1984年底,戈尔巴乔夫又主动会见了出访归国途中路过莫斯科的李鹏。经过中方三次著名的“葬礼外交”铺垫,1984年12月,前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冲破阻挠率团来华。

阿尔希波夫给中国领导人和当年故交都送了礼物,给国家主席李先念的是一套鸭子造型的描金彩绘漆餐具,花纹极具俄罗斯传统风情。中方给这份礼物赋予了美好的寓意: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子是春的使者,告诉大家,中苏之间的坚冰就要融化了。

第15篇:斯大林之女与克里姆林宫的角力

斯大林之女与克里姆林宫的角力

[摘要]“红色公主”背叛父亲和国家,这使斯维特兰娜立刻成了新闻人物。

斯维特兰娜虽被称作“克里姆林宫公主”,但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却在与克里姆林宫的主人们角力,由此也决定了她人生历程的奇特和崎岖。

“掌上明珠”的叛逆与情感坎坷

斯维特兰娜生于1926年2月28日,是斯大林唯一的女儿,斯大林和妻子阿里卢耶娃把她视作掌上明珠。在父母的呵护和家庭教师的教育下,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在学前阶段便能读写俄语和德语,会画画和捏泥塑,且能根据别人的钢琴弹奏写出乐谱。

1932年11月8日阿里卢耶娃自杀身亡后,斯大林对这个在6岁半便失去母亲的小女儿给予了更多的父爱。在家里,他常和她玩“命令”游戏:作为“女主人”的女儿给作为“第一秘书”的父亲下达书面命令,“第一秘书”则谦恭地表示“服从”、“遵命”、“马上完成任务”;倘出差在外,他便用工工整整的印刷体给她写信,给她邮寄她最爱吃的水果。在母亲去世后的整整10年里,这对父女的关系显得融洽而亲密。

1941年冬,斯维特兰娜从外国杂志上得知了母亲死亡的真相--并非像家人一直告诉她的那样是因病而死,而是自杀。这件事对她震动很大,也改变了她对父亲的看法。她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身上有什么东西被摧毁了,也摧毁了我对父亲的意见、意志、每一句话的绝对服从„„”

由于这个缘故,也因为青春期来临,斯维特兰娜开始变得有些叛逆。1942年冬,16岁的她竟然爱上了40多岁的电影导演阿o雅o卡甫列尔。为了拆散他们,斯大林的警卫员鲁缅采夫对卡甫列尔提出了警告,并建议他离开莫斯科,到较远的地方出差。卡甫列尔虽当场骂了鲁缅采夫,但终究还是没有承受住压力,决定到塔什干去拍片子。然而就在他收拾好行囊,准备出发之时,却突然以“英国间谍”的罪名被捕,后被流放5年。斯维特兰娜则遭到了父亲的严厉痛斥:“现在战争打得这样,可你却干出„„”“也不看看你自己,可有谁需要你!他身边有那么多的女人,你是个糊涂虫!”盛怒之下的父亲甚至狠狠地打了她两记耳光。自此,父女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冲突接连发生。 中学毕业后,斯维特兰娜打算报考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因为她喜爱文学,且老师也建议她学习语文。不料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你想当文学家?你就喜欢风流名士派!他们都是些不学无术的人,你也想做这样的人吗?„„不行,你必须受良好的教育,哪怕是考历史系也行。”女儿虽极不情愿,但为了不致与父亲闹僵,还是于1943年秋进入了莫斯科大学历史系。

次年春天,正读大

一、刚满18岁的斯维特兰娜与她中学时期的同学、当时正就读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莫罗佐夫(犹太人)结了婚。对于这桩婚事,斯大林虽不满意,但也没有执意反对,只是说:“这是那些犹太复国主义者硬将他塞给你的。”“见你的鬼,愿意怎样就怎样吧。”不过他明确表示,决不允许她把丈夫带到家中。结果是,斯大林一次也没见过这位女婿。

结婚第二年,斯维特兰娜生下一个男孩,取名约瑟夫。她把孩子交给佣人照看,自己则继续读书。1947年春,这对结婚刚三年的年轻夫妻因感情破裂而离异。

离婚后,斯维特兰娜又感到了孤独,而她那个不能与外界接触、犹如孤立城堡般的家更让她感到憋闷和烦躁。为了排解心中烦闷,她经常到原苏共中央第二书记日丹诺夫的家中做客,由此与日丹诺夫的儿子尤里o日丹诺夫有了较多接触。1949年春两人登记结婚。

两人的婚姻其实并无感情基础。他们虽互不讨厌,但也并不相爱。斯维特兰娜坦言,她之所以嫁给尤里,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做可以使我有可能进入另一个家,给我哪怕是一点点的自由,给我打开接近人们的大门。”而日丹诺夫家之所以愿娶斯维特兰娜,则不能排除她的父亲是斯大林的因素。当然,禀性耿直、满腹锦绣的尤里不是喜欢攀龙附凤之人,但他的母亲却非常市侩,而尤里在家里又恰恰唯母命是从。

斯大林对这桩婚事非常满意。他一直希望两家能够结亲,这不仅是因为两家门当户对,日丹诺夫成为他的亲家有助于他权位的巩固,还因为他对尤里这个小伙子也十分欣赏。但他更希望尤里能上门做他的女婿,随着年事日高,他对独自一人的生活已感到孤独。在得知两人将喜结连理的消息后,他立即命人在他的孔策沃别墅增建一层楼,以期两人能高高兴兴地住进去。不料女儿却坚决要求带着她的儿子约瑟夫住到日丹诺夫家,这让他感到有些委屈和伤心,愤愤地对女儿说:他家的那些女人会把你吃掉的!但女儿还是住到了丈夫家中,一年后生下女儿喀琪娅。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难以维持长久的。尤里在婚后仍一心扑在工作上,很少回家,也很少注意妻子的生活和情绪,而斯维特兰娜也考取了苏联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的研究生。两人各忙各的,难得进行感情沟通,夫妻关系日趋恶化。1952年两人正式离婚。斯大林对此虽感到惋惜,却未加阻拦。

与尤里离婚后,斯维特兰娜仍未与父亲住在一起,而是住进了父亲另外给她安排的一套房子。这时她已很难见到父亲,1952年10月28日她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我非常想见到你„„如果允许的话,如果这不会使你感到不安的话,那么,我请求批准我在你身边度过11月的两天节日--11月8日和9日。”

然而,1953年3月2日,斯维特兰娜突然被从课堂上叫到处于弥留之际的父亲身边。她后来写道:那几天,“我爱父亲是那样强烈和温柔,胜于我一生中的任何时候”。

拒绝特权待遇,心境苦闷彷徨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府为了安慰死者家属,于1953年3月21日作出决定,给予斯维特兰娜及其子女如下物质帮助:(1)把沃伦斯科耶别墅及其服务设施送给斯维特兰娜一家无偿使用;(2)给予每月4000卢布的临时生活补助;(3)可随时从部长会议汽车基地叫车。当天,斯维特兰娜致信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马林科夫,一方面对政府的“同情和关心”表示感谢,另一方面表示自己无权享有这些待遇,因而拒绝接受。信中只是请求,允许她在夏季的时候,在茹科夫卡苏联部长会议别墅区里租用2~3个房间,房租由自己支付。但苏联政府坚持认为,特殊待遇不能取消,只是鉴于斯维特兰娜在信中提到了在茹科夫卡别墅区租用房间的问题,决定把原打算让她一家免费使用的沃伦斯科耶别墅改为在茹科夫卡别墅区的一栋别墅。

11年后--1964年11月17日,斯维特兰娜又致信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柯西金,再次请求收回给她一家的特殊待遇。信中说,我们一家虽对政府给予的人道主义帮助一直心存感激,但“我们在道义上无权永远享受这种人道主义”。额外享有的这种权利,“使我在朋友面前很难为情,总之,在所有人面前都感到不自在”。考虑到一个月前赫鲁晓夫刚被废黜,斯维特兰娜担心刚刚上台执政的新领导可能会对她此时提出这个问题产生误解,所以在信中又特别写道:我“不想让人把我的行动理解为某种示威”。“恳求您,阿列克谢o尼古拉耶维奇,正确地理解我,不要拒绝我的可能有些特别的请求”。

尽管如此,柯西金在收到这封信后,还是派人同斯维特兰娜进行了这样的谈话:“我们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有别墅还不要的事。相反,人家还求之不得呢!你们这是怎么啦?这造成一种印象,就像用这种形式向新政府抗议似的。”“当我们认为必要的时候,再向你们收回别墅好了。现在你们尽管用,别再提这个问题了。”斯维特兰娜一家只好继续使用该别墅。

斯维特兰娜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后,先是在莫斯科大学教授苏联文学和英语,后于1956年调至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从事历史、语言及儿童文学研究,1962年她又到莫斯科外文书籍出版社做翻译工作。在此期间她编写和翻译出版了多部著作。学识渊博且从小就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的斯维特兰娜一直相信,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能够干出一番业绩。因此,她对政府强行给予她的某些“照顾”和“特权”一向采取抵制态度。

顺便指出,在对待自己特殊的家庭出身和由此所享有或可能享有的特权问题上,斯大林三个子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斯维特兰娜在谈到大哥雅可夫时写道:“任何人提到他是什么人的儿子,他都非常厌恶„„他一贯真诚地拒绝由于他的家庭关系而可以得到的特权,所以他也从来没有过什么特权。”二哥瓦西里则对他的特殊身份和享有的特权自负、喜欢得要命,并不惜一切手段加以利用,屡试不爽的利用结果又使他变得藐视尊长,目无法律,逞性妄为,骄纵无忌。以致在父亲去世后不久锒铛入狱。斯维特兰娜虽与大哥同父异母,与二哥同父同母,但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做法却与大哥一致。

从1953年春开始,由于斯大林的去世,苏联社会进入了“解冻”期,历史上的一些冤假错案陆续得到了平反,斯维特兰娜的一些亲戚也走出了牢房,纷纷向她诉说了自己的冤情和在监狱所受的非人待遇。这些都对她震动很大,她开始用审视的目光看待父亲统治下的那段历史。因此,1956年2月末,她在读过米高扬交给她的、尚未向各级党组织传达的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批判她父亲的“秘密报告”后,并未作出如当局所料的那种激烈反应,而是平静地对米高扬讲道:“遗憾的是,这一切都像是真的„„”一年半之后--1957年9月,她把自己的姓改成母姓“阿里卢耶娃”。 在父亲去世后的10年间,由于当局对“斯大林问题”的热度始终不减,而在对他的评价上又忽高忽低,时褒时贬,斯维特兰娜越发感到了作为斯大林女儿的巨大精神压力,以致彷徨苦闷。1962年春,她在莫斯科东正教堂接受了洗礼,并坦言:“我感到这是我内心的需要,教条于我无大意义。”1963年,她在《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中又向她的朋友作了这样的倾诉:

和以往一样,我生活在父亲盛名的庇荫之下„„一些人关怀,一些人憎恶,所有的人都毫无例外地对我抱有好奇心,应得的和不应得的烦恼和激动,以及那许许多多的受之有愧的向我表示的热爱和忠诚--所有这一切都从四面八方压挤着我„„

我继续过着奇怪的,无所作为的,具有两重性的生活。和十年前一样,我的生活仍旧是:表面是一回事,内心完全是另一回事。表面上和从前一样,我的生活是安定而有保障的,处于“上层”的大树和叔叔阿姨们的庇荫之下,然而我的内心生活,和以前一样,和他们在兴趣、习惯、精神、事业、语言、文字上完全格格不入,不过我今天的这种感觉比以前更加强烈罢了。 出逃美国,被当局称为“歇斯底里病患者”

正是在上述心境下,1963年冬,斯维特兰娜爱上了来莫斯科治病的印度共产党员勃拉哲士o辛格。辛格比斯维特兰娜大17岁,已近花甲之年,而看起来又比实际年龄老出不少,且病得“似乎一阵风能把他刮倒”。两人的结合固然令人意外,可更让人不曾料到的是,此事竟导致了斯维特兰娜与苏联当局一次又一次的冲突。

1965年4月7日,斯维特兰娜开始与辛格同居。5月3日,两人来到了莫斯科的一家婚姻登记所,询问登记所需的材料和手续。不料第二天斯维特兰娜就被召到了柯西金的办公室。这位政府首脑对她劝阻:您,一位又年轻、又健康的妇女,难道就不能在咱们这里找一个健壮的年轻人?您要这个病歪歪的老印度教徒干什么?不行,我们大家都坚决反对。我们劝您别去办理婚姻登记,我们也不允许。“因为要是根据法律他把您带到印度去该怎么办?”

1966年10月,病情急剧恶化的辛格意识到自己来日无多,向斯维特兰娜表达了想死在印度的愿望,斯维特兰娜遂写信给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请求允许她把辛格送回自己的故里,信中表示她在印度不会呆很久。代替总书记作答的是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又一次拒绝了斯维特兰娜的请求。

当月31日,辛格在莫斯科病逝。11月3日,斯维特兰娜分别致信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请求允许她把丈夫的骨灰送到印度他的家人那里。信中保证:“旅行只需7~10天,不会再多。”除丈夫的侄子--印度外交部长迪内希在印度首都德里的家和丈夫在恒河岸边的老家卡拉康卡村外,“我什么地方也不去。除了最亲近的亲属以外,我谁也不见。我向您保证,从政治立场方面绝不会发生任何可受指责的事情。”

11月4日,苏共中央政治局在通过电话表决后作出了如下决定:

同意阿里卢耶娃o斯维特兰娜的请求,批准她赴印度逗留7天。

责成谢米恰斯内(克格勃主席--作者注)同志派两名工作人员陪同她前往印度。责成别涅季克托夫(苏联驻印度大使--作者注)同志在他们在印度逗留期间给予帮助。 当天,柯西金把斯维特兰娜召去作了5分钟的谈话,告诉她中央决定准许她出国,但条件是不得和媒体接触。

11月11日,斯维特兰娜拿到了出国护照。在出国之前,斯维特兰娜并无居留印度的打算,只是想按照签证期限在那里逗留一个月。但12月25日这天她在见到迪内希后却突然提出她想留在印度,并请他提供帮助。迪内希答应为她效力。第二天,斯维特兰娜写信给苏联大使馆,宣称她要在卡拉康卡村住到1月18日,因为她的签证是一个月,至1月20日才到期。接着她让卡西洛娃回德里,向大使馆转交此信。自此,她摆脱了政府派来的这位女翻译。

在卡拉康卡村的这些日子里,斯维特兰娜与辛格的亲人及其邻居相处得很融洽,并毫不隐讳地向他们表达了她想留在印度的愿望。他们为此感到高兴,并纷纷为她出谋划策,认为她可以到美国大使馆申请避难,待有了美国护照后再长住印度。这个主意对她启发很大。

几经波折,来到美国使馆后,斯维特兰娜讲明了自己的身份并提供了相关的证件,请求美国人帮她实现自己的心愿。美国人则要求她写一份包括简历在内的声明。她于是在声明中写道: 我在印度和丈夫的亲属和朋友会了面,因此我开始认真地思考留在印度的问题。可是我发现这不可能,因为无论是印度政府还是苏联政府看来都不会让我这样做„„

美国人认为,当务之急是帮斯维特兰娜尽快离开印度,但并不急于让她进入美国,因为她目前的决定有可能是出于一时的冲动。因此,不如先让她到中立国家呆一段时间。

苏联驻印度使馆发现斯维特兰娜失踪后,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外国报刊对斯维特兰娜出逃一事作了各种各样的报道和评论,感到脸面尽失的苏联当局遂通过塔斯社发表了为自己打圆场的消息:“斯o阿里卢耶娃打算在国外住多长时间--这是她个人的事情。”

斯维特兰娜在瑞士逗留了一个半月,美国国务院派原美国驻苏联大使乔治o凯南等人同她进行了长谈,对她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了解。斯维特兰娜除一再表示她“决定永不返回苏联”外,还表示愿在美国出版她的《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一书。最后,她获准于4月21日飞往美国。

“红色公主”背叛自己的父亲和国家,这使斯维特兰娜立刻成了新闻人物。她自己也表现得十分活跃。4月21日刚在纽约机场走下飞机,便和等候在这里的记者见了面。几天后,她举行了记者招待会,讲了苏联人是怎样生活的,她是如何抛儿别女、脱离自己的祖国的。美国和欧洲的一些电视台对这次招待会进行了报道,在苏联当局眼中,这是一场反苏反共的强大攻势。作为对这一攻势的回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6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记者招待会上讲道:“斯o阿里卢耶娃是个精神上不稳定的人,她有病。对那些企图在政治上利用她的人,我们只能表示惋惜。”莫斯科的《文学报》则发表文章称,斯维特兰娜从来就是个“歇斯底里病患者和偏执狂”。

其实,斯维特兰娜把这次出走看得很简单,她只是想摆脱父亲的阴影,只是想要过彻底自由的没有束缚的生活。

彻底背叛父亲,失去祖国国籍

除了与美国各方面人士接触外,斯维特兰娜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她《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一书的出版上,经过与多家出版社交涉,终于与它们达成了在1967年10月底用几种语言出版该书的协议。这一消息发布后,苏联方面深感不安,因为该书的出版时间恰值十月革命50周年前夕。 其实5月份苏联当局就已从斯维特兰娜在莫斯科的一位朋友那里查抄了这部书稿的复写件,里面写的主要是家庭琐事,虽对斯大林有些贬损,但更为斯大林作过开脱,认为贝利亚是实施残暴镇压的罪魁祸首,而他父亲只不过是受到了贝利亚的蒙蔽。无论如何,它对斯大林及苏联阴暗面的揭露远未超过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的程度。尽管如此,苏联当局还是认为,此书在西方出版后必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恶意炒作,而这无疑会对恰在此时举行的十月革命50周年庆典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时任苏联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罗波夫决定设法让这部书稿提前数月面世,这样当50周年庆典举行时,由此书的出版所引起的喧闹便已趋于平息。为此,他命人把查抄到的书稿复写件交给了与克格勃关系密切的英国记者维克托o路易,并让这位记者在克格勃人员的配合下向斯维特兰娜的子女强行索要家庭照片。随后,路易以不太高的价格将书稿复写件和家庭照片卖给了英国弗莱贡出版社,接着又卖给了西德《明镜》画刊。8月初,附有家庭照片的该书已经上市,而《明镜》画刊也开始连载这部书稿和照片。斯维特兰娜虽在事后打赢了与“盗版者”的官司,且将她的“正版书”的出版时间由原定的10月底争取到了10月初,但安德罗波夫的目的已基本达到。 《致友人的二十封信》出版后,斯维特兰娜又开始了她的第二本书--《仅仅一年》的写作。该书讲述了她自1966年12月至1967年12月整整一年的出逃经历,同时也谈到了苏联的某些历史问题。与她的第一本书不同,这本她出逃后在美国人影响下写成的书,字里行间流露着对苏共领导下的社会主义苏联的不满,例如:

„„“斯大林主义时期”,是个人专制时代,是血腥恐怖、经济困难、残酷战争和意识形态的反动时代。

那个精神空虚、冷酷无情的人„„那个伙同自己的同谋将国家变成监狱--在那里凡有生命、有思想的都被扑灭,无一幸免--的人,那个引起千百万人恐惧和憎恶的人,这就是我的父亲。

我们的社会主义就其经济意义来说像国家资本主义。在社会关系方面这是某种奇怪的杂交品种:官僚军营式的制度,其秘密警察有如德国的盖世太保,而我们落后的农业使人想起19世纪的农村。

1969年秋此书在美国出版后,西方国家马上将其作为重磅炮弹,掀起了又一轮反苏浪潮,而且宣称斯大林的一切做法都是从列宁那里继承来的,“恰恰正是列宁应当对在苏联发生的一切承担责任”。而此时苏共中央正在紧锣密鼓地部署纪念斯大林诞辰90周年(1969年12月)和列宁诞辰100周年(1970年4月)。

面对这种情况,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寝食难安。1969年11月5日他致信苏共中央,提出“为了转移世界舆论对于敌人利用斯o阿里卢耶娃《仅仅一年》一书而掀起的诽谤性宣传运动的注意力”,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根据斯维特兰娜的子女写信给中央政治局表示对其母亲叛国行为的愤怒这一情况,起草一封给斯维特兰娜子女的公开信,并寄给对斯维特兰娜持有不赞许之意的《纽约时报》副主编哈o索尔兹伯里,让其在国外发布。同时将这封公开信和对斯维特兰娜子女的访问放在欧洲的一家重要杂志上发表。

