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蒋廷黻三个字怎么读(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18 09:00:42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罢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而倍感沉重。一为蒋先生治学研究之精细严谨;二为先生对历史的剖析独辟蹊径,能层层深入挖掘历史的本真;三为我中国近代史之种种偶有柳暗花明又时感心痛悲怆。

要了解一本书,先了解写作者的生平及人生轨迹,这对你了解这本书的写作意识或写作目的都有很大的帮助。我想,这也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应当达到的要求。

蒋廷黻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也就是1895年。家中薄有田产。蒋廷黻4岁发蒙,由私人教师教读,6 岁入私塾接受旧式教育。10岁那年,即1905 年清政府停止科举取仕制度。他的二伯父决定让他进新式学堂,1906 年初,11 岁的蒋廷黻到省城长沙明德小学读书,一学期后,又被二伯父安排到美国长老会在湘潭办的教会学校益智学堂,开始接触新学,学习英文。后来又在教会学堂的帮助下得意赴美留学。在这11 年的美国生活中,无论在思想上、生活方式上都使他美国化了。他受到当时正在美国流行的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向往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同时期中国政局正处紊乱,毫无秩序,他萌生了从政的爱国主义革命的决心,几次轮换学科专业,史学从自然科学到到政治学。这为他后来成为中国外交史专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回国期间曾在国内著名大学任教,转入政治格局担任国民党内相关职务。后1965 年病逝于纽约,享年70 岁。

关于他个人的得失轨迹以及政绩历史地位不是我在此要阐述的重点。那么,从他个人的人生轨迹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整个国家的关怀与迫切希望自己能为国效力的决心。因此无论是在他的求学时期,教书时期还是从政时期。他对于整个中国国家的命运的关注是矢志不渝的,在外在对中国的认识感知与他个人在史学政治学上的修为的基础。最终撰写出《中国近代史》,纵然每个人在著书立作的时候都会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在其中,但这本书可以说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读完此书,我主要想谈谈以下三个方面给我的启发:

一、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冲击

十九世纪前的中国,与外界西方国家没有正式的外交。虽然,西汉的“丝绸之路”、隋唐对东亚国家的文化思想传播以及到后来的明朝大名鼎鼎的郑和下西洋。所有的这些在我国的历史的教科书上唯一的历史意义都是一模不两样的:这些外交活动及政策使得中国与外国促进了良好的交流与文化学习,并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各国的政治地位。因此,在十九世纪之前,中国都是以一种居高者的“天朝上国”的大国姿态嗷嗷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骄傲自满而不思进取已经足以使其一生得过且过,碌碌无为。一个国家的心态倘若如此,那便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皇帝带着自上而下的大臣士大夫阶级平民百姓一起坐进观天,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集了天地日月之精华呢!而此时西方国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了近代化的轨道中。在广州的十三行,为中外通商的要地。然而那时的中国处于一种经济自给自足的地位,在与外商通商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原来只不过是为了多卖点商品多获点利益,而中国这样一种自我封闭市场的状况阻碍里资本的剥削,因此原本的资本主义一跃而起变成了帝国主义。导火索便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在这过程中,中国的一些俊杰终于意识到中国的硬件比不上完成了工业国家的英国。比如林则徐。蒋先生在书中指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他在书中问:为什么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就开始维新、改革内政呢?回答说:一是“中国人守旧性太重”;二是士大夫以传统文化为生命线,“文化的动摇,就是士大夫饭碗的动摇”,所以他们反对改革;三是“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 。这些是阻止中国近代化的三座大山。

二、关于几次革命改革

接下来要说的便是近代史的几次重大改革。蒋先生在书中写到: “我们到了十九世纪遇着空前未有的变局,在十九世纪以前,与我民族竞争的都是文化不及我,基本势力不及我的外族。到了十九世纪,与我抗衡的是几个以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列强。我们在道光间虽受了重大的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及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妄费了民族二十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对于个人如此,对于整个国家更是干旱季节需要的雨水啊。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小试牛刀的几个大臣首先对西方的科学军事技能还不了解,只是任凭自己想象做事。而是时代所牵制。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的宗旨是由外在的改变硬件转为内在的变更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运动无疑的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康有为虽托孔子之名,及皇帝的威严去变法,他依旧失败, 因为他严重动摇了根深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义和团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义和团运动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终于,我们可爱可亲伟大的孙中山领袖出场了。他领导的三民主主义和革命战略拯救了中国。古老的中国终于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走进了世界近代史的行列之中。

不管是哪一次改革,无论胜败,事出必有因。出了以上的原因,与领导者的胆识与目光无不有极大关系。自强运动总的曾李左就差在自身的对西方科学的局限性,而康梁虽然搬出了老祖宗孔子也难逃中国根深帝国的王朝命运,义和团说白了就是一群愤青在捣乱有勇无谋。而如了解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就知道,第一,他与外人接触最早,十三岁就出国了。他所入的学校全是外国人所设立的学校。他对西洋情形及近代文化的认识远在李鸿章、康有为诸人之上。这是我民族一种大幸事,因为我们既然只能从近代化找出路,我们的领袖人物应该对近代文化有正确深刻的认识。第二,中山先生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而且是长期的。科学的思想方法是近代文化的至宝。但是这种方法不是一两个月的训练班或速成学校所能培养的。我们倘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了解为什么中山先生所拟的救国方案能超越别人所提的方案。中山先生的一切方案是具体的,精密的,有步骤的,方方面面都顾到的,因为他的思想是受过长期科学训练的。

三、关于士代夫(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史中的表现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中国历代王朝来看。读书人唯一的出来就是仕途,也就是做官的前提条件就是读书考取功名。这样的理念就像宿命论一样纠缠着士大夫的思想。

因此,第一,士大夫在中国近代史中表现出的守旧保守也成为了阻碍中国近代史的脚步,读书的这是分子尚且如此,何况那些没有读过书且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时代中的老百姓怎么会轻易支持变法,怎么会忍受得了古老的有帝王的中国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走在世界近代史行列中的中华民国?

第二,因为做官是士大夫唯一的出路,因此在军阀割据时期,知识分子的表现极为冷淡,甚至有种不知醒悟的变态心理,就像书中所说的,知识分子 巴不得军阀割据越多越好,各自为政,这样他们就有更多更大的机会实现自己仕途的愿望。不仅没有阻止军阀,反而助纣为虐!

第三,知识分子缺少大无畏的战斗精神,他们在八股文的科举制度中成长,文气太重,文风浮华空洞,从而导致实行度较难。这不符合近代化历史的要求,康有为实行的变法之一就是废除八股文,代以政治经济。这正击中了广大知识分子的要害,十年苦读只为今朝,如今你说废除就废除,你还要怎么要求他把目光放远点人生会光亮的,这让他们情何以堪呐?

因此,中国在十九世纪已经面对着早已接受近代文化的西方对手。为了抵御西方列强侵略,处于中古状态的落后的中国,只有向对手学习、改革内政,才能有光明的前途。这个学习对手的过程,先是从不彻底的器物层面开始,然后进到学习政治体制的制度层面,但只有再进到更深层的精神层面,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结语

蒋先生最打动我的是他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条理分析得透彻并见解独到。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一个人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历史,我想他是不会主动对像学校里枯燥无味的教科书感性趣。而蒋先生这本《中国近代史》,语言严谨而不乏幽默,史料丰富,条理清晰而前后相连,对于像我这样的历史白痴来说的确是开智之作。而对于深爱历史或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研究历史剖析时代潮流的好书。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宽容。李鸿章,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有人说他丧权辱国是叛国奴,有人说他为近代化的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后人读史一贯犯的错误就是对前人太苛刻,甚至用今日的现状观念去剖析前人的作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他的局限性,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他的难处,我们要做的,是宽容,是以史为鉴,原谅过去,明白现在,预设未来,防止再一次踏入同一条错误的河流。这就是我们读史的目的。

推荐第2篇: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临近一年一度的12.9,而我也才完成对蒋廷黻先生学术著作《中国近代史》的阅读。读罢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而倍感沉重。一为蒋先生治学研究之精细严谨;二为先生对历史的剖析独辟蹊径,能层层深入挖掘历史的本真;三为我中国近代史之种种偶有柳暗花明又时感心痛悲怆。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字字珠玑,却不疏漏任何史实,对历史的评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奠定了他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时的普遍心态而受世人瞩目。

蒋廷黻,湖南宝庆(今邵阳)人。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生于一户薄有田产的农家。1965年病逝于纽约,享年70岁。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沈渭滨在前言中这样评价他:他的研究,注重史料,但他不仅没有胡适那样的考据癖,而且不愿意将历史写成材料的堆砌。这本被他称作初步报告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全书从鸦片战争写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写的深入浅出,好看耐读。内容上没有拘泥于事件过程和细节的铺陈:方法上从总体把握演变趋势,显示了作者沉潜思辨的写作风格。

而我在读完此书后,对于初高中学习到的浅显的知识又有了新的、全面的认识。

一.对于真实的历史应该有自己的判断

蒋先生最让我敬佩的一点是他对国民性的剖析,有很多鞭辟入里之词,发人之所未发或不敢发。我们学习历史,就应如此,绝不应囿于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应有更深入的思考。

感触最深的就是对李鸿章和林则徐的认知的改变。先说说李鸿章,在以前的学习中,教科书将他批判成投降派,李鸿章一生中最令人诟病的便是他签订的《马关条约》,曾经清大臣第一人的李中堂从此成了涣散中华民族精神的卖国贼、苟且偷生的小人。

李鸿章的一生满是悲壮和凄凉的,他以外交能手自负,却无法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遭遇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他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他是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说他是“再造玄黄之人”;他被西方誉为“东方伸斯麦”,与德国的俾斯麦,美国的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三伟人。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四大领袖人物里面办实事最多的人。他认识到西洋文化的先进性,那时清王朝和列强特别是日本的关系已经紧张,各国对满清虎视眈眈,他曾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他主办的洋务中有500多个中国第一,200多个亚洲第一。他是中国近现代多项事业的开山鼻祖。他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数不胜数。

他也是个有高瞻远瞩的人,他是清廷第一个提出防日战略的人。他曾大声呐喊:奋起护我“蓝色疆土”,大中华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海洋,都不容外敌觊觎。他曾系统提出防范日本及其他西方列强。

李鸿章若生于盛世,必流芳百世,可惜他生于乱世,虽也大有作为,但仍遗臭万年。用“生不逢时”四个字来形容李鸿章的一生再合适不过。铮铮铁骨,满腔爱国情怀,大力改革后仍要接受丧权辱国的局面,那种心情,当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李鸿章说到底是满清重臣,他无力摆脱这沉重包袱。当时的清朝积重难返,李鸿章扛起晚清半边天,每次承担的都是帝国最不堪之事,难怪梁启超后来说:“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

又来说说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在常人来看,林则徐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人民英雄,他以虎门硝烟的大气魄以及第一个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深远眼光,让他成为千万国人心中敬佩的对象。林则徐,实际也有两面。一面是名族之英雄,护国之能臣,铁面无私、自发毒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在蒋看来:真的林则徐是慢慢的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他就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他给了魏源。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林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的提倡。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

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令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这是他的私函,他请他的朋友不要给别人看。换句话说,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难怪他后来虽又作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蒋廷黻先生认为: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二.我们不应仅孚于表象

蒋先生最打动我的是他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条理分析得透彻并见解独到。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新的认识。教科书上总说,中国近代史的耻辱是更源于制度的落后。但我总不明白,制度的落后究竟怎样导致了一个传统大国近百年的屈辱。读完本书后我才逐渐清晰。

鸦片战争的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但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这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饭碗的摇动。我们一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那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舆论的指摘,默而不言。而统治阶级确还想着利用民众或\"民心\"或\"民气\"去对外。

同治光绪年间的社会,如何反对新人新政,我们从郭嵩焘的命运可以更加看得清楚。书中记载,郭氏的教育及出身和当时一般士大夫一样,并无特别,但是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他跟着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办交涉,有了那次经验,他根本觉悟,知道中国非彻底改革不可。据他的研究,我们在汉、唐极盛时代固常与外族平等往来;闭关自守而又独自尊大的哲学,是南宋势力衰弱时代的理学先生们提倡出来的,绝不足以为训。同治初年,江西南昌的士大夫群起毁教堂,杀传教士。巡抚沈葆桢(林则徐的女婿)称赞士大夫的正气,郭嵩焘则斥责沈氏顽固。郭氏作广东巡抚的时候,汕头的人,像以先广州人,不许外国人进城。他不顾一切,强迫汕头人遵守条约,许外国人进城。光绪元年云贵总督岑毓英因为反对英国人进云南,秘密在云南缅甸边境上把英国使馆的翻译官杀了。郭嵩焘当即上奏弹劾岑毓英。第二年,政府派他出使英法,中国有公使驻外从他起。他在西欧的时候,他努力研究西洋的政治、经济、社会,他觉得不但西洋的轮船枪炮值得我们学习,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一般文化都值得学习。他发表了他的日记,送给朋友们看。他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他劝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超时代的议论,引起了全国士大夫的谩骂。他们说郭嵩焘是个汉奸,\"有二心于英国\"。湖南的大学者如王闿运之流撰了一副对子骂他:

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同光时代的士大夫阶级的守旧既然如此,民众是否比较开通,其实民众和士大夫阶级是同鼻孔出气的。我们的新政都是自上而下,并非由下而上。一切新的事业都是由少数先知先觉者提倡,费尽苦心,慢慢的奋斗出来的。在甲午以前这少数先知先觉者都是在朝的人。甲午以后,革新的领袖权慢慢的转到在野的人的手里,却是这些在野的领袖都是知识分子,不是民众。严格说来,民众的迷信是我民族近代接受西洋文化大阻碍之一。所以我们也能理解为何康有为等人选择拥君立宪而不是暴力革命。

三.牢记历史,勇于前行

蒋廷黻先生曾说,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的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名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这句话是本书的主线,四个问号更是他对近代中国的期盼,这振聋发聩的反问,问醒了多少沉睡的中国人!

