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范文网 其他范文

恰的成语(精选多篇)

发布时间:2022-06-23 21:08:50 来源: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手机版

推荐第1篇:恰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最近,有时间在家看了央视播放的《恰同学少年》。她讲叙的是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湖南一师求学的故事。《恰同学少年》本无关政治,乃是一关于教育,关于做人,关于励志题材的红色青春偶像剧。

我不忍错过任何一集,即使电视里看完,也要跑到网上下载下来,温习,珍藏。因为,几乎每一集都会告诉我们一些现代人正在遗忘却是那最宝贵的人之所有而为人的道理,那里面老师的很多话,就象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不禁问自己,为什么和这部电视剧如此有共鸣?答案也许是:在当今这个过于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里,我们都麻木的太久了!很多时候,其实我们也曾激情澎湃,我们也曾热血沸腾,我们也不乏忧国爱民之心,可是当我们看到我们的周围,当人人都在为私欲,为己利奔忙的时候,我们不禁迷惑了,我想也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现实吧?我们的激情,我们的热血,我们的爱国,我们的理想等,就在这所谓的现实中随波逐流了。只不过每每当我们看到电视里,报纸上,那些令人感动与敬佩的人和事的时候,我们的心还是会被其感动,可是我们能做的更多的只是那个感动故事的观众而不是故事的主角。为什么?因为——放不下——私欲!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或许是善良的,但却永远无法做到崇高。而看了这部剧之后,我明白了,善良的人们啊,让我们都能把欲望满满的肉身看得淡一点吧!壁立千仞,无欲则高,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真的需要有一点精神,有一点舍已与奉献的精神,有一点崇高与纯净的精神! 看看那个年代的老师,行知合一,他们教育学生:学习,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升官,发财,不是成为什么所谓的“人上人”,而是成为一个对这个社会,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有用的人。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教育,社会发展到今天,比起80多年前应该不知道进步了多少,可是为什么在我们却连起码的是非都不分了呢?那个时候,校长可以为了学生的吃饭问题把自己的表都卖了,那个时候的学校明白学校不是靠从学生身上发财的!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现在的老师,还有多少真的算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再看现在的学生,还有多少象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等等那样?是的,社会是不同了,不要求你再去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我们的祖国还并不富强,还真的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去建设。而现在的学生,有多少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出国,进外企,买大房子,买好车?有又多少人十年寒窗苦之后真的能踏踏实实的为老百姓,为社会干点实在的事?我们不要求人人都当苦行僧,追求良好的物质生活也本无可厚非。可是,现在的事实是,我们的身边,有太多太多的青年,他们的理想仅仅就是赚钱,买房子,结婚,生孩子。那位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可是有的人这一辈子就只知道扫他那屋子,从来也不会关心一下那屋子外的一点事。

那个年代,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多灾多难的中国却孕育了一群奋发向上的爱国青年。现在和平的年代,我们本来应该庆幸,应该感恩,生活在前辈为我们创造的安宁生活中。可是这年头,却有太多的人,整天只知道抱怨,抱怨政府,抱怨世道,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却永远不会付出任何真切的努力。

那个年代,我们的青年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大家以学识,道义来衡量、佩服一个人。再看看我们现在,整天盲目攀比的都是些什么?什么谁有钱了,什么谁上的饭店高档了,什么谁的衣服流行了,甚至什么谁的个高了,谁长得漂亮了……经常停留在这些表面的、肤浅的问题上,实在是可悲,可气,可笑!

唉……

推荐第2篇:恰同学少年

《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怀着对历经时代风雨和对穿越历史精神的怀念,我看完了《恰同学少年》这部电视连续剧,有很多想法„„纵观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在其发展与崛起的时候,它的年轻人都有一种特殊的精神风貌,这种风貌极富时代气息,正所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西班牙崛起时候的斗牛精神,美国的西部牛仔,前苏联的青年布什维克,中国的五四运动„„民族精神的复兴从来都是与时代青年的成长紧密结合的。那么,“和平崛起”时代的中国青年,该具有怎样的一种精神风貌呢?把个人奋斗融入到民族昌盛中,把个人命运注入到国家崛起中,这样的青年,必获得巨大的成长动力和与之相辅相成的成就感与幸福感。因为年轻,所以无畏;因为无畏,所以出发。无畏的他们在前进的路上,奏响青春赞歌,雄浑的歌声撒扬每一寸土地,使万物自惭形秽,使那个旧社会为之摧眉折腰,蔑视一切敌人,抛开儿女私情,他们无所谓畏惧的挑战那个时代的腐朽。他们那股劲儿使我们震撼。五七国耻时,一师校长孔绍绶率领全校师生写下《明耻篇》公然对抗国民政府下令的“中日亲善”征文。“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毛泽东写下这刚劲有力的十六个大字。宣告着他们对国家兴亡的责任。当国民政府得知内情,大肆派兵缉拿孔绍绶时,毛泽东,蔡和森等一师学子毫无畏缩的面对官兵,用他们的智慧使校长最终逃过此劫。当北洋军阀率溃兵败往长沙,围攻长沙城时,长沙城人心惶惶。这一首首青春无畏的赞歌,在时代的上空,余音缭绕,经久不绝。没有泪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干涸的;没有梦想的人,他的夜晚是黑暗的;没有激情的人,他的生命是残缺的。他们狂舞着,将年少激情挥洒的淋漓尽致,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无限的精彩。当他们在风雨交加的晚上狂欢于岳麓山渤湃的大喊“我就是这原野山川之气,我就是这天地万物之精灵”时,我无法不为之痴狂。当毛泽东敢于摒弃世俗,在女校张贴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并组建了读书会时,我无法不为之喝彩。当毛泽东他们通过疯狂的张贴工人夜学海报,甚至在民工聚集处唱起戏来招生,最终成功的创办工人夜学,以此来唤醒中国工人阶级的救国意识时,我无法不为之欢呼。当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杨开慧等这些热血沸腾的青年们站在橘子洲头,凌空而立,仰天长啸“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我无法不为这洋溢激情而折服。“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 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 多材自昔夸熊封。 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我无法不为之热血澎湃!生活没有旁观者,我常想着如何去演好这一独角戏,该持着怎样的姿态去仰望希望,但我从未放弃对“主角”的属权。最初的信仰,紧握在手上,旅程开始,梦想的彼岸,总会到达,不会太久。不会太久,因为我们正在路上,亦如少年的他们般义无返顾。最后,请让我用这部电视剧的片尾曲来表达我对他们那些伟大的年轻人的赞美崇敬之情吧!天穹高高鸿雁飞,书院深深松枝茂。晓雾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风雨聚。咏长夜,攀北斗。蝶恋花,梦难求。书翻千古史,谈尽古今愁,美哉潇湘伟少年。踏浪湘江竞风流。名与利,莫问候,书并剑,到心头,挥毫万山红,举臂托飞舟,美哉中化为少年,他日神州竞风流

推荐第3篇:节奏恰恰恰

《节奏恰恰恰》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节奏是旋律的骨架,节奏训练是通过掌握各种节拍、各种时值的音符所组成的节奏型。理解节奏对表达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和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提高学生理解音乐表观音乐的能力。在这堂课中我采用傣族当地方言小卜少和小卜冒用声势动作来解决八分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游戏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又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从而很好地解决了二声部节奏训练和卡农节奏练习。 【案例描述】 (一)看风光导入

1、教师播放西双版纳风光,学生入情入境。引出当地语言文化。

师:小朋友们快看,美丽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一年四季都春色满园,有椰树掩映的多民族村寨、竹楼,还有高高耸立的楼塔,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你们想到西双版纳去看看吗?让我们先来了解下当地的语言文化吧!

2、学生聆听当地方言小卜冒小卜少加上特定的动作做回声式模仿及问答式对话。

师: 在当地称呼男孩小卜冒(呼喊的手型),你们跟我这样做,小卜冒(拍腿) 男孩叫小卜冒 。

师: 当地称呼女孩小卜少(呼喊的手型), 小卜少(拍肩) 女孩叫小卜少。 我们怎样才能把小卜冒和小卜少称呼的更准确点呢?注意重音记号。

师:起立,男同学呼喊女同学(小卜少)女同学应答(小卜冒)。加上特定动作。

师:同学们应答的真好,现在由黄老师来问,请同学们回答。谁是小卜冒?

生: 我是小卜冒。(男生) 师: 谁是小卜少? 生: 我是小卜少。(女生) 师:(第二遍再加手拍) 同学们衔接的真好!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配合当地方言的节奏练习再加上声势动作,更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和掌握。重音记号的加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不同的节奏型。】 (二)学八分附点音符

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对,“幸福号”列车向我们驶来了,火车司机说只有通过节奏游戏才能去往美丽的西双版纳,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我们看看车厢里都有哪些小音符呢?红色的车厢里和蓝色的车厢?

生: X X

师: 黄色和绿色车厢里藏着哪些小音符呢?哦,原来藏着小卜冒.我们把小卜冒带进节奏里把它读一遍。把小卜冒换成”嗒”来读。配合上语言(小卜冒)拍击,直至学生把语言的辅助内化到心里,可以准确拍击。

师:我们请一位小老师带领着我们读一读。能把重音记号读出来吗? 小老师第一遍带领拍击时不再使用语言辅助,第二遍口读不出声的带读。

师: 我们来做个二声部节奏合奏练习吧!女同学用“嗒”拍手读节奏,男同学用“咚”跺脚读节拍,做二声部节奏合奏练习。再相互轮换。

【设计意图:把节奏型装进火车车厢里,增加了音乐课的趣味性。请小老师带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口读但不出声,有助于学生的聆听。用不同声响和动作练习二声部节奏合奏,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配合。】 (三)学切分节奏

师: 我们再看看“幸福二号”火车和“幸福一号”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生:红车车厢和蓝色车厢是一样的。原来黄色和绿色车厢里藏着小卜少。 1、配合上语言(小卜少)拍击,直至学生把语言的辅助内化到心里,可以准确拍击。

2、小老师第一遍带领拍击时不再使用语言辅助,第二遍口读不出声的带读。3、女同学用“嗒”拍手读节奏,男同学用“咚”拍腿读节奏,做相隔一小节的卡农练习。再相互轮换。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幸福二号”的节奏型。不同声势的卡农形式的节奏训练,有助于学生接触更复杂的多声部配合和对节奏的兴趣。】 (四)玩节奏游戏

1、去掉节奏里的若干小节,让学生节奏记忆。

2、伴随音乐,拍击节奏,登上开往西双版纳的火车。

师: 两辆“幸福号”火车一起开来了,我们用30秒的时间把车厢里的音符都记忆下来。我们把八节车厢的音符连续的读出来吧!我们伴随着音乐登上开往西双版纳的幸福号列车吧!

