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山东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7 21:06:1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教务管理系统参考

引言

教务管理系统是教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系统。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迫切希望在计算机上能够实现教务管理操作,希望把人从教学资源,教学评估,编排课程,教学检查等等这些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教务管理系统从人们的需求出发,具有智能化辅助教务人员管理教务工作,并且计算机发挥了它本身的优势,能够存贮大量信息数据。与以往手工的教务相比,教务管理系统软件的出现,使教务工作变得更简单,可靠,安全,方便。为了能让教务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在使用一个软件以后能极其容易地对所有教务工作进行管理,并且准确无误,轻松自如。因此开发一个教务管理系统软件是当务之急,也是本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和研究宗旨。

教务管理系统是教学活动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系统将教学资源与老师,学生,课程,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课程,课程与学生相互间联系起来,而且联系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相互排斥,因而需要系统应具备较完善的检验防错功能,冲突处理功能,从而根据系统的运行及反馈信息高质量,高效率地管理系统流通部门的全部功能。

在开发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过程中,使用了当前最新的技术ASP﹒NET和ADO﹒NET。ASP﹒NET是内建于语言运行环境中的编程结构,特别是在创建Web应用程序显示了强大的功能。ADO﹒NET是一种面向对象的方式来处理数据。ASP﹒NET和ADO﹒NET的结合很容易地在一个数据库中建立一个记录集。使用这些脚本建立和打开一个记录集,处理和输出数据。

在开发教务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一直用运了软件工程的思想去开发系统。开发前的准备中,进行了系统调查。熟悉系统的组织结构、职能结构和业务流程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然后是随数据流进行了分析,对教务系统中的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描述。数据库的设计主要是E-R图和转换成关系模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系统的功能结构图,每个功能模块的主要工作内容、输入输出要求等。

第1章 概述

1.1为什么要开发一个教务管理系统?

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小学的教务管理显得极其重要,合理地管理不但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而且影响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用计算机控制教务工作由自动化系统运行而完成。这不仅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而且增强了信息的流通。

今天,计算机的价格已经十分低廉,性能却有了长足的进步。它已经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计算机之所以如此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其次,计算机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第四,计算机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的教务人员迫切需要有这样一个软件,能够实现教学资源整体规划,编排课程,评估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进度等等这些繁琐的教务管理工作。

1.2 在中小学中用计算机管理教务的意义

我们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中小学的教务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70年代后期,出现图书情报工作的 “联机革命”,使计算机更广泛地,更有效的应用到各个角落,发达国家较重视这一领域的发展,我国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说,教育工作计算机化是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一项带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措施,因而中小学的教务管理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计算机技术是现代技术的一部分,教务现代自动化也只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但由于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心脏,现代社会的骄子,信息社会的科技主角,所以在教务现代化技术中,计算机技术处于核心地位,它对于其他现代化设备起控制,连接和转换的作用,而教务自动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主导部分。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能提高教务本身管理水平,能代替工作人员进行教务工作的某些加工处理,把工作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现在我国的中小学校教务管理水平还停留在纸介质的基础上,这样的机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为它浪费了许多人力和物力,在信息时代这种传统的管理方法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所取代。

总之,教务的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系统,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推动了教学质量的进步。

我作为一个计算机应用的本科生,希望可以在这方面有所贡献。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希望能用我四年的所学编制出一个实用的程序来帮助中小学进行更有效的教务管理。

归纳起来,好处大约有以下几点:

(1). 可以存储教学资源,安全、高效处理信息;

(2). 节省大量人力,财力;

(3). 可以迅速查到所需信息和实现教务管理功能。

1.3 为将来学校网上办公做好准备

﹒NET技术的发展,大量的Web应用程序开发,在不同地点的用户可浏览Web站点信息。这些技术的成熟,使得在中小学实现网上办公有了技术上保证。学生,老师可以在任何地点,在网上浏览教务信息,学校的最新通知,填写自己的信息,实现用户权限内的操作。教务管理系统是学校网上办公的一个尝试,也是为以后中小学网上办公作基础。

第2章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的,就是按照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幺”的问题,即根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弄清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也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因此,这个阶段又称逻辑设计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

2.1系统调查

系统初步调查中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与中小学的教师,尤其是与教务处的教职工进行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常识,经过调查研究,中小学的基本情况为: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下设教务处、财务部、党团支部、学生会、后勤部五大部门。各部门分别针对各自管辖范围进行具体管理,并向校长负责。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中小学在日常教务活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1) 学校现行的教务管理方式仍为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传统手工处理方式。教务信息管理没有完全科学化、规范化、处理速度较慢,因此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难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

(2) 学校领导对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因此不能适时指导教学方向,以至影响教育质量。

(3) 师生之间,学生和教务人员,以及老师和教务管理人员,信息交流少,信息渠道单一,不利于协调工作,容易出错。

因此,通过建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使教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使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正确性,使学校的信息流程和流向清晰化、合理化,第一时间把握学生信息,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2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二项活动。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与计划。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进行全面、概要的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新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三个可行性:

(1). 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 Windows 2000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0,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indows 2000 Profeional上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也选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3。

(2). 经济可行性:

采用新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规划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3). 营运可行性:

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熟悉,上手较快,学校教务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故新系统还需要满足以下这几个标准:

(1) 标准性:系统的软硬件选型都应该采用工业化标准,这样既可以保证系统运行质量又可以分享在此标准上的每一次技术进步。

(2) 可靠性:由于学教务息的重要性,系统的软硬件应均为质量可靠,并采用RAID 0+1廉价磁盘冗余保护技术,确保不会由于软硬件故障造成系统运行终止而使用户蒙受损失。

(3) 安全性:通过软件的编制及硬件设置,控制使用者接触数据的权限,从而确保使用者无法操作与其无关的数据。

(4) 兼容性:系统的所有软硬件理论上都应有100%的兼容性,用以保证软硬件的可互换性。

(5) 高效性:由于学校学生信息每次处理的信息量较大,因此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响应能力都应是快速而有效的,在软件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6) 可维护性:系统软件设计时应采用结构化模块设计,以便于开发和维护,也有利于根据情况随时进行功能调整。同时在系统开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日常维护,使之能简便易行

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新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可进行开发。

2.3 软件开发的总目标

(1) 提高教务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按照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采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规范教务管理的操作全过程。

(2) 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相关教务人员可以从系统中取得及时而且正确的教学管理数据信息,并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从而掌握学校的各种信息情况,为校领导做出适合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指导策略提供有力的支持。

推荐第2篇:山东理工大学

一、学校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坐落于齐文化发祥地、现代工业重镇--淄博市。学校设有21个学院, 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3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学科专业涵盖工、理、文、法、经、史、教、管等8个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占地3600亩,全日制在校生35000余人,教职工2500人。学校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单位。

二、招聘岗位和人数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2014年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社发[2014]14号)要求,结合工作需要,我校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8名,其中初级专业技术岗位14人、中级专业技术岗位21人,高级专业技术岗位3人。具体岗位及条件详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汇总表》(附件1)。

三、招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身体健康;

4、应届毕业生应聘的须按时毕业并取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

5、应聘初级、中级岗位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73年5月20日以后出生),应聘高级岗位年龄在50周岁以下(1963年5月20日以后出生);

6、应聘辅导员岗位人员须为中共党员,在本科或研究生期间曾担任过班长、团支书、学生党支部书记、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或院(系)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秘书长、各部部长及以上职务,热爱学生工作,具备岗位所需条件和能力;

7、符合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的其他相关规定和条件。

(二)岗位条件

详见《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汇总表》(附件1)。

(三)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被认定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且不得报考的人员,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现役军人,以及法律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应聘。应聘人员不能报考与本人有应回避亲属关系的岗位。

四、招聘程序

(一)发布招聘信息

通过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咨询电话为:0533-2780505。

报名时间:自报名信息发布之日起15日内。

报名材料包括:(1)国家承认的学历和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2)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应聘的,提交就业推荐表,并能够正常毕业;(3)在职人员应聘的,提交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的同意应聘介绍信;(4)海外留学人员应提供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书等材料。(5)应聘辅导员岗位者,除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需提供党员和担任学生干部证明。所有原件经审核后退回。

报名结束后,对应聘人数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初级岗位,计划招聘1人的,原则上取消招聘计划;计划招聘2人以上的,按规定的比例相应核减计划。

2、资格审查:对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应聘人员需如实填写、提交个人信息资料。应聘人员提供的相关材料信息如有不实,一经发现取消其资格。

(三)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根据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经批准,面向博士和高级岗位人员的招聘可采取简化程序直接面试的方式组织)。

1、初级岗位考试

(1)笔试

笔试内容主要根据专业及岗位特点确定,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成绩,笔试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60分。辅导员岗位主要测试应聘人员所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与学生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其他初级教师岗位主要测试应聘人员所必需的公共基础知识和与岗位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知识。笔试结束后及时公布笔试成绩及面试人选名单。笔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根据岗位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规定比例依次确定面试人选;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简化程序的按实有报名合格人数确定。

(2)面试

面试主要采取试讲、答辩方式进行。面试总分为100分,对面试人员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岗位,设定面试合格分数线60分。①初级教师岗位面试采取课堂试讲的方式进行,主要考察应聘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教学效果等综合素质。

②初级辅导员岗位面试采取专家面谈答辩的方式进行,主要考察应聘人员从事岗位工作所具备的敬业精神、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理等能力。

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百分制合成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根据考试总成绩,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同一岗位应聘人员出现总成绩并列的,则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人选。

2、中、高级岗位考试

根据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经批准,面向博士和高级岗位人员的招聘可采取简化程序直接面试的方式组织,按报名实有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选,面试成绩即为考试总成绩。面试总分为100分,设定面试合格分数线70分,达到面试合格分数线的方可进入考核体检范围。

中、高级教师岗位面试采取试讲、答辩的方式进行,主要通过表达能力、教学方法、科研水平等方面,考核应聘人员是否具备应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试讲、答辩各占50%比例,按百分制汇总平均出最后面试得分,面试成绩在面试结束后当场公布。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考核体检

按照招聘岗位,根据应聘人员的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以招聘人数1.2倍的比例,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并依次等额组织进行考核体检。学校成立考核体检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考核体检工作。对考核、体检不合格造成的空缺,可从其他进入同一岗位考核体检范围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

考核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核对身份、查阅档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主要考察应聘人员政治思想、道德品德、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的情况。考核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体检原则上在省级医院进行,体检项目及要求按《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及操作规程》执行。

(五)公示聘用

对考试、考核、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统一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备案,符合聘用条件的,发放《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备案通知书》,凭《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备案通知书》办理相关手续,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解除聘用。

五、待遇

享受国家规定的待遇和学校在职职工福利待遇。

六、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老师杜老师

联系电话:0533-27823112781219

电子邮箱:rshch@sdut.edu.cn

七、其他

其他未尽事宜,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2014年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人社发〔2014〕14号)的相关规定执行。

山东理工大学

二○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推荐第3篇: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需求分析

题目:常州市育才中学教务管理系统设计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姓名:成义杰

学号:指导教师:陈鉴富

2012 年10月22日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得到很好的发展,以便帮助学院各管理层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使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步入新的章篇。

教务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端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1.选题依据

教务管理系统作为教育单位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所以教务管理系统应为使用者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是人们一直以来都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资料,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即使有些学校使用了计算机,但由于操作形式各异、输入方法不同、定义不统一,这对于管理者和使用者都产生使用上的不便,因此对于管理系统的统一性、完整性、及时性的要求也就迫在眉急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内容

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基于数据库开发应用程序,由前台功能设计和后台功能设计部组成,规划系统功能模块如下: 1.教学资源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主要包括:主要功能包括导入教师信息、录入教师信息、机构设置、确定部门人员、处理离校人员组成; 2.开课计划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录入科目信息、录入模块信息、设置课程方案、设置开课计划、设置学期、周数组成;3.学生学籍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创建班级、班级注册、确定班级所属年级、录入学生信息、调整学生班级、确定异动学生、查看学生信息;

4.学生成绩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成绩录入、成绩发布、成绩查询、成绩分析一共4个模块;5.学生选课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网上选课设置、选课要求设置、调整学生选课、查看选课结果;

6.数据库维护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数据备份、数据恢复、创建数据备份维护计划一共3个部分;7.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该模块的主要包括:日志管理、用户管理二个子模块。

2.2实现手段

硬件平台:

 

CPU:P41.8GHz。 内存:256MB以上。

软件平台:

    

操作系统:Windows xp/ Windows 2000。 数据库:SQL Server 2005。

浏览器:IE5.0及以上,推荐使用IE6.0。 Web服务器:IIS5.0。

分辨率:最佳效果1024×768像素。

3.工作计划(进度安排)

1---3 周:交流课题任务,正确理解课题,撰写开题报告

4---6 周:系统调查与分析,分析知名博客系统的结构,撰写需求分析文档 7---9 周:系统设计

10-12周:系统实现(编码、调试、验收)

13-15周;检查论文初稿,完善不足之处,完成论文定稿

4.参考文献

[1] ASP.NET网站开发四“酷”全书 电子工业出版社 武嘉 2005年8月 [2] ASP+SQL Server组建动态网站实例精讲 人民邮电出版社魏雪萍2005年6月

[3] ASP.NET程序设计教程(C#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常永英、崔淼、马润成、梁云杰等2009年9月

[4] ASP数据库开发实例解析 机械工业出版社 李严、于亚芳、王国辉 200

4年12月

[5] ASP.NET服务器控件开发技术与实例 人民邮电出版社 郝刚、袁永刚、齐艳编著

2005年1月

推荐第4篇: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工作,终于将这个系统做好了啊!在此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都一一克服了!在此过程中我感受颇多,收获颇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的了解了软件工程的内在含义!学无止境,这次的课程设计只是学生生涯的一种延续!对于一个在校生来说,学习知识是最重要的,为以后进入专业的软件公司时用足够的经验!不管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歇,要把学习视为工作的铺垫!所以在这次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中,我一边学习,一边从基础的事情开始做起!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了解项目的整体布局,了解项目中的业务逻辑,了解项目中尚未完成的工作并以此作为下个阶段的工作学习的目标。这个星期里,我按时完成组长安排我的任务,并且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在设计中遇到的困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不是很了解的东西,同时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也明白了好多道理,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一个星期里最初不知道如何去设计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咨询其他组的同学了解了很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都要自己努力去克服与改正!

做软件的人必须随时充电,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我要积累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我将以饱满的热情和进取的精神,去努力做每一件事情,努力为自己以后的发展做好完美的铺垫,成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推荐第5篇: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教务管理系统个人总结

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工作,终于将这个系统做好了啊!在此过程中虽然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都一一克服了!在此过程中我感受颇多,收获颇多!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的了解了软件工程的内在含义!学无止境,这次的课程设计只是学生生涯的一种延续!