这也是近代中国和日本的真实写照。同样闭关锁国,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撬开大门,一个奋发图强,改革立新,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一个麻木不仁,妄尊自大,继续封建主义的老路。而结果就是在54年后一个扬武扬威迎接胜利,一个灰头土脸忍受失败。而这也是近代百年一衣带水的两个国家命运迥然的直接原因。

蒋先生在书中写到: “我们到了十九世纪遇着空前未有的变局,在十九世纪以前,与我民族竞争的都是文化不及我,基本势力不及我的外族。到了十九世纪,与我抗衡的是几个以科学,机械,及民族主义立国的列强。我们在道光间虽受了重大的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及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妄费了民族二十年。”一寸光阴一寸金,对于个人如此,对于整个国家更是干旱季节需要的雨水啊。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小试牛刀的几个大臣首先对西方的科学军事技能还不了解,只是任凭自己想象做事。而是时代所牵制。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的宗旨是由外在的改变硬件转为内在的变更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变法运动无疑的是比自强运动更加西洋化近代化。康有为虽托孔子之名,及皇帝的威严去变法,他依旧失败,因为他严重动摇了根深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义和团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义和团运动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之大足证我民族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

终于,孙中山出场了。他领导的三民主主义和革命战略拯救了中国。古老的中国终于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走进了世界近代史的行列之中。

不管是哪一次改革,无论胜败,事出必有因。出了以上的原因,与领导者的胆识与目光无不有极大关系。自强运动总的曾李左就差在自身的对西方科学的局限性,而康梁虽然搬出了老祖宗孔子也难逃中国根深帝国的王朝命运,义和团说白了就是一群愤青在捣乱有勇无谋。而如了解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就知道,第一,他与外人接触最早,十三岁就出国了。他所入的学校全是外国人所设立的学校。他对西洋情形及近代文化的认识远在李鸿章、康有为诸人之上。这是我民族一种大幸事,因为我们既然只能从近代化找出路,我们的领袖人物应该对近代文化有正确深刻的认识。

而即使现在,中国已经跨入世界强国之列,但要完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还应学习历史,了解历史,铭记历史,从滚滚历史洪流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牢记历史,勇于前行。

四.青年人的使命 明天就是十二月九日。

青年人,从来承担着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在**前集会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35年12月9日,清华女生陆璀在西直门外进行抗日演讲,这一场景的照片被邹韬奋选为当期《大众生活》的封面。于是少女瘦弱的身影与她决然的目光一起随着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传遍大江南北。

1945年1月1日,12万青年远征军应征入伍,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身为青年,前路漫漫,任重道远。生而为龙,又舍我其谁?只因大国的记忆,已经深深地刻入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纵然盛衰荣辱斑驳了我们的脸庞,这一表达亦将世代永续,因为,那是我们的热血,灵魂,荣光,与传承。

如今时过境迁,山河犹在,天佑中华,国泰民安,国祚绵长。可风中尚残留着百年前的血腥味,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更别忘了国难当头之时,那些舍身为国的飒爽英姿!百前的青年人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抗日救亡的大任,;百年后的我们,正应当从前辈手中接过这幅重担,承袭这份热血荣光,掀开新时代的篇章!

推荐第3篇: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骨相好的人耐看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人们常说“皮相好的人惊艳,骨相好的人耐看”,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读此书,让我感叹此书“皮相和骨相”都甚好,初读惊艳,再读仍是为之叹服。我“正正经经”地学习历史六年,虽对历史甚是喜爱,但也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对他“枯燥、乏味”的评价。尤其中国近代史,从初中开始反复学习,那些历史事件早就烂熟于心,应试教育下的强行记忆更添乏味。堆砌罗列的方式讲述历史的史书,会令人没有翻阅的欲望。先生此书,让我耳目一新,且受益良多,知晓了以往许多我所不知的历史,亦更新了我一些观念。曾为当年明月所著的《明朝那些事儿》沉醉,但该书加入了小说的手法,多了许多趣味幽默,却少了一丝历史的厚度沉稳。先生此书既比一般史书生动但仍是历史纪录的方式,中和二者,正当好。

读书不可不知作者。

蒋廷黻先生幼年入学,从小学习新学,少年时赴美留学,系统学习过西方近代科学文化。青年时赴法国进行战地服务,当时便体现出对国民的关心,组织类似茶馆的俱乐部,举办学习班,教授中国工人法文和中文,替他们写家信,寄钱回家。后回美国先后修习新闻、政治,后主攻历史。可见先生对政治是有专业知识的,这对其后来研究历史自当有大助益,毕竟“政史不分家”。获博士学位之后同年就回国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后出任历史系主任、文学院长,并在北京大学兼课,主讲中国外交史及法国革命史,并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和研究,凡11年。蒋廷黻先生是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后弃学从政,欲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

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特定历史时期,蒋廷黻先生是个讲求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台湾学者李敖由此评价说,蒋廷黻“所要求于知识界的,是动态、是入世、是事业、是实物,是书本以外、是主义以外、是文字以外、是‘清议’以外,是与小百姓同一呼吸”,“这种真正的民胞物与经世致用的精神,才是蒋廷黻的真精神,才是蒋廷黻要求于中国知识阶级的真精神”。 我们已可从先生生平可以看出其是一个有真才实干、有科学知识、有深厚文化基础、有一副爱国心肠的人,是个讲求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

借浅谈此书之特点论吾所知所感。

特点一,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并不仅仅只是讲述“近代之历史”,先生惯于联系久远的历史,也常常以后来的事实为据,使读者可以更加通透的理解历史。

如本书开篇就以往的匈奴、鲜卑、蒙古、倭寇、清人与英、美、法诸国相比,提出“那些外族都是文化较低的民族。纵使他们入主中原,他们不过利用华族一时的内乱而把政权暂时夺过去”“到了十九世纪,来和我们找麻烦的不是我们东方世界里的小弟们,是那个素不相识而且文化根本互异的西方世界。”,来阐述其所言“中华民族到了十九世纪就到了一个特殊时期。”

又如此《中国近代史》第二章“洪秀全与曾国藩”的第一节“旧社会走循环套”讲太平天国起因,并不像通常那样讲“政府苛税”“天灾人祸”“民心不稳”“外敌入侵”,而是从中国惯有的历史走不出的“循环套”。中国历史惯常是“大乱之后有大治”,大治之后又走向衰败,衰败后大乱起,遂新朝建,大治起,历史又进入怪圈进行下一个循环。明末大乱,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大乱之后的大治。“在大乱之后,大治之初,人口减少,有荒可垦,故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略为提高,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金时代。后来人口一天多一天,荒地则一天减少这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黄金时代。后来人口一天多一天,荒地则一天减少一天,而且新垦的地不是土质不好,就是水源不足,于是每人耕地的面积减少,生活程度降低。老百姓莫明其妙,只好烧香拜佛,嗟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士大夫和政府纵使有救世之心,亦无救世之力,只好听天灾人祸自然演化。等到土匪一起,人民更不能生产,于是小乱变为大乱。”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圈套,演来演去,就是圣贤也无法脱逃。”

如此讲解不仅让读者很好的把握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来龙去脉与历史必然性,也一并解释了中国几千年的起义,单刀直入,一针见血!

又如第二章第四节“洪秀全失败”中讲发挥重要作用的曾国藩的湘军,蒋廷黻先生联系了几十年之后的北洋军阀。

先生先讲其组建的文化基础与现实条件。其一,湘军是民间的“团练”所组织起来的一支军队,这种武力保存了乡民的勇敢朴实,加之农民对“匪祸”有切身利益,军队便更加团结勇敢。其二, “曾国藩不但利用中国的旧礼教作为军队的精神基础,而且利用宗族观念和乡土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他选的官佐几全是湖南人,而且大半是湘乡人。这些官佐都回本地去招兵,因此兵士都是同族或同里的人。这样他的部下的互助精神特别浓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才干,但这两点虽然是湘军之所以骁勇善战在清朝腐败的军队中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但也是其弊端之起因。湘军是中国末代封建王朝私有军队的起始,其流弊延续下去并对民国建立后的中国影响甚大。因为湘军的特殊组建方式,所以湘军“充满了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兵士都只知道有直接上级长官,不知道有最高统帅,更不知道有国家”,对于国家的概念很是淡薄,遵从长官而不是国家。“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军。于此也可看出旧法子的毛病”。如先生所言,这自然不能归咎于湘军,这是中国几千年“熟人社会”“家族观念”“乡土情怀”所留下的,其在发挥精神纽带的有利作用的同时也阻碍着中华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而这种军队形式对中国最大的冲击莫过于袁世凯的北洋军阀的四分五裂,北洋军阀的士兵将领们并不知什么的国家天下,他们也不是中华民国的国有军队而是袁世凯的私军,都听从自己的直接领导者。所以在袁世凯去世之后,他手下的将领们便失去了领导者纷纷做了“小袁世凯”。先生此书的讲解解答了我对于“为何袁世凯死后便出现军阀混战”的疑惑。

中国在民国初建后正逢列强忙于备战无暇顾及中国,又加上国家新建,革命之威尚未散去,本应是一鼓作气奋起直追迅速发展的大好时机,袁世凯一死军阀混战把国家再次拖入混乱。容我们设想,这错过的十年光阴若用于建设国家上,后来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巨大悲痛耻辱是否可以避免呢?中华民族在近代一次又一次错过崛起发展的良机,今日想起,国人仍不免心痛。

特点二,人物、事件立体,“有血有肉”。

此书短小精悍,用六万字诉说了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但较之历史教材,增添了许多细节,叙述与议论并重,人物更加突出,事件更加连贯与丰满立体,引人入胜。特别是人物的记叙与分析,使这些历史上的人物更加立体真实,使读者更好的把握了这些人物的性格思想,也就进而更好理解他们的行为。历史是人的历史,没有人也就没有历史事件便不成历史。当我们理解了历史中的人物所作所为之后,也就理解了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始,理解历史中的大大小小事件也就是理解历史。读完此书,令我触动最大的人物是李鸿章。

李鸿章,晚清重臣。大多数没有去了解过的人,对他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或是“西太后的代言人”“晚清政府的走狗”“卖国贼”等,甚至于其曾外孙女张爱玲也常被提及她与李的这层关系。特别是上个世纪邓小平同志的一句“我们不是清政府,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更是将李鸿章推向了罪人的刑台。

但走进历史,李鸿章当真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臣吗?

