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面团捏小动物(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7 09:00:56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面团吸水率

1.面团吸水率和哪些因素有关?

面团的吸水率的影响因素:(1)蛋白质:蛋白质含量升高1%--吸水率升高1.5%;(2)小麦的品种:硬>软;(3)面粉本身含水量;(4)面粉的粒度:粒度越大,面粉越细,吸水率越高;(5)损伤淀粉。

2.果蔬汁中酶促褐变和哪些因素有关?

果蔬发生酶促褐变的条件:底物的水平、酶的活性、氧的存在

防止酶促褐变的措施:1.钝化酶:2.隔绝空气3.加入抗氧化剂,如多酚类物质4加亚硫酸盐5.3.固体饮料的干燥方式

喷雾干燥、真空干燥、沸腾流化床干燥

4.面条生产中熟化和加盐的作用

熟化的作用:①水分最大程度进入蛋白质胶粒和淀粉颗粒内部,促进面筋进一步扩展;②消除面团内部结构张力,使其稳定;③促进面团内部水分调节,使其分布均匀;④均匀喂料。 食盐:①收敛面筋,增强面团粘弹性;②抑菌作用;③保湿作用;④调味(方便面)。 5.影响和面效果的主要因素

影响和面效果的主要因素:①原料:A.面粉:湿面筋含量适中;B.颗粒大小影响和面时间。②和面用水:A.加水量,30~35%;B.水质,软水和面;C.水温:温水和面。③和面强度:与和面时间相关,防止面筋质被破坏。④和面时间:(15min左右)与面粉粒度、添加剂、和面机强度、速率等有关。⑤干面头回机量(

6.方便面的蒸面和油炸影响因素

蒸面:蒸面温度

蒸面时间 面条含水量

面快本身的性质如面条的粗细和面快的疏密 油炸:油炸温度 油炸时间 油位

油耗

油脂的质量

7.速冻食品

8.面筋的形成过程以及氧化剂的作用 面筋的形成(蛋白质的胀润作用):(1)蛋白质是螺旋体结构;(2)遇水时亲水基团分布在球体的外围,疏水基避开水相互相吸附发生收缩作用分布在球体中心;(3)有大量水时,水化作用首先在表面进行,后在内部展开,当水分进入蛋白质分子内时,把低分子可溶性物质溶解,浓度升高,形成渗透压,加速蛋白质的吸水量,形成面筋。

9.面包生产相关内容

一次发酵法:面团调制→面团发酵→整形→醒发→烘焙→表面装饰→冷却→包装 二次发酵法:种子面团调制→种子面团发酵→主面团调制→主面团发酵→整形→醒发→烘焙→装饰→冷却→包装

10.防止酸乳饮料出现蛋白沉淀的措施

水果乳饮料出现蛋白质沉淀的原因:乳蛋白的导电点(pH:4.6-5.2)在此时乳蛋白会凝结沉淀,在加入果汁后,果汁乳饮料风味和感觉良好的pH为4.5-4.8,故易发生沉淀。

防止措施:(1)使用合适的稳定剂;(2)首先在乳液中加入稳定剂,再加入果汁和柠檬酸;(3)加酸时浓度应尽可能的低,且最好以喷淋的方式,加入并且不断的搅拌;(4)控制好温度,调配液最好在20℃以下,同时防止杀菌过度;(5)必须进行均质处理。

11.植物蛋白饮料的稳定性

(1)蛋白浓度:①蛋白质浓度会对胶体粒子间的作用力的影响:被分散的胶体粒子收到引

力和斥力的双重影响,当引力大于斥力是产生絮凝,通过稀释蛋白质的浓度有利于防止蛋白质相互吸引产生絮凝。②油/水型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对于乳状液而言,脂肪是被分散的粒子,蛋白质是大分子的乳化剂,当浓度到达一定数值时,蛋白质形成蛋白膜,脂肪便可漂浮于蛋白膜界面之上,当蛋白膜破裂时,使出现了油水分离的现象。蛋白质浓度由于以上两种原因,故蛋白质浓度有最佳的稳定浓度值。(2)粒度:①粒度越大越易发生沉淀,高压均质可使粒子微粒化。②提高蛋白质和脂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稳定性。(3)pH值:蛋白质存在等电点,在保证饮料的口感和风味的前提下,其pH值应远离植物蛋白的等电点。(4)电解质:电解质会改变胶体电荷的分布,尤其是对于2价及变价金属离子电解质,易引起蛋白质的凝集沉淀。常加入金属离子螯合剂(柠檬酸盐、磷酸盐)以增强蛋白质的稳定性。(5)温度:高温易使蛋白质变异(如UHT技术)。

12.果粒硬化及硬化机理

果粒硬化的方法:将果肉浸泡在5%的CaCl2溶液中30min后再清洗干净至无碱味为止。

硬化机理:果粒表面的果胶酸与Ca2+作用形成果胶酸钙,从而生成了一种硬膜,使果粒形成了一定的硬度,从而防止果汁的渗透

推荐第2篇:捏泥巴

捏泥巴

【学习目标】

1.应知 初步感受泥塑的基本方法,了解体验用你进行活动的乐趣。 2.应会 塑造出生动的器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学习重点】

探究捏泥的方法,并制作一件或多件器物。

【学习难点】

创造出形态各异的器物形象。

【教学准备】

1.教具:图片陶艺作品

2.学具:泥材料 实践活 动 用泥塑造器物(容器)

教学目标: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教学准备:陶泥、简单的工具、课件、百宝箱、收集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出示百宝箱,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

三、讲授新课:

1、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

2、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压、揉、搓、捏

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3、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 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4、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

1、要有创新。

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用途)

五、小结: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捏泥巴

推荐第3篇:捏泥人

教学目标:

1、用黏土捏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生动的小泥人。

2、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教学重点:欣赏各种风格的民间泥塑,掌握手捏泥人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泥塑造型的夸张、变形等方法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泥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课题:通过欣赏古代及当地民间泥塑的典型代表作品对泥塑艺术产生感性认识,了解泥塑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

三、讲授新课:

(一)板书课题——《捏泥人》 (二)讨论:

1、中国传统泥塑与民间泥塑的区别是什么?

2、民间泥塑的形象和色彩分别由哪些特征?

3、通过具体形象想表达哪些情感?

4、说一说“说唱俑”的造型、动作、表情变化,什么地方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 (三)讲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从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上对民间泥塑作进一步讲解。

(四)示范:教师简要地运用捏、卷、贴、刻、接等技法,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示范小泥人的制作过程。

(五)学生练习,巡视指导。

1、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练习,可一人捏一个或一组小泥人,也可一小组捏一组各种动态泥人:音乐演唱组、歌舞表演组、体育运动组等组合人物。

2、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学生作品最容易出现的是琐碎,在具体指导学生制作时强化整体感,将头部、身体、四肢揉成一团,然后在特征处加强表现和处理。

(2)学生对泥性不够了解,可通过练泥来解决(如干、湿、黏性、延展性等)

四、课堂小结:

(一)主要通过同学间的作品展示,谈手捏泥人的感受,谈泥人的造型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自己的特点,所表现的内涵,是否大胆的发挥,自己是否可再改进。(二)教师对每一件展示的作品都加以鼓励。 布置作业 学生捏小泥人

以上就是美术四年级说课稿捏泥人全部内容供家长参考,祝能够进入是适合的学校!

推荐第4篇:捏泥人

《捏泥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泥塑的历史,了解泥塑作品的工具材料及制作工序,熟悉捏泥人的简单技法并制作一件泥塑作品。

2.学习泥塑作品艺术及成型方法,培养对泥塑作品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3.感受泥塑之美,培养对我国泥塑文化的喜爱和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泥塑的发展历史知识,了解捏泥人的简单技法,培养学生立动手能力。

难点:在了解泥塑作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制作泥塑主要工具材料一套。(橡皮泥代替) 教师:泥塑制作主要工具材料一套,课件(包括泥塑欣赏、泥塑历史、材料工具、制作工序、成型技法),泥塑实物。

一、激发兴趣、认识泥塑

欣赏我国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的神佛塑像、惠山泥人“阿福”形象作品,感受中国泥塑历史和泥塑作品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捏泥人的兴趣。

二、了解泥塑,掌握人物特点。

你们以前做过泥塑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看看怎么来完成一个完整的泥塑人物作品?