对于一个在校生来说,学习知识是最重要的,为以后进入专业的软件公司时用足够的经验!不管在人生的那个阶段,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歇,要把学习视为工作的铺垫!所以在这次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中,我一边学习,一边从基础的事情开始做起!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了解项目的整体布局,了解项目中的业务逻辑,了解项目中尚未完成的工作并以此作为下个阶段的工作学习的目标。这个星期里,我按时完成组长安排我的任务,并且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同组的其他同学在设计中遇到的困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自己以前不是很了解的东西,同时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也明白了好多道理,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在这一个星期里最初不知道如何去设计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咨询其他组的同学了解了很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推荐第6篇:C++课程设计(教务管理系统)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01.h\" cla University;

void menu(University uni);//菜单函数声明

cla Student//学生类 { public: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sex; int number; string major;

public: void disp_stu();

friend 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friend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 void Student::disp_stu() {

}

cla Institute//学院类 { public: string name; cout head;//封装学生信息

public: void add_stu();

//添加学生

bool delete_stu(int i);

// 删除学生

bool modefy_stu(int i);

//修改学生信息

void disp_ins_1();

// 显示本院学生信息

friend 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friend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 void Institute::add_stu() {

} Student *p=new Student; cout>(*p).name; cout>(*p).age; cout>(*p).sex; cout>(*p).number; cout>(*p).major; head.Add(p);//在链表末尾增加一个节点

bool Institute::delete_stu(int i) {

} head.Remove(i);//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return true; bool Institute::modefy_stu(int i) {

Student *p=new Student; cout>(*p).name; cout>(*p).age; cout>(*p).sex; cout>(*p).number; cout>(*p).major; head.Remove(i);//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head.Insert(i,p);//在链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新节点

return true; } void Institute::disp_ins_1() {

}

cla University//学校类 { public: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addr; List head;//封装学院信息 public:

void design_stu();//学生信息设置 int i; Node *q; q=head.pHead;//q指向学生节点双向链表头指针

cout

} coutpData->disp_stu(); q=q->pNext;

void add_ins();

//添加学院

bool delete_ins(int n);

// 删除学院

void design_cqut();

//设置学校信息 bool modefy_cqut();

//修改学校信息 void disp_cqut();

//显示学校信息 void design_ins();

//学院信息设置 bool modefy_ins(int n);

//修改学院 void disp_ins();

//显示学院信息

void search_menu(); void search_name(string n);//姓名

void search(string n);//性别//函数重载

void search(int n);//学号

bool search_age(int n);//年龄

friend 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 friend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void University::design_stu() {

int i,m,j; int n; cout

★★★★★★学生信息设置★★★★★★

\">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disp_ins();

cout

cout

cin>>m;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j=1;j

{

}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当前指针指后移

coutpData->add_stu(); cout

disp_ins();

cout

cout

cin>>m;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 //当前指针指向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j=1;j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当前指针指后移

} }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cout>n; head.pCurrent->pData->delete_stu(n); cout

{

disp_ins();

cout

cout

cin>>m;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j=1;j

{

}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当前指针指后移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cout

} cin>>n; head.pCurrent->pData->modefy_stu(n); cout

void University::add_ins() {

}

bool University::delete_ins(int n) {

}

bool University::modefy_ins(int n) {

Institute *p=new Institute; cout>(*p).name; head.Remove(n);//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head.Insert(n,p);//在指定位置插入节点信息 return true; head.Remove(n);//删除链表指定位置节点 return true; Institute *p=new Institute; cout>(*p).name; head.Add(p);//在链表末尾增加一个节点

}

void University::disp_ins() {

int i; Node *q; q=head.pHead; //q指向学院节点双向链表头指针

for(i=1;i

coutpData->namepData->head.size

}

void University::design_ins() {

int i; int j; cout

★★★★★★学院信息设置★★★★★★

\"pNext;

cout>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 disp_ins(); cout

disp_ins();

add_ins();

cout

getch();system(\"cls\");//清屏 design_ins();

break; } case 3: {

} disp_ins(); cout>j; delete_ins(j); cout

disp_ins(); cout>j; modefy_ins(j); cout

} case 5:menu(*this);break; } }

bool University::modefy_cqut() { cout>name; cout>age; cout>addr; return true; }

void University::design_cqut() { int i;

University uni; cout

★★★★★★学校信息设置★★★★★★ cout>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disp_cqut();

cout

getch();system(\"cls\");//清屏

design_cqut();

break;

}

case 2:

{

modefy_cqut();

cout

getch();system(\"cls\");//清屏

design_cqut(); break; \"

}

} } case 3:menu(uni);break;

void University::disp_cqut() {

cout

}

void University::search_name(string n)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院节点头指针 for(i=0;i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当前指cout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name)

{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m++;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学生当前指针后移

}

bool University::search_age(int n)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i=0;ipNext;//学院当前指针后移

} cout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age)) {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m++;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 } cout

void University::search(string n) {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i=0;i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sex)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 m++;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

} coutpNext; void University::search(int n) {

int i,j,m=0;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i=0;i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

for(j=0;jpData->head.size;j++)

{

if(n==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number)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Data->disp_stu();

m++;

}

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

}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 } cout

/****************************************信息查询菜***********************************************/

void University::search_menu() { int i; cout

★★★★★信息查询显示★★★★★\">i;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disp_ins();

coutdesign_ins(); break; } case 2:

{

} head.pCurrent=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院节点头指针 for(i=0;i

}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head.pCurrent=head.pCurrent->pNext;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3: {

} int j; disp_ins(); cout>i;system(\"cls\");//清屏 head.pCurrent=head.pHead; for(j=1;jpNext; head.pCurrent->pData->disp_ins_1();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4:

{

string n; cout>n;system(\"cls\");//清屏 search_name(n);

}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5:

{

} int n1; cout>n1; search_age(n1); coutsearch_menu(); break;

system(\"cls\");//清屏

case 6: {

} string n; cout>n;system(\"cls\");//清屏 search(n);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7: {

} int n; cout>n;system(\"cls\");//清屏 search(n); coutsearch_menu(); break; case 8: {

menu(*this);

}

} } break; /**********************************************************************/ {

int i,j; ifstream inf(\"cqutData.txt\",ios::in); inf>>uni.name; inf>>uni.age; inf>>uni.addr; inf>>uni.head.size;//学院个数 for(i=0;i>p->name;

导出文件数据void file_in(University &uni)

Node *m=new Node;//建立学院信息节点 m->pData=p;//把输入的学院信息节点赋给建立的学院信息节点 m->pNext=0; if(i==0) uni.head.pHead=m;//把节点m赋给学院信息节点

else uni.head.pEnd->pNext=m;//把节点m赋给下一个学院信息节点 m->pPrev=uni.head.pEnd;//节点m指向学院信息的尾节点

uni.head.pCurrent=uni.head.pEnd=m;//学院信息的尾节点始终指向m节点 inf>>uni.head.pCurrent->pData->head.size;//学生个数 for(j=0;jpData->head.size;j++) {

Student *q=new Student; inf>>q->name; inf>>q->age; inf>>q->sex; inf>>q->number; inf>>q->major;

Node *n=new Node; n->pData=q; n->pNext=0; if(j==0)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n; else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End->pNext=n;

n->pPrev=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End;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End=n;//学生信息的尾节点始终指向n节点

} } }

/************************************************************************************/ void file_out(University uni) {

ofstream ouf(\"cqutData.txt\",ios::out); int i,j; ouf

导入文件数据ouf

uni.head.pCurrent=uni.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院节点头指针 for(i=0;i

oufpData->name

oufpData->head.size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Head;//当前指针指向学生节点头指针

for(j=0;jpData->head.size;j++) {

oufpData->head.pCurrent->pData->namepData->head.pCurrent->pData->agepData->head.pCurrent->pData->sexpData->head.pCurrent->pData->numberpData->head.pCurrent->pData->major

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Data->head.pCurrent->pNext;//学生当前指针后移

}

} } uni.head.pCurrent=uni.head.pCurrent->pNext;//学院当前指针后移

/************************退出系统菜单****************************/

void exit(University uni) {

} int i; cout>i; system(\"cls\");//清屏 switch(i) { case 1:

{

} file_out(uni); exit(0); break; case 2:{exit(0);break;} case 3:

{ menu(uni); break; } case 4:

{

file_out(uni);

}

} menu(uni); break;

/***************************************************************************************/ void menu(University uni) {

system(\"cls\");/*清屏*/ int i; cout

主菜单 cout

cout

cout

cout>i;system(\"cls\");//清屏

}

int main() { University u;

} file_in(u); menu(u); return 0; switch(i) {

case 1:uni.design_cqut();break; case 2:uni.design_ins();break; case 3:uni.design_stu();break;

case 4:uni.search_menu();break;

case 5:exit(uni);break; }

推荐第7篇:威尔教务考勤管理系统

摘要....

烟台威尔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研发的教务考勤管理系统,主要依托先进的智能身份识别终端。通过射频卡(IC/ID/CPU)、手机卡、指纹等识别介质进行身份验证,并依靠TCP/IP网络传输、CDMA/GPRS/WIFI/3G无线传输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完成对教室上课情况的采集和统计。

系统目标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各大院校逐步建立起,以学生自主选择专业、选修课程、实验预约、成绩审核、学分制等为特点的教务管理系统。主要用于管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包括学籍管理、教学计划、开课/排课、选课、成绩管理、实验管理、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

但是随着学校对教务管理的逐渐深入,传统教务系统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例如,学校通过教务系统本身,无法及时掌握教师和学生的真实上课情况,教室的使用和变动情况,以及临时调课造成的学生缺课等问题。从而出现教育资源无法合理分配,学生管理出现漏洞等实际情况。同时随着身份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对教务一卡通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例如:多媒体教室管理、宿舍进出管理、考试考场管理、会议签到管理、车辆门禁管理等多种应用需求,都反映了学校在建立教务管理信息化时,遇到的问题和迫切的需要。高等教育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快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科学管理,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

基于这种广泛的需求,在充分综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前提下,开发一套能够适应新的教学体制、能够最大程度满足高校现代化管理要求的教务考勤管理系统成为必然。、系统简介

教务考勤管理系统,主要依托先进的智能身份识别终端。通过射频卡(IC/ID/CPU)、手机卡、指纹等识别介质进行身份验证,并依靠TCP/IP网络传输、CDMA/GPRS/WIFI/3G无线传输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完成对教室上课情况的采集和统计。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情况、教室的使用情况、调课/换课/代课的执行情况、任课教师的教学进度、学生的出勤率、教学课程的听课率等信息。帮助学校管理和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制度等管理工作。

同时教务考勤系统可直接形成标准一卡通平台,结合教务管理系统、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宿舍进出管理系统、考试考场管理系统、会议签到管理系统、车辆门禁管理系统等多种应用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务一卡通平台。

教务考勤系统除了满足学校的基本管理需求之外,还可以替代课堂点名制度,直接为授课教师统计应到、实到、迟到、未到等学生信息。节省了课程时间,并为教师的日常评分提供有效依据。并且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实时拍照和照片彩屏显示等功能,可以有效杜绝学生的替代上课情况,帮助学校完善教学管理的监控工作。

教务考勤系统的软件功能模块包括:

基础档案信息(学生档案、教师档案、管理人员档案、卡片信息、行政班组织结构等) 基础教务信息(校历、上课时间定义、考勤规则定义等)

日常事务流程(请假流程、调课/换课/代课流程、补出勤流程等)

教室设备管理(教室定义、设备定义、教室设备关系定义、设备通讯管理等)

教学课程管理(课程定义、教学班定义、教师任课定义、日常排课等)

上课数据处理(请假管理、调课管理、补录记录、异常调整等)

报表查询统计(上课记录/拍照查询、课程表查询、上课通知查询、上课明细汇总统计等) 系统权限关系(权限组定义、班级授权、菜单授权、设备授权、管理员定义等)

推荐第8篇:教务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教务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组员:李洪涛 单彦达

一、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子目标与信息系统架构 1.组织的总体目标、子目标及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社会对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我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办学的需要,发展自身学校的特色及办学特点,合理定位培养人才,提升自身办学的能力,以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和软硬件设施为目标,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地区特色,最终实现为现代信息化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的目标。同时,应合理配置各级学院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使学院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求达到同步发展。

2.外部环境: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大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张,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量的积累,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和社会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进入到大学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招生人数的激增,使得我国高等院校原有的办学规模很难应对。为了消化急剧膨胀的生源,很多高校高校都在扩建,这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然而,这种扩招的背后,我们能明显的看到,现在的大学已经不是当初所谓的精英教育,转而向大众教育,这使我国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发生了质变。人才市场饱和,每一年都会有一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但同时,在这些毕业生中,拥有高技术,高素质的人只占据一部分,这与市场的需求不符,导致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

二、

组织内部限制: 硬件资源部分陈旧,需要更新换代;师资力量分配不均,有些学院的专业老师数量不够。

三、信息系统总体目标、子目标级策略:

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目标:实现对教师学生课程、教学计划、学生学习及学籍成绩、教材、教学评估、收费等数据进行网络化信息管理。使各使用部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学生、教师及其他各类人员查询数据极为方便。

信息系统的构架: 主要功能系统:

1.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基本信息管理、注册系统、课程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成绩管理等子系统。 2.选课系统:支持学生选课平台功能,根据学生的教学计划来预置选课时学生的选课信息及课程的选课情况。在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和排课系统,由学生在网上制定个人的学期学习计划。选课分为三个阶段:预选、正选、补退选,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3、学生信息查询系统:包括学生具体个人信息的查询,学生可以更改个人信息,经过管理人员的确定后形成新的个人信息。

4、等级考试;实现等级考试的网上报名,包括

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可在成绩公布时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系统界面:包括登入界面,主界面,用户管理模块。 登入介面是为了对系统进行安全性管理,使用户拥有自己的权限,同时又保证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四、主界面是本系统的应用界面,在本界面上集成了本系统的所有功能,包括功能菜单和子菜单,从而实现了本系统从班级管理、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等系统的具体功能,同时,在系统管理模块中可以完成对本系统的安全性管理。用户管理界面是本系统的安全性设置模块,根据学校不同部门以及不同使用人员对本系统的要求和需要,从而实行了分级管理,对用户的权限和类别进行了分类管理。同时还包括数据库,对大量信息的存储及管理。

五.系统分析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现有系统界面比较友好,功能比较完善,能大部分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与其相关配套的服务器功能不强,应付不了同一时间大量用户的访问。当数据访问量大时容易出错,导致系统数据错误甚至丢失。

六.对本系统的简要描述: 本系统将大大改善数据处理速度,并且更加方便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同时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工资支出。1.经济可行性.信息化的教务管理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是大势所趋,而且随着现代管理念、方法和途径的发展,教务信息化管理手段日渐成熟,也必定会突飞猛进,所以从长远利益出发,主管领导对该项目的开发与实施会大力支持。 2.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 Windows xp作为操作平台。数据库选用SQL server 2008,该数据库管理系统在Windows xp上能运行,并提供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复制功能,可代替现有系统单据数据的手工传递工作,降低出错率,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本系统的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也选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8。 3.经济可行性: 采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可取代原系统的单据手工传递工作,减少人工开支,节省资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缩短信息处理周期,规划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的利用率,使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4.营运可行性: 本系统操作简单,易于理解,只需通过简单熟悉,上手较快,学校教务管理处的教职员以及相关教师均能进行操作,营运环境要求低。 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 通过可行性分析研究,认为新系统的开发方案切实可行,可进行开发。

七.七.业务流程图分析 选课流程图:

五、数据流程图分析: 选课流程图:

六、

常用的输入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键盘输入、光电设备输入及声音输入。本系统主要采用键盘输入。 ②输入数据的活动及输入格式的设计 原始数据的获得需要考虑数据产生的部门,确定收集的时间和方法;了解 数据产生的周期,平均发生量及最大量。 (2)输出设计 输出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不同的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以最适当的形 式,输出最切合需要的信息。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输出方式的选择 系统的输出方式根据输出信息的使用要求,信息量的大小、输出设备的限 制条件来决定。 ②输出表的设计 表内容要根据使用人员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对不同的用户,应当提供详 细程度不同、内容不同的表。 ③输出设计说明 输出设计说明包括选用的输出设备,信息输出的频率和数量,各种输出文 件及输出报表的格式及表格样本等。 系统配置设计 本系统采用Asp.net和C#开发技术,所需开发环境如下: 代码编写平台: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数据库:SQL Server2008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设计处理那一部分不清楚; E-R图处理由于实体较多,刚开始处理的时候结构关系不明确 代码设计无从下手 处理方法和技巧 对照材料与参考资料,逐步完善,从课本中找出有用信息,并以此为模板进行设计 总结:

经验体会和收获 通过此次系统分析与设计,让我明白了很多课上学不到的东西,才明白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东西课上觉得自己掌握了,一旦用到实际上就会发现自己不能去做,所以实践还是很重要。另外,借助一些参考资料是必要的,现在互联网这么方便,可以借鉴的东西很多,如果不参考别人的资料,连设计的流程都不清楚,怎么能将设计报告完整的写下来。最终将实验报告完成,总体来说自己感觉还可以。

推荐第9篇:企业简介山东理工大学

企 业 简 介

山东齐鲁石化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原国家特大型企业齐鲁石化公司直属的二级单位,是一家集化工石油工程施工、防腐保温、机电设备安装、送变电、管道工程、特种设备安装于一体的综合性化工石油工程施工企业。始建于1985年4月,2001年9月企业进行了组织形式改革,在山东省工商局登记注册,成为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008年6月27日完成改制。

公司占地面积23公顷,注册资本1.36亿元,固定资产1.63亿元。现有职工150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6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88人。设置有12个部室、14个车间、两个子公司、2个分公司、临设工程施工项目部四个,拥有各种机具设备1935台,其中各类起重设备151台,各类焊、切设备651台,专用检测、检验、探伤设备145台。