诚然,李鸿章大约算不上功臣,一来洋务失败,北洋覆灭,甲午战败,二来大多丧权辱国条约都签自他手下,算是卖国的代理人。于历史进程而言,李鸿章的确没有什么功劳,即使是图强的洋务运动也因为让晚晴苟延残喘了几年而贴上了耽误的标签,至于当时或许万般权宜后签订的条约,放在历史里,后人却未去细细体会当年的为难,只看条约给国家带来的伤害。

但我从这本书中看见了他的另一面,一个有才干,有远见,在种种艰难中苦求国家富强的臣子。

李鸿章曾对恭亲王上书说,中国到了十九世纪唯有学西洋的科学机械然后能生存,还看出日本的快速发展,从明治维新种看出日本的威胁,并认定改革必须先培养人才,呼吁改革科举制度,让新学子学习科学文化。在1864年李鸿章就已经看出了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意义,并且深感中国所受到的威胁,大声疾呼要当时的人猛醒与努力。像蒋廷黻先生所言,“这一点尤足以表现李鸿章的伟大。”

在洋务运动上,李鸿章无疑是有功的,既然我们承认了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所发挥的重大影响与积极作用,那便不能够以洋务失败否认其贡献。况且洋务失败更多的是历史社会原因,洋务派的努力是不能否认的。

至于北洋覆灭,甲午战败,其自然是要负责任的。《辛丑条约》的签订丧权辱国,却也不是其一人之过。邓小平说“中国领导人不是李鸿章”,但李鸿章能称得上是清朝的领导人吗? 中国人一向惯于给人物定性,将人物脸谱化,用事件定功过,只看结果。又或者,一过毁前功,李鸿章一生,且不恰当地说,算是“前功尽弃”吧。

历史纷纷扰扰,武则天尚留无字碑,后人难以复制历史,对古人的评说也就始终隔了岁月的隔阂,终究是难以完完全全定下结论。

“好书不厌百回读”,一本写得好的史书更是如此。“以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历史总能给后人,以启迪和明鉴。

推荐第4篇: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蒋廷黻先生写的《中国近代史》我已看过多次,至少两次吧,但这本撰于上世纪30年代的初步报告似乎有着巨大的力量,即使认真读了两遍以上,还是觉得不过瘾。一方面是文字功底了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完全没有掉书袋的味道;另一方面是先生见解深刻,好像身在这段历史之中,又能跳出来总览一样,这与其强调经世致用和热衷政治外交不无关系。要写一篇这本书的读后感实在不容易,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深厚的阅历见识,写出来的东西不免流于肤浅,人云亦云。但我还是硬着头皮,重新浏览,只求在读完这本书后,有一些自己的收获吧,不管这些收获有多么浅薄,多么微小。中国近代化先生在总论中即指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而什么是近代化,他并未明确说明,不过通过阅读,大概可以得知应该是科学、机械和民族主义。掩卷思考,发现中国近代史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既为乱世,也为治世;二是治理内政,始顾外交。总而言之,中国遇到几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大时势。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这个时代,英雄豪杰和风云人物辈出,上演了无数的悲喜剧。但无论如何,时势、英雄和普通民众共同创造了这段历史,有血泪耻辱的故事,亦有可歌可泣的传奇。近代化前夕的两场战争可以这么说,两场战争(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两场战争的发生,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但应该说内部因素是根本,外部因素加速了其发生。鸦片战争的发生源于中国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男耕女织,有吃有穿,不需要与外界发生贸易。而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的东西太多了,国内的供给大于需求,必须把剩余的供给卖给其他国家,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中国自然就成了英国的目标。当时外国人只能在广州做生意,而且限制很多,诸如不能买中国书、不能学中文之类的,如今看来,真是让人无语。英国人当然想在中国多些市场,于是先后在乾隆和嘉庆年间派时节来华,希望能够中国加开通商口岸等,但都被中国拒绝了。既然正当的生意做不了,英国人开始在印度种植制作鸦片,拿到中国来卖了。可以想象,结果是白银外流,人民孱弱,于是就有了钦差大臣林则徐虎门硝烟的故事。英国人当然不爽了,从大老远派兵来打仗,中国竟然输了,这真让人难以置信。1842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协定关税和法外治权是我们现在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但当时的人觉得五口通商才最让人痛心。先生认为,鸦片战争后,人们不思进取,我们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直到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才有少数人知道非学西洋不可。而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以来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派人翻译外国人的刊物,还把在广东搜集的材料给魏源,才有后来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他认为林则徐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把自己的名誉看的比国事重要,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不过我觉得,即使林则徐公开提倡了,恐怕也是于事无补。

推荐第5篇:读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有感

《读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有感》

在读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之前,我曾经对这本书抱有一丝怀疑的态度.因为纵观中国近代史这200年,可以说是无比关键的,中国正在从一个古老守旧的大帝国转变成一个追赶世界脚步的半现代化国家,中间的辗转可谓一言难尽,然而蒋先生却能用不到300页的文章的将其描述,而且更令我吃惊的是,作者对治学研究之精细严谨,对历史剖析的独辟蹊径,对历史本身的还原,都是大大超出上世纪40年代的学者的眼光,读完后,亦能让读者沉思

提到清朝,大家脑海里一定会觉得,那无非是一个签条约,割地赔钱的腐败无能的时期,实际上在18世纪并非如此,时人甚至有一种大国崛起的感觉。虽然之前有西汉著名的“丝绸之路”,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但是直至19世纪,我们和西方世界并没有正式的外教关系,而周边的国家多是当时例如高丽,越南等弱国因此,在十九世纪之前,中国都是以一种居高者的“天朝上国”的大国姿态嗷嗷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骄傲自满而不思进取已经足以使其一生得过且过,碌碌无为。一个国家的心态倘若如此,那便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皇帝带着自上而下的大臣士大夫阶级平民百姓一起坐进观天,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集了天地日月间最发达的科技!而此时西方国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了近代化的轨道中。在广州的十三行,为中外通商的要地。然而那时的中国处于一种经济自给自足的地位,在与外商通商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资本主义国家原来只不过是为了多卖点商品多获点利益,而中国这样一种自我封闭市场的状况阻碍里资本的剥削,因此原本的资本主义一跃而起变成了帝国主义。导火索便是鸦片禁令。

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的签订。在这过程中,中国的一些俊杰终于意识到中国的硬件比不上完成了工业国家的英国。比如林则徐。蒋先生在书中指出: “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他在书中问:为什么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就开始维新、改革内政呢?回答说:一是“中国人守旧性太重(我认为哦)”;二是士大夫以传统文化为生命线,“文化的动摇,就是士大夫饭碗的动摇”,所以他们反对改革;三是“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 。这些是阻止中国近代化的三座大山,而作者眼光无疑是非常尖锐的,在下(中二了一点?)认为这三个问题的巨大影响力至今尚存,需要深思熟虑.首先是守旧性,中国经历了长大上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大多接受孔孟之道的儒家精神,中庸之道深入人心,然而变革必然要遭到别人的反对,历史上几次著名的变法运动都以失败告终,此后,人们渐渐更多的不思进取,墨守成规。举例而言,儒家的士大夫精神规定读书只有做官这一条出路,而以八股古文为题科举考试流行千年,似乎成才的路只有一条,恒古不变。

第二是士大夫缺少牺牲自我的无畏精神,他们在八股文的科举制度中成长,文气太重,文风浮华空洞,从而导致实行度较难。这不符合近代化历史的要求,康有为实行的变法之一就是废除八股文,代以政治经济。这正击中了广大知识分子的要害,十年苦读只为今朝,如今你说废除就废除,你还要怎么要求他把目光放远点人生会光亮的,这让他们情何以堪呐?清朝晚期重文抑武,于是甚至出现了士大夫在甲午海战期间较劲改革派李鸿章的事情,更有甚者拒绝向威海卫提供援军,直接导致了北洋水师的覆灭。

第三是马尔萨斯陷阱定理(人名我编的),那时的人们不懂得计划生育,也不会利用科学增加收成。经过了前清的人口大增长后,随着人口增加,土质和水源质量下降,人们生活质量降低,百姓感觉莫名其妙,总觉得自己运气不好,纵是政府有救市之心,也无救市之力,等到土匪一出,百姓不能生产,小乱变成大乱。

之后出现的孙文先生就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大伟人。当然,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孙文先生对中国广大农民阶级呼声的忽视,也不可回避的成为了他本人的一大失误,但是三民主义前途光明。处于中古状态的落后的中国,只有向对手学习、改革内政,才能有光明的前途。这个学习对手的过程,先是从不彻底的器物层面开始,然后进到学习政治体制的制度层面,但只有再进到更深层的精神层面,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

蒋廷黻先生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的先河,但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我不尽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被蒋先生否定的经济学也是贯穿近代史的线索。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是平等的的贸易关系,英国使用白银本位为货币基础,19世纪,大量鸦片涌入国内,导致了等值的白银流出。道光年间,一两白银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道光20年鸦片战争时,一两白银可换1600文钱,到了咸丰年间甚至数量猛涨到1:2300 !白银储备减少导致银贵钱贱,银铜比例严重失调,对挣铜钱的百姓而言简直就是变相加税,负担沉重也变相导致了内战。

结语(这个不是我写的O(∩_∩)O~)

蒋先生最打动我的是他对中国近代史进程的条理分析得透彻并见解独到。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新的认识, 如果一个人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历史,我想他是不会主动对像学校里枯燥无味的教科书感性趣。而蒋先生这本《中国近代史》,语言严谨而不乏幽默,史料丰富,条理清晰而前后相连,对于像我这样的历史白痴来说的确是开智之作。而对于深爱历史或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研究历史剖析时代潮流的好书。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宽容。李鸿章,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有人说他丧权辱国是叛国奴,有人说他为近代化的中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后人读史一贯犯的错误就是对前人太苛刻,甚至用今日的现状观念去剖析前人的作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他的局限性,人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他的难处,我们要做的,是宽容,是以史为鉴,原谅过去,明白现在,预设未来,防止再一次踏入同一条错误的河流。这就是我们读史的目的。

复旦附中 女王 TAK 的老弟

么么哒

推荐第6篇: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历史)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蒋廷黻是中国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编纂体系的奠定人之一;政治上,蒋廷黻是民国时期的外交家,1934年代表国民政府出使苏联。蒋先生作为近代留洋博士,曾在1914-1918年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欧柏林学院,主修历史学。在此期间,他阅读大量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俾斯麦、加里波第、加富尔等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衷心地希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蒋廷黻除了学历史,还选读了多门自然科学课程。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大量事实观察后才作出结论的,这种科学的训练方法也使蒋廷黻在后来的史学研究中走上实证主义的道路。

蒋廷黻于1938年写成《中国近代史》。该书仅仅5万字,是他对中国近代史整体思考的集中体现,相比于后来的专著稍显简略,所以1947年他将之改名为《中国近代史大纲》。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国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四种方案为线索,为后来近代史的编纂奠定了基础。全书共4章二十二节,具体如下:

第一章是《剿夷与抚夷》,从如何处理英国鸦片贸易入手,有主剿的,比如林则徐;也有主和的,比如鸿胪寺少卿黄爵滋。最后的结局,读过近代史的同志都知道是中国双半地位的开始,一系列城下之盟的启动仪式。蒋廷黻在谈到南京条约时说:“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达到近代文明的标准。”具体点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时尚不知道香港岛在哪,更不知道领事裁判权的重要性等。这一章以外患为主,清政府对国际形势的无知确实令人捧腹。

第二章是《洪秀全与曾国藩》,主要讲科举落榜的洪秀全如何冲击清政府的统治,以及温文尔雅的曾老师怎么变成杀人不眨眼的曾剃刀的故事。我觉得蒋先生说得最好的是关于湘军对后来军队建设的影响,他说:“湘军是私有军队的开始。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了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军。于此也可看出旧法子的毛病。”其实北洋军溃败后,军队私有的思想由个人私有渐渐转变为党派私有,这个问题一直到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上才正式把军队国家化的思想提出来。我觉得这种私有意识受到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是《自强及其失败》,专讲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依我看,讲得最精彩的是第四节关于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记得高三的时候有同学问我:“都说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形式是帝国主义,可封建王权也有帝国主义阶段呀,二者有啥区别?”当时我确实被问倒了,也是闷闷不得解,过后也没去细究。这次看完蒋廷黻的著作算是找到答案了。依据他的说法,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有三层关系:第一层,资本主义的国家贪图在外国投资,有政治目的的就是侵略,是帝国主义,而无政治目的的就是纯洁的资本主义,投资者与受资者两方均能收益。第二层是商业推销,帝国主义利用武力的侵略或政治的压力倾销商品到他们的附属地,而他们内部之间却是正常的商品交流,这时他们都是纯洁的资本主义。第三层关系史原料的寻求,同样的道理,资本主义不一定要行帝国主义而后始能得到原料,同时,出卖原料者不一定就是受压迫者。总之,资本主义可变成帝国主义,也可以不变成帝国主义。这就与中学阶段灌输给学生的认知有点出入了。其实正如蒋廷黻所说的:“历史上各种政体,君主也好,民主也好,各种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也好,封建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好,都有行帝国主义的可能。”