(1)多媒体展示泥塑作品的制作过程,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说一说,既然是捏泥人,咱们就要首先知道完整的人物造型都包括哪些关键性的要素?看看自己,看看同学 (头,手脚,身子) (2)制作泥塑的基本手法和制作过程。(捏、卷、贴、刻、接等的制作手法)

过渡:学完了这些技术,你想不想尝试制作一件作品? 三,深入探究,感受泥塑。

探究学习捏泥人的制作方法。

(1)让学生通过玩玩泥,感受:团、挖、捏,搓,压的制作手法。 (2)欣赏感受不同手法制作的泥塑作品,让学生分组探究制作方法。出示课件图示录像,教师演示几种制作方法。

小结:出示课件图示录像,教师演示几种制作方法。提示: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学要用支架固定。 四,综合点评,感受成功

1、展示学生作品

2、学生自评,小组之间互评,老师点评

小结: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创作的作品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五、扩展延伸

课下,同学们可以尝试着用泥巴去捏一捏,找来你的家长让他们一起与你来捏一捏。感受泥塑给咱们带来的乐趣。

推荐第5篇:披萨面团 制作 总汇

披萨面团

制作

总汇

面团配方

一、材料:

面粉 高筋粉4kg,低筋粉1kg。(金像粉、美玫粉) 盐 50g 白糖 50g 酵母 20g (安琪) 油 220g (植物油)

水 2800g (30度左右温水) 准备工具:

电子称、和面机或厨师机、刮板刀、制作方法:

1.称好所有材料 准备

2.在和面机中在加入水,酵母 搅拌均匀 至发泡 3.倒入倒入面粉。

4.均匀的把盐、糖撒在面粉上。

6.在和面机的1档速度和3分钟后 转2档15分钟

把和好的面放在工作台上,把面团按照所需的重量切分。包圆 要求无缝。

用保鲜膜将面团盖好,将面团放入冷柜中,温度在3-6度为宜。在冷藏柜中放置24小时, 7.第二天把面团取出,排气 擀至圆形 放入烤盘成型。

面团配方

二、材料:

面粉 高筋粉3.5kg,低筋粉1.5kg。 盐 50g 白糖 40g 酵母 40g 奶粉:150g 油 200g 水 2600g 准备工具:

电子称、温度计、和面机或厨师机、保鲜膜。 制作方法:

1.称完所有的原料准备。

2.在和面机中加入部分温水,酵母,用打蛋器搅拌溶化。3.倒入倒入面粉。

4.均匀地将盐、糖撒在面粉上。5.倒入剩下的水 再倒入油

6.在和面机的1档速度下和制3分钟2档15分钟。至面团光滑不粘手

把和好的面放在工作台上,将面团按照所需的重量切分。将面团揉成圆形无接缝的球状。 建议重量:6寸150克 9寸230克 12寸350克 14寸480克 16寸600克 把分好的面团用保鲜膜盖住 静发10分钟 之后成型 1 压面团 ●将已揉好的面团用手压扁。

2拉面团 ●用手背接住,向外拉成圆形,放在已涂油的烤盘内,用手掌轻按面团,旋转1/4圈,面团边缘与烤盘底部边缘距离1-1.5厘米。

3 油边 ●将拉好的面团外圆周油边2-5厘米。盖上烤盘盖。

发酵

1 堆放烤盘 ●把烤盘6个一叠放入已预热至35±2℃的发酵柜。 2发酵 ●面团发酵至烤盘内两线之间。 取出后直接扔冷冻保存 要用时取出解冻即可

面团配方

三、材料:

高筋面粉 5kg 盐 45g 糖 95g 酵母 35g 奶粉:110g 油 220g 水 2830g 1和面机加水、酵母搅拌至酵母彻底溶解把面粉、盐、糖、奶粉混合均匀然后添加到和面机里用1档搅拌3分钟然后2档继续搅拌15分钟,面团表面光滑的球,面团揉好后 保鲜膜盖紧37度左右室温发酵2小时 面团发至2.5倍左右大小 取出排气 分量 把面团擀至9寸那么大,放入铁盘里,找东西盖紧

2、让面团发酵,直到它盖住整个铁盘

3、然后把铁盘放入冰箱冷藏至少4小时,最多24小时

注意:操作时 别让酵母和盐直接接触

用温水搅拌酵母时 酵母如果搅拌后是浮起来的,不 能使用

原料设备所需: 面粉:如果说要好的话 市面上00牌的面粉最好!披萨专用的 ,但成本太高了 不怎么适合开店用的 推荐高筋:金象粉 低筋:美玫粉 当然您也可以选择其他的 酵母粉:安琪的或者基快富的

烤箱:推荐新南方的(性价比高)单层的1800左右 双层 3900左右 芝士:安佳芝士碎

达美乐(这是朋友给的 也是本配方赠送的 因为本人没做过,朋友说这配方味道很好! 但要求太多!!就没去求证,送给大家啊试试吧!) 想做一个像达美乐一样美味的面团,面团必须在冰箱里冷藏48小时。没有高筋面粉的话,也可以用面包粉替代。 披萨盘:披萨网盘。

下面是配方:

面团材料: (室温)水 450g 糖 36g 干酵母 4g 面包粉 369g 高筋面粉 340g 盐 11g 植物油 43g

少量玉米粉用来抛面团 酱汁: 西红柿 番茄酱 砂糖 植物油 盐 黑胡椒 蒜末 干牛至 干罗勒 干墨角兰 辣椒

mozzarella和provolone奶酪

大蒜油(用来在饼底边缘刷) 黄油

磨碎帕玛森干酪 干欧芹(碎) 蒜粉 盐

1。在水中溶解的糖和酵母。

2。把面粉和盐搅拌在一起。

3。当酵母溶液开始冒泡,倒入面粉和油。用面团钩搅拌直到所有材料混合到一起。搅拌5分钟。把面团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然后放到冰箱内48小时。

4。披萨酱:用搅拌机把番茄酱和西红柿打成无大颗粒的浆糊,然后倒入一个小平底锅中用中火加热。开始冒泡的时候,加入其它材料调制,关小火煮1小时,偶尔搅拌一下防止粘锅。熄火,冷却至室温。

5。当你准备做披萨,将烤箱预热到230℃。

6。把面团分成两半。(上面配方可做两个14寸披萨)。成型7。用勺子在饼底上铺上一层薄薄的披萨酱,离边缘1公分。

8。撒上 mozzarella和provolone奶酪混合,和馅料 9。烤至8到9分钟或直到奶酪和饼底开始变棕色。

10。在烤制披萨的时候准备大蒜油。黄油需要融化,把其他调料拌进去。

11。披萨烤好后,将大蒜油刷到饼底边上。

披萨尺寸和重量对照表:8寸180克 9寸230克 12寸350克 14寸480克 16寸600克

推荐第6篇:记一次社会活动《玩面团》

今天,我们安排的第一个活动是社会《圆圆汤圆》,活动目标是与哥哥姐姐一起做汤圆、煮汤圆、吃汤圆,体验制作与品尝汤圆的乐趣。考虑到学期初各班幼儿都不是很稳定,再是元宵节也已经过了,再去做这样一个活动也没必要了。于是我就想了一个很适合在我们小小班段开展,不但可以训练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扩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的游戏——让孩子们玩面团。

说干就干,于是我找来了重要的材料——面粉。小朋友们注意力马上集中在这雪白的面粉上,很多孩子讨论开了:“老师,这是什么呀?”“老师,这是干什么用呀”„„我趁着揉面团的工夫和孩子们聊了起来,告诉他们这是面粉,可以用来做汤圆、做水饺、做面条等,小朋友们都听地特别安静。几个新小朋友也没了哭声。

等我揉好面团问孩子们有没有见过这样东西时,大部分都说没有。是啊,现在的社会已经少了这种传统的事物,随着一代一代的缺失就会被社会所淘汰了。

我先示范了几种——汤圆、面条。

接下来该让孩子们过过瘾了,在孩子亲自拿到面团时的表情都很兴奋,一拿到就开始揉捏起来。刚开始大家还只是把玩着面团,要么拿在手上,要么放在桌上压。慢慢的,孩子们就玩上手了。

我首先发现了xxx小朋友把它做成了一粒粒的小丸子,我马上进行了点评;过了会,xx高高举起手来,杨老师发现xx把它做成了一个手镯,正套着玩呢!这时另一个xxx跑来说:“老师,这是乌龟!”xxx(新生)搓了一根长长的面条吓唬我们说蛇来了蛇来了,脸上也笑开了花;xxx用小面团摆起了龙门阵(她学着奶奶做汤圆的样子,先把面团大小一个一个给分好了)„„孩子们的思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分别把自己所做的东西与实物联系起来了,几个新生也融入其中了,孩子们都动手又动了脑,有的小朋友玩了半天还不舍得还回来。

我觉得我们这次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很多孩子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玩面团表现出来,还扩展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我们应该多给孩子动手自己去发现的机会。

推荐第7篇:捏面人文档

《捏面人》教学设计

大丰区幸福路小学 吴迎华

教材使用: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说唱童谣》 教学内容:

1.童谣诵读:拉大锯 2.欣赏:捏面人 3.我的创编:捏面人 教学目标:

1.通过童谣诵读《拉大锯》,进一步巩固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所组成的节奏型,并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

2.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的表演活动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创编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编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

3.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体验乐观积极地感情;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教学重点:

《捏面人》的综合表演 教学难点:

《捏面人》的歌词创编,并用相应节奏读出来。 教学过程:

一、师生律动问好《快乐小舞曲》

二、律动。

三、童谣诵读《拉大锯》 1.课件出示:大锯

学生自由做出拉大锯的动作,模仿出拉大锯发出的声音。 2.课件出示:童谣诵读《拉大锯》

(1)边模仿拉大锯发出的声音,边和同伴玩游戏。 (2)按节奏念童谣。

(3)分组,全班一起表现“拉大锯”。

四、欣赏《捏面人》

1.课件出示:捏面人的老爷爷简介。

2.初次听,要求学生听出这首歌哪些地方是唱的,哪些地方是念的? 3.复听,要求听出“你说是啥就是啥……”这句话在歌曲中出现几次? 并跟着老师的声音和动作模仿演一演,唱一唱。 4.再听,要求:学生听出歌曲里的老爷爷捏的是什么啊? 5.学生回答,师出示图片,句子。

6.出示节奏词谱,请学生跟老师随音乐伴奏读一读,演一演。

五、我的创编

1.出示乐器,复习演奏方法。 先分别演奏,再和同伴合奏。

2.和着《捏面人》的音乐,为歌曲伴奏。 3.创编歌词。

(1)师举例,按节奏说出。 (2)出示图片,学生讨论。 (3)出示谱,学生按节奏说出来。 4.和同伴合作新《捏面人》

和同伴合作,一人编一句,合着打击乐器的伴奏说说我们自己的《捏面人》。

六、音乐常识 简介童谣

童谣是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形式简短,无论说唱都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富有音乐性和童趣。

童谣的种类大致可分为:

传统童谣、地方童谣、生活童谣、

游戏童谣、颠倒童谣、知识童谣、

数字童谣、趣味童谣、猜谜童谣等

七、拓展欣赏:有趣的童谣。

学生拿出橡皮泥,彩泥也来动动手捏一捏,你能捏出哪些?