第二,向西方报刊灌输这样一种说法,即斯维特兰娜的新书是一大群人集体炮制出来的,包括一些声名远扬的苏联的狂热反对者和擅长捏造苏维埃国家历史的人。在阐述这种说法时,应加进一些克格勃掌握的能让这些人名誉扫地的材料。 第三,由曾与斯维特兰娜关系密切的苏联知识界的著名代表人物给她发一封集体签名的信件,抗议她捏造苏维埃国家的历史和诽谤列宁。这封信件可通过克格勃渠道转交给斯维特兰娜,同时设法透露给国外报刊。

第四,在苏联报刊上发表的揭露西方国家情报机关活动的文章中,应指出这些情报机关是从那些私人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都有缺陷的人那里获取材料的;他们为了得到反苏材料,竟不惜利用斯维特兰娜这样一些堕落和令人厌恶的人物。

第五,责成苏共中央宣传部对《仅仅一年》一书进行分析,以求判明书中可能隐藏着的敌人的新的态度和意图,以及他们在此基础上安排的在列宁诞辰100周年之际的意识形态上的破坏性宣传活动。

此外,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69年12月19日作出决定,因斯维特兰娜“犯有败坏苏联国籍这一称号的过错”,剥夺她的苏联国籍。

重回苏联与再次出走 因这本书的出版引起的喧嚣渐渐平息后,斯维特兰娜也开始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她的生活之路依然充满坎坷。1970年4月,她和刚认识了三个星期的美国建筑师彼得斯匆匆结婚,第二年45岁的她生下了女儿奥尔加。但在孩子只有半岁多的时候,夫妻关系便出现了危机,她先是带着女儿与彼得斯分居,后又于1973年5月办理了离婚手续。此后她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教育女儿身上。

她对苏联虽仍采取敌视态度,并于1978年11月宣誓加入美国国籍,且登记为美国共和党党员,接着又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兰娜o彼得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美国人对她的虚情假意也越来越感到厌恶,越来越觉得“两个超级大国是如此相似,无论是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于是,她于1982年8月带着奥尔加离开美国,移居英国。

1982年底,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去世。新任总书记安德罗波夫执政后,采取了一些缓和东西方关系的措施,也解除了移居西方的斯维特兰娜与国内接触的禁令,斯维特兰娜遂得以与在莫斯科的儿子通话。通话中儿子表示希望她回国,因为“我们需要你”。 对西方世界的失望和对国内亲人的思念以及儿子所表示的希望,使斯维特兰娜终于作出了返苏的决定。1984年9月,她向苏联驻英国大使馆提出了回国申请。

苏联政府对斯维特兰娜的这一决定感到高兴,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这位叛逃者迷途知返,而且也非常有利于苏联的对外宣传,不仅马上批准了她的回国申请,而且在她带着女儿回国后还给予了娘儿俩一系列政治和生活方面的待遇:立即恢复了斯维特兰娜的苏联国籍,给她发放退休金、安排住房、配备汽车;给予她的女儿奥尔加苏联公民权,安排她入校就读。

斯维特兰娜回国后也做了一些让克里姆林宫满意的事情。她对西方国家尤其是对美国进行了谴责,“我在自由的国度没有一天是自由的”--这句话和她当初逃离祖国的举动一样,再次让全世界震惊。她还对位于斯大林故乡哥里的斯大林纪念馆投入了很大热情,亲自设计了其中一个展厅,并把她掌握的部分斯大林遗物拿来展出。

但苏联当局虽看起来对她百般照顾,实际上仍把她视作特殊而敏感的人物,对她放心不下。如她所言:“我一回来,美国护照就被收走了。开始指示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此外,当局还暗中派人对她进行监视„„斯维特兰娜再次决定离开苏联。1985年12月她给新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写信说:“由于我们来苏联的目的未能达到,而且我家里的人同我们合不来,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再呆下去。我们情愿离开。”

戈尔巴乔夫当局觉得,如果进行劝阻,此事又会闹得沸沸扬扬。何况奥尔加在18岁以后有理由要求返回美国,成为美国公民。加上斯维特兰娜并没有说她决定离去的原因是因为对苏联现政府的不满,那么,就遂她所愿,由她去吧。

1986年4月,斯维特兰娜带着奥尔加离开苏联重返美国定居。回到美国后,她否认了她在莫斯科发表的对美国的那些谴责之词。1988年4月2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政令,同意斯维特兰娜和女儿奥尔加放弃苏联国籍。3年之后,苏联解体。

晚年的斯维特兰娜孤身独处,默默无闻。2011年11月22日,她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病逝。

去世之前她曾这样对人感叹:“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得不堪倾诉,更不堪活下去。”然而她竟活了85岁。在自传《遥远的乐声》里,她曾经写道:“我总是听见另一种鼓点。还在苏联上中小学,后来上莫斯科大学时,我就一直如此。我怎么也无法同克里姆林宫的其他孩子齐头并进„„我总是合着自己个人主义的乐声,踏着另一种节拍前进。”逝世前,不知她是否会想起,当她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时,同学的父母不断被捕,她向父亲求情,最后得到的一顿咆哮:“他们是叛徒,是敌人,是反革命分子,必须被消灭,就像踩死一只臭虫!”

也许从那时起,她已经离克里姆林宫越来越远了。

(作者系文史学者)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3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16篇:观斯大林格勒有感(500字)作文

精选作文:观斯大林格勒有感(500字)作文 近日,百忙之中抽空看了部电影斯大林格勒。看后,感叹:战争是政治家的游戏,勇者的决斗。

围观近几年的国产抗日神剧,我觉得现在的导演在追求高收视率,而忽悠观众,如果当年,打日本鬼子真的如此简单,那么为什么要八年,还丢失半壁河山,为什么以十换一,进行近身肉搏,为什么有那么中国人当伪军,当汉奸。拜托,那些中国导演别挑战观众的智商下线。真正的战争,无论那方不是拼尽权力,不择手段干掉对方而我觉得这部影片好在于尊重观众,尊重参战双方,尊重每个失去的生命。战争对于任何一方,都是失败的,不管怎样,战争总会流血,死人,不会带来和平。有句话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见,仇恨之深,可楚霸王灭秦,杀秦三世,天下安定了吗?楚汉相争,天下还是诸侯乱战。所以,要维护和平,绝对不能通过战争取得,战争只会种下更多的仇恨罂粟。想要和平,必需防止战争发生,防止战争发生在于增强和平都力量,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因此,当爱好和平力量足够打,罪恶就不敢抬起头,战争就会减少。而真正要防止战争的出现,我认为是不可能的,由矛盾规律可知,没战争就没和平,愿人类在20世纪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沉痛教训后,可以更加爱护和平,也愿现在某些正在受战火的人可以尽快得到和平,最后愿,在战争中丢凌的生命得到安息。

阿们,耶稣。高三:你的微笑 篇一:斯大林格勒观后感

斯大林格勒观后感

《斯大林格勒》:俄罗斯首部imax 3d战争大片

咱就不说视听效果极为震撼的《斯大林格勒》幕后是如何如何的强了,因为一来俄罗斯那长长的人名记都记不住,二来看完本片之后听说花了三千万美金,深深的感觉原来俄罗斯电影也有大把大把烧钱的,而且烧的让你看的见,值回票值!伏尔加河登陆海陆空成千上万士兵的宏大场面、斯大林格勒的建筑与街景、巴甫洛夫大楼、轰炸机坠地、坦克密集进攻?? 《斯大林格勒》讲的是1942年,苏联红军在跨越伏尔加河,向德军发起反攻失利,几名苏联士兵潜进了德战区,遇到了一位未能跑掉的俄罗斯姑娘,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一边是苏联战士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在小姑娘的这座房屋内,一边是德军三番四次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夺回这一“堡垒”。

聪明的是,《斯大林格勒》将主视角投向了局部,从小人物的情感入手,凸现整体战争的残酷,苏军这边几个主角,既有共同抗战和保护“女神”的目的,又有各种性格之间的戏剧性冲突,德军这边则是一段身份地位、语言、价值观等统统不一致的“孽恋”。除了爱情,双方人马身处极地,对家人和感情的念念不忘,对频繁的战争表现出的极度厌恶,以及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如弹钢琴唱高音、捡玩偶展书信、打水取食??都和残酷的战争形成鲜明对比。

《斯大林格勒》在视听与叙事上都近乎完美,伏尔加河登陆的场面,通过全景、陆地、船上、水中、火中、战壕等六个方位表现战斗的宏大场面和惨烈状况,开场时当观众看到一个个俄国士兵穿过火海,身上带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冲向德国士兵时,无论是视觉还是心理都相当震撼,那数百人齐齐登陆作战的镜头极为出色,要是再多几个长镜头就应该足以载入影史了。接下来飞机轰炸,大炮强攻、子弹扫射的镜头等场面效果逼真,加上3d效果,有好莱坞大片的范儿。

尤其值得赞誉的则是道具、场景之逼真,因要全景重现斯大林格勒战役,逼真的建筑和街景,大到包括斯大林格勒地标性建筑巴甫洛夫大楼,小到破旧的钢琴、柔软的大床、墙上海报等等,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其实该片在“反战”的立意上,与《拯救大兵瑞恩》这些佳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拯救大兵瑞恩》说的是八个救一个,从分裂到齐心,再到去牺牲去救赎,斯皮尔伯格展现出了作为导演对于电影主题的精确把控,而《斯大林格勒》何尝不懂得战争与反战,剧情波澜起伏,将战争场面拍的最真实以及毫不避讳的血腥,五个苏军不再为了国家为了斯大林,而是为了守护阁楼里的小“公主”,德军官厌恶战争,爱上沦陷区的俄罗斯娼妓?? 战争中萌发两段爱情,尽量不扯到家国大义,即便是中途苏军奋勇冲出小楼杀敌,也是看到同胞被残忍杀害,愤慨还击。这种“战争中谈着恋爱”的题材可能很多国内“专家”会认为容易出现误导,我们的英雄就义之前一定是念念不忘交党费,根本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还五个人爱上一个女的?? 所以,战争带来灾难,胆同时也又让人性完美的诠释出来,战争的黑暗不能完全掩盖人性的光辉!