第四章是《瓜分及民族之复兴》,主讲其他三个救国救民方案,即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三民主义。蒋廷黻在书里最后一句说:“只要我们谨守中山先生的遗教,我们必能找到光明的出路。”明清史学的功能都强调经世济用,蒋先生这部著作秉承了这一思想。他提出的道路是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其实多少也又讽刺当时蒋介石的独裁专政。 总之,蒋廷黻对现代中国史学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而且在于为起步不久的近代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分析框架。我写一篇读书笔记是想说中国近代史并非仅仅只有用“毛-范近代通史体系”编写出来的,很多历史换个角度描述会有不同的味道,读书切勿一刀切。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我只看过一遍,所以也不可能详细地介绍书中的内容,就捉住我觉得最有趣的写。

推荐第7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这本书被称为“诺大著作堆垒成的金字塔的塔尖”,“字字珠玑,让人叹绝”。的确,这本五万字的小册子,在其他历史学家的巨著面前显的渺小,可是书中足够在近代史的浩瀚书海中独领风骚。

本书薄薄一小册,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此字字珠玑,却不疏漏任何史实,对历史的评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像现在许多历史学的教科书,千篇1律,被主流意识所驱使着,没有自己的观点。

《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一生研究近代史的思想精粹,他将本书看做是其近代史研究的序言。本书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在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之后,蒋廷黻做出了自己的决定,“全盘西化”!这点与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思潮相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激进的人,这点在书中文字也可以看出。

但他的激进是进步的、理性的。

他对近代史有自己的看法与主张。要将风云变幻的中国近代史浓缩于五万字,可见他在面对这段历史的了然于胸,一个个历史片段、一个个历史人物精心安排,字字珠玑。可谓是一字千金啊。但蒋的这本书因与主流意识形态所不相一致,多年来一直为主流学者所忽视。难怪它会使我耳目一新,因为我们一直被主流的意识形态所控制着。

这就不免使人感到困惑,到底还有多少历史事实是被主流意识所控制,阻碍着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蒙蔽在主流的阳光之下?

但好书如同金子,不会永远被埋没。如今,它呈现在我们眼前,是此书的愿望和读者的幸运。

读来整体觉得此书通俗易懂,完全感受不到大师与读者的距离。我们已对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在读完此书之后感到震惊。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在脑海里颠覆了!

蒋廷黻对近代历史上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其中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我们眼中林则徐和琦善:一个是忠君爱国的民族英雄,一个是收受洋人贿赂的奸臣。而蒋廷黻却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这评价很多人都大跌眼镜吧!但回头看看林则徐的作为,他将开眼看世界的成果交给好友魏源,魏源以此编成《海国图志》。林则徐已经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之处,却不敢自己公开提倡!所以蒋廷黻说他是中国旧社会的最好产品!如林则徐这类人都将自己的名声看得比国家更重,何况是别人呢!

反观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这样的震撼反差,是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带来的。

在震撼之外,更多的思考。

他在这本《中国近代史》的总论里,把中国能否走出“中古”状态,建立“近代的民族国家”作为全书的理论主题,显然渊源于此。他写道:“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这句话是本书的主线,四个问号更是他对近代中国的期盼,这振聋发聩的反问,问醒了多少沉睡的中国人!

这两点是看我之后最大的体会,也是看完多本历史著作后有别于其他的感受。在此以后,看历史书需要多想一点,更进一步。在众多的异口同声的观点中要有自己的理解。面对主流意识所树立的楷模也需持怀疑的态度。这是学习该有的态度。

再看历史学家该做的!是堆砌史料,陈述千篇1律的观点,还是深入研究,敢于挑战正统呢?主流意识仿佛是太阳、引领者,跟在其身后的作家们,该看看事实了,为主流树楷模,为主流写“正史”,赞扬英雄,唾弃小人?英雄永远是英雄,小人永远是小人吗!史料不断翔实,历史课本该改的有多少!

相信会有更多的蒋廷黻出现,还历史的天空一片湛蓝!

推荐第8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铭 记 历 史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上周我阅读了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原著于1938年艺文研究会作为《艺文丛书》的一种出版发行,我所阅读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4年发行的版本。三天的时间我读完了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并深深折服于作者治学严谨的态度以及深刻而不失风趣的文笔。他对中国近代史所做的透彻的分析不同于一般的史书读物,读完后让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以下是我结合作者的叙述,根据自己的读书笔记整理出的各章主要内容以及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章为剿夷与抚夷,专讲外患。处在“中古”状态的清王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西方侵略者,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接连被西方列强打败而不知民族危机,白白浪费了20年的光阴。这期间,清政府内分为剿夷派与抚夷派,剿夷派虚骄自大,抚夷派服输不图振作。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末同初时,恭亲王奕与文祥认识到时代的不同才想到改革。

本章中让我有深刻体会的是以下几点:

一.近代的邦交是一把双刃剑,是当时的大困难,也是大机会。如果当时能进行高度的改革,而不是否认日益强盛的西方国家,这样也许可以继续维持历代我们在东方的光荣地位。

二.在鸦片战争以后没有人立即维新。我想中国人守旧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士大夫阶级又缺乏大无畏精神与独立性,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不可动摇的。这就使我们民族白白浪费了20年的光阴,在更多年的以后让民族受到压迫与歧视。

三.这期间我们签订了很多的不平等条约,而这些不平等条约的根源我认为是当时民族的无知,我们的法制达不到近代文明的水平,放弃了一些很重要的主权却以为无关紧要。

在看到民族浪费了20年光阴后,我感到痛心,近代中国人迂腐的思想阻碍了民族的进步,让国家在以后备受压迫。

第二章为洪秀全与曾国藩,专讲内忧。清王朝受到了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曾国藩领导湘军为了清王朝的统治而战。洪秀全推行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却忽视了社会革命,最终以太平天国的失败告终。曾国藩在维持清政府为政治中心的前提下,一方面革新,接受部分的西方文化;另一方面守旧,恢复中国固有的美德。

我认为太平军在初期顺利的原因不是本身的优点,而是因为是一股新兴的势力,而洪秀全并不是想建设一个新国家,他想建立一个新朝代,他的失败,证明了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曾国藩是我国旧文化的代表人

2 物,他最注重精神教育,认为政治的改革必须先有精神的改革。其次他利用宗族观念来加强军队的团结力,最重要的是他注重为人,不忽略做事,对所做的事情尽心尽力。他的事业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虽然他进行革新守旧,对我国近代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他不明白清朝是不能救中国的,而他所操练的湘军私有军队的精神更是传给了以后的北洋军阀,阻碍了国家未来的统一,这些都是曾国藩守旧的弊端。

第三章为自强极其失败,专讲洋务运动的产生、发展和失败。奕与文祥从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认识到中国应该接受西方文化的军事部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认为应“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成立北洋海军,以国防为目的开设学堂、造船厂、招商局等设施。但是由于洋务运动并不彻底,最后还是失败了,而后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们全面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为了近代化的军器,要培养技术人才去驾驶,为了近代化的交通,要有电报局与造船厂的设立,而新式国防需要更多的费用,所以创办招商局。而他们却忘了近代化的国防最需要的是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所以洋务运动进行的并不彻底。不仅领袖们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无需改革,时代与人民更是不允许他们彻底改革,民众的迷信是民族近代接受西方文化的极大阻碍。

3 书中还讲到了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资本主义国家贪图在外国投资,而这种投资混合政治作用的就是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注重商业的推销,而国际贸易的自由减小,就会引进市场竞争。最后资本主义国家要竞争原料,绝大部分要行使帝国主义。这些都是帝国主义的实质。

在由于朝鲜的内乱而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因为在战略战术上都低于日本,我国最后只能以签订《马关条约》告终,为以后的瓜分狂潮埋下了伏笔。

第四章为瓜分及民族之复兴,讲了瓜分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军阀割据和北伐战争。其实主要讲了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这三个救国方案。

以下是我整理的读书笔记:

康有为等人在变法运动中抓住孔子作为思想傀儡,因为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其次他抓住皇帝来行新政,就是抓住了政治中心,他调整了行政机构,废除了考试中的八股文,但是由于满清皇室顽固派势力庞大,康有为还是失败了。而义和团运动是反对民族近代化的,与洋务运动及变法运动是背道而驰的,失败是其必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革命方略则应时而生。

孙中山对近代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受过科学的教育,他的革命方案是精密可行的。他提出革命应分为军政、训政、

4 宪政三个阶段,而这是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打倒了清朝,扫除了民族复兴的障碍,为国家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湘军演变的北洋军阀是民族宗族观念的体现,而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就是让我们国家走上正规的方法,但是当时并没有健全的革命军和革命党支持他,很少的人可以真正了解他的思想。民国十三年时,他曾改组国民党,联俄容共,创办黄埔军校,培养未来革命军的骨干。

这本书前两章叙述了我国近代内忧外患的大背景,后两章讲述了四个救国方案,脉络清楚,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重新的了解。这本书如同讲故事,让我快速读完并受益匪浅,在现代社会,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曾经的历史,应该铭记历史教给我们的一切。

毛雅菲 英语0904班 学号:2009111635

2010年5月7日

推荐第9篇: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大家风范--蒋廷黻读后

读完这本书,虽然多有不懂之处,仍绝得受益不少.史家之笔,毕竟与文学家有别.为文学许笔端常带感情,而治史学则需要冷静的头脑和明辩的理性.这样才可以力求避免感情用事的偏颇.而史家之行文据理性但并非无感情.如蒋先生此书就是把枯燥的历史写的言简意赅又不乏动人的文笔.这本书不象一般介绍历史的\"宣传册\",那样容易让人心生排斥感.作者确实把汗牛充栋的史料吃透后简明扼要的诉诸笔端,使出学者也能从中读出趣味,激发情感.这种治史的境界应是我们后学者楷模.时常亲近这样的大师之作,必然会有览名胜入宝山的感受与收获.读了这本,心中欢喜,只读了这一本,却已是大学岁月的尾声了.想象过去的日子,想想许多该读而未读的书,不禁感慨万千,悔恨不已.然逝者已永不可追,来日尚有许多事要做,自然不可坐而期待,左思右想,只有踏踏实实地抓住真切的现在,安静浮躁纷乱的心情,认真的从好书中吸取营养,是为当务之急.人生之大事,乐事,也该是一生不懈追求的事.

感受大师风范,眼界为之一宽,心中审美的高度也拔高了许多.未读之前,仿佛井底之蛙,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有多大,再三品读之后,不由的惊叹佩服,学林中原来有这般醒人耳目的精品.\"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透过文字,领略大师的风采,感受学海浩瀚,分辨作品的高下.渐

渐地审美的眼光也不断提高.此刻,心中浮现了王国维先生关于境界的论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我将在这条路上奋斗,求索不息

推荐第10篇:《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后感4000字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读后感

很早就知道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但认真拜读则比较晚。原因无它,但凡中国人,读近代中国的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缺乏一颗强大的心脏。一部血泪史啊,让人不忍卒读! 常言道:知人论事。要想论其事,必先谈其人。蒋廷黻是中国历史学地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早年治学,中年以后志在外交。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作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了极大精力辑录的《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而是这本仅五万余字的《中国近代史》。[1]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奠定了他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充分反映了那一代受过西洋教育而深受西方影响的知识分子,在反观中国近代史时的心态,以及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思考。

作为“书生从政”的代表,其言行、其历史观必不自觉得受其政治倾向的影响,然而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说:重印的宗旨在于“存史存文”,“存其文而原其人,不以其人的政治立场而抹杀其学术的成就。”[2] 正是因为历史观的偏差,导致此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史料的选择、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一点在前两章中尤为明显。因而本文将就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这段历史,在蒋廷黻先生理论的基础上,试分析晚清初期的中国外交。

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蒋廷黻先生的观点十分鲜明,他坚持 “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不可”的看法。所以, 蒋廷黻先生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 评判人的善恶、事的好坏,全以是否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政治为标准。在蒋廷黻先生看来,“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间的竞争,最足以决定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这里的 “知识”指的是科学知识,具体来讲就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按照蒋先生的这种逻辑思维,那么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与传统视角全然不同的中国近代历史。

一、天朝上国的自大

受明朝和清前期所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以宗藩关系为主要形式的东亚国家关系模式影响,清朝的统治者将这种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关系模式外化为整个世界的国家关系格局。这种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导致清朝在一开始面对西方来使时就抱有轻视的心理。