【设计意图:通过限定时间的游戏,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记忆。最后把节奏带进歌曲《火车开了》,达到了学习节奏的目的。】 【案例分析】

1、“小卜冒”“小卜少”是通过配合语言的方法,帮助学生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带有语言词意的节奏片断比单纯的节奏拍击模仿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和掌握,一问一答的游戏学生练习起来饶有兴趣。

2、切分节奏在于重音的变化,重音本应在小节第一拍,切分节奏时,第一个音符仍为重拍音,但是因为第二个音符的长度,使它得到了一个特殊的重音。所以我运用固定的肢体语言来记忆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 3、让学生用不同声势做二声部节奏合奏练习,特别应提示学生相互的聆听、配合,节奏的二声部配合是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多声部听觉和多声部的协调配合是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这种能力应该尽早培养。通过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接触更复杂的多声部配合和对节奏的兴趣。

4、最后让学生背诵节奏短句,提高学生音乐记忆。将学过的节奏融入到歌曲中,最后为歌曲服务。这也是节奏学习的目的。 【案例反思】

本节课从傣族的风光和方言导入,学习八分附点音符和切分节奏,通过不同的声势动作来解决二声部节奏合奏和卡农节奏练习。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从中我有所感悟:

1、运用语言来进行节奏训练,音乐的节奏主要来自人类的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节奏和动作节奏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本课我就采取傣族方言小卜少和小卜冒作为“节奏基石”,用拍手、拍腿、拍肩等肢体动作来进行节奏感的培养,训练精确的听觉、记忆力以及形式感。奥尔夫认为:“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把培养节奏感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中心环节。奥尔夫还认为“以身体奏乐,并把音乐移置于躯体之中”。

2、音乐记忆力是进行音乐实践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节奏的训练能够增强音乐记忆力在

节奏训练中,读、打节奏是较为常用的,课上将两种方式结合的方法即读节奏型手打基本拍或者是手打节奏脚打基本拍,这种方式从学习节奏开始就一直沿用,对于二声部节奏来讲,更需要借助多种能够制造声响的物质,将节奏训练多样化,增加节奏训练的兴趣。

3、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能给儿童带来欢乐,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还有助于儿童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开发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在音乐课堂中,我以音乐游戏为主线,设计节奏教学。通过有趣的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音乐的伴随和引导下做节奏训练。

推荐第4篇:木瓜恰恰恰

三年级上《木瓜恰恰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木瓜恰恰恰》

二、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够创造性地表演说唱歌曲。

四、教学重点: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师:大家知道吗?在集市上卖东西时除了说、吆喝外,还可以用唱的方式进行。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叫卖歌──《木瓜恰恰恰》。

(二)学习新歌

1.解释叫卖歌

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歌曲。《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体裁──叫卖歌),恰恰恰属于拉丁舞,这首歌运用了恰恰舞的节奏。

2.听歌曲范唱,激发学习兴趣。

师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听后让学生说出感受)

3.认识歌曲中出现的水果。

师:这首歌曲中出现了许多盛产于马来西亚的水果,我们来认一认。(播放课件)

4.用节奏的形式来读歌词,了解歌曲内容并为学习歌曲打基础。(恰恰恰属于衬词,暂时不读)

5. 逐句教唱

6.教师分句弹乐谱,学生填歌词,不准确的地方加以纠正。(切分音的地方加以重点练习)

7.集体跟琴唱。(要求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去演唱)

8.男生唱歌词,女生唱衬词。

9.女生唱歌词,男生唱衬词。

10.欣赏叫卖歌。

师:除了《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外,你还知道哪些歌曲属于叫卖歌?(歌曲《卖汤圆》《卖报歌》)

(三)小结:

师:叫卖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为我们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音乐,为大家创作出更好的叫卖歌曲。

推荐第5篇:恰利利恰利教案

《恰利利恰利》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印度尼西亚民歌《恰利利恰利》,让学生感受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色。

2、引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3、学会简单的二部轮唱,会用不同的力度来更好的表达歌曲的内容。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二部轮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铺垫练习

师:同学们,想不想出国旅游啊?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印尼,一齐看看那里的风景(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印尼风光,师讲解。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所以有“千岛之国”的美称。它以旖旎秀丽的热带风光,灿烂辉煌的历史古迹及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而被誉为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请同学一齐收拾一下行李,看看我们需要带些什么?出国旅行还要一本护照。大家跟着老师读一下自己的护照。

小乘客们,我们的飞机要起飞了。第一站来到了回声谷,大家看看回声谷住着什么小动物?哦,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青蛙,你们能模仿它们欢快的叫声吗?

1、学生模仿青蛙的叫声。呱呱呱 呱呱 | 呱呱 呱 ||

2、学生模仿青蛙的动作和叫声。

师:同学们模仿得真像,这下荷塘可更热闹了,把音乐王国里的两个小精灵也吸引来了,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f和p)对了,它们是代表力度的记号强和弱。如果让你们用这两个力度记号分别来表现大小青蛙的叫声,你们会怎么选择呢?

3、学生回答并模仿。

师:接下来,请你们和老师来做个小游戏,好吗?如果我用强的力度表现大青蛙,就请你们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小青蛙,相反,如果我用弱的力度表现小青蛙,就请你们用强的力度表现大青蛙。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4、师生玩力度游戏。

5、学生看老师的指挥手势用强和弱表现青蛙叫声。师:真不错!这么快就把两个力度记号表现得这么好。告诉你们,青蛙要去参加森林音乐会表演大合唱,可是它们还不会唱,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当小老师,你们愿意吗?

6、(课件出示歌谱)引导学生唱好二部轮唱练习曲。

师:这是一首由两个声部组成的合唱曲。一声部是小青蛙唱,二声部由大青蛙唱,大家先听我唱一唱二声部。 ② 唱二声部。

②师带学生唱一声部,提醒学生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③师生合作唱。

④学生分组合唱。

⑤师用指挥手势带领学生唱好加入力度记号的合唱曲。 第二站我们来到印尼农庄,大家说说都看到些什么?

二、引导参与 学习新歌

师:接下来我们来到第二站,印尼农庄。印尼的风光美,歌更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印尼民歌《恰利利恰利》。仔细听,歌曲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

1、播放歌曲《恰利利恰利》,学生听后回答,师归纳。

师:这是一首表现印尼人民劳动场面的歌曲。他们耕地撒种,边忙碌边唱着快乐的歌。同学们在仔细听一听,你还能听到歌曲中具有印尼特色的歌词呢,你们能听出师哪一句吗?

2、再听范唱,请学生找出歌曲中含有衬词的乐句。

3、师讲解并引导学生按节奏读一读衬词。

4、师生边拍手边按节奏朗读齐唱部分歌词

5、师边范唱歌曲齐唱部分,生对口型。

6、生轻声哼唱齐唱部分,注意引导学生用轻巧的声音唱衬词。

7、师生接龙唱齐唱部分。

8、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合唱部分,学生发现就是前面学过的青蛙合唱曲。师:这个部分表达了人们劳动时怎样的心情?

9、再听范唱,学生回答。

10、师用指挥手势引导学生分组唱好二部合唱。

11、随音乐完整演唱,提示学生注意情绪。

12、力度处理。

师:我们的两个力度小精灵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表现这首歌曲。同学们,想想在这首歌曲中哪些乐句可以用f来表现,哪些乐句可以用p表现。 ①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②(出示带有力度记号的歌谱)生随师的指挥手势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师:同学们用歌声唱出了劳动的快乐,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现劳动的快乐呢?