公司持有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拥有GA2级、GB1级、GB2级、GC1级、GD1级压力管道安装资格许可证,A2级压力容器制造和A3级球形储罐现场组焊许可证,A2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证,B级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安装维修和流动式起重机维修许可证,FD2级安全阀校验机构资质,C级无损检测机构资质;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施工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实力雄厚,遵照“立足齐鲁、服务石化、诚信经营”的经营宗旨,近年来,先后承建了齐鲁石化公司甲乙酮、丁二烯抽提、10万吨/年丁苯橡胶、80万吨/年催化裂化、140万吨/年延迟焦化、20万吨/年苯乙烯、90万吨/年催化汽油质量升级、10万吨/年催化干气回收乙烯等多套装置的施工任务;参加了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72万吨/年乙烯改造及二化资源优化项目施工;完成了炼油厂、烯烃厂等9厂70多套装置的检修、抢修及维护任务,为齐鲁石化公司乙烯产能突破80万吨、达到同等规模装置产量全国第一和原油加工能力突破1000万吨、跃居全国炼油第一梯队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承建的炼油厂14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新建乙烯裂解炉、丁苯橡胶装置等重点工程,通过科学组织,精心施工,创出了国内同等规模装置施工周期最短的纪录。公司承建的丁苯橡胶装置技术改造项目、资源优化技术改造工程净化装置(土建、安装)、140万/吨延迟焦化装置改造等8项工程被评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优质工程奖和全国优秀焊接工程。

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企业管理日臻完善,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各一项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多次被评为石化系统内工程建设、装置检修等优胜单位,荣获齐鲁石化检修改造“优秀承包商”、淄博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淄博市“优秀施工企业”,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现场管理样板企业,山东省管理创新十佳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为拓展公司业务范围,做强、做专石化装置维保业务,公司已在烟台万华集团设立烟台分公司,拟在东营港丙烯腈生产装置设立分公司开展维保业务。因工作需要,现面向山东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招聘以下专业学生,公司愿与有志同学共发展。

山东齐鲁石化建设有限公司

招聘简章

一、招聘专业及人数:

电气自动化技术4~5人、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4~5人。

二、工作地点:烟台市(或东营市)。

工作性质: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安装、检修、维修维护等。

三、待遇:

1、薪酬:执行公司薪酬体系:工资+奖金+驻外补贴+生活补贴+休假补贴+年终效益奖+公司福利,年收入约5.0-6.0万元。

2、公司提供三餐并享有生活补贴。

3、公司提供免费单身公寓。

4、报到即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交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四、公司本部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乙烯南路12号。联系人:张传臻,联系电话0533-7526362。

山东齐鲁石化建设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三月

推荐第10篇: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

教务函【200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第二专业教学管理的通知

各学院:

为了保证第二专业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对第二专业(双学位、双专业、辅修专业)的教学管理,现提出加强我校第二专业教学管理的几点意见,具体如下:

一、第二专业的教学是我校普通本科教学的一部分,开设第二专业的有关学院应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理顺管理关系,将第二专业的教学管理纳入到普通本科教学管理体系中。

二、进一步加强对修读第二专业学生的资格审核工作。各学院应根据所开设的第二专业学科特点对学生的修读资格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对于申请试读的学生应在学期末及时进行试读资格的进一步审查,当学期第一专业和第二专业均未出现不及格课程的学生可结束试读,转为正式修读学生;试读不合格的,应取消其修读资格。

三、进一步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各学院应根

据学校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第二专业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认真授课,按时上下课,不随意调停课。对于违反教学纪律的教师学校将按《山东理工大学教学事故界定及处理办法》(鲁理工大政发[2004]72号)的有关规定处理。

四、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管理。学院应要求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的管理,严格考勤纪律,同时要求学生上课必须带齐教材、笔记本等学习材料,认真听讲。对于缺课超过计划学时数的三分之

一、或旷课达到6学时,或缺交、抄袭作业或实验报告,第一次受到老师警告,第二次又缺交、抄袭,或上课有严重违纪行为、屡教不改的学生可根据《山东理工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鲁理工大政发

[2006]172号)的有关规定,取消学生的课程考试资格。被取消考试资格的学生不能参加该课程的二次考试,必须交费重学。

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自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实行学业警告和中期筛选制度。对于每学期二次考试以后仍有二分之一的课程不合格的学生,学校给予一次学业警告;对于每学年二次考试以后仍有三分之二的课程不合格的学生,学校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取消其修读第二专业的资格,已修读合格的课程按公共选修课记入本人成绩库。

六、进一步加强对考核环节的管理。各专业应根据专业

特点,每学期设置1--2门闭卷考试课程。学生参加考试应严格按照山东理工大学《考场规则》的要求,持学生证参加考试,并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对于考试作弊、替考的学生学校将按照《山东理工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鲁理工大政发[2005] 6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一次考试旷考、作弊的学生不能参加该课程的二次考试,必须交费重学。

实行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是我校学分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学有余力且对某一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拓展发展空间的机会。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并及时将本通知精神传达到每一个修读第二专业的学生,以保证第二专业教学质量,把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事情办好。

二00八年十月十五日

第11篇: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某大学教务管理系统UML模型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Internet技术的引进,基于校园网和Internet的应用系统的开发正在蓬勃发展。教务管理师高校教学管理的一向重要工作,现代化的高校教务管理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支持。新世纪背景下,高校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教学计划不断更新。在高校日常管理中,教务管理无疑是核心工作,重中之重。其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对于学校的总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管理内容过多,繁琐,处理的过程也非常复杂,并且随着学校人员的增加,教务管理系统的信息量大幅上升,因此往往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务信息的运作状态这使得高校教务管理的工作量大幅度增加,另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例如实施学分制、学生自主选课等。这一切都有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一个集成化的教务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高校都开发了自己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由于其教务管理模式不尽相同,不同学校的实际教务管理情况各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各高校需要针对自己的教务管理模式和特点建立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本设计是基于某高校的教务管理模式开发的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这样一个系统不仅可以降低工作量、提高办公效率,而且使分散的教务信息得到集中处理,对减轻教务工作负担、提高教务管理水平、实现教务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系统用例模型

1.1确定系统模型的参与者

仔细分析教务管理系统问题描述。在UML中,角色代表位于系统之外和系统进行交互的一类对象,本系统中创建主要的角色有以下三类:

(1)教务员:教务员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对全体学生进行用户登录、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并且对教师进行登录管理、教学管理和成绩管理。教务处工作人员处理日常的系统维护,例如维护和及时更新学生,教师信息以及安排选课等。

(2)教师:教师根据教务系统的选课安排进行教学,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录入此系统。 (3)学生:学生能够在教务管理系统更改学籍信息、进行选课、查询已选课程和考试成绩。

1.2识别用例

用例是系统外部参与者与系统在交互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识别用例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分析系统的参与者开始,考虑每一类参与者需要使用系统的哪些功能,如何使用系统,根据教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个提取的参与者信息,确定系统分为以下几个用例: (1)学生参与者用例:

 用户登录  学籍管理  选课管理 (2)教师参与者用例:

 用户登录  成绩管理  教学管理

(3)教务员参与者用例:

 用户登录  学籍管理  排课管理     成绩管理 选课管理 教学管理 系统维护

1.3建立如下四个用例图模型

(1)顶层用例图如图1-1所示

图1-1顶层用例图

从用例图1-1可以看出学生、教师和教务员都使用了“用户登录”用例,表示学生必须先进行用户登录后才可以进行学籍管理和选课管理。同理,教师也必须登录后才能进行成绩管理和教学管理。教务员登录后进行系统设置、学籍管理、排课管理和教学管理等操作。

(2)学生角色用例图 如图1-2所示

图1-2学生角色用例图

从用例图1-2可以看出学生登录后才能进行所有的操作,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教师角色用例图如图1-3所示

图1-3教师角色用例图 从用例图1-3可以看出教师所有的用例都是建立在“用户登录”基础上,表示教师必须先登录后才可以执行相应的功能,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以免有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 (4)教务员角色用例图如图1-4所示

图1-4教务员角色用例图

从用例图1-4可以看出教务员的用例相对较多,但是教务员的所有的用例都必须在“用户登录”的基础上,表示教务员必须先登录才可以执行相关的功能,这样同样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避免有人故意更改信息。

2 建立系统动态模型 2.1活动图

经过活动图的建模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整个进程过程的操作过程,本系统中主要的活动图有如下几个:学生成绩查询活动图、教务员修改学生资料活动图、学生选课活动图以及教师成绩录入活动图

(1)学生成绩查询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学生成绩查询活动图

从图2-1可以看出,活动图分为多个不同的泳道,每个泳道表示学生在查询成绩活动中不同参与者的工作流。每个泳道中的活动是参与者要执行的操作。通过不通泳道之间的活动过渡,可以了解参与者之间的通信。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业务过程。

在学生成绩查询活动图中可以知道,学生、教师和教务员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学生登录以后可以查询已选科目和成绩单,如果发现自己的成绩单有错误后可以通知教务员成绩有误,教务员联系教师后,教师修改成绩,然后教务员更新数据库。成绩无误后,查询结束。

(2)教务员学生资料修改活动图如图2-2所示; (3)学生选课活动图如图2-3所示;

图2-2教务员学生资料修改活动图图2-3学生选课活动图

从图2-2可以看出,教务员登录教务系统,系统验证用户名和密码,若有错误重新输入,无误后进行选择修改项目,确定修改,

图2-3学生选课活动图图2-4 教师成绩录入活动图

2.2顺序图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顺序图 ①教务学籍管理顺序图 ②学生注册顺序图 ③学生选课顺序图 ④教师成绩录入顺序图

图2-5教务学籍管理顺序图

图2-6学生注册顺序图

图2-7教师成绩录入顺序图

3系统类模型 3.1系统包图

将整个教务管理系统划分为人员信息、接口和事务3个包,分别控制不同的应用。

3.2类图

根据系统划分的三类包图,分别讨论人员信息包,接口包和事务包中的类图分别为: (1)人员信息包内的类图 (2)接口包内的类图 (3)事务包内的类图

图3-1 人员信息包内的类图

图3-2接口信息包内的类图

图3-3系统事务信息包内的类图

第12篇:数据库实习报告教务管理系统.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班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务管理系统

1、需求分析 1.1 信息要求: 教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实体有: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职称、电话等;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 ●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等;

●系——系代号、系名和系办公室电话等;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上课时间及名额等。 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每个学生都属于一个班,每个班都属于一个系,每个教师也都属于一个系。 ●每个班的班主任都由一名教师担任。

●一名教师可以教多门课,一门课可以有几位主讲老师,但不同老师讲的同一门课其课序号是不同 的(课序号是唯一的 。

●一名同学可以选多门课,一门课可被若干同学选中。 ●一名同学选中的课若已学完,应该记录有相应成绩。

●本单位学生、教师都有重名,工作证号、学号可以作为标识。 1.2 处理要求: 教学系统主要提供数据维护、选课和信息查询。 其中常见的查询有:系统中各对象的基本信息查询。 查 询指定班、系的学生信息(名单、人数等 。查询学生的成绩、学分情况。查询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选课情 况„„。

1.3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安全性要求: 1.系统应设置访问用户的标识以鉴别是否是合法用户, 并要求合法用户设置其密码, 保证用户身份不被 盗用; 2.系统应对不同的数据设置不同的访问级别,限制访问用户可查询和处理数据的类别和内容;

3.系统应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区分不同的用户,如学生,教师,系统管理员。

●完整性要求: 1.各种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关键信息记录内容不能为空; 2.各种数据间相互的联系的正确性; 3.相同的数据在不同记录中的一致性。 1.4 系统功能的设计和划分

根据如上得到的用户需求,我们将本系统按照所完成的功能分成以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用户管理部分 第二部分:管理员管理部分 各部分完成的功能如下:

1、用户管理部分

1、处理用户注册

2、处理用户登录

3、用户可以查询学生信息。

4、用户可以查询快件信息。

5、用户可以提交与查询报修信息。

6、用户可以插入与删除用户自己的离返校信息。

7、用户可以修改用户自己密码。

2、管理员管理部分

1、处理管理员登录

2、管理员可以查询学生信息。

3、管理员可以发布与更新快件信息。

4、管理员可以插入、修改与查询报修信息。

5、管理员可以插入与查询学生夜归信息。

6、管理员可以查询在校与离校学生信息。

7、管理员可以修改管理员密码。

2、概念设计 (1 概念模型(E-R 图 :

选修联系的分 E-R 图 负责联系的分 E-R 图

授课联系的分 E-R 图

教务管理系统的总 E-R 图 (2 数据字典 :

(3数据流图

查询 课程信息 课程信息表 课程信息 查询 课 程 成绩信息 信 息 教师 学 生 选课信息信 息 查询学 生信息 修改教 师信息 教 师 信 息 系 信 息 课 程 选课信息 信 息 学生 学 生 信 息 选课信息 修改学 教 师 信 息 生信息 查询教 师信息 选课信息 选课 已 选 课 信 息 成绩信息 选 课 表 登记 成绩 成 绩 信 息 查询 选课信息 选课信息 查询 系 信 息 班 级 信 息 学生信息 学生信息表 教师信息 教师信息表 学生信息 教师信息 班 级 信 息 班级信息 查询 系信息 班级信息表 系信息表 总 数 据 流 图 班级信息 查询 系信息

3、逻辑结构设计

-R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的码用下横线表出)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职称,电话,系代号) 代码表示:Teacher ( Tno, Tname, Title, Tel, Dno 此为“教师”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工作”与此关系模式合并,Dno 为外码。存在的函数 依赖为 Tno → (Tname,Title,Tel,Dno)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号) 代码表示:Student ( Sno, Sname, Ssex, Sbirth, Cla 此为“学生”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属于”与此关系模式合并,Cla 为外码。存在的函数 依赖为 Sno → (Sname,Ssex,Sbirth,Cla)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系(系代号,系名,系办公室电话) 代码表示:Department ( Dno, Dname, Dphone 此为“系”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存在的函数依赖为 Dno → (Dname,Dphone)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 以满足 4NF。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上课时间,名额,工作证号) 代码表示:Course ( Cno, Cname, Credit, Ctime, Cnum, Tno 此为“课程”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授课”与此关系模式合并,Tno 为外码。存在的函数 依赖为 Cno → (Cname,Credit,Ctime,Cnum,Tno) ,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选课(学号,课序号,成绩) 代码表示:SC ( Sno, Cno, Grade 此为 m: 联系 n “选修” 所对应的关系模式。 Sno 和 Cno 均为外部码。 存在的函数依赖为完全函数依赖 (Sno, Cno) → Grade,且不存在多值依赖,所以满足 4NF。 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工作证号,系代号) 代码表示:Cla ( Cla, TotalCredit, Tno, Dno 此为“班级”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其中 1:n 联系“属于”和 1:1 联系“负责”与此关系模式合并,Tno 和 Dno 为外码。该关系模式中存在传递函数依赖:Cla → Tno, (Tno \\ Cla,Tno → Dno,可得 Cla → Dno,故 Cla 不属于

3NF。解决方法是将其模式分解为:Cla ( Cla, TotalCredit, Tno 和 T-D( Tno, Dno,分解后的关系模式满足 4NF,并且 T-D 与 Teacher 的码相同,可合并为同一模式。但 是考虑到系统要经常进行系的学生信息查询,此时就不得不对 Student、Cla 和 Teacher 三个表进行连接 查询,而连接是影响查询效率的主要原因,所以取消对 Cla 的模式分解。此时 Cla 关系模式满足 2NF。

设计用户子模式 为了方便程序查询,建立了如下用户视图:

1、某系的学生信息视图(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班号)

2、某系的教师信息视图(工作证号,教师姓名,职称,电话,负责班级)

3、某课程的学生成绩单(学号,姓名,班级,成绩)

4、教师授课信息表(工作证号,教师姓名,职称,教授课程,学分,上课时间)

5、学生已选课表(课序号,课名,学分,授课教师,上课时间,名额)

4、物理设计 4.1 选择存取方法

1、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在每个表的主码上建立索引,通常为 B + 树索引。

2、在 Student 表 Sname 列上建立 Stu_name 索引,因为查询操作很多都使通过学生姓名进行的。

3、在 Teacher 表 Tname 列上建立 Tea_name 索引,因为查询操作很多都使通过教师姓名进行的。 4.2 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1、为了提高系统性能,根据具体情况将数据的易变部分与稳定部分、经常存取部分和存取频率较低部 分分开存放。

2、DBMS 产品一般都提供了一些系统配置变量、存储分配参数,根据应用环境确定这些参数值,并且 在系统运行时还要根据系统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整,以使系统性能最佳。 4.3 评价物理结构 根据所选用的 DBMS,如 SQL Server 2000,从定量估算各种方案的存储空间、存取时间和维护代价入 手,对估算结果进行权衡、比较,选择一个较优的合理的物理结构。

5、系统实施 编写关系模式,载入数据。分期分批地组织数据入库,先输入小批量数据做调试用,待试运行基本合 格后,再大批量输入数据,逐步增加数据量,逐步完成运行评价。需要注意的是,要首先调试运行 DBMS 的 恢复功能,做好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工作。 基本 SQL 语言代码如下: CREATE SCHEMA \"TeachAffair\" AUTHORIZATION Gao CREATE TABLE Department (Dno CHAR(3 PRIMARY KEY, Dept CHAR(20 UNIQUE NOT NULL, Dphone CHAR(11, ; CREATE TABLE Teacher (Tno CHAR(6 PRIMARY KEY, Tname CHAR(20 NOT NULL, Title CHAR(8, Tel CHAR(11,