篇二:斯大林格勒观后感

一个民族的信仰

——《斯大林格勒》观后感

《斯大林格勒》以人类战争史上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故事背景,讲述五名苏联士兵在一次行动失利后潜入了一座被德军占领的房屋,在这里他们遇到了一位未能跑掉的俄罗斯姑娘,并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影片浓墨重彩地动用各种飞机坦克、城市废墟还原了二战时期战争的浩大场面,同时又将视角投向了局部,从小人物的情感入手,既有血腥的战争,又有美好的爱情,力图凸显战争的残酷。

《斯大林格勒》不仅是一段关于改变战争进程的一场战役的故事,它更是讲述了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下的苏联红军是如何坚守信仰、保家卫国的故事,是一部重新唤起人们民族信仰和爱国热情的饕餮大餐。看完这部影片,我的内心突然涌动出很多的澎湃——在这个现实而又物质的社会里,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激情,由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所冲击出来的激情。它也让我深深的体悟到了一种爱国的情怀,在这部电影中,我看到更多的是一种力量,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在民族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年代里,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像影片中五名苏联士兵这样的人,他们所做的事情,所付出的鲜血和代价往往终其一生都不会得到回报,他们不会获得任何金钱等物质的利益,不会获得任何权势等虚荣的享受,甚至不可能拥有属于他们的军功章。但是为了国

家,为了民族,为了同胞,仍然选择了前仆后继,慷慨就义。究竟是什么驱动着他们,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来坚守心中的理想,其实他们早已告诉我们答案,是信仰,是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们。在那个残酷的年代里,因为有了信仰,他们能够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因为有了信仰,他们可以在黑暗之中看到曙光;因为有了信仰,他们可以在地狱之中找到天堂;因为有了信仰,他们能够始终相信自己的选择! 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信仰是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灵性生命的最高境界。人追求理想,有信仰,从而形成了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当个人信仰从单独汇聚成集体时,开始有了宗教信仰,国家信仰,民族信仰。中华民族的信仰观念其实自远古以来就已经开始确定,通过祖先崇拜和民族图腾的形式固定并流传下来,如“炎黄子孙”的统一祖先的信仰,“龙的传人”的统一民族图腾。随着历史发展,这种“渊源共生”的信仰观念又进一步扩展,从而形成其更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海纳百川”、“和谐共融”的中华一家的“大民族”信仰。从此,血缘、语言,甚至宗教信仰都被置于次要地位,而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才具有最为重要的位置。中华民族源源五千年悠久历史,形成以向心凝聚、整体共构的“大一统”思想作为其核心精神理念,这种“国家的统一和富强,民族的团结和复兴,人民的幸福和安康”的一统观念乃中华民族之魂,乃中华民族之最高信仰。历史证明,一个没有统一的信仰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常被他人耻笑的民族!一个没有伟大信仰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但一个拥有统一信仰、

伟大信仰的民族,一定是一个被全世界民族认同,被全世界民族学习,为全世界民族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民族!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统

一、伟大信仰的民族,在灿烂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数辉煌,也经历了一段苦痛的被侵略史,物质建设虽遭破坏再重生,但中华民族信仰却一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进入新世纪,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剧烈。而在这样激烈的竞争压力环境下,中华民族又开始创造着无数的奇迹,也必将在民族信仰的指引下创造更多、更大、更远的辉煌,永远让中华民族有尊严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信仰是一种情怀,是心中永不改变的坚持!信仰是一种激励与鼓舞的力量,是战胜一切的源泉!

战争年代,信仰可以拯救一个名族;和平年代,信仰可以拯救每个人的灵魂!

篇三:观“斯大林格勒战役”有感

为雅利安民族的诚恳喝彩

——观“斯大林格勒战役”有感

《斯大林格勒战役》(以下简称《斯》),不同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它是德国雅利安民族在经过了六十年的深思与反省产生的一部表达德国人深深歉意的电影题材做品。剧中的情节与各种场景以及悲惨的结局,无不反映了德国民族对二战的歉疚和省悟,最终的结局是最好的明证,说明他们已深深地认清了自己对整个世界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历史告诉我们:侵略的、非正义的战争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胜利,从来都是以惨败来收尾。

对《斯》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几个德国“逃兵”。战争的残酷唤醒了一部分的德国军官和士兵的良知。于是一群士兵开始有了逃离战场的念头,可希特勒法西斯的专职使他们不得不背负着国家的旗号,为国家而连年征战,为荣誉而背井离乡。但这些换来的是什么?是生灵涂炭,是鲜血横流。自古以来,非人性的、侵略的、非正义的战争都没有好的结果,都是以惨败收场。可是我之所以要为雅利安人,为雅利安民族喝彩,不是为那些逃兵怯懦的逃避战争、也不是为《斯》结局的悲惨,更不是为希特勒非正义的侵略。我为在二战结束的六十年后他们能够正确地认清自己的错误并作出如此的反应。但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以色列二战纪念碑前献上花圈,双膝跪地的时候。我就已经为雅利安民族的诚

恳与魄力而折服。

二战结束已经六十有一年,德国已经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当年所犯的错误。可同样作为轴心国的日本呢?对我国十三亿华夏子孙作出过什么表示没? 难道就是五次三番、三番五次的参拜靖国神社,就是不惜扭曲历史而篡改历史教课书吗?更有一群极端分子仍然沉沦在“大东亚共荣”的空想中。我不明白所谓的“大和”民族就是这么不知羞耻吗?还有没有一点人性的良知,你们的武士道精神倡导就是“虚伪、侵略和野蛮”吗?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中国人的头骨还散发着冷冷的寒气,东北三省生化武器遗留至今依然危害我国人民的正常生活,卢沟桥下依稀还能见到往日血染的江水。在这方面雅利安民族为你们作出了榜样。历史的铁证是不容更改的、正义真理永存世间。

雅利安民族, 好样的!!!

张振东 2006-4-18 篇四:观《兵临城下》有感

观《兵临城下》有感

前言: 这是我

更糟糕的是,他们两人竟然同时爱上了一名在战场上作战的女军官坦妮娅,当然,在该电影的开始阶段男主人公就见过女主人公坦妮娅。坦妮娅的出现使得男主角瓦西里与男配角丹尼洛夫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因为坦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丹尼洛夫对坦妮娅只是一厢情愿。当然,故事的结局还算完美,就是男主角的胜利,并且与女主角走在了一块,丹尼洛夫为国牺牲。至于这场战争苏方的胜利是在我们的预料之中的,因为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

泣,而是行动,勇敢地作为!影片的结尾,斯大林格勒战役以苏军胜利而告终了,风尘仆仆的瓦西里在一间住满了伤员的临时医院里寻找被炸伤的坦妮娅,在一片温暖的阳光映衬下,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瓦西里步履坚定地走向坦妮娅的病床,我当时很奇怪,在那么嘈杂的环境下,瓦西里是如何在一片人群当中一眼找到坦妮娅的,但不知为什么,却又觉得如此正常,好像这是天经地义,那两个人,经历了战争的洗礼,依偎在一起的身影,如此和谐。

在这部影片中除了女主角外,主要有三个男人,战斗英雄瓦西里,政治青年丹尼洛夫和站在他们反面的敌人高宁少校,他们并没有被刻意刻画成我们印象中那么“标准”的形象。作为英雄的瓦西里,从他和坦妮娅的对话可看出他的理想并不是崇高的共产主义,而只是平凡地想成为一个工厂的管理者,他有自己的情爱牵挂、有自己的脆弱和无助,并非是每时每刻都可以抛离情感地勇往直前的。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但凡涉及到党和领袖的话题时,瓦西里总是保持沉默,最多是报以一丝暧昧的微笑,这与政治上狂热的丹尼洛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影片中的丹尼洛夫对共产主义抱着无限的忠诚,他甚至默许无辜的小沙查作为卧底与德军少校接触,但他也不是完全没有私心的,为了他爱上的妲尼娅,他不惜动用职权调动她的岗位,利用瓦西里劝她“比他们更有用,更值得活下来”,得知妲尼娅与瓦西里的恋情后,几乎写了份能置瓦西里于死地的报告,这里的丹尼洛夫的形象,显然与传统意义上的政治青年有所不同。最后来谈谈高宁少校,他是德军中赫赫有名的狙击高手,满怀着为在战争中牺牲的儿子复仇的心情来到斯大林格勒。在影片中高宁少校被描写成了一个贵族式的狩猎人,他优雅的吸烟姿势,不卑不亢的谈吐,精致的狙击步枪,甚至阅读的专注,每次伏击回来都要沙查帮他擦亮皮靴等等,无不显示出他贵族的一面,这与瓦西里的出身与做派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并没有因为是反面人物就被刻意丑化,但同时,他利用沙查作诱饵,直至杀害沙查,又显示出他残忍卑劣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在战争中被扭曲的人性,反而更加令人心寒。

在这部影片中,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就如丹尼洛夫所说:没有完全的平等,即使是在苏联的世界里。人终归是人,地球上不会出现新的人类。总会有一些令人嫉妒的东西,一个微笑,一份友谊。总会有贫有富——富于天赋,贫

于天赋;富于爱情,贫于爱情?? 这部影片细腻地描写了人性,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关于爱,关于友情,关于责任,关于人性,或许还有更多。

现在我来回答前言中所留下的问题,真正最吸引我的就是电影的开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狼眼,还有一匹马作为诱饵。然后一个牧羊童和他的祖父俯卧在雪地里,一动也不动,能看到的只是一杆枪头和其冷静的眼神。这时一个声音响起:“我是一块石头,我一动不动,我非常缓慢地将雪含放到嘴里,这样它便不会感觉到我的呼吸,我从容不迫让它走的更近一些,我只有一颗子弹,我瞄准了它的眼睛,我的指头非常轻地按在扳机上,我并没有颤抖,我也并不害怕,现在我是一个大男孩了......”接着就是一声枪响。这段开场,我们把狼看作是敌人,即德军;男孩就是瓦西里,也可引申为苏军;那匹马可以看做是莫斯科。正好缩影了电影的内容,反映了电影的名称——《兵临城下》。这种画面,这种气势,这种韵味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只要看了这一片段,我就会不由自主的看完整部电影。前边也提到,这部我总共看过四遍,后期的三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看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可能会略显粗浅,但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

电影赏析作业

观《兵临城下》有感

下页

第17篇: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七第二课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学设计

定边县第四中学 周婷

一、设计思路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内容等,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本课的设计依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并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取知识与能力。