例如,1793年,英国王室派马戛尔尼勋爵率使团来华,谋求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时,使团甫一靠岸,来迎接的清军便冲了上去,在船队上插上许多“英吉利贡使”的彩旗,礼品清单则一律写上“贡物”二字。热河行宫觐见时,乾隆帝更是一口回绝了英使的建交请求,发诏说:“„„你们表奏上说要派你国人常驻天朝,照管你国买卖,这和天朝的体制不相符合,万万不行„„西洋国家很多,又不是只你一国,如果大家都请求派人留居北京,如何是好?„„天朝的恩德和武威,普及天下,任何贵重的物品,应有尽有,所以不需要你国货物„„”

正如蒋廷黻先生在书中所言:对西方国家的轻视直接导致了中国的政府官员忽视与洋人的交流,也就导致了中西方语言不通、风俗不了解,进而导致了双方在外交谈判的过程中常会因误会而导致误判——中方低估西方的实力,军队溃败后又心有戚戚,畏葸不前;西方高估中方实力,以为中国一心求战,获胜后便洋洋得意更显傲慢。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盲目自大在一夜之间被打破了,之后形成的巨大落差致使清政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畏夷。这种心态导致了那些办理外交事务的官员害怕出错,害怕得罪洋人,害怕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了另一场战争。而那些负责管理外交事务的官员则几乎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如琦善、耆英者,他们在经历了战败后缺失了对继续抵抗英军的信心,他们已经认识到以中国八旗子弟这些中古时代的军队去抵抗扛着近代化武器的英军是不现实的。恰是这些“自知之明”迫使他们签下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蒋先生在书中说他们签下条约是识时务,然而我以为这并非是识时务,而是出于一种被放大的恐惧,或者说是出于晚清官场生态的驱使。晚清官员在面对夷务时无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面对英国人提出的要求,他们以为这些都不算丧权辱国,毕竟租借的是偏远之地,开通商口岸也没有什么不可接受,协定关税更是便于管理、利于清朝;殊不知这些在近代外交中都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首先,我们便来说说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在常人来看,林则徐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人民英雄,他以虎门硝烟的大气魄以及第一个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深远眼光,让他成为千万国人心中敬佩的对象。但是,在蒋廷黻先生的著述中,他认为林则徐虽是中国省悟最早的有识之士之一,但由于害怕朝廷的不满以及把自己的名誉看得比国家大事更加重要, 他仅仅在广州一地置办外国船炮、组织人员翻译国外刊物、仿制国外的坚船利炮。但他始终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不肯掀起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所以,蒋廷黻对林则徐,否定大于肯定。

其次,在蒋廷黻先生的眼中, 国人们普遍认为是“大奸臣”的奕忻却“是个有血性的人,且真心为国图谋.他是清朝后百年宗室之贤者”。他认为奕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把握政权,改变了当时一般士大夫不明天下大势 ,在战败后仍妄自尊大,不思进取的做法。奕忻认为,清朝应该运用西方先进的“器物”来维护统治,于是“下了很大决心推行他们的新政”,在北京甚至全国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所以,蒋廷黻先生对当时认识到时代不同而思改革的奕忻的评价是:“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其中,肯定大于否定。 而对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传统史观上一直将他们作为英勇烈士来看待。但是,在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蒋先生还原了中日海战的真实场景:\"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 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从这些详实的记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英雄们的局限性。而蒋廷黻先生用一种区别于传统的眼光,给我们揭示历史真相。

对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的阅读,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和颠覆。

第一,高大上的历史经典原来可以这么短。这本书只有四章共5万字,第一章讲外患:两次鸦片战争,第二章讲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第三第四章讲为抵御侵略,先后出现的四个救国救民方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从整体看,一二两章为因,三四两章为果,从整体上探讨了近代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做的努力,病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

第二;历史经典可以这么通俗好看。书中没有那么多晦涩难懂的引经据典,不拘泥与细节和过程,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人毫无抗拒欣然接纳。又如同一个博学且通达的老先生在唠家常,寥寥数语就把历史迷雾中雾罩下的人物、事件明白透彻的点出,让人豁然开朗。如,讲到中西关系,蒋先生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讲到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他说“在于他们的不彻底。他们为什么不彻底呢?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他则说“甲午之战是高度西洋化近代化之日本战胜了低度西洋化近代化之中国。”

第三,原来早在1938年以近代化为线索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研究就出现了。要知道我们的普通中学教材编写和教学,直到近十年才大力提倡用近代化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之前的历史教学我们贯彻的主要是革命史观,强调阶级斗争,一味赞美人民暴力革命的伟大和正确。忍不住叹息,主流意识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让这样一本有思想力的书和我们失联长达近半个世纪。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蒋先生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而他则是站在时代当中写时代,对历史思考的深度和价值,在半个世纪过后仍让我们惊叹。历史果然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还有多少历史的真相有待发现?

第四:眼光独到,对林则徐、琦善等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如林则徐,至今我们的教科书中仍然赋予他民族英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称号。而蒋先生则指出真正的林则徐觉悟到中国的器物不如人,但他并不主张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的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而对那么被我们唾弃的琦善则比林则徐勇敢又担当,他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而且公开的宣传了”。这种反差可能不一定会被我们认可,但他无疑的启发了我们的思考。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具有一种由盛转衰的必然规律。开国者,大多平民出身,既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愿意不拘一格地提拔出身低微之人,以才定官职,较少出现冗官现象;又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懂得民心可用,时时体察民情,杜绝官僚主义作风,节制己欲。然而“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日日想着大兴土木满足私欲。国库空虚,便卖官鬻爵,上行下效,最终开国者所想杜绝的东西便被其子孙一一拾回。

当然,蒋先生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第四章的最后一部分很明显带有了浓厚的意识形态偏见,偏离了先前客观中立的立场。但,瑕不掩瑜,绝对对得起’近代史上的经典”称号

第11篇:《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读后感

历史背后

——读《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有感

裘真经济学基地班

41501089 常言道:知人论事。要想论其事,必先谈其人。蒋廷黻是中国历史学地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也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他早年治学,中年以后志在外交。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作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了极大精力辑录的《近代中国外交史资料辑要》,而是这本仅五万余字的《中国近代史》。[1]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不仅奠定了他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充分反映了那一代受过西洋教育而深受西方影响的知识分子,在反观中国近代史时的心态,以及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思考。

作为“书生从政”的代表,其言行、其历史观必不自觉得受其政治倾向的影响,然而正如陈旭麓先生所说:重印的宗旨在于“存史存文”,“存其文而原其人,不以其人的政治立场而抹杀其学术的成就。”[2]

正是因为历史观的偏差,导致此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史料的选择、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一点在前两章中尤为明显。因而本文将就第一次鸦片战争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这段历史,在蒋廷黻先生理论的基础上,试分析晚清初期的中国外交。

一、天朝上国的自大

受明朝和清前期所形成的以中国为中心、以宗藩关系为主要形式的东亚国家关系模式影响,清朝的统治者将这种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关系模式外化为整个世界的国家关系格局。这种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导致清朝在一开始面对西方来使时就抱有轻视的心理。

例如,1793年,英国王室派马戛尔尼勋爵率使团来华,谋求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时,使团甫一靠岸,来迎接的清军便冲了上去,在船队上插上许多“英吉利贡使”的彩旗,礼品清单则一律写上“贡物”二字。热河行宫觐见时,乾隆帝更是一口回绝了英使的建交请求,发诏说:“„„你们表奏上说要派你国人常驻天朝,照管你国买卖,这和天朝的体制不相符合,万万不行„„西洋国家很多,又不是只你一国,如果大家都请求派人留居北京,如何是好?„„天朝的恩德和武威,普及天下,任何贵重的物品,应有尽有,所以不需要你国货物„„”

正如蒋廷黻先生在书中所言:对西方国家的轻视直接导致了中国的政府官员忽视与洋人的交流,也就导致了中西方语言不通、风俗不了解,进而导致了双方在外交谈判的过程中常会因误会而导致误判——中方低估西方的实力,军队溃败后又心有戚戚,畏葸不前;西方高估中方实力,以为中国一心求战,获胜后便洋洋得意更显傲慢。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盲目自大在一夜之间被打破了,之后形成的巨大落差致使清政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畏夷。这种心态导致了那些办理外交事务的官员害怕出错,害怕得罪洋人,害怕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了另一场战争。而那些负责管理外交事务的官员则几乎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如琦善、耆英者,他们在经历了战败后缺失了对继续抵抗英军的信心,他们已经认识到以中国八旗子弟这些中古时代的军队去抵抗扛着近代化武器的英军是不现实的。恰是这些“自知之明”迫使他们签下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蒋先生在书中说他们签下条约是识时务,然而我以为这并非是识时务,而是出于一种被放大的恐惧,或者说是出于晚清官场生态的驱使。晚清官员在面对夷务时无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面对英国人提出的要求,他们以为这些都不算丧权辱国,毕竟租借的是偏远之地,开通商口岸也没有什么不可接受,协定关税更是便于管理、利于清朝;殊不知这些在近代外交中都是国家主权的象征。

在清政府统治者沉浸在由天朝上国到军事弱国的巨大落差的恐惧中时,有没有人已经觉醒了呢?自然有!他就是林则徐。林则徐在历史上被划分至抵抗派(即蒋先生所谓“剿夷派”),但是在抵抗排中也分为盲目排外妄自尊大的顽固守旧派和思想开明审时度势的开放派。而林则徐就是这“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蒋先生在书中说林因为害怕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故不敢直谏要求学习西方。我以为这为大谬。固然,林则徐作为士大夫阶层,身上仍难免有士大夫一族在乎名声欲名垂青史的习气。但是,能写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之人,因禁烟而险遭除官之人,亲自组织编撰《华事夷言》、《四洲志》、《九国图志》之人岂是会因名利而放弃直谏的?

联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读近代史,开始做近代史研究,但是出的研究成果却是参差不齐。许多人开始给大奸大恶之人翻案,说他们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或说他们也是迫于形势,甚至说他们才是审时度势者。而对于历史上早有定论的英雄人物却是不断挖掘资料歪曲历史试图翻出英雄的所有丑恶面,妄图以其缺点掩盖其英雄事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着实令人感到心惊胆战。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改变,但那也是建立在完备的史料之上的,并不是断章取义、凭空捏造。林则徐作为销烟先驱就应该得到赞扬,耆英、琦善作为谈定、签署卖国协议的人就应该被唾弃,而不是不断找理由为他们开脱,因为这既是历史的局限性,也是其本人的局限性,并无他由。

二、由一强到列强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短短二三十年间,正是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阶段。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当其生产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时,国内和殖民地的市场已经满足不了英国,于是他开始尽力开拓海外市场。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东方市场。

这段时间内,东方主要大国——中国、印度、日本纷纷被打开了国门。且不论中国,印度在经历了莫卧儿帝国式微、马拉塔人取而代之却最终覆灭后,印度王公大多承认了英国的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宗主国地位。日本在经历了黑船事件后被迫打开了国门,而萨英战争则迫使日本重新审视西方文化改而开始了明治维新。可以说这一时期的东方国家都有一种被英国侵略丧失民族自信心的经历。

而这一时段的英国正处于鼎盛期,海外的殖民扩张空前鼎盛,在面对中国如此辽阔的地域而又有如此封建保守的政府时,英国人的想法便是占领市场,掠夺原料。因而蒋廷黻吸先生所谓资本主义若是目的纯洁便不为帝国主义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对于英国而言市场和原材料是最重要的,如果协议不成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通过战争。而这个协议如果是对于一个平等的工业国那么就会是一个平等的协议,如果是对一个农业国那么这必会是一个具有一定贸易歧视的协议,当时的中国如果按蒋先生所言选择接受,那么结果必会是成为又一个印度而不会是今天站起来的新中国。

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向西欧各国和美国传播,西欧各国和美国的生产力急剧上升,故其对海外市场、资源的渴望也与日俱增。彼时,不甘于英国一家独占亚洲的西欧各国和美国纷纷加入到了瓜分亚洲的行列中。法国占领了东南亚,步步蚕食中国的藩属国,还与中国签订了《黄埔条约》;美国通过黑船事件迫使日本打开国门,还与中国签订了《望厦条约》;俄国在中亚地区不断扩张领土,同时与中国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和《瑷珲条约》;德意志统一稍晚,但其也在南太平洋占领了一众岛屿,同时增派传教士入中国。