Dno CHAR(3, FOREIGN KEY (Dno REFERENCES Department(Dno ; CREATE TABLE Cla (Cla CHAR(6 PRIMARY KEY, TotalCredit NUMERIC(4,1, Tno CHAR(6, Dno CHAR(3, FOREIGN KEY (Tno REFERENCES Teacher(Tno, FOREIGN KEY (Dno REFERENCES Department(Dno ;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CHAR(11 PRIMARY KEY, Sname CHAR(20 NOT NULL, Ssex CHAR(2, Sbirth DATETIME, Cla CHAR(6, FOREIGN KEY (Cla REFERENCES Cla(Cla ; CREATE TABLE Course (Cno CHAR(6 PRIMARY KEY, Cname CHAR(20 NOT NULL, Credit NUMERIC(2,1, Ctime DATETIME, Cnum SMALLINT, Tno CHAR(6, FOREIGN KEY (Tno REFERENCES Teacher(Tno ; CREATE TABLE SC (Sno CHAR(11 NOT NULL, Cno CHAR(6 NOT NULL, Grade SMALLINT CHECK(Grade>=0 AND Grade

6、运行维护

1、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制定不同的转储计划,一旦发生故障尽快将数据库恢复到某种一致的状态,并

尽可能减少对数据库的破坏;

2、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数据库原有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3、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监督系统运行,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改进系统性能的方法;

4、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记录不断增、删、改,会使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情况变坏,降低数据的 存取效率,数据库性能下降。这时应按原设计要求重新安排存储位置、回收垃圾、减少指针链等,提高系 统性能。当原有的数据库设计不能满足新的需求,需要重构造数据库,调整数据库的模式和内模式。

7、用户手册 (,具体内容:使用、操作说明。 )

8、附录 (,源程序清单和结果:源程序必须有注释,以及必要的测试数据和运行结果数据,提倡 用英文描述。 )

第13篇: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一、导言

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传统的教务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迫使人们起用新的管理方法来管理。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因此,教务管理系统也以方便、快捷、费用低的优点正慢慢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将传统的教务管理方式彻底的解脱出来,提高效率,减轻工人人员以往繁忙的工作,减小出错的概率,从而使人们有更多时间来学习和享受生活。

二、目的

教务系统是对学校教务和教学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平台系统,满足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等日常工作、学习、管理和咨询等工作。目的是共享学校各种资源、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规范学校的工作流程。

三、术语定义

教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四、参考资料

《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 《软件工程导论》

五、任务概述 目标:通过强教务信息的管理,有利于决策者根据教务信息及时进行信息的处理,每个用户用自己的身份通过登录该系统,并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相关操作。

六、运行环境

1台主机:CPU2.4G,4G内存,windows7操作系统,连接到Internet。

WEB服务器、文本编辑工具、打印机一台。可利用学校现有的服务器及教师办公用微机等设备。

七、系统定义

(一)需求规定

1、对功能的定义 (1)学生日常管理

a)限于全体学生操作。

b)一般浏览者只能查看教务信息,不能对它做任何修改。而且不同的用户级别所看到的教务信息是有限制的。 (2)教师日常管理

a)查询单条教务信息:主要适合全体老师操作的。在窗体上先可以选择查询的条件,再输入关键字名。按查询即可。

b)查询全部教务信息:是给管理员用的,为了方便管理员查找,也有关键字搜索和模糊搜索,查到记录后,也可双击记录即可显示详细信息。

c)成绩查询:输入学号、密码即可查询学生成绩 (3)信息公布

a)数据备份: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保存路径把数据库保存在硬盘中。

b)数据恢复:用户可以通过选择路径把数据恢复。 (4)操作管理

a)仅限管理员。其中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操作学生,设置他们的权限、级别及密码。

b)系统整理信息:显示距离管理员整理系统的时间。 (5)评教管理

a)打印单条教务记录:适用于一般浏览者和用户。他们只能打印在他们的权限范围内所能查看的教务。

b)打印全部教务:市委管理员设置的,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打印。 (6)选课管理

a)学生进行网上选课

b)对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及分析,并生成新的课表。 (7)招生管理 针对新生进行注册管理,并对注册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

(二)对性能的规定

1、数据精准度

(1)按照严格的数据格式输入,否则系统不给予响应进行处理。 (2)查询时要保证查全率,所有响应域包含查询关键字的记录都应能查到。

2、时间特性

一般操作的响应时间应在1~2秒内。

3、适应性

(1)满足学校使用的需求。

(2)对前面提到的运行环境要求不应存在困难。

(三)系统图示

1、数据流图

管理员信息管理教务管理系统公布信息查看信息老师查看信息学生

1.1教务管理系统顶层图

录入信息教师名单登录教师管理信息查询查看信息教师信息学生信息 1.2.零层数据流图

ID和密码命令信息查询修改命令学生返回信息验证有效性返回信息信息数据学生选课情况信息查询系统学生选课系统 1.5.学生子系统

2、数据字典 2.1数据存储 (1)老师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老师信息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老师姓名+密码+教师基本信息 组成方式:索引文件,教师姓名为关键字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2)学生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学号+密码+选课信息+成绩+考试信息 组织方式:索引文件,学号为关键字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3)选课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学生所选择的课程信息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课程+上课时间+上课地点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4)评教信息 别名:无 简述:对评教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存储管理 组成:学号+评教信息 查询要求:要求能立即查询 2.2数据加工

(1)加工名:录入信息 编号:1.1 激发条件:接收到教师、学生的信息时 优先级:普通 输入:教师、学生信息 输出:无 加工逻辑:无 (2)加工名:登录 编号:1.2 激发条件:进入本系统 优先级:普通 输入:用户信息 输出:登录成功或失败 加工逻辑:无

3、系统流程图

教务管理系统基本配置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系统选课管理基本信息管理信息公布招生管理成绩录入权限设置成绩录入重修重考成绩管理成绩查询成绩统计与分析成绩审批及维护评教指标设置学生在线评教教研室主任评教评教结果分析统计学生网上选课选课数据调查选课结果查询选课结果统计生成课表学生日常管理教师日常管理开课课程管理教务信息公布新生管理学生注册注册进程分析注册数据统计查询

4、用例视图

用例视图(Use Case View)是被称为参与者的外部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教务管理系统的用例视图如下: 教师档案管理管理员系统维护学生档案管理成绩管理学生成绩查询个人成绩查询课程管理网上评教成绩录入学生选课学生用户教师选课教师用户

5、顺序图

5.1学生选课、退课顺序图

对象11登录基础类学生信息数据信息2:验证消息3:进入学生界面4:点击选课退课5:执行选课、退选课6:提示操作成功

5.2管理员添加、修改、删除用户顺序图 管理员1:登录基础类用户管理界面2:验证登录3:进入管理员界面4:点击添加、修改、删除用户5:添加、修改、删除用户6:提示操作成功

6、状态图

网站主页用户登录浏览多个信息浏览查找信息基本业务模块下载文件数据页面更新

7、活动图

7.1学生查询成绩活动图 学生管理员教师登录用户名、密码错误正确选择查询科目生成成绩单成绩单错误通知管理员成绩有误无错误联系任课教师修改成绩更新数据库 7.2学生选课活动图

登录用户名、密码错误正确选择科目确定选课与专业冲突人数已满不和专业冲突人数未满更新数据库 7.3、管理员修改操作活动图 登录用户名错误正确选择修改项目确定修改继续修改不继续更新数据库

(四)故障处理

1、正常使用时不应出错,若运行时遇到不可恢复的系统错误,也必须保证数据库完好无损。调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

2、遇到“数据库已经关闭”提示信息阻止程序运行时:可以查看一下进行此项操作时,操作的表是否被关闭了或者实在没有关闭此表的情况下又一次运用打开语句打开此表。

第14篇: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务辅助管理系统

数据库设计实例 教务管理系统

数据库实验七 数据库设计

题目要求:

设计一个教务管理系统。要求管理包括:学生的档案,学生选课的情况,学生每学期的综合测评,教师档案,教师工作量等等。具体考核方法根据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处理。

假设此次设计的教务系统是整个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一部分,整个系统至少还包括学籍管理等其他子系统。

在初期设计时,先关注与教务系统有关的数据。在完成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建模后再对整个系统进行合并,总终得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

1、根据分析可以画出该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学生 选课 上课 考试 测评 选课单 允许考试 成绩单 老师档案 课程简介 教室安排 试卷 考场安排 测评报告单 学生名单 教师 选定教材 申报 课表

2、数据字典

数据结构:学生

含义说明:是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数据结构,定义了学生的有关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

数据项:学号

含义说明:唯一标识每一个学生

别名:学生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9位

取值范围:190000000 – 999999999

取值含义:前四位表明学生所在年级,后五位安顺序编号

数据项:姓名

含义说明:表示学生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字符

数据结构:教师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教师的有关信息 组成:教师号,教师姓名

数据项:教师号

含义说明:教师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5位

取值范围:10000 – 99999

数据项:教师姓名

含义说明:教师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结构:课程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课程的有关信息 组成: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教师,教室,教科书,学分

数据项:课程号

含义说明:课程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4

取值范围:0001 – 9999

数据项:课序号

含义说明:对于同一课程,由不同老师教授,用课序号来区分 类型:字符型 长度:2

取值范围:01 – 99

数据项:课程名

含义说明:课程的名称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课程描述

含义说明:课程内容的基本描述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教科书

含义说明:课程所用的教科书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学分

含义说明:课程的学分 类型:整型 长度:1

取值范围:1-9

数据结构:教室

含义说明:上课所用的教室

组成:教室编号,教室地址,教室容量

数据项:教室编号

含义说明:教室的编号 类型:字符 长度:5

取值范围:00001-99999

数据项:教室地址

含义说明:标明教室的地址 类型:字符 长度:3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教室容量

含义说明:教室的容纳学生的数量 类型:整型

取值范围:正整数

数据结构:选课记录

含义说明:纪录学生选课的纪录 组成:学生,课程,成绩

数据项:成绩

含义说明:选课学生本学期的成绩

类型:浮点数

范围:0.0 – 100.0

处理过程:分配教室

说明:为所有课程分配上课教室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教室安排

处理:学期课程决定后,要为每个课程安排上课地点,要求上课的地点不能冲突且上课人数不能超过教室容量。

处理过程:分配考场

说明:在考试日期,为所有课程分配考场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考场安排

处理:为每个课程安排考场,考试时间和地点不能冲突且考试人数不能超过考场容量。

数据存储:成绩单

说明:记录学生本学期所有课程成绩 流入数据流:学生所有的选课记录 流出数据流:学生的成绩单 数据量:由学生的人数决定 存取方式:随机存取

二、概念结构设计

1、根据需求分析画出E-R图:

选修 学生 教师 课程 m n 讲授 1 n 教科书 n

成绩 教室 开设 1 n

2、根据E-R图写出各个实体的属性描述

学生:{学号,姓名}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编号,地址,容量}

3、视图的集成

假设在学生管理系统的学籍管理系统中存在另一个学生实体,其中还包括以下信息:性别,所属专业,所属班级。为了使两个实体保持一致,对两个实体取并集得到新的学生实体: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三、逻辑结构设计

1、由E-R图向数据模型的转换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所以,E-R图中的属性描述可直接转换为相应的关系模式。

2、对于剩余的一对多和多对多联系可以如下表示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课程-教师:{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 课程-教科书:{课程号,课序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其中 课程-教师 与 课程-教科书 具有相同的主码,可以合并成一个关系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最后得到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号,地址,容量}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3、用户外模式

根据需求,为计算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因为综合测评只在学期末进行,查询次数不多,所以没有必要用冗余的方法来提高查询效率,只需要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即可。

测评{学号,学生姓名,平均成绩}

4、根据设计写出相应的SQL语句: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9)

CONSTRAINT pk_student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VARCHAR(1)

NOT NULL,

Major

VARCHAR(10)

NOT NULL,

Cla

VARCHAR(10)

NOT NULL,

CHECK

(Sex = \'f\' OR Sex = \'m\') )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VARCHAR(4)

CONSTRAINT pk_course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10)

NOT NULL,

Describe

VARCHAR(200) ,

Mark

INTEGER

)

CREATE TABLE teacher (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teacher_pk PRIMARY KEY,

Tname

VARCHAR(10)

NOT NULL,

Ccnt

INTEGER

NOT NULL DEFAULT 0 )

CREATE TABLE claroom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pk_claroom PRIMARY KEY,

Locate

VARCHAR(30) NOT NULL,

Cap

INTEGER CHECK

(Cap >0) )

CREATE TABLE tech (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级联更新

ON DELETE CASCADE, --级联删除

SCno

VARCHAR(2) NOT NULL,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teacher_t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teacher(T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Book

VARCHAR(20)

CONSTRAINT pk_tech PRIMARY KEY (Cno,SCno) )

CREATE TABLE SC (

Sno

VARCHAR(9)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tudent_s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tudent(S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Score FLOAT

CONSTRAINT pk_sc PRIMARY KEY (Sno,Cno,SCno) )

CREATE TABLE RC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claroom_r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laroom(R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Time

DATETIM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r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CONSTRAINT pk_rc PRIMARY KEY (Rno,Time)

)

为进行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 CREATE VIEW ae AS

SELECT SC.sno, sname, AVG(score) as average FROM SC,Student where SC.sno = student.sno

GROUP BY SC.sno,sname

为了符合数据的参照完整性约束,避免学生选课的时候选择一个不存在的课程号-课序号组,增加一个外键约束。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sc_tech FOREIGN KEY (Cno,SCno) REFERENCES tech(Cno,S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为了在插入一个新课程时能级联更新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一个触发器。此任务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来动态统计,为了练习的目的这里采用了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workcnter On tech AFTER INSERT ,UPDATE, DELETE AS BEGIN

DECLARE @T VARCHAR(5)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 + 1 WHERE Tno = @T

END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1 WHERE Tno = @T END END 关于课程容量:如何保证选课的学生数量不超过教室的容量?