13、师带学生边唱边表演。

三、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印度尼西亚,欣赏了美丽的风光,感受了独特的异国风情,还学会了一首好听的印尼民歌,用歌声唱出了劳动的快乐。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用自己的双手通过劳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推荐第6篇:恰同学少年

[序幕]

大别山麓,花亭湖畔,恺风职校,誉满江淮。

阳光下书声朗朗,校园内鸟语花香。

十岁的恺风职校是追风少年,风华正茂,坚定执着。

十岁的恺风职校是奋进的歌,激越高昂,朝气蓬勃。

十年磨一剑,玉砌千秋业,桃李竞芳菲,而今从头越„„

[标题]

谨以此片纪念恺风职校建校十周年

恰同学少年

[之一]

十年一剑初铸成

苍穹圆庐,星月穿空,当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朝霞就给恺风职校披上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安徽太湖恺风职业技术学校坐落在太湖县城东面的灯茗山上,学校占地138亩,校园建筑面积28000多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3个,在校学生3146人,有教职工163人。学校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教学条件,建有可容纳45个班的综合教学大楼三栋,学生公寓和教职工公寓楼各七栋,点教行政综合楼一栋以及400米标准运动场一座。学校拥有多间微机室,有计算机500多台套。此外还配备了多媒体电教双向系统、广播电视演播系统以及电子阅览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并建有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的机电和汽车实习工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十年弹指一挥间。1999年在太湖老城棉织厂创建的太湖计算机学校成为了历史的轻尘,在艰辛和奋进中涅槃蜕变的安徽太湖恺风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在江淮大地闻名遐迩。十岁的恺风职校已经成长为一所可容纳4000多名学生就读的信息化、人文化校园。然而,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每一位从恺风职校走出去的学子,每一位在恺风职校工作过的教职工,每一位为恺风成长付出过努力的人,回想起建校初期的艰难都不禁会感慨万千„„

[采访同期声]介绍创业的艰辛

恺风职校计算机中心主任喻建平:那时非常艰难,第一届只招了一百多人,三个班,只设置了两个专业。

九九级毕业生童开戬:当时我到学校读书时只有几间瓦房,下雨天有时都漏雨,哪有现在同学们这样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县中华职教社主任李文旭:

回想起过去,人们会想起恺风职校的创办者张怀宇先生,没有他的大胆设想和果敢决策,就不会有学校昨天、今天和明天;

回想起过去,人们不会忘记所有关心过学校发展的领导和朋友,没有他们的关注和支持,就没有学校的灿烂与辉煌;

回想起过去,学校会感谢所有的学生和教职工,每一朵鲜花都绽开了希望,每一片绿叶都摇曳出生机,每一扇门窗都打开了历史的追忆,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凝聚着你们的努力和付出„„

[之二]

桃李天下竞芳菲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以及深厚的人文积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凝聚着浓浓的恺风情结。“校董事会倾资办学,社会各界倾情助学,全校教师倾心教学,莘莘学子倾力苦学”是恺风精神的最好写照。

光荣与梦想同行,泪水与汗水铸就辉煌。十年来,学校中等职业教育人数达到9000多人,职业培训人数达5000余人。毕业生质量好,同时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98%以上。

[采访同期声]介绍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教务处副主任陈国军:我校始终坚持职教特色,专业齐全,形式多样,计算机应用和电子技术为示范专业。教学上注重专业基础,强化技能训练。近五年来,我校在省市级中职技能竞赛中共获得团体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5个,学生个人奖项80多人次,专业竞技水平位居全市前列。今天,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恺风教育品牌。

“岁月如歌声声急,事业如棋局局新”,做为一所蜚声远近的民办省级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恺风做得最好,也最为成功的就是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近年来,学校相继在上海、深圳、苏州等地设立了就业服务站,全力做好就业后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多年来,学校与阿尔卑斯、华硕电脑、富士康集团、联想电脑、上海尤妮佳、奇瑞汽车等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十年辛勤耕耘,收获桃李满天下,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经济特区到老工业基地,深圳、上海、北京、武汉、昆明、重庆,处处都有恺风学子的身影。

[采访同期声]介绍学生就业情况

招生就业办主任章健:虽然当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但由于我校非常注重专业开设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整体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历年毕业生都供不应求,就业率都达到了100%。

他叫李广,恺风职校首届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01年进入东莞勤上电子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公司操作员、技术员、生产部主管助理、生产部主管、东莞勤上电子有限公司(台资)总经理助理等职。2005年下海,创办东莞伟隆灯饰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她叫皮亚玲,是恺风职校00级工艺美术专业毕业生,02年6月进入上海旭昱公司实习,03年2月转为正式员工,在公司期间,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自学财务知识,08年度取得本科学历,现在在上海巨量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任财务部经理。

他叫吴斌,恺风职校00级现代营销专业毕业生,02年进入深圳宽宝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公司推销员、华南营销部总经理助理、惠州分公司经理,2004年被公司任命为大西南(重庆)营销公司总经理,2006年被公司改任为华东(苏州)营销公司总经理,2007年调任武汉,任华中营销公司总经理。

[采访同期声]对母校的祝福

历届毕业生: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个个亲切的名字,王成义、柴英枝、阳舒平、韦兰芳、王伦焱、陈忠良、朱爱红等等,你们以恺风为荣,恺风也以你们为荣。你们是芬芳的桃李,是时代的骄子,而恺风才是你们每一个学子梦想放飞的起点。

[之三]

薪火相传从头越

对于永恒的教育事业而言,十年仅仅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恺风的前路还任重而道远,薪火不熄,代代相传。2006年,恺风职校的创办者

张怀宇先生不幸英年早逝,妻子周黄艳化悲痛为力量,接任学校董事长,传承着丈夫未了的事业,把“恺风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她的带领下,学校领导班子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学校各项事业呈现了更加蓬勃的发展态势。

[采访同期声]介绍学校体制建设情况

学校副校长殷江华: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民主管理,发展多元,充满生机和活力。恺风人对职教的信念永远不会变,艰苦创业、不断求索的精神永远不会变,我们将团结一心,共谋更大发展。

受到“恺风精神”感召和鼓舞的还有广大教职员工。“绵绵真情,闪闪烛光,青丝白发,乐育栋梁”。恺风职校的教职员工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乐于奉献,他们扎根太湖无怨无悔,在恺风职校的舞台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十年春风化雨,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在全校的师生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下,2006年恺风升格为市级示范学校,2007年又升格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此外,学校还被确定为温暖工程“双百”培训项目单位,获得了“民办职业培训优秀学校”、“推荐就业奖”以及“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

[采访同期声]展望明天

学校董事长周黄艳:我校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坚持特色办学理念,以创新发展模式和军事化管理赢得跨越式发展,办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得益于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也凝聚着全体恺风人的心血和汗水。今后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变革创新,争取两三年内跻身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行列,使我校成为人民满意的职业学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过去的岁月匆匆,过去的岁月峥嵘,多少梦想老了岁月。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恺风人将以聪明才智编织色彩斑斓的明天,恺风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期待新的跨越。

[采访同期声]老师、学生祝福

老师:创职教名校塑恺风品牌

学生:为恺风增辉为学校添彩

[音乐、字幕结束]

工作人员名单

制片、策划、统筹、编辑、撰稿、摄像、解说、监制等

安徽太湖恺风职业技术学校

太 湖 广 播 电 视 台

联合摄制

2009年4月

推荐第7篇:木瓜恰恰恰

《木瓜恰恰恰》音乐教学设计

福清市硋灶中心小学 姚欢芳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聆听音乐中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XX X节奏,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在聆听、对比、模唱、学唱的过程中准确的演唱歌曲,表现印尼歌曲欢快、热情的 风格特点。

3.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学生喜欢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表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把握印尼歌曲的风格,准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中同音反复的旋律。

2.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 教具:

电脑、电子琴、歌片、打击乐器、木瓜 教学流程:

一、听音乐,感受音乐风格。

1、听音乐,感受歌曲情绪和特点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听一听这段音乐能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哪最有特点?(师随音乐跳着舞蹈在学生间穿梭,在每句句末XX X节奏处,边做扭胯或耸肩的动作,边引导学生听辨。)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可能和你平时听的不太一样,你们听出来了吗,哪最有特点? (生略)

2、特点节奏的情绪、出现的位置以及“恰恰恰”的模仿

师:这个节奏是轻快的,还是笨重的?出现在每个乐句的前面还是末尾? 师:我在这个节奏处加上了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学生随音乐练习轻巧的扭胯或耸肩。) 师:让我们用打击乐器试着为这段音乐伴奏。

(学生随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表扬:做得好,动作非常轻巧。 师:大家仔细听,我在什么地方随着音乐加上了“恰恰恰”?

(师随音乐在每句末尾XX X节奏处轻巧的说出“恰恰恰”(轻声说)。) (生:在每句的末尾) 师:这是什么样的“恰恰恰”?我们一起来!

师:让我们一起来边说边做!看谁的动作既能合上音乐的感觉又和别人都不一样。

(播放音乐,师生一起边说“恰恰恰”,边在这个节奏处加入扭胯或耸肩的动作。)

表扬:同学们动作做得很好

3、分析B段情绪、节奏、音高、体验

师:这回你们说“恰恰恰”,我来加上另一段旋律。这段旋律是轻快的?还是优美的? (播放音乐,教师在长音处边唱边加上舞蹈动作。) (生略)

师:这段旋律有两个乐句,他们的音高是否相同或相似?(出示乐谱)

带着学生模唱一唱

(生略)

师:这段音乐不但有欢快的“恰恰恰”还有优美的情绪。让我们一起用声音和动作完整的表现这段音乐吧! (师生共舞,完整的感受音乐。)

二、学习歌曲

1、范唱,引出是卖水果的歌曲。

师:这么丰富的音乐让我们太高兴了。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种水果,你们闭上眼睛,看――(神秘的拿出木瓜。)

师:它到底是不是木瓜呢?味道怎样呢?多少钱一斤?就请大家在我的歌声中寻找答案吧!

师:那么我刚才在歌声中干什么呢?(提示:唱一句:赶集时都挑到城里买,城里人都争着来选购),我是卖什么的?

师:喔,你们猜对了,我在卖水果。我的水果很多,但主打产品是――木瓜。今天我们要在这首热情的歌曲中卖水果。这首歌的名字叫《木瓜恰恰恰》。(出示课题)

2、师生合作体验“恰恰恰”情绪

师:这里的“恰恰恰”表现了我们卖水果时什么样的心情呢?我们来试着合作,我来唱木瓜,你们呢

生:恰-恰-恰。(出示歌词,师生合作演唱歌曲。)

师:合作怎样?刚才我们有体验到了这个“恰恰恰”是非常—————高兴、愉快的

3、简介印尼(地理位置,千岛之国、火山之国、旅游圣地、风情、音乐)

师:大家看――木瓜长在什么地方?(出示木瓜树图片) 生:树上

师:主要产地是哪儿呢?(出示地图)

师:木瓜主要产自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人们称为――(生略)。由于那里的火山十分活跃,所以又称为――(生略)。印尼最有名的旅游胜地是“巴厘岛”。因为那里风景如画、四季如春,所以有神仙岛、花之岛、天堂岛的美称。可爱的印尼小朋友和头顶物品的印尼妇女。我们现在听到的音乐就是印尼最具代表性的甘美兰音乐。(出示甘美兰乐器图片)甘美兰是指印尼打击乐的合奏。让我们听一听这特别的甘美兰音乐。(欣赏甘美兰音乐片断。)

4、学习第一部分歌曲

(1)用“叮”模唱第一部分旋律

师:你能用声音模仿吗?找几个同学模仿一下(有“叮”—铺垫,“咚咚”叮很像甘美兰的声音),让我们用叮叮的甘美兰声音来唱一唱卖水果时的旋律,听好了。

师用叮模唱,手势显示高低(有的同学都唱出来,一起来试一试)放录音

师生一起模唱,大家注意前四个乐句的开头几个音高都是相同的。(师弹奏、范唱、手势启发后) (2)学唱第一部分歌词

师:听!水果市场里传来了卖木瓜的歌声(教师范唱第一段歌词)。 ①学生跟钢琴唱,

点评:刚才甘美兰的声音是非常轻柔的,我们试着用那样的声音演唱。 ② 师单手演奏范唱第一句,学生自己唱,表扬学生:唱的不错!(唱两遍)

③ 唱第二段歌词

(3)学习第一部分歌谱

①让我们看一看这段旋律的简谱,(出示简谱歌片,放录音旋律,师边唱边用手势提示音高。)

分析:大家仔细看这几个乐句的前几个音是相同的吗?那我们唱时要注意,这里还有休止符,唱时把它停住。

构成:由四个乐句组成,这4个乐句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节奏相同)

让学生发现:弱起小节(弱拍起)与完全小节比较(出示乐谱)

②再来试一次,(放录音),如果能控制住自己的声音就更好了。 ④ 大家试着唱一唱。

5、学习B段歌曲

⑴、师范唱歌曲B段

师:噢!参观一下我们的水果摊都由哪些水果呢?我来介绍一下 (多媒体出示歌词,师范唱歌曲中间部分。)

师:我们的水果摊有哪些水果大家都了解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卖水果吧!那可是用我们的歌声去推销水果哟! ⑵、生慢速随琴填唱歌词,不唱衬词。

唱完后师总结:我们现在已经在水果市场了,看着自己挑来的一担担又香又甜的水果,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演唱时能再热情一点吗?速度再稍快一点?

⑶、高兴,生用稍快的速度热情的声音演唱演唱。

师:刚才我在卖水果时,大家为我加上了“恰恰恰”。大家也来分分工,哪一组卖木瓜?哪一组唱“恰恰恰”?

⑷、学生分组,随伴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B段大家一起唱) (5)、学生自由分组演唱整首歌曲。(播放伴奏音乐)

三、拓展资料

听几首歌曲的片段;《卖汤圆》、《新货郎》

教师:听了刚才的两首歌曲和今天学习的《木瓜恰恰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都是在卖东西。

学生:这四首歌曲情绪都是欢快的,卖东西的人都在介绍自己所卖的东西。

教师:其实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也曾经学过一首这样的歌曲,你们还记得是什么歌曲吗?

学生:《卖报歌》

教师:那就请大家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师: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新体裁──叫卖歌。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叫卖歌曲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也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有的沿街叫卖,有的摆摊坐卖,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听到。例如:磨剪子来,锵菜刀(放音乐《磨刀老头》节选);卖豆腐来„„。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叫卖歌曲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愉悦的情绪体验,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能创作出一首简单的叫卖歌曲,用熟悉的旋律改编的或是自己创作的,目的是推销自己的商品,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设计表演这个场面好吗?

推荐第8篇:木瓜恰恰恰

集体备课教案

计算组

活动名称:打击乐——木瓜恰恰恰(大班) 时间:2016年12月 活动目标:

1.感受印尼民曲《木瓜恰恰恰》,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2.培养幼儿对打击乐活动的兴趣,在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木瓜恰恰恰》音乐、图谱、课件、响板、铃鼓、沙锤、实物木瓜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木瓜恰恰恰》。

教师出示真实的木瓜提问: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幼儿:木瓜

教师:“对了,木瓜是印度尼西亚盛产的水果之一,听说今年印度尼西亚的木瓜丰收了,他们要开一个“木瓜庆祝会”,邀请我们参加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跳着快乐的舞蹈到印尼去旅行好吗?”

二、播放PPT并讲解。

教师:“我们来到印尼这个美丽的岛国,这个地方的风景非常的美丽,岛上还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木瓜!我们刚才跳的舞就是印尼人们为了木瓜而创作的歌曲叫做《木瓜恰恰恰》。”

三、欣赏歌曲感知乐曲结构。

教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听到特别的地方?恰恰恰是不是从开始到结尾每一句都有?”

小结:这首歌曲有两段,前面一句每句的句末都有“恰恰恰”,后面一段没有。

四、出示图谱,理解图谱。

教师:“今天,曾老师也带来了有关《木瓜恰恰恰》的图谱,你们想不想看?”

教师:“图谱上有哪些水果呢?”

教师:“刚才我们所说的恰恰恰在这里用什么水果表示呢?”

五、熟悉图谱,用身体动作演奏。

师:你会用什么动作表示×××(恰恰恰)的节奏呢?(启发幼儿想出和别

人不一样的动作,并边做动作,边说×××(恰恰恰) (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拍肩的动作看图片进行节奏练习。) 1.教师指图谱,幼儿拍手、拍肩 2.播放音乐,拍图谱 3.幼儿指挥拍图谱(集体) 4.分组配合演奏

六、乐器演奏

1.介绍乐器以及不同乐器的打击方法。2.尝试根据图谱为乐曲匹配相应的乐器。

(菠萝=铃鼓)(樱桃=沙锤)(木瓜=响板)(果篮=铃鼓) 3.分组演奏 4.互换乐器演奏 5.集体完整演奏

七、结束部分 律动:《木瓜恰恰恰》

教师:“今天我们学会用乐器来演奏这首曲子,你们开心吗?那曾老师带大家到印尼的水果集市去看看,和他们一起跳舞吧!”

推荐第9篇: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观后感

姓名:王影 专业:市场营销 学号:21103022032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一如这首词一样《恰同学少年》是一部红色经典青春励志电视剧。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优秀青年为寻求理想而奋发向上的斗志,敢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以及改造旧中国与世界的雄心壮志。他们发奋读书学习,关注社会发展,心系祖国动态,敢于挑战权威打破传统,他们一个个朝气蓬发,胸怀天下。他们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震撼着我,激励着我。现在的我与当时的他们年龄相仿,他们的胆识与气魄让我深感敬佩。如果时空穿越我愿与他们一起度过那艰难而又充满激情的恰同学时代。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那时的毛泽东他们大多都是农民家庭的孩子,家境贫寒,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尚难解决,求学之路更是坎坷艰难。庆幸的是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免收了学杂费,才让这些孩子有书可读,有学可上。纵观自身,恐怕许多人有愧于心。我们不愁吃不愁穿,不用为学费发愁。我们的学习环境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堂。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物资丰富的新社会,我们物质上充裕,却难免精神上的贫乏。上了大学的我们学习能力却在逐步丧失。衣食不缺的我们无须为明天的生活发愁,却反而常常失去理想,更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大学甚至是中学,虚荣攀比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因为失去奋斗的目标与动力而沉溺于网络的人也比比皆是;怠于现在的努力而寄未来的希望于歪门邪道者也大有所在。虽然生活中少有如剧中刘俊卿之辈,但刘俊卿却是当代大学生精神弊病的集中和写照。在剧中,他的所作所为让人厌恶,生活中,他所代表的思想问题却不得不让人警示。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少年时的志趣思想,往往预示着一个人一生的前进方向。而电视剧中所描述的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给了我们大学生无限启示,我们生活安逸,往往迷失了方向,忘记了最初的梦想。杨昌济在为同学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问了每个同学的理想是什么,有的说想做战国时的大将关羽,有的想做老师,有的想顶立在天地之间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可是我们的理想是什么呢?我们不会在像小时候一样做着这样那样不切实际的梦,可是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毕业后能做什么,恐怕很多人都不敢在轻言了。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句话的确是不可争辩的真理,也是这部剧集的最好见证!正是因为有了湖南一师的那群,优秀少年,才有了之后的富强中国!我们大学生应从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在当今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革命家,但放眼天下,我们依然应当有用于国家与社会;远观未来,我们更有属于我们的时代任务,即使对于个人,我们也应不断自我完善,立志树节,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看完《恰同学少年》让我对毛泽东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他曾经也是那么的狂放不羁与离经叛道。他爱读书爱学习爱提问爱思考的精神令我深深折服。还有他那一呼百应的魄力,和特立独行的作风——在风雨中锻炼,迎着风雨歌唱,用冷水洗澡。这种越是风霜雨雪越是敢于挑战的勇气与毅力不得不让人钦佩。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背后所付出的努力与汗水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他在湖南第一师范院校的几年十分耐人寻味,他和他的同学们满怀崇高理想,一起登岳麓山,一起玩橘子洲,一起到湘江游泳……,他们关心国事;他们忧国忧民,指说江山社稷大事;他们爱憎分明,激浊而扬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常形之于文字;他们蔑视权贵,视当时那些祸国殃民的封建军阀如粪土,严厉地痛斥他们的行为。

令我佩服的还有毛泽东的师生情谊。他与杨昌济的师生情谊,与黎锦熙的师生情谊都是值得歌颂的。他们的师生情是一辈子的不解之缘。尊师重教本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从小学就接受到的思想,可是就连这种小学教育我们没能学好,我们应该感到惭愧,有些同学见到老师甚至连招呼都不打,尊师最起码的要求我们都没有做好。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

同样我也敬佩毛泽东和他同学之间的友谊,不管是毛泽东为了帮朋友顺利考入第一师范而代写入学考试试题还是萧子升帮他练字,还有他数理化不及格时蔡和森的真切教导,都让我们对他们纯洁的友情深感敬畏。他们之间的交往从不考虑个人利益得失,都是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这样的友情在这个利欲熏心,唯利是图的时代显得弥足珍贵。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未来的主人翁,我们已成年已经明白什么是责任,不管是对家人还是对自己我们都该勇于承担起属于我们的那份责任,好好读书认真学习,珍惜大学四年时光,学有所成。毕业后的若干年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推荐第10篇:恰同学少年

观恰同学少年有感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部少年毛泽东的求学奋斗史不仅让我们这群正值书生意气的少年观后赞叹不已,更引导我们树立了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的师范生来说,片中所提及的多位教育家之治学育人的思想更是值得我们学习思索和反省。伟人的足迹还没有远去,在一师范这样一所堪称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学堂内他们曾播撒过辛勤的汗水,直至今日他们思想的光辉仍旧照耀着我们,并将永远照耀着我们。犹记得少年毛泽东于闹市中念书的情景,于闹中取静,他练就的是一颗宠辱不惊的心,犹记得徐特立老师带他们去小学实地考察后,他们为如何改进小学教育争得面红耳赤的表情,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叫板,疾呼教育革新,他们所铸就的是今天一师范开明办学,锐意改革的新面容。犹记得一群气风发的青年举起反日旗帜的情景,不畏强暴,敢于担当,于民族绝望中唤醒国人对祖国的满腔热忱,他们所成就的是今天日益崛起的中华民族。能够成为一名一师范的学子我是无比荣幸的,牛顿说他之所以站得高,看得远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身为一名一师人,我们又何尝不是站在伟人的肩膀上呢,所以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大可以在汲取伟人们留给我们精神财富的同时大胆探索新的关于教育发展的道路。剧中少年毛泽东也曾一度对教育救国表示过怀疑,教育是不是真的能够拯救危亡的民族呢,最后事实证明教育对于唤醒国民热情是比任何形式的暴力和强有力的压制政策更加强有力的武器,我想这也许正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原动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数码时代,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综合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而教育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过程中扮演的则是最基础的角色。一个经济飞腾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文化不断发展的民族,而文化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试问一个文盲如何适应社会生存。剧中毛泽东问导师杨昌济先生教育是否能改造社会,先生回答教育不兴,则莫论其它。是的,如今作为一名师范生我越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为以后深造打下基础的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 毛泽东谓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教师一职任重而道远,作为培养中的师范学子,我们理当秉承伟人遗风,虚心治学,朴素生活。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年轻的我们一定也会同先辈般勇敢担当社会责任,甘于奉献,迎接崭新的挑战。

第11篇: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许多年前的那个深秋,橘子洲上,有个人望着远去的湘江,写下了一篇《沁园春》。近百年过去了,那个人的光辉伟绩已是尽人皆知。今日,我们像他当年那样青春年少,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重温当日的豪情。

青春,没有实体,但着实能让人体会到那迎面而来的朝气。如果将八十年的人生按四季划分,十几岁的我们,正处于盛春之中生机最为盎然的一段。我们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昂扬斗志于身体条件。衣食无忧,不用操心生活的琐碎。没有二三十岁刚接触社会时的青涩;没有四五十岁时为事业而打拼的苦闷;更没有六七十岁时每况愈下的身体。前二十年的青春也已过去大半,早没了孩提时的稚嫩。但是,在所剩无几的少年时光里,我们不正需要做些什么吗?要知道,“韶华不为少年留”。不要等到垂垂老矣时,再对着远逝的青春,发出:“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的感慨。想必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思索着,人生的画卷初展,要如何才能留下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春所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不是惬意的年华,而是将来无尽的未知。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人生格局已经固定。在我们的面前,却有着无尽未知的土地。而无尽的未知也同时意味着无尽的可能与希望。要知道,莫扎特十二岁已成院士;十五岁的高尔基正在没日没夜的在码头上拼搏生存;十八岁的霍去病早已率领三军将士,建功于苍茫大漠。不要再沉溺于往日甜蜜的回忆,因为未知的将来才是你拼搏的乐园,不要困惑与眼前的苦闷,比起接下来浩荡的人生历程,又何足挂齿。当下惬意的时日,正是积蓄力量的阶段,鹏程万里,在于起飞前的奋力一跃;船行汪洋,在于起航前的鼓劲杨帆。

现在,让我们在庄严的国旗下宣誓,要以不懈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意义,奋勇拼搏,不负青春年少!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12篇: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我想>中,\"同学少年\"有一种年少轻狂的感觉,应该算是一种贬义词.\"恰同学少年\"又用\"恰\"字,让这个\"同学少年\"的意思转换成了:恰恰就是这种年少轻狂,恰恰就是这种天真......

无意中和爸爸一起发现>的时候,我们便深深的喜欢上了他,开始我一点也不懂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以为就是一个姓恰的同学的少年,可是不是这样的。而是讲当年的毛主席毛泽东和许多革命先烈们在长沙的第一师范接受新的教育有抱负有理想,年少轻狂的时代发生的故事。故事里,毛泽东的勇敢倔强表露无遗.毛泽东是以文章第二名進入第一师范的,他的写作方法,即狂妄又充满激情.当时校长还有他的语文老师都十分欣赏,可是语文课的作文,第一次考试的时候,毛泽东得了80多分,后面的分数越来越降低,他十分不愤,就顶撞了老师。原来是因为毛泽东的手法太过夸大,一直充满激情的讲着满腔道理,所以语文老师袁吉六先生觉得他缺乏古人的一些写作手法,希望他吸取古人的优美诗段,笔锋收敛一点。开始毛泽东并不认同,可是在自己恩师杨昌济的一次对话中,深深感悟,便到老师家等候求原谅。开始老师并没有马上让毛泽东进屋,一是不知道他到底是否真心悔改,二是因为心头火气未消所以才如此。袁老师是个惜才爱才的人,若不是因为恨铁不成钢,不会如此.后来,老师让毛泽东进来后,将自己珍藏的书籍都借给毛泽东看。说只要毛泽东愿意,他家的大门永远是向他敞开的。正是因为毛泽东知错能改、好学刻苦的精神,所以深受第一师范的老师喜爱,不只是他的恩师杨昌济,还有校长孔昭绶,各科的老师都对他很好,所以才成就了毛泽东将来的才干。

毛泽东在学校里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同学,而这些人都是将来跟毛泽东一起打江山的先驱人物,蔡和森、萧

三、何叔衡、向警予等,他们开始是一起组织读书会,讨论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再慢慢的转变成后来的革命组织。虽然最后有不少人牺牲了,但换来了新时代的中国,我为此感到自豪。

看完了这部片,令我很想看看毛泽东写的作品,他的文采和对中国的一腔热血,都令人敬佩和感动

第13篇: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之蔡和森、刘俊卿人物剖析与对比

班级:高2013级12班

姓名:郭欢

指导老师:于飞

研究背景: 相信在看过‘恰同学少年’后,很多人都概叹一代伟人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的传奇少年生活,称赞一代人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热情,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刘俊卿这一反面人物的内心世界,更没有人注意到刘俊卿与蔡和森同样是社会底层、同样贫苦人家出身,同样又有一身令人羡慕的才华,同样的上进,同样的起跑线,为何两人的结局却大不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 目的意义:

通过对两人的心理、性格展开深入剖析,探究导致二人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从而了解人性弱点,为以后能更好的完善人格,提供一个借鉴的平台。同时也能借此警惕各位正确的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内容摘要:

一个是与母亲出来沦落为社会底层的富家少爷,一个是靠父亲摆臭豆腐摊为生的地层少年。没背景、有才华、有上进心有···两个最初如此相像的人,结局却相差如此悬殊,是因为性格的不同,还是环境的差异,亦或是社会··· 成果展示: 刘俊卿,一个靠父亲卖臭豆腐,妹妹当佣人供养的读书人,在开学那天,因觉得父亲低下有损面子,不在乎老父是否伤心,将为其挑行李的老父亲说成是挑夫,偷试同学的皮鞋被发现后怕丢面子,不管老父辛苦,假装说自己也有双在家未带来。后来居然厚着脸皮找父亲要钱去长沙最贵的鞋店买了双一模一样的皮鞋,为隐藏家世,不认自己的妹妹,讥讽与自己同样家世,捡起他浪费掉的粮食来充饥的蔡和森为一己之私而去汤乡铭处告密揭发自己的校长的爱国演讲····

蔡和森,一个与母亲出来沦落为社会底层的富家少爷,为补贴家用,瞒着母亲摆擦鞋摊子,为了不让妹妹饿肚子,将饭留给妹妹自己捡别人的剩饭吃,为不让妹妹伤心强忍眼泪,笑着安慰妹妹,热爱祖国、有远大的理想,有崇高的精神···

反面人物刘俊卿之所以变得虚荣、自私,不单单是是因为个人问题,更是因为他父亲将他当做少爷般供养,刘父很单纯的觉得是他的贫困和无能耽误了聪明儿子的前途,他从来不跟儿子交流,只是像佣人一样为儿子服务。在他心中,儿子是聪明至上的。他以儿子为傲,但是自己却特别自卑,使刘俊卿成为了一个穷少爷,刘俊卿自私虚荣的另一个方面是他自卑,这个自卑,不可小觑,他是刘俊卿许多卑劣行为的根源。他觉得贫贱的出生是可耻的,为了不被便人瞧不起,他打肿脸充胖子,为了他的面子,他可以不顾老父的辛苦、艰难。他不择手段往上爬,比如他偷考卷,就是原于嫉妒心。嫉妒实际上就是自卑引发的。一个自信饱满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嫉妒的。嫉妒心又导致了他做出卑鄙的行为,使他丧失道德标准。所以,我们可以说,刘俊卿性格的最大特点,就是由自卑而导致的极端利己主义。,一方面是他自卑,另一方面是他没有自己的政治观、没有爱国之情,是典型的‘俩耳不闻窗外书,一心只读圣贤书’···

再说他的父亲一个人当爹又当妈的,对聪明儿子极尽宠爱之能事,什么事情都不让干,就让守着书本,任刘俊卿的“别扭穷少爷”的性格肆无忌惮的发展;缺乏教育的他只是知道儿子聪明,要读书出人头地,所以他日以继夜的劳动,把女儿卖给人家做丫鬟,却在无形之中摧残了一的年轻人该有的独立自主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因为他的堕落以及他性格的形成,负主要责任的,不是别人,而是社会在一个笑贫不笑娼,道德体系衰弱的金钱社会中,他从小经受的是外人的冷眼、嘲笑,他的自尊得不到满足。社会所给他的,只是冷遇,他所拥有的,只有自卑。自卑的同时,他又必然渴望成为那些有权有势的“强者”,他瞧不起自己,瞧不起穷人···

蔡和森之所以没有变成那样,是因为他自信,他有着自己的主见,有自己崇高的理想他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然而最主要的是因为他有个好母亲,一个自己难以维持家却不允许儿子做低三下四的擦鞋工,一个虽然在糊火柴盒却能够背诵拜伦诗歌的母亲。这样的母亲,给与儿子的,绝不仅仅是文采,而且还有自尊和正确的思想。

一个人不能看不起自已,一个人做人首先立志,立言,立德。不能因为自已是个穷人就自卑,更不能连自已的亲人都不认,这还算什么人,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有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同时父母不能过分溺爱孩子,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不要让悲剧重演!

第14篇: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读本》

作为一名中学生的我来说,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话,那就是道德。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外在上,能够获得众人的支持与帮助,内在看,可以得到心灵的安宁。

如果你是一名中学生,那么我建议你读一读《弟子规》,它犹如一面镜子,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正视自己的不足,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素养。而且我还从《弟子规》中获得了很多道理,如: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之前,我不怎么听父母的话,对他们的教诲不屑一顾。可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话,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他们的教诲,学会用心去体会父母为这个家所做的付出。我开始做我力所能及的事,为他们驱除工作的疲劳,看见父母脸上舒展的笑容,我的心也随之快乐起来。是《弟子规》让我与父母的关系融洽了起来。如果你也读了《弟子规》那么我相信,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一定会变得更好。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弟子规》中的信不也正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五千年精神文化的根本。诚信也是我们拥有成功的前提。假若没有诚信,我们在社会上便没有立足之地受到别人的嘲笑,便会早到来自内心深处的谴责。诚信,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标准。通过视频里看到的天灾人祸和社会乱象,学习《弟子规》真的是迫在眉睫的事了,因为这个世界真的是太乱套了。人无羞耻,无恶不作。看着视频里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所作所为,我无语了!这个社会是这样的浮躁,如果你想成为有修养、有道德、懂礼貌的文明中学生,就要学习《弟子规》。它确实是一本好书,你学完不会后悔的!

你要好好学习《弟子规》,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智慧的好人!

做一个像我偶像那样有大智慧的一个人! 思想观念,决定命运!改变-------重现在开始!

铁岭县莲花一中

七年二班

董清新

第15篇:《恰当之美》

课 题 恰当之美 课 型 表达·交流 课 时 2 授课时间 1月5日 姓 名 徐涛

单 位 枣庄市第十九中学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达·交流”

——恰当之美

【我解读“恰当之美” 】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苏轼 文章繁简,本同末异:

春兰秋菊,并蒂连枝;环肥燕瘦,不分轩轾;暗香疏影,比翼齐飞;和璧隋珠,相映生辉。鸿篇巨制,体大思精;三言两语,一字千金。含毫吮墨,金相玉式。

文体不同,繁简选用:

空谷幽兰,百卉含英。文无定法,异曲同工。 《文心雕龙·征圣》中言‚简言达旨‛,并举‚《春秋》一字以褒贬‛为证; 《文心雕龙·征圣》又云‚博文藏用‛,而以‚《儒行》缛说以繁辞‛说明。 《文心雕龙·奏议》-表-‚笔端振风,简上凝霜。笔锐干将,墨含淳酖。 繁约得正,华实相胜。‛议-‚文浮于理,末胜于本。断理必纲,摛辞无懦。‛

【相关课程标准】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中心,选择恰当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先后和详略。

4.能变换文章的文体。记叙具体充实,说明明白清楚,议论观点正确有理有据。

【评价任务】

1.调查学生对恰当之美的理解情况。 2.检查学生习作对恰当之美的体现 【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繁简恰当之美。

1.品读领略繁缛文中佳句。 2.恰当选择不同文体习作。 【教学设想】

1.以并蒂莲图引导学生直观理解繁与简并美。2.用邹韬奋、珍惠曼等例加深理解文简之美。 3.以经典古诗文及本单元文品析繁文之美点。

【我设计“恰当之美” 】

【教学过程】

【一】朝花夕拾

一字千金借品题——清·程先贞

绿水红莲觅旧题——宋·辛弃疾 回眸第一单元,“逸马杀犬于道”,尽显简约之美。阅读下面三例,再品简约丰姿。

【设计意图:回眸“简洁之美”,引出“恰当之美”。】

出示:

1.1936年10月19日鲁迅葬礼上,邹韬奋的演讲词:‚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是战而不屈。‛

学生讨论:

两句简言,含蕴丰厚。对比鲜明,高度评价鲁迅“骨头最硬”。

出示:

2.1948年珍惠曼因在《心声泪影》中成功扮演一个聋哑人而获得奥斯卡奖,她的获奖致辞很简单:‚我因一句话没说而得奖,我想我该再一次闭嘴。‛

学生讨论,师生明确:

简短惊世,前句点明获奖原因“聋哑人一句话也没说”,后句表示“万千感受、万千语言尽在无言中。”

出示:

3.一个做鼓人传授祖传绝技:‚紧紧蒙上皮,密密钉上钉。晴天和阴天,敲起一同声。‛后人嫌啰嗦,改为十六字:‚紧紧蒙皮,密密钉钉。晴天阴天,敲起同声。‛后又被简为八字:‚紧紧蒙皮,密密钉钉‛。后又成:‚紧蒙皮,密钉钉。‛最后变成‚紧蒙密钉‛四字。

学生讨论,师生明确:

鼓人之言,技艺效果并显;十六字,去虚词;八字,只讲技艺;六字,更去虚词;四字,动作。

出示:

4.2004年感动中国颁奖词之任长霞:霞蔚长空警魂不朽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学生讨论,师生明确:

评语掷地有声。连六个四字句,对黑恶势力“铁面无私”对平民百姓“柔肠百转”,对比鲜明,句式整齐,文势波荡,节奏畅达,读来极有气势。比喻三句,绘出她在百姓心中崇高地位。短短几句颁奖词,总分有度,开合自如,层层推进,长短搭配,琅琅上口。

【二】烟锁重楼

如椽大笔盈怀袖——清·钱谦益 奇词解读万言策——元·耶律楚材

放眼第六单元,雨中情思缠绵;徜徉经典华章,流泻繁缛之丽。品读下面五例,领略繁缛魅力。

【设计意图:品经典之繁缛,悟繁文之美点。】

出示:

1.阅读徐文长《送别》,讨论:此诗繁而不简,美在何处? 东边一棵柳树,西边一棵柳树, 南边一棵柳树,北边一棵柳树。 纵然碧丝千万条,哪能綄得行人住? 山前鸣杜宇,山后鸣杜宇, 山上鸣杜宇,山下鸣杜宇。

行不得也,哥哥!不如归去。——徐文长《送别》 学生讨论: 繁中有情。

看似无聊数柳树,无限惆怅眷恋语。突兀而来之结句,神采飞扬涵韵足。 教师附评: 古人评:“结尾一句之灵,顿回一篇之运;开头一篇之朴,更养一句之神。” 出示:

2.阅读《诗经·蒹葭》,讨论:此诗明显啰嗦,何为名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繁中有爱——

我们把“伊人”视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可以是我们一直苦苦追求的一份期盼,一个甜蜜的梦。我们伫立在梦的河边,一次次遥望那缥缈的身影,专注地等待她的一次回眸。为此我们甘愿化作河底的青荇,日夜荡漾在她心湖的柔波里。我们守候着这份美丽,任凭冬去春来,日复一日。河水茫茫,风在叹息,前方的道路被河水阻隔,那般的无奈,即使我们上下求之也依然无法接近那个朦胧的目标。

出示:

3.阅读《诗经·芣苡》,讨论:此诗仅换六字,有何之美?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繁中有趣——

全诗十二句,只换六个词,轻快节奏,表现劳动欢乐。结构重章叠句,一咏三叹,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

教师附评: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清·方玉润 《诗经原始》

出示:

4.阅读唐寅《送别》,讨论:此诗类似徐诗,美在哪里?

送别·唐寅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繁中有境——

前三句都是数量词的呆板罗列,了无诗味,结句使整诗有了盎然的诗意:雪花飘飘,翩然无声,偕芦花同隐,伴柳絮轻扬,展于读者想象之海,俨然一片粉妆玉琢的芦花天地,全诗营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境界。

出示:

5﹒阅读下面两封劝降书,讨论曹操失败、丘迟成功的原因。 曹操对孙权的劝降书:

孤今近承帝命,丰词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丘迟对陈伯之的劝降书(节选)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繁中有理——曹操冠冕堂皇挂天子之名,以刘琮惧降、百万兵将恐吓,以到东吴打猎游玩戏谑,以土地盟好为利诱。曹操狂横轻蔑,自然激起东吴抗曹死志。

丘迟以形势开导,亦以类似事例劝诫,尤以家园美景打动。理动人心,陈伯之率八千兵降。

【三】一颗红豆

今来沧海欲求珠——唐·李商隐 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

◆ 繁中有彩——阅读繁文,常生倦意;偶遇佳句,心旷神怡。采撷本单元各文靓句。

【设计意图:赏佳词靓句,晓繁简并美,明“贵在恰当”。】 研读精彩语段——“雨”之奇文:

●琦君《下雨天,真好》联翩述事,读之堆堵,忽然眼前一亮:

‚这位宋朝的隐士林和靖,妻梅子鹤,终老是乡,范仲淹曾赞美他‘片心高与月徘徊,岂为千钟下钓台。犹笑白云多自在,等闲因雨出山来’。想见这位大文豪和林处士徜徉林泉之间,流连忘返的情趣。我凝望着碧蓝如玉的湖面上,低斜低斜的梅花,却听得放鹤亭中,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弄笛的人向我慢慢走来,他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己是梅花。’‛

●余秋雨《夜雨诗意》低吟浅唱,心灵慰藉:

‚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闲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长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籍。‛

‚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雾气,看见了无数晶莹的雨滴。新的雾气又上

来了,你还是用手指去划,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情感浓郁,意趣盎然:

‚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写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的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一片瓦吟。

学习研读、品味、讨论,师生共评。 出示:

丘迟《与陈伯之书》,戎马倥偬,家园心动: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

《诗词五首》:

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苏东坡——白雨跳珠乱入船。

李清照——应是绿肥红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毛泽东——往事越千年。

【四】笑傲江湖

彩毫闲试金壶墨——宋·李维 雕镂出手总玲珑——清·黄遵宪

学生习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逸马杀犬于道”一题多作,选择教材245页六题之一,用你最拿手的文体,展示一下你的表现才能。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匠心出佳文。】 (学生佳作展评。)

布置作业:

在中国诗文里,“雨”积淀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心理意蕴。请你将心中的“雨”,铺天盖地、痛快淋漓、缠绵悱恻地抒发出来。用适当的表现形式,或诗,或文;或抒情、或叙事、或议论„„不少于300字。

第16篇:杨恰玉

信任。友爱------人与动物和谐的纽带

(《金色的脚印》教学设计) 陕西省镇巴县城关小学

杨恰玉

一. 教学内容 :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1课〈〈金色的脚印〉〉。

二 。设计思想: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传奇故事,小男孩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狐狸出去,正太郎偷偷给老狐狸喂食,他们之间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小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正太郎和爸爸一起把小狐狸放回到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归山林。引导学生按照阅读提示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读读。议议。讲讲的方式,深刻领会到“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美。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类无权随意剥夺其它生物的生命。任意限制它们快乐生活的自由。教学过程中采取读——疑——议——讲的方式,更能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动作用,激发表达的欲望,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6个生字。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它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 4. 知道本课故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学习叙事的 方法。

四.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的有关狐狸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有青山露水为伴,有花草虫鱼相陪,人类还有许多动物朋友,它们帮互 助一同构成这个充满生趣的和谐的大家园。在你学过的哪些课文中表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呢?(生答)《雪猴》。《小狮子爱尔莎》。《鸟情》。《海豚救人》。是呀,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金色的脚印》又为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动物与人友爱互助的感人故事。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1.课文,将文中带音节的字读正确,多读几次,结合上下文及字词典理解文中的新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学生与同桌交流后回答)。 三.再读课文,探究质疑 自学要点:

1.结合阅读提示,读课文,想一想,(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那些事。(2)。正太郎是怎样做的,狐狸和正太郎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生读课文,找出相关的段落。 3.学生分小组自学讨论。 4.师生交流回答。探讨。 (1) 老狐狸为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 (老狐狸用牙咬铁链,母狐卧在地上给小狐狸喂奶,老狐狸白天来正太郎打探情况;在正太郎家地板下,冒着生命危险做窝。喂养,救小狐狸。) (2)。狐狸与正太郎之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老狐狸不再与正太郎为敌,正太郎跌倒在悬崖下受伤,它救助,他们之间建立了友好的关系,正太郎为 小狐狸。老狐狸送食物,正太郎对它们的帮助与爱护,狐狸体会到正太郎对它们是友好的,没有伤害的意思)

5 学生质疑

课题“金色的脚印”是什么意思? (“金色”一般形容十分珍贵的。有意义的或值得纪念的东西,小狐狸一家能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合家团聚,回到树林自己的家 ,这是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一件事,用“金色的脚印”来赞美这件事;在正太郎眼里,获得自由的狐狸们的

脚印是那么美好,那么灿烂。)

6播放课件(狐狸一家回归山林的片段)教师小结。

四. 感情朗读,谈谈读后的感受

1。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是有感情的。你关心。爱护它,它也会尽力回报你,人与动物应互相信任。帮助。友爱。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美。

2。狐狸同人一样,有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人类没有理由去拆散它们的家庭,让它们骨肉分离。

3。狐狸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它们懂得使用调虎离山计,知道 咬木桩比咬铁链更容易使孩子脱险,为救孩子,甘愿冒生死危险,更体现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五。课外拓展

收集。阅读有关珍稀动物的文字。图片资料,办手抄报。

六.教学反思

学习这篇课文,旨在通过这样一个故事,使学生懂得人们要和动物互爱互助。和谐相处。因而在教学环节设计上,让学生带着上述问题自行阅读,通过自读自悟,明白作者真正意图。“有感情地读,谈读后感受”这一环节是一个从感知——明理——升华的过程。“课外拓展”环节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呼吁全社会来关爱。保护珍稀动物。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与动手实践的能力。

第17篇:恰利利恰利教案

《恰利利恰利》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印度尼西亚民歌《恰利利恰利》,让学生感受印度尼西亚的民族风情和音乐文化特色。

2、引导学生用自然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

3、学会简单的二部轮唱,会用不同的力度来更好的表达歌曲的内容。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二部轮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铺垫练习

师:同学们,想不想出国旅游啊?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印尼,一齐看看那里的风景(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印尼风光,师讲解。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所以有“千岛之国”的美称。它以旖旎秀丽的热带风光,灿烂辉煌的历史古迹及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而被誉为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请同学一齐收拾一下行李,看看我们需要带些什么?出国旅行还要一本护照。大家跟着老师读一下自己的护照。

小乘客们,我们的飞机要起飞了。第一站来到了回声谷,大家看看回声谷住着什么小动物?哦,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青蛙,你们能模仿它们欢快的叫声吗?

1、学生模仿青蛙的叫声。呱呱呱 呱呱 | 呱呱 呱 ||

2、学生模仿青蛙的动作和叫声。

师:同学们模仿得真像,这下荷塘可更热闹了,把音乐王国里的两个小精灵也吸引来了,你们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f和p)对了,它们是代表力度的记号强和弱。如果让你们用这两个力度记号分别来表现大小青蛙的叫声,你们会怎么选择呢?

3、学生回答并模仿。

师:接下来,请你们和老师来做个小游戏,好吗?如果我用强的力度表现大青蛙,就请你们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小青蛙,相反,如果我用弱的力度表现小青蛙,就请你们用强的力度表现大青蛙。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4、师生玩力度游戏。

5、学生看老师的指挥手势用强和弱表现青蛙叫声。师:真不错!这么快就把两个力度记号表现得这么好。告诉你们,青蛙要去参加森林音乐会表演大合唱,可是它们还不会唱,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当小老师,你们愿意吗?

6、(课件出示歌谱)引导学生唱好二部轮唱练习曲。

师:这是一首由两个声部组成的合唱曲。一声部是小青蛙唱,二声部由大青蛙唱,大家先听我唱一唱二声部。 ② 唱二声部。

②师带学生唱一声部,提醒学生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③师生合作唱。

④学生分组合唱。

⑤师用指挥手势带领学生唱好加入力度记号的合唱曲。 第二站我们来到印尼农庄,大家说说都看到些什么?

二、引导参与 学习新歌

师:接下来我们来到第二站,印尼农庄。印尼的风光美,歌更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印尼民歌《恰利利恰利》。仔细听,歌曲中的人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

1、播放歌曲《恰利利恰利》,学生听后回答,师归纳。

师:这是一首表现印尼人民劳动场面的歌曲。他们耕地撒种,边忙碌边唱着快乐的歌。同学们在仔细听一听,你还能听到歌曲中具有印尼特色的歌词呢,你们能听出师哪一句吗?

2、再听范唱,请学生找出歌曲中含有衬词的乐句。

3、师讲解并引导学生按节奏读一读衬词。

4、师生边拍手边按节奏朗读齐唱部分歌词

5、师边范唱歌曲齐唱部分,生对口型。

6、生轻声哼唱齐唱部分,注意引导学生用轻巧的声音唱衬词。

7、师生接龙唱齐唱部分。

8、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合唱部分,学生发现就是前面学过的青蛙合唱曲。师:这个部分表达了人们劳动时怎样的心情?

9、再听范唱,学生回答。

10、师用指挥手势引导学生分组唱好二部合唱。

11、随音乐完整演唱,提示学生注意情绪。

12、力度处理。

师:我们的两个力度小精灵也想和大家一起来表现这首歌曲。同学们,想想在这首歌曲中哪些乐句可以用f来表现,哪些乐句可以用p表现。 ①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②(出示带有力度记号的歌谱)生随师的指挥手势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师:同学们用歌声唱出了劳动的快乐,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现劳动的快乐呢?

13、师带学生边唱边表演。

三、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印度尼西亚,欣赏了美丽的风光,感受了独特的异国风情,还学会了一首好听的印尼民歌,用歌声唱出了劳动的快乐。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用自己的双手通过劳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18篇:恰同学少年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尽管如此,美好的回忆还是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曾经初三的生活,我们奔波于家和学校之间,可我们并不枯燥:

“Cla is over。”在英语老师宣布下课,并抱着作业本离开教室后,原本死气沉沉的教室这下子可沸腾了:“菊花残,满地上……”“旋转跳跃,我闭着眼……”男女生混合唱,如果你不知道这是学校的话,还以为是群星演唱会呢!可正当大家来兴时,不知谁来了句:“老班来了!”霎时间,空气像被凝固住了,全班同仁“唰”地目光都集中在了突然出现的老班身上,瞬间,我们一个个都乖乖地坐在了位子上,不约而同地掏出书本假装看起书来。“初三啦,要抓紧时间啊!”老班像往常一样发话了┄┄但正当他转身离开教室,消失在我们视线中时,歌声再次响起,班级又一次炸开了锅。

杰是一个爱打篮球的男生,他的篮球打得也很棒,这可能也与他出众的身体素质有关吧!杰不仅是一米八三的高个,还挺壮,因此他有了“牛”这个称号,尽管他本人并不喜欢,但听久了他也便习惯了。不过他有时也有些自恋。在一次校三人篮球赛中,杰带领着我们班,赢得了比赛,他也因突出的表现成为女生心中所谓的偶像,于是我们向开玩笑地说:“„牛‟哥,你真是太帅了!”他便沾沾自喜地说:“那是当然啦,我是谁啊!”“瞧你那样!”“哈哈哈--”┄┄

雯是我们的班长,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个文静的女生,可她干起事来却挺负责,她总能在老师来之前带领大家早读,她也总能帮助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尽可能帮他们提高成绩。因此,我们都积极配合她工作,通过努力,我们班被评为了先进班级,这也算是给每位同学的初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好好珍藏这美好的回忆,相信有一天,当我回想起这些快乐事情,定会其乐无穷!

《恰同学少年》演讲稿

向来爱看书。尤其是小说,但对关于历史的书却不大感兴趣。因为印象中, 攸关历史的书,总是那么乏味。

所以,当老师把《恰同学少年》一书发下来的时候,心里没有半分欣喜,反而有一丝不屑:再怎么优秀,也不过是个人,再怎么值得一看,也不过是个故事,一个已经过去了的历史。

可既然发下来了,不看又觉得可惜。细一想,闲暇时用来消磨时间又何妨?

怀着如此心境看它。看着看着,却不由自主地被书中情节所吸引,先前的种种怨言早已被涌出的情感所取代。

书一页页的翻过,激动,欣喜,着急,无奈,气愤······一种种情绪交织着,替换着,我迫切地想要知道后续如何,又不愿马虎看完,只得慢慢的一字一句,生怕遗漏了某个细节。以至于看完后许久,心还沉侵在书里!

不满现实,急欲改善的那一份坚定;立于天地,不畏风雨的那一份豪情;青春年少,感情用事的那一份冲动;生于豪门,身不由己的无奈;临危不惧,誓死卫国的那一份从容;希望学生成材,为国奉献的那一份用心······

感受着,心无法平静。里面的故事,自己的想法,占据的所有的思维。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郝(别字)治;秦皇汗武,若何之雄杰······”

看着梁启超先生写的《少年中国说》中那精彩的词句,我仿佛能听到那充满朝气,青春昂扬的晨诵声在耳边回响,感受着爱国青年的那一腔热血,不由自主地跟着读起来!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风,浴我之体,雨,浴我之身,烈风骤雨,浴我之魂!”

如此震撼人心的话语又怎能不让深有感触?

处于当日之中国,生活贫困,却能懂得容身大自然,有着“天当房地当床,清风伴我好乘凉”的豁达胸襟,面对风雨,毫不畏惧,在风雨中登山,大声吟诵:“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这又是何等的气势!让人恨不得马上能够下大雨,跑到空旷的山野,大声发泄心中的情绪。“校长,诸位先生,我也知道,这样做有风险,可我们一师操练学生军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培养为国为民流血牺牲的尚武精神吗?事有轻重大小,君子有所不为亦必有所为,比起长沙城三十万的老百姓,我们两百人算什么?当此全城民众安危之际,我们不挺身而出谁挺身而出?各位老师你们终生教授学生,想培养的,不正是敢于临危向前的堂堂万夫之雄吗?”

这番话,贪生怕死的人听了都会感动,敢于就义,更何况听者还是一群有着爱国热忱的师范师生?》也正是这番话,激起了大家的斗志,化解了长沙的危机就是说这番话的人,解救了全中国。

试想,在那被枪口指着脑门的紧急时刻,还能“连眼睛都没往枪这边瞄瞄,却不紧不慢地提起茶壶给自己喝空了的茶碗里续起水来。”让人感受到这份从容的人,又怎会干不出一番大的事业······

感受着,庆幸着,庆幸自己没有看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庆幸自己能凭着自己的想法,给这一个个故事编出一个个自以为理想的画面。

感受着,沉思着,沉思中认同“贫穷是一种财富”,沉思中发现伟人也平凡!

我们知道,新中国是由众多“恰同学少年”(正值青春年少)的烈士建立起来的,他们很伟大。可他们也和平凡的我们一样,一样有着青春年少应有的朝气,也会一时冲动感情用事,就连我们的毛主席也会有甚至比我们还严重的偏科!

人无完人。是否也意味着我们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他们能成就伟业,是因为他们生于当日之中国,是因为他们有着一腔爱国热血,是因为有梁启超先生给予他们责任与力量!

而今天,中国虽然已经改善很多,已经由当年的“东亚病夫”(这个词语好像是曾经形容中国人的。而不是中国。)变成了今日的雄雄大国。但这还远远不够 ,“落后就要挨打”是需要我们铭记的警句,我们学过的知识也告诉我们社会需要时刻进步,告诉我们“青少年肩负着兴盛祖国的重任。”有了这些,只要我们能够努力,又怎会干不出一番大的事业?

心,持续沸腾着。

或许,真的是因为我没看过这电视吧。从而完全忘了这书,是由电视改写出来的。

于去年写。越看越差。

第19篇: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

每当看到毛泽东的照片,他总是高高在上,气势蓬勃,身后的光芒十分耀眼。当我看到«恰同学少年»这本小说后,我发现,毛主席其实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高高在上,他就在我们眼前,他使我们学习的好榜样,给我们树立了学习方向。

毛主席的才华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他艰苦奋斗、努力学习的结果。在大家玩耍时,他在看书,当大家休息时,他在看书,当大家在千篇1律的写同一个题材时,他的作文与众不同,气势上就能战胜别人,他在学习中还会抽出时间体育锻炼,越是下雨,他就越要到外面去锻炼身体,因为只有强壮的身体,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毛主席的家庭并不富裕,从小父母就反对他读书,但是毛主席用他坚定的学习态度感染了他的父母,为他以后的前途打好了基础。毛主席的学校是第一师范,之前,有很多老师对他的习作不满意,但是,慢慢的,毛主席用他的学习方法、态度赢得了老师对他的刮目相看。

毛主席从小就热爱学习,热爱祖国,记得很清楚的是一次日本鬼子侵入祖国,很多人民都离开了那里,就在第一师范准备逃离时,毛主席站了出来,对老师同学们说要与敌人奋战到底,当时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凭他们一些小毛孩,怎么能都得过三千个敌人呢?他们有没有枪,没有炸弹,根本不可能阻止日本军的侵略,只能活活被捕抓。当时的毛主席费尽心思想尽办法,终于找到了办法,他将点燃的鞭炮放在铁桶里,发出的声音就好比自子弹声,吓一吓敌人,让他们好自为之,退出我们的祖国。 毛主席、蔡和森一起和敌人谈判,决定将敌人的枪全部缴获,不然敌人返回时又会惹起战斗。最终,毛主席,一个普通的学生,就这样,以他的口才、气势,让敌军上当缴枪,成为了祖国的骄傲! 我们一定要学习毛主席这种爱国精神,在敌人面前不退缩,勇敢攻击的精神!

六丙 何晓

第20篇: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主席的一首《沁园春·长沙》不仅脍炙人口而且激发了几代青年人的豪情壮志。毛主席的许多思想与做法是我们现在青少年学习的榜样,看时正播放毛主席和萧子升徒步走湖南的情景,他们两个没有拿一分钱,徒步走到湖南的一个小镇后,萧子升写对联,毛主席卖对联,一个月回来的时候居然挣了不少钱。从这件事情上,看到了我们这一代,一遇到问题,就退缩,应该像毛主席他们一样,迎难而上,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应该一个问题多动动脑筋思考几次,说不定就有解决的好办法。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我们虽然没有毛主席的伟大气魄和胸襟,但我认为“与己斗,其乐无穷。”我们无法战胜天地,无法战胜别人,但我们可以战胜自己。自己战胜自己,也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长沙城突遇一场大祸——1917年底,在护法战争中被击溃的三千北洋兵败往长沙,意欲洗劫全城,城中却空无一兵可资防守。危急时刻,毛主席以惊人的胆略,率领二百名赤手空拳的一师学生军,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空城记”,一举将三千溃兵全部缴枪。长沙城保住了,这真是一场胆的较量、智的生死较量。从这件事上,显示了毛主席惊人的军事才能和常人难比的胆略。为他以后率领红军击败国民党,领导解放全国人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件事看出,后天教育固然重要,先天的性格更是无法改变的。像毛主席这样的胆略是别人学也学不来的。 在此我想给家长提一点意见,培养孩子,更应该注重个 性化的发展,不光要学习成绩好,还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将来才可能有一技之长,成年后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毛主席就是因为有校长和杨老师的鼎立支持和帮助,所以成就了他青年时代就发挥出了自己的卓越的军事天才和领导才能,才能在以后更有信心和力量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恰的成语
《恰的成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