二、课程标准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1)知道以下基本知识:苏联工业化的措施、成就和问题;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过程;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其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现。

(2)理解以下问题: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背景以及对农业集体化的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2、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整理历史知识、分析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思考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学习“斯大林模式”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地评价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体会苏联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正确认识 “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历史上所发挥的巨大影响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表现。

2、教学难点:对农业全盘集体化的认识;评价“斯大林模式”。

五、教材分析

列宁逝世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抛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路,回归到“战时共产主义”思路上来。通过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确立了斯大林模式。以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思想上高度统一为主要特征的斯大林模式,曾经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它也存在诸多弊端,在后来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的最主要因素。本课内容围绕着苏联经济政策的演变这条专题的主线展开,上承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的“列宁模式”,同时又为第三课学习“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打下基础(苏联改革的对象就是斯大林模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六、教学方法 : 导学案教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等。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下发导学案,学生阅读教材完成【自主预习案】的知识梳理部分。

(二)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三)新课学习

1.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完成自主预习案的知识梳理部分。

2.引导学生解读学习目标。

3.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完成预习自测的习题。

4.学生合作探究,完成“探究精讲案”,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形成对问题的看法并解决问题,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展示,主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检测。学生自主完成课堂检测的相关习题,以达到学以致用,巩固深化知识之目的。

6.课堂小结与知识升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师生共同在黑板上构建知识体系。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利用导学案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上完成了教学和学习目标。

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教学节奏的把握不够合理,有前松后紧现象。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在以后得课堂上应该注意改进。

(后附导学案)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第二节: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课题: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课标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三、三维目标:

1、简述苏联的工业化之路,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简要评价斯大林模式。

3、通过对斯大林模式利弊得失的探讨,以史为鉴,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

四、基本概念解读:斯大林模式

形成背景:在推进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过程中;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含义:“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方面,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为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偏重行政手段,优先发展重工业。评价: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战后苏联的多次改革均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经验教训: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要从国情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五、学习重难点:

1、重点: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2、难点:怎样评价斯大林模式。

„„„„„„„„„„„„„„„„„„„„„„„„„„„„„„„„„„„„ 【学法指导与预习要求】

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自主预习案部分,并使用双色笔在课本上勾勒出重要知识点。2.在自主学习中对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识出来,以备在课堂上质疑,交流学习。 3.★表示基础知识,★★表示重点,★★★表示能力提升。

第一部分 自主预习案

一、阅读教材,梳理知识(10分钟)

(一)、形成背景

1.苏联的建立(1922年12月)

2.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新经济政策逐渐取消。

★★

(二)、形成过程 1.社会主义工业化

(1)背景:

现状(必要性):1925年苏联依然是个落后的 国,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封锁中。 目的:为了

为了 。

(2)措施:主要实施头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 。

(3)结果:成就——用10年时间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 (欧洲第 世界第 )

问题——形成 过重, 过轻, 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 2.农业集体化

(1)现状(必要性):农业落后

目的:克服 保证 (2)措施:将农民个体经济改造成大规模的集体经济。 (3)结果:积极——为 化提供了条件

消极——造成 的长期落后,严重阻碍苏联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 ★★

(三)、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

(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2)1936年,苏联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的 已经基本建成,标志着 的确立。 ★

(四)、斯大林模式的含义: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

(五)、内容(表现) 1.经济方面

①特点:实行单一的________;国家对经济采取_____管理,排斥_____;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

②评价

积极: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模式使苏联迅速地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 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消极: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长期片面发展 ,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 ,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 2.政治方面

①特点: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

②影响:保证了党对 的领导,维系了政局;但容易导致个人独裁,破坏民主和法制。(例如:三十年代肃反运动) 3.思想文化方面

①特点:个人崇拜盛行,用 处理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

②影响: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系,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但造成了思想理论、学术及艺术单一,文化创作受到极大压制,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4.评价:

积极方面:(1)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

(2)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卫国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3)使苏联免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同时抓住时机,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使苏联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 消极方面:

(1)没有处理好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造成了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2)没有处理好国家和农民的关系,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

(3)没有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后来这种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根本原因。

总之,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取得巨大成就,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二、小组合作,预习自测(5分钟)

1.苏联工业化最突出的特点在于: (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轻重工业同步进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2.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是在 : (

) A.“一五”计划完成后 B.“ 二五”计划完成后 C.“三五”计划完成后 D.“ 四五”计划完成后

★★★3.“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的口号的出现,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出现了过激现象 B.确立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还有距离 C.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积极性很高涨 D.苏联搞农业集体化运动时机还不成熟 【我的疑惑】

第二部分 探究精讲案

(一)小组讨论,问题探究(10分钟)

列宁说:“向社会主义过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方式,这要取决于国内是大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还是小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占优势。”“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及方法”。 回答以下问题:

1)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上进行了哪些探索?说明其效果。

2)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探索有什么不同?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二)小组展示,教师评价(10分钟)

【课堂小结】(3分钟)

【课堂检测】(7分钟)

1、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联(俄)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

2、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3、20世纪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一枝独秀”,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名美国记者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的通。”当时美国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进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B.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经济建设中

C.通过国家力量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宏观调控 D.实行计划经济,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4、斯大林模式( )①前期存在弊端,后期克服纠正;②经济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③政治高度集权,个人崇拜;④文化高度集中,行政干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我的收获】

第18篇: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它形成的标志为苏联1936年宪法的通过。

积极影响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创立是取决于当时苏联极为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可行方式,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消极影响 但是这种高度集权不仅以自由市场的不发达作为自己存在的理由,而且为了保全自身,而通过经济资源的绝对垄断,限制市场因素的发展来巩固自身。斯大林模式要求国家对经济运行的绝对控制,也就要求空前的国家专政机关作为后盾。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 苏式社会主义的国有化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有化的区别在于,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国家作为后盾的方法来壮大资本,同时资本必须由国家实行绝对控制;社会主义国有化旨在限制和消灭资本,以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来代替资本关系,生产资料的控制权将逐渐由社会接管,并且这一切建立在资本关系发达并走向衰落的历史条件下。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命运。随着过度集中的体制和日益发展的市场因素的对抗性矛盾走向顶点,斯大林体制最终走向崩溃。在空前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掩盖着经济效率极低的现实,这表现在:第一,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第三,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第五,国家对经济资源的垄断,造成国家机关内腐败滋生。所以这种经济增长必然是不可持续的。第六,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造成了苏联1991年解体。

第19篇:《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案1

第10课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标准】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考试标准】

识记: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大意义;苏俄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922年苏联建立。

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2、过程与方法:

归纳分析教学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整理、讨论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长远、艰巨与曲折。

【教学要点】

要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重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与严重弊端。 难点: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弊端。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新课探究】

1、苏联的成立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成立,1991年12月苏联解体。(苏联由最初的4个加盟共和国增加到后来的15个) 俄国国名的历史沿革 1480——1547 莫斯科公国 1547——19

17、3沙皇俄国

19

17、3——19

17、11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

17、11——19

22、12 苏维埃俄国(苏俄) 19

22、12——199

1、12 苏联 1991年至今俄罗斯

2、斯大林 上台

1924年1月,列宁逝世,斯大林(Joseph Stalin)成为苏联的领导人。

3、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1)实现了国家工业化。1936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强国。

(2)1932年底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

(3)1928年 -,苏联开始实施五年计划,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4)1936年制定宪法,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5)总之,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工业生产和教育事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国防力量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苏联以崭新的强国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令世人瞩目。

4、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弊端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1)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经济体制及以个人专断为特征的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严重压制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阻碍了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 (2)斯大林将苏联模式神圣化、凝固化,不准提出异议,更不准改革,致使社会主义丧失自我完善的活力和机会,影响了党心民心的指向。

5、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斯大林模式的表现

(1)工业化方面,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国民年经济比例失调,难以持续健康的发展。 (2)农业方面,超越客观条件许可,违背自愿原则,强迫农民接受集体化 ,片面追求“大而公” ,向农民索取资金过多,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后果。

(3)政治方面,肃反运动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损失了大批党政军骨干,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严重干扰了经济的正常发展,进一步破坏了民主,强化了个人崇拜;形成过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经济体制和个人专断的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都不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

6、20世纪三十年代苏联斯大林模式给我们的启示与教训

(1)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2)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保证各行业平衡和谐发展。 (4)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依法治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要结合考试标准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922年苏联建立;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等内容。

第20篇:斯大林与列宁晚年的改革思想

斯大林与列宁晚年的改革思想

马龙闪

2011-3-26 19:17:12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第4期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列宁晚年思想、活动与斯大林言论行动的对比、分析, 认为列宁晚年同斯大林在党和国家体制及其改革问题上存在着一系列分歧。列宁在 新经济政策条件下,从党的十大到十一大和晚年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党和国家 机构改革的思想和措施,包括党政职能分开,限制个人权力过大,加强监督机制,反对 纯行政手段,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等等。但在列宁病重、出现权力交接危机的形势下, 斯大林以各种借口,巧妙地抵制列宁的思想和主张,在一些问题上甚至逆列宁之道而 行之,结果反而使以党代政更趋严重,个人权力更加集中。从这里可以观察到斯大林 在其当政之初就在政治体制、政治结构上同列宁存在着分野,从此可透视出当时尚处 萌芽状态的斯大林体制的若干特征。

【关键词】 列宁,斯大林,改革,党和国家机构

【作者简介】 马龙闪,1941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俄罗斯东欧 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北京 100006)

斯大林与列宁,斯大林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 系,是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个关 系重大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若干年以前似乎是没 有争议的,某个时期还曾有过一种“两个领袖”的 理论,即把斯大林同列宁的关系描绘得如同恩格 斯和马克思的关系。斯大林也自称,他一生最大的 志愿就是做列宁的“忠实的学生”。20世纪60年代 以后,随着列宁晚期著作的发表,对这种说法打上 了问号。后来,苏联和西方学术界就这个问题发表 了大量文章,其中认为斯大林在一些问题上背离 列宁的观点渐渐多了起来,甚至曾一度占了上风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特别是苏联剧变之后,俄 罗斯和西方一些学者出于否定列宁及社会主义的 目的,又一反过去,开始淡化或抹煞斯大林和列宁 的区别,甚至将他们完全等同起来,把斯大林错误 造成的问题归结到列宁身上。这显然是有违历史 事实的。鉴于这种思想学术动向,在目前弄清斯大 林与列宁、斯大林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就成了 一个关涉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真谛的重大 问题。由于这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课题,要想在一 篇文章抑或一部著作中弄个明白,是不可能的。必 须对它加以分解,从各个侧面、各个问题进行研 究。我们在此只想从列宁后期同斯大林在有关党 和国家体制及改革问题上的分歧着眼,来谈谈这 一问题 只要深入研究一下列宁后期的思想与活动, 并同斯大林的言论行动加以对照,就会发现,列宁 这个时期在党和国家体制及其改革问题上同斯大 林存在着一系列分歧,而这些分歧在列宁和斯大 林的整个分歧中是最关键、最要害的问题之一,因 为从这里不仅可以清楚透视出斯大林对列宁和列 宁思想采取的态度,而且能够从社会主义政治结 构、政治体制或政治模式的角度观察列宁同斯大 林的分歧,并可以从这里进一步审视处于萌芽状 态的斯大林体制