《闪烁的小星》、《板凳绑扁担》、《不倒翁》、《小兔子乖乖》、《数鸭子》

八、小结结束全课,听音乐《捏面人》律动出教室。

推荐第8篇:捏泥人 教案

文档仅供参考

捏泥人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圆和连接的方法,塑造出泥人的基本形象。2.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初步掌握制作的技巧.3.养成良好的习惯.活动准备:

1.五彩橡皮泥,泥工板、半截火柴棒(每位幼儿人手一份) 2.用雪碧瓶等材料围合制作的“泥人娃娃乐园”。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一猜,它是谁?

二、基本部分:

教师出示泥人,引起幼儿兴趣。 1.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它吗? 2.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来做一个泥人? 教师边提问边示范制作泥人的方法。 1.泥人的头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 2.泥人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身体上有什么? 3.想一想,怎样将泥人的头和身体连在一起? 步骤:

将黄色橡皮泥先分成三份,各色橡皮泥各准备一点,取黄色橡皮泥中的一份团圆,作为人的头;

用另一半黄色橡皮泥中的一点,作为人的两只耳朵,连在人的头上; 用黑色橡皮泥搓两个小圆压扁,作为眼睛放在脸上,再用黄色橡皮泥压扁,作为人的鼻子;

再用红色橡皮泥压扁,作为人的鼻子;

用粉红色橡皮泥搓成椭圆形,作为人的身体;将黄色分成四份,搓长连在身体上,作为人的四肢;

最后再用火柴棒将头部与身体连起来。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师:泥人娃娃,一个人感到很孤独,没有朋友玩,小朋友请你们帮帮泥人娃娃吧,用橡皮泥做许多泥人娃娃好吗?

三、结束部分:

展示幼儿的作品,建立娃娃乐园。 教师:我们把小泥人都送到娃娃乐园吧!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娃娃乐园,请幼儿像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泥人娃娃,教师对幼儿的制作活动表示赞赏。

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保护牙齿(大班)

[教学目标]

1、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

2、知道坚持早晚刷牙、吃完东西漱口,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卫生习惯。

3、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活动前两天把洗净蛋壳浸在醋里;活动前几天收集的幼儿的漱口水;龋齿形成过程课件、《爱吃糖的老虎》课件;投影仪、电脑;每人一面小镜子;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利用课件引出主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森林里最凶的动物之王是谁呀?可是现在小动物们谁都不怕他了,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那让我们来看看故事吧!播放《爱吃糖的老虎》课件,提问:狐狸想出了什么办法哪?老虎的牙齿怎么了?引出问题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坏掉的牙齿哪?

二、找龋齿

1、用小镜子找一找自己的牙齿有没有变黑或坏掉的?

2、观察长有龋齿的幼儿的牙齿

3、变黑坏掉的牙齿叫“龋齿”。

三、利用实验探索龋齿形成的原因

那小朋友的龋齿是怎样形成的那?(请幼儿讨论)

出示幼儿的漱口水,请幼儿观察里面有沉淀物质,请幼儿闻一闻是什么味道?(酸的、臭的)

这种酸的、臭的物质会对牙齿产生怎样的影响哪?

坚硬的鸡蛋壳就像我们的牙齿,还记得我们前几天尚老师把鸡蛋放到了什么里面了?(醋)醋就像小朋友刚刚问过的漱口水,那蛋壳经过醋的浸泡会发生什么变化哪?

现在请小朋友们每人从碟子里拿一块没有用醋泡过的鸡蛋壳,和泡过的鸡蛋壳比一比,看看有什么不同?(孩子们可能发表多种意见,对的加以肯定,不恰当的文档仅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加以引导。)

醋里浸过的蛋壳为什么会变黑、变软?

那我们就请个小朋友带我们到小小的牙洞里面看看吧!(看《我为什么会蛀牙》课件)

小结:食物残渣在细菌作用下会分解成酸,酸会腐蚀牙齿变黑,成为龋齿。

四、讨论如何保护牙齿,预防龋齿

那我们既然知道了龋齿是怎样形成的,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哪?(请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总结保护牙齿的方法:少吃甜食、早晚刷牙、吃完东西漱口(利用诗文:漱口及刷牙)

有一首歌就是告诉小朋友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牙齿的,我们来一边听着这首刷牙歌一边把我们的牙刷刷干净把!随音乐《刷牙歌》做律动出教室。

文档仅供参考

推荐第9篇:二指捏硬币

二指捏硬币

一、教具构成:

硬币,容器两个、托盘

二、准备工作:

1.幼儿前经验:有五指、三指抓握的能力、平衡能力 2.教学方式:团体示范、小组示范

三、目的:

(一) 直接目的:

1.精确二指捏的能力。2.培养写、读、算的能力。

(二) 间接目的:秩序性、专注力、独立性、动作协调性

四、操作过程:

1.2.3.4.命名——介绍示范二指捏硬币的工作。

右手凌空示范二指捏的动作三次,并用口说:“捏、捏、捏”。 右手二指捏硬币移至右盘中。

重复动作及步骤。依次移至左碗中。

五、兴趣点:

1.教具的形状、颜色、重量。2.二指捏的动作及发出的声音。 3.完成工作的成就感。

六、错误控制:

1.不平衡。2.物体掉落。

3.发出很大的声音。

七、年龄:

三岁以上

八、注意事项:

1.硬币的数量依孩子的年龄而定。2.安全性及排列顺序。

九、变化延伸:

内容不同,容器不同

十、图示:

推荐第10篇:捏塑造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6号,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西版八年级美术教材《捏塑造型》一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首先是教材分析,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定的阶段目标,我确定本节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大量图片展示,引导学生欣赏、体验捏塑造型的乐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本课的趣味性极强,学生在捏塑简单的人或者动物造型中,学习到造型的基本技法,感受到造型的乐趣,为以后美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对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后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我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捏塑的基本技法和步骤,明白泥塑是雕塑的基本形式,认识泥塑有圆雕和浮雕之分。

能力目标:用泥塑的方法塑造简单的人或者动物的形象,从中体验泥塑的独特魅力。 情感目标:在捏塑的实践中,体会创作的乐趣,增强美术学习的长久兴趣 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学会用泥塑制作基本技法,用手捏塑出各种造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用恰当手法进行装饰,使作品生动有趣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确定教法学法: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理念,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多媒体教学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展示、教师示范等,评价激励,使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真正实现教学民主、平等和谐。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为使学生在视听说做等环节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达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流程如下: 首先是创设情景(导课环节建议:如果是我上这节课我会在一上课就首先进行教学示范,展示教师基本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一开始上课不妨就进行教师示范,例如:教学一开始我首先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这一块泥巴能变成什么?在学生关注及猜测的目光中我迅速捏出一个兔八哥的泥塑形象。在学生惊叹的目光中我进一步问“同学们,你知道这是谁吗?” 你知道这件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学生纷纷猜测,并说出是用泥制成的,是泥塑,我予以肯定并表扬学生,从而引出本节课课题《捏塑造型的乐趣》,导入环节我大胆运用教师示范环节,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一件简单的泥塑作品,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了我的基本功,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层面、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不同,观察能力的和认识能力自然有所不同,因此我确定第二个环节是欣赏体验,探究思考。出示图片《兔儿爷》和《渔家女》,“你能看出两件作品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装饰、艺术风格等环节进行分析,学生在明确了材料上的相同点之后,通过分析比较学生更激发了深入了解泥塑的欲望。 接着我提出问题:以上两件作品和我们看过的雕塑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允许学生自由讨论。这时候一部分学生会想到:都是立体造型。我适时予以鼓励,总结答案:泥塑是雕塑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有圆雕和浮雕之分。

学生对泥塑的分类和材料运用有了深入了解之后,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确定技法探究、学生练习环节。在这一环节我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老师在做兔八哥时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你们在小时候玩泥巴时会用到什么方法呢?学生们回答都非常积极踊跃,他们说到技法有,揉、捏、团、搓等等,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进行进一步示范,并用示范好的局部细节利用插、粘、盘的方式组合成一个卡通人物形象,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师示范,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技法,而且有许多孩子都要忍不住跃跃欲试了。