然而这一时期的清政府却毫无危机意识,尚未意识到欧洲列强已由一强变为多强,仍是一昧求和以求自保。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后,琦善得势,进而以琦善为首的抚夷派再次抬头。在与英国签订了条约后,面对美、法来使,他们说,倘若中国不给,美、法的人大可以假冒英国人,势必与英国人团结一致,来对付我们,假使中国给美、法通商权利,那时美国、法国必将感谢中国。我们或者还可以联络美、法来对付英国。并且伊里布、耆英诸人以为中国的贸易是有限的。这有限的贸易不让英国独占,让美、法分去一部分,与中国并无妨碍,中国和不做个顺水人情?英国为避免别国的嫉妒,早已声名她欢迎别国平等竞争。所以美国、法国竟能和平与中国定约。[3] 这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对于如何外交、外邦是何心理完全不了解;一部分是由于我们的法制体系完全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仍然处于中古水平。

三、大厦将倾的内部

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具有一种由盛转衰的必然规律。开国者,大多平民出身,既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愿意不拘一格地提拔出身低微之人,以才定官职,较少出现冗官现象;又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懂得民心可用,时时体察民情,杜绝官僚主义作风,节制己欲。然而“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日日想着大兴土木满足私欲。国库空虚,便卖官鬻爵,上行下效,最终开国者所想杜绝的东西便被其子孙一一拾回。

以外交为例,《清史稿》载:“雍正五年,定恰克图市约,置办理俄事大臣,不为恒职。咸丰元年,改归理藩院。十年,文宗北狩,特置专官办理抚局。其冬,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命恭亲王奕䜣领之„„又有外国人兼代领事者„„康熙初,俄国通使,未垂为制。同治六年,始遣使办理交涉„„光绪元年,定出使制„„”[4] 可见,清朝与外国的交流是早就有的,然而却一直未能成制。直至西方列强打上门来,签下条约了,方才匆匆设立类似于外交部的总理衙门。而总理衙门的内部机构划分也具有强烈的殖民色彩,“三年,改为英、法、俄、美四股。后改俄、德、英、法、日本五股。”整个总理衙门仿佛只是为了与列强交涉而设,人家打来了便设一股专事与之交涉,而毫无半点积极向外探索,与其他国家建立邦交之意。

在此期间,清朝与外国唯一的交流就是传教士。而对于清政府而言,传教士的功用不过是画画、修花园,而从不会想到如明朝一样修改历法,修订农书,观察天文。这种封闭自守使得整个清朝一直陷于固步自封之中。

可以说整个清政府是缺乏前进动力的,而唯有让那些改革进步人士,让那些给予侵略的西方列强,推他一记,他才会缓缓往前移动一步。毕竟清朝背负了太多的“祖宗之法”,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一心只念着“祖宗之法不可废”。然而就算是改革进步人士也是有私心的,就如康有为重名利权欲,张謇靠着翁同龢力挺才当上了状元郎。在清末的大环境下,若要一人全无私心的为民服务自是不会有的,毕竟当时的社会氛围无法使得当时的人有那样的觉悟,而当时官场的环境也容不得一心为人民服务而毫无贪念的官员的存在。

但是,当一个社会已经容不下一个不贪之官员存在的时候,岂不是大厦将倾之际?

四、结语

正如蒋先生在书中所言,对一国而言外交虽然要紧,然而内政究竟是决定国家强弱的根本因素。究其本源,清朝在外交上的失败还是在内政上的不足,这些不足体现在方方面面,小到火柴的制造,大到机械、船舶的制造。而这些内政上的不足若论改进,除非变革社会制度,否则在一个封建君主制的国家妄议进行工业革命是绝无可能的。

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迈出了中国社会制度近代化的第一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完成了社会制度的现代化。

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下,中国经济迸发出巨大活力,而中国外交也向着跟负责任的大国外交前进。

[1]《蒋廷黻导读——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沈渭滨

[2]在此书被湖南岳麓书社辑入《旧籍新刊》时陈旭麓先生所写的《重印前言》 [3]蒋廷黻《中国近代史》P19~20 [4]《清史稿》卷一百十九志九十四职官六外务部(三四四七—三四五〇)

第12篇: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蒋廷黻先生的观点十分鲜明,他坚持 “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不可”的看法。所以, 蒋廷黻先生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 评判人的善恶、事的好坏,全以是否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政治为标准。在蒋廷黻先生看来,“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间的竞争,最足以决定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这里的 “知识”指的是科学知识,具体来讲就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按照蒋先生的这种逻辑思维,那么我们能够看到一个与传统视角全然不同的中国近代历史。

首先,我们便来说说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在常人来看,林则徐是近代中华民族的人民英雄,他以虎门硝烟的大气魄以及第一个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深远眼光,让他成为千万国人心中敬佩的对象。但是,在蒋廷黻先生的著述中,他认为林则徐虽是中国省悟最早的有识之士之一,但由于害怕朝廷的不满以及把自己的名誉看得比国家大事更加重要, 他仅仅在广州一地置办外国船炮、组织人员翻译国外刊物、仿制国外的坚船利炮。但他始终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不肯掀起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所以,蒋廷黻对林则徐,否定大于肯定。

其次,在蒋廷黻先生的眼中, 国人们普遍认为是“大奸臣”的奕忻

却“是个有血性的人,且真心为国图谋.他是清朝后百年宗室之贤者”。他认为奕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把握政权,改变了当时一般士大夫不

明天下大势 ,在战败后仍妄自尊大,不思进取的做法。奕忻认为,清朝应该运用西方先进的“器物”来维护统治,于是“下了很大决心推行他们的新政”,在北京甚至全国开展“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所以,蒋廷黻先生对当时认识到时代不同而思改革的奕忻的评价是:“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其中,肯定大于否定。而对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传统史观上一直将他们作为英勇烈士来看待。但是,在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一书中,蒋先生还原了中日海战的真实场景:\"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 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从这些详实的记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英雄们的局限性。而蒋廷黻先生用一种区别于传统的眼光,给我们揭示历史真相。

蒋廷黻先生以其鲜明的观点和严密的逻辑为我们从全新的角度揭示历史。还给历史最真实的面目,这是我读完《中国近代史》后对它最深刻的印象。

第13篇:蒋廷黼_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真的很幸运能找到蒋廷黼的这本《中国近代史》。 本书始终围绕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以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御国自救两条线索展开.作者写作的宗旨,希望藉以研究每一个时期的抵抗方案,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程度和原因,找出近代史的教训,来对抗战建国作出贡献.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时, 蒋廷黻所持立场很坚决,并且在分析每套方案时也经常提到,那就是“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不可”.因为,在蒋廷黻看来,“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间的竞争,最足以决定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这里的知识指的是科学知识.当西方科学基础已经打好了,我们还在作八股文,行阴阳五行.而“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不能者必惨败,毫无例外”,并举俄国、日本等的例子为证.所以,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 蒋廷黻评判人、事的善恶、好坏,以及他眼里所谓的“好人”和“坏人”,全以是否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政治为标准.按他这种立场和逻辑生发出来,便有了他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独特看法.其中对以下几人的评价就与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观不同:

林则徐:林则徐以他虎门硝烟的大气魄和师夷长技的大手笔,百年来被誉为近代中华民族第一位民族英雄、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纵使林则徐有如此的丰功伟绩,也并没

博得蒋廷黻的好感.蒋廷黻认为林则徐虽觉悟得早、行动得早,但他仅仅在广州一地买外国炮船、翻译外国刊物,由于害怕清庭的不满以及把自己的名誉看得比国事重,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与时人奋斗.林则徐如千百万知识分子一样,缺乏独立的人格和大无畏精神.所以,蒋廷黻对林则徐,否定大于肯定.奕忻:在蒋廷黻看来, 奕忻“是个有血性的人,且真心为国图谋.他是清朝后百年宗室之贤者”.道光年间,一般士大夫不明天下大势,不解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在战败后仍妄自尊大,不思进取,战前跟战后均未图振作.在经历第二次战败后,才有先知先觉的少数人认识到时代的不同而思改革.奕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把握政权,天下大势为之一变.他认为中国应该接受西洋文化之军事部分,于是“下了很大决心推行他们的新政”,在北京成了洋务运动的中心.蒋廷黻深谙中国近代历史,此书的写作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对于事件原因的剖析以及人物的分析, 蒋廷黻无疑运用了他高超的移情理解,使得推理及解释严密且又合情合理。这本书很薄,不过短短的几万字,但是涵括的内容却很多。作者使用了比较通俗的语言讲述了几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结构简单但清晰,让读者能够很明了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很有逻辑性,总结的一些结论不仅简练还相当的鞭辟入里,例如“中西的关系

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之前,我们不肯给外国人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从以上的文字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中国近代史是十分的有研究,分析得相当的透彻。文章短,自己的评论多,就并不代表它没有引用性的材料,像其它史书一样它引用了一些书籍的文史资料,在这一点上,我想这是有与一般史书相同的地方。不过呢,在这个大同下面又有一些小异,那就是它引用的资料都有很详细的记录,使我们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真实感,而不是那种通过别人的加工然后说出来的东西,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

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廷黼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的普遍心态而受世人瞩目。由此,也引发了我的深深思索:为什么中国近代化趋势总成泡影?蒋廷黼也提到过,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问题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的话我们的民族的前途就是光明的;不能的话,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答案是:能。但这是很笼统的说法,要知道,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我们走得又是多么的艰难而坎坷,中国的近代化并不容易,这是被打出来的近代化,是迟来的近代化。多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我们还是没有发现问题所在,或是难以解决(暂且不说)。从表面

上来说,还是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引进先进武器的,但在具体的实际当中不仅表现在装备落后,更表现在思想的愚昧。

个人感觉蒋先生的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看待中国近代史的全新视角,对我们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大有益处,强烈推荐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短小精悍的历史书籍。

1.近代历史写作的主旨。

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这是蒋廷黻先生在总论末尾的一段话。我很欣赏的原因是他强调对“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的分析,这是一个做到容易做好很难的要求。从书中蒋对外国列强、中国顽固派、剿夷派、抚夷派、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革命等等分析中,我能够感受到由客观和深刻带来的感动,具体可见下文的展开。

2.新异的人物评价

蒋对近代历史上“粉墨登场”的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对诸如顽固派、义和团、太平天国虽然不乏正面的描述:认为"他们(顽固派)也是爱国份子",但重点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无知。诸如以民心抵抗洋枪洋炮;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居然还有:"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又一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九"。还"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与洋人作战"。

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对了林则徐和琦善,我们心目中的他们形象正如当时士大夫和咸丰:一个百战百胜、忠君爱国,一个是奸臣,收受洋人贿赂。而蒋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而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我们一直将他们作为这次海战中的英勇烈士来看待。蒋用大量的篇幅对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

'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当时的"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 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看来很多的以前所谓的史实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3.理性叙说历史的方式

该书作为一历史研究著作在历史叙述上,充分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正如蒋廷黻先生自己认为的,历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实的客观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而他的具体叙说历史的方式做法也值得称道。比如在叙述鸦片战争之后,蒋提出一个分析性很强的问题: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是蒋那时甚至我们现在的人眼中极渴望发生的状态。所以蒋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他就分析出一点一点的原因来,非常具有说服力。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在书中很多可以看见,对很复杂的事情娓娓道来。此外,蒋先生分析事件和人物常能旁征博引,比如将曾国藩的军队建设与军阀割据相联系。因为曾国藩起头的中国私有武力是以后军阀割据的起源。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我们学好这段历史,必须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

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

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二、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才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

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

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在中外矛盾加剧的19世纪末,终于引爆了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他们打击的对象是外国势力,到1900年发展到顶点,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团众以血肉之躯和八国联军进行了英勇搏斗,尽管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下失败了,但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英勇斗争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政府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三、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弈欣为首,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督抚为首,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维新

运动创造了一些条件。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学会、和顽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思想,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尽管不足百日,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

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在21世纪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读完这本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

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

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

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

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第14篇:蒋廷黼_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真的很幸运能找到蒋廷黼的这本《中国近代史》。 本书始终围绕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以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御国自救两条线索展开.作者写作的宗旨,希望藉以研究每一个时期的抵抗方案,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程度和原因,找出近代史的教训,来对抗战建国作出贡献.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时, 蒋廷黻所持立场很坚决,并且在分析每套方案时也经常提到,那就是“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不可”.因为,在蒋廷黻看来,“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间的竞争,最足以决定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这里的知识指的是科学知识.当西方科学基础已经打好了,我们还在作八股文,行阴阳五行.而“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不能者必惨败,毫无例外”,并举俄国、日本等的例子为证.所以,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 蒋廷黻评判人、事的善恶、好坏,以及他眼里所谓的“好人”和“坏人”,全以是否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政治为标准.按他这种立场和逻辑生发出来,便有了他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独特看法.其中对以下几人的评价就与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观不同:

林则徐:林则徐以他虎门硝烟的大气魄和师夷长技的大手笔,百年来被誉为近代中华民族第一位民族英雄、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纵使林则徐有如此的丰功伟绩,也并没

博得蒋廷黻的好感.蒋廷黻认为林则徐虽觉悟得早、行动得早,但他仅仅在广州一地买外国炮船、翻译外国刊物,由于害怕清庭的不满以及把自己的名誉看得比国事重,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与时人奋斗.林则徐如千百万知识分子一样,缺乏独立的人格和大无畏精神.所以,蒋廷黻对林则徐,否定大于肯定.奕忻:在蒋廷黻看来, 奕忻“是个有血性的人,且真心为国图谋.他是清朝后百年宗室之贤者”.道光年间,一般士大夫不明天下大势,不解鸦片战争的历史意义,在战败后仍妄自尊大,不思进取,战前跟战后均未图振作.在经历第二次战败后,才有先知先觉的少数人认识到时代的不同而思改革.奕忻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把握政权,天下大势为之一变.他认为中国应该接受西洋文化之军事部分,于是“下了很大决心推行他们的新政”,在北京成了洋务运动的中心.蒋廷黻深谙中国近代历史,此书的写作深入浅出、思路清晰。对于事件原因的剖析以及人物的分析, 蒋廷黻无疑运用了他高超的移情理解,使得推理及解释严密且又合情合理。这本书很薄,不过短短的几万字,但是涵括的内容却很多。作者使用了比较通俗的语言讲述了几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结构简单但清晰,让读者能够很明了地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很有逻辑性,总结的一些结论不仅简练还相当的鞭辟入里,例如“中西的关系

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之前,我们不肯给外国人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从以上的文字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中国近代史是十分的有研究,分析得相当的透彻。文章短,自己的评论多,就并不代表它没有引用性的材料,像其它史书一样它引用了一些书籍的文史资料,在这一点上,我想这是有与一般史书相同的地方。不过呢,在这个大同下面又有一些小异,那就是它引用的资料都有很详细的记录,使我们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真实感,而不是那种通过别人的加工然后说出来的东西,是第一手的原始资料。

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廷黼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而且因其折射出他那一代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和西潮影响的学人,在思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进步的普遍心态而受世人瞩目。由此,也引发了我的深深思索:为什么中国近代化趋势总成泡影?蒋廷黼也提到过,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问题只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的话我们的民族的前途就是光明的;不能的话,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答案是:能。但这是很笼统的说法,要知道,在近代化的道路上我们走得又是多么的艰难而坎坷,中国的近代化并不容易,这是被打出来的近代化,是迟来的近代化。多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我们还是没有发现问题所在,或是难以解决(暂且不说)。从表面

上来说,还是学习了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引进先进武器的,但在具体的实际当中不仅表现在装备落后,更表现在思想的愚昧。

个人感觉蒋先生的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看待中国近代史的全新视角,对我们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和提高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大有益处,强烈推荐大家有时间读一读这本短小精悍的历史书籍。

1.近代历史写作的主旨。

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这是蒋廷黻先生在总论末尾的一段话。我很欣赏的原因是他强调对“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的分析,这是一个做到容易做好很难的要求。从书中蒋对外国列强、中国顽固派、剿夷派、抚夷派、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革命等等分析中,我能够感受到由客观和深刻带来的感动,具体可见下文的展开。

2.新异的人物评价

蒋对近代历史上“粉墨登场”的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对诸如顽固派、义和团、太平天国虽然不乏正面的描述:认为"他们(顽固派)也是爱国份子",但重点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无知。诸如以民心抵抗洋枪洋炮;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居然还有:"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又一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九"。还"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与洋人作战"。

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对了林则徐和琦善,我们心目中的他们形象正如当时士大夫和咸丰:一个百战百胜、忠君爱国,一个是奸臣,收受洋人贿赂。而蒋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而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我们一直将他们作为这次海战中的英勇烈士来看待。蒋用大量的篇幅对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

'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当时的"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 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看来很多的以前所谓的史实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3.理性叙说历史的方式

该书作为一历史研究著作在历史叙述上,充分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正如蒋廷黻先生自己认为的,历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实的客观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而他的具体叙说历史的方式做法也值得称道。比如在叙述鸦片战争之后,蒋提出一个分析性很强的问题: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是蒋那时甚至我们现在的人眼中极渴望发生的状态。所以蒋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他就分析出一点一点的原因来,非常具有说服力。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在书中很多可以看见,对很复杂的事情娓娓道来。此外,蒋先生分析事件和人物常能旁征博引,比如将曾国藩的军队建设与军阀割据相联系。因为曾国藩起头的中国私有武力是以后军阀割据的起源。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我们学好这段历史,必须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

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1856年,英法等国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和英法俄又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尤其是沙俄掠夺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外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1885年,法国又发动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清政府又签订了《中法新约》,列强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1894年中国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赔款达到两亿两白银,帝国主义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然而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进一步控制中国,1900年八国联军又共同反动了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本息超过10亿两白银,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

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二、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才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

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

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在中外矛盾加剧的19世纪末,终于引爆了中国人民的义和团运动,他们打击的对象是外国势力,到1900年发展到顶点,成千上万的义和团团众以血肉之躯和八国联军进行了英勇搏斗,尽管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剿杀下失败了,但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英勇斗争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政府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三、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在中央以弈欣为首,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督抚为首,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还出现了冯桂芬、郑观应、王韬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知识分子,为以后的资产阶级维新

运动创造了一些条件。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华民族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维新派通过办报刊、建学会、和顽固派论战,传播了维新思想,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尽管不足百日,以失败告终,但在中国人民救国图强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

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在21世纪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读完这本书,我大概了解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如实地记载了革命和进步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殊死较量;如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并取得最终胜利的辉煌历史。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

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

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些条约给中国人带来了野蛮和屈辱。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过去,面向未来!用我们的勤勉与奋斗去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一些民族败类,但是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官兵也进行了一些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领导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刘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

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各地民众自发抗日,都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

除了清政府及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弃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那里,就在那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大量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以沉重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00年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

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

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第15篇:小学生作文三个字

小学生作文三个字:真活通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过程中,首先要守护儿童的天性,重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做到既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引导和影响学生的写作,又要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儿童,避免将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惟其如此,才能放飞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为此,我认为小学生作文应该是三个字:真活通。小学生作文本来是一件简单的事,就是把嘴上的话写下来,用笔说话。可是现在常有人把它搞得很神秘,很复杂。多少人讲要返璞归真,就是做不到。看来有的人是靠神秘化、复杂化吃饭的,有市场。

怎么办呢?希望老师想明白,不受干扰,走自己的路!

小学生作文是练笔,不是写文章,写作品,写论文——不宜过早要求思想性、艺术性。只要会说话,只要会认的字词够用,写得出,那么说什么就能写什么,写出来了就是作文。识字阅读过关,作文水到渠成,有何难?

但也该有最起码的要求,我提三条:真、活、通。

真,就是说真话,也就是巴金说的“说老实话,做老实人”,心里咋想,作文就咋写。

活,就是随意、自由,不受拘束,不要去刻意模仿,去迎合,没有条条框框,随心所欲,畅所欲言。

通,要通顺,不要有错别字,不要文句不通。其实话既会说,可见已经能通,只是不要造作,不要扭扭捏捏,必然通畅。写完朗读一遍,把不顺处改一改,成了。

第16篇:新编三个字叠字

新编三个字叠起来怎么读?

三个木念森鑫馫淼焱垚(sēn)

树木众多,引申为众多、繁盛:~林。~立。~~。~然。~郁。

三个金念(xīn)

商店字号及人名常用字,取金多兴盛的意思。

三个香念(xīn)

汉字,古同“馨”。

三个水念(miǎo)

基本释义同渺;水大的样子。

三个火念(yàn)

火花,火焰。

三个土念(yáo)

古代同“尧”。意为山高的样子。这个字不常见,五行缺土的人多用于人名,如“黄垚锟”、“陈垚燊”“关垚淼”“张庆垚”“刘垚”。也有一些商店为了求其字号标新立异而取名为“垚”。虽然是一副土头土脸的模样,但是核心是霄拔巍峨,直插云霄。 三个牛念犇(bēn)

犇,汉语汉字,也是“奔”的异体字。一头牛就力大无穷了,何况三头牛成队列一起前进,那力量不言而喻了。这个字实际是“奔跑,急匆匆”的意思。出处《荀子·议兵》:“劳苦烦辱必~。”

三个手念掱

(pá)

〔~手〕同“扒手”,掏包的贼。

三个舌念舙品晶瞐(qì)

.播弄是非:“~,谋谮人也。可以引申为挑拨离间,说人坏话,在古代也同“话”字。

三个口念(pǐn )

品,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声符读 pǐn ,本义:众多

三个日念 (jīng)结晶:a.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b.喻珍贵的成果,如“这部作品是他多年研究的结晶”。形容光亮:晶莹。晶亮。晶明。亮晶晶。

三个目念(mò)

(1)美丽的眼睛;(2)美的样子;(3)目光深邃;

三个白念皛畾骉羴(xiǎo)

“皛”字为白字部,由三个白组成,是明亮的意思,读音为“xiǎo”,有“皛饭”的典故。

三个田念(lěi)

在古代一种藤制的筐子。

三个马念(biāo)

许多马跑的样子如:骉駥(众马快走的样子)《辞海》注:骉骉 古瀑布的名字。离远有万马奔腾之声入耳。

三个羊念(shān)

这个字读“山”,也是“膻”的异体字。掉进羊群里还能闻见什么好味道啊?臊气!有句成语叫做“趋腥附膻”,所谓“膻”就是羊肉的味道。

三个犬念猋(biāo)

猋“即”飙“~,上古时期的神兽,天生具有操控风元素的能力,追求的是极限速度,因其速度极快,因此没多少人见到过它,终生都在奔跑,只臣服于在速度上征服了它的人,与吉量本为同源,是骏骥中的一类旁支。

三个鹿念麤(cū)

这个字读cū,也是“粗”字的的异体字。从字形上看,一头大鹿两头小鹿,死死地顶在一起,似乎彼此混搅,非常有力气。可是,实际只表达了动粗的意思。

三个鱼念鱻(xiān)

“鱻” ,三条鱼,味道鲜美。这个字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三个贝念赑(bì)

赑(bì)用力的样子;“贝”就是钱,一上两下三个“贝”字码在一起,表示用力的样子。俗话说得好,饭好吃,钱难挣。金钱,名位所在,必然削尖脑袋往里钻,怎能不费劲呢。b.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基座多雕成它的形状。

三个力念劦(xié、liè )

[ xiã ]1.古同“协”,合力;同力。2.急。 [ liâ ] 用力不停。

三个毛念毳(cuì)

毳指的是毛发。医学上专门有“毳毛”一词,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既是“寒毛”,就非常敏感,它替代人体传递冷热寒暑的细腻感觉。

三个耳念聶轟矗龘譶(niè)(聂)

1.附耳小语。2.姓。

三个车念(hōng)(轰)

见“轰”。

三个直念(chù)

可以做形容词,也可以动词用,字义的意思是直立。

三个龙念(tà、dá)

龘(dá),群龙腾飞的样子。古同“龖”,龖之赫,霆之砉(砉,[huā]象声词,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龙是繁体字的龙。

三个言念(tà)

譶,读作tà。会意字,从三个“言”,本意是说话快。属于生僻汉字,现代汉语一般不用。 三个泉念灥厵靐(xún)

灥,三泉,读音xún,来自《说文.灥部》:“灥,三泉也。”本义为众泉汇流。”

三个原念(yuán)

拼音【yuán】古同“源”。

三个雷念(bìng)

靐,汉字生僻字,雷声的意思。自“雷”人在网络流行后,“靐”又被应用到网络用语,衍生为很“雷”的意思。近几年的网络流行字还有囧、㚻、兲、烎、巭、氼等。

三个飞念飝刕(fēi)

飝,汉字,生僻字,读fēi,意义不详。引申之意,指飞的极快,上天之意。

三个刀念(lí)