初步解决办法是:在学生选课时建立暂时不考虑容量问题,都加渗透一个临时的SC表中。然后,在选课结束后将未超额的记录直接加渗透SC表,超额的课程进行抽签,将命中部分学生的选课记录插入SC表,直到人数符合课程容量的要求为止。

抽签的功能较适合用顶层的高级语言来实现。在选课结束后,选超额课程的学生需登陆选课系统进行抽签,抽签的过程可以使用概率算法,如果抽中,系统再将选课记录插入SC表,否则就从临时表中删除。 所以,在数据库系统中,没有对SC表的插渗入渗出操作进行约束。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lesky/archive/2006/12/25/1460 966.aspx

数据库设计---教务管理系统

2009年12月03日 星期四 11:04 P.M. 题目要求:

设计一个教务管理系统。要求管理包括:学生的档案,学生选课的情况,学生每学期的综合测评,教师档案,教师工作量等等。具体考核方法根据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处理。

假设此次设计的教务系统是整个学生管理系统数据库中的一部分,整个系统至少还包括学籍管理等其他子系统。

在初期设计时,先关注与教务系统有关的数据。在完成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建模后再对整个系统进行合并,总终得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

1、根据分析可以画出该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流图: 学生

选课

上课

考试

测评

选课单

允许考试

成绩单

老师档案

课程简介

教室安排

试卷

考场安排

测评报告单 学生名单

教师

选定教材

申报

课表

2、数据字典 数据结构:学生

含义说明:是教务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数据结构,定义了学生的有关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 数据项:学号

含义说明:唯一标识每一个学生 别名:学生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9位

取值范围:190000000 – 999999999

取值含义:前四位表明学生所在年级,后五位安顺序编号 数据项:姓名

含义说明:表示学生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字符

数据结构:教师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教师的有关信息

组成:教师号,教师姓名

数据项:教师号

含义说明:教师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5位

取值范围:10000 – 99999

数据项:教师姓名

含义说明:教师的姓名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位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结构:课程

含义说明:教务管理系统的核心数据结构之一,定义了课程的有关信息 组成: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教师,教室,教科书,学分

数据项:课程号 含义说明:课程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4 取值范围:0001 – 9999 数据项:课序号

含义说明:对于同一课程,由不同老师教授,用课序号来区分 类型:字符型 长度:2

取值范围:01 – 99 数据项:课程名 含义说明:课程的名称 类型:字符型 长度:1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课程描述

含义说明:课程内容的基本描述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教科书

含义说明:课程所用的教科书 类型:字符型 长度:2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字符 数据项:学分 含义说明:课程的学分 类型:整型 长度:1 取值范围:1-9 数据结构:教室

含义说明:上课所用的教室

组成:教室编号,教室地址,教室容量 数据项:教室编号 含义说明:教室的编号 类型:字符 长度:5

取值范围:00001-99999 数据项:教室地址 含义说明:标明教室的地址 类型:字符 长度:30

取值范围:任意合法的字符 数据项:教室容量

含义说明:教室的容纳学生的数量 类型:整型 取值范围:正整数 数据结构:选课记录

含义说明:纪录学生选课的纪录 组成:学生,课程,成绩

数据项:成绩

含义说明:选课学生本学期的成绩

类型:浮点数 范围:0.0 – 100.0 处理过程:分配教室

说明:为所有课程分配上课教室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教室安排

处理:学期课程决定后,要为每个课程安排上课地点,要求上课的地点不能冲突且上课人数不能超过教室容量。

处理过程:分配考场

说明:在考试日期,为所有课程分配考场

输入:课程,教室

输出:考场安排

处理:为每个课程安排考场,考试时间和地点不能冲突且考试人数不能超过考场容量。

数据存储:成绩单

说明:记录学生本学期所有课程成绩 流入数据流:学生所有的选课记录 流出数据流:学生的成绩单 数据量:由学生的人数决定 存取方式:随机存取

二、概念结构设计

1、根据需求分析画出E-R图:

选修

学生

教师

课程

m n 讲授

1 n 教科书

n 成绩

教室

开设

1 n

2、根据E-R图写出各个实体的属性描述 学生:{学号,姓名}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编号,地址,容量}

3、视图的集成

假设在学生管理系统的学籍管理系统中存在另一个学生实体,其中还包括以下信息:性别,所属专业,所属班级。为了使两个实体保持一致,对两个实体取并集得到新的学生实体: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三、逻辑结构设计

1、由E-R图向数据模型的转换

一个实体型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所以,E-R图中的属性描述可直接转换为相应的关系模式。

2、对于剩余的一对多和多对多联系可以如下表示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课程-教师:{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 课程-教科书:{课程号,课序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其中 课程-教师 与 课程-教科书 具有相同的主码,可以合并成一个关系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最后得到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专业,班级}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课程描述,学分} 教师:{教师号,教师名,课程数} 教室:{教室号,地址,容量}

学生-课程:{学号,课程号,课序号,成绩} 教学:{课程号,课序号,教师号,教科书} 教室-课程:{教室号,时间,课程号,课序号}

3、用户外模式

根据需求,为计算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因为综合测评只在学期末进行,查询次数不多,所以没有必要用冗余的方法来提高查询效率,只需要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即可。 测评{学号,学生姓名,平均成绩}

4、根据设计写出相应的SQL语句: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9) CONSTRAINT pk_student PRIMARY KEY, S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VARCHAR(1) NOT NULL, Major VARCHAR(10) NOT NULL, Cla VARCHAR(10) NOT NULL, CHECK (Sex = \'f\' OR Sex = \'m\') )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VARCHAR(4) CONSTRAINT pk_course PRIMARY KEY, Cname VARCHAR(10) NOT NULL, Describe VARCHAR(200) , Mark INTEGER )

CREATE TABLE teacher (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teacher_pk PRIMARY KEY, Tname VARCHAR(10) NOT NULL,

Ccnt INTEGER NOT NULL DEFAULT 0 )

CREATE TABLE claroom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pk_claroom PRIMARY KEY, Locate VARCHAR(30) NOT NULL, Cap INTEGER CHECK (Cap >0) )

CREATE TABLE tech (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级联更新 ON DELETE CASCADE, --级联删除 SCno VARCHAR(2) NOT NULL,

T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teacher_t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teacher(T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Book VARCHAR(20)

CONSTRAINT pk_tech PRIMARY KEY (Cno,SCno) )

CREATE TABLE SC (

Sno VARCHAR(9)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tudent_s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tudent(S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s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Score FLOAT

CONSTRAINT pk_sc PRIMARY KEY (Sno,Cno,SCno) )

CREATE TABLE RC ( Rno VARCHAR(5) CONSTRAINT fk_claroom_r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laroom(R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Time DATETIME,

Cno VARCHAR(4) NOT NULL CONSTRAINT fk_rc_course_cno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rse(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SCno VARCHAR(2) NOT NULL

CONSTRAINT pk_rc PRIMARY KEY (Rno,Time) )

为进行综合测评增加一个外模式 CREATE VIEW ae AS

SELECT SC.sno, sname, AVG(score) as average FROM SC,Student where SC.sno = student.sno GROUP BY SC.sno,sname

为了符合数据的参照完整性约束,避免学生选课的时候选择一个不存在的课程号-课序号组,增加一个外键约束。 ALTER TABLE sc

ADD CONSTRAINT fk_sc_tech FOREIGN KEY (Cno,SCno) REFERENCES tech(Cno,SCno) ON UPDATE CASCADE ON DELETE CASCADE

为了在插入一个新课程时能级联更新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一个触发器。此任务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外模式视图来动态统计,为了练习的目的这里采用了触发器 CREATE TRIGGER workcnter On tech AFTER INSERT ,UPDATE, DELETE AS BEGIN

DECLARE @T VARCHAR(5)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INSERTED )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 + 1 WHERE Tno = @T END

IF EXISTS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 BEGIN

SET @T = (SELECT TOP 1 Tno FROM DELETED) UPDATE teacher SET Ccnt = Ccnt - 1 WHERE Tno = @T END END 关于课程容量:如何保证选课的学生数量不超过教室的容量?

初步解决办法是:在学生选课时建立暂时不考虑容量问题,都加入一个临时的SC表中。然后,在选课结束后将未超额的记录直接加入SC表,超额的课程进行抽签,将命中部分学生的选课记录插入SC表,直到人数符合课程容量的要求为止。

抽签的功能较适合用顶层的高级语言来实现。在选课结束后,选超额课程的学生需登陆选课系统进行抽签,抽签的过程可以使用概率算法,如果抽中,系统再将选课记录插入SC表,否则就从临时表中删除。

所以,在数据库系统中,没有对SC表的插入操作进行约束。

第15篇:正方教务管理系统教师操作手册

教务管理系统教师操作手册

发布时间:2012-02-15 08:39 来源:教务处 作者:刘晓木点击量:428

一、系统登录

打开IE浏览器,输入WEB服务器地址(10.10.1.21)或从教务处主页登录“正方教务管理系统”,进入用户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及口令(与原系统相同),选择“教师”角色,按“登录”。(请各位老师不要忘记关闭所有开启的窗口,以防他人进入,造成不良后果!)

二、信息维护

信息维护内容包括:个人简历、密码修改、全校性公选课申请、公选课教材指定、教学日历、临时调、停(补)课申请。

2.1教师个人简历维护

点击“信息维护”->“个人简历”,维护性别、联系电话、E-MAIL、教师简介等内容; 2.2密码修改

为防止登录信息泄密,请各位教师尽快更改原始密码,点击“信息维护”->“密码修改”,修改自己的原始密码和登陆名。

2.3全校性公选课申请

点击“信息维护”->“全校性公选课申请”。

1.依次选择开课学年学期、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类别、课程归属、考核方式、上课校区、场地要求;

2.输入周学时、起止周(格式如01-16)、学分、容量;

3.设置面向对象、禁选对象:选择年级、或学院、或专业(若面向2001级的只选年级2001),点击添加对象;

4.录入课程简介(250字以内)、申请说明(150字以内);5.点击“保存”完成申请。

6.点击“打印”输出到EXCEL,打印后交院系签字审核。

2.4公选课教材指定

担任全校性公选课开课任务的老师可点击“信息维护”->“公选课教材指定”指定公选课教材,但必须录入教材名称、教材作者、出版社及教材版别。

2.5教学日历

选择学年,学期以及课程名称,录入周次,选择授课形式,录入教学内容;录入完毕后按保存按钮。若有多个相同教学班的,可点击“拷贝来自”,复制相同的日历再保存。教学日历可以根据不同的系统设置显示不同的两种格式,可以满足不同学校的要求。

格式一

2.6临时调、停(补)课申请

点击“信息维护”->“临时调、停(补)课申请”,依次选择变动类别、课程、变动上课信息、原起始周、原结束周、变动后起始周、变动后结束周、变动后上课时间(星期几、第几节、上课长度),点击“检测可使用教室”后选择可使用教室,再录入调课理由,点击“申请”,下面显示申请信息及审核情况,待教务处审批同意后,会显示审批结果及调整后的时间、地点。若输入有误可点击“退选”取消申请。

三、信息查询

信息查询包括:教学任务、专业推荐课表、教师个人课表、选课情况、教学质量评价、考试安排、培养计划、教材库存、教室等内容查询。

3.1教学任务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教学任务”可查询教师各学期担任的教学任务。

3.2专业推荐课表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专业推荐课表查询”可查询各专业推荐课表。

3.3教师个人课表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教师个人课表查询”可查询全校每位教师的上课情况。

3.4选课情况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选课情况查询”可查询、打印教学班的学生名单。

3.5教学质量评价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教学质量评价查询”可查询教学评价结果。

3.6考试安排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考试安排查询”可查询教师担任监考任务。

点击“信息查询”->“监考安排”可查询教师担任监考任务。

3.7培养计划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培养计划查询”可查询全校各专业的培养计划。

3.8教材库存查询

点击“信息查询”->“教材库存查询”可查询教材科库存教材的相关信息。

四、成绩录入

1.点击“成绩录入”->选择学期任教课程,进入网上成绩录入系统;

2.输入课程密码(默认为0);

3.按“确定”按钮,进入学生成绩录入界面,在左下角输入各部分成绩比例及选择总评记分方式,在右上角选择各部分成绩记分方式后,录入成绩按“保存”,全部完成后并检查无误后按“提交”按钮。注:按“提交”按钮后,成绩不能更改。

按“输出打印”按钮可将该班成绩输出打印。

选择班级及“格式一”导到EXCEL,打印并签名后交教务员存档。选择班级及“试卷分析”导到EXCEL,可制作试卷册用。

4.教师成绩录入

教师进入登陆成绩的页面时会看到一个学生信息的列表;

如果要给某位学生录成绩的话只要点击该学生列表后面的“选择”字样;

教师只要在这个页面上录入学生的各个单项的成绩就可以了。

五、公文管理

5.1 公文起草

教师可以在本页面内起草公文;

5.2 公文发送

登陆公文发送页面,教师可以发送公文和修改附件,发送了公文完成,公文的接受对象就可以通过公文的查看页面进行查看。

5.3 公文查看

教师可以通过该页面查看别的用户发送给自己的公文,也可以对公文进行回复。

5.4 公文管理

教师可以在该页面管理自己所发送的公文,可以查看公文的接受用户的回复。

六、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在该页面进行同行评价页面如下;教师可在该页面中选择评价的指标,完成对各个教师评价,评价完后只要点“提交”即可。

第16篇:数据库课程设计 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

中北大学

数据库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学 院、系: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设 计 题 目:

李翰超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学 号: 1221010619

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务管理系统

起 迄 日 期: 2014年5月26日- 2014年6月20日 指 导 教 师:

2012 年 6月 21 日

1 .引言

随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全面推广,我市学生每年参加两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管理工作量相当大。但是靠人工的方式管理等级考试相关的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工作效率低、统计容易出错,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所以开发一个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管理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需求分析

计算机等级考试分为若干种类:如:计算机一级VB、C语言;计算机二级VB、C语言、C++;计算机三级数据库、网络技术;计算机四级数据库工程师、网络工程师。对于每个种类,考试分为笔试和机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过程如下:每个考生在报名时,登记姓名、性别、报考种类、学校、身份证号、个人照片等。考试办公室根据考生报考的种类,以及所在的考区来安排考场,编排准考证号码,打印准考证。考生参加考试后,登记每个考生每项的成绩,并计算出每个考生笔试和机试的成绩是否都>=60分。对机试和笔试都>=60分的考生,按所在考区打印通过证书,同一考区按准考证号码顺序打印出通过证书,分发给考生;计算机四级只要笔试成绩>=60则通过;打印成绩表供考试办公室留存、备查。

开发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管理系统,有计算机辅助实现上述过程,代替人工操作,节省人力、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1 处理对象 (1) 用户帐号密码管理 对考点代码,考点名称进行管理 用户与密码进行管理 (2) 报名管理功能模块

报各库录入(姓名不能不空,之间不能有空格) 增加、删除、修改、浏览 (3) 准考证管理模块

准考证生成规则:xxx+yy+zz+kk 其中XXX为考点代码;YY为语言代码,XX为考场号,KK为座位号 (4) 考务管理功能模块

考生信息查询、浏览 成绩管理模块

成绩数据录入、接收

成绩合成(总成绩=笔试成绩*0.6+上机成绩*0.4),按大于或等于60合格

2.2数据字典:

考生信息表(考生主键(主键),姓名,性别,出生年份,民族,身份证号,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备注)

准考证表(准考证号主键,准考证号)

成绩表(成绩表主键,笔试成绩,上机成绩,总成绩)

级别语言代码表(级别语言代码主键,级别语言代码,级别,语言) 考生考点信息表(考生考点主键,考点代码,考点名称,) 用户帐号管理(用户帐号主键,用户名,密码)

信息操作表(考生主键(主键),准考证号主键, 级别语言代码主键,考生考点主键,用户帐号主键)

3.E-R图

4.关系模型

考生信息表(考生主键(主键),姓名,性别,出生年份,民族,身份证号,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备注)

准考证表(准考证号主键,准考证号)

成绩表(成绩表主键,笔试成绩,上机成绩,总成绩)

级别语言代码表(级别语言代码主键,级别语言代码,级别,语言)

考生考点信息表(考生考点主键,考点代码,考点名称,) 用户帐号管理(用户帐号主键,用户名,密码)

信息操作表(考生主键(主键),准考证号主键, 级别语言代码主键,考生考点主键,用户帐号主键)

其模式定义:

见附件:模式定义。

5.物理设计

本数据库共有5张表组成,其中t_manage表为管理表,而其他4张表:t_grade,t_information,t_level,t_regist都为基本表,当要查询所需要的信息时,就用连接查询将管理表和基本表连接在一起,从而看到想看到信息。

6.数据库实施

create table t_grade ( grade number primary key, write number, shangji number, totalgrade number ); alter table t_grade add constraint write check(write=0); alter table t_grade add constraint shangji check(shangji

shangji>=0); alter table t_grade add constraint totalgrade check

(totalgrade=write+shangji);

insert into t_grade values(001,40,50,90); insert into t_grade values(002,30,50,80); insert into t_grade values(003,20,60,80); insert into t_grade values(004,25,50,75); insert into t_grade values(005,30,40,70); create table t_information ( information number, sname varchar2(20) not null, gender varchar2(2)check(gender=\'n\' or gender=\'v\'), birth number, nation varchar2(20)not null, idnumber char(18), addre varchar2(20) not null, phone number not null, note varchar2(20),

primary key(information) ); alter table t_information add constraint birth check(birth

birth>=19200101);

insert into t_information values

(006,\'ling\',\'n\',19950302,\'han\',\'140107199203060014\',\'shanxi\',\'0101111\',null ); insert into t_information values

(007,\'wang\',\'n\',19950607,\'han\',\'140107199206070014\',\'shanxi\',\'0101241\',null ); insert into t_information values

(008,\'john\',\'n\',19950504,\'german\',\'140107199205040014\',\'german\',\'010234511\'

,\'forgien\'); insert into t_information values

(009,\'liu\',\'v\',19930407,\'han\',\'140107199204070014\',\'shanxi\',\'010123511\',nul l); insert into t_information values

(010,\'yuan\',\'n\',19910408,\'han\',\'140107199204080014\',\'shanxi\',\'0101211\',null ); create table t_level ( leve number primary key, codes number not null, language varchar2(15) not null ); insert into t_level values(015,01,\'chinese\'); insert into t_level values(016,01,\'chinese\'); insert into t_level values(017,02,\'chinese\'); insert into t_level values(018,01,\'english\'); insert into t_level values(019,01,\'chinese\');

create table t_regist ( regist number, place varchar2(14), registnumber varchar2(9), primary key(regist) );

insert into t_regist values(020,10101,\'14010101\'); insert into t_regist values(021,10201,\'14010102\'); insert into t_regist values(022,11101,\'14010103\'); insert into t_regist values(023,12101,\'14010104\'); insert into t_regist values(024,15103,\'14010105\'); create table t_user ( use number, username varchar2(14) not null, code varchar2(20)not null, primary key(use) );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025,\'ling\',\'asasn\');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026,\'wang\',\'asasn\');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027,\'john\',\'sdrhy\');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028,\'liu\',\'eryery\');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029,\'yuan\',\'hjlmyu\');

create table t_manage ( information number, grade number, leve number, use number, regist number, foreign key(grade) references t_grade(grade), foreign key(information) references t_information(information), foreign key(leve) references t_level(leve), foreign key(regist) references t_regist(regist), foreign key(use) references t_user(use) );

insert into t_manage values(006,001,015,025,020); 5

insert into t_manage values(007,002,016,026,021); insert into t_manage values(008,003,017,027,022); insert into t_manage values(009,004,018,028,023); insert into t_manage values(010,005,019,029,024);