如果仔细、系统地研究一下列宁后期,即从俄 共(布)十大之后到列宁病逝前的言论和著作,就 会发现,关于改善党和国家机构,反对官僚主义, 也就是改革党和国家管理体制的问题,是列宁后 期最关注的重大事情之一。列宁几乎在所有重要 场合的讲话中,都涉及了这一问题。在他与其他领 导人的重要通信中,这也是其中心的话题之一。只 要细心研读这一时期的列宁著作,还会发现,这一 问题是列宁脑子中的主要兴奋点之一。如果再看 一看他病中口授的所有文件,除关于外贸垄断制 那个文件外,可以说几乎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文 件,无一不在实质上涉及了这个问题 那么,列宁在这大量的言论和著作中,有关党 和国家的体制改革都讲了哪些问题呢? 如果把列宁在俄共(布)十大之后,特别是 1922~1923年间有关这方面的言论和思想加以归 纳,可以看出,他主要谈了以下几个问题 1.改善苏维埃国家机关实质上涉及俄国的文 化发展水平问题,特别是整个工人阶级和人民群 众的文化发展水平问题。这需要经过一整个历史 时期的文化发展来解决 2.对于有些党和国家机关以及有关人物手里 集中的过大的权力,应该加以严格地限制和有效 监督 3.应该明确划分党和苏维埃机关的职权,不 要把一切问题都提到政治局和党中央来 4.在领导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应反对“纯行政 手段”,提倡以理服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5.要学会科学地组织劳动,使组织机构科学 化;要让专家学者参与决策,使科学决策法律化, 民主决策制度化 6.要精简机构,反对文牍主义,建立高效廉洁 的政府 7.要精心考察、选拔干部,实行机关工作人员 考试制度,反对官僚主义和拖拉作风,奖勤罚懒, 实行奖励制度 列宁关于党和国家管理体制改革的这一系列 思想,是非常深刻的,也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列 宁之所以在俄共(布)十大之后,特别在其晚年这 样关注党和国家体制问题,是因为国内战争结束 以后,由战争转入和平、由军事共产主义转向新经 济政策时期的客观形势提出了这一要求;这时,党 和国家在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也开始突现出来。因 此,解决这一问题急迫地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俄共(布)十大提出的“向 和平状态”过渡,改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极端集 中制和战斗命令制,实行工人民主制,以及俄共 (布)十一大提出的党和苏维埃职能分开,是列宁 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给党的建设规定的两项重大 任务 在俄共(布)十大以后,特别是从1922~1923 年,列宁为贯彻十大、十一大关于组织问题和党的 建设问题的决议,为实现党和国家管理体制的改 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出了十分顽强的 努力 我们知道,斯大林是在俄共(布)十一大之后, 于1922年4月3日举行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上被提名 为总书记的。到1923年4月召开俄共(布)第十二次 代表大会时为止,恰好就任一年,这期间他同时又 是政治局委员和组织局委员,列宁病后他作为“三 驾马车”之一,与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一起结成 党中央三个最高领导核心。他肩负这样的重任,向 列宁第一次缺席的党代表大会——第十二次代表 大会做了《俄共(布)中央委员会的组织报告》。据 此,我们很自然、也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斯大 林是怎样贯彻党的十大和十一大组织路线的?列 宁在这期间,特别是在十一大之后,即1922~1923 年当中,曾经就改革党和国家管理体制问题做了 这样多的指示和建议,那么,斯大林又是如何理解 和贯彻的呢?

原定于1922年12月召开的第十届全俄苏维埃 代表大会,要就党和苏维埃机关职能的划分问题 作出相应决议。负责这一问题的专门委员在其报 告提纲中提出了明确原则:在国内和平条件下,共 产党给自己保留的仅是基本的思想政治领导,而 全部实际工作应由苏维埃担当。但是俄共(布)中 央通过决议,从会议日程上取消了这一议题,只限 定讨论成立苏联的问题。接着在这期间召开的省 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会议上,决定扩大对苏维埃和 工会负责干部登记分配的范围,直到包括工厂管 理局成员和大型工厂负责人的所有经济管理人员 都要加以登记,并以这种方法实际解决对他们的 选拔和使用问题① 这次会议以后,中央登记分配部部长瑟尔佐 夫在1923年第一期《俄共(布)中央通报》上发表文 章,进一步提出要把登记分配部选拔任命干部的 范围扩大到司法侦察、财经、合作社等机构中去 上述决定和采取的相应举措,没有总书记的 指示是很难想象的 再看看斯大林向党的十二大所做的《俄共 (布)中央委员会的组织报告》(以下简称《组织报 告》)是怎样直接面对这个问题的。他在该报告第 二部分集中讲了“党和国家机关”问题,并且特意 指出,他是把“报告的这一部分和列宁同志的两篇 著名的文章直接联系起来谈”的②。这里所说的 “两篇著名文章”,是指列宁1923年1月23日口授的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同年3月2日口授的 《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两文。前一篇文章,注明是 “向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后一篇 文章是前一篇文章的继续,它们分别发表于同年1 月25日和3月4日《真理报》。这两篇文章实际上都 是列宁在1922年12月23~26日口授的《给代表大 会的信》,即给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信的进一 步发挥。加上12月27日口授的《关于赋予国家计划 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和12月29日口授的《关于增加 中央委员人数部分的补充意见》——所有这些文 章和文件,集中论述的都是有关党和国家体制的 改革,用列宁自己的话说,是关于对“我们的政治 制度作一系列变动”的问题③ 对所有这些文件的内容,斯大林当时都是清 楚的。包括列宁指令用火漆密封,只有列宁本人或 列宁死后只有克鲁普斯卡娅才有权启封的《给代 表大会的信》(通称“政治遗嘱”),斯大林通过列宁 女秘书莉.福季耶娃,在列宁写信的当晚就探听得 知了④。在向十二大所做的《组织报告》当中,斯大 林之所以只提上述这两篇“著名文章”,是因为它 们在列宁的坚持下立即在报上公开发表了,他作 为总书记和报告人,是需要对列宁这两篇专讲组 织问题和体制改革的文章做出交代的 那么,让我们看看斯大林是怎样将其报告中 专讲“党和国家机关”的这一部分同列宁的文章和 建议“联系起来”的 斯大林一开头就说:“许多人以为列宁同志在 这两篇文章中所发挥的思想完全是新的。据我看, 这两篇文章中所发挥的思想去年就已经在弗拉基 米尔.伊里奇的脑子转了。你们大概还记得他去年 所做的政治报告。”⑤斯大林在这里说得很婉转, 但仔细推敲其意,无非是在转弯抹角地说,列宁这 两篇文章的思想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这些内容 他在去年十一大的政治报告中都已讲过了。在这 里,只要将他这番话同他竭力抵制发表《我们怎样 改组工农检察院》一文的情况联系起来,就十分清 楚了 果真列宁这两篇文章没有什么新意,其思想 在去年的政治报告中都讲过了吗? 要弄清这个问题,只要将列宁在十一大的政 治报告同上述两篇文章对照一下,看看他就党和 机构问题是怎么讲的,便可对斯大林的评述作出 回答了 那么,列宁在十一大政治报告中究竟就这个 问题讲了些什么呢?

列宁一方面对苏维埃国家的阶级性质、阶级 类型,即苏维埃的国家形式做了完全的肯定,他 说:“几百年来,国家都是按照资产阶级类型建立 的,现在第一次找到了非资产阶段的国家形式。” 因此,他说,“无产阶级类型的国家已经创立”,这 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⑥。但是另一方面,列宁 又把苏维埃国家的阶级类型、国家形式同其具体 的国家机关形式做了区别,因此,他在肯定无产阶 级类型的苏维埃国家形式的同时,又对苏维埃国 家机关采取了严厉的批评态度。他说,“我们的机 关糟透了”,它“实质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 拿过来的旧机关”⑦。斯大林没有把上述两者加以 区分,而是将它们混为一谈,笼统地说,苏维埃“国 家机关就其型式来说是正确的”⑧,这就抹杀了列 宁对苏维埃国家机关的批评。

①伊.弗.帕夫洛娃:《斯大林主义:权力机制的形成》(И.В.Павлова:《Сталинизм: становление механизма власти》), 新西伯利亚1993年俄文版,第78页

②《斯大林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68 页 ③《列宁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页 ④《列宁研究》1993年第1辑,第27~28页 ⑤《斯大林全集》,第5卷,第168页 ⑥《列宁全集》,第43卷,第106页 ⑦同上书,第43卷,第341页

⑧《斯大林全集》,第5卷,第169页。

斯大林把上述二者加以混淆,是有原因的,因为他没有接受列宁的批 评,对国家机关采取的是一种辩护态度。其个中原 因,是他自工农检查院建立之日起就是该机关的 人民委员,他和他所领导的这个监督检查机关在 某种程度上是对整个国家机关的状况负有责任 的。因此,斯大林在《组织报告》中完全回避了列宁 在十一大政治报告和“两篇著名文章”中对国家机 关,特别是对工农人民检查院提出的尖锐批评 非但如此,斯大林在《组织报告》中还明显回 避了列宁在十一大报告中特别重视的党和国家机 构改革问题,即党和苏维埃机关职能分开的问题 仔细研读一下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所做 的政治报告及其总结发言,就会发现,划分党政职 能问题是列宁讲话中关于机构改革的主要问题 列宁在政治报告中谈到最后一个涉及党和苏维埃 机构问题时,就首先强调指出,“党同苏维埃机构 之间形成了一种不正常的关系”,即党政不分,以 党代政,“有些具体的小事都要弄到政治局去解 决”①。在讲到这个问题时,列宁甚至为此承担责 任,作了自我批评。他说:“在这一点上我也有很大 的过错,因为人民委员会和政治局之间很多事都 是通过我个人来联系的。”②在政治报告的总结发 言中,他又就这个问题强调指出,大会“取得了完 全一致的意见:党的机关和苏维埃机关应该划清 职权”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列宁在报告中提出了三 项具体措施:

1.提高人民委员会的威信,加强各人民委员 部的工作责任。这就要求大大裁减人民委员会和 劳动国防委员会所属的各种委员会(列宁主张把 总共120个委员会减至16个),使它们直接对事情 负责;同时也要让各部敢于负责,尽量解决它们各 自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不要凡事往上推,把问题先 是提到人民委员会,然后又提到政治局。“应该制 止什么小事都找党中央的做法”④ 2.加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权力和立法职 能,使其常会正常举行 3.提高区域经济会议的威信,“扩大和发挥” 它们的“自主权和职能” 列宁提出这些具体措施,是为了在最高层,即 中央一级加强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将党和苏维 埃机关的职能划分开来。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第 十一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的决议 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在这个短短的、不到两页的决 议中,有关这个问题就占了4/5的篇幅。⑤可是,斯 大林代表中央委员会在向十二大所做的组织报告 对这个问题竟语焉不详,好像这个问题不存在似 的。人们又会问:这是为什么?不难理解,因为斯大 林当时仅仅拥有党内职位,而没有兼任国家最高 行政职务,所以,当此列宁病危,面临权力交接危 机时刻,斯大林不愿划分党政职权,竭力回避这个 问题是很自然的 那么,列宁在“两篇著名文章”中又是怎样阐 述党和国家体制改革问题的呢?是否如斯大林所 说,这里“发挥的思想”,“在去年所做的政治报告” 中“就已经”谈过了呢?答案是完全否定的。只要仔 细阅读一下列宁这两篇文章,并且把它们同列宁 晚年发表的其他文章和《给代表大会的信》联系起 来加以研究,就会发现,列宁在这里提出了一系列 全新的思想主张 首先,列宁把改革党和国家机构作为一个战 略思想提了出来。在列宁看来,在西欧革命不能很 快爆发的条件下,俄国革命所依靠的基点应该转 到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东方国家方面来。用他自 己的话说,世界斗争的结局,社会主义的最终胜 利,归根到底取决于“俄国、印度、中国等构成世界 人口的绝大多数”⑥。为了使苏维埃政权能得以坚 持到东方与西方“发生下次军事冲突”,即世界革 命的总爆发,俄共“应该采取这样的策略:为了保 住我国的工人政权,为了保持工人政权在我国小 农和极小农中间的威望和对他们的领导,我们必 须极其谨慎小心”,也就是说,必须建立一个能够 代表工农利益的、具有严格监督机制的、善于自律 的政府,这个政府应是高效能的、能克服官僚主义 弊病的、善于厉行节约的和廉洁的⑦ 这就需要改革国家机关,对“实质上是从旧制 度继承下来的”“旧机关”加以改造⑧,那么,怎样进行这一改造呢? 列宁在这里抓住了改善、改革党和国家机关的牛耳:加强监督机制。

①《列宁全集》,第43卷,第110页 ②同上书,第111页 ③同上书,第118页 ④同上书,第111~112页

⑤《苏共中央决议汇编》,第二分册,人民出版社1956年 版,第150~152页 ⑥《列宁全集》,第43卷,第391页 ⑦同上书

⑧同上书,第39

1、341页

具体地说,就是把工农检查院作为“改善机关的工具”,将它“改造成真正的 模范机关”① 为此,列宁向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 一个“以特殊方式扩大中央监察委员会为基础的” 改组工农检查院的“计划”和“建议”②。其基本内 容是:由党代表大会选出与中央委员会平行的中 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应扩大至75~100 人;中央监委委员应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由党代 表大会从优秀工人农民中选举出来,享有与中央 委员—样的权利,他们应有一定数量的人作为一 个“紧密的集体”,出席每次政治局会议,应该“不 顾情面”,“注意不让任何人的威信,不管是总书记 记,还是其他某个中央委员的威信,来妨碍他们提 出质询,检查文件,以至做到绝对了解情况并使各 项事务严格按照规定办事”③;同时,要把扩大的 中央监察委员会同改组后的工农检查院的基本部 分结合起来,对国家机构行使监督和检查职能。改 组后的工农检查院应精减到300~400人,它仍由 人民委员和部务委员会领导,其职员一方面要在 工农检查院其他委员和增派来的中央监察委员的 领导下做秘书性的工作,另一方面,他们应是“高 度熟练,经过特别审查、非常可靠的人”,应能履行 对一切国家机关的检查职能。因此,工农检查院 “应能确定我们整个国家机关的面貌”④ 列宁反复强调,要建立这样高水平的监督检 查机关,最重要的是提高其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 使他们的工作“确实符合现代科学的水平”。为此, 列宁要求对破例委派为工农检查院职员的公职人 员进行有关国家机关基本理论、管理科学和办文 制度等等基础知识的考试 列宁在周密筹划这一监督机制的同时,在《给 代表大会的信》等文件中,还向十二大提出了两项 建议:1.将中央委员会扩大到50~100人,以加强 中央的“稳定性”并“防止分裂”;2.“赋予国家计划 委员会以立法职能”⑤ 列宁上述主张和建议尽管存在着操作上的难 度,其有效性也有待检验,但其实质是强化监督检 查力度,加强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委的权力,限制 个人权力,倡导科学管理,赋予科学决策以法律效 力。这个改革方向无论如何是十分正确的 列宁提出扩大中央委员会,防止分裂的建议, 也是以以往正常程序选举党代表大会代表、以正 常方式选举中央委员会为前提的。如果确能坚持 以前的做法,按列宁建议以扩大中央委员会来防 止分裂,的确可为一种有效方式。但日后的事实表 明,自党的十二大开始,党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并 未按这样的正常程序进行,而是按照书记处指示, 主要由委派的省委书记物色出来的。这样一来,由 省委书记遵照“指示”,挑选党代会代表,再由这些 代表选举出中央委员会,这便打上了深刻的人际 关系烙印。这当然达不到列宁原来预想的目的 列宁之所以主张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 职能,是同他一贯尊重科学决策,防范按唯意志论 和纯行政手段管理国家的主张相联系的。国家计 划委员会是一个内行荟萃、专家和科技界人士云 集的机关,正全面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委员会,而其 领导人又是在知识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高度 科学修养的专家。对于这样一个机构,列宁说,“行 政管理实质上应当是辅助性的”;以其具有科学机 关的权威来看,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 性”,因此,要赋予它的决定以“立法的性质”,责成 国家有关机构执行⑥。在计划经济所允许条件下, 为最大限度地防范唯意志论,列宁这一主张是有 重大意义的 应当特别提出,列宁是一贯反对“纯行政手 段”的。他针对“某些能够对国家事务的方针起决 定性影响的”领导人夸大行政手段的做法,指出: “在一定的地点和一定的时间,行政这一方面是必 需的,但是不应该把它同科学修养方面、同掌握广 泛的实际情况、同吸收人才的能力等等混为一 谈。”⑦列宁认为,夸大“行政手段”是“有害的”。他 说,“国家机关领导人应具有吸收人才的高超能 力,具有检查他们的工作的相当丰富的科学知识 这是基本的方面。不然,工作就做不好。”⑧ ①《列宁全集》,第43卷,第380页 ②同上书,第373页 ③同上书,第377页 ④同上书,第337页 ⑤同上书,第383页 ⑥同上书,第347页 ⑦同上书,第346页 ⑧同上书,第345页

列宁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的主张,同他提出加强全俄执行委员会立法权的思 想是一致的。把这些主张同他关于严格监督机制、党政职能分开和提高国家机构威信,使其敢于负 责的思想联系起来,可以看作是列宁在一党制条 件下,对采取科学民主决策,建立立法、监督、行政 等权力机制的一种顽强不懈的探索 列宁在其最后生涯所写的这两篇文章中,有 关党和国家体制改革的思想和主张,同其在党的 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有关改善国家机构的思 想相比,是大大前进了一步,是有新的深刻内容 的。这些新思想可概括为:1.集中提出了一党制下 的监督机制问题;2.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 立法、监督和行政机关职能的划分问题;3.把以前 称之为“改善国家机关”的提法提高到了“变动” “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这一提法的变更上,可以看 出列宁赋予这一系列建议以更加深刻、更加广泛 的内涵。然而,斯大林却不愿意看到列宁这些建议 所包含的新内容,说什么,“这些思想列宁同志在 去年就已经发挥了,只是在今年他才运用这些思 想制定了一套严格制度来改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 工农检查院”①。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符合列宁思 想的

为什么斯大林会与事实相违,对列宁有关体 制改革的指示和建议采取这种态度呢?对此,我们 应该联系当时列宁病重、出现权力交接危机的形 势,联系他同列宁关系中的一些因素,从更深的层 次上去探寻原因。我们知道,列宁在1922年12月23 ~26日写了《给代表大会的信》,开门见山地提出 改革“政治制度”问题。其中心是扩大中央委员会, 加强稳定,防止分裂;指出“分裂的危险”在于斯大 林与托洛茨基的矛盾。认为斯大林“当了总书记, 掌握了无限的权力”,对“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 地使用这一权力”没有把握;还指出,斯大林作为 总书记有着“不可容忍的”“粗暴”,“建议同志们仔 细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②。在这 里,列宁明确提出要撤换斯大林总书记的职务。可 以说,这个“遗嘱”对斯大林是很不利的。斯大林马 上了解到了这种情况。从各方面判断,斯大林对此 是耿耿于怀的。因此,他对列宁有碍总书记权力地 位的改革主张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首先,掩盖机关的问题,想方设法为机关辩 护,这是斯大林对列宁机构改革指示的主要做法 之一。凡是对列宁革命后的言论和著作稍为熟悉 一点的人都知道,列宁对苏维埃国家机关的批评 是很多很多的,有时甚至还十分尖锐,自1921年以 后,列宁已不限于一般批评苏维埃国家机关,而是 转向对工农检查院的批评,到1922年12月以后甚 至批评党内机关的官僚主义。对此,斯大林都是清 楚的。他身为工农检查院人民委员,对工农检查院 的工作,对整个国家机关的状况,后来作为总书记 对党的机关,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他很 少谈及国家机关的不佳状况,更没有就工农检查 院的工作做过自我批评,而是采取各种方法为国 家机关辩护。党的机关对他更加敏感,简直是不可 触碰的领地 斯大林对列宁体制改革主张的做法之二,是 对列宁的思想做了十分巧妙的歪曲。列宁晚期对 党和国家体制改革提出的一系列主张,内涵相当 广泛,意义也相当深刻。但斯大林将其全部内容仅 仅归结为“挑选工作人员”,而且按照斯大林的说 法,“挑选”的仅仅是“能够理解我们的指示并且能 够忠实地执行指示的人”,并把他们安置在“我们” 所需要的“工作岗位上”③。联系斯大林当时在机 关工作问题上的活动,大多是围绕着巩固总书记 的权力地位展开的,他这种做法的用意就相当清 楚的了 那么,斯大林是通过什么办法,来“挑选”这种 既“能够理解指示”,又“能够忠实地执行指示”的 人呢?