刕,音棃,通常作为姓氏使用,出蜀刀达之後,避难改为刕字;或用于网络用语,指三把刀叠加在一起,表示抓狂或想要杀人的意思,是刀的升级版。 三个又念叒壵(ruò)

叒古同“若”,a.顺;b.指“若木”。古人发明取友之义,从三又会意,同心同德,彼此可相辅相成之意。

三个士念(zhuàng)

[①][zhuàng][《广韵》侧亮切,去漾,庄。]亦作“壵1”。“壮1”的繁体字。(1)强壮;壮盛;盛大。(2)坚实;牢固。(3)勇猛;威猛。(4)豪壮;豪迈。(5)壮观。(6)推崇,赞许。(7)肥壮;粗壮。(8)粗细的程度。(9)男子三十为“壮”。即壮年。后泛指成年。(10)少壮,年轻。指年未满二十岁。(11)指青春。(12)壮大;加强。(13)指能力强,做事迅速。(14)竭力。(15)激烈;强烈。(16)中医艾灸法术语,一灼称一“壮”。(17)通“庄”。美。(18)通“庄”。庄重。(19)通“装”。盛入。(20)我国少数民族名。旧作“僮”。详“壮族”。[②][qiāng][《广韵》在良切.三个小念尛孨(mó)

古同“麽”。用在网名上代表小字。

三个子念(zhuǎn)

1.谨慎。2.弱,懦弱。3.孤儿。

孨,音zhuǎn,孤露可怜的意思。网上流行源自中国第一百货上线举办的“三子大奖”抽奖活动,“三子大奖”指100万的房子、15万的车子以及10万的房屋装修基金,奖金总额达125万。网友们戏称中了此奖就拽起来了,“三子临门,立成孨人”。与“囧”一样,“孨”的流行,透视着中国网民正通过自嘲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无奈。

三个止念歮飍(sè)

歮是一个中国古汉字,读sâ,苦涩;艰涩之意。

三个风念(xiū)

飍(拼音xiū)惊跑的样子:“驰谢如惊~。

三个隼(损)念

(zá)

雥,读作:zá。汉字基本字义是群鸟。也有聚的意思,如:嘉贶雥集。

三个吉念嚞惢(zhé)

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古文哲字。意指聪明,有智慧。

三个心念(suǒ)

读音[suǒ]

1、疑虑:“内有~,下有事。

2、善。读音[ruǐ]

1、古代的一种祭祀:“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

2、沮丧的样子。

3、古同“蕊”,花蕊。

第17篇:三个字的伤感网名

三个字的伤感网名

伤感指人的一种感情思绪,通常当人受到打击或者遇到很难过的事时容易产生这种感觉。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独角戏

谁与共

心微凉

相思稠

念归人

孤独感

难携手

拾旧悲

心伤人

倦与恋

不眠症

心难愈

惧爱症

窒息梦

逝然陌

戒不掉

梦一场

忘旧难

难拥友

何为情

半颗心

拾荒人

抢救爱

无人懂

分不清

光年伤

唯失心

情深旧

凉初透

爱太浅

落花伤

距离感

未了情

尘满地

残心话

折旧事

问归处

冷人心

孤旅人

旁观者

释离愁

忘空忆

心系你

离别意

寄遥梦

第18篇:三个字网名列表(优秀)

三个字网名列表 

 三个字的QQ情侣网名大全一男一女 围观:25656 225 01-22 3个字的情侣网名大全:绝版货@ | 非卖品@ 围观:44117 384 01-10 最新版2013伤感三个字网名:樱花な泪 瞎眼病 围观:46245 227 11-13 搞笑的三个字网名大全:你好胸 贱无敌 围观:37585 200 11-07 2013最新版三个字的姐妹网名大全:若相惜-勿相离 围观:55310 217 11-02 2013最新版三个字网名大全:魅狂影 围观:22791 105 10-23 好听的3字网名大全:蝶恋花 围观:17655 907 09-04 三个字的男生女生网名:シ墨小邪〆 围观:26160 503 09-04 三个字网络游戏名字,三个字好听的名字,三个字的名字大全 围观:18851 124 09-04 最新好听的三个字游戏名:╰妖尛薇╮ 围观:16144 48 09-04 三个字昵称,3个字的QQ昵称:蓝尐调 围观:14193 61 09-04 唯美好听的三字网名:洛小沫 * 围观:13630 70 09-04 三个字的非主流网名:茹果.愛 围观:10513 23 09-04 经典个性的3个字的网名:雲朵兒 围观:9971 24 09-04 三个字的网络名字:冷ぃ顔汐 围观:13022 47 09-04 三个字的唯美网名:╔斑馬線↗° 围观:10185 295 09-04 繁体版的3字网名:煙熏妝(+﹏+)~ 围观:10835 13 09-04 好听的三个字的昵称:安若夕╮ 围观:18412 147 09-04 三个字可爱的网名大全:γ菠萝蜜γ

第19篇:三个字组成的字

三个字组成的字

三个金念鑫(xīn):商店字号及人名常用字,取金多兴盛的意思。 三个木念森(sēn):树木丛生繁密。 三个水念淼(miǎo):水大的样子。 三个火念焱(yàn):光华,光焰。

三个土念垚(yáo): 山高,多用于人名。 三个日念晶(jīng):光亮,明亮。 三个石念磊(lěi): 三个人念众(zhîng): 三个口念品(pǐn): 三个牛念犇(bēn):“奔”字的古体,奔跑。A、急走,跑;B、急着去做(某事);C、形容强大。语气比“牛”更强。 三个手念掱(pá)::〔~手〕同“扒手”,掏包的贼。 三个目念瞐(mî):美目;目深;美丽的样子。 三个田念畾(lěi): A、同\"雷\";B、通\"虆\",盛土用具;C、通\"礧\",推石自高处下击;D、通\"磊\",参见\"畾落\"。 三个马念骉(biāo):众马奔腾的样子。 三个羊念羴(shān):读“山”,也是“膻”的异体字。掉进羊群里还能闻着什么好味儿?臊气!有句成语叫做“趋腥附膻”。所谓“膻”,就是羊肉的气味。 三个犬念猋(biāo):[形]狗奔跑的样子;[名]疾风,暴风。同“飙”[whirlwind]。 三个鹿念麤(cū): 三个鱼念鱻(xiān):三条鱼,味道鲜美。这个字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解释为“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 三个贝念赑(bì):: 三个力念劦(lie): 三个手念毳(cuì): 三个耳念聶(niâ): 三个车念轟(hōng) 三个直念矗(chù): 三个龙念龘(tà、dá): 三个原念厵(yuán): 三个雷念靐(bìng): 三个飞念飝(fēi): 三个刀念刕(lí): 三个又念叒(ruî): 三个士念壵(zhuàng): 三个小念尛(mï): 三个子念孨(zhuǎn): 三个止念歮(sâ): 三个风念飍(xiū): 三个隼念雥(zá): 三个吉念嚞(zhã): 三个言念譶(tà):

1 三个舌念舙(qì): 三个香念馫(xīn): 三个泉念灥(xún): 三个心念惢(suǒ): 三个白念皛(xiǎo):

第20篇:三个字组成的字

三个金念鑫(xīn) 三个木念森(sēn) 三个水念淼(miǎo) 三个火念焱(yàn) 三个土念垚(yáo) 三个日念晶(jīng) 三个石念磊(lěi) 三个人念众(zhîng) 三个口念品(pǐn) 三个牛念犇(bēn) 三个手念掱(pá) 三个目念瞐(mî) 三个田念畾(lěi) 三个马念骉(biāo) 三个羊念羴(shān) 三个犬念猋(biāo) 三个鹿念麤(cū) 三个鱼念鱻(xiān) 三个贝念赑(bì) 三个力念劦(lie) 三个手念毳(cuì) 三个耳念聶(niâ) 三个车念轟(hōng)

三个直念矗(chù) 三个龙念龘(tà、dá) 三个原念厵(yuán) 三个雷念靐(bìng) 三个飞念飝(fēi) 三个刀念刕(lí) 三个又念叒(ruî) 三个士念壵(zhuàng) 三个小念尛(mï) 三个子念孨(zhuǎn) 三个止念歮(sâ) 三个风念飍(xiū) 三个隼念雥(zá) 三个吉念嚞(zhã) 三个言念譶(tà) 三个舌念舙(qì) 三个香念馫(xīn) 三个泉念灥(xún) 三个心念惢(suǒ) 三个白念皛(xiǎo)

十个最难认的汉字

汉字中的“品”型结构的酷似“金三角”,音、意、形,都非常有趣。可惜,这些字绝大部分不常用,极为生僻,几乎变成了绝无仅有的“活化石”。先挑拣十个例子,请列位上眼。

(一)最土的汉字——“垚”

这个字读“尧”,山高的意思。并不是意外的巧合,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之中,每个字摆成品型结构,都能派生出另外一个绝然不同的汉字。“垚”字不常见,虽说一副土头土脑的模样,核心却是峭拔巍峨、直插云霄。

(二)最色的汉字——“姦”

这个字读“奸”,也好似“奸”的异体字。《说文》里解释为“私”“盗”,《广雅》里说是“伪”的意思。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个字充满了色情与暧昧的情调。

(三)最滑的汉字——“鱻”

三个鱼,味道鲜香。这个字读作“鲜”,同时,也是“鲜”的异体字。原指生鱼;抑或“新鲜、明丽”的意思;也指鲜美、应时的食物。现在,街面上不少饭馆喜欢采用这样生僻的招牌,比如:“羴”、“犇”、“鱻”等等,尽管并不一定清楚它们的读音和本意,却给人大鱼大肉、排场丰盛的感觉。 (四)最闹的汉字——“猋”

这个字读作“标”。字型很明显,三条狗纠缠在一起,表示狗群奔跑的样子;引申一步,便派生出迅速、飙升的意思。

(五)最顶的汉字——“麤”

这个字读“粗”,也是汉字“粗”的异体。从字型上看,一大两小三头鹿,死死地顶在一起,似乎彼此混搅,非常有力气;惜乎,只表达了动粗的意思。《左传》记载:“粮则无矣,麤则有之。”这里的“麤”是粗砺带糠的谷物。

(六)最畜生的汉字——“骉”

《三字经》里说:“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除了鸡和猪之外,马、牛、羊和狗,都可以按品型结构拼成另外一个崭新的汉字。

“骉”,读“标”,字型很清楚,一匹马率领另外两匹,风驰电掣地奔跑。这个字恰恰是众马奔腾的样子。

“羴”,读“山”,也是“膻”的异体字。掉进羊群里还能闻着什么好味儿?臊气!有句成语叫做“趋腥附膻”吗?所谓“膻”,就是羊肉的气味。

“犇”,读“奔”,也是“奔”的异体字。牛,本性温顺,三头牛碰面,也不至于太疯狂,除非蹿进了西班牙斗牛场。这个字反倒是奔跑、急匆

匆的意思。

(七)最敏感的汉字——“毳”

这个字读作“崔”。三根毛儿是什么意思呢?还是指毛发,医学上专有“毳毛”一词,指人体表面除头发、阴毛、腋毛外,其他部位生的细毛,俗称“寒毛”。既是“寒毛”,就非常敏感,它替人体传递冷热寒暑的细腻感觉。

(八)最恶毒的汉字——“蠱”

这个字度作“古”。字型赫然在目,一只器皿里装着一群虫子。其实“虫”的繁体,就是一上两下三只“虫”组合而成的。那么,在器皿里装满虫子又是为什么呢?原来,古人把许多有毒的虫子聚敛到一起,让它们彼此吞食,互相残杀,最后剩下的虫子就是“蠱”——这玩意儿性情残忍,毒性最烈,放在食物中,足以致人死命。

(九)最无赖的汉字——“掱”

这个字读作“爬”。还用问吗?典型的“三只手”,从别人身上窃取不义之财。“掱手”一词,变成了“四只手”,仍然脱不了“贼皮”,读作“扒手”。

(十)最昂贵的汉字——“赑”

这个字读作“必”。“贝”就是钱,一上两下三个“贝”字码在一起,表示“用力的样子”。俗话说:肉好吃,钱难挣。金钱、名位所在,必然要削尖脑袋往里钻,怎么能不费劲儿呢?另外,有一个专有名词——“赑屃”,读作“必细”,是传说中一种像龟的动物,“龙生九种”,其中一子。这家伙不但有力气,而且喜欢文字,正好跟石碑打交道。民间所谓“王八驮石碑”,多为“赑屃”。

龙的儿子,文武双全的“赑屃”

蒋廷黻三个字怎么读
《蒋廷黻三个字怎么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