7.系统调试

通过sql语句对其进行调试,以测试其正确性,如图1,2,3,4,5

图 1 6

图 2

图 3 7

图 4 用自然连接查询:

图 5

8.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设计一个计算机管理系统,我的大体思路就是将基本信息录入到基本表当中,并保证没有重复属性,然后设计一个管理表,让其它基本表参照这个管理表,这个管理表当中只有各表主键,需要查看信息时,就将两表连接。。。

这次课设我觉得有两个难点,一个是表间的参照,另一个是约束条件的设置,尤其是约束条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还有当有那种范围值的约束时要在建表后要用alter修改,而不是在定义时直接约束。

最后一点是关于主键的问题,主键最好别用学号什么的,最好应该用连续的、无意义的数字,create sequence之后,每加一个元组就用一次nextval,这样可以让电脑自动排号。

第17篇:教务管理系统 数据库实例设计

第17章 数据库系统设计实例

本章以一个考务管理系统的设计过程为例,介绍在VB 6.0+SQL Server 2000环境中开发数据库系统的一般方法。

17.1 系统概述

17.1.1 系统功能

本系统用于从考生报名、产生准考证到录取考生和打印成绩单即对考生考试和录取全过程进行管理的考务系统,包含主要功能如下:

      考生报名,按报名顺序产生报名号

产生准考生号和以紧凑方式打印准考证 输入考生考试成绩和输入录取合格标准 根据合格标准录取上线考生 打印考生成绩单和考生录取通知书 设置系统用户和系统初始化

17.1.2 设计技巧

本系统设计中的一些技巧如下:     公共模块设计(参见17.4节的Module1.Bas模块) 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参见17.3节) VB菜单设计方法(包括菜单项的有效性设计,对于“一般操作员”,使若干菜单项无效。参见menu多文档窗体设计过程) 统一的数据编辑设计方法:以ksb表为例进行说明:为了编辑其记录,设计了edks窗体,在其中的DataGrid数据网格控件中显示所有已输入的考生记录。用户可以先通过“设置条件”框架查找到满足指定条件的考生记录,然后选择“修改”或“删除”命令按钮进行考生记录的修改或删除,或者选择“添加”命令按钮输入新的考生记录。    VB报表设计方法(包括使用Data Report设计器和PrintForm方法) 图像数据的存取方法(参见edks窗体设计过程) 事件编程技术:一些数据编辑窗体(如edks等窗体)上有两个事件过程即Load和Activate,它们的执行过程是:在启动本窗体时先执行Load(仅执行一次)事件过程,

第18篇:数据库课程设计之教务管理系统

源代码:

CREATE DATABASE JWGL

/*建立教务管理系统*/ ON

(NAME = JWGL_Data,

FILENAME = \'e:\\sql_data\\Jwgl_Data.mdf\', SIZE = 20, MAXSIZE = 500, FILEGROWTH = 25%) LOG ON

(NAME = JWGL_LOG,

FILENAME = \'e:\\sql_data\\Jwgl_Log.ldf\', SIZE = 10, MAXSIZE = 100, FILEGROWTH = 1%);

CREATE TABLE Student

/*建立学生表*/ (Sno CHAR(8) PRIMARY KEY NOT NULL, S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CHAR(2) CHECK (Sex IN (\'男\',\'女\'))NOT NULL,

Age TINYINT CHECK(Age BETWEEN 15 AND 30)NOT NULL, Phonenumber CHAR(12) UNIQUE, Sdept VARCHAR(20)NOT NULL, );

CREATE TABLE Course

/*建立课程表*/ (Cno CHAR(10) PRIMARY KEY NOT NULL, Cname VARCHAR(20) UNIQUE NOT NULL,

Total_perior TINYINT CHECK(Total_perior BETWEEN 32 AND 108),/*总学时*/ Week_perior TINYINT CHECK(Week_perior BETWEEN 2 AND 7),/*周学时*/ Credit TINYINT CHECK(Credit BETWEEN 1 AND 7)NOT NULL,/*学分*/ Pcno CHAR(10)/*先修课*/ );

CREATE TABLE SC

/*建立学生选课表*/ (Sno CHAR(8)NOT NULL, Cno CHAR(10)NOT NULL,

Grade TINYINT CHECK(Grade BETWEEN 1 AND 100), PRIMARY KEY(Sno,Cno),

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tudent(Sno), FOREIGN KEY(Cno) REFERENCES Course(Cno) );

DROP TABLE Student

/*删除学生表*/ DROP TABLE Course

/*删除课程表*/ DROP TABLE SC

/*删除学生选课表*/

INSERT

/*向学生表中插入数据*/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0\',\'张倩\',\'女\',19,\'18789430000\',\'计算机\');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1\',\'张花\',\'女\',20,\'15236982111\',\'信息\');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2\',\'李强\',\'男\',20,\'13625984666\',\'英语\');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3\',\'王若\',\'女\',19,\'18789437777\',\'计算机\');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4\',\'小淼\',\'男\',20,\'15555982111\',\'信息\');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5\',\'李新\',\'男\',20,\'13621111666\',\'英语\');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6\',\'刘浮\',\'男\',19,\'15278982181\',\'信息\');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7\',\'二毛\',\'男\',20,\'13666684666\',\'英语\');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8\',\'朱琪\',\'女\',19,\'18789111777\',\'计算机\');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29\',\'小马\',\'男\',20,\'155533332111\',\'信息\');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04111030\',\'吴欣\',\'女\',20,\'13621199666\',\'英语\')

INSERT

/*向课程表中插入数据*/ INTO Course

SELECT \'0011\',\'数据结构\',\'64\',\'2\',\'3\',\'c语言\'

UNION SELECT \'0012\',\'数据库\',

\'64\',\'2\',\'3\',\'离散数学\' UNION SELECT \'0013\',\'信息管理\',\'64\',\'2\',\'3\',\'计算机基础\' UNION SELECT \'0014\',\'专业英语\',\'64\',\'2\',\'4\',\'基础英语\' UNION SELECT \'0015\',\'电气学\',

\'64\',\'2\',\'4\',\'电子科技\'

INSERT

/*向学生选课表中插入数据*/ INTO SC

SELECT \'04111020\',\'0011\',\'90\' UNION SELECT \'04111020\',\'0012\',\'87\' UNION SELECT \'04111022\',\'0012\',\'85\' UNION SELECT \'04111022\',\'0015\',\'76\' UNION SELECT \'04111023\',\'0014\',\'69\' UNION SELECT \'04111024\',\'0013\',\'90\' UNION SELECT \'04111025\',\'0011\',\'92\' UNION SELECT \'04111026\',\'0011\',\'83\' UNION SELECT \'04111027\',\'0012\',\'87\' UNION SELECT \'04111027\',\'0013\',\'79\' UNION SELECT \'04111028\',\'0011\',\'88\' UNION SELECT \'04111028\',\'0014\',\'85\' UNION SELECT \'04111029\',\'0012\',\'97\' UNION SELECT \'04111030\',\'0013\',\'69\' UNION SELECT \'04111028\',\'0015\',\'88\'

CREATE TABLE Student_temp

/*建立 Student_temp空表*/ (Sno CHAR(8) PRIMARY KEY NOT NULL, Sname VARCHAR(10) NOT NULL,

Sex CHAR(2) CHECK (Sex IN (\'男\',\'女\'))NOT NULL,

Age TINYINT CHECK(Age BETWEEN 15 AND 30)NOT NULL, Phonenumber CHAR(12) UNIQUE, Sdept VARCHAR(20)NOT NULL, );

INSERT INTO

Student_temp

/*在Student_temp表中保存计算机系所有学生的情况*/ 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计算机\';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Addre CHAR(20);

/*向Student表中插入地址列*/

DELETE FROM SC

/*删除计算机系学生的选课记录*/ WHERE Sno IN(SELECT Sno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计算机\');

UPDATE Student

/*将每个学生的年龄增加1岁*/ SET Age=Age+1; UPDATE

SC SET Grade=0 WHERE Sno IN(SELECT Sno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计算机\') ;

SELECT Sno,Sname,Sdept

/*查询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所在系*/ FROM Student;

SELECT *

/*查询学生表中的所有信息*/ FROM Student;

SELECT Sname,2013-Age AS Birthday

/*查询学生表中所有学生的出生年份,用2013-Age的值作为Birthday的列值*/ FROM Student;

SELECT *

/*查询课程表中的所有信息*/ FROM Course;

SELECT *

/*查询学生选课表中的所有信息*/ FROM SC;

SELECT DISTINCT Sno

/*查询所有选了课程的学生的学号*/ FROM SC;

SELECT Sno,Sname

/*查询计算机系所有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计算机\';

SELECT Sno

/*查询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学号*/ FROM SC

WHERE Grade >=80;

SELECT Sname,Sdept,Age /*查询年龄在20-23岁的学生姓名、所在系和年龄*/ FROM Student

WHERE Age >=20 AND Age

SELECT Sname,Sdept,Age,Sex /*查询计算机和英语系的学生姓名、年龄和性别*/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IN(\'计算机\',\'英语\');

SELECT Sname,Sdept,Age,Sex /*查询不是计算机和英语系的学生姓名、年龄和性别*/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NOT IN(\'计算机\',\'英语\');

SELECT *

/*查询信息系所有学生的情况*/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LIKE \'信息\';

SELECT *

/*查询姓张的学生所有信息*/ FROM

Student

WHERE Sname LIKE \'张%\';

SELECT

Cno,Credit

/* 查询\'数据结构\'课程的课程号和学分*/ FROM Course

WHERE Cname LIKE \'数据结构\';

SELECT Sno,Cno

/*查询没有考试成绩的课程后和学分*/ FROM SC

WHERE Grade IS NULL;

SELECT *

/*查询全体学生的信息,查询结果按所在系的升序排列,同一系中的学生按年龄降序排列*/ FROM Student

ORDER BY Sdept ,Age DESC;

SELECT AVG(Grade) AS \'平均成绩\'

/*查询选修\'0014\'号课程的学生的平均分*/ FROM SC

WHERE Cno =\'0014\';

SELECT MIN(DISTINCT Grade) AS \'最低分\' /*查询成绩表中的最低分*/ FROM SC;

SELECT COUNT(*)AS\'总人数\'

/*统计学生总人数*/ FROM Student;

SELECT COUNT (DISTINCT Sno)/*统计选修了课程的学生人数*/ FROM SC;

SELECT Cno ,COUNT (Sno )/*查询每门课程的课程号及选课人数*/ FROM SC GROUP BY Cno;

SELECT Student .*,SC .*

/*查询每个学生及其选修课的情况*/ FROM Student ,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SELECT Student.Sno,Sname,Grade

/*查询选修了\'数据库\'课程并且成绩在85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FROM Student ,Course,SC

WHERE Student.Sno = SC.Sno AND SC.Cno

= Course .Cno AND Cname = \'数据库\'AND Grade>85;

SELECT Sno,Sname

/*查询和王若在同一个系学习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

(SELECT Sdept

FROM Student

SELECT Sname ,Age

/*查询其他系中比英语系某一学生年龄小的学生是姓名和年龄*/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英语\'

AND 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 =\'英语\');

SELECT Sname /*查询选修了0014号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FROM Student

WHERE EXISTS

(SELECT * FROM SC

WHERE Sno =Student.Sno AND Cno=\'0014\');

SELECT Cno FROM Course

UNION ALL

/*ALL表示合并两个查询输出的全部记录,没有ALL表示结果中不包含重复行*/ SELECT Cno FROM SC ORDER BY Cno;

CREATE PROCEDURE Student_Course

/*在学生-课程数据库中创建存储过程,查看和\'小马\'有关的基本信息及选修课程*/ AS

SELECT Student.Sno,Sname,Cname,Grade

FROM Student,Course,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Course.Cno=SC.Sno AND Sname=\'王若\' IF EXISTS(SELECT name FROM sysobjects

WHERE name=\'Student_Course\' AND type=\'P\')

DROP PROCEDURE Student_Course; WHERE Sname = \'王若\' ); EXECUTE Student_Course;/*查看存储的信息*/

SELECT Sno

/*查询选修\'0012\'或\'0015\'号课程的所以学生的学号*/ FROM SC

WHERE Cno=\'0012\' UNION SELECT Sno FROM SC

WHERE Cno=\'0015\';

CREATE UNIQUE INDEX Stusno ON Student(sno);/*建立索引*/ CREATE UNIQUE INDEX Coucon ON Course (Cno);

CREATE UNIQUE INDEX SCno ON SC (Sno ASC,Grade DESC);

drop index Stusno ON Student/*删除索引*/ drop index Coucon ON Course drop index SCno ON SC

CREATE VIEW C_Student

/*建立计算机系学生的视图,进行修改和插入操作时只能对计算机系的学生操作*/ AS

SELECT Sno,Sname,Sex,Age FROM Student WHERE Sdept=\'计算机\' WITH CHECK OPTION

CREATE VIEW Student_Course_0013(Sno,Sname,Sex,Age,Grade) /*建立选择0013号课程并且成绩在80分以上的学生视图*/ AS

SELECT Student.Sno,Sname,Sex,Age,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Grade>=80 AND Cno=\'0013\'

CREATE VIEW Student_Birth(Sno,Sname,Sbirth)/*建立反应学生出生年份的视图*/ AS

SELECT Sno,Sname,2013-Age FROM Student

CREATE PROCEDURE student_count/*创建一个存储过程,返回选修某门课程的学生人数*/ @CourseName VARCHAR(20), @StudentSum INT OUTPUT AS SELECT @StudentSum=COUNT (*) FROM Course ,SC

WHERE Course .Cno=SC.Cno AND Cname =@CourseName;

drop procedure student_count; /*

DELCARE @StudentSum INT;

EXECUTE student_count \'专业英语\',@StudentSum output; SELECT \'the result is:\',@Student_Sum ;*/

CREATE PROCEDURE student_course1 /*通过参数@StudentName将指定学生的姓名传递给存储过程*/

@StudentName VARCHAR(10) AS

SELECT Student.Sno,Sname,Cname,Grade

FROM Student,Course,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Course.Cno=SC.Cno

AND Sname=@StudentName ;

EXECUTE

student_course1 \'小马\';/*调用存储过程*/

/*删除视图*/

DROP VIEW C_Student;

DROP VIEW Student_Course_0013; DROP VIEW Student_Birth;

CREATE TRIGGER student_change/*创建触发器,当学生表中的记录被更新时,显示表中的所有记录*/

ON Student AFTER INSERT,UPDATE,DELETE AS

SELECT * FROM Student ;

CREATE TRIGGER sc_insert3 ON SC

/*在SC表上创建触发器,当向SC表中添加学生的选课记录时,检查学生的学号是否存在。若不存在,不能插入改条记录*/ AFTER INSERT AS

IF(SELECT COUNT (*) FROM Student ,inserted WHERE Student.Sno=inserted.Sno)=0 BEGIN

PRINT\'学号不存在,不能插入记录\' ROLLBACK TRANSACTION END;

INSERT INTO SC

VALUES(\'04111098\',\'0015\',73)

ALTER TABLE SC

/*删除触发器*/

DISABLE TRIGGER sc_insert2

第19篇:山东理工大学教案讨论稿

第一章 绪论

§1-1 高分子合成工业概述

1.高分子合成材料:

[天然高聚物材料]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获得了利用天然有机材料的丰富知识,这些天然有机材料包括蚕丝、羊毛、皮革、棉花、木材以及天然橡胶等。它们都是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所组成,因此它们可统称为天然高聚物材料。

[合成材料]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高聚物材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目前人们合成了大量品种繁多、性能优良的高分子化合物。通过适当方法可将高分子化合物制成合成纤维制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还可用作涂料、粘合剂、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这些用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制造的有机材料,统称为合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 由于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产量最大,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称之为三大合成材料。 [天然高聚物、合成高聚物用途]

2.发展简史

[19世纪40年代] 40年代,人们发明了由天然橡胶经过硫化制成橡胶制品的工艺。

60年代末期以纤维素为原料获得了赛璐璐塑料(乒乓球);