对此,斯大林在《组织报告》中作了毫不含糊 的说明,就是:“扩大中央和地方的登记分配机 关”④。我们知道,中央和地方的登记分配机关是 直属于中央书记处的,也就是说,是由总书记直接 管辖的。那么,请看斯大林是怎样“扩大”登记分配 机关的 在俄共(布)十二大之前,中央书记处下属的登记分配部原是同组织指导部分开的。

①《斯大林全集》,第5卷,第169页 ②《列宁全集》,第43卷,第339~340页 ③《斯大林全集》,第5卷,第171页 ④同上书,第172页

1922年斯大林就任总书记不久,就指示刚刚到任的卡冈诺 维奇紧急改组了直属于书记处的组织指导部。以前的组织指导部权限并不很大,经过改组以后,它 有权监督、检查党的各级组织并能向它们发布指 示,也有权系统地制定和协调党的法规条令,同时 也有合法权力监督所有党中央机关执行书记处的 干部问题决定。与此同时,登记分配部的权力也大 大扩充了。先前,登记分配部的职责只限于“动员” 广大干部和工农分子到前线或各地方去,后来就 扩大权限,变成了向各省委和县委委派书记和主 要干部。而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登记分配部的工作 权限,还不能仅仅“限于省委员会和县委员会”,还 “必须毫不例外地包括一切管理部门和党赖以掌 握我们的经济机关并实现自己的领导的全体工业 指挥人员”①。这就是说,登记分配部不仅把委派 干部的范围限制在党内,而且也扩大到了一切苏 维埃机关和经济机关。1923年,组织指导部和登记 分配部合并,取名组织分配部,由卡冈诺维奇出任 部长。有史料表明,仅从1922年4月至1923年3月一 年间,就做出了4750项重大任命②,这就把卡冈诺 维奇领导的这个部变成了负责党和苏维埃各部门 干部的总分配机关,由它一手掌握了干部的选拔 和任命大权 斯大林对列宁政治体制改革建议的对策之 三,是对列宁关于党和苏维埃机关职权分开的指 示非但不予理睬,反而反其道而行之 前面已经提到,列宁在十一大政治报告中,在 改革党和国家机关问题上列为首位的就是党政分 开,并且提出了具体措施。十一大根据列宁政治报 告做出的决议《关于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就此写 道:“党在保持对苏维埃国家的全部政策实行总的 领导和指导的同时,应当明确得多地把党的日常 工作和苏维埃的工作、党的机构和苏维埃的机构 划分开来。”③但是,根据斯大林向十二大做的《组 织报告》精神制定的十二大《关于组织问题》的决 议,关于党政分开问题却是这样说的:“党机关和 国家机关实行分工„„当然是必要的,但决不能 丝毫损害党的领导作用”;接着下文马上强调指 出,要求党“不是口头上而是实际上领导国家机关 和经济机关”④。从这两个决议的行文和措辞可以 明显看出,它们强调的侧面和着重点是不同的。十 一大决议所强调的,是党在“政策上”对国家实行 “总的领导和指导”;而十二大决议所强调的却是 要党“实际领导国家机关和经济机关”,而对党的 日常工作和苏维埃机关的工作、党的机构和苏维 埃机构的划分问题,却只字未提,并且以有所针对 的论战的口吻说:分工“当然”是要的,“但决不能” 如何如何„„一个“当然”,紧接着一个“但”,把两 个决议的不同处说得清清楚楚。十一大决议讲得 十分明确,党政机构“有步骤的划分”,是为了“保 证苏维埃机关更有计划地讨论和解决属于经济性 质的问题”⑤,十二大决议却恰好相反,明确规定 要“实际领导”“经济机关”;此外,它还规定,要对 “国家机关”进行“实际领导”,而并不是按十一大 决议所规定的,要“使党在必要的程度上把精力集 中于党的基本工作上,即对一切负责教育和组织 工人群众的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⑥。这 一切,同十一大决议和列宁十一大报告精神显然 是背道而驰的 不仅如此,在斯大林的《组织报告》和十二大 相应的决议中,从规定的具体措施看,在加强党的 领导的名义下,明显地强化了以党代政的倾向。这 表现在,中央书记处通过组织分配部不仅分配、任 命省委和县委领导干部,而且“选拔苏维埃机关 的、其中包括经济机关和其他机关的领导人员”, 并把这一做法规定为“党的例行任务”。而实现这 一任务所“依靠”的措施保证,则是对“苏维埃、经 济、合作社和工会组织的领导人员和负责工作人 员”,“全面规定”以“登记和选拔制度”。⑦ 这里所说的“全面的”“登记和选拔制度”,通 过这个时期形成的全面“任命制”和官职等级名录 制度得到了具体贯彻。1923年7月12日中央组织局 通过了《关于任命办法》的决议。决议不仅规定对 党内领导干部,而且对苏维埃机关、经济管理机关 和社会团体的领导人实行全面的任命,这就是所 谓的全面“任命制”。在这一“任命制”的基础上,经过不断修订,这期间又逐渐形成了官职等级名录制度。这项制度实际上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标准格 式,对由中央最高层、中央组织分配部、中央各部 门和地方组织部门任命的干部进行登录,并以此 为依据实行选拔、任命,分级加以严格管理的一种任命制度。“

①《斯大林全集》,第5卷,第172页

②《俄共(布)中央通报》(ИзвестияЦКРКП(Б)),1923年 第3期(总第51期),第39~40页

③《苏共决议汇编》,第2分册,第151页 ④同上,第299页 ⑤同上,第151页 ⑥同上 ⑦同上。

“官职等级名录”依管理级别的不同,分 为第1号、第2号和第3号三种等级登录表册:第1号 名录,登记的仅是依据中央决议任命的最高领导 层职务名单;第2号载入的是经由中央组织分配部 任命的领导人名单;凡没有进入第1号、第2号名录 的其他干部,必须按照中央组织分配部规定的统 一格式,由各部门国家机构登记造册,这就是第3 号名录,即部门官职等级名录 1925年11月16日,中央组织局又通过决议,责 成所有省委、边疆区委和各民族共和国党中央, “以中央的官职等级名录为指导”,“着手制订各自 地方机关的官职等级名录”①。这样,从中央到地 方,官职等级名录制度便普遍建立了起来 按照上述4个等级的官职名录任命的干部范 围,不仅包括各级党的干部,还包括各级国家机 关、经济管理机关和社会团体的干部。十二大之 后,由组织指导部和登记分配部合并而成的组织 分配部,进一步从机构和职权上得到了扩大和加 强。这样,这个部就变成了登录、任命、管理各级党 政和社会团体领导干部的最高机关 这样,总书记通过中央书记处,具体经由主管 组织工作的中央书记莫洛托夫和组织分配部部长 卡冈诺维奇之手,经过组织分配的最高机关—— 中央组织分配部,牢牢控制住了党和国家的全部 人事任免权,全面监督着第

1、2号官职等级任命表 册,同时也经常注视着第3号名录的变动,这就一 手把握了整个权力的“枢纽”和杠杆,形成了党政 合一的高度集中的干部管理机制。这种党政合一 的干部管理机制,为以后整个党政合一的政治体 制奠定了基础 由党的机关任命苏维埃机关和经济管理机关 的干部,起初曾引起国家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强烈 不满,因为党的机关大多只注重出身和政治品质 的考核,并不太注重考察干部的业务能力,因而任 命的干部往往不符合业务工作的需要。这种由党 的机关代替苏维埃机关任命行政业务干部的做 法,显然不符合党政机关职能划分原则,何况全面 的、由上而下的任命制也同俄共(布)十大提出的 党内工人民主制相违背。然而,斯大林为在强化党 的机关及其权力,特别是在强化中央书记处从而 也是强化总书记个人权力时,是并不介意于违背 党的十大、十一大决议和列宁指示的 斯大林抵制列宁指示的做法之四,是没有认 真改组工农检查院,没有加强监督和检察机制。列 宁关于扩大中央监察委员会及其权力,关于改组 工农检查院,以及关于加强对党政机关监督、检察 力度的一系列建议和指示,集中体现在《我们怎样 改组工农检查院》和《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两篇 文章之中。列宁要公开发表这两篇文章,斯大林起 初是竭力阻挠的。一是当1923年1月25日在《真理 报》发表《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一文时,删掉 了有关监督总书记和中央委员的一段关键文 字②;二是在文章见报第三天,即1月27日,中央书 记处就通过当时的组织指导部向各省委下达了一 封由斯大林签署的绝密信,指示各地方对列宁该 文不要赋予实际意义③。在列宁尚且清醒、尚能理 事之时,斯大林就对列宁采取了这种态度,更遑论 列宁在1923年3月病重之后了!所以,当这年3月10 日列宁病重失语以后,斯大林在十二大的《组织报 告》中没有认真对待列宁在这两篇著名文章中提 出的问题,就毫不奇怪了。

(责任编辑 常 玢) ①俄罗斯现代史文献收藏和研究中心档案馆(РЦХИ— ⅡНИ),第17库,第69卷宗,第136分卷,第167页

②伊.弗.帕夫洛娃:《斯大林主义:权力机制的形成》,新 西伯利亚1993年俄文版,第157~158页

斯大林名言
《斯大林名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