为了进一步打开学生思路,我出示同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泥塑是可以夸张的、可以质朴的、可以诙谐的等等,只要能给大家带了独特的欣赏魅力。这时候学生的动手欲望非常强烈。看到老师和同学的作品。学生们都跃跃欲试了,我确定下一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制作。

“同学们,用恰当的形式和材料,用泥塑的方法塑造一个有趣的人或者是动物形象,可以小组合作制作一组形象,也可以单独完成作品”,特别强调色彩装饰、造型、表现技法等 此环节学生大约需要15——20分钟

学生完成作业,展示欣赏,多元评价。此环节我采用自评为主,互评和师评为辅。学生自评,对作品在造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做个总结,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与同学分享。同学间找出作品中存在的不足和有点,我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对于优秀作品予以表扬,不足作品也进行鼓励,以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长久兴趣。

课后拓展:搜集有关浮雕的知识,可尝试用纸制作成浮雕形式,为下节课学习泥版浮雕做准备。

板书设计:

总之本节课强调学生是发现者、探究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真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理念,大胆放手吧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点会事半功倍。

第11篇:日记《捏鸡蛋》

2013年4月25日星期四晴

捏鸡蛋

昨天下午的科学课,在我们班上得很热闹!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就一起来看看吧!

那天,我们班的袁汶莹同学带来了一个生鸡蛋,老师让我们做了一个捏鸡蛋的游戏。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曾老师停了一会儿,想了想说,“袁汶莹同学来点同学上讲台捏鸡蛋,上来的同学不能扔,不能砸,不能丢,也不能借用工具,只能捏。如谁捏破了,我奖他100元钱。每次只有10秒钟的时间哦!你们一定捏不碎。”

我心想:这还不简单!我一定能捏碎,这有啥难的!袁汶莹第一个点的是黄睿哲,只见他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摆出一副很有信心的样子,只见他捏着鸡蛋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可是鸡蛋完好无损。 我又想: 一定是黄睿哲的力气太小了,对鸡蛋一点杀伤力也没有,我来的话,一定没问题!

啊!终于轮到我了,我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一脸兴奋地拿起鸡蛋,使出吃奶的劲,用力地捏着,刚才还是兴奋的脸现在却涨得通红,而鸡蛋依然毫发未伤!我灰溜溜地走下了讲台。后面的同学结果都一样,我们班全军覆没,这让大家惊叹不已!

最后,曾老师给出答案:因为鸡蛋是椭圆形的,把它放在手心用力捏,这个力量均匀地分布在鸡蛋壳的表面,这个力不足以捏碎鸡蛋。

402班 邵良耀

第12篇:捏泥邀请函

青苹果幼儿园第一届“亲子捏泥活动”邀请函

社会在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也不断的提升。从小培养儿童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儿童创造天赋,培养他们的文化气质,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最大心愿。近两年来手工DIY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起来,学习面塑就是近年来手工制作与课堂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了让孩子们了解面塑的文化历史,为了让家长和孩子共同体验面塑的制作流程,我们园特组织了青苹果幼儿园第一届“亲子捏泥活动”。

活动时间: 4 月

(星期

)下午3:00

活动地点:青苹果幼儿园各班级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幼儿及家长

温馨提示:

1、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流程。

2、家长引导幼儿完成作品,并参与其中。

3、活动中多鼓励幼儿,启发幼儿。

青苹果幼儿园

2014.4

第13篇:《捏鸡蛋》教案

《捏鸡蛋》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能力目标:

1.养成观察的习惯。

2.学会写观察“捏鸡蛋”游戏作文。情感目标:

通过游戏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作文课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写观察“捏鸡蛋”游戏作文。 教学难点:

1.保证鸡蛋不出意外破损。

2.学会观察的顺序。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趣引入

1.老师小心翼翼地从盒子里拿出鸡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件神秘的礼物,想知道它是什么吗?对,它就是——鸡蛋。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老师拿鸡蛋的样子吗?

生:拿

师:是的,怎么拿的?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生:小心

师:你真会观察。孩子们想想,老师为什么这样小心?

生:害怕把鸡蛋弄破了。

师:是的,老师小心翼翼就是怕把鸡蛋弄破。如果我们来捏鸡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捏鸡蛋。(板书:捏鸡蛋)

2.引导学生读课题。(注意“捏”字是生字,书写注音并引导学生读准鼻音。)

师:同学们起读课题。注意“捏”字是鼻音。

(二)、活动体验,说话训练

1、请一位同学捏鸡蛋

(1)活动要求

师:好,注意观察,我们就这样捏鸡蛋:鸡蛋一定要放在自己的手心里。(师一边说一边做示范。)待会儿同学在捏的时候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看他的表情、动作,听声音,想他捏鸡蛋时心里的想法。(板书:看听想)

(2)引导学生观察捏鸡蛋的过程。

师:哪位同学来试试?看,他多自信啊!老师把鸡蛋放在了他的手心里,小眼睛注意观察。(此时所有的小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手中的鸡蛋,充满了好奇。)

(第一次孩子很轻松地捏,没捏破,他显得有些遗憾。)

师:轻轻捏怎么能捏破呢?

生:(急迫地)老师,我可以再捏一次吗?

师:(高兴,激励地)行,注意观察他这次的表情、动作有什么变化。

(第二次孩子挽袖子,用力地捏,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台下的孩子们都在给他捏把劲呢。可还是没有捏破。孩子摇了摇头,感觉鸡蛋真是太硬了。)

师:用了好大的力啊,还是没捏破,还想再捏一次吗?

生:(大声地,激动地)想!

师:好,注意他这次的表情动作又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边观察,一边给他加油!

(第三次孩子更用力了,弯腰,跨腿,脸红,发出“哼哼”的声音,可还是没有捏破。台下的孩子们发出了惊奇的“啊”声,表示太不可理解了。)

师:(安慰)没关系,看来这鸡蛋的确太硬了!

(3)说话训练,评价指导,从说句子到说一段话

师:谁来说说,刚才你观察到了什么?(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引导学生说话。)

生:我看到他先很自信,轻轻捏鸡蛋,没有捏破。

师:恩,你从哪里看到他自信了?

生:他大步大步的跑上台,显得很轻松。可能他觉得小小的鸡蛋,很容易捏破吧。

师:了不起的孩子,他的每个动作都在你的眼里。表示自信的词语有哪些?

生:信心十足

生:胸有成竹

生:成竹在胸

师:对,这些都可以表示很有信心。谁还观察到了什么?

生:我观察到他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鸡蛋捏破。

师:九牛二虎之力用得好,表示力气用得很大。还可以怎么说?

生:还可以说用尽全力,竭尽全力。

师:对,这些词都可以表示用的力气很大。谁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他第三次捏鸡蛋的时候脸都红了,弯下了腰,用了好大的力气。

师:(竖起大拇指)会观察,而且说的时候带上了感情,就好象是自己在捏鸡蛋。这样让我们听话的人感觉更有趣味了。(板书:有趣味)

我们说话的时候,如果带上自己的感情,别人听起来就更有趣味了,给人的印象也就更加的深刻了。

生:我看到他捏啊,捏啊,可鸡蛋却完好无损,象个石头。

师:(惊喜地)他观察得仔细,所以说的就好,你看完好无损这个词用得多好啊!孩子们听出来了吗?把比作?

生:把鸡蛋比做石头。

师:还可以比作什么?

生:还可以比作钢铁。

师:对啊,用上修辞手法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也能让听话的人感觉更加有趣味。

师:孩子们回忆一下,他捏了几次?

生:三次

师:每一次的动作、表情都相同吗?(同学们都摇头)谁来说说你看到有什么不同?

生:他第一次是轻轻地捏,鸡蛋没有破。第二次他用了更大一点的力气,可还是没有捏破。第三次,他用了全身的力气可鸡蛋还是没有破。

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观察得很仔细。而且在说的时候用上了第一次,第二次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这样就说得更加有——

生:顺序了

生:有条理了

师:对,更加有条理了。(板书:有条理)我们知道的还有那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生:先,再,接着„„

师:对,我们在说话的时候用上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就更有条理了。谁再来更具体地说说你看到的。

生:我看到„„

师:(不由自主地鼓掌)说得好,特别把他第

二、三次捏鸡蛋时的样子表现了出来,真是又有条理又有趣味!孩子们想想他上台和下台时有什么不同?

生:我看到他上台时信心十足,大步跑上讲台。最后鸡蛋没有捏破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下台了。

师:观察得真仔细,说得太好了,把他捏鸡蛋前后的样子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出来!老师给你个建议,如果带上感情来说就更好了,再说一遍。

生:(有感情地重说一遍)

师:孩子们在他捏鸡蛋的过程中听到了些什么呢?(手指板书,听)

生:我听到他第一次没捏破,他说:“老师,我能再捏一次吗?”

生:我听到他第三次捏的时候嘴里发出了:“哼哼”的声音,感觉用的力气好大。

师:都会听,你用上了象声词,这样就更形象了。你可听得真仔细,会听,这是个很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们回忆一下,老师说话没有?第三次捏时,我们在做什么?

生:老师说„„

生:我们都在给他加油。

师:我们怎么加油的?一起再来一遍。(引导学生一起喊:“加油!加油!”)在观察他捏鸡蛋的时候你们还想到了什么呢?(指板书,想)

生:他刚开始捏时,我想鸡蛋那么脆,很容易捏破嘛。

师:哦,你也和他有同样的想法,结果呢?同学们一定都充满了疑问吧,这看似“脆弱”的鸡蛋,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坚硬”呢?这其中可是蕴藏着科学道理的哦。下来同学们可以好好钻研钻研。

生:我想这鸡蛋是不是被施了魔法,变得这么硬。

生:我想,这鸡蛋是不是被煮过才变得这么硬的。

师: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思维的翅膀一定能让你学得更好!

(三)学生写精彩片段

(一)(课件出示)写一个精彩的片段:

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可以是老师拿出鸡蛋的一刹那,也可以是同学使劲捏的一刹那或者是你得知谜底的一刹那)

(二)点石成金

课件出示:写好观察游戏作文妙招:

1、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

2、写出你的心理活动。

3、观察下面观众的反应。

(四)师生点评

师: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具体、形象,描写细致,写出真情实感,写出下面同学的反应)

师:同学们,精彩片段加上开头结尾,再给它取个吸引人的题目,一篇好的作文就完成了。你打算给你的作文加什么题目呢?

(五)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你们让老师沉浸在愉悦的活动中,老师仿佛回到了童年;你们的笔记录下了这难忘的时刻,将它带给你们的父母、朋友,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只要我们用自己的亮眼睛仔细观察,用我们的大脑认真思考,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可以写的人、事、物。老师相信你们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来!

第14篇:捏泥巴说课稿

《捏泥巴》说课稿

君召乡胥店小学

2013年11月

《捏泥巴》说课稿

《捏泥巴》是人美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的第九课,属于美术教学中的“造型?表现”领域。其实一看题目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捏泥巴是一件很快活的事情。因此把捏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陶艺的制作方法,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当然游戏和趣味性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通过这节课,我重点要让孩子们学到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同时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在制作过程中,针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则是这节课的难点。

总之,在这节美术课的设计中,我将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创

设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能投入较大的热情大胆想象,创造出更多富有创意和情趣的泥塑作品。篇2:人美版美术三上《捏泥巴》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小学美术第五册第九课《捏泥巴》.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捏泥巴》是小学美术第五册第九课的内容。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觉得捏泥巴是一件很快活的事情。因此把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我想这将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一堂课。

2、说学情

作为第九小学的孩子,泥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对泥土的可塑性及用途有一些了解,所以我课前就布置学生多留意这节课想捏出什么样子的作品。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生游戏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情感目标:通过听、说、制作、交流,丰富学生对泥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

二、说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3-4年级学生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智”、“趣”、“乐”的学习氛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教学法,以泥巴作品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将《泥娃娃》的音乐贯穿整堂课,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再加上“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做一做”“评一评”等一系列的

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使其步入“情”与“趣”的泥塑世界。

四、说教学流程

1、欣赏泥塑,激发情趣

在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美观的泥塑作品,学生有探索作品的秘密的时候,引出《捏泥巴》新课。

2、触摸泥巴,总结方法

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揉一揉,亲身触摸泥巴,体验对泥巴的感觉,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的要求,然后我徒手捏出小猪,让学生观察,概括出有压、揉、搓、捏等捏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亲近泥巴,大胆创作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我给学生出示一些主题:如水果、蔬菜、玩具、点心等,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技法大胆想象,明确主题,构思制作出新颖而又别致的泥塑作品,教师可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学生制作的每一幅作品,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我都给予鼓励。然后让他们自评、互评或师生共同评价,特别是让学生对自己制作比较精美、有创意的作品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和体会。目的是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展开联想,升华主题

此环节我主要从泥巴与水、泥巴与植物、泥巴与环境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和体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泥巴的情感,逐步认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因势利导地渗入环保教育。

五、说教学评价

在这堂美术教学课的设计中,我能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创设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孩子们能投入较大的热情大胆想象,根据老师教给的方法创造出许多富有创意和情趣的泥塑作品。这样一堂美术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掌握捏泥的基本技法,更能给学生能带来快乐。篇3:泥巴真听话 说课稿

泥巴真听话 说课稿

打古小学 邱小芹

时光流逝,童年已悄然过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童年都是美好的,它天真无暇,充满乐趣,出于对童年的怀念,我又和我的孩子们一起玩起了泥巴。你在童年的时候玩过泥巴吗?你手中的泥巴会听你的话吗?所以把课题定为《泥巴真听话》!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第一册第4课的内容。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很想知道泥巴怎么会听话呢?因此把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我想这将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一堂课。

2、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他们对玩沙玩泥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作为生活在山区的孩子,泥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对泥土的可塑性及用途有一些了解,所以我课前就布置学生在家亲自动手用水和泥巴先尝试玩泥巴的感觉。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摸、捏、听、做等游戏活动,丰富学生对泥巴的感知,初步掌握玩泥巴的几种基本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听、说、制作、交流,丰富学生对泥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玩泥巴的游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感知发现泥加多少水泥巴才会听话,初步掌握泥塑制作的方法:捏、搓、压、团等。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

二、说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低年级阶段的美术学习强调的是感受、体验和游戏性,将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打破了学科门类的界线。所以本课的教学理念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体验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能从中感悟到泥土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智”、“趣”、“乐”的学习氛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教学法,以泥巴作品的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将《泥娃娃》的音乐贯穿整堂课,让学生自由创编捏泥巴的舞蹈动作,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再加上“摸一摸”“揉一揉”“听一听”“做一做”“评一评”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使其步入“情”与“趣”的泥塑世界。

四、说教学流程

1、欣赏泥塑,激发情趣 在教学中我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美观的泥塑作品,使学生知道泥塑是由什么做成,并让学生在欣赏中开眼界、激情趣,诱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然后教师现场制作泥塑,把一块普通而又平凡的泥巴变成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以“这泥巴可真听老师的话”来引出新课。

2、触摸泥巴,了解特性

首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揉一揉,亲身触摸泥巴,体验对泥巴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泥巴的特点,并探究出水放多了泥巴会沾手,水放少了泥巴就太硬的特性。

3、创编动作,掌握技法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的要求,我在这一环节当中用夸张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些捏泥巴的舞蹈动作,比如:捏、搓、压、团等,使其与音乐整合。在学生自由创编动作,学跳泥巴舞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捏泥巴的基本技法。再把技法溶入到舞蹈当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4、亲近泥巴,大胆创作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塑,我给学生出示一些主题:如水果、蔬菜、玩具、点心等,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技法大胆想象,明确主题,构思制作出新颖而又别致的泥塑作品,教师可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学生制作的每一幅作品,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我都给予鼓励。然后让他们自评、互评或师生共同评价,特别是让学生对自己制作比较精美、有创意的作品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和体会。目的是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6、展开联想,升华主题

此环节我主要从泥巴与水、泥巴与植物、泥巴与环境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和体验。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泥巴的情感,逐步认知泥土与人类的关系,因势利导地渗入环保教育,再利用拟人的方法,表现各种与泥巴有关的自然灾害。比如: 1)水多了,泥巴会哭泣;水没了,泥巴的嗓子会干得裂开来; 2)泥和水发疯了,河水会变浊,荒滩、沙漠、泥石流也就多了; 3)我们都希望青山绿水永远是我们的好朋友。

五、说教学评价

在这堂美术教学课的设计中,我能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创设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提供给孩子许多说的机会、演的机会、操作的机会。所以孩子们能投入较大的热情大胆想象,根据老师教给的方法创造出许多富有创意和情趣的泥塑作品。这样一堂美术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掌握捏泥的基本技法,更能给学生能带来快乐。 2009.09.22篇4:美术教研组说课 捏泥巴 王瑾 篇5:泥巴真好玩说课稿

大班《泥巴真好玩》说课稿

老师好,我的名字叫缪雯彦。时光流逝,童年已悄然过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童年都是美好的,它天真无暇,充满乐趣,出于对童年的怀念,今天我说课的题目就是《泥巴真好玩》。

一、说教材

一看课题就好象已经注入了活动的趣味性,不光是孩子们就连我们自己都很想知道泥巴到底怎么好玩呢?因此把泥巴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不但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孩子们天生爱玩爱动的需要,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幼儿初步掌握活泥巴的方法,陶冶审美情操,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我想这将会成为孩子们难忘的一堂课。

再来说说学情,孩字们对玩沙玩泥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作为生活在山区的孩子,泥巴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对泥巴就有很大的新鲜感了。

二、说目标

1、根据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的年龄特点,我把目标定在一下几个方面:

(1)认知目标:通过做、捏、摸、比较等游戏活动,丰富学生对泥巴的感知,初步掌握玩泥巴的几种基本方法。

(2)情感目标:通过听、说、制作、交流,丰富学生对泥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力目标:通过玩泥巴的游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通过对自己作品的叙述,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教学重、难点

这堂课的重点是引导幼儿感知发现泥加多少水,泥巴才会软硬适中,发挥想象力,用泥巴捏出自己喜欢的东西。

难点在于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主动探究意识。 2)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个“玩中学,做中学”的氛围,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本课运用了综合艺术教学法,以音乐激发兴趣,将《捏泥巴》的音乐作为引子,让幼儿对泥巴有兴趣。再加上“看一看”“猜一猜”“捏一捏”“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

等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使其步入“情”与“趣”的泥巴世界。

本堂课我主要运用到的教法有:观察思考法,操作探索法以及讨论法。

1、观察思考法:

先让儿童观察黄土,思考如何才能将黄土和水变成泥巴呢?对于大班的孩子,这点应该是轻而易举的,我希望从这个方法中,让幼儿有更多的思考。

2、操作探索法:

通过亲手实践,捏一捏,做一做,摸索一下如何才能做到软硬适中的泥巴。再发挥一下想象力,捏出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这个对于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以最直观的触觉感受,通过最直接的操作,让幼儿掌握活泥巴的正确方法。

3、讨论法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让幼儿通过对自己作品的描述,对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会有明显的效果。

四、说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我引导幼儿运用多通道感知法,在操作中学习,使幼儿真正成学习的主人。

幼儿先用猜测的方式,脑力激荡,对于“观”“捏”“做”“说”的功用有了切身的体会。之后,幼儿在实际操作,通过多通道感知,对自己的五官和四肢功用产生积极正面的认知,做的好,说的好也能增强幼儿的成就感。经过这样的活动过程,幼儿了解自己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感知器官了解外界环境,与环境互动,掌握多通道感知的学习方法。

五、说程序

首先是准备环节,我的准备环节主要是 1)将准备好的一次性围兜和袖套帮小朋友们穿戴好以免玩泥巴是弄脏衣服。 2)桌上先放好事先准备好的黄土、水、盆若干。 3)将cd调至需要的曲目——《捏泥巴》

其次根据大班孩子的特点,我主要讲课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听音乐,激发情趣

在教学中我先利用音乐《捏泥巴》,诱发学生的兴趣,在歌曲过程中,不断引发他们思考。并让他们认识黄土,激发他们对泥巴的兴趣。

2、亲手实践,了解制泥巴的过程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亲身活泥巴,体验活泥巴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了解泥巴的特点,并探究出水放多了泥巴会沾手,水放少了泥巴就太硬的特性,制作出软硬适中的泥巴。

3、亲近泥巴,大胆创作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制作泥塑,要求幼儿大胆想象,构思制作出自己喜欢的泥塑作品,教师可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展示幼儿制作的每一项作品,不管最终的效果如何我都给予鼓励。然后让他们自己说一说,为什么会做出这样作品来,谈谈制作的过程,方法和体会,并放入活动角,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展开联想,增添色彩

在这个环节中,我主要是希望幼儿可以为自己的作品上色,培养幼儿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六、说教学评价

在这堂美术教学课的设计中,我能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采用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创设出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提供给孩子许多玩的机会、说的机会、操作的机会。所以孩子们能投入较大的热情大胆想象,创造出许多富有创意和情趣的泥塑作品。这样一堂美术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掌握捏泥的基本技法,更能给学生能带来快乐。

第15篇:捏塑人物

捏塑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大致的基本结构,知道民间泥塑人物造型的特点,初步运用整体与分解捏塑的方法塑造人物。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软陶捏塑的过程中,观察不同人物特征,学习捏塑人物分解与组合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民间彩塑作品,感受民间泥塑人物造型的独特魅力,激发对民间艺术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人物的整体把握与分解捏塑

教学难点:人物局部的组合方法

教学准备:

学具:软陶材料、制作工具等

教具:泥人作品图片、图片、示范工具、材料、课件等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运用揉、捏、刻等泥工综合技法,分解、组合捏塑人物,仿制民间人物造型。 提高要求:运用泥工方法,捏塑一组具有一定主题的人物,并能主意人物的整体组合。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与欣赏

1、欣赏民间泥人的作品和图片。

2、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欣赏感受。

3、引出课题。

4、出示课件,展示具有不同特征的泥塑人物作品。

5、引导学生讨论,小结民间泥人造型简练、色彩鲜艳的特点。

二、分析与感受

1、欣赏课本图片,了解捏塑人物时可以反映生活中的不同场景。

2、讨论归纳:人物的动态特征和服饰装饰对表现人物形象很重要。

3、讨论:可以利用哪些道具表现场景。

4、介绍软陶材料及其特点。

①定出人物头部、躯干与四肢的基本位置; ②用基本型表现人物大致动态; ③细致刻画人物造型并涂色。

三、构思与创作

1、教师示范制作步骤:

①根据人体基本结构,运用揉、捏、刻等泥工技法,捏塑头部、躯干、腿部,并用牙签固定,注意各部分的大小衔接。 ②包裹服饰,添上手臂。 ③装饰细部。

2、介绍软陶材料及其特点。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作品。

2、交流自己的创作感受,评价同伴作品的优点。

3、作业评价内容:

①人物动态的捏塑表现。

②分解捏塑与整体形象的把握。 ③细节的刻画。

④服饰、道具等能体现人物形象的特征。

4、拓展:主题性泥塑组合作品的欣赏与制作。

第16篇:《捏面人》教案

捏面人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观察、动作来熟悉歌曲的旋律,并能按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带戏味的说唱歌曲。

2.通过动作表演、分角色演唱、创编等方式,在愉悦中感受与体验歌曲,能主动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能根据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创编歌词。

3.学唱歌曲《捏面人》,能用自然的声音愉快的歌唱,并喜欢这种说唱形式的歌曲,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在各种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歌曲。

教学难点:借助多媒体、图片,能在即兴念白的部分创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律动《泥娃娃》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童谣,考考大家,你知道这首童谣的名字吗?(《泥娃娃》)。播放歌曲,多可爱的泥娃娃呀!我们也来学学它的样子吧!

2.学生与教师共同随音乐跳舞。

二、导入

这首童谣好听吗?其实还有很多更好听的童谣,想听吗?今天哈老师请来了一位来自河南的老爷爷,虽然他不会唱童谣,但是他却给我们小朋友带来很多的乐趣,他的本领可大了,我们一起看看他他有怎样的本领呢?在干什么?(播放视频)你观察的可真仔细。

三、歌曲第一部分

1.这位老爷爷是一位民间艺人,会捏了很多面人,小朋友可喜欢他捏的面人了,还有一首捏面人的歌呢?想不想听呢?我们来听一听,老师想问问大家,听音乐用什么听?生说耳朵。播放《捏面人》范唱第一次。

2.捏面人的老爷爷捏了各种各样的面人,你说是啥就是啥!随即把这句唱出来(你说是啥就是啥),歌曲中这句词采用了河南豫剧的戏剧风格,非常有特色,我们也来学一学,教师教唱这句,学生模仿唱。我们把这句特色的词带到歌曲中唱一唱。并说说这句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2次)播放《捏面人》范唱第二次。

3.你们唱的很豫剧的味道,现在如果加上动作,会更有味道。请你观察一下,老师在哪里加的动作,是怎样的动作?播放《捏面人》唱的部分。教师边听边加上摇头的动作。

你说

是啥

| 就

|

啥!

|

摇头

谁的眼睛最亮,老师在哪个字加上摇头的动作呢?我们也来模仿一下。播放《捏面人》唱的部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表演。

豫剧: 欣赏一段豫剧

四、说唱部分

1.今天,捏面人的老爷爷认识了我们小朋友非常开心,他要给我们捏几个面人,听听都捏了些啥?播放歌曲第二部分念白伴奏第一次,教师范唱。

2.老爷爷到底捏了啥呢?你听出来了吗?说说看„„(孙悟空!)出示孙悟空的图片。你知道孙悟空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吗?师念词(师)捏一个孙悟空,(生)打妖怪(出示这句歌词)带领学生读一读。

3.老爷爷还捏了谁?你来猜一猜,教师表演。(唐僧)唐僧在干嘛?(骑白龙马)教师随音乐节奏说:“老爷爷„„”引导学生说出“捏一个唐僧骑白龙马”。 (出示这句歌词)

4.还有一个非常老实的是谁呀?(沙和尚)沙和尚最勤劳,整天挑着行李。教师随音乐节奏说:“老爷爷„„”引导学生说出“捏一个沙和尚挑箩筐”。出示这句歌词)

5.教师嘟起嘴,故意变粗嗓音说:小朋友,你们忘了我!(猪八戒)猪八戒在干嘛呢?(吃西瓜)在教师动作引导下,学生随节奏念白歌词“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教师随后将歌词出示。

6.我们把这四个可爱的面人一起来念一念。教师带领学生念词。 师念前半句,学生念后半句,用响板伴奏。 生念前半句,老师念后半句,用响板伴奏。 我们和着音乐来试试。播放第二部分伴奏。 7.老爷爷捏的这些是哪个故事里的人物啊?(西游记)你们知道可真多!你会表演吗?想想你会怎样表演唐僧呢?你表演的真像!那贪吃的猪八戒呢?接着让学生分别表演沙和尚和孙悟空老师表演动作,老师为你们伴奏,请你们表演。(播放念白伴奏)

你们表演的真精彩!如果能和着音乐的节奏就更好了!我们再来一遍。(播放念白伴奏)

哈老师也想表演,你们能不能也为哈老师伴奏呢?谢谢你们!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念出来(播放念白伴奏),教师做动作学生念歌词。

你们念的真好听,这次要增加难度,请你们边念边表演,(播放念白伴奏)。 你们真棒!哈老师还想再看一遍,这时学生练习,老师在每个乐句加上一个象声词。

如:在每句的结束处加上一个象声字。

一个

白龙

(驾)

一个

沙和

(嗨),

一个

猪八

西

(嗯),

一个

孙悟

空把

(嘿)。 你发现有什么变化吗?老师在什么地方加上的?(每一句的结束处) 请你再听一听,加上怎样的词?播放歌曲第二部分范唱第一次。跟着哈老师一起来试试。播放歌曲第二部分范唱第二次。

五、完整表现歌曲

1.表演歌曲

我们来完整的欣赏这首《捏面人》,播放歌曲范唱。这么好听的歌曲能不能和哈老师一起来合作演唱呢?哈老师扮演老爷爷,请大家扮演面人。教师范唱歌曲,在唱到“面人”时,只做动作,学生跟节奏边做动作边念四句歌词。播放歌曲伴奏

2.创编歌词

我们的合作非常成功!老爷爷知道我们把他和他的面人唱的这么好听,一定很开心!我们如果也是捏面人,你想捏个啥?学生讨论。当学生说出一个事物时,教师用节奏加上响板伴奏念出来。

捏一只小狗汪汪叫; 捏一只小兔吃萝卜; 捏一只青蛙吃害虫„„

老爷爷捏的是《西游记》故事里的人物,我也有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知道?看一看,出示图片(喜羊羊、懒羊羊、灰太狼、红太狼等)帮老师来完成这个故事。学生创编。

捏一个喜羊羊爱动脑; 捏一个懒羊羊爱睡觉; 捏一个美羊羊爱漂亮; 捏一个灰太狼爱捉羊; 捏一个慢羊羊爱发明„„ 播放歌曲伴奏,教师演唱。

六、拓展

你们一个个都是小作词家,《捏面人》是一首具有河南地方音乐特色的歌谣,童谣大多与游戏及传播知识有关,它朗朗上口,很押韵,深受小朋友们的喜欢。今天哈老师也带来了《拉大锔》童谣,我们一起来欣赏:

七、小结

捏面人老爷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的童谣也很多很多,它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希望小朋友多说童谣,唱童谣,创童谣,爱童谣!

第17篇:15.捏泥人

《捏泥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捏泥人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用黏土捏一个印象最深刻的生动的小泥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原始材料的乐趣,了解泥塑造型的文化以及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和弘扬民间艺术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

欣赏各种风格的民间泥塑,掌握手捏泥人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泥塑造型的夸张、变形等方法制作生动有趣的小泥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通过欣赏古代及当地民间泥塑的典型代表作品对泥塑艺术产生感性认识,了解泥塑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系。板书课题——《捏泥人》

(二)讲授新课

1.中国传统泥塑与民间泥塑的区别是什么? 2.民间泥塑的形象和色彩分别由哪些特征? 3.通过具体形象想表达哪些情感?

4.说一说“说唱俑”的造型、动作、表情变化,什么地方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

(三)讲解

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及时发现和表扬学生的独特见解,并从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上对民间泥塑作进一步讲解。

(四)示范

教师简要地运用捏、卷、贴、刻、接等技法,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示范小泥人的制作过程。

(五)学生练习,巡视指导。

1.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练习,可一人捏一个或一组小泥人,也可一小组捏一组各种动态泥人:音乐演唱组、歌舞表演组、体育运动组等组合人物。

2.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学生作品最容易出现的是琐碎,在具体指导学生制作时强化整体感,将头部、身体、四肢揉成一团,然后在特征处加强表现和处理。

(2)学生对泥性不够了解,可通过练泥来解决(如干、湿、黏性、延展性等)

(六)课堂小结

1.主要通过同学间的作品展示,谈手捏泥人的感受,谈泥人的造型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自己的特点,所表现的内涵,是否大胆的发挥,自己是否可再改进。

2.教师对每一件展示的作品都加以鼓励。

(七)布置作业

学生捏小泥人。

五、板书设计

捏泥人 制作步骤

捏、卷、贴、刻、接

第18篇:捏橡皮泥教案

《捏橡皮泥》教案

教材分析:

《捏橡皮泥》本是课本上所没有的内容,但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我根据学生实际设计的一堂活动课。它也和《吹泡泡》的课型基本相似,主要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与同学玩当中学会他人的长处,发掘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融入了各种形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知不觉地走进学习氛围,主动参与活动。 学生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对动手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玩、喜欢活动、喜欢无拘无束地进行游戏。因此让学生捏橡皮,学生的热情是很高的,而且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也是挺适合的。

2、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大脑中储存了大量的事物形态。了解了一些事物的基本特征。而且他们也已经具备了想象思维的能力了。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改革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那么我们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放开手脚,主动参与学习、展示真实的自我感受。最好是通过一些学生所熟悉的周围的游戏活动来带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本着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这个想法,我又采用了多种学科形式相结合的综合活动课形式,以辅助语文教学,使其更形象、更富有学科之间的联系性。教学目标:

1、能发挥想象,自己捏出一些图案,增强动手能力。

2、能用上“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

3、能通过联想,说说你捏出的是什么?它是怎么样的?它在干什么或者可以干什么?开拓思维,让想象插上翅膀。

4、在活动中,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课前准备:

录音磁带、投影片。

捏好的橡皮泥、火柴棒(或牙签)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1、猜一猜,这盒子里是些什么东西?

2、教师出示一些捏好的橡皮泥图案,让学生观看。

3、看了这些图案,你想知道什么?

4、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的主要要解决的问题。①它是怎么捏出来的?

②它是怎么样的?它在干什么?它可以干什么?[激趣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然地引出课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说出来本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学习的机会。]

二、游戏练习说话:

1、教师指定一种图案让学生捏(冰糖葫芦)

2、学生自由游戏,活动开始伴有活泼轻快的音乐,当音乐声停止活动就结束。一边说一边捏,要求用上“我先„„接着„„最后„„”的句式。(以下也-相同)

[播放音乐,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调动学生潜在的激情,调控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做到收放自如,不留痕迹,使过渡自然]

3、抽几位学生上台一边捏一边说。

4、句式训练。

我先把橡皮泥分成一块一块,大小差不多的小块

接着把每块橡皮泥揉成(

)的

最后我用牙签把它们(

)地穿起来

[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不同的理解,最后归于语言文字上的统一规范,但在统一中追求个性化]

5、这样捏出来的橡皮泥是怎样的呢?

你看,(

)的(

)被我捏出来了。

6、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图案捏橡皮泥。要求一边说一边做(伴音乐) [活动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让他们在游戏中,动手活动中增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

三、自由活动(捏橡皮泥)(伴音乐)

1、你还能捏出其他东西吗?

用上:我捏的是什么,它是怎么样的,它可以干什么,它在干什么。

2、活动开始,四人小组合作。

[在低段学生中,渗透合作学习的新理念,发挥学生想象,珍视学生独特的创造力,给学生留下自由空间]

四、说话训练:

1、学生自由回答以上问题。

2、根据句式说话:

(1)我们组的同学捏了很多图案,有(

)、有(

)、有(

)。 (2)我们组的同学捏了很多图案,有(

)的(

)、有(

)的(

)、有(

)的(

)。

[语言文字的统一规范,同样追求个性化,并通过“我们组的同学”这几个字贯穿与加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

五、整体练习说话:

把上面几个问题连起来说话,四人小组讨论自由说,指名说。

[以上几个问题都是层层深入,由浅到深,在学生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每个环节中都以“活动——自由说话——句式说话”的线索进行教学]

六、课外延伸:

请你把你捏的图案画下来,并写出你是怎么捏的,然后利用想象,把它编成一个故事。

[结合多种学科的教学形式,综合在语文课中,用美术形式加强巩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提出思维的方向]

第19篇:作文:捏鸡蛋

捏鸡蛋

今天,郑老师从包里拿出一个鸡蛋,对我们说:“我们要玩一个捏鸡蛋的游戏。”听了后,大家高兴得一蹦三尺高。郑老师讲完了规则之后,游戏就开始了。

首先,是个子比较矮的石震宇同学“隆重登场”。他把鸡蛋放在手心,嘴里喊着:“我捏!我捏!我捏捏捏!”可是——鸡蛋没破!

然后,是大力士张楠同学上场。他把鸡蛋放入他的掌心,一捏,二捏,三捏,„„张楠在和鸡蛋大战好几个回合之后,用他那深情的、充满磁力的声音说:“我捏不破这个鸡蛋。”

郑老师说:“男生力气是大,可是也许粗心了,请一个女同学来试一试吧!”,响应郑老师的号召,我们挑选了一个又细心,又大力的女同学——崔倩钰同学来捏这一个“特种母鸡”下的“金钢蛋”。她运足了气,甩了甩头,发了一声河东狮吼,大步流星地跨上讲台——“嗨哟!”十秒后,她脸上挂着一个“我怎么可能连一个鸡蛋也捏不破?”的惊愕表情跌回了座位。

终于,郑老师说:“如果小孩捏不破的话,不妨让大人来试试看。”我心里想:“好,哈哈!鸡蛋的克星来了!看这鸡蛋还猖不猖狂?”只见这位“鸡蛋的克星”手里拿着鸡蛋,脖子暴着青筋,头上流下了豆大的汗珠,手在发抖,连吃奶的劲也拿出来了。可鸡蛋还和之前一样巍然不动,以不变应万变,连郑老师也只好败下阵来。

怎么回事?难道这真是一个用合金做的金钢蛋不成?郑老师似乎知道我的心思,她用开玩笑的口气说:“这是一个真蛋,如果消费者发现问题,本厂家一律包换。”听了老师幽默的话语,大家更不明白了。那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里面也有科学道理呢!“鸡蛋是圆的,当你捏的时候,力会分散到每一个点。有那么多个点来承受压力,自然捏不破啦!”老师的解说让大家恍然大悟。

这一次小游戏不但有趣,还让我初步懂得了力学原理,受益真不小呀!

捏鸡蛋

不知大家有没有尝试过捏鸡蛋呢?可能有许多人会觉得这没有意义,因为谁都知道鸡蛋薄薄的壳,一碰就碎。

记得有次我在图书馆看书,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上面说:“一个大力士能徒手打碎一块砖,可是有个人叫他把鸡蛋捏碎,大力士拿起鸡蛋使劲捏了半天,却怎么也捏不破。”我看了半信半疑,觉得其中有虚假成份,于是我决定找个机会实验一下。

回到家后,立刻开始了我的“碎蛋行动”。第一个鸡蛋,我按平时的方法打到碗里去,一敲就破的鸡蛋让我对那个故事产生了更多怀疑。第二个鸡蛋,我用两只手把鸡蛋紧紧握在手里,然后咬紧牙关,瞪大眼睛,使出全身力气去捏鸡蛋,尽管我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就在我认为这回鸡蛋“必死无疑”的时候,它却竟然还安然无恙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中!这让我又懊恼又惊奇,我只好去网上挖掘这一个不可思议之事发生的奥秘。

看着眼前的资料,顿时我恍然大悟!这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科学原理:鸡蛋壳虽然很薄,但由于它是一个椭圆形,当你去捏它时,它就会把你使出的力量全部均匀的分布在鸡蛋各个地方,所以它能承受很大的力量,一些建筑物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建成的。

其实这个世界真的非常奇妙,我相信只要大家爱发现、爱观察、爱劳动、就能与科学邂逅。

捏鸡蛋

今天,陆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从包里掏出三个鸡蛋,我们惊奇地瞪大了眼睛,不知道陆老师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因此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有的说:“偷鸡蛋。”;有的说:“炒鸡蛋。”老师打断了我们的谈话,神秘兮兮地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字“捏鸡蛋”。

接下来,陆老师让小女生潘诗洁首先上来试着捏鸡蛋,只见她的小辫儿一甩一甩的,一副神气活现、信心百倍的样子。她先用一只手紧握鸡蛋,咬紧牙关,紧皱眉头,脸蛋涨得通红,似乎使出了吃奶的劲儿,但鸡蛋没破。于是潘诗洁开始试着用两只手捏,我们不住地大声为她加油,可令人大失所望的是,鸡蛋竟然纹丝不动!没办法,潘诗洁只好不服气地努努嘴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告诉我们,鸡蛋犹如洗了澡一样,大汗淋漓。

接着,老师又请了欧渊,只见他得意洋洋地走上讲台,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老师把鸡蛋递给他, 大家一拥而上,观看他捏鸡蛋的过程。他使出浑身解数,像转开关一样地转鸡蛋,我们也大声地为他鼓着劲,可惜鸡蛋还是完好无损地呆在他的手中。

最精彩的一次要属重量级“选手”许昊那次了,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把希望全寄托在了他的身上,更因为他成功了。一开始,老师给他的那个鸡蛋,他怎么也没能捏破。下面有人就怂恿他:“换一个吧!你捏的那是个熟鸡蛋。”许昊还真重新挑了一个。这一次,我们的加油声更加响亮,简直要冲破屋顶。过了一会儿,许昊就像一个喝醉了酒的大汉,脸通红通红的。忽然,只听“咔嚓”一声,鸡蛋终于破了,蛋清、蛋黄流了一地。我们欢呼雀跃,惊喜万分,许多人就嚷着;“陆老师耍我们!”老师为了证明自己,把另外两个鸡蛋敲碎后倒进脸盆,原来还是生鸡蛋。最后,老师跟我们说明道理:“鸡蛋是圆的,能分散力量,让力量变小。”原来,这就是我们很难捏破鸡蛋的原因呀!

真的好喜欢上这样的课,除了可以体验到玩捏鸡蛋的乐趣,还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捏鸡蛋

老师让我们作一个捏鸡蛋的实验。就是让我们只能用手心使力把鸡蛋捏破。

正当我纳闷着如何用手心来捏破鸡蛋的时候,老师就顺手拿起一个从超市买来的鸡蛋,走在同学们中间让我们来仔细观察。这鸡蛋看起来很平常,我左看右看也看不出有何奇妙的地方。但转念一想,既然老师要我们捏破这“易碎品”,这其中是否会“暗藏玄机”呢?

没过多久,老师就不紧不慢地邀请同学们举手自愿上前来试试。只见大家个个欢呼雀跃地举起了小手,一排排小手像森林一样。

最后老师请了一位小男生,让他上来捏鸡蛋,但同时又提醒了他一次:“记住可要放在手心里捏哟!”他使劲地点了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右手握住鸡蛋,接着就慢慢捏紧,只见他先是咬咬牙,然后瞪大了眼睛,最后把脸都涨得通红。可是这鸡蛋像着了魔似的,还是静静地“躺”在他手上,这时候大家都在不断为他加油。后来他还是选择了放弃。无奈地松了一口气,窘迫地说道:“我,我捏不破它。”大家都开怀地笑了。

于是老师就请别的同学上来试试。我们再一次举起了一排排小手,老师就像刚才一样,叫上一位个子高高的小女孩,然后细声地对着她说:“记得放在哪儿了吧?”女孩点点头,就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尽管她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但是那个鸡蛋依然纹丝不动。

这时候老师叫上了一位熊腰虎背的男孩,他的个子都快要高过老师了。我在暗自想着,这次肯定能捏破这“奇异”的鸡蛋了吧。老师还是不忘慢条斯理地补充了一句:“记住蛋要放在哪儿了吗?”他嘿嘿一笑,使劲地点点头,接着就握紧拳头,我都快闭上眼睛,不敢看眼前的一幕。随后一睁开眼,可那鸡蛋还是完好无损。

看着同学们惊呆的样子,老师笑着告诉了我们这其中的“奥妙”。原来把鸡蛋放在手心里捏,蛋的四周都受到压力,于是人所使用的力量被均匀地分散了,这就是为什么这个“奇蛋”捏不破的原因。原来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的道理。

第20篇:大班 捏面人

大班:捏面人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在感受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3、在创编歌词和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战,体验乐趣。

活动重点:

掌握歌曲的不同节奏,能够大胆的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能够用京韵说唱歌曲。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对老爷爷捏面人的兴趣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这是谁?老爷爷在干什么?你们会捏面人吗?”

教师小结“捏面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引导看视频。

2、提问:“捏面人的老爷爷是怎么捏面人的?手法熟练,捏得很快,我们都把眼睛开花啦!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不大?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捏面人的老爷爷本领大!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老爷爷都捏了些什么样的面人?(用念白小结反馈,引导幼儿编念白)”

二、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学唱歌曲。

1、说了那么多,老爷爷到底捏出来了什么呢?让我用歌声来告诉你们吧!(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欣赏)你听到了老爷爷捏了什么?原来他在捏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

2、教师示范,幼儿感受并学习X.XX| XXX| XX| X- | 的节奏,做相应动作。

3、幼儿完整念白,能正确的说出X.XX| XXX| XX| X- | 的节奏

4、教师完整演唱歌曲,引导孩子用各种动作表现歌曲。

5、幼儿完整演唱歌曲

6、教师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思考:“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听的什么有点像?哪里像?” 介绍歌曲的“京韵”特点,引导幼儿唱出京韵。

4、幼儿对唱歌曲

四、创编念白部分歌词

1、引导幼儿思考:“老爷爷捏的面人你们喜欢吗?你还想让老爷爷捏出谁?在干什么?”

2、引导幼儿用:X.XX| XXX| XX| X- |的节奏创编歌词

3、幼儿自由讨论

4、教师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幼儿创编结果

5、幼儿演唱创编后的歌曲

五、活动延伸

1、老爷爷本领真大,叫他捏什么就能捏什么,你还想让老爷爷捏出什么来?再编一下歌曲,唱给家人听。

2、想不想也跟老爷爷那样能干?咱们的橡皮泥河免你也能捏出不同的形态,课后小朋友可以比一比,谁捏的又多又好。

面团捏小动物
《面团捏小动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