80年代末期用蛋白质——乳酪素为原料获得了乳酪素塑料。它们又叫做半合成材料。

[20世纪] 初期,化学工业市场开始出现纯粹合成的第一种合成树脂与塑料——酚醛树脂与塑料。 19251935年期间,逐渐明确了有关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高聚物的分子量概念,聚合同系物以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缩聚反应和聚合反应等基本概念与原理。在此基础上诞生了“高分子化学”这一新兴学科。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高分子化学学科的建立,人们阐明了聚合反应机理,掌握了分子量控制方法。工业上用缩聚反应合成了聚酰胺(尼龙),用加成聚合反应合成了丁苯橡胶、氯丁橡胶,聚氯乙烯塑料等,并发现了高压法聚乙烯等。

40年代初,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需橡胶是战赂性物资,必须大力发展合成橡胶,并且着眼于石油化工解决原料资源问题,从而发展了由石油裂解气体生产丁二烯、乙烯与苯乙烯的工业生产方法,奠定了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

2 50年代以后,由于发现了由有机金属化合物和过渡金属化合物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可以容易地使烯烃、二烯烃聚合为性能优良的高聚物,因此对原料烯烃、二烯烃的需要量急增。许多以煤和粮食为原料的化工产品纷纷转向石油路线进行生产,石油化学工业迅速扩大增长。

解放后,逐渐建立了化学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和塑料工业。相继建成了若干大型石油化工基地,如燕山、兰州、吉林、大庆、齐鲁、金山、仪征、高桥、辽阳等。它们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已形成了合成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和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的骨干企业,使我国高分子合成材料工业迅速发展。

3.高分子合成工业

[高分子合成工业任务] 是将基本有机合成工业生产的单体(小分子化合物),经过聚合反应(包括缩聚反应等)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从而为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工业提供基本原料。基本有机合成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和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工业是密切相联系的三个工业部门。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制备过程] 经过石油开采、石油炼制、基本有机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等工业部门。

制造高分子合成材料制品的主要过程见图1-2:

4

4.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工业简介

——塑料

[合成树脂与塑料] 树脂通常是指受热后有软化或熔融范围,软化时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动倾向,常温下是固态、半固态,有时也可以是液态的有机聚合物。广义地讲,可以作为塑料制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称为树脂。

[塑料] 塑料是指以树脂(或在加工过程中用单体直接聚合)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填料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由此可见,树脂是塑料的原材料之一,塑料是树脂的成品。 或者说,未成型的是树脂,成型后为塑料。

[添加剂种类] 塑料的原料是合成树脂和添加剂(又叫助剂)。添加剂包括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增塑剂、填料以及根据不同用途而加入的防静电剂、防霉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稳定剂的作用] 主要是防止成型过程中高聚物受热分解,或长期使用过程中防止高聚物受光和氧的作用而老化降解。 -塑料中必须加入的

[润滑剂的作用] 是在高聚物成型过程中附着于材料表面以防止粘着模具,并增加流动性。加入着色剂以使塑料制品具有各种鲜艳的颜色。 -塑料中必须加入的

[增塑剂的作用]可渗入高聚物分子之间,增加高聚物分了的活动性,从而增加塑料制品的柔韧性,降低塑料的脆性。

[填料] 具有提高塑料机械强度、降低成本、改进性能的作用。

[紫外线吸收剂的作用] 在室外使用的塑料制品,特别是在塑料薄膜中应当加入紫外线吸收剂,防止塑料受日光照射后老化破坏,以提高使用寿命。

[防静电剂的作用] 对于经常受摩擦的塑料制品,例如电影胶片则应当加入防静电剂,以防止聚集静电荷。防静电剂还可克服塑料表面易吸附灰尘而污染的缺点。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塑料制品应当加防霉剂。

[塑料成型方法] 因制品形式不同而不同。重要的有注塑成型、挤塑成型、吹塑成型、模压成型等。塑料制品除模塑制品外,还有薄膜、人造革、泡沫塑料„„等。

——橡胶

[配合剂] 由合成橡胶制造橡胶制品时加入的添加物通常称为配合剂,包括硫化剂、硫化促进剂、助促进剂、防老剂、软化剂、增强剂、填充剂、着色剂等。

5 [硫化剂的作用] 是使线型的高分子合成橡胶分子,经硫化后变成松散的交联结构。

[硫化促进剂和助促进剂的作用] 具有促进硫化反应的作用,可以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减少硫化剂用量。

[防老剂的作用] 能够延缓橡胶老化过程,从而延长橡胶制品使用寿命。 [软化剂的作用] 可增加橡胶的可塑性。

[增强剂的作用] 增强剂又称补强剂,可以提高橡胶制品的强度.

[填充剂的作用] 填充剂相当于塑料添加剂的填料,可以提高或改进橡胶制品的机械性能。橡胶制品中增强剂与填充剂用量较大,“一般在20%左右。 ——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通常由线型高分子量合成树脂经熔融纺丝或溶液纺丝制成。合成纤维中通常要加有少量消光剂、防静电剂以及油剂等.消光剂的作用可以消除合成纤维的光泽,一般为白色颜料如钛白粉,锌白粉等。油剂的作用是增加纤维的柔性和饱合性。

§1-2 高分子合成材料的特性和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应用

1.塑料

[塑料的特点] 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本成分,它是在加工过程中可塑制成一定形状,而产品最后能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它具有质轻、绝缘、耐腐蚀、美观、制品形式多样化等待点。 [塑料的分类]

根据受热后的情况——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 根据生产情况及使用情况——通用塑料、工程塑料; [热塑性塑料] 可反复受热软化或熔融;

[热固性塑料] 经固化成型后,再受热则不能熔化,强热则分解。

[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产量大,生产成本低,性能多样化。主要用来生产日用品或一般工农业用材料。例如聚氯乙烯塑料可制成人造革、塑料薄膜、泡沫塑料、耐化学腐蚀用板材、电缆绝缘层等。 [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产量不大,成本较高,但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或耐摩擦、耐热、耐化学腐蚀等特性。可作为工程材料,制成轴承、齿轮等机械零件以代替金属、陶瓷等。 2.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的特点] 合成橡胶是用化学合成方法生产的高弹性体。经硫化加工可制成各种橡胶制品。通常与天然橡胶混合使用。某些种类的合成橡胶具有较天然橡胶更为优良的耐热、耐磨、耐老化、6 耐腐蚀或耐油等性能。

[合成橡胶的分类] 根据产量和使用情况合成橡胶可分为通用合成橡胶与特种合成橡胶两大类。

通用合成橡胶——主要代替部分天然橡胶生产轮胎、胶鞋、橡皮管、带等橡胶制品,包括丁苯橡胶、顺丁橡胶(顺式聚丁二烯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异戊橡胶等品种。

特种合成橡胶——主要制造耐热、耐老化、耐油或耐腐蚀等持殊用途的橡胶制品,包括氟橡胶、有机硅橡胶、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聚氨酯橡胶、氯醇橡胶等。 3.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 线型结构的高分子量合成树脂,经过适当方法纺丝得到的纤维称为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的品种] 工业生产的合成纤维品种有:聚酯纤维(涤纶纤维)、聚丙烯腈纤维(睛纶纤维)、聚酰胺纤维(锦纶纤维或尼龙纤维)、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维纶纤维)、聚丙烯纤维(丙纶纤维)、聚氯乙烯纤维(氯纶纤维)等。全世界范围以前面三种合成纤维产量最大。此外,尚有具有耐高温、耐腐蚀或耐辐射的特种用途的合成纤维,如聚芳酰胺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

[合成纤维的特点] 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相比较,它具有强度高、耐摩擦、不被虫蛀、耐化学腐蚀等优点。缺点是不易着色,未经处理时易产生静电荷,多数合成纤维的吸湿性差。因此制成的衣物易污染,不吸汗,夏天穿着时易感到闷热。

[纤度] 表示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粗细程度的指标叫“纤度”。它有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两种表示方法。重量单位——称为或“ 登尼尔”(denier)用纤维9000m长度的重量克数表示。纤维越细,袋数越小。例如150袋的涤纶纤维长度9000m的重量是150 g。

长度单位——为“公支”,用1g纤维的长刀豆文秘助手数表示。例如60公支的涤纶纤维指1 g 涤纶纤维长度为60m。显然,袋数和公支数之间的关系是;袋数×公支数=9000。

§1-3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

1.概念

[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 是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单体),经聚合反应使之合成为高分子化合物。 [官能度] 能够发生聚合反应的单体分子应当含有二个或二个以上能够发生聚合反应的活性官能团或原子,它们可总称为官能度。

用途——仅含有二个聚合活性官能度(包括双键)的单体可以生产高分子量的线型结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二个以上聚合活性官能度的单体则要求生产分子量甚低的具有反应活性的聚合物。前者主要用来进一步加工为热塑性塑料和合成纤维,盾者则主要用来加工为热固性塑料制品。双烯烃单体则主要用来生产合成橡胶。

7 由聚合活性官能度不同的单体合成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大致过程见图1—3。

1.勃朗斯德(BrÖnsted)酸碱质子论

酸是质子的给予体,碱是质子的接受体

酸碱可以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或为中心分子, 在一个反应中是酸,而在另一个反应中可以是碱。平衡主要趋向形成更弱的酸和更弱的碱。

酸碱强度表示:酸或碱越强,其pKa值越小(离解常数K值越大)。 酸性越强,解离出质子后的共轭碱的碱性越弱

如何判断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主要取决于化合物离解出H+后的负离子稳定性。负离子越稳定则原来的化合物酸性越强。负离子的稳定性与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原子半径的大小、与其相连的原子团的结构以及溶剂等因素有关。 2.路易斯(lewis)酸碱电子论

酸是电子对的接受体,碱是电子对的给予体。lewis酸碱反应形成配位键,产生加合物。 lewis酸具有亲电性,lewis碱具有亲核性。

§1-7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2.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分为:

(1) 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 包括单体、溶剂、去离子水等原料的贮存、洗涤、精制、干燥、调整浓度等过程和设备。

(2) 催化剂(引发剂)配制过程 包括聚合用储化剂、引发剂和助剂的制造、溶解、贮存、调整浓度等过程与设备。

8 (3) 聚合反应过程 包括聚合和以聚合釜为中心的有关热交换设备及反应物料输送过程与设备。

(4) 分离过程 包括末反应单体的回收、脱除溶剂、催化剂,脱除低聚物等过程与设备。

(5) 聚合物后处理过程 包括聚合物的输送、干燥、造粒、均匀化、贮存、包装等过程与设备。

(6) 回收过程 主要是未反应单体和溶剂的回收与精制过程及设备。

——此外尚有与全厂有关的三废处理和公用工程如供电、供气、供水等项目。

聚合物生产实例流程图见图1—4。

2.1 原料准备与精制过程

[反应用单体、有机溶剂的要求] 高分子合成工业的员主要原料是单体,其次是有些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有机溶剂。单体和溶剂要求具有很高的纯度。单体纯度要求99%以上。溶剂应当不含有害杂质。 [单体、有机溶剂的储存运输设备要求]

① 防止与空气接触产生易爆炸的混合物或产生过氧化物。

② 提供可靠的措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贮罐不会产生过高的压力,以免贮罐爆破。 ③ 防止有毒易燃的单体泄漏出贮罐、管道和泵等输送设备。

④ 为了防止单体贮存过程中发生自聚现象,必要时应当添加阻聚剂。但在此情况下,单体进行聚合反应前又应脱除阻聚剂,以免影响聚合反应的正常进行。例如单体中含有氢醌阻聚剂则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或经蒸馏以除去阻聚剂。

9 ⑤ 贮罐还应当远离反应装置,以减少着火危险。

⑥ 贮存气体状态单体(如乙烯)的贮罐和贮存常温下为气体,经压缩冷却液化为液体的单体(如丙烯、氯乙烯、丁二烯等)的贮罐应当是耐压容器。为了防止贮罐内进入空气,高沸点单体的贮罐应当用氮气保护。为了防止单体受热后产生自聚现象,单体贮罐应当防止阳光照射并且采取隔热措施;或安装冷却水管,必要时进行冷却。有些单体的贮罐应当装有注入阻聚剂的设施。 2.2 催化剂(或引发剂)配制过程

[引发剂] 自由基聚合用引发剂,常用的引发剂是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过硫酸盐等。

[催化剂] 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反应使用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是烷基金属化合物 (例如烷基铝,烷基锌等),金属卤化物(例如TiCl

4、TiCl3„·)以及路易士酸 (例如BF

3、SnCl

4、FeCl3等)。[引发剂的储存及运输] 多数引发剂受热后有分解爆炸的危险,干燥、纯粹的过氧化物最易分解。因此工业上过氧化物采用小包装,贮存在低温环境中,并且防火,防撞击。固体的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了防止贮存过程中产生意外,而加有适量水,使之保持潮湿状态。液态的过氧化物,通常加有适当溶剂使之稀释以降低其浓度。 [催化剂的储存及运输]

——催化剂中以烷基金属化合物员为危险,它对于空气中的氧和水甚为灵敏。例如三乙基铝接触空气则自燃,遇水发生强烈反应而爆炸。烷基铝的活性因烷基的碳原子数目的增大而减弱。低级烷基的铝化合物应当制备为惰性溶剂如加氢石油、苯和甲苯的溶液,便于贮存和输送。其浓度为15%25%,并且用惰性气体如氮气予以保护。

——过渡金属卤化物如TiCl

4、TiCl

3、FeCl3以及BF3-络合物等,接触潮湿空气易水解,生成腐蚀性烟雾,因此它们所接触的空气或惰性气体应当十分干燥,要求露点低于-37℃。TiCl3是紫色结晶物,易与空气中的氧反应,因此贮存与输送过程中应当严格防止接触空气。

——缩聚反应过程有时也需要加催化剂,但这一类摧化剂多数不是危险品,贮存、运输较安全。 2.3 聚合过程

[聚合过程的特点] 聚合过程是高分子合成工业中最主要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反应产物不是简单的一种成分,而具有如下特点:化学成分是分于量大小不等,结构亦非完全相同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其形态为坚硬的固体物、高粘度熔体或高粘度溶液,不能用一般的产品精制方法如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进行精制提纯。

[聚合反应工艺条件及设备的要求]

① 不仅要求单体高纯度,对所有分散介质(水、有机溶剂)和助剂的纯度都有严格要求,它们不仅不含有害于聚合反应的杂质,而且不含有影响聚合物色泽的杂质。为了稳定产品质量不使之波动,所

10 用各种助剂的规格应当严格一致,否则,特别对于连续聚合过程的产品,将影响其质量的稳定。 ② 反应条件的波动与变化,将影响产品的平均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因此为了控制产品规格,反应条件应当稳定不变或控制波动在容许的最小范围之内。为此需要采用高度自动化控制。

③ 因为产品形成之后,不能进行精制提纯,所以对十大多数合成树脂的聚合生产设备,在材质方面要求不会污染聚合物,因此聚合反应设备和管道在多数情况下应当采用不锈钢、搪玻璃或不锈钢碳铜复合材料等制成。

——生产不同牌号产品的方法主要是:使用分子量调节剂;改变反应条件;或改变稳定剂、防老剂等添加剂的种类等。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分类] 根据反应机理的不同,分为加聚反应和逐步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又分为自由基聚合和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反应。

[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 主要有本体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溶液聚合等四种方法。

——本体聚合: 是除单体外仅加有少量引发剂,甚至不加引发剂,依赖受热引发聚合而无反应介质存在的聚合方法。

——乳液聚合:是单体在乳化剂存在下分散于水中成为乳液,然后被水溶性引发剂引发聚合的方法。——悬浮聚合:是在机械搅拌下使不溶于水的单体分散为油珠状悬浮于水中,经引发剂引发聚合的方法。

——溶液聚合:是单体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引发聚合的方法。 自由基聚合方法所用原料及产品形态见表1—2。

[离子聚合及配位聚合实施方法] 主要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两种方法。在溶液聚合方法中,如果所得聚合物在反应温度下不溶入反应介质中而称为淤浆聚合,这些聚合方法所用原材料及产品形态见表1—3。

[聚合反应的操作方式] 分为间歇聚合与连续聚合两种方式。

间歇聚合操作方式的特点——聚合物在聚合反应器中分批生产的,当反应达到要求的转化率时,聚合物将从自聚合反应器个卸出。因此间歇聚合操作不易实现操作过程的全部自动化,每一批产品的规格难以控制严格一致。此外,由于聚合反应器不能充分利用,所以反应器单位容积单位时间内的生产能力受到影响,不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优点是反应条件易控制,升温、恒温可精确控制在一定温度;物料在聚合反应器内停留的时间相同;便于改变工艺条件。所以灵活性大,适于小批量生产,容易改变品种和牌号。

连续聚合操作方式的特点——单体和引发剂或催化利等连续进入聚合反应器,反应得到的聚合物则连续不断地流出聚合反应器,因此聚合反应条件是稳定的,容易实现操作过程的全部自动化,机械化,如果聚合反应条件严格一致,则所得产品的质量规格稳定;设备密闭,减少污染;适合大规模生产。因此劳动生产率高,成本较低。缺点是不宜经常改变产品牌号,所以不便小批量生产某牌号产品。目前除悬浮聚合方法尚未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外,高分子合成工业中的大品种生产都已实现了连续聚合操作。

[聚合反应器的分类] 进行聚合反应的设备叫做聚合反应器。根据聚合反应器的形状主要可分为管式聚合反应器、塔式聚合反应器和釜式聚合反应器,此外尚有特殊形式的聚合反应器例如螺旋挤出机式反应器、板框式反应器等。

不饱和单体经聚合反应转变为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各种单体的聚合热见表1-40。

12 [聚合反应器的排热方式]

——管式聚合反应器主要依靠在套管内流动的冷却介质排除反应热。

——釜式聚合反应器的排热方式是多样的,主要的有:夹套冷却;夹套附加内冷管冷却;内冷管冷却;反应物料釜外循环冷却;回流冷凝器冷却;反应物料部分闪蒸;反应介质预冷。 [聚合反应器中的物料形态] 可归纳为下列情况:

① 高粘度熔体(均相)——熔融缩聚、本体聚合;

② 高粘度溶液(均相)一自由基溶液聚合、离子及配位溶液聚合、溶液缩聚;

③ 固体微粒—液体分散体系(非均相)——自由基悬浮聚合、离子及配位溶液聚合、溶液缩聚; ④ 胶体分散液(非均相)——自由基乳液聚合;

⑤ 粉状固体(非均相)——自由基本体聚合、离子及配位本体聚合, ⑥ 固体制品(本体浇铸聚合)。

——本体浇铸聚合: 在一定形状的模型中直接聚合为一定形状的塑料制品,叫做本体浇铸聚合,例如有机玻璃的生产。

[反应釜中搅拌器的类型] 常见的搅拌器形式有平桨式、旋桨式、涡轮式、锚式以及螺带式等。 [反应釜中搅拌器的作用]

——对于均相反应体系,搅拌器的作用主要是加速传热过程。 ——对于非均相反应体系,则有加速传热和传质过程的双重作用。 ——涡轮式和旋桨式搅拌器适于低粘度流体的搅拌。 ——平浆式和锚式搅拌器适于高粘度流体的搅拌。

——螺带式搅拌器具有刮反应器壁的作用,特别适合用于粘度很高流动性差的合成橡胶溶液聚合反应釜的搅拌。 2.4 分离过程

——前缀:经聚合反应得到的物科,多数情况下不单纯是聚合物,而含有未反应的单体、催化剂残渣、反应介质(水或有机溶剂)等。因此必须将聚合物与未反应单体、反应介质等进行分离。分离方法与聚合反应所得到物料的形态有关。 [本体聚合和熔融缩聚]

——本体聚合与熔融缩聚得到的高粘度熔体不含有反应介质,单体几乎全部转化为聚合物,通常不需要经过分离过程,可直接进行聚合物后处理。

——本体聚合得到的物料通常含有少量未反应单体或低聚物,如果要求生产高质量的本体聚合产品

13 时,则应当采取措施脱除产品中所含有的百分之几的未反应单体。在熔融状态脱除单体时,聚合物熔体的粘度增加甚为迅速,要求更高的温度才能脱除完全,此时可能会引起聚合物分解。为了降低温度应当采用高真空脱除单体的方法(真空压力最好在133Pa以下),应使聚合物熔体呈薄层或线状流动,这时其表面积加大,而且单体扩散出表面的距离大为缩短有利于脱除末反应单体和可挥发的低聚物。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溶液如果直接用作涂料、粘合剂时,不需要经过分离过程。但是有时需要浓缩或适当的脱除一些未反应的单体以调整其浓度或减少产品中单体的不适气味。 [自由基悬浮聚合] 自由基悬浮聚合得到固体珠状树脂在水中的分散体系。可能含有少量反应单体和分散剂。首先应脱除未反应单体,其方法是对于压力下液化的单体进行闪蒸(迅速减压),对沸点高的单体则进行蒸汽蒸馏,使单体与水共沸以脱除之。然后用离心机过滤使水与固体粉状聚合物进行分离。得到的聚合物应当用净水洗涤,以脱除可能附着的分散剂等杂质。

[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 经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反应得到的固体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淤浆液通常含有较多的未反应单体和催化剂残渣。要首先进行闪蒸以脱除未反应单体。当催化剂的效率达到数万倍或几十万倍以上的高效时,聚合物中含有的催化剂残渣浓度很低,对聚合物的颜色和性能不会发生影响。此情况下,不需要脱除催化剂残渣,将聚合物直接与溶剂进行分离。如果催化剂是低效的,则应当进行脱除催化剂的操作,以提高聚合物产品性能。

——因为常用的催化剂是金属有机化合物和变价过渡金属卤化物,处(如甲醇或乙醇)破坏金属有机化合物,然后用净水洗涤以溶解金属盐和卤化物,使之进入废水之中。然后用离心机过滤使固体的聚合物与溶剂分离。

[充油橡胶] 合成橡胶商品中必须加防老剂,有时还生产用烃类油改性的合成橡胶,它是用高沸点环烷烃或芳烃作为填充剂的合成橡胶。即所谓充油橡胶。 2.5 聚合物后处理过程

——前缀:经分离过程得到的聚合物中通常含有少量水分或有机溶剂,必须经干燥以脱除水分和有 机溶剂,而得到干燥的合成树脂或合成橡胶。一般情况下,粉状的合成树脂不能直接用作塑料成型原料。必须添加稳定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润滑剂、着色剂等组分,经混炼、造粒以制得粒状料,作为商品包装出厂。

14

合成树脂的后处理过程大致经过的步骤见图1—5。

合成橡胶的后处理过程较简单.经过的步骤见图1—6。

2.6 回收过程

——前缀:主要是回收溶剂进行精制,然后循环使用。当前高分子合成工业中使用有机溶剂最多的 是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反应的溶液聚合方法。 [回收过程分类]

〔1) 合成树脂生产中回收的溶剂 通常是经离心机过滤与聚合物分馏得到的。其中可能有少量单体、破坏催化剂用的甲醇或乙醇等,还可能溶解有聚合物(例如聚丙烯生产中得到的无规聚合物)。

15 (2) 合成橡胶生产中回收的溶剂 这些溶别是在橡胶凝聚釜中同水蒸气一同蒸出来的,因此不含有不挥发物,而含有可挥发的单体和终止剂如甲醇等。经冷凝后,水与溶剂通常形成二层液相,可溶于水的组分如醇类则溶解于水中,溶剂层中则可能含有未反应的单体、防老剂、填充油等。然后用精馏的方法使单体与溶剂分离,防老剂等高沸点物则作为废料处理。

[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 由高分子化合物生产过程可知:高分子合成材料虽可分为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涂料、粘合剂等,但它们在原料上只有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两种。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任务就是以单体为原料来生产这两种原料——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大型高分子合成生产装置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原料准备及精制、催化剂配制、聚合反应、分离、聚合物后处理、溶剂回收等过程。核心是聚合反应过程。 [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生产过程的差别]

合成橡胶生产中所用的聚合方法主要限于自由基聚合反应的乳液聚合法和离子与配位聚合反应的溶液聚合法两种。而合成树脂的聚合方法则是多种的。合成树脂与合成橡胶由于性质的不同,生产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分离过程和后处理过程差异很大。

——生产流程图:分为方框流程图和用设备外形表示流程图两种。前者仅简述生产过程。例如乙烯高压釜式聚合工艺过程见图1—7。

§1-4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流程评价和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

1.生产流程评价

16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流程的评价从以下各方面进行考查:

(1) 产品性能的考查 因为高分子合成工厂生产的高聚物主要为合成材料工业提供原材料,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合成材料性能。而合成材料则根据用途的不同要求不同规格的原材料,因此高分子合成工厂能否自由生产适应各方面需要的不同牌号的产品,是评价生产流程的重要条件之一。 (2) 原料路线的考查 生产工厂所用主要原料一—单体的生产路线应当从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和经济合理性方面进行考查。例如氯乙烯单体以乙炔为原料,它来自电万,生产电石需要大量电能,石油化工路线未发展以前,乙炔路线曾是唯—的氯乙烯合成路线。当前采取石油化工路线,由乙烯生产氯乙烯的技术已解决,事实证明,乙烯路线显然较乙炔路线先进。

(3)能量消耗与利用的考查 节约能源是当前生产中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生产中能量消耗的高低和各工艺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能是否回收利用,应当成为评价生产流程的条件之一。

(4) 生产技术水平的考查 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考查生产技术的先进与否,不能只着眼于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水平,例如是否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而应当综合的从其工艺经济情况进行考查。工业生产的高聚物产品成本主要包括:①单体及辅助原料费,包括单体、引发剂、催化剂、溶剂各种助剂等费用;②动力消耗费,包括水、电蒸汽等动力消耗费用;③设备维修及折旧费;④企业管理费用及工资费用等。 2.聚合方法的选择

——高分子化合物工业生产中同一种聚合物可以用几种不同的聚合方法进行生产。聚合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聚合物性质,要求的产品形态,聚合反应特点,单体与催化剂性质以及基本的必要操作工序(过程)。而首先要考虑的是所生产的聚合物的性质和形态,包括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因为聚合物的性质与形态和它的用途范围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质量问题是首要的、生产中要能够掌握自由控制产品平均分子量的技术,即生产不同牌号产品的技术。 3.生产工艺的改革

——高分子化合物工业生产中,同一种生产方法由于引发剂或催化剂的改进可以大大缩短聚合反应时间或简化生产过程,从而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17 高密度聚乙烯生产过程比较见图1-8。

4.新产品的开发

18 §1-5 高分子合成工业的三废处理与安全

1.三废处理

[三废] 废水、废渣、废气 [三废处理]

——首先在进行工厂设计时应当考虑将其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不得已时则考虑它的利用,尽可能减少三废的排放量,例如工业上采用先进的不使用溶剂的聚合方法,或采用密闭循环系统。必须进行排放时,应当了解三废中所合各种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有针对性地进行回收利用和处理,最后再排放到综合废水处理场所。不能用清水冲淡废水的方法来降低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工业处理废水、废渣的方法。对含有不溶于水的油类废水,利用密度的不同,流经上部装有挡板的水池以清除浮油,然后进行生物氧化处理。对含有固体微粒的废水应流经沉降池,使微粒自然沉降,然后废水送往处理中心。如果废水中溶有较多的有机溶剂,则不适于生化处理,需要焚烧处理。废水中含有重金属时,应当用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送往生他处理的废水应当中和为中性。有机废渣通常作为锅炉燃料进行焚烧。 2.生产安全

[安全事故] 高分子合成工厂中最易发生的安全事故是引发剂分解爆炸、催化剂引起的燃烧与爆炸以及易燃单体、有机溶剂的燃烧与爆炸事故。为了降低单体或溶剂的浓度积累造成空气混合物的爆炸危险和危及工人健康。可以加强操作地区通、排风、甚至局部封闭。

[爆炸极限] 一种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或有机固体和空气混合时,当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遇火花就会引起激烈爆炸。可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极限,其最低浓度称做低限(或下限);其最高浓度称做高限(或上限)。浓度低于低限或高于高限,都不会发生爆炸。一般用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高分散性的有机粉尘在空气中的混合物,当浓度达到爆炸范围时,遇火花后同样可以发生爆炸。因此在可燃性物质的贮存,运输和使用时,都必须注意其爆炸极限.不发生危险事故以保证安全。

[安全防护] 高分子合成工业所用的化学品:单体、溶剂、聚合用助剂、加工助剂等,有些已知为剧毒品、致癌物质、具腐蚀性、可长期积累中毒等;有些尚未肯定其毒性和对人身健康的影响。它们可通过呼吸道、粘膜、皮肤接触渗透而进入身体造成危害。为了健康着想,除生产装置采取措施防泄漏,加强通、排风,工作人员除穿工作服以外,应配备防护眼镜、防毒口罩、防护手套等防护用品。加强化学品防范知识相防火安全教育。

19 §1-6 高分子合成工业经济核算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部分。

——固定成本:包括生产设备折旧费、修理费、工资、劳动保护费、保险费、检验费、环保费以及行政费用等项目。

——变动成本:包括原材料费、辅助材料费以及动力费等项目。

[利润] 销售总收入减去固定成本费、变动成本费、银行贷款、利息、管理费、销售费以及应纳税款后的差价为利润。通常以每吨产品为计算单位。工业产品的生产应当有利润方具有生命力。

§1-7 废旧塑料的回收和利用

——前缀:高分子合成材料中以塑料的产量最大,应用最为广泛。它作为工业材料时要求经久耐用,但作为包装材料、塑料地膜,以及一些一次性使用的餐具、容器如饭盒与塑料刀、叉、匙、饮料杯等则使用一次后即作为废料和垃圾而被抛弃。由于目前生产的塑料都不能自然降解或为生物所降解,回归自然界生物循环圈。因而对环境造成了白色污染。据统计,工业发达国家每年产生的废旧塑料量几乎相当于塑料年产量的30%一50%,而废旧塑料的30%左右被弃为垃圾。我国特别是在大城市中,目前人们使用的塑料制品数量日益增长。而地膜、包装袋以及一次性餐具等废弃塑料在固体垃圾中的比例也在增多。

[回收利用的方法] 由于塑料产量中热塑性塑料占绝大部分,而且废旧塑料也以热塑性塑料为主,所以其回收利用以热塑性塑料为研究对象。目前解决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合下述三种途径: ① 作为材料再生循环利用; ② 作为化学品循环利用; ③ 作为能源回收利用。 1.作为材料再生循环利用

原则上废旧的热塑性塑料都可作为材料进行再生处理后循环利用,但其性能有所降低,因而降级使用。本途径适合稍加清理即可回收作为材料循环使用的废旧热塑性塑料制品。例如多数由涤纶树脂制造的饮料瓶,去掉金属盖和底部聚乙烯垫圈以后,稍加清理即可再经切粒回收,重新成型加工为塑料制品。

2.作为化学品循环利用

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

① 将废旧的某些热塑性塑料进行解聚、水解或通过化学转化使之降解为单体、低分子量聚合物或化学改性聚合物。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有机玻璃和聚甲醛等经热降解可转换为相应的单体,经精 20 制后回收利用。缩聚反应合成的聚酯、聚酰胺等可经酯交换反应转化为低分子量不饱和聚酯、对苯二甲酸酯增塑剂以及水解为二元酸单体等基本化学品,废旧聚丙烯腈则可水解为可作絮凝剂使用的聚丙烯酰胺。

② 将废旧塑料经高温裂解或催化裂解为燃料油品。

最适合采用此途径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ABS等,裂解温度和工艺流程因工厂的不同而不同,多数为300500℃。所用催化剂主要为硅胶、铝胶、分子筛等。有的工厂采用通氧气进行高温裂解、通氢气进行氢化裂解或密闭式高温裂解等方式。大致的工艺过程见图1-9。

废旧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的产油量可超过70% 2.作为能源回收利用

——绝大多数废旧塑料都是可燃烧的,平均1kg废旧塑料燃烧后可提供的热量为20MJ。较简便的回收利用途径是直接作为燃料,产生蒸汽以供热或用来发电。此利用途径表面看来较简单,但由于废旧塑料为固体物,使之充分燃烧有一定困难,需要适当的粉碎与加料装置,所以燃烧塑料供应发电的电厂基建投资大,而且要求具有较大的规模在经济上才合算。 思考题:

1. 列出5中合成高分子材料? 2. 三大合成材料?三废? 3. 画出合成高聚物的主要用途? 4.纤度概念?

5.开发高分子合成材料新产品的步骤?

21

第20篇:山东理工大学在读证明

SHAN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 友情提示:请将下划线处据实填写或者选择自己的信息,专业名称一定要严格规范。打印时将该段文字删除,再打印。打印后请先到学院学生科盖章,每个工作日的下午4:00——5:00到教务处学籍科盖章。

在 读 证 明

张三三,男/女,1992年10月出生,学号:1012100000 ,身份证号码:370302000000000000。该生于2010年9月至今在我校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 学院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专业本/专科学习,国家承认学历全日制学制四年,现就读大学三年级。

特此证明。

学院学生科(盖章)山东理工大学教务处(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山东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
《山东理工大学教